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行所/ 701003 台南市東區青年路 334 號
TÂI-OÂN KÀU-HŌE KONG-PÒ
臉 書 專 頁
台灣第一份報紙
Since 1885
TAIWAN CHURCH NEWS
週刊
線 上 奉 獻
專題報導 4-5 版
見疫思遷 展望未來
的日本放送協會(NHK)主播以「台灣」介紹我國代表隊,國內不少 的媒體與國人卻還自稱「中華隊」。為此,超過 50 個民間社團在 7
叫我台灣隊 連署支持
奧運 正名
【邱國榮採訪報導】東京奧運開幕各國運動員進場時,負責轉播
月 30 日發起共同連署「叫我台灣隊!台灣隊加油!」,預告將再次
總會教社對日災情捐款 二宮一朗牧師靜岡送暖
進行台灣隊正名的推廣工作。 共同發起連署的台灣聯合國協進會秘書長鄭英兒牧師表示,奧運
正名運動,牽涉到最根本的問題是國家憲政的根本大法,牽動憲改 方向該走「修憲」還是「制憲」的路線問題,前者受制於中華民國憲
法,因此一般認為修憲不涉及國號、領土及主權變更。國號變更既 然不能公投,唯有制憲可以落實國家的正名,落實國家名稱是「台 灣」,不是與中國混淆不清的「中華台北」(Chinese Taipei)。 鄭英兒表示,1964 年東京奧運與 1968 年墨西哥市奧運,當時中
華民國的中華奧會都以「TAIWAN」(台灣)作為代表隊名稱,1976
二宮一朗牧師(右)轉交第一筆捐款及慰問信 給川勝平太(左)。(相片提供/總會教社)
年加拿大蒙特婁奧運,加拿大因已與中國建立邦交,要求中華民國
改以「台灣」名義參賽、申辦簽證,但當時的政府斷然拒絕,沒有參 加該次奧運,「這是台灣的歷史,有國際地位的問題及如何看我們
【林宜瑩採訪報導】台灣基督長老教會(PCT)對日
正名運動,這段歷史是很重要的提醒。」雖然 2018 年公投東奧正名
本靜岡縣熱海市土石流災情的第一筆捐款日幣 200 萬元
的結果以 100 萬票的差距失敗,但是台灣人要繼續努力,讓國家正
及慰問信,透過日本耶穌基督教團(JCCJ)前駐台宣
名逐步實現,這是不論任何政黨執政都必須解決的問題。
教師、日本靜岡縣富士宮市神田川教會牧師二宮一朗,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教會與社會委員會亦是連署的共同發起單
位,總會教社幹事林偉聯牧師表示,就是因為憲法規範不能變更國 號,2018 年才會用奧運正名公投,凸顯國號的問題。他指出,上帝
給人的第一個權利是命名權,所以名字非常重要,可是台灣歷史脈 絡發展,國家的名字成為台灣人民的困擾,造成了認同上的混淆。
在 7 月 26 日親手交給日本靜岡縣知事川勝平太。 總會教會與社會委員會幹事林偉聯牧師表示,由於現 在正值東京奧運,媒體多數焦點都在賽事上,不過靜岡 縣教會媒體有報導 PCT 捐款,在靜岡縣廳網站上亦有相 關資訊。第二筆捐款正在積極尋找管道,期望能與日本 教會及救援團體合作,將捐款用在第一線的重建事工上。
「也許成立『台灣奧會』是有必要且有效的方法。」林偉聯說,先
由總會議長徐信得、總幹事陳信良牧師署名的慰問信
推動成立「台灣奧會」,趁國際社會主動幫台灣正名的時機,申請加
提到:「我們以無限的哀慟向您表達慰問,我們知道這
入國際奧委會,若是要再次走上奧運正名公投的這條路,長老教會
次水患對貴縣居民生命財產造成極大的損失,特別是熱
義不容辭擔任共同發起人。他指出,就國際奧委會來說,申請入會
海市境內的土石流。我們從國際新聞當中得知災情,了
與會員名稱變更是兩個不一樣的技術問題,但後者相對簡單許多,
解受災民眾所承受的苦難,也知道當地政府全力投入救
只不過公投奧運正名要耗費相當大的社會成本。 連署活動聲明包括:一、呼籲媒體,尤其是國家通訊組織,在奧運
災的辛勞。除表達哀傷與同情之外,我們祈求上主的憐 憫,願死者得安息,生者得安慰;並願協助當地的救助 工作,讓家園早日恢復。」「如今在 Covid-19 疫情肆
期間都以台灣隊報導台灣選手,發起團體會適時公布媒體報導「台
虐之時,台灣得到來自日本政府捐贈 237 萬劑疫苗,
灣隊」和「中華隊」的次數;二、選手返台的記者會現場,需要有中
正是我們疫苗短缺時的及時雨。現在正是報恩的時刻,
英文的台灣,以正國際視聽;三、請民眾自行發揮創意,向世界各國
我們在台灣發起救助靜岡縣土石流的捐款,這是台灣基
展現台灣人支持台灣隊的光榮感;四、臉書的大頭貼換成「我台灣!
督長老教會及許多台灣民眾共同表達的心意,期望靜岡
我驕傲!」「台灣隊加油!」「台灣です!台灣隊!」;五、號召與說
縣在閣下的領導下,早日度過難關。」
服支持奧運的廠商,廣告打「支持台灣隊!台灣隊加油!」;六、立
委與縣市首長及公眾人物以身作則帶動支持「台灣隊」,不再稱「中 華隊」;七、凱旋慶功活動要有「台灣隊」的相關標誌;八、政府應 該對中華奧會產生的所有問題,提出規範與改革;九、聯合發起團 體將在奧運結束後持續進行台灣隊正名的推廣工作。
「正當全球面對 Covid-19 疫情之際,我們無法親自 前往靜岡縣表達我們的心意,特別委派前駐台日本宣教 師二宮一朗牧師代表本會前往致意,致贈第一筆慰問金 200 萬日幣。共同祈願災害快過去,希望永常存。我們 為你們所存的盼望是確定的,因為知道你們既是同受苦 楚,也必同得安慰。(哥林多後書 1 章 7 節)」
發行人/王宗仁 WEBSITE / www.tcnn.org.tw 投稿 MAIL / write@pctpress.org
索閱專線/ 06-235-6277#134 客服 MAIL / service@pctpress.org 郵政劃撥帳號:31556011
行政院新聞局登記證局版台誌字第 1296 號
短波 MAIL / news@pctpress.org
戶名:財團法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台灣教會公報社
南區郵政管理局南台字第 901 號交寄登記證登記為雜誌交寄
歡迎索閱 ‧ 奉獻支持
2021 年 8 月 2 日~ 8 月 8 日
3623 期
教會消息
李登輝學 探討台灣未來進路 用書寫記憶 以文字呈現其精神與政治能力 認識本土的特殊歷史與際遇 截然不同的生命故事,值得一看再看。此 外,李安妮表示,李靜宜所撰寫的《漫長的 追憶》,每一篇都帶她回到歷史場景,也帶 她試著找回遺落的回憶,親切而深刻。 李靜宜表示,剛踏入職場就能在李登 輝身邊工作,是她人生非常大的驚奇與意 外,也重大影響她的生命。她回憶,那些年 台灣的確處在風雨飄搖與無數危機事件當 中,不過她總覺得都是走在正確道路上, 「跟在李總統身邊工作,永遠感覺到對未 來充滿信心與充滿勇氣;只要願意做,沒 有一個困難是沒有辦法克服的。」 台灣智庫7月30日晚間舉行線上座談會。(翻攝/邱國榮) 李靜宜點出,每代人都有各自的困難與 不同的成長經歷,但都有堅持的信心,例 如2020東京奧運讓國人看到年輕世代的勇氣與信心, 【邱國榮綜合報導】為記念前總統李登輝逝世一週 也讓國人與國手凝聚一心,因為都有想要完成的遠大 年,台灣智庫7月30日晚間舉行「這一年,我們用書寫 理想。為了這理想,要有勇氣與信心,這是可以從李登 記憶李登輝」線上座談會,由台灣智庫共同創辦人林佳 輝身上學習到的東西,就像奧運場上的運動員要不斷 龍、李登輝基金會董事長李安妮、詩人李敏勇、李前總 取得晉級,台灣人就是需要這樣的堅持。 統第一文膽李靜宜等人以直播對談。 李敏勇指出,《夢二途》是指夢的二條路,也就是他 李安妮表示,台灣智庫去年發起「李登輝學」是非常 心目中李登輝與彭明敏的人生形影。同為1920世代、 有勇氣的企圖,藉由研究李登輝,探討台灣要往哪裡去 日治時期出生,都在日本就讀大學又回到台灣大學,李 的多重提問,思考台灣的未來。她的社會學專精在量化 登輝偶然成為領導人,完成他的政治使命,彭明敏卻是 研究,台灣智庫即將出版《李登輝學×學李登輝:台灣 悲劇英雄。《夢二途》是對李登輝的致意,也是對彭明 的時代精神、歷史意識與政治領導》一書,值得政治工 敏的寄語。李敏勇希望能從李與彭的兩條路,體認台 作者一讀,從這本書能認識台灣人民眼中的李登輝,也 灣的特殊歷史際遇,從他們追尋的夢,來思考台灣人的 能看到他的優點、治國能力與領導方式。 夢,也實現台灣人共同未完成的夢。 李安妮也推薦李敏勇著作的《夢二途》,該書以 林佳龍表示,李登輝的生命像一口永不枯竭的井,總 1920年代生的政治家李登輝與彭明敏作為對比,呈現
援力無國界 人權館展覽移師高史博 【林婉婷採訪報導】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高史博) 與國家人權博物館合作,把5月於台北結束的「援力無 國界:1960~1992釋放台灣政治犯──海內外人權救 援展」移至高史博舉行,讓南台灣民眾也能認識這段推 動台灣民主化腳步的政治犯救援歷史。開展記者會於7 月29日舉行,展覽至2022年2月20日。 高史博館長王御風致詞時表示,高史博館址為1947 年3月6日「高雄大屠殺」地點之一,是高雄地區重要 人權館舍,也長期重視人權議題,「這也算是首度與國 家人權館合作。」他說明,這次展覽包含大量史料與文 物,深具教育意義,另外特別強化高雄在地元素,例如 展出高史博典藏的美麗島事件時鎮暴警察裝備,與美 麗島事件後美麗島雜誌社外懸掛的布條等。配合展覽 的系列講座,目前因防疫暫時無法舉行,期待隨著疫情 緩和陸續展開。
相片提供/高史博
2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8月2日~8月8日/3623期
人權館館長陳俊宏透過預錄影片致詞,談到這次展 覽移至高雄,特別增加美麗島事件歷史比重,希望與在 地有更多連結。除了以特展介紹1960至1992年期間 海內外救援案件、人物和組織,人權館更邀請人權運動 家艾琳達(Linda Gail Arrigo)編寫《台灣人權國際救 援者實錄》,書籍電子稿公布在人權館官網,歡迎各界 協助提供補充資料與增修建議。 策展人陳銘城簡述這段人權救援歷史,首先點出 1950年代為台灣白色恐怖受難者高峰,但那段時間很 難執行救援;直到1960年,海外留學生們成立台灣青 年社,隔年發生「蘇東啟台獨案」,經過海外人士奔 走、救援,蘇東啟、張茂鐘和陳庚辛等人由死刑改判無 期徒刑。 陳銘城繼續介紹,彭明敏、謝聰敏和魏廷朝等人 1964年發表《台灣自救運動宣言》後遭到逮捕,而彭 明敏的學生們在海外展開救援,使世界開始注意到台 灣政治犯問題。1970年左右,有多批政治犯名單寄出 並刊登在國際媒體上,戳破國民黨所謂「台灣沒有政治 犯」的謊言,這也是政治犯的「自力救濟」行動。 最後,陳銘城指出,台灣政治犯救援與人權運動的 分水嶺,正是美麗島事件。美麗島事件後的公開審判, 以及例如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牧者因藏匿施明德被判刑 等,這些事件引發社會關心,讓台灣不再只是倚靠海外 人士與國際救援,而是累積國內能量,使得李登輝執政 後,台灣更邁向民主。
是能夠從中提出清澈之水,台灣現在也面臨了和李登 輝時代一樣巨變的環境,這代政治領導者的最重要課 題,將是台灣主體性、和中國關係,以及台灣與世界關 係持續形塑、深化。 台灣智庫副執行長董思齊於結語時預告,智庫將再 邀請這次線上座談會的與會者,帶著《李登輝學×學李 登輝:台灣的時代精神、歷史意識與政治領導》《夢二 途》《漫長的追憶》等書走進校園,與青年對話,讓更 多的台灣年輕人能認識、記憶李登輝,進而未來能共同 參與李登輝學的研究。
家扶基金會攜手獨立書店 辦理影展與書展關心國際 【林婉婷綜合報導】 今年6至8月期間,家 扶基金會國際室舉辦線 上影展「未來我們將共 同生活」(Let's Live T o g e t h e r),連結蒙 古、吉爾吉斯、史瓦帝 翻攝/林婉婷 尼、越南、柬埔寨、約 旦、菲律賓等地分事務 所,透過影像與映後座談討論貧窮、教育、居住正義、 強迫遷移、家園重建等議題,另外也與九間獨立書店合 作推出「曬書計畫」。7月31日晚間,位在高雄市的小 房子書舖特別在臉書上傳短片,以「我們都是一樣的 人」為題,介紹影展並推薦相關繪本。 「把國外來的小樹枝,接在原來的老樹根上,好好的 照顧他們,就會長出比蜂蜜還甜的蜜蘋果。」小房子書 舖管家謝沛霓分享在陳盈帆的《蘋果甜蜜蜜》裡最喜 歡的一句話,象徵移民們帶來了更豐富、多元的文化; 《蘋果甜蜜蜜》以蜜蘋果生長比喻新住民故事。 由筆名tupera tupera製作的《我們大不同》,則以 許多動詞,例如行走、跑步、伸展等,再搭配人類、植 物、動物等不同角色的姿態,說明差異性,並點出「因 為我們大不同,生活才會有樂趣。」 其他推薦書目包含:法蘭切絲卡‧桑娜(Francesca Sanna)的《旅程》是關於躲避戰爭的難民故事;陳志 勇的《抵岸》描繪經濟移民的處境;王春子的《大家來 玩躲貓貓》記錄作者在約旦實際生活一個月的觀察和 感觸;粘忘凡著作、孫心瑜繪圖《叩叩叩!我可以進來 嗎?》以童趣對話談群我關係;幾米的《同一個月亮》 以等待軍人父親歸來的小男孩為主角,傳遞愛與和平 的盼望。小房子書鋪書展將展至8月底。 本次參與計畫的獨立書店有台北市「Lightbox攝影 圖書室」、新北市「Daily日常書房」、苗栗市「日榮 本屋」、嘉義市「島呼冊店」、台南市「曬書店×新營 市民學堂」、高雄市「小房子書舖」、屏東縣「紅氣球 書屋」、花蓮縣「雨樵懶人書店」和金門縣「蓊蓊書 店」。由於疫情影響,上述書店的營業時間、開放人數 與防疫措施需請民眾事先自行查詢。 線上影展「未來我們將共同生活」反響熱烈,感 興趣民眾可在臉書粉絲專頁「家扶國際服務 T F C F International」回顧映後座談內容;更多資訊可以用 「2021家扶國際服務影展」作關鍵字搜尋。
教會消息
在福音禾場上爭勝 小男孩長大了!代表台灣參加2020東京奧運體操 決賽男子鞍馬項目的李智凱,擅長高難度動作「湯 瑪士迴旋」,在幾近完美的表現下,僅以些微分數落 後給英國選手,成功奪下銀牌,締造台灣體操歷史 新頁。鞍馬不僅動作必須一氣呵成、不能停頓,雙手 以外的身體任何部位也都不能碰觸鞍馬,被公認為 男子體操中最困難的項目。 2005年,台灣導演林育賢曾拍攝紀錄片《翻滾 吧!男孩》,講述宜蘭縣羅東鎮公正國小體操隊的訓 練及比賽情形,當時年僅10歲的李智凱亦是主角之 一。由於這齣片子忠實呈現小選手的純真以及訓練 過程的艱辛,一時紅遍大街小巷。後來他又將擔任
體操隊教練的哥哥林育信浪子回頭的故事改拍成電 影《翻滾吧!阿信》,令觀眾記憶深刻。 在旁觀者眼中,影片中小男孩的故事彷彿昨天才 發生,想不到一晃眼竟然已經15年過去。不過李智 凱這段時間並非一片空白,他長時間投入訓練,早已 踏遍世界大學運動會、亞洲運動會、體操世界盃、 世界體操錦標賽等重大賽事,是征戰無數的沙場老 將。就像一個久未謀面的小孩,在親友眼中一夕長 大成人,在父母眼中卻是緩步前進,是用每一天的辛 苦養育所累積而成的結果。 說穿了,李智凱今日的佳績,是從小開始經過漫 長時間的訓練所結出的果實,而非一蹴而就的僥倖
獲勝。體操鞍馬項目中的「湯瑪士迴旋」,是一個 能夠爭取勝出的絕招,卻不見得適合每一位運動選 手,有人更適合賽跑、有人更適合球類運動,對於每 一個選手來說,全心全意的付出、向著明確的目標邁 進,都是獲勝的共同基礎。 基督徒心心念念期待福音廣傳,不也是如此?過 去幾十年來,曾流行過各種不同的特會及宣教方 式,然而實際執行後,卻是幾家歡樂幾家愁,有人歡 喜迎接教會奮興,有人原地踏步徒勞無功,其實這 些宣教的策略,本來就不是一體適用所有的信仰情 境,也非一夜就會帶來改變的靈丹妙藥。 彌迦書6章8節記載:「世人哪,耶和華已指示你 何為善。祂向你所要的是什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 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上帝同行。」這段經文近 年在台灣廣為流傳,就連教會外的人也不陌生,正 好成為眾教會必須不斷自我檢視的提醒。當我們為 福音大發熱心,也願意全心全意付出時,是否曾注意 目標有無偏離上帝的旨意?福音與賽場爭勝畢竟不 同,最根本的關鍵,還是要祈求上帝的憐憫與悅納。
總會大專開研討會 盼事工新展望 新任幹事謝惠娟牧師願成為協調者 恢復團契生活的熱情與親密連結
謝惠娟(右圖)主持總會大專事工 研討會(上圖)。(攝影/林宜瑩) 【林宜瑩新竹報導】原定6月下旬在台南召 開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大專事工研討會,因疫情影 響延至7月28至31日於新竹聖經學院舉行,過程完全 按照防疫措施規定,並由新任大專事工委員會幹事謝 惠娟牧師主持。她表示,期望自己能扮演好「協調者」 的角色,與全台各地大專學生中心的大專工作者對話 與討論,讓總會性大專事工能有新展望。 29日上午舉行的開會禮拜中,謝惠娟以羅馬書8章 24~28、37~39節,道出接任總會大專幹事職分時的 心路歷程,實在是看見長老教會大專事工需要「萬事互 相效力」,叫一切按照上帝旨意呼召的人都得益處,唯 有靠愛我們的主才能獲得完全的勝利,她確信:「什麼 都不能夠使我們與上帝的愛隔絕。」 謝惠娟在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除了直屬總會大專 的花蓮、台東大專中心外,各地大專中心的運作都由各 地方中會所支持。她坦言,過去各大專中心與總會大專 的連結並不緊密、認同感也較弱,後來有些大專工作者 期望能更多互動、形成一個團隊,一起規劃、討論、執 行事工與活動,也因此從2001年開始,每年6、7月都 會舉辦一次總會性大專事工的研討會,策畫下一年度 的總會性大專事工。 1999年便在高雄大專中心擔任大專工作者的謝惠娟 表示,這樣的研討會很符合長老教會青年的精神,讓長 老教會具有改革宗信仰的實踐,期望從地方到全國由 下而上的運動,透過總會性營會及活動讓全台大專學
生一同參與、形成共識、成為夥伴。這也是為何各地長 青團契可以相互連結,甚至畢業後還能持續連繫、舉辦 各樣聚會與營會的原因,而總會大專事工研討會就是 一個交流的平台。 謝惠娟說,大專工作者最主要的工作,就是關懷與陪 伴大專學生的生命、培育他們的信仰,因此如何建 立、維持、深化彼此的關係與連結非常重要, 透過各中心的團契、活動的參與、被陪伴的過 程,才可能成為他人的陪伴者。她坦言,當被 徵詢是否願意擔任總會大專幹事時,她起初 很掙扎,再加上身體狀況不太適合台北濕冷的 環境;後來因為上帝強烈呼召、聖靈微小聲音一 直在心中催促,讓她輾轉難眠好幾天。為此,她也 徵詢好幾個屬靈夥伴與長輩,這些人異口同聲地說她 應該承擔,而且勸勉她應做好「協調者」的職分。 近幾年,各地大專工作者均面臨少子化、尖銳社會議 題等衝擊,加上人際關係上略顯疏離與淡薄,讓大半生 都在大專團契服事的謝惠娟有無限感慨,也因此讓她 很想恢復這個大家庭以往的熱情與親密的連結。她期 望,大專工作者別放棄原有的理想,也必須加強表達與 溝通能力,如此才能促進更多的理解與包容,進而化解 許多的誤會、歧見,接納不同意識形態。 謝惠娟直言,大專工作者應該成為運動家,長期耕耘 才能實踐理想,而不是成為衝鋒陷陣的革命家,造成不 必要的對立與傷害,甚至加深誤會與阻力。她說,大專 工作者其實都很單純,也常常是先想到要保護那至微 小的、保護自己的學生,「其實很多大專工作者為了堅 持理念與夢想,最後卻受到傷害,我看了也都感到很捨 不得……真的很可惜。」 「在患難中,也是歡歡喜喜的,因為知道患難生忍 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盼望不至於羞恥。」 (羅馬書5章3~4節)謝惠娟說,大專工作者陪伴大專 學生不是只看現在,而是展望未來,就像耶穌用心陪伴 十二門徒一樣。她相信,大專工作者願意花許多時間陪 伴學生,是因為相信也許幾十年後,他們會影響更多人 來認識耶穌,進而改變生命,成為與上帝同行的人,而 這正是大專工作者最深的期待。
幸福家庭主日徵文
總會婦女活動結果出爐 【林宜瑩採訪報導】每年8月第二主日是台灣基督長 教會總會訂定的幸福家庭主日。在疫情蔓延的這段時 間,很多家庭因親人染疫面臨生離死別的時刻,更讓人 感受到家庭幸福的重要性,為此,總會婦女事工委員會 舉辦了「幸福在我家」幸福家庭徵文活動,最後選出五 名優選、11名佳作。 總會婦女幹事連嫦美表示,總會訂定「幸福家庭主 日」,期望在每年8月第二主日,能透過教會主日的講 道,提醒眾人家庭幸福的重要性,以及見證如何建立幸 福的家庭。不過她指出,由於社會快速變化,現在的家 庭型態多元且不同,而所謂的幸福也不是傳統家庭才 擁有,而是只要領受上帝慈愛與聖靈帶領,任何型態的 家庭都能感受到幸福。 連嫦美說,無論是核心家庭、大家庭、重組家庭、單 親家庭,甚至單身,都各有各的特質與優勢,也都在上 帝的賜福與保守中,得到各自感受的幸福,因此才會舉 辦這次徵文活動,期望參賽者將自己在家庭領受的幸 福寫下來,藉此鼓勵在不同處境當中的人,能夠因著基 督信仰、上帝的愛,一起見證「幸福就在我家」。 這次「幸福在我家」徵文的評選作業為求公平公正, 是由總會婦女委員會四位委員、三位外聘專業寫作者 擔任評審,先將可辨識投稿者個人的資料全部拿掉,僅 就其內容切題、組織架構、內容與深度及用字遣詞來評 分,得獎者當中,不乏有單身姊妹講述獨身家庭的幸福 感,也有老年者講述如何過好樂活樂齡的年歲,相關作 品也會陸續刊載在總會婦女的《女宣雜誌》。 優選獎金為3000元,包含鄭素芳(嘉義中會朴子教 會)、莊小美[Pinuyumayan族群區會Pinaseki(比 那斯基)教會]、吳家銘(台南中會大同村教會)、傅 罔月[Payuan(排灣)中會Kacedas(阿茲達斯)教 會]、江美智(南中大同教會)。佳作獎金為1500元, 包含葉理候(嘉中新港東教會)等11人。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8月2日~8月8日/3623期
3
專題報導 │總編踏話頭│ 台灣疫情三級警戒期間,服務業從業人員有近百萬人 工時縮減、收入銳減,6月全台失業人數更來到25萬人,這些 經濟壓力對每一個家庭來說,都是難以承受之重。本期新聞專題 深入外送人員、防疫計程車司機的日常生活,了解疫情中為生活 奮鬥的辛勞與努力,更透過社會工作者的分享,帶領讀者關注 都市中容易被遺忘的角落。諮商心理師黃柏威指出,焦 慮是人類心理的正常反應,同時也可能帶來正 面的改變。面對漫漫復甦之路,祈願沒有任 何一個家庭被遺落。
【林婉婷採訪報導】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告,今 年6月失業率為4.80%,5月失業率為4.11%,比4月的 3.64%高出不少;而數據背後代表哪些問題?經濟復甦 的前景如何?就業安全系統如何因應這次危機?台灣 勞工陣線協會(勞陣)7月26日晚間舉辦線上講座,邀 請淡江大學產業經濟學系教授蔡明芳與勞陣秘書長孫 友聯談疫情期間的失業率與失業議題。 蔡明芳首先談到,這次疫情的衝擊與2008年金融危 機的不同在於,當年不論有沒有消費,還是能有社會活 動,但這次疫情使得國內活動全面暫停,也因此影響服 務業營生,連帶影響服務業受僱者。他也指出,出口製 造業創造的就業機會不及服務業多,且服務業的需求 無法被外籍移工取代;尤其正值暑假期間,原先的工讀 機會消失,不少人轉往餐飲外送平台,而外送員薪資調 漲等議題更需要重視。蔡明芳強調,當從事外送員的勞
攝影/林婉婷
與危機感共存共榮 學習用焦慮提升自我 【邱國榮專題報導】根據經濟部統計處資料,5月失 業率攀升至4.11%,創2013年12月以來新高,整體就 業人數較4月驟減12萬6000人,亦創下1978年開辦失 業率調查以來歷年同月最大月減人數,其中住宿與餐飲 業月減3萬2000人最多,批發及零售業月減2萬4000 人居次;另就無薪假資料觀察,截至7月7日止,批發 及零售業實施無薪假計有481家,無薪假人數為3716 人,占無薪假總人數17.6%,僅次於住宿及餐飲業的 44.2%,較5月底分別增391家、3242人。 檢視疫情三級警戒下的勞動市場概況,顯示這波疫 情對內需產業衝擊較大,直接衝擊內需產業的勞動市 場,而對受到這波疫情衝擊的勞工來說,可能出現的焦 慮,在感受上的程度比起過去更加明顯。 七星中會台北東門教會長老、諮商心理師黃柏威表 示,焦慮是可以幫助人類趨吉避凶的自然情緒,也是轉 換自己邁向成長且更突破自己的機會,能夠脫離過去習 慣的舒適圈。若民眾因這波疫情衝擊到生活而產生焦 慮,就讓焦慮去刺激自己採取行動,突破身處受限的環 境,進而得到個人的成長。 黃柏威表示,首先要接受自己的焦慮狀態,不要視焦
4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8月2日~8月8日/3623期
見疫思遷 展望未來 封鎖衝擊經濟與身心靈 轉型與調適成重要課題 動者增加,平台對外送員影響力也提升,可能會造成壓 迫現象,且不論如何總會有人需要養家活口,因此,若 遇到不合理的待遇也只能忍受。 蔡明芳接著說明,台灣外銷情形佳,亞洲銀行、主計 總處等有關單位都預估台灣經濟成長率將超過5%。然 而台灣經濟成長率主要動力是出口,只要製造業控制 得當,哪怕內需市場與服務業表現慘澹,經濟成長率仍 然可能上修。這隱含著貧富差距擴大的問題。 「大者恆大,小者恆小、甚至消失。」蔡明芳強調, 哪怕微解封,小型商家也不可能立即恢復內用、製作 大量隔板或調整店面空間;服務業消失,就業機會也消 失,對邊際勞工影響很大。最後他提醒,工作越容易標 準化,則越容易被「數位轉型」取代,因為廠商不可能 一直因應疫情而調整勞動方式,因此數位轉型是趨勢, 這對邊際勞工也是衝擊。 孫友聯指出,除了失業率,按照主計總處統計,每個 禮拜工時低於30小時者正在增加,顯示有一群勞動者 因為工時降低而影響經濟,復甦卻又遙遙無期,因此將 造成貧富差距擴大、所得分配不均。 孫友聯分析過去20年台灣重大經濟危機的失業率與 失業情形,指出在這波疫情之下的失業率,雖然不是最 高,但單月增加非常快速,屬於猛爆性失業。從失業原 因來看,業務緊縮歇業為主要原因,5月有17萬8000 人,6月暴增至25萬人。他提到,5月每個禮拜工時低 於35小時者超過79萬人,較4月暴增超過60萬人,6月 更增加至98萬4000人。而青年失業率落在平均數12、 13%,並沒有顯著增加,但由於暑期打工機會受影響, 呼籲教育部應超前部署,是否可能有失學問題。孫友聯 結論,從結構來看,這些數字令人觸目驚心,復甦需要 有足夠力道,而既有就業安全體系和紓困方案該怎麼 因應,都需要好好思考。
面對疫情導致的失業挑戰,蔡明芳補充,商家需要 轉型外,政府需要強化邊際勞工的就業穩定性,提供物 流、外送、基層醫護人員等更多保障;而受雇者則要有 敏感度,避免標準化工作,才不會輕易被取代或不容易 提高薪資。孫友聯則點出,就業保險基金要好好應用, 《就業保險法》第12條「僱用安定措施」也要及時啟動 以紓緩就業風險,可以想見未來復甦之路的漫長,集中 資源予以協助才是真正的「同島一命」。
無接觸送餐需求增 盼以同理心相互體諒
【邱國榮專題報導】根據經濟部統計處,疫情警戒三 級使餐飲業受到嚴重的衝擊,業者因而陸續開啟與外 送平台合作服務,家數占比由去年4月的57%提高至今 年5月的64.8%,餐館業提高至68.5%,飲料店提高至 69.2%,外燴與團膳提高至37.3%,而就營業額表現觀 察,有外送服務的業者,營業額減幅明顯低於無外送 者,顯示透過外送服務,有助於減緩衝擊。 談起疫情警戒三級下的餐飲業概況,投入外送工作 已有半年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青年傅朝瑋表示,除了 投入這項職業的人數增加,外送員的心聲普遍希望客 戶將心比心,能夠同理心他們的工作,此外,非常希望 選擇面交的每位客戶都做好個人的防疫措施。 傅朝瑋在台南市跑外送,即使是防疫非常時期,還是 常遇到取餐客戶未依防疫規定戴上口罩,包括外送到 教會。他表示,遇到沒戴口罩的客人,會令外送員徒增 染疫的精神壓力,尤其疫情還沒顯著趨緩的時候,更會 令人頭皮發麻。通常他會當面勸說這樣的客戶,不過也 遇過屢勸不聽者,讓他有想要依據《傳染病防治法》第 70條第1項規定報警制裁的衝動,然而,沒戴口罩取餐 慮為不正常的反應,其實人類面對環境的變遷都會有 是否會受到裁處,卻跟地方政府的態度有關。 焦慮的情緒。只是疫情警戒三級讓焦慮顯得更明顯,其 說起遇到最惡劣的經歷,傅朝瑋現在回想起來覺得印 來源主因是,確診人數爆發及疫情升溫來得很突然,在 象深刻。在某個三更半夜裡,他收到一張訂單要送往台 民眾的預期之外。不過他表示,這次使人明顯焦慮的情 南市殯儀館附近的墳場裡。抵達時,四下無人、漆黑一 況,也許是可以清楚去面對自己焦慮的機會,「甚至我 片,他滑著手機操作結單的流程、聯繫訂餐的客戶,前 覺得,它(焦慮)就是提醒我們就是一個『人』欸!而 後等待時間約20分鐘,卻遲遲沒有收到客戶回覆,本來 且是手無寸鐵的人。」因為有焦慮的提醒,也有機會讓 還有點起雞皮疙瘩的不安感,瞬間被一股湧上來的惱怒 自己脫胎換骨。 淹沒,當場「怒吃」這個惡作劇的客人所訂的餐點。 黃柏威指出,人類本來就是生存在容易產生焦慮的 在疫情期間,勞動部鼓勵外送平台提供無接觸送取 世界當中,所以焦慮是很自然的狀態,陪伴著人類一路 餐,也鼓勵消費者採線上支付,避免現金交易。傅朝瑋 發展到現代社會。人們似乎認為社會越進步,安全感越 表示,經常會遇到拿出一張千元鈔票支付低總價的客 高,但其實不然,現代化社會只是忘記了所生存的世界 戶,也遇過用銅板支付數百或千餘元的訂單,縱使遇到 本就是個充滿危機的世界,「甚至應該說焦慮是常態, 了,心裡煩悶也不能形於色。若遇下雨天,外送工作結 只是我們現在太習慣很有安全感。」 束回到家裡的第一件事就是晾乾鈔票(見左下圖)。他 雖然焦慮是自然存在於人心的情緒,但是要懂得辨 希望民眾將心比心,在疫情間使用外送服務時,儘量用 識不同的焦慮。黃柏威指出,稱為「成長性的焦慮」是 線上支付,畢竟這是保護彼此、 可以幫助人度過危機,促使人想方設法 減少染疫風險的防疫措施。 去克服受限的環境,進而做出超前部署 白天,傅朝瑋在郵局上班;下 的行動以改善生活,這種的焦慮帶有正 班後,兼職跑外送。他不諱言, 向力量,具有功能性。但有些焦慮會把 認真跑外送的收入比起大多數上 人的力量吞噬掉,剝奪生存能力,消耗 班族的薪資高,月收入超過8萬不 精力與時間都在處理焦慮,過度煩惱以 是問題,但車禍的風險也相對提 至於沒有採取任何改變生活的行動,這 高,跑了半年下來,他車禍六次, 種焦慮相對令人擔心,否則焦慮會是提 相片提供/傅朝瑋 醒人做出改變的助力。 還好都只是皮肉傷。
專題報導 養家糊口疫無反顧 防疫計程車手揭祕辛 【林宜瑩專題報導】疫情衝擊下,許多行業受到嚴重 影響,計程車司機也不例外,「申請擔任防疫計程車司 機當然是為了生計。」DK(化名)坦言,今年5月進入 三級警戒後,「走車」生意一落千丈,在看到所屬車隊 有徵招防疫計程車的資訊時,便毅然決定報名,「當時 是最後幾個報名,原以為會排不到,後來獲選時,心裡 真的是感謝上帝,讓我能夠為台灣防疫盡一己之力。當 然也感謝上帝賜給我得以取得經濟來源的機會。」 DK說,在擔任防疫計程車司機前,會先經過職前訓 練及接種疫苗,每天開車到指定據點等候通知。自己 所從事的工作正確名稱叫「三級警戒防疫計程車」,主 要任務是載運被匡列者前往醫院篩檢、無症狀者前往 集中檢疫所,或是接送確診治療後痊癒者返回隔離飯 店,也會載送疑似輕度感染者前往採檢。他坦言:「我 知道一定有被感染的潛在風險,可是為了一家的生 計,我還是得硬著頭皮幹下去。」DK面容看似擔憂,
被遺忘的都市角落 單親弱勢家庭險斷炊 【林宜瑩專題報導】「座落在都會精華區的單親弱勢 家庭,其實是這波疫情中最容易被忽視的一群。」台北 市東區單親家庭服務中心主任周書尹表示,很多弱勢 單親家庭的孩子在疫情前,幾乎倚靠學校的營養午餐 才得以吃飽,而學校停課後,他們就面臨挨餓的狀態。 因此,她為了這些家庭開始四處張羅食物與資源。 周書尹說,民眾多會注意到偏鄉部落高風險家庭的 斷炊問題,都市精華區的弱勢家庭反而常被忽略。她探 訪個案時發現,在一群豪宅中,很可能隔一條巷子就有 殘破老舊的公寓,甚至連大門都沒有,裡頭住著幾戶弱 勢單親家庭,而他們通常都不會對外求助,往往是透過 學校或社福機構才發現他們的困境。 周書尹說,有一次探訪住在台北松山區的個案,五坪 大的套房裡,一家五口就睡在雜物堆裡。她坦言,這些 弱勢家庭多是臨時工,疫情期間他們根本不可能在家
檢疫影響移工引入 盼制度改善轉換困境 【林婉婷專題報導】疫情不只重創台灣內需市場,也 影響國際人力引入。平安基金會所屬勞工關懷中心主 任簡長榮受訪時表示,在與仲介和雇主接觸、媒合的 過程,確實能感受到「缺工」現象,而這個議題可以從 「人力引入」和「轉換雇主」兩個面向談起。 簡長榮指出,首先境外移入者可能因檢疫未通過而 無法進到台灣;其次,因為疫情影響全球,不少廠商回 到台灣發展,開始增建、擴建廠房,市場需求提升但人 力供給不及也會造成缺工現象。 另一方面,簡長榮也點出,國內既有移工可能會想要 轉換雇主,雖然法律強調轉換時不准收「介紹費」,但 實際運作上仍防不勝防,這問題也阻礙轉換雇主。事實 上,由於勞動條件較辛苦與薪資、福利考量等因素,很 多看護工希望能轉換成為廠工。他說,轉介這件事,最 終還是要看勞僱雙方是否合適、互相接受才能順利。對
但眼神堅定,透露他對養活一家人的責任感。 DK表示,雖然他有事先打疫苗,可是家人並沒有因 此享有優先施打的權利。於是,與他一起擔任防疫計程 車司機的同業,有的人乾脆在外租房,盡量不與家人接 觸;DK則選擇住在家裡,但每次執行任務後會自主將 全車、全身消毒,在每日工作完畢返家前,還有政府委 派的化學兵為其再噴灑一遍消毒水,一回到家,就把事 先換掉的衣物全部浸到消毒水裡,晚上也是一人獨居 一室,保持戴口罩、盡量與家人保持距離。 「最不舒服就是在攝氏30幾度高溫下,穿著密不透
相片提供/ DK
氣的兔寶寶裝(防護衣)。」DK說,而且載送過程規 定不能開冷氣、窗戶都必須放下來讓空氣流通,「悶熱 除了造成全身被汗水浸透外,還怕上廁所麻煩,連喝水 也不敢喝太多。」這是擔任防疫轉運手最辛苦的地方, 另外,就是載到確診者的心理壓力一言難盡。 DK回憶這段時間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他接獲通 知前往某醫院,要載送一位確診後被治癒的乘客A去防 疫旅館,路程中A喃喃說出他原以為是被住萬華的父親 感染,因為包括他本人及配偶外,兒女也都相繼出現症 狀,除了他與兒女倖存外,父親與配偶都因病過世。在 他治療痊癒即將離院時,看到新聞說,其實同時間發病 源頭不只萬華地區,還包括他工作場域附近也有多人 感染,A因此覺得自己可能害到家人。DK一時也不知 道怎樣安慰他,兩人就在一陣沉默中道別。 DK指出,防疫計程車的任務為期一個月,每天早上 8點報到,做到下午2點下崗,一個月的工作期滿後,還 需自我隔離14天。有時候單日乘坐件數太多、人力不 足時,DK也須支援其他的班。DK感恩地表示,自己是 基督徒,當這過程心有不平安時,他總是透過在心中向 上帝祈禱安然度過,可是,他也不敢跟教會牧長、兄姊 說自己在這段時間擔任防疫轉運手的工作,「畢竟大家 都還是會有所擔心。」
工作,而是直接面臨失業狀態;孩子也因停課在家,失 去營養午餐,一家老小頓時面臨斷炊。 周書尹指出,約有三分之一的弱勢家庭有低收入戶 資格,可以獲得政府的補助,但仍有其他三分之二的弱 勢家庭很努力靠著一、兩份微薄的薪水,打平生活開 銷,勉強度日,等著孩子慢慢長大,結果一場疫情,這 些處在邊緣的家庭就馬上被擊垮了。 在得知這些家庭處於飢餓處境時,周書尹就趕緊四 處張羅。一開始,她與社工自掏腰包購買基本的食物和 物資,她也向周遭親朋好友提出請求,甚至寫了募集食 物說明信,表明不收現金,只募集食物。而且她儘量不 去跟大型食物銀行合作,以避免瓜分到其他同樣有需 求的弱勢族群的救濟資源。 周書尹在說明信中直言,為節省行政程序與人力成 本,無法開立同價金的捐款收據,只期望在這疫情危急 時刻,透過大家的愛心,幫助服務中心現行照顧的24 個家庭、至少84人度過難關,一旦他們生活穩定可以 自立,就會停止食物的募集。 就這樣,從5月到現在,在大家的努力下,這些經濟 陷入困難的家庭總算漸漸擺脫挨餓的威脅,後來經統
計,這段時間共有84個人持續獲得幫助。此外,周書 尹堅持不收即期的食物,就是希望受助者家庭拿到的 是一般家庭在食用的,「這是對人最基本的尊重。」本 身是基督徒的她深信:「耶和華保護寄居的,扶持孤兒 和寡婦。」(詩篇146篇9節)上帝也必加倍回報這段 時間所有給予服務中心關懷個案贊助的善心人士。 台北市東區單親家庭服務中心也歡迎民眾轉介有需 求的單親家庭,不論是單親媽媽或是爸爸,都是該中心 協助的範圍,請電洽:02-2768-5256。
大廠商而言,政府有制定相關配套措施協助,但中小型 企業與個人就可能會遇到缺工危機。 在缺工情形下,移工們是更能夠選擇工作,還是勞 動負擔更重?簡長榮指出,在正常情形下,移工轉換工 作確實較為困難,因為企業可以引入國外新人力替換, 因此開放給國內移工競爭的缺額相對減少,這種時候 就以「介紹費」高低為影響因素。但疫情之下,國外人 力引入困難,因此國內人力的競爭條件就較為單純, 整體而言還是對國內移工較為有利。但他重申,「介紹
費」問題仍然是國內轉換雇主的干擾因素。 簡長榮說,在移工防疫權方面,經過幾次工廠群聚感 染事件,大型企業可能願意負擔移工疫苗接種費用,但 對中小型企業而言,預備這筆經費很有壓力,若要求移 工自行負擔也很困難。此外,台灣的疫情紓困方案也僅 針對本國籍勞工,他認為這是政策可以改進之處。 雖然警戒降級,但防疫仍然持續,勞工關懷中心也配 合政府措施,向移工們宣導避免跨縣市移動或非必要 外出;另關懷移工們在疫情期間面臨的問題,連結不同 服務單位向勞動部提出相關建議。簡長榮特別說明,看 護工勞動條件需要改善與保障,否則台灣將面對「需要 照顧者」隨著高齡化增加,「提供照顧者」卻越來越少 的處境;如何讓看護人力穩定將是考驗,也是政府在規 畫長照政策時要審慎考量的部分。 簡長榮舉例,重症病患與一般長輩的看護工作量大 不相同,卻領到同樣的薪資,久了自然減損看護工們的 服務意願,改選擇待遇更好的工作。政府規定重度癱瘓 病人可以聘雇兩名看護,說明政府知道不同病況的工 作量存有差異,那麼薪資也應該分級,且不要讓基本薪 資低標反成為薪資「天花板」,否則難以留住勞工。
攝影/林婉婷
相片提供/單親家庭服務中心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8月2日~8月8日/3623期
5
教會消息
孩子迷上3C? 父母思維要變 支持多元家庭增能講座 建議家長共同學習與建立使用習慣、勿盲目拒絕 【林婉婷採訪報導】嘉義市家庭教育中心與台灣圖 書室文化協會共同舉辦「110年度支持多元型態家庭 女性、女性生命歷程與角色之增能活動」,7月24日以 「孩子迷上3C,怎麼辦?」為題,邀暖暖蛇中小學親子 自主共學團台東區召集人楊韓凌與大腳小腳親子共學 團雲嘉區領隊蔡岱伶主講,兩人從家長的經驗和觀察出 發,分享許多孩子使用3C的實例。 楊韓凌指出,大人對孩子使用3C的憂慮,包含過度 使用造成視力傷害、失去其他領域學習的專注和興趣、 生活作息被打亂或家長被貼上「3C育兒」的標籤等,她 與蔡岱伶將透過學者研究、書籍及實際體驗等,帶領與 會者反思這些憂慮,例如:是否只有某些既定形式才算 是「學習」?彈鋼琴是學音樂,玩平板電腦的音樂創作 軟體就不是?她進一步指出,以前3C被視為休閒娛樂, 但現在更是多元學習工具。根據心理學家彼得‧格雷 (Peter Gray)著作《會玩才會學》,孩子在玩樂中發 展動作、語言、探索、建造、幻想、社交等能力,說明 3C時代的「學習」和「玩樂」想像已與過去不同。 楊韓凌和蔡岱伶也點出,使用3C的經驗和學習主 體性應回歸到孩子身上,讓他們自己感受3C造成的影
嘉義市家庭教育中心推出線上講座與小團體工作 坊,與家長共同探索與學習。(翻攝/林婉婷)
響,例如長時間使用是不是造成身體痠痛?不能使用會 不會情緒暴躁?透過自我覺察讓孩子建立使用3C的習 慣,而家長們則可以與孩子共同討論、提出建議。 楊韓凌說明,3C縮短距離,讓使用者可以大量接收 資訊,現代使用者要學習的是「識讀」,了解網路資訊 是否隱含族群、性別、消費等刻板印象或侮辱字眼等,
疫苗接種 馬偕助打有成 協助提升COVID-19疫苗施打率 8月初已突破兩萬人次
攝影/林宜瑩
【林宜瑩台北報導】為協助政府提升 COVID-19疫苗施打率,馬偕紀念醫院 包括台北、淡水、新竹及台東四個院區 皆有接種服務,民眾只要在「COVID-19
公費疫苗預約平台」上,點選施打醫療 院所為馬偕醫院,按照排定時間前往即 可。台北馬偕醫院的院外疫苗施打站設 在建成國中,從6月15日開始截至8月1 日止,服務人數已超過兩萬位。 以建成國中為例,馬偕每天派駐醫 師、護理師、藥劑師、行政、清潔、資訊 及救護車備援等人員約25至40人,每日 一早8點時會進行勤務前的說明與工作 分派的再確認,並依照預約人數多寡, 每時段開設一至四線提供接種服務,每 天最多可接種千位民眾。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8月1日公布莫
女兒陪病完成畫作 與癌末父愛中告別 【林婉婷整理報導】台東馬偕紀念醫 院於7月27日在癌症病房舉辦「大樹之 愛──在愛中告別」畫展,展中七幅油 畫為癌症患者家屬邱文娟在陪病期間運 用刮刀、筷子等工具創作而成。「在這 場畫展中,大家都感受到了天父的愛及 女兒對父親的愛。」參與畫展感恩茶會 的台東馬偕院牧部牧師陳惠玲說。 「別忘了,我們在苦難中仍要快樂, 仍要給出能量。」邱文娟談到陪伴父親 抗癌的心情。邱先生年輕時曾與妻子到 台東旅遊、因而愛上這裡的美麗,後罹 癌進入安寧階段,經家人討論後決定從
6
相片提供/台東馬偕
台北轉到台東繼續治療,邱文娟也暫時 放下工作、前來陪伴父親。隨著父親日 益衰弱,邱文娟想與父親好好告別,讓 他感受滿滿的愛,於是萌生畫展構想。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8月2日~8月8日/3623期
透過認識開發商的心理技巧與暗示,進一步決定自己要 不要被影響。 楊韓凌和蔡岱伶表示,孩子使用3C其實亦展現出他 們的需要,例如遊戲可以選角色、換裝備、接受挑戰並 領取回饋,遇到困難有輔助過關機制,孩子們在遊戲世 界能感受自主與創造性。至於虛實串連是否會讓孩子 無法分辨現實和虛擬?兩人表示,孩子對「現實」的認 識和經驗不足才是造成混淆的主因;使用3C不等於就 是成癮,而是孩子藉由軟體滿足研究、解題、挑戰、摸 索、社交的樂趣和需求,例如孩子想按自己喜好裝飾房 間,這個想法在現實中因為時間、經費等考量難以實 現,但在遊戲裡則可以輕鬆達成。 家長可以怎麼做?楊韓凌建議,家長應與小孩一起練 習建立3C使用習慣,而不是直接限制。蔡岱伶則表示, 孩子負責理性思考與決策管理的前額葉皮質約20幾歲 才會成熟,因此家長若以不符發展年齡的期待要求孩 子,反會造成壓力與壓迫。家長也應持續學習,不要用 過往眼光檢視現代小孩的行為,小孩是「數位原民」, 家長是「數位移民」,家長應建立自己與3C的關係,而 不是盲目拒絕、害怕,因此而傷害了親子關係。
德納(Moderna)第二劑施打對象,為 間隔四週(28天)、第一類至第三類對 象及孕婦後,淡水馬偕醫院的網頁也同 步更新莫德納第二劑施打的相關資訊。 施打地點有兩處,一處在淡水院區馬 偕樓一樓福音廣場,另一處在新市國小 (社區接種站),已在預約平台上預約 成功且選擇馬偕醫院淡水院區為接種站 者,前往施打前請再度確認是在上述哪 一處接種地點。 新竹馬偕醫院COVID-19公費疫苗施 打時間及地點,是週一至週五下午1點 至3點在新竹馬偕的平安樓13樓;台東 馬偕醫院的疫苗施打地點則是在恩典樓 9樓。至於疫情期間進出醫院及陪病家 屬的規定,醫院網頁上都有相關資訊, 若先線上填妥資料、取得QR Code,民 眾即可取得快速通關資格。
台東馬偕癌症團隊得知邱文娟的心願也 全力支持、把握時間展開籌備。 邱文娟表示,父親是她永遠的大樹, 「大樹雖然病了,但靠著接納、堅毅、 覺醒的內心轉化,就可擁有圓滿。」三 幅「大樹系列」作品便是來自這樣的感 觸。她趁此機會,感謝父親從小以身教 代替言教,教導子女學會知恩惜福。邱 文娟在畫展前一夜完成最後一幅畫作, 呈現混沌的世界中有一朵玫瑰躍然而 出,象徵每個人都是最美的個體,也藉 此鼓勵父親以及其他癌友們。 邱文娟也以三幅「蝴蝶系列」畫作感 謝醫護團隊對父親的照顧。她表示,雖 然自己不是基督徒,但她相信這一切都 有上帝奇妙的作為。
真人圖書館線上見 鍾興叡彈唱生命歌 【林婉婷採訪報導】 平安基金會經管屏東 縣身心障礙福利服務 中心定期舉辦「真人 圖書館」,邀請各領域 身心障礙者暢談生命 翻攝/林婉婷 故事;因應疫情,7月 26日下午活動改為線上直播,邀請屏東 基督教醫院院牧部關懷師、視障歌手鍾 興叡傳道師帶來音樂與見證分享。 鍾興叡是先天盲人,他談到自己的 父母沒有放棄他,反而給予他很多生 活訓練,並帶著他參與戶外活動,例如 晨跑。鍾興叡回憶,當時由父親帶頭、 弟弟壓尾;跑步時,父親會刻意加重腳 步聲,而跑步前,父親會解說路線與環 境:方向、用步數測量距離、聞到豆漿 攤的香氣、感受下坡的傾斜等,為鍾興 叡建構「心理地圖」。鍾興叡笑著說, 最開始會跌到田裡、踏進水溝,非常狼 狽,經過幾次練習才能成功。他接著彈 唱自己作詞作曲的〈阿爸的菜園〉感謝 父親的辛勞,也獻給聽眾們作為即將來 臨的父親節祝福。 鍾興叡提到,自己出生的年代,身心 障礙者和家屬仍會遭到異樣眼光。他從 小就很努力,希望向社會證明身心障礙 並不羞恥、不絕望。他希望自己的故事 能鼓勵聽眾們面對生命的難關。最後他 以流行歌組曲和詩歌作為暖心結尾,並 以「勇敢不是沒有困難,而是仍然可以 相信並繼續向前」與眾人共勉。
教會消息
中布賽德克 跨族群協傳分派 首位按法規跨中會/族群區會分派傳道師 Sing Takiludun 就任 宣教夥伴分享資源 【義工記者Samingaz Ismahasan南投報導】Bunun Ciubu(中布)中會與Sediq(賽德克)族群區會自5月 15日成為宣教夥伴,接續於7月30日共同舉行Bunun Ciubu中會傳道師Sing Takiludun(古子祥)於Sediq族 群區會Plngawan(布魯那萬)教會的就任感恩禮拜。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傳道委員會幹事陳澤胤牧師表 示,這是兩中區會的盛事,也是《傳道師人事管理實施 細則》跨族群「協傳」分派規範制定後首次實施。 Bunun Ciubu中會議長Savung Balincinan(洪美愛) 牧師證道時勉勵眾人,雖然未來會面臨許多困難,但傳 道人最重要的就是專心傳講上帝的話語,帶領弟兄姊妹 謹守遵行祂的話語,以致所傳講的道有生命力、有影響 力、有上帝的同在。願上帝祝福Sing Takiludun在教會 的事奉,最終引導弟兄姊妹進入上帝國度。 Sediq族群區會總幹事Awi Tadaw(徐月風)牧師致 祝詞時,除了感謝Bunun Ciubu中會,也以彼得前書5 章2~3節勉勵牧者,務要牧養上帝所付託的羊群,甘 心樂意地按照祂的旨意照顧他們,不是出於勉強,不是 為了酬報,而是主動事奉。也不要挾制所牧養的羊群, 而要作羊群的榜樣。Awi Tadaw指出,未來Plngawan 教會可以持續努力的方向有三:第一項,推動靈命更 新北市防疫政策
Bunun Ciubu中會傳道師Sing Takiludun於Sediq族群區會 Plngawan教會就任。(相片提供/Samingaz Ismahasan) 新,培育信徒;第二項,甘心樂意服事;第三項,常常 禱告,建立良好的屬靈關係。 Bunun Ciubu中會總幹事Umas Tanapima(舞曼斯‧ 塔那彼瑪)牧師則說,因著上帝國的需要,兩中區會至 少花了半年時間不斷討論與禱告,最後在上帝帶領下建 立宣教夥伴的關係,所以Sing Takiludun在Plngawan 南園教會升格暨授職
教會就任是禱告得來的!務要看重自己傳道人的身分, 「因為這是來自上帝的揀選與差遣。」 Sing Takiludun致詞時表示,感謝上帝恩典和憐憫, 揀選他成為Bunun Ciubu中會和Sediq族群區會合作的 第一位傳道人。他向上帝獻上一切感恩,雖然自己如此 不配,上帝仍願意使用他,雖然有憂慮、懷疑的聲音, 但他在禱告中清楚明白上帝國不分族群,而他不過是 成就福音奧祕的微小僕人。跨族群宣教有許多挑戰, 他願意倒空自己,與這塊土地的人一起學習和成長,和 Plngawan教會的弟兄姊妹在基督裡同心建造彼此相愛 的信仰群體。這樣的愛建立於主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的 犧牲,「若沒有犧牲就沒有成全,帶著這樣的祝福,我 相信上帝會為我開道路。」 陳澤胤表示,為因應台灣社會多元族群現況,長老教 會各中會/族群區會需申請非本族群道碩畢業生為傳 道師,因此總會2020年訂定跨族群「協傳」分派相關 規範,規定人事管理、族群語言能力認證檢定、牧師資 格檢定及中會議會講道等事項。未來中 會/族群區會簽具宣教協議,可以依循 法制進行協傳分派。 欲知規範詳情,請掃描右方QR Code。 魯凱中會教社部
規定相矛盾 教會無所適從
虛實整合 線上就任開先例
疫情疫祈 眾牧者鼓舞信徒
【邱國榮採訪報導】新北市民政局7月26日發函說明 全國調降二級警戒後宗教場所及宗教集會活動防疫規 範,採兩階段進行防疫,第一階段期間,宗教集會活動 仍比照三級警戒暫停辦理,而宗教場所管制應依據內 政部「二級疫情警戒期間宗教場所、宗教集會活動防疫 指引」辦理。位於新北市新店區的台北中會安坑教會牧 師王啟讚表示,新北市公文前後矛盾,徒增民眾與宗教 團體困擾。 新北市公文指出,因新北市尚有確診本土個案,所以 相關防疫措施採取階梯式、分階段降級,第一階段為7 月27日至8月2日,第一點說明宗教集會活動比照三級 警戒規範暫停辦理,第二點說明宗教場所開放防疫措 施應確實依據內政部「二級疫情警戒期間宗教場所、宗 教集會活動防疫指引」辦理。 王啟讚表示,宗教集會活動按常理是在宗教場所舉 行,包括信徒進入宗教場所參拜與祈禱。如果按照第一 點說明,宗教集會活動比照三級警戒暫停辦理,那麼宗 教場所必然也不對外開放、不允許民眾進入,但是第二 點又說宗教場所允許民眾進入參拜與祈禱,顯然前後 矛盾。此舉讓教會感到無所適從,畢竟信徒獲知的消息 多半來自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公告,即疫情降至二級警 戒,宗教場所有條件開放50人以下聚會,落實安全社 交距離。 王啟讚表 示,他可以同 理市政府的安 全考量,但公 文內容含義不 清,應直接寫 比照三級警戒 翻攝/邱國榮 辦理即可。
【邱國榮 採訪報導】7 月 2 4 日,七 星中會南園 教會線上舉 行升格堂會 與牧師就任 翻攝/邱國榮 的感恩禮拜。 因根據台灣 基督長老教會法規,牧師就任要在三個月內舉行就任 儀式,卻遇到疫情警戒三級,在未知何時降級情況下 權宜採線上進行,首開線上就任牧師先例。 南園教會首任牧師李俊佑表示,作為第一位線上就 任牧師,感覺和開拓教會很像,「凡事都會有第一次, 有很多不周全的地方,對遠距參與的大家感到不好意 思。」有趣的是,星中議長黃春生牧師向南園教會會友 代表宣讀誓約時,遠距與會的弟兄姊妹們在聊天室刷 起了一片「是」,白紙黑字同意誓約。 南園教會升格堂會與牧師就任線上舉行,是否預 告後疫情時代的新教會樣態?李俊佑表示,他與教會 同工多次討論,後疫情時代的教會可能要走向虛實整 合。許多人已經習慣線上禮拜與線上聚會,回到實體聚 會的人數應該會下降。為了讓線上聚會能夠同樣給弟 兄姊妹實體聚會的溫度,南園教會安排線上服事同工 負責點名與聊天,也提供線上奉獻的機制。 李俊佑不諱言,南園教會甫升格堂會,虛實整合時, 在影音與網路設備上會比較吃力,但仍有必要性。近 來有幾位不住教會附近的新朋友參與線上聚會,並已 穩定聚會。但小教會若把許多力氣放在線上技術,好 像會比例失衡,虛實整合是後疫情時代教會可能要走 的路,小教會怎麼走得妥善,需要持續摸索與思考。
【林婉婷採訪報導】雖然7月27日起防疫已降級為二 級警戒,但民眾難免身心疲乏,Ngudradrekai(魯凱) 中會教社部為此拍攝短片《疫情‧疫祈》,鼓勵弟兄姊 妹仍要仰望上帝。欲觀看影片,請掃描下方QR Code。 《疫情‧疫祈》主要為各教會牧者分部合唱〈天父必 看顧你〉,各自錄影後由Ngudradrekai中會教社部剪 輯後製而成。另請中會議長Dhali Tarudralumu(尤秀 蘭)牧師致詞勉勵,也收錄各教會線上聚會影像。 N g u d r a d r e k a i中會教社部書記K a y n w a n e Kadravadhane(柯強生)牧師坦言,牧會後沒有再接 觸影音剪輯,這次特別購買軟體與參考其他影片。感謝 教會牧者的配合,讓影片得以在一個禮拜內完成。 關於疫情期間教會面臨的媒體宣教挑戰,Kaynwane Kadravadhane說明,目前中會所屬19間教會,有15間 採臉書直播、三間採預錄、一間為LINE直播。他表示, 這不是靠單一教會或牧者努力,而是所有教會都要順應 趨勢向前,牧者們要帶領信徒了解線上和實體聚會的差 異,哪怕只是使用手機,也是參與媒體宣教。他以牧養 的Kongadavane(多納)教會為例,前幾天教會開會討 論恢復實體聚會後,線上聚會應持續或暫停?結論是實 體、線上併行,因為確實有很多外縣市弟兄姊妹需要信 仰生活。Kaynwane Kadravadhane說,牧者雖可以鼓 勵他們到當地教 會 聚 會,但自己 的羊還是需要牧 養,才是對 教會 與部落負責。
翻攝/林婉婷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8月2日~8月8日/3623期
7
教會消息
華神與前教職員勞僱糾紛確認 全國私校工會理事長尤榮輝提醒 教會學校勿輕忽現行教育、勞動法令 【林宜瑩採訪報導】近年,教會界發 生多起學校、神學院的勞僱關係糾紛, 在法院訴訟後,校方多以敗訴收場。以 中華福音神學院與郭姓前教職員間的勞 僱關係確認案為例,一審華神敗訴後又 提起上訴,今年5月25日經台灣高等法 院民事判決駁回、維持原判,對此,華 神7月26日又將此事原委〈公開聲明〉 在學校網頁上,恐讓郭姓前教職員二度 傷害。 台南中會大同教會會友、全國私立 學校產業工會理事長尤榮輝直言,這是 教會神學院、學校對教育及勞動相關法 令不熟悉的結果。根據華神的〈公開聲 明〉,其與郭姓前教職員之間的勞僱關 係糾紛,經地方法院與高等法院二審均 判決華神敗訴,該院已決定不再上訴最 高法院,僅以〈公開聲明〉說明,指高等 法院判決主要認定本案適用《勞動基準
法》僱傭關係之相關規定,認定該院以 郭姓教職員與非基督徒結婚為解僱主要 理由而敗訴。 華神表示,高等法院對其主張郭違 反該院對教師的要求,難以執行勞動契 約,無以達成忠誠履行勞務給付之義 務,已影響勞僱雙方信賴,此屬《勞基 法》第11條第5款規定之其他事證,完 全置而不論,華神深感遺憾。 根據司法院法學資料檢索系統查詢, 高等法院對該案判決結果為:確認兩造 間僱傭關係存在。確認該院轉任處分無 效。華神應自2019年8月1日起,准許郭 復職之日止,按月於每月末日付6萬325 元,及自各期應給付日翌日起至清償日 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尤榮輝說,該〈公開聲明〉詳實敘述 郭前教職員與非基督徒結婚,並以時間 對照指結婚日與生產日無法核對等個人
隱私情事,恐對當事人造成二度傷害。 從《勞基法》來看,個人婚姻狀況或信 仰立場不可作為解僱、轉任理由,這是 普世價值,若因此發生勞僱糾紛,「這 就是一種就業歧視!」他說,法院是依 相關法令規定作出判決,不會去考量校 方的信仰觀,因此綜觀上述理由,華神 終止對郭姓教職員勞僱關係是違法的。 對華神指郭行為已違信仰價值觀,不 足成為學生表率等說法,尤榮輝認為, 人都會犯錯,都應該給機會,不能因此 讓其失去工作權,「難道學校其他老師 都不會犯錯嗎?」他認為,應以基督的 愛與包容去處理這件事,而不是剝奪 工作權,甚至他質疑,該院對聖經的理 解,有逾越耶穌基督對愛的教導。 尤榮輝坦言,其實還有其他神學院 及教會學校都有勞僱糾紛案件,「我發 現神學院或教會學校,至今都不太適應
從新譯本使用者變推動者
的話,一字一句都不可更改。」馬長生 說,這句話對許多投入聖經翻譯的人而 言,無疑是最大阻礙。他指出,只要符 合基本教義、忠於原文版本的,都是上 帝所喜悅的聖經。 馬長生表示,環球聖經公會總部在香 港,1972年開始翻譯聖經,1976年新 約完成。因聖經翻譯是由一群人共同努 力而成,對如何詮釋往往都有各自不同 看法與堅持,需要時間磨合,1992年整 本聖經問世,2002年設立台灣環球聖經 公會。他期待,透過葉景安的推廣,讓 更多人看見這個文雅的華文聖經版本。 面對職分轉換,葉景安說,牧師職分 就是宣揚真道、傳頌福音,無論在教會 牧會或機構服事都一樣。面對環球聖 經翻譯事工的推展,他只能時時仰望上 帝,也盼能獲眾教會的支持,他深信正 確詮釋的聖經,會讓人更貼近上帝。
葉景安8月起任台灣環球聖經公會秘書長 【林宜瑩台北報導】前彰化中會蘭大 衛紀念教會牧師葉景安,8月起擔任台 灣環球聖經公會秘書長。葉景安表示, 他是在牧會過程開始採用環球出版的聖 經新譯本,認同其聖經翻譯基本原則, 就是要忠於原文、易讀易懂、信仰純
攝影/林宜瑩
正、高舉基督,他很榮幸在台灣環球代 表劉宏義牧師引介下,從使用者變推動 者,繼續推廣台灣環球的翻譯事工,及 所屬天道出版社的屬靈書籍。 「會邀請葉牧師前來擔任台灣環球秘 書長,當然是有特別的目的。」台灣環 球聖經公會義務總幹事馬長生坦言,台 灣基督長老教會是台灣最大的主流教 派,在華文普及的現在,盼透過葉景安 的人脈,讓更多人看見台灣環球聖經公 會。他指出,環球翻譯聖經努力追求貼 近原文,只要多一人使用新譯本,就能 讓該會的聖經翻譯事工往前進一步。 「在教會界常聽人說,聖經是至高神
台灣教勢報告 新增社會現象調查 【邱國榮整理報導】中華基督教福音 協進會每隔兩年調查一次的《台灣教會 教勢報告》已有32年歷史,今年因應急 遽變動社會下教會牧養的需要,新增社 會現象的問卷調查,即時呈現教會面臨 的問題,以幫助擬定牧會與宣教策略。 協進會創新拓展部部長夏昊霝牧師 表示,今後教勢報告將新增社會現象 的問卷調查,並以科學數據分析,呈現 教會面臨的問題。今年6月10日至17日 期間,協進會針對疫情對教會的影響, 進行網路調查,以呈現疫情中的教會現 況,並提供實際的行動,協助教會適應
8
環境的需要。協進會已經於7月5日在其 官網發表了分析報告。 7月27日防疫警戒開始降為二級,在 這次教勢報告中顯示,有70.6%的傳道 人傾向在解除三級警戒的當週,立刻 恢復實體主日禮拜。協進會透過問卷 統計,在了解到教會的期望後,立即於 10、11日兩天舉辦四次線上課程,教導 教會如何撰寫防疫計畫書,以協助教會 盡快申請恢復實體聚會。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新竹中會竹北教會 牧師林坤麟表示,疫情三級警戒下,會 友不能碰面,教會同工因此更勤於打電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8月2日~8月8日/3623期
話、用LINE關懷會友,令他感受到肢體 間的關係更密切。根據這次教勢報告, 在奉獻方面,有70.8%的傳道人表示奉 獻下降。林坤麟則表示,奉獻雖明顯減 少,但相對的,疫情期間教會活動也減 少了,所以教會收支仍可打平。 東部中會花蓮港教會牧師林維道說, 線上聚會人數不能用傳統方式計算,因 一次點閱率可能是全家人一起禮拜。對 於靈命牧養,教會則請小組長收集代禱 事項,在線上一一提名禱告。 疫情警戒雖降級,但新北市江子翠行 道會牧師張振華還不打算立即恢復實體 聚會。他說,疫情期間教會並未受太大 影響,主要是門訓、小組牧養根基夠, 即便無實體相聚,仍能維繫信徒聚會。
用現行教育、勞動相關法令,來處理其 內部的勞資爭議。」他指出,非但對相 關法令生疏、不熟悉,甚至還想用內部 規定、用過往較威權方式來要求老師順 服去處理勞資衝突,這樣反而會衍生更 嚴重的勞資糾紛。他說,社會既然有其 體制與法令規範,教會就應跟上時代腳 步,「既然現在神學院都在向教育部申 請立案,是否就該符合現行教育、勞動 法令規定?」他呼籲,千萬不要與世隔 絕,關起門處理問題,這樣反而會不利 神學院或教會學校的發展。
淡江中學數學老師 音樂傳遞愛一直在
相片提供/黃懷恩
【林宜瑩採訪報導】因受疫情影響, 學校改採線上課程,就這樣從5月中一 直到放暑假。為將師生情緊緊連結,淡 江中學數學老師黃懷恩7月4日寫了一 首歌,邀請純德幼兒園、純德小學、淡 江中學國、高中部共50位老師一起唱 出〈愛一直在〉,音樂短片上傳臉書和 IG,均有超過5000次點閱率。 黃懷恩表示,他本想邀老師們合唱錄 製一首詩歌送給學生,但有老師鼓勵他 自己寫,這樣對學生一定更有意義。4日 晚上他向主禱告後,花了5分鐘就寫好 歌詞,在弟弟黃懷哲協助編曲下,趕緊 錄製好Demo帶,開始積極邀老師練唱。 最讓他感動的是,那時學期末剛忙完, 50位老師卻都願意犧牲休假獻聲,只希 望能讓學生們感受到老師的關愛。在前 淡中老師周雅馨協助剪輯下,〈愛一直 在〉於22日順利在網路平台分享。 整首歌中,黃懷恩最想傳達的是「願 你們平安」。一開始是由校牧鍾孟吟獻 唱,象徵淡中是以基督立校,第二句由 淡江橄欖球隊教練周志翰獻唱,代表淡 中是台灣橄欖球的濫觴。詩歌最後,當 音樂停止,在一片寂靜與黑幕中,浮現 哥林多前書13章13節經文:「如今常存 的有信、有望、有愛這三樣。其中最大 的是愛。」這是全體老師的默禱。 「黑夜會散,陽光會來,願你們平 安。」黃懷恩相信過去上 帝如何保守淡江,此刻與 未來也必繼續看顧,淡中 永遠是榮耀主名的學校。
教會消息
講母語寫母語是人權 文化部辦國家語言發展會議 與會者邀眾人改正錯誤的國語政策
總會消息 ◆我愛台灣宣教營:在黑暗中等候開花 時間:8月11~14日 地點:花蓮縣富里鄉達蘭埠部落 主辦:總會青年事工委員會 ◆親子手語活動
【義工記者Umav採訪報導】由文化 部主辦的「2021國家語言發展會議第一 場分場論壇」採線上直播會議形式,於7 月31日下午一點半舉行。主持人為國立 台中教育大學台灣語文學系特聘教授方 耀乾,討論主軸為對現行語言政策的觀 察,並提升台灣人使用族群母語與手語 之「尊榮感」。與談人皆為各界一時之 選,包括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 榮譽教授masegeseg Zengrur Gadu(童 春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副教 授tibusungu 'e vayayana(汪明輝)、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助理教 授劉承賢、中華民國聾人協會常務理事 牛暄文、客語配音員徐敏莉等人。 首位發言者tibusungu 'e vayayana呼 籲提升族群母語之尊榮感和友善環境。 他認為,族語教學與民族文化的認同脫 節斷裂,無法讓族人真正沉浸在族語生 活環境中,現行的國語英語雙語政策, 使學習者倍感壓力。 tibusungu 'e vayayana坦言,語言 發展法的實施策略必須轉型,族語依
翻攝/Umav
附在主流/中文教育體制至今顯然難 見出路,他認為都會族語傳承應與原鄉 連結:「現行的族語教學,有點迷失在 『族語認證考試』的目的。」族人若僅 是為了應付族語考試而學族語,就算考 過了恐怕依然「不會說,也不愛說」。 tibusungu 'e vayayana 亦藉由奧運賽期 感嘆,盼望媒體不要再把原住民定位為 只會運動或歌舞的形象,社會大眾要真 正理解多元族群文化的內涵,最具體的 方式,就是尊重和呈現各族群母語,營 造友善族群母語的環境,並且會尊重民 族事務相關事務的發展策略:「族語學
習的宗旨不能失去文化傳承的主體性, 不然會失去靈魂。」 masegeseg Zengrur Gadu則指出,多 重殖民政權以來,原住民族人喪失族語 傳承的環境,族群母語經歷威權政府的 「禁說方言」和「國語運動」,學生若 說母語,會被禁止和鄙視,如今時代進 步,族人應把握各種資源,建造族語再 生環境,社會大眾必須「把語言使用當 成一種人權運動」。 劉承賢說,攤開國家各項語言預算, 就可清楚看見語言發展的不公之處,政 府在原住民族群語言和客家語的投入遠 遠低於華語的教育預算,除了華語之外 的語言,各族群母語所得到的國家資源 可說是「家徒四壁」,若真要提升語言 使用的「尊榮感」,監督政府預算實為 必須。徐敏莉則鼓勵客語使用者勇於在 公共場所使用客語,用客語解釋新詞、 提出具客家意識的詮釋。 本系列論壇共有八場次,皆採線上論 壇,開放各界民眾踴躍報名,共同收看 收聽直播並參與討論。
時 間:8 月 2 1日~ 10 月 3 0 日,每 禮 拜 六 9:00~12:00(遇補班日則暫停) 地點:高雄市鳳山區保生路120號(佳音美 語過埤分校) 主辦:平安基金會所屬身心障礙關懷中心 內容:適合有3~8歲兒童的聾人與聽人朋友。 ◆「遇到你」第2屆全國青年查經營 時間:8月27~29日 地點:新店崇光女中 主辦:總會青年委員會
北部消息 ◆張一凡傳道師封牧暨就任七星中會三一教 會關懷牧師授職禮拜 時間:9月19日下午3:00 地點、主辦:七星中會三一教會 ◆新竹中會第81屆秋季議會 時間:8月4日上午10:00 地點:新竹聖經學院 主辦:新竹中會
中部消息 ◆台中中會第91屆秋季議會 時間:8月17日上午9:30
台灣大眾需正確認識原民 成大教授Ljegay在Podcast談社會應該如何友善多元族群 【義工記者Umav採訪報導】在眾多 新興自媒體中,以網路廣播形式呈現的 Podcast也逐漸在台灣流行。成功大學原 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主任、地球科學系 教授、排灣族人Ljegay Rupeljengan(樂 鍇.祿璞崚岸)日前接受Podcast「Umav 如何了!」專訪,以身為原資中心主任 的角度,暢談社會教育應如何培養多元 族群敏感度、如何友善多元族群意識的 校園推廣,更進一步談近年重要的當代 原住民議題,包括民族議會的推動和籌 備。該Podcast主持人Umav Ispalakan為 成大校友,亦是原住民族議題插畫粉專 「每天來點布農語啊!」之版主。 Ljegay Rupeljengan介紹大學校園 中的「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不僅支 持原民生獲得尊重對待,更是要散發資 訊、建立橋梁,讓全校教職員師生正確 認識原住民族文化和當代議題。他說 現今社會和 媒體中仍時 常流露主流 社會對原住 民族的不了 解,因 而 輸 出充滿歧視 的言論和不 翻攝/Umav
自知的微歧視(Microaggression),他 批判社會上許多人對原住民族的理解彷 彿停留在三、四十幾年前,毫無進步, 顯然台灣長期以來的族群教育出了許多 問題。最根本的問題之一在於「在台灣 生活的98%的人(非原住民)始終未能 確實理解和尊重原住民族的文化和處 境」,因而呼籲原住民族人以及具有多 元族群意識的人們,要繼續努力社會倡 議和推動政策立法教育。
Ljegay Rupeljengan表示,他自大學 時和原民同學創立原民社團,出社會後 則首先關注原民師資問題,近年則擔任 排灣族民族議會總召,串連各地排灣族 人籌備成立排灣族民族議會。他特別感 謝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排灣中會與東排 中會等牧者的主動聯繫和協助,該單位 願意與民族議會籌備工作一同努力,提 供在地資訊連結和各樣平台,成為推動 設立民族議會的重要能量之一。亦肯定 排灣中會強調教會參與「排灣族民族議 會」之籌備,絕非要爭取決策權或議會 話語權,而是為了呼應根植在地的信仰 精神,在追求公義的願景中與眾排灣族 人同心同工。他非常感謝具教會背景的 同仁共同關愛民族的未來。
地點:台中中會篤行教會 主辦:台中中會 ◆嘉義中會第91屆秋季議會 時間:8月17日上午9:00 地點:嘉義中會林子內教會靈修會館 主辦:嘉義中會
南部消息 ◆台南中會第91屆秋季議會 時間:8月5日上午9:30 地點:加利利宣教中心 主辦:台南中會
原住民消息 ◆阿美中會第59屆議會 時間:8月16日
全國原住民教會族語日 勇敢為主作見證 【林婉婷整理報導】8月1日為「全國 原住民教會族語日」,台灣基督長老教 會總會原住民宣教委員會辦理「用母語 勇敢地為上主作見證」活動,邀請弟兄 姊妹們錄製族語詩歌或見證短片並傳至 總會,屆時選公開分享後按讚數前5名 特別頒獎。活動即日起至8月15日止。 根據總會原宣7月23日公文說明,影 片時長需3分鐘以上,並以「全母語」詩 歌讚美或見證分享,亦可兼具「說」與 「唱」;活動不限年齡,長老教會屬下原 住民族教會弟兄姊妹皆可參與。 影像請以電子郵件寄至「總會原宣教
育」信箱:aboredu@mail.pct.org.tw。 主辦單位會按收件順序將影片分享在原 宣臉書粉絲專頁,8月16至30日為分享 期間,歡迎各教會觀看與按讚,讚數累 積前5名有禮卷獎勵,另參與者不論讚 數皆有參加獎。如有疑問可電洽:022362-5282#252。 「全國原住民教會族語日」由來為 1994年7月28日三讀通過「原住民」正 名列入憲法增修條文,並在同年8月1日 經總統公布施行「原住民族」入憲;台 灣基督長老教會特訂定此日為族語日, 以記念此歷程。
地點:阿美中會馬太鞍教會 主辦:阿美中會 ◆排灣中會第57屆第2次議會 時間:8月19~20日 地點:排灣中會比悠瑪教會 主辦:排灣中會 ◆中布中會第28屆秋季議會 時間:8月19日 地點:中布中會大山教會 主辦:中布中會
關懷代禱 ◆七星中會退休牧師郭理利,於8月2日安息 主懷,享壽90歲。請為遺族關懷代禱,願 上主扶持安慰。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8月2日~8月8日/3623期
9
公報廣場
公平地
抗疫現場,祕魯蕉農用社區廣播安定人心 國際公平貿易組織台灣分會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武漢肺炎)疫情爆發以 來,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每日 下午兩點召開記者會,安定恐慌不安的人心。 在祕魯北方小鎮諾利亞(La Noria)也有一位指 揮官,他每日用社區廣播來傳遞疫情資訊與撫慰人 心。不同的是,這個小鎮的指揮官不是醫生、更不 是官員,只是一位學歷不高的香蕉農,他叫羅貝多 (Roberto),而且他還是鎮上最早確診為感染武漢 肺炎的患者之一。 羅貝多最早靠著採集蜂蜜與到處打工來維持生 計,直到2009年,加入公平貿易香蕉生產合作社 (APBOSMAM Cooperative)之後,成為一名專業 的蕉農,生活才算穩定。他努力工作的動機,是栽培
兩名子女能成為專業者,所以他的夢想不是發財, 而是健康。如果他失去健康,將無法繼續工作,再也 無法親自陪伴孩子長大。所以,當他得知染疫的時 候,心中最深的恐懼不斷地縈繞心頭。 確診隔離的這段時間,小小的蕉農能做什麼?羅 貝多拿起了廣播器開始放送,他向鎮上的人告知 自己確診了,以自身為案例不斷地提醒大家要戴口 罩、保持社交距離。他用手機查找最新的疫情狀況 與新聞,為鄉親們朗讀。 此外,依據當地的天主教信仰,人們會到逝者床 邊念誦《玫瑰經》祈福。因為疫情的關係,近距離 接觸已不可能。所以羅貝多用他的廣播為每一位病 逝者進行虛擬禱告(Virtual Prayer),不讓靈魂孤
Fun鬆工作坊:好好保守心 有人將壓力比喻為一個壓力水桶(stress bucket), 每個水桶都有自己的容量上限,而注入的水則代表各種 壓力來源,例如職場壓力、人際壓力、經濟壓力等。若 有適當、有效處理壓力來源的方法,就像是水桶下有幾 個洞,能將壓力釋放出去;而不當、無效處理壓力來源 的方法,則會累積或延遲釋放壓力。如果我們沒有好好 關注自己的壓力水桶,就很容易因為外在的環境影響, 使我們的壓力水桶不知不覺被灌滿,進而產生許多負面 情緒。所以,怎麼樣來守護好自己的心,不讓它受傷害 是非常重要的。 「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 由心發出。」(箴言4章23節)我們這顆心帶動著我們 的思想與行為,如何天天保持一顆正向美善的心是一生 要學習的功課。
讀者回應
10
以西結書36章26節記載上帝說:「我也要賜給你們 一個新心,將新靈放在你們裡面,又從你們的肉體中除 掉石心,賜給你們肉心。」愛我們的上帝樂意賞賜我們 有信、有望、有愛的心來生活。 「上帝啊,求祢為我造清潔的心,使我裡面重新有正 直的靈。」(詩篇51篇10節)全能的主上帝,說有就 有,命立就立,祂在我們的心中掌權,並隨時會調整、 重塑我們的心,好使我們的心不膽怯,乃是剛強、仁 愛、謹守的心。以下我要分享給心靈紓壓的撕紙法── 給我換顆心。 道具:兩張紅色紙、剪刀、雙面膠帶 。 一、將兩張紙剪成愛心的形狀,這愛心代表著我們的 心。之後,將其中一個愛心型的紙折起來,用雙面膠帶 黏在另一個愛心紙的背後。
沒有大過上帝恩典的難題
本文回應3618~3619期「公報廣場」兩篇緬 懷同志的文章。時代的轉變、生活環境的變異確 實令人很難適從,身在教會的大環境裡,也已經 不再是我們想像的「聖徒相通」的家。 我出生在一個非常缺乏的家庭,但母親給我 們最大的福氣是認識耶穌。我從小就體會人的 侵略性,就因小時候母親像警察一般緊抓著我的 過錯,沒有安慰只有指責的教導方式,以及貧困 的經濟狀況,讓我隨時都充滿羞恥與自卑。 時代的進步讓我們都想被看見、被關心、被支 持,卻無人真正能觸動到誰的心和真正的需要, 身為基督徒也有許多的挑戰,特別現今是很強調 自我的社會。當你覺得被議論的時候,有沒有像 耶穌退到山上禱告、沉澱自己做內室禱告? 我很幸運,在我從聖經學院畢業後,踏進我的 母會形成一場壓力拉鋸戰,最後在禱告中,上帝 藉由夢回應我可以去某教會,一件不可能的事真 的成就了。可是挑戰依然在,爭競、輿論、誣賴 接踵而至,甚至出自好朋友,隱忍到最後我還是 離開,去挑戰自己的夢想,到水深之處捕魚。 我說的幸運是這間教會扶持我,但是要走過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8月2日~8月8日/3623期
成如慧
李秀鑾
心中所有紊亂思想,要勝過自認為被議論的攪 擾,只有一個方法──「只為榮耀上帝」。你信 的上帝是活的,你就有盼望;你信的神是全能 者,經歷過十字架的羞愧痛苦,上帝為我們打了 活下去的預防針,你怎麼回應呢? 身為人想死的機會很多,但是否想過要看到 上帝給的榮耀?我們會經歷許多的狀況,但是如 果一直沉浸在別人的眼光中,只會有絕望。(其 實很多人都一直跟我說:「你沒那麼重要,誰會 一直注意你呢?」)若認同自己沒有不合神心 意,誰也定不了你的罪,每個人都要相信自己是 真鈔,再怎麼汙穢不堪也一樣有價值。所有的事 情時間過就過了,人必須有一個信念,例如「我 活著要看見上帝要給我的榮耀,不見一人,只見 耶穌」,去勝過自己的軟弱,因為軟弱是每個人 心中的刺。 而最後我的抗體是「耶穌,這是祢的事,不是 我的事,因為祢允許它發生在我身上」。其次是 禁食,心中不斷地說耶穌餵養我,我不高估自己 的能力,我謹慎做世上一切事情。 (作者為自 由傳道)
單離開,也撫慰了家屬的傷痛。祕魯是全世界武漢 肺炎疫情死亡率極高的國家之一,醫療資源早已崩 潰,羅貝多的廣播是當地社區安定的力量。 羅貝多說:「如果所有人都染疫,到時還是得要 有人挺身而出。儘管有些人總是期望別人的援助, 但如果要終止疫情,社區就必須團結一起,我們是 彼此需要。如果當時我沒有站出來,相信一定也會 有其他人站出來。」 公平貿易香蕉合作社在疫情期間,利用公平貿 易的社區發展金購入了防疫物資與快篩檢測。羅貝 多就是合作社進行首次快篩的確診者。所幸有公平 貿易社區發展金的支持,香蕉產業活動依然持續進 行,公平貿易香蕉每週能穩定地出貨到歐洲市場。 國際公平貿易組織日前也發布 一部與德國官方共同製作的紀錄 片,記錄這位祕魯的平民英雄羅貝 多帶領社區對抗疫情的故事。掃 描右側QR Code可觀賞紀錄片。
二、將愛心型的紙拿在手上,把心安靜下來,與自己 內心的對話。開始想想:「在我心中,有哪一些事件使 我感受到極大壓力?」就將此紙撕一塊下來,每想到一 件事、一種感受,就手撕一片碎紙。例如:感到焦慮、 沒自信、被指責、被過度要求、被排擠,或是自私、愛 比較、嫉妒等。將這些負面的心理感受全部交給愛我們 的天父上帝。 三、再將手撕下的這些碎紙折起來成一個小片紙, 往內放在原先折起的愛心後面。你可以這樣說:「天父 上帝!此時,我將破碎的心交給祢,懇求祢賞賜我一顆 新的心,一顆充滿愛與美善的心!我要好好來保守我的 心!」最後,在這碎紙上面拍三下,再將原先折起的愛 心紙打開:哇!給我換顆心!成功!(詳細圖片可參考 教會公報社新聞網〈Fun鬆工作坊:好好保守心〉。) 紓壓心靈的「給我換顆心」就是把受傷的心交給上 帝,上帝要醫治你、給你健康的心。 心好好保守!好好保守心!平安喜樂來!(作者為 彰化基督教醫院牧師)
讀經筆記
復活後的身體
林碧堂
有人問:「死人怎麼能復活呢?形體會是如何呢?」保羅答: 「你種在地裡的種子,不是死了就是不能發芽。你所種的並非將來 要長成的。上帝照著自己的意思給種子一個形體,使各樣的種子各 有適當的形體。死人復活也是這樣。身體埋葬後會朽壞;復活後是 不朽壞的。」(參哥林多前書15章35~38、42節) 保羅用種子的意象來談論肉體的復活,我們容易理解。但是,我 們可能和哥林多的信徒一樣,不明白人復活後的形體。甚至也有人 問:「如果人會復活,是否要先做成木乃伊來保存肉身?土葬、火 葬、海葬等,豈不會影響人復活的形體?」若詳讀經文,就會發現 保羅不曾講過「靈魂復活」,他不主張靈魂與身體分開。保羅講的 是復活前的身體與復活後的身體有連續性,只是身體受到轉化;人 的存在必須透過身體來展現。保羅用亞當和耶穌基督來說明,兩者 的本質都是土,前者死後歸於土,後者在死後用新的形體復活。 「肉體復活」帶給我們盼望,特別是對自小就身體病痛不斷、經 歷身體衰殘邁向死亡的人。阿明中年得癌症,手術不斷,在離開世 間的前兩禮拜,他對探訪的牧者講:「我的身軀像一領破爛的衫, 希望我會當閣穿一領袂朽爛的新衫。」牧者回應說:「人確實會 復活,復活後的身體不會朽壞,會承受上帝的國。」讓我們向主祈 禱:「性命的源頭主上帝,雖然人的性命有開始也有結束,很多事 情我很難理解,但求祢讓我確知,死亡是另一種性命的開始。」 (作者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傳道師)
公報廣場
善盡使命,留下祝福的父親 我對父親最早的印象是停留在國小,那時中午吃 飽飯後,父親總要我們睡午覺。午覺是鋪涼蓆在地板 上睡,每次等到父親的打呼聲一起,我們小孩子就起 來玩樂,時不時會吵醒父親,就迎來一頓「竹筍炒肉 絲」伺候。 父親有一句話,如今我還印象深刻。「可以睡的時 候,你們不睡;以後不能睡的時候,就知道累了!」這 句話在我生老大坐月子時,深刻地體會到了。 父親是泥水師傅,繁重的工作常常讓他精疲力盡。 印象中除了過年,很少全家一起上餐桌吃一頓飯。 父親最後一次打我,應該是國二吧,忘了是什麼 事,父親拿起皮帶抽了我幾下,我繼續回嘴,他追到 陽台來,拿水管繼續抽。雖然眼淚不爭氣地掉下來, 但我就直挺挺地站在那裡,不服輸地在心中抗議著沒 有說出的話:「你打死我好了!」 父親雖然不是文盲,但寫估價單對他來講是吃力 的事,偶爾會需要我們幫忙完成。我稍懂事的時候, 會體恤父親的辛苦,每次都告訴自己要有耐心,但因 為父親思考跟表達沒那麼完整,一張沒有幾行內容的
估價單,常常要耗費半天,最後都在我的不耐煩中收 場,隨即我又會自責不已。 我的手有濕疹,擦藥的時候,時不時就會想起父親 那雙也是過敏的粗糙雙手,那是我靠近他寫估價單最 容易感受到的。我後來才知道,那是因為常常接觸水 泥而產生的傷害,也明白那雙手為家庭、為愛付上極 大的代價。 有幾年父親身體不好,但又必須肩負起養育家庭 的責任,於是由父親領軍,我們全家做起了生意。那 是搖搖冰的年代,我們家所擺設的攤子,中間是楊 桃冰,右邊是百香果,左邊是蘋果牛奶,生意好的時 候,就算忙碌也甘之如飴。我們偶爾也會偷錢去買 水煎包,那是一個不大懂得父母辛苦,卻又知道需要 錢的少年時代。看似懵懵懂懂,沒什麼重點印象的日 子,然而那蘋果牛奶的滋味,卻烙印至今,我想那也 是想念的味道。 高中我半工半讀,一大早就得到台北市上班,那時 又正面臨交通黑暗期,一小段的公車路就可以塞很 久。有次父親主動說要載我到火車站,我第一次坐上
台語課程停課不停學嗎? 受到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武漢肺炎)疫情影響,學校的 實體課程紛紛改成線上教學。根據學校行事曆,這個期間是 許多國小選拔台語朗讀和情境式演講選手的時間,要遴選出 優秀者為今年度桃園市全國語文比賽備戰。而筆者服務的學 校,基於教育部停課不停學的原則,所以學校的五年級台語 朗讀比賽照常在6月1日線上比賽。 線上比賽和線上教學有何不同呢?具體來說,應該是線上 教學暨線上比賽,參賽選手當然要先準備好朗讀稿,敝校所 規劃的稿子是五下康軒台語課本第一到第五課的課文,所以 沒有比賽的選手若手頭有課本,就看課本;沒有的話,學校 會將課文內容掃描成電子檔,以簡報的形式讓同學看。 正式比賽時,先前國小學生還沒有線上比賽的經驗,只有 前面兩週線上學習的經驗,而線上學習的心態和線上比賽不 同。線上學習時,老師常常無法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但是 線上比賽時,同學必須更聚精會神,因為比賽的工作人員老 師是以本土語作比賽的語言,臨場很多的狀態,不管是事前 的比賽說明、選手的叫號及請選手開視訊或麥克風,或是最 後的選手比賽心情分享以及評審老師講評,全部都以本土語 進行,而且說不定選手身旁還有家長在旁聽比賽的過程,學
何玫玲
商務艙之亂
Koeh Iàn-Lîm
校的比賽完全透明,學生的表現也讓家長了解到學校的本土 語實施成效為何。 而這樣的台語線上教學比賽過程,雖然成效不錯,但是實 際的線上台語教學,還是有若干問題要克服。首先是學生家 庭的資訊素養不一,國小中、高年級因為有資訊課程,所以 學生在操作線上教學的登錄部分,經過這二個禮拜的摸索, 已經逐步邁上軌道。但低年級就不同了,除了低年級正式課 程沒有資訊課之外,像敝校的本土語有開設台語和客語,到 底本土語課是要掛在班級上課呢?還是要從班級個別再抽 離出來,引導學生和家長選修台語或客語呢?後來討論的結 果,決定中、高年級本土語抽離原班課程,以另外獨立開設 課程的方式處理,但是低年級在這兩週停課不停學的政策之 下,規劃以一週台語、一週客語的折衷方式來上課。 再者則是檢視公部門的本土語線上學習課程之後,公視3 台的「疫起線上看」和台南市教育局所推出的「線上自主學 習網」都沒有本土語課程,將本土語課程完全排除在外,台 南市號稱是綠營執政,卻忽略本土語線上教學,令人感到遺 憾和不解。筆者希望各級政府能重視本土語課程,別讓本土 語真的淪為停課也停學了。 (新竹中會山腳教會執事)
在羽球金牌背後看見台灣囝仔的感動 這屆的東京奧運異常精采,而更加令人欣喜與振奮的,則 是在男子羽球雙打,李洋和王齊麟於篤定進入金牌戰後,在 臉書上所發出的:「我來自台灣!我是台灣人,我驕傲!」 這真是一股不吐不快與緊張後的壓力釋放。 在台灣,作為一位運動員並不容易,內、外不討喜的狀況 下,只能靠自己多一分努力與堅持。然而近年來,眾多體育 軟、硬體的設施和措施上,逐漸有了改善,不少人也改變過 去將自身期待投注在運動員身上的重擔,轉化成好好欣賞與 享受一場精采的球賽。這兩者的差別,高下立判,也激發了 更多的可能與潛力。而到底,台灣在這次東京奧運中,有什 麼不一樣呢?在這些球員身上,我們學習到了什麼?底下, 將從幾個不同層面來探討。 首先,台灣與世界的腳步更加緊密,世界大大地以台灣之 名擁抱台灣,這是前所未見。其實,已延宕一年的東京奧運 剛開賽的氣氛並不太好,疫情的陰霾依舊籠罩整個日本國
父親的摩托車,那應該是有史以來,我跟父親單獨的 精心時刻。我沒有環抱他,但從背後感受到父親寬厚 的臂膀,那是保護、依靠、溫暖,也感受到他的重擔。 1994年,父親從工地上摔了下來,經過頸椎手術 治療後,雖保住性命,從此卻需要穿鐵衣好長一段時 間。那年,我與先生認識,陷入熱戀,很快決定要結 婚,因著父親的身體不佳,婚事延到隔年完成,期間 我依稀記得,父親對我表達了歉意。婚禮當天,拜別 父母時,我看見父親,一個大男人噙著淚,送他的女 兒步出家門。如今,我才可以體會,那是一個多麼歡 喜又艱難的一刻。 我生老大的時候,父親已肝硬化末期,即便腹水腫 脹難耐,他還是堅持要來看孫子。那天,我看見父親 坐立難安,見了孫子一眼,說了句:「再不來看他, 就沒機會了。」知道父親完成他想做的事,帶來了唯 一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的祝福給孫子。如今想起,歷 歷在目,卻多了幾分的遺憾與不捨。沒太久,還在我 坐月子期間,父親與世長辭,那年,他才59歲。 我的父親在生命最精華的歲月,極盡勞碌一生,撫 育了我們六個孩子,雖然他並沒有花很多時間陪伴我 們,但是他的生命全部也都給了我們。父親一生忠於 他的婚姻,他的正直、堅毅、耐勞與負責等美好的品 格給我們留下了最美的榜樣。(作者為基督徒)
黃宗玄
內。日本硬著頭皮舉辦,也引來近半數的民意反彈。但從開 幕式開始,就已經吸引住全球人們的目光。相信,這也直接 或間接地鼓舞著我國運動員的士氣,以及我們與世界平起平 坐的企圖心。我想,這是一個開啟轉變的新頁,未來台灣會 持續在國際上出現,並且一次比一次耀眼! 再者,在東京奧運中,共同挑戰的目標不是眼前的對手, 而是造成疫情的病毒,這也具有時代性的意義。因此,輸、 贏都不再是首要關注的選項,而是在艱困的時代裡頭,大家 共同來立下了一個新的里程碑。在這樣的場景中,台灣能夠 作為其中的一分子,想必是全體國人最開心的一件事情! 期待,我們能夠更加主動地稱呼自己為台灣隊,從台灣 的媒體以及台灣的每個人開始。因為,我們絕對不是沒有 名字的那位!未來,台灣不是屬於誰的台灣,而會是世界的 台灣!我想,這就是最大的體育改革,也是台灣人的志氣所 在。 (作者為新樓醫院物理治療師)
陳義凱
退休前,我從事國際貿易工作,因公經常 往返東南亞各國。當時多半搭乘國泰、長榮 或華航等,商務艙皆約30個座位,沒有任何 機種會全部規劃為商務艙,更不可能會為了 一個較龐大的代表團,將經濟艙拆除改為商 務艙。且商務艙座位有限,在安排上確實困 難重重、大費周章,民眾千萬勿因某位選手 身分特殊、技能超群,便希望選手能享有特 殊待遇,如此才不會影響到其他選手們的思 緒或心情。就如哥林多前書14章40節:「凡 事都要規規矩矩的按著次序行。」 再者疫情當前,飛機又是密閉空間容易 染疫,為了確保選手們之安全座位要安排梅 花座,在僧多粥少之下情非得已只能安排經 濟艙。沒錯,誠信乃是立國之本,但不幸遇 上不可抗拒之因素(如嚴竣疫情),政府雖 當初有承諾,而最後未能如願,上至總統、 副總統、行政院長,下至教育部長、體育署 長鞠躬致歉,更傳出體育署長請辭,引發社 會諸多爭議,想必能被國家選出代表國家的 選手們都有一致共識──為國爭光、取好成 績,因此不至於會如此斤斤計較,非得搭商 務艙不可。再說現在飛機的經濟艙座位和35 年前的相比,已經非常舒適,到日本也約3 小時的行程,不致使選手旅途太過勞累。 記得美國當年有位天王級的田徑巨星劉易 士(Carl Lewis),他在奧運會及世界錦標 賽的百米短跑、跳遠及400公尺接力賽都打 破世界紀錄。當他告別選手生涯後,2017年 以美國田徑助理教練的分來台灣參與世大運 時,他和選手一樣搭經濟艙,也一起住在選 手村,一點都沒有不可一世的巨星架子。劉 易士隨遇而安的精神,與樂善滿足之態度, 非常令人敬佩,值得我們借鏡和學習。 腓立比書2章2節:「你們就要意念相同, 愛心相同,有一樣的心思,有一樣的意念, 使我的喜樂可以滿足。」 (作者為台北新 生基督教會會友)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8月2日~8月8日/3623期
11
普世消息
為南蘇丹禱告 宋訡瑄(英國愛丁堡大學神學生)
防疫資源分配不公 盼教會發揮社會影響力 作橋梁與政府溝通
CCA籲落實全球疫苗平等
2011年7月9日,南蘇丹國會議長 詹姆斯‧瓦尼‧伊加(James Wani Igga)在首都朱巴(Juba)依照公投 結果,宣示將建立一個「遵循法治、 正義、民主與人權、並尊重多元的政 府體系」。當年南蘇丹在國際注目之 下獨立建國,期盼能夠結束長久以來 與北蘇丹的政治、宗教內戰。 今年,這個國際間最年輕的國家邁 入十歲,但根據南蘇丹普世關懷網絡 (ENSS)工作報告指出,2018年南 蘇丹簽定更新的和平協定,境內大量
12
暴力事件卻仍頻傳,數百萬居民在戰 爭與暴力事件中被安置到難民營,同 時遭遇乾旱、水災、蝗災等自然災害, 使得這個年輕的民主國家政體與民生 處於極大的挑戰中。 蘇格蘭教會(CoS)總會前議長、信 仰力論壇(Faith Impact Forum)主 席蘇珊‧布朗(Susan Brown)牧師談 及南蘇丹現況,強調教會在衝突世界 扮演重要角色,CoS多年來協助南蘇 丹長老教會栽培教會領袖,著重培訓 調解、衝突解決、和解的溝通對話能
▲7月20日,CCA舉辦線上諮詢會,強調全球疫 苗公平分配的急迫性。(相片來源/CCA)
【陳俞含編譯】亞洲教協(CCA)7月20日舉 辦名為「在亞洲COVID-19疫情激增的情況下實 現疫苗平等」的線上諮詢會,強調全球疫苗公平 性是迫切的問題,在道義上已成為燃眉之急。 C C A總幹事朱納卡拉(M a t h e w s G e o r g e Chunakara)博士在會議中提及,疫苗普遍分配 不公,讓許多人在疫情中成為弱勢。為了因應這 個危機,政府通常傾向以自身利益為根據,而非 與全球協調,將疫苗分給條件較差的國家。目前 各國都努力爭取在第一時間獲得疫苗,緊握生產 線的某些關鍵要素,並且正在囤積疫苗。CCA認 為這是「疫苗民族主義」,不僅會產生長期負面 影響,也會對疫情控制直接造成衝擊。 朱納卡拉補充時指出,以實現世界團結與平等 的目標而言,目前付出的努力還不足夠。這種情
力,期盼建構由下而上的力量與政策 規劃,在衝突之地帶來和平與希望。 普世教會協會(WCC)也在適逢南 蘇丹獨立建國十週年時,設計完整禮 拜禱告程序,邀請世界更多教會一同 關心,也為南蘇丹的弟兄姊妹代禱。 WCC設計的公禱:「全能的主,祢 憐憫、恩慈與愛的行動在人類世世代 代中顯現,我們到祢的面前,為蘇丹、 南蘇丹與烏干達的教會肢體來求。生 命的給予者,祢在全人類中賜下豐盛 的生命。願全地教會成為祢的器皿, 勇敢宣揚主給予豐盛生命的作為。 我們為在蘇丹、南蘇丹與烏干達從 事人道援助工作的人,也為在當地接 待陌生人、流離失所的人或鄰舍的人 向祢獻上感謝。解放的主,祢解放祢
況持續存在,破壞了過去以來的成果,讓全球遲 遲無法脫離疫情。富有地區犧牲了貧窮地區的利 益,讓數百萬人暴露在風險之下。在公共疫苗接 種方面,亞洲國家正處於不穩定的情勢當中。 來自菲律賓的全球衛生專家米爾頓‧B‧阿瑪 雲(Milton B Amayun)博士表示,為了防止疫 情進一步傳播、保護基礎衛生服務,應促進大規 模接種、取得更多嶄新且快速的診斷和治療,且 應處理疫苗安全資訊,防止錯誤消息與假新聞傳 播。此外,還要確保疫苗未來可以成為全球公共 財,讓所有人都可以公平地獲得接種機會。 印度基督教醫療協會(Christian Medical A s s o c i a t i o n)總幹事普莉亞‧約翰(P r i y a John)博士在會議中表示,處理疫苗公平性問題 時,信仰機構要負責補足政府措施,包括消除恐 懼和猶豫、利用教會資源提供服務,還要協助偏 遠地區的民眾以及身處社會邊緣階層的社群。她 指出,基督教醫院的優勢在於工作人員的奉獻精 神和社會賦予的信任。她也強調,教會應發揮影 響力,實現疫苗平等,並與政府溝通,讓當局認 可基督教醫院的貢獻。 線上諮詢會的參與者共同表示,人們不應短視 近利,只關心富人和少數特權者;而要展望長遠 未來,讓所有上帝的子民都能獲得身心健康和福 祉。(資料來源:CCA)
歐洲教協籲歐盟確保疫情後的宗教自由 【蔡育臻編譯】歐洲教協(CEC)於7月底敦促 歐盟確保宗教自由在疫情之後得到完全恢復,並 更堅定地於全世界著手穩固宗教自由。 在與歐洲共同體主教會議委員會(COMECE) 的聯合聲明中,CEC表示:「宗教、信仰自由需 要在歐洲社會中得到促進及保護──我們鼓勵 歐盟理事會主席國透過這樣的角度來看待歐盟的 措施。」並聲明解封政策亦應考慮到教會的情況 和需求。這份共計11頁的聲明是為與歐盟高峰 會(EU Council)新任主席國斯洛維尼亞間的線 上會議而發表的。自7月1日上任以來,該國遵從 2007年《里斯本條約》(Lisbon Treaty)第17 條規定,並預計將與教會進行「公開、透明且定 期的對話」。 在疫情肆虐期間,許多教會被迫關閉,因此歐 洲各個教派領袖紛紛挺身而出,反對歐盟簽訂任 何永久限制宗教自由的條約,並擔心丹麥、法國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8月2日~8月8日/3623期
和西班牙的新法律會永久限制教會活動。 聲明中提到,宗教自由雖屬27個成員國各自 的內政問題,但整體還是受到歐盟政策的影響, 而現在應該把重點放在「重新放寬禮拜自由至疫 情前的標準」。CEC也表明:「教會存在於歐洲 社會的各種層面──從基層、地方和區域,到國 家、歐洲和全球,因此教會能在有關歐洲未來的 討論中發揮很大功效並提供許多價值。」 CEC也特別點出歐盟的使命及重要性,強調歐 盟需特別留意保護、促進全球的宗教或信仰自 由。CEC指出,這不僅是一項人權,更是作為民 主自由、衝突預防、社會和平、正義與和解的戰 略層面,「我們致力於溝通對談,並且確保不論 是在歐盟內部,或於全球間的行動和政策之中, 歐盟都將保障、尊重人性尊嚴、民主、團結、自 由、平等和法治精神列於其首要重點。」(資料 來源:Church Times)
的人民免於壓迫與不公義、免於社會 結構那害命的惡,願祢的人民深切體 悟到福音的大能是一切自由解放的源 頭。萬有的根源,從世界各角落,我們 聽見活在貧乏中的人民,還有因為疫 情生活沉重不堪的人哀哭四起。願他 們親自經歷並認識祢,知道祢是關顧 貧窮匱乏者的主。 和平之主,我們懇求族裔間的敵意 與暴力終止,懇求在不同種族與宗教 間有更多的理解,懇求不再有人受到 性暴力、女陰殘割的對待;懇求各國 政府能夠尊重與重視人民的意願,思 索為人民的權益制定好的法律。恩慈 之主,我們惦記受苦的人的哀哭,求 祢在他們的苦痛中與他們同在,為他 們帶來安慰、醫治的盼望。」
美專家呼籲民眾接種 勿聽信錯誤疫苗資訊 【林宜欣編譯】美 國一直以來有部分 民間反疫苗團體呼 籲民眾不要接種疫 苗,因為 他 們 相 信 疫 苗 對 人 體 有 害。 然而在嚴重特殊傳 染性肺炎(武漢肺炎)的肆虐下,這樣 的聲音嚴重影響武漢肺炎疫苗的施打速 率,再加上社群媒體的錯誤資訊渲染, 導致民眾接種疫苗的意願降低。為此, 全球浸信會新聞網(BNG)7月22日獨 家訪問美國馬里蘭州貝塞斯達城國家 衛生院的法蘭西斯‧科林斯(Francis Collins)博士,希望能藉此解開人們對 疫苗的疑慮和誤會。 科林斯曾是福音派基督徒、美國國家 人類基因研究機構(National Human Genome Research Institute)負責人, 他指出,死於武漢肺炎的人有99.5%都 沒有接種疫苗。他無奈地表示,有些人 跟他一樣是基督徒,也都誠心誠意地向 上帝祈求能讓疫情盡早結束,然而有些 人卻不肯接種疫苗,讓這場疫情能提早 落幕。他相信疫苗就是上帝對祂子民禱 告的回應,「這就像是上帝的贈禮,但 你必須自己動手拆禮物。」 作為國家最頂尖的醫學顧問之一, 科林斯表示,他可以理解有些人對疫苗 充滿疑慮。有人質疑,疫苗研發速度之 快,中間是否有「偷吃步」的情況?科 林斯解釋,他參與了整個研發的過程, 認為從來沒有任何疫苗經歷過這麼嚴格 的試驗。他指出,社群媒體傳播錯誤的 訊息,讓許多人不願接種疫苗,許多懷 疑論者則因為科林斯代表政府,而不理 會他的資訊。科林斯發現,人們更容易 聽信他們信任之人的建議,因此他鼓勵 民眾向家人與親友提供關於疫苗的正確 資訊。(資料來源:BNG)
廣 告 看 版 工商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8月2日~8月8日/3623期
13
特 別企畫
特 別企畫 相片提供/國立台灣文學館、張原境
「可讀‧性」導覽課程
搖晃‧回想
拓展自
由的
──國 立台灣 文學館 特展「 可讀 ‧性 (R ea
走
到鏡子前,我們慢一點,一個一個 來,掃視一下,你的五官、胸膛、 腹部、手腳。請告訴我,你喜歡你
的身體嗎? 又或者,請你閉上眼睛,回憶一下走在街上 的自己。在想像中,你會不會擔心周遭認為你的 衣著與妝容不夠得體?還是,跟我一起翻開自 己記憶的底層,我想起某次返家的路上,有個 人尾隨我,我不想求助,我害怕這是我的錯覺, 感到羞恥,選擇另一條回家的路。但是,每次聽 到腳步聲,再度湧上強烈的羞恥感。 是的,不可否認,你我感受許許多多的愛相 伴,你我本身也是愛的展現與實踐的模樣。但 是,我們也一再檢視自己的外貌、行為舉止、性 別氣質、性別認同,到底夠不夠「相似」?想要 「相似」的焦慮與欲求,成為教條與疆界,束縛 了我們身體與思想的自由。 國立台灣文學館特展「可讀‧性(Reading Sexualites)」,便是以台灣文學作品與社會 運動為基底,說出台灣人百年來如何突破性別 的疆界的故事。這個故事所陳述的背景多線進 行,包括台灣社會的禁忌、威權體制的暴力、父 權結構的壓迫、情感關係的角力等問題。這些問 題不只呈現在愛慾肉身,還有在外部的實體空 間──你的家,真的是你的家嗎?你是否擁有 可以馳騁夢想、養育生活的公共空間? 從身體到家的空間,從家到公眾共有的場 所,每一層的空間都是一道疆界,而每一道疆 界各自承載無數人的念想與歷史。
14
台灣教會公報 2021 年 8 月 2 日~ 8 月 8 日/ 3623 期
gS exu alite s)」
展區以台灣文學為主軸,加入各年代的聲音。
特展「可讀‧性」以年代作為斷代,劃分為 五個展區「那個時代,當鬼才能平權」「日治殖 民,女權種籽飄落地」「威權凜冬,女性平權小 萌芽」「解嚴初春,性別運動枝葉綻綠」「盛夏 光年,性意識如球莖蔓延」。各展區以台灣文學 作品為主軸,加入各年代的聲音(唸歌仔、流行 音樂)、視覺藝術(衣服裝置、電影、紀錄片、 漫畫)、表演藝術(相聲)等多種藝術創作,並 附上各年度大事件的新聞報紙,帶出每一個時 代的特殊氛圍。 此外,在展區中間,策展人設計「大事紀年 表」,如河的展版,流瀉出「社會大事」與「性 別文學/藝文創作」的條目。一道道條目呼應展 區呈現的主題內容,如「2000年.少年葉永鋕 重傷臥倒在廁所」。 在這裡,我們停個三秒鐘,想一下,對我們而 言,「廁所」是什麼樣的空間?我的朋友說,廁 所雖然是職場裡共用的空間,但使用廁所時, 反而可以稍稍區隔出一點私人的隱密空間,能 坐下來好好喘口氣,連帶緩解生理的不適,讓 身心獲得片刻的休養。 那麼,在2000年的情景是如何呢?那時,社 會仍然以二元的生理構造想像性別,對廁所空 間的規劃也常貧乏而蒼白。「男廁」一排幾乎 沒有遮蔽的小便斗,跟兩到三間半密閉空間的 蹲式廁所,「女廁」則是清一色半密閉空間的
郭汶伶 (文字工作者)
蹲式廁所,這是當時尋常可見的光景。 性別友善廁所、無障礙廁所、育嬰室,並不存 在於2000年。唯有性別刻板印象長期構築了我 們的起居與公共空間,如1999年,雇主可以無 憑無據解雇懷孕婦女,懷孕婦女被迫龜縮在家 中「相夫教子」。 因為瘦高、陰柔的外表,葉永誌長期受到校 園霸凌。在廁所前,其他同學脫下他的褲子,他 被迫羞恥地展示陰莖。這樣的他,選擇偷偷摸 摸上廁所。廁所,之於永誌,沒有安全感,是面 對同儕惡意的恐懼屋,也是自我性別氣質不見 容於社會的展示場。永誌在廁所內死亡,促使 社會深層反思性別框架。 在這次的「可讀‧性」特展中,「盛夏光年, 性意識如球莖蔓延」一區,策畫展出台灣詩人 追奇、劇作家簡莉穎的作品,再思男人在性別 氣質、性傾向等方面的窘境與苦楚。尤其簡莉 穎在《服妖之艦》,重思台灣戒嚴時期下,男人 在性別氣質、性傾向方面的窘境。 無論是台灣文學作家與策展人的理念,都源 自於一個概念,這是父權壓迫女人的歷史,也是 父權壓迫男人的歷史。強化、鞏固父權壓迫結 構的成因,除了來自於社會民俗與道德規範外, 也攸關國家的威權體制,造成台灣人的身體一 再被迫屈從、限縮在父權的框框內。 唯有出走,用肉身與心靈踰越疆界,走在行 動的路上,自由就成為實踐的基石,進一步成為 他人共享的權利。如同2021年4月22日,在眾 人的意志下,行政院通過《跟蹤騷擾防制法》草 案,無論男女,終於有權終止他人對私人生活 空間的踐踏,找回身體與私人空間的安全感。 這每一步,得來不易。歡迎來國立台灣文學 館特展「可讀‧性」,看見台灣文學與性別史的 內涵與變遷,理解性別自由在身體與空間中的 意義,解放束縛。
張家芳(成功大學學生)
跳脫框架,迎向性別平等
性別,一直是文學作品中重要又不斷
本次的課程中,同學分為五組,每一組以自己感興趣的主題為發展主
被翻轉的主題。當台灣文學館策畫「可
軸,規劃一系列的展覽活動,包括張家芳、薛賀心設計的〈1940s群女
讀‧性──台灣性別文學變裝特展」,成
像〉、古若姍、賴冠妤設計的〈感情中的三角公式〉、蔡佳晉、黃心妤設計
「可讀‧性」導覽課程心得-
陳昭亦(成功大學學生)
性別,不只是黑白分明 當身而為人這件事出現了類別,我們都不知道自己應該走向哪裡才算是 「正確」。 從各個年代裡,我們看見了文學最尖銳和最柔軟的一體兩面,故事文
功大學學生亦計畫以性別展場為主要使
的〈啥款──尋找你的文學魂〉、朱可芳設計的〈創造‧性〉及陳昭亦設計
字包裹著我們每個人的性別,生理性別很輕易地將我們劃分成「男」和
用空間,藉由閱讀、猜謎、桌遊或角色扮
的〈重生:1980的那個女人〉等,期待能讓觀展民眾以不同視角來感受、
「女」,卻沒有好好教會我們認知「男」和「女」。天秤兩端於是進入失
演形式,帶領參觀者一同回想文學作品中
解讀這些文本。為了呈現理想的成果,同學們多次前往展廳觀展、確認資
衡,慢慢地,我們甚至連自己都迷惘了。在瀏覽這些作品期間,我們從世代
的女性群像,也期待有更多方的迴響。
訊並發想,指導老師亦先後進行引導、發想、收斂等活動。
分割下看見了背景歷史堆疊出的差別待遇,從一聲聲控訴延伸至此起彼落
可惜,疫情在5月中突然轉為嚴峻,原
我們以1940年代的女性為主軸,選擇了幾位角色原型,透過人生關卡的
的抗爭,從自我為核心發散拓展至整個宏觀的性別認同。父權,婚姻,家
本由成大與台灣文學館合作的課程及現
安排、編寫,讓觀眾進行選擇推進劇情的發展,為了呈現劇情的合理性與
庭,甚至是戀愛,逐一拼湊、剪貼、相互排列,然後期待大家能同時享受不
場導覽皆延期,故此刻我們僅能藉由文字
多元性,我和組員一共精讀《閹雞》《不為人知的幸福》《花開時節》等同
一樣佐料所交織的「性別文學」。
介紹成果及反思,並由兩位學生張家芳
年代的作品,也查找了相關文獻,並考證同年代的女性穿著,只為了塑造
及陳昭亦負責側寫心得。各組的作品都不
具體的角色形象,讓每個選項背景符合當代女性的真實情況。
男女不是對立面,那只是個種類的選擇。 我們站在它的面前,選擇明白自己的性別,選擇認同自己的性別,這是
約而同地穿梭在「可讀‧性」的文學長流
在整理資料的過程中,我深深敬佩那些打破時代窠臼的人,不論男性或
中,既探尋了文學的記憶,也呈現了「性
女性。雖然在過去的歷史脈絡裡,女性常被塑造為被壓迫的角色,從客觀
此次活動期待能夠帶給大家的。 以每一個不同女性角色的雛形去做石子,投擲進入我們每個人的心池,
別意識」在台灣這片土地的發展與蛻變。
角度而言,過去的女性權益也遠不及現代的女性,但實際上,並非所有舊
激盪出的漣漪和回聲作響都千百樣,讓性別不只是黑白分明的「男」或
(文/秦嘉嫄,成大中文系副教授、「可
時代的男性皆是所謂的「惡人」,在諸多的作品以及案例中,我們亦可發
「女」,而是創造新的灰色空間,容納所有的可讀性。
讀‧性」導覽課程設計者)
現,在每一個時代都有男性放棄自己的性別紅利為女性發聲。
從荒野落下的油麻菜籽,到天空綻放的玫瑰花,從卑微無聲的游離,到
現今台灣社會中,女性的權益已大大的有所進展,但在時代的推進下,
敢於相擁的鱷魚,多少次的恐懼和不安,多少次的質疑和徘徊,然後有一
活動資訊
許多舊有的思維都需要進行調整,所謂的「弱勢」並不會完全與性別掛
天我們都能面對面地看見彼此,感受同樣的愛、同樣的世界、同樣的溫暖
「可讀‧性──台灣性別文學變裝特展」
勾,因此,在討論性別權利之前,我們應該要跳脫的是性別的框架,以客
和海。那裡沒有標準,沒有男生應該如何,沒有女生只能這樣,有的只是
地點:國立台灣文學館1樓展覽室C
觀的角度來思考所謂的平等與尊重,再輔以先天差異進行決斷,如此一
我們每一個身而為人,各式各樣,千變萬化所締造排列組合出不同可讀性
時間:展期至2022年2月6日止
來,相信總有一天,我們都可以迎來人人平等的社會。
的──我們。
信仰反思
陳佩儀(勵馨基金會公民對話部倡議組倡議專員)
性別中的身體自由 年前就讀大專院校的姪女參加了某教 會舉辦的活動,會中指示他們將染著 黑色顏料的手指頭浸入清水中,再拿 起來,象徵他們之前的汙穢被潔淨了,這是教 會婚前守貞的教導。「髒」掉的手指代表發生婚 前性行為,但在信仰救贖之後,變潔淨了。宗教 在談論救贖之前,先貼上了標籤,再刻上一道 恐懼及罪惡感的深痕,以此規範身體與性。 性與身體的規範背後有著一套性別框架:男 性是主動的、活躍的、支配的;女性則是被動 的、順從的。人們往往誤以為這是理所當然的 性別差異,視其為自然的、本質的,甚至是上主 所創造出來的。直到女性主義運動興起,才逐 漸揭露,這些看似理所當然的性別秩序,正是
數
在特展中可看見台灣文學與性別史的內涵與變遷。
從女性的穿著,可了解各時代的具體角色形象。
父權制度下建構出來的性別意識形態,並非生 來就是如此。 「支配─附屬」的性別規範,與時下的性暴 力或性別暴力議題息息相關,而在這些議題中, 「厭女情結」則如鬼魅般在其中流竄。在《不只 是厭女》一書中提及,「厭女情結」就像是父權 秩序的「執法部門」,監督違反性別秩序的人 或現象,並對其提出懲罰。「厭女」或許可以詮 釋為蔑視女性或陰柔特質。蔑視不一定如我們 所認為的,以直接的仇視型態出現,它也可能 以「保護」或「照顧」等看似友善的方式出現, 讓人不易覺察,但其中同樣包裹著不信任女性 是有主體性的個體,反將女性視為客體,也就 是需要被管制的對象。在「厭女」的文化中,女
人被分化為「好女人」或「壞女人」,當女性無 法滿足社會所期待的「好女人」時,「厭女」就 會進行執法任務,懲戒這些「壞女人」。在這當 中我們不難看見父權制度賦予男性一種錯誤的 「資格感」,以為他們「可以」,並且「應該」 拿取女性的服務,包括身體、性……,他們可以 理所當然地規定與監督女性,教訓不守規矩的 「壞女人」。 誰是不守規矩的「壞女人」?只要當女人開 始談論性、身體,穿著不符合期待,或者依自 己的意願發生性行為時,就可能被視為「壞女 人」,遭受到言語或肢體的恐嚇與攻擊。時下許 多人關注的「數位性暴力」議題,正是扣連著這 樣的性別規範,以散布性私密影像進行復仇、 控制、威脅,而「懲治壞女人」,正是他們拿來 合理化自己施行性暴力的理由。 我們所痛恨、甚至覺得可怕的性暴力議題並 非突然發生,而是社會提供了養分,讓這些惡 意的行為不斷增生、繁殖。在每日的生活中,人 們的互動提供了什麼樣的養分,讓施行暴力者 覺得自己有權力這麼做?覺得自己有權力可以 偷窺、偷拍、上傳性私密影像?當我們看見這些 性暴力事件發生時,我們總是檢討這些被害者 「愛拍,還怕別人看?」「穿這麼少,不就是要 給人看?還怪別人性騷擾」……,而非譴責施行 暴力的人;當我們看見有人發表厭女言論時, 不是制止,而是無關緊要地說著:「不過只是 參考書目
透過衣服裝置的視覺藝術,帶出時代的性別氛圍。
din
疆界
「可讀‧性」導覽課程心得-
展區提供黑白漸層的「莫比 烏斯環」,讓參觀者挑選。
嘴砲」「不過是無傷大雅的玩笑」「私下講講而 已,別太認真」「不爽就不要看」……,這些態 度都在提供養分,讓施行性暴力的人找到合理 化自己行為的藉口。 「厭女」言論突顯的是,我們鮮少意識到的 父權制度下的性別秩序。它是如此綿密地交 織在生活及社會中,我們深處其中很難不受影 響。然而,即便如此,當我們開始在日常生活中 覺察這些歧視的刻痕,一個小小的行動,都有 可能帶來改變。不以為意、幼稚的玩笑,都可 能被餵養成為巨大的惡意。因此,練習在生活 中有意識地回嘴、拒絕這種惡意是很重要的, 我們要說出來、站出來,相信自己不是被物化 的客體,而是擁有自主權的主體。
田晶瑩(2017)。〈女人的貞潔,男人的政治:性別意識與名人道德〉。載於戴伯芬(主編),《性別作為動 詞──巷仔口社會學2》。新北市:遠足文化。 巫靜文(譯)(2003)。凱特‧曼恩著。《不只是厭女》。台北:麥田。 黃淑玲、游美惠(主編)(2012)。《性別向度與台灣社會》(第三版)。高雄:巨流。
台灣教會公報 2021 年 8 月 2 日~ 8 月 8 日/ 3623 期
15
特 別企畫
特 別企畫 相片提供/國立台灣文學館、張原境
「可讀‧性」導覽課程
搖晃‧回想
拓展自
由的
──國 立台灣 文學館 特展「 可讀 ‧性 (R ea
走
到鏡子前,我們慢一點,一個一個 來,掃視一下,你的五官、胸膛、 腹部、手腳。請告訴我,你喜歡你
的身體嗎? 又或者,請你閉上眼睛,回憶一下走在街上 的自己。在想像中,你會不會擔心周遭認為你的 衣著與妝容不夠得體?還是,跟我一起翻開自 己記憶的底層,我想起某次返家的路上,有個 人尾隨我,我不想求助,我害怕這是我的錯覺, 感到羞恥,選擇另一條回家的路。但是,每次聽 到腳步聲,再度湧上強烈的羞恥感。 是的,不可否認,你我感受許許多多的愛相 伴,你我本身也是愛的展現與實踐的模樣。但 是,我們也一再檢視自己的外貌、行為舉止、性 別氣質、性別認同,到底夠不夠「相似」?想要 「相似」的焦慮與欲求,成為教條與疆界,束縛 了我們身體與思想的自由。 國立台灣文學館特展「可讀‧性(Reading Sexualites)」,便是以台灣文學作品與社會 運動為基底,說出台灣人百年來如何突破性別 的疆界的故事。這個故事所陳述的背景多線進 行,包括台灣社會的禁忌、威權體制的暴力、父 權結構的壓迫、情感關係的角力等問題。這些問 題不只呈現在愛慾肉身,還有在外部的實體空 間──你的家,真的是你的家嗎?你是否擁有 可以馳騁夢想、養育生活的公共空間? 從身體到家的空間,從家到公眾共有的場 所,每一層的空間都是一道疆界,而每一道疆 界各自承載無數人的念想與歷史。
14
台灣教會公報 2021 年 8 月 2 日~ 8 月 8 日/ 3623 期
gS exu alite s)」
展區以台灣文學為主軸,加入各年代的聲音。
特展「可讀‧性」以年代作為斷代,劃分為 五個展區「那個時代,當鬼才能平權」「日治殖 民,女權種籽飄落地」「威權凜冬,女性平權小 萌芽」「解嚴初春,性別運動枝葉綻綠」「盛夏 光年,性意識如球莖蔓延」。各展區以台灣文學 作品為主軸,加入各年代的聲音(唸歌仔、流行 音樂)、視覺藝術(衣服裝置、電影、紀錄片、 漫畫)、表演藝術(相聲)等多種藝術創作,並 附上各年度大事件的新聞報紙,帶出每一個時 代的特殊氛圍。 此外,在展區中間,策展人設計「大事紀年 表」,如河的展版,流瀉出「社會大事」與「性 別文學/藝文創作」的條目。一道道條目呼應展 區呈現的主題內容,如「2000年.少年葉永鋕 重傷臥倒在廁所」。 在這裡,我們停個三秒鐘,想一下,對我們而 言,「廁所」是什麼樣的空間?我的朋友說,廁 所雖然是職場裡共用的空間,但使用廁所時, 反而可以稍稍區隔出一點私人的隱密空間,能 坐下來好好喘口氣,連帶緩解生理的不適,讓 身心獲得片刻的休養。 那麼,在2000年的情景是如何呢?那時,社 會仍然以二元的生理構造想像性別,對廁所空 間的規劃也常貧乏而蒼白。「男廁」一排幾乎 沒有遮蔽的小便斗,跟兩到三間半密閉空間的 蹲式廁所,「女廁」則是清一色半密閉空間的
郭汶伶 (文字工作者)
蹲式廁所,這是當時尋常可見的光景。 性別友善廁所、無障礙廁所、育嬰室,並不存 在於2000年。唯有性別刻板印象長期構築了我 們的起居與公共空間,如1999年,雇主可以無 憑無據解雇懷孕婦女,懷孕婦女被迫龜縮在家 中「相夫教子」。 因為瘦高、陰柔的外表,葉永誌長期受到校 園霸凌。在廁所前,其他同學脫下他的褲子,他 被迫羞恥地展示陰莖。這樣的他,選擇偷偷摸 摸上廁所。廁所,之於永誌,沒有安全感,是面 對同儕惡意的恐懼屋,也是自我性別氣質不見 容於社會的展示場。永誌在廁所內死亡,促使 社會深層反思性別框架。 在這次的「可讀‧性」特展中,「盛夏光年, 性意識如球莖蔓延」一區,策畫展出台灣詩人 追奇、劇作家簡莉穎的作品,再思男人在性別 氣質、性傾向等方面的窘境與苦楚。尤其簡莉 穎在《服妖之艦》,重思台灣戒嚴時期下,男人 在性別氣質、性傾向方面的窘境。 無論是台灣文學作家與策展人的理念,都源 自於一個概念,這是父權壓迫女人的歷史,也是 父權壓迫男人的歷史。強化、鞏固父權壓迫結 構的成因,除了來自於社會民俗與道德規範外, 也攸關國家的威權體制,造成台灣人的身體一 再被迫屈從、限縮在父權的框框內。 唯有出走,用肉身與心靈踰越疆界,走在行 動的路上,自由就成為實踐的基石,進一步成為 他人共享的權利。如同2021年4月22日,在眾 人的意志下,行政院通過《跟蹤騷擾防制法》草 案,無論男女,終於有權終止他人對私人生活 空間的踐踏,找回身體與私人空間的安全感。 這每一步,得來不易。歡迎來國立台灣文學 館特展「可讀‧性」,看見台灣文學與性別史的 內涵與變遷,理解性別自由在身體與空間中的 意義,解放束縛。
張家芳(成功大學學生)
跳脫框架,迎向性別平等
性別,一直是文學作品中重要又不斷
本次的課程中,同學分為五組,每一組以自己感興趣的主題為發展主
被翻轉的主題。當台灣文學館策畫「可
軸,規劃一系列的展覽活動,包括張家芳、薛賀心設計的〈1940s群女
讀‧性──台灣性別文學變裝特展」,成
像〉、古若姍、賴冠妤設計的〈感情中的三角公式〉、蔡佳晉、黃心妤設計
「可讀‧性」導覽課程心得-
陳昭亦(成功大學學生)
性別,不只是黑白分明 當身而為人這件事出現了類別,我們都不知道自己應該走向哪裡才算是 「正確」。 從各個年代裡,我們看見了文學最尖銳和最柔軟的一體兩面,故事文
功大學學生亦計畫以性別展場為主要使
的〈啥款──尋找你的文學魂〉、朱可芳設計的〈創造‧性〉及陳昭亦設計
字包裹著我們每個人的性別,生理性別很輕易地將我們劃分成「男」和
用空間,藉由閱讀、猜謎、桌遊或角色扮
的〈重生:1980的那個女人〉等,期待能讓觀展民眾以不同視角來感受、
「女」,卻沒有好好教會我們認知「男」和「女」。天秤兩端於是進入失
演形式,帶領參觀者一同回想文學作品中
解讀這些文本。為了呈現理想的成果,同學們多次前往展廳觀展、確認資
衡,慢慢地,我們甚至連自己都迷惘了。在瀏覽這些作品期間,我們從世代
的女性群像,也期待有更多方的迴響。
訊並發想,指導老師亦先後進行引導、發想、收斂等活動。
分割下看見了背景歷史堆疊出的差別待遇,從一聲聲控訴延伸至此起彼落
可惜,疫情在5月中突然轉為嚴峻,原
我們以1940年代的女性為主軸,選擇了幾位角色原型,透過人生關卡的
的抗爭,從自我為核心發散拓展至整個宏觀的性別認同。父權,婚姻,家
本由成大與台灣文學館合作的課程及現
安排、編寫,讓觀眾進行選擇推進劇情的發展,為了呈現劇情的合理性與
庭,甚至是戀愛,逐一拼湊、剪貼、相互排列,然後期待大家能同時享受不
場導覽皆延期,故此刻我們僅能藉由文字
多元性,我和組員一共精讀《閹雞》《不為人知的幸福》《花開時節》等同
一樣佐料所交織的「性別文學」。
介紹成果及反思,並由兩位學生張家芳
年代的作品,也查找了相關文獻,並考證同年代的女性穿著,只為了塑造
及陳昭亦負責側寫心得。各組的作品都不
具體的角色形象,讓每個選項背景符合當代女性的真實情況。
男女不是對立面,那只是個種類的選擇。 我們站在它的面前,選擇明白自己的性別,選擇認同自己的性別,這是
約而同地穿梭在「可讀‧性」的文學長流
在整理資料的過程中,我深深敬佩那些打破時代窠臼的人,不論男性或
中,既探尋了文學的記憶,也呈現了「性
女性。雖然在過去的歷史脈絡裡,女性常被塑造為被壓迫的角色,從客觀
此次活動期待能夠帶給大家的。 以每一個不同女性角色的雛形去做石子,投擲進入我們每個人的心池,
別意識」在台灣這片土地的發展與蛻變。
角度而言,過去的女性權益也遠不及現代的女性,但實際上,並非所有舊
激盪出的漣漪和回聲作響都千百樣,讓性別不只是黑白分明的「男」或
(文/秦嘉嫄,成大中文系副教授、「可
時代的男性皆是所謂的「惡人」,在諸多的作品以及案例中,我們亦可發
「女」,而是創造新的灰色空間,容納所有的可讀性。
讀‧性」導覽課程設計者)
現,在每一個時代都有男性放棄自己的性別紅利為女性發聲。
從荒野落下的油麻菜籽,到天空綻放的玫瑰花,從卑微無聲的游離,到
現今台灣社會中,女性的權益已大大的有所進展,但在時代的推進下,
敢於相擁的鱷魚,多少次的恐懼和不安,多少次的質疑和徘徊,然後有一
活動資訊
許多舊有的思維都需要進行調整,所謂的「弱勢」並不會完全與性別掛
天我們都能面對面地看見彼此,感受同樣的愛、同樣的世界、同樣的溫暖
「可讀‧性──台灣性別文學變裝特展」
勾,因此,在討論性別權利之前,我們應該要跳脫的是性別的框架,以客
和海。那裡沒有標準,沒有男生應該如何,沒有女生只能這樣,有的只是
地點:國立台灣文學館1樓展覽室C
觀的角度來思考所謂的平等與尊重,再輔以先天差異進行決斷,如此一
我們每一個身而為人,各式各樣,千變萬化所締造排列組合出不同可讀性
時間:展期至2022年2月6日止
來,相信總有一天,我們都可以迎來人人平等的社會。
的──我們。
信仰反思
陳佩儀(勵馨基金會公民對話部倡議組倡議專員)
性別中的身體自由 年前就讀大專院校的姪女參加了某教 會舉辦的活動,會中指示他們將染著 黑色顏料的手指頭浸入清水中,再拿 起來,象徵他們之前的汙穢被潔淨了,這是教 會婚前守貞的教導。「髒」掉的手指代表發生婚 前性行為,但在信仰救贖之後,變潔淨了。宗教 在談論救贖之前,先貼上了標籤,再刻上一道 恐懼及罪惡感的深痕,以此規範身體與性。 性與身體的規範背後有著一套性別框架:男 性是主動的、活躍的、支配的;女性則是被動 的、順從的。人們往往誤以為這是理所當然的 性別差異,視其為自然的、本質的,甚至是上主 所創造出來的。直到女性主義運動興起,才逐 漸揭露,這些看似理所當然的性別秩序,正是
數
在特展中可看見台灣文學與性別史的內涵與變遷。
從女性的穿著,可了解各時代的具體角色形象。
父權制度下建構出來的性別意識形態,並非生 來就是如此。 「支配─附屬」的性別規範,與時下的性暴 力或性別暴力議題息息相關,而在這些議題中, 「厭女情結」則如鬼魅般在其中流竄。在《不只 是厭女》一書中提及,「厭女情結」就像是父權 秩序的「執法部門」,監督違反性別秩序的人 或現象,並對其提出懲罰。「厭女」或許可以詮 釋為蔑視女性或陰柔特質。蔑視不一定如我們 所認為的,以直接的仇視型態出現,它也可能 以「保護」或「照顧」等看似友善的方式出現, 讓人不易覺察,但其中同樣包裹著不信任女性 是有主體性的個體,反將女性視為客體,也就 是需要被管制的對象。在「厭女」的文化中,女
人被分化為「好女人」或「壞女人」,當女性無 法滿足社會所期待的「好女人」時,「厭女」就 會進行執法任務,懲戒這些「壞女人」。在這當 中我們不難看見父權制度賦予男性一種錯誤的 「資格感」,以為他們「可以」,並且「應該」 拿取女性的服務,包括身體、性……,他們可以 理所當然地規定與監督女性,教訓不守規矩的 「壞女人」。 誰是不守規矩的「壞女人」?只要當女人開 始談論性、身體,穿著不符合期待,或者依自 己的意願發生性行為時,就可能被視為「壞女 人」,遭受到言語或肢體的恐嚇與攻擊。時下許 多人關注的「數位性暴力」議題,正是扣連著這 樣的性別規範,以散布性私密影像進行復仇、 控制、威脅,而「懲治壞女人」,正是他們拿來 合理化自己施行性暴力的理由。 我們所痛恨、甚至覺得可怕的性暴力議題並 非突然發生,而是社會提供了養分,讓這些惡 意的行為不斷增生、繁殖。在每日的生活中,人 們的互動提供了什麼樣的養分,讓施行暴力者 覺得自己有權力這麼做?覺得自己有權力可以 偷窺、偷拍、上傳性私密影像?當我們看見這些 性暴力事件發生時,我們總是檢討這些被害者 「愛拍,還怕別人看?」「穿這麼少,不就是要 給人看?還怪別人性騷擾」……,而非譴責施行 暴力的人;當我們看見有人發表厭女言論時, 不是制止,而是無關緊要地說著:「不過只是 參考書目
透過衣服裝置的視覺藝術,帶出時代的性別氛圍。
din
疆界
「可讀‧性」導覽課程心得-
展區提供黑白漸層的「莫比 烏斯環」,讓參觀者挑選。
嘴砲」「不過是無傷大雅的玩笑」「私下講講而 已,別太認真」「不爽就不要看」……,這些態 度都在提供養分,讓施行性暴力的人找到合理 化自己行為的藉口。 「厭女」言論突顯的是,我們鮮少意識到的 父權制度下的性別秩序。它是如此綿密地交 織在生活及社會中,我們深處其中很難不受影 響。然而,即便如此,當我們開始在日常生活中 覺察這些歧視的刻痕,一個小小的行動,都有 可能帶來改變。不以為意、幼稚的玩笑,都可 能被餵養成為巨大的惡意。因此,練習在生活 中有意識地回嘴、拒絕這種惡意是很重要的, 我們要說出來、站出來,相信自己不是被物化 的客體,而是擁有自主權的主體。
田晶瑩(2017)。〈女人的貞潔,男人的政治:性別意識與名人道德〉。載於戴伯芬(主編),《性別作為動 詞──巷仔口社會學2》。新北市:遠足文化。 巫靜文(譯)(2003)。凱特‧曼恩著。《不只是厭女》。台北:麥田。 黃淑玲、游美惠(主編)(2012)。《性別向度與台灣社會》(第三版)。高雄:巨流。
台灣教會公報 2021 年 8 月 2 日~ 8 月 8 日/ 3623 期
15
事 工分享
公關企劃製作
萬眾一心
盼望將至
試煉過後
挺立不屈
這波疫情爆發的既迅速又猛烈,在北部醫院甚 至南彰化與北彰化陸續傳出有大型醫院的醫療人 員染疫,所幸在上帝的保守之下,彰化基督教醫 院全體系同工並無這樣的情形發生,感謝主賜平 安。彰化基督教醫院身為彰化、雲林、南投唯一 的醫學中心,我們肩負重大任務的使命;在嚴峻 的疫情之下,彰基以最快速度設置各項防疫設 備、精準配置人力,沉著穩健進行危機應變。
彰化基督教醫院陪您一起抗疫
16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8月2日~8月8日/3623期
事 工分享
公關企劃製作
發揮耳鼻喉科醫師專業,共度臺灣嚴峻疫情難關
不忍屏醫高溫採檢,彰基快遞涼爽移動式篩檢站
國內新冠肺炎本土病例不斷飆升,疫情在臺灣以空前速度傳播,在危急之際, 臺灣耳鼻喉頭頸外科醫學會理事長暨彰化基督教醫院院長陳穆寬教授表示,本於 醫者之心,在政府成立社區篩檢站之後,號召全國 320 位熱血耳鼻喉科基層醫師 加入篩檢的行列(佔全國 94%),拋磚引玉帶領全台醫師公會、學會醫師,主動投 入篩檢的工作,當仁不讓,承擔責任,發揮耳鼻喉科專業,全力支援社區篩檢站工 作,同島一命、團結抗疫!
彰基院長陳穆寬教授,日前號召全台耳鼻喉科醫師加入篩檢行列,也迅速獲得 320 名以上醫師響應。在近日有報載屏東 78 歲耳鼻喉科醫師衝前線支援社區篩檢, 由於全台連日高溫、尤其屏東白天溫度達 38 度以上,社區採檢醫護人員必須穿著 全套防護衣進行採檢,往往一段時間就汗流浹背非常辛苦,甚至有中暑、熱衰竭 等風險。為體恤南台灣社區採檢醫護,陳穆寬院長為發揮「同島一命、團結抗疫」 的精神,願以優良設備支援南台灣。交辦彰基基礎設施組將設置經驗與團隊組織 起來,打造貨櫃型移動式篩檢站,並積極接洽協助各縣市政府有需要的地方。首 站於 5 月 30 日捐助運送至屏東縣政府,陳穆寬院長強調屏東天氣酷熱,而戶外採 檢車內部採獨立正壓空調,讓採檢的醫護不需穿著厚重防護衣,減輕醫護人員負 擔。而且這座採檢站具有活動性,屏東有 33 個鄉鎮市,未來若其他地區需設採檢 站,移動方便,希望能守住中南部,提升醫護量能。
彰基 2 天完工戶外正壓大量採檢站,極速擴十倍採檢及 檢驗量能 新冠肺炎情勢嚴峻,匡列接觸者和民眾擔心染病自行求醫者倍數提高,已塞爆 全台急診室,嚴重影響急重症運行量能。為因應此問題,並解決民眾疑慮,在陳穆 寬院長的努力下,24 小時趕工,在 2 日內完工「戶外正壓大量採檢站」,並同時 擴充檢驗量能及人力,目前已極速將篩檢及檢驗量能擴充 10 倍以上,達成每日篩 檢至少 1000 位患者的能力。陳穆寬表示,彰基體系為彰化縣最大醫療量能,雲彰 投後送唯一醫學中心。對於本區的緊急醫療照護責無旁貸,也義無反顧全院總動 員,配合中央和地方衛生局指示,全力協助控制疫情,讓民眾安心。
提升基隆防疫篩檢量能,彰基與綠色聯盟攜手捐贈正壓 篩檢艙 因應疫情嚴峻,篩檢需求大增,台灣綠色立委聯盟理事長蘇嘉全、彰基院長陳 穆寬教授於 6 月 7 日共同捐贈一座「正壓篩檢艙」給基隆市,市長林右昌表示, 這座「正壓篩檢艙」是彰基為了因應疫情所開發,造價約 100 萬元,採用最新的 正壓隔離採檢艙,具有獨立與安全性,能讓醫護人員在安全環境下執行採檢工作。 陳穆寬院長表示在疫情的開始就決定打造正壓的活動篩檢艙,目前從北台灣的基 隆、新北、新竹、苗栗、南投到國境之南的高雄、屏東、台東等等,這個正壓篩檢 艙是安全的,內部裝置冷氣相當的舒適,還有紫外線消毒使外面跟裡面都相當的 安全,並有監視系統監看戶外動態,也有高效能風扇加 HEPA,把很小的病毒粒子 消滅掉,對環境也很好,讓醫護人員也不會在這麼熱的天氣下中暑。
彰基推 7 分鐘活力健肺操,四量級提升肺活量 迅速擴充防疫專責病房,彰基 24 小時完成清床待命 臺灣 COVID-19 疫情嚴峻,本土案例持續攀升,有多家醫院受到影響。配合中央 疫情指揮中心調度北病南送,彰化基督教醫院超前預備,將中華路院區原本收治 的慢性病患移轉其他院區,來收治中部、甚至北病南送的輕症確診病患。彰基院 長陳穆寬教授表示「彰基是彰化縣唯一的醫學中心,要守護 128 萬彰化縣民的健 康,也要兼顧南投、雲林的縣民。」由於彰化地區新冠肺炎確診數也逐日攀升,為 了確保醫學中心的醫療量能能救治急重症患者,因此 5 月 28 日起,將中華路院區 大樓的病人清空,移轉到南郭總院區救治,以便在中華路院區設置防疫專責病房。
新冠肺炎疫情嚴峻且第三級警 戒,許多長者無法外出活動,彰化 基督教醫院胸腔內科特別與健身老 師共同設計 4 組 7 分鐘「活力健肺 操」,讓肺阻塞病人在家只要一把 堅固的椅子、一小空間就可持續斷 練肺活量,彰基院長陳穆寬教授表 示,7 分鐘「活力健肺操」對肺復原 很有幫助,將安排住院中行動自如的隔離病患,於固定時間運動健肺。希望在居 家防疫的這段時間內,民眾也能夠在家裡,只要有很堅固的椅子,看著這些影片, 也可以讓肺部繼續來做健康的、復原的動作。在這場新冠肺炎來襲之際,我們希 望能夠讓所有需要的人,都能夠獲得幫助。民眾可透過彰基所提供網址、QR code 選擇適合自己的量級下載影片。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8月2日~8月8日/3623期
17
藝 文走廊
觀影人生 《竊聽風暴》
正蔓延
導演:賀克唐納斯馬克 編劇:賀克唐納斯馬克 演員:歐路奇莫赫 瑪蒂娜吉黛克 賽巴斯提昂柯賀
《竊聽風暴》(The Lives of Others) 早 在2006年 上映,是 德國導 演 賀 克唐納斯馬克(F l o r i a n H e n c k e l Donnersmarck)自編自導的處女作,曾 獲得第7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 獎肯定。2021年2月26日,本片的數 位修復版重新登上大銀幕,其經典程 度不言而喻。
權勢的壓迫 影片的時空背景是1984年的東德, 當時東、西柏林分別在共產主義陣營 和自由世界陣營的分治之下;西柏林 是赤色土地裡一塊自由淨土,東柏林 則是集權共產主義的樣板城市,隨時 提防著自由民主思想從西柏林滲入。 在這種政治氣氛下,「史塔西」 (國家安全局)這個東德的特務單位 變得非常重要,他們布下綿密的監聽 網絡,訓練出一批冷酷、幹練的祕密 警察,隨時監視東柏林居民的一舉一 動,嚴防一切有害於東德政權的思想
和叛逃行為。然而,自由思想從來不 曾在東德消失過,在嚴密的層層防範 之下,人心卻暗潮洶湧。 片中的主角衛斯勒正是這些祕密警 察中的佼佼者,他不苟言笑,全神貫 注在他的工作。在他的同僚甚至上司 之中,沒有一個人像他那麼敬業。任 何任務,無論時間再緊迫,他也能執 行得分毫不差。面對善於隱藏自己的 人,也只有他看穿人,沒有人能看透 他撲克臉下的心思。他向來得到上司 的信任,一切難辦的任務,衛斯勒總 是交派的首選。 為了加強控管思想與言論,東德政 府開始對藝術工作者展開監聽行動, 尤其是那些有名氣又受歡迎的導演和 演員,他們對群眾有很強的影響力, 因此即便他們素有忠誠的名望,也必 須重新審視。這個任務落到了衛斯勒 頭上,他奉命對劇作家德瑞曼和他的 同居女友、知名女伶西蘭進行24小時 全天候的監聽。 不料,在監聽過程中,衛斯勒最早
13
思 錄 徐頌贊
很多人身上有所謂啟蒙的負 擔、傳統的負擔、知識的負擔。其實是 思考沒跟上切己的感受力和行動,不算真 思考,讓自己陷入「已經思考過」的幻覺。 繼續追問和反問,很多說法都是想當然、 不成立,不過是符號的遊戲、話語的博 弈。真正的問題,就藏在話語本身裡 面。要探究的是話語裡面的問題, 而不是停留在話語和話語隨 機的遊戲上。
沉
13 → 14 18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8月2日~8月8日/3623期
許立人
截獲的消息並非作家的反動,而是文 化部長對西蘭的惡行。他暗中借政治 權勢侵犯西蘭,讓西蘭的身心備受 煎熬,也使身為男友的德瑞曼飽受創 傷,但他們依然為愛而隱忍。
信念的轉變 衛斯勒原本無可質疑的信念,開 始產生動搖。隨著監聽的時間越來越 長,衛斯勒從德瑞曼與西蘭的生活不 斷體會到情感與藝術帶來的心靈豐富 與安慰。這讓喜怒不形於色的他,心 中慢慢發生了變化,最後他在德瑞曼 暴露反動意圖時,卻反過來掩護他, 暗中協助他規避調查。史塔西的任 務也因此宣告失敗,衛斯勒被削去原 職,打入失敗祕密警察冷宮,被判做 20年的基層拆信員。 然而峰迴路轉,不到六年,收音機 傳來消息,柏林圍牆倒了!人們走上 街頭推倒了共產鐵幕。衛斯勒也得到 了平反,回到正常生活,成為一個普 通的郵務員。一日,他在書店看到一 本書,書名是他過去監聽時聽到的曲 子──《獻給好人的鳴奏曲》。他打開
14
嘗試理解「反智」。「知識爆炸」 本身就是一種新的知識組織方式,以漂流 的形式,以全球化的名義。人們讀了很多,卻 沒讀什麼,去過很多地方,卻沒去過哪裡。在 古代,「神的話」與文本是合一的,是可見、可 觸摸、可陪伴在身邊的。但在人類的社會生活 和認知方式劇烈改變中,「神的話」變得奧祕 化、形而上化。相應地,人的話和人的生存 也越來越割裂。他們說的「反智」,不 過是為了在某個社群裡安心地 「知行合一」。
封面,看到第一頁寫著他的祕密警察 代號,作家以此書向他致敬。 原來,自從東德重歸自由之後,德 瑞曼就在積極尋找當年暗中協助他的 人,後來他寫了這本書,獻給那個只 知道代號的「好人」──為政府箝制 思想暗中監聽他的祕密警察衛斯勒。
恢復的良善 誰是好人?誰是壞人?這是我們 從小聽故事最喜歡問的問題。許多人 到了年老的時候,還在繼續問這個問 題,還在繼續分辨這個問題,然後繼 續失望,或是感到意外。為什麼呢? 因為這世界上實在是沒有真正的好 人,所有人都被罪性挾制,只會求自 己的益處。為什麼有些人可以被稱為 「好人」?其實不是因為他們本質上 是好人,而是他做的事是好的。 衛斯勒雖然是人見人怕的東德祕 密警察,但他在關鍵時刻做出了好的 行動,以致於他手中原本最會加害於 人的工作,頓時轉變成最能保護人的 工作。這讓我想到使徒保羅,他在使 徒中最是口才便給、知識淵博,這曾 讓他成為迫害教會、抓門徒下監的權 勢,然而當復活的主光照他後,他的 能力卻成為造就教會的工具。 究竟人怎樣才能成為好人?又如何 知道何為善呢?人憑知識、才能無法 知道,除非上帝指示他。「世人哪!耶 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祂向你要的是 什麼呢?是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 的心,與你的神同行。」(彌迦書6章 8節)上帝啟示,人才曉得何為善。保 羅受到主耶穌特別的眷顧,親自向他 顯現。而衛斯勒呢?上帝藉著人與人 之間的真情、音樂傳達的藝術這些普 遍的啟示,向衛斯勒指示何為善,使 他能從枯乾的心靈與虛假的工作中看 到亮光,正如我們這些迷途的羔羊在 耶穌身上找到道路、真理和生命。 主的愛正在蔓延,祂要成就祂的 工、感化祂揀選的人、打破一切罪 惡,並且無可抵擋,直到永遠!
藝 文走廊 《 ▼基督向人顯現》,亞歷山大 安 ‧德烈耶維奇 伊 ‧萬諾夫, 1837
畫中有道
《基督向人顯現》
人子來了 李佑生
20年巨作 這正是巨幅油畫《基督向人顯現》(The Appearance of Christ Before the People )所描繪的情境。這幅 俄羅斯畫家亞歷山大‧安德烈耶維奇‧伊萬諾夫 (Alexander Andreyevich Ivanov,1806~1858年)創 作的作品高5.4公尺、寬7.5公尺,尺寸非同凡響,導 致每座曾經收藏此作的美術館都為此傷透腦筋,因為 首要條件是房間必須挑高6公尺以上。這幅畫現收藏 於莫斯科特列特季亞科夫畫廊(Tretyakov Gallery), 以此作之氣勢恢弘,放置大廳當之無愧。 伊萬諾夫在父親任教的聖彼得堡帝國藝術學院 (今列賓美術學院)完成學業,先後至德國、義大利 深造。在義大利期間,他第一批作品是模仿米開朗基 羅的傳世之作《創造亞當》(The Creation of Adam)。 也是在這個時期,伊萬諾夫勤奮地研究聖經,尤其 是新約,因此萌生描繪彌賽亞首次出現人前的想法。 為得償所願,伊萬諾夫多次畫下小幅草稿和親友交換 意見,更意圖前往巴勒斯坦考察。 伊萬諾夫傾注20年(1837~1857年)心力構思、 創作《基督向人顯現》此幅巨作。由於他與俄羅斯作 家尼古拉‧果戈里(Nikolai Gogol,1809~1852年) 私交甚篤,果戈里的肖像因此出現在《基督向人顯 現》中,即畫面右側最靠近耶穌的紅袍男子。伊萬諾 夫自己也入畫,戴著紅色帽子坐在施洗約翰前。 《基督向人顯現》的特色在於生動、神態各異的人 物群像,他們聚集在施洗約翰身旁,有的要受洗禮, 有的是跟隨,有的則是窺探約翰的法利賽人。伊萬諾 夫筆下的施洗者位於畫面最顯眼的中央處,身著引人 注目的奇裝異服,有如秀場主持人,指向徐徐而來的 來賓,對注目他的人介紹說:「看哪,神的羔羊,除 去世人罪孽的!」(約翰福音1章29節) 《基督向人顯現》這幅畫中,施洗約翰「祂必興 旺,我必衰微」的宣告具體地形象化。只見耶穌孤身 而至,又因距離的緣故而面容難辨,相較於施洗約翰 被人群環繞,越發顯得形單影隻,但順著約翰的指 引,觀賞者卻望向從遠方款款而來的人子,讓祂成為 整幅畫的焦點。
年。 1857
來自埃及、非利士、以東、亞蘭、亞述、巴比倫、波 斯、羅馬等的逼迫、威脅接踵而至,就是到了近代, 猶太人還是漂流,斑斑血淚交織出千年歷史,詩人的 哀聲一言以蔽之:「以色列當說:從我幼年以來,敵 人屢次苦害我。」(詩篇129篇1節) 這樣刻骨銘心的歷史,使他們逐漸認真看待先知 們關於彌賽亞將至的預言,等候上帝應許的實現。然 而,他們心中關於彌賽亞的想像,與上帝的啟示並不 完全相符,那啟示將來必成之事的上帝,照著祂所說 的話成就允諾。其中一個記號即是曠野之呼聲(以賽 亞書40章3節),奉差遣的以利亞(瑪拉基書4章5 節)將在曠野預先傳揚天國的福音:「天國近了,你 們應當悔改!」(馬太福音3章2節)
~
在 以色列漫長的歷史中,有幾個主題如影隨形, 其中一個是苦難。自從具有民族的規模之後,
祂成全了律法 預言基督的到來,是施洗約翰的任務,也是歷世 歷代先知的任務。他們信息的細節、要點或許多元, 核心卻具一貫性;傳揚內容雖多樣,彼此並不分歧、 牴觸,使見證的福音更為完整、全面。因為他們傳的 福音不是出於自己,乃是來自同感一靈的啟示(彼得 前書1章10~12節),而施洗約翰是他們當中最後 的一位(馬太福音11章9~14節)。 耶穌的到來,是律法和先知預言的實現(馬太福 音26章56節),讓我們認識並頌讚上帝的信實。先 知傳揚、上帝子民等候的耶穌,對自己來到這世界 要開啟的新時代,有著清楚、透徹的自知。《基督向
祂呼召罪人悔改 上帝的兒子也多次陳明,祂來,是要呼召罪人, 「我來本不是召義人,乃是召罪人。」(馬太福音9 章13節、馬可福音2章17節)、「我來本不是召義人 悔改,乃是召罪人悔改。」(路加福音5章32節), 並拯救世界(約翰福音12章47節)。其實,耶穌的 名字,就意謂著「將自己的百姓從罪惡裡救出來」 (馬太福音1章21節)。這樣的呼召,並不只是社會 公義,更是直指人類更深層的癥結──罪。 門徒初時或許也從政治的角度去理解耶穌的到 來,「主啊,祢復興以色列國就在這時候嗎?」(使 徒行傳1章6節)但隨著聖靈啟明,便曉得上帝的國
祂使羊得生命 這位好牧人曉得,祂來,是要使人得生命,且更 為豐富(約翰福音10章10節),而方法就是祂要 捨棄自己的性命,成為眾人的贖價(馬太福音20 章28節)。這讓使徒們看到耶穌正如先知預言, 是拯救、照管、牧養的牧人(以西結書34章22~ 31節),看到祂的虛己卑微(腓立比書2章5~8 節),看到罪的解決仍如前約要付上代價,只是祂
人顯現》描繪的僅是一個開端,在和法利賽人的辯 論中,在對門徒的教導中,耶穌多次以「我來」為開 場白,完整地表明祂在世間所做的事工。 這位大衛的子孫知道,祂來,是要成全律法,「莫 想我來要廢掉律法,我來不是要廢掉,乃是要成 全。」(馬太福音5章17節)人子肯定律法,讓我們 更體會律法的聖潔、屬靈、公義、良善(羅馬書7章 9~14節)。 藉由使徒的查考,我們曉得律法主義者的癥結、 盲點,乃是以為自己可以靠著持守律法稱義,但律 法本是叫人知罪(羅馬書3章20節)。唯有基督能使 上帝的律法成為可行,而非僅是指出人的罪。律法 之義的成全,乃是完全信靠那律法的總結,也就是 基督(羅馬書10章4節)。
度遠比他們的認知更為遼闊,解決的問題比他們以 為的更徹底。 這位拿撒勒人清楚,祂來,是要興起刀兵,「因為 我來是叫人與父親生疏,女兒與母親生疏,媳婦與 婆婆生疏。」(馬太福音10章35節;參路加福音12 章51節)這段話對多數的人而言,聽起來都是極不 舒服而具爭議性,基督信仰難道干犯人倫、牴觸人 和嗎?尤其對華人世界而言,這更是觸犯孝道的傳 統,也違反以和為貴的中庸之道。 耶穌所言並不是鼓動門徒與家人起紛爭,而是表 明蒙呼召、揀選之人,與骨肉至親所走的道路可能 存在分歧。聖經的確說,找著這條永生之路的人是 少的,同奔天路的人在主裡成為一家人,但世上的 家人卻不定然走在同樣的道路上。
用的是自己的血,一次就永遠贖了我們的罪(希伯 來書9章12節)。 耶穌的這些宣告,既說明福音是成全律法與先知 預言,又指明祂選召的對象為罪人,跟隨者要做的 是悔改,更表示祂所做的工作乃是服事、牧養、捨 命。這些均讓我們一探福音的本質,藉此認識所跟 隨慈牧、所仰望的救主。誠然,要概述人子豐富的 服事是難的,但這些服事都是出於一個目的:「上 帝啊,我來了,為要照祢的旨意行。」(希伯來書 10章7節)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8月2日~8月8日/3623期
19
舉 目向山 【關懷受造界】
主題:管很大的信仰
信息:管很大的信仰
3.為社會祈禱
聖詩:新《聖詩》611首〈隨主的人有幸福〉
主啊,願祢讓台灣社會有關懷生態與環保的觀念,不僅
代禱:
是知識和理智上的關心,更能夠用實際的行動來愛護地
1.為個人祈禱
球。主啊,當有人因為不知道或不小心而破壞生態時,求
主啊,求祢幫助我,不小看也不過於看重自己,使我能
祢幫助看見的人能夠以柔和的言語來提醒,適時地教導正
保持謙卑來面對生活的各項事物。假使我需要打破成見、
確的觀念,也幫助聽的人能夠有謙卑柔軟的心來學習,帶
序樂:(靜默)
舊有思考模式,或鼓起勇氣來挑戰既有觀念,求祢幫助我
聖詩:新《聖詩》18首〈我心謳咾上帝〉
能夠倚靠祢,而不是倚靠自己的聰明才智。也願我在祢裡
4.為世界祈禱
面能夠安心地將自己的心思意念交給祢,求祢更新。
主啊,我們為世界各個物種祈禱,求主恢復祢所造各種
祈禱:親愛的上帝,謝謝祢愛我們,也應許與我們同在,直
著正確的認知一起成為萬物的祝福。
到永遠。謝謝祢稱我們為祢的兒女,祢作我們的父,使我
2.為教會祈禱
生命的秩序。近年來,由於人類過度開發造成生態鏈的改
們有管理世界的權柄。求祢憐憫這個世界,使她恢復屬祢
主啊,願我的教會有足夠敏銳的心,能夠察覺周圍需要
變和生態環境的破壞,以致大自然開始反撲,並有疫情帶
的秩序,也求祢教導我們,有足夠的智慧、選擇行正道,
改變以及需要關懷的人事物。求祢幫助我的教會能夠成為
來嚴重的衝擊,讓我們明白人類的自大導致世界陷入危
用合適的方式來管理、照顧世界,而不是憑著自己的私慾
社區的祝福,讓弟兄姊妹在需要的地方看見自己能夠做的
機。謝謝祢提醒我們的有限,我們只是祢手所造的,應當
和貪婪,破壞了萬物與祢的關係。願這個世界彰顯祢的榮
事,並樂意服事有需要的人。願主賜下各項充足的資源,
以謙卑的心降服於祢,願全地彰顯祢的旨意,願全地都齊
美。奉主耶穌的名祈禱,阿們。
使我們參與改變和關懷的時候,不至於缺乏,還能有餘且
來頌讚祢。(以主禱文作結束禱告)
持續進行,直到階段性任務完成。
聖經:提摩太前書4章12節
管很大 提摩太前書4章12節
信仰
陳信忠(高雄中會三多教會牧師)
台灣的歇後語有時候聽起來 令人一頭霧水,需要斟酌想想 才明白,有時候又會令人發出 會心的一笑。例如:「你家住海 舉 目 向 山 邊啊?」這句話的意思,並不是 指你們家住在海邊,而有「管很 大」「管得太多」「多管閒事」的含意。當時,保羅也 是「住海邊的」,對眾教會管很大──從律法外管到律 法內、從個人對上帝的崇拜習慣管到地方的聚會、從男 性管到女性的信仰行為、從信徒管到教會領袖、從教會 內的事管到弟兄姊妹家裡的事、從年輕的管到年長的。 期待透過保羅對提摩太及眾教會各方面的教導,提 醒我們學習關心我們的教會與所生活的環境,也盼望 透過保羅所說:「別讓人小看你年輕。無論在言語、 行為、愛心、信心,和純潔各方面,都要作信徒的榜 樣。」(提摩太前書4章12節,現代中文譯本修訂版) 讓我們在面對各種挑戰時,一起學習在生活中運用信 仰的原則。
上帝寫給我們的信 天下雜誌出版社於2020年翻譯哈佛商學院的諾 華領導力與管理學院教授艾美‧艾德蒙森(A m y C. Edmondson)的著作《心理安全感的力量:別讓沉默 扼殺了你和團隊的未來》。作者於書中陳述,「心理安 全感」對團隊的重要,她認為任何工作場所都會有衝突 發生,然而,心理安全感可以讓意見衝突的各方人馬能 坦率說出困擾。心理安全感是指能夠坦誠相待,以及為 了從不同的觀點中學習,願意涉入有建設性的衝突。當 人們處在充滿心理安全感的氛圍中,無論內向還是外 向,都會願意提出想法,也願意表達憂慮。 有一年,我們教會的聖樂團在衛武營舉辦草地音樂 會,除了邀請大大小小的團員外,也邀請近期到教會的 新朋友一起參加,希望藉由輕鬆的氛圍,建立彼此的關 係。籌備的同工們預備了精緻的野餐、適合孩子們消耗 體力的遊戲、令人感到愜意又感動的詩歌和音樂,讓肢 體之間能夠輕鬆地互動與交誼,眾人一起度過了一段 美好又難忘的下午和傍晚時光。 吃完簡便的晚餐後,小朋友們開始詢問手上的垃圾
20
的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8月2日~8月8日/3623期
要丟在哪裡?籌備的同工看了一下眼前的小朋友,微 笑地跟他說:「謝謝你提醒我,你不說我還真的忘記了 呢!」接著從整理箱中拿出兩個黑色垃圾袋,一個收集 可回收垃圾,另一個收集一般垃圾,並向提問的小朋友 和參加活動的弟兄姊妹說明垃圾不落地的方式。 在你所處的環境當中,是否具有心理安全感的氛圍, 能夠讓參與其中的成員安心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提問 和建議嗎?今天的經文提醒我們,在信仰上,每一位基 督徒需要先學習讓上帝成為「我的上帝」,從自己成為 上帝的兒女開始。當我們謙卑降服於上帝的旨意,學習 以上帝的眼光來欣賞他人,看他人比自己強,以謙卑的 心來與人同工、參與討論,甚至以柔和的心來傳承、陪 伴、接納正在學習的人時,不論提出建議的人是哪位, 我們將能夠更體會到在上帝國裡的合一。
「管很大」的信仰 「別讓人小看你年輕。無論在言語、行為、愛心、信 心,和純潔各方面,都要作信徒的榜樣。」在不同年代 的教會裡,很多基督徒喜歡用保羅告訴提摩太的這句 話當座右銘,也勉勵自己在信仰和生活上作好的榜樣, 能影響身邊的人、讓世界更有盼望。 從2004年起,《時代雜誌》每年都會從各領域選出 當年度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100位人物,分為先驅者 (pioneers)、藝術家(artists)、領導者(leaders)、指 標人物(icons)和巨擘(titans)等五類。這些獲選為具 有影響力的人物,不一定是男性,不一定是頭髮斑白的 長者,不一定是歐美人士,也不一定位處高階,但他們都 是在自己崗位上認真負責、為國家人民謀福利、堅持且努
祝福:請弟兄姊妹默禱後,彼此祝福再離開。
力的人。這些百大人物,也成為值得效法的典範。 在高雄衛武營有一個很大的人工湖,很多民眾會拿 吐司來餵魚、鴨子、鵝和麻雀。雖然湖邊清楚標示禁止 餵魚,以免影響湖內生態,但仍有民眾沒有留意這個標 示,繼續以吐司餵魚。有一回,我看見兩、三個工作人 員,穿著青蛙裝在整理這座湖,他們沿著湖邊走,從湖 面撈出許多植物。原來,因為湖水優養化,這些植物生 長得太快,已經影響到湖裡其他生物和魚類的生存,必 須適度地清除,才能夠讓湖裡的各類生物活得更健康。 民眾想要照顧魚群、鳥類等生物,有愛心很好,但是除 了愛心之外,還需要學習更多關於不同物種的知識,包 括合適的飲食、居住環境、互動方式,才能夠用更合宜 的方式來愛護生態環境。 我們或許不在世界影響力的排行榜上,但我們每個人 都有機會被記錄在上帝的生命冊上。認為自己有影響力 的人,當謙卑尋求上帝的旨意,與祂同行,做自己能力 可及的事,在所處的位置上成為眾人的幫助,彰顯上帝 的榮耀。倘若自認為沒有影響力,在你身上仍有上帝的 美好旨意,祂已把你放在最合適的位置上,讓你以祂所 賜的能力,為祂發光,照亮身邊的人,成為祝福。
一起來陪伴 不管是在家庭或教會裡,年輕人需要有屬靈長輩的好 榜樣,學習凡事倚靠、敬畏上帝,以行動活出信仰的生 命。當時候到了,也需要屬靈長輩適時地放手,讓他們 可以勇敢跳脫家庭或教會原來的思唯,在符合信仰原則 之下,隨著世代的改變勇敢地創新。放手並不意謂完全 不關心,而是能夠繼續互相鼓勵。 在管很大的信仰中,不只需要關懷對方的各個層面, 還需要更多包容、理解、互相尊重,按對方現在的階段 需要,依照合適的方式陪他往前走,才不致讓管很大變 成傷害。陪伴,意謂著要等候,而且陪伴者自己也要跟 著一起學習成長,甚至轉變自己的心態,學習欣賞。不 管我們現在陪伴的對象是誰,倘若我們等待的心態不 改變、不成長,那麼將無法觀察到別人的成長。然而, 若我們自己在心態上有所改變,我們就會發現對方的改 變,並且可以分享他成長的喜悅和經驗。 受呼召成為外邦人使徒的保羅,在得著耶穌的呼召、 得救後,生命有了極大的轉變。他不僅將福音廣傳,在 建立教會之後,仍持續關懷弟兄姊妹,也因此當眾教會 遇到試探與不同的福音時,保羅能以書信來堅固他所愛 的弟兄姊妹們的信心。 願上帝賜福給每一個基督徒,讓我們的生命在人生的 每一階段都活得精采,不僅照顧好自己、愛自己,也能 夠因著愛上帝的緣故,活出管很大的信仰,來關懷身邊 的人事物。
靈 性造就
苦難的一個自我反省 們遇到不幸自然會問「W h y?」「為何是 我?」對遭遇不幸的人來說,對上帝的控訴 是極自然的,因為上帝若是世界意義的來 源,為何人間有那麼多看似無意義的苦難呢?這也是 古希臘哲學家伊比鳩魯(Epicurus)所質問:「難道 上帝願意阻止罪惡卻做不到嗎?那麼,祂便是軟弱無 能。難道上帝能做到卻不願意做嗎?那麼,祂便是懷 有惡意。如果上帝既能做到又願意做,那麼罪惡又從 哪裡來?」又說:「既然這世界是全知全能又至善的上 帝所創造出來的,為什麼卻又讓這樣的惡蔓延呢?是 不是上帝雖是全知全能,卻不是慈愛的上帝?是不是 上帝雖是至善慈愛,卻不是全知全能的上帝?」
人
●如何看苦難 由此,傳統神學的回答,離不開約伯的三位朋友所 賦予的視野。一是醜化苦難,一是美化苦難,另一是 神祕化苦難。苦難若全被扭曲為上帝對罪惡的審判, 那就是因果報應,認定災禍是人的惡造成的,苦難正 是上帝的管教。然而,人世間重大的苦難事件如戰爭 或意外帶來的死傷,常是起於超出人所能想像的連環 結構性因素,或是直接來自強者的欺壓與社會制度的 不公。 另外,苦難若被美化、看為上帝的考驗,以為從中 體會,必能從苦難中得到祝福,這種把「壞」的事看成 「好」,就會造成當事者的壓抑心理,不當地以忍耐或 自我折磨來承受苦難。美國當代哲學家阿爾文‧普蘭 丁格(Alvin Plantinga)就說:「苦難不會使人更好, 只會使人更狡滑、失落靈性。」德國女性神學家杜樂 蒂‧左勒(Dorothee Sölle)也說:「苦難只會生出咒 詛的果實。」 左勒認為苦難的基本要素是人意識到自己的無力 感,發生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個人在痛苦時不清楚自己 應該相信什麼?苦難比改革和洞察力更容易產生詛 咒、褻瀆和報仇之類的果實。痛苦使人們感到無助和 恐懼。確實,劇烈的苦痛削弱了所有抵抗的力量,並
●面對苦難的見解 瑞士神學家漢斯‧昆(Ha n s K u n g)在其《作為 基督徒》(Christ Sein )書中,談到〈上帝和苦難〉 (God and Suffering)這個主題時,提出一些很有洞 見的看法。他表示,基督徒面對苦難時,由於急迫調 和這個難解問題,常把苦難冒充為上帝的旨意,想把 苦難的人拯救到另一個世界。他認為苦難不應該被篡 改、縮小或美化,也不應該以裝作若無其事或自我折 磨來承受。人們在苦難中,只有來到他(她)的邊界, 對生命、現實是否有意義提出質問與抉擇:有些人會 被苦難引到不信,但也有人會被苦難引到信仰。 昆認為當人面對生活中的苦難、可怕現實時,至少 還有一種選擇,可以選擇像希臘神話中的普羅米修斯 (Prometheus)般向諸神抗議,想盡一切人為方法來
王崇堯 (前台南神學院院長)
聖經舊約中的約伯記就是最好例子,約伯的不 幸本來可讓受害者正當地提出神義論的質疑來 質問上帝。然而憤怒的受害者所質問的神義, 卻被自己的朋友質疑他是否有權利質疑上帝。本來 是受害者控訴上帝的不公平,最後反而逆轉為遭控 訴是否犯罪。這也是今天台灣教會必須勇敢面對的問 題,人們遇到苦難,不但不敢去質問「神義」,反而將 所有責任歸咎於身處苦難的人們。美國宗教社會學家 彼得‧柏格(Peter Berger)才會說:「基督教宗教人 員,在解釋苦難問題是何等的無情!」於是約伯記的討 論重點就常被誤置於人類罪的問題,而非上帝是否公 義的質問。
經常導致絕望。與柏格一樣,左勒批評基督教低估了 人的力量,只以忍耐的態度來迎合苦難,這不只形塑 自我的受虐性,且缺乏對受害者的敏感性。 左勒更進一步指出,這種對痛苦的受虐理解來自三 個神學命題:一是上帝是世界上的全能統治者,苦難 來自於祂;其次是上帝是公義地行事,而非任性地行 事;最後是所有的苦難都是對罪的懲罰。左勒說:「面 對痛苦,您不是與受害者在一起,就是與劊子手在一 起,沒有其他選擇。」因此關於苦難的神學解釋若遠離 受害者,沒有以正義的身分表明自己應該站在受害者 的背後,神學就朝著受虐性的悲觀主義前進,誤解設 想上帝為酷刑者的審判。 另一個觀點是神祕化苦難,認為苦難無解,視苦難 為難以明瞭的上帝奧祕意旨,而人的聰明比不上上帝 的睿智。結果,人們在面對現實苦難時,就以逃避作 消極的抗議。美國當代女神學家瑪麗蓮‧麥科德‧亞 當斯(Marilyn McCord Adams)就提出「駭人的邪 惡」(Horrendous Evils)之說,認為像希特勒的種族 屠殺或現代種族清洗的罪過雖然遠大於「人們認知」 與「自由意志」所能解釋!但她仍然與德國的神學家 弗里德里希‧士萊馬赫(Friedrich Schleiermacher) 一樣,勇敢地質問:「誰該為世上的罪惡負責?」 (Who is responsible for the sin in the world? ) 也 勇敢地回說:「不是創造這個世界的上帝嗎?」(The answer: the one who created this world, God) 。
克服苦難;或像薛西佛斯(Sisyphus)「將大石頭推上 山,又滾下來」那般接受苦難,屈服於不可抗拒的命 運;但也可以像約伯一樣,在深化與上帝的關係中,對 上帝表示那不可動搖的信賴。因此,人們可以在苦難 中找到某種意義,在苦難中與上帝做最深刻的關聯來 超越恨意,並成為改造社會不義的動力。 耶穌在十字架的受難,使人類的苦難史有了更深 邃的神學見解。原來上帝本身也在受苦中,受苦的上 帝在人們的苦難中,正以不可估量的善意親近我們, 其恩典陪伴我們,在我們被苦難打敗的同時與我們同 在,扶持我們,直到我們在苦難中找到盼望。的確,苦 難就是苦難,但耶穌在苦難中選擇了對上帝完全的信 任時,苦難就衍生了某種意義。這就是苦難中的盼望, 在恐懼中沒有失落希望,就是人生在悲傷中也能遇見 上帝,因為上帝自己也在苦難中。
●苦難的意義 雖然人們有時會強加某種意義在看似無意義的苦難 上,卻也可以在看似無意義的苦難中,體會出某種意 義。這意義不是先入為主的,不是只滿足人的想望,也 非販賣心理上廉價的慰藉。相反地,苦難就是苦難,但 耶穌在苦難中選擇完全信任上帝,或拉丁美洲人民、韓 國民眾、甚至台灣人在苦難中,選擇激起社會改造的活 力時,苦難就衍生了某種意義,這就是苦難中的盼望。 倡導「盼望神學」的德國神學家莫特曼(J ü r g e n Moltmann)在《被釘十字架的上帝》(The Crucified God )書中倡言,上帝是使人衍生盼望的上帝。這種盼 望是在復活與十字架苦難的矛盾中產生,而抱持復活的 盼望就願意成全與罪對立的公義、與死對立的生命、與 苦難對立的榮耀及與現今紛爭對立的和平未來。莫特曼 說,復活的盼望是信仰不可分割的同伴,盼望失落,信 仰就落空。因著盼望,人們生活改變,信仰充滿活力, 並在仁愛中前進。在盼望的眼中,世界充滿著各種可能 性,也使上帝全部的可能性在世界實現,使人們得著自 由,使世界得著自由。 曾來台灣演講的莫特曼指出,台灣應可發展一套正面 的「祭祖文化」,從祭祀祖先中引入「懺悔」與「和解」 的紀念禮儀。基於德國的納粹經驗,莫特曼認為現今大 多數的德國人一方面背負著祖先屠殺人類的罪惡指責, 一方面又深受著集中營、毒氣室迫害的苦難陰影折磨。 莫特曼指出,納粹頭目馬丁‧鮑曼(Martin Bormann) 的兒子成為神父,為父親贖罪並到剛果隱姓埋名就是最 好例子。因此,莫特曼認為德國人應該經由回憶過往祖 先所為,一同懺悔,並記念為義受逼迫的人們,使折磨 的回憶得醫冶,這種將先人殘缺不全的生命納入我們的 生命,才能激發悔悟,營造和解。 柏格認為,宗教就是人類建構的「意義世界」,從中 人們尋求安身立命、超越生死。宗教在此成為一種很重 要的「提醒者」或「醒示者」(reminders),深植在它 的宗教禮儀活動中。因此宗教儀式產生兩種功能:必須 做的事(Dromena)及必須說的事(Legoumena),由 此喚醒參與者,藉著此「歷史記憶」來衍生「連續性」 (continuity)。 苦難有否意義,亟待我們每個人努力來喚醒個人與社 會的良知,來做必須做的事與說必須說的話!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8月2日~8月8日/3623期
21
雲 彩見證 年 月 日陳道雄牧師退休禮拜,李 ▲2011 4 24 前總統贈送 「 我 是 不 是 我 的 我 」 磁 盤 。
李前總統登輝先生在2020年7月 29日辭世,我跟大家一樣滿心不捨。 對我而言,他像父親一樣給予我和牧 師厚愛。他曾身為國家元首,在主日 敬拜中,仍以謙卑的態度像會友一樣 尊敬我們。因著相同的信仰,在因緣 際會中,發展出淡淡如君子之交的友 誼,不因時空的距離而改變。
◆同呼反賄選 許多人問我們如何跟李前總統認 識,我一時也答不出來。退休後,較 有時間整理先生陳道雄牧師的文書 資料,才發覺在1992年他們就見面 了,兩人在11月24日拍的合照看起 來非常嚴肅。當年選舉時政要在地方 上賄選,習以為常,敗壞社會風氣, 教界於是發起反賄選運動,由周聯華 牧師帶隊七人牧師團拜見李前總統。 陳牧師時任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議 長,站在信仰立場參與反賄選運動, 喊出「我家不賣票」的口號。 李前總統也指出,賄選的弊端明顯 影響國家、政治,甚至阻礙民主國家 的發展,希望大家以愛心影響國人。 牧師團發出獲四萬人連署支持的反 賄選公開信,信中提出五要點:1.以 李登輝當上總統為榮,教界必全力支 持。2.希望此次選舉拿出積極的方法 及態度阻止賄選。3.多參加基督教所 舉辦宗教活動(主日崇拜等)4.慎重 考慮參加廟宇的活動。5.關心心靈的 生活。
我所認識的李前總統
一生無憾 文圖
兒子結婚,由高俊明牧師證婚,李前 總統及夫人也連袂來參加。陳牧師在 典禮中逗趣地說:「我兒子和李前總 統是同一國的。」「什麼國?」「戽 斗國的。」李前總統聽了,摸著下巴 和夫人開懷大笑。 婚禮中,當記者猛拍李前總統時, 他幽默地說:「今天的主角是新郎、 新娘,不是我。」還說我們是李前總 統的好友,其實連對談都沒有。 2003年,總會通知陳牧師禮拜三 到大溪鴻禧山莊舉行家庭禮拜,可參 加的人限定20名。當時舉行了兩週, 只有寒暄幾句客套話而已。 隔週,李前總統就開始固定來大溪 教會參加主日禮拜。每個禮拜六,他 會先派人來教會拿週報,預先知道週 報上寫明聖經、聖詩的頁次,然後事 先夾好書籤,敬虔的態度實在值得我 們學習。一開始他們夫婦來參加禮拜 時,曾派多位侍衛管制交通,參加幾 次之後,知道大溪教會會友純樸,便 減少教會內的侍衛配置。 大溪教會主日禮拜9點30分開始, 李前總統及夫人會在禮拜開始前30 分鐘準時到達,與我們在貴賓室交 談,那時才是友誼的開始。我會泡一 壺東方美人茶,與他們邊喝邊談,那 時才發現李前總統很不簡單,上知 天文、下知地理,記憶力超強,地方 建設的日期、地點、開發過程如數家 珍,分享生命信仰的過程也使我獲益 良多,增長許多知識。
◆君子交淡如水 我們離開桃園的新竹中會迦南教會 後,先是回到牧師的母會屏東中會屏 東教會,接著又到桃園,在竹中大溪 教會牧會,中間相隔約十年。 2001年4月7日下午陳牧師就任大 溪教會第五任牧師時,出乎意料地, 李前總統前來參加就任儀式,跟大家 一起唱詩歌、禱告、讀經。他看起來 神采奕奕,心情相當愉快。禮拜結束 後,媒體詢問他為何不去參加「國家 祈禱會」及是否去日本就醫等問題, 他僅回答:「今仔日真好勢。」 更驚喜的是,2002年6月8日我家
22
▲陳道雄牧師在兒子婚禮中逗趣地說兒 子和李總統都是戽斗國的,李前總統 摸著下巴和夫人開懷大笑。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8月2日~8月8日/3623期
徐惠美
有一次我搬出一盆盛開的仙人掌獻 寶,李前總統夫婦相視而笑。我忘了 他是農業博士,當省主席時,在台中 中興新村栽植過上百種仙人掌,我是 班門弄斧。 禮拜中,李前總統虔誠敬拜的身 影,是我們服事的鼓勵。他們日漸習 慣禮拜方式後,我可自由地做分內的 服事。他們的態度始終謙卑親切,令 我敬佩不已。講台上有時是神學生或 募款者來講道,他一樣虔誠守主日。 有時其他教會舉辦野外禮拜來到大 溪教會,與李前總統不期而遇,一起 敬拜,大家都感到很驚喜,爭相和李 前總統握手。
◆總統的影響力 有人問李前總統,他曾表示要當 傳道人,最後為何沒實行?李前總統 說,他請教過周聯華牧師這個問題, 周牧師告訴他:「當副總統或總統不 是每一個人都有機會,以當總統的身 分去影響別人、造就別人。」李前總 統確實做到了! 2007年屏東教會135週年慶,李 前總統應邀講道,題目是「我們都在 寫歷史」。他引述亞伯拉罕的故事, 指出對上帝有堅定的信心,才能擁有 偉大的人格特質,期許台灣早日建立 公義、正常的民主國家。會後,他在 教會旁種了一顆嘉寶樹作為紀念。 2007 年 5月12日,我 們 在 大 溪 鴻禧山莊舉辦溫馨的母親節感恩禮 拜,李前總統的講題是「聖經中的母 親」。陳牧師負責回應,迦南教會聖 歌隊則負責音樂敬拜,有400人參 加。李前總統的分享使人明白基督徒 看重孝道,所以進教會禮拜的人數逐 漸增加。 2011年4月24日,我們舉行陳牧 師的退休感恩禮拜,有同工、好朋友 多人參加,惹得牧師感動流淚。李前 總統夫婦亦連袂出席,李前總統還代 表教會贈送牧師大溪教會「關懷牧 師」的證書,他自己另送一個磁盤, 盤上親筆寫著「我是不是我的我」, 場面極為溫馨。我想,那應是李前總 統第一次參加這種禮拜。對於長老教 會規定屆滿70歲一定要退休,李前
總統不以為然地說:「我70歲還在作 總統呢!」 我們正式搬離大溪之前,李前總統 及夫人特地來送行,送布料、領帶、 高麗參、珍珠胸針等禮物。當時我感 覺,以後應該沒機會見面了。
◆退休的友誼 退休後我們回到屏東,李前總統也 離開大溪鴻禧山莊,因翠山莊距榮總 比較近,就醫較方便。但是我們跟牧 師保持書信往來,只要看到從淡水寄 來大大的信封,上面寫「李緘」,一 定是李前總統的信。內容多半是講述 近況、遭遇的事,彼此代禱,前後約 六年之多。此外,李前總統有很多著 作,出版時一定寄給我們,書扉頁簽 上他們夫婦倆的名字。 有一年,李前總統受邀在屏中婦 女事工部演講「我是不是我的我」, 撇開政治談心靈,得到會友熱烈的迴 響。之後,他又到屏中萬丹教會分享 「我是誰?」,說他花了超過35年的 時間領悟「我是誰?」,這幫助他了 解正確的人生觀,也徹底排除自我的 思想,站在超然的位置,思考出必須 有無私的精神才能真正心繫台灣、 關懷本土,這就是為什麼台灣需要改 革。李前總統有感而發說,過去400 年來,台灣人民受到外來勢力統治, 無法自己作主人,台灣人要像出埃及 記中摩西帶領以色列人擺脫法老王 的控制,結束奴隸生活,不要再淪為 奴隸,要作自己的主人。會後,屏中 重要幹部邀請李前總統吃飯,席開六 桌,總統邀我們夫婦倆參加。餐廳是 東港有名的海鮮餐廳,但我和牧師沒 去過,因迷路慢了半小時才到,李前 總統竟願意等我們到來才開桌。那次 是我們退休後第一次見面。 2016年10月25日,總會在桃園舉 辦全國退休傳教師夫婦聯誼會年會, 我們照往常慣例報名參加,不知他們 邀請李前總統當講師。到了現場,意 外被侍衛長叫去接待室,和李前總統 夫婦擁抱、握手,想不到上帝還安排 這種機會讓我們見面。更特別的是, 李前總統講章的引言提到,好的牧者 就要像陳牧師一樣,多為教會挑重 擔、募款,他也讚賞所有牧者。這是 退休後第二次和李前總統見面,也是 最後一次了。 謝謝李前總統及夫人,我們能與世 人稱許的「民主先生」認識,被稱為 好友,並同做主工,實在是很大的福 氣,更是上帝的美意。他享年98歲, 政府尊重家人意願,用基督教儀式進 行追思禮拜。我跟牧師雖無法參加, 思念的心沒有減少。雖然他離開了世 間,影響力猶存,他做該做的事、想 做的事、一輩子無憾事,可坦然面對 上帝了!
雲 彩見證 讀書會讀了龍應台的著作《大武山 下》,趁著興頭上計畫來一趟屏東大 武山下之旅,欲循著故事發生地踩踏 潮州街頭。過往讀書會春節旅遊都在 禮拜天,我都是選擇去敬拜上帝,今 年倒是動了心思,想與讀書會的夥伴 們一起去大武山一遊。
之 山 旅 頭 枕
鄭夙良
突如其來生病 大年初五,我到成大醫院做完肝 臟超音波檢查,便去台南公園繞了一 圈,拜訪那些從童年就認識的老朋 友。看看文元溪是否還細水長流,源 源不絕注入我父母年輕時泛舟談戀愛 的燕湖?看看金龜樹的皺紋又加深多 少,我小時候經常去摸,跟它比皮膚 的粗細。我媽媽十五、六歲時抓著一 根樹枝合照的那一棵烏桕樹,是否安 然無恙?湖邊的老榕樹軀幹是否更彎 曲了?我一一向它們問好、拜年,祝 它們又增長一歲,然後才開著我的電 動輪椅回家。 隔天,我就鼻塞了。我本有慢性 鼻竇炎的問題,遇到鼻塞、咳嗽,幾 天就會好,也不以為意。不料到了晚 上,胸口悶痛,呼吸困難,鼻腔內也 疼痛不堪,徹夜難眠,只好去耳鼻喉 科看病。回家倒頭便睡,睡到肚子餓 了,起來翻冰箱,過年的菜餚還剩下 不少,於是吃了一些,服了藥,又躺下 來繼續睡。我一向衝衝衝,把行程安 排得滿滿滿,剛好趁著生病睡睡睡, 讓身體充分休息。 之後連續好幾天,感冒症狀沒有 好轉,變得渾身不適,於是又找中醫 看。到了禮拜天,我不但沒有去敬拜 上帝,期盼幾個禮拜的大武山之旅也 泡湯了,那天早上我還在枕頭山上暢
道
連日病榻纏綿 過幾天要回診,我整個人仍病得 七葷八素,坐計程車去到醫院,連站 都站不直,一路顛顛倒倒、歪歪斜斜 走到診間。回家繼續渾渾噩噩,不但 呼吸困難,還開始拉肚子,並大吐特 吐。從小到老,感冒不知多少次,頂 多咳嗽、發燒,體力還是有的,從沒 有一次像這個樣子。這次的病毒,真 的有夠凶猛,將我整個人打敗了。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武漢肺炎) 引發一片風聲鶴唳,在這敏感時刻, 我這樣久咳不癒,也不禁胡思亂想起 來。後來終於忍不住打電話到1922詢 問,結果被訓了一頓,叫我循著正常 看病程序來,先去診所找醫生看病。 這麼一來,我禮拜一做志工請假 了,禮拜五在文化中心辦的馬雅各紀 念音樂會也不能去,損失一張入場 券。直到禮拜六的園遊會,我也忙著 「顧眠床」。
范泉山
Ⅱ部 在診間
第
有一位虔誠的姊妹因阻塞性黃疸來照膽道鏡,
度過將近三個禮拜水深火熱的日 子,我開始不安起來。已經好多年沒 有感冒了,這次感冒一直好不起來, 年紀大了,退化是正常的,誠如我的 醫師說的:「80多歲的老人,不退化 是妖怪了。」不但退化不能避免,死 亡也會來臨,這都必須面對,只是這 樣不上不下實在很不好受。 於是我求神醫治,幾天下來,上 帝沒有應允我的祈求,卻給了我一 句話:「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上帝 的人得益處,就是按祂旨意被召的 人。」(羅馬書8章28節)
反思逆境益處 我一面在枕頭山繼續走未完成的路 程,一面思考這句話的意思。我這麼 不舒服,難道有什麼特別的益處嗎? 摩西從王子變成逃犯,在曠野牧羊40 年,為的是要成為偉大的領袖,要帶 領一、兩百萬男女老少走40年艱辛的
平安約
7-6
遊,無法下山來。睡睡、醒醒,頭昏 昏、腦鈍鈍,看書看不下去,打開電 腦也沒有靈感。整天除了電視陪我 之外,一連好幾天沒有跟人講上一句 話,也沒有人打電話來……唉!難怪 獨居老人那麼容易失智,機能退化得 那麼快,是有原因的啊! 曠野路,他必須經過千錘百鍊,才能 擔當重任。 約瑟從父親的寵兒變成奴隸、管 家,又淪為囚犯十幾年,為的是要成 為一國的宰相,替以色列民族留下命 脈。他經歷千迴百轉,最後才體認到 原來上帝的旨意是美好的。 我卻是早已經從教會的事工退休下 來,既不當領袖,也不可能當同工, 呼風喚雨做什麼偉大的事業。約拿是 不服從命令,被吞進魚的肚子裡,去 好好反省、悔改。那麼,我是否違抗 上帝什麼旨意,沒有執行任務呢? 經過一個多月的枕頭山之旅,我 不斷反思。我向來充滿自信,喜歡安 排好生活,但掌管明天的是上帝,我 需要學習放棄自我主張,凡事先求祂 的國和祂的義,將一切生活規劃都交 託給祂。從此之後,我仍然努力過日 子,但每天清晨一睜開眼,第一個功 課是先問問:上帝啊,今天我該做什 麼?願我順服祢的意外安排!
她說:「我們教會有個姊妹動了胰臟癌手術,結 果很慘。」 我說:「我要學保羅的口吻說:時候未到,什麼 都不要論斷,只等主來。妳已自個兒爬上論斷的 審判台上,援引過去的判例在論斷自己疾病的罪 了。」她茫海尋枯木的眼神,這才稍微定了下來。 她說她們教會有個很強的醫治禱告團隊,她要
結果發現是膽胰管的共同出口(壺腹部)的腫瘤。 我幫她做了切片、放置了膽道支架,並告訴家屬切
去找她們代禱。我點頭說:「很好,妳要求她們禱
片報告需一個禮拜才有結果。沒想到,她翌日就掛
告什麼?」 她說:「奉聖靈宣告腫瘤縮小不見。憑著信心,
了我門診。
耶和華說:『大山可以挪開,小山可以遷移,但我
我驚問:「痛了?發燒了?解黑便了?」我擔心 膽道鏡的併發症。 她說:「不是,我症狀好多了。我是聽醫生跟我 先生說是腫瘤,很擔心。」 我懂了,於是說:「很抱歉妳昨天被我麻暈了, 沒法當面跟妳解釋,昨晚沒睡好吧?」 她委屈地點頭說:「是惡性的嗎?」 我說:「是腫瘤,但切片要一個禮拜後才會知道 結果。」 她急道:「能不能快一點?」 我問她:「有坐過火車嗎?」她點頭。 我說:「是沒趕上火車的損失大,或是坐錯火
車的損失大?」 她答:「當然是坐錯的損失大很多。」 我答:「所以妳不打算搞清楚咱們的腫瘤班
的慈愛必不離開你,我平安的約也不遷移。』」 我說:「憑著這信心,妳定能得救。只是信心很 容易被野心篡位。」
次,就想急著跳上去坐?病理科要為腫瘤做特殊
她問:「什麼意思?」
染色,這個需要時間。」她終於理解了。
我說:「醫治禱告時,要記得是誰坐在寶座上,
我安慰她:「腫瘤未必是惡性的。即使是惡性
成就的是誰的旨意。如果神定意要妳的腫瘤是癌,
的,也未必是末期,我看可開刀的機率很高。」我
而且在初期的可手術期被發現,而我們選擇離開
看似是惡性的,先給點手術的心理準備。
了這些慈愛,還能宣稱是信心嗎?」她理解了。
沒想到她卻說:「如果是惡性的,我不開。」 我訝異道:「這手術是不小,但以目前的醫療水 準不是問題呀!」
我接著說:「疾病的過程,醫治很重要,但看見 更重要。」於是,我們一起領受耶和華下週的「平 安的約」了。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8月2日~8月8日/3623期
23
知 性之旅 【重新得力21】 文 何玫蘭 圖 鍾文淵
西班牙朝聖118公里
上
啟程
2020
年至今,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武漢肺炎)疫情籠罩全 球,短期間不能出國的我,回顧前兩年與夫婿在結婚21 週年時安排的「重新得力21」旅行,內心湧現極大的感恩與喜悅。想起過 程的點點滴滴,上帝確實帶領我們夫妻倆走過奇妙的旅程。 從台北、香港、杜哈(卡達首都)到巴塞隆納,飛行時間約16個小時。 我相當推薦卡達航空的飛機餐,沿途送水、送飲料服務周到,座位也寬 敞,最重要是艙內空氣令人感覺很舒服。 抵達巴塞隆納機場後,買網卡、搭A1巴士至加泰隆尼亞廣場、換 L3綠線地鐵至對角線站(Diagonal),然後步行至發電機青年旅舍 (Generator Hostel)。整個過程非常順暢與平安,這都要感謝導遊 ──我家老爺事前細心與縝密的規劃。 感謝主!最近似乎有幽閉恐懼症的我竟然能排除萬難長途飛行, 原本預定要吃的「昏睡藥」也沒派上用場,真是奇蹟。常常喜樂、 不住禱告、凡事謝恩,就是這趟旅程最重要的良藥與引導了。 解放 後輕 鬆上 路。
清晨7點30分,朝聖之路出發,溫度攝氏13 度,在晨霧裡行走。我很快就第一次停留── 薩里亞 「解放黃金」。朝聖前輩曾提點,有生理需求 ↓ 千萬不要憋,身為大嬸的我也不害羞,到未開 波爾托馬林 放的教堂後面的草叢解決,確保後面行程平 23公里 順。事實上,接下來五天,上廁所都是找隱密處 野放,忍著便意和尿意行走是最不智的。 走在薩里亞(Sarria)到波爾托馬林(Portomarin) 這條路,眼底盡是田野風光。剛開始在霧中行走時,空氣非常清新舒爽, 霧氣散去後氣溫升高,開始聞到陣陣動物糞便味,是道地的鄉村氣息。這 條路高高低低、起起伏伏,有布滿大石頭、有石板路、有陽光下閃著黃金 色澤的荒漠,還有些許平坦的柏油路。 我們的同行者有銀髮夫妻、中年大叔和大嬸、年輕人,還看到一群學 生,每個人走朝聖之路目的不盡相同。但無論如何,這都不是一條容易走 的路,平均一天要徒步行走20公里以上。表面上看起來,朝聖之路只是 走路、吃飯、睡覺的旅程,但一年竟可吸引30多萬人從世界各地來到這 裡。我猜想,無論境遇如何,人們最終會走上心靈探索這條路,渴望與上 帝相遇、渴望更多認識自己,而朝聖之路堪稱具體而微的途徑。 沿路都有朝聖之路的「黃箭頭」及「貝殼」記號引導朝聖者,讓我們往 同一個方向行走,不至迷路。若是人生的道路都有清楚的指標,不走錯 路、不繞遠路,且一路平順,那該有多好。腦海浮現一句經文:「祢的話 是我腳前的燈,路上的光。」(詩篇119篇105節)主的話不就是清楚的 路標,每天指引著我們嗎?在光中行走,就不至於落入黑暗。 當我們抵達一晚50歐元的旅館時,已是下午4點左右,導遊終於說可以 放飯了。10歐元的「朝聖者餐」物美價廉,讓人吃飽飽,而且走在小鎮瀏 覽街道風光,讓人心曠神怡,照片拍不停,好滿足啊!
朝聖者結伴同行。
24
光。 野風 的田 收 勝 美不
青年旅舍初體驗。
豐富的朝聖餐加上紅酒,微醺下看到枕頭,好 想直接躺平,趁著還有一絲清醒,趕緊寫下當天 波爾托馬林 路程的點點滴滴。這條路真的好美,濃霧、雲 ↓ 海、針葉林、一望無際的田野、湛藍的天空、 帕拉斯德雷 變化萬千的雲彩……,不同小鎮有不同的建 25公里 築,展現各種風情,美得叫我們屏息。 第二天遇到來自古巴的一家六口,聽他們說已 經連續三年來走朝聖之路。小兒子應該是小學生,很 熱情跟我們打招呼,還會用華語說:「你好!」我們將帶在身上的小蛋糕 分享給他們的四個孩子,彼此祝福與加油。接著路上看到更多全家同行, 還有一些高中生及大學生,台灣學子不知有沒有勇氣來此體驗一下? 走過一段令人氣喘如牛的山路,來到了標高700公尺的山頂,迎接我們 是徐徐吹來的涼風和美麗的風景,辛苦有了代價。下山時我以蛇行方式前 進,引來兩位年輕人的好奇,我試圖用破英文跟他們解釋,台灣有很多高 山,登山客都是這樣下山以保護膝蓋,也不知道到底他們明白多少,總之 大嬸我盡力了。雖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但我想行萬里路前,語文能 力能有一定水平總是好的,免得書到用時方恨少啊! 連續兩天徒步行走,身體疲累不堪,午餐都是吃水果及小蛋糕果腹, 沿路看到咖啡店時,我都好想喝杯咖啡,但教練老爺怕我喝了咖啡又要 解放,會耽誤路程,因此嚴格控管。就這樣,憑著爬也要爬 到終點的決心,好不容易抵達帕拉斯德雷 (Palas de Rei),然後狂吃一 頓朝聖者餐。我做到了──25 公里,真不可思議!感謝主!也 感謝我嚴格的教練不停催逼。晚 上初次體驗青年旅舍,只要20歐 元。 (待續) 的信物。 朝聖者 扇貝是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8月2日~8月8日/3623期
台 文世界 台南市勝利國小六年級學生
指導老師│謝清美
ê 分享 快樂
蔥
林予揚 │指導老師│郭燕霖 (苗栗縣苑裡鎮山腳國小六年乙班)
許芸甄(六年二班)
ê 生活 色水 ê 水庫 話 陳姿婷(六年二班) 青色 ê 水面 無去矣 美麗 ê 面容 無去矣 腹內無水 無內才 爛塗現現 有夠䆀 風華退去 真悲哀 天公伯仔 雨緊來
ê 厝裡 人
囡 仔 寫 詩
楊博鈞(六年四班)
生活親像烏白 ê 底片 逐工 ê 色緻攏嘛仝款 有時有一點點 ê 色水 有時就攏霧霧 ê 烏白 抑無來共食寡色 歡喜是紅色 甜蜜是黃色 心情是青色 共生活描繪作彩色
下課 黃湘娜(六年三班) 下課親像坐雲霄飛車 Siú--一下 就過去矣 下課親像喙裡 ê 糖仔 含一下 就無去矣 下課親像早起 ê 菜市 咻咻叫 鬧熱滾滾 若準~ 上課會當親像下課 毋知欲偌爾仔好咧
ê 秋天 肚量 李芮綺(六年六班) 秋天來矣 紅紅 ê 樹葉仔 有熱天 ê 日頭 秋天來矣 彩色 ê 風吹 有春天 ê 溫柔 秋天來矣 白白 ê 月光 有寒天 ê 強勢
死了後,不得已送她去這間海 邊 ê 安養院。安養院 ê 環境清 幽,工作人員專業有疼心。佇 附設 ê 禮拜堂,早起 ê 日頭總是準時對 玻璃窗仔射落照佇牧師講道 ê 台仔頂, 溫暖 koh 莊嚴。一切看起來妥當 sù-sī , 予人hòng-sim。毋過,她敢猶會記得? 自彼擺我確定她已經完全袂記得 「伊」了後,這兩三年來,我逐擺去 kā 看,我 lóng 會提「伊」、我 kap 其他親 人 ê 相片 ná 比 ná 唸予她聽。有幾張相 片是大約30年前,「伊」 kap 她 chhōa 我 去海邊 chhit-thô,佇鏡頭內底,阮 lóng 笑 kah 足歡喜。我唸相片 ê 時陣,親像 彼寡日頭燦爛 ê 日子,kan-nā 一張相片 摸著 ê 距離。 相片唸袂落去 ê 時,海,對安養院三 樓遠遠看--去,藍天白雲 kap 海洋連成一 phiàn,逐擺看 lóng 是非常寧靜。毋過,
一个透南風 ê 暗暝,彼暝,一个瘦瘦 ê 查埔囝仔,走去籃球場, 先占先贏,一个囝仔兄家己 phah 籃球。過一時仔,一位阿伯對伊 講:「囝仔兄,我會使 kap 你做伙拍無?」這个囝仔兄躊躇--一下, 想想咧 tím 頭講:「好啊!無問題!」阿伯 sûi kho͘ 幾若人,年歲攏 50 thóng 歲,拆2隊分組比賽。 第一輪,囝仔兄無機會比,hiah-ê 大人 an-tah 伊講,第二輪一定會 予伊比。第二輪開始,hiah-ê 大人無 ka-láu,伊真正有比賽,不過大 人看輕伊,認為囝仔兄 tō 是囝仔兄,是肉跤,欲 kap 大人比,滷卵 比雞腿,趴咧趴咧才袂著銃啦!所以無認真顧伊,kù-chāi-i 投!囝仔 兄知影大人 ê 想法,所以伊 sa 著球了後,sûi 射三分 ê,竟然紅中射 入去。喔!烏 kan 仔貯豆油,看袂出來!Hiah-ê 阿伯看 kah 喙開開, 毋敢相信!大人鐵齒毋信,刁工予伊 koh 射三分 ê,又 koh 紅中入去 準準準,這聲邊仔有噗仔聲 neh,Chiah-ê 大人毋敢看輕小朋友,小 朋友 mā 無計較阿伯看輕伊,歡歡喜喜大人囝仔做伙 phah 籃球。 「一人食一半,感情才袂散。」有時陣,咱認為家己 ê 物件干單 咱本人會 kha̍p chit,其他 ê 人若 kha̍p 會歹歹去!若是咱有這款想 法,實在真可惜、無彩!有一 táu,同學想欲 kap 我耍柴疊仔,我較 ko͘-ta̍k,伊孤不將去揣別人耍。過一 khùn-á,伊疊好適矣,伊疊 ê 物 真趣味,看伊 khí-mo͘ 真爽快,這時我才後悔:我 thài 遐爾雞仔腸, 鳥仔肚咧! 生活 tō 是愛分張才 會快樂,才會溫暖。分 新約聖經人物 享會予咱交著 koh 較 濟 ê 朋友,用新 ê 眼光 看世界,也予咱 ê 生活 陳清俊 koh khah 豐富多彩!
謎 猜 詩
秋天有影真有腹腸 共每一个季節 攏囥佇腹肚底
文圖 林均賢
寫佇王維熙安息三週年 ──
【唸相片】
阮兜 五个人 阿爸做工課 透早無閒到暗 阿母做管家 透早雜唸到暗 阮三个囡仔 透早白目到暗 閣有 一隻狗 膨皮啊膨皮 對透早食到暗
伊
張岑蜜(六年五班)
我是一枝蔥 白白 ê 頭毛 青青 ê 身軀 有人講 偷挽蔥嫁好翁 一直等 是啥人欲來挽 通予你嫁好翁
1988年7月3日王維熙弟兄(前排右 三)佇新竹公園教會受洗歸主紀念, 穆榮章牧師(前排右四)、牧師娘鄭 炤兒(前排左二)。
2020年8月23日佇三芝雙連安養中 心,穆榮章牧師(左一)。
Chē tī sè-koan teh thiu-sè, 坐 在稅 關 在 抽 稅, Iâ-so͘͘ chio-ho͘ i lâi tè, 耶穌 招 呼 他來隨; Chek-sî kap bûn-tô͘ chòe-hé, 即 時佮 門 徒 做 伙, Siá Sin-iok sèng-keng thâu-chheh. 寫 新 約 聖 經 頭 冊。 答案請看下期「台文世界」 3622期答案 猶大Iû-tāi (太26章14~16節、27章3~8節)
對岸邊行倚近共看,其實海湧真雄,一 直咧拍海岸, lóng 無停止。 Hông 袂記得 ê 感覺有講袂出 ê 淒涼, 所以我罕得去。Tī 忍足久足久到 tòng 袂 牢 ê 時,我會一个人坐長途 ê 車去海邊 彼間安養院,坐--落來 kap 她做伙唸20分 鐘 ê 相片,koh 看海 chiah 來離開。 最近,我 ê 想法 chiah 改變:「妳袂 記得無要緊,至少我猶記得;若準啥物 lóng 會記得,是上蓋殘忍 ê 代誌。會使 完全袂記得、無煩無惱,是上帝賜福上 好 ê 禮物。」兩年外 ê 時間,我 chiah 想 有這句話 ê 意義。 Chit-má ê 狀況又 koh 無仝款矣。兩禮 拜前去看--她,若準講她啥物人 lóng 袂 認得,mā 會使 kap 我鬥陣唸相片。Hiānchú-sî 欲 koh 再做伙唸幾張相片,已經 無遐爾簡單矣。 無論英雄抑是普通人物,所有 ê 一
切 lóng-chóng 會漸漸變成過去。毋過道 路、真理 kap 活命,親像烏暗中 ê 光, 予咱活咧 ê 人,向光明來行,因為遐有 滿滿 ê 疼痛、憐憫 kap 永遠 ê 向望。
後記:
*
我 ê 阿母知影我這兩三年來咧走揣 「伊」ê 人影,就對厝裡揣出一張1988年 穆牧師替伊洗禮 ê 相片,ùi 新竹親手來 台北挈予我。牧師當時 iân-tâu koh phiauphiat,阮阿母抱阮阿姊 mā 佇邊仔觀禮。 通過社工 kap 教友 ê 協助,知影牧師 娘三年前安息主懷,牧師真拄好 mā tòa 佇彼間安養院內面,除了記性差小可, 身體猶原勇健。 幾個月前去安養院 ê 時,佇禮拜結
束了後,我 ê 目睭四界看,落尾看著一 个真面熟 ê 老人坐佇輪椅頂面。我走 倚去,正面詳細 koh 看一擺,確定是穆 牧師,趕緊自我紹介而且 kā 1988年彼 張相片 ùi kha-báng 挈出來予伊看,現 場 kā 相片內底 ê 人名一个一个唸予伊 聽……。 穆牧師足歡喜, kā 我 ê 手 ân-ân 握 咧,對我講:「會記得、會記得……」, 雖罔伊 ê 面貌衰老真濟,總是彼个大大 ê 笑容,確實是我細漢幼年 ê 印象中, 彼个充滿溫暖 ê 笑神。 用這篇短文,記念 hām 她同齊唸相片 ê 日子,也記念相片中所有美好 ê 日子。 附註:王維熙先生是一个足有台灣意識 ê 人,我自細漢看伊掛老人目鏡坐佇windows 95 電腦前,用台文輸入法拍字,伊 ê 朋友若出版 台語文 ê 冊 kap báng-gah,lóng 全力支持。我 真愛寫作,毋過毋捌寫過台文,這是我人生中 寫 ê 第一篇台文,算講是對伊 ê 記念。嘛感謝 長老教會會友、台語教師李英芬女士 ê 指導。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8月2日~8月8日/3623期
25
廣 告 看 版
彰基醫療體系聯合招募
求才 工商 ‧ 禮儀 ‧
【主治醫師】:感染科、胸腔內科、胃腸肝膽內科、腎臟內科、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過敏免疫風濕科、內科部重症醫學 科、老人醫學科、一般外科、神經外科、重建整形暨手外科、胸腔外科、大腸直腸外科、外傷科、外科部重症醫學科、 精神醫學部、神經醫學部 ( 神經內科 )、復健醫學部、家庭醫學科、安寧緩和療護科、兒童心臟科、兒童胃腸肝膽科、 婦產部、皮膚部、眼科部、牙科部、補綴牙科、口腔外科、齒顎矯正科、 病理部、檢驗醫學部、影像醫學部 ( 放射 診斷專科醫師 )、影像醫學部 ( 具神經放射專科醫師資格 ) 彰化基督教醫療財團法人彰化基督教醫院暨兒童醫院 【110 年度住院醫師】:R1 外科、兒科、放射腫瘤科、核子醫學科、牙科、口腔顎面外科、R2 內科、外科 【住院醫師】: R1 內科、口腔顎面外科、病理科、放射腫瘤科、R2 內科、口腔顎面外科、兒科、R3 牙髓病科、R4 感染科、胸腔內科、腎臟內科、內科部重症醫學科、職業醫學科、R5 外科部重症醫學科、婦產部生殖醫學科 [ 需取得 專科醫師證書 ]、婦產部、精神科 [ 老年精神醫學次專科 ]、精神醫學部 [ 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專科醫師 ] 【代招住院醫師】:彰化秀傳紀念醫院:外科 R1&R3 【護理部】:護理人員、病房單位、門診單位、高仁愛紀念病房 ( 安寧 )、安寧共照、準專科護理師 [ 內科部 ]( 無專科 護理師執照可,預計 2022 年 3 月開訓 )、一般人員、助理員、護送中心助理員、中央滅菌供應部助理員、護理助理師 、照顧服務員、日班日薪工讀生 ( 長期 )、晚班日薪工讀生 ( 長期 ) 【醫事人員】:中醫藥局-藥師、腫瘤物理技術部-醫學物理師、檢驗醫學部-醫事檢驗師、心臟血管外科-體外循環 技術師、成人呼吸治療組 - 呼吸治療師、兒童發展中心-臨床心理師、中醫藥局-定期時薪藥師、復健語言治療組-定 期語言治療師 【其他職類護理人員】: 外科部-外科技術師 / 手術室專責護理師 ( 代招漢銘基督教醫院 )、臨床試驗中心-臨床研究護 理師、麻醉技術部-麻醉護理師、牙科門診組-護理人員、恢復室-護理人員、睡眠醫學中心-生理檢查技術師、內外 科超音波室-生理檢查技術師、心臟生理檢查室-生理檢查技術師、胸腔內科-個案管理師、高齡醫療整合中心-個案 管理師、消化系中心-定期個案管理師、中醫部-定期個案管理師、心臟血管外科-定期個案管理師、腫瘤中心-定期 個案管理師、肺阻塞卓越照護中心-定期研究助理 (A) 【一般人員】:切膚之愛基金會-個案管理師 ( 長照 2.0A 據點 )、社工人員、牙科門診組-助理員、放射線技術部- 事務員、放射線技術部-定期日薪工讀生、病理技術部-定期事務員、社區健康促進中心-定期運動指導員、院內計 畫 92021 -定期月薪工讀生、院內計畫 92031 -定期研究助理員、院內計畫 92061 -定期研究助理 (A)、院內計 畫 92989 -定期研究助理員、資訊部-資訊分析師 ( 系統、網路管理、資通安全 )※ 資通安全資訊分析師歡迎院內具 有 ISO27001LA 證照者報考、人工智慧發展中心-資訊分析師、營建部-工務技術師 ( 員 )、醫工部-醫學工程師、 體系供膳中心-廚師助理員、定期時薪廚師助理員、定期營養技術員、警衛組-駐衛警察、環衛課-環衛員、運輸組- 定期駕駛員、定期駕駛員 ( 長照 2.0)、通訊組-總機員、臨床試驗中心—管理師 ( 具法務背景 )、院牧部-定期關懷師 、國衛院 -- 癌症精準醫療及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示範計畫 / 定期個案管理師、政府專案 --91037/ 戒菸專線服務計畫 / 定期媒體行銷管理師、政府專案 --91040/ 攜帶式 X 光機驗證計畫 / 專案定期研究助理、政府專案 --91052/ 罕見疾病 照護服務計畫 / 定期專案個案管理師、政府專案 --91055/110 年度推動慢性病預防管理及健康促進整合計畫 / 專案時 薪助理、政府專案 --91743/ 科技部 - 預防骨質疏鬆計畫—碩士級研究助理 【代招人員】:代招 南投基督教醫院- ( 準 ) 專科護理師、代招 彰化基督教醫院職工福利委員會福利社-定期助理幹 事、定期助理事務員、半職工讀生、代招 彰化基督教醫院職工福利委員會附設彰化縣私立彰基幼兒園-教保員、代招 彰化縣私立彰化基督教醫院職工福利委員會附設托嬰中心-托育人員 -----------------------------------------------------------------------------------------------------------------------------------------------------------------彰化基督教醫療財團法人二林基督教醫院 ( 二林分院 ) 【主治醫師】:胸腔內科、內分泌新陳代謝科、胃腸肝膽科、神經外科、胸腔外科、大腸直腸外科、婦產科、牙科 【護理人員】:護理人員-急診護理組、手術室、內科、加護病房、血液透析、護理之家、社區健康課、準專科護理師 -內科、外科、急診護理組、加護病房、護理部-儲備副護理長、儲備護理長、手術室專職護理師、助產師 ( 士 )、社 區發展中心-定期個案管理師、神經重建中心-個案管理師、麻醉組-麻醉護理師 【醫事人員】:檢驗課-醫事檢驗師、復健技術課-定期物理治療師、藥劑課-藥師、申報組-健保申報師 ( 具健康保 險技術員 ( 師 ) 證書尤佳 )、社區健康課-社工人員 【一般人員】:護理部-照顧服務員、護理部-定期護理助理師、急診護理組-助理員、營養組-助理廚師、病歷組- 定期事務員、車輛組-駕駛員、環衛組-定期環衛員、行政處-定期管理師 -----------------------------------------------------------------------------------------------------------------------------------------------------------------應徵方式 : 其他彰基體系分院詳細招募訊息,請見彰化基督教醫院全球醫療資訊網 (http://www.cch.org.tw/)/ 人員招 募 / 招募訊息 / 職務訊息 ( 報考醫師職缺,需具備推薦函並填寫醫師工作申請表下載網頁。) 院區電話 總院 04-7238595 分機 8344 二基醫院 04-8952031 分機 8080
馬偕紀念醫院台北院區 誠徵護理部 服務員 護理部/手術室全職數名 應徵方式: 1. 請來電報名:02-25433535#2040 護理部 - 戴小姐。 2. 院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二段 92 號。 3. 詳細招募資訊請參考本院網站 http://www.mmh.org.tw/
台東馬偕紀念醫院 誠徵 [ 主治醫師 ] 一般外科、小兒科、胸腔內科、感染科、眼 科、皮膚科、胸腔外科、骨科、麻醉科、整形外科、復 健科、牙科 ( 補綴、根管治療或矯正專長 ) [ 住院醫師 ] 內科、牙科 [ 醫技人員 ] 藥師、復健科臨床心理師 [ 護理人員 ] 血液透析護理師、內科、身心科專科護理師 [ 行政人員 ] 環衛組服務員、工務課工務技術員 [ 應徵方式 ] 意者請至本院網站中 ( 人才招募 ) 自行下載 應徵申請表 (A4 紙橫印 ) 並附上相關證明文件影本寄至 台東市長沙街 303 巷 1 號五樓總務課人事組張小姐收, 電話:(089)310150 轉 459。 [ 備註 ] 工作內容及應徵資格請至台東馬偕網站詳閱
新竹馬偕紀念醫院 誠徵 【主治醫師】急診醫學科、小兒腎臟科、牙科、胸腔內科、 眼科、胃腸肝膽內科、麻醉科、腎臟內科、心臟外科、皮 膚科、一般外科、小兒外科、外傷科、耳鼻喉科、神經內 科、整形外科、感染科、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大腸直腸 外科、家醫科【醫技人員】藥師、生理檢查科技術員【護 理人員】各科病房、加護病房【專科護理人員】外科 ( 耳 鼻喉科 )、內科、手術室、婦產科【行政人員】營養課服 務員、會計課事務員、護理部服務員 / 助理護理員、托嬰 中心托育人員、生理檢查科服務員 【應徵方式】Mail:k004@mmh.org.tw 或郵寄:新竹市 光復路二段 690 號新竹馬偕人資課廖小姐收 【備註】工作內容及應徵資格請至新竹馬偕網站詳閱
電話
財團法人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台中市十字園 埔 里 園 區
詠全用心 ‧ 遺族安心
申請入園及收費方式 維 護 管 理 費 :2 萬元 櫃位使用權金:( 台中中會 ) 3 萬元 ( 其他地區中會 ) 5 萬元 本宗傳道人及配偶或家境清寒憑牧師證明經管委會同意免收櫃位費 夫婦有一方蒙主恩召,得同時申請。 埔里園區園址:南投縣埔里鎮鯉魚路 1-3 號 園 區 電 話:049-2420229 台 中 辦 事 處 :台中市中區民族路 59 號 台中民族路長老教會 服 務 電 話:0918-757970 / 04-22227683 *104 ( 董誠俊幹事 ) 中部唯一純粹基督徒納骨堂 / 專人管理維護 / 申請洽董幹事
26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8月2日~8月8日/3623期
陳宇全 牧師 0933903328 24 小時服務專線 0905379959 ■統一編號 8317210 ■台北市錦州街 46 號 9 樓之 5
聘牧啟事
彰化基督教醫院 誠徵 院牧部 定期關懷師
請將您的詳細資料寄至下列通訊地址: 聯 絡 人:陳清發牧師 連絡電話:04-7238595 轉 4522 通訊郵件:32331@cch.org.tw 通訊地址:彰化市旭光路 175 號 2 樓 院牧部
薪資待遇:月薪 : NT$29,100 ~ NT$34,099 應徵方式:意者請上彰化基督教醫院全球醫療資訊網 (http:// www.cch.org.tw)/ 人員招募 / 加入彰基 / 職務訊息;或自備 履歷及自傳,寄送彰化縣彰化市南校街 135 號,彰化基督教 醫院體系人力資源處收,應徵資料恕不退還,合者通知面談。
誠聘牧師
聘牧啟事
★本會誠聘牧師,希望能在傳福音的路上帶領 本會朝著精進的目標努力向前。 ★若您有意願,有感動與負擔,請將您的牧會 經歷,事工異象及聯絡方式等以掛號寄至
屏東市田寮巷 30 之 9 號 建豐教會聘牧小組 收
本會誠聘教會牧師 請各教會牧長關心代禱推薦忠誠事主之牧師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馬公教會
★阮會保密,並由召集人與您聯絡,願主賜咱
●請將您的詳細資料寄上及聯絡我們。
電 話:08-7216206、0911162589
聯絡人:代議長老芮健學 0918-312-077 郭仁政長老 0932-972-873
阮的努力是促進台語文(漢字 + 白話字)的 普遍化及實用化 阮的目標是充實台灣文化內涵,興起台灣 文藝復興歡迎大家入網批評指教 內容有「台灣青年」(日文 450 期,附部份台語文譯本) 「台文通訊」(117 期)「關懷台灣論壇」「生活座談會」及其他
聰美姐紀念基金會 www.chhongbi.org
★聯絡人:曾雪屏長老 ★請參閱建豐教會部落格 chien-fong-church.blogspot.com
4. 社會福利概論 5. 社會工作管理 6. 社會工作概論 7. 社會政策與立法 8. 社區工作 9. 社會工作實習
上課地點:國立臺南護理專科學校(線上上課、實體上課 ) 即日起報名:吳小姐,電話:06-2112320 徵 助手
佳音搬家
速成
佳音報佳音,讓你搬家不再 是惡夢一場,提供最專業的 服務,專門搬家、大型廢棄 物 處 理, 不 分 區 域 全 台 回 程、個人家庭、公司等。
爵士鋼琴 教會司琴
02-2262-5555、02-2673-1170 0939-435757 宜蘭羅東 03-3772345 桃竹苗 0939-046535 林弟兄
每堂課 600 元
師資:音樂博士 YAMAHA 鋼琴老師
(02) 27388617
信實專業搬家貨運 油漆工程承包 * 家庭大小搬家 * 公司工廠喬遷 * 鋼琴金庫搬運 * 展場櫃位進撤 免費估價 提供紙箱 台北、桃園 洽林弟兄
0918-123712
新竹、台中 洽陳弟兄
0935-151721 LINE:cbf777
愛家精緻搬家 大小搬家、 公司遷移、 免費估價、不分遠近,以 愛心、誠信、正直、良善 的精神來服事主的子民。 總公司 0800-271777
大台北 (02) 22701010 桃竹苗 (03) 4614444 0911-894400 馬來尤贛弟兄
裝潢 水電 土木 鋁門窗 清潔 油漆粉刷*水電修繕 衛浴整修*防水捉漏 裝潢拆除*室內裝潢 輕鋼架*鐵厝*壁癌 ( 高屏地區、免費估價 ) 黃冠霖弟兄 鳳山區八德路二段 243-1 號 行動:0955-797-949
呂底亞服飾公司
地 址:馬公市新生路 12 號。
有相同的異象及目標,同心服事。
課程:1. 方案設計與評估 2. 社會個案工作 3. 社會統計
* 口 罩 套 * 西 裝、 西 褲 * 襯衫、小禮服 * 牧 師 服 * 博 士 服 * 詩 袍 * 福音 T 恤、背心
04-22471179 0906134777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8月2日~8月8日/3623期
27
工商 ‧
若您有意願,有感動與負擔,請將您的基本簡介資料、 牧會經歷與服事異象、連絡方式寄至 聯 絡 人:杜謙遜牧師 ( 小會議長 ) 通訊地址:648 雲林縣西螺鎮延平路 385 號 電 話:05-5862086、0918177201 Mail:juju6835@ms38.hinet.net 聘牧小組啟事
聘牧啟事
* 社工師 24 學分班(8 月 7 日起陸續開課 )
招標 ‧
※ 已封牧,至少有 1 任牧會經驗,熟諳台語之牧者。
屏東中會建豐基督長老教會
* 社會工作師證照輔考班(預計 10 月起開課 )
招生 ‧
嘉義中會馬光基督長老教會
社工學分班、輔考班課程熱烈招生中
求才 ‧
資格: 1. 神學院畢業或大學 ( 社工、音樂、心理相關科系尤佳 )。 2. 具音樂素養、聖經知識、靈性照顧等。 3. 具備音樂─司琴 ( 或其他樂器 ) 與歌唱能力者。 4. 文書處理.電腦 Microsoft office 系統。
聘牧
一、本宗牧師 二、接受過 CPE 課程訓練 ( 請提供 CPE 臨床教牧關 顧證書 ) 尤佳 三、具備英語能力者尤佳 四、依人力狀況願協助各體系分院
國立臺南護理專科學校
廣 告 看 版
彰化基督教醫院
廣 告 看 版
廣告洽詢/
、 02-2367-2067
廣告傳真/ 06-235-6277#152#134
廣告 02-2363-8084‧06-237-8882
ad@pctpress.org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8月2日~8月8日/3623期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