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呼吸的建築,空間的未來學
買設計.學設計.享受設計
No.57 Aug. 2013 NT$99 HK$25
We Are What We Build
半畝塘
我們的建築 自然建築的觀點.住的哲學
何傳新 大直設計
陳冠華 九典
郭英釗
菩薩寺.若水會館.沙漠風情.石梯灣118.六號交響曲.花博新生公園.淡水藝術工作坊
[Cool Design]
2013最酷飲料包裝設計
[Design Flash]
台中・綠圈圈夏日藝術祭|台南・大治將典工藝美學展|台北・在街角遇見設計
住在有風的地方
李惠貞
第一次到菩薩寺,就感受到一股來自空間的善意。
看到、聽到生活的樣子,感覺出時間的流逝與無常,他們
很多宗教建築都企圖展現霸氣,或是明白地散發一種隔
是窩在「家」裡,而不是被關在一個「房子」中。
絕感,讓人意識到那是「另一個」世界,是我要膜拜,要
本期我們談很多自然建築,從不同的建築師、觀察者、
敬仰,要遠遠地注視的世界。但菩薩寺不同。它乍看像一
實踐者,來看自然建築的樣貌、定義、可能性。最可貴的
幢輕巧的美術館,卻又充滿親和力與祥和的氛圍。不張揚
是,許多案例,是從我們自己的土地上發展出來的。不是
地接納來者,以綠意和簡潔開放的姿態佇立,宛如日常生
希臘風,也不是峇里島風,從空間的需求本質去思考,在
活中的必然,和我們平坐著,安靜地吞吐著芬芳。
自己的土地上,蓋自己的房子。
後來拜訪建造設計菩薩寺的團隊半畝塘,又是另一番
我們不像多數西方人,從小習慣與大自然為伍,家庭生
新鮮的體驗。那簡直就是在植物園裡的辦公空間。散落在
活是所有生活的重心。我們未必是這樣。我們花很長的時
綠林中、一列列大小不一的貨櫃,外部進行著各種降溫、
間工作,難得有空閒總想往外跑,在家彷彿宣示無聊。如
節電的實驗,而室內,舒適、現代的設計,完全看不出來
果向外跑代表一種對養分和充電的渴求,或僅僅是壓力的
是在貨櫃裡。每個座位都有陽光,都和大自然很靠近。
釋放,我們是不是忘了,那原本應該是一個家(或說居住
似乎不需要裡頭的工作夥伴說明,就能感受到這裡無 處不在思考「生活」,而且實踐得很徹底。 腦海中浮現幾位曾讓我們留下深刻印象的建築師和團
空間)所能提供的。把養分找回來,讓人想回家;這是這 期自然建築的建築師們用各自不同的語彙,帶給我們最清 明的思考。
隊。這些台灣的建築師,他們的觀點和作品,揮灑得非常
生命基本的養分是什麼?好好呼吸,感受陽光,有水
超然。什麼才是最珍貴的建築元素,以及對人類來說,理
的滋養。此外,打造北投圖書館和花博新生三館等綠建
想的居住樣貌該是什麼樣子,我們似乎可以在自己的土地
築的建築師郭英釗提出「樹學」的概念:一棟建築的存
上找到答案。
在,應該讓周遭環境都能受惠。整個環境受惠,其中的
在花東沿岸打造一系列獨特民宿的建築師陳冠華說, 「生活的空間應該要可以看到遠處的山海,下雨的時候有 水滴在玻璃窗前滑落,風起時能望見稻子順風低頭,這些 才是生活的重心。」住在裡面的人會因為一個空間開始去
每一分子才能健康地成長。 住在有風、有陽光照進來的地方,讓身心安頓。那是我 們自己的建築,也是所有生命的想望。 建築的本質,是回歸自然。
Publisher 詹宏志/Managing Director 陳素蘭/Creative Director 詹偉雄/Consultant 李清志.王志仁 Production & Editing/Editor in Chief 李惠貞/Managing Editor 陳羿緻.蔡佳玲/Editor 楊偉成 Art Director 黃昭文/Chief Designer 江書瑾/Designer 吳睿芩/Photographer Ayen Lin.徐欽敏.侯俊偉 Contributors 詹偉雄.葉怡蘭.Marco.毛家駿.許育華.許毓仁.張雲媛.徐岩奇.林雅茵.游智維.李佳芳.張瑞夫.蒼井夏樹 Business & Marketing/Business Division Director 邱淑萍/Account Executive 階雅茹.張寧軒.吳懋嫻 IMC Executive 王嘉麗/Marketing Assistant 林冠如/Advertising Project & Marketing Cooperation 02-8773-9808分機 273/Assistant Marketing Commissioner 謝易芸 Management & Service/Office Manager 鄭淑芬/Senior Accounting Specialist 王秀玉/Accounting Specialist 張瑞紋.夏翠蓮/Customer Service Supervisor 劉珍珍/Customer Service Executive 張雅齡/Customer Service Assistant 盧彥蓁 ▪出版所.發行所 巨思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地址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電話 02-8773-9808/總經銷商 高見文化行銷股份有限公司.統一超商股份有限公司.金石堂 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全家、OK/經銷商 日翊文化行銷(股)公司/登記證 中華郵政台北雜字第1589號執照登記為雜誌交寄/出版日期 2013年8月5日/售價 新台幣99元 本刊所載內容之版權為本刊所有,非經本刊同意不得做任何形式之轉載或複製 ▪有事找我們,請寫信到sd@bnext.com.tw 讀者服務專線:(02)8771-6326
4
封面圖片提供=半畝塘
Contents 20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
We Are What We Build
我們的建築 22
The Philosophy of Architecture
48
Living with Nature
半畝塘|節氣建築,與天地一起呼吸
王柏仁|回歸本質的自然建築
菩薩寺.若水會館.大平窩村
林雅茵|從土地裡長出來的房子
陳冠華|融入地景的家,讓風和陽光進來
56
沙漠風情.石梯灣118.六號交響曲
游智維|沖繩小島上有個村莊叫星野
郭英釗|向樹學生活,與環境共生
徐岩奇|以有機為名的建築
花博新生公園.六甲工研院二期宿舍.精銳建設企業總部
What We Can Think and Learn
Cool Design|酷設計
Design Issue|設計觀點
82
66
詹偉雄|冰島的小黃
68
葉怡蘭|小吃的品格
70
Marco|我的「由愛生恨」
72
毛家駿| 一個故事,成一片空間
2013最酷飲料包裝設計
Special Report|特別報導 74
台中綠圈圈夏日藝術祭
88
日本Good Design設計大賞(下)
Design Flash|設計快訊 08
台北.台南|大治將典工藝美學展
12
台北|在街角遇見設計
16
倫敦|蛇形藝廊2013夏季展館
Design Idea×TED 18
行動2.0
Design+|設計小聚 94
視覺設計重要的事| 陳俊良.Agua.何佳興.馬賽Kyo.吳季衡.余虹儀
Travelers' Eyes|世界旅人 98
創造愛,不作戰|美國舊金山
Camera Life|攝影生活 100
一直在路上
策展世代,未來需要的策展人 如何透過策展提出觀點、激盪想法、型塑力量?
8.15 6
我們邀請——勤美術館.何承育╳蘑菇.張嘉行╳兩個八月.Cloud&Owen╳田田圈文創.龔 維德╳離題旅行.邱承漢╳交大建築所.龔書章,從設計師、品牌、旅行、建築關係分享交 流,歡迎8/15(四)一起來玩! www.shoppingdesign.com.tw/designplus/06/
我們的建築 We Are What We Build
20
The Philosophy of Architecture
Living with Nature
What We Can Think and Learn
會呼吸的建築
與自然共生
價值與典範
21
節氣建築, 與天地一起呼吸 文字=陳羿緻 攝影=徐欽敏 部分照片=半畝塘環境整合提供
22
我們的建築
何 傳新
半畝塘環境整合・
We
大平窩村傳達了什麼是節氣建築,也讓我認識到半畝塘堅持 的魄力,原本可以蓋48戶住宅的大平窩村,卻大器地保留 了一半土地,作為自然農園與樹林,村內居民每天有可以散 步的步道,農園旁廣場有洗菜和做菜的地方,收成時大家可 以在這裡聚會共享,這是半畝塘的理想生活提案,一種可以
Are
大量與自然接觸,人與人之間可以互動、分享,一種有溫度 的、更美好的生活方式。
然以各種形態走入半畝塘的建築,有時是一陣微風輕拂,有時是曙光照耀…… 如果曾經拜訪過半畝塘的辦公空間或他們任何一棟作品,那麼幾乎無需多做說
明,你已經認識了半畝塘一大半,因為他們想說的話、想做的事,都呈現在他們所創造
The Philosophy of Architecture
自
的空間裡。瞭解半畝塘作品最好的方法不是用看的、也不是用聽的,而是走進其中、生 活在其中,那麼很快你就體會到,原來一個理想的空間可以為人帶來那麼多豐富感受與 美好經驗。 初訪半畝塘台中總部時,立刻就被環境中隨處流露的「自然的親近感」深深打動。藏
What
在樹群背後的建築物沒有搶眼的造型或色彩,但是每個場景都有大樹存在,每個窗景看 出去都是層層綠意。最棒的是主體建築每一層都設有大露台,引人自然地從室內走到戶 圍坐在露台聊聊天,享受微風吹拂,或看著花葉自然飄落。 而當我們坐在半畝塘創意總監何傳新以貨櫃改造的辦公室裡,窗外是70多棵落羽松和 水池,對我而言那是難忘的森林與湖泊,何總監說:「當我要到落羽松後方的茶屋時, 走在水池上的木橋,感覺好像穿過一片樹林,有時雙手會碰到樹葉,生起與自然接觸的 驚喜感。」
Living with Nature
外,這在都市建築中非常少見。原來這是半畝塘為同仁預留的生活角落,飯後大夥可以
半畝塘竹北辦公室「若水會館」,雖然就位在高鐵附近大樓區,但和台中總部一樣, 走進園區自是一片世外桃源,視線穿透大廳落地玻璃,前景是生態水池,再接著樹林與 天空。延伸發展的幾個小辦公室依然是以貨櫃改造而成,為了實驗隔熱效果,貨櫃外層 分別嘗試包覆竹片、夾板、爬藤植栽與木炭,聽說木炭的效果最好。不論台中或竹北辦
We
公室,都是半畝塘夥伴們生活、實驗與學習的場所,在那裡盡情嘗試去探索節氣建築的
菩薩寺
何傳新|東海大學建築學系畢 業,從 2002 年起擔任半畝塘環 境整合協同創辦人暨創意總監迄 今,目前也任教逢甲大學建築 系,與江文淵建築師一起推動節 氣建築,共同願景是透過建築, 讓環境變美麗,生活更美好,生 命愈豐足。
What We Can Think and Learn
精神,再將實驗成果一一融入於作品中。
Build 23
菩薩寺
看見生命的豐盛
菩薩寺
展的大樹,樹上有陽光灑落下來,何傳新說菩薩寺處處細節 都在訴說:「生存當下所有事物都在生長變化,但你看見了
規劃於2002年的菩薩寺,對半畝塘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作
嗎?這個世界是如此美好與豐盛。」
品。跟印象中的傳統寺廟極為不同,菩薩寺以建築來呼應佛
菩薩寺的頂部特別設計了一個天壇,以天為頂,有寬闊
法中「無相」的精神意涵,沒有傳統寺廟的斜屋頂,卻有四
的大階梯,最初曾想過晚上在樓頂也可以舉辦活動,如同柯
處自在擺放的佛像,建築以粗獷、簡樸的清水模為主要材
比意將馬賽公寓的頂樓設計成兒童的遊戲空間。何傳新說:
料,拆卸模板後不加任何塗抹,當時工班就只有一次機會澆
「屋頂就像又創造了另一片土地,屋頂是和天最接近的世
製清水模,當下心必須非常專注、全力以赴,當時住持慧光
界,也是夢想的世界。待未來有機會,半畝塘會再好好詮釋
師父對半畝塘團隊說:「當模板拆掉時,不論長得如何,都
關於屋頂的世界。」
接受它最真實的本質,那就是最好的。」 菩薩寺入口的階梯有如一條求道之路,將訪客從吵鬧的都市
設計每一棟大樓都像蓋一座山
若山系列
一路帶往寧靜的內心世界。門口種了一棵老梅樹,訪客或路過 者都可坐在老梅樹下聽潺潺水聲,欣賞梅樹四季不同的樣貌。
「若山」是半畝塘即將完成的大樓建案,特別的是,他們
蕨類從水牆內生出,水上開了蓮花,水中映有建築的倒影,當
將自己規劃的每一棟高層建築,都視為蓋一座山,試想登山
魚兒游過,產生了水波變化,倒影又消失了。
的過程多麼有趣,不同高度會遇到不同的風景,不同的樹開
求道之路其中一處轉折上方是無遮蔽的,遇到下雨必須撐
著不同的花。半畝塘希望透過動線布局,創造出各個生活角
傘或淋雨,這個問題並不是無法解決,但下雨是非常自然的
落,讓人即使住在高密度的都市空間裡,依然能擁有登山般
狀態,半畝塘藉此說明:「不需要把房子封得密密的、自我
的喜悅心情。
隔絕於外在的世界。」 及至來到大殿,菩薩後方沒有華麗雕飾、只見一棵自由伸
24
若山Ⅰ有個空間非常特別,一般地下三樓的停車場通常是完 全黑暗,但半畝塘做了凹處採光,建築像山,這裡就像兩山中
We 我們的建築 Are
The Philosophy of Architecture
大平窩村
What
住戶開車回來時,看到植栽的生命力能得到安慰與鼓舞。
他們發展出各種研究團隊,例如成立梧桐基金會,進行對 生態環境的多方探討,輪流去跟森林系教授學習關於樹木的
此外每戶的露台都種有一棵可以長到兩層樓高的樹。半畝
課程,邀請茶道老師來上課。希望透過茶會分享,找回東方
塘的想法是,原來這片土地面積可以種多少棵樹?現在雖然
文化的人文精神,讓自在、優雅、韻味這些特質,在生活中
蓋大樓,但樹木的數量也不能少,他們想盡各種方法讓樹木
自然流露。
比原先還多達50%以上。
半畝塘的facebook上有段文字這麼寫著:「『我們是在土
將來若山Ⅱ則除了種樹之外,還希望創造人和人交流的機
地上玩耍長大的,所以有很多設計的經驗不是那麼嚴謹,比
會,在每四個樓層間會設立一個空中合院,鄰居們共同擁有
較free,野性一點,也因為在玩的過程當中,我們好像看到
一個合院,每個合院種一棵可以高達近10米的大樹。居民就
那些看不到的部分,遠遠比看得到的來得重要許多。這在心
像一家人,老人家、媽媽們可以在合院聊聊天,孩子們可以
裡面都是非常有自覺的。所以我們希望在創作完成後,讓人
在那裡一起玩。
家看到那些看不到的部分。』創意總監何傳新先生在《構築 的群像》一書中訪談中提到的「看不見的部分」,這個對應
樓梯,將樓梯打造得有趣、安全,變身成一個可以運動、登
到實體構築可被度量的部分以外的「虛空間」,這部分不可
山、郊遊般的場所。
計量卻是重要的,例如台中總公司主棟外有一條原來的水圳 經過,我們在上面搭了一個步道給農夫方便行走,除了同事
建築之外,付出更多「看不見的情感」
方便通行,後來發現鄰居偶爾也走進來看看稻田散散步,照 顧了土地也照顧了鄰里。這步道如同大樹一樣,不斷的提醒
愈接近半畝塘團隊的作品,愈不由自主被他們感動,每 個案子都可以感受到在細節部分的用心,並不斷嘗試思考更 細、做得更多,提供更美好的生活想像。
We
What We Can Think and Learn
未來的若山系列則希望規劃出可以直接從1樓走到20樓的
Living with Nature
間的山谷,光線和風雨都會進入,還種了蕨類,希望當疲累的
我們,建築以外的事情更要重視。」 半畝塘最令人佩服的地方也在此,他們關注的從來不是建 築物體本身,而是如何透過建築讓生活更美好。
Build 25
這一群人熱愛的建築與生活 雖然工作過程有時比一般工程辛苦,但同時
陳敦文 營建事業部.品管總監
也得到很喜悅的經驗,我樂在其中。
負責過「菩薩寺」、「大平窩村」、「若山」的整體營建工程 Q 從樸實呈現的單棟清水模,到現在負責整體社區的大型營造工程,可否請您回頭談談樸實的「菩薩寺」這個案子? A 菩薩寺從設計到完成帶給我非常豐富的建築經驗,其中很多可說是不可思議,它的建築體形隨機能,每個空間如此流暢, 建築量體和基地雖不大,但走入後感受到自然、光影、有水、有樹,讓人沉靜下來,身在其中就覺得有幸福感。 我也將這樣的經驗用在蓋自己的家,6年多來我覺得很喜悅,上班和回家都能和大自然相處,後來有了小孩,我也會帶著 他們到小溪流、小池塘玩。依著時令,到了冬末家中種的梅子成熟,我們拿來做成梅子酵素。這些在公司學習到的生活經 驗,我再帶回去分享給我的家人。
在半畝塘,工作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在這個氛圍中,
曾明進 營建事業部.作品組經理
建築、生活、工作很自然就融合在一體。
負責過「富貴三義館」、「若水會館」、「台中總部」的營建工程 Q 聽說「富貴三義館」的主體結構都是清水模,是您與營建團隊的突破,請您談談這裡面特別值得跟我們分享的地方? A 「富貴三義」是我從事建築業以來第一次面臨到95%以上都是清水模,構建又是公司自行研發,它用材很簡單,但施工 過程面臨的挑戰非常多。像入口導牆整道就有15米長,無法靠人力組裝完成,原本最多只能做到一面無接縫,後來想盡辦 法克服到完全無接縫,每一片杉木清水板組裝前都經過精細的測量、規劃,光是拼接模板就像在做一件藝術品,為了調整 到更細緻,一點點沒到位就再改,過程不計成本,只想做到當下那個階段的最好。 「富貴三義」建築與景觀的比例是3:7,記得當時景觀工程一調再調,執行長曾說,做工程時,心中要有畫面,才有可能 知道要呈現出什麼感覺。但以前我腦中只有工程圖,哪知道什麼美感、光影變化? 當「富貴三義」完工後,從內部空間往東看,三樓到屋頂挑高6米多的空間框景,就像一幅畫,不同季節、時段看出去的景 色完全不一樣。
富貴三義館
26
We 我們的建築
做完「富貴三義」我終於知道什麼是「心中有畫面」,我完全可以在心裡看見那步道是如何彎曲形成,平臺如何鋪設,樹 木是如何長在那個位置,石頭、踏階又是如何再增添落上。
我很喜歡這個環境,公司願意給時間,讓我們將對自
簡維德 設計事業.研發部經理
然的瞭解、將生活的經驗磨進作品。
負責設計事業部的綠建築技術研發 原為「大平窩村」後半期的專案執行,也曾任設計事業部專案窗口,目前負責設計事業部之綠建築技術與節氣建築理論導入
Q 您擔任綠建築技術研發的角色也扮演過溝通整合的角色,從您參與過的個案中,怎麼在業主的需求,與設計發展、生態 議題、半畝塘關注的節氣建築理念取得平衡,有沒有哪個案例可以跟我們分享的? A 我對環境議題很有興趣,以前工作的地方,土地進來就開始切割,跟業主討論三次以後定案,接著請照、同步畫施工
Are
圖,一個透天案可能三個月就完成了。待了一年多後,覺得自己往後的人生不應該就是這樣,就開始搜尋,希望業界還有 其他可能,最後找到理念相符的半畝塘,我很喜歡這個環境,但進來這裡要吸收的知識很多,必須去瞭解洞悉更多事物。 印象最深是做大平窩村時,跟著當時規劃部的主管學習對生活的想像,一開始我覺得走樓梯快速通過就好,為什麼要那麼 時提出的景觀設計圖被老大全盤推翻,因為大平窩村提出的生活提案,包括每天可以沿著村子散步,午后可以在樹屋小 憩。但首先需要設置環村步道才有可能發生那樣的生活。 在大平窩村監工,看到自己的設計被完成很有成就感,但正高興以容易為大地回收的枕木取代石子路面車道時,卻發現枕木 被白蟻蛀蝕的時間點比想像中快很多,也從中得到經驗,思考下一個案子如何在自然生態、節氣建築與客戶間找到平衡。
黃凱新 建設事業部.研發經理
The Philosophy of Architecture
慢,為什麼還要管窗戶外是否對到哪棵樹?等案子完成後,我才發現生活慢下來原來可以思考更多不一樣的事物。記得當
我希望創造能跟土地一起呼吸的建築物。
負責建設事業部內部的生態技術研發,參與「大平窩村」、「若山」專案研發 Q 您參與的社區案中,「大平窩村」剛剛得到了友善環境特別獎,能否跟我們談談這一路規畫與實踐中,有沒有甚麼特別 可以分享的地方?
Living with Nature
若水會館
What
We
What We Can Think and Learn
Build 27
我們的願景是透過建築讓環境變美麗, 所有的架構都是朝向這個方向去思維。 ——何傳新
A 面對這個案子公司就像在寫一個百年生活劇本。記得當時規劃的主管,將所有24戶的平面、立面圖全部攤開在小房間 裡,他坐在地上中央,拿起每一戶討論左右前後窗戶景觀會看到什麼,窗戶大小、開窗方向,想像基地夏天風會從哪個方 向吹來,一戶戶去調位置,留意彼此間要錯開、不能將風擋住。窩村有4排,因此再確認第4排的客廳看出去是什麼風景。 待生活的想像定位後再挑選使用材料,並考慮到材料使用30年後會是什麼表情、40年後會是什麼樣態。現在有些建材好像 永遠不會壞,但使用後也缺少時間累積的情感面。窩村的樓梯踏面保留了木材鋸痕粗粗的凹凸面,腳和鋸面接觸時會產生 不一樣的觸感。有時當我們選擇一個不會壞的材質,也一刀兩斷切掉許多感官的感受。 窩村完工後兩年我們請生態老師去調查,生態老師表示,目前窩村的住戶有如住在國家公園。我們也收到住戶很多的回 饋,其中一位說,附近農夫常經過他們村外的土地,住台北時他對自己的東西會有很強的警戒心,在這裡土地卻是大家可 以共用的,他發現當他和附近農友共用土地時,自己的心也更開闊、喜悅。
建築是在創造一種內與外的關係,建築若只滿足內在需求而忽略外 在環境,對我而言那就不是一個好建築。好建築不是高貴的石材、
曾泊銘 建設事業部.規劃副理
高昂的設備、位在高級的地段,而是滿足了人對生活的想望,改善
負責「若山」系列的規劃設計
外在環境,讓人產生幸福的生活感。
Q 「若山」是在都市裡的大樓社區,在都市裡實踐生態與自然為伍的社區建築,能不能跟我們談談在這設計規畫中,是怎 麼將半畝塘的理念運用在裡面的?
28
We 我們的建築 Are
The Philosophy of Architecture
What
Living with Nature
A 進來這個案子時,若山Ⅰ已蓋到第17、8樓,我很驚訝它所思考關於生活的細節設計,每一住戶都擁有一個房間大的陽 台,有一個半自然的空間可以活動。早期我不太相信生態可以垂直,但在若山Ⅰ種完樹的隔天,鷹架都還沒拆,我竟然在 陽台發現了鳥大便,才讓我相信原來生態垂直真的可能。 一般大樓通常樓上、樓下互不相識,若山Ⅰ因為透過陽台錯層的設計,樓下住戶種的樹,成為樓上住戶窗外的風景,一棵 樹串連了上下戶的感情和對話。即便不知道樓下住的是誰,但人和人透過樹產生些許連結,無形中慢慢拉近距離。
We
若山Ⅰ並在車道入口上方種植老梅林,店面上方則規劃為野島棲地、種植雜木林,還預留了一個水池,讓動物來覓食或定居。
在好的建築裡,心靈可以得到平靜,甚至更
負責「若山」系列的規劃設計
多力量,如沐浴SPA般輕鬆。
Q 在都市中要實踐綠生態這樣的議題,可以有哪些做法? A 聯合國環境研究中心提出一份報告,當代環境面臨很嚴重的都市熱島,要用建築來改善都市熱島,就要增加綠面積,當 一個城市的綠屋頂達到80%,都市熱島就會完全消失,這也就是為什麼若山Ⅰ要做垂直綠化。
What We Can Think and Learn
姚佳吟 建設事業部.規劃副理
除了綠化景觀之外,若山Ⅱ將更不同,將特別思考關於碳足跡這件事,不管是建材、設備、家具、藝術品,僅可能會從台 灣在地取材。若山Ⅱ有申請綠建築標章,從施工到完工,廢棄物處理、空氣污染各方面都會思考對環境的保護,選材到施 工也會納入低碳排的考量,希望對地球的污染,在當下的能力範圍內讓它降到最低。設計細節上也儘量讓基電在日後使用 與維護上,讓耗能盡量降低。
Build 29
陳
文字=蔡佳玲 攝影=Ayen lin 圖片提供=陳冠華、吳東峻
曾經路過花東台11線的旅人,很少不對沿線錯落的幾棟造型特殊 的房子留下印象。不算規矩的一幢屋體有長有方,未多加修飾的 水泥模板外觀、外露的石梯和一扇扇的玻璃窗,這幾棟建築的概念 雖然相同,但是詳究其中的主題其實各異,它們各自散落在東台灣 寬闊的基地上,遠遠望過去,頗有幾分遺世獨立的孤傲感。這些引 人側目的建築藏風納海,有溫暖的陽光和壯麗的翠巒當靠山,住過 的人都覺得「和自然靠得很近」,而最初給這些房子灌溉養成的推 手,正是近年來越趨低調的知名設計師陳冠華。
冠 華
融入地景的家, 讓風和陽光進來
攝影 Oliver Heinemann
30
We
我們的建築 Are
The Philosophy of Architecture
What
Living with Nature
We
What We Can Think and Learn
攝影 Oliver Heinemann
Build
石梯灣118
31
熾
熱的夏日,艷陽毫不留情舖蓋青草地, 耳邊傳來山裡迴盪的聲音,端一杯茶開
窗,或坐或躺地在窗前靜靜想望,屋外有樹 影婆娑搖曳,遠方宛若靜止的太平洋,在水平 面染上了一抹淡藍。這個清晨,屋子裡有風, 陽光從窗子裡透視折射,在地板留下光影的足 跡。旅行的意義原來不在他方,而是為了回到 沾滿生活氣味的自己家。 將時光倒轉回1993年,陳冠華的第一幢花 東建築「沙漠風情」在花蓮豐濱鄉出現,當時 引起外界不小的討論,因為沒有人可以想像, 一覺醒來,在石梯坪蔓草荒蕪的土地上,竟然 長出了一棟外型獨特、充滿神秘感的房子。因 為不著顏色,所以沙漠風情的出現雖然吸引目 光,但是細看和周遭環境卻沒有太大的違和 感,比起因為想強調自然,而使盡力氣要讓房 子隱藏在天地間的做法,陳冠華選擇反其道而 行,他認為:「好的建築應該要融入地景,而 不是將它藏匿起來。」
設計最初的功課是了解自己 從事建築設計雖然已經三十多年,陳冠華 卻笑說自己是到了承接花東住宅的案子,才有 了體現自我的機會。向大眾介紹自己之前,追 溯設計的源頭,回到學校教授身分的他,一堂 建築系大一生必上、讓五月天主唱阿信也念念 不忘的設計基礎課,就給了未來的設計師們一 場最重要的暖身操。「做設計之前,你要先了 解你自己。設計是一種創作活動,任何的設計 都是從最根源開始,要從心底深處去思考,這 樣設計出來的東西才是真正的創作。」為了 從深處把自己都不一定認識的那個「我」找 出來,他要求學生得先利用30分鐘以上的時 間、不侷限任何形式地介紹自己,接著以個人 為主角,用第三人稱的口吻寫一篇小說,然後 再實際幫這個角色佈置一個適合的空間,而最 後完成的作品,其實就是每個人真實的樣子。 藉著這個機會,學生得以用旁觀者的角色跳出 來觀照、反思,了解自己是怎麼樣的人。他感 觸很深地說:「你要一點點地剝開自己、知道 你是誰。如果不問自己的內心,從心底、根源 去發想創作,那樣的作品就不能動人。」抱持 石梯灣118 / Oliver Heinemann攝影
32
We 用鋪張的裝潢來佈置填空,卻忽略了人住在裡面是一點一
自己,尋求事物的根源,這是他每一件設計的源頭。
滴在感受生活,接觸環境、氣味、時間、聲音,任何設計
我們的建築
著這樣的信念,陳冠華從接觸設計開始就持續不斷地探索
在貼近身體之餘,更要能與心靈靠近。」
雄壯的台灣清水模,誠實就很迷人
這種被他稱做「台灣清水模」的建築很誠實,不需以 貼磁磚、上油漆等方式來修飾遮掩,是以真面目示人的建
他不喜歡台灣人把自己當外國人。他認為我們應該回
築。因為希望自己也可以是這樣的人,所以花東系列的建
到最根本的地方看自己的建築。所以,要在這片土地上蓋
築不但是個人看法的表現,更是他對自己的要求,忠於自
出台灣的房子,就得回到源頭去參考我們自己的生活方
己的創作。 二十多年來,陳冠華以每棟超過2年時間的速度在花東
有的生活模式考慮進來;再者,台灣的山海很漂亮,所以
蓋了十幾棟房子,延續一貫簡單、安靜、不做作的態度,
不忘引入自然,設計出簡單、大方、宜居的建築。他將過
他經手的每一個家,在細節處各自發展出專屬的生活氣
去所吸收到、關於建築的既定現象和見聞統統丟掉,希望
味。「生活的空間應該要可以看到遠處的山海,下雨的時
蓋出足以代表台灣、直接從土地上長出來的建築。在陳冠
候有水滴在玻璃窗前滑落,風起時能望見稻子順風低頭,
華的心目中,台灣是雄偉的,因而我們的建築也必須夠強
這些才是生活的重心。房子裡有了這些條件,其他設備和
壯,不能病態文弱,要有一種大氣。
裝潢你根本就不會在乎。」好的建築空間應該要提供給人
因為講求施工的材料也要很在地,所以他選用了過去
更好的生活方式,所以每間房子都該有一個能和自己獨處
不被接受的水泥模板為建材,這使得房子看上去像半成
的空間,要有安靜的地方可以坐下來想一件事。「很多人
品,驗收時還曾被要求拿出完工證明。「有人存疑,這樣
不在乎安靜這件事,但是其實生活是需要沉澱、好好感受
的設計是不是不夠細緻?但是我認為設計的『細』不在建
的。」於是住在裡面的人會因為一個空間開始去看到、聽
築材料的處理上。硬體上除了仍須顧慮面與面、不同材料
到生活的樣子,感覺出時間的流逝與無常,他們是窩在
結合的相對適應,更多細活的關鍵是在空間上展現,它必
「家」裡,而不是被關在一個「房子」中。能夠找出每個
須婉轉、內斂、雋永,是要可以思考、徘徊的。很多人會
家的本質,才是設計最大的重點。
What
Living with Nature
六號交響曲
Are
The Philosophy of Architecture
式。比如台灣人進門習慣脫鞋、吃飯喜歡用圓桌,先將既
We
What We Can Think and Learn
Build 33
沙漠風情
用光影與自然嬉戲
的光影,會隨著時間的流逝在窄梯上緩緩地爬上爬下;有 人在廳前對坐喝涼茶,有人坐在地板上迎風看書,房內的
34
在孫燕姿的〈完美的一天〉這首歌裡,開頭有段歌詞
住客正曬著陽光在窗前提筆作畫,就連浴室都透著光,讓
是這樣的:「我要一所大房子 有很大的落地窗戶 陽光
有心人能享受與陽光沐浴的溫暖。特地將屋內的動線設計
灑在地板上 也溫暖了我的被子……」正才訝異於這樣的
成由外到內,再從內到外,陳冠華感性地說:「進到裡頭
情景和陳冠華設計的房子好像,沒想到點開MV後,畫面
要繞著空間轉,屋內的格局就像一首樂曲一樣。」而為了
裡出現的拍攝場景,正是「沙漠風情」。
讓每個空間都能安靜不被打擾,屋裡的5個房間分別被安
大片的綠草坪上,長出了一棟有爬虎藤蔓延整座屋體
排在不同的平面上,無法明確地分出樓層。不需要冷氣與
的房子,生長於週邊的仙人掌,則恰如其分地帶出了幾分
電視機,綠色植栽與風和著光跟影在屋裡追逐,陪同屋主
沙漠的意象。自側邊的大門進來,從挑高的玻璃窗裡映入
的陶藝作品交織出一股生活家專屬的人文味。
We
則除了保有寬敞的大廳,更於角落另行規劃出一小小的暫
到花蓮,不熟識的兩個人硬是得在車上相處幾個小時,
歇處,讓人可以在此隨意地席地而坐,享受寧靜。末了也
真是折磨。不過隨著列車緩緩移動,等到太平洋在眼前
沒忘在房子中間「開個洞」,坐在這裡可以目視山海連接
出現,就覺得什麼煩惱都拋到後頭了。」陳冠華打趣地
的曖昧地帶,欣賞南北景致,遙望日月消長。若是再往天
回想著這段往事,其實現在兩人早已是深交老友。在設
頂拾階而上,沒有目的、去向不知何處的天台,更在自然
計這棟房子之前,他還特別花時間到石梯坪露營,腳踏
間留下了無限想像。
實地去了解這塊土地的樣貌,然後費了2年的工夫設計,
以一貫的台灣清水模為建材,地處山腰、面海的「六
前後共歷時4年。也是從那時候起,他染上了每年都要往
號交響曲」,靠著一片海洋就能收買人心。「我不喜歡封
花東跑好幾次的癮,一年更一定會安排一趟7天的露營,
死的玻璃窗,這樣容易把自然當作景物,落入物是物、
在這段時間裡,除了游泳,就是在特定地點待著,或是
我是我,物與我隔絕的窘境,生活的理想狀態應是物我兩
上市場買新鮮的海鮮回來料理,認真地「放空」,體驗
忘。」陳冠華在六號交響曲安上了幾扇玻璃帷幕,窗一
不一樣的生活方式。
開,風就靠近,光線隔著綠樹的葉縫闖進來,在木頭地板
開窗是為了看見生活
是先順著山勢往上走,再返折回頭望向海,屋體中間的 平台是陳冠華視為最重要的地方:「坐在這裡心會靜下
於沙漠風情不遠處的「石梯灣118」,是陳冠華在地的
來。」這個介於室內外之間的空間,空氣流通,又不用擔
第二個傑作。從山的這頭沿著小石階往上走,穿越屋內,
心日曬雨淋。屋內的每間房子雖然都在隔壁,但是入口的
再由後門的石橋走向被冠上「單面山」之名的奇石,靠海
安排卻全然不同,多了一分趣味,打破一定要走到室外才
吹風,饒富「從山來走向山,從自然來走向自然」的興
能感受自然的窠臼,他用簡單的方法去質疑房子必然的
味,讓自然環境於無形中有了起始連貫。室內的公共空間
組織。
Are
The Philosophy of Architecture
上恣意流瀉,空氣中帶著些許鹹鹹的味道。它的主體設計
我們的建築
「那時候我和業主高小姐就這樣坐著火車搖搖晃晃來
What 六號交響曲 Living with Nature
We
What We Can Think and Learn
Build 35
好的建築應該要提供給人更好的生活方式,所以每間房子都該有一個能和 自己獨處的空間,要有安靜的地方可以坐下來想一件事。 ——陳冠華
縱看陳冠華在花東一帶的建築,除了都有水泥模板外觀、大窗戶,隨 處可見陽光、綠植、空氣和微風,喜歡在建築裡找空間留白,其實另外 還有個有趣的現象──這之中有好幾棟房子的入口都不設在一樓。「我 不喜歡入口太貼近地面,那氣氛感覺有點『濕』。像高腳屋那樣把房子 架高的概念不是很好嗎?」於是當你想入住「灰黑橘黃」,得勤勞點先 爬上屋頂,再往下進到屋內。 延續台灣清水模的「陳式元素」,這樣的建築雖然有的拿來經營民 宿,有的作為私人住宅,用途即便不太一樣,但每個空間都強調讓五感 自由,人在裡面走動生活,感受生命中的喜怒哀樂,與一道光、一陣 風、一場雨共居。
36
陳冠華|現任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助 理教授、大直設計設計師,曾替蔣勳、張 曉風、詹偉雄等人設計住宅,在花蓮、台 東一帶設計了十餘棟外觀樸實卻十分搶眼 的作品,認為理想的建築是可以用生活體 會生活的空間。
SDAD1308-NEWS.indd 102
13/7/23 下午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