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行所/ 70144 台南市東區青年路 334 號
TÂI-OÂN KÀU-HŌE KONG-PÒ
台灣第一份報紙
Since 1885
TAIWAN CHURCH NEWS
週刊 專題報導 4-5 版
扮演時代米該雅 上主開活路
北中特色教會聯合音樂禮拜 台北中 會教社部舉辦5間特色教會聯合音 樂聚會,博愛手語教會上台進行手語教唱, 幫助會眾認識手語。(攝影/邱國榮)
凱達格蘭的天空下 紀錄片談歷史創傷 【邱國榮採訪報導】若要認識台灣北部的 凱達格蘭族,走一趟總統府前的「凱達格蘭 大道」,並不會因此得到任何資訊,民眾對 於凱達格蘭族的認知幾乎是一片空白。 前《台灣教會公報》記者、總統府原住民 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委員會委員陳金萬在 15 年前開始凱達格蘭族的相關田野調查, 並且拍攝成紀錄片《凱達格蘭的天空下》, 7 月 9 日下午受邀到北投分享該紀錄片,談 歷史創傷的重新審視。 陳金萬受訪時指出,從台北市北投區的
【邱國榮台北報導】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台北中
禮拜時間雖然下起豪大雨,不過 5 間教會都
教會歷史中,可以看到凱達格蘭族的過去,
會教社部 7 月 9 日下午於台北市歸綏戲曲公園
依約抵達。日語教會抵達後該教會的會友們揮
其中不少人還是頭目的後代。近代消失的部
舉辦「特色教會聯合音樂禮拜」,包括公義行動
手致意高呼「こんにちは」(午安)並且立刻分
落,其實和大台北地區的開發有著密切關
教會、博愛手語教會、國際日語教會以及阿美族
送扇子讓所有人緩解潮濕悶熱的體感溫度。日
聯,其中凱達格蘭族北投社因為陶瓷土的
人聚會的原美教會與布農族人聚會的百加教會
語教會除了教唱日語歌曲〈桃太郎桑〉以外,還
開採而遭到迫遷;塔塔悠社在基隆河截彎
皆共同參與,氣氛歡樂融洽。
穿著和服、彈奏日本傳統弦樂器「三味線」,以
取直的時候被驅趕;三貂社則因核四廠的
北中教社部部長蔡三雄牧師指出,台北中會
日本古調奏出讚美歌曲。
興建而肢離破碎;於是族人有人選擇遺忘、 有人選擇隱藏。
屬下 5 間特色教會各具獨特族群文化,透過這
其他 4 間教會同樣教唱會眾容易上口的母語
次禮拜相互分享及認識後,將在 10 月 29 日下
歌曲,再獻詩讚美主;聽不到聲音的手語教會,
午 2 時 28 分在台北市 228 和平公園內舉辦締
則在教會師母陳慈美翻譯協助下,盡興投入這
部長老教會支持下,沒有不能復振的道理。
結夥伴教會的感恩禮拜。
場音樂禮拜,同時也透過手語的教唱,讓眾教會
他期待教會能夠回頭關注自身的歷史,進而
認識手語、看見手語。手語教會上台問候「大家
促成凱達格蘭族文化復振運動,畢竟在地長
會,目前都沒有禮拜堂;原美教會遠在三峽的都
好」時,陳慈美特別提醒聽人,聾人「自然手語」
老教會與凱達格蘭族具有深厚的淵源。
原社區裡,而國際日語教會雖然具有北中正議員
不同於「漢字手語」,後者的「大家好」反而是
由於目前平埔族獲得國家承認原住民身
身分,可是因為語言不同溝通困難,因此北中教
前者的「大房子好」,並提醒聽人學習手語必須
分大方向已經確立,可望在參與轉型正義
會多數會友對日語教會陌生,就連中會也因彼
要有清楚認識,否則容易陷入雞同鴨講。
的過程中重建家園與文化,陳金萬說:「這
蔡三雄指出,公義行動、博愛手語、百加等教
此語言不同而與日語教會有些距離。他表示,日
公義行動教會牧師鄭國忠帶領眾教會祈禱時,
陳金萬認為,長老教會能夠推行強而有 力的西拉雅族正名運動,凱達格蘭族在北
也是我認為此時可以重新把這部 15 年前拍 攝的舊片拿出來討論的原因。」
語教會長老得知教社部要舉辦特色教會聯合音
向上主獻上感恩,表示雖然 5 間教會的規模弱
樂禮拜,以及日後要跟另外 4 間特色教會締結
小,但上主是無限的,所以眾教會都成為強壯的
夥伴教會而感到興奮,向他表示很高興終於感
肢體,也因共同的聚會,而成為一個多元也多特
的一片地,期待台北市政府能夠以更宏觀的
覺到日語教會是北中的一員。
色的團契,彼此互相扶持與支援。
視野去規劃凱達格蘭族的將來。
陳金萬表示,北投區貴子坑水土保護區會 是台北市最適合孕育凱達格蘭族文化傳承
發行人/蔡政道 WEBSITE / www.tcnn.org.tw 投稿 MAIL / write@pctpress.org
索閱專線/ 06-2356277#134 客服 MAIL / service@pctpress.org 郵政劃撥帳號:31556011
行政院新聞局登記證局版台誌字第 1296 號
短波 MAIL / news@pctpress.org
戶名:財團法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台灣教會公報社
南區郵政管理局南台字第 901 號交寄登記證登記為雜誌交寄
歡迎索閱 ‧ 奉獻支持
2017 年 7 月 10 日~ 7 月 16 日
3411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