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行所/ 70144 台南市東區青年路 334 號
TÂI-OÂN KÀU-HŌE KONG-PÒ
台灣第一份報紙
Since 1885
TAIWAN CHURCH NEWS
週刊 專題報導 4-5 版
從上帝的話語讓女性得裝備
以聖經奠基首座 將遷移 二二八 紀念碑
【陳逸凡嘉義報導】全台灣第一座二二八紀 念碑,座落於嘉義市彌陀路八掌溪畔,1989
必須建造在上帝的話上面」。這個經驗讓他感
年集結民間力量出資興建完工,帶給受難家屬
嘆:「所謂『靈恩』不該是追求個人的財富與
心靈平安與慰藉,更是突破時代禁忌的勇氣象
好處,誰說從事社會公義運動就不夠靈恩?」
徵。如今由於彌陀路拓寬工程,讓紀念碑限縮
黃智鴻認為,此紀念碑打破了「台灣人貪
於侷促角落,地上和平鴿圖案亦被新闢道路切
財、怕死、愛面子」的原罪,更是唯一刻有聖
割破碎,嘉義市政府近期內已發包完成,將把
經經文、以聖經奠基的二二八紀念碑,教會的
紀念碑遷往鄰近嘉義市東區二二八紀念公園。
投入就像一條繩子,串起每一個分散的民間力
「要解決民族間的糾紛,排解列強的爭端。
量,成為一串美麗的珍珠。「這就是實踐上帝
要把刀劍鑄成犁頭,要把鎗矛打成鐮刀。國際
國的宣教」,雖然當時禮拜後沒有人因此立即
間不再有戰爭,也不再整軍備戰。人人要在自
受洗,卻讓人看見上帝帶來的公義與和平。
己園中、樹下,享受太平:沒有人會使他們恐
當年這座紀念碑由詹三原畫美術圖、北榮
懼。」「致力人間和平的人多麼有福啊;神要
教會會友張瑞峰畫工程圖、西門教會長老張克
稱他們為兒女!」這兩段分別引自彌迦書與馬
平施工,當時人人皆害怕與二二八扯上關係,
太福音的經文銘刻在紀念碑基座,透露當年台
只有陳明賢、張顯爵、林培松、康文祥、戴廣
灣基督長老教會參與甚深,也揭示二二八平
章、黃世偉、黃智鴻等不到 10 人出席奠基禮
反運動旨在和平,而非撕裂社會。
拜,時任《台灣教會公報》總編輯盧俊義發揮
當年主持紀念碑奠基感恩禮拜的嘉義中會 民雄教會牧師黃智鴻回憶,他 36 歲接下建碑
攝影/陳逸凡
【林家鴻採訪報導】1947 年 3 月 8 日,國軍登 陸基隆後,自港邊展開大規模鎮壓與屠殺,鮮少人
訴他:「用聖經來奠基」,表明「公義與和平
媒體力量加以報導,並由當時長老教會總會總 幹事楊啟壽主持落成禮拜。
總務工作,如今看起來充滿勇氣的行動,那時
遷移工程將於近日內舉行,黃智鴻期盼號召
候其實充滿不安與恐懼。他回想,在奠基禮拜
228 位牧者參與,共同見證上帝同在,報名請
早晨祈禱時,右耳突然聽見清楚聲音以母語告
洽嘉義中會:05-2766995。
遲來的正義!國內第2例二二八外籍家屬獲賠
知,在這血淚的三月中也有韓國受難者。 台灣首例因二二八獲賠的外國受難者家屬,是日
漁港買魚,3 月 11 日出門就被國軍抓走,迄今找
籍受難者青山惠先的遺族青山惠昭,兩年前他跨海
不到遺體。失蹤後留下妻子與 3 男 1 女,在台已發
打訴訟最終勝訴,這項突破性判例為朴順宗家屬開
展至第三代,長子朴性泰、孫女曹鈴姬皆是畢業於
了一條路,1995 年曾申請賠償受挫,而今天江喜
台南神學院的牧師。長榮大學台灣研究所副教授、
久協助重提申請,並附上研究報告,順利通過。
日籍學者天江喜久前幾年研究調查朴順宗受難真
天江喜久對政府勇敢面對過去錯誤表達肯定,他
相,並受曹鈴姬等家屬委託向二二八基金會申請賠
強調「公義不分國籍」,並轉述朴順宗女兒朴鈴心
償,今年 1 月獲淮核發,終盼得遲來的公義,將成
很欣慰獲賠,更期盼未來父親名字能刻在二二八基
為國內第 2 例因二二八獲賠的外國受難者家屬。
金會受難者之牆。
右ㄧ為朴鈴心、右二為天江 喜久。(相片提供/鈴木玲 子 )
當年朝鮮人船員朴順宗為慶祝次子隔日滿週歲到
發行人/蔡政道 WEBSITE / www.tcnn.org.tw 投稿 MAIL / write@pctpress.org
索閱專線/ 06-2356277#134 客服 MAIL / service@pctpress.org 郵政劃撥帳號:31556011
行政院新聞局登記證局版台誌字第 1296 號
短波 MAIL / news@pctpress.org
戶名:財團法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台灣教會公報社
南區郵政管理局南台字第 901 號交寄登記證登記為雜誌交寄
歡迎索閱 ‧ 奉獻支持
2017 年 3 月 6 日~ 3 月 12 日
3393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