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積經講記

Page 1

寶積經講記---1

寶積經講記 普獻法師講述 --於 2005 年--


寶積經講記---2

目錄 【懸論】..............................................................4 【序分】..............................................................9 【正宗分】........................................................24 第一部、正說菩薩道.........................................24 第一章、修廣大正行.....................................24 第一節、辨菩薩行相.............................24 之一、正行差別:得智慧.........................25 之二、不失菩提心....................................43 之三:增長善法........................................59 之四、直心................................................75 之六、正道................................................94 之七、善知識..........................................115 之八、真實菩薩......................................136 第二節、正行勝利.......................................155 之一、得大藏..........................................155 之二、過魔事..........................................168 之三、攝善根..........................................183 之四、福德莊嚴......................................200 第三節、正行成就.......................................213 第四節、讚菩薩功德...................................268


寶積經講記---3 第二章、習甚深中觀.......................................315 之一、我空觀..........................................329 之二、蘊界觀..........................................341 之三、觀心............................................. 371 之四:緣起觀..........................................382 第二節、顯了空義.......................................389 之一、法空............................................. 389 之二、人空............................................. 393 第二節、讚菩薩殊勝...................................405 第三章

作教化事業.......................................415

第一節、畢竟智藥治...............................415 第二節、出世智藥治...............................420 第二部、兼說聲聞道.......................................432 第一章、 正說................................................432 第二章、巧說...................................................447 第三章、密說...................................................453 【流通分】......................................................459


寶積經講記---4

【懸論】 各位同學,我們今天開始來講《寶積經》。《大寶積 經》總共有一百二十卷,是唐代菩提流志所翻譯的。 一百多卷《大寶積經》並不是全部都是菩提流志所翻 譯,因為在他之前已經有翻譯的,加上他所翻譯的二 十七會,編撰在一起,總共有四十九會。所以我們講 《大寶積經》,就是指四十九部的經集在一起。 雖然講有四十九會,但是它跟一般所說的不同,是由 不同的經典編在一起。譬如說《大般若經》有十六會, 它是一部經分十六個地方在講。譬如《華嚴經》有九 會說法,就是有九個不同地方講華嚴經。但是講到 《大寶積經》有四十九會,它並不是說一部經裡面分 四十九個地方去講,而是四十九部不同的經、不同屬 性的經積集在一起,所以叫做《大寶積經》。 我們講的這部《寶積經》是屬於第四十三會第一百十 二卷,叫做<普明菩薩會>。講到最原始的《寶積經》, 其實就是這個普明菩薩會,我們稱為《古大寶積經》, 最先這個《寶積經》由來是這樣子的。後來菩提流志 把過去古德所翻譯的,加上他所翻譯的二十七會,加 起來總共有四十九會編在一起,所以它是編在一起的 一個寶藏——大寶積經,而原來的《古寶積經》,也


寶積經講記---5 就是普明菩薩會,就編入第四十三會第一百一十二卷 裡面。 我們來解釋為什麼用「寶積」這兩個字。寶是指法寶。 世間的人以金銀珠寶為寶。以佛法來講,能夠開展我 們智慧的法寶才是真正的寶;能夠使我們了生脫死, 能夠使我們明心見性、見性成佛、轉凡成聖的,才稱 為寶。那麼為什麼用「積」?積的意思就是說,我們 要得到這個法寶,必須積功累德,修六度萬行,多生 多劫來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這 麼累積以後,才能夠真正得到法寶的利益。 所以我們信佛學佛的人,大致的說,修行可以分兩方 面的學分:一個是廣度的學分,一個是屬於深度的、 智慧的學分。所謂廣度的學分,就是屬於福德方面的, 我們信佛學佛的人先修這個福來捨罪;但是如果我們 修福而去執著福德的話,也是一個障道。廣積了許許 多多的福德以後,然後才能做深觀,深度地觀察身心 的無我,才能得到明心見性。這跟我們一般人修行佛 法的方式有一點點不同,一般人一接觸到宗教,就希 望能夠打坐入定,從定產生神通,這個重定的根性, 在佛法來講,是不太正常的。從《阿含經》來講的話, 我們信佛學佛首先最重要的是要——當先淨其戒。 《雜阿含經》第二十四卷說:「當先淨其戒,直其見,


寶積經講記---6 具足三業,然後修四念處。」這是阿含經裡面談到信 佛學佛的一個次第。第一個「先淨其戒」,就是嚴持 戒德,由戒的功德來保住人身,因為持戒得人身。由 持戒的功德得人身,還必須得到正見——深深相信因 果、業報、輪迴,這是世間正見;然後再去修出世間 的正見,就是緣起、空、無常、無我,這樣子具足三 業,身、口、意三業清淨了,再去修定的話,才不會 出毛病。 一般人如果是不重戒跟慧,而注重定的話,很容易落 入邪定,或者是叫做昧定,就是被定執著了;即使是 正定的話,也會傾向於隱遁獨善。重定的人,在修學 佛法的過程當中,往往很著重於內在神秘的這種定境, 一旦在定的方面下功夫,要不然就遠離世間,要不然 就是在神秘的定境當中,很容易沈迷於定境,而對世 間的一切忽略了。所以這部經是著重在戒跟慧,在戒 慧當中才能得到正定。這是我們講這部經一個重要的 思想。 這部經所說的,雖然是著重在大乘菩薩戒慧的探討, 但是也附帶的說明了解脫道,比丘、聲聞所修的這種 戒定。這部經所包含的內容,包括了聲聞的解脫道、 以及菩薩的菩提道,這兩種思想在這部經都包含了, 所以這是值得我們研究的一部經。


寶積經講記---7 《寶積經》還有其他的名詞翻譯,古代翻譯的時候還 有稱為「寶頂」,「頂」就是很殊勝的意思。因為這 部經所說的法門,也就是我們必須達到空、無我,這 就是讓我們轉凡成聖最重要的一個關鍵,所以我們稱 為「寶頂」。另外還有翻譯成「寶嚴」,就是福德智 慧圓滿了,才是真正莊嚴的菩薩道的圓滿。如果用 「寶積」,「積」是累積眾多的意思,就是我們必須 廣修福德、積功累德,有了這個廣度以後,再進入修 習甚深的空觀,不是像一般人一開始就入定,不是這 樣子的。 菩提流志是唐朝的時候翻譯這部經的。 為什麼要選這部經?因為這個時代裡面,有許多的修 行者太注重神秘內在的定境,導致修行修到最後,就 是遠離人間,隱棄人間的一切,著重於神秘的一種定 境的時候,就有所偏了。這是我們講這部經最重要的 一個思想,也讓各位同學瞭解到,我們信佛學佛的人 必修的學分有那些。正確的修行方法,應該先從廣度 的福德面去深入,有了廣度的基礎、戒慧的基礎,再 去修學甚深的中觀,觀無常、無我、空,才能去體悟。 所以我們信佛學佛的人,不是說一開始就是去明心見 性,見性成佛,見空成聖,不是這樣子的,必須有一 個次第。這是我們為什麼要講這部經,道理在這裡。


寶積經講記---8

【序分】 接著我們來講這部經的序分。通常講到經的話,有序 分、正宗分、流通分,序分就是說這部經的講經時間、 地點、聽眾有哪些。 我們根據的這個《寶積經講記》,是印順長老在妙雲 集上編裡面,我們按著他所給我們的講記,來作為這 次講《寶積經》的根據。順便一提的是,印順長老是 今年六月四日離開我們人間,一百零一歲。老法師對 這部經有深入的註解,所以我們根據他所寫的講記, 我這邊只是一個轉述而已。 通常我們研究一部經,要瞭解一部經的話,最基本的 一個概念,就是要瞭解它的次第,叫做「修多羅」次 第所顯,就是這部經的綱要、次第,我們要瞭解這部 經的次第,才能掌握整部經的內容。如果是要瞭解論 的話,「阿毘達摩」性相所顯,有些地方講體性或者 是法相,「阿毘達摩」這個論點,是談到性相,諸法 的這種性或者是諸法的相。如果是講究律的話,那就 強調「毘奈耶」,是因緣所顯,佛制定戒律是隨著一 種因緣,某一個時空當中,某一個比丘違反了什麼戒 律,這個時候佛才制戒。所以戒是隨著一種因緣時節 而去制定,不是一下子把所有的戒就制好。


寶積經講記---9 所以,毘奈耶是因緣所顯,阿毘達摩這個論點是性相 所顯,那我們這部經是屬於次第所顯。 我們要研究這部經,大致來說,首先要講的是廣度的 問題,廣修菩薩行。六度萬行裡面,布施、持戒、忍 辱、精進、禪定、智慧,這是先廣修菩薩道。廣修菩 薩道以後,中間再講到修學甚深的中觀。第三個部份 就講到做教化眾生的事業;信佛學佛的人自己得到利 益了,心性昇華淨化了,不是說這樣子就大事已畢, 還必須做教化眾生的事業。 這是講到正常的菩薩道有三個層次:第一個是廣修福 德,廣修菩薩行;然後再修學甚深的中觀,是講到空、 緣起、無我的道理;證悟到空以後,必須從空出,回 到現實的人生當中去廣度眾生,以種種善巧方便來利 益眾生。這是這部經正宗分的一個重要的部分。 另外一個部分是兼說解脫道,一般講聲聞道,也就是 說怎麼樣去修戒、怎麼樣去修定、怎麼去修慧。所以 這部經可以說是關於聲聞的解脫道也講,然而發菩提 心、行菩薩道,這是最重要的一部分。這是我們研究 經,最起碼要有這個認識。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 八千人俱,菩薩摩訶薩萬六千人,皆是阿惟越致,從 諸佛土而來集會,悉皆一生當成無上正真大道。


寶積經講記---10 首先講到的是序分。大致來說,一部經就分三大部分: 序分、正宗分、流通分。第一部分就是序分,也講這 部經的由來、時間、地點、說法的人、還有聽眾有哪 些。 首先我們講到「如是我聞」。佛教的經典一開始都是 寫「如是我聞」,為什麼呢?因為阿難尊者他是佛的 隨從侍者,那麼佛陀滅度以後,迦葉尊者第二年就召 集了第一次的結集經典,所以這經典部分是由阿難尊 者誦出來的。據說阿難尊者記憶非常好,佛陀所說的 經他都能夠記得一清二楚,所以阿難尊者坐在台上誦 這個經典的時候,大家以為這個經就好像是阿難尊者 說的,而事實上不是。阿難尊者說:「如是」這個經 典是「我」聽「聞」而來的,不是我說的,是佛說的, 我只是如佛所說,原來的這個經典我這麼誦出來,我 聽聞過這部經,我這樣子複述讓各位瞭解。這是結集 經典的時候,阿難說這是我聽聞來的,不是我說的, 也不是我杜撰的。 那為什麼會用「一時」?這是講到時間了。我們知道 印度的曆法很複雜,甚至他們也不太注重曆法,不像 我們中國有時代、朝代,唐、禹、夏、商、周、秦漢 三國、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這樣子的。所以這個 地方講「一時」,也就是說這個機緣成熟了,說法的


寶積經講記---11 人願意說法,聽經聞法的人也願意來聽經聞法,有說 法的人、也有聽法的人。 那麼說法的人是誰呢?是佛,當然就是指釋迦牟尼佛。 佛,通常翻成覺者、覺悟的人。覺悟了生死的如實相, 覺悟了宇宙萬相的如實相,覺悟了人生的一切真相, 不再迷糊的人,我們就稱為覺者。我們凡夫迷惑了, 對自己的身心、對這個世界迷惑,處處留情,見景就 生情就留情,所以我們這個以迷情為本的眾生,老是 在迷迷糊糊的過日子,就不覺了。佛陀是真正覺悟了 生死的真相,不再迷糊過日子了,我們稱為覺者。當 然覺者有分好多層次,譬如說對凡夫來講,對生死輪 迴完全迷迷糊糊;那麼解脫道像阿羅漢的話,我們就 叫做正覺,真正覺悟了生死的真相。 正覺是對邪覺來說的。有些人覺得生死輪迴很痛苦, 就想生天堂,離開這個世界,捨一取一,捨掉一個又 去執著一個什麼,這個叫做邪覺。佛法認為生死不是 說你逃避它就沒事,而是真正的面對它、覺悟它,不 再對它所迷惑,這個叫做正覺,那就是阿羅漢。 進一步的話,阿羅漢你個人的生死了斷了,生死的問 題沒有了,這個不圓滿,所以我們要發菩提心,叫做 菩薩,這個時候叫做正等正覺。正等正覺,叫做三藐 三菩提,這是菩薩的覺。就是說,菩薩上求佛道下化


寶積經講記---12 眾生,他不是專為個人的生死而努力,是為了跟一切 眾生一起來走向覺悟的道路上。 但是菩薩的智慧還不夠圓滿,福德還不夠圓滿,一直 要到成佛的時候,福德智慧這個學分整個圓滿的時候, 我們就叫做無上正等正覺,梵文就翻成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單單「三菩提」正覺的話是指阿羅漢,「三 藐三菩提」正等正覺是指菩薩,那「阿耨多羅」就無 上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指佛三覺圓滿了。 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我們稱為佛。 外國人常常會覺得很奇怪,為什麼我們佛像這麼多? 菩薩這麼多?我常常講,就像我們學校的這些教授、 博士,你如果博士論文通過了,口試也通過了,都叫 做博士,因為學分修滿了。以佛教的眼光來看,所有 的眾生都有覺性,覺行圓滿了,自覺、覺他的學分圓 滿了,福德智慧圓滿了,每一個人都可以成佛。所以 為什麼佛像會這麼多,就表示一種平等的意義,所有 的人都有成佛的可能性,佛不是只有一個人獨有的專 利,任何人他的覺行、智慧、福德圓滿了,都可以稱 為佛,也就是人人可以成佛。所以為什麼佛像會這麼 多,菩薩為什麼這麼多,道理在此。 接著經文說:「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這是佛說法 的一個地點。王舍城是中印度摩竭陀國的首都,這個


寶積經講記---13 首都是國王所住的地方,所以叫做王舍城。在當時印 度來講,王舍城是文化、經濟、政治的中心,而且佛 也是經常在這個地方教化眾生。王舍城有五座山圍繞 它,其中有一個就叫做耆闍崛山。「耆闍崛山」我們 翻成靈鷲山,就是山的形狀像鷲鳥的樣子。許多大乘 經都是在這個地方說,像《法華經》這些重要的大乘 經典,大部分都是在靈鷲山所說的。 「與大比丘眾八千人俱」:這是聽法的人有那些大比 丘眾。「大比丘」就是已經覺悟生死、斷了我執的。 就像阿羅漢他生死已了,生死已經自在了,生死不成 為一個問題,他的內心中沒有生死的陰影,我們稱為 大比丘。比丘大約有多少呢?有八千人俱。 「比丘」,我們翻成「乞士」。乞士的意思就是「外 乞食以資身,內乞法以資心」,就是往外去向眾生乞 求食物來養色身,但是最重要他是內在的要乞求佛法 來養他的法身慧命,所以叫做乞士。也就是說他過著 簡單的乞化生活,專為修學佛法的出家眾,我們就叫 他「比丘」。 聽眾的一部分是屬於出家的比丘,另外還有「菩薩摩 訶薩萬六千人」。 菩薩摩訶薩,這就要講到信佛學佛的人這個動機心態 的不同。日常生活中,我們面對著自己本身的生老病


寶積經講記---14 死、身心的問題,還有人跟人之間的愛別離與求不得 種種的矛盾衝突,以及我們人跟大自然之間,太熱太 冷、颳風下雨這種種天災地變的痛苦折磨,很容易造 成我們覺得出現生命實在是很痛苦、很悲哀的一件事 情,那如果是這種心態來信佛學佛的話,那叫做發厭 離心。 急著想此生斷了我執我見,證到無我以後,不再參加 輪迴的行列;以這種心態來修學佛的話,我們就叫做 聲聞道,或者是解脫道。解脫生死了,沒有這些生死 的麻煩問題,沒有人際之間關係的衝突矛盾,更沒有 什麼人我跟身心的這種矛盾問題,所以我們就叫做解 脫道。 但是,如果我們個人解決了身心的、人事的、社會的 這些問題,單單為這樣去修行的話,說不過去。依菩 薩道來講的話,所有眾生都是我們多生多劫以來的父 母、兄弟、姐妹、同學、朋友、甚至我們的子女,這 些眾生對我都是有恩惠,如果我們就這麼一走了之的 話,說不過去!所以,為一切眾生來信佛學佛,然後 跟眾生一起走向覺悟圓滿的境界,那麼以這種心態來 信佛學佛的話,就叫做修菩薩乘,或者是菩薩道、菩 提道,另外一個名詞是「正常道」。如果是專為個人 的修行、個人的身心、個人的生死,我們就稱為「方


寶積經講記---15 便道」。 佛陀來到這個世間,所要宣揚的福音、所要宣揚的真 理,事實上就是要我們發菩提心、行菩薩道,跟我們 的家人、跟我們的親朋好友、甚至我們的冤親眷屬, 跟所有一切眾生,從迷迷糊糊的人生走向覺悟的人生, 這個叫做「正常道」,這是釋迦牟尼佛出世的本懷, 是釋迦牟尼佛之所以來到世間最重要的思想。 但是,因為當時結集經典的領導人物是迦葉尊者,迦 葉尊者是著重在修苦行、修解脫道,個人生死已了就 圓滿了,所以當時他還甚至不喜歡阿難尊者來參加結 集經典。既然由這個修苦行的、隱遁的、厭世思想濃 厚的迦葉尊者來領導的話,所以這種大乘經典一直到 後來才慢慢的出現,原始結集的時候就忽略了。 這個地方講到「菩薩摩訶薩萬六千人」,一萬六千人 這是相當大的一個數目,我們會覺得很奇怪,怎麼會 有這麼多的人來聽經。當時釋迦牟尼佛也沒有麥克風, 單單比丘就有八千人,然後菩薩摩訶薩有一萬六千人, 總共有二萬四千人,還有在家信徒呢。各位會不會覺 得很奇怪?二萬多人,釋迦牟尼佛一音說法,眾生隨 類各得解。 事實上,我們要知道這個世界是一個多元的世界,有 些眾生的存在不是像我們所認為那種有形體的存在。


寶積經講記---16 我們這個是肉報身,還有法身、化身,有些菩薩說不 定是用法身或者是化身來聽經聞法的,有些是他方世 界來聞法,他方世界的菩薩也不見得像我們現這種人 身來聽經聞法。 以佛的眼光來看,世界是無量的,眾生也是無量的。 不要以為說這個世界只有地球有人有生物,以佛的眼 光來看,世界是無量無邊,其他世界、其他的佛菩薩、 其他的世界也有生物,他的形狀、形態跟我們完全不 同。不要以為說這個世界只有我們這個地球有人類、 有歷史、有文明。依佛的眼光來看,其他的世界有比 我們更進步、更文明的世界,還有比我們更高層次的 眾生,多的很。所以從這個地方讓我們瞭解到說,我 們心量要打開,不要以為世界就是只有我們人類,有 這個生物、有高度的文明,另外還有其他無量無邊的 世界,有無量無邊的眾生,有無量無邊的佛菩薩。 「菩薩摩訶薩」,摩訶是大的意思。這些菩薩摩訶薩, 「皆是阿惟越致」,他們都是不退的菩薩。大菩薩, 就是不是單單發一個菩提心,菩薩是經過多生多劫累 積了許許多多的功德,經常在聽經聞法、修菩薩道, 所以這些大菩薩就稱為不退的菩薩。「不退菩薩」, 就叫做「阿惟越致」,在《彌陀經》裡面就翻成阿毘 跋致,簡單講「不退」。


寶積經講記---17 這些大菩薩,不退有四類:第一個是信不退。十信裡 面有第六信的時候,信心不再退了。我們信佛學佛的 人,有的時候很容易動,在六信以前我們的信心就像 鴻毛,像毛隨風飄,但是到七信以後,不再退了,這 個叫做信不退。 還有一種是位不退,他的位置果位不再退了,這個要 到十住菩薩裡面第六住,就不會退到小乘的果位。我 們現在發菩提心,修啊修啊修,修一陣子以後,「做 好心做好事反而被人毀謗!」退心了;「哎呀!我自 了生死就算了!」,退位了,從大乘的位置退到小乘 的位置了。但是如果證到第六住菩薩的時候,他不會 再退,菩提心不會退掉。 第三個是證不退。十地菩薩證悟到初地的時候,對甚 深的法性一得永得,不會退失,這是證不退。 第四種是行不退。八地菩薩證到清淨心的時候,他念 念不斷的向上,不會有一念染污的心,或停滯不進, 不會這個樣子的。 所以我們講「不退」的話,一個是信心不退,一個是 位不退,然後證不退,第四個就是行不退。 八地菩薩證到「行不退」了,他每一個念頭都是清淨 的念頭,他的智慧不斷的在增長。舉個簡單例子來講, 譬如說我們現在白天頭腦清醒,可是一睡覺的時候呢,


寶積經講記---18 這個心就不清醒了,胡思亂想作夢一場,甚至還有惡 念。那麼證到這種行不退的時候,他每一念都是覺悟 的念頭,每一個行為都是清淨的行為,就像水順流而 下,入這個大海,跟大海連結在一起以後的那種力量 是多麼的大。 這是講到釋迦牟尼佛講這部經的時間、地點以及人數 有哪些,那麼這個人數裡面有修解脫道的八千位比丘, 行菩薩道的有一萬六千,還有在家的、國王大臣,可 見這部經在講經說法是多麼的殊勝。 接著說,這些大菩薩們都是「悉皆一生當成無上正真 大道」。剛才我們講到這些菩薩都是信不退、位不退、 證不退、行不退的大菩薩,所以悉皆一生當成無上正 真大道。無上正真大道,有時候翻成菩提大道,那麼 無上正等正覺也就是指這個。也就是說,這些大菩薩 很快的就會成佛的,可見他們的福德智慧是非常的高 超圓滿。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經典裡面經常提到 的就是彌勒菩薩,彌勒菩薩就是當來要成佛的。不單 單是只有彌勒菩薩,包括所有發菩提心、信佛學佛的 菩薩,包括我們開始信佛學佛發菩提心的人,都是一 樣,將來都是要成佛,只不過是說我們還必須經過千 生萬世才能成佛。 釋迦牟尼佛在講《大寶積經》的時候,來聽經聞法的


寶積經講記---19 這些大菩薩,悉皆一生當成無上正真大道,就是他們 下一生(來生)就可以成佛,可見這些大菩薩智慧非常非 常的高,他還是來聽這部經。那麼我們各位無論是初 發心,或者是久發心菩薩道的同學們,我們開始來研 究這部經,我們是何等的福德,相信透過這部經,讓 我們瞭解真正的行菩薩道是應該如何發心、如何修學、 如何去證悟佛陀所說的圓滿的證法。 我們一方面慶幸有這麼一個機緣來研究佛菩薩這麼圓 滿的一部經典,希望這個學期我們能在這部經當中得 到一個正確的觀念,正確的修行方法,千萬不要去走 那種偏方。怎麼偏方呢?想走捷徑,一步登天,透過 一經一論、一個佛號、一個咒,不願意去深入經藏、 智慧如海,這種修偏了的方法,對佛教來講是很大傷 害。我們也不願意去走這個捷徑。我們應該怎麼樣的 來發心、來修行、來證果,它有一定的次第。透過這 部經我們就瞭解正常道的修行方法,並不是遠離人間 去找一個什麼很美滿的世界,在那邊就可以成佛,不 是這樣子的。就當下這個現實人生當中,怎麼去超越 它、認識它、瞭解它,而不被它所轉,這是這部經提 供我們一個重要的修行方法。


寶積經講記---20

【正宗分】 第一部、正說菩薩道 第一章、修廣大正行

第一節、辨菩薩行相 首先是講到正說菩薩道,第二部分是講兼說聲聞道。 在正說菩薩道裡面,我們分成三個部分來談,第一個 是修廣大的正行,就是廣度面;第二個修學甚深的中 觀,這是深度,修學佛法從廣修福德智慧,才能夠達 到修學甚深的中觀,去觀空,而證到空、無我的這種 智慧。除了廣度、深度以外,第三部分是講到教化眾 生的事業,就是說我們信佛學佛,最重要的就是要能 夠引導眾生走向善的光明,跟眾生一起走向覺悟的道 路。在正說菩薩道裡面有這三大部分。 修廣大正行裡面,第一個要去辨明菩薩的行相。在辨 明菩薩的行相之前,我們先講到修廣大正行裡面,正 行的差別在什麼地方。第一個是談到智慧的問題。經 文怎麼說呢?


寶積經講記---21 之一、正行差別:得智慧 爾時,世尊告大迦葉:菩薩有四法,退失智慧。何謂 為四?不尊重法,不敬法師。所受深法,秘不說盡。 有樂法者,為作留難,說諸因緣沮壞其心。憍慢自高, 卑下他人。迦葉!是為菩薩四法,退失智慧。 「爾時,世尊告大迦葉」:來聽經聞法裡面,當機眾 當中,為什麼選這個大迦葉?因為大迦葉是領導結集 經典的靈魂人物,他比較注重隱遁的聲聞行,所以隱 遁、自了的這種色彩,在他的領導之下,這個結集的 經典就比較著重於個人生死的了脫。這部經以他做為 一個當機眾,也就是說明了聲聞道的不圓滿,所以以 他做為一個代表。真正的修學佛法,戒慧是最重要的, 如果太執重於定,在修學很容易偏向於邪定或者是昧 定,即使是正定也容易傾向於隱遁的、獨善其身的這 種解脫道,所以這部經以戒慧為基礎,來講到這個智 慧啦。世尊就喊一聲說大迦葉。 佛特別指名大迦葉,說菩薩的正行差別,來宣說失去 智慧跟得到智慧的因緣是怎麼樣子的。所以我們說這 部經是著重在戒慧的修學。一個修學菩薩道的人,不 是像我們一下子就是要入定的神通,不是這樣子的, 必須如《阿含經》所說的:先淨其戒,直其見,然後 具足三業,再修四念處。


寶積經講記---22 菩薩有四法會退失智慧。退失有退失的因果,我們說 這個因果分成兩類:第一個叫做等流因果。譬如說我 們喜歡靜的人,他習慣了,就愛靜而不喜歡動;喜歡 過善的、好的、有意義的生活的人,他變成一種習慣 了,他慢慢就變成一種習性;這就是等流因果。不但 在今生,也會影響到來生,這個就叫做等流因果。還 有一種叫做增上因果。譬如說布施,多布施的人自己 生活改善,也改善別人的生活,這個就叫增上因果。 當然如果是做惡的話,自己不好,別人也不好,這個 也都叫做增上因果。障礙自己,也障礙別人,這個叫 增上因果。 講到因果,為什麼會喪失智慧?有四個條件(四種邪行): 第一「不尊重法,不敬法師」。我們一般人最重視的 就是個人的名譽啦,或者是利益啦,世俗來說就是著 重在名利。佛經裡面有一個名詞「末法」,為什麼呢? 因為我們眾生生命當中,最重的、擺第一位的就是財, 然後色、名、食、睡,有了金銀珠寶、有了嬌妻美妾, 還要山珍海味,還要好的名聲,還要吃好的東西,還 要享受。財色名食睡,我們得到以後,最後才想到生 死的問題,把信佛學佛、讓生命昇華淨化的這部分, 把它擺在最後最末。 人生的定位著重在財色名食睡追求的時候,我們就叫


寶積經講記---23 做不尊重法。我們著重於個人的財富、名利、家庭、 事業,把所有這些當作人生最重要的一個部分,而不 知道說怎麼樣提高我們生命的層次,淨化我們的身心, 淨化我們的智慧,這個就叫做不敬重法,所以叫做末 法。就是把修身養性這些個問題當作不重要,把財富 名利地位當作首位、最重要的,這個叫做不尊重法。 對於宗教道德的這種修養,當作不是很重要的一回事, 就叫做不尊重法。 不尊重法的結果,就是不敬法師,對宣揚宗教真理道 德的人,我們也沒有辦法去尊重啦!這樣就容易讓我 們退失了智慧。在三皈依裡面就有講到:「皈依佛, 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然後「皈依法, 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現在信佛學佛的人很喜歡一師一道,哪一個法師相貌 莊嚴,音聲洪亮,善巧譬喻,那麼受到了尊重;如果 這個法師的外表不怎麼莊嚴,但是他所說的法是正法, 我們往往也會因為對方的外表而加以輕慢,這個也是 不尊重法、不敬法師。或者認為自己皈依師父所說的 法是正確的,別的師父所說的法有問題,而不去真正 的瞭解、尊重、接納,那麼這個也叫做不尊重法、不 敬法師。 所以古代的人告訴我們「學無常師」,「三人行必有


寶積經講記---24 我師焉」,我們信佛學佛的人不要侷限在一師一道, 學無常師,所有持戒、弘揚正法的師父,不管是自己 的皈依師或者不是自己的皈依師,我們都要尊重、尊 敬,這樣子才能得到智慧。否則的話,我們單從外表 的形象,而斷絕了自己親近佛法的機緣。 我們往往會以自己的觀念來衡量別人,很容易瞧不起 別人,看不順眼,其實瞧不起別人就是自己的修養不 足。即使不同宗派,我們要學習尊重、瞭解、欣賞、 接納,這是我們信佛學佛的人最基本的一個態度。我 們往往以為是不同宗派、不同師父,就加以否定,往 往都是用感情來信仰,叫做人情佛教。這個師父我認 識,他很親切,他所說的都是對的;這個師父我不認 識,他的長相又是很平凡,他甚至也沒有讀大學,英 文也不認識,他所說的法也許有問題。我們往往以自 己的標準來衡量,所以就不尊重法,不敬法師。這是 退失智慧的第一個原因。 第二「所受深法,秘不說盡」。我們瞭解許許多多的 法,但是我們覺得如果說給別人聽,就不能高人一等。 這是最麻煩的啦!就像古代的武術,老師傳給徒弟就 留一手。或者從事醫藥研究的話,就密而不宣,我有 這個獨門秘方,如果告訴別人的話,我的生意就沒有 了。我們都有留一手的這種習慣,武術也好、醫藥也


寶積經講記---25 好,慢慢慢的就沒落失傳了。 那麼什麼叫做「深法」?還有淺法嗎?容易理解的、 具有形象的、容易接受瞭解的,這個叫做「淺」。譬 如說,我們講因果報應,在人生社會上許許多多當下 可以看到的,多少行善的人、多少行惡的人,下場絕 對是不同,我們看得到的。所以三世因果這些是比較 容易接受瞭解的。 但是如果我們信佛學佛的人,只是說瞭解三世因果, 我相信這些,可是我們的煩惱還是存在,有了煩惱還 會造業,又會受苦。那麼對這種內在的心性,抽象的、 難以理解的心性,如何去斷除我執、我見、斷除我相, 我們說這是深法。經說:「深奧者,空是其義」,講 到空、我空、法空這個法門,這是轉凡成聖的一個關 鍵。一般師父們就比較少談這方面的,因為眾生最怕 去聽這種深法,我也空、法也空、人也空、什麼都是 空,眾生聽起來都會害怕。那麼出家人也不願意多談, 因為這些是屬於比較形而上,屬於高度的、深度的、 思考性的、比較哲理性的,所以眾生比較不喜歡聽, 聽了也打瞌睡。那些因果報應的非常精彩,有形有相 很容易理解,眾生聽得也很起勁,講的人天花亂墜, 聽的人也非常興致高昂,但是那至多只是讓我們離惡 向善,要轉凡成聖的話,不可能。當然,這種三世因


寶積經講記---26 果、業報輪迴思想,是信佛學佛的基礎,但是,如果 我們只是停留在瞭解三世因果、業報輪迴就夠的話, 那是很難去達到轉凡成聖的目標。 如果我們瞭解到空這個甚深的道理,又不願意講給別 人聽,故意賣關子留一手,這樣子的話,我們智慧會 退失下來。這是退失智慧的第二個原因。 第三「有樂法者,為作留難,說諸因緣沮壞其心」。 「樂」是快樂的樂,「樂法」就是有愛好大法的人。 願意聽聞甚深佛法的人來了,那麼我們遇到這種人, 應該是隨機說法,深入淺出,引他趣入佛法,如果我 們故意的留難他,說一些不成理由的理由:「哎呀! 你還年紀輕,你的知識太差,你不必瞭解這些啦,你 的業障這麼深重,這些講了你也聽不懂,下一次再來 啦。」或者是說「你要供養什麼我才說給你聽」,這 個就叫做「為作留難」。為作留難,故意說一些問題 來讓別人失去信心,這樣子的話,對自己來講是會退 失智慧。 第四「憍慢自高,卑下他人」。這是我們一般人容易 犯的過失,覺得自己懂得很多,也做了很多善事,研 究許多經典,經律論都看了、都研究了,也會背、會 唸、會講,往往就抬高自己,瞧不起別人。以佛法來 講,叫做「輕慢眾生,得無量罪」,瞧不起別人,這


寶積經講記---27 個在佛法來講,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因為以佛法來 講,世間一切都是無常,我們也許見到這個人從來沒 有研究佛法,說不定有一天他研究的比我們好,說不 定他來生比我們早一天成佛,早一生成佛,早幾百年 成佛也說不定,因為對方也許勇猛精進,很快就超越 我們。 所有一切眾生,依佛法來講,都是我們多生多劫以來 的父母、兄弟、姐妹,這是第一個值得我們尊敬的理 由。所有眾生對我們都有恩,這是讓我們尊敬的第二 個理由。第三個理由是一切眾生都是未來的佛菩薩, 不管他是長成高低、胖瘦、美醜、黑種人、白種人, 他都有佛性,都可以成佛,甚至比我們早日成佛。所 以無論從過去來看、現在來看、未來來看,所有的眾 生都值得我們去尊敬,不能去輕慢。 「憍慢自高,卑下他人」,這是一種狂妄。《易經》 裡面講到「滿遭損」,而謙卦都是吉祥。我們信佛學 佛的人要懂得謙虛,千萬不要以為自己學的很多、瞭 解的很多,能入定、有神通,而瞧不起別人,這個是 最要不得的。 以下接著就要說怎麼樣才能夠得到大智慧,剛好是相 反。 ★


寶積經講記---28 復次,迦葉!菩薩有四法,得大智慧,何謂為四?常 尊重法,恭敬法師。隨所聞法,以清淨心廣為人說, 不求一切名聞利養。知從多聞生於智慧,勤求不懈, 如救頭然。聞經誦持,樂如說行,不隨言說。迦葉! 是為菩薩四法,得大智慧。 從這部經我們瞭解學佛的人最重要就是智慧。 平時我們有一句:「依戒得定,依定得慧,依慧得解 脫。」也就是說信佛學佛的人,以持戒的基礎來修定。 那麼,並不是說你持戒就能得定,不是這個意思,是 說有了持戒的基礎,來修定的話,比較不會出問題。 也不是說我們入定就會得智慧,是說有了定,在定的 當中去觀察思惟身心的無常無我,才能開智慧。跟定 配合在一起,去觀察身心的無常、無我,才能得到這 種空慧,所以說依定得慧,有了智慧才能得到解脫。 我們要得到智慧的話,第一「常尊重法,恭敬法 師。」也就是尊師重道。世間人怎麼講呢?有錢有勢 的人到什麼地方都備受尊敬,因為世間人最看重的是 權利跟財富。事實上,如果我們沒有智慧,一個人當 他有權位、有財富的時候,因為沒有智慧所以權利使 人腐化,財富會讓人敗德。所以不要以為我們人生就 是追求權利、追求財富就滿足了,修養、智慧是最重 要。有了智慧,那麼更多的財富會幫你去修福修慧,


寶積經講記---29 如果沒有智慧的話,不但會起煩惱造業,更多的財富 和權利會讓人造更深更深的惡業。 所謂「恭敬法師」是說,對那些宣揚智慧、宣揚宗教、 宣揚哲理、宣揚道德的人,我們必須加以恭敬尊重, 因為他是開導我們人生的價值、人生的意義、人生的 道德,不求名、不求利,所以值得我們來恭敬。因為 他所說的法可以增長我們的智慧,讓我們不會沈迷於 五欲的戀著。 這是講到開智慧的第一個條件,應當時時尊重法,因 為法是讓我們瞭解生命的如實相,法是我們修行的方 法、成佛的方法、轉凡成聖的方法。對於宣揚這些法 的人,我們一併的都要去恭敬尊重。 第二「隨所聞法,以清淨心廣為人說,不求一切名聞 利養」。我們瞭解了佛法,聽到了許許多多的佛法, 不可以秘而不宣,只要有人家願意來瞭解,我們就是 以清淨心廣為人說,沒什麼條件,也不會跟你說我講 一個小時要多少鐘點費,要多少車馬費,不這樣子的。 我們以清淨心來說法,因為法是無價的珍寶。如果我 們說講經說法一個小時多少錢,就是把這個法來定價 了。法是無價之寶,不可以定價的。 「不求一切名聞利養」,講經說法不是希望能夠打知 名度,廣收門徒,廣收供養,或者是為了建道場、為


寶積經講記---30 了收入更好,這個就跟說法的清淨心相違背了。講經 說法是以清淨心,不為名聞利養而說法,這樣子叫做 教學相長,在教的當中讓自己的智慧來增長。事實上, 老師所得到的比學生多,因為老師在傳授某一種知識 學問的時候,他必須好好的準備,然後他可以記得更 清楚、更能深入,所以在「教」跟「受」之間,教的 人反而獲得更多。 所以,講經說法最大收獲的人,是講經說法的本身。 透過這一個教學的過程,整個思路更清晰更深入,這 就是他最大的獲得。而且又能夠使眾生離開迷糊,轉 迷為悟;眾生的轉迷為悟,那就是眾生自己本身聽法 的態度。在講經說法的出發點來講,是以清淨心廣為 人說,不求一切名聞利養,這是講經說法一個重要的 關係,這樣才能增長智慧。 第三「知從多聞生於智慧,勤求不懈,如救頭然。」 我們信佛學佛的人一定是多聽經、多聞法、多親近善 知識,然後聽經聞法、親近善知識也不是一天、兩天、 一次、兩次就好了,必須勤求不懈,也就是要持續不 斷的、細水長流的。所謂「精進心、勇猛心易發,持 續心、恆持心難」,不能說我興致來了,從早到晚努 力用功;興趣沒有了,又不想學了,所以要勤求不懈。 怎麼樣勤求不懈呢?要如救頭然。


寶積經講記---31 為什麼叫「如救頭然」呢?譬如說我們的鬍鬚、頭髮、 眉毛忽然間著火、被火燒了,這是很危險的事情,我 們一定會趕緊的用布把它包起來,或者是跳到水裡面 去滅這個火。我們世間有一種無形的火,也是不斷的 在燃燒我們的生命,叫做無常火。怎麼講呢?掛在牆 壁的日曆一天撕去一頁,我們的生命就減少了一天。 世間有一種無常的火,看不到的火,把我們的頭髮從 黑色的染成白色的,把我們光光亮亮的皮膚變成有皺 紋了,那叫做時間,叫做無常之火。 就是說生命是無常的,我們得到人身、來到世間,過 一天少了一天,過一年少了一年,從生下來那一剎那, 我們就是一步一步的走向死亡的終點,走向死亡的穴。 如果我們認真去思考這個問題,我們就不會去浪費時 間,去想那些沒有意義的事情,說沒有意義的話,做 沒有意義的事,因為時間有限,生命有限。所以我們 要學會轉換,怎麼樣每一天把時間轉換成智慧,轉換 成知識,轉換成福德,轉換成善緣。 時間是看不到也摸不著,可是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 每天有二十四小時,有些人利用這二十四小時吃喝唱 跳過了一天,很得意;有些人二十四小時愁眉苦臉, 悲哀的度日子;有些人把這二十四小時好好的用功求 學、上班工作、追求知識、追求智慧。每一個人每一


寶積經講記---32 天口袋裡面有二十四小時,如何把它轉換成生命的營 養、智慧或者是知識,這是一門很重要的學問。 所以我們想有智慧的話,就像三皈依裡面所說的,要 深入經藏才智慧如海,不要說我學一部經、一部論、 念一句佛號、念一個咒就滿足了,跟一個師父學夠了, 這個是不對的。然後要勤求無懈,如救頭然,能夠細 水長流,日日夜夜按部就班的來學習、瞭解、認識, 不要浪費寶貴的生命時間。如果一個人懶懶散散的, 世間的事情就不能成就,何況出世間的這種道業的追 求,更不是懶懶散散想要得到就得到,必須精進,持 之以恒,行之以漸,從容不懈,鍥而不捨,這種中道 的精進才能得到智慧。 第四個「聞經誦持,樂如說行,不隨言說。」聽聞佛 法,不是知識的研究、名相的瞭解,如果僅僅背了許 多名相,甚至背了許多的經,而不知道從自己的心性 上去下功夫,所背的經典、名相是沒有用的,只是一 堆資料,不能得到佛法的利益。因為經典是要讓我們 改變我們的心性,改變我們的知見,提昇我們的智慧, 所以要如經典所說的道理依教奉行,來改善自己不當 的行為、不好的行為,那麼身心才能夠受用。《華嚴 經》裡面就說,如說修行才能得到佛法的利益、清淨 身心的利益。所以這個地方講我們聞經誦持的目的,


寶積經講記---33 是要「樂如說行」,而不是讓我們去背誦許多經典。 當然能夠背誦經典是一件好事,但是最重要的是按照 經典所說的道理去行持,在心性上有所體悟。 「不隨言說」。譬如經典裡面所說的空、無常、無我, 這個名詞也很容易讓我們誤解,世間的名詞跟佛法所 說的名相是有一段距離的。我們說「色即是空」,如 果按照字面上的道理的話,那麼形形色色一切都是空 的、是沒有的;這個就叫「隨言說」。「隨」就是隨 文字去轉,被文字所轉了。但是佛法講的空不是沒有, 是有實際的內涵,是說形形色色的當下不是永遠如此, 它是空無自性,隨著因緣而改變它的形態。 所以,文字上跟實際上的內容是有一段距離,如果我 們不知道佛法的實際內容,我們就會被文字所轉。尤 其這個「空」字最容易誤解。我們講的空,是在形形 色色當中去顯示這個空性,不是離開形形色色的萬世 萬物之外,有一個「空」的那個什麼東西。如果我們 被這個文字所轉,就認為有一個空的什麼讓我們抓到、 悟到了,那就糟了,就叫做文字障。文字也是一種障 礙。我們不要被文字所轉了,被文字所障了。 要開智慧的話,要「聞經誦持」,接著是如說修行, 而且要「樂如說行」,很快樂的按照經典所說的道理 去修去學。有一句話值得我們注意,說:「為道日損,


寶積經講記---34 為學日增」。做學問,我瞭解許許多多的道理、它的 相關性,那麼懂的越多、瞭解的越多,學問就是越大。 但是修道就不同了,修道是損之又損,我們聽到的道 理,能夠把我們那些惡念雜念、不當的語言、不當的 行為,損之又損。所以為道是日損,損之又損,無法 可損,這是修道,跟我們做學問是完全不同。修道跟 做學問是兩回事。做學問是為了修道,瞭解名相是為 了修道,而不是說瞭解名相變成一個學問家,不是這 樣子的。研究,是為了要破除我們的種種執著,因為 執著使我們煩惱,執著使我們造惡業,執著讓我們受 痛苦,所以我們聽經聞法的目的是為了修行,修行的 目的就是破除種種的執著。 所有的執著當中,最大的執著叫做我相——對自我的 一種執著,眾生有了自我執著,對於跟我有關的一切 境界也執著了(境界愛)。不但現在執著,還執著一個未 來,當生命結束,也希望這個生命有一個好去處,那 叫做後有愛。所以我們信佛學佛的人,我們要瞭解的 除了三世因果以外,就是無常、無我、空的這種理解, 然後破除所有執著,其中最大的執著就是自我的執著。 自我的執著破了以後,自體愛、境界愛、後有愛都斷 了,我們的生死才能夠自在。 菩薩有這四法的話,就能夠得到大智慧。


寶積經講記---35

之二、不失菩提心 復次,迦葉!菩薩有四法,失菩提心。何謂為四?欺 誑師長,已受經法而不恭敬。無疑悔處,令他疑悔。 求大乘者,訶罵誹謗,廣其惡名。以諂曲心,與人從 事。迦葉!是為菩薩四法,失菩提心。 我們一再強調,學佛有它的廣度跟深度,我們應該先 學的是菩薩的正行(廣度)。廣度的問題,我們前面談到 了智慧,接著要談的是菩提心。 做為一個信佛學佛的人,經常要反省為什麼信佛、為 什麼學佛、為什麼要有宗教的信仰,因為這個最原始 的發心,就決定了我們學佛的態度。 如果我們覺得生命的出現是痛苦的,很自然的就會發 厭離心來信佛學佛,一切以斷煩惱、了生死、不再出 現生命為我們最高的生命追求方向。那如果我們信佛 學佛只希望明天比今天好,明年比今年好,來生比今 生好,這就是發增上心。發增上心的話,就修布施、 持戒這樣就夠了;能夠持戒就能得人身,能夠布施就 衣食豐足,當然能夠再修智慧、禪定,那就更好了。 如果是發菩提心呢?那就不同了。菩提心就是成佛的 心、度化眾生的心。要成佛、要度化眾生,必須我們 本身的心性去淨化它、昇華它,以佛做為我們人生最


寶積經講記---36 完美的模範,也就是以福德智慧的圓滿,做為我們修 學的一個總目標。但是我們個人的智慧福德圓滿,必 須跟眾生一起來圓滿,這個就是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也是人生的最高的價值意義。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在為我們的理想、為我們的抱負來 努力,一個人有了理想和抱負以後,很自然的就可以 為這個理想抱負而精進努力。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講, 譬如說現在世界上有許多人想打破一個記錄,打破什 麼記錄呢?譬如說他背圓周率,三點一四一六一五一 七二十...這麼背,有一個日本人他背了幾萬個數目字, 一個中國人也背了三萬多個數目字,把全部的精神都 花在背這個數目字上。 我們現在不說他是對或者是不對,好或者是不好,也 就是說一個人當他有一個理想目標的時候,他會把精 神灌注在這方面去努力。有些人想打破紀錄,在冰櫃 裡面待多少小時,或者是埋在土中幾天幾夜,或者是 挨餓受凍,四十幾天不吃不喝不睡覺,要不然就是站 在講台上繼續唱歌幾小時,或者是爬上高山幾萬公尺。 一個人在確定目標以後,他甚至可以捨棄生命來追求 這個目標。 那麼以我們信佛學佛的人來講的話,「上求佛道,下 化眾生」是我們生命最高的一個價值、一個目標、一


寶積經講記---37 個座標,所以在學佛的過程當中,發菩提心是很重要 的必修學分。 我們先說明菩提心為什麼會退失。經文說,即使我們 最初發菩提心信佛學佛,可是因為有這四種因緣,菩 提心就會退失了。。 第一「欺誑師長,已受經法而不恭敬」。「經法」就 是經典,尤其是戒經。我們受戒是從師長去受戒,所 以對師長傳授我們的經法,應當要去尊師重法,依法 來修行才對的。如果有了違犯的話,被師長發現了, 也不知道去懺悔,而且說種種理由來欺誑師長,以世 間話來講就是不老實了。做錯事情,人家指出來了還 不肯承認,然後說一大堆理由來掩飾過失,這個就是 不單純的心啦。如果師長舉發他的話,他還欺誑狡賴, 沒有慈心,也沒有智慧,來惱亂師長,目無法紀,當 然這個就是退失菩提心一個重要的因素。 在佛書裡面常常會談到,因為我們都是凡夫,在凡夫 的內心深處有許許多多煩惱妄想的種子,那麼佛陀制 戒也是在某一種因緣當中,某一個弟子犯了戒,佛陀 說「以後不要再犯這個戒,犯這個戒有多麼嚴重,會 墮落」,所以才制戒。 我們凡夫初信佛初學佛,這個心亂糟糟的,難免會有 違背過失,最重要的就是要發露懺悔。發露懺悔就像


寶積經講記---38 一個人生了一場大病,吃了藥以後,冒汗,病就好了。 或是喝了一杯東西有毒,吐出來沒事,如果沒吐出來 的話,就在身體裡面發作了。所以一定要真實的去發 露懺悔。當然,嚴重的根本大戒是不通懺悔,其他只 要不是根本大戒的話,是可以懺悔。像波羅夷戒就是 四根本大戒——殺、盜、淫、妄,這是不通懺悔。其 他像九十波逸提戒,還有學戒,這是通懺悔的。 欺誑師長,對經法不恭敬,這是退失菩提心的第一個 原因。 第二「無疑悔處,令他疑悔」。就是對同參道友故意 吹毛求疵,講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來讓人家退失信 心,甚至產生對三寶的疑悔,對戒律的疑悔。這個就 是沒有慈悲心,沒有慈悲心就是跟菩提心相違背。所 以我們信佛學佛的人,千萬不要對別人要求很嚴格, 對自己卻是馬馬虎虎,我們要嚴以律己、寬以待人, 千萬不要雞蛋裡面挑骨頭,在別人的身心當中去做文 章,讓別人疑心疑鬼的!這樣犯戒了,要墮落。 第三「求大乘者,訶罵誹謗,廣其惡名」。日常生活 當中,尤其是在道場裡面,信佛學佛的人常常就會問: 你來生要怎麼辦呢?做男人、做女人?來生要生天還 是來生大富大貴呢?有些說:「我要往生西方。」有 些人就會說:「哦!這個好,到西方萬事了。」


寶積經講記---39 如果有人說:「我要發菩提心,來生繼續信佛學 佛。」那有些人就會說:「呀!來生危險囉,來生會 有隔陰之迷,我們受到隔陰之迷,一死一生、一生一 死,你這生當中所修的什麼都忘了一乾二淨,很危險。 你不要以為你這生當中修的這麼好,來生你可以繼續 出家,或者是繼續當一個佛門弟子信佛學佛,很危險 哦!今生不了道,來生披毛帶角還。」 在道場裡面,常常會聽到學佛的人互相對別人發大心 來廣度眾生的這種心願去潑一盆冷水,這是很糟糕的。 如果遇到真有這種發菩提心的人,我們應該隨喜讚歎: 「哦!你發這個大心護持正法、廣度眾生,了不起。 你好好的持戒發願、誦經、懺悔,你應該繼續加油, 來生一定會滿你的願。」 所以,如果我們以個人的信仰、個人嗜好,對別人發 大心——乘願再來廣度眾生,不但不會去鼓勵,反而 給他潑一盆冷水的話,我們自己的菩提心就會退失了。 第四「以諂曲心,與人從事」。「諂曲」就是虛偽不 實。人跟人之間的來往,做朋友也好、做同參道友, 我們應該以直心來跟人家交談、合作做事,所以學佛 的人一定是以直心為道場。所謂直心,不是一種威迫 利誘,或者是表面上說人好,後面又說人不好,人前 人後言行不一致。諂曲就是彎彎曲曲,心不直,言行


寶積經講記---40 不一致,陽奉陰違,這些都是修學佛法的大障礙。心 不直就不能成佛了,因為心不直都是跟煩惱相應。如 果是直心的話,就跟佛心相應了。諂曲心跟菩提心不 相應,所以「以諂曲心,與人從事」就會退失菩提心。 這個是講到退失菩提心的四種不好因緣。 ★ 復次,迦葉!菩薩有四法,世世不失菩提之心,乃至 道場,自然現前。何謂為四?失命因緣,不以妄語, 何況戲笑。常以直心,與人從事,離諸諂曲。於諸菩 薩生世尊想,能於四方稱揚其名。自不愛樂諸小乘法, 所化眾生,皆悉令住無上菩提。迦葉!是為菩薩四法, 世世不失菩提之心,乃至道場,自然現前。 接著,佛又對迦葉尊者說,怎麼樣去維護菩提心,生 生世世菩提心不退,乃至成佛道場現前(就是成佛了)。 第一「失命因緣,不以妄語,何況戲笑」。這個就是 說,信佛學佛的人,講話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為言為 心聲,你心裡面所想的,你這麼講出來,就是這麼真 的一回事。世間人說「有口無心」,不是這樣子的, 有心才會有口,心裡想什麼,嘴巴就會講出心中所想 的,所以言為心聲。 我們即使在一個失命的因緣,譬如說有人用刀子放在 你的肩膀上,說「你如果發菩提心、信佛學佛的話,


寶積經講記---41 我要把你宰掉」,即使是在這麼嚴重的情況之下,生 命交關,我們也不可以隨便說:「NO!我從來沒有發 菩提心,我也不想成佛,不想度眾生,我根本就不信 佛。」即使失去生命,這個是小事,而菩提心的功德 生生世世還是跟隨著我們。如果為了生命,而故意講 這些話,這樣對我們來說是不好的,你的菩提心就退 光光了,我們成佛的信念喪失了。 在菩薩戒裡面有一條重戒,就是忘失菩提心的話,你 所修的一切善法都會變成魔法,因為我們信佛學佛之 所以能成佛,就是因為菩提心。因為菩提心,所以能 夠行菩薩道而成佛。如果你沒有發菩提心的話,那麼 我們所修的法不跟菩提心相應了,跟增上心、跟執著 心、跟厭離心相應了,那就是不能成佛了。 「失命因緣,不以妄語,何況戲笑」,這個是講到我 們信佛學佛的人,講話要很小心很小心。 第二「常以直心,與人從事,離諸諂曲」。這個是對 上面所說的諂曲,就是不以直心。我們信佛學佛的人, 最重要的是對人、對事、對物要真誠相待。中國古書 上有一句話:「不誠無物」,一個人不能誠實的去講 話做事,他是不可能成就他的功業。美國有個企業大 師,他講到一個企業的成功,最重要最重要還是「真 誠」兩個字,叫做 Candor。作為一個董事長,作一個


寶積經講記---42 CEO 執行者,最重要的人格部分就是真誠,對人、對 事有一顆真誠的心。 世間的事業尚且要有真誠的心才能成就,何況是我們 成佛的大道,一定要以直心與人從事,離諸諂曲。信 佛學佛的人絕對不能有虛偽的行為、虛偽的語言,對 同參道友能夠經常以正直的善意往來從事,離去種種 諂曲心,絕對不可存有惡意,使人引起不必要的疑悔。 這是第二個不失菩提心的因緣。 第三「於諸菩薩生世尊想,能於四方稱揚其名」。我 們往往以貌取人,譬如講經說法的時候,我們常常覺 得這個師父長相其貌不揚,聲音也不是很好聽,所學 有限,我們往往就瞧不起。我常常說,瞧不起別人就 是自己修養不夠。 在我們求法過程當中,依法不依人,我們要聽一個大 德所說的經法,是不是讓我們成佛成菩薩、利益眾生 的,還是一些人天善法,如果是宣揚這種為眾生為法 發菩薩願、行菩薩道的,這個法師他本身是發菩提心 行菩薩道,我們千萬不要以貌取人,要尊敬他像尊敬 佛一樣。只要這個師父是發菩提心、發菩薩心,希望 能夠乘願再來的人,只要他能夠守戒,發願為三寶為 眾生而奔忙,我們都要以佛來看待,不要去吹毛求疵, 「哎呀!這個師父長相不好,又不懂外文,又不懂美


寶積經講記---43 學、文學、藝術,什麼都不懂。」 各位不要以為說佛菩薩很難有機會碰到,事實上,我 們社會上有許許多多的佛菩薩,都是夾雜在眾生群當 中,不斷的以智慧、慈悲、福德來利益眾生,不求名 不求利,默默的在護持三寶,在弘揚正法。不要以為 菩薩是長相很莊嚴,音聲洪亮,能文能武,站起來能 講,坐起來能寫,不一定這樣子的。我們要看他有沒 有發菩提心,有沒有追求名利的心,只要不追求名利, 默默無名的在耕耘付出,默默的在為三寶、為眾生而 努力,都是菩薩再來的,都是未來的佛菩薩。 所以我們要「於諸菩薩生世尊想」,要當做佛一樣的 尊敬來看待,而且「能於四方稱揚其名」,不要到處 去誹謗人家。這是增長我們菩提心的一個方法。發菩 提心的人,千萬對所有發菩提心的菩薩,要當做是佛 一樣的尊敬。 第四「自不愛樂諸小乘法,所化眾生,皆悉令住無上 菩提」。信佛學佛的人,這個動機大致說來就是三種: 一種就覺得生命很痛苦,生命出現很悲哀,做人很悲 哀,生命是灰色的,所以發厭離心。如果我們以厭離 心來信佛學佛,即使我們誦金剛經、華嚴經、大般若 經,這些大乘經念再多,修再大的福德,最後還是成 阿羅漢。因果是相應的,因為我們以厭離心來信佛學


寶積經講記---44 佛。 另外一種是以增上心來信佛學佛。我覺得這生當中, 我的福報、我的智慧不夠,所以我要廣結善緣,讓我 的來生大富大貴,一呼百應。以這種心來信佛,你做 很多善事,誦很多經,最後只是造成了隔世冤。什麼 叫做隔世冤?因為沒有智慧,所以這生當中我們發了 這種願:來生大富大貴、眷屬圓滿、事業圓滿,那來 生你達到這些了,可是沒有智慧,所以容易墮落。為 什麼呢?富貴生淫慾,人在富貴當中,如果沒有智慧 的話,最容易墮落。所以《遺教經》說「豪貴學道 難」,一個人有錢又有閒,吃喝唱跳什麼都來了,如 果沒有智慧,必定是墮落的。 還有一種叫做大悲心、菩提心。見眾生苦不忍眾生苦, 不忍眾生墮落,因為眾生都是我多生多劫來的父母、 兄弟、姐妹,而且這些眾生過去都是從事士農工商, 對我都有恩惠,所以我必須報恩、發菩提心,自己好 好的努力淨化身心,隨緣去攝化這些多生多劫來的父 母兄弟,這個是發菩提心。 我們信佛學佛的人,「自不愛樂小乘」,就是不以發 厭離心來信佛學佛,而是以發大悲心、菩提心來信佛 學。「所化眾生,皆悉令住無上菩提」,我們自己不 發這種厭離心,我們也希望別人跟我們一樣,能夠發


寶積經講記---45 菩提心來信佛學佛、廣度眾生。我們信佛學佛的人, 必須有同行同願的人,這個力量才會大。所以自己發 心還不夠,還要以自己這種發心、行願、悲願,去感 動我們身邊有緣的人,也跟著我們一起來發願信佛學 佛、成佛廣度眾生,關心社會、關心人類、關心世間。 那麼我們的菩提心會增長,也讓別人安住在菩提心, 互為增長,菩提心就不會退失了。發菩提心的人多了, 互相鼓勵,自然這個心就能夠堅固,所以是自度度人。 我們不要以為說,哎呀!這個眾生的根器大概不適合 發菩提心,就趕緊叫他說:「你就趕緊斷煩惱、斷我 執,不要再出現生命就好了」,這個是不圓滿的。圓 滿的佛法是要面對生死,而不是厭離生死。在生死當 中就是我們大顯身手的一個好機會,在生死當中才能 成就菩薩道。世間不是有一句話嗎,「時勢造英雄」, 世間苦難多,有苦有樂,這些苦難也許在我們的身心 上顯現,也許在別人的身心上顯現,或在社會上顯現, 在世界每一個角落顯現,隨時隨地都告訴我們有許許 多多的苦難,讓我們來發菩薩心。 所以在華嚴經裡面怎麼說呢?「因見眾生苦而發大悲 心,因大悲心而發菩提心,因菩提心而成等正覺。」 也就是說,菩薩之所以能夠成佛,是因為眾生賜給他 的。眾生示現生老病死,眾生示現互相殘殺殘鬥、以


寶積經講記---46 及種種不法的行為,因為這種種的示現,讓菩薩的菩 提心能夠堅固修行,所以要感謝眾生,感謝這個世間 相,隨時在身邊提醒我們要發菩提心,來廣化眾生一 起來成佛。 那有人就會說了:「你還沒有證到信不退,你是泥菩 薩過江自身難保」,但是我常常說,我們信佛學佛的 人就是要相信因果、深信因果,我們點點滴滴的受三 皈依、受菩薩戒、然後布施、持戒、發願,難道這個 沒有因果嗎?我們誦經念佛、拜懺、作善事、關懷社 會,難道這個都沒有因果嗎?我們天天發善願,難道 沒有因果嗎? 一個人如果經常發這個善願——願弟子世世生生見佛 聞法,深信因果,護持三寶,天天發這個心願,那麼 這個願力不可思議,願力就會實現。所以發菩提心的 人,要從深信因果當中,來建立我們菩提心的信心。 至於別人怎麼說,泥菩薩過江也好,隔陰之迷也好, 這是一種藉口。一個人如果先否定自己,成功的門已 經關起來了。我們應該先肯定因果,善因絕對會結善 果。發菩提心,就是善因。 持戒、誦經、拜懺、默默行善,這一切都是為了成佛 利益眾生,而不是單單為了我個人成佛,是要跟眾生 一起來成佛;這個力量可大了。我們不但自己如此,


寶積經講記---47 也勸別人如此,匯集起來的力量很大很大。就像水的 故鄉是森林,那麼森林裡面的水一滴一滴的,滴水就 成河了。然後河匯集起來以後,力量可大了。再流入 大海的話,這個水的力量就更大了。所以我們不要小 看這一滴滴的水,匯聚起來以後就變成很大的力量, 可以乘船、可以載貨。 世間再怎麼亂,世間再怎麼不景氣,我們這個菩提心 就是要堅守住。為什麼呢?因為它是星星之火,可以 燎原。世間再怎麼暗淡無光,我們成佛利益眾生的心 卻不可以失去。所以,我們信佛學佛的人常常要檢討 菩提心是不是退了。《阿含經》裡面就講到了:「若 有於世間,正見增上者,雖復百千生,終不墮地 獄。」信佛學佛的人也就是正見最重要了。 所謂正見,有世間的正見跟出世間的正見。世間的正 見是什麼呢?譬如說深信因果、深信三寶。出世間的 正見就是深信四聖諦、八正道,深信無常、無我、緣 起空性。修行佛法過程當中,如果我們建立正知正見, 發菩提心、持戒修行,必定可以如我們的菩提心願, 又再來(世間),這一生未完成的志業,可以在多生多劫 無限的生死當中去完成。 人生真的是非常有意義,為什麼呢?因為菩提心。所 以「若有於世間,正見增上者,雖復百千生,終不墮


寶積經講記---48 地獄。」就是發菩提心的最好說明了。


寶積經講記---49

之三:增長善法 復次,迦葉!菩薩有四法,所生善法滅不增長。何謂 為四?以憍慢心,讀誦修學路伽耶經。貪利養心,詣 諸檀越。憎毀菩薩。所未聞經,違逆不信。迦葉!是 為菩薩四法,所生善法滅不增長。 在廣修菩薩行裡面(廣度),我們先講到智慧、菩提心, 接著要講到善法增長,怎麼樣讓我們善根、善法、善 業能夠越來越增長,這是非常重要的。什麼樣的因緣 之下,我們的善法會減縮呢? 第一「以憍慢心,讀誦修學路伽耶經」。什麼叫做路 伽耶經呢?就是世俗的典籍。譬如說像科學、哲學、 政治、經濟,這些可以讓我們謀生,它是一種分別、 妄想、意識,我們瞭解它的內容,瞭解它的差別所在, 用演繹歸納的方法,瞭解許許多多的這些科學、哲學、 政治、經濟乃至文學。可是很奇怪的,當這種世間知 識通達越多越豐富的時候,憍慢心也會越來越大,它 成為一個比例了,所以有些專家他就瞧不起非專家。 世間這種世俗的學術是沒有錯,對於世間是有利益的, 政治學、經濟學、文學、科學、哲學,對我們人生多 多少少都是有利的,可是懂得越多的時候,憍慢心就 越大。為什麼呢?因為它是以「我」為出發點——我


寶積經講記---50 懂得這些,我要解決這些問題,這些問題非我不可, 因為它是跟「我」相應,就容易產生貢高我慢的心態, 來否定別人的價值,否定別人的能力。 路伽耶經,就是我們世間的、世俗的知識,可以讓我 們謀生,可以改善社會種種的制度環境、種種的科技, 的確是造福人類。但是,往往我們要付出很大的代價。 在我們享受現代科技的背後,每一個人都要付出很大 的代價,因為世間的一切一切,它的背後是以我執我 見、以利益為出發點。當然,在某一個時空、某一個 特定的空間當中,對某一些族群會有所利益,只是遺 憾的是以「我」為出發點,我個人、我的同宗、我的 同類、我的家族、我的團體、我的組織,都是加一個 「我的」,擴大起來了就變成「我們的」,所以必定 會產生衝突,叫做利益衡突。 所以,世間的知識學問,利弊是參半的,對社會人生 是有很大的利益,可是往往因為是跟「我」結合在一 起,就容易起憍慢心,而憍慢心生起就容易嫉妒別人。 所以如果我們「以憍慢心」去「讀誦修學路伽耶經」 的話,當然我們的善法就容易喪失了。 第二「以利養心,詣諸檀越」。這是談到修道的人為 了貪圖名聞利養,有了這個念頭,到處去拜訪在家的 信徒,在他的面前表示自己很有學問、很有修養,你


寶積經講記---51 們應該要來好好的供養,你們就可以生福報了。 我們知道「衣食當中無道心,道心當中有衣食」,有 一份道心就有一份道糧,所以出家修道的人不必去憂 愁衣食道場,最要緊的是自己有道還是沒有道。所以 出家人很謙虛,自稱為貧道,表示我的修道不夠,有 所缺乏不足。我們修道的人千萬不要以貪圖名利的心、 貪圖利養的心去接近信徒、護法,這個會喪失善法的。 第三「憎毀菩薩」。對我們修學佛法的人來說,一個 發菩提心的菩薩是我們尊敬讚歎的對象,但有的時候 會因為名聞利養的關係,對於超過自己的,我們會引 起嫉妒心,甚至惡意的去毀謗,有意無意言談之間, 就會加以貶抑打擊。這個就是一種惡念,不清淨的念 頭;有了不清淨的念頭,善法就會流失掉了。 第四「所未聞經,違逆不信」。這是不重法,對經典 裡面所說的不相信。世間的書有許許多多我們未曾讀 過的,佛經也是如此,大藏經三藏十二部,經律論幾 十萬卷,許許多多我們未曾看過的、未讀過的、也沒 有聽說過的,對這些經,我們不但不願意去研究,反 而以自己世俗的知見加以否定排斥。 在我們佛門當中有許許多多宗派,因為宗派的關係, 所以這一宗否定那一宗,這個派別對那個派別所說的 經典也都是加以排斥,很少對於我們不了解的經典去


寶積經講記---52 深入研究,甚至別宗別派的經典我們也不願意去研究。 事實上,佛陀並沒有什麼分宗分派,那是後代的人為 了修學的方便,整理一套修學的方案,所以有宗派的 產生。 我們信佛學佛的人要以什麼為宗呢?以菩提為宗,以 覺悟為宗,以度化眾生為宗。因為要利益眾生,必定 要走向覺悟的道路;因為走向覺悟的道路,所以必須 成佛度眾生;這是相互增上的。既然大家的目標一致, 絕對不可以去毀謗這一宗那一派的經典。 世間的書乃至佛經,有許許多多我們未曾聽聞的、未 曾看過的,我們都要抱著依法不依人,深入經藏,智 慧才能夠如海。否則的話,我們分宗分派,認為我是 什麼宗我是什麼派,這個就把自己侷限在一個小範圍 當中,而不能去修學甚深的佛法,所生善法就會滅而 不增長。我們信佛學佛的人心胸要開闊,有一顆包容 的心,即使自己不認同的道理,也要以一種欣賞的態 度,因為有些人必須透過這個法門來進入佛門,然後 再提昇,這也是一種橋樑。 如果「所未聞經,違逆不信」,就會讓我們喪失了善 法。 ★ 復次,迦葉!菩薩有四法,所生善法增長不失。何謂


寶積經講記---53 為四?捨離邪法,求正經典——六波羅密菩薩法藏; 心無憍慢,於諸眾生謙卑下下。如法得施,知量知足, 離諸邪命,安住聖種。不出他人罪過虛實,不求人短。 若於諸法心不通達,作如是念:佛法無量,隨眾所樂 而為演說,唯佛所知,非我所解。以佛為證,不生違 逆。迦葉!是為菩薩四法,所生善法增長不失。 接著,我們來說怎麼樣修四種正行就會增長善法。 第一「捨離邪法,求正經典——六波羅密菩薩法藏」。 在佛法裡邊有許多的相似法,相似法本來不是佛法, 可是年代久遠了,有許許多世間的法就滲入正法裡邊, 這個很麻煩。什麼叫做邪法?什麼叫做正法?讓我們 越著迷的、越沒有智慧的、損己損人的,我們稱為邪 法。違背因果的就叫做邪法,跟緣起不相應的就叫做 邪法。正法一定是不違背因果、不違背緣起、不違背 佛陀所說的三法印。 佛陀的三法印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寂靜涅槃」, 只要是跟三法印相應的就稱為正法。「諸行無常」這 是講到前後的因果關係。存在的一切必定有它的前因 後果,這是從時間來說明因果現象。譬如說我們先種 花的種子以後,才會長芽,然後才能抽枝、開花結果。 它的前後性、前因後果顯出它的無常性,從時間當中 去顯出它的無常性。


寶積經講記---54 「諸法無我」是從空間來認識因果,叫做主因助緣。 世間的事情一定有它的主因、有它的助緣,才能結果。 譬如一顆種子是主因,助緣是泥土、水、陽光、空氣、 人工,然後它才能開花結果。從空間來看,有它的主 因助緣。從主因助緣當中,顯出萬事萬物的存在都是 被動的存在,而不是主動的存在。萬事萬物之所以如 此,是被動的,被迫如此,許許多多的條件迫它不得 不如此,在主因助緣適當的配合之下,而有這麼一個 現象,這個現象是暫時的,不是永久的現象,所以我 們說無我。正法必定是跟無常無我相應。 還有一個「寂靜涅槃」,透過無常無我所證悟的境界, 我們稱為寂靜涅槃,也就是不生不滅。 這是講到什麼是邪法、什麼叫做正法。舉個例子來說, 我們世間的人自己不努力讀書,不努力做事,而去求 某一尊什麼來保佑我們發大財,這個就叫做邪法。一 個人想賺錢、維持好的家庭,必定要好好的求學、有 知識、努力做事,講求方法,抓對時機好好的投資, 規規矩矩,這是正常的因果。 有正因,有正緣,結正的果,這個是正法。正法,有 世間的正法,有出世間的正法。世間的正法就是以正 確的方法,合乎道德規律,合乎法律的要求,這個是 世間的正法。


寶積經講記---55 在修學的過程當中,如果有一個「我」,有一個被我 證的道理,有一個超越我的什麼,給我什麼,我見到 什麼,有所得,我們稱為邪法。因為有所得就是有所 執著;有所執著的話,我執還在;我執就是我相;有 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就跟真理絕緣。 《心經》講得很清楚:「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 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見到一切法 的空相、無常、無我相,才能夠離苦得樂、度一切苦 厄。所以《心經》就是要我們遠離一切的執著,無我 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叫做「以無所得 故」。一切法本來是空、緣起,見到諸法空相才能轉 凡成聖。見到諸法空相的人,就是無我相、無人相、 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見空相還不夠,還必須怎麼呢?《金剛經》說:「以 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而修一切善法,是名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證到無我才能夠大悲;因為 大悲才能夠成佛,才能利益眾生成佛。 我們希望能夠善法增長,一定要「捨離邪法,求正經 典」。什麼是正經典?正法的經典,那就是六波羅蜜 菩薩的法藏,談到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 智慧。如果是教我們修無我、證到無我就滿足了,在 佛法來說這是不圓滿的,只是個人的生死圓滿解決了。


寶積經講記---56 因為無我以後就不造業,生死了結了,但是對一個信 佛學佛的人來說,證到無我是不圓滿的,所以必須修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波羅蜜,才 能跟眾生在無限的生死當中,「陪公子讀書」,陪一 切眾生到達覺悟的彼岸。 所以,不是一個人去成佛,而是跟一切眾生一起來成 佛,這是釋迦牟尼佛出世的本懷。釋迦牟尼佛之所以 來到世間,他所示現給我們的真精神,不是以「個人 的生死已了」為究竟圓滿,而是一切眾生「皆令入無 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而實 無眾生得滅度者。」發菩提心的菩薩必定是跟無我相 應的。 「捨離邪法,求正經典」,也就是修六種波羅蜜:布 施來度我們的慳貪;持戒來保住我們的人身;忍辱得 到莊嚴相;然後精進、禪定、智慧。這六波羅蜜是我 們必修的學分,也是專門對治我們的毛病。 第二「如法得施,知量知足,離諸邪命,安住聖種」。 這是講一個修道的人要知足。佛陀在世的時候,出家 修道的人日中一食,樹下一宿,滿足了。印度天氣熱, 所以他們睡覺睡在樹底下。一天吃一頓飯,其它的時 間就專門修行。在印度的生活是這樣子的。 「如法得施,知量知足」,佛陀在世的時候,出家的


寶積經講記---57 比丘隨緣度化、攝化眾生,用法來布施眾生,也讓眾 生來種福田——以食物來供養修道人;一個是財施, 一個是法施。所以對一個修道的人來說,必須知量知 足,眾生布施多少,都是歡喜心、恭敬心接受,千萬 不可以種種的邪命,來擴張自己的財富享受。譬如說 出家以後就不要去經營農場、經商、趕鬼、治病、占 卜、算命、看相,這個叫做邪命。出家修道的人若是 看相、卜卦風水地理,以這些收入來養活自己生命的 話呢,這跟佛法是不相應的。 佛經裡面有講到四聖種,就是對衣服、袈裟、飲食、 臥具、醫藥,能知量知足。在家的信徒對出家人最多 就是供養衣服(就是袈裟),出家人托缽的話,就把飲食 放在缽裡面。當時在印度的話就是臥具,臺灣稱為坐 具臥具。印度人他們打坐、禮佛的時候用這個臥具。 當然出家人也會生病,所以在家人就是用藥物來供養 出家人。我們修道來說,不是不吃不喝不睡,對衣食 住行維持生命最低的條件還是要,但是要「知量知 足」、「安住聖種」,不能過份,譬如說袈裟多餘的 送給別人。 當時印度是這樣子的,你已經有三衣一缽了,如果有 人供養你再多的衣、再多的缽,你就不可以多拿,因 為三衣一缽就足了,多的話不好。但是傳到我們中國


寶積經講記---58 呢,慢慢就變了,環境不同,天氣冷,三衣一缽實在 是很難維持生活。況且在中國的習俗裡邊,一般人很 難接受托缽,非常難接受。在印度他認為是給他們種 福田的機會,不去托缽反而信徒覺得很怪,不讓他們 種福了。但是中國的習俗,如果托缽的話,跟乞丐、 叫化子差不多,人格是非常低落的。所以佛教來到中 國以後,慢慢的飲食就不托缽,自己煮了;衣服呢, 三衣一缽也很難維持,因為太寒冷了,像冬天北方下 雪零下幾度,三衣一缽根本就不能維持生命。 所以佛法傳到一個地方以後,種種的環境會影響他的 生存空間。 我發現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就是離釋迦牟尼佛、離印 度愈遠的地方,袈裟就越來越小。印度出家人的袈裟 是一大堆把身體包起來,傳到中國就變成用掛勾掛起 來,還是把身體包起來,然後穿海青,這是中國唐服 的一個改造。傳到日本的話,又更遠了,袈裟愈來愈 小,變成一塊掛在胸前了。這是很奇怪的一個現象。 我們說「身安而道隆」,還是要有衣服、飲食、臥具、 醫藥來維持色身,並不是說出家人就不會生病,也不 必吃也不必穿,不是這樣子的。要知量知足,把這些 當作是一種藥物來維持色身,養這個色身來繼續修道。 是為了修道而吃而穿而睡,不是我來享受吃穿睡,把


寶積經講記---59 這個當作享受,這觀念我們要分辨清楚。所以出家人 的衣服很簡單,不是花花綠綠的,是壞色服——只是 把它變成不是白色的就可以了。 第三「不出他人罪過虛實,不求人短」。在我們中國 就有「不道人之短,不說己之長」,這是古代了不起 的人物講做人的最基本原則。就是說對別人的不好, 我不要去免費替人宣傳,不要去當個喇叭筒,到處去 宣揚別人的過失,以為貶抑別人會增高自己,不是這 樣子的。貶抑別人,其實是自己的修養不足。有些人 故意去找人家的毛病,吹毛求疵,嚴以待人,寬以對 己,在修行來講是很大的不好。別人的不是,自有他 的因果業報,不要去管別人的罪過。 《六祖壇經》說:「他非我不非,我非卻有過。」別 人有過失,是一面鏡子,給我們警惕,千萬不能犯這 種過失,所以要用一種感恩的心;然後生出憐憫的心, 對方之所以有這個過失,是因為他的煩惱,煩惱逼迫 他做不法的行為,他很可憐,值得我同情。所以,即 使大逆不惡的人,我們也不可動個念頭說:「讓他死 吧」,反而要生出憐憫心,「唉呀!這些人真可憐, 他被他的煩惱征服了,他做內心的奴隸了,他沒有自 制的力,值得我們同情。」 第四「若於諸法心不通達,作如是念:佛法無量,隨


寶積經講記---60 眾所樂而為演說,唯佛所知,非我所解。以佛為證, 不生違逆。」這個是對應前面所說的。對於我們未曾 經聽聞的佛法,不要生毀謗的心。「若於諸法心不通 達」,我們看到這些從來沒有看過的經典,我們不了 解經典,該怎麼想呢?佛法是無量無邊的,佛所說的 法是對眾生應機說法的,這裡面很深的道理,我們不 了解,那是我們的智慧不足。經典裡面所說的道理, 是佛跟佛所證知的,佛所說的話絕對沒有欺誑,沒有 騙我們的,因為佛陀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 誑言者、不異語者,佛陀所說的法必定是跟法相順相 應,我之所以不能了解,是我的智慧不夠,我們當 「以佛為證,不生違逆」。 舉個例子來講。譬如說我們眾生的根器不夠,講「無 我」,眾生會害怕,佛陀也只好改一個名詞,叫做 「如來藏」,說每一個人都含藏著成為如來的這種潛 能,眾生一聽好高興,我們都有如來藏、都可以成佛。 但是如果我們去執著有一個清淨心、有一個佛性、有 一個如來藏,又是我們修學的一個障礙了。 所以佛陀說法,是按照眾生的根器而說法;對於根基 不夠的只好說方便法,對根基夠的就說究竟法。有的 時候說「有我」,我受生死、我受迴輪,這是依世俗 的觀念來說。論到真正究竟圓滿的佛法時,必定講到


寶積經講記---61 無常、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但是這個生死 又是宛然,因果又絲毫不失,所以「空」才建立了因 果輪迴業報。 但是有些眾生的根器不夠,難以接受,必須把這個 「我」用另外一個名詞——佛性、清淨心、如來藏.... 許許多多的名詞,就是叫我們不要去執著。所謂清淨 心,就是不執著的心;既然是清淨了,怎麼還有一個 「清淨心」這個東西,所以是連「不執著」也不執著 了。 對根基不夠的眾生,釋迦牟尼佛只好用「阿賴耶識」; 阿賴耶識叫做含藏識,第八識,含藏了無量無邊清淨 的功德、染污的功德,只要把這些染污的因果消滅了, 留下清淨的因果。證到阿賴耶識的時候,其實還是無 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這是經過一道 手續以後才證到空性的。 所以,當我們看到許多經典不了解的時候,這是佛陀 所說的甚深法,是佛所證知的境界,我們要生慚愧心: 我們業障重,智慧不足,所以不能通達,那麼我們必 須加緊用功修行,千萬不要生一個毀謗的心。


寶積經講記---62

之四、直心 復次,迦葉!菩薩有四曲心,所應遠離。何謂為四? 於佛法中心生疑悔。於諸眾生憍慢瞋恨。於他利養起 嫉妒心。訶罵菩薩,廣其惡名。迦葉,是為菩薩四曲 心,所應遠離。 接著我們講到修菩薩廣行裡邊,所必修的第四個學分, 叫做直心。通常我們會說「直心是道場」,直心就是 不彎彎曲曲的心。怎樣的條件之下,直心的學分修不 起來? 第一「於佛法中心生疑悔」。即使出家修學,我們應 該秉承佛的教授、教戒,不敢違犯,對於佛法僧三寶 恭敬信順,即使違犯了也要立即的發露,不要說為了 面子問題,把我們的罪過隱藏起來。罪過隱藏起來的 話,一定會產生種種的疑悔,這個對修定有很大的障 礙。一個人內心裡面有疑悔,譬如說做了不好的事情, 心中產生了懊悔的心理,那是不能得定的。所以一個 人如果是犯了戒,然後懺悔業障,不會讓他產生懊悔 的心理,因為他發露吐出來了。 就像我們家裡面如果有人死了,放在家裡面,不要讓 人家知道,那麼家裡的屍體到處流出膿血,更糟糕, 臭氣滿天,鄰居也會聞到的。所以,我們有不如法的


寶積經講記---63 事情,馬上趕緊的懺悔;發露懺悔的時候,就不會產 生疑悔的心。因為疑悔的心,對修道來講是很大的障 礙的。 這是講到「於佛法中心生疑悔」,就是犯了戒不肯懺 悔,他就會產生疑悔了。 第二「於諸眾生憍慢瞋恨」。這是可以對一切眾生來 講的,而主要是對與我們共住的師友。在大眾當中自 以為自己高人一等,憍慢得不得了。我有修有證,我 身相莊嚴,音聲宏亮,信徒又多,護法又多;我們常 常會因這樣子產生一個憍慢心。即使做了什麼有過失 的事情,也不肯認罪;不但不肯認罪,而且又怕僧團 來處罰,所以就生瞋恨心了,以為大家故意來找他的 麻煩,找他的碴,故意為難他。 「於諸眾生憍慢瞋恨」,自己覺得自己了不起,自己 什麼都是對的;別人說我不對,是別人故意來找碴, 故意來為難我,然後起瞋恨心。對修道來講,這是很 大的一個障礙。 第三「於他利養起嫉妒心」。有些人福報很大,信徒 多、供養多,身相莊嚴、音聲宏亮,法緣殊勝、受人 恭敬。如果我們遇到這種菩薩的話,我們千萬要記得 生隨喜恭敬的心,千萬不要起嫉妒心、加以毀謗,這 是千萬不可以的。對別人的不是,我們要起悲憫心原


寶積經講記---64 諒包容;對於別人的好,我們要起恭敬心隨喜的心。 我們要讚歎別人有修,前世不曉得修到什麼大的福報, 他這一生有這麼大的因緣,既有智慧又有福德,攝受 眾生又有無上的善巧方便,所以要生隨喜心,不可以 起嫉妒心。 第四「訶罵菩薩,廣其惡名」。菩薩的福慧通達甚深 的法門,所以受到廣大的供養,有些人不知道隨喜恭 敬,用嫉妒心來看別的菩薩,產生了嫉妒心,甚至還 去毀謗,到處去講那些繪聲繪影的事情,讓別人的名 譽受損,這個對修道人來說是很大的傷害。 「欲要佛法興,必須要僧讚僧」,這個很重要。作為 一個修道的人,一定要有隨喜功德。普賢菩薩十大行 願裡面「隨喜功德」,對別人的成就、別人的福報、 別人的智慧,我們要起懺悔的心,覺得自己不如人家, 應該好好精進勇猛的去學習,千萬不要去瞋恨、嫉妒、 打擊、毀謗,這個是要遠離的。 ★ 復次,迦葉!菩薩有四直心之相,何謂為四?所犯眾 罪,終不覆藏,向他發露,心無蓋纏。若失國界、身 命、財利,如是急事,終不妄語,亦不餘言。一切惡 事:罵詈、毀謗、撾打、繫縛,種種傷害,受是苦時, 但自咎責,自依業報,不瞋恨他。安住信力,若聞甚


寶積經講記---65 深難信佛法,自心清淨,能悉受持。迦葉!是為菩薩 有四直心之相。 我們講「直心是道場」,到底怎麼樣是直心? 第一「所犯眾罪,終不覆藏,向他發露,心無蓋纏」。 如果我們有做不好的事情,違背因果的事情,一旦自 己良知發現,別人把你舉露了,絕對不去覆藏掩蓋, 必須怎樣呢?「向他發露,心無蓋纏」,對別人去發 露自己的不是。向佛菩薩、善知識、向自已的師長, 去發露我們的過失,這個罪就容易消滅了。 我們發露懺悔,是絕對不再犯過,才是真正的懺悔。 不要以為說我做了過失,向某某人說了,這個罪過就 沒有了,然後又再去做,又再去犯。所以我們講懺悔 就是不再重覆犯同樣的過失,那才是真正的懺悔。 這個地方說「心無蓋纏」,「蓋」是指什麼呢?指貪、 瞋恨、懷疑、昏沉睡眠、掉舉惡作(惡作就是悔),這個 叫做五蓋;像一個杯子有個杯蓋,或是什麼東西蓋住 了,什麼都看不到了。我們心性的光明也是這樣子, 被這五種心態去蓋覆住了。 五蓋:一個是貪欲;一個是瞋恨打擊;一個是懷疑, 懷疑到底有沒有因果、到底有沒有業報、有沒有佛菩 薩,懷疑心會障道的;還有一個是昏沉睡眠,變成貪 睡。有些人貪睡,整天都眼睛閉起來睡覺。在黑暗的


寶積經講記---66 世界當中睡久了,容易墮落成畜牲,或是深海裡邊沒 有眼睛的魚。深海裡面的魚,因為是生活在黑暗世界 裡,牠是沒有眼睛的,即使有眼睛也看不到。所以一 個人如果是貪睡的話,容易墮落在深海裡面做魚、或 樹林裡面的蟲,不見天日的那種畜牲。還有一個是掉 舉惡作,就是做了什麼事情,隱藏起來,又產生了一 個良心的責備。 「纏」,有十種纏:無慚、無愧、嫉妒、慳貪、懊悔、 睡眠、掉舉、昏沉、忿、覆藏,這個叫做十纏。有了 這十纏的話,就會讓我們的道業退步。這是講到我們 眾生,如果是直心發露懺悔的話,心裡就沒有蓋纏。 第二「若失國界、身命、財利,如是急事,終不妄語, 亦不餘言」。就是一個人在生命交關、財產交關的時 候,也不要去打誑語。為了自己的生命、為了自己的 財產,而去說那種不對勁的話來保住自己,這個不對。 所以誑語的罪會讓我們墮落。信佛學佛的人,為了自 己生命榮譽的時候,去說一堆誑語來挽回自己的榮譽、 挽回自己的財力,這個是不好的。 第三「一切惡事:罵詈、毀謗、撾打、繫縛,種種傷 害,受是苦時,但自咎責,自依業報,不瞋恨他」。 一旦我們有業報現前的時候,受到別人的侮辱、毀謗、 繫縛種種傷害的時候,不要去怨恨別人,而是歸咎於


寶積經講記---67 己,這是業報現前,還了這個業報真痛快,不要瞋恨 他。這是第三個修直心的一個法門。 第四「菩薩安住信力,若聞甚深難信佛法,自心清淨, 能悉受持」。這個是講到我們信佛學佛者應有的態度。 有一句話說:「佛法如大海,唯信能入,唯智能度」, 信就是像我們的手去迎接、接受佛法。如果我們對三 寶沒有信心,甚至聽聞那些甚深的道理也沒有信心的 時候,那麼就是遠離了三寶。 以學佛來講,我們所信仰的,是要用智慧來證明,叫 做「智信一如」,這樣子才能夠成為智信。如果我們 信仰的道理,不能用智慧來證明的話,那就是迷信。 菩薩在聽聞甚深的佛法的時候,能夠「自心清淨,能 悉受持」。目前,甚深的佛法我們只能接受它,然後 慢慢地以智慧來證明,信智一如,那才是真正的作為 一個宗教、學者應有的一種態度。如果我們按照佛陀 所說的方法去修去學的話,我們也可以證悟的。


寶積經講記---68 之五、善調順 復次,迦葉!菩薩有四敗壞之相。何謂為四?讀誦經 典而生戲論,不隨法行。不能奉順恭敬師長,令心歡 悅。 損他供養,自違本誓而受信施。見善菩薩,輕慢 不敬。迦葉!是為菩薩有四敗壞之相。 接著我們來講第五個善調順。有些人看起來似乎在修 菩薩道,但是跟實際的菩薩有一段距離;有些人似乎 在信佛學佛,而事實上跟佛的距離越來越遠。為什麼 呢? 第一「讀誦經典而生戲論,不隨法行」。也就是說, 把佛法當做一門學問來研究,當做知識、理論來深入, 研究佛法只是為了研究而研究,而不是透過佛法來修 正我們的身心、行為,不能如說修行,最後只能成為 一個學者,叫做「佛學者」,而不是「學佛者」。實 際上,佛法不是僅僅知識上的認同就可以了,必須徹 底地回歸於身心的淨化與昇華。讀誦這麼多的經典, 只是背誦了許許多多的名相,了解這些理論,可是理 論是理論,實際的證悟必須自我在內心、在身心當中 淨化昇華,才能得到受用。 我們看到許多的人,在家也好、出家也好,成為一個 佛學者——把佛法當做一門學問來研究,結果身心的 毛病完全沒有打理,不能得到受用,這個就是我們一


寶積經講記---69 般人很容易犯的毛病。常常以學者的身分來掩飾空言 無行的毛病,這是第一個敗壞之相。 第二「不能奉順恭敬師長,令心歡悅」。學在師後叫 做「弟」,法從師生叫做「子」,所以我們自稱自己 是弟子,也就是說我們所了解的佛法義理,都是從師 長而來的。既然我們從師長去受學,當然就是要能夠 去奉承隨順師長的意思,而不能照著自己去推測,來 顛倒解說。如果按照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推測、臆想、 分別,往往跟佛陀的原義有一段距離,跟師意相違, 當然就不能得到師長的歡心。 我們學佛法,要真正的能夠掌握到佛陀真正的義理, 而不是用自己去臆想分別,那是不行的。我們應該以 三法印來印證是不是佛法。佛法也不一定是要佛說、 或者是師長說,只要跟三法印相印的都是佛法。而說 法的也不一定是人,包括山河大地所有一切有情無情, 都是在展現無常、無我、涅槃寂靜,只是我們不用心, 我們不能去體會。所以透過師長的解說,我們比較容 易去掌握無常、無我、因果緣起的道理。 一個學佛的人在師門當中,能夠了解師長真正的道理, 了解三法印真正的道理,這樣思想上一致,當然大眾 就能夠和合共住。佛法僧這個「僧」就是和合的意思, 就是六和合,在經濟上、生活上、意見上、修學上都


寶積經講記---70 是一致的。這樣子才能保持佛法的純正,一代一代的 流傳下來,才不會產生量變跟質變。 有些人總想遠離大眾,自己住阿蘭若;阿蘭若就是深 山海角自己一個人,自己去修行。這個就是來掩飾什 麼呢?不能見和共住的毛病,也就是一種孤僻的心理。 如果是短暫的時間,個人去深山閉關修行,去認真地 修戒定慧的話,這個是稱為阿蘭若比丘。短暫時間的 充電是很好的,如果是長時間或者一輩子一個人這麼 獨修,以佛法來講是不理想的、不符合佛制。因為佛 法僧的「僧」就是至少要四個人,三人成眾、四人成 僧,一個僧團最起碼住四個人。 目前有許許多多修道的人,慢慢養成一種孤僻的行為, 一個人一個茅房就這麼住一輩子,這個對佛法來講是 很大的損失。我們知道這個時代是群體的時代;所謂 群體的時代,就是大眾產生的一種力量,這種群眾的 力量才能夠保護自己本身的安全,而且在大眾當中道 業也比較容易成就。為什麼呢?大眾的攝持、大眾的 威德,自然我們的道心就容易進步。所以古代的大德 說,寧可在叢林中睡覺,千萬不要自己蓋小廟,道理 就是這樣子的。「僧」是僧團,就是有共同的目標、 共同的理想、共同的制度,在大家互為提攜當中,道 業一起進步,這是最好的。如果修學佛法養成一種孤


寶積經講記---71 僻的心理,那麼對佛法來講是沒有多大的好處。 第三「損他供養,自違本誓而受信施」。本來出家的 僧團、僧侶是依靠信徒的布施而生活,那出家目的是 為了什麼呢?是為了如法修行。因為如法修行,自己 的身心得到安頓了,才能安頓眾生的身心。所以佛陀 時代,在家信徒修物質的布施、財施,供養修道的人 來修行,那麼出家的呢,就是修法施,以法、以真理 來布施信眾。 如果有些出家了,違反這個本願而不去修戒定慧,來 接受信徒供養的話,那就叫做違背了自己的本誓。本 來的誓願就是出家修道、弘揚正法,讓佛陀的法音能 夠讓眾生得到受用。現在自己不能在戒定慧上去用功 修行,那就浪費了施主的供養。 違背本誓,這個時候心安不下來,就大興土木,把寺 院建得很大,忙著寺廟的興建,變成一個辦事僧—— 辦理事情的出家人,忙得不得了。這裡建一個道場, 那裡也建一個道場,這個念頭始終停不下來。所以師 父的願望越大,信徒負擔就越重了。看起來是在興建 大寺大廟,忙得不得了,但是跟出家的本來意義相差 十萬八千里。所以我們看到許多人一輩子都是忙著建 寺,忙著建建建、忙忙忙,忙到最後身心憔悴。寺院 建得這麼大以後,問題就出現了。為什麼呢?寺廟變


寶積經講記---72 成一個觀光地方了;觀光地方收入好,那麼變成富貴 學道難了。 「損他供養」,因為不能跟戒定慧相應的時候,信徒 供養也是白供養了。自己是違背了出家的本來的志願, 不修戒定慧,反而忙著興建佛寺、廣收門徒,虛耗信 徒的布施供養。 第四「見善菩薩,輕慢不敬」。一個修道者本來就是 應該依著自己所學到的知見來修學,身心得到淨化昇 華,也能夠跟眾生來分享,但是因為跟戒定慧不能相 應,這個心安不下來,安不下來怎麼辦呢?見到其他 的人修得這麼好,就產生嫉妒的心,產生輕慢的心理: 別人有什麼了不起呢!就這樣子輕慢別人,而不肯虛 心求法。所以為了自己身分,往往就是廣收門徒,人 多勢眾,用群眾來維護自己的尊嚴。目前許許多多出 家眾,看起來是忙著辦佛事、忙著建道場、廣收門徒, 一輩子就這樣子忙的當中,對戒定慧不相應。 這個是讓我們了解說,煩惱不能調順,內心裡面的煩 惱一大堆,所產生的弊病。 ★ 復次,迦葉!菩薩有四善順之相。何謂為四?所未聞 經,聞便信受,如所說行;依止於法,不依言說。隨 順師教,能知意旨,易與言語,所作皆善,不失師意。


寶積經講記---73 不退戒定,以調順心而受供養。見善菩薩,恭敬愛樂, 隨順善人,稟受德行。迦葉!是為菩薩有四善順之相。 接著我們來看真正一個出家修道的人,他要怎麼樣做 才不會變成敗壞的菩薩。 佛陀叫了一聲「迦葉啊!你好好聽,菩薩有四種善順 之相。」什麼叫做善順呢?就是善於調伏煩惱。我們 一顆心不能調伏、不能調順的時候,那變成一個障礙, 自己煩惱,也造成別人的困擾。每一個人的內心動盪 不安,這個動盪不安的心就像一堆的建材——木頭、 石頭、鋼筋、水泥亂七八糟一堆,就變成一種障礙。 但是,如果這些建材按照建築的原理,把它建築起來, 變成房子的時候,就能夠變成遮風避雨、修道的地方、 辦公的地方,衣食住行都非常方便。 這個地方講到菩薩有四種善順之相,善於調伏煩惱的 心靈。何謂為四呢? 第一「所未聞經,聞便信受,如所說行;依止於法, 不依言說」。作為一個修道者,有學習眾多的經典、 以及沒有聽聞過的甚深經典,對於我們未曾聽聞的經 典,我們以信心來接受,要加以深入經藏,才能智慧 如海;要按照經典所說的道理,去如說而修行。 在《華嚴經》裡面有一句話,「如說修行乃得佛法, 非但口言而可清淨」。我們的身心不是說僅僅了解一


寶積經講記---74 種道理就能夠得到受用,非得自己下一番功夫,這個 連佛菩薩也幫不上忙,師父也幫不上忙,一定要自己 在自己的身心當中去打點。有些人說煩惱、痛苦,別 人只能告訴你一些方法,如果你不去實踐、不去做, 聽了一大堆的道理沒有用。 一個懂得去調伏自己身心煩惱的菩薩,對於所聽聞的 甚深經典都能夠如說修行,然後「依止於法,不依言 說」。理論是理論,我們信佛學佛的人不能把佛法當 做一種理論來下功夫,而是要照所說的法去實踐,依 止於法的實踐,而不是依著語言文字的論說。有些人 說得天花亂墜,但是自己的行為、身心完全不能調伏, 那是不能受用的。在經典裡怎麼形容呢?說這個湯匙 放在湯裡面,放了一年、兩年、十年、百年,它也不 知道這個湯的味道,湯匙只是湯匙,味道只是味道。 但是,如果我們利用這個湯匙喝了湯,那麼我們不但 知道味道,而且可以營養身體。研究佛法也是如此, 如果我們當作一門學問來研究的話,那就叫做湯匙, 永遠不知道湯的味道。 這是講到信佛學佛一個很重要的理念就是:要如說修 行。按照佛陀所說的道理去修行,改變自己心性上的 這些污染,清除它,身口意能夠跟戒定慧相應,那麼 才會得到好處的。


寶積經講記---75 第二「隨順師教,能知意旨,易與言語,所作皆善, 不失師意」。這是我們學佛的一個態度,一種尊師重 道,了解佛陀的法是一代一代的由師傳徒、由徒傳孫, 就這麼一代代的輾轉傳來的。只要是跟三法印相應的, 我們接受;跟三法印不相應的,我們就難以去奉行了。 一切以三法印做為一個品管,品質的管制,而不能說 憑自己的小聰明望文生義,來發揮自己的意見,這樣 子佛法才能保持純正。 「隨順師教,能知意旨」:隨順師父所傳給我們的道 理教授,知道經論的真實的義趣,自己不要隨便地去 別生意解,那麼師徒之間或者師兄弟之間,大家都能 夠心意溝通了,講起話來也容易通達,做起事來都是 能夠互相鼓勵,向善向光明,這樣子就能夠不違背師 意,而佛門才能夠和合興旺。所以說叢林以無事為興 旺,就是說沒有這種邪知邪見、不法的行為,這是叢 林興旺的現象。 第三「不退戒定,以調順心而受供養」。就是不要退 失修學戒定慧,然後來調順我們內心的貪瞋癡,這樣 子就能夠安心地接受供養。出家本來就是要去勤修戒 定慧,我們講沙門就是勤息;勤息就是勤修戒定慧, 來息滅我們內心的貪瞋癡。如果我們出家受到信徒的 供養,生活問題解決了,從此就專心地在戒定慧去下


寶積經講記---76 功夫,這樣子就能夠調順降伏我們的內心,就能夠安 心地接受信徒的供養,信徒的供養功德才能大。如果 不能在戒定慧去下功夫,而忙著興建道場、廣收門徒, 來研究義理以表示一個學者的風度的話,那就違背出 家的本意了。 第四「見善菩薩,恭敬愛樂,隨順善人,稟受德行」。 古人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我們信佛學佛的人見 到所有的眾生都是佛菩薩,只有我一個人是凡夫俗子, 用這種心態來看別人,才能了解別人的優點,才能夠 受到別人優點的啟示,使我們的道業有所進步。一個 人如果老是去找別人的缺點、短處,也就是我們放棄 人跟人學習的機會。 什麼叫做「善菩薩」呢?勤修戒定慧、有悲心、有智 慧,那叫做善的菩薩。這個時候我們要「恭敬愛樂」, 也就是好好地去親近善知識。親近善知識做什麼呢? 去隨順善知識的開示,然後按照善知識的開導去修學 佛法,這樣子才能得到身心的淨化、得到智慧、得到 福德。 這是講到修學佛法的人,到底是真正實質的在修學佛 法呢?還是表面上的修學佛法?有些看起來穿出家衣 服、理光頭,而一天到晚忙著佛事,一天到晚忙著興 建道場,一天到晚東忙西忙的,跟戒定慧不相應,我


寶積經講記---77 們要親近這種「善知識」的話,就要特別特別地小心 了。如果我們出了家,一輩子就這麼忙著興建道場, 忙著世間的俗事,這樣子跟我們出家的本意就距離太 遠了。


寶積經講記---78

之六、正道 復次,迦葉!菩薩有四錯謬。何謂為四?不可信人與 之同意,是菩薩謬。非器眾生說其深法,是菩薩謬。 樂大乘者為讚小乘,是菩薩謬。若行施時,但與持戒, 供養善者,不與惡人,是菩薩謬。迦葉!是為菩薩四 謬。 正道,這是講到我們怎麼樣認識真正的菩薩。先來講 到菩薩的四種錯謬、荒謬。 第一「不可信人與之同意,是菩薩謬」。一個人還沒 有成就信心,但是我們錯認了,以為這個人已經建立 信根、對三寶已經有信心了,那麼既然他已經對佛法 僧三寶有信心有成就了,你就不想再為他說法,啟發 他、增進他的信心,這個就是失去了一個機會。 「與之同意」,就是說你認同某某人已經是信心成就 的人。因為不了解眾生的根器,他根本就是對三寶都 還沒有信心,所以應該要去加強他的信心,讓他對三 寶產生信心才對的,如果你誤認為他已經是成就的人 了,他就喪失了這個機會。這個就是智慧不夠,不了 解眾生的根器、不了解眾生的需要,這是菩薩一個荒 謬的地方。 第二「非器眾生說其深法,是菩薩謬」。菩薩不知道


寶積經講記---79 眾生的根器,這個眾生根器很淺,你跟他講很深很深 的道理——緣起性空、如幻如夢,眾生聽到這些法以 後,反而執著空,否定因果,那就完了。眾生的根器, 我們要了解他是深還是淺,他是已經相信佛法了呢, 還是從來都沒有聽過佛法,一定要分辨清楚。如果是 初初信佛學佛的,一定要從深信三寶、深信三世因果 這個地方來下手;如果不從這個地方下手,一下子說 諸法皆空、無我,那眾生馬上就會變成邪知邪見了。 所以學佛的兩個層次,就是先得到「法住智」,再得 「涅槃智」。法住智,就是對三世因果、六道輪迴、 佛法僧三寶、以及佛陀所說的苦集滅道四聖諦都深信。 這些都深信以後,才能夠去接受、了解無常無我的道 理,叫做涅槃智。如果沒有法住智的基礎,我們一下 子對無常無我來了解,沒有打好基礎,很容易變成執 著空,那麼糟糕了,不相信因果了,什麼善惡因果、 業報輪迴都不相信了,一切都是空了,就會造成眾生 墮落。 所以了解眾生的根器是非常重要的。眾生來聽經聞法, 我們講經說法的人必須了解眾生內心準備好了沒有。 比如說一個道場在講經說法之前,如果有人大聲喧嚷 講閒話,這個時候如果我們來講經的話,就不適宜。 一定要眾生的心靜下來了,有接受的心、有探討的心、


寶積經講記---80 研究的心,準備好的時候,這個樣子才能對機說法。 如果眾生完全都沒有準備,心很亂,這個不適當的場 合,出家人就是要特別小心,因為眾生還沒有準備好, 我們去講再好的法,他都難以接受,也不能得到受用 的。 第三「樂大乘者為讚小乘,是菩薩謬」。我們講的大 乘、小乘,不是說哪一部經是大乘經、哪一部經是小 乘經,不是這樣子的。所謂大乘、小乘,也就是我們 研究者、我們學佛者的心態。以我的淺見,所有的經 都值得我們來讀,只要是跟三法印相應的經都值得我 們讀。 只是我們發心不同。如果我們研究經典,只單單為了 我個人的煩惱、個人的生死、個人的輪迴,一切都是 基於個人而修學的話,讀什麼經都稱為是小乘。如果 我們不忍聖教衰、不忍眾生苦,我們修學一切佛法、 修學一切善法,都是為了眾生、為了三寶的延續,那 麼讀什麼經都變成大乘經。為什麼呢?發大心、發成 佛的心、發菩提心、發大悲心、發利益眾生的心,有 了這些心, 一切的經典都是稱為大乘。 舉個例子來講,比如說一輛小小的腳踏車只能載一個 人,如果大一點的摩托車可以載兩個人了;再大一點 轎車可以載四個人了;然後再大一點的旅行車載了五


寶積經講記---81 六個人、七八個人,大的巴士就可以載二三十個人、 四十個人;那麼火車的話,幾百個人了。越好的車輛 體積越大,可以載更多的人,這個叫車乘。 我們信佛學佛也是這樣子的,就是這個心有多大、願 有多大,那麼福報就有多大。 「樂大乘者為讚小乘」,就是菩薩錯謬的地方。這個 人本來就有大乘根器,為眾生服務、為利益眾生而修 學一切佛法,但是我們跟他講什麼呢?生死如冤家、 三界如牢獄,趕緊個人生死要了一了百了,修到最後 就是我執斷了;我執斷了以後,不再出現生命,這個 生命的動力沒有了;我執一斷以後,沒有辦法再去投 胎轉世了。我執斷掉了以後,最少就是證到初果,要 不然就二果,或者是不返果(就是三果),所以阿羅 漢就叫作「無生」——不再有生命出現的現象。 因為有些人認為出現生命是很痛苦的,出現生命就有 老病死種種的麻煩,然後跟別人產生了瓜葛,認為出 現生命是問題多多,就不敢再出現生命了。認為出現 生命是問題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大,以這種心態來信 佛學佛,我們就稱為發厭離心,厭離人身、厭離人群。 但是佛陀來到世間所示現給我們的,不是這樣子的。 我們來到這個世間,有父母恩、眾生恩、國家恩、三 寶恩,這些恩如果不報的話,我們就變成了負債者。


寶積經講記---82 所以佛陀告訴我們,所有的眾生都是我們多生多劫來 的父母兄弟姊妹、親戚朋友同學,也是未來的佛菩薩, 這些父母兄弟姊妹生生世世都長養我的這個肉身,增 長我的知識,父母養育、師長開導,這些對我都有恩, 如果我就這麼一走了之,就這樣置之不理的話,說不 過去。(無生)在個人是算成功的,但是以佛來到這個人 間的真義來看的話,那是不對的,所以要發菩提心、 發大乘心、發大悲心。這樣子所有的經典都稱為大乘。 但是我們講修大乘,並不是說撿幾本大乘經念一念就 好了,所有佛說的經,無論大乘小乘都是要研究,因 為深入經藏才能智慧如海,因為經典沒有大乘小乘, 是我們的發心有大心小心。 發小心就專為自己而修行;發大心就是為一切眾生而 修學一切善法,在利益眾生當中,來完成自己生命的 圓成,是利他當中完成自利。就像我們有兩隻腳,兩 隻腳走起路來就穩當了,那如果是只有一隻腳,怎麼 跳也跳不遠。所以學習佛法的人到底要先自利還是利 他?我們要知道就像左腳或者右腳,絕對不能用單腳 來跳,是左右互為增上。左腳踏出,右腳才能夠往前 踏;因為右腳往前一踏,左腳才能往前跑,是互為增 上的。 我們有利他的心,就想:怎麼才能去利益眾生?最起


寶積經講記---83 碼自己的身心要好好打理。為了利他,必須自己好好 的打理自己的身心。就像我們要勸一個人不抽煙,起 碼自己也不要抽煙。你勸人家不喝酒,最起碼自己不 要喝酒。你勸人家不要賭博,最起碼你自己不要賭博。 「利他」是我們一個目標,還是要先自己打理好。 但是,不是說自己完全打理好了,自己開悟了、成佛 了,再回過頭來度眾生,這也是不對的。因為就像這 個腳,你不能說用右腳跳跳跳,跳到一個目標了,再 回來再用左腳跳,不是這樣子的,是左右互為增上。 我們要成佛,必須利益眾生;要利益眾生,就必須好 好打理自己的身心;利益眾生跟打理自己的身心是同 行進行的。當然在剛開始時,就是我們要建立正知正 見、深信因果、深信三寶、深信四諦,深信佛陀所說 的法的確能夠打理我的身心。我的身心打理好,自然 眾生也能夠分享。 所以,不管是樂大乘、樂小乘,所有的佛所說的經, 我們都要去深入,才能圓滿。現在我們台灣有種種的 現象,有南傳、有北傳,南傳的就說北傳的經典是偽 造的,是後代人寫的,這個就喪失了經典,這麼好的 道理置之不讀,非常可惜。所以無論大乘經、小乘經, 都是我們必須研究的,這樣才是圓滿。如果我們只是 把早期的經典來研究,而後期出現的經典不研究的話,


寶積經講記---84 那就是不圓滿。 我們知道佛陀當時滅度以後,迦葉尊者是負責結集經 典的,而迦葉尊者就是有這種傾向,著重在個人生死 的解脫。所以,以這種苦行出家的迦葉尊者來主持結 集經典,必定會以個人解脫生死煩惱為最主要的一個 目標,我們可以從初期的經典發現到這個跡象,就是 對生命的否定,灰色的人生觀非常非常的濃厚。 在某一個時空當中有它的特色,尤其是佛陀是反吠陀 文明而出現的正覺宗教。因為最原始的佛教之前,就 有這種吠陀婆羅門的思想、奧義書的思想。奧義書的 思想,認為祭祀是萬能的,所有的問題可以透過祭拜 來解決問題;宇宙間有一個創造主,是梵或者是什麼, 只要對創造主恭敬信順,然後用祭拜,就能解決生滅 的問題了。 那麼,佛陀出現來到這個世間,告訴我們一個正覺的 方法:我們一切問題是來自我執我見,只要用戒定慧 去看透它(我執我見),生死就不再出現了,煩惱就沒有 了,輪迴的事情也解決了。這個是佛陀帶給我們人類 最初最初的福音,叫做正覺。 可是這種否定人生、修解脫道的,在這個時代會被認 為是消極、厭世、逃避,不能暢談佛陀的本懷。佛陀 來到世間的本義,就是要拯救全人類,所有一切眾生


寶積經講記---85 ——卵生、胎生、濕生、化生,所有眾生都是佛陀所 關心的對象,如果我們只僅僅的去注意個人生死、個 人煩惱、個人輪迴問題,而不去關注一切眾生,這不 是佛陀來到人間的真正目的。 所以後來有大乘經的出現,就是修六波羅密、發菩提 心,這個就稱為大乘。就像一部大的車子,開車子的 人不但是自己開,又載了許許多多的人,一起走向覺 悟的彼岸。就像《心經》所說的:「揭諦,揭諦,波 羅僧揭諦,菩提娑婆訶。」走呀!走呀!大家一起去 吧!去什麼地方呢?一起走向覺悟的地方了。這樣子 才是真正的掌握了佛陀出世的本懷,否則的話,如果 我們太為個人而用心,佛法慢慢就會沒落下來。 第四「若行施時,但與持戒,供養善者,不與惡人, 是菩薩謬」。行菩薩道的人通常以財施、法施、無畏 施,但是我們眾生老是喜歡分別,分別那一個有德有 學、持戒莊嚴,我們就去供養他;那麼有些沒有持戒, 甚至做壞事的,我們就放棄他。這樣子的話,不好的 人會愈來愈壞,好的人當然接受許許多多的供養,有 的時候也影響了道心。所以一個行菩薩道的人,不管 是好人壞人,都要用慈悲心、智慧心來供養,引導他 走向善的、光明的。 《金剛經》說: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


寶積經講記---86 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 對一切眾生,我皆令入無餘涅盤,這個才是真正發菩 提心、廣度眾生的菩薩。如果我們以差別心,認為這 個是好人、這個是壞人,好人我們恭敬供養,不好的 人我們就失望、放棄、甚至輕慢,這樣子壞人就沒有 機會走向善的、光明的,這是失去了菩薩度化眾生的 菩提心。所以經文裡面告訴我們,如果單單來供養持 戒莊嚴的人,而不與惡人的話,那是菩薩的荒謬錯誤。 以上是菩薩的四種錯謬,問題就是我們不能適應根機、 不知道眾生的根器、以及我們不能平等而有所偏愛, 這個就會造成菩薩的錯誤了。 ★ 復次,迦葉!菩薩有四正道。何謂為四?於諸眾生, 其心平等。普化眾生,等以佛慧。於諸眾生,平等說 法。普令眾生等住正行。迦葉!是為菩薩有四正道。 上面所講的菩薩有四錯謬,現在我們講到菩薩有四種 正道了。 第一「於諸眾生,其心平等」。這個是講到行菩薩道 的人,最重要的一個條件,就是等觀一切眾生冤親平 等。 在《八大人覺經》裡面就講到這個問題,冤從親起, 冤親要平等。人跟人之間有的時候不打不相識,從冤


寶積經講記---87 家變親家了;有的時候從不認識到認識結合在一起, 然後又分手,親家變冤家了。所以,所有的眾生是冤 家還是親家,還沒有定論。善於用智慧、用關懷的心 相對待,那所有的人慢慢都是變成親家了。一個人如 果是自私自利,不懂得去關心別人,只知道重視自己, 那麼親家也變成冤家。 眾生都是看眼前對我有利,或是對我沒有利的,但是 一個修道的人就不能以利為出發點,而是以慈悲心跟 一切眾生走向光明、走向善。所以菩薩利益眾生,就 不能去分別說這個人是好人、這個人是壞人,好人對 他好、壞人就放棄他,這樣子不叫做行菩薩道。所以 第一個說「於諸眾生,其心平等」,等觀一切眾生, 來從事教化眾生的工作。如果是不正常的人、常常動 惡念的人,以佛的眼光來看,更應該以慈悲的心、更 多的悲心、更多的智慧來利益他。 舉個例子來講,如果一個家庭裡面生了兩個小孩,一 個是正常的小孩,自己會讀書,自己會找事,自己會 找對象,這個做父母的就不要操太多的心,讓他去自 由發展。但是,如果另外一個兒子心理有問題,不知 道是非善惡,甚至是有毒的東西撿起來就往嘴巴塞, 那父母親就要多操一點心,父母親必須照顧他的飲食 起居,還要照顧他的生活,未來長大怎麼去養育,父


寶積經講記---88 母親就要多操心了。因為這是不正常的兒子,做父母 的就更操心,並不是父母親偏心了。 所以,我們看到眾生起心動念、舉手投足都是動惡念, 做壞事,那我們信佛學佛的人更應該以我們的智慧、 悲心來去感化他,以德學來感化這些眾生,如果我們 輕言放棄的話,就不符合佛陀廣度眾生的原則。佛陀 出世的本懷,就是要令一切眾生走向覺悟的、光明的、 善良的彼岸。所以行菩薩道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就是: 於諸眾生,其心平等,發平等心來看一切眾生。 第二「普化眾生,等以佛慧」。我們利益眾生可以分 兩個方面來講,一個是物質的救濟,眾生的衣食住行 有問題了,我們可以用物質來幫他解決。但是物資解 決了生理的部分,還有心理的部分,所以教化眾生除 了用財物的布施,讓他衣食住行、生理得到照顧以外, 還有一個是從事於宗教的、思想的、心靈的開導。 這個又產生一個問題了,怎麼樣的開導才是最究竟最 圓滿的呢?如果我們跟他開導說人生是苦、人生無常、 人生沒有什麼意義,眾生如果接受這種法門,最多按 照我們去修去學,學四聖諦,那麼眾生最多只能證到 阿羅漢,生死了了,不再出現生命。這個是不圓滿。 佛陀來到這個世間成佛,就是要讓一切眾生在這個人 間成佛。所以「普化眾生,等以佛慧」,我們要引導


寶積經講記---89 眾生「開示悟入」佛的知見——開佛知見、示佛知見、 入佛知見、悟佛知見,就是說要讓一切眾生來成佛, 這個才是真正佛陀來到人間最重要的一個目標。 我們利益眾生,首先讓眾生了解因果業報,就是諸惡 莫作、眾善奉行;那麼這樣還不夠,眾生的問題是來 自於心理的,所以必須從事思想的、心靈的淨化的工 作,修戒定慧;修了戒定慧還不行,還必須修六波羅 蜜,發菩提心,以成佛為最高的生命的座標。讓眾生 發菩提心,去觀眾生苦,這樣子才能夠讓眾生得到佛 的智慧,圓滿的福德智慧,一切圓滿。如果是單單修 戒定慧的話,只能成就聲聞、緣覺這種果位,這也是 不圓滿的。我們令一切眾生皆共成佛道,也就是平時 誦經、做善事所迴向的:「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 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這樣子來利益眾生,才符 合佛陀來到這個世間的真正本懷。 所以,菩薩有四正道,第一個是等觀眾生,第二個就 是要平等以佛慧來普化眾生。 第三「於諸眾生,平等說法」。眾生的根機千差萬別, 無論是大乘根性或者是厭離心根性的眾生,菩薩都是 平等說法。該用小乘法去說,就說小乘法,因為有些 眾生的根器就是小乘根器。所謂說小乘法就是說,人 生沒有多大的意義,趕快觀無常無我、解脫生死就了


寶積經講記---90 了。因為有些眾生就是這種根性,你跟他講說發菩提 心,陪伴眾生來輪迴修福修慧,他聽了害怕,不敢修 了。 「平等說法」,就是大乘法、小乘法、所有的法我們 都要通達了解、深入,然後按照眾生的根器適度的引 導他向善向光明。否則的話,我們見到一切眾生都叫 他發菩提心,行六波羅蜜,拋頭顱灑熱血,那麼這個 眾生就退避三舍了;有些眾生畢竟天生就是這種根性 的,他只想個人的生死了了,不管別人的事情。所以 菩薩說法,不會單單說一種法門。 佛陀說法,就像藥。你看開藥店有幾百種幾千種的藥, 有感冒藥、頭痛的藥、肚子痛的藥,有各種不同的藥。 眾生的根機千差萬別,做為一個菩薩就是法門無量誓 願學,因為眾生的根機不同,就必須有各種不同的法 門來度化眾生。 原始佛教談到四聖諦——苦、集、滅、道,第一個講 到苦聖諦,說明了人生充滿了許許多多的問題,有生 老病死、怨親會、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種種的苦, 八萬四千苦。因為人世是苦、是無常,那麼苦必須厭 離。苦從哪裡來?從集、從煩惱來。但是,以大乘法 來講,因為見到眾生苦,所以發一個心願:眾生無邊 誓願度。


寶積經講記---91 眾生的苦來自於煩惱,就是「集」,集就是招感。對 這個「集」(煩惱),不是說馬上要把它斷除,而是《金 剛經》所說的「降伏其心、安住其心」,降伏這個煩 惱。大的煩惱——貪瞋癡降伏它,暫時不斷,而留惑 潤生。留惑潤生就是什麼呢?生生世世來利益眾生, 從利益眾生當中來淨化自己的身心。所以對這個 「集」就發了一個願:煩惱無盡誓願斷。 那麼「滅」是什麼?苦集滅掉了,苦也沒有,煩惱也 沒有了,這是一個修道者最期望的一件事情。生滅的 問題解決了,煩惱、輪迴生死的問題解決了——滅。 那麼信佛學佛的人對「滅」怎麼樣子去發一個願?佛 道無上誓願成;以成佛做為我們生命的最高座標,而 不是說我一切煩惱斷了、生死了了做為一個目標。是 福德智慧的學分都圓滿了;不但是自己圓滿,跟眾生 一起圓滿。 那麼「道」呢?是八正道,或稱為三十七道品。對於 苦集滅道的「道」就發一個願:法門無量誓願學。為 了攝化眾生,眾生有八萬四千的根機不同,所以必須 有八萬四千的法門來引導眾生走向善的光明。就像醫 院裡面有心臟科、腎臟科、眼科、外科、內科這麼多 的科別,幾千種藥、幾萬種藥。因為眾生的病太多太 多了,每一個眾生的生理、心理問題不同,人心不同


寶積經講記---92 各如其面,那就必須有許許多多不同的方法,來引導 眾生走向正覺的道路。所以才能夠於諸眾生,平等說 法。 就是說,有些要以人天乘來引導他走向善的光明的, 那就是布施、持戒、禪定,這是人天乘所修的。如果 是想證到阿羅漢的,那就是修四聖諦、三十七道品、 戒定慧。有些根性叫做大心眾生,大心眾生就是發大 心、發菩提心的,那就是必須發菩提心、修六波羅蜜, 這樣子成佛。所以,有生天的法門,有做人的法門, 有成為聲聞緣覺的法門,有成為菩薩的法門。做為一 個菩薩,所有的法門都要精通、實證,才能夠平等說 法,應眾生的根機來說法,使眾生得到好處。 第四「普令眾生,等住正行」。 我先念一段《華嚴 經》裡面對我們的啟示:「以因發起廣大心,則能修 行六種度,勸諸眾生行正行,於三界中受安樂」。這 個讓我們了解到一個學佛的態度。 我們為什麼信仰宗教呢?一般人認為人生是痛苦、是 悲哀、是短暫的、是如幻的,所以我們總想找另外一 個地方,如天國、極樂世界,去安心立命。有些以為 宗教就是勸我們在人間做善事,信仰某一種萬能的神、 創造主,然後當生命結束的時候,我們就能夠到天國, 就能到哪一個世界享受安樂了。那有些人說要跳出五


寶積經講記---93 行——金木水火土之外,或是說跳出三界之外。 但是經典裡面告訴我們,信佛學佛不是身分的改變, 也不是環境的改變,而是我們心態的改變、行為的改 變、口語的改變,當下身心就能夠自在。就像一個人 如果有知識又肯努力,不管任何環境他都可以過得很 好;那麼一個人又懶又沒知識,把他丟到美國,他照 樣不能生存。所以佛法的本意是怎麼樣子的呢?勸諸 眾生行正行,於三界中受安樂。 這個地方說到「普令眾生,等住正行」,什麼是正行? 也就是八正道,或者是戒定慧、六波羅蜜,這個都是 正行。如果按照三學、六度、四聖諦去修去學,那麼 在三界當中,時時刻刻、隨時隨地都能夠享受生命的 自在,所以說「於三界中受安樂」,這是我們修學佛 法的一個態度。這個態度就決定了我們修行的方向跟 方法。方法如果錯,方向就錯,學佛就會偏激了。 我們信佛學佛的人要了解佛陀出世的本懷、真正的意 義,就是要「勸諸眾生行正行,於三界中受安樂」, 而不是我們想像的說,信仰宗教以後,我們遠離這一 個世界,到了哪一個世界就能夠永享天年,長生不老、 萬劫不死,在三界外安身立命。 真正宗教是:回歸到現實的人生當中,是改變了我們 的心態,改變了我們生命的態度,改變了我們的語言,


寶積經講記---94 以八正道——正語、正業、正命、正見、正思維、正 念、正精進、正定,那麼這樣子任何一界(欲界、色界、 無色界)當中都能夠安身立命。以我們欲界眾生來講, 我們就是以人的身分來到這個世界上,我們就在這欲 界當中也能夠成佛道。 所以「等住正行」就是按照眾生的根器,如果想來生 來世得到人身又能夠生活很富足,佛陀就告訴他受三 皈依、持五戒,然後修布施、修禪定,那就能夠得到 人身、生活很富足。那有些人要求希望能夠不再出現 生命了,佛陀就告訴他修四聖諦、觀身心的無常無我, 而不是修精練氣、長命百歲,不是這樣子的。有些眾 生的根性希望能生天,生天的法門就是布施、持戒、 禪定,這個叫生天的三業。如果是說要成佛,那就是 修六波羅蜜、發菩提心,以布施、持戒、忍辱、精進、 禪定、智慧這六個項目,六度萬行,然後發菩提心來 利益眾生,那就可以成佛。 成佛有成佛的法門,生天有生天的法門,做人有做人 的法門,阿羅漢有阿羅漢的法門,這各種不同的法門, 總歸一句,都稱為正行。 我再念一遍《華嚴經》啟示我們的:「以因發起廣大 心,則能修行六種度」,就是因為我們能夠發廣大心、 菩提心,跟一切眾生一起來成佛,發了這個心,自然


寶積經講記---95 就能夠修六波羅蜜。以菩提心修六種波羅蜜,做什麼 呢?「勸諸眾生行正行,於三界中受安樂」。這是談 到我們修學佛法的方向跟方法。如果方向弄錯了,方 法弄錯了,那我們修學的目的就達不到了。


寶積經講記---96

之七、善知識 復次,迦葉!菩薩有四非善知識、非善等侶。何謂為 四?求聲聞者,但欲自利。求緣覺者,喜樂少事。讀 外經典路伽耶毘,文辭嚴飾。所親近者,但增世利, 不益法利。迦葉!是為菩薩有四非善知識、非善等侶。 菩薩修正行裡面,什麼是善知識?什麼不是善知識? 在修學佛法的過程當中,我們每一個人都希望能夠有 良師益友,好的老師、好的朋友、好的同窗、好的同 修,對我們的道業非常有幫助。那麼我們怎麼去尋找 善知識、好的同窗道友呢?下面有四點值得我們注意 的。 第一「求聲聞者,但欲自利」。就是說我們想親近善 知識,如果他所修的是專為自己打算,「此身已盡, 梵行已立,不受後有」,這個就叫做「求聲聞者,但 欲自利」。所修學一切的法門、誦經拜佛、做善事, 一切切都是為了個人生死的解脫,煩惱的消除,單單 這樣子來修學的話,就不是善知識了。 單單為了自己的利益、自己生死的問題解決就好了, 不要管是非,不要管社會,不要管這個國家,不要管 這全世界的一切眾生,這樣子就是發小乘心。要不然 就是發厭離心,討厭這個世間、討厭生存、討厭活在


寶積經講記---97 這個世間。以這種心態來信仰宗教、修學佛法,這個 是很不理想的。雖然他個人的生死可以斷、可以了, 值得我們尊敬,但是,以信佛學佛的態度來看,是不 圓滿的。 《法華經》裡面就有這麼一句話:「勿親近小乘三藏 學者」。因為我們是近墨者黑、近朱則赤,如果跟這 種發小心、唯願自己生死了了就算的人,親近久了, 我們也是會受到影響。 第二「求緣覺者,喜樂少事」。緣覺的根性比聲聞乘 還要利,因為聲聞乘是還要聽佛的音聲發厭離心,緣 覺乘的人他的根性更利,見到花開花謝就悟到無常, 根本就不用聽佛法。見到宇宙山川,見到大自然那種 無常變化莫測的現象,當下就能悟道的人,我們稱為 緣覺乘,或者是叫做獨覺。就是佛也沒有出現世間的 時候,他獨自一個人就能覺悟了。這種人根性很利, 比較是孤僻型的。什麼叫孤僻型呢?最好一個人獨來 獨往,過著一種隱遁的生活,不想跟人家有所來往, 世間事跟我無關,個人吃飯個人飽,個人生死個人了。 過著這種獨來獨往的修道生活,我們稱為緣覺乘。不 落人群,也不喜歡跟人家來往,因為跟人來往、跟人 接觸就產生矛盾磨擦、是非恩怨,就會造業。所以這 種根性的人大部分都是在深山、天涯海角沒有人的地


寶積經講記---98 方修道。我認為短時間可以嘗試這種生活,對修道有 很大的幫助。短時間的,一年、兩年,最多三年,自 己充電一番,就必須來報恩,回到現實的人生當中, 對一切眾生來報恩,這才是佛陀出世的本懷。 「求緣覺者,喜樂少事」,就是他不喜歡有太複雜的 人事關係,這個在人格的養成來講還是有所偏,畢竟 我們人不能離群獨居、索隱行怪,人是合群的一種動 物,必須有父母、有家庭、有事業、跟別人有所來往。 能夠自己覺悟,也能夠覺悟別人,可以跟眾生來分享, 這才是真正的一個人的本分。 我們中國的文字「人」怎麼寫呢?左一撇、右一撇, 而且必須靠在一起。如果左一撇、右一撇把它分開來, 就變成「八」。這象徵著什麼呢?你靠著我、我靠著 你,大家互相扶持。你種田,他織布,我蓋房子給人 住....,人跟人之間是相互的。有些人從事科學的,有 些從事藝術的,有些是文學的,有些是教育的,有些 是衛生的,有些是治安的;每一個人盡一分的責任, 盡一分的義務,然後互相利益,互惠互利,那麼這個 時候叫做「人」。 所以我們信佛學佛的人不要以為少事少惱最好了,跟 人家不來往,獨自一個人,那變成一種孤僻。這種孤 僻的個性不是行菩薩道人的一種風格,那就不成為善


寶積經講記---99 知識了。 第三「讀外經典路伽耶毘,文辭嚴飾」。有些人他信 仰了宗教,可是不把心擺在戒定慧、內心的淨化昇華, 而把這個心用在什麼地方呢?研究天文地理、世俗的 文藝文學,用這些文化來讓自己的身分提高,成為一 個大的文豪、大的文學家,或者是懂得天文地理科技 種種技術,表示自己是精通世間的種種學問。 這裡有一個笑話。說過去在印度有一個外道,他用鐵 絲把頭綁起來,人家問他:「為什麼你用鐵絲把頭綁 起來呢?」他說:「我懂得太多了太多了,我裝不下 了,我怕我的頭爆炸,所以必須把頭用鐵絲綁得緊緊 的。」這是一個笑話。不管是為了名利也好,或是為 了什麼...,就是表示自己懂得很多很多,廣學博文了。 「讀外經典路伽耶毘」,就是指世間種種的學問。世 間種種的學問,一般來說都是往外追求,尤其是科技 的,就是往我們身心之外的物質方面去下功夫。當這 個心往外越追尋,就像我們到了海邊,越往內海游過 去,雖然很刺激,卻是是越陷越深,越來越危險。 所以我們說經典,一個是外典、一個是內典。無論是 政治、經濟、技術、科技、天文、地理,這都是向外 追求的。我們向外追求,總覺得想征服大自然、征服 別人、征服別的團體,歸屬於我、受我控制、受我支


寶積經講記---100 配。世間的學問大部分都是如此,想控制外在的一切, 被我利用,被我支配,被我享受,我們叫做外經典。 現在社會上的學問都是向外追求。 那麼佛經呢?叫做內典,是向內追求。為什麼向內追 求呢?佛說:我們每一個人內心裡面有一個無盡的寶 藏,它的名字叫做「心」。每一個人都有一顆心,這 顆心擁有成為覺悟的可能性、成佛的可能性,叫做佛 性。我們之所以煩惱痛苦,就是我們迷了,迷了自己 的心性,而向外去追尋,越追尋就越痛苦,因為我們 的欲望無窮,世間再多的東西都不能滿足我們那種貪 婪的心,所以導致你爭我奪,這個世間就亂了。 世間一切的問題根源,是來自於我們的心,所以我們 要安住這顆心,降伏這顆心。我們內心裡面這顆心是 擁有無盡的寶藏,越往內去追尋,我們越感受到生命 的安祥。 世間人都在追求快樂!為什麼叫做「快樂」呢?很快 地就來,很快地就走,叫做「快」樂。當我們追求的 東西還沒得到的時候,就像熱鍋的螞蟻;得到那一剎 那,我們高興了;可是得到以後呢,另外一個妄念又 來了,另外一個欲望又來了,又想去追求另外一個東 西了。快樂是很快的就過去了,獲得的那一剎那得到 快樂,可是喜新厭舊的心理馬上就改變我們,又另外


寶積經講記---101 一個目標讓我們去追,追的過程當中就像熱鍋的螞蟻。 所以生命的過程都是起起伏伏、起起落落,一下子這 個目標,一下子那個目標,就在盲目地追求目標當中, 產生了茫然生命。這是眾生的生命現象。 佛典稱為內典,就是讓我們了解每一個人內心裡面, 真正想能夠快樂祥和自在的話,先讓這一顆心靜下來。 可是我們眾生的心就是不斷地往過去、往未來去追尋。 過去的不斷地回憶,往事不斷地回味,就產生許許多 多的感受;對未來又有許許多多的期許,然後去憧憬、 期望、盼望、等待;那就是我們眾生的毛病。這顆心 不斷地飄浮在過去、未來當中,這顆心還沒有落實下 來,所以痛苦。 我們真的想得到快樂幸福,一個最簡單最簡單的方法, 就是讓這一顆心不是飄浮在過去、也不是飄浮在未來, 而是停留在當下的身心,停留在現在。當我們的心停 留在現在的時候,我們感受生命的存在喜悅。 那麼,要讓這一顆心停留在現在,一個最簡單的方法, 就是讓我們的心跟呼吸結合在一起。因為呼吸停止, 生命就結束了。如果我們把心跟呼吸結合在一起,息 入、息出,這顆心也是隨著呼吸這麼出息、入息,心 息相依,當下能感受那種寧靜祥和喜悅。這只是初步 的功夫。而且沒有宗教的儀式,也不用說用一種儀式


寶積經講記---102 念什麼咒、念什麼聖號,沒有,就這麼簡單,隨時隨 地讓我們的心跟呼吸結合在一起的當下,我們就能感 受到生命的那種寧靜與喜悅。 這個功夫做久了還不夠,再進一步的去觀察我們身心 的無常,再把這顆心跟呼吸又把它錯開,把它錯開來 看,呼吸是呼吸,心念是心念,一個一個是無常的相 續,呼吸是不斷地呼、不斷地吸,吸了就要呼、呼了 就要吸,所以是無常。 然後看看這個心,剛剛是心跟呼吸結合在一起,現在 把它分離開的時候,會發現這個心只是一個念頭接著 一個念頭。這個念頭把它串聯起來,我們叫做心,或 者叫做意識,或者是叫意識流。前念、後念、前念、 後念...,這樣不斷地接續起來,就像一滴一滴的水, 滴水成河,它就變成一條河流,那麼河流就能夠乘船, 它就有一股力量了。我們的心念也是這樣子,前念、 後念、前念、後念這樣串聯起來的時候,給我們一個 錯覺——喔!這就是我的心,這就是我的心性,這就 是我的本性,這就是我的生命,這就是我的靈魂。有 了這個錯覺,所有的為人處事就會有一種無明,產生 煩惱了。 所以,讀外經典就是心外求法,永遠就沒完沒了。 第四「所親近者,但增世利,不益法利」。如果我們


寶積經講記---103 去親近一個修道者,這個修道者太重視世間的學問, 我們親近以後只能了解一些知識,增加世間名聞利養 或者地位名利的話,或者是給我們寺院徒眾護法,那 就非常可惜了。這個叫做世利——世間的利益,而對 佛法真正的戒定慧無所幫助,我們會浪費許許多多的 時間。所以在我們尋訪善知識的時候,要特別特別的 注意,否則浪費很多的時間、精神體力,只是增長了 許許多多名聞利養的心,這個對修道來講是沒有幫助 的。 ★ 復次,迦葉!菩薩有四善知識、四善等侶。何謂為四? 諸來求者是善知識,佛道因緣故。能說法者是善知識, 生智慧故。能教他人令出家者,是善知識,增長善法 故。諸佛世尊是善知識,增長一切諸佛法故。迦葉! 是為菩薩四善知識,四善等侶。 接著我們要講的經文,是真正的四種善知識。真實的 善知識是怎麼樣的呢?我們一般人會想,所謂的善知 識大概就是三頭六臂,長相好、福報大,但是這裡講 的善知識不是這樣子的。 第一「諸來求者是善知識,佛道因緣故」。這跟我們 想像的善知識完全不相同,並不是什麼有道德、有學 問、修養好,反而是那些比我們差勁的人,來對我們


寶積經講記---104 有所求,求財、求法,這個時候菩薩以另外一種眼光 來看待他。只要是對菩薩有所求的,來跟我們有所求 財求法的,就是我們的善知識。 為什麼呢?因為他們來求財求法,就是要讓我們實踐 菩薩利他的行為;因為他們有所求,給我們一個布施 的機會,成就我們這種布施。所以這些對我們來求財 求法的人,也就是菩薩的良師益友。一般人總覺得很 麻煩討厭,對別人有所求都是一概拒絕。行菩薩道的 人就不同了,所有這些比我們差勁的,對我們有所求 的,反而是一種感恩的心來感謝他成就我們菩提道。 在《華嚴經》裡面就有談到這個:「見到眾生苦起大 悲心,大悲心而發菩提心,因發菩提心而成等正覺, 是故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諸佛菩薩不能成就 無上正等正覺。等於是說,佛菩薩之所以能成為佛菩 薩,是因為有許許多多苦難的眾生,來激發菩薩的大 悲心;因為大悲心,所以發菩提心、發成佛的心、發 度眾生的心。所以,諸佛菩薩能夠證到無上正等正覺, 是因為有眾生的增上緣才能成佛。 這個跟我們一般人以為是說「成了佛以後再來度眾 生」的觀念不太相同。因為要成佛,就必須利益眾生、 度化眾生;因為要度化眾生,所以必須要好好的淨化 身心,才能攝化眾生。所以是互為增上。只有度眾生


寶積經講記---105 才能成佛,但是要度眾生必須自己淨化身心。 「諸來求者是善知識,佛道因緣故」,現在對菩薩有 所求,求財也好、求法也好,菩薩以慈悲的眼光來看, 這些都是菩薩的善知識,都是來成就菩薩的菩提道的。 能夠成佛道,就是必須有這些眾生來成就。 第二「能說法者是善知識,生智慧故」。能說法者就 是真正的善知識,能生長我們的智慧就是真正的良師 益友。善知識能夠善巧方便、深入淺出,透過語言種 種的表達,讓眾生能夠進入佛的知見,悟入佛的知見。 不是增加我們的名利心,而是能生長我們智慧,因為 智慧就能夠消除我們這些執著。所以,能說法者是善 知識。 在《成佛之道》裡面談到,善知識就是有證德、有教 德兩種。就是本身有證悟,然後有這種教化眾生的熱 誠、有悲心,叫作證德跟教德,這個才稱為善知識。 所以凡是在講經說法,都是要弘揚佛陀的知見,這些 都是善知識,因為能夠增長我們的智慧。 菩薩教化眾生跟一般聲聞緣覺教化眾生的方式是不同 的。聲聞緣覺教化眾生大部分都是現種種的神通,使 人生信心。因為聲聞緣覺重定重慧,所以容易因定而 產生神通。菩薩是重戒跟慧,所以懂得善巧方便來利 益眾生。這是各有所長。聲聞緣覺比較喜歡獨來獨往,


寶積經講記---106 少事少惱,所以也不願意這種說法利益眾生了。但是 菩薩根性的就不同了,能夠和光同塵,隨緣度化。 第三「能教他人令出家者是善知識,增長善法故」。 現在我們來解釋「出家」這兩個字。一種是出世俗的 家,剃光頭、穿出家衣服,這個是出世俗的家,是身 出家。一種是心出家;有些人有家庭、有事業,不能 理光頭、不能穿出家衣服,他身不能出家,但是心出 家了。他在這個五光十色、光怪陸離的社會當中,為 家庭為社會忙東忙西的,但是事忙心不忙,事亂心不 亂,身沒有出家,但是心出家了。 有些人是身出家了,心不出家;身雖然是出家,可是 心裡一直打一些算盤,怎麼樣能夠多賺一點錢,過好 一點的物質生活;這是身出家心不出家。另一種人身 不出家心也不出家,也就是說在世俗五欲六塵當中, 沉迷在這種生理的、感官的享受刺激,所以煩煩惱惱、 苦苦惱惱過一輩子;這個叫身心不出家。還有一種是 什麼呢?身心俱出家。既然身出家了,心也出家了, 不貪社會的名聞利養,這個是身心俱出家。 還有一種是什麼呢?叫出煩惱家或者是出無明家。我 們的煩惱有根本煩惱、大隨煩惱、中隨煩惱、小隨煩 惱。他已經出煩惱家了,你再怎麼刺激他,你再怎麼 侮辱他,再怎麼樣子的折磨他,他都能夠心平氣和,


寶積經講記---107 然後理事分明、因果分明,這是出煩惱家。 還有一個是出無明家,就是破了我執我見,破身見了。 還有一種是出三界家;三界就是我們眾生生命的空間 ——欲界、色界、無色界。當這個智慧增長了,在三 界當中自由出入了,安祥自在了,在三界當中不被三 界所迷惑,這個叫出三界家。 所以出家分很多種:出三界家、出無明家、出煩惱家, 要不然就是身出家心不出家,或者是心出家身不出家, 或者是身心俱出家,要不然就是身心都不出家。 這個「家」是指煩惱的意思,「出家」是遠離煩惱的 意思。所以「能教他人令出家者,是善知識」,意思 並不是說我們叫所有的人理光頭,離開家庭、離開事 業,拋棄妻子兒女來出家,不是這個意思。是讓人能 夠遠離種種的煩惱執著、內心的這種焦慮、內心種種 的邪見。能使別人遠離這些邪知邪見、遠離煩惱,這 個就是善知識了,因為這樣子能夠增長善法,是真正 能夠使眾生的內心得到祥和寧靜、喜悅智慧。 第四「諸佛世尊是善知識,增長一切諸佛法故」。諸 佛世尊是最大最大的善知識。「世尊」兩個字,就是 世間最尊貴的。 講到這個地方,讓我們了解一下子,世間人最尊貴的


寶積經講記---108 是什麼?世間人最尊貴的除了生命以外,就是名聞利 養、地位、權利。可是我們從歷史上來看,多少皇帝、 多少在社會上地位很高的人,慢慢地大家都遺忘了, 何以佛陀世尊經過幾千年還有人紀念他? 一個國家的國父,也只有我們這個國家的人特別的尊 敬,為什麼?因為他曾經想過、做過、說過利益全體 子民的這些事情,所以中華民族的人對國父會有一番 的懷念。可是其他國家的人呢?他就不覺得什麼了。 釋迦牟尼佛為一切眾生的生老病死,去想出一個辦法 來解決生老病死的問題,所以經過兩千多年還是有人 來研究,不管是國內國外,世界各國都有人在研究這 個問題。 我們世間人認為最尊貴的,除了生命以外,也就是這 些身外之物了。但是以佛來看,世間最尊貴的就是智 慧。我們有了智慧,能夠明事理、明因果、明善惡, 我們知道怎麼樣離惡向善,然後追求福德、追求智慧, 所以世間的智慧是最尊貴的了。而佛陀達到了人類所 能到達的最高最高境界——智慧圓滿了、悲心圓滿、 福德圓滿了,所以是世間一切天人的老師。諸佛菩薩、 諸佛世尊就是我們的善知識。 世間人以為最可貴的東西,是父母、妻子、兒子、財 產、金子、房子、車子,但是這些東西怕什麼呢?怕


寶積經講記---109 地震、水災、風災、火災、兵災、戰爭,或者是不肖 兒女把你花光了。唯一不怕風吹、不怕地震、不怕火 燒,是小偷搶不走、火燒不去、水淹不了、風吹不走, 那就是智慧。我們證悟到這種智慧的時候,它生生世 世陪伴著我們,跟隨著我們,能夠讓我們了解是非善 惡,事理清清楚楚,能夠使我們逢凶化吉,甚至明瞭 生死的真相,甚至能夠斷除我們一切的煩惱。 智慧是最尊貴的東西,佛菩薩就是證悟到這種智慧。 所以我們信佛學佛並不是說希望從佛陀這個地方得到 什麼保佑,得到什麼平安,我們是想從佛這個地方學 到真正的智慧。而這個智慧必須我真正的了解自我身 心的無常無我,是從內得到的,不是從外去得到。佛 菩薩已經證到這個智慧了。我們是信佛學佛,也就是 想求得這種智慧,而不是一般人想像的信仰宗教,求 個平安、求個心安,然後生死的時候有一個什麼依靠, 或者是說我們離開人間的時候,就可以到達哪一個世 界去安心立命。 那真正佛陀教給我們的是什麼呢?從戒、從定、從慧, 三無漏學,從自己的身心當中去了解身心的無常無我, 以及萬事萬物的無常無我,這樣子就破除了我們這種 執著。在我們身心當中的執著,就叫做我執;在世界 萬法上去執著,就叫做法執。一旦證得這種智慧的人,


寶積經講記---110 破了我執、破了法執,三界當中身心自在了、生死自 在了、煩惱自在了,這是智慧最尊貴的地方。 佛是覺者,覺悟的。佛陀的法,就是使我們覺悟的法。 我們眾生之所以煩惱痛苦,是我們沒有覺悟;我們學 佛就是要學覺悟。 舉個例子來講:如果我們在一個房間,停電、失去燈 光了,我們會害怕,因為我們不了解這房間的環境; 如果要爬樓梯,只能用爬的,不敢用走的,很危險, 因為我們不能認識環境。可是燈光來的時候呢,我們 要跑要跳很自在,為什麼?已經了解這個環境了。一 個證悟的人,就好像是燈光打亮了;一個未覺悟的人, 就是燈光還沒有打亮,還是暗暗的,停電了。 所以學佛不是要我們離開一個環境,再找一個什麼環 境來安心立命,不是這樣子的。就在現實的人生當中, 擁有一顆清醒的、明瞭的、有智慧的心,對世間的一 切清清楚楚,不被它所迷惑,這樣就可以自在。不是 移民到另外一個世界去安心立命,只要有智慧有福德, 任何時空都是安祥自在。 我想打一個比方比較容易理解。比如說一個人沒有知 識又不通達外文,真的是寸步難行,你想到國外去、 想到哪裡去都很困難。一方面沒有旅費,身體又有病, 又不懂得外文,很難跟人家溝通,這個就很困難了。


寶積經講記---111 假使一個人身體健康,銀行有點存款,又有善良的心, 又通達種種的語言,這個時候他可以到世界各國去周 遊一遍了,或是去從事教育的工作、救濟的工作、慈 善的工作,世界各國就任他水裡來火裡去都可以。 我們眾生也是如此,我們沒有智慧,所以在生死煩惱 當中,都是動彈不得。諸佛菩薩就等於是很有錢、很 有知識、又很有愛心的人,所以在三界當中生死自在, 來廣化眾生。 凡夫跟佛菩薩的差別在什麼地方?我舉個例子來講, 社會上的人就像身上背了許許多多的瓦斯和汽油,外 邊只要有一點火苗,這個瓦斯和汽油會爆炸。我們每 一個人也是這樣子,如果沒有修心養性的話,脾氣大、 疑心疑鬼、忌妒心、瞋恨心、報復心,心中充滿著許 許多多的雜染不淨,外面的世界——兄弟朋友夫妻子 女只要一句話不對勁,就暴跳如雷,就爆炸了。一個 人如果沒有修養,內心裡面充滿著不良的、不好的這 種心態,隨時會燃燒自己、燃燒別人,很可怕。 換句話說,佛菩薩就像一個人身上穿了防彈衣,他身 上背的東西都是很安全的,比如說水果、礦泉水,銀 行裡面也有存款,又有愛心有知識。一個善知識、一 個學佛信佛的人,他有正知正念、有悲心,能夠修慈 悲喜捨四無量定,內心的慈悲展現在利益眾生的身上,


寶積經講記---112 眾生如果要傷害他,因為他穿的這個背心是有正知正 念的「防彈衣」,隨時隨地任何的這種橫逆挫折,都 不會傷害到他。一個有修養的人,別人隨便一句話, 他不會隨便發脾氣的。 佛菩薩就是修了慈悲喜捨、智慧六度萬行,所以有這 種功德,在三界六道裡邊自由自在。而我們就像一個 既窮又困又沒有知識,不知道是非善惡,內心充滿著 瞋恨忌妒、報復猜忌,就像身上背著瓦斯汽油,隨時 就會引爆。諸佛菩薩就是從凡夫慢慢的把身上這些會 爆炸的汽油瓦斯一個一個扔掉,然後配備了慈悲喜捨、 救度眾生的這些工具,隨時隨地都是要去利益眾生。 所以諸佛世尊就是我們的善知識,因為諸佛世尊教給 我們的不是得到什麼財、得到什麼利,而是增長一切 諸佛法故,增長一切走向覺悟的真理。 這是講到有四種善知識、善等侶。「等侶」就是良師 益友,好的朋友、好的同參道友。諸佛世尊、菩薩都 是我們的善知識,都是我們的好友。


寶積經講記---113

之八、真實菩薩 復次,迦葉!菩薩有四非菩薩而似菩薩。何謂為四? 貪求利養,而不求法。貪求名稱,不求福德。貪求自 樂,不救眾生以滅苦法。樂聚徒眾,不樂遠離。迦葉! 是為四非菩薩而似菩薩。 接著講到辨明菩薩的行相裡邊,有真實菩薩或者非真 實的菩薩。有些人穿著修道的衣服,看起來是像修道 的人,可是徒有外表而不是真正的修道的人,那是為 什麼呢? 第一「貪求利養,而不求法」。也就是說,穿著修道 的衣服,世間人誤以為他是修道,值得尊敬,所以有 種種的供養。甚至有些學者也是研究了佛法,把佛法 當成一門學問,而不去求法的實踐,這是一個佛學者, 而不是學佛者。 我們再看社會上這些奇奇怪怪的現象:在市場、在火 車站、在人多的地方,常常有穿出家衣服、甚至穿紅 祖衣站在那邊,一副修道的樣子。你問他:做什麼呢? 他說:他要建寺廟、他要做什麼善事。一般信徒都很 善良,這些人就是利用別人善良的心,來騙取財物, 滿足自己的私利。這就是「貪求利養,而不求法」。 外表看是修道者的樣子,事實上是為了名利。因為不


寶積經講記---114 花本錢,用不著什麼技術,把修道的衣服這麼一穿, 外邊善良的人就被矇騙了。 第二「貪求名稱,不求福德」。有些人沒有辦法跟人 家共住,又想偷懶,那怎麼辦呢?就到阿蘭若。阿蘭 若就是一個窮鄉僻壤的地方。一個人去深山海角苦修, 苦修的結果,慢慢就有名望了,一傳十、十傳百,人 家就說某某人在深山裡面苦修,所以感動許多人來供 養。這個是貪求名稱而不求福德,跟菩薩道剛剛好是 背道而馳。行菩薩道的人不會去執著孤僻的索隱行怪, 一個人獨修。這個對佛法來講不是好現象。 第三「貪求自樂,不救眾生以滅苦法」。有一種人來 出家修道,目的是做什麼呢?目的是自我生死的解脫, 煩惱的解脫,而不知道說如何來引導眾生走向善的光 明。只重視自己的生死煩惱,而不去重視眾生的生死 煩惱,這個以行菩薩道的人來講,是說不過去的。因 為眾生畢竟都是我們多生多劫來的父母兄弟姊妹,何 況眾生這麼虔誠來供養修道的人。 「貪求自樂,不救眾生以滅苦法」,就是對眾生的生 死煩惱、痛苦無動於衷,這跟菩提心是不相應的。一 個修道者必須為眾生來設法引導他智慧提升、福德提 升,不能單單為了個人的生死,急急忙忙的了了生死, 斷了煩惱,眾生的生死隨他去生死,這個是說不過去


寶積經講記---115 的。所以看起來是一副修道的樣子,但是跟菩薩道卻 是不相應。 第四「樂聚徒眾,不樂遠離」。有些修道者喜歡多收 門徒,越多徒子徒孫的,非常興旺,像世間的那種貪 戀執著。一個修道者如果廣聚門徒,以為這樣就是廣 度眾生的話,也不見得。 真正的菩薩是說,這些徒弟們來跟你出家,是修遠離 煩惱、遠離生死,而不是增長我們有這麼多的徒子徒 孫圍繞在身旁,不是這樣子的。一個修道者是真正的 為了眾生的解脫,而起大悲心來說法利益眾生,不是 為了滿足個人的私欲名利,這個是相差很大的。 我們講到這四類:第一類就是沒有按照佛法去修;第 二是孤僻在一個阿蘭若地方,跟世間無關了;第三種 是大興土木,建寺廟;第四種是廣聚門徒。這樣有的 時候就會變成相似菩薩,看起來是修道者,在建寺度 眾,而真實是生死無關、煩惱無關,不重法而重世俗 的這些建設,聚集一些徒眾,這樣子就是喪失了真實 菩薩的意義了。 ★ 復次,迦葉!菩薩有四真實菩薩。何謂為四?能信解 空,亦信業報。知一切法無有吾我,而於眾生起大悲 心。深樂涅槃,而遊生死。所做行施,皆為眾生,不


寶積經講記---116 求果報。迦葉!是為四種真實菩薩福德。 我們接著來看怎麼樣才是真實菩薩。 第一「能信解空,亦信業報」。在《中論》裡面就有 談到這個問題。佛陀說這個空法,是「為離一切見, 若復見有空,諸佛所不化」。我們眾生最大毛病都是 邊見。什麼叫邊見呢?說「有」,就執著它是實實在 在的有,是永遠不變的;說「空」就斷滅空,認為什 麼都沒有。眾生的毛病,不是執著「有」,就是執著 「無」。執著有,就不能解脫;執著空,更嚴重,什 麼因果業報、善惡都沒有價值了。 所以我們說:文字上講的空跟實際上的空是有一段距 離,內涵是不太相同的。文字上講的「空」是什麼都 沒有,空了;但是佛法裡面講到的空,是確實有它充 實的內容,不是沒有,而是形形色色的萬事萬物沒有 永遠不變的一個主體,沒有一個自性,是隨著種種的 因緣條件不斷在變化。 舉個例子來講。我們說《心經》最短了,兩百六十個 字,經上說「色即是空」,形形色色的本來面目就是 空無自性的,宇宙間萬事萬物都是在因緣聚散當中, 暫時的一個假相。比如說一棵樹木活生生的在山上, 叫做森林、叫做樹木,可是當人們需要的時候,把它 砍下來,那個時候不叫樹木了,叫做材料、木材,名


寶積經講記---117 稱改變了。然後把它鋸成一片一片,拼裝起來,那時 候又不叫做木材,叫做桌子了。這個桌子十年二十年、 五十年一百年以後腐爛了,腐爛的時候不是突然腐爛 的,每一分每一秒時時刻刻都是不斷的在變化中,經 過相當時間,它腐爛了,我們不要了。甚至有錢人用 了一兩年,覺得太舊了,不要了,扔掉到垃圾堆去。 雖然一切是空無自性,空無主體,卻是有它的因果業 報。這是真實菩薩的第一個條件。 第二「知一切法無有吾我,而於眾生起大悲心」。眾 生不了解空的道理,所以被萬象所迷惑,心被形形色 色(內在身心、外在世界)的一切迷惑了。這本來就沒有 一個永遠不變的主體,但是呈現在我們眼前的形形色 色、五顏六色,卻是讓眾生迷惑不已。眾生不知道 「空」,為了在石火電光中去獲得個人的利益,掌控 支配這種欲望,不惜犯下了滔天大禍,種下了三惡道 的因。 菩薩就是不忍眾生苦,雖然在六道當中,菩薩是以陪 公子讀書的心情來陪伴我們,因為菩薩知道一切法是 空性的,菩薩知道一切法無有實實在在主體,但是又 能夠於眾生起大悲心而去度化他。眾生是成就我們佛 道的恩惠者。假如說我們通達了諸法的空性,但是對 眾生又無動於衷,這個就喪失了佛菩薩救世的本懷。


寶積經講記---118 眾生沒有智慧,不了解空,被萬事萬物矇騙了,而去 造業起煩惱、造業受苦,都是冤枉的。所有這些眾生 都是我們多生多劫來的父母、兄弟姊妹、同學朋友, 我們怎麼忍心讓他們繼續迷迷糊糊的造業受苦呢?所 以一個真實菩薩是了解了一切法是空,但是這個悲心 是油然而生。 「知一切法無有吾我」,就是了解沒有一個永遠不變 的主體,但是,「而於眾生起大悲心」。這是真正的 菩薩了。 第三「深樂涅槃,而遊生死」。這就是講到我們信佛 學佛的人最終的目標就是涅槃。一般人以為涅槃就是 死亡了,事實上不是這樣子的。現在有什麼高僧大德 去世的時候,我們都會寫上「證大涅槃」。我們先來 了解一下什麼叫做涅槃。 涅槃,過去我們翻成「圓寂」。所有的煩惱寂「滅」 了,所有不好的斷除了,功德「圓」滿了,智慧生出 來了,沒有這個生死的問題,沒有煩惱的問題,煩惱 斷盡,生死了了,我們叫圓寂,寂滅了。 涅槃有好幾種:一個是有餘涅槃——證到涅槃境界的 人,他這個肉報身還是有老病死的苦惱。另一種是無 餘涅槃——這一生當中業報盡了,肉報體也盡了。 佛法這種無住涅槃,就是我們這裡所說的深樂涅槃。


寶積經講記---119 證到涅槃以後呢,留惑潤生,來廣度眾生,在這個生 死大海當中來度化眾生,就是無住涅槃。大乘所說的 無住涅槃,不是說了了生死,不再有生死,不是這個 意思;而是說雖然有生死,但是沒有生死的痛苦,所 以是深樂涅槃,而遊於生死。 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講。假設一個人身體很虛弱,風吹 雨打隨時都會感冒、咳嗽頭痛。但是一個身體健康的 人,不怕風吹、不怕雨打,甚至什麼日曬也不怕。眾 生沒有智慧、沒有福德,所以在生死大海當中頭出頭 沒,起惑、造業、受苦。菩薩有智慧有福德,在生死 大海當中,不但自己不會頭出頭沒,他事理清楚,有 智慧、有福德、有悲心,在生死大海當中來利益眾生, 來修福德。證到涅槃的這種智慧有了,但是菩薩因為 悲心,所以來陪我們這些眾生、這些公子,在生死大 海當中,生死好像遊戲了。 再舉個例子,比如說,不會游泳的人跳到水裡是很痛 苦的,會游泳的人跳到水裡是如魚得水,在水中能夠 救人。菩薩就像是這個會游泳的人。因為有這種智慧, 破除了我執我見,斷除了煩惱,不再有生死、煩惱的 問題,內心困惑、生死迷惘這些問題,都完全解決的 人,我們說證到涅槃了。破除了我執我見,有智慧、 有悲心,才是真正的菩薩。如果有智慧,斷了我執我


寶積經講記---120 見,但是對眾生的生死棄之不顧,那不是我們學菩薩 道的人所修的這種涅槃。 《華嚴經》裡面怎麼講呢?說這個生死好像是「如遊 園觀」,視生死、投胎轉世、輪迴好像是去參觀花園。 我們去參觀花園一定很高興很愉快,那菩薩來示現生 死,就好像我們去參觀漂亮的花園一樣。所以,生死 對菩薩來說就是一個機會。輪迴是美事——能夠參加 輪迴,是一件好的事情,因為能夠有生死的機會,才 有度化眾生的機會,才有培福德的機會。我們一般人 認為輪迴痛苦、生死像冤家,但是對一個修菩薩道的 人來講,輪迴是美事情,生死是機會。 一個人離開世間了,時間到了,眼睛一閉,呼吸停止, 我們世間的人叫做死亡、別世、逝世。離開人間,好 像是一個很悲哀的,走向一個渺渺茫茫的世界去了。 但是,佛法裡面怎麼講呢?叫做往生。我們造了這麼 多的業,這一生離開世間了,就像一個破破爛爛的房 子我們丟掉它不要了,再去換一個新的房子。我們所 造的善業,我們學習到的知識,我們所結到的善緣, 甚至我們所做的壞事,所講的壞話,這些善業、惡業 跟著我們又去轉生,投胎轉世,往生了。 所以佛教對這個死亡認為是一件好事。但是要善終, 必須要多造善業以後,我們就是以一個舊房子去換了


寶積經講記---121 一個新房子。 我相信每一個人不想永遠住在破爛的房子。這個身體 會老會病會死,就像一個破爛的房子,再怎麼保護、 再吃什麼補、再打什麼針,終究是會老病死。我們再 怎麼愛它、保養它,二十四小時照顧的這麼好,怕它 冷怕它熱,有冷氣有暖氣,睡覺要睡這個彈簧床..., 再怎麼保養,這個肉體終究送給我們的是老病死。 但是還沒有老病死之前,我們可以學習許許多多的知 識,學習許多的智慧,我們可以發悲心去利益眾生, 做義工、做善事,培養許許多多的福德。然後我們有 一天老病死了,我們乘著這個業力、乘著這個願力, 又去往生了,往生到善道、好的家庭、好的父母、好 的朋友,我們又從小 baby 來到這個人間了。 所以佛法對生死,它認為這是一個過程,死才能生, 生必然走向死亡,這是一個自然的過程。但是,因為 眾生總是執著某一個過程,希望它停留在一個點上, 所以會痛苦。 我們再舉一個例子來講。一棵樹開花了,花謝了,結 成果實。花謝了,我們痛苦嗎?不會,因為必須花謝 了才結成果實。果實成熟掉下來了,我們會悲哀嗎? 不會,因為果實成熟掉下來以後,才變成種子。種子 掉在泥土以後,種子變化了,開始抽芽、長芽了,種


寶積經講記---122 子沒有了,這個芽慢慢的長葉子,抽枝發芽了,芽也 不見了,變成樹枝樹葉。然後又開花、結果、果實掉 落、又變成種子、抽枝發芽... 花謝了,我們不說花死了,我們說花謝了,果實生出 來了。果實成熟了,掉下來了,它變成種子了;種子 變成芽、變成樹枝、然後長葉子,又重新開花。所以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我們的生命也是如此。我們之所以被生死困惑,就是 我們永遠想保留某一段過程,就像希望花永遠是花, 果實永遠是果實,這個說不過去。我們之所以痛苦煩 惱,就是深深的執著其中一段過程,希望它永遠不要 變化。因為錯誤的執著,也導致了生命的困惑。但是 證到涅槃的人了解這些過程,了解身心的無常,從無 常當中了解無我,這個生理的變化,我們也擋不了, 即使一個聖者佛陀來到這個世間,也是擋不了,也不 能夠違背這個大自然的法則。大自然的大法則就是什 麼呢?前因後果、主因助緣,不斷的在變化。 佛陀八十歲,要離開世間了,老病死照樣的,只是佛 陀的心境是平靜的、寧靜的、安祥的,預知死至,幾 個月前就說「我要走了,你們有問題的趕快問,否則 沒機會了。」所以叫阿難尊者把吉祥草鋪好地,再為 弟子們說了《遺教經》,就這麼很安祥的,時間到了


寶積經講記---123 就走了。為什麼呢?跟法相應,了解諸法的空性,隨 順空性了。 我們眾生就是不了解諸法的空性,沒有智慧;沒有智 慧就是沒有涅槃,就對生死莫可奈何。每一生每一世 我們都交了寶貴的學費,什麼學費呢?叫做生命。每 一生每一世都交了一個生命,而又不了解生命,繼續 的迷糊下去,這是很可惜的。所以我們此生此世不要 再白交這個學費了,我們要利用這個生死,了解生死, 了生死而不被生死所迷惑,那就是要證涅槃。 所以,涅槃是我們信佛學佛的人一個最重要的目標。 簡單的就是說,要有智慧,破除我執我見,生死自在, 煩惱自在了。 作為一個真實菩薩,是深樂涅槃而遊於生死,生死好 像是遊戲。在我們眾生看生離死別,那真的是哀傷莫 已;但是佛菩薩看這是一個自然的現象。眾生不了解 每一生每一世都是這種生離死別,這種錐心之痛不斷 的重演,但是又不能覺悟生死的真相,你看這個多麼 愚癡啊! 這是講到真實菩薩證到涅槃,但是不進入涅槃,叫做 無住涅槃。在無限的生死當中大顯身手,為眾生拋頭 顱灑熱血,為眾生而修學善法,來利益眾生,這就是 真實菩薩的作為。


寶積經講記---124 第四「所作行施,皆為眾生,不求果報」。每一個人 都有每一個人的理想、個人的抱負、興趣、專長。總 之,每一個人都有他生命的目標。有些人希望能夠身 體健康,充滿著知識,然後找到一個好的職務,收入 豐富,然後有嬌妻美妾,有聰明的子女。我們不說對 或者是不對,好或者是不好,每一個人都有他生命的 一種座標、理想抱負,我們都是為了這一個抱負而認 真去努力奮鬥,這會使我們感受到生命的價值意義。 那我們請問,佛菩薩來到這個世間,他的目的是做什 麼?他求什麼? 佛菩薩所作所為,「皆為眾生,不求果報」,跟我們 凡夫所希望的大不相同。我們所作所為都跟「我」有 關係——我的名利、我的權位、我能支配的、我能利 用的、我能享受的;我們凡夫所想的一切一切都是跟 「我」有關。佛菩薩呢,跟「我」無關,而是跟眾生 有關;這個就是凡夫俗子跟佛菩薩的差別。 從這個地方我們就了解我們是不是菩薩啊!如果我們 所作所為,十分當中有一分兩分為眾生就很不錯了; 如果是有五分六分,那就更了不起了;如果我們所作 所為有七分八分真的是為利益眾生,剩下一兩分只是 維持家計,那真是大菩薩了。佛菩薩是千分、萬分都 是為了眾生。由這個地方了解自己修行的功力——我


寶積經講記---125 們的存心是為眾生?還是為自己?如果是有一點點為 自己的話,那跟菩薩的距離就越來越遠了;如果是真 正的為了眾生的時候,就不會去計較說度眾生好苦喔, 不會有這個念頭了。 有些信徒就說:「師父!我們在賺錢,很難學佛。」 賺錢不是為了自己嗎?有家庭的人的確是如此。但是 佛菩薩告訴我們,作為一個在家信徒,賺錢是正常的, 不賺錢是不正常的。因為你賺錢,你可以去養父母、 妻子兒女,給他們受教育、給他們溫飽、給他們生活 舒適,這也算是布施。如果我們的收入把它分成四等 份,一份來維持生活,一份繼續投資,一份來儲蓄, 一份來做一些公益事業,這也是在家當中修菩薩道了, 也是稱為菩薩。 我們不要以為說,菩薩就是供在佛桌上的觀世音菩薩、 地藏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才叫做菩薩。事實 上,我們許許多多在家的菩薩,一方面賺取了社會的 利潤,一方面他服務這個社會,從事士農工商種種的 工作來利益眾生,這個也是算布施。布施你的知識, 布施你的體力,布施你的精神,守住你的崗位,讓這 個社會能夠運作得很圓滿。 因為我們服務眾生,所以社會給我們一份薪水,這一 份的薪水就可以養家活口,可以維持家計,可以儲蓄,


寶積經講記---126 甚至可以繼續投資,然後再抽出一部分來布施,來做 救濟的工作,對弱勢團體的關懷。 真實的菩薩,簡單的說,必須要有空的智慧,有實際 慈悲的行為,這兩個結合在一起,那每一個人都可以 成為真實的菩薩。不管有家庭沒家庭、出家或在家, 只要是所作所為皆為眾生,不求個人私欲的這種果報, 皆是行菩薩道,就是真實的菩薩。如果有絲毫為了個 人的名利、個人的享受、個人的支配欲,那這個跟菩 薩道就相違背了。 所以佛陀就總結的說了「是為四種真實菩薩福德」, 這裡很值得我們注意的就是真實菩薩再加上兩個字 「福德」。我們說「皈依佛兩足尊」,為什麼要皈依 佛呢?因為佛的智慧跟福德圓滿了。「兩足尊」就是 智慧與福德兩種都圓滿了;還有一個意思是,以兩隻 腳走路的當中,人是最尊貴的,而在人的當中最尊貴 的,就稱為兩足尊。 這是講到了四類真實菩薩。一個真實的菩薩,能夠信 解空又信解業報,也就是說不去執著萬法空,而又能 夠起大悲心來度眾生;知一切法是無我,又能夠於眾 生起大悲心。不會因為一切空而認為人生沒有意義, 反而是因為一切是空,所以一切可以改變。再不好的 人,只要給他一個因緣、一個機會,他就變成好的。


寶積經講記---127 所以永遠不會失望,永遠抱著一顆永不失望的信心來 度化眾生。 眾生要到哪裡去度呢?在生死大海當中來度。要有什 麼本事呢?就是要證悟涅槃的智慧。所以說深樂涅槃 而遊生死。然後度化眾生不是為了個人的利益,所作 所為皆為眾生,不忍眾生的痛苦。眾生沒有智慧,所 以在生死大海當中頭出頭沒,很可憐。菩薩是必須在 這個輪迴生死當中來拯救眾生,這個就是真實菩薩的 本來面目了。 我們看這個佛像,你看所有的菩薩頭髮留得長長的, 衣服穿得漂漂亮亮的,然後稍微有點胖,但是這個胖 不是一般的傻胖,是真正的那種福相。菩薩相一定是 這種很有福德的。但是羅漢相就不同了。我們看到寺 廟裡面的羅漢相,瘦瘦巴巴的,眼睛凸凸大大的,千 奇百怪的。 從行相來看,菩薩是修兩個學分:一個是智慧的學分, 一個是悲心福德的學分。這兩個圓滿了,稱為佛;還 沒有圓滿,稱為菩薩。菩薩再去分初地、二地、三地... 到十地菩薩。十地菩薩前另外還有十住、十行、十迴 向、四加行等位子;這個都是講到菩薩的福德智慧這 兩個學分圓滿不圓滿,分很多等級。 這個地方講到四種真實菩薩福德,特別去提這個福德,


寶積經講記---128 就是讓我們了解到,我們信佛學佛的人,對於我們的 社會、家庭、鄰居不能冷漠,好像一切與我無關,這 樣就錯了。我們必須覺得宇宙的事就是我個人身心的 事;我個人身心的事也就是眾生的事,也就是宇宙的 事。宇宙即我,我即宇宙;我為人人,人人為我;這 個是菩薩道所應做的事情。


寶積經講記---129

第二節、正行勝利 之一、得大藏 復次,迦葉!菩薩有四大藏。何謂為四?若有菩薩值 遇諸佛;能聞六波羅蜜及其義解;以無礙心視說法者; 樂遠離行,心無懈怠。迦葉!是為菩薩有四大藏。 接著我們要講的是正行勝利。就是說菩薩修這種正行 以後,得到了哪些有意義的事情?第一個好處是得大 藏。「藏」,就是好像一個倉庫,有無盡無盡的寶在 裡邊。講到寶藏,一般人認為的寶藏就是金銀珠寶。 對一個信佛學佛的人來說,什麼是寶藏? 第一「若有菩薩值遇諸佛」:因為按照佛菩薩所開示 的方法去修去學,生生世世到處都能夠逢遇到佛,每 一生每一世都能夠見佛,然後聽聞佛法,也能夠去修 供養,也按照佛陀所說的方法來修行,所以就用不著 去擔心會墮落。你看,這個有多大的福德善根! 就是說,我們按照佛陀開示的戒定慧、六波羅蜜、三 十七道品、八正道來修,然後發菩提心來利益眾生的 話,有這個悲心、有這個願力、有這個智慧,很自自 然然的生生世世都能夠見佛聞法,然後去修正行。這 是多麼大的善根,多麼深厚的福德啊!這是第一個寶


寶積經講記---130 藏,而不是我們世間人這個金銀珠寶寶藏。 世間的人沒有智慧,金銀寶藏說不定反成為禍害。算 命學怎麼寫?叫做「財多傷身」。舉個例子來講吧。 這是發生在最近。美國有一對夫妻異想天開的,五年 前就用三萬元美金去買樂透,三萬美金投資下去,真 的被他中到樂透獎了。扣掉所得以後,算一算,現金 領起來大約等於我們台幣十二億。這個丈夫比較強勢, 他就拿了七億(以台幣來計算),太太就拿了五億。 這麼大的數目金錢,夫妻異想天開,就說了:你走你 的陽關道,我走我的獨木橋,我們這一生當中,從此 你用不著管我,我也用不著理你,你愛過什麼生活, 你也可以過一輩子了。太太也這麼想,丈夫也這麼想, 就分手了。 結果很不幸的是,他們有了錢,可是沒有智慧、沒有 悲心,就吃喝唱跳、吃喝唱跳,染上了毒癮,然後跟 人家打架惹事生非。有錢了,都是會這樣作怪了。結 果五年後,今年兩夫妻死了。錢是怎麼花的?去吃喝 唱跳、吃嗎啡毒品,交到壞朋友,到處炫燿虛榮,就 這樣子一天到晚惹事生非的。 所以,我們眾生沒有智慧、沒有悲心,真的是很可憐 很可憐!如果我們有善知識、佛菩薩來引導我們走向 善的光明的,那你錢越多越好,你可以去布施、去做


寶積經講記---131 善事,你絕對不會說為個人的享受來吃喝唱跳過日子, 我們會愛惜我們所有的一切精神、體力、物質,我們 會惜福惜緣,「未成佛道,先結人緣」,去廣結善緣。 一個人有錢卻沒有智慧、沒有悲心,算命學叫「有財 無庫」,得到這個財,但是藏不住;不但藏不住,而 且是財多傷身,因為沒有悲心沒有智慧。 菩薩就不同了,因為有悲心有智慧,生生世世自然就 能夠義氣相投的,每一生每一世就有這個機緣來見佛 聞法、來利益眾生,繼續的培養福德智慧。所以這是 一種善性的循環。因為有悲心有智慧,所以自然就能 夠遇到佛;見佛聞法以後,又培養了智慧悲心,讓這 個悲心智慧越滾越大,利上滾利了。 眾生因為缺乏悲心、缺乏智慧,有點福報就開始造惡 業,造了惡業就墮落窮困;窮困的時候,人窮志不窮, 又開始奮鬥;然後奮鬥以後,有錢了,又開始享受。 貧窮就努力;努力變成有錢;有錢又造業又受困;這 是眾生的惡性循環。 如果我們按照佛菩薩告訴我們,布施、持戒、忍辱、 精進、禪定、智慧、發菩提心關懷眾生這麼學的話, 就能夠生生世世有這麼一個機會讓我們見佛聞法,為 什麼?這叫等流作用。比如說這個車子時速一百公里 的話,你突然不加油,這個車子還是往前衝。我們生


寶積經講記---132 生世世有這一種信佛學佛、利益眾生這個念頭,很自 然的,他就有一種力量繼續會見佛聞法。所以第一個 寶藏就是能夠值遇諸佛。 第二「能聞六波羅蜜及其義解」:我們見到佛,聽聞 佛法,佛自然就會為我們開示提升生命的方法,讓生 命得到昇華淨化的方法。這六種方法是什麼呢?就是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這六種波羅蜜。 每一生每一世我們聽聞以後,很自然的就會樂於接受, 然後去修去實踐,就不斷培養悲心、智慧、福德,就 不會墮落了。 我們聽聞了六波羅蜜,了解它的義理,非這樣做不可, 那個叫做勝解,殊勝的理解。在殊勝的理解當中,產 生了一種信仰,產生了一種力量,很自然的就會去布 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我們繼續修這 個六個學分的話,我們的悲心、我們的福德、菩提心 就慢慢的增長,就不要去考慮說我怎麼墮落了。 我們來檢討一下子,佛為什麼說這個六個法門?不多 說第七法門、第八個法門呢?它有道理的。第一個是 講布施,而且布施為什麼放在持戒的前面?這是值得 我們研究的一個問題。因為適應眾生的這種根性,如 果你說一信佛學佛就要持戒,這個不能做、那這個不 能做,眾生一聽,就不想了。我們眾生如果告訴他說,


寶積經講記---133 你布施,來世會大富大貴,來生會很好,你的生活衣 食豐裕,眾生聽起來,好啊!我要修,我要修道,我 先去做一些善事。 拿錢去布施救濟貧窮,這個對眾生來講,他覺得這個 比較好做。你說一下子要他持戒,生活很嚴謹,眾生 一聽,不想信佛不想學佛了。所以佛菩薩佛講六度的 時候,先講布施。布施可以大福報,甚至布施可以生 天,可以得到衣食豐足,結善緣。這是布施擺在最先 的理由。 但是,會布施就好了嗎?佛陀說:最重要的是要保住 人身,人的身體比什麼都好,人的身是一寶器。那怎 麼去保住這個身體呢?就是持戒。持戒,不殺生、不 偷盜、不邪婬、不妄語、不飲酒,五戒十善讓眾生能 夠保住人身。眾生聽到這個,可以,這很重要,不是 一定要出家,所以就持這個五戒了。 能夠布施、能夠持戒,可是眾生老是會跟我們搗蛋, 我們好心,有的時候還會被人家誤解,以為我們有什 麼企圖;我們想做善事,有時候有許多障礙,所以必 須修忍辱。忍辱,不是說阿 Q,什麼事情就是躲避不 見,眼不見為淨,不是這個意思。佛法裡面講的忍辱, 是說能夠解決問題,那才是忍辱。能夠化解問題,問 題來了能夠雙贏,能夠用智慧來解決,不起衝突,這


寶積經講記---134 個才是真正的忍辱。一般人講的忍辱是,別人罵我們, 我們躲起來,我們也不要爭辯。錯了!該說話的時候, 和顏悅色的解釋清楚,透過溝通讓對方了解,不要產 生誤解。 所以,解決問題才是忍辱,如果不能解決問題,一味 的只是這麼躲躲藏藏,這不叫忍辱,這是折磨自己。 因為你有一個被侮辱的我、有一個侮辱我的人,能、 所不忘,所以忍氣吞聲,最後是生病了;一生病以後, 這個報復心就產生,冤結心產生了;這個不叫忍辱。 我們布施、持戒、忍辱還不夠,還要精進、努力精進, 所以精進擺在禪定的面前。我們之所以懶懶散散,就 是這個心很亂,這心一亂就沒有辦法做事了,但是, 我們要修禪定,就必須持續不斷的,每天固定的時間、 固定的地點,專心的去修禪定的功夫。有禪定的功夫, 就知道眾生根器千差萬別,該說什麼法門,清清楚楚 的;如果沒有禪定的話,就不能分辨眾生的根機,什 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假如我們修禪定,修了十天八天、一年兩年,突然間 我們不修,懶了,過去所修的禪定功夫全部會退光光。 但是,如果我們做了布施,一件事情做了就做了,功 德就存在了,除非你去享受,這個福報就沒有了。所 以布施是做一件算一件,並不會說我今天不布施,昨


寶積經講記---135 天布施的功德就沒有了。所以禪定之前必須要有精進, 有了精進,禪定才修得成。修禪定的目的不是為了神 通,是為了什麼?智慧。因為在定心當中,去觀察身 心的無常無我,才能引發無我的智慧。 所以,佛陀講六波羅蜜,有他的次第。這也是提升我 們生命的六種必修學分,這六種擴充起來,就是無量 無邊的六度萬行。我們信佛學佛的人能夠聽聞六波羅 蜜,這是很大的福氣! 第三「以無礙心視說法者」:佛菩薩來娑婆世界攝化 眾生,我們眾生是以音聲來做佛事,娑婆世界眾生是 耳根最聰利了,所以佛菩薩的道理直接就是透過語言 文字來讓我們理解。「娑婆真教體,清淨在音聞」, 也就是說這個娑婆世界眾生的耳根特別的利。 我們來可以比較一下子,我們的眼睛如果是隔一個牆 或隔一張紙,就看不到對方了,可是,我們在睡覺的 時候,有人出聲音、隔壁有聲音,我們睡不著覺了。 聲音影響我們比較大。耳根跟眼睛比較起來,一個有 一千二百功,一個是八百功。也就是說,聲音是最直 接讓我們了解義理的一個方法。 有句話說「與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聽善知識開 示道理,一個小時下來,比我們自己讀書十個小時, 甚至我們讀幾年都不了解的,一席話下來,我們能夠


寶積經講記---136 把這些疑惑都解決了。 所以這個娑婆世界是以音聲作佛事。佛菩薩來到這個 世間,就是說種種的法,眾生可以理解的法,來攝化 眾生。所謂「菩薩當於五明中求」,這五明當中,除 了內明以外,就是因明(一種辯論邏輯),還有聲明(通 達種種的語言),然後醫方明、工巧明,菩薩必須通達 這種種的醫學、科技、邏輯、辯論、語言、內明。所 以,一個修學菩薩道的修道者,必須通種種的語言, 才能去表達這種思想觀念,讓眾生來分享、認識、了 解佛陀的智慧以及修行的方法。 我們按照佛陀所開示的戒定慧、六波羅蜜去修學,我 們就能夠以無礙心來視說法者,就是佛菩薩對我們所 說的法,我們都能夠隨順,而沒有成見、沒有隔礙、 沒有異想,這樣才能夠隨順師意,才能夠如理思惟大 乘法義,成就大乘,思所成慧。 講到智慧,有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聞、 思、修。我們自己能夠看經典,這是聞慧;聽別人演 講,這是聞慧。聽得懂別人演講還不夠,要進一步的 去思惟,那就變成思所成慧了。思所成慧成就的時候, 必定會嚴持淨戒,戒成就。聞慧成就的時候,是信成 就,信智一如,所相信的可以用智慧來證明。修所成 慧,就是斷煩惱。


寶積經講記---137 我們一般人讀了許多的佛經,了解許多的道理,可是 煩惱還是煩惱,因為這是聞所成慧。如果更近一步的 話,是思所成慧;經過如理思惟,然後嚴持淨戒,戒 成就了,我們說聞慧、思慧成就了。如果能夠把煩惱 斷除了,就是思慧、修慧成就了。 我們依佛法的戒定慧,修聞思修,對身心世界的無常 無我的殊勝理解,自然跟說法者就沒有什麼隔礙。說 法者所說的,也就是說身心世界的無常無我,性空如 幻,而又因果業報不失。這樣子就是能夠成就大乘佛 法所說的思所成慧;這是第三個寶藏:以無礙心視說 法者。 第四「樂遠離行,心無懈怠」:我們之所以聽經聞法, 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樂遠離行、心無懈怠。 也就是說,我們眾生就像那個蒼蠅貪著食物,只要有 一點腥羶東西,一大堆蒼蠅就聚集在一起。社會上也 是如此,有一點名利,大家就聚集在一起,你搶我奪 的。我們信佛學佛的人了解到人生不是僅僅衣食的溫 飽,如果是單單衣食溫飽,那跟動物沒有什麼差別。 我們人還會去想到生命觀、價值觀,人生的意義價值 是什麼,所以不會去貪求名利。畢竟我們一生當中, 吃的、穿的、用的的確是非常有限,不要去替別人保 管這麼多這一生當中吃不到、用不到、穿不到的東西,


寶積經講記---138 然後不擇手段去做一些不好的事情,造了許許多多的 業力。 所以修學菩薩道的人叫做修遠離行,遠離這種五塵六 欲。而不是說我們不吃不喝不睡,不是這樣子的。因 為五塵六欲是長養我們的色身、維持生命的條件,沒 有這個衣食住行,生命會死亡。同樣的吃,同樣這麼 過日子,一個聖者吃,只是維持生命,而去做些有意 義的工作,但是凡夫吃是為了什麼呢?最主要是為了 享受,為了維持生命又能夠繼續的享受。所以,同樣 的吃,同樣的過日子,有些人是為了吃而過日子,有 些人是為了工作而維持生命的一個條件而已,這想法 是不同的。 有一次,有人去問蘇格拉底。他說:「蘇格拉底,你 是一個偉大的哲學家,你要不要吃飯?你要不要大小 便啊?」 蘇格拉底說:「有啊!我每天一樣吃,也是要大小便 啊。」 「那你活著跟我們沒什麼差別!」 蘇格拉底說:「我活著不是為了吃,而你活著是為了 吃。您活著是為了吃更多、享受更多,而我吃是為了 能夠活著,去做一些有意義的工作。」一個是吃,為 了活;一個是活,為了吃。大不相同。


寶積經講記---139 菩薩來修學這些善法,不是為了有福報、能夠享受更 多的五塵六欲,不是的。他聽聞佛菩薩的道理,就是 能夠遠離這些耗掉我們生命能量的、追求我們一生一 世享受不到的這些名利,放棄它,所以叫做遠離行— —遠離這些種種境界的束縛。而我們世間的人所追求 的,就是許許多多的五塵六欲,來滿足我們的願望, 所以一輩子都是做這個妄念的奴隸、欲望的奴隸,叫 做欲奴。 所以,修道並不是說我們不吃不喝不睡,最基本的條 件衣食住行溫飽還是要有;如果不能溫飽的話,那就 死亡了。但是,我們又不能把整個生命為了追求溫飽、 更好的享受而去盲目的追尋,那真的是很不值得。維 持了溫飽,要能夠去思考利益眾生的種種的工作。所 以同樣的活,層次卻是不同的。 菩薩因為生生世世發這個大悲願,所以聽聞佛法,能 夠遠離這種五塵六欲的束縛,心能夠解脫自在,不會 跟煩惱作伴,這個是真正的遠離。


寶積經講記---140

之二、過魔事 復次,迦葉!菩薩有四法,能過魔事。何謂為四?常 不捨離菩提之心。於諸眾生心無恚礙。覺諸知見。心 不輕賤一切眾生。迦葉!是為菩薩四法能過魔事。 我們有了智慧的寶庫,就能夠超過障礙我們修道的這 些魔事。這個「魔」跟我們一般人想像青面獠牙的魔、 或者是奇奇怪怪的魔,意思不太相同。我們講「魔」, 就是會障礙我們的身心,障礙我們求智慧,障礙我們 成佛成聖成賢,障礙我們身心的智慧、福德,通通稱 為魔。 魔怎麼來?魔因境有。魔,是因為有一種境界出現了, 這個境界我們產生恐懼或者是產生執著,那我們說 「著魔」了。我們對任何一種境界產生了恐懼,或者 產生了貪戀執著,一個是向心力,一個是離心力;向 心力是貪愛,離心力是瞋恨排斥。我們的心在離心力 與向心力這兩股漩渦當中,就不得自在了。 魔,也就是說,我們這一顆心被這個境界弄得渾身不 自在,自己不能控制了。 我想舉一個例子來講。比如說說我們想讀書,可是眼 皮很重,總是想睡覺,這個叫睡魔。同樣的你想睡我 想睡,可是我提起勁來,用冷水洗洗臉,站起來走一


寶積經講記---141 走,因為生命有限,一天又要過去了,「是日已過, 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當勤精進,如救頭 燃。」這個精進心一起來的時候,睡魔被我打倒了。 但是如果你想,我多睡一點,身體才會健康,然後多 睡一點養養神,自己就跟睡魔混在一起,被睡魔打敗 了。 我們經常會碰到的魔,簡單的講,叫做懈怠魔,隨時 都會在我們的身邊。內心裡面那種掙扎,要讀書還是 要睡覺?這是一個掙扎。早上鬧鐘響了,你要起床還 是再繼續再睡?這個就是跟魔在鬥法。如果有精進心 的話,鬧鐘響就起來了,變成一種自然的反應。如果 沒有精進心的話,再睡一下子吧!這是魔戰贏了,我 們戰輸了。所以圍繞我們身邊的一種魔,叫做懈怠魔 或者是放逸魔。 還有煩惱魔,內心的煩惱、內心的衝動不能克制。還 有一種是死魔,壯志未酬身先死,有一種願望、希望、 企圖心還沒有實現就死了。還有病魔,病一來的時候, 什麼事都不能完成了,躺在床上打針吃藥是很痛苦。 另外還有五陰魔。五陰魔是什麼呢?就是我們這個肉 報身,如果你讓它吃好睡好,結果是飽暖思淫欲;可 是你對它不好,營養不良、睡眠不足、運動不足,它 又生病了。所以這個肉體要適度的給它營養,適度的


寶積經講記---142 給它運動,然後不要放縱它也不要過分的利用它,過 分的利用它會勞累死了、會生病。但是你過份的去放 縱它,它又產生許多毛病出來了。舉個例子來講。我 們現在人吃的好,營養多,肥肥胖胖的,又不運動, 高血壓、心臟病什麼都來了,這個身體帶給我們苦惱 了。一旦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風濕、痛風,一 天到晚打針吃藥。 五陰魔,色、受、想、行、識這五陰組合的身心,照 顧得太好會生病,不照顧它也會生病,所以就五蘊熾 盛苦。有了這一個身心,多多少少要為它而付出很多 的代價。像一部車子,你照顧好,它就幫你載人載貨, 省時省力;你不照顧它,半路拋錨的話,那可麻煩了。 我們肉體也是這樣子,它本身就是要善於去照顧它, 不可以放縱它,也不可以過份的勞累。 所以,魔分很多種,有病魔、死魔、五陰魔、還有煩 惱魔。無緣無故內心裡面就是安不下來,無緣無故就 是喜歡突發脾氣,沒有人理你自己覺得無聊,單獨一 個人又無聊,又要找人聊了;這是煩惱魔。還有一種 是什麼呢?就是天魔。天魔我們碰不到的,我們還沒 有資格。你將要成佛又成道了,那一剎那的時候天魔 出現了。 這是講到「魔」的意思。魔就是一種障礙,障礙我們


寶積經講記---143 進步的一切就是魔。你想讀書,有朋友來約你說「我 們一起唱歌跳舞,不要讀了,讀這麼多做什麼呢?」 這個就是魔,魔現前了,找你吃喝唱跳的,讓你墮落 的,使你賭博抽煙喝酒,種種會傷害我們身心的,這 個都是魔。我們社會上的人不了解這個魔隨時在身邊, 隨時都受到傷害,跟魔在一起而不知道是魔,那就麻 煩了。 當我們有菩薩的正行——有悲心、有願力、有智慧, 我們就能夠超過四種魔。 第一「常不捨離菩提之心」。《金剛經》裡面,須菩 提就代我們問這個問題:「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 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因 為我們眾生擁有一顆散亂不安不定的心,一下想好事 一下子又想壞事,一下想精進一下想懈怠,這個心很 散亂的,不能安住在這個菩提心,所以佛才講出《金 剛經》,怎麼樣安住菩提心,怎麼樣行菩薩道的道理。 這個地方講,我們這個心如果能安住在菩提心,當然 就不會去做這些沒有意義的事情了。我們起心動念如 果是跟菩提心相應的話,我們所作所為、身口意三業 都是行菩薩道,跟菩提心相應,都能夠利益自己身心, 也利益眾生的身心。


寶積經講記---144 所以在菩薩戒裡邊,其中一條根本大戒就是:「忘失 菩提心,修一切善法,皆是魔業」。我們受菩薩戒的 人如果忘失了菩提心,眾生難度難化,我們放棄了, 我們放棄而不願意去理眾生了,這個叫做犯大戒、根 本大戒。當然殺盜婬妄這個也是根本大戒。忘失菩提 心——不發心成佛、不發心度眾生、不願意理眾生了, 這叫做捨離菩提之心。 菩薩按照前面所說的方法,去隨順六波羅蜜、三增上 學、戒定慧,就能夠生生世世安住在菩提心上,不會 退墮,「忘失菩提心」這件魔事就可以超過了。 第二「於諸眾生心無恚礙」。在我們眾生的內心深處 有三毒,一個是無明,一個是瞋恨,一個是貪戀、貪 愛、貪心。貪、瞋、痴。貪跟瞋從哪裡來的呢?從愚 痴來的。我們講的愚痴不是很笨、什麼都不懂,不是 這個意思。愚癡就是一種邪知邪見。 邪知邪見——不正確的觀念,不正確的見解,對身心 世界有某一種錯覺。因為這種錯覺,產生了執著,導 致我們行為失常,傷害自己、傷害眾生,就是瞋恨跟 貪愛。有了非分的貪愛,有了瞋恨、打擊、報復、忌 妒的心態,這個全部都會障礙我們的身心,也障礙眾 生的身心,所以也叫做「恚礙」。恚礙就包括了貪愛、 瞋恨所產生的障礙。


寶積經講記---145 如果發菩提心、有大悲心、有智慧、又能夠修六波羅 蜜,自然就是對眾生心無恚礙,沒有什麼隔礙、障礙 了,這就是超過了貪愛、瞋恚、無明的這個障礙魔事。 我們眾生內心當中具足了貪愛瞋恚這些毒素,所以經 常我們會遇到一種境界現前的時候,這個貪愛瞋恚就 馬上發作出來。這個地方提供各位對治貪愛瞋恨一個 簡單的方法,也是保持正知正念的一個方法:就是時 時刻刻把我們的心跟呼吸結合在一起。當心跟呼吸結 合在一起的時候,暫時可以讓貪愛瞋恨的心暫時熄滅 下來。我說的是暫時;還沒有開智慧的時候,暫時讓 它熄滅下來,這個是不錯了。 我們舉個例子來講。比如說我們發脾氣的時候,呼吸 很快很短促,甚至會停止呼吸,因為呼吸就是我們內 心的一面鏡子。氣不足,就容易爆發脾氣。所以我們 可以練習深呼吸,很細很長的深呼吸,一天做個幾次, 讓自己的氣安下來。 一個很簡單的方法,早上早一點起來,五點半到六點 半之間,面對東方太陽出來的地方,就是作擴胸運動, 兩個手舉高擴胸吸氣,然後彎腰吐氣。站起來吸氣, 手往上舉,擴胸吸氣;再彎腰吐氣。早上只做二十一 次,大概五分鐘到十分鐘。因為早上五點半到六點半 是天地的精華時段,這樣把這個陽剛之氣吸足了,頭


寶積經講記---146 腦清醒,做事情比較平穩。這是一個最簡單、最實用 的方法。 我們講「人生就是一口氣」,這一口氣要把它調好, 很平穩的,肺活量夠,氣很足,氣很深沉,遇到事情 的時候,趕緊的去注意呼吸,讓自己深深的呼吸,把 氣調息,這樣子的話比較不容易發脾氣。 這一生當中,不要說我修行修到開悟成佛,不要講這 麼大話,但是我們最起碼要修的一個、必須成就的, 就是絕對不發脾氣。脾氣來,福氣就跑了。常常發脾 氣的人就沒有福氣。然後脾氣來的時候,身體會容易 生病,家庭就失和,事業就不順了。如果一個人心平 氣和,和氣就生財;一個人若是賭氣的話,那可麻煩 了,生病、失財什麼都來。所以我們這一生當中,不 要講什麼斷無明、斷見惑、斷思惑,這個是太大了; 而且我們這個不花錢,只是一個精神上的修養,一個 觀念的轉變,因為態度轉變,生命的高度就增高了。 我們信佛學佛的人大而化之的,遇到什麼事情絕對是 心平氣和的,去面對去處理。我常常說:要處理事情 之前,先調理心情。就像這個磅秤,我們要磅秤的時 候要先歸零,偏一邊的話秤起來就不準,如果歸零的 話,秤多少就是多少。我們要面對事情的時候也是這 個樣子,先把心平靜下來,不是貪愛也不是瞋恨,在


寶積經講記---147 一個平靜的、平穩的、衡的狀態的時候,才能清楚的 了解事理,然後正確的判斷,準確的處理。 所以,處理事情以前,先打理心情。否則,憤怒會讓 我們失去了理智,失去辯才,明明該講的話我們不講, 不該講的話講了。為什麼?失去了理智。在憤怒當中 的行為是很可怕的,語言也是更容易傷害人的,所以 這是很大很大的障礙。 我們修菩薩道的人有悲心、有智慧、有菩提心,就能 夠超越過恚礙這個魔事。「恚」就是瞋恚、瞋恨。對 眾生的身心加以傷害、忌妒、排斥,這個都是瞋恚的 一種表現。因為有戒定慧、六波羅蜜,所以能夠越過 這一個障礙,於諸眾生心無恚礙。 第三是「覺諸知見」。我們常常覺得存在的一切是永 恆的、永遠不變的,有一個我、永恆不變的我,這個 叫做邪知邪見。而修道的人絕對不會在身心世界任何 一法上,去執著單一的、永恆的、主觀的自我,因為 這些都是邪見。 「常樂我淨」——無常計常,非樂計樂,無我計我, 非淨計淨,這是眾生的顛倒。我們眾生就是顛倒,不 是永恆的以為是永恆,不是清淨的以為是清淨,沒有 一個主觀的我以為有一個我,沒有一個快樂的認為有 實在的快樂;這個叫顛倒。我們有了「常樂我淨」這


寶積經講記---148 種顛倒,就會產生許許多多的業障煩惱而受苦。這種 顛倒也就是一種知見、一種想法、一種態度。如果我 們有戒定慧、六波羅蜜,有智慧、有悲心,我們就能 夠察覺種種的執著知見,察覺了它,就越過這個魔事 了。 我們一般修道,常常不知不覺當中落入了外道的知見 而不知道。舉個例子來講。有些人修一修,全身會發 動,靈動了;不但靈動,還執著有一個靈魂會出竅, 從頂門跑出來,是幾吋幾吋的小嬰兒,這個就是我的 靈、永恆不變的靈。這個靈跑出來以後,到十方世界 去看奇奇怪怪的境界,然後要把它收回來的時候,這 個嬰靈也回來了。這個就是執著內心當中有一個永恆 不變的一個主體,一般講「靈魂出竅」,這是修成外 道了,變成外道了而暫時不知道,還得意洋洋的,這 個已經是著魔了。 執著我內心身中有一個靈、永恆不變的靈,那就是執 著「常」,這種執著不能開智慧。而佛法,就是在我 們的身心當中,了解證悟它的無常無我,然後捨離了 一切的執著。「慈眼視眾生,悲心度有情,喜聞無上 法,捨盡道方成」。 可是我們又捨不掉這個禪定的樂,捨不掉禪定當中所 見到的種種的境界,捨一執一了。捨掉外面的五欲,


寶積經講記---149 卻又執著內心世界常樂我淨的這種境界,這叫做「捨 一執一」,捨掉一邊又執著另一邊,只是執著的是內 心這種境界。 所以我們剛才講什麼叫做魔,魔因境有,境從心生。 魔是因為有一個境界,我不了解這個境界,我去執著 了,那就叫做著魔。境界從哪裡來呢?從心產生出來 的。所有的境都是我的內心有所求,它就變化出這種 境界出來滿足你所求,但是你不了解,而被這個境界 矇騙了,產生執著;產生執著以後,魔就趁這一個執 著來進入我們的身心,那叫做著魔。 所以,魔因境有,境從心生,這一切境都是我內心的 一種展現,是我內心的欲求才產生這些境界。自己變 現這些境界,然後自己貪戀、自己去執著,又傷害自 己,這個就是我們眾生的無明了。 第四個「心不輕賤一切眾生」。這個就是《法華經》 裡面所說的:常不輕菩薩。常不輕菩薩遇到人就說: 我不敢輕慢汝等,眾生皆應作佛。常不輕菩薩見到所 有眾生,他都跟眾生頂禮,還一面說:我不敢輕慢你, 你們將來會成佛,所以我先在這邊跟你頂禮。 有些眾生說:奇怪了!我現在是凡夫,你還在這邊取 笑我們,說我們會成佛。就用石頭木棍去砸他。常不 輕菩薩跑得遠遠的,還繼續這麼念「汝等眾生,我不


寶積經講記---150 敢輕慢汝等,眾生皆當作佛」,繼續這麼頂禮。《法 華經》有這麼一個公案。 這個地方講「心不輕賤一切眾生」,不是教我們跟一 個一個眾生頂禮,不是這樣的意思。而是說有些眾生 真的是比不上我們,福報、知識、長相所有一切一切 都不及我們,但是,一個修學佛法的人千萬不要去輕 賤一切眾生,對那些貧窮或者是身上有缺陷的、愚癡 的、邪惡的、顛倒的這些可憐眾生,我們要生大悲心 去利益他,幫助他,讓他向上成佛向善向光明。 千萬不可以輕慢眾生,佛經裡面講「輕慢眾生得無量 罪」。這些眾生說不定是佛菩薩示現的,即使不是佛 菩薩示現,也是我們過去的父母兄弟姊妹,對我們有 恩。而且說不定哪一生哪一世他比我們精進的話,他 修的比我們好,他先成佛了。所以我們如果輕慢眾生, 就是對未來的佛輕慢,那就是罪很重了。 心不輕賤一切眾生,無論我們自己的福報、智慧有多 高多大,還是要學習謙卑。印光大師常常講:一切眾 生都是佛菩薩,只有我一個人是凡夫俗子。用這種心 態來對待所有的眾生,那就不會出問題。否則的話, 我們一般人都是用比較的心理,我比你有錢、我比你 有地位、我的車子比你好、我穿的衣服是名牌、你穿 的是國貨,就瞧不起人家了。眾生的最大的毛病就是


寶積經講記---151 用比較來面對人事物;勝過別人就瞧不起別人;自己 比不過人家覺得沒有什麼關係,差不了多少。 在我們修學菩薩道的過程當中,第一個最重要的就是 時時記住我是以凡夫之身來信佛學佛,不要以為說我 是大菩薩來度化眾生的。從此生此世,我是剛開始初 發菩提心,時時刻刻不要忘記成佛度眾生的這種大悲 願,這樣子就能夠安住在菩提心上。不要以為人家跟 你恭敬,說你是菩薩乘願再來,你就得意洋洋的,我 就是必須受到別人的恭敬、頂禮、供養,這個驕慢心 產生了,就障道了。所以,時時記住我是初發菩提心 的人,而不是什麼菩薩大願而來的,以謙卑的心、恭 敬心來面對所有眾生,這些眾生都是未來的佛菩薩、 過去生的父母。 所以說,佛法的一切利益、一切善法、一切功德,皆 從恭敬心當中得來的,自然就能夠與諸眾生心無恚礙, 不會去巴結諂媚羨慕眾生,很自然的以慈悲心來面對 這一些不如我們的眾生。 《論語》裡面,孔子說「無友不如己者」,一般人把 它解釋說:「我不要去交不如我的人」,那孔夫子不 就變成勢利眼了。孔夫子是說:千萬不可以瞧不起我 身邊週遭的所有人。「無」就是千萬不可。 在佛經裡面講有四種不能瞧不起:小孩子你不可以瞧


寶積經講記---152 不起他,將來也許他會有很大的成就;小小的火也不 可以瞧不起,萬一這個星星之火燎原怎麼辦呢;還有 小小的龍不可以瞧不起,將來牠長大了,龍能興雨; 還有小小的王子,你看他小小的什麼都不懂,但是他 當王子、當國王以後,他的權力可大了。 所以,心不輕賤一切眾生,隨時隨地以謙卑的心向四 邊週遭的人學習,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眾生一定有他 的長處、有他的美德值得我們學習。作為一個修菩薩 道者要以謙卑之心才能超越這一個魔事。


寶積經講記---153

之三、攝善根 復次,迦葉!菩薩有四法,攝諸善根。何謂為四?在 空閑處,離諂曲心。諸眾生中,行四攝法而不求報。 為求法故,不惜身命。修諸善根,心無厭足。迦葉! 是為菩薩四法,攝諸善根。 佛叫了一聲迦葉,說菩薩修四種法可以讓善根增長。 接下來講到菩薩在行菩薩道的過程當中,怎麼樣去攝 持善根。所謂善根,「根」就是能夠生長的意思。花 草樹木有根它就會生長,那麼菩薩修四種法就能夠攝 持善根,讓善根增長起來。 第一個「在空閑處,離諂曲心」。以現代的語言來講, 一個人要懂得去獨處。我們每一天、每一時、每一刻 幾乎都跟自己的家人或者是上班的同事相處,在面對 所有人事物的時候,因為在人多的地方,我們還有一 些警覺、警惕的心,甚至有一些羞恥的心,所以對自 己都會有一點約束。可是當一個人獨處,沒有人盯著 我們、看著我們,人往往就是在獨處的時候,很容易 隨隨便便而不能獨處。不能獨處的結果怎麼辦呢?就 有不法的行為、不法的念頭產生了。 「在空閑處,離諂曲心」,就是要善於獨處,在沒有 人的地方,也能夠安頓自己的身心,不會做出奇奇怪


寶積經講記---154 怪的行為,或者是動了其他的念頭。 在這個時代,我們會發現眾生有一個很大的毛病:因 為我們無量劫來就擁有一顆不安的心靈,那麼這個不 安的心靈怎麼去安頓它呢?我慢慢去觀察,發現眾生 要安這顆心,常用的一個最簡單方法,叫做集物狂。 收集奇奇怪怪的東西,我有你沒有,我值得向你炫耀。 要不然收集古董,哦!這個是幾百年幾千年人把玩的 東西,現在由我來保管,由我來撫摸,由我來欣賞。 我給它一個名詞,就是集物狂。藉著收集種種物品, 來讓這顆不安的心靈、孤寂的心靈有所攀緣、有所安 住,這個叫做集物狂。 另外一種人呢?這顆心安不下來,他就是找刺激,聽 一些熱門音樂,或者是吃喝唱跳、飲食男女,種種的 生理上的刺激。我名之為刺激狂。有些人在一個人獨 處的時候,因為心安不下來,就想辦法來安這顆心, 透過生理的刺激,大吃大喝以後,體重超重了,要不 然就吃喝唱跳。所以世間有許許多多奇奇怪怪的節目 來吸引眾生的心靈,讓那些有錢又有閒的,但是心靜 不下來的人來殺時間。 一個不懂善於利用時間的人,在這個時代當中,多餘 的時間、休閒變成生命的折磨,變成生命的難過,叫 做度日如年。所以世間許許多多的商業,也就是為了


寶積經講記---155 讓這些人能夠去殺時間,就有種種奇奇怪怪的活動, 奇奇怪怪的影片,奇奇怪怪的節目,讓我們耗掉時間、 耗掉生命、耗掉今生。這就是不能獨處。 另外有一種人他心安不下來,他就從事文學、藝術、 知識的研究,這個就比較高級高等的。讀一些有益身 心的書,著書立說,來對人類有所貢獻,這個是非常 難得的。所以有文學上的成就、音樂上的、藝術上的 這些就,有他獨特的成就。有些就是透過科技研究來 造福人類,像愛迪生大發明王。 每一個人生命都想找一個出路,這個出口不能堵塞。 每一個人有每一個人的生命價值觀,但是價值觀如果 不清楚,或者是很低俗的話,那麼格局就注定了結局; 生命的格局不大,生命的結局也就很低俗。 「在空閑處」,就是一個人獨處的時候。我們可以問 自己,我們獨處的時候,最快樂的事情是什麼?我們 一天當中,感覺最輕鬆、最愉快,生命最自然、最快 樂,這個黃金時段是什麼?在這個黃金時段當中,完 全沒有人干擾的時候,我們在做什麼? 我發現一個最大的享受,就是讀聖賢書、讀經書、讀 一些有意義的書,那真的是可以讓我們跟古人接心, 讓我們自己的毛病缺點都不能隱藏,暴露出來而加以 改進。所以一個人多讀有意義的書,就會把空閒時間


寶積經講記---156 轉換成生命的營養。 在這個時代,如果我們不懂得把時間去轉換成生命的 營養,那麼時間對一個不善於利用時間的人就是一種 折磨。如果用得不好的話,當然就是起煩惱、造業、 受苦。本來我們有一顆不安的心,我們想安這個心, 但是因為方法錯了,透過吃喝唱跳、透過集物、透過 生理的刺激,這顆心反而越來越亂。 眾生有一顆不安的心,就像一個人肚子很餓了,飢不 擇食,他只要抓到一個什麼就往嘴裡塞了。人也是這 樣子,當他心靈不安又獨處的時候,往往就會做出很 多我們想像不到的事件來。所以在這個時代要學習慎 獨的功夫,要能夠獨處的時候也很安樂,獨處的時候 生命智慧也在成長。這個時代對任何人都非常重要的 一件事情——能夠善於獨處。 第二個是「諸眾生中,行四攝法而不求報」。一個人 在獨處時,能夠正念現前,然後我們跟所有的人事物 接觸,尤其是跟眾生接觸了,跟眾生共處的時候,一 個修菩薩道的行者就必須以布施、愛語、利行、同事 來廣結善緣。 一個人只是善於獨處而不善於跟人家共處,那變成自 閉症,一個人就是自閉封閉起來了。這樣不行!人是 一種合群的動物,人不能獨居,不可以索隱行怪,或


寶積經講記---157 者是天涯海角的這麼過一輩子,那就像動物了。所以, 人除了要能獨處的功夫以外,還要跟人家共處。「共 處」,像父母、兄弟、姐妺,這是一個家庭,然後來 到社會工廠、公司,就有同事,而同事之間難免有一 些意見不同。 一個人能夠獨處,這功夫還不夠,進一步還要跟人家 共處,透過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來攝 化眾生,帶給別人的身心所助益,引導我們所面對的 這些眾生走向善的、光明的、覺悟的道路上。 第一個是用布施。譬如說,體力的布施,當義工也算 布施。有些人以為說布施就是要金錢來布施,不見得, 有的時候一句話給對方一個鼓勵,也算是布施;即使 是一個讚美的眼神、欣賞的眼神,也會讓別人的生命 受到鼓舞。布施,就是說在眾生最需要的時候,也許 是一句話,也許是一個動作,甚至一些小小的東西, 都會讓別人生命鼓舞,都稱為布施。或者是知識的傳 授,技術的傳授也算是布施。 第二個攝受眾生的方法叫做愛語。就是使用有道理的、 鼓舞的善言善語,能夠指引迷津,能夠讓對方有所省 悟,生命受到鼓舞的,通通稱為愛語。目前這個社會 最需要的就是愛語——慈愛的、慈悲的語言。當前社 會流行許許多多不好的文詞語言,毀謗揭發人家的隱


寶積經講記---158 私,補風捉影,隨便去誣告人家,即使登報還人清白, 也讓人家受到困擾,這是社會上不良的一種風氣。 一個菩薩行者所使用的語言,一定要注意到因果事理, 千萬不可以隨便去毀謗人家,認為打擊別人可以增高 自己,永遠不可能。我們要受人尊重,要先學習尊重 別人;不懂得尊重人,就是自己的人格有問題,也就 是自己瞧不起自己。我們懂得尊重人,就懂得使用該 使用的語言,而不去傷害人。這個社會很需要的就是 人跟人之間能夠互相尊重,透過尊重,自然就不會用 種種的語言傷害對方。 我舉一個很簡單的一個故事,說明這個語言的力量有 多大。有一個信徒到市場買水果,有些進口的水果是 非常非常的貴。這個信徒穿得很樸素,問老闆「水果 一斤多少錢?」老闆一看這個信徒穿得很樸素,衣服 很舊,也不是什麼名牌,就說:「你到底要不要買, 你問了價錢,你買得起嗎?」他不曉得這個信徒生活 環境非常優渥。 這個信徒一聽就很難過,他說「我若買不起,我還問 這個價格嗎?」因為有一陣子這個櫻桃非常貴,一斤 就一兩百塊。他意思是說,就是全部的水果,我都有 本事幫你買過來,何況買個十斤、八斤的,根本就不 是什麼問題嘛!但是因為老闆這句話,他聽了很難過,


寶積經講記---159 就到別家去買了。 所以,講話很可怕很可怕,講錯話,生意做不了。人 跟人之間也是如此,為什麼有些人很有人緣?絕對不 說別人是非的人,到處就能夠受人歡迎。一個人老是 注意別人的缺點,老是揭人家瘡疤,這種人到任何地 方都是人人討厭、人人喊打。一個菩薩行者使用語言, 是非常非常的謹慎,而不會隨便說話。 我們說話是講求時間跟空間,叫做「時然後言」。如 果剛剛好這個時候這句話講出來,就可以化解危機, 而我們不講,那叫做失言。一句話一講出來,大家能 夠開懷大笑,大而化之,為什麼我們不布施出去呢? 一句幽默的話,一句有道理的話,往往就化解許許多 多的災難。所以行菩薩道的行者,特別要在四攝法當 中去下功夫,善於利用語言的力量,讓人間能夠祥和, 人跟人之間能夠相互尊重。這個是四攝法當中的「愛 語」。 第三個是利行,實際上的去利益對方。有一次,一個 信徒在一個公司上班,他覺得這個同事老是跟他處處 作對,他說:「師父!這個人老是跟我作對,我怎麼 辦?」我說:「那你要尊重他、體諒他,他因為沒有 智慧,所以故意來找你的麻煩,傷害你。」 那怎麼辦?去報復他嗎?我說:「不是用報復,而是


寶積經講記---160 寬容的。你就幫他念經金剛經、普門品、任何一部經, 或者是念大悲咒,去迴向給他。」 他說:「他對我不好,我還誦經迴向給他?那不是讓 他更好來傷害我嗎?」我說:「不對的!我們要動這 個善念頭,因為我們放出這個訊息,無論如何我要感 化你、我要幫助你、我要利益你,希望你這個家庭祥 和、事業順利。祝福他!」 他說:「這很難!」我說:「不難!你要改變心態, 改變你自己,不要老是覺得別人去傷害你,你要不斷 的想他已經變好了,他慢慢來尊敬你了。」 結果就這麼念經誦經把它迴向,一個多月以後,真的 是改變了。他說:「欸!有效哦!他現在慢慢對我 好。」我說:「沒有錯啊!因為你放出了善念,是希 望他好,不要去想他傷害你的事情,你越想越難 過。」 即使對我們再不好的人,我們都千萬不能動一個惡念 說:「啊!希望他發生車禍或怎麼死掉。」這個幸災 樂禍的心理是絕對要不得。一個人動惡念的時候,第 一個是傷害我們自己的身心,第二這個冤會結得更深。 所以,一個菩薩行者時時刻刻要修的一個法門,叫做 利行——利益眾生的行為。不管他是冤親債主,有恩 有仇,這些人我們都去祝福他,甚至修的善功德也迴


寶積經講記---161 向給他,這就是「利行」。 另外菩薩怎麼樣去攝化眾生?第四種就是同事攝。在 《法華經》裡面就有這麼一個故事: 有一個長者非常非常有錢,他的兒子跑出去了,到外 面去流浪,不懂得回來了。在外面流蕩了十幾年,後 來慢慢地再回到他的家鄉了,他也忘記他的爸爸,忘 記他的家,什麼都忘得一乾二淨。他一無所有,當了 乞丐。 有一天,這個乞丐就來到他爸爸的家要東西,他爸爸 一看,欸!這個就是他的兒子。十幾年來不見的兒子 突然間出現,長者非常高興,就請工人把他抓進來了。 這個乞丐就想,「哎呀!你這個有錢人家為什麼這麼 兇呢?你東西不給我,你把我抓進來,我會被你打死 哦!」這個老爸就想「這個兒子已經失去記憶了,所 以他害怕得這麼哭。就叫工人把他放掉,不要他了。 這個可憐的孩子又再到外面當乞丐了。 這個老爸就想自己年紀大了,這些財產終究要交給自 己的兒子。所以他就叫工人去把這個乞丐找來,說 「你啊!到我們家裡面來做最粗重的工作好不好,每 一個月給你一些薪水,你就不要在外面風餐露宿 了。」 乞丐說「好啊!」做什麼工作呢?除糞,就是掃廁所、


寶積經講記---162 撿垃圾。於是這個孩子就開始在這個有錢長者家做比 較粗重的工作。 這個老爸看明明就是自己的兒子,竟然連自己的老爸 都不認識了。所以這個老爸就穿那個破破爛爛的衣服 去接近他,跟他穿的衣服很類似,就像乞丐那樣子的, 還跟他一起掃地,跟他一起掃廁所,慢慢跟他接近。 慢慢跟他接近以後呢,變成一個好朋友了,乞丐兒不 再害怕他。慢慢地長者就給他更重的責任,叫他去管 理花園、管理這些財產。一步一步的慢慢慢把他升, 最後這個兒子也學會管理經營的方式。到最後有一天 老爸爸認為可以了,就把所有的財產給這個兒子。 你想想看,你穿著西裝,一個乞丐他一看你就害怕。 如果你穿乞丐的衣服,他認為這是跟我同類的,他就 沒有戒心、沒有距離了;這叫做同事攝。所以菩薩來 到這個世間,為了攝化商人,那麼菩薩也扮成商人, 或者是公務人員,或者是建築師、工程師、航海師。 在華嚴經裡面,菩薩扮演著各種不同的身分來利益眾 生,那就是行同事攝。 我們做父母的也是如此。孩子剛生下來,一、二歲要 爬,老爸子就是當做牛、當做馬的讓兒子騎在上面。 在公司裡面他是一個董事長,很威嚴的,可是在家庭 當中卻是要當一隻馬、當一隻牛,然後讓太太抱著孩


寶積經講記---163 子坐在你的背上,享受那種天倫之樂。否則你在孩子 面前西裝畢挺的,嚴肅的,小孩子看了會怕。 這個就叫做同事攝;現出同樣的身份、類似的身份, 讓眾生距離消除;沒有距離了,我們才能夠從中來攝 化,引導他向善向光明。 以上是菩薩利益眾生的四種方法。而最重要的是什麼 呢?「行四攝法而不求報」,就是不執著。菩薩行四 攝法來利益眾生、度化眾生,不是希望說來生大富大 貴,度這些眾生將來能夠做我的兒女、我的工人、我 的下屬,被我利用,那這樣子就糟糕了。我們所有利 益眾生的一切一切,絕對不可要求眾生來回報;如果 有一念來要求眾生回報我們,這個不叫做菩薩的行為, 跟佛法是完全違背的。 第三個「為求法故,不惜身命」。法的可貴,是可以 讓我們揭開生命的迷惘,斷除我們內心的迷惑,斷除 我們的煩惱,讓生命得到自在。無論世間的什麼法, 天文、地理、科技、音樂、藝術,那畢竟只是讓我們 的身心擁有這方面的知識,真正對生命的探討,那就 是佛法所說的內明了。向內去探求的,那就是佛法, 覺悟的法。所以我們要重視法。 依目前這種科技的發達,電腦打開網際網路或者是 CD,佛門中的大藏經、妙雲集或者是種種的資料,幾


寶積經講記---164 乎是幾張光碟片就可以看到許許多多的內容,所以現 在求法非常非常的容易。電視打開也是很多都有佛法 的節目。 但是古代是完全不同,古代的文字印刷也不發達,我 們要的經書要用抄的。經書從哪裡來呢?就是過去的 古德玄奘大師、法顯大師從海路、從陸路,走過沙漠 到印度取回來,然後經過翻譯,一代一代的手抄或者 是印刷,一代一代的傳下來,所以法是無價的珍寶。 古代的人求法,譬如說有些古德在深山裡面苦修,那 麼古代的人三步一拜,五步一叩,到深山天涯海角去 求法。那時候也沒有什麼經書,很少很少,要的話就 是借你抄一抄,還限定時間一定要歸還。萬一抄錯的 話,整個內容就失真了。所以古代求法是非常非常的 困難。但是那個時候的人反而得到多,因為重法;因 為重法,所以會很認真的修行,一兩句話、一個道理 就非常非常的珍貴。 現在呢?透過電腦網際網路、錄音帶、CD,也不必出 門了,用電腦這麼一打,什麼都有,可以看到人、可 以看到經書、可以聽到聲音,很容易獲得,反而不重 法了。有善根的人聽到一句話,如獲至寶,就按照這 個去修行。現在人聽的很多,然後無所適從,也不知 道怎麼樣去修、怎麼去學,甚至有些被誤導,所以現


寶積經講記---165 在人證道的機會就不多。 末法時代邪師說法如恒河沙,我們看到許許多多相似 佛法,披著佛法的外貌,事實上本質上已經不是佛法, 可是只要套上佛法,好像蠻暢銷的。世間的眾生就這 麼可憐,沒有辦法去分辨什麼是正法、什麼是邪法, 即使得到正法,遇到正法,也是覺得懷疑是否可行, 懷疑就這麼簡單的一個方法可以嗎?這就是為什麼現 代人不容易證道的原理。 古代的人為了求法不惜生命,像玄奘大師經過流沙, 他怎麼走呢?就是看骨頭,有骷髏骨他就往這個方向 走,就是循著古人死在路上的人骨頭這麼走,然後挨 餓雨露風霜,真的是把生命放開了。 我們今天能夠閱讀古今聖賢的這些著作,以及兩千多 年前佛陀所說的這些道理(佛經),我們現在很簡單的、 很快速的、很便利的就能夠獲得,我們千萬不要生這 種輕易的、簡易的心,而是要生至重難遭難遇來看這 些經書。這些經書千萬不可以隨便亂丟、弄髒或是丟 棄,這是不可以的。「為求法故,不惜生命」,這是 菩薩道應該注意的。 現代人不重法,聽了許多的法,也當作一種參考,而 不知道這是對我們身心有所助益,所以也不會去按照 這麼修行,就很難得到效果、很難得到法益。


寶積經講記---166 第四個「修諸善根,心無厭足」。就是要精進。我們 對世間的物質越早滿足,身心越輕鬆;但是對知識善 根修行,這是永遠沒有滿足的。尤其我們現在是知識 爆炸的時代,昨天學的東西,也許今天變成舊知識, 每天都有很多新知不斷的湧現。我們修行也是這樣子, 這善根如果我們停滯不前的話,整個善根會退失。所 以我們要不斷的一個善根接著一個善根,一個法門接 著一個法門,不斷的提升我們的心性。 譬如說我們初信佛、初學佛,那就是親近善知識。親 近善知識還不夠,要進一步多聞熏習。而多聞熏習夠 嗎?不夠,接著就是法隨法行。法隨法行還不夠,還 有法門無量誓願學,為眾生修學一切善法。因為眾生 的根機千差萬別,必須有各種不同的法門來攝化眾生, 所以必須很認真的廣學一切法門,心無厭足,智慧才 能夠增長。否則的話,覺得我學很多、懂得很多,那 糟糕,就停滯不進了。 這個地方講到的四點攝諸善根:一個是善於獨處;第 二是善於在人群之間來引導眾生走向善的光明;第三 求法、重法;然後修諸善根,心無厭足,對自己所學 的知識智慧,對自己所修行的,總覺得不夠,這樣子 的話,我們身心才真正的能夠安定下來。


寶積經講記---167

之四、福德莊嚴 復次,迦葉!菩薩有四種無量福德莊嚴。何謂為四? 以清淨心而行法施;於破戒人生大悲心;於諸眾生中, 稱揚讚歎菩提之心;於諸下劣,修習忍辱。迦葉!是 為菩薩有四無量福德莊嚴。 接著要講的是正行的第四勝利:福德莊嚴。 「莊嚴」這兩個字意思是什麼呢?一個是身的莊嚴, 一個是心的莊嚴。譬如說一個人生理上的莊嚴——長 相、手腳、種種身相,這是身莊嚴;所穿的衣服、外 表,這也是身的莊嚴。還有一種莊嚴是心靈的莊嚴, 是屬於內在心靈的世界。 所以,有些人見到那些在深山裡面苦修的老和尚,老 和尚三句話兩句話,就讓我們受益一輩子,為什麼? 因為這些老和尚有修有證,這個叫做心莊嚴。他內心 裡面充滿了悲心,充滿了智慧,對生命一點疑惑都沒 有了,煩惱斷了。這個無盡的寶藏,叫做「心」、叫 做「佛心」、叫做「心性」,禪宗叫做「明心見性」。 長有這顆內在的無上寶藏、苦修的人,那感人是最深 最深的。 我想舉一個例子來講。台大方東美教授年紀大了,生 病了,周宣德居士就跟他講:「你一生弘揚華嚴,現


寶積經講記---168 在你年紀大,也生病了,總是要有一個歸宿,介紹你 去歸依廣欽老和尚,好不好?」 他說:「廣欽老和尚不是無知識嗎?」方東美教授著 作等身,他是一個哲學系的主任,叫他去拜一個不認 識字的老和尚,心裡覺得彆彆扭扭。 後來周居士就跟他講:「不管怎麼樣子,還是舉行一 個儀式,表示你是皈依三寶,做三寶的弟子。」 於是很勉強的就去了。去到土城,皈依老和尚。他就 想「皈依完了,這老和尚會幫我取一個法名,取什麼 法名呢?聽說他還不識字,那我方某某是一生弘揚哲 學、東方哲學、西方哲學、華嚴哲學的人,」他最大 的願望是什麼?能夠傳聖人之絕學,心裡就想「那老 和尚如果幫我取一個法名,叫『傳聖』,多好!」 他心裡這麼一動念的時候,老和尚桌子一拍,「法名: 傳聖」。 這時候,方教授發自內心恭敬了!跪下來頂禮三拜。 因為只是動了念頭,老和尚就知道了。這就是老和尚 的心莊嚴起來了。 而我們眾生心不莊嚴,我們的內心裡面充滿了財色名 食睡種種欲求,總想獲得什麼,自己的也好、別人的 也好,是合法的或非法的,只要能夠拿到就是屬於我 的,所以我們內心裡面累積了許許多多的垃圾。因為


寶積經講記---169 心不莊嚴,所以心不安定。那麼,不安定就要想辦法 來安,就「飢不擇食」,吃喝唱跳、搜集古物、養那 些寵物來殺時間,這是心靈的不莊嚴。 「 菩薩有四無量福德莊嚴」,那什麼是無量福德莊嚴? 我們世間人是以衣服外表來莊嚴,菩薩以四種方法、 四種內心的莊嚴,來莊嚴法身慧命。 第一「以清淨心而行法施」:也就是四攝法裡面的布 施。怎麼樣去布施?以清淨心而行法施。 什麼叫做不清淨的心?就是有一個主觀的能布施的我、 有一個東西、還有我布施給對方接受的人,這叫三輪 不空,是不清淨的布施。 所謂清淨布施,就叫做三輪體空——沒有實實在在的 一個我,也沒有一個實實在在的東西,也沒有一個實 實在在接受的人,只是說此時此刻眾生真正的需要, 在物質上、在精神上,需要我們幫他一把的時候,很 自然的透過我們的身心、透過我們的關懷而拉他一把, 沒有條件的。也不會說這個人是有錢沒有錢,是男是 女,是漂亮或是醜陋,不去考慮這些,只是感覺眾生 有這個需要,我就毫無條件的布施,讓眾生身心的痛 苦因我的行為而得到解決。 讓眾生真正的能夠離苦得樂、身心受益的這一切行為, 而不去執著,我們說以清淨心而行法施。


寶積經講記---170 以佛法、符合佛法所要求的條件,叫做「行法施」。 如果不符合佛法的條件,那就是三輪不空,有污染, 那就形成社會上許許多多的恩恩怨怨。舉個例子來說, 有人要跟你借錢,你錢借出去了,如果他不還,你就 痛苦、煩惱。所以,如果你錢借給人家,你就準備 「這個錢送給你吧!」,否則的話,他不還你,你很 痛苦。 這個社會慢慢變成人跟人之間,往往就是互相利用, 就會很麻煩。這個時代最需要的,就是我們大家發菩 提心,行菩薩道,所有的眾生都是我過去生過去世、 多生多劫的父母、兄弟、姐妹,他有真正需要的時候, 助他一臂之力。當然,我們講的清淨施是要有智慧的, 如果對方吃喝嫖賭,那你說他正需要錢,也拿給他一 筆錢,這個叫做助紂為虐,沒有功德,反而是有罪過。 佛法的布施,是必須有智慧;智慧加上慈悲心,這樣 子才能善巧方便的引導眾生。否則的話,我們只是一 個同情心,不管對方是做不好的事情,那我們的布施 就變成雜染,變成有過失了。 這是第一個講到以清淨心而行法施。合乎於佛法要求 的這種布施,叫做清淨心布施。 第二「於破戒人生大悲心」。菩薩是平等大悲,對一 切眾生看成像自己的兒女一樣;對於破戒的惡行眾生,


寶積經講記---171 特別的悲憫關切。 就像做父母的,家庭當中有不正常的兒女時,會特別 用心去關愛。這個不是有所偏心,是因為這個腦力不 正常的兒女,隨時都有危險;如果是正常的兒女,他 自己會找事、自己找對象、自己找事業,用不著操心, 稍微指點就可以了,一個大方向給他,他自己就會去 發展。但是對這個有病的兒女,父母就會特別的關愛, 因為危險太多了,必須付出更多的愛心,使他遠離種 種的災難。 所以一個菩薩行者,絕對不可以對有不法行為的人產 生一個惡的念頭。 舉個例子來講,社會上有許許多多的惡人,做壞事了, 一般人的念頭會說「這個人就判死刑!讓他馬上接受 死刑!」那依菩薩行者這種悲心的話,他是一種悲天 憫人的心念:這個人之所以做壞事,一定有很多原因 造成他做壞事,比如種種社會上的污染、家庭貧困、 可能沒有好的雙親教導,今天才會有這種下場。 我們要探討事情的原因,一個壞人他的背後有許許多 多的因素,造成他有這種不法的行為。世間有一句話 說:「飢寒起盜心」,當一個人迫於衣食無著的時候, 很容易犯法。所以,對有不法行為的人,還是要伸出 援手,以一種悲天憫人的心,去教化他、引導他。如


寶積經講記---172 果這輩子沒有引導他的心向善向光明,那這些惡人在 轉生以後,將是更嚴重了。所以,為什麼監獄裡面需 要許許多多的宗教師,來讓受刑人悔改?因為這一生 已經不幸的在監獄裡面,已經很難過了,這個心態如 果不把他修正過來,他來到社會那是很危險的。 一個信佛學佛的人,不管對方是持戒或者是破戒,一 律都是以平等大悲來面對。這是第二個菩薩來莊嚴自 己身心的修法。 第三「於諸眾生中,稱揚讚歎菩提之心」。這是談到 我們的生命觀、價值觀,其中一個就是發菩提心。菩 提心,就是覺悟的心,就是大悲心、成佛的心、利益 眾生的心、度眾生的心。 我們來到這個世間,每一個人生命中都有一個座標, 有些人希望發大財、賺大錢,有些希望升大官,有些 想在學術上、藝術上有名望,有些人希望能夠有美滿 的家庭、美滿的事業、好的子女,每一個人有每一個 人生命的希望。不管怎麼樣希望,生命總是要找到一 個出口,找到一個生命的價值觀,我們不能說對或不 對、好或者不好,但是,其中一個生命的出口,就是 「上成佛道,下化眾生」——一方面自己的生命能夠 淨化昇華,得到智慧;一方面又能夠關心眾生,利益 眾生,培養福德;這個叫做菩提心。在人類所有的生


寶積經講記---173 命出口當中,發菩提心這個是最有意義的。 「見眾生苦,生大悲心;因大悲心,而發菩提心;因 菩提心,而成等正覺」,就是說見到眾生的苦,等於 是自己的苦,所以要想辦法來解決這個苦。一切眾生 都有身心的痛苦,有生老病死種種的痛苦,那有沒有 什麼方法,可以真正解決人類心靈的痛苦、生理的痛 苦呢?以學佛的人來講,「上成佛道,下化眾生」才 是最根本的解決。 眾生的苦,雖然可以透過物質的種種救濟,但那只是 暫時的解決,不是究竟的,最重要是精神上的救濟、 心靈上的淨化。眾生內心深處那種對生命的迷網,煩 惱不能控制,這就必須有佛法、宗教,透過修行的方 法,讓眾生內心真正的安下來,生命安定下來,生命 落實下來。 所以,唯一究竟的辦法,就是非成佛不可。要成佛, 就必定要利益眾生,利益眾生才能成佛。「利益眾 生」跟「成佛」這兩個結合在一起,就叫做菩提心。 一切善法中,譬如說我們勸人家布施,勸人家持戒、 修忍辱、修精進,但是一切法門當中,最重要最重要 就是要讓眾生發菩提心,要勸發菩提心,使眾生瞭解 佛陀的偉大,佛陀的人格,佛陀的智慧,佛陀的悲心, 佛陀的願力,這是真正解決我們人類生命的一個最重


寶積經講記---174 要的菩薩道。所以,勸人發菩提心,讚揚菩提心,對 一個修菩薩道的人來講,這是一個必修的學分。 除了自己發菩提心以外,也要勸眾生發菩提心。因為 這個世間如果發菩提心的人多了,世間慢慢就會變成 美好的世界。如果這個世界人心不好,世界就變壞, 災難就多了,水災、地震、車禍、海嘯、乾旱,無所 不有的災難就一個接一個,一波未平一波又來。這是 為什麼呢?眾生的心靈出毛病了,自私自利,好話說 盡、壞事做絕,當然災難就一波一波的來。老天爺要 警告我們了!怎麼警告呢?先滅五穀,讓你五穀不能 豐收,吃變成問題了。 大乘佛法跟小乘佛法,從解脫道來講的話,是一樣修 無我無常,但是從另外一方面來講,其中一個最大的 差別點,就是大乘講到淨土的思想。淨土的思想,就 是美好的環境,可以培養出美好的人格。所謂大乘佛 法,必定要加修一個學分,就是莊嚴這個世界,淨化 這個世界,改善這個環境,因為環境對人類的影響很 大,叫做環境教育。在清淨的國土、好的環境當中, 培養出來的人格才是最優秀的。 環境影響人非常非常的大。一個人在一個美好的環境 當中,他的人品、他的性格、他的人格發展就不同了。 我們說「書香世家」,住在書香世家的家庭裡面,父


寶積經講記---175 母、兄弟、姐妹大家都能夠互相尊重、互相關懷,那 麼這個人格培養起來一定是很優秀的。所以,環境教 育很重要。 環境,一般叫做國土,佛經裡面叫做世界。這個世界、 這個國土,是隨著眾生的心念而轉變。如果發菩提心 的人多了,覺醒的人多了,大悲心的人多了,這個世 界就整個變成美好莊嚴的世界。因為世界是我們人類 心靈的共同投射,人類的心靈善、心光明了,這個世 界慢慢就轉好了。假如這個世界眾生的心很齷齪,動 惡念多了,世間就慢慢變成多災多難。 所以,如果只是自己個人發菩提心,這是不足、不圓 滿的,還必須勸人發菩提心,因為發菩提心的人多了, 這個世間就不斷的變化,變成莊嚴的世界,因為環境 影響我們人太大了。要自己發菩提心,也要勸別人發 菩提心,眾人的力量才大,眾志成城。這個世間不是 一個人可以改變,也不是少數人能夠改變的,是要全 人類一起覺醒,讓世間變成美好的莊嚴的淨土,那麼 我們眾生在這個淨土當中,很自然的就能夠和樂互惠、 敬業樂群。 這是佛法來到人間的一個目的——就是希望把這個多 災多難的人間,變成祥和的世界。而不是說我們信了 佛、學了佛、信仰了宗教,就想移民到另外一個世界,


寶積經講記---176 去安心、安頓我們的身心,安頓我們的生命,宗教不 是這樣子的。因為在現實的人生當中,一定有一種可 行的辦法;這個可行的辦法,並不是說要離開這個世 界去完成,而是就當下這個世界當中,我們全人類相 信因果業報輪迴,大家能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自淨其意」,那麼這個世界就變成一個莊嚴的極樂世 界。這是佛陀帶給人類的福音,一個最要的覺悟法音。 就是所有眾生都一起來發菩提心,發覺悟的心、追求 真理的心,然後能夠互相關懷互相尊重,這個世間就 會變成美好的世界。所以說第三個「諸眾生中,稱揚 讚歎菩提之心」,也是行菩薩道必修的一個學分。 第四「於諸下劣,修習忍辱」。這個就比較困難了。 「下劣」,是講到我們的身相、我們的物質、心靈上 所有的條件。生理的、心理的、物理的種種條件比我 們差、比我們不如的人,反而來羞辱我們,這時候我 們能夠忍得下來,那才是真正的忍。對方條件不如我 們,但是他竟然因為無知而來羞辱我們,在這種情況 之下,我們不動怒不動氣,只是以一種慈悲的眼光來 看對方。他因為無知,而有這種無知的行為,這是值 得我們同情的,我們不動怒,這個才是真正的忍辱。 如果是對方的地位高,種種條件比我們好,他來羞辱 我們的話,那個忍是不得已的忍。對方有錢有勢,條


寶積經講記---177 件比我們好,我們忍下來了,那個忍不是真正的忍, 是不得已,是為了保全生命的忍。 依佛法來講,忍辱是要能解決問題,忍辱不是讓自己 的生命折磨。別人羞辱我,我很難過,我不反抗,但 是我們的生命受到了折磨,這個不叫做忍辱。真正的 忍辱,是有智慧的忍辱,能夠以自己的德行、自己的 德學、自己的人格、自己的條件,去感化對方不再有 這種行為,這種忍辱才算是成功圓滿。否則的話,我 們只是逃避!總覺得我受到別人的侮辱,有一個能忍 的我、有一個來羞辱我的人,人、我不空,生命受到 了傷害折磨,又沒有解決問題,這不是忍辱。忍辱, 是要能夠化解問題,以我們的德學、人格去感化對方, 而自己不動怒,這個才是真正的忍辱。 菩薩必須修這四個學分來莊嚴身心:以清淨心而行法 施;於破戒人生大悲心;諸眾生中稱揚讚歎菩提之心; 於諸下劣,修習忍辱。這是菩薩在度化眾生、在莊嚴 這個世界當中,必修的四個學分。


寶積經講記---178

第三節、正行成就 復次,迦葉!名菩薩者,不但名字為菩薩也。能行善 法,行平等心,名為菩薩。略說成就三十二法,名為 菩薩。何謂三十二? 菩薩修這麼多的正行,他能夠得到什麼樣的成就?這 個地方講有三十二個善法。因為菩薩修種種正行,所 以能夠成就三十二種不可思議的菩薩行。通常我們學 習佛法的話,是怎麼樣發心、怎麼修行、最後證到什 麼樣的果位,那麼這個地方就是說,我們修這麼多菩 薩的學分以後,我們得到怎麼樣的三十二種殊勝的法。 「名菩薩者,不但名字為菩薩也。能行善法,行平等 心,名為菩薩」:意思就是說,我們被稱為菩薩,必 須圓滿成就這三十二種殊勝的法,才是真正的菩薩、 實質的菩薩,而不是名字的菩薩。 「菩薩」是一個簡稱,原來是叫做「菩提薩埵」。 「菩提」是覺悟;「薩埵」是眾生;菩提薩埵就是覺 悟的眾生。還沒有覺悟的眾生,我們稱之凡夫俗子; 整天在財色名利當中鑽頭,這個叫凡夫俗子。 但是,有些人是在名利中打滾而不被名利所轉;在工 農工商當中,也是不斷的賺錢做事,但是他能夠行善 法,行平等心,那也是菩薩。所以,不要以為菩薩就


寶積經講記---179 什麼事不做了!而是所有世界上的每一個人,只要擁 有一顆覺醒的心、慈悲的心,透過士農工商種種不同 的職場工作,甚至教育、文學、科技來利益眾生,具 有悲心、具有智慧,來從事種種利益社會身心的工作 者,我們都稱之為菩薩。 菩薩不是一個名詞而已哦!不是一個名字菩薩,他是 真正付出於行動,能行善法,行平等心,才是真正為 菩提薩埵、覺有情、覺悟的眾生。 所以我常常講,我們信佛學佛的人並不是身份的改變, 以為我信了佛、學了佛,我要改變我的身份,不是這 樣子的;而是改變我們的心態,改變我們的語言,改 變我們的行為,身口意一切都是社會當中的一個正人 君子,所作所為的一切是社會中的一個風範,足以影 響這個社會的風氣,引導大家向善向光明。 我們這個報紙,有的時候不說「報紙」,叫做「報 導」,就是你所「報」出的內容,會引「導」大家向 善向光明,那才是真正的報導。如果這個報導會引起 人家非非之念,那不叫報導,那是引導別人做壞事。 大家不要以為說剃度出家、穿了道袍才叫做菩薩,而 是每一個人——地沒有分什麼東西南北,人也沒有分 什麼男女老幼——只要擁有一顆覺醒的心、大悲心、 大智慧心,在士農工商各界各層次,都是本本份份、


寶積經講記---180 安安份份,能夠有一顆慈悲心、智慧心來引導我們身 邊周遭的人,一起走向覺悟的光明的,那麼這個行列 裡面的都稱為菩薩。 我們看到的佛像裡面,佛中間坐,旁邊就是普賢菩薩、 文殊菩薩,或是大悲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或者 是大願地藏王菩薩,在這些菩薩中,我們可以看到中 國的佛像就只有一尊地藏菩薩是理光頭的,其他菩薩 都是帶髮的。就是說,在這個五塵六欲世界當中,菩 薩是發菩提心來利益眾生,而不是離開人間、不食人 間煙火,不是這個意思。菩薩是在塵不染,這樣子才 能真正行菩薩道。 ★ 常為眾生深求安樂;皆令得住一切智中;心不憎惡他 人智慧;破壞憍慢;深樂佛道; 真實的菩薩他必須圓滿成就三十二法,那三十二法當 中,第一項是「法行」。法行,就是跟佛陀所說的正 法不相違背。我們身心跟正法不相違背,依於法、順 於法、向於法而行,一切身心的行為都是跟法相應。 法行,有五法。 第一「常為眾生深求安樂」:深求安樂,就是強而有 力的一種想法,一種關切的心情強而有力。我們看到 眾生的苦,如果我們悲心不足的話,就會放棄了;如


寶積經講記---181 果是這種強而有力的關心的話,我們自然會付諸於實 踐。一般人說要度眾生、利益眾生,要不然在家裡面 照顧父母、照顧妻子兒女,如果沒有深求安樂的話, 那都是表面功夫,久而久之,父母妻子兒女也會發現 不對勁。而這種發自內心、深深的真的是為對方的身 心安樂而著想的話,就容易感動對方。 所以,在法行當中第一個就是常為眾生深求安樂,要 有增上意樂,強勝有力的願樂,強而有力的一種想法、 態度,甚至付諸於行為,常為眾生的利益安樂而著想, 這樣子才能感動眾生。我們常講,要先感動自己才能 感動別人,自己都不感動了,怎麼會感動別人呢?不 行! 第二「皆令得住一切智中」:我們去利益眾生,如果 單單只是物質的救濟,這是不究竟不圓滿的。我們只 告訴眾生多布施,來生大富大貴,也是不究竟的;要 不然你修禪定、持戒,來世可以生天,這也不究竟; 要不然我們告訴眾生說:「哎呀!人生很苦,你修四 聖諦,斷了我執、我見以後,你來生就不必再出現生 命,因為出現生命很痛苦。」,否定生命的這種修法, 也是不究竟。 那要怎麼辦呢?讓眾生能夠安住在一切智中。「一切 智」,就是佛。簡單一句話,就是使眾生一直修到成


寶積經講記---182 佛,這才是圓滿。如果只是叫眾生布施、持戒、忍辱, 來生做人享受大富大貴,或生天享福,這都不究竟; 要不然就讓眾生到哪一個世界去,從此無災無難,也 不究竟。所以,法行的第二項是皆令得住一切智中。 一切智就是佛的大菩提。佛圓滿的功德,叫做一切智 智。教化眾生,就是要教化眾生發菩提心、發成佛的 心、發度化眾生的心,讓眾生所修的功德,最後能夠 成為成佛的資糧。如果眾生所修的一切,不能成為成 佛的資糧,變成生天的資糧、做人的資糧、來生享受 大富大貴的資糧了,有時候反而會讓他墮落;因為眾 生智慧不夠的時候,一旦福報到了,就很容易富貴生 淫慾,變成隔世冤。 隔世冤——隔一生變成冤,怎麼講呢?譬如,我們這 輩子拼命做善事去布施,來生大富大貴以後,做壞事 的機會就多了,所以叫做「豪貴學道難」。來生大富 大貴,身體又健康,錢又多,有錢又有閒,吃飽沒事 幹,就到處吃喝唱跳,反而墮落了。所以,利益眾生 不是單單改善他的物質生活,必須從事一種精神上、 心靈上,根本的讓眾生覺醒覺悟,使眾生發菩提心, 安住在佛道。 第三「心不憎惡他人智慧」:我們追求的是智慧,別 人有智慧,可以幫助我們轉迷為悟。對於別人有成就,


寶積經講記---183 我們要隨喜功德。對別人的甚深智慧,我們不但不會 起嫉妒心、憎惡心,我們還生起恭敬心、隨喜的心。 所謂「君子成人之美」,君子對別人的長處能夠去欣 賞。世間的人往往不能欣賞別人的長處,所以自己的 短處就永遠不能改進。懂得欣賞別人的長處,才能夠 補足自己的缺點。 第四「破壞憍慢」:一個人再怎麼樣的成就,再怎樣 有知識、有學問、有德學,最怕的就是憍慢。我們中 國人造字很奇妙,一個自己的「自」,然後一個人自 「大」了,再加上一點,就變成「臭」了。一個人稍 微有點自大感,覺得我了不起,我超過別人,我比別 人好,福報大,聰明、記憶好,聲音好、長相好,這 些足以讓一個人驕傲,自以為高人一等,這樣子的話, 所有的成就便等於像氣球被扎了一個洞以後,沒有風 了。 所以,憍慢是我們學佛的人一個很大的障礙,因為這 是在擴充我執、我見,跟「我」有關係。我們信佛學 佛的人,就是要捨掉這個「我」,捨掉我執我見這種 虛榮,現在我們因為有一點成就就瞧不起人,那麼這 是在增長我執我見,跟佛法不相應。 第五「深樂佛道」:深心的愛樂佛菩提,志願堅固, 牢不可破。


寶積經講記---184 每一個人有每一個人的嗜好,如果說學佛是一種嗜好 的話,也說不過去。這個地方的「深樂」佛道,跟一 般講的「嗜好」是不太相同的。我們世間的嗜好,往 往要花錢、花精神、花體力,而且有的時候會產生副 作用,但是,對佛法的這種嗜好(很俗來講),不但不是 要花很多錢,我們還會去布施;然後我們在修學當中, 不是靠外在給我們快樂,而是按照法的實踐,發自內 心、發自生命最深層的部分,產生法喜自在;而且是 一步一步的越來越清醒,越來越覺醒,那麼我們講的 學佛才會有價值。 一般人學佛會退心,就是得不到法喜。不知道正確的 方向、正確的方法,得不到法喜;修了幾年還是苦苦 惱惱的,就是沒有得到法喜。在法的證悟當中,很自 然的身心越來越輕鬆,生命越來越安詳自在,智慧越 來越高,悲心越來越強,對世間的貪戀執著越來越少。 世間人講「嗜好」,佛法就不講嗜好,叫做「深樂」 佛道——「深」深的這種快「樂」,去學習成佛覺悟 的道路,沒有什麼後遺症。 世間人的嗜好往往會有後遺症。比如有些人喜歡下棋, 見到人就來一盤,下到什麼程度?我聽說有一個信徒 嗜好下棋,太太飯菜煮好了,叫先生吃飯,那麼先生 約朋友來下棋,他說:「我下完這一盤再吃。」一盤


寶積經講記---185 下輸了,不甘心,再下一盤、再下一盤........最後飯菜 都冷了。這個太太火大了,「你一天到晚下棋,你的 嗜好就是下棋,不關心家庭,不關心人家煮飯的辛 苦。」太太鬧離婚了。這是嗜好產生的後遺症。 我們世間人的嗜好太多了,像養鳥、養狗、養貓,養 了一大堆,結果傳染細菌,孩子也過敏病。所以世間 的嗜好往往有後遺症。嗜好煙酒的,身體傷害了;嗜 好賭博,財產沒有了;嗜好有的時候是失去理智的。 當然如果你是嗜好讀書,適可而止的讀讀書,或是嗜 好運動、爬山,適量的,那對身心是有幫助;或者文 學、藝術、音樂,適度的嗜好對我們的身心有所助益; 如果是太迷了,也會造成家庭的困擾。 所以,這個地方我們就不用「嗜好」兩字,叫做「深 樂」佛道,就是深心愛樂於成佛覺醒的菩提大道,而 且志願堅固,牢不可破,不受別人的動搖。 ★ 愛敬無虛;親厚究竟,於怨親中其心同等,至於涅槃; 言常含笑,先意問訊;所為事業,終不中息;普為眾 生等行大悲;心無疲倦,多聞無厭;自求己過,不說 他短;以菩提心行諸威儀; 三十二法的第二類是平等行,平等行有八法。 眾生心都是差別的、有限的,在平等當中總是要找出


寶積經講記---186 不平等;因為不平等,所以有愛憎取捨,這是眾生的 毛病。眾生的毛病,都是內心裡面不平等,所以看到 的世界都是不平等。因為不平等,所以有自己喜歡的、 不喜歡的,就產生了一個向心力、一個離心力,我們 的心始終就在向心力、離心力這兩股旋渦當中這麼旋 繞,動盪不安。 所以,眾生之所以苦,就是因為眾生都是以差別心來 看自他,以及人人之間的一切差別相,而產生了許許 多多愛憎取捨。世間多少的悲喜劇,都是在眾生的差 別心態當中所引發的。 那麼,佛經裡面談到菩薩修三十二法來成就菩薩道, 其中有一種就是平等行。 第一「愛敬無虛」:世間的人對於人跟人之間,單單 只有愛沒有敬,會產生問題;單單只有敬沒有愛,則 太嚴肅了,變成距離很遙遠。所以,人跟人之間要懂 得互愛互敬。在我們中國就叫禮節,有一個節制。我 們看很多車子後面都貼什麼標語?保持距離,以策安 全。人跟人之間再怎麼親密,都要有一點距離讓各自 有發揮的空間,這是懂得去敬重對方。如果一個人把 所有的距離都沒有的話,那就會控制對方,把對方束 縛得緊緊的,最後也會產生病變。 愛敬無虛,就是菩薩能夠真誠的愛敬眾生,但是,不


寶積經講記---187 是一般人對感情的一種執著。所以,愛敬無虛也就是 人與人之間互相溝通的一種藝術,人人之間能夠尊敬 對方又喜歡對方,雖然喜歡對方又能夠尊重對方,這 樣子的話,人跟人之間才能夠相處得很久。 所謂「小人之交其甜如蜜」,稍微有點不對勁就反目 成仇,那糟糕了。所以古代的人說「君子之交其淡如 水」,君子跟君子之間會互相關心互相關懷,也會互 相尊敬。如果說一個人沒有距離了,就想改變對方, 變成我的、被我支配、被我利用,那就很麻煩了。所 以人跟人之間的相處之道,佛經裡面很簡單就四個字, 叫做愛敬無虛——沒有什麼欺騙的行為,真正的發自 內心來關心對方,而且又尊重敬對方。 第二「親厚究竟,於怨親中其心同等,至於涅槃」: 在現實人生當中,在無量的生死當中,由於我們觀念、 行為、想法、態度種種的差別,所以在我們還沒有成 道之前,多生多劫來我們所結的冤親太多太多了。有 些人到了一個地方很有人緣,有些人到了一個地方大 家瞧不起他、不理他,為什麼呢?結了善緣、結了惡 緣。無量劫來,我們不曉得結了多少的惡緣,所以有 的時候被人陷害;有的時候在困難當中有貴人相助, 那就是前輩子我們幫助過他,結了善緣,這時候「無 緣無故」的他來救你了,為什麼?有原因的!


寶積經講記---188 人跟人之間,不是冤家就是親家,但是,依佛的眼光 來看,冤反而是從親起,親又是從冤起。 比如,一個我們不認識的人,現在無緣無故有這麼一 個機會認識了,覺得對方不錯,那麼結婚了。結婚以 後,沒有什麼距離,開始不懂得尊重,產生問題了, 分手了。兩個人從不認識到認識、從認識到分手,由 冤到親、由親到冤,這個社會就是不斷的冤冤親親、 親親冤冤。到底誰是冤?到底誰是親?有的時候還不 打不相識,因為某一種誤會,那麼解釋清楚以後,感 情越來越好,冤家變成親家。 依佛的眼光來看,冤親是平等的。他不會愛一個什麼 愛到要死,或是恨到要死,這個都是沒有理性。有理 性的人,即使自己再怎麼樣喜歡的,也是保持一個距 離,懂得去尊重別人的人格,尊重別人的生命空間, 不會去束縛別人來依從自己。「親厚究竟,於怨親中 其心同等」,即使再親密的人,我們也是要引導他走 向覺悟的道路,而不能沈迷在感情的、世俗的、物質 的、物慾的,這樣子才能夠讓這個道義、道情共同的 昇華。 就是說,人跟人之間的相處之道:所有的冤親眷屬, 我們都是同心的要他們至於涅槃,而不是纏綿在世俗 的情慾肉慾當中為滿足,是引導眾生走向善的光明,


寶積經講記---189 而且是要一直到涅槃。涅槃,就是生命的問題解決了, 所有內心的困擾、生命的困惑,一切都解決了。我們 要帶領這些冤親眷屬一起到達涅槃,這才是這個覺有 情的應該做的事情。 第三「言常念笑,先意問訊」:有些人總是擺起面孔, 要別人跟他先打招呼;別人跟他打招呼了,他還是愛 理不理。這個是什麼呢?貢高我慢,我高人一等。所 以這個地方講到,人跟人之間相處,要和顏悅色的, 跟人家談話的時候,發自內心很至誠的看著對方,表 達我們的意見,讓對方能夠接受瞭解。 「先意問訊」,如果對方沒有看到我們,我們先看到 他的時候,我們應該先打一個招呼,不見得就是我們 人格低一點,而是我們謙卑,我們覺得難得在這個地 方見面,見面就是有緣。如果你覺得別人來跟你打招 呼,是我高人一等的話,這是瞧不起人。所以,第三 個也是講到人跟人之間的來往的一種藝術。 第四「所為事業,終不中息」:不管是答應人家的、 幫助人家的事情,一定是有始有終,還沒有完成的時 候絕對不可以終止。除非你不答應,除非你沒有那個 本事本領,不然不答應則已,一答應以後,一定要守 住這個信用,有始有終,才會讓人家感受到我們的誠 意。


寶積經講記---190 你看佛門裡面點香,這個香通常從上面一點就一直燒 燒燒,燒完了才會停止。這就表示說,我們做事情就 像點香,不點則已,一點就是從頭燒到尾,整個燒完 了才能結束。我們學佛的人看到點香,就是要檢討自 己,過去答應人做事情、或者是自己的事情,有沒有 從頭做到尾,有沒有耐性,尤其答應幫助別人做什麼 事情,一定要有始有終,還未完成前絕對不會停止的。 第五「普為眾生等行大悲」:有時候有些眾生他要求 我們做的事情,我們做不到,那你就不要答應;這個 不答應並不表示不慈悲,因為對方的要求是無理的。 無理的要求,我們不答應,反而是慈悲。如果你事事 都答應人的話,自己忙透了,對方也沒有得到什麼利 益,反而增長對方的貪心,那也不對。所以,要幫助 人家,一定要有智慧,有時間、有體力、有悲心,這 些配合起來,對自己好,對對方也好,雙方面都得到 利益,這樣子的幫忙才是真正的幫了大忙,而不是幫 了倒忙。 第六「心無疲倦,多聞無厭」:這是菩薩無限的精進。 在信佛學佛的過程當中,六波羅蜜也好,三十七道品 也好,一定會有「精進」,精進是學佛過程中一個非 常重要的學分。做為一個菩薩行者,對自己的生命、 對世間一切眾生,絕對沒有疲倦的時候,尤其是對菩


寶積經講記---191 薩道,我們信佛學佛對這個方向是永遠沒有疲倦的。 在不斷地追求智慧與悲心的過程當中,生命不斷地往 上推升,所以心無疲倦。我們有一個目標,就是能夠 多聞佛法,從多聞佛法當中,透過聞思修來增長智慧, 所以努力有一個方向。 一般講的「努力」和「精進」是不太相同的,努力有 的時候也可能是努力做壞事,但是佛法講的精進是純 善的,是為了追求智慧、追求福德、為了利益眾生而 精進。 要利益眾生,就必須有善巧智慧。善巧智慧從哪裡來 呢?就是從多聞無厭而來的。所以我們信佛學佛的人, 不能說一開始就不聞不思不分別,是從分別當中,到 最後不分別了。一般以為信佛學佛的人不分別,就是 什麼都不分別,不是這樣子的。我們講的不分別,是 說不去執著它有一個永遠不變的什麼、有形的無形的; 我們講的不分別,是那種無自性的分別,是沒有自性 的智慧,那是無分別的智慧,而不是說善惡不分別, 那就糟糕了。 善惡、男女、長短、美醜,這有它的差別性,總不能 說這個沒有差別。我們要攝化眾生,就必須有這些種 種的智慧,不能說一開始就不分別,要從多聞無厭當 中,修聞思修慧,然後才能夠攝化眾生。


寶積經講記---192 古代的大德修行的方法,各有各的特色,比如說有些 專門持咒,有些專門持聖號,有些專門參公案。然後, 對經教慢慢的忽略了,認為研究經教是增長分別妄想 心,以致於佛教的義理慢慢的就沒落下來了。現在我 們信佛學佛,從經典當中去研究還不夠,還要從歷史 去研究,了解佛教的歷史演變中,為什麼會有這種思 想的出現。 比如說,印度的佛教為什麼流傳了一千多年以後,竟 然在印度消失?為什麼佛陀的覺音、佛陀的法音,當 時在公元前五百多年的時候,能夠盛行全印度,到最 後竟然印度教入侵以後,佛教慢慢、慢慢地就沒有了, 消失了?歷史的演變,為什麼會這樣子的? 也就是說,佛法在流傳的過程中,摻雜了許許多多非 佛教的思想,為了攝化當時的眾生,而引用了其他宗 教,或者是當地的、民俗的種種方便法門,於是佛法 不能保持純正的佛法,所以佛法慢慢地就沒落下來了。 一直到最後,跟婆羅門教、印度教結合在一起,就產 生了密教,密教之興,佛教之亡,因為已經沒有佛教 的本來面目了。這個是印度的佛教歷史。 我們研究經典,要經(典)、(歷)史同參,以經來解經, 以歷史來跟經互相參照,了解整個思想的演變,這樣 才能掌握真正佛陀出世的本懷。


寶積經講記---193 佛陀當時是怎麼修怎麼學,現在我們怎麼修怎麼學, 這個落差在什麼地方?為什麼佛陀在世的時候,一個 講座下來,這麼多人開悟?當時佛陀所教導的法門, 跟現代我們所了解的法門,差別在哪裡?根性的差別 在哪裡?這都是要從多聞無厭當中去了解。佛教教義 的精髓在什麼地方?在適應中摻雜了哪些不是佛教原 來的思想,以致於慢慢喪失了佛教的特色,最後滅亡? 從多聞當中去理解,然後找出真正的解脫之道是什麼, 這樣來修學的話,才能夠掌握真正的方向跟正確的方 法。這必須要心無疲倦來去認識了解。 第七「自求己過,不說他短」:作為一個菩薩行者, 看看自己有哪些缺點,自己的心念、自己的行為、自 己的習慣,是不是跟佛陀所要求的八正道相應?至於 別人的不好,那是別人的業障。如果我們不能了解別 人的長處,只看別人的短處,那我們的短處是永遠不 能改正。所以,對別人不要去雞蛋裡挑骨頭,反而是 對自己應該雞蛋裡挑骨頭,自己才會進步。我們說別 人的短處,一方面是造口業,一方面是增長煩惱。 所以,一個菩薩行者不要去管別人的是是非非、恩恩 怨怨。我們連聽都不可以聽,何況是說!如果聽到別 人講他人的是是非非,最好我們是很誠懇的說:那是 別人的事情!為什麼我們要替人免費傳播呢?何況我


寶積經講記---194 們傳播別人的不好,這是一個很不好的習慣。如果我 們喜歡聽別人的是是非非,也是一個很壞的習慣;這 個習慣養成以後,就會變成第八阿賴耶識裡面的種子, 然後這種子會生現行,所以這個惡習一定要斷除。 第八「以菩提心行諸威儀」:威儀,就是行住坐臥、 為人處世、語默動靜,這些就是威儀,屬於身教方面 的。身教也代表了一個人的修養、一個人的品格,從 我們的行住坐臥當中,可以讓人啟發信心。 過去有一位老法師,我問他:「您老人家為什麼想出 家?為什麼想剃度圓頂?」他說:「有一次到了寺廟 裡面,就看到一位老法師走路的風度,不緩不急。然 後進入大雄寶殿,站在佛像前面規規矩矩的,就這樣 五體投地頂禮佛陀。」這一幕就讓他感動得痛哭流涕。 那種語默動靜、行住坐臥的威儀,讓他感動得剃度出 家了。 所以,我們有時候不一定要講很多話,有時候我們保 持沈默,很自然的從我們身心當中就放出一種力量, 這種力量在佛法來講,就叫做「德光普被」,很自然 就有這種威德來攝受眾生。一個有修養的人一出現的 時候,很自然的大眾就會安靜下來。當我們心浮氣躁 的時候,別人也覺得跟他差不多。 菩薩不是裝這些威儀來讓人家害怕,而是以菩提心來


寶積經講記---195 行諸威儀——自己的一舉一動,都是要引導眾生走向 正覺光明的道路;自己所講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 都是要引導眾生走向善道,不是想獲得什麼好的名聲、 名聞利養。 ★ 所行惠施,不求其報;不依生處而行持戒;諸眾生中 行無礙忍;為修一切諸善根故,勤行精進;雖生無色 而起禪定;行方便慧;應四攝法; 接著我們要講的是善行。善行有七法,就是講到六波 羅蜜和四攝法。 第一「所行惠施不求其報」:這是講到六波羅蜜的施 度。我們知道,在原始佛教裡面是講到「三學四聖 諦」。三增上學就是戒定慧。三學四聖諦就沒有講到 布施,後來初期大乘興起的時候,就非常重視六波羅 蜜中的第一個:布施波羅蜜。 佛陀來到這個世間,當時的印度充滿著解脫厭離的苦 行修道精神。印度人把生命分成三個時期——求學、 服務、修道。小孩子的時候是求學時期;然後十二、 三歲就結婚了,十五、六歲以後就開始做事;服務二 十年以後,到了四、五十歲就是修道時期。因為印度 人的年齡不是很長,到了四十幾歲、五十幾歲的時候, 感覺生命有限了,趕快的要祈求解脫。


寶積經講記---196 怎麼解脫?有種種的方法,像婆羅門教就是祭祀萬能 或者是宇宙的一個真主、創造主;其他宗教就說我們 到了梵天、到了哪一個世界就解脫;或者是我們用種 種東西來祭拜,就能夠解決一切問題;或者是修苦行, 挨餓受凍等種種非人的生活。 那麼佛陀說:苦行不是究竟的,祭拜也不是萬能的, 回到哪一天還是一樣生老病死。佛陀出現的時候,告 訴我們真正的解脫之道,就是觀身心無常無我,從無 常無我當中得到解脫,這是佛陀在當時宣揚正覺解脫 的方法。 為了適應當時印度整個彌漫著苦行解脫,生命沒有什 麼多大的意義,為了適應當時的修道風氣,所以佛陀 當時所說的法門,都是屬於正覺解脫方面的。就是人 生只要是觀無常無我、不再執著的話,生命在此生結 束的時候,就「梵行已立,不受後有」,「不受後 有」就是不再出現生命,問題就解決了。佛陀告訴我 們,以無常無我而得到解脫。 但是,這個思想慢慢演變的過程,世間人慢慢的發現, 從生命的意義否定,我們必須肯定當下得到人身的意 義價值,所以這時候慢慢佛陀的本生談裡面,就透露 出菩薩度化眾生的思想,那就是大乘思想的來源。佛 陀的本生談、弟子的本生談,都是講佛陀以及弟子在


寶積經講記---197 過去生過去世如何如何,佛陀過去生過去世如何為眾 生來服務。 比如說,有一隻鳥在深山裡面,牠看到火災了,牠怕 其他動物被燒死,這隻鳥就飛到河邊,把羽毛沾滿了 水,再飛到空中去灑水滅火。天帝就笑牠:你這隻小 鳥能把這火災熄滅嗎?牠說:不管行不行,我只是盡 我的心力而已!最後感動了天帝,把森林的火熄滅了。 釋迦牟尼佛說,那隻鳥是我的前生前世,你們在座的 都是當時那些動物的轉生。那時候以我的誠心,用我 的羽毛沾水去滅火,感動天帝來救你們,所以我當時 跟你們結了這個緣,現在我成道成佛了,你們來做我 的弟子。 佛的本生談裡面也講到佛陀曾經當過鹿。因為國王都 是以打獵來玩弄過日子,這隻鹿為了救森林裡面的動 物,就把自己的身體當作一座橋,讓其他動物踩在他 的背上,越過一條河流。佛陀說:當時那隻鹿就是我, 現在你們在座的這些弟子,就是當時山上的這些飛禽 走獸。過去我救了你們的身,這一生我要救你們的心。 這就透露出大乘思想——為了一切眾生,不惜自己犧 牲生命的一種精神。就這樣子,初期大乘、中期大乘 就慢慢演變出布施法門出來。這個地方講到七種善行, 第一個「所行惠施不求其報」,就是六波羅蜜的布施


寶積經講記---198 波羅蜜。 佛法在流傳的過程當中,為了適應眾生的根性,一定 有不同的法門來出現,不但能夠不斷的讓佛法光大發 揚,又能保持佛法的純正。所以,並不是所有的佛法 都是佛陀所說的才是佛法,而是根據佛陀的根本思想: 三法印,然後適應時代的需要,適應時代眾生的根器, 把佛陀佛法的覺音去光大發揚。根性不同,在某一個 時期會有某一個法門特別流行,但是,如果不能面面 俱到的話,這一種方便的法門有時候會變成對佛法損 害,那就很麻煩了。 所以,佛法要求現代化,但是,保持它的純正化也是 非常重要的。不違背佛陀的真精神,又能夠讓佛陀的 真理光大發揚,這是我們信佛學佛的人必須要有的一 分認識。否則的話,佛陀的佛法流傳愈久,慢慢的就 像牛奶加了水、又再加水加咖啡、又再加巧克力,慢 慢的牛奶愈來愈少,喝的人就覺得奇怪了,這怎麼還 叫牛奶呢?所以,佛法怎麼樣保持它的純正,怎麼樣 讓他適應當代人的需求,這個法門的確可以引導眾生 身心的解脫、身心的昇華淨化,這是我們之所以要研 究的目的在此。 從最初最初的厭離心的佛法、解脫道,厭離生命,否 定生命,覺得生命的出現是一個痛苦、是一個災難,


寶積經講記---199 然後演變到時代的需求,就是從關心自己的身心,關 心眾生的身心當下的解脫,不是生命的否定,而是生 命的增長,生命的淨化,生命的昇華,於是就有六波 羅蜜法門的出現。 這是講到布施。但是,布施必須跟無常無我相應。既 然是無我,布施出去了,怎麼還會去想希望別人報答 我呢?一切佛法不離三法印,只要是與無常、無我、 寂靜涅槃相應,那就是佛法。佛法不一定是要佛陀親 口所說的,只要跟佛陀的三法印相應,都是佛法。佛 法也不一定是人說,山河大地、花開花謝也是在展現 無常無我,是不是呢!「情與無情,同圓種智」,情 與無情都是在展現佛法的無常無我。掌握這個無常無 我的原則,佛法的純正就永遠的能夠保持下去。 第二「不依生處而行持戒」:這就是六波羅蜜中的持 戒。經典裡面告訴我們「持戒得人身」,我們希望能 夠生生世世得人身,那就必須持五戒。 五戒當中,第一是不殺生,尊重生命。對動物也好、 植物也好、人也好,都不要去傷害他,這就是不殺生, 尊重生命。所有一切生命,包括動物、植物、以及山 河大地這一切,我們都像神一樣的尊重它,這就是不 殺生。 一般講「不殺生」,各位以為是不殺人,其實是包括


寶積經講記---200 這些畜生。擴而充之的話,包括山河大地都不要隨便 去破壞,因為這是我們生存的器世間,這個器世間是 我們生存的地方,如果我們大量破壞山林、河流,慢 慢大地就反撲了,反撲的結果就是風災、水災、旱災、 甚至颶風,這些都是我們人類的殺業所造成的。 舉個例子來講,大家比較容易理解。眾生貪圖口腹之 欲,要吃牛排,所以我們就必須養很多的牛羊。牛羊 怎麼去養?就必須把森林砍光來種牧草。森林砍光了, 世間的空氣就比較糟糕了,因為森林、熱帶雨林是大 地的肺,有淨化的功能。就像我們的肺,吸進了氧氣, 吐出二氧化碳,而樹木剛好相反,它吸二氧化碳,吐 出的是氧氣。 因為人類口腹之欲,就把大量的樹木砍伐,來種植牧 草養這些牛羊畜生。然後空中、水裡面、泥土裡面產 生了許許多多的細菌,為了這些畜生的長養,我們必 須使用大量的抗生素、除草劑,這些毒素又飄流到河 裡面、空中,甚至飄流到北極南極。南北極的地方有 許多動物竟然發生了許許多多的生理變化,科學家探 索的結果,就是我們種植大量牧草,養了大量的牲畜, 用了大量的抗生劑、化學用劑,甚至大量的工廠廢水 流到河裡面去,結果南極北極的動物魚類都受到傷害, 有些從此不再生育,有些生出怪胎,這都是我們眾生


寶積經講記---201 的殺業所造成的。 因為人類的口腹之欲,我們就要砍伐、消滅森林,造 成空氣污染、水源污染,所以持戒裡面的不殺生戒, 是我們拯救人類一個最切實際的。要改變飲食習慣, 錯誤的飲食習慣造成了許許多多的疾病,也造成了山 河大地的滅絕破壞。 五種根本戒: (一)不殺生戒:就是懂得去尊重生命,山河大地也要去 尊重它,不只是人而已,包括所有的情與無情,有生 命的動物乃至植物(植物也是有生命)。 (二)盜戒:我們自己的東西不願意被偷,所以也不要去 偷別人的東西。沒有經過別人允許而得到的任何東西, 就算是偷盜。 (三)淫戒:不正常的男女關係就是邪淫。做一個修道者, 在家的是行正淫——正式的夫妻是正當的,正式夫妻 以外的所有一切行為都叫邪淫。整個社會問題重重, 一個是為財,一個是為男女色,大部分就是財色這兩 個問題。全人類就因為財色這兩個戒條不能做到,就 變成世間的恩怨是非。所以佛陀規定不邪淫。 (四)不妄語:包括不綺語,就是那些風花雪月的、引人 非非之念的那種話不可以講。惡口,很低俗的話不可 以講;兩舌,挑撥離間的話也不可以講,使別人吵架


寶積經講記---202 打架、讓別人鬥爭的那種話不可以講。兩舌、惡口、 妄言、綺語,這是語言的使用。因為語言影響非常非 常的大,所以佛陀說:一個菩薩行者一定要修口德, 淨口業,不要去造口業,使用很低俗的語言、或是去 破壞別人的名譽、毀謗別人的那些惡言惡行都不行。 (五)酒戒:不飲酒。因為酒會刺激我們的腦神經,讓我 們的智慧降低,所以喝了酒開車最危險。有些人是藉 酒壯膽去做壞事。 這是講到最根本的五戒。 五戒當中,多殺生的人就會多病,命比較短,短命多 病是它的報應。如果是偷盜的話,這一生就窮困,做 什麼生意都失敗。這一生不懂得方法,前生又偷盜, 所以什麼生意都做不成,做愈多就賠愈多,這是從偷 盜的報應來的。如果是邪淫的話,這一生當中夫妻就 不能圓滿。如果妄語,嚴重的就是講話不清楚,甚至 沒辦法講話,因為過去亂講話破壞別人的名譽,說了 太多過頭的話,這生就容易報應到生理上的缺陷。飲 酒的話,這輩子就智能 IQ 比較低,因為喝了酒以後醉 醺醺的。所以佛陀希望我們每一個人能夠守五戒,五 戒守的好,五官端正,頭腦清醒,廣結善緣。 但是,有些人說:「我為什麼持戒?持戒是為了來生 得到人身、得到人的身體」,那就有一個我、有一個


寶積經講記---203 來生,而這個「我」就是我們生煩惱的根源所在。所 以,「不依生處而行持戒」。我們持戒,並不是說我 來生能夠多莊嚴多好,有所目的的,這便有一個 「我」能持戒,有一個戒被我所持,這樣的話,為了 持戒而持戒,而不知道戒是人本來的本分,是人該做 的事情,是一種本分事。有些人說持戒有多麼大的功 德,依我看,持戒是一種本分事,談不上功德,人本 來就是不應該做這種行為,我們就這麼做而已嘛! 第三「諸眾生中行無礙忍」:就是修忍辱。無論是比 我們好或比我們不好的眾生,對我們無理取鬧或者羞 辱,一個行菩薩道的人就應該透過智慧、透過慈悲去 化解煩惱,而且以自己的德學修養來感化對方。 第四「為修一切善根故勤行精進」:這是精進度。 善根的「根」很有意思!花草樹木有根就能開花結果, 我們所有修的善法就像樹有根一樣,它會長養;如果 我們做了這個善,它會引發另外一個善;你做了一個 惡,這個惡又會引發其他的惡。惡有惡的根,善有善 的根,一個菩薩行者就是要在善的方面加強,因為它 會不斷地去引發其他的善法,所以用「根」來形容, 叫善根。 善根,依佛法來講,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 禪定、智慧,聞思修六波羅蜜、三十七道品、八正道,


寶積經講記---204 這些都是我們修學的善根,這些都必須要勤行精進。 精進,就是不以小小的善根為足,覺得我修這麼多善 根夠了、滿足了,在修學菩薩道來講,所有善根永遠 是不滿足的,這樣才能讓我們的智慧福德增長。 精進,我們分四個方面來講: (一)已經有的惡念馬上要斷除。所有的惡念、惡行、惡 言、惡語,這些已經有的惡,馬上立即斷除。 (二)沒有的惡不要養成。惡法——懶惰、好吃懶做這種 種非法的事情,你沒有的惡千萬不要去沾染,因為一 沾到惡習以後,就非常難斷掉。比如一塊白布,如果 用墨水滴上去以後,雖然現在科技可以洗得很乾淨, 但是我們要花很多很多時間,而且再怎麼洗還是有一 個痕跡在那邊。所以,沒有的惡千萬不要沾染,未生 惡不要給它機會。 (三)未生的善趕緊要下種。 (四)已經有的善要令它生長。我們已經在修、已經有的 善法,就要加強它。舉個例子來講,比如說我們剛開 始學打坐,腿很痛,我們每一次坐五分鐘,一天坐兩 次三次,然後慢慢變成一次坐十分鐘,十分鐘以後變 成二十分鐘、三十分鐘、四十分鐘,這叫做精進。如 果我們一開始拼命忍,坐了三十分鐘,覺得非常痛苦 難過,就改成二十分鐘,二十分鐘又改成十分鐘,最


寶積經講記---205 後變成五分鐘,再最後沒有了,這就是退步了,不叫 精進。 所以,讀書也好,做事也好,做事業也好,乃至家庭 的幸福也好,我們要用佛法所說的精進不斷去改善, 不斷改善家庭的祥和、工作事業的進步。 第五「離生無色而起禪定」:接著講的是禪定,禪定 度。在眾生的煩惱裡面,其中一個煩惱就是我們內心 很亂;因為內心很亂,擁有一顆不安的心靈,所以對 煩惱沒有辦法控制,對事理不能透視觀察。眾生無量 劫來先天就是擁有一顆不安的心靈,這顆不安的心靈 如果能夠讓它安定下來,它會產生很大很大的作用, 大到什麼程度呢?一般講的就是神通,比如,他心通, 了解你在想什麼;天眼通,能夠了解未來的事情;天 耳通,可以聽到很遠的事情;神足通可以飛行自在; 還有神境通能夠把東西變大變小。 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心世界,是一個無盡的寶藏,當我 們了解到內心有一顆無盡的寶藏以後,我們很自然對 外在的追求就會淡薄下來,自然就會離欲。所以,禪 定的重要就是它能夠離欲,能夠產生神通。如果進到 某一種定的話,他甚至會到天上去投胎轉世,那就要 小心了,因為如果我們投胎轉世到無色界,比如說空 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天,那


寶積經講記---206 對修學菩薩道來講,是一個很大很大的障礙。既然不 是到無色界,我們到欲界天也是不好。 我們如果修禪定,只要修布施、持戒、禪定這三個項 目,就可以生到比如說四天王天、三十三天(忉利天)、 或者夜摩天,這些都是跟禪定有關係。以生天來講, 如果沒有悲願、沒有智慧的話,生到天上,那就變成 障礙了;如果是有悲願有智慧,雖然是生到天上,不 迷,不會被天上的境界所迷惑的話,他是為了度天人, 那生天倒是無妨。 在修禪定的過程,我們要了解到:如果我們只是單單 修定力,很容易召感生到四無色天——空無邊處、識 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天,那就變成一個 障礙了,是八難之一。生到長壽天,那都是幾千萬年 幾億萬年,而且在天上沒有辦法見佛聞法,沒有辦法 修菩薩道,因為到天上去的時候,不會像人間鬥來鬥 去,沒有這些苦難眾生,都是福報很大的。所以在修 學的過程當中,千萬要知道不要太重視定,因為定一 旦修成的時候,我們會變成一個少事少惱,甚至對自 己的一切衣食住行都懶得去做。 但是,我們又不得不修定,因為從定當中觀察身心的 無常無我,才能開智慧。所以我們修定,不是為了修 定而修定,不為了神通、不為了生天,那這種定是好


寶積經講記---207 的,因為有了定,才能觀察眾生的根機,才能了解眾 生的需求是什麼,才能正確的去攝化眾生、度化眾生。 所以在修定的過程當中,我們要了解到它的副作用, 如果我們定太深了,反而障礙我們智慧的開展。定強 慧弱也是不理想,慧強定弱也是不理想,必須定慧均 等,這種定就沒關係了。 第六「行方便慧」:這是智度波羅蜜,大乘的無住涅 槃。如果沒有悲願作為方便的話,很容易就落入小乘, 所以大乘的般若一定要有方便,就是悲心。有悲心悲 願跟智慧結合在一起,叫做悲智圓融,這種智慧才能 證到無住涅槃,生生世世在娑婆世界來利益眾生而不 迷惑。 所以,大乘小乘修智慧的觀察方法是略略不同:小乘 的話,就是直接的觀察身心的無常無我;大乘修智慧, 是廣觀身心世界的性空如幻。 大乘也是透過無常無我去觀察緣起如幻,但是,是先 廣觀身心世界的無常無我、緣起如幻,目的就是要培 養悲心。如果是直接觀察身心的無常無我的話,很容 易產生厭離心;如果是先廣觀身心世界的緣起如幻, 因為眾生不了解萬事萬物的緣起如幻,而產生執著, 受了許許多多的冤枉的苦,所以先廣觀身心世界的緣 起如幻,目的就是要培養悲心。談到解脫的時候,又


寶積經講記---208 必須從廣觀世間無常無我,最後還是回歸到觀身心的 無常無我,才能得到解脫。所以,這是一種方便,悲 願為方便,有悲願才不會證入到小乘。 這是談到行方便慧。就是大乘的智慧波羅蜜一定是有 悲願來助成的。也就是「理性當中充滿著感性,感性 當中充滿著理性」。另一句話是:「智慧當中有慈悲, 慈悲當中有智慧」。這是悲智交融的狀態。 第七個「應四攝法」:這是菩薩為了攝化眾生所必修 的。四攝:布施、愛語、利行、同事。上面已經講過 四攝法了,這是化導眾生的一種方便。 這是講到三十二法當中的七種善行,就是六度波羅蜜 和四攝法。 ★ 善惡眾生,慈心無異;一心聽法;心住遠離;心不樂 著世間眾事;不貪小乘,於大乘中常見大利;離惡知 識,親近善友;成四梵行,遊戲五通;常依真智;於 諸眾生,邪行正行,俱不捨棄;言常決定;貴真實法; 一切所作,菩提為首。 現在我們要講的是法住行,法住行一共有十二法。正 行成就的菩薩,不單單是聞思而已,而且能夠勤修止 觀,安住在正法,所以叫做法住行——安住在正法當 中,來成就福德智慧的圓滿。


寶積經講記---209 第一「善惡眾生,慈心無異」:菩薩對待持戒或者是 犯戒的眾生,都能夠以慈悲心來面對,他不會分別說 這個是持戒的眾生、這個是犯戒的眾生,而產生了愛 憎取捨的念頭。菩薩對一切眾生都是以慈悲的眼光來 對待,不會有分別,也不會因對方的身分、財勢、行 為,而以一種異樣的眼光來看待眾生。所以,眾生在 菩薩的眼中,都是未來的佛菩薩,都是過去生的父母。 因為我們無量劫來這種惡習,難免有做一些不法的行 為,只要能夠來聽聞佛法、能夠來親近三寶的,在菩 薩的眼光來看,都是未來的佛菩薩。 第二個「一心聽法」:為了增長智慧,必須去親近善 知識;親近善知識,不是一個善知識,是許許多多的 善知識,叫做學無常師。學無常師,就是說沒有固定 的,隨時隨地都有大修行人。菩薩為了增長智慧,就 必須一心聽法,恭恭敬敬的去聽佛法,重法。因為我 們不重法,我們就聽了法而不去修。我們應當重法, 法是良藥,來對治我們身心的毛病,所以要很認真的 去了解說法者的真義,然後在自己的身心當中得到對 治,這樣聽法才能夠得到受用。眾生的毛病是心很散 亂,有的時候人在講堂中,心在外面,講法者的法音 沒有辦法灌進去;或者只是表面的理解,而真正的內 涵沒有掌握,所以也不知道怎麼去修怎麼去學,這就


寶積經講記---210 非常可惜了。所以要一心聽法。 第三「心住遠離」:這個地方所講的「遠離」,是對 於外在的一切財色名食睡。世間的人離不開衣食住行 種種生理上的需求,可是這生理上的需求是非常有限 的,但是,我們世間的眾生就為了短暫有限的生命, 去累積許許多多這一生當中用不到、穿不到、吃不到 的東西,你搶我奪,世間就亂了。我們聞法,不是為 了名利,不是為了功名利祿,是為了遠離這些我們不 應該保管的東西。適度的維持生命就夠了,不要再去 累積一大堆這一生用不上的東西,所以心住遠離行, 不被境界所轉。 第四「心不樂著世間眾事」:當時在印度,一個修道 者不可以自己有鍋灶煮食,他必須去乞食,所以比丘 就翻譯成「乞士」,一方面讓眾生種福田,一方面隨 緣來攝化眾生,隨緣說法。所以當時印度的風俗是: 一個修道者必須說法、必須乞食。還有必須遊行,遊 行就是到城裡面。修道者大部分都是住在城外,進城 這段期間叫做遊行;或是托缽回來這中間的路程,就 叫做遊行。還有,在精舍或者是出家人共住的地方, 有不同的工作——清潔、打掃、整理種種的事務,一 個修道者在僧團當中必須有負責某一種工作。 作為一個菩薩行者,他的心不樂著世間眾事,對於在


寶積經講記---211 世間必須的說法、乞食、遊行、或者僧團裡面的執事, 他不會去貪戀執著而忘記了修行。 有些出家人在寺廟裡面,事情辦多了,慢慢慢慢道業 就退步了。佛門中有句話,說要害一個修道的人的話, 就叫他當住持,要不然叫他做當家,不然就當知客, 就是給他一個事情做,他的道業就妨礙了;佛門中有 這麼一句話。因為住持要對內對外要負起全部的責任, 為了寺廟的經濟收入,要想一些辦法、動一些腦筋、 辦法會,這就跟道業妨礙了。但是很奇怪的,大家都 想當住持、當家、監院、或者當知客,有他的權力, 但對道業是很大的障礙。 所以,古代的方丈都是年紀很大了,道業有所成就了, 然後龍天推出,他就自然有許許多多的部屬來幫他做 事,他還是繼續領眾修行,領導大眾來熏修。過去大 陸叢林裡面,反而是當家、知客比較忙,方丈是領眾 來修行的,這是大眾的慧命所在。 第五「不貪小乘,於大乘中常見大利」:我們講過了, 佛在世的時候沒有分什麼大乘小乘,後來怎麼會變成 大乘小乘呢?就是發心不同,而產生了修學佛法的態 度不同,自然就風格不同了。 如果我們的修行,一切一切只是為了個人了生死斷煩 惱,覺得生命出現是很痛苦,以這種厭離心來修學佛


寶積經講記---212 法,就稱為小乘。如果我們觀察眾生身心的痛苦,家 庭事業子女社會種種的折磨,眾生有生理的、心理的、 社會的種種痛苦,跟我們是一模一樣,所以我們修道 不僅僅是為了個人這些問題而解決,也要跟眾生分享, 也要幫眾生解決他身心種種的困惑,以這種心來修道 的話,就稱為大乘。 所以,經典本身沒有小乘大乘,是讀經典研究經的人 發心有小乘大乘。單單為了個人的解脫,而急急忙忙 的去修去證,是小乘。不會厭離人間的一切,認為輪 迴是美事,生死是機會,能夠在無限的生死當中來服 務眾生利益眾生,以這種心態來修學佛法,我們稱為 大乘。所以經典沒有大小,發心有大小。發心有大小, 就變成大乘小乘這種風格的不同。 大小乘另一個不同點是什麼?小乘著重於身心的淨化 昇華,比較不重視人間淨土的實現,所以小乘比較沒 有淨土的思想。大乘的話,就是莊嚴國土、淨化國土。 在華嚴經裡面就談到華嚴世界是多麼的莊嚴、是怎麼 成就的。維摩詰經也談到:「隨其心淨則國土淨」。 所以大乘有談到淨土的思想,小乘解脫道只要觀無常 無我,修四念住,得到解脫,圓滿了。 但是,我們不能說小乘永遠是小乘,小乘的阿羅漢行 者慢慢也會發現到佛菩薩的功德是那麼圓滿,佛菩薩


寶積經講記---213 度眾生是這麼的究竟,所以也慢慢的由小迴向到大, 迴小向大,一個阿羅漢聖者慢慢也是會進入菩薩乘的。 所以,我們不要以為南傳地方都是小乘,北傳地方都 是大乘,我們不能以地點來分。也不是說我們修大乘 發菩提心,就會永遠大乘,也不一定,也可能會退墮, 變成不管眾生只管個人就算了,也會退心的。我們起 碼要修到十住菩薩或七住菩薩以上,才比較不會退墮 成小乘。 「不貪小乘,於大乘中常見大利」,這是讓我們了解 學佛的風格的確是有大小之差別。 第六「離惡知識,親近善友」:會增長我們名利心的 惡知識,會增長我們邪知邪見的惡知識,要遠離。只 要是讓我們不相信因果業報輪迴,不相信三寶四聖諦, 不相信六波羅蜜是真正的圓滿菩薩道,這些我們就稱 為惡知識。增長我們物欲名利,就叫惡知識。讓我們 的道業退轉的惡知識,我們要遠離,但是,我們不是 嫉惡如仇的,只是說不隨順這些惡知識所講的道理, 不跟他認同,不跟他親近。 第七「成四梵行,遊戲五通」:四梵行就是四無量定: 慈、悲、喜、捨。四梵行這個法門,在佛經裡面到處 都有講到。「梵」是清淨的意思,它能夠淨化我們的 生命,昇華我們的生命,又能夠斷煩惱,成就佛道,


寶積經講記---214 所以稱為四梵行。 慈:能夠讓別人來分享我們的成就。我們所有的成就 ——我們的知識、我們的智慧、我們的福德,願與眾 生來共享,而不會說一切的福報我個人享受就好。這 是慈無量。 悲:拔除眾生的痛苦,對眾生的苦能夠同情,然後解 決。一個修道者如果是冷漠無情,對社會、對眾生冷 漠無情,這不算一個菩薩行者。 喜:是隨喜功德,對眾生的成就、眾生的福報、眾生 的莊嚴,我們以一種隨喜功德,「這個眾生真了不起, 能夠修善法,能夠做善事,有這麼大的福報。」對別 人的成就,我們能夠隨喜功德,分享他的喜悅,不會 去嫉妒他。這是喜無量。 捨:捨無量,捨去一切的執著,捨去一切的煩惱,捨 去一切的惡法——貪、瞋、癡、慢、疑、惡見、嫉妒 種種一切惡法。所謂「捨盡道方成」。 慈悲喜捨四梵行,用簡單話來說:慈是慈眼視眾生, 悲是悲心度有情,喜是喜聞無上法,捨是捨盡道方成。 那我們怎麼去修慈悲喜捨四無量呢? 第一個,我們靜坐下來,就觀想我們的父母、或者師 長、或者是善友同學,其中一個最值得我尊敬敬仰的、 對我有恩、在我生命困惑時給我啟發,這些對我有恩


寶積經講記---215 的父母師長、善友同學,我們就觀想他那種歡喜滿足 喜悅的相貌。我們找同性別的對象,比如男性的話就 找男性的對象,觀想一個就可以了。自己常常觀想: 我一定要讓他快樂,我要好好的去侍候他、奉侍他、 利益他,讓他歡喜,讓他離苦得樂。 由觀想親人、恩人修成功了,再進一步對那些不相干 的人、跟我們沒有什麼恩怨關係的人,我們也是同樣 要去觀想,同性別的一個長者,我們也觀想他,無論 如何我都要使他離苦得樂。這是對中性——就是沒有 冤仇也沒有什麼恩惠的人。 對中性的人修觀成功了,接著第三個就是對那些過去 曾傷害我、迫害我,使我身心財產一切遭受損害的人, 我原諒他,我原諒他過去無知所犯的罪性,然後也觀 想他那種歡喜圓滿、快樂幸福的樣子。 如果我們對這個惡人也能夠原諒他的過失,而希望他 能夠改變、棄惡從善,他也能夠得到我們的祝福,對 惡人也一樣這樣的話,從一個兩個、十個百個、千個, 慢慢的增加,慢慢增加到無量,所有一切惡的人我都 要去感化他們,利益他們,所有傷害我的人我都能原 諒他,這樣子就叫做無量。 如果我們對親人也是無量的;對中性的、非善非惡、 與我們毫無瓜葛的人,也是無量的,我們想去幫助他,


寶積經講記---216 利益他;到最後連傷害我們的人,我們也是無量無邊 的去觀想這些眾生,我都想去利益他,改善他,幫助 他。這時候如果這個定境成就了,所有人都是我讓他 離苦得樂的對象,而不去分別,這時候四無量成就了。 書本上寫,四無量成就的人是百毒不侵,即使你吃到 毒藥也不會死。這聽起來可能很神奇!儒家有句話: 「智者不惑,仁者無敵,勇者無憂」,仁者無敵,在 我們中國也有這種思想。一個人他的心是慈悲的,沒 有害人的念頭,一絲一毫那種害人的念頭完全沒有, 這時候是百毒不侵。他只有給予眾生快樂幸福、圓滿 光明、智慧福德,他的心念裡面只有這些念頭,這時 候他是不會受到傷害,水火不傷,刀槍不入。 這是講到我們眾生修行到某一個程度的時候,生理上 的變化、物理上的變化、心理上的變化,他自然有這 種功能。 「五通」,定當中可以產生的神通有神境通、天眼通、 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宿命通是對過去的;天眼 通是對未來的;天耳通可以聽得很遠;他心通是了解 別人心裡的想法;神境通是產生了物理的變化,有些 東西可以變大、可以變小,就是神境通;神足通就是 能夠飛行自在。這是五通。 無論是佛教也好,外道也好,都能夠得到五通,甚至


寶積經講記---217 鬼神也有五通。但是,佛有漏盡通,漏盡通就是斷盡 一切的煩惱。「漏」是煩惱。能斷除煩惱的智慧,我 們就叫做漏盡通。 如果說某人有什麼神通,十天八天不吃不喝不睡,飛 行自在,這沒有什麼多大的意義!最重要是不是正知 正見,最重要是不是他斷盡煩惱、斷盡了無明、斷盡 了貪愛瞋恨。貪瞋癡三毒是不是斷了呢?如果斷了, 那麼是大善知識。斷了貪瞋癡的人,也不會以顯神通 來誇耀自己,宣傳自我。佛是禁止弟子們顯神通來攝 化眾生,這是要注意的。因為神通的背後很危險,必 定跟名利結合在一起。一個人如果是在名利心當中顯 神通,被名利心蒙蔽了,慢慢神通就會退掉。 「遊戲神通」,就是在某一個時空當中,眾生必須以 這個方法來攝化的時候,顯了神通,馬上這個聖者就 入滅了。過去有許多聖者,他為了增長眾生的信心, 最後顯神通。據說阿難尊者要滅度的時候,就飛在恆 河的上面,身上出火,身下出水,現種種的神通。因 為這個國家的人要他的舍利,那個國家的人也要他的 舍利,所以他現神通,在空中用三昧真火把自己化成 灰、化作舍利,而且這舍利還分成兩半,一半留給這 個國家,一半留給那個國家。聖者一顯神通以後,就 離開人間了,不像我們世間人藉著神通來謀取名利。


寶積經講記---218 事實上,現代的科技就是神通。我們人可以到達月球; 可以跟月球上的太空人講話;在幾億萬公里外我們都 可以講話;我們可以飛到火星,甚至到土星、水星, 以現代的科技已經飛到這麼遠的地方;這都是神通! 我們的手機也是神通,無線的,這裡打電話,美國馬 上收到,這就是神通。我們煮飯都是手指一點,飯就 煮好了,這也是神通。現代的科技都是神通的一種展 現。所以,佛法不求神通,因為神通不究竟。神通要 是跟名利結合在一起,產生很大很大的副作用,那就 麻煩了。 第八「常依真智」:一切修行都依真實智,不依虛妄 識。 以上八法,是菩薩修的法門,依智慧而安住修行。接 著,我們來講法住行裡面還有四法,是菩薩的攝化眾 生。 第一「於諸眾生,邪行正行,俱不捨棄」:菩薩攝化 眾生,不會去分別眾生是好或是不好、有邪知邪見或 是正知正見,佛菩薩他不會去放棄這些眾生,對於邪 行的眾生、正行的眾生,所有的眾生都是一律平等攝 受。佛菩薩對眾生的攝化,不會說你是信佛的人、你 是外道、你是邪知邪見的人,只要有因緣,佛菩薩都 加以攝化,絕對不會放棄眾生的。


寶積經講記---219 所以我常常講,我們活在這世上真的是很幸福,佛菩 薩隨時都在我們的身邊,只是我們不願意認同,我們 放棄這些機會,我們覺得生命很孤單,死的時候很害 怕,事實上,佛菩薩每一分每一秒、每一時每一刻、 每一剎那都在我們身邊。但是,我們因為一顆很亂糟 糟的心,我們感受不到,所以我們感受到那種孤單無 聊寂寞。佛菩薩從來沒有放棄過我們!即使我們犯錯 了,他也是照樣在放光加持,為什麼?於諸眾生,邪 行正行,俱不捨棄。這是佛菩薩的大慈大悲。佛菩薩 有智慧、有大慈大悲、有大願力,佛菩薩絕對不會放 棄任何一個眾生,只要有一念的向善向光明,他都會 跟我們招手。 第二「言常決定」:一個菩薩行者教授眾生、利益眾 生,是明確決定的,不會模稜兩可、大概如此、似乎 如此、也許如此,佛菩薩講話的話是絕對的,一就是 一,二就是二。 比如你做惡,「絕對會有惡報」,沒有模稜兩可的說 「也許你就不會」。你做善,絕對有善的報應,只是 時間來得早或者是晚。所以,佛菩薩的開示是斬釘截 鐵的。某某人你前生造了什麼業,所以你這輩子受報, 絕對不是說「你也許是什麼樣子」,佛菩薩的開示沒 有「可能」,也沒有「也許」,斬釘截鐵就是如此。


寶積經講記---220 再如,佛經裡面有談到「授記」,佛為菩薩授記:幾 劫幾劫以後,你會成佛,你的名號是什麼。前世你造 這個業,這世你就受這個報,你現在修了這麼大的善 法、這麼大的功德,你幾劫以後就是要成佛。這不是 定命論,而是佛有這個神通——有宿命通、有天眼通, 他對我們的過去現在未來一清二楚,該受這個報、該 承擔這個責任、這個義務,逃都逃不掉,所以他是斬 釘截鐵的告訴我們前因後果,沒有什麼模稜兩可的。 一個菩薩行者在弘法利生的過程當中,使用的語言一 定是肯定性的、決定性的,不是模稜兩可。這叫做 「言常決定」。 第三「貴真實法」:一個菩薩行者在弘法的過程,不 是要講得天花亂墜,來表示我們的文學造詣,而是把 佛陀的真實義理表達出來,這是最重要的。真實的義 理,才能讓眾生得到實際的利益;眾生得到實際利益, 才能真正悟到身心的無常無我,而開智慧;所以是貴 真實法。 真實法的相對就是方便法。所謂方便法,就是眾生的 根器不夠,所以必須種種的方便來引導眾生。比如說 這個眾生根性很差,講緣起、講空他很難接受,只好 對這個眾生說:「你持戒,來生就能得到人身;你布 施,來世就會富富貴貴,生活得很好。」因為眾生根


寶積經講記---221 器太差了,你跟他講甚深的佛法,他接受不了,反而 醍醐變成毒了。我們說一些方便法,他反而能接受, 這個方便法會引導他離惡向善。 所以,有的時候要以方便法來攝化眾生,但是,他能 夠相信、成就以後,就要以真實法。 比如說,佛陀在世的時候,有人問佛:「佛陀!你講 的法我都相信,我都接受,唯一不能接受的就是你說 的無我,怎麼無我又會輪迴呢?」所以,在佛經裡面 就出現了「如來藏」——每一個人的內心裡面,如來 就含藏在我們的心心當中。「如來藏」這個思想出現 了,這是一個方便法。 但是,眾生的毛病是聽到什麼就執著什麼。佛陀不要 讓我們執著這個如來藏是怎麼樣子,所以就講了一個 「空如來藏」。聽到空如來藏,眾生又以為空就是什 麼都沒有了,結果又來一個「不空如來藏」——雖然 這個心性是空的,作用卻是很大。然後,眾生又執著 有一個不空如來藏,所以最後來一個「空不空如來 藏」。 因為眾生是說什麼就執著什麼,說「有」就執著實有, 說「空」就執著斷滅空、什麼都一無所有,眾生的毛 病就是這樣子,所以不了解佛陀說法的善巧方便。在 某一個時空講空如來藏,執著空了;某一個時空講不


寶積經講記---222 空如來藏,又執著實有了;最後來一個空不空如來藏, 眾生也無所適從。 這是談到佛陀的覺音裡面有方便法,但是真正能夠得 到解脫、了生脫死,那一定是要真實法,一定要回歸 於無常無我、性空緣起、如幻如化,這是真實法,能 夠真正的使眾生解脫煩惱、了生脫死的真實法。 如果能夠引導眾生向善向光明的,我們就叫做方便法。 這些方便法會慢慢引導眾生走向解脫,經典怎麼形容 呢?那個很硬很硬的黃豆曬乾了,我們要用針把它刺 穿過去很難很難,我們就用方便法,什麼方便法?我 們把黃豆泡到水裡面,一個小時以後,黃豆軟了,針 一刺就過了。把黃豆拿來泡水,這是一個方便,我們 的目的是想用針刺過去。 在我們修學佛法的過程當中,有許許多多的方便法, 但是,最後又變成佛法的一個障礙了。舉個例子來講, 過去的祖師大德發現眾生的根器太差太差了,就告訴 我們老老實實的念佛。祖師的目的是這樣子的:因為 我們老實念佛,可以消業障,可以增福德。可是眾生 就執著這一句話「老實念佛」。 你知道老實念佛的背後真義是什麼?什麼叫做不老實 的念佛?我們一面修行,又一面想名利、財色名食睡, 這就叫做不老實的念佛。佛是覺者、是覺悟的。老實


寶積經講記---223 念佛的真正意思,就是說我們念念能夠正知正念,走 向覺悟的道路上去修去學。時時刻刻保持正知正念, 那就叫做老實念佛。後代的人把方便法執為是一個真 實法,單單提一句佛號,以為所有的法門就單單是這 六字洪名了,而不知道祖師的善巧方便。 或者是眾生的業障很重,就勤求懺悔,就拜梁皇懺或 什麼懺,這個法門就來了。眾生以為一天到晚拜懺就 好,其他的功課不用做了,業障消了,智慧就會展現。 請問智慧從哪裡來?從聞思修!不是說你拜了,業障 消了,你自然就會有智慧。很多方便法到最後反而變 成我們修學的一個障礙,所以這地方談到貴真實法。 第四「一切所作,菩提為首」:對眾生的教化——我 們的身教、言教,最重要的就是要跟菩提心相應;跟 菩提心相應,就沒有世俗的愛染心,這樣子的話,所 修的功德才能成為成佛的資糧。如果沒有跟菩提心相 應的話,有的時候就變成很庸俗化、很方便化的,而 跟佛法的三法印、四聖諦距離愈來愈遠。 ★ 如是迦葉!若人有此三十二法,名為菩薩。 上面講的三十二法,我們簡單分成法行、平等行、善 行、法住行。世尊就做一個總結,說如果有人修這三 十二法,這三十二個法成就了,他就是有菩薩的德相,


寶積經講記---224 資糧位圓滿了,就是名符其實的真正的「名為菩薩」 了。


寶積經講記---225

第四節、讚菩薩功德 復次,迦葉!菩薩福德無量無邊,當以譬喻因緣故知。 現在就要以種種的譬喻,來說明菩薩的功德。共十九 個譬喻。 ★ 迦葉!譬如一切大地,眾生所用,無分別心,不求其 報。菩薩亦爾,從初發心,至坐道場,一切眾生皆蒙 利益,心無分別,不求其報。 這個是用大地來譬喻菩薩的心境、菩薩的福德、菩薩 的智慧。 我們知道世間的大地可以說是能夠承載萬物,所有的 生物、動物、植物都是依賴這個大地而生存。在地裡 面有許許多多的寶物礦石、甚至石油煤礦,不斷提供 人類的生存條件。所以,這個世間讓我們感受最深的, 就是這個大地。 大地有許許多多的特色,舉個例子來講,比如說大地 不拒絕一切,是包容一切的,所有乾淨的東西、最髒 的東西,大地都接受了,這個是一種接納包容的德行。 另外一個特色是不求回報;所有的人類、動物、植物 都仰賴大地而生存,但是大地從來不要求我們回饋它 什麼,這是不求回報的精神。


寶積經講記---226 大地的特色,正好來形容菩薩。經文說:「一切大地, 眾生所用,無分別心,不求其報」,所有從地裡長出 來的、乃至在地中所有的一切,提供人類的生存條件, 但是大地卻不求我們回報。菩薩利益眾生,透過物質 的、透過體力的、透過知識的去利益眾生,但是沒有 絲毫希望眾生來回饋給他。 那麼大地還有一個特色,比如說我們很髒很髒的腳踩 在地上,地也不覺得髒、不覺得臭;我們放一塊黃金 放在地上,大地也不會說「好高興!我擁有這塊黃 金」。這個是形容菩薩的心境就像大地包容一切,不 論善人壞人、好人惡人,所有的人在菩薩的內心裡面 都是平等平等。 「菩薩亦爾」,所以我們以大地來形容菩薩的內心世 界,也形容菩薩這種不執著的境界。 「坐道場」就是成佛了。「從初發心至坐道場」,就 是從最初發心成佛發心度眾生,到最後證到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一切眾生皆蒙利益,心無分別,不求 其報」。 「一切眾生」就包括六道——地獄、餓鬼、畜生、天、 人、阿修羅,四生——就是卵生、胎生、濕生、化生。 金剛經裡面講的更多了:有色、無色、有想、無想、 非有想、非無想,那就是更高境界的眾生了。十法界


寶積經講記---227 的眾生當中,除了佛法界外,剩下就是九法界。我們 早晚課的時候念的「四生九有」,就是指九法界的眾 生,來出現生命有胎生、卵生、濕生、化生。 這四生九有都是菩薩所關心關懷的對象,但是,菩薩 不會有絲毫的希望眾生來回饋他什麼,就用大地來形 容菩薩的這種心量、功德,廣大包容一切,不求回報。 ★ 迦葉!譬如一切水種,百穀藥木皆得增長。菩薩亦爾, 自心淨故,慈悲普覆一切眾生,皆令增長一切善法。 這是用水來譬喻菩薩的福德智慧。 世間所有的動物植物都一定要有水份才能夠生長,所 有的五穀、藥草、花草、樹木,如果沒有水份就枯死 了,所以水是我們人類一個很重要的資源。我們這個 地球百分之七十是水,百分之三十是陸地。我們人的 身體也是大概是百分之七十幾是水份,其他是一些礦 物質類的。所以,水對我們人非常的重要,對所有動 物植物也是很重要,沒有水就死亡了。 那麼,水不但可以提供我們人營養以外,它還有一個 特色,就是水是最天然的清潔劑,桌子髒了、衣服髒 了,就要靠水來洗。水有清潔的作用、能夠滋潤萬物。 一個人水份不足會生病。有些人不喜歡喝水,就怕要 經常上廁所,最後水份不夠,就產生結石,膀胱結石、


寶積經講記---228 尿路結石。水也可以幫助我們排毒的作用。 水具有清潔作用、清洗作用,這都是來形容菩薩的悲 心,菩薩的悲心是跟智慧結合在一起,可以滋潤眾生 的心靈,洗滌眾生的貪瞋痴。所以說:「菩薩亦爾, 自心淨故,慈悲普覆一切眾生,皆令增長一切善法」, 這是以水來譬喻菩薩的大慈大悲大願力。 ★ 迦葉!譬如一切火種,皆能成熟百穀果實。菩薩智慧 亦復如是,皆能成熟一切善法。 這是以火來形容菩薩的智慧。 火的特性就是有溫度,產生了一種能量。我們世間的 動物植物都必須有適當的溫度,有些植物喜歡熱帶, 有些植物喜歡寒帶,不管怎麼樣子,寒帶也好,熱帶 也好,都是有一定的溫度,來維持植物、維持動物的 生存條件。火是熱性的,是有溫度的,所有這些動植 物必須靠火的熱性、火的溫度,而得到生長成熟。如 果沒有火,沒有溫度,溫度太低了,植物動物都不能 生存。 這個地方用火來形容菩薩的智慧,因為菩薩的智慧能 夠成熟眾生的智慧。就像太陽光的溫度,可以讓五穀 花草樹木成熟,菩薩的智慧也是如此,能夠成熟眾生 所有的善根。火的另一個特色是能夠焚燒,這也是一


寶積經講記---229 個形容。菩薩的智慧火,能夠把無明煩惱業障全部燒 得乾乾淨淨,菩薩的智慧也可以幫我們眾生把內心裡 面的煩惱鬱卒全部把它燒光。 ★ 迦葉!譬如一切風種,皆能成立一切世界。菩薩方便 亦復如是,皆能成立一切佛法。 第四個是用風來譬喻。風是動的,動性的。佛經裡面 講,我們這個世界要成立的時候,是在一個廣大無垠 的虛空當中,先有這個風輪,起了很大的風在圍繞。 依我看呢,這就是我們眾生的善業惡業互相的增減當 中,產生了一個動能。由於我們無量劫眾生的善業惡 業這兩股力量變成了兩股漩渦,所以在特定的空間就 是不斷的旋轉,這是在華嚴經裡面所講的。 所謂「輪」,就是依照一個圓形的空間在運動。虛空 中有大風輪起,然後從這個風輪不斷的旋轉當中,產 生了水滴、水輪;水輪再凝固以後,就叫做金輪,金 輪就是變成堅固的;然後才成為大地,地輪;那麼有 了地輪以後,就產生了樹木。這是在華嚴經裡面,講 到宇宙、我們這個星球就是這樣子成立。所以我們現 在如果往地底下挖,挖了幾百公尺,事實上高樓大廈 的底下是水。所以地輪依水輪,水輪下就是風輪了。 這個世界的形成,最初最初是從風輪而來的。


寶積經講記---230 菩薩也是這樣子的,就像風輪,來成就眾生的法身慧 命,所有一切佛法都是靠菩薩的慈悲心、智慧方便種 種,使佛法能夠一代一代的延續下來。 上面所講的地水火風,就稱為四「大」,因為它的作 用很大,普遍的存在。世界上任何東西,都是地水火 風按照不同的比例組合而成的,他的作用非常非常的 大。比如說地,到目前人類還是沒有辦法對付地震。 比如水,大的水災,人類也是莫可奈何;大的風災, 那根本就是人類不能抵抗的;大的火災也是很嚴重。 佛法裡面經常用四大來說明,宇宙間的存在,都是四 大不同的比例,地大多的就堅硬,水大多的就是柔軟。 比如樹葉,你摘來搓一搓擰一擰,可以滴出水,所以 它很軟柔。那麼桌子就硬梆梆的,它的地大多,怎麼 碰怎麼擠也擠不出水來。如果是鋼鐵的話,你怎麼去 擠出水份呢?它的地大多;地大多就是很堅硬。 我們身體也是四大組合的。比如說我們的骨骼,鈣質 比較多,礦物質多,所以骨骼堅硬,他的地大就多, 水大少一點。那我們肌肉血管就是水大多,所以很柔 軟。 這是附帶讓各位了解。就是說地水火風在我們身體裡 面,從骨頭、肌肉、血管、頭髮、眉毛,所有這一切 切都是四大不同的排列組合而產生的,四大如果是調


寶積經講記---231 和的話,就比較沒有病。四大不調和了,組合的比例 變化了,比如我們吃東西不小心,有時火大增勝,有 時水大增勝,全身發腫,水排不出去,身體就水腫了。 腎病水腫、高血壓的水腫、心臟病的水腫、肝病的水 腫,就是他的水排不出去,那就叫做病態了。 佛陀在世的時候,出家人見面就是問了兩句話,一個 是問「四大調和否」,你四大有沒有調好呢?第二個 問「眾生易度否」,眾生容易度嗎?不像我們現在一 開口就說「吃飽了沒有」,然後談一些很無聊的事情。 所以佛陀規定出家人見面,第一個是四大調和否,第 二眾生易度否。因為每一個人他教化的眾生不同,區 域不同,所以見面了就問眾生易度否。 那麼,這四大也說明了我們眾生內心的世界。地,形 容我們人冷酷無情。為什麼會有這個地?因為人類的 內心世界裡面有這種冷酷無情。我們到深山裡面,你 看那個地很冷,那就是我們人類內心有冷酷無情這種 心態,這世間就有這個地了。那為什麼會有水的出現? 就是我們人類有慾望、男女的慾望,叫做貪慾水。世 間為什麼會有火出現?就是我們內心裡面有瞋恨火, 我們有瞋恨心,自然就世間會有這個火。眾生還有愚 癡無明,所以世間就有風,叫做無明風。眾生沒有智 慧,邪知邪見,觀念錯誤了,所以世間就有這個風。


寶積經講記---232 宇宙的四大,就是我們人類內心的具體表現。 我們內心,比如說有忌妒心,那麼自然這個花草樹木 就有長這個刺,否則這個刺從那裡來呢?就是我們內 心的世界裡有這種忌妒打擊人的心態。再說,世間的 人有善惡的觀念,所以我們看到顏色就有黑白很明顯 的對照,自然就會有黑色的、白色的這種顏料出現。 然後我們內心裡面東飄西蕩,坐立難安,相對的世間 就有許許多多的鳥類,鳥類就是東飄西蕩的。人因為 心裡安不下來,東飄西蕩的,轉生以後就變成空中的 飛鳥,今日東、明日西,就這樣過著懶懶散散的日子。 人也是這樣子,人在懶散當中這麼過日子,好吃懶做, 將來就是投生到畜生道,就是飛禽走獸的,只知道吃, 飲食男女以外什麼都不想。這個就是我們內心的一種 表現。 這個是讓各位了解四大,為什麼叫四大。存在的一切 動物、礦植物,只要佔有空間、佔有體積的任何一個 東西,我們把它簡單分成四類,各有不同的作用。地 大是堅硬的,火大是熱性的,水大是濕潤的,風大是 動性的。宇宙間的萬事萬物不斷的在分化組合,在這 聚聚散散當中,我們說「四大皆空」——四大組合的 萬事萬物,沒有一個永遠不變的主體,只是暫時的排 列組合,當四大的比例遭到破壞的時候,它就變成另


寶積經講記---233 外一種形態出現了。 但是,菩薩的四大就不同了,菩薩的四大是形容菩薩 的智慧悲心。菩薩的心就像大地,含容一切所有善惡 眾生,慈悲接納四生九有,一切一切菩薩都平等接納。 然後用水來形容菩薩的慈悲,用火來形容菩薩的智慧, 用風來形容成熟眾生的一切善根,就像這個世界成立 的最初最初是這個風輪,有風輪而後有水輪、地輪, 然後才有花草樹木。這是用地水火風來形容菩薩的悲 心、智慧、願力、以及平等心、包容心。 ★ 迦葉!譬如月初生時,光明形色日日增長。菩薩淨心 亦復如是,一切善法日日增長。 接著來形容菩薩的,叫做月喻。我們中國人最崇拜的 是什麼呢?八月十五月亮最圓滿了。可是在印度人, 他們不是崇拜滿月,而是初月。比如說初一、十五, 十五是滿月,初一的話就是初月。初月慢慢出來的時 候,是很細很細的,彎彎的上弦月、下弦月,然後這 個月亮就每天每天在增長。你看初一跟初二,初二的 月就比較大一點了,初三又更大,初四越來越大,一 直大大到什麼時候呢?大到十五。通常我們講十五, 實際上十六的月亮才是最圓的。十五、十六以後,月 慢慢又縮小了。所以在佛經裡面,順從印度人的習慣,


寶積經講記---234 印度人崇拜的是初月,而不是滿月。 初月的時候,它的光明形色慢慢的每天每天都在增長。 這是形容菩薩的功德,從最初發菩提心,每一月、每 一天、每一時、每一刻,因為跟菩薩心相應,所以日 日增長起來,一直到功德圓滿、成佛。菩薩的菩提心, 就像初一的初月,是一天一天的在增長。 ★ 迦葉!譬如日之初出,一時放光,普為一切眾生照明。 菩薩亦爾,放智慧光,一時普照一切眾生。 第六個是用太陽、日出來譬喻。 我們在台灣,可以到阿里山看日出,或是到東部海邊, 到海平面的地方,早上四點多五點多可以看到日出, 非常壯觀。如果沒有雲的話,真的可以看到那個太陽 從海平面的地方,慢慢的跳動跳動這麼跳上來。我們 知道這個世界上有許多民族崇拜太陽神,像日本他的 國旗就是一個紅圓圈,代表太陽。有些民族把太陽叫 做太陽神。的確,這個太陽普照大地,給我們溫暖, 然後給植物光合作用,產生糧食,產生氧氣。 初出的太陽,非常的柔和,然後慢慢給大地溫暖光明, 以這個形容菩薩的智慧。菩薩的智慧就像日光,菩薩 放智慧光一直普照一切眾生。菩薩的智慧可以遍虛空、 遍法界,遍所有一切眾生的身心,都能夠去普照。


寶積經講記---235 ★ 迦葉!譬如師子獸王,隨所至處,不驚不畏。菩薩亦 爾,清淨持戒,真實智慧,隨所住處,不驚不畏。 第七個叫做獅王喻。我們知道森林當中,百獸之王就 是獅子,獅子大吼一叫,所有的動物都不敢隨便,大 家都趴下來。佛陀出現到這個世間的時候,也是被稱 為獅子王,獅子是所有禽獸當中的老大,這是一個譬 喻。 因為我們世間有許許多多的學說,這些學說裡面有許 許多多是邪知邪見,引導眾生從迷入迷,但是,佛陀 的法音是引導我們走向光明的覺悟的。「佛」,就是 覺者、覺悟的人。我們之所以痛苦,就是我們沒有覺 悟,還迷迷糊糊,那我們覺悟了就沒事了。就像在這 個房間裡面停電了,我們會害怕,認不清方位,如果 電燈來了,大放光明,可以東跑西跳也不怕跌倒。我 們在無限的生死當中也是如此,因為沒有智慧,就常 常起煩惱、造業受苦,那如果有智慧就不會起煩惱了, 我們會培福德,然後我們受樂、安祥自在。 所以,佛陀出現在世間的時候,佛陀的真理就像獅子 叫的聲音,獅子吼,獅子這麼一吼,百獸就全部噤若 寒蟬,不敢出聲音了。也就是說,佛陀來到這個世間, 許許多多邪知邪見的邪師就不敢隨便亂講話了。


寶積經講記---236 我們看當時佛陀在世的時候,有許許多多邪知邪見, 舉個例子來講,有些宗教說我們人生是苦的,如果來 生的苦現在就把它受完的話,來生就不苦了。所以去 修苦行,頭髮拔光光,冬天把衣服脫光,讓他挨餓受 凍,未來所有的苦我現在提前把它受完了,以後就沒 有苦了。這有可能嗎?然後夏天這麼熱,他就把棉被 背在身上,包得緊緊的,讓他受苦,那未來的苦我就 提前受完了。要不然就把森林裡面那些會刺人的東西 舖在床上,躺在這個有刺的床上,讓他流血,那麼未 來所有的苦就在流血當中消失了,以後出現生命就沒 有苦。有可能嗎? 當時在印度有許許多多的宗教,奇奇怪怪的宗教,或 者透過祭拜什麼,什麼神就會讓我們平安、快樂祥和。 佛陀的法音出現,告訴我們,一切一切都是無意義的 苦行,來折磨我們的身心。修道不是用折磨的,而是 一種理性的思辨;透過理性的思辨來改變自己的心態, 改變自己的行為,改變自己的口語,一切跟法相應了, 跟大自然的法則相應了,那麼就沒事。就像火車按照 軌道行駛就沒事,如果出軌的話,那會傷人的。我們 眾生就是不斷的出軌,出什麼軌呢?大自然的法則、 大自然的因緣果報。眾生不相信因緣果報,所以,想 得到快樂卻是做壞的事、種壞的因,不能得到所想要


寶積經講記---237 的果就怨天尤人。 當時印度有許許多多邪知邪見來蠱惑人心,那麼佛陀 正覺的法音出現的時候,被形容成獅子吼,所以經文 就以獅王形容菩薩的智慧。 菩薩徹底證悟了身心的無常無我,不會在這個身心當 中執著有一個靈魂,執著這個靈魂將來要到那裡去享 受,菩薩斷除了我執我見。因為清淨持戒,不會去傷 害眾生,又有智慧,所以到任何地方都不會驚恐驚嚇。 我們知道一個人膽量不夠、知識不夠、技術不夠,遇 到事情來的時候,手腳發抖;如果一個人充滿著知識、 充滿著智慧、充滿著悲心,才夠這個條件,到任何地 方不會害怕。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我們常常到國外, 看到那個不懂英文又不懂外文的人,一到海關很緊張, 因為話語不通;如果你話語會通,一點都不緊張。具 備最簡單的語言知識,就可以讓我們世界各地到處任 君遨遊。世間的人累積財富招人忌妒,但是多讀書, 充滿知識,卻可以受到人尊敬。 因為菩薩的智慧、菩薩的知識,到任何環境、三界六 道當中,菩薩都不會有這種驚恐的現象,而且菩薩一 出現,都是隨所住處,不驚不畏,所有的百獸都能夠 來親近了。 ★


寶積經講記---238 迦葉!譬如善調象王,能辦大事,身不疲極。菩薩亦 爾,善調心故,能為眾生作大利益,心無疲倦。 第八是用象王來形容菩薩的功德。古代的象可以用來 戰爭,因為牠力量太大了,按照主人的指揮,可以幫 助他克服敵人。象也可以當作運輸用,比如搬運木材。 工人把樹木砍倒以後,由象來拖,拖往一定的地方。 象也可以當騎乘用。所以古代的象有非常大的作用。 但是,這個象一定要經過象訓,由象師加以調伏,否 則野象不聽你的話,你指揮不了,幫不上忙。一旦調 訓好,象就可以幫我們做事,作用非常的大。而且 「身不疲極」,就是牠很耐勞。因為牠是草食動物, 牠的血液是鹼性反應,不像一般動物稍微跑一跑就不 能動了,象可以走好幾百公里都無所謂。 這是形容菩薩的智慧,因為他已經調伏了內心世界, 已經淨化昇華了,所以有這種安定的力量,能為眾生 作大利益,不會感到疲勞厭倦。這是用象王來形容菩 薩的心境、菩薩的智慧、菩薩的悲心、菩薩的善巧方 便。 講到大象,在佛經裡面獅子跟象是常常可以看到的, 一個叫文殊獅,一個叫普賢象。文殊師利菩薩代表智 慧,所以文殊菩薩騎獅子;普賢菩薩代表實踐行願, 華嚴經有《普賢行願品》,菩薩的行願是實踐的,就


寶積經講記---239 像那個象可以走很遠的距離,可以載重拉東西,還可 以騎乘。在佛教寺廟裡面,可以看到阿彌陀佛是坐蓮 花,文殊菩薩騎獅子,普賢菩薩就騎六牙白象。據說 當時這個象大部份是黑色或者是褐色、灰色的,那有 些象很特別,是白色的,是非常吉祥稀有難得,經過 訓練以後,真的是可以幫我們很多的事情。 這是附帶說明佛教的道場為什麼有這個獅子跟象的圖 案。有些宗教崇拜蛇,那又不同了。佛教裡面並不是 崇拜獅子、崇拜象,而是以牠這個精神來代表菩薩的 智慧、悲心、願力。 ★ 迦葉!譬如有諸蓮花,生於水中,水不能著。菩薩亦 爾,生於世間,而世間法所不能污。 第九個是以蓮花來譬喻。 現在的科技叫做奈米世界, 奈米就是把一公尺化分成幾億分之一,那個最小最小 的這個單位,我們叫做奈米。奈米的靈感怎麼來的呢? 原來是叫做蓮花效應——你看那個蓮花的葉子,我們 滴一滴水在蓮葉上,稍微一搖動的時候,水滴搖來搖 去,它不會被葉子貼著了,葉子也不會濕,那麼你把 葉面這個水滴倒出來,還是原來那一滴水,不增不減。 為什麼會這樣子?因為蓮花的葉就是奈米結構。所以 現在人利用這個奈米結構、蓮花效應,就去做某一種


寶積經講記---240 衣服,髒的東西黏不上去,或者是奈米玻璃,髒的東 西也不會黏不上去,就用不著洗。這是蓮花效應產生 的這種奈米科技。 我們中國人自古就很崇拜蓮花,蓮花生在汙泥當中, 但不會被汙泥所污,而且又能夠開花結果,結蓮子, 非常有營養。又髒又臭的蓮花池,竟然會長出這麼清 香可愛的蓮花,所以用蓮花來形容,菩薩在這個五塵 六欲的世間當中,光怪陸離,五光十色,但是菩薩擁 有一片清淨、祥和、寧靜的心境,不被世間所污染, 這是值得我們尊敬的。所以說菩薩「生於世間,而世 間法所不能污」,來形容菩薩的這種心境。 ★ 迦葉!譬如有人伐樹,根在還生。菩薩亦爾,方便力 故,雖斷結使,有善根愛,還生三界。 接著是用樹根來形容菩薩的悲心跟願力。 學佛,一個是方向,一個是方法。所謂方向,就是一 個心態。如果我們覺得人生是苦,人生沒有多大的意 義,以這種心態來信佛學佛,那麼這個方向就是走向 個人生死了結、煩惱解脫、然後證到涅槃。所以阿羅 漢就叫做「無生」,他斷了煩惱,不再去召感生死。 這是學佛的一個方向。 現在我們不說對或者錯、好或者是不好,而是說有些


寶積經講記---241 眾生對人生的態度,總覺得生命短暫、無常苦空,以 這種心態來信佛學佛的話,叫做解脫道。解脫道的修 行方法,就是直接觀察身心的無常無我,斷了我執我 見,就證到了初果。 那麼另外一種人信佛學佛的心態就不同了,他認為所 有眾生都是一樣的生老病死,無量無限的眾生都是我 們多生多劫的親友,我們之所以修道,就是要跟眾生 一起來解決人生共有的問題——生老病死種種問題, 以這種心態來信佛學佛的話,跟解脫道的修行方式就 不太相同了。 解脫道的修行方式,就是趕緊的要把這個結使斷得越 乾淨越好。「結使」是指煩惱,指貪瞋痴這些煩惱。 而行菩薩道的行者,是跟眾生一起,準備陪伴眾生一 起輪迴一起受生死,但是他是清醒的,所以菩薩就留 了少部份的結使煩惱,不是嚴重的煩惱,而是小的結 使,利用這個小的結使去召感生死;在輪迴當中,因 為有生死的機會,所以能夠去圓成佛道。 經文怎麼譬喻呢?譬如我們砍了一棵樹,樹倒了,但 是根還在,結果春天來了,抽枝發芽了。菩薩也是如 此,「方便力故,雖斷結使」,雖然斷了這些根本煩 惱,但是「有善根愛,還生三界」。 什麼叫做善根愛呢?菩薩仰慕佛陀的無邊功德善法,


寶積經講記---242 總覺得自己的功德還沒有圓滿,所以菩薩心心念念就 是利益眾生、圓成佛道,一定要達到像佛這麼圓滿, 智慧圓滿、功德圓滿,這個就叫善根愛。這種度眾生 的願、成佛的願,稱為善根愛。善根愛雖然是一種執 著,但是可以使我們的生命昇華、淨化、圓成。如果 這個「度眾生成佛」的善根沒有的話,當個人生死斷 了,就不再出現生命了。 這個是菩薩道跟解脫道不同的方向、不同的方法,有 差別的。 有些人急急忙忙的就是斷生死斷煩惱,了了生死,解 脫了煩惱,那麼證入涅槃,從此沒有生命的問題。但 是,有些人根性不同,叫做大心菩薩,不忍眾生苦, 不忍聖教衰,緣起大悲心,趣入於大乘,這就是菩薩 有善根愛,所以不斷的出現生命。在那裡出現生命呢? 就在這個三界當中。菩薩為了利益眾生,在三界當中, 隨時隨地都可以去度化眾生。 三界就是慾界、色界、無色界。所謂慾界就是有男女 慾的,這個慾界是我們看得到的。如果離慾了,斷除 這個慾愛,有禪定的功夫、有持戒的功夫,就生到色 界。然後功夫越來越深了,連這個粗的色身也不想要, 所以有這個細的色身,就叫無色界。無色界就是空無 邊、識無邊、無所有、非想非非想處天。


寶積經講記---243 所以我們信佛學佛,這個方向跟方法是有所不同,最 重要是心態不同。一個是肯定的生命的價值,肯定眾 生對我是一個恩惠者,而不是麻煩者,所以菩薩是報 恩主義,為了報眾生恩、報三寶恩、報國家恩,菩薩 生生世世發願投胎轉世來利益眾生,而不會放棄眾生, 自己一走了之。那麼這個就必須有善根愛;善根愛, 就是想成佛度眾生,仰慕佛陀的無邊功德善法,這個 念頭就讓菩薩留下來陪伴公子讀書。我們都是公子, 佛菩薩來陪我們一起輪迴一起生死。 那麼,我們眾生要體諒佛菩薩的慈悲,我們怎麼樣去 對佛菩薩有所報答呢?當然就是要發大菩提心,我們 也是發成佛的心、利益眾生的心、度化眾生的心,這 個就是真正的報答了佛菩薩。我們參與佛菩薩救世的 行列,我們皈依了三寶,做佛的弟子。一般人不曉得 如何報答佛菩薩,只知道說買鮮花水果來供佛菩薩, 真正的說,應該是我們如何來發菩提心,有這個善根 愛。 善根愛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如果用四弘誓願的 話,就是「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 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就是善根愛。因 為我們有這個誓願,我們就能夠乘願再來,乘這個願 來投胎,到善心的人家、好的家庭、有善根的家庭,


寶積經講記---244 又繼續來修福修慧,那些還沒有圓滿的學分又繼續的 修。 所以,一個是解脫道,一個是菩薩道。菩薩道就是肯 定了生命的價值意義,如何擴而充之,所關心的對象 不是單單自己,而是一切眾生——若卵生、若胎生、 若濕生、若化生、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 非無想,所有眾生都是我們關心關懷的對象,所以心 量遍虛空,量周沙界。這個就是菩薩道可貴的地方。 ★ 迦葉!譬如諸方流水,入大海已,皆為一味。菩薩亦 爾,以種種門集諸善根,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皆為一味。 第十一種是流水喻,用流水來說明菩薩以種種的門積 集善根,但是無非都是要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大海的水經過太陽的照曬,飄到空中變成雲霧了;遇 到冷空氣呢,慢慢就變成雨了;雨水落下,經過樹木 滋潤以後,慢慢的分泌出來了,滲透到土壤裡面,然 後滴水成河。起初是小溪,或者是叫做澗,或者叫做 江,或者是叫河,慢慢、慢慢擴大。 不管什麼地方的水,哪一個國家的水,「如諸方流 水」,這麼多的水有乾淨的不乾淨的、顏色有千差萬 別,不管它顏色、乾淨不乾淨、是什麼味道,所有江


寶積經講記---245 河的水最後會歸流入大海,進了大海以後就同樣的變 成一個味道了,鹹鹹的,不再有江水、河水等分別了。 這是一個形容。菩薩用種種的門,有些用信心門,有 些用智慧門,或者慈悲門、布施門、持戒的門,或者 精進的門、禪定的門、智慧的門,用種種不同的法門 去修學積集所有的善根,各個不相同,但是這一切善 根都是迴向無上菩提,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阿耨多羅」就是無上,「三藐」就是正等,「三菩 提」是正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無上正等正覺。 我們先講三菩提。三菩提就是正覺。印度當時許許多 多的外道。我們講外道,就是心「外」求法——我們 想解決我們生命的問題,我們去向外追尋有一個萬能 的神、萬能的創造主,我們向祂頂禮膜拜,或者是用 種種的祭祀,然後祂會垂憐我們,用愛的眼光來看我 們,就能夠拯救我們。那麼佛法說這個叫做外道。生 命的問題不是用祈禱,然後這個創造主來拯救我,叫 做得救,我的靈魂被某某救了,我得救了;在佛法來 講,叫做外道,心外求法。因為心外求法,不能得到 真正的解脫,所以不叫做正覺。 那麼有些宗教就認為要解決生命的問題,就是移民到 另外一個世界、另外一個國度,在那個世界裡面永享 安樂。佛法說這個叫做「捨一執一」,捨掉一個,又


寶積經講記---246 執著另外一個,這個都不叫做正覺,叫做邪覺,是邪 的覺、錯誤的覺。因為生命的問題要解決,不是靠外 在的神、外在的創造主,或是單單靠一種信仰、信就 得救了,不是這樣子的。信只是能入,「信為能入, 智為能度」,要有智慧才能度脫生命生死的問題。所 以佛陀是反宗教的,是反對原來祈求的宗教。我的命 運、我的一切操之在我! 生命為什麼不解脫?為什麼不自在?為什麼會痛苦? 那是因為有我執我見;我沒有智慧,所以對自我身心 產生了一種錯覺,那叫做我執我見。我們時時刻刻、 有意無意的,總覺得這個是我的身體、我的地位、我 的名義、我的財產、我的生命,這就是一切問題的核 心。 如果我透過戒定慧,時時刻刻去觀察,我貪戀執著的 這個身心為我,那我是誰?想一想,了解一下子,我 是誰?我是什麼?通常我們要表達我的時候,你會說 「我有家庭、我有事業、我有子女、我有財產、我有 房子 、我有車子」,然而那只是我所有的,被我控制、 被我支配、被我用了,哪個東西是你?怎麼會說是你 呢? 那我們再研究了,什麼叫做我?我離不開這個肉體, 那這個肉體哪一個是真正的是我?如果我的手受傷了,


寶積經講記---247 在工廠上班不小心,一隻手指被機器切斷了,那這個 我是不是縮小了呢?有些人生下來好好的,出車禍, 兩隻腿鋸斷了,這個我不是縮小了嗎? 所以,我們研究起來,這個我其實只是色、心和合, 色受想行識和合而存在;還要透過呼吸,呼吸不來死 亡了;還要透過陽光、透過食物、透過空氣,許許多 多的條件排列組合在一起的時候,再加上我們心念意 識作用,讓我們感覺有一個生命體。 從種種觀察,這樣仔細冷靜的去分析,我們發現 「我」只是五蘊組合,有這麼一個生命現象,但是他 的生命現象背後,找不到一個什麼靈魂主體,找不到。 精神作用是有的,但是你想找一個永恆不變的靈魂, 卻是無從找起。所以,佛陀的正覺,就是在這個五蘊 皆空上去下功夫,了解它的無常無我,不再執著了, 得到解脫了,那麼這個就叫正覺。 這個覺是有所偏的,偏於個人生命的解脫,那麼佛又 告訴我們一個方法,就是發大悲心,對這個五蘊和合 的身心,我們好好的用他來利益眾生,修福、修慧、 修六波羅蜜,最後能夠成佛,這個就叫做菩薩,叫正 等正覺。就是說,有了正覺還不夠,還要具有悲心、 悲天憫人的心念,去關懷這個國家,關懷所有的眾生, 關懷所有的冤親眷屬;這個叫做正等。


寶積經講記---248 菩薩有了正等正覺,但是福德、智慧還不夠圓滿,還 要不斷的繼續修。破了生相無明,所有的無明貪瞋痴 都沒有了,這個叫做斷德;因為斷去一切煩惱了,所 以他報得的這個身相非常的莊嚴,叫做報德;那麼修 到最圓滿的時候,智慧圓滿了,對於過去現在未來所 有一切無所不知(但不是無所不能),這個是智德。這時 三德圓滿了,我們就叫做佛,就加一個「阿耨多羅」, 無上,沒有再超越佛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 我們眾生最圓滿的一個境界,佛陀就是證悟到這個境 界。 我們信佛學佛的人時時刻刻以成佛、利益眾生為我們 的目標,這個叫做念佛,心心念念就是要成佛度化眾 生。要度化眾生才能成佛,從自利利他、利他自利當 中,不斷的圓成,那就是要發菩提心了。那發菩提心 的人就是真正念佛的人。 但是,我們現在的人把念佛的真義忽略了,我們以為 是念佛的名號,讓佛來加持我;臨終的時候,佛就憑 著我這一個信號,接我往生。而忽略真正的念佛,就 是時時刻刻保持正知正念,念這個覺悟的佛。我的心 覺悟了;覺就是佛,迷就是眾生。我們不知道從日常 生活當中,念念覺悟,念念了知,念念正知,念念正 念,我們忽略了這個功夫,往往以念一個聖號就代表


寶積經講記---249 一切的修行,這是錯了。 菩薩不管修什麼法門,所有一切法門都是迴向無上菩 提,迴向眾生,迴向成佛;無上菩提就是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 ★ 迦葉!譬如須彌山王,忉利諸天,及四天王,皆依止 住。菩薩菩提心亦復如是,為薩婆若所依止住。 這是山王喻,用山王來譬喻菩提心。在佛經裡面有這 麼傳說,說我們這個世間有須彌山。須彌山,就翻成 妙高山、高觀山。據說海拔有八萬由旬,一由旬就好 幾華里,相當高。在海中也是八萬由旬,突出海面也 是八萬由旬,為一切山中最高的,所以叫作山王。據 說山上有許許多多的寶。這是佛教的一個宇宙觀,古 代的一種宇宙觀,也許是隨順印度原有的宇宙觀思想, 至於正確不正確,我們暫時不去討論。 須彌山王,上面有忉利天,還有四天王天,都是住在 須彌山,依止這個山來住。在須彌山的 半山腰地方,有四天王眾天。四天王眾天是什麼呢? 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 多聞天王,每一個天王又統攝八部鬼神。須彌山頂上, 中央是玉皇大帝,我們稱為帝釋天王;帝釋天,有些 地方就寫釋迦提婆因陀羅,或者翻成釋提桓因,有些


寶積經講記---250 就寫帝釋天。這樣子以須彌山為主,山頂東西南北四 方各有八天,中間是玉皇大帝,合稱為三十三天,佛 經裡面就寫忉利天。三十三天下面是屬於地居天,上 面是空居天,如夜摩天,這樣一層一層的天上去。不 管怎麼樣子,三十三天或者四天王天,這些都是依須 彌山而住。 行菩薩道的行者,我們發菩提心,這個菩提心成就了, 智慧圓滿的時候,就叫做一切智。梵文就叫做薩婆若。 佛的菩提圓滿,智慧悲心一切圓滿了,就叫做薩婆若。 我們初發菩提心,成佛度眾生只是一個妄念、一個空 洞的想法,但是按照這個因去修的話,最後成就圓滿, 那就變成佛的智慧了,就是一切智,就叫薩婆若。 成佛從那裡來?從菩提心、大悲心。有了這個菩提心, 所以去攝化眾生,最後成佛。所以,菩提心就像須彌 山一樣,四大王眾天和忉利天都依須彌山而安住,這 是一個譬喻,讓我們了解菩提心的重要,所有一切功 德都是依菩提心而產生的,如果我們沒有發菩提心, 等於心裡面沒有這座須彌山,那四天王天也沒有了, 忉利王天也沒有了。所有一切功德,都是因菩提心而 成就。 那我們經常在反省自己是不是有這個菩提心,時時刻 刻記住自己是不是佛的弟子,此生的目的就是要利益


寶積經講記---251 眾生,成熟眾生,教化眾生,淨化眾生,然後陪眾生 一起來成佛。我們是不是忘記了初心,最初最初的這 個菩提心我們是否忘記了?如果忘記的話,我們所有 的一切功德 跟佛就不相應了;我們做了一些善事,就希望人家回 報,應有所住而生其心,煩惱就來了。 我們有菩提心的話,我做一些善事,就是要陪公子讀 書的,要陪著眾生一起來成佛的,就不去執著它,就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了。 所以,菩提心是一切善法的根本。有了菩提心,很自 然的當我們受到種種橫逆挫折的時候, 我們想到我們人生的目的不在於此,不在於跟人家爭 名爭利,我們生命最高的一個訴求是能夠成佛利益眾 生、度化眾生。 ★ 迦葉!譬如有大國王,以臣力故能辦國事。菩薩智慧 亦復如是,方便力故,皆能成辦一切佛事。 接著是國王喻,用國王來形容菩薩的智慧方便。智慧, 有根本智和後得智。後得智,我們翻成方便智。根本 智、方便智,或者叫做根本智、後得智。智慧是兩個 階段的,一個是證到根本智,證到諸法的空相,證到 諸法的空性,一切皆空,照見五蘊皆空,這個就是根


寶積經講記---252 本智。 這個地方主要是形容菩薩的一種方便智。就像一個國 王他有本事,他能夠人盡其才,地盡其用,以德來服 人,所以有許許多多的大臣來幫他辦事情,他做一個 清閒的國王,因為下面的大臣非常能幹,忠心耿耿的 替他分擔憂勞。皇帝有這個福報,有這麼多的大臣來 幫他處理國事,皇帝只要做一個抉擇、做一個決策就 夠了。在我們中國就叫什麼呢?無為無不為。 做一個無為的皇帝,你說他「無為」,他很清閒自在, 因為他有大臣,有親民的大臣,有忠心耿耿的大臣替 他辦事。「無不為」是說,自然的國家從建設到治安 種種,都有這些大臣幫他辦得條條有理,他都用不著 操心。 我們一個人如果是事必躬親,那會忙得很累很累。什 麼事情能夠分層負責,相信人,用對了人,「疑人不 用,用人不疑」,知人知事,按照他的職務專長派事 情給他做。皇帝千萬不可以事必躬親,那會累死。所 以聰明的人善用別人來幫他,一起來完成有意義的大 事。這是一種譬喻。 菩薩也是如此,證得根本智以後,認為這個不圓滿, 又必須回到現實人生當中,了解種種的科技,了解種 種的語言,通達種種的醫藥,通達種種的哲理,這個


寶積經講記---253 方便智(後得智)是必須要好好的學習。 舉個例子來講,一個出家人如果是他好好修行,十年 八年開悟了,請問開悟的人能不能講英文?能不能講 日文?能不能講德文呢?不行,他要講的話,還是要 慢慢學習,從 ABCD 慢慢的去學。種種世間的一切學 問,他是要從根本智起後得智,才能產生一個攝化眾 生的方便。菩薩因為有這個方便智(後得智),就能夠廣 度眾生,否則的話,單單是證悟到空性、生死解脫了, 根本智有了,但是,因為沒有修方便智(後得智),所以 度起眾生來就是種種的不方便。 大國王福報太大了,有許許多多的大臣忠臣來替他辦 事,所以用「大國王」來形容菩薩的方便智(後得智)能 夠廣度眾生,道理在此。 所以「菩薩當於五明中求」,要做為一個菩薩,他必 須懂得五種的知識:第一是內明,就是對佛法的通達, 證入的功夫;第二是醫方明,對醫學上的了解;第三 工巧明,對科技的了解;第四因明,對哲學辨論了解; 然後聲明,就是對語言的通達,通達種種的語言,菩 薩才能夠講經說法利益眾生。菩薩當於五明中求,才 能成為真正的菩薩。 我們看到許多老和尚對證悟上是沒問題的,持戒謹嚴, 禪定甚深,又有智慧,可是語言上就受到了障礙,他


寶積經講記---254 語言表達出來,一般人聽不懂這種語言,就沒有辦法 接受了。這是講到方便智。 ★ 迦葉!譬如天晴明時,淨無雲翳,必無雨相。寡聞菩 薩無法雨相,亦復如是。迦葉!譬如天陰雲時,必能 降雨,充足眾生。菩薩亦爾,從大悲雲起大法雨,利 益眾生。 第十四個是陰雨喻,來形容菩薩的悲心。天氣晴朗的 時候,藍天白雲的,沒有雨、沒有水份,就是乾旱了。 如果是有烏雲了,氣壓也低,這個時候空氣溫度配合 得剛好,必定會降雨。這是一個譬喻。寡聞菩薩只證 到空性,斷了我執我見,有根本智,但是沒有辦法說 法,因為說法是從後得智而來的,證到根本智還必須 修後得智(方便智),才能把這個甚深的法語深入淺出的 流入眾生的心中。所以「寡聞菩薩無法語相」,就是 空中沒有雲,當然就很難下雨了。 菩薩如果是證到根本智,沒有去修後得智,就很難度 眾生。簡單講,就是沒有工具。就像一個人技術很好, 讀到技術學院畢業了,什麼技術都有,但是沒有工具, 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菩薩沒有工具, 他怎麼做呢?你雖然是什麼大專院校、美國留學回來, 你技術再好,沒有工具沒有實驗室,什麼都沒有,你


寶積經講記---255 怎麼辦?如果我們出國留學,學到許許多多的技術, 回到國家以後,有實驗室有種種的工具,那麼你就可 以做很多事情了。所以方便智就相當於工具,可以做 事的。 菩薩「從大悲雲起大法雨,利益眾生」,就像陰天的 時候,有雲一定會下雨。菩薩有了根本智,證到根本 智以後,從根本智起方便智,就是從大悲雲起大法雨 來利益眾生。《法華經》裡面有藥草喻品,說大雨一 下下來,大草大樹吸收許許多多的水,那小草小木就 吸收少少的水。眾生也是如此,根性不同,那麼菩薩 就必須有各種不同的法門,有些說多一點,有些說少 一點,那麼有些說深一點,有些說淺一點,不同的根 性有各種不同的法門來利益眾生。這個都是稱為後得 智。 ★ 迦葉!譬如隨轉輪王所出之處,則有七寶。如是迦葉! 菩薩出時,三十七品現於世間。 第十五個是輪王喻。印度人有這種思想,就是說有鐵 輪王、銅輪王、銀輪王、金輪王,說須彌山四周圍有 四個洲——南贍部洲、東勝身洲、還北俱盧洲、西牛 貨洲,我們這個世間是屬於南贍部洲。統理南贍部洲 的就是轉輪王;如果統理兩個洲,就是銅輪王;統理


寶積經講記---256 四洲的,那是金輪王了。有這麼一種傳說。 為什麼叫輪王呢?據說這個國王統一天下,他有這個 德行,有那種福報呢?他出現、他登基的時候,自然 有七寶來出現。這個七寶是什麼呢?一個是皇后女寶, 有很賢明的皇后來助他一臂之力;有象寶、馬寶、摩 尼寶,有來管理軍隊的臣寶;還有一個是輪寶,輪寶 就是能夠他能夠坐在上面,很快速的飛來飛去,人家 見到輪寶、見到國王,自然就會臣服於他。輪王出世, 會有這七寶出現。到底是不是有這麼一回事呢?那就 很難去考證了。 「輪王所出之處,則有七寶」,這是一種譬喻。「菩 薩出世,三十七品現於世間」,菩薩來到這個世間度 化眾生,他也有七寶,但是他的七寶跟國王那個七寶 是不太一樣的,菩薩的七寶是什麼呢?叫做三十七品, 就是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 分、八正道分。後面我們會把三十七道品另外做一個 解釋,我們現在只是簡單的念了這些名相。 四念處,就是觀這個身、觀這個受、觀這個心、觀這 個法,這是修行的最根本最根本,最重要最重要。四 正勤,就是精進。還有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 分、八正道分,這是菩薩的輪寶,有三十七道品,是 必修的一個項目。經典裡面經常用種種的譬喻,深入


寶積經講記---257 淺出,來讓我們了解甚深、難以了解的,用容易了解 的事理,去了解很難通達的事理,這是佛經的一個特 色。經典經常用種種的譬喻,讓我們了解佛菩薩的偉 大在什麼地方,他的智慧、他的悲心、他的願力,他 是如何從一個凡夫發菩提心、然後發心修行、最後到 證果,這個心路歷程都是我們要研究的。所以三十七 道品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個品,我們另外會把它做一 個專題來演講,目前我們沒有辦法一下子整個解釋圓 滿。 ★ 迦葉!譬如隨摩尼珠所在之處,則有無量金銀珍寶。 菩薩亦爾,隨所出處,則有無量百千聲聞辟支佛寶。 第十六個是以摩尼珠來譬喻菩薩的功德。摩尼珠,有 的時候翻成如意寶珠、如意珠。據說摩尼珠是非常神 奇的,摩尼珠到什麼地方,就能夠生出種種我們想要 的寶物,可以隨眾生的心念,你想什麼就有什麼。 這個就是形容菩薩的願力、菩薩的褔德、菩薩的智慧, 菩薩隨眾生的根機,可以說人間法門,也可以說聲聞 緣覺的法門,也可以說出成佛的法門;菩薩隨眾生的 根機,可以讓眾生證到聲聞果、證到緣覺的果、證到 人天的增上樂,都可以因為菩薩的善巧方便,來讓眾 生各得其果。所以用摩尼珠來形容菩薩的善巧方便、


寶積經講記---258 以及他的智慧。 ★ 迦葉!譬如忉利諸天,入同等園,所用之物皆悉同等。 菩薩亦爾,真淨心故,於眾生中平等教化。 這是同等園喻,講到菩薩的平等心。據說忉利天有四 個園,其中一個叫同等園。同等園的意思是什麼呢? 所有這些天人只要進入同等園,吃的、穿的、用的, 雖然各個褔報不同,可是進入同等園的時候,所用的 東西一律都是同等。 我們眾生所看到的世界,高高低低、貧富貴賤,一切 都是不平等的。為什麼呢?因為眾生心不平等,就是 這麼差別分別,所以我們看到的世界都是不平等的世 界。菩薩因為證到平等的境界,心、佛、眾生三無差 別。菩薩證到了平等的空性,證到平等不二的法性, 來觀這個世間的一切,所以能夠平等的去教化眾生, 不生差別想。雖然教法有差別,只是適應眾生的根機 不同而已,但是在菩薩的心境當中,一切眾生都是平 等平等。 ★ 迦葉!譬如咒術藥力,毒不害人。菩薩結毒亦復如是, 智慧力故,不墮惡道。 這是用咒術藥力來形容菩薩的願力跟他的智慧。世間


寶積經講記---259 有咒術醫藥,雖然有毒,但是會使用毒的人是不會被 它所傷害。到底咒術有沒有這種力量呢?應當是會有, 但是佛門中是沒有這個咒術,佛門中絕對沒有害人的 咒。那像大悲咒,你要大悲心的人來持才會有效果。 我們持的往生咒,這些陰界、陽界的眾生都能夠得到 善報,往生善道,叫做往生淨土陀羅尼,也叫做拔除 業障得生淨土陀羅尼。陀羅尼就是咒的意思。 所以,佛門中絕對沒有什麼咒術可以去害人,只有救 人的。要不然就是如果有人用咒來害我們的話,你持 金剛經、持大悲咒,這些都可以去解開世間人所使用 的不好的這種咒。佛門中沒有這種害人的咒,但是有 解開這種惡咒的力量。 這個地方為什麼用咒跟藥來譬喻菩薩呢?菩薩還沒有 成佛之前,還是有些煩惱,這些煩惱我們稱為結毒、 或者是使毒。「結」就是打結,「使」就是上面的人 命令下面的人做事,命令。煩惱會使我們去衝動、無 明,做壞事,所以煩惱也叫做使、或者是結。一個人 身上被打結就不自由了;我們有煩惱,我們就被煩惱 驅使去做壞事;我們有煩惱,就等於身心被五花大綁 結起來了。 菩薩還沒有成佛之前,內心中也有結使的毒,可是這 個結使的毒,在一般人來講,就會被它驅使去做壞事,


寶積經講記---260 但是菩薩因為有智慧力,所以不會去墮惡道,甚至利 用這個結使來發願,投胎轉世來利益眾生。如果是所 有的結使(就是煩惱)斷掉的話,那就不能投胎轉世,所 以在大乘佛法裡面,有「留惑潤生」——留少許的煩 惱去招感生死。生死就是一個機會,在無限的生死當 中,就有無限的機會來服務眾生、利益眾生,這是借 力使力。那眾生的話,是被結使、被煩惱來傷害。 阿含經裡面說:「若人生世間,正見增上者,雖復百 千生,終不墮地獄」。一個人如果是很多很多的煩惱, 但是他只要是相信因果、相信業報、相信輪迴,他有 了這個正見,雖然還有煩惱,內心裡面還有很多的結 使,因為有正見的關係,那自然的千生萬世就不會墮 地獄。 所以,我們這生當中,我們不可能說馬上煩惱斷盡就 見性成佛,最重要是要建立正知正見。這生當中最重 要的要深信因果、深信三寶,深信佛陀所說的法的確 能夠使我們斷惑、證真,證到真如平等的法性。一個 人深信三寶、深信因果,很自然的就會離惡向善。 假如說我們信佛了,又去做壞事,那不是真正的信仰。 我們說我們相信因果業報,可是我們又存有僥倖心, 嘴巴說相信因果,事實上所做的事情是不相信因果。 我們相信因果是:什麼能夠快樂、什麼能夠幸褔、什


寶積經講記---261 麼會給我們褔報、什麼會給我們智慧,我們會按照這 個正確的方法去求得,絕對沒有用僥倖心的。如果我 們有僥倖心,那就不是相信因果。 菩薩的使毒、 結毒不會傷害菩薩,只有幫助菩薩去留 惑潤生,來繼續修悲願。所以用咒藥來說明菩薩的結 使不會傷害菩薩本身。 ★ 迦葉!譬如諸大城中所棄糞穢,若置甘蔗蒲桃田中, 則有利益。菩薩結使亦復如是,所有遺餘,皆是利益, 薩婆若因緣故。 接著是糞穢喻。我們人或者是動物排泄出來的東西, 這些不乾淨的垃圾、糞便,在都市裡面自然就有車子 把它載走。那如果是我們從城中載著這些髒東西,我 們把它放在甘蔗田、或者葡萄、或者其他花草樹木當 中,它變成了肥料。對農人來說,這些肥料對農作物 是有非常大的幫助,農人不但不會討厭,反而感覺有 利益。 也就是說,我們行菩薩道的行者,他內心中還有許許 多多的煩惱,這些煩惱我們給它一個名稱,叫做結、 或者使,那在我們凡夫或者是小乘的人看起來,真要 不得,內心中還有這麼多的煩惱,那怎麼辦?趕緊的 斷除它,急急忙忙把它斷得一乾二淨。但是,菩薩反


寶積經講記---262 而因為有這些結使,能夠讓菩薩有機會去招感生死, 在無限的生死當中發大悲心大悲願來利益眾生。幸好 還有這些結使,所以能夠在三界當中生生死死、死死 生生,每一生每一世都有父母兄弟姐妹,好多親戚、 朋友、同學,菩薩就利用這個結使去招感生死輪迴。 那菩薩跟我們不一樣的是什麼?我們是迷迷糊糊的生, 迷迷糊糊的死;菩薩是清清楚楚的生,清清楚楚的死, 他是隨著願力來投胎轉世,是為了度化眾生,任重道 遠的乘願再來。我們呢?是迷迷糊糊,沒有悲心,沒 有願力,也沒有智慧,所以我們往往是迷迷糊糊的來, 然後迷迷糊糊的走。 我想打一個譬喻來講好了。監獄裡面有許許多多受刑 人,受刑人被關在裡面很痛苦,所以就請這些宗教家、 社會上的心理學家,請他們到監獄裡面去開導,做心 裡輔導。同樣的在監獄裡面,卻是兩種心情:受刑人 總想什麼時候讓我出去,因為他造了惡業,他是業力 把他送進來的,所以不自由、不自在;而這些宗教師、 心理學家、社會學家,他們受到有關單位的邀請,他 們來到監獄裡面,以他們的知識、以他們的德學來開 導受刑人,他不覺得不自由,也不覺得不自在,講完 他就走,很自由很自在。 所以,一個是願力,一個是業力。菩薩就是乘願再來


寶積經講記---263 的,以悲願心來到這個世間;釋迦牟尼佛也是悲願力 來到這個世間;文殊、普賢、觀音、地藏這些大菩薩, 都是悲願示現在這個世間。佛教從兩千多年一直到現 在,也有許許多多的高僧大德,也是不斷的在乘著悲 願來到這個世間。所以,結使煩惱反而是菩薩來成就 菩薩道的一個增上緣。 最後一句說「薩婆若因緣故」。薩婆若就是佛的智慧。 佛的智慧是怎麼成就的?就是從菩薩的結使煩惱去留 惑潤生,然後在無限的生死當中去利益眾生,最後才 證到佛的智慧。如果沒有這一點點結使的話,菩薩連 來投胎轉世的機會都沒有,那他要怎麼去成佛?不可 能的。 ★ 以上是用十九個譬喻,讓我們了解到菩薩的功德,也 就充份顯示著菩薩的偉大。


寶積經講記---264

第二章、習甚深中觀 如是迦葉!菩薩欲學是寶積經者,常應修習正觀諸法。 云何為正觀?所謂真實思惟諸法。 講到寶積經,首先我們了解菩薩的廣大正行,辨明菩 薩必修哪些學分、菩薩的功德,現在我們要講的是習 甚深中觀。菩薩能夠乘悲願來度化眾生,一定要有智 慧,而這個智慧必須修正觀,修習甚深的中觀,才能 得到這種智慧。有了這個智慧,跟悲心結合在一起, 就能夠在三界當中去廣度眾生。那到底中觀是什麼? 菩薩積集了無邊正行的褔德資糧,等到正行成就,也 就是在資糧位要進入加行位的時候,就必須正觀法性, 來趨入見道位(見道位就是初地),所以必須修甚深的中 觀。並不是說從前不修,而是說從聞思修的過程當中, 進入加行位的時候,比較專重於中觀的修行。 我們前面說明了菩薩的廣行,這跟一般人修學的觀念 不同,是值得我們來檢討一下子。一般人以為說一信 佛一學佛,馬上就是我們要打坐、我們要入定,我們 也不要去研究,研究會增加分別,眾生的事太多太多 了,管也管不了,我們個人趕緊就是入定、修觀、開 悟,大徹大悟了,我們再來度眾生。可是從這本經看 起來,菩薩還是很踏實的,先跟眾生廣結善緣,自己


寶積經講記---265 建立正知正見——深信因果、深信三寶、深信輪迴、 深信眾生都是我們的父母兄弟姐妹,解行並重當中, 中觀智慧才能深入。因為,從行的當中,了解越深入; 越深入,就越能夠去普度眾生、利益眾生。 我們信佛學佛的人有兩個方面:一個是廣度面,一個 是深度面。深度面就是屬於智慧;廣度面就屬於悲心, 廣結善緣,「未成佛道先結人緣」,「欲做諸佛龍象, 先做眾生馬牛」。深度跟廣度成為正比,廣度夠,自 然要深度就容易了;深度加強以後,廣度會更加強。 這個就是解行要並重,悲智要雙運,悲心跟智慧要結 合在一起,悲智交融。了解跟實踐是要同時的來配合, 互為增上。了解多少,實踐多少。因為實踐,所以能 更深入的了解;因為了解的更深入,所以能夠實踐的 更廣闊。這和一般信佛學佛的人的觀念是不太相同; 一般人總覺得就是說,我們一出家,到深山裡面一打 坐,十年、二十年大徹大悟以後,才來度化眾生。 所以,在解行相應當中,悲智雙運當中,讓褔德跟智 慧同時增長,叫做褔慧雙修,到佛的時候就是褔慧圓 滿了。 所以我們前面是先講到菩薩的廣行,現在我們來講到 菩薩深度的問題。菩薩的生命,怎麼樣讓他能夠修習 中觀正觀,這樣子才能夠讓悲智雙運,褔慧才能夠增


寶積經講記---266 長。所以這個地方就問「云何為正觀」,什麼叫做正 觀呢?我們要學寶積法門,應當要修學正觀諸法,那 什麼是正觀? 「所謂真實思惟諸法」。但是,宇宙間的萬事萬物太 多太多了,林林種種的動物、礦物、植物,不曉得有 幾千萬種、幾億萬種,所有情與無情、 山河大地、身 心世界,這麼多這麼多,我們想一個一個去了解,那 是不可能的。這存在的一切,我們就是去思考這個問 題:它是怎麼存在?萬事萬物,存在在我們眼前的, 包括我們身心,包括這個世界山河大地,它的形態、 作用是千差萬別,可是一定有它必然的共通性。 也就是說,它的存在、它的出現、它的消失,一定有 一種共通性的原理原則,我們透過這一個共通性的原 理、共通性的原則、必然性的定律,去了解萬事萬物, 一理通萬理徹,這個共通性的原則掌握住了,就對宇 宙的現象了解清楚,不會被它所迷惑了。 所以,正觀就是去思惟諸法的本來面目。 諸法的本來面目,到底是怎麼樣子的呢?不是我們一 般用想像的,或者是分別的,或者是用種種方面去了 解諸法的本性。一般人了解一切法的本來面目,用三 個方面來講:第一是存在還是不存在,如果不存在, 那我們就不用研究;第二是它的質量好還是不好;第


寶積經講記---267 三是它的數量多還是少。我們從存在的有無、質量的 好壞、數量的多寡,去了解一個事物,一般我們是用 這三個方面來去理解。但是,這樣所得到的答案是千 差萬別,每一個物質、每一個存在,各有它不同的形 態、它的質量、它的數量,哪一個是它的本來面目呢? 舉個例子來講。譬如說水,太陽照曬之下,太陽蒸發 了水份、水氣。大地也好、海裡面也好,所有的水份 多多少少在蒸發,我們身上的汗也是在蒸發。這個水 的本來面目是怎麼樣?在蒸發的過程,它的本來面目 是水蒸發到空中去以後,遇到冷變成雲,那你說這個 水的樣子是什麼樣子呢?我們說像雲,蒼狗白雲,白 雲蒼狗,是變成氣態了。然後雲掉下來以後,變成雨 滴了,變液態了。這個水放到冰箱裡面去,變成固態 了,硬梆梆的,一塊一塊的冰。 請問:固態的冰是水的本來面目呢?還是液態的水才 是它本來面目?或者是氣態的、或者空中飄的雲?哪 一個是它的本來面目呢? 科學家說:水是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現代的科 技愈來愈進步,知道氫原子本身又有更小更小的分子、 原子、中子、電子,那請問哪一個究竟是水的本來面 貌呢? 佛告訴我們,不是用這種差別的觀念,了解它的差別


寶積經講記---268 性,它的原子數多少、原子序有多少、它是多大多小, 不是這樣子。 我們又研究到一個問題:水是自己生自己的嗎?不是, 水也是因緣條件,某一個溫度它成為固態,某一個溫 度成為液態,某一個溫度的時候,加熱的時候它變成 氣態,是跟溫度有關係,與時間、空間有關係。 總之,它之所以如此,是一種被動如此。是液態還是 固態、還是氣態,不是它自己要求的,而是決定在環 境因素——時間、空間、溫度。所以,存在的一切都 是被動存在,被某一種因緣決定之下,不得不如此存 在,這是一切法的特性。 譬如說這本書,這本經書不是它自己會生自己。我們 說「自己生自己」,這句話就矛盾了,因為有一個能 生、有一個所生,那必定是兩個,可是這本書只有一 個,它怎麼自己生自己呢?那不是自己生自己,是誰 生它的呢?這個可多了!這本經書是怎麼來的呢?一 定有某一種思想,有某一種文字,然後有人經過思考, 把它寫下來。 那我們再問,這個人有了這個思想,他能夠寫這些字 下來,是天生的嗎?也不是。這些文字又是一個人創 造的嗎?這麼多問題如果追究起來的話,後面是一大 堆一大堆的因緣。能夠讓我們看到這本書,不只是有


寶積經講記---269 人寫、有人排版、有人印刷就夠了,還要有紙張,那 紙張從哪裡來的呢?從樹木砍下來變成紙漿。還要有 人發明,發明的人他有爸爸、媽媽,爸爸媽媽又有祖 父、又有曾祖父。 可以說我們這麼一推論的話,這簡單的一張紙或是一 本書,它涉及了多廣啊!在佛經裡面講「橫遍十方, 豎窮三際」。橫遍十方就是東西南北四維上下,豎窮 三際就是過去、現在、未來。就是說這本書涉及了整 個世界;因為製造這張紙的樹木是在深山裡面,樹木 又受到陽光、空氣、水、還有雲雨的影響,太陽種種 的條件,又受其他的影響,所以說橫遍十方,豎窮三 際。 我們再舉個例子來講。譬如說我們吃的一粒米,這粒 米是從幾千年以前的那個稻種,它沒有被人吃掉,一 代一代這麼傳下來,那請問幾千年留傳到現在,是不 是受到每一個時空當中的陽光、空氣、水的影響,甚 至有些在某一個時代當中,受到一些農業專家來研究, 改良它的品種、改良它的基因,所以我們今天吃到這 粒米,那真是橫遍十方,豎窮三際。假如這粒米我們 沒有吃到它,我們又把它丟在農地裡面,經過現代的 科技,也許會變成更好、長出更飽滿的稻米。 所以,這麼簡單一個東西,隨便哪一個東西,它都是


寶積經講記---270 跟過去、現在、未來有息息相關,跟東西南北四維上 下十方世界都是息息相關。所以佛說:「佛觀一粒米, 大如須彌山」。那就是我們所講到的,宇宙間的一切 一切都是息息相關,大家都是互相你靠著我、我靠著 你,宇宙間的萬事萬物就是這樣互為因緣、互為增上。 從這個地方我們慢慢了解到,我們要認識萬事萬物, 不僅僅說從它的形態、它的作用來認識,最重要的是 它怎麼出現、它怎麼存在,這個共通性的原理是什麼。 在佛法來講,叫做因緣生,「有因有緣世間集,有因 有緣世間滅」。 剛才說過,存在的一切都是一種被迫、被動的存在, 是某些條件因緣迫得你不得不出來。一粒種子被丟在 泥土裡面,然後老天爺下了雨,水灌進去了,它不得 不長芽出來;芽長出來以後,如果沒有被鳥吃掉的話, 慢慢、慢慢它就會抽枝;種種的條件夠了,有的就開 花結果。所以,存在的一切都是被動的存在,是因緣 決定一切。有足夠的這個條件,它就會有這個現象出 現。 我們一個人身體也是如此,你天天太勞累,睡眠不足, 營養不夠,又不運動,不生病才怪。為什麼?這是惡 的因緣迫使你生病,勞累死。如果一個人懂得保養, 適度的運動、適度的工作,心情保持愉快,然後營養


寶積經講記---271 夠,能夠吸收新鮮的空氣、晒晒太陽、做做運動,這 樣子的話,好的因緣就使得他身體健康。 所以,世間的一切,就是因緣決定一切,一切都是因 緣生、因緣滅。在這個因緣當中,最重要的叫做主因, 次一點的就叫做助緣。從法的前後,我們看出的是前 因後果,有前面的因,才結後面的果,但是這個前後 也是相對待的,後面這個果再往後面看的話,它又變 成前因了,前因後果是不斷的變化,往前看它是在後 面,往後面看它是在前面。就像我們講昨天、今天、 明天,那是我們站在今天來講;如果是站在前天來講 的話,那今天就不叫做今天了,今天變成後天了。 所以,一切都是因緣生,在因緣當中只是有一個空洞 的名言加在這個上面;我們所認識的一切,都是我們 人類給予一種習慣上的名詞。比如我們有兩隻腳走路, 有頭、有手、有腳,會思想會講話,我們給他一個代 號,就叫做人。四隻腳再釘上一些木板,就叫桌子。 有些我們要坐的,就給它一名詞,叫作椅子。不管什 麼名詞,都是集合名詞,都是空洞的名言。 什麼叫空洞的名言呢?比如「桌子」,桌子是許許多 多的木板、還有人工、強力膠、鐵釘種種拚湊在一起, 才叫做桌子。我們講一部車子,它就有幾千個零件拚 湊在一起,「車子」是一個集合名詞。任何名詞都是


寶積經講記---272 許許多多的因緣拚湊在一起,排列組合在一起的時候, 在某一個時空當中,為了讓大家方便,我們給它一個 名詞,叫做什麼名字。山河大地、人物山川、你來我 往這一切一切,都是一個空洞的名言。 但是,我們眾生因為沒有正觀諸法的因緣性,我們就 死在這個名言當中。譬如說,假如古代的人不把我們 人叫做「人」,而把它規定叫做「牛」,然後長得很 好看就叫作長得「很難看」,那我現在要讚美你,我 就會說:「你這個牛很難看」。所以,語言本來就是 性空的,語言本身是一種使用的習慣,習慣以後它就 產生一種力量。沒有真正的牛,也沒有真正的人,那 只是一個代號,只是一個集合名詞。 在某一種因緣和合當中,有這個法的出現,而這個法 的出現也是暫時的出現,隨著時空、因緣、溫度有種 種的差別。人有生老病死,我們的心念有生住異滅, 這個宇宙有成住壞空,就不斷的在循環當中。某一個 階段我們叫做人,可是某一個階段不呼吸了,不叫人, 叫做屍體了;然後屍體埋在地裡面,就變成一堆骨灰; 所以名詞也是不斷的在改變。 我們之所以煩惱、痛苦、生死,就是被這些因緣所生 法迷惑了。這些五顏六色、形形色色的外在的世界, 山河大地、人物山川、貧富貴賤,這一切一切都是因


寶積經講記---273 緣法。「因緣所生法,佛說即是空。」因緣所生的這 一切法,在佛的眼光看起來,一切都是空性的。雖然 一切是空,是在因緣條件排列組合的時候,它這個形 態、作用卻是有的。比如木板釘一釘,變成桌子了, 桌子有桌子的作用,木板有木板的用途,絕對不相同, 你不能說同樣是木板。木板釘了四個腳,讀書、吃飯 真方便;如果單單是木板放在地上,吃起飯來也不方 便。所以作用、形態千差萬別,這個我們不能去混淆。 這是講到正觀。正觀,就是要了解宇宙萬事萬物的因 緣、空性、它的前因後果、它的出現是怎麼出現、它 的存在是怎麼存在,了解到它這種因緣生因緣滅,緣 起如幻,緣起性空,這樣子我們就不會被眼前的五光 十色所迷惑。因為一切一切都是在因緣的推動過程, 在聚散的過程當中,它只是一個過程,而不是終結。 一切一切都是過程,沒有終結。萬法沒有終結點,只 是在不斷的變化的過程當中去推移。 我們眾生苦,苦在哪裡呢?一切法生出來了,在我們 眾生的觀念裡面,實實在在的一個人生出來了,有一 個實實在在的生,叫做實生;然後這個法變化了,壞 了,我們就認為說它沒有了,滅去了。在眾生的心境 裡面,是實生實滅。 依佛的眼光來看,一切都是沒有實在生,也沒有實在


寶積經講記---274 的滅,只是一個暫時的假象,是因緣使它有這個狀態, 當因緣不聚合的時候,它開始變化,它以另外一個面 目來呈現。所以,沒有實在的生,也沒有實在的滅, 只是一個階段性的過程。 而我們眾生就被這個過程矇騙了。因為我們的執著、 我們的錯覺,我們覺得實實在在有一個什麼東西生出 來了,被我得到了,我高興了;或是我失去了,我難 過了;生離死別,錐心之痛,痛不欲生;受到打擊受 不了,那只好做壞事了;這個就是我們眾生的苦惱。 我們不能正觀諸法,不能實觀諸法,不能真正去面對 了解萬事萬物的存在原理,而被這個法矇騙了。幾千 萬年了,幾千生幾萬世了,我們老是每一生每一世都 是被騙了。 所以,這一生當中最重要的,我們就是要學習正觀, 正觀一切法的生生滅滅,了解、證悟生滅的當下就是 不生不滅,這樣子的話,就能夠遠離顛倒夢想,究竟 涅槃。解脫,不是一般宗教所說的見到宇宙的本源、 創造主,這個創造主來拯救我們的心靈,把我們帶到 哪一個世界,不是這樣子的;而是真正的了解宇宙萬 事萬物的本來面目。這個本來面目無以名之,叫做空 性。 空性,就是叫我們不要執著,不是去想像這個宇宙的


寶積經講記---275 本來面目是大是小、是方是圓、是好是壞、是有還是 無,不是這樣子想像的,這是一個實證的境界,無以 名之,我們給它一個名詞,叫做空相。但是眾生又會 執著空相,就來一個叫做實相,實實在在的本來面貌。 可是眾生又執著實相是什麼樣子的,不得不就用空相。 心經裡面講「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都是在講宇宙 的本來面目。了解這個,身心就自在了。


寶積經講記---276

之一、我空觀 真實正觀者,不觀我、人、眾生、壽命,是名中道真 實正觀。 「不觀我、人、眾生、壽命」,意思是說觀察我、人、 眾生、壽命都是空不可得,這個是講到我空觀。 現在我們談到什麼叫做我?我跟身心之間有什麼關係? 「我」這個字在佛經裡面稱為主宰,就是掌控自己、 掌控自我。一個人能不能主控自己的生命呢?我們可 以主宰自己的命運嗎?我們的肉體是我們能掌控的嗎? 我們會老、會病、會死。我們不願意人家毀謗我們, 我們能掌控不被毀謗嗎?單單這一個病,我們就掌控 不了;單單這一顆心,我們就掌控不了;還有我們的 情緒,我們也掌控不了。 一個人,如果透過「我」來了解,什麼叫做我?我們 會說:我有房子、我有車子、我有孩子、我有金子。 可是那些是人、事、物,跟「我」不是一個,那是我 所有的。也就是說,我們所了解到的這個我,是我所 有的、我擁有的,而不是真正的我。 那佛法講的「我」是什麼呢?色受想行識叫做五蘊, 有生理的、有心理的。比如說我們有這個肉體、色身, 就是四大地、水、火、風去組合這個色蘊,但是這個


寶積經講記---277 色蘊又經過我們的精神執著以後,色、心和合以後, 它變成生理的作用,比如我們的肌肉有一種力量可以 拿東西,我們知道冷熱。所以,我們這個生理它一半 是物理的,一半是心理的,互相結合在一起,讓我們 感覺到這個生理的作用。 世界上的一切,大致上可以分成物理的、生理的、心 理的。佛經裡面,來觀察我們的肉體、我們的生命, 觀察的結果,原來我們身體就是物理的作用、生理的 作用、心理的作用。從物理的作用來看,我們有肌肉、 骨頭,我們身體上有一百多種的元素組合起來。但是 還必須有我們的業力、我們精神的執著,才變成活生 生的一個人。所以我們叫做眾生相,是眾多的因緣條 件排列組合,讓我們感受到說有這個生命的存在。 看起來我們好像能夠自主,我想去東、我想走南、我 想往北,好像我們能夠操控,事實上,我們之所以有 這些動作,背後又是許許多多的因緣,來使我們往東 往西、或者是出國、或者是回國,不是你想去你就想 去的,是某一種因素強迫你必須去。看起來我們是可 以主動的,主控我們自己決定去不去,但是決定的背 後又有許多的條件因素影響我們去決定。 這個地方講到「我、人、眾生、壽命」,也就是《金 剛經》裡面所說的「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寶積經講記---278 事實上,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也就是我相。 為了了解我相,我們更仔細的說人行、人法,人有人 的行為規範,人有家庭組織,有許許多多的人際關係, 所以人行、人事,人跟畜生絕對不太相同,畜生有畜 生的世界,人有人的世界。人有人的這種規範、行為、 禮節,人有一個大大的頭,兩隻很靈活的手、萬能的 雙手,然後站起來走路,這是人相。畜生,有的時候 就寫成「橫生」,身體是橫倒過來的。 還有一個是眾生相。我們要能夠活在這個世界上,必 須陽光、空氣、水、飲食種種條件,衣食住行種種的 眾緣,才能夠生存;還必須靠老師傳授知識,醫生醫 藥照顧我們身體,治安當局來保護我們,種種法律、 制度、規章;所以叫做眾生——眾緣和合而生。我們 生命的出現也不是這麼簡單,還要靠父精母血、以及 我們自己的業識,「眾」多因緣而「生」。 另外,眾生就是受「眾」多的「生」死苦。每一生每 一世我們都交了一個寶貴的學費,這個學費是什麼? 叫做生命。每一生每一世就是從生、老、病、死,在 七八十年當中受盡人生的種種滄桑,就這樣子一生勞 勞碌碌,受盡人間種種橫逆折磨,最後又迷迷糊糊的 走。所以說,受到了眾多的生死勞苦,就叫做眾生。 我們每一生每一世都交了這個學費——生命;我們得


寶積經講記---279 到生命,來到這個世界上,生、老、病、死,有一天 不能呼吸了,這個生命又交回給閻羅老子。可是很可 惜的,我們每一生每一世都白交了學費,每一次交了 一個學費(生命),又不了解生命,迷迷糊糊的。現在我 們不願意再白交學費了,讓我們有生之年好好的研究 我們本身這個生命的問題。我們真的是很幸運,能夠 聽聞佛法,來解了我們的生命,而不會又再白白的交 了一次學費,交了生命的學費而不了解生命,做一個 迷糊蛋。 還有一個是壽者相,這個地方是講壽命。什麼叫做壽 命?在佛法裡面怎麼講呢?就是「壽暖識」。壽暖識, 它一期的壽命有一個時間,在我們人來講的話大概七、 八十年,當然有些人不幸短命而死,甚至有些在母胎 裡面就離開人間了,要不就是被強迫出局——在母胎 裡面,生命還沒有完全的時候,就被流產了,這是一 種很可怕的事情。 什麼是壽命?第一個要有「暖」,就是有溫度;然後 有「識」,精神;壽暖識這樣構成了一個生命,叫做 壽者相。 如果我們從對自我身心去觀察,我們會發現我相不可 得,人相也不可得,眾生相、壽者相同樣都是因緣生 因緣滅,從許許多多的因緣條件而有這麼一個暫時的


寶積經講記---280 假象,這個暫時的假象是每一分每一秒、每一時每一 刻、剎那剎那都不斷的在變化。因為變化太快了,快 速的連續串起來,就給我們一個錯覺,錯以為這就是 我、這就是我的生命、這是我的財產、這是我的靈魂、 這是我的名譽、這是我的什麼,都是我的我的我的。 舉個例子來講,就說我們的心好了,我們都說這個我 就是這一顆心,能想的心就是我。笛卡爾不是說「我 思故我在」嗎,我會思考所以我存在,我不會思考我 就死了,所以就認為說「我能思考的這個心就是我」。 那我們進一步來觀察,哪一顆心是我呢?高興的心、 不高興的心、鬱卒的心是我嗎?哪一顆心是我?這顆 心一下高興一下煩惱,一下鬱卒、一下傷心、一下快 樂,哪一顆心是我?情緒跟心有關,那哪一顆心是我? 推究起來我們會發現,最小的一個單位叫做念頭,念 頭的出現非常非常的快速,佛經裡面怎麼講呢?說我 們的手這麼一彈指,一彈指就有九十個剎那,每一個 剎那就有九百個生滅,每一個生滅當中就有許許多多 的念頭。在一個禪定者來觀察我們的念頭,會發現念 頭之微細,真的非常非常的微細。因為它是前念接後 念、後念接前念,不斷一個念頭一個念頭接在一起, 串連起來的時候就給我們一個錯覺,這是生命之流, 這是意識之流,這是我的生命、我的靈魂。


寶積經講記---281 舉個例子來講,比如說山上的樹木吸收許多水以後, 它慢慢的釋放出一滴一滴的水,這一滴一滴的水滴、 滴、滴,滴水成河了,這麼多的水集合在一起,變成 溪流、變成河流了。河流跟這滴水大不相同,我們可 以在河流上乘船,這河流有一種力量了,我們感覺到 這河流的力量、河川的力量,它可以切割岩石,它可 以沖壞我們的農田,也可以用來灌溉,可以用來行船、 運輸,那個力量可大了。 我們的念頭也是這樣子的,前念後念、前念後念,一 念一念的接續而來,讓我們產生了一個錯覺,錯覺這 就是我的心靈,這就是我的靈魂,這就是我的生命, 這就是我的本體。依佛法來講,什麼是最小一個單位, 永遠不再改變呢?這個念頭每一分每一秒每一剎那都 是在改變當中,哪一個是真正的我?只是色、受、想、 行、識,在某一個時空當中,排列組合得剛剛好,讓 我們能思考、能走路、能講話、能做事、能做什麼。 這就是讓我們了解,身體是我嗎?還是心理是我?能 想能思考的那個是我呢?如果是沒有肉體,心靈是怎 麼存在的?所以色心互為緣起。生理的、物理的、心 理的,這是為了方便理解,我們把它分為三個方面來 理解。就像我們把三根棒子擺靠在一起,它可以站立 起來,在軍隊裡面就叫做架槍,三支槍靠在一起,二


寶積經講記---282 支槍難了,一支槍站不起來,必須有三支槍才可以架 起來,拿走一支就馬上倒下來了。物理的、生理的、 心理的,就剛剛好像三支槍架在一起,我們的心理必 須透過生理才能顯現心理的作用,生理也受到心理的 影響,色心是互為緣起、互相影響的。 我們的生命透過佛法的五蘊觀,我們會了解到說,在 有意的、無意的、潛意識的、下意識的,時時刻刻我 們不斷的執著這個身心為我,事實上那是一種錯覺, 是一種無明。然後有了這個錯覺、無明,我們就開始 為了這個身心而忙碌,有些人就用正當的方法讓這個 身心有所安頓,有些人欲望無窮,就想盡辦法用非法 的手段,為這個身心有更好的享受而貪取非份之財, 世間就開始有這些警察來維持治安。眾生因為無明, 就造業、受苦、受報。所以這個身心如果不打理好, 不認識清楚,我們就會為這個身心而忙碌、而造業、 而受苦。 這個五蘊和合的身心,我們二十四小時都對它非常仔 細的照顧,要讓它吃好、要讓它穿好,又怕它太勞累, 所以我們要睡的很舒服,要空調、要營養、要什麼的, 二十四小時我們就為它而忙。可是我們二十四小時為 它忙的結果呢,它會送給我們三件禮物:老、病、死。 這個身體再怎麼去照顧它,最後送給我們老病死,所


寶積經講記---283 以最無情的就是自己的身體,不照顧它也不行,太寵 溺它更不好。 我們一般人因為不去照顧這個身體,也不照顧這個心 理,給果生理跟心理都造成我們很大的痛苦。古代的 人講「自庶民以至天子,皆是以修身為本」。不管世 間的物質再怎麼發達,宗教就是要讓我們好好的了解 自我,詳細的了解自我,客觀的了解自我,對自我徹 底的了解,適度的合理的去照顧它,這個身心可以幫 助我們做許許多多有意義的事情。如果我們不懂得好 好照顧這個生理,心理不好好去訓練它,這個生理、 心理會帶給我們很大很大的麻煩。 雖然這個我是空的,但是我們千萬要好好的去照顧它、 訓練它,不要去傷害它,如果我們不懂得去照顧這個 身心,這個身心就會讓我們受到傷害。就像一部車子, 出門前你不好好看看水箱、看看油箱、看看剎車,開 出去以後出事情了,傷害自己、傷害別人。如果出門 前好好的檢查油、水、電、剎車、方向盤,這個車子 就幫助我們載人載貨,省時省力。就像我們的身心, 要去善於觀察了解,否則我們受害很深。 從因緣生、因緣滅的這個道理去了解我們的身心,要 真的找出一個我真的是找不出來,但是,一個活生生 的人是存在這個世間。這個必須對自我的身心做一番


寶積經講記---284 的檢討,聞思修來觀察它。佛陀在世的時候,是透過 四念處來認識它。這個方法就是: 首先,我們這顆飄浮不定的心,讓這顆心跟我們的呼 吸結合在一起,因為我們的呼吸就是內心的一種展現; 我們恐懼、我們忿怒,呼吸就變成短促急促;我們心 平,它就氣和。心很抽象,看不到,但是從呼吸可以 了解心。當一個人恐懼的時候,呼吸變樣了;忿怒的 時候,呼吸走樣了;所以呼吸是內心的一面鏡子。 先讓我們的心跟呼吸結合在一起,叫做心息相依。心 跟呼吸結合在一起,入息知道入息,出息知道出息, 慢慢呼吸跟心結合在一起了;有了這個功夫,再進一 步的把它分解開來看,呼吸是呼吸,心是心。把它分 解來看的時候,我們發現一個共通的現象:呼吸是無 常的,心也是無常的。當我們的心越來越細的時候, 我們越來越發現到,心就是一個念頭、一個念頭,它 是一個意識流,也是一個妄念流。一個念頭接一個念 頭,一個念頭否定、一個念頭肯定,不斷的肯定、不 斷的否定,然後不斷的自問自答,就在這個肯定否定、 自問自答當中,給我們一個錯覺:這就是我的心。 當我們的心慢慢跟呼吸結合,靜下來的時候,再去觀 察這個心,我們就會發現平時認為那個是我,只是一 個念頭接一個念頭、一個念頭接一個念頭而已。就像


寶積經講記---285 河水,仔細推究起來,只是深山裡面這些樹木一滴一 滴水這麼滴下來,滴水成河。 從心息相依,然後又把它分解開,去了解呼吸的無常, 然後觀察心的無常,這樣子慢慢的去觀察自己的身心。 這是佛陀臨終交待四念處修行方法之一,簡單的讓各 位了解。 怎麼樣去了解自我?千萬不要先去假設我身心當中有 一個佛心、有一個心靈、有一個靈魂、有一個本體、 有一個自心、有一個自性,你先這麼一假設,全盤皆 錯了。我們只是很客觀的,透過呼吸、透過感覺、透 過心念的起起伏伏,來真正的了解自我,而不要去想 像我們身心當中有一個什麼,先這個假設就錯了。只 是很客觀的去了解自我身心當下的如實狀態,很容易 去了解到我們過去用錯了心,過去用錯了念頭,所以 被這顆心蒙騙了,被這個妄念蒙騙了,無量劫來我們 就是在做這個心的奴隸,做妄念的奴隸。透過這一個 正觀,了解到色受想行識五蘊和合當中,我不可得; 這就是「我空觀」。


寶積經講記---286

之二、蘊界觀 復次,迦葉!真實觀者,觀色非常亦非無常,觀受想 行識非常亦非無常,是名中道真實正觀。 我們繼續講到法空觀。剛才講到「我」是從色、受、 想、行、識組合,在一個因緣和合當中,給我們感覺 到有這麼一個我的現象,有生命的現象。現在我們去 了解組合生命的五種元素,叫做五蘊,這五蘊當中的 色蘊,就是指組成我們生理的四大(地水火風),這個是 屬於比較物質性、物理的,像我們的骨頭、頭髮、身 上這些肌肉,它本身就是許許多多的物理作用。 地大是很堅硬的,就像骨頭很堅硬。水大,我們身上 百分之七十幾都是水份。還有火大,我們大概是三十 六度、三十七度,這是我們的體溫,如果太冷會冷死、 凍死,如果太熱,中暑也會死,太冷太熱我們都不能 生存。還有一個是風大,風是動的意思,我們看到活 生生一個人,叫活動、活動,他就是動的。即使我們 睡覺也是在動,你看一面呼吸、心臟一面跳動,二十 四小時血液不斷的循環,所有五臟六腑不斷的在消化 吸收、排泄,都是動的,都是在變化。我們新陳代謝, 每秒鐘死了幾百萬的紅血球、白血球這些細胞,然後 又新的紅血球、白血球又出現了,大概是一個星期就


寶積經講記---287 整個細包都死光光又換成一批,當然不是同時,是一 部份一部份,新出來的,然後慢慢變老了,變壞了, 新陳代謝,這是動性、動態的。 佛陀講到我們這個身體是四大組合的,四大是著重在 生理的、物理的分析,如果是加上心理的分析,就叫 做五蘊觀。現在要講的就是五蘊觀,先講到色蘊。 色蘊就是我們這個色身,色身是四大組合而成的。我 們有這個色身肉體以後,就會有這種感受、情緒的作 用、領納的作用。比如說天氣的變化,我們感到冷、 感到熱,這是生理上的一種感受。還有一種是情緒上 的感受:別人罵我們,別人污辱我們,別人讚美我們, 讓我們感受到心理上的變化;接著生理上也變化了, 比如有人罵我,我臉會發紅發熱,甚至別人一句話刺 激我,發脾氣了,全身發抖,心理影響生理了。這個 是受蘊在作用,是領納的作用,也就是一般講的情緒。 忿怒、高興、衝動,這些都是情緒的作用。 還有一個是想像的、取像的作用,認識的作用。我們 看到什麼、聽到什麼,我們會去想像這是人在唱歌, 我們想像這是男的還是女的,如果過去曾經聽過某人 唱歌,我們會想像這是某人的歌聲;這就是想像、認 識、取像。 當我們接受到外在的刺激,產生了情緒,然後產生了


寶積經講記---288 認識作用以後,我們會採取一種主觀的意志作用,就 是習慣性的一種反應,叫做行蘊。怎麼去行蘊呢?比 如說對我們有好的、有利的,我們就採取了貪戀執著, 越多越好;對我們不好的,就產生瞋恨,趕緊的排除、 打擊、排斥、拒絕。 我們眾生已經老是養成這種習慣:首先我們有一個認 識,認識到說主觀的一個我,我們先在這個五蘊和合 當中,去幻想錯覺認為有一個我。然後認識到身邊週 遭的環境,我們看到人事物的一切一切,馬上我們就 接受、了解,產生了情緒作用、認識作用,產生了想 像的作用,接著就產生了回應。我們怎麼來回應?喜 歡的起貪心,不喜歡的起瞋恨心。如果起貪愛心,那 就是向心力;如果不喜歡的,那就是離心力。我們眾 生就是時時刻刻一個向心力、一個離心力,兩股漩渦 造成我們的心海從來都沒有寧靜過,貪愛、瞋恨的兩 股漩渦就這麼捲來捲去捲來捲去,一刻都不得安寧。 我常說,我們世間上的人已經養成了這種習慣,叫做 「吸毒」的習慣。為什麼呢?每當我們的眼耳鼻舌身 意來觸對現實的人生當中的色聲香味觸法,六根對六 塵這麼一觸對,那一剎那很快的,領納、接受、產生 了情緒、產生想像、然後認識、認知、接著馬上就產 生了回應,這個回應不是貪愛就是瞋恨。每一次我們


寶積經講記---289 六根對六塵,因為無明在作祟,所以不斷的產生貪愛、 瞋恨的作用。每一次的接觸,貪愛瞋恨就不斷的儲存 在我們的內心深處,叫做阿賴耶識,這個現行就薰種 子。 六根對六塵一接觸,馬上產生了習性的反應,這個叫 做現行。現行以後,我們留下了映像、留下了一個概 念,就叫做種子。現行薰種子,我們每天二十四小時 不斷的六根跟六塵接觸的時候,在我們內心深處就薰 習了許許多多無明、貪愛、瞋恨的種子,我們可以形 容成我們的心是不斷的在吸毒。我們這顆心不斷的受 貪愛、瞋恨的影響,這兩股漩渦不斷的讓我們心性不 得安寧,情緒不得穩定,每一分每一秒我們等於是在 吸毒。 我們沒有正知正念的時候,所有一切六根對六塵的接 觸,都變成了貪愛瞋恨的種子,然後加深了無明。所 以貪、瞋、痴,在佛學上就叫做三毒。 六根對六塵,不斷的在培養貪瞋痴的種子,然後貪瞋 痴的種子它變成一股強而有力的力量,很自然的每當 六根對六塵的時候,我們都是以貪瞋痴這種形式來回 應,來對應這個世界的人、事、物。因為我們有過去 的成見,有過去主觀的意識,那個種子在我們內心當 中薰習了許許多多主觀的成見,所以每當我們講話、


寶積經講記---290 做事的時候,我們就憑著過去的經驗,做出主觀的價 值判斷,這個主觀價值判斷是以利害為抉擇的一個原 則,自然這個主觀的價值判斷就不見得正確了。 現行會薰習種子以外,種子也會生現行,這個貪愛瞋 恨的種子它會生現行。尤其是當我們靜坐下來的時候, 貪愛瞋恨的種子慢慢的透過生理又會展現出來,所以 在我們靜坐的過程當中,我們見到許許多多的境界, 酸、痛、麻、癢,或者是見光見華,這些都是我們無 量劫來所培養的貪瞋痴的種子它生出現行了。但是, 它是從潛意識當中浮現到表層意識,透過我們的生理, 讓我們去感受到全身的酸痛麻癢。這是瞋恨、業障的 種子,透過禪定修學的時候,從潛意識裡面又會浮現 出來。 當它浮現出來,如果我們置之不理,了解有這麼一個 過程——我們多生多劫來的業障種子又浮現了,我們 的心靜下來的時候它浮現了——我們不採取反應,置 之不理,了解而不反應,這時候就消了一分的習氣, 消了一分的業障;只是部份的業障而已,如果是太重 的業障,消也消不了,有的時候會連命都賠上去。只 要我們造了那些業,有些業是放不過我們的。有些人 說有重報輕受,但是有些報是非報不可。為什麼有些 人打坐,坐到最後發瘋?不懂得方法是其中原因之一,


寶積經講記---291 有些真的是業障。有些吐血而死,有些是重病而亡, 這個都是我們多生多劫來所講的每一句話,所做的每 一件事情,所動的一切的念頭,所有這些善善惡惡的 一切一切,只要我們修行的時候,就在我們生理、心 理整個湧現反應出來,這時就看我們的功夫了。 所以,透過四念處的修行,我們更了解因果的可怕。 如果是不相信因果的人,你試試看,你靜坐看看,慢 慢你過去所有的,一幕一幕的呈現,一幕一幕的展現, 為什麼呢?凡走過的必有痕跡。我們過去所做所為的 一切一切,不是做過就沒有了,不是這麼簡單,它會 在我們內心深處變成一個種子。種子的意思就是能生 長。現行會薰種子,種子會生現行,然後種子又會引 種子,這個種子又引發另外一個種子的作用。從這一 個複雜的生理、心理的現象,透過靜坐,讓我們了解 到因果真的是非常可怕,我們就會謹言慎行,就不會 隨便說話、隨便做事,什麼事情我們都謹言慎行,因 為凡走過的必有痕跡。 這個是我們透過色、受、想、行、識來了解自我的生 命。 我們進一步去了解「觀色非常亦非無常,觀受想行識 非常亦非無常」。色受想行識也是非常非無常,因為 色受想行識也是因緣聚合的,因緣生法,說它常、說


寶積經講記---292 它無常都不對,它是本來就是空性的,空性怎麼會有 常跟無常呢?但是,為了讓眾生了解,我們大部份都 說是無常。就是沒有永恆性,沒有永恆性就是空性, 空性就是不可得,不可得怎麼會有常跟無常的差別? 但是為了了解,我們大部份都是觀色是無常。如果你 認為有一個無常的什麼,你是錯了。 所以,大部份我們都不會用「常」來了解,大部份我 們都是以「無常」來了解,了解到無我、空。所以執 著無常也是不對的,還是算是一個執著。所以這個地 方告訴我們,要觀受、想、行、識都是非常非無常, 是名中道真實正觀。 佛教的修行不叫做得救;誰來救我,或有一個救世主 來救我,那叫做得救。有一個我被救世主所救,救到 什麼地方,那還是有一個我。佛法認為:有一個我, 這個我見還在的話,就有煩惱,就有痛苦,就有生死, 生死的問題並沒有解決。所以佛法不叫做得救,叫做 解脫。我們照樣有這個生命的現象,有五蘊現象,但 是不執著這個色身為我、或者是我所,這個時候生命 的束縛沒有了,自在了,叫做解脫。解脫了那種我執 我見——以自我為中心、認為自我是永恆不變的,這 個觀念突破了,我們生命的束縛沒有了,打破我執我 見了,我們說這個人生死自在了。他還是不斷的生死


寶積經講記---293 輪迴,但是他已經清清楚楚了,為什麼呢?破了這個 無明;無明就是執著色受想行識當中有一個靈魂,有 一個什麼永遠不變的主體。 透過實修證悟以後,解除執著了。就像孫悟空的緊箍 咒掛在他頭上,動都不能動,他懺悔以後,如來佛把 緊箍咒拿走,他自由自在了。猴子還是猴子,但是他 自在了。我們也是這樣子的。所以,修行不是說身份 的改變,而是心性的改變、昇華、淨化,不是說打破 我知我見以後,我就會飛天遁地或是怎麼樣子的,不 是這樣子。修行到最後,是身心真正的自在,那個束 縛生命的我執我見沒有了。 ★ 復次,迦葉!真實觀者,觀地種非常亦非無常;觀水火 風種非常亦非無常,是名中道真實正觀。 剛才我們觀察五蘊色受想行識,是觀察我們自己的身 心。在這個身心當中,色受想行識的色蘊,是地水火 風四大組合而成的,這個地方我們進一步來觀察地水 火風這四大。在原始佛典裡面就是觀察身心,有些是 蘊觀,就是五蘊;有些是處觀,十二處——眼、耳、 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十二處 來了解;還有一種是界觀,什麼叫界觀呢?就是地、 水、火、風、空、識,六界,來觀察我們這個生理的


寶積經講記---294 現象。 所謂「四大為空,識在其中」,這個是一種說法。我 們的生理是四大加上心理,變成生理的一些作用出來 了,所以生理是跟物理、跟心理有相對的關係。現在 我們觀察十八界裡面的六界,就是地、水、火、風、 空、識,但是現在經文只是單純的觀察地、水、火、 風。 存在的一切,我們的生理也好,物理的世界山河大地 也好,佛學上不像科學把存在的一切分析再分析,有 一百多種的元素,當然後來也慢慢的增加了,通常我 們都講有一百零八種元素。很奇妙的,我們這個身體 色身竟然也是有一百零八種元素。世間的物質很少有 具有一百多種元素,比如說一張桌子,木頭分析起來 主要是碳,它沒有具有一百多種的元素。但是我們的 肉體,鐵、磷、銅....什麼元素都有,這很特別的。 我們來觀察什麼叫作地、水、火、風。這個是約地水 火風的特性,來簡單的把宇宙構成的元素分成四大類。 從特性來說,地是很堅固的,堅硬為性,它有任持的 作用。比如說這個桌子很硬,硬梆梆的,幾百斤重放 在桌子上沒問題。我們骨頭比較硬,因為它的地大多, 骨頭可以把我們身體撐起來;這是任持的作用。 水是濕性的,有這種凝聚、凝攝的作用。比如說沙,


寶積經講記---295 一堆沙稍微有一點水進去以後,這個沙就聚成一團了。 約特性來說,水大的作用是能凝攝。 火是熱性的,它的作用是熟變,成熟變化。我們吃東 西為什麼會消化?因為我們身上有火大,就是有溫度, 這個溫度會讓食物產生發酵的作用,然後被我們消化 吸收,這就是火大的作用,也就是熟變。 風的作用是動性,它是移動的,有輕動的作用。比如 我們血液不斷的流動;我們的心臟不斷的跳動;我們 的呼吸不斷的呼吸呼吸、進進出出;我們的細胞不斷 的生生滅滅;這個就是動性。 組成我們的生理,組成山河大地的一切一切,都是地、 水、火、風,不同的特性按照不同的比例,組成了各 種不同的型態面貌,出現在這個世間。舉個例子來講, 如果樹枝折下來,然後用手去搓這個葉子,慢慢葉子 碎了,最後滴水出來了,因為它的水大多。如果是粗 的根,它的地大多,所以很硬,我們怎麼去扭它也很 難變成水,除非是用機器。世間一切水份多的,我們 說它水大多;如果是地大多的,那就是堅硬的,像桌 子、椅子,或是礦物類的金、銀、銅、鐵,這個就比 較硬了。 所以,世間存在的一切一切,我們看得到的、有形的、 佔有空間的、 佔有體積的這些物質,都離不開地、水、


寶積經講記---296 火、風四大,按照不同的比例去排列組合,一旦組合 成這個樣子的時候,它具有特殊的形態、特殊的作用。 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當溫度增加,壓力增加 了,這個四大會變化。舉例來講,我們戴在手上的金 鋼鑽很名貴很堅硬,在玻璃上這麼一劃就劃出一條線 來了。可是,如果遇到一萬度的高溫,這個金鋼鑽變 成什麼呢?幾秒鐘之內就變成氣體了。也就是說,我 們看到的現象界一切,是在一個固定的溫度、在適度 的條件下,它有這個形態呈現在我們的眼前。 我們又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生理、心理、物理之間 是相互影響的,如果改變我們的心理,物理也會發生 變化的,為什麼呢?心理的作用比較大,所以心理會 改變物理。那物理也會改變心理,比如我們在某一個 空間、某一個環境下,我們的心情會受改變。像印度 有許許多多的瑜珈師,硫酸在我們看是很可怕,可是 瑜珈師他可以當水來喝,有些還可以吃玻璃。當我們 的心識改變,物理也會發生變化。當然,我們修行不 是說我們變成能夠喝硫酸、能吃玻璃,不是這樣的意 思,是證明了心態的改變可以使物理也改變。所以說, 生理、心理、物理之間,是相互影響、相互改變。 我們透過智慧的觀察,地也不是永遠是堅硬的,水也 不是真正有一個濕性,火也沒有真正的一個熱性的東


寶積經講記---297 西。如果真正有個實實在在的熱,那我們燒木材,它 就永遠保持熱。那等到木材燒完了,這個熱度跑到哪 裡去了呢?所以,地水火風也是因緣生、因緣生滅, 它條件夠了,它暫時有這麼一個現象,這個現象的背 後是許許多多的因緣來支撐,當因緣變化的時候,這 個現象就不存在了。 我們說「色即是空」,形形色色它的本性就是空無自 性,沒有一個實在永恆不變的主體性、自體性。「空 即是色」,空就是宇宙形形色色世界的本來面目,它 的本來面目就是空無自性,因為它是因緣生因緣生滅, 有這個條件它就出現這個面目;條件改變了,這個面 目就改了,面目全非了。 舉個例子來講,水果成熟了,可以吃了;我們吃進去, 消化吸收了,這個時候不叫水果,叫做食物。吃進去 以後,食物經過消化吸收,我們上大號排出來了,就 叫做糞便。但是,把這糞便拿到農田裡面,農人不叫 它糞便,叫做肥料;肥料放在農田裡面,被稻米吸收, 變成穀粒,加工以後就成米了,米又被我們吃進去, 又排泄.....。 所以,遇到一個條件、遇到一個因緣,它的存在方式 時時刻刻都在改變,哪一個是它真正的本來面目呢? 沒有!是隨著因緣而改變,是因緣決定一切。


寶積經講記---298 因緣,可以透過我們的意志,把因緣湊合在一起。雖 說一切皆空,但是我們的獨立人格、獨立意志還是可 以展現它的作用。我們可以把我們想要的,透過正確 的因緣觀,把這些因緣湊合在一起,它就會達到我們 的理想。比如我們想要有一張桌子,我們就找一些木 板、找木工把它釘起來,我們想要什麼形狀、高低尺 寸、適合生理需要,結果這些因緣條件配合之下,一 張桌子就放在我們眼前了。所以,不要以為說一切皆 空,人沒有什麼意義,不對的!因為空才能夠建立因 果,因為空才能夠透過因緣達成我們的目標。「以有 空義故,一切法得成」。空才能建立因果,空才能建 立輪迴,空才能說明業報,空才能說明宇宙的萬事萬 物之所以如此。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形形色色的這一切,簡單的說, 就是以地水火風排列組合,才形成了這個形形色色的 世界。世界的一切一切,都是因緣和合,因緣來決定 的,時間、空間、溫度種種的條件,就決定了存在一 切的形態與作用。所以,存在的一切不是主動存在, 而是被動存在,被因緣所決定。因緣當中,一個最重 要的因緣,就是我們人的心。人是站在宇宙當中,人 是一個主角,他的起心動念就改變這個世界。 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講,我們之所以起心動念,也是外


寶積經講記---299 在的物理世界才讓我們起心動念,是相互有影響的。 心理跟物理之間是相互影響,但是,心的作用比較大。 我們說正報跟依報,依報就是山河大地,依報隨著我 們的正報而轉,我們正報也是受到依報而轉。人是受 到環境的影響,人也可以改變環境,這相互之間可以 顯出我們人的特性、人的意志,這個意志作用就能夠 讓我們改變我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宇宙觀。 從這些觀察起來,地水火風各有各的特性,但是,我 們會發現地水火風也是隨著時空因緣,特性也會改變。 像水,水大,水常溫的時候是液態,如果空氣太冷, 它就變成固態的冰,固態的冰跟液態的水,作用是不 同的。在美國的時候,我們看到有些湖到了冬天結成 冰,就可以在這個冰湖上面開車子。冰跟水的作用不 同。這個冰遇到熱度,又回復到液態;再熱一點,就 變成氣態。一下子氣態,一下子液態,一下子固態, 就是隨著溫度而變化,溫度就是它的因緣。 所以,地水火風,雖然我們說地是堅性,有任持作用; 水是濕性,有凝攝作用;火是熱性,有熟變作用;風 是動性,有輕動作用;這是在某一個時空當中有這麼 一個現象,當因緣改變的時候,它這個特性就變了。 怎麼講呢?色即是空——形形色色以空為性,它的本 來面目就是空性;因為空性,所以可以改變,隨著因


寶積經講記---300 緣而變化。既然是空性的話,也無所謂常或者是無常, 也無所謂永恆或者是不永恆。永恆不永恆,那只是我 們的常識、概念,是我們付與它的一個特色而已。 ★ 所以者何?以常是一邊,無常是一邊,常與無常是中 無色無形無明無知,是名中道諸法實觀。 我是一邊,無我是一邊,我無我是中無色無形無明無 知,是名中道諸法實觀。 你執著它是永恆,這是一個邊見;如果說它是無常, 那也是一個邊見。比如,在某一個時空當中,我們把 水放在固定的條件當中,它永遠是水,我們會說這個 水永遠不會變化,而事實上,那是因為在某一個特定 的時空環境當中,它是永恆不變的。真正要讓水永遠 不變,永遠保持那個條件,也是不這麼間單。所以, 一切都是變化的,看起來是無常,但是,這個無常是 永遠無常。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水是液態的,乾淨的水是能喝 的,過去乾淨水能喝,現在水乾淨可以喝,未來的水 只要是乾淨都可以喝,這是它的永恆性。但是,水的 本身隨時在變化,它是變化的、無常的。所以講它是 常或者是無常,是看哪一個方面來講;從它的體性來 說,它是永遠不斷的在變化;從它的永恆性來講(叫做


寶積經講記---301 法性),它永遠是隨著因緣變化,在變化當中它有它的 特性、作用,我們說是無常。 比如說,冰變成水,水變成水蒸氣,它是變化無常的; 但是,這個變化無常的本性是永遠如此,它永遠隨時 都可以改變,這又是一個常。如果我們執著常、執著 無常,那都是一種邊見,因為它當下可以常可以無常, 所以我們不能執著它是常或者是無常。了解它有永恆 性,有它的不變性,又要了解它的無常性,我們就不 會執著它是永恆的,也不會執著它是無常的。這是約 它的體性、它的型態、它的作用去認識。 所以說「常是一邊,無常是一邊」。如果我們這樣去 了解宇宙的萬事萬物,我們就會了解到存在的一切只 是暫時的一個現象、一個過程、一個流程。人之所以 痛苦,就是把這個流程過程當作是一種終點、永恆的 終點。存在的一切找不到一個永恆的終點,因為一切 都是還在變化的過程,一切都是在變化無常的流程當 中。眾生會痛苦,是因為執著,執著這個流程,以為 是永恆的終點了,不再變化了,所以我們痛苦。 舉個例子來講,當我們慢慢的終老,有一天老了、病 了,身體支撐不了,慢慢的呼吸急促了,旁邊的人看 到很痛苦,自己本身更痛苦,認為我們來到生命的終 點。因為我們認為已來到生命的終點,所以我們害怕。


寶積經講記---302 事實上,死即是生,往後看我們是要往生,我們要往 生在另外一個世界。另外這個世界——也許是繼續往 生在人道、或是畜生道、阿修羅道、鬼道、天道,就 按照我們生前的習氣、想法、態度、行為,往生六道; 這個叫做業力。 出現生命,就是開始走向死亡的「終點」;死即是生。 不斷的死,不斷的生,都是在一個過程。那我們不了 解的人就生離死別,錐心之痛,當至親骨肉死亡時, 我們真的是痛哭流涕,為什麼呢?我們執著生。當一 個小 baby 出生,大家高興鼓掌;小 baby 一個人哭, 全世界的人都在笑。 如果是有修行的人,你覺得老牛拖車,老了,所以我 捨掉這個色身,我又重新投胎轉世。因為我們立功、 立德、立言,離開世間的時候,我們了解這個無常的 道理,我們一個人快快樂樂、高高興興的誓死如歸, 我們準備往生了,所以我們離開的時候,是我們一個 人笑著走了,含笑而走,留給世間人掉眼淚。所以, 這個生死之間差別這麼大;來到世間,是一個人哭, 全世界人笑,歡喜世界上多一個小寶寶;而當我們離 開世間的時候,如果我們在這個世間立功、立德、立 言,做了一些善事,讓別人懷念不已,我們離開的時 候好多人哭。如果我們有修道,我們了解無常,我們


寶積經講記---303 要往生了,我們一個人含笑而逝,全世界人在哭。 眾生不了解無常的道理,悲歡離合每天都在重演,生 離死別讓我們痛哭流涕,每一生每一世每一個時空當 中,眾生不曉得掉了多少眼淚,如果這眼淚能夠積集 起來,就像海水這麼多。我們為了珍惜我的享受,有 時候非法去謀財害命,甚至我們流的血也像海水這麼 多。在生死當中,我們吸吮的母奶也像海水這麼多。 在生死大海中,我們流了多少的淚,流了多少的血, 吃了多少的母奶,然後一生一世離開世間,我們的骨 頭如果堆都起來,就像一座山。 這是佛經裡面說到我們眾生因為不了解無常,所流的 淚、所流的血、所吃的奶這麼多,可是我們就是不了 解自我的生命,我們要交還這個生命,最後呼吸停止, 把這個命交給閻羅天子,又交了一個學費了,這個學 費太貴了,叫做生命。交回生命,又不了解生命,這 個叫做無明。 我們之所以信佛學佛,就是不願意每一生每一世這麼 迷迷糊糊的生、糊里糊塗的死,然後悲歡離合的戲不 斷的唱下去,這是多麼悲哀的一件事情! 所以,信佛學佛有它特殊的意義,就是不願意過著這 種庸俗的、無知的、無明的人生,透過對法的認識、 對身心的認識、對四大的認識,了解一切都是無常變


寶積經講記---304 化,了解一切都是因緣生因緣滅,在因緣生因緣滅的 過程當中,我們了解到宇宙身心世界一切一切只是暫 時的一個假象,非常短暫的一個假象,這個假象還是 繼續在變化的過程,繼續的一個流程。 就像我們開高速公路,從北到南,中間我們看到許許 多多的交流道、許許多多的休息站、或著是風景區, 那都是一個過程,我們了解了,我們不停留下來,繼 續開,最後我們就能到達高雄。如果台北開到高雄四 個小時,中間我們看到許許多多的假象、許許多多的 流程,如果我們停止下來的話,我們就永遠到不了高 雄。人生也是如此,生老病死只是一個流程。我們了 解宇宙的現象,一切一切只是暫時的、短暫的現象而 已,不被它蒙蔽了,我們的智慧就一直開往到佛的智 慧來。成佛的智慧,就叫做薩婆若,就叫做般若。 這個是講到對四大五蘊的了解,進一步的了解到讓我 們產生痛苦的就是無明。無明,有沒有一個實在的無 明呢?如果有一個實實在在的無明,我們也斷不了。 無明也是空性的,只要有正知正念,受持中觀、受持 正觀,無明當下就能消滅了。經典中怎麼形容呢?說 有幾千年幾萬年的山洞,裡面都是黑暗無光,當我們 拿著手電筒進去,手電筒一照,不必要幾千年幾萬年, 當我們打開手電筒,當下這個山洞就亮了。無明也是


寶積經講記---305 如此,透過止觀,透過正觀中道的諸法實相觀,當下 這個無明也就化解了,不會說因為我們是幾千生幾萬 世的無明,必須經過幾千生幾萬世才能把這個無明、 無知除掉,不必要。所以,慧觀、正觀、中觀,目的 就是要我們在當下的身心當中,去了解身心世界的無 常、無我、空,就能夠得到解脫。 就是我們眾生這個我執我見,它是一個無形的繩子、 無形的鐵鍊,來束縛我們的生命,讓我們害怕、恐懼、 執著,有非法的行為產生,然後煩惱、痛苦、憂慮, 這個無形的、看不到的、捉摸不到的我執我見,一旦 被我們解脫了(修正觀,觀察到身心的無常無我,束縛 生命的這些讓我們解脫了),這個時候我們就說一個大 自在者,一個大悲、大智、大願力的覺者,就稱為佛 陀。 了解寶積經所說到的這個解脫觀,就會發現佛法的一 個特色,就是理性的思辨。我們信仰的道理,是可以 用智慧來去證明,而這個證明不是在外在的世界,就 在自我的身心當中去證明。因為必須在自己的身心當 中去證明無常無我,束縛我們生命的這種概念、這種 成見就解脫了。解脫以後,人還是人,但是我們就叫 做轉凡成聖,就叫做聖人,不叫做凡夫了。所以我常 常講,我們信佛學佛的人不是說修到會飛簷走壁或者


寶積經講記---306 有神通,學佛不是身份的改變,而是心性的轉變,行 為的昇華,情緒的淨化,理智的證悟。 這是談到為什麼要修中道諸法實觀,特別是要回歸到 自我身心當中去觀察,如果我們僅僅去觀察外在的世 界山河大地的無常無我、緣起因緣、因緣生因緣滅, 這個是為了要長養我們的悲心。因為我們先去觀察地 水火風,外在世界的無常、無我、空性,我們了解這 些、通達這些了,再看眾生的時候,我們會產生慈悲 心。因為眾生不了解現象的無常無我、因緣生因緣滅, 所以眾生被這個境界蒙騙了,被這個四大的世界、五 欲的世界蒙騙了,所以覺得眾生非常可憐,沒有智慧, 被世間的境界萬象所蒙蔽,弄得團團轉,起煩惱、造 業、受苦,而這些眾生都是我們多生多劫的父母兄弟 姐妹。 所以,大乘佛法特別重視先廣觀宇宙萬事萬物的因緣 生因緣滅、無常無我,就是為了培養我們的悲心這個 學分。悲心還不夠,還必須深入中觀,讓悲心跟智慧 結合在一起;悲心、智慧結合在一起,叫做悲智交融。 悲心跟智慧交融在一起,最後還是要修習甚深的中觀, 去觀察自我身心的無常無我,然後得到真正的解脫。 如果我們修上半部的解脫道的話,我們可以不必觀外 在世界的無常無我、因緣生因緣滅,直接就觀察五蘊


寶積經講記---307 和合的身心、四大組合的身心無常無我,當下證到無 我解脫,生死自在了。但是,這樣悲心的學分不夠, 所以必須迴小向大,迴小乘歸於大乘。所以證到阿羅 漢以後,看到眾生迷迷糊糊造業、受苦、輪迴,這個 時候必須迴小向大,補修一個學分:慈悲的學分。 這個是說,有一種根性的眾生,他先觀察身心的無常 無我,而這樣會有一個毛病:很容易產生厭離心,覺 得這個身心既然是無常無我,就急於自證解脫,就會 慢慢變成遠離世間、遠離人群,這樣對現代這個世界 的人類來講,是說不通的。畢竟我們人類是互通有無, 人類是一個群體的動物,人類必須相互關心、相互關 懷,如果我們僅僅去注重個人生死的解脫、煩惱的解 脫,在個人來講是修養成功,但是在現實人生當中, 人類並不允許我們個人解脫就了了,這個說不過去。 所以,在這個時代是直接從人發菩提心而成佛,這個 叫做利根眾生、或者是大心眾生;以一切眾生的痛苦 快樂就是我本身的痛苦快樂,來合在一起,來觀察了 解,來關懷,這是時代的潮流必須如此,叫做利根的 大心眾生。如果是說急急忙忙的觀察自我身心的無我 現象,產生厭離心,我「此生已盡,梵行已立,不受 後有」,這個就叫做鈍根。急急忙忙的斷了我執我見, 生死了了,我們就叫做鈍根。阿羅漢叫做「無生」,


寶積經講記---308 就是不再有生命出現,不再有生老病死,不再有痛苦 麻煩。 當然,我們不能說阿羅漢就沒有悲心,不能這麼講; 他必須迴小向大,因為阿羅漢也會覺得自己有所不足。 佛陀有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福德圓滿、法緣殊勝, 佛陀的音聲、佛陀的慈悲、佛陀的善巧方便,慢慢的 阿羅漢也會發現自身有所不足,總覺得阿羅漢不如佛 陀,一定是佛陀還有我們值得學習的,這個時候就迴 小向大,重新再補修一個學分,就叫做悲心的學分、 福德的學分。 從中國的佛菩薩的像來看,你看佛菩薩的造型都是福 福泰泰的。我們說「人要衣穿,佛要金裝」,你看佛 菩薩的衣著都是非常非常的莊嚴。佛菩薩的相沒有瘦 巴巴的,但是我們看十八羅漢或者五百羅漢,都是長 成奇形怪狀、瘦瘦巴巴的,甚至有些骨頭露出來了。 這個有它特殊的意義,就是說我們信佛學佛的人要悲 智雙運,福慧齊修。 所以成了佛,我們怎麼講呢?「三衹修福慧,百劫種 相好」,三大阿僧衹劫去為眾生拋頭廬灑熱血,去修 學甚深的中觀。一方面又關懷眾生,利益眾生,一方 面又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就是 《金剛經》所說的「令一切眾生皆入無餘涅槃,而實


寶積經講記---309 無眾生得度」,度盡一切眾生,而無一眾生可度者。 也就是《大般若經》所說的以菩提心為主,叫做「一 切智智相應作意,大悲為上首,無所得為方便」。無 所得就是空,就是中觀。以菩提心為中心,但是這個 發菩提心不是動動念頭就好了,要付之於實踐,所以 必須修六波羅蜜,實際的去利益眾生,修布施、持戒、 忍辱、精進、禪定,然後修智慧,這樣子六度齊修。 而且時時刻刻要記住以「一切智智相應作意,大悲為 上首」,時時刻刻記住說我是信佛學佛,我要成佛, 我要利益眾生,以這個作為我們生命的最高指導原則, 作為修行的一個最高座標。一切智智相應作意,而有 實際利他的行為表現,大悲為上首,但是一定要跟空 相應,跟甚深的中觀空性相應,不去執著有一個我、 有一個眾生被我度,也不能去執著說有一個我成佛、 有這個佛果被我證悟。你這個「我」都不肯扔掉的話, 煩惱、業障就一天到晚跟著我們。 不管哪一部經哪一部論,都是要讓我們去拋棄這個主 觀的我執我見,所以我們修學佛法不要去分什麼宗什 麼派,就問問我們信這個宗這個派,我們是不是我執 我見越來越薄了,是不是悲心智慧越來越增長了。如 果我們的宗派觀念越來越濃厚,認為我這個宗最好, 你那個派最差勁,這個宗派就造成了宗教之間的一個


寶積經講記---310 矛盾摩擦,我執我見就越來越濃,業障就不斷的現前 了。 這一部寶積經講到「中道實相觀」,就是正觀。為什 麼叫正觀呢?它沒有宗派的觀念,它要我們觀察的是 自我身心、以及世界無常無我的現象,從這當中了解 到眾生的愚痴,被這些萬象所蒙蔽蒙騙,真的是很可 憐。所以不忍眾生苦,不忍聖教衰,緣起大悲心,趣 入於大乘。這是我們信佛學佛的人最重要的一個觀念。 也就是大般若經所說的「一切智智相應作意」,發菩 提心;然後「大悲為上首」,實際的利益眾生的表現; 這種行動參與以後,「無所得為方便」,去證悟到空 性,身心才能得到自在。


寶積經講記---311

之三、觀心 復次,迦葉!若心有實是為一邊,若心非實是為一邊; 若無心識,亦無心數法,是名中道諸法實觀。 繼續講到修學甚深的中觀。所謂甚深的中觀,無非是 對五蘊和合的身心加以一番的審觀。在五蘊和合的身 心當中,談到了色受想行識,現在來看心的方面,就 是我們的內心世界,來觀察我們的心。 世界上最難捉摸的,就是我們內心世界,可是影響我 們最大的也是這個心裡的世界,因為它是無形無相, 來無所從,去無所至,完全就是很難控制。因為眾生 無量劫來對自己的內心沒有正確的方法來控制它、了 解它、掌握它,所以我們千生萬世就是受了這顆妄念 心而左右。 修習甚深中觀,一個重要內容是關於觀察這顆心。我 們知道這顆心是六根對六塵接觸的時候,通常有兩種 情況:一種是明觸,明明白白的接觸;一種是無明觸。 所謂無明觸,是我們內心中有某種成見,這個成見或 是貪愛或是瞋恨,要不然就是執著一個主觀的我、跟 客觀的世界被我接觸,這種實有實存的,就叫做無明。 跟無明相應的時候,必定產生了貪愛瞋恨的心理,那 麼貪瞋癡就不斷這樣的薰習。


寶積經講記---312 所以,去了解我們的心,到底這顆心是貪?是瞋?還 是癡?如果貪心是我,為什麼會起瞋恨心?如果瞋恨 心是我,為什麼有時候又會歡喜貪愛?我們這樣去觀 察,這個心不是永恆不變的,或者貪、或者瞋、或者 癡,它只是前念後念、前念後念不斷的湧現,就像很 深很深的井,井裡的水是不斷的冒出來。這不斷冒出 來的心念串連起來,就給我們一個幻相,給我們一個 錯覺:這就是我的心、我的心在想什麼,然後我們又 搭配它,配合它,然後去擴散它。 一般人就是不容易控制這個心。想得到快樂的人,如 果放縱這個心,那是沒完沒了。懂得追求幸福快樂的 人,他有一個方法讓心跟呼吸結合在一起,當下這個 心安定下來了,就能感受生命的喜悅。 但是,往往我們會執著這顆心是不是實實在在的有, 雖然看不到,作用是這麼大,所以大部分會把這個心 念當作實有來看,或是當做實無來看,這就叫做邊見。 「若心有實是為一邊,若心非實是為一邊」。執著這 心是沒有,那也不對,因為我們不斷妄念來,而且會 左右我們的思想、左右我們的行為。如果執著這個心 是實有,可是要抓又抓不到,前念後念有時候根本就 不相干,前個念頭往台北,後個念頭往台南,南轅北 轍。所以,這個心不能說沒有,也不能說有,因為你


寶積經講記---313 說有,它沒有實體;你說沒有,它有作用。 這是讓我們了解到,心念是不斷的湧現,懂得方法的 人認識到心的無常,就不會在內在身心當中執著有一 個永恆不變的靈魂、有一個生命的絕對本體(這叫邊見)。 ★ 如是善法、不善法,世法、出世法,有罪法、無罪法, 有漏法、無漏法,有為法、無為法,乃至有垢法、無 垢法,亦復如是離於二邊,而不可受,亦不可說,是 名中道諸法實觀。 除了五蘊身心以外,我們的口語行為、身體行為、乃 至心念的行為,所展現出來的是非善惡,這一切一切 也要加以觀察。 什麼是善法?什麼是不善法?所謂善法,是順於道理 的,對自己身心、對別人身心不會傷害而有所增益的, 這是善法。如果傷害自己身心,也傷害別人身心,那 就是惡法、不善法。 我們看一下什麼是善法,什麼是不善法。善法是說, 某甲具慈悲心,看到某乙受苦受難,所以動個念頭, 精神上、物質上加以幫助,這個善事成立了。假如甲 沒有看到乙,那麼這個善事也不能成立;或者如果沒 有甲,那麼善事也不能成立;沒有乙,善事也不能成 立;必須甲跟乙之間有某種因緣關係,然後乙在受困,


寶積經講記---314 甲有慈悲心,這個善事成就了。 所以,善事也是因緣法,惡事也是因緣法。善法、不 善法本來沒有,但是種種的條件排列組合時,如果雙 方的身心都有所助益的,我們給它一個名詞叫善法; 如果雙方面的身心受到傷害的,就是不善法。本來就 沒有的東西,因為有因緣條件排列組合,有這麼一個 現象了。 那善法是不是永恆的呢?也不是。當甲跟乙這個善法 事做完了,各奔前程,請問善法是在甲的身上?還是 在乙的身上?看不到,但確是有作用——甲做這件善 事覺得很安慰,乙則產生了感激的心理,所以也不是 說這個善法沒有作用。 這個地方就訓練我們對一切法——內心的世界、外在 的世界、以及內外交互作用所產生的一種善惡行為, 依中觀的深觀來講,一切一切是如幻如化,不能否定 它沒有,也不能說它是實有,一切都是許許多多條件 排列組合,而有這麼一個現象,這個現象有它的作用, 但要拿出一個永恆不變的主體卻拿不出來。 「世法、出世法」。世(間)法,譬如說山河大地、身心 世界是我們看得到的、我們能了解的、能運用的世間 法。出世(間)法,不是說離開這個世間、離開這個世俗 的家庭事業到深山裡面去,就叫出世法,不是這個意


寶積經講記---315 思;是說在這現實人生當中,五塵六欲裡面,我們擁 有一顆清醒的心,不被世間的興衰苦樂稱譏毀謗一切 的八法所影響,一切的得失恩怨,在一個修道者是如 幻如化。 所以我們講的出世法,不是說遠離這個社會到一個清 淨的地方,不是這樣,是就在五塵六欲當中,不被五 塵六欲所轉而生煩惱,那就是出世間法。這就是一種 宗教的價值,能夠在現實的人生當中去超越,在動盪 中顯出它的寧靜,煩惱當中顯出它的菩提,這樣子就 叫出世法。「出」是超越。超越世間一切困擾,在世 間而不被世間的一切所困擾,叫出世間;而不是說剃 渡出家到深山住,叫出世法,不是這個意思。 有些大菩薩來到世間,擁有千萬億的財產,可是他不 認為財產是他的,他總覺得要到處去找尋機會來布施, 對孤兒院、圖書館、或種種的弱勢團體來幫助。因為 他不認為這個錢是他的,他只是暫時代為保管,所以 他尋找合理的對象、好的慈善公益團體,捐出去,去 幫助人家。雖然他擁有鉅資,但是他還是出世間。如 果一個人躲到深山裡面,天天想「如果有幾億萬財產 多好呢」,那不是出世,那是身體出世,心沒有出世。 「有罪法、無罪法」。什麼叫有罪法?跟我相應就會 有煩惱,那是有罪法。跟無我相應了,明觸,當六根


寶積經講記---316 對六塵接觸的剎那,沒有我的念頭時,就是無罪法。 「有漏法、無漏法」。有漏法就是有煩惱的,以自我 為中心所做的一切一切都是有漏法。跟無我相應的就 是無漏法。「漏」是指煩惱。一個杯子破裂了,你不 知道,倒熱開水進去,水漏出來,整個桌子濕答答的, 就引起煩惱了;「漏」是一個形容詞。會引起我們身 心困擾,使別人身心困擾的,都是有漏法;不會引起 自己跟別人身心困擾的,是無漏法。 「有為法、無為法」。我們看得到的世界、山河大地、 身心這一切一切,叫作有為法。因為它是有所造做的, 有形體有作用,但是又找不到一個永恆不變的主體, 一切都是因因果果,不斷的在聚聚散散,這個就是有 為法。有為法的本來面目,無以名之,我們給它一個 名字,叫無為法;有時候用簡單一個的字,叫空。一 切有為法的共通性、共通的原理、永遠不變的原則, 我們稱為無為法。 「有垢法、無垢法」。垢是指煩惱;有垢、無垢是說 有煩惱還是無煩惱。會造成別人身心痛苦的,是有垢 法;不會造成別人身心、自己身心受傷害的,無垢法。 所以,人跟人之間所產生的行為,以及存在的一切一 切,透過甚深的中觀,我們就能夠遠離實有實無的觀 念,因為一切是如幻如化,不能說它是永遠不變,也


寶積經講記---317 不能說它沒有作用,這樣就是遠離了二邊。 「而不可受,亦不可說,是名中道諸法實觀」:「不 可受」是不要去執著,「不可說」也是我們內心自性 見的表示。我們認為它是實存的,就會去執著,去表 達出來。超越言語的,超越一切執著,這才是真正的 中道諸法實觀。 存在的一切,簡單分二個:眾生不是執著實有,就是 執著實無,這是我們內心深處最深最內在的一種執著。 一個是實存的觀念:當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對六塵,我 們觸對這個身心世界,很奇怪的,接觸的一剎那,以 眾生的習慣,都是有一個實實在在的我,有一個實實 在在的世界跟我面對;這是執有。 還有一種是否定了,我也沒有,外在世界也沒有,什 麼都沒有了,那這個可麻煩了,為什麼呢?一切法畢 竟有它的形態、有它的作用,你否定它,是不對的。 舉例來講,我把三根火柴棒直的排放,三根看起來就 是山川的「川」;那如果是把三根火柴放成三角形, 這三角形看起來跟川字是截然不同的。你說同樣是三 根火柴棒,但是我放的方式不同,感覺就會不同。擺 成「川」字形,我們想到的是河流、是水。擺成三角 形,馬上會聯想到三角形的內角和是一百八十度,每 個邊都相等,每一角都是六十度。同樣是三根火柴棒,


寶積經講記---318 因為你堆放的方式不同,感受就不同,想像的空間也 不同。 宇宙間的一切雖然是空,但是形態作用確是千差萬別。 我們要否定的是永恆不變的主體,但是形態作用不否 定。所以,「萬法皆空,因果宛然」,一切作用是不 能否定的,行善還是有善的作用,作惡的一定逃避不 了。 最近新加坡有一澳洲籍華人販毒,從來沒做過壞事, 販毒一次就被抓到了,最近被處死刑。一點點東西(毒 品)拿進新加坡,有什麼事情呢?不行就不行,因果, 毒藥會傷害別人的身心。所以我們了解佛法所說的空, 是空去它永恆不變主體的東西。這個人販毒,拿藥到 新加坡,這是一個行為,這個行為本來沒有的,是他 起了貪念,運送毒藥,毒藥會傷害別人身心,這個行 為是不好的,所以還是被判死刑,大概是用吊的還是 絞刑怎樣的。 諸法是空的,但是因果不空,善惡不空,這樣子就建 立了正知正見。 了解一切是空,所以我們不執著,我們不會為了餬口 度日而去賺取許許多多這輩子吃不到用不到的東西, 因為大可不必這樣子;世界大家都這樣子的話,就亂 了。不患寡而患不均。整個世界就是因為眾生沒有智


寶積經講記---319 慧,總想有個永恆不變的我。「人生不滿百,卻懷千 歲憂」,人活不了一百歲,卻有一千歲的煩惱,那就 是執著有一個永恆不變的我、一個自我、一個自體。 為了讓自我享受更多更好,就想盡辦法要擁有更多更 好,那麼這個世界就亂了。所以,修學中觀讓我們生 命更加輕鬆。 ★ 復次,迦葉!有是一邊,無是一邊;有無中間,無色 無形無明無知,是名中道諸法實觀。 「有無中間,無色無形無明無知,是名中道實觀」, 這是講到眾生的執著非常嚴重,不是執著有就是執著 無,那都是錯誤的。


寶積經講記---320

之四:緣起觀 復次,迦葉!我所說法,十二因緣;無明緣行,行緣 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 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 如是因緣,但為集成是大苦聚。若無明滅則行滅,行 滅故識滅,識滅故名色滅,名色滅故六入滅,六入滅 故觸滅,觸滅故受滅,受滅故愛滅,愛滅故取滅,取 滅故有滅,有滅故生滅,生滅故如是老死憂悲苦惱大 苦皆滅。 這裡所說的是十二因緣,是眾生生命的現象。十二因 緣: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 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 生緣老死憂悲苦惱。 十二緣起是講到凡夫的生命現象:前世一個無明,然 後投胎轉世,無明緣行,行緣識,最初一念跟父精母 血結合在一起,然後產生名色。「名」是精神, 「色」是父母親的精血結合在一起。在母胎當中十個 月,長成了名色。名色階段長出了眼耳鼻舌身意六入。 來到世間,接觸到色聲香味觸法的六塵,一接觸後, 「觸緣受」,就感受了,或是可樂、或是可悲可惱的 感受。感受一產生,樂的受、苦的受就產生了貪愛、


寶積經講記---321 瞋恨。「受緣愛」,受以後就貪愛執著,對好的貪愛, 對不好的(瞋恨)也是屬於愛的一種執著,因為不愛就產 生瞋恨心,那是愛的另外一種表現,因為你受到他的 影響。貪瞋就不斷的薰習。有了觸、受,自然就愛、 取、有。「取」是執著,好的愈多愈好。這個「有」 就有了招感生死的業力。有了招感生死的業力,這一 期的生命結束之後,就會招起另外一個生命出現;另 一生的生命出現以後,就有老病死憂悲苦惱。 十二因緣,我們都講三世因果,三世兩重因果。如果 我們僅僅透過三世兩重因果來看,很容易會讓我們一 個錯覺,會產生我們認為有一個生命的主體在輪迴。 過去(前世)無明緣行,然後變成這一生當中的識、名色、 六入、觸、受、愛、取、有,然後生老病死,變成三 世兩重因果。但是,依我們講的十二緣起真正的意思, 是當下一念無明,就十二緣起整個一念當中就俱足了。 我們用簡單的方法來說明。早上一醒來,身體爬不起 來,可是鬧鐘又響,非上班不可,想到路上塞車就一 肚子氣,所以就起了無明:「為什麼我家這麼窮?為 什麼我要上班?」起了無明以後,結果勉強起來,又 為了子女忙碌要吃要用,急急忙忙又要趕時間,行為 就比較粗糙。行為粗糙,自然所看的世界都是黑暗的、 齷齪的世界,所以早上起來就一肚子氣,埋怨天埋怨


寶積經講記---322 人,怨天尤人。所以,無明緣行,行緣識,那麼你見 到的世界就是痛苦的世界。 然後識緣名色,你的精神、你的生理整個都不舒服。 「名」是精神,「色」是生理的。你面對的就是苦惱 的世界,你認識所有的一切愈看愈不順眼,什麼都不 對勁,名色就受到影響,生理、心理整個受到影響。 不愉快怎麼辦呢?所以六根對六塵接觸的時候,都是 跟無明相應,跟貪瞋癡相應,叫做無明觸,所以脾氣 很暴躁。或者看到什麼就想要,這是無明觸所產生的 結果。有時候動一個惡念,想非法賺它一票,撈它一 票,結果犯了法。犯了法怎麼辦呢?被關,受痛苦了。 這就是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憂悲 苦惱了。 所以,講到無明到老病死整個十二緣起,如果把它分 成前生今生來生,三世兩重因果,會給我們一個錯覺, 好像有一個輪迴的主體不斷在無明循環,但事實上, 佛陀所說這十二個,是為了詳細說明我們內心的運作 情形,所以把它分成十二類,真正十二緣起,是在一 念之間,無明緣行、行緣識、六入、觸、受、愛、取、 有,整個戲就已經演完了。 所以談修行,是在身心接觸這個世界的時候,我們保 持一個明觸,就是明明白白的接觸,透過明明白白的


寶積經講記---323 接觸以後,不是起貪愛也不是起瞋恨,在日常生活當 中「隨緣消舊業,切莫造新殃」,能夠「隨緣作主, 立處皆真」,這樣子信佛學佛才會有意義。否則的話, 我們背了這麼的名相,老是用無明觸來觸對這個世界, 不斷的增長貪愛瞋恨,學佛再怎麼用功還是使不上勁, 這就錯過我們學佛的一個機會了。 無明也好,行、識、六入、觸、受、愛、取、有,這 十二個都是一個相對,不是有真正的一個無明;如果 有真正一個無明的話,我們永遠斷不了。所以,每一 個階段都是某一個因緣條件當中,它有這種力量。譬 如我們有無明,它必定會有一種行為的造作;行為的 造作就必定會產生生命的再出現;生命的出現,必須 透過父精母血長養名色階段;然後六根長成以後,必 定會觸對這個世界;觸對世界的時候,因為沒有養成 正知正念,就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憂悲苦惱,那是惡性 循環,眾生就是有這種惡性循環。 所以,每一個階段都是可以去突破的。我們要突破是 在哪裡?就是在觸。我們不能離群獨居,時時刻刻必 須面對人事物,所有人事物讓我們面對的時候,你保 持正知正念,然後以一個平靜平穩平衡的心來面對, 當下十二緣起就變成我們智慧的泉源。 這是講到十二緣起的順觀跟逆觀,十二緣起的生滅觀。


寶積經講記---324 ★ 明與無明,無二無別,如是知者,是名中道諸法實觀。 如是行及非行,識及所識,名色可見及不可見,諸六 入處及六神通,觸及所觸,受與受滅,愛與愛滅,取 與取滅,有與有滅,生與生滅,老死與老死滅,是皆 無二無別;如是知者,是名中道諸法實觀。 接著講的是顯示中道。剛才講的明與無明、六入觸受 愛取有這一切一切,觀十二緣起的每一個生理、心理 的現象,都是如幻如化,都是暫時的一個假象,只是 我們養成一個習慣,這個念頭一來,那個念頭也馬上 就來了,很自然的。就像天秤,這邊擺下去,那邊就 翹起來,東西拿起來,兩邊都沒有東西了,馬上維持 平衡。 我們就是養成這個習慣,平時起心動念,很自然的就 是跟無明相應、跟瞋恨相應、跟貪愛相應,變成一種 習慣性。現在我們透過中觀,了解到明也好,無明也 好,根本沒有一個實體,我們受矇騙了,我們是習慣 性的一個行為,造成很多的困擾。所以擁有一顆祥和 寧靜的心境來面對人生,很自然的,所有一切煩惱我 們都可以把它解決。 這是觀察十二緣起也是如幻如化,沒有實在的無明, 沒有實在的行,沒有實在的識。


寶積經講記---325

第二節、顯了空義 之一、法空 復次,迦葉!真實觀者,不以空故令諸法空,但法性 自空。不以無相故令法無相,但法自無相。不以無願 故令法無願,但法自無願。不以無起無生無取無性故, 令法無起無取無性,但法自無起無取無性。如是觀者, 是名實觀。 接著要抉擇深義、顯了空義,顯示了解真正的空是什 麼意思。 所謂觀一切法空,修學甚深的中觀去觀一些法空,不 是說諸法不空,我們故意觀察它是空的,是說它的本 性是空,是還它一個本來面目。 在印度當時也有這種認為心的力量很大很強。譬如他 心念很強,一直觀察紅色,或觀地水火風、或觀種種 青紅赤白的顏色。他不斷的把這世間想成是火,他修 火觀,一切變成是火在燃燒。如果觀想一切是水,物 理會受到我們心理的變化,一切都是變成水,就叫做 水觀。在印度當時有種修法。 佛門中也有「界觀」,就是用地水火風、乃至顏色青 紅赤白種種,叫界觀。把所有一切想成是火、或者是


寶積經講記---326 水、或者是地、或者是風,或者觀一切是青色的、一 切是黃色的,觀一切都這樣,就沒有差別;沒有差別, 就沒有愛憎取捨。 的確會有這種情形。在印度當時,有許多外道他們的 心把它控制在觀一切東西變成水,如果我們拿硫酸給 他,在他看起來是變成水,可以喝。 我們修學佛法不是這樣子的,不是用我們心理去改變 物理世界,而是諸法的本來面目是什麼,我們只是還 它一個本來面目,真正正確認識它的時候,我們處理 起來就不會錯誤。我們最大的錯誤是什麼呢?以實有 ——實實在在的有來看這個世界,所以一切變成障礙 了。 這個地方講「真實觀者,不以空故令諸法空,但法性 自空」,不是先去觀一切空,諸法才會空,而是它的 法性本來是空性,原來就是空性的。 各位如果不了解,我們做一個簡單的實驗。如果我們 手拿念珠對著燈光,桌上有影子了。剛才沒影子,怎 麼現在有影子?因緣和合來的,有燈光有念珠,所以 桌子上我們看到念珠的影子。這個影子本來沒有,但 是因緣條件和合的時候,確有這個影子。如果書本放 在影子下就看不清楚,是不是?如果我的手移開,影 子沒有了,影子到哪裡去?影子是到念珠呢?還是影


寶積經講記---327 子到燈光去了呢?都沒有,來無所從,去無所至。 請問:如果把念珠拿起來,現在有影子,請你把影子 抓給我,你抓的出來嗎?抓不到,但是有作用,我在 這個影子底下看書看不清楚。就是說,一切法有它的 形態、有它的作用,但是,你要找出一個永恆不變的 實體卻是找不到。這是讓我們了解說,諸法本來就是 空性,所以它才能夠因緣和合產生這些現象;一旦因 緣和合有這些現象的時候,它有它的作用,我們不能 否定,你否定的話,那就是斷見。 佛法講空,眾生又來個毛病,又執著有一個空,又執 著一個空相。所以佛陀只好說無相,連空相也是沒有。 佛陀怕我們去執著這個空相,認為諸法的本來面目是 空相,所以說「不以無相故令法無相,但法自無相」, 佛陀只好說無相,不要去執著任何相,有無都不對。 然後,「不以無願故令法無願,但法自無願」,眾生 都是心有願求,所以佛就說無願、無所願求,因為有 所願求就是有所執著,有所執著就有所願求。空、無 相、無願,就叫三解脫門。 一般要進寺廟的時候,我們說是進「三門」,不是 「山門」。三門:有些人從空門進來,根性很利的人 聽到空,解脫了;有些還是不行,還必須講無相,然 後解脫了;那有些是最後講無願才解脫;這是三門,


寶積經講記---328 各種根機不同。 「無起、無生、無取、無性」,這是觀一切法的法空。 空也好,無相也好,無願也好,其實都是同緣實相。 一切法的本來面目,無以名之,因為說什麼,眾生就 執著什麼,所以佛陀只好這樣否定那樣否定,讓眾生 掌握到諸法的本來面目,是遠離我們相對的觀念去了 解。


寶積經講記---329

之二、人空 復次,迦葉!非無人故名曰為空,但空自空。前際空, 後際空,中際亦空。當依於空,莫依於人。 這是講到人空。在我們修學佛法裡面,這是非常非常 重要的一個觀念。 一般世俗的人心是向外追求,追求這個世界、山河大 地、房子車子田地、物質歸屬於我,這是世俗的,用 不著去訓練,很自然就會有這種觀念。向外追求,我 的幸福是建立在我擁有很多。 那來到宗教的時候,就向內追求了。在印度當時,向 內追求,總覺得我的身心當中有一個真正的我,叫做 靈魂或者叫做梵,是清淨的。我向內追尋,追尋到它 的時候,我就得到解脫了。 原來印度的婆羅門教,以為要得到解脫,非有一個真 我的智慧不可,就是要真正抓到我,這個形而上的真 我,實實在在的一個我,這個絕對的我是不受束縛的。 也就是笛卡爾所說的「我思故我在」,我能思考,那 個就是我。 世俗的人往外去追求,那世間許多宗教是往內去探討, 想去找一個形而上的真我,這時候真我又走了樣子。 透過我們的意志,會覺得宇宙有一個本體,然後透過


寶積經講記---330 我們付與的意志,這個本體叫做上帝,叫做神,叫做 創造主,祂就是創造我的,我回歸到祂的身邊就沒事 了,一切大事已畢。所以,這種宗教內在的體驗,往 往是各個宗教各說各話,我體驗到宇宙的本體叫做上 帝,那你體驗的是阿拉真主。 其實,那都是我們往內追求的時候,先假設我生命有 一個來源,這個來源從哪裡來,所以我們創造了上帝, 創造了阿拉,創造了宇宙的真宰,而付與意志作用, 認為祂創造我,不但創造我,祂也創造世界。所以問 題就麻煩了,往往就會覺得說某一個宗教某一個真主 就是世間真理的擁有者,常常以世間真理的擁有者而 自居,就排斥別人是魔鬼,別的宗教都是邪的,惟有 我這個是真神,其它的都是假神邪神。所以這個世界 很多戰爭,都是因為宗教而戰爭。 但是,佛陀否定了形而上的真我。怎麼講呢?「無常 故苦,苦故無我,聖弟子住無我想,遠離我慢,順得 涅槃」。佛陀認為:你執著有一個永恆不變的我,那 是我們一切煩惱的根,這個根如果斬草不除根的話, 春風吹又生,煩惱又會生起來,所以把這個真我也否 定了,這個時候生命的束縛掙脫了。 所以說「當依於法,莫依於人」。我們是見到法的如 實相,而不是在人的五蘊身心當中,找到一個具體而


寶積經講記---331 微的形而上的真我,這是在我們修道的過程當中一個 非常非常重要的觀念。如果這個觀念沒有釐清的話, 我們靜坐下來,靜下來,見光、見華、見到上帝、見 到佛、見到菩薩、見到什麼,我們就開始「魔因境有, 境從心生」,有一個境界被我執著,而不知道這個境 界是從我的內心展現生出來的。 我們拚命的往內去追尋,最後還是一個執著,只是跟 世俗人執著的是不同的方向;世俗人執著物質,我們 是執著精神,從精神當中幻想有一個宇宙的創造主, 那麼這個就麻煩了。所以這個地方特別強調「當依於 空,莫依於人」。所謂「人」,就是有意志作用,是 我們自心產生的假象而產生的執著,這是很麻煩的一 件事情。 ★ 若以得空便依於空,是於佛法則為退墮。如是迦葉! 寧起我見積若須彌,非以空見起增上慢。所以者何? 一切諸見,以空得脫;若起空見,則不可除。 佛法講一切是空,如果我們繼續執著一個空的話,那 完了,我們否定因果,我們不想做善事,變成斷滅見, 那是更嚴重了。執著有的話還會行善,著空的話會墮 落的。 我念一段龍樹菩薩中觀論所說的:「如來說空法,為


寶積經講記---332 離諸見故,若復見有空,諸佛所不化」。也就是說, 佛陀講一切都是緣起,一切是性空,如果有些人誤解 了佛陀所說的空義,去執著空的話,這個就是諸佛所 不化了。 眾生是執著實有,對身心世界的一切一切都是實實在 在這種實存感,所以如來就說空法,空去我們這種實 存的、主觀的執著。「如來說空法,為離諸見故」, 如來說的空法,是要讓我們遠離種種的邊見;邊見就 是實有、實無。但是眾生如果又再執著一個空的話, 那真的是佛出世也奈何不了,「諸佛所不化」,佛也 沒有辦法度化我們。 青目菩薩(四世紀時的印度僧侶)比喻說:水本來是能夠 滅火的,但是如果水中又起火了,那麼就沒有辦法滅 火了。這是一個譬喻。我們講了這麼多的空、緣起、 無相、無願,這些都是要遠離一切的執著。因為有執 著就有煩惱,而執著來自於一種實存的觀念、實有的 觀念。 ★ 迦葉!譬如醫師,授藥令病擾動,是藥在內而不出者, 於意云何?如是病人寧得差不?「不也,世尊!是藥 不出,其病轉增。」如是迦葉!一切諸見,唯空能滅。 若起空見,則不可除。


寶積經講記---333 意思是說,拿藥給病人吃,但是病人的身體很差,藥 吃進去以後,竟然在體內排不出來,變成毒。我們知 道所有的藥都是含有毒性,藥不能排出來的話,它會 在身體裡面作怪。佛陀講的空,是要我們遠離一切的 執著,但是如果我們執著空的話,這個病更危險了。 ★ 譬如有人佈畏虛空,悲

椎胸,作如是言:我捨虛空。

於意云何?是虛空者可捨離不?「不也,世尊!」如 是迦葉!若畏空法,我說是人狂亂失心。所以者何? 常行空中而畏於空。 佛陀講這個空,不是我們去觀想它空,而是它本來就 是空。所以這個地方譬喻:有一個人畏懼虛空,看到 虛空這麼大、浩翰無邊,他突然莫名奇怪的就想逃避 這個虛空。虛空可以離開嗎?不可以。「若畏空法」, 佛陀講空,如果有些人聽到空而害怕,就像一個人討 厭虛空,請問要躲在哪裡呢?所以「我說是人狂亂失 心」,就是錯亂了。因為「常行空中」,本來我們就 在行行色色的萬事萬物當中,它本來就是空性。 如果不是空性的話,我們人生下來就不能長大,也不 會變老、也不會病、也不會死,一切就都是固定的。 花開了不會再謝,花不再開的就永遠不開,就變成一 個死寂的世界。可是我們看到的這個世界,是活活潑


寶積經講記---334 潑,充滿著生機;生老病死,花開花謝,春去秋來, 寒來暑往,那真是一片生機。如果說我們不願意空, 一切不空就一切不能動、不能改變了。笨的人永遠笨, 窮的人永遠窮。如果是流鼻涕,一流幾萬年,這是什 麼世界?一切法本來就是可以變,隨時在變化的。在 變化當中,我們了解到它是隨著因緣而變,當我們給 予適當好的因緣的時候,就能得到我們想要的東西。 這是讓我們了解:空不是佛規定,或者我們故意去觀 想的,本來就是空,我們只是隨順它,了解它而已。 ★ 譬如畫師,自手畫作夜叉鬼像,見已怖畏,迷悶躄地。 一切凡夫亦復如是,自造色聲香味觸故,往來生死, 受諸苦惱,而不自覺。 這是佛經中的故事,說有一個畫家去找朋友,這個木 匠朋友的手很靈巧,他會用種種的木頭雕成工具,技 術很好,也會種種的工具來做成一個人。這個木匠就 做了一個美女,幫她穿上衣服,還會走路、還會端茶。 這個畫家去拜訪木匠,晚上兩個人就喝茶。後來木匠 就說:這個女人很漂亮,今天晚上陪伴你到天亮。木 匠就跑去睡了。 這個畫匠很高興。這個女的就站在那邊,眼睛還會動, 作得太逼真了。畫家就說:「某某人,你請坐」。她


寶積經講記---335 竟然不會坐,只能站著。這個時候他急了,就去拉她, 一拉才知道原來是木匠做的假美女,他受騙了。他想: 「我這個朋友作弄我,好吧!我也來作弄他一下。」 他就用布畫成畫像,把自己畫成吊死鬼,然後吊在牆 壁上,畫得非常非常逼真,然後自己就躲在床鋪底下。 第二天早上,木匠就敲門:「某某人,起來吃飯」。 結果沒有聲音。他打開門一看,糟糕!這畫家朋友已 經吊死在牆壁了。因為畫得太逼真了,他看了以後嚇 了一跳。再一看一摸,原來是一幅畫像。這時候這個 畫家朋友從床底下爬出來。你嚇了我一跳,我也嚇了 你一跳。這個是一個譬喻。 「譬如畫師,自手畫作夜叉鬼像,見已怖畏,迷悶躄 地」,有個畫家自己畫恐怖的夜叉,畫了以後,自己 看到反而害怕,然後昏倒休克了。我們凡夫也是如此, 這個世界色聲香味觸法所有的一切,都是我們內心去 刻畫想像出來的,然後我們認為真正的是如此,結果 我們就被色聲香味觸法引發我們的貪瞋癡,然後造業, 造了業就要去受報。所以說「往來生死,受諸苦惱, 而不自覺」。自心造萬事萬物的境界,又被萬事萬物 來迷惑自己,就造業、受苦。 這是講到眾生真的很可憐,被萬相所迷。「色不迷人 人自迷」,被萬相所迷惑了。可是信佛學佛能夠覺悟,


寶積經講記---336 覺悟身心世界的真相,就不會再被它迷惑,就自在了; 不是要到哪一個世界才能自在。 ★ 譬如幻師,作幻人已,還自殘食。行道比丘亦復如是, 有所觀法,皆空皆寂無有堅固,是觀亦空。 看懂得緣起性空,有什麼好處?第一個是有智慧。譬 如魔術師做了許許多多的人,這些幻化出來的人一個 吃一個,互相殘食。這是譬喻。修道的菩薩行者,我 們觀空的時候,不但所觀的是空,連能觀的空也是空, 這樣子才不會執著,否則,有一個觀空的我、有一個 所觀的空被我所修,能所不泯,還是不能得道。 ★ 迦葉!譬如兩木相磨,便有火生,還燒是木。如是迦 葉!真實觀故生聖智慧,聖智生已,還燒實觀。 古代的人沒有火柴,怎麼辦呢?把這個木柴鑽一個洞, 另外一個木柴放進洞去搓搓搓,兩木相磨,鑽木取火, 火生出來了,連木頭也燒掉了。這是一個譬喻。也就 是說,我們修空觀、修甚深的中觀,我們以空來觀察 諸法本來的面目,但是我們千萬不要執著有一個空, 最後連空的概念也要拋棄,這樣才能得到智慧。有這 個智慧有什麼好呢?它能夠斷我們的無明。 ★


寶積經講記---337 譬如然燈,一切黑闇皆自無有,無所從來,去無所至。 非東方來,去亦不至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不從彼來, 去亦不至。而此燈明無有是念:我能滅闇。但因燈明 法自無闇,明闇俱空,無作無取。如是迦葉!實智慧 生,無智便滅。智與無智,二相俱空,無作無取。 我們在黑暗當中點一盞燈,燈馬上把黑闇驅除,請問 闇到哪裡去了呢?是從南西北方上下?東西南北?從 哪裡來?再回去那邊嗎?不從彼來,去亦無所至。燈 能說「我能夠滅闇」?「但因燈明法自無闇」,只是 因為燈明有這個因緣條件,闇自然就會沒有,並不是 有實在的一個闇跑到哪裡去,也不是實在一個燈碰到 黑闇,黑闇才走掉。燈也不可得,光明也不可得,闇 也不可得,都是不可得。 諸法因緣如是,這個因緣條件來了,它現這個現象; 那個因緣條件來了,它現那個現象,並不是說我趕走 了黑闇,燈光才能來,不是這樣子。我們以為一個人 站在這個地方,我把這個人趕走,才能佔著他的位置, 但是諸法不是這樣子的。真正的智慧,它不會執著有 一個實在主觀的我得到了一個什麼。在《心經》裡面 就有「無智亦無得」這句話。 ★ 迦葉!譬如千歲冥室,未曾見明,若然燈時,於意云


寶積經講記---338 何?闇寧有念,我久住此不欲去耶?「不也,世尊! 若然燈時,是闇無力而不欲去,必當磨滅。」如是迦 葉!百千萬劫久習結業,以一實觀,即皆消滅。其燈 明者,聖智慧是。其黑闇者,諸結業是。 燈光是譬喻我們的智慧。幾千年幾萬年的暗室,比如 說山洞好了,從來都沒有見過明,但是如果我們點燈 或燃一把火炬,暗室能不能說「我在黑暗中已經幾千 年了,我不想走」,不可能的。只要一點燈,這個暗 就沒有了。這是表示我們無量劫來「久習結業」—— 就是我們的煩惱、我們的業障、我們的惡習。什麼惡 習呢?執著諸法為實有的惡習。一旦我們有正觀,有 修學甚深的中觀,中觀一起來,一念跟法相應,那麼 無明結習整個都消滅掉了。 業,就像一個結;煩惱也像一個結;習氣也像一個結; 所以就叫結習,也叫結業。 這是了解到,修行有它的價值,只要方法對、方向對, 很快的我們業障消除,煩惱消除,習氣消除。如果用 不對方法,始終煩惱就一直困擾著我們。再看修學中 觀有什麼殊勝的。


寶積經講記---339

第二節、讚菩薩殊勝 迦葉!譬如種在空中而能生長,從本已來無有是處。 菩薩取證,亦復如是,增長佛法,終無是處。迦葉! 譬如種在良田,則能生長。如是迦葉!菩薩亦爾,有 諸結使,雜世間法,能長佛法。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觀念。譬如說我們在空中種東西, 能生長嗎?空中怎麼種呢?不可能,「從本已來無有 是處」。「菩薩取證,亦復如是,增長佛法,終無是 處」,如果我們去執著空,就不能增長佛法。但是, 如果我們把東西種在田裡面,這個就會生長。菩薩也 是如此,我們有這個結使,還有一些煩惱,透過正知 正見修學中觀的時候,在煩惱當中能夠悟到菩提。 所以大乘佛法的修行,菩薩道的修行方法,不是急急 忙忙把煩惱斷得一乾二淨,你一乾二淨的時候他不能 投胎轉世、沒辦法轉生。這個結習,譬如說我想成佛、 我想利益眾生、我想怎樣怎樣,這還是一種習氣,但 是這個習氣會招感生死,招感生死來繼續修,就不必 修「持明仙人」,到天界去得到天色身,幾千年幾萬 年,不用這樣子。 所以菩薩「有諸結使」,留些結使做什麼呢?叫做留 惑潤身;留些許結習,就是為了招感生死,因為生死


寶積經講記---340 才有機會來繼續修道,來繼續服務眾生。這是很重要 的一個菩薩道修行觀念。 ★ 迦葉!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花。菩薩亦復如是,於 無為中不生佛法。迦葉!譬如卑濕淤泥中,乃生蓮花。 菩薩亦爾,生死淤泥邪定眾生,能生佛法。 這跟我們平時所了解的佛法有一段距離,一般我們信 佛學佛就想離開五濁惡世,到哪一個世界去以後就沒 有煩惱,一般有這種觀念。但是這地方有個譬喻,說 在高山高原的地方很少人種蓮花,都是種在平原水池 中有淤泥的地方,所以說蓮花生於淤泥而不被淤泥所 染。 如果我們證到無為空性,悲心不足,那會墮落變成小 乘。急急忙忙證到無為空性的時候,就不生佛法,就 不能修菩薩道了。所以這地方說必須在「卑濕淤泥 中」才能生蓮花。菩薩也是如此,必須在「淤泥邪定 眾生,能生佛法」,就是在邪知邪見、六道輪迴當中, 才能真正去修菩薩道,就像蓮花必須種在很髒很髒的 池子裡,開的花特別漂亮。一般人的觀念,修道就是 遠離塵囂,到清淨山林裡面;短時間可以,如果長時 間的話,不是佛法的本意。 ★


寶積經講記---341 迦葉!譬如有四大海,滿中生酥。菩薩有為善根甚多 無量,亦復如是。迦葉!譬如若破一毛以為百分,以 一分毛取海一渧。一切聲聞有為善根,亦復如是。 這是一個譬喻。菩薩證到無為空性,但是不是遠離人 間、不食人間煙火,他還是在五塵六欲當中,去做種 種的教育慈善文化的工作來利益眾生。菩薩這些有為 的善根,有多少呢?就像四大海當中的生酥那麼多。 如果我們執著空性,執著清淨無為,不想利益眾生, 拋棄眾生,那麼一切聲聞的有為善根,就像一根毛破 成了一百分之一,取其一分去碰海水,只是一小滴一 小滴而已。 這是講到修習中觀有這種智慧,來作個比較。就是我 們不執著空,不執著有,然後以大悲願大悲心跟智慧 結合在一起,不離塵囂,不遠離世俗,而去利益眾生。 這有為的功德是非常非常的大,但是不去執著。 ★ 迦葉!譬如小芥子孔所有虛空,一切聲聞有為智慧亦 復如是。迦葉!譬如十方虛空無量無邊,菩薩有為智 慧甚多,為力無量,亦復如是。 我們再去比喻智慧。因為解脫道是直觀身心的無常無 我,當下解脫,但是菩薩是廣觀十方世界、山河大地 一切一切,先廣觀一切法空,為的是什麼呢?就是要


寶積經講記---342 培養悲心;因為一切法空,緣起如幻如化,但是眾生 被這些矇騙了,覺得眾生很可憐。就是要培養這個悲 心,讓悲心跟智慧結合在一起,這個功德才大。如果 直觀自己的身心是空,悲心不足,那就會墮落修成阿 羅漢、聲聞、緣覺的。 ★ 迦葉!譬如剎利大王,有大夫人,與貧賤通,懷妊生 子,於意云何?是王子不?「不也,世尊!」如是迦 葉!我聲聞眾亦復如是,雖為同證,以法性生,不名 如來真實佛子。迦葉!譬如剎利大王與使人通,懷妊 生子,雖出下姓,得名王子。初發心菩薩亦復如是, 雖未具足福德智慧,往來生死,隨其力勢利益眾生, 是名如來真實佛子。 這是用種姓來譬喻。譬如說國王的太太有不法的行為, 跟很貧賤下層的人懷孕生子,那孩子是不是能當國王 呢?不行。如果是國王和他的皇后所生的孩子,就是 真正的王子了。這是一個譬喻。真正能夠有悲心有智 慧,那才是真正佛陀的法王子;沒有悲心而有智慧, 智慧強而沒有悲心,那不是佛的法王子。 ★ 迦葉!譬如轉輪聖王而有千子,未有一人有聖王相, 聖王於中不生子想。如來亦爾,雖有百千萬億聲聞眷


寶積經講記---343 屬圍繞,而無菩薩,如來於中不生子想。如來亦爾, 雖有百千萬億聲聞眷屬圍繞,而無菩薩,如來於中不 生子想。迦葉!譬如轉輪聖王有大夫人,懷妊七日, 是子具有轉輪王相,諸天尊重,過餘諸子具身力者。 所以者何?是胎王子,必紹尊位,繼聖王種。如是迦 葉!初發心菩薩亦復如是,雖未具足諸菩薩根,如胎 王子,諸天神深心尊重,過於八解大阿羅漢。所以者 何?如是菩薩名紹尊位,不斷佛種。 譬如說轉輪王他有一千個兒子,但這一千個兒子的福 報不夠、智慧不夠,這一千個兒子他看起來不是很重 要的。假設如來有一千二百個比丘圍繞他身邊,如果 這些比丘沒有發菩提心來廣度眾生的話,如來不把一 千二百個比丘想作我的家業可以傳給他,這個法傳給 他,能夠讓法輪常轉。 譬如轉輪聖王他生的兒子不是很多,但是如果說是有 真正的福報,轉輪王認為這個是真正能夠紹繼王位的。 菩薩也是如此,我們發菩提心,以成佛作為我們生命 的座標,利益眾生,大悲為上首,一切智相應,跟空 慧相應,那才真正的菩薩道。有人發悲心修菩薩道, 才能夠紹繼如來的家業,才能把如來的法、如來的覺 音一代一代的流傳下來。法輪常轉,佛日才能增輝, 就像真正的一個王子出現的時候,國王就放心了。


寶積經講記---344 ★ 迦葉!譬如一琉璃珠,勝於水精如須彌山。菩薩亦爾, 從初發心,便勝聲聞辟支佛眾。 接著看初心希有勝。水精就是玻璃之類的。琉璃珠比 玻璃珠更殊勝。琉璃珠一顆,而水精珠像須彌山這麼 多,當然還是琉璃珠超過了。菩薩發大悲心、發菩提 心,從一初發心的時候,就超越了聲聞辟支佛眾。聲 聞辟支佛是為個人而修行,菩薩是為一切眾生而修學。 菩薩是「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 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以解脫道來講的話, 苦集滅道,人生就是苦,苦從煩惱來,斷了煩惱就能 夠證到涅槃,證到涅槃就必須修八正道、三十七道品; 這個方向和菩薩道是不太相同的。 ★ 迦葉!譬如大王夫人生子之日,小王群臣皆來拜謁。 菩薩亦爾,初發心時,諸天世人皆當禮敬。 菩薩發菩提心,發願世世生生投胎轉世,初發心的時 候,諸天世人皆當來禮拜。就像王子一生下來,因為 他是王子,大臣都來禮拜。 ★ 迦葉!譬如雪山王中生諸藥草,無有所屬,無所分別, 隨病所服,皆能療治。菩薩亦爾,所集智藥,無所分


寶積經講記---345 別,普為眾生平等救護。 這是講到菩薩的智慧普利眾生。據說雪山中有許許多 多的藥草;大陸的崑崙山或者是高山上有許許多多的 藥草,這個藥草不是屬於誰的,「無有所屬」。「無 所分別,隨病所服,皆能療治」,不管什麼病,吃到 那些藥就會好。菩薩所修的法門,我們給它形容詞, 叫智藥,智慧的藥,能夠治眾生貪瞋癡的毛病。菩薩 不會因為你跟我是親戚,或者你是我的冤家、你是我 的仇家,菩薩沒有分別,平等救護一切眾生。 這是講到菩薩的悲心跟智慧是平等平等,不會有所取 捨,沒有差別的。 ★ 迦葉!譬如月初生時,眾人愛敬踰於滿月。如是迦葉! 信我語者,愛敬菩薩過於如來。所以者何?由諸菩薩 生如來故。 印度人崇拜初月——最初最初、初一初二初三的月, 因為初月會慢慢愈長愈大愈圓滿。初發心菩薩就像初 月,佛就像滿月,是圓滿的。菩薩更能受到眾生的恭 敬,為什麼呢?菩薩才能生出如來。如來從那裡來呢? 從菩薩來的,所以值得我們尊敬這個菩薩。 ★ 迦葉!譬如愚人捨月,禮事星宿。智者不爾,終不捨


寶積經講記---346 離菩薩行者,禮敬聲聞。 中國人有些相信天文地理,有廿八星宿。那廿八星宿 如果跟月亮比較起來,月亮是非常大、非常光明圓滿 的,如果我們遠離月亮而去拜星宿,那是顛倒的。我 們去親近善知識,一定是要有悲智雙運、行菩薩道的 善知識來親近。 ★ 迦葉!譬如諸天及人,一切世間,善治偽珠,不能令 成琉璃寶珠。求聲聞人亦復如是,一切持戒,成就禪 定,終不能得坐於道場,成無上道。迦葉!譬如治琉 璃珠,能出百千無量珍寶。如是教化成就菩薩,能出 百千無量聲聞辟支佛寶。 世間許許多多的人,用偽造的方法,以不好的成份去 製造琉璃珠。如果我們去求解脫道,而想成佛的話, 很難。個人的解脫,以持戒跟禪定為主,但是,單單 修戒定慧而沒有悲心的話,只能成為最高的阿羅漢或 是辟支佛。 假如是真正的成份去做的琉璃珠,它能出生無量百千 的珍寶。菩薩能夠去教化眾生,使眾生發菩提心、起 大悲願,也能夠出生無量百千的辟支佛寶。這是講到 我們學佛的方向跟方法,方向是為了成佛,所以我們 發悲心來利益眾生,不是單單為個人來修行。


寶積經講記---347

第三章

作教化事業

第一節、畢竟智藥治 爾時,世尊復告大迦葉:菩薩常應求利眾生,又正修 習一切所有福德善根,等心施與一切眾生,所得智藥, 遍到十方療治眾生,皆令畢竟。云何名為畢竟智藥? 菩薩得到智慧,有悲心有願力,不是為了個人的解脫, 是為了利益眾生。接著講教化事業。 我們常常形容佛法像藥,眾生的身心有病,有貪瞋癡 的毛病,有生理的病,千奇百怪的。五臟六腑的這些 毛病從那裡來?從貪瞋癡來的——心病,心病還要用 心藥來醫,佛法就是一種心藥。 菩薩就是為了眾生修學一切善法,學習種種的方法, 自己去修自己去證悟,然後將實際的效果、實際的方 法轉授眾生。佛法常常譬喻成為藥。菩薩修學,去搜 集許許多多寶貴的秘方藥物,來對治眾生。有那些藥 呢?下面就說了: ★ 謂不淨觀治於貪婬,以慈心觀治於瞋恚,以因緣觀治 於愚癡。以行空觀治諸妄見,以無相觀治諸憶想分別 緣念,以無願觀治於一切出三界願。以四非倒治一切


寶積經講記---348 倒;以諸有為皆悉無常治無常中計常顛倒,以有為苦 治中計樂顛倒,以無我治無我中計我顛倒,以涅槃寂 靜治不淨中計淨顛倒。 這個就是五停心觀。什麼是五停心觀呢?眾生的毛病 是什麼呢? 第一個是貪欲、男女欲,所以菩薩就告訴我們修「不 淨觀」,觀察我們從生處不淨、到我們身體所有不淨。 人外表穿一個衣服,打扮得漂漂亮亮,可是我們把臉 皮撕開來看,其實都是筋肉血骨頭肝臟腎臟心臟。我 們看解剖圖可以了解,整個身心當中充滿許多不淨。 我曾經到手術房看別人開刀手術胃,機器把胃、橫膈 膜一切開來,直接看到胃,看到心臟在跳動,那真的 是很可怕。人就是層層的皮,一層薄薄的皮蓋覆起來, 就能夠顛倒眾生了。真正的修不淨觀,有些是到墳墓 的地方修。古代的人隨便屍體一包,扔在墳場的地方, 屍體膿血這麼流出來,所以古代有到墳場去修道的方 法,來對治婬欲。不淨觀對治婬欲。 第二,有些人喜歡發脾氣,就修「慈心觀」,觀一些 眾生跟我有恩,用慈悲觀來對治瞋恚。 第三,愚癡是指邪見。邪知邪見就必須修「因緣觀」。 愚癡不是白癡,不是什麼都不懂的那個白癡,是有種 種的邪見,執著宇宙有一個本源、有一個創造主、有


寶積經講記---349 一個實實在在的什麼,這個實存觀就叫做愚癡。必須 修因緣觀來對治愚癡。 第四,以「行空觀」來治諸妄見。種種的妄見都是執 著,必須修空觀來對治。 第五,以「無相觀」治諸憶想(過去)、分別(現在)、緣 念(未來)。眾生都是著相,所以修無相觀來對治。 另外,說到修行,一般人就覺得我離開三界以外,跳 出三界外,跳出五行外,我就會得到安樂清淨莊嚴的 世界。在佛法裡面講 NO,必須修「無願觀」,無所 願求。你不要以為離開這世界,移民到哪一個世界就 安樂了,不是這樣子的。 然後,我們眾生有四種顛倒:常樂我淨——在我身心 當中永遠有一個我,不變的我,我能支配、我能主宰, 這是一個顛倒;不是快樂的以為是快樂;不清淨的以 為是清淨;沒有永恆的以為是永恆;這個叫顛倒。就 是:無常計常,非樂計樂,非我計我,非淨計淨,這 個就是顛倒。 所以,用五停心觀、修慈悲喜捨,就斷除眾生的毛病, 這些法是一種藥。 ★ 以四念處,治諸依倚身、受、心、法:行者觀身,順 身相觀,不墮我見。順受相觀,不墮我


寶積經講記---350 見。順心相觀,不墮我見。順法相觀,不墮我見。是 四念處,能厭一切身、受、心、法,開 涅槃門。以四正勤,能斷已生諸不善法,及不起未生 諸不善法;未生善法悉能令生,已生善法能令增長。 取要言之,能斷一切諸不善法,成就一切諸善之法。 以四如意足,治身心重。壞身一相,令得如意自在神 通。以五根,治無信、懈怠、失念、亂心、無慧眾生。 以五力,治諸煩惱力。以七覺分,治諸法中疑悔錯謬。 迦葉!是為菩薩畢竟智藥,菩薩常應勤修習行。 接著看的是七菩提行。上面所說的是有七大類對治, 名為卅七菩提分,都是菩薩修集所成的一種智慧藥, 來對治眾生的毛病。一方面自利,也能夠去利他,所 以菩薩應當好好的來修學。 這卅七道品是寶積經裡面的,我們移到後面才另外開 個專題講座跟各位報告,是在文化中心所講的。寶積 經講完的時候,卅七道品接著才播出來的。


寶積經講記---351

第二節、出世智藥治 又大迦葉!閻浮提內諸醫師中,耆域醫王最為第一。 假令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眾生,皆如耆域,若有人問心 中結使煩惱邪見疑悔病藥,尚不能答,何況能治!菩 薩於中應作是念:我終不以世藥為足,我當求習出世 智藥,亦修一切善根福德。如是菩薩得智藥已,遍到 十方,畢竟療治一切眾生。 世間的醫生,在印度當時有名的御醫叫做耆婆、或者 叫耆域。耆域是蘋婆沙羅王的王子,對醫藥非常的有 研究,非常的高明。但是,如果我們問這個耆域醫生: 眾生內心中的煩惱鬱卒,貪瞋癡這些結使,忿恨覆惱 嫉慳貪誑害憍不信懈怠,種種的大隨煩惱、中隨煩惱、 根本煩惱,這些醫生答都答不出來的,而且這些病怎 麼去治呢?心病還是要心藥醫,要用佛法這個智慧的 藥、悲心的藥才能對治的。 ★ 何謂菩薩出世之藥呢?謂知諸法從緣合生;信一切法 無我無人,亦無眾生壽命知見,無作無受,信解通達 無我我所。於是空法無所得中,不驚不畏,勤加精進 而求心相。 什麼是真正讓眾生超越心靈困惑、出世間的智慧藥呢?


寶積經講記---352 「知諸法從緣合生」,就是通達諸法是因緣生因緣滅。 一切法是緣生緣滅,透過緣生緣滅緣起,來了解到我 們五蘊和合身心當中找不到一個真我。 我們一般人的執著,一個是往外執著,執著這個物質 的、名利的;一個是往內執著,執著內心當中有一個 永恆不變的真心,這個真心就是我生命的本體。所以 我們修行甚深中觀,就是把我們向內追求心相的錯誤 方法,去了解心是不可得。金剛經說的「過去心不可 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雖然是不可得, 卻是作用很大,如果不善於處理,那一定是煩惱重重, 而且會造業受苦。 為什麼我們把有些宗教歸於外道?向外追求來解決生 命的問題,就叫做外道。如果向內追求,又去執著內 心中有一個真心,一個永恆的真心、不變的真心,那 又是一個問題了,還是屬於一種執著。有所執著就有 所煩惱,然後把執著擴而充之,就變成宇宙的本源、 宇宙的創造者,那就麻煩了。 ★ 菩薩如是求心:何者是心?若貪欲耶?若瞋恚耶?若 愚癡耶?若過去、未來、現在耶?若心過去,即是盡 滅;若心未來,未生未至;若心現在,則無有住。是 心非內、非外、亦非中間。是心無色、無形無對,無


寶積經講記---353 識、無知、無住、無處。如是心者,十方三世一切諸 佛,不已見、不今見、不當見。若一切佛過去來今而 所不見,云何當有?但以顛倒想故,心生諸法種種差 別。是心如幻,以憶想分別故,起種種業,受種種身。 接著要來觀察這個心。何者是心?是貪?是瞋?是癡? 貪瞋癡哪一個是我們的心?是過去?是未來?還是現 在呢?是剛才那個念頭?還是現在這個念頭?還是未 來那個念頭?如果是過去的,已經滅掉了;如果是未 來,還沒有來;如果是現在,又念念在變化。「如是 心者,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不已見、不今見、不當 見」。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沒有看見我們一個念頭停 在那邊不動、永遠不動,連佛都看不到。 「若一切佛過去來今而所不見,云何當有?但以顛倒 想故,心生諸法種種差別。是心如幻,以憶想分別故, 起種種業,受種種身」。這談到我們眾生種種的可憐。 眾生真的是很可憐,為什麼呢?我們顛倒妄想的心不 斷的生、不斷的變化、然後消滅,我們從來不去觀察 我們心念起伏生滅,所以我們就心生種種法,一個念 頭出現了,我們就隨著這個念頭去轉,心隨境轉,所 以就造業受苦。受苦,當然是更起許許多多的妄念煩 惱,就是惡性循環,惑、業、苦、惑、業、苦這樣惡 性循環。


寶積經講記---354 ★ 又大迦葉!心去如風,不可捉故。心如流水,生滅不 住故。心如燈焰,眾緣有故。是心如電,念念滅故。 心如虛空,客塵污故。心如獼猴,貪六欲故。心如畫 師,能起種種業因緣故。心不一定,隨逐種種諸煩惱 故。心如大王一切諸法增上主故。心常獨行,無二無 伴,無有二心能一時故。心如怨家,能與一切諸苦惱 故。心如狂象,蹈諸土舍,能壞一切諸善根故。心如 吞鉤,苦中生樂想故。是心如夢,於無我中生我想故。 心如蒼蠅,於不淨中起淨想故。心如惡賊,能與種種 考掠苦故。心如惡鬼,求人便故。心常高下,貪恚所 壞故。心如盜賊,劫一切善根故。心常貪色,如蛾投 火。心常貪聲,如軍久行,樂勝鼓音。心常貪香,如 豬熹樂不淨中臥。心常貪味,如小女人樂著美食。心 常貪觸,如蠅著油。 再約世俗來講。心好像風一樣不可捉摸。心如流水。 我們知道水是一滴滴連接起來混合在一起,所以滴水 成河,就產生了一個力量,給我們一個錯覺:河的力 量好大,事實上,它只是一滴滴的水集結起來。我們 的心念也是這樣子,一個念頭一個念頭接起來以後, 產生了意識流,它就有一個作用,就像河水一樣,事 實上那是前念後念這麼匯集而已。


寶積經講記---355 「心如燈焰」,古代的人點油燈,前面的焰跟後面的 焰根本都是兩回事,只是相互密切的關係而已。「是 心如雷」,念念生滅。雷電是「啪!」,就沒有了, 忽然間又來了。「心如虛空」一樣被灰塵來污染了。 我們的心念也是這樣子,雖然是空性的,但是受到五 塵六欲所污染。 「心如獼猴」,猴子總是要抓一個東西來吃,猴子東 跳西跳的就是為了吃;心也是如此。 「心如工畫師」,這是華嚴經所說的。畫家的筆能畫 出千奇百怪的景象出來,我們的心也是如此,時時刻 刻我們都刻畫我們未來身體的形狀。我們的心畫成我 們的臉是這個樣子,經常動善念就慈祥眉目的,經常 動惡念就面像修羅。所以「三日不讀書,面貌可憎」, 就是這樣子的。 「心不一定」,時常變。「心常獨行」,獨來獨往的, 沒有什麼同伴;它不要約個伴,它就是來去無蹤。 「心如怨家,能與一切諸苦惱」,如果動惡念,會造 成我們身心受苦。「心如狂象」,狂象是沒有經過訓 練的,牠會把我們的草房子弄倒,會把我們種植的植 物食物弄壞掉;如果我們發怒的時候,那真的是很可 怕。 「心如吞鉤」,釣魚的人設下鉤餌,魚看到好吃的東


寶積經講記---356 西就吞進去,糟糕了,生命沒有了。我們的心也是這 樣子,在苦中作樂。「是心如夢」,好像作夢,根本 就是無我,但是我們想像有一個我。「心如蒼蠅,不 淨中起淨想」,蒼蠅喜歡在糞便當中舔食。「心如惡 鬼,求人便故」。「心常高下,貪恚所壞故」。「心 如盜賊,劫一切善根」,我們原本想作好事,可是一 個惡念來,好事做不成,又去做壞事了,所以把我們 的功德都偷光光了。 心一個最大的毛病是什麼呢?是貪色、貪男女欲,所 以說「心常貪色,如蛾投火」,即使被火燒死也不管; 眾生的心有這個毛病。「心常貪聲」,貪美妙的音樂 聲音,忘記了該做的事情。「心常貪香」,所以用種 種的化妝水。事實上,這證明我們整個身體味道是不 好的,尤其外國人喜歡吃牛肉之類,身上散放出來的 味道是很可怕的。所以外國人的香水銷路很大,因為 要把身上的臭味蓋覆住。我們心是貪這個香味,就好 像豬喜歡臥在不淨的地方。 「心常貪味,如小女人樂著美食」,小女孩子一下要 吃、一下要吃,吃不停,我們的心也是這樣子。「心 常貪觸」,我們摸這個東西很平滑很舒服,沙發椅坐 起來很舒服,床躺起來很舒服,心也是這樣子,都是 喜歡貪著舒適。


寶積經講記---357 了解到我們的心念有這麼多毛病,心如果不好好訓練 的話,我們放縱它,放逸了,自然就會造許許多多的 惡業。 ★ 如是迦葉!求是心相而不可得,若不可得,則非過去 未來現在。若非過去未來現在,則出三世。若出三世, 非有非無。若非有非無,即是不起。若不起者,即是 無性。若無性者,即是無生。若無生者,即是無滅。 若無滅者,則無所離。若無所離者,則無來無去,無 退無生。若無來無去無退無生,則無行業。若無行業, 則是無為。 我們不斷向內探求這個心的相貌、心的形態、心的作 用,皆是不可得,但卻是一念接著一念不斷的來,前 念後念,根本就是互相違背的念頭都可以出現。我們 說水火難容,前念跟後念也是如此。也許前念是惡念, 後念是善念;也許前念是善念,後面是善念,所以我 們這念頭是非常非常的複雜。 然後,我們會發現這個念頭是從來沒有停過的。如果 是打坐入定的人,就會發現一彈指之間就有十幾個念 頭,但是我們眾生的心很粗,不了解我們的心念是非 常非常的細,不斷的來、不斷的來。黃河之水天上來, 妄念也是不斷來的。但是,我們發現到它有一個共通


寶積經講記---358 性: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如果了解心性不可得,就不會去執著這是我生命的本 體;不去執著生命的本體的話,你就不會有生滅相; 沒有生滅相,就是不生不滅,那就是無為;無為就是 諸法的本來面目。一切諸法的本來面目叫作無為。 ★ 若無為者,則是一切諸聖根本。是中無有持戒,亦無 破戒。若無持戒無破戒者,是則無行亦無非行。若無 有行無非行者,是則無心無心數法。若無有心心數法 者,則無有業,亦無業報。若無有業無業報者,則無 苦樂。若無苦樂,即是聖性。是中無業無起業者,無 有身業,亦無口業,亦無意業。是中無有上中下差別。 這個叫做泯諸相,泯除一切相。在我們眾生觸對的世 界裡,有聖凡的差別,有善惡的差別,有好壞的差別, 有高低美醜胖瘦種種的差別;在眾生的心境裡面,都 是差別的、相對的。但是證到無為法的人,這一切相 對都泯除了;持戒或者是犯戒,業是苦或樂....這一切 一切,在證到無為法的人來看,一切都是不可得。 《心經》所說的「無智亦無得」。證到無為法的人, 不再有生滅起伏的現象。一切法生生滅滅,但是在聖 者的心中,一切是不生不滅,只是如幻的生、如幻的 滅,因緣生、因緣滅,是暫時的一個假相。


寶積經講記---359 就像看到電視機裡面的人打來打去、殺來殺去、愛來 愛去,一個心境超越的人了解這是一場戲,根本在電 視機裡面沒有實在的人在唱在跳,但是,它確實讓我 們感受到那種悲歡離合。所以一個超越的影評人,只 是用藝術來評斷而已,他不會隨著戲中人哭哭啼啼, 隨著生離死別錐心之痛,他了解這個劇情,一切都是 寫劇本的人他內心的一種展現而已,不是實際上有這 個東西。金剛經說:「一切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 是性平等,如虛空故。是性無別,一切諸法等一味故。 是性遠離,離身心相故。是性離一切法,隨順涅槃故。 是性清淨,遠離一切煩惱垢故。是性無我,離我我所 故。是性無高下,從平等生故。是性真諦,第一義諦 故。是性無盡,畢竟不生故。是性常住,諸法常如故。 是性安樂,涅槃為第一故。是性清淨,離一切相故。 是性無我,求我不可得故。是性真淨,從本已來畢竟 淨故。 我們講「涅槃是常樂我淨」,各位聽到常樂我淨,就 覺得是一個永恆不變的我、能夠控制的,然後是清淨 的、是快樂的。事實上,這是不得以的形容。舉個例 來講,大熱天外面熱得要命,進到一間冷氣房,所有


寶積經講記---360 熱的條件沒有了,在冷氣房很舒服,請問舒服在哪裡? 你抓給我看?我沒有辦法抓給你看,只是這種因緣條 件有冷氣機,所以我感覺涼快。那舒服在哪裡?你抓 給我看,抓不出來,但我是感受到那種舒服。 以「常樂我淨」形容涅槃,那是因為我們眾生有貪瞋 癡、有邪知邪見,就像一個人穿了棉襖,空氣又不流 通,很悶的時候又出大太陽,這麼多的條件,那真的 是難受死了。如果我們脫下了棉襖,跑到冷氣房,喝 了一杯開水,就很舒服。我們內心中充滿著慈悲喜捨、 智慧悲心願力這一切的時候,就像坐在冷氣房一樣的 清涼自在。假如我們內心充滿貪瞋癡,惡的語言、惡 的行為、惡的念頭,那就像是在太陽底下又穿上棉襖, 很痛苦,但是我們眾生就是捨不掉這個棉襖。 一個人如果經常動善念,充滿了慈悲喜捨,不再執著 一切法的實有,苦惱就超越了。所以我常講:學佛是 改變我們的心態,而不是改變一個環境就可以解決問 題的。


寶積經講記---361

第二部、兼說聲聞道 第一章、 正說 又大迦葉!汝等當自觀內,莫外馳騁! 這部經是講菩薩道,但也兼說聲聞道(解脫道),第二大 部分就是講到聲聞道。怎樣是真正聲聞道的修行方法? 還是一樣,不是向外追求,而是向內去探討。一般世 俗人是向外追求、向外面去探討,探索外太空有哪些 星球、哪些星座,有哪些物質可以被我們用,向外去 追尋。科學家大部分是向外去追尋的,而哲學家、宗 教家大部分是往內探討。但是,往內探討時又會執著 內心中有一個神、有一個主宰者、有一個真心,又把 真心一變變成宇宙的主宰。神秘的宗教體驗不是騙人 的,的確是如此,但這是錯誤的執著。 所以佛陀告訴迦葉,想了解生死解脫的話,不是向外 去探討,而是向內去追尋。「當自觀內,莫外馳騁」, 這是第一個講出的方向。 ★ 如是大迦葉!當來比丘如犬逐塊。云何比丘如犬逐塊? 譬如有人以塊擲犬,犬即捨人而往逐之。如是迦葉! 有沙門、婆羅門,怖畏好色、聲、香、味、觸故,住


寶積經講記---362 空閑處,獨無等侶,離眾憒鬧,身離五欲而心不捨。 是人有時或念好色、聲、香、味、觸,貪心樂著而不 觀內,不知云何當得離色、聲、香、味、觸。以不知 故,有時來入城邑聚落,在人眾中,還為好色、聲、 香、味、觸——五欲所縛。以空閑處持俗戒故,死得 生天,又為天上五欲所縛。從天上沒,亦不得脫於四 惡道——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道。是名比丘如 犬逐塊。 這是讓我們了解,如果我們的心向外去追求解脫的話, 真是癡人說夢,緣木求魚。「如犬逐塊」是什麼呢? 比如小偷看到看門的狗很兇,他丟一塊石頭,狗就拼 命去追石頭而忘掉人了,另一個小偷就跑進去偷東西 了。應該看門狗是要追人,而不是要追石塊。這是譬 喻愚癡的人修身不修心,聰明的人身心兼修。 我們修道也是如此,起初覺得色聲香味觸法、世間一 切的財色名食睡會障礙我們,所以到深山裡面去修。 我們想遠離世間的塵囂,想遠離世間的五塵六欲,就 到深山裡面修。但是真正妨礙我們的,不是外在的世 界,是我們內心裡面那些貪瞋癡惡念。就像那個小偷 跟石頭,看門狗應該是看住小偷而不是看住石塊,結 果看門狗一直追石頭時,小偷就跑到房子裡面偷東西。 我們修行也是如此,不知道從內心上去下功夫,所以


寶積經講記---363 跑到深山裡面去住去修,可是修久以後,心又耐不住 寂寞,又來到城中,又被財色名食睡纏縛,又起了一 個貪念,又墮落了。即使在深山裡面修,持戒生天了, 糟糕!生天以後,又被天上的財色名食睡縛住了。所 以最重要是從心地上去下功夫。 ★ 又大迦葉!云何比丘不如犬逐塊?若有比丘,為人所 罵而不報罵,打、害、瞋、毀亦不報毀,但自內觀, 求伏其心。作如是念:罵者為誰?受者為誰?打者、 害者、毀者、瞋者,亦復為誰?是名比丘不如犬逐塊。 聰明的狗,雖然有小偷拚命丟石頭,但是牠不去注意 石頭而注意小偷。這是譬喻。我們的煩惱是從內心來 的,如果內心降服住了,煩惱沒有了。所以,如果能 夠控制我們內心,從根本去下手,不管妄境在我們四 周圍繞都沒關係,外在的境界再怎樣也不受影響。就 像木頭做的鳥,人來了,它也不會害怕。比丘如果受 人家毀謗,我們會想哪一個是我?是誰毀謗我?根本 就是空性,如幻如化。所以我們要修心,守住心,才 不會被境界所轉。楞嚴經講:心能轉境即同如來,心 被境轉即是凡夫。心老是被境界所轉,那就是凡夫了。 ★ 迦葉!譬如善調馬師,隨馬龍悷,即時能伏。行者亦


寶積經講記---364 爾,隨心所向,即時能攝,不令放逸。 這是用馬來譬喻我們的妄念心。馬跳來跳去會很麻煩 的,但是擅於調服馬的馴馬師,把馬調教好,牠可以 騎、可以拉車。我們的心也是這樣子,心訓練好以後, 會幫助我們修善,去開悟,去做善事。要修禪定的功 夫,讓心能夠定下來。 ★ 迦葉!譬如咽塞病,即能斷命。如是迦葉!一切見中 唯有我見,即時能斷於智慧命。譬如有人隨所縛處而 求解脫。如是迦葉!隨心所著,應當求解。 這是一種智慧之學。佛譬喻:有些人喉嚨有病,不能 吞不能吃,在古代是沒有醫藥或手術,所以會死掉, 不像現在可以打針。一切見當中,我們所有的毛病就 是我見,在五蘊當中執著有一個我,所以我見就是一 切煩惱的根源,這會斷除我們的智慧命。修道的人就 是要看出結在什麼地方,結打開了,沒事了。 ★ 又大迦葉!出家之人,有二不淨心。何謂為二?一者, 讀誦路伽耶等外道經書;二者,多畜諸好衣缽。 修道的一個障礙是:佛經不讀,儘是讀那些向外追尋 的書。向外追求,我們稱為外道、路伽耶。「多畜諸 好衣缽」,多搜集物質的東西,來滿足心靈的欲求,


寶積經講記---365 變成欲望的奴隸了。 ★ 又出家人有二堅縛。何謂二?一者,見縛;二者,利 養縛。 出家修道的人也有兩種束縛:一個是見縛,思想上的, 我們說見惑;一個是利養縛,感情情欲的執著,就是 利養方面的。 ★ 又出家人有二障法。何謂為二?一者,親近白衣;二 者,憎惡善人。 出家人有二種障礙:一是親近白衣,二是憎惡善人。 對很世俗的人、完全沒有修道的人,你去親近他的話, 那就麻煩了。「白衣」就是在家人。在家人都是在名 利當中,一天到晚談吃喝唱跳的,出家人去親近的話, 就麻煩了。第二是憎惡善人,不能隨喜功德。別人是 行善,別人是出家修道做善事,你反而是憎惡他、討 厭他,這不對的。 ★ 又出家人有兩種垢。何謂為二?一者,忍受煩惱;二 者,貪諸檀越。 出家人有兩種垢:一個是忍受煩惱,一個是貪諸檀越。 就是說有煩惱不願意斷,內心裡一大堆煩惱留著它,


寶積經講記---366 隨著妄念去做事,妄念一動就去買東買西的,做妄念 的奴隸,忍受這些煩惱。第二是貪諸檀越,希望在家 信徒供養他,越多越好,這就麻煩了。 ★ 又出家人有二雨雹,壞諸善根。何謂為二?一者,敗 逆正法;二者,破戒受人信施。 出家人有兩種不好,就會壞了善根,像下雨雹時,農 作物都會受傷害。一是敗逆正法,一是破戒受人信施。 不守戒而受眾生的供養,這是不對的。 ★ 又出家人有二癰瘡。何謂為二?一者,求見他過;二 者,自覆其罪。 另外是身上有兩種癰瘡:一個是求見他過,一天到晚 找別人的過失,別人有不好就揭瘡疤;第二個是自覆 其罪,自己有罪,把它掩覆起來。 ★ 出家人有二燒法。何謂有二?一者,垢心受著法衣; 二者,受他持戒人善供養。 出家人有二燒法:他不守戒又穿法衣;或是受他持戒 人善供養,自己破戒,又受持戒的人來供養。 ★ 出家人有二種病。何謂為二?一者,懷增上慢而不伏


寶積經講記---367 心;二者,是壞他發大乘心。 出家人有二種病:一是懷增上慢而不伏心,一是壞他 發大乘心,這是很值得我們注意的問題。覺得自己了 不起,瞧不起人家,這個叫增上慢。自己還沒有證到 果位,或是我證到果位了,稍微有點境界,就覺得我 已經證到什麼果位了,這是懷增上慢。第二個是壞他 發大乘心。常常在佛門當中,當有人說:「我發願投 胎轉世來廣度眾生」,你就說「不可能吧!生死可怕, 隔陰之迷,來生就迷迷糊糊。今生不了道,來生披毛 戴角還,趕緊個人修好了。」你對別人發大悲心、發 大菩提心灑了一盆冷水,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如 果有人發心發願來生來世再投胎轉世,廣度眾生,護 持三寶,我們要去讚歎隨喜,千萬不要潑冷水,這是 修道人很重要的一個方向。 ★ 又大迦葉!謂沙門者,有四種沙門。何謂為四?一者, 形服沙門;二者,威儀欺誑沙門;三者,貪求名聞沙 門;四者,實行沙門。 沙門是指修道人。出家人分為四種:一種是穿出家衣 服卻沒有修行;二者威儀欺誑沙門,穿得整整齊齊的, 看起來很有威儀,事實上也是欺誑;另外一種貪求名 聞利養,喜歡當理事長當什麼長的,有所貪求;第四


寶積經講記---368 種是最好的,叫實行沙門,實實在在按照佛陀所說的 法去修,修戒定慧、修六波羅蜜,這是真正的沙門。 ★ 何謂形服沙門?有一沙門,形服具足,被僧伽梨,剃 除鬚髮,執持應器。而便成就不淨身業、不淨口業、 不淨意業;不善護身,慳嫉、懈怠,破戒為惡;是名 形服沙門。 何謂威儀欺誑沙門?有一沙門,具足沙門身四威儀, 行立坐臥,一心安詳;斷諸美味,修四聖種;遠離眾 會,出家憒鬧之眾;言語柔軟。行如是法,皆為欺誑, 不為善淨,而於空法有所見得;於無得法生恐畏心, 如臨深想;於空論比丘生怨賊想;是名威儀欺誑沙門。 何謂名聞沙門?有一沙門,以現因緣而行持戒,欲令 人知;自力讀誦,欲令他人知為多聞;自力獨處,在 於閑靜,欲令人知為阿練若,少欲知足,行遠離行。 但為人知,不以厭離,不為善寂,不為得道,不為沙 門婆羅門果,不為涅槃;是為名聞沙門。 復次,迦葉!何謂實行沙門?有一沙門,不貪身命, 何況利養!聞諸法空無相無願,心達隨順,如所說行。 不為涅槃而修梵行,何況三界!尚不樂起空無我見, 何況我見眾生人見!離依止法,而求解脫一切煩惱; 見一切諸法本來無垢,畢竟清淨,而自依止亦不依他。


寶積經講記---369 以正法身,尚不見佛,何況形色!以空遠離,尚不見 法,何況貪著音聲言說!以無為法,尚不見僧,何況 當見有和合眾!而於諸法無所斷除,無所修行,不住 生死,不著涅槃。知一切法本來寂滅,不見有縛,不 求解脫;是名實行沙門。 我們來看何謂實行沙門。實行沙門是證到空性的沙門。 我常講,學佛的人常常自己檢討自己,打坐入定修行 千萬記住就是無所著無所求,如果我們是想求神通、 想求見佛、佛來加持、佛來放光,有所求的時候,就 很容易出毛病。學佛的人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 僧求,不著異相。一打坐,希望能有神通、有奇奇怪 怪的現象出現,那很容易著魔的。 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僧求,不著異相,不著神 通,一切不著的時候,連不著也不著了,這時煩惱斷 掉了,智慧展開了。學佛法,講簡單,就是一個不著, 不執著。真實沙門就是不著有一個什麼法被我得到、 被我證到。 ★ 如是迦葉!汝等當習實行沙門法,莫為名字所壞。迦 葉!譬如貧窮賤人,假富貴名,於意云何?稱此名不? 「不也,世尊。」如是迦葉!但名沙門婆羅門,而無 沙門婆羅門實功德行,亦如貧人為名所壞。


寶積經講記---370 這是講到我們要按照真實的法去修學,不要貪名聞利 養。貪名聞利養雖然有個名,但對我們修道是一個很 大的障礙。 譬如有人漂沒大水,渴乏而死。如是迦葉!有諸沙門, 多讀誦經而不能止貪恚癡渴,法水漂 沒,煩惱渴死,墮諸惡道。譬如藥師,持藥囊行,而 自身病不能療治。多聞之人有煩惱病,亦復如是。雖 有多聞,不止煩惱,不能自利。 譬如有人服王貴藥,不能將適,為藥所害。多聞之人, 有煩惱病,亦復如是。得好法藥,不 能修善,自害慧根。 譬如摩尼寶珠墮不淨中,不可復著。如是多聞貪著利 養,便不復能利益天人。 譬如死人著金瓔珞。多聞破戒比丘,被服法衣,受他 供養,亦復如是。 如長者子剪除爪甲,淨自洗浴,塗赤栴檀,著新白衣, 頭著華鬘,中外相稱。如是迦葉!多聞持戒,被服法 衣,受他供養,亦復如是。 這是講到勿恃多聞。佛法不是讓我們了解很多很多就 好了,就像「有人漂沒大水,渴乏而死」,有人掉到 水裡,嘴巴很乾很乾,就是不肯喝水,在水中而渴死。 我們也是一樣,了解很多法門,了解很多名相,但不


寶積經講記---371 去修行,沒有用。又「譬如藥師,持藥囊行,而自身 病不能療治。多聞之人有煩惱病,亦復如是。」就像 藥師身上揹著藥,自己有病也不肯吃,藥揹了一大堆 而死。我們學佛法要「如說修行」,如佛陀所說的法 而真正的去修行,才能得到好處。 ★ 又大迦葉!四種破戒比丘,似善持戒。何謂為四?有 一比丘,具足持戒;大小罪中心常怖畏,所聞戒法皆 履行,身業清淨、口業清淨、意業清淨、正命清淨, 而是比丘說有我論,是初破戒似善持戒。復次,迦葉! 有一比丘誦持戒律,隨所說行,身見不滅,是名第二 破戒比丘似善持戒。復次,迦葉!有一比丘具足持戒, 取眾生相而行慈心,聞一切法本來無生,心大驚怖, 是名第三破戒比丘似善持戒。復次,迦葉!有一比丘 具足修行十二頭陀,見有所得,是名第四破戒比丘似 善持戒。 復次,迦葉!善持戒者,無我無我所,無作無非作, 無有所作亦無作者,無行無非行,無色無名,無相無 非相,無滅無非滅,無取無捨,無可取無可棄;無眾 生無眾生名,無心無心名,無世間無非世間,無依止 無非依止;不以戒字高,不下他戒,亦不會憶想分別 此戒,是名諸聖所持戒行,無漏不繫,不受三界,遠


寶積經講記---372 離一切諸依止法。 爾時,世尊欲明了此義,而說偈言:「清淨持戒者, 無垢無所有;持戒無憍慢,亦無所依止;持戒無愚癡, 亦無有諸縛;持戒無塵污,亦無有違失。持戒心善軟, 畢竟常寂滅,遠離於一切,憶想之分別,解脫諸動念, 是淨持佛戒。不貪惜身命,不用諸有生,修習於正行, 安住正道中,是名為佛法,真實淨持戒。持戒不染世, 亦不依世法。逮得智慧明,無闇無所有,無我無彼想, 已知見諸相,是名為佛法,真實淨持戒。無此無彼岸, 亦無有中間,於無此彼中,亦無有所著;無縛無諸漏, 亦無有欺誑,是名為佛法,真實淨持戒。心不著名色, 不生我我所,是名為安住,真實淨持戒。雖行持諸戒, 其心不自高,亦不以為上,過戒求聖道,是名為真實, 清淨持戒相。不以戒為最,亦不貴三昧,過此二事已, 修習於智慧,空寂無所有,諸聖賢之性,是清淨持戒, 諸佛所稱讚。心解脫身見,除滅我我所,信解於諸佛, 所行空寂法,如是持聖戒,則為無有比。依戒得三昧, 三昧能修慧,依因所修慧,逮得於淨智,已得淨智者, 具足清淨戒。」 說是語時,五百比丘不受諸法,心得解脫。三萬二千 人遠塵離垢,得法眼淨。 這地方講到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如果我們持戒、持戒,


寶積經講記---373 有這個「我」的話,雖然看起來是持戒,但是這生是 持戒沒有錯,來生轉生轉世的時候,因為有這個我見、 有這個持戒的功德,來生還是有破戒的機會。這是講 到持戒一定要跟無我相應,如果不能跟無我相應的話, 來生也是還有破戒的機會。所以一切的修行,一定要 跟佛所說的般若智慧相應,否則的話,終究還是會跟 戒定慧遠離。 持戒的功德一定要跟空無我相應,最好是跟大悲心、 菩提心相應,但是這地方講到的是比丘解脫道,所以 沒談到菩提心。


寶積經講記---374

第二章、巧說 五百比丘聞是深法,心不信解,不能通達,從坐起去。 後面是講到鈍根退席。我們看到大乘經典,佛一講經 說法的時候,多少人來聽,但是這個地方可以看到因 為講到空法、甚深法,竟然有五百個比丘心不信解, 心不通達,從坐而去。這真的是很嚴重的問題,連佛 說法,他們竟然是當場退席。因為佛是講甚深的空法, 眾生的根機不夠。 ★ 爾時,大迦葉白佛言:世尊!是五百比丘,皆得禪定, 不能信解入深法故,從坐起去。 這時迦葉就說:世尊,五百比丘他們經常修禪定,執 著定,因為智慧不夠,不能理解你講的空無我,他們 不能接受,所以走了。 ★ 佛語迦葉:是諸比丘,皆增上慢,聞是清淨無漏戒相, 不能信解,不能通達。佛所說偈,其義甚深。所以者 何?諸佛菩提極甚深故。若不厚種善根,惡知識所守, 信解力少,難得信受。 佛陀就說,這些都是增上慢比丘,他們不能信解清淨 無漏的戒相是怎樣的,所以他們聽了佛陀所說的法,


寶積經講記---375 根本不能接受。佛陀講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 無壽者相,無明不可得,煩惱也不可得,生死不可得, 涅槃也不可得,一切都是不可得,無智亦無得,他們 信解不夠,智慧不夠,所以難得信受。 ★ 又大迦葉!是五百比丘,過去世迦葉佛時為外道弟子, 到迦葉佛所,欲求長短。聞佛說法,得少信心而自念 言:是佛希有快善妙語!以是善心,命終之後生忉利 天。忉利天終,生閻浮提,於我法中而得出家。是諸 比丘,深著諸見,聞說深法,不能信解隨順通達。是 諸比丘,雖不通達,以聞深法因緣力故,得大利益, 不生惡道,當於現身得入涅槃。 意思是說,這五百個比丘過去是外道弟子,當時是去 到迦葉佛的地方,想挑毛病,後來聽到迦葉佛說微妙 的善法,聽來生歡喜心,因一念善心,這五百個外道 就生天了。生忉利天後,又來到娑婆世界,在釋迦牟 尼佛的地方出家。但因為他們「深著諸見」,深著我 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就不能通達佛陀所說空的道理, 所以他們就會退席。佛陀說,他們本來的因緣是如此, 不要去怪他們。 所以,我們這生當中養成好的習慣、好的習氣、好的 見解、正知正見,是最重要的。


寶積經講記---376 ★ 爾時,佛語須菩提言:汝往將是諸比丘來!須菩提言: 世尊!是人尚不能信佛語,況須菩提耶? 佛就告訴須菩提:你是不是請那些比丘回來呢?叫他 們回來。 須菩提說:世尊,他們尚且佛講的話都不聽了,怎麼 會聽我的話呢? ★ 佛即化作二比丘,隨五百比丘所向道中。 這時佛為了方便教化調伏,就化身成二個比丘,隨五 百比丘走過去。 ★ 諸比丘見已,問化比丘:「汝欲那去?」答言:「我 等欲去獨處修禪定樂。所以者何?佛所說法,不能信 解。」諸比丘言:「長老!我等聞佛說法,亦不信解, 欲至獨處修禪定行。」 因為佛化成比丘的樣子,五百比丘見到時,就問:你 要去哪裡?化比丘回答說:「佛所說的我也不相信, 我們去修禪定吧。」這些比丘說:「好!大家一起去 修禪定。」 ★ 時化比丘語諸比丘言:「我等當離自高逆諍心,應求


寶積經講記---377 信解佛所說義。所以者何?無高無諍,是沙門法。所 說涅槃名為滅者,為何所滅?是身之中有我滅耶?有 人、有作、有受、有命而可滅耶?」諸比丘言:「是 身之中,無我、無人、無作、無受、無命而可滅者, 但以貪欲、瞋、癡滅故,名為涅槃。」化比丘言: 「汝等貪欲、瞋、癡,為是定相可滅盡耶?」諸比丘 言:「貪欲、瞋、癡不在於內,亦不在外,不在中間, 離諸憶想,是則不生。」化比丘言:「是故汝等莫作 憶想!若使汝等不憶想分別法者,即於諸法無染無離; 無染無離者,是名寂滅。所有戒品,亦不往來,亦不 滅盡。定品、慧品、解脫品、解脫知見品,亦不往來, 亦不滅盡。以是法故,說為涅槃。是法皆空 、遠離, 亦不可取。汝等捨離是涅槃想,莫隨於想,莫隨非想, 莫以想捨想,莫以想觀想。若以想捨想者,則為想所 縛。汝等不應分別一切,受想滅定,一切諸法無分別 故。若有比丘滅諸受想得滅定者,則為滿足,更無有 上。」 這是化比丘來度化五百比丘的情形。這時化比丘就為 五百比丘說法:「我等當離自高逆諍心,應求信解佛 所說義」,我們應當謙虛謙卑,把內心當中的我去掉, 來了解佛陀所說的真義是什麼,真正的涅槃意義是什 麼,那才「是沙門法」。


寶積經講記---378 化比丘進一步說:我們說「涅槃名為滅」,涅盤是寂 滅,請問滅掉什麼呢? 那些比丘說:滅掉心中的貪瞋癡。 化比丘就問:貪瞋癡有定相嗎?如果有實實在在的貪、 實實在在的瞋,如果貪瞋癡有實在的,我們怎麼去滅? 根本就滅不了。所以,沒有實在的貪瞋癡,也沒有實 在的法去滅;沒有主觀的我,也沒有客觀的能所,這 樣子的話就是不生不滅。所以我們還是要接受佛陀所 說的空、緣起、無我的思想。 ★ 化比丘說是語時,五百比丘不受諸法,心得解脫。來 詣佛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 五百比丘聽了化比丘這麼說,心得解脫,又來禮佛了, 頭面禮足,在一面立。


寶積經講記---379

第三章、密說 爾時,須菩提問諸比丘言:「汝等去至何所?今何從 來?」諸比丘言:「佛所說法,無所從來,去無所 至。」又問:「誰為汝師?」答言:「我師先來不生, 亦無有滅。」又問:「汝等從何聞法?」答言:「無 有五陰、十二入、十八界,從是聞法。」又問:「云 何聞法?」答言:「不為縛故,不為解脫故。」又問: 「汝等習行何法?」答言:「不為得故,不為斷 故。」又問:「誰調伏汝?」答言:「身無定相,心 無所行,是調伏我。」 五百比丘通達空義,就遠離相對的執著境界。化比丘 是佛變化的,佛化身去度他們回來。 五百比丘回來時,須菩提就問:你們去哪裡?怎麼又 回來了呢?因為他們已經開悟了,就答說:佛不是說 無所從來,去無所至嗎?去也沒有實在去,來也沒有 實在來,只是如幻的去,如幻的來。 須菩提又問了「汝等從何聞法呢」,你們是什麼時候 來聽的呢?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哪一個來聽法 的呢?他們就說了「無有五陰、十二入、十八界」, 五陰不可得,十二入不可得,十八界也是不可得,沒 有什麼真正的法被我聽聞,也沒有真正的我去聽聞佛


寶積經講記---380 法,一切都是無我。他們是講到開悟的境界了。「不 為縛故,不為解脫故」,也沒有什麼來束縛我。 我們之所以束縛自己,是什麼呢?是我們的念頭而已。 在社會上,我們常遇到許多信徒,男女感情愛得又深 又切,結果分手以後,那種難過錐心之痛,明明得不 到的卻拚命想去回憶,然後回憶起來就是不能吃不能 喝不能睡。來求師父也沒有用,一定要你自己心結打 開;心結不開,誰都幫不了你的忙。 最後五百個比丘照見五蘊皆空,「身無定相,心無所 行,是調伏我。」這就是《心經》所說的「照見五蘊 皆空」,才能度一切苦厄。我們修行,最重要一個關 鍵點(主修),就是要觀察五蘊不可得,什麼魔、什麼煩 惱都斷盡了,就能夠出苦得樂。 ★ 又問:「何行心得解脫?」答言:「不斷無明,不生 明故。」又問:「汝等為誰弟子?」答言:「無得無 知者,是彼弟子。」又問:「汝等已得,幾何當入涅 槃?」答言:「猶如如來所化入涅槃者,我等當 入。」又問:「汝等已得己利耶?」答言:「自利不 可得故。」又問:「汝等所作已辦耶?」答言:「所 作不可得故。」又問:「汝等修梵行耶?」答言: 「於三界不行,亦非不行,是我梵行。」又問:「汝


寶積經講記---381 等煩惱盡耶?」答言:「一切諸法畢竟無盡相故。」 又問:「汝等破魔耶?」答言:「陰魔不可得故。」 講到解脫,又再一番的問答。共八番問答,很有意思。 因為在我們修行的過程當中,總覺得有一個能修的我、 有我所修的法,然後有主觀的般若智慧,我能斷除煩 惱,有這個魔被我破掉了,有梵行被我修了,我修清 淨的梵行了,但是在八番問答裡面全部都否定,沒有 主觀能修的我、與所修的法,也就是不執著。 我們講信佛學佛,說難、說簡單,就是一個執著、不 執著。一執著,煩惱就來了;不執著,所有事情就解 決了。但是,我們雖然是不執著,是指哪一方面不執 著?第一個最重要的是不執著一個我;只要是執著我, 所有的煩惱業障整個就來了。 連這個我都不可得了,因為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 壽者相,所以能修一切善法,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金剛經說:「以無我無人無壽者而修一切善法, 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的成佛,雖然是無我 (這是智慧),但是必須修善法,還是要修善法,不要說 一切法無我,那修有什麼意義呢?不是這樣的。講空, 不可以執著空。講無我,還要講大悲,因為無我才能 大悲;一般人因為有我,所以大悲心生不起來。 八番的問答,就是讓我們了解修行,著空、著有都會


寶積經講記---382 出毛病的。 ★ 又問:「汝等奉如來耶?」答言:「不以身心故。」 又問:「汝等住福田耶?」答言:「無有住故。」又 問:「汝等斷於生死往來耶?」答言:「無常無斷 故。」又問:「汝等隨法行耶?」答言:「無礙解脫 故。」又問:「汝等究竟當至何所?」答言:「隨於 如來化人所至。」 另外還有五番問答。這是一個證到聖者境界時,一切 皆空,一切不可得。 「汝等奉如來耶」,你是不是崇拜如來呢?你是怎樣 去奉侍如來的?一般人會說我是用身心來頂禮佛陀、 奉侍如來。但是他們回答說「不以身心故」,為什麼? 身不可得,心也不可得。 怎麼去奉侍如來呢?一般的宗教信仰都是權威的崇拜、 偶像的崇拜、權威的依賴,總覺得有個萬能的什麼讓 我們依賴、讓我們崇拜,我們就得到生命解脫。但是 信佛學佛的人,我們崇敬佛陀是祂的智慧、祂的悲心, 而不是崇拜這個人當偶像,當作萬能的神來拯救我們 的心靈,不是這樣子。所以說「不以身心故」。 「汝等住福田耶」,你們住福田嗎?無有住故。不是 說我做很多善事,讓人家布施,來種一個福田,不是


寶積經講記---383 這樣子。所以是無所住。 又問:你斷了生死往來嗎?證初果、二果、三果,有 七來、或者一來、或者不來,來往有來往相,但是一 個聖者他沒有一個來往相——我到天上又到人間,這 個來往相是沒有的。一個聖者是一切的境界不再執著 了。


寶積經講記---384

【流通分】 爾時,會中有普明菩薩白佛言:「世尊!菩薩欲學是 寶積經者,當云何住?當云何學?」 普明菩薩問:上面所說的寶積法門,應當怎樣安住? 怎樣修學?以下佛陀就開示修學的 4 個方法:一是不 住相學;二是大精進學;三是為眾生學;四是速疾道 學。 佛言:「菩薩學是經,所說皆無定相而不可取,亦不 可著。隨是行者,有大利益。」 這是講到我們學佛法,第一個不可以執著,要不住相 來修學。 ★ 普明!譬如有乘坏船,欲渡恆河,以何精進乘此船渡? 答言:「世尊!以大精進乃可得渡。所以者何?恐中 壞故。」佛言:普明!菩薩亦爾,欲修佛法,當勤精 進,倍復過是。所以者何?是身無常,無有決定,壞 敗之相,不得久住,終歸磨滅;未得法利,恐中壞故。 第二個要大精進。就像我們乘船,船快要壞了,趕快 划過去,否則的話就從中滅掉了。學法,一定要精進 勇猛。 ★


寶積經講記---385 我在大流,為渡眾生斷於四流故,當習法船;乘此法 船,往來生死度脫眾生 。云何菩薩所習法船?謂平等 心,一切眾生為船因緣;習無量福,以為牢厚清淨 戒 板;行施及果以為莊嚴;淨心佛道為諸材木;一切福 德以為具足堅固繫縛;忍 辱柔軟憶念為釘;諸菩提分 堅強精進,最上妙善法林中出;不可思議無量禪定, 福德業成善寂調心,以為師匠;畢竟不壞大悲所攝, 以四攝法廣度致遠;以智慧 力防諸怨賊;善方便力, 種種合集四大梵行以為端嚴;四正念處為金樓觀;四 正 勤行、四如意足以為疾風;五根善察,離諸曲惡; 五力強浮;七覺覺悟,能破魔 賊;入八真正道,隨意 到岸,離外道濟;止為調御;觀為利益;不著二邊, 有因 緣法以為安隱。大乘廣博無盡辯才,廣布名聞, 能濟十方一切眾生,而自唱言: 來上法船,從安隱道, 至於涅槃,度身見岸,至佛道岸,離一切見。如是普 明! 菩薩摩訶薩應當修習如是法船,以是法船,無量 百千萬億阿僧祇劫,在生死中度 脫漂沒長流眾生 我們修學佛法,第三個是為眾生而學,不是單單為自 己一個人而學;為自己一個人學的話,變成墮落成小 乘,就不好了。 ★ 又告普明:「復有法行,能令菩薩疾得成佛。謂諸所


寶積經講記---386 行真實不虛,厚習善法。深心清淨,不捨精進。樂欲 近明,修習一切諸善根故。常正憶念,樂善法故。多 聞無厭,具足慧故。破壞憍慢,增益智故。除滅戲論, 具福德故。樂住獨處, 身心離故。不處憒鬧,離惡人 故。深求於法,依第一義故。求於智慧,通達實相故。 求於真諦,得不壞法故。求於空法,所行正故。求於 遠離,得寂滅故。如是普明!是為菩薩疾成佛道。 第四要快快的馬上就要學,不要去等,速疾而學。我 們總想等我老了、年紀大了,我退休以後我才來信才 來學,這是來不及的。學佛法一定要快,不要覺得我 要等到幾歲、退休以後才學,這個不行。然後要有恆 心,常正念,要恆持,細水長流的去學。 ★ 說是經時,普明菩薩、大迦葉等,諸天、阿修羅及世 間人,皆大歡喜,頂戴奉行。 這部經是普明菩薩跟大迦葉、須菩提等所發起,普明 菩薩是大乘行者當機眾,大迦葉是聲聞道的代表。 這是講到寶積法門的修行方法,佛為普明菩薩說了。 同時之中,法會圓滿了,大眾聽到這些法,了解到真 正的修行,就是有菩提心、大悲願、無著的空慧,這 樣子的話,我們修學佛法有一個目標。我們修學佛法, 想修解脫道也好,修菩薩道也好,這部經都有圓滿的


寶積經講記---387 說明。 寶積經講到這裡為止,接著在文化中心有講到卅七道 品、六波羅蜜、還有普賢十大願,都包括了寶積經的 思想,我們有另外的講義發給各位參考。阿彌陀佛!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