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行所/ 70144 台南市東區青年路 334 號
TÂI-OÂN KÀU-HŌE KONG-PÒ
台灣第一份報紙
Since 1885
TAIWAN CHURCH NEWS
週刊 專題報導 4-5 版
海上居民 保護網如何觸及
牧長組團 挺總統護主權 逾 位牧長組成國政訪問團,支持 總統蔡 英文繼續 帶領台灣。(相片 提供/總統府,攝影/王譽淨) 50
與歐里桑再走一段 振魂護國追思史明 【邱國榮台北報導】本名施朝暉的台灣 獨立建國運動先驅史明,於2019年9月20 日病逝,享壽103歲。10月13日下午由史 明教育基金會舉辦「振魂護國:與史明 歐里桑再走一段台灣路」大遊行暨追思 會,號召所有共同支持台灣、主張獨立建 國的民眾,一同由台灣大學校門口步行 至凱達格蘭大道,共同記念史明。
【林宜瑩台北報導】來自全台逾 50 位牧長以
頭天的時代,陳宇全期許蔡英文能繼續承擔責任、
追思會活動在凱道舉行,時間從下午1 時30分開始,晚間8點30分圓滿落幕,設
個人名義組成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國政訪問
勇於抉擇,將台灣建立成一個美麗的國家,他相
置有史明生平展覽,讓參與追思民眾可
團」,10 月 14 日前往總統府與總統蔡英文會面。
信眾牧長也會常常為蔡英文祈禱。
以更理解、認識這位傳奇的台灣獨立運
該訪問團由台灣宗教自由無任所大使布興‧大立
蔡英文肯定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用正面力量,長
動者。除此以外,另有真人圖書館,更集
牧師及牧師陳宇全代表發言,肯定蔡英文在 10
期支撐社會,更一起促成台灣民主化。她每天也
合近30個人權與社會議題非政府組織、
月 10 日演說時,公開拒絕九二共識和一國兩制,
要求自己要帶給社會正面力量、守護國家主權及
出版社、大學社團等,一同在凱道上呈現
盼望蔡英文繼續堅守主權,帶領台灣走向「新而
前人辛苦爭取來的民主與自由。她會繼續走在追
台灣目前猶待處理的社會議題。
獨立的國家」。
求公義的道路上,面對國際社會堅定表達 2300
布興‧大立致詞時,肯定蔡英文 3 年多來施政
萬人民反對一國兩制的共識,期望連結理念相近
成果。一是兌現改革承諾,建立公平與正義的社
國家,一起捍衛台灣宗教自由;執政以來她積極
會基礎;二是捍衛台灣民主、自由價值及生活方
實踐轉型正義承諾,打造台灣成為自主、公義的
式;三是積極為台灣尋找國際新秩序中的位置。
國家,確保下一代擁有選擇的機會,也是呼應台
他強調,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一直秉持「使台灣成
灣基督長老教會「焚而不燬」的精神。
為新而獨立的國家」信念,這與蔡政府堅定守護
總統府秘書長陳菊表示,看到長老教會牧長公
台灣主權的意志力相吻合。國政訪問團牧長支持
開支持總統維護台灣主權,她充滿感謝,面對中
蔡英文連任成功,延續台灣民主政革。
國不斷打壓,很多總統承擔的事情都無法對外說
陳宇全表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於 1977 年發 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對國是的聲明與建議〉,
史明教育基金會表示,集合人權社會 議題等團體,目的是希望來參與追思的 民眾,可以在對話、認識的過程中,充實 台灣共同體的內涵,一同建構一個對於 台灣國家未來藍圖理想而進步的想像。 追思會分為公祭儀式與自由致意兩部 分。總統蔡英文親自出席公祭儀式,並且 頒發褒揚令與致詞,感念史明與她長期 以來的情誼。
明。她期許大家千萬不要消磨內部力量,在此關 鍵時刻,讓上帝公義成為台灣及總統的後盾。
建請政府建立新而獨立的國家,長老教會從此遭
召聚眾牧長組成「國政訪問團」的前立委黃昭
遇空前苦難,被國民黨政府視為異類多方打壓;
輝表示,因有少數長老教會牧長參與喜樂島聯
如今台灣面對許多困難,蔡英文做出許多正確的
盟,甚至有媒體報導刻意移花接木,讓外界誤以
抉擇,都符合目前所需,令人看見台灣新希望。
為長老教會不支持蔡英文。今天眾牧長以行動公
現在是台灣最困難的時代,也是台灣最有可能出
開表達支持,就是要匡正視聽、破除謠言。
攝影/邱國榮
發行人/蔡政道 WEBSITE / www.tcnn.org.tw 投稿 MAIL / write@pctpress.org
索閱專線/ 06-2356277#134 客服 MAIL / service@pctpress.org 郵政劃撥帳號:31556011
行政院新聞局登記證局版台誌字第 1296 號
短波 MAIL / news@pctpress.org
戶名:財團法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台灣教會公報社
南區郵政管理局南台字第 901 號交寄登記證登記為雜誌交寄
歡迎索閱 ‧ 奉獻支持
2019 年 10 月 14 日~ 10 月 20 日
3529 期
教會消息
面對衝突 香港教會變或不變 反送中街頭示威煙硝四起 面對高壓政權、邪惡勢力 考驗基督徒信心 【邱國榮台北報導】七星中會古亭教會於10月9日晚 間主辦一場關心香港議題的座談會「變或不變,這是個 問題:置身香港街頭煙硝中的基督教會」,邀請政治大 學政治系副教授葉浩、輔仁大學宗教系助理教授張名 揚、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客座助理教授陳文 珊等3位基督徒學者,就各自領域與接觸香港的實際經 驗,談論香港的現在與未來。 香港裔的張名揚表示,有不少香港教會支持反送中 運動、「五大訴求缺一不可」,可是抗爭運動從6月一 路延燒至今,外界始終看不到人民的訴求有獲得正向 結果的希望,於是開始有「上帝公義在哪裡?」的聲音 產生,這也考驗著香港基督徒的信心。他說,教會起初 無法接受主張暴力抗爭的勇武派,但現在已經能夠理 解勇武派,並且接受武力衝突的程度已經提高。至於暴 力抗爭的底線在哪,他提出,應該學習拉丁美洲解放神 學的精神,當面對高壓政權時,先以行動回應不公義, 再做神學反思,但不是去學習使用武力、暴力! 張名揚說,不是只有基督徒才能夠追求上帝公義,應 該是全民一起,不分宗教差異。他說,香港特首林鄭月 娥自詡天主教徒,香港社會與政界也有不少擁護極權 的教徒,導致香港人對基督徒的看法已經不再單一,不 再以為基督徒是社會正向的象徵。他認為,反送中運動 後,無論是香港政府或中國政府都會對教會展開不利 行動,未來可能發生迫害教會行動。 葉浩表示,中國承諾香港50年不變,但早就已經變 了,不管中國如何宣稱「改革開放」,心態依舊活在鴉 片戰爭時代,仇恨外人,加上國族主義興起,敵我關係 更分明。「要跟中國人談政治問題,要從百年前開始, 因為這是中國人的情感的結構,外面人欺負了我們,外 面人都是帝國主義,都是豬狗不如的漢奸走狗。」葉浩 說,中國人的濃厚情緒導致討論到最後都會扯到民族 屈辱,而國內不公義的事情反而變得不重要。 葉浩進一步說明,對於皇帝天朝的中國來說,基督徒 身分必須放到中國人身分之後談,基督教遭到中國政 府壓迫是必然發生。他說,任何人成為了基督徒,基督 徒身分認同一定會優先於民族認同,但中國的情感結 構並不允許如此,所以中國政府拆教會,而普世價值對 中國來說也不重要,因為中國的普世價值才是普世價 值,那是國族與中國共產黨交融的產物,而中國是「敵 基督的奴隸道德國家」。
陳文珊指出,香港目前是被大規模鎮壓的前奏。她 說,台灣發生二二八事件,是因台灣人被日本統治50 年,生活有依循的法律規定,水平比中國人高,而同樣 有法治基礎的香港,因為被英國統治152年,生活水平 也比中國高出許多。台灣與香港都被沒有法治制度的 中國接管,當時的台灣發生了大屠殺,當前的香港則是 陷入嚴峻局勢。 陳文珊說,香港的社會與教會正在面對邪惡勢力,反 觀台灣的轉型正義此時並沒有真正到位,她反問:「基 督徒都真覺得社會與教會已經轉型正義了嗎?」若是, 今時的台灣不會有韓國瑜出來選總統、不會有芒果乾 (亡國感)的滋味。
【邱國榮台北報導】香港爭取民主自 由的示威運動已進入第4個月,神學禮 拜日持續關心香港局勢,10月13日晚間 邀請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教授 葉菁華,在七星中會濟南教會談「近月 香港的神學反思」。 葉菁華表示,香港行政機關跳過立法 會議訂立規則,悲劇會越來越多,民怨 會越來越強,濫暴與濫捕所帶來的暴力循環,使暴力不 斷升級,而暴力成因背景複雜而多元交織,絕對不是教 會想的,悔改就能得到轉圜。他說,保羅書信提到「執 政掌權的」不是講地上的掌權者,而是靈界的權勢;所 征戰對象不是有血肉的人,而是幽暗世界。 葉菁華說明,一般基督徒對靈界的理解是趕鬼、邪 靈、拜偶像等事情,這種把靈界看為超自然的想法太狹 隘,他說,靈界的影響力包括文化、經濟、政治等人類 多面的活動,若只講超自然,那麼就不用討論人類群體 的活動了。 葉菁華進一步分析,要有效對抗惡的結構、對抗靈界 的權勢,就要透過恩典的結構。他說,教會就是恩典的 結構,充滿無私的愛心、甘心樂意的奉獻,教會不談交 換、不談利益,這是跟社會很不一樣的看法,而基督徒
不談個人,要談活出恩典,不僅是改變 自己,也能為社會帶來改變。他提醒, 「如果社會講有仇必報,教會是否有更 積極的回應?」 葉菁華在神學教學現場處理「終末 論」,對映目前香港景況,他的反思是 攝影/邱國榮 「上帝的愛非常強大」。他說,上帝是 教育家,審判是真實的,地獄也是真實 的,但他相信,上帝的愛能感動入地獄裡的靈魂,使人 悔改,最終獲得拯救。 談到聖靈,葉菁華繼續提出反思,香港人的抗議方式 創意十足,「有沒有聖靈同在的可能性?」此外,各種 抗議路線不切割,就如同保羅形容教會的肢體關係,雖 不一樣但彼此配合,是不是聖靈作工,在多元當中見到 合一的情況?他反問:「可不可以說,聖靈在非基督徒 中有影響力?」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客座助理教授陳文珊 回應表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曾親身經歷政權暴力,為 了回應人民的苦難,發表了三項攸關人權的聲明,但未 來面對國家政治檔案解密,若披露會內人士姓名,屆時 可能對教會產生衝擊。她希望神學院要趕緊發展出可 對應的論述,而且是要貼近生活的討論。
守住台灣才能持續聲援 連儂隧道榮光那頭再見
【林婉婷高雄報導】中山大學校內連儂牆於9月27日 遭中國遊客破壞,學生會秉持「撕一貼百」的精神,向 學校申請自9月30日至10月7日在西子灣隧道展開「連 儂隧道」系列活動,校方核准並在公告中指出此為「保 障憲法賦予人民之言論自由權」。7日晚間師生們齊 聚,特辦「榮光那頭再見」晚會。 西子灣隧道牆上以噴漆與塗鴉表達訴求與抗議,並 張貼許多簡報、傳單說明反送中運動至今情形,頂上掛 寫有口號與標語布條,地上以粉筆書寫革命名句,另有 便條張貼區。7日晚會邀請專家學者、校內教授、畢業 校友、學生會代表等接力短講;現任職中央研究院台灣 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吳叡人發言時指出,在雨傘運動後, 香港人命運自主意識高昂,不少青年世代以本土派身 分投身政治領域,而反送中運動影響則更全面,運動中 可以看見除了青年,甚至兒童都走上街頭。除了遊行, 網路上亦大動員,積極傳遞運動訊息,爭取外界支持。
吳叡人分析,反送中運動擴散全境,香港人不但擁有 同時異地爭取權益的共同經驗,更誕生出〈願榮光歸香 港〉的粵語革命歌曲;而香港境內與世界各地的連儂牆 與聲援運動,展現與連結命運共同體意識,讓香港不再 是孤單的香港,「而是被世界擁抱的香港。」 吳叡人強調,連儂隧道撤除不代表革命結束,而是 進入下個階段。香港警察武力鎮壓示威者,中國對香 港施行政治操控、經濟收編,情況並不樂觀,但舊香港 死亡,才能使新香港誕生。另反送中運動戰火已延燒 台灣,台灣人不能只是「同情」,而是要行動支持香港 人,這些行動最基礎的就是「守住台灣」,才能持續聲 援。他重申革命鐵律是就地革命,「生在哪裡,就在哪 裡革命。」因此台灣明年總統大選至關重要。 7日晚會後,中山大學師生即動手清除連儂隧道,現 牆面已重新油漆,文宣、布條與便條等將整理後寄往香 港理工大學,傳達台灣對香港處境的關心。
攝影/林婉婷
2
台灣教會公報 2019年10月14日~10月20日/3529期
古亭教會邀請與香港深度接觸的學者談他們眼中 香港未來的命運。(攝影/邱國榮)
爭民主 神學反思多元合一抗議方式
教會消息
讓人到我這裡來 路加福音18章15~17節記載,有人抱著自己的嬰 孩來見耶穌,要祂摸他們,門徒看見就責備那些人。 耶穌卻叫他們來,說:「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不要 禁止他們,因為在上帝國的正是這樣的人。我實在告 訴你們,凡要承受上帝國的,若不像小孩子,斷不能 進去。」 面對少子化問題,許多教育單位面臨學生短少、 甚至關校窘境。這個問題不僅在教育單位發生,有 些教會也開始面臨沒有主日學學生、沒有青少年的 問題,教會如何因應這問題?要如何引領人歸主? 教會是傳揚上帝話語最直接的所在,若是願意進
入教會、成為教會的一部分,就應該認同上帝的話。 更清楚地說,我們強調教會是傳揚上帝話語的所 在,使人歸入基督的生命。可是在這個多變的社會, 教會裡的人如何引領外面的人進入教會? 時代在變、思考改變,教會在政策上有應變的能 力嗎?教會不僅要成為社區的光,更要成為社區的 影響,在教育工作上需要有前瞻性思考。現代人面 對工作、經濟的壓力,以致於不得不在週日聚會時間 工作,面對這些渴慕來到教會聆聽上帝話語與小組 的人,教會如何應對呢? 耶穌傳揚上帝國福音的時候,面對那位躺在畢士
大池邊病了38年的人,祂主動關心、詢問與關懷他 的需要。馬可福音也記載,耶穌經過耶利哥,瞎眼的 巴底買呼喊說:「大衛的子孫耶穌啊!可憐我吧!」 許多人責備、不許他作聲。耶穌就站住,說:「要我 為你做什麼?」瞎子說:「拉波尼(就是夫子),我 要能看見。」耶穌說:「你去吧!你的信救了你。」 瞎子立刻看見了。我們的教會是否看見周邊需要的 人呢?面對社區與人群的呼聲,教會聽見了嗎? 上帝的話是我們腳前的燈,路上的光,讓我們抓 住上帝的話,持續地與祂同行,祂必然保守看顧。在 急變與多變的社會中,如保羅所說,我雖是自由的, 無人轄管;然而我甘心作了眾人的僕人,為要多得 人。向猶太人,我就作猶太人,為要得猶太人……向 什麼樣的人,我就作什麼樣的人。無論如何,總要救 些人。凡我所行的,都是為福音的緣故,為要與人同 得這福音的好處。願主賜福眾教會在上帝面前所做 的工,也在總會教育事工紀念主日同來關心教會教 育的工作,一起建造讓人來到耶穌面前的服事。
TEF共識 走公義和平宣教路 本宗牧長以對話凝聚交集 剖析原住民傳統領域轉型正義與國際孤立問題
總會希望藉由舉辦TEF共識營,齊聚眾牧長充分 對話,消除歧見。(攝影/林佳靜) 【義工記者林佳靜新竹報導】延續2018年的台灣普 世論壇(TEF)會議,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為凝聚所 屬各中會、族群區會及教會機構對於台灣議題的共識, 提出「台灣是台灣」(Taiwan is Taiwan)為主題,於 10月7至9日在新竹聖經學院舉辦「2019TEF台灣共識 營」,希望進一步規劃TEF在地化事工。大會特別針對 「原住民傳統領域的轉型正義」以及「台灣的國際孤立 問題」議題進行專講,獲得熱烈回應。 TEF執行小組成員、台灣本土神學研究中心主任黃 伯和牧師表示,本次會議的兩大目標主要是異象傳遞 及擬定行動計畫。他說,TEF的宗旨是要「陪伴」台灣 教會走一場公義與和平的宣教之旅,因此台灣教會必 須找出能代表公義與和平的宣教議題,讓TEF的夥伴 與台灣教會一起奮鬥。 去年11月第一次大會提出「轉型正義」的主題,包 括:「原住民傳統領域的轉型正義」「二二八及白色恐 怖的轉型正義」「台灣的國際孤立」等三大議題,讓許 多國際夥伴深刻感受到台灣遭受的屈辱與孤立。曾參 與野百合學生運動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原宣幹事 Omi Wilang(歐蜜‧偉浪)牧師,從原住民族傳統領域 流失與恢復的歷史及事實談起。他說,原住民族1980 年代開始訴求正名、自治、還我土地;1990年代,原 運團體在蘭嶼與民進黨總統候選人陳水扁簽訂《原住 民族和台灣政府新的夥伴關係》;2002年簽訂《原住
民族與台灣政府新夥伴關係再肯認協定》。2005年總 統陳水扁通過《原住民族基本法》奠定了台灣原住民族 權利重要的基礎。2016年蔡英文當選總統,代表政府 向原住民族道歉。至今原住民族仍持續倡議,要求政府 實踐轉型正義,恢復原住民族尊嚴權利與地位。 德國杜賓根大學當代台灣研究中心研究員Ljavakaw Tjaljimaraw(謝易宏)則指出,台灣受到國際孤立 的根源,乃因中華民國(R O C)與中華人民共和國 (PRC)兩個國家國號讓人混淆,在國格上與中國牽扯 不清。而且台灣人長期受到國民黨教育洗腦,要從「堂 堂正正的中國人」轉換為具有「多元一體的台灣人」意 識型態,還需要一段相當長的時間。 Ljavakaw Tjaljimaraw也提出解決策略,主張台灣 「脫華入世」,台灣人要擺脫中國人、華人的身分認 同,以台灣人的身分參與國際社會。他指出阻礙台灣脫 華入世的四大迷思:一、中國經濟發展會促進政治民主 化;二、中國人無辜善良,中共才是罪惡之源;三、中 國可能民主化,絕大多數中國人渴望民主;四、台灣人 是華人,台灣社會是華人社會,台灣是世界上唯一華 人民主國家,要幫助中國民主化。他認為,長老教會可 以在民主化、宣教及母語等方面更加努力,讓台灣被 世界看見。
以球會友 為上帝國打拚 【義工記者林佳靜台中報導】適逢連續國定假日,台灣 基督長老教會第64屆總會議長盃全國桌球錦標賽10月11至 12日在中興大學體育館舉辦,第一天進行個人組單打、雙 打,第二天團體組共14個中會組隊,機構組共5隊參加。 開會禮拜由議長陳見岳牧師以「藝高人膽大」為題,提 醒大家以球會友,永不放棄,共同為上帝國打拚。今年團 體組比賽頗為激烈,壽山中會終於挑戰成功,勇奪冠軍; 機構組由彰化基督教醫院掄元。其他詳細戰績請上總會網 站查詢。
攝影/林佳靜
天空七號動工 11月初綠能發電正式啟動 【林宜瑩台北報導】為幫助眾教會了解綠電的重要 性,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PCT)事務所與綠電合作 社攜手合作,在總會事務所頂樓架設太陽能發電設備 「天空七號」,目前配電管線鋪設已經完成。天空七號 一年發電量約有5萬度,回賣給台電後,依躉售電價計 算約有新台幣28萬元的收入,其中十分之一可回饋總 會,作為支持事工費用。 力促這項合作案的生態關懷者協會秘書長、綠電合 作社理事陳慈美表示,雙方在2018年底完成簽約後, 就在公部門跑申請流程,近期經核可後已裝妥電箱及 配電管線,預計10月底動工、11月初完成所有工程。
她表示,「天空七號」的太陽能板是架高3.5公尺,完 工後總會頂樓仍能有活動空間,而且會明顯發現整棟 建物因有遮蔭變得很涼快,頂樓也較不易漏水。 為了這項合作案,綠電合作社耗費超過新台幣300 萬元。陳慈美坦言,50KW的太陽能設備只是示範作用 大於商業運轉,因為這麼小的發電面積,一般光電系 統商是不願意投資的。她指出,長老教會在全台灣有 1275間教會,要是每一間教會都投入綠電發展,絕對 會帶動台灣整體社會往非核家園邁進,歡迎與總會事 務所洽詢。12月12日將舉行一場參訪「天空七號」活 動,詳情請洽: 02-23699825,陳慈美。 台灣教會公報 2019年10月14日~10月20日/3529期
3
專題報導
海上居民 保護網如何觸及 南方澳跨港大橋斷裂坍塌 社會重新檢視外籍漁工權益 教會關顧心靈健康
七星中會第一時間派牧者前往醫院關心受傷的漁工 約翰‧文森‧羅佑。(相片提供/陳慕恩)
【林宜瑩專題報導】宜蘭南方澳跨港大橋10月1日上 午9點半左右突然坍塌,造成3艘漁船被壓毀、6人死 王、超過20人輕重傷,這場意外讓大家重新檢視外籍 漁工來台生活實況。網路上開始討論外籍漁工是否無 法上岸或長年住在漁船上,是否有「境外」「境內」漁 工之分。外籍漁工人權保障聯盟疾呼,台灣政府應盡快 研擬方案,提供外籍漁工陸地居所,並強制雇主不得讓 漁工在漁船居住,避免不幸再度發生。 塌橋後,七星中會蘇澳教會傳道師陳慕恩因聽到 救護車嘈雜的警鳴聲,便即刻趕往最近的台北榮總蘇 澳分院,關心受傷的菲律賓籍漁工約翰‧文森‧羅佑 (John Vicente Royo)。他表示,有兩位外籍漁工留 在北榮蘇澳分院,其他更嚴重的傷患已轉送羅東博愛 醫院,至於輕傷者則是已回家休養。 當天下午七星中會教社部也立即動員,星中教社部
長楊勝榮牧師委請四結教會牧師楊家麟就近關心,一 起探訪約翰‧文森‧羅佑,並帶領他唸誦聖經詩篇121 篇。2日上午,教會持續探視受到中度傷害的約翰‧文 森‧羅佑,因恢復良好他在3日便已出院,他也與菲律 賓家人報平安,更感謝長老教會的關心。基督教救助協 會與南方澳附近華語教會也有派人前往關心;天主教 神父陳文鐵、修女阮紅豔2日晚上也帶領上百位外籍漁 工親友,一起點燭悼念意外身亡的外籍漁工。 這次意外共造成6名菲律賓及印尼籍漁工的死亡, 20多位輕重傷者多為外籍漁工。交通部長林佳龍2日宣 布,受傷漁工發放慰問金,罹難外籍漁工每人可獲得新 台幣500萬元賠償,是歷年外籍勞工在台工殤意外中, 較優的賠償金額。縱使如此,對於現行法令規定外籍漁 工無法上岸居住,導致這次重大傷亡事件,也已經成為 勞權團體最關心的議題。 所謂的「境內」「境外」聘僱的分別在於,境外漁工 若要上岸,須經申請、提出安置計畫書,而境內聘僱的 外籍漁工則不用申請便可上岸。但是無論境內或境外 聘僱的外籍漁工,皆是長年居住在漁船上,這一方面是 因為台灣政府府擔心衛生健康與治安安全,以法令限 制,另一方面是雇主為了便於管理、防止漁工逃跑,又 可以幫忙顧船,加上為了省錢,變相推波助瀾,要求外 籍漁工住在漁船內。 根據勞動力發展署統計,截至2019年8月底台灣的 外籍漁工有1萬2264人,可是僅有4755人投保勞保。 一場南方澳跨海大橋坍塌事件,讓大家開始關注外籍 漁工不堪的生活處境,到底還有什麼麼面向值得大家 一起來關心、探討?本期新聞專題邀請讀者一同深入回 顧近年來台灣社會與漁工議題相關的新聞及討論。
穩鵬號公海喋血 教會關顧倖存心靈 【林婉婷專題報導】台灣鮪釣漁船「穩鵬號」(事發 時船名)2019年2月20日航行至印度洋公海時發生菲 律賓籍船員械鬥喋血案,造成2人身亡、多人受傷與落 海,最終6名外籍漁工失蹤。3月24日事發船返台、抵 達旗津港口,屏東地檢署介入調查;26日事發船來到 小港,平安基金會所屬海員/漁民服務中心前往接觸 與關心劫後餘生的漁工,帶來心靈安慰。 中心派員接送漁工們到中心辦公室,4月1日請主任 陳武璋牧師為漁工們禱告、贈送印尼文聖經給印尼籍 基督徒漁工,3日則請高雄天主教海星國際服務中心神 父為菲律賓籍天主教徒船員祝聖。9日中心為穩鵬號事
相片提供/漁民服務中心
4
台灣教會公報 2019年10月14日~10月20日/3529期
件中過世的船員舉辦小型追思禮拜。終於,4月19日與 26日,倖存的菲律賓與印尼外籍漁工們分別返鄉。 根據陳武璋與中心督導戴華菊的觀察,倖存的外籍 漁工們當時是為了配合調查,而續留台灣並居住在船 上,事實上,他們並不願意繼續待在事發船。不過海員 /漁民服務中心沒有短期安置外籍漁工的住宿空間, 這也是關懷過程中同工們確切感到的難處。此外,倖存 漁工們普遍患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夜晚無法入眠、不 敢單獨行動等,也對自己無法救助傷亡或失蹤的船員 懷抱深深的愧疚感。 倖存漁工們中,有落海17小時才被尋獲的32歲菲律
近3年台灣漁民、海事重大事件摘要 時間
事件
簡述
2017年 1月25日
「興川吉號」 遭扣押事件
於未核准漁區作業遭緬甸 軍方扣押,經漁業署救 援,台籍船長及9名印尼籍 船員均平安。
2018年 剝削勞工與非法 5月
違反《漁業工作公約》被 扣留於南非,9月返台後經 調查依法開罰。
2018年 「明滿祥38號」 海上喋血案 5月17日
造成1名印尼籍船員受傷、 落海失蹤。
2019年 2月11日
「俊榮號」 火災事件
於英屬福克蘭群島海域起 火,造成5名菲律賓籍船員 失蹤。
2019年 2月20日
「穩鵬號」 海上喋血案
造成2名死亡菲籍船員、1 名菲籍及5名印尼籍船員落 海失蹤。
2019年 8月4日
「華昇668號」 火災事件
於北太平洋作業時起火, 無人員傷亡。
2019年 8月6日
「全億財1號」 失聯事件
於頭城外海疑遭碰撞,台 籍船員及5名印尼籍船員失 蹤。
2019年 「進隆泰6號」 失聯事件 8月18日
於太平洋公海疑遭碰撞,1 名台籍船員、1名中國籍船 員及7名印尼籍船員失蹤。
2019年 「金旺發68號」 翻覆事件 9月22日
於竹圍、林口外海作業時 翻覆,造成台籍船長及1名 印尼籍船員死亡。
「福甡11號」 捕撈案
資料來源/漁業署,整理/林婉婷
賓籍漁工賴瑞‧巴利希(Lary Balisi),家裡有妻子、 3歲女兒和5歲兒子,過去是農夫,在2007年時經親 戚介紹開始漁工職涯;他於2019年1月12日搭上穩鵬 號,仍記得剛開始漁獲量並不多,所以工作不操勞,漁 工們也會聊天、玩笑。事發後,賴瑞‧巴利希從船頭跳 入海中,雖然並不寒冷,但他為了不要被浪沖走,不斷 在浪打來時潛入、浪退卻時浮出,他又餓又累,腦中不 斷浮現自己死亡、身體被鯊魚啃食等恐怖畫面;除了體 力與意志力的支持,他也不停禱告,從早上到晚上,撐 了17小時,搜救船繞了3圈才看見並找到他。賴瑞‧巴 利希非常感謝上帝讓他重生,未來想回菲律賓開小店 鋪,不想再上漁船工作。 與賴瑞‧巴利希一起跳海並倖存的39歲菲律賓籍漁 工愛德瑪‧得‧古茲曼(Edmar De Guzman),家裡有 妻子和5個孩子,最大16歲、最小才5歲,身為父親的 他獨挑經濟大樑。他表示,未來會回鄉種田、開店,就 是不會再當漁工。而發現賴瑞‧巴利希的26歲菲律賓 籍漁工傑奇‧羅利塔(Jacky Laurita),當時曾和船長 等人在船長室發求救訊息,並與凶嫌對峙。這幾位漁工 們在離開台灣前也寫信感謝海員/漁民服務中心的關 心與協助。 面對海上喋血案帶來的社會輿論,陳武璋希望各界 以上帝的角度及信仰的觀點去關懷,每個人都是鄰舍, 有需要就要去幫助他們。而戴華菊認為不同的NGO有 各自的出發點,海員/漁民服務中心其實也不單只關懷 「外籍」漁工,只是他們仍是台灣漁業裡多數且弱勢的 一群,「上帝眼裡,大家都是祂的子女。」
專題報導 李 麗 華 │宜蘭縣漁工職業工會秘書長
助外籍漁工組工會 維護尊嚴避免剝削 【林婉婷專題報導】宜蘭縣漁工職業工會秘書長李 麗華,曾於2017年獲得美國國務院頒發打擊人口販 運英雄人物,而她促成的宜蘭縣漁工職業工會(Yilan Migrant Fishermen Union)也是目前全台唯一全數 由外籍漁工組成的工會。 針對這次南方澳跨港大橋斷橋事件,外籍漁工居住 船上的環境安全問題引起討論。李麗華在接受媒體採 訪時指出,外籍漁工們雖可以在陸地找住處,但薪資 有限,有不少人選擇留在船上;另外,也有雇主圖方便 管理與節省成本,要求漁工們留守,充當顧船人力。
盧 昱 瑞 │紀錄片導演
一路航行半個地球 留下遠洋勞動身影 【林婉婷專題報導】紀錄片導演盧昱瑞是高雄人, 曾於2006年完成紀錄片《北堤漫遊人》,記錄高雄 前鎮漁港釣客們的故事。2009年,盧昱瑞完成《冰 點》,記錄擔任遠洋漁船大副的阿美族青年Y i y u n g (蘇夏華)和冷凍廠工人,傳遞台灣漁港勞動議題。 由於盧昱瑞時常在漁港出沒,當時遠洋魷釣船「金 泉興號」的邱船長認為,紀錄片只拍進港漁船太過無 趣,也不能表現船員真實生活,於是邀請盧昱瑞與攝 影師賴以博兩人於2015年搭上金泉興號,拍下從台灣 到福克蘭群島、跨越半個地球的水路過程所見所聞, 並後製成《水路——遠洋紀行》。 2015年1月1日,長65米、寬11米、重900噸的金 泉興號從前鎮漁港出航,要花費1個月、穿越半個地球 才能抵達福克蘭群島的漁場。船員中只有船長、大副
李 阿 明 │攝影師
圖文呈現日常百景 捕捉漁工生命紀實 【林婉婷專題報導】個性豪爽的攝影師李阿明擔任 顧船工,被稱為「爸爸桑」,花了4年親身認識漁港生 態與漁業現況;2018年9月時報文化出版他的攝影與 文字著作《這裡沒有神:漁工、爸爸桑和那些女人》。 他也提供作品予平安基金會所屬海員/漁民服務中 心,推出奉獻回饋桌曆。 李阿明原本是媒體人,因為孩子北上打拚,母親 過世,失去生活重心的他重拾攝影機,到前鎮漁港應 聘「爸爸桑」,開啟他所謂「中年攝影黑手的奇幻之 旅」。爸爸桑就是顧船工,多為年長男性擔任,需24 小時守著船,還要周旋在船公司、漁工與港務機構之 間,留意各種異狀,通報卻不能管事,薪資以每日新台 幣1000元計算。由於無需資格審查,也無契約合同, 常有不少通緝犯、社會邊緣人前去應徵。
她表示,船上住宿空間狹窄、悶熱、潮濕、蚊蟲多且沒 有電,環境非常克難。 李麗華去年受高雄市教保人員職業工會邀請演講並 在講座上表示,外籍漁工權益最大的威脅源自「非直 接聘僱」之仲介系統。以東南亞國家為例,多數外籍 漁工母國提供訓練課程,但假訓練之名行剝削之實。 經濟部、勞動部、漁工安置局等政府單位舉辦付費課 程壓榨漁工,但當漁工們在台工作發生意外,這些單 位變成互相推託,無人願意負責,就連當地的非政府 組織也可能和政府掛勾合作。 雖然台灣勞動力發展署設有直接聘僱聯合服務中 心,但功能不彰,只能幫忙轉介案件與文書,對忙碌 的船主來說,當然還是找仲介公司幫忙最方便。而這 近20道手續過程的費用,卻還要漁工們付費請仲介公 司處理。仲介等於一隻羊剝兩層皮,除了享有雙方給 的好處,更變相成為漁工的第二雇主。 李麗華談到,台灣境外漁工與境內漁工管理單位與 法源不同,境外漁工由漁業署管理,這是很不專業的,
因為漁業署以往是負責環境與漁獲,不是勞工權益; 且依據法源是《境外僱用非我國籍船員許可及管理辦 法》而非《勞動基準法》,代表境外漁工失去《勞基 法》中薪資、工時、福利等權益保障。公民團體一直希 望能將境外漁工管轄權還給勞動部,使境外外籍漁工 適用《勞基法》,包含漁船是國土延伸的規範,讓境外 漁工在遠洋船上的權益更有保障。 曾有台灣漁船在日本外海燒毀,跳海逃生的漁工們 在寒冷天氣裡泡海水3小時等待救援;進行調解時境外 漁工不敢到場,因為他們以為自己是非法勞工。這種 誤會也源自於漁工母國政府、台灣政府、雇主、仲介 之間混亂又沒有明確規範的各項手續過程。李麗華提 到,過去也有勞工意外身亡或失蹤,卻找不到登記資 料,原來是仲介造假,或根本沒有補齊資料。 李麗華結論時指出,藉由海外勞動達成脫貧,是很 多來台移工的夢想,既然他們努力完成工作,是否就 要得到相對的尊嚴維護與人權保障?她語重心長表 示,這是最基本也是最必要的一件事。
是台灣人,其他是60位來自越南、菲律賓、印尼和中 國的外籍漁工。當船航行到新加坡外海時,接收到些 許訊號,船上所有人都在用手機跟家人告別;事實上 不少人會買中國電信公司的SIM卡打電話,但撥接網 路很不穩定。盧昱瑞說,他曾經見過有位漁工在沒訊 號後還是拿著手機講話,算是一種自我安慰。 船上工作環境有一定程度的危險性。因為漁船上沒 有安全繩,很多不太會游泳的新人船員在船邊作業, 若稍一不慎掉下海,又沒人聽見呼救,很可能就會溺 死在汪洋大海;而船體高空作業時,若摔在甲板上,可 能造成開放性骨折;船上缺乏醫療資源,連感冒都很 難處理,更別說是骨折。此外,等待抓捕魷魚時,船上 會掛滿魷魚燈,每顆高達4000瓦,不少船員甚至會被 曬傷,如果風浪太大,燈泡會被撞破,屆時甲板上都是 銳利的碎玻璃。 除了勞動,船員們也需要吸收知識。例如新進的越 南船員拿著老船員留下的筆記本在「補習」中文,想 讓未來的工作更為順利。為了工作流程順利,漁工們 都要背各種工具的單字;為了魷魚分類與裝箱快速, 邱船長親自為漁工們上數學課。 漁場工作分秒必爭,新船員裝一箱魷魚需要花費3至 5分鐘,經驗老道的大副Yiyung只要30到40秒;到了
漁場,船員們每天僅能睡4至5小時。盧昱瑞提到,不 能以陸地的標準看待海上的生活。一群人長時間處在 空間有限的船上,面臨著變化莫測的氣候、漁獲等挑 戰,只有開玩笑似地生活,才能緩和過度的壓力。 盧昱瑞表示,這趟跨越半個地球的航行經驗讓他體 認到,陸地的人有時候太過奢侈,《水路——遠洋紀 行》這部紀錄片是對陸地人的提醒,而不是對海上人 的檢討。他說:「所有的船員賺再多錢,他們自己也花 不到,幾乎都是給家人,讓他們的家人在陸地過比較 好的生活。」
為了完整呈現李阿明的紀實攝影,《這裡沒有神: 漁工、爸爸桑和那些女人》採取橫向設計,除了是攝 影書,本書也是日記、散文集。李阿明表示,他的創作 沒有包袱,記錄漁港生態的可愛逗趣、逞兇鬥狠、滄 桑無奈,全是真實的人性。 書裡描寫,外籍漁工們有時會向李阿明抱怨薪資太 少,尤其印尼人月薪才美金450元,但李阿明自嘲爸 爸桑待遇也沒多好,而且「沒有國際組織幫忙申訴」。 當多數人談到漁工聯想到血淚與剝削,李阿明反而大 方承認產業結構不平等,因為有人就有位階,體制內 絕對有弱勢。書裡〈無法消除的階級〉一文中提到「位 階,永遠存在,有形或無形」,並指出一個吃喝都在船 上度過的爸爸桑與一個飄洋過海從事高勞力付出的外 籍漁工同樣面臨苦日子,只是外籍漁工們對未來仍懷 抱期待。 李阿明稱漁工們為「製造歡樂的英雄」,並肯定他 們的勞動價值,也在後記裡點出不管外界如何批判, 就他所見,外籍漁工們的樂觀、豁達與善良,讓他上了 人生寶貴的一課,「人,永遠永遠,不會因認真生活、 認真工作,就矮人一截。」 對於外籍漁工人權議題,李阿明表示自己無法像 倡議團體那樣談大議題,所想所講只能代表自己的觀
點,就是「把他們(外籍漁工)當人」,他相信「任何 勞動職場都有改善的必要」,並非只有漁業。撇開制 度層面,根據他的觀察,在台外籍漁工們的生活大多 還是快樂的,尤其是跟東南亞地區的漁民相比。 李阿明承認,漁港生態很封閉,外界很難介入或看 清全貌,就連他也不敢拿出相機光明正大拍照,或讓 太多人知道他寫下他們的故事。他也明白目前在位的 「老闆們」所作所為,是依他們的傳統經驗而來,沒辦 法短時間內改變,但期待年輕一代能獨立思考,做出 屬於自己的判斷。
相片提供/盧昱瑞
相片提供/李阿明
台灣教會公報 2019年10月14日~10月20日/3529期
5
台語繪本親子共讀 文化傳承家扎根
教會消息 母語教育從家庭做起 教會誤讀用字要修正
【林婉婷高雄報導】壽山中會教育部於10 月13日下午假竹門教會舉辦成人主日學訓練 講座,邀請台南神學院講師陳宇碩牧師主講, 談「家庭台語教育」和「教會司會常見錯誤用 語」。迦南教會牧師莊奇妙先以多首詩歌帶動 唱,讓與會者暖身並放鬆心情聆聽分享。 陳宇碩引用箴言22章6節指出,台語家庭教育 要用合適方法引導,才能幫助孩子接受。陳宇碩 強調,信仰教育的第一線是家庭,家庭教育的第 一線是父母,而不是將責任轉交祖父母;父母無 需擔心孩子學台語會影響華語發音,反而要擔 心孩子不學,長大後少了一種能用的語言。 陳宇碩說明,父母要先講台語,才能「潛移默 化」,使家庭其他成員也開始講台語並持續進 步。「台語表達」包含心裡用台語思考、正確的 台語表達及練習如何使用台語等層次。陳宇碩舉 例讓學員們比較華語、台語的不同說法,例如華 語的「再見」,台語是「來去」「來走」或「順 行」,在教會也可以說「平安」。 陳宇碩建議在孩子還年幼時,就應用生活中
囡仔畫本新冊發表會 60種動物台語版圖鑑
【陳逸凡台南報導】國立成功大學台灣語文測 驗中心與台灣教會公報社10月12日上午於公報 社台南門市舉辦《動物園大對決》囝仔畫本新冊 發表會,書中除了描述動物比賽的精采故事,更 收錄60種台文、英文對照的動物圖案,只要掃 描隨頁附上的 QR code,就有人唸給你聽。 成大語測中心主任蔣為文教授表示,《動物園 大對決》以邊玩邊學方式教孩子講台語,透過動
攝影/陳逸凡
兒童連儂牆齊挺香港 濟南教會圍牆記者會
【邱國榮台北報導】為聲援香港兒童人權,由 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等數個民間團體發起, 於10月8日起在七星中會濟南教會圍牆設置了 「兒童連儂牆」,綁上聲援香港抵抗威權的布條 並召開記者會,齊呼「兒童是未來,不是暴徒」 「停止射殺小孩」,期盼吸引更多台灣民眾來此 留言,並持續關注與支撐香港。 濟南教會主任牧師黃春生表示,香港遭受的 打壓已到了無差別傷害的程度,青少年接連受到
6
台灣教會公報 2019年10月14日~10月20日/3529期
接觸到的物件教 導孩子講台語, 並以台語回應、 唱台語詩歌、用 台語祈禱等;家 長要營造台語 攝影/林婉婷 環境,而不是威 脅利誘孩子講 台語。陳宇碩也列出多組常見發音錯誤,例如 南(lâm)和蘭(lân),心(sim)、新(sin)和欣 (him)等發音,要留意避免受華語混淆。台語有 獨特的 g 和 ng 音,發音應求準確到位,由於華語 沒有類似的音,所以學習上較為困難,家長需多 注意與協助。 陳宇碩另整理出教會常見台語誤讀用字,幫 助學員掌握相關字詞發音。借字方面,「遮」常 被用以代表「這裡」(chia),但若回到「遮蔽」 的意思,應讀為jia;用字方面,有些字詞無法從 表面看出讀音,例如「祀」偶像應讀為chhāi;人 名方面,挪亞應為Ná-a而非Lô-a、大衛是Tāi-pi̍ t 而非Tāi-ūi 或Tāi-ōe,撒母耳讀為Sat-bó-jíⁿ而非 Satbó-ní 等。台語《聖詩》用字也有不同年代版本 差異,1964年版的 I 指祂、in 指他們(伊), 2009年版的 I 是祂、i是伊,in( )指他們。 禮拜程序上,信仰告白(Sìn-gióng kò-pe̍ k)並
物園裡各種動物比賽的故事,學習動物的台語 名稱及特色。他分享親身經驗指出,當孩子對動 物產生興趣時,家長可以一起陪著孩子研究動物 的台語名稱,遇到不懂的地方就翻字典,甚至可 以自己針對動物特色來取台語名稱。 蔣為文表示,這種以台語進行思考的訓練過 程,是過去習慣用華語思考及學習的台灣人較為 欠缺的。《動物園大對決》的故事是由目前就讀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博士班的媽媽 張玉萍構思,配上她就讀勝利國小的兒子蔣台宇 畫出的60幅生動活潑的繪圖。繪本裡還有作者 母子共同錄音示範的台語念法,讓更多想要學習 台語的親子一同受惠。 張玉萍在講故事時,結合手上台灣黑熊布偶 講述動物大對決比賽出人意料之外的精采結局, 並分享親子台語教育心得。她拿出「獅、虎、 豹、鱉、猴、狗、象、鹿」8張台語動物字版,邀 請現場的孩子們勇敢上台講台語,只要學會這8 種動物的唸法,就能簡單快速學會台語8聲調。 蔣台宇簽名時信手拈來在書上作畫,生動的 恐龍圖樣讓人驚豔。《動》全書以台語羅馬字撰 文,隨書附有英、日、越語翻譯,讓不同母語族 群也能同獲閱讀樂趣,拓展多元語言學習管道。
殺害,這樣的政權應該要受到制裁,不分國界與 族群。他說,教會基於耶穌基督的教導,「讓小 孩子到我這裡來,不要阻止他們,因為天國正屬 於這樣的人」,倘若任何地區或國家的社會失去 了下一代、失去了孩子,這樣的社會就沒有辦法 建立起像天國那般美好的世界。他呼籲香港政 府與香港警察,都應放下手中武器,以愛對待香 港下一代,讓香港能成為美好的家園。他也呼籲 台灣的教會與社會,香港目前遭遇到的困境越來 越嚴峻,這不只是香港自身的問題,也是普世價 值的問題。 最後黃春生說,香港人民對峙香港政府的這 一場征戰,不是香港人獨自面對的征戰,而是良 善與邪惡極權之間的征戰,盼能齊聚眾人之力,
非Sìn-gióng kò-pia̍t,主禱文是Chú ê Kî-tó-bûn,而非 Chú-tó-bûn,仰望是gióng-bōng,不是ióng-bōng。另 有受華語影響而誤讀的發音,例如「總是」是 lóng-sī 不是 chóng-sī;「但是」為 chóng-sī 不是 tānsī;「上」廁所是 khì 不是 siōng;「打」電話是khà 不是phah;「帶」活動是chhōa 不是 tòa 等。 陳宇碩也提醒,上台讀台語聖經者應事前充 分預備與加註,另2009年版《聖詩》裡有許多 現代名詞造字,需要先熟悉其讀音。
阿却賞台語繪本研習 宣揚母語傳承與書寫
攝影/林婉婷
【林婉婷高雄報導】長期致力推廣宣揚台灣 母語傳承及書寫的李江却台語文教基金會舉辦 「阿却賞台語繪本閱讀研習」全台巡迴活動, 高雄場於10月10日在高雄政大書城舉行,邀請 《來 tshit-thô 𨑨迌》作者劉素珍、《Tsiâ 偷食菜頭 粿?!》作者許珮旻與《果子牛Ioh 謎猜》作者 邱碧華談創作心路歷程,最後請台灣基進黨黨主 席陳奕齊分享以台語談政治的經驗。 《台文通訊BONG報》美編鄭惠敏於開場時 先介紹基金會事工,預告「打狗台語開講社」於 11月將在高雄舉辦世界首次「台文博覽會」,屆 時將有講座、冊展、老電影、唸歌、獨立音樂演 出、城市行踏等系列活動,歡迎各界共襄盛舉。 劉素珍帶來手繪昆蟲圖片與道具,與現場大 小朋友有獎徵答,要用台語說出《來》書裡提到 的昆蟲名字,現場互動氣氛熱烈。許珮旻分享繪 本創作心得,並表示繪本創作不一定要會畫畫才 行,分工合作促使台語繪本題材更多元,鼓勵更 多人來嘗試創作。邱碧華則感嘆,現今坊間台語 繪本和教材不足,盼望未來所有書都能有台語版 本,滿足各種讀者群的需要。 陳奕齊分享喜愛用台語談政治,是因為想證 明所有生活大小事都可用台語來講。他計畫改編 童話、用台語講睡前故事,來幫助孩子思考,也 幫助家長從「華語教育」的束縛中解放。
一起來制止香港政府的威權惡行。 台灣人權促進會副秘書長施逸翔表示,兒童 連儂牆設立在濟南教會特別具有意義,因為過去 蘇建和三人案的救援活動,就是在濟南教會發 起,也因而逆轉了司法錯誤判決的局勢。
攝影/邱國榮
教會消息
因應少子化 真理赴馬國招生 與馬來西亞長老會建立深厚情誼 學生、牧者來台就讀可獲獎學金補助 【林宜瑩台灣-馬來西亞連線報導】真理大學校牧主 任王榮昌10月8日前往馬來西亞吉隆坡,拜訪基督教馬 來西亞長老會(GPM)評議委員會,相當於台灣基督長 老教會(PCT)總委會,受到GPM會正王端國牧師熱烈 款待,彼此並互贈禮物。 經泰雅爾中會寒溪教會與PCT總會普世關係委員會 多年努力,PCT與GPM建立深厚情誼。寒溪教會與王 端國牧養的新邦令金榮美堂締結夥伴教會,每年牧長互 訪兩次,因此促成真理大學南向招生,今年就有GPM 推薦的10名教會青年來台就讀真理大學。 王榮昌此行除向GPM評議委員會報告馬來西亞學生 在台就學現況,也介紹牧長進修課程、宗教研究所師資 支援相關課程,以及牧師就讀研究所的獎學金申請流 程,並接受《星洲日報》採訪。 根據真理大學新南向學生獎勵辦法,只要學生所屬 國當地長老教會推薦,並經真理大學校牧室認可,皆可 就讀真理大學各科系,且可享有第一學年的全額學費補 助,但不含住宿費與代辦費、保險費及網路使用費等。
真理大學校牧主任王榮昌赴馬來西亞拜訪GPM, 報告南向招生辦法。(相片提供╱王榮昌) 第二學年起,前一學年學業成績系排名前10%者,且所 修科目均及格、上下學期操行成績均80分以上,則可 比照入學條件再得到獎勵。 王榮昌表示,馬來西亞華裔多數就讀華文獨立中學, 在華語相對弱勢的環境下,往往選擇到國外完成大學學
神帶領 南神呼召獻身傳道 秉持釘根本土精神 培養認同台灣的神學及服務社會人才
攝影/Umav
【義工記者Umav台南報導】為呼召更 多具備委身心志的神學人才,台南神學 院暨南神神學院10月10至11日舉辦招 生營,主題為「委身」。內容包括學院課 程介紹、2020年考試內容導讀與見證分 享。兩日參與人次約70人。
聖經導讀部分,台南神學院副教授陳 益慧導讀路加福音與哥林多後書,南神 教務長、副教授羅光喜導讀創世記與彌 迦書。畢業自南神、在嘉義中會林子內 教會服事超過20年的牧師蕭瑞巧,則率 事工團隊分享信仰之路。 蕭瑞巧表示,她在上帝帶領下,做大 偏鄉社區的關懷事工,從2018年6月起 建造「心靈的故鄉」靈修會館,過程令 她充滿感恩。她呼籲:「順服不是一條 容易的路,卻是充滿神蹟的路。」出身 林子內教會的傳道師李昭輝也分享,上 主的呼召及蕭瑞巧對教會的委身,陪伴 他一步步走上獻身傳道之路。 南神院長王崇堯介紹校史時說,除
排灣中會55年 組織發展迎向普世年 【林婉婷屏東報導】排灣中會今年邁 入55週年,特於10月13日假內埔高級 農工職業學校舉辦慶祝活動,上午為感 恩禮拜,下午為中會議長盃桌球邀請賽 與中會歷史闖關賽。另有一整天的產發 博覽會,展出原住民族藝術、服飾、工 藝、飲食等文化之美。 上百位弟兄姊妹穿著排灣族傳統服 飾或中會55週年紀念衣,出席以排灣 族語進行之感恩禮拜。中會各部會全員 出動,青年事工部帶領敬拜讚美,教育 事工部兒童主日學、牧傳會、婦女事工 部、師母會、兄弟事工部、松年事工部
攝影/林婉婷
與松齡合唱團上台獻詩。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總幹事林芳 仲牧師證道時,緬懷英國宣教師懷約翰 (John Whitehorn)對排灣族的宣教,
業。真理大學在台灣少子化的衝擊下,積極爭取馬來西 亞學生來台就讀。他表示,除GPM教會青年可被推薦 來真理大學就讀,GPM牧師也能到真理大學各科系或 研究所進修,校方亦提供優渥的獎學金。 王榮昌接受《星洲日報》專訪時,詳細介紹真理大學 觀光學系所的歷史與發展,談到台灣現行觀光政策與 產業現況。他向記者表示,台灣交通部觀光局正以4年 為期,推動開拓多元市場、活絡國民旅遊、輔導產業轉 型、發展智慧觀光、推廣體驗觀光等5大計畫,逐步調 整為以「觀光立國」。2017年南向市場成長逾220萬人 次,東北亞旅客更成長近300萬人次,未來朝東北亞、 東南亞、中國、歐美客源各占四分之一結構調整。 王榮昌表示,真理觀光系碩士班正與英國密德薩斯大 學(Middlesex University)及西班牙赫羅納大學附設 桑特波爾飯店觀光學院(EUHT StPOL)簽定碩士班 (1+1)雙聯學制,學生可於第二學年赴英國及西班牙 姊妹校就讀,畢業後同時取得兩校畢業證書。海外實習 可幫助學生與產業無縫接軌,成為國際觀光產業人才。
創校者宣教師巴克禮,南神代表人物之 一還有曾任院長的黃彰輝,他在普世神 學界探討「處境化神學」(Contextual theology),是在台灣非常時期呼籲人 民自決的先覺者。亞洲代表性神學家宋 泉盛亦是南神校友;提倡本色化聖詩、 長期研究聖詩及台灣音樂的民族音樂 博士駱維道,至今仍在南神授課。創校 逾140年的南神,不僅擁有良好師資團 隊,亦秉持釘根本土信仰精神,持續培 養認同台灣的神學與服務社會的人才。 招生營活動總召、南神道碩生魏榮光 指出,招生營同工包括一、二年級神學 生,都是義務幫忙,連假期間待在學校 服務學員,讓他非常感動,「這樣付出 就是一種委身精神。」目前南神分為開 設道學碩士班的「台南神學院」及教育 部立案的「南神神學院」,設有神學研 究所碩士班與基督教研究所碩士班宗教 社會工作組與教會音樂組,歡迎報考。
以及他翻譯排灣族聖經、聖詩的貢獻, 強調母語的重要性。 自1946年屏東教會牧師許有才與會 友拜訪三地門部落算起,排灣族宣教已 邁入73週年。1964年排灣中會成立, 至今有74間教會,分布於部落或都市, 北至台北、南至屏東滿州。中會內部共 24個部會,針對婦女、青年、松年等事 工另安排事工幹事。 排灣中會議長童俊花牧師致謝詞時指 出,感恩禮拜是慶祝活動重點,弟兄姊 妹勿忘與上帝的誓約和傳福音使命,攜 手共同開創宣教事工。 中會總幹事樂歌安‧督達里茂介紹佳 義教會青年羅勝方設計的LOGO,呼應 「組織再發展,迎向普世年」的主旨。
大專中心連結教會 原專盃10歲迎 拾穗
攝影/林宜瑩
【林宜瑩新北報導】第10屆全國原住 民大專學生盃(原專盃)運動會以「拾 穗」為主題,10月10、11日在真理大學 舉行,共有來自4個原住民大專、8個原 住民中會及玉山神學院300多人參加。 主辦的台北原民大專中心牧師Alang Dakisliniang表示,2013年原宣60週年 時,原專盃開始邀請各中會及族群區會 參加,當年曾有超過600人參與。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原宣主委 Fuyan Suda(張培理)表示,原專盃可 讓中會了解大專中心事工,地方教會認 識大專青年,是良性的互動與循環。 比賽得獎名單如下:男子籃球第一 名西美中會、第二名布農中會、第三名 太魯閣中會;女子籃球第一名太魯閣、 第二名花蓮原民大專、第三名西美。男 子排球第一名中布中會、第二名南布 中會、第三名高雄原民大專;女子排球 第一名布中、第二名中布、花蓮原民大 專。大隊接力第一名太魯閣、第二名高 雄原民大專、第三名布中。羽毛球第一 名魯凱、第二名布中、第三名台中原民 大專。精神總錦標第一名布中、第二名 太魯閣、第三名中布、第四名花蓮原民 大專。
台灣教會公報 2019年10月14日~10月20日/3529期
7
教會花絮 外交部
森祐理 外交之友貢獻獎
由他們的陪同,在漁工休息時間舉行適合他們
有4位新二代出席開幕會,分享成長經歷。
說,「我子女孫輩都擔心害怕」,可強調「罪使
參與的教會活動,並關心其生活與心靈需求。
擅長素描、就讀建國中學的謝紹天說,小時
人遠離上帝」;當人說「沒有神能幫助我」,可
中期目標是當地教會與機構合作,建立固定據
候在中國生活,後來回台灣就學,也見識兩邊
說明「耶穌降世拯救人」;當有人說「你的神真
點與資源網絡,設沐浴、休閒空間或短期休憩
文化的不同,發覺自己的想法跟同學相比,較
靈驗」,就可強調對方跟上帝很有緣,「上帝已
所,透過當地牧長排時間駐點關懷,與漁工建
多元。他指出,剛回台灣就學時,講話有口音,
經給你恩典了,我們要去教會一起『謝神』。」
立個人情誼。長期目標則是建立團契與專職牧
難免遭異樣眼光,但這種隔閡其實是可以打破
余淑玲在下半場則強調,在台灣民俗中祭
養人員,因語言是牧養工作的重要媒介,因此
的,「要消除別人的異樣眼光,就是以公正、公
祖的議題,尤其牽涉到傳統中的神主牌祭祀文
需要培育或聘請有共同母語的傳教師來投入。
平、多元的原則去理解對方。」
化,往往是民眾接受基督信仰的難處,尤其是
陳慕恩坦言,要完成上述目標,單靠一間教
就讀復興美工廣告設計科的黃郁庭說,也許
一般人認為不祭祖是大不孝。她說,當面對這
會實難獨力完成,因此跨教派策略聯盟是必要
是生長在台灣,沒在母親的老家四川生活過,
些問題,要學習保羅的做法,先肯定其孝行,再
的,「正如〈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信仰告白〉所宣
對自己新二代的身分並無特別感想,但對他人
用敬天的心來闡述宇宙中獨一真神上帝所帶給
示,作為上帝團契的一分子,維護、恢復上帝
給新二代一些不好的對待,仍會感到不滿。她
祂百姓的恩典,唯有悔改認罪相信耶穌,真正
台灣發生九二一大地震後,熱心來台舉辦賑災
賜給人類的尊嚴,包含所有外籍漁工朋友,是
回憶國中歷史課堂經驗,講到中國歷史,常引
的「認祖歸宗」才是最大的孝行。
演唱會,21年間前後來台超過50次,舉辦300
我們當負的軛。」(相片提供/陳慕恩)
來同學側目,雖然同學沒有惡意,但她認為同
余淑玲最後說:「我們都應該用火熱的心不
學的行為根本沒必要。她希望能透過這次特
斷向上帝祈求,讓我們都能成為宣教上的精
展,讓人改變對新移民、新二代的想法。
兵,讓上帝恩典加添我們氣力,剛強壯膽,勇
【陳逸凡採訪報導】日本福音歌手森祐理在
多場音樂見證會,日前獲行政院頒發感謝狀表 揚,近日再獲外交部頒發「外交之友貢獻獎」, 10月9日於台北駐大阪經濟文化辦事處頒獎。 森祐理是神戶大地震受難者家屬,1995年
第6屆基督教雄善文學獎
文字傳愛 蔡宜倩獲首獎
地震發生時,她的小弟遭傾倒建物壓住而喪
賽珍珠基金會董事長尤英夫律師表示,根據
敢地帶人來信主。」(攝影/洪泰陽)
教育部統計,近10年國中小學生總數,自262 萬人降為178萬人,而新住民子女學生數反而
生。她曾見證,看到台灣發生九二一地震,完
從13萬人成長至近17萬人,顯見新住民子女對
全能感同身受,彷彿心裡有個破洞般。當她前
台灣國民素質、競爭力至關重要,但新二代在
往埔里災區用歌聲安慰居民時,奇妙的事發生
成長過程,常囿於成見而變得自我貶抑,進而
了,好像上帝的愛將她內心的破洞完全補滿,
躊躇不前。這次特展,除了要讓社會看見新二
還透過她的歌聲撫慰許多憂傷的人們。之後,
代的創意,也期待讓社會了解,新二代也是台
上帝像是開了一扇窗,讓森祐理每年都能來到
灣的主人翁、未來的中堅。(攝影/邱國榮)
台南水道博物館開幕
百年水道 重現迷人風采
台灣,尤其1999年九二一地震後,當台灣陸續 發生莫拉克風災、高雄氣爆、花蓮大地震等災
【邱國榮台北報導】第6屆雄善文學獎頒獎典
害,她總是在第一時間前往災區,將上帝的愛
禮,10月12日在台北福華大飯店會議室舉行。
與關懷傳送給許多人。
有鑑於總統與立委選舉已進入不到百天倒數,
在「外交之友貢獻獎」頒獎典禮中,由台北 駐大阪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李世丙親自將獎
彰化中會教育部長執訓練
民俗轉化 傳福音一領一 【陳逸凡台南報導】位於台南市山上區的
雄善文學獎創辦人施以諾在頒獎致詞時表示,
「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於10月11日正式開
希望藉由文字的力量把愛傳遞出去。
幕,重現具有百年歷史的原台南水道風采。開
狀頒發給森祐理。頒獎典禮及晚宴,主辦單位
基督教雄善文學獎是近代華人教會第一個、
特別邀請大阪中華基督教長老會牧師李智仁、
也是目前唯一針對國內外18至35歲基督徒青年
幕活動邀請到優人神鼓帶來經典曲目《水鏡
神戶改革宗長老教會牧師郭世宗、大阪台灣長
創辦的常設性文字創作獎。該文學獎於2009年
記》演出,日本下水文化研究會會長、《都市的
老教會長執及關西生命線創辦人伊藤碧(梁碧
創立,獎名「雄善」取自施以諾的父親施達雄
醫師——濱野彌四郎的軌跡》作者稻場紀久雄
玉)等旅日基督徒台僑與會觀禮,見證台日雙
牧師、母親鄭淑善師母的名字。
教授也親自到場祝賀。
方的情誼。(相片提供/台北駐大阪經濟文化 辦事處)
七星中會蘇澳教會
設定目標 關懷外籍漁工
【洪泰陽彰化報導】彰化中會教育部今年度
威廉•京恩蒙特•巴爾頓(William Kinninmond
宜倩,以〈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獲獎。作者
第二次長執訓練會,10月13日下午於彰基國際
Burton)於1896年受台灣總督府延聘擔任衛生
以自己懷胎、育兒的經驗為題材,思想到上主
培訓中心舉行,邀請牧師余淑玲以「民俗轉化
工程顧問,與學生濱野彌四郎在台灣各地從事
的愛,文筆雋永,內容充滿母愛。
的切入點──淺談民俗與宣教」為題專講,約
衛生及水道建設之調查工作。1899年巴爾頓因
施以諾致詞時說,今年文學獎以「愛」為主 題,就是要在面對選戰造成的衝突中,傳遞正
【林宜瑩採訪報導】南方澳跨港大橋坍塌事 件後,七星中會蘇澳教會傳道陳慕恩除了代表 七星中會教社部第一時間到台北榮總蘇澳分院
被譽為「台灣自來水之父」的英國愛丁堡人
本屆雄善文學獎徵文主題是「愛」,7名台灣 人、1位香港人獲獎,首獎由曾任媒體記者的蔡
170人與會,透過實務性的分享和對答互動,讓
病至東京治療,濱野彌四郎則留在台灣陸續完
宣教事工研討更具象。
成基隆、台北、台中、嘉義、台南、高雄等主要
面力量。他指出,台灣每到選舉,候選人往往
彰化中會議長劉德行牧師開場時表示,教會
用恨來動員,而恨就像「心靈的傳染病」,會迅
的重要事工就是要對外宣教,身為信徒與同工
都市的水道計畫及建設,「嘉南大圳之父」八 田與一亦是濱野彌四郎的學生。
速擴散、感染,讓國人心靈健康下滑。因此他
應該不斷充實自己,透過學習讓自己成為宣教
開幕活動除邀請優人神鼓表演,現場更擺放
呼籲,候選人少用恨來凝聚群眾,多靠理性與
的精兵。教育部部長陳信良牧師表示,這次參
巴爾頓、濱野彌四郎及八田與一的可愛人型立
愛來動員群眾,這才是真正的愛台灣,也才能
加培訓課程的人比上次更多,願上帝幫助中會
牌供民眾合影留念。水道博物館規劃密林區、
讓台灣社會更健康。(攝影/邱國榮)
各教會都在宣教上有能力,會友能成為分享耶
花園區及博物館區。前兩區除了保留原台南水
穌的愛與救恩的忠實信徒。
道園區內本有的豐富自然生態及山上苗圃,規
賽珍珠基金會
珍心話 新二代有話要說
余淑玲於上半場除了帶領與會者複習福音
劃以綠地、植栽及花園搭配古蹟建築,形成兼
五要,也從使徒行傳17章所記載,保羅對雅典
具文化深度與慢活環境的整體氛圍。博物館區
人的宣教態度與工作方法進行解析。她強調,
則分為A館「快濾池室」、B館「快濾筒室」及
探訪受傷的外籍漁工,也持續關心後續發展,
保羅到雅典後,用心了解異教民俗與文化,以
C館「送出唧筒室」等建築物展示區,各建物皆
10月7日晚間並出席宜蘭縣政府、台灣港務公
「友誼傳道」方式跟雅典人介紹基督的救恩,
興建於1913至1922年間,其中快濾筒室、送出
司為印尼漁工舉行的「星心相伴,伴我平安」
對異教徒拜神的態度不指責也不輕視,介紹
唧筒室皆為磚造,屋架形式特別,整體保留完
心安晚會。陳慕恩說,有些漁工會轉換職場,
「未識的上帝」,用對方慣用語言來宣教,在台
整,相當具有歷史意義。
蘇澳與南方澳教會近期將為他們舉辦惜別會。
灣,保羅的方式確實給我們很好的啟發。
台南市文化局指出,原台南水道於2005年
陳慕恩首先肯定,斷橋事件發生後,公部門
另外,就如何以在地民俗文化背景做為宣教
獲指定為國定古蹟。園區內的工業遺產雖已除
各司其責全力搶救、慰問,他期望政府除了檢
切入點,余淑玲建議可以從擔任志工的機會,
役多年,但保存狀況良好,經過重新的規劃設
討橋梁安全問題,也能重視外籍漁工的安全衛 生議題。經歷這次事件,陳慕恩也規劃近、中、 長期目標,期望能為外籍漁工做些事。
利用福音五要的訣竅陪伴未信主的朋友,並在
計,讓遊客能了解日治時期台南市民生用水的
【邱國榮台北報導】賽珍珠基金會服務經濟
日常生活中尋找傳福音的機會。她整理了一連
來源與處理流程。其中B棟快濾筒室也獲得日本
弱勢跨國婚姻家庭子女逾51年,為讓大眾對新
串信徒在面對其他信仰的民眾時可能發生的
土木學會認證為世界重要土木遺產。此外,透
在近期目標,陳慕恩認為要先改善外籍漁工
移民子女不再有成見,基金會與6位新移民後
情境,指出都能用福音五要來克服。例如民眾
過多媒體互動的「人偶劇場」,民眾可以藉由
與教會和教會機構的信任關係。他想到,教會
代共同策畫「珍心話在這裡,新二代有話」特
常說「我大小廟宇都拜過了,家裡還是沒有平
揮手、拍手掌聲、喊話呼叫等互動方式,了解
或機構可透過聘請外籍配偶或通譯人才,藉
展,10月9至20日在台北西門紅樓展出,其中
安」,這時要強調「上帝慈愛又賜福」;若有人
水道的歷史背景。(攝影/陳逸凡)
8
台灣教會公報 2019年10月14日~10月20日/3529期
活動短波 總會消息
東部消息
◆第4屆馬偕盃籃球賽複賽時間表(10月場)
◆財務研習:勞工退休權益知多少
時間:10月20日下午3:00~晚上7:00
時間:10月20日下午1:30~4:50
地點:真理大學體育館
地點:壽山中會鳳山教會
◆台灣原住民族教會普世信仰與社會責任
◆東中客家部年會
主辦:台北中會校園事工部
主辦:壽山中會財務部
時間:10月19日上午9:00
時間:10月17日上午9:30
◆重陽敬老感恩禮拜
◆重陽敬老感恩禮拜
地點: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發展中心
地點:東部中會池上教會
時間:10月17日
時間:10月19日上午9:00
主辦:總會原住民宣教委員會、排灣中會、
主辦:東部中會客家事工部
地點:桃園來福星餐廳
地點:高雄大八飯店裕誠店
◆聆聲吐祕(Listen to me)分享會
主辦:新竹中會松年事工部
主辦:高雄中會松年事工部
魯凱中會、南布中會 ◆傳道師族群語言能力認證檢定(第2梯次)
時間:10月24日晚上7:00~8:00
時間:10月22日
地點、主辦:花蓮大專中心
地點:新竹聖經學院
內容:旅居花蓮圖博人龍珠談「神祕的國
主辦:總會台灣族群母語推行委員會
度——圖博(西藏)」。
◆運動宣教高峰會
北部消息
地點:七星中會雙連教會 內容:前職籃泰瑞電子籃球隊總教練、現任
中部消息
時間:10月19日上午9:30 地點:屏東中會潮州教會
◆「上帝也做工」中區社青讀經營
主辦:屏東中會
時間:10月18~20日
時間:10月26日中午12:00~下午3:00 主辦:台中歸主協會、總會青年、雙連教會
◆財務研習
原住民消息
地點:新竹聖經學院 主辦:台中中會青年部
◆蔡慈倫博士就任台灣神學院第28任院長暨 台灣神學研究學院第2任校長授職感恩禮拜
◆適婚青年聯誼會
◆阿美中會旮布隆岸(Kapolongan)教會設 立感恩禮拜
時間:10月19日上午8:30
時間:10月19日上午10:00
地點:大甲葵海休閒農場
時間:10月25日下午2:00
◆退休牧者夫婦聯誼會年會
地點、主辦:台灣神學院
主辦:台中中會婦女事工部婚姻組
地點:宜蘭縣冬山鄉南興路78巷32號
時間:10月28~30日
◆布漾‧星傳道師封牧暨就任東門教會原民
青年歸主協會宣教師陳清萍主講。
地點:苗栗尚順君樂飯店
堂牧師授職感恩禮拜
(詳洽:LineID:cjhung0130洪組長)
主辦:阿美中會
◆宋泉盛牧師90壽誕感恩禮拜暨新書發表會
◆愛音樂4.0音樂會
主辦:總會傳福會
時間:10月20日下午3:00
時間:10月19日上午10:30~下午1:00
時間:10月26日晚上6:00~9:00
◆全國客家基督徒靈修會
地點、主辦:七星中會東門教會
地點:台中中會柳原教會
地點:瓦洛露文化廣場
時間:10月28~30日
◆真理大學54週年系列活動
主辦:台南神學院
主辦:排灣中會瓦洛露教會
地點:七星中會礁溪教會、中冠礁溪大飯店
時間:10月21~27日校史展、10月25日上午
主辦:總會客家宣教委員會
9:00校慶運動會、11月4日上午9:00感
◆「當來到水邊」婦女查經營
恩禮拜
(詳洽:0920-339894陳榮爝牧師) ◆「就是要發光:日月合歡‧慶九十」中中宣
◆南布中會設立25週年慶祝活動 時間:10月27日 地點:大愛文化園區
教90週年紀念活動
主辦:南布中會
時間:10月28~30日
地點、主辦:真理大學
時間:10月24日上午9:30~下午4:00
地點:中華電信學院高雄所
◆馬偕紀念講座
地點:合歡山主峰與日月潭
主辦:總會婦女事工委員會
時間:10月21日~23日
◆「礙現:記憶的河流」障礙藝術共融創作
地點:台灣神學研究學院
主辦:台中中會
時間:11月15日晚上7:00
主辦:馬偕紀念醫院、台灣神學研究學院
◆嘉義中會長執教會觀摩
◆基督徒合一泰澤祈禱
地點:屏東演藝廳
◆七星中會長執教會觀摩
時間:10月19日
時間:10月18日晚上7:00
主辦:屏東縣政府、平安基金會
時間:10月25~26日
地點:高雄中會右昌教會、高雄福氣教會
地點:衛理公會城中教會
內容:索票入場,個人請上網h t t p s://r e u r l.
地點:台北、彰化
主辦:嘉義中會傳道部
主辦:Taizé Taiwan
c c/v n m y Y k,教會單位可致電087378402。
其他消息
(詳洽:0933-445597蕭長老)
◆歡慶37週年「詩歌與民謠音樂會」
主辦:七星中會教育部
南部消息
◆重陽節感恩禮拜
時間:10月18日晚上7:30
時間:10月18日上午9:30
地點:台北衛理堂
時間:11月29~30日,報名至10月30日止
地點:馬偕紀念醫院9樓
◆我在南神挺香港禱告會
主辦:大中小合唱團
地點:新竹聖經學院
主辦:台北中會松年部
時間:10月17日下午4:50~6:00
內容:純女聲聖詠團演出。
主辦:總會青年事工委員會
◆淨灘活動
地點:台南神學院禮拜堂
◆楊尚儒醫師見證:愛與盼望的人生
時間:10月19日上午10:00
主辦:台南神學院牧笛會、基督徒聲援議題
時間:10月26日下午2:00~5:00
◆青年高峰會:TKC70青年再出發
(詳洽:02-23625282分機510) 內容:TEF台灣普世論壇、TKC70週年、處境 查經班等。
地點:新北三芝 主辦:台北中會教社部
關注組、Fridays For Future, PCT
地點、主辦:雅各事奉中心
◆南中婦女部年會
關懷代禱
時間:10月19日上午9:30~12:00 地點:台南中會佳里教會
屏東縣身心障礙者自立生活中心
身心障礙者 談交通權益
◆Pinuyumayan族群區會余洪玉葉牧師娘(余
驗?又如何解決?」有人談到,高雄捷運鹽埕
主辦:台南中會婦女部
站4個出口都沒有無障礙電梯,詢問後得知過
◆用台語說故事:《阿明》
去工程規劃未考量,但也沒收到後續解決方
時間:10月19日上午10:45~11:15
榮華退休牧師)10月8日安息主懷,享年 82歲。願上主親自安慰遺族。 ◆賽德克族群區會Rasang Nawi退休牧師10月
案。同儕支持員潘佳琳表示,她曾表達希望使
地點:台灣教會公報社台南書房2樓親子區
用斜坡板出入,但工作人員仍用抬的方式移動
主辦:台灣教會公報社
12日安息主懷,享年80歲。願上主親自安
她,讓她感覺不被尊重。道路方面,有人需要
◆兩性成長團體:親密關係中的情緒、衝突、
慰遺族。
定期就醫,卻發現身心障礙停車位不足;有人 搭公車遇到困難,卻擔心惹司機生氣而不敢反 應;公車班次也不夠多。陳麗雲舉例,復康巴
更正啟事
溝通 時間:10月19日~12月28日每週六下午2:00
神院長」地點與主辦皆為台灣神學院。
~5:00,共8堂
士要提早訂車,否則不容易排到車,便利性仍
地點、主辦:台南家庭協談中心
有局限。她建議大家經常使用大眾資源,政府
內容:謝蓮燕老師主講。
◆3528期9版北部消息「蔡慈倫博士就任台
尋人啟事
才會留意並積極改善不足之處;她也鼓勵大家
◆年度音樂晚會
某彰化教會信徒,茹素44年於1888年6月
【林婉婷屏東報導】由屏東縣政府主辦並委
要有「持續反應、持續追蹤、直到改變」的精
時間:10月19日晚上7:30
由巴克禮牧師施洗並共享雞肉配稀飯。台
託平安基金會承辦之「屏東縣身心障礙者自立
神,除了投書各縣市政府「首長信箱」,也可
地點、主辦:台南中會鹽行教會
灣教會公報社找尋其後人於11月16日參
生活中心」舉辦3場次「我有話要說:談身障
以請朋友一起投書,「團結力量大」,更能推
◆教會法規及書記議事錄書寫研習會
加巴克禮170歲慶生會。
者之權益」分享座談,首場於10月9日在潮州
動改變。中心主任陳芬芩以自己的經驗談到,
時間:10月20日下午2:30~5:30
「果子餐廳」舉行,有21位身障者與照顧者出
反應問題態度需要「理直氣和」,並強調「人
地點:台南中會歸仁教會
席。會議上半場由中心社工葉雅惠主持,介紹
權」是普世價值,共融要共享。
主辦:台南中會庶務部
自立生活與中心事工,並說明同儕支持員與個
接下來兩場「我有話要說」座談將於11月6
人助理等職務條件;下半場由同儕支持員陳麗
日、20日上午在屏中區身心障礙資源中心和
雲主持,談身心障礙者「交通權」議題。 「大家是否有想要外出、但外出不便的經
徵活動訊息
◆陶成工作坊:專業助人工作者的知識重構 時間:10月25日上午8:30~下午5:00
屏東縣東港區家庭福利服務中心舉行,詳洽:
地點:南神神學院頌音堂
08-7370161。(攝影/林婉婷)
主辦:南神神學院
歡迎教會提供活動訊息,內容:活動名 稱、時間、地點、主辦單位及聯絡方式、 內容;傳真至:06-2378882,或e-mail: news@pctpress.org。
台灣教會公報 2019年10月14日~10月20日/3529期
9
公報廣場 窗 口 無 遮 欄
別讓手機綁架了孩子 高有智(媒體工作者)
隨著3C產品的盛行,「3C保母」或 「手機保母」成為流行現象,尤其對 學齡前的孩童格外嚴重。那天,我看 了一則新聞,格外憂心。根據報導, 台中一名兩位女童,因為成天眼睛盯 著平板電腦,就醫後發現近視度數 已逾600多度。我原本以為只是少數 極端個案,然而,查了一下資料更發 現,台灣幼童的近視比例已經高到令 人驚訝。 根據國健署2017年的調查,3歲入 學的幼兒園小班近視率就達6.9%, 到中班7.4%、大班9%。換言之,還
沒有進入小學就讀,就有將近十分之 一的近視兒童,主因就是過量使用手 機、電視、電腦等3C產品,這對幼兒 的整體視力健康是一大警訊;況且, 高度的近視容易衍生永久性的眼球病 變,包括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退 化、黃斑部病變等。 對於幼童而言,過早接觸、過長時 間接觸,不僅對視力造成傷害,也會 影響腦部發育。針對5歲以下的孩童, 世界衛生組織在今年4月也首度公布 一份「電子螢幕衛教指南」,建議家 長應該多鼓勵孩子活動身體、睡眠
充足,減少使用電子螢幕。指南也強 調,1歲以下的幼兒,絕對不能接觸電 子螢幕;而年齡介於2~4歲的兒童, 每天接觸電子螢幕的時間,越少越 好,最多不能超過1小時。 然而,建議或勸說的效果有限,根 本問題在於教育家長,不是一味禁止 孩子使用。透過政策或提供協助,鼓 勵親子互動,尤其學齡前的幼童,過 度使用手機往往都是家長造成,常用 手機「餵食」孩子,一有哭鬧,就趕 緊拿出手機播放YouTube的影片或卡 通,企圖用最方便與快速的方法,取 代了親子互動的機會。 我們帶領熟齡族閱讀繪本的過程, 也發現了這樣跨代教養的議題。許 多阿公阿嬤其實不願意,但又莫可奈 何,因為不知道怎樣陪伴幼童,所以 只能丟一支手機陪伴孩子。因此我們
鐘聲響起時,你到底聽見什麼? 近日在社群網路上,排灣族詩人莫那能的詩〈鐘聲響 起時〉被編寫進國文教材中,竟被某些斷章取義的人撻 伐為「淫詩」。筆者身為一個原住民及女性,看到這種 意見,不禁想問:鐘聲響起時,你們到底聽到了什麼? 其實這首詩所反映的是受迫原住民女性的處境,生 成於原運及救援雛妓運動風起雲湧的年代。莫那能的詩 往往非常直白,猶如照相機一樣直接沖印出苦難的樣貌 ──因他自己就身在其中。對於莫那能而言,無論是雛 妓、窮苦者或原住民(那時還被叫作「山地同胞」), 從來就不是「議題」,而是他的生命本身。
〈鐘聲響起時〉內容涉及了原住民、女性、貧窮以及 性剝削等多重議題,筆者認為這是台灣某個時代底層人 民所有苦難的縮影,令人不忍卒讀,卻也非常應該被認 識。其實,無論自願或非自願從娼,雛妓有極大部分出 身經濟弱勢的高風險家庭。我們應當從中了解性別不平 等、貧窮、人口販運與雛妓產業形成之密切關係。 從莫那能的作品可以看見,雛妓產業帶來的不只是承 受勞力與性剝削者的個人身心苦難,也衝擊原住民社群 中的道德倫理,傷害了族群集體心靈尊嚴,更在社會上 形成汙名化的族群刻板印象。其實,當時成為雛妓者並
物者賦予他們若干不可剝奪的權利,其中包括生 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為了保障這些權 利,人類才在他們之間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當 權力,是經被治理者的同意而產生的。當任何形 式的政府對這些目標具破壞作用時,人民便有權 力改變或廢除它,以建立一個新的政府;其賴以奠 基的原則,其組織權力的方式,務使人民認為唯有 這樣才最可能獲得他們的安全和幸福。」 在這個共同的信念之下,北美十三州動員30萬 人投入獨立戰爭,犧牲了4000多人的生命,終於 獨立成立美利堅合眾國。如果當初北美十三州的 人民,不願付出犧牲生命的代價,起來爭取獨立, 他們就永遠聽命祖國,讓祖國壓榨,予取予求。 今天台灣人民的命運,就如同當時的北美十三 州人民,如果我們不抗拒中國強權的壓迫,將來就 等著當亡國奴。台灣人民唯有團結一致,向中國發 出信息,無論中國如何打壓,我們必定攜手抗拒, 只為保護台灣的民主自由與國家尊嚴。我們當然 必須有犧牲奮鬥的精神,追求獨立自由的精神,這 樣一來,中國再大的打壓都奈何不了我們,台灣 必能抵禦強權,屹立不搖,建立新而獨立的國家。 (作者為基督徒)
台灣教會公報 2019年10月14日~10月20日/3529期
張惠和
10
林朝成
非只有原住民,更多數是非原住民。因此雛妓產業並不 僅是原住民的痛,也是台灣社會的傷痕。我們必須正視 歷史,也應該知道與承認,台灣曾有一群處於權力位階 最底層的少女,被迫成為消費商品的悲劇。 1980年代,婦女權利運動者、原權人士以及台灣基 督長老教會總會的「彩虹婦女事工中心」帶頭掀起一 波波救援與抗爭,1987年甚至有1萬5000人在華西街 發起大遊行。經過十餘年各方團體的努力、法律條例通 過,雛妓產業才逐漸消失在台灣。但我們仍要問,性別 不平等、性剝削、貧窮問題或族群歧視就此消失了嗎? 答案未必樂觀。 別讓汙名化的標籤和斷章取義的言論,阻止苦難被訴 說的機會。要向貧窮人傳福音,使受欺壓者得自由,我 們必須先聽得見受苦者之聲。(作者為刊物編輯)
廣泛參與公共事務宣揚福音
保護台灣的民主自由 民進黨蔡英文政府上台後,不承認九二共識、 一國兩制,堅持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遭到中 國強力打壓。尤其目前面臨大選,中國打壓力道更 猛,先是禁止陸客來台旅遊,打擊台灣的觀光旅 遊業,接著就用金錢攻勢,奪取台灣的邦交國,重 挫台灣的國際外交。這種打壓只會增加,不會減 少,目的就是要影響台灣的選舉,要使接受九二 共識的政黨及候選人當選。台灣人民在這重要關 頭,必須團結一致,對抗中國霸權,捍衛台灣的自 由民主與國家尊嚴。 當然,中國的打壓必會造成台灣在經濟上、政 治上的損失,如果台灣人懼怕中國霸權,不能忍一 時的苦難,而對中國低頭、投降,接受九二共識、 一國兩制,承認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我們可以想像,明天的台灣就是今天的香港。人民 為爭取自由民主,必須走上街頭,與暴政抗爭。 哪個國家爭取民主自由沒有付出代價?1775年 北美殖民地人民看見英國不斷用各種手段榨取人 民的資產,為了對抗祖國壓迫性的經濟政策,北美 十三州訴諸群眾抗爭與革命。傑弗遜起草的美國 《獨立宣言》,有段被廣泛引用的句子:「我們認 為下面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 : 人人生而平等,造
珸瑪芾
開始培訓長者使用繪本說故事,推動 繪本的代間交流,參與在跨代教育之 中,增加深度的親子互動,也擺脫手 機保母的泥淖。 此外,日本研究也發現,跨代共讀 好處多,長者不僅可以活化大腦,也 可以促進社交能力。學習說故事以 及和孩子互動的過程中,長者必須 學會選書、整理故事大綱、記住特定 細節、清楚發音、運用有趣的表達方 式,這些都對應了大腦不同的管控功 能,也是活化大腦最好的訓練。 3C產品確實便利,也有正面價值, 但家長不該陷入迷思,以為讓孩子提 前接觸科技產品,就是科技社會的必 備知能,過量、過早的接觸,對幼童 都不是好事。手機再怎樣神奇也不能 取代親情,更無法取代真實的交流接 觸。所以,別讓手機綁架了孩子!
總統蔡英文拚2020總統連任,全台後援會陸續成 立。蔡英文9月22日出席全國宗教後援會成立大會,後 援會成立大會共有來自佛教、道教、一貫道、基督教、 天主教等20個宗教團體代表出席,其中包括各縣市佛 教會、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天主 教台灣地區教友傳教協進會、中華道教團體聯合總會、 中華聯合五術團體總會等。 看到這樣的報導,身為一個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成 人會員,為避免社會各界誤解及成為有心人士攻擊的 藉口,不得不自告奮勇出面澄清。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為治理教會並推行事工,設有小會、中會、總會,及學 校、醫院、社福單位等機構。而教會是上帝百姓的團 契,分佈各地,藉舉行禮拜及聖禮典,連結於基督,培 養信德,宣揚福音,關懷社會。 長老教會數量高達1200多間,也就是至少有1200位 牧師與傳道師,信徒人數則高達25萬人以上,怎麼能 因為幾個牧師,甚至有一些會員出席選舉造勢大會,就 說是代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支持誰。 其實,根據7月25日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總幹事 林芳仲牧師投書《自由時報》的文章,內容早已特別說 明,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至今未曾討論支持任何政黨,但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鼓勵會友廣泛參與公共事務,其中 也包含政黨,使台灣可以成為名副其實的「新而獨立的 國家」。個人認為,長老教會根本不應該明確宣示支持 誰,否則豈不是限定長老教會只對綠營支持者傳福音? (作者為台北中會明志教會會友)
公報廣場
駱維仁博士的藏書在玉山神學院 以前在神學院教書時,因為從歷史的 耶穌到信仰的基督,這個議題牽涉的問 題特別多,特別是德國的新約頂尖學者 討論了兩百多年,到了近代才有英美的 學者加入。這個議題不但不容易解決, 而且台灣的各個神學院對這議題一向不 熱衷,所以對這議題可供參考的藏書自 然就不多。這兩年來身邊用得上的資料 看完了以後,忽然想起駱維仁博士和他 的夫人高天香女士過世後遺贈給玉山神 學院的書群中一定可以找到一些。在玉 神副院長胡忠銘牧師的協助下,到玉神 去住三天兩夜,專程找些適用參考書。 玉神撥一個大房間,專為保存駱博士 夫婦的贈書而設,共有四排大書架,編 輯得非常完整。看了他的贈書之後,深 深感覺到什麼叫做對工作的投入、專業 和敬業。他們夫婦從讀書、教書,到後 來駱博士的聖經翻譯工作,所讀、所收 集的書,數量很少人能及。雖然比不上 神學院圖書館,但書品的深度,神學院 不一定能比得上。尤其是新約神學和聖 經學方面的書,如果想要從事於新約研 究寫作,或寫神學論文的人,到玉神去
住幾日,從中細心尋找,一定會有很豐 富的收穫。 這一次去,除了找到一些參考書之 外,另外一個收穫就是欣賞台灣東部和 玉山神學院的美景。 玉山神學院位在壽豐的鯉魚潭之旁, 在山腰上的大樓,第四層有許多設備現 代化而舒服的房間,專供訪客的住宿。 他們為我安排的客房是403號,聽說是 瞭望整個鯉魚潭最佳的據點。 午後當太陽逐漸西下時,只見青山之 間橘紅色的晚霞倒映在湖面;好些飛鳥 往來飛舞,徘徊在落霞的水面上。這時 不禁想起初唐時,有個年僅十幾歲的天 才詩人王勃,為新建好的藤王閣所提的 序,文中的一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 水共長天一色。」黃昏時從玉神的客房 往下看鯉魚潭的景色,其詩情畫意正如 王勃所描述的,非常契合。這是我這次 去玉神的兩樣心滿意足的收穫。 然而我想,如果不是去查考駱維仁博 士的藏書,光去那清靜、風景美麗,空 氣清新的玉山神學院度假幾天,也是非 常值得。(作者為前台灣神學院院長)
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 我是獨行俠,自卑感重,怕人知道心 中的祕密,沒有安全感。因為怕失去, 所以想要抓住些什麼。沒有說服我,我 是不服的,自從加入教會的讀書會之 後,有一群陪我一起笑、一起哭、一起 分享禱告的好姊妹,慢慢了解要過群體 生活,得有互相扶持和幫助的同伴。 我開始穩定聚會,了解神是照著自己 形象、樣式造人,神造萬物各從其類。 我是獨一無二,有價值的,不是靠自己
學家 百工 年 青 「欸你在外商應該不錯吧?」「哪 有?還不是工時很長!」「至少你老 闆還可以啦!會尊重你們的意見。我 也想跳去外商,不過要先熬個幾年 吧?」「少來了!台灣哪有真外商,早 就都台商化了啦!」 每次聽到各行各業的青年在討論 職場生活,都會驚訝地發現跨領域、 跨產業的共同問題:薪資低、工時太 長、不尊重專業、外行領導內行、性 別歧視……大家之所以想要去外商、 出國工作,心中想的就是避免以上不 幸福的工作環境。許多締造台灣經濟
陳嘉式
楊素珍
的能力,聰明和才幹,而是靠著神賜給 我的力量。 之後,神帶領我進入得勝者協會,進 到校園接觸青少年,擔任志工老師,敞 開心和大家一起分享禱告。我的生活開 始有了不同的變化。 我相信每位媽媽都是為孩子的人生和 家裡的一切掛慮。當孩子有能力,我卻 沒辦法栽培,我真的很心疼。因為環境 不允許,我只好用禱告。
化獸師的產地 楊雅淇(新創公司創辦人) 奇蹟的台灣中小企業,也正在努力掙 扎轉型,然而產業升級之外,職場文 化也需要一併升級。職場文化的升級 卻從來不是老闆一人說了算。 我在劍橋商學院與一群創業家、高 階公務員、各行各業的CEO一起坐在 高階領導人才班一起上策略課,班上 有人開過又賣掉兩家公司、有人創過 航空公司。教授說她給年輕M B A學 生的建議就是:「如果你去面試一家 公司,老闆對你說我們公司會『無所 不用其極』獲利、營銷或擴張,一旦 這個不擇手段達到目的的訊息一釋
失控的正向思考 日前在網路上看到一位藏書人身故 後,親族拍攝其家中藏書的照片。藏書 量不小,但全都整理得很整齊。收藏原 本是很美好的事情,也沒有讓房子變成 垃圾屋,看得出來房子機能還很完善。 然而,這件美好的事情在網路上發表 後,卻還是引來「這人有囤積癖」「我是 斷捨離派」「這個我不行」的評論。 不知怎麼,我突然想起《失控的正向 思考》書中的案例,在美國有婦女罹癌 後,信奉正向思考的朋友鼓勵她要有信 心,不要放棄……,這些失控的正向思 考人士甚至到後來開始指責起那些信心 不如他們的患者,認為治不好是因為信 心不夠。我突然有個感覺,會不會所謂 的正向思考或負面思考,其實不是觀點 本身是正面還是負面,而是將某些觀點 強行用在解讀某些對象的狀況,並且不 容反駁或不接受的過程所造成的態度。 好比說,要有信心對抗癌症、以斷捨 離心法簡化物慾,這些原本都是好的觀 點,也的確幫助很多人。然而,要人非 得只能有信心,甚至覺得失敗是因為信 心不足,或是拿自己的標準來指責或嘲
奇妙的,孩子雖然大學讀逢甲,還要 打工到很晚,可是竟然能推甄到台科 大、成功大學。成績比他好的同學,反 而沒上。後來孩子讀碩士期間,也不需 要我供應他的生活所需,順利完成學 業。孩子和我一直經歷神蹟供應需要, 還用獎學金買手錶送我,當做畢業禮物 來記念神的祝福。 聚在一起時,孩子常說,我們雖然不 富裕,但認識了奇妙的神,我們過得很 豐盛富足。我的兩個孩子都很貼心,若 是我心中沒神,也無法放手作一個有 智慧的好管家,成為一個幸福的媽媽。 (作者為思恩堂愛加倍教會會友)
出,你就快逃啊!逃得遠遠的,千萬 別回頭!」她舉這個例子是要告訴大 家,企業如果沒有信念、道德原則和 核心價值,一切免談!全場靜靜望著 教授,這是不是太理想、太勸世了一 點?光聽內容還以為是牧師在傳教。 教授繼續說:「再來,如果你的公司 未能言行合一(Walk the talk),那 也一樣快點離開,這樣的公司不是自 己會有經營危機,就是很可能犧牲你 來達成目標。」 回到台灣看到各行各業的例子,就 會發現理念和核心價值在許多企業裡 都還是被當作小學的中心德目,或是 被直接嗤之以鼻。這樣一來,想要認 真在專業上經營的年輕人,也不禁懷 疑自己是否需要學習投機壓榨的旁門 左道,才能變成檯面上「成功典範」。
王乾任
笑做不到的人,表面上看似在表達自己 很正向,其實卻是最糟糕的負面態度。 人碰到不好、不開心的事情,一定會 有負面想法和情緒,需要時間消化整 理,是情理之中。這種客觀的負向情緒 或負向思考,其實也是對風險的評估與 判斷,是做出最後決策過程最好要有的 思考進程。都不考慮負面因子,只是過 分樂天相信,自己不會那麼倒楣、一切 都有神的美好旨意,會不會其實不夠周 全,讓自己暴露在風險之中,卻毫無準 備面對的對策? 借用哲學「互為主體性」的概念,所 謂正向或負向思考,會不會是人與人之 間的相處方式,而非觀點本身是正向或 負向?好比說,聖經裡說的「與哀哭的 人同哀哭」,表面上看起來好像相當無 為,甚至是縱容落入悲傷困苦境界的人 繼續下墜,實際上卻是幫助落入困境者 最好的方法,是正向的能量給予。 反倒是,明明看一個人落在困境裡, 卻不同理其悲傷,只是一味搬出自己信 奉的大道理規勸或要求對方馬上改正, 表面上貌似說了很多正向、高能量的 話,其實卻是造成對方的困擾與壓力。 會不會,對錯正負除了觀點本身以 外,還有釋放出觀點的態度?即便嘴巴 說的都是神的話語,但是放在錯誤的情 境脈絡下,就成了最糟糕的負面思考? 好比說,耶穌在世時經常斥責的文士與 法利賽人?也許最糟糕的負面思考,是 我覺得你不對,該按照我的標準進行 改正,也是聖經所指出的驕傲、自以為 義。只要以此態度出發,就算說的每句 話都出自神,卻可能成為傷害而幫助? 願我們都能避免自以為義,不要對落 入困苦的人逕自背出聖經上的正確答 案。只是嘴上說得漂亮,實際上卻造成 對方的痛苦加深,甚至更加遠離上帝。 (作者為文字工作者)
台灣的民主很年輕,雖然社會開放 成果有目共睹,然而威權、父權這些 隱性或顯性的結構從家庭、學校到職 場一路如影隨形,批判是不夠的,我 們更要知道如何突圍。 因此我創辦了一間致力於人才發 展、企業營運模式、領導力培訓與組 織文化為專長的新創顧問公司,目標 是致力於為台灣孕育專業導向、高效 能、並且多元兼容的人才與企業職 場。在Facebook上以「化獸師與她/ 他們的產地」討論如何為企業帶來獲 利,也期待透過重新定義和學習領導 統御,讓每個人都能走上屬於自己的 領導之路,在升遷的同時翻轉職場文 化。我相信職場文化翻轉,產業才能 真正轉型,減少人才外流,讓台資企 業有朝一日成為讓人羨慕的職場。
台灣教會公報 2019年10月14日~10月20日/3529期
11
普世消息
台灣 普世論壇
台灣普世論壇有效嗎? 鄭明敏(前WCC中央委員、TEF執行小組成員)
台灣普世論壇(TEF)有效嗎?論 壇成立至今,這問題一直有人問。 1995年第四屆世界婦女大會 (World Conference on Women) 在北京召開,中國以主辦國之便利用 「旅館已無空房」技術杯葛部分台灣 婦女代表參加,為抗議並揭露這種卑 劣行徑,代表台灣20多個婦女團體的 幾位姊妹遠赴香港召開國際記者會。 當時的英屬香港並無任何中國官方 單位,我們是在象徵性的新華社前拉 開抗議布條,現場人數只有10多位, 既無支援團體也未引起港人注意,但
全港主要媒體卻都到齊了。這個經驗 讓我領悟到:一、當時在香港,抗議 中國是罕見的,所以媒體關注;二、 港人對1997回歸中國是冷漠無感的。 20多年過去,當年冷颼颼的抗議現 場對照今日港人不畏鎮壓湧上街頭、 癱瘓機場,令人內心無限感慨。溫水 煮青蛙已然半熟,誰還理你「一國兩 制」,卻忍不住想問一句多餘的話: 「你們還有選擇的時候,為何靜默不 出聲?」任情勢發展至退無可退。 香港基督教協進會8月3日以常委聲 明正向回應全港大罷工,另有許多普
世組織或教會公開發表聲明關切或呼 籲港府停止鎮壓行動,我們肯定這些 舉動之餘,仍不禁懷疑對港人而言是 否為時已晚。 每個運動都需要時間的發酵與條件 的醞釀,TEF是一個剛起步的普世運 動,希冀在為時未晚之前啟動,也了 解還有長遠的路要努力。正如已超過 30年的韓國普世論壇(EFK)至今尚 未走入完結篇。TEF尚未成立之前, 只因邀請普世教協(W C C)加入支 持,就被中國教協(CCC)認為是台 灣基督長老教會的挑釁之舉,經歷現 實阻力。但香港這面鏡子提醒我們, 還有選擇的時候千萬不能不出聲, TEF正是開闢一個向國際社會、普世 教會為台灣發聲的管道。最近也欣慰 得知,數個國內友好教派,包括天主
教會,均已同意派員加入TEF工作小 組,實質壯大這個普世運動在國內的 支持度。 世界衛生組織大會(W H A)會場 內,聖文森衛生部長連續兩年公開力 挺台灣應擁有觀察員資格,其發言鏗 鏘有力,卻少有人知,他發言時身上 配戴了馬偕醫院的領帶。這個象徵性 的舉動代表他不僅以邦交國代表身 分發言,更是以朋友的情誼為台灣發 聲,具體彰顯本宗教會屬下醫療機構 多年努力付出的成果令人感動。 官方、民間均有許多不同的單位、 團體、個人在各自的領域和崗位努 力,希望突破國際孤立困境讓台灣 被看見。TEF正是這開疆闢土中的一 環,不必問「有效嗎?」該問的是「我 們能做什麼?」來支持。
改變歧視 不以世代消逝消極應對 菲律賓教會青年以行動對抗愛滋蔓延 探討性少數社會實況 研究員鼓勵建造勇敢空間 菲律賓青年聚集,盼望以實際 ▼ 行動力抗愛滋蔓延。(圖片來 源/CCA)
【曾菀妤編譯】在亞洲教協(CCA) 「共同 打 擊 亞 洲H I V 病 毒 與 愛 滋」 (ATCHAA)事工計畫支持下,27位 來自菲律賓教會組織、政府及非政府 部門的青年代表聚集在宿霧的菲律賓 聯合教會(UCCP)福音中心(Shalom Center),一起商議教會青年如何以行 動對抗愛滋病迅速傳播的狀態,以及關 注國內性別公義實況。 近年各國的愛滋病情獲得有效控制, 但菲律賓仍是亞太地區疫情增長最快速 的國家,這背景是促使全國青年聚集的 主因。菲律賓普世青年協會(KKKP) 主席沃恩‧阿爾維亞(Vaughn Alviar) 說:「根據政府數據,菲律賓愛滋感染 人數,2008年是每天1人,2019年已增 加到每天36人。」 菲律賓獨立教會(IFI)代表補充意
阿根廷青年拒暴力 著黑服遊行傳信念 【傅子依編譯】8月17至19日,阿根廷拉布 拉他河福音派教會會(IE R P)大都會區會以 「無暴力生活」為主題舉辦夏令營,參與青年 響應普世教協(W C C)發起的「星期四穿黑 服」運動,共同穿著黑衣進行街頭遊行,透過 行動向社區民眾傳遞抵制性暴力的意念。
見,「必須將愛滋病視為公衛問題,許 多菲律賓人以高道德檢視愛滋病患,並 以迷信、錯誤訊息和汙名化方式看待愛 滋病。這是由於植根社會的保守主義和 父權相結合;不只認為性是禁忌議題, 性少數群體的處境則猶如二等公民。」 馬尼拉亞典耀大學(A t e n e o d e
Manila University)研究員羅賓‧達格 勒(Robbin Dagle)說明,各宗派均存 在恐同症狀,不論是否肯定同性戀存在 事實。大多數年輕人認為要等到老一輩 去世後,歧視狀況才可能改善,他鼓勵 參與者,不要只建立安全空間,還要建 立勇敢發言空間。(資料來源:CCA)
營會以烹飪、音樂、戲劇、電影和民俗藝術 等多元工作坊揭開序幕,晚上則有詩班和80 年代舞蹈時間。晚會中,由參加電影和戲劇工 作坊的青年演出戲劇,為呼應營會主題,劇情 突顯了社會經常發生的暴力事件,以加強青年 對性暴力的認識。晚會後,則安排有趣的夜遊 活動提升青年之間的感情。 19日早上,參加者換上黑色的衣服,以「拒
40年後再相見 印度正教會訪俄羅斯正教會
絕性騷擾、性別歧視、性暴力」為口號,在巴 列斯特爾鎮(Villa Ballester)的街頭遊行,表 達對反性暴力運動的支持。此外,為了表明教
【賴玲瑤編譯】睽違40年,印度正教 會(Indian Orthodox Syrian Church) 再 度 與 俄 羅 斯 正 教 會( R u s s i a n Orthodox Church)展開實質交流,印 度正教會大牧首波洛塞二世(M o r a n
▲印度與俄羅斯正教會睽違40年再度 展開實質交流。(圖片來源/WCC)
12
Mor Baselios Mar Thoma Paulose I I)月前訪問俄羅斯正教會,於9月 3日拜訪聖丹尼爾修道院(St. Daniel Monastery),並會晤莫斯科大牧首基 里爾(Page semi-protected Patriarch Kirill of Moscow)。 據莫斯科牧首發言人亞歷山大‧沃 爾科夫(Alexander Volkov)及俄羅 斯正教會對外關係部部長伊拉里雍 (Hilarion)主教的說法,雙方會談約 一小時,於會中同意組成工作小組,相 互舉辦活動,以增進兩國之間的情誼與 交流。此外,雙方也制定了鼓勵兩教會 參與的社區事工計畫,並將在學術層面 加強聯繫,未來俄羅斯正教會將協助印
台灣教會公報 2019年10月14日~10月20日/3529期
度正教會培訓聖像畫家和教會合唱團成 員,並分享其修道院制度與生活方式。 波洛塞二世表示,距離兩會上次交流 已經有40年的時間了,他相當感謝基 里爾讓印度正教會與俄羅斯正教會恢復 交流機會,「基里爾大牧首的聖潔、愛 心和洞見,使得此行成為可能。我僅能 再次對基里爾大牧首表達謝意。」會議 中,波洛塞二世也向基里爾介紹了由印 度科塔亞姆東正教神學院(Orthodox Theological Seminary at Kottayam) 教授M. P. 喬治(M. P. George)所編輯 撰寫的聖樂書籍;M. P. 喬治是知名的印 度籍正教會聖樂與聖禮研究者。(資料 來源:WCC)
會青年對於學校應加強性教育、多元性別觀 念及如何正確使用保險套等議題的關注,青年 們身上也貼上貼紙。 一位與會青年接受訪問時表示,教會的美好 之處在於使人聚集,而不是使人分裂,此次營 會相當清晰傳遞「無暴力生活」的訊息。他說 道,沒有暴力與歧視的世界,是教會內每位弟 兄姊妹所嚮往的。(資料來源:IERP)
廣 告 看 版 工商
今年,在家種一棵
布聖誕樹
| 不 受 空 間 限 制 | 為 室 內 增 添 氣 氛 | 不 擔 心 傾 倒 | 可 水 洗 | 易 收 納 | 擺 一 整 年 也 好 看 |
從小都想要在家有一棵聖誕樹
大樹常綠
幻想樹底下自然長出想要的禮物
長184cm 寬120cm 附銅扣可吊掛 定價1500元 溫馨種樹價 1200 元
大人說 聖誕節是耶穌為我們誕生 給人類永生有盼望 布聖誕樹材質 100%聚酯纖維(PET) 採用環保油墨印刷 照片與實物比例1:23
我也想要有盼望 如果能夠在家裡長出一棵聖誕樹
2019年耕心布聖誕樹 台灣製造 台灣教會公報社出品 10月30日溫暖上市
小樹松果 長128cm 寬85cm 可穿桿/門簾適用 定價1000元 開心植樹價 800 元 照片為產品示意圖,顏色請依實物為主。
台南書房 06-235-6277#163 台北書房 02-2362-2747 台中書房 04-2223-5801 高雄書房 07-322-0380 網路書房 buy.pctpress.org
台灣教會公報 2019年10月14日~10月20日/3529期
13
特 別企畫
特 別企畫
你們常聽華人教會教導你說……, 只是我告訴你們……!
2019太平境教會信仰生活講座
倘若耶穌今日降臨在華人教會
今年是聖經和合本出版100週年紀念。聖經在華人教會的地位基本上是很高的,人們大多 尊聖經為上帝的話語,問題出在解經上。若耶穌今天來到華人教會中,華人信徒能否認得出 祂就是聖經中所記載的耶穌呢?有沒有可能做了一輩子基督徒,最後所信的不過是自己的思 想投射出來的上帝,與聖經中記載的那一位相去甚遠呢?有沒有可能,華人教會就如同猶太 人那樣,基於頑固的律法主義和道德主義,因而發展和接受了一大堆我們習以為常卻是違背 聖經的解經,把聖經中原本清晰明瞭的福音解釋得暗昧不明呢? 馬太福音是寫給猶太人讀的經卷,目的是要向猶太人證明「那位被他們釘死的耶穌,就是 他們一直所期盼的彌賽亞」。彌賽亞來到他們當中,他們為什麼認不出來呢?馬太福音充滿 耶穌對猶太人錯誤的彌賽亞觀的糾正!從登山寶訓5章21節開始,耶穌直接衝著猶太拉比的 解經傳統不斷糾正,他重重複複地說:「你們常聽有古人說……只是我告訴你們……。」猶 太人認不出耶穌,是因為他們對描述彌賽亞經文的解釋,與經文的原意相去甚遠。那我們華 人教會又如何呢?以下舉幾個華人教會常見的錯誤釋經: 華人信徒最愛罵法利賽人,但最不明白什麼是「法利賽人的假冒為善」! 為什麼耶穌稱法利賽人是「假冒為善」呢?因為凡事企圖靠遵行律法而稱義的人,無論起 初的動機多麼高尚、真誠,最終都註定會變成假冒為善的人。凡想要照律法而行的人,很快 就會發現自己根本達不到標準,為了讓自己能做到確實在遵守律法,就必須把律法降低到人 可以遵行的標準,以此自欺欺人,因此必然逃脫不了虛偽的結局!聖經從舊約到新約都在講 人不能靠自己遵行律法得救,人得救乃是本乎恩。這樣明顯的訊息,主張靠行律法稱義的法 利賽人始終不明白,因此耶穌多次反問法利賽人和文士:「這經你們沒有念過嗎?」
主日崇拜領會者常常愛說的一句話:「上帝要我們用心靈和誠實敬拜祂!」 「時候將到,如今就是了,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靈和誠實拜祂。」這是耶穌對那位問敬 拜上帝應該在哪座山上的撒馬利亞婦人講的話(約翰福音4章23節)。注意,耶穌在這裡提 到新約敬拜的兩大要素:一是人內在的靈(或譯「心靈」);二是人外在的、客觀的道,即 上帝的真理(即是「真理」,不是「誠實」)。換言之,和合本把耶穌講的這種內外一致、 主觀與客觀配合的敬拜,全部翻譯成主觀上的真誠。或許是因為一個道德主義的文化往往 產生許多虛偽的事,因此華人信徒越發覺得需要強調真心真意,做得對不對沒關係,只要有 心就好。正因如此,許多華人信徒常常無法接受一個會當面指正人的耶穌,祂會發怒、會忌 邪,甚至會對一些出於好意但用錯方法的人不徇情面。
當耶穌基督降生世上的時候,祂乃是降生在 一個信仰上帝、有宗教組織、有其屬靈文化和解 經傳統的群體中的,然而,祂來到他們當中,卻 大大地斥責、糾正、顛覆了那個世代許多奉以為
14
台灣教會公報 2019 年 10 月 14 日~ 10 月 20 日/ 3529 期
世界上每個宗教最關心的事,莫過於死 後將會如何。聖經記載一位少年官和法利賽 人尼哥德慕,分別帶著同樣的問題來找耶穌。 耶穌明明白白告訴他們,上帝是聖潔的,上帝的律 法一點一劃都不能廢去,人靠遵行律法是絕對不可 能進天國、得永生的,人若想進入天國,唯有靠上帝 從天上賜下重生的生命。雖說這個福音信息華人信 徒並不陌生,但在面對、解釋具體經文時,他們卻 往往走向與這福音背道而馳的方向。
常、視為敬虔的概念和做法。耶穌與一些被當時 的「教會」視為不屬靈的人在一起,而斥責最厲 果今天,耶穌基督也同樣降臨在華人教會中,看 到華人教會的組織架構、對信徒的屬靈要求或種 種宗教方面的作風、對諸多聖經經文的解釋,祂 會不會也有同樣的反應呢?而華人教會的信徒, 面對這樣一位具挑戰性、革命性、顛覆性的耶 穌,又會有怎樣的反應呢?有沒有可能,我們最 終也同樣會把祂釘上十字架?
憂憂愁愁離去的少年官 馬太福音19章16~30節記載,一位在猶太社會 中年輕有為的少年官跑來問耶穌:「夫子,我該做 什麼善事才能得永生?」由於他問「做什麼善事」, 於是耶穌就把善事的標準提出來──上帝的誡命。 這少年官說那些他從小就遵守了。 你不覺得奇怪嗎?如果一個人真把上帝的誡命都 一一遵守了,為什麼還會對死後那麼不確定,還要 問耶穌這問題呢?當知道,凡想靠行為得救的人, 都不可能有安全感,他們永遠不確定自己所做的是 否足夠。耶穌很明白這人的內心世界,他雖然口頭 上說誡命他都遵守了,但他問耶穌這個做什麼善事 方可得永生的問題,就已經表明他自己知道他沒有 做到完全。耶穌說:「你還缺少一樣!」這是耶穌給 他的一個自我檢驗,要向他揭示他內心深處的不確
定感。他為何最終憂憂愁愁地走了?因為,他意識到 他根本沒有辦法做到完全遵行律法。 華人的文化是一個崇尚道德主義的文化,華人信 徒老是覺得,得救在乎我們做了什麼,或者我們對 上帝多麼信靠、多麼敬虔。這種憑自己的功德來換 取永生的心態,正是華人信徒在信仰歷程中起起伏 伏、患得患失的原因。宗教最令人窒息的地方就在 於,你需要靠自己做些什麼才能得救。一輩子都準 時跪拜禱告的人,只要有一次遲到5分鐘,就立馬會 失去得救的確據。基督教與所有人類宗教的區別正 在於此,我們得永生不是靠我們做了什麼,而是靠 上帝為我們做了什麼。聖經中講的「信」、「信靠」 這些詞,乃是指接受、倚靠一個外來的拯救,否定自 己有自救的能力和功勞。
夜裡來見耶穌的法利賽人 法利賽人尼哥德慕觀察耶穌的言行,認為祂很不 一般,應該是從上帝那裡來的,於是找耶穌確認一 下。耶穌卻對他說:「人若不重生,就不能進神的 國。」(約翰福音3章3節)這就令這個宗教分子摸 不著頭腦了。耶穌的意思是:「你以為你認出我是誰 了嗎?除非你有從天上而來的生命,才會有屬天的 眼光,才能真的認出我來!」「重生」是上帝主動做 的,我們是被動地被生下來的。除非一個人能認識 到,在得永生一事上,他完全是被動的、不能做什
麼的,否則他只能一直問:當做什麼、基督徒什麼能 做、什麼不能做這類問題。而耶穌對他而言,也只能 是個「夫子」,教導他如何行善事。於是,信耶穌就 變成了守一大堆的規條,叫人越信越累! 耶穌在登山寶訓中說:「你們的義若不勝於文士 和法利賽人的義,斷不能進天國。」(馬太福音5章 20節)我們華人教會是怎麼解釋這節經文的呢?我 們認為:法利賽人說一套、做一套,所以耶穌要我們 做得比法利賽人更好,表裡一致方能進天國。這完 全曲解了耶穌的意思! 還有誰像法利賽人那麼嚴謹地遵行律法呢?但 是,人無法逃脫自己罪人的事實,而上帝的律法又 是一點一劃都不能廢去,唯有聖潔無罪的人方能勝 過法利賽人的義,完全達到律法的要求。耶穌說,祂 來乃是為要成全律法,世上只有耶穌一人的義可以 勝過法利賽人的義,只有祂能成全律法。所以,這段 經文告訴我們,我們得救,唯有放棄建立自己的義, 讓耶穌把祂的義加在我們身上!法利賽人的問題不 是表裡不一,而是想靠建立自己的義來得救。
【講師】
「功德」觀念深植華人心中,因此,我們所信的, 乃是一種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信仰。當看到弟兄 姊妹遭受苦難,我們直覺認為他一定是做了什麼壞 事被上帝懲罰。若我們成功、順利,我們會得意洋洋 認為是自己夠敬虔,所以蒙祝福。這樣的信仰,讓人 在面對苦難時,完全無力面對。真正明白福音的人 深知,一切發生在他身上的都是上帝白白的恩典, 而這樣一位不以他的善惡來定他禍福的上帝,自然 成為他經歷苦難時信靠的對象、勝過苦難的泉源。 這樣的生命是自由的,因為你如今努力做上帝喜 悅的事,不是因為怕祂罰你、怕下地獄,而是出於對 上帝的愛和感恩,正如約翰一書4章18節所說:「愛 裡沒有懼怕;愛既完全,就把懼怕除去。因為懼怕裡 含著刑罰,懼怕的人在愛裡未得完全。」相反地,靠 自己能力得救的人,一定會是不自由的,而且不是自 大就是自卑,因為他深知自己的不足,所以常常想多 做點什麼,來為自己在上帝那裡多積點分,唯恐少 做一件事、少奉獻一分錢、少禱告一分鐘,就會失去 上帝的祝福和救恩。 耶穌在馬太福音22章1~14節講過王的婚筵的比 喻,原本被邀的人不去,於是機會臨到外邦人身上。 然而被邀請的外邦人中有一個沒有穿禮服,最終被 丟到外邊的黑暗裡。這表示,無論是猶太人還是外 邦人,只要是靠自己的義來到上帝面前,都不會被 接納。我們來到上帝面前,唯有讓基督的寶血洗淨 我們、披戴祂那件潔白的義袍。唯有當我們把信仰 的確據放在那位信實又慈愛的救主身上,我們才有 可能獲得真正的自信,即使遭遇苦難也不至動搖。
Virginia Yip 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語言學學士、美國布魯明 頓大學語言學碩士;英國倫敦大學法律學學 士、香港城市大學法律學碩士、法國馬賽大學
對付不冷不熱的基督徒常愛引用聖經告誡:「你是金銀寶石,還是草木禾秸?」 這句話常常被華人信徒用來警告那些懶惰、冷漠、不願意認真對待信仰的會友,他們有可 能失去救恩。他們對哥林多前書3章10~17的解釋是,到了那日,所有信徒都要接受火的考 驗,唯有那些信主後努力做工,建造出金銀寶石為基業的人才能進天堂,而那些不冷不熱、 在教會不服事又不委身的基督徒,最後就像經過火的草木禾秸一般,落在永火中(即不服事 就會下地獄!),這樣的解經完全是斷章取義的。 首先,經過火的考驗的是我們手所建造的工程,而不是我們的靈魂!15節更是清楚說「自 己卻要得救」。那麼究竟什麼是金銀寶石的工程,什麼是草木禾秸的工程呢?11節說,凡 建立在基督這個根基上,就是穩固的、經得起試驗的;凡企圖在基督這個根基以外建立工 程的,就是經不起考驗、一燒就沒了的工程。換言之,基督乃是為我們的信心和救恩創始成 終的根基。我們進入天國是因著基督的救贖之功,此後得以繼續安然待在天國,仍然是靠著 基督的保守和引領。如果這是我們在世上傳講的信息,你我就是把工程建立在基督這一根 基之上,造出來的就是像金銀寶石般堅固的工程。反之,如果我們傳講的是基督雖然拯救 我們,但我們需要靠自己努力做工、積極參與教會服事,方能避免滑落到地獄裡去,不就是 把工程建立在基督以外、如草木禾秸般經不起考驗啦!華人教會經常把這裡講的「產業」和 「基業」解釋為我們做工的獎賞,但不論產業或基業都是從基督繼承的。所以說,你是怎樣 信的,就一定會產生怎樣的解經來!
得救的確信足以勝過苦難
夫子,我當做什麼才可以得永生?
害的,卻是那些宗教領袖或自命敬虔的人。 如
華人信徒傳福音時常愛說的一句話:「天國是要努力進入的!」 儘管「天國是努力進入的,努力的人就得著了。」(馬太福音11章12節)這句話,與整本 聖經的教導完全違背,但華人信徒因為骨子裡接受的是這種合乎道德主義的訊息,所以完全 無視其他多處經文講的都是:進天國不是靠我們自己的功勞,而是靠上帝的恩典。 其實,這乃是一句和合本翻譯錯誤的經文,若比較其他譯本,就會發現這節經文裡的 「努力」,其實是「強攻」,主體不是「想進天國的人」,而是「攻擊天國的勢力」,和合本 2010版本已更正翻譯為:「天國受到強烈的攻擊,強者奪取它。」如果你說你是遵奉聖經, 那為什麼忽略聖經其他講恩典的經文呢?況且,這句經文前面還有一句話,也是人們常常 忽略的,就是「從施洗約翰到現在」,難道「天國是努力進去的」是從施洗約翰到現在的事 情?是我們的神學在左右我們看到什麼經文,怎麼解釋經文。
口述 Virginia Yip 整理 Sylvia Huang
法律學碩士;德州貝勒大學政教關係研究所宗 教、政治與社會博士班。
【譯/著作】 1.《磐石之上》(改革宗出版社) 2.《范泰爾的護教學》上冊(中華展望) 3.《台灣教會公報》「每週一句凱樂」專欄, 2016年1月至2016年7月。 4.《衝出藩籬》(太平境教會教育事工部出版)
最後我們來看看,華人文化中還有哪些地方是與 基督教信仰有張力的。例如,華人強調和諧、和睦, 於是在教會裡也一樣,人們往往為了維繫表面的和 諧、怕得罪人,以致在討論真理時,即使聽到錯誤 的言論也不會加以反駁,反倒自我安慰說這樣是體 恤人、愛人的做法。此外,華人把親情和血緣關係, 視為至高無上。因此,當信仰成為與家人發生衝突 或矛盾的原因,信徒往往會千方百計迴避衝突,以 致不惜讓信仰打折扣。 這些,或許是大家可以覺悟到的。但是,我還想 談談一個少被人拿來討論、或許比較敏感的信仰挑 戰,正是與福音這個主題息息相關的──華人信徒 看待國家民族身分與基督徒身分之間的張力。
基督教華人化?華人基督化? 耶穌說:「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不是惡這 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馬太福音6 章24節)我們要問自己的是,身為華人、台灣人、 講台語的台灣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台灣人,和 身為基督徒的身分,孰為先、孰為後?孰為重、孰
華人文化與基督教信仰的衝突 為輕?如果我們更看重這些屬地的身分,那麼我們 一定會利用基督教來服事這些偶像。你為什麼信基 督教?或許,是因為基督教可以讓你的國家先進, 讓你的國民更加有素質,尤其是跟那些在無神論國 家的國民相比?或許,是因為基督教的宣教歷史帶 給了你和你所屬的信仰群體一種優越感、自豪感? 怎麼知道你的終極認同究竟是你的國家民族 身分,還是基督徒的身分呢?很簡單,當有外 人批評、否定、羞辱、輕看、淡化前者的身 分,你有什麼反應?當人輕看、否定、譏 誚你基督徒的身分時,你又有什麼反 應?如果有一個來自你國家、民族、 宗派敵對方的基督徒,你是願意把對 方當作弟兄姊妹來接納呢?還是會因 為他的國籍、種族、宗派背景而拒絕 與他來往? 耶穌說:「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
「中國基督徒要愛黨還是愛教?」不只是中國基督 徒要問他們自己的問題,也是美國的基督徒、韓國 的基督徒、納粹時德國的基督徒、每個時代的每個 國家、地區的基督徒都需要問自己的問題! 耶穌也在路加福音14章26節說:「人到我這裡 來,若不愛我勝過愛自己的父母、妻子、兒女、弟 兄、姊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門 徒。」耶穌提到的都是與我們最親近的家人, 因為這些人最容易成為我們的偶像,令我 們無法割捨,也是碰觸不得的話題, 認為信仰絕不能否定華人文化,什 麼都可以,唯有家庭倫理絕對不行 違背。這樣究竟是敬拜上帝,還是 倫理價值呢?耶穌要我們認清自己 是否將家人擺在比上帝更重要的位 置。祂要求我們用更新的生命、正確 的方式愛他們,不受傳統思維影響。
明白恩典的人 福音真理並非只是「信耶穌上天堂」,而是影響 我們在世生活每個層面。活在恩典中的人,面對批 評、讚美及看到別人比自己好時,會有不一樣的反 應。領受恩典的人深知自己的本相,聽到別人批評 時,不會輕易受傷;相對地,也不會依靠別人的稱 讚肯定自己,或是嫉妒別人比自己好,因為上帝全 然的接納更勝這一切。 求主讓我們更明白,因著恩典,上帝全然接納了 我們,所以別人的看法不再那麼重要,不能評定我 們存在的價值。這樣我們就可以坦然為主而活,不 被其他事物影響。 敬畏神的人,什麼都不怕,什麼都不在乎;不敬 畏神的人,什麼都怕,什麼都在乎。信仰給我們面 對苦難的能力,讓我們變得謙卑,知道如何接受自 己的不完全,也知道如何扶持受苦的人,這就是福 音。我們初信時都知道,後來卻漸漸忘記,又回到 人的傳統思維,只努力外在表現。華人信徒當找回 起初的愛心,認真研讀聖經,憑真理建立自己的身 分和價值觀,讓信仰改變生命的每個層面。 台灣教會公報 2019 年 10 月 14 日~ 10 月 20 日/ 3529 期
15
特 別企畫
特 別企畫
你們常聽華人教會教導你說……, 只是我告訴你們……!
2019太平境教會信仰生活講座
倘若耶穌今日降臨在華人教會
今年是聖經和合本出版100週年紀念。聖經在華人教會的地位基本上是很高的,人們大多 尊聖經為上帝的話語,問題出在解經上。若耶穌今天來到華人教會中,華人信徒能否認得出 祂就是聖經中所記載的耶穌呢?有沒有可能做了一輩子基督徒,最後所信的不過是自己的思 想投射出來的上帝,與聖經中記載的那一位相去甚遠呢?有沒有可能,華人教會就如同猶太 人那樣,基於頑固的律法主義和道德主義,因而發展和接受了一大堆我們習以為常卻是違背 聖經的解經,把聖經中原本清晰明瞭的福音解釋得暗昧不明呢? 馬太福音是寫給猶太人讀的經卷,目的是要向猶太人證明「那位被他們釘死的耶穌,就是 他們一直所期盼的彌賽亞」。彌賽亞來到他們當中,他們為什麼認不出來呢?馬太福音充滿 耶穌對猶太人錯誤的彌賽亞觀的糾正!從登山寶訓5章21節開始,耶穌直接衝著猶太拉比的 解經傳統不斷糾正,他重重複複地說:「你們常聽有古人說……只是我告訴你們……。」猶 太人認不出耶穌,是因為他們對描述彌賽亞經文的解釋,與經文的原意相去甚遠。那我們華 人教會又如何呢?以下舉幾個華人教會常見的錯誤釋經: 華人信徒最愛罵法利賽人,但最不明白什麼是「法利賽人的假冒為善」! 為什麼耶穌稱法利賽人是「假冒為善」呢?因為凡事企圖靠遵行律法而稱義的人,無論起 初的動機多麼高尚、真誠,最終都註定會變成假冒為善的人。凡想要照律法而行的人,很快 就會發現自己根本達不到標準,為了讓自己能做到確實在遵守律法,就必須把律法降低到人 可以遵行的標準,以此自欺欺人,因此必然逃脫不了虛偽的結局!聖經從舊約到新約都在講 人不能靠自己遵行律法得救,人得救乃是本乎恩。這樣明顯的訊息,主張靠行律法稱義的法 利賽人始終不明白,因此耶穌多次反問法利賽人和文士:「這經你們沒有念過嗎?」
主日崇拜領會者常常愛說的一句話:「上帝要我們用心靈和誠實敬拜祂!」 「時候將到,如今就是了,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靈和誠實拜祂。」這是耶穌對那位問敬 拜上帝應該在哪座山上的撒馬利亞婦人講的話(約翰福音4章23節)。注意,耶穌在這裡提 到新約敬拜的兩大要素:一是人內在的靈(或譯「心靈」);二是人外在的、客觀的道,即 上帝的真理(即是「真理」,不是「誠實」)。換言之,和合本把耶穌講的這種內外一致、 主觀與客觀配合的敬拜,全部翻譯成主觀上的真誠。或許是因為一個道德主義的文化往往 產生許多虛偽的事,因此華人信徒越發覺得需要強調真心真意,做得對不對沒關係,只要有 心就好。正因如此,許多華人信徒常常無法接受一個會當面指正人的耶穌,祂會發怒、會忌 邪,甚至會對一些出於好意但用錯方法的人不徇情面。
當耶穌基督降生世上的時候,祂乃是降生在 一個信仰上帝、有宗教組織、有其屬靈文化和解 經傳統的群體中的,然而,祂來到他們當中,卻 大大地斥責、糾正、顛覆了那個世代許多奉以為
14
台灣教會公報 2019 年 10 月 14 日~ 10 月 20 日/ 3529 期
世界上每個宗教最關心的事,莫過於死 後將會如何。聖經記載一位少年官和法利賽 人尼哥德慕,分別帶著同樣的問題來找耶穌。 耶穌明明白白告訴他們,上帝是聖潔的,上帝的律 法一點一劃都不能廢去,人靠遵行律法是絕對不可 能進天國、得永生的,人若想進入天國,唯有靠上帝 從天上賜下重生的生命。雖說這個福音信息華人信 徒並不陌生,但在面對、解釋具體經文時,他們卻 往往走向與這福音背道而馳的方向。
常、視為敬虔的概念和做法。耶穌與一些被當時 的「教會」視為不屬靈的人在一起,而斥責最厲 果今天,耶穌基督也同樣降臨在華人教會中,看 到華人教會的組織架構、對信徒的屬靈要求或種 種宗教方面的作風、對諸多聖經經文的解釋,祂 會不會也有同樣的反應呢?而華人教會的信徒, 面對這樣一位具挑戰性、革命性、顛覆性的耶 穌,又會有怎樣的反應呢?有沒有可能,我們最 終也同樣會把祂釘上十字架?
憂憂愁愁離去的少年官 馬太福音19章16~30節記載,一位在猶太社會 中年輕有為的少年官跑來問耶穌:「夫子,我該做 什麼善事才能得永生?」由於他問「做什麼善事」, 於是耶穌就把善事的標準提出來──上帝的誡命。 這少年官說那些他從小就遵守了。 你不覺得奇怪嗎?如果一個人真把上帝的誡命都 一一遵守了,為什麼還會對死後那麼不確定,還要 問耶穌這問題呢?當知道,凡想靠行為得救的人, 都不可能有安全感,他們永遠不確定自己所做的是 否足夠。耶穌很明白這人的內心世界,他雖然口頭 上說誡命他都遵守了,但他問耶穌這個做什麼善事 方可得永生的問題,就已經表明他自己知道他沒有 做到完全。耶穌說:「你還缺少一樣!」這是耶穌給 他的一個自我檢驗,要向他揭示他內心深處的不確
定感。他為何最終憂憂愁愁地走了?因為,他意識到 他根本沒有辦法做到完全遵行律法。 華人的文化是一個崇尚道德主義的文化,華人信 徒老是覺得,得救在乎我們做了什麼,或者我們對 上帝多麼信靠、多麼敬虔。這種憑自己的功德來換 取永生的心態,正是華人信徒在信仰歷程中起起伏 伏、患得患失的原因。宗教最令人窒息的地方就在 於,你需要靠自己做些什麼才能得救。一輩子都準 時跪拜禱告的人,只要有一次遲到5分鐘,就立馬會 失去得救的確據。基督教與所有人類宗教的區別正 在於此,我們得永生不是靠我們做了什麼,而是靠 上帝為我們做了什麼。聖經中講的「信」、「信靠」 這些詞,乃是指接受、倚靠一個外來的拯救,否定自 己有自救的能力和功勞。
夜裡來見耶穌的法利賽人 法利賽人尼哥德慕觀察耶穌的言行,認為祂很不 一般,應該是從上帝那裡來的,於是找耶穌確認一 下。耶穌卻對他說:「人若不重生,就不能進神的 國。」(約翰福音3章3節)這就令這個宗教分子摸 不著頭腦了。耶穌的意思是:「你以為你認出我是誰 了嗎?除非你有從天上而來的生命,才會有屬天的 眼光,才能真的認出我來!」「重生」是上帝主動做 的,我們是被動地被生下來的。除非一個人能認識 到,在得永生一事上,他完全是被動的、不能做什
麼的,否則他只能一直問:當做什麼、基督徒什麼能 做、什麼不能做這類問題。而耶穌對他而言,也只能 是個「夫子」,教導他如何行善事。於是,信耶穌就 變成了守一大堆的規條,叫人越信越累! 耶穌在登山寶訓中說:「你們的義若不勝於文士 和法利賽人的義,斷不能進天國。」(馬太福音5章 20節)我們華人教會是怎麼解釋這節經文的呢?我 們認為:法利賽人說一套、做一套,所以耶穌要我們 做得比法利賽人更好,表裡一致方能進天國。這完 全曲解了耶穌的意思! 還有誰像法利賽人那麼嚴謹地遵行律法呢?但 是,人無法逃脫自己罪人的事實,而上帝的律法又 是一點一劃都不能廢去,唯有聖潔無罪的人方能勝 過法利賽人的義,完全達到律法的要求。耶穌說,祂 來乃是為要成全律法,世上只有耶穌一人的義可以 勝過法利賽人的義,只有祂能成全律法。所以,這段 經文告訴我們,我們得救,唯有放棄建立自己的義, 讓耶穌把祂的義加在我們身上!法利賽人的問題不 是表裡不一,而是想靠建立自己的義來得救。
【講師】
「功德」觀念深植華人心中,因此,我們所信的, 乃是一種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信仰。當看到弟兄 姊妹遭受苦難,我們直覺認為他一定是做了什麼壞 事被上帝懲罰。若我們成功、順利,我們會得意洋洋 認為是自己夠敬虔,所以蒙祝福。這樣的信仰,讓人 在面對苦難時,完全無力面對。真正明白福音的人 深知,一切發生在他身上的都是上帝白白的恩典, 而這樣一位不以他的善惡來定他禍福的上帝,自然 成為他經歷苦難時信靠的對象、勝過苦難的泉源。 這樣的生命是自由的,因為你如今努力做上帝喜 悅的事,不是因為怕祂罰你、怕下地獄,而是出於對 上帝的愛和感恩,正如約翰一書4章18節所說:「愛 裡沒有懼怕;愛既完全,就把懼怕除去。因為懼怕裡 含著刑罰,懼怕的人在愛裡未得完全。」相反地,靠 自己能力得救的人,一定會是不自由的,而且不是自 大就是自卑,因為他深知自己的不足,所以常常想多 做點什麼,來為自己在上帝那裡多積點分,唯恐少 做一件事、少奉獻一分錢、少禱告一分鐘,就會失去 上帝的祝福和救恩。 耶穌在馬太福音22章1~14節講過王的婚筵的比 喻,原本被邀的人不去,於是機會臨到外邦人身上。 然而被邀請的外邦人中有一個沒有穿禮服,最終被 丟到外邊的黑暗裡。這表示,無論是猶太人還是外 邦人,只要是靠自己的義來到上帝面前,都不會被 接納。我們來到上帝面前,唯有讓基督的寶血洗淨 我們、披戴祂那件潔白的義袍。唯有當我們把信仰 的確據放在那位信實又慈愛的救主身上,我們才有 可能獲得真正的自信,即使遭遇苦難也不至動搖。
Virginia Yip 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語言學學士、美國布魯明 頓大學語言學碩士;英國倫敦大學法律學學 士、香港城市大學法律學碩士、法國馬賽大學
對付不冷不熱的基督徒常愛引用聖經告誡:「你是金銀寶石,還是草木禾秸?」 這句話常常被華人信徒用來警告那些懶惰、冷漠、不願意認真對待信仰的會友,他們有可 能失去救恩。他們對哥林多前書3章10~17的解釋是,到了那日,所有信徒都要接受火的考 驗,唯有那些信主後努力做工,建造出金銀寶石為基業的人才能進天堂,而那些不冷不熱、 在教會不服事又不委身的基督徒,最後就像經過火的草木禾秸一般,落在永火中(即不服事 就會下地獄!),這樣的解經完全是斷章取義的。 首先,經過火的考驗的是我們手所建造的工程,而不是我們的靈魂!15節更是清楚說「自 己卻要得救」。那麼究竟什麼是金銀寶石的工程,什麼是草木禾秸的工程呢?11節說,凡 建立在基督這個根基上,就是穩固的、經得起試驗的;凡企圖在基督這個根基以外建立工 程的,就是經不起考驗、一燒就沒了的工程。換言之,基督乃是為我們的信心和救恩創始成 終的根基。我們進入天國是因著基督的救贖之功,此後得以繼續安然待在天國,仍然是靠著 基督的保守和引領。如果這是我們在世上傳講的信息,你我就是把工程建立在基督這一根 基之上,造出來的就是像金銀寶石般堅固的工程。反之,如果我們傳講的是基督雖然拯救 我們,但我們需要靠自己努力做工、積極參與教會服事,方能避免滑落到地獄裡去,不就是 把工程建立在基督以外、如草木禾秸般經不起考驗啦!華人教會經常把這裡講的「產業」和 「基業」解釋為我們做工的獎賞,但不論產業或基業都是從基督繼承的。所以說,你是怎樣 信的,就一定會產生怎樣的解經來!
得救的確信足以勝過苦難
夫子,我當做什麼才可以得永生?
害的,卻是那些宗教領袖或自命敬虔的人。 如
華人信徒傳福音時常愛說的一句話:「天國是要努力進入的!」 儘管「天國是努力進入的,努力的人就得著了。」(馬太福音11章12節)這句話,與整本 聖經的教導完全違背,但華人信徒因為骨子裡接受的是這種合乎道德主義的訊息,所以完全 無視其他多處經文講的都是:進天國不是靠我們自己的功勞,而是靠上帝的恩典。 其實,這乃是一句和合本翻譯錯誤的經文,若比較其他譯本,就會發現這節經文裡的 「努力」,其實是「強攻」,主體不是「想進天國的人」,而是「攻擊天國的勢力」,和合本 2010版本已更正翻譯為:「天國受到強烈的攻擊,強者奪取它。」如果你說你是遵奉聖經, 那為什麼忽略聖經其他講恩典的經文呢?況且,這句經文前面還有一句話,也是人們常常 忽略的,就是「從施洗約翰到現在」,難道「天國是努力進去的」是從施洗約翰到現在的事 情?是我們的神學在左右我們看到什麼經文,怎麼解釋經文。
口述 Virginia Yip 整理 Sylvia Huang
法律學碩士;德州貝勒大學政教關係研究所宗 教、政治與社會博士班。
【譯/著作】 1.《磐石之上》(改革宗出版社) 2.《范泰爾的護教學》上冊(中華展望) 3.《台灣教會公報》「每週一句凱樂」專欄, 2016年1月至2016年7月。 4.《衝出藩籬》(太平境教會教育事工部出版)
最後我們來看看,華人文化中還有哪些地方是與 基督教信仰有張力的。例如,華人強調和諧、和睦, 於是在教會裡也一樣,人們往往為了維繫表面的和 諧、怕得罪人,以致在討論真理時,即使聽到錯誤 的言論也不會加以反駁,反倒自我安慰說這樣是體 恤人、愛人的做法。此外,華人把親情和血緣關係, 視為至高無上。因此,當信仰成為與家人發生衝突 或矛盾的原因,信徒往往會千方百計迴避衝突,以 致不惜讓信仰打折扣。 這些,或許是大家可以覺悟到的。但是,我還想 談談一個少被人拿來討論、或許比較敏感的信仰挑 戰,正是與福音這個主題息息相關的──華人信徒 看待國家民族身分與基督徒身分之間的張力。
基督教華人化?華人基督化? 耶穌說:「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不是惡這 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馬太福音6 章24節)我們要問自己的是,身為華人、台灣人、 講台語的台灣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台灣人,和 身為基督徒的身分,孰為先、孰為後?孰為重、孰
華人文化與基督教信仰的衝突 為輕?如果我們更看重這些屬地的身分,那麼我們 一定會利用基督教來服事這些偶像。你為什麼信基 督教?或許,是因為基督教可以讓你的國家先進, 讓你的國民更加有素質,尤其是跟那些在無神論國 家的國民相比?或許,是因為基督教的宣教歷史帶 給了你和你所屬的信仰群體一種優越感、自豪感? 怎麼知道你的終極認同究竟是你的國家民族 身分,還是基督徒的身分呢?很簡單,當有外 人批評、否定、羞辱、輕看、淡化前者的身 分,你有什麼反應?當人輕看、否定、譏 誚你基督徒的身分時,你又有什麼反 應?如果有一個來自你國家、民族、 宗派敵對方的基督徒,你是願意把對 方當作弟兄姊妹來接納呢?還是會因 為他的國籍、種族、宗派背景而拒絕 與他來往? 耶穌說:「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
「中國基督徒要愛黨還是愛教?」不只是中國基督 徒要問他們自己的問題,也是美國的基督徒、韓國 的基督徒、納粹時德國的基督徒、每個時代的每個 國家、地區的基督徒都需要問自己的問題! 耶穌也在路加福音14章26節說:「人到我這裡 來,若不愛我勝過愛自己的父母、妻子、兒女、弟 兄、姊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門 徒。」耶穌提到的都是與我們最親近的家人, 因為這些人最容易成為我們的偶像,令我 們無法割捨,也是碰觸不得的話題, 認為信仰絕不能否定華人文化,什 麼都可以,唯有家庭倫理絕對不行 違背。這樣究竟是敬拜上帝,還是 倫理價值呢?耶穌要我們認清自己 是否將家人擺在比上帝更重要的位 置。祂要求我們用更新的生命、正確 的方式愛他們,不受傳統思維影響。
明白恩典的人 福音真理並非只是「信耶穌上天堂」,而是影響 我們在世生活每個層面。活在恩典中的人,面對批 評、讚美及看到別人比自己好時,會有不一樣的反 應。領受恩典的人深知自己的本相,聽到別人批評 時,不會輕易受傷;相對地,也不會依靠別人的稱 讚肯定自己,或是嫉妒別人比自己好,因為上帝全 然的接納更勝這一切。 求主讓我們更明白,因著恩典,上帝全然接納了 我們,所以別人的看法不再那麼重要,不能評定我 們存在的價值。這樣我們就可以坦然為主而活,不 被其他事物影響。 敬畏神的人,什麼都不怕,什麼都不在乎;不敬 畏神的人,什麼都怕,什麼都在乎。信仰給我們面 對苦難的能力,讓我們變得謙卑,知道如何接受自 己的不完全,也知道如何扶持受苦的人,這就是福 音。我們初信時都知道,後來卻漸漸忘記,又回到 人的傳統思維,只努力外在表現。華人信徒當找回 起初的愛心,認真研讀聖經,憑真理建立自己的身 分和價值觀,讓信仰改變生命的每個層面。 台灣教會公報 2019 年 10 月 14 日~ 10 月 20 日/ 3529 期
15
事 工分享
公關企劃製作
「眼睛就是身上的燈。你的眼睛若瞭亮,全身就光明」 ——馬太福音 6 章 22 節 我們的使命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傳播基金會新眼光電視台,期許成為社會媒體的一股清流,透過傳播,使人們有「新的眼光」去看待事物, 「新的啟發」、 「新的體驗」、 「新 的生命」,最後得到「新的喜悅」,並能為台灣社會營造富裕的心並帶來更多上帝的祝福,展現 上帝對台灣的愛,讓台灣人民在「信」「望」「愛」中建立 永恆幸福的根基。 ←新眼光電視台官方網站 ↓新眼光電視台 YouTube 頻道
我有一個台灣夢系列節目介紹 馬雅各—馬雅各醫生,是台灣第一個醫療宣教師,他不是牧師,他是長老,不過,
李庥—李庥牧師是蘇格蘭人,蘇格蘭格拉斯哥大學畢業後,前往倫敦長老教會神
長老也可能成為宣教師,這是我們首先必須要知道的。他是蘇格蘭人,從知名的愛 丁堡大學醫學系畢業,1863 年受派來台灣……
學院讀神學,1866 年,長老教會原本有可能要派來台灣的宣教師 David Mason 在行 經南中國海時,因船底空氣不佳到甲板上透氣,意外遭大浪捲走,英國長老教會緊 急決定差派李庥牧師夫婦來台……
伊萊莎—李庥牧師在長老教會早期的資料並不多,更何況是李庥牧師娘。李庥牧 師跟牧師娘於 1867 年 7 月從英國出發,坐船來台灣,中間經過 142 天,當時李庥 牧師娘懷有身孕,辛辛苦苦來到台灣。當時的台灣社會重男輕女,甚至會溺死或拋 棄女嬰……
吳威廉—吳威廉牧師是加拿大人,1861 年 2 月 25 日出生於加拿大的鄉下,他在 16 歲時有一個很特殊的境遇,當他到加拿大倫敦市聖安德烈教堂,聽到一個宣教師 從遠東回來加拿大演講,那個宣教師講述東方的風土人情,以及在搖遠東方遇到以 及所做的事情,吳威廉聽了很感動……
16 台灣教會公報 2019年10月14日~10月20日/3529期
事 工分享
公關企劃製作
吳瑪利—吳威廉牧師娘在台灣教會史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人,她與吳威廉牧師的相
甘為霖—甘為霖牧師出生於 1841 年,在 1921 年過世,在世上的日子總共 80 年,
遇,是一個很精彩的故事。吳威廉牧師在就讀神學院的時候,有一次要去探訪會友, 那是一個很開闊的草原,他騎著馬在途中迷路,不知為何那匹馬胡亂帶路走向一戶 人家……
其中超過一半都奉獻給台灣。他在台灣總共 46 年,比他更長的只有一個人,就是 巴克禮牧師,在台灣 60 年。在這 46 年中,有很多事情值得我們懷念……
馬偕—馬偕是加拿大安大略省一個鄉下叫牛津這個地方的人,他的父親祖籍是蘇
巴克禮—巴克禮牧師是早期南部教會有牧師身分的第三人,在他之前是 1867 年
格蘭,他們從蘇格蘭搬出來的那個年代,很多人去了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馬 偕很小的時候就決心要作宣教師,10 歲他就決志。後來他就讀師範,曾經做過幾年 小學老師,一直到 1866 年才開始讀神學院……
的李庥牧師、1872 年來台灣的甘為霖牧師,巴牧師是 1875 年來台灣。巴克禮牧師 是大師中的大師,對台灣教會與社會的影響,其廣度和深度幾乎無人能比……
李仲義—李仲義長老是早期讓人很感動的長老,有許多故事在南部教會流傳。李 仲義長老的父親叫李珠英,在 1862 年從廈門同安搬來台灣,在萬丹東港一帶做生 意。李仲義長老是長子,從小就要幫忙父親,在父親過世後,李仲義長老後來就和 弟弟們合股開設一間油車行名叫鼎昌號……
萬巴德—我們知道馬雅各醫生在 1865 年來台灣作宣教師,很快就離開台南,因 為台南人不歡迎他,變退到旗後,在那裡開設教會建立醫院,到隔年 1866 年,他聽 到清國海關需要一位海關醫生,馬雅各就介紹同是蘇格蘭人的萬巴德來到旗津擔任 海關醫生……
王金河—王金河醫師是日本時代出生在台南北門的人,他讀的小學是日本公學
謝緯—謝緯牧師在小學五年級的時候曾經得過肋膜炎,家人緊急把他送到醫院,
校,中學就讀長榮中學,也因為就讀長榮中學接觸了基督教,接受耶穌成為他的救 主成為基督徒。長榮中學在日本時代學籍出了一個問題,就是日本人以我們不參拜 神社為理由,不承認長榮中學的學籍……
病情非常嚴重,謝緯牧師從醫生和母親的表情得知自己病得很嚴重,他暗自在心裡 祈禱,說「主上帝,我從我的父母從小就認識祢,我也有去教會禮拜,我一向很自私, 請祢赦免我,如果祢醫好我,我願意一生為祢所用。」……
奉獻 方式
郵局劃撥帳號:19549591 捐款帳戶:財團法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傳播基金會 資料提供: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傳播基金會、台灣教會公報社 台灣教會公報 2019年10月14日~10月20日/3529期
17
創 作天地
祂是牧羊人 「丹恩先生,我們到了。」 丹恩進入第一個選項的門後,走過 長長的通道,最後迎接他的是亮花花 的陽光,竟是已走到城堡外。接著司機 里德請他上車,載著他來到眼前這個 陌生的牧場。 「呵呵,這怎麼回事?其他人呢?」 雖然不是他的牧場,但熟悉的原野景 象與新鮮空氣讓他整個人放鬆不少。 「其他人還在城堡裡。這裡是您測 試的地方,您的題目就是:請呼喚羊群 過來。」 「啊?」丹恩沒想到老先生給他出這
樣的題目,他看著草場上四處悠閒吃 草的羊群說:「這可為難我了,這些不 是我的羊啊,牠們不會聽我的啦!」里 德卻一逕微笑,沒再表示什麼。 丹恩看向草場上或遠或近的羊,為 了方便主人找到牠們,身上都噴了一 點同顏色的漆。丹恩有點自豪地想,他 因為認得自己每一隻羊,所以他的羊皆 是雪白皮毛,看起來非常純潔美麗。 「Whit's fur ye'll no go by ye.」1丹 恩聳聳肩,先是吹了一聲高亢的口哨, 接著用他平常使用的高地蓋爾語呼喚 羊群。然而,反覆試了幾次,果然如他 所料,羊群根本無動於衷。 他轉身看著里德,有點無奈地說: 「我就說吧……」
繼承者
盲目追求 丹恩走進花園時,安倫已在門內守 候多時,迎面而來說:「丹恩先生回來 了,那麼,請大家移步餐廳好嗎?」 泰勒低著頭,悶悶地說:「我沒胃 口,你們先用吧,不用等我了。」 納許向安倫示意,安倫便不再作聲, 領著丹恩進了屋內。 沉 默 半 晌,泰 勒 主 動 開 口:「其 實……我一直知道沃森老師和許多女 生都過從甚密。」 就在幾分鐘前,泰勒擦乾眼淚後,忍 不住對納許吐露,她在房間裡看到沃 森老師和其他女老師在餐廳用餐的合 照,動作很是親暱,不像是普通朋友。 原來他已經如此不避諱公開,她卻還 在幻想有什麼轉機。 「我只是拒絕承認事實而已。為了結 婚,我委屈自己,聽從他、配合他,對
18
IV 看見基督
他的誹聞裝聾作啞,不敢有一點質疑, 我以為這樣他終究會選擇我。可是,老 先生一直叫我要小心評估。」 納許苦笑,叔叔對看穿壞男人的確 很有一套。 「老先生要我捫心自問,究竟我是真 的愛他呢?或者只是想結婚?如果我 真的愛他,那麼我應該要為了他的益 處,勇於提醒他改正不當的行為。」 「只 是 為 了 結 婚 而 結 婚,會 幸 福 嗎?」納許彈一彈手中的菸灰。想到自 己的母親,一輩子為花心的父親黯然 神傷。 「我是孤兒……我太想要一個自己 的家了。」泰勒低聲說。 納許驚訝地看著泰勒,突然覺得兩 人相似的地方比他以為的還要多,對 她多了幾分同情。
Solus Christus 台灣教會公報 2019年10月14日~10月20日/3529期
正在此時,遠遠地傳來了羊的咩咩 叫及狗吠聲,丹恩驚訝地轉身,看到 幾隻羊和一隻牧羊犬從最遠的陡坡上 飛奔過來,那幾隻羊皆毛色似雪── 「喔!桃莉、阿特、飛安!……哈哈! 你們怎麼會在這裡?」丹恩驚喜莫名, 將最先抵達的阿特抱滿懷。老先生真 是瘋狂,竟然把他的羊和狗搬來了! 「把牠們搬過來可費了我們一番工 夫呢!」里德笑著說:「恭喜您通過測 試。漢彌爾頓先生說,接著請您打開這 本聖經,讀封面裡指示的經文。」他遞 來丹恩在第一關取得的工業風聖經。 丹恩打開聖經,封面外殼裡面新舊 約各有一個經節數字轉盤,新約那裡 標示著「約翰10:1-29」,「這倒是很
文 李佑生 插圖 黃莉娟
勇於彌補 餐廳裡,已經落座的五個人各懷心 事。方瞿志得意滿,宛如王者般坐在 首位;丹恩垂頭喪氣,喝著手中的威士 忌;華茲仍惶惶不安抱著頭,不敢正視 任何人;萊娜蹙著眉把玩著手上的餐 具;唐諾則一如先前神情淡定,讓人猜 不透心思。 安倫見狀,暗暗嘀咕那位老頑童不 知使什麼手段,竟讓歡天喜地的一群 人轉眼變這般模樣,這一晚應該很難 賓主盡歡了,於是更加笑容可掬地說: 「經過這一下午,想必各位都有些疲 憊,請大家享用這頓晚餐後,在此休息 一晚,明日一早再繼續。」 安倫一邊嫻熟地指揮侍者為眾人上 菜,一邊緩和氣氛地介紹著:「大家還 沒機會彼此熟識,但你們的共通點其 實很多。譬如你們都和漢彌爾頓先生 吃過飯,所以今晚準備的餐點都是為 你們量身訂做的。」
方便啊!」他翻開該處經節,發現夾著 一張巨石陣德魯伊祭典的相片,而在 「我的羊聽我的聲音,我也認識他們, 他們也跟隨我。」這節經句旁,黏著一 張花紋精緻的便利貼寫著:「羊若跟著 陌生人走了,這隻羊是怎麼了呢?」 「跟陌生人走?怎麼可能!除非這隻 羊生病了,耳朵聾了,才會笨笨地跟錯 主人……」丹恩不明白,老先生是在問 一個畜牧的問題?還是聖經的問題? 以往老先生去他的牧場時,總會想到 聖經的問題,在城堡的花園裡,他卻老 是問畜牧的問題。 「老先生,這次問題有點難啊!」丹 恩自小成長在天主教家庭,上教堂順 理成章,信仰猶如家常便飯。認識老先 生後,才發現自己很多觀念不清不楚。 他幹粗活很在行,不是很愛動腦,但老 先生常常拿聖經裡牧羊人的故事和他 聊信仰,的確讓他對耶穌的認識比以 前清楚多了。 丹恩拿起巨石陣的相片,突而心有 所感,有點明白老先生為什麼要他來 這裡了。這兩年,他聽聞巨石陣那裡每 年舉行祭典,便跟附近的牧羊人結夥 去湊熱鬧,想說順便祈求羊群健康。果 然在那之後,羊兒們無災無病,還生養 眾多。老先生知道後勸他不要再去了, 他卻覺得只是一個慶典,而且有帶來 好處,沒怎麼把他的話放心上。 「我是好牧人,好牧人為羊捨命。」 這句經文特別畫了重點,丹恩想到自 己曾為了搶救失足的阿特而差點掉下 山崖,深有感觸。老先生昔日說的話, 像泉水一樣湧進他的腦海……他低下 頭,看著圍在身旁吃草的羊兒們,「耶 穌基督愛我,就像我愛阿特啊!如果牠 跑去跟別的主人,我一定很難過……」
唐 諾有點意 外,漢 彌 爾 頓 竟 然 心 細至此。他看丹恩對著眼前的哈吉斯 (haggis)紅了眼眶,顯然是觸動了他 某段回憶……自己若死了,會有人這樣 懷念他嗎?他突然有點羨慕漢彌爾頓。 「唐諾先生?」唐諾回頭,看到坐在 身邊的華茲靠過來說話。「冒昧打擾, 不知道你記不記得我,我是哥瓦帝斯 餐廳的侍者,曾經接待過你幾次。」 「我記得,你是約翰‧華茲。」 「是的、是的,謝謝你記得我……不 知道,我可以請教你一些問題嗎?」 唐諾點點頭,華茲猶豫了一下,鼓起 勇氣說:「我……我需要錢,很多、很 多錢。」他不能坐以待斃,得努力學習 賺更多錢,才有可能賠償那件青花瓷。 唐諾心想:「又一個作發財夢的小 子!」太多人問過他這類問題了,他不 怎麼積極,邊吃邊有一搭沒一搭應著。 華茲像寫菜單一樣謹慎地記下他說的 話,讓他忍不住懷疑漢彌爾頓為何認 為這小子有資格繼承他的遺產?他不 →19
創 作天地 18← 是最討厭見錢眼開的人嗎?於是說: 「你這麼想發財,想辦法拿到漢彌爾 頓先生的遺產不就好了。」 華茲低下頭,訥訥地說:「我不是想 發財……不瞞您說,我闖禍了,損害了 老闆的東西,需要花很多錢賠償。」 「喔?」唐諾挑眉,那倒是比較 情有可原。 「漢彌爾頓先生的遺產還不一 定可以拿到,我也不敢想,我應該 靠自己雙手賺錢的。可是,那東西實在 太昂貴了!而且我小孩才七歲……所 以,我必須賺很多、很多錢。」面前的 炸魚薯條是父子倆的最愛,想到小彼 得,他一口也吃不下。 唐諾差點被嘴裡那一口紅酒嗆到, 訝異地問:「小孩?」七歲?華茲看不 來不過二十來歲。 「我很早婚……」華茲羞赧地笑: 「但我很努力工作,也已經有資格考 領班了,只是不太順利……」他突然想 到,啊!難道是因為自己心虛,所以眼 神不對勁?他的臉皺成一團,覺得悔 不當初,原來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 看著華茲,唐諾又想到父親。被解 雇後,父親一直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只 能不斷打零工,車子、房子都賣掉了, 但是兒子該用的,他不曾少給過。 「你需要錢,但你更需要知識;知識 比錢更重要。」唐諾啜一口威士忌後 說,「把你的問題告訴我吧,或許我可 以提供一些想法。」他想,漢彌爾頓還 是一如既往沒有看錯人。 「真的嗎?謝謝、謝謝!……」華茲 簡直感激涕零。 唐諾心想,他可能永遠無法像漢彌 爾頓那樣樂善好施,但至少他可以幫 幫眼前這位愛兒子的父親。
面對罪惡
基督是主 翌日清晨,有兩個人先後離開了。 丹恩起了個大早,神清氣爽地找上 安倫,對他說:「很謝謝你的招待, 我已經想明白老先生的問題。我現在 要回家了!」前一晚,他把約翰福音 10章1~29節仔細讀了一次,羊圈、 門、羊聽主人的聲音,每個字句都是 活生生的,那一刻,他完全感受到牧 羊人對羊群的愛,忍不住含淚禱告: 「主啊!我對不起祢,祢為我連命都 不要。祢是我真正的主人,我不再跟 其他人走了。」 安倫訝異地說:「可是,還沒到最 後一個關卡……」 「唉呀!那本來就不是我的,我只 懂 羊,為 了錢 七 上 八 下的,太 難 受 了。而且老先生已經準備好了,他知 道耶穌就是我唯一需要的。」丹恩哈 哈一笑,轉身便走了。 看著丹恩厚實的背影遠去,安倫兀 自喃喃道:「主人,你真是太了解他 了……」他手上未能來得及拿出來的 信箋寫著:「羊兒病好了嗎?他現在 認得自己的主人了嗎?」
方瞿一夜未眠,怔忡不安。前一天, 經過前兩關,他已經猜出漢彌爾頓是 以五個唯獨的概念來設計關卡,所以 在第三關毫不猶豫以「恩典」來平衡 了天秤。但他對漢彌爾頓如何知情仍 是耿耿於懷,還有誰知道?再過幾個 月就要選舉區域聯會議長,他可是熱 門人選,屆時他的名望將再達巔峰,這 時候不能出半點差池。 安倫敲門,交給他一個信封,裡頭有 一份文件及一台卡式錄音機。「漢彌爾 頓先生說您有晨更的習慣,他希望您 把錄音帶的內容當做今天的材料。」 「這也是一個測試?目的呢?」 「漢彌爾頓先生說這是開放作答, 您聽完兩段錄音就知道了。」安倫說 完便退出了房間。 方瞿先打開文件,上面說明漢彌爾 頓設立的信託基金每個月將奉獻固定 的金額給教會,雖然數額不小,但他 有點不以為然:「就這樣?所以我是來 為教會募款嗎?」 接著他按下錄音機播放鍵,原來是 一篇講道,聽著、聽著,突然覺得內容 有點熟悉,仔細搜尋記憶後想起來, 是美國佈道家葛約翰1995年在劍橋大 學聖馬利教堂的證道,那時他正在劍 橋攻讀歷史博士。那篇講道的題目是 「耶穌十架寶血」,前後45分鐘的時 間裡,葛約翰從創世記開始,細數了聖 經記載的各種流血的祭。 方瞿還記得,當時身旁的同學揶揄 說:「簡直是血流成河啊!」他卻深受 感動,那晚走出教堂,生平第一次真的 相信耶穌為他而死,後來甚至走上獻 身傳道的路。事實上,不只他,那晚至
代償欠債
Solus Christus
「這為什麼會在這裡?我昨天怎麼 沒看到?」 安倫走進客廳時,看到的就是華茲 站在窗邊,一臉不可置信地瞪著立在 角落的青花瓷。 「啊!那是漢彌爾頓先生向貴餐廳購 買的青花瓷,指定今天一早送到的。」 「對了,這是您的信。」 華茲踉蹌了一下,坐在椅子上,好半 晌才有辦法打開信。 「小伙子,我是不是把你嚇一跳啊? 哈哈哈,請原諒我,活了快一百年,如 果不做點新鮮事,那人生真是又臭又 長啊!其實,我看到你把這青花瓷刮傷 那個驚慌的樣子,就想著要把它買下 來了,不過之後住院一段時間,沒能馬 上處理,後來就想著把這個當做禮物, 安排在遊戲裡。我幫你處理賠償,是想 學學耶穌,但當然是遠遠比不上。畢
少有400人決志信主,當時劍橋也不過 8000個學生。這些過程,他都寫在當 初至聖心堂應聘的履歷裡。 聽完了講道,方瞿疑惑第二段錄音 在哪裡,看著身邊的物件,姑且一試打 開擺在桌上的聖經,赫然發現書殼裡 有個十字架的孔洞,難道?……他將 第三關拿到的十字架放進去,喀嗒一 聲吻合地鑲嵌在孔洞裡,接著傳來漢 彌爾頓的聲音。原來,聖經裡也有錄 音裝置,十字架就是鑰匙。 「我的朋友,你一定在猜我怎麼知 道的,答案很簡單,是伊格爾自己告 訴我的。你可能只把她當作一段韻 事,她卻動了真感情,認真考慮和先 生離婚,又因你的退卻而飽受折磨。 之所以告訴我,大概是認為我已經老 得沒辦法到處說閒話,或者因為我不 是你的粉絲——教會裡這種人只有 少數幾個。我相信你再怎麼不服氣, 這些關卡也必能拿到滿分,畢竟我已 經多次告訴你答案了。我費盡千辛萬 苦找到當年的錄音,無非想提醒你, 你是否已經離棄了起初的愛?你應當 回想你是從哪裡墮落的。如果你仍然 像當年一樣相信基督的寶血、而且唯 獨祂的寶血可以洗淨你一切罪過,我 希望你誠心悔改,自己向小會坦承過 犯,懇求他們監督你,以免你重蹈覆 轍,並推拒議長的選舉。我知道你渴 望權力,但基督寶血的權能,才是你 真正的權能。我的朋友,這是我能留 給你最好的遺產。我知道你是好面子 的人,所以用這麼曲折的方式(畢竟 你可能根本找不到我這段錄音),學 大衛悄悄割下你的衣襟,希望你下場 不要落得像掃羅一樣。」 方瞿臉上一陣青一陣白,知道自己 是通不過這項測試了。
竟,我只是付出一筆金錢,祂卻捨棄上 帝兒子的榮耀來到人間;我只是動筆 寫張支票,祂卻親身代替我們受刑罰, 付上祂的性命。我先前曾教過你這些 道理,都還記得嗎?很抱歉,讓你經歷 一個晚上的煎熬,用意是希望你體會 自己多麼需要恩典。其實,不只窮人需 要恩典,富人也需要恩典,我沒有機會 像你一樣為妻兒的幸福拚命工作,這 是我最大的遺憾。這幾十年的孤寂原 本難以忍受,但幸好我的主陪伴我,有 祂已充分足夠。有時間多讀聖經,裡面 有無限的珍寶,我一生受益。」 不知不覺,華茲的臉龐已爬滿了淚 水,他抽噎著,打開安倫放置一旁的聖 經,發現書殼裡鑲嵌著一支放大鏡,上 面刻了一排小字:「唯獨透過基督,你 可以見到上帝的美善。」終於,他忍不 住放聲大哭……。(待續) 註:1.蘇格蘭諺語,意為:「該怎麼樣就 怎麼樣吧!」
台灣教會公報 2019年10月14日~10月20日/3529期
19
舉 目向山 就自以為是、狂妄自大,將祢的救贖恩典拋諸腦後。驕傲一
並積極傳揚祢所做的一切美事。奉主耶穌的名祈禱,阿們。
來,羞恥就來。我們面臨的羞恥,往往是因為忘了祢才是我
2. 為台灣教育環境祈禱:
們生命的主,若不是祢的慈愛憐憫,我們實在難以存活。
親愛的救主,求祢讓我們明白祢才是我們生命的核心,賜
懇求祢赦免我們妄自尊大的狂妄態度,提醒我們務要警
我們勇氣脫離世界的誘惑和錯亂的生命價值,並賜給我們改
醒,謙遜待人,並將我們從祢領受的恩典與救恩傳述給下一
造教育環境的智慧,好讓我們在充滿破口的教育環境中,能
代。求祢賜我們更多智慧、愛心與耐心,使我們能為建造下
持守先人佳美的信仰腳蹤,讓我們成為下一代的信仰典範,
序樂:
一代美好信仰的根基,而積極改變自己的行為,使我們成為
好讓他們可以信靠跟隨祢。奉耶穌基督的名祈禱,阿們。
宣召:詩篇8篇1、3、4節 ………………………………主理
信仰的典範,並盡教養的責任,好讓美好的基督信仰得以代
3. 為家庭教育祈禱:
耶和華──我們的主啊,祢的名在全地何其美!祢將祢的
代相傳。奉耶穌基督的名祈禱,阿們。
親愛的天父,感謝祢讓我們能稱祢為阿爸父!祢犧牲自己
榮耀彰顯於天。我觀看祢手指所造的天,並祢所陳設的月亮
聖經:詩篇78篇1~8節 …………………………………會眾
的獨生子耶穌道成肉身,救贖我們的罪,並將美好的信仰腳
星宿。人算什麼,祢竟顧念他!世人算什麼,祢竟眷顧他!
信息:信仰腳蹤,世代相傳………………………………會眾
蹤流傳給我們。求祢賜給我們教養的智慧,能以基督的心為
聖詩:新《聖詩》132首〈耶穌疼我!我知明〉………會眾
聖詩:新《聖詩》533首〈我真愛講這故事〉…………會眾
心來教養子女,讓他們從小走在正道中,一生永不偏離。奉
啟應:24篇(詩篇100篇)………………………………會眾
公禱:………………………………………………………會眾
耶穌基督的名祈禱,阿們。
祈禱:………………………………………………………會眾
1. 為自己祈禱:
聖詩:新《聖詩》397首〈願主賜福保護你〉………… 會眾
上主啊,祢世世代代作我們的幫助,當我們面臨困境時,
天父上帝感謝祢,祢是我的避難所、我的幫助,能成為祢
祝禱:
呼求祢,祢就垂聽而幫助。然而當我們生活無虞時,常常
的兒女,是何等有福。我要用感恩的心思想祢的恩典慈愛,
殿樂:默禱閉會,願主賜福保護每一位兄姊…………… 會眾
【培育上帝兒女】
主題:信仰腳蹤,世代相傳
相片提供/陳惠世
舉
目
向
山
信仰腳蹤, 詩篇78篇1~8節
基督徒應該重視基督教教育,因為耶 穌本身就是最優秀的教導者。聖經中, 祂擅長以生活情境和大自然環境來隨機 教導人認識真理、認識福音、認識上帝 國。10月第3主日是總會訂定的教會教 育事工主日,教會可以在禮拜程序中安 排主日學生讀經、禱告、啟應、司獻和 招待等,藉機讓孩子學習禮拜服事,也 讓教會兄姊關注子女的宗教教育。 早期宣教師學習耶穌的教育精神, 在台灣設立許多教育機構,為台灣培養 許多優秀人才。當年宣教師發現主日學 對兒童教育有極大幫助,所以1889年 1月6日府城(台南)的教會設主日學。 1900年2月20日南部中會議定通告各 堂會任職者須切實設立主日學。1904 年2月11日,台南教士會更討論教區的 教育問題,議定指示所有傳道師在駐地 開設主日學,並議定時間、場地及課程 內容,甚至討論年度獎賞標準。1904年 3月10日南部中會通過主日學方案,並 議定籌設主日學章程。1910年春,宋忠 堅與夫人羽清潔(C. M. Usher)在主日 學事工上同心協力發行《主日學教員課 本》,數年間,台灣主日學大為進步。今 長老教會普遍設有主日學,便是早期宣 教師留下的佳美腳蹤。 因時代驟變及世俗的誘惑,今日父母 逐漸忽略孩童的宗教教育,家裡失去敬 拜祭壇,父母寧可送孩子去補習或學 才藝,而忽略送孩子上主日學,甚至經 常在週末辦家庭旅遊,全家人都不上教 會。有時,父母只是把孩子送到教會, 卻不關心孩子在主日學的學習,誤以為 將孩子送到教會,其信仰便是主日學老 師的責任。事實上,家長若能參與孩子 的宗教教育,在家常與孩子分享在教會 所學,將有助孩子建立信仰根基。
20
陳惠世(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牧師)
世代相傳
以史為鑑,信仰代代傳 信仰要有好的傳承,要以史鑑今,正 如詩篇78篇給我們的提醒。本詩篇主 要內容是描述以色列的歷史事件。詩人 在1~8節提醒眾人要以歷史為鑑,聆 聽教誨,留心聽話,透過比喻、寓言揭 開歷史的奧祕。所謂歷史的奧祕,是指 以色列人曾聽過那些發生在先祖身上的 歷史事件。詩人提醒子民要把那些歷史 事件,毫無隱瞞的向下一代述說,好讓 他們明白上帝的權能和祂一切奇妙的作 為,以免重蹈歷史覆轍。 詩人回顧以色列人從出埃及到列王 時期,不斷悖逆上帝,終至亡國漂流。 在回顧的詩句裡,詩人重複提醒人民要 記住上帝在每個歷史時代,不斷保護 拯救祂的子民脫離困境,然而先祖卻經 常忘恩悖逆,試探上帝,得罪上帝。詩 人說:「我要用比喻說明;我要用寓言 揭開歷史的奧祕:就是我們所聽見所
台灣教會公報 2019年10月14日~10月20日/3529期
知道、我們不向子孫隱瞞這些事,卻要 向下一代說明:上主的權能和一切奇妙 的作為。」(2~4節,現代中文譯本修 訂版)猶太人對歷史和信仰的了解,是 透過口述和身教傳遞,其教育從家庭開 始,父母在生活中隨時教導子女歷史傳 統與律法,提醒身為上帝百姓的重要身 分。因為信仰代代相傳,以色列人從小 就明白自己身為上帝選民的身分。 父母傳遞信仰給下一代之前,必先 清楚自己的信仰和身分,還要能實踐信 仰,並將信仰傳下去。有時,人們不接 受我們的信仰,是因為他們感受不到基 督徒與其他宗教有何差別,或我們一直 隱藏基督徒身分。 我讀高中時,班上有位性情溫柔的天 主徒,每次午餐前,她都會雙手合十, 安靜祈禱後才用餐,班上無人不知她是 品學兼優的天主徒。但是很少同學知道 我是基督徒,因為當時我沉默寡言,不 好意思公開謝飯。直到高三,教會界流 行《基督是主》詩歌,我雖沉默不愛說 話,卻愛唱歌,同學也喜歡聽我唱歌, 教室有台風琴,午飯後我就拿著歌本在 教室彈琴唱歌給同學聽,唱〈頭一次的 愛〉〈神祕谷之聲〉還有許多輕快的詩 歌,當我開始唱讚美詩歌,同學才知道 我是基督徒,我就透過基督教詩歌開始 跟她們分享教會的事。畢業後,許多同 學去教會附設的幼稚園當老師,受到教 會薰陶,不少同學後來成為基督徒! 要記得上帝的恩典,將我們所聽見、 所知道的,用各種方式傳給周圍的人,
無論是家人、親友、或所遇見的每個 人,因為人人都需要耶穌基督的福音。
彼此警醒,身教影響大 除了積極把上帝的作為代代相傳外, 詩人也提醒我們要彼此警醒,勿留壞模 樣給下一代,「這樣,他們也會信靠上 帝,不忘記祂的作為,永遠遵守祂的誡 命。他們就不至於像祖宗一樣,成為叛 逆違命的人,對上帝沒有堅定的信心, 對祂沒有不變的忠貞。」(7~8節) 以色列人本是上帝的選民,但是當他 們脫離為奴的埃及地進入迦南,生活逐 漸穩定富裕之後,就忘記上帝。他們受 到迦南宗教影響,拜偶像、離開上帝。 上帝雖然不斷派先知警告他們,他們 卻充耳不聞,以致上帝任憑他們,最後 亡國,百姓四散流浪,成為亡國奴。經 歷亡國的悲慘歷史,流浪的百姓才知道 跟隨上帝的可貴,所以他們常常提醒後 代,別像祖先一樣悖逆上帝。 今日基督徒也有許多值得警戒的事, 所謂「預防勝於治療」,若想要自己的 子女不離開上帝,父母的身教力量勝過 對孩子講述千百遍的道理!美好的信仰 傳承,要從本身做起,在家庭、人際、 工作落實自己的信仰,彼此提醒、互相 勉勵,使信仰代代相傳! 盼望我們在上帝面前重新立志,願意 在生活上積極實踐主耶穌的教導,藉著 各種教育方式和身教,建立孩童的信仰 根基。期待每個基督徒家庭都能成為信 仰基督的搖籃,培育下一代有好的信仰 生活,全家不論大小,信主基督,相愛 和睦!
探 索頻道 corresponding versions in Dutch and English]一書。 隔年1889年出版《台灣宣教之成功》(An Account of Missionary Success in the Island of Formosa )。
我自己要見祂 ──甘為霖牧師生平考略
文圖
邱大昕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社會學與社會工作學系教授)
甘為霖牧師(Reverend William Campbell, D.D., F.R.G.S., M.R.A.S.)於1871年來到台灣,展開長達45 年又2個月的宣教工作,是除了巴克禮牧師之外,在台 服務最久的宣教師。甘為霖的著作豐碩,除了撰寫或 編著的諸多書籍外,《台灣教會公報》也有許多甘為 霖的文章。然而甘為霖在這些著作中對自己的個人描 述非常少,他對同儕也很少提到自己的過去。因此一 般對他來台之前的家庭與教育背景,以及1917年退 休返英後的生活所知有限。本文整理英國人口普查資 料以及官方不同部門保留的歷史資料,並略做背景考 證,來增加我們對甘為霖的了解。
家庭成員 與早年求學生涯
甘為霖的父親詹姆 斯‧甘 貝爾(J a m e s Campbell)是蘇格蘭格 拉斯哥人,是一名細木 師傅(joiner master),1838年10月1日與蘇珊‧卡司 里爾(Susan Carslile)結婚。甘為霖1841年4月11日 在格拉斯哥出生,然而歷年人口普查資料中,都沒有 甘為霖及其家庭成員的紀載,因此甘為霖是否有兄弟 姊妹尚待進一步查證。 甘 為 霖 曾 到 格 拉 斯 哥 大 學(U n i v e r s i t y o f Glasgow)就讀,但校友名冊裡並沒有他的名字。早期 到格拉斯哥大學就讀的學生多是富裕家庭的子女,少 數家境困難的學生,只有得到補助才能入學。他們畢 業後可能進到醫學院或神學院取得進一步的學位,因 此大學是否畢業並不是很重要。雖然19世紀後半葉文 憑開始受到重視,但不排除甘為霖可能因為經濟或健 康因素,而沒有從格拉斯哥大學畢業。 1867年11月15日,甘為霖進到格拉斯哥自由教會 學院(Free Church College, Glasgow)就讀,當時登 記寫的居住地是倫弗魯(Renfrew),且註明不會蘇格 蘭的蓋爾語(Gaelic)。這所學校是蘇格蘭自由教會於 1856年成立,1900年蘇格蘭自由教會與聯合長老教會 (United Presbyterian Church)合併,該學院改名為 聯合自由教會學院(United Free Church College)。 1929年蘇格蘭聯合自由教會回歸國教教會,該校更名 為三一學院(Trinity College)。1973年該學院教學工 作轉移到格拉斯哥大學,而於1974年關閉。
社、水社湖(日月潭),再經白水溪回到府城。1875 年1月28日發生「白水溪事件」,甘為霖險些遇難。 1878年11月25日甘為霖第一次休假返英,1880年 8月10日在蘇格蘭格拉斯哥的凱爾文區(Kelvin), 與珍娜‧哈維‧艾斯頓(Janet Hervey Alston,1850 年2月15日~1932年11月20日)結婚。當時甘為霖 39歲,太太30歲,而甘為霖的父母均已過世。珍娜‧ 哈維‧艾斯頓生於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的奧爾伯里 (Albury),她有9個兄弟姊妹,除了兩個妹妹在蘇格 蘭出生外,其餘都是在澳大利亞出生,她的父親是約 翰‧艾斯頓(John Alston,1809~1874年),是一 名牧羊農民(sheep farmer),母親瑪莉‧哈維(Mary Hervey,1818~1887年)。1880年12月20日,甘為 霖與夫人及新任宣教師塗為霖(William Thow, M.A.) 牧師返台。1881年12月22日長女甘瑪莉(M a r y Alston Campbell,1881~1960年)在台灣出生。 甘為霖一直對地理與歷史有濃厚興趣。1886年加入 「皇家地理學會」(Royal Geographical Society), 並 成 為 終 身 會 員,因 此 甘 為 霖 姓 名 後 面 有 時 會 冠 上F.R.G.S.(Fellow of the Royal Geographical Society),即皇家地理學會會員,這是目前世界上人 數最多也最活躍的地理研究學術社群。1897年,甘為 霖加入「皇家亞洲學會」(Royal Asiatic Society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M.R.A.S.就是學會會員 的縮寫,協會參加成員都是對亞洲歷史文化語言感興 趣的研究者。 1887年1月31日,甘為霖第二次返英休假,岳母瑪 莉‧哈維於同年去世。這段時間甘為霖除了前往荷蘭萊 登大學尋找與台灣相關史料外,也開始積極籌劃台灣 盲人教育,而於1888年4月出版了《馬太福音書》(St. Matthew 's Gospel )和《廟祝問答》(Conversations with a Temple-keeper )兩本點字書。同年又出版 了《台灣番話新港腔馬太福音書》[The Gospel of
St. Matthew in Formosan(Sinkang Dialect)with
宣教師46載 畢生著作豐碩
1871年甘為霖從自 由 教 會 學 院 畢 業,同 年7月19日由倫敦依斯 靈頓教會(Is l i n g t o n Church)戴維森(Thain Davidson,1833~1904 年)牧師封立為海外宣教師。9月7日甘為霖便由利物 浦離開英國,10月底抵達香港,改搭小型汽船到廈門 後,再改搭小帆船和竹筏於12月10日抵達台灣。 甘為霖從打狗登陸後,搭乘英國海軍「侏儒號」 (H.M.S. D w a r f)到安平港,並駐點在台南府城。 1873年3月中旬從安平港搭乘挪威帆船「達芬號」 (Barque Daphne),從台灣南端沿東海岸北上到淡水 訪問馬偕,然後從淡水往南步行,經過新港、內社、埔
甘為霖墓碑
甘為霖的長子甘查理(Charles Henry Campbell, 1887年12月20日~?)和次女甘真珠(Margaret Scott Campbell,1889年10月25日~?),也在這段時間於 英國出生。過去以為甘為霖的兒子留在英國,兩個女 兒隨雙親回台,但根據1891年普查資料,應該是長女 甘瑪莉(已入學)和兒子甘查理留在英國,與舅舅詹姆 士‧艾斯頓(James R. Alston)及阿姨芭芭拉‧艾斯頓 (Barbara A. Alston)同住。 1895年3月4日,甘為霖第三次返英休假,這次將甘 真珠帶回英國後,三個小孩都留在英國。隔年出版Past
and Future of Formosa: With a New Map of the Island。1897年甘為霖從英國回台時,台灣已經歸屬 日本,因此回程返台前,甘為霖先到東京拜訪時任文 部省大臣的樺山資紀男爵。 1901年12月5日,甘為霖第四次休假,隔年1902 年出版Notes on a visit to the Taichu prefecture o f F o r m o s a 。又隔一年1903年返台前出版《荷蘭 統治下的福爾摩沙》(Formosa under the Dutch: Described from Contemporary Record )。1906年 出版Memorandum on Printing Missionary Books in the So-called South Formosa Dialect。1909年3月26 日第五次休假返英,隔年6月14日至23日參加愛丁堡 世界宣教會議(The World Missionary Conference, E d i n b u r g h 1910),並於1910年出版《台南教 士會議事錄》(Handbook of the South Formosa Mission )。 1915年,多倫多大學頒給甘為霖神學博士(Doctor of Divinity),時年34歲的長女甘瑪莉在加拿大溫尼 伯(Winnipeg)擔任教會組織的秘書工作。同年1915 年日本政府為了肯定甘為霖牧師對台灣盲人的貢獻, 頒贈「勳五等旭日章」;《素描福爾摩沙》(Sketches from Formosa )也在這一年出版。 1917年2月,甘為霖退休返國,途中在香港又獲 日本政府頒贈勳四等瑞寶章。一同獲獎的還有當時 在東京高等商業学校任教的亞歷山大‧喬瑟夫‧黑爾 (Alexander Joseph Hare)勳三等旭日章、京奉鐵路 局督導約翰‧愛德華‧弗利(John Edward Foley)勳 三等瑞寶章,及京奉鐵路局助理督導威廉‧杭特‧史 蒂勒(William Hunter Steele)勳五等瑞寶章。
晚年 安養於伯恩茅斯
甘瑪莉後來定居於加 拿大,甘查理則於1916 年在紐約曼哈頓與伊達‧ 蘇菲亞‧麥克唐納(I d a Sophia McDonell,1886~1972年)結婚,生下威 廉‧艾斯頓‧甘貝爾(William Alston Campbell,?~ 1983年),太太和小孩後來都在加拿大去世。 1917年甘為霖回國後,可能就一直住在南邊氣候 較溫暖的療養勝地伯恩茅斯(Bournemouth),最後 的住處在聖米歇爾路(St. Michael's Road),目前已 改為出租公寓。1921年9月7日,甘為霖於伯恩茅斯 過世,次女甘珍珠陪在身旁。甘為霖的夫人珍娜‧哈 維‧艾斯頓則於1932年過世,兩人均安葬於溫伯恩路 (Wimborne Road)的墓園,墓碑上寫著:
紀念神學博士甘為霖牧師,這位曾服務於日本 福爾摩沙島長達46年時間的英國長老教會宣教師, 1921年9月7日於伯恩茅斯蒙主恩召,享壽81歲。 他的妻子珍娜‧哈維‧艾斯頓1932年11月20日於 伯恩茅斯回歸天家,享壽82歲,於此處與他相伴。 「我自己要見祂。」約伯記19章27節
台灣教會公報 2019年10月14日~10月20日/3529期
21
雲 彩見證
大肆破壞
癩痢頭般的修剪
看見這副啃蝕的景象,想起前些日子朋友因癌症經過8小時的開 刀,也是因為可惡的癌細胞大肆破壞她的身體。 事後醫生察看她傷口有無紅腫、體溫是否升高等,就好像舊約裡 祭司察看災病,若災病還在房子的牆上發散,就要叫人挖出石頭, 刮了房子,墁了泥;以後若還有災病在房子裡,祭司就要拆毀房子 (利未記13~14章)。人生病的景況,如同這株即將被啃蝕的植物 一樣,遇到拆除大隊來拆毀房子。 經歷大肆破壞的身體很虛弱,但若有人以為生病的人是比其他人 做錯更多才受這種懲罰,就不是真正認 識神。約伯被神評價為「地上再沒 有人像他完全正直,敬畏神,遠 離惡事」(約伯記1章8節), 卻被撒但擊打,從腳掌到頭 頂長毒瘡(2章7節),跟 這株植物差不到哪裡去。 面對身體受苦的人,要 保守自己的口舌,不要多 言。切勿用幫忙的理由或自 認屬靈的言詞,再大肆摧殘他 們的心靈。
清晨6點多到醫院報到,進行今天5項檢查的第一項:抽血。等待時, 有對年約30歲的夫婦吸引我的目光,太太的一舉一動牽動我的關注── 我好像看到過去化療的自己。 接近中午時完成檢查的項目,但公車還得久候,於是我索性散步去。這 是生病之後學會的事,享受非預期的改變,欣賞過程中的風景。 今天散步時,看到沿路兩旁的植栽被亂刀修剪,我說:「主啊!這 人很不專業喔,修剪得像癩痢頭一般,技術實在很不好。」 在一片很難同意且看起來像狗啃的植栽中,竄出了這朵 花。如果是我認為的專業修剪,它長的位置應該早就使 它成為刀下亡魂了。但看似癩痢頭般的修剪,卻使這朵 花見到陽光,即將綻放。 想到早上那對夫婦的光景,又想到這段時間自己與很 多人的遭遇。唉!生命真叫人難懂而只能嘆息,有時真 想問:「神啊!祢這一刀的修剪是 不是出錯了呢?」但神絕對不 會錯。即使生命看起來像癩痢 頭般,即使是我們不想接受的狗啃 歲月,但在我們人生這片植栽中,神是專 業園丁。神的智慧在人看來也許很難認 同,但神確實比人有智慧,祂的修剪必是 要叫生命之花見到陽光,並且綻放。
拼
恩典 圖 文圖 相之終
真正的生命 朋友在國外,她的室友邀請父親到美國旅遊,想不到父親在異地 旅遊途中腦溢血,情況緊急,需要各種協助。 雖然室友還不是基督徒,但朋友找來周圍的基督徒協助,陪伴、 提供住宿及暗地裡發動代禱,並申請美國政府補助龐大的醫藥費。 人所能做的都做了,但病情的嚴重讓這位孝順的女兒很擔心受怕。 生命必定會經過曠野和乾旱之地,如何在沙漠仍開花,如何樂 上加樂而且歡呼?如何使軟弱的手堅壯,無力的膝穩固呢?(以 賽亞書35章1~3節)這位父親或許有一天病情好轉,但唯有相信 耶穌,將來與神面對面時,才能得到更大 的喜樂。任何人都需要神介入他的生 命,所有人都需要救主耶穌,唯有 祂才能扶持我們軟弱的手,穩定我 們無力的膝。 「除祂以外,別無拯救;因為 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 我們可以靠著得救。」(使徒行傳 4章12節)無人可以取代耶穌施行 拯救,祂是真正的沙漠玫瑰,能帶給 我們永恆的快樂。
22
台灣教會公報 2019年10月14日~10月20日/3529期
擦去一切的眼淚
其實這是一張拍得不好的老照片,但真的有必要記念神的美善。就在 我發現癌症之前大約一年半的時間裡,神常用祂創造的萬有吸引我,祂 讓我恢復久已失去的欣賞能力,開啟我的眼睛看見大自然的美好。 有些景象甚至是我這輩子第一次看見,這隻蜂蛾就是其中之 一。那種驚喜無法言喻,只能望天感謝神。 每一次的驚奇都使我更加確定,若受造物尚且如此精心 設計,那麼造物主將是何等完美無瑕;若神賜給罪人居住 的宇宙尚且如此美麗,那麼我以後因信主耶穌要進入的天 堂又將是何等榮華;若如今神只是向我顯現一點點祂的創 造,都能叫我如此歡欣, 那麼以後當我回天家 與主在永恆中同住, 想必是無盡喜樂。 雖然後來因癌症很受苦,但 我相信啟示錄7章16~17節所 說永恆的天家必是:「我們不 再飢,不再渴;日頭和炎熱也 必不傷害我們。因為寶座中的 羔羊必牧養我們,領我們到生 命水的泉源;神也必擦去我們一 切的眼淚。」屆時那種驚喜必定無法 言喻,只能不斷感謝、讚美!
雲 彩見證
生病的人 需要醫生 林怡妏
醫病關係,一直是我關注的議題。 對我來說,其中依附的情感關係就 像是家人一般的關係。 我小時候住在東部的鄉下,家裡 開了一間醫院和一間藥房。我整天 在這兩個地方穿梭,當小孩子的安 撫者,明明自己也是小孩;當護士的 協助者,明明只是在藥局搗亂;當 醫生的討論者,明明是亂七八糟問 問題;當大家的志工,明明是愛管閒 事;也當病人,在大廳四處逃竄,被 護士追著打針。 我很習慣這樣的穿梭,每當下課 回家,我都很興奮地期待會遇到什 麼事情。 即使害怕打針的孩子哭天搶地好 像世界末日;即使血淋淋的患者哀 哀叫被抬進來,縫針時會踢椅子;即
使大肚子的孕婦候診時,會因為聞 到鄰座吃的東西吐了一地;即使醉 醺醺的人喃喃自語不斷重複:「以前 喝都不會醉,今天很醉,是不是肝不 見了……」 我喜歡那些來我們家的人們,他 們一次次愁眉苦臉進來,帶著笑意 離開;或者,還會帶著靦腆的笑容 回來感謝醫生和護士……還有我。 我很喜歡看見他們最後回來時的笑 容,似乎過去那 些痛苦都不見 了 …… 肝 原 來 也還在身上。 我很能 體會耶
杜鵑窩中的哀歌
穌說的那句經典的話:「康健的人 用不著醫生,有病的人才用得著。」 (馬太福音9章12節)最棒的醫病關 係是看見病人開心道謝那一瞬間, 在他們的眼中看見信任與對未來的 盼望,好像他們有力量往前走,沒有 任何懼怕了! 我想,耶穌之所以用憐憫的心對 待所有來尋找醫治疾病、包裹傷口、 安慰心靈、補足生命破口的人們,就 是要讓人們信任祂,未來有盼望,希 望我們都能有力量,沒有懼怕地繼 續往前走。 醫病關係可以很溫馨、很自然、很 直接、很有愛,因為帶來許多的信任 與盼望,還帶走了懼怕。我們和上帝 之間也是如此,無論是跌倒的腳腫 起來這種小事,還是已經看起來沒 有盼望的癌症,生命裡的沮喪和生 活裡的缺乏,都可以到主的面前尋 求幫助。
黃貞毓
無故笑我的人環繞四周, 無論我再怎麼爭辯都證實不了自己清白, 但我為何急著要顯明自己無辜? 祢察看世界,關於我的大小事, 祢不都看在眼裡嗎? 雖知如此,眼前的困頓未曾稍減, 即使在醫院啊!這個 可以休養生息、暫時藏躲的地方, 依然聽得見仇敵在門外啪啪啪的腳步聲。 他們雖未直接傷害我, 作為卻實際得罪了祢, 主啊!祢這樣不聞不問要到幾時呢? 祢這樣積蓄祢的烈怒,屆時一傾洩, 豈非連我也要在祢的震怒中滅亡嗎?
徵稿啟事
很多的小細節,上帝都很在意,都 會幫助我們、照顧我們,祂會派很多 人像天使一樣陪伴我們,也許這些 人就是眼前的醫生、護士和志工,是 藥局的藥師、復健科的復健師,或藥 廠器材的誰誰誰……。總之,讓我們 在上帝的安排下,學習感受信任、盼 望與愛,趕走懼怕,然後靦腆地回到 主的面前感謝祂!
但祢有赦罪之恩, 求祢憐憫祢所造的人本是塵土, 饒恕這群還不認識祢的人, 因為他們所做的,他們自己不曉得。 主啊!赦免時常自以為義的孩子, 也為我的患難劃上界限, 不容盜賊偷去祢草塲的羊的喜樂, 這樣,我就要開口讚美祢。
當我能開口稱謝,我心就得舒暢, 當我心憂悶煩亂,快被泥濘淹沒, 是祢依然用手托住我。 生活中似乎總是悲喜交織, 我手足無措,不知何去何從, 只能消極逃離仇敵的網羅。 在家裡孤立無援的時候, 我巴不得立刻墜入黑甜鄉。 此時我在白色巨塔中, 當仇敵在我身邊猖狂, 我可以到更寧靜的所在, 在那裡感受祢清楚的同在。 仇敵的喧囂終究是一時而已, 到了早晨,祢的憐憫又是新的, 我要在嶄新的一天雀躍歡欣!
邀請弟兄姊妹以文字見證上帝恩典,800~2500字以內。請勿抄襲,並允許編輯刪修,錄用者將於兩週內通知,退稿恕不另行通知。投稿方式: 1.email:write@pctpress.org;2.郵寄:70144台南市東區青年路334號。請附基本資料:姓名、聯絡方式、身分證字號。
台灣教會公報 2019年10月14日~10月20日/3529期
23
知 性之旅
東 京 近 郊 之 旅
上
文 Grace 攝影 Yen
夜晚,充滿神祕氛圍的望遠鏡陣 列。(相片提供/Hirokuni Tsuchiya NAOJ)
單車進擊JR鐵道最高點 那年冬日,工作上的瓶頸遲遲無法突破,被北部連日陰雨搞 得抑鬱。在好友一通電話說服之下,為搶廉價航空的首航優 惠,排定了隔年夏季的東京漫遊。為了一訪朝思暮想的森林旋 轉木馬,在為期不長的東京行中,又硬生生卡進兩天一夜的近 郊行程。生性散漫又因工作繁重而在行前數次反悔的我,託旅 伴劍及履及之福,終於成行。 在東京的第4日,天未亮,旅伴便敦促我扛起所有家當,出 發到新宿車站,等待特快車前往山梨縣的清里。
從都市到鄉野 清里位於日本中部的山梨縣西北方,靠近長野縣,被眾山環 繞,不若度假勝地輕井澤名氣響亮,也較不易抵達。從新宿出 發要經過兩個多小時的車程,我們在火車上睡得不醒人事。抵 達轉乘站小淵澤站時,月台撲鼻而至的冷洌空氣令人瞬間清 醒,從五光十色的都市來到空曠鄉村的小站,讓人身心舒暢。 在這邊,得再轉乘一次JR小海線。與特快車上靜謐、清冷的 氛圍截然不同,一搭上僅有兩車廂、白淺綠相間的JR小海線, 一邊有嘰嘰喳喳的小學生雀躍出遊,另一邊有帽子、登山杖全 副武裝、白髮蒼蒼的爺爺奶奶們在健行的路上。 從語言不通的比手畫腳中,我們才知道原來「小 海線」的名字雖然有海字,實際上卻是一條高海拔 的鐵路路線,因行經八岳高原,也有「八岳高原 線」的別稱,途經許多站都是當地人喜愛前往的 避暑勝地。所謂八岳,是日本中部跨越長野縣和 山梨縣部分山脈的總稱,並不是指單一山名或8座 山,可約略分為南八岳、北八岳。 穿梭在林蔭間的小海線,所經之地皆為高原地形,在 不同季節造訪,能清楚看見大地時序的變化。火車穿梭在一層 又一層錯落有致的綠意中,頗有身處童話世界的不真實感。小 海線有一個鐵道迷必訪的小地方:JR日本鐵道海拔最高的野 邊山車站,列車會在這邊停留一陣子供人拍照留念。 由於出發得早,我們直接在野邊山車站下車,對著小車站的 解說圖示研究半天,才知道剛剛半途有許多人對著火車莫名興 奮打招呼的小小平交道,正是JR鐵路行經的最高點,最高車 站和最高點可是不同地方呢!
24
台灣教會公報 2019年10月14日~10月20日/3529期
騎向JR最高點 因為距離下班車還有一個小時,我們把握機會租乘自行車四 處逛,自行車專用道一邊是一望無際的高山蔬菜園與雲霧繚繞 的山嶺,一邊是小海線鐵道。在台灣未曾有過這般騎腳踏車的 悠哉時光,旅伴每騎一段就停下來讚嘆美景與拍照,對日本友 善的道路規劃讚不絕口。 秉持絕不可空手而回的我們,努力踩往JR鐵路最高點,騎 騎停停,約莫十幾分鐘後,經過一個大岔路,往左走是前往名 字聽起來很酷炫的「野邊山宇宙電波觀測所」,有開放給觀光 客參觀的時間,是日本天文領域的重要觀測所,觀光手冊上也 印有一張相片,是整排6座口徑10公尺電波望遠鏡組成的毫米 波陣列。讓人想起科技電影《接觸未來》中,女主角努力搜尋 外太空聲音的經典場景。我心想:「嘿!聽說這裡可以聽到來 自宇宙的聲音,是距離星星最近的地方之一!」 因擔心時間不足,我們最終沒有前往天文館。在岔路上暫停 時,吹著徐徐微風,想起自己擱置在台灣遲遲突破不了的工作 瓶頸,以及數度想放棄工作轉業的猶疑不定,似乎很需要來自 天父的聲音提點一下,到底該往左走,還是往右走呢? 旅伴喚我回神,提醒我們得往岔路的右邊走。我 不禁莞爾,想起智者說的:「兩個人總比一個人 好,因為二人勞碌同得美好的果效。」(傳道書4 章9節)有人同行,便能輕看那辛苦勞力的過程; 煩惱與不安,也有人一同承擔。走錯路了,也是 兩人一起。 我們還真是兩人一同勞碌地騎腳踏車!約莫2.5公 里的距離,騎了40幾分鐘,終於抵達JR鐵路最高點。一 路上經過許多歇業的旅館及餐廳,想來是因為野邊山車站周 邊的景點不多,會到天文台與JR最高車站的人們也多半只有 半日或一日遊,無法發展成為單獨的行程。但或許就是因為這 樣,一望無際的蔬菜田園才能維持原來的樣貌,而不是像許多 觀光地區的田裡,「種起」一棟又一棟的房子。雖然是夏日, 但幸好高原的氣溫宜人,當天又是陰天,在最高點舉行觀光客 「到此一遊」的打卡拍照儀式後,已經餓得飢腸轆轆的兩人, 趕緊往回騎,跳上下一班火車,前往清里。 (待續)
台 文世界 性命回復平靜 阮阿母 80 外猶會記得細漢 ê 時佇教 會主日學學著 ê 彼條囡仔歌: 「來信耶穌,來信耶穌,來信耶穌,現 在!現在來信耶穌,來信耶穌,現在!」 真簡單 ê 歌,但是佇伊 80 幾歲老人 ê 心懷中,是一條永遠新新 ê 故事,永遠 ê 懷念彼條幼年時代主日學 ê 歌,永遠袂 袂記得,永遠記佇伊心肝,這條歌陪伊 行到人生 ê 落尾。 這個老母今佇上帝遐,我想伊 koh 繼 續咧唱這條主日學 ê 歌互上帝聽。 我想咱 ê 人生無論按怎輝煌燦爛,成 就真大 ê 事業,但是及阮這位平凡 ê 老 母比起來,in 攏及伊袂比。人講圓仔花 毋知 bái,大紅花 bái 毋知。但是阮彼位 平凡 ê 老母,一世人親像一蕊路邊細細 蕊 ê 圓仔花,也親像厝角頭 ê hibiscus (芙蓉),雖然無人關照,無人看有到 目,但是 i n 家己開開開,無人請家己 來,伊一世人恬恬照顧這個家,無出 聲,佇我心中伊就是世間上偉大 ê 人。 蔣中山醫師是我真敬愛 ê 先輩,我一 世人差不多攏是 tòe 佇伊尻川後咧行: 伊對福音 ê 堅持,對台語 ê 疼惜,特別 是對台灣故鄉 ê 獻心及貢獻,攏是我 ê 心目中 ê 典型。伊差不多每禮拜攏佇橫 濱台灣教會講道。伊嘛勉勵我著繼續這 個台語文 ê 工程。但是二個月前 in 先生 娘過身去以後,伊煞變做一個真安靜、 無愛講話 ê 人。伊 ê 大囝 Meishiu san 共 我講,欲及伊講話著愛親像囡仔,著講 真簡單 ê 話,伊才聽有。 蔣醫師 ê 人生已經進入一個新 ê 坎 站,就是變做及古早伊做囡仔仝款,變 做真單純 ê 人。咱一世人大概可以用 7 年做坎站:0~7 歲是天使期,7~14 歲
ê 性命 坎站 陳柏壽
半天使期;14~21 歲青年期;21~56 歲 壯年期;56~63 歲半老年期;63~77 歲 老年但是煞漸漸退入青少年、幼年期, koh 一擺進入天使 ê 境界。進入天使期 就毋免 koh 再煩惱智識、學問、競爭、 趁錢、鬥爭、怨嘆、不平種種 ê 代誌。性 命會 koh 回復平靜。
人生有坎站 我 bat 去以色列地中海海邊 ê Haifa (古早 ê 約帕),聽講是先知約拿去互 大魚吞去 ê 所在。海邊歸片攏是咱台 灣 ê 大紅花、吊燈仔花,風吹來 ê 時 hàiⁿ--來 hàiⁿ--去,風景實在真 súi。無想 到約拿愛坐船去西邊西班牙(古早 ê 他 施),但是上帝不准,派一隻海翁給吞 落去肚腹內。約拿去互海翁吞去 ê 時表 示伊 ê 人生 ê 進路有站節,上帝叫伊行 無仝路。 三日三暝約拿佇魚仔肚腹內祈禱上 帝,上帝憐憫伊就命令大魚給伊吐出來 陸地。第二擺,上帝叫伊去往東 ê 尼尼
陳俐雯
這 Pái 妳真正放手 Ah
最後這段時間,妳講已經做好準備 ah!勇敢 ê 妳 chhiâng-chāi 講人緊慢 tio̍h 行這條路,逐家毋免傷悲。 是--lah!媽媽,這,阮 kám 會無了 解,人緊慢攏 ài 行這條路,只是 piān-nā 看著妳 hō͘ 病疼折磨 kah 袂食袂睏--tit, 消瘦 lo̍h 肉,阮真正毋甘,毋甘自阮 bat 代誌起就認份過日 ê 媽媽,tī 人生最後 ê 一里路 koh 來受苦,gia̍h 頭看著,阮 ê 目屎就像鎖袂 ân ê chúi-tō-thâu 一直 tin-落-來。
守安歇日、守安歇年變做咱人生必要 ê 坎站。不但每禮拜著愛有 Stop,每年 愛 Stop,年紀若到,咱著 Stop,歇睏變 做咱做人 ê「過程」及「定律」。除了永 遠不變 ê 輪迴宗教以外,世間其他大部 分 ê 宗教攏有尊重安歇 ê 規矩。安歇意 思是講咱 ê 人生,雖然有永遠做嘛做袂 了 ê 代誌,但是上帝愛咱會曉 Stop。時 間若到,咱著看破世間,超越世間,將 世間一切攏放後面,向頭前行,超越世 間 ê 紛擾。佇安歇日 ê 中間,咱 to̍h 會小 可看著上帝 ê 面,咱 teh 安歇 ê 時陣 to̍h 會小可看著永生 ê 存在。
自細漢妳 tī 阮 ê ba̍k-chiu 前,就是一 ê 真 giám-ngē ê 查某人,看人嫁尪是好命 做少奶奶,妳嫁尪 soah 慘死 liáu,命是 比 cha-bó͘-kán-á koh khah 操勞,bô-ta-ôa ê 妳總是講:「真無公平,án-chóaⁿ 別人 攏好運抽著時鐘,我 soah 抽著 hoan-áhóe,有夠衰……抽著這齣濟濟磨難 ê 人 生劇本,tio̍h ài 用一世人來搬演纏綴。」 Tī 阮 ba̍k--lí,妳規日無閒 chhì-chhah ná kan-lo̍k,做 kah beh 死,有功無賞拍 破愛賠,sam-put-gō͘-sî koh ài 面對天崩-lo̍h-來 ê 大考驗,kap 人 kong-ke 尪婿, 查某 koh 侵門踏戶 tòa 入--來厝,妳這 ê 大某 soah 變 chiâⁿ cha-kán-á 著 ài 服侍細 姨仔,若是 sió-khóa-á 無 tèng-lâng-ì,尪 婿 ê 拳頭母 liâm-mi 就像 chheⁿ 狂雨,lo̍h
微(大概是敘利亞 ê 大馬色周圍)傳福 音,伊心中 ê 對敵竟然全部悔改。約拿 坐佇樹仔腳,拜託上帝互伊死,但是上 帝叫伊毋通死,因為世間真濟人需要伊 做工,大馬色就有 12 萬散赤人,毋捌 字,連正手倒手 to̍h 分袂清 ê 人。按呢約 拿接受新 ê 使命,就歡喜 koh 活落來啦。 我真喜愛這個聖經故事。咱一生就是 想愛逃閃上帝 ê 命令,一直欲走路,一 直愛脫離上帝 ê 管轄,欲行家己 ê 路。 但是一擺 koh 一擺,咱攏 koh 互上帝掠 倒轉來。約拿 ê 人生就是親像一粒球, 上帝 sa̍ k 伊往西,就往西,往東,就往 東,結果來看,伊無選擇 ê 自由。咱 ê 人 生就是按呢經過一個坎站去到另外新 ê 坎站,由在上帝安排。 我一直感覺基督教影響咱 ê 生活最大 ê 所在,就是規定「安歇日」。一禮拜 ê 安歇日,一年 ê 安歇月,作物 ê 安歇年, 千年 ê 安歇禧年,攏是要求咱知影人生 有坎站,咱生活著有站節,毋是日日過 了接別日,年年過了接別年,親像河水 長流,無時停。
tī leh 妳 ê 身軀頂,這款 bô-jī-gán ê thún 踏,真正毋是人 teh 過 ê 日子,chiâⁿ 苦。 M̄ -koh 做 1 ê 規陣頭喙 ǹg-bāng ê 老 母,妳無驚惶 ê 本錢 mā 無軟 chiáⁿ chtē-á ê 命,î-it 會當做--ê 是比查埔人 khah 殺膽,因端妳 c h i â ⁿ 清楚 k e 著靠妳 hōaⁿ,囝 ài 靠妳 chhiâⁿ。彼年,阮 iáu 足 細漢,彼當時老父做生理失敗,跳票 hông sa-khì 關,妳一 ê 軟 chiáⁿ 查某人, ài 面對 chiūⁿ 門討 siàu ê bâ 面惡煞,koh ài chhiâⁿ 規陣 iáu-koh teh 讀冊 ê 囡仔,só͘pái,毋管 tn̄g 著 siáⁿ 艱難,妳喙齒筋總 是咬--leh,在膽 thèⁿ 過運命 chân-chân ê 考驗,這世人毋管 án-chóaⁿ 艱苦,妳在 來毋 bat lēng 手--過。 Bô-ta-ôa 人生有真濟 tāi-chì 無法度改 變,時間 nā tiāⁿ 著--ah,手 mā 著放, seⁿ,nó͘,pēⁿ,sí 就是。會記 tit 妳 phòa 病 欠血 kài 嚴重,妳為著 beh hō͘ 身體勇-起-來,願意食規世人無 kha̍p 過 ê 牛肉, 妳聽人講牛肉補血 chiok 營養。尾後, 妳 io-chí 害去,無法度 koh 再排毒,尿 幾 lo̍h 工攏無放,giám-ngē ê 妳,堅持 ài 阮 chhōa 妳去看中醫,hiàng 時妳軟 kôkô 倒 tī bîn 床頂,連喘 khùi 都 ài 靠 sàngsò͘,妳 khùi 力盡拚,講:「猶袂看阮規
勇敢 pôaⁿ 過向前行 最近有幾擺去為著臨終及過身 ê 人 主持告別禮拜,時時會迫我去看著另外 彼邊,同時嘛強迫我注目咱這邊。時時 佇這種場合我煞毋知欲按怎講道理,因 為我本身嘛真毋知「死」ê 道理。我只 有用平常 ê 心,用平常 ê 語言,坐佇喪 家 ê 邊仔,及 in 做伙流目屎。講真濟技 術性宗教 ê 語言,豈真正有法度添滿 in ê 空虛?我只有講:咱著手牽手,做伙 來 pôaⁿ 過這個坎站,這是咱人人生 ê 站 節,咱著勇敢共伊 pôaⁿ 過,向前行,去 另外彼邊。 主耶穌有勸人:「出在死人去 tâi in ê 死人,活人只有繼續向前行。」(馬太 福音 8 章 22 節)「向前行」,毋是停佇 人生 ê 某一個坎站停步,輪迴不前。主 耶穌 ê 意思是愛咱 pôaⁿ 過人生逐段 ê 站 節,跳過一 gám koh 一 gám ê 階段,行 向 koh 較 súi ê 將來。人生 ê 頭前實在真 súi,有真充實 ê 境界,有真濟新 ê 性命 ê 意義,咱著去充實彼個世界,咱著繼續 行落去。
陣好歸家,袂當 tī chia 等死。」 聽了阮 目屎強 beh lìn--落-來,心肝酸 kah 直直 tiuh,chiok 疼--ê、chiok 毋甘--ê,阮只有 暗暗仔 kā 天公伯仔講,若是我會當代替 艱苦一世人 ê 老毋受苦 tām-po̍h-á,換伊 khùi-oa̍h 一下仔,ài 阮受苦攏無要緊,阮 真正願意。 6 ê 囡仔內底我一直感覺,我 kap 妳緣 siōng 薄,siūⁿ 袂到 tī 妳性命行到尾站, soah 牽 tiâu 阮 ê 手來離開,妳 ân-ân 牽 tiâu--leh,無 siūⁿ-beh pàng,真正牽 chiok ân……chiok ân……,我有感受著,bô-taôa 人生有真濟 tāi-chì 無法度--人,時間 nā 到 tiāⁿ 著 ài 放。我知影妳 chiok 毋甘 阮,毋 koh,koh 會當 án-chóaⁿ-iūⁿ leh! 這世人母仔囝緣已盡,妳我攏知影 thianhā bû put sàn ê iàn-se̍k,koh gōa-nī-á 毋 甘,手 mā 著 pàng。 媽媽,感謝妳用一生 ê 幸幅,換阮大 家有一 ê iáu 算圓滿 ê ke,今後請妳 hòng 心,阮會好好仔照顧 ka-tī,ín--妳 ê tāichì,mā 會盡 le̍k 做 kah 到。 這世人有緣做妳 ê sì-sè,阮前 sì 有修 福分,多謝--妳,祈 bāng 妳 tī 彼 ê 世界 清靜光明。 Cha-bó͘-kiáⁿ.愛--妳。
台灣教會公報 2019年10月14日~10月20日/3529期
25
廣 告 看 版
油漆工程承包 裝潢 水電 土木 鋁門窗 清潔 油漆粉刷*水電修繕 衛浴整修*防水捉漏 裝潢拆除*室內裝潢
求才
輕鋼架*鐵厝*壁癌
研討會 ‧
( 高屏地區、免費估價 ) 黃冠霖弟兄 鳳山區八德路二段 243-1 號 行動:0955-797-949
美國百年歷史大學招生 西南大學,聖保羅大學,德保 羅大學招生:中醫藥學、東方 醫學、商學、工學、農學、文 學、藝術學、音樂學、神學… …等科系。 大學學士班、碩士班、博士班 ( 歡迎其他學校轉學生 ),包括進 入校本部學習與遠程教育學習 兩種,專業教育輔導。 聯絡人 : 鄭孎玟牧師 e m a i l:k a r e n c10180@ g m a i l . c o m Line ID:r9094143333
招生 ‧
愛家精緻搬家 佳 音 搬家
禮儀 ‧
總公司 0800-271777
佳音報佳音,讓你搬家不再 是惡夢一場,提供最專業的 服務,專門搬家、大型廢棄 物 處 理, 不 分 區 域 全 台 回 程、個人家庭、公司等。
大台北 (02) 22701010 桃竹苗 (03) 4614444 0911-894400 馬來尤贛弟兄
02-2262-5555、02-2673-1170 0939-435757 宜蘭羅東 03-3772345 桃竹苗 0960-110355、0939-046535 林弟兄
歡迎刊登 本報廣告 支持文字事工
每週五上午截稿
◆北部 梁小姐 Tel / 02-23672067 Fax / 02-23638084 ◆南部 客服同工 Tel / 06-2356277 轉 134‧152 Fax / 06-2378882
◆廣告信箱 ad@pctpress.org
財團法人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台中市十字園 埔 里 園 區
申請入園及收費方式 維 護 管 理 費 :2 萬元 櫃位使用權金:( 台中中會 ) 3 萬元 ( 其他地區中會 ) 5 萬元 本宗傳道人及配偶或家境清寒憑牧師證明經管委會同意免收櫃位費 夫婦有一方蒙主恩召,得同時申請。 埔里園區園址:南投縣埔里鎮鯉魚路 1-3 號 園 區 電 話:049-2420229 台 中 辦 事 處 :台中市中區民族路 59 號 台中民族路長老教會 服 務 電 話:0918-757970 / 04-22227683 *104 ( 董誠俊幹事 ) 中部唯一純粹基督徒納骨堂 / 專人管理維護 / 申請洽董幹事
26
台灣教會公報 2019年10月14日~10月20日/3529期
專辦個人或團體國內外旅遊 規劃 / 訂房 / 租車 / 機票, 尾牙春酒等特殊活動慶典, 教會團隊活動設計。以色列 盟約及基督生平之旅等。 歡迎加入康鼎 LINE@ 官方諮詢
聯絡人:施弟兄
0933-541748
七星中會新興教會
誠徵 幹事 協助教會行政、庶務、 社區事工等。 具電腦文書處理能力, 享勞健保、周休二日。 月薪 28000 起。 履歷寄至 10461 台北市雙城街 43 巷 2 號 E-mail:ysr0720@gmail.com 或電 0908-685070(楊牧師)
「新眼光讀經」 國際研討會 時間:2019 年 12 月 11 ~ 13 日 報名截止日:10 月 28 日,限額十名 費用:3200 元 活動詳情請洽台灣教會公報社網站「活動消息」: https://home.pctpress.org/?p=3939
伊甸園精緻旅店 以琳商務旅館
阮的努力是促進台語文(漢字 + 白話字)的 普遍化及實用化
主內會友訂房享優惠
阮的目標是充實台灣文化內涵,興起台灣 文藝復興歡迎大家入網批評指教
配合政府秋冬專案
工商 ‧
大小搬家、 公司遷移、 免費估價、不分遠近,以 愛心、誠信、正直、良善 的精神來服事主的子民。
康鼎旅遊
牧者入住享特別優惠再升等 活動及團體由牧者訂房再享優惠 地址:中壢區中美路二段 117 號 專案聯絡人:0953-306809 林姐妹
訂房專線:03-4253658 03-4253300 傳真:03-4256206
內容有「台灣青年」(日文 450 期,附部份台語文譯本) 「台文通訊」(117 期)「關懷台灣論壇」「生活座談會」及其他
聰美姐紀念基金會 www.chhongbi.org
66
潘弟兄
應聘條件: 熱誠參與教會音樂事奉,包括 1. 聖歌隊指揮、喜樂詩班司琴 2. 不定時參與禮拜、婚喪喜慶 音樂服事 3. 精通台語聖詩和詩歌 工作薪資:10000/ 月 意者請寄簡歷至 E-MAIL: anpingchurch1898@gmail.com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台北中會文山教會
聘牧啟事
聘牧啟事
a. 聘信義宗牧師或願意接納美國信義宗信仰牧師。 b. M.Div. 學位,牧會 3 年以上已封立者。 c. 精通台、英語。(讀、聽、寫、及會語) d. 有使命感、愛心及領導能力能與同工搭配服事主及 教會者。 e. 請將您的詳細資料寄或 接洽聘牧委員會 :revebk4031@gmail.com Tel:1 -832-526-3799. 江 榮 憫牧師 or. 1 -832-722-6655. Mrs.Frances Reese
能夠使用台語講繪本故事
(不須逐字翻譯,而是以台語描述故事內容。)
本院特色
用台語說故事志工
台灣教牧心理研究院 2019 年冬季招生簡章 科 別
公 報 社 高 雄 門 市
喜歡親近學齡前小朋友
說故事地點:公報社高雄門市閱讀區(高雄市三民區泰安街12號1樓)
主
辦 :台灣教會公報社
可傳訊息至「台灣教會公報社書房」留下聯絡方式
可致電06-2356277#120詢問相關事宜
推薦甄試資訊
每週六10:30~11:00這段時間空出來
◎哲學博士(主修教牧神學與諮商,培育教學和督導人才) ◎教牧學博士(主修教牧諮商,培育第二專業的牧者) ◎道學碩士和教牧諮商碩士雙學位(培育教牧諮商與宣道人才) ◎教牧諮商碩士(培育教牧關顧與諮商人才) ◎婚姻與家族治療碩士(不限宗教背景,培育婚姻與家庭輔導人才) ◎宣道碩士(培育牧會與宣道人才)
整合「神學」與「心理學」領域的專業教授團,提 供翻轉生命的課程:獨一無二最精緻課程設計,影 響生命的專業助人技巧,最實際的實習督導訓練方 式,裝備您回應關顧人的聖召! 報名時間:即日起至 2019/11/22 止 【推甄日期】□台北院區 2019/12/4 □台南院區 2019/12/6 【報名專線】□台北 02-2736-0320 □台南 06-226-9997 【地 址】 11054 台北市信義區基隆路二段 155 號浩然樓 3 樓 70043 台南市中西區民族路二段 76-10 號 15 樓 洽詢網站:www.tgspp.org.tw
聘牧啟事 服事內容:廣傳福音、靈命造就、社區關懷 應聘資格:本宗牧師、有牧會經驗 對敬拜讚美開放與認同 對社區兒童事工有負擔 請將您的詳細資料寄至: 62145 嘉義縣民雄鄉福樂村建國路三段 124 巷 8 弄 43 號 或 Email:do2639@mail2000.com.tw 杜春葉 長老收 05-221-4930
台北和平基督長老教會 誠徵教會幹事一名 ※ 工作主要內容:週報及投影資料製作等,並配合辦公室主任調整內容項目。 ※教會幹事資格條件:1.善與人相處、服務長輩的熱誠。2.具溝通、協調、主動、 積極的態度。3. 具國台語聽、說能力。4. 電腦及網路操作:含 MS Office 軟 體等。5. 具文書處理、美工、海報、聽打潤稿等能力。6. 看得懂樂譜。 ※ 應徵者資料審查通過後,須先測試電腦作業能力,測試通過後再面試。 ※ 工作時間、福利、待遇:1. 週日 8:00-13:30 為固定上班半日 ( 包括參加主 日禮拜二小時 );週一為固定休息日;週二至週六 8:30-17:30( 午休一小時 ); 另與主任協調休息半天;但須配合教會活動彈性調整。2. 享勞、健保,職工 福利等,待遇 25000 以上。3. 上班地點:台北和平基督長老教會。 ※ 應徵時程規定:1. 收件截止日為 2019 年 11 月 15 日。2. 意者請先洽駱 主任(02)23510087ext203。3. 請備妥學、經歷及有利於審查的資料, 書面資料掛號寄送台北市和平東路一段 183 巷 9 號駱主任收,請於封面 註明「應徵資料」(書面資料不寄回),電子資料請寄送至 mmylo.tw@ gmail.com。
台灣教會公報社
誠徵 書房同工 有服務熱忱、喜歡與人接觸, 細心且能獨當一面者。 ■請於 10 月 31 日前備履歷、自傳,email: wen@pctpress.org 營業部經理收。 ■工作地點:高雄 合則約談(可即日上班者更佳)
彰基醫療體系聯合招募 彰化基督教醫療財團法人彰化基督教醫院暨兒童醫院 【主治醫師】:心臟血管內科、胸腔內科、腎臟內科、過敏免疫風濕科、內科部重症醫學科、老人醫學科、重建整形暨手外科、 心臟血管外科、外科部重症醫學科、兒童胃腸肝膽科、兒童內分泌新陳代謝科、婦產部、神經醫學部 ( 中風中心 )、皮膚部、 補綴牙科、兒童牙科、家庭醫學科、健康檢查科、復健醫學科、檢驗醫學部 【108 年度住院醫師】: R1 內科部、兒科部、口腔顎面外科、影像醫學部 【住院醫師】:R2 神經醫學部、口腔顎面外科、婦產部、R3 兒科部、外科部、牙髓病科、R4 感染科、胸腔內科、腎臟內科、 內分泌新陳代謝科、內科部重症醫學科、職業醫學科、婦產部、R5 外科部重症醫學科 [ 需取得專科醫師證書 ] 【代招住院醫師】:彰化秀傳紀念醫院:外科 R1&R3 【護理人員】:護理部-護理人員、血液透析室-護理人員、門診單位-定期護理人員、高仁愛紀念病房 - 護理人員 【醫事人員】:藥學部-藥師、中醫藥局-藥師、檢驗醫學部-醫事檢驗師、心臟血管外科-體外循環師、成人呼吸治療技術 組-呼吸治療師、精神科-職能治療師、兒童發展中心-定期兼任臨床心理師、牙科部-定期醫事放射師、放射線技術部-定 期醫事放射師、放射線技術部-定期醫事放射師 ( 乳房超音波及其他相關業務 )、復健物理治療組-定期物理治療師 【其他職類護理人員】: 護理部-準專科護理師 [ 內科部重症醫學科、外科部、急診醫學部、兒科部 ( 定期 / 不定期 )] ( 無專科 護理師執照可,2020/3/2 開訓 )、護理部-定期技術員 ( 抽血隊 )、華仁愛產後護理之家-護理人員、麻醉技術部-麻醉護理師、 外科部-外科技術師 ( 代招鹿港基督教醫院 )( 外科助手 )( 手術專責護理師 )( 須具備護理師執照 )、恢復室-護理人員、放射腫 瘤部護理組-護理人員、牙科門診組-護理人員、心臟生理檢查室-生理檢查技術師 、內視鏡室-生理檢查技術師、復健醫學 部-定期生理檢查技術師、細胞治療中心-定期臨床助理、心臟血管內科-定期個案管理師、心臟血管外科-定期個案管理師、 老人醫學科-定期個案管理師、消化系中心-定期個案管理師、健康檢查中心-定期半職護理人員、外派大陸-定期護理師 【一般人員】:護理部-助理員、護理助理師、照顧服務員、華仁愛產後護理之家-保母、定期日薪工讀生 ( 夜班;非短期工讀 )、 社區健康促進中心-定期運動指導員、切膚之愛基金會-照顧服務員 ( 失智症日照中心 )、定期行動沐浴照顧服務員、管理師、 成人呼吸治療技術組-助理員、檢驗技術部-助理員、牙科門診組-助理員、院內計畫- 92556 -定期研究助理員 (B)、資訊 部-資訊分析師、醫院評鑑暨認證推動中心-事務員、營養部-定期廚師助理員、定期營養技術員、定期時薪廚師助理員、警 衛組-駐衛警察、院牧部-定期關懷師、環衛課-環衛員、政府專案- 91054 台灣精準醫療計畫 / 專案個案管理師、政府專 案- 91052 罕見疾病照護服務計畫 / 定期專案個案管理師 【代招人員】:代招 南基醫院- ( 準 ) 專科護理師、代招 主治醫師 ( 南基醫院 彰基南投分院籌備處 )、代招 鹿基醫院-放射 腫瘤科-醫學物理師、劑量師、代招 彰化基督教醫院職工福利委員會福利社-定期助理事務員、代招 彰化基督教醫院職工福 利委員會附設彰化縣私立彰基幼兒園-教保員、代招 彰化縣私立彰化基督教醫院職工福利委員會附設托嬰中心-托育人員 ----------------------------------------------------------------------------------------------------------------------------------------------------------------------------------------------彰化基督教醫療財團法人雲林基督教醫院 ( 雲林分院 ) 【主治醫師】:一般外科、神經外科、婦產科、內分泌新陳代謝科、神經內科、皮膚科 【護理人員】:護理人員-加護病房、內科病房、外科病房、門診、護理之家、呼吸照護病房、急診 ( 準 ) 專科護理師、居 家護理師 【醫事人員】:藥師、語言治療師、營養師、定期物理治療師 【一般人員】:工務技術員 ----------------------------------------------------------------------------------------------------------------------------------------------------------------------------------------------應徵方式 : 其他彰基體系分院詳細招募訊息,請見彰化基督教醫院全球醫療資訊網 (http://www.cch.org.tw/)/ 人員招募 / 招募訊 息 / 職務訊息 ( 報考醫師職缺,需具備推薦函並填寫醫師工作申請表下載網頁。) 院區 電話 總院 04-7238595 分機 8344 雲基醫院 05-5871111 分機 3227
台東馬偕醫院 誠徵主治醫師 【主治醫師】血液腫瘤科、胸腔內科、感染科、內分泌暨新 陳代謝科、眼科、皮膚科、胸腔外科、心臟外科、整形外科、 牙科 ( 補綴、根管治療或矯正專長 )【醫技人員】復健科臨床 心理師、職能治療師、物理治療師、語言治療師、藥師、麻 醉技師、生理檢查科檢查技術師【行政人員】工務課工程師、 工務課工務技術員、營養課服務員、社會工作師【應徵方式】 意者請至本院網站中 ( 人才招募 ) 自行下載應徵申請表 (A4 紙橫印 ) 並附上相關證明文件影本寄至台東市長沙街 303 巷 1 號五樓總務課人事組張小姐收 電話:(089)310150 轉 459。[ 備註 ] 工作內容及應徵資格請至台東馬偕網站詳閱
新竹馬偕醫院 誠徵 【主治醫師】婦產科、急診醫學科、小兒科、牙科、胸腔內 科、眼科、胃腸肝膽內科、麻醉科、腎臟內科、皮膚科、一 般外科、小兒外科、神經外科、外傷科、神經內科、整形外 科、感染科、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家醫科【住院醫師】內 科部【醫技人員】心臟血管外科技術師【護理人員】門診、 各科病房、加護病房、手術室、急診【專科護理人員】外 科、內科、手術室、婦產科、兒科【行政人員】業務組事務 員、護理部服務員 / 助理護理員【應徵方式】Mail:k004@ mmh.org.tw 或 郵寄:新竹市光復路二段 690 號 新竹馬偕 人資課廖小姐收【備註】工作內容及應徵資格請至新竹馬偕網 站詳閱,謝謝
馬偕醫院招標公告 工程名稱:台北院區泌尿科超音波整修工程 領圖時間及地點:108 年 10 月 8 日至 10 月 17 日止於辦 公時間內至台北院區出納課領取。 標單投送地點及日期:108 年 10 月 23 日下午四時前, 標單封妥親送台北院區出納課,逾期恕不受理。 工程名稱:F1969 淡水院區安寧中心二樓兒戲室空間調整工程 領圖時間及地點:108 年 10 月 14 日至 108 年 10 月 21 日止請於辦公時間內至台北院區出納課領取。 標單投送地點及日期﹕ 108 年 10 月 28 日下午四時前,標 單封妥親送台北院區出納課,逾期恕不受理。 台灣教會公報 2019年10月14日~10月20日/3529期
27
招標 ‧
資格: 1. 大學(學士)以上學位。 2. 愛主愛人願獻身服事基督徒(請檢附教會牧師推薦函推薦)。 3. 熟悉教務工作(參閱本校網頁)諳電腦文書處理能力。 4. 工作內容需接觸國際學生,請檢附英語能力證明文件。 5. 月支薪籌:每月支領新台幣 33,625 元(未含公保、健保及退 撫個人負擔)。 ●有意應徵者請於 11 月 15 日星期五前,將電子履歷投遞至 joseph@ttcs.edu.tw 或紙本投遞至 70142 台南市東區東門路 一段 117 號 南神人事室啟。 聯絡電話:06-2371291 分機 108 人事室 劉先生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嘉義中會頭橋教會
公告 ‧
徵求教務處同工 1 名
本院現任王崇堯院長任期將屆,依董事會開會決議公告遴聘條件 如下,請有意者悉依規定及條件依限應徵。 (1) 本宗陪餐會員、認同台灣鄉土、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任命之教 授為優先考量。 (2) 具有博士學位、學術表現傑出,並與教會關係良好者。 (3) 具行政協調管理能力。 (4) 符合教育部有關宗教研修學院校長聘任規範資格(具有宗教研修 教學經驗十年以上及宗教事業機構主管職務經驗六年以上者)。 (5) 欲應徵者請於 2019 年 11 月 30 日前 ( 以郵戳為憑 ) 將自傳、履 歷等相關文件,以掛號方式郵寄至「台南神學院院長遴聘小組啟」 (70142 臺南市東區東門路一段 117 號)。 (6) 於收件截止後由院長遴聘小組擇日安排面試。
售 ‧
台南神學院第 11 任院長遴聘公告
請將您的詳細資料寄至: 11664 台北市文山區開元街 27 號 張恩霖長老收 02-2939-3480 或 Email:church@bunsan.org.tw
邀請 ‧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南神神學院
應聘資格:本宗牧師,有牧會經驗者。 牧會工作:主任牧師等一般牧會工作及 社區、青少年關懷事工。
求才 ‧
0955909997 或 +line
誠徵詩班指揮
美國福音信義會 ELCA. 休士頓台灣第一教會
聘牧
南投埔里 7.5 分景觀農牧 用地。海拔 750 距國六, 市 區 10 分 鐘。 暨 南 大 學 是永久前院。有水有電無 小黑蚊。 地勢平坦。渡假、民宿、 開心農場首選…
安平長老教會
廣 告 看 版
景觀農牧用地
廣 告 看 版
廣告洽詢/
、 02-2367-2067
廣告傳真/ 06-2356-277#152#134
廣告 02-2363-8084‧06-2378-882
ad@pctpress.org
台灣教會公報 2019 年 10 月 14 日~ 10 月 20 日/ 3529 期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