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JOURNAL 歐洲版
www.worldjournal.com ePaper.worldjournal.com
1 要聞
中華民國九十九年/2010年1月13日
星期三
世界日報歐洲版
WORLD JOURNAL
WEDNESDAY, JANUARY 13 2010 農曆己丑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你的ePaper
我們的信箱是: europe@udngroup.com.tw,歡迎歐洲僑社來稿。
海地共和國12日下午發生芮氏規 模7.0強震,造成許多建築物倒塌, 死傷慘重。右圖為太子港許多建築 物成為一片廢墟。下圖為太子港幾 位民眾合力搶救一名壓在瓦礫堆中 的傷者。 (法新社、路透)
海地7.0 強震 死傷數以千計 ■總統府、國會…統統倒塌 ■衛星俯瞰如發生大爆炸 編譯中心 綜合海地太子港12日電 芮氏規模7.0的強大地震12日下午 襲擊了貧窮的加勒比海國家海地,這 是當地兩百年來最嚴重的地震。首都 「太子港」主要建築,包括總統府、 國會、政府大樓、大飯店及無數商 店,全都坍塌,當時從空中透過衛星 俯瞰,海地首都上空被建築倒塌揚起 的厚重灰塵籠罩,宛如發生大爆炸一 般,死傷數以千計。強震後又發生三 個5.9、5.5和5.1規模的餘震。美國對 附近的古巴、巴哈馬群島和多明尼加 發出海嘯警告,但稍後即解除。 強震發生後,海地與外界所有的通 訊都中斷,使得死傷情形難以立即獲 知。海地駐美大使約瑟夫(Raymond Joseph)告訴CNN說,這是重大的災 難。天主教救濟服務在太子港的代表 茲林卡(Karel Zelenka)在電話中斷前 告訴其美國同事說,必定有數以千計 的人死亡,太子港四周灰塵彌漫。 美國地質測量所表示,這個強震的 震央在距首都太子港西方10哩的地 下五哩處,是該地區歷來發生最大的 地震,也是自1984年發生6.7規模的 地震以來第一個強震。
美國總統歐巴馬對地震受害者表示 同情,並表示美國正嚴密監視情況, 並準備好對海地提供協助,他也要幕 僚查出美國大使館人員是否安全。 聯合國海地特使、前總統柯林頓表 示,聯合國承諾提供救濟和協助重建 及復元。法國外交部長庫希納也表示 將緊急派遣援助前往海地。 海地駐美大使約瑟夫表示,地震 後他曾與海地總統的幕僚長朗尚普 (Fritz Longchamp)通電話,對方形 容災後的狼籍令他心碎,「他必須下 車走路,因為街道左右邊的房屋紛紛 倒塌」。
電視畫面顯示,位 在太子港的總統府嚴 重受損。 (路透)
聯合國維和部隊總部震垮
中國官兵 8人被埋10餘失蹤
台使館全毀 大使骨折送醫 中央社 台北13日電 友邦海地共和國發生強震,台北外 交部表示,大使徐勉生骨折送醫, 另外,已與13名技術團員及一戶僑 胞取得聯繫都沒有問題,目前尚有 一名外館成員還在聯絡中。 消防署表示,第一波搜救隊伍23 人、二隻搜救犬13日晚上搭華航班
機經美國轉往海地。 海地對外通訊尚未恢復,外交部 透過MSN等方式,已與駐海地大使 館取得聯繫。外交部發言人陳銘政 表示,二層樓的大使館在地震中全 毀。六名駐館人員,有一名尚未聯 絡上。外交部會以總統馬英九和行 政院長吳敦義名義,向海地表達關 切慰問。
編譯中心 綜合13日電 中國國家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副 總隊長向陽13日向中國日報透露, 中國駐海地維和部隊官兵有八人被 埋,十餘人失蹤。中國派駐海地官 兵共125人。 中新社報導,中國已緊急派遣一支 地震救援隊13日下午啟程前往海地 災區救災。中國和海地並無外交邦 誼,但中國已多次派員參與駐守海 地的聯合國維和部隊。 負責維和部隊作業的聯合國副秘書
震後重建落後 阿奎拉舊城前景堪憂 編譯中心
阿奎拉去年四月受到地震侵襲,因為缺乏好的建築理念及國際關照, 重建前景令人憂慮。 (路透資料照片)
綜合電訊 去年四月地震侵襲這個羅馬東北方約110公里的中古世紀 巴洛克式城市,城內及其周遭有幾百人喪生,數萬人無家可 歸,災後緊急救難工作表現非凡。志工從義大利全國各地趕 來幫忙,建築工人很快就在城郊搭建了幾十個住宅區。 紐約時報報導,如今阿奎拉的長期前景卻令人擔心。 缺少錢、政治意志、好的建築理念和國際關照,加上義 大利人特愛突發奇想,都危及地震後展開的重建工程。 文化部目前正致力挽救地震中受損的歷史建築和工藝 品,估計為數約11萬件。而文化部官員認為,需要10或 15年才能讓這個市的歷史中心區(舊城區)恢復原貌, 而且包括民宅在內,幾乎所有重建工程均須獲文化部核 准,這將是辛苦的過程。 地震前約有一萬人住在市中心舊城區,另有6萬人住 在附近。在度過不下10年流離失所的生活後,那些曾住 在阿奎拉市中心的人也許已不在這一帶,或者不想再回 來了,而且在附近工業區為他們蓋的住宅也許已使這個 地方變得難以辨認。 一個優雅的中古城市,後來又在上面建了一個巴洛克城 市,兩者一直維持著不穩定的平衡(這種不穩定一部分說明 了為何地震損害如此大),阿奎拉也是商業、文化中心和大 學城。在未來幾年內,如果市中心仍然死寂一片,可能就此 淪落,充其量也只是一大片雜亂無序拓展、沒有特色地區裡
長勒羅伊(Alain le Roy)13日晚發出 聲明,聯合國駐海地維和部隊總部 大樓在地震中被毀,大批員工目前 生死不明。 法新社13日發自海地報導,駐海 地的聯合國維和部隊一名當地雇員 表示,在首都太子港的駐海地聯合 國維和部隊總部大部分已被震毀, 「許多人被埋在廢墟下,非死即傷」。 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協調辦公室發 言人表示,目前正試圖與當地人員 聯繫,但通信故障,極難評估。派駐海 地的維和部隊與警察有9000人。
的一個二線觀光景點。 任何重建,尤其是更快速的重建,經費都數以十億美 元計(依照各種不同估計,至少160億美元),大部分 得經由義大利國會提供。而最近就連由阿奎拉市長和文 化官員所提,以增收小額消費稅來協助重建的案子,也 都不了了之。 在現金短缺的國家,緊急救難工作成功,反而造成一 個似是而非的印象,那就是阿奎拉不再需要緊急援助。 市長馬西蒙.齊拉稜特的助理米奇拉.桑托洛是這麼說 的:「此地媒體傳達的訊息是『諸事順利』,卻與實情 相去甚遠。」 齊拉稜特說:「如果我們不能好好重建,將是全國的 恥辱,我們將有第二座龐貝城。」在他看來,好好重建 是指讓整座城完全回復原狀,而且能防震。 這是這個城市居民普遍發出的哀嘆。義大利人往往認 為他們必須回復到過去,不然就完全捨棄,其他替代方 案是難以想像的。 羅波塔.皮洛利在阿奎拉音樂學院任職。這所學校的 新宿舍是一棟造價800萬美元的金屬玻璃建築,只花了 一個多月即建成,去年12月正式啟用。皮洛利說:「我 希望我的家能和以前一模一樣。」她指的是位於市中心 的戰前連棟小住宅,她的家族已在那兒住了很久。 阿奎拉的建築教授阿爾多.班內德提談到與音樂學院 新宿舍類似的一些政府蓋的新公寓時說:「蓋得沒頭 沒腦、沒有建築理想,只有軍營的感覺,隨便擱在那 兒。」 威尼斯的都市計畫教授皮耶.路伊吉.齊爾維拉提 說,重建應是讓居民儘早回到市中心,而不是提供替代 的房子、紀念建築物或購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