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日報1215

Page 1

WORLD JOURNAL 歐洲版

www.worldjournal.com ePaper.worldjournal.com

1 要聞

中華民國九十八年/2009年12月15日

WORLD JOURNAL

星期二

世界日報歐洲版

TUESDAY, DECEMBER 15 2009 農曆己丑年十月二十九日

你的ePaper

我們的信箱是: europe@udngroup.com.tw,歡迎歐洲僑社來稿。

瞄準美艦 中國量產殲轟戰機 年產50架JH7、H6 配置反艦導彈 補足航空軍力 增強空襲台灣能力 編譯中心 綜合14日電 美國媒體環球戰略網(www. strategypage.com)報導,中國正以 每年大約50架的速率生產新JH7(殲 轟七,又稱飛豹)戰機和H6轟炸機(轟 六),並繼續把其陸基巡弋導彈改裝 為空射型導彈,目的在打造攻擊美 軍戰艦的能力。殲轟七的作戰半徑 使其有能力攻擊台灣,實施封鎖。 報導指出,兩年前,中國人民解放

軍海軍整編其航空部隊,為三支海 軍艦隊分別配備兩個殲擊轟炸機師 (配備JH-7A殲轟機)和一個攜帶導彈 的轟炸機師(配備H-6M轟炸機)。整 編後的航空兵師戰機總數應有約70 至90架戰機,但海軍航空部隊尚未 達到這個數量。 目前,中國正以每年大約50架 的速率生產新JH7殲轟機和H6轟炸 機,補足航空兵師的軍力,並替換 訓練消耗。

環球戰略網的報導指出,所有這些 努力的目的在於打造中國軍隊攻擊 美軍戰艦的能力。然而,這並非易 事,因為美國軍艦擁有全球最強大 的防禦能力。 H6是俄製圖16(Tu-16)戰略轟炸機 的中國版,它是俄羅斯20世紀50年 代設計的飛機,中國對其進行了顯 著的升級更新。H6是大型轟炸機, 最大重量為79噸,最大有效載荷為 九噸。該機可容納四名機組人員,

作戰半徑約為600公里,此機用於攜 帶CJ10空射型巡弋導彈和C201反艦 導彈。 JH7雙引擎殲轟機重27噸,翼展 為40呎。然而,該機動力不足,載 彈量僅為五噸。海軍主要將其用於 攜帶反艦導彈。JH7的作戰半徑約為 900公里,這使其能夠對台灣發動攻 擊或封鎖台灣的港口。此外,JH7可 以攜帶小型短程反艦導彈。經過20 年的研發,JH7數年前開始服役。

目前在役飛機約150架。由於引擎問 題,量產受到拖延。 報導指出,這兩種戰機最神秘之處 在於它們的電子設備。據悉,中國 多年來一直設法竊取美軍電子設備 數據。 從理論上說,這將賦予中國擊敗美 國電子反制設備、輕易鎖定美國軍 艦的能力。但即使中方獲得了此種 能力,他們也將保密。

上圖:氣候變遷會議進入第二周,連日抗議的環保運動 人士累了,一名抗議男子倒臥休息區。 左圖:環保人士在哥本哈根氣候會議會場前方偷走一 個地球圖案大型氣球,後來被警方追回。 (美聯社)

紐約時報研判

氣候峰會

中印為首開發中國家 一度退席 編譯中心 綜合14日電 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14日進入第 二周議程,以中國和印度為首的開發 中國家抵制當天召開的非正式工作組 會議,會議一度陷入僵局。這些國家 抗議已開發國家企圖扼殺「京都議定 書」精神,逃避應負起的減排責任, 經大會斡旋後,才同意下午復會。 氣候變遷大會14日上午復會,192個 國家的代表原定展開諮詢,尋求辦法解 決主要分歧,達成緩和全球氣候暖化的 新協議。 經過五小時抗議退席,以非洲 國家為主的77國集團(G77)等國獲得 保證大會將關注他們的議題後,非正式 工作會議才繼續進行。77國集團代表迪 亞平表示,「我們不害怕,我們知道發 達國家已作出決定,他們要扼殺『京都 議定書』,以改變發展中國家和己開發 國家之間義務的比重。這是77國集團成 員國絕對不能接受的。」 路透報導,經過協商後,大會同意成 立由窮國與富國搭配的小組,分頭進行 議題討論。格瑞那達與西班牙主導如何 在2020年的減碳比例、迦納與英國負責 提出籌措協助窮國減排的資金等。但大 會工作人員表示,談判進程依然艱難。

編譯中心 綜合電訊 聯合國氣候峰會主辦國丹麥委託 調查的數據顯示,這場盛會排放的 二氧化碳較歷年來任何一場氣候會 議還要多,總量相當於50多萬衣索 比亞人整年的排碳量。 來自近200國的代表、記者、環保 人士與觀察家從7日至18日齊聚在峰 會上,他們的旅行及工作將製造出4 萬6200噸二氧化碳,大部分來自飛 機的排放。

華爾街日報分析

峰會若無結果 中國損失巨大 編譯中心 綜合電訊 中美在氣候峰會上的言辭交鋒,成為此次哥 本哈根氣候峰會眾所關注焦點,中方的強硬態 度可說出乎意料,美國也毫不讓步,但「商業 周刊」14日評論指出,美國應放棄無意義爭 論、以身作則,中國才可能軟化態度;但「華 爾街日報」分析則認為,中國也不能一昧怪罪 美國,峰會若無結果,恐對中國造成巨大損 失。 商業周刊指出,美方代表以中國有巨大外匯 儲備為例,斥責中國不應以發展中國家身分領 取對窮國的減排補助,但問題是,中國的大筆 外匯儲備是這幾年間才累積出來的,況且中國 實際上仍在發展,美國寧願舉債千億花在本國 金融業上,卻吝於花錢解決與窮國間分歧,不 思拯救地球危機,難怪中國和其他國家會對美 國氣憤不已,分析認為,解決之道只有美國以 身作則,其他國家才會服氣,並且願意再次跟 隨美國。

不過,中國也不能坐待美國行動後才肯行 動,華爾街日報指出,若峰會無結果,會對 中國產生諸多重大影響,其中包括對太陽能和 碳補償這兩個擁有巨大增長潛力技術領域的融 資。 分析指出,若哥本哈根峰會達成協定,可能 會給中國帶來好處:中國將從發達國家獲得更 多的資金援助和技術轉讓。作為太陽能和風電 設備的出口大國,中國還將獲得更多的產品需 求。 讓中國政府最為擔心的則是終止「京都議定 書」有關在發展中國家減排可帶來可交易的碳 排放額度的條款,中國一直是相關機制的最大 受益者,其獲得的碳排放額度占總量59%。 京都議定書的後續協議可能會在以下幾個 方面給中國帶來更多的現金:清潔發展機制 (CDM)所產生的碳排放額度繼續帶來資金流 入;獲得所需的資金建成全球第四大風力發電 能力;以及從外國公司手中奪回國內風力發電 市場的控制權。

漏氣! 氣候峰會 等於50萬衣索比亞人年排碳量 這個量能填滿近1萬座奧運游泳 池,也等於2300個美國人或者66萬 個衣索比亞人每年的排放量;差距 之所以這麼大是因為兩國消費模式 不同。

中國若不讓步 美棄減碳新協議 要聞組 綜合紐約15日電 哥本哈根氣候峰會進入第二周,中美雙方僵持不下, 陷入僵局,中方若不讓步,美方不惜放棄新的全球減碳 協議。「紐約時報」15日報導,中方堅持中國排碳絕不受 任何國際性監督,「這是原則問題」,美國則表態,若無 此可靠國際監督驗證中方的排碳,美方不支持哥本哈根 氣候變遷會議達成的協議。 14日稍早,包括中國在內的135個國家集體退席抗議 已開發國家企圖扼殺「京都議定書」,讓峰會一度中斷 五小時,雖然這些國家隨後又重返談判桌,但紐約時報 認為,這非常不利於接下來的談判,特別在17、18日 上百國元首將聚首哥本哈根之前,這樣摻雜著技術、財 務、情緒等眾多議題的談判,屆時恐難有任何進度。 更嚴重拖緩談判進度的是中美間連日不斷的叫罵與指 責。報導稱,中國談判代表雖已表態放棄富國對窮國(開 發中國家)的排碳援助款,但在國際監督上卻不讓步,並 稱中國會確實達到11月所提出的減排目標。 與會的中國副外長何亞非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專 訪時表示,中國自己的法律就會約束排碳,不需外人監 督,「這是原則問題」。英國能源官員表示,沒有人懷 疑中國減碳40%到45%的承諾,問題在如何設計一套方 案,讓外界驗證減排量。 美國官員則稱,中國的減排目標已經「令人失望」的 低,若再不願接受國際監督,美國國會恐怕不願意通過相 關減排法案。報導指出,中國若不願接受國際排碳監督, 恐怕也將面臨美國的懲罰性關稅,因為眾院已經通過對未 達減排標準的國家實施懲罰性進口關稅,參院議員也已提 出類似方案。美國官員稱,此舉將有助中國在最後一秒鐘 達成協議,「因為中國最怕的就是更多的關稅」。

排碳第一

即使丹麥政府努力降低哥本哈根 峰會的碳足跡,整場會議仍將排放 約5700噸二氧化碳,與會人士搭的 飛機會再製造40500噸。 班機排放量由聯合國氣候變化綱

要公約(UNFCCC)計算,德勤會 計師事務所則負責國內的碳足跡; 他們計算住宿、當地交通、電力、 會議中心的暖氣、紙張、保全、貨品 與服務運輸、以及中心內電腦、廚

房、影印機與印表機消耗的能源。 該事務所顧問包斯雷夫指出: 「因為參與人數遠超過預期,我們 被迫搭建一些臨時建築作為代表辦 公室;例如美國代表這次申請的場 地是去年的5倍大。」這些臨時建 築隔熱不佳,暖氣靠燒油的暖氣機 提供,所以這個區域耗費的能源最 多。 研究人員原本假設60%的與會人士 會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往返會場,但包 斯雷夫說,這個假設可能太過樂觀。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