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行所/ 70144 台南市東區青年路 334 號
TÂI-OÂN KÀU-HŌE KONG-PÒ
台灣第一份報紙
Since 1885
TAIWAN CHURCH NEWS
週刊 專題報導 4-5 版
富樂夢 助童培養國際競爭力
改革500 面對時代新挑戰 林媽利 榮獲醫療奉獻獎 血液之母
因應意識形態的挑 戰,是座談會核心,賴信 道(上)鼓勵基督徒與教 會察驗信仰來源。(攝影 /邱國榮)
【林宜瑩採訪報導】高齡80歲、醫界推 崇為「台灣血液之母」的林媽利,長期投 入無償用血,建置捐血系統,榮獲厚生基 金會主辦「第27屆醫療奉獻獎」個人醫療 奉獻獎,9月22日獲總統蔡英文接見;其夫 郭惠二也是第6屆醫療奉獻獎得主,他們是 台灣唯一得到醫療奉獻獎的夫婦檔。 人人耳熟能詳的一句「捐血一袋,救人 一命」,並非一開始就理所當然。大四那 一年,林媽利罹患再生不良性貧血症,若
【邱國榮台北報導】9 月 23 日,台南神學院公
酵擴張,分別邀請美國范德比大學教授安可福
共神學研究中心於七星中會濟南教會舉辦「500
(Clifford Anderson)論述「緊急情況下思索神
年改革:信仰,改革與意識形態的挑戰」座談會。
學」,以及賴信道講述「在社會衝突中使用與濫
目睹台灣供血亂象,林媽利初到馬偕紀
台南神學院副教授、七星中會雙連教會英語牧區
用經文」。最後在座談會的綜合討論中,國會觀
念醫院服務時,自告奮勇與台灣輸血學會
牧師賴信道(Stephen Lakkis),代表南神公共神
察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姚立明、台灣大學歷史系教
協助行政院衛生署(今衛生福利部)草擬
學研究中心指出,過去德國納粹曾殺人無數,犯
授花亦芬,亦與 4 位演講者一起參與討論。
台灣血液政策,1992年落實無償捐血制
下眾多邪惡罪行,當時許多基督徒卻支持納粹。
賴信道指出,因為人的有限與罪性,有時教會
今日回顧過去,深覺不可思議,為避免歷史重演,
對信仰的闡述是有誤的,有時教會與基督徒甚至
在宗教改革 500 年後,更要探討。
會誤解聖經。然而,使徒保羅曾寫信給哥林多教
不是醫學院老師、同學、朋友接力輸血給 她,她恐怕必須用錢向「血牛」買血。
度,使台灣在1996年獲國際知名醫療期刊 表揚,名列全球優良捐血制度12國之一。 林媽利又投入分析台灣各族群血清研 究,證實台灣原住民與南洋民族淵源極
上午的座談會,分別邀請德國海德堡大學教授
會,提醒信徒作為耶穌基督的跟隨者,必須要省
海柯 ‧ 史普林哈特(Heike Springhart)講述「德
察自己是否過著信心的生活,所信的是否為耶穌
國新教教會的黑暗期:1933 年至 1945 年的鬥
基督,「這正是宗教改革要做的,考驗自己也是
持下,於淡水院區建置「分子人類學實驗
爭」,以及德國駐台代表、德國在台協會處長歐
考驗教會,要看我們的信仰是否正確。所以,要
室」,透過D N A的比對,「讓二二八受難
博哲(Martin Eberts)論述「德國天主教會從帝
思考教會的信仰生活,真的是跟基督的教導有關
者遺骸回家」。
國至聯邦共和國的適應與反抗」,了解納粹的發
係嗎?」他也強調,順服聖經的經文並不等於信
展脈絡、德國人經歷納粹的歷史經驗,探討為何
仰耶穌基督。
深,並且建立台人血庫、研發親子鑑定方 法;2011年投入計畫,在馬偕醫院全力支
賴信道說,教會不只在過去面臨意識形態的挑
基督徒會支持納粹。 為何一些基督教團體支持有害的意識形態?
戰,今日、未來的教會依然會遭遇挑戰,所以,
面對這樣的意識形態,教會該如何共同努力改
教會與基督徒如何因應意識形態的出現,避免重
革?下午的座談會提出相關方法,討論教會內部
蹈覆轍,是重要課題。
如何面對意識形態存在的問題,以及如何幫助 自己的教會不要繼續犯錯,避免意識形態的發
本報將在宗教改革紀念日完整呈現此次座談 會所有與會者的精闢論述,敬請拭目以待。
相片提供/王紀葳
發行人/蔡政道 WEBSITE / www.tcnn.org.tw 投稿 MAIL / write@pctpress.org
索閱專線/ 06-2356277#134 客服 MAIL / service@pctpress.org 郵政劃撥帳號:31556011
行政院新聞局登記證局版台誌字第 1296 號
短波 MAIL / news@pctpress.org
戶名:財團法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台灣教會公報社
南區郵政管理局南台字第 901 號交寄登記證登記為雜誌交寄
歡迎索閱 ‧ 奉獻支持
2017 年 9 月 25 日~ 10 月 1 日
3422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