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行所/ 701003 台南市東區青年路 334 號
TÂI-OÂN KÀU-HŌE KONG-PÒ
線 上 奉 獻
台灣第一份報紙
Since 1885
TAIWAN CHURCH NEWS
週刊
專題報導 4-5 版
原住民族轉型正義 挖掘真相
自由喪鐘 港版國安法通過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等公民團體陪同香港青年召開記者會,譴責中國政府實質違背一國兩制承諾,強推「港版國安法」。(攝影/林宜瑩)
【林宜瑩台北報導】5 月 28 日中國第 13 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 3 次
台灣總統蔡英文 5 月 27 日也呼籲中國政府,不要違反香港生活方式
會議,以 2878 票贊成、1 票反對、6 票棄權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50 年不變、港人治港的承諾,讓香港社會恢復和平對話。她表示,已
關於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的
與行政院長蘇貞昌討論並達成共識,對港人居留、安置、照顧,進行完
決定」(簡稱「港版國安法」),包括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等 24 個台灣
整規劃的人道救援行動方案。蔡英文並於 29 日上午親自前往銅鑼灣書
公民團體以及超過 10 個大學社團,5 月 27、28 日陪同香港邊城青年,
店,寫下「自由的台灣撐住香港的自由」字條,並感謝該書店負責人林
在左轉有書 x 慕哲咖啡、香港經貿辦事處前召開記者會,抗議並譴責中
榮基對香港人權、自由、民主的堅持,也代表台灣人民表達歡迎之意,
國共產黨政權專制,也要求台灣政府應盡快落實港人庇護機制。
期望他在台灣和大家一起為自由、民主發展努力。
香港邊城青年發言人 Justine 認為,中國跳過香港立法會強推「港版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教社幹事林偉聯牧師表示,去年香港反送中
國安法」,一方面否定自由、民主、人權等普世價值,另方面則顯示習
運動開始至今,長老教會一直扮演人道救援角色,如今台灣政府已宣示
近平政權內部的不安全感。Justine 直言,「一國兩制」從來都是謊言,
會進行完整人道救援行動方案,他認為應先汲取之前民間團體人道救
一個出爾反爾、違背《中英聯合聲明》的專制政權,是對所有開放社會
援香港的經驗,並積極邀請如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長老教會等團體一
與文明國家的威脅,她也代表香港邊城青年呼籲全球社群與海外港人
起參與。他直言,當務之急不只是核發簽證,而是除了要讓香港難民取
連線,一起抗中護港,並高喊:「香港獨立,唯一出路。」
得合法身分,也要讓其在台灣有工作、居住、教育等各樣公民權利,不
經濟民主連合代表、中研院台史所副研究員吳叡人表示,「港版國安
要變成台灣社會問題時才來補救,那就為時已晚。他也盼望,台灣立法
法」意謂中國實質背棄「一國兩制」,他認為,中國內部有肺炎疫情問
院因應時勢變化盡快就《難民法》《港澳關係條例》完成立法或修法,
責、統治高層鬥爭及經濟下滑等壓力,外部則有美中新冷戰爆發、國際
以利營救許多命在旦夕的香港青年。
貿易制裁、台灣獨立地位等挑戰,強推「港版國安法」是精密算計後的 一步險棋,「趁人之危,先發制人,造成既成事實,再以戰逼和。」
同來聲援的總會原宣教社幹事 Omi Wilang(歐蜜‧偉浪)牧師表示, 香港以前在英國治理下,一直被全球譽為東方明珠,可是中國統治下的
吳叡人直言,中國此舉等同終結香港自由、法治等國際金融中心的基
香港,卻在國族主義、中國帝國威逼恫嚇下,成了覆巢無完卵的犧牲
礎條件,宣告了香港地位的死亡,也將誘發港人政治認同的徹底決裂。
品。不過 Omi Wilang 也勸勉港人要堅持定睛在上帝的公義,因為「壓傷
他提醒,台灣不能只停留在人道救援,根據地緣政治分析,香港之後,
的蘆葦,祂不折斷;將殘的燈火,祂不吹滅;等祂施行公理,叫公理得
美中第二戰場就是台灣,若香港遭全面鎮壓,中國對台灣的帝國主義擴
勝。」(馬太福音 12 章 20 節)他相信,中國暴政必如傾頹之牆倒塌、
張勢力必鋪天蓋地而來,台灣香港脣亡齒寒,「救香港就是救台灣。」
上帝公義的光明終究戰勝黑暗,「主佑香港!」
發行人/蔡政道 WEBSITE / www.tcnn.org.tw 投稿 MAIL / write@pctpress.org
索閱專線/ 06-235-6277#134 客服 MAIL / service@pctpress.org 郵政劃撥帳號:31556011
行政院新聞局登記證局版台誌字第 1296 號
短波 MAIL / news@pctpress.org
戶名:財團法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台灣教會公報社
南區郵政管理局南台字第 901 號交寄登記證登記為雜誌交寄
歡迎索閱 ‧ 奉獻支持
2020 年 6 月 1 日~ 6 月 7 日
3562 期
教會消息
跨語世代終結 鍾肇政安息 橫跨殖民語言溝通裂縫 承先啟後築起文字創作磐石 催生客家委員會
鍾肇政(中)及其家人與龍潭教會牧師黃馨蓮 (右二)合照。(相片提供/黃馨蓮)
【張原境綜合報導】台灣文學作家鍾肇政於5月16日 蒙主恩召,享耆壽96歲。鍾肇政是帶動台灣戰後文學 的重要旗手,在文壇與另外一位台灣文學大師葉石濤 齊名,兩人被並稱為「北鍾南葉」。膾炙人口的長篇小 說《魯冰花》對於當時教育體制僵化、選舉文化不公及 貧富差距等窠臼提出批判。《濁流三部曲》與《台灣人 三部曲》亦成為台灣「大河小說」的濫觴,一生獲得許 多文學獎。 憶起鍾肇政過世那晚,客家宣教中會龍潭教會牧師 黃馨蓮表示,當時在教會練完聖歌隊正欲就寢,就收
到執事傳來鍾肇政安息主懷的消息,隨即前往鍾家慰 問,與遺族分享先前探望鍾肇政的一些軼事。從嚴重特 殊傳染性肺炎(武漢肺炎)爆發以來,鍾肇政即鮮少出 門,家人也顧慮他的身體而減少探訪。5月16日傍晚準 備吃晚飯時,兒子鍾延威發現鍾肇政呼吸微弱,考量年 事已高,遂決定讓他在家中平靜地回歸天家。「他的女 兒帶領我到鍾老的房間,跟圍在旁邊陪伴的孫輩,一同 以他熟悉的客語獻上祝禱。」 國立台灣文學館研典組組長兼副研究員林佩蓉指 出,對台灣文學界來說,鍾肇政的逝世象徵著「跨語世 代」的結束,「再也召喚不回來。」1925年出生的鍾肇 政橫跨日語及華語兩個殖民語言,大正時期的台灣雖 仍受帝國主義的壓迫,自由民主之風卻逐漸興起,許多 著名的日籍基督徒知識分子如矢內原忠雄及賀川豐彥 等人,均是在這個時代興起。因成長過程仍屬日本殖民 時期,鍾肇政戰後又自行苦讀學習華語,並發現許多在 日語教育下成長的台籍作家,面對戰後一元化的語言 政策難以轉換,便開始協助進行翻譯與修稿,用其翻譯 的能力站在語言斷層的裂縫上進行銜接。 1957年鍾肇政發起戰後第一份作家聯誼性的通訊 媒介《文友通訊》,藉以溝通訊息、交流作品並互相支 持,並以小學老師的身分一肩扛起吳濁流創辦的「台 灣文學獎」。他參與《台灣文藝》編務及主編《民眾日 報》副刊期間,更致力於提拔新人作家,帶動台灣本土 文壇的成長茁壯,給予創作者穩定的發表空間,透過
告別威權 總統就職展出原民藝術 【邱國榮採訪報導】排灣族藝術家、前台灣基督長 老教會總會青年事工委員會幹事Etan Pavavalung(伊 誕‧巴瓦瓦隆),受到總統府方的邀請,也經得他同 意,其個人創作的藝術作品《大地之眼》《快樂快樂》 《回到遙遠的家》,醒目地呈現在中華民國第15任總統 就職典禮上。 由於武漢肺炎疫情,總統府以防疫工作為優先,5月 20日就職典禮不舉辦大型群眾活動,首次改在國定古 蹟台北賓館舉行。而為就職典禮活動揭開序幕的,是由 國立實驗合唱團和國防部示範樂隊帶來《歌詠台灣》 組曲,其中歌曲《美麗的稻穗》更配上原住民風格的動 畫,融入了Etan Pavavalung的創作。 Etan Pavavalung受訪時表示,自己的藝術創作作品 能夠在總統就職典禮上展出,對他來說感到歡愉是當 然的。此外,他也說,過去總統就職典禮乏味,多是以 威權的象徵呈現,但如今的讓年輕人、原住民、多元文 化參與其中,這對經歷過威權、也曾參與民主運動的他 而言,的確令人驚豔。 對於藝術創作都帶有非常清晰流動感的原因,Etan
2
台灣教會公報 2020年6月1日~6月7日/3562期
Pavavalung表示,這個技法是利用排灣族與魯凱族傳 統的雕刻技術,以及彩繪上四季變化的色彩,呈現出心 中思想的流動感。在提供給總統府方的3件作品中,他 特別提到《回到遙遠的家》,因為這作品就是採用了排 灣族與魯凱族的幾何圖紋,刻畫出地球的圓圈,而圖紋 上面布滿了百合花。創作構想是從族人的神話故事談 到了百合花,當中傳達出的意象是「人老了會從大地離 開,回到天上變成星星」。他的創作形式的表現非常獨 特,他把這個獨特的形式稱為「紋砌刻畫」。 對於自己的藝術創作能夠登上總統就職大典,Etan Pavavalung說,這意謂著台灣與威權政治已經漸行漸 遠,朝更民主、更多元文化的方向,可是,還沒有達到 他心中所期待的民主。他指出,台灣現階段正進入轉型 正義,這是民主的再深化,若不是總統蔡英文上任,轉 型正義這四個字可能現在還僅於社運圈在街頭上無盡 吶喊。「我們現在是不完全民主的狀態,進一步前往更 民主,就是越來越接近我們在談的上帝國。」他說使上 帝國降臨,是台灣人一直在往前努力的一件事情。(相 片來源/中華文化總會網路直播截圖)
交筆友的方式,把失落的台灣作家連結起來。林佩蓉表 示,當時文壇溫暖的氛圍,與現今受資本主義影響帶來 的功利競爭非常不同。 在客家文化領域,鍾肇政亦不斷以先行者之姿爭取 客家族群權益,推動客家論壇及客家電台之運作,協助 推行「還我客家母語運動」,並擔任台灣客家公共事務 協會創會理事長,催生「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0 年民進黨執政後,他亦因此獲聘為總統府資政。 2013年,黃馨蓮受派至龍潭教會牧會,曾數次拜訪 過鍾肇政。她表示,基督信仰在當時的客家庄相對罕 見,此外鍾肇政曾與北部客庄教會的先驅傳道師鍾亞 妹有過淵源,8歲左右父親鍾會可回家鄉桃園龍潭經營 雜貨時,全家人均會到鍾亞妹牧養的教會做禮拜。
舊書新讀《馬偕傳》出版 重新編修補齊資訊更完整 【邱國榮台北報導】 馬 偕日(6月2日)前 夕,神學禮拜日與主流 出版社在七星中會濟 南教會舉辦《馬偕傳》 分享會。真理大學助理 教授王榮昌牧師表示, 《馬偕傳》是「舊書新 讀」(舊書是《偕叡理牧師傳》),作者郭和烈牧師是 台灣民間宗教信仰研究的前輩。王榮昌盼《馬偕傳》可 使人了解投入宣教福音工作的熱情、選擇信仰基督的 意義,相信本書會給讀者帶來新的信仰反省。 《馬偕傳》作者郭和烈是牧師王英世的岳父、王榮昌 的外祖父,絕版多年的《偕叡理牧師傳》,經主流出版 社編輯修訂、美編,增加16張彩色照片後出版。照片 由真理大學校史館提供,並且由幾位專注歷史研究的 牧師包括董芳苑、鄭仰恩、林昌華等補上新的史料與議 題,讓《馬偕傳》的出版更具時代意義。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內有許多議題的學術研究,宗教 研究學者王榮昌特別提到,過去長老教會對台灣民間 宗教信仰的態度比現在開放許多,他盼望透過《馬偕 傳》這舊書的新讀,可使人了解基督徒投入宣教福音工 作的熱情,也了解選擇信仰基督的意義,對信仰基督的 人來說,也會是新的反省。 與談的歷史學者、淡江大學兼任助理教授鄭睦群表 示,郭和烈在他那年代中找到所有相關馬偕的資料,而 且他自學中文,寫了中文著作《偕叡理牧師傳》,在資 源有限情況下用他最大的誠意與努力,將著作發揮到 最大效果。對比郭和烈當年,鄭睦群說現在做學術的研 究相對簡單許多,只要利用關鍵字丟上網路就可以找 到蛛絲馬跡,可以見得郭和烈在研究方面的毅力,令後 輩的他感到無比敬佩。 在分享會中有開放提問,有人問及馬偕曾在宜蘭噶 瑪蘭族積極開拓教會,但現已消失的原因?另有台北市 大稻埕文史工作者好奇,大稻埕故事的主角盡是李春 生,但設教大稻埕教會的馬偕,反而相對偏少的原因? 主流出版社回答則提供《馬偕傳》頁碼,因答案就在其 中。(攝影/邱國榮)
教會消息
踏出好管家的第一步
釘根本地實踐愛 結連普世行公義 盼信徒好好擔起上帝賦予人的責任
環境主日 齊關懷生態正義
「今天又下雨了,我們在家很溫暖安全,但高雄港 內僅存的小虎鯨,牠們的世界飢寒交迫。」 曾以紀錄片《白海豚練習曲》獲得美國休士頓國 際影展自然生態類首獎的台灣導演簡毓群發現,從 今年4月26日起,有大約20隻小虎鯨集體迷航進入 高雄港。在船隻出入頻繁的高壓環境裡,小虎鯨無 法進食,加上傷口細菌感染,漸漸游向死亡,相關單 位始終無法提出有效救援方法。 除了每天心急如焚地觀察、追蹤小虎鯨最新動 向,大聲疾呼有關單位積極處理,簡毓群亦在臉書 上以最沉痛筆觸記錄這一段令人扎心的過程。無奈 的是,奇蹟仍沒有出現,小虎鯨最終在短短一個多月
的時間裡,逐漸地死亡殆盡,幾乎無一存活。 根據聖經創世記記載,照著上帝形像所造的人 類,被賦予了管理魚類、鳥類,和一切牲畜、野獸、 爬蟲等各種動物的職責。然而說來諷刺,一場流行 於全世界的瘟疫,讓人類的活動大幅減少,反而讓 許多動物重獲生機,人類的災禍竟成動物的福音, 顯見我們實在沒有資格以「好管家」的身分自居。 試想,在工業革命之前,人類活動以務農搭配有 限度的貿易為主,當時人類與動物共享山林荒野, 地球上的生物各從其時而生活,如今這樣的畫面安 在?工業革命後,地表上最適合生物居住的空間,幾 乎被人類占盡,無止境地開發讓動物無法生存,重
【林宜瑩台北報導】每年6月第一主日為總會訂定的「環 境主日」。台灣基督長老教會(PCT)總會2020至2021年 的主題為「釘根本地實踐愛,結連普世行公義」,並將「關 懷受造界」列為PCT整全宣教六大面向之一。從1997年第 44屆總會通常年會就通過將每年6月第一主日設為「環境 主日」,藉此提醒眾教會牧長、信徒共同學習成為「盡忠的 好管家」,善盡生態關懷使命及責任,至今已屆滿23年。 今年的環境主日,委請PCT第64屆總會教社主委、牧師 林仁謙以「環境與生態的更新」為主題,引用聖經啟示錄 21章1~5節,直言人類從18世紀工業革命後,地球自然環 境就遭受人類嚴重的汙染。他更以近日花蓮鄉親抗議卜蜂 要廣設6座大型養雞場為例,肯定「花蓮宣教聯盟」Truku (太魯閣)、'Amis(阿美)、Bunun(布農)及東部中會教 社部,在5月30日參與花蓮光復鄉抗爭的聲援行動。 有鑑於核電對台灣土地傷害及不正義,PCT早在1992 年即發表反核宣言,並持續推動各項反核運動。2011年 P C T在台灣各地舉辦「種籽課程」及25場心靈分享會; 2013年積極參與五一九終結核電大遊行,訴求立即終結核 四、停止鳥籠公投。同年,PCT更在韓國釜山的第10屆普 世教會協會(WCC)大會上堅定表達反核立場,並致力向 各國教會代表宣揚「非核家園」理念。 1992年由基督徒婦女發起的「台灣生態神學中心」於 1998年正式向內政部登記為「生態關懷者協會」,以「探 討土地倫理、追求生態公義、落實簡樸生活」為宗旨,在 台灣宣傳聯合國地球憲章多年,一直為守護台灣生態文化 在努力。直到今日,生態關懷者協會辦公室仍坐落在總會 事務所4樓一隅,也促成綠電合作社在總會事務所頂樓架 設太陽能發電設備,持續成為眾教會環保節能的模範。 面對台灣天然災害及人類苦難,PCT也不曾缺席;1999 年的九二一大地震、2009年8月8日莫拉克風災、2011年 日本三一一大地震引爆福島核災,PCT皆全力參與救助及 重建工作;2018年鼓勵眾教會、 機構、大專中心於聚會或 會議用餐時,拒絕使用一次性的餐具、餐盒,以響應「關懷 受造界 信仰要實踐」環保行動;近10餘年來也鼓勵眾教會 投入「全台大淨灘活動」。 林仁謙表示,人類唯有將生命「在基督裡的更新」,才 能因有基督生命,脫離罪惡、得著全然更新的重生、領 受從上帝來的啟示。他認為,神羔羊、耶穌基督已勝過罪 惡,是讓人脫離罪惡重新得力的拯救者,唯有成聖的、有 新生命的基督徒,在基督裡必有智慧與能力成為上帝的好 管家,才能使這世界環境與生態不再遭受汙染、被蹂躪與 霸凌。他祈願上主施恩賜福台灣的教會,有這樣在基督裡 的成聖者的存在,而帶領台灣人一起保護台灣環境與生態 的平安。
度汙染也讓海裡的魚、天空的鳥難逃死劫。 早年肉類獲取困難,如今每天餐桌上出現的雞鴨 牛羊豬魚,已經鮮少有人在乎牠們都曾是活生生的 動物,可能被飼養在狹小空間內,終其一生無法親 近大地。此外,又有多少人能有幸親眼看到一隻野 生動物在眼前走過,或是面對牠們的凋零與滅絕, 曾留下一滴哀痛的淚水。 對於環境的破壞,不僅自然界的動物走投無路, 人類同樣承受苦果,各種與汙染相關的疾病,透過 空氣與食物,不斷侵襲人類的健康,這些事情都在 我們的生活中上演。絕大多數的人,或許不是對這 些悲劇無感,而是不知該如何做起。 事實上,誠如作家安娜‧拉佩(Anna Lappé)所 言:「你的每一次消費,都是在為你理想中的世界投 票。」減少使用一次性塑膠製品、選購人道飼養的動 物產品、避免過度消費,都是改變這個世界的方式。 在環境主日的時刻,顧念每一個上帝所創造的生 命,用日常生活中能夠輕易達成的舉手之勞,促使改 變成真,這是成為好管家的第一步。
台英友好PCT捐防疫物資 【林宜瑩台北報導】「我非常高興參 加並見證台灣基督長老教會(P C T) 捐贈防疫物資,給英國教會的醫療照 護機構。」英國在台辦事處代表唐凱琳 (Catherine Elizabeth Nettleton)5月 28日參加P C T捐贈儀式時表示,她相 信這些物資能給英國醫護人員很大的幫 助,「我很珍惜與台灣之間的友誼,也 謝謝台灣在這次疫情中的幫忙。」 在無黨籍立委林昶佐居中牽線下, 以及唐凱琳、台灣衛生福利部國際合作 組主任劉麗玲見證下,P C T總會教社 將上萬件防護衣捐贈給英國聯合歸正 教會(URC)、蘇格蘭教會(COS)。 記者會現場也有P C T總會議長陳見 岳、總幹事英文秘書韓麗絲(C a r y s Humphreys)、總會教社主委林仁謙、 彰化基督教醫院書記董事林文生、總會 教社幹事林偉聯等人與會並致詞。 事實上,第一批物資早已抵達英國
長老會敬邀聖公會 一同參與普世論壇 【林宜瑩台北報導】台灣普世論壇 (Taiwan Ecumenical Forum,TEF) 執 行 小 組 成 員、台 灣 基 督 長 老 教 會 (PCT)總會書記徐信得、助理總幹事 蔡南信、普世幹事連振翔、TEF執行委
相片提供/ TEF 工作小組
攝影/林宜瑩
曼徹斯特,捐贈儀式上已是第二批。彰 基基於創辦人蘭大衛醫生(Dr. David Landsborough)也是來自英國蘇格蘭, 特別贊助這次運往英國防疫物資的運 費;陳見岳與唐凱琳也透過視訊,一起 將物資捐贈給蘇格蘭教會的卡羅爾‧芬 萊(Carol Finlay)代表接受。 林昶佐表示,透過PCT這次的捐贈, 足以展現台灣政府與民間對國際表達 「Taiwan Can Help」的熱情與誠意, 他相信這也是最好的國民外交。
員鄭明敏、執行幹事李宇平等人,5月 25日前往台灣聖公會主教辦公室,拜訪 聖公會新任主教張員榮牧師,期望能一 起參與籌辦TEF相關事工。張員榮在聽 取相關資訊後表示,會帶到聖公會內部 進行討論與確認。 連振翔表示,TEF執行小組在2019 年先後拜訪衛理公會、信義會及聖公會 前任主教賴榮信,才得知賴榮信因年滿 72歲屆齡退休。今年2月張員榮就任新 任主教時,他與徐信得也代表PCT前往 祝賀,5月25日再度拜訪張員榮,期望 能邀約他一起參與TEF的事工。 張員榮回應,聖公會雖是主教制,但 也採民主的多數決,因此他會將此提 案帶到今年6月聖公會的常務會議中討 論、議決後,再回覆TEF執行小組。原 則上會派出英語能力較好的代表出席。
台灣教會公報 2020年6月1日~6月7日/3562期
3
專題報導
原住民族轉型正義 挖掘真相 歷史傷痛應被正視與撫平 而非遺忘 【編按】6月1至30日,「原音重現:原住
正義的議題。特展從原住民作家的書寫「原
民族文學轉型正義」行動展將在台灣教會
音」,了解原住民族面對文化主體性、族群
公報社台南門市展出,現場將有原住民書寫
存在、同化與轉型正義等議題,重現原住民
主題作品,以及原住民轉型正義紀錄影片播
族對土地的熱愛及回歸原鄉的深切盼望。另
出,期待藉由本行動展計畫讓更多部落族人
一方面呈現戒嚴時期遭受國家暴力對待的原
及民眾能進一步了解原住民轉型正義議題。
住民菁英,隨著檔案、文獻的出土與研究,
為推廣原住民族轉型正義,國家人權博
恢復名譽,逐漸朝轉型正義的目標前行。
物館與國立台灣文學館曾於2018年合辦過
隨著時間經過,今年有更多的真相被挖掘
該特展,展出內容主要針對白色恐怖時期,
出來。本期新聞專題,將介紹卓樂教會《手
包括鄒族的高一生因追求鄒族自治,遭到逮
榴彈事件》《伍保忠返家全紀錄〉《殖民
捕槍決,以及各族菁英莫名被羅織罪名而遭
下原住民靈魂》《賓茂二二八〉《白色的傷
逮捕入獄的故事,並以原住民文學呈現轉型
痕》等5部紀錄影片內容,讓讀者先睹為快。
《手榴彈事件》
惡警因私怨誣陷教會 【陳逸凡專題報導】花蓮縣卓溪鄉布農族T a k l u k (卓樂)部落,在日治時期曾遭日本警察設計,假藉設 宴而趁部落裡的領袖與壯丁酒醉時進行屠殺。事發地 點位於卓樂派出所旁,至今仍留下一座「抗日英雄紀 念碑」。然而到了1960年代,這裡再次發生誣陷族人
《伍保忠返家全紀錄》
父子初見已天人永隔 【張原境專題報導】2018年8月,南投縣信義鄉東埔 部落的布農族退休牧師Alang Islituan(伍錐)發了一 封陳情信給促轉會兼任委員'Eleng Tjaljimaraw(高天 惠)牧師,分享自己國小三年級時,親眼目睹教師伍利 等數人遭逮捕,甚至有些人被當場槍斃。 經過多方比對,終於在「台灣民主自治同盟案」的 檔案中發現,當初被捕的其中三人便是Avali Islituan (伍保忠)、伍利和洪成。1950年代發生的台灣民主 自治同盟台中地區案(又稱大甲案)超過50名被告,且 不乏一些著名的教師與學者,因此Avali Islituan、伍利 及洪成等人原住民的身分過去也甚少被注意。 2019年4月,促轉會在東光部落與Avali Islituan、 伍利及洪成家屬初次碰面,依據《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 匪諜審判案件補償條例》與《促轉條例》,提出罪名撤
4
台灣教會公報 2020年6月1日~6月7日/3562期
的「手榴彈事件」,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網站查詢 Bunun(布農)中會Takluk教會,點選「教會簡史」即 可看到相關記載。 當時有一位卓樂派出所余姓員警,要求村民替他工 作,卻不支付工資。余姓警員之妻所養的鴨,亦任意放 養,跑到村民水田破壞秧苗。雖屢次反應,卻得不到回 應,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擔任村長的教會傳道師沈金 福直接找他們理論,讓余姓員警對教會懷恨在心。 1960年4月,余姓警員趁沈金福不在家時,把手榴 彈裝入牧師胡文池寄到教會的公文信封內,並與反政 府傳單放置於沈金福房間內床底下,之後再向玉里分 局刑事組舉發。當天晚上除了沈金福,還有張國品、田 樹藤、張國興、高則通等4名長老及執事被捕,其中田 樹藤的家中也被放置了手榴彈。 他們5人在警局內遭受到刑求,包含用針刺手指及腳 指頭、灌鹽水等,甚至還逼迫他們踐踏聖經。高齡96 歲的張國興,是現在唯一仍在世的受害者,他於2019 年受訪回憶起當時被刑求的過程,即便警察毆打誣陷, 但是他認為基督徒不能說謊,「沒有的事情也不能說 有。」警察甚至一度舉槍威脅,他仍堅持不肯認罪。 事發後,T a k l u k教會和花東布農區會牧者及會友
都處於緊張的狀態,經Si-Sui(清水)教會牧師Kising Tansikian(田榮順)緊急從Takluk離開,向台北的外 國宣教師求援並獲協助,事件才得以曝光。最終經內政 部調查結果,證實Takluk教會被捕的5人是被余姓警員 誣陷。他們在玉里分局被監禁8天以後,終於被釋放。 2018年5月31日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成立後,決定 調查此事,前往卓樂鄉公所查閱相關資料,並透過面對 面的訪談蒐集部落耆老口述歷史,讓後代子孫也能知 曉這件發生在部落裡的歷史事件。促轉會兼任委員、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助理總幹事'Eleng Tjaljimaraw (高天惠)在協助調查時表示,威權時代曾留下許多不 公義的事情,在民主國家裡,正義與公義是大家共同追 求的普世價值,「不能因為身為少數人或邊緣人,人權 就被踐踏,必須把真實的歷史呈現出來。」 時任促轉會代理主委楊翠表示,過去原住民白色恐 怖案例多是關於族群領袖的迫害,此案則是發生在日 常生活中,因私人恩怨而被陷害,由此可以看出黨國體 制的控制既深入又全面,促轉會將協助申請賠償或平 反。卓溪鄉長呂必賢也表示,被誣陷族人的後裔,若知 道先人曾因「叛亂」被捕,心中一定很不好受,如今真 相被挖掘出來,這些罪名都不應該繼續承續下去。
銷與賠償。據促轉會資料顯示,Avali Islituan在羈押期 間因罹患肺結核,病逝於淡水療養院,而後葬於台北市 六張犁政治受難者墓區,也是目前已知唯一葬在該處 的原住民。'Eleng Tjaljimaraw表示,促轉會成立的目 標之一便是希望將更多史料曝光,挖掘尚未揭露或是 未聯繫上的政治案件當事人,讓悲傷的往事能被講述, 盼透過真相的浮現,讓公義落實在這塊土地上。 Avali Islituan遭捕時,其子Bukun Islituan(伍金山)尚在母親腹裡未出 生,如今他也已年近古稀。談到對父 親的印象,Bukun Islituan表示,僅知 道父親被抓捕後杳無音信,時至今日 手邊也僅有一張父親友人給予的相片 作為回憶。自從母親改嫁後,Bu kun Islituan成長過程中不時遭受流言蜚語 侵擾,也因被認為是匪諜的後代而遭 同學霸凌。為了遠離紛擾,退伍後他 就從事遠洋漁業十多年,才又回到部 落成家立業,擔任玉山國家公園的巡 相片提供/促轉會 山員直至近幾年才退休。知道父親下
落後,將遺骨帶回自己的土地,舉辦一場正式喪禮,成 為Bukun Islituan最大的心願。 2019年4月29日,時任促轉會代理主委楊翠與 Bukun Islituan、Alang Islituan等人到六張犁政治受難 者墓區,父子初次見面已是天人永隔。Bukun Islituan 跪下抱著父親的墓碑,用族語傾訴數年來的思念。5月 24日,Bukun Islituan與家族一行人北上,在烈日下 挖掘兩個多小時,終於將父親遺骨帶 回,墓碑則保留做文化景觀。翌日, Bunun Ciubu(中布)中會Tumpu(東 埔)教會舉行追思禮拜,由時任牧師 Biaz-Takihunang(全建生)主禮,楊 翠也到場致意。 楊翠表示,雖然Avali Islituan因羈 押期間即病逝未獲判決,依據現行法 條無法獲得罪名平反,成為過去未曾 出現的非典型案例,然而遭羈押五個 多月仍是事實,此案已送至審理小組 交由律師及學者討論,未來仍將持續 積極調查、平反。
專題報導 《賓茂二二八》
紛亂後更知和平美好 【林婉婷專題報導】二二八事件影響全台與各原住 民族,發生在東台灣的相關事件卻鮮少被提及,其中較 為人所知的有時任台東縣縣長謝真和200位縣府人員 受卑南族與布農族保護而避免流血衝突,此外還有中 國遷台的老師歐陽朝佑遭射殺事件。事發地就在台東 縣金峰鄉的舊Djumulj(賓茂)部落裡,也是當地耆老 不願多談的往事。但至今超過70年,許多長者陸續離 世,為了避免歷史逐漸被淡忘的遺憾,這段過去因此有 機會再次被談起與證實。 二二八事件中,台東地區死者1名、傷者18名,死者 是日治時期金崙公學校(現賓茂國小)的歐陽朝佑; 殺害他的是金峰鄉卡拉達蘭家族頭目、醫師Gui Giling (高正治)的叔叔Sabulo,但究竟為何動手或是誤殺, 家族始終保持噤聲,族人也不明白詳細情形。由於「守 護部落」是青年責任,所以也有人認為這起案件是在特
《殖民下原住民靈魂》
衝擊不斷的身分認同 【林婉婷專題報導】經歷西班牙、荷蘭、清國、日本 一直到中華民國,台灣原住民族長期活在「被殖民」的 陰影下。雖不是最初,但影響原住民族命運極重要的轉 捩點是1895年起日本統治台灣,在更早之前,原住民 族並沒有所謂國家認同與觀念。 由於台灣島位於重要戰略位置,成為日本克制中國 與進軍南洋據點,遂開始在台灣推行「皇民化運動」。 1942年,日本招募超過4000名台灣原住民族青年組 成「高砂義勇隊」、加入南洋軍,並隨著戰事發展緊 張而不得不參與前線作戰。曾任高砂義勇軍的阿美族 人Kongsing談到,當時他在台東農會所辦的培植院學 習,聽到日本人說:「如果不為國家盡義務的話,就不 是真正的男人。」於是他自願加入軍隊,「現在想來有 點傻,我的同伴都不願意去。」 泰雅族的文史作家Walis Nokan(瓦歷斯‧諾幹)指
《白色的傷痕》
尚未討回公道的受害者 【林婉婷專題報導】在極權統治的年代,遭判刑喪失 生命或服刑失去自由的原住民受難者之中,有一個名字 較少在第一時間被提及——Tfuya(特富野)部落的鄒 族菁英Voyʉe Toskʉ(杜孝生)。
殊時間與社會氛圍之下造成的悲劇,事後採訪與調查 也可看出確實有這種可能。 牧師K a m a(伍新民)目睹事件過程,當年他僅19 歲。根據他回憶,S a b u l o於金峰鄉公所任職,聽聞 二二八事件後便趕回部落的家,拿取議員L e m a l j i z Kusaza(章正輝)家中的槍枝並射殺歐陽朝佑。另一 位目擊者是耆老Sakinu,當年也是19歲,回顧中談到 在歐陽朝佑用餐時,Sabulo從窗外射殺他,「當時台 灣很亂,治安不好。」Sabulo在犯案後,便被送往台南 監獄關押。 日治末期,Sabulo被徵召至南洋征戰,將效忠日本天 皇視為至高榮耀,不過這群軍人們準備上船出征前,卻 收到日本戰敗消息。Gui Giling點出,叔叔Sabulo是最 後一批日本海軍志願兵,收到日本戰敗的消息,讓他深 感挫折、情緒低落。在混亂時代中,守護部落的心志更 堅決,對外來者的恐懼與不安情緒也更強烈。 那時還有一對外來教師也在金崙公學校任職,但他 們受查亞斯家族頭目Kuljelje(杜志德)保護。Kama說 明,Kuljelje將兩位老師藏匿到山林裡,以躲避追殺他 們的人,並送去衣物與食物等生活物資照顧他們;對於 這種精神,Kama很感動,因此始終記在心裡。
歐陽朝佑命案後,國民政府準備派軍前來鎮壓,謝 真和200位縣府人員因卑南族總頭目M a t r e l i(馬智 禮)與布農族Dahdah(紅葉)部落族人幫助,躲避到 Dahdah部落後方山區Kamisatu(上里)而倖免於難。 Matreli曾解決部族之間的衝突,深知和平的重要性, 才有了這個決定。 這段高壓統治帶給原住民很大影響,包含土地大量 流失、族群語言中斷等。Gui Giling認為,政府重視原 住民族轉型正義,「不求你們回報給老人家,只求你們 正視我們下一代,至少在他們國小的時候,別再用殖民 化的、同化的這些教材去教他們。」
出,當時的國家意識確實強調當軍人、為國家而戰者才 能成為國民,尤其那時的原住民族還被矮化為「三等 人」,更強化了爭取「國民」身分認同的心態。 南 洋 戰 場 多 是 叢 林 戰,原 住 民 族 對 山 林 熟 悉 的 優勢也在當時大大發揮。都蘭山劇團團長、阿美族藝 術家Siki Sufin(希巨‧蘇飛)指出,當時同樣參與戰 役的許多日本陸軍後代仍然在世,從他們口中可以得知 祖輩們對高砂義勇軍的懷念,也認為若沒有這群原住 民族,日軍死傷恐更慘重。而花蓮縣卓溪鄉Sinkan(中 正)部落的耆老林啟南也回憶,日本政府在戰時確實 比較喜愛原住民族,「他們集合我們一起訓練、參加戰
爭,沒有平地人,只有布農族、太魯閣族和排灣族。」 然而,日本對於高砂義勇隊的相關文獻少之又少,可 能與擔心戰後成為審判證據有關,這也導致這段歷史 殘缺而遭到後世淡忘。1949年國民政府遷台,部分曾 任高砂義勇軍的原住民也曾被徵召參與國共內戰,新 外來統治者再次重創原住民族的族群獨特與認同。 2015年是終戰70週年,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公開致 詞,雖論及維護和平與族群自決的重要,但也避開轉型 正義的討論,暗示後世不必為前人的錯誤道歉與負責。 Walis Nokan感嘆,這也是被殖民國家會遭遇的問 題:自我檢視時用殖民者的眼光來看待被殖民者,「你 被抽換掉血液、被抽換掉肉身,那都是日本皇民化後的 東西,你卻以為那個就叫做你。」先以武力脅迫,接著 是教育灌輸,最後是經濟利誘,殖民政權一步步迫使原 住民族順服於「國家」這個符號。 國族認同議題在台灣雖然敏感,但不變的是每個 人都有選擇權利,並學習包容、傾聽不同時代的歷史 記憶。Walis Nokan強調,若不是這些祖輩們經歷痛 苦的身分混亂與轉變但仍堅持保有民族靈魂,沒有參 與過戰爭的當代人怎能懂得何謂反抗,「我們要感謝這 些長輩。」
Voyʉe Toskʉ生於1922年,於2001年辭世;他是 Uyongu Yata'uyungana(高一生)同母異父的兄弟, 也是日治末期唯一接受台北帝國大學(現台灣大學醫 學院)正規醫學訓練並畢業的原住民,於1952年任嘉 義縣阿里山鄉衛生所主任及新美農場場長。 Voyʉe Toskʉ的孩子Voyu Tosku(杜銘哲)談到, 自己雖是鄒族人,卻是在平地長大,除了面對族群衝 突,也察覺到家裡總有「不安的氣氛」。父親是開業醫 師,優良的醫術在鄰里間有目共睹,卻是個沉默的人, 也不談有哪些親戚。Voyu Tosku從小就好奇自己為何 遠離部落,並到處去詢問,試圖找到答案,「可是我爸 就是隻字不提,甚至他會很明顯地讓你知道:你不要問 這個問題。」後來才知曉,這背後有一段家族血淚史。 1954年,Voyʉe Toskʉ遭指控涉及「Yapasuyongʉ Yulunana(湯守仁)等叛亂案與貪汙案」。其中包含 Yapasuyongʉ Yulunana、Uyongu Yata'uyungana、 Losing Watan(林瑞昌)等6人,因「意圖以非法之方 法顛覆政府」而遭判死刑。Voyʉe Toskʉ則以違反〈懲 治貪汙條例〉遭判有期徒刑17年,服刑幾年後假釋出 獄,卻因貪汙罪不算為政治案件,無法申請補償。
Voyu Tosku因緣際會接觸到台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 進會與模擬憲法法庭,且2016年的第三屆模擬憲法法 庭決定援引「Voyʉe Toskʉ案」。模擬憲法法庭不是真 正的法庭,旨在提升重大議題的公共討論,進而影響社 會或政府並產生具體回應行動。此案最終結果認為家 屬應得到補償,但要真的實踐需要靠修法。 訴訟代理人高毅坦言,在「V o y ʉ e T o s k ʉ案」 中,人們較多關注犧牲性命、成為烈士的U y o n g u Yata'uyungana等人,且較少考慮到內亂罪和外患罪 以外的判決類型,「Voyʉe Toskʉ案」有其重要與獨特 性。在Voyu Tosku邀請下,模擬憲法法庭發起人、前 大法官許玉秀,與台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代表們 前往Tapangʉ(達邦)與Tfuya部落,進一步認識鄒族 文化與歷史。 一行人也拜訪Uyongu Yata'uyungana的兒子Avai Yata'uyungana(高英傑),透過老照片,從他口中認 識Voyʉe Toskʉ在學習上的傑出表現,以及出獄後未獲 族人諒解的艱辛。最後也在Uyongu Yata'uyungana墓 前說明模擬憲法法庭與轉型正義進程,向在自己土地 上蒙受委屈與犧牲的前輩們致上敬意。 台灣教會公報 2020年6月1日~6月7日/3562期
5
教會消息
反卜蜂!花蓮宣教聯盟上街 530 大遊行抗議活動 太魯閣、阿美、布農及東部中會與玉神、原民大專聲援 【林宜瑩台北-花蓮連線報導】5月30日超過上千人 齊聚在花蓮光復鄉光豐農會前,高呼「不要溝通、只要 撤照、卜蜂滾蛋!」口號,表達要求花蓮縣政府對卜蜂 撤照的訴求,抗議隊伍中有來自花蓮光復、鳳林、壽豐 等地鄉親,還有台灣基督長老教會(PCT)「花蓮宣教 聯盟」(簡稱花宣)Truku(太魯閣)中會、'Amis(阿 美)中會、Bunun(布農)中會及東部中會四中會、玉 山神學院、花蓮原住民大專中心的牧長會友。 卜蜂在花蓮光復的養雞場預定地,離'Amis Fahol (馬佛)部落不到500公尺,部落族人相當擔憂,'Amis 中會Fahol(馬富)教會牧師和會友也加入這次抗議遊 行。Fahol部落頭目陳榮德說,族人得知卜蜂要設養雞 場,許多人擔心到睡不著覺,唯恐高密度養雞場爆發禽 流感,美好家園一旦被汙染就回不去了。 花蓮光復鄉530「反卜蜂」大遊行是繼520鳳林「我 愛花蓮拒絕大型養雞場汙染」陳情活動之後,再一次 凝聚花蓮民意的大聚集。PCT總會副議長、Bunun中會 Hu-nungaz(古風)教會牧師Abus Takisvilainan(阿 布絲‧打給絲非來南)表示,維護環境生態是普世價
花宣牧長偕會友手舉布條遊街,與花蓮鄉親站在 一起。(相片提供/花蓮宣教聯盟) 值,也是基督徒的信仰實踐,花蓮鄉親齊心投入反卜蜂 的自救行動,展現了公民的力量。她強調任何財團在 地投資都應遵循《原住民族基本法》的諮商同意權,對 PCT四中會組成的「花宣」與玉神、花蓮原民大專牧長 兄姊投入行列、跟花蓮鄉親站在一起,她表示欣慰。
公民咖啡車 轉動你的 礙 屏東身心障礙者自立中心辦培力活動 從處境與權益談起 【林婉婷屏東報導】平安基金會承辦 之屏東縣身心障礙者自立生活中心舉辦 身障者培力活動「公民咖啡館」,邀請 不同障別的身心障礙者、照顧者和同儕 支持員暢談自身處境、聆聽他人故事, 也透過充分對話了解現行的身心障礙者 福利與期待更完善的平權未來。 5月30日上午於屏東中會竹田教會舉 辦首場活動,針對第7類障礙者將主題 定為「轉動你的礙」,分生活處境、個 人行動能力兩組討論。前者由同儕支持 員陳麗雲主持,鼓勵障礙者們談生活曾 遭遇的困難與如何因應,後者則由台灣 障礙女性平權連線理事長周倩如主持,
攝影/林婉婷
請障礙者們分享輔具使用的生活經驗。 「生活處境」組依照旅遊、購物、經 濟、人力、交友、交通等不同日常生活 面向發表看法。參加討論的王姊妹表 示自己喜愛戶外活動,但受傷後行動受
Abus Takisvilainan表示,無論是過去的反美麗灣, 還是近年的反亞泥、反卜蜂,PCT皆本於關懷受造界、 做上帝好管家,成為在地百姓的好鄰舍。她也指出,5 月30日走在光復鄉街道上,可以清楚感受到在地百姓 多支持反卜蜂的行動。Abus Takisvilainan直言,民意 是高於財團、縣府的,未來PCT也會持續與花連鄉親站 在一起,持續抗爭直到贏得最後勝利。 'Amis中會總幹事Namoh Arang(那麼好‧ㄚ讓)牧 師表示,身為牧師很不想上街頭,可是看見自己的家園 將要大難臨頭,而花蓮縣政府罔顧原民意願,逕自發給 財團證照,欺負善良百姓,只好被逼著上街抗爭了。 卜蜂5月27日於台北召開記者會,發言人劉明哲首度 為卜蜂之前在台灣西部三處「汙泥案」造成社會觀感不 佳表達歉意,他也在會中說明卜蜂事後如何在稽核程序 上加強,以彌補過去「督導不周」的缺失,他保證會按 照花蓮縣府要求,完成與鄉親溝通的說明會。 花蓮縣長徐榛蔚則表示,卜蜂申請皆依法規進行,她 認為應給業者說明的機會,若溝通後仍無法取得共識, 花蓮縣府最後仍會考慮撤照。
限、不能再到處旅遊,她希望下個月手 術後情況能改善。陳麗雲分享自立生活 中心的夥伴會定期舉辦無障礙旅遊,透 過復康巴士、火車等大眾交通工具去各 地參訪,歡迎有意願的障礙者同行。 「個人行動能力」的成員互相交流輔 具與補助訊息。周倩如說,政府因經費 有限,通常只補助障礙者「最需要」的 那項,但事實上人的生活環境多元,需 求也是複雜的,例如障礙者出門除了 「行走」,還有開關門、按電梯都可能 遭遇挑戰。同儕支持員潘佳琳笑著回 憶,有次她要泡麵,卻無法按壓飲水機 的按鈕,於是用手機吊飾的繩圈作輔 助。這個經驗引來小組成員們稱讚,也 學習以手邊現有小道具與突發奇想的靈 感來解決問題。公民咖啡車相關活動請 「屏東縣身心障礙者自立生活中心–平 安基金會承辦」臉書粉絲專頁。
紓困後仍難逃失業 籲政府修救助政策 【邱國榮整理報導】面對後疫情時代,勵 馨基金會呼籲政府正視弱勢婦女兒少疫情過 後、中長期的就業與居住困境。5月25日勵馨 與立法委員吳玉琴、立法委員邱顯智,一同向 政府呼籲放寬紓困要件,包括延長「安心即時 上工計畫」、擴大辦理「急難紓困救助實施方 案」,並提出鬆綁家戶所得的紓困申請方式。 勵馨社工諮商部處長李玉華表示,雖然政 府提供很多紓困方案,但是實際上有很多受 暴婦幼,難以取得這些資源,除年齡、身分限 制、同家戶不能同步申請外,她更點出補助申 請相互排斥的困境。目前只要是弱勢兒童或 身障的服務對象,政府會加發1500元生活津 貼,當他們去區公所申請時,會遇到「領了津 貼就不能申請急難紓困」,或是「申請急難紓 困,會影響中低收入戶資格」的困境。她呼籲 政府重新調整現行急難救助政策,思考中長期
無聲的情誼 障關聾友會高捷志工 【林婉婷高雄報導】高雄捷運為展現 企業志工形象,邀請社福團體並舉辦招 待活動,本次與平安基金會所屬身心 障礙關懷中心合作。5月28日上午,30
攝影/林婉婷
6
多位聾人朋友、家屬和手譯員,與高捷 志工在美麗島站大廳見面,聆聽特色車 站導覽後,眾人搭乘捷運前往衛武營國 家藝術文化中心,進行分組趣味競賽。 聾友指導高捷志工簡單實用的手語,玩 「比手畫腳」猜謎遊戲,聾人豐富生動 的肢體表達力令在場聽人驚豔。 障關中心副主任吳秀鶴表示,九成聾 孩子的父母都是聽人,這或許是上帝希 望聾人與聽人共融的美意。不過父母可 能基於希望孩子融入大環境的心態而要 求聾孩子學口語,可惜聾孩子學口語過 程不但辛苦,且未必每個人都能獲得良
台灣教會公報 2020年6月1日~6月7日/3562期
好成效。障關中心鼓勵「口語」和「手 語」並行,讓孩子享受暢所欲言、自我 表達的成長經驗。障關中心開辦手語班 獲得熱烈反響,從原本二、三班增加到 五班,其中不少是聽人學員,可見民眾 對手語漸感興趣。 此外,障關中心也在衛生福利部補 助下響應「時間銀行多元培力推動計 畫」,並稱之為「互相效力」計畫。吳 秀鶴認為,教會可以藉此機會與社區連 結,接觸到未信者與弱勢者家庭;不但 是社區宣教的新契機,也是實踐「互相 效力」的信仰教導。障關中心預計在6月 舉辦相關說明會,歡迎感興趣的民眾與 單位留意「身心障礙關懷中心」臉書粉 絲專頁以獲得即時訊息。
的協助,把資源聚焦在真正的弱勢個案上。 勵馨呼籲政府將紓困與戶籍鬆綁,並且建 議參考內政部營建署《自建自購住宅貸款利息 及租金補貼辦法》第25條第2項,規定家庭暴 力或性侵害相對人與受害者作為同一家庭成 員、且同時請領救助時,僅受理受家庭暴力或 性侵害受害者的申請。
相片提供/勵馨基金會
教會消息
台中都原添新血 露恩顯主榮 因應人口外移都會區 走入工地工寮宣教 中心崙部落族人在異鄉找到屬靈的家 【洪泰陽台中報導】繼位於彰化的Cevung(彰鳳) 教會之後,Payuan(排灣)中會5月31日在台中市原住 民綜合服務中心舉行設立Luqem(露恩)教會暨簽訂 原宣都市陪伴方案感恩禮拜。在中委團隊牧長見證下, Luqem教會成為中部地區最年輕的都原教會。 Payuan中會總幹事Ljegean Tudalimaw(樂歌安‧ 督達里茂)牧師說,與以往由他中會教會或同中會非母 會教會作夥伴教會不同,露恩教會的陪伴方案是由母 會Ciusinglun(中心崙)教會作夥伴教會。露恩之名為 排灣族語「Luqem」音譯,有榮耀、尊貴、權能之意。 禮拜由Payuan中會議長、Masilidj(北葉)教會牧師 Sulja(左金男)牧師主禮,副議長、Cavak(札瓦歌) 教會牧師Tjuku(傅梅花)牧師講道。Tjuku分享詩篇 77篇10~14節,以詩篇作者的心境對照這群旅居都市 的原住民基督徒,曾經失落、挫敗與掙扎,看不見神的 作為,但當願意靜下來沉思神一切的工作,便經驗神 的恩典。Tjuku鼓勵Luqem教會會友,記住神偉大的作 為,回想往日主成就的奇事,活出屬神的榮耀與尊貴。 回顧Luqem教會設立歷程,傳道師Aruai Patadalj (賴佳安)表示,1985年後因台灣社會型態改變,青 年紛紛往都市謀生,原住民青壯年多從事遠洋漁業、製 造及建築業。位於潭子的Hungkuang(豐光)教會長 老謝有得、徐福財,至工地工寮傳福音,帶領謝健國、 謝健華走進教會,後於1990年首次在台中東山路工地 獨立聚會,成員主要來自中心崙部落。1993年選出都 會區執事、1995年選出長老後,以遊牧方式至散居各 地的會友家中做禮拜,聚會從兩個月一次漸增為每月一 次。2009年9月6日,於現址設立Ciusinglun教會台中 都會區聚會所,成立教會後繼續承租現址一、二樓。 Aruai Patadalj表示,因著主恩典,教會與周遭漢 人社區關係融洽,並未遇到太多困擾,因此教會日漸 成長。主日信息曾邀請台南神學院實習生分享,另有 Tjuku、Heizang(平山)教會牧師Ripun(依佈恩‧甦
好美里沙灘復育中 國土海岸線再前進 【張原境嘉義報導】自2016年開始, 嘉義中會教社部與新塭教會持續於好美 里沙灘舉辦植栽復育及淨灘活動,盼能 守護台灣國土海岸線。5月31日下午嘉 中22間教會共200多人頂著豔陽再次聚 集,布袋鎮鎮長陳鳳梅、經濟部水利署 第五河川局及林務局官員亦出席支持。 好美里沙灘位於嘉義縣八掌溪和龍宮 溪出海口,因附近布袋商港填海造陸, 沙粒轉向於北端河道沉積,加上海水沖
攝影/張原境
格那霖)、Buliu(枋原)教會牧師Ljegean Padavang (陳恩惠)與Ciusinglun教會牧師Sula(李再祥),每 個月到聚會所一次、每兩個月舉行一次聖禮典。而後小 會決議增聘傳道師,2018年由中會差派Aruai Patadalj 牧養至今。 Aruai Patadalj表示,因都會生活特性,加上族人遷 居到都市已經歷三代,未來首先要讓會友從排灣族的 生命經驗出發,重新認識自己,找回認同與信心,避免 落入社會的錯誤認知。期盼族人禮拜與服事更穩定,也 繼續加強鄰里關係,讓都原教會成為社區美好的見證。
Luqem教會設立感恩禮拜。(相片提供/Luqem教會)
布農聖經三審將完成 試讀引熱議 預計有條件篩選300人參與 翻譯委員會:擴大認同,尊重信徒發言權 【林婉婷高雄報導】布農族語聖經翻譯即將完成全 聖經經文三審,5月29日上午,布農聖經翻譯委員會成 員與Bunun(布農)、Bunun Ciubu(中布)及Nanpu (南布)三個中會的議長、總幹事、牧長代表齊聚 Masbul(建山)教會,聆聽翻譯事工進度與需要報告, 討論試讀計畫。當天原住民族電視台團隊也赴現場採 訪,將製作布農族語聖經翻譯始末與展望相關節目。 布農聖經翻譯 委員會主委S a i Isqaqavut(撒 伊‧伊斯卡卡夫 特)牧師說明事 工進度,完成提 多書、提摩太前 書、提摩太後書 攝影/林婉婷 之後,三審也將
刷,原本天然海岸屏障的沙洲流失、潟 湖地形遭破壞,海岸線日益掏空,一度 後退達500公尺。幸而近年持續沙灘復 育效果顯著,新塭教會長老蔡信得說, 初期固沙,乃是使用現場素材如廢棄竹 蚵棚,以鐵絲繫緊後構築攔沙籬。嘉中 教社部部長劉文政接著說,待形成足夠 沙地後,便陸續種植馬鞍藤,增強抓沙 力道。去年開始種植木麻黃,盼形成第 二層屏障,將海岸線再往前推進。 嘉中民雄教會牧師黃智鴻表示,以 往建堤防、放置消波塊維護海岸線,往 往掏空地基,白白浪費公帑;用植栽復 育方式養灘,是與大自然和平共存。選 定聖靈降臨節舉行活動,具實踐生態神 學意義,「聖靈降臨告訴我們上帝的創 造與救贖不僅限於人類,透過這樣的行 動,環境也得到拯救。」他表示,若西 海岸均投入復育沙灘,台灣國土維護將 有顯著效果,濱海居民生活品質將獲更 多保障。起初許多人不了解沙灘復育重 要性,但邊做邊教育,越來越多教會投 入,未來期待所有宗教一同投入。
結束。聖經出版後,勢必收到眾多信徒指教,牧長們屆 時應以平常心看待,並持續修訂工作。 為讓更多信徒參與聖經翻譯事工,布農聖經翻譯委 員會計畫辦理試讀,以中會為單位,預計選出300人, 每人約分配4章,於今年8至9月中旬閱讀,而後填表寫 下心得與指正意見,寄給翻譯委員會確認與微調。試讀 人資格為:精通布農族語、45歲以上、有意願者、能夠 協助上網與打字,並且不限會友。 針對試讀,有人指出,讀本可能關係到版權問題,宜 先與台灣聖經公會確認。有與會者指出,試閱若過多人 參與,反而耗損時間、人力和心力,應避免複雜,打鐵 趁熱,盡快推出布農族語聖經。也有人認為,既然基於 信任與肯定專業將翻譯事工託付給委員會,試讀也可以 由委員會完成。Sai Isqaqavut則表示,試讀除了是擴大 參與感和認同感,也是尊重信徒的發言權,讓他們有機 會提出疑惑並得到回應。
盡心運用上帝賞賜 聖經原則面對債務 【邱國榮台北報導】七星中會教育部5 月30日在台北公舘教會舉行長執訓練, 邀請台灣冠冕真道理財協會理事長吳道 昌分享聖經理財原則及教會行政管理。 吳道昌指出,理財原則第一課即上 帝擁有一切,世上所有一切包括登記 個人名下的土地、房舍都是上帝賞賜, 人的責任是盡心盡力管理,過程力求符 合聖經原則。若沒有這個觀念,處理教 會資源就會出問題。他指出,土地是上
攝影/邱國榮
帝的,但私人可以持所有權,這是制度 的設計。符合聖經原則的資源與金錢 運用,與資本主義有所不同,會努力賺 錢,也會運用獲得的報酬利益成為他人 的祝福。他強調,冠冕真道理財協會對 於財務管理的教導與諮詢,秉持的是聖 經原則,而不是成功神學。 「欠債不是犯罪,但上帝的心意是 不要我們欠債。」吳道昌指出,許多人 心懷貪念,想靠借款賺錢,但聖經不鼓 勵這麼做,「因為欠債者是債主的僕 人。」他進一步指出,現代人買房幾乎 無法不靠房貸,但貸款成數務必要低, 盡可能縮短償債的時間,否則即使本金 低,附加20至30年高額貸款後,不僅無 法享受土地增值,也等於幫債權銀行賺 了一棟房子。他強調,長時間償債並非 好事,除了上帝是主人,也可能多了另 一個主人「瑪門」。 吳道昌指出,努力管理財務卻負債, 依然感謝上帝,解決債務問題首要認識 聖經原則,同時認罪悔改。上帝既赦免 人犯罪,何況是債務,不必過度憂心。
台灣教會公報 2020年6月1日~6月7日/3562期
7
教會花絮 台灣民族同盟
泰源五烈士 成仁50週年
的駐堂神父王敬仁祈求上主降福,讓兩教會能 完成祂的旨意。他指出,基督徒的不合一已存 在幾世紀,造成教會極大痛苦,也違背主的心
鵝鑾鼻日照樂活中心
社福據點開幕 恆基經營
陳錦生表示,自己在10幾年的基層公務員經 歷,對打卡制度頗為反感,於是在長榮大學校 長任內進行實驗,嘗試取消打卡制度,透過每
意,「我們相信禱告的力量,一起為克服不合
週寫一封「長榮家書」給同仁,建立彼此信任,
一獻上祈禱。」此外,全球各地疫情依然嚴峻,
並逐步改變大家的觀念,「公家單位許多辦法
希望台灣的基督徒能不分教派齊心禱告,祈求
與制度立意良好,但執行起來往往變調,淪為
上主降福,使人們早日恢復正常生活。
紙上作業甚至是造假。」若死守公務員的制度
祈禱會中,兩教會各有信徒上台分享,來自
法規便難以突破。
天主堂的張鴻藻是前駐芬蘭大使,曾經歷過中
談到考試院制度的改革,陳錦生表示過往
華民國退出聯合國。他說,國家今天外交處境
公務員考試重視的國文科目,有思想審查的疑
困難,但不要失望,只要行事正當,發揮潛能, 【邱國榮台北報導】泰源五烈士成仁50週年
上帝一定會開路。他說,聯合國規範外交工作
慮,應以更多台灣主體性的內容取代大中國的 【林婉婷整理報導】歷經屏東縣政府4年協調
思想。他以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
暨陳智雄烈士紀念會,5月30日下午在二二八
是促進世界和平,這是耶穌的道理,因此從外
與建設,台灣最南端社福據點——鵝鑾鼻日照
為例,指出當時疾病管制署仿效美國,修改組
國家紀念館舉行。策劃活動的台灣民族同盟總
交工作的認知來看,基督徒要合一,宗教要合
樂活中心5月24日舉辦啟用儀式,縣長潘孟安
織法聘請10多位防疫醫師,並送至美國接受訓
召劉重義表示,五烈士都是為建立真正屬於台
一,人類要走到「天下一家」的這條路。
邀請南下墾丁宣導「防疫新生活」的衛生福利
練,當時看似沒什麼用處,然而去年底武漢肺
灣人的國家而犧牲,希望台灣人能過民主自由 的生活,國家在國際上有國格,受到平等尊嚴 對待,他們的盼望,也是台灣人的願景。 泰源烈士是在新店安坑刑場,以叛亂罪名被
公舘教會與天主堂的合一共融禮拜已邁入第
部部長陳時中共同參與,見證國境之南多元整
炎疫情來襲,首先發現問題的便是防疫醫師,
三年,上半年於聖靈降臨節在天主堂舉行,下
合性照顧據點的設立,未來將委由恆春基督教
若那時候沒打破當時疾管署的組織編制,不可
半年於感恩節在公舘教會舉行。公舘教會主任
醫院經營,開啟偏鄉長者健康樂活服務。
能有如此的「超前部署」。
牧師王豐榮表示,三年前報佳音路過天主堂,
潘孟安表示,鵝鑾鼻日間照顧暨樂活中心是
此次提名人選遭詬病缺乏人文背景的學者,
槍決。身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信徒的劉重義
神父與信眾聽到歌聲開心出來迎接,也約定一
恆春鎮第二處日照中心,委託恆基經管,導入
陳錦生認為,科技背景的人才不一定缺乏人文
說,殺害五烈士的是流亡台灣的外來政權,烈
起尋求共融祈禱的機會,於是三年前在萬年里
醫療巡迴服務,結合社區資源辦理長者機能
素養,並引用羅馬書12章2節「心意更新而變
士為追求台灣獨立而壯烈犧牲,現在台灣人若
設教60年的天主教會,與設教58年的長老教會
訓練及各項促進長者健康、樂活活動。尤其中
化」指出,期盼透過自身的經驗,有機會對於
不能剝掉身上的「中華民國」枷鎖,會繼續沒
開啟了合一共融祈禱會。(攝影/邱國榮)
心也開創照顧服務新模式,由長輩擔任「高年
台灣公務體系的改革付出一些努力。
有獨立騙有獨立,對不起烈士鄭金河的遺言: 「台灣若無獨立,是咱這代青年人的見笑。」 許多獨派團體代表出席致詞,其中二二八基 金會董事長薛化元表示,牽涉蘇東啟事件的泰
級實習生」製作霜淇淋,讓民眾可享用屏東在
東北角禱告山
祈禱營地 免費開放使用
地、當季水果口味的甜品。 為歡迎陳時中出席開幕式,恆春在地國寶級 樂手陳英帶領新生代,以思雙枝調即興創作吟
源事件,兩個事件都是60年代重要的台獨案
唱。潘孟安致贈印有肖像的月琴給來賓,感謝
件,打倒國民黨政府的行動失敗,犧牲了自己,
陳時中長期支持屏東設立推動長照據點及國家
而身為後輩要記得前輩們沒完成的志業。面對
隊投入防疫的辛勞。陳時中肯定屏東推動長照
中國的威脅比過去嚴重,他強調台灣不僅要追
服務是全台優等生,並提及總統蔡英文除了關
求主體性,還要深化自由民主人權價值,以對
心墾丁觀光旅遊,也提醒長照是很重要工作,
付外部的中國和內部的親中團體,才會讓台灣
「大家一起樂活防疫、樂活長照。」
離成為獨立國家的距離越來越近。
當代議題 國度視野省思
鵝鑾鼻日照樂活中心為二層樓建築物,一樓
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陳俊宏致詞指出,監察 院在2018年公布泰源事件調查報告,認定這
台南中會口埤教會
提供社區長者動靜態健康促進課程及社團、社 【林宜瑩宜蘭報導】「我是個商人,也是基督
交活動,二樓則是日照中心,提供恆春半島偏
【張原境台南報導】台南中會口埤教會舉辦
是台灣獨立抗爭事件。他表示,參與事件中的
徒。我每次有傳福音的機會,就像我每次拿到
鄉及滿州地區失能、失智長者日間照顧服務,
培靈會,5月30日邀台中中會磐頂教會牧師莊
政治受難者,主體性與能動性是過去討論白色
訂單一樣,一想到那種興奮,我整夜都睡不著
並輔以居家、老幼共學服務。此外中心也設置
信德分享「基督徒如何面對當代議題」。
恐怖時少被提及的,然而「民主國家要投入資
覺。」將台灣基督教青年協會(YMCA)石城營
中央廚房,讓長者們共餐與獨居長輩送餐,滿 足高齡營養需求。
源去維護與保存的是對抗獨裁者的記憶,而不
地改造成「東北角禱告山」的黃宏郎說,這裡
是獨裁者的記憶。」因此人權館在2018年成立
完全免費開放,只要願意向上帝禱告的人,都
後,努力保存與書寫、傳達歷史記憶,使成為
可到這裡來祈禱。
潘孟安指出,屏東縣在落實高齡者照顧的施
在第一講「國家認同中的國度視野」,莊信 德以「如何讓上帝國及台灣國在真理中真實 合一」及「如何在台灣國活出上帝國子民的價
政上,以「一村里一據點」和「一鄉鎮一日照
值」為主軸,認為世界的成功必然失敗,應努
中心」為目標,目前社區關懷據點數已達359
力活出上帝給人的使命,任何把有限的東西永
社會公共記憶。轉型正義發展緩慢,他說就是
黃宏郎表示,他在美國底特律從事汽車製造
因為台灣還在面對獨裁者遺緒的問題。(攝影
生產線機具的買賣,在美國曾招聚連結當地教
處,村里布建率達77.54%,是全國第一,預計
恆化、無限化的行動,都是一種偽裝,必須經
/邱國榮)
會舉行五次大型祈禱會。那時,底特律汽車工
2021年搭配前瞻計畫工程,可達成「一學區一
過檢驗。他並以侯活士(Stanley Hauerwas)的
業是最低迷的時候,因著眾人向神迫切禱告,
日照」目標。(相片提供/屏東縣政府)
理念為例指出,應當讓教會成為教會,把真理
星中公舘教會&天主教會
合一共融 齊為疫情祈禱
美國底特律從死裡復活,他也因此藉由祈禱, 親眼看見又真又活的神的大能。 回台灣後,黃宏郎就想尋覓合適的場地做禱 告山,透過YMCA理事李勝雄的引薦,與YMCA 簽訂10年的租約,將位於台灣東北角久未開放 的石城營地,重新整理成東北角禱告山。
【邱國榮台北報導】位在台北市文山區萬年
講清楚,展現教會的獨特性,成為世界所不能
總會大專委員會主委
陳錦生 獲提名考試委員
成為的群體。而面對國族主義,基督徒應當展 現出先知性精神,不應追求強盛的國家,而是 活出真實的教會。
【張原境採訪報導】5月29日上午總統府以
談到教會牧養,莊信德認為疫情對世界帶來
記者會形式正式對外宣布考試院正副院長人
巨大衝擊,上帝的主權是面對死亡威脅的得勝
黃宏郎說,東北角禱告山這個場地是上帝
選,並提名新任九位的考試委員,共同加入推
關鍵,面對死亡的特殊性與一般性,基督徒應
的,不會用來做營利用途,歡迎眾教會前來免
動考試院轉型為國家人力資源部門的任務,其
該知道死亡是一般性,不用那麼恐懼。而面對
費使用,無論是來戶外禮拜,或來祈禱都歡
中包括曾任長榮大學校長、《新使者》雜誌社
聚會形勢改變,也幫助人們思考教會的本質,
迎。由於該場地無法提供住宿或膳食,黃宏郎
社長,現任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大專事工委
疫情的不可預測挑戰了人的安全感,如同耶穌
也與鄰近的福隆福容飯店協議,若有教會退修
員會主委、台灣教會公報社董事及第20屆亞太
初期講道結束時,往往得到很多抱怨,因為很
會需要過夜,飯店會提供優惠的價格。
YMCA年會會長陳錦生教授,預計於6月立法院
多人覺得觀念被挑戰,但「堅忍面對,廣傳福
臨時會進行審查及人事同意權。
音,忍耐到底,必然得救。」他指出,基督信仰
里的七星中會台北公舘教會,與同里的天主教
黃宏郎說,設立東北角祈禱山,是為了回應
會聖方濟沙勿略天主堂合辦基督徒合一共融祈
上帝給他的呼召,感謝上帝讓他經營的事業有
「很多人考上公務員就認為是鐵飯碗,就不
禱會,5月31日上午共聚天主堂,齊為人類早日
賺錢,能夠支持這項事工,也盼望在他退休之
再學習了。」陳錦生表示,考試院作為國家考
若沒經過曠野,解構掉對世界的盼望,習慣確
脫離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武漢肺炎)祈禱。
前這10年,能夠以此獻上感恩的祭。
試的機關,亦負責文官的訓練,除了考選適當
定性的感受,會讓人容易安於現狀。疫情幫助
的人才以外,亦應進行創新精神的培力,而非
人們不僅思考教會增長,更思考基督的再臨,
聖靈降臨節這天的共融祈禱會,主題為「非
東北角禱告山位於宜蘭縣頭城鎮石城里濱海
充滿不確定性,恰與世界追求的確定性不同,
常友善與非常有情分的善待陌生人」,以使徒
路7段105號,若有教會想前往東北角禱告山,
成為僵化的官僚機制。文官依法行政維持中立
聚會本質是彼此勸勉,應當看重關係更勝於聚
行傳28章1~2節為主題經文。兩教會一起透
可預先和謝文中傳道聯絡:0970-725-939。
的精神,亦是維持政府穩定機制的關鍵,「公
會本身,以更寬闊的心胸、國度觀的視野看待
過默想、分享與祈禱等方式省思。來自義大利
(攝影/林宜瑩)
務員才會受到尊重。」
教會的存在。(攝影/張原境)
8
台灣教會公報 2020年6月1日~6月7日/3562期
活動短波 ◆牛埔庄講義所「台語羅馬字班」開課
總會消息
時間:6月6日~8月29日每週六上午9:00
◆胡俊賢傳道師封牧暨就任格督善教會第7
南部消息
任牧師授職感恩禮拜
地點、主辦:七星中會雙連教會
時間:6月7日下午2:00
◆香港反送中1週年系列講座
◆城東教會長執訓練會
◆南門查經班
地點、主辦:太魯閣中會格督善教會
時間:6月7日下午2:00
時間:6月7日下午1:00
時間:6月起每週四晚上7:30
◆婦女部幹部會議
地點:七星中會濟南教會
地點、主辦:七星中會城東教會
地點、主辦:台南中會南門教會
時間:6月13日
主辦:總會研發中心、七星中會濟南教會
內容:七星中會總幹事陳文欽牧師主講。
內容:讀使徒行傳。
地點:鄒族族群區會來吉教會
◆「我的故事我的夢」初級班第2期講座
◆用台語說故事(台南場)
主辦:鄒族族群區會婦女事工部
時間:6月9、16、30日上午10:00~12:00
時間:每週六上午11:15~11:45
◆世界公禱日禮拜
內容:講題「香港故事不易講」與「反送中 運動在台灣」。 ◆「混亂中尋寧靜」全國婦女靈修營
地點、主辦:台灣女子神學院
地點:台灣教會公報社台南書房
時間:6月14日下午2:30
時間:7月16~18日(華語場)、7月27~29
內容:王榮義牧師主講。
主辦:台灣教會公報社
地點:魯凱中會好茶教會
日(台語場) 地點:西湖渡假村 主辦:總會婦女事工委員會 (詳洽:02-2362-5282#350蔡姊妹) ◆「牧名而來」第15屆牧家子女成長營 時間:7月16~18日,報名至6月15日止(5 月31日前享早鳥優惠)
◆星中婦女部東小區聚會
(詳洽:06-235-3593#129)
主辦:魯凱中會婦女事工部
時間:6月9日下午1:30
◆原音重現:原住民文學轉型正義特展
◆長執訓練會
地點:七星中會內湖教會
時間:6月13、20下午3:00~4:00專人導
時間、地點:6月20日上午9:00~下午3:30比
主辦:七星中會婦女事工部東小區
覽、20日晚上7:00~8:00主題演講
內容:馬偕院牧吳雅莉主講「我在關係中」。
地點:台灣教會公報社台南書房
◆蔡茂堂牧師分享會
主辦:國家人權博物館、台灣原住民學院促
時間:6月14日下午1:30
悠瑪教會、7月18日古華教會、9月13 日豐光教會
進會、台灣教會公報社
主辦:排灣中會傳道部 ◆玉山神學院招生資訊
地點:台南中會南門教會
地點、主辦:七星中會和平教會
內容:Umav主講「我的名字那麼長」。
時間:考試報名至6月24日止
主辦:總會牧師傳道師委員會
◆Prof. Dr. Stephen Lakkis(賴信道)離台演
◆樂齡志工成長:玩老不老做志工系列課程
地點、主辦:玉山神學院
(詳洽:02-2362-5282#254)
講暨歡送會
時間:6月4日~7月16日每週四上午9:00~11:00
時間:6月14日下午2:00
地點:台南中會新豐教會
時間:7月18、25日,報名至6月19日止
地點:七星中會濟南教會
主辦:關廟國中、台南中會新豐教會
地點:七星中會雙連教會
主辦:七星中會濟南教會、神學禮拜日、處
◆世界公禱日禮拜
◆北區志工基礎進階(特殊)教育認證訓練
主辦:總會平安基金會 (詳洽:02-2362-5282#431楊姊妹) ◆「健康、活力、小確幸」第40屆全台平地 牧師娘、傳道師娘夏令會 時間:8月3~5日,報名至6月20日止
境查經班
(詳洽:03-864-1101#212教務處)
其他消息
時間:6月6日上午9:30
◆台語家庭親子表演比賽
◆台神畢業典禮
地點:台南中會太平境馬雅各紀念教會
時間:6月6日上午8:30
時間:6月19日上午10:00
主辦:台南中會婦女事工部
地點: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
地點:台灣神學院禮拜堂
◆苦難中的安慰聖經講座
主辦:關懷文教基金會
主辦:台灣神學院、台灣神學研究學院
時間:6月13日上午9:40~11:50
◆自閉兒籃球體驗活動
地點:大板根森林溫泉酒店
◆危機災難悲傷輔導與靈性關懷課程
地點:台南中會看西街教會6樓
時間:6月6日上午10:00
主辦:總會全台平地牧師娘、傳道師娘聯誼會
時間:6月22~24日(第1階段)、7月27~
內容:陳鳳翔傳道主講。
地點:新北市三重國民運動中心
29日(第2階段)、8月24~26日(第
◆兒童品格營會隊輔培訓
主辦:新北市自閉症適應體育推廣協會
3階段)
時間:6月13~14日
◆新住民家庭服務落實兒童權利公約專業人
(詳洽:06-590-3640沈師母)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傳播基金會公開資訊
地點:七星中會雙連教會
地點:金門主恩之家
主辦:台灣國際飢餓對策協會、馬偕紀念醫院等
主辦:台南中會沙美教會
函覆同意備查。依財團法人法第26條「財團
◆禪繞畫的藝術
內容:主題為誠實井然有序。
地點:台南中會新豐教會
法人資訊主動公開」之規定,將上述報表及
時間:6月7日主日禮拜後
◆南神畢業典禮
主辦:台南市第三新住民家庭服務中心
2019年捐贈名單清冊公開於基金會官網、FB
地點、主辦:台北中會大稻埕教會
時間:6月24日上午9:00
◆哀傷陪伴者工作坊
網站,供民眾線上查詢;請上網搜尋「長老
內容:謝蕙安師母主講。
地點:台南神學院頌音堂
時間:6月13日上午8:40~下午5:00
主辦:台南神學院、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南神
地點:康泰基金會8樓
傳播基金會2020年工作計畫及經費預算 暨2019年工作報告及財務報表,業經文化部
教會傳播基金會」。
東部消息
中部消息
員培訓(初階) 時間:6月12日上午9:30~下午4:30
神學院
主辦:天主教康泰醫療教育基金會
◆壽山中會第49屆第2次議會
◆聖光神學院畢業典禮
◆「黑夜中仰望星星」台中大專聯合送舊
時間:6月18日上午9:00
時間:6月13日上午10:00
時間:6月7日下午4:00
地點:壽山中會大順教會
地點:基督教中華循理會高雄教會
時間:6月6日上午10:00~12:00
地點:豐樂雕塑公園
主辦:壽山中會
主辦:聖光神學院
地點:東部中會初鹿教會
主辦:台中大專中心
◆高雄中會第90屆第2次議會
主辦:東部中會初鹿教會、失親兒基金會
◆MEBIG師資培訓課程:健康的診斷
時間:7月7日上午9:30
◆桌遊培力團體活動
活動消息叮嚀 因應武漢肺炎疫情,各地活動可能臨時更
◆舊約聖經綜覽講座
時間:6月13日上午9:00~下午2:30
地點:高雄中會茄典教會
時間:6月6日上午9:00~下午4:00
地點:台中中會向榮教會
主辦:高雄中會
換時間、地點,或延期、取消,紙本印刷後無
地點:東部中會玉里教會
主辦:台中中會教育部
◆第21屆讀經退修會:利未記
法隨時更新,建議欲參加者前往活動前可再
主辦:東部中會教育部
◆第1次人才靈修增長訓練會
時間:7月1~3日,報名至6月17日止
次向主辦單位詢問。
◆玉神畢業禮拜
時間:6月20日上午9:00~12:30
地點:天主教真福山社福文教中心
時間:6月11日上午9:00
地點:台中中會忠孝路教會舊堂
主辦:高雄大專中心,壽山中會青少年事工
紙本週刊索閱調整****
****
受武漢肺炎疫情影響教會實體聚會人數
部協辦
地點:玉山神學院綜合大樓禮拜堂
主辦:台中中會婦女事工部
主辦:玉山神學院
◆適婚聯誼活動
◆電影賞析與座談:派特的幸福劇本
◆賴思信牧師就任瑞穗教會第5任牧師授職
時間:7月11日
時間:6月13日上午9:20~11:50
整《台灣教會公報》及《耕心》週刊紙本
地點:卦山月園景觀餐廳
地點:屏東縣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中心7樓
索閱份數,並以「耕心週刊臉書」及「台
主辦:台中中會婦女事工部婚姻組
主辦:屏東縣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中心
灣教會公報新聞網T CNN」關鍵字查詢網
感恩禮拜 時間:6月14日下午3:00 地點、主辦:東部中會瑞穗教會
(詳洽:Line ID: cjhung0130洪長老)
下降,為讓資源最有效運用,歡迎來電調
內容:屏東大學諮商中心主任洪菁惠與談。
北部消息
時間:7月31日~8月2日
路版,待疫情減緩再來電恢復索閱份數。 請洽:06-2356277分機152簡姊妹(耕
◆「同行With You」暑期青年營
原住民消息
心);分機134王姊妹(教會公報)。
地點:聖愛山莊 ◆「親子雙贏的教養智慧」親職工作坊 時間:6月6、13日
主辦:彰化中會青年部 (詳洽:0988-073-107)
◆排中勞健保業務說明會 時間、地點:6月7日下午3:00枋原教會、14
地點:七星中會中山教會
◆輕鬆上手EXCEL
日文樂教會、21日下午4:00北葉教
主辦:七星中會中山教會比翼團契
時間:6月16、18、20日晚上6:30~9:30
會,7月5日下午4:00三地門教會、12
內容:台南世界之光聖教會師母林慧貞擔任 講員。
地點:嘉義中會義竹教會 主辦:義竹數位機會中心、嘉義中會義竹教會
日下午2:00平山教會、19日豐光教會 主辦:排灣中會
徵
活動訊息
歡迎教會提供活動訊息,內容:活動名 稱、時間、地點、主辦單位及聯絡方式、 內容;傳真至:06-2378882,或e-mail: news@pctpress.org。
台灣教會公報 2020年6月1日~6月7日/3562期
9
公報廣場
公平地
公平貿易為農民創造附加價值 國際公平貿易組織台灣分會
科納卡多(CONACADO)是位於加勒比海多明尼 加共和國的可可合作社,它正著手開展一項新的業 務:建立可可加工廠。未來將製造巧克力半成品,為 生產者和社區開闢新的商機。 世界可可豆約三分之二來自西非,主要是迦納 和象牙海岸。其餘大部分來自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 區。但是,主要可可生產國都不是巧克力製造商。美 國、德國、瑞士和比利時是世界上巧克力和其他可 可產品的主要生產國。工業國家掌握了加工設備與 技術,創造極大的附加價值與經濟利益;反之,可可 農只能販售初級的農產品賺得微薄的利潤。 從銷售農產品提升到銷售農產加工品,以賺取更
多的報酬,是許多農業生產者的抱負。儘管如此,這 一旅程並不容易。它需要在設備、機械和人力資源 上進行大量投資。然而,一些組織還是選擇接受這 樣的挑戰。其中之一就是科納卡多,這是1997年獲 得公平貿易認證的組織,擁有上萬名會員。 科納卡多合作社想製作農產加工品的願望可追溯 到很長一段時間。2000年中,合作社已經提供了大 量的半加工可可。由於合作社沒有自己的加工廠, 因此與當地私人經營者合作。直到2008年,科納 卡多合作社才有機會在聖弗朗西斯科‧德馬科里斯 (San Francisco deMacorís)社區購置加工廠,這 是一家年可加工能力為9000噸的老工廠,投資額約
10
為真恩典,真正價值才會彰顯出來。 那到底可不可以提到「恩典牌○○ ○」呢?筆者認為不是不行,而是見證 者最好先確認恩典在一件事情中的位置 且謹慎使用。若使用得過於氾濫,是將 不如意、苦難,推向不被祝福的極端, 此時神似乎只存在恩典這一邊。可惜原 本見證的美意,卻造成受苦之人更加難 受,甚至使他們轉而追求功利主義、律 法主義。舉例來說,我們習慣將沒有車 的過程視為「苦難」,將得到車的那一 刻視為恩典。但真正的恩典應該是「沒 有車的時候依然感受到神同在」,或
拿香港祭旗的共產中國 就在「反送中運動」快滿一年的此 刻,也是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武漢肺 炎)疫情還未終了之際,中華人民共和 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卻蠻橫地啟動「香 港國安法」入法。這不僅再次挑起了國 際的敏感神經,也象徵著香港一國兩制 的名存實亡。 為何中國會選在世界衛生大會與台灣 總統就職剛結束,發動這波對香港的突 襲呢?原因可以從底下三點來分析: 一、中國在對外關係中受挫。自2008 年中國躍上國際的經濟舞台後,採取 一貫的大外宣方式,這是中共慣用的 手法,買通了國際組織,以千人計畫與 孔子學院等機構,竊取各國機密,接著 用一帶一路實行中國式的帝國主義!然 而,2020年武漢肺炎的擴散,卻戳破了 其華而不實的包裝,中共也成為世界追 討的對象。為了轉移焦點,中國再度對 香港下毒手。 二、以懲罰香港作為中國對武漢肺炎 擴散的報復。從去年6月開始的「反送中 運動」,總共歷時半年左右。當一波波
台灣教會公報 2020年6月1日~6月7日/3562期
黃宗玄
難以壓下的反對聲浪襲來,中共只能用 更強烈的壓制手段來處置。雖然尚無證 據,但筆者合理懷疑武漢肺炎病毒是被 製造出來處理香港問題的。然而造化弄 人,在還未對香港造成傷害時,已經率 先在武漢爆發了!懲罰香港,成為習近 平面對各國不滿的發洩出口。 三、中國在對台統戰未果下的玉石 俱焚。去年元旦,習近平所揭示的「探 索台灣一國兩制方案」,在經過一年多 的國際紛擾與疫情衝擊下,深知已經無 力達成了!乾脆一不做二不休,毀掉香 港。如此,不僅可以向台灣殺雞儆猴, 更能夠逼迫在香港的外資撤出,完全地 控制香港的未來!不過,此舉想必只有 把台灣推得更遠而已。 香港,宛如一面照妖鏡,照出了中共 的邪惡本質。當中國不演了,強推香港 往一國一制的未來時,台灣人就必須站 出來聲援,因為香港讓世界看到了中國 的真面目。同樣地,也因為台灣,讓世界 看見了希望! (作者為新樓醫院物理 治療師)
「凡事都有定時」,寫文章 也是如此。近日聖靈感動我將 施寧(Basilea, Klara Schlink, 1904~2001年)說的話及我 的親身經歷整理出來,來鼓勵 處在黑暗中的基督徒。 施寧說:「我們都經歷過黑 暗痛苦的日子,比如一位所愛 的人去世,或是遇到極大的沮 喪,有的是因疾病或孤單使得 情緒或靈命受壓迫。」 上面說到的四種痛苦,我以 自己的親身經歷歸納如下: 一、所愛的人去世。似乎預 感到母親的過世,事發前一週 我就得到憂鬱症,當時我無法 爬樓梯,整天幾乎躺在床上, 瀕臨死亡。也寫好遺書交代後 事。一個多月後,上帝才讓我 從死亡轉回,受苦共有49天。 二、極大的沮喪。曾因經濟 的困難面臨斷炊,那是我一生 最沮喪的一年。 三、疾病。近年來身體開始 不好,許多病痛臨到我,包括 帕金森氏症、大腸鏡息肉切 除、胃部殺菌、膝蓋摔傷等。 至今仍需服用七、八種藥。 四、孤單。至親的長期住院,讓我只 能在家獨處,深深體會孤單的苦楚。 施寧又說:「我們不能被心裡的痛 苦完全絆住,也不可讓這類重擔壓傷 我們,使我們的禱告無力像癱瘓一樣。 聖靈啟示我,最重要的是,應當以禱告 做避難所。正當此時,如果你要勝過困 難,就要向主說:『我依靠祢,祢能醫治 我的痛苦。』」 基督徒不要讓痛苦絆住,也不要讓重 擔壓傷。這是施寧的親身經歷,我也經 歷到上帝復活的大能,讓我走出黑暗的 「死蔭幽谷」。受苦時,要禱告,並依 靠主,主必會開路。這是施寧親身的經 歷。我也一樣是禱告、依靠神,至今仍 然存活。 (作者為自由傳道人)
吳約翰
所謂恩典牌,具多數擁有者描述,不 外乎別人送的,或是用低價買來的。而 恩典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汽車。 回想過去,看著牧師興高采烈的神 情,讓人想一探究竟!然而,答案揭曉, 讓人心情瞬間恢復平靜。因為,雖然是 換了「新車」,但也總是二手車。往往 是會友看牧師的車舊了,自己想換車, 於是便宜賣出。看著牧師總笑著做見 證說:「每次覺得車子有半路拋錨的危 險,正在找車時,神就預備了。」為他高 興之餘也了解到恩典牌的真正意義。 不過,為何筆者的生活中好像不常有 恩典牌的物品呢?難道是信心不足嗎? 恩典牌產品似乎百百種。舉凡工作、學 校、停車位、甚至有恩典牌最後一包衛 生紙……,似乎成為現代基督徒愛用且 專用的牌子。「恩典」真正的意義是什 麼?這個詞在聖經中並未使用得這麼廣 泛,以新約來說,恩典一詞幾乎出自於 保羅之口。使用時機有:一、神與基督 的恩典(恩典即為基督本身);二、救 贖的恩典(得救是本乎恩,因信稱義之 恩);三、恩惠的賜予(聖靈的恩賜); 四、問安鼓勵之用。 共通點建立在「人不配但神給予」, 而這些給予能使神的拯救和能力(恩 賜)進入人心,最直接就是形容耶穌為 世人犧牲一事。對保羅來說,恩典是非 常珍貴的,有其高度在,並非是能隨意 使用的字。神的看顧保守和神的恩典還 是有差別的。有趣的是,在腓立比書4 章6~7節中提到的「保守」,其意義也 並非專注在物質的供給,而是當我們透 過禱告祈求將所需要的告訴神時,神應 許的是心靈層面的平安。路加福音12 章中,耶穌剛說不要憂慮吃什麼、穿什 麼的下一段,便要世人變賣所有的賙濟 人。是的,「所有」。只有神的生命、影 響力在我們裡面,而人領受了才能稱之
胡庭恩
「得到車時看見過去的自己在神恩中度 過難關」,非侷限於事情的結果。若能 在苦難中領受神的同在,這時候苦難在 意義上變為見證恩典的過程(當然若當 事者還未領受,不要隨便說苦難只是個 過程)。 以賽亞書63章9節指出:「他們在一 切苦難中,祂也同受苦難。」所以神學 家莫特曼認為:「透過苦難可以認識上 帝的愛。」見證是要幫助受苦之人看見 神在苦難中的陪伴,不是要見證一個站 在終點、揮旗子喊加油的上帝。真正的 恩典是基督為世人而死,非靠人努力求 來的。若將焦點放在世間物質的豐富之 上,那無價的恩典似乎也會因著被量化 而顯得廉價了。(作者為台北中會三芝 教會傳道師)
基督徒不該被痛苦與重擔捆綁
那些年,我們求的恩典牌
美金300萬元;這要歸功於合作社員的通力合作與 公平貿易基金(Fairtrade Primium)的支持。 在2014年,由於機器老化而導致產能降低,合作 社決定進行翻新和擴廠。他們透過公平貿易基金、 當地銀行融資,以及專做社會影響力投資的國際基 金公司共同投資美金2000萬元。合作社經理富蘭 克林‧戈麥斯(Franklin Gómez)表示,新工廠投 產後,每年將有能力處理2萬5000噸的可可豆,期 望2020年夏季開始運作。首批可可相關產品將於 2020年秋天開始出貨,這為合作社打開新的商機。 科納卡多合作社總經理伊西多羅‧羅沙(Isidoro Rosa)表示,這間工廠不只是他們組織的夢想,也 代表了他們國家的夢想。他希望能向所有的支持者 與消費者分享這個成功。透過公平貿易的銷售網 絡,全世界的公平貿易商與消費者都為這項計畫 付出了貢獻。科納卡多的計畫並不僅限於可可半成 品,期望從2021年起推出自有品牌巧克力產品。
公報廣場
你可知道我爸是誰? 一個約七歲小孩在禮拜堂中玩耍、跑 來跑去,還把教堂中的長椅當作高山一 般,一個一個地攀爬。在旁邊一群來參 訪的青年們,擔心這個小孩的安危,於 是就說:「弟弟要小心喔!」這位小孩很 霸氣地回了一句:「我爸牧師欸!」原來 這位弟弟是該教會牧師的兒子,結果旁 邊這群青年就很有默契地說:「我爸也 是啊!」因為他們是一群來教會參訪的 PK(Pastor’ s Kid,牧師之子)。 筆者的父親也是牧師,教會界有很多 人認識他,因此我也曾發生過一些因為
畢思媂
是「牧師的小孩」而受到的特別對待。 曾跟一些青少年到某間教會去借宿,原 本該教會的牧師是用普通的態度在招 呼我們,也沒有跟我們有太多的互動, 隔天卻突然變得異常熱情,關心大家吃 早餐了沒、下一站要去哪裡、有沒有需 要他幫忙的地方……,結果在聊天的當 中,這位牧師突然對我說了一句:「唉 呀,你怎麼不早點說你是○○牧師的兒 子呢?」原來前一天晚上,教會的其他 同工把我是「○○牧師的兒子」這件事 告訴了這位牧師。
「發大財」背後的世代衝突 2020年6月6日是高雄市長韓國瑜的 罷免案投票日。經歷總統大選的風波, 罷免案的範圍縮回高雄,影響層面看起 來小了許多。然而傷害已經造成,無論 罷免案是否通過,恐怕都難以彌補。 在筆者的生長歷程當中,第一次看到 許多家庭因為「選舉」而產生可怕的裂 痕。2019年高雄市長選舉只是個開端, 而到了2020年總統大選,問題不但沒有 解決,甚至擴及全國,更多人發聲淚訴 他們如何因政治立場不同而遭到家人威 逼。有些年輕人因為不支持韓國瑜,被 家中立場相左的長輩施以金錢與親情壓 力,某些長輩會以「不投給韓國瑜就不 讓你繼續讀書」「敢投其他人我就跟你 斷絕關係」等言語威嚇孩子,妄圖以情 緒勒索的方式強迫孩子聽他們的命令。 這些裂痕可能存在已久,只是隱而不 發,政治因素便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 根稻草,許多問題被連根掏出來,傷口 裂得更深,激化了家庭間的爭執。 這次的罷免投票,韓國瑜再次挑起 正反方衝突,呼籲支持他的選民不要出 門投票。他的目的不是為了讓同意票多
學家 百工 年 青
從聖經來看,其實很多牧者的兒子都 沒什麼好下場,最出名的莫過於以利的 兩個兒子──何弗尼和非尼哈。他們仗 著老爸的權勢,在祭壇上做出許多人神 共憤的事,後來慘死在戰場上。撒母耳 的兩位兒子──約珥和亞比亞也沒好到 哪裡。聖經說他們「貪圖財利,收受賄 賂,屈枉正直」,最後間接地終結了以 色列的士師時代。 筆者的爺爺和曾祖父,也都是在教 會界有很多人認識的名人,感謝上帝憐 憫,「上帝只有兒女、沒有孫子女」是 我們家代代相傳的教導之一。上帝不會 因為你的父母是教會界多麼有貢獻的名 人,在你進天堂的考核就會加上幾分, 父母跟上帝的關係不是重點,重點是在
失真的心智
陳宸
於反對票,可能是要讓他的支持者「看 清楚」,誰出門投票,幾乎等於投下同 意票。筆者身邊有許多想罷免市長的同 學、朋友,卻礙於家中長輩的立場不敢 光明正大返鄉投票,只能偷偷借住朋友 家中,或是乾脆不回家,就怕被長輩發 現後會遭到責難。 筆者對於這樣的現象感到十分痛心, 為何行使公民基本權利竟成為一種見 不得光的行為?即便一家人政治立場不 同,也應彼此尊重、理性溝通交流。沒 有人想被逼著去做不喜歡的事情,若韓 國瑜的支持者一味以年紀、輩分來威脅 孩子,不但沒有辦法達到共識,反而會 招致反感,甚至會讓感情破裂。 為了選舉而喊出的口號尚未落實,韓 國瑜卻已經對這個社會帶來無以計量的 傷害。即便以拚經濟、發大財為政治理 想,但為了這個空泛的目標而平白犧牲 的那些情感羈絆,只怕用再多金錢都無 法挽回。 箴言18章7節:「愚昧人的口自取敗 壞,他的嘴是他生命的網羅。」(作者 為慕道友,台灣大學外文系學生)
我在教會應對疫情的起點是──努 力找尋體溫計!終於找到兩台陳年額溫 槍。換上新電池後,測得額溫31℃!大 家開玩笑說,就是自動加5度就對了! 看著額溫槍好端端的外表,看似能 正常運作,但測量出來的結果就是不 準確,也只能丟棄回收,想來真覺得可 惜!這件事突然讓我聯想起人的心智。 哥林多前書2章15節:「屬靈人能看 透萬事。」我想這就像能精確測量出體 溫的狀態,屬靈的人能洞悉情境,做出 正確的理解、判斷以及回應。但屬地的 呢?屬肉體的呢?卻是會因著私心的罪 而成了失真的心智。 回想自己信主、追求屬靈、追求真理 這20年,我發現自己在人與人之間的互 動中,逐漸能正確分辨和判斷對方的真 面目,進而帶來新的因應行動,改變自 己的命運或道路,期盼更接近主耶穌的 腳蹤!我相信這是聖靈美好的工作。 當我遭逢家庭變故後,從一些蛛絲 馬跡中發現,原來曾經親近的人,其實 把我當作工具,來滿足她個人或家庭的 私利;或者原本心中有美善形象的人,
科學化地遵循「治理這地」 芊芊(水資源工程師)
我是一位水資源工程師(W a t e r R e s o u r c e s Engineer)。這個職位是一種土木工程師(Civil Engineer),我們做的並不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造橋鋪 路,而是與水資源相關的公共建設。工作的內容除了 設計滯洪池(Detention Pond)與下水道系統等在都 市裡需要的排水設施以外,還包含河道修復與涵洞設 計這類和自然環境結合的工程。 以上,是對水資源工程師的標準解釋,但通常我向 別人說完這一長串之後,大家的反應都是似懂非懂地 說:「喔──所以就是造橋鋪路嘛!」因此,請讓我 用說故事的方式向你娓娓道來。 小銘買了一塊地,要用來蓋房子投資賺錢。為了把 錢賺飽賺滿,他決定把整塊地蓋好蓋滿,不留一點空
於你自己跟上帝之間的關係。上帝讓你 誕生在「名人」的家中,不是要讓你靠 著這些名氣作威作福,而是要讓你學習 更加謙卑、更加委身。 直到今天,教會界中仍有許多人對於 「名人的孩子」多些照顧或優待;也有 一群人,即使已經當上牧師了,依然喜 歡把「我是○○○的孩子」掛在嘴邊, 深怕其他人不知道他父母是誰似的。 「我爸○○○欸」,所以呢?你爸媽 是誰我不在乎,你真正地認上帝做你的 爸爸/媽媽了嗎? 「你爸是○○○欸」,所以呢?該在 乎的不是我爸媽是誰,而是有沒有真正 地認上帝為自己的爸爸/媽媽! (作者 為長老教會會友)
隙地蓋了十間透天厝。房子蓋好後也順利賣掉了,可 是每次一下完雨,這塊地就淹水,畢竟雨水是穿越不 過水泥房子與柏油鋪面的。但是沒關係,旁邊都是田 還有空地,淹水往兩旁一流就沒事了。問題是,不到 十年之間,其他開發商就把四周的地全都買下,又蓋 了一棟一棟的透天厝。原本有吸收水分功能的土壤全 部被不透水的水泥與柏油鋪面取代,即便只是一陣小 小的雨也無發宣洩,足可讓這些新住戶的名車泡在水 中。唉,這些問題,要是小銘一開始找個水資源工程 師一起來蓋房子的話,就都解決了啦! 滯洪設施的功能就是在暴雨來臨時,提供一個地 下的儲水庫。根據美國華盛頓州的法律規定,新開發 建設案必須將土地回復到原始森林的涵水程度。同
慕真
頓時改變成鐵心、冷血或圖謀己利。為 此,我的人際網絡全然改變,但這似乎 也為我預備了踏上全職傳道之路。 抱著一腔熱忱踏入教會服事後,本 以為同奔天路的弟兄姊妹,可以有一個 好的信任基礎而快速發展關係,甚至積 極為福音同工配搭。但我很快發現我錯 了!我發現失真的心智就是把黑的說成 白的、是非的標準因人而異、隨心所欲 地套用,為要滿足與穩固私人情誼,好 在群體中得著操控的勢力,而這樣的心 智狀態其實就是我們要悔改的罪!只是 當事人可能尚且無法辨識它是罪,卻一 直習以為常地如此活著。 一個失真的額溫槍,對比追求真理的 信仰之路,我想真的印證了:「祂(聖靈 保惠師)既來了,就要叫世人為罪…… 自己責備自己。」(約翰福音16章8節) 真的,如果沒有聖靈的光照,失真狀態 的心智永遠沒有發現自己失真的機會。 做為一個傳道人,要如何幫助人們將 失真的心智轉化為屬靈的心智,這真的 是好大的挑戰!求主幫助!(作者為長 老教會傳道師)
時,儲水的過程,下水道管線必須能夠過濾、淨化這 些從馬路上沖刷下來的汙水,讓雨水最後能乾乾淨淨 的排進湖泊、河川或是海洋裡。 我在美國念完相關的碩士後,找到了一份水資源工 程師的工作,開始學習用電腦程式模擬社區淹水的情 況,並在有限的土地資源裡,放進大小適中的滯洪設 施。當然,土地開發建設牽扯到的法規有百百條,每 一個城市或是郡縣的規定也不盡相同。這中間也要與 設計道路與結構的工程師合作,畢竟排水系統不能與 地基、地下的電纜線或是排糞的管線有衝突。想要取 得營建許可,更要與公部門的生態學家合作,確保我 們的設計不會排放有毒廢水,影響當地的河川生態。 科學與神學,常常被看成兩件互相牴觸的事。其 時,神在創世記裡對亞當與夏娃說:「要生養眾多, 遍滿地面,治理這地,也要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 和地上各樣行動的活物。」我相信,上帝在21世紀裡 透過水資源工程教導我們也能科學化地治理這地,並 且在保育生態的過程中學習彼此相愛。
台灣教會公報 2020年6月1日~6月7日/3562期
11
普世消息
疫情前線的牧者 簡心怡(英國倫敦律門教會會友)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武漢肺炎) 疫情爆發以來,英國是西歐死亡人 數最高的國家,3月底到4月中是疫 情高峰,單日死亡案例最高達1175 人。5月疫情漸趨和緩,政府宣布公 司行號可以階段性復工。疫情期間醫 護人員每天忙碌不已,病房裡充斥各 種儀器的警示聲。封城中家人無法陪 伴患者在側,患者只能孤單地在病床 掙扎。在疫情中,院牧扮演重要的角 色,除了提供患者及家人精神上的慰 藉,也成為醫護人員的重要戰友。
倫敦東岸有個大型展場,4月初因 應疫情改成臨時醫院,名為倫敦南 丁格爾醫院。一位院牧詹姆士‧馬偕 (James Mackay)是當地教區的天 主教神父,這位神父帶領九位牧者成 立一個24小時的院牧服務,每天早 上9點到下午5點,至少有一位牧者在 醫院,其餘時間則透過電話聯繫。這 些牧者本身已經有服事的禾場,再加 上醫院的工作,密集的面對這麼多需 求,不免感到身心疲累,這時同工的 支持格外重要。他說,在醫院遇到的
談話對象,五位裡有四位沒有宗教信 仰,卻不難聽出,此刻他們尋求神的 心比任何時刻都迫切。 在倫敦聖托馬斯醫院的一位英國 聖公會院牧米婭‧希爾伯恩(M i a Hilborn)說,現在進出病房需要花 很多時間穿上全套裝備,透過裝備與 患者說話有距離感,只能靠笑容和肢 體語言克服這些屏障。疫情期間醫院 充滿許多無奈與悲傷,高壓的工作環 境不斷消磨醫護人員的體力與熱情, 醫院設置了幸福休息區(Wellbeing Area),讓醫護人員可以休息片刻, 院牧也成為他們的支柱,堅定他們的 信心繼續工作。坎特伯雷大主教賈斯 汀‧韋爾比(Justin Welby),從封城 後也加入聖托馬斯醫院的院牧團隊,
因為住在附近,可以步行到醫院。 大主教韋爾比在心理健康意識週 (Mental Health Awareness Week) 呼籲政府,不要再刪減公共支出,應 該看重社會關懷的部分,並將預算放 在建設人民的心理健康。這期間有許 多一線工作人員身心疲乏,有許多民 眾感到無聊、沮喪或孤獨,也有人情 緒低落、焦慮,有人則擔心自己的財 務、工作和健康狀況,或是擔心身邊 的親朋好友。他提醒,這些情緒都是 正常的,要謹記目前的情況只是暫時 的,「我們雖然在危難之中,這並不 意謂這我們就無法擁有一個公平正義 的社會,我們仍應勇敢的去樹立未來 的願景。財富不是崇拜的偶像,而是 要成為造福所有人的資產。」
南非荷蘭改革宗首位女牧師逝世 痛失普拉特杰斯優異學術能力及領導能力 普世教協多位同工表哀悼 緬懷她溫柔典範 【蔡敏秀編譯】 南非荷蘭改革宗 教會(D R M C)首 位女性牧師瑪麗- 安‧普拉特杰斯‧ 凡‧霍費爾(MaryAnne Plaatjies van Huffel),於5月19日蒙主恩召,享 壽61歲。自2013年起她擔任普世教協 (WCC)非洲區主席,是撒哈拉以南非 洲地區重要的教會領袖。她是一位著作 等身、教學卓越的學者,曾積極參與許 多改變社會的行動。 普拉特杰斯1959年出生於南非普里
斯卡(Prieska),父親是北開普地區多 所小學的校長,母親為家庭主婦。1978 年自西開普大學取得教育學位,1986年 再度進入該大學,接受DRMC的訓練成 為一位牧師,1992年成為DRMC任命的 首位女性牧師。2003年自南非大學取得 博士學位,2008年又從普勒托利亞大 學(University of Pretoria)獲得第二 個博士學位。隨後便在史德蘭波希大學 (Stellenbosch University)教授教會歷 史與教會法。 在普拉特杰斯的職涯中,她需要面對 許多刻板印象,尤其是在擔任神職人員 時。在90年代中期,她開始系統性地破
除這些刻板印象,她不斷試圖讓當地教 會更有性別意識。在2010年的採訪中, 她希望自己被選為能做決策的教會領袖 的「成功故事」能啟發其他女性。 在普拉特杰斯擔任W C C非洲區主席 時,當時擔任WCC總幹事的挪威教會主 教戴維德(Olav Fykse Tveit)悼念道: 「她結合了學術能力與擔任教會領袖 的經驗,致力追求公義與和平;也鼓舞 許多非洲女性,運用她們的天賦幫助別 人、服務教會。」 台灣神學院歷史學教授、W C C中央 委員鄭仰恩也表示,普拉特杰斯過世令 人深深感到哀傷。在這幾年來的普世會
議中,感受到她溫柔但堅定的發言和立 場,是普世合一運動的美好典範。 許多在各領域倡議或推動變革的人 也讚揚普拉特杰斯的領導能力,同時 對失去她感到遺憾。W C C國際事務委 員謝格瑪‧亞斯佛(Segma Asfaw)指 出,普拉特杰斯總是很照顧沒有國家的 孩童和女性,「她總是為他們的掙扎和 希望發聲。」世界之糧(Bread for the World)泛非洲及東正教教會部門主管 安潔莉克‧沃克-史密斯(Angelique Walker-Smith)也代表泛非洲女性賦權 網絡向普拉特杰斯致意。(資料來源: WCC)
致世衛公開信 籲攜手台灣抗疫 哥倫比亞設捐贈平台 幫助弱勢 【吳銘恩編譯】5月初,世界台灣人 基督教聯盟(WATCC)由會長莊秋微 牧師、副會長陳信良牧師等幹部具名發 表一封給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公開 信,內容聲明WATCC希望台灣參與世 界衛生大會(WHA),盼WHO主席譚 德賽能夠拋去政治算計,讓台灣與世界 一同對抗武漢肺炎的危機。 WATCC表明,希望藉由宣揚普世基 督福音與信守對受造萬物的公義及和平 支援全世界的台灣人。自2017年以來, 台灣總是毫無理由地被拒於WHA會議 門外。為提升民眾的防疫意識與衛生習 慣,台灣在防治武漢肺炎的過程中展現 令世人驚豔的資訊透明度。身為擁有 2300萬人民並且蓬勃發展的國家,台灣 應有權參與國際社會、分享自身的獨特 經驗,進而在與世界的交流當中,汲取 多元的理念與政策。
12
W A TCC指出,WHO的使命是增進 世人的健康、保障世界的生命安全,以 及服務弱勢族群。為了要實踐W HO的 願景,環球性的國際合作更顯得至關 重要。台灣能提供幫助,增進世人的健 康,已是無庸置疑的耀眼典範。這樣的 事實證明,在全球對抗武漢肺炎的關鍵 時刻下,台灣有能力及意願提供援助給 國際社會。 「2020年4月8日,閣下(譚德賽) 曾向全世界呼籲:『請揚棄政黨政治的 對立,拆毀意識形態的藩籬,跨越理念 信仰的鴻溝,放下彼此觀點的歧異,共 同阻止這場猶如末世災難的大流行瘟 疫。』」WATCC表示,WHO該放下各 種自我設限的門檻,與台灣攜手合作並 保障世界生命安全。直至今日,WHO依 舊沒有針對這封公開信做回應。(資料 來源:WATCC)
台灣教會公報 2020年6月1日~6月7日/3562期
【蔡育臻編譯】為了幫助受到武漢肺 炎影響而處於飢餓困境的家庭,世界基 督教傳播協會(WACC)在哥倫比亞的 計畫合作夥伴──原住民跨文化網路媒 體(The Intercultural Media Network of Indigenous Peoples,RIMCOPI), 以及阿爾卡拉廣播電台及電視台 (Alcalá radio and television),正透 過其廣播節目以及電視頻道,積極尋求 捐款援助。 電台方面提到,當地政府為了因應 疫情而採取的緊急措施,導致依靠日 薪工作生活的家庭無法上班或被減少 工時,經濟也因此陷入了困難。根據 英國《衛報》(T h e G u a r d i a n)所 刊載的路透社消息,在實行強制隔離 政策後,3月的城鎮失業率因而增加 了13.4%。 受到此次疫情的影響,陷入赤貧狀況
的哥倫比亞人民,上個月開始在家門前 懸掛破舊的紅色布料或T恤,藉此表示 他們對於食物及援助的迫切需求。 半島電視台(Al-Jazeera)同樣如此 報導:「幾週前,懸掛紅色破布的現 象開始興起,這種現象源自於索阿查 (Soacha)的周邊貧困區域,此城市位 在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的外圍,當地絕 大多數的人口都從事非正式的工作,沒 有任何合約或工作保障,每天只有當日 的收入能夠賴以為生。」 根據RIMCOPI指出,民眾已經開始 向哥倫比亞當地有需要的弱勢家庭捐贈 食物、盥洗用品和捐款,使其能順利度 過疫情,WACC也正在調查社區媒體對 於武漢肺炎的應對方式和需求,以幫助 各個媒體所服務的社區充分了解疫情資 訊,同時保護民眾人身安全。(資料來 源:WACC)
甜蜜親子報
和 聊
孩子
文◎凱利 ‧ 基索芬
凱利 ‧ 基索芬 Carey Kinsolving 凱利是經驗豐富的演說家、報紙 專欄作者、作家、製作人,文章 刊登於《華盛頓郵報》《紐約時 報》等知名媒體。「和孩子聊信 仰」希望透過與兒童談道,再次 感動我們的內心,提醒我們必須 回轉像孩子一樣到上帝面前。
譯◎陳碧如
水除了弄濕你,就沒有其他用處了。 馬特,8 歲
當你在聖靈裡受洗,你就被上帝潔淨了,祂將住進我們的心裡。受洗意謂著你告訴全世界:上帝 已經住進你的心。
關於在聖靈裡受洗,知名的聖經學者 J.C. 萊爾曾寫道:「受洗是將恩典植入人的裡面,等同於新 生,是心靈的洗禮,不是身體的洗禮。在實體教會受水的洗禮固然很好,但若受聖靈的洗歸入歷世 歷代真信徒組成的大公教會,那更是好得無比!」 我覺得兩者不同點在於,當你在水中受洗,象徵著被上帝洗淨;當你在聖靈裡 卡萊布,8 歲
受洗,上帝已經帶領你進到祂的國度。
我做為一位接受浸禮並公開承認信仰的基督徒,卻曾經想靠自己的努力進入天堂。但我可以確定, 受聖靈的洗而成為基督身體的一部分實在好太多了! 起初我受水的洗禮時,誤以為救恩不只是倚靠基督,還要外加自己的努力。我以為救恩是合夥事 業,基督做一部分,我做一部分。當時我在教會因為洗禮弄濕了全身,開始對這個混雜的訊息感到 迷惑。一位女孩察覺到我的困惑,邀請我參加另一個聚會,在那裡有一位牧師告訴我聖經是這麼說 的:救恩是白白賜下的禮物,唯獨因為相信耶穌基督才能得著(以弗所書 2 章 8 ~ 9 節)。 在舊約時期,聖靈降臨在少數信徒身上,讓他們可以完成特殊的任務。先知約珥預言說,上帝有一 天會讓聖靈澆灌在所有相信的人身上(約珥書 2 章 28 ~ 29 節)。耶穌則預言說,祂的門徒再過不 久就要受聖靈的洗(使徒行傳 1 章 5 節)。 當門徒接受聖靈的洗,他們開始用從未學過的異國語言來讚美主。當時從各國來的猶太人聚集在耶 路撒冷過五旬節,他們聽懂了這些門徒說的是他們國家的語言。 使徒彼得在他的講道中說,這正是約珥先知所說的,在末後的日子,上帝要把祂的靈澆灌在所有人 身上。那一天,約有三千個猶太人相信基督為救世主,並且接受了洗禮(使徒行傳第 2 章)。 聖靈的洗禮是開創新時代的歷史事件。猶太人在五旬節時受聖靈的洗,之後是外邦人(非猶太人)。 使徒彼得到外邦人哥尼流的家傳福音,好比猶太人在五旬節時,聖靈降臨在他們身上。他們開始說 各國的語言,並且接受了洗禮(使徒行傳 10 章~ 11 章 18 節)。
想一想
聖靈的洗禮不是一種刻意尋求的體驗,而是必須相信的真理。即便每一位基督徒已經受過聖靈的洗 禮,因此與基督聯合,但不是所有人都樂於耶穌相交,除非被聖靈充滿。
背經文
不要醉酒,醉酒能使人放蕩亂性,卻要讓聖靈充滿。(以弗所書 5 章 18 節,新譯本)
問一問
你曾經被聖靈充滿、順服祂的帶領嗎?
*本文章感謝 Kids talk about god.org 授權 台灣教會公報 2020年6月1日~6月7日/3562期
13
隱藏版
信 仰
在水中受洗和在 聖靈裡受洗有什麼 不同?
特 別企畫
特 別企畫 鱉溪。(相片提供/水利署九河局)
環境主日
「我
圖文 廖靜蕙(環境記者)
家門前有小河,後面有山坡。」這首兒 歌對住在花蓮縣富里鄉豐南、永豐村 的居民,是不折不扣的生活寫照。這條流經村落 的小河名為鱉溪,河中為數眾多的淡水魚類,提 供居民一部分蛋白質來源。過去居民為了與河共 生,百年前即沿著溪流邊的山壁修築水圳,將潔 淨的溪水引流到田裡,灌溉水稻等糧食作物,也 孕育部落文化;每年河祭,就是在鱉溪舉行。 然而,這幅景象隨著現代化工程水泥化逐漸改 變面貌。為了農業取水,河床上布滿高低不等的 攔河堰;為了保護沿岸的稻田,從河裡取原石修 築河堤;這些改變使得河床抵禦不住大雨沖刷, 而造成河道下陷,河川再也無法親近。 近年來面對極端氣候的變遷及衝擊,全球為增 加環境韌性,將生物多樣性視為環境資本,保護 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呼聲不斷。台灣也於兩年前 開始「國土生態保育綠色網絡建置計畫」,盼將 中央山脈保育功效往外擴散,在此條件下,經濟 部水利署開始盤點、檢視健全河川生態功能。 台灣由中央主管機關管理的主要河川有26條, 水利署第九河川局(簡稱九河局)負責花蓮溪及 秀姑巒溪,位於花蓮富里的鱉溪就屬於秀姑巒 溪的支流,屬於九河局管轄範圍,蜿蜒穿越吉哈 拉艾(Ciharaay)文化景觀區。當地過去可見台 灣間爬岩鰍、日本禿頭鯊、細斑吻鰕虎等魚類出 沒,阿美語稱之為「哈拉」(Hara)。河寬僅約 60公尺的鱉溪,對治理河寬動輒以公里計算的經 濟部水利署而言,是一個相當嶄新的治理經驗。 為了回應全球潮流以及居民需求,九河局選擇 融入共學概念,與當地永豐、豐南社區居民一起 學習河川治理,共思鱉溪治理之道。他們決定以
「讓哈拉回家」為目標,將水、魚、石、地一一還 給河川,盼藉由流域棲地的復育,讓河川恢復應 有功能。6月第一主日是環境主日,不妨來認識 台灣河川治理的案例──鱉溪的故事。
鱉溪無鱉 「哈拉」不見了 還地於河 收河岸土地增親水緩坡 今日的鱉溪仍維持著美麗的景觀,遊客從跳 舞場旁的欄杆就可俯瞰溪水,但老一輩的居民卻 不是這樣看的,那時的溪流就圍繞家旁,隨時都 能到溪裡捉魚。有些年輕人會在一些河段學習捕 魚,但居民更期盼能恢復過去河川可親的印象。 鱉溪早年因鱉群出沒得名,是台灣少數幾條以 動物命名的溪流;因較少受人為城鎮開發影響, 保留豐富而多樣的生態及特殊地景環境。過去, 沿岸不時可見中華鱉,也看見牠們在水中活動。 提到鱉的習性,居民如數家珍。成鱉多選擇獨 立在水中凸立的石頭上晒背,有干擾時會快速潛
在哈拉的故鄉 發現鱉溪 河川治理的故事
本禿頭鯊。(維基)
入水中。幼鱉則更常倒伏於水面具隱密性的芒 草、樹枝晒背,白天喜歡在水淺、水溫較高且有 大型附著藻類滋生的地方活動。後來由於兩岸種 植水稻,掏空河床石頭、興建堤防,使得河川岩 岸土石下刷,鱉不僅上岸不易,適合產卵的環境 也大為減少了。 另外,過去常常出現的台灣間爬岩鰍、日本禿 頭鯊等「哈拉一族」也幾乎不見了,這些洄游魚 類從秀姑巒溪出海口進入鱉溪,溯溪而上,當地 傳統的捕魚季,就是捕撈這些魚類。 然而,農田水利會為了取水灌溉,數十年來陸 續興建攔河堰,卻忽略了溪中魚類的繁殖與溯溪 的本能和需求,造成了阻絕及棲地單調化,使得 日本禿頭鯊喜好的棲地環境漸漸消失,迴游性魚 類大吻鰕虎也無法上溯回溪流。未來,部落若要 恢復傳統利用,就必須處理這幾道攔河堰。這項 社區共識經過十幾年來不斷與河川管理單位溝 通,開始有些變化。
過去,台灣河川治理大多是工程思維,以能 夠快速消化部門預算、取得隔年經費為主要考 量。在這種思維下,工程說明只是為了說服居民 接受,缺乏實質的多向表述與溝通。河川治理工 程一旦結束,工程人員離開,就只剩下社區居民
打造生態池菊池氏細鯽之家
台灣教會公報 2020 年 6 月 1 日~ 6 月 7 日/ 3562 期
阿美族人稱為「哈拉」的日
增加緩坡讓鱉以及野生動物好利用。
融入共學 讓哈拉找到回家的路
故事2 還魚於河
攔河堰等橫向構造物都朝向取最大水量設計,雖部 分有開閘道讓魚洄流,但水流太急,效用不大。從秀姑 巒溪和鱉溪匯流口往上游算起的第五座攔河堰,位於鱉 溪復興橋下,居民習稱的「潭浦堀」即為一例,又是高 低落差最大的一座,現已不具取水功能。因年久失修、
自己製作臨時性、簡易式的人工魚道。第一代魚道監測 中,已記錄到魚類使用,卻非標的物種日本禿頭鯊、細 斑吻鰕虎。這座魚道雖於前次颱風被沖毀,但工事成本 低、又可達階段性任務,值得持續下去。第二代簡易式 的人工魚梯,材質也在改善中。「這樣的經驗很重要, 讓居民參與河川的事務。」參與巡守、溝通平台的後山 采風工作室負責人張振岳點出社區參與的重點。 人工魚道改善河川水量,兩邊土堤已漸漸可見翠鳥、 沙燕棲息,夜鷺也伺機而動,一點改變,就能看到食物 鏈的流向。潭浦堀是從秀姑巒溪和鱉溪匯流口算起的第 五座壩,位居中間;壩體的處理最好從第一座壩做起。 潭浦堀的經驗,也將複製到鱉溪橋下,從下游往上游數 起第一座壩體所在,慢慢溯游而上,一道一道解開23座 壩體的困境。 潭 浦 堀壩 高 低 落差最 大,形 成
14
■拆壩大考驗 人工魚道邊學邊做
長年雨水沖刷下,壩體掏空破損、鋼筋裸露、突出,形 成洄游生物難以突破的關卡。儘管如此,要不要拆這座 壩,九河局很猶豫。 首先,顧及生態系概念是牽一髮動全身,固床工上 已然形成深潭區、生態系統,若打掉壩體,會造成什麼 樣的衝擊無法評估;其次,拆壩通常從上游或下游依序 拆,很少從中間拆起。 一開始,水利工程師和當地居民、環保團體對於處理 這座壩的意見很不一致。水利工程師認為,要改善河川 與其敲掉這座壩,不如做一座人工魚道;但由於東部頻 繁的颱風、洪水,以及河川水流十分集中,人工魚道的 設置常無法挺過天災考驗,七、八成失敗收場。 在尚未改善或敲除攔河堰前,治理平台經過討論,仍 做出一些嘗試──透過社區雇工購料的方式,由居民
將石頭還給河川,減緩河床掏刷速度。(相片提供 /水利署九河局)
魚類洄游的難關。
解開日本禿頭鯊的 道陰影
故事1 還水於河
23
台灣大多數河川都兼具農田澆灌的任務,鱉溪也不例 外。鱉溪最出名的是兩岸上百公頃的有機米,因為灌溉 水來自海岸山脈最好的水質,饒富盛名。 早期農田水利會在鱉溪主要河道到匯流口間做了23 座攔河堰、固床工,雖讓農田用水無虞,一些負面效應 卻逐漸出現。洄游生物回不了家只是其中一項,河床掏 刷、河中大石被拿來當田埂、護岸,溪床護甲層消失, 枯水期更面臨溪床缺水、溪流生物難以生存的困境。 當這些壩體逐漸失去功能,在平衡取水與不過度為難 洄游生物的原則下,九河局和居民重新檢視評估其存在 價值。溝通平台對此有熱烈討論,初步共識是為還水於 河而拆壩,但怎麼拆、從哪裡開始拆,必須謹慎考慮。 為什麼說是「還水於河」?謝明昌說,這是在枯水期 因農業用水造成河川水流量大幅下降,甚至部分河段 處於乾枯情況,水利人員稱為「基流量不足」;目視之 下,以為只是缺水、沒有水,其實會造成水生物極大的 生存壓力。
搬運,順應地形增加淺灘(瀨),增加野生動物 所需的棲息型態。 河床骨架成形後,便能自然維持,減少河道侵 蝕,增強河川抵禦大水沖刷的能力,解決沿岸社 區安全問題,也構成生物棲地。
除了「哈拉」這些具象徵性的物種,還有優 游於田間、水圳及小溝渠、令居民想念的菊池 氏細鯽。因中西部河川的粗首鱲錯置、外來種 泰國鱧等入侵,威脅其生存,再加上農業用藥、 釣客捕撈,更加劇以牠為首的原生魚種生存困 境。河川治理不但要幫哈拉找到回家的路,還 以過去常見的菊池氏細鯽為復育目標。 為了增加菊池氏細鯽族群,居民提出營造生 態池保種的想法,當颱風季溪流湍急之際,提 供菊池氏細鯽庇護之處。 居民命名為「Timolan」的高灘地,是九河局 向國有財產署申撥,交給居民當作河川復育基 地,在阿美語意思是「低窪、南方之地」,這是 吉拉米代(Cilamitay,阿美語「大樹根」之意) 部落耆老們提供的傳統地名,以此為保種的高 灘地命名,倍感親近。居民規劃溪畔幾座生態 池就在其中,並已整地完工。 生態池水位規劃不超過60公分,第一池放養 從秀姑巒溪流域採集的原生的菊池氏細鯽,採 封閉水域,水只能出不能進,應能不受外來入侵 種泰國鱧影響。居民評估,等原生魚類族群穩 定,再讓牠們順著溢流回到河川。 生態池畔也為小魚準備,種回原生水草,以 及布袋蓮。布袋蓮雖是強勢外來種,但在原生
在緩坡上可發現中華鱉走過的腳印。
與那些水泥建築長相廝守。然而,這種氣氛隨著 台灣民主深化而逐漸鬆動了。2018年,九河局 再度盤點轄區內的河川議題,鱉溪治理的議題 又浮上檯面,於是隔年即成立「鱉溪流域管理平 台」,展開共學之旅,「鱉溪河川復育計畫」也 於此正式上路。 由於河川流域牽涉到非常多的權益關係人, 議題十分龐雜,因此鱉溪流域管理平台又細分為 大、小平台運作,大平台以盤點鱉溪主要問題、 凝聚共識和共學為主,再將形成共識的議題發落 到小平台發展對策、解決問題。
還石於河 打造護甲層增強抵禦力 2019年8月,白鹿颱風導致鱉溪豐南堤段護岸 損毀,九河局現地調查後,認為危及河川防護, 遂於今年2月發包維修改善工程,以重建河床護 甲層為目標,採取近自然工法的「拋填塊石」方 式,將河床應有的塊石還回去,增加河岸粗糙 度,減緩河床掏刷的速度。 「護甲層」有如河床的盔甲,是指河床裡原來 應有的大塊石頭,當大水來時,保護河床不受掏 刷,就像作戰的兵士以盔甲保住心臟;當這層護 甲層消失時,將置河床於脆弱的處境。 當石頭重回河道填高河床,戧台增加摩擦力 後,河川不但有深潭,還能隨著大雨、洪水沖刷
放眼鱉溪河岸兩旁,不少農地鑲嵌其中,河階 台地上的良田,大多是國有財產署承租地及九河 局管理的未登錄地,不僅為了灌溉而沿溪施做攔 河堰、固床工,為了保護岸邊的農田,縣政府更 應農民要求,在兩岸興建堤防、駁坎。 有了護甲層保護之後,接下來是還給河川該 有的行水區,增廣腹地,維持既有河寬,保持天 然緩坡。九河局計畫檢討時,一些原先陳情蓋堤 防之處,經與農民溝通後,改成讓水上不去的緩 坡,否則一旦蓋了堤防,就難以再親近水。 一些因沿岸居民屯墾而限縮的河道,清理掉人 工堆砌的石頭後,任其形成自然緩坡;幾處河道 過窄的高灘地,就讓大雨走出該有的河域,若無 法承受颱風考驗而崩壞,就任其溢流,九河局將 依此將堤防管制線往後退。未有河堤的河段,則 放大河寬不再束流,保留及維持兩岸緩坡。 這些自然形成的緩坡,未來雨水一來自然溢 流,增加的行水區將降低沖刷力道。增加的自然 棲地,得以讓鱉再度上岸產卵、哺乳動物也能走 到溪畔喝水。還地於河,更深刻的意涵是文化復 興。「河川就是文化的一部分。」九河局局長謝 明昌說,未來沿溪收回的河川地,將保留做為部 落文化空間。 河川的面貌原本就有多種可能,可由共生的 居民來決定,工程人員提供技術支援。「早期優 先考量防洪,而非河川生態;現在國際情勢傾向 減緩氣候變遷、增加生物多樣性,台灣也順應情 勢,將生態保育與防洪治理等同視之。」謝明昌 說,河川治理依據生態檢核,導入民眾參與、資 訊公開的發展趨勢,將於鱉溪河川治理共學上, 充分展現。
■以Timolan保種 恢復鱉溪生命力
Timolan田區的生態 池是河川復育也是 生態教育的基地。 生態池放養原生的 菊池氏細鯽小魚。
的水生植物不足之際,可增加緩衝、穩住生態 池;此外,布袋蓮的鬚根,也提供菊池氏細鯽產 卵重要的空間,可快速繁殖小魚。布袋蓮控制 在密閉的水域空間,等將來原生植物種回來, 就會功成身退。
今年春分,園區內的生態池,運作逐漸上軌 道,居民從鱉溪沿岸收集原生水生植物,圓葉 澤瀉、水丁香、大水莞、台灣萍蓬草和水蕨等, 種類繁多。原本這些植物密密麻麻長滿池中, 春節過後,因福壽螺侵入啃食,只剩下提供原 生魚類躲藏的過渡植物布袋蓮。 為了對抗福壽螺,居民不惜採人海戰術採 螺,並在生態池各放一尾鯉魚和烏鰡,捕食福 壽螺的卵和成螺。張振岳表示,這些外來魚種 雖肩負捕捉福壽螺的任務,卻不能任意繁殖, 因此只各放一隻。 生態池中幾條原生淡水魚中,只有一尾菊池 氏細鯽。這是七位社區居民花了一整天,從鱉 溪沿岸採集回來的。歷經這次採集,讓居民意 識到,在外來魚種充滿的河川中,原生魚種一魚 難尋,在在呼應了河川骨架重整、增加河川棲 地多樣性的重要性。 Timolan田區中,預定在生態池畔種植南瓜、 傳統水芋等親水作物,並打算從鱉溪抓鱔魚回 來施放營造魚菜共生;往東的另一塊高灘地, 距離河川較遠,則規劃種植小米、紅藜、旱稻等 傳統作物,成為部落傳統文化實踐場域。 台灣教會公報 2020 年 6 月 1 日~ 6 月 7 日/ 3562 期
15
特 別企畫
特 別企畫 鱉溪。(相片提供/水利署九河局)
環境主日
「我
圖文 廖靜蕙(環境記者)
家門前有小河,後面有山坡。」這首兒 歌對住在花蓮縣富里鄉豐南、永豐村 的居民,是不折不扣的生活寫照。這條流經村落 的小河名為鱉溪,河中為數眾多的淡水魚類,提 供居民一部分蛋白質來源。過去居民為了與河共 生,百年前即沿著溪流邊的山壁修築水圳,將潔 淨的溪水引流到田裡,灌溉水稻等糧食作物,也 孕育部落文化;每年河祭,就是在鱉溪舉行。 然而,這幅景象隨著現代化工程水泥化逐漸改 變面貌。為了農業取水,河床上布滿高低不等的 攔河堰;為了保護沿岸的稻田,從河裡取原石修 築河堤;這些改變使得河床抵禦不住大雨沖刷, 而造成河道下陷,河川再也無法親近。 近年來面對極端氣候的變遷及衝擊,全球為增 加環境韌性,將生物多樣性視為環境資本,保護 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呼聲不斷。台灣也於兩年前 開始「國土生態保育綠色網絡建置計畫」,盼將 中央山脈保育功效往外擴散,在此條件下,經濟 部水利署開始盤點、檢視健全河川生態功能。 台灣由中央主管機關管理的主要河川有26條, 水利署第九河川局(簡稱九河局)負責花蓮溪及 秀姑巒溪,位於花蓮富里的鱉溪就屬於秀姑巒 溪的支流,屬於九河局管轄範圍,蜿蜒穿越吉哈 拉艾(Ciharaay)文化景觀區。當地過去可見台 灣間爬岩鰍、日本禿頭鯊、細斑吻鰕虎等魚類出 沒,阿美語稱之為「哈拉」(Hara)。河寬僅約 60公尺的鱉溪,對治理河寬動輒以公里計算的經 濟部水利署而言,是一個相當嶄新的治理經驗。 為了回應全球潮流以及居民需求,九河局選擇 融入共學概念,與當地永豐、豐南社區居民一起 學習河川治理,共思鱉溪治理之道。他們決定以
「讓哈拉回家」為目標,將水、魚、石、地一一還 給河川,盼藉由流域棲地的復育,讓河川恢復應 有功能。6月第一主日是環境主日,不妨來認識 台灣河川治理的案例──鱉溪的故事。
鱉溪無鱉 「哈拉」不見了 還地於河 收河岸土地增親水緩坡 今日的鱉溪仍維持著美麗的景觀,遊客從跳 舞場旁的欄杆就可俯瞰溪水,但老一輩的居民卻 不是這樣看的,那時的溪流就圍繞家旁,隨時都 能到溪裡捉魚。有些年輕人會在一些河段學習捕 魚,但居民更期盼能恢復過去河川可親的印象。 鱉溪早年因鱉群出沒得名,是台灣少數幾條以 動物命名的溪流;因較少受人為城鎮開發影響, 保留豐富而多樣的生態及特殊地景環境。過去, 沿岸不時可見中華鱉,也看見牠們在水中活動。 提到鱉的習性,居民如數家珍。成鱉多選擇獨 立在水中凸立的石頭上晒背,有干擾時會快速潛
在哈拉的故鄉 發現鱉溪 河川治理的故事
本禿頭鯊。(維基)
入水中。幼鱉則更常倒伏於水面具隱密性的芒 草、樹枝晒背,白天喜歡在水淺、水溫較高且有 大型附著藻類滋生的地方活動。後來由於兩岸種 植水稻,掏空河床石頭、興建堤防,使得河川岩 岸土石下刷,鱉不僅上岸不易,適合產卵的環境 也大為減少了。 另外,過去常常出現的台灣間爬岩鰍、日本禿 頭鯊等「哈拉一族」也幾乎不見了,這些洄游魚 類從秀姑巒溪出海口進入鱉溪,溯溪而上,當地 傳統的捕魚季,就是捕撈這些魚類。 然而,農田水利會為了取水灌溉,數十年來陸 續興建攔河堰,卻忽略了溪中魚類的繁殖與溯溪 的本能和需求,造成了阻絕及棲地單調化,使得 日本禿頭鯊喜好的棲地環境漸漸消失,迴游性魚 類大吻鰕虎也無法上溯回溪流。未來,部落若要 恢復傳統利用,就必須處理這幾道攔河堰。這項 社區共識經過十幾年來不斷與河川管理單位溝 通,開始有些變化。
過去,台灣河川治理大多是工程思維,以能 夠快速消化部門預算、取得隔年經費為主要考 量。在這種思維下,工程說明只是為了說服居民 接受,缺乏實質的多向表述與溝通。河川治理工 程一旦結束,工程人員離開,就只剩下社區居民
打造生態池菊池氏細鯽之家
台灣教會公報 2020 年 6 月 1 日~ 6 月 7 日/ 3562 期
阿美族人稱為「哈拉」的日
增加緩坡讓鱉以及野生動物好利用。
融入共學 讓哈拉找到回家的路
故事2 還魚於河
攔河堰等橫向構造物都朝向取最大水量設計,雖部 分有開閘道讓魚洄流,但水流太急,效用不大。從秀姑 巒溪和鱉溪匯流口往上游算起的第五座攔河堰,位於鱉 溪復興橋下,居民習稱的「潭浦堀」即為一例,又是高 低落差最大的一座,現已不具取水功能。因年久失修、
自己製作臨時性、簡易式的人工魚道。第一代魚道監測 中,已記錄到魚類使用,卻非標的物種日本禿頭鯊、細 斑吻鰕虎。這座魚道雖於前次颱風被沖毀,但工事成本 低、又可達階段性任務,值得持續下去。第二代簡易式 的人工魚梯,材質也在改善中。「這樣的經驗很重要, 讓居民參與河川的事務。」參與巡守、溝通平台的後山 采風工作室負責人張振岳點出社區參與的重點。 人工魚道改善河川水量,兩邊土堤已漸漸可見翠鳥、 沙燕棲息,夜鷺也伺機而動,一點改變,就能看到食物 鏈的流向。潭浦堀是從秀姑巒溪和鱉溪匯流口算起的第 五座壩,位居中間;壩體的處理最好從第一座壩做起。 潭浦堀的經驗,也將複製到鱉溪橋下,從下游往上游數 起第一座壩體所在,慢慢溯游而上,一道一道解開23座 壩體的困境。 潭 浦 堀壩 高 低 落差最 大,形 成
14
■拆壩大考驗 人工魚道邊學邊做
長年雨水沖刷下,壩體掏空破損、鋼筋裸露、突出,形 成洄游生物難以突破的關卡。儘管如此,要不要拆這座 壩,九河局很猶豫。 首先,顧及生態系概念是牽一髮動全身,固床工上 已然形成深潭區、生態系統,若打掉壩體,會造成什麼 樣的衝擊無法評估;其次,拆壩通常從上游或下游依序 拆,很少從中間拆起。 一開始,水利工程師和當地居民、環保團體對於處理 這座壩的意見很不一致。水利工程師認為,要改善河川 與其敲掉這座壩,不如做一座人工魚道;但由於東部頻 繁的颱風、洪水,以及河川水流十分集中,人工魚道的 設置常無法挺過天災考驗,七、八成失敗收場。 在尚未改善或敲除攔河堰前,治理平台經過討論,仍 做出一些嘗試──透過社區雇工購料的方式,由居民
將石頭還給河川,減緩河床掏刷速度。(相片提供 /水利署九河局)
魚類洄游的難關。
解開日本禿頭鯊的 道陰影
故事1 還水於河
23
台灣大多數河川都兼具農田澆灌的任務,鱉溪也不例 外。鱉溪最出名的是兩岸上百公頃的有機米,因為灌溉 水來自海岸山脈最好的水質,饒富盛名。 早期農田水利會在鱉溪主要河道到匯流口間做了23 座攔河堰、固床工,雖讓農田用水無虞,一些負面效應 卻逐漸出現。洄游生物回不了家只是其中一項,河床掏 刷、河中大石被拿來當田埂、護岸,溪床護甲層消失, 枯水期更面臨溪床缺水、溪流生物難以生存的困境。 當這些壩體逐漸失去功能,在平衡取水與不過度為難 洄游生物的原則下,九河局和居民重新檢視評估其存在 價值。溝通平台對此有熱烈討論,初步共識是為還水於 河而拆壩,但怎麼拆、從哪裡開始拆,必須謹慎考慮。 為什麼說是「還水於河」?謝明昌說,這是在枯水期 因農業用水造成河川水流量大幅下降,甚至部分河段 處於乾枯情況,水利人員稱為「基流量不足」;目視之 下,以為只是缺水、沒有水,其實會造成水生物極大的 生存壓力。
搬運,順應地形增加淺灘(瀨),增加野生動物 所需的棲息型態。 河床骨架成形後,便能自然維持,減少河道侵 蝕,增強河川抵禦大水沖刷的能力,解決沿岸社 區安全問題,也構成生物棲地。
除了「哈拉」這些具象徵性的物種,還有優 游於田間、水圳及小溝渠、令居民想念的菊池 氏細鯽。因中西部河川的粗首鱲錯置、外來種 泰國鱧等入侵,威脅其生存,再加上農業用藥、 釣客捕撈,更加劇以牠為首的原生魚種生存困 境。河川治理不但要幫哈拉找到回家的路,還 以過去常見的菊池氏細鯽為復育目標。 為了增加菊池氏細鯽族群,居民提出營造生 態池保種的想法,當颱風季溪流湍急之際,提 供菊池氏細鯽庇護之處。 居民命名為「Timolan」的高灘地,是九河局 向國有財產署申撥,交給居民當作河川復育基 地,在阿美語意思是「低窪、南方之地」,這是 吉拉米代(Cilamitay,阿美語「大樹根」之意) 部落耆老們提供的傳統地名,以此為保種的高 灘地命名,倍感親近。居民規劃溪畔幾座生態 池就在其中,並已整地完工。 生態池水位規劃不超過60公分,第一池放養 從秀姑巒溪流域採集的原生的菊池氏細鯽,採 封閉水域,水只能出不能進,應能不受外來入侵 種泰國鱧影響。居民評估,等原生魚類族群穩 定,再讓牠們順著溢流回到河川。 生態池畔也為小魚準備,種回原生水草,以 及布袋蓮。布袋蓮雖是強勢外來種,但在原生
在緩坡上可發現中華鱉走過的腳印。
與那些水泥建築長相廝守。然而,這種氣氛隨著 台灣民主深化而逐漸鬆動了。2018年,九河局 再度盤點轄區內的河川議題,鱉溪治理的議題 又浮上檯面,於是隔年即成立「鱉溪流域管理平 台」,展開共學之旅,「鱉溪河川復育計畫」也 於此正式上路。 由於河川流域牽涉到非常多的權益關係人, 議題十分龐雜,因此鱉溪流域管理平台又細分為 大、小平台運作,大平台以盤點鱉溪主要問題、 凝聚共識和共學為主,再將形成共識的議題發落 到小平台發展對策、解決問題。
還石於河 打造護甲層增強抵禦力 2019年8月,白鹿颱風導致鱉溪豐南堤段護岸 損毀,九河局現地調查後,認為危及河川防護, 遂於今年2月發包維修改善工程,以重建河床護 甲層為目標,採取近自然工法的「拋填塊石」方 式,將河床應有的塊石還回去,增加河岸粗糙 度,減緩河床掏刷的速度。 「護甲層」有如河床的盔甲,是指河床裡原來 應有的大塊石頭,當大水來時,保護河床不受掏 刷,就像作戰的兵士以盔甲保住心臟;當這層護 甲層消失時,將置河床於脆弱的處境。 當石頭重回河道填高河床,戧台增加摩擦力 後,河川不但有深潭,還能隨著大雨、洪水沖刷
放眼鱉溪河岸兩旁,不少農地鑲嵌其中,河階 台地上的良田,大多是國有財產署承租地及九河 局管理的未登錄地,不僅為了灌溉而沿溪施做攔 河堰、固床工,為了保護岸邊的農田,縣政府更 應農民要求,在兩岸興建堤防、駁坎。 有了護甲層保護之後,接下來是還給河川該 有的行水區,增廣腹地,維持既有河寬,保持天 然緩坡。九河局計畫檢討時,一些原先陳情蓋堤 防之處,經與農民溝通後,改成讓水上不去的緩 坡,否則一旦蓋了堤防,就難以再親近水。 一些因沿岸居民屯墾而限縮的河道,清理掉人 工堆砌的石頭後,任其形成自然緩坡;幾處河道 過窄的高灘地,就讓大雨走出該有的河域,若無 法承受颱風考驗而崩壞,就任其溢流,九河局將 依此將堤防管制線往後退。未有河堤的河段,則 放大河寬不再束流,保留及維持兩岸緩坡。 這些自然形成的緩坡,未來雨水一來自然溢 流,增加的行水區將降低沖刷力道。增加的自然 棲地,得以讓鱉再度上岸產卵、哺乳動物也能走 到溪畔喝水。還地於河,更深刻的意涵是文化復 興。「河川就是文化的一部分。」九河局局長謝 明昌說,未來沿溪收回的河川地,將保留做為部 落文化空間。 河川的面貌原本就有多種可能,可由共生的 居民來決定,工程人員提供技術支援。「早期優 先考量防洪,而非河川生態;現在國際情勢傾向 減緩氣候變遷、增加生物多樣性,台灣也順應情 勢,將生態保育與防洪治理等同視之。」謝明昌 說,河川治理依據生態檢核,導入民眾參與、資 訊公開的發展趨勢,將於鱉溪河川治理共學上, 充分展現。
■以Timolan保種 恢復鱉溪生命力
Timolan田區的生態 池是河川復育也是 生態教育的基地。 生態池放養原生的 菊池氏細鯽小魚。
的水生植物不足之際,可增加緩衝、穩住生態 池;此外,布袋蓮的鬚根,也提供菊池氏細鯽產 卵重要的空間,可快速繁殖小魚。布袋蓮控制 在密閉的水域空間,等將來原生植物種回來, 就會功成身退。
今年春分,園區內的生態池,運作逐漸上軌 道,居民從鱉溪沿岸收集原生水生植物,圓葉 澤瀉、水丁香、大水莞、台灣萍蓬草和水蕨等, 種類繁多。原本這些植物密密麻麻長滿池中, 春節過後,因福壽螺侵入啃食,只剩下提供原 生魚類躲藏的過渡植物布袋蓮。 為了對抗福壽螺,居民不惜採人海戰術採 螺,並在生態池各放一尾鯉魚和烏鰡,捕食福 壽螺的卵和成螺。張振岳表示,這些外來魚種 雖肩負捕捉福壽螺的任務,卻不能任意繁殖, 因此只各放一隻。 生態池中幾條原生淡水魚中,只有一尾菊池 氏細鯽。這是七位社區居民花了一整天,從鱉 溪沿岸採集回來的。歷經這次採集,讓居民意 識到,在外來魚種充滿的河川中,原生魚種一魚 難尋,在在呼應了河川骨架重整、增加河川棲 地多樣性的重要性。 Timolan田區中,預定在生態池畔種植南瓜、 傳統水芋等親水作物,並打算從鱉溪抓鱔魚回 來施放營造魚菜共生;往東的另一塊高灘地, 距離河川較遠,則規劃種植小米、紅藜、旱稻等 傳統作物,成為部落傳統文化實踐場域。 台灣教會公報 2020 年 6 月 1 日~ 6 月 7 日/ 3562 期
15
事 工分享
公關企劃製作
聚珍堂史料
全套10冊+索引 定價:7650元 特價:6200元
(優惠期限至8月24日)
出版社:台灣教會公報社 規格:25開 裝訂:精裝
7.《臺灣佈教之成功》 8.《巴克禮作品集》 9.《基督教教育實際指導》 10.《南部臺灣基督長老教會設教70週年紀念寫真帖》 附贈:《臺南教士會議事錄索引》
請洽台灣教會公報社各門市 台北書房/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1樓 TEL:02-2362-2747 台中書房/台中市西區自立街70號1樓 TEL:04-2223-5801 台南書房/台南市東區青年路334號 TEL:06-235-6277分機163
16
台灣教會公報 2020年6月1日~6月7日/3562期
高雄書房/高雄市三民區泰安街12號1樓 TEL:07-322-0380 網路書房/buy.pctpress.org PChome商店街/www.pcstore.com.tw/pctstore
藝 文走廊
1
詩讓該記住的永不被遺忘
2 010 年 電 影《 生 命 之 詩 》 (Poetry )中,女主角是名婦人,她 撫養外孫,出現失憶症狀,但沒跟女 兒說病情,只說醫生叫她多寫詩,也 真的去學寫詩。教她寫詩的老師說, 生活中最重要的是「看」,必須看清 楚身邊的事物,唯有深入地看,才能 真正感受。人心都有被囚禁的詩意, 但是靈感太珍貴,來無影去無蹤,不 會自動出現,必須去祈求。老師說: 「它甚至會突然出現在洗臉盆裡。」 婦人於是想在尚能記憶的最後人生階 段,記下詩意、記下美麗。 外孫的學校裡有一名中學女孩自殺 了,不久後,婦人知道女孩之所以自
電影中的
藝術美學4
殺,是因為她連續六個月被六個男孩 輪姦,又胖又醜的她,向來得不到珍 惜與愛情。學校不想揭發事件,怕影 響男孩們的未來與學校聲譽,而警方 的態度是,除非受害者家屬上告,否 則不會介入調查。 男孩們的家長打算分攤付和解金, 阻止女孩家人上告,每家必須分擔韓 幣500萬元。這就是為什麼有家長找 上婦人,因為她的外孫是六個男孩中 的一個。 婦人發現自己正因失憶而慢慢遺忘 世界,受害的可憐女孩則正被世界慢 慢遺忘。婦人不可能拿得出500萬, 她生活貧寒,女兒成為單親母親後在 外地工作,將外孫丟給她照顧,知道 女兒生活艱辛,她從不主動提生活的 難處。為養活自己跟外孫,儘管年紀
60歲了,還是做很多勞務工作掙微薄 的酬勞。她的工作是幫已經失能的老 先生們打掃、洗衣、煮飯、洗澡,有時 還得應付老人的性騷擾。 婦人失智的狀況越趨明顯,常忘了 自己正在做的事或預備要做的事情, 但她仍在意生活中點點滴滴的美感, 以詩意的方式活在當下,著迷而沉醉。 因此當六個家長談和解金談到一半, 她會突兀地走離現場,跑出去看花、寫 詩句,彷彿忘了正在開會。看花時,她 腦海中出現「血,花朵像血一般紅。紅 色是痛苦的顏色。」這樣的詩句,彷彿 用詩句回應開會當下的感受,體會那 女孩的痛苦。 當其他家長問婦人在做什麼,她回 答:「雞冠花的花語是盾,意思是保 護。」她讓他們不知所措,因為她像是
活在雲端,虛無飄渺而不現實。但她 的詩句句回應著方才的談話,記憶大 家遺忘的那女孩的屈辱與痛苦。 因為婦人實在沒有錢,家長們便委 託她跟女孩的母親談判,看能不能減 少一些金錢賠償。婦人途經女孩跳河 的那座橋,看著橋底的河流,想著女 孩投河自盡、臉埋在水中、順水漂流 而去……一陣風瞬間將婦人的帽子吹 落橋底,一如女孩投河,這時她的靈 感浮現,坐在橋邊想詩句,雨滴開始 落下,如淚滴落在她的筆記本。 她寫著詩,突然想起她的任務,可 是當見到女孩的母親時,又忘了她的 任務。最後,她竟跟女孩的母親談起 那當下她用詩意看到的女孩。 然後婦人參加了女孩的追思禮拜, 見到女孩的家境跟她一般清貧,也是
熬 生 煉成 將人 陳韻琳 《吾愛吾詩》 《郵差》《 帕特森》與 《生命之詩》
《生命之詩》劇照
《郵差 》劇照
照 》劇 之詩 命 《生
社會底層。除了幾個生前要好的女同 學,無人出席女孩的安息禮拜,無論 她在世時或死後,都被世人遺忘。 婦人細細看著女孩的遺照,想記 住她的面容。她把照片偷偷帶回家, 放在餐桌上,希望傷害女孩的外孫跟 她一樣記住女孩。但外孫坐到桌子前 吃晚餐時,看了照片一眼,再看看外 婆,就開始看電視,拚命轉台。他不 想看她,也不想記住她。 婦人去詩社時,遇見詩社裡一個 任職警察的男人,平時講話粗魯,很 愛講髒話,婦人曾抗議他的言語汙辱 了詩。但男人其實很善良、很富正義 感,當他發現婦人聽老師說「這是一 個詩歌漸漸消失的年代」,便離開詩
18
《郵差》劇照
社獨自出去哭,他也跟了出去,問她 為何哭?難道是詩寫不出來?於是警 察知道婦人哭泣是為了一個女孩,女 孩就像詩歌,被世界遺棄了。警察於 是決定帶走婦人的外孫,深究這個案 子,不讓受苦的女孩被忽略。越來越 常失憶的婦人,越來越活在當下,當 警察陪她打羽毛球時,她如此專注, 毫無痛苦地、完全不自覺地讓警察的 同事帶走了外孫。課程結束,只有婦 人交了詩,其他人都寫不出來。老師 說,寫詩不難,有寫詩的心比較難。 婦 人 寫 的 詩 取 名〈 阿 格 尼 絲 之 歌〉,是逐步失憶的她唯一能寫出的 一首詩,也是她失憶前最後完整的 字句。女孩生前或死後,都不被人關
台灣教會公報 2020年6月1日~6月7日/3562期
注、不被看見、不被記住,婦人用詩 句與她對話,用詩句喚出她的臉容、 她的回眸一笑,以及她需要的正義。 那裡怎麼樣呢?有多寂靜呢?晚上 依然有晚霞,聽得到前往森林的鳥叫 聲嗎?沒寄出的信,妳收得到嗎?沒 說出口的告白,能傳遞給妳嗎?時間流 逝,玫瑰會凋謝嗎? 現在是要道別的時刻,就像停留卻 縱逝的風,就像影子、沒有實現的約 定、永遠成為祕密的愛情、悲傷的腳 踝、親吻過的一片樹葉,還有我身後的 細碎腳印,現在是要道別的時刻。 現在黑暗降臨,蠟燭會再次點燃 嗎?我會祈禱,希望沒有人流下眼淚。 我有多麼愛妳,期盼妳會知道。仲夏裡
長久的等待,彷彿父親臉龐的老舊巷 弄,羞澀地背對背坐著的野菊花,我是 多麼深愛著它們。妳小聲的唱歌,讓我 心跳不已。 我祝福妳,在渡過黑色江水之前, 用我靈魂的最後一口氣。我開始夢想, 在某個晴朗的早晨,再次醒來,用睡眼 惺忪的眼,希望在床頭,再次遇見妳。 婦人朗聲唸著這首詩的時候,彷 彿看見了已死的女孩站在橋頭,對她 回眸一笑。婦人即將遺忘這個世界, 籍籍無名的她,也即將被這個世界遺 忘。但即或世界想遺忘婦人和女孩的 臉容,在詩中,她們會永遠被看見、 被記住。 →19
藝 文走廊
2
以暗喻看待事物
1 9 9 4 年 電 影《 郵 差 》( T h e Postman )描述一個受教育不多的郵 差馬里歐,緊黏著流亡到義大利小島 的詩人聶魯達不放,央求他教自己寫 詩:「我也想當詩人。」 聶魯達認為那是不可能的事,因此 委婉而幽默地回答:「不,你繼續當 郵差比較好,因為郵差要走很多路, 所以不會變胖,我們詩人都很胖。」 被冠以「愛的詩人」「國民詩人」 之名的聶魯達,儘管非常需要離群索 居以尋得創作靈感,卻無法徹底拒絕 純樸的馬里歐。於是他仍盡可能簡 單地解釋詩的必要技巧──暗喻,他 說:「暗喻,就是用一種事物來說你 要說的東西。」 馬里歐聽不懂他這樣的說法,聶魯 達便舉個例子:「天空在流淚。」
馬里歐說:「這是下雨的意思。」 「對,這就是暗喻。」 於 是 馬 利 歐問:「這 很 簡 單,為 什麼要用『暗喻』這麼複雜的名詞 呢?」 當聶魯達唸出一句形容海的詩句, 馬利歐說:「由你口裡唸出來很怪 異。感覺字跑來跑去。」 聶魯達問:「你的意思是像海一 樣?這就是海的韻律。」 馬里歐回應:「事實上,我覺得我 暈船了,像一艘船在那些字裡盪來盪 去,讓我暈船了。」 聶魯達笑道:「你知道你剛剛做了 什麼嗎?你剛剛創造了一個暗喻。」 馬里歐問:「是否整個世界,海、 天空、雲雨……是另一樣事物的暗 喻?」 馬里歐完全沒有意識到他這個問 題非常深奧,以致於聶魯達最後只能 說:「馬利歐,我需要邊游泳邊思考
你的問題,我明天才能回答你。」 流亡詩人與義大利島民的這一段友 誼及對詩的討論,當然不可能讓馬里 歐從此成為詩人,但是明白暗喻卻讓 馬里歐的人生產生重大改變──暗喻 變成他生命中重要的美感眼光。 後來,當聶魯達回到南美洲繼續為 智利奮鬥,並在受訪時表達他想念小 島上的生活,馬里歐拿錄音機錄下小 島大自然的聲音,然後寫一封信給聶 魯達說:「你曾要我說出這個島上的 美麗東西,現在我都錄下來了。你留 下一些美麗的東西給我,是你帶不走 的……我寫了一首詩,取名〈聶魯達 之詩〉,但我寫的是海。這是獻給你 的,因為你進入我的生命,所以我才 能寫這首詩。」 「聶魯達」成為馬里歐的暗喻,意 指他之前只會抱怨,現在卻懂得用不 同的眼光看生長的島嶼與海洋。
3
不被在乎的詩句
2018年電影《吾愛吾詩》(T h e Kindergarten Teacher )的女主角是 幼稚園老師,她想學寫詩,但總是想 不出詩句,偶爾好不容易想到了,卻 不曾得到老師好評。有一天,她幼稚 園的班上,一個五歲孩童竟然時不時 喃喃自語讓她十分驚豔的美麗詩句。 她隨後發現這孩童家庭並不健全, 父親非常在意錢,忽視甚至輕蔑他寫 詩的天分。幼稚園老師認為,若任憑 孩子在這樣的家庭成長,遲早他將不 會再產出詩句,為了保護這個天才孩 童,她竟異想天開綁架了孩子。 這看似驚悚的電影故事,其實說出 這世代的真相:詩句越來越難覓,因 為大家不在乎、不重視。然而,詩句 為何需要被在乎、被重視呢?
18←
《吾愛吾詩》劇照
4
看待世界為一首詩
2016 年 電 影《帕 特 森 》 (Paterson )的主角帕特森,是紐澤西 帕特森鎮的公車司機。他每天生活十 分規律,清晨出門開車,黃昏時回家, 回家後跟妻子吃頓晚餐,然後帶著狗 兒子鬥牛犬馬文去酒吧,跟朋友們聊 聊天。 按理說,帕特森做公車司機的日 子應當挺無聊,因為他日復一日做同 樣的事、走同樣的路線,但他喜歡寫 詩,可以用不一樣的眼光看待生活與 世界。即使只是公車上兩個乘客間 可能很俗不可耐的碎碎念,他都可以 轉變成非常有趣的詩。他會邊開車邊 聆聽邊露出微笑,等到他坐下來寫詩 時,所有對談就轉變成他跟自己的對 談,昇華成美麗的詩句,所以他的生 活總是饒富興味。 帕特森有個來自印度的同事,他看 待生活就很不一樣,每天絮絮叨叨發 著牢騷,講一些生活中的不順,充滿 抱怨,然後禮貌性問帕特森,他過得 好不好?帕特森總是回答很好,同事
》劇照 《帕特森
《帕特 森》劇照
劇照 吾詩》 愛 吾 《
總是不以為然搖頭說:「我不相信。」 同樣是公車司機,他如何能相信帕特 森覺得日復一日的生活興味盎然呢? 帕特森跟妻子感情非常好,兩人渴 望有小孩,但結婚多年仍沒有懷孕。 妻子專心持家,按理說日子應該平淡 無趣,但跟帕特森一樣,她用不同的 眼光看生活,而且饒富藝術美感。她 喜歡畫畫、設計,把家中的牆、窗簾、 地毯、身上穿的衣服都畫上喜歡的圖 案。她尤其喜歡黑白色系,可以只使 用兩種顏色就設計出各種感覺,即使 是畫圓圈,也不會是重複的,她要每 個圓圈都不一樣。 除了畫畫,妻子還常常有一些自己 興奮不已的新鮮想法,譬如突發奇想 烘培杯子蛋糕,拿到市集賣,或用藜 麥作餡餅。她想要學吉他,便網購一 把吉他,付學費線上學習,當然,她 也在吉他上畫了好多黑白圖案。 帕特森雖然愛寫詩,但他沒有寫 詩的天分,只是個素人詩人;妻子愛 畫畫、設計,但藝術涵養也只是一般 般,只是個素人藝術家。帕特森曾偶 遇一個也在寫詩的小女孩,她寫下幾 句充滿暗喻的詩句,立刻讓他驚豔不 已,明白自己跟小女孩之間存在「有
天分與否」的天壤之別,更清楚自己 其實只是一個平凡的寫詩者。 帕特森夫妻寫詩或畫畫,不曾期 待被出版或被世人知道,他們彼此欣 賞對方的美感‧所以儘管妻子從來不 曾看過帕特森的詩,因為那是帕特森 的祕密日記,但總不忘提醒他一定要 留個副本,以防寫詩的小筆記本不見 了。她認為,那些一定是應該讓全世 界都知道的詩句。 但是帕特森終究在某個週末遭遇莫 大打擊,因為狗兒子馬文咬爛了那本 詩作。儘管妻子一再提醒,他仍舊沒 有記得複製那本祕密詩作,因此累積 多年的詩作全變成碎片。 帕特森非常難過,決定出去透透 氣,走到常在那裡構思詩句的河邊。 他獨坐時遇到一個日本人,拿出一本 書名為《帕特森》,是帕特森的觀光 指南。日本人問:「你是新澤西帕特 森人嗎?你知道這裡有個詩人叫威 廉‧卡洛斯‧威廉斯(William Carlos Williams)?」(註)然後日本人再 問:「你是詩人嗎?」 帕特森回答:「不,我不是。我只是 一個司機。」
日本人說:「帕特森的公車司機? 啊!非常詩意啊!從詩人威廉的角 度,你的職業就是一首詩啊!」他離 去前給帕特森一本空白筆記本,饒富 深意地說:「有時候,白紙代表更多 的可能性。」 無意間巧遇的日本人,簡直為帕特 森寫詩的意義、詩的毀滅與重生做了 完美註解。帕特森夫妻寫詩或繪畫, 是否成為一家之言不重要,關鍵是他 們的心靈被美感提升,當他們用這種 眼光看待日復一日的生活,生活變得 截然不同。世界、人生、甚至自身,都 充滿了詩意。 這週過去,重返週一。住在帕特森 的帕特森,一如往常規律度日,但他 又開始寫詩了。他是寫詩的公車司 機,做為普通人,他的日常生活充滿 詩意、充滿美感,他的世界就是一首 詩,他也是一首詩,一切如此美好。 註:詩人威廉斯是醫生,他創造了一種清 新獨特的美式詩歌形式,主題圍繞著 日常生活的情境及普通人的生活。用 語雖然極簡、平凡,卻有細膩敏銳的 情感體察與極度濃縮的跳躍性哲思。
台灣教會公報 2020年6月1日~6月7日/3562期
19
舉 目向山 【關懷受造界】
主題:當世界暫時停止
上帝啊!懇求祢赦免我們往往對不公義的事視而不見,
主日,為了記念主耶穌降生成為「挽回祭」,使人與祢的
忽略了受造世界的破壞。求祢賜我們信心來仰望祢的恩典,
關係改變、與祢和好,更與大地和好,使受造界的生命更
賜我們愛心來扶助被破壞的受造物與陷在不公義的人,賜我
能因此得福。願我們對環境的重視,讓大地漸漸恢復創造
們盼望,使我們在受困之時依然看見自己的責任,並樂意伸
起初的美好,讓上帝國運行在我們所居住的環境中。
出雙手。奉主耶穌基督的名祈禱,阿們。
3.為武漢肺炎的受苦者祈禱:親愛的救主,全球數百萬的人
聖詩:新《聖詩》194首〈開我目睭互我看見〉
民遭受新型冠狀病毒的危害而確診,成千上萬人因此失去
聖經:約翰福音3章16節
他們的生命。更多人因為疫情而失去工作機會,甚至生存
宣召:詩篇29篇1~2節
信息:當世界暫時停止
條件受到威脅。主啊!祢是憐憫的神,並且愛祢所創造的
聖詩:新《聖詩》15首〈萬有光明極美麗〉
聖詩:新《聖詩》349首〈祈禱的時此時極好〉
生命,懇求祢的手與每個因疫情而受苦的生命同在,更安
啟應:7(詩篇19篇)
公禱:
祈禱:
1.為自己祈禱:慈愛的天父,在祢的愛中,因著耶穌基督在
4.為普世的教會祈禱:親愛的主耶穌基督,教會是建立在祢
公義憐憫的天父上帝,我們感謝祢,起初因為祢用愛創
十字架上的救贖,使我們的罪得以洗淨,成為新造的人。
的救贖恩典上。在三一上帝的帶領下,普世的教會能更了
造了我們與世界萬物,使我們可以享受祢愛的關係。然而,
我們更要清潔自己的心志,並且看到生命中的軟弱,特別
解祢啟示的奧祕。在武漢肺炎中,人受到死亡的威脅。懇
自從人類始祖犯了罪,我們就因為罪的結果,失去了我們和
是在物質的慾望中,常試圖掌控大自然,並為了自我利益
求祢使教會彰顯天父上帝藉著基督所帶來和好的力量,使
祢、我們和人,以及我們和祢所造世界的美好關係。然而祢
而任意利用受造界。求祢開我們的心眼,讓我們看見別人
大地得到醫治,讓上帝的國度臨到地上,使祢的旨意行在
因為愛我們,賜下獨生愛子,道成肉身降臨在我們中間。耶
的需要,樂意改變自己內心的罪惡。求祢使我們能以感恩
穌的愛激勵我們進入世界,見證信仰,使祢的愛再次臨在,
的心珍惜祢所賜的福分,顯明祢的作為。
讓人從被壓迫的狀態得以恢復被造的形像與喜悅。
舉
目
向
山
慰、醫治他們的身、心、靈。
2.為受造的生命祈禱:創造天地萬物的主,這個主日是環境
地上,如同行在天上。(請用主禱文作結束祈禱) 聖詩:新《聖詩》399〈願上主大仁愛〉 默禱閉會:願主賜福保護我們
當世界 約翰福音3章16節
陳志忠(台中中會東榮教會牧師)
暫時停止
苦,而且我們自己也是自然的一部分, 但我們卻再也不會感覺到痛苦。」前 英國植物園園長佩然斯(Sir Ghillean Prance)說:「單憑科學無法解決目前 情況,因為這是道德、靈性和倫理層面 的危機,需要我們在行為上有重大改 變。」現在最重要的,是深度的心靈變 革。上帝是愛,但若基督信仰也單以人 為中心來看上帝的愛,那麼在詮釋聖 經中上帝對受造界的心意時,我們心中 仍會存在征服自然的心態。面對生態議 題,我們需要從信仰的本質再次看到上 帝的愛。這是深度心靈上的變革,關係 到上帝、我們與世界萬物的關係。
■上帝的愛使我們改變 ■被按下暫時停止鍵的地球 2019年底開始,新型冠狀病毒造成 的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武漢肺炎)肆 虐,迅速成為全球性流行的疫情,造成 比戰爭更大的傷亡。因病毒高度傳染性 的緣故,迫使人們必須保持社交距離, 暫停大部分經濟活動,只能維持最基本 的生活必需。為了防疫,各國紛紛採取 封城和隔離措施,新聞界以「世界被按 下暫停鍵」來形容人類所面對的災難。 許多平常車水馬龍的都市和熱鬧的經 濟活動,均因疫情而被迫停止。然而, 也因著人類活動的暫停,全球各地傳來 大地良善的回應,許多消失的魚群回來 了,野生動物自由漫步在街頭。威尼斯 的水變得清澈,印度恆河變乾淨,甚至 相較去年同期的衛星照片,中國和歐洲 上空的空汙消失了。大地似乎因為全球 人類生活的暫停而顯得生氣盎然! 小小的病毒對人類造成極大的損害, 按下暫停鍵的結果也看到經濟衰退、 全球產業供應斷鏈、許多人被迫失去工 作而危及生計。一時之間無法找到疫苗 和解藥,使人類自豪的文明和進步無法 有效的阻擋病毒的擴散。而當前經濟主 流、利益掛帥的全球市場模式,卻也間 接促成病毒傳播的加速。
20
人類追求物質慾望而破壞大地,長 久以來引起環保人士的撻伐,現今的消 費模式造成暖化外,是否將加速地球的 滅亡?也因此延伸出人對地球而言是否 必要存在的論點。然而,就基督信仰, 站在上帝造人的觀點,我們如何看待上 帝、我們與受造界的關係呢?
■上帝所愛為何 若論聖經大家最耳熟能詳的經文,約 翰福音3章16節應是其中之一。經文 提到:「上帝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 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至滅亡, 反得永生。」在上帝的創造中,人有著 特殊地位。然而和合本經文的「世人」 在希臘原文為kosmos,它是cosms及 cosmic二個詞的字根,原文意思可譯作 「世人」,也可譯作「世界」,甚至是指 「整個宇宙」。近代聖經學者論到上帝 與受造界的關係時,開始對這段希臘文 的翻譯有所保留,有些學者認為未能確 定經文中的kosmos到底是指「世界的人 類」,或指「整個受造界」。 然而,相信翻譯成「世人」必定是大 家最能接受的。經文會譯成「世人」, 想必有其歷史和上下文的關聯,而某種 程度也呈現另外一種以人為中心的文 化。因為譯者是人,因此把上帝對「整
台灣教會公報2020年6月1日~6月7日/3562期
個受造物」的愛,縮小到只有對「人 類」的愛。也許當有一天狗狗能看懂希 臘文時,牠也會以自己為中心,把這段 經文譯為「上帝愛狗狗」,而非「上帝 愛世人」。 當我們忽略了聖經中上帝與整個受 造界的關係,以及上帝關愛並拯救受造 界的訊息,即使是基督徒,也可能忽略 了在上帝的創造中,祂對人的心意和期 待。人的地位雖然特殊,但只是地球管 家的角色,而非主人。上帝愛受造界, 而我們如何善盡管理的責任,是基督徒 信仰中的重要議題。
■以上帝的創造為中心 生態學者常探討,資本主義的世界是 一個過度以人的物質慾望為中心的經濟 體制,現今過度現代化所消耗的能源, 也對全球生態造成浩劫,包括石化產業 的汙染、全球暖化造成的生態危機等。 然而,全球化經濟的脆弱性,也透過新 冠病毒呈現在世人面前。疫情發生提 醒人反思,地球如果沒有人類似乎會更 好。若站在這個角度,待疫情過後,人 類是否會學習到如何與地球相處? 神學家芮穆森(Larry Rasmussen) 提醒:「富裕所帶來心靈的貧乏,使得 我們麻木不仁,因此,當自然界正在受
要解決人與大地的關係,許多環保人 士認為是科技的問題,然而對基督徒而 言,這是靈性的問題,特別是以人為中 心的思考、支配大自然的心態。當我們 想到人和上帝及受造界的關係時,上帝 當然愛世人,但站在信仰上,我們是否 也認知上帝愛這受造界,不亞於祂愛所 創造的人?當談論到受造界時,我們是 以什麼角度來看待世界萬物呢?當世界 暫時停止後,如果我們脫離以人為中心 的心態再去詮釋聖經的啟示,或許會使 基督徒和人們更懂得上帝的心意。 當大自然在武漢肺炎疫情中得到暫時 安歇,而顯得生氣盎然時,這或許是個 提醒。全世界的基督徒占人口比例超過 三成,但地球的生態卻日趨惡化時,基 督徒當省思我們世界管理者的角色是否 合乎上帝的心意。 6月第一主日不只是總會所訂的環境 主日,也是聖三一主日。上帝賜下獨生 愛子,替我們的罪釘在十架上,更賜下 聖經真理的啟示。在聖靈的光照下,基 督徒應該更謙卑從經文中看到上帝所交 付管理世界的責任。我們對地球並沒有 擁有權,只是被交託管理的責任罷了。 耶穌來到世上,帶來新的國度觀,而這 新的國度觀,不應把受造界排除在上帝 的愛與基督救贖帶來的盼望之外。
靈 性造就
當
耶路撒冷是主場嗎? 每當要預備關於聖靈降臨或聖靈 充滿的信息時,一翻開使徒行傳所注 意到的往往是1章8節的經文:「但 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 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 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 證。」(和合本修訂版) 這經節固然是很重要的「金句」, 關乎我們是否能夠得著聖靈的能力? 是否能夠到各處各地去為上帝的國 盡心盡力?只是,這一「金句」有一 個相當重要的前提,也是整卷使徒行 傳中耶穌囑咐門徒們的第一件要事,
耶路撒冷是險峻的客場 細數耶穌從復活之後到升天之前 約略40天,至少有四次向門徒們顯 現的機會。 第一次是耶穌復活的當日,門徒 還待在耶路撒冷。復活之後的耶穌 先是向抹大拉的馬利亞顯現,並和要 去以馬忤斯的那兩位門徒在路上同 行(參路加福音24章13節),再來 就「親自站在他們當中,說:『願你 們平安!』」(路加福音24章36節) 只是「那日(就是七日的第一日)晚 上,門徒因怕猶太人,所在的地方門
加利利是熟悉的主場 第三次是比較明確的指示,「這些 事以後,耶穌在提比哩亞海邊又向門 徒顯現。」(約翰福音21章1節)可 見,他們已悄悄地打道回府,回到他 們夢寐以求的「主場」,是既溫暖又 熟悉、不會那麼令人緊張兮兮的加利 利。只是,門徒們竟傻傻地誤以為耶 穌只會在耶路撒冷向他們顯現,殊不 知耶穌早在預言「彼得三次不認主」 的同時,就曾經對他們說過:「我 復活以後,要在你們之前往加利利
影響而嚴重受到破壞與攪擾。因為 一直以來,「主場」總是占有優勢, 主場多能掌握地利、天時與人和,所 導致的勝率就是會比客場來得高。若 說,宣教傳福的事工也是一場屬靈的 戰役,那麼,身為基督徒的我們是否 也會有所謂的主場優勢?
是耶穌要升天之前極其重要的交待: 「不要離開耶路撒冷,但要等候父的 應許,就是……你們要在聖靈裡受 洗。」(4~5節)若按台語漢字本的 聖經來說,這句話還是耶穌的命令, 是門徒們不可不遵守、不達成不行 的一件事。那麼,門徒現在到底在哪 裡?耶穌命令他們「不要離開耶路撒 冷」,是因為他們想要離開嗎?或是 他們曾經離開過,只是現在情非得已 需要在這裡?耶路撒冷,既然是猶太 人節期和崇拜的必到之所,也一直是 當時猶太人引以為傲的必要之地(參 馬可福音13章1節),何故門徒會想 要離開?或是,他們的「主場」根本 就不在這裡?
都關了。」(約翰福音20章19節) 即使門徒們「一看見主就喜樂了」 (20節)、耶穌也的確「向他們吹一 口氣」(22節),但是他們對耶路撒 冷仍舊感到陌生,對殺害耶穌的惡勢 力依然害怕,連耶穌親自站在他們當 中,都不一定能夠完全消除他們恐懼 和害怕的心。 第二次是「過了八日,……多馬也 和他們在一起。」(26節)門窗依 舊關得緊密,耶穌再次向他們問安: 「願你們平安!」也期待多馬能夠 「不要疑惑,總要信!」(27節)這 次的顯現僅記載在約翰福音裡,我們 無從得知門徒實際上到底在哪裡。
去。」(馬太福音26章32節;馬可福 音14章28節) 耶穌應該是知道,即使已經兩次 向門徒顯現,他們心中的害怕依然淹 沒之前曾擁有的熱情,心中的恐懼也 徹底打擊他們願意跟隨的心。尤其是 彼得,對於「愛說大話和畫大餅」的 羞愧,或許重操舊業才是最安全穩當 的算計。因此,耶穌只好不厭其煩地 對他施行「內在醫治」,和一而再、 再而三地訴諸「愛之語」,所在的位 置,可能是叫彼得永遠不會忘記,那 在他的腦海中一直都相當清晰的「得 人如魚」呼召場景。
的
│地利篇│ 鄭彼得 (高雄中會莒光教會牧師)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武 漢肺炎)疫情蔓延全球之 際,平時民眾會關注的體 育項目和球類比賽也都被迫暫停,四 年一度的夏季奧運會也跟著延期。主 辦國也好,比賽場地周邊的商業活動 也罷,無不因這疫情所帶來的威脅和
主場優勢
耶穌門徒
主場可以重建信心 於是,復活的主耶穌又第四次向門 徒們顯現,或許會令我們感到意外, 因為很多聖經讀者可能會誤以為耶穌 對門徒交待完「大使命」(馬太福音 28章18~20節)之後,就預備好被 迎接升天。只是,依循傳統的看法, 耶穌升天是在伯大尼附近的橄欖山 (參路加福音24章50節;使徒行傳 1章12節),也就是靠近耶路撒冷一 帶。至於讀者們耳熟能詳也倒背如流 的大使命,反倒是在門徒的故鄉加利 利一帶,是在「耶穌指定他們去的山 上」(馬太福音28章16節)。 也就是說,門徒的信心要被恢復、 恐懼要被挪開,需要一段時間;門徒 要能夠再次承擔使命、再次勇於起 來領導,需要的是復活的耶穌再次陪 伴與同行。只有當門徒願意再次義無
客場令敵人鴉雀無聲 人生旅程,就像一個完整的季賽, 不可能任由只善於主場的球隊獲得最 終的勝利,唯有能在主場發揮優勢, 又在客場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才能 一步步克敵制勝、攻城掠地。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感到舒適和熟 悉的加利利,或許就類似保護彼得 的船隻一樣,船隻是他熟悉的主場。 然而,也都一定會有令人生厭和畏懼 的耶路撒冷,如同耶穌要彼得去下網
反顧地朝向耶路撒冷走去,無畏於之 前的跌倒和失敗,也無關於名聲是否 毀譽參半。只要復活的耶穌可以在耶 路撒冷等到他們來到,就表示這40 天的陪伴、至少那四次的顯現是值得 的,這帶著門徒四處傳到的三年半總 算也沒有白費。 或許,路加告訴我們:「耶穌和他 們聚集的時候……」(使徒行傳1章4 節)正是耶穌為門徒再次感到欣慰、 感到驕傲,認為他們的確值得託付的 時候,因為門徒又大老遠地從加利利 來到耶路撒冷,此時此刻又和耶穌站 在一起。所以,耶穌命令他們:「不 要離開耶路撒冷。」(4節)這是祂 的用心良苦,要提醒門徒從哪裡跌 倒,就從那裡站起來;從哪裡失敗, 就從那裡重新出發。也唯有如此,耶 路撒冷才不會永遠成為門徒心中的痛 和軛,反而會是他們被聖靈充滿又重 新得力的榮耀之地。
的水深之處。只是,當「耶穌被接上 升的日子將到,祂就定意向耶路撒冷 去」(路加福音9章51節,和合本) 的同時,身為耶穌基督門徒的我們, 是不是也該跟隨耶穌的腳步,步祂後 塵、隨之而去? 相信,只有當我們邁開步伐、跟上 耶穌腳步的同時,才會赫然發現:原 來,只要有復活的主同在,哪裡都是 主場;只要跟上耶穌的腳步,我們就 擁有優勢。 在今年的聖靈降臨節之際,願大家 一同來省思。
台灣教會公報 2020年6月1日~6月7日/3562期
21
雲 彩見證
生命樹 輔導研究中心 尋得真理處,被愛醫治時
輔導者也需要輔導
文 大衛‧鮑力生 譯 陳冰潔
家庭式輔導4-2
在 帖撒羅尼迦前書2章7~12節, 保羅取用了親職角色中最好的 特徵來做定義性的隱喻,界定他身為 「手足-輔導員」的角色,這個角色 的工作是改變年輕弟兄姊妹的生命。 毫不奇怪的是,「受輔導者」的角色 也可以用孩子的不同特點來理解。 接下來,我們會描述「孩子-手 足-受輔導者」的四種不同類型:相 對成熟、剛愎任性、焦慮和受限制。 第一種類型是帖撒羅尼迦人的總體概 括,後三種則涵蓋了5章14節呼召成 熟信徒去關懷的三種特定類型,但這
四種類型都是輔導的接受者;他們的 需要,自然也不同。 輔導事工是量身訂做的。它是一 種「多模式複合療法(mult imodel therapy)」,帶有令人愉快的變形。 首先,同一個基要真理可以描述我們 所有人,因此理論上沒有折衷主義; 其次,不同的治療策略並非出於實用 的目的而被選擇,而是因為不同的人 要用不同的方式對待。這些輔導不是 從一個很大的應用技術資料庫選出來 的專案,不是什麼真正的技巧,而是 用不同的方式合宜地愛。輔導員不同
1.成長茁壯、反應積極的孩子
哪些人是這個隱喻注目的對象呢? 這些人是可以輔導弟兄姊妹的人。在 我們鼓勵、輔導和互動的人中,有些 人的生命很不錯,就好像健康的孩 子,正成長為有一定程度智慧的人。 他們是教會或小組中自然產生的領 袖、渴慕的學生、不斷成長的信徒, 理解並活出聖經中促成生命改變的恩 典動力。 這類型的人概括了帖撒羅尼迦教會 的總體情況。他們很少有特定的麻煩 需要處理,但他們的確需要輔導。對 他們的呼召主要是持續的鼓勵,這鼓 勵所呈現的是一條正常的成長曲線。 這封書信絕大部分內容是寫給這些 正在進步的人,也與他們相關。但他 們生活在一個有苦難發生的世界,很 容易迷失方向。他們帶著對神的信心 和對彼此的愛一起生活,因為信靠並 認識他們的天父,而關懷和照料弟兄 姊妹。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14節描述 的不是這些成長茁壯的孩子,而是對 他們說話。很可能作者寫這段話時, 想到的是教牧領袖,5章12~13節描 述他們是值得以愛心尊重的人(比照 5章12、14節重複出現的「勸」)。但 同時,這段話的對象也可以是所有弟 兄姊妹,因為每個人都被呼召要關懷 那些不守規矩、灰心和軟弱的人。
22
保羅如何向正在成長茁壯的弟兄姊 妹說話?即便是一個有建設性、結實 纍纍的孩子,也需要持續接受某種形 式的輔導,這是這封信從頭到尾所做 的大部分事情。保羅說了將近20次這 樣的話:「你們不用人寫信給你們」 「你們已經知道」「你們已經是這樣 行」「你們記得」「你們看見」……但 不管怎樣他還是說了!他述說他們已 經知道的事,並要他們繼續做已經在 做的事。每次重複都加上一些新的東 西,為他們已知和已行之事提供新的 洞見和進一步的應用。他的肯定,會 幫助他們在行善時更加堅定。 他們不需要別人提醒自己如何在信 心中歸向基督,但保羅無論如何仍帶 著極大的熱情和細膩重複述說他們的 故事。透過訴說他們對他人造成的影 響,保羅鼓勵著他們。他也以基督裡 對未來的盼望催促他們向前,因為他 們在當前的逼迫裡可能很容易就會忘 記(1章)。 他們已經知道保羅和他的同工們如 何帶著熱情和正直關懷他們,也知道 這些弟兄如何在他們面前活出真理。 但不論如何保羅還是提醒他們,他們 被對待的方式正是保羅要求他們彼此 相待的方式(2~3章)。 他們不需要保羅告訴他們如何彼此 相愛,如何在性與錢的試煉中負責任 地生活。他們已經做得很好,但不論 如何保羅還是要說,並敦促他們更加 努力這樣生活(4章1~12節)。 他們之所以不知道去世的人會發 生什麼事,僅僅是因為尚未被教導。 但為了能夠得到並給出鼓勵,知道這 些事很重要。因此保羅揭開基督再來
台灣教會公報 2020年6月1日~6月7日/3562期
的輔導方式,反映的是受輔導者站在 神面前時不同的需要。 接下來的四個部分,會考慮四種需 要輔導的族群,以及對待他們的不同 方式。
的奧義,幫助他們面對所愛之人的死 亡(4章13~18節)。他們不需要保 羅告訴他們關於基督再來那日的任何 事情,但保羅無論如何都要述說,他 想要他們明白活在這個盼望中更全面 的含義。他也希望他們能夠好好彼此 輔導──即使他們已經這麼做(5章 1~11節)。 以上全部都是建設性、教導性模式 的輔導事工,是充滿喜樂的輔導,滿 是感恩、記念、互相感激、讚許、堅 固。這種輔導旨在鞏固健康的孩子, 讓他們更有意識地走在正軌上,走在 真理的大光中。 我們必須活潑、熱情及誠實地持 續輔導這些看起來「不需要輔導」的 人,有以下三個理由: 首先,一個成長的孩子需要繼續茁 壯。「認識」不是靜態的結果,不僅 僅是自傳和神學的彙編;「行事」也 不是生搬硬套的習慣。相反地,認識 是信心的成果,會將你放在持續活出 信心的軌道上。行事是愛的習慣,隨 著一個人學習如何更好地愛和輔導他 人,必然變得越發有彈性和有智慧。 因此,保羅結束此封書信的方式並非 出於偶然,他給我們盼望來面對成長 的長期爭戰(5章23~24節)。 其次,每一個肢體不論成長得多麼 茁壯,都仍可能「被諸般患難搖動」 (3章3節)。撒但的惡意試探及無 法避免的苦難,都是生命中的「隨機 牌」,即便最健康的人亦可能遭遇。 任何一個神的孩子都可能在試探和艱 難中跌倒。他們可能不守規矩,走到 界外,再次落入道德的黑暗中;可能 灰心,忘記神,在沮喪和焦慮下變得 舉步維艱;可能軟弱,因為無法理解 一些事情。因此,保羅雖明顯享受與 這群健康的弟兄姊妹同工,但同時也
擔心他們,所以得到他們狀況良好的 報告時,會感到欣喜(2章17節~3 章13節)。 最後,當健康的孩子不斷成長,就 變得特別有能力輔導其他苦苦掙扎的 手足。屬靈的成熟不是目的,而是給 他人的禮物。學習如何更好地輔導, 需要他人的指導。保羅、西拉和提摩 太的例子(1~3章)說明,比較茁壯 的孩子被呼召為那些生命不那麼穩定 的孩子提供智慧的輔導(4章18節、 5章11~15節)。 即便是成長茁壯的孩子,也需要別 人投入、提醒、鼓勵、警戒、教導和 肯定。因此,當以家庭的隱喻來理解 輔導時,輔導不只是看到問題和解決 問題,也和積極在智慧中成長有關, 鼓勵彼此不要遺忘、偏離或停滯。我 們可以說,這個部分的輔導事工(養 育兒女)是比較有趣的部分,充滿了 成長的喜悅。 成長茁壯的孩子是那些被呼召實 踐5章14節的人,他們被賦予長兄如 父、長姊如母的責任。至於他們如何 成為這樣的人?我們要查考保羅提供 的輔導三個層面,由此描繪出帖撒羅 尼迦前書1章的整體背景。5章14節 的呼召不是一條由天而降、有點隨意 的好建議,我們考慮一下經文背景的 →23 兩個面向。
雲 彩見證
A面向:5章11~22節
B面向:5章9節b、23節f 這條19個命令的線,並不純粹是 一張道德原則與勸勉的清單。神生動 的應許和啟示,以充滿智慧的愛的呼 召來開始和結束,其背後邏輯是: 應許 信心和盼望的神,已經滿有憐 憫地賜生命予我們,而不是給我們死 亡的公平處置(5章9~10節)。 因此,命令 會在這充滿盼望的根基 上傳達愛的意義(5章11~22節)。 應許 和表達應許的禱告更進一步支 持信心和盼望,表示神會信實地成全 祂開始的工(5章23~24節)。 神在基督裡滿有目標的恩典為一 切立起了框架。賜平安的神在哪裡工 作,男人、女人和孩子就在那裡學習 如何勸誡、鼓勵、忍耐和持守。這應 許很有能力。要把它們放在心中。保 羅整封書信都在告訴我們,神在基督 裡如何持續靠近我們(因此我們也要 靠近祂及其他人)。這些應許使已經 發生的每件事情都有了意義﹙所以帖 撒羅尼迦前書重述了很多故事﹚。它 們使我們蒙召去做的每件事都有了意 義(19條表達生命的直接命令)。神 採取主動──因此我們採取主動。 這封信充滿了禱告。但這些被提 到或曾發生的禱告從哪裡開始又在 哪裡結束?它們僅發生在所有其他 的事情當中。包括衷心的喜樂、坦誠 的需要和對神誠實的感恩,都不過是 對人的愛如何發生在對神的愛裡面。 那些「禱告」──1 章2節f、2章13 節、2章19節、3章9~13節、5章23 節──,無違和感地從上下文出現,
輔導者也需要輔導
保羅在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11~ 22節直接給出了19條一系列的命 令。這些命令意謂著什麼?其實這是 一幅「愛在行動裡」的圖畫。 這些命令有的描繪出一種愛與順 服的形式,叫做「信心」。信心是我 們愛神最直接的表達,「要常常喜 樂,不住的禱告,凡事謝恩。」(5章 16~18節)這三條精簡的命令好像 一面三稜鏡,將信心之光分解成三原 色的光譜,全都是「神在基督耶穌裡 向你們所定的旨意」。 信心給我們一條熱線,連上150首 詩篇,以及其他所有與神關係的經 文(以無數種顏色、色調和濃度的組 合)。我們因著神是誰而讚美並尊崇 祂;因著從罪與苦難中得拯救的需要 而尋求祂;因著祂為解救我們而做的 事感謝祂。這三種基本的本能表達鮮 活信心的多種情緒。真正的生命正是 以這樣的方式來到真神面前。 輔導處理的,幾乎是不可能解決 的問題。警戒不守規矩的人是困難 的。挑釁對立的人、成癮的人和衝動 的人,會不斷陷入困境。鼓勵灰心的 人是困難的。焦慮的人、充滿恐懼的 人和抑鬱的人,很容易忘記和迷失方 向。扶助軟弱的人是困難的。有殘疾 的人、幼稚的人、自閉的人、精神錯 亂的人和發展遲緩的人,都帶著明顯 受限的能力在生活。 唯一能夠承擔生命問題之重的輔 導,是以創造主和救贖主為中心的輔 導。不敬拜神的輔導員難以應對這 些問題,他們肯定會「輕輕忽忽地醫 治我百姓的損傷」(耶利米書6章14
然後無縫接軌地回流進上下文中。保 羅提到關於神、關於他自己的行動和 反應、關於讀者生命的每件事,都被 編織進他向神發出的聲音。為什麼? 因為神正在現場,正在工作,而且我 們現在就活在祂的同在中。所以,對 保羅而言,談論關於神、你和我的事 情,跟與神和你交談幾乎沒有區別。 帖撒羅尼迦前書捕捉到在基督裡翱翔 的生命。「禱告」不是一種和生命其 他部分有區分的類別。而是全部的生 命在大聲地訴說誰在這裡、正在發生 什麼事及所需要的是什麼。 你需要被應許包圍。在應許的包圍 之中,一切事都有可能。奧古斯丁說 對了:「將祢所命令的賜予我,喔! 主!並照祢所願的命令我。」神命令 我們進行有能力、有果效且有彈性的 家庭式輔導。 神的話語通常是以「道成肉身」的 方式臨到,所以牧者自己生命的故事 穿梭在整封信裡。我們見證──感 知、聆聽、經歷──保羅如何回應神 的啟示和應許。 他「因信心所做的工 夫,因愛心所受的勞苦,因盼望我們 主耶穌基督所存的忍耐」在整封信的 字裡行間昭然若揭。我們也見證這位 使徒正在行動,行出自己命令的愛的 形式。 與此類似,我們能對保羅要求我們 的命令有「感覺」,是藉由看見保羅 的命令被活出來──明確地體現在他 的生命中,含蓄地(根據他的描述) 體現在他所愛並寫信給他們的那群信 徒的生命裡。這有極為巨大的意義。 這篇文章的餘下部分將會集中看 四個短句,在其中保羅描述了5章14 節裡富有彈性的「家長-兄長」式輔 導。家庭式的隱喻豐富地捕捉到其他 三種輔導事工所處理的弟兄姊妹。 (待續)
一次一章
22←
節)。神運作宇宙的方式,就是讓問 題永遠大過人類籌劃及執行解決方案 的能力。 其他幾條命令勾勒出仁愛在各種 水準及方向上的面貌,「神在基督耶 穌裡向你們所定的旨意」描繪出5章 11~22節這段經文命令的一切,呈 現一幅令人喜悅的圖畫。舉例來說, 如果從來沒有人以惡報惡,如果每個 人永遠都力求以良善對待他人,那麼 這個世界就會是一個良善的樂園。而 這間教會特別擅長於愛人。保羅注意 到並讚揚帖撒羅尼迦教會,也為他們 感恩。但他仍然給他們一系列清晰 的指示,好讓他們可以更具體、更合 宜、更有智慧地愛人。
福音
文
保羅‧區普 譯
Sharla Chen
讀經 是一場戰爭 這是一場在你心裡上演偉大的屬靈戰 爭,為了在每個情況、地點、環境控制靈魂 而戰。我有點厭惡把屬靈戰爭掛在嘴邊,這 個詭異世界是由魔鬼及救贖組成!(令人無 言)但屬靈戰爭的確是平常的事,畢竟我們 生活的這個極度破碎的世界,無法按上帝 喜悅的去行事,生活充斥著罪與試探。 婚姻、教養、讀經,都是屬靈戰爭。你必 須明白自己帶著什麼立場及處境讀經,接 下來是心理戰,必須有所準備、期待並敞 開。我喜歡耶穌在路加福音18章10~14節 關於法利賽人及稅吏的比喻。兩個人上聖 殿祈禱,一個是法利賽人,一個是稅吏。法 利賽人站著禱告給自己聽:「神啊,我感謝 祢,我不像別人,勒索、不義、姦淫,也不 像這個稅吏。我一個禮拜禁食兩次,我的一 切收入都奉獻十分之一。」稅吏卻遠遠站 著,連舉目望天也不敢,只捶著胸說:「神 啊,可憐我這個罪人!」然後耶穌說:「凡 自高的,必降為卑;自卑的,必升為高。」 你帶著滿滿的自義讀上帝的話,自我感 覺良好,試圖建立自己的一點知識,或者你 讀著上帝的話,因為目睹自己的罪孽而被摧 毀。你會變得倚賴,哭求上帝的話語為你的 生命帶來恩典,而你會在那裡遇見救主,祂 會帶著你趨向祂恩典可以模塑的樣式。在 這樣的過程裡,你心中的罪惡將被打敗。 或者,你會像法利賽人一樣,總是掛念 著自己的義。基本上,法利賽人的禱告是在 對上帝說:「主啊!我在這裡,在祢的殿宇 中,但我不需要祢,因為我自己已經做得很 好。」這實在令人震驚! 我鼓勵你向上帝禱告,願祂賜予你恩典, 將這三樣東西帶進你的讀經:1.一顆期待的 心。讓你真心相信上帝在祂的話語中彰顯 祂自己,期待祂的話語可以改變你的生命。 2.一顆謙卑的心。讓你承認自己迫切需要上 帝話語能給予你的一切。3.一顆順服的心。 讓你預備活在上帝話語教導的亮光中。 我感到惶恐,如果我夠誠實,就會承認自 己大部分的研讀聖經是浪費時間,因為我 是出於驕傲、自私,或為了向他人誇耀,忘 了自己迫切需要上帝的話。雖然我感到震 驚,但還是必須坦承:「我常常凌駕於上帝 話語之上,而不是伏俯祂的話語之下。」這 不過是驕傲的人不切實際的花樣。 記住,你需要恩典,才會明白自己多麼需 要恩典!所以你每次讀經的時候,祈禱上帝 給你這樣的恩典。祈禱上帝賜給你一顆渴 慕、謙卑、順服的心,你會看到上帝透過祂 的話語所做的工作。
台灣教會公報 2020年6月1日~6月7日/3562期
23
知 性之旅 拜六一早,雪山隧道難得不 塞 車,我 們 開 車 前 往 太 平 山。但是開上蜿蜒而看不見 盡頭的山路後,迅速討論不到十秒,便 決定轉往棲蘭森林遊樂區。
禮
人氣煮食與泡腳 好玩的地熱煮食。
我們先前往清水地熱公園,沿途可見 巧奪天工的山谷與河床,景色迷人。可 能因為高溫危險,台北地熱谷早已不開 放煮溫泉蛋,但清水地熱公園仍有這種 好玩的休閒活動,甚至陸續擴充範圍。 服務區售有雞蛋、鴨蛋、玉米各種食 材,想吃澎派一點,還可以煮香菇雞。
我們挑選好食材,付了200元押金借 竹簍後,二話不說把食材全往竹簍裡 倒。每個池子旁都站滿人,只要一有空 隙就得趕快鑽進去,否則等到天荒地老 也輪不到你。好不容易擠到搖滾區,只 見大家緊盯著自己的竹簍,好像深怕食 材浮出水面上演大逃脫。櫃台貼有各種 食材烹煮時間,但我根本忘記算,只好 憑直覺撈起,果然有顆蛋沒熟啊!
環顧四周,發現很多遊客是專家,帶 著大鍋子來裝食物,我們兩手空空的一 看就是新手,從竹簍撈起食物後只能放 胃裡。當下我不禁好生佩服,立志下次 一定帶口大鍋子來。 清水地熱不但可以煮食物,還能「煮 腳」(泡腳)……當然是不同區!因為 去時天氣很冷,人氣一樣沖沖滾,我們 也很難插上一腳。
宜蘭 賴賴趖 lōa-lōa-sô
文圖
黃莉娟
道地鐵牛車遊村 離開 棲 蘭 森 林 遊 樂 區後,我 們 到 了內城鄉。內城社區發展協會推出的 「鐵牛力阿卡」是我很喜歡的行程,由 在地人帶隊坐鐵牛車認識宜蘭風光, 打電話就能預約,六人一車只要900 元。導遊是在地土生土長的老阿伯, 原汁原味的解說真的很有意思。 聽到內城的鐵牛車有二、三十輛, 我腦海裡立刻浮現鐵牛車隊噗噗噗開 在田間道路的畫面。結果途中還真的 見到了壯觀的鐵牛車隊,載著團體客 穿梭在田間小路上。 其中一站,我們看到已經300多歲、 用來當藥材的紅骨茄冬大樹公。老一 輩都說茄苳葉很神奇,沒錢看病就採 茄苳葉熬成汁,能減緩多數病痛。大 樹公枝幹上長滿各種草藥,儼然就是 一家百年草藥店。 最後一站是太陽埤,阿伯介紹這裡 是封閉的湖泊,主要用來灌溉稻田。湖 泊四圍有山坡環繞,岸邊是茂密的樹 木,難得這天沒什麼遊客,是到環湖步 道愜意散步的好時機。但我們已經累 了一天,看到長長的樓梯就作罷了。
準備離開時,阿伯撿到幾顆掉下來 的百香果,開心地塞給我兒子,交代 他要偷偷吃,因為就算是地上撿的, 附近店家還是會有意見。就這樣,我 們走到山坡上的觀景台,遠眺美麗的 蘭陽平原,搭配口中的酸甜滋味,為 這趟鐵牛車體驗行畫下了完美句點。 除了鐵牛車導覽之外,內城鄉還用 心設計了許多體驗行程,尤其是割稻 體驗評價很不錯,讓我很心動,計畫 著下次嘗試看看。 網路頗有名氣的鳳凰宿甲蟲生態民 宿,既是樸實、富人情味的民宿,也是 飼養各種甲蟲的生態館。走進門就看 見天花板上吊掛了橡實、核桃,雖然 只是短暫停留,老闆娘還是熱情地將 昆蟲一隻隻拿出來展示,能夠近距離 看竹節蟲、鍬形蟲是很難得的經驗。 禁不住老闆娘熱情邀約,拿了一點他 們自製的鳳梨豆腐乳,一口含入,柔滑 溫潤的口感在嘴裡蔓延開來,鳳梨的 酸平衡了豆腐乳的死鹹,當場我就忍 不住帶一罐走了。
慵懶的我們沒有安排太多行程,剛 好搶到冬天旅遊補助,可以花少少的 錢享受飯店設施,早早便到飯店泡溫 泉。我頗有心機地選在晚餐時間去泡 女湯,好處是沒人跟我擠,要在池裡 來個花式游泳也沒人管。雖然有點無 聊,而且沒有其他人體幫我擋住冷空 氣,不過可以安安靜靜泡湯,也是很 難得的經驗。 本來以便宜價格入住已經覺得賺到 了,沒想到飯店還提供宵夜,整櫃冰 淇淋、米粉湯、刈包吃到飽,這是好客 的宜蘭才有的高規格接待嗎?不需要 開車數公里去山上,飯店頂樓就有無 敵夜景,坐在吧檯眺望蘭陽平原,還 有人吹奏陶笛,真是好不愉快啊! 不小心發現飯店對面就是礁溪溫泉 公園,雖還在擴建,但泡腳池及公共 浴池已完工。公園的造景很用心,是 老人家示範陀螺玩法。
台灣教會公報 2020年6月1日~6月7日/3562期
長滿藥草的茄苳大樹公。
鐵牛車隊。
24
高規格飯店泡湯
層層往上堆疊的梯田景觀。或許因為 遊客不多,泡腳池比先前去的湯溝圍 溫泉公園乾淨許多。公共浴池陸續有 人進出,看來都是常客,泡完湯後脖 子掛著毛巾,在咖啡座悠哉休憩。好 溫泉,原來離我們這麼近! 因為 路 程 不 遠,我 們 一 年 會 來 宜 蘭好多次,但是先前未曾安排什麼特 別的行程,總是吃個冰、買幾攤小吃 就打道回府。這一回偶然看到網站的 廣告,終於在宜蘭體驗有點深度的旅 遊,意外地蹦出新滋味。沒有大陣仗 的親友團,一家三口慢慢走、慢慢吃、 慢慢享受,在這趟「賴賴趖」的旅行中 得到珍貴的回憶。
礁溪溫泉公園。
台 文世界
(Lapita)
記 水 沙 連 郭 百 年 事 件 │
南島王國 拉比塔 ê 原鄉 陳柏壽
創 世 記9 章1節
阮
台灣原住民─拉比塔 ê 起源 今仔日咱回顧台灣先民 ê 歷史,差不多佇近幾百年 來中國漢人入侵以後,才帶入台灣人新 ê 文化宗教 ê 根底──就是崇拜威權 kap 長歲壽。一直到今,台灣 人崇拜 ê 對象就是城隍、萬歲、玉皇、保生、五妃、媽 祖、關公、五府千歲、王爺公等等,完全是漢人 ê 鬼 神、泛靈文化,完全失去台灣人家己語言以及祖靈信 仰,強迫接受漢人 ê 堂號族譜,強迫台灣人做漢人。 但是台灣人 ê 先祖內面,有一組另外完全無仝 ê DNA,就是突破迷信束縛 ê DNA。台灣人 ê 先祖, 一萬年前就佇台灣,後來 in 干單駛一隻獨木舟,順 著季節風,向千浬萬浬濛濛渺渺 ê 南太平洋。In 雖然 目睭無看著 ê 海洋 ê 彼邊,但是 in 欲開拓新 ê 世界。 Chiah-ê 台灣人,有完全無仝款 ê 精神 kap 體質。 Chiah-ê 人,馬偕病院 ê 林媽利教授叫 in 是台灣 ê 「長子」,in 是第一代 ê 台灣人。後來進入台灣 ê 人攏 是「小弟」。遮 ê 後來侵入 ê 小弟,真濟是中國大陸 來 ê,真歹,來到台灣搶、劫、偷、掠,講 in 家己是主 人。但是咱台灣 ê 先住民 ê 「大囝」ê 名分佇歷史上、 科學上是無人搶會去 ê。 咱台灣原住民先祖佇萬年前就佇台灣。當冰河時期 結束,海水升高。原來 hām 東亞大陸相連 ê 台灣,出 現台灣海峽,台灣變做海上孤島,留落來 ê 住民,應 對環境氣候變遷,為著求生 ê 需要,開始突破海洋 ê 封鎖,離開台灣島,進往南太平洋諸島。In 將台灣 ê 人種、文化分散去到南海。In ê 勇氣 kap 智慧變做台灣 人 ê 驕傲 kap 氣質。咱人就是佇絕境、無位好去 ê 時 陣,靠季節風 ê 力量,靠一箍柴箍船叫做獨木舟就出 海(約主前 2250~2200 年)。這就是主耶穌所一再教
Island)西到 Madagascar,北對台灣 kap Hawaii,南到 紐西蘭 ê 整個海洋圈,涵界約 12000 海里直徑 ê 廣大 海域。考古學家嘛發現彼個時代台灣人移去 Tonga、 New Caledoniaa、Vanuata 等 Lapita 文化地區 ê 時陣, 嘛將台灣 ê 豬「移民」過去。拉比塔人以農為主,文 化特徵有黑曜岩(Obsidian)做 ê 工具,貝殼 ê 裝飾以 及紅色 ê 陶器,chiah-ê 攏表示台灣是原產地。
遠洋世界 ê 台灣人 總講一句:咱台灣就是廣大南島海洋文化 ê 發源 地,佇學術界 thang 證明,南太平洋民族 ê DNA hām 台灣原住民有真大共通 ê 所在, kap 中國來 ê 漢民族 ê DNA 有 khah 大差別,所以台灣人基本上是屬「非 漢」民族 ê 系統,hām 過去中國國民黨統治者所教育 咱 ê 囝孫 ê 觀念不同。進一步,台灣人 ê 島國 ê 民族性 kap 思考方式 hām 漢人無仝,所以台灣人今仔日猶佇 世界逐所在咧開拓、探險、做生理。Khah 大 ê 海洋、 khah 遠 ê 內陸嘛攏毋驚。台灣是南太平洋海島民族 kap 文化 ê 起源地,所以有這種民族 ê 特質。 台灣先祖遠渡他鄉,表示過去台灣傳統 kap 中國文 化 ê 「天下歸一統」思考行為無仝。世界文明 ê 進步 不在「世界大同」,是在佇「世界大不同」。宇宙 ê 進 步在佇「分」。「分」才會保存物種 ê 特性,才會安 定、延續。上帝創世 ê 最大攝理,就是予人分散到全 世界。台灣先住民就是按呢,勇敢向外出去開拓家己 ê 天地,才會當維持台灣人物種 ê 韌性,才 bōe 去予中 國人 ê 「大一統」吞食,免受中國文化 kap 中國 ê 獨裁 者加予咱台灣 ê 苦難。上帝對台灣子民講:「恁著出 去,生湠濟濟,遍滿全地!」(創世記9章1節)這句話 豈毋是上帝交予咱台灣人最高 ê 啟示 kap 命令呢?
│
全家攏愛看日本 ê 動畫電影,尤其是宮 崎駿(Miyazaki Hayao)ê 作品。伊 ê 作品 《天空の城》啟發我追求咱台灣人原始民 族 kap 文化 ê 動機。Lapita(拉比塔)是位佇南太平 洋 Micronisia 群島以及 Melanesia 群島中間分布 ê 眾島 嶼,約 4500~6000 年前,新石器時代,台灣出來 ê 原 住民,有可能因為敵人 ê 壓迫,經過超過 2000 海里 ê 行船,所建立 ê 王國。這個王國就是宮崎駿所講 ê 世 外桃源。這 -sī 伊空思妄想 ê 作品,是有歷史、考 古、科學 ê 根據。佇中國有「萬里長城」,咱台灣有 「萬浬大海」ê 記錄。
示咱,著利用自然,「借力使力」ê 福音 ê 精神。因為世間惡勢力真強,咱只有利用 惡勢力來偃倒(ián-tó)惡,叫做「順風 sa̍ k 倒牆」ê 道理。主耶穌叫咱著「順服」自然, 同時嘛著「對付」自然。福音就是佇順服 kap 對付 中,交換運作。但是咱 kap 自然無法度拆開。 L a p i t a 是南太平洋 ê 文化,包括 P o l y n e s i a、 Micronesia、Melanesia ê 總稱。澳洲 Auckland 大學人類 學博物館有收集拉比塔文化遺物真豐富,咱台灣人著 去遐巡禮 kap 尋根。約 100 年以來,拉比塔文化 hām 台灣人移民史,已經有真濟學者做真清楚 ê 研究 koh ū 文獻報告,其中包括日本 ê 笹川(Sasakawa)基金 會、P. Bellwood、Richard Jr. Shulter、Jeffrey C. Mark、 Roger C. Green 以及其他真濟學者。In ê 研究包括台灣 ê 植物, in 將台灣原種 ê 芋仔、蕃薯、椰子、芎蕉、 小米、竹仔、籐,攏 pôaⁿ 去南島。佇南島 ê 船攏有刻 齒形紋樣,和蘭嶼達悟族木船齒形紋同樣。所有南島 Austronesian 語系 kap 台灣原住民 ê 語系,有真濟共通 ê 所在,叫做 Austronesian Language Family(1999 年中 研院報告),內面有講著船、帆、槳等有仝音 ê 字眼, 表示 in ê 生活是靠海 ê 環境。In ê 語彙內面揣無雪、 冰、冰凍等字眼。這語源系統包括東到復活島(Easter
拍交落 ê 祖靈 歹銅舊錫
講是即片土地番仔味假若較無--ah 原底屬佇咱 ê 自由綴時代 ê 推 sak 已經無--去 見本櫥 ê 番刀、舊相片 ê 刺面番 漢字 ê 威權佇紹介文閣予 in 死一擺 四箍圍仔絕望 ê 吼呻 祖靈空冇 ê 目神帶有寡怨恨 烏熊、豹 ê 囝孫佇故鄉揣無路 無知按怎計算失落 ê 土地大細 時間堅凍佇恁離開 ê 彼一工 歷史欠缺 ê 一章無人致意嘛毋知欲 tùi 佗讀起 啥人用殖民橫霸 ê 文法掩崁破相 ê 空喙 共土地𠞭(liô)做行袂出來 ê 迷宮 消失 ê 天星袂當招 in 驚惶 ê 魂魄 失傳 ê 喙舌袂當下咒 世代共 in 皮膚色水染 kah 淺 In 是誰,恁是誰…… 雄雄,天地開光 熾爁 指向 ê 彼條路 風對西爿吹過來,一陣臭廯味無人知覺 「歹人來 ah,歹人來 ah」 山羌仔袂赴來報 沉醉小米酒 ê 耆老喙閣咧 phok 一支鹿仔角薰吹 用最後一口氣論斷滅絕 ê 預言 佇溪溝衫洗一半 ê 婦女用 in hőng 踳踏 ê 燒疼 喊出外拍獵 ê 翁婿緊轉來 覓鴞袂赴舞翼摔落歹人設好 ê 陷坑 頭目佮 in 趕袂著、揣袂著時間蛀迵 ê 跤跡 遠遠 ê 所在看 in ê 部落予炎 phà-phà ê 龍拆食落腹 聽 in ê 某囝唸 in 上合意 ê 傳說 月娘媽毋甘覕佇烏雲後頭覕喙 允淮天地落一陣雨洗清一身閣一身 ê 屍骨 無法度寫作 ê 情節 賰詩成做無臭無潲 ê 干證 陸續用破格 ê 手路出土 看 in 行向無日頭 ê 所在粒積怨恨 彼支山佮即支山中間 彩虹成做 ê 橋是 in 迵向覕藏 ê 所在
這敢是現代殖民主義 ê 戲齣 弄拐仔花 ê 文學家刁意故用隱喻做謎猜考驗世人 ê 不目 郭百年、陳大用二人提假借條拍開這無人知 ê 疼 土牛地界擋袂牢歹人 ê 拗蠻 官府老爺痟貪 ê 食樣予我戇神戇神 猶袂磨利 ê 筆滴幾仔滴血 欲按怎擔即齣閣愛保留 in 拺拍(siak-phah)ê 形影 我不時搜揣毋知有偌濟擺 凡若出虹 ê 時看見 in 問 in 即首詩欲按怎起鼓佮扯擺 In 睨惡惡 看我搙牢牢 ê 筆 愛我佮 in 跳出草 ê 戰舞 一湧一湧 ê 小米酒氣𤆬我入去血 sai-sai ê 目睭仁 予詩 ê 結構增添景緻 時間 ê 夢無疑誤堅凍 我留佇歷史無人致意 ê 彼一章 唸 in 滅絕 ê 故事等待人來聽 我用 in 薄 hiuh-hiuh ê 靈魂 ê 喟口喝 「歹人來 ah,歹人來 ah……」為即首詩起鼓 台灣教會公報 2020年6月1日~6月7日/3562期
25
廣 告 看 版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客家宣教中會山崎教會
誠聘 教會牧師 台東馬偕醫院 誠徵主治醫師
聘牧 求才 ‧ 禮儀 ‧
【主治醫師】血液腫瘤科、胸腔內科、感染科、內 分泌暨新陳代謝科、眼科、皮膚科、胸腔外科、心 臟外科、整形外科、牙科 ( 補綴、根管治療或矯正 專長 ) 【醫技人員】復健科臨床心理師、職能治療師、物 理治療師、語言治療師、藥師、麻醉技師、生理檢 查科檢查技術師 【行政人員】工務課工程師、工務課工務技術員、 營養課服務員、社會工作師 【應徵方式】意者請至本院網站中 ( 人才招募 ) 自 行下載應徵申請表 (A4 紙橫印 ) 並附上相關證明文 件影本寄至台東市長沙街 303 巷 1 號五樓 總務課 人事組 張小姐收 電話:089-310150 轉 459。 【備註】工作內容及應徵資格請至台東馬偕網站詳閱
新竹馬偕醫院 誠徵 【主治醫師】婦產科、急診醫學科、小兒科、牙科、 胸腔內科、眼科、胃腸肝膽內科、麻醉科、腎臟內科、 皮膚科、一般外科、小兒外科、神經外科、外傷科、 神經內科、整形外科、感染科、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 家醫科 【醫技人員】心臟血管外科技術師、醫檢師、藥師、 生理檢查科技術員、心導管室護理師 【護理人員】門診、各科病房、加護病房、手術室、 急診 【專科護理人員】外科、內科、手術室、婦產科、兒科 【行政人員】業務組事務員、醫事課管理師、會計課 事務員、護理部服務員 / 助理護理員 【應徵方式】Mail:k004@mmh.org.tw 或郵寄:新 竹市光復路二段 690 號 新竹馬偕人資課廖小姐收 【備註】工作內容及應徵資格請至新竹馬偕網站詳閱
馬偕醫院招標公告 ●工程名稱:台北院區供應室洗滌裝載車工程 領圖時間及地點:109 年 05 月 29 日至 06 月 05 日 止請辦公時間內至台北院區出納課領取。 標單投送地點及日期:109 年 06 月 10 日下午四時前, 標單封妥親送台北院區出納課,逾期恕不受理。
具備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認可牧師資格。 牧者的心志 : 牧養、教導、關懷、傳福音。 以聖經為基礎的教導。 若您有感動與負擔,請將牧會經歷、事工異象等內容於 2020/6/30 前寄送至 tedlai1@hotmail.com 聘牧小組 收,我們會在迫切禱告中,求主引領並與您聯絡,願上帝 讓我們察覺相同的異象、同心服事。
「徵 」的就 是 你 !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事務所
事工助理 辦公地點:台北市
謝禮、福利:每月謝禮參萬元以上,其它依事務所辦法 詳情請上總會網站 http://www.pct.org.tw 點進 「誠徵同工」 人事室 02-2362-5282#370
26
台灣教會公報 2020年6月1日~6月7日/3562期
大 專 以 上 畢 業: 具 熱 誠、 責 任感、熟電腦 ( 文書、會計、 網路 ) 等處理。請備履歷、自 傳、牧長推薦函。薪資:每月 26000 元起。請寄: 70059 台南市中西區和平街 33 號 李怡慧長老 email:ivylee5229@gmail.com 傳真:06-2282545 手機:蔡長老:0918-899621 0922-251521
台北中會士林教會
誠徵 幹事 一名 具備會計經驗尤佳 懂電腦文書處理 協助教會會計、行政、庶務 月薪 2 萬 9 千起 請 備 履 歷、 自 傳 E-mail: shihlin.tp@mail.pct.org.tw 電話:02-28812747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南神神學院徵求專任資訊同工 1 名 資格: 1. 大學(學士)以上學位,資訊相關科系畢業者。 2. 愛主愛人願獻身服事基督徒(請檢附教會牧師推薦函)。 3. 熟悉資訊業務(工作內容詳參本校網頁徵才公告),具文書 軟體、網管軟體、資料庫、資訊安全維護(防火牆)、網頁 維護經驗者尤佳。 4. 月支薪籌:學士每月支領新台幣 33,625 元(未含公保、健 保及退撫個人負擔),碩士以上學位合適者另議薪資。 ■有意者請將履歷(含學經歷證明文件)於 6 月 10 日星期三 前,將投遞至 joseph@ttcs.edu.tw 或 70142 台南市東區東 門路一段 117 號 南神人事室啟。 本校網頁:http://www.ttcs.edu.tw/ 聯絡電話:06-2371291 分機 108 人事室劉先生
彰化基督教醫療財團法人彰化基督教醫院暨兒童醫院 【主治醫師】:心臟血管內科、胸腔內科、血液腫瘤科、過敏免疫風濕科、內科部重症醫學科、老人醫學科、神經外科、外科部重症 醫學科、兒童心臟科、兒童胃腸肝膽科、補綴牙科、兒童牙科、家庭醫學科、健檢暨健康管理科、檢驗醫學部、影像醫學部 ( 具神經 放射專科醫師資格 ) 【109 年度住院醫師】:R1 內科部、兒科部 (1 名 )、口腔顎面外科、影像醫學部、牙科部 【108 年度住院醫師】:R1 內科部、口腔顎面外科、家庭醫學科、影像醫學部、病理部 【住院醫師】:R2 神經醫學部、口腔顎面外科、R3 兒科部 (1 名 )、牙髓病科、R4 感染科、胸腔內科、胃腸肝膽科、腎臟內科、內 分泌新陳代謝科、內科部重症醫學科、職業醫學科、婦產部、R5 外科部重症醫學科、婦產部生殖醫學科 [ 需取得專科醫師證書 ]、精 神科 [ 老年精神醫學次專科 ] 【代招住院醫師】:彰化秀傳紀念醫院:外科 R1&R3 【護理部】:護理人員、病房單位、門診單位 ( 定期 )、血液透析室、高仁愛紀念病房 ( 安寧 )、品質小組、華仁愛產後護理之家、定 期技術員 ( 抽血隊 )、準專科護理師 [ 內科部、兒科部、安寧緩和療護科 ]( 無專科護理師執照可,預計 2021 年 3 月開訓 )、一般人員、 助理員、護理助理師、照顧服務員、華仁愛產後護理之家-保母 【醫事人員】:藥學部-藥師、中醫藥局-藥師、檢驗醫學部-醫事檢驗師、成人呼吸治療技術組-呼吸治療師、肺部復原中心-定 期肺復原治療師、心臟血管外科-體外循環師、體系輔具中心-物理治療師、放射線技術部-定期醫事放射師、復健物理治療組-定 期物理治療師、復健語言治療組-定期語言治療師 【其他職類護理人員】: 麻醉技術部-麻醉護理師、外科部-外科技術師 ( 代招鹿港基督教醫院 )( 外科助手 )( 須具備護理師執照 )、恢 復室-護理人員、牙科門診組-護理人員、放射線科護理單位-生理檢查技術師、心臟生理檢查室-生理檢查技術師、心臟血管外科 -定期個案管理師、老人醫學科-定期個案管理師、消化系中心-定期個案管理師、國際減重暨形體美容中心-定期個案管理師 【一般人員】:牙科門診組-助理員、檢驗技術部-助理員、院內計畫 -92984 -定期研究助理 (B)、資訊部-資訊分析師 ( 系統、資 通安全、網路管理 )※ 資通安全資訊分析師歡迎院內具有 ISO27001LA 證照者報考、科務績效中心-管理師、教師培育中心-定期管 理師、醫院評鑑暨認證推動中心-事務員、營養部-定期廚師助理員、定期營養技術員、定期時薪廚師助理員 ( 鹿東央廚 )、警衛組- 駐衛警察、環衛課-環衛員、政府專案- 91058 建構延緩失能之長者有善照謢模式試辦計畫—專案時薪助理員 【代招人員】:代招 南投基督教醫院- ( 準 ) 專科護理師、代招 彰化基督教醫院職工福利委員會福利社-定期助理事務員、代招 彰化 基督教醫院職工福利委員會附設彰化縣私立彰基幼兒園-教保員、代招 彰化基督教醫院職工福利委員會附設彰化縣私立彰基幼兒園- 廚務助理兼任環衛人員、代招 彰化縣私立彰化基督教醫院職工福利委員會附設托嬰中心-托育人員 ------------------------------------------------------------------------------------------------------------------------------------------------------------------------彰化基督教醫療財團法人員林基督教醫院 ( 員林分院 ) ☆應徵者請將履歷資料或內部應考同意書 ( 履歷請註明應徵員基醫院 ) 寄至員基行政處☆ 【主治醫師】:重症醫學科、病理科、一般外科、家庭醫學科、胸腔內科、皮膚科 【護理人員】:護理部-儲備主管【副護理長、護理長 ( 病房、加護病房、產房、急診等具護理管理實務經驗,以創造人性化的護理 環境為職志之優秀護理管理人才,加入本院護理部共好團隊 )】、護理部-護理人員【加護病房、病房、手術室、急診護理組】、護理 部- ( 準 ) 專科護理師 ( 內、外、急診、兒科 ) ( 無專科護理師執照可, 2020/5/26 開訓 )、護理部-外科技術師 ( 手術專職護理師 )( 須 具備護理師執照 )、門診護理組-定期時薪護理師、血液透析室-護理師、過敏免疫風濕科 - 定期個案管理師 【醫事人員】:檢驗課-醫事檢驗師、申報組 - 健保申報師 ( 具健康保險技術員 ( 師 ) 證書尤佳 )、病理技術組 - 定期病理技術師、藥劑 課 - 藥師 【一般人員】:病房組-護理助理師、牙科門診護理組 - 助理員、急診護理組 - 助理員、中央無菌供應部 - 助理員、院牧室 - 定期關懷師、 批價組 - 事務員 -------------------------------------------------------------------------------------------------------------------------------------------------------------------------------------------------------應徵方式 : 其他彰基體系分院詳細招募訊息,請見彰化基督教醫院全球醫療資訊網 (http://www.cch.org.tw/)/ 人員招募 / 招募訊息 / 職務訊息 ( 報考醫師職缺,需具備推薦函並填寫醫師工作申請表下載網頁。) 院區 電話 總院 04-7238595 分機 8344 員基醫院 04-8381456 分機 2270
台中市十字園 埔 里 園 區
埔里園區園址:南投縣埔里鎮鯉魚路 1-3 號 園 區 電 話:049-2420229 台 中 辦 事 處 :台中市中區民族路 59 號 台中民族路長老教會 服 務 電 話:0918-757970 / 04-22227683 *104 ( 董誠俊幹事 ) 中部唯一純粹基督徒納骨堂 / 專人管理維護 / 申請洽董幹事
行政幹事、總務幹事
各一名
彰基醫療體系聯合招募
財團法人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申請入園及收費方式 維 護 管 理 費 :2 萬元 櫃位使用權金:( 台中中會 ) 3 萬元 ( 其他地區中會 ) 5 萬元 本宗傳道人及配偶或家境清寒憑牧師證明經管委會同意免收櫃位費 夫婦有一方蒙主恩召,得同時申請。
( 傳福會 )
看西街教會 誠徵
電話
誠徵 幹事
一名
應聘資格:大專畢,有教 會青年服事之經歷。 薪資:25,000 ~ 30,000 請將履歷、自傳寄至中壢教會 地址:桃園市中壢區中平路 124 號 電話:03-422-4354 E-mail:chungli.pc@msa.hinet.net
主日禮拜 講道分享
防疫期間願意
無償捐贈
彰化基督教醫院
阿瑪奇二氧化氯 給各教會與相關組織學校
主日禮拜牧師講道
興台光科技有限公司
路徑:認識彰基 / 院牧部 / 靈修園地 / 主日禮拜講道篇
電 話:07-7408276 黃永川:0989539693
L I N E : c h ua n1 8 3 3
內容有「台灣青年」(日文 450 期,附部份台語文譯本) 「台文通訊」(117 期)「關懷台灣論壇」「生活座談會」及其他
聰美姐紀念基金會 www.chhongbi.org
佳音報佳音,讓你搬家不再 是惡夢一場,提供最專業的 服務,專門搬家、大型廢棄 物 處 理, 不 分 區 域 全 台 回 程、個人家庭、公司等。 02-2262-5555、02-2673-1170 0939-435757 宜蘭羅東 03-3772345 桃竹苗 0939-046535 林弟兄
* 家庭大小搬家 * 公司工廠喬遷 * 鋼琴金庫搬運 * 展場櫃位進撤 免費估價 提供紙箱 台北、桃園 洽林弟兄
0918-123712 新竹、台中 洽陳弟兄
0935-151721 LINE:cdf777
愛家精緻搬家 油漆工程承包 大小搬家、 公司遷移、 免費估價、不分遠近,以 愛心、誠信、正直、良善 的精神來服事主的子民。
裝潢 水電 土木 鋁門窗 清潔
大台北 (02) 22701010 桃竹苗 (03) 4614444 0911-894400 馬來尤贛弟兄
( 高屏地區、免費估價 ) 黃冠霖弟兄 鳳山區八德路二段 243-1 號 行動:0955-797-949
速成 爵士鋼琴 教會司琴 師資:音樂博士 YAMAHA 鋼琴老師 每堂課 600 元
(02) 27388617
呂底亞服飾公司
總公司 0800-271777
油漆粉刷*水電修繕 衛浴整修*防水捉漏 裝潢拆除*室內裝潢 輕鋼架*鐵厝*壁癌
* 口 罩 套 * 西 裝、 西 褲 * 襯衫、小禮服 * 牧 師 服 * 博 士 服 * 詩 袍 * 福音 T 恤、背心
04-22471179 0906134777
67
台灣教會公報 2020年6月1日~6月7日/3562期
27
工商 ‧
阮的目標是充實台灣文化內涵,興起台灣 文藝復興歡迎大家入網批評指教
佳音搬家
信實專業搬家貨運
捐贈 ‧
阮的努力是促進台語文(漢字 + 白話字)的 普遍化及實用化
徵 助手
求才 ‧
請將履歷、照片、自傳與牧 長推薦書,寄至「嘉義市西 榮街 266 號 李牧師收」
誠徵青年輔導
一名
阿瑪奇二氧化氯水溶液 杜絕武漢病毒接觸傳染
招生
協助教會行政、庶務、 事工等。 具電腦文書處理能力,有 汽、機車駕照,享勞健保, 月薪 27000 元起。
新竹中會中壢教會
廣 告 看 版
嘉義中會北榮教會
廣 告 看 版 廣告洽詢/
響應世界環境日
、 02-2367-2067 廣告傳真/ 06-235-6277#152#134
減塑行動一起來 2020
行動1 公報社書房不再販售塑料聖餐杯。
06/05 07/06
公報社書房不再提供塑膠提袋,
行動2 若有需要以現有二手紙製提袋替之。
廣告 02-2363-8084‧06-237-8882
至公報社書房選購商 品自帶購物袋,結帳
金額 現折2%
購買不銹鋼聖餐杯每盒
40入 特價2600元 (定價3000元) 單筆結帳金額滿2000元
以上,贈聚珍筷組 1組 (不累計)贈完為止
ad@pctpress.org
不限結帳金額, 《 生態與靈修 》 加購聚珍環保袋— 每本 特價60元 冊揹仔,每個59元 (定價150元)
28
台灣教會公報 2020 年 6 月 1 日~ 6 月 7 日/ 3562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