霄裡地區
動植物 調查報告
本期執行重點 陸域動物生態調查 1. 規劃金城社區鄰近環境之陸域動物生態資源調查作業 金城社區位於桃園市八德區。由地景組成觀之,其位於都會與農業地景的相交之處。社 區西側,以南北向的崁頂路與住宅、商業或工業區分隔,東側則是屬於台灣平原地帶普遍的 農田、果園環境。在社區與崁頂路中間,則夾有長條的帶狀樹林,是本區較為自然的地景。 另外亦有數處埤塘,可能有偏好水域的動物棲息。 在規劃陸域動物調查作業時,則以金城社區為中心,規劃北至大火房秀山宮、南抵霄裡 池的縱向調查路線。主要目的為了解這樣農業地景中所具有的陸域動物生態組成,以及思考 生態環境上是否有可能改善、提升,以及和社區營造、再生活動結合之處。 2. 執行陸域動物生態調查 本計畫預計於五月分 ( 春季 ) 與八月份 ( 夏季 ),執行 2 次現地陸域動物生態調查作業。 因陸域動物種類繁多,如台灣昆蟲即初估在 10 萬種以上,且諸多種類所知甚少。為能確認調 查成果的回饋與運用價值,陸域調查對象規劃以具備 (1) 分類系統完整且辨識門檻較低 (2) 物 種與棲地關聯性較為明確或相關知識系統較完備 (3) 較容易回饋運用於環境解說教育 (4) 學界 或相關團體較為關注等條件,作為主要調查對象。在本計畫中,則以哺乳類、鳥類、兩棲類、 爬行類、蝶類與蜻蜓類等類群作為目標。另外,考量動物出沒有其季節、波動或其他不確定性, 為輔助、完備調查結果,除現地調查外,當地民眾訪談紀錄亦納入。 3. 初步勘查可能之生態課題以及未來建議改善方向 除記錄陸域動物種類、數量、習性之外,對於社區營造時值得關注或是調查人員執行中 發現具改善潛力之生態課題或環境,亦會納入紀錄項目中,作為本計畫執行之價值回饋。
實際推動狀況 1. 本期預定工作
2. 目前執行情形
本計畫預定於本期進行下列各項工作:
(1) 金城社區陸域動物生態調查方法:
(1) 規劃金城社區陸物動物生態調查方法
調查範圍:以八德區金城社區為中心,崁頂
(2) 勘查金城社區周圍主要地景元素組成
路東側,大火房秀山宮至霄裡池為調查範圍
(3) 執行第一次陸域動物生態調查作業等工作
大伙房 秀山宮
崁頂 路
調查 樣區
金城國小
石母娘娘 浣衣池
調查範圍: ◆崁頂路西側 ◆大伙房秀山宮至霄裡池 →沿線地景中之動物生態資源
霄裡池
執行要點 霄裡池 ◆選擇分類系統完整、容易辨識者
◆記錄種類、數量以進行比對、分析
◆物種與棲地關聯性相對較明確者
◆標定保育類物種、特殊課題位置
◆進行春 ( 五月 )、夏兩季 ( 八月 ) 兩次調查
◆搜尋鄰近紀錄以輔佐資料蒐集
陸域動物調查方法 哺乳類 調查方法 : 穿越線調查 調查沿穿越線利用 8-10 倍的雙筒望遠鏡觀 察、記錄沿線看到聽到的所有哺乳類種類 和數量,同時也記錄發現的哺乳動物的足 印、食痕、排遺、窩穴等痕跡。
調查時間
動物痕跡研判 ( 蝙蝠糞便 )
上午 8~12 時;夜間使用手電筒探照尋找哺乳動物,於 入夜後一小時進行,時間約 18~22 時。
鳥類 調查方法 : 穿越線調查 調查沿穿越線進行,利用 8-10 倍的雙筒望遠鏡觀察沿線鳥類,並輔以鳴叫聲 音辨別,記錄所有看到和聽到的鳥類種類、數量。
調查時間
日出後 3 小時及日落前 3 小時的活動高峰期為主。 ◆日行性猛禽:於一般鳥類調查時間以望遠鏡搜尋突出物等 偏好棲息點及上午 8~11 時猛禽較常升空盤旋時進行調查。 ◆夜行性的鴟鴞科和夜鷹等鳥類:於日落後一小時進行輔助 調查,主要以聲音判別鳴叫中的鳥種,並利用強力手電筒 尋找附近的鳥類,時間約 18~22 時。
蝶類及蜻蜓類 調查方法 : 穿越線調查 調查時沿穿越線以目視和利用 8-10 倍的雙筒望遠鏡觀察,記錄所有看到的蝴 蝶及蜻蜓的種類和數量,無法辨識的種類則視情況許可以昆蟲網進行捕捉,鑑 定種類後立即釋放。 蝴蝶調查會在積水與較多蜜源植物等蝶類較易聚集的微棲地時則進行定點調查; 蜻蜓類昆蟲常出現在埤塘和溝渠等水域環境,穿越線經過此類環境時會進行蜻 蜓的定點調查與計數。
調查時間
上午 8~11 時為主。
爬行類及兩棲類 調查方法 : 目視遇測法和鳴叫計數法 調調查時沿穿越線記錄看到和聽到的種類和數量。並特別注意穿越線附近可能 有兩棲爬行類出沒的地點,包括樹林、樹林底層、埤塘、溝渠等微棲地環境, 經過重要微棲地時則進行定點調查。
調查時間
主要涵蓋日間和夜間進行。 ◆日間 : 主要針對蜥蜴和龜鱉類 動物,時間約為上午 8~12 時 ◆夜間 : 針對兩棲類、壁虎科及 蛇類進行調查,調查時間約為 18~22 時進行
陸域動物調查成果 哺乳類 ◆訪談紀錄僅赤腹松鼠等物種 哺乳類僅記錄到赤腹松鼠訪談紀錄, 並未發現其他中型哺乳類。評估主 因為此處次生樹林本身形狀已經狹 長而寬度不足,加上地區交通道路 通過、切割,以及居民於樹林中耕 作等擾動,使其面積狹小破碎,難 以提供其他中型哺乳類棲地。其他 地景亦多為人為活動所使用,因此 哺乳類種類、數量不豐。
赤腹松鼠
鳥類 ◆以農田環境與淺山地區鳥類為主 鳥類為動物調查中,記錄到較多種類的類群, 然主要物種組成仍以偏好於農業地景中活動的 物種,如紅鳩、斑頸鳩、黃頭鷺、褐頭鷦鶯等為主。 在靠近森林區玉,則可記錄到較適應有人類活 動的樹林性鳥類,例如紅嘴黑鵯、黑枕藍鶲、 五色鳥等。 ◆種類紀錄並不豐富,推測因少自然地景組成 ◆並無發現鴟鴞科 ( 貓頭鷹 ) 或其他保育類鳥類
紅嘴黑鵯
白腹秧雞
蝶類
青鳳蝶
◆以北部低海拔農田平原常見種為主, 靠近森林區域略有較多種類 本次調查記錄到之蝶類以農田環境常見種 類為主,如白粉蝶、黃鉤蛺蝶、黃襟蛺蝶等。 另外在森林邊緣可記錄到較豐富的種類, 如青鳳蝶、玉帶鳳蝶、黑鳳蝶、花鳳蝶等。 其原因應為森林中有較為豐富的植物種 類,可提供較多蝶類幼蟲食草。
杜松蜻蜓
蜻蜓類 ◆低海拔靜水域普遍分布之種類為主,金城國小 旁生態池的蜻蜓數量與種類較為豐富 蜻蜓類均為低海拔農田環境常見種類,如杜松 蜻蜓、薄翅蜻蜓、清文細蟌等。而在靠近樹林 旁的溪澗,或是金城國小旁生態池中則有較為 豐富的種類,如褐斑蜻蜓、霜白蜻蜓、白粉細 蟌等物種。 ◆幼蟲依賴水域環境,為水域生態復育指標考量
青紋細蟌
爬行類 ◆種類不豐,蛇類僅記錄到赤尾青竹絲等資訊 ◆僅記錄斯文豪氏攀蜥、巴西龜、斑龜、保育 類材棺龜、中華鱉。龜鱉均為寺廟前水池中 飼養之個體
赤尾青竹絲
爬行類種類組成主要受自然地景豐富程度所影響。 而本區多為人類活動地景,棲地組成較為單一, 有於樹林環境中記錄森林性的赤尾青竹絲、斯文 豪氏攀蜥。另外雖有記錄到斑龜、材棺龜、中華 鱉與外來種紅耳泥龜等,然其有在石母娘娘浣衣 池旁寺廟前的水池中,為人為飼養個體。
貢德氏赤蛙
梭德氏赤蛙
兩棲類 ◆以平原與低海拔區域常見蛙類為主,金城 國小旁生態池具有較多兩棲類聚集 兩棲類分布水域型態影響。在沿線農地環境 中以適應農耕行為的澤蛙、黑眶蟾蜍等為主, 而金城國小旁之生態池則可見種類、數量較 為豐富的蛙類,如貢德氏赤蛙等。 ◆石母娘娘浣衣池後方步道發現偏好乾淨溪 流之梭德氏赤蛙幼蛙
石母娘娘浣衣池後方樹林內步道中,有發現 數量眾多的梭德氏赤蛙幼蛙,剛由蝌蚪變態 而成。因梭德氏赤蛙為偏好於乾淨溪流中繁 殖的蛙類,其顯示鄰近溪流水質佳,具有良 好生態功能。
動物微棲地課題 湧泉、溪流地帶 ◆記錄內有黑殼蝦 ( 米蝦 ) ◆緩流區可讓布氏樹蛙、黑眶蟾蜍、蜻蜓等繁殖 ◆水質良好,上游 ( 施工 ) 排放水亦已改善 ◆森林綠帶邊緣的重要水域棲地
米蝦
大伙房秀山宮
◆ 生態方面建議: 1. 保留周邊自然植被、水灘周邊 2. 略為清理除草後堆放枝葉,使兩棲類順暢下水 3. 暫毋須清理底質,可略清除茂密濱溪植被,避免植物完全覆蓋水流
樹林綠帶 ◆本區域較自然的地景 現場評估不易為中型哺乳類棲地 ( 如白鼻心等 ) →樹林綠帶被橫交道路切割 →樹林內多人為干擾 →訪談居民表示未見其活動 ◆本地森林性物種重要棲地 →鳥類 ( 如五色鳥、紅嘴黑鵯、黑枕藍鶲 ) →兩棲爬行類 ( 布氏樹蛙、赤尾青竹絲 )
大伙房秀山宮
黑枕藍鶲 ( 非現地拍攝 )
◆ 生態方面建議: 裸露地可栽植蝴蝶食草 ( 食茱萸、朴樹等 ) 不擾動、多保留、移除外來植物 ( 菟絲子等 )
水池環境改善 ◆大伙房秀山宮前水池 →主要提供蜻蜓類棲息 較高的草叢會有鷦鶯、斑文鳥 →大花咸豐草提供蝴蝶蜜源 大伙房秀山宮前水池
大伙房秀山宮
褐頭鷦鶯 ( 非現地拍攝 ) 褐斑蜻蜓
◆ 生態方面建議: 部分清除大花咸豐草較密區塊 營造較厚的禾草帶供秧雞科鳥類棲息
社區居民參與工程 道路工程整治邊坡改善 ◆團隊協助居民關心社區工程 ◆表達對工程施作品質關切
→影響森林環境 →影響湧泉水質 ◆協助居民參與公共工程、表達意見 ◆整合資料,納入社區願景方向中
◆ 生態方面建議 部分清除大花咸豐草較密區塊
營造較厚的禾草帶供秧雞科鳥類棲息
植物生態田野調查 桃園市八德區的竹霄社區是一處推廣打造專屬於社區的藝術人文空間,串 聯這社區的風貌其實不只有藝術人文的氣息,湧泉與埤塘的地景亦是這藝術空 間的靈思維繫。早期桃園的埤塘產生,為農民因應天候降雨不均,而自行挖設 之蓄水池,後來有桃園大圳及石門大圳之開設,改善了桃園台地的農業生產, 雖各埤塘區域性之社區生活、文化、生態資產有其豐富的特色,但對於埤塘周 邊環境的生態系認識,似乎少了琢磨。
緣起 受到不同地塊運動所致地形的擡升,桃園的台地群成為桃園市一帶平坦之 高台地,地形由沿海向內陸逐漸升高,海拔約在二百公尺以下,台地的東南部 較高,向北與向西緩斜至海岸,地形擠壓產生的褶皺構造與斷層,也產生許多 放射狀小溪流與湧泉,地質上的「紅土礫石層」是構成桃園台地之礫石層。從 Google Earth 地圖可以看見埤塘與農田坐落分散在桃園各地區域,雖有綠帶可 以見到,大多已是人為干擾的景觀植物,讓原本生存在桃園的原生植物甚少見 到,位在新生路與霄裡路的綠色區塊卻是保留原生植物的氣息,因此配合本土 植物的課程,讓同學探入在地桃園台地群的植物生態。
環境的生態型 Heirich Walter 在 1985 年發展出生態氣 候圖(climate diagram),此圖是用以呈 現地域植被與氣候關係的一種工具。生態 氣候圖分析是以石母娘娘浣衣池的後方森 林的座標點(TWD97 276329 2758000) 作為收集氣溫與雨量的資料樣點,收集 10 年每月平均雨量、平均溫度、平均最高溫及 平均最低溫,分析結果此台地的植物生態氣 候屬於低海拔亞熱帶闊葉林的氣候類型。
石母娘娘浣衣池生態氣候圖為 低海拔暖溫帶的氣候類型
植物物種多樣性 石母娘娘浣衣池周邊的植物調查中共記錄 42 科 69 屬 75 種,其生活型的統計 如下所列,調查區域並未發現有稀有的植物。
蕨類
裸子
雙子葉 單子葉
合計
科數
6
0
29
7
42
屬數
7
0
48
14
69
種數
7
0
52
16
75
喬木
0
0
24
3
27
灌木
0
0
16
2
18
藤本
0
0
5
3
8
草本
7
0
7
8
22
特有
0
0
3
1
4
原生
7
0
35
7
49
歸化
0
0
6
1
7
栽培
0
0
8
7
15
普遍
6
0
49
15
70
中等
1
0
3
1
5
稀有
0
0
0
0
0
編號
植物區系
1
古熱帶
喬木樹種 山黃麻、月橘、白匏子、血 桐、刺杜密、相思樹、頷垂 豆、林投
小葉桑、朴樹、杜英、杜虹
2
喜瑪拉雅-中南半島北部- 華南-台灣-琉球-日本
花、食茱萸、臺灣海桐、野 桐、苦楝、樟樹、樹杞、燈稱 花、江某
3
東南亞-日本-東西伯利亞
大青、榕樹
4
特有
香楠、密花五月茶、細葉山茶
5
歸化種
廣東油桐、烏臼、陰香
依據現生植物調查原生植物的起源可區分汎熱帶、古熱帶、喜瑪拉雅-中南半島北 部-華南-台灣-琉球-日本、台灣-琉球-日本(韓國)、東南亞-日本-東西 伯利亞、北半球熱帶-溫帶等六種區系,及臺灣特有種與歸化種,可以判斷此環 境區域容納了不一樣的植物多樣性來源,而微環境除了現況的氣溫、雨量、濕度 等環境條件下,植物社會的組成亦是可以調整生育地的微氣候,而此區域喬木的 植物區系如上所列。
植群結構
區域共調查 255 棵喬木的胸高直徑與樹高,分佈位置如上圖。分析其植群社會 組成的優勢種,可以區分為相思樹 - 香楠林型、相思樹 - 江某及相思樹 - 香楠 江某林型三種植物社會,植物的樹冠層高度可以區分為 T1 層的相思樹及 T2 層 的香楠、江某,灌木層為香楠、江某及杜英,地被層為斜方複葉耳蕨、姑婆芋、 黃金葛及求米草為優勢植物。現況調查石母娘娘浣衣池西北方坡地林下植物有被 人為干擾過,其林下植被的鬱閉度遠不及浣衣池西南方坡地的植物組成(下圖)。
分析這三種優勢樹種相思樹、香楠、江某及原生植 物杜英,除了相思樹不是亞熱帶闊葉林的植物外,
相思樹在此穩定的林下並沒有更新
其餘皆是亞熱帶闊葉林,此與先前的分析的生態氣
的趨勢,勢必未來會被香楠或江某
候圖一致為亞熱帶闊葉林。相思樹為遍及臺灣本島
所取代,更有趣的是從三者的徑級
低海拔的造林樹種,而此植物並不適合在石母娘娘
結構中也可以發現,徑級 30 的時
浣衣池的邊坡環境裡生長,相較於香楠及江某為此
間點似乎在環境上可以追溯其有趣
適地勢木的首選植物,甚至可以從這三種的徑級結
的發生歷史,耐人尋味。
構與個體數量看出植物在此環境的自然更新情況。
相思樹族群結構成J形 (J-shape) 的曲 線,意味老齡或大徑木已達生命歲月, 較小級衰退或中止於某一級,讓族群構 造呈此形,也意味著無法再持續繁殖更 新,將來若沒有利於更新之小苗產生, 此優勢種的地位會被其他樹種取代。
香楠結構呈現反J形 (reverse J-shape) 的曲線,族群在過去某年代以來有連續 不斷之繁殖與更新,會使其徑級分布與 植物結構有所不同,至某一齡級或徑級 後,樹木已長到上層林冠,取得競爭優勢, 表示有幼苗與小樹不斷遞補衰亡之老樹。
江某在反J形之構造中成為扭轉之S形 (rotated sigmoid shape),顯示局部小 干擾或因競爭淘汰而使存活者增大,讓 徑級分布常有所變形,族群結構在某一 中間級出現另一個小峰。
植群結構 有森林類型的環境製作植被剖面圖,可以清楚表示植物社會之形相及社會結構。 本土植物課程除了讓同學瞭解植物的多樣性,更是能讓同學由實體生態繪製, 達到植物生態觀察的仿生學習。選取調查樣區內一具代表性之穿越線,記錄沿 線之植株種類、高度、位置等要素,並依此繪製植物生態剖面圖。此區域繪製 的生態剖面可分為二個區域,一為干擾較大的西北區域 ( 上圖 ),另一為西南區 域 ( 下圖 ) 的原始風貌。
植物與生活
調查發現這 75 種植物的存在,除了在植物生態上扮演的角色外,其實一些植 物也透露了歷史訊息。林投(上圖)與刺竹(下圖)的分布與歷史可以相連接。
林投屬於低海拔海岸環境的植物, 在這裡發現除了台地擡升潛在鄰近 海岸邊時已生長在此,不無可能也 許是搬遷時喜愛而順便帶來。
刺竹並非是以竹筍食用為目的, 是平埔族村落中自環境取材作為 防禦城牆界線之用,也是重要的 竹材、炭薪、蓋房屋的建材。但 是舉家搬遷還要帶這些有刺的植 物,似乎在這歷史的記憶中,尚 未見到當地住民對此二種植物的 歷史認識,甚為可惜。
霄裡地區 動植物調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