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2 4 7 4
HEALTH
worldjournal.com
我
健康 2014年2月23日 星期日 SUNDAY,FEBRUARY 23,2014
H22
心臟CT 血管異常馬上知
健康 也可做
高階影像健檢!
「您 是不是 右手臂 有 時 會麻或痛?」 「嗯……對耶,醫師怎麼 知道?」 「因為您做MRI的影像顯 示,頸椎第四、五節椎間 盤突出,壓迫到右側神經 了。」
這是不少人做完高階影像檢查後,與醫師之 間常聽到的對話。健檢會讓人感受到,醫師就 像算命師一般,能準確判讀病友的異常狀況, 而這些異常,經常受到病友的忽略,直到健檢 結果出來後,受檢者才會真正警覺到,「我該 去做追蹤治療了。」 台灣三軍總醫院醫學影像中心的主治醫師許 一智說,以心臟的冠狀動脈電腦斷層(CT)影 像篩檢來說,很多人在接受檢查前,都說自己 平日沒有什麼症狀,但是當影像結果出來後, 發現有血管阻塞的異常,醫師問:「之前有沒 有曾經感到暈眩?」他才回想起:「對耶,曾 經發生過這樣的狀況。」由於症狀並不明顯, 很容易被忽略,自認沒有毛病,自然不會費 事到醫院求診,然而,也因為這樣,拖到發病 後,就會產生中風,甚至猝死等非常嚴重的後 果。
早期篩檢早點找出問題 這正是健檢在預防醫學中的重要意義。 健檢能早期篩檢出異常與風險因子,而隨 著高階影像檢查的出現,更能準確檢查出 一般血檢無法判別出的身體組織結構之異常。 如果經濟情況與時間許可,一般醫師都會鼓 勵客人做健檢,也越來越多人具備早期篩檢、 早期治療的概念。例如一般認為平日有三高、 胸悶或胸痛的人,才會去做心臟冠狀動脈CT 檢查,其實某些做檢查的人,平日是沒有症狀 的,只是想確認冠狀動脈的血管狀況而來篩 檢。
心臟冠狀動脈的檢查中,最準確的就是心導管 檢查,經由四肢的動脈穿刺後,將導管經由主動 脈系統,以導管管口對準冠狀動脈,直接進行注 射顯影,但這是高侵入性的檢查,所以對心臟冠 狀動脈有疑慮的人,可以先選擇可替代心導管的 CT。只要腎功能正常,在手肘上注射顯影劑至 靜脈血管內,侵入性相對低,隨著顯影劑到達心 臟,輸出至主動脈根部的冠狀動脈之後,在心臟 跳動舒張期的那一瞬間,做血管內造影,馬上就 能看到血管異常與否。若發現阻塞,就請到心臟 科就診,再看是否要進一步做心導管。
CT檢查 心、肺篩檢最佳利器 有些人會問,CT檢查的正確性如何?許一智醫 師說,心臟冠狀動脈CT結果若是正常,準確率百 分之百。這檢查是血液帶著顯影劑進入血管,如 果血管暢通,管壁邊緣就會是平滑的,因此影像 若看到血管邊緣平順,即可保證心血管正常。但 假如影像顯示有凹凸不平或狹窄,並不代表一定 是阻塞,但這樣的異常,就能提醒檢查者再到門 診,讓心臟科醫師進一步判定並治療。 CT的另一強項是對肺臟腫瘤的檢測,肺臟有很 多肺泡充滿空氣,若肺臟長腫瘤,影像上的對比 會很強,有助於判讀,醫師一般會建議以低輻射 CT檢查肺部。
MRI磁振造影 針對腦腹部 上圖:針對心臟冠狀動脈的檢查,CT掃描檢 測能馬上查知血管有無異常。 (取自Daily Mail) 左圖:台灣三軍總醫院醫學影像中心許一 智醫師說,平日沒有症狀,但對健康有疑慮的 人,也可以做高階影像健檢。 (徐正棽/攝影)
世界日報、聯合報、三軍總醫院 關心您的健康
頂級健檢 專人陪 世界日報、聯合報、三軍總醫院合作的「頂級健檢 新五大專案」 根據客人需求不同,每種專案安排高階影像檢查與無痛腸胃鏡 貼心齊全的篩檢專案 欲知詳情請電洽886-2-86925588轉2398或2399,也可用e-mail 索取資料:healthtour@udngroup.com.tw
CT是有輻射線的檢查,而MRI磁振造影 則完全沒有輻射疑慮,若選擇不施打顯影 劑的MRI,對人體更沒有侵入性。通常對深層軟組 織的腫瘤,像腦部、腹部,會選擇以磁振造影的 方式篩檢。以腦部這種深層且又有頭蓋骨保護的 組織來說,基本上無法藉由抽血或超音波檢測出 結構異常,所以建議用MRI檢查。 至於腹部組織包括肝、膽、胰、脾、腎、骨盆 腔子宮,一般會提供超音波檢查,但超音波受限 於操作者的訓練是否足夠,或掃描的周全性是否 完整,有時對病灶無法做很準確的掃描,或可能 掃描的結果模稜兩可,無法給人安心或非常確定 的結果。磁振造影則讓醫師可準確看到不正常病 灶的位置,並做初期的判斷,但MRI也有弱點,對 中空器官、空腔組織、有黏膜組織的篩檢表現較 弱,會造成評估不準,這些組織包括食道、肺、 胃、小腸、大腸、咽喉、膀胱,可用腸胃鏡、咽 喉鏡、膀胱鏡補強。 (徐正棽/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