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5 8 0 8
2014年7月12日 星期六
SATURDAY,JULY 12,2014
2014 大 紐 約 區
華人教育基金會專刊
I1 工商服務部
策劃主編
用獎學金鼓勵華生參與回饋社區 大紐約區華人教育基金會董事長/世界日報執行董事 李德怡 這是大紐約區華人教育基金會連續第九年頒發獎學金, 至今已有超過70名居住於大紐約地區的華生受獎。基金會 除加入有超過50年歷史,累積發放30億元的Scholarship America成為區域分會,也與世界日報合作,提供家長各 類教育訊息。世報並藉贊助Scholarship America Dream Award,創立供全美家境困難華生申請的獎學金,協助更 多華人學子接受高等教育。兩項獎學金的申請者只需上網 填一頁表格,網站會自動配對全美約150萬項獎學金。 今年我參與首屆Scholarship America Dream Award評審 工作,世報華裔學生獎學金得主曾紅英(Lucy Hong Tang) 的故事讓人感動。就讀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二年級、主修 都市設計的她,父母是不懂英文的越南華僑難民,姊姊患 有嚴重自閉症、哥哥參加幫派,父親也因病無法工作。成 長於貧困環境,她除努力向學,高中時更參加亞裔維權團 體抗爭,使洛杉磯市府取消廉價徵收自家住宅區的計畫。 從3000餘名申請者中脫穎而出,她是今年唯一的華裔獲獎 者。此獎項專門協助大二以上學生完成大學學業,每年將 提供她1萬5000元獎學金。 大紐約區華人教育基金會委員們通過閱讀自傳、申請 表、委員會討論、與申請人面談等程序,發現很多申請者 SAT滿分,GPA高於4.0分,多門AP也考滿分。但最後給 人的印象僅是會讀書。我們參考長春藤名校的錄取原則, 鼓勵學生多方面發展,學生必需擺脫成績、走入人群,才 能培養終生受用的人際能力。比如從擔任校園社團領袖、 區域領袖,到參與全國會議,逐步完成一件事。透過交 談,我們可發現申請者對某項議題的熱情,而非僅羅列大 量參與過的活動及時數。
2009年一位獲獎者,因母親罹患癌症,他開始關心醫療 行政。高中時擔任學校紅十字會的領導人 ,他之後創立非 營利機構,與政府合作,提供超過2000名低收入民眾免費 體檢。他曾兩度受邀至國會演說,2012年並被評為紐約非 營利機構領導人前五名。在紐約大學雙主修神經科學、公 共政策,他今年將升研究所,並因自身熱情結合醫學院、 法學院、商學院課程為主修。 今年一位申請者,曾因牙齒、骨骼問題,經歷治療痛 苦。上網研究時意外發現許多兔唇兒童需要援助,因此 初中便成立組織募款,成功為四名兒童動手術,高中畢業 時,已有超過70名兒童因此受惠。 為鼓勵新移民學生求學,我們一開始設就有新移民獎學 金,特點是不過問移民身分。我們逐漸發現社區不乏力爭
上游的新移民生,突破文化、 語言障礙,積極投入校內外活 動,並因此提高了新移民獎學 金,與本地出生學生相同, 都是為期四年、每年1000 元。 收入不豐的新移民獲獎 生,出社會後常更願意捐 款回饋。目前獎學金評審 委員中已有一位過去的新 移民受獎學生。她一直希 望當義工回饋社區,後來進 入保險領域擔任精算師,也 捐款幫助其他學生。 隨著受獎人數累積,彼此也 成立聯繫的網絡,除了照顧新 生、提供選主修、選課的意見,也是未來學生工作、實習 機會的重要資源。九成以上的獲獎及實習生至今仍透過網 絡聯繫,每年世報教育博覽會也邀請過去受獎者出席分享 求學經驗,鼓勵彼此交流。今年新參與捐款的紐約人壽, 也是看重這項獎學金不但鼓勵華裔學生參與社區事物,歷 屆獲獎者、申請者也保持緊密聯絡。目前我們正計畫通過 與紐約人壽的亞裔義工網絡合作等方式,鼓勵更多學生回 饋社區。 感謝今年多位華人藝術家捐贈作品在網上義賣,為優秀 華生募款。競標截止日期為:10月31日,有意競標者可透 過電郵chinesescholarship@gmail.com或電話(516)7679040出價、詢問。Scholarship America Dream Award 10月截止收件,網址:scholarshipamerica.org。大紐約 區華人教育基金會網址:chinesescholarship.org。
▼九成以上的獲獎學生至今仍有聯繫。(本報檔案照) ▲北美世界日報總管理處總經理兼紐約社社長楊仁烽(右一)、 世界日報副董事長李厚維(左一)捐贈Scholarship America 5萬元獎學金,由李德怡、Scholarship America 財務長 Rick Greene(左二)共同接受。(本報檔案照)
基金會理事與2013 年獲獎學生合影。 (本報檔案照)
ܜݲ౾ĴĺσၾᇄдυທҺο
ॏܘடጣ CR163388-1
45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