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行所/ 70144 台南市東區青年路 334 號
TÂI-OÂN KÀU-HŌE KONG-PÒ
台灣第一份報紙
Since 1885
TAIWAN CHURCH NEWS
週刊 專題報導 4-5 版
埋首書冊 探求二二八歷史真相
破除言論禁忌 鄭南榕×二二八
不同角度認識二二八 鄭南榕基金會主辦「破除言論禁忌 ─ 鄭南 二二八」特展,喚起大眾用不同角度 榕 × 認識二二八。(攝影/邱國榮 )
陳永興憶二二八 面對傷口再重生 【陳逸凡台南報導】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 舉辦「二二八 70 週年:我們的二二八」系 列講座,2 月 11 日邀請《民報》發行人兼 社長陳永興醫師專講「二二八公義和平運動 與台灣社會的轉型正義」。 陳 永 興 回 憶 自 己 從 1987 年 開 始 推 動 二二八平反運動。當年第一次召開記者會, 台灣處戒嚴時期,他們訴求追求真相、制訂 國定紀念日、將二二八事件放入教科書等, 許多人都認為不可能,而每場演講會都被鎮
【邱國榮台北報導】「爭取百分之百的言論自
刊《活路》因為刊登二二八相關文章,2 月 20
由」是《自由時代周刊》創辦人鄭南榕深植人心
日上午,警備總部所屬「台南市文化工作執行小
的一句話。2 月 11 日鄭南榕基金會於鄭南榕紀
組」強行進入報社查扣《活路》。此舉引發教會
念館舉辦「破除言論禁忌─鄭南榕 × 二二八」
在 4 月 5 日走上街頭遊行抗議,最後台南市長
特展,其中展出 1987 年因刊登二二八相關文章
親自出面道歉,並由警備總部重印後以專機專
而遭政府沒收、銷毀的《台灣教會公報》副刊《活
車運送歸還。
路》復刻縮小版,是台灣報禁最後一年當權者
「小時候長輩都不願意談論這段悲劇,當 年人口約 600 萬,受難人數達 2 萬多,平 均每 300 人就有 1 人被殺,表示每個家庭 幾乎都有家人朋友受難,這種恐懼深入台 灣每一個家庭。」陳永興認為不只是社會 受到恐懼影響,更大的傷害是國民政府隨
參與遊行的林宗正表示,不向威權屈服,是勇 敢台灣人散發出來的馨香,鄭南榕如此,《台灣
限制言論的歷史紀錄。
暴部隊包圍,甚至曾在彰化遭暴力毆打。
後的清鄉、戒嚴,剝奪社會所有自由空間, 許多優秀的子弟只能選擇出國離鄉。
教會公報》更是如此。「《台灣教會公報》跟《自
「我從精神科醫師角度切入,這是影響台
年敢於挑戰言論禁忌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人士,
由時代》一起把二二八事件揭露出來,我知道這
灣人心靈重大的事件,訓斥小孩有耳無嘴、
包含律師李勝雄、牧師林宗正、長老黃昭凱,並
一仗一定會成功。」林宗正也說,自 2014 年太
不要關心政治、族群間相互不信任,非常不
邀請台灣教會公報社社長方嵐亭牧師出席。
陽花學運,改革的火已經臨到下一代,相信年輕
健康。」陳永興表示,台灣還有很多努力空
鄭南榕基金會 11 日上午召開記者會,找來當
方嵐亭表示,自己在教會公報社辦報期間,經
人會為台灣寫下新的歷史。
常遇到艱苦,便想起鄭南榕於 1987 年公開演講
紀念館掛著一張鄭南榕 1987 年公開向二二八
說:「我叫做鄭南榕,我主張台灣獨立。」當時
受難家屬 90 度鞠躬道歉的相片,鄭南榕妻子葉
台灣尚未解嚴,鄭南榕以堅毅勇氣,無畏情勢凶
菊蘭看到照片時說:「他覺得沒人為二二八的靈
險地直言,挑戰言論禁忌,方嵐亭說,這就是身
魂道歉,所以他作為台灣生長的年輕一代,應該
為媒體該有的精神。他也引用伏爾泰名言:「我
深深的為這件事情鞠躬道歉。」
並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是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 利。」認為這是台灣人捍衛言論自由應有的態度。 1987 年,《台灣教會公報》第 1825 期與副
間,民族苦難是力量來源,激發出追求幸福 的力量,台灣至今還未展現這種文化力量。
鄭南榕基金會董事長許章賢說,舉辦這次特 展主要是喚起大眾用不同角度認識二二八,使 攝影/陳逸凡
台灣往健康方向繼續前進。
發行人/蔡政道 WEBSITE / www.tcnn.org.tw 投稿 MAIL / write@pctpress.org
索閱專線/ 06-2356277#134 客服 MAIL / service@pctpress.org 郵政劃撥帳號:31556011
行政院新聞局登記證局版台誌字第 1296 號
短波 MAIL / news@pctpress.org
戶名:財團法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台灣教會公報社
南區郵政管理局南台字第 901 號交寄登記證登記為雜誌交寄
歡迎索閱 ‧ 奉獻支持
2017 年 2 月 13 日~ 2 月 19 日
3390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