05五味雜陳 使用電子書融入中年級藝術與人文課程

Page 1

使用電子書融入中年級 藝術與人文課程-以 iPad 為例 學 校 名 稱 : 和平國民小學 教

者 : 謝佳玲

實 施 班 級 數 : 2 班(三四年級) 實 施 學 生 數 : 10 人 實 施 領 域 : 藝術與人文

274


壹、教學背景 近年來教育方面出現了許多的改革,再加上多媒體電腦的技術和網路宽頻技術的突飛猛 進,透過網路的平台,學習者只要透過一般的瀏覽器即可看到學習者想搜尋的網路資訊,所 以越來越多的學校將網路與電腦結合,應用於教學工作上,希望透過雙向的溝通、生動活潑 的畫面和音效,取代傳統較為單向、呆板的教學環境,以引起學習者的興趣,進而提高學習 成效。

貳、教學動機 身為三年級導師的我,每次在上藝術與人文的課程時,發現學生雖然喜歡繪畫,但是對 於藝術理論、知識、想像力及創作能力都非常地缺乏,常常要畫一幅作品通常都不知如何下 筆?沒有基本構圖、色彩、線條的概念,大多都只是隨便畫一畫交差了事,因此繪畫創作對 他們來說,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每次要上藝術與人文的美術課程時,其它的美勞項目 例如:剪紙等…上課氣氛還不錯,但只要提到要創作一幅畫,就顯得相當地不知所措。

參、活動設計 一、教學對象: 本校三、四年級共 10 位學生。

二、教學時間: 103.03.20~103.04.03 共三週,每週四第五,六節課,每節 40 分鐘,共 240 分鐘。

三、上課方式: 採分組學習,共分為三組。

四、教材內容: 以南一版藝術與人文領域中「第三冊第一單元-水與墨的驚奇」為主。

五、研究工具: 以 iPad 為電子書行動載具。

275

使用電子書融入中年級藝術與人文課程-以 iPad 為例


肆、教材分析 主概念

次概念

用筆

用墨

構圖

內容

執筆

介紹枕腕、靠腕及懸腕,並能穩固自在的拿筆。

運筆

能運用中鋒、側鋒、順鋒、逆鋒等變化用毛筆畫出線條。

調墨

能調出濃、淡、乾、濕、焦墨等五彩。

墨法

會使用墨法(潑墨法、破墨法、積墨法、拓墨法及渲染法)。

欣賞

學會欣賞作品的筆法、氣質及神采。

分析

畫面之對應、交互、輕重、大小、主次及強弱。

伍、教案設計 一、教學科目:藝術與人文 二、教學對象:三、四年級 三、單元名稱:水和墨的驚奇 四、教材來源:南一版四上課本 五、設計者:謝佳玲 六、教學時間:103/3/20~103/4/3 共六節課(240 分鐘) 七、教學目標: (一)嘗試並探索水、墨渲染交融之美,創作偶然性、趣味性的作品。 (二)欣賞藝術家不同表現方式的水墨作品,激發豐富的聯想力。 (三)學習以校園的景物加以組合,並學習如何構圖。

八、具體目標: (一)1-1 能懂得使用水墨用具並調配出不同的墨色變化。 (二)1-2 能學習以不同的角度觀察作品,從中發現墨色的濃淡乾溼。 (三)1-3 能從開始到結束能保持不弄髒衣服、桌子、地板等。 (四)2-1 能欣賞藝術家不同表現方式的水墨作品。 (五)2-2 能練習模仿藝術家的作品。 (六)3-1 能畫出完整的概念圖形並完成創作作品。

使用電子書融入中年級藝術與人文課程-以 iPad 為例

276


九、能力指標: (一)1-2-1 探索各種媒體、技法與形式,了解不同創作要素的效果與差異,以方便進行 藝術創作活動。 (二)1-2-3 參與藝術創作活動,能用自己的符號記錄所獲得的知識、技法的特性及心中 的感受。 (三)2-2-7 相互欣賞同儕間視覺、聽覺、動覺的藝術作品,並能描述個人感受及對他人 創作的見解。

十、教學重點: (一)是否能表達自己對水墨變化的發現。 (二)是否懂得如何使用水墨用具。 (三)是否能調配不同的墨色變化。 (四)是否能完成自己創作的作品。 (五)是否從開始到結束能保持不弄髒衣服、桌子、地板等。 (六)欣賞藝術家作品,了解其表現主題、圖字的地方,及運用水墨表現的特點。 (七)觀察與發現水墨表現的墨色之美,欣賞運用水與墨的作品表現。 (八)指導兒童觀察並認識主題對象的特徵與細節。

十一、教學準備: (一)iPad 電子書 (二)水墨用具─大楷毛筆、墨汁、梅花形調色盤、墊布或舊報紙、8 開宣紙、筆洗桶、 抹布。

十二、教學流程: (一)能力指標:1-2-3 1.準備活動 (1)引起動機: a.展示電子書的內容作為簡介,以引起學童對水墨畫的動機及興趣。(15 分鐘) b.請各組共同討論後、推派學生回答其電子書內容介紹的相關問題。 2.發展活動 (1)體驗與觀察 a.介紹與示範: (a)簡介中國水墨畫的用具與毛筆的執筆。(5 分鐘) (b)示範水與墨的調和,並讓學生練習調出由濃到淡五色。(5 分鐘) (c)以濃淡、乾溼筆法示範、練習在宣紙上由下而上畫出粗細不同的線條。(5 分鐘)

277

使用電子書融入中年級藝術與人文課程-以 iPad 為例


(d)以畫出的粗細線條為樹幹,老師示範,學生練習畫上樹枝。(10 分鐘) (e)以濃淡、乾溼點法,老師示範,學生練習畫上樹葉。(5 分鐘) (f)老師先示範蘸黑墨在樹林中加入房屋、人物等,學生再自行練習。(25 分鐘) (g)指導學生注意不要弄髒衣物。 (h)完成濃淡、乾溼水墨畫作。 3.綜合活動(10 分鐘) (1)欣賞與發表 a.請小朋友上台發表自己的作品。(15 分鐘) b.請小朋友說出自己作品及對同學作品的感覺。 【第一、二節結果】 (二)能力指標:2-2-7 1.準備活動(10 分鐘) (1)引起動機:展示圖片先詢問水墨畫藝術家,學童了看過有幾位?看過哪些水墨 畫? 2.發展活動 (1)電子書教學 a.利用電子書介紹中國及近代幾位有名的水墨畫家及其作品。(30 分鐘) b.說明水墨畫家及其作品之特色。 (2)模仿名畫 a.各組討論,選一幅喜歡的作品來模仿。(20 分鐘) b.指導學生注意不要弄髒衣物。(5 分鐘) c.完成水墨畫作。 3.綜合活動(15 分鐘) (1)欣賞與發表 a.請各組討論過後推派組員上台發表創作的理念。 b.請小朋友說出自己作品及對同學作品的感覺。 c.學習單。 【第三、四節結果】

使用電子書融入中年級藝術與人文課程-以 iPad 為例

278


十二、教學流程: 能力指標

教學活動

時間

教學資源

評量

15 分

電子書

學生會主動的回

(一)準備活動 1.引起動機: (1)展示電子書的內容作為簡介,以引

答老師的問題。

起學童對水墨畫的動機及興趣。 1-2-3

(2)請各組共同討論後、推派學生回答 其電子書內容介紹的相關問題。 (二)發展活動 1.體驗與觀察 (1)介紹與示範: a.簡介中國水墨畫的用具與毛筆 的執筆。 b.示範水與墨的調和,並讓學生練 習調出由濃到淡五色。 c.以濃淡、乾溼筆法示範、練習在 宣紙上由下而上畫出粗細不同的 線條。 d.以畫出的粗細線條為樹幹, 老師示範,學生練習畫上樹枝。

1-2-3

e.以濃淡、乾溼點法,老師示範, 學生練習畫上樹葉。 f.老師先示範蘸黑墨在樹林中加 入房屋、人物等,學生再自行練 習。 g.指導學生注意不要弄髒衣物。

5分

宣 紙 、 磁 學生能說出水墨 鐵 條 、 墨 畫的用具。

5分

汁、毛筆

5分

學生可以正確的 執筆。

10 分

5分

學生可以畫出濃 淡、乾溼、粗細

25 分

不同的樹幹、樹 枝、樹葉。

h.完成濃淡、乾溼水墨畫

學生可以自由創

(三)綜合活動 1.欣賞與發表 (1)請小朋友上台發表自己的作品。

作其他景物。 10 分

學生作品

【第一、二節結果】

279

使用電子書融入中年級藝術與人文課程-以 iPad 為例

學生會說出自己 的想法並說出同 學作品的優點。


能力指標

教學活動

時間

(一)準備活動

學童了看過有幾位?看過哪些水

評量

圖卡

1.引起動機: (1)展示圖片先詢問水墨畫藝術家,

教學資源

10 分

學生會主動回 電子書

答老師的問題。

墨畫? (二)發展活動 1.電子書教學 學生可自由表

(1)利用電子書介紹中國及近代幾位 2-2-7

有名的水墨畫家及其作品。

30 分

(2)說明水墨畫家及其作品之特色。

宣紙、毛

達自己的想法

筆、墨汁

及看法。

2.模仿名畫 (1)各組討論,選一幅喜歡的作品來 模仿。

20 分

(2)指導學生注意不要弄髒衣物。 (3)完成水墨畫作。

學生可以模仿 5分

畫出一幅名畫。

(三)綜合活動 1.欣賞與發表 (1)請各組討論過後推派組員上台發 表創作的理念。 個人作品

(2)請小朋友說出自己作品及對同學 作品的感覺。 (3)學習單。

學生會說出自 15 分

1-2-3

己的想法並說 出同學作品的

【第三、四節結果】

使用電子書融入中年級藝術與人文課程-以 iPad 為例

優點。

280


能力指標

教學活動 (一)準備活動

時間

教學資源

評量

15 分

1.引起動機: 2-2-7

(1)展示 iPad 電子書,介紹樹的姿態(樹

學生可自由表

葉、樹幹等) ,分享兒童水墨作品及成人

電子書

水墨作品,並簡單介紹構圖的方式。

達自己的想法 及看法。

(二)發展活動 1.各組拿著 iPad 到校園拍攝校園中的”

iPad

樹”。 2.請各組先行討論,推派一名組員說明校

10 分

園的樹(各種樹幹的形態、樹葉的特 色),在創作時可如何表現?目前因天 1-2-1

學生創作

候、時間的狀態下,光影及顏色會如

宣紙、墨

何產生變化? 3.各組選好照片,開始作畫。

35 分

4.指導學生注意不要弄髒衣物。

15 分

汁、毛筆

5.完成水墨畫作。 (三)綜合活動 1.欣賞與發表 (1)請小朋友上台發表創作的理念。 (2)請小朋友說出自己作品及對同學作 2-2-7

個人作品

品的感覺。

學作品的優 點。

【第五、六節結果】

281

學生會說出同

使用電子書融入中年級藝術與人文課程-以 iPad 為例


陸、教學歷程: 一、單元一:一起來玩水墨 (時間:一○三年三月二十日第五、六節課) 一開始上課,老師就事先把所有水墨畫的用具及 iPad 均準備好,擺設於各組學生面前。 由於本學期本校每位三~六年級的學生每人配發一部平板,所以對 iPad 的頁面如何操控並不 陌生,這讓我不用再花太多的時間來解釋如何操作 iPad。 當老師講解完電子書第三頁後,開始有糾紛出現了,剛打開電子書時,每個學生均被電 子書的內容所吸引,眼神非常專注的看著螢幕,但因為大家都搶著要刷頁面,就起了口角。 於是老師分配每人刷兩次,刷完就換人,平息了紛爭與不滿。 接著又開始發現,有些比較調皮的學生開始亂滑電子書,也有的表現出好玩的表情,較 認真上課的學生則皺著眉頭,我試圖制止這種情形,於是請學生先把手背在身後,等到要換 頁時再輪流刷換頁面。接下來的課程進行的很順利,所有的學生都專注於邊聽老師的解說, 邊看著電子書的內容。

圖 1 練習「濃淡」的學生作品 上課採邊看電子書邊學習,在實作練習之前老師先說明「濃」「淡」在水墨畫中的意義, 且說明如何調墨的方式,但不花太多時間,剩下較多的時間給學生做實作的練習,此練習預 計花五分鐘的時間,學生在練習畫的同時,老師則在旁巡視並指導。 過程中發現有些學生大部分都還只會畫「濃」的直線,在指導他們多沾點水將墨調淡, 且試著將多餘的水用衞生紙吸乾一些,之後才畫得比較順利,濃淡變得比較明顯。由於有些 學生剛開始找不到方向,經過指導之後再對照電子書,大部分的學生都有再要求多畫一張, 明顯地有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部分的學生會各組稍微討論,彼此互相教導及提醒需注意 事項,看看別人畫的又再對照電子書,神情非常地專注。

圖 2 對照電子書,練習畫「樹」

使用電子書融入中年級藝術與人文課程-以 iPad 為例

282


老師發現即使學生看著電子書在學習,但仍有自己的想法,即按著自己的想法將”樹” 畫出來,不會跟電子書上所示範的「樹」畫的一樣。關於畫「葉子」的部份,雖然過程中特 別不斷提醒葉子的畫法,但還是有學生用”塗滿”的彩色筆畫法來畫水墨畫,不過,研究者 仍尊重學生的創作,只做提點的動作,而不要求學生一定要按電子書所介紹的樣子畫。

學生一

學生二

學生三

圖 3 學生作品(略) 學生作品(如圖 3)說明: 雖然學生都是看著電子書的圖案畫的,但研究者發現即使學生是看著電子書在學習,但 仍有自己的想法,即按著自己的想法將「樹」畫出來,不會畫得跟電子書上的「樹」一樣。 關於畫「葉子」的部份,雖然過程中特別不斷提醒葉子的畫法,但還是有學生用「塗滿」的 彩色筆畫法來畫水墨畫。不過,研究者仍尊重學生的創作,只做提點的動作,而不要求學生 一定要按電子書所介紹的樣子畫。學生一的學習狀況吸收能力不錯,雖然在樹幹部分仍然需 要再多加練習,但是在樹葉的部分學習的很好,在樹底下畫上圓圈表示圍欄,以及旁邊再加 上水池來增加畫面上的平衡,是一種很棒的做法,顯示學生有構圖的概念。學生二的樹也是 畫的很特別,研究者發現她畫的時候非常小心翼翼,雖然有用「點畫」來表現樹葉,但是因 為畫得太小心以至於跟實際上的電子書教學仍有差距。在使用濃淡來表現的部分,還要再多 多練習。學生三的濃淡調的不錯,畫風很有自己的風格。因為硬筆的使用與軟筆有很大的差 別,第一次能夠畫出這樣的作品,非常不簡單。

二、單元二:藝術家的水墨世界 (時間:一○三年三月二十七日第五、六節課) 已經有上過一次課程,學生對水墨畫有一點初步的經驗,也能發現毛筆這種軟筆與平常 使用的硬筆之間有很大的差距,不是非常好控制,經由自己動手畫了之後,體驗更加地深刻。 這次單元二的活動課程的教學目標最主要就是要讓學生體驗。每次看到一些有名的作 品,總是好像看起來不會很難畫,所以這次讓學生自己親自動手”模仿”一些名畫,試看看 自己親手畫出來容不容易?另外介紹課本上所列舉的近代水墨畫家,看看各個水墨畫的的畫

283

使用電子書融入中年級藝術與人文課程-以 iPad 為例


風有何不同之處?是何風格?並學會欣賞自己喜歡的風格,也學會認同不是自己喜歡的風格。 由於第一、二節課的時間掌控的不好,所以這次在上課前,就預先把全部的用具與學生 一起準備完成(老師覺得讓學生懂得課前需先準備好用品的過程很重要,而各組學生準備毛 筆啦!裝水啦!亦都興致勃勃) ,就不會再占用到正式上課的課程。在準備用具過程中,同學 們也會互相提醒「墨汁」 、 「水」的問題,表示上一堂課的一些作畫經驗,學生們有記在心裡。 因為第三、四節的課程不作示範,故請學生打開電子書,直接進入今天所要介紹的主題 -介紹近代水墨畫家及其作品,說明作品風格及特色各有何不同?並請各組共同討論決定一 幅畫,來作為這次「模仿畫作」的樣本。 老師有陸陸續續問學生一些較有名的畫家,例如:達文西的蒙娜麗莎、梵谷的星夜等… 大部分的學生都知道那是屬於西洋畫,但沒有學生知道有哪些水墨畫家? T:現在請各位同學打開電子書,翻到第 40 頁,我們現在來介紹近代的水墨畫家。 (學生們的眼神又開始發亮了起來,專心的看著電子書,因為是介紹給小朋友的畫作,所以 老師選了很多以動物為主題的水墨畫。) T:第一位介紹的是陳其寬先生,看得出來他畫的是什麼嗎? S:猴子,還有青蛙(用阿美語回答) T:你們怎麼看得出來他畫的是猴子和青蛙? S:看起來是啊? T:可是跟你們印象中的猴子和青蛙一樣嗎? S:不一樣? T:哪裡不一樣? S:他畫的很簡單,像幼稚園畫的(大家都笑了,也很多同學點頭) T:對,他畫的很簡單,所以待會兒你可以試試看模仿他的畫,畫看看這樣的畫怎麼畫?好 不好畫? 老師在上課過程發現,各組在一起看電子書時,都會互相討論自己的看法與想法,所以 有些同學也許會覺得陳其寬先生的畫法線條極簡,看起來像幼稚園畫的一樣簡單,但卻有同 學持反對意見,彼此溝通自己的感覺。 (教學的內容素材若與學生的生活環境或與認知上相近的話,真的可以能夠引發學習者在經驗 上做連結,以上這兩位畫者的素材和目前這群學生平日的生活上所接觸的景物有著非常強大 的關聯,所以學生在學習上表現的非常地與奮,因為這就是他們平常所見,這也呼應了教育 心理學中 E. Thorndike 的學習律,即印證在此。)。而吳冠中先生的畫作畫法簡單但畫面複 雜,學生們看到一堆房子疊得高高的,也覺得非常地新奇,因為在這裡的環境從未出現過如 此的景象。 T:接下來介紹的是鄭善禧先生,他比較喜歡畫有關於農村的景色,跟這裡的環境比較像, 像你們平常就可以看到的動物或環境,他都喜歡畫。 (由於畫中都是學生所熟悉的景色,所以 看得很仔細。 S:有豬、有牛(又冒出來阿美語) T:仔細看哦!豬和牛的身體都會很黑,但是你看得出來「豬毛」嗎?

使用電子書融入中年級藝術與人文課程-以 iPad 為例

284


S:真的有耶!(好興奮,學生的臉都快貼上 iPad)了。 T:你們不用這麼近看,可以放大仔細看。 S:(學生把圖片拉大),哇!真的看得到豬毛(驚呼連連),好厲害哦! T:接下來還有母雞和小雞,看得出來羽毛嗎?這個畫法比較大一片,跟豬毛細細的不一樣。 S:哇!(眼神發亮) T:等一下可以練習畫看看。 接著介紹齊白石,學生的反應還好,雖然內容亦是動物居多,但畫風較細膩,感覺是抱著純 欣賞的角度在看。 T:第四位要介紹的畫家是吳冠中先生。 S:哇!他畫的好厲害哦!(又興奮起來了)。 T:嗯!他畫的手法也是很單純,但好不好畫? S:不好畫(很難畫)。 T:雖然這些房子都幾乎都差不多,但是要像這樣堆疊在一起,而看起來又不亂,那種功力 要很深。老師光看就眼花撩亂,更不用講要畫出來了。 S:(接下來學生又各組互相討論來討論去) T:那現在各組共同討論決定你們想要模仿那一張畫,可以畫很多張,討論完之後就開始畫 了。(每個人都躍躍欲試) 各組學生互相討論,但是上一節課的為了電子書而爭吵的那個畫面,在這一堂課減少了 許多,老師感覺到有點驚訝,雖然在之前有提過輪流,但這次的情形是「禮讓」居多,不再 爭先恐後或是爭吵,這讓我再次感受到這裡學生的性情單純的美德。 學生開始作畫,老師照例在周圍看看學生的作畫情形,幾乎所有的學生都是從陳其寬先 生的畫作開始,大部分都選擇「猴子」 。畫一下子之後就開始看到有學生皺眉頭,似乎不太滿 意自己畫的,又不斷地對照著電子書,好像心裡想:「為什麼我畫的跟畫家差那麼多?」,然 後又在旁邊另外再畫一次。

圖 4 學生仿畫 (剩下十分鐘) T:我們現在請各組推派一位小朋友上台來發表一下自己的作品(這時當然沒有人自願,所 以又是老師點名,不過將全部學生的作品貼上黑板)。

285

使用電子書融入中年級藝術與人文課程-以 iPad 為例


<第一位學生上台發表><如圖 5> T:大家先猜猜看這是什麼動物? S:豬 S05:我畫的是第二個介紹的那個畫家(老師補充:鄭善禧) 他畫的豬,他身上的毛是用點的,看起來比較像。 T:跟鄭善禧的畫法一樣嗎? (大家看了一下電子書) S:不一樣 T:哪裡不一樣? S:他畫的豬黑黑的。 T:對!所以豬的身體黑黑的,可是你們怎麼看得出來豬身上

圖 5 學生仿畫作品

的毛? S:因為毛更黑。 T:對!所以濃淡很重要,對不對?雖然豬身體是黑的,但是牠的毛更黑,所以你才看得出 來毛嘛!不過○峰的畫法是在白紙上直接用點的點上,也很棒,才上課第二次可以畫出 這樣,嗯!很厲害! <第二位學生上台發表><如圖 6> T:這應該一看就知道是什麼動物吧? S:猴子。 S02:我模仿的是陳其寬的猴子。可是我畫不出來他平平方方 的樣子,所以我就用自己的方法畫出來。 T:嗯!很棒!其實這也是仿畫的一個很大的影響點,就是畫 圖 6 學生仿畫作品 的人的個性通常都會表現在畫裡,畫的時候雖然知道要模 仿,但是總會不知不覺地讓自己的個性跑到畫裡,這是很自然的,妳畫的很好。 <第三位學生上台發表><如圖 7> T:大家猜一猜這是什麼動物? S:(安靜無聲)(皺眉) S07:我畫的是鄭善禧的豬。 PS.跟第一位學生畫的是一樣的。(大家都………) T:妳畫的豬的身體很不錯,可是豬的頭差的比較多,妳覺得 呢? S:嗯!豬的頭比較難畫,就算看著圖案畫,我還是畫不出來。 T:沒關係,妳才練習幾次而已。不過妳在豬下面自己加了山 坡,整個畫面看起來比較有完整性,很不錯。

圖 7 學生仿畫作品

使用電子書融入中年級藝術與人文課程-以 iPad 為例

286


接下來由於時間關係,並沒有請所有學生上台發表,就黑板上的所有學生的作品大概說明其 優缺點(大部分還是以優點為主,以鼓勵學生)及特色,讓所有學生的作品都有被提到,讓 其他學生不會有被忽略的感覺,也大致瞭解自己畫的如何?

學生一 學生二 學生三 圖 8 學生作品(略) 學生作品(如圖 8)說明: 這次的運筆線條部分,明顯地比單元一要滑順了許多,在使用濃淡的技巧也有進步。學 生一的作品雖然有點粗糙,但是有掌握住作品的重點,仿畫仿的不錯,但在濃淡技巧的使用 上尚有加油;學生二的技巧雖然不佳,但有深淺的使用,看起來較有立體感,下方處再加上 一些圓弧的線條,使整個畫面看起來有律動的視覺效果,非常地不錯;而學生三挑戰了比較 難畫的作品,雖然畫面上看起來非常雜亂,但是在「線條」的表現上,已經比單元一剛開始 畫的情形更為滑順,表示學生在運筆的部分有進步。以上可以看出這些學生在軟筆的適應及 學習上,進步非常多,雖然濃淡的技巧尚要加強,但是會在模仿的過程中加入自己的想法, 讓研究者非常地讚賞。

圖 9 學習單(略)

287

使用電子書融入中年級藝術與人文課程-以 iPad 為例


三、單元三:用 iPad 拍照作畫-以樹為主題 (時間:一○三年四月三日第五、六節課) 單元三的教學目標,就是要學生能運用已學會的水墨技巧來創作一件作品,老師設計此 課程是要各組學生一起合作,利用 iPad 的照相功能,到校園中拍「樹」。校園中的樹也許是 一顆單獨的,也可以拍一大片的樹,但是學生可以按照所拍的照片,在畫紙上重新排列再加 以組合,讓學生練習如何「構圖」,再利用「濃」、「淡」的方式來產生「前」「後」的感覺。 這對學生只畫過幾次水墨畫的經驗來說,是比較困難的設計,但是可以讓學生試試看,在畫 中國水墨畫上的圖與以前用彩色筆或是蠟筆畫的畫法上,有什麼不同?另外亦需指導學生如 何觀察其樹的特徵及其細節部分,讓學生能在畫的過程更順暢,還能用較誇張的筆法、或省 略的筆法,來簡單做畫面上的擺放。 單元三的教案中,電子書的教學是設計十五分鐘,在這十五分鐘內,將介紹樹的姿態(再 將學生單元一的舊經驗喚起) ,這次再加上時間、氣候的日照關係,顏色會有所不同?哪裡不 同?而水墨畫顏色的不同是用「濃」 「淡」來區分,與西洋畫表現不同。另外在創作前再次提 醒學生,在觀察時可注意細節、樹的質感(可用觸摸的方式更有體會) ,使學生有探索媒材、 練習技法的機會,並展現個人的水墨技巧,希望能有所對照。在最後欣賞其他一些兒童水墨 畫及之前介紹水墨畫家的作品再作深入的說明。因為學生僅是國小中年級學生,且水墨畫經 驗不多,所以儘量以淺顯易懂的方式來讓學生能夠理解。 接下來老師直接帶學生到校園中,讓學生直接利用觸覺和視覺來體會及觀察等一下他們 要畫的主題-樹。 T:等一下你們要的主題就是-樹。為了讓你們比較知道要怎麼畫,我們先來看看樹的樣子。 T:你們之前有練習畫過樹,對不對? S:對,但是那個好像比較簡單。 T:對,這次的比較難,你們看哦!每棵樹的樹皮感覺不一樣(學生動手摸一摸) ,樹的線條 也有明暗,哪邊會比較亮? S:太陽照的那一邊。 T:好!樹葉呢? S:也是太陽照的那一邊比較亮。 T:可是樹葉不像樹幹是固定的,它會因為風的變化而改變它的樣子或方向,對不對?(學 生點頭) T:那好多棵樹的話,有前面有後面,你要怎麼表現? S:近的比較大,遠的看起來比較小。 T:很好,很有概念哦!還可以用什麼方式? S:沒有人回答。 T:還記得我們第一次要你們畫樹,電子書上畫後面的樹是怎麼畫的? S:哦!它畫的顏色比較淡。 T:對!很棒,還記得,所以等一下你們用 iPad 照下你們各組要的照片後,要仔細觀察樹的

使用電子書融入中年級藝術與人文課程-以 iPad 為例

288


樣子,試試看把它畫下來。

圖 10 到校園用 iPad 拍「樹」 接下來就各組帶開,可是各組中總是會有認真的人,也會有愛玩的人,就發現有同學很 認真的討論他們想畫的樹,可是也有同學趁這個時候開始玩了起來,這個活動限制在五分鐘 內。 進教室後,先讓各組自行討論他們所拍的照片,要如何重新組合?遠近如何分配?老師 提醒他們,不一定各組都要畫一樣,你也可以畫你自己想畫的。接下來一一訪問各組,發現 學生的想法都不錯,大多給予正面的鼓勵及評價,不足的地方再給予一些建議,作一點點提 醒,大部分仍以學生的意見及看法為主。 接下來在學生開始作畫之前,先介紹一些簡單的構圖(打開電子書) ,以實際畫作來介紹, 首先以鄭善禧先生的作品開始介紹起。<如圖 11> T:這張畫很簡單,就是一頭牛和一個小牧童,你們覺得這張畫 最主要重點在表現”牛”還是”小牧童”? S:牛。 T:為什麼? S:因為他的牛畫的比較大。 T:顏色呢? S:畫的比較深。 T:為什麼是畫的比較深?是牛牠本來就比較黑嗎? 那牧童的顏色呢? S:牧童顏色比較淡。(牛的問題沒有回答)

圖 11 鄭善禧作品

T:誰感覺比較近? S:牛 T:為什麼會這樣的感覺? S:好像是因為牠的顏色比較深,老師你有講過,近的會比較深,跟樹一樣。 T:(研究者好感動,學生還記得)對!因為水墨畫只有「黑」跟「白」,所以只能靠濃淡來 分,雖然這頭牛本來就是畫在小牧童的前面,但若水墨用比較深,更能表現出「前」 、 「後」 的感覺,所以會小牧童的線條及顏色畫的比較細也比較淡。那主要表現的主題也會畫的

289

使用電子書融入中年級藝術與人文課程-以 iPad 為例


比較大,讓看畫的人也比較容易看得出來畫家最主要要表現的是什麼部分。 (介紹第二張圖)<如圖 12> T:那這張畫最明顯的主題就是---S:房子。 T:感覺看起來重心在哪裡?比較多東西? S:在中間。 T:所以畫面看起來有沒有很穩定的感覺? S:有。 T:為什麼? S:因為他畫的房子都集中在中間。 T:很好,看起來有遠近的的感覺嗎? S:有,前面比較近,後面比較遠。 圖 12 吳冠中作品 T:為什麼會這樣的感覺? S:因為他前面畫的比較大,後面畫的比較小。 T:嗯,很好!用大小可以來表現遠近的視覺效果,所以你們看他的橋畫的很好,看起來就 好像很遠的樣子。 T:所以等一下你們在畫樹的時候也可以剛剛所說的那些技巧來畫你們的畫,近一點的樹可 以畫大一點,顏色一點;而後面的樹可以畫小一點,顏色淡一點。 接下來請學生看看電子書上,其他小朋友的畫作後即讓學生開始作畫,老師一邊在旁作引導 的動作,一邊也提醒學生可以大膽的作畫,不要害怕。這次學生在作畫時,很明顯的比起之 前畫起來要有自信許多,所有的學生都非常專心的在作畫。之前輪流使用電子書時的爭吵, 在這堂課減少了許多,因為他們似乎講好了要看哪張照片的人就刷過去,要看這張照片的人 再刷過來,共同有了默契後,就不再為此而分心或吵架了。

圖 13 學生取景後進行創作

使用電子書融入中年級藝術與人文課程-以 iPad 為例

290


在創作過程中,學生還是畫的小心翼翼,不敢放心大膽的畫,所以畫出來的樹都還是小 小的。這時老師嘗試拉著學生的手來大膽畫,結果-----果然可以畫的大一點了。

圖 14 學生作品 (剩十分鐘)接著要所有學生將自己的作品貼到黑板上,因為時間關係,請各組推派組員上 台做作品的介紹。 <第一位學生上台發表><如圖 15> T:妳畫的是哪邊的樹。 S02:司令台旁邊的。 T:我有看到妳們在拍那邊的樹,還有呢? S02:活動中心旁邊的。 T:很好,然後呢?妳畫的濃淡有進步。 S02:(笑一笑) T:可是妳畫的樹也有大小的變化,可是都是排排站,沒有 前後的感覺,畫面上看

圖 15 學生作品 起來會比較單調。 S02:因為我不太會畫前後的樣子。 T:不錯,妳們練習那麼短的時間內,就可以畫這樣,我覺得已經很厲害了,好,謝謝! <第二位學生上台發表><如圖 16> T:哈!我知道你畫的是哪一棵樹? S:(台下學生幾乎也都點頭) S:就是階梯旁的那一棵。 T:嗯!畫的很像,因為重點都有畫出來,所以很好認。 S08:我很喜歡那棵樹,很有 Fu(大家都笑了),所以 要拍樹的時候,我就直接跑到那裡去拍。 T:你的樹枝畫得很好看,分配的很好。可是不對啊!那棵 樹旁邊的樹沒有那麼小啊? S08:因為旁邊沒有地方畫了,所以我就把樹畫的比較小。

291

使用電子書融入中年級藝術與人文課程-以 iPad 為例

圖 16 學生作品


T:畫重疊也沒關係啊? S08:………(傻笑沒有回答) T:好,沒關係,你畫得很好。 <第三位學生上台發表>(如圖 17> T:來! 介紹一下吧! S06:我畫的是操場單槓旁邊的樹。 T:嗯!所以拍完直接吊單槓?都沒有認真在拍,一下子 就跑去玩了? S06:………。 T:你的濃淡很清楚,可是好像太清楚了,然後樹葉還是 整片的畫法,感覺不像一片一片的葉子?有沒有試過 老師教你畫樹葉的方式? S06:(搖頭) T:下次試試看,好嗎?會有不一樣的效果。 S06:好(點頭)。

圖 17 學生作品

柒、綜合教學結果: 一、分組教學讓學生增加創作的自信心 雖然大部分的學生的起點行為是相同的,但是在電子書的輔助教學 下,總有學生學習能 力比較好,也畫的比較好;同組間也都能互相幫助,在互相討論中得到正面的能量,過程中 就連一些學習上比較被動的學生,也能藉由這樣的方式獲得激勵而達到不錯的學習,所以大 部分的學生對此的上課型態多半抱持著正面的想法。

二、作品的展示能讓學生對創作能再省思與再學習,增加藝術欣賞及認知更多元。 在每次上課結束前都會請各組派出組員上台來發表作品,當然有些組員一定會推拖,但 是在台上發表作品的同學,其實在台下他的組員也會特別的與台上同學互動,無形中學生的 組織感也會彼此影響,互動的機會增加且熱絡,對於各自喜愛的畫家都有自己的意見與看法, 也能與自己的生活情境作結合說明。在創作過程,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主觀意識,所以在創 作中常常會發現畫者的感覺,所以會產生一點盲點與迷思。在經由作品展示的交流意見及討 論之下,再看看別人的作品,比較容易發現自己的優缺點在哪裡?所以這樣的過程可以讓創 作者能較有具體的反思及自省的認知結果,同時對於藝術欣賞及認知更多元。

三、讓學生之間能互相鼓勵完成作品,使學生能安心創作 學生在學習水墨畫時,其實不是每一個都學習的很順利,有一些學生是畫一畫就停下來

使用電子書融入中年級藝術與人文課程-以 iPad 為例

292


的、或是畫的比較沒有信心,大部分小組中的成員會主動督促他,且教他可以怎麼畫(當然 研究者也從旁協助) ,只是這個行動讓我覺得很感動,因為也許研究者不會去發現這位學生的 情形,但是同組的組員看到了且主動幫助,這是研究者感謝這分組合作學習的地方。

四、電子書鮮彩的畫面刺激學生的學習動機 電子書鮮豔的色彩、可觸控的面板、可放大縮小的功能,是非常適合融入藝術與人文的 課程,因為它所能展現出所原始的影像,用最佳的顯示來介紹的藝術內容,所有的影像再再 地引起學生的專注的眼神,看著他們的表情與神情,研究者覺得教學的效果已經達到一半了, 因為只要能引起注意,基本上學生已經在學習了,尤其研究者發現在實作的時候最明顯,常 常已經下課了,但是跑出去玩的同學很少,很多學生都還留在位子上繼續畫。 對於國小中年級的學生而言,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不長,相較於傳統的聽老師授課的方式, 電子書以豐富的圖片和影像,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電子書專為課程而設計,所以講授 內容主題能清楚呈現,讓學生能夠一頁一頁的跟著學習目標前進,而不會失焦,建立一個完 整性的主題式概念,這是在一般傳統教學中使用教科書很不一樣的地方。

五、老師的角色變得更為重要 使用電子書融入藝術與人文課程,電子書始終只是屬於輔助工具,除了不能取代老師的 角色外,老師的角色反而變得更重要,因為老師變成「點石成金」的位置,老師變成了解決 問題「關鍵」的人,而且上課多了巡視課堂的時間,教師有更多的時間做課間巡視,適時給 予個別學生不同的指導,迅速地解決學生的問題,增進教師的教學效能。

六、學習進度,學生自己作主 傳統的藝術與人文,通常老師會在台上示範,接下來讓學生實作,因為每個人的學習快 慢不同,可以讓學生自己決定速度行進,學習創作的基礎能夠更紮實。在單元三,研究者設 計的課程是學生到校園去拍攝照片,這雖然是利用到 iPad 的功能,看似與電子書無關,但 是這才是突顯電子書功能的地方。回應到單元一的課程,在學生拍完照片,回到教室進行創 作時,雖然畫的是拍攝回來的樹,但因為學生的水墨畫基礎薄弱,仍有許多同學會再回到電 子書中去看之前的樹的畫法是什麼?再作一次回顧,讓學生可以畫的更好,這就是電子書影 響學習的地方。 由於電子書可以讓學生再作一次記憶的提取,讓創作的過程更加順暢,而不會在碰到困 難時一定問老師,可加深個別化的學習,達到適性化教育,所以學生對於電子書可重覆瀏覽 及功能及可以自己決定想要畫的內容,均表示對這樣的學習內容興致非常高昂。

七、電子書的內容設計需和學生生活相聯結 這次的電子書設計內容,研究者挑選了許多與學生平常就能接觸到的景象及景物來作為 上課教學的內容,依據 E.Thorndike 的學習律而選擇了與學生生活認知具有相關聯教材,符 應了其中的「效果律」 ,使這次的教學能夠得到學生極大的回饋,讓無論是研究者或是學生,

293

使用電子書融入中年級藝術與人文課程-以 iPad 為例


都能用愉悅輕鬆的心情來享受這門課程。課程內容能夠引起學生那麼大的回響,其實是我所 沒有料想到的。

八、電子書中精彩的圖片內容,讓學生學習印象深刻 這裡的學生由於地處偏鄉地區,生活步調緩慢,沒有太多的課業壓力,所以在學習狀態 及教學成果上,一直都處於落後的狀態。而這次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後,在訪談中可得知對 於學生學習的記憶可加深印象。

九、學生的角色轉變為主動學習者 在上課中,讓學生藉由自行操作電子書來觀看學習,與組員進行討論來進行創作完成作 品,換言之,這樣的學習方式讓學生主導了自己的學習,而教師則退居學習輔導的角色,尤 其對於單元三這樣的課程設計,讓他們能夠自己決定創作內容,忘記或想再看可以自行翻閱 電子書重行學習,這樣的上課方式,學生的接受度很高,而且更有助於學生能積極自我學習 的探索,所以學生不再是知識的接收者,而是轉變為知識的主動學習者。

十、積極的學習態度,提昇對創作的樂趣 如同本行動研究的原因-雖然學生對於藝術與人文課非常喜愛,但在面對創作及畫畫時 總是會感到很困擾,但這次使用電子書融入教學中,研究者發現每次下課鐘聲一響起,發現 創作到一半的學生,很少跑出去玩,幾乎都留在教室中繼續邊看電子書邊學習作畫,且神情 專注,有時互相討論,就算有些同學沒有在繼續畫,也是翻開電子書前面的部分仔細的觀看, 有時候還會和同學一起分享,有時候是和研究者一起討論,上課輕鬆有趣,在沒有壓力及限 制的環境下,學生更能展現他的創作學習。

十一、學習創作能力快速成長 在整個單元結束後,將學生作品從單元一整理到單元三,當中,無論是畫「樹」或是「仿 畫」 ,都會自己加入一些元素在畫中,例如水塘、鳥、圓弧線條、小山丘等等,除了學生會主 動嘗試著在構圖之外,運筆線條及使用濃淡技巧均更成熟,在短短的時間裡有如此快速的成 長,確實是因為學生的學習態度改變的原因,每次看著他們會一直想畫不想下課,這樣的練 習程度,要想不快速成長也很難。而彼此在分享作品時,經由老師的講解與同學的彼此的互 動中,也學習表達自己欣賞的看法,互相交流彼此意見。

使用電子書融入中年級藝術與人文課程-以 iPad 為例

294


捌、結論 一、增加創作的自信心 如同本研究的研究動機,學生對於創作或是畫畫一直覺得很因難且信心不足,而分組教 學的設計則可讓學生在學習上有安全感且能得到組員的同儕鷹架的支援,來增加對創作及畫 畫的自信心。

二、對於藝術的欣賞與認知能更多元 對於藝術的欣賞,每個人的角度都不同,而無論是透過電子書的圖片或是學生作品的展 示,在分組討論的過程中,會讓許多不同角度的欣賞意見被提出後彼此交流,進而達到更深 層對藝術的認知與態度,而不只是表面的或是淺層的。所以也會在溝通技巧上,能互相包容、 互相體諒待,在摩擦中、衝突中學習如何接受每一個人不同的想法。

三、電子書豐富的圖文資料以及資訊科技的新穎新奇,引發了學生的好奇心。 電子書鮮艷的色彩、可放大縮小的功能,非常適合藝術與人文的課程,尤其在解說藝術 作品上,能讓較抽象的認知透過畫面讓學生轉換為較具體的學習上的架構,所以容易引發學 生的好奇心,進而吸引學生專注的眼神,集中注意力在學習內容上,所以電子書融入藝術與 人文課程的教學模式,對本研究之對象而言,確實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表現,並且使學生更加 喜愛藝術與人文課程。

四、電子書讓學生主動學習,能力快速成長增強表現。 學生透過使用電子書能重新閱讀及瀏覽的功能,可以即時解決學生學習上的困難,讓挫 折感降低,使學生能主動學習;而有了電子書的輔助,教師可以有更多時間適時發現學生的 問題,並同時解決,以上兩者均讓學生的學習能力快速增加,增強學生的學習表覝。 總結資料發現,使用電子書對藝術與人文課程的教學上,能夠使學生覺得好玩、有趣, 也能提高對藝術與人文學科的興趣與學習動機,在分組的合作過程當中,雖然有時會為小事 情爭吵,但也增進了同學間的情誼;此外,藉由將小組作品並要求其報告,大部分學生亦表 示能從其中學習,有助於對自己作品的改善。

295

使用電子書融入中年級藝術與人文課程-以 iPad 為例


玖、電子書部分截圖:(略)

使用電子書融入中年級藝術與人文課程-以 iPad 為例

296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