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行所/ 70144 台南市東區青年路 334 號
TÂI-OÂN KÀU-HŌE KONG-PÒ
台灣第一份報紙
Since 1885
TAIWAN CHURCH NEWS
週刊 專題報導 4-5 版
WCRC 26屆大會 聚焦當代處境
自主互助 原鄉產發 議 起來 各原住民中區 會代 表於玉山神 學院分享彼 此部 落 農 特 產 與 未 來 可 連 結 的 原 鄉 產 業 發 ) 展事工。(攝影/ Umav
府與公益資源,舉辦族語研習、傳統工藝培訓、 老人關懷據點等多元事工。後來開拓的屏南教 會,更與永達技術學院合作成立原住民產業 文創園區,結合在地農特產品紅藜等至平地銷 售,引進人潮,為魯凱族的文化傳承和農產帶 來許多機會。Peleng 以豐富的經歷做見證,即 使部落小、教會小、人口少,產業發展能為族 人踏出未來。他呼籲落實訓練人才、資源連結、 產業行銷、創新研發、品質保證與產業支持宣 教等策略,並強調青年人才的重要,無論是對 農產的認識或族語、傳統生態智慧,「要趁長 者還在的時候,把文化傳下來。」 來自新竹尖石鄉石磊部落羅恩加,是位真正 回鄉的青年。他擁有民族學博士學位,卻投入
【Umav 花蓮報導】為更加了解原鄉農產與
總會連結的產發事工,並由總會總幹事林芳仲
部落無毒有機農產,以泰雅族傳統智慧為基
產銷狀況,構築產業與宣教的未來,台灣基督
牧師帶領眾人使用「開放空間會議」,以建立
底,開發獨創農法,實質提升部落產業水準,
長老教會總會原住民宣教委員會於 7 月 19 至
原宣產發與銷售機制為目標,研討各原住民族
躍上國際。他認為台灣農業時常仿效國外經
21 日在玉山神學院舉辦「原住民產業發展事
中區會可行事工,眾人交流熱烈,不同區域間
驗,殊不知真正友善土地、永續生態智慧,就
工研討會」,邀請各原住民中區會派員參與,
的牧者更加認識彼此的農產與文化。
在原住民老人家世代相傳的環境知識裡。
來自魯凱族好茶部落的 Peleng 感嘆,原住
原宣教社幹事歐蜜‧偉浪牧師指出,教會
民傳統生活已受衝擊,產業發展最重要的價
思考產業發展事工,不僅是支持族人的生活,
泰雅爾中會產發部部長羅恩加、總會原宣產
值,是使族人能夠自主守護土地與文化。他任
更是尋回祖先傳統生態智慧的方式,並以「永
發專員鍾毅勳牧師等人分享來自部落、原鄉或
職魯凱中會總幹事時,帶領地方教會,結合政
續」、「友善土地」為重要前提。
共思以產業支持宣教的模式。 由魯凱中會前總幹事 Peleng(陳松得)牧師、
追思人權巨人劉曉波 7月30日濟南教會舉辦 【林宜瑩台北報導】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主辦、
這場追思會,讓更多人關注中國迫害人權的實況, 對劉曉波遺孀劉霞的健康與安危加以聲援。
台灣北社、台灣教授協會、台灣關懷中國人權聯盟
劉曉波追思紀念會中,由總會總幹事林芳仲證
等協辦下,7 月 30 日晚上 7 點於七星中會濟南教
道,余杰會介紹劉曉波生平與思想,中華基督教禮
會舉辦「劉曉波追思紀念會」;為持續關懷課綱與
賢會有福堂與台北堂聯合詩班獻唱,也有香港教會
教育改革,悼念因抗爭黑箱課綱而死諫的林冠華,
界代表、總統府秘書長吳釗燮、前國防部長蔡明憲、
長老教會同日下午 4 點至 6 點半於教育部前舉辦
前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委員楊憲宏等人與會。
「林冠華逝世 2 週年追思紀念會」。
相片提供/余杰
會的余杰夫婦就是劉曉波生前好友之一,期望透過
另一方面,總會教社幹事林偉聯表示,盼透過舉
總會教社主委鄭國忠牧師表示,劉曉波是被中國
辦林冠華追思會,喚起大家關心今年 9 月教育部召
政權長期軟禁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縱使他不是基
開的課程審議會;追思會上,會就課綱審議、學生
督徒,但他身邊很多朋友是基督徒,力促這次追思
權利、服務教育、原住民史觀 4 議題省思。
發行人/蔡政道 WEBSITE / www.tcnn.org.tw 投稿 MAIL / write@pctpress.org
索閱專線/ 06-2356277#134 客服 MAIL / service@pctpress.org 郵政劃撥帳號:31556011
行政院新聞局登記證局版台誌字第 1296 號
短波 MAIL / news@pctpress.org
戶名:財團法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台灣教會公報社
南區郵政管理局南台字第 901 號交寄登記證登記為雜誌交寄
歡迎索閱 ‧ 奉獻支持
2017 年 7 月 24 日~ 7 月 30 日
3413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