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度Vol。65 寂靜訊號

Page 1

VOL. 65 寂靜訊號 REPORT 重現大肚山森林是台中的榮耀 FOCUS 我,能做我自己嗎 RANDOM 引路天使的中繼站 PEOPLE 走進山裡,聽山說 TALK543 打造你我記憶中的畫格世界

大肚山天然林復育的藍圖

台中大肚山原始林的樣貌在一百多

年前就已消失,主因是過去長期的 農業開墾,加上近半個世紀的工業 區開發與荒地火燒,讓這一塊丘陵 台地目前僅殘存約30幾種原生樹 木,如構樹、苦楝、土密樹、紅仔珠、 白匏子、野桐、血桐等。在火燒干 擾及種源缺乏的狀況下,演替反覆 停滯在前期,遲遲無法恢復為老熟 林的狀態。

在台灣低海拔的森林動態樣區中,

如北部的福山、中部的蓮華池、南 部的南仁山,樹木的種類最少108

種,最多144種,故以前大肚山的 原始林中,樹木的種類也應在這樣

2 vol. 65 編輯室的話 發行日期/ 2022年09月 發行單位/ 財團法人台灣青年基金會 發行人/ 許皓甯 總編輯/ 傅彥儒 美術編輯/ 黃鈺純 編輯顧問/ 沈有忠繁運隆李宣毅李謁政 董建宏劉曜華吳聰杰莊國榮 賴靜嫻游湧志顧剛維 法律顧問/ 王志文蔡宜軒 編輯志工群/ 謝艾樺阿 光邱雅莘曹恩屏 林佳儀羅宇揚汪新洋黃鈺純 陳冠華葉庭卉張欣喬江孟庭 陳琬濬Alwaysvicky 印刷/ 聯誠色彩文化實業有限公司 ADD/ 台中市西區華美西街一段137號2F TEL/ (04)2314-8350 FAX/ (04)2312-2323 E-MAIL / taiwanyouthfoundation@gmail.com 創刊日期/ 2012年8月 Copyright©2012 Taiwan Youth Foundation 好溫度。台灣青年基金會 很久以前生物學家就發現,大多數植 物雖然不會動,也無法透過聲音溝通, 但彼此之間還是可以傳遞訊息。如果 有一部分的植物遭受啃食或攻擊,就 會透過電子從植株內部通知其他部 位,或是透過化合物飄散在空氣中, 警告附近的同類,共同形成抵禦集團, 若是無法抵禦,也會把能量集中到相 對安全的部位來減少損傷。 看似無聲,卻能在無形間傳遞訊號, 這是植物的獨家絕活,當我們不斷地 談如何與萬物友善共處的時候,能否 覺察植物在無聲無息之間,遞給我們 的訊號呢?其實人也一樣,有些訊號 隱而未發,也許是呢喃的低語,抑或 是奮力的求救。若你接到訊號了,你 會忽視嗎?
的區間,但現在殘存物種的生態多 樣性與應有的水準有很大的差距。 如何找回大肚山的森林?便成了台 灣山林復育協會成立的動機。 2017年我們承接台中市政府建設局 的委託案進行大肚山天然植群推估 的研究。在研究過程中,查詢台大、 林試所、中研院、科博館、特生中 心的植物標本館,搜尋相關文獻, 再配合現地野調,篩選出在大肚山 採集、紀錄的物種,以此證據確定 在大肚山的樹種至少有80種。 接著進一步分析鄰近大肚山的淺山 森林,如北邊的火炎山、東邊的大 坑、南邊的八卦山,這三個地區的 地質與大肚山同屬頭嵙山礫石層, 氣候也相似,過去原始林的樹種組 成也應相近。 透過進階篩選,發現這三個地區存 在「共同出現」的樹種,代表他們 的傳播拓殖可以跨越大安溪、大甲 溪、大肚溪的地理障礙,故在中間 的大肚山理應也會出現。 共同出現的樹種有32種,加上確定 出現在大肚山的80種,合計112種, 便符合台灣低海拔森林生物多樣性 重現大肚山森林 是台中的榮耀 文 蔡智豪(台灣山林復育協會執行長) 圖 台灣山林復育協會提供 期望未來,大肚山得以重現百年前的 天然林,成為台中人共同的榮耀。 在孩子在生命歷程中親眼見證大 肚山森林的恢復,產生共同的榮 耀感

108至144種的水準,也底定了大 肚山天然林復育的藍圖。

換言之,此後大肚山種樹就須以這 112種為主,如香楠、小梗木薑子、 五掌楠、稜果榕、白肉榕、幹花榕、 石柃舅、狗花椒、降真香、刺葉桂 櫻、厚殼樹、江某、墨點櫻桃、狗 骨仔、九節木等,才有機會恢復天 然林的樣貌與生物多樣性。

台灣須停止反生態的種樹

目前除了台中之外,其他縣市皆尚 未進行潛在森林的研究,也沒有培 育符合在地生物多樣性的樹苗。

這是因為民選首長一屆任期只有四 年,大部分的眼光也只有四年,短 視的狀況下,每年的造林植樹都用 速成的方式來完成,直接採用少數 幾種原生樹苗,以鋪天蓋地的聲勢, 大量種植。不知情的民眾會以為這 樣「大量種樹」才是有在做事的政 府,但事實上這卻是反生態,對生 態完全沒有幫助。

為什麼只種少數幾種原生樹種對生 態有負面影響?

因為森林的生物多樣性有「物種 數」、「物種組成」、「地景生態 功能」三個層次,每個都難以偏廢。

以家具來比喻,「物種數」就像不 同類型的家具,如電視、沙發、衣櫥; 「物種組成」就像特定空間有其適 合的家具組成,如客廳應有電視、 沙發…,而寢室會有床、衣櫥…; 第三個層次的「地景生態功能」, 就像是客廳的家具與空間組合起來 有聚會的功能,而房間則有休息的 功能。

大量種植少數的原生種,就像是買 了100組一樣的家具(如沙發)塞到 房子所有的空間中,結果會喪失這 三個層次的多樣性,也造成所有空 間的功能全部損失掉,如果沒有人 會在住家這樣做,那麼森林復育也 不能這樣做。

但台灣各地卻是長期以反生態的方 式在種樹,就像大肚山過去種植相 思樹、苦楝、白雞油,每年不斷大 量種植,幾十年過去森林非但沒有 回來,反而造成殘存的樹種快速消

失甚至接近瀕危,生物多樣性也不

斷損失,故應立刻停止反生態的種 樹,改用符合生態的方式來種樹。

木的生產及復育工作的推動。目前 在大肚山森林復育中心已成功培育

了97種大肚山潛在森林的樹苗,約

二萬多株,苗木全數無償提供公益 使用。

很多人會問:「這不是政府應該要

做的事嗎,為什麼要透過民間募資 來做?」

這是因為天然林復育是橫跨三個世 代的工作,至少要五十年以上,一 般的政治人物無法做出這麼長遠的 決策,加上政黨輪替及預算排擠的 影響,復育計畫隨時可能中斷而功 虧一簣,復育工作須以民間為主體, 才有機會成功。

如果我們都認為大肚山的森林被破 壞的很嚴重,不當種樹又會造成森

3 封面故事
§ 為什麼天然林復育要由民間募 資,以民間為主體來推動? 完成大肚山潛在森林的研究後,我 們開始以民間募資的方式,進行苗
林的二度傷害,如果現在我們已有 足夠的知識與能力,就不能只期待 別人去做,而是每個人都試著付出 行動,透過「認知、責任、行動」, 大肚山天然林復育必將成為公民運 動。 期望未來,大肚山得以重現百年前 的天然林,成為台中人共同的榮耀。 天然林復育需橫跨三個世代,才 能看到成果早期大肚山的樹種至少應有112種

根據國際導盲犬聯盟統計,導盲犬

與視障者的理想比例為1:100,若

按聯盟的標準,全台約有6萬名視 障者,至少應有600隻導盲犬才符

合國際理想標準,然而台灣目前卻

僅有40多隻導盲犬,數量嚴重不 足。

許多人不知道的是,培訓一隻導盲

犬需花上2到3年的時間,且每個

階段都有不同的專業訓練,幼犬時

期牠們會待在導盲犬培育室裡和其

他幼犬一起學習基礎訓練;八週後

則會進到寄養家庭中進行社會化練

習;一直到一歲左右再回到導盲犬

學校進行專業訓練課程。訓練合格

的導盲犬還須與視障者進行配對,

透過指導員安排1到3個月的共同

訓練,結訓後才能成為合格的導盲

犬,開始替視障者服務。這段訓練

歷程中,寄養家庭就是幼犬與人類

接觸的第一座橋梁,在他們愛的滋 養與責任的教養之下,才能培養出 能穩定陪伴視障朋友的導盲犬。

上路前,讓我先帶你認識這個世界

怡佩一家擔任導盲犬的寄養家庭超

過5年,現在照顧的Parker是第5 隻導盲幼犬了。會開啟這段緣份,

最早是因為怡佩拜訪了同為寄養家

庭的朋友,在朋友的介紹下得知了

短期寄養家庭的生活模式和資訊,

這讓原本就喜歡狗狗的怡佩一家人

決定開一場家庭會議,討論彼此對

於寄養家庭的想法。幸運的是,他

們一致認為全家能一起做志工是很

4
有意義的事情,除了孩子很喜歡跟 狗狗互動外,身為全職媽媽的怡佩 白天也有充分的時間能照顧幼犬。 於是一家人滿懷期待地向協會提出 申請,也順利通過試帶期,開啟了 導盲犬寄養家庭的生活。 和其他新手寄養家庭一樣,怡佩也 曾擔心自己沒有養狗經驗不能勝任 這個任務,還好過程中協會都提供 了適當的指導和支援,他們才慢慢 上手。剛開始教養時也發生過狗狗 太過興奮而不小心弄傷家人的狀況, 隨著經驗累積,他們也發現其實幼 犬很聰明,只要給予適當的獎勵, 都能在約定的規範下做出適當的行 為,一家人在了解狗狗的特性後, 也更清楚如何與狗狗維持良好的互 動。 飼養幼犬最令人頭痛的,莫過於狗 狗隨意大小便、任意吠叫、偷吃東 西這些問題,同為活潑好動的汪星 人,導盲幼犬當然也保有這種搖滾 性格。寄養家庭要做的基本訓練, 就是透過適當的獎勵和訓育制度養 成幼犬良好的生活習慣。等到幼犬 行為比較穩定,就可以準備下一步 的「場外路考」訓練,把幼犬帶出 門蹓躂蹓躂了。散步、逛街、坐摩 引路天使的 中繼站 「我們總是被狗狗的正能量感染,牠們不會計畫生活,當然也不會替未來擔憂, 一切憑藉著自然過生活,而且狗狗全心全意地將自己託付給我們,我們也能感受 到這份深厚的信任感。」 文 陳琬濬 圖 葉庭卉 Parker是怡佩家第五隻導盲幼犬 專訪導盲犬寄養家庭

托車、搭公車,這些帶幼犬熟悉人 類生活環境的活動,可以讓幼犬逐 漸熟悉環境中的各種聲響、氣味和 環境設施,這也就是幼犬社會化的 重要過程。為了滿足這個任務,怡 佩一家出遊時總會帶著幼犬一起出 門,公園、商場、或者博物館,任 何空間都有機會看到他們牽著幼犬 同遊,怡佩甚至會刻意帶牠們去自 己平常不會去的地方,好讓幼犬認 識地形多樣化的考驗。透過這些訓

練,當牠們未來陪伴視障者時,才

能在面對各種情況時保持穩定的狀 態。

幼犬自帶的正能量教會我許多事

怡佩發現,擔任寄養家庭後一家人 有了更多共同的話題和興趣,一起

當志工成為他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 樂趣,雖然需要付出許多心力教養 照料,但對他們來說,喜歡幼犬陪

伴的心情和想要盡一份心力的責任 已遠大於付出的辛勞,使他們都樂 於承擔這份責任。

作為寄養家庭,怡佩將自己的角色

定位成一個暫時的「保母」,因為 當幼犬送回協會時也代表著彼此的 關係告一段落。「只要一開始就調 適好自己的心情,在離別時自然就 能沖淡許多不捨的情緒。」即使只 是暫時的過客,他們還是把每一隻

5
導盲犬都當作心頭肉,家中掛滿和 導盲犬的合照,至今仍然記得每一 隻狗狗的名字和特質。怡佩提到這5 年來她從每一隻導盲犬的身上得到 最大的體悟就是「活在當下」。她說: 「我們總是被狗狗的正能量感染, 牠們不會計畫生活,當然也不會替 未來擔憂,一切憑藉著自然過生活, 而且狗狗全心全意地將自己託付給 我們,我們也能感受到這份深厚的 信任感。」這些感觸也讓她越來越 喜歡自己保母這個角色。 若想要培養出更多導盲犬,就需要 更多人一起投入來擔任寄養家庭的 角色。寄養家庭的責任雖大,但怡 佩一家人卻是樂趣無窮,還會想陪 伴更多導盲幼犬長大,也希望能讓 更多人認識導盲犬寄養家庭,就如 他們當初透過友人得知寄養家庭的 資訊一樣,藉由自身的影響培育出 更多導盲犬,幫助更多的視障朋友 找到自己專屬的引路天使。 怡佩和導盲幼犬Parker 牆上掛滿全家人與導盲犬的合照

今年4月,臺中市某國中資優班黃

姓導師遭投訴於20年前長期性侵女 學生,受害女學生今年主動向臺中 市教育局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舉發, 然而臺中市政府只要求黃老師請假 迴避,並未做出進一步的管束命令 和調查行動。這名被指控的黃老師 5、6月仍如常出席學校活動,甚至

在調查期間以學校電話數度騷擾威

脅受害女學生與家人、證人,還強

調自己已經問過律師「本案已超過

20年刑事追訴期了」。發生了這樣

嚴重的事情,臺中市教育局只是「去 電警告」要求黃老師不得再接觸或 騷擾當事人,但這樣的措施完全沒 有效果,相關人還是繼續被黃老師 騷擾。

因為尋求官方管道無效,受害女學 生在今年8月初轉而尋求人本教育

基金會的協助,在人本的陪同下召

開記者會公開披露這樁性侵案,隨 即獲得許多熱心民眾提供資訊,目

前已有前後橫跨十年的學姊及學妹,

同意對黃老師提出性別事件調查申

請。然而,臺中市政府卻拒絕併案

調查,也無意擴大調查找出更多受 害人,這樣的怠惰將可能讓真相被

掩蓋,讓受害學生們得不到公道! 甚至在新案出現後,市府不將新案

反而把新案交給案發國中受理,將

責任甩給基層國中承擔。

隨著議題受到矚目,8月底人本基

6
交給臺中市性平委員會併案調查,
金會號召社會大眾及數十個公民團 體聚集臺中市府,表達訴求,要求 政府重視此案,提出「立即停聘黃 姓狼師,避免他回校教書的可能性, 避免其他人受害」、「立即擴大調 查,是否還有其他受害人」、「立 即併案調查,以完整掌握黃老師的 慣用手法及脈絡」等訴求。抗議當 天,民眾高喊「要求盧秀燕市長、 媽媽市長出來面對!」的口號,卻 仍然不見市府人員出席與民眾對話, 民眾一度氣憤難耐,試圖要進入市 府,卻遭到警方攔下。 塵埃未定!全案仍需繼續調查 儘管日前臺中市政府對外公告性平 會審議決議,黃老師被終身解聘且 無退休金,並且已就他擔任過導師 的六屆班級學生發普查信、擴大調 查,但其實在受害者出面指控後, 陸續有其他倖存者向基金會聯繫, 而他們並非都是資優班學生。除此 之外,黃老師還擔任過兩所國中的 校長、經營過補習班,這些場所都 應該列入擴大調查的範圍內。這些 連署修法,嚴懲狼師 文、圖 人本教育基金會中部辦公室 我們懇切地邀請讀者們一起響應連署,為這個案件,為更多的性 侵倖存者,守護他們曾經創傷的靈魂,幫助他們長出新生的翅膀。讓性侵案倖存者得以伸張正義!

潛在的倖存者,可能沒有察覺被侵 害,或縱使感覺不對勁,也沒有可 以信任的環境可以訴說、尋求正義。

就算黃老師已因舉報的個案遭終身 解聘,但其他的倖存者們還是該有 機會在正式程序中講述、追究這些 傷害;尤其是還在學齡階段的孩子, 可能會需要諮商和輔導的介入和支 持。而這些,都需要臺中市政府積 極的聯繫所有被黃老師接觸過的學 生,才有機會傳達給他們。

推動修法改善法規,才能保護更多

倖存者

從這個事件我們也發現,現行的法 規並不能給予這些受害者充分的保 障,人本因此推出四大訴求,呼籲

立法院及教育部能進行修法:

1.立法院應修正《刑法》將「未成

年性侵被害人」追訴期自成年起算。

目前追訴期只有20年,許多學童在

年幼受害,無法訴說、也無從行使 權利,等到年長後有能力面對創傷 後,出面提告時,已逾提告期限,

放任狼師逍遙法外。

2.立法院應修正《刑法》將「權勢 性交罪」加重其刑責。

目前利用權勢為性交的「權勢性交 罪」刑度較輕,「權勢性侵」比一 般性侵更可惡,讓受害人失去了對 人的信任,其罪刑不應比一般性侵 罪輕,必須加重其刑!

3.立法院應修正《公立學校教職員 退休資遣撫卹條例》,不讓退休後 才被申訴性侵害學生的教師,在解 聘後得以繼續領退休金。

社會溫度
4.教育部應在《校園性侵害性騷擾 或性霸凌防治準則》訂定師對生性 平案件一律全面擴大調查,對象要 包括轉學生與畢業生。 隨著事件推演,這個事件逐漸被主 流媒體遺忘,但尋求真相的腳步不 能停止下來,因此需要更多人加入 連署,讓臺中市政府「真正」擴大 調查,並且要將多個黃老師為行為 人的案件併案審查,而非單一的檢 視個案。我們懇切地邀請讀者們一 起響應連署,為這個案件,為更多 的性侵倖存者,守護他們曾經創傷 的靈魂,幫助他們長出新生的翅膀。

很多時候,我常覺得自己和世界格

格不入。就像,一卷沒有被以正確

步驟放進底片相機的膠卷,人們愉

悅地構思著該如何妥善分配三十次

快門的機會,卻在上片桿無法滾動

的瞬間,感覺到了落空。

回憶起還坐在課桌椅上被鐘聲支配

生活的國小,每當下課鈴聲響起,

女孩們便會圍繞在一起,談論著剛

剛上課分神透過窗外看見的某個男

孩,討論聲也因為激動的緣故而逐

漸淹沒整間教室。面對這樣的場景,

我只是作為在人群裡充當人數的那

個,說不出認同的話語,只在一旁

附和著微笑。到了國中,我聽著周

圍朋友們述說著對婚姻的憧憬,說

著住在自己理想裡的白馬王子、說

著未來想生幾個孩子,每當話題轉

向我,我總是以不想結婚為由含糊

帶過,事實上,潛意識裡的我確實

並非真的稱羨她們所刻劃出來的藍

圖,「應該是真的不嚮往婚姻吧?」

我在心裡問著自己。直到十七歲那

年我在排球場遇見了她,不知道為

什麼心裡好像存在一股推力,總想 靠近她、了解她,哪怕只是一個回

眸、一則訊息,只要與她有關,嘴

角便會不自覺失守上揚。她的教室

在對面的走廊,為了成全自己心裡

想見她一眼的渴望,我會在下課鐘

聲響前的一分鐘開始默數並做好預

備衝刺的姿勢,五分鐘的下課,我

一秒也不想浪費。得知她喜歡巧克

8
力牛奶,我便會趁大家還深陷在營 養午餐的魅力時,跑去合作社買一 杯送到她手中。那是我第一次感受 到心跳因為某個人而波瀾、第一次 因為某個人的一言一行而產生共鳴, 也才讀懂,原來我並不是真的不渴 望兩個人的未來,只是我想像的跟 別人有所差異,但在那個當下,我 還不能坦誠面對自己的不同,而在 心裡說服自己千百遍:「我只是特 別喜歡跟這個人相處而已。」但其 實在每一次的交集與每一句的對白 裡,心跳都早已出賣了自己。 後來身邊的朋友也逐漸察覺我對她 的特別,那時的我想,只要不戳破、 只要否認,我還是可以像現在一樣 對她好。直到那天,我從和她的共 同朋友口中得知,她覺得我的行為 讓她感受到壓力、她不解我為什麼 要展現好像很喜歡她的模樣、她覺 得很奇怪。回到家,我把自己反鎖 在房間、蜷縮在角落,找不到精準 的詞彙去描述當時的五味雜陳,只 知道最顯著的情緒是氣憤,氣自己 為什麼跟別人不一樣。從那天起, 我 能做我自己嗎 腦海中翻滾著過去的記憶,頓時意識 到,生活裡有些事想做但無能為力、有 的人想愛但觸手不及,已經有太多遺憾 跟失落了,至少在這個能自我掌控的部 分,我想照著我的步調緩緩前進。 文、圖Y

我更加害怕正視真實的感受以及自

己,深信著不會有人願意接受迥異 的自己,所以我開始將自己包裝成

很喜歡男生的模樣,我會刻意帶著

亢奮的口吻談論哪個男生的外貌或

是言行,甚至去跟那些清楚知道不

可能會有結果的男生告白,因為只 有這麼做才能打消別人認為我有可

能喜歡女生的念頭,也才能讓我認

為自己終於得以和別人一樣。

就這樣用玩笑包裝恐懼作為日常, 不知道是習慣了還是什麼,這樣的 模式竟讓我感覺到一絲安全感,所 以我在心中不斷地告誡自己:「這 樣就好、這樣就是最好的了。」即 使在很多個片刻,總覺得心裡空了

一塊沒有被填滿。

又是正值梅雨季的季節,我走在每 天必經的十字路口,重複演繹著相

同的生活,無意間瞥見不遠處的藍

天,那是剛終止的一場大雨傾盆, 空氣裡還殘留著雨水的濕氣與氣息,

我凝視著眼前的場景放空好幾個秒

鐘,劃破蒼穹的彩虹渲染了整個天 空。腦海中翻滾著過去的記憶,頓 時意識到,生活裡有些事想做但無 能為力、有的人想愛但觸手不及,

已經有太多遺憾跟失落了,至少在 這個能自我掌控的部分,我想照著 我的步調緩緩前進。

那道彩虹給了我義無反顧的勇氣。

接下來的日子,我試著坦承自己,

最初還是會感到無措,總會用不確

9
定的字眼去包裝這份心情,像是: 或許、可能、應該 ⋯ 等,沒有用肯 定的詞彙去訴說,好像就不用為此 負責。然而,隨著一次次的承認, 我的心漸漸不再拉扯,也終於感覺 到釋然。 這個坦承自己這個過程,我想,我 是喜歡的,即使它預支了我好多好 多的勇敢,然而有個部分卻是我始 終沒有勇氣去面對的–家人。依稀 記得那天,媽媽突然對我說:「我 覺得現在的妳離我好遠。」使我感 到茫然。媽媽是我最親密的人,而 我卻只能隱瞞,因此在那一刻,我 做出了對她坦白的抉擇,但赤裸的 獨白卻換來空氣裡的一陣寂靜,沒 有下文,只有得到媽媽硬生生把話 題移轉成稀疏平常的問候:「晚餐 想吃什麼?」,儘管一切看似一如 往常,但其實彼此都清楚,彼此在 無形中產生了一種距離感,不知道 會不會隨時間趨緩? 我想這將會是個永遠無解的問題。 編按:在這個標榜著「婚姻平權」的世代, 我們總以為平權已成為我們的日常,但其實 還是有許多像Y這樣的青年朋友存在我們周 遭,擔憂著真實的自己被這個社會發現,於 是為自己漆上一層又一層的隱藏。
10 暑假時收到一張朋友寄來的明信片, 那是一張水彩手繪的明信片,畫中 有一個人拄著登山杖從無際的山坡 上走下來,讓人有一種從遠方走來, 即將回家的感覺。看著明信片,我 想起在國外求學時也常跟著朋友負 重登山,那時即便下著雨,還是翻 過一座座高山,在雨中默默地越爬 越高,即便全身溼透、手腳痠痛, 心裡吶喊著無數次放棄,但當我們 登上山頂,看著走來的山路,才發 現原來山這麼高,而自己原是如此 渺小。 走進山裡, 聽山說 文 Alwaysvicky 圖 陳華蕙 提供 一談起台灣的山,她的眼神就透發著流轉 的光彩,對山的喜愛真實地表露無遺。 華蕙從歷年的作品中挑選十張做 成明信片套組

明信片的底下有標寫著「丹大六順

山」和作者「陳華蕙」的名字,在

好奇心驅使之下,我試著透過網路

和朋友尋找作者,原來這組明信片

不只一張,而是作者在山中行走多

年的諸多水彩作品中,挑出十件做

成明信片。後來順利連絡上作者, 我問她能不能出來聊聊她的作品,

她回覆說:「我隔天要帶孩子要上

奇萊,等我回來再約好嗎?」我心 想著:「奇萊山可不是說上就上的 啊!帶著孩子上山就像要去超市買

東西一樣尋常,怎麼有這麼與眾不 同的媽媽......」後來我與華蕙見面聊 了一上午,我就明白了。 華蕙曾經擔任空服員,一直都很喜 歡登山,因為工作看過了許多美景, 體驗了不同的生活樣貌,但內心始 終明白匆匆忙忙、南來北往到處飛 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才決定卸下 空服員的身份,尋找與自己靈魂契 合的地方。因為喜歡義大利,對義 大利人種植香草植物並佐入菜餚中 備感興趣,她發現在南投清境農場 的氣溫最適合種植香草植物,自己 也很喜歡在山上的生活,結束空服 員工作之後,就先在清境農場找了

一份旅館的職務,一邊種植香草植 物,在山中過著與山風鳥鳴相伴的 日子。一談起台灣的山,她的眼神 就透發著流轉的光彩,對山的喜愛

真實地表露無遺。

孩子出生後,每逢寒暑假,她就帶 著孩子搬到新北市的金山,那是座 被山包圍的小鎮,生態樣貌極為豐

富。她背著半歲的兒子,帶上三歲 的女兒,開始探索台灣的古道,讓 孩子在大自然的陪伴下成長。在路 途中會告訴孩子每條古道、每座高 山的歷史故事,即使孩子當下並沒 有聽進去,但是這都在成長的過程 中種下一顆小種子。 當然,不是每個孩子天生都喜歡與 山林相處,有時孩子也會拗著脾氣 坐在半路不想走,她為了讓孩子享 受爬山的樂趣,設計了許多遊戲增 添路上的娛樂,她陪孩子一起撿拾 路上的樹枝,串上不同顏色的落葉 來代表不同食材,抵達終點時讓孩 子介紹自己手上的「串燒」多麼豐 盛。有時候孩子走累了,即使華蕙 邀請他們停下來休息,孩子還是會 堅持繼續前行,她知道孩子在練習 與自己的身體對話,也在鍛鍊自己 的體力與意志力。現在孩子已經長 大,不再排斥走入山林,反而邀請 朋友一起體會山林的美好,對華蕙 而言,這是再欣慰不過的事情。

華蕙的經驗也讓我想起父親。我不 是山女孩,從小我就不喜歡爬山, 爬山總是在父親強烈要求下,半推 半就走完的。愛山的父親總邊走邊

說台灣的山很美,要多看看沿路的 風景,感受被山、被風擁抱的感覺,

而我總是在他身後扳著一張臉,不 耐煩地催促趕快下山了。不知道什

麼時候改變心境,現在我會定期替 自己安排登山旅行,那個過程就像 是成長路上的每項決定,登高的路 其實並不輕鬆,下山的路也不保證

不會滑倒,而結伴同行會有更多幫 助自己的人。就這樣我開始認識其 他山女孩,我們一起去走進山裡, 去聽更多有關山的故事。

因為疫情,讓大家有更多機會親近 台灣山林,體會山中之美,這也讓 從小就喜歡繪畫的華蕙再次提起畫 筆記錄下孩子從小在山裡長大的身

11 台中人物
影做成明信片,我問她在這個數位 化的時代,為什麼還想要印成明信 片,華蕙說:「我想讓每個人的心 情能用筆紀錄下來,因為手寫的文 字會帶著情感和溫度,以明信片的 方式寄給心裡想念的朋友。」 每個人的童年都有一些陪伴的在側 的角色,對華蕙而言,她的決定是 帶著孩子親近大自然,把高山、古 道、溪流作為孩子孩子成長歷程中 的陪伴角色,讓孩子擁有一顆開闊 的心,其餘的就讓孩子在每一趟旅 程中學習與自己對話,找到答案, 原來這就是她想要送給孩子成長的 禮物。

踏入特展室,可見青色牆上有位少

女含笑望繽紛多姿的漫畫畫格,畫

格中的小黑狗、黑虎、假面、說英 文的男孩等角色活靈活現,下方格

中有傳統的少女雜誌,亦有先進的 電子閱讀……

「記憶中的畫格世界:漫畫在臺灣 特展」由國家漫畫博物館籌備小隊

所策劃,透過文物與影像呈現台灣

漫畫百年來的演變縮影,期許喚起

不同世代對漫畫的記憶與共鳴。

主視覺的每一格畫格正好對應特展

的五大單元主題,分別為「百年前

開始看漫畫」、「在租書攤遇見武

林高手」、「從漫畫看世界」、「我

們一起看的漫畫雜誌」與「漫遊數

位宇宙」,讓參觀民眾循序漸進了

解台灣漫畫史的脈絡。

與常民密切相關的漫畫史

12
2020年文化部委託國立臺灣歷史博 物館中辦理「國家漫畫博物館籌備 工作計畫」,成立國家漫畫博物館 籌備小隊,進行漫畫博物館研究、 典藏、展示及教育推廣等籌備工作。 身為籌備小隊專員、也是主要策展 人的王佩廸說:「臺史博強調常民 的歷史,會著重在食衣住行育樂、 日常的一般大眾文化,而漫畫的內 容往往反映出當時社會的事件與思 想風氣、承載了人民的想望與需求, 是了解本土常民歷史的重要線索。」 漫畫主要以連環圖像表現,許多漫 畫平易得連不識字的人也能看懂, 造就其親近性與傳播性。不過,承 載著常民記憶的漫畫史料也正面臨 著危機。王佩廸說:「其實漫畫史 料消逝的速度很快,雖然大家對漫 畫有很多記憶,但漫畫被視為娛樂, 像是搬家或大掃除時很可能就是第 一個被淘汰。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 趕快保存這些快要消失的漫畫史料, 去呈現過去台灣人看的漫畫。」 展覽幕後的大學問 策展團隊是根據什麼標準挑選每個 時代的代表作呢?以「百年前開始 看漫畫」單元舉例,日本漫畫《野 良黑》(のらくろ)誕生於1931年, 「記憶中的畫格世界:漫畫在臺灣特展」由國家漫畫博物館籌備小隊所 策劃,透過文物與影像呈現台灣漫畫百年來的演變縮影,期許喚起不同 世代對漫畫的記憶與共鳴。 打造你我記憶中 的畫格世界 台灣漫畫史特展與其幕後 文、圖 張欣喬

講述野狗「黑吉」從軍,從二等兵

開始的軍旅生涯,透過雜誌《少年

俱樂部》引入台灣後大受歡迎,具

有高知名度與代表性,在1935年

「始政四十周年紀念臺灣博覽會」

場地鳥瞰圖上能窺見主角黑吉的立

牌身影,到了戰後,甚至還有台灣

出版社請台灣漫畫家以黑吉為主角,

自行出版《黑狗兵》與續集。

「在租書攤遇見武林高手」單元中,

《諸葛四郎》系列是四、五年級生 的共同回憶,除了展出葉宏甲老師 的原作,也放映《諸葛四郎》臺語 電影片段及今年初上映的3D動畫預 告片,不只讓老粉絲能回味童年, 更讓新世代的孩子得以認識經典的 台灣原創IP。

籌備小隊曾進行漫畫產業從業人員 的口述史影像拍攝計畫,特展中介 紹對台灣漫畫影響重大的「漫畫審

查制度」(1966年至1987年實施

《編印連環圖畫輔導辦法》之俗稱)

時,即以三個螢幕展出口述史影片

的節錄,讓前輩漫畫家劉興欽、李

勉之與東立出版社創辦人范萬楠現

身說法,分享他們當年經歷審查制

的挫折與變通之道,並搭配看板設

計,讓觀眾同時擁有觀看影片與閱

讀漫畫的雙重體驗。

策展甘苦談

同為籌備小隊成員的余釧榕透露,

此次特展幕後有兩大難關,其一是

尋找展品,其二是釐清授權。

想展示館藏缺乏的物件時,須設法 向其他館院或民間收藏者借展,例 如1990年代創刊的《龍少年》及《星 少女》,是在新版著作權法實施後

由東立出版社所創辦、連載陣容全 為台灣漫畫家的少年及少女漫畫雜 誌。這兩本雜誌經歷停刊、復刊及 電子化,團隊透過到處打聽與詢問, 才輾轉取得1990年代出版的版本。

而早期台灣版權意識低落,在新版 著作權法尚未落實的1960年代至 90年代,許多業者未經授權便將外 國漫畫翻譯印刷、盜版販售,如今 策展團隊在處理版權事宜時需要費 上不少功夫,館藏中有一些難以確 認版權歸屬的古早漫畫,因而無法

展出。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漫畫閱讀的方 式也跳脫紙本,來到了電子書的時

代。

「展示手邊有的實體書是可以的, 但以數位形式呈現就牽涉到再製行 為,需要仔細確認規範。」余釧榕 舉例,展場中的少女漫畫雜誌《夢

塗鴉牆迴響熱絡,展期還未結束, 已累積多疊紙卡,團隊將紙卡取下 保存,因漫畫而與觀眾產生的間接 互動成為他們難忘的回憶。

談到對於未來漫畫策展的期許,余 釧榕說:「展覽的深度是非常重要 的,目前的特展著重在一次呈現台 灣百年的漫畫縮影,涵蓋範圍廣泛, 內容勢必要有所取捨,如果有機會

13
夢》電子版便是由台灣尖端出版社 協助聯繫日本集英社,好在集英社 支持展覽理念,讓團隊順利取得授 權。 漫畫記憶未完待續 展覽結尾設有塗鴉紀念牆,提供紙 筆讓觀眾動手畫下自己喜愛的漫畫 角色。紙卡中除了孩子們的塗鴉, 也意外「釣」出許多畫技高超的民 間大神,王佩廸笑道:「我本來覺 得有人肯寫字留言就很好了,沒想 到大家畫了很多圖,真的很驚喜!」
也想聚焦在某種類型或某位作者的 作品上,做更詳盡的策展。」 「記憶中的畫格世界:漫畫在臺灣 特展」展期至十月十日為止,喜愛 漫畫的民眾可把握時間至台史博參 觀特展,穿梭在多采多姿的畫格間, 尋找記憶中的歡笑與感動。 編按: 國家漫畫博物館籌備工作計畫從2017年開始,原址訂於台中的中台灣電影中心,後多次協商改在台中帝國製糖廠 及台鐵新民街倉庫群,如今因選址產權歸屬與執行期程超出原計畫等問題而遭行政院全案退回重擬,讓台中市民 深感惋惜,希望大家持續關注漫博館的未來。 互動式設計讓觀眾比對審查制度下 的漫畫創作限制 早年出版社自行翻譯出版的 日本漫畫

Cafe、ALLO Friend、美誼游泳池、好事空間、 MOJO二店、art Anew、目覺咖啡三店、自己的房間、5春、元生咖啡、光和作用分享空間、台中女中、Change X Beer啤酒專門店、好民文化行動、自 由人藝術公寓 、樹兒早午餐 / 北區 / 台中放送局(@STUDIO文創)、頭靠咖啡、不老夢想125號、曉明女中 圖書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台中基地、 樹池書坡、臺中女兒館、仰望書房 / 北屯區 / 暖暖童趣、川堂書店、颶風極限藝術舞蹈工廠、Light cafe、維多利亞大樓 / 西屯區 / 目覺咖啡二店、窩 柢咖啡、Rice Caff'e 米咖啡、卡勒芙手感咖啡、默契咖啡、艾波學院、西苑高中圖書館、山佳伊咖啡館、繆特咖啡、iPaper 我的筆記本、群島國際藝術 園區 / 南屯區 / Mapper cafe脈博咖啡、木桶豆花、edia cafe、茉莉二手書店、臺中市立圖書館南屯分館、實心裡生活什物店、無為草堂、嶺東科技大學、

心的空間、目覺咖啡公益店

14 好丘-信義店、Cafe Philo 慕哲咖啡、世新大學資訊傳播學系、汗得學社 HAND、欒樹下書房、宜蘭縣人文國民中小學、唐山書店、BEGIN AGAIN 起點 Cafe、菓實書屋、伊聖詩私房書櫃、水牛書店台北、香草山上、恬野書、河邊生活、微貳獨冊、左轉有書 X 慕哲咖啡、青鳥書店、紀州庵文學森林、品法國、 阿不豆茶舖、心波力簡單書店、Bookstore 1920s、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戲台書店、戲台咖、松園小屋、和平街屋、財團法人人智學教育基金會、 輔仁大學新聞學系、請進門來-書友坊、浮光書店、窩窩、台灣e店、大雅書局、樓腳、王大閎書軒DH Café、無論如河、之間;、台灣體育運動大學 性平會 中區 / 台灣本土文化書局、中央書局、島嶼艸頭、小夏天 / 南區 / 一本書店、進安商號、星客匯共享空間 / 西區 / 國立台灣美術館、 YinTaiwan、 勤美術館、勤美誠品綠園道、煙燻、梓書房、魚麗人文主題書店、承億文旅台中鳥日子、1987Kitchen、DM
花露水
/ 太平區 / 雲平精品旅館、施雜貨創意手作坊 / 大里區 / 賴在咖啡、台中市青少年福利服務中心、維摩舍 / 霧峰 區 / 魯西歐 LUCEO CAFE、朝陽科技大學 傳播藝術系系辦、許愿、臺中好過日協會 / 豐原區 / amazing63、風起人文 / 東勢區 / 何朝宗建築師事務所 咖啡、喬巴咖啡CHOPPER CAFE、雨林咖啡、來聊東勢、大茅埔調查團 / 沙鹿區 / 出軌咖、弘光摩爾校園書店、靜宜大學課外活動指導組、弘光科技大學、 榮珈琲 / 龍井區 / 浮現藝文展演空間、午後書房 / 梧棲區 / 葛來美樂器、海口腔文化協會 / 清水區 / 清水散步、坂街 / 后里區 / 耕水食堂 島呼冊店、檜意森活村、林聰明沙鍋魚頭、虎尾厝沙龍、雲林科技大學、什物、麥仔簝獨立書店、吾說文化- EdiLab 編採實驗室、台南 夢仔哺 _Dream Corner、林檎二手書室、博多屋電影圖書館、新營文化中心、洪雅書房、梔子花開、米地書店、勇氣書房、仁偉書局、曬書店、唐恩Down House、時 之河書屋、賣飲料 春一枝鹿野 76 誠信商店、時光二手書屋、璞石咖啡館、時光 1939、o'rip 生活旅人工作室、舊 書鋪子、鹿野書苑、雨樵懶人書店、洄游青旅、齊亞風情民宿、花蓮日日、晃晃二手書店、都 蘭小洋房書店、三省堂書局、食冊cafe、孩好書屋、上宏記飯包、時代力量花東講堂、新生書 局 香港藝鵠書店 也品文藝、南投。草屯。e92 依舊愛咖啡、或者書店、道禾書店、大觀 × 小弄、熊愛樂讀、域室CitiSelect 、墨咖啡、國立聯合大學、烏樹林 Before、 小兔子書坊、籃城書房、毛怪和朋友們童書工作室、汗得工務書店、瑯嬛書屋、天井逅書、新星巷弄書屋、暨南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系學會、水 木書苑、山里好巷、瓦當人文書屋、萬葉集書店、台灣百合工作室、石店子 69 有機書店、月讀.書咖、半畝院子、焙思書房、天河書屋、山豬窩文創、 水木咖啡、筆耕小書店、江山藝改所、禾園茶館、藍鵲書房、日榮本屋、掀冊店 三餘書店、駁二藝術特區、打狗文史再興會社、綠書坊、迷路餐桌計畫、有間書店、搖籃文學 咖啡、小島停琉、紅氣球書屋、有情書、南國青鳥 Skinny Cafe 瘦子咖啡、白色方塊咖啡、顏氏牧場 ll知文堂、有此藝說、旅人咖啡館 - 員林店、彰化縣王功產業觀光發展協會、青青的島、手勾手咖啡、 賴和文教基金會 捐款資訊 戶名 財團法人台灣青年基金會 銀行 玉山銀行(代號808) 帳號 0532-940-000270 電話 (04)2314-8350 * 轉帳完成後,請務必掃描連結填寫資訊, 或聯繫本會,以利捐款收據開立。 捐款支持溫度 一起寫下城市的故事 捐款連結
16 2022 SEP VOL. 65寂靜訊號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