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公報3627期

Page 1

發行所/ 701003 台南市東區青年路 334 號

TÂI-OÂN KÀU-HŌE KONG-PÒ

臉 書 專 頁

台灣第一份報紙

Since 1885

TAIWAN CHURCH NEWS

週刊

線 上 奉 獻

專題報導 4-5 版

斯卡羅熱 談族群認同與創作

記念一粒麥子 殉道 32週年 【義工記者林文凱、陳逸凡嘉義報導】儘管 下著大雨,疫情降級後的 8 月 30 日,眾人仍 甘心齊聚嘉義竹崎親水公園詹益樺紀念亭,參 與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嘉義中會、總會教會與 社會委員會、戴振耀農業關懷協會等團體主 辦的詹益樺殉道 32 週年追思紀念會,記念這 位為民主自由而犧牲生命的年輕人。包括嘉義 縣長翁章梁、鄭南榕的女兒鄭竹梅皆與會。 1989 年,鄭南榕以自焚捍衛言論自由,5 月 19 日出殯時,詹益樺以預藏的汽油引火自

李勝雄律師提醒會眾不要做旁觀者(左)。嘉義中會松年部聖歌隊獻詩(右)。(攝影/陳逸凡)

焚,倒在警方架設的拒馬上。對許多人來說, 詹益樺或許只是個籍籍無名之人,實際上卻

需要更多像詹益樺的人共同參與。鄭竹梅受

組織草根聯誼會的長老黃昭凱特別提到,

是一位默默投身民主運動的先驅。人權律師

邀致詞時表示,這是她第一次參加詹益樺紀

2003 年在已故的農委會副主委戴振耀與竹崎

李勝雄長老以「為義來死的人結出多多果子」

念活動,回憶兒時,詹益樺曾與她分享一句話:

鄉公所齊心協力下,在詹益樺的故鄉竹崎建

為題證道時表示,詹益樺看似無名小卒,卻是

「一粒麥子落地不死。」當時年幼的她雖不清

立這個紀念亭。此後每年舉辦追思會,最初僅

為了台灣奉獻犧牲的幕後英雄。

楚意思,如今已逐漸能體會。

是一台宣傳車的喇叭放送,後來由嘉義中會出

李勝雄引用約翰福音 12 章 24 ~25 節經

翁章梁致詞時表示,舉辦紀念活動最主要

文,分享詹益樺就像一粒麥子,為了愛台灣而

是思考如何把對台灣土地的愛與犧牲延續下

甘願付出生命。這樣的生命落到土裡,喚醒了

去。透過每年述說典範的故事與精神,讓每一

更多人的覺醒。他也提醒會眾,無論如何絕不

代人永不忘記台灣追求言論自由與主權獨立

潔的靈魂〉等曲,並由嘉中松年部聖歌隊獻詩,

要做一個「旁觀者」,保衛台灣的民主自由,

的道路上,有這些為此堅持、付出生命的人。

最後以嘉中議長詹偉謙牧師祝禱結束。

明霸克露橋便道已搶通 彼此分享領受上帝恩典

相片提供/高雄市府

面搭棚、架設音響,甚至今年還有螢幕可以播 放講述詹益樺故事的影片,令他感動不已。 會中為詹益樺事蹟作曲的王明哲獻唱〈純

【林婉婷採訪報導】高雄市桃源區明霸克露橋 8

雖然有便道,但整體交通還是不太方便,Aka.

月初被土石流沖斷多日,8 月 24 日公路總局搶通

Lubi Lin 談到,這次被沖斷的路段為「中期便道」,

共 900 公尺長的勤和至復興便道,前三日開放時段

過去大水就曾發生錯位,而受困部落的族人們針對

為上午 7 至 8 點、中午 12 至下午 1 點,以避開玉

未來的道路設計提出訴求,認為應建立永久、永續

穗溪土石流好發的下午,視天氣情況滾動式修正。

的高架橋,確保穩定與安全性。

Nanpu(南 布)中 會 Ua-asik(復 興)教 會 牧 師

對於受困族人在山上享受免費物資、好吃好喝的

Aka. Lubi Lin(林蔚珈)說明,在生活方面,目前

謠言,Aka. Lubi Lin 感嘆這實在是不白之冤,有次

復興、拉芙蘭、梅山三個部落的民生物資都算充足,

分物資時,馬鈴薯是每家一顆,「我們不是不想花

不過正值金煌芒果盛產期,現在直接輸出芒果多因

錢,是根本沒有路可以出去。」但她也在這次困難

為過熟而乏人問津,需要再加工成果乾等產品,可

中領受上帝的恩典,包含三間教會牧者共同禱告,

以確定今年農損嚴重。在教育方面,Aka. Lubi Lin

並看見信徒們在缺乏中仍然彼此幫助、分享。Ua-

選擇讓孩子在家線上學習,學校已把教材送到家裡。

asik 教會會友主要靠務農為生,雖然遭遇損失,仍

她指出,這種情況大約要維持到下學期結束,「但

然奉獻愛玉子為教會建堂義賣。另 Lavulang(梅蘭)

我的部落、教會、信徒都在這裡,我不會離開。」

教會與 Masuhuaz(梅山)教會也需要各界關心。

發行人/王宗仁 WEBSITE / www.tcnn.org.tw 投稿 MAIL / write@pctpress.org

索閱專線/ 06-235-6277#134 客服 MAIL / service@pctpress.org 郵政劃撥帳號:31556011

行政院新聞局登記證局版台誌字第 1296 號

短波 MAIL / news@pctpress.org

戶名:財團法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台灣教會公報社

南區郵政管理局南台字第 901 號交寄登記證登記為雜誌交寄

歡迎索閱 ‧ 奉獻支持

2021 年 8 月 30 日~ 9 月 5 日

3627 期


教會消息

追溯隔離史 再思人權平衡困境 專家們提出共識 兩者議題複雜、牽涉層面廣 應避免標準答案式的論述 吳易澄提醒,病毒會侵害的是更弱 勢、更沒有保護力的群體,當人們對外 來者的恐懼放大,弱勢者將更難受保 護,例如苗栗縣曾頒布移工禁足令,造 成許多移工的心理壓力及加深居民對移 工的刻板印象。 吳易澄點出,以人權角度而言,討論 的不是隔離政策本身對錯,而是誰被 隔離、怎麼執行、會產生什麼影響等。 他又以精神病患為例指出,人身自由與 受治療都是人權,是否強制隔離病患確 實有天人交戰的時候。他另舉同獲第三 樂生大學線上課程邀吳易澄、許仁碩主講。(翻攝/林婉婷) 屆國家公益獎的醫師陳鵬飛和陳珠璋 為例,兩人的服務範圍和治療方式雖不 同,卻都符合不同家屬與患者的需要。吳易澄強調,所 【林婉婷採訪報導】疫情期間,政府採隔離作為防疫 有的隔離都不容易,背後脈絡繁複,被隔離者也有各自 手段,是否能在公共衛生與人權保障之間取得平衡?8 狀況,由於疾病的不確定性讓人權沒有絕對標準,因此 月27日晚間,青年樂生聯盟、樂生保留自救會主辦、台 最重要的還是要看見患者的主體性。 灣人權促進會協辦「樂生大學線上課程」,邀請杜倫大 許仁碩則說明日本施行漢生病患強制隔離政策的歷 學人類學博士、新竹馬偕紀念醫院精神科醫師吳易澄, 史,他指出,1920至1930年代左右,醫師光田健輔就 以及日本北海道大學法學研究科助理教授許仁碩擔任 大力主張隔離漢生病患,並結合警察的權力強制收容, 主講人,談「他者與社會隔離:台灣、日本的隔離政策 因他認為漢生病患是文明國家的恥辱,為保護患者家 與人權議題」。 人和他人,必須隔離病患;戰後更改革日本《優生保健 吳易澄以醫師陳耀昌論及樂生的歷史小說新作《島 法》,將漢生病患納入絕育手術規範。 之曦》,及1665年英國伊姆村(Eyam)瘟疫爆發後 許仁碩分析指出,1964年日本曾發生精神病患攻擊 自主隔離等例子,和與會者們共思「隔離」的意義,並 美國外交官事件,每當牽涉刑事事件,社會就容易發生 進一步提到英國醫療人類學教授大衛‧納皮爾(David 強制隔離患者呼聲。此外在日本領有精神障礙手冊約 Napier)的理論:「僅視疾病為外來入侵者,那麼就會 99萬人,有29萬人住院,其中不少強制住院的人;又 連帶抗拒、恐懼感染者。」吳易澄表示,他認為病毒如 有17萬人住院一年以上,9萬人住院五年以上。相關法 不同型態的資訊,具有普世特性,不全然是好或壞;若 規容許較少醫護人員照顧患者,且滿床使院方有更好 陷入病毒的迷思中,人類可能會濫用抗生素與持續仇 的利潤,所以工作人員經常承受勞動壓力,且對患者而 外,更因而影響政策,忽略更需要關注的群體大眾。

制憲公投提告敗訴 辜寬敏聲請釋憲

相片提供/台灣制憲基金會

【邱國榮綜合報導】中央選舉委員會(中選會)於去 年10月16日駁回台灣制憲基金會的制憲公投提案,於 是該基金會董事長辜寬敏在12月委任律師黃帝穎,向 台北市高等行政法院遞狀訴訟,判決於今年8月26日出 爐,辜寬敏敗訴但同時決定繼續上訴,並且要求釋憲。 台灣制憲基金會針對公投制憲提出:「您是否同意 要求總統啟動憲法改造工程?」與「您是否同意要求總 統推動制定一部符合台灣現狀的新憲法?」兩項提案 均遭駁回。黃帝穎表示,憲法保障國民主權與人民創制 權,顯然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未以此精神為判決。他說,

2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8月30日~9月5日/3627期

當事人辜寬敏已經決定上訴,要讓台灣史上首件制憲 公投案留下司法紀錄,並且為堅持人民有權對制憲的 重大憲法政策進行公投,會請大法官會議解釋憲法。 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判決原告敗訴,合議庭表示,憲法 增修條文已有明文規定憲法修改的程序,創制權專屬 立法院職權,民眾就憲法修正僅有投票複決權限,無創 制權;且公投法是在憲法架構下進行,公投所指的重大 政策不能牴觸憲法。另外,透過體制內公投制度來達成 體制外「制定憲法」於法無據。 制憲基金會執行長林宜正表示,根據基金會今年8月 最新民調顯示,約80%的民眾希望台灣制定新憲法、邁 向正常國家,就連國民黨的支持者也有約60%民意支 持,顯然制定新憲法是跨越黨派的共識。他呼籲台灣民 眾,對於制定新憲法的支持,轉化為2022與2024年大 選的選票力量,這是接下來基金會繼續推動制憲運動 規劃重點。 林宜正亦提醒民進黨,制定台灣新憲法是民進黨黨 綱與正常國家決議文的記載,不應該讓這些目標成為 政治備忘錄或歷史文獻。推動台灣國家正常化將成為 2022年地方選舉與2024年中央選舉的最優先政見, 藉以督促所有的政黨,展開已經有民意高度共識的制 憲進程。

言,強制住院看來更偏向社會隔離而非保障治療權益。 許仁碩也指出,日本的隔離不只發生在病患身上, 還包含社會階級與外籍人士。在日本傳統社會有「穢 多」或「非人」階級,即使封建制度廢除,階級觀念卻 仍存,這些人聚集的部落也遭到歧視。政府雖投入資源 改善部落建設,部落民也推行反歧視運動,但如今仍有 《部落地名總鑑》流通,整理出哪些地方與姓氏屬於何 種部落及部落民。而只有居留權但沒有國籍的「在日韓 僑」,以及包裝成「實習生」和「留學生」的外籍人士 們,同樣面臨國家政策和社會風氣的限制與歧視。 許仁碩表示,日本存在單一民族的迷思與矛盾,一方 面認為國內都是單一民族,沒有種族歧視問題,另一方 面卻又認為外國人的移入,會破壞日本單一民族的社會 秩序。他也支持吳易澄所言,這些議題具有複雜性,應 避免標準答案式的人權論述,也該持續記念與思辨。

台灣海洋文化影展巡迴放映 所有場次與座談會免費參加 【林婉婷整理報導】呼應「向海致敬」的精神,文化 部於今年策畫首屆台灣海洋文化影展,以「浪人情歌」 為主題呈現海洋職人議題,規劃遍及九個縣市的80場 次播映會,期盼透過影像的力量深化民眾對於台灣海 洋文化的認識與想像,也向長期記錄、書寫、關懷海洋 文化和生態的工作者們致敬。 本次影展選片共40部,包含台灣和國際作品。台灣 導演簡毓群執導的《如果海有明天》記錄黑潮海洋文 教基金會2018年的「島航計畫」,呈現台灣海洋生態 與汙染問題;盧昱瑞的《水路──遠洋紀行》跟拍遠洋 漁船的勞動和生活,並從台灣籍和外籍船員身上看見 各樣生命故事;林羿綺的《信使──返向漂流與南洋 彼岸》透過出海討生活的金門人家書,重新追溯早期移 民往事。英國紀錄片《我的章魚家人》介紹多種章魚, 及人類和章魚同住、互動的過程;日本紀錄片《為海洋 生態種樹的漁夫》是關於致力於種樹30年的牡蠣漁夫 如何打造森林、河流與海洋交織的優質養殖環境,經歷 2011年大海嘯後,健康的生態環境有驚人恢復力。 影展將巡迴花蓮、台北、桃園、新竹、台中、台南、高 雄、屏東、台東,首場放映將在9月3日晚於高雄市立圖 書館總館際會廳舉行,選片為《平安龜》;最後則是11 月21日下午及晚 間在新竹影像博 物館的《讓海活 下去》及《進擊 的海女》。 本屆影展所有 放映及座談皆免 費,欲參與者需 索票,部分場次 報名已額滿。詳 細選片介紹、播 映時間、地點、 索票及報名等資 訊皆可至「台灣 海洋文化影展」 官網查詢。 相片提供/台灣海洋文化影展


教會消息

普世就在身邊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武漢肺炎)的疫情才剛平 息,非洲豬瘟病毒卻再次捲土重來。這次是因為有 人從越南走私月餅在網路上販售,內含的豬肉餡被 驗出非洲豬瘟病毒陽性,讓人驚覺各式各樣的威脅 未曾片刻遠離。為此,許多縣市被迫限縮廚餘的回收 政策,避免台灣的豬隻誤食而遭受感染。 針對非洲豬瘟病毒再起,網路上不少新聞底下的 留言者護台心切,甚至無理怪罪越南籍新住民。其 實此事需要譴責的,是未經檢疫的走私營利行為, 而不該以歧視的姿態指責特定族群。若能換位同理 思考,移居世界各地的台灣人,何嘗不希望能在異 鄉見到故鄉的傳統點心,一解思鄉之情?

根據公共電視新聞報導,在陸續破獲的月餅走私 案件中,就是因為有熟悉越語的新住民二代移民官 協助,以越語在網路上巡察,才能快速找到這些在 網路上兜售的豬肉月餅,查獲可能帶來巨大危害的 走私貨物。 台灣作為一個移民占人口絕大多數的海洋國家, 實在應有更為寬廣的心胸來接納各種不同的族群, 而非狹隘地以敵意看待他者。因為多元豐富的文 化,正是台灣社會能夠匯聚百川,賴以在世界上發光 發熱的重要元素,透過各種不同文化的相互學習與 尊重,讓台灣成為普世社會所尊重的成員。 在台灣經濟起飛的年代,因中國政府的惡意打

壓,導致我國外交友邦紛紛求去。當時台灣的政府 透過經濟援助等方式來支援非洲友邦,在當地造橋 鋪路、興建醫院學校以及給予農業技術的協助。這 些行動卻一度招來「金援外交」的罵名。其實平心而 論,富者幫助窮者、強者幫助弱者,不正是國際社會 賴以維繫的重要價值?台灣早年也是靠著美國的援 助而走出窮困的年代。 當台灣人民殷殷期盼建立一個「新而獨立的國 家」及「小國小民,好國好民」的社會時,別忘了在 爭取國際地位與權利時,善盡國際社會義務同樣是 一個健全國家必要付出的責任。否則,這個世界只 是徒增一個自掃門前雪的自私國家罷了。 每年9月的第一個禮拜,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訂立的普世事工紀念主日。基於信仰,我們樂意關懷 世上所有需要的角落,也樂意分享上帝所賞賜的祝 福,與世界各地的教會保持美好的友誼。更別忘了, 其實普世就在我們身邊。每一位為台灣生產力貢獻 的外籍勞工、甚至是加入台灣大家庭的新住民,都 是我們的兄弟姊妹。在耶穌裡,我們都是一家人。

查經營踏查歷史 青年滿載而歸 牧長期許年輕人從聖經理出信仰對生命的意義 並發揮創意使人與上帝更親近 學員過監獄小門體會政 治受難者如何遭到羞辱。 (攝影/林宜瑩) 李信仁親自解說景美人權園區的歷史場 景。(攝影/林宜瑩) 【林宜瑩台北報導】在世界傳道會(CWM)宣教支 援專案(Mission Support Programme 4)支持下,台 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青年事工委員會主辦第二屆「全 國青年查經營」,8月27至29日在新北崇光女中舉行, 以「遇到你──與聖經中的耶穌相遇」為主題,邀請台 南中會鹽行教會牧師梁哲懋、台灣神學院新約教授孫 寶玲、前台南神學院院長王崇堯、花蓮大專學生中心主 任林熙皓等人擔任專題講員,最後在總會青年幹事李 信仁牧師帶領下,前往國家人權博物館景美園區了解 台灣白色恐怖時期的歷史。 此次活動包含國中、高中、大學到社會工作的教會 青年,約20餘人,在輔導劉俊逸(新竹中會僑愛教會 牧師)、李信仁、連振翔(前總會普世幹事)、王永宏 (總會青年事工組長)擔任協調者角色下,眾人從聖經 中好撒馬利亞人、撒種、婚筵、浪子回頭的比喻,用處 境化查經方式分組討論。另邀請心理諮商師、七星中會 台北東門教會長老黃柏威從電影賞析談基督信仰,及 天路客樂團分享詩歌創作與個人見證。 梁哲懋以聖經中「撒種的比喻」,就馬可、馬太、路 加福音中,說明耶穌藉由比喻來傳講上帝的道,目的就 是讓人能更明白上帝國的奧祕、真理。孫寶玲談如何詮 釋耶穌的比喻,並解釋比喻的原則,如何從歷史、文化 背景去解讀比喻層次,和怎樣對照福音書上下文來明 白比喻,他並解釋「比喻」應考慮的重點在哪。 王崇堯直言,之所以要不斷地詮釋聖經,就是希望

能從過去的傳統,理出信仰對生命意義廣度與深度的 理解,期望藉此照亮現今時代。他特別介紹烏拉圭神 學家謝根道(Juan Luis Segundo)的「釋義學循環」 (hermeneutic circle),這是一套檢驗現實處境與聖 經經文的神學方法,透過使命感、社會分析、神學回 應,在人們現存的個人與社會現實中,對聖經有繼續改 變的詮釋。 全國青年查經營29日在崇光女中舉辦的主日禮拜, 也與竹中僑愛教會同步直播,由李信仁以「聽道、知 道、行道」為題證道,並播放行政院促進轉型正義委 員會製作的影片《十字架的陰影──台灣基督長老教 會監控檔案》。之後,李信仁帶領學員前往景美人權園 區,並親自導覽讓年輕人了解台灣白色恐怖時期。當學 員從仁愛樓看守所親身戴上腳鐐、彎腰鑽過監獄「小 門」,並實際進入牢房(又稱押房)被關,以及在白色 恐怖受難者園區看到上千政治受難者的姓名時,體會 到被壓迫者的心境。 林熙皓則帶領眾學員討論如何從無到有,在教會推 動查經班。年輕人對過去參與的經驗是:無聊、帶領者 話太多、查經內容太艱深等負面印象。他強調,透過查 經更了解上帝的話,能使人與上帝的關係更親密,盼 望年輕人可以發揮創造力,以戲劇、電影、遊戲等更有 趣、更有意義的方式呈現;第二屆「全國青年查經營」 最後在總會青年主委賴音婷的祈禱聲中圓滿落幕。(詳 見3628期4、5版)

李登輝基金會贈送藏書 盼與長老教會延續遺志 【林宜瑩台北報導】前總統李登輝逝世滿一週年,為 記念「民主先生」一生追求「我是不是我的我」過程, 以及與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在李 登輝基金會執行長鄭睦群穿針引線下,將李登輝基金 會一批包括許多絕版珍本的藏書,捐贈給長老教會歷 史檔案館,並在8月30日總會事務所早禱禮拜中舉行捐 贈儀式,由總會教會歷史委員會幹事兼歷史檔案館主 任盧啟明牧師代表接受,並回贈感謝狀。 鄭睦群說,李前總統遭逢艱難困境時,常與其夫人曾 文惠依靠聖經走過一次次的風暴。而他與長老教會有 著不解之緣,無論是年輕時曾到長老教會聚會,或兒子 的喪禮、孫女的婚禮皆在七星中會濟南教會舉行。甚至 他晚年又回到長老教會聚會,連入殮火化、告別禮拜也 在長老教會所屬濟南教會、真理大學、淡江中學舉行。 鄭睦群說,當他接獲李前總統女兒李安妮邀請擔任 執行長職務時,就期望在沒有李登輝的李登輝基金會 能更多與長老教會連結,一起以更多元方式延續李前 總統遺志,並讓「阿輝伯」持續活在台灣人心中。 盧啟明在總會事務所早禱會講道時,引用聖經加拉 太書2章20節,呼應李前總統曾說過的「我是不是我的 我」,也感佩李前總統在國際局勢丕變中,常以「民之 所欲,長在我心」帶領台灣人民走向民主自由。 盧啟明最後也 提醒眾人,在享 受台灣現有民主 成果時,應常常 感念這位「民主 先生」一生追隨 基督、疼愛台灣 這塊土地的信仰 攝影/林宜瑩 實踐。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8月30日~9月5日/3627期

3


專題報導

斯卡羅熱 談族群認同與創作 用母語勇敢為上主作見證 營造信仰、生活、職場環境 還給藝術寬廣空間 │總編踏話頭│

醫師作家陳耀昌的長篇小說《傀儡

花》,經導演曹瑞原之手由公共電視斥資1億元改編拍攝 為時代劇《斯卡羅》引發熱烈討論,觀眾無不驚嘆劇中服 裝設計及語言考究之細膩,直呼這齣電視劇具備了電影 的格局與氣勢。這齣戲劇聚焦南台灣原住民躍上國際舞 台的歷史事件,無疑締造了台灣戲劇史上重要里程碑, 不過也有批評者針對名稱、劇情、歷史等面向提出諸多 指教。究竟該如何理解與珍視台灣多元族群文化的複雜 性,又該怎樣認識歷史事件與小說戲劇之間的差異?本 專題透過深入探討釐清,期盼還給藝 術創作及族群母語更寬廣的空間。

【林婉婷專題報導】公共電視時代劇《斯卡羅》裡使 用排灣族語、台語、客語、華語和英語,讓觀眾們再次 感受到台灣族群與文化的多元性。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總會原住民宣教委員會幹事Rii Tjaljimaraw(日依‧達 里瑪勞)傳道師在8月23日受訪時談到,她觀影時有留 意到年長演員族語說得比較流利,而年輕演員則聽得 出來是靠背誦而不是習慣說族語,也會有口誤,她認為 這點有些可惜。不過電視劇裡原住民對於自我認同的 矛盾與為難,仍帶給她反思與感動。 劇 中,父 親 為 客 家 人、母 親 為 斯 卡 羅 人 的「蝶 妹」,試圖否認來自母親的原住民血緣關係,R i i Tjaljimaraw指出,這也是台灣原住民常有的身分認同 錯置處境。她在牧會時接觸不少原住民和外省人通婚 後代,也注意到他們不想認同母親的族群與信仰,母親 的身分很難被提起、肯定。 Rii Tjaljimaraw強調,由於社會環境改變,「承認自

以台灣歷史與原住民為主題的公共電視電視劇 《斯卡羅》,近期在電視上播出,引起不少民眾 的熱議。(相片來源/《斯卡羅》官網) 己是原住民」對年輕一輩的原住民來說已經有光榮感, 但對於1970年代以前的族人而言,其實並沒有那麼深 刻認同所處的台灣與族群。雖然長老教會早期就開始 參與原權運動,但對較年長的原住民來說,被汙名化、 歧視的記憶太過深刻,使得他們至今仍無法與曾經欺 負自己的族群同樣有「台灣人」的集體認同,「或許只 有回到信仰才能夠修復這樣的創傷。」她也點出,原住 民族怎麼看待自己很重要,因為認同是關於自我,而他 人能影響的只是認識與接納。 8月1日為總會訂定之「全國原住民教會族語日」,原 宣特別推出「用母語勇敢地為上主作見證」活動,邀請 眾原住民族教會弟兄姊妹們拍攝族語影片,並由原宣

從 傀儡花 到 斯卡羅 牧者探查用語真義 【林婉婷專題報導】同樣一段歷史,經過不同觀點的 詮釋就會產生不同的意義。時代劇《斯卡羅》熱播,引 發觀眾討論當時恆春半島的族群關係,身處在恆春半 島、過去在下琅𤩝區域牧會的Payuan(排灣)中會傳 道師Vavauni Ljaljegean(法法吾妮‧拉樂歌安)受訪 分享她的看法。 V a v a u n i L j a l j e g e a n說明,恆春半島在清國、 日本 政 府 等 外 來 政 權 進 入 前 是 無 主 之 地,有 排 灣 族、阿美族、客家人和閩南人活動。後來,知本社 (Katratripulr,現譯為「卡大地布」)的卑南族人到 來,與排灣族人以巫術鬥法,獲勝後就留了下來。而所 謂斯卡羅(Seqalu),根據卑南族人巴代老師的說法, 「Seqaluqalu」是指「一起抬起來、抬轎」的意思。 Vavauni Ljaljegean指出,琅𤩝十八社分上、下琅 ,由歷史小說《傀儡花》改編的《斯卡羅》背景就是 𤩝 在多元族群融合之地──下琅𤩝所發生的。就她所知, 下琅𤩝有排灣族、馬卡道族、阿美族等族群互動,他們 會推舉有能力調解紛爭者為大股頭(kamakama,領導 者),就像卓杞篤,但這並不是殖民關係。 不過,令Vavauni Ljaljegean較不解的是,為何劇 名改為「斯卡羅」。《傀儡花》這所描述的「羅妹號 事件」(又稱羅發號事件),雖然是排灣族龜仔甪社

4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8月30日~9月5日/3627期

(Kuraluts)所引發的紛爭,不過後續所產生的戰爭效 應,與當時在地部落的互動緊緊相連。因此,若只用 「斯卡羅」一詞,難免簡化當時恆春半島多元、複雜的 族群關係與問題。 關於「傀儡」這個詞的來源與用法的誤會,Vavauni Ljaljegean表示,她認為可能是當時族人互稱「qali」 (朋友),平地人聽到就認為這是稱呼原住民的方式, 就像原住民稱平地人為「白浪」(p a y r a n g),她曾 聽三地門鄉的耆老說,這個稱法是以前排灣族人和平 地人以物易物時,平地人先叫原住民「歹人」(Phái nlâng),而不解其用意的族人就以這個詞來稱呼平地 人,「這是語言被使用、引用,不小心被用在不好的地 方,而對稱呼來說,每個人有不同的詮釋。」 Vavauni Ljaljegean說,《傀儡花》本身就是創作, 只是故事根據事實改編,「當中虛構的人物和歷史真 實人物重疊交替著使用,會不小心讓人產生對歷史錯 亂的印象。」事實上,原著小說作者陳耀昌醫師也實際 進入部落田調多年。Vavauni Ljaljegean感嘆,若過度 認為「傀儡」二字有歧視原住民之意,進而改名「斯卡 羅」,這樣反而造成「以文化復振之姿」來束縛他人創 作,「如果回去看原著小說,理解作者的創作與創作過 程,我相信他沒有歧視的意思。只是因為這個故事的背

臉書粉絲專頁公開分享;活動已於15日截止,16至30 日為人氣投票期間。共有21組報名參加,內容包含見 證、音樂、教會介紹和事工紀錄等。 Rii Tjaljimaraw說明活動初衷,是看到自己姑姑會 分享小孩子族語唱詩、禱告的影片,再加上疫情期間教 會全面改為線上聚會,要如過往落實族語禮拜較困難, 因此想到可以改用影像方式,讓弟兄姊妹們透過一首 詩歌、一段見證,更直接感受族語之美,也是獻給防疫 期間許久不見的彼此更親切、溫暖的問候。 不過,總會原宣雖然極力邀請與推出獎勵辦法,Rii Tjaljimaraw還是觀察到弟兄姊妹們對於公開使用族語 及藉由網路表現感到很害羞,擔心自己說得不好、擔心 別人的眼光等。她也坦言,講母語還要特別鼓起勇氣才 能開口,其實是很令人傷心的事。 現在有不少流行文化會融入族群、族語元素,關 於這樣是否真能提升年輕人學習族語的意願,R i i Tjaljimaraw直言,這些或許有象徵性意義,但難免有 時太過簡化、不夠深入。她也分享,雖然從幼稚園開始 就在平地讀書,但家裡會自然而然地使用母語,使她與 眾多就讀平地學校的原住民孩子相較,仍有說母語的 基本能力。但她深深覺得遺憾的是,在同輩的族人朋友 裡,不到1%的人會堅持使用母語和他們的孩子對話, 而他們的母語能力其實是很好的。 Rii Tjaljimaraw建議還是要營造「族語友善」環境, 教會也可以多鼓勵弟兄姊妹練習,例如族語讀經時,不 只是按照拼音生硬讀完,若能放入感情,不但體現族 語的優美,也讓經文的意涵更深刻,她認為這方面的改 善可以是下一階段努力的方向。然而,教會的影響仍是 以禮拜日為主,因此生活、職場中的族語環境也需要建 立、維持。

景、是真實的發生在恆春半島上,有些細節需要被交代 清楚。」現代人可能僅從媒體認識「斯卡羅」,而沒有 進一步認識當時恆春半島的族群多元性,她表示,這也 是教育者可以努力的方向,能夠在課堂上多加解說。 Vavauni Ljaljegean表示,《斯卡羅》確實帶動社會 對台灣這塊土地認同與歷史的討論。恆春半島可謂台 灣與世界連結的開端,尤其羅妹號事件與石門古戰役 (牡丹社事件)更清楚解釋「台灣不屬於中國」的論 點。她表示,過去清國沒有恆春半島的統治權,是由當 地原住民族自治;八瑤灣事件後,李仙得更以此為由提 供地圖,並協助日本出兵恆春半島,引發石門古戰役。 Vavauni Ljaljegean期待年輕一輩能更認識這塊土地上 的族群與抵禦外敵的歷史,提升對這塊土地的認同。

Vavauni Ljaljegean(左)受訪時表示,她期待年 輕人能更認識土地歷史。(攝影/林婉婷)


專題報導

歷史小說 在虛構中談真實 在有限中學理解

【林婉婷專題報導】改編自小說《傀儡花》的電視劇 《斯卡羅》於8月14日起在公視首播,除了劇情本身與 拍攝花絮,故事背後的台灣歷史與族群議題也引起熱烈 討論。《傀儡花》是長篇台灣史小說,《斯卡羅》則是 12集的時代劇,究竟歷史、歷史小說及歷史戲劇的差 異是什麼?經過文學、影視等形式轉換,用什麼角度欣 賞更能符合創作者初衷、讀者或觀眾的期待呢? 本篇報導專訪擅長台客武俠小說與編劇,且作品獲 溫世仁武俠小說大賞、文化部電視節目劇本創作獎、國 家出版獎等項目肯定的施百俊教授,從創作者的角度 分享他的經驗與看見。

請問關於歷史小說的定義?是否能以看真 實歷史的角度去閱讀歷史小說? 歷史小說是以真實歷史事件或人物作為素材發想的 小說。不過它的本質還是小說,英文就是「fiction」, 也就是「虛構」的。符合小說定義的作品一定是虛構, 不管類型是言情、科幻還是歷史。有良好閱讀素養的讀 者一定要知道「小說是虛構」,有了這個認知就可以去 閱讀任何類型的小說。 為何要先承認小說是虛構的呢?如日本作家村上春 樹所說:「虛構裡才能呈現真實。」因為必須虛構才能 講真話,例如我寫:「遙遠的東方有個島,島民認為島 上發生的事都是大事,島外的事都置身事外,雖然大 家都愛這個島,卻會因為立場不同而彼此攻擊……。」 像這樣子,就能感覺到我想表達的(隱喻)。又舉例來 說,新聞理論上應以報導真相為主,與小說正好是兩個 極端,然而因為社會現實的限制,例如道德規範、政治 正確等因素,使得新聞裡有些話不能說。因此讀者與作 者要有默契,讀者以藝術虛構的角度閱讀,作者以藝術 虛構的角度描寫,雙方都花了很多心力在其中。 歷史小說是大類別說法,其中也有光譜差異,有貼近 史實的,也有差異大的,全都歸為同類也不完全,但重 點還是要知道小說是虛構,這是對作品和作者的尊重。

請問就創作者而言,「歷史」發想成為 「小說」的過程,常會經過哪些考量? 歷史事件就像天上星星一樣繁多,但故事要經過組 織、有因果關係,因此作者要先決定述說方式,才能選 用素材來撰寫故事,這就是「史觀」。 閱讀歷史小說,尤其對有素養的讀者們來說,最有 趣的其實就在於作者的史觀,就是作者怎麼看這件事,

1

決定他們的選材和敘事方式;例如《三國志》是以曹魏 為正說,《三國演義》則以蜀漢為正說。歷史轉變成小 說,最重要的就是史觀。

當小說進一步改編至影視化,又會經過哪 些轉化?

教務長、文化創意產業學系專 任教授。

|作品經歷| 小說《小貓》《流民本色》 《浪 花群 英 傳》與《老劍蠹 龜》分別獲溫世仁武俠小說百 萬大賞2006年入圍、2008年 評審獎、2010年首獎、2011 年短篇參獎。 電視劇《流民本色》《血花 熱蘭遮》《浪花》《逆鱗》與《倒生殺》分別獲文化部電 視節目劇本創作獎2010年長篇組第二名、2012年短篇 組第三名與長篇組第二名、2016與2017年佳作。

請問面對歷史小說或影視作品,讀者或觀 眾因詮釋而引來不同討論,身為創作者會 怎麼看待?

繪本著作《走出二二八:以愛相會》《鴨母王:朱一 貴傳奇》和《小貓》,《小貓》更獲選文化部國家出版 獎佳作。作品《小貓》由歌仔戲劇團「明華園」改編為

有三種創作題材較困難:性別、種族和意識形態。如 果創作者想要碰觸到這些議題,「心臟要夠大顆。」 當初《小貓》繪本拿到國家出版獎,書中開頭把林少 貓與孫文做人物對照,談到他們是同年的年頭和年尾 出生,都在歷史上具有影響力。這部分就被媒體指出有 誤,說他們的出生年不同。 其實媒體提出這個有對、也有不對。因為清國是以農 曆計日,換算新曆會有落差;再來是,當時沒有戶籍系 統記錄,我們看到的文獻不同,為何是你對、我錯? 當時我看到新聞,確實滿難過的,不過現在已經看 開。這就是素養問題,不是歷史能力不足,而是藝術水 準不行,不能深入去理解這種對比。

歷史也是人類自己所記錄的,難免會帶有 個人詮釋色彩,那這樣還有真的歷史嗎? 帶有個人詮釋色彩不是「難免」,而是「必定」。出 自於人手,就必定帶有史觀。哪怕是我們現在正在採 訪,在新聞完成的瞬間也會變成歷史,而整理出來的文

年度大戲《俠貓》,施百俊並另擔任2021年台灣戲曲藝 術節旗艦製作《海賊之王——鄭芝龍傳奇》編劇顧問。

章,也不會和實際的採訪過程完全一樣。 聖經裡面,人類要建造巴別塔(創世記11章1~9 節),為何上帝要讓人類語言各異、分散各地?就是要 讓人們彼此產生誤解,否則人類就變成上帝了。 人類的有限,是上帝的設計,我們要接受這就是人 類的極限。不管是何人所描繪的歷史,都是片面的、帶 有自己史觀的。而人類想要和平共處、不想要爭吵,就 要理解我們彼此之間永遠都有誤解,「沒有永遠我是對 的、你是錯的。」 (問:這樣的說法是不是很消極?)這樣不會消極 啊!讀者對作者、改編者對原作者、原作者對觀眾,我 們都要去體諒我們「語言各異」。不要去爭執,而是去 欣賞,如果真的不滿意,也可以去創造自己的作品,讓 世界看到台灣更多好的作品,不要去嫉妒或貶低,這都 是不必要。

用母語勇敢地為上主作見證

教、建立的教會。教會致力於族語的教導,不只週報以族語書寫,

精選原民教會參賽影片簡介

每週主日禮拜有中年團契獻唱族語聖詩,也有松年團契獻唱傳統古 調,希望讓青年一起學習。盼望布農族優美的特色和聲傳唱在教會 裡,一代傳承一代,用上帝所賜與的美好歌聲讚美、榮耀上帝。

Ngudradrekai(魯凱)中會Kongadavane(多納)教會|教會青年發 1

4

Payuan(排灣)中會Hungkuang(豐光)教會|孩子也來說族語。四

智障礙且獨居的弟兄整理家裡,使他居住時能更舒適。練習〈活出

歲的Giyu,從小都是由Vuvu(祖母)照顧,在愛唱歌讚美的Vuvu教

愛〉這首詩歌的時候,青年們在母語上費了一番功夫,因為大多數

導下,說母語、唱母語詩歌都難不倒Giyu。看看他又說又唱的,真

4

青年只會說一般簡易的問候語,「唱」母語歌對他們來說是非常大 的挑戰。除了安排時間到教會練習,也帶領主日學小朋友一起完成 這項事工,讓小朋友從小學習「成為別人的祝福」。

3

|施百俊| 屏東人,現任國立屏東大學

這就是「媒體轉換」,基本上要有三大要素:「衝 突」「視覺化」「核心概念」。以《斯卡羅》為例,三項 都符合,這個故事本身就是族群「衝突」;「視覺化」 在演員、服裝、道具和場景也有足夠表現;而「核心概 念」是台灣歷史,這也是當代重要議題。 就我個人而言,改編後就是別人的作品了,學習欣賞 就好。但也有些作者會要求,改編要盡可能貼近原作。 有改編得不夠貼近原作而失敗的,但也有改編得太貼 近原作而失敗的,因為畢竟「想像永遠最美」,改編者 要在作品中加入原創元素,要負擔相關風險。

起部落服務,因為每個月都有「清潔日」,所以他們選擇幫患有心

2

【專訪人物簡介】

的很棒唷! 5

2

T r u k u(太魯閣)中會台北太魯閣教會|在佳民大山村出生的 Peydang Umin(尤尚慧)小時候有上教會,但在部落,大概13歲就

Payuan(排灣)中會Ciulaku(長樂)教會|身為平地人的傳道師

開始外出工作,他也因外出工作都沒有上教會。當他回到部落時,

Tjanubak Ljaljegean(蔣記剛)用族語介紹教會。40年前,Ciulaku

又因為看不懂字,不會讀經、唱詩,覺得很丟臉就沒去教會。後

教會從Qaljapang(加羅板)搬遷至現址,目前有10位會友;雖然是

來,他被拆穿後就被老人家罵:「怎麼騙人?」結婚之後,Peydang

小型教會,卻座落於好山好水之地,並有豐富的歷史故事。

Umin在家養病的父親說:「來,我有話對你說。我沒有任何財產給

Bunun(布農)中會Kam-cing(崁頂)教會|中年四部合音詩班獻唱 布農聖詩。Kam-cing教會已經有75年歷史,是由故胡文池牧師宣

3

5

你,當我過世後,你一定要去教會,往後祂會幫助你並賜給你產 業,當你去了教會,你手所做的事都會順利。」(整理/林婉婷)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8月30日~9月5日/3627期

5


教會消息

安置機構轉型 策略仍需定位 安置盟召開「兒少替代性照顧政策」公聽會 建請政府朝向多元安置研議修正 【邱國榮綜合報導】台灣全國兒少安置機構聯盟(安 置盟)於8月26日偕同立法委員吳玉琴於立法院召開 「兒少替代性照顧政策草案──兒少安置機構的轉型 策略與定位」公聽會,與會者包括台灣世界展望會台北 家庭寄養服務中心主任朱玉欣、台大兒童醫院兒少保護 醫療中心主任呂立、慈濟大學社會工作系助理教授劉弘 毅、衛福部社家署副署長李臨鳳、保護服務司及地方縣 市代表等,共商符合國際標準又兼顧兒少權益的政策。 台 灣 於 2 0 1 6 年 簽 署《 兒 童 權 利 公 約 》( T h e 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Children,CRC),今 年4月政府提出「替代性照顧政策草案」,作為對CRC 第一次國際審查之回應,以「去機構化、發展家庭式照 顧」為政策方向,旨在減少家外安置可能。安置盟針對 目前社區資源不足、家庭式照顧發展尚無法撐起整體家 外安置需求等項提出諸多疑慮。 朱玉欣表示,台灣面臨寄養家庭老化及招募不易困 境,加上孩子家庭背景越發複雜,照顧挑戰越來越大, 且寄養家庭屬志願服務、無專業背景,因此在力有未逮 時就需轉到安置機構,交由專業人員照顧。然而,家庭 式照顧與機構安置不應是擇一發展,兩者沒有衝突。

平安基金會障關中心

立委吳玉琴彙整公聽會結論,請衛福部年底前 提出研議修正。(相片提供/芥菜種會) 呂立表示,安置服務要的是品質與照顧,去機構化 的重要概念是去除大型軍事化管理、不兼顧個人需求, 人數反而不是重點,照顧相處與身心成長才是重點;此 外,當孩子回歸家庭後,家庭照顧者也需要有喘息機會 才不致崩潰,而這正是安置機構可以支援的。

伊甸旗山早期療育發展中心

安置盟理事長兼基督教芥菜種會執行長吳小萍表 示,政府回應CRC,不應讓安置機構在實行時有諸多不 確定性,請政府合理定位機構「類家庭」服務模式,住 宿式與家庭式照顧不應擇一發展,應採多元安置。 安置盟舉國外為例表示,德國、荷蘭、美國、日本 的轉型時程都在10年以上,家外安置人數調降大型住 宿照顧的幅度在4至20%間不等。反觀台灣在2004至 2020年間共有28個兒少安置機構歇業,今年安置盟從 25個會員機構的調查回覆中得知,有44%會員機構正 考慮或已申請調降床位數,降幅平均為30%。安置盟呼 籲政府,不應在還無相關配套措施時,就減少機構安置 床位數,否則將造成不可挽回的政策錯誤。 公聽會主席吳玉琴彙整會議做出六點結論:應以兒 少最佳利益為考慮,勿以降低家外安置數量及比例為前 提;返家評估、返家後追機制應請兒少機構參與決策; 家庭式照顧與機構安置不應擇一,應發展多元化安置; 政府應協助類家庭式住宿型照顧機構因應《勞基法》, 於補助制度上回應經營成本的增加;特殊兒少安置不應 有人數比例限制;法定安置順序造成兒少轉換安置頻繁 問題,建請衛福部於年底前朝多元安置完成研議修正。

人本基金會聯合記者會

親子手語 遠距也能樂學習

快樂上學 慢飛天使適應中

不當管教 教保員無法可罰

【林 婉 婷 高 雄 報 導】平 安 基金會所屬身 心障 礙關懷中 心舉辦親子手 語 活 動,透 過 視訊方式遠距 攝影/林婉婷 教 學,邀 請 家 長帶著孩子們 在家裡體驗手語的趣味性。8月28日上午為第二堂課, 由老師蘇菀亭與蔡孟均帶領,以「美食真好吃」為主 題,分享多種食物和味道相關字詞。 為了加深孩子們對手語印象,敏感於表情解讀,蘇 菀亭和蔡孟均試吃酸、甜、苦、辣、鹹等口味的食物, 讓鏡頭那端的學員猜測,將手語結合生活經驗,例如 「苦」是拳頭反向輕輕敲頭,像是苦到腦袋隱隱作痛; 「鹹」是小指放在嘴角咂咂嘴,就像是沾醬油、淺嚐 鹽巴的樣子;「檸檬」是左手比水果、右手榨檸檬汁; 「胡椒」則是撒胡椒罐的動作加上被嗆打噴嚏。除動 作,也搭配表情,例如表達「甜」時要作幸褔開心樣。 障關中心副主任吳秀鶴受訪時表示,活動目的是希望 提升手語的可親性,展現出手語趣味與生活化的特性, 也改變社會對手語的觀念,達到去汙名化;課程採聾聽 共融形式,有聾父母、聽小孩,也有聽父母、聾小孩, 或是聽人家庭參與。她希望親子共學能引發民眾進一步 深入學習手語;事實上,中心也有推出線上到宅手語教 學,促進聾人與其他聽人家人的溝通。 吳秀鶴說,活動原為實體,但配合場地租借單位的防 疫考量改為線上,不料一週就報名額滿,還有新竹、高 雄與屏東的家庭參加。線上課程具跨區域特性,中心希 望未來能因應服務對象需要,持續發展線上課程,但仍 會發展實體親子手語課程,民眾可上中心臉書查詢。

【林婉婷整理報導】為迎接即將到來的9月開學,高 雄市政府社會局兒童福利服務中心委辦之旗山區兒童 早期療育發展中心於8月9至20日在中心舉辦「學前適 應班」,為轉銜至一般幼兒園或大班就讀兒童模擬幼 兒園教室情境,進行小組操作、體能活動及團體討論 等課程;有八位慢飛天使在特教老師幫助下參與。 學前適應班目的在讓幼童熟悉幼兒園作息流程,減 少入學後適應時間及焦慮感。透過課程模擬,讓家長 認識普通幼兒園教學模式及大班幼童能達成的學習目 標,在親師視訊過程讓家長理解孩子目前能力落差,並 討論處理方法與技巧。20日課程中,老師以《分享椅》 繪本故事,讓幼童認識繪本裡的動物,學習如何分享、 交換,並搭配延伸活動讓幼童自行繪畫、創作。老師們 將參與活動的點滴製作成紙本週報與家長分享。 慢飛天使阿澤(化名)今年五歲,因一歲半時還不會 說話而到旗山早療中心諮詢,二歲開始就讀中心日托。 阿澤明年即將進入國小,但是媽媽還有許多擔憂,思考 未來要選擇讀特教班還是普通班。經過本次適應班, 阿澤分享自己創作的積木作品,與同儕合作時表現也 越來越穩定,不需老師一直提醒。媽媽對阿澤也有了 更多信心,練習放手讓孩子做自己的主人。 旗山早療中心主任許廷安表示,當家長了解孩子的 優弱勢,再思考學習環境安排,能降低孩子學習不適 應或挫敗感。他 期待每個慢飛 天使皆能發揮潛 能,面對人生新 的里程碑。如欲 進一步了解旗山 早療中心服務, 可電洽:07-661相片提供/伊甸基金會 8106。

【邱國榮 整理報導】 台北市中山 區一家公立 幼兒園,幼 童疑遭老 師連續不當 相片提供/人本基金會 管 教。8月 25日人本 教育基金會、立委王婉諭、台北市議員林亮君、邱威傑 與家長委任律師黃義偉召開聯合記者會。 黃義偉指出,當事人小孩於去年8月進入幼兒園,入 學第二週開始拒絕上課,並出現入學前未有的異常舉 止,例如語出「不要發呆」「可怕的學校」「在幼兒園 睡覺時,老師會用鉛筆劃我的手」「老師會用鉛筆刺我 的屁股」;據悉亦有其他幼童遭受類似對待。 人本表示,該公立幼兒園遭許多人退讀,家長也在今 年1月向台北市議員及立法委員陳情,因在陳情一個月 前即向園方反應教師有不當管教行為,然園方並未依法 通報。經過調查後,社會局認定管教不妥,教育局則稱 已積極改善,但就在事情看似落幕時,4月又傳出不當 管教事件,有小朋友疑似遭不當管教致流鼻血。 人本說明,此案件並非個案,幼兒園主管機關是教育 局,卻對幼兒園中的教保員、教師不當管教行為無法可 罰,原因是《幼兒教育及照顧法》僅規範負責人和其他 服務人員,沒有規範教保服務人員;在現狀下,須由社 會局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開罰後,教育 局才可依《幼兒園不適任教保服務人員之通報與資訊蒐 集及查詢辦法》,要求老師不得繼續在幼兒園服務。 王婉諭則點出,教育部應更重視兒童表意權,兒童雖 不具備成人享有的自主權,仍是權利主體,應有權利表 達意見,盼教育部調查委員能具這方面專業知能。

6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8月30日~9月5日/3627期


教會消息

不再合作 請叫我 Truku德鹿谷 原屬賽德克三語群之一 恢復傳統地名重拾族群記憶 下一步謀求耕地、林地正名 【林婉婷採訪報導】台灣經歷不同殖民政權,因統治 者行政區劃之便,原住民傳統部落名稱也有所更動, 有些甚至消失在歷史洪流中。隨著族群意識抬頭,部 落陸續傳出正名的呼聲,恢復傳統地名,重拾族群記 憶。其中,南投縣仁愛鄉合作村6月1日開始恢復為原 名Truku(德鹿谷)村,並預計9月15日開記者會、10 月25日揭牌和舉辦慶祝活動。 Truku村有三間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皆屬於Sediq (賽德克)族群區會。Truku(德鹿谷)教會牧師Tusi Jiyu(徐文仁)8月25日受訪時說,賽德克族有三個語 群,Truku是其中一個,有Truwan(德鹿灣)、Sadu (莎都)和Busi(玻西)三個聚落。原同屬於Truku語 群的Buwarung(廬山)和Pulan(松林)聚落,日治時 期因政府分化而遷至他處。Truku村在國民政府時期改 名「合作」,仁愛鄉的精英村、互助村也是類似情形。 Tusi Jiyu指出,Truku村恢復傳統地名不算先例, 致力推動正名的Truku村現任村長Watan Haru(卓上

原民會派員拜訪部落,協助Truku村順利恢復 傳統地名。(相片提供/仁愛鄉公所) 龍)期待的也不只地名正名,而是族人也能恢復族名。 Tusi Jiyu曾與會友、家人討論這項議題,他坦言,確實 有人會擔心恢復族名後會招來異樣眼光,但他相信這 次正名可以為弟兄姊妹帶來新的啟發與思考。

排中總幹事續任 再接再厲 新任傳道師同步任命 以上帝為基石 團隊服事力上加力

攝影/林婉婷

【林婉婷屏東報導】Payuan(排灣) 中會第57屆第2次議會於8月26、27 日在Piuma(比悠瑪)教會舉行。首日 上午為開會禮拜,下午則是新任傳道 師布達任命禮拜、中會總幹事Ljegean Tudalimaw(樂歌安‧督達里茂)牧師

續任授職暨中會幹事群就任感恩禮拜。 中會副議長Ljaucu Mavaliw(蕭世 光)牧師開會禮拜時證道,鼓勵眾牧長 以基督的心為心,服事討神喜悅,與上 帝同心、同行,打造榮神益人的教會。 新任傳道師布達任命禮拜中,中會議 長Tjuku Tjaljimaraw(傅梅花)提醒, 愛是一切服事的基礎,否則就像水灑在 葉子上,沒有方向,更沒有力量。進行 「福音的基石」行動時,中會幾位幹部 與新任傳道師各自拿石板疊在講台桌, 象徵上帝為基石,要倚靠上帝事奉。 總幹事續任暨幹事群就任感恩禮拜 中,中會書記Dresedres Tjaljimaraw (蔡美花)牧師,引用哥林多前書12章

仰望耶穌前行 Lekal就任東美中會總幹事 【林婉婷採訪報導】Sawalian 'Amis (東美)中會7月10日透過Google Meet 辦理線上選舉,L e ka l(黃志揚)牧師 當選第五任中會總幹事。第30屆秋季 議會暨就任感恩禮拜8月28日上午假 Falangaw(馬蘭)教會舉行。 禮拜由中會議長Kacaw Lafa'(黃立 志)牧師主禮,主題經文是希伯來書12 章1~2節,以「仰望創始成終的耶穌」 為題分享。他談到今年5月升溫的本土 疫情造成的衝擊,「但是我們相信基督 福音的本質不會改變。」耶穌升天後, 門徒也面臨獨立宣教的挑戰,但耶穌是 他們仰望的對象。耶穌親自服事身體病

相片提供/Sawalian‘Amis中會

痛、心靈軟弱的人,現今有不同議題、 不同苦難,但感謝上帝恩典與憐憫,上 帝始終沒有改變,「疲乏的祂賜能力, 軟弱的祂加力量。」 Lekal致就任詞時說,一次去修剪頭

W a t a n H a r u則說,小時候在部落常聽長輩說 「Truku是太魯閣族和賽德克族的祖居地」,聽到的是 Truku,看到的卻是合作村。2018年他當選村長後, 便提出任內恢復傳統地名的願景,包含學校、橋梁、路 牌、地址都要正名。同年底召開部落會議,獲得98%族 人同意,隔年就開始書面申請作業。 今年3月,原住民族委員會綜合規劃處處長王瑞盈拜 訪部落,表達原民會的重視,並允諾將支持恢復傳統地 名所需的行政經費。而後仁愛鄉和Truku村都組織恢復 傳統地名推動委員會,有系統地討論執行細節,如地名 呈現以羅馬拼音為主、華語為輔,強調部落主體性;未 來書寫地址時,除了Truku村,也在後註記Truku語群 三個聚落名稱,突顯部落地位。 Watan Haru談到,恢復傳統地名後,下個階段是找 回耕地、林地等傳統名稱,深化族人的自主權。這類關 乎部落全體的事務將廣邀教會、社區發展協會、學校、 家長委員會共同投入,「這樣才有力量。」

4~7節為主題經文,以「同舟共濟、再 接再厲」為題談到,每個人都是上帝揀 選的器皿,服事不是出於自己的能力和 意願,而是上帝選召。團隊服事結合不 同恩賜,每件事恩上加恩、力上加力。 她強調Payuan中會幅員遼闊、人才輩 出,眾人要支持Ljegean Tudalimaw, 「我們同在福音的船上,唯有互相扶持 才能戰勝風浪。」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助理總幹事 Sudu Tada(舒度‧大達)牧師致祝詞 時,以挪亞、亞伯拉罕、底波拉、耶利 米、雅各等聖經人物,勉勵眾人謙卑、 順服、不畏人言、同理族人處境與知 曉如何事奉。新任幹事群為:婦女、傳 道Kaelje Maudalile(江思園);松年 Vavauni Kadresengan(葛嘉雯);青 年、教社Cemedas Djaljapayan(唐瑀 穠);兄弟、產發、全人協會Kul jel je Tjavelelem(杜英傑)。

髮,造型師問他牧養教會好還是中會服 事好,「我也不知道怎麼回答,因為都 是做上帝的工作!」他坦言,預備議會 暨就任禮拜過程有很多不熟悉,比起牧 會,中會事工要面對更多窗口。他特別 感謝歷任總幹事的辛勞,也期許自己在 下季議會時能更熟練,讓行政工作完 善。他並邀請各界關心中會事務所辦公 室設立規劃,希望專屬辦公室有助於穩 定中會事工的發展與效率。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鼓勵中會及 族群區會設立總幹事,因此總會助理總 幹事Sudu Tada(舒度‧大達)代表總 會出席並簽署協議書。而總會副書記 Fuyan Suda(張培理)則代表總會致祝 詞,期待未來總幹事的服事能幫助中會 事工發展,成為美好見證。

部落教會兩頭燒 司馬限增聘傳道 【邱國榮採訪報導】Tayal(泰雅爾) 中會Smahan(司馬限)教會8月28日舉 辦傳道師Kiway Besu(楊嘉欣)授職感 恩禮拜。教會目前主日聚會僅40至50 人,且面臨部落遷村與禮拜堂重建,如 何負擔增聘傳道人?教會牧師Hoi Ciku (陳弘毅)表示,上帝感動外地基督徒 奉獻,除已入帳的一筆30萬元,另有20 位代禱勇士每個月固定奉獻,使教會沒 有後顧之憂。 Smahan部落位在苗栗縣泰安鄉中興 村,部落地層出現滑動跡象已經數年, 教會禮拜堂地層也已傾斜。Hoi Ciku表 示,苗栗縣政府沒有足夠經費,部落遷 村計畫延宕多年。直至近年,經賑災基 金會董事長、今行政院政務委員張景森 協助,今年始啟動遷村計畫。 Hoi Ciku指出,牧會除教會及中區會 工作,還要注意重建計畫執行狀況,不 論是部落遷村,還是教會易地重建,都 必須瞻前顧後,不能掛一漏萬,為此增 聘傳道人,讓教會事工能夠如常進行。 Kiway Besu原即是Smahan教會會友, 由教會推薦去讀神學院,面對家園與教 會的重建,不需要適應時間,能夠立刻 上手,一起建造屬靈的教會。

相片提供/Hoi Ciku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8月30日~9月5日/3627期

7


教會消息

馬偕來台宣教150 活動開跑 教會與各界合作籌備相關活動 記念宣教足跡與歷史貢獻 與教育的重要據點。(相片提供/鄭浚豪)

設計,融合中式寶塔、西式建築及台灣 三合院,採用許多台灣地方建材,為淡 江中學的精神地標;「真理大學建築 群」的牛津學堂及大禮拜堂,均是淡水 人耳熟能詳的景點。鄭浚豪說,「新八 景」活動是期望在時代更迭過程,讓眾 人對新舊淡水八景有不同的感受。

天梯夢協會

淡 ▼水教會為馬偕牧師所設立,「新八景」活 動的「馬偕街群」,是馬偕早期宣教、醫療

【林宜瑩採訪報導】2022年是馬偕牧 師(George Leslie Mackay,漢名偕叡 理)來台宣教150週年,包括新北市淡 水區公所、台北中會淡水教會、台灣基 督長老教會北部大會、馬偕紀念醫院、 台灣神學院、淡江中學、真理大學、馬 偕醫學院、女子神學院等單位,都已著 手籌劃相關紀念活動,期盼讓更多人認 識馬偕在淡水的宣教足跡與歷史貢獻。 近期,淡水區公所舉辦淡水「新八 景」票選活動,其中「馬偕街群」「淡水 八角塔」「真理大學建築群」等選項,都 與馬偕有關,票選活動9月30日截止。淡 水教會牧師鄭浚豪呼籲,請大家踴躍投 票給和馬偕相關的景點。 根據淡水「新八景」票選活動網站, 「馬偕街群」為馬偕早期宣教、醫療 與教育的重要據點;「淡水八角塔」 是1923年由馬偕長子偕叡廉(George William Mackay)興學而籌建,由加拿 大宣教師羅虔益(Kenneth W. Dowie)

鄭浚豪並指出,淡水教會目前正積極 籌備在2022年4月10日前後,舉行馬偕 博士來台宣教150週年暨淡水教會設教 紀念禮拜。目前因為疫情緣故,還無法 舉辦大型聚集,教會將規劃在網路進行 馬偕健走活動,並期盼在疫情稍微穩定 後,偕醫館可於今年10月重新開放。教

嘉義中會傳道部

會將與各團體合作,透過文創來傳講馬 偕在淡水的宣教足跡與歷史貢獻。 另外,北部大會副議長、北中永光教 會牧師周信榮表示,2022年他會接任北 大議長,因此被選為馬偕來台宣教150 週年慶典籌備會的執行長。不過,因為 從5月起受疫情影響無法實體開會,整個 籌備進程被延宕下來,幸而在8月初已進 行線上會議初步討論。 馬偕來台宣教150週年相關紀念活動 初步分成:感恩禮拜、青年獻身特會、 鄉村福音隊、詩歌創作、繪本、紀念奉 獻日(北大台北、七星、東部、新竹四中 會)、與淡水區公所活動連結(淡水教 會)、醫療宣教影片、醫療宣教與文物 (馬偕紀念醫院)、神學講座(台灣神 學院)、桌球、籃球比賽、音樂會(真理 大學)、歷史文獻的呈現(淡江中學)、 重尋馬偕宣教蹤跡(台灣女子神學院) 等。9月底,慶典籌備會同工還會再開會 就細部內容討論。

台南大專學生中心

線上專講 新冠疫情下省思

母語檢定 傳道師接受訓練 信仰培根 十字路口的待轉

【林宜瑩採訪報導】根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統 計,截至今年7月底止,全球共有1.97億人感染嚴重特 殊傳染性肺炎(武漢肺炎),並有420萬人喪生。這場 世紀瘟疫帶給人類什麼樣的省思?由北美路加醫療傳 道會支持、天梯夢協會主辦的「新冠疫情下省思」網路 視訊專講系列,從8月26日起每禮拜四早上9點邀請多 位學者專家進行專講,首播則由天梯夢協會理事長蔡 茂堂牧師主講「新冠教師」。 蔡茂堂先朗讀一封〈新冠肺炎寫給人類的信〉,道出 10個可從疫情中學到的功課:人類軟弱、經濟易碎、生 態崩壞、全球貿易帶來的危險、消費主義不好的影響、 社會的不公義、種族歧視、恐慌囤積、威權國家控制病 情且不顧人權強加封鎖消息、死亡恐懼。在疫情下,他 提醒勿自誇、勿貪婪、勿濫用、勿共賴、勿虛榮、勿不 義、勿歧視、勿自私、勿欺壓、勿恐懼。 蔡茂堂指出,疫情讓醫療崩潰、經濟受累,加上網路 資訊真假混淆、政治口水抹黑撕裂;在這般陰影下,讓 人類受難、恐慌、迷茫、哀傷,促使北美路加跟天梯夢 合作推出「新冠疫情下省思」網路系列講座。 其他場次包含:馬偕醫學院醫學系退休教授張南驥 從病毒生物方面主講「新冠病毒知多少」;生態關懷者 協會創會者陳慈美從生態環保主講「邁向一體化健康 (One Health)」;馬偕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醫師黃瑽 寧從預防治療談「喜樂的心乃是良藥」;台北榮民總醫 院感染科醫師郭英調從醫學倫理談「疫情下的醫學倫 理──基督徒站起來」;台灣神學院教會歷史助理教 授鄭仰恩從瘟疫歷史談「基督信仰與人性:從歷史看疫 情」;退休牧師陳南州談「防疫下的宣道──參與公義 社會的建造」;宣教師邱艾薇從跨越文化談「新冠以外 的世界──不單顧自己的事」;台灣大學經濟學系教授 王道一談「後疫情時代經濟思考」。

【洪泰陽採 訪報導】為幫助 中會所屬傳道 師熟悉台語聽 說讀寫,嘉義中 相片提供/嘉義中會 會傳道部8月25 日假斗南教會, 邀西螺教會牧師杜謙遜進行族群母語檢定考前訓練。 杜謙遜表示,嘉中傳道部10多年來均針對派任傳道 師辦理族群母語檢定訓練,依其需要與母語使用程度, 搭配考試流程與細節,幫助加強母語能力。每位傳道師 背景不同,例如曾有來自客語背景,這些均會影響檢定 的表現。過去,台灣社會將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視為母語 的忠實傳承者、台語最標準,但現今長老教會長執真正 懂白話字的已經不多,青少年聚會和主日學更是普遍華 語化,年輕傳道人在台語講道上也普遍需要加強,這些 均突顯台語使用的困境,對教會事工影響很大。他提醒 傳道人要堅持使用母語,並有意識地增加。 杜謙遜強調,任何語言要進步,就是要多記、多說、 多談、多寫、多用,營造活化語言的環境。但最令人擔 憂的是,傳道人通過認證檢定後,只在講道時使用台 語,禮拜結束後的其他聚會、生活場合和家庭交談,還 是以華語為主。漸漸地,連台語禮拜也被華語禮拜取而 代之,這是長老教會要共同關注的議題。 本次受訓的傳道師林俊和表示,這次一起受訓的傳 道師共有四位,感覺就像參加台語考前衝刺班。雖然在 神學院也有台語課程,但台語的運用仍需密集受訓與 學習,尤其是在學校學過台語課程後,到參加檢定考試 有時長達兩年多,重新專注投入準備仍是必須的。他 說,參加這次訓練會後,最大收穫是建立信心,對母語 檢定減少陌生感。

8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8月30日~9月5日/3627期

【義工記者陳賦安採訪報導】台南大專學生中心於 8月23至25日,舉辦青少年信仰培根營,共有35名學 員參加。本次營會主題「十字路口的待轉」,除研讀馬 可福音,也以「選擇」為核心關懷,貫穿職涯、愛情、 性、家庭、理財、時間管理等面向,期盼為身處人生十 字路口的學員提供更寬闊的視角,並在充分理解、把握 自己之後,擁有勇敢抉擇的力量。 營會第一日播放電影《黑暗騎士》,總召李明翰表 示,即便該片包裹英雄片的表皮,骨子裡卻是關於如何 選擇的電影。片中角色與事件反映不同的選擇模式,學 員可從中辨識自己的決策習慣,進而發現修正與調整的 契機。在工作坊「職涯CP值大比拼!?你不能錯過的人 生Apps」中,講師林宜模分享自身職涯經驗,指出持 守信仰的重要。他說,當基督徒只把做禮拜、讀聖經當 例行公事,卻無法在人生抉擇中納入信仰思考時,就好 比智慧型手機出現相容問題,其效能自然難以發揮。台 南大專助理黃以利和曾毓真則在「家人,此路不通?」 專題中,以談話方式聊出對家庭的新觀點。她們指出, 對原生家庭的探索亦是對自己的探索,與家人修復關 係即是與自己和好、成長的機會。講師許碧容在「闖黃 燈的代價──來談談性!」談論教會長久以來戒慎恐懼 的性議題。她先帶領學員摸索何謂性,並藉數個案例指 出,純粹的肉體享受並不能含括性的全部,無論人們有 否充分意識,都無法輕易消除性事中的情感連結。 李明翰在閉 會禮拜勉勵學 員把握每一個 可以做選擇的 當下,認識自 己,警醒經營 相片提供/台南大專中心 每天的生活。


教會消息 北美洲台灣教會協會教育委員會

總會消息

教牧進修線上談未來發展 【林宜瑩採訪報導】由北美洲台灣教會協會 教育委員會(Education Commission of Taiwan Christian Church Council of North America)主 辦、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傳道委員會協辦的 「北美教牧進修」,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 疫情未退,今年將延續去年方式、舉辦為期三 天的視訊會議;時間是台灣時間10月12日上 午5點半至14日上午4點半,歡迎報名參加。 北美教牧進修是北美洲台灣人教會每年固 定舉辦的神學研究會;今年主題為「疫情下 教會的反思與轉機 」(The Reflection and Opportunity of Church under the Pandemic)。 講員有李孝忠、N a m o h I s i n g(那莫赫‧逸 幸)、蘇惠智、周宏毅等牧師。該活動期望透 過彼此分享討論、互相學習,促進北美各地的

中部消息

原住民消息

◆繪玩伴老──熟齡繪本帶領人初階培訓課程

◆台中中會婦女部第2次生命成長營

◆進階財務訓練

時間:9月6、27日上午8:30~下午5:00

時間:9月4日上午9:00

時間:9月5日下午2:00~5:00

地點:七星中會濟南教會

地點:忠孝路教會舊堂

地點:東美中會薪傳教會

主辦:財團法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宣教基金會

主辦:台中中會婦女部

主辦:東美中會

◆第1屆原住民普世人才論壇訓練營

內容:主題「與上帝同行、與上帝同工」

◆松年大學南排分校宣導說明會

時間:9月8~11日 (8月27日報名截止)

◆愛蘭教會設教150週年詩班詩歌觀摩暨個

時間:9月5日下午2:00

地點:墾丁天主教服務中心 主辦:總會原住民宣教委員會

人歌唱比賽

地點:排灣中會楓林教會

時間:10月16日下午1:30~5:30

主辦:排灣中會

地點:埔里暨大附中大禮堂

◆排灣中會長執訓練會

主辦:台中中會愛蘭教會

時間:9月11日上午9:00~下午4:00

時間:9月17、18日上午8:30~下午6:00

◆草港教會設教60週年感恩禮拜

地點:排灣中會比悠瑪教會、春日教會

◆「銀髮自主」長者身心靈健康課程帶領人 培訓(中部場) 地點:台中中會篤行教會

時間:9月5日上午10:00

主辦:排灣中會傳道部

主辦:財團法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宣教基金會

地點、主辦:彰化中會草港教會

◆東部排灣中會第20屆秋季議會

◆總會總幹事陳信良牧師暨幹事團隊就任感

◆「教會數位管理」與「教會線上會議/聚

時間:9月25日上午8:30

會」研習會

恩禮拜

地點:東部排灣中會新香蘭教會

時間:9月27日下午3:00~5:00

時間:9月4日上午9:00~12:00

主辦:東部排灣中會

地點:七星中會濟南教會

地點:嘉義中會大林教會

◆「疫起作戰,一起同行」看見耶穌徵文活動

主辦: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主辦:嘉義中會大傳部

時間:即日起至12月1日

◆第66屆總會議長盃桌球錦標賽開放報名

◆全國基督徒適婚青年聯誼會

主辦:泰雅爾中會

會將面對什麼問題及如何因應,另外還要面對

時間:10月22~23日(9月15日報名截止)

時間:9月20~21日

不同族群的緊張關係,與隔代溝通對教會的衝

地點:南投縣草屯鎮立體育館

地點:名都觀光渡假飯店

◆泰雅爾中會第53屆秋季議會

擊。籌備執行該活動的牧長們希望透過講員在

主辦: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主辦:嘉義中會教社部

時間:9月30日上午8:30~下午5:30

台灣人教會建立夥伴關係,也促進台灣本地與 國外牧者教會事工、教牧心得交流。 今年北美教牧進修主要討論疫情過後的教

神學、釋義及實踐等三方面的帶領,讓北美台

◆婦女事工百週年視覺圖像徵選

灣人教會再次肩負起時代先見角色,為新時代

時間:10月31日收件截止

空前未有的挑戰和需要發聲。

主辦:總會婦女事工委員會

本次研習全程以「即時網路視訊」進行,欲

(詳洽:037-993-778陳傳道師)

地點:新竹聖經學院

南部消息

主辦:泰雅爾中會 ◆「畫布農聯展」 時間:9月2日~11月26日

內容:歡迎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女性投稿。

◆兒童週末營

參與者,請在9月30日前直接網路報名,或至

◆青年普世代表徵選活動

時間:9月4日至12月25日每週六上午9:00~

總會網站下載相關表格、填寫後以電子郵件將

時間:2022年4月1日~2023年3月31日

檔案寄至「revbtbestill@gmail.com」向北美負責

地點:德國福音教會協會

地點、主辦:台南中會大內教會

窗口聯繫報名。活動全程免費,亦歡迎各界關

主辦:總會青年事工委員會

◆加利利宣教研究院第1屆畢業感恩禮拜

21世紀新台灣宣教

年度宣教會議 改分區座談

其他消息

時間:9月8日下午2:00

心、奉獻,可線上奉獻或至傳委會奉獻資訊頁 面,請註明「為北美教牧進修奉獻」。行盟

地點:南投縣信義鄉文化館 主辦:南投縣信義鄉公所

11:00

東部消息 ◆阮以杰傳道師封牧暨就任信義教會第6任 牧師授職感恩禮拜 時間:9月26日下午3:00

地點:加利利宣教中心玉井漂流木方舟教堂

◆《邦尼不孤單》兒童繪本贈書活動

主辦:加利利宣教研究院

時間:即日起

◆「開展屬神旨意‧委身創意服事」課程

主辦:靈命日糧事工

時間:2021年9月13日~2022年1月10日每 週一下午1:30~4:20

(詳洽:02-2585-5340張姊妹) 內容:贈送弱勢族群與偏鄉孩童。

地點、主辦:東部中會信義教會

地點:台南神學院李庥‧伊萊莎館

基督長老教會聖經學院新竹聖經學院舉行的

◆「創新關係中的教會與社區」課程

主辦:台南神學院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21世紀新台灣宣教」

時間:10月16、30日上午9:00~下午4:00

◆「台語讀經」課程

年度宣教會議,因考量二級警戒防疫規定,21

地點:阿美中會馬太鞍教會

時間:9月14日起每週二下午3:30~6:20

地點:YouTube直播

世紀新台灣宣教運動推動中心8月23日召開第

主辦:台灣女子神學院、阿美中會

地點:台南神學院李庥‧伊萊莎館

主辦:天梯夢協會

內容:王文正、陳瑪利傳道主講。

主辦:台南神學院

◆李登輝第一文膽李靜宜講座「憶登輝先生」

◆松年部年會暨第36屆部長委員選舉

時間:9月2日下午2:00

時間:9月16日

地點:線上直播

【林宜瑩採訪報導】原定9月6至8日於台灣

66屆第二次行政工作會議,經討論後決定改 成分區座談會進行。若造成各樣不便,敬請牧 長兄姊原諒。 東部場為10月14日在玉山神學院,中部場 為10月21日在彰基國際培訓中心;南部場是 10月28日在台南中會東門巴克禮紀念教會; 北部場是11月4日在新竹聖經學院,每場時間 皆為上午9點半至下午4點。 總會21世紀新台灣宣教運動推動中心執 行幹事Suda Tada(舒度‧大達)牧師表示, 今年年度宣教會議期望能讓各中會/族群 區會,回顧21世紀新台灣宣教運動宗旨和目 標,並思考如何進一步推動宣教的觸角,以 及討論2021至2025年最後階段宣教運動的 策略和重點事工。 年度宣教會議交通費及膳食均由總會支付, 籲請各中會/族群區會通知中委會代表(上限 5人)、傳道部部長、婦女事工部部長、總會

北部消息 ◆七星中會職場宣教論壇「成為快樂的職場 人」即日起報名 時間:9月4日

系列專講 時間:8月26日起每週四上午9:00

地點:台南中會口埤教會

主辦:國史館

主辦:台南中會松年部

◆大衛之城青青草園啟用感恩禮拜

◆蔡南信牧師就任玉井教會第8任牧師授職

時間:9月4日上午10:30

感恩禮拜

地點:基隆市信義區六和街226號

地點:七星中會榮星教會

時間:9月25日下午2:30

主辦:退休牧師陳宇全

主辦:七星中會職場事工部

地點、主辦:台南中會玉井教會

◆「終戰76週年紀念活動」缺席的戰爭記

◆張一凡傳道師封牧暨就任七星中會三一教

◆陳志豪、柯慎怡傳道師封牧暨就任七美教

會關懷牧師

會第5任主任牧師、教育牧師授職感恩禮拜

憶:台灣戰爭世代故事展 時間:即日起至9月12日

時間:9月19日下午3:00

時間:9月20日上午9:30

地點:克朗德美術館

地點、主辦:七星中會三一教會

地點、主辦:高雄中會七美教會

主辦:高雄市關懷台籍老兵文化協會

◆張仁理牧師退休暨簡孟正牧師就任七星中

◆松年大學新興分校開學感恩禮拜

◆國際和平日祈禱會

時間:9月3日上午10:00

時間:9月24日晚上7:30

地點、主辦:壽山中會新興教會

地點:耕莘文教院一樓大廳

地點、主辦:七星中會利澤簡教會

◆各教會松年團契正副會長聯席會

主辦:天主教修會會長聯合會全人發展組、

◆「牧者魂:從身心靈枯竭到領導力更新」

時間:9月25日上午9:30~12:00

會利澤簡教會第2任牧師 時間:9月25日下午3:00

靈性教育研習所2021學年度上學期課程 時間:9月6~9日

主辦:壽山中會松年事工部

代表1名,即日起開始報名,至9月24日截止。

地點:新竹聖經學院教育大樓

◆2021年重陽敬老感恩禮拜

欲進一步了解,可電洽執行幹事Suda Tada牧

主辦:新竹聖經學院

時間:10月1日上午9:20

師:02-23625282#163;秘書Iwan Hosi(苡

內容:馬約翰牧師主講,本次活動僅開放牧 者報名。

天主教台北總教區

地點:壽山中會六合教會

所屬機構首長或院牧(校牧)、總會各委員會

萬‧侯皙)#263;或專員陳敬元牧師#240。

◆天梯夢協會「新冠疫情下省思」網路視訊

關懷代禱 ◆前台南神學院院長蕭清芬牧師8月29日在美

地點:高雄林皇宮餐廳

國家中中風緊急送醫,醫生已開刀將血栓

主辦:壽山中會松年事工部

清除,術後情況穩定,求主保守看顧。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8月30日~9月5日/3627期

9


公報廣場 窗 口 無 遮 欄

從生活中落實社區照顧 高有智(媒體工作者)

因應高齡化的照顧需求,台灣從 2017年開展長照2.0服務,政策目標 期許建構社區整體照顧服務體系。 然而,落實社區整體照顧,除了布建 長照服務量能、完善制度的規劃與設 計、跨專業整合對話之外,也有賴於 醫養和社區資源串連,從生活中落實 互助照顧,開創多元服務的可能。 日本自1990年開始發展長照服務, 於2012年重新修改「介護保險」制 度,並導入在地整體照顧的概念,提 出了自助(自立支援和自我照顧)、互

說到疫苗

助(民間服務和社區協助)、公助(政 府資源協助)和共助(社會保險制 度)的精神。照顧融入了社區生活, 在社區營造中加入照護和設計,這是 社區設計也是生活設計,照顧需求已 無法排除於社區生活之外。 隨著社會進展,日本也調整既有 發展目標,創設更多共生型的整合服 務,社區照顧不再只是重視老年人需 求,更擴大成建立一個「共生社會」, 支援不同世代和被照顧者需求。以日 本富山縣的日照中心經驗為例,社區

聆諭行

如問近幾個月的熱門議題,疫苗一定名列前茅。人 們不時都會提起關於疫苗的問題,無論是國際的捐 贈、企業家的捐贈、宗教團體的捐贈,來源堪稱五花 八門;而各家疫苗也引起熱議,有人大力支持,有的 抱持懷疑,看法可是眾說紛紜;指揮中心的接種策略 與順序版本,讓人目不暇給;不時增加的確診人數以 及死亡人數,更讓人為之哀傷。總之,疫苗議題的熱 門以及曲折程度,讓人嘆為觀止。這年頭,新聞的戲 劇性和連續劇相比,可謂互有千秋,話題性與懸疑程 度則有過之而無不及。 說到底,疫苗所引起諸多爭議紛擾,多少和疫情 來得又快又猛有關。回顧其他疫苗研發期程,動輒需

要5至10年的寒暑,但從疫情爆發至今,給予藥商開 發、實驗、除錯的時間並不多,急就章推出,想來是 兩害相權取其輕的不得不然。 在蒐集疫苗資訊時,看到部分疫苗具體的方式,是 將被弱化或是已死亡的病原體接種至人體中,讓人體 免疫系統認識病毒,進而得到免疫能力。這不禁讓我 有了一個聯想,聖經也有許多關於罪惡、敗壞、黑暗 的描述,雖說這個類比不見得恰當,但是疫苗將病原 體接種至人體的概念,或許可以提供我們一個視角, 用以看待聖經中這些看似負面、陰暗的記載,那經常 是讓人們下意識略過、甚至心生抗拒的聖經節。 我們喜歡讀一些看起來正面積極的經文,如「仁 愛、喜樂、和平」等,我們讀到「拯救、幫助」這類的 經文也會感到振奮安慰;也有人選取一些詞藻優美、 意境雋永的文字,作為喜愛的金句而朗朗上口。這些 喜好、傾向,有其聖經根據,但那不是聖經的全部。

歷史劇≠歷史紀錄片 由公共電視製作的歷史劇《斯卡羅》, 改編自陳耀昌老師的小說《傀儡花》,播 出後,創下了公視開台以來的首播收視紀 錄,也讓國人開始關注到台灣這塊土地上 多數人所不了解的台灣史。不過,劇中涉 及史觀的認知差異與原創劇情內容,也引 發了不少討論。 首先,歷史劇不等同歷史紀錄片。要先 搞清楚歷史劇定義,再來討論史實與創作 之間的問題。就像看《三國演義》的歷史 劇,沒人會批評劇中將近一半是虛構的劇 情;觀看電影《鐵達尼號》時,沒人會批 判史實沒有記載船上戀愛的悲劇;看虛構 的《嘉慶君遊台灣》時,也沒有人會批評 當時根本沒發生哪些事等。其次,歷史劇 重視的是歷史事件背景的考究、服裝、語 言、歷史聚落、部落地理人文等設定,但 劇中會加入虛構的人物,這是為了吸引觀 眾目光的劇情安排,仍然符合歷史劇的範 疇。而完全演出歷史正史的,就叫做歷史 紀錄片,而不是歷史劇了。 此外,該劇是否站在美化殖民者的角度 拍片,以及殖民者的身分定義,均需要客

10

中需要被支援的長輩、身心障礙者、 幼兒都能在同個空間接受照顧,讓被 照顧者也能成為照顧別人的一分子, 建立共生互助的社會。 因為採訪緣故,筆者有機會接觸大 埔里的社區整合照顧經驗。透過埔里 基督教醫院、愚人之友基金會和暨南 大學的整合,串連長照服務和社區醫 護資源,協助社區自主設立巷弄長照 站,擴大社區照顧的網絡,慢慢深入 埔里人的生活。在埔里鎮上成立了一 間「厚熊咖啡館」,類似日本的照顧 咖啡館概念,成為社區照顧諮詢的窗 口,也是建立社區互助的基地。鎮店 吉祥物「厚熊」「笑狗」取台語諧音 「互相照顧」,突顯社區照顧的精神。 台灣1990年代的社區總體營造,為 社區發展打下重要基礎,社區工作從

YU SIN

觀討論。事實上,長久以來滿人、漢人在 台灣的內部殖民問題,是否曾有人真正關 心?不然,就不會多數人都說出「全台首 學=台南孔廟」這種內部殖民觀點了! 另外,1867年3月發生的「羅妹號事 件」的時代背景,是1871年發生的「八瑤 灣事件」之前的歷史。今天,我們不應該 用之後發生的事件角度,來看待事件之前 角色的設定。羅妹號事件的觀點,是站在 1867年的時代角度來看,而不是2021年 的「未來人」搭時光機跑回去向當時的人 預言1874年會發生「牡丹社事件」。 因此,一部片是否昧於史實,應該由觀 眾看過後去討論與客觀分析,而不該成為 政治意識形態的口號攻防。一旦欠缺理性 討論,就會淪為政客文章的複製貼上工 具,那也不需要討論這議題了。 討論歷史的真相與史觀,應該站在自己 的角度來看,而不是複製別人的看法。多 元族群共存的台灣,存在著不同的史觀, 我們應該尊重不同角度來看待台灣歷史, 而不是草率的把別人的看法複製貼上在自 己的大腦。 (作者為長老教會青年) 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8月30日~9月5日/3627期

重建地方文史出發,連結社區居民關 係,建立社區意識,逐步建立社區或 村落特色。近年來更思考在地產業發 展的重要性,啟動地方創生的工程。 如今走向超高齡社會,照顧如何落實 在社區生活,不僅依靠政府的長照政 策,也需要更多社會設計和參與,是 未來不可忽視的重要課題。 台灣正在逐漸落實社區照顧服務網 絡,跨域整合、融入生活和打破框架 都是共同努力的目標。台灣基督長老 教會體系擁有醫院和社福機構組織, 在地教會也深耕地方,並有不少教會 參與設置社區關懷照顧據點或巷弄長 照站,未來照顧服務體系也會有專業 分工和不同層次參與,教會可以積極 面對,整合內外資源,回應社區生活 的多元照顧需求。

聖經也有相當篇幅的一部分,記載了人們的罪孽、這 世界的敗壞,以及上帝對罪惡的痛心、更勝烈焰的忿 怒,無論是摩西呼天喚地的陳明生死禍福(申命記30 章19節),還是先知詰問:「何必死亡呢?」(以西結 書33章11節)皆是這些看似消極意涵的經文,內蘊的 積極意義。 之所以認為這不一定是合適的對比,是因為新冠病 毒(COVID-19)相比於罪惡,實是小巫見大巫;在普 及層面、影響深遠程度而言,前者都難以和後者相提 並論。對後者而言,無人能倖免的感染、100%的致死 率不說,人類與那創造天地的上帝隔絕,更是除基督 耶穌救恩之外,無以復合的鴻溝深淵。如果我們對新 冠病毒戒慎恐懼,那麼我們對罪惡,是否應當以相近 的態度面對呢?對於指證、揭穿罪惡的經文,是否應 當以敬畏的心領受謹守、尋求救主基督的救贖與醫治 呢? (作者為基督徒)

做對的事不需多解釋

黃宗玄

隨著總統蔡英文和副總統賴清德接種高端疫苗後,不斷有謠言指控為行政 院長蘇貞昌、衛福部部長陳時中施打疫苗的台大醫院護理師溫慧敏,是政府 的「御用護理師」,暗喻她是掩護政府造假的打手。此外,網路上瘋傳許多 「不見針頭的照片」,排山倒海的抹黑、攻擊接踵而來。 8月27日,當溫慧敏幫賴清德施打高端疫苗後,面對媒體時,她說:「做對 的事不需多解釋!」一句簡潔有力的回答,讓所有的質疑都閉嘴了。在這位 護理師身上我們可以學到什麼呢?為什麼她能夠在護理專業中一路耕耘了25 年,卻依然抱持熱情和無懼壓力的自信呢?底下,將從幾個層面來探討。 首先,台灣的醫護專業,有著良好的訓練和使命感,這是最寶貴的資產,需 要國人珍惜。然而,在每日的工作中,免不了要受到民眾的「大小聲」,以及 種種不合理的對待,真的很讓人心疼。不過,只要能夠把眼前的患者處理好, 就是內心最大的安慰與開心的泉源!我想,這是所有醫護人員的初衷。 再者,有心人士的惡意醜化,只會顯得其無知與壞心,並無法贏得國人 的敬重。我想,這也是《蘋果日報》在8月26日的網路民調顯示:「有高達 88.4%、6032位讀者願意打高端;有669位讀者不願意,占了民調9.8%;另 有120位讀者觀望中,占了民調1.7%。」顯見國人不會被這麼拙劣的政治操作 欺騙與混淆,終究能以自身的獨立思考和判斷,來做正確的決定! 最後,溫慧敏實事求是的態度是每個人的榜樣,也展現了不卑不亢的台灣 人氣度。其實,在醫療現場中,往往可以遇到許多不可思議的抱怨和怒罵。她 的優雅和處理方式,真讓人覺得感動及漂亮!也許,自己還沒有辦法如她一樣 平靜無波,會有憤怒的情緒和無奈的心境與種種難受的心情浮現,但就如同 這句「做對的事不需多解釋」,讓陷入自我懷疑的人們,彷彿看見了黑暗中的 一盞明燈,再次讓希望與勇氣填滿了心田。(作者為新樓醫院物理治療師)


公報廣場

讀者回應

約伯苦難帶來的啟示

《台灣教會公報》21版,前陣子連續五期文章以為 約伯為主題很是精采,值得探討! 前三篇是中國甘肅師範外語學院講師許勝男的著 作,她用文學批判的手法,從語言學的言談分析、合 作原則與禮貌原則,指出約伯三位朋友的語用失誤, 他們的「安慰與教訓」反而加深約伯的痛苦。 第四篇是台南神學院王美書傳道師從約伯太太的女 性角度,抒發其無奈、不捨與絕望。文中談到,希伯來 文「berek」可譯做祝福或棄絕,其實約伯記原文是有 名的艱澀難解,造成釋義上的麻煩,當初16世紀的欽 定本學者著作群有許多的疑難,直到近代學者藉著西 北閃族語系的語言學,才破解了一些難處,但現存不 同版本中仍有許多難以釐清的詞句,有不同的釋義。 第五篇是南神前院長王崇堯教授用神學批判作有 力的總結,從傳統神學的美化、醜化或神祕化苦難, 進化到以德國神學家莫特曼的《被釘十字架的上帝》 (The Crucified God )從死裡復活的盼望神學中,找 到苦難的意義,進而得著盼望與自由。 約伯的苦難是人生的現況,值得更多的思考與探 究。猶太教哲學家馬丁‧布伯(Martin Buber)在其著 作《先知性信仰》(The Prophetic Faith )中的〈受苦 者的上帝〉(The God of the sufferers)用哲學批判, 談到約伯的苦難不是個人的,而是歷代以色列群體的 苦難,通過苦難之門才得親近上帝。按約伯的信仰, 他認為不管是賞賜或收回,一切是從上帝而來。但約 伯遭遇慘況的程度與上帝本性的公義慈愛不合,布伯 以四個論點,探討上帝與人苦難的關聯。 一、上帝為何允許撒但攻擊約伯?是打賭約伯信心

的真假?是為證明約伯並非「無故」信上帝、作義人 (參約伯記1章9節)。 二、約伯的朋友對上帝作為的了解,是邏輯上的罪 與罰的因果關係,認為上帝是按約而行的神,祂有一 本「功過紀錄簿」作報應的根據。約伯的朋友純以理 性上、邏輯上的思辨來度量這苦難。 三、依約伯的信仰經驗,上帝是可親近、能理解的, 即啟示的上帝,為何需要時卻隱藏找不著(約伯記9章 11節,13章24節)?公義的上帝為何成無故(無理) 的上帝?約伯並不以自己為無罪(7章20、21節,14 章16、17節),但罪與罰不相稱,只盼上帝能聽他禱 告、讓他申訴。 四、上帝終於出聲,但祂創造與作為的啟示並不是 祂本身實際的全部,只是一小部分,不是人的理性、 決心、企圖或善意所能了解的。上帝的義不是人的義, 上帝的作為不是人的作為。最後約伯不只是以前的風 聞,而是從苦難中終於看見上帝,並找到上帝(約伯 記42章5節)。 我想,上帝並不是無理可喻的上帝,更非律法主義 的上帝,上帝在聽、在看,是全知全能的神,被約伯友 人的無知、自是地亂講幫倒忙。上帝最後出聲,為顯 明人的愚妄、渺小、有限。上帝也並非「無故」毀滅約 伯,同時也證明約伯真是「無故」的敬畏上帝。 約伯的經歷多少是世人的遭遇,雖能從文學、神 學、哲學等批判來尋思,但少有減輕或療效。上帝並 不是要讓患難敗壞我們,乃是要我們學習約伯的忍耐 (雅各書5章7~11節),使我們終必得救、得勝、得 賞賜。(作者為退休牧師)

作伙來開講! 三代同

Tâng-phoāⁿ(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牧師)

Q:這個專欄是要做什麼的呢? A:此專欄主要是想用問答的方式 來回應現代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中普遍 的現象。主要是針對青年流失、單一 議題的世代衝突、世代差距的牧養困 境,以三個面向來探討,盼望成為對 話與和解的一個小小管道。 不知道各位讀者是不是有一種感 覺,自己很難與教會中不同世代的弟 兄姊妹「團契」。常常在一間教會, 婆婆參加婦女團契的話,媳婦就絕不 參加;老母參加松年團契,已屆齡的 兒子就算被大力邀請仍不為所動;青 少年團契需要團契輔導,卻不希望是 太年長的;更嚴重地,青少年與牧長 的觀念衝突,或年長長老與年輕執事 在長執會裡吵得不可開交。最令人難 過的是經過幾次衝突後,往往會有人 默默的淡出服事或離開教會。 每當發生這些狀況,情緒總是戰勝 理性,信仰更變成情緒勒索的工具。 我們誰也不願意讓誰,因為我們靠著 自己眼睛所見、耳朵所聽的一切,判 斷自己的想法、邏輯和論述絕對沒問 題,有問題的絕對是別人。

盧成發

聖經裡不論是舊約或新約,都記載 「合一」是聖靈的同在、上帝榮耀彰 顯的表現,那麼今日的眾教會標榜自 己懇切追求信仰的同時,真的有活出 合一的生命嗎?還是表面喊著平安, 實際上卻是暗潮洶湧? 「如何和睦相處」是我們在基督信 仰裡的所有人,不論老少或何種性 別、族群,皆需要到主面前懇求主憐 憫的議題。當我們彼此稱呼弟兄姊妹 時,我們真的實際了解當弟兄姊妹的 代價是什麼嗎? 當教會中某事讓我們極度不滿, 我們逼自己假裝沒事,內心卻充滿怨 恨,如此全然不誠實地生活在教會, 又怎麼活出信仰呢?若教會想要更符 合上帝心意,就必須面對耶穌新的誡 命「彼此相愛」,要如何落實是需要 下功夫學習的。 世代衝突時常是一個群體中無可避 免的功課,無論是家庭或社會。在教 會裡,尤其是長老教會,這十幾年大 量發生青少年出走潮,世代對話的需 求變得更加急迫。是什麼讓我們無法 跟這些明明有血緣或從小看到大、從

凡事信靠

宋明理雪

在全球各地災難頻起的氛圍中,人人有更多機會 陷入不確定的瞬間,而這樣的瞬間容易造成人們的緊 張、焦慮與種種不安的心情,此為經典的「對不明未 來的恐懼」。然而,每位有主可依靠的基督徒,在此 不尋常的時刻,可以選擇信靠主。 位在海島型氣候的台灣居民,對於要來不來的颱 風特別有經驗,尤其當預報強颱即將登陸的時間,若 正好有事情必須外出或上班者,常常心中預先忐忑不 安。近期的颱風有時被預報得會很嚴重,結果擦邊台 灣,過而不入,讓人們預先驚了好幾下。 風災、雨災造成的傷害,或許人們已經逐漸習慣, 有時並不那麼緊張。然而,預料不到且很難防範的事 真不少,例如車禍意外、傳染病忽然蔓延開來,甚至 等不到想打的疫苗,更多面臨死亡的威脅等,都足以 令許多人恐懼不安。 馬可福音5章中「不要怕,只要信!」是基督徒面 臨各種災難威脅時的最好宣告,因為上帝是賜平安的 主。耶利米書29章11節耶和華說:「我知道我向你 們所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災禍的意念, 要叫你們末後有指望。」 未來有些事確實無法逆料,但基督徒較不會因此而 恐懼不安。在面對未來各種大大小小的災禍,固然要 多加小心防範於未然,不過已經認識耶穌的人,還能 在每個不確定的瞬間,選擇信靠耶穌,信靠那救吾人 出黑暗入光明的主。基督徒信靠三位一體的真神將可 以不過分擔心未來的災禍,因為無論在何光景,上帝 必與信祂的人們同在,成為他們隨時的幫助。(作者 為文字工作者)

大看到老的弟兄姊妹好好相處呢? 我們不該直接放棄世代對話,更不 該將青年人口的流失,單純歸咎於教 會禮儀傳統或語言不通。畢竟上帝造 人百百種,長老教會的禮拜傳統與母 語之美,在這個青年覺醒時代仍具有 獨特的魅力。 我們能力有限,無法達到完美,但 不代表連本來就可以做的也得一併放 棄。我們能做的就是聆聽與表達,不 用急著改變自己的立場,但或許在對 話中,我們可以找到不同立場的共同 價值,為了達到這個共同價值,我們 願意努力看看,做出一些調整,使我 們所愛的弟兄姊妹同得造就。 總而言之,許多現象顯示現階段長 老教會遇到牧養上的困難,與世代衝 突有一定的關聯。然而,牧養不單是 教會牧者的事,乃是全體信徒的事。 教會的長輩同樣也在牧養我們教會的 下一代。教會的成員如何彼此牧養, 就會如何展現出教會群體的氛圍。 當疫情擴散,導致教會無法實體聚 會時,教會必須團結面對病毒大敵。 許多年輕人紛紛貢獻自己的3C實力, 協助教會建立直播系統。而長輩也虛 心求問,更突破舒適圈學習操作直播 系統。有些教會青年提出建構長者關 懷網絡,參與電訪志工的行列。主動 關懷因無法來到教會聚會而失去社交

圈的長者,並進行防疫衛教。看來, 當教會要共同面對病毒帶來的影響 時,合一就發生了。長輩和年輕人之 間並非完全不能好好相處,只是我們 很少發現我們的共同敵人是什麼。我 們容易以為敵人是彼此,但或許這些 看似衝突的行為,背後其實有相似的 目標。 長老教會的傳統一直很強調論述, 信徒從老到小幾乎都頗有思辨的能 力。這本是好事,但論述若不具包容 性,就容易淪為互相批評、指責的攻 訐。只說了自己想說的,卻很少願意 包容、同理與傾聽。 長期積累的脈絡與困境不是一個問 答專欄就能解決的。但總要先試著拆 開外層的說理,才能慢慢看見人最深 層次的渴望與期待。本專欄會先提出 不同立場的觀點,再試圖找出各種觀 點背後的共同價值,盼望大家能夠越 來越有能力相愛,一起活出屬上帝的 美好群體生命。 本專欄歡迎讀者提問,並會將具有 代表性的疑惑交給長老教會牧師回應。 請以「三代同談」為信件標題,寄至電 子郵件信箱:write@pctpress.org。 讀者可以這樣提問:請問基督徒可不 可以刺青?我很想刺青,但我媽都用信 仰為由壓我,該怎麼面對?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8月30日~9月5日/3627期

11


普世消息

疫情中的奧運 Chhî Î-un(香港教育家) 「2020東京奧運」剛在8月初劃下 句點,為期17天的賽程當中,全世界 都在為這項盛事打氣加油。我很喜歡 奧運用Olympic Games表達,雖然是 比賽,但有玩樂的成分在裡面。 全世界頂尖的運動員群聚一堂、相 互切磋,理應是個建立友誼和平的賽 程,但有比較,自然就會有些較勁的 意味,甚至會引起不少國家民族理念 的高漲情緒。 或許正好是疫情期間大家都在家的

緣故,今年不管是台灣或香港,感覺 不少人都關注著奧運賽程。也因為本 次奧運在日本舉辦,與港台時差只有 一小時,再加上網路發達、各類社群 媒體的廣大使用,我們幾乎都能得到 第一手消息。種種原因,我感覺今年 的奧運舉辦的時機恰好。 台灣及香港今年都打出了極其漂亮 的成績單,在香港這幾週,我幾乎碰 到大家都會興高采烈地說香港運動員 好棒。從2019年的占中、2020年的疫

情開始蔓延直到現在,香港的社會氣 氛已經很久沒有這麼團結了。港台兩 邊的民眾對於運動員們的表現也都極 其讚揚,即使沒有拿到獎牌,能夠代 表出賽,已經是極大的肯定。 其實最令我感動的是,今年我看到 了不少媒體報導幕後英雄的事蹟,大 眾在關注出賽的運動員同時,很多運 動員也發聲感謝他們的團隊,包括教 練團、護理人員、營養師、裁判…… 等。社會大眾也開始認知到,一件事 情的完成是需要許多人的合力才能 完成的,有些人或許不在鎂光燈下, 但也是需要其他人各司其職,一同搭 配。奧運如是、劇場如是、社會如是、 教會亦如是。

8月底也有為期13天的帕拉林匹克 運動會(Paralympic Games),往年 都比較少看到關於它的報導,今年港 台已經陸陸續續為了出賽的選手們加 油及報導,香港同時也有一部關於香 港前帕奧選手蘇樺偉的電影《媽媽的 神奇小子》上映,這一連串的熱度,希 望不會再出現「一日球迷」的景象,而 是多一些關注及理解。 香港在2022年也即將主辦40年來 首次在亞洲舉辦的同樂運動會,香港 政府及企業希望藉由此活動,淡化香 港這幾年敏感的政治問題,而再次塑 造出和諧、多元、包容等形象。奧運, 我想今年來得正是時候,讓我們能在 不同的領域中,再思它的精神。

阿富汗陷危機 國際將迎難民潮 塔利班掌握政權 基督徒受迫害 信仰組織敦促美國政府採取行動營救 【陳俞含編譯】阿富汗政權落入塔利 班手中,人道主義也隨之陷入危機。8 月16日,美國全國移民論壇(National Immigration Forum)主席阿里‧努 拉尼(Ali Noorani)在「堡壘」(The Bulwark)網站上發表一則文章,除了 敲響警鐘之外,也呼籲世界各地的教會 和政治領導者做好伸出援手的準備。 塔利班取得政權後,努拉尼表示,國 際社會需要準備迎接大規模難民潮,避 免重蹈2015年敘利亞難民潮的覆轍, 且要以資本、金融和政治的力量,確保 阿富汗難民獲得保障。他認為,拜登政 府應保護難民的安全,即時處理相關申 請,並與全球非政府組織合作,接納這 些無家可歸的人民。他也指出,巴勒斯 坦、伊朗、土耳其等地區的難民人數不 斷增加,且有越來越多無人陪伴的阿富 汗未成年人在歐洲尋覓安全的棲身處。

▲努拉尼(左)及格林(右)籲積極關 注阿富汗局勢。(相片來源/BNG) 基督徒在阿富汗也是受到迫害的群 體之一,除無法公開聚會、參與救援活 動,更不能暴露身分。美國基督教組織 「敞開的門」(Open Doors)表示,阿 富汗對基督徒的打壓程度僅次於北韓。 雖然阿富汗當局不允許公開的事工,不 過世界救濟會(World Relief)等信仰 組織仍救濟受迫害的人民,將他們安置 於安全地帶,並且不斷敦促美國政府採

取行動,同時也積極與其他機構合作, 準備盡其所能迎接阿富汗難民。世界救 濟會主席麥亞‧格林(Myal Greene)指 出,他們敏銳地意識到阿富汗人民的恐 懼和焦慮,對發生在阿富汗的事情感到 震驚,且會與當地民眾站在同一陣線。 格林正在為阿富汗的和平與人民保障祈 禱,並邀請其他人加入他的行列。 敞開的門也呼籲全世界的基督徒一起 為阿富汗祈禱:「為終止暴力而祈禱, 盼望人民不再因為戰火遭逢傷亡;為挨 餓的人祈禱,祈求上帝為他們提供實質 和精神上的糧食,滋養他們的靈魂;為 病患祈禱,希望新冠病毒的感染者能夠 康復,疫苗能夠推廣成功;為流離失所 者祈禱,期望上帝賜下保護、智慧、避 難所和物質供給;為信徒祈禱,求聖靈 堅強他們的心靈,讓他們的心中充滿神 賜的平安。」(資料來源:BNG)

政變與疫情夾殺緬甸 教會發聲盼國際關注人權惡化 【蔡育臻編譯】緬甸自2月軍事政變 後,整體人權狀況惡化,言論自由與集 會遊行管制收緊,軍警恣意逮捕、拘 留、虐待和殺害民眾等暴行日趨嚴重。8 月9至10日,亞洲教協(CCA)執行委員 會召開會議,討論緬甸的災難性局勢, 以及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武漢肺炎) 疫情廣泛且不受控制的社區傳播。會議 也聚焦亞洲地區的教會如何介入關懷, 並為緬甸人民向國際發聲。 針對緬甸國內長期大量的潛在危險因 子以及和平的威脅,代表亞洲各地教會 的執委會委員在討論中,對緬甸令人震 驚的局勢深表悲痛及鄭重關切。他們思 考的問題包括:如何解決緬甸的災難性 發展,以及如何進行宣傳,迫使軍方放

12

棄繼續攻擊人民,並能按照人民的意願 恢復民主。 C C A總幹事朱納卡拉(M a t h e w s George Chunakara)博士在他的報告 中指出,緬甸人民遭受疫情的毀滅性打 擊,同時還要與軍政府造成的不穩定的 政治局勢抗衡。他表示,按照緬甸的人 口比例來看,緬甸是全球死亡率極高的 國家之一,而軍政府甚至低調地承認這 個死亡數據被低估了。 目前,緬甸軍方與緬甸幾個少數民 族的武裝組織間的戰火仍持續延燒。軍 政府不斷地暴力武裝攻擊克欽人、克倫 人、若開人、羅興亞人和撣人(Shan) 等少數民族。因軍隊的暴力襲擊和騷 擾,近900人被殺,超過20萬人被迫逃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8月30日~9月5日/3627期

離家園,其中甚至包括鄉村地區人民。 不斷惡化的疫情也進一步加劇緬甸嚴峻 的局勢,可能將使全國的衛生及醫療服 務不堪負荷。 緬甸國土與中國、泰國、印度等總和 人口數占全球約三分之一的國家相鄰, 聯合國緬甸事務專家亦指稱,該國將可 能成為武漢肺炎的「超級傳播國」。多 份報告亦證實,自軍事政變以來,當局 對武漢肺炎的檢測、接觸者追蹤和治 療都陷入停滯,有數千醫事人員參加了 抗議政變的活動,公立醫院空無醫療人 事。而當地一項規定:「除非得到軍政 府任命的地方官員的許可,否則禁止向 仰光居民出售救命氣體。」也更加劇了 氧氣瓶的短缺。(資料來源:CCA)

網路助事工順利推展 普世運動交流新契機 【林宜欣編譯】8月9至10日,亞洲 教協(C C A)舉行線上執委會年度會 議。CCA總幹事朱納卡拉(Mathews George Chunakara)在會中向執委會報 告指出,CCA透過網路化作業順利在疫 情期間運作,也鼓勵眾人在疫情中堅定 信仰、繼續努力。執委會稱讚朱納卡拉 的領導和CCA成員的努力。 朱納卡拉在年度報告中指出,因應防 疫措施,CCA透過嶄新的方式達成許多 目標。最明顯的改變就是,不管是課程 專案還是交流管道,都開始頻繁地使用 線上平台和社群媒體,「雖然我們還是 比較喜歡面對面參與活動,但網路世界 是未來長遠的趨勢,普世運動也因為先 進的交流方法出現新的契機。」 CCA執委會讚賞在全球因疫情限制出 入境時,CCA能夠利用遠距的方式繼續 運作。即使工作執行因疫情變得極其困 難,自2020年11月到2021年7月,CCA 仍成功籌辦了16個活動和專案,其中包 括為期一個月普世學會、為期十天的人 權大會,以及線上亞洲主日禮拜。 朱納卡拉鼓勵與會者,他表示,人們 必須相信上帝,堅定信仰,眾人必須找 到力量支持自己面對這趟艱苦旅程的波 折,只有在經歷過如疫情這般的波折之 後,信念才會成長。他引用以賽亞書41 章10節:「你不要害怕,因為我與你同 在;不要驚惶,因為我是你的上帝。我 必堅固你,我必幫助你;我必用我公義 的右手扶持你。」他表示,如果上帝要 人們承擔痛苦,祂必會賜力量,指引人 們克服困境。(資料來源:CCA)


廣 告 看 版 工商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8月30日~9月5日/3627期

13


特 別企畫

特 別企畫

生的關鍵性位置,如WCC中央委員、CCA執行 委員等均攸關PCT參會權益,為免遭中國教會排 擠或矮化,就必須在選前審慎沙盤推演。因應疫 情而衍生的視訊會議已成新常態,各式研討會頻 仍,如何有效建立SOP選派適切人選,在所屬普 世組織大小會議不缺席,是PCT 目前的挑戰。 另外,與宣教性 普 世 組 織如

其他事工 2019年6月3日CCA代表拜訪總會事務所。

2022年上半年將依合作教會之時區分布,規劃 二至三場線上對談會,盼能與全體合作教會互相 更新資訊、實質了解彼此,尤其有多間合作教會 久未聯繫,創造對話機會更形重要。

台灣普世論壇 TEF是2017年PCT所舉辦的一場國際研討會 中,經與會普世代表自發提議,遂於2018年正 式成立。由PCT向普世教會發出邀請與呼籲,期 待這個尋求公義與和平的論壇成為普世運動的合 作平台,邀請普世夥伴與PCT同行,共同追求台 灣人民與亞太地區的和平與公義。

強化PCT普世肢體連結

Taiwan

台灣教會公報 2021 年 8 月 30 日~ 9 月 5 日/ 3627 期

普世群體共同面對的挑戰 我們這個小組的神學宣言首先指出,疫情為全 球帶來深刻的共同經驗:大量的死亡使人們對未 來強烈感受到哀傷、脆弱、焦慮,關係的斷絕與 碎裂讓人不禁下跪,巨大的創傷甚至讓更多人選 擇走上絕路。人們開始學習謙卑,在被要求保持 距離的同時,更深地感受到彼此連結的重要性。 過去(特別是在西方社會)所輕易認定且賴以為 是的自主、獨立、個人特質,都逐漸幻滅:人算 什麼?自以為是萬有的主人,卻不知自己僅是受 造界的一分子,且是脆弱至極。 同時,全球疫情也讓我們更明顯看到世界諸多

的不公平處境,並且敏銳地體認到當代的重大危 機,包括氣候變遷、各種不公義、數位革命等。 教會也為了要如何持續禮拜、施行聖禮、服務世 界而掙扎,甚至彼此爭辯(也在公共領域討論) 是否有忠實於上帝及祂的子民。在世界上諸多民 族、社群,甚至生態大地都發出傷痛、苦難、抗 議的聲音時,基督的悲憫之愛(compassion)是 否能被體認,特別是那些受苦最深的窮人?

以愛連結的普世合一運動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歷屆W C C大會中第一 次以「愛」為主題,因此我們的神學反思就以 「三一上帝的愛在基督裡向整個受造界展現」為 主軸。確實,基督的悲憫之愛已經藉著祂一生的

工作體現出來。越來越多人指出,對於普世合一 的追求,不應只是知性、體制或形式上的,應該 也要建立在關係的連結、共同的祈禱,以及相互 的情感和愛之上。也就是說,普世合一運動不僅 是頭腦的思維建構,更是心靈的轉化和實踐,也 就是效法上帝對世界最首要的態度:愛! 那位體現愛的基督也如此提醒我們:「凡接受 我命令並且遵守的,就是愛我的人。」(約翰福 音14章21節)愛從來不僅是一種情緒,而是立 基於忠實且具有轉化力量的門徒職分。而共同體 (koinonia)的建造,是因人們彼此相愛而產生 連結,是一種心靈契合的共融團契。愛與合一是 一體兩面的,可以說愛驅動我們成為一體。 當然,愛不是一種浪漫的「墜入」(fall into) 的情感而已,而是包含意志與知性的全面委身,

徐信得(PCT總會議長) 將來或許比較可能因了解而認同、支持我們。在 這方面,我們確實做了很多努力,也得到很深厚 的友誼與支持。PCT曾和世界傳道會(CWM) 合作,在台灣舉辦「T I M青年領袖養成計畫」 (Training in Mission),提供會員國牧者和青 年獎學金,助他們接受神學教育訓練,這些來自 不同國家的青年對台灣有深入了解與友誼後,將 來成為他們的教會和社會的中堅分子時,就自然 比較會支持台灣及台灣教會的國際地位。

數十年來,認同台灣的台灣人和台灣教會都是 懷抱信心與盼望在過生活,期待上帝帶領台灣成 為一個具國格、人民能活出尊嚴的國家。這原是 身為一個人應該具有的基本人權,為何台灣人一 路走來卻充滿艱辛與心酸呢? 因著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之間的歷史糾葛,導致 台灣必須承載這個沉重的包袱,今日台灣人要努 力的,正是拿掉這個包袱,重建台灣國家地位和 國際上的身分,藉由彼此扶持、共享資源而贏得 其他國家的尊敬和信賴。 台灣和台灣教會〔基本上是指台灣基督長老 教會(PCT)〕在國際和普世教會組織的奮鬥過 程中,不斷遭受中國打壓。在一些國際組織上, 台灣原本是創始會員國之一,而在普世教會組織 裡,PCT也很早就參與其中,但台灣長年來在這 兩個領域都遭到中國政府及中國教會不擇手段的 打壓,逼迫我們隸屬在他們的國名之下。台灣的 教會代表在參加普世教會活動時,都必須為自己 的國格和尊嚴奮鬥到底。

自助助人共創未來 在國際交流的場合,很多人常會把中華民國 (ROC)當成是中華人民共和國(PROC),要 認真解釋兩個China的不同之處,會讓他們覺得 很困惑,但講到Taiwan時,他們就清楚了。所以 讓「台灣」正名真的是一個更可行的做法。 台灣普世論壇(TEF)是部分普世教會人士認 同PCT信仰理念和行動而成立的一個合作平台, 共同為台灣及東亞地區的公義與和平努力,不 只關心自己國家,也要關心他國的處境,彼此互 助。台灣在國際上遭受孤立、迫害,更能體會這 種感覺,因此我們要伸出援手、關心他國需要, 傳遞雪中送炭的溫暖。在肺炎肆虐時期,台灣緊 急寄送口罩給需要的國家,台灣今年短缺疫苗時 也得到他國及時的回贈。當我們對別人付出關心 且不附帶任何條件時,往往更能讓人感動,我們 需要繼續以這樣的心態來建立彼此的關係。 昔日各國在經濟上相當依賴中國,面對不公 義及暴力事件時,往往對中國保持寬容或三緘其 口的態度,因此助長中國氣焰。而今中美經濟貿 易關係緊張,加上肺炎自中國蔓延全球、中國一 帶一路對弱勢國家造成的經濟宰制,及中國對新 疆、西藏和香港的惡劣對待,讓國際社會對中國 有更真實的認識,也加強對中國的批判及抵制。 國際和普世組織若能真正面對中國,不再縱容其 控制教會的逼迫行為,能以公平正義原則面對, 將可為台灣帶來較好的機會。 台灣仍須不斷努力,自助始得人助,我們要秉 持信望愛的精神,一步步建立與他國和普世教會 的關係。有難度,但盼望就在未來不遠之處!

堅持國格突破困境

疫情後台灣的普世處境

WCC中央委員會參加代表合影。

懷抱希望,看見台灣未來

在參與小組的線上會議裡,有不少機會談到 自身國家在疫情下的處境,甚至提供書面分享。 我在一篇〈兩年來台灣與香港處境〉的短文裡提 到,儘管台灣順利完成2020年初的總統大選, 深化了民主成果,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成功 控制疫情,但這些美好的果實並未轉換成台灣國 際地位的提升與曝光度。也提到,香港因「反送 中」及《港版國安法》通過所引發的政治迫害, 需要密切關注。我呼籲普世夥伴在疫情嚴峻的情 勢下,關切被孤立的台灣和被打壓的香港。 事實上,這樣的聲音過去在正式的大會裡是很 難被聽到的,「台港中議題」似已變成普世關係 裡的禁忌。然而,隨中美兩大帝國的激烈競爭、 台灣在疫情中的優異表現,及越來越多友好國家 的支持,近年台灣在世界的能見度也不斷提升, 令人振奮。參與線上普世會議,有點像在螢幕前 看沒有觀眾的奧運,儘管缺乏臨場感,關注度卻 增加了。此次台灣在奧運的精采表現被世界看 到,期盼未來在普世場合也同樣發光發熱!

我們原本單純以為,普世教會組織裡的信仰團 體應都是本著信仰的良心,「行公義,好憐憫, 謙卑與上帝同行」,應是為弱勢和受欺壓者伸張 正義才對,但實際上卻非如此。他們大都懼怕強 權,以各種理由忽視台灣被欺凌的事實;也會聽 到「台灣是個自由民主的國家,教會不會遭受政 府迫害,但中國教會會受政府監視和迫害,台灣 教會應要體諒中國教會的處境」這種謬論。再加 上來自不同國家的華人教會代表,雖都隸屬不同 國籍,卻奇怪地紛紛支持「台灣屬於中國」這種 謬論,自己慶幸脫離獨裁專制的中國,卻硬要把 台灣往中國懷裡推,致使台灣在普世教會組織裡 更顯委曲和孤單。 面對這種處境,除繼續奮鬥外,我們也思考 要如何盡自己的力量來參與、關心普世教會組 織。我們力邀普世的教會來台舉辦會議,一邊以 地主國身分熱忱招待,一邊也讓參會者有機會 認識台灣和台灣教會,從實際的參訪、對話,幫 助他們了解台灣的處境、體會我們真實的情況,

【舉起禱告的手】

14

所組成的「大會主題神學小組」。 眾所周知,原定於2021年9月舉行的下屆大會 將延至2022年8月底舉行,地點仍是德國的卡爾 斯魯爾(Karlsruhe),主題是「基督的愛驅動世 界邁向和解與合一」。然而在小組會議裡,眾多 神學家所關注的,卻是現今的疫情對此一主題會 帶來何種新的意涵和體認?

WCC亞洲區研討會參加代表合影。

也牽涉到政治與行動(哥林多前書13章1~7、 13節)。在愛中我們不只關注自己,也關注他 者,通過激進的好客精神及連結感,讓異鄉人成 為好鄰舍。在多元宗教的處境裡,我們關注的不 僅是基督徒間的連結,更致力於和所有宗教徒及 善心人士形成緊密的關係,通過共同的公義與和 平行動及持續的對話來形塑更美好的世界。

鄭仰恩(台灣神學院教會歷史學教授/WCC中央委員)

2022年WCC大會的線上籌備會。

平衡兼實踐上帝國使命,是項艱鉅的挑戰。

相片提供/鄭明敏、鄭仰恩、李孝忠、林宜瑩

疫情後, 台灣在普世處境的轉變 自從2020年初全球爆發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 (武漢肺炎)以來,這一年半當中,幾乎所有的 普世活動或會議都大受影響,除了小型會議以 線上方式進行外,其他大型會議都被迫取消或 延期。然而在線上會議中,因與會者之間僅僅 「一螢幕之隔」,有時反而更能激發出緊密的對 話。以我參與的普世教會協會(W C C)為例, 除今年7月舉行的首次「線上中央委員會」,我 還參加了超過10次的線上小組會議,包括下一 屆大會的籌備會,以及連我在內共14位神學家

1. 全台外籍宣教師人事暨關懷 2. 定期舉辦普世人才培訓、編撰普世手冊 3. 支援世界台灣人基督教會聯盟(WATCC) 的組織運作、關懷海外台人教會 4.審核本宗牧師、傳道師申請學假之推薦 經濟全球化對生命帶來重大威脅,促使普世教 會強調生命共同體的寶貴。台灣屬因全球化受益 富庶的經濟體,PCT又處普世運動的洪流中,我 們需要異於以往的普世夥伴模式,未來如何求取

台灣疫中送愛,連結普世肢體合一

P C T長期以來積極參與全球或地區性的普 世性教會組織,如普世教會協會(W C C)、普 世改革宗教會聯盟(W C R C)、亞洲教會協會 (CCA)等,並選派代表參與全球大會的會務性 會議,提升台灣的國際能見度。某些經由選舉產

新加坡長老教會代表感謝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PCT)總會整體事工架構 下,普世關係委員會扮演對外樞紐的角色,促使 PCT與普世運動脈絡、趨勢接軌,成為普世團契 的一分子。透過學習普世合一運動的理念、神學 反思,進而內化至PCT宣教方向、體制架構,使 之成為深具普世精神又釘根在地的教會。全球 議題方面,不論是經濟公義、生態公義、氣候變 遷、人口被迫遷移、轉型正義、原住民議題等, 或是今年因應疫情衍生的全球疫苗分配公義,都 是普世教會長期因應現況關注的重點。除了從普 世運動中吸取經驗,普世關係委員會也應開闢管 道分享PCT的優勢與成果,貢獻普世共同體。 此外,普世關係委員會亦協助PCT延伸觸角至 散布全球的合作教會,以及台灣人海外教會。因 著這些獨特的功能與任務,並藉由教會間國際外 交事務的連結,PCT得以致力於倡議台灣及周邊 區域的公義與和平,在東西兩大世界強權的政治 角力下,突顯台灣的國際地位及長期孤立。

TEF共同主席由CWM與WCRC兩大普世組 織總幹事擔任,負責決策的執行小組(Steering Group)成員來自歐、亞、北美各區,PCT應善 用這些連結倡議「台灣就是台灣」。未來將規劃 系列視訊研討會,以台灣與周邊相關議題為主 軸,凸顯台海的軍事衝突危機、原住民議題、轉 型正義等,同時分享PCT的多項在地事工。

捐贈防疫物資。 PCT

鄭明敏(PCT總會普世關係委員會幹事)

視訊會議,陳喬琪醫師 CCA 分享台灣防疫經驗。

縱覽PCT普世版圖

世界傳道會(CWM)、Mission 21、柏林宣道會 (BMW)的關係,則藉由宣教事工、合作差派宣 教師、雙邊志工交流等加以強化,以宣教見證提 升台灣在普世教會的能見度。2022年,與BMW 的台德宣教師交流事工包括:德國福音教會協會 (EKD)差派一年期宣教師來台;德國教會機構 為推廣2023年世界公禱日(台灣年)申請台灣 青年志工赴德;台德常態性年度青年志工交換。 PCT國外合作教會數已達42間,藉由台灣普 世論壇(Taiwan Ecumenical Forum,TEF)及 派駐在台宣教師與其中部分教會有緊密連結。因 疫情限制實體交流,目前以第三地合作事 工、互派總會議會會使、急難救助 牧函關懷等,落實合作教 會之夥伴關係。

邀請您為PCT普世事工代禱: 1.為深受疫情打擊的普世夥伴教會代禱,有教會領袖、牧者因病喪生,牧者減薪維持教 會運作。因缺乏所需設備、基礎設施,絕大多數會友無法參與線上禮拜(例如東南 亞、南亞多國),承受疫情與心靈飢渴雙重的打擊。 2.普世領袖人選牽動全球普世運動走向,為重大普世組織WCC、WCRC因疫情或 其他因素而至今仍無法順利選舉總幹事代禱。 3.為台灣普世論壇能穩固立足成為普世運動的一環代禱。

台灣教會公報 2021 年 8 月 30 日~ 9 月 5 日/ 3627 期

15


特 別企畫

特 別企畫

生的關鍵性位置,如WCC中央委員、CCA執行 委員等均攸關PCT參會權益,為免遭中國教會排 擠或矮化,就必須在選前審慎沙盤推演。因應疫 情而衍生的視訊會議已成新常態,各式研討會頻 仍,如何有效建立SOP選派適切人選,在所屬普 世組織大小會議不缺席,是PCT 目前的挑戰。 另外,與宣教性 普 世 組 織如

其他事工 2019年6月3日CCA代表拜訪總會事務所。

2022年上半年將依合作教會之時區分布,規劃 二至三場線上對談會,盼能與全體合作教會互相 更新資訊、實質了解彼此,尤其有多間合作教會 久未聯繫,創造對話機會更形重要。

台灣普世論壇 TEF是2017年PCT所舉辦的一場國際研討會 中,經與會普世代表自發提議,遂於2018年正 式成立。由PCT向普世教會發出邀請與呼籲,期 待這個尋求公義與和平的論壇成為普世運動的合 作平台,邀請普世夥伴與PCT同行,共同追求台 灣人民與亞太地區的和平與公義。

強化PCT普世肢體連結

Taiwan

台灣教會公報 2021 年 8 月 30 日~ 9 月 5 日/ 3627 期

普世群體共同面對的挑戰 我們這個小組的神學宣言首先指出,疫情為全 球帶來深刻的共同經驗:大量的死亡使人們對未 來強烈感受到哀傷、脆弱、焦慮,關係的斷絕與 碎裂讓人不禁下跪,巨大的創傷甚至讓更多人選 擇走上絕路。人們開始學習謙卑,在被要求保持 距離的同時,更深地感受到彼此連結的重要性。 過去(特別是在西方社會)所輕易認定且賴以為 是的自主、獨立、個人特質,都逐漸幻滅:人算 什麼?自以為是萬有的主人,卻不知自己僅是受 造界的一分子,且是脆弱至極。 同時,全球疫情也讓我們更明顯看到世界諸多

的不公平處境,並且敏銳地體認到當代的重大危 機,包括氣候變遷、各種不公義、數位革命等。 教會也為了要如何持續禮拜、施行聖禮、服務世 界而掙扎,甚至彼此爭辯(也在公共領域討論) 是否有忠實於上帝及祂的子民。在世界上諸多民 族、社群,甚至生態大地都發出傷痛、苦難、抗 議的聲音時,基督的悲憫之愛(compassion)是 否能被體認,特別是那些受苦最深的窮人?

以愛連結的普世合一運動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歷屆W C C大會中第一 次以「愛」為主題,因此我們的神學反思就以 「三一上帝的愛在基督裡向整個受造界展現」為 主軸。確實,基督的悲憫之愛已經藉著祂一生的

工作體現出來。越來越多人指出,對於普世合一 的追求,不應只是知性、體制或形式上的,應該 也要建立在關係的連結、共同的祈禱,以及相互 的情感和愛之上。也就是說,普世合一運動不僅 是頭腦的思維建構,更是心靈的轉化和實踐,也 就是效法上帝對世界最首要的態度:愛! 那位體現愛的基督也如此提醒我們:「凡接受 我命令並且遵守的,就是愛我的人。」(約翰福 音14章21節)愛從來不僅是一種情緒,而是立 基於忠實且具有轉化力量的門徒職分。而共同體 (koinonia)的建造,是因人們彼此相愛而產生 連結,是一種心靈契合的共融團契。愛與合一是 一體兩面的,可以說愛驅動我們成為一體。 當然,愛不是一種浪漫的「墜入」(fall into) 的情感而已,而是包含意志與知性的全面委身,

徐信得(PCT總會議長) 將來或許比較可能因了解而認同、支持我們。在 這方面,我們確實做了很多努力,也得到很深厚 的友誼與支持。PCT曾和世界傳道會(CWM) 合作,在台灣舉辦「T I M青年領袖養成計畫」 (Training in Mission),提供會員國牧者和青 年獎學金,助他們接受神學教育訓練,這些來自 不同國家的青年對台灣有深入了解與友誼後,將 來成為他們的教會和社會的中堅分子時,就自然 比較會支持台灣及台灣教會的國際地位。

數十年來,認同台灣的台灣人和台灣教會都是 懷抱信心與盼望在過生活,期待上帝帶領台灣成 為一個具國格、人民能活出尊嚴的國家。這原是 身為一個人應該具有的基本人權,為何台灣人一 路走來卻充滿艱辛與心酸呢? 因著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之間的歷史糾葛,導致 台灣必須承載這個沉重的包袱,今日台灣人要努 力的,正是拿掉這個包袱,重建台灣國家地位和 國際上的身分,藉由彼此扶持、共享資源而贏得 其他國家的尊敬和信賴。 台灣和台灣教會〔基本上是指台灣基督長老 教會(PCT)〕在國際和普世教會組織的奮鬥過 程中,不斷遭受中國打壓。在一些國際組織上, 台灣原本是創始會員國之一,而在普世教會組織 裡,PCT也很早就參與其中,但台灣長年來在這 兩個領域都遭到中國政府及中國教會不擇手段的 打壓,逼迫我們隸屬在他們的國名之下。台灣的 教會代表在參加普世教會活動時,都必須為自己 的國格和尊嚴奮鬥到底。

自助助人共創未來 在國際交流的場合,很多人常會把中華民國 (ROC)當成是中華人民共和國(PROC),要 認真解釋兩個China的不同之處,會讓他們覺得 很困惑,但講到Taiwan時,他們就清楚了。所以 讓「台灣」正名真的是一個更可行的做法。 台灣普世論壇(TEF)是部分普世教會人士認 同PCT信仰理念和行動而成立的一個合作平台, 共同為台灣及東亞地區的公義與和平努力,不 只關心自己國家,也要關心他國的處境,彼此互 助。台灣在國際上遭受孤立、迫害,更能體會這 種感覺,因此我們要伸出援手、關心他國需要, 傳遞雪中送炭的溫暖。在肺炎肆虐時期,台灣緊 急寄送口罩給需要的國家,台灣今年短缺疫苗時 也得到他國及時的回贈。當我們對別人付出關心 且不附帶任何條件時,往往更能讓人感動,我們 需要繼續以這樣的心態來建立彼此的關係。 昔日各國在經濟上相當依賴中國,面對不公 義及暴力事件時,往往對中國保持寬容或三緘其 口的態度,因此助長中國氣焰。而今中美經濟貿 易關係緊張,加上肺炎自中國蔓延全球、中國一 帶一路對弱勢國家造成的經濟宰制,及中國對新 疆、西藏和香港的惡劣對待,讓國際社會對中國 有更真實的認識,也加強對中國的批判及抵制。 國際和普世組織若能真正面對中國,不再縱容其 控制教會的逼迫行為,能以公平正義原則面對, 將可為台灣帶來較好的機會。 台灣仍須不斷努力,自助始得人助,我們要秉 持信望愛的精神,一步步建立與他國和普世教會 的關係。有難度,但盼望就在未來不遠之處!

堅持國格突破困境

疫情後台灣的普世處境

WCC中央委員會參加代表合影。

懷抱希望,看見台灣未來

在參與小組的線上會議裡,有不少機會談到 自身國家在疫情下的處境,甚至提供書面分享。 我在一篇〈兩年來台灣與香港處境〉的短文裡提 到,儘管台灣順利完成2020年初的總統大選, 深化了民主成果,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成功 控制疫情,但這些美好的果實並未轉換成台灣國 際地位的提升與曝光度。也提到,香港因「反送 中」及《港版國安法》通過所引發的政治迫害, 需要密切關注。我呼籲普世夥伴在疫情嚴峻的情 勢下,關切被孤立的台灣和被打壓的香港。 事實上,這樣的聲音過去在正式的大會裡是很 難被聽到的,「台港中議題」似已變成普世關係 裡的禁忌。然而,隨中美兩大帝國的激烈競爭、 台灣在疫情中的優異表現,及越來越多友好國家 的支持,近年台灣在世界的能見度也不斷提升, 令人振奮。參與線上普世會議,有點像在螢幕前 看沒有觀眾的奧運,儘管缺乏臨場感,關注度卻 增加了。此次台灣在奧運的精采表現被世界看 到,期盼未來在普世場合也同樣發光發熱!

我們原本單純以為,普世教會組織裡的信仰團 體應都是本著信仰的良心,「行公義,好憐憫, 謙卑與上帝同行」,應是為弱勢和受欺壓者伸張 正義才對,但實際上卻非如此。他們大都懼怕強 權,以各種理由忽視台灣被欺凌的事實;也會聽 到「台灣是個自由民主的國家,教會不會遭受政 府迫害,但中國教會會受政府監視和迫害,台灣 教會應要體諒中國教會的處境」這種謬論。再加 上來自不同國家的華人教會代表,雖都隸屬不同 國籍,卻奇怪地紛紛支持「台灣屬於中國」這種 謬論,自己慶幸脫離獨裁專制的中國,卻硬要把 台灣往中國懷裡推,致使台灣在普世教會組織裡 更顯委曲和孤單。 面對這種處境,除繼續奮鬥外,我們也思考 要如何盡自己的力量來參與、關心普世教會組 織。我們力邀普世的教會來台舉辦會議,一邊以 地主國身分熱忱招待,一邊也讓參會者有機會 認識台灣和台灣教會,從實際的參訪、對話,幫 助他們了解台灣的處境、體會我們真實的情況,

【舉起禱告的手】

14

所組成的「大會主題神學小組」。 眾所周知,原定於2021年9月舉行的下屆大會 將延至2022年8月底舉行,地點仍是德國的卡爾 斯魯爾(Karlsruhe),主題是「基督的愛驅動世 界邁向和解與合一」。然而在小組會議裡,眾多 神學家所關注的,卻是現今的疫情對此一主題會 帶來何種新的意涵和體認?

WCC亞洲區研討會參加代表合影。

也牽涉到政治與行動(哥林多前書13章1~7、 13節)。在愛中我們不只關注自己,也關注他 者,通過激進的好客精神及連結感,讓異鄉人成 為好鄰舍。在多元宗教的處境裡,我們關注的不 僅是基督徒間的連結,更致力於和所有宗教徒及 善心人士形成緊密的關係,通過共同的公義與和 平行動及持續的對話來形塑更美好的世界。

鄭仰恩(台灣神學院教會歷史學教授/WCC中央委員)

2022年WCC大會的線上籌備會。

平衡兼實踐上帝國使命,是項艱鉅的挑戰。  

相片提供/鄭明敏、鄭仰恩、李孝忠、林宜瑩

疫情後, 台灣在普世處境的轉變 自從2020年初全球爆發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 (武漢肺炎)以來,這一年半當中,幾乎所有的 普世活動或會議都大受影響,除了小型會議以 線上方式進行外,其他大型會議都被迫取消或 延期。然而在線上會議中,因與會者之間僅僅 「一螢幕之隔」,有時反而更能激發出緊密的對 話。以我參與的普世教會協會(W C C)為例, 除今年7月舉行的首次「線上中央委員會」,我 還參加了超過10次的線上小組會議,包括下一 屆大會的籌備會,以及連我在內共14位神學家

1. 全台外籍宣教師人事暨關懷 2. 定期舉辦普世人才培訓、編撰普世手冊 3. 支援世界台灣人基督教會聯盟(WATCC) 的組織運作、關懷海外台人教會 4.審核本宗牧師、傳道師申請學假之推薦 經濟全球化對生命帶來重大威脅,促使普世教 會強調生命共同體的寶貴。台灣屬因全球化受益 富庶的經濟體,PCT又處普世運動的洪流中,我 們需要異於以往的普世夥伴模式,未來如何求取

台灣疫中送愛,連結普世肢體合一

P C T長期以來積極參與全球或地區性的普 世性教會組織,如普世教會協會(W C C)、普 世改革宗教會聯盟(W C R C)、亞洲教會協會 (CCA)等,並選派代表參與全球大會的會務性 會議,提升台灣的國際能見度。某些經由選舉產

新加坡長老教會代表感謝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PCT)總會整體事工架構 下,普世關係委員會扮演對外樞紐的角色,促使 PCT與普世運動脈絡、趨勢接軌,成為普世團契 的一分子。透過學習普世合一運動的理念、神學 反思,進而內化至PCT宣教方向、體制架構,使 之成為深具普世精神又釘根在地的教會。全球 議題方面,不論是經濟公義、生態公義、氣候變 遷、人口被迫遷移、轉型正義、原住民議題等, 或是今年因應疫情衍生的全球疫苗分配公義,都 是普世教會長期因應現況關注的重點。除了從普 世運動中吸取經驗,普世關係委員會也應開闢管 道分享PCT的優勢與成果,貢獻普世共同體。 此外,普世關係委員會亦協助PCT延伸觸角至 散布全球的合作教會,以及台灣人海外教會。因 著這些獨特的功能與任務,並藉由教會間國際外 交事務的連結,PCT得以致力於倡議台灣及周邊 區域的公義與和平,在東西兩大世界強權的政治 角力下,突顯台灣的國際地位及長期孤立。

TEF共同主席由CWM與WCRC兩大普世組 織總幹事擔任,負責決策的執行小組(Steering Group)成員來自歐、亞、北美各區,PCT應善 用這些連結倡議「台灣就是台灣」。未來將規劃 系列視訊研討會,以台灣與周邊相關議題為主 軸,凸顯台海的軍事衝突危機、原住民議題、轉 型正義等,同時分享PCT的多項在地事工。

捐贈防疫物資。 PCT

鄭明敏(PCT總會普世關係委員會幹事)

視訊會議,陳喬琪醫師 CCA 分享台灣防疫經驗。

縱覽PCT普世版圖

世界傳道會(CWM)、Mission 21、柏林宣道會 (BMW)的關係,則藉由宣教事工、合作差派宣 教師、雙邊志工交流等加以強化,以宣教見證提 升台灣在普世教會的能見度。2022年,與BMW 的台德宣教師交流事工包括:德國福音教會協會 (EKD)差派一年期宣教師來台;德國教會機構 為推廣2023年世界公禱日(台灣年)申請台灣 青年志工赴德;台德常態性年度青年志工交換。 PCT國外合作教會數已達42間,藉由台灣普 世論壇(Taiwan Ecumenical Forum,TEF)及 派駐在台宣教師與其中部分教會有緊密連結。因 疫情限制實體交流,目前以第三地合作事 工、互派總會議會會使、急難救助 牧函關懷等,落實合作教 會之夥伴關係。

邀請您為PCT普世事工代禱: 1.為深受疫情打擊的普世夥伴教會代禱,有教會領袖、牧者因病喪生,牧者減薪維持教 會運作。因缺乏所需設備、基礎設施,絕大多數會友無法參與線上禮拜(例如東南 亞、南亞多國),承受疫情與心靈飢渴雙重的打擊。 2.普世領袖人選牽動全球普世運動走向,為重大普世組織WCC、WCRC因疫情或 其他因素而至今仍無法順利選舉總幹事代禱。 3.為台灣普世論壇能穩固立足成為普世運動的一環代禱。

台灣教會公報 2021 年 8 月 30 日~ 9 月 5 日/ 3627 期

15


公關企劃製作

事 工分享

普世教會協會是…

亞洲基督教協會是…

普面且最具包容性的教會機構,而普世運動的目標是在主裡合一。WCC

亞的基督教合一運動組織,目前總部設於泰國清邁。

召集全世界 110 多個國家及地區的教會、教派和教會團契,共代表了 5 億多 的基督徒。現有 350 個會員教會,總部設於瑞士日內瓦。 WCC 依據《聖經》的教導,告白確信主耶穌基督是上帝及救主,因此一同 尋求實現共同的呼召──榮耀唯一的上帝,父、子及聖靈。 身為 WCC 的成員, • 受呼召在一個信仰、一個聖餐團契中邁向可見的合一; • 在宣教與傳教事工中一同做見證; • 參與基督教事工,幫助人,打破人與人之間的隔閡,尋求正義與和平,

CCA 致力於:亞洲教會的合一、宣教中的聯合行動,亞洲角度的基督教思 想及禮拜,與亞洲和其他地區的教會分享及維持團契連結,以基督教觀點有 效回應亞洲社會不斷變化的挑戰,與亞洲其他信仰群體建立關係,重視人類 尊嚴及對萬物的關懷。 CCA 五大事工方案: • 合一的宣教及處境化神學 • 普世領導力及靈性的培育 • 發展和平及超越衝突 • 先知性服事及倡議 • 亞洲共同防治 HIV & AIDS(ATCHAA)

世教會協會(World Council of Churches,WCC)是現代普世運動中最全

以及維護萬物的完整性。 在合一、敬拜、宣教及事奉中,促進彼此更新。

https://www.oikoumene.org/about-the-wcc

世界傳道會是…

世作而成立的團體,其 32 會員教會委身在東亞、南亞、大洋洲、加勒比 界傳道會(Council for World Mission,CWM)是世界各地基督徒教會合

海區、非洲、歐洲分享經費、人力、技能與知識等資源,好讓 CWM 在各地方 執行上帝的使命。該組織於 1977 年成立,目前總部設於新加坡。 CWM 旨在強調「宣教合作 (Partnership in Mission)」,使宣教不再只是差 派與接受的關係,而是藉彼此不同的恩賜,建立夥伴關係,一起同工宣揚上 帝的福音。所有會員教會秉持合一的精神,盡力把教會資源與其他教會分享, 以利資源弱的教會仍能推動宣教使命。 CWM 的核心價值 • 公義的關係 • 相扶相依、關係平等與相互倚靠 • 慷慨的精神 • 多元中的合一

洲基督教協會(Christian Conference of Asia,CCA)是亞洲地區最主要

目前加入 CCA 的台灣會員有:中華基督教衛理公會總會、台灣聖公會、台 灣基督長老教會、台灣教會合作協會。 https://www.cca.org.hk/about-cca/cca-history/

Mission 21 是…

M

ission 21 是由非洲、亞洲、歐洲和拉丁美洲的夥伴教會及夥伴組織共 同組成的全球社群。200 多年來,Mission 21 以基督教信仰為準則,為 所有人提供有尊嚴的生活。包括提供可永續發展的合作關係以及人道援助, 亦提供參與全球教會的機會。作為一個國際學習社群,Mission 21 為文化交 流及宗教合作創造空間,並促進對全球背景的理解。Mission 21 體現平等的 國際合作,其決策機構是宣教大會 (the Mission Synod),來自四大洲的代 表們決定 Mission 21 的事工策略與方向。其總部位於瑞士伯恩。 https://www.mission-21.org/en/who-we-are

https://www.cwmission.org/about/

普世改革 宗教會聯盟是…

柏林宣道會是…

普的會員教會包括長老會(Presbyterian)、公理會(Congregational)、改

世改革宗教會聯盟(World Communion of Reformed Churches,WCRC)

柏努力成為耶穌基督的活見證,尋求正義、和平、克服暴力與維護萬物

革宗(Reformed)、瓦勒度派(Waldensian)及聯合教會(Uniting Church), 總計約有八千萬名會友。該聯盟與超過 225 個會員教會一起同工,在一百多 個國家積極推動神學、公義、教會合一及宣教事工。聯盟總部設於德國漢諾 威。 WCRC 強調在基督裡合一,定根於改革宗歷史傳統。該聯盟相信基督信仰 在於回應上帝的呼召,藉著耶穌基督的愛來轉化世界,回應靈性的需求、使 眾人得享公義。 會員教會每七年召開全球總會(General Council),透過聖經一同分辨上帝 的旨意,藉此決定 WCRC 的方向。 聯盟的經費來自會員教會及教會機構,也有來自個人、信眾、基金會等等 的奉獻。透過奉獻給聯盟的基金、獎學金及機構本身,有助於改變世界。

的整全。BMW 支持中東、非洲、東亞、俄羅斯、古巴、北美和歐洲的教會及 發展。通過互訪、人員交流、教會與學校合作以及普世志工計畫,讓 BMW 的夥伴關係充滿活力。 BMW 傳 遞 德 國 合 作 夥 伴 所 關 注 的 議 題, 並 建 立 其 負 責 的 BerlinBrandenburg-schlesische Oberlausitz 福音教會、Anhalt 福音教會兩者與普世的 連結。總部位於德國柏林。 BMW 事工四面向 • 促進教會之間的聯盟-結合宣教事工 • 促進人權及發展-使人有尊嚴 • 促進教會夥伴關係-相互學習、相互分享 • 促進普世學習-擴大視野

http://wcrc.ch/about-us

https://www.berliner-missionswerk.de/english-information/

16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8月30日~9月5日/3627期

林宣道會(Berliner Missionswerk,BMW)與世界各地的夥伴教會一起


事 工分享

公關企劃製作

疫情底下線上CWM亞洲會議

南亞

東 CWM

年 會青

普世事工紀念主日

聚會

營會

2016年 韓 (CWM 國濟州島世 界傳道 )年會 會

珍重普世教會的共同性

關切國際社會特定議題

世的精神源於大公教會所強調的「一體性、共同性」,強調在基督裡關係的 「合一」。普世運動對台灣(教會與國家)的祝福何其大而豐盛,我願台灣 基督長老教會(PCT)能懂得,「白白得著白白捨去」與人同得福音的好處。 感謝上帝讓我明白一個鄉下小教會是可以參與普世活動與宣教,願鼓勵眾教會 與兄姊同心參與普世之旅。我們每一個人都代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也能成為普 世的一個有價值的個體。如同我們常告白的「定根本土、胸懷普世的教會」,每 一間教會都可以參與貢獻普世大公教會。裝備好自己,珍重教會的共同性。當神 的時刻臨到,主必舉起你我如五餅二魚,望天祝聖,傳遞給世界。

感議。由於 2020 年全世界 Covid-19 疫情爆發,後續僅以視訊方式參與普世事

謝婦女事工委員會連嫦美牧師的推薦,讓我有機會參與普世運動的相關會

工,但在幾次的會議和工作坊當中,我對普世運動也有些概念。普世運動關注於 性別、種族、經濟、教育、人權等面向的弱勢處境,並協助從微視、中介、鉅視層 面來改善,而普世運動的價值,也呼應 神對其子民的誡命﹕彼此相愛。有一次我 參加愛滋病議題的工作坊,由於我的背景是社會工作,學生時代也曾接觸醫院愛 滋病友支持團體,但已事隔 20 多年,透過工作坊再一次學習時,我已經受洗成為 基督徒,我認為在普世價值及長老教會的體制中,教會應有「國際社會特定議題」 之關切與行動,方能實踐福音廣傳之使命。

莊孝盛牧師(Mission 21 亞洲區執委) 彰中竹塘教會

鐘文君(CWM 大會 PCT 婦女代表) 南神專任教師、南中灣裡教會會友

傾聽普世,知聲知生

代表 PCT 象徵與普世教會合一

多協),對預備成為普世代表有兩個重要的體認。

參享生活信仰的場合裡,身為臺灣人的我能怎麼描述這片養育我們的土地?我

普世活動中,參與者會被邀請分享所屬教會或本身的信仰體驗,藉此相互認識 並進而對話。普世教會期待聽到我們如何在本地社群與人分享福音,展現愛與關 懷的行動,以及福音與文化的緊密關係。受派代表需對本宗教會有整體清楚的見 解。 再者,會議中參與者常被邀請分擔某些任務或職分,藉此使人們彼此認識、互 動、同工並共同省思活動的成果與目標,因而受派代表絕不能不發聲、沒意見、 無職責、未提議。普世組織會員教會的代表,實踐了全球教會合一的象徵。受派 者須有積極、熱忱、負責、謙卑的態度,以落實普世教會夥伴共同宣教的見證。

是誰,用什麼眼光重述這塊土地發生的故事?然而,「說什麼」固然重要,但「傾 聽」或許是參與普世活動的精髓。傾聽各國各地教會參與者的故事及需要,並一 同傾聽上主的信息如何彰顯在彼此真心的相遇裏。我相信,以基督為中心所聚集 的跨文化與種族的信仰團體,透過以傾聽為基礎的對話,能實現真實的團契相交。 普世對我來說,不再是你說你的我說我的,而是我聽你說,我說你聽;然後我們 一起聽上主在所有獨特生命經驗中,帶來的安慰與力量;面對難以改變的事實與 處境,傾聽上主賜下何等的盼望。

年來有幸受 PCT 的差派和託付,參與兩個普世組織(世界傳道會和亞洲教

加國內、外普世活動前的預備都是對自我的解構與確認,特別在各國友人分

王御恩(WCC 第 11 屆大會青年代表) 南投草屯教會青年

林明珠老師(CWM PCT 代表) 玉神兼任教授

青年,無聲支持者 ?

參居住 ) 以女青年的身份受選為執委,其實該是一個正常再不過的事,因為如

與 CCA 至今已有 6 年的時間,從 2015 年的大會 ( 主題為在上帝的家中共同

果說一個普世組織猶如一個上帝的家的組成,它本該有著各個年齡層、性別、族 群等的成員。在這幾年裡 CCA 也嘗試鼓勵青年多方參與各樣的會議、運動,只是 很多時候到了決策層卻並不總是如此,常常讓我們作為青年的幾位執委感到不受 尊重,或許可以說青年在決策圈裡往往成為人頭的橡皮圖章,在亞洲的處境裡, 仍然是以男性、牧者為中心,其他語言較不佔優勢者、女性、青年往往成了在這 些會議中以男性為首的無聲支持者。願 CCA 所呼籲的青年培力、女性賦權不再只 是未來的呼聲,而是今日的行動。

黃欣怡牧師(CCA 執委) 北中蘭雅教會牧師

親身經歷普世行

2

013 年,筆者以台灣教會公報社記者及 PCT 媒體組代表前往韓國釜山參加第 10 屆 WCC(World Council of Churches)大會。其旅程幫助我理解 PCT 在普世 夥伴關係中的位置和歷史,也辨識出台灣教會與普世夥伴們共同關注的議題,以 及身為台灣人所希望向世界呼籲的特殊關注,包括主權獨立、原住民族群文化與 核能議題等。筆者也曾以青年代表的身分參與過 CWM 東南亞區會的青年營會活 動,向普世夥伴分享經驗。在地方教會時,參與總會青委會舉辦的「我愛台灣宣 教營(ILT)」。若參與普世活動或會議後,仍對某些群體維持偏見與隔閡,允許 多數群體的霸權,那就失去了參與的初衷。這些普世經驗應讓我們對多元族群以 及各項社會議題培養敏感度,也期待在每一次新的相遇中,學習基督精神中的和 好與服事。

Umav Ispalakan(台灣教會公報社刊物編輯)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8月30日~9月5日/3627期

17


書介《當世界說不可能:透析尼希米如何回應使命與異象》

《當世界說不可能: 透析尼希米如何回應使命與異象》 作者/陳志宏 出版社/道聲出版社

羅門王過世後,以色列王國於 所 主前930年一分為二,北以色 列、南猶大,進入三百多年的擺盪時 期。然而,人們從未自歷史教訓中徹 底覺醒,南、北國諸王與以色列民仍 多番背逆神、行盡惡事,終至神藉外 族之手忍痛重擊自己的百姓──主前 721年北國被亞述所滅,南國則在主 前586年亡於巴比倫手中,耶路撒冷 被掠奪,聖殿付諸一炬。 展讀這些歷史與戰火的軌跡,時而 叫人屏息顫慄,時而令人憂傷嘆息, 時而敬畏、頌揚那永不棄絕百姓的 神。以斯拉記和尼希米記主要陳述被 巴比倫所擄的猶太人,蒙准歸國重建 聖城,在多重艱難下仰望神的帶領, 完成部分或全部使命,以斯拉並教導 律法,扭轉民心歸服神。 或許大多數弟兄姊妹對舊約歷史書 末段這些記載已相當熟悉,但陳志宏 牧師的新書《當世界說不可能:透析 尼希米如何回應使命與異象》,透過 架構清晰的解釋與問題思考的引導, 讓兩千多年前的歷史再度對我們每個 人說話。他透過神僕尼希米的受召與 重建聖城的內外角力,把我們推向歷 史的鏡面,徹底檢視自我的生命真貌 和服事景況。 這本書極適合開始學習服事的基 督徒,更適合長期奔跑天路卻不時困 惑、沮喪的事奉者。書中羅列幾大重 點,值得追求靈命成長的基督徒和渴 慕與神同行的事奉者審慎地自我探 詢,試分享如下。

事奉者應具備的特質 尼希米身為亞達薛西王的酒政, 位高權重卻極其謙和。他是在波斯王

18

林毓雯

國出生的以色列人後裔,對從未生活 過的故國故土應無太強烈的情感,但 因敬畏神而覺察神的心思,當獲悉聖 城餘民的景況時,觸動憐憫同胞的心 腸,引爆心中那份神聖的不滿足感, 以復興神家為念。耶路撒冷牆垣在長 年戰事破壞下崩塌如廢墟,導致周遭 外族不時侵門踏戶、燒殺擄掠,無力 抵抗的百姓深感無奈而認命,尼希米 卻無法容聖民和聖城如棄兒般繼續遭 踐踏,矢志重建城牆。 尼希米不自以為義,他說:「我和 我父家都有罪了。」(尼希米記1章6 節)他自我認同為需要神赦免的群體 之一。作者陳志宏牧師寫道:「尼希 米自己站在罪人的位置上禱告,他與 百姓有強烈的認同,所以他的認罪也 可以代表以色列百姓的認罪。」 尼希米承接使命的挑戰何其多,必 須先取得王的允准,必須得到足夠的 經費、建造的木料和王授權保護,還 必須喚醒早已灰心喪志的餘民振作 起來同工,並抵禦隨時來犯的四圍外 敵,更別說必須在限期內完工,以履 行與王的約定。 但我們在過程中看見的是一位沉穩 籌劃和睿智號令的領導者。他低調謙 遜,領受使命不張揚;他不躁進,謀 定而後動;他面對內外的誣陷,胸有 丘壑,有勇有謀;他看見同胞的軟弱 及再三犯罪,並未姑息,積極處理不 拖延;他不輕忽百姓為難的處境,仔 細釐清且立刻處理;他不眷戀光環, 城牆完工後,把百姓最迫切需要的靈 魂建造工作交給文士以斯拉,但他仍 心繫堅固以色列人的信仰,恢復與神 百姓之名相襯的光景。 本書12章的講解,再再使我們看 到尼希米為事奉者立下的榜樣。他體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8月30日~9月5日/3627期

貼神的心意,憐憫他人;行事為人低 調謙遜、沉靜安穩,又勇敢無懼;事 奉積極不拖延,並以身作則;以神的 次序為次序,為神發義怒,卻仍致力 將人心挽回。這並非表示事奉者必須 兼備所有這些特質,聖經中有眾多人 物的靈性都是少見的,是神為成就祂 預定的工所鍛造的工人樣式,不過, 尼希米具備的特質值得事奉者一生操 練、追求,好叫神的工不因我們的軟 弱而受阻。

關鍵在於清晰明確的異象 當前高度競爭的商業社會講求終 極致勝,無論就產業別或資歷深淺解 析,絕大多數領導學訓練會格外強調 明確願景的重要性。屬世目標的追求 都如此,何況是屬神的工作,當然, 兩者最大的差別乃在前者追求人之所 欲,後者切慕神之所欲。 神的工人──使命承接者,在領受

呼召後要打死不退,在於個人是否真 正清楚明白神託付的使命與異象,像 是人生翻天覆地的使徒保羅,像是從 雷子變成主所愛的門徒、寫下末世盼 望啟示錄的老約翰,他們領受的都不 是抽象模糊的理念或乍聽下敬虔高 遠的願景,而是引動內在情感、攸關 生命的需求,帶來迫切而勢在必行、 心心念念、越走越具體可行的使命。 這樣的異象是啟航的必要條件,使事 奉者無論遇到何等艱難或打擊,皆甘 願受熬煉,且在其仆倒時成為回到初 衷、繼續前行的力量。 尼希米領受的就是如此具體的使 命。因此,即使敵人虎視眈眈、威脅 嘲諷,他不停止施工與防禦布局;遭 遇貴冑私心圖謀破壞團結,百姓軟弱 畏懼,他不放棄。他更在頻仍的危機 中不斷即時應變,剷除阻擾的毒瘤, 付出極度心力後,又傾個人資財供應 窮困而無法維生的同胞,至終完成神 →19 的託付。


18←

事奉者更深層的洞見 與神同工的領導者或服事者,應敏 銳尋求異象的終極意義。作者特別提 到,尼希米記進行到6章,其實重建 大業已竣工,似乎可畫下圓滿句點, 何需再有7至13章瑣碎的記載? 但凡留在聖經裡的絕不徒然。整卷 書的後半段面對的挑戰,難度不遜於 重建城牆的不可能任務。硬體的重建 要發揮功效,就需要軟體同步更新。 尼希米明白,上帝的旨意非僅止於重 建聖城牆垣,外牆堅固了,神百姓的 靈性卻尚未重塑,他們多年學外邦人 拜偶像、與異族通婚,不看重聖殿的 潔淨。換句話說,有形的建築無法長 期捍衛以色列人,當屬靈狀況不對 時,即使仇敵不來攻擊,他們都可能 自動向惡者敞開門戶,毫不警醒地任 罪惡滲透。 清心禱告的尼希米深知,這異象的 終極目標在於恢復一個敬拜神的信仰 群體,一群尊耶和華為聖、切慕與神 同居同行、名符其實的屬神百姓!

隨時倚靠耶和華 整卷尼希米記有一個串聯的軌跡, 讓我們看見尼希米得以在絕不可能、 毫無機會的局勢下成就使命,關鍵在 於他隨時隨處禱告,倚靠神! 1章,當尼希米得知聖城餘民受欺 壓的景況,心中被重建聖城的感動強 烈催促,但他不憑熱血行事,禱告四 個月,求神預備王的心。 2章,他向神求智慧,順利取得王 許可,容他歸國重建耶路撒冷城牆。 他向百姓傳遞神施恩手幫助的信息, 激勵他們奮勇群起同工。 4章,參巴拉、多比雅等為鞏固既 得利益極盡嘲諷尼希米,造謠擊打 百姓的信心,他禱告求神親自處置惡 人,堅決抵擋任何使他偏離召命的攪 擾。當外族聯手來襲,他禱告尋求防 禦機制的應變,使人民各司其職。 5章,當內部貴冑和官長趁機向窮 困同胞取利,他按真理使人知罪,傾 己之力照顧缺乏者,求神記念他一切 所行的。

6章,當仇敵多番用詭詐要陷他入 網羅,他求神堅固信心,並在禱告中 得著辨明虛謊的智慧。 7章,當 城 牆 幾 近完工,但 居民 因稀少而無法全面防禦,他敏銳聆 聽神的吩咐,進行人口普查,招聚 住民。 8章,城牆竣工時,他退居幕後, 把人民交付予神,深知人遇見神的反 應是敬拜、降服與順從。 9~10章,全民在妥拉教訓下為罪 痛悔,因神大恩而歡慰,他使人造冊 簽名,與神重新立約。 11~12章,他恢復聖殿事奉,為 使命與異象完成舉行慶典,使神得 著當得的榮耀。 從領受異象到完成使命,尼希米 無時不求告耶和華。他是主事者,卻 不是主導者,把一切需要、榮辱、艱 難全帶到神面前,使百姓不僅回歸故 土,更回歸神的治權下。 有些人讀到尼希米記13章,幾乎 要捶胸頓足,因為當尼希米至書珊 城述職後返回耶路撒冷,好不容易 整頓的紀律幾乎回到原點,祭司與敵 人結親,利未人得不到應有的供應, 眾人再度漠視安息日,與外邦人普 遍通婚到第二代幾近脫離希伯來文 化,危急民族命脈的傳承。諸此種種 實叫人難再發熱心,但尼希米不待須 臾地嚴厲導正所有偏離的情事。 本書第12章強調,已實現之使命 成果可能再度失去,這是我從本書 領受最深的提醒。尼希米每完成一 階段工作,就求神堅固他所做的工, 這何其重要!我們會發現人的悖逆 與對神敬虔的反覆,千年如此,這也 是當今傳道人深感無力之處。但尼 希米記的信息並非叫我們停頓於對 人性軟弱的嘆息裡,從被擄的哀歌進 入另一曲哀歌,而是從神僕身上認識 ──帶領群體真實悔改必帶來真實 的復興,持守呼召不放棄並全然仰望 神作為,必在哀歌後唱起頌榮! 這本書實在值得事奉者反覆閱 讀、深度思考,特別是當你數度大發 熱心興起事工,卻因人事環境等諸多 因素而越服事越喪志,越對人心失 望,這本書將引導你再度研讀尼希 米記,讓神對你說話。

基督徒藝術與傳播 的 世界觀

The Christian World View of Art and Communication 作 復興聯盟 翻譯、改寫 許立人

我們 確認 除了上帝的 話語闡明與衪的靈證實 之外,藝術不需要其他 理由。 We affirm that art needs no other justification than that enunciated by the Word of God and confirmed by His Spirit.

我們否 認 藝術必須有 功利性的目的,或者成 為證明人有自主理性的 理由。 We deny that art must have a utilitarian purpose or a justification to the autonomous reason of man.

「隱祕的事是屬耶和華我們神的;唯有明顯的事是永遠屬我們和我 們子孫的,好叫我們遵行這律法上的一切話。」(申命記29章29節) 上帝所造的事與物,有顯明的,有不顯明的;有具象,也有非具象; 有可詮譯,也有不可詮釋的。藝術或藝術的功能無可否認是上帝所 造,也有顯明與非顯明、具象與非具象、可詮釋與不可詮譯等特質。 上帝沒有具體說明所有賜給人的功能,但我們可以透過這些功能認 識上帝的屬性。這些功能有的以可理解、具象的方式表現,有的以不 能言明的方式表達,如同成年人能以言詞表達情感,嬰孩卻以肢體與 非言語的聲調來表達。既然上帝施行旨意賜下了藝術,藝術就在衪所 造的萬事萬物中按衪的旨意運作或被運用,不需要再用其他理由來證 實藝術的合理性。 因此,第二點的說明就如同第一點的陳述。如果除了上帝的話語闡 明與衪的靈證實之外,不再需要任何一個理由來認證藝術的合法性, 那麼,這當然概括性回應了第二點,藝術的發揮與應用不需要存在功 利性的目的,不必用藝術來證明人的自主與理性。 我們可以怎麼從更具體的角度看第二點呢?「藝術不必有功利性 的目的」比較容易理解,可以對應一切商業行為、升學主義、財富證 明,甚至是自我實現。意思是藝術不必為這些理由服務,它有獨立存 在的充足理由,就是在於上帝的旨意。 「毋須成為證明人有自主理性的理由」則談到藝術沒有證明人類 自主理性的義務。我們都知道,藝術絕對能為人類的自主理性提供證 明,但這理談到的是藝術是否必須承擔這樣的義務。如同前面所述, 藝術與其功能的被造並非針對這種目的。在上帝的旨意下,藝術反映 上帝的奇妙與榮美,這就是藝術存在的充分理由。藝術發展的功能, 不需要背負證明人具有理性與自主性的責任。所以,進行藝術創作的 人,可以創造那些不為他人、甚至自己所理解的創作,也可以照他自 己的靈感創作那些不具象、非邏輯、不見於常例的作品。另一方面, 創作之人也沒有義務為其創作的成品做出詮釋。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8月30日~9月5日/3627期

19


舉 目向山 阮的心思意念攏尊祢做大,特別佇傳福音頂面照祢的旨意來

【宣揚福音】

主題:心心念念為福音,代代相傳代代湠

1.天父上帝,我們要為台灣這塊土地的福音來祈禱。無論是

行。奉主耶穌基督聖名祈禱,阿們!

哪一間教會,只要是奉主名設立的,都求祢賜恩典。也求

啟應應答立志實踐,作主門徒做見證:啟應文59篇

祢讓我們勇敢為主作見證,透過祢的話語讓我們的生命更

上主話語活命米糧,渴慕敬虔來領受:腓立比書1章12~30節

新變化,活出美好樣式。奉主耶穌聖名求,阿們!

天頂信息牧者傳講,靈命更新齊奮興:心心念念為福音,代

2.主耶穌,祢走遍各城各鄉傳福音,為要使人的生命因為福

代相傳代代湠

音得改變。我們要學習祢的樣式,把握機會傳福音,除了

序曲奏樂上主降臨,靜候祈禱安靜心:

祈禱之時此時極好,聽道信道閣行道:(台語)

用口敘述生命的改變,也用我們的關懷、分享、陪伴為主

(願主耶穌基督設立寶座佇咱中間,引導帶領咱的禮拜)

天父上帝,阮閣一擺來到祢施恩寶座前,為著欲得憐憫,

發光,讓我們聽道也行道,使人看見我們所傳的主耶穌已

聚集禮拜宣召報揚,同心來到主面前:馬太福音24章14節

受恩惠,作隨時的幫助。阮知福音本是祢的大權能,阮所做

經復活了,而我們的生命與生活就是最好的見證。奉主耶

(可齊念)

的每一項攏是為福音的緣故,因為耶穌基督就是福音的起

齊聲吟詩心門拍開,心靈誠實敬拜主:新《聖詩》170首

頭。求祢互阮佇台灣這塊土地分享祢的疼,通過阮個人的性

開嘴吟詩頌讚上主,上主仁愛無窮盡:新《聖詩》401首

祈禱懇求上主應允,感謝讚美佮認罪:(台語)

命見證,互人看見祢佇背後掌權帶領;求祢互阮承接宣教師

領受祝禱上主開路,三一真神永賜福:

聖父上帝,阮感謝祢的創造,通過聖子耶穌的救贖佮聖神

的福音使命,互較濟人看見祢、認識祢、經歷祢、相信祢、

願主耶穌基督豐盛的恩惠,天父上帝豐富的慈愛,保惠師

的牽教,互阮佇聖神降臨節以後將近半冬的時間,攏會當

回應祢。奉主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聖靈豐厚的充滿與相通,與領受上帝話語並願意歸主為聖、

用心來學習,佇日常生活中將祢的話語佮教示活出來。懇求

吟詩回應力上加力,生命回應主真理:新《聖詩》533首

跟隨主腳步的人同在,從今時直到永永遠遠。阿們!

天父上帝幫助阮,互阮用心學習主耶穌的命令、學習主耶穌

甘心奉獻主所歡喜,獻心獻金也獻工:新《聖詩》379首

散會祝福平安返去,為主作鹽閣作光:請彼此祝福,互相鼓

傳福音的行動,佇日常的生活中攏會當用基督的心做心,互

求主俯落聽阮公禱,應允成就兼開路:

勵講:「咱做伙來為主見證、熱心傳福音!」

穌的名求,阿們!(請用主禱文結束)

心心念念為福音, 舉

腓立比書1章12~30節

1865年,來自英國蘇格蘭的宣教師 馬雅各(James Laidlaw Maxwell), 背負醫療宣教使命來到台灣,6月16日 在府城的看西街設醫療佈道所,展開在 台灣傳福音的工作。因此,6月16日成 為台灣宣教紀念日。醫療宣教當時帶給 很多人幫助,在地漢醫卻因利益受影響 而用謠言挑撥民眾包圍醫館,馬雅各醫 師被迫離開府城,結束在此短短23天 的宣教。馬雅各曾說,在台灣7年9個 月,是他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 台灣俗語說:「番薯毋驚落土爛,只 求枝葉代代湠。」台灣人屢遭外來政權 統治,雖受壓迫,但台灣人有如番薯的 精神,只求枝葉能代代繁衍,等待「出 頭天」。從聖經,我們也看到保羅心心 念念為福音,盼望福音代代相傳代代 湠。讓我們藉著他的書信,一起記念信 仰先賢的宣教事蹟。

◆心心念念為福音 腓立比教會是保羅第二次宣教旅行 時,在特羅亞聽見馬其頓的呼聲,到歐 洲所設立的第一間教會。當時,賣紫布 的婦人呂底亞因此信主(參閱使徒行傳 16章9~15節)。多年後,保羅在羅馬 監獄因福音被關時,腓立比教會差以巴 弗前往探望照顧保羅。以巴弗經過一番 折騰病倒了,於是保羅請他捎信回腓立 比教會,除了分享近況,也提及福音事 工並未因自己被關入監獄而受打擊,在 苦難中福音反而益發興旺。 當時與保羅一同在監獄的人,甚至士 兵都知道他是為福音的緣故被關。保羅 因此更放膽、無差別地傳福音,正如他 在羅馬書1章14~17節所說,無論希臘

20

李冠呈(壽山中會喜樂島教會牧師)

代代相傳代代湠

相片提供/李冠呈

人、化外人、聰明人、愚拙人,他都欠他 們的債,「我不以福音為恥;這福音本 是上帝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 保羅努力傳,剩下的交給上帝。 所以腓立比書1章15~18節,保羅 接著說:他雖然因為傳福音而受虧損、 苦楚,但只要福音傳開了,他就歡喜。 19~26節,保羅論及他活著為要成就福 音工夫的果子,說:「照著我所切慕、 所盼望的,沒有一事叫我羞愧。只要凡 事放膽,無論是生是死,總叫基督在我 身上照常顯大。」(20節)對照他在加 拉太書2章30節說:「我已經與基督同 釘十字架,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 基督在我裡面活著。」在保羅身上很明 顯可看出「燃燒的福音魂」。 腓立比書27~30節,保羅更勉勵腓 立比教會要行事為人與基督的福音相 稱,同有一個心志,站立得穩,為所信 的福音齊心努力。保羅勉勵教會同心 志,就是為了福音的緣故,如一開始在 5節提到的:「因為從頭一天直到如今, 你們是同心合意地興旺福音。」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8月30日~9月5日/3627期

哥林多前書9章19~23節,保羅說: 「我雖是自由的,無人轄管;然而我甘 心作了眾人的僕人,為要多得人……向 什麼樣的人,我就作什麼樣的人。無論 如何,總要救些人。凡我所行的,都是 為福音的緣故,為要與人同得這福音的 好處。」保羅書信可稱「福音書信」, 一切都是為了傳揚主耶穌基督,見證主 耶穌基督,叫人相信主耶穌是基督。

◆代代相傳代代湠 台灣的宣教史也是如此,不論是馬偕 (北部)、蘭大衛(中部)、馬雅各(南 部),都是為了福音的使命與目的來到 台灣,因著福音的緣故,藉著作鹽作光 努力以生命為福音作見證,用教育、醫 療等各種宣教策略來傳福音。今年適逢 馬雅各醫師(1836年3月18日~1921 年3月6日)別世百週年,如何延續宣教 精神,成為今日台灣教會承接的重要使 命。主耶穌在聖經當中說到福音遍傳,

今天,我們也應當在台灣這塊土地上大 聲說:「福音,要傳!」 2018年9月2日,我們夫婦來到高雄 美術館地區開拓教會,承接「活出大 誡命,實踐大使命」的呼召,努力傳福 音。直到去年聖誕節為止,兩年多來已 帶領29位兄弟姊妹信主受洗,如今約有 60人參與主日禮拜。回想起同為牧師的 太太曾在講道時分享:「剛來開拓時, 看到李牧師在床上睡得像死豬一樣, 我就想把他踢下床!居然帶我脫離舒 適區,選擇一條最難走的牧養之路。如 今,想到上帝如此恩待我們,讓我們看 見主的福音彰顯,想到我身為第五代基 督徒,卻從未想到要積極傳福音,就流 下『我信,但我信不足,求主幫助』的 眼淚。」在台下聽講道的我,也不禁流 下眼淚。當初開拓教會時,充滿不被看 好、不被認同、不被支持等說不出的苦 痛,也捨不得妻兒陪我受苦,但如今則 是滿心歡喜,只能感謝主!感謝主帶領 我們兩位愚拙的牧師「砍掉重練」,一 起經歷福音的大能。 我 們 牧 養 的 教 會 取 名「 喜 樂 島 」 (Joyland),源自台灣曾被稱為美麗島 (Formosa)。我們企盼,美麗島台灣有 更多人因著相信耶穌得著福音,享受平 安喜樂,因此盼望通過喜樂島教會,使 人靈魂得救、充滿喜樂。對外,喜樂島 教會以傳福音為目標,通過每週三下午 的小學堂、社區媽媽班、針對銀髮族設 計的青松學堂,把教會打造成屬靈的碼 頭,盼望在外面漂泊的船隻有機會在此 停靠,讓我們去關心、陪伴與分享,藉 此得人如得魚;對內,我們透過門徒訓 練牧養,藉此「把魚變成羊」,通過一 對一門徒養育和牧場小家及QT(Quiet Time)生活,使弟兄姊妹成為上帝草場 上的羊,以上帝話語為根基,一起「傳 出所活的耶穌,活出所傳的基督」,呼 召人來作主門徒,領受豐盛生命。 今日的長老教會應秉持改革宗精神, 思索福音如何傳揚、傳承給人,使信仰 代代相傳代代湠。盼教會通過不同的宣 教策略將福音釘根本地,認同所有住 民,通過愛與受苦,成為盼望的記號。


探 索頻道

音樂 事奉

, 帝時 上 呼喊 ? 歌在 靈魂呢 詩 我們的 過 是 還 透 , 斷 、喉嚨 們不 的舌頭 們 我 我 當 的是 在呼喊

神學

思 反

) 教授 助理 院 學 山神 (玉

華 林昌

沙尼亞現代作曲家雅佛‧培爾德 (Arvo Pärt,1935年~)2014年 在東正教會聖維德米雅神學院受領榮譽神 學博士的演說,曾對音樂與信仰的關係,講出令人深 省的一段話:「人類最敏銳的樂器是靈魂,再來是人 聲。靈魂需先淨化直到能夠發出聲音。一位作曲家 是樂器,同時也是那件樂器的演奏者。樂器必須就 緒才能發出聲音,所以作曲家必須以潔淨靈魂作為 開始而不是直接處理音樂。」

│詞與曲的關係│ 培爾德的話顯示,不論何種形式的音樂皆是作曲 者個人靈魂最終呈現的所在,一個淨化的靈魂才能 做出撞擊人心的音樂出來。在那場演說中他說:「不 要為了自己的作品少或乏善可陳而哀傷,而應為我 們的禱告的稀少或乏善可陳而哀傷。」培爾德的話, 是一生追求以音樂表達信仰內涵的作曲經驗後,所 表達的內心深刻感觸。他的這一席話,對一生追求 以文字來表達神學思想的我們有什麼啟示? 儘管非音樂科班出身,但筆者認為音樂可以簡單 分為歌詞與歌曲兩部分,縱使兩者有不同的表現形 式,但「詞」與「曲」之間有著極為微妙的關係。或 許我們可以問:歌曲和歌詞間有必然的關係嗎? 筆者記得以前念神學院時,一位授課的教授主 張:「最好的歌曲形式來自歌詞的語言表達,也就是 語言本身的音韻或聲調可以發展成歌曲的形式。」 然而筆者認為並不盡然如此,因為教會音樂中我們 常吟唱的拉丁文詩歌,在固定的歌詞之下可以唱出 不同的曲調,也就是說,詞和曲間並沒有必然的連結 關係。然而,儘管歌曲可以填上任何的歌詞,但一些 熟習的音樂旋律出現時,我們腦海裡浮現的歌詞往 往是我們所熟悉的歌詞,以及整個詩歌所要表達的 信仰或神學內涵。從這個角度來看,歌曲和歌詞之間 又不是那樣的沒有關連性。也因為這種關連性,所以 從16世紀開始,到底在禮拜時應當唱什麼,就成為 神學討論甚至論爭的主題。

│探索詩歌的神學意義│ 關於台灣聖詩歷史的研究算是相當冷門的主題, 可以說在2000年以前,除了《聖詩史源考》這本簡 單介紹各首聖詩歷史源流的參考資料以外,幾乎沒 有什麼研究的論著可供參考。2003年之後,江玉玲 教授出版了一系列的研究論著,總算補齊了這個實 踐神學的重要主題,讓後續的研究者可以在她所建 立的基礎上,做進一步的研究。 江玉玲所出版的著作包括,《聖詩歌Sèng Si Koa: 台灣第一本教會聖詩的歷史溯源》《台語聖詩與韻 文詩篇》《荷治時期臺灣基督教史料》以及《福爾摩 沙的神僕之聲:荷治初期臺灣基督教會音樂史料溯 源》幾本著作。這幾本著作的共同特色,就是以聖詩 史的角度探討歐洲韻文詩篇的發展歷史,以及這些 來自歐洲的詩歌如何使用在台灣教會的過程。可以

說其貢獻在於歷史研究的參考書籍,從行文的字裡 行間讀者可以看到作者就像一位歷史真相的偵探一 樣,查考各樣相關史料,然後推斷出在台使用詩歌的 原始歐洲出處。 在這個研究基礎之上,筆者認為應該進一步去思 考:詩歌本身的神學意義是什麼?改革宗傳統在禮 拜中是否可以使用音樂作為崇拜的項目?若可以使 用,那麼什麼樣的音樂比較適當呢?

│加爾文對詩歌的態度│ 長老教會的禮拜儀式與神學思想源頭來自加爾 文在日內瓦的宗教改革,因此在討論詩歌的神學來 源時,就不能不討論加爾文對禮拜中詩歌使用的態 度。這點可以從加爾文對教會影響最大的著作《基 督教要義》當中看到。基本上,加爾文對教會詩歌的 部分成兩個角度來討論:首先,他討論基督徒對詩 歌的態度;再來,他才進一步討論教會詩歌的使用。 首先《基督教要義》第三冊講到教會禮拜當中的 禱告或詩歌,若不是來自內心最深處對上帝的感情, 就一點價值與幫助都沒有。加爾文是這麼說的:「除 此之外,可以確定除非曲調與詩歌(假如插入在祈 禱當中)是從內心深處對上帝的感情而出,否則就 完全沒有價值與幫助,反而會激起上帝的憤怒;聲 音如果只是從舌尖或喉嚨而出,將會冒犯上帝神聖 的名字,並且是在嘲弄上帝的威嚴。在這裡我將引 用以賽亞書的經文(儘管它的意涵延伸更廣),同樣 是批評這樣的錯誤,祂說:『他們認為這是在敬拜我 呢!他們用脣舌尊敬我,他們的心卻遠離我,他們的 宗教只是將人間的一些規則傳統,熟讀背誦而已。』 因此,『看哪!我將在這些人當中行偉大而神奇的神 蹟,因為他們當中智者的智慧將消滅,他們長者的謹 慎將要歸於無有。』」 就如同本文一開始筆者引用培爾德的話:「人類 最敏銳的樂器是靈魂,再來是人聲。靈魂需先淨化 直到能夠發出聲音……不要為了自己的作品少或乏 善可陳而哀傷,而應該為我們的禱告的稀少或乏善 可陳而哀傷。」不管是16世紀的加爾文或21世紀的 培爾德,對音樂的共同主張,就是對上帝所發出的聲 音或歌聲,必須是來自內心最深處的情感。假如不是 從這個出發點所寫出的詩歌,就如同加爾文所說的, 只是對上帝聖名與威嚴的冒犯與嘲弄──這是討論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中最重要的出發點。 再來,加爾文在第32節部分發表他有關教會詩歌 的主張,在此引用他整段的討論:「事實證明在教會 的詩歌吟唱(這點我在過去也講過),不止從古早 的過去就有,到使徒的時代也有。這點可以引用保 羅的話:『我要用靈歌唱,也要用悟性歌唱。』(哥 林多前書14章15節)同樣的,保羅告訴歌羅西教會 的信徒:『當用各樣的智慧,把基督的道理豐豐富 富地存在心裡,用詩章、頌詞、靈歌,彼此教導, 互相勸戒,心被恩感,歌頌上帝。』(歌羅西書3章 16節)第一段經文中,保羅教導我們要用聲音與心 靈來歌唱,第二段經文,他主張聖徒透過靈歌互相 教導。」 「然 而 奧 古 斯 丁 表 示,這 樣 的 傳 統 並 非 普 遍 使 用 在 教 會 中,他 指 出 米 蘭 教 會 是 在 安 伯 羅 斯 (Ambrose)擔任主教的時候才開始吟唱詩歌。這 樣的情況是由於瓦倫丁尼亞(Valentinian)皇帝的 母親尤斯丁娜(Justina)恨惡基督教信仰,所以人 們比承平時期更為警覺。在米蘭教會開始吟唱詩歌 後,所有教會都跟隨米蘭教會的模式。而在此不久 前他說,這樣的習慣是來自東部(東羅馬帝國)的 教會,他並且在《取消前言集》(Retractations )書 中第2卷提及,吟唱詩歌的傳統是他在非洲時開始 的。他說:『有一位名叫西拉瑞(Hilary)的人,他 是卸任的護民官,竭盡一切機會用嚴厲的話語批評 這個剛從迦太基開始在祭壇(Altar)上吟唱詩篇作 為聖詩的傳統,不論是在獻祭之前,或是在獻祭後 將聖餅分給群眾之前,我這樣回答兄弟的詢問。』並 且可以確定的是,如果把詩歌吟唱視作莊重地在上 帝與天使前呈現,這樣神聖的行動將帶來尊嚴和優 雅,並形成強力的心靈驅動力,激起祈禱的真正熱 忱和渴望。然而我們必須非常小心,耳朵對旋律的 喜好超越話語的屬靈意義。奧古斯丁也承認,他對 這種危險的不安的程度,讓他期望能夠跟隨亞他那 修(Athanasius)所建立的傳統,也就是命令讀經者 (reader)減少音調的使用,讓話語聽起來更像朗讀 而非歌頌。但是他回想歌唱對他的幫助時,他寧可 選擇另外一邊。因此,當維持適度的使用之時,無可 懷疑那將是最為神聖和敬虔的行為。此外,假若詩 歌的創作純粹只是提供耳朵的享受和愉悅,是無法 增進教會的莊嚴,並且除了引起上帝極大的憤怒外, 也沒有什麼其他幫助。」 (待續) 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8月30日~9月5日/3627期

21


雲 彩見證

生命樹 輔導研究中心 尋得真理處,被愛醫治時

是戰 歌利亞? 了 勝 誰 憂鬱症患者的告白

愛的Debar,歷史這個字的英文 親 是「history」,也就是「祂的 故事」(His story)!不言而喻,整 個人類的歷史就是「祂的故事」,裡 面包含妳、包含我,也包含其他千千 萬萬人的經歷。所有這些故事要講 的,其實只有一個故事,就是神施行 拯救的故事──神的救贖歷史。 神講述這個故事,就是為了讓妳、 我的故事都能藉著耶穌基督的十字 架重新改寫、詮釋。基督徒和非基督 徒的生活其實很像,我們都可能為憂 鬱症所苦,都會失戀、丟工作、出意 外、生病、死亡……但是當耶穌來到 世上為我們受苦,我們的身分就改變 了,基督徒生命中經歷的一切患難與 喜樂,也被賦予嶄新的意義和真實的 盼望。 於是,我們雖然還在死蔭之地,卻 開始傳出讚美的歌,吸引其他同在受 苦的人,一同盼望穿越死蔭,回到父 神的寶座前。於是,即便我們仍和受 造之物一同嘆息勞苦,卻不再是活在 死蔭下的將死之人,而是活在盼望中

祂打敗巨人 我們的價值,不是像有些人說的, 因為我們本來就很寶貴,所以神要 救我們。因著罪,我們早已變作糠, 該用不滅的火燒掉(路加福音3章17 節)。耶穌無比寶貴,但祂竟然願意 住在我裡面,因著祂的寶貴,我就成 為寶貴的了!像我這麼糟糕透頂的 人,祂都願意住在我裡面,和我分享 祂的榮耀,那麼像妳這樣在苦難中還 願意尋求祂的人,妳的盼望比起我來 該是何等的大! 我們之所以能愛神,或是愛人,都 是因為神先愛我們!(約翰一書4章 10、19節)祂先愛我們,我們才能 被祂吸引,才願意愛祂;祂先饒恕我 們,我們才可能尋求祂的饒恕、赦免 與幫助!並且,祂如果定意要愛,就 沒有什麼能叫我們與祂的愛隔絕,憂 鬱症也不行,因為這愛是在耶穌裡 的!(羅馬書8章31~39節) 四年前,我在學校旁聽一門「聖經 神學導論」。第一堂課,老師向大家 解釋聖經雖然由許多故事組成,但整 本聖經講的其實是耶穌的故事。耶穌 並祂釘十字架是這個故事的中心與高

22

小衛星

的光明之子──即便受苦,我們也是 在神的光中,而不是在黑暗裡。 今天我可以給妳寫這封信,不是因 為我在憂鬱症或其他問題的表現比妳 或其他人更屬靈、更堅強。我遠遠不 如妳,我一開始就決定不信神了。神 為什麼還救我呢?我的信心沒有比較 大、為人沒有比較好、做事情不比人 能幹,祂救我,單單是因為我已經屬 於祂了,祂就照著祂的喜悅定意要救 我到底! 親愛的姊妹,如果神愛像我這麼差 勁、敗壞的人,神怎麼會不愛妳呢? 妳是被耶穌的寶血重價買贖回來、屬 於天父救贖歷史的一個故事!妳的身 分不是憂鬱症患者,而是有憂鬱症困 擾的天父的女兒!(羅馬書8章1~ 30節)天父的孩子們,哪一個在地上 時沒有這樣或那樣的困擾呢?

峰,我們所有解經與應用都應該以此 為中心,並指向這個中心。 下課前,老師發下一篇講章的濃縮 稿,主題是撒母耳記上17章,大衛迎 戰歌利亞的故事。講道者在生動地描 述歌利亞的可怕、以色列人的膽小及 大衛的能力、信心和勝利後,他總結 道(節錄): 這個歷史故事有兩個真理永遠不 變:第一、以色列之所以能夠戰勝巨 人,不是在於他們有上好的盔甲或致 命的兵器,而是大衛心中那面信心的盾 牌。第二、要征服巨人,不能沒有高超 的技術與紀律。……你生命中也有像 歌利亞巨人一樣巨大的困難嗎?讓我們 像大衛一樣吧!將你的歌利亞交在擊 殺巨人的耶和華手裡!……裝好你的甩 石機,勇士啊!別忘了石頭!此時,你 正站在生命的戰場上! 這樣的講道,相信我們都很熟悉。 但在大家討論完講道的優缺點後,老 師提出一個令人意外的問題:「你們 覺得這是猶太會堂裡拉比的講道,還 是基督教牧師的講道?」我覺得很驚 訝,信主十年了,好像牧師們都是這 麼講道。 那時,班上正好有一位同學是歸主 的猶太人。他說,從小到大,拉比在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8月30日~9月5日/3627期

會堂裡都是這樣講這個故事。 「是的,這是一篇猶太教拉比的講 道。」老師微微一笑,沉吟一會兒後 接著問:「其實我們比較不像大衛, 那麼,我們比較像誰呢?」 幾秒鐘靜默後,一、兩個不確定的 同學囁嚅地說:「以色列人?」 是的!我們其實比較像那群驚慌、 喪膽的以色列人。當我們面對各自生 命中的歌利亞,總是膽小、怕事、怕 死、絕望、自私、沒有知識、沒有紀 律、沒有能力,也沒有信心。 那麼大衛是誰呢?「大衛在聖經裡 預表的是基督。」老師說。當神藉大 衛將以色列家從仇敵手中拯救出來 時,以色列全營連一個有信心的人都 沒有,包括他們的領袖,全部都是懦 夫。他們沒有人能看見,在以色列全 軍的大元帥──萬軍之耶和華眼裡, 歌利亞不過是一粒塵埃,只要用一顆 比塵埃大一點的小石頭,就能叫他斃 命!以色列人以為威脅他們的是巨 人,如果他們輸了,唯一原因是他們 缺乏對神的信心! 我親愛的姊妹,如果這場戰役要 靠以色列人的信心才能打贏,那他們 是沒有指望的。在撒母耳記這段故事 裡,那位賜下信心的神信守祂和亞伯

拉罕、以撒、雅各所立的約。當以色 列人嚇得半死,甚至還不知道該認罪 悔改時,神就主動藉著大衛的手再一 次施行拯救。在他們覺得呼求神大概 沒什麼用時,神在他們的困難中主動 顯現,與他們相遇。因此,叫以色列 人勝利的不是他們因著大衛恢復了 對神的信心(掃羅王甚至因此嫉恨大 衛),而是大衛成了他們的信心,為 他們打敗了歌利亞。 那麼,以色列人的罪呢?難道都不 算數了嗎?算啊!怎麼能不算?分毫 不差地全都算到主耶穌身上了啊!保 羅說:「唯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 時候為我們死,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 顯明了。」(羅馬書5章8節)在十字 架上,我們看見神有多麼憤怒,祂的 震怒又多麼可畏,然而,神的震怒有 多大,我們就看到祂的恩典與慈愛實 在更大。所以,公義、聖潔的神,那天 沒有把我打死,是因為主耶穌已經替 我被打死了……。我們的盼望,完全 不在於自己是否屬靈、有信心,而在 於主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替死,帶給 我們赦免與拯救! 所以,那一天,坐在教室裡,我突 然比較明白神是怎麼醫治我的了。 →23


雲 彩見證 22←

認罪的禱告 留職停薪三個月後,我的心理醫生 宣布,我已經從憂鬱症的生命階段畢 業,不需複診了。那時,我覺得自己 像重生了一樣。一個月之內,我考上 一個各方面待遇都比從前更好的工作 職位,對新生活感到非常興奮、有信 心。但是,親愛的Debar,妳知道嗎? 不到兩個月,我發現一個非常可怕的 事實:我不是重生了,而是「重複」進 入另一個憂鬱症的迴圈! 這個發現讓我非常沮喪。但是那 一年年終的小組聚會裡,當小組長要 我們禱告,分享過去一年最感恩的事 時,我低下頭、閉上眼,不必思索就 浮上心頭的事項竟不是找到一份好 工作,而是神讓我看見自己只是「重

重生的改變 當我知道自己已經被神醫治,生活 中發生的第一個明顯變化,就是我對 神赦罪的應許和從前反應不一樣,這 與我完美主義的問題有關(完美主義 是罪)。 「我們若認自己的罪,神是信實 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 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約翰一書 1章9節)過去,我很會用這句話安 慰弟兄姊妹,但要用在自己身上卻不 靈,我的心沒有辦法被安慰。那段時 間,我的教會教導:若一個人沒有信 心,就要學習用信心宣告。意思是如 果我宣告說:「我在信心裡相信這節 經文!我相信這節經文!」那麼我就 會相信。我不曉得別人如何,但這一 招在我身上起不了作用,我總覺得自 己是不信的,怎麼還能在信心裡宣告 呢?然而,在我有了重生得救的確據 (我不認為在此之前自己沒有重生, 只是沒有確據),並且被神醫治後, 當我再為自己的失敗或錯誤感到害 怕、情緒低落時,這節經文或其他類 似經文就會忽然出現在我心裡,並且 成了我的安慰。 第一次經歷到這樣的安慰時,我 正在開車。因為情緒有點激動,我把 車停在附近一棵大樹下。那棵樹真的 很茂盛,我坐在駕駛座上,整個人好 像被一團綠光包圍。望著擋風玻璃外 滿眼的綠,我在心裡默默向神禱告: 「主啊!我救不了自己,我也不知道自

複」進入一個老問題裡。我的眼淚流 了下來,卻意外有很深的感恩與安 慰。不知怎麼地,我覺得神讓我意識 到有問題這件事本身,就代表著盼望 ──雖然那個盼望到底是什麼,我也 不知道。 四年後,我在美國有機會參加一 個神學課程,研讀出埃及記。過去讀 出埃及記,我總認為法老很蠢、很可 笑,以為法老指的是那些不信主的 人,而我是被神拯救與賜福的那一群 人。修了這門課,我才驚覺,原來法 老的剛硬、悖逆、喜歡作自己和別人 的王,和我一模一樣,要是當初法老 讓我來作,我的下場也跟他一樣! 這一驚非同小可。法老的結局是 滅亡,如果我跟他一樣,我的結局也 可能是滅亡。出埃及記很有意思的地 方在於,它前半段描述了法老的心

己什麼時候才會改變。但,是祢說, 祢一旦救我,就必救我到底!是祢, 才能救我到底,所以我把自己交託在 祢手裡!」意外地,有一種沉靜的力 量出現在我心裡,不讓別人對我的不 滿或我對自己的不滿再次把我趕進痛 苦的深淵。 漸漸地,在神的溫柔與慷慨中,我 的信心一點一滴增長,而我完美主義 傾向所帶來不合神心意的罪惡感,越 來越不能把我拽向憂鬱的絕望。我們 的罪惡感如果使我們不能接受耶穌十 字架上的救恩,就是不合神心意的罪 惡感,是我們應該靠著神的恩典拒絕 的東西。神若究查罪孽,誰能站得住 呢?如果祂只喜愛敬畏祂的人,那麼 我很清楚知道,自己只有站在天堂門 外哀哭切齒的份。但祂是憐憫的神, 祂知道我靠自己不能敬畏祂,於是祂 捨了祂的愛子,好為我、為世人預備 一條可以回到祂面前的路。在我做不 到時,祂不要我絕望,祂要我仰望祂 的慈愛。仰望祂的,必不致羞愧,神 的赦免之恩,會叫人敬畏祂!(詩篇 130篇)

剛硬,後半段則是以色列人的心剛硬 ──以色列人和法老其實是一樣的。 但曠野裡第一代以色列人雖然沒有進 迦南,我們卻絕不能說摩西沒有進天 國啊!而法老和其他埃及軍兵遭受的 卻是永遠的滅亡! 那麼,讓法老與以色列人不同的是 什麼?摩西說:「人在何事上得以知 道我和祢的百姓在祢眼前蒙恩呢?豈 不是因祢與我們同去,使我和祢的百 姓與地上的萬民有分別嗎?」(出埃 及記33章16節)老師告訴我們,叫以 色列人與萬民有分別的,不是他們比 別的民族敬畏神,而是因為神選擇與 他們同在! 上完課的第二天晚上,我去參加一 場國際學生禱告會。分組禱告時,我 和一位巴西來的姊妹同一組。我操著 一口破英文,跪在地上對神說:「神

真正的平安 親愛的Debar姊妹,我不知道神會 帶妳走一條怎樣的路。回頭看,我憂 鬱症的成因很明顯跟罪有關,因此 我需要的是悔改,而不是好工作、好 老闆、別人的肯定或友善的環境。當 然,不是每個有類似困擾的人都是受 罪影響的結果,就算同樣是罪造成的 結果,需要對付的問題和我也不一定 相同。因此,我們需要在聖靈和神的 話語中學習、分辨,才能打一場有智 慧的仗。 神醫治了我,不代表我從此對憂 鬱症百分之百「免疫」了。到底什麼 叫醫治呢?要回答這個問題,我想得 先了解什麼是健康。真正心理健康的 人,一定是敬拜神的人,而不是一般 認為的情緒、精神狀態回復平穩,或 者有被社會接納的社交生活。而除了 聖經對靈魂的心理輔導,世界上沒有 哪一種學問可以帶人敬拜神,它們預 設立場是敵對神、無神的,認為人可 以自己救自己。

哪!我知道我是法老,我知道以色列 人也是法老,能叫以色列人與法老 不同的,是因為祢選擇與他們同在。 我知道我不能做任何事讓祢願意與 我同在,我只能求求祢選擇我,讓我 也作祢的小孩。」然後,巴西姊妹開 始用聖經中對這種禱告的回應為我 禱告,我的腦海出現了一個英文字 「promise」(應許),我知道,神垂 聽了我的禱告。 當我站起來時,心裡出現奇妙的 感覺──我知道自己的憂鬱症被醫 治了!禱告時,我一點都沒想起憂鬱 症這回事,不是為了脫離憂鬱症才禱 告,但我清楚知道自己不一樣了。禱 告會結束後,我回家興奮地跟先生分 享發生的事情,他也告訴我:「妳是 改變了!」為什麼會這樣?我也解釋 不清楚,但事情就是這樣發生了。

神給我們的醫治,是比「沒有憂鬱 症」更好的醫治,是憂鬱症也不能奪 走的醫治!憂鬱症不一定是因罪而 起,但無論是不是,我們都可以經歷 神的大能、信實、聖潔與慈愛,都可 以在其中經歷耶穌在最後晚餐應許 的真平安,都可以在其中敬拜神,對 神發出讚美!我已經被醫治了,但那 全然的醫治還沒有完全臨到,因此憂 鬱症的感覺有時會回來。但現在我可 以辨識它,讓神帶領我用神的方法對 付它,因此它不再能使我墮入絕望的 深淵,不再能奪去我的盼望。盼望雖 然不能解決我所有問題,但是它讓我 知道正確的方向與原則,讓我所有努 力、掙扎不會徒勞無功。 我親愛的姊妹啊!沒有什麼能叫我 們與祂的愛隔絕──憂鬱症也不行! 因為這愛是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裡 的!(羅馬書8章31~39節)

以馬內利 小衛星

是誰戰勝了歌利亞?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8月30日~9月5日/3627期

23


知 性之旅 二天一早,我們往更南 端走,來到佳樂水風景區。 距離上一次來這裡,應該有20 多年了吧?我再一次感到時光太匆匆。 人事已非,景物卻依舊壯闊。大海拍打著礁岩,激 起澎湃浪花,強勁的落山風把人吹得東倒西歪,寸步難 行。所幸,現在有遊園車可搭乘,司機兼解說員介紹沿 途特殊的地形景觀,經過他富想像力的描述,被海浪侵 蝕的岩石化身成蟾蜍、犀牛、鯨魚,非常生動有趣。 短暫停留一小時後,我們途中經過港口吊橋這個小 景點。沒想到,女兒第一次走吊橋,既興奮又害 怕,拉著我陪她來來回回走了五趟,竟也可 以玩得不亦樂乎。其實,我們原本只是 來這裡上個廁所而已。

候鳥南遷 遊墾丁 文圖 莊韻彬

獨享燈塔好風景

接著來到鵝鑾鼻燈塔。白色的燈塔聳立 著,遠遠地,我們就可以看到這個明顯的地標。 以往,這裡是觀光客絡繹不絕的必遊景點,但或 許因為疫情的關係,我們只看到零零星星的遊人,顯 得園區更是空盪盪。好處是不用人擠人,拍照不必再 排隊。藍色的天空,白色的圍牆、燈塔及建築物,綠 色的草地,再搭配遠處一望無際的海洋,無論人多 人少,上帝的手都勾勒出這樣一幅絕世美景。 這裡的風不像佳樂水那般猛烈,微風徐徐 吹來,叫人心曠神怡。平常的瑣事、工作 的煩惱,此刻通通隨風而逝,無 影無蹤,舒暢無比。

親子徜徉白沙灘 繼第一天晚上的阿拉伯風,第二天晚上,老婆大人仍忠 於她對夢幻路線的熱愛,選擇車城後灣一處名字很童話的民宿。 打開房門,我簡直目瞪口呆,只見一隻巨人版高跟鞋赫然矗立眼前! 女兒興奮地大叫一聲「溜滑梯」,然後飛也似地朝高跟鞋而去,開始爬上爬 下。我定睛一看,哪是什麼溜滑梯,根本是浴缸啊!回頭看了一下老婆大人,她滿 意地笑了……好吧!管它是溜滑梯還是浴缸,誰都不能妨礙我老婆的好心情。 後灣早期只是一個小漁村,人口嚴重外流。近些年,開始修築海堤、整治沙灘,觀 光民宿陸續進駐後,沒落的村子頓時活絡了起來。如果是在旺季,沒有早點預定,這裡 的民宿恐怕一房難求。 我躺在陽台躺椅上,喝著一杯冰拿鐵,聽著海浪拍打防波堤的聲音,偶爾幾聲鳥鳴傳 來,一切令人感到舒服又沉靜。遠離塵囂,就是我旅途中最大的享受。突然覺得身邊有 人靠近,原來是女兒也學我的樣子,拿著她的水壺,舒舒服服躺在椅子上,翹著二 郎腿直說:「好無聊啊,要不要去海灘啊?」聰明的老爸我,當然立刻知道她的 每 一 次 的 旅 行,我 的 明示。這次出遊前老早已經答應她,一定會去海邊玩。根據小管家婆嚴格執法 重點其實都不在於住哪裡、吃什 的個性,假若我食言,之後的日子恐怕不好過。 麼、玩什麼。我最看重的,莫過於一家 後灣的沙灘不大,不是想像中的細白沙子,而是有點貝殼沙的感覺,卻 人一起分享、一起玩樂,為日後留下許多珍 又頗多碎石礫摻雜。總之,和一般的海灘不同。女兒倒是無所謂,逕自 貴而美好的回憶。馳行在回家的路上,看著在 玩起沙子、撿拾貝殼。「『爸鼻』,你也幫我撿貝殼好嗎?」她很興奮 後座睡著的女兒依然緊握者用免洗杯裝著的石 地和我分享她的戰利品──貝殼和石頭。 頭和貝殼,我的心裡不禁暖暖的! 雖然那些東西實在不怎麼樣,但她認真當作寶貝的模樣實在 咦?等等!糟糕!我忘了,貝殼和石頭是不 逗趣,我不忍笑她,索性加入她的行列,和她一起撿 能隨便帶走的呀!自己竟然做出不好的示 拾貝殼和石頭。直到夕陽西下,我們才意 範!等女兒醒來,還是說服她把這些戰 猶未盡地離開了沙灘。 利品放回去吧!想到這,我開始 頭痛了。(本文完)

24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8月30日~9月5日/3627期


台 文世界

無增加

liam-kha(跕跤)對外口 tham(探)入去窗仔 門。伊看著伊 ê 某已經改嫁,生四个子,一家六个圍佇 桌邊 teh 食飯──一个真溫暖、真幸福、真 súi ê 家庭。 老水手靜靜轉到伊 ê 馬車,馬索 giú 越方向,koh 再 出發。雪愈落愈大,天愈來愈烏,頭前 ê 路愈看愈 bē 明。M̄ -koh,這个離開故鄉久久 ê 老水手 chai-iáⁿ:伊若 轉來佇這个新 ê 家庭 ê 中間,是增加這个家庭 ê 人生 ê 負擔。Tiām-tiām-a 離開就好。 19冬 ê 希望、19冬 ê 記念、19冬 ê 祈禱。海湧 hiah-nī 大,路途 hiah-nī hn̄g,19冬揹 ê 十字架。看 hō͘ 破、放伊 去,親像轉來故鄉 ê 老水手 án-ni,就是真正 ê 福音 ê 道 理。福音 ê 道理就是佇人生 ê 最後 ê 最後,mā 是先去 想著別人。人生無必要去增加別人 ê 負擔。

● 「Hō͘ 伊去」 ê 疼 保羅講:人生只有三項物件 hō͘ 人活落去,這世間只 chhun 三項:信、向望 kap 仁愛。其中上大 ê 一項是仁 愛。保羅佇哥林多前書13章,hō͘ 人稱作「仁愛 ê 禮讚」 內面,講仁愛就是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向望、凡 事吞忍。意思是講:佇仁愛 ê 內面包含信 kap 向望。 老水手靜靜離開。伊 ê 無存在,是表現一種 koh khah 深、koh khah 真實 ê 愛。這種 ê 愛,就是無欲增加別人 ê 負擔 ê 愛。這世間無人 chai-iáⁿ 伊 bat koh 轉來 tham 這 間舊厝。 咱每日 ê 人生本來就是“Give and Take”(施 kap 受)ê 循環。基督教 ê 福音是講:“To Give”比“To Take”koh khah 有福氣。主耶穌講:「Hō͘ 人 ê,比 tùi 人 the̍h ê,khah 有福氣。」你若繼續 give,到尾 lóng give 了了無物件 thang koh give,叫做 give up。Give up 是 kùchāi 伊去 ê 意思。講起來,真正 ê 愛,在佇 give up,在 佇看 hō͘ 破、放伊去。無條件 kù-chāi 伊去啦! 舊年 ê 父親節,阮細漢查某 kiáⁿ 寫批 kā 我講:「多 謝爸爸 hō͘ 我真濟無條件 ê 愛。」我想主耶穌講 ê“To give”ê 含意 mā 有「無條件 ê 愛」ê 意思。

● 無欲欠人 ê 債 咱台灣話有講:「食人一斤,mā 著還人四兩。」日本 人若收著別人送 ê 禮,明仔載 toh 想空想縫欲送啥物去 還人,叫做「回禮」(o-kaeshi)。欠人 ê 恩無還,就是罪 過。咱一世人 mā 會使講 lóng 是 teh 欠人 ê 債,一世人

人 負 擔 陳柏壽

《魯濱遜漂流記》(Robinson Crusoe )講一个水手, 經過大風大湧破船了後,飄流去一个無人島,佇 hia 一 人自立求生,經過19冬後去 hō͘ 人救轉去伊英國 ê 故 鄉。這个故事描寫這个老水手 ê 冒險、勇敢 kap 韌命。 M̄ -koh 這个故事 ê 續集,是 teh 描寫這个老人真深 ê 心 懷。離開19冬 ê 老水手坐馬車轉來到故鄉,心內 koh 歡 喜、koh 緊張。已經19冬啦,舊厝 -chai 變作 án-chóaⁿ, -chai 有去 hō͘ 水災 ê 土石流淹過?In 某 -chai 猶會記 得伊無?Kám-ū 人 teh 懷念伊? 《海角七號》ê 電影內底彼位原住民青年,拄著人 to̍h 對 lak-tē-á(橐袋仔)內提出伊古早女朋友 ê 相片,講: 「這位就是我 ê 魯凱公主,真 súi hòⁿ ! 若拄著伊,tio̍h kā 伊講,我猶真愛伊!」 老水手 ê 心情 mā 是 án-ni,無論離開 jōa-kú、jōa-hn̄g, 心心念念 ê mā 是伊 ê 某 kap 伊 ê 老厝。馬車愈近, 伊心跳愈緊。日頭落山,伊遠遠 to̍ h 看著舊厝 ê 窗仔門有一 pha 燭仔火 ê 光,有人佇厝。伊

望得著解脫、得著自由。人間敢真正有自由?有人出世 就目睭無看、耳仔無聽、破相 piàn-sūi(半遂),身軀無 自由。有人出世就無爸無母。平平是人,有人生來 tō 真 無自由。 基督教是 teh 強調自由 ê 宗教,總是濟濟人利用基督 教 ê 名來限制人 ê 自由、控制人 ê 自由,將自由釘死佇 hia。In 講 Iraq ê 女性包頭毛佇街仔路行路,是 teh 欺負 女性。為著解放女性,in 就派兵去拍人。無想到人 in Iraqi ê 女性包頭毛佇街仔路行,是代表 in ê 美麗、in ê 驕傲 kap 滿足。美國人所想 ê 自由, kap Iraq ê 人所想 ê 自由無仝款。 自由是掛佇天邊 ê 大餅,雖然是咱共同 ê 夢,總是 世間濟濟無自由:身體 ê 健康無自由、經濟 ê 困難無自 由、愛情去 hō͘ 人棄拺 ê 無自由。自由是看 ē-tio̍h 摸 bētio̍h ê 夢。佳哉上帝留 hō͘ 世間人有一个最後機會來得著 自由,就是等到咱人生 ê 終點 ê 時。「死」就是人生最 後 ê tháu-pàng。死以前,無自由。

● 只 chhun 疼

lóng 是 leh 還債 teh 過日。佛家講,前世相欠債,今世 來作夫妻;前世相欠債,今世 chiah 來作咱 ê kiáⁿ;前世 相欠債,今世 chiah 來作咱 ê 朋友。 基督教 khah 少講「前世」,khah 濟是 teh 講「今 世」。基督教是講咱「今世」有物件 thang hō͘ 人, 是 因為咱 khah gâu、khah 慈悲、khah 有力、手骨 khah 勇、 khah 大尾,是因為咱 lóng 欠別人 ê 債、欠上帝 ê 債。 Teh 還這个債 ê 時,-nā 是表現疼心,mā 是 teh 減輕家 己 ê 負擔、減輕別人 ê 負擔、減輕上帝 ê 負擔。 逐禮拜咱來教會,lóng teh 暗念主耶穌教咱 ê 祈禱 文:「主啊,赦免阮 ê 辜負,親像阮 mā 有赦免辜負阮 ê 人。」「辜負」原來 ê 意思就是「債」。咱欠上帝 ê 債, mā 欠別人 ê 債。欠別人 ê 債,mā 是講咱 -thang 增加 別人 ê 負擔 ê 意思,減少欠人 ê 債──咱清清氣氣來世 間,清清氣氣轉去。 保羅一生做人最大 ê 一个原則,to̍ h 是伊一世人「無 欲欠人 ê 債」(哥林多後書12章;使徒行傳20章)。伊 講恁每人無論做人 ê 父母,做人 ê 老師,做人 ê 朋友, 甚至做人 ê 牧師,lóng -thang 欠人 ê 債。伊講:「你看 我這雙手,佇外口做工縫布棚,飼我家己這个腹肚,我 無欠恁中間任何人一仙錢,這項代誌恁大家 lóng chaiiáⁿ。我 án-ni 做,是欲 hō͘ 恁做模樣。」 伊 koh 講:「我來這世間是做一个戇人,我除了認 真做工,to̍h 是  敢增加恁 ê 麻煩。我一世人無欲拖累 恁。我 taⁿ 第三擺欲 koh 去恁 hia,mā 無欲 kā 恁 the̍h 一 仙錢。因為 án-ni,恁 soah 看我做戇人。我愈無 kā 恁 the̍h 錢,恁看我愈戇。」Che 是世間一位偉大 ê 牧師苦 勸咱 ê 話。

● 信、望 kap 自由 有人講35歲以前你若  是社會主義者,你是無心 肝;35歲以後你若猶是社會主義者,你是無頭殼。 這世間無平等是因為人性本性 ê 惡質 kap 自私:一切 lóng 是為家己,一切 lóng bē 信用別人。年紀愈大愈愛 錢,年紀愈大愈 bē 信用別人,世間愈無人 thang 信靠, 生活愈無幸福。 保羅講世間 chhun ê 第二項是「望」,望啥物?是向

除了頂面所講 ê 無可能 ê 平等 kap 無可能 ê 自由,這 世間猶有 chhun 啥物 thang 好期待? 使徒保羅講:咱佇這世間猶有 chhun 一項、最後 ê 一項,「仁愛」。因為人猶 ē-tàng 發現上帝是仁愛, 人 kap 人 ê 中間猶 koh ē-tàng 互相追求仁愛,互相接 收仁愛,hō͘ 這世間猶 koh 值得活落去。 咱 ê 上帝就是「仁愛」、犧牲 ê 疼,是無講話、無出 聲 ê give up。基督教 teh 講人生、teh 講上帝,通常 lóng 是 án-ni:去 hō͘ 人欺負、侮辱、誣告、背叛、出賣,一直 到死,tiām-tiām 無出聲。上帝用無出聲來表現伊 ê 最深 沉 ê 疼痛。 我去老人院 kā 一位老人探訪已經 bē 少擺。我一下入 門,看伊一个人坐佇輪椅,佇窗仔門邊看外口,-chai teh 看啥物,-chai 伊 leh 想啥物。伊一世人儉腸 ne̍ h 肚、食頭路、顧家、有時失業去 chhōe 頭路、hō͘ 人踢去 門外,有時 hō͘ 人誣告、暗傷,後來,漸漸事業已經成 形,有婚姻、家庭、囡仔、孫仔,一世人 lóng 為著顧某 囝,好食物 lóng 留 hō͘ in 食,好物 lóng 干單提轉來 hō͘ in 用。伊講,「Chit-má 我破病年老,gín-á kā 我送來 chia。」過去以來一切 ê 一切,真 súi ê 夢,所有 ê 財產、 名聲、地位,流汗 kap 目屎累積起來 ê 基礎,chit-má 親 像土角厝 ê 四面壁去 hō͘ 大水淹著,一塊一塊 pt 開、一 塊一塊 beh pang 落來啦。 我用手 kā 伊牽 leh,為伊祈禱:「天爸上帝啊,請祢 用憐憫 ê 手,保護照顧伊。願祢 ê 慈悲 kap 疼痛,顯明 祢 ê 疼佇伊 ê 身上,hō͘ 伊佇肉體 ê 艱苦中,得著 tháupàng。」 逐擺我祈禱了後,lóng 看著老人 ê 目箍紅紅。目睭尾 留一滴目屎 tī hia。老人干單一直 tàm 頭。我只有 tiāmtiām 坐佇伊 ê 身邊。 有一日你 kap 我會仝款,醒起來 soah peh bē 起來, soah bē 行路,親像老人 án-ni。 離開老人 tòa ê 所在,外口 ê 風真涼,hō͘ 我頭殼小可 醒起來,chai-iáⁿ 頭前猶有真濟代誌愛做。我越頭看著 老人 tòa ê 彼間窗仔門,chai-iáⁿ 伊已經 kā 輪椅徙來佇窗 仔門邊,手猶一直 kā 我 iat̍ ,目睭 kā 我金金看。忽然間 一陣茫茫仔雨吹來,遠遠有看著七彩 ê 虹掛佇山頭。 老人 ê 人生,kap 咱 ê 上帝仝款。寂寞 ê 人生 -nā 是 咱做人 ê 命運,mā 是咱 ê 上帝做上帝 ê 命運;咱 tiāmtiām-á 來,歡歡喜喜用笑面看世間,koh tiām-tiām-á 去, 用笑面來離開。咱 ê 一生親像保羅講 ê,是一聲深深 ê 吐氣。咱人人 lóng 背著逐人 ê 十字架,這个十字架真 重。請上帝來幫贊,減輕咱 ê 艱苦,hō͘ 咱得著安息。主 啊,請祢赦免阮逐人虧欠祢 ê 債,mā hō͘ 阮會曉時常赦 免、減輕別人 ê 債 kap 別人 ê 負擔,hō͘ 阮 ē-tàng 清清白 白來,mā 清清白白轉去。阿們。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8月30日~9月5日/3627期

25


廣 告 看 版

敬謝

商正宗牧師 於主後 2021 年 8 月 17 日 蒙主恩召 永享主懷 感謝海內外各界朋友 關心與代禱

求才

以馬內利

敬謝 ‧

遺族家屬一同 敬謝

工商 ‧

財團法人屏東基督教日光園

禮儀 ‧

●政府立案許可 ( 屏府民禮第 0980063760 號 ),係屏東 市九間長老教會所屬”室內納骨櫃位”墓園 ●一樓屬單人櫃位放置區,備有禮拜堂、家屬休息廳 ●距離屏東農科交流道 15 公里,大型巴士可直達園區 歡迎各教會及各教派或個人洽詢 主委:高錦盛 長老 0939376178 電話:08-7957496 傳真:08-7957260 地址:屏東縣高樹鄉泰山村山下路 121 之 2 號

電話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台北公舘教會

誠聘青年幹事 具神學背景,善於溝通、領導及關懷能力者 事工內容:1. 造就青年人(學生青年與社會新鮮人) 2. 規劃青年事工 3. 團契、小組聚會的安排與執行 工作地點:公舘教會 月休八日(排休),週六週日需要參與教會事工。 薪資:28000-40000,有意者,請將履歷(附照)寄: 台北市文山區汀州路 4 段 85 巷 2 號 EMAIL:kkcpct@ms29.hinet.net 予本會 聯絡人:蘇幹事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花壇教會

誠聘青少年幹事 具善於關懷青少年有熱情於服事者 事工內容:造就青少年信仰生命,能幫助推動規劃青少年事工 薪資待遇:28000 元以上,依相關學經歷敘薪 通訊地址:50341 彰化縣花壇鄉平和街 171 號 若您有意願,有感動與負擔,請將您的見證及基本簡介 寄至 heehyun66@gmail.com 或電 04-786-3807 聯絡人:曹鈴姬 牧師

彰基醫療體系聯合招募 【主治醫師】:感染科、胸腔內科、胃腸肝膽內科、腎臟內科、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過敏免疫風濕科、內科部重症醫學科、 老人醫學科、一般外科、神經外科、重建整形暨手外科、胸腔外科、大腸直腸外科、外傷科、外科部重症醫學科、精 神醫學部、神經醫學部 ( 神經內科 )、復健醫學部、家庭醫學科、安寧緩和療護科、兒童心臟科、兒童胃腸肝膽科、婦 產部、皮膚部、眼科部、牙科部、補綴牙科、口腔外科、齒顎矯正科、牙髓病科 ( 需具備牙髓病專科醫師證書 ) 病理部、 檢驗醫學部、影像醫學部 ( 放射診斷專科醫師 )、影像醫學部 ( 具神經放射專科醫師資格 ) 彰化基督教醫療財團法人彰化基督教醫院暨兒童醫院 【110 年度住院醫師】:R1 外科、兒科、放射腫瘤科、核子醫學科、口腔顎面外科、R2 內科、外科 【住院醫師】: R1 內科、口腔顎面外科、病理科、放射腫瘤科、R2 內科、口腔顎面外科、兒科、R3 牙髓病科、 R4 感染科、胸腔內科、腎臟內科、內科部重症醫學科、職業醫學科、R5 外科部重症醫學科、婦產部生殖醫學科 [ 需 取得專科醫師證書 ]、婦產部、精神科 [ 老年精神醫學次專科 ]、精神醫學部 [ 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專科醫師 ] 【代招住院醫師】:彰化秀傳紀念醫院:外科 R1&R3 【護理部】:護理人員、病房單位、門診單位、高仁愛紀念病房 ( 安寧 )、安寧共照、血液透析室、準專科護理師 [ 內科部 ] ( 無專科護理師執照可,預計 2022 年 3 月開訓 )、一般人員、助理員、護送中心助理員、中央滅菌供應部助理員、護 理助理師、照顧服務員 【醫事人員】:腫瘤物理技術部-醫學物理師、檢驗醫學部-醫事檢驗師、心臟血管外科-體外循環技術師、成人呼 吸治療組 - 呼吸治療師、復健語言治療組-定期語言治療師 【其他職類護理人員】: 外科部-外科技術師 / 手術室專責護理師 ( 代招漢銘基督教醫院 )、麻醉技術部-麻醉護理師、 放射腫瘤護理組-護理人員、牙科門診組-護理人員、恢復室-護理人員、生殖醫學中心-生殖諮詢師、放射線科護 理單位-生理檢查技術師、睡眠醫學中心-生理檢查技術師、消化系中心-定期個案管理師、中醫部-定期個案管理 師、心臟血管外科-定期個案管理師、腫瘤中心-定期個案管理師、肺阻塞卓越照護中心-定期研究助理 (A) 【一般人員】:切膚之愛基金會-個案管理師 ( 長照 2.0A 據點 )、管理師 ( 人資 )、牙科門診組-助理員、社區健康 促進中心-定期運動指導員、院內計畫 92021 -定期月薪工讀生、院內計畫 92031 -定期研究助理員、院內計畫 92989 -定期研究助理員、資訊部-資訊分析師 ( 系統、網路管理、資通安全 )※ 資通安全資訊分析師歡迎院內具有 ISO27001LA 證照者報考、人工智慧發展中心-資訊分析師工務部-工務技術師 ( 員 )、醫工部-醫學工程師、國際 培訓中心-事務員、門住收費組-事務員、物流中心-定期月薪工讀生、癌症醫學研究中心-研究助理員、體系供膳 中心-廚師助理員、定期時薪廚師助理員、定期營養技術員、警衛組-駐衛警察、環衛課-環衛員、運輸組-定期駕 駛員、通訊組-總機員、臨床試驗中心—管理師 ( 具法務背景 )、院牧部-定期關懷師、國衛院 -- 癌症精準醫療及生物 資料庫整合平台示範計畫 / 定期個案管理師、政府專案 --91040/ 攜帶式 X 光機驗證計畫 / 定期專案研究助理、政府 專案 --91008/ 性侵害犯罪加害人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處遇工作計畫 / 專案社工師、政府專案 --91743/ 科技部 - 預防 骨質疏鬆計畫—碩士級研究助理 【代招人員】:代招 南投基督教醫院- ( 準 ) 專科護理師、代招 彰化基督教醫院職工福利委員會附設彰化縣私立彰基 幼兒園-教保員、代招 彰化縣私立彰化基督教醫院職工福利委員會附設托嬰中心-托育人員 -------------------------------------------------------------------------------------------------------------------------------------------------------------------------------彰化基督教醫療財團法人漢銘基督教醫院 【護理人員】護理人員 - 病房、恢復室、血液透析室、門診護理組、加護病房、專科護理師 - 內科 【醫事人員】藥劑課 - 兼職藥師、檢驗課 - 定期醫事檢驗師 【一般人員】護理部 - 傳送人員、護理部 - 照顧服務員、護理部 - 病房助理員、門診護理組 - 助理員、醫療事務課 - 管理師、 總務課 - 事務員、病歷組 - 事務員 -------------------------------------------------------------------------------------------------------------------------------------------------------------------------------應徵方式 : 其他彰基體系分院詳細招募訊息,請見彰化基督教醫院全球醫療資訊網 (http://www.cch.org.tw/)/ 人員招 募 / 招募訊息 / 職務訊息 ( 報考醫師職缺,需具備推薦函並填寫醫師工作申請表下載網頁。) 院區 電話 總院 04-7238595 分機 8344 漢基醫院 04-7113456 分機 8412

財團法人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台中市十字園 埔 里 園 區

申請入園及收費方式 維 護 管 理 費 :2 萬元 櫃位使用權金:( 台中中會 ) 3 萬元 ( 其他地區中會 ) 5 萬元 本宗傳道人及配偶或家境清寒憑牧師證明經管委會同意免收櫃位費 夫婦有一方蒙主恩召,得同時申請。 埔里園區園址:南投縣埔里鎮鯉魚路 1-3 號 園 區 電 話:049-2420229 台 中 辦 事 處 :台中市中區民族路 59 號 台中民族路長老教會 服 務 電 話:0918-757970 / 04-22227683 *104 ( 董誠俊幹事 ) 中部唯一純粹基督徒納骨堂 / 專人管理維護 / 申請洽董幹事

26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8月30日~9月5日/3627期

服務 專線


七星中會

誠徵 宗教教育幹事

誠徵會計助理

善於溝通、領導與關懷能力者 神學院教會音樂系、教社系、靈性諮商等科系背景優先

薪資三萬以上

地點:台南市東區 住在雇主家,三餐雇主付 家務、照顧雇主的媽媽

總幹事 0987203034 E-mail:star@mail.pct.org.tw

詳情面談 電話:0983-226679

新冠疫情下省思 網路視訊專題系列二

佳音報佳音,讓你搬家不再 是惡夢一場,提供最專業的 服務,專門搬家、大型廢棄 物 處 理, 不 分 區 域 全 台 回 程、個人家庭、公司等。 02-2262-5555、02-2673-1170 0939-435757 宜蘭羅東 03-3772345 桃竹苗 0939-046535 林弟兄

愛家精緻搬家 油漆工程承包 大小搬家、 公司遷移、 免費估價、不分遠近,以 愛心、誠信、正直、良善 的精神來服事主的子民。

薪資待遇:月薪 : NT$29,100 ~ NT$34,099 應徵方式:意者請上彰化基督教醫院全球醫療資訊網 (http:// www.cch.org.tw)/ 人員招募 / 加入彰基 / 職務訊息;或自備 履歷及自傳,寄送彰化縣彰化市南校街 135 號,彰化基督教 醫院體系人力資源處收,應徵資料恕不退還,合者通知面談。

佳音搬家

裝潢 水電 土木 鋁門窗

總公司 0800-271777

油漆粉刷*水電修繕 衛浴整修*防水捉漏 裝潢拆除*室內裝潢 輕鋼架*鐵厝*壁癌

大台北 (02) 22701010 桃竹苗 (03) 4614444 0911-894400 馬來尤贛弟兄

( 高屏地區、免費估價 ) 黃冠霖弟兄 鳳山區八德路二段 243-1 號 行動:0955-797-949

以法蓮企業有限公司

阮的努力是促進台語文(漢字 + 白話字)的 普遍化及實用化

買一 送一

煎蛋煎魚 不用鹽,

阮的目標是充實台灣文化內涵,興起台灣 文藝復興歡迎大家入網批評指教

就會鹹

內容有「台灣青年」(日文 450 期,附部份台語文譯本) 「台文通訊」(117 期)「關懷台灣論壇」「生活座談會」及其他

聰美姐紀念基金會 www.chhongbi.org

百年銅鍋

開播:2021/9/2 9:00AM 講題:新冠病毒知多少 講員:張南驥教授

--- 帕路亞鍋具

天梯夢協會

服務專線:0800-202-070‧0932-191-663

新竹馬偕紀念醫院 誠徵

馬偕紀念醫院台北院區 誠徵護理部 服務員 護理部/手術室全職數名 應徵方式: 1. 請來電報名:02-25433535#2040 護理部 - 戴小姐。 2. 院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二段 92 號。 3. 詳細招募資訊請參考本院網站 http://www.mmh.org.tw/

台東馬偕紀念醫院 誠徵 [ 主治醫師 ] 一般外科、小兒科、胸腔內科、感染科、眼 科、皮膚科、胸腔外科、骨科、麻醉科、整形外科、復 健科、牙科 ( 補綴、根管治療或矯正專長 ) [ 住院醫師 ] 內科、牙科 [ 醫技人員 ] 藥師、復健科臨床心理師 [ 護理人員 ] 血液透析護理師、內科、身心科專科護理師 [ 行政人員 ] 環衛組服務員、工務課工務技術員 [ 應徵方式 ] 意者請至本院網站中 ( 人才招募 ) 自行下載 應徵申請表 (A4 紙橫印 ) 並附上相關證明文件影本寄至 台東市長沙街 303 巷 1 號五樓總務課人事組張小姐收, 電話:(089)310150 轉 459。 [ 備註 ] 工作內容及應徵資格請至台東馬偕網站詳閱

【主治醫師】急診醫學科、小兒腎臟科、牙科、胸腔 內科、眼科、胃腸肝膽內科、麻醉科、腎臟內科、心 臟外科、皮膚科、一般外科、小兒外科、外傷科、耳 鼻喉科、神經內科、整形外科、感染科、內分泌暨新 陳代謝科、大腸直腸外科、家醫科 【醫技人員】藥師、生理檢查科技術員 【護理人員】各科病房、加護病房 【專科護理人員】外科 ( 耳鼻喉科 )、內科、手術室、 婦產科 【行政人員】營養課服務員、會計課事務員、護理部 服務員 / 助理護理員、托嬰中心托育人員、生理檢查 科服務員 【應徵方式】Mail:k004@mmh.org.tw 或郵寄:新 竹市光復路二段 690 號新竹馬偕人資課廖小姐收 【備註】工作內容及應徵資格請至新竹馬偕網站詳閱

68

馬偕紀念醫院招標公告 ●工程名稱:台北福音樓地下一樓 HACCP 中央廚房整修工程 領圖時間及地點:2021 年 8 月 25 日至年 9 月 10 日止於 辦公時間內至台北院區出納課領取。 標單投送地點及日期:110 年 9 月 20 日下午四時前,標單 封妥親送台北院區出納課,逾期恕不受理。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8月30日~9月5日/3627期

27

工商 ‧

資格: 1. 神學院畢業或大學 ( 社工、音樂、心理相關科系尤佳 )。 2. 具音樂素養、聖經知識、靈性照顧等。 3. 具備音樂─司琴 ( 或其他樂器 ) 與歌唱能力者。 4. 文書處理.電腦 Microsoft office 系統。

三段 269 巷 3 號 4 樓

月薪:40000 元

數名,具照顧服務員訓練結 業証書,對長者服務有興趣 或具經驗佳 服務區域:台北市大安區、 中山區、松山區 優渥薪資:時薪 /230 元 友善職場、健全勞健制度、 定期辦訓,持續共同成長, 累積專業共創助人價值 02-2500-0261 林主任 pinesu@twdc.org.tw

徵 助手

招標 ‧

彰化基督教醫院 誠徵 院牧部 定期關懷師

台北市羅斯福路

誠徵管家

誠徵 照服員

求才

事工內容:1. 幼兒宗教事工、2. 帶領小組、團契聚會。 工作地點:雙連幼兒園 薪資:$32,000-$40,000 意者請將履歷 ( 附照 ) 寄:台北市承德路七段 221 號或 email:kgslpc@ms34.hinet.net 聯絡人:林園長

財團法人台北市松年長春社會福利基金會

廣 告 看 版

雙連長老教會附設私立雙連幼兒園


廣 告 看 版

廣告洽詢/

、 02-2367-2067

廣告傳真/ 06-235-6277#152#134

廣告 02-2363-8084‧06-237-8882

/ MAIL

ad@pctpress.org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8月30日~9月5日/3627期

28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