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JOURNAL 歐洲版
www.worldjournal.com ePaper.worldjournal.com
1 要聞
中華民國九十九年/2010年1月15日
WORLD JOURNAL
星期五
世界日報歐洲版
FRIDAY, JANUARY 15 2010 農曆己丑年十二月一日
你的ePaper
我們的信箱是: europe@udngroup.com.tw,歡迎歐洲僑社來稿。 海地大地震有人命喪 黃泉,有人大難 不死。在太子港 自家住宅廢墟中 活埋43小時的婦女葛萊迪絲•俊尼 (中),14日被人救出,她的女兒(右) 抓著她的手臂,欣喜若狂。 (美聯社)
生的喜悅
死的悲涼 海地因國家貧窮緊急救濟乏力,劫 後第三天,罹難者仍暴屍戶外,慘不 忍睹。圖為一名海地女子14日站在屍 群當中,滿面悽然。 (美聯社)
援助遲到 災民怒築屍牆 束手無策的絕望 太子港人徹底「被震垮」
海地強震
等於陷入無政府狀態;面 對無數災民將連續第三個晚 上被困在倒塌的建築物裡得不到 食物和清水,又看不到國際援助,災 民的憤怒和絕望情緒不斷升高,有人 疊起大批罹難者遺體築「屍牆」當路 障,遲遲等不到援助的海地人發怒 了。 雖然國際間發動龐大援助行動,太 子港機場也堆滿災民迫切需要的物 資,可是遍地廢墟的災區看不到急需 的大型起重機。地震發生超過48個 小時後,數十萬災民還在四處尋找飲 水、食物,以及在瓦礫堆裡挖掘尋找 失蹤的親人。 在苦候兩天仍等不到任何救援 物資下,部分海地人拿起罹難者 的屍體混著落石,在路口築起 一道道屍牆當路障,表達最極 端的抗議。 「時代」雜誌攝影記者舒瓦茲 (Shaul Schwarz)對路透表示,他親 眼目睹至少有兩個主要城鎮出現這樣 的屍牆,「情況開始失控,因為得不 到任何幫助的人們受夠了,而且氣氛 愈來愈凝重」。 地震使整片山坡房屋全部倒塌,事 隔兩天還有許多人被活埋在裡面,而 且毫無有組織的援救。有個災民說: 「國際援助再不來,情況會迅速惡 化。我們迫切需要清水和食物。」 一名男子對著外國媒體揮舞拳頭,
救災飛機塞爆 物資運送無門
特別報導今日4專版 記者王光慈 台北—太子港14日電話專訪 「滿街都是人,漫無目的不斷的走, 眼神呆滯,空洞茫然,對屍橫遍野的景 象彷彿視而不見」。甫自海地首都太 子港返回多明尼加的台北駐多國僑務 秘書張皓鈞表示,「他們臉上無助、絕 望的神情,看了真的很難過」。 張皓鈞是第一批前進災區的台駐多 國使館人員之一,他說,即使國際救 援隊抵達,一時間可能也很難下手, 因為醫療體系都垮了。駐館人員找到 獲救的台北駐海地大使徐勉生時,他 孤伶伶地坐在臨時醫療站旁的樹下, 即使腿部明顯骨折,也沒有獲得任何 治療。 與台灣的九二一大地震相比,張皓 鈞覺得,海地人民顯得更加絕望。 九二一時,很多台灣人雖然跑到馬路 上不敢睡,但彼此眼神,看得出團結 和相互扶持。但海地大地震,太子港 的人「好像被震垮了」。在他們的眼 裡,看不到未來,「束手無策的放棄 一切」,太子港的重建之路比想像中 漫長。 要聞組 綜合14日電 強烈地震在海地造成空前浩劫後,
孩子,別怕
國際援助14日抵達太子港後,搜救作業喜訊 頻傳。西班牙搜救小組人員(左)救出一名滿身 塵土、眼淚汪汪的兩歲男童。 (美聯社)
憤怒的大叫:「醫生多一點,記者 少一點。」但是,從各方湧至的救濟 物資尚未送到災民手中,民眾對海 地領袖沒有任何交待也非常不滿。 援救人員警告說,如果數以萬計受 傷災民這一、兩天不能獲得初步醫 療,死亡人數會迅速增加。 儘管海地總統表示,已有7000人 入土為安,但仍僅是預估10萬死者 中的少數。洛杉磯時報報導,海地 街頭仍隨處可見屍體,部分有白布 遮著、部分仍暴屍路邊。
英女王捐款發慰問信 法美元首將共商重建
街邊偶見隨意搭起如難民營裡的帳 篷,沿路的生存者,見到車就攔, 希望能得到援助,顯然未見任何政 府力量的救助。 而最大的帳篷,就搭建在已經坍 塌的總統官邸旁,一個倒塌建築中 唯一的生存者忿忿地說:「看看我 們,誰來救我們?現在,一個人都 沒有。」這名19歲的女學生,就與 一群生還者住在官邸旁的帳篷下。 「目前為止,我們需要水、食物、 避難所,但是我們一樣都沒有」。
救援,要快
編譯中心 綜合電訊 海地發生強震後,英國政府已迅速募得615萬英 鎊善款,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也在捐款行列中, 但女王捐款的具體數額沒有被透露。 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英國女王已向海地總統 發出了一封慰問信。她說:「得知海地遭受地震 災難,大量當地家庭蒙受了人員與物資的損失, 我感到非常悲傷。我愿向所有受災人民表達我由 衷的哀悼與同情。」 英國首相布朗則稱,此次地震為一場「超乎想 像的悲劇」,他並號召民眾支持英國災害應急委 員會的募捐呼籲。 布朗說:「現在的問題是,仍有許許多多的人 被困或被埋在瓦礫之下,而這場災難的確切Z範圍 我們並不知道。」布朗已代表英國人民向海地人 民表示同情與支持,並稱海地目前是「世界關注 的焦點,令世界同情」。 英國國際發展部國務大臣亞歷山大說,英國政 府的捐款將為接下來的救援工作起到好的帶頭作 用。但目前災民們最需要的還有“對基本的食 物、庇護所、水源和健康護理的保障”。 除早前已派出的救援人員與專家組之外,「英
編譯中心 綜合海地太子港14日電 海地大地震,傷亡逾萬,國際救 災行動十萬火急。歐、亞、美洲各 國政府在震後兩天的14日派出滿 載救濟物資的飛機加速趕到飽受強 震蹂躪的海地,但救援作業立即遇 到瓶頸,包括受損的機場無法應付 源源而至的飛機、沒有塔台、無法 為離境飛機提供燃料。即使物資 運到,又因道路和海港受損,運 送、分配困難,災民已感不耐,怨 聲四起。 14日中午,大約有60架援助飛 機抵達,但受到損壞的太子港機場 無法應付,一度有11架飛機被迫 在機場上空盤旋,無法降落。即使 飛機能夠降落,機場也無足夠的舷 梯。機場能為離境飛機提供的燃料 也十分有限。 媒體報導,即使救濟物資運抵地 面,送到災民仍是困難重重。道 路不足、路況甚差,有的被廢墟堵 住,有的被求助的災民封堵。 聯合國世界糧食計畫人員說,海 港被地震損毀,已無法用船隻運送 救濟物資。
慈善團體警告 孩童心理受創 法新社
國國際緊急拯救隊」等多家慈善組織也向海地派 出了救援人員。 另外,英國紅十字會目前已經設立一個專用網 站,幫助人們聯系居住在海地的親屬。 法新社 巴黎14日電 法國總統府今天表示,總統沙克吉將與美國總 統歐巴馬,以及巴西、加拿大等有直接關係的國 家,針對海地的重建舉辦國際會議。
海地發生強烈地震後,美國總統歐巴馬(左)、 法國總統沙克吉(中)和英國首相布朗(右)都表 示關切,並決定提供人道救援。 (歐新社) 法國總統府愛麗榭宮發表的聲明補充,未來幾 個小時,沙克吉將與巴西總統魯拉和加拿大總理 哈珀舉行會談。 聲明指出,這個決定是在今天傍晚,歐巴馬和 沙克吉通電話時談好的。
華盛頓14日電 總部位於英國的慈善團體今天警 告,海地強震過後,多達200萬名 孩童可能處於危險之中,他們擔心 許多心理受創、受傷的孩童會獨自 面對這場悲劇。 「拯救兒童」(Save the Children) 組織倫敦總部的緊急救援主任歐文 表示:「對海地孩童而言,這是一 場難以置信的心理受創經驗。」他 說:「我們認為有多達200萬名孩 童受到影響,他們所經歷的情緒傷 害可能會伴隨一生。」 拯救兒童組織表示,他們特別關 注有關孩童睡在屍體之中,以及 許多孩童12日規模7.0的強震發生 時,正在學校上課因而與家人分離 等報導。他表示,拯救兒童當地的 緊急救助隊已為孩童準備安全的地 方,讓他們可以受到保護,而且有 地方可以玩耍與接受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