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藝術與人類學
作為一種藝術理論的人類學 導言│趙綺芳 「.......藝術領域是建構在藝術理論上, 所以理論除了幫助我們辨別藝術之外, 它的用途之一就在於 使藝術可能存在。」丹托(Arthur Danto)〈藝術即理論〉 不僅在台灣,過去整個人類學界對於藝術的研究呈現出自廢武功的局面: 要不就是為了避免和物質文化研究一起成為演化論的幫兇,摒棄過去重視類型學的藝術品分析, 要不就是將藝術品的生產、創造、詮釋等社會過程的研究拱手讓人(反正有藝術史學者和評論家), 忽視了這個面向對整體人類學所可能具有的知識價值。 然而這種情況在一九九○年代後的歐美人類學界有所變化, 由 H. Murphy 與 M. Perkins 所合編的藝術人類學讀本(2006), 可以看出二十世紀末期人類學者對藝術、美感在社會生產與創造過程所扮演的活躍角色有著嶄新的眼光。 在台灣,我們也受到媒體和全球化的影響,浸淫於一充斥視覺表徵的世界, 可是對於藝術的人類學關懷仍然有限。 許功明、胡台麗等學者有限的論著之後,需要更多人一起共鳴, 這是我在人類系繼卜道老師之後再開藝術人類學這門課的初衷。 在這一期人類與文化的學生作品中,李文馨和王之昇兩位同學的文章便是修改自該門課的論文, 他們各自回顧了歐美藝術人類學的重要理論演進,以及代表的民族誌實例, 希望能藉此引導出更深刻的獨立研究和學術對話。 另外,吳昭潔一文則是在音樂研究所修習的〈歷史錄音與台灣音樂〉課程報告, 展現出人類學訓練比較少有的基礎資料蒐集和分類的功力。 然而可喜的是吳昭潔已經意識到,面對物件作為一種歷史和知識的載體, 研究者必須能掌握超越物的情境架構。 這三篇文章以相當不同的觀點,回應文章一開頭所引用丹托的說法, 人類學不能取代藝術的存在,但卻可能成為勾勒不同人群藝術心靈與形體的一種理論。
第四十一期人類與文化
藝術人 類 學 的回顧 1. 藝術人類學的歷史: 在此引用M o r p h y (2006)對於「跨
文化藝術」的想法─我們在進行跨文化藝 術的研究時,應先將「藝術」與其他更普 遍的「裝飾」特色區分開來;目前西方文 化分析的架構,其背景與近代歐洲的歷史 、價值觀創造過程有關,也在歐美文化的 發展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十九世 紀末、二十世紀初,許多演化論者將藝術 與其他物質文化放在一起探討,以 Rivers 的研究為代表,從不同種類工藝品所呈現 的型制輪廓 (the form of a simple stick) 來探討其起源的問題(Morphy 2006: 3) ,他以澳洲原住民為例,認為工藝品在發 展的過程中,是以模仿為手段,來作為創 新的動力─此創作動力提供了演化的方向 ,由簡到繁、由具體轉抽象。 進入二十世紀,人類學的古典學派與 博物館學開始受到批評,那些固定特質的 傳播、以及依類型學由簡至繁的單純排列 ,已被視為不夠嚴謹的研究方法-方法論 在此時出現,將研究重心由博物館的收藏 轉移至活生生的田野對象,Radcliffe Brown 與 Malinowski 的結構功能論建 立了田野工作系統性的科學方法;相對 於心理學派強調個人行為與社會關係 的互動,結構主義排除了藝術領域的 研究,卻也忽略其潛在的貢獻。類似 情形在美國亦同,只是美國的人類學 1
因此以skill為前提
2
例如《可蘭經》為穆斯林的集體性語言,跨越了整個伊斯蘭教世界。
10
王之昇 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學士班
前言 藝術人類學在人類學領域中較少受人注意,然而在西方還是台灣本地,
都不乏相關的討論。本文主要目的,在於回顧藝術人類學的歷史與發展,與 當代研究的重要議題。
派較重視全貌的觀點,其四大分支的架構 允許物質文化方面的研究得以繼續。當然 上述情形也有例外,Raymond Firth等部分 社會學家仍重視全貌觀,將現代主義引入 非西方文化的分析中,也觀察到現代化對 於原初社會藝術的衝擊。 在1960年代以後,學界逐漸恢復對藝 術領域研究的興趣,西方藝術理論也開始 走向人類學的思維,包含英國人類學在二 戰過後開始對於神話、宗教、儀式等項目 的重視。象徵主義也成為另一種解釋藝術 的工具、交換行為則創造並增加了物質成 品的價值,物質文化也被視為影響社會關 係的要素之一。在當代社會,藝術品透過 全球經濟化的流通過程,不論是否被刻意 操作,多少傳達出在地者的聲音。
2. 藝術人類學的發展: 「藝術」(Art)一詞,在古希臘被定 義為「技藝」(Skill)(如:木工、鐵 匠、外科手術…等);中古世紀至文藝復 興時期,則是音樂、算數、邏輯、幾何等 學科的知識;而最接近現代對「藝術」的 定義,則是1746年巴托所提出‘fine arts’的概念,其範圍包含我們今日熟悉 的繪畫、音樂、雕塑、舞蹈等,藝術一詞 開始被賦有「美感」的意義,但當時還是 由天主教堂所專屬(Firth 1992)。由此 我們知道,藝術的概念從最早期的技師、
匠師等,轉為後來的創作,同時也逐漸脫 離宗教的範圍,不再單純只是以服務神為 目的。至於藝術的概念範疇,是與現實世 界有密切關係的,也連結了藝術創作者和 成品的使用者(觀賞者)。在此我們可以 定義藝術品為「經人造加工而成的工藝品 1 」,而在不同時空背景下,社會制度所 授與的屬性也隨之改變,因此並不適用於 所有時代。 但在西方社會中,藝術是個難以理解 、曖昧不明的概念,因為具有主觀性,很 難將其帶入人類學的相關領域進行研究( 楊 2002)。藝術的目的主要在表達一個 社會在文化方面的成就,人類因獨有「感知」 而能進行所謂的文化創造,因此藝術並不 是完全由美學觀點所定義,應將之放在人 類行為的脈絡中來看;同時它也是某社會 對世界的看法、一種集體創造的過程2。
藝術的跨文化研究 1. 視覺文化與藝術: Babb(1981)藉印度教的人觀、人與 神之間的關係,來說明印度社會以視覺來 建立儀式性的互動─信眾藉由「凝視」來與神 互動,並獲得部分力量。他從印度的人觀 談起,印度人希望能看到神祇,於是在信 仰過程中就有偶像的塑造與崇拜,人們前
藝術與人類學
2. 技術與藝術: Michael O’Hanlon(1995)以新幾內亞高地的盾牌圖樣設計,來探討其歷史背景 中,現代化與「圖像化」的意涵。他以新幾內亞高地 Wahgi族的盾牌的圖樣變化,來將其 歷史劃分為前殖民時期、殖民時期、現代的歷史階段。 Wahgi 族的戰爭偏宗教性,強調儀式性連結,其豐富的詞彙顯示出「戰爭」與「打鬥」的 明顯區別。前殖民時期的盾牌為一大塊木頭、以油彩與食火雞羽毛裝飾,其圖樣以動 物或與戰士的身體本身作連結,其設計除了檢視戰士的內心,也用來區分不同的支族 ;殖民時期隨著殖民者的進入,內部爭鬥的禁止造成盾牌的消失,部族間的緊張關係 則改由儀式性的經濟交換來化解。1970年代群體械鬥又重新出現,盾牌也隨之復活, 但戰鬥的形式卻發生了重大改變 ─以 1989 年的兩場重大戰爭為例:南岸的Konumbka 對 Kondika 的戰爭使用殺傷力強的槍械,原先具保護性的盾牌反而成為致命目標;反 之,北岸的 Senglap對Dange 的戰爭,則保持原先戰鬥的儀式性,使用傳統的武器與盾 牌。此兩場戰爭除傷亡人數差異之外,也造成兩岸支族對於盾牌的不同態度。於是, 盾牌從原本的防禦功能轉為儀式性約束 3,而圖樣設計的轉變則可見其象徵意涵,其 美感的傳統轉變成為具體化的書寫,表現方式更為具體。
http://www.flickr.com/photos/buster-and-bubby/2574573345/
http://pimg.qihoo.com/qhimg/jingyan/493_750/16/01/81/160181bq11a429.2d21ba.jpg
往廟宇希望能夠「看到」(darshan)神明, 而廟宇外神明的圖像也無所不在,對信眾 來說,「看到神衹」與「被神衹看到」是同等重要 的互動關係。總結來說,作者藉本文來檢 視印度教與印度社會的內在邏輯,他們以 觀看為媒介,在觀者與被觀者的互動中產 生了內在的力量─在此過程中,神明的形 象可能僅作為輔助。而此社會經驗也內化 而成個人結構,藉宗教儀式的轉化以檢視 自身,也充分展現其「自我中心主義」 (egoism)的特色。
http://www.prm.ox.ac.uk/sitephotos/phantom-shield.jpg
11
Wahgi Valley 3
作者提出,這就是「再脈絡化」的例子
Battle Shield
第四十一期人類與文化
3. 藝術中的身體:
藝術人類學受全球化的影響
Henry J. Drewal(1988)藉 Yoruba 人
的身體藝術,來討論當地社會的美感與本 體論。作者認為當地人對於身體上的刻痕 是具有哲學性思考的─人體天生就具有紋 路,因此其美感主要是加強身體上原有的 線條,而美感的構成則表現在社會結構與 其他藝術中。其身體刻痕藝術(kolo marks)也具有多種用途,除治病與一些 儀式性功能之外,主要是女性身體的美化 ;同時,刻痕的過程也是一種試煉,表現 對疼痛的忍受力,經試煉而得到更大好處 以作為報酬(對比生產時的痛苦)。 作者將其 kolo marks 的美感分為三部 份來討論:線條形狀、觸感顏色以及圖案 的組成。線條形狀如前面所述,依線條不 同、刀法技巧而有不同的名稱細分,其圖 案除了自然萬物之外,還有日常用品、字 母符號等;觸感與顏色則是Yoruba人對於 皮膚與身體美感的認知(主要表現在女性 ),以具有規則性的凹凸起伏、用刻痕來 調整膚色等,構成當地特殊的美感體驗與 社會風俗;圖案組成則重視整體的構成, 圖案位置所強調的是單一圖案與整體的關 係(對稱或平衡),藉由「排序」來產生美感 。
1.傳統與創新 Bascom由非洲藝術,來探討人類的創 造力(Bascom 1969:98-119)。對非洲藝 術(或其他無文字社會)的研究來說,我 們對民族的明確界定、以及對「部落」的 認知,提供了不同形式(非洲)藝術的分 類方式,而能更貼近當地人的觀點來了解 其所要表達的美感。由於當地歷史文獻的 缺乏、以及田野工作在時間上的侷限性, 一般對於創造力與藝術上的改變,是非常 難以衡量的。但創造力在許多社會中的藝 術是被期待的,有些甚至以此評價該藝術 家與其作品,例如西方將藝術品視為自由 意志的創造產物。雖然創造力難以被定義 ,許多非洲藝術品仍具「保有揮灑空間但 不背離原則」的特性。任何透過傳播或涵 化過程而來的文化,必有其最原始的個人 創造力,但社會的許多制度(如宗教)因 期待服從,可能因此抑制了創造力,所以 我們對於文化的研究、個人創造力等討論 應將重點放在藝術上。
2.藝術收藏與文化展示 在現代博物館的收藏品中,一般可被 分為具有美感價值的純藝術品、以及可被
12
作為民族誌材料的文化收藏品這兩大類。 James Clifford透過現代博物館的展示、 以及非西方藝術品的收藏(Clifford 1988:187-252),來探討現代主義的原 生化,以及當地族群爭取發聲的過程。文 章的著眼點,是1984年在紐約當代美術館 (MOMA)一場極受爭議的展覽 ─「 原始 藝術」(Primitivism)在 20世紀藝術中:部 落與現代的聯結。過去那些探險家對於非 西方文物的收藏,通常以自身觀點來創造 新的故事(關於該物件),例如畢卡索引 用非西方藝術素材啟發自己的創作靈感, 但這卻是一種直覺性的認識。而標題所用 的「聯結」(affinity)一詞,含有親緣連結的 意涵,帶有將部落的(tribal)收入現代 藝術分類的意義,於是現代主義超越了文 化、政治、及歷史意義而被展示。但實際 上,這些代表部落的物件,均是被刻意挑 選過的─只為呈現其相似性,而現代主義 也被塑造成一個寬宏大量、包羅萬象的概 念。 1930年代,法國社會與藝術界開始產 生對於部落文物的蒐藏興趣,而在殖民主 義的顛峰時期,甚至表現出一種「救贖」 的觀點,自認此收藏行為有助於部落的文 化復甦。在此權力的關係中,那些非西方
13
藝術與人類學
代」的觀點(classical harmony),其主要源自於對希臘 社會的懷舊─也就是西方文明的起源。「原始主義」與「 文明」兩個對立的概念一直存在於西方社會,也仍存在於 藝術的詞彙中,這是由西方古典主義所產生的,對於所謂 「秩序」的理性安排─凡是理性光環(以太陽神 Apollo 為 象徵)照不到之處,就被歸類為「原始」(primitive),這是對「 不合規範者 」 給 予其位置的分類方式。因此,對於「 原 始 」 的 定 義也是由對立所產生的,若無所謂的「 文 明 」 , 則無法對比或 理解「原始」。
http://www.gimponthego.com/moma.jpg
因此,原始藝術的屬性本身即是曖昧不明的。西方社會 在其擴張歷史中,已發展並表現出真實性,此即為所謂「 高等原始藝術」(high primitive art)的原型;高等原始 藝術所表現出來的價值,是如同文藝復興時期的價值─生 產端縮小,其流通之價值理當不變。
社會的上層文化被重新界定、物件也被賦予了新的價值。因此我 們可以說,現代主義為原有的文化體系帶來了新的分類架構、以 及新的可能性。今天,許多博物館對於原住民的展示不再用救贖 史觀,而將文化的變遷視為正常的現象、甚至刻意展現之。而有 些原住民本身的認知,也使博物館成為新的表現場域─例如紐約 大都會博物館曾舉辦一場毛利文化的展覽,是毛利人主動接洽而 要求展出的;博物館本身資訊的透明化,也使得展覽背後的贊助 者顯現出來,其目的或利益(例如藉由博物館的管道來發聲)也 就較容易被觀察到。
3.文化生產與行銷 Sherry Errington試圖探討何謂真正的原始藝術 (Errington 1988:70-101)。「原始藝術」這個詞彙,其實 是在異文化接觸時所產生的,用來分類原始藝術的標準,則構 成原始藝術的真實性(authenticity)。在1935年一場主題 為“African Antique”的展覽中,賦有「過去榮耀與和諧年
結論 Arnd
Schneider在‘Appropriations’一文中,探討殖 民者對於他者文化之採借(Arnd Schneider 2006)。在 當代藝術中,對於他者文化的挪用(appropritions)並 非一種新的特色,西方藝術對於異文化要素的引用極為常 見;但此藝術─文化間的交鋒,卻跨越了傳統、並留下豐 富的遺產。作者以畢卡索的作品為例,他某些作品的創作 靈感來自原始藝術,但可能只是形式上的相似,或在巫術 (magic)的儀式意義上相似;此議題不僅藝術界感興趣, 也受人類學者所關注。 對藝術家來說,原始藝術提供了新的「視覺管道」的 可能性,並撼動了原先的藝術形式。二十世紀藝術與人 類學因起點相同,且同樣著重對「現代性」的批判,因 此兩者存在著關聯性;早期當藝術與人類學在1990年代接 觸時,剛開始是先產生出一套新的分類框架,將原始藝術 收納進藝術體系中,並建立了一套新的秩序、價值。而在
第四十一期人類與文化
1984年MOMA那場非洲藝術主題的展覽 之後,此分類才變成普遍性標準的西方觀 點。但不同文化的藝術家在交會時,是否 能接受此套分類架構,卻是一大考驗;在 對於異文化的挪用,接受與否並非必然的 對立,而應帶有試圖「 了 解」 的 觀點來看待 之。其實反過來說,西方與非西方是互相 視對方為異文化的他者(非洲藝術在創作 時也可能融入殖民者的意象)。 在不同文化交會時,誰向誰挪用其實 並非重點,作者強調我們應更重視挪用時 學習、轉化的過程;所謂挪用,其實也 是在強調其結構的轉化過程,從原本的複 製、到後來的轉變(transformative),進 而衍伸出完全不同的意義。而旅行本身, 其實就是挪用過程的一部分,可能包含田 野工作的實行、或其他人類學技巧的運 用,以之與當地文化進行直接接觸。但另 一值得注意的問題則是,西方與非西方的 藝術是否平等,例如作者引用 Cesar Paternosto 的觀點,指出西方「梵谷的畫作」與非 西方「工藝品或裝飾品」的認定,此兩者的地 位或價值仍差距極大、不可相提並論。因 此,任何挪用的狀況(不論是藝術或人類 學領域),都建立在我們對於異文化他者 的認識上。不同於對純物品的處理,非西 方藝術家也會發聲。現今,許多「第三世界」 的他者,也開始挪用自本地或甚至西方國 家,這可視為一種對於全球化的抗拒,也 是一種建立新認同的方式。
14
參考書目 Babb, Lawrence A. 1981 Glancing: Visual Interaction in Hinduism. Journal of Anthropological Research 37:387-401. Bascom, William 1969 Creativity and Style in African Art. In Tradition and Creativity in Tribal Art. D. Biebuyck, eds. pp. 98-119.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oas, Franz 1928 Primitive Art, Dover Publications Clifford, James 1988 Predicament of Culture: twentiethcentury ethnography, literature and art. pp. 187- 252. Cambridge, Mass; London: Hovard University Press. Drewal, Henry J. 1988 Beauty and Being: Aesthetics and Ontology in Yoruba Body Art. In Marks of Civilization. A. Rubin, eds. pp. 83-96. L. A.: Museum of Cultural Histor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Errington, Sherry 1988 What became authentic primitive art? In The Death of Authentic Primitive Art and Other Tales of Progress. pp.70-101. Berkeley, LA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Firth, Raymond 1973 Tikopia Art and Society. In Primitive Art and Society. Anthony Forge eds. pp. 25- 48.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Anthropology and Art In Anthropology, Art, and Aesthetics. Jeremy Coote and Anthony Shelton, eds. pp. 15-39. Oxford: Clarendon Press.
Levi-Strauss, Claude 1963 Split Representation in the Art of Asia and America. In Structural Anthropology pp. 245-268, 385-398. New York : Basic Books. Morphy, Howard and Perkins, Morgan 2006 The Anthropology of Art: A Reader. Blackwell Publishing: Malden, USA O’Hanlon, Michael 1995 Modernity and the “Graphicalization” of Meaning : New Guinea Highland Shield Design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In Morphy , Howard and Morgan Perkins, eds. Schneider, Arnd 2006 Appropriations,In Contemporary Art and Anthropology. Arnd Schneider and Christopher Wright, eds. pp. 29-52. Weiner, James F. 1996 Aesthetics is a cross-cultural category, In Key Debates in Anthropology. T. Ingold eds pp.249-293.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Geertz, Clifford原著,楊德睿譯 2002 《地方知識:詮釋人類學論文集》。 台北:麥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