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0 8 9 4
A22 大紐約地產 D8 大紐約地產
worldjournal.com 2017年12月7日 2017年12月7日 星期四 星期四 THURSDAY, THURSDAY,DECEMBER DECEMBER 7, 7,2017 2017
編輯陳美惠,分機
2 7 4 9 木邊房屋以連棟屋和公寓為主,建築風格傳統和現代 並存。 (記者牟蘭/攝影) 木邊因緊鄰曼哈頓,且房價較低,被通勤族追捧。 (記者牟蘭/攝影)
木邊交通便 吸引曼哈頓通勤族 多族裔聚居、文化多元、老餐館飄香… 中產階級追捧
大紐約地產
當地新移民人數龐大,1999年就有來自49個 國家講34種語言的民眾聚居此地。 據2010年人口普查數據顯示,該區共有4 萬5099人,屬多族裔聚居地,其中亞裔人口 比率最高,占39.9%,而西語裔緊隨其後占 33.5%,白人占22.5%,非洲裔僅占1.3%。由 於多元文化,當地食物和飲料充滿異域風情 。 紐約市許多受歡迎的泰餐 、菲律賓和南美洲餐館都 在此地。眾多老餐館營 業超過20年,泰裔華 僑方明娥在木邊大道 經營餐廳SriPraPhai30 年,曾多次參與當地
記者牟蘭/紐約報導 坐 落 皇 后 區 西 面 的 木 邊 (Woodside),不但交通便捷,還有 多元文化,近年受建商青睞,投資 多棟高檔商住大樓,吸引中產階級 和曼哈頓通勤族。 木邊南鄰麥斯佩斯(Maspeth),北面是阿斯 托里亞(Astoria),西臨陽邊(Sunnyside),東為 華人新移民聚居地艾姆赫斯特(Elmhurst)和 傑克森高地(Jackson Heights),為交通樞紐要 地。該區為商業和居民混居地,大部分地區 環境安靜適宜居住,而毗鄰羅斯福大道區域 格外喧鬧,生意繁忙,街坊節也選擇在此舉 辦。 連結法拉盛和曼哈頓的7號地鐵,經過52 街及69街羅斯福大道(Roosevelt Avenue), 而E、F、M和R線,則在皇后大道(Queens Boulevard)設點,加上八輛公車和一輛特選 公車Q70,提供居民往返曼哈頓及拉瓜地亞 機場(LaGuardia Airport)等地。除了公共交通 便捷外,該區毗鄰布碌崙與皇后區高速路(I278,Brooklyn-Queens Expressway),為駕車 族提供方便。 19世紀,該區屬於新鎮(Newtown,現為艾 姆赫斯特)一部分。隨著19世紀60年代大規 模住宅開發,木邊成為皇后區最大的愛爾蘭 族裔社區,到20世紀30年代,愛爾蘭人約占 當地比率80%,至今保持濃厚的愛爾蘭文化 。20世紀90年代初,亞裔家庭也陸續搬入該 區,尤其聚居在61街地鐵站附近。2000 年就有30%的亞裔居民,其中 泰裔、韓裔、華藝及菲 律賓裔都占較大比 率,且有小韓國 城、小馬尼 拉及中國 城 等 。
公寓(Woodside Pavilion)、Meyer旅館,仍在 當地。 據Refin地產網站資料,該區上月售屋中 位數為77萬8000元,每平方吋售價664元; 成交價為81萬5000元,每平方吋574元,共 售出13棟屋。 當地教育資源豐富,共包括 11小學在內的八個小學,以及125中學。萬 榮地產的徐Terry表示,木邊區以公寓和連 棟屋(townhouse)為主。她說,木邊和傑 克森高地以及艾姆赫斯特等地相似 ,都擁有多元文化和便利交通, 受曼哈頓通勤族、新移民和年 輕一代追捧。
木邊地區多移民聚 居,有許多各具風格的教堂 (上圖);左圖為韓國教 堂。 (記者牟蘭/攝影)
華人移民湧入 打造新商住區 記者牟蘭/紐約報導 由於曼哈頓和鄰近的長島市住房昂 貴,讓不少商家瞄準交 通便利的木邊等 地,打造新 商住區。
木邊房價看這裡
房屋類型
街坊節,希望向更多民眾推廣泰國文化,且 分享美食。 目前木邊區仍保留不少19世紀古建築,如 木邊第一個教堂聖保羅的新教徒教堂雖遭破 壞,仍保留原址。一篇名為「忘記的紐約 」(Forgotten NY)的博客,記載19世紀建立的 The Hook and Ladder 公司、木邊
地址
價格
一臥一浴合作公寓
3960 54th St APT 2O
30萬
兩臥一浴獨棟屋
3965 52nd St APT 5B
54萬5000元
一臥一浴合作公寓
5911 Queens Blvd APT 3A
36萬9130元
兩臥一浴合作公寓
5230 39th Ave APT 2A
36萬
兩臥一浴共有公寓
4045 68th St APT 6A
64萬6322元
八臥六浴多家庭屋
6516 38th Ave
115萬9031元
兩臥一浴合作公寓
39-35 51st St. #5D
42萬2186元
一臥一浴合作公寓
3960 52nd St APT 6B
34萬9000元
一臥一浴合作公寓
3965 52nd St APT 10U
31萬
一臥一浴統艙
4131 51st St APT 4M
31萬5000元
華裔建築師陳洵民(Raymond Chan)指出,現 任市長白思豪主推平價屋,多年前將皇后 大道(Queens Blvd.)沿線工業區改為商住區, 吸引眾多華裔商家投資。 陳洵民表示,約在四年前,白思豪將皇 后大道沿線地區從商業區改建為商住區, 力推平價屋等,促進當地發展。他指出, 曼哈頓住房已十分昂貴,而周邊長島市住 房也居高不下,使長島市周邊木邊和陽邊 (Sunnyside)等地興起,成為通勤族和新移民 首選。他表示,僅在木邊,經他手打造連 鎖酒店和商住建築已有三個計畫,其中兩 個建案都是華商投資。 他說,其中一個項目位於該區皇后大 道64-06號,欲建造一個新的假日旅館 (Holiday Inn),將有八層樓共135個房間 ,總面積6萬86平方呎。該建案由世纪 集團總裁徐家鹏投資,將在明年完 工。另一建案位於皇后 大道50-11號,為一棟九 層高的商住綜合型住 宅,將提供14個平
價住宅以及61個住房,共75戶家庭住宅。 華商張橋(Cheung Kiu,音譯 )今年2月表 示,他將在56街31-19號建一棟四層樓高的 商住兩用樓,預計提供50戶住宅及商業用 地,並提供68個停車位。該計畫將4萬99平 方呎用於住宅,1萬8711平方呎作商業用途 ,5662平方呎用於社區。地面一層用於商 業,將設超市及兩歲到六歲兒童幼稚園、 一個洗衣房和美容中心;二層將為住宅區 和醫療區,以及28個停車位;三、四層為 大樓住宅。
木邊區皇后大道64-06 號計畫建造一個新的假日 旅館。 (記者牟蘭/攝影)
更 (多地產訊息,請見今日
受藍領追捧 平價住宅首選
)
F1
公共交通發達,木邊最初受藍領族和新移民青睞,成為平價住宅首選。 (記者牟蘭/攝影)
記者牟蘭/紐約報導 19世紀中期的木邊,原為一個農耕為主的 小鎮,因交通快速發展,讓農場主將土地賣 給建築商,為日後該區地產發展打下基礎; 隨著公共交通發展,如長島鐵路和電車入駐 ,讓該地成為交通樞紐,迅速受到藍領和新 移民追捧。 木邊的農業因便利的水資源和交通,在19 世紀中期成為整個城鎮的支柱產業,不過, 隨著交通不斷發展,農耕業逐漸走下坡,農 場主紛紛賣掉土地,建商紛紛開發木邊住宅 區。 隨著1908年長島鐵路和電車站點擴大到木 邊,該區成為皇后區首個同時有鐵路和電車 的城鎮,也成為交通樞紐。此前1904年已通
過實施五美分全市通行票價法案,也為當地 居民提供更多公共交通選擇。 皇后大橋(Queensboro Bridge)和史坦威隧道 (Steinway Tunnel)的建立,更大大縮短當地居 民往返曼哈頓時間,讓許多在曼哈頓華埠工 作的移民家庭,可在木邊租住或購買一棟平 價公寓,同時又可到市區工作。 據統計,當時高峰時段,只需八分鐘就可 從當地往返時報廣場。除了前往曼哈頓,發 達的公共交通網也提供當地居民前往其他地 區工作,在19世紀初期,讓附近長島市低收 入的體力工作者爆增。隨著木邊不斷發展, 寬闊的街道、茂密的植被街道以及多種住宅 的選擇,吸引大量在曼哈頓附近尋找經濟住 房的移民家庭。 40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