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0 8 9 4
A22 大紐約地產 D8 大紐約地產
worldjournal.com 2018年1月18日 2018年1月18日 星期四 星期四 THURSDAY, THURSDAY,JANUARY JANUARY 18, 18,2018 2018
麥斯佩斯以平房為主(上圖);左上圖是麥斯佩斯頗具特色的住宅;左圖為麥 斯佩斯近年來吸引大批華人遷入。 (記者朱澤人/攝影)
大紐約地產
記者朱澤人/紐約報導
麥斯佩斯 悠然鄉村風 拒過度開發、富人文底蘊 吸引小家庭華人定居
皇后區長島市這類時尚、嬉皮的 新興社區,受到多數紐約市文化生 活雜誌如「紐約時事」(Time Out New York)的注意,不過對喜愛鬧中 取靜者,麥斯佩斯(Maspeth)是定居 更好的選擇。這個住宅區富含人文 底蘊,抗拒過度開發,是皇后區極 少數保有鄉村生活型態的社區,吸 引小家庭華人來此定居。 房產律師張楠從中國移民來美25年,於艾 姆赫斯特合作公寓居住多年,由於結婚生子 ,需要更大空間,一年多前搬到南邊緊臨的 麥斯佩斯。他說,麥斯佩斯華人愈來愈多, 散布在皇后大道以南至長島快速路(LIE), 主要是因北邊的艾姆赫斯特太過擁擠、房價 被炒太高,逐漸向外南移。還有一些華人從 布碌崙八大道華社搬來,同樣是被當地尚可 負擔的房價與低密度人口吸引。
學校好、房價低 張楠指出,麥斯佩斯優勢有三個,一是當 地小學比艾姆赫斯特好,如P.S.229與P.S.58 的成績在全市排名居前30%,兩校亞裔皆占 32%。二是房價比其他華人區低,根據地產 估價網站Zillow的統計,中位數為71萬元, 就算去年漲6.5%,仍比艾姆赫斯特中位數 77.4萬稍微便宜一點。 最後一個優勢就是麥斯佩斯人口密度低, 保留郊區型態。他說,「艾姆赫斯特土地使 用條例多是R5或R6,允許蓋人口更密級的
麥斯佩斯以兩層樓平房為主。 公寓,現在皇后大道兩邊都是大型合作公寓 或商住大樓;麥斯佩斯的區畫是一到兩家庭 ,買了房子也不能隨便加蓋。」
保護小家庭連排屋 相較於法拉盛、貝賽等地華人改建巨屋屢 遭鄰居投訴,麥斯佩斯這類情況鮮少發生。 這要歸功於當地第五社區委員會過去近20年 大力反對過度開發;例如在2015年市長白思 豪推動「高質量與可負擔區畫」(ZQA),鬆 綁土地使用條例以蓋建老人屋與照護中心,
(記者朱澤人/攝影)
麥斯佩斯229小學表現成績全市排名前20%。
卻遭第五社委會幾乎全票否決。 張楠過去一年積極參加第五社委會,並申 請成為委員,了解當地居民致力保存小家庭 連排屋特色。他指出,無論是否支持該更改 土地使用條例,都期望更多華人能參加社區 會議,了解其他居民想法。 當地新科市議員霍登(Robert Holden)即是 反過度開發的急先鋒,他生長於麥斯佩斯 ,現住在中村(Middle Village),擔任JPCA主 席長達25年,曾多次聲援艾姆赫斯特華人 ,反對泛美酒店(Pan Am)改建收容所。去年
(記者朱澤人/攝影)
他以民主黨身分在初選挑戰市議員克勞莉 (Elizabeth Crowley)落敗,在普選時靠著共和 黨與華人選民支持,以137票之差擊敗克勞 莉。 霍登競選口號之一就是反對過度開發, 他指出,麥斯佩斯與中村特點就是郊區生 活型態,曾與志工一起和市城市規畫局 (Department of City Planning)密切合作,多次 阻擋破壞土地使用條例的改建計畫。如今當 選市議員,他承諾要推動立法保護家庭連排 屋,「這個小鎮不大,但至少夠我們住」。
濃濃歷史味 紀念廣場古蹟多 記者朱澤人/紐約報導 麥斯佩斯的名稱源自當地印第安原住民 部族「Mespeatches」,意即「糟糕的濱水區 」,因17世紀之前當地為沼澤地,至今麥 斯佩斯聯邦儲蓄銀行(Maspeth Federal Savings Bank)仍用印第安頭像為標誌。 17世紀中期開始,荷蘭與英國殖民者拿著 王室或國會的「特許」(charter)在此定居, 成為皇后區第一個歐洲人殖民地。荷蘭人 先於1635年買下土地,發展特許城鎮,接著 1642年英國長老教會牧師法蘭西斯‧多格蒂 (Francis Doughty)拿著「特許狀」,定居於「 Maspat」。 不過,原住民1643年對殖民地發動猛烈 攻擊,把城鎮夷平,一部分倖存的殖民者 遷往曼哈頓,一部分1652年返回現今的艾 姆赫斯特(Elmhurst),把鎮取名為「新鎮」 (Newtown),再逐漸遷回往麥斯佩斯。 在1850年,麥斯佩斯憑著高地勢、可遠 眺都會區天際線,開闢橄欖山墓園(Mount
Olivet Cemetery),HR知名美妝品牌創辦人赫 蓮娜‧魯賓斯坦就是葬於此。馬車與有軌電 車開始載著曼哈頓居民周末前來旅遊,同時 工業化浪潮沿著新鎮溪(Newtown Creek)帶入 工廠,當地人口也迅速膨脹。20世紀初, 一度變成破爛貧民窟,1925年到1939年 由吉普賽人占據,最後給市府趕出。 現在當地多為住宅區與小商店, 也聚集美式傳統麵包店與小吃店 。在這人們仍可找到許多古蹟或 紀念廣場,包括格蘭大道與72街 的麥斯佩斯鄉公所(Maspeth Town Hall),1897年興建時原為小學; 麥斯佩斯大道與Maurice大道交口 的克林頓餐廳(Clinton Diner),又 稱四海好傢伙餐廳,源於黑幫電 影「四海好傢伙」(Goodfellas)在 此拍攝;以及格蘭大道與69街的 九一一紀念廣場,悼念在恐襲事件 罹難的當地288分局19名消防員。
麥斯佩斯聯邦儲 蓄銀行建築外有巨大壁 畫,寫著「麥斯佩斯是 美國」。 (記者朱澤人/攝影)
鄰里守望相助 投入公共事務
Calamus大道工程毀屋,促當地華人向COMET 求助,提升公民意識。 (記者朱澤人/攝影)
記者朱澤人/紐約報導 要說公民意識強、居民積極投入公共事, 皇后區少有地方能與麥斯佩斯相比。當地有 兩大公民組織「麥斯佩斯與艾姆赫斯特團 結社區」(COMET)及「杜松公園公民協會」 (JPCA),前者與警察關係密切,後者主席霍 登(Robert Holden)更在去年11月當選市議員 ,任何破壞當地寧靜的開發或市府施政,都 難逃他們「法眼」。 2016年8月麥斯佩斯假日旅館(Holiday Inn) 傳出要改建成遊民收容所,預計收容220名 遊民。雖然民眾在第五社區委員里民大會 強烈抗議,但市遊民服務局(DHS)局長班克 斯(Steven Banks)仍堅持此計畫。COMET與 JPCA成員卻不願放棄,從9月發動抗議,用 巴士載送上百名示威者,天天在該旅館門口 示威,甚至到班克斯家門前遊行,終於迫使 市府放棄改建計畫。 COMET主席達瑞奧(Roe Dario)在當地生活 逾60年,從1994年成立至今,「勢力」之大
四海好傢伙餐廳從1935年營 業至今,連影星皮爾斯布洛斯南 (Pierce Brosnan)都來「打卡」。 (取材自臉書)
麥斯佩斯近期成交房屋 成交時間 2017年12月
地址 66街52-52號
類型 4臥2浴
價格 78萬元
,讓市警 2018年1月 70街52-17號 5臥3浴 86.5萬元 三 個 分 局 COMET 2017年10月 51Dr 72-26號 3臥3浴 88.1萬元 110、104與108 會 議上發 2017年11月 69街53-83號 4臥3浴 157.5萬元 分局每月都要派 聲,透過媒體 (資料來源:Redfin地產網站, 警員到該組織月會簡 大幅報導,果然 製表:記者朱澤人) 報治安情況。她指出,麥 讓主計長、州眾議員 斯佩斯華人愈來愈多,但鮮少參 、市議員等民選官到場查看 與公共事務。不過,這種情況在Calamus大 ,促使市環境保護局(DEP)工程承包商CAC 道下水道工程毀屋事件後,已逐漸改善。 Industries負擔所有維修。 「華人屋主房屋被毀,投訴無門,開始向 達瑞奧說,麥斯佩斯文化就是鄰里守望相 鄰居求助,有人因此英文愈講愈好。」她 助,「華人要向鄰居自我介紹,互相交流, 指出,去年6月到7月Calamus大道下水道更 碰到事情彼此幫忙,還可防小偷闖空門」。 新工程,造成房屋龜裂、污水逆流溢出、 飲用水變混濁等問題。華裔新移民子女於 (更多地產訊息,請見今日F1)
40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