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JOURNAL 歐洲版
www.worldjournal.com ePaper.worldjournal.com
1 要聞
中華民國九十八年/2009年9月19日
星期六
WORLD JOURNAL
SATURDAY, SEPTEMBER 19 2009 農曆己丑年八月一日
世界日報歐洲版 你的ePaper 我們上線了! 記者羅兩莎 台北19日電 本報系聯合報報導,台灣財政部 宣布,明年起台灣民眾個人海外所 得正式課稅。2011年申報2010年所 得時,海外所得須納入所得課稅。 但官員強調,除了將納稅人條件限 定為符合最低稅負條件(即基本 所得額須逾600萬元台幣,約18萬 5100美元),還需符合其他要件, 海外所得才會被課稅,應不致衝擊 資金回流。 財政部政務次長張盛和說,四項
我們的信箱是: europe@udngroup.com.tw,也歡迎歐洲僑社來稿。 4000億元台幣,明年起海外所得要 課稅,銀行業者擔心投資人為規避 課稅,年底前可能引爆海外基金贖 回潮。 但財政部強調,2010年以前投資 的海外基金所得不用課稅,2010年 以後贖回者,也會先減除申購成本 和手續費後,計算所得。 財政部指出,今年底以前申購的 境外基金,若原始取得成本低於今 年底淨值,得以交易當天的淨值作 為基金的申購成本。 (相關報導見焦點)
個人海外所得 台明年起課稅 條件包括:海外所得逾100萬元台 幣(約3萬美元);基本所得額超過 600萬元台幣;基本稅額(依照最低 稅負算出的稅額)大於一般所得稅 額(依照綜合所得稅稅率計算的稅 額),以及海外已納稅額扣抵金額 小於基本稅額與一般所得稅額的差 額。符合這些條件,海外所得才納
入所得課稅。 舉例來說,倘若海外所得為350 萬台幣(約10萬8000美元)、綜合所 得淨額200萬元台幣(約6萬2000美 元),因此基本所得額為550萬元台 幣,因基本所得額低於600萬台幣, 海外所得不用課稅。 但若基本所得額超過600萬元台
幣,而海外所得逾100萬元台幣,這 100萬元台幣的海外所得就要課稅。 財政部說,未來將比較基本稅額 和一般所得稅額,採較高金額課 稅。此外,納稅人若在海外已繳 稅,亦可按比率扣抵。張盛和認 為,海外所得課稅衝擊層面有限。 目前台灣民眾持有海外基金逾1兆
四中全會閉幕
習近平接班胡錦濤 受阻? 未如預期出任中央軍委副主席 傳黨內不滿現行模式 欽點作法受挑戰 大陸新聞組
北京19日電 備受關注的中共17屆四中全會18日 在北京閉幕。令外界意外的是,全會公 報隻字未提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接任中 共中央軍委副主席的人事安排。 但也有消息人士透露,習近平出任中央軍委 副主席的決議,可能在國慶閱兵後的中央軍委 擴大會議上才對外公布。 新華社18日晚全文刊發了四中全會閉幕公 報。外界普遍預測,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會 沿襲胡錦濤十年前的接班模式,將在全會中被 推選為軍委副主席,以便在2012年中共18大順 利接班,出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兼軍委主席。但 18日公布的全會公報,對此隻字不提,也未提 及其他人事安排,例如外界傳聞的胡錦濤心腹 令計劃進政治局等。 1999年9月19日中共15屆四中全會閉幕時, 曾發布會議公報專門提及人事安排,增補胡錦 濤為中央軍委副主席。但本次四中全會習近平 沒能如預期更上一層樓,引起海內外廣泛關 注。 分析人士認為,此或意味習近平的接班之路 在黨內受阻,或胡錦濤有意在2013年下野後仍 掌握一定權力。也有學者指出,習近平雖並未 出局,但即使最終接班,此事件也反映中共黨 內對現有接班模式不滿,欽點接班人的做法今 後未必能繼續。 美聯社引述華府智庫「布魯京斯研究院」桑 頓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李成說,習近平並未出 局,他在胡錦濤接班人的序位上仍排第一。他 指出,習近平未如預期在本次四中全會上進入 軍委,或許與他維穩不力而導致一些人對他不 滿有關。 英國廣播公司(BBC)則指出,中共可能在稍 後的軍委擴大會議上才公布有關任命。中共最 終會按以往做法,確保政權順利交接。 不過中共中央黨校教授杜光對香港「蘋果日 報」說,中共全會通過的決議不可能在公報發 表後再另外公布。他指出,胡錦濤主政後,與 軍方的關係沒有江澤民時代密切,「江澤民拉 攏軍頭,封官許願;相對而言,胡錦濤做得 少,這也許是導致他在軍中人事安排受阻的原 因」。他認為這也意味著習近平的接班安排在 黨內受阻。
中共17屆四中全會18日在北京閉幕,但外界 早先臆測的中共政治局常委習近平(右)將增補 為中央軍委副主席的人事布局,卻未宣布,引 起諸多猜測。圖為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左)與 習近平3月13日在北京人大會場交談的檔案照 片。 (法新社)
11月訪中後見達賴
歐巴馬下周二會胡錦濤 編譯中心
中國國情專家、北京理工大學教授胡星斗 說,此一事件雖不能證明習近平接班成問題, 但至少可說明中共黨內對接班人有不同聲音, 欽點接班人的做法受到挑戰,「你可以說這 是黨內鬥爭激烈,但我認為是民主的一種表 現」。 彭博社引述西北大學中國問題專家席亞 (Victor Shih)指出,此事顯示胡錦濤有意在 2012年交出中共總書記一職後,可保留中央軍 委主席的職位到2013年,從而延緩習近平全面
掌權的進程。 56歲的習近平是中共「太子黨」成員之一, 父親是中共元老習仲勛。習仲勛在20年前「六四」 事件中據稱曾堅決反對動用軍隊鎮壓學生。習近 平清華大學畢業後,曾在中央軍委辦公廳任軍委 秘書長耿飆的秘書,他的妻子是中國著名歌唱 家彭麗媛,兩人育有一女習明澤。 外界對習近平也出現一些負面的報導,例如 質疑他的博士文憑,以及今年初在墨西哥以強 硬姿態反駁外國對中國的指責等。
歐盟籲中國勿搶進歐元 艾穆尼亞:中國增持歐元 恐推高匯率 帶來負面衝擊 編譯中心 綜合18日電 歐洲聯盟公開呼籲中國大陸,在推動本國外匯存底 多元化時,別搶進歐元,否則會推高歐元匯率,對歐 洲經濟帶來負面衝擊。 路透報導,歐盟經濟與貨幣事務執行委員艾穆尼亞 18日在西班牙馬德里表示,世界各國將把外匯存底的 組成貨幣,從美元逐漸分散至一籃子貨幣。 艾穆尼亞說:「這個過程會花上一點時間,但這是 我們在走的方向,而且應該由市場而非政府,來結束 美元獨霸儲備貨幣地位。」 這個說法類似俄羅斯總理普丁前不久的談話內容。 普丁在黑海一處度假勝地的金融論壇上指出,現在全 世界需要的若非多種儲備貨幣,就是要全球性的規範 經濟行為。 普丁說:「如果華盛頓的(溫室氣體)排放中心,為了全 世界印鈔票而沒有好好控制,這就會有問題。」 身為歐盟執委會經濟事務最高階官員的艾穆尼亞提 到,若在全球外匯存底邁向一籃子貨幣的過程中,中 國大陸快速增加持有歐元的比重,將會對歐洲帶來不
良後果。艾穆尼亞說:「如果中國想要快速分散外匯 儲備,頭號候選人就是歐元,但這樣將導致歐元匯率 升值,肯定不符合我們的利益。我們的利益與中國的 不一樣。」 許多經濟學家都認為,全球貿易失衡與金融體系波 動劇烈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各國過於仰賴美元。美 國長期對中國大陸貿易逆差,進而創造一個政策兩 難,即美元需要貶值來調整貿易失衡現象,但如此將 導致價值2兆美元的大陸外匯存底縮水。 自從中國大陸提議以國際貨幣基金的特別提款權 (SDR)來計價的全新世界貨幣後,擁有全球第三大 外匯存底的俄羅斯就大力支持。 國際貨幣基金(IMF)8月底才向186個成員國發放 約2,500億美元的特別提款權,以減緩全球經濟危機的 衝擊。這是IMF在60年來最大規模的發債行動,而中 國大陸按比例獲得約93億美元。美國獲得427億美元、 日本獲得153億美元、德國獲得149億美元,英國和法 國各獲得123億美元。 此外,1100億美元流向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其 中200億美元發放給低收入國家。
綜合華盛頓18日電 美國駐聯合國大使蘇珊‧萊斯(Susan Rice)18 日說,歐巴馬總統將於下周二在紐約出席聯合 國大會期間,會晤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歐巴 馬還預定23日會晤俄羅斯總統麥維德夫、日本 新首相鳩山由紀夫。 預料胡錦濤與歐巴馬將討論近期呈現緊張的 中美貿易關係。中美雙方正為華府上周向中國 輸美輪胎課徵為期三年高達35%的懲罰性關稅之 事,發生爭執。 中方對此強烈不滿,除了向世界貿易組織 (WTO)投訴要求啟動仲裁機制外,還對來自美 國的汽車和雞肉展開反傾銷及反補貼調查。 要聞組 綜合18日電 白宮顧問娃莉瑞.賈瑞特(Valerie Jarrett)日 前表示,歐巴馬將延後與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 嘛的會面,計畫於11月訪問中國結束後再會見 達賴。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姜瑜對此表示,中方 堅決反對任何國家的官方人士以任何形式與達 賴喇嘛接觸。 賈瑞特在接受彭博社採訪時說,根據行程, 達賴將於10月訪問美國,但歐巴馬不會在10月 接見達賴。不過,賈瑞特表示,兩人將在歐巴 馬結束訪問中國回國之後會面。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姜瑜說:「我們堅 決反對任何外部勢力借所謂涉藏問題干涉中國 的內政。美方非常清楚中國政府在這一問題上 的立場。」
銀行家限薪酬 歐美齊推動 編譯中心 綜合18日電 銀行家的薪酬恐面臨世界各國約 束,歐盟領袖18日達成共識,決定 利用20國集團(G20)下周在匹茲堡 舉行高峰會,推動各國實施銀行業 薪酬規範,而美國聯準會也將提議 大規模的銀行業薪酬規定。 歐盟27個會員國領袖表示,在銀 行業靠公帑紓困求生之際,若還容 許銀行家藉優渥紅利自肥,會激怒 選民。 擔任歐盟輪值主席的瑞典總理萊因 費爾德說:「紅利泡沫幻滅了,我 們認為『夠了就是夠了』,我們必 須去除依據短期表現來發放獎金的 舊文化。」 歐盟認為,不應預先保證紅利,需 視銀行績效而定,且大部分紅利應 該延遲發放,甚至「可因銀行績效 不佳而取消」。 歐盟執委會主席巴洛索表示,歐 盟已提出對紅利的明確規範,這些 不只是建議,而是具法律約束的提 案,所以無論G20會議決議如何,歐 盟仍將逕自採取限制薪酬的做法。 目前,主要工業國和新興經濟體對 於薪酬設限仍存在歧見,致使全球
在避免這波金融危機捲土重來遭遇 諸多困難。 例如,英國首相布朗就拒絕簽署要 求各國政府設立薪酬門檻的提案, 他表示:「我們在尋求可以適用於 各國、干預最小但效果最大的國際 規則。」 負責國際經濟事務的白宮副國家安 全顧問傅洛曼幾天前才表示,美國 不願意「限制個別薪酬標準」,但 據華爾街日報18日報導,美國聯準 會正計劃未來要審核數萬名美國銀 行業員工的薪資。 該報指出:「這將是政府首度插手 過去由銀行董事和高階主管所決定 的薪酬。」 這項提議也顯示聯準會希望擴大權 力,禁止那些可能鼓勵銀行主管和 員工採取高風險作法的薪酬政策。 報導並指出,聯準會不會干預個別 薪酬,但將會審核甚至修正各家銀 行的薪酬政策,以確保銀行沒有端 出有害的獎勵方案。 聯準會這項提案尚在研擬中,仍 需數周才會完成,定案前也可能會 有些變動。不過一旦經聯準會理事 會通過後,就不需國會核准即可施 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