氪周刊
扫描⼆二维码,加36氪微信为好友
i
⺫⽬目录 新产品、新模式—— 3 Euclid要做线下商铺的Google Analytics,推出新解决方案Euclid Zero,无需额外硬件基于现有WiFi网络就能监测客流 4 渴了你就说:Plant Link让你随时能给缺水的植物浇水 5 颠覆协作形式?神秘公司Moxtra将推出新型社会化协作和收集工具 6 专门针对个人和商家制作Passbook卡券,国内创业公司推出所见即所得式在线设计工具PassQuan 7 1小时送达的大创意:像互联网一样的短途无人机送货网络Dronenet 9 多少次下决心健身又败给惰性?Fitsby让你和朋友打赌,谁去健身房去得多就能得到奖金 9 能取悦生理期的女性吗?Le Parcel提供女性卫生用品按月订购服务,不是按包出售而是可以按片自由搭配 10 Dcovery让你制作出自己的旅游攻略App,解决桌面端做旅游功课而在移动端浏览的需求
趋势—— 11 想要更好的无线互联网(wifi)体验,也许你只需要一个更好的路由器 12 科技界第五大巨头:三星 14 时间就是金钱—也是2013年的投资和创新方向 15 本地游戏,移动游戏的发展方向 16 汽车的未来
观点—— 19 照片应用行将走到尽头了吗?不,才刚刚开始! 21 反常行径和移动端的崛起 25 小孩子的钱并不好赚,2012年移动幼教尚欠火候 27 都是这几家公司,能来点新的不?
周刊专栏—— 29 云上的健康,计步器插上互联网的翅膀 31 科技让我们害怕安静的环境? 32 科技真的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生活方式—— 34 让每天变成 26 小时 36kr出品 氪周刊
2
氪周刊-109
产品模式
新产品、新模式 Euclid 要做线下商铺的 Google Analytics,推出新解决⽅方案 Euclid Zero,⽆无需额外硬件基于现有 WiFi ⺴⽹网络就能监测客流 线下零售额正被电子商务侵蚀,且网络商店还在持续
测方案。这个 Euclid Zero 里的 Zero 也就意为无需
发力,用流量监测还有个性化推荐等工具来帮助促成
额外硬件。
更多交易。而线下商店呢,就有点无力,连每天店里 到底来了多少顾客可能都没法统计清楚。Euclid 最近 就推出了一个无需额外硬件的解决方案 Euclid Zero ,可看成是线下商店的 Google Analytics ,基于现 有的 WiFi 网络就能帮商家监测客流。 它会识别出带 WiFi 配置的移动设备,并且不需要顾 客自己接入商场的网络。在这个几乎人手一台手机的 今天,识别移动设备也就识别了客流,它可以记录并 分析客流情况,比如:有多少顾客,新老顾客占比, 停留时间多长,到访频率如何,有多少是被橱窗内的 海报 / 摆设吸引而走进店里来等等数据。而这些数据 可以帮助商家更全面了解顾客群,进而优化服务策略 提升收益。 Euclid 之前是需要商家购买和部署传感器设备才可行 的,但现在它已和一些美国无线网络服务商 (如 Aerohive Networks 和 Aruba Networks) 达成了合作, 基于商店现有的 WiFi 网络做配置就可以实施整套监
对于顾客隐私的担忧,Euclid 的记录分析是匿名的, 并且会给出提示让消费者选择退出这个监测网络。 Euclid 的 CEO Will Smith 说它们就是线下商店的 Google Analytics。说来有点意思,这家公司的 COO Scott Crosby 是原 Urchin 团队的联合创始 人,Urchin 在 2005 年 4 月被 Google 收购,成为 了后来 Google Analytics 的基础。CEO 也分析说 Euclid 这种方案现在能成型的因素有两个:一是智能 手机普及,二是像 Amazon AWS 等服务让存储和计 算这些大量数据的成本变低。 除了商店以外,类似城市街道还有会议中心等场所都 可以是 Euclid 的用武之地。 Euclid 之前获得 580 万美元的融资。也是为线下商 家做客流监测,Prism Skylabs 则用来另一套方法, 基于现有的摄像头监控网络,分析视频图像来监测客 流。(园园 发表于 2013/01/05)
36kr出品 氪周刊
3
氪周刊-109
产品模式
渴了你就说:Plant Link 让你随时能给缺⽔水的植物浇⽔水 很多人都爱种点花花草草,只是经常会犯二忘浇水, 植物也是生命,话说你有没有考虑过植物的感受嘛。 要是植物在渴的时候能开口说话就好了:“主人主 人,我是西红柿,半月没喝水了你是要渴死我啊!” Plant Link 还真能让植物开口——啊,不是说话,给 你的手机发消息。这套系统可以监测草坪、花园或者 阳台上植物的水环境,并在需要时通过手机给你提 醒。 Plant Link 的系统主要包含这几个部件:侦测器 Link,插在植物旁的土壤中,监测土壤中的水环境并 将数据发送到基站 base,然后基站 base 将数据上传 到云端的服务器,Plant Link 就会在需要时给用户的 电脑或者手机发送提醒。如果用户不方便自己动手或 者懒得不能解释,还可以发送指令,远程操控智能阀 给植物浇水。 这套神奇的设备在 Kickstarter 上推出不到一天就拿 到了 2 万美元,同智能家居网络 SmartThings 也有 合作。至于为什么只监测水环境,而不管温度、pH 等条件,Plant Link 的解释是,对大部分植物来说最 关键的还是是否缺水。(Leon 发表于 2013/01/05)
36kr出品 氪周刊
4
氪周刊-109
产品模式
颠覆协作形式?神秘公司 Moxtra 将推出新型社会化协作和收集 ⼯工具 我们还需要另一款 Evernote 吗?最近一家由前网络 会议及协作公司 WebEx 员工创办的创业公司 Moxtra 正在社会化分享上有所发力,要做一个可供私人 和企业使用,“有点 Pinterest、有点 Evernote 、 还有点 Facebook ”的新型社会化协作和收集工具, 标榜的是可以控制隐私。不过因为 Moxtra 还没正式 出来,具体如何做协作和收集还很神秘。 目前知道的,就是可以将 Moxtra 看做是可以让用户 存储和分享数字内容的虚拟活页夹(Binder),这个 binder 可做私隐控制,你可以选择特定的 binder 是 让单个人看到还是整组人看到。Moxtra 市场营销副 总裁 Jan Sysmans 给 TC 演示了他通过 Moxtra 加载 自己满世界旅程中的路线地图、照片以及他在 MapMyRun app 里的数据信息。这些有关旅程的信息都 被他放在了同一个地方,他可以邀请那些想看他这些 收集的人,同时也可以在必要时进行授权和撤销他人 访问权限。 不过这么说来,Moxtra 有那么一丝 Evernote 的影 子,它和 Evernote 的差别会有多大?Sysmans 认为 用 Evernote 做记录很赞,但却不能很好地添加文
到目前,还没有有关 Moxtra 更多的消息,但因为目 前有 18 人的 Moxtra 大部分员工都来自 WebEx (被思科收购后依旧运营不错),TC 对它的评价 是“希望在消费者市场中改革协作方式的有趣竞争 者”。 Moxtra 会首先上线 iPhone、iPad 以及 web 版本, 并在下一步推出做移动端优化的 web 版本及 Android 版。我们会继续关注这家公司。(raina 发表于 2013/01/05)
件,因为对这些东西做移动并且排序都会很难。而 Moxtra 的活页夹概念则可以让这些动作更灵活和更 容易。“我们正在解决的问题是‘怎样管理我的杂乱 无章’。” 和 Evernote 很类似,Moxtra 也打算做只针对 2% 深度用户的收费模式,为那些需要无限 binder、页 面大小或额外访问控制、访客数据分析的用户做增值 服务。这或许可以吸引一些品牌使用 Moxtra 做社会 化分享工具,或让营销团队在 Moxtra 上做协作。
36kr出品 氪周刊
5
氪周刊-109
产品模式
专⻔门针对个⼈人和商家制作 Passbook 卡券,国内创业公司推出所 ⻅见即所得式在线设计⼯工具 PassQuan
在苹果推出管理登机牌、会员卡、优惠券等各式票券
对一些大型机构,其收费高达 999 美元每月,当然这
的 Passbook 并开放平台后,围绕这个平台的很多服
些收费都有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
务也逐渐浮出水面,为商家提供 Passbook 卡券的制 作就是其中之一,现在深圳一家创业公司慧衡科技专 门针对个人和商家推出了一款 Passbook 卡券制作工
在功能上,PassQuan 目前还没有实现 PassTools 的 实时更新提醒功能。但 PassQuan 创始人顾正书告诉
具 PassQuan。
我说,他们正在开发相应的 iOS 应用,并会推出类似
PassQuan 采用所见即所得式图形化界面设计方式,
品,未来他们会为商家提供更多定制设计和增值服
为商家和个人在线设计 Passbook 电子凭证,目前支
务。
持的卡券类型包括:优惠券、会员卡、活动入场券、 电子名片、节日 / 生日贺卡。该工具为各种类型的卡 券提供了近 20 款的模版,用户只需填写相关信息即
于 PassTools 的实时更新提醒功能。通过不断完善产
目前像星巴克、美国航空、携程网、中国国际航空以 及 QQ 电影票等都已经支持 Passbook ,丁丁优惠等
可完成整个卡券的制作。
优惠券网站 / 应用也集成对 passbook 的支持,但都
卡券生成后,我们可以通过扫瞄二维码、直接下载效
PassQuan 希望能尽早填补这个空缺。
果图和.pkpass 文件、复制 pass 下载链接、email 发送,或者社会化分享等方式来导出和分发票券,目
没有提供一款单独面向个人和商家的设计工具,
PassQuan 的团队主要基于苹果 iOS 平台提供一些专
前所有的服务均免费向个人和商家提供。
业服务,创始人顾正书毕业于美国德州大学商学院,
整个产品的理念和我们报道过的 PassTools、Pass-
成员有 5 人。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这里尝试一下这个
Rocket 等服务非常类似,但 PassTools 相对更封闭
服务,除了商家的优惠券、会员卡,它也可以制作个
一些,需要注册。同时其针对企业的主要服务都是收
人名片以及各种贺卡等。(JohnTian 发表于 2013/01/
费服务,比方说针对中小企业为 99 美元每月,而针
06)
曾在美国 CapitalOne 公司任高级分析师,目前团队
36kr出品 氪周刊
6
氪周刊-109
产品模式
1 ⼩小时送达的⼤大创意:像互联⺴⽹网⼀一样的短途⽆无⼈人机送货⺴⽹网络 Dronenet John Robb 的经历丰富,他曾经担任过宇航工程师,曾 是美国空军特种作战飞行员,后来又做过 Forrester 的首 席分析师,也是初创企业的 CTO/COO ,同时还是一名 军事理论家和作家。 这几天他想出来一个大创意,一个可以一小时送达的短 途物流网络,其运输工具是无人机,因此这个网络的名 字也叫 Dronenet。 Dronenet ,一个基于开放协议的短途无人机送货服务。 其基本思路是: 1)用户将包裹放到家中的停机坪。 2)无人机抵达,取包裹然后飞走。 3)无人机将包裹投递到指定位置的停机坪。 以下是他设想的一个场景: 哥哥把自己的 iphone 落在我家。我想还给他,可是他住在 30 英里以外。 于是我用电话定了一架无人机,将集装箱的 ID 填写到订单上(要想简单的话我可以直接用我买的这架无人机点 对点地把东西送过去) 10 分钟后无人机抵达,自动取走集装箱。 经过几个中转站之后,无人机抵达我兄弟的停机坪,卸下集装箱并给我兄弟发送电子邮件 / 短信通知。 成本大约是 0.25 美元 /10 英里左右。那么这次的运费就是 0.75 美元。时间则是 1 小时左右。 这个设想听起来似乎是白日做梦?没有:现在就有人做这个— Matternet,一家致力于在发展中国家或道路崎 岖交通不便的地方实现高价值货物(如药品、电子设备等)运输的初创企业,其运输工具就是无人机。这种不用 卡车运输的思路跟不用需要电缆的固定电话而用手机打电话有异曲同工之妙。
36kr出品 氪周刊
7
氪周刊-109
产品模式
但是 Matternet 是封闭的系统。而开放性和标准化是 John Robb 整个设想的关键。 John Robb 设想的这个 Dronenet 会跟互联网的发展轨迹和使用的技术十分类似,将会采用开放协议、语言和 系统。它利用的是非管制空域,通过不断购买廉价、与标准兼容的停机坪和无人机实现网络的扩容,这样的话也 许物流公司将不复存在。 这样的网络是开放的、去中心化的。因此跟互联网一样,也将会发展十分迅猛。 他设想这套体系应具备一定的硬件标准和网络标准: 硬件标准:无人机的重量、尺寸、飞行高度、速度均有简单规则。电池置换和充电的规则也要简单。集装箱、停 机坪也是如此。 网络标准:采用分散式数据库和交易系统来协调网络。向网络公布停机坪的规则(来自于 GPS 定位及服务的信 息)。向网络公布无人机的规则(高度、速度、航向、目的地)。向网络公布货物、重量、路由。一个分配成本 和利益的简单系统。该系统应该能够处理从给无人机充电到无人机使用等一切事宜。 搭建这样的网络可行吗?在 Robb 看来,存在诸多的有利条件: 1)立体交通优势。相对于地面的二维交通,立体交通不会遇到那么多的障碍和路线限制。 2)导航无处不在。GPS、价格低廉的自动导航仪软件。 3)管制政策宽松。非受控空域的放开可以任意飞行。 4)无人机价格低。400 美元左右的无人机即可携带 1 公斤的东西飞行 8 到 10 英里。 5)开源软硬件创新。开放能够把产业在短时间内做大(参见开放一切的梦想)。比方说开源软硬件平台 arduino、makerspaces。 6)无线商业化成熟。可以很容易地利用标准无线网络和手机数据网络。加载到基于 Internet/Web 的服务来进 行系统协调也很容易。 7)心智模式容易理解。运作方式跟互联网 /web 类似。 但是,开放系统有一个大问题需要解决:如果有人把塑胶炸弹投递到重要目标去,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验证投 递货物的安全性、合法性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否则当局绝对不会允许这样的网络发展。 其次是货物的规模尺寸问题。这样的无人机能投递的东西显然在重量和尺寸上受到诸多限制。大尺寸的东西是不 是可以将其分散为活动件,在到达目的地后再找人拼装?(boxi 发表于 2013/01/06)
36kr出品 氪周刊
8
氪周刊-109
产品模式
多少次下决⼼心健⾝身⼜又败给惰性?Fitsby 让你和朋友打赌,谁去健 ⾝身房去得多就能得到奖⾦金 自我激励有时不靠谱,想想你之前下过几次决心健
Fitsby 在处理竞赛总奖金时会从中收取 15% 的转账
身,可最后又败给惰性!这回为争口气就和朋友打个
及其他费用。
赌吧。Fitsby (目前只有 Android 版) 用真实奖金的 竞赛机制来让你和朋友比拼,激励你们多去健身房。
也是要人们激励健身,GymPact 则是让用户在应用
健身赌注可以两人也可多人,设好赌注、时限 (一至
待多久的时间、没有待到那么久就要被罚款等。看上
四周) 以及奖金分配,输入信用卡信息用于支付,就
去是在和自己比,但最终 GymPact 就是通过收取那
开始比拼了。你也可以直接参加公开竞赛,去和其他
些懒虫的罚款来支付给那些勤于健身的人。做在线教
健身爱好者比。每次去健身房时用 Fitsby 来 check
育的益趣课堂也有一套类似机制,如果你在规定时间
in,锻炼完就 check out,但得待满半小时才算一次
内学完付费课程的话就可以返还学费。
成功的签到。最后看大家在这段时间内谁去健身房次 数最多 (如果次数一样就比健身时间),奖金就归谁。
内签订协议,主要内容会包括一周去多少次体育馆、
想想这种竞赛激励还能用在什么地方?(园园 发表于 2013/01/06)
能取悦⽣生理期的⼥女性吗?Le Parcel 提供⼥女性卫⽣生⽤用品按月订购 服务,不是按包出售⽽而是可以按⽚片⾃自由搭配 最适合做按月订购的商品有哪些?卫生巾肯定会位列
如果哪个品牌真能取悦处在生理期的女性,那它前途
其中吧。
不可限量啊~(园园 发表于 2013/01/04)
Le Parcel 就提供女性卫生用品按月订购服务,每月 15 美元,它还会在每月的小盒里赠送巧克力和化妆 品等。Le Parse 的卫生用品不是通常的按包出售,它 一份订购是 30 片,用户可以自由组合。选好心仪品 牌后,按需调配好日用 / 夜用 / 护垫等不同款型的数 量,要凑够 30 片。用户再依自己的生理期,设好送 货时间就可以每月按时收货了。 国内有家叫哎呦盒子的按月订购商 (主打母婴市场) 也 有卫生巾礼盒订购,用户可选自己喜欢的品牌,但具 体的商品搭配是定好的,不能调换。
36kr出品 氪周刊
9
氪周刊-109
产品模式
Dcovery 让你制作出⾃自⼰己的旅游攻略 App,解决桌⾯面端做旅游功 课⽽而在移动端浏览的需求 为这次旅游你做了很多功课,但你一般都怎么保存这 些攻略?时常看到游客带着一叠叠整理好的纸质攻 略,也有人直接把旅行计划的文稿为这次旅游你做了 很多功课,但你一般都怎么保存这些攻略?时常看到 游客带着一叠叠整理好的纸质攻略,也有人直接把旅 行计划的文稿存在手机本地,因担心异地流量费甚至 都不用什么云端笔记本。Dcovery 这个应用就能让游 客较方便地做出一本属于自己的旅行攻略,有点像旅 游计划版的 Evernote。 通常我们做旅行计划都是在电脑上进行的,Dcovery 就有个浏览器插件,叫 Place Finder。当你浏览那些 攻略,如“某地必去的五大景点”等等,点这个书签 工具,它就会识别出其中的地点,给你分条呈现,并 填充好地点信息、图片及其他攻略文本。你挑选出其 中自己真正想去的地点,再编辑出自己收集的更多 Tips,就能保存到 Dcovery了。 这样你在旅游时就能很方便地在 Dcovery 的 App 里 看到这些按地点分列好的攻略,且带有地图,它还支 持离线阅读,能看到之前用书签工具存过的页面文 章。Dcovery 的创始人之一 Matt Bellemare 还说他 们调查发现,人们付费升级 Evernote 账号的主要原 因之一是要用脱机笔记本的功能,而在外旅游时正是 会让人们意识到他们真挺需要离线笔记的。 当然你在这个 App 里也可以直接搜索景点,它会从
之前国内的 TouchChina 就出了景点通这样的手机攻 略应用,直接把各大景点信息打包好。但个人自助式 的攻略仍是不可忽略的,Dcovery 的形式很好地解决 了人们在桌面端做旅游功课,在移动端(离线)浏览的 需求。 (这个应用也在中国区 App Store 上架,不过仅有英 文版,售价 25元。)(园园 发表于 2013/01/06)
维基百科或 Foursquare 里抽取介绍、图片等信息, 然后你就可以添加到自己的攻略里。它里面还有个很 实用的小功能 Taxi Mode,在异国旅游搭出租时可以 用到,它能翻译目的地位置成当地语言,把它举个司 机看一下就行了,就像下图那样。
36kr出品 氪周刊 10
氪周刊-109
趋势
趋势 想要更好的⽆无线互联⺴⽹网( wifi )体验,也许你只需要⼀一个更好的 路由器 当你的家里有许多电子设备同时在下载、上传,你的
器会跟踪不同应用软件的所用流量,例如跟踪 You-
网络可能会很卡;普通的消费者对此其实无能为力。
Tube 或者 skype 需要的流量,然后计算出你的设备
但是,现在高通(Qualcomm)希望它的新科技“提
所需要的流量.
速流”( StreamBoost Technology ),可以帮助 消费者让家庭网络分配更智能。
路由器有了这些信息,可以合理的分配家里的流量,
近些年,随着需要连接网络的设备在家庭里呈爆炸式
是从你的 iTunes 进行下载还是从 BT 下载。 这项技
增长,越来越多的服务会在 web 后端运行,但是在
术并不是高通的原创,2011 年高通从 Bigfoot Net-
你的家里,有一个最重要的联网设备往往被你忽视,
works 收购了这项技术。 这项技术最早是安装在个
那就是你的路由器(router)。这也可以理解为:由
人电脑里面以减少网络延时。但现在,高通把这项技
于在大多数用户的路由器是由宽带提供商提供给他们
术运用在路由器里,根据特殊的算法来预测你在用哪
的,所以为了提高 wifi 使用效果,用户很自然的会把
一个程序然后合理分配网络流量。
精力放在其它方式上,而忘记了其实可以在路由器上
这就为你提供了不同软件最好的 wifi 使用质量:不管
花些功夫。
路由器将会给予程序最合理的流量让程序可以正常运
正是由于消费者的忽视,高通觉得他们需要为消费者
会造成一个问题:那就是高通必须保持时刻更新,以
做些什么,他们带来了“ 提速流 ”(Stream-
适用于开发者公布的最新 HD 解码宽带(HD CO-
Boost)。 提速流的工作原理其实不难:它会让你的
DEC),这样不同的程序才能被合理分配流量。
路由器变得智能,在云服务的基础上,路由器会管理 在在网络中不同软件的流量控制。 Alienware 和 DLink 公司已经和高通签订了合作意向,在今年春季的 时候,这项技术将会用于商用路由器。基于云的服务
行,而不是抓取最多的流量给这个程序运行。然而这
其它的一些厂商也正在从路由器下手,努力改善 wifi 的适用体验。 路由器现在的负担太重了,所以路由器 的技术必须改变以适应新的需要。(欧⽂文 发表于 2013/ 01/05) 36kr出品 氪周刊 11
氪周刊-109
趋势
科技界第五⼤大巨头:三星 说起科技界的四大巨头,大家信手拈来:苹果,Amazon,Facebook 和 Google。有些人还会考虑把微软也 加进来,算成第五大巨头,但只要再理性地仔细想想, 就知道微软已和这个榜单无缘了。 由四巨头组成的这个榜单完整了吗?答案是否定的。三 星这颗耀眼的新星是有资格列为第五大巨头的。 当然,三星不是美国公司(它属于韩国),它成立之初 也不是一心想要改变世界的创业公司(成立于 1938 年,最早是一家贸易公司),它的运作方式也和美国科 技公司迥异(整个三星公司一直以来都主要由一个家族掌控),对了,三星还不完全是一家科技公司(只有三星 集团旗下最大的子公司三星电子才是,本文也是特指三星电子)。 尽管如此,称三星不属于全球最重要的科技公司之列的话,就多少显得有些可笑了。实际上,三星还很有机会成 为 2013 年最重要的科技公司,没有之一。 前两天,Bloomberg 报道称,三星将在 2013 年开始出售搭载 Tizen 系统的手机。按 Jungah Lee 的线人的说 法,三星此举部分是因为 Google 在去年收购了摩托罗拉移动。这点很重要,因为三星目前是最重要的 Android 合作伙伴——它不仅占据最大的市场份额,还是实实在在赚到了钱的唯一一家 Android OEM 厂商。(对 比起来,摩托罗拉移动就亏损得厉害了。) 三星(特指三星电子)对外公布的 2011 年的营收为 1550 亿美元,这几乎是苹果在 2012 年的营收数字。在三 星 2012 年财年结束之际,它的营收还有可能达到 1900 亿美元。 从营收来看,三星比苹果更强大,再简单计算一下,三星的营收比另外三巨头还要更高(三星的 1900 亿美元 vs. Amazon, Facebook, Google 1000 亿美元的 2012 年营收)。再对比 Amazon 和 Facebook 这两家利润 不高的公司,三星的利润相当可观。2011 年的利润约为 120 亿美元,2012 年的利润有机会增至 200 亿美元。 与苹果 2012 年 550 亿美元的利润相比,这称得上小巫见大巫,但却也是 Google 今年利润的两倍之多。 钱讲完了,再回到 Android 。三星之所以应被归入最重要的科技巨头之列,一个重要原因是,它是 Android 生 态系统里除 Google 以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现在看来,三星还在试着从这个生态系统退一步出来,寻找更多的 机会,或是把鸡蛋放到更多的篮子里——这可能就是三星在 2013 年的主要故事了。
36kr出品 氪周刊 12
氪周刊-109
趋势
试想一下,带着 40% - 50% Android 市场份额的三星,“脱逃”转而聚焦 Tizen 会是什么样的情形。又或者让 我们想得更实际一些,三星出于自己的目的去做 Android,与此同时去探索 Tizen 潜藏的机会。这家公司不但 有实力、也有充分的理由这样去做。 Amazon 就在自己的 Kindle Fire 系列平板上另行打造了一个自有生态系统的 Android,而它同样会在已进入收尾阶段的手机产品上实行同样的策略。第一代 Kindle Fire 品质平平,但它们正 在向好的方向发展。而正因为 Kindle Fire 上有 Amazon 自己的 Android 应用商店,Amazon 就得以完全掌控 整个生态系统了。假如三星继续“屈就”做个忠心不二的 Android 合作伙伴的话,自然就享受不了同等的控制 权了。 或许三星对此也并没有什么怨言,但我敢肯定,三星一定注意到了对整个生态系统拥有极高控制权的苹果获得的 利润之丰厚。只生产手机只会给人以掌权的幻象,而三星需要实打实地拥有控制权。凭三星现在的实力和地位, 只要它愿意,它就完全有机会能把事情做成。 三星这样做,不但是进攻上的必要,在防御上也势在必行。Google 总是会公开地说些正确的话,称在 Android 上面会与自己的摩托罗拉移动保持距离——当然,这话是在真正的 Google 手机“X Phone”呼之欲出的时候 说的。 Google X Phone 计划可能主要不是针对三星,而更多的是要还击 Google 真正的祸害:它的运营商伙伴。但 该计划也有可能是 Google 出于牵制三星的目的而出台的。Google 和三星的关系已经出现了紧张的苗头,往后 只会变得更加公开——原本在三星负责市场营销的高管 Brian Wallace 就在 12 月份被 Google 挖到摩托罗拉移 动去了。 除移动设备外,2013 年的大热话题无疑就是电视的未来了。话题主要集中在苹果身上,Google 的电视项目也 多少会得到点关注。但是,别把三星给落下了。三星现在已经在电视领域跑在了前面——当然,它所在的是传 统的、低利润的电视领域,但你不觉得三星能把它在智能手机上的成功也复制过来吗?它只是还没出手而已。 或许电视也会使用 Tizen 系统,又或者一个分化出来的 Android 也能助力三星的电视业务顺利发展。比起苹 果、Google 或其它任何人,三星都已有了明显的先发优势。 三星的野心还不止于此。除了手机、电视、存储芯片、平板显示器等业务以外,三星还有心进入新的领域。三星 集团总裁李健熙就在向员工致辞的时候做出了强调。这位三星创始人之子深知,公司的未来系于现在还没出现的 产品上面。三星看得很远。 在与苹果的专利大战当中落败以后,这家韩国公司多少在美国落得了个抄袭的名声。但如果只把三星视作抄袭型 公司的话,你就大大地低估了三星的实力——它迅速成长为科技界最重要的公司之一,几乎从任何一个标准来 评判都是如此。三星,第五大巨头。(JasonZheng 发表于 2013/01/06)
36kr出品 氪周刊 13
氪周刊-109
趋势
时间就是⾦金钱—也是 2013 年的投资和创新⽅方向 注:Bill Lee 是 Twist 的 CEO 兼联合创始⼈人, SpaceX、Tesla Motors、Yammer 等的投资 者,同时是 Big Fish Games 的董事会成员。本 ⽂文是他对 2013 年创业和投资重点的看法。 作为一名有着超过 15 年经历的早期投资者和创始 人,我经常提出天使 /A 轮融资难是否存在的问题。 我没有加入这场辩论,而是告诉投资者和创始人,关 注下一个大事物并跳出当前趋势进行思考更重要,哪 怕是在一个艰难的融资 / 初创企业环境下也应该如 此。 我寻找还没有成熟的创意,或者服务不充分的市场。 我容易被习惯性的、无所不在的,但又缺乏效率、迄 今尚未得到解决或没有优雅地解决的概念吸引。因
什么时候到?
此,这就是我今年将要花很多时间去思考,呃,时间
时间不仅仅影响到我们的个人生活。单在美国,由于
—这个我们都希望拥有更多的东西的原因。
活动或会议迟到每年给企业造成的损失就达 900 亿美
△“何时”VS“何处”:从位置到时间的过渡 即便是现在,我们也正处在从“在哪里”技术向“什 么时候”的根本性转变当中。像 Foursquare 那样的 公司引领了定位产业,而现在消费者想要找到的工具
元。想一下看,如果员工们知道自己的同事开会要迟 到的话能省下多少时间—更不消说他们可以利用这些 宝贵的时间做多少事情。 △ 最宝贵的商品
是,不仅能告诉某人在何处,而且还能说明何时抵达
不过请再看远一点。像 SolarCity 这样的公司可以利
或如何才能省时的工具。像苹果的 Find My Friends
用基于时间的服务更好地为其客户服务,更好地管理
和 Google Latitude 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位置只
自己的员工。客户会因为不需要空出 4 个小时的时间
是价值的一部分。关键的“什么时候”缺失。
窗口来等待某个技术人做演示而感到快乐,而经理则
我对 Uber 的痴迷揭示了这一点。知道你的车在哪里 当然很好,但是掌握其预计到达时间则有价值得多。 类似地,我看到了今后给大量的 app 和服务增加“
可以更高效地利用自己的资源和人力。移动和地理围 栏技术的进展很快就能将“等待特派员”变成一段快 乐的时光。
何时 ”功能的众多机会。想象一下,我可以知道瑜伽
我们已经步入 2013,创业者应该保持以改善我们生
教练已经动身,且即将抵达我的寓所。我从 Grub-
活的痛苦点为目标的痴狂。时间是我们最宝贵的商
Hub 或者 Seamless 下了订单后,就可以知道何时我
品,那些让时间成为业务基本面的将会胜出—而且是
的熏牛肉三明治即将出现在我的门前。承认吧—你真
大获全胜。(boxi 发表于 2013/01/06)
的关心自己的食物在哪里吗?还是只想知道它
36kr出品 氪周刊 14
氪周刊-109
趋势
本地游戏,移动游戏的发展⽅方向 Tadhg Kelly 是一位从业超过 20 年的资 深游戏设计师,他近日发表了自己对移 动端游戏发展的看法。Tadhg Kelly 的观 点认为,本地游戏是移动游戏的未来。 所谓“本地游戏”,是 Tadhg Kelly 划 分的一个类别。Tadhg Kelly 认为,所有 的移动游戏都可以被归为两类:远程游 戏和本地游戏。远程游戏指使用互联网 进行的游戏,它是社交平台上游戏的主 流。就目前的情形而言,远程游戏的玩 家互动通常都在游戏体验之外,比如积 分排行榜,玩家之间平行且互不干涉。 本地游戏包括了踢球、打牌、桌游和几 年前大家连局域网所玩的电子游戏等等,玩家之间面 对面,享有相同的游戏体验。 近日网上有一句话很火,“在互联网上你可以选择成 为任何人,可是总有一些人愿意成为傻 X”。这句话 印证了 Tadhg Kelly 的观点:远程游戏让游戏玩家不 真诚,并且容易作出不恰当的举动。而对于本地游戏 而言,不仅不会出现上述问题,还能带来更多的游戏 快乐。 鉴于智能设备功能日益强大,Tadhg Kelly 断言移动 游戏的未来就在本地。生活大爆炸中的科学达人经常 聚在客厅里玩一些莫名其妙的游戏,而这种情况将越 来越普遍,只不过每人手上可能都会持有一部 iPad。 如果本地化的趋势成真,移动游戏将在一定程度上争 抢家庭游戏主机的市场。
网络连接。也有游戏选择了更大胆的模式,比如 Spaceteam。一群人用莫名其妙的语言相互喊叫,抱 着移动设备扭来扭去,玩家在外人眼中就是这样。 Tadhg Kelly 指出,本地游戏的优点很明显,智能设 备的普及更是降低了玩家进入游戏的门槛。(以前朋 友们在一起玩游戏需要多台硬件设备和局域网)但 是,本地游戏的硬伤是,你可能难以凑齐足够的玩 家。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家都越来越忙,朋友们凑到 一块儿玩游戏是越来越难。 对于这个困难,Tadhg Kelly 给出了一个非常漂亮的 解决方案。既然每只 iOS 设备上都有 Game Center,为什么不会出现“寻找本地游戏”这个服务 呢?也许到了那一天,玩游戏也会成为一种社交的方 式。(70 镱 发表于 2013/01/06)
试水本地移动游戏的厂商已经初露头角,他们中不少 选择将桌游搬上移动平台,这是一个聪明的选择。卡 卡颂(Carcassonne)是其中的代表,开发团队将原 版桌游搬上了 Android 和 iOS,设备之间可以通过
36kr出品 氪周刊 15
氪周刊-109
趋势
汽⻋车的未来 想象这样一个未来,我们大部分人都摈弃老式的私家
仅是一个由传感器建立起来的网络,更是一个属于智
车概念,拥抱“拼车”模式,你可以夏天坐敞篷,冬
能汽车的新纪元——一个车联网的时代。
天换防滑 SUV。
根本上讲,汽车已经成为“终极移动设备”了,与此
我们的驾驶技术,也会被车载电脑自动记分,当附近
同时,车主们也将成为“联网车主”。这并非只是一
有分数很低的驾驶员时,车载系统不仅会自动提示,
套空洞的说辞:作为这一领域的战略顾问和分析师,
还会实时导航一条更加安全的路径。甚至我们的汽车
自打 1998 年开始,我为了写汽车领域这一根本变
不但可以帮助我们避开车流高峰和安全事故,还能自
革,就已经开始使用这套术语了。在未来的十年里,
动帮助我们打包行李,提供像机场大巴式的服务,将
这种变革也将成为现实。到 2016 年,大多数的汽车
我们安全送往机场。
买家都会将汽车是否能够获取网络的信息,作为一个
而电信和其他行业的公司,也希望抓住与车主展开终 生合作的机会,通过与汽车制造商合作,在我们购买 汽车时,给于我们相应的补贴。保险公司开始对那些 自己开车上路的人收取高额的保险费用,政府开始也
购买汽车的重要指标。而对于高端汽车买主来说,这 个引爆点会来的更快:2014 年。是的,就在明年。 届时,联网汽车将开启自从汽车被发明以来,汽车工 业史上最重要的创新篇章。
开始监控车主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智能车时代将会改变一切
不管你拥抱还是拒绝上述的这些场景,它们都离我们
等等,想让我们弄清一个概念,究竟什么是“联网汽
不远了。这不单是一项由科技驱使的,联网汽车的变
车”?“联网汽车”是指那些在企业、个人、机构、
革,这也要比无人驾驶汽车更进一步。它也不局限于
基础设施和事物之间能够连接、消费、创造、充实、
36kr出品 氪周刊 16
氪周刊-109
趋势
管理和分享数字信息的汽车。这里的“事物”也包括其他的车辆,这也是“车联网”在“物联网”中所处的位 置。随着车辆之间的连接越来越紧密,它们开始变得拥有自我意识、能够识别大环境、并最终实现自动化。 如果你正在读这篇文章,那么在你的有生之年里,即使你不会走完汽车完整的三个进化阶段:自动、自主到无人 驾驶,你也有机会体验到无人驾驶汽车。如果你正在读这篇文章,即使你不会完整经历汽车演进的三个阶段:从 自动、自主到无人驾驶,在你的有生之年里,你很可能会直接体验一把无人驾驶汽车。 截至目前,为了能最终提供成功的产品,车联网领域仍有一些技术、工程、立法和市场问题有待解决。这个车联 网的新纪元是建立在当下潮流和相关趋势之上的,这些潮流和趋势包括日益完善的数字化生活方式、新的移动端 解决方案、人口结构的变化以及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崛起。 消费者不管在哪儿,都希望能直接访问相关信息..... 包括在汽车里。与此同时,新的技术也将使新的移动解决方 案更具影响力和吸引力,P2P 汽车共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在城区有一辆车的成本要更 贵,尤其是年轻人,对于买车的意向没有像老一辈的人那么强烈了。 为确保车联网时代的顺利到来 ,“联网汽车”将会利用传感器、显示、无线以及车内数据通信、机器学习、分 析、语音识别和内容管理等多方面的领先技术,。对这些技术的应用,会带来更多的好处和机会,比如: 降低 事故率,增加效率,改善交通,降低排放,提升电动汽车的可用性,更多的娱乐选项,新的市场营销和商业体 验。 除了给汽车和车主提供全新的功能,“联网汽车”也将拓展汽车行业的固有的商业模式,将它推向一个更加宽广 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开展与更多行业的合作——IT,零售,金融服务,媒体,消费类的电子产品等。这是一 个重大的变革,因为这会对传统的汽车商业模式发起挑战。汽车公司不仅要考虑汽车的销量和维修,还要关注汽 车的整体商业机会。 △什么才是消费者真正的需求? 消费者真的需要这些吗?又或者,这只是一些商业思想家、技术专家和先驱们在会议室里的空想?当然不是。消 费者的确对“联网汽车”的特性深感兴趣。从 Gartner 在过去一年,对美国车主展开的分析报告中,我们总结 了以下几条:
1. 有接近⼀一半 ( 46% ) 的⻋车主,都会那些能够提供更⾼高安全性能的⻋车载应⽤用感兴趣。这些应⽤用包括,接 收⽆无线定点地图信息、查找附近停⻋车位和本地搜索等。也有接近 40% 的⼈人表⽰示,他们希望拥有在零部 件需要更换时,系统会⾃自动提醒的远程诊断功能。 2. 超过 1/3 的⼈人对⽆无⼈人驾驶汽⻋车感兴趣 3. 30% 的⼈人希望他们的⼿手机能够通过连接汽⻋车来上⺴⽹网。 我们持续升温的数字化“生活方式”也将迫使消费者重新思考究竟要不要购买私家车。比如:人们花在手机和网 费月租上的钱可能跟一个月的油钱相当。这样的权衡,对于年轻的车主来说,比老一点的车主更加重要。年轻人 36kr出品 氪周刊 17
氪周刊-109
趋势
更愿意选择上网的可能(30%),超过了拥有一台车的可能(20%)。这几乎跟那些愿意汽车共享的跟拥有一台 车的比例相当。 这两者之间的权衡,相较老一辈的车主 (54+) 来说,对于年轻的车主 (18-24) 更具实际意义。比起拥有一台私 家车,年轻人似乎更愿意为自己的网费买单 (30%,老年人中,这个比例是 12%)。同样,将汽车共享服务和购 买私家车对比,年轻人也更愿意选择前者。 很明显,“联网汽车”的应用程序,必须足够安全可靠,并且不会分散司机的注意力。能在感官上打动消费者的 同时,也要在理性上有足够的说服力。直接照抄移动设备上的用户界面和体验是不够的,汽车上的按钮实际上对 于很多特定的功能来说,已经能够很好的工作了。汽车行业需要打造出一套全新且深度整合的系统,一种与直接 用 iPad 实现相同功能完全不同的体验。 从现有的情况来看,汽车已经为联网做好了准备。这篇文章里所提及的创新和改变,也将会在未来的 20 年里, 以较快的增长速度走向成熟。在 2016 年,至少会有三家公司会公布自己新产品的具体计划,这些产品将会提供 先进的汽车自动化技术。 这并非天方夜谭,看看汽车领域最新的进展——Avis 收购 Zipcar,Tesla 首推的汽车软件无线更新服务,Intel 开始大幅介入联网汽车产业链、像 Sprint 这样的大型电信运营商开始拓展在汽车领域的研究,一位苹果高管成 为某家汽车制造商的董事会成员之一,这些都是这一趋势即将到来的征兆。 对于那些对汽车和驾驶充满热情的人,车联网时代的带来,注定会将他们带入一个奇妙的世界。你知道人体感官 和汽车传感器之间,在声音、速度和视野上的直接联系吗?尽情的想象那种感觉吧。这种能与车主感官高度统一 的汽车,我相信未来汽车行业和科技公司必定会实现。 当然,如果你对这个“联网汽车”的时代不感兴趣的话,你现在就可以出门购买你朝思暮想的车型。 (果⼦子 发表于 2013/01/06)
36kr出品 氪周刊 18
氪周刊-109
观点
观点 照⽚片应⽤用⾏行将⾛走到尽头了吗?不,才刚刚开始! 我在硅谷的这些年里,大凡有人让我用一个词来总结
因为图片天然带有社交属性,又因为移动平台为各类
当时定义、主导消费者应用的关键技术时,我的答案
公司导了大批用户,允许他们直接提供工具和软件,
都不得不是“照片”。现在,有很多人可能会在听到
所以,图片俨然变成一个怪异又激烈的战场。在这个
这个想法时翻白眼:“为什么不去解决那些大问题
战场上,大的平台巨头开始挑战用户隐私的极限、还
呢?”但是,当我自己回过头去看时,我发现那些围
击对手、测试新的商业模式。但话说回来,大部分关
绕图片(这里以及以下所有的图片都是指数字图片)
于这个趋势的报道和分析都是专注于终端消费者这个
的大事件往往都能获得惊人的关注度,这就包括:苹
层面,但在阅读本文时我们需要换个角度,将图片看
果发布 iPhone 4(带着那个让人难以置信的摄像
成是移动摄像技术发展的一个副产品。因为,摄像头
头);Instagram 的快速崛起和高价收购;光场相机
或许是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上最重要的一个传感器。
Lytro 驱动的科技新发展;Pinterest 面板设计如何广 泛影响各大电商网站;我们自己对时光机应用 Timehop 近乎自恋式的沉溺;银行的移动应用何以让我们 兴致勃勃地利用其扫描、存入支票;阅后即焚应用 Snapchat的迅速走红以及 Facebook 的 Poke 抄袭 事件;还有,备受瞩目的、在用户界面上有重大突破 的 Google Glass。
随着摄像头传感器的不断优化,围绕图片分享的各种 机会也会增加。所以,我个人的看法是,我们尚处于 这股图片狂热的早期阶段。假如你已经感到疲倦,那 你得挺住,因为这事还会持续数年;但假如你已经为 图片的未来感到兴奋,那不如投身其中干上一番。 先说硬件上面有可能出现的变化:设备的电池性能和 处理速度还会不断提升,这就为更为丰富的图片采
36kr出品 氪周刊 19
氪周刊-109
观点
集、视频采集服务提供了条件;未来的 RGBd(d 代 表深度)摄像头将不仅仅是利用摄像头采集光场信 息,同时可以从传感器中采集深度信息,这两者相互 关联,将为 3D 建模技术的发展提供条件(我们希 望,Google Glass 最终可以在被动式图像采集领域 有广泛应用,不管是服务于消费者还是商业活动)。 而随着硬件对传感器性能的支持逐渐提高,软件方面 也会出现新的可能性。现有的照片服务包括提供滤镜 功能、照片组织功能和照片消除(阅后即焚的 Snapchat)功能。目前,Lytro 的光场相机技术已经可以 采集整个光场信息,允许摄像头先拍照后对焦(尽管 我不能确定该技术将被授权用于其他设备中)。再往 前看,我预测未来会有更多的照相应用,这些应用会 为每张照片提供更多的情境信息,比如说自动的图像 / 物体检测、照片自动标记和分类(尤其是围绕地理 位置展开的标记和分类,标记应用 Findery 就在做这 件事),照片的自动管理和组织等等。另外,我估计 也会出现更多诸如Stipple(可以在图片的任意位置标 注链接、社交账号等各类信息的应用)这样的技术, 在照片和图片被各种截图、在移动设备上被各种操控 编辑、在网络上各种泛滥之前自动给它们加上指纹, 以保护它们的初始来源。
像办家家的新事物,但最终这些小儿科却有可能成为 新的传播渠道和沟通模式——而且,当几乎所有的事 物都可以被“采集”时,这背后的社会影响也是不言 而喻的。还有,我们甚至不知道,整个世界对于基于 图像的、百分百会推向市场的、始于 Google Glass 的新型操作界面,会作何反应。或许,未来还会出现
不过,这里面很无奈的一件事是,我们实际只有在事
一个触屏的、自带摄像头的电视,等等等等。所以,
发和市场验证之后才能确定诸如滤镜、Pinterest 面
说到图片技术,我认为,好戏确实还在后头。
板这些图片技术到底有没有价值。所以,在未来,我 们也只有在各种新的应用和试验层出不穷,在对它们
(陈⼩小蒙 发表于 2013/01/06)
的使用情况作出监测之后,才能真正清楚消费者到底 想要什么。但可以确定的一点是,所有这些技术的发 展都为开发人员提供了新的机会,驱动他们推出更多 的应用,以提升照片收集、记录、识别、照片操控 (包括照片扭曲等编辑功能)、照片分享等各类功 能,这些功能很多都会超出今人想象。 尽管我也无法说清图片的未来到底是怎样的,但我确 实可以感觉到,在这个领域,我们还会看到越来越多 的新动作、新实验、新应用,以及更多最初看起来就
36kr出品 氪周刊 20
氪周刊-109
观点
反常⾏行径和移动端的崛起
编者注:本文作者 Keith Teare 是 TechCrunch 联 合创始人之一,他以独到 的眼光,解读了在流量从 桌面端往移动端迁移的大 背景下,各大公司和广告 提供商的反常行径。
已经凌晨两点,一贯带有侵略性,想在酒会猎艳的你,依然“茕茕孑立,形影相吊”。随着列酒不断下肚,你开 始褪下文明的外衣暴露本性,脑海中不想“被剩下”的念头逐渐强烈,此刻的你深感绝望。 同样,在“网络空间”这场酒会中,随着桌面端流量日益下滑,移动端流量节节攀升,带有侵略性的市场营销人 员同样感受到了绝望的气息,他们急于将移动流量变现,开始做各种尝试,甚至为此不择手段。 也正因如此,糟糕的行径开始替代明智的长线产品思维。其结果就是在建立用户与服务提供商之间的关系上,出 现了爆炸性的反常行为。Facebook 开始允许用户通过付费的方式 (7 美元一次),跳过 Facebook 的过滤系统, 让你发布的内容强制显示在好友的页面上。Twitter 则会不断的给你发送“你错过了什么”的主题邮件,Google Plus 也有类似默认的设定,你会持续不断的收到它们发送的垃圾邮件。 市场营销人员为了让用户不断的使用自己的产品,开始持续调低行为的下线,而用户自然是这场营销“盛宴”中 的受害者。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这种日益增多,希望黏住用户的绝望行径有哪些:
36kr出品 氪周刊 21
氪周刊-109
观点
1. 在这些行径背后,最主要的原因是移动端的 CPM(CPM 即 Cost per Thousand Impressions:每千次印象费用。广告条每显示 1000 次(印象)的费用。CPM 是最常用的网络广告定价模式之一。 )只有桌面端的 15%,随着流量从桌面端往移动端迁移,通常在移动端需要投放七个广告,才能与网页端一个 广告带来的收益相当,因为较低的 CPM 意味着较低的点击率。 下面这张幻灯片,显示了桌面端和移动端之间 CPM 的差距: 2013 年可能出现的情况是,绝大多数的从业者净收益都会有所下滑,因为桌面端的流量已经开始滑落,而移动 端流量尽管已经保持非常强势的增长,依然不足以填补因为低 CPM 带来的空缺。认识这噩梦般的处境之后,你 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营销人员和产品主管们会有如此糟糕的行径了。Google 也不能“免俗”——相比 Facebook,Google 来自桌面端搜索可观的收入不过让这种影响延迟发生了而已。 事实上,正因 Google 在桌面端的高盈利,他们更有理由重视这种流量上的迁移,因为如果处理不当,比起 Facebook 或是 Twitter,Google 可能遭受的损失甚至可能更大。而从全局来看,这三家公司都有应对这 股“移动海啸”的能力,只是不管你多么有能力,海啸也是难以掌控的。面对这股海啸,走捷径往往会收到噩梦 般的效果。 2. 2013 年将是 CMO 的一年 如何将移动流量变现,将是 Google/Facebook/Twitter 还有其他公司在 2013 年里的主要课题。这种紧迫感在 于你必须快速采取行动,因为基于桌面端的流量已经开始下滑。成功的 CMO 应该有能力避开不正当的策略,实 施以用户利益为中心的盈利模式。Google 在 Web 2.0s 时代来临时,就做的非常好。Adsence 和 AdWord 这 两个产品对于一个以搜索为目的的用户来说非常好用,并且它们都在不损害用户体验的前提下,给用户提供了最 有价值的信息。移动端也应该有这种健康的盈利模式。当然,难度肯定是有的,因为移动端并非以搜索为中心, 它还包括短信、通讯、新闻、媒体捕获和分享、娱乐和游戏等。而这些都是非常不同的,每一项都需要在用户与 广告商之间建立独一无二的渠道。 3. 没有长远的思考,所有的内容流都将与市场营销挂钩 圣诞期间,我收到了一大堆服务提供商的邮件。这些邮件的目的都是让我加入或者重新回到他们提供的服务 ——这是最本质的错误。倘若这些邮件单纯就是以赚钱为目的,并且能够吸引住我,我甚至还很乐意收到这样 的邮件。只是,这些邮件内容都是一些略带诱惑性的试探。我的邮箱因为躺满了这种试探性的邮件,基本无法正 常使用。最最糟糕的是,它们还给我 Twitter 上的马甲发邮件,有些甚至都不是用我的母语写的,如果没有翻译 软件的帮助,我甚至都无法读懂。而就算是用英语写的,大部分内容对我也没有吸引力。 最近,我已经数不清在各类网站和设备上的广告产品有多少是我已经购买了的,我还注意到,现在广告的投放也 开始变得不再精准。有针对性的投放广告应该是最基础的,但是从一个用户的角度来看,广告商们这一点做的很
36kr出品 氪周刊 22
氪周刊-109
观点
糟糕,很多广告都非常惹人讨厌。最近 Facebook 通过修改 Instagram 条款和隐私政策的错误尝试,也是他们 的无奈之举。 4. “目的网站”取代平台思维 这股渴望盈利的风潮带来最主要的负面影响是以往以平台为中心的产品,开始转向目的网站式的思维模式。 Twitter 开始允许嵌入其他形式的媒介,Instagram 关闭了在 Twitter 上预览 Instagram 平台照片的功能,只允 许用户在 Instagram 上看照片、Facebook 推出 Poke 以及 Google 只开放 G+ 平台 API 的只读功能,都表现 了一种“渴望拥有用户”的心理。如果 Larry 和 Sergey 不明白打造一个双赢开放平台的价值,也就不会有 AdSence 和 Adword 这两个产品。这正是目前急需的想法,只是目前所有的出路都指向了几种“重现门户”式的 尝试。换句话说,就是他们希望拥有属于自己的流量,并且从中获利。这是年迈的 Yahoo 看待世界的方式,这 种世界观所明显暴露出的狭窄心态与移动端所蕴含的庞大机会是并不相符的。尤其对于 Twitter 来说,作为一个 平台,它本可以拥有可观的、面向全球的机会,而它现在的做法只会使这种机会越来越小。 5. 平台开始剽窃想法,而不是收购原创者,或与之展开合作 Twitter 并没有同 bit.ly 合作,而是自己推出了缩短 URL 的功能。Facebook 也是直接推出 Poke,而不是整合 或者收购 Snapchat。我们也将在 2013 年看到更多这样的例子。有人会说,google+ 作为一个整体,表现的也 是这种直接剽窃式的思维模式,尽管这一点与 Google 早先作为一个开放平台公司的理念背道而驰。Google 这 么做,也同样是为其他的形势所迫。Jason Calacanis 对此有一篇非常值得一读的好博文。 6. 在移动端做广告将变成一个绝望的广告商强迫用户接收推送消息的过程 移动端赚钱的机会有很多种。苹果和三星通过卖手持设备赚钱;苹果还跟 Google 一样,通过 App 来赚钱;做 电商也能赚钱,运营商通过数据套餐赚钱等等。只有广告商的表现差强人意,无论是其规模还是成长曲线,还有 CPM 的变现能力,都颇让人失望。这种颓势也迫使销售人员要么在移动广告搞出新的创意、要么系统地给用户 投放大量的广告,抑或找到一种能够有高 CPM 同等效益的目标广告投放模式。每个人从某种程度上讲,都是一 个独立的广告商,因为我们或多或少都能引起一部分人的注意。如果广告商利用这一点,通过限制人们的发布平 台,然后通过给钱的方式强制让这些发布的内容显示出来,这是糟糕行为中的极限了,而且这样做也不会有好的 结果。 7. 同用户建立私密且长期的联系这一目标已被遗忘 好的行径最根本的是要以帮助用户达成特定目标为出发点。移动设备的本质就是它的私密性。不像投放在大银幕 上的广告,你可能看它不爽,但至少可以忍受;也不像电脑上那些经过精心排版和挑选的广告,其中一些些甚至 对你是有帮助的;移动端的广告似乎从来就是突兀的,因为它的出现常常会打破个人的私密感,这种体验还会因 为它们通常会占去我们屏幕的一部分而变得更糟。而广告商通过窃取用户隐私和即使关掉 app 依然弹出广告这 种方式获得的短期盈利,最终也会因为破坏了与用户之间的长期关系,而付诸东流。随着用户在情感上被冒犯的 次数增多,他们仅被当成广告投放“目标”,而不被当成“个人”的感觉也就越强烈。
36kr出品 氪周刊 23
氪周刊-109
观点
8. 用户开始变得愤世嫉俗 这种由绝望所驱使的糟糕的行径,最直接的影响是,用户对以前自己喜欢的广告发行商开始变得愤世嫉俗。那些 窃取用户隐私、改变用户行为的 App 背后,其根本假设就是,用户只是一个广告接受者。可悲的是,有些用户 为了让他们喜欢的广告发行商盈利,就算他们心存疑虑,还是会为这些 App 买单。但这种粗鲁的盈利方式,最 终还是会导致与用户之间的疏离。 9. 广告商也开始变得愤世嫉俗 对于整个行业来说,真正的噩梦是广告商也开始变得愤世嫉俗。那些对广告不堪其扰的用户并非广告商最想争取 的用户群。而依据用户的反馈情况,广告商们则会往相反的方向努力,已经缓慢的移动广告增长速率也将因此进 一步放缓,并且用户花在移动端时间的增加同广告商在移动端的金钱投入之间的反差也会变得越来越大。没有人 愿意看到这样的情况,只是所有人都在促成这一格局的形成。现在是时候深吸一口气,冷静一下,共同思考该如 何扭转这种局势了。 10. 新的 App 和服务商会因为给用户提供私密性和控制权而快速成长 私密性在移动端就相当于现金流。而在移动领域,无论是对喜欢的 App 还是讨厌的 app,用户都希望有种完全 掌控的感觉。而能够提供或者加强用户私密度的 App 都能获得很好的发展,无视用户隐私的 App 也注定会失 败。成功的例子有很多,比如:WhatsApp, LINE, KakaoTalk, WeChat, Instagram, Voxer, Tango, Skype 和一 些其他应用。私密性的核心就是控制。没有人会愿意自己的内容不受自己掌控,可能会被泄露出去。电视就不会 给人私密感,因为内容都是电视广播或服务商提供的。桌面端相对来说则更加私密,广告商必须提供可靠的内容 才能成功。移动端是最私密的,糟糕的行径和错误的目标投放都会错失盈利的机会。 11. 只要品牌能跟用户之间建立一个长期、成熟且健康的关系,移动端的创收不仅可实现增长,甚至会超过桌面 端的 CPM 如果广告内容正是我想知道的,我会百分之百接受。我甚至愿意告诉广告商哪些品牌是我喜欢的,还有我最喜欢 的航空公司、影院、餐厅、相机品牌,任何事情。同时,我也希望能够完全控制我与广告提供商之间的互动关 系。比如我可以在他们提供过多垃圾资讯时,给他们设定权限;在他们有过激行为时,切断与我的联系;在他们 提供优质推送的时候,享受他们的服务。对于手机这种非常私密的设备来说,我上述的功能都是非常具有实际意 义的。每个人对与自己想要结交的人、品牌、产品都有自己的品味和喜好。 而到 2013 年年底,全球将会有 20 亿的智能手机用户,任何的实体供应商,都可以抓住这个可以跟用户建立一个长期且成熟关系的机会。 相信移 动端也将成为下一个一对一营销的梦幻舞台。 遗憾的是,目前有的都是一些由绝望驱使的糟糕行为,还有很多不恰当的举措,这些都只能起到适得其反的效 果。 不过还好,我们有时间去反省,去改正。(果⼦子 发表于 2013/01/03)
36kr出品 氪周刊 24
氪周刊-109
观点
⼩小孩⼦子的钱并不好赚,2012年移动幼教尚⽋欠⽕火候
iPad和平板电脑的繁荣没能宣告传统故事书的死亡, 被寄予厚望移动幼教项目至少在2012年还没有爆发的 迹象,平板电脑市场存量不够和家长对孩子沉溺电子 鲸⻥鱼岛的冬天
设备的担心,是我听到最多的两个原因。 1、鲸鱼岛的冬天:做内容提供方,向平板之外的平 台扩张 《鲸鱼岛的冬天》,是一款收费儿童应用,可以把它 理解为一本可以让小朋友跟剧情互动的精美漫画书。 它的出品团队也有一个充满童话色彩的名字“斑马骑 士队”。 这个项目2011年8月启动,徐毅斐是这个团队的创始 人兼CEO,在创业之前,他曾在中国移动和西门子工 作,也在创新工场呆过一段时间。团队现有10名左右 成员,除了他之外,还有两名联合创始人,一位之前 从事影视制作方面的工作,另一位毕业后一直在互联 网游戏行业。徐毅斐觉得他加入创新工场之前的学习 和工作经历,大多是出于现实和生活的顺其自然,而 现在他希望为自己做一点事情。 “斑马骑士队”有10个团队成员,另两名联合创始人 是徐毅斐在清华读书的师姐。他们一共推出了5款面 向幼教类应用,累计下载量几十万。尽管它们推出的 产品很精致,但发展速度并不如徐毅斐当初预料的那 么乐观。他觉得主要原因是市场上平板电脑的数量还
不够多,而把平板电脑当做儿童教育工具的家长就更 少了。所以他们今年的计划是:继续摸索产生优质的 适合儿童的内容,但尝试把这些内容搬到电视和电脑 上去。 2、童乐汇:正是做平台的好时候 童乐汇可以让开发者像作PPT那样制作移动电子书和 儿童应用。它本身并不参与儿童内容的生产,而是希 望通过提供制作工具,成为童书运营平台。童乐汇的 联合创始人兼CEO徐屾屾之前在美国在线做移动应用 软件开发,2011年初有了创业的想法并跟几个同事一 起成立公司,现在团队有20人左右。 2012年8月份,他们上线了面向家长和儿童的客户 端,之后又上线了工具和作者平台,平台上已经有 200个左右开发者。运营童乐会,让徐屾屾觉得做一 个企业并不像想的那么遥不可及,会遇到一些困难, 但闯过去后更多的是惊涛骇浪激流勇进的快感。 徐屾屾觉得移动互联网和儿童教育的蜜月期还要等个 1、2年,中国家长的付费意愿比他们预想的还要差,
36kr出品 氪周刊 25
氪周刊-109
观点
更重要的是平板电脑普及度还不够高,但正是这些原 因,开发者对童乐汇这样的开发工具和运营平台的需 求会更强烈:“我们可以降低开发者制作、推广应用 的成本,跟他们一起等待市场成熟。” 3、活教育:跑线下, 建立行业数据库 你可以把“活教育”看做一个儿童领域的应用导航, 它们希望做成家长选择幼教产品的入口,儿童产品领 域的大众点评。 创始人张大磊说他们去年的重心是跑线下,建立行业 数据库:“我们把中国主流10几个城市跟幼教相关的
童乐汇
几万个公司都联系了一遍,分类整理,并邀请了2000 多名优质用户帮我们一起做测评。” 创业之前,张大磊在微软做excel项目,离职后曾帮 朋友一起做过云计算项目。他对“活教育”的规划是 个儿童教育领域的个性化推荐平台,所以他们首先要 做的是,聚集足够多足够丰富的儿童教育项目数据。 (阿⼟土 发表于 2013/01/06)
活教育
36kr出品 氪周刊 26
氪周刊-109
观点
都是这⼏几家公司,能来点新的不?
乔布斯为“Macintosh”,请来《银翼杀手》的导演雷德利·∙斯科特亲自操刀其《1984》广告,以此抵抗一个只 有 IBM 的未来。而两年前,Google 同样为了抵制一个只有苹果的未来,由其副总裁 Vic Gundotra 推出了 Android 2.2 “Froyo”。 只是,自打 2007 年起,我们能看到的科技新闻和接受到的服务,似乎总绕不开 Google/ 苹果 / 微软 /Facebook/Amazon/Twitter 这几家公司。 2013 年才开始,我想说,我已略显疲态了。 至少对于我科技博客作者这一身份来说,是这样的。相比之下,作为一个投资者,所面临的情况也只略好一点。 人们对被过分高估的消费者创业公司的恐慌,使得目前的市场整体呈现疲软势态。 作为一个科技领域的消费者和观察者,目前的情况给我的感觉一如 2002 年。现在也出现了很多市场紧缩的迹 象,比如很多创业公司都在想办法让他们种子轮的融资撑的更久。不仅如此,目前我看不到几年前那种新想法和 创意横飞的景象,而彼时的想法和创意,都是全新且有趣的。 好好好,移动端,我知道。现在但凡有个事儿,都要跟移动端扯上关系。只是,这事儿对我来说,更像是一个 IQ 测试题。如果你看到哪家信心满满的公司,所有的战略部署都是围绕桌面端的,你立马就能明白他们没有抓 住重点,基本可以忽视它。
36kr出品 氪周刊 27
氪周刊-109
观点
很多现存的移动领域产物,其实都是自打 iPhone 在 2007 年发布开始就有的。是,iPhone 和 Android 平台都 很棒。但从 2012 年的科技新闻标题汇总来看,苹果、Google、Facebook、微软..... 这跟 2007 年的情况几乎 一模一样。 我再也不想读到关于 Facebook 不是通过收购而是直接去抄袭一个功能的报道;Twitter 本有意收购,却因为最 终被 Facebook 抢去,而开始禁止某项功能;媒体对 Google+ 并未失败的原因分析;Android 和 iPhone 平台 的数据对比;三星的专利纠纷;Yahoo 在亚洲的收尾工作等等这些。 我完全不想就社交图谱上的细微差别和我们是否该探寻一种将 Facebook 好友高效导出这些问题,进行哪怕是 一分钟的争辩。 我想看到大量的,全新且与众不同的想法。一些挑战我们对市场,甚至整个世界固定思维的事物,一些真正能够 启发一批新型创业公司做疯狂事情的东西。 我并非完全对当下的科技世界持有消极态度。在过去一年里,实际上我也见证了很多魔法般的事物,我们甚至也 投资了其中的一些,但这些都是早些时候的事情了。 现在我们需要更多这种类似的事物和想法。尽管因为挑战已有范式而带来成功的几率几乎为零,但这其实也不是 坏事儿,至少你是“站着死的”,而非“跪着求生”,将来还很可以就此跟你的孙子们吹吹牛逼。 当然,如果你想要创办一家非常成功的公司,别听我说的。听 Paul Graham 和那些成功案例分析公司的。 只是,我也依然期盼“飞船”的出现,或者类似让我印象深刻的东西。 在我们所生活的世界里,人们对科技的期盼都是指数型增长的,过往的经验也是如此。现有的事物,对于几十年 前的人们来说,都是无法想象的。让我们一起来加速这个进程吧,此刻,我真的很无聊。(果⼦子 发表于 2013/01/ 04)
36kr出品 氪周刊 28
氪周刊-109
周刊专栏
云上的健康,计步器插上互联⺴⽹网的翅膀 编者注:本文来自美咔网 (MEICR.COM) 创始人冯梓哲供稿。美咔网成立近 1 年 ,专注于介绍分享美国新奇有趣的购物新 闻和产品。网站搜集编译美国时尚生活购 物网站的新鲜内容,也鼓励在美国生活的 购物达人分享新产品的使用感受,购物的 新鲜见闻。 长生不老是人类自古以来的梦想。从 2000 年前的秦始皇寻找长生不老药,到 现代人在健身房和运动场挥汗如雨,健康 从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互联网的发展 为很多领域带来了新生,而小小的计步器 应该也算其中之一了。 回首 2012 年,健康相关的电子产品乘着 互联网这片祥云又火了一把。最近如果你 要到美国旅游,可以去任意一家苹果店逛 逛,看看出售小电子产品的区域。这小小
周刊专栏
的一角,也能透露一点流行趋势的端倪。从 2012 年
别在衣服上,口袋里,腰带上等。Fitbit One 可以用
10 月 31 日苹果宣布在 Apple Store 销售 Nike 生产
于计算步数,燃烧卡路里,甚至攀登的台阶数,而最
的明星计步器产品 Nike+ Fuelband 开始,各种类似
重要的功能,在于与互联网的结合上。只要注册账
的新一代计步器逐渐开始登陆苹果店。
号,Fitbit 就可以通过蓝牙或 Wifi 自动的连接移动设 备或者互联网,同步上传使用者的运动健康数据。而
包括 Fitbit One, Larklife, Jawbone Up 等计步器都
用户只需要通过电脑登陆账户,或者手机查看应用,
出现在 Apple Store, 已经可以占据整整一面墙了。
就可以看到自己每天的运动量曲线,让运动健身也充
传统的计步器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技术上不难,成 本也不高,在美国甚至会充当免费的赠品。但是这些 登陆苹果店的新玩意,个个都身价不低,售价大多在
满乐趣。另外 Fitbit 作为老牌公司,也和各种健康类 应用有合作,可以把数据导入到 Lose It,Run Keeper 等应用中。
150 美元左右。这些有互联网撑腰的小家伙可以说是
2012 年初,运动巨头 Nike 发布的最新 Nike+ Fuel-
用时尚的外形吸引用户的眼光,而用背后的网上数据
band 则让运动腕带火了起来。Nike 的创新在于摒弃
服务让用户乖乖掏钱买单。
了传统计步器的佩带方式和外形,把计步器做成腕带
Fitbit 是背靠互联网的新一代计步器的开拓者,生产 的 Fitbit One 大小可以藏在手掌中,使用的时候可以
的形式。这样的设计不仅可以更好的计算跳舞,瑜伽 等上肢锻炼比较多的运动,更重要的是为计步器赋予
36kr出品 氪周刊 29
氪周刊-109
周刊专栏
了时尚的概念。Nike 真正让腕带成为佩带者的一个装饰品,让佩带 Nike+ Fuelband 成为一种时尚。当然一个 漂亮的外形是绝对卖不到 149 美元的高价的。和 Fitbit 相似,Nike+ fuelband 可以通过蓝牙或者 USB,将用 户的运动数据上传到服务器上。用户不仅可以查看自己的运动量曲线,查看其他用户的运动量,还能和 Facebook 上的朋友比拼。最近,Nike+ fuelband 还和美国的私密社交应用 Path 合作,Fuelband 用户如果完成了 当天的运动目标,就会自动在 Path 上发出一条达到目标的信息,接受朋友的监督和鼓励。 市场上最新推出的类似产品是 Jawbone Up,同样采用腕带的形式,造型更酷。Jawbone Up 不仅可以计算运 动量,也可以通过 App 计算每天饮食摄入热量。睡觉的时候可以用来监测睡眠情况,感知用户睡眠深浅,还能 充当闹钟,在用户浅度睡眠的时候唤醒佩带者。 上面这些新潮的计步器,能够摆脱传统计步器廉价电子产品的形象,卖出高价,共同的“背景”就是互联网这朵 祥云。时尚的造型只是表象,背后的较量在于通过互联网,让计步器成为用户互联网上的运动和健康管家。苹果 把实体店有限的空间给了他们,从侧面印证了这个新领域的火爆。能够轻松在互联网上查看运动数据让用户心甘 情愿的掏钱买单,而这些存储在云上的个人运动数据还蕴含这巨大的价值,有待进一步的开发,未来的发展空间 仍然宽广。 1. 突出社交属性 虽然这些产品大多支持通过 facebook, twitter 等社交媒体分享用户锻炼数据,但是这种合作还不够深入。未来 是否有可能开放更多接口,在这个基础上衍生出更多互联网应用值得关注。比如让用户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在社 交媒体上和好友 PK 锻炼身体等等。社交媒体是互联网的一大宝藏,已经踩上互联网这片云的健康电子设备能够 走多远,值得期待。 2. 改变用户行为 目前有不少项目通过物质奖励,激励用户改变行为模式,多多锻炼身体。比如 2011 年,南非的 Vitality 公司和 美国的世界 500 强医疗保险公司 Humana 合作的 Humana Vitality 项目,就是通过为用户发放的计步器,记 录用户每天锻炼量。如果坚持锻炼就可以获得积分,用来兑换各种实物商品。作为平安保险的合作伙伴,最近 Vitality 公司也和平安保险合作在国内推出了类似的激励计划。这种趣味的方式能够通过物质奖励督促用户坚持 锻炼身体,是一个会受到很多人欢迎的概念,但是现存的项目大多重激励而轻硬件,发放的计步器大多不够先 进。如果能够把这种项目和这些方便使用的新一代计步器结合起来,找到合适的盈利模式,也许会有新的火花碰 撞出来。 3. 大数据? 2013 年如果不说点大数据就显得 Out 了。再大的数据都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如果每个人精确的锻炼数据能够 汇聚起来,也许会有神奇的事情发生。比如是否可能结合运动数据和用户身体情况,根据大量用户的数据建立统 计模型,估算监控用户何时可能会出现身体异常或者疾病。 说了很多畅想,无论什么模式,前提是要有足够的用户和锻炼数据,而计步器就是每个用户数据的采集器。所 以,用计步器获得最多的用户,获得最广泛的数据,才能在未来的“云”上战争中获得优势。(冯梓哲 发表于 2013/01/01)
36kr出品 氪周刊 30
氪周刊-109
周刊专栏
科技让我们害怕安静的环境? 尽管这很奇怪,但你不得不承认,我们不知从什 么时候开始很难在安静的环境下集中注意⼒力了。 甚⾄至,我们会开始⽆无法忍受安静的环境。本⽂文的 作者查尔斯特⼤大学的 Bruce Fell 最近做了⼀一份观 察报告,旨在探明我们开始害怕安静的环境这背 后真正的原因。 以下是他的报告原⽂文:
媒体的声音似乎从婴儿时期开始,一连笼罩了我们的 幼儿园、中小学直到大学。这也难怪,当没有这些背 景噪声时,我们会表现出不安和焦虑。而这种背景噪 声,按照 Bill Mackibben 的说法,被称作是“第三 父母”。 通过调查来看,学生的“第三父母”,比他们的亲生 父母对他们说的话还要多。还有一个学生写到:“来
“当我的房间没有噪声的时候,我会感到害怕。”我
自电视的噪音和 Facebook 上的联系,让我觉得自己
的一位本科学生发邮件跟我说。“我好像不太能忍受
跟人走的更近。”
安静的环境。”另一个也写到。 我一大部分的学生都说他们在安静的环境下,无法工 第一个学生说到的噪音指的是来自电视、广播、音乐
作。其中一个解释道:“我其实是在图书馆开始填这
和一些社交媒体的干扰。第二个学生提到的安静则是
份观察报告的,而待了几分钟之后,我不得不回到宿
指一个没有这类噪音的世界。从对 580 名本科生做的
舍,拿出我的 iPod,那时我才意识到图书馆是如此
一份时间跨度为六年的观察报告来看,他们对噪音的
的安静,安静到我根本无法集中注意力。”
渴求和需要同安静环境作斗争都是后天习得的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对背景噪音的渴望,更多的是受
直到给学生们提供一个可以反应他们媒体消耗程度的
父母或者祖父母的影响,而非来自新的社交媒体。
工具之后,他们才开始意识到背景噪音的本质。在填 完在线表格之后,学生被要求花一个小时步行、坐在
因此,从这个层面上讲,Larry D. Rosen 对于教师该
一个安静的地方,或者在一个安静的地方读书,目的
如何处理学生这种社交媒体焦虑症的建议,与我们目
是让他们在这段时间里,感知自己同安静的关系:
前讨论的学生需要背景噪音这个问题,并不能对号入 座。
“缺乏噪声让我感到不舒服,那种感觉就好像一个不 祥之兆一样。”一个学生说。另外一个说“或许,在
最明显的反例就是,我们的父辈们受祖父母的影响,
媒体一直环绕我们的今天,我们对平静祥和的氛围都
也同样有对背景噪声的需求。“我的祖父母几乎任何
会感到恐惧不安。”而让学生对噪音如此依赖的原
时候都把电视开着”,一个学生这么说到。而有些人
因,可能只是单纯的噪音本身,而至于具体是什么内
会写到“我的爸妈会一早就打开电视看新闻,然后就
容,什么形式,这些都不重要。眼下,噪音依然成为
一直开着..... 就算没有人看...”
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除了一个学生,其他 579 名学生在他们出生之前,家
或者让学生对噪音如此依赖的原因,仅仅是因为噪音
里就有了电视和广播。大部分的家庭,也在学生出。
本身,而至于具体是什么内容,都不重要?而不管怎
以前,至少有一台电脑。而今年已经开始有学生不记
样,眼下,噪音已然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得他们家的第一台手机长什么样子了。 那么,你呢?你会对安静的环境感到害怕吗?(果⼦子 发表于 2013/01/01) 36kr出品 氪周刊 31
氪周刊-109
周刊专栏
科技真的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Amber Case 在 TED 题为“我们已经被半机械化
而这些“屏幕”对于我们家庭和朋友的关系,也存在
了”的演讲 (见文末视频) 中说:“设备应该为我们所
在坏的影响。比如,即使是在一家人在一起看电影的
用,他们的存在应该帮助我们加深彼此之间的联
时候,我们的手机通常也会放在手边,一些家庭成员
系”。
可能还会用电脑上网,查看他们的 Facebook 主页。
对于一个以事业为中心的人来说,我好奇信息和通讯 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ICT ),究竟有没有服务于她的工作和生活, 究竟有没有帮助她变得更加人性化。ICT 从目前的情 况看,对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来说,是一柄双刃剑, 它给我们带来好处的同时,坏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 的。 手机、电脑和平板让我们能够更加方便快捷的联系到 我们想要联系的人。Case 还指出,我们现在可以跟 任何我们认识的人即时通讯,不管这些人在什么地 方,在做什么。ICT 能够帮助我们平衡繁忙的工作和 生活,家长和孩子在工作日你也依然能够保持联系。 面对突发状况,也能够及时的交流。
手机不时的震一下,电脑不断的发出提示音,诸如此 类干扰的存在,也减小了大家共同观影的乐趣,而且 他们也不会就情节展开讨论。甚至我们还会一边看烂 番茄上的评论,一边看电影。因此,其实我们并非真 的是在与同处一室的家人互动,我们将更多的注意力 放在了我们手机里的朋友和联系人身上,而非就在身 边的熟人。 ICT 的好处,已经被讨论的很多了。它能够让我们的 想法更深刻,也能帮助我们更好的应对日常事务。只 是,Case 指出:“人们不再花时间做精神上的思考 了”。我们对源源不断新刺激的注意以及必须时 刻“保持联系”带来的压力,使得我们很难再有时间 将生活节奏慢下来,进行安静的思考。我们也习惯了 同时处理多项事情,坏处就是我们很难在一件事情上
36kr出品 氪周刊 32
氪周刊-109 集中注意力,创新力也有所下降。 ICT 对工作也有同样的影响,它让我们的工作变得更 加灵活自由,尤其对于那些只需要我们做,并不需要 亲自去到现场的工作来说。上班与休息时间之间的界 定,也不再那么明显。你可以起床之后工作几个小 时,去个健身房健身,再工作几个小时,之后去学校 接小孩放学,在他们做作业的时间,你开始一天的收 尾工作,甚至在孩子睡觉之后,你还可以加个班。你 也在星期天的晚上查收邮件,让周一的工作更有条 理。你几乎可以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地方工作,这样
周刊专栏 2012 年十一月的一份观众调查报告现实,29% 的智 能手机用户,表示无法想象一个没有手机的生活。雇 员也反应说,他们因为要立即回复同事和老板消息, 而倍感压力。我们让设备一直开着,生怕错过了什么 很重要的信息。纽约时报最近也有一篇文章称,在一 次不能携带电子设备的聚会上,人们时常会去查看他 们的手机和其他无限设备,就好像他们检查他们的大 衣是否还在一样。现在还有一些专门帮助人们戒掉电 子瘾的治疗中心,在那里,你可以远离外界纷繁复杂 的干扰,专注在自己的内心。
的工作状态,有好处也有坏处。如果你工作的团队成
我们同 ICT 的关系,也将会随着科技的发展而改变。
员,来自全球各地,分布在好几个时区,那么你就很
但是,我们必须能够控制 ICT 的影响范围,否则科技
难界定究竟什么时候才算下班。同样,就算你离开了
并不能让我们更加人性化,并且需要再次强调的是,
办公室,也不意味着一天的工作就结束了。
更少的创新和更多的与我们朋友和家人的断连。
2010 年的一项调查表明,ICT 的使用频率越高,你
只有当 ICT 能够帮助我们更加专注于跟更重要人之间
的工作效率也就越高,随之而来的是,你一天的工作
的联系时,它才是有用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控制我们
量也会增加。还有论文表明,83% 有工作的人表示
使用 ICT 的频率。尽管我们同 ICT 的关系,会随着科
ICT 的确会提高效率,而 53% 的人也表示 ICT 会带
技的发展而改变。但我们必须能够控制 ICT 的影响范
来更多的工作压力。
围,否则科技不但不能为我们所用,还会让我们变得 缺乏创造力,与家人和朋友的联系也会变得疏远。 查看原文视频△ (果⼦子 发表于 2013/01/05)
36kr出品 氪周刊 33
氪周刊-109
⽣生活⽅方式
让每天变成 26 ⼩小时 Andrew Dumont 是 SEO 软件公司 SEOmoz 客户发
不就是早起了两个小时吗?没错,但我全天的安排都
展部带头人,他还喜欢写程序。Andrew Dumont 一
被优化了。伴随着早起,我成功地把回邮件和回电话
直在寻找把时间变得更充沛的办法,于是有了这篇文
与其他事项分割开来,这两件事最容易打断工作,造
章:我是这样把每天变成 26 小时的。
成分神。只要你回电话或是查邮件,时间就被浪费
旧年已逝,新年初升。在这个时候,预测类的文章最
了。
喜闻乐见,但我不准备写。这篇文章讲的是时间,时
研究显示,工作被打断后,最多要耗费 23 分 15 秒
间限制往往是我们达成目标途中最大的羁绊。
(平均数值)才能收回注意力。还有研究显示,我们
每天的时间都不够用,但你可以把时间变得更多吗? 当然可以,我不是开玩笑的,不完全是。 △24 小时的一天:
7:00am:起床,做早饭,准备上班,查邮件, 喝咖啡 8:45am:到公司上班 5:30pm:下班 5:45:锻炼⾝身体 6:30:吃晚饭 7:30:写博客或者回邮件或者写程序 11:30pm:读书,睡觉 颇有成效的一天,对吧?我以前也是这样想的,但还 有提高效率的办法。 △26 小时的一天:
5:00am:起床 5:15am:锻炼⾝身体 6:00am:做早餐,准备上班,喝咖啡 7:00am:写博客或写程序,不回邮件 8:45am:到公司上班 5:30pm:下班 6:00pm:吃晚饭 7:00pm:回邮件,回电话 8:30:闲下来了 9:30pm:读书,睡觉(提前睡觉,保障睡眠时 ⻓长)
平均每小时要被打断 6 至 7 次。也就是说,极端情况 下,每工作两小时就有五个小时被浪费了。当然,这 种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但你知道这样的时间浪费很 可怕。 我调整了每天早上的活动,把查邮件安排在傍晚。没 有打扰,效率自然提升。你也许会想,“我不是早起 的那种人”。我也不是,但我坚持早起,最终成功养 成了习惯。任何事情都是一样的,习惯成自然。前两 周比较痛苦,之后就习以为常了。 我可以保证,除了我你找不出第二个如此感兴趣于提 高工作效率的人。在尝试了大量的方法后,我发现早 起两小时的效果最好。 当然,早起并不是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才能,但却的 确能够提升我们的工作效率。如果你愿意试一下,就 会知道我所言不虚。 按我的方法调整你每天的时间安排,你就会发现突然 多出了一两个小时空闲的时间。你可以拿来陪家人, 做自己喜欢的事,学习或是其他等等。如果你愿意, 也可以每天多休息两小时。 Andrew Dumont 的办法真的管⽤用么?亲⾝身经历令我对此深信 不疑。微博上曾盛传⼀一个段⼦子,说乔布斯每天早上四点钟起 床,九点半前把⼀一天的⼯工作做完。不过,出于⾝身体健康考虑, 我们还是推荐 Andrew Dumont 的做法:起床后锻炼⼀一下。 (70 镱 发表于 2013/01/0) 36kr出品 氪周刊 34
氪周刊
“氪周刊”由36kr.com出品 请勿修改,如需使⽤用请联系我们 最终解释权归36kr.com 如果您视得有价值的话,请告诉⼤大家,感谢您尊重我们的劳动 查看往期简报请⾄至:http://www.36kr.com/tag/krweekly 反馈意⻅见,建议:wow@36kr.com 欢迎关注我们的新浪微博(@36氪)和腾讯微博(@wow36kr) 36kr.com为满⾜足部分⽤用户的需求,已建Google群 订阅操作如下: 订阅:发送空⽩白邮件到[techfollower+subscribe@googlegroups.com]即可 退订:发送空⽩白邮件到[techfollower+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即可
36kr出品 氪周刊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