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0 8 9 4
worldjournal.com
A22 大紐約地產 D8 大紐約地產
2018年3月15日 2018年3月15日 星期四 星期四 THURSDAY, THURSDAY,MARCH MARCH 15, 15,2018 2018
商業街貝爾大道兩邊小店鱗次櫛比。
(記者朱蕾/攝影)
貝賽東北角的特頓堡公園(Fort Totten Park)風景宜人,不少居民到此運動。
(記者朱蕾/攝影)
安全富裕學區好 貝賽房市旺 大紐約地產
交通便利 鄰近小頸灣 亞裔比率近4成 記者朱蕾/紐約報導 皇后區貝賽(Bayside)是皇后區最 安全、最富裕的社區之一。有線電 視新聞網金錢網站(CNN Money)在分 析全美有可比性的房屋時,將貝賽 列為全國最貴房屋市場之一。但因 為學區好、環境佳,讓貝賽的房市 持續走高。 貝賽北靠東河和 小頸灣(Little Neck Bay),南至聯合大道 (Union Turnpike),東 到跨島快速路(Cross Island Pkwy),西 邊邊界為烏托邦 大道(Utopia Parkway)和
法蘭西斯路易斯大道(Francis Lewis Blvd.)。 17世紀末期,貝賽由英國殖民者居住,到18 世紀中葉,早期定居者離開他們在法拉盛的 住地,開發了一個農業社區「Bay Side」。 直到19世紀,貝賽仍以農田為主。隨著紐約 市20世紀中期的城市擴張,方便的交通帶動 了貝賽的發展。 根據2010年人口普查,貝賽有近4萬4000 人,其中白人約占47%,亞裔占37%,西語 裔占11.6%,非洲裔人口不到3%。聯邦人口 普查局(U.S. Census Bureau)對社區的調查數 據顯示,貝賽不同地區的人口統計有顯著差 異,例如清景快速路(Clearview Expressway) 和貝爾大道(Bell Blvd)之間、北方大道和48 大道之間,亞裔比率高達40%,西語裔占 31%,非洲占19%,白人僅占13%。在其他 地區,白人人口比率最高可到71%,主要是 義大利、希臘、愛爾蘭後裔。 過去近30年裡,亞裔是貝賽增長最快的 族裔,以韓裔和華裔為主。1990年 代中期,大量韓裔家庭開始進入, 2000年人口普查時,亞裔的比率為 22.7%,其中韓裔最多,超過10% ,其次為華裔,占9.2% 。約三分之一的人 口在外國出生。 屬於中
貝賽 近期房屋成交表
貝賽的獨立屋社區整齊、美觀,加上便利的交通、良好的學區,帶動當地房價。
六層合作公寓Windor Park。
(記者朱蕾/攝影)
房屋類型
大小
地址
價格
一家庭獨立屋
1672平方呎
202街4514號
83萬8000元
多家庭獨立屋
2400平方呎
209街4237號
133萬5149元
一家庭獨立屋
1650平方呎
33路21124號
117萬5000元
合作公寓
統艙
46大道22055號
23萬元
一家庭獨立屋
2000平方呎
48大道21523號
97萬元
合作公寓
兩室
47大道216-04號
26萬5000元
一家庭獨立屋
1352平方呎
54大道21750號
88萬元
一家庭獨立屋
2100平方呎
貝爾大道5840號
97萬元
合作公寓
兩室
218街6905號
27萬5000元
多家庭獨立屋
1824平方呎
209街4020號
95萬5000元
(記者朱蕾/攝影)
(資料來源:zillow.com;製表:記者朱蕾)
名流聚集 曾是明星最愛 皇后區第二古老的獨立屋(上圖)曾有多位名人居住。右圖為演員范倫 鐵諾、前市長拉瓜地亞曾經的住所,如今成為餐廳。 (記者朱蕾/攝影) 記者朱蕾/紐約報導 在洛杉磯的好萊塢出現前,皇后區貝賽曾 是電影明星的家,受到很多名人的鐘愛。 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劇院和電影產業相 關的工作者湧入貝賽,隨後,這個小鎮成為 舞台和電影明星的聚居地。當時演藝界謠傳 ,貝賽將成為電影製作和工作室聚集的新地 點,從而吸引許多演員在此購置房屋,以方 便前往工作室。然而這個傳聞中的演藝新社 區並沒有成真。1920年代,好萊塢成為電影 業中心後,演員開始陸續離開貝賽,而前往
加州發展演藝事業。 默片女演員格洛麗亞‧斯旺森(Gloria Swanson)曾住在40大道216-07號;喜劇演員 William Claude Dukenfield(又名W.C. Fields)曾 住在223街35-25號。跨島快速路201-10號曾 是義大利演員、早期流行偶像魯道夫‧范倫 鐵諾(Rudolph Valentino)的家。 1934至1945年,這裡又成為當時的紐約市 長拉瓜地亞(Fiorello LaGuardia)的家;1993年 被改建為一個兩層高的餐廳。2009年,新的 擁有者耗資400萬元將其翻新,高檔新餐廳
次年開張;如今這裡是名為VIVO的餐廳。 除了演員,貝賽還吸引不少作家、體育運 動員等名人,拳擊世界冠軍James J. Corbett 從1902年起居住在Corbett路221-04號,1933 年去世後,他的遺孀繼續住在這裡直到1959 年去世。 貝賽還擁有皇后區第二古老的獨立屋,位 於33路214-33號的「Cornell-Appleton House」 建於1970年,擁有12間臥室,康奈爾家族、 經營出版公司的Edward Dale Appleton一家等 多位名人曾在此居住。
上階層社區的貝賽,家庭收入中位數為9萬 5000餘元。社區的居住感覺與比鄰的道格拉 斯頓(Douglaston)、小頸(Little Neck)和白石鎮 很像。 貝賽以一家庭獨立屋居多,也有一些共 有公寓和合作公寓。有門禁的獨立屋社區 Bayside Gables是皇后區最貴的社區之一,以 當代和都鐸式房屋為主,一棟獨立屋可高達 400萬元;Bellcourt是一個有多種風格獨立屋 的社區;Weeks Woodland多為兩層殖民時期 風格和都鐸式房屋;Tall Oaks有一層的牧場 式、兩層的都鐸式等獨立屋。 合作公寓主要集中在灣台(Bay Terrace) 和橡園(Oakland Gardens)。橡園有多個兩 層高的花園合作公寓社區:占地43英畝的 Windsor Oaks有近900個兩室公寓,目前上市 的價格在20多萬至30多萬元。建於1949年的 Bell Park Gardens擁有一至三室以及兩室複式 共800個公寓單元。六層高Windsor Park合作 公寓擁有從統艙到三室的共1830個公寓單元 ,還配備網球場和游泳池。灣台的The Bay Club被認為是紐約市優質共有公寓社區之 一,兩棟各21層高的公寓樓有千餘個單元, 提供度假式的居住環境和高檔生活方式。 根據地產網站Trulia的報告,貝賽的房屋 售價中位數約為85萬元,過去一年上漲2% ,每平方呎上漲約65元。在租房市場上,月 租金中位數為2500元。一室的中位價格約為 1750元,兩室為2100元,三室為2900元。 地產經紀Cathy表示,過去幾年,如果賣 家真心想賣房,且價格合理,一天就可賣掉 ;現在,一套好的房子仍可獲不少買家青睞 。一棟位於202街和33大道附近的一家庭獨 立屋,2004年以40萬5000元售出,上月則以 接近兩倍的價格轉手。位於218街夾43大道 的一套一室合作公寓,2005年的售價不到18 萬元,上月底以近22萬元售出。 貝賽大部分地區隸屬第26學區,是全市最 好的學區之一。有20所小學、五所中學,其 中多所學校有很高比率的華裔學生。紐約市 立大學皇后社區學院也在貝賽。
64大道03至11號的住宅開發案正在建造 中。 (記者朱蕾/攝影)
人口密度雖高 建案小型為主 記者朱蕾/紐約報導 貝賽雖然已屬全國人口密度非常高的 地區,但當地房市目前主要以小型開發 案為主。 貝賽橡園64大道03至11號,正由法拉 盛的地產開發公司 Vantage Bay建造四 個各三層高的住宅樓,每棟建築物的面 積為3600平方呎,共有12個單元,平均 每單元約900平方呎。每戶配有一個停 車位。法拉盛的一家建築公司負責建築 設計。此處距離長島快速路(Long Island Expressway)僅一個街區,交通方便;對 面是連排公寓樓。這項開發案原計畫去 年夏天完工,但現在仍在建造中。 在貝賽商業街貝爾大道上,皇后區的 Parker Greenfield正在距離長島鐵路火車 站兩個街區遠的地方,建造一個三層高 的商住混合用途房屋。該建築共有7673 平方呎,底層將提供2232平方呎的商業 零售空間,最上面兩層將有三個住宅單 元,每個單元平均面積為997平方呎。 這裡之前為兩層高的混合用途房屋,開 發商於2016年遞交改建申請,去年10月 獲批。(更多地產訊息,請見今日F1)
40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