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行所/ 701003 台南市東區青年路 334 號
TÂI-OÂN KÀU-HŌE KONG-PÒ
線 上 奉 獻
台灣第一份報紙
Since 1885
TAIWAN CHURCH NEWS
週刊
專題報導 4-5 版
靈與體 如何化干戈為玉帛
活命生湠 詹益樺落土
詹益樺殉道31週年追思紀念會,有許 多民眾不畏風雨出席。(攝影/張原境)
【張原境嘉義報導】由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教會與社會
嘉義縣長翁章梁致詞時表示,可以公開記念殉道者是台灣
委員會、嘉義中會及戴振耀農業關懷協會共同主辦的「詹益
民主成果的展現,並佩服長老教會不離不棄的決心,強調在
樺殉道 31 週年追思紀念會」,5 月 19 日在嘉義縣竹崎親水
民主道路上雖然許多人年歲日漸增長,但意志不消失,而這
公園詹益樺紀念亭舉行。台南中會仁和教會牧師宋信喜以
樣的意志正是台灣未來在國際展現主體性很重要的力量。
「大大有生湠力的生命」為題講道,雖天候不佳,仍有 200 多人與會。
中的他產生很大的心理刺激。詹益樺曾經於紐西蘭跑船時,
1989 年堅持百分之百言論自由的鄭南榕,以自焚對抗當
看到民主國家社會和平的樣貌而深感觸動,陳奕齊前往荷蘭
時國民黨威權政府的壓迫,而當 5 月 19 日鄭南榕告別隊伍
讀書時亦有同樣感受,「火燒在他們身上,但並沒有就此熄
行至總統府前時,詹益樺點燃預藏在衣服裡的汽油,撲向掛
滅,這份台灣意志一定會繼續傳承下去。」
著「生為台灣人、死為台灣魂」布條的蛇籠鐵絲網上,追隨 鄭南榕的腳步,盼以自身的犧牲觸發台灣人民的覺醒。 宋信喜表示,事發當時自己與牧師林宗正和鄭國忠亦行走 在隊伍當中,「詹益樺曾從我身旁走過,看到他最後的眼神,
追思會結束時由嘉義中會議長林信豪牧師祝禱。台南公義 行動教會長老黃昭凱表示,雖因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武漢 肺炎)疫情一度考慮停辦,很感動仍有許多民眾不畏風雨出 席,詹益樺家人亦首度出席,但隱身於觀眾席未特別介紹。
沒有驚惶充滿了精神,一回頭轟的一聲已經趴在鐵網上。」 他說,自己於 1991 及 2000 年分別在美國及奧地利維也納 向當地台灣人分享詹益樺的故事時,仍有許多人不知道, 「大
抗威權 漫畫傳遞民主自由精神
家聽完都流眼淚。」他以出埃及記 3 章 2 節及約翰福音 12
【邱國榮整理報導】今年是詹益樺殉道 31 週年,鄭南榕
章 23 ~ 25 節經文指出,荊棘雖在火中燃燒卻不會燒盡,
基金會與「拚場 piànn-tiûnn」團隊合作,於臉書粉絲專頁共
如同人尊貴的活命般流傳下去,「不要小看小小的種子,裡
同釋出全新漫畫創作,並於貼文附上文字簡介連結,希望讓
面蘊含許多生命的活力。」
更多青年世代認識這位將生命最後奉獻給反對運動的前輩。
宋信喜引用台灣俗諺「蕃薯不怕落土爛,只求枝葉代代湠」
年
31
台灣基進黨主席陳奕齊表示,詹益樺的自焚對於當時讀國
指出,許多勇敢的前輩之前已「落土」,並將種子裡面的生 命力流傳下來。出席追思會並不僅止於懷念詹益樺,而是繼 續用活命作獻祭,將無私奉獻的精神代代傳遞下去,建立民 主自由尊貴有價值的台灣國。
鄭南榕基金會表示,青年世代或許知道鄭南榕,但談到詹 益樺,大多表示不清楚他的故事。過去基金會曾辦過詹益樺 紀念特展,今年因應武漢肺炎疫情,選擇在「雲端」記念詹 益樺,與拚場團隊合作,以漫畫手法創作,呈現詹益樺留給 後人的精神。 這次拚場團隊與鄭南榕基金會合作,將主角設定為一名平
台灣本土歌謠創作者王明哲獻唱〈純潔的靈魂〉等多首記
凡的反對運動青年,經由詹益樺「顯聖 hián-sìng」帶領群眾
念詹益樺的創作,表示透過音樂可以將彼此連結在一起。台
對抗威權,傳達「威權有可能復辟、自由有可能被消失」,
灣風歌樂集團長莊毅冠則透過〈夢中的 Camera〉,分享在
每個世代都有各自的難題,唯有繼承前輩勇敢、尊嚴的精神,
詹益樺自焚時拍下照片的攝影者──潘小俠的生命故事。
才能使自由民主之路走得長遠且堅固。
發行人/蔡政道 WEBSITE / www.tcnn.org.tw 投稿 MAIL / write@pctpress.org
索閱專線/ 06-235-6277#134 客服 MAIL / service@pctpress.org 郵政劃撥帳號:31556011
行政院新聞局登記證局版台誌字第 1296 號
短波 MAIL / news@pctpress.org
戶名:財團法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台灣教會公報社
南區郵政管理局南台字第 901 號交寄登記證登記為雜誌交寄
歡迎索閱 ‧ 奉獻支持
2020 年 5 月 25 日~ 5 月 31 日
3561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