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寶金《交響情人》——45th 香港藝術節
《香港三姊妹》︰劇場是一種教學工具
藝術,多少惡行假借汝之名
滯留機場的小飛俠們 林奕華打造無愛都市童話 《機場無真愛──歡迎來到薄情國》
67
ISSUE
Jan-Feb 2017
丙申年十二月至丁酉年一月
文
化
+
藝
術
+
報
道
# 67
Jan-Feb 2017
Contents 03
編者的話
珍.寶金《交響情人》——45th 香港藝術節
04
08
08 12
04
06
△ 志 「視藝版」請從另一邊翻閱
目錄
18
滯留機場的小飛俠們 林奕華打造無愛都市童話 《機場無真愛──歡迎來到薄情國》
演前預報 Preview
《香港三姊妹》︰劇場是一種教學工具 專題故事 Feature
藝術,多少惡行假借汝之名
藝術人隨筆 Artist's Columns
【仁云亦云】 機器 VS 人類
【創作雜記】 自家製無伴奏合唱錄音 ( 三 )
22
24
【雕文嵐女】 別和畫廊玩 “Don't play to the gallery” 【太陽下的吞吐】Oh, Shit ! ( 下 ) 藝民公社 People's Commune
節目精選 Highlights
俗文化的對壘:評《佛 ‧ 像》
編者的話
Editorial
03
出版人 林達生 George Lam george.lam@arts-news.net
看到一本新書的文案這樣寫:「在無限創新時代,若不自我顛覆,就只能等著被 別人顛覆!」在這瞬息萬變的時代,甚至當機械人也正逐步替代人去解決不同的 問題,若我們只以單一技能來應付生活,已然跟不上時代。書中倡議人要具有自 我顛覆的「適應力」和「創造力」,甚至不需有過人的技術背景或發明能力,契 機是只要能看出問題,找到需求,便能發見自己的發展空間。誠然,能看出問題 正代表此人有一定的洞察力,這已是一個成功的起步,想不被淘汰,還需發掘自 己獨一無二的特點,思考自己如何能做到工作環境中或他者生命裡的「唯一」, 突出「我」的獨特、無可取代之處(然而「我」之獨特,對不同的人有迥異的量 度方法與定義)。再仔細思量,如何靈活運用資源,顛覆已然崩壞的體制,改變 現存的遊戲規則,摸索一條在未來能走下去的路,想像自己在社會可扮演一個怎 樣的角色,想像我們的政治經濟、文化藝術、地理環境、社會結構可能面臨的變 化……實在太重要。在新一年,如果你已擁有「我很想改變」的想法,原來已是 一個最好的時機去開始自我改造大計,然後在這個快速變遷、不斷創新的世界裡, 得以存活下來。
高級編輯 吳嘉慧 Michelle Ng michelle.ng@prismcreation.com 助理編輯 劉錚 Zoe Lau zoe.lau@arts-news.net 設計及插圖師 鍾凱飛 Chung Hoi Fei hoifei.chung@prismcreation.com 編務、廣告聯絡 高慧明 Olivia Ko olivia.ko@prismcreation.com 廣告代理 葉飈 Billy Yip(中國內地) (86) 130 0517 5393 名譽顧問 謝宏中 Philip Tse
刊號 ISSN 2221-8041 版權屬仨思有限公司所有 。 歡迎轉載引用 ,敬請註明出處 。
印刷 基亞印刷有限公司 Gear Printing Ltd
小編
發行 青揚書報社有限公司 Great Expect Development Ltd 出版 、編輯及廣告 稜創意有限公司 Prism Creation Ltd 香港灣仔港灣道 2 號 香港藝術中心 7 樓 701B 室 電話:(+852) 2111 1192 傳真:(+852) 2975 3146 電郵:prism@arts-news.net
04 音樂
演前預報 Preview
珍.寶金《交響情人》 ——45th 香港藝術節
熟悉法國時尚,特別是 70 年代,聽到這名字絕不陌生,她是 愛馬仕(Hermés)鉑金包設計的靈感來源,作為演員,她與多位歐 洲導演合作,在安東尼奧尼、利維特、華坦的鏡頭下,一把棕長秀 髮、模特兒身型的她風華絕代,是一具備時尚及知性的尤物,她更 是被譽為法國貓王的傳奇音樂詩人甘斯堡(Serge Gainsbourg)的靈 魂伴侶,而那一把濃厚的英國口音,一如小貓嘗試發出人生第一次 叫聲般,稚嫩的,卻意外地打動人,在一首與甘斯堡合唱的愛情歌, 她一開腔就讓人全身酥麻了,一種戰慄感覺從尾椎骨往上跑直接蔓 延到四肢百骸,她是珍.寶金(Jane Birkin)。在今年三月的香港 藝術節,她將再來港演唱,重新編排甘斯堡多首流行作品,以管弦 樂音襯托她獨特性感的嗓音,向她的人生與音樂拍檔甘斯堡致意。
Jane Birkin
© Nico Bu stos
■ 文:何阿嵐 ■ 圖:45th 香港藝術節
「Je t’aime je t’aime,Oh oui je t’aime,Moi non plus,Oh mon amour…」(我愛你我愛你,喔~ 是的,我愛你,我並不愛妳,喔~我的愛 ...),第一次 聽 到 珍 寶 金 的 聲 音 正 是 她 與 甘 斯 堡 最 著 名 的 合 作〈Je t’aime…..moi non plus〉( 我 愛 你 ... 我 並 不 愛 你 ), 這 首 滿 載 情 慾 暗 示 的 情 歌, 模 擬 一 對 男 女 在 床 上 的 情 話綿綿,將男女間最親密的行為寫盡在歌詞,這首歌在 1969 年 他 們 同 名 的 聯 合 大 碟《Serge Gainsbourg et Jane Birkin》發佈,甘斯堡自言這是一首反性愛之歌, 只是講述人肉體之愛所帶來的絕望和不可能,不過這麼 露骨的歌詞也引起當時的道德討伐和禁播潮,梵蒂岡視 © Nico Bustos Jane Birkin
為道德淪喪,連以開放著稱的瑞典都將它視為禁歌,但 歌曲越禁越被廣傳,當年在歐洲多國排行榜奪冠,在珍 寶金的祖家英國也一道成為最暢銷的法文歌,亦是當年 流傳最廣和銷量最好的唱片之一。音樂爆紅前還有一段 小事值得一提,在遇上珍寶金前,甘斯堡正與另一位知
05
© Philip Chau
名女演員碧姬.芭鐸(Brigitte Bardot,下稱
的幫助下,也依舊充斥著他的不羈,唱出不一
BB)熱戀當中,BB 要求甘斯堡為她作曲,有
樣的性感。但珍寶金也絕非只是甘斯堡背後的
說這位才子不消數小時就已經譜出樂曲,但對
女人,在歌影視三界也有所成就,在這一點,
於當時被視為性感女神的 BB 來說還是太大膽,
她這位老拍黨就拍馬也追不上。
最後歌雖然錄好,但她要求不要出版,值至甘 斯堡遇上珍寶金,被 這 位 充 滿 智 性 的 女 性 吸 引,激發起創作靈感,決定與她重新錄製。其 後他們二人合作無間,涉足音樂和電影,直到 1980 年兩人分手。1991 年 3 月 2 日,甘斯堡 心臟病發逝世,珍寶金曾一度表示將會結束個 人演唱事業生涯,但 1996 年,她重新推出專 輯《Versions Jane》,與多位著名音樂人重 新詮釋 15 首與甘斯堡合作過的歌曲,1998 年 的專輯作品《A La Légère》,在沒有甘斯堡
Nobuyuki Nakajima
由珍寶金主理的《交響情人》同樣為傳頌這位 老拍黨,她再次找來曾與菊地成孔和坂本龍一 合作的中島 Nobuyuki Nakajima 擔當編曲, 藝術總監更是多次為甘斯堡作唱片監製的菲利 普.利維(Philippe Lerichomme)。珍寶金 稱這是回應甘斯堡的一句話「有一件事你不知 道, 珍, 你 擁 有 了 我 最 好 的。」30 年 來, 唱 頌他音樂的珍,又將會怎樣重新演繹這些經典 呢?
珍.寶金《交響情人》 日期:3 - 4/3/2017(20:00)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 票價:HK$180 - $500
06 劇場
演前預報 Preview
《香港三姊妹》︰ 劇場是一種教學工具
香港人常被標榜效率高,生活節奏急速,緊貼時代潮流,偏偏 文化藝術略遜一籌。節奏變了,劇場形式也是時候改革了吧?愛麗 絲劇場實驗室導演陳恆輝讀歷史出身,留意到每個時代有不同環境 因素衍生出各式各樣學說、建築、文學、劇場等藝術模式。過去一 年,愛麗絲劇場實驗室開展了《劇場極簡主義探索計劃》,深入探 究極簡主義在時下的涵義和演繹方法。陳恆輝形容︰「每探索一個 新領域如同去一趟旅行。」
■ 文:Yung Sin Ting ■ 圖:愛麗絲劇場實驗室
《香港三姊妹》是一齣「戲中戲」,講述一個正在排 練《三姊妹》的劇團,其中三名演員在現實生活裡各 有正職,各自面對疑難和困惑,排練中一直安然無恙 直至有一位演員失了蹤。整齣戲會分成多個段落, 每個角色有自己一個故事,似是在閱讀一篇篇短篇小 說。契訶夫編寫的台詞精簡,加上愛麗絲劇場以極簡 主義方法演繹,觀眾從開場不久便能直接了解角色性 格,有別於傳統戲劇舖排。
研習極簡主義 編寫劇本
找遍《香港三姊妹》傳單都沒有編劇,但有七名編作 演員。原來早於一年前,陳恆輝決定了新一趟旅程要 探索極簡主義,演員們已經分工合作,研習各個類別
《香港三姊妹》
《三姊妹》出自俄羅斯短篇小說作家及劇作家契訶夫 筆下,講述三姊妹身處於俄羅斯一個小城鎮裡,時刻 想念小時候在莫斯科的美好時光,縱使有一番抱負, 奈何無處能讓其大展拳腳,只能鬱悶乏味地留在小鎮 生活。這故事好熟悉,是不少香港人的縮影,《香港 三姊妹》正結合了香港及《三姊妹》兩個部分。
的極簡主義和契訶夫生平,然後互相分享。例如︰極 簡主義建築師——安滕忠雄、音樂界的史提夫.萊許 以至史訶夫與莫斯科藝術學院的關係等等。對這領域 及原著建立了扎實的基礎認識之後,再聚首一同編作 《香港三姊妹》。 如此費神籌備一份分組研究的巨型課業,演員、導演、 設計師在過程中學習良多,更能掌握劇本精髓。極簡 主義旨在將事物去蕪存菁,並不表示將作品縮減至 「甚麼都無」。劇團了解到箇中意義方可揀選重要的
07
對白,設計簡潔到位的影像、配樂、舞台和形體。
除了導賞手冊,這趟「旅程」亦設有免費講座,
陳恆輝一句到尾︰「簡潔至最後你就會問︰『到
多面向地介紹極簡主義。另外,劇團亦有到訪
底做戲為何物?』都是在探討生命。」劇場和生
中學舉辦「新類型劇場創作工作坊」,學校可選
命一樣都是個不斷學習的過程。
擇以中國著名劇作家曹禺或英國的莎士比亞做主
延續劇目生命 劇場與教學融合
不少劇場旨在消費觀眾情感,大家發洩過後都把 劇本忘記得一乾二淨。為了延長劇目生命,愛 麗絲劇場實驗室設有導賞手冊。陳恆輝認為劇場 人亦是文化人,演員和設計師可透過文字與觀眾 分享他們排練時所遇到的困難或簡單解釋劇場裡 觸及的理論。導賞手冊既沒有框定觀眾該如何欣 賞一齣戲劇,反之能提供適當資訊誘導大家多方 向詮釋,思考劇場背後的多重意義。而且生命裡 或會遇上相關經驗,例如近年較多女性主義的反 思,劇團希望導賞手冊在觀眾的人生經歷裡可以 幫得上忙。
題。工作坊不為培訓小演員,亦無意為學生演 出,而是透過戲劇方法、策略去思考,有點像 art-jamming。例如學生可以對角色發問問題、 為曹禺擺一個定格姿勢、又或代入莎翁想像他面 對某事物的反應。學生所學到的戲劇技巧有助他 們建立批判思考,深入地探求不同學科。 旅行的意義在於了解世界,與此同時不斷自我發 掘。早在《香港三姊妹》上演之前,愛麗絲劇場 實驗室已就這次《劇場極簡主義探索計劃》完美 地示範了戲場如人生,不斷學習,沒有鬆懈,從 研習極簡主義以至與觀眾及中學生分享劇場的難 題和意義亦如是。
愛麗絲劇場實驗室 《香港三姊妹》
日期:6 - 7/1/2017(20:00) 7 - 8/1/2017(15:00)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劇場 票價:HK$200 / $160 信用卡電話購票:2111 5999
08
藝人談 @ 戲劇 專題故事
Interview @ Theater Feature
■ 文:阿角 ■ 圖片來自網絡
藝術,多少惡行假借汝之名
貝托魯奇《巴黎最後探戈》(1972)
為了拍電影,人可以去到幾盡?貝托魯奇 1972 年《巴黎最後探戈》雞姦戲醜聞,重新回到大眾視線之中。 爭議原起,是貝托魯奇 2013 年在法國電影資料館一段問答,在 Youtube 被回帶,並迅即遭到多位荷里活巨星 於社交媒體上責難。一石激起千重浪。片中,他坦言女主角瑪莉亞施耐德(Maria Scheneider)很恨他,因為 他與男主角馬龍白蘭度沒有把臨時起意的「牛油戲」一幕,預先告知施耐德。他說自己內疚,但不後悔,因 為「拍電影時,我們應該完全自由……因為我不想瑪莉亞把羞辱演出來,而是感到那種羞辱。」聲聲鏗鏘, 彷彿這是個無可奈何的決定。難道為了藝術,導演就可以不擇手段?
09
貝托魯奇《巴黎最後探戈》(1972)
(左起)《巴黎最後探戈》導演貝托魯奇、 主角馬龍白蘭度與瑪利亞施耐德
導演是木偶大師?
國《每日郵報》訪問時,就已經說過她在拍攝一刻
如同所有藝術創作,電影是作者的心血結晶,
才知道這場戲的內容,當時馬龍白蘭度說服她說,
拼盡九牛二虎之力把他們腦海中的世界與故事呈現
「不用擔心,他們不過在拍戲。」但她坦言在拍攝
出來。但電影不是一個人的事,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
時感到很羞辱,「有點覺得被馬龍(白蘭度)和貝
導演需要合台前幕後之力,才能追求他心中理想。
托魯奇強姦了」。當年,施耐德只有 19 歲,這是她
尤其賦予人物靈魂的演員,就像畫家手中的筆一樣,
首次當女主角,不知道自己能拒絕拍攝劇本沒有的
為劇本注入生命。法語中,導演有時喚作「場面調
東西,尤其對手是世界知名導演與影星。最後她完
度者(metteur en scene)」,其實就是指導演在電
成了這場戲,讓貝托魯奇如願以償,把她遭到之羞
影中,有如木偶大師般掌控一切的職能。不過,把
辱原原本本拍下來。她說:「即使馬龍不是真的做
作者(可以是導演或編劇)藝術想像實現出來,本
那些事,我眼淚是真的。」但施奈德惱怒,並不只
來也是創作團隊的目標。但有些導演,倒真的把演
因這場惡名昭彰的強姦戲。歸根究底,她的痛苦來
員當作扯線木偶,不當人看待了。
自貝托魯奇之控制慾,為求達到想要效果,不擇手
早在 2007 年,當時仍在生的施耐德在接受英
段控制演員的情緒與演出。
10
藝人談 @ 戲劇 專題故事
Interview @ Theater Feature
《鳥》導演希治閣與女主角蒂比海德倫
希治閣《鳥》(1963)
當 然, 導 演 與 演 員 之 間 的 角 力 本 來 就 不 簡
視女演員意願,拍攝前把她蒙在鼓裡,最後半推半
單。 演 員 也 是 人, 有 時 候 單 憑 演 技, 未 必 能 做 到
就完成這場戲。這算不算性侵?也許在不同地方法
導演心目中之真實效果。法國導演貝列松(Robert
律有不同定義,但這確實是一種暴力,利用不均等
Bresson)與伊力盧馬(Eric Rohmer)便喜歡找沒有
權力,侵犯女演員身體自主性。不如說,貝托魯奇
演出經驗的素人當主角,貪其自然本色。盧馬更常
把她當作一件物件,一塊完成導演藝術追求的拼圖。
常把演員特質寫進角色,例如《夏天的故事》(A
她的感受?她有否受傷害?在藝術面前太過渺小,
Summer's Tale)男主角喜歡音樂,是因為演這個角
注定被人忽視。
色的 Melvil Poupaud 本身就是結他手。又例如,台
這種事在電影界屢見不鮮。蒂比海德倫(Tippi
灣導演侯孝賢在拍攝時,會故意讓演員們不知道對
Hedren)在希治閣《鳥》(The Birds)中初登大銀幕,
手接下來的動作台詞,為的就是要他們憑直覺作出
後來也因與大導不和而中斷演員生涯。在她剛出版
最寫實自然的反應。
自傳中,指控她在拍攝期間遭到導演精神及肉體虐 待。 她說,希治閣指使在場工作人員不要與她說話,
導與演的角力
也不要與她接觸,把她置於完全孤立無援的環境之
但這種追求有沒有底線?《巴黎最後探戈》遭
中。在房中女主角遭鳥群襲擊一幕,本來說是用不
人責難之處,是其「即興演出」濫用導演權力,漠
會動的機械鳥,正式拍攝時她卻被告知機械鳥壞了,
11
(左起)《閃靈》演員雪莉杜瓦、積尼高遜與導演寇比力克
寇比力克《閃靈》(1980)
要換上真鳥。結果,海德倫一連數天遭到亂飛鳥群
與世隔絕加上高度精神壓力,令她在拍攝後患上由
攻擊,眼睛幾乎被啄盲,拍攝期間精神崩潰。她更
壓力引起的病症。及後數年她完全退隱,晚年更患
控訴,希治閣在合作《鳥》及《豔賊》(Marnie)
上嚴重精神病。
期間不斷性騷擾她,把她視為所有物。
創作者追求藝術成就無可厚非,尤其電影製作
就 算 不 是 出 於 私 慾, 不 少 導 演 也 視 折 磨 演
昂貴,拍攝時要求演員合作也在情理以內。但底線
員 為「 必 要 之 惡 」。 寇 比 力 克 在 拍 攝《 閃 靈 》
是,這種追求不應踐踏在別人之上。上述提及的三
(The Shining)期間,對女主角雪莉杜瓦(Shelley
齣電影都是佳作,但女演員的犧牲卻過份得令人不
Duvall)異常嚴厲。其中她手執棒球棍與丈夫對峙一
安。她們是導演濫用權力的對象,所謂無可奈何也
幕,有說足足拍了 127 次(參與拍攝的攝影師曾澄
不過是用藝術包裝私慾罷了。
清說「只」拍了 35 至 40 次)。相反,男主角積尼 高遜卻每每輕鬆過關。這未必歸究於杜瓦演藝不足。 因為寇比力克曾明言,她身上有一種歇斯底理的特 質,但他們「花了一點時間才達到那一點」。有時, 連杜瓦自己也分不清導演是純粹不尊重她,還是這 不過一場迫她融入角色情緒的「心理遊戲」。長期
12
專題故事 Feature
滯留機場的小飛俠們 林奕華打造無愛都市童話
《機場無真愛──歡迎來到薄情國》 ■ 文:橙 ■ 圖:受訪者提供
人總是喜歡緬懷童年,在面書一談起童年看過的卡通 片、玩過的玩具、聽過的流行曲、上課做過的傻事, 總有很多人讚好、轉發,樂此不疲。這個時代的人們 是不是都不想長大?林奕華賀歲喜劇《機場無真愛 ──歡迎來到薄情國》,帶領一眾長不大的小飛俠們 在機場徘徊在想飛與怕飛之間。
導演林奕華
13
14
專題故事 Feature
文化對香港上一代有不少影響,例如說床邊故事, 本應是父母與子女關係的橋樑,現在卻演變成床邊 影片、床邊手機遊戲等等,「小朋友的純真已不再 建立在媽媽和自己中間,可能是建立在菲傭和自己 之間,或是這些代替品和自己之間,所以他們成長 中要被人聆聽、關注的需要很早就斷了。如果小時 候不能跟最親密的人建立這種關係,長大後很可能 有更多不安感,更想得人注意。」林指,現時社會 出現了愈來愈多無家可歸、自覺沒有價值的人,例 如 所 謂 廢 青, 不 就 是 被 放 逐、 心 靈 上 無 家 可 歸 的 小 孩 嗎?「 自 從 有 了 Facebook, 你 會 發 現 一 般 人 Facebook 裡頭的內容不外乎兩種,一是炫耀,但不 一定是自覺的,第二是抱怨,自己受了氣,覺得委 屈就會發洩在自己的 Facebook 上。」林指,成熟是 比較能自己跟自己分享感受,而不需站在舞台中央 和所有人分享以得到眾人的關注,然而現在無論老 少卻都同樣急於向人表達自己,十分自我中心。
拒絕時間 拒絕成長 那麼,這些長不大的人們,你遇過嗎?比如像
小飛俠不完整的童年
小飛俠一般的伴侶,「男生如果長不大,令女朋友
林奕華今次的劇作探討「彼得潘症候群」,談
覺得好像湊仔,是因為我們文化中,男生在成長過
到拒絕長大的小飛俠,其實就是一個童年殘缺的小
程中對自己媽媽有一種情意結,就是他在母親身上
孩子:當他還住在英國的某一天,他離家到仙子王
想得到的還未得到,例如哺乳,如果他在媽媽身上
國去玩,回家時卻發現家中的窗子關上了,還看到
未完成戒奶期的話,便產生依賴性格,希望有人照
母親抱著另一個小男孩睡在他的床上,他以為自己
顧自己,很多事情希望自己不用面對,有人能替他
被遺棄了,便傷心離開,不再回家,並帶同一群無
面對,那人不替他面對他就發脾氣、焦慮、失控,
家小孩建立他的王國 Neverland 永無島,自己不再長
這就是彼得潘症候群形成的原因之一。」就如原著
大,也勸別的孩子一同拒絕長大。林指,小飛俠沒
中,雖然溫蒂與小飛俠的身份就如永無島上小孩們
有父親作成長的模範,卻遇見溫蒂以針線為他補回
的父母,但溫蒂為小飛俠縫影子、為小飛俠和一眾
影子,溫蒂更給小飛俠甚至是永無島的無家小孩說
無家小孩說床邊故事,溫蒂既如小飛俠的女朋友,
床邊故事,無疑是一個母親的形象。
更是母親的替代品。
拒絕長大的時代
遇上小飛俠又如何呢?林讓一眾小飛俠滯留機場,
現時的社會,很多男女都長不大,要是小飛俠 這個經典的英國故事和現今的香港又有甚麼關
是以機場比喻人生的來來往往,「如果你要離開一
係?林指,香港作為英國殖民地近一百年,英國的
個地方,你要做離開一個地方和將要到另一個地方
15
的準備,這就是收拾行李,但現在很多人不準備行 李就去。」市場導向的速食文化,讓人們的眼光愈 來愈窄,「我們對自己人生的控制愈來愈少,我們 日日被網站吸引我們去的那些旅程,比我們執拾行 李準備去的旅程快,所以我們常常按鍵就去到目的 地,令我們無法在去過的那麼多地方之中整理去時 所見所想。」當人生各事都沒有過程可言,旅行如 是,戀愛如是,才因一個感覺開始,轉瞬因一個感 覺而終結,脆弱一如小飛俠的記憶。
「依家係我飛你,唔係你飛我!」 一趟又一趟沒有準備的旅程,小飛俠們如何看 待飛這回事?「依家係我飛你,唔係你飛我!」這 金句,是不是說出來就真的代表自己比較有自信有 價值?「其實因為人很怕被飛,心理上還是一個被
動的人,才會說這句話,以正視聽,所以這『飛』字 也是個比喻,如何我們才能離開 comfort zone ?」飛, 離開了地面,也就離開了 comfort zone,人們現在卻 都害怕「離地」,怕與大多數的人不同,斷開連繫, 卻在怕飛的過程中失去自我,「飛,在我們口中十分 嚮往,因為是自由,但實際上現在很多人都在逃避自 由。」結果,人們現在都為自由而跟愛情、婚姻表示 「依家係我飛你,唔係你飛我」,其實都是因為怕真 實的自己被愛情、現實丟棄。 林奕華打造的無愛都市童話中有你的身影嗎?把 握機會進場,經歷一次飛與怕飛之間的掙扎旅程。
《機場無真愛──歡迎來到薄情國》 演出時間: 14/1/2017(19:30) 15/1/2017(14:30) 19-21/1/2017(19:30) 21-22/1/2017(14:30) 地點: 葵青劇院演藝廳 票價: HK$420 / $320 / $220 / $120
16
■ 文:社區文化發展中心 ■ 圖/設計:社區文化發展中心
17 互相欣賞有助發掘人生不同的角度, 「曾有些參加者硬要
表達出對工作和同事間相處的期望、感受和壓力,亦可增進同事間的了
待在原本的位置不肯走,但當他們願意走到畫紙的另一個角
解。 「當每人完成自己的『圓』並要將所有『圓』拼在一起時,他們都
落時,便發現畫圓是如此有趣。當轉移位置為別人的『圓』
會擔心同事不知怎樣看自己的作品,也會擔心別人不喜歡自己的作品放
加工塗畫時,不少參加者均猶豫和卻步,後來發現別人並不
在旁邊,亦有些同事較少顧慮,不多想便在別人的『圓』上加工。這是
介意,而為彼此的『圓』加工更能互補不足和發掘彼此的優
一個難得的機會讓同事在輕鬆的氣氛下了解彼此的性格。 」
點,他們都很雀躍地參與。 」藝術治療師引領參加者互相發掘 、切磋體味人生。
除了員工直接受益,圓圈繪畫更能在提高公司營運質素上事半功倍 ,其中一個令吳智耀印象深刻的例子是為一間經營會所的公司辦企業培
藝術治療師帶領參加者發掘生命的可能性與創造性,當十
訓。該公司旗下各會所的溝通不多,有些住客住過不同屋苑,便發現不
多個「圓」拼砌成一張偌大的新圖像,各人挑選自己最喜歡
同會所的服務各有優點和缺點。管理層覺得若各會所可多了解彼此的長
的一張,創造成心中所愛的物品──有人摺成飛機,有人摺
短處,便能提供更好的服務。這些想法和交流都一一在圓圈繪畫的過程
成音樂盒。他們都沒想過自己具如此想像力,提筆畫下的「
中和諧、自然地表達出來。
圓」可變成心頭所念所愛的東西,這令他們驚喜萬分。 無論是藝術治療還是企業培訓,圓圈繪畫都是一個獨特的方式讓參加者
藝術治療X 企業培訓
離開牢困著身心的煩惱,在一個完全抽離的狀態下重新審視自己,為自 己的困境找到新的出路。和諧和優美的『圓畫』 ,總能為人打開與身心
「圓畫」除了為接受藝術治療的人士帶來希望及和諧,更
、宇宙和自然共處的一扇窗。
為每天背負沉重壓力的上班一族帶來放鬆的時刻,並助他們 與朝夕相處卻關係疏離的同事建立連繫。具多年企業培訓經 驗的吳智耀便把圓圈繪畫套用在企業培訓中,打破企業培訓 的僵硬框架。 「平時企業培訓或退修都只限於戶外歷奇和體能訓練,一 起去到目的地便完結一切,但圓圈繪畫可讓參加者完成集體 創作之餘,更能保留作品。他們亦能輕鬆投入,不覺得正在 接受訓練。 」吳智耀說。 除了家人,員工見面最多的便是同事,公司亦是員工在家 以外待得最久的地方,員工總對公司和同事有不少難以言喻 的感受。圓圈繪畫便可讓員工在一個放鬆的狀態下,透過藝 術表達出對工作和同事間相處的期望、感受和壓力,亦可增 進同事間的了解。 「當每人完成自己的『圓』並要將所有『圓 』拼在一起時,他們都會擔心同事不知怎樣看自己的作品,
網站:www.cccd.hk
也會擔心別人不喜歡自己的作品放在旁邊,亦有些同事較少
Facebook 專頁:cccd1
顧慮,不多想便在別人的『圓』上加工。這是一個難得的機
電話:(852)2891 8482/2891 8488
會讓同事在輕鬆的氣氛下了解彼此的性格。 」 。 除了家人,員工見面最多的便是同事,公司亦是員工在家 以外待得最久的地方,員工總對公司和同事有不少難以言喻 的感受。圓圈繪畫便可讓員工在一個放鬆的狀態下,透過藝
18
藝術人隨筆
Artist's Columns
仁云 亦云
機器 VS 人類 踏入新一年,看到網絡上不同朋友的祝願,與 及世界各地的人如何慶祝新一年的畫面,或許是心理
表的世界棋王,其象徵意義是機器無論在記憶力、學 習能力、判斷力等幾方面,終於勝過了人類。
作用,總覺得大家興奮熱烈的笑容下,仍難掩眉宇間 王天仁
的憂戚,畢竟過去一年,甚至已經來臨的 2017,到
生於香港,2000 年畢業 於中文大學藝術系,擅 將撿來的廢木卡板創作 卡通動物造型的木雕, 超過十年藝術教育工作 經驗,游走於不同類型 跨 界 合 作, 熱 愛 知 識、 信念、創意和實踐。
處仍是波譎雲詭,任一國總統卻口不擇言像個狂人似
如此數下去,機器和人類的比拼,看來後者早
的不止一個,聯盟國竟互相猜疑致逐一瓦解的成為浪
已節節敗退,剩下的最後防線是創造力,無論是在好
潮;地球生態繼續陷落而我們仍是束手無策、糧食被
奇心和自由意志的驅使下,還是在危困裏的置之死地
壟斷加上貧富差距的鴻溝成為計時炸彈、無止貪念和
而後生,人類「失驚無神」創造出來的東西或思想,
盲目競爭醞釀成愈見漲大且吹彈即破的泡沫、傳說中
暫時都是電腦或機器無法做到的;不過創造出來的東
的盛衰週期像黑洞般將世界吞噬進末日倒數……人
西,會為世界帶來美好,還是把世界推向滅亡就無法
類,除了坐以待斃,或掩耳盜鈴地縱情享樂跳出最後
說得準了……因此建立為他人著想的道德觀念,和捍
探戈,還有甚麼可做?
衛公平自由的正義感,是創造力的保險絲。可惜,現
創造是人類的事,但我們有這本事嗎?
今不少地方對教育的主流價值觀,還是十年如一日地
效率就交給機器,而創造是人類的事
集中在語文、算術等傳統學科上,甚至仍以追逐標準
這副題是來自早前在網上看過的一篇翻譯文章,
答案、在各類既定的考核模式中勝出,作為判斷學生
內容是一個名為《回到未來》的主題演講,由記者筆
優勝劣敗的指標。創造?道德?搵到食嘅咩?既不重
錄下來,主要分享被稱為科技教父的 Kevin Kelly,對
視、遑論培育和發展,如此下去,我們將來豈能不被
AI 等先進科技的看法。提起這文章,因為關於未來
機器取代?
的預測本來早是老掉牙的話題,連小說或電影都已寫 爛拍爛;但這文章的題目卻簡而有力地點出了人類未 來應做(或剩下唯一可做)的事情是創造,因而引起 了小弟的興趣。 由最初人類發明了計算機、然後是各類型的機械 以至電腦,人們都擔當着操控者的角色,沒有我們輸 入指令,一切機器都不會運作,因此學習能力、分析 力,甚至一剎那需要在複雜情景下作出的判斷力,仍 是被動的機械未能勝任之挑戰;然而,當稱為人工智 能的出現,加上互聯網、大數據時代來臨,伴隨著電 腦晶片的效能、速度和容量變得愈來愈超卓,一台名 為超級電腦的機器,在棋局中首次擊敗了作為人類代
19 雕文 嵐女
別和畫廊玩 “Don't play to the gallery”1 做了幾場講座,聽了回應,有些問題很難一時 三刻回應得清楚,也有些問題太個人化了,我想找 些其他例子回應,於是有了這篇文章。
也動不了。 大衛寶兒說得好,如果你已很習慣自己在做的 範疇,那麼,你還要再冒險一點,才能找到你想要
一個很實際的問題也是最多年輕藝術家的問題,
的東西。3 我的身邊也有一個這樣的朋友——鄭得恩。
「只做自己喜愛的事,真的可以生存嗎?」我的答
他三十出頭,讀的不是傳統藝術訓練,而是英國文學
案一直都是:「是的,只看你到底有多喜愛。還有,
和藝術史,曾有過一份很平穩又很充實的工作,在
你想要的是哪種生存方法?」如果一開始就預設要名
亞洲藝術文獻庫擔任項目管理和編輯,認識了不少
利雙收,那我真不敢擔保。堅持做自己喜愛的事是
重要的藝術家,例如中國藝術家宋冬,伊朗導演阿
一種信念,而不是一種預算。記得我在 2004 年籌辦
巴斯,從他們身上看到對工作嚴謹,注重細節的態
藝術項目時,一切俱備,只欠東風——錢。當時在英
度,最重要的還是無私的分享。這些無私的能量也
國的項目主持人只留給我一句話:Just do it, money
讓他知道自己的不足,更想知道當代藝術在變化迅
will come. (專心做,只要相信錢會來。)這的確很
速的年代中擔當的角色。過了五年半規律的工作和
神奇,項目最後也做成了。但是中間的過程也很折
生活,他終於在 2013 年去英國讀創意寫作(Creative
磨,要寂寞地、孤獨地渡過。我也相信凡事有了限
Writing)。讀完一年課程,他再花完所有的儲蓄遊
制(limitation),過程就會變得更富創意,累積起
歷了歐洲各大城市至 2015 年回歸香港。那是一條漫
來成為下一件創作的養份。只有不停地自製養料,
長的路。他說,所走的路都是在預備迎接未知。回港
才能無止境地挑戰下一個目標。一切都是在螺旋狀
後,他無私地將所學傾囊在不同的場合教授、表演。
態中徐徐上昇。
只有無私才能使這個圈子薪火相傳,既可壯大圈子,
英國歌手兼藝術家大衛寶兒(David Bowie)曾 在 1997 年「靈感」(Inspiration)訪問中講過,藝
會才能相得益彰。 生存不是個人的問題,而是一個團體,一個社
那是因為有些東西你覺得值得做,讓你更了解自己,
會的生存。做好自己,才能為別人做些其他的事。
才知道如何和社會的其他人共存(co-exit)。他更認
如果總是花時間去找捷徑,為的
為,如果只為別人而做,作品一定會很差。 我非常
只是自己的名成利就,到老了一
認同,畫廊不是萬惡,但是要分清商業行為和真正
定會覺得很空虛,因為你甚麼也
的創作。這種清醒度不容易保持。有一句話,我也
沒做過就要離開了。
常問自己以作提醒:「中學時為何已專心在藝術方 面而不是其他?」只因那是很純粹的喜歡。當成年 人投入社會,每做一件事總有多方面的考慮,也許 變得精明,但也可能是多了一層負擔。每經一事, 保護膜漸厚,日子有功,初成繭,後成頑石。想動
中 大 畢 業, 師 承 張 義。 從事女紅,木工,創作, 教 育。 喜 歡 人 類, 更 愛 萬 物。 喜 歡 合 作, 享 受 獨 處。 不 愛 分 是 非, 只 愛思考,漫遊於理性和 情性之間。
亦可模糊圈子的邊界,讓更多的人進入。界別和社
術家千萬別和畫廊玩,要莫忘當初為何要做藝術,
2
林嵐
1, 2, 3 https://www.youtube.com/ watch?v=PJ0o5Y05wKs
David Bowie 的訪問
20
藝術人隨筆
Artist's Columns
創作 雜記
自家製無伴奏合唱錄音 ( 三 ) 上一期和大家分享了一些錄音時要注意的地 方,今期要進入下一個環節,就是選擇和修飾你錄 好的音軌(track)。但在此之前,先談談我們有甚 伍卓賢 音樂創作人,喜歡旅遊, 愛好新鮮事物,曾於日 本及荷蘭留學。
麼材料。 錄 音 的 時 候, 不 同 監 製 和 歌 手 都 會 有 不 同 喜 好,例如有些會喜歡「1 take 過」錄全首,錄幾次 然 後 選 最 好 的 一 個 take。 也 可 以 從 不 同 的 take 當 中選擇不同地方的最好部份結合成一條理想的音 軌。但「1 take 過」的錄法只適用於唱得極好的歌 手,因為要「1 take 過」全無瑕疵是難度極高的。 當 然, 我 們 也 可 以 選 在 錄 得 較 好 的 take 當 中 補 錄
通常 DAW(Digital Audio Workstation)內都會有
一些瑕疵位,可以是一句甚至是一粒字,但補錄時
基 本 的 修 葺 工 具, 我 平 常 用 的 Digital Performer
的 感 情 和 質 感 各 樣 要 和 本 來 的 take 相 若 才 可 以,
就 很 方 便。 另 外 也 有 一 些 很 受 歡 迎 的 plugins 如
要不誰都知道這是補錄,更影響情緒的表達。所以
Auto-Tune 和 Melodyne 等 可 用, 助 你 把 你 的 聲 音
補錄的時候通常我都會在要錄的地方前幾句已跟著
修飾得更完美。但修飾時切記要以耳朵先行,因為
唱,到補錄位時就更連貫。雖然難度高,但畢竟「1
看圖把音和節奏調到最準未必好聽,畢竟音樂不是
take 過」錄音有助整首歌感情的表達和推進。如果
機器聲,尤其人聲極富特色,要用心聽去找出最合
太困難,分段錄也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適的調整。
當 我 們 有 了 最 好 的 材 料, 我 們 就 要 進 行 修 飾
當 然, 經 常 會 有 一 個 疑 問, 就 是 究 竟 我 們 應
的步驟了(Vocal Editing)。首先是把不同的 take
修飾到那個程度才算好。想修飾得完美一點,但又
的 最 好 部 份 選 好, 然 後 再 找 不 影 響 音 色 的 地 方 用
怕修飾得太厲害變得很假。修飾也會成癮,好像美
crossfade 的 方 法 把 片 段 的 音 軌 連 接 在 一 起, 就 成
女修圖一樣,稍一不慎最後變成另一個人的樣子。
了一條完整的音軌。完成後,我們可能需要把一些
到這個時候,找幾隊世界頂級的組合聽聽,你會發
口 腔 雜 音 除 掉。 由 於 很 多 時 A cappella 錄 音 都 會
覺原來現在很多組合都在製作上做了很大程度上的
是用近咪的方法去錄,所以有時不情願地會把口水
修飾,但修飾得是否到位,好不好聽也是一門藝術
聲都錄進去。當然如果錄音的時候已發覺口水聲太
呢!
強勁可能要即時處理一下,因為未必所有雜音都能 後期除掉。有些軟件可以幫助除去雜音,或可以在 waveform 上 畫 圖 修 改 去 處 理。 如 果 雜 音 是 在 音 與 音之間出現,甚至可以直接除掉,或把音量拉低。 除雜音外,最重要當然是節奏和音準的修飾。
21 太陽下 的吞吐
Oh, Shit ! ( 下 ) 藝術家似乎特別喜歡借用屎來表達某些意念,
現代社會中的所有事物都是沒有意義的,他創造了
就以近幾十年的藝術發展來看,一代又一代的藝術
這副機器,就是專門生產無意義的東西。2007 年,
家從未厭倦用屎這個「現成物」,翻炒再翻炒,樂
Wim 在展出 Cloaca 期間,除了賣屎作品外,還特別
此不疲。我想講的是比利時藝術家 Wim Delvoye。他
印製一批廁紙作為紀念品,網上五卷就賣 300 美元,
於 1992 年第九屆文件展中,拍下自己的糞便,並將
超扺 ! 2009 年,Wim 參加第 53 屆威尼斯雙年展,
影像移印至光亮的磁磚上。多塊對稱的屎條磁磚,
博物館就用了過百萬美元收藏這件「造屎機」,每
排成一大幅工整的圖案,遠看異常美觀,可供作牆
天開動,生產發出臭味的屎。還有,單是第三代直
壁裝飾用,這些屎圖案磁磚後來竟然被搶購一空。
立式意念草圖,就賣了幾千英磅。
文件展策展人 Jan Hoet 欣賞 Wim,成功地突顯了純 藝術與民間傳統藝術之間的矛盾。
由 Piero Manzoni,Andres Serrano,Paul McCarthy 到 Wim Delvoye,第一件屎創作是批判性的
Wim 對屎的鍾情,簡直是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
前衛藝術,之後就已被發達資本主義所吸納,變成
他竟然花上八年時間,跟科學家共同研發了一副模
純粹賺錢的策略。無論放大了的屎照片,巨形吹氣
仿人類消化系統的機器。把食物放進機器,經過一
屎雕塑,機器製的仿真屎,甚至其副產品——廁紙,
步步生物消化程序,最終變成糞便。一條條帶有臭
草圖等,全部都有個價,這名符其實是一條可發達的
味的屎,從機器另一端管道排出。他把部份成品裝
「屎」橋。另一位收藏真屎的藝術家 Stuart Brisley,
入注滿 resin 的玻璃樽中保存,部份則經風乾後放入
他其中一件作品 The collection of ordure 也有屎在其
膠袋,再以真空方式包裝成一袋袋壓縮了的屎條,
中 ........ 夠了,講夠了。
凹凸分明。兩者相繼推出藝術市場拍賣。一次在巴 黎展出時,購買的觀眾蜂湧而至,價錢被搶高一倍, 依然供不應求,輪候名單還一大堆。天下間真的無 奇不有,竟有人排隊購買屎藝術品。 這副機器名叫 Cloaca original,拉丁文 Cloaca 意 即 toilet。2000 年的作品是橫向的,其後發展成幾 個 版 本, 有 Cloaca-New and Improved, Cloaca Turbo, Cloaca Quattro, Cloaca No.5, and Personal Cloaca。最 近一副機器則是直立式的,跟人類的身體結構一模一 樣。只要將生果、蔬菜、肉類、甜品等餵進機器口 部,經過它的胃部、小腸、大腸,最後轉化成半固 體排出肛門外。Wim 曾將這些作品拿去實驗室化驗, 報告結果證實它跟人類的糞便極為相似。Wim 以這 創作來嘲諷現代藝術,批判整個價值體系。他認為
乜話!?林鄭選特首?? Oh, BIG BIG Shit !!!
楊秀卓 畢業於香港大學比較文 學系,現為社區文化發 展中心主席,曾任教中 學視覺藝術科十八年, 參加過多次聯展及個 展, 兼 擅 繪 畫、 雕 塑、 裝 置 藝 術、 行 為 藝 術、 演 戲、 陶 瓷 等。 十 多 年 來,不停參與多個大型 社區藝術活動,對象多 為年輕人,近年則轉向 以藝術介人城市空間和 社區,探討人與環境的 關係,並反思自主生活 的可能性。
22
藝民公社
People's Commune
歡迎各位讀者向《△志》投稿、 發表藝術創作、報道或評論:
電郵 : prism@arts-news.net 電話 : +852 2111 1192 傳真 : +852 2975 3146 地址 : 香港灣仔港灣道 2 號 香港藝術中心 7 樓 701B 室
■ 文:趙曉彤 ■ 圖:Festive Korea 2016
此文由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 (香港分會)協助統籌,該 會由專業藝評人組成,網址:
www.iatc.com.hk
俗文化的對壘: 評《佛‧像》
流行文化,泛指當下盛行的生活文化,特別是廣為大眾接受的文化產品或活動。千禧年以
降,南韓成功通過電視劇、流行曲打造「韓星」、製造全球性 K-POP「韓流」,以流行文 化帶領國家商業經濟發展。
當代藝術少以雅俗為界,但在一般人心目中,流行文化始終與大眾較為親近,與精英文化 有別。K-POP 作為當代南韓流行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也可稱為當地此刻的俗文化,蘊含
著極富地方色彩的當代藝術資源。韓國十月文化節上演的《佛 ‧ 像》也大量應用 K-POP 元素,此作難得之處,在於嘗試以超越雅俗之界的當代創作視野,藉 K-POP 之「俗」探討
宗教商品化、宗教造像與世俗慾望等議題,同時開拓極具地方色彩的當代舞蹈語言。此作 觀賞場次:
韓國國家當代舞蹈團 《佛‧像》 2016 年 11 月 19 日 8pm 高山劇場新翼演藝廳
轉化通俗文化的嘗試,表現出「不俗」的視野。
23
以通俗 K-POP 解構宗教偶像化
子、佛像雕塑為之「淹沒」的群舞場景。由此,編舞不僅回
《佛 ‧ 像》取材佛像雕塑商品化的現象,編舞由此出
應了佛像雕塑商品化的問題,塑膠產品之於「塑(造)(神)
發,引申出對宗教神明偶像化的思考。《佛 ‧ 像》最為精
像」的行爲更充滿反諷意味,視造像為世人欲受憐憫、救贖
彩的是它融合 K-POP 等流行文化元素的群舞部分,提出了
之心理投射。
宗教神像與世俗慾望之關係。K-POP 是流行文化中一種相當 講求舞台風格的偶像化表演形式,當它成為《佛 ‧ 像》中 的宗教神像之身體語言,就有著以通俗流行文化解構神明偶 像化的意義。
俗之(不)可耐:以流行文化開拓當代 舞蹈語言的可能與局限 K-POP 除了是偶像化的舞臺表演,亦是高度結合歌曲與
雖然《佛 ‧ 像》以佛像為題,但佛教神明只是一個切
舞蹈藝術的當代表演形式。《佛 ‧ 像》充分利用了 K-POP
入點,舞作關注的是宗教神明偶像化的問題。舞作開始的時
極具動感的視聽表演形式,以多場獨舞呈現不同神明的個
候,舞台放滿形態各異的神像雕塑,如耶穌、釋迦、關公等,
性。舞蹈員隨 DJ 的即場配樂起舞,風格各異;《佛 ‧ 像》
戴上面具的舞蹈員以不同姿態與之互動,是神像的人形化
以 K-POP 混合不同舞蹈形式、武術動作,使其創造了極具
身。舞蹈員配戴的面具不乏阿童木、The Simpsons 等卡通造
地方色彩的當代韓國舞蹈語言。此作以 K-POP 開拓的當代
型,它們和耶穌、釋迦的共通處,在於偶像二字。舞作開首
藝術語言,對於整個作品反省神明偶像化等主題,有重要的
刻意讓卡通人物與宗教神像共冶一爐,安排化身人形的神像
作用,證明了雅俗之分不在於作品的形式,而在於創作者的
打鬥、相戀,大跳 K-POP,其實是戲謔的手法,解構宗教偶
視野。
像的魅惑。
然而,在全長一小時的表演中,《佛 ‧ 像》以極具動
《佛 ‧ 像》的群舞頗為精彩,一是以雜耍形式拋接彩
感、個性化的獨舞場面為主,這使作品在結構上相對鬆散,
色塑膠籃子的場面。數百彩色塑膠籃子仿如大千世界的煩惱
減弱了前述主題的反省力度。全作在應用通俗及流行文化形
絲。當舞蹈員集體把籃子拋向「佛像」,其後以塑膠包裝紙
式方面的嘗試,是可以肯定的,但似乎稍欠自制,反過來為
捆綁「佛像」,形象化地諷刺了世人祈求神佛解惑、使之窒
K-POP 的強烈視覺舞台效果所牽制,犧牲了作品對俗世的關
息的情況。其後的男女雙人舞,以及結束前的群舞,進一步
懷和警示。當代藝術創作如何利用大眾喜歡的流行文化形
提出「佛相」不過眾生慾望之投射:多組雙人舞從互動變成
式,引導他們自覺思考,以俗解俗之餘,不陷入為俗而俗的
被動的形式,正提出了信眾以己慾「塑像」之意;結束場面
圈套,似乎仍是難題。
以流落荒島的多媒體動畫作引子,引出舞台鋪滿即棄塑膠盒
24
節目精選
Highlights
《翻天覆地》載譽重演 覆海能量翻滾火浪節奏 藝術總監 / 編舞 余仁華
2015 年度「藝術家年獎」得主余 仁華重演獲舞界好評之作,在澎湃 節奏中追求完美的流暢感,於極簡 舞台上以純肢體爆發翻江倒海的 氣勢,2006 年獲頒發「香港舞蹈 年獎」。作品為第五度公演,不容 錯失。
的舞姬與勇士相戀,被拒愛的祭司 欲置情敵於死地,卻反令舞姬招致 殺身之禍。眼見勇士被明艷照人的 公主所迷,忘卻山盟海誓,舞姬終 含恨而逝……華麗的佈景,耀眼的 服裝,多場讓主角表現高超舞技的 場面,為舞姬、勇士與公主的三角 戀故事添上繽紛色彩,其中第三幕 的〈幽靈王國〉更是經典中的經典, 芭蕾舞者在月下如仙子般翩翩起 舞,叫人百看不厭。 巴伐利亞國家芭蕾舞團原附屬於巴 伐利亞國家歌劇院,1988 年起脫 離歌劇院獨立,令舞團發展得更壯 大。傳奇編舞格蘭高曾為舞團前身 慕尼黑芭蕾舞團藝術總監,為舞團 建 立 扎 實 基 礎, 而 Jerôme Bel、 William Forsythe、Jiři Kylian、 David Bintley 等 著 名 編 舞 皆 曾 為 舞團創作。掌舵近二十年的前藝術 總監伊凡.利斯卡,更帶領舞團打 進國際舞壇,令舞團備受矚目。舞 團的新任藝術總監是著名舞蹈家伊 戈.澤林斯基。
日期:16 - 18/2/2017(19:30) 18 - 19/2/2017(14:30)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 票價:HK$30 - $980
日期:20-21/1/2017(20:00) 地點:牛池灣文娛中心劇院 票價:HK$120
www.esidehk.com 東邊舞蹈團主辦
E-Side Dance Company
巴伐利亞國家芭蕾舞團《舞 姬》——45th 香港藝術節
德國重量級舞團巴伐利亞國家芭蕾 舞團 2017 年首度訪港,將以最強 陣容亮相,帶來芭蕾經典《舞姬》, 和四個極具代表性的芭蕾精品,盡 顯精湛舞技。 《舞姬》以印度為背景,講述美麗
《世紀.香港》賽馬會本地 菁英創作系列音樂會—— 45th 香港藝術節
一場匯聚香港跨界藝術精英、近年 罕見的龐大史詩式原創音樂盛事, 誠然是今年香港藝術節的驚喜與亮 點。 室內歌劇《蕭紅》和《大同》 得獎作曲家陳慶恩,與導演黎海寧 及指揮廖國敏再度攜手,挑戰歷史 題材,更顯宏大氣魄。此次更請來 三位新晉作曲家加盟,台上雲集逾 百位本地菁英歌唱家、合唱團及樂 師,以音樂、歌唱、影像、文學詩 歌以至流行文化、音樂,帶你漫遊 這個百年經歷過殖民及後殖民時代 的東方之珠。
日期:25 - 27/2/2017(20:00) 地點:香港大會堂音樂廳 票價:HK$140 - $280
《俾唔起 ? 咪鬼俾 ! 》 Can't Pay? Won't Pay!
社區劇場 2014 年開始與藝術家羅 松堅執導,把戲劇精品引入社區, 先後演出了經典荒誕劇《動物園的 故事》及莊梅岩的《法吻》。本年 度 亦 再 接 再 勵, 繼 續 與 年 輕 藝 術 家 王 俊 豪 合 作, 演 出 著 名 劇 作 家 Dario Fo 的得獎作品。1997 年諾貝 爾文學獎得主、意大利劇作家、戲 劇 導 演 達 裡 奧. 福(Dario Fo) 於 2016 年 10 月 13 日在米蘭去世, 享年 90 歲。他另一個最廣為人知 的劇本為《一個無政府主義的意外 死亡》。 在《俾唔起 ? 咪鬼俾 ! 》中,劇作 家運用意大利喜劇的誇張手法,喚 醒普羅大眾對社會議題的思考,故 事原本發生在意大利,這數十年來 卻在全球的城市不斷上演:某年, 某天,某地,經濟低迷,物價卻高 企。一群不甘心再被剝削的八十後 主婦決定起義,發動一場振奮人心 的解放超級市場大行動,誓要與政 府及大財團鬥下去!
日期:12 - 15/1/2017 地點:牛池灣文娛中心文娛廳 票價:HK$200/ $140(學界優惠)
搶耳音樂節
文 藝 復 興 基 金 會 於 今 夏 啟 動「 搶 耳音樂廠牌計劃 2016」(「搶耳」 計 劃 2016), 銳 意 發 掘 富 潛 質 的 本 地 原 創 音 樂 單 位, 並 啟 導 他 們 創立屬於自己的音樂廠牌(Record Label)。參加者與本地資深音樂人 配對成師友,並透過國際級音樂猛 人主持的一系列工作坊探究音樂產 業的運作模式,隨之將學習所得於
展演及搶耳音樂節中實踐應用,最 後建立自家專屬廠牌,以更有利的 形態於音樂產業中繼續探進。 搶耳音樂節是「搶耳」計劃 2016 的 壓 軸 項 目, 搶 耳 音 樂 單 位 最 後 6 強:Adrian Lo、Empty、 SoundTube、The Sulis Club、 周 華 欣 及 楊 智 遠 @JL Music 將 與 從 合 約歌手回歸獨立發展的盧凱彤及 RubberBand,聯合出演搶耳音樂節, 貫徹獨立廠牌精,合力拓闊樂壇光 譜。 音 樂 節 將 於 1 月 19 日 晚 上 7 時 30 分於麥花臣場館舉行,名額 有限,免費登記(登記連結 : https:// www.ticketflap.com/earup)
日期:19/1/2017(19:30) 地點:麥花臣場館 票價:免費
香港藝術中心活動 「灣仔藝文邊走邊講 2」
要發現和細味灣仔的人情味,怎可 以不聽藝文達人的故事? 本地資深導演黃修平、建築師蕭國 健、作家鄭政恆及插畫家飛天豬會 化身成爲星級導賞員邊走邊講,帶 你穿梭灣仔東與灣仔北尋幽探秘, 結合大家獨到的眼光和身體感官, 以電影、建築、文學和漫畫的美感 角度,一同觀察大街小巷裡的灣仔 故事。 進駐灣仔多年的藝文工作者和文創 小店負責人亦會聚首動漫基地,從 灣仔區內的生活趣聞軼事,說到自 己推動藝文活動的信念或經營小店 的歷練故事,與你分享他們的灣仔 標記,回味藝文創意產業的風風雨 雨和想像各樣新可能。
日期:14/1/2017(12:45 - 19:30) 地點:動漫基地 / 灣仔區 備注:免費入場,名額有限,先 到先得(電話查詢及預約: 2582 0231)
「餘興派對:集體舞與個人操」
麗莎.露《
》 ingxube
年 起, 美 國 藝 術 家 麗 莎. 露 穿 梭 於 美 2005 國 加 州 和 南 非 夸 祖 魯 納 塔 爾 省, 在 南 非 個 人 工
作 室 與 30 位 祖 魯( Zulu ) 手 藝 工 匠 合 作, 以 其 標 誌 性 的 彩 珠 藝 術, 創 作 唯 肖 唯 妙 的 繪 畫、
自
家 : 郝 敬 班、 Jen Liu 、 陸 揚、 陳 維 及 胡 為 一 的 作 品, 試 圖 在 中 國 急 速 社 會 變 》系列中的六幅全新之作,作品均以 ingxube 編織串珠製作而成,色彩斑斕而簡潔有力。
被 他 稱 之 為「 被 兒 童 化 」 的 文 明, 與 之
裡、 卻 又 毫 無 溫 度 可 言 的「 集 體 舞 」,
中 進 行 的 舞 蹈。 當 時 中 國 社 會 歇 斯 底
中 也 包 括 了 在 學 校、 工 廠、 廣 場 和 公 園
形 態 的 政 治 形 式 和 表 現 進 行 了 觀 察, 其
主義範式對當時中國極具共產主義意識
期 近 一 個 月 的 行 程 中, 他 以 西 方 後 結 構
議 題。 麗 莎. 露 最 為 人 熟 悉 的 代 表 作 是 現 由
討 有 關 性 別、 階 級、 種 族 和 社 區 等 社 會 政 治
戰 和 反 思 藝 術 和 手 工 藝 既 有 的 定 義, 並 深 入 探
社 區 藝 術 項 目 參 與, 她 致 力 研 究 手 工 美 學, 挑
為 主 要 創 作 媒 介, 不 論 是 個 人 大 型 裝 置 創 作 或
涯 中, 麗 莎. 露 一 直 善 於 運 用 手 工 玻 璃 彩 珠 作
其 製 作 過 程 的 沉 思。 在 過 去 二 十 多 年 的 創 作 生
製 作 的 偶 然 和 微 妙 變 化, 可 被 視 為 對 手 工 藝 和
麗 莎. 露 的 作 品 同 源 異 流, 在 相 同 中 彰 顯 人 手
《
相 對 的 則 是 不 易 察 覺 的「 個 人 操 」。 展 試 圖 通 過 舞 蹈 的 形 式、 身 體、 文 化 的 轉 譯, 呈 現 意 識 形 態 控 制 和 個 體 意 志 表 達
。在長達五年的個人創作時間裏,她 (1991-96) 建 立 了 一 間 真 實 大 小 的 美 式 廚 房, 並 以 玻 璃 彩
之 間 的 政 治 複 雜 性。 集 體 主 義 的 時 代 已
展 期 : 2/12/2016-7/1/2016 ▪ 地點:一新美術館(香港九龍觀塘海濱 ▪ 號 SML 大廈 樓 道 165 4)
權的議題。
她在往後的創作更加關注經常被人忽略婦女勞
不 僅 令 麗 莎. 露 在 雕 塑 藝 術 界 聲 名 大 噪, 更 使
經 逝 去, 但 它 的 遺 跡 仍 然 滲 透 在 當 代 中
14/1-4/3/2017
珠 製 成 的 家 居 用 品 佈 置。 這 件 規 模 宏 大 的 作 品
日期: ▪
號保濟工業 28
開 放 時 間 : 星 期 二 至 星 期 六 , 10:00-18:00 ▪ (星期日及星期一只供預約,公眾假期休息)
地點:刺點畫廊(香港黃竹坑道 ▪ 樓) 大 廈 15
國大眾的日常生活中。
美 國 紐 約 惠 特 尼 美 術 館( Whitney Museum ) 永 久 收 藏 的《 Kitchen 》 of American Art
覽 從 集 體 舞 與 個 人 操 的 二 元 對 立 出 發,
年 派 對 : 集 體 舞 與 個 人 操 」 源 自 1974 羅 蘭. 巴 特 應 邀 拜 訪 中 國 的 記 錄。 在 為
雕 塑 和 裝 置 作 品。 這 次 展 覧 呈 獻 了 麗 莎. 露
革 的 環 境 下 去 探 討 舞 蹈 的 角 色。「 餘 興
與 個 人 操 」 由 陳 立 策 劃, 呈 現 五 位 藝 術
刺 點 畫 廊 最 新 展 覽「 餘 興 派 對 : 集 體 舞
25
「形流意動: 「形流意動:
設計藏品」 M+
設 計 藏 品 」是 西 九 文 化 區 全 新 落 成 M+
展 亭 的 第 二 個 項 目 ,亦 為 亞 洲 首 的永久展覽場地 M+ 年迄今超過 個 同 類 型 展 覽。 是 次 展 覽 涵 括 了 由 1937
件 作 品, 分 別 為 M+ 的現有藏品或正添置的作 120 品,主要由兩個部分組成:
在 全 球 跨 國 的 脈 絡 下 ,如 何 訴 「歷史」展區展示 M+ 說、 建 構 及 重 新 探 討 亞 洲 設 計 的 歷 史 敍 事。 展 區 分 世紀下半期的 20 作 品, 簡 述 設 計 如 何 與 各 地 的 社 會、 文 化、 經 濟 以
為 五 個 區 域 或「 房 間 」, 透 過 展 示
及 政 治 環 境 相 互 形 塑。 區 域 的 主 題 分 別 為 二 次 世 界 大戰後的日本、獨立後的印度、毛澤東時代的中國, 至 80 年代製造業及出口業的全盛時 以 及 香 港 在 50 至 期。 第 五 個 區 域 將 重 新 審 視 後 現 代 設 計, 展 示 70 年 代 日 本 的 設 計 實 踐, 如 何 對 此 國 際 現 像 提 出 新 80 的 詮 釋。「 設 計 組 群 」 展 區 採 用 開 放 式 的 手 法 側 重
展 示 當 代 設 計, 讓 參 觀 者 自 行 建 立 與 作 品 的 連 繫 以 件 作 品, 提 供 多 種 了 解 設 及 解 讀 作 品。 展 區 內 約 40 計及「物件」組合的方式,包括對工藝的重新審視、 現 成 物 的 拼 湊、 數 碼 化 設 計 和 生 產 工 序、 圖 文 互 動
關 係 的 重 塑、 權 力 關 係 的 各 種 面 向, 以 及 不 斷 演 進
5/2/2017
的複製概念等。
日期:即日至 ▪
開 放 時 間 : 11:00-18:00 ,星 期 三 至 星 期 日 及 公 眾 假 期 ▪ ( 25/12/2016 、 1/1 、 28-29/1/2017 除外) 地 點 : 西 九 文 化 區 M+ 展亭 ▪
24
藝術之旅
23
e
間 思 想 上 的 迂 廻 或 糅 合, 這 樣 的
代 的 對 話, 時 代 的 逆 轉, 兩 代 之
而另一類則是早期作品和年輕一
是作者的聲音
又 那 麼 熟 悉 常 見 的 港 式 景 觀 裡,
人物隱蔽在怪誕雜亂令人煩躁卻
一 組 很 樸 實 普 通 的 城 市 景 觀, 小
繁 雜 的 社 會 紀 錄, 然 而 卻 刻 意 地
良 二 十 六 張 黑 白 作 品, 是 斑 駁 和
該如何尋找自 ── 我? 該 如 何 自 處? 對 望 的 是 翟 偉
碰 撞 ,所 顯 現 的是 不 尋常的 趣 味。 香 港 的 生 活 面 貌 ,與劉衛 的《 此》
邱良以平實的手法演繹六十年代 和《 相 冊 》由 兩 組作品 交 錯而成 ,
整 齊 而 緊 貼 的 併 靠 在 一 起, 是 誰 生活不過就是如此這般。 在 說 ── 何 藩 獨 特 的 角 度 和 線 條、 善 用 光
以 不 同 相 關 的 影 像, 編 輯 排 列 成
線 和 陰 影 的 對 比, 不 但 把 我 們 帶
一個兩代情感的疏離和聯繫的故 事, 這 種 非 線 性 的 敍 事 形 式 是 向
回 從 前, 也 讓 我 們 看 到 了 另 一 面
如此的知音,無憾矣!
f
動, 香 港 的 攝 影 作 品 能 在 異 鄉 有
眾都能隱約感受到一股莫明的感
對 攝 影 的 熱 情, 在 這 個 展 覽 Fred 的 策 展 細 節 充 分 體 現, 到 訪 的 觀
知經驗,帶來了新的體驗。
實 驗 性 的 觀 察, 為 我 們 慣 常 的 認
的香港;曾家偉對建築物主觀和
傳 統 紀 實 一 次 瓦 解 式 的 挑 戰。 梁
d 曾家偉《新地標》系列 e 梁譽聰《閃》系列 f 何藩《箭頭》
譽 聰 的《 閃 》 系 列 作 品, 乍 看 是
d
以 攝 影 閱 讀 的 人, 從 一 個 異 鄉 人
一個 名 為 Love Hong Kong ── 簡 單 而 直 接 的 命 題, 是 以 一 個 慣
一 次, 而 他 為 香 港 的 展 覽 部 份 定
表 示, 這 次 香 港 攝 Fred Boucher 影 的 展 出, 在 歐 洲 屬 最 大 規 模 的
孤 獨, 然 而 那 鮮 明 亮 麗 的 色 彩,
夜 行 者 的 生 活, 述 說 一 個 城 市 的
《 麥 難 民 》, 本 該 是 探 索 城 市 中
余偉建以一則新聞而誘發的作品
懷 舊 的 邊 陲, 帶 我 們 回 到 一 個 被
上 濃 艷 的 色 彩, 把 整 輯 作 品 推 至
活 息 息 相 關 的 集 體 回 憶, 這 樣 意
的 角 度 來 看 香 港, 沒 有 政 治 的 壓
怎也忍不住令觀眾多番流連再看,
的建築的歷史意義或是與市民生
記 憶,《 荔 園 》 系 列 見 證 了 逝 去
璧以鏡頭保留著我們漸漸失去的
代 三 位 攝 影 家 的 作 品 並 置, 王 禾
區, 把 作 品 分 兩 大 類, 一 類 是 當
明 淨, 為 香 港 安 排 的 一 道 長 形 展
館 是 清 一 色 白 牆 高 層 底, 簡 潔 而
己 土 地 的 一 份 深 情。 整 個 展 覽 場
位置顯眼而含蓄。
作品共六幅置在中庭最末的一端,
的裝裱帶有幾分中國水墨的雅緻,
著 我 們 進 入 更 深 層 的 想 像, 長 軸
著 物 是 人 非 的 沉 鬱, 隱 晦 中 誘 惑
的 模 糊 景 觀, 矇 矓 的 影 像 處 理 帶
相 對 於 劉 清 平《 最 後 一 渺 》 系 列
貪婪於一種與現實不符合的快感。
遺棄的迷失世界;與此呼應的是
識 流 的 敘 述 方 式, 剝 落 的 影 像 配
品 中 傳 來 的 訊 息, 是 原 作 者 對 自
力, 沒 有 社 會 責 任, 就 只 憑 著 作
Les Photaumnales的 策 展 人
b
22
b 翟偉良《黑白情懷》系列 c 余偉建《麥難民》系列
c
藝術之旅
21
文:麥安 ▪
的 主 題 是 Love Les Photaumnales 2016 , 這 是 一 個 難 得 的 機 會, 屬 首 Stories 次與香港法國文化協會和香港攝影節合 作, 邀 請 九 位 香 港 不 同 年 代 的 攝 影 家 作 品, 把 香 港 的 攝 影 發 展 介 紹 給 異 國 的 朋 友。 香 港 雖 然 不 是 擁 有 國 際 攝 影 主 流 的 地 位, 但 她 是 一 個 攝 影 題 材 豐 富 的 城 市, 而 獲 邀 的 攝 影 作 品 以 三 個 時 期 來 劃 分, 屬 早 期 攝 影 的 包 括 何 藩、 邱 良 和 翟 偉 良 ; 余 偉 建、 王 禾 璧、 劉 清 平 的 則 屬 當 代 作 品, 見 證 時 代 交 替 的 點 滴 ; 而 從 梁 譽 聰、 劉 衛、 曾 家 偉 的 作 品, 可 以 感 受 到 香 港 回 歸 中 國 後, 年 輕 新 一 代 的 內 心境界。
從 年 起, 法 國 每年 2004 Beauvaise 國際藝 早 秋 都 舉 行 les Photaumnales 術 攝 影 節, 是 法 國 重 要 攝 影 節 之 一, 獲 邀 請 國 家 以 歐 洲 和 西 方 地 區 為 主。 是位於法國北部皮卡第大區泰 Beauvais 蘭 河 河 畔, 恬 靜 的 小 城, 古 樸 的 房 子, 幽 幽 的 石 板 路 , 由 於 距 離 巴 黎 只 有 70 公 里 , 因 此 有 「 巴 黎 後 花 園 」 的 美 譽 。
國際藝術攝影節: Les Photaumnales 2016
LOVE HONG KONG 上排:劉衛、曾家 偉、Fred Bouche r(法國策展)、 麥安(香港策展) 下排:余偉建、劉清 平及夫人、翟偉良、 馮漢紀(香 港攝影節代表)、 王禾璧、Xavier Mahe (香港 法國文化協會代表 ) 背景: Cathédra le Saint-Pierre de Beauvais, 始建於 14 世紀,位 於展覽中心旁
如 果 只 有 一 次 的 機 會, 我 該 如 何 以 攝 影 把香港呈現在陌生的國度?
a
a 劉清平《最後一渺》系列
20
是 繪 畫 的 問 題, 這 些 問 題 可 能 更 為
但是這個系列所探討的其實很多還
境 當 中, 作 為 特 定 空 間 的 一 部 分。
很多時候我也把它們置入特定的環
然 不 是 單 純 的 繪 畫, 更 接 近 裝 置,
繪 畫 還 是 裝 置, 從 材 料 上 講, 它 當
李:我倒並不刻意去認定它到底是
畫作品,還是裝置作品呢?
公 共 場 合 觀 看, 無 論 是 露 天 還 是 室
表 演 一 種 私 密 的 情 感, 再 被 公 眾 在
和 經 濟 學 效 用。 當 演 員 為 了 公 眾 去
工 業 的 系 統, 它 就 必 然 具 有 公 共 性
情 色 變 成 表 演, 進 入 娛 樂 業 和 電 影
是放大了一種現實效果而已:一旦
這 種 場 景 多 少 有 些 荒 誕, 但 它 也 只
部 露 天 電 影 時 出 現 了 情 色 的 鏡 頭,
在 現 實 中 出 現, 想 像 一 下 在 放 映 一
李:如此矛盾的情景也不是不可能
此矛盾的情景設置呢?
畫 家 所 關 心, 比 如 圖 像 的 意 識 形 內, 這 都 呈 現 了 一 種 人 類 對 自 我 的
: 對 你 而 言,「 鄰 窗 」 系 列 是 繪
態, 圖 像 和 繪 畫 語 言 之 間 的 張 力, 觀 看, 而 海 邊 的 風 景 則 納 入 了 一 種
再現與觀看的結構性等等問題。 對 自 然 的 觀 看, 這 兩 種 觀 看 在 人 類
日期:即日至 25/1/2017 地點:當代唐人藝術中心(香港中環安蘭 街 18 號 19 樓)
身 上 有 時 和 諧, 但 在 當 代 生 活 中 的
「李青個人項目」
: 在《 互 毀 而 同 一 的 像. 兩 場
e
電 影 》 這 一 作 品 中, 情 色 電 影 在 露
f 《《互毀而同一的像.兩場電影》
△ △
大部分時候卻是分裂的。
展覽全紀錄
天 環 境 中 放 映, 你 為 何 會 做 這 一 如
:今次展覽,《鄰窗.海》、《互
f 毀而同一的像.兩場電影》、《海》 三 件 作 品 都 出 現 了 海, 這 其 中 有 何關聯或寓意嗎? 李:對香港這樣一個島嶼城市來 講, 海 是 一 個 很 重 要 的 存 在, 是 作 為這個城市繁榮背後的另一面而存 在。 這 三 件 作 品 其 實 包 含 了 自 然 在 人 類 認 知 中 的 不 同 層 次。《 鄰 窗• 海 》 中 出 現 的 中 文 字「 海 」, 這 樣 一 個 詞 語 通 過 霓 虹 燈 呈 現 出 來, 人
e 《海》
1981 年出生於浙江湖州,現居上海、杭州。他的繪畫、裝置和影 像作品往往在相似性和矛盾中尋找理性的裂隙,通過迂迴重疊的 結構作用於觀者的感覺和認知。李青近年來的創作追踪廣泛發生 在信息傳播、集體記憶和知識經驗中的歷史碎片化和意識形態衝 突。對日常空間和圖像中的微觀政治的捕捉,對美學傳統當中的 政治身份的質疑,對中國藝術在國際藝術語境之下的身份問題的 觀察,使他身上體現出年輕一代中國藝術家身上罕見的歷史意識。 李青於 2007 年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油畫系。曾在首爾阿拉里奧
美術館,上海歌德開放空間,馬德里 Tomas y Valiente 藝術中心, 西班牙等機構舉辦過精彩的個展,他的作品也被很多藝術機構及 基金會納入收藏。
:你的許多作品形式都很特別,
因甚麼而轉變。
識 在 不 同 的 時 空 中 經 歷 了 甚 麼, 又
許可以從這樣的差別中看到一種認
類 注 視 和 心 理 投 射 的 對 象。 觀 眾 也
《海》中出現的自然才真正成為人
我的凝視的背景而存在;影像作品
的 海 出 現 了, 但 它 是 作 為 人 類 對 自
毀 而 同 一 的 像• 兩 場 電 影 》 中 真 正
們 是 忽 略 了 它 的 真 實 指 稱 的 ;《 互
李青 小檔案
關係構成了某種訴說。
予 不 同 的 語 境, 是 它 們 之 間 的 結 構
詞 語, 也 會 在 不 同 的 上 下 文 中 被 賦
特 殊 的 形 式 和 結 構, 即 使 是 相 同 的
性, 以 及 語 義 上 的 迴 環, 這 是 一 種
關 注 物 像、 圖 像、 時 空 之 間 的 交 互
的 東 西。 而 我 幾 乎 所 有 的 作 品 都 在
關, 形 式 和 結 構 是 繪 畫 本 身 最 重 要
李 : 是 的, 也 許 跟 我 是 繪 畫 出 身 有
人嗎?
您 是 特 別 着 重 作 品 形 式、 結 構 的
△
△
李青拼接了從各種電影中抽取出各種面 朝大海的鏡頭,拋棄了類型、上下文和 語境,海、面向海和走向海的人成為一 套層疊的符號,呈現了世事紛繁複雜之 下人類內在精神的相似,同時揭示了影 像媒介本身的可感性和多義性。
xhibition
E 19
:三角志
李:李青 : 在「 鄰 窗 」 這 一 系 列 作 品 中,
為何你會選擇在窗上繪畫的方式 呢? 李:一直以來我的作品都不僅僅 是在經營畫面,而是着意於構建一 種繪畫和觀者之間的關係,如何引 導和介入觀眾的觀看和認知一直是 我作品的主線。繪畫本身就很像窗 戶,而用實物的窗子作為道具,則 是虛擬了一種空間的距離感,把觀 眾主體的位置和目光的路徑提示出 來,還原為一種日常而恆久的觀看 經驗,但繪畫的真實感終究是虛假 的,這裏面就有一種間離效果,我 用這種間離效果來服務於我的主 題。 : 是 甚 麼 契 機 下, 你 創 作 了 這 幾
件與香港相關的作品? 李:這次的作品都源於我作為一個 他 者 對 香 港 的 觀 看 和 觀 念。 因 為 地 緣 政 治 的 原 因, 內 地 的 知 識 分 子 總 是 把 香 港 當 成 一 個 重 要 的 他 者, 通 年 以 前 的 中 國, 1949
過 它 來 反 觀 自 身 所 處 的 現 實, 香 港 也有很多和 年代以來的中國同質的地 以 及 80 方, 它 和 內 地 的 城 市 比 如 上 海, 在 不同時期有着模仿和被模仿的關 係, 所 以 對 香 港 的 觀 察 對 於 理 解 中 國 的 歷 史 和 現 實 顯 得 特 別 有 意 思。 這次的項目也是緣於我和策展人崔
為 其 實 來 過 很 多 次, 有 了 一 些 感 受;二是我覺得這種粗淺的刻板印 象其實也是一種可以利用的素材。 具體地說:首先是把香港當成了一 個 經 濟 學 的 現 場, 這 也 是 我 們 在 談及香港的時候首先會用到的一個 角 度, 比 如 近 幾 年 談 論 香 港 的 時 候 經 常 會 談 到 的 經 濟 的 衰 退、 和 內 地 之 間 的 疏 離, 或 者 說 它 在 中 國 人 觀 念 中 的 衰 落, 都 是 出 自 經 濟 學 的 角 度, 這 次 的 作 品 中 會 有 一 些 與 此 對 應 的 部 分。 其 次 也 提 到 了 香 港 的 地 理 屬 性, 無 論 是 香 港 島 還 是 九 龍 半 島, 都 和 海 相 對, 作 品 中 的 一 些 部 分與此相關。 :霓虹燈是香港街頭常見的景 象, 在 你 的 作 品 中, 從 窗 戶 這 一 角 度 去 看 霓 虹 燈, 反 而 有 一 種 疏 離 感 或者儀式感。 李 : 是 的,「 鄰 窗 」 這 個 系 列 一 直 在 製 造 一 種 疏 離 感 和 儀 式 感, 但 這 種 疏 離 又 是 很 切 近 的, 這 種 儀 式 又 是 很 日 常 的, 我 喜 歡 這 種 悖 論 的 東 西, 它 符 合 我 們 認 識 事 物 時 的 豐 富 性 和 我 們 記 憶 的 不 確 定 性。 當 霓 虹 廣告牌中的隻言片語被窗子的實物 框 定 的 時 候, 熟 悉 之 物 變 成 了 一 個 有 陌 生 感 的 圖 像, 它 的 功 能 和 語 境 都 變 得 模 糊 不 清, 觀 眾 反 而 可 以 從更豐富的角度去觀看它。
18
d 《鄰窗.凱旋》
燦 燦 對 於 這 些 問 題 的 討 論, 我 覺 得 他也是中國年輕知識分子當中的一 種 典 型, 所 以 我 們 決 定 合 作 做 這 個 項 目。 原 本 還 想 來 香 港 找 一 些 素 材, 後 來 覺 得 沒 這 個 必 要, 一 是 因
△
李青表示對霓虹燈字 的描繪也出於他作為 一 個 畫 家 的 興 趣, 有 意思的地方在於文字 變成了圖像本身,而文 字的內容也因為它的 圖像化和景觀化被賦 予了更多的解讀空間, 而他選擇的字眼都帶 有一種對繁榮美好的 現實的期待意味。
c 《鄰窗.甜》
d c
△ △ △
17
b
E
xhibition 展覽全紀錄
構建繪畫和觀者之間的關係 訪中國藝術家李青 ——
從
16
文:小亂 ▪ 圖:當代唐人藝術中心 ▪
2 0 1年 1 開始,李青就開始創作「鄰窗」系 列, 他 將 窗 戶 的 實 物 和 窗 外 繪 畫 結 合, 在 今次香港的展覽,他選擇「榮發」、「凱旋」、 「甜」等霓虹燈字作為窗外景觀,李青直言在一 個訪客的眼中,霓虹燈字可能是最具有香港本地 特色的景觀,它曾經代表了一種繁榮,也曾經作 為一種資本主義的符號存在,而今日的霓虹燈帶 上了一種懷舊的色彩,它和來自於廢墟的舊窗構 成了一種同質的東西,成為一種衰落的表徵。當 觀者與這一虛擬的景觀相望,熟悉的景觀反而生 發出一種陌生感。
不僅是「鄰窗」系列作品,李青今次還通過多件 繪畫、裝置、影像作品的交互與映射,重組一個 新的視覺感知系統,讓觀眾能以更豐富的角度去 觀看,正如李青所言:「其實一直以來我的作品 都不僅僅是在經營畫面,而是着意於構建一種繪 畫和觀者之間的關係。」
a《海》 b《鄰窗.榮發》
a
xhibition
f e
我不希望只展出或賣出一部分而
自 然 風 物 全 面 記 錄 下 來 的 畫 作,
體,「 這 系 列 是 我 近 年 將 香 港 的
新 作? 江 老 師 坦 言 視 它 為 一 個 整
現 實 的 更 真 實。」 問 他 何 不 展 出
港 才 畫 得 出, 我 覺 得 畫 出 來 的 比
達 四 百 多 幅,「 是 要 非 常 了 解 香
描 繪 的 香 港 大 自 然 景 物, 原 來 更
怎 能 停 止 不 畫?」 他 近 六 年 來 所
一 天 他 仍 在 畫,「 愛 畫 畫 的 人,
視 力 也 已 嚴 重 減 退, 然 而 過 去 每
已 退 出 藝 壇, 八 十 四 歲 的 他 左 眼
廿 多 年 來, 江 老 師 雖 一 直 說 自 己
觀 賞 其 極 為 細 緻 的 繪 畫 功 力。 這
興趣的讀者不妨親身到畫廊駐足
但 也 屬 他 和 畫 廊 精 心 挑 選 的, 有
的 作 品 ,他 坦 言展 出 的均是 舊 作,
問及江老師最近在加華藝廊展出
的表現。」
感 情 投 放 在 畫 中, 一 定 會 有 出 色
己 的 感 情 去 犯 事,「 如 果 將 這 些
感 情 太 豐 富, 豐 富 到 控 制 不 了 自
有 些 是 資 質 更 好。」 可 嘆 他 們 的
說,「 你 們 比 起 我 外 面 的 學 生,
一 點 也 不 笨, 江 老 師 亦 曾 對 他 們
眼 中 那 是 一 批 特 別 的 學 生, 他 們
歷 亦 令 我 增 長 不 少 智 慧。」 在 他
於 是 我 索 性 裝 作 不 知 道, 那 次 經
何 反 應,看 我 偏 幫 他 們 還 是 政 府 ,
得 是 一 個 試 探, 是 他 們 想 看 我 有
出 街 」。「 那 次 是 第 一 堂, 我 覺
程, 他 笑 言「 自 那 次 起 不 再 帶 筆
到 石 璧 監 獄 教 畫、 被 偷 畫 筆 的 過
不 到 他 說 他 教 過 重 犯, 記 起 一 次
問 他 能 否 分 享 一 些 難 忘 經 歷, 想
李 滿 門, 教 過 的 學 生 遍 佈 全 港,
著 名 的 美 術 教 育 家, 他 多 年 來 桃
除 了 藝 術 家 的 身 份, 江 老 師 也 是
「 將 豐 富 情 感 投 放 在 畫 中, 一定會有出色的表現」
破壞了它的整體性。」
「 愛 畫 畫 的 人 , 怎能停止不畫?」
他最希望這一批新作品能被大財 團 一 併 購 下, 最 好 交 予 政 府 建 一 個 永 久 藏 館, 並 成 為 一 個 新 的 旅
緬甸第一個統一王朝的首都——帕根
遊 景 點, 介 紹 香 港 的 地 理 景 觀,
古朝鮮京畿道江華島上的支石墓
讓 人 全 面 了 解 香 港 的 大 自 然。 他
馬丘比丘
笑言西九可以花兩億買一批畫回 來,「 何 不 花 上 同 樣 的 價 錢 買 我
日期:即日至 27/1/2017 地點:加華藝廊(香港上環四方街 23 號地下)
「江啟明——放眼世界 回歸本源」
這 一 系 列 四 百 多 幅 作 品? 其 實 更 化 算!」 今 年 三 月, 中 華 書 局 亦 將 替 他 出 一 本 以 文 字 為 主 的 書, 名 字 叫《 藝 術 家 的 情 與 結 》, 江 老 師 喻 這 一 本 為 其封筆 之 作,「我 以 後 不 想 寫 了 」, 他 說 此 書 是 圍 繞 香 港、 中 國 大 陸、 世 界 的 藝 術 生態的分析文章。
金字塔
c d e f
展覽全紀錄
E 15
層 次, 靈 性 層 面 的 話, 是 需 要 洞
物 要 看 深 一 層。 若 要 去 到 更 高 的
最 基 本, 接 著 便 是 洞 察 力, 對 事
為 一 個 畫 家 必 須 有 觀 察 力, 這 是
追 求 的 不 是 表 象, 我 當 然 認 同 作
也提及他的藝術觀念及追 求 :「 我
元 氣 》, 把 香 港 自 然 景 觀 入 畫,
師 去 年 交 由 商 務 印 出 版 的《 香 港
我 是 在 家 裡 畫 出 作 品 來。」 江 老
我 現 在 做 的 不 是 寫 生, 是 創 作,
他 是 寫 具 象、 寫 實 畫 家,「 因 為
人 說 他 是 寫 生 畫 家, 他 會 更 正 說
師, 常 言 街 頭 是 課 室, 不 過 若 有
從描畫街角風景自學成才的江老
他最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表達靈性
畫 畫 只 為 想 了 解 大 自 然 的 存 在 。」
我 不 如 用 電 腦 來 畫 吧。 我 用 數 字
他 不 是 去 鑽 研 科 學,「 如 是 這 樣
準 確, 而 他 的 數 字 不 能 準 確, 因
數 字 不 一 樣, 因 科 學 家 的 數 字 要
過 他 重 申, 他 的 數 字 與 科 學 家 的
我 現 正 努 力 了 解 這 些 數 字。」 不
學 家 掌 握 了 數 字 ,便 可 將 之 複 製 。
因 為 大 自 然 是 可 以 數 碼 化, 當 科
解 科 學, 你 會 明 白 何 以 有 數 字,
說 畫 又 怎 會 有 數 字? 但 如 果 你 了
這樣說或令一般人有點莫名其妙,
「 我 所 講 的『 元 氣 』,包 含 了 數 字 。
靈 」 論, 便 是 追 求 作 品 的 靈 性,
的「 靈 畫 」 及 所 提 倡 的「 藝 術 屬
作 品 缺 乏 思 想 理 念。 他 近 年 創 作
們 只 是 寫 生 寫 實, 因 為 這 容 易 讓
技 術 上 我 是 少 理 的, 我 覺 得 最 重
坦 言 並 不 重 視 :「 技 巧 是 小 我,
誇 張。 然 而 說 及 技 巧, 今 天 的 他
石 頭 有 超 過 一 億 年 的 歷 史, 毫 不
學 家 只 憑 他 的 畫, 判 斷 到 畫 中 的
真 實, 他 便 分 享 說 曾 有 一 個 地 質
有 太 多 細 節 可 看, 甚 至 比 真 實 更
因 他 的 畫 描 繪 的 極 其 精 細, 畫 面
看 江 老 師 的 作 品 必 須 細 意 觀 賞,
確是他的作畫目標。
言 說 起 上 來 像 是 天 花 龍 鳳, 但 這
存 在 於 宇 宙 的 生 命 元 素。」 他 笑
靈 性, 你 也 會 感 應 到, 這 是 一 種
及 過 的『 靈 性 粒 子 』, 如 果 你 有
如果我能在作品中放射我以前提
大 自 然 本 身 的 奧 妙 也 包 含 其 中,
有 用, 我 希 望 我 的 畫, 連 靈 性,
上 的 東 西,「 只 畫 物 質 世 界 並 沒
信。」
然 介 入 我 們 的 空 間, 我 是 如 此 確
看 不 到, 但 有 這 樣 一 個 空 間 能 突
存 有 另 一 現 實 空 間, 我 們 的 眼 睛
無 窮。 我 來 到 晚 年 有 一 感 覺, 現
思維 並 沒 有 這 些 ,是 無 極 ,無 限 ,
落, 凡 事 有 相 對 性。 但 大 自 然 的
人 類 的 觀 念 是 有 始 有 終, 有 起 有
真 的 能 說 通? 誰 也 是 無 法 說 清。
想 法, 你 說 宇 宙 間 的 事 情, 有 誰
理 想,「 我 想 科 學 家 也 會 有 這 個
做 到 是 一 件 事, 但 起 碼 要 有 這 個
他 不 諱 言 這 是 最 高 理 想, 能 不 能
是永恆的境界。」
所 以 我 覺 得 藝 術 要 達 到 的 境 界,
得 宇 宙 間 存 在 的 東 西 是 永 恆 的,
我 是 宇 宙 間 的 靈 氣, 很 多 時 我 覺
要 是 技 術 能 否 讓 我 融 入 大 我, 大
追求藝術上的靈性
悉力的。」
d
所 以 對 年 輕 一 輩, 他 尤 其 反 對 他
c
14
13
E
xhibition 展覽全紀錄
江啟明 小檔案
1932 年出生於香港,是本地第一代土生土長自學畫家。江氏自幼喜愛藝術,完成初中課程後, 便開始為家庭生活奔波,他同時抽空自學,並研究藝術理論;20 歲起便從事美術教育工作, 直至 1993 年宣佈退出教育工作,60 多年一直醉心於藝術創作和美術教育傳承,曾任教九龍 塘學校、香港美術專科學校、嶺海藝專、大一藝術設計學校、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香 港浸會大學持續教育學院、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大專美術聯會、香港警察書畫學會及香港懲教署 等。除畫作及教授外,他亦先後出版了 60 多本美術教育書籍,對香港藝壇貢獻良多。江氏為擴闊及深化自己的 藝術思維,經常到世界各地旅行及寫生,作品曾於美國、日本、馬來西亞、中國大陸和台灣展出。參加及受邀 之聯展共數十次。《香港史畫》及《香港今昔》畫集曾獲前港督麥理浩爵士、前港督衛奕信爵士、前英國首相 戴卓爾夫人收藏於香港督憲府和英國首相府圖書館。
b 近年獲頒之主要獎項和榮譽: ‧ 1996 年獲香港浸會大學林思齊東西學術交流 研究所授予「榮譽院士」 ‧ 2006 年獲香港特別行政區頒授銅紫荊星章 ‧ 2008 年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香港藝術發 展獎 2007」之「藝術成就獎」 ‧ 2016 年獲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定位為「香港文 學作家」
克王陵遺蹟
江啟明 用心眼繪畫大自然的靈氣 「
12
文:小米 ▪ 圖:加華藝廊 ▪
我從不認為自己是寫生畫 家。」 香 港 著 名 藝 術 家, 年 輕 時 常 走 到 街 頭 寫 生, 作 品 被 前 港 督 衛 奕 信 爵 士、 已 故 前 英 國 首 相 戴 卓 爾 夫 人 等 收 藏, 最 近 更 被 香 港 郵 政 以其寫生畫作來印製郵票的江啟明 如此說。
a 帝王谷的孟蒙巨像 b 土耳其寧魯德.達
「 作 為 一 位 藝 術 家 , 如 果 在 2世 0 紀 前, 你 去 寫 生 是 沒 有 問 題 的。 若 20 世 紀 以 後, 你 還 是 注 重 寫 生, 你 便 追 不 上 時 代 了。」 他 指 出 西 方 注 重 客 觀 表 現, 經 歷 了 兩 次 大 戰, 他 們 亦 改 觀 了 ,這 反 映 了 時 代 不 斷 改 變 , 不 能 只 停 留 在 過 去 的 觀 念,「 所 以 我 反 對 一 生 都 是 寫 生。 寫 生 於 我 是 一 個 過 程, 視 覺 藝 術 的 一 個 基 本 過 程, 一 個 練 習, 作 為 藝 術 家 有 誰 不 經過這樣的過程?」
a
度 描 述 非 裔 移 民 的 遭 遇。 有 軍 人
史 價 值 的 文 件 與 照 片, 從 不 同 角
展 覽 另 一 部 份, 展 出 了 多 份 具 歷
行「 隔 離 但 平 等 」 政 策, 白 人 與
為 了 安 撫 南 北 之 間 裂 痕, 美 國 推
的 資 料 及 照 片 。十 九 世 紀 內 戰 後 ,
以及他遇刺後人們上街抗議遊行
離 —— 兩 者 在 住 屋 、工 作 、學 校 、 教 會, 甚 至 在 交 通 工 具 上 必 須 區
證 供 紀 錄, 證 明 美 國 內 戰 期 間,
分 開 來, 避 免 他 們 接 觸。 這 令 非
黑人族群雖然獲憲法賦與同等權
身 契, 述 說 一 個 女 奴 隸 主 讓 家 中 裔人士數十年來在教育和工作上
有奴隸主為免手下黑奴獲聯邦軍
奴 僕 以 低 得 不 合 理 的 價 錢, 贖 回 選 擇 非 常 有 限, 未 能 與 白 人 公 平
利, 政 府 機 關 卻 可 實 施 種 族 隔
一 家 大 小 自 由 身 的 故 事。 這 顯 得 競 爭。 美 國 種 族 隔 離 政 策 一 直 持
隊 解 放, 而 殘 忍 殺 害 他 們。 但 也
難能可貴,因為當時在美 國 南 部 ,
有見證人性善良的文件:一張贖
同 情 黑 奴 會 被 人 指 責, 更 有 法 律
寫 成 書 並 到 處 演 講, 推 動 廢 奴 運
普 再 獲 自 由 後, 把 十 二 年 經 歷 撰
遇、 耳 聞 目 睹 的 黑 奴 慘 況。 諾 薩
販 賣 為 奴, 在 不 同 農 場 中 輾 轉 遭
細描寫了身為自由人的他被綁架
自 傳《 被 奪 走 的 十 二 年 》, 就 詳
你 和 我。 回 到 今 天, 在 恐 怖 主 義
至 今 仍 叫 所 有 非 白 人 受 惠, 包 括
人民權運動高舉之種族平等理念,
別 以 為 過 往 種 種 與 我 們 無 關, 黑
付出的努力。
在 過 往 數 百 年 間, 為 追 求 人 權 所
年才與其他公民一 甚 至 要 到 1965 樣 擁 有 投 票 權。 足 見 非 裔 美 國 人
續 到 七 十 年 代 才 完 全 廢 除, 黑 人
動。 展 覽 中, 便 展 出 了 這 本 書
國人之歷史能提醒我們一點
禁 止 任 何 人 幫 助 奴 隸 逃 走 。 1853 年 出 版, 由 所 羅 門 諾 薩 普 所 著 的
年之印刷本。 1892 展 廳 另 一 邊, 則 是 二 十 世 紀 五、
人,本來就生而平等。
——
與 極 右 思 潮 夾 擊 下, 也 許 非 裔 美
六 十 年 代 種 族 平 等 運 動 的 紀 錄,
展覽全紀錄
包括馬丁路德金發起之民權運動,
日期:即日至 26/2/2017(大學及公眾假期休息) 開放時間:星期一至六,9:30am-6pm、星期日,1-6pm 地點: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徐展堂樓一樓(香港薄扶林般咸道 90 號)
「水盡雲起」
歷史文物
xhibition
E 11
藝術作品 展 覽 中, 大 部 份 展 品 均 是 美 國 非 裔 藝 術 家 之 創 作。 風 格 繁 多, 橫 跨 不 同 年 代。 有 三 十 至 五 十 年 代, 描 繪 美 國 黑 人 日 常 的 寫 實 油 畫 與 雕 塑 ; 有 六、 七 十 年 代 大 行 其 道 之 抽 象 藝 術, 著 重 體 現 作 者 內 心 的 情 感 ; 亦 有 二 千 年 以 後, 探索不同媒介以至文化意涵的創 作。 一 方 面, 這 些 作 品 忠 實 地 呈 現不同時期非裔美國人的生活狀 況, 例 如 他 們 的 衣 著 髮 型 與 生 活
飾 比 較 接 近 非 洲 婦 女 風 格, 與 現
女 人 為 主 角。 今 天 看 來, 她 的 衣
身上搭著橙色圖案披肩與頭巾的
繪 於 四 十 年 代,《 穿 戴 橙 Waring 色 頸 巾 的 婦 女 》 一 畫, 便 以 一 個
我 表 達 的 方 式。 不 同 年 代 非 裔 藝
絲 希 望。 創 作, 本 來 就 是 一 種 自
前 者 沉 重、 無 力, 後 者 卻 帶 出 一
作, 給 予 觀 者 的 情 緒 大 相 異 趣 :
堅 強。 這 兩 幅 相 差 近 六 十 年 之 畫
年 之 作《 播 種 者 》, 則 較 幽 默、
Laura Wheeler
代美國非裔女子的穿著截然不同。
國 人 在 不 同 社 會 環 境 中, 心 理 上
環 境 等 等。 其 中,
另 一 方 面, 作 品 亦 反 映 了 美 國 黑
之轉變。
術 家 透 過 作 品, 展 現 出 非 洲 裔 美
的 人 精 神 面 貌 之 變 遷。 在 Waring 畫 中, 身 穿 橙 衣 的 婦 女 若 有 所 思 Samuel L. Dunson, Jr. 2000
d Laura Wheeler Waring《穿戴橙色頸巾的婦女》,約 1940 e Jacob Lawrence《約翰‧布朗系列之八》,1977 f Solomon Northup《被奪走的十二年》,1892
10
f
e
望 地 著 畫 外, 神 情 疲 憊。 與 之 相 對,
d
xhibition
展覽全紀錄
E 09
b
a Samuel L. Dunson, Jr.《播種者》,2000 b Currier and Ives《第四十一屆與第四十二屆美國
c Phillis Wheatley《萬物詩——關於宗教與道德》, 國會中的首批有色人種參議員和眾議員》 ,1872 1773
c
0 1年 6 ,極右風潮席
捲 全 球。 年 中 英 國 公
2
投脫歐,年末特朗普當選 美國總統。連帶白人至上 」t a l t- r i g h
主義重新出土,之前有記 者潛入所謂「
聚會,席間竟有人高呼要 所有非白人「滾回自己地 方」,似乎忘了自己祖先 本也是外來者,兼且擄劫 非洲人到美國開荒的黑歷 史。非洲移民被迫砍斷自 己的根,一代一代在這片 土地上掙扎求存。四百多 年間,由被奴役到重獲自 由,由種族隔離到爭取平 等公民權,由低人一等到 出現首位黑人總統……他 們以血淚開創出獨有的歷 史與文化。這次「水盡雲 起」展覽,展出多件歷史 資料與藝術品,見證非洲 裔美國人走過的道路,也 見證了人類社會迄今之進 步。
人,本來就生而平等 「水盡雲起」金賽收藏之非洲裔美國人 —— 的藝術及歷史展覽
文:阿角 ▪ 部份圖片提供: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 ▪
08
a
07
06
05
F
eature
專題故事
i
j
k
i Hong Min-ho《Best Modern World 9 》
j k l m
l
黃丹《挑燈》 蘇玄德《筆端 ( 彼端 )》 洪莆日美《Ours Himalayas》 袁旃《尋石園之一》
m
人 不 快 樂, 氣 氛 陰 沈。 不 過 驟 眼
樂 天 派, 但 朱 興 華 都 感 受 到 現 代
廚 房, 仍 然 窮 得 快 樂。 自 覺 是 個
從前即使幾伙人共用同一個廁所
《 無 題 》 直 接 反 映 了 他 的 情 感。
時 代 變 遷, 由 農 田 發 展 成 城 市,
情 感 表 達。 居 住 新 界 多 年, 見 證
人 與 人 之 間 的 微 妙 關 係, 細 膩 的
式 磚 屋。 朱 興 華 自 言 最 喜 歡 觀 察
樓宇前站立住三個婦人及三棟舊
畫 作 鋪 滿 了 單 調 的 大 廈 做 背 景,
這幅畫如何?」
畫 作《 無 題 》 直 接 問 ︰「 你 覺 得
件 深 藍 色 背 心 外 套, 令 人 想 起 文
的 興 奮 和 活 力。 平 實 短 袖 衫 襯 一
臉 笑 容, 笑 容 底 下 有 種 難 以 掩 蓋
興 華, 離 遠 三 丈 都 清 晰 可 見 的 一
住 氣 定 神 閒 的 氣 韻, 但 初 次 見 朱
「 水 墨 大 師 」 多 半 白 髮 蒼 蒼, 帶
石 層 層 疊 疊 的 幾 何 結 構。 除 此 之
插 幾 何 線 條, 似 是 東 坪 洲 那 些 岩
為「 搞 東 搞 西 」, 近 年 便 嘗 試 加
骨 文 仿 傚 西 方 抽 象 主 義, 他 形 容
年輕時已經嘗試過在畫中加插甲
設 計, 明 白 作 品 需 要 與 時 並 進。
時 下 美 學 要 求 影 響, 在 大 學 任 教
樣, 昨 日 明 日 都 一 樣, 同 時 亦 受
梁巨廷好怕水墨畫每張像複製一
著迷。
他買畫紙猶如別人收藏紅酒一般
的畫紙之多大概他一生也畫不完,
宣 等 多 種 紙 質。 梁 巨 廷 笑 說 家 中
但 原 來 都 可 細 分 單 宣、 雙 宣、 夾
另一門學問 」 ... 在 字 畫 裡 , 宣 紙 比 較 常 見 ,價 錢 便 宜 ,容 易 購 買 ,
可 以 掛 之 餘 不 用 裝 裱, 裝 裱 又 是
地 介 紹 ︰「 韓 國 麻 紙 ,尺 寸 夠 大 ,
觀 圖 》, 梁 巨 廷 雙 眼 發 亮, 雀 躍
展 覽 攤 位 外 那 幅 近 四 米 長 的《 游
巨 廷 對 於 紙 張 尤 其 執 著。 談 及 到
文 房 四 寶 是 水 墨 大 師 的 命 脈, 梁
年 贏 了 獎 金 旅 遊, 毫 無 沒 準 1966 備 到 達 拉 薩 附 近, 頭 痛 得 像 戴 了
所以決定繼續研究中國水墨畫。
要 早 就 將 畫 功 玩 弄 得 出 神 入 化,
得 不 像 人, 比 意 大 利 文 藝 復 興 還
到 梁 楷 的《 潑 墨 仙 人 圖 》 把 人 畫
作 為 何 物, 都 是 模 仿, 直 至 欣 賞
方 畫。 其 後 又 驚 覺 西 方 畫 不 知 創
定 沒 希 望, 便 跑 去 畫 了 好 幾 年 西
中國畫從元朝以後就沒變化是注
自己沒有一幅作品是從生活而來,
了 一 直 模 仿 古 畫 的 劉 國 松, 發 現
了 一 句 ︰「 藝 術 就 是 生 活 」 驚 醒
灣 師 範 大 學 美 術 系。 大 學 老 師 說
讀 高 中 三 年 級 便 考 大 學, 考 進 台
到 了 台 灣, 在 老 師 鼓 勵 下, 還 未
紛 紛 讚 賞 這 名「 小 畫 家 」 非 常 出
初 中 三 年 級 畢 業 作 品 展 覽, 觀 眾
畫畫,變成他的啟蒙老師。
給 他 畫 冊 讓 他 照 樣 畫 葫 蘆, 教 他
果 ,這 位 裱 畫 師 傅送了 他 紙筆墨 ,
「 要 錢 的? 我 太 窮, 付 不 起 」 結
梁巨廷 —
看《 無 題 》 色 彩 簡 單, 有 股 希 望
外 ,又 會 把 山 景 的 遠 近 弄 得 朦 糊 ,
金 剛 圈 一 樣 未 能 一 睹 雪 山。 是 以
文房四寶 缺一不可
隱隱從中散發出來。
當 中 的 虛 實 關 係、 前 後 形 態 不 如
年西藏大學邀請他到校演講 2000 時, 他 便 請 求 對 方 帶 他 去 珠 穆 朗
朱興華 —
他比喻畫畫構圖是處理一個舞台
以 前 直 白, 觀 者 的 視 線 在 掛 畫 上
瑪 峰。 雪 山 上 氣 態 萬 千, 太 陽 照
率真孩子氣
劇, 自 己 編 劇、 自 己 導 演、 設 計
遊 走, 不 斷 轉 移, 為 傳 統 山 水 畫
色, 使 他 下 定 決 心 當 畫 家。 後 來
燈 光 及 服 裝。 與 之 不 同 是 一 個 定
的空間美學改寫成另一種氣韻。
學 作 家 小 思。 朱 興 華 指 住 自 己 的
格 裡 沒 有 對 白, 需 要 靠 角 色 的 身
射 雪 峰, 美 景 盡 入 眼 簾。 雲 彩 隨 風 飄 至, 擋 住 了 陽 光, 令 山 峰 時
選 擇 了 先 在 紙 上「 蓋 」 房 子, 把
就 要 嘗 試 不 同 畫 法 上 演。 今 次 他
學 後 常 常 停 在 門 前 觀 摩, 師 傅 見
中 學 上 學 路 上 有 兩 家 裱 畫 店, 放
畫 ,老 師 拿 到 六 年 級 課 堂 當 範 本 。
小學四年級美術課畫了一幅鉛筆
畫過癮呢!」
山 後 仍 說 ︰「 我 會 繼 續 畫, 還 未
等美景能使他畫了一幅又一幅雪
了 兩 個 多 小 時, 實 在 難 以 想 像 何
說 好 了 只 能 待 半 小 時, 最 後 卻 看
黑 時 白, 看 得 劉 國 松 完 全 忘 我。
人 物 衣 著、 房 子 都 畫 好 了, 風 乾
少 年 日 日 駐 足 店 外, 忍 不 住 給 他
劉國松 —
後反轉畫紙,在底面掃一 層 層 墨 。
小時了了 老了更佳
體 語 言 和 表 情 去 演 繹。「 例 如 磚 屋前這位女士拍拍老友記膊頭︰ 『 別 要 太 擔 心 』」 要 先 把 故 事 組
似是陽光穿透各家各戶窗口一樣,
介 紹 一 個 老 師 ,但 劉 國 松 拒 絕 了 ︰
織好,方可下筆。劇本準 備 好 了 ,
一潑墨滲滿了原來的白髮和空間。
04
f
g
h
f 朱興華 g 梁巨廷 h 劉國松
03
的因緣。
專題故事
a 王滿晟《深山尋古木 九》 b 墨齋展出黃致陽作品《Zoon- 北京生物之春 1 號》 吸引了眾多觀眾駐足觀賞。
b
e
雲集了近百位來自 ......
c
d
c 「水墨 +」現場吸引無數眼球。 d 關四方《無題》
展覽廳充斥著多幅傳統水墨畫、影像裝置、印了水墨圖案的布料
eature
兩岸三地的藝術家,筆者有幸能在展場上和劉國松、梁巨廷及朱興華談談他們與水墨畫
F
月 12
日 舉 行 的《 水 墨 藝 博 》 卻 打 破 了 水 墨 畫 刻 板 形 象, 各 個 參 展 畫 廊 帶 來 了 不 同 媒 18
初期的中國美術只論書法,及後受儒釋道影響,水墨畫方從中演變而來。於
聽 見「 水 墨 畫 」三 個 字 ,容 易 令 人 想 起 黑 白 灰 三 色 的 山 水 ,以 及 過 半 張 紙 的 留 白 。
水墨藝博 2016 與大師談水墨
一 至 16
介所創作而成的現代水墨畫,吸引了不少收藏家入場。
文 、 攝 : Yung Sin Ting ▪ 部分圖片提供:水墨藝博 ▪
02
a
isual Art
視藝版
從
這
邊
讀
Contents
起
目錄
# 67
Jan-Feb 2017
墨 Feature 專題故事 水墨藝博 2016 與大師談水 展覽全記錄 02 ������������������������������������������������������������������� Exhibition 覽 展 錄 術及歷史 覽全記 裔美國人的藝 洲 ion 展 非 it 之 ib 藏 h x 收 E 氣 起」金賽 全記錄 然的靈 ——「水盡雲 自 等 展覽 平 n 大 而 io 生 畫 it 就 繪 旅 Exhib ...... 人,本來 用心眼 術之 李青 y藝 08............... e 家 江啟明 n r 術 藝 t Jou 焦點 訪中國 GAr 藝廊 N �������������������������������� s O 2 —— u 1 K 係 Foc ONG 間的關 ler y H l 之 a E 者 G V 觀 :LO 繪畫和 節 建 影 構 攝 ........ 藝術 ......... . 際 . . . . . . 國 . 16 ......... s 20 e l 16.... a mn otau h P Les 4 ��������������������������������������������������������������������������
20 �������������������������������������������
2
Lamma Island, Hong Kong An abandoned generator, two men arguing perhaps Norman
水墨藝博
2016
與大師談水墨
人,本來就生而平等
構建繪畫和觀者之間的關係 訪中國藝術家李青 ——
「水盡雲起」金賽收藏之非洲裔美國人的藝術及歷史展覽 ——
江啟明
報 道
+
藝 術
+
文 化
# 67
用心眼繪畫大自然的靈氣
國際藝術攝影節: Le s P h ota u m n a l e s 2 0 1 6 LOV E H O N G KO N G
Jan-Feb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