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日藝術誌 Vol.19

Page 1

YIRI ARTS | YIRIARTS.COM.TW

Vol. 019 Nov./Dec. 2017 I S S N 2 4 1 1 -

Y R G P

4 2 2 7

IN THE FOREST

REFLECTION OF SENSE

DISUSED AIRPORT

林中深處 -3-

寫形鏡 -7-

廢棄機場舞台 -11-


PLANETA YIRI ARTS | Planeta

-1-


YIRI ARTS | Planeta 靈泉喦 | 120×120cm 2016絹本水墨、岩繪具

Planeta

撰文/ 白雨

白雨個展

我始終是個有科幻精神的山水迷。 ――白雨

2

006 年於故宮觀賞了宋畫大展「大觀」後,北宋 山水繪畫便為我心中之典範。經長期閱讀,由 雜食而博而專之後,深知山水畫乃是一種描寫理想性 世界的藝術手法。但,世界之大、素絹之小,如何在 世界與內心這芥子須彌的極端中取得平衡?古典大師 們已經紛紛的用極為優秀的視野做了多元而經典的詮 釋。然而,在時代的推進之下,山水畫從藝術家對世 界的體會與描寫,漸漸轉變成個人抒情式的表現,又 於鴉片戰爭後,隨著不平等條約而來的強勢文化衝擊 東亞文化圈;又經過二次世界大戰民族意識的抬頭, 水墨(山水)畫似乎漸漸已不純粹是對於理想世界的 闡述,而是被賦予更深厚複雜的文化責任。

也許是該重新思考山水繪畫的原意了 It’s Time to Rethink of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the Chinese Landscape Ink Painting.

六朝宗柄是這樣形容山水畫的:「……且夫崑崙之 大。瞳子之小。迫目以寸。則其形莫睹。迴以數里。 則可圍於寸眸。則其見之彌小。」 自古以來,山水畫便是描寫世界的一種方法。我熱愛 的北宋山水更是自成一格的宇宙系統。在古典大師的 作畫視野中,世界大多是以「中原」的概念運行。然 而,現今世界因資訊的發達而讓我們知道世界已經並 非某一塊土地,而是除了地球之外,有更多數不清的 隕石、衛星、行星。人類有認識世界的渴望,就如同 彼時的巨幅山水是畫家體悟世界後再藉由繪畫抒發主 觀情致的表現。也許是侷於現實困境的逃避、也許是 純粹的醉情於大自然、也許是呼應著文學意境……等 等,山水畫始終承載著既空幻又實際、既詩意又剛強 的多元面向。

編輯/ 郭書殷

Planeta [1]

我的兒時夢想便是可以飛出地球到其他行星遊歷、居 住。所閱讀之著作與電影也多是如星際大戰、鋼彈… 等這類描寫關於地球之外生活樣態的作品。另一層 面,我認為水墨畫發展至此承載了太多責任與期待, 若將時間拉回至宋朝或其他時間點來看,水墨其實就 如同現代人於日常生活中擅長且唾手可得的媒材般輕 鬆而自然地使用著。也許民族與文化的責任也許在我 有生之年都不會有解答,但若跳脫出地球觀點的框架 來思考,現有的地域、民族、文化將不再有意義,屆 時剩下的就是單純的體會和詮釋。 經多次思考與碰撞,試著將山水繪畫變成具有宇宙世 界觀的作品便是我一貫追尋的脈絡,因此將本次個展 取名為《Planeta》,期待以宇宙、藝術、水墨之碰撞 激發觀者更多不一樣的思考與想像,並不斷自我提問 以古典技巧放置到當下的生活想像中,這相互刺激的 結果為何?不停想像著在未來時空中,若人類的生活 已經跨出了地球圈,而我將會是一位悠遊於那時空中 旅行的畫師,盡情體驗能力所及可到之處,並將這份 描寫世界的欲望情懷付諸行動。 [1] Planeta 為西班牙語,有星球、行星之意。

2017.11.25 - 12.24 Planeta│白雨 個展

伊日藝術駁二空間│駁二藝術特區大義C9倉庫 07-521-5783│13:00-19:00│週一休館

ARTIST CV 白雨 2013 2008

SELECTED GROUP EXHIBITION

HONOR

2017 2016 2015 2013

SELECTED SOLO/DOUBLE EXHIBITON

2012

東海大學美術系研究所碩士 華梵大學美術系學士

2017 《侘 貳》,國美館青年典藏計畫 - 藝術奧林匹亞競賽,入賞,豊島市政廳,日本東京 2016 《歿巖》,藝術銀行典藏

2015 2014 2013 -

清悶―白雨 × 閑原 雙人展,赤粒藝術,台北 居合―白雨 × 閑原 雙人展,當代一畫廊,台北 斗方―白雨 × 閑原 雙個展,107 畫廊,台中 浣石,東海大學藝文中心,台中

-2-

-

藝術奧林匹亞競賽入圍展,豊島市政廳,日本東京 明月照松間,一票人票畫空間,台北 台灣、廣東天河文聯藝術家聯展,甘樂阿舍藝術空間,台南 消暑,么八二藝術空間,台南 山海經,伊日藝術,高雄,台灣 常態聯展,恆畫廊,台北 NOVART 超新星, 自由人藝術公寓/ ARTANEW Gellery,台中 各自的旅程,Z 書房,台中 第四屆 台北當代水墨雙年展,TADA, 台中/中正紀念堂,台北 桃源美展,桃園縣文化中心,桃園 前進南海―微觀點,南海藝廊,台北


YIRI ARTS | In the Forest

林中深處 陳文立 個展

IN THE FOREST

撰文/ 陳文立

編輯/ 賴柏衡

1.

-3-

1. 寵物與植物 142×78.5cm 2016 水墨紙本設色、礦岩 2. 庭園造景-2 79.5×142.5cm 2016 水墨紙本設色、礦岩


YIRI ARTS | In the Forest

同衣櫃總是缺少一件衣服的收集癖,我花園的植物似乎總是缺少那麼一種,拜全球化與 網路便利之賜,想要的東西總是按按點選鍵超商到件取貨,連宅急便都可以活體運送 ; 在溼熱海島氣候的台灣只要你願意購買,不管是沙漠裡、寒帶地區、雨林中生長的通通可以收 進你的祕密花園裡,任其那些動、植物們與自己的花園適應、磨合,或是走向死亡、衰敗。 候鳥遷徙的季節時,總能看見很多燕子在空中盤旋覓食,這時就會撿到一些不知何故飛不動的 小雨燕,我怕家犬會去啃咬於是就幫牠做了保暖,但往往還是會慢慢地虛弱死去,看掌中的鳥 最終還是難以抵擋大自然的淘汰,感受牠們溫度的消逝,總令我對生命無常感到不安。

從自然來到人造花園裡, 再逃出人造花園干擾自然。

2017.12.30 - 2018.1.28 林中深處│陳文立 個展

伊日藝術駁二空間│駁二藝術特區大義C9倉庫 07-521-5783│13:00-19:00│週一休館

2018.2.3 - 3.4

On Paper│Guim Tió Zarraluki 個展

展覽訊息若有所更動皆以伊日藝術網站公布為準

我認為世界上沒有不對的生物,向來只有不對的時空、位置,就像是流浪貓狗的問題,人類馴 養他們好幾百年培養出不同品系與種類,嚴格來說他們已經是屬於人造花園的一部分,不全然 屬於自然,流浪狗在人跡稀少的公園繁衍下一代,然後在野外捕捉原生動物為食,放任貓狗在 野外獵捕是對自然生態的傷害,即使他們傷害的是一條人所畏懼的毒蛇,但毒蛇的利牙是為了 生存的演化,牠們在食物鏈中扮演抑制齧齒類的數量,而不是人類腦補出來如大蟒蛇般恐怖電 影情節。 工作室旁的小空地有很多空間可以綠化,裡面種了很多空氣鳳梨(Tillandsia),那是一種不需 要土壤附生在樹上可以懸掛種植的植物,讓人困擾的就是容易被風吹落,圈養在院子裡為了除 草還會生蛋的寵物雞、鴨會去啄食掉落在地上的植物,每當發現植物少了的時候,通常不是屍 骨無存就是殘留幾片葉脈,這時只有哭笑不得的心情,我的動、植物天地一直都維持著這種和 諧卻也緊張的關係。院子圍欄裡除了鴨之外,圍欄外還有一群想跳進去獵殺牠們的家犬,狗兒 每天放風時間一定要來巡一巡雞鴨有沒有乖乖待在圈養範圍內,如果沒有就會上演雞飛狗跳的 混亂場面;每次看見這場景都讓我聯想到爭議已久的流浪狗問題,貓狗會在外面流浪起因人類 的不負責,很多愛心人士又會在野外餵養流浪貓狗使他們壯大,如果沒有結紮就會大量繁殖變 成外來族群獵殺在地野生動物。餵養流浪動物的人我相信是出於善意想幫助牠們,就像我想挽 救墜落的羽燕,只是當我們去介入某些事情時,卻往往沒有考慮到是不是有其它的後果會發生 如同「蝴蝶效應」。 人類總是想收集各種稀奇百怪的東西放在自己的眼前,但有時候就會忽略他們本身可能是會互 相干擾的,為了除草的鴨子會吃掉原本拿來觀賞用的植物,當成人類最忠誠的伴侶「狗」養在 家裡可能是為了警戒、防衛,但牠就是會去獵殺飼養的禽類或是野生動物,我們總是想挑戰、 控制大自然的生存規則,只有我們重新讓自己意識到作為生態系的一員,用生態倫理學的角度 重新看待這個世界似乎才是最好的辦法。

2.

-4-


YIRI ARTS | Shian Yuan Exhibition

Flower Myth

閑原 個展

牡丹可以像個蕩婦

撰文/ 閑原

SHIAN YUAN EXHIBITION

F

lower(花 / 華)在英語世界裡,除了作為自 然物,便是與之相關綻放、茂盛等現象。然而

「花」或「華」在漢語世界裡所構成的意象,其複 雜程度或許遠超過讀者的想像。隨意造個例句, 「你好花心真會花錢,買這甚麼花看地人眼花撩 亂,弄得幾個名花有主的心花怒放」,從好色到揮 霍、從混亂到女性代稱,若再加上「華」的意象- 除了讀音同花為陰平的「春華」,讀音陽平諸如

「浮華」、「繁華」、「精華」、「月華」、「年華」、「髮 華」、 「中華」所展開的意象,有關情慾、女性、金 錢、時間、文學、政治等諸多的轉喻,看似指涉意 涵各有所別,其實都是對自然物本身的感知上拓展 與聯想。而在古漢語中,陰平與陽平同屬平聲、平 上去入的第一音,長期關注書畫傳統特別是花鳥藝 術的我,對此纏繞擴散的意象一直是反覆思索的 母題。 Myth(神話 / 迷思)一詞在歷史演變中有各樣意 涵,以希臘文 mythos 指的是寓言或諷喻,後來與 logos(道、理性)和歷史形成對比,有著「不可 能真正存在或發生之事」的意涵。至 19 世紀初這 個詞才真正出現在英語中,對其理解有兩種,一是 如同 plot(情節)是具有想像力的結構,另一則 解做為神話,並探究傳說中歷史情境裡的原因, 然從 19 世紀中葉,Myth 不僅是想像,而且是不 可靠甚至刻意帶有欺騙的虛構,更確切帶有負面 意涵。但至二十世紀隨人類學發展,Myth 被認定 是人類心靈某些特質的表現,甚至是人類組織精 神、心理層面的基本表現,這些表現不受時間影 響,對某些文化或時期很重要,是對想像與創造的 肯定,但與史實和科學對比,即便有上述多重含 意,它的普遍意涵仍是一個虛假的認知。然而就我 看來人還是需要神話,如此它才有被信奉與破除的 可能,而在這兩者皆帶來快感。 「牡丹可以像個蕩婦」這個展題取自我在奧斯陸的 一 件 創 作, 發 音 有 如「 屁 耶 - 翁 」(Peon / 挪 威 語)的牡丹跟台灣的牽牛花沒兩樣,甚至隨意亂長 溢出庭院,花開太大垂頭沾滿泥水,被蟲咬的憔悴 不堪也不奇怪。然而這是我第一次真正看見牡丹這 個原產於北半球溫帶的植物,而不是在台北故宮的 古畫與中式餐館中的「富貴滿堂」,才發現「國色 天香」的認知多麼虛幻飄渺,面對一種長久被「花

/華」同其神話滋養、暗示、屏蔽的複合感受,作 為一個藝術創作者,我的反應自然是藝術性的。 還有另一個更早影響此次個展面貌的因素是去挪威 的時候「順便」去印度,在「古今中外」的二元概 念下,我成為一個亞洲人要到歐洲才比較認識同為 亞洲的印度文化之實證,期間到了貧困的城鎮,雨 季使牆上的漆嚴重剝落,整個社區很破舊,有房子 甚至沒屋頂搭幾塊木板也是湊合住人,然而居民衣 服色彩鮮艷而豐富,迎接時還給我點紅祝福並戴上 黃橘相間的新鮮花環,而牆上反覆塗刷各種明亮色 漆的斑駁就像畫,即便知道這古老文化有它相當醜 陋與不堪的面向,而新德里貧富差距大和髒的令人 暈眩,我卻看見掙扎與摯烈的生命力,進而影響運 筆意念,並且在筆墨與色彩之間扭動、跳躍,綻放 如煙花一般絢爛與瞬間的悸動。 一個蕩婦在面對不同情人總有相異的面貌,如果熟 習我曾指向宋元書畫那靜謐婉轉、清芬暗芳風格的 朋友,極可能大為吃驚,然而你們不是或多或少也 相信女人會為愛情拋棄一切的神話,所以也不必太 意外,即便對我而言反而是擁抱一切,只是兩個一 切所指不同,如果我們把筆墨意志幻化成一個女性 人格放進文化脈絡裡,如此切換與激情、迷亂的品 質所對應到的,便是個蕩婦般的存在,誰也不知道 連大馬士革空襲與灰燼都成為她的戀人,必須極致 並盡其所能回應這份遼闊深層的感情。 我以「閑原」作為畫名呼應「賢媛」又與其有別 的彼時,或許必然與此時相遇成為揭示的神話之 一,至於「原作」是自始便預設好的情節,跟不同 的文化、事件、人…(任何可代換者)談戀愛當然 也會有不同的渴望,不乏創作者很難按邏輯與天氣

ARTIST CV 閑原 1983東海大學美術系研究所碩士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學士

SELECTED SOLO/DOUBLE EXHIBITON 2017 2015 2014 2013

Flower Myth 牡丹可以像個蕩婦,伊日藝術,台北 清悶―白雨 × 閑原 雙人展,赤粒藝術,台北 居合―白雨 × 閑原 雙人展,當代一畫廊,台北 斗方―白雨 × 閑原 雙個展,107 畫廊,台中

SELECTED GROUP EXHIBITON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

Sommer Ustilling,Gallery 26,奧斯陸,挪威 Metamorfose, Erkjennelsens 象徵/蛻變,Arne Paus Gallery,Beitostølen,挪威 離散的夢土―台灣近當代水墨畫展, 宜蘭美術館,宜蘭 相遇,對話―天河台南兩地書畫交流展, 甘樂阿舍美術館,台南 消夏,食在有藝,台南 兩岸漢字藝術節―「藝有所紙」手工紙創作展, 國父紀念館,台北 現代台灣的藝象,銀座幸伸畫廊,東京,日本 南藝復興,么八二藝術空間,台南晶英酒店,台南 早春圖,世界畫廊,台中 帝女花,世界畫廊,台中 冬藝見暖 III,光之藝廊,台中 各自的旅程,Z 書房,台中

HONOR 2016 2014 2011

受邀參與 Imago Mundi :The Art of Humanity 一號 作品計畫,獲 Benetton 基金會典藏 庭園閑步 (2015)、秋遲 (2014)、盛夏的野草 1-4(2013) 獲藝術銀行典藏 南藝復興.府城連續體計畫/小草圖 (2012) 等 12 件受台南晶英酒店典藏、展示 南港元利世紀匯公設/玉門春風、萬歲長春、繁華 似錦 (2011) 等百號作品委製收藏

預報去過生活才會選擇做藝術創作,自己本身就 是一朵雲,無論走到哪,讓哲人與美如情人般繾 綣,在生命裡面攜手的慾念,可能是我在這風雨漂 搖世間唯一的祈願 [1]。

[1] 渴望、攜手、祈願亦是展覽中三件雕塑作品的名稱,是藝術 家侯連秦的黑色大理石石雕創作,至於閑原的水墨畫個展為 何會有侯連秦的作品,有如謎樣的對話,以一個我們暫無法 用言語定義的形式呈現,是神話還是打破神話。歡迎 11/18 15:00 前來開幕茶會與座談會一探究竟,兩位作者與展覽形 式的神祕發想人將有一場有趣的對談。

2017.11.17 - 12.17

Flower Myth 牡丹可以像個蕩婦│閑原 個展

伊日藝術台北空間│台北市八德路四段768巷5號4樓之102-2786-3866│13:00-19:00│週一休館

-5-

原作 - 宇宙的維納斯與線香 69.5×47.5cm 2016 紙本水墨設色



YIRI ARTS | The Reflection of Sense

逢梅雨季節,便有成群的白蟻,在雨中飛舞。憑著脆弱的薄翼,啪嗒啪嗒,拍 打著雨水,或啪嗒啪嗒,被雨水擊落,成為一隻隻黏在路面或水面的必然。然 而,微小卻倔強的牠們,無視命運,只管掙扎。趁著還沒被殘酷吞噬,或是被無情輾 平之前,不斷掙扎;只要還沒碰到幸福,還沒筋疲力竭,還能掙扎,就不斷掙扎。

寫形鏡 THE REFLECTION OF SENSE

徐英豪 個展

撰文/ 徐英豪

明知道梅雨是季節,可每回被圍困在其中,都像是永遠。日日淋漓的窗面,透著漫漶 的灰暗,暈染斗室,任除濕機凝滯成集水箱的鬱積,等待傾倒,然後再次鬱積;除不 盡的剩餘,從皮毛、從孔竅,裡裡外外浸漬著身體,使其綿軟消沈,化為一團無能為 力的苦悶。當然,這副身體會在每次即將變得透爛之前,拖著自己,逃出這如醃甕般 的斗室,在傘或雨衣的掩護下,穿過重重彈雨,遁入其他避所,尋求喘息。但是,這 副身體也會很快地發現到,每一次的逃脫,都只是將自己從原本的醃甕取出來,放入 另一個醃甕而已。 雨不停,這看似徒勞的掙扎也不會停。因為這副身體的心底明白,這場圍困是季節, 不是永遠。總有一天,這副身體會在暖陽的照拂下醒來,過上好長一段光輝燦爛的日 子,幸福得忘卻這段像是永遠被雨圍困的時光,甚至無暇去想,這段像是永遠被雨圍 困的時光,會如同「這段像是永遠被雨圍困的時光」這句話反覆歸來的事實。不過, 那都是之後的事了。現在,在這個不見邊際的醃甕裡頭,這副身體唯一能做的,就是 不斷地掙扎。 上面這段文字,是我為此次個展《寫形鏡》所展出的作品《雨季》所寫,而這段文字 不僅與《雨季》這件作品互文,背後還有一個更大的、與此次個展中其他作品相同的 語境⸺自身在自然與社會宰制下的處境⸺那正是我試圖透過一幅幅「寫形鏡」, 將其轉化為具體形象照映出來的。

-7-


YIRI ARTS | The Reflection of Sense

溫床 Hotbed|70.5×192cm 2012 絹本設色

從有記憶以來,我時常會感覺到自己處在一種與他人、社會、世界,甚至自我異化

(Entfremdung)的狀態,就像《莊子.齊物篇》中,「罔兩問景」這則寓言的景(影 子)的處境:景因自己的意識無法掌控自己的行動,而認為自己應是有所依附(我們 都知道影子是依附於形體),卻無法究其所以,然而,即便影子有辦法究其所以,也 離不開被形體支配、無法成為自己的主宰的現實。 生而為人,我們雖然擁有超越其他生物的智性,但仍不足以完全掌控自己的身心;無 論有意識或無意識,我們的生命活動都無時無刻受到自然環境與其他生物(例如與我 們唇齒相依的人體微生物群系)的影響。另一方面,在人類社會的系統裡,我們的生 存樣態也從各自的出生之始,便受到自身的身分與社經地位,以及自身所處的社會的 意識形態與制度一路左右。不管從生物學還是社會學的角度來看,人都不如想像中地 自主,反而自始至終,都處於各種被宰制的狀態。 儘管如此,我還是想對自己在生活中所覺察到的或隱微或顯大的宰制給予回應,作為 一種掙扎,而繪畫即是其中之一,同時也是我在此次個展《寫形鏡》中所呈現的。

2017.12.22 - 2018.1.21

ARTIST CV 徐英豪 2013 2013 1991

就讀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水墨組 畢業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水墨組 出生於台灣桃園

HONOR 2012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系展獎―水墨組第一名、不分組首獎 2011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系展獎―水墨組第三名

GROUP EXHIBITION 2014 2013 2012 2011

焦慮的閒情專家,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台北 蛤,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台北 超級作功:位移零,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台北 e04,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台北 純天然,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台北

2018.1.26 - 2.25

寫形鏡│徐英豪 個展

Jafet Blanch個展

伊日藝術台北空間│台北市八德路四段768巷5號4樓之1 02-2786-3866│13:00-19:00│週一休館

展覽訊息若有所更動皆以伊日藝術網站公布為準

-8-


Hsu Ying Hao徐英豪

雨季

| 74.1×135.5cm | 2016 |絹本設色 Rainy Season

YIRI ARTS COPY RIGHT © 2017



YIRI ARTS | Live! in Berlin

在廢棄機場的 露天大舞廳 AN OUTDOOR BALLROOM AT A DISUSED AIRPORT

撰文/ 吳思薇 1.

林脫離了長長的冬季,季節的時序從步入春季開始,從二月份的柏林影展、四月份的劇場週 (Theater Treffen)、畫廊週、八月的舞蹈節,隨著太陽停留的時間漸漸縮短,九月的柏林藝術 週 Berlin Art Week,可說是戶外藝術季的尾聲,而這個藝術盛事,十幾個場地聯合開演。有屬於畫廊 的博覽會、也有些藝術團體在空地或廢墟游擊展出、藝術電影的播映等等等等。夏天的柏林人彷彿搭 上一台沒有終點的遊園車,看展、看人、看藝術、曬太陽,試圖捉住短暫夏日的每分每秒。 當週的活動中,有一個表演活動吸引了我的注意,在廢棄不用的 Tempelhof Flughafen 滕珀爾霍 夫機場的停機棚中。原來是新任為柏林歷史悠久的劇團《VOLKS BÜHNE 人民舞台》的藝術總監 Chris Dercon(前倫敦泰德美術館館長)上任策劃的第一個表演活動《Fous de Dance》,建築師 Francis Kéré 設計的一個臨時表演空間啟用了。第一個週末開放整座機場參觀與舞蹈節目自由入場, Tempelhof Flughafen 週末本來就是個遛小孩的親子聖地,當然也有許多年輕人去喝啤酒、看夕陽、 練習溜冰、滑翔翼或是雙手放開騎腳踏車。而那個週末《All Berlin Dances at Tempelhof》從當日的 正午十二點開始,一路跳舞跳到午夜,十個小時的舞蹈活動,由曾經在北美館展演過《口腔運動》的 法國編舞家 Boris Charmatz 波赫士.夏瑪茲為開幕編舞,有芭雷舞、嘻哈、電音、獨舞、也開放觀 眾與舞者共舞,天光下的機場跑道彷彿巨大舞廳,在陽光正好的時刻將近萬名觀眾共同參與。

2.

由於當天我不在柏林,但是受到畫面的感召,我參與了第二個由編舞家 Boris Charmatz 創作的《A Dancer�s Day 舞者的一天》,共計六個小時的舞蹈活動,體驗一名舞者的日常。 當天所有的觀眾打扮輕鬆,穿著運動鞋,帶上一瓶容量不小的水瓶、毛巾。三個小時的舞蹈熱身、工 作坊一同與編舞家完成一個由十來個動作串連的舞作。在廠房裡鋪上野餐墊,用餐時間觀眾各自拿出 lunch box,掏出蘋果、香腸、起司、火腿各自野餐,去像是學生餐廳的櫃檯領了一杯白酒,音樂響 起,一個裸身的男舞者從無名處走了出來,開始獨舞,穿梭在散坐四處的野餐墊間,一邊讀白一邊即 興,距離有時近的彷彿都要被他身上的汗水隨著舞動甩出而噴到,暮色漸深夜晚將至,獨舞者下台一 鞠躬,觀眾回到看台上,等待入夜的重頭戲來臨《10000 Gestures 一萬個姿勢》,由 25 名舞者組成, 一個半小時的表演中,無動作重複,所有的姿態轉瞬即逝。表演的最後 25 個舞者衝上觀眾台,隨機 的坐入觀眾的懷中、戴起觀眾的帽子、香汗淋漓的展現身體的活力。然後一轟而散的消失於黑暗中。

1. Tempelhof Flughafen滕珀爾霍夫機場的停機棚 2. Tempelhof Flughafen滕珀爾霍夫機場,戶外演出 3. VOLKS BÜHNE佔領期間,掛上了「Doch Kunst」旗幟

3.

儘管在新任總監在舊機場展演的盛況空前,九月底位於 Mitte 的 Volksbühne 總部 [1],還是被數百

名的左翼抗議者佔領,新任總監的任命被認為是對於左翼歷史悠久的 Volksbühne 的轉捩點,Chris Dercon 雖為國際藝術界的要角,劇場經驗卻相對少,從 2015 年的委任計畫後,至今群眾的抗議陳情 不斷,最終演變為空間佔領,佔領期間行動藝術家、音樂家、舞者、劇場、藝術電影百花齊放,掛上 「Doch Kunst」、「Art After All」還是藝術的布條。在近年柏林的熱度劇烈攀升,房價也垂直起飛,這 起佔領活動,也被視為左翼對於社會現狀不滿的一個破口。 佔領持續了六天後總監 Dercon 與兩百名警方聯合,強制將佔領者驅離,爭議沒有平息,對話沒有共 識。所謂的政治歸政治、藝術歸藝術,在柏林似乎從不來這套,政治與藝術踩著同一個影子,沒有迴 避的空間。

-11-

[1] 成立於 1890 年的 Volksbühne 最初設定為勞工階級的劇場,而戰後 在前任總監 Frank Castorf25 年的任期中,其不設限及實驗性的劇場 風格,使得人民舞台成為德語區最有影響力的劇場。


YIRI ARTS | Column

吳翠玲│You won’t leave me alone│97×162cm 2015 複合媒材

被瞭解的 寂寞是 不寂寞的 COLUMN: BE LONELY TOGETHER, AND NO LONELINESS AT ALL

撰文/ 盧怡安

不知道會不會有人問,為什麼藝術家要畫看起來那麼厭世的作品啊?這樣,會有人喜歡、甚 至掛在家裡嗎?很奇妙,有時候就是看到那麼灰沈的作品,自己心底裡放著的那份孤單感, 才會突然間可以掏出來直視。像是磁極互引一樣,看的人因為覺得被瞭解,所以被畫作吸引 了去。藝術家吳翠玲的作品,就是有種磁力。 一次見到藝術家吳翠玲的畫,是在 Young Art Taipei 展上的小房間裡。不太大的一 張畫,存在感卻很強烈。灰色灰得相當深沉,綠 或藍也塗得很厭世。灰白交錯的格子地板上,椅 子、半張桌子、尿尿小童和敞足中式花瓶,所有 物體彼此的關係都很莫名,看起來也都不太著 地,沒重量感的漂浮一般。像是空間錯置一樣出 現的地下室樓梯,好像不是經過設計而精心錯置 的,倒像是藝術家本人,就是那麼看待它所存在 的莫名一樣。

當時覺得,這寂寥感也太深了。很快拍下了照 片。卻是多此一舉了,兩年間,這張畫一直時常 出現在腦海中,甚至不需要依賴照片的提醒,漂 浮般的物體和獨特的灰色感,都那麼印象深刻。 偶爾在人群中,卻感到失落孤單的時候,才明白 當時我深深被那張畫攫住的,就是同樣的寂寥 感。像是知音一樣,那張作品讓人覺得自己是被 瞭解的、被陪伴的。 聽吳翠玲說才知道,原來她在香港長大,但想要 繼續攻讀藝術碩士時,當地沒有可以讀的學校, 才隻身來台灣。這系列物體沒有重量感但灰沈沈 的空間畫作,就是當時在台灣,一連搬了好幾個

-12-

住所、家完全沒有家的感覺,那段時光所發展出 來的風格。 弟弟、妹妹在香港,很理所當然地都在一般公司 行號、金融業工作,父母親其實很擔心吳翠玲一 個人在台灣的生活。她當然孤單。但她就是很坦 然地,與寂寥共處。「沒有喜歡(寂寞)啊。但 就是選擇共處。」她凝視自己生活裡不斷搬遷、 不著地的感覺,形成了畫裡的灰色感。那就是那 段生活裡,最真實的顏色。聽她說,中學的時 候,她最喜歡的顏色,竟然是粉紅呢。 但也因為這樣真實的灰色,串聯了許多人的共同 感受,她的畫是令城市人特別有共鳴的。 兩年前 , 她收養了一隻台灣土狗。不知道是不是 牠帶來的溫暖 , 和像家人一般的陪伴 , 最近吳翠 玲開始的一系列動物作品 , 色彩開始變得豐富 一 點 , 也濃重、有紮實落地的感覺。可以感受到 她 開始了另一段生活。 雖然有點懷念她撫慰寂寥者的灰色作品,但不禁 開始期待細節越來越多、顏色也越來越具戲劇張 力的新走向了。


YIRI ARTS | Together, We Sneak!

1.

我們一起潛水吧! TOGETHER, WE SNEAK!

撰文/ 楊善淳

楊善淳 個展

「創傷是我創作的起點,它變成影響力跟感染力」 我就像個旅行者,於是,我開始大量的畫飛行器。 我們一起潛水吧! 如果世界淹水了, 或許我們每天都要說這句話。

起源於一段如漂浮的旅程,在重複的路段、重複的生活裡,透過不斷地調 和、刷洗、剝落的顏料中,探索時間與空間到底在自我的生命中留下了什 麼?好似在努力的行走、前進、追尋,但低頭一看發現自己卻仍原地停留, 雖然不是靜止,但仍在原地。

輪廓很模糊,樣子卻很清晰; 這裏很寬敞,卻有種說不清的狹窄感; 走了好遠可以停下來,原地佇足一下也很好。

2016 年 5 月,因為工作關係而前往中國,離開了原生地台灣,為原本自己 的生活的步調與內心帶來某種程度的衝擊,不管是與人的接觸、或是面對自 己的時間增加,我將「工作地點」的轉移比擬為為駐地創作,藉由場域改 變、創作行為也隨之改變,透過自己創造的角色挖掘自我,從定義、發現、 否定、肯定自我的整個過程中,不斷追尋。

起源於一段如漂浮的旅程,在重複的路段、重複的生活裡。 透過不斷地調和、刷洗、剝落的顏料中, 探索時間與空間到底在自我的生命中留下了什麼? 好似在努力的行走、前進、追尋, 但低頭一看發現自己卻仍原地停留。 雖然不是靜止,但仍在原地。

對於凡事講求快速的台灣,要放慢生活步調好不容易。從 2016 年的《潛伏 者 Stalker》展覽開始,我在展覽中使用重複性的標語《我們一起潛水吧! Togethet, We Sneak!》。期許自己慢下來,體會生活周遭人、事、時、地、 物。我將整個過程,比擬為人類在海底潛水的感覺。海底世界對我們如同宇 宙一般,是個未知的領域。在潛水的過程,我們像太空人一樣,緩慢的的飄 移、探索,如同緩慢咀嚼日常生活中種種,更安靜地與自己獨處享受片刻。 1.

-13-


YIRI ARTS | Together, We Sneak!

2017.12.16 - 2018.1.14

ARTIST CV

我們一起潛水吧!│楊善淳 個展

伊日藝術台中空間│台中市精誠五街2號 04-2327-4361│13:00-19:00│週一休館

楊善淳 2013 2006 1985

就讀於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碩士 東海大學美術系肄業 出生於台灣新竹

2018.1.20 - 2.4

SOLO EXHIBITION 2016 2014 2010 2009

黃禹銘、李世文 雙個展

潛伏者,上下誌空間,台北 第三類猩猩,伊日美學天母藝術空間,台北 Don’t Cry Mr. Monkey,台北藝術大學八又二分之一空間,台北 最熟悉的溫度,新竹教育大學新館,新竹

展覽訊息若有所更動皆以伊日藝術網站公布為準

EXHIBITION 2016 2014 2009

深圳國際藝博,伊日藝術推薦藝術家 ART OSAKA,大阪藝博,日本 台北藝術自由日,台北 超新星,自由人公寓,台中 中央美院交流展

1. 無名的他|91×65×4cm 2017 複合媒材 2. 變異的她|直徑50cm 2017 麻布、複合媒材

2.

-14-


YIRI ARTS | One Piece Club

小巴,藝起走!

ONE PIECE CLUB: EXPERIENCE ART WITH 44 GALLERY

撰文/ 黃琳軒

呂英菖,同時兼具藝術家、收藏家、畫廊負責人的三種身 份,當身為觀者的我們疑惑如何能在二十年後依舊對一件 事物有著如此純粹地鍾愛,他的雙子座特質擁有輕盈有度 的質地,相當適合與大家分享箇中絕妙之處。 收藏首要:純粹滿足的是自己,無關他人。從國小時的集 郵、到國高中的球員卡、到現在的部落藝術、藝術品,現 在回過頭來去檢視當時自己的狂熱與耐心,會發現當你全 然投入與喜愛一項事物的時候,你會為此學習更多其它的 可能、結識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而這些可能與好友們會 串連出目前自己的樣態。

1.

部落藝術與當代藝術的對話 The Cris-Cross Between Tribal Art and Contemporary Art

部落藝術始於各部族人生活中的各種需求品,例如慶典中配戴的面具,保護家族的 雕像,或是身份或角色的象徵配件亦或是具有識別作用的椅凳等等。另外有幾項重 要特質,即是每一件物品都是獨立的,也在產生之初就已賦予其用途與意涵,但若 以「獨一無二」一詞來形容就會顯得特別多餘。再者,部落藝術品不是以作者的名 字來進行藝術市場上的各項評斷,最大的準則即是作品本身獨特的造型感與觀者自 己的直觀,這也影響呂英菖亦以直觀的方式看待當代藝術。在部落裡其創作媒材除 了隨手易得的木頭,還有銅、鐵或象牙等質材,但這並不會絕對影響它的價值或是 藝術性。 小巴廊開始成立之初定位為部落藝術的方向,當到新空間後,以白盒子的概念期許 更多的可能性發生。呂英菖試圖將非洲部落藝術與台灣當代藝術家的作品進行對 話。有幾種展覽方式:部落藝術主題性展覽,例如「母與子」、「椅凳」、「動物」、

「面具」等,將其作品歸類與建構資料庫;交換展,以部落藝術品與藝術家作品進 行交換,此「以物易物」的靈感亦源自於部族之間的物品交換模式,講求對於價值 的直觀與相互信任;當代藝術合作展,每年會與一兩位藝術家合作,藝術家的創作 與部落藝術的原始意象有所對話。以上三種展覽方式皆是系統的整合與積累,當十 年、二十年後再將這些作品一系列匯整展出時,就逐漸可以觀察出兩者相互影響後 的脈絡。如此部落藝術與當代藝術的對話方式,在歐洲是常見且是當前許多畫廊持 續的方向,因部落藝術是以一種純粹的存在促使人們進一步覺察並對當代藝術進行 思辨。

-15-

2.

COLLECTOR 呂英菖

NABA 米蘭藝術學院 小巴廊 - 部落藝術 終身志工 藝術家


YIRI ARTS | One Piece Club 真誠的感受比閱讀義涵來的重要 Feelings Beyond Wording

呂英菖: 「小巴廊這個名字如何而來、我的義大利名 字 Som 如何而來、為什麼選擇去義大利留學…,很 多一切都是沒有預設的。別稱、符號、說法,在生活 裡並沒有非要怎樣不可,但也因此,心態在此時就顯 得特別重要。你決定用怎麼樣的態度去體驗當下人生 的一切?我的心中總會有個『底』,順應的前進著, 藍圖是逐漸會浮現的,與其追求涵義上的邏輯正確, 不如將心胸放寬去納入一次又一次的體驗更來的誠摯 真切。」

關於時間軸十年、二十年的那些想法 Another Quarter in Lifetime

3.

我的人生有三個重要的轉捩點,一個是到義大利念 書,一個是獲得 Geisai Taiwan 首屆的村上隆獎,最 後一個是小孩的出生,許多生命中的驚奇都因這三個 階段而開始。在義大利有一段插曲,住院十天並且被 宣判罹患癌症、僅剩三年的生命,即使後來發現這只 是場誤會,生命的時間、週期、循環成為時常用來檢 視自己的一項元素,不僅表現在自己的創作上 [1],

不知不覺成為一個習慣,在處理畫廊展覽時(如上 述)、在面對與家人共度的時光(如下述)等等,都 會牽引出一段時間的距離來看待,時間這項元素彷彿 包裹了自己許多面向的情感。 家人是呂英菖創作最核心、神話故事般的畫面,人物 的形象裡有許多的意涵與寄託,太太是嚮往自由的鳥 人、兒子是獵人最信賴的嚮導犬、女兒是兔子人、姪 子帶有一整串的麵包、父親是鐵漢柔情的鋼鐵人,母 親是象徵最高一對發光的角,哥哥是規矩住在盒子當 中的魔法人。每個角色上的紅花代表著心中最掛念的 情感,月亮與太陽象徵時間不間斷的前進。呂英菖同 時也讓孩子們的塗鴉置留在自己的創作當中,當十年 過後,若將一系列作品展出,孩子們的成長也在他的 作品當中劃出一道可貴可觀的時空線性。作品畫面的 繽紛,看似是平衡死亡恐懼的方式,卻又來得如此珍 貴如同是生命的一股璀璨乍洩。呂英菖將自己純粹的 情感與美好的人事物封存在自己的創作與收藏中,因 此即使二十年後,依舊鍾愛如初。

4.

1. 收藏品,席德進作品與非洲部落藝術 2. 收藏家 呂英菖 3. 收藏品,葉子奇與上原浩子作品 4. 收藏品,林宏信、陳敬元、張騰遠、吳逸寒、吳耿禎、李承道、吳冠德等人作品

瀏覽與分享收藏故事 歡迎搜尋臉書社團:One Piece Club facebook.com/groups/opc.tw onepiececlubtaiwan@gmail.com

[1] 呂英菖於義大利就學時期創作一支題目為《483 天》的錄像作 品,將象徵一天結束的晚餐進行每日拍照,用前的晚餐與完食 後的照片,共紀錄了 483 天,並將此 966 張照片濃縮成 3 分 39 秒的影片。傳達著時間對於自己與別人的意義。收錄在 NABA 米蘭藝術學院的網站中。

One Piece Club 是一個以藝術收藏為主題的社團,我們群聚於此,一同關 注當代藝術現場,感受當代藝術家如何以創作回應時代的能量,尋覓著專 屬於我們自身的藝術品收藏脈絡,從不同的專業與角色切入,用藝術品說 出自己的故事,歡迎加入 One Piece Club,一起發現藝術已經在生活裡。

-16-


YIRI ARTS | Column

不如我們重頭來過? 在阿根廷重遇春光乍洩 COLUMN: HAPPY TOGETHER

時候看電影《春光乍洩》,哪裡懂得什麼是「流 浪」,什麼又是有家可以回才可以肆無忌憚的流 浪,更加不會明白兩個相愛的人之間,存在著多少糾 結的牽絆,還有那無法擺脫的愛恨眷戀,與隨之而來 的猜忌、束縛,甚至是無法避免、無以為繼的悲傷。

恰逢電影問世的 20 週年,我踏上阿根廷,旅程中沒 有想要致意或追尋什麼的意思,甚至連出發前都未曾 想起這部經典之作。只是恣意地在布宜諾斯艾利斯 (Buenos Aires,意思是美好的空氣)流連忘返,住在 舊城區 San Telmo,前往龍蛇混雜卻又人文薈萃的 La Boca,每天看著繾綣交纏、濃烈炙熱的 tango 在街邊 上演 ; 然後前往烏蘇華亞(Ushuaia,看著太陽落下的 城市),出海看看那個虛假冒名世界盡頭的燈塔 ; 最後 前往伊瓜蘇(Iguazu,大水),體會那傳說中的惡魔的 咽喉(Devil�s Throat),享受一頓暢快淋漓。 當我瞬間意識到自己跟隨電影中何寶榮、黎耀輝、小 張等幾位主角的移動步伐時,已是在阿根廷國境的最 後一晚。像是命中注定一樣,《春光乍洩》就這樣在 20 週年的現在,直直地往我心中撞了進來! 然而,我並沒有不開心的事情要去南境的燈塔留下, 也沒有要等的人一起站在絢麗的藍色瀑布之下,只是 再看一次《春光乍洩》,迎來的卻是久違的泣不成聲。

何寶榮總是問著「不如我們重頭來過」,像是賣弄小聰 明喊著狼來了的孩子,看似不羈地在重頭來過的雙重 涵義裡玩著捉迷藏的遊戲,完全不明白簡單的幾個字 卻足以毀掉黎耀輝好不容易建構的安全堡壘,而最終 最痛的,仍是失根的自身。而我也在離開 16 年後,終 於體悟到自己還有一個不斷想逃離、卻明白回去總是 安全的,一個名為「家」的地方,也了解所謂說走就 走、想留就留,根本稱不上是隨心所欲的自由,若無 法掙脫心靈的束縛,充其量只是失落與失重的人生。 2017 年,我終於來到世界的盡頭,不知為何如同小張 一般,突然之間很想回家。 來不及去 BAR SUR 朝聖,但也無所謂了,如果沒有遺 憾反而是種遺憾吧!更何況我想我會重返這多彩的國 度,重返這妖嬈的城市。 如果智利的聖地亞哥是一瓶霸氣外露的 Pisco [1],那

麼,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利斯就是一支極度黏著的 Tango,令人興奮,卻也令人窒息。

[1] 皮斯可酒是一種由葡萄發酵蒸餾而成的烈酒,多年來智利與秘魯 兩國就皮斯科酒的發明源流爭論不休,然兩國製作手法和流程也 不盡相同。

-17-

撰文/ 王若鈞

後記: 很多人問我,如果要去布宜諾斯艾利 斯,要待幾天才夠?我總是笑著說, 不管幾天都不夠。一般光觀景點如方 尖碑、總統府(Pink House)、五月廣 場、七九大道等,不會花上太多時 間,也不需要在這裡贅述。然而,好 些個值得參訪的場館,以及城市新舊 交融、流動變遷的氛圍,卻需要時間 慢慢體會,推薦給有機會前往阿根廷 的朋友。 •Kirchner Cultural Centre (CCK) •Recoleta Cultural Centre •The Fundacion Proa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in Buenos Aires (MACBA) •Museum of Latin American Art of Buenos Aires (MALBA) •Teatro Colon •El Ateneo Grand Splendid •Tango Porteno •Recoleta Cemetery


YIRI ARTS | Art News 泰特美術館 TATE MODERN, London

此次展出表現主義畫派 Modigliani 作品回顧展, 他在短暫顛簸的人生中,發展出一套屬於自己的獨 特及易辨識繪畫風格。其中 Modigliani 著名的裸 女畫將會是本次展覽中的焦點之一,而這些視覺感 官上肉慾性感的作品在 1917 年首次推出時,也曾 引發極大的爭議,並被認為是藝術家猥褻的行為而 遭受審查,但現在這些情感強烈的肖像與誘人的裸 體畫作,皆是 20 世紀中令人喜愛的畫作之一。

MODIGLIANI D / 2017.11.23 - 2018.4.2 P / TATE MODERN, London W / www.tate.org.uk

東京宮 Palais de Tokyo, Paris

法 國 出 生 的 國 際 藝 術 家 Camille Henrot 於 東 京 宮 展 出 第 三 次 無 限 制 條 件 的 展 覽。 展 覽 名 稱 為 「Days are Dogs」,這次展覽將對於決定我們存在 的主權與虛構之間的關係提出疑問,同時也由在我 們生活中最基本架構的元素 - 週來組織構成。在展 覽中的每一間房間,喚起一週之中的一個日子,也 同時代表一個開放性的世界讓傳統、情緒、個人自 由有趣地互相對質。

“CARTE BLANCHE” TO CAMILLE HENROT DAYS ARE DOGS D / 2017.10.18 - 2018.1.7 P / Palais de Tokyo, Paris W / palaisdetokyo.com

森美術館 Mori Art Museum, Tokyo

阿根廷當代藝術家 Leandro Erlich 的作品,如大型 裝置藝術與錄像作品,經常使用視錯覺與聲音效果 來撼動觀者對於基本常識的看法。這次的展覽涵括 藝術家 24 年生涯歷程作品,透過觀賞 Erlich 的作 品,我們將會擺脫以往的慣性、習慣、預想的觀 念,獲得視覺上並非是真實的智慧,體會新穎清晰 的幻覺與即將來臨的新世界。

LEANDRO ERLICH: SEEING AND BELIEVING D / 2017.11.18 – 2018.04.01 P / Mori Art Museum, Tokyo W / mori.art.museum

編 譯/楊幸寧

巴塞隆納當代美術館 MACBA, Barcelona

藝術新聞

ART NEWS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MOMA, New York

此次的展覽將會是 ROSEMARIE CASTORO 第一個 主要的機構性展覽,聚焦於 1964 - 1979 年間的作 品。Castoro 在美國以極簡主義和觀念主義建立起 自己的職涯,影響力遍佈於紐約前衛派的核心。展 覽內容包含抽象繪畫、概念性作品、在街頭與工作 室的行為藝術、詩、信件藝術、雕像、裝置與大地 藝術,揭示出藝術家多元的藝術實踐。

本次展覽包含過去五十年來 Stephen Shore 的整 體作品,在這段期間他實施連續不停歇對於影像製 作的審問,從他年輕時製作的明膠銀質印刷到近期 數位平台的參與。Stephen Shore 藉由使用世俗平 凡的角度去捕捉美國流行文化,形成容易理解的、 單調的影像,因而經常被認為是於 1970 年代逐漸 竄起知名度的藝術家之一。

ROSEMARIE CASTORO-FOCUS AT INFINITY D / 2017.11.9 - 2018.4.15 P / Museu d’Art Contemporani de Barcelona W / macba.cat

STEPHEN SHORE D / 2017.11.19 - 2018.5.28 P /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New York W / moma.org

-18-

韓國國立現代美術館 MMCA, Korea

《Richard Hamilton》 展 是 為 迎 接 2017、2018 年 韓 英 相 互 交 流 而 舉 辦 的 展 覽, 內 容 將 聚 焦 於 Richard Hamilton 六十多年來一直追求的創作手 法,與如何透過靜物畫和風景畫來反映廣告的時 代。藝術家被現代社會中隨處可見的大量生產意象 所吸引,特別關注人類消費、欲望的生成過程中, 意象的再生產和其運作方式。在他的作品裡,他將 特定意象進行解體、改變、生產和重複。

RICHARD HAMILTON D / 2017.11.3 - 2018.1.21 P / MMCA, Korea W / mmca.go.kr


YIRI ARTS | YIRIARTS.COM.TW

總編輯│黃禹銘 視覺設計│洪振峰 編輯群│郭書殷‧黃琳軒‧楊幸寧‧賴柏衡 專欄作者│王若鈞‧白雨‧吳思薇‧徐英豪‧閑原‧楊善淳‧盧怡安 創刊日期│2014.11.1 發刊日期│2017.11 出版單位│伊日美學生活基金會│台北市南港區八德路四段 768 巷 5 號 4 樓之 1 連絡電話│02-2786-3866 Editor-in-chief │Orton HUANG Visual Design│Anderson HONG Editor│KUO Shu Yin, Evelyne HUANG, YANG Hsing Ning, LAI Bo Heng

Contributors│Regina WANG, BAI Yu, Szuwei WU, HSU Ying Hao, SHIAN Yuan, YANG Shan Chum, LU Yi An Established│Nov. 1, 2014 Publication Date│Sep, 2017 Published by│YIRI ARTS FOUNDATION│4F.-1, No. 5, Ln. 768, Sec. 4, Bade Rd., Nangang Dist., Taipei City 115, Taiwan (R.O.C.) Contact│+886-2-2786-3866 All Rights Reserved. © 2017 YIRI Co., Ltd. 著作權所有 © 請勿私自轉載 線上閱讀 issuu.com/yiri.arts

台北│台北市八德路四段768巷5號4樓之1│02-2786-3866 台中│台中市精誠五街2號│04-2327-4361 駁二│駁二藝術特區大義C9倉庫│07-521-5783 伊聖詩私房書櫃│台北市新生南路三段22巷7-1號│02-2362-1134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