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行所/ 701003 台南市東區青年路 334 號
TÂI-OÂN KÀU-HŌE KONG-PÒ
臉 書 專 頁
台灣第一份報紙
Since 1885
TAIWAN CHURCH NEWS
週刊
線 上 奉 獻
專題報導 4-5 版
敞開愛的雙手 擁抱心智障礙
香蕉絲編織祝福 見證主
阿美中會噶瑪蘭教會感恩節禮拜
噶瑪蘭教會感恩禮拜,從傳統技藝看見上 帝的信實與偉大。(攝影/曾偉宗)
【義工記者曾偉宗花蓮報導】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中唯一的噶瑪蘭族教會
── 'Amis(阿美)中會 Kefalan(噶瑪蘭)教會(舊名新社教會),於 11 月
20 日上午舉行感恩禮拜,對上帝一路帶領,使教會存有復興的盼望獻上感恩, 也感謝上帝保守噶瑪蘭族群仍擁有香蕉絲編織、竹編等珍貴的傳統技藝,從
生活中所見之美,以及美的創作過程中,看見上帝的信實與偉大。
總會教社公投小組 起草聲明表達立場
感恩禮拜由兒少契帶領敬拜讚美揭開序幕,小小教堂座無虛席,以喜樂的
【林宜瑩台北報導】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
心頌讚上帝,一同學習吟唱噶瑪蘭語詩歌。傳道師 Icu Ado'(鍾美枝)以出埃
會教會與社會委員會公投小組 11 月 21 日
及記31章35節經文證道,提到上帝興起比撒列,賜他做各樣精細工藝的能力,
晚上召開第二次線上會議,會中針對重啟
這對 Kefalan 教會來說是充滿祝福的經文。上帝讓噶瑪蘭族有使用香蕉絲、竹
核四、禁萊豬進口、公投綁大選、珍愛藻礁
子的智慧,這是上帝對噶瑪蘭族的看顧,從這些軌跡中重新見證上帝。
四項公投,聽取公投小組起草成員聲明初稿
Icu Ado' 提醒,摩西時代的工藝師為會幕製作了許多華美的裝飾,他們竭
報告,為求慎重與遵行總委會決議,11 月
盡所能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榮耀上帝,當眾人也有這樣的心志,內在生命會忠實
29 日第三次會議,將邀請總會研發中心主
地反映在這些藝術上。雖然 Kefalan 教會期望能建堂是個不小的負擔,但如果
任黃哲彥牧師及神學專家與會。
願意將上帝所賜的資產擺上,透過合一珍惜所有靈魂,「上帝會與我們同在, 使更多族人看見上帝,成為噶瑪蘭族的祝福。」 禮拜接著由兩位長期投身傳統技藝的長者進行感恩分享,回應上帝的愛。
總會總幹事陳信良牧師表示,針對四項公 投為讓教會牧長兄姊清楚明白教會的態度 與立場,第 66 屆總委會第四次會議有很深 入的討論,因此他期望把相關意見整合後,
長老陳春田提到他是竹編魚筌、魚簍的工藝師,而他的兒子杜瓦克 ‧ 都耀有
能在適切的時間由總會議長與總幹事來對
敏銳的藝術眼光,將魚筌、魚簍轉化為藝術品,讓此技藝以另一種形式重生。
外發表。
他的媳婦陳淑燕以其擅長的構樹皮布、草木染、手造紙等素材為竹編藝術增
總會教社幹事林偉聯牧師表示,新竹中會
添更多可能,不只在藝術上有成就,也很有理念地撐起「光織屋」這個品牌。
教社部在 11 月 18 日已前往藻礁現場勘查,
陳春田在分享時演唱噶瑪蘭語版的〈主啊,我到祢面前〉與〈除祢以外〉,同
也與護藻礁團體進行意見交換,之後會向
時提到噶瑪蘭語的保留迫在眉睫,雖然他會說這個語言,但是要讓詞彙量足
竹中中委會報告;竹中教社部初步的態度、
夠到能夠翻譯聖經,需要更多人一起投入累積才有可能達成。
立場與總會教社公投小組一致,應在環保與
今年甫獲得文化部人間國寶殊榮的嚴玉英,雖然前幾天因為身體不適住院,
在開始分享前仍以台語詩歌〈耶穌全勝利〉帶動唱,展現滿滿活力。現年 83 歲的嚴玉英在 62 歲時,偶然聽到別人問起香蕉絲編織,也得知如果再沒有人
學習這項技藝,不久後就會失傳,便毅然決然開始學習之路。當時的老師張秀
國家能源經濟發展間有平衡考量,因此對四 項公投都站在不同意的立場。另外,客家宣 教中會教社部在今年 8 月就曾到藻礁現場 參訪,對四項公投則傾向不表態。 總會議長徐信得牧師在帶領眾人祈禱時,
蔥受日本教育,對學生非常嚴格,嚴玉英很感謝老師一絲不苟,讓編織技術可
確信這樣的聲明是出自站在信仰立場對時
以完整有條理地傳承給下一代。嚴玉英曾因為長時間研究編織導致暈眩住院,
事的回應,也是宣揚基督福音與見證信仰的
兩個禮拜康復出院後仍堅持繼續學習,是這樣的信念讓香蕉絲編織技藝能夠
機會,祈求上主能眷顧保守整個聲明的討論
完整保留下來。嚴玉英的家人也在禮拜中一同獻唱表達感恩與祝福。
過程,到最後能有一個合神心意的結果。
發行人/王宗仁 WEBSITE / www.tcnn.org.tw 投稿 MAIL / write@pctpress.org
索閱專線/ 06-235-6277#134 客服 MAIL / service@pctpress.org 郵政劃撥帳號:31556011
行政院新聞局登記證局版台誌字第 1296 號
短波 MAIL / news@pctpress.org
戶名:財團法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台灣教會公報社
南區郵政管理局南台字第 901 號交寄登記證登記為雜誌交寄
歡迎索閱 ‧ 奉獻支持
2021 年 11 月 22 日~ 11 月 28 日
3639 期
教會消息
正確認識新住民 造共榮社會 語言隔閡導致資訊落差 公共政策參與困難 盼政府建立專責機關改善 有專責的事務委員會,其實是 難以實際參與的。 李 孟 涵 的 母 國 是 越 南,她 說自己算是最早 期來 到台灣 的「外配」,當時沒有定義她 們是新住民,當年外配遭家暴 的事件時有所聞,而且社會對 外配存有「假結婚真賣淫」的 印象。如今國家定義她們是新 住民,各地都有以「新住民」 為名的組織,包括她任教的單 位,「是國家貼了我們這個標籤,但沒有法源。」大多 在偏鄉成長的新住民二代,升學考試並沒有加分。 李孟涵鼓勵新住民二代要為自己出生在多元文化家 庭感到驕傲,特別是台灣的國際貿易已經不能忽視腹 地廣大的東南亞,新住民二代在東南亞語言方面具有 先天優勢。「當年我來台灣是為了自己,現在是為了小 孩。台灣是美麗溫馨的國家,經濟發展條件好,現在的 新住民不管往哪個方向,都可以創造自己的價值。」 有印尼的大學英文系畢業文憑、2000年嫁到台灣的 洪晶晶表示,當年還被叫做「外籍新娘」時,社會對她 們有許多偏見,如今社會已開始看重她們是翻譯的人 力資源。她說,當初成立協會是因為看到新住民姊妹被 家暴及剝削,所以想提升她們的經濟能力與推廣母國 文化。原本打算服務對象是台南市新住民,有民進黨婦 女部支持後,服務擴及全國各地新住民,且不分母國為 何,都可以提供諮詢服務。
第三屆台南國際人權藝術節
跨越時間與空間 探尋文圖背後真相
攝影/林文凱
【義工記者林文凱台南報導】「跨越邊界」第三屆台 南國際人權藝術節,由成功大學與國家人權博物館共 同策畫,其中「人權系列展覽」於11月15日在成大圖 書館藝術走廊舉辦開幕式。 此次展覽共有三個子題:「孫理蓮的星空」「青稞離 土」「活成香港」,分別從西方宣教師、流亡藏人、在 台香港移民的視角,思考醫療、政治與文化等不同面向 的平權議題,並梳理其中蘊含的國界、階級與現實處境 的跨越;尋索被淡忘或被排除的人與故事;嘗試走出新 的實踐可能等。現場由三位策展人親自解說,帶領與會 者跨越時間與空間,瀏覽相片及文字背後的真實故事, 「孫理蓮的星空」講述的是以孫理蓮、孫雅各為代表 的西方宣教師,在台灣貧窮、困乏且交通極為不便的 年代,不遠千里深入南投、花蓮、台東等地,投入原住 民部落的醫療服務。為何會選擇孫理蓮的故事作為主
2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11月22日~11月28日/3639期
軸?策展人、教授劉南芳表示,孫理蓮是從日治時期便 已來到台灣,她的一生可以說是承先啟後,繼承了更早 期的宣教師馬雅各、醫生戴仁壽的使命,展開了更全面 的醫療事工,也促成更多的宣教師,在將近五、六十年 之間,陸續來到台灣奉獻己力。 劉南芳指出,這些宣教師針對當時台灣的需求,成立 了關懷漢生病人的樂生療養院、開設免費的肺病醫院、 瑪利亞產房,以及協助建立醫治烏腳病、小兒麻痺的診 療所等。這些資料有不少是根據孫理蓮的中英文書信, 及基督教芥菜種會、台東基督教醫院、花蓮門諾醫院提 供的珍貴歷史照片、影像紀錄,除了透露跨越國界、階 級與處境的委身,亦是醫療平權最有力的呈現。 「青稞離土」是由影像工作者邱宗怡策畫,藉由她所 拍攝的一張張照片以及西藏流亡詩人吉賽‧格勒尼瑪 的詩作,呈現藏人被迫遷徙的哀歌。因著印度沒有難民 法,這些流亡的藏人即使建立了流亡政府,有著完整的 宗教、教育體系,仍是所謂的無國籍之人。離鄉的藏人 迫於生活,也許已在他處落地,何時歸鄉仍是他們魂牽 夢縈,卻又遙不可及的盼望。 「活成香港」關注的是反送中運動之後,中國政府逐 漸加大控制力道,觸發的港人移民潮。其中一位策展人 便是在台港生,期待用這樣的方式,促成實質的溝通與 對話,拉近港人與台灣人的距離,降低彼此的恐慌與誤 解。此次展覽為期一個月,從11月15日開始,至12月 15日結束。
社教文化基金會舉辦「東南 亞新住民之認同與社會參與 論壇」,促進民眾更多認識 新住民。(攝影 /邱國榮)
【邱國榮台北報導】台灣民主基金會補助、社教文化 基金會主辦之「東南亞新住民之認同與社會參與論壇」 於11月19日下午舉辦,邀請立委羅美玲、台灣印尼新 住民發展協會理事長兼民進黨新住民事務委員會委員 洪晶晶、台灣教育發展協會理事長李孟涵分享。 馬來西亞裔的羅美玲表示,20年前透過婚姻仲介嫁 到台灣的新住民幾乎都是經濟弱勢,近年則多與台商 幹部自由戀愛後嫁到台灣,與過去的新住民樣態並不 一樣。早期新住民參與公共事務非常困難,近年政府則 推動許多新住民福利措施,使地方性的新住民組織如 雨後春筍般成立,開啟新住民社會參與的契機。 羅美玲表示,歸化台灣的新住民人口數,經今年1月 統計,已經逼近原住民人口數的57萬人,若加上新住 民子女,便接近100萬人。新住民融入台灣生活最大的 困境是語言,語言不通導致資訊落差,更在教育子女方 面跟土生土長的國人有明顯差距,致使新住民難以參 與公共政策。以今年12月的公投為例,一般國人都已 經不太了解內容,更何況是有語言隔閡的新住民,因此 公投的公報上應該要多種語言同時並陳。 羅美玲說,新住民生活上經常遇到障礙,雖然移民 署有相關彙報,但實際上根本無法應付新住民生活遇 到的各方面難題,因為沒有跨部會協調的行政權力。因 此,中央有必要成立照顧新住民事務的專責委員會,她 也感謝民進黨中央婦女部支持這個想法。 同時任教於明新科技大學新住民教育發展中心並擔 任主任的李孟涵表示,希望中央能夠成立新住民事務 的專責委員會,否則新住民事務涉及公共政策時,卻沒
平安基金會機構社福提案 邀請各界支持移工與聽障 【林婉婷採訪報導】平安基金會所屬身心障礙關懷 中心與勞工關懷中心參與台新銀行公益慈善基金會舉 辦的第12屆「您的一票,決定愛的力量」活動,分別提 案「編號3344:用手繪出自信心」和「編號3282:移 工諮詢服務計畫」,邀請各界投票支持,幫助兩所中心 能夠以創新方案持續關心、服務聾人家庭和外籍移工。 投票至11月30日止,參與者有機會抽獎獲得好禮。 「編號3344:用手繪出自信心」的內容是台灣少見 的「到宅手語教學」服務。障關中心副主任吳秀鶴受訪 時談到,中心發現聾人在啟聰學校能用手語與同儕溝 通,但回家後可能因為家人不會手語,無法以手語深入 溝通,只能以手勢對話,對關係更緊密的父母或許尚能 夠簡單交流,但手足間的溝通就非常困難,因為手足通 常不像父母有耐心去猜測手勢的意思;另種情況是聾 人在小時候因聽人父母期望而學習口語,長大後接觸 到手語,感受到暢所欲言的快樂轉而改以手語溝通為 主,但同樣面臨上述家人不會手語的挑戰。 勞關中心提案「編號3282:移工諮詢服務計畫」的 內容是針對家庭或機構看護工、廠工、漁工等外籍移 工,協助他們在勞資協調、醫療協助、法律扶助、就業 媒合等方面的需要;經費規劃主要用在菲律賓、印尼、 越南通譯人事費用。勞關中心主任簡長榮受訪時表示, 期待透過多元管道讓社會更了解中心事工。 目前各縣市勞工局處配置的通譯人員以勞資爭議等 勞政專業領域為主,其他如車禍、醫療與法律訴訟等非 勞資問題,就不是勞工局業務範圍,也無法協助這些移 工們。簡長榮提醒,台灣目前已有超過70萬名移工,不 只是出入公共場所,他們也生活在社區、鄰里、甚至家 庭,他期待社會真的能了解和關心,讓移工們知道台灣 是友善的地方,也願意來幫助台灣人照顧長輩、協助企 業生產等,成為台灣人的夥伴與助力。
攝影/林婉婷
教會消息
時時感恩
66
式節日之一,在這一天舉辦禮拜表達對上主的感恩, 若沒有舉辦慶祝活動甚至還會受到信徒的質疑。 不過,感恩節的傳統可不是只有美國一種版本。 加拿大感恩節的起源故事之一,就不是因農產豐收 獻上感恩,而是可以追溯至1578年,探險家馬丁‧ 弗羅比舍(Martin Frobisher)發現北極圈的西北航 道,成功熬過風暴與冰山的考驗,從英格蘭航行抵 達加拿大。弗羅比舍在他第三次航行成功後,正式 舉行感恩慶祝活動,並由牧師舉行聖餐,藉此感謝 上帝的保守與看顧。由於早年前往美洲的移民多是 從愛爾蘭、蘇格蘭及歐洲等地而來,這些新來的住 民,也會將自己家鄉的習俗增添到慶祝活動中。
第 屆常 委 會 第四次 會議於 月 日舉辦。 (攝影 /林宜瑩)
第 屆總會常置委員會通過多項議案 關心宗教監控檔案解密與轉型正義
作和解使者 促進社會融合
1620年一艘載滿清教徒的帆船,從英格蘭普利茅 斯開往今美國東部麻薩諸塞州,原本以為終於抵達 了新天地,卻在登岸後的第一個冬天就因飢寒交迫 而有許多人一命嗚呼。所幸這批人後來得到了當地 原住民的幫忙,學會了狩獵和種植玉米與南瓜的技 術,隔年終於迎來豐收,這些新移民特地邀請原住 民一同享用,成為感恩節的由來。 前述故事,是11月第四個禮拜四「美國版」感恩 節的由來。或許是因台灣與美國在政治、文化上的 親近,舉凡可口可樂、好萊塢電影、美式賣場、甚至 對民主自由的嚮往與堅持,都相當程度受到美國的 影響。美國版感恩節,同樣也是台灣眾教會接納的美
66
11
16
【林宜瑩台北報導】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第66屆總會常置委員會第四次會 議於11月16日在總會事務所舉辦,會中通過「呼籲政府檔案解密並促成和 解案」「呼籲本會牧師、傳道師等同工在原教會牧會期間之內,不宜以屆齡 65歲可辦理退休為由先行退保,以免與本宗信仰真誠相違」「同意授權購 買總會幹事宿舍案」等議案。 「呼籲政府檔案解密並促成和解案」是依據第66屆總會教會與社會委員 會第二次委員會議案四議決辦理,因日前行政院促進正義轉型委員會公布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監控檔案」後,總會研發中心與歷史委員會辦理兩場 「無法鎮壓的上帝國」講座,造成教界熱議。近日,又有立委黃國書出面承 認擔任過線民,造成台灣社會的猜忌與紛爭。因此總會教社表示,基於長老 教會〈信仰告白〉,期許教會能成為「台灣社會和解的使者」,有認罪才有 寬恕;有真相才有公義。教會應表達信仰精神,呼籲政府依法解密檔案,以 促成台灣社會的和解,建議總委會發表相關聲明。對此,總委會決議成立研 議小組專職處理。 因有部分牧傳在擔任聖職牧會期間,以年滿65歲為由,先行辦理勞保退休 後,再依《中高齡者與高齡者促進就業法》規定,簽勞動聘雇契約繼續於原 教會牧會等情事。總會提醒,去年4月9日第65屆通常議會中已決議,不論政 府法令如何訂定,確認牧師、傳道師與教會間並非勞資雇傭關係,亦即具牧 師、傳道師身分者並非《勞動基準法》所示提供勞務服務者,故牧傳在擔任 聖職牧會期間,不宜簽定勞資關係或相似雇用關係之契約,若牧師、傳道師 就此簽訂聘雇契約,未來將徒增不必要之爭議及恐有違法之疑慮。 總會為保障本宗牧師、傳道師權益與地位,已積極預擬相關事項,另安排 與中央主管機關協調、確認,敦促其尊重牧師、傳道師牧養教會身分的特殊 性,在執行本於信仰所定聖工時,不應適用《勞基法》規定。唯牧師、傳道 師因屆齡而申請《勞工保險條例》所定退保事由,若確實離任且暫無執行聖 工時,則不在此限。若牧師、傳道師仍在職服事期間,則不應申請退保以及 老年給付,總會籲請牧師、傳道師謹慎為宜,因相關舉措非信仰良善、忠實 的見證,等同貶抑牧師、傳道師為受雇者身分,往後將不利於牧師、傳道師 以上帝僕人服事之尊貴。基上所述,應以函文說明長老教會總會立場外,為 便於各中區會及機構權衡利弊,總會也將研擬辦理北、中、南、東分區說明 會,以期望得合乎信仰、適法並顧及教會與牧者需要的措施。 由於位在台北士林區文林北路五間幹事宿舍老舊,且總會幹事不只五 位,為因應幹事宿舍需求,加上總會有累積結餘及業務發展基金,其金額應 可在台北或新北購置四至五戶幹事宿舍,因此總幹事陳信良提「同意授權 購買總會幹事宿舍」案,獲總委會公決通過。
事實上,固定日期的感恩節,無論在美國或加拿 大,都是相對晚近的事。加拿大直到1872年,為慶 祝英王喬治五世從病中康復,才正式由官方將感恩 節固定下來,並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才由加拿大 國會正式將10月第二個星期一制定為現行的加拿大 感恩節。而美國在獨立之初,每個州的感恩節日期 不一,一直到南北戰爭結束後的1870年代才有明確 共識,並晚至1941年才由小羅斯福總統簽署國會決 議,正式頒布現行的日期為美國感恩節。 無論如何,作為一個有信仰的人,我們深知人類 的渺小與有限,若非上主的帶領,我們的身心靈都 難以獲得飽足。因此無論是為物產的豐收、經濟不 至缺乏,甚至新天地的開展,都是值得獻上感恩的 事,借用美國的感恩節,原本就是無傷大雅的事。 若有一天,台灣也能在新而獨立的國際人格中, 用自身的處境來設立感恩節,訴說這片土地上的人 群如何通過一次又一次的考驗,得到上帝賞賜的 恩典與祝福,並且與上帝建立緊密且無法分割的關 係,那將會是何等美善又讓人期待。
第15屆主日學老師靈命培育生活營
靠靈修親近神 重新得力 【林宜瑩新竹報導】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教育委員會11月 19、20日以「滾動式修正──基督徒靈性再塑」為題,在新竹聖經 學院舉行主日學老師靈命培育生活營,由竹聖院長阮介民牧師、老 師蘇美珍及周秀雲帶領全台70位主日學老師一起學習靈修操練。 總會教育幹事李位鼎牧師表示,每年歲末舉辦靈命培育生活營,就 是要讓主日學校長、老師及總會教育同工放下日常的繁忙,透過靈 修禱告親近神,「讓大家重新得力,再投入主日學教育禾場。」 開會禮拜中,總會教育主委朱忠宏牧師以「新世界、心眼光」為 題,引用耶利米書31章28~33節勉勵與會者如何用「心」眼光看 見孩子在新世界環境的變化,不以成績好壞評斷孩子,而是用心從 孩子的努力中,找到肯定他們、幫助他們建立自信的價值,「在你 們的幫助下,讓他們的生命參與神的恩。」 蘇美珍在傳講「回歸•安息」時,帶領眾人閉眼安靜一段時間, 注意自己呼吸與感受脈搏的跳動後,直言現代人得了「匆忙病」, 聖經也提到:「生活的憂慮、財富的誘惑,以及其他各種慾望紛 紛而來,窒息了這信息的生機,無法結出果實。」(馬可福音4 章19節,現代中文譯本)她引用現代心理學家卡爾•榮格(Carl Jung)說過的:「匆忙不屬於魔鬼,匆忙本身就是魔鬼。」因為忙 碌會使人失去愛的能力,也是基督徒靈命的殺手。 蘇美珍鼓勵眾人要效仿耶穌,退到曠野處禱告,才能避免陷入 匆忙。她強調,每個人的身心靈都需要「休耕」,因為得救在乎歸 回安息,若要擁抱安息的時光,可以先用頌讚開始一天的靈修,並 在一天中給自己幾次短暫放鬆的時間,每年要自己安排幾天的退 修會,但要記得,不要讓屬靈操練變成靈性上的成就負擔。 在講述「凝視•心禱」時,周秀雲直言,傳統改革宗的《比利時 信條》是藉由:一、宇宙萬物的創造;二、神聖的話,這兩種方法 來認識神。台灣神學院系統神學教授林鴻信則加入「人」本身,透 過大自然、聖經、人之間的關係,在信仰教導和操練經歷來深化靈 性。周秀雲說,「心禱」就是以禱告的心聆聽神的話語。 阮 介 民 直 言, 主日學老師自己要 讀經,才能教人讀 經;自己禱告,才 能教人祈禱。敬虔 是在家裡過聖潔的 生活,若無家庭祭 壇、缺乏傳福音的 熱忱,祭壇上就沒 攝影/林宜瑩 有火。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11月22日~11月28日/3639期
3
專題報導
敞開愛的雙手 擁抱心智障礙 學習與障礙者和諧共存於社會 以更多認識減少貼標籤與汙名化 │總編踏話頭│ 當社會新聞出現精神障礙者造成的傷害事件,報復、 嘲諷、仇恨的輿論總是充斥各處,由於精障者若非處於 發病狀態,一般人難以明確判斷,「裝病脫罪」成了他 們永遠無法洗刷的汙名。在成熟的社會裡,針對相關議 題其實有豐富的討論,端賴我們是否因為被恐懼淹沒 而選擇無視,或願意張開眼睛看清這個人類社會無法 迴避的議題。身為一個基督徒,在公義與憐憫的兩端, 期盼眾教會在社會高喊殺聲的時刻, 能夠從信仰出發,顯明上帝的作為。
【邱國榮專題報導】2014年8月立法院通過《身心障 礙者權利公約施行法》,然而精神疾病、心智障礙者犯 下刑事案件後,面對後續偵訊、審判程序、判決、服刑 及監護等程序時,因為納入被害人的因素及社會想像, 使得接納心智障礙者的議題仍然複雜。此外,面對重案 及輕罪的裁量、檢察體系及審判體系權力分野、社會安 全及人權之間的顧慮等多重難題,人民又該如何因應? 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副秘書長孫一信11月17日受 本報採訪時,針對這些議題提出了看法。 孫一信以2019年7月3日鐵路警察遭刺死案為例,此 案一審在嘉義地方法院以凶嫌罹患思覺失調症而判無 罪;二審台南高等法院認定凶嫌辨識行為及控制能力 雖有顯著減低,但未完全喪失,改判17年。然而,在判 決定讞前,該如何安置有心智障礙的犯罪嫌疑人?孫一 信根據《刑法》第19條第1項指出,心智障礙者在刑事 案件中,有不受罪責的原因;同條第2項,行為人辨識 行為及控制能力有顯著減低之情形,得減輕其刑。這也 是台鐵殺警案一、二審判決的差異,一旦證明行為人符 合免刑或減刑要件,罪刑的推定便會消失。 不過孫一信表示,為了社會的安全,需要避免「這個 無罪的人」再度對他人產生危害,因此基於犯罪預防及
使社會更認識障礙者 減少誤解造成的傷害 【林宜瑩專題報導】位於新北市八里區的樂山園(樂 山教養院),目前包括自閉症、腦性麻痺、唐氏症、合 併精神及智能障礙等重度多重身心障礙者,共有126 位院生長期入住。樂山療養院院長張嘉芳11月中受 訪表示,合併精神與智能障礙者與一般精神障礙者不 同,因為他們無法精確描述自己的精神狀況,外人只能 從其躁動不安、喃喃自語等行為來推論其有幻覺或幻 聽,因此在照顧上更是相對困難。 張嘉芳表示,目前樂山療養院126位院生中,約有 四、五位院生有合併精神與智能障礙,更多比例是智 能障礙合併癲癇症狀的情況,其腦部會不自主放電, 若該生症狀發作時,照顧者要小心其頭部不要撞到牆 壁或跌倒,也會在看診時請醫生持續開藥服用。目前樂 山與八里療養院(該院是新北市精神專科醫院)、馬偕
4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11月22日~11月28日/3639期
社會防衛,進而設有「刑事監護處分」制度。該制度旨 在治療、矯正心智障礙,降低其再犯的危險性,幫助其 再社會化,順利復歸社會。但監護處分是以不定期拘束 人身自由的方式執行,屬干預基本權的處分。他說,就 算是罪刑推定消失的心智障礙者,仍可能受到不定期 的人身自由干預。 若從《精神衛生法》著手,基於注重病患醫療權益, 在判決定讞前,是否要依法予以協助?孫一信指出,衛 生福利部研議中的修正草案正朝「強化精神疾病患者 的強制住院機制」進行,同時也與司法院研擬「強制治 療許可」的相關規範,未來會改由法官裁定,並依「法 官保留原則」的方式辦理,但法院裁定的方式,是改善 目前強制就醫的規定,不是指涉刑事訴訟程序。 孫一信表示,《精神衛生法》第15、32條有強制就 醫的規定,現行規定病患要是有自傷或傷人之虞,警 員與消防人員可以強制其就醫,但要經過兩位精神科 醫師的認可,且要在一週內開「精神疾病強制鑑定、強 制社區治療審查會」。雖是行政程序,但強調人權的國 家在這方面規定上相對嚴謹,必須遵照「法官保留原 則」,意思是說,應要在24小時內讓法官同意後才可 以強制就醫,「一般來講,目前是由家事法庭扮演這樣 的角色,需要家事法庭法官認可才可以。」
相片提供/孫一信
紀念醫院精神科都有很長期且密切的合作。 張嘉芳坦言,醫院的精神科大部分不願收治合併精 神與智能障礙的病人,因為他們無法在吃飯、洗澡、穿 衣等日常生活上自理,所以當這類的院生住院時,樂山 還必須派人24小時陪病,這對原本人力就顯不足的樂 山而言,真的是很沉重的負擔。不過,合併精神與智能 障礙的院生有個特質,就是很單純,不太會有惡意傷 人的想法,只會在情緒起伏較大時動口或動手,但不 至於造成太大傷害。 曾在彰化基督教醫院精神科服務三年的張嘉芳表 示,精神疾患急性期發病的狀況比較多,對他人造成 傷害的風險相對較大,可是只要能判斷其是否處在急 性期,就能避免遭到無謂的傷害,再加上現在人權意 識高漲,很難用長期拘禁、隔離在社區之外等方式對 待之。張嘉芳指出,她認為精神科醫生應廣泛提供正 確的知識,宣導及教導社會大眾如何判斷,以降低社 會大眾因不了解而歧視與排斥精障患者,她個人則是 從這七年與合併智能與精神障礙院生的相處中,清楚 知道上帝創造各式各樣的人,身為基督徒本該在弱勢 族群需要時給予關懷與照顧。 張嘉芳表示,樂山園每年經費所需約6000多萬,雖 需自籌半數經費,但感謝有上帝的保守與許多人的支
孫一信指出,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只要符合《刑法》第 19條,在現行法律下是沒有暫時收容的程序,必須釋 放心智障礙者,並知會地方衛生局,評估犯罪嫌疑的 心智障礙者當下沒有自傷與傷人之虞,然後直接釋放, 「這樣的狀況就會有空窗,目前《精神衛生法》與《刑 事訴法》都沒有辦法處理,所以民眾就會恐慌。」 孫一信進一步指出,根據刑事訴訟的處理原則,當羈 押的理由不存在,就不該繼續羈押犯罪嫌疑人;當心智 障礙者的犯罪嫌疑人已經停止羈押,並經過「強制治療 審查會」審查認定不符合強制治療的情況下,就必須讓 病人回家,「尊重專業判斷,妥當利用醫療資源,並且 避免汙名化心智障礙者,這樣才能真正解決問題。」面 對心智障礙者刑事案件,不只是法律問題,但當社會不 一起面對時,將帶來更嚴重的心理問題。 關於司法精神醫院制度設計的這個問題,孫一信說, 這確實是世界多國都有的制度設計,但當代精神科醫 學對此制度的看法是,長期或終身拘禁精神病患已經 不是合理選項,而且這個選項違反《身心障礙者權利公 約》。在《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35號一般性意 見第19、28條提及,若需剝奪精神病患之自由,則應 符合法律規定與程序,並儘可能確保身心障礙者和其 家屬理解遭受限制自由的原因,同時輔以治療與復健配 套方案。 「對待精神病患,不可能再回到大禁閉、宗教道德治 療和早期精神病院將精神病異化的威權時代,而是進 入一個『權利模式』與『社會模式』融合的新時代。」 孫一信也憂心指出,面對民粹政治的環境,只怕民眾簡 化問題,揮舞社會安全的大旗,再度讓社會退縮回到禁 閉心智障礙者的舊時代。 就被害人的保護這個問題,孫一信指出,目前立法院 已有多個《犯罪被害人保護法》的修法提案待審,可以 期待未來對於犯罪被害人的保護,會更加即時、完善, 但這個法律旨在補償和協助受害人,對於彌平社會不 安陰影和接納心智障礙者仍有距離。
持、關心。她直言,目前樂山園最缺的是人力,因為這 幾年政府推動長照2.0,許多原本在社福機構服務的教 保員,幾乎都轉去長照系統服務,導致樂山園在教保員 人力上長期嚴重不足。 因此張嘉芳表示,無論是大學還是高中畢業,是相 關科系還是非相關科系,只要在職期間願意接受一年 完整的訓練,就可以擔任合格的教保員。目前樂山董事 會也積極整修舊院區房舍,提供做為員工宿舍,非常 歡迎有意願、可長期待下來擔任教保員、護理師或廚 師等專才到樂山服務。
相片提供/樂山療養院
專題報導
從電影《瘋女十八年》 談身心障礙平權運動的上帝國異象 【特稿/陳文珊】身心障礙作為文學或電影的題材, 經常成為國族象徵,旨在傳達後殖民社會對殖民政治 創傷的歷史記憶。經歷多次翻拍的知名本土電影《瘋 女十八年》便是一例。瘋女真人真事的報導雖發生在 距今並不久遠的1956年,卻逐漸演變成與台灣身分認 同相關的集體記憶。巧的是,七等生(劉武雄)的小說 中,精神病患不但使用與電影女主角同名的「阿蓮」及 相類似的人設來鋪陳故事,也帶出了1990年代解嚴前 夕,台灣社會對國民黨白色恐怖的指控。 極其弔詭的是,精神障礙者在台灣身心障礙平權運 動中,卻是在各種障礙別中最易受汙名化,也是最晚才 開展平權運動的。高雄路竹龍發堂之亂,從原本的宗 教慈善事業,發展到後來堂眾聚集感染過世的社會悲 劇,其影響所及甚至衝擊了本土政治的民主轉型,要 一直到2018年才算寫下句點。而後續跟進的治療困境 與病患的社區安置課題卻至今還尾大不掉,無怪乎前 堂眾陳竹君的妹妹遺憾說道:「這(因醫院滿床無處收
置而失蹤過世)是在施政措施下喪生的一條命。」 誠如不少精神醫學史研究者所指出的:所有的醫療 問題,往往不僅牽扯到治癒個人身體或心理上疾患, 而是千絲萬縷的與各種歷史、文化或社會因素之間存 在著盤根錯結的關係。處境神學既強調從社會的實 況出發來做神學,在方法上,或結合民間傳說來發展 故事神學,或根據底層人民的理念及生命經驗來批判 主流社會,進而建構具權利自覺及反抗精神的政治神 學,便不能迴避這樣的課題。我們可以有怎樣的全面 性的醫治觀念,可以整合道德、心靈,與身體不同面 向?或許,可以參照「普世運動身心障礙支持網絡」 (EDAN)所支持的整全醫治神學觀,「耶穌並沒區別 社會關係的回復和身體得醫治,二者總是在醫治的場 合伴隨發生的。所以,健康、醫治和拯救的整全關係, 是要建構一個整全的殘障神學所不可或缺的。」 傳統神學對於醫治、整全和神聖的界定,受特定文 化影響而形成的神學人類學框架,把醫治當成是隱
書籍分享
兩種心靈: 一個人類學家對精神醫學的觀察 作者│譚亞‧魯爾曼(Tanya Luhrmann) 出版│左岸文化,2021年8月
精神疾患在不傷及自己與他人的情況 下,能否享有拒絕治療的自主權?患者 因資源不足、認知缺乏等因素需要治療 卻未能獲得時,社會能否代為執行?關 於患者自由權與治療權的討論是兩難, 而另一個兩難的討論是:患者是因為疾 病而行為失序、身不由己,抑或他們有 選擇、只是從未知曉,那麼,他們是否 應該、又如何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兩種心靈》作者譚亞‧魯爾曼是美 國史丹佛大學人類學教授,亦投入宗 教學、精神醫學和心理學等研究。他在 1989年開始田野調查,花費四年深入 醫院、會議等場域,近距離觀察並呈現 精神治療的醫療文化、醫病關係、醫師 養成、照護體系等議題。 書名的「兩種心靈」是指美國1980、 1990年代的精神醫療模式:一是神經 學導向,將精神疾患視為心臟病等生物 醫學層次,主要採藥物治療;另一種是 精神分析導向,認為精神疾患牽涉到意 念、情緒、成長經歷等層面,主要採對 談治療。基於所受的教育及訓練,精神 醫師學習兩套診斷及治療方式,而這也 影響病患看待自身的方式,及疾病背後 所隱含的究責等道德問題。 社會資源缺乏也可能對醫療環境和醫 師造成傷害。書中談到,一所位於上流 住宅區的醫院,常有無家者聲稱自己罹 患精神疾病或有自傷意念,意圖換得免 費病床過夜。魯爾曼訪問的住院醫師表 示,這樣的現象會損害他們對人的信任 感,若拒絕對方則有被辱罵、甚至被攻 擊的風險,然而也有被拒絕後真的自殺 的案例。作者指出,這樣的情形發生並
喻,無形中用非常排他的、具傷害性的方式來談論身 心障礙人士,使得聖經成為女性主義神學家所稱的 「恐怖文本」(texts of terror)。救贖歷史的神學結 合了醫治與解放的訴求,一方面要拒絕把得醫治的責 任加諸在身心障礙者身上,造成二次傷害,以及信仰 社群的持續排斥的「受害者神學」;另一方面,需改用 第三世界解放神學的理性與經驗來重新詮釋特定的醫 治經文。比如說,重點不是神蹟,而是耶穌醫治了他們 與上帝間破裂的關係,進而重塑神學人類學對於整全 以及創造的理解。 美國醫師艾拉‧碧阿克(I r a B y o c k)在其書中 曾提到一則故事,有人問人類學家瑪格麗特•米德 (Margaret Mead),文化第一個文明標誌是什麼? 沒想到米德說,第一個文明標誌是斷裂後又癒合的股 骨。他這樣解釋:「沒有動物能在斷腿後還能活到有足 夠時間讓骨頭癒合。一個斷裂後癒合的大腿骨證明, 有人曾花時間陪伴摔倒的人,幫他包紮傷口,把他揹到 安全的地方,並照顧他直到康復。」 斷骨可以短期癒合,精神障礙未必能如此,很可能 這涉及生命的重中之重。然而,一根股骨所證出的人 類文明,不在於工具理性的出現,而在於價值理性的 抉擇。上帝國的價值理性在此,教會的價值抉擇亦在 此!(作者為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榮譽副研究員)
逆轉恨意: 洞察仇恨的源頭,讓善意與惡念開始對話 作者│莎莉‧康恩(Sally Kohn) 出版│時報文化,2019年7月
非醫院硬體 設備不足,而 是整座城市 缺乏闢護照 顧及障礙者服務,以及患者出院後自行 停藥,導致病情復發,陷入反覆出入醫 院的循環。 在本書的最後,魯爾曼回到道德討 論,思考社會如何看待精神疾病,因為 這樣的思想影響到政策制定、社群關懷 及自我認識。他坦言,精神疾病令人感 到害怕,是因為那扭曲了人之所以為人 的基本特徵,使人警覺到自身的存在如 此脆弱,也因此人很難將精神病患視為 無辜的受難者,甚至因而「非人化」, 難以同理與回應他們的言行。 關於同理的討論,魯爾曼引用馬丁路 德的論述,將苦難分為本質性的受苦與 非本質性的受苦:前者指人無法避免既 有的困境,這些苦難的經驗塑造人的自 我,宗教信仰所處理的就是這類本質性 的苦;後者則是人能夠醫治的痛苦,當 可以被改變的苦難消失,就沒有累積成 為自身的部分,馬丁路德所謂的能治癒 的疾病、能餵飽的飢餓、能溫暖的寒冷 屬於這類非本質性的苦。 魯爾曼在書中表示,社會必須維持 「責任文化」,因精神醫學對於疾病治 療成效的實際性,導致人們忽略了精神 動力方法對精神疾患在苦難中生存的尊 重。承認對生命的責任,能使得患者與 苦痛共存,仍選擇活出良好且有生產力 的生命,讓整體社會更好,也避免在精 神疾患傷人或自傷時,輕易透過醫療模 式撇清責任。(整理/林婉婷)
「你/妳在恨什麼?」每當發生精神 障礙者攻擊他人等事件,除了恐懼與 憤怒的聲音,也會看見「判死刑」等說 法。「嫉惡如仇」這個詞很奇妙,「厭 惡邪惡到如同仇敵」,用恨意去對待惡 意,但我們對他者恨意究竟從何而來? 作者莎莉‧康恩是政治評論員與專欄 作家,在《逆轉恨意》裡透過霸凌者、 酸民、恐怖分子、白人至上主義者、前 美國總統川普支持者、集體屠殺等面 向談恨意。有些恨意來自於陌生感、不 理解、資訊不對等;有些則源自於安全 感、歸屬感與被接納的渴望。 在本書前言中,作者引用反誹謗聯盟 (Anti-Defamation League)的「恨意 金字塔」主張,點出恨有不同層次,金 字塔底層是刻板印象、偏見、排他性言 論等,越往上、越強烈,例如歧視、霸 凌等,而金字塔頂端就是恐怖攻擊、集 體屠殺。但她也強調,只把恨意的討論 停留在「有意識」或「極端形式」殘酷 並不準確,因在她認為所有的恨意全來 自於同樣的社會與心理現象,也就是社 群彼此分裂、將他者群體「非人化」。 關於這種將群體區別化的現象與影 響,本書第一章有更近一步的實例:康 恩因收到大量仇恨郵件與留言,為了 解網路酸民,她透過科技公司聯繫上他 們,並從願意和她對談的幾人身上發現 「歸因謬誤」,也就是當自己做了壞事 都是因為處境所逼、情有可原;他人則 否。有許多學者曾對這個效應進行相關 實驗與研究,而心理學家湯瑪斯‧佩迪 格魯(Thomas Pettigrew)則提出「終 極歸因謬誤」,指當人對其他群體有成
見,便會強化 將他人負面 行為歸咎於 其本性,即這 些得他者群體的偏見形塑了人們對他者 行為的感知,例如認為他人面臨的困難 是他們自己的問題,而不是社會的歧視 或體制的不公造成。 在本書的最後,作者談到系統性恨 意,例如剝奪部分群體權益的歧視政 策等,並直言媒體傳播和政治惡鬥如何 助長系統性恨意。而面對這些集體性 的恨意造成的結果,也必須透過集體性 的力量去改善、化解,「在全球的每個 角落,歷史上的每一刻,都有人曾為重 大的社會變革而一起奮鬥不懈。不是因 為它很容易,不是因為它很風行,甚至 不是因為我們很清楚會贏,而是為了變 革奮鬥有其必要性,並且符合道德與正 義。」要改變性統性恨意,首先是將這 些隱而未現的恨意被人所看見。 在書的最後,作者重申了看見惡意的 重要性。康恩肯定基督教秉持的「我們 都是罪人」的理念,強調每個人都自認 為好人,但事實是每個人都潛在惡意, 意識到這點會令人不安,但這也是讓自 己與世界走向更好的第一步。她引用作 家埃利‧威瑟爾(Eli Wiesel)所言「愛 的相反不是恨,而是冷漠」,指出「恨 的相反不是愛,而是連結」。停止憎恨 不意謂從此就喜愛他們,甚至也不必認 可他們的看法,可以保留自己強烈的主 張,只是在面對與自己不同的他人,能 夠以禮相待、尊重對方,使人類在根本 上相連與平等。(整理/林婉婷)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11月22日~11月28日/3639期
5
教會消息
不可小看自己 兒少傳承文化 汾陽與伊甸《我的暑假作業》繪本成果展 課輔班兒童田調採訪完成社區踏查紀錄 【林婉婷屏東報導】座落眷村的P a y u a n(排灣) 中會Tjuqacev(汾陽)教會與伊甸基金會合作,利用 暑期帶著課輔班兒童透過田野調查、人物採訪等方 式,記載當地文化回憶,歷經三年多努力,出版《我 的暑假作業》社區文史繪本,11月21日下午舉辦成果 展,並帶與會者實際走訪書中場景。立法委員Saidhai Tahovecahe(伍麗華)、屏東縣副縣長吳麗雪、長榮 大學社會力研究發展中心主任黃肇新、台灣基督長老 教會總會原宣教育幹事Rii Taljimaraw(日依‧達理瑪 勞)牧師、Payuan中會總幹事Ljegean Tudalimaw(樂 歌安‧督達里茂)牧師、平安基金會經管屏東縣身心障 礙福利服務中心主任陳芬芩及伊甸基金會、退輔會等 單位代表等皆受邀參與其中。 節目一開始有兒童吟唱排灣族古謠迎賓,並由八位 教會兒童簡介繪本內容,分享汾陽新村地理位置、歷史 因素、開拓歷程、生活模式、重要設施、通婚故事、鄰 里關係等,帶與會者認識當地多元族群歷史與故事。 Saidhai Tahovecahe致詞時指出,把小事認真做好, 一定會讓別人看見,也會吸引更多人來參與。她也肯定 教會對地方文史故事的關心及付出。吳麗雪則坦言,自 己原先並不知道汾陽新村也有滇緬與原民文化融合的 歷史背景,看到教會這樣投入兒童課後輔導和照顧,讓 她覺得很欣慰,期待未來如果有需要,能夠與縣政府資 源連結,也盼望汾陽新村在當代社區中持續發揮過去 共同照顧、守望相助的精神。 黃肇新以馬太福音5章15節「人點燈,不放在斗底 下,是放在燈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勉勵眾人,並表 示地方教會的社區事工值得中會與總會來關心、發揚。 Rii Taljimaraw認同黃肇新所言,「我們一起把這些故 事挖掘出來,讓弟兄姊妹看見上帝在台灣這塊土地上 賜下的祝福。」Ljegean Tudalimaw帶領活動結束祝禱 時,也提醒當代的教會不應再像早期教會陷於教派競 爭中,而是要回應社會多元需求的聲音。
盼失家兒愛中成長 展望寄養邀你+1 【邱國榮整理報導】台灣世界展望會 今年發起「寄養30邀你家1」行動,盼 在寄養家庭數量遞減、受傷孩童需求卻 從未減少的狀況下,呼籲大眾關注寄養 家庭議題。展望會目前與180戶寄養家 庭合作,其中,長期與展望會合作的資 深寄養家庭潘浩棟、蔡宜靜夫婦,因著 基督教信仰加入寄養家庭行列,10年來 照顧過動、注意力不集中、亞斯伯格症 或妥瑞氏症等不同需求、毫無血緣關係
相片提供/展望會
6
課輔班老師們也受邀上台分享參與計畫的心情與 感動;其中,幾年來持續陪伴Tjuqacev教會兒童參與 社區文史踏查的台北中會士林教會傳道師V a v a w n i Pavavalung(許珮雯)表示,在晚上時,若從三地門 的高度往汾陽新村的方向看去,會發現教會的紅色十 字架光芒在黑暗中閃耀著,雖然教會因為位於邊陲時 常被人忽略,「但在這塊土地上,每個生命、每段故 事,都不會被上帝遺忘。」不論過去開墾、通婚的歷程 帶來多少磨合與傷痛,今日的成果將是汾陽新村的集 體記憶,見證上帝的恩典與如何傳承給下一代,「我們 真的不要小看自己。」
與Z世代對話 更了解年輕人的想法 台神秋季神學週 邀專家談現代教會青少年特質 盼長輩改變上對下溝通方式 【林宜瑩台北報導】11月18日晚間,台灣神學院延 伸教育中心暨神學系在2021年秋季神學週中,邀請台 北大專學生中心工作者、同時擁有政治大學教育學碩 士學位的王博賢主講,他以「欸……他到底在想什麼 ──青兒少宗教教育的再檢視」為題,邀請場上百位教 會兄姊寫下對教會青少年的印象並加以統計;接著帶 領教會兄姊一步步了解現在教會青 少年的想法,也期待長輩可以改變以 往「上對下」的權威式態度,用平輩 的立場、認識Z世代的思維與對話方 式,才能與青少年產生更多互動。 王博賢表示,現在的青少年是所謂 的「Z世代」,他們具有同時可做好 幾件事的多工能力,能利用智慧型手 機連結網路汲取廣泛知識,也被稱為
的孩子,陪伴他們走過成長路。 蔡宜靜表示,每一次接收寄養兒童, 都會求主引導,讓適合的孩子進到他們 家中,「一旦進入我們的家,就是我們 的孩子。」她指出,雖然寄養的孩子有 不同的需求和問題,但她不會害怕,因 為「展望會寄養中心就像是一棵大樹, 擁有很強大的資源後盾,幫助我們勇敢 踏出去,迎接各種挑戰。」 蔡宜靜表示,寄養家庭除了父母角 色很關鍵外,其他家庭成員的支持與配 合也很重要,她很感謝女兒的包容。她 也坦言,多數人認為寄養兒童是被動、 脆弱的角色,得仰賴寄養父母,但其實 在寄養父母眼中,孩子也是促使他們成 長的一粒種子,他們彼此互相學習、體 諒,並逐步建立起屬於他們的家。 潘浩棟則用一句簡單的話,道出寄養 家庭的價值與精神,他說:「愛就是在 別人的需要上看到自己的責任。」只要 愛還存在,他們的家就會永遠在那,讓 受傷的孩子們得以安放自己的心,學習 生活,學習成長,也學習愛。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11月22日~11月28日/3639期
Tjuqacev教會八位兒童簡介繪本內容,分享當地 多元族群的歷史與故事。(攝影/林婉婷)
「網路原住民」。他指出現代青少年的5F特質──重感 覺(Feel)、看未來(Future)、愛自由(Free)、求速 度(Fast)、講公平(Fair),並強調現在年輕人是無 法「被搞定」,只能「被了解」。王博賢進一步說,Z世 代喜歡做自己,做事要有感覺,想知道花時間參加主日 禮拜的意義在哪裡,習慣自己掌握進度、不喜被催促或 命令,想立刻得到結果,容易被新穎 事物吸引、平權概念很深、不太會屈 服於威權或上對下的對待方式。 因此,王博賢鼓勵教會兄姊,對願 意到教會聚會的青少年,要用更多的 愛去包容,學著用他們可接受的方式 溝通;最重要的是,讓青少年覺得到 教會是「有趣的、好玩的」,這樣才 攝影/林宜瑩 有可能讓青少年願意留在教會裡。
兒少心情問卷出爐 家扶RIGHT齊關注 【邱國榮整理報導】家扶基金會於11 月16日國際兒童人權日前夕召開記者 會,公布《兒少心情問卷2021兒少對自 我心情認識和抒發方式調查》,並邀請 金鐘獎最具潛力新人獎得獎者李奕樵、 治癒系音樂唱作人謝震廷、諮商心理師 全聯會常務理事胡延薇等人,共同探討 兒少心理健康現況,並呼籲建置定期心 理健康檢查機制、重視心理健康醫療自 主權,以落實兒少人權的保障。
相片提供/家扶基金會
該調查針對7至18歲學齡層兒少進 行,結果發現近兩成的兒少在將近一 週的半數時間都處在負面情緒中,含易 怒、難過、疲累及失眠,甚至想不開。調 查進一步發現,孩子負面情緒來源前三 名為課業與生涯(76.8%)、人際關係 (54.4%)及可運用時間(28.0%)。 胡延薇提醒,雖然根據調查約有半數 兒少心情不好或憂鬱時會跟同學、朋友 或家長傾訴,但仍有近半數不會向專業 管道求助,可能導致有憂鬱傾向的孩子 無法及時獲得協助。她表示,在未經家 長同意下,學校目前無法提供治療或諮 商,若制度無法調整,忽視兒少心理健 康醫療自主權將帶來風險,建議政府先 從《學生輔導法》著手,讓老師在醫療 資源轉介上更順暢,有效幫助孩子。 家扶提出G i v e Me F i v e, T h a t’s 「RIGHT」,即Respect:傾聽與關懷 心事;Improve:重視心理健康醫療自 主權;G u i d e:輔導與專業及時介入; Help:鼓勵與協助求助;Track:定期心 理健檢與追蹤,邀民眾關心兒少心事。
教會消息
合一禱告 對人有深層的關懷 台北公舘教會、天主教會辦祈禱會 前駐芬蘭大使張鴻藻:要有愛心,才有同理心 【邱國榮台北報導】11月21日,七星中會台北公舘 教會與天主教會聖方濟沙勿略天主堂在台北公舘教會 舉辦基督徒合一禱告會,主題是「對人的深層關懷」, 有多位弟兄姊妹分享如何關心年輕人與孤獨年長者。 台北公舘教會主任牧師王豐榮指出,年輕人不來教 會,是長老教會與天主教會遇到的共同難題。許多年輕 人雖然自小在教會長大,但長大後不願意繼續到教會聚 會,探究其原因,不外乎覺得聚會很無聊、不喜歡做禮 拜,或是對教會禮儀感到單調、荒謬及無法理解,還有 因另一半沒有信主而不方便來聚會,尤其在台灣基督長 老教會還多了一項「聽不懂台語」的原因,「總之,不 想來教會,其實任何解釋都可以是理由。」 王豐榮並提及,不少信徒看重子女的課業,要求孩子 週六、日去補習,認為孩子上大學後再到教會聚會也不 遲。不過,根據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各大專學生中心的實 際關心,國、高中時期沒有聚會習慣的孩子,到了大學 開始過自由的生活,要他們再踏進教會並不容易。 此外,教會無法理解現代青年的需求與想法也是重 要原因。王豐榮表示,傳統教會信仰無法碰觸年輕人 的心靈、成為他們的幫助,且年輕人喜歡跟年輕人在一 Payuan中會75週年
台北公舘教會偕同聖方濟沙勿略天主堂舉辦基督 徒合一禱告會。(攝影/邱國榮)
起,教會的困難在於如何傾聽年輕人的需要,引導年輕 人訴說自己心靈的需求,「所以,如何跟年輕人說話, 是教會要學習的功課。」 聖方濟沙勿略天主堂教友、前駐芬蘭大使張鴻藻今 年90歲,他分享指出,許多年以前他看見岳父坐沙發 時總是側著身子,然後往沙發裡摔,他的孩子有樣學 Ngudradrekai中會
樣,令他氣惱,因為這種動作顯得有欠家教、生活沒 有規矩。如今,他自己坐椅子時,常常臀部還沒碰到椅 墊,就會不由自主往椅墊摔坐下去,原來是因為膝蓋與 腿已經老化無力,自己才有所體會及反省,「人要有同 理心,對老人家要有同理心,同樣地,老人家對年輕人 也要有同理心。」 張鴻藻說,現代年輕人工作壓力大,容易心急,手機 遊戲是可以紓壓的隨身工具,所以不要太苛責年輕人玩 手機,「我們要記得聖經的教訓,要有愛心,才有同理 心,才有同情心,這個很容易講,但很難做到,我們一 起努力。」 關於陪伴孤獨的老人家,聖方濟沙勿略天主堂教友 李姓姊妹表示,老人家需要一對一的陪伴,有時候不用 講太多話,陪著讀一本書,或是看看手機螢幕播放的 影片即可。王姓姊妹則分享說,老人家就跟小孩一樣, 需要讚美,被讚美的時候會非常開心,所以陪伴老人家 時要仔細觀察,找到優點,然後針對優點不吝惜給予讚 美。另外,老人家喜歡回憶,蒐集老人家年輕時期的照 片,藉由照片打開老人家的話匣子,讓他們分享生活經 驗,也是讓老人家開心很好的方法。 壽山中會新生教會
傳承宣教 收割入倉新倍加
培育牧者 設青年宣教基金
領受天上異象 開拓新希望
【 林 婉 婷屏東報 導】今年為 Payuan(排 灣)中會宣 教75週年, 也是配合一 攝影/林婉婷 領一‧新倍 加宣教運動 10年期滿;為記念這個特別的宣教里程碑,11月13日 下午假長治百合部落德文社區活動中心舉辦宣教75週 年暨一領一‧新倍加10年收割入倉音樂感恩禮拜。 禮拜由中會議長Tjuku Tjaljimaraw(傅梅花)牧師 證道,她以「傳承宣教,永續使命」為題分享,娓娓道 來排灣族宣教史,強調「大使命」不只是傳福音,還包 含認識真理、實踐真理。最後她也提醒宣教運動不只是 技術或策略,而是在上帝的心意中向前邁進,「宣教運 動絕不能傾向事工化,而應該是充滿從上帝而來的活 潑生命力,新時代會有新的關懷,以真理不變、時代在 變、方法應變的態度回應。」 中會總幹事Ljegean Tudalimaw(樂歌安‧督達里 茂)牧師則帶領會眾檢視一領一‧新倍加宣教運動 10年成果:從量來看,2009年中會信徒數9364人, 2019年1萬3524人,增長4160人,但她坦言,該成長 數較未反映在主日禮拜,主日平均聚會人數約5000至 6000人之間,仍需努力。質的部分,則配合六大整全 宣教方向。值得關注的是對宣教奉獻樂於付出,如婦女 事工部為國外宣教發起聯禱網祈禱會,原計畫五年奉 獻50萬,最終累積88萬;2016年為都市宣教發起家庭 禮拜,至今累積330萬,支持多間都原教會。最後她提 出四點與眾人共勉,分別是文化復振影響、教會如何突 破舒適圈、牧者素質提升和長老教會團契弱化危機。
【林婉婷採訪報導】為鼓勵屬下教會青年成為傳道 人,Ngudradrekai(魯凱)中會11月6日舉行的第12屆 第二次議會通過「青年普世宣教基金管理辦法」設置, 作為青年神學生就學與實習期間的獎助學金。 Ngudradrekai中會總幹事Palri Aruladenge(盧天 武)指出,目前中會有18位傳道人,其中兩位待退、一 位在北部平地教會協傳,若以年齡滿60歲、年資滿25 年即可退休來看,在未來10年內可能有六位退休,恐 怕無力面對目前19間教會的牧養需要,不只影響教會 成長,更會影響中會發展。他坦言,此時就要積極培育 神學生,跨中會協傳的趨勢也勢在必行。 Palri Aruladenge談到,上帝的呼召與個人意願很重 要,但經濟困難確實導致部分青年對成為傳道人望而 卻步。例如神學院每學期至少5萬、三年總計至少30萬 學費,對原住民家庭是個重擔;再加上少子化,家長可 能希望孩子儘早投入職場、分擔家計。另一方面,傳道 人雖然是委身於上帝國宣教,然薪資可能不比其他工 作;尤其隨著社會變遷,當代很多需求都須倚靠金錢, 過去部落裡族人和傳道人會互相照顧,但未來環境如 何轉變仍是未知數。除了經濟考量,原住民青年走上獻 身道路還面臨族群文化、語言挑戰;年輕且沒有部落生 活經驗的傳道人未來如何牧養年長、資深信徒?還有 現代大學選擇多元,獨生子女的父母照顧,父母親本身 宗教、信仰觀念和對子女期待等,都是考量因素。 Palri Aruladenge強調,教會在每個時代都有其使 命,面對傳道人缺口,教會也要自我重整和調適,包含 對傳道人的看法、團隊服事的建立等;如若未來不僅侷 限在魯凱族,平地與原住民是否能夠合作宣教?而原 住民族又如何繼續保有自己的特色?另一個需要思考 的是,年輕傳道人們未來將面臨怎樣的禾場?他鼓勵正 在接受造就的神學生們都要去思想這個問題,並預想 未來如何去傳福音,及如何與其他傳道人合作等。
【義工記 者王子恆高 雄報導】壽 山中會新希 望教會於11 月21日下午 舉行開設感 攝影/王子恆 恩禮拜,各 教會牧長蒞 臨祝福。負責開拓的新生教會牧師謝懷安表示,能接手 新希望教會的開拓實為難得機會,是以上帝的呼召為 出發,感謝上帝藉此使福音傳回鹽埕這個舊社區。 壽山中會議長李進雄牧師以「從天上來的異象」為 題證道,呼應新希望教會自1994年的家庭禱告會,經 歷韓國好消息教會進駐,至今歸屬壽山中會過程。 謝懷安致謝詞時提到,開拓教會最重要的條件不是 力量與能力,而是「機會、呼召」與「使命、回應」相 遇。他感謝該教會弟兄連政鴻與韓國宣教團體的付出, 今日的開拓是由不同教派合作的成果,新希望教會往後 將在聖靈引領下,繼續為上帝國的福音努力。 謝懷安指出,參與開拓新希望教會,除了感謝中會的 關心,最要感謝新生教會同工的全力支持,因新希望教 會才剛起步,因此在決定接下開拓新希望教會的責任 前,就與新生教會同工做了多次報告與溝通,同工的回 應為「既然是上帝叫我們做,那就放膽去做,上帝會負 責。」由此來確立這是彼此共同的異象,期待「新生」 命,能夠帶來「新希望」。 謝懷安期待能在五年內使新希望教會升格為堂會, 他坦言,開拓過程確實會面臨各樣挑戰,但「獻上的祭 我們不會隨意撤下,就如亞伯拉罕一樣,在上主的帶領 中一步一步向前行。」新希望教會位在鹽埕區建國四路 145號,鄰近輕軌運輸系統,歡迎弟兄姊妹前往。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11月22日~11月28日/3639期
7
教會消息
全民配合 疫情危機開創新局 世界台灣人基督教會聯盟線上專講 陳宗彥感謝教會帶頭配合政府防疫 主席陳信良牧師主持線 ▼WATCC 上會議,來自世界各國台灣人教 會牧者透過網路,於線上齊聚一 堂。(攝影/林宜瑩)
【 林 宜 瑩 台 北 報 導 】世 界 台 灣 人 基督教會聯盟(W o r l d A l l i a n c e o f Taiwanese Christian Churches, W A T C C)11月17日晚間舉行線上會 議,由WATCC主席、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總會總幹事陳信良牧師主持,邀內政部 次長陳宗彥以「疫情危機與新局開創」 為題演講。被問及教會在這次防疫似乎 毫無作為,陳宗彥則感謝教會牧長在防 疫上的努力,指出去年5月剛進入防疫 警戒時,長老教會率先全力配合政府, 停止大型實體聚會,改採線上舉行。 身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 官的陳宗彥表示,這次疫情看似是政府 在防疫,事實上宗教團體也扮演關鍵角 色,「台灣防疫的成功,不是只有中央 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這份成果是屬於台 灣全民的。」他說,指揮中心只是提出 方向和措施,透過媒體公布,若沒全民 配合,不可能創造這樣的台灣奇蹟。 陳宗彥指出,去年5月台灣開始出現 疫情時,宗教團體就把各類大型活動暫 停,教會停止實體聚會改以線上進行, 「這對防疫是最大的幫助。」身為基督 徒的陳宗彥說,最近他也代表指揮中心
前往佛教團體法鼓山表達感謝,因許多 單位捐贈的疫苗是多劑量罐裝,施打 疫苗專用的1c c注射針筒卻很難購得, 但是法鼓山就默默購買,也不張揚地送 給政府;因此,無論是教會高度配合防 疫,或是法鼓山以宗教家慈悲心贈予政 府注射針筒,都在這次台灣整體防疫上 各自發揮很重要的功能。 從全球疫情分析、國內疫情現況到台 灣防疫成果,陳宗彥在一小時線上演講 中說明,台灣從2003年對抗嚴重急性呼 吸道症候群(SARS)的經驗,就針對法 規修訂、組織調整、落實實務操作來強
屏中竹仔腳教會150週年
化政府與民間的合作,因而達成這次對 新冠肺炎(COVID-19)防疫成效最大 化,從一開始就努力減少境外感染、攔 檢境外移入病例、避免造成國內疫情、 爭取國內醫療體系及防疫物資的整合應 變。2019年12月31日針對武漢入境航 班進行登機檢疫,第一時間就防堵中國 疫情的入侵,也及時監測國際疫情並滾 動式調整旅遊疫情建議。 陳宗彥並指出,2020年1月26日政府 就啟動確診個案接觸者實施居家隔離, 跨政府部門將資料進行勾稽作業,與民 間機械廠合作創造國家隊製作口罩,也
嘉中白水溪教會150週年
運用高科技透過掃瞄QR Code進行個人 足跡追蹤,居家檢疫隔離者電子圍籬與 手機追蹤,建立網路登錄系統進行施打 疫苗意願調查及分批排程注射疫苗等; 縱使過程中仍遇武漢首班包機、敦睦艦 隊、麗星郵輪寶瓶星號登船檢疫、澳洲 音樂家確診、白牌車司機感染源追蹤、 機師群聚染疫等狀況,但是在政府跨部 門合作、全民配合防疫、注射疫苗下, 使疫情得以趨緩。 到底邊境何時才能開放?陳宗彥點 出,要看國內、國際疫情的變化而定, 目前指揮中心每個禮拜都有進行監測與 統計,最近一個禮拜歐美疫情有微幅上 升,台灣鄰近國家及東南亞則略趨緩。 他表示,目前台灣已施打第一劑疫苗比 例已達75%,第二劑也超過40%,因此 從12月14日起,只要打了兩劑疫苗的 人,就可在七天防疫旅館後,選擇七天 居家檢疫,政府將會逐漸鬆綁防疫限 制。他指出,目前世界各國也在進行疫 苗接種紀錄數位化的工程,在資訊安全 認證上也採取歐盟規格,相信疫情這樣 持續趨緩下去,在明年農曆過年後,可 望有進一步防疫鬆綁的可能性。
壽中鳳山教會讚美操10週年
認罪感謝立志 回應主恩典
宣教史傳奇 持續關懷社區 舞出健康喜樂 每早晨必備
【林婉婷屏東報導】11月21日屏東中會竹仔腳教會 慶祝設教150週年;眾人吟唱詩歌時依序將奉獻擺在講 台,除了感謝上帝,亦象徵獻上自己為祂使用。教會傳 道師林永勳分享時,從教會歷史思想上帝對未來的啟 示,並邀兄姊以認罪、感謝和立志回應上帝的恩典。 林永勳表示,「認罪」是誠實面對自己對上帝的虧 欠;「感謝」是相信上帝的慈愛會讓人走出黑暗、進入 光明和盼望,就像150年前福音進入讓竹仔腳居民得 拯救,或是第一代教堂遭火災,當時信徒沒有受挫,反 而更熱心宣教,在苦難中有上帝陪伴與賜福,得以勇敢 往前邁進;「立志」是重新出發,回想起信仰前輩的火 熱,透過事工讓社區居民也能得著福音。他特別提醒, 竹仔腳教會的設立是因為信徒阮慶、林良在村裡不畏艱 難傳福音,因此竹仔腳教會本身就是「宣教的教會」。 最後,林永勳以「竹仔腳教會是咱的、彼此相愛、完 成大使命的教會」共勉,盼透過認同讓教會合一,又從 開拓史看出信仰前輩實踐彼此相愛,過去處境與當代環 境不同,但那不是宣教阻礙,只要願意行動,上帝就會 賜福,「信仰前輩做得到,我們也做得到,他們沒有做 的,我們更要 去做。」教會 130週年曾出 版紀念冊,如 今將出第二本 紀念冊,幫助 信徒認識教會 攝影/林婉婷 的宣教歷史。
【洪泰陽採訪報導】嘉義中會白水溪教會設教150週 年,11月20日晚上舉辦白水溪之夜活動,21日下午舉 行150週年感恩禮拜,許多白水溪僑返鄉出席盛會,見 證教會從草創、建堂迄今都蒙上帝的恩典。 白水溪教會在台灣教會歷史中極富傳奇故事,早期曾 發生宣教師甘為霖火裡逃生的故事;1964年教堂遭遇 地震而倒塌;1984年百週年時,教堂空間不敷使用, 興建了至今還在使用的教堂,這一切都說明宣教的不 易。教會長老廖秀敏說,當地村莊37戶住民有34戶為 會友,人數雖不多,但每個家庭都有特別的見證。這次 白水溪之夜以詩歌慶祝,有130多位參加,包含從台北 包遊覽車回來的兄姊,會中並安排見證,氣氛溫馨。她 強調,教會雖處偏鄉,但對社區工作並未停歇,在已退 休的囑託傳道吳樂昌14年來的帶領,及現任傳道師廖 宜婷的規劃下,教會每週一至四均安排課輔班,幫助 社區內特殊境遇家庭學生。此外,教會也有社區關懷中 心,讓社區長輩平日有可以相互照應和互動的去處。 21日的感恩禮拜,嘉中議長詹偉謙牧師談到,白水溪 教會從過去至今雖都曾遭困境,但上帝一直都在照顧,現 今教會雖高齡 化,仍持續推 動社區工作, 願眾人為白水 溪教會禱告, 讓上帝150年 來的恩待祝福 相片提供/白水溪教會 繼續流傳。
8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11月22日~11月28日/3639期
【林婉婷高雄報導】從最開始三位信徒受訓,壽山中 會鳳山教會「讚美操事奉團隊」邁入10週年,如今不但 每週有五天教學、納入松年大學課程,還成立讀經班。 11月18日上午舉辦感恩聚會,教會宣教委員會主委李 俊賢長老肯定讚美操團隊的擺上,吸引社區居民進入教 會,期勉兄姊繼續舞出喜樂、健康與讚美上帝的生命。 鳳山教會牧師潘恩盛一方面勉勵眾人透過舞蹈等方 式稱頌上帝,一方面也省思對上帝的讚美能堅持多久。 他提醒眾人投入事工是為了榮耀上帝,而非榮耀自己。 讚美操的夥伴王瑞金表示,她雖然還不是主內姊妹, 但夥伴們都很親切,讚美操也成為她生命重要的部分。 因讚美操事工首位受洗的林美秀說,鳳山教會如同大家 庭,充滿溫暖,她每天早上必備行程就是讚美操。團員 尤美智見證讚美操不只長輩適合,兒童也可參與。鳳山 聖教會會友、本身是體育老師的高文福點出,參與讚美 操不只接受愛與關懷,更是維持良好的運動習慣。 鳳山教會讚美操事奉團隊源於2005年,會友呂玉 蘭、王秀英、蘇美英參加讚美操種子老師培訓後,開始 在團契和松年大學分享;2011年5月9日,經教會附屬 高雄縣兒童青 少年關懷協會 理監事會通過 議 案,創 立 費 用協 會 負 擔, 經長執會認 可,6月11日團 攝影/林婉婷 隊正式成立。
活動短波 總會消息
◆信徒領袖造就證書班:靈命成長的觀念與目標
◆從聖經人物了解現代精神醫療
◆關懷訓練課程:助人者壓力覺察與療癒之道
時間:11月27日上午9:30~12:30
時間:11月30日及12月14、28日下午2:30~4:30
時間:11月27日上午9:00~12:00
地點:東部中會美崙教會
地點、主辦:台灣女子神學院
地點:壽山中會德生教會
◆「互相效力」時間銀行團體訓練:教會與社區
主辦:東部中會
◆愛,一直都在:新竹大專中心畢契靈修營
主辦:壽山中會德生教會關懷組
時間:11月28日下午1:30~4:30
內容:胡瑞芝老師主講。
時間:12月3~5日
內容:邱怡薇老師主講。
主辦:總會婦女事工委員會 (詳洽:02-2362-5282#520蔡小姐) ◆教會探訪與關懷事工實務訓練會:如何探 訪與陪伴悲傷者 時間:12月3日上午8:30 地點:台中中會篤行教會 主辦:台灣南與北全人發展協會、總會教社
◆財務座談會
地點:大溪方濟生活園區
◆鳳山教會聖誕系列活動
時間:11月27日
主辦:新竹大專學生中心
時間:11月28日晚上7:30聖誕點燈晚會
地點:東部中會池上教會
12月19日上午10:00聖誕讚美禮拜
中部消息
主辦:東部中會財務部
12月24日晚上7:30平安夜報佳音
◆鳳林教會設教105年暨張七郎先生生命故事 圖像展覽開幕式
地點、主辦:壽山中會鳳山教會 ◆厝邊一起點亮愛×聖誕點燈儀式
◆壽中全體中委、退休傳教師夫婦及各部
時間:11月28日上午11:00
時間:11月26日晚上7:30
(會)長聚餐聯誼
地點、主辦:東部中會鳳林教會
地點、主辦:台中中會草屯教會
時間:12月2日上午11:00
◆教牧團隊事奉座談會
◆感恩節點燈禮拜
◆畢契回娘家
地點:漢神巨蛋大飯店
時間:12月3日上午10:00~下午2:00
時間:11月28日下午5:00
時間:11月27日下午2:00
主辦:壽山中會常置委員會
地點:彰化中會永福教會,報名至11月25日
地點、主辦:東部中會台東教會
地點:台中中會霧峰教會
◆內埔教會聖誕系列活動 時間:11月21~28日福音茶會
委員會
◆東部中會松年部會員年會
主辦:台中大專學生中心
時間:12月8日上午9:30
內容:周宙偉牧師分享。
◆馬雅各醫師手稿及張瑞雄牧師文書發表會
地點:東部中會台東教會
◆陳振商牧師就任豐原教會宣教牧師暨派任
時間:12月3日下午3:30~5:00
主辦:東部中會松年事工部
主辦:總會傳道委員會、總會研究與發展中 心、現代台灣教會牧養推動小組
地點:台南神學院頌音堂
北部消息
◆教會高齡關懷事工同工培訓──銀髮肌力 時間:12月4日上午8:30~下午5:00
石岡教會授職感恩禮拜
12月25日晚上7:00~9:00聖誕晚會 地點:屏東中會內埔教會
時間:12月5日下午3:00
主辦: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歷史檔案館 (東部場)
12月5~26日天使報佳音
◆林國楨牧師就任民和教會第7任牧師授職
地點、主辦:台中中會豐原教會
感恩禮拜
◆台中聖樂團年終音樂會──主賜您平安
時間:12月5日下午3:30
◆仁愛教會設教50週年感恩禮拜
時間:12月5日晚上7:30
地點、主辦:屏東中會民和教會
時間:11月28日上午9:50
地點:台中中會柳原教會
地點:台東更生教會
地點、主辦:七星中會仁愛教會
主辦:台中聖樂團、柳原教會
主辦:總會高齡關懷事工小組
◆七星中會松年部聖誕感恩禮拜與失智專講
◆聖誕節感恩禮拜暨慶祝活動
原住民消息
◆PCT國是聲明50週年紀念活動
時間:11月29日上午9:30
時間:12月4日上午9:00
◆東美中會設立30週年感恩禮拜
時間、地點:
地點:七星中會汐止教會
地點:彰化中會蘭大衛紀念教會
時間:12月5日上午9:00~12:00
12月10日下午2:00~5:00神學論壇
主辦:七星中會松年部
主辦:彰化中會婦女部
地點:分區進行及網路線上播放
於台南神學院黃彰輝紀念圖書館6
◆從公投議題探討台灣的未來
◆嘉義中會婦女部東北角三日靈修旅遊
◆排中松年部年會
樓國際會議廳
時間:12月9日晚上7:30
時間:11月25~27日
時間:11月26日上午9:00~下午2:00
地點:七星中會雙連教會
主辦:嘉義中會婦女部
地點:排灣中會泰武教會
12月11日下午2:00~5:00大專/青年論壇 於高雄宣教中心4樓國際會議廳 12月29日晚上7:30北部場紀念禮拜 於七星中會濟南教會 主辦: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主辦:七星中會雙連教會牛埔庄講義所
◆潘慶彰牧師盡程退休感恩禮拜
主辦:排灣中會松年事工部
內容:邀請副總統賴清德專講。
時間:11月28日下午3:00
◆田聖恩傳道師封牧暨就任賽嘉教會第7任
◆紀念馬偕來台宣教150週年──台神校歌
地點:嘉基路加堂
駐堂牧師授職感恩禮拜
主辦:嘉義中會嘉義東門教會
時間:11月27日上午9:30
時間:11月30日收件截止
◆聖誕慶祝會
主辦、地點:排灣中會賽嘉教會
主辦:台灣神學院
時間:12月4日上午8:30
◆塔卡納夫‧璟榕就任比悠瑪教會第4任牧
◆台灣神學研究學院神學碩士陳品潔論文發
地點:嘉義滿福樓餐廳
◆第10屆迎新生活營
表分享:探討鮑林的寬容觀──教會面對
主辦:嘉義中會婦女部
時間:11月26~28日
公共議題的範式
東部消息
曲譜徵選
地點:玉山神學院
日期:12月9日上午11:00
主辦:花蓮大專學生中心
地點:台灣神學院禮拜堂
內容:透過體驗活動探討「團契」的意義。
主辦:台灣神學研究學院
12月5日的音樂會以古諾(Charles Gounod)
台中聖樂團
為偏鄉兒童募款音樂會
的〈聖希西利亞彌撒〉(St. Cecilia Mass)作為 開始。〈彌撒曲〉是天主教最隆重的儀式音樂, 其經文可以完整表達信仰精隨,是西方檢驗作
【洪泰陽採訪報導】常年致力於為弱小團體
曲家宗教信念、判定其崇高程度的準繩。浪漫
舉辦募款慈善演唱會的台中聖樂團,將在12月
樂派的法國作曲家古諾筆下的〈聖希西利亞彌
5日晚上7點半於台中中會柳原教會舉辦「主賜
撒〉透亮優美,呈現出古諾心中對聖父不移的
您平安」音樂會,免費入場。樂團現任指揮楊
信心,對聖子順服、捨己代人贖罪的敬畏,及
艾琳教授為新竹中會啟信教會會友,近年演出
聖靈在那期待彌賽亞救贖,在動盪不安的時代
的曲目有孟德爾頌〈以利亞〉、聖桑斯〈聖誕
中帶給眾人心中的撫慰。
師授職感恩禮拜 時間:12月4日上午9:30 主辦、地點:排灣中會比悠瑪教會
南部消息
◆「疫起作戰,一起同行」看見耶穌徵文活動 時間:即日起至12月1日
◆2021年兒童快樂營:科學小達人營
主辦:泰雅爾中會
時間:11月27日
◆魯凱婦女部年會
地點、主辦:台南中會東門巴克禮紀念教會
時間:11月27日上午9:00
◆鄭逸新牧師就任左鎮教會第19任牧師授職
地點:魯凱中會谷川教會百合禮拜堂 主辦:魯凱中會婦女事工部
感恩禮拜 時間:11月28日下午3:00
◆松年培靈會
地點、主辦:台南中會左鎮教會
時間:11月27日
◆疫時‧伴刻:台南大專聖誕晚會
地點:南布中會民權教會
時間:12月3日晚上6:00~9:00
主辦:南布中會松年事工部
地點、主辦:台南大專中心 (https://reurl.cc/q1vbYn)
其他消息
◆彩色聖誕 時間:12月11日下午3:00~4:00
◆身心障礙關懷的態度與方法研討會
地點、主辦:台南中會看西街教會
時間:11月27日上午8:30~下午5:00
宋婉鈺委託創作的〈With All My Heart 全心讚
內容:盧瓊蓉聲樂家分享見證故事。
地點:無障礙福利之家(台南市東區林森路
美〉、作曲家林碩俊改編的聖詩〈境遇好壞是
◆一甲教會聖誕系列活動
今年台中聖樂團特別為財團法人愛樂福關
主所定〉和〈主惦我心內,無驚惶自在〉。宋婉
時間:11月27日上午11:00待降圈DIY製作講座
懷文創發展協會募款。愛樂福關懷文創發展協
鈺同時也是台中聖樂團鋼琴伴奏,技巧高超,
12月19日上午9:45聖誕讚美聯合禮拜
會是由基石音樂福音事工,投入在藝傳福音事
已在台中市中興堂發表〈禱〉〈天國近了〉〈詩
工和關懷偏鄉事奉而發起;該協會服事偏鄉孩
篇55篇〉等作品。林碩俊是台灣師範大學音樂
地點:高雄中會一甲教會
童,透過與當地教會及世界展望會合作音樂品
系碩士生,主修作曲,師事趙菁文教授,2018
◆聖誕讚美禮拜 時間:12月4日
神劇〉、韓德爾〈彌賽亞〉等聖樂作品,且為了
此外,本次也帶來三首首演詩歌:作曲家
支持台灣青年作曲家,亦經常委託當代優秀青 年作曲家創作聖樂。
二段500號) 主辦:財團法人恩惠文教基金會ACTT (詳洽:06-350-6464)
12月25日兒童聖誕趴
關懷代禱
格營,讓孩童能體會到自己有能力學習音樂,
年榮獲捷克布拉格第九屆國際德弗札克作曲大
也能感受到服事同工的愛心,進一步讓這些孩
賽青少年組首獎,並獲得最佳賦格獎、最佳自
地點:高雄中會海埔教會
於11月22日下午安息主懷,享年81歲。願
童們能認識神、遠離毒品的不好影響。
由創作獎,是台灣倍受期待的青年作曲家。
主辦:高雄中會婦女事工部
上主親自安慰遺族。
◆新竹中會退休牧師、前總會議長陳道雄牧師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11月22日~11月28日/3639期
9
公報廣場 窗 口 無 遮 欄
,
關於文學園區,想說的是…… 林佩蓉(台南市文史協會理事)
今年1月,真理大學台灣文學資料館由於校方無預 警換鎖,榮譽館長張良澤在如常上班的日子裡不得 其門而入。任何人遇到這情景,想必除了錯愕外,也 會感到被羞辱。而後文壇聲援、張教授召開記者會 說明、教育部召開協調會議允諾給予補助、真理大 學組成專案小組處理台灣文學資料館的文物。時至 今日文物狀況仍茫茫渺渺,鮮少人再追問,或者一 樣「不得其門而問」。蒐藏數十年的文史學者信任 「真理」是台灣本土化重要的里程碑,而捐獻的這些 文物至今是否安在?究竟教育部是否如實撥款?換 鎖風波之前已歷經風災雨災的侵蝕,場館環境陷入 困境的資料館,現在如何了? 處在台南的台灣文學資料館由真理大學管理,長
公投你好?呃,你壞? 核四重啟、禁萊豬等公投議題即將在 年底登場,這讓公投成為最近十分流行 的話題,也是人民有自己當家做主的機 會。而展望國際,2016年6月英國人投 票退出歐盟及同年10月哥倫比亞公投反 對政府與革命軍簽署停火協議,這兩個 公投的結果讓許多人出乎意料,英國為 此付出了很大的經濟成本,這也讓人不 禁思考公投是不是真的利大於弊呢? 公投有許多顯而易見的缺點,首先公 投的議題大部分都相當複雜且牽涉極 廣,而這些議題在投票中卻被簡化成是 非題。例如2014年俄羅斯「克里米亞
年下來也是個文學風景,有多少國內外學者前往取 經,並獲得諸多寶貴的資訊。然而,這些紀錄就在 2021年年初戛然停止。台南市府在風波擾動之際, 市長黃偉哲提出市府可以一起想方設法,另尋空間 安排資料館的文物。11月8日國立台灣文學館升格 揭牌儀式中,副市長趙卿惠提出,國家非常重視台 灣文學的發展,全民都可以一起來為台灣寫故事、 講故事,接著她提及「黃偉哲也相當重視,希望可以 把周邊作為台灣文學最重要的園區,也希望將來獲 行政院長蘇貞昌大力支持,還有文化部的協助,將 台灣文學館周邊設定為國家的文學園區。」 國家的文學園區與台灣文學國家園區在名稱上有 異曲同工之妙。換鎖風波後,張良澤4月於台中召開
艾苦
歸屬公投」的兩個選項分別為:是否支 持克里米亞成為俄羅斯聯邦的一部分? 是否支持恢復克里米亞作為烏克蘭一部 分的憲法?人民只能被迫二選一,「兩 者皆否」跟「維持現狀」並不是選項之 一。如同1975年的3月,英國前首相柴 契爾夫人將公投描述為「獨裁者與煽 動者的工具」,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 前,國家領導人希特勒和墨索里尼都曾 透過公投來為自己謀取更大的權力。 除此之外,網路及媒體常常充斥大量 的錯誤訊息,甚至錯誤訊息的聲量還壓 過正確的事實。英國當時有一個著名宣
電電,先聽我娓娓道來
高木
──我看核四重啟公投 四項公投在即,正反方論點也陸續 展開宣傳,而各方人士也針對四項議 題熱烈的爭辯著。我想從幾個方面來 談談核四的存在與否。 俗稱核四的龍門核能發電廠於 2014年宣布封存,並在今年3月將最 後一批燃料棒送回美國。核能發電在 台灣其實是個長久爭論不休的議題, 挺核與反核各持意見,其中反核方最 主要的論點就是核四蓋在一個不安全 的地方。總統蔡英文在11月11日提 及,核四位在斷層帶上,若發生地震 會導致嚴重災難。不過實際使用經濟 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網站的GIS查詢系 統可以看到,貢寮附近並沒有活動斷 層,意即目前已經無法觀測到斷層面 兩側有相對位移狀況。核四前廠長也 提到核四附近確實有一條斷層,但該 斷層已逾4萬年沒有活動,超過美國
10
所定義的死斷層──超過3萬5000年 以上未活動之斷層。因此核四建造在 貢寮是沒有安全問題的。這些資訊都 是在網路上就能找到,經濟部網站也 開放給所有民眾查詢。 雖然台電與政府都打包票台灣不 會缺電,但仍然需要正視政府主推之 綠能發電背後的問題。主流的綠能發 電,諸如太陽能與風力等,都有發電 量不均的問題。太陽能和風力都被稱 為「間歇性能源」。太陽能僅在白天 可以發電,入夜後發電量為零,造成 日夜供電量的失衡;風力發電則是有 風的時候才有辦法發電,而且風太大 或太小都不行,比太陽能更不穩定。 就算廣設太陽能板、大量設置風車, 我們仍然得面對一項事實──綠能的 發電並不穩定。要是颱風天來襲,多 日陰天加上強風吹拂,太陽能和風力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11月22日~11月28日/3639期
說明會,建議政府建立台灣文學國家園區,他認為 國家既然都有科學園區,為何不能有文學園區,要 相信文學也可以為國家帶來精神和實質生活的改變 與提升。據悉,在趙卿惠提出「國家的文學園區」之 際,張教授等人也在尋求民間支持,籌組「台灣文學 國家園區」的發起團體。又,在台文館升格揭牌的同 一日,桃園市議會審查預算,以桃園市為主的客家 園區議案遭到議員刪除超過2億元,作家、政治人物 等都提出質疑與批判。 這三件事情平行擺放一起,讓人感到恍惚或荒 謬,一方要中央政府大興文化事業,一方地方議會 大刪文化預算。文化預算始終是國家總預算的最弱 勢,全國可列入文學館舍約有三十餘座,近年來才 逐漸建立彼此連結、互相支援的默契,對於實質的 互助還有很長的路。無論是地方政府給予的經費補 助、疊床架屋的檢討以及讓全民有感共同參與支持 等,在軟硬體上、精神物質上都需要整理,安放一個 定錨點,鏈結這些輻射出去的文學線路,似乎才是 當前國家文化工作首要做的事。
傳:「脫歐後每週可以省下3.5億英鎊, 而且這筆省下來的錢會用在英國的全民 健保。」但顯然這個宣傳是錯誤的,因 為英國實際上付給歐盟的金額並沒有那 麼多,而且脫歐後,政府還必須將大部 分的資金拿來對抗脫歐造成的經濟影 響,而不是簡單地全數用在健保上。但 即使政府極力地提出質疑,效果仍比不 上那些撼動人心的口號。在這個網路發 達的後事實時代,較為聳動、具有煽動 性的文章、標題或口號更容易快速且大 量被分享,而真的具有內容的資訊反而 會被淹沒在各式的資訊噪音之中。 直接民主一定是好事嗎?或只是民 粹與多數暴力?在英國脫歐公投的結 果中,蘇格蘭跟北愛爾蘭分別以62%及 55.78%的壓倒性比例同意留在歐盟,對
都無法如預期那樣發出足夠的電力, 將面臨缺電危機。 核能發電廠因其可能導致的輻射汙 染而為人詬病,但核能發電的供電是 相當穩定的,只要發電機組有正常運 轉,單位產生瓦數不會像太陽能或風 力那樣大幅度變動。核能的另一項優 勢正是低碳排,對空氣造成的汙染極 低。目前政府致力於減少火力發電帶 來的空氣汙染,而核能發電的優勢與 政府的目標不謀而合。 當然有人的擔憂不只是輻射汙染, 而是過去聽到的車諾比核災、福島核 電廠等大型災難。但在進一步討論之 前,得先認清這兩項災害的事實:車 諾比核災出自多重人為操作失誤,福 島核災則由於海嘯破壞冷卻水系統後 導致爐心熔解。自然情況下,妥善管 理的核電廠是不可能自己爆炸的。 在現代社會,電力已經變得跟食物 與水一樣重要,是維持基本民生的元 素。我們必須選擇最安全也最穩定的 方法來維持這項基本民生資源的供 應。(作者為大學生)
於他們這些相對少數的人來說,公投是 否對他們來說很不公平? 最後我們看看真正需要投票做出決 定的人民,是否有足夠的知識去做選擇 呢?我對此感到很懷疑,許多議題之複 雜,相信就算是專門研究此議題的學者 專家,也很難簡單給出一個是或否的答 案,沒人能說得準任何一個決定在多年 後再來回顧是否是正確的。在這個情況 下,大多人往往會透過直覺與情感而不 是理性去作出選擇。 所以公投是否真的那麼民主、那麼美 好呢?如果公投的目的僅是政治人物希 望替自己的政見背書,或是用來打擊政 敵而非聽取民眾的意見,那在這樣的情 況下,公投肯定是弊大於利的。(作者 為工程師)
民意!民「義」? ──從聖經看公投
阿澤
「他們又喊著說:『不要這人,要巴拉 巴!』這巴拉巴是個強盜。」(約翰福音18章 40節)因為這個當時人民「公投」的決議, 彼拉多遵從民意,行不義之事,與猶太人聯 手將耶穌送上十字架。 面對即將來臨的四項公投,聖經的教導是 什麼?2000年前沒有核四、瘦肉精、藻礁、 大選與公投。前三項議題除了需要專業知 識外,再來就是考量風險承擔的能力。但在 台灣土地上的人們,即便吃了分別善惡的果 實,仍不免行不義之事。 「你著盡心、盡性、盡意疼主──你的上 帝。此個誡是大的,也是頭一個。第二個也相 親像,是講,你著疼厝邊親像家己。此二條 誡是全律法及先知的總根頭。」(馬太福音 22章37~40節,聖經公會巴克禮台漢本) 感謝主,即便猶太人行不義之事,最終仍 成就上帝的救恩,深信不論四項公投的結果 為何,上帝依舊掌權。(作者為基督徒)
公報廣場
白無止盡,記念洪維健導演 筆者日前在濟南教會欣賞導演陳堯興 的紀錄片《白無止盡》,該片描述台灣 最年輕的政治犯、紀錄片導演洪維健的 一段生命歷程。 洪維健生前拍過不少具高度批判性的 震撼之作,像是探討陳文成命案的短片 《綠色玫瑰》、記念白色恐怖受害者母 親朱瑜女士的《暗夜哭聲》、關於25位 白色恐怖受害者的《白色恐怖追思》、 蔣家父子超級特權的《風雲行館》,以 及追查國民黨黨產的《風雲黨產》等 片,更為白色恐怖受害者舉辦展覽。 1950年底,洪維健的母親朱瑜從台 北監獄保外就醫,在鐵路醫院生下父母
黃作炎
都坐牢的孩子,取名健子(監獄中的孩 子),這個苦命的孩子在由母親短暫哺 乳後,便交給外婆撫養。《白無止盡》 中,洪維健自嘲出生於白色恐怖元年, 在媽媽肚子裡就已開始坐牢,在出生的 第68天,又隨保外生產75天的母親入 監,堪稱台灣最年輕的政治犯。 洪維健四歲半時,外婆因眼睛失明, 只好把他送去土城生教所跟母親一起坐 牢,直到國小三年級。也因為這樣的身 世,洪維健在白恐受害者逐漸凋零後, 持續以當事人身分,透過文史調查和紀 錄片見證那段慘絕人寰的歷史。 黃榮燦創作的台灣二二八事件版畫
錄之場記內容,捐贈給國立台灣歷史博 物館,他希望這些重要的歷史能保留、 不要再被遺忘。 看完《白無止盡》,我認識這位一生 對記錄白色恐怖不遺餘力的紀錄片工 作者,他不願歷史就此留白,極力挖掘 受害者深層的一面,讓表達也是一種療 傷、釋懷,對自己更加認識,因為他自 己本身也是白色恐怖受害者。就像片尾 的一個片段:在暗影中輕煙裊裊。歷史 的傷痛對當事者、甚至是受難者的親屬 而言,是一生難以抹滅的,但是表達出 來之後,就像在暗影中的輕煙,被光照 射之下,就會緩緩地消逝了。 筆者深覺人在活著的時候,一定要 趕緊完成想要完成的事,別成為未盡之 願。洪維健68年的人生歲月裡,他為白 色恐怖受難者所做的一切,已成為很重 要的印記了。(作者為文字工作者)
圖 陳義仁
感恩節新過法
李冠呈
感恩節是清教徒記念1620年從英國搭五月花號登上美洲後,隔年秋 年農作豐收,因而向上帝獻上感恩。1879年起加拿大於每年10月第二 週慶祝感恩節,1941年美國則在每年11月的第四個週四慶祝感恩節。 在台灣教會,一般沿用美國的傳統,並用感恩節過後的主日慶祝感 恩節,以感謝為祭,向上帝獻上感恩。在長老教會中也成為一個特別的 傳統,許多教會在主日當中,會做豐收、豐年、豐盛的布置,也會邀請 弟兄姊妹一同獻上感恩,再於禮拜後享用愛餐。 有的教會則提早一週慶祝感恩節,讓感恩節主日與待降節第一主 日錯開,好在布置上有所區別,而這日剛好是教會曆的最後一個主日 ──基督君王主日,是綠色主日(常年期,或稱聖靈降臨期)的結束。 在教會曆的最後一週獻上感恩非常有意義,有些教會利用新春稱謝禮 拜過感恩節;有些原住民教會則在豐年祭時,一同慶祝感恩節。在不 同的主日獻上感恩,賦予感恩節新的意義,如同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18 節:「凡事謝恩;因為這是上帝在基督耶穌裡向你們所定的旨意。」 不管何時過感恩節、哪種過法,甚至天天過感恩節,基督徒都要時 常數算恩典,「凡」事謝恩、「煩」事謝恩,也要「繁」事謝恩。願我 們在生命的每一個境況,順境、逆境都以感謝為祭獻給上帝,並且求 告上帝的名(詩篇116篇17節)。除了歡喜快樂獻上感恩之外,也開始 為明年度做規劃與展望,讓我們在感恩季節當中,活出新的生命與盼 望,一生活在上帝的旨意中。(作者為壽山中會喜樂島教會牧師)
細微的愛成就大事 電影《近距交戰》(Joyeux Noël ) 描述真實發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事, 1914年在前線的德軍和英軍於平安夜當 晚以各自的語言唱起聖誕詩歌,接著兩 邊開始互相喊著祝賀聖誕節的話語,甚 至交換食物、菸酒等小禮物,也紛紛在 戰壕上布置蠟燭與聖誕樹。而在1915年 的平安夜,英國的一位二等兵伯蒂‧費 爾斯蒂德(Bertie Felstead)唱了一夜的 聖誕歌後,雙方的士兵也爬出戰壕,甚 至還進行了一場足球賽。 「一點星星之火,可以使火著起來, 在那周圍的人,可以得著亮光。」這是 詩歌〈傳給人〉的第一句歌詞,真切描 述了平安夜休戰的肇始,也說明了只要
《恐怖的檢查台》,描繪1947年2月27 日台灣省專賣局查緝林江邁販售私菸的 情景,並發表於上海《文匯報》副刊。 其後由於他仰慕魯迅,將版畫贈送給魯 迅生前日本友人內山嘉吉,內山嘉吉再 轉贈神奈川縣立近代美術館典藏,才使 原版得以被保存下來。 為探究黃榮燦的身世,洪維健曾到四 川黃榮燦的老家探查,也到神奈川近代 美術館拜訪,試圖促成版畫來台展出, 但因欠缺經費而未能實現。他陸續製作 張七郎、黃榮燦的學生涂炳榔、鹿窟事 件見證人李石城、台共領導人謝雪紅等 人的紀錄片,並策劃多檔與二二八、白 色恐怖有關的影音圖文展覽。 2015年,洪維健將他拍攝的人物訪 談、文化地景、歷史主題,包含白色恐 怖、轉型正義影片,總計280捲高畫質 攝影母帶,及拍攝過程中同步以PDA記
賴允亮
願意做一件對的事,即使是細微的力量 也能凝聚成撼動人心的力量。 現代安寧療護的推動中,有一項很 重要的全球性活動就是「為安寧發聲」 (Voice for Hospices)與每年10月第二 個週六的「世界安寧日」。 「為安寧發聲」的構想是由希拉‧赫 頓(Sheila Hurton)於1989年發起, 當年僅是想透過一場音樂會,提升人們 對於安寧療護的關注,同時也為了英國 的愛麗絲公主安寧醫院(Princess Alice Hospice)募款,希望能讓所有需要的病 人,都能接受免費的安寧療護照顧。 這樣的活動,獲得了當地民眾的注意 以及許多醫院的響應支持。遂在1991年
①
②
③
④
10月5日,呼應「為安寧發聲」的活動, 舉行了首次「同一天、同時間、同音樂」 的音樂會,共有113場演奏海頓創作的 音樂會在英國演出。這些音樂會也得到 了英國廣播公司(BBC)、英國廣播二台 (BBC Radio 2)和其他當地電台的支 持,而引起廣大的迴響,並募得許多資 金。1994年英國電信集團(BT Group plc)提供三年的活動演出贊助,使活動 超越預期地得到了國際關注。到了1996 年10月,已經有300場以上的活動,幾 乎所有的醫院及安寧療護單位都參與在 活動中。隨著國內外媒體的報導,「為 安寧發聲」逐漸發展成為全球性活動, 頻率也改變為兩年一次。到了2003年, 在全球有超過500場的音樂演出,在各 個時區串連超過24小時的大型活動。 在太平洋的另一端,筆者在亞太安寧 療護學會(APHN)中談起「為安寧發
聲」,同時也在安寧照顧基金會的董事 會中提起,台灣身為APHN的發起會員 及永久會員,更是應該帶頭號召響應, 讓台灣呼應世界趨勢、也讓世界看到台 灣。因此自2000年開始參與並主辦台灣 「為安寧發聲」的音樂會活動,於2005 年響應全世界各國首次推動「世界安寧 日」議題,辦理「愛在安寧,與世界同步 Voice for Hospices音樂會」。 這樣的倡議活動迄今仍持續不停,起 源就是一位女孩辦了一場音樂會燃起全 球「為安寧發聲」的火焰。就像《聖詩》 416首〈一滴一滴的水〉第四節歌詞: 「人行小許仁愛,愛人雖有限,功效不 是小許,使地變做天。」求神幫助我們, 「凡你手所當做的事,要盡力去做。」好 使我們手若有行善的力量,就不推辭、 也不灰心喪志,因為時候到了就必收 成。(作者為馬偕紀念醫院醫師)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11月22日~11月28日/3639期
11
普世消息
會議主持人的角色 陳柏志(美國長老教會牧師) 美國長老教會(PC(USA))總會在 今年11月中旬舉辦每年一次的「會議 主持人」(Moderator)線上會議,超 過140位會議主持人出席參加。所謂 「會議主持人」其實就是我們在台灣所 慣稱的「中會議長」。據筆者的體會, PC(USA)的中會議長就是主持會議的 無給職,既沒有特定身分,也沒有兼任 其他的職責,這樣不僅能提升會議進 行的效率,也確保會議的中立,還可避 免議長的權力過度擴張而滋生不必要 的弊端。
此次線上會議的主題是會議主持人 的角色,因為當中有不少的參與者是 初次擔任會議主持人,所以也更加需 要明白會議主持人的角色和職責。在 本次論壇中,許多與會者寫下並分享 他們的收穫:「身為一位會議主持人, 你必須認知每個議案都有不同的看待 或處理方式,所以需要邀請每個人來 聽取不同的觀點,特別是會眾在思考 如何面對問題之時,更必須認真考慮 到這一點的重要性。當不同的聲音和 意見都能被聽見之後,會議主持人的
職責就是將人們推向一致,進而找到 一個最多數同意的平衡點。」 目前擔任PC(USA)呼召流程支持事 工部主任吳智賢(Jihyun Oh)牧師 分享她豐富的會議主持經驗。她分享 什麼是維持對話的智能,也分享如何 管理會議中群體的關係來幫助會議進 行,還有分享如何應對會議中棘手的 討論。她說:「主持會議的過程,就是 一個從『我』到『我們』的過程,也是 一個從互不相信到彼此相信的共識; 在這當中需要提供見解也需要提供等 待,而最重要的關鍵就是聆聽。」這位 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和哥倫比亞神學 院的亞裔牧師告訴與會者:「為了促使 群體關係得到良好的管理,我們需要 培養對彼此的好奇心和同情心,尤其
需要察覺到我們是被呼召形塑成為一 個緊密的共同體,而不是一個只有興 趣相同卻鬆散的社會團體。因此,每一 位會議主持人都必須確保會眾明白並 繼續維持這種神聖的關係,才能扮演 好其重要的角色和使命。」 明年夏天PC(USA)將召開第225屆 的總會,因著近兩年疫情的影響,下屆 總會將以線上和實體混合的方式來召 開,這也表示難度和問題會比以往又 提升。因此總會辦公室(OGA)已經 著手策劃相關的訓練和分工,要來協 助屆時各種情況的需要和確保整個大 會能順暢地運作,最終目的也在確保 每個聲音和意見在會議當中能夠被聽 見,最後能夠取得共識來建立同心合 意的生命共同體。
美研究 線上實體兼顧使教會發展 調查團隊表示 靈修的好處、肢體交通的喜樂及豐盛的團契生活能幫助信徒回歸 【林宜欣編譯】6至8月期間,美國教會漸漸恢復實 體禮拜,但同時新冠病毒(COVID-19)Delta變異株 也在美國擴散。今日信仰社群(Faith Communities Today)和哈特福宗教研究學院(Hartford Institute for Religion Research)於線上調查,研究這段期間, 疫情對來自13個教派38個教會的影響,並在11月12日 對會眾生活做了全面的分析。 研究團隊表示,雖然他們希望能透過這次研究得到 明確的結果,許多受訪者和單位也給予很多肯定的答 案,但不確定性仍然很高,因為疫情對每個教會的影響 程度不同。舉例來說,恢復實體聚會後,多數教會仍流 失許多成員,但有的教會人數卻明顯成長。 研究表明,只選擇線上禮拜或實體禮拜的教會流失 的成員都非常多。採取多種禮拜方式是成員增加的主 因,有些信徒對實體教會仍感到憂心,有些信徒則希望 面對面參與禮拜,能夠同時滿足這兩種需求的教會,更
容易有新成員加入。目前有83%的美國教會採取這種做 法,成員平均增加4.5%。不過,除了禮拜之外,受影響 最多的其實是團契活動,54%的教會表示,為了防疫考 量,團契活動不得不停止。 研究指出,教會的經濟狀況並沒有因疫情衝擊而受 到太大的影響,41%的會眾甚至增加他們奉獻的金額, 30%則減少奉獻支出。雖然大多數的會眾仍願意奉獻, 但志願參與事工的會眾則大大減少,有參與事工的人 只剩下本來的15%。總體而言,大型教會在疫情中因為 有足夠的資源,能同時兼顧實體與線上聚會的模式,所 以有成長的趨勢;小型教會礙於資源的不足,難以同時 兼顧兩種聚會模式,因此流失了不少信徒。 研究調查的內容還包括牧者對疫苗的看法、教會在 疫情中出現的紛爭及牧者的身心狀況等。研究團隊預期 教會參與率比疫情前低的情況還會持續一段時間,但 未來還有希望,因為教會的復甦工作已經有了起色。
WCC探討和解及公義 反思教會角色及事工
12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11月22日~11月28日/3639期
了不平等與社會制度的不公義,並危及到善治(good governance),同時也使教會更深入了解到這些問題的 嚴重性,「教會身為健康與治療的守護者,及哀悼與安 慰的場所,都比以往來得更重要。」她表示,在現今危 急的時刻,教會身在普世的最前線,必須保障人們的生 命與人性尊嚴。 阿布蓊最後總結道,她相信在這個時刻,世界迫切需 要一場運動、力量或變革,那是不為自己服務、沒有歧 視、不以意識形態運作的存在,「作為基督徒應承載上 帝的愛,成為和解的使者。」(資料來源:WCC) 阿 布 蓊 至 瑞 士伯 恩 ▼ 參 與 會 議,並 鼓 勵 眾 人為 和 解 事工盡 分 力。( 相 片 提 供 /WCC)
【蔡育臻編譯】11月6日,瑞士歸正教會(Reformed Churches of Switzerland,簡稱RCUS)在瑞士伯恩 舉行大會,普世教協(WCC)議長艾格妮絲‧阿布蓊 (Agnes Abuom)受邀在會中以「教會作為進行和解 事工的群體」為題探討。她表示,RCUS的生活與事工 的成就相當值得重視與欽佩。 阿布蓊直言,普世合一運動仍是一項能促進教會與 世界真正復興的活動,「我們信仰核心價值如同耶穌 的榜樣與教導,永遠是我們共享的普世精神,是團結我 們、推動我們爭取公義與和平事工的火焰。」 對於正義與和平的朝聖之旅,阿布蓊提及了在法國 巴黎舉辦的「2015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來自 非洲及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的朝聖團體於該會上齊聚一 堂的例子來解釋其顯著效益,「最重要的是,公義與 和平的朝聖之旅孕育出教會間的精神紐帶(spiritual bond),是使福音事工更廣大、全球化的一部分,使我 們遵循福音教導,成為和平與公義的使者。」 阿布蓊也提及疫情的影響,她指出,疫情揭露並加劇
研究團隊表示,教會目前的首要任務是關心那些未 回歸聚會的會友,提醒他們靈修的好處、肢體交通的喜 樂,以及和其他會友參與團契生活得到的豐盛收穫。如 果這些會友願意回歸,不論是面對面或線上參與,其他 信徒都更有可能重新回到教會。(資料來源:BNG)
亞洲教協探討優良管理 籲牧者應樹立教會典範 【陳俞含編譯】11月9至11日,亞洲基督教協會 (CCA)舉辦了一場線上諮詢會議,主題為「亞洲教會 如何在大眾服務中建立優良管理與問責」,旨在確認亞 洲教會領導者的需求,履行承諾與良好管理原則,從 而加強教會內部體系,使教會成為典範,實踐領導、服 務、廉潔、誠實、正直、慷慨與愛。 C C A 總 幹 事 朱 納 卡 拉(M a t h e w s G e o r g e Chunakara)指出,管理對生活和社會而言是非常重要 的議題,也適用於教會和所有相關組織與機構。教會日 漸注重良好管理,在亞洲的環境中更要嚴格遵守這個 方針,以符合國際期望。此外,管理也是基督教的基本 價值觀,不只是世俗的概念。亞洲的教會如果要得到世 俗社會的認可,牧者就必須以身作則。 基督教農村發展機構(Christian Agency for Rural Development)代表亞伯拉罕‧瓦爾基(Abraham Varkey)牧師說,透過基督教價值觀實現人力資源管 理,可以忠實完成上帝委託給教會的任務,創造健全的 環境,將員工視為組織的基石與珍貴的資產。 印尼加里曼丹福音教會(Kalimantan Evangelical Church)牧師約翰‧阿西華(John Asihua)闡述,行 為準則對組織機構而言相當重要,有助於定義工作文 化,為成員設定行為標準和期望,且能與外部合作夥伴 建立健全的關係。 為期三天的諮詢會議讓參與者收穫良多,他們在會 議中討論如何應用學習成果,也建議彼此共同合作。與 會牧者進一步確認了自己的管理責任,也下定決心要在 宣教與事奉時堅持這些原則。(資料來源:CCA)
廣 告 看 版 工商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11月22日~11月28日/3639期
13
特 別企畫
特 別企畫
從
1 開始的 百 年
不只記念的文協時代
林佩蓉(台灣文學館副研究員)
文協時代的地方青年: 以王甘棠醫師為例 文圖 王昭文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教會歷史委員會主委)
近百年前,在台灣文化協會的推波助瀾下,雜誌刊物多 樣紛呈,百花齊放。(相片提供/台灣文學館)
100年前,台灣文化協會(簡稱「文協」)在弱 小民族尋求自決的思潮下應運而生,從青年的集 會結社開始,在殖民母國看見世界的變化,有志 者體悟到必須追求自身存在價值,學習發問、追求 「人何而為人」的義理。在1910年代末期日本大
午後的懸崖 ──台灣文學的百年追求
正民主思潮下,知識分子既追求個人生存權利的 啟蒙,又受到天皇權威的壓抑。但威權無法壓制
黃小蛋(台灣文學館計畫專員)
人的心靈,文協為實踐思想所想望的那片自由天 地而生,以文化運動為方式,與「台灣議會請願運 動」相生相應,在這被殖民的地土上,追求作為人 的方式,尋找生命的尊嚴。 台灣人一直在殖民的歷史問自己是誰,文協的 運動正是企圖在解決這些問題。在王昭文的〈文協 時代的地方青年:以王甘棠醫師為例〉一文中可以 看見運動的軌跡,台灣人一直在追尋何謂「自己」 的文化,「自己」國家的詮釋,那原是來自記憶、 生長的DNA,卻在重重的殖民改造裡,遺失了。另 外,黃小蛋在〈「午後的懸崖」──台灣文學的百 年追求〉一文,以一部短片說明文協人透過文學 運動,如何建立、失去、尋回那根植在台灣土地上
1921年台灣文化協會(文協)成立,台灣士 紳與青年有了共通目標,對時代、未來懷抱進 步的想像,有著一個台灣的理想,一同往前進。 這個進步的想像與理想並非憑空而來。第一 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威爾遜總統所提出的 民族自決思潮席捲世界各國,促使台灣青年思 考著:「台灣是帝國的台灣,台灣也是台灣人的 台灣。」並以行動表示文化可以改變台灣。於是 台北有港町文化講座,台南有1923年林茂生與 陳逢源以基督教會名義主催,發起為期三個月 的西洋歷史與經濟講習會,為啟發民眾智識向 上,提倡文化普及。
1920年代台灣新文學開展
後國民政府的再次殖民,「作為可以為自己決定的 人」的提問得以持續在「島民」的思想裡跳躍。短 片中的「我」代表著王甘棠醫師等人,他們熱愛土 地,急欲看清生命共同體中每一位肢體的樣貌,不 斷奔走天路。 如今,文協成立屆滿100年,在迎向台灣向外拓 展、接受世界、逐漸認識自己的此時此刻,台灣人 必須在從1開始的百年,用勇敢與信心接續後面無 窮無盡的0。
台灣文學館「百年情書──文協百年特展」揭幕, 民眾可透過觀展重新了解台灣文學和歷史。
1.文協百年活動到2021年10月遍地開花,全國各地 都有相關的活動,可上文化部「百年追求.世紀之 約──台灣文化協會一百年」網站瀏覽。 2.作為文協總部之一的台南,有台灣歷史博物館「樂 為世界人──台灣文化協會百年特展」(展期至 2022年7月24日),及台灣文學館「百年情書──
14
文協百年特展」(展期至2022年5月8日),歡迎民
台灣文學館以深偽技術重現六位代表性人物:賴和、
眾前往參觀。
盧丙丁、李獻璋、陳澄波、林氏好、楊逵(左起)。
台灣教會公報 2021 年 11 月 22 日~ 11 月 28 日/ 3639 期
直到今日,文協百年,也是台灣新文學的百 年。然而台灣歷經不同政局轉變,普遍對文協 與台灣文學的認識不多也不深,於是在文學運 動百年之際,台灣文學館與影像創作者李家 驊導演合作,推出這部向台灣文學致敬的短片 ──《午後的懸崖》。
一場苦戀的追求──午後的懸崖 拍攝構想在2020年初早早啟動,在歷史多 元詮釋史觀與文學作品虛實之間,李家驊提出 「一封寫給台灣文學的情書」的腳本概念。李導 演發現,從1920年代文協到1970年代的歷史 過程,面對不同時局與轉變,都有一群知識分 子在追求、嚮往著台灣主體性,可是台灣主體 性卻距離時代的台灣人都好遙遠,反映在文學 作品中更是充滿曖昧,意念上意有所指,字詞間 卻婉轉不明。所以若以轉譯來看,導演說他試 著把這像是追求的心情寫出來,一場苦戀的追 求。這樣情書概念亦延伸運用到文學館「百年 情書──文協百年特展」,轉換成知識分子向 大眾投遞一封封情書的形式表現與象徵意涵。 《午後的懸崖》第一個畫面,主角「我」(由 電影導演鄭有傑主演)緩緩地唸著情書:「那一 日,鍾先生安排我們約在午後的懸崖……」在 1970年代回望其一生,心中念念不忘早在1920 年代相識的「你」。隨著口白,畫面回到1920 年代,你我初相戀之際,鄭有傑飾演的「我」眼 裡盡是愛戀的深情,對於未來滿懷著期待與光
單就把《午後的懸崖》當作一場無疾而終的 苦戀追求,感受到這過程中的愛戀、傷感、驚恐 等各種情緒與時代轉變的氛圍,那麼這封情書 即是順利傳送出去了。然而,在這場苦戀歷程, 導演藏著許多台灣文學史「彩蛋」:片名「午後 的懸崖」挪用小說家龍瑛宗小說作品《午前的 懸崖》。龍瑛宗為日治時期小說家,1937年以 〈植有木瓜樹的小鎮〉獲得日本文學雜誌《改 造》懸賞小說佳作獎,躍上文壇,然而1943年 準備出版小說作品,卻未獲批准印行。1945年 後政局轉變,日治作家們的日文作品碰上語言 轉化問題,需要重新學習「國語」,也面對白色 恐怖的陰影。一直懷有出版「台灣文學全集」宏 願的鍾肇政,1985年編輯、翻譯了龍瑛宗日治 短篇選集,在封面及書背標記著「台灣文學全 集1」,龍瑛宗的《午前的懸崖》一書終於正式 出版。但是《午前的懸崖》出版後,出版社卻宣 告倒閉,因此本來是系列的「台灣文學全集」就 僅僅只有「1」,這樣曲折等待的出版過程,就 像影片中「我」等待著「你」的苦戀般。 李家驊的設計不只是在片名藏著一段故事, 片中的情書字句也藏著台灣文學史的作家、作 品與文學事件,讓人感覺到影片中提點建議的 先生們有點耳熟。借用演員鄭有傑所說:「我覺 得哪怕只是因為看到這個影片裡面,然後提到 葉石濤,那就因為這樣去找葉石濤是誰,哪怕 因為是《午後的懸崖》是什麼,然後因為這樣多 去搜尋一下這個片名的由來是怎麼來,我覺得 都是一個蠻好的事情。」於是這封藏在展場內 的情書,不只是一封情書,也藏著一個邀請,邀 請觀眾收到情書之後,接著找到藏著台灣文學 史的眾多彩蛋,讓這場追求不斷地繼續下去。
延伸閱讀 1.《午後的懸崖》短片 2.《午後的懸崖》李家驊、鄭有傑對談第一回 ——解密隱藏版情書在哪裡
文化協會的時代 日本統治台灣的時代,1921年10月17日, 一千多位台灣人在台北的靜修女中集會,宣布 成立台灣文化協會。這些人包括地主、醫師、工 商業者、日本留學回來的知識青年等。文協以 「謀台灣文化之向上」為宗旨,在實踐上以「會 報發刊」「設置讀報社」「講習會」「夏季學 校」「文化講演會」等活動為主,目的是介紹當 時世界的進步文化,提升台灣人知識水準和眼 界。就像王受祿1925年在演講說:「台灣是世 界的台灣。」台灣人應該得到基本人權、平等、 自由;同時又如蔡培火強調的:「台灣是台灣人 的台灣。」他們普遍渴望台灣可以更進步,更期 待台灣人可以得到參政權,走向高度自治。 這團體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民族主義和 民主政治興起的背景下誕生,活躍時間不到十 年,但影響力並未停止在那十年。參與文協的 那群人,是台灣第一代民主運動家,1930年代 之後雖然無法再以社會運動來推動改革,但仍 是「文化仔」,關心公共事務、期望台灣人自己 當家作主,在戰後繼續追求平等、民主與自治。 向光而行,百年追求,始於1921年這群青年。
嘉義的文協青年 文協雖在台北成立,活動卻不限於台北。地 方上的文協參與者,在自己的社區實踐理想。本 篇就以嘉義為場域,以我的阿公王甘棠醫師為 例,來看看當時文協在做些什麼,參加這些又 怎樣影響他的人生。 文協成立後最初三年,以蔣渭水為專務理 事,主導文協的方向,大活動多集中在台北和台 灣中部。1923年之後文協辦公室遷往台南,由 蔡培火主導,但文協還是台中州的成員聲勢最 大。文協的中央委員分布各地,根據台灣歷史 學者李昭容的研究,有幾位嘉義人比較活躍: 莊啟鏞、王鍾麟、吳文龍、王甘棠、莊泗川, 他們成為嘉義地區文協活動的主要推動者。其 中,吳文龍、王甘棠(本姓吳,父早逝,2歲時
嘉義讀報社成立後,王甘棠﹙前排左一)是主要推動及支持
【活動訊息】
(前排右一)及嘉義幾位醫師都加入。
者之一。
這一波文化運動,不只是文化運動,世界思 潮影響也帶入中國五四運動的改革,「我手寫 我口」讓知識分子嘗試用白話文書寫大眾的 事、在地方所見的事、所聽到的故事,開展出台 灣新文學的系譜,在賴和的〈阿四〉〈赴會〉等 作品,就可讀到當時參與文協的自身觀察與反 省。他也在〈無聊的回憶〉中提到:「啊!時代 進步與人們幸福原來是兩件事,不能放在一起 並論的啊!」文化運動與文學運動相互影響著, 到了1930年代,北中南熱血藝文之士串聯起台 灣各地的文學、美術、戲劇、音樂等創作者,組 織「台灣文藝聯盟」,宣告著要綻開在世界的 心臟上藝術之花,開展台灣史上首度文學與美 術、戲劇、音樂的跨界合作。
1927年,蔣渭水等另成立台灣民眾黨,王甘棠
藏著文學史的彩蛋
的文化DNA,以導演的「一封寫給台灣文學的情 書」,延展了文協在日本統治時期的命脈,面對戰
明,雖有波折、傷感,總是樂觀與希望的,然而 戰爭讓時局轉變了;1950年代昏暗與搖晃的鏡 頭,「你」隱身藏在各處,伴隨著是「我」急迫 又混亂的神情與無奈;到了1970年代,「我」 回想起這場追求的歷程,走過驚恐的歲月,有過 挫敗,仍然相信著你我所懷著的衷情。
成為王楊鄉養子而改姓) 是親兄弟,和蔣渭水及多 位文協活躍人士是台灣總 督府醫學校前後期同學。 總督府醫學校是當時台灣 人的最高學府,1910年 代 只 有少 數 資 產 雄厚 者 才能遠赴日本就學。循著 王甘棠就讀醫學 日本學制完成中學、大學 校時。 教育後,普通家庭的孩子 最好的出路就是進入醫學 校。醫學校不僅提供專業教育,也成了台灣青 年一起談論抱負、關心共同體命運的場域。 吳文龍、王甘棠兄弟在此陶造專業訓練之 外,也和同儕一起思考台灣的未來、關心公共 事務,培養出共同興趣,例如書寫傳統漢詩。兩 兄弟在回到家鄉從事醫療工作之後,都加入甚 至創設了詩社。 吟詩聚會、以詩會友,是當時知識階級很普 遍的社交活動。吳文龍參加羅山吟社,頗有文 名,王甘棠1919年和方輝龍醫師等人創設尋鷗 詩社。文協追求的是現代化,推動新文化運動, 但即使是新文學之父賴和(也是一位醫師),也 以漢詩抒發種種感受。 嘉義和文協相關的活動,從1921年成立「嘉 義讀報社」開始,這是為了讓一般大眾接觸更 多知識,幾位熱心人士從日本、中國訂購多種新 聞雜誌供人閱讀,最重要的是藉此推廣《台灣 青年》《台灣》和後來的《台灣民報》。1926 年嘉義讀報社再度恢復,王甘棠是主要推動及 支持者之一。 1925年起,王甘棠擔任文協理事,1925至 1926年間,文協演講很多很熱烈,他在嘉義的 活動場多扮演主持、介紹講員的角色,也是演 講者之一。藉此機會一提,他的好友黃三朋醫 師也是文協的活躍分子,黃夫人吳幼走女士是 長老教會家庭出身,參與組織「諸羅婦女協進
吳文龍和王甘棠(前排右二、右一)兄弟,都是嘉 義地區文協活動的推動者。
會」,是文協內最具革新意識的團體。 1927年,因為左右路線問題,蔣渭水等離 開文協,另成立台灣民眾黨,王甘棠及嘉義幾 位醫師都加入,議題開始觸及農工勞苦大眾的 權益;之後,針對總督府開放地方選舉的政策 提出看法。1930年嘉義街升格為嘉義市,成立 嘉義市協議會,王甘棠成為官選協議會議員之 一,他為了尊重民眾黨的決議而立即辭退。協 議會為官選組成,民眾黨批此為假地方自治。
戰時和戰後的「文化仔」 1931年日本已進入戰爭狀態,1937年之後 在台灣推行「皇民化運動」,軍國主義凌駕一 切。戰爭期間,王甘棠曾被日本軍方情報人員列 入「反軍的言動」名單中,特別高等警察經常到 家,密切注意。1945年8月戰爭結束,戰後美軍 亦將之列入「地方領袖」名單加以觀察。 戰後,加入國民黨的前文協成員張信義自中 國返台,聯絡舊日同志,邀請大家加入三民主義 青年團。文協成員在日治時代多對孫文學說有 好感,樂意透過這組織再度關心公共事務。王 甘棠被推為嘉義分團籌備主任,後來請從中國 回來的陳復志接任,陳在二二八事件中被推為 防衛司令。 1947年二二八事件蔓延至嘉義後,3月4日 王甘棠與三青團成員、前文協夥伴李曉芳一同 向駐紮山仔頂的羅迪光營長廣播喊話,呼籲勿 攻打市區,應以和平方式解決。3月11日最後一 次談判,處理委員會代表皆被當場扣押綑綁, 當天放回三人之一的邱鴛鴦,當面向到她家探 問情況的王甘棠說,他是黑名單第一位(《嘉 義三二事件報告書》中的確將王甘棠列為首 謀),王甘棠遂開始逃難。在姪女、姪兒協助 下,他以軍醫身分隨軍隊移防中國江蘇南通, 至隔年返台,由劉啟光出面陪同,和李曉芳一 同辦理自新。 經歷二二八,目睹中國內戰實況,他對國共兩 黨都不信任,不再過問政治,對自己的孩子說: 「中國人的政治碰不得。」 然而,文協的精神仍然奇妙地在我們家傳 承。為了想更了解未能謀面的祖父,我研究日治 時期的台灣知識分子、二二八事件,參加學生 運動。父親關心認同黨外民主運動,雖然很少 上檯面,但一路支持。知道越多有關文協的資 訊,越感受到那一波抵抗殖民統治的台灣認同 運動,形成台灣社會不曾枯竭的伏流水,蘊積自 由民主的渴望,有機會就湧出。
台灣教會公報 2021 年 11 月 22 日~ 11 月 28 日/ 3639 期
15
特 別企畫
特 別企畫
從
1 開始的 百 年
不只記念的文協時代
林佩蓉(台灣文學館副研究員)
文協時代的地方青年: 以王甘棠醫師為例 文圖 王昭文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教會歷史委員會主委)
近百年前,在台灣文化協會的推波助瀾下,雜誌刊物多 樣紛呈,百花齊放。(相片提供/台灣文學館)
100年前,台灣文化協會(簡稱「文協」)在弱 小民族尋求自決的思潮下應運而生,從青年的集 會結社開始,在殖民母國看見世界的變化,有志 者體悟到必須追求自身存在價值,學習發問、追求 「人何而為人」的義理。在1910年代末期日本大
午後的懸崖 ──台灣文學的百年追求
正民主思潮下,知識分子既追求個人生存權利的 啟蒙,又受到天皇權威的壓抑。但威權無法壓制
黃小蛋(台灣文學館計畫專員)
人的心靈,文協為實踐思想所想望的那片自由天 地而生,以文化運動為方式,與「台灣議會請願運 動」相生相應,在這被殖民的地土上,追求作為人 的方式,尋找生命的尊嚴。 台灣人一直在殖民的歷史問自己是誰,文協的 運動正是企圖在解決這些問題。在王昭文的〈文協 時代的地方青年:以王甘棠醫師為例〉一文中可以 看見運動的軌跡,台灣人一直在追尋何謂「自己」 的文化,「自己」國家的詮釋,那原是來自記憶、 生長的DNA,卻在重重的殖民改造裡,遺失了。另 外,黃小蛋在〈「午後的懸崖」──台灣文學的百 年追求〉一文,以一部短片說明文協人透過文學 運動,如何建立、失去、尋回那根植在台灣土地上
1921年台灣文化協會(文協)成立,台灣士 紳與青年有了共通目標,對時代、未來懷抱進 步的想像,有著一個台灣的理想,一同往前進。 這個進步的想像與理想並非憑空而來。第一 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威爾遜總統所提出的 民族自決思潮席捲世界各國,促使台灣青年思 考著:「台灣是帝國的台灣,台灣也是台灣人的 台灣。」並以行動表示文化可以改變台灣。於是 台北有港町文化講座,台南有1923年林茂生與 陳逢源以基督教會名義主催,發起為期三個月 的西洋歷史與經濟講習會,為啟發民眾智識向 上,提倡文化普及。
1920年代台灣新文學開展
後國民政府的再次殖民,「作為可以為自己決定的 人」的提問得以持續在「島民」的思想裡跳躍。短 片中的「我」代表著王甘棠醫師等人,他們熱愛土 地,急欲看清生命共同體中每一位肢體的樣貌,不 斷奔走天路。 如今,文協成立屆滿100年,在迎向台灣向外拓 展、接受世界、逐漸認識自己的此時此刻,台灣人 必須在從1開始的百年,用勇敢與信心接續後面無 窮無盡的0。
台灣文學館「百年情書──文協百年特展」揭幕, 民眾可透過觀展重新了解台灣文學和歷史。
1.文協百年活動到2021年10月遍地開花,全國各地 都有相關的活動,可上文化部「百年追求.世紀之 約──台灣文化協會一百年」網站瀏覽。 2.作為文協總部之一的台南,有台灣歷史博物館「樂 為世界人──台灣文化協會百年特展」(展期至 2022年7月24日),及台灣文學館「百年情書──
14
文協百年特展」(展期至2022年5月8日),歡迎民
台灣文學館以深偽技術重現六位代表性人物:賴和、
眾前往參觀。
盧丙丁、李獻璋、陳澄波、林氏好、楊逵(左起)。
台灣教會公報 2021 年 11 月 22 日~ 11 月 28 日/ 3639 期
直到今日,文協百年,也是台灣新文學的百 年。然而台灣歷經不同政局轉變,普遍對文協 與台灣文學的認識不多也不深,於是在文學運 動百年之際,台灣文學館與影像創作者李家 驊導演合作,推出這部向台灣文學致敬的短片 ──《午後的懸崖》。
一場苦戀的追求──午後的懸崖 拍攝構想在2020年初早早啟動,在歷史多 元詮釋史觀與文學作品虛實之間,李家驊提出 「一封寫給台灣文學的情書」的腳本概念。李導 演發現,從1920年代文協到1970年代的歷史 過程,面對不同時局與轉變,都有一群知識分 子在追求、嚮往著台灣主體性,可是台灣主體 性卻距離時代的台灣人都好遙遠,反映在文學 作品中更是充滿曖昧,意念上意有所指,字詞間 卻婉轉不明。所以若以轉譯來看,導演說他試 著把這像是追求的心情寫出來,一場苦戀的追 求。這樣情書概念亦延伸運用到文學館「百年 情書──文協百年特展」,轉換成知識分子向 大眾投遞一封封情書的形式表現與象徵意涵。 《午後的懸崖》第一個畫面,主角「我」(由 電影導演鄭有傑主演)緩緩地唸著情書:「那一 日,鍾先生安排我們約在午後的懸崖……」在 1970年代回望其一生,心中念念不忘早在1920 年代相識的「你」。隨著口白,畫面回到1920 年代,你我初相戀之際,鄭有傑飾演的「我」眼 裡盡是愛戀的深情,對於未來滿懷著期待與光
單就把《午後的懸崖》當作一場無疾而終的 苦戀追求,感受到這過程中的愛戀、傷感、驚恐 等各種情緒與時代轉變的氛圍,那麼這封情書 即是順利傳送出去了。然而,在這場苦戀歷程, 導演藏著許多台灣文學史「彩蛋」:片名「午後 的懸崖」挪用小說家龍瑛宗小說作品《午前的 懸崖》。龍瑛宗為日治時期小說家,1937年以 〈植有木瓜樹的小鎮〉獲得日本文學雜誌《改 造》懸賞小說佳作獎,躍上文壇,然而1943年 準備出版小說作品,卻未獲批准印行。1945年 後政局轉變,日治作家們的日文作品碰上語言 轉化問題,需要重新學習「國語」,也面對白色 恐怖的陰影。一直懷有出版「台灣文學全集」宏 願的鍾肇政,1985年編輯、翻譯了龍瑛宗日治 短篇選集,在封面及書背標記著「台灣文學全 集1」,龍瑛宗的《午前的懸崖》一書終於正式 出版。但是《午前的懸崖》出版後,出版社卻宣 告倒閉,因此本來是系列的「台灣文學全集」就 僅僅只有「1」,這樣曲折等待的出版過程,就 像影片中「我」等待著「你」的苦戀般。 李家驊的設計不只是在片名藏著一段故事, 片中的情書字句也藏著台灣文學史的作家、作 品與文學事件,讓人感覺到影片中提點建議的 先生們有點耳熟。借用演員鄭有傑所說:「我覺 得哪怕只是因為看到這個影片裡面,然後提到 葉石濤,那就因為這樣去找葉石濤是誰,哪怕 因為是《午後的懸崖》是什麼,然後因為這樣多 去搜尋一下這個片名的由來是怎麼來,我覺得 都是一個蠻好的事情。」於是這封藏在展場內 的情書,不只是一封情書,也藏著一個邀請,邀 請觀眾收到情書之後,接著找到藏著台灣文學 史的眾多彩蛋,讓這場追求不斷地繼續下去。
延伸閱讀 1.《午後的懸崖》短片 2.《午後的懸崖》李家驊、鄭有傑對談第一回 ——解密隱藏版情書在哪裡
文化協會的時代 日本統治台灣的時代,1921年10月17日, 一千多位台灣人在台北的靜修女中集會,宣布 成立台灣文化協會。這些人包括地主、醫師、工 商業者、日本留學回來的知識青年等。文協以 「謀台灣文化之向上」為宗旨,在實踐上以「會 報發刊」「設置讀報社」「講習會」「夏季學 校」「文化講演會」等活動為主,目的是介紹當 時世界的進步文化,提升台灣人知識水準和眼 界。就像王受祿1925年在演講說:「台灣是世 界的台灣。」台灣人應該得到基本人權、平等、 自由;同時又如蔡培火強調的:「台灣是台灣人 的台灣。」他們普遍渴望台灣可以更進步,更期 待台灣人可以得到參政權,走向高度自治。 這團體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民族主義和 民主政治興起的背景下誕生,活躍時間不到十 年,但影響力並未停止在那十年。參與文協的 那群人,是台灣第一代民主運動家,1930年代 之後雖然無法再以社會運動來推動改革,但仍 是「文化仔」,關心公共事務、期望台灣人自己 當家作主,在戰後繼續追求平等、民主與自治。 向光而行,百年追求,始於1921年這群青年。
嘉義的文協青年 文協雖在台北成立,活動卻不限於台北。地 方上的文協參與者,在自己的社區實踐理想。本 篇就以嘉義為場域,以我的阿公王甘棠醫師為 例,來看看當時文協在做些什麼,參加這些又 怎樣影響他的人生。 文協成立後最初三年,以蔣渭水為專務理 事,主導文協的方向,大活動多集中在台北和台 灣中部。1923年之後文協辦公室遷往台南,由 蔡培火主導,但文協還是台中州的成員聲勢最 大。文協的中央委員分布各地,根據台灣歷史 學者李昭容的研究,有幾位嘉義人比較活躍: 莊啟鏞、王鍾麟、吳文龍、王甘棠、莊泗川, 他們成為嘉義地區文協活動的主要推動者。其 中,吳文龍、王甘棠(本姓吳,父早逝,2歲時
嘉義讀報社成立後,王甘棠﹙前排左一)是主要推動及支持
【活動訊息】
(前排右一)及嘉義幾位醫師都加入。
者之一。
這一波文化運動,不只是文化運動,世界思 潮影響也帶入中國五四運動的改革,「我手寫 我口」讓知識分子嘗試用白話文書寫大眾的 事、在地方所見的事、所聽到的故事,開展出台 灣新文學的系譜,在賴和的〈阿四〉〈赴會〉等 作品,就可讀到當時參與文協的自身觀察與反 省。他也在〈無聊的回憶〉中提到:「啊!時代 進步與人們幸福原來是兩件事,不能放在一起 並論的啊!」文化運動與文學運動相互影響著, 到了1930年代,北中南熱血藝文之士串聯起台 灣各地的文學、美術、戲劇、音樂等創作者,組 織「台灣文藝聯盟」,宣告著要綻開在世界的 心臟上藝術之花,開展台灣史上首度文學與美 術、戲劇、音樂的跨界合作。
1927年,蔣渭水等另成立台灣民眾黨,王甘棠
藏著文學史的彩蛋
的文化DNA,以導演的「一封寫給台灣文學的情 書」,延展了文協在日本統治時期的命脈,面對戰
明,雖有波折、傷感,總是樂觀與希望的,然而 戰爭讓時局轉變了;1950年代昏暗與搖晃的鏡 頭,「你」隱身藏在各處,伴隨著是「我」急迫 又混亂的神情與無奈;到了1970年代,「我」 回想起這場追求的歷程,走過驚恐的歲月,有過 挫敗,仍然相信著你我所懷著的衷情。
成為王楊鄉養子而改姓) 是親兄弟,和蔣渭水及多 位文協活躍人士是台灣總 督府醫學校前後期同學。 總督府醫學校是當時台灣 人的最高學府,1910年 代 只 有少 數 資 產 雄厚 者 才能遠赴日本就學。循著 王甘棠就讀醫學 日本學制完成中學、大學 校時。 教育後,普通家庭的孩子 最好的出路就是進入醫學 校。醫學校不僅提供專業教育,也成了台灣青 年一起談論抱負、關心共同體命運的場域。 吳文龍、王甘棠兄弟在此陶造專業訓練之 外,也和同儕一起思考台灣的未來、關心公共 事務,培養出共同興趣,例如書寫傳統漢詩。兩 兄弟在回到家鄉從事醫療工作之後,都加入甚 至創設了詩社。 吟詩聚會、以詩會友,是當時知識階級很普 遍的社交活動。吳文龍參加羅山吟社,頗有文 名,王甘棠1919年和方輝龍醫師等人創設尋鷗 詩社。文協追求的是現代化,推動新文化運動, 但即使是新文學之父賴和(也是一位醫師),也 以漢詩抒發種種感受。 嘉義和文協相關的活動,從1921年成立「嘉 義讀報社」開始,這是為了讓一般大眾接觸更 多知識,幾位熱心人士從日本、中國訂購多種新 聞雜誌供人閱讀,最重要的是藉此推廣《台灣 青年》《台灣》和後來的《台灣民報》。1926 年嘉義讀報社再度恢復,王甘棠是主要推動及 支持者之一。 1925年起,王甘棠擔任文協理事,1925至 1926年間,文協演講很多很熱烈,他在嘉義的 活動場多扮演主持、介紹講員的角色,也是演 講者之一。藉此機會一提,他的好友黃三朋醫 師也是文協的活躍分子,黃夫人吳幼走女士是 長老教會家庭出身,參與組織「諸羅婦女協進
吳文龍和王甘棠(前排右二、右一)兄弟,都是嘉 義地區文協活動的推動者。
會」,是文協內最具革新意識的團體。 1927年,因為左右路線問題,蔣渭水等離 開文協,另成立台灣民眾黨,王甘棠及嘉義幾 位醫師都加入,議題開始觸及農工勞苦大眾的 權益;之後,針對總督府開放地方選舉的政策 提出看法。1930年嘉義街升格為嘉義市,成立 嘉義市協議會,王甘棠成為官選協議會議員之 一,他為了尊重民眾黨的決議而立即辭退。協 議會為官選組成,民眾黨批此為假地方自治。
戰時和戰後的「文化仔」 1931年日本已進入戰爭狀態,1937年之後 在台灣推行「皇民化運動」,軍國主義凌駕一 切。戰爭期間,王甘棠曾被日本軍方情報人員列 入「反軍的言動」名單中,特別高等警察經常到 家,密切注意。1945年8月戰爭結束,戰後美軍 亦將之列入「地方領袖」名單加以觀察。 戰後,加入國民黨的前文協成員張信義自中 國返台,聯絡舊日同志,邀請大家加入三民主義 青年團。文協成員在日治時代多對孫文學說有 好感,樂意透過這組織再度關心公共事務。王 甘棠被推為嘉義分團籌備主任,後來請從中國 回來的陳復志接任,陳在二二八事件中被推為 防衛司令。 1947年二二八事件蔓延至嘉義後,3月4日 王甘棠與三青團成員、前文協夥伴李曉芳一同 向駐紮山仔頂的羅迪光營長廣播喊話,呼籲勿 攻打市區,應以和平方式解決。3月11日最後一 次談判,處理委員會代表皆被當場扣押綑綁, 當天放回三人之一的邱鴛鴦,當面向到她家探 問情況的王甘棠說,他是黑名單第一位(《嘉 義三二事件報告書》中的確將王甘棠列為首 謀),王甘棠遂開始逃難。在姪女、姪兒協助 下,他以軍醫身分隨軍隊移防中國江蘇南通, 至隔年返台,由劉啟光出面陪同,和李曉芳一 同辦理自新。 經歷二二八,目睹中國內戰實況,他對國共兩 黨都不信任,不再過問政治,對自己的孩子說: 「中國人的政治碰不得。」 然而,文協的精神仍然奇妙地在我們家傳 承。為了想更了解未能謀面的祖父,我研究日治 時期的台灣知識分子、二二八事件,參加學生 運動。父親關心認同黨外民主運動,雖然很少 上檯面,但一路支持。知道越多有關文協的資 訊,越感受到那一波抵抗殖民統治的台灣認同 運動,形成台灣社會不曾枯竭的伏流水,蘊積自 由民主的渴望,有機會就湧出。
台灣教會公報 2021 年 11 月 22 日~ 11 月 28 日/ 3639 期
15
事 工分享
公關企劃製作
Instagram 2002ilt
...
這三天很豐富,能聽到信仁牧師的陪伴 部落青年成長分享、雅比長老帶我們烤 火,分享泰雅族的故事、撒度的返鄉高 麗菜有機故事、阿動牧師委身部落抗戰 的故事、師母的手工藝,滿桌豐盛食物, 好吃的柿子(柿子),覺得被滿滿的愛愛 到,原來上帝的愛超乎想像! 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重新得力。他們必 如鷹展翅上騰;他們奔跑卻不困倦,行 走卻不疲乏。以賽亞書40:31 李婉菁/台中中會 草屯教會
south and north into the center. I was so proud of the part of this mission trip to Cinsbu, the Tayal community and experienced the grace of God and presence within this place and their life. Gibin Varghese/ 長榮大學神學院碩士生
...
100,000 views
PCT 我愛台灣宣教營 ILT #2021ILT等候Thènghāu
#等候山嵐 @鎮西堡部落 2021年10月22日~10月24日
100,000 views
http://youth.pct.org.tw/ 100,000 views
吳恩聆/屏東中會 里港教會
...
1101022-1024 鎮西堡意即:清晨時分,太陽第一個照 到的地方,終年日照充足,土地肥美。 因著當地泰雅族人的努力 如此壯闊的森林才得以被保存 土地是他們的生命根基 是如此神聖,不容許他人踐踏 #2032ILT等候山嵐
I felt very pleasant and happy to stay, mingle and experience a peaceful atmosphere among the Tayal tribe. I was well pleased with their way of treating people from other communities. The community was a friendly and hardworking agriculture community. And the church, priest, and Christian faith have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community. Even the trees of the forest were named after biblical characters. 藍毓晴/總會青年事工助理
Robin John/長榮大學神碩畢業生
100,000 views
我們在鎮西堡部落等候山嵐,一群放 下課業、工作、服事、重擔的人,在主裡 聚在一起彼此分享與激勵。人生道路 上,等候雖然不容易,難免會感到孤單 寂寞,但也在等候的過程,讓我們有重 新認識自己的機會,在爬山與夥伴分 享過程,再次找回天父兒女的身份,重 新思考自己的家庭、工作、教會,希望 能把山上滿滿的感動帶下山。 感謝主讓我在鎮西堡部落,能認識認 識來自臺灣各地的大家,除了原住民 與漢人,也有來到臺灣的韓國牧師、印 度牧師。
16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11月22日~11月28日/3639期
100,000 views
100,000 views
Cross is the only uniting factor of the world beyond the continent, language, culture, colour, gender. Cross unite everyone from east and west,
踩著濕軟的土地, 被神木群所擁抱, 聽獵人Satu的故事。 #2021ILT等候山嵐
...
事 工分享
公關企劃製作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11月22日~11月28日/3639期
17
藝 文走廊 電影中的
藝術情懷 《是誰得手林布蘭?》(My Rembrandt) 導演:歐克 ‧ 荷根蒂克(Oeke Hoogendijk) 編劇:歐克 ‧ 荷根蒂克
大師的
紀錄片《是誰得手林布蘭?》
李粕
若問一位荷蘭人史上最偉大的畫家是 誰,很可能他會給林布蘭(Rembrandt, 1606~1669年)這個名字。
▲《年輕的紳士》,1635年。
公爵的 珍藏自賞
林布蘭所處的時代,無論就科學、藝
已傳承十代的蘇格蘭巴克盧公爵
術或商貿成就而言,均屬荷蘭的巔峰時
(Duke of Buccleuch,1954年~)就
期,因此被稱為「黃金時代」。而林布
吃過珍藏失竊的苦頭。他的莊園面積
蘭不僅當時是藝壇的風雲人物,在後世
遼闊,加之畫作尺寸不小,運送難度極
人眼中,更成為巴洛克繪畫藝術的代表
高,但他收藏的《閱讀的老婦人》(Old
畫家之一。他對光影的掌握、對真實的
Woman Reading )仍險些遭梁上君子掠
相對於巴克盧公爵,美國身兼億萬
當法國男爵艾瑞克‧羅斯柴爾德(Eric
詮釋及戲劇元素的運用,至今仍具有代
奪。這嚇得他一度將作品高懸於大廳,
富翁、投資者、慈善家和藝術收藏家等
de Rothschild,1940年~)決定出售家族
表性,為人津津樂道。他一系列隨著年
若有人想取得,除非找一把夠高的梯
多重身分的托馬斯‧卡普蘭(Thoma s
擁有的林布蘭作品時,一定沒有預期到後
歲增加而衰老的自畫像,更是體現他對
子,否則恐怕只能借雙翅膀才能遂行所
Kaplan,1962年~),對林布蘭的作品有
續竟然衍生國際風波。
真實的忠誠。
願。但如此一來,公爵付出的代價就是
不同的想法。
不 可 諱 言,林 布 蘭 的 作 品 在 藝 壇 上 價 值 連 城,導 演 歐 克‧荷 根 蒂 克
連自己也只能遠觀而不得褻玩焉。 巴克盧公爵形容林布蘭的作品時,言
富賈的 大方分享
卡普蘭對藝術的熱情,驅使他收藏了
兩國的 歸屬紛爭
《馬丁‧蘇爾曼斯肖像》(Portrait of
林布蘭及他的學生共13幅作品和兩幅素
Marten Soolmans)和《奧普金‧科普彼特 肖像》(Portrait of Oopjen Coppit)兩幅作
(Oeke Hoogendijk,1961年~)拍攝
詞生動且富深刻情感。他認為《閱讀的
描,而其他荷蘭藝術作品亦有250幅的規
品,是他們結婚之際委託繪製,而後成為
的紀錄片《是誰得手林布蘭?》(M y
老婦人》動人之處,在於老婦人彷彿未
模。數量豐厚的典藏,使得卡普蘭成為當
羅斯柴爾德家族的財產,放在羅斯柴爾德
Rembrandt )即以四幅林布蘭的作品為
曾注意到身旁的畫家,靜謐而自然地閱
今世界上最大的林布蘭與荷蘭藝術作品
男爵的寢室,伴隨他入睡。由於高額遺產
主題,揭露這些畫作在今日如何吸引無
讀眼前的書籍。那份專注,令畫作雖是
私人收藏家。
稅等因素,他和家族成員取得共識出售了
數人競逐,甚至引爆諸多爭議。影片敘
靜態,卻也栩栩如生。
迥異於巴克盧公爵獨自在豪邸一隅獨
這兩幅畫作,並於2015年以1.6億歐元的
為了更加親近老婦人,巴克盧公爵
享,自2014年起,卡普蘭多次舉辦林布
交錯登場,彼此並無關聯,其中人物也
找了一間密室,清空原本擺放在裡面
蘭的展覽,讓林布蘭的畫作周遊列國,在
爭端始於交易之後。畫作的新主人分
未有交集,但他們皆收藏了林布蘭的作
的收藏品,使密室成為專屬《閱讀的老
世界各洲展示其精湛的藝術。雖然卡普蘭
別是法國羅浮宮和荷蘭阿姆斯特丹國家
品,雖然動機不盡相同,但各自有精采
婦人》的空間。此後,當他想親近老婦
處理林布蘭作品的方式與巴克盧公爵有
博物館,他們各出資50%收購這兩幅畫
述林布蘭四幅作品的去向,四條敘事線
天價成交,創下林布蘭作品最高紀錄。
人,就能愜意地坐在老婦人前,靜靜地
別,但相同的是深厚的情感,他坦言自己
作,原本雙方的共識是,既然兩幅畫作人
陪伴她閱讀。林布蘭的這幅畫作之於巴
曾經情不自禁吻上畫作《白帽女人》(A
物是夫妻,自然不應拆散夫妻倆。那麼這
收藏家讓劇組拍攝作品,本身即是一項
克盧公爵,誠然是珍而重之、恨不得朝
Woman in a White Cap )。林布蘭之於卡
對夫妻新居落腳何處?羅浮宮秉持前主
難得的成就。畢竟這些家財萬貫的收藏
夕相伴的寶物。
普蘭,是傾盡一切也要擁有的標的。
人羅斯柴爾德男爵的想法,挾自身的國家
的故事。 事實上,荷根蒂克能說服這些頂級
家非必要不會輕易展示珍藏,於他們而 言,財富曝光不過是增添虛名,卻有可 能招來雅賊光顧的風險。
18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11月22日~11月28日/3639期
→19
藝 文走廊 ▼《馬丁‧蘇爾曼斯肖像》和《奧普金‧科普彼特肖像》,1634年。 ▼《閱讀的老婦人》,1655年。
▲《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1620年代。 《白帽女人》,1640年。
楊‧席克斯
18← 實力,堅持這對夫妻應定居法蘭西;阿姆
爭議,間接衝擊恩斯特的聲譽,至終兩人
創造論不僅成為人我之際的倫理基
斯特丹國家博物館則認為這對夫妻既然
形同陌路。林布蘭之於席克斯,是自己展
礎,約翰‧加爾文(John Calvin,1509~
出自荷蘭畫家之手,理當回到祖國、榮歸
現自己專業、功成名就的途徑。
1564年)《基督教要義》(Institutes of
故里。雙方各持己見,一度僵持不下,畢
the Christian Religion )更表明,創造論
竟皆已付出巨額買價,也編列巨額預算收
更偉大的 大師創作
藏,為人作嫁的事想都別想。最後,雙方 決議輪流展示,總算平息爭端。林布蘭之
在《是誰得手林布蘭?》中,人物殊異
也是我們認識上帝榮美、認識自己敗壞的 根據,當中的張力叫我們不得不承認,這 作品已然不復原本的模樣,但上帝這遠超
於兩國博物館,不僅是珍寶,亦如古時和
(Portrait of A Young Gentleman )真跡,
的敘事彼此穿插、跳躍,觀者需要一些整
越林布蘭此類創作者,仍然持續在無能為
氏璧引發國際矛盾。
並在2018年於佳士得(Christie's)的拍賣
合能力來串聯故事。影片中的收藏家看似
力的罪人身上顯明修復、更新的工作,直
會上以相對低價的10餘萬歐元購入,一
皆高度重視林布蘭的作品,只是深究各自
至祂純全、良善的旨意成就。
時聲名大噪,更為這幅畫著書立說。
的動機及衍生的行為,卻有很多差異。無
名流的 自我實現
年輕藝術交易商的敏銳慧眼,更讓他
論如何,林布蘭真實而深刻的作品使人醉
荷蘭的奧特羅夫婦(Eijk and Rose-
找到一幅林布蘭早期的畫作《讓小孩子
心不已,因此耗費巨資在所不惜。然而,
Marie De Mol van Otterloo)被認為是17
到我這裡來》(Suffer Little Children to
若我們為人的工作感到心折,那麼較之林
世紀荷蘭古典繪畫最重要的現代收藏家,
Come Unto Me ),林布蘭和母親亦出現
布蘭畫作更細膩真實的作品,是否會使我
他們拜訪了荷蘭藝術交易商楊‧席克斯
在畫中。奧特羅夫婦找上席克斯,為的就
們越發敬畏呢?若林布蘭逼近真實的畫
十一世(Jan Six XI,1978年~),這位
是這幅畫作。
作已堪稱大師,那麼創造真實的創作者是 否更令我們讚嘆不已呢?
年輕人的來頭可不小,其同名祖先楊‧
對席克斯而言,藝術交易令人醉心之
席克斯(Jan Six,1618~1700年)是17
處不在於藝術,而在於交易,那是評斷藝
當然,僅訴諸於作品,尚不能完全呈
世紀荷蘭舉足輕重的人物,與林布蘭私
術交易商的唯一標準。這樣的價值觀讓他
現創作者的心意、想法,僅能揣摩、推測
交甚篤,亦為肖像畫《楊‧席克斯肖像》
和荷蘭藝術史學家恩斯特‧馮‧德‧韋特
而已。在聖經啟示的真理中,那創造天、
(Portrait of Jan Six )的主人公。
林(Ernst van de Wetering,1938~2021
地、海和其中萬物的全能者,不斷地說話
年)分道揚鑣。兩人原先是志同道合的合
以介紹自己,而不是讓觀賞者任意解讀、
夥人,卻因席克斯涉入的交易
揣度,更將祂的榮美、德行分享給祂所造
時隔400餘年,年輕的席克斯也非泛泛 之輩,他成功地鑑別林布蘭作品 《年輕的紳士》
的人,使人有著祂的形像。
除上排畫作外,相片皆為《是誰得手林布蘭?》劇照。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11月22日~11月28日/3639期
19
舉 目向山
舉
目
向
山
感恩中的 等 以賽亞書2章1~5節;馬太福音3章1~3節 陳志忠(台中中會東榮教會牧師)
【宣揚福音】
★~待降與感恩~★ 主題:感恩中的等待
宣召:詩篇100篇1~3節 聖詩:新《聖詩》41首〈請來,請來,以馬內利〉 啟應:41(以賽亞9) 祈禱:愛我們的天父上帝,感謝祢,因為祢用愛創造了我 們與世界萬物,祢更賜下祢的獨生愛子耶穌基督成 為我們的救贖主。在待降節期,我們要因著基督誕 生所帶來的盼望而獻上感恩,並同時深思我們的生 命是否為祢所掌管,是否我們已預備好迎接耶穌基 督降臨在我們生命中?求祢提醒我們,使我們不把 耶穌誕生的節期當成唯獨歡樂和購物的商業節期, 而忘記預備我們的生命來迎接主的降生。奉主耶穌 基督的名禱告,阿們。 聖詩:新《聖詩》605首〈靠主恩典奇妙氣力啲保護〉 聖經:以賽亞書2章1~5節;馬太福音3章1~3節 信息:感恩中的等待 聖詩:新《聖詩》348首〈求主教示阮祈禱〉 公禱: 1.為自己祈禱:慈愛的天父,我們為自己生命的打掃清理, 並預備基督降生獻上祈禱。求主使我們深刻看到自己的不 足和軟弱,因為我們往往在意自己的需要,陷入罪中而不 自知。在待降節期,讓我們在讀經真理的光照下,深刻感 受到我們需要祢的臨在,懇求祢成為我們生命的主,而使 我們能全然依靠祢。 2.為年終感恩祈禱:親愛的救主,在一年即將結束時,為這 即將過去的一年獻上感恩。我們並不單因為順境或豐收而 獻上感恩,也因著耶穌成為我們生命的盼望而感謝,即使 遇到風浪,我們仍深信祢同在的應許,因為祢是以馬內利 的上帝。 3.為等待耶穌降生祈禱:創造天地萬物的主,求祢使我們在
教會進入待降節期,因著耶穌基督的降生,這成為 教會歷史中一個安靜、等待、自我與信仰團體省思和 感恩的節期。提到感恩,大多數人直接想到北美的感 恩節,台灣有許多教會也保有這個感恩節的傳統。北 美的感恩節緣於英國清教徒為追求信仰自由去到北 美,因被當地原住民幫助而得以在新大陸生存下來。 所以,當地的收成像是火雞、南瓜和玉米等,成為感恩 的食品,感謝上帝在他們生命困苦時的開路。 然而,這樣的感恩節後來有些變調了。因為那些清 教徒後來在北美洲竟成為原住民的壓迫者,使許多 原住民失去生存的空間和生命,這是感恩節殘酷的一 面,而我們卻甚少去探討這部分。美國知名女星安潔 莉娜裘莉曾說:「我們不過感恩節,因為它是個『屠 殺的節日』。」對印地安人而言,那是一個跟我們所想 像全然不同的節日。現在愈來愈多的台灣教會也在思 考:我們如何過一個感恩的節期? 如果就台灣不同住民的處境而 言,我們也應該想想台灣本地 住民如何獻上感恩。原住民因 著不同的族群部落有多元感恩 的傳統,大都是以豐年祭的形 式來呈現,結合文化和傳統來 感恩。此時差不多是台灣民間下元 節,俗稱「謝平安」。過去農業社會, 農耕作物十分仰賴天、地、水,代表太陽、土 地和雨水資源的配合,在台灣民間信仰中, 這個謝平安的節日也被稱為台灣在地的感恩 節,而客庄在這個節期也有類似意義的「謝 冬戲」。在教會年曆中,耶穌的誕生是一年 的開始,就台灣民間收穫的節期,加上基督 信仰的意義,待降節是基督徒等待耶穌降臨與 省思、感恩的節期。
待降節期每次安靜的時刻,能感受到和看見自我的罪與軟 弱。主啊,我們經常將祢所創造的一切占為己有,讓私慾
★~來登上主的山~★
充滿內心,以致無法在心中為祢預備地方。求祢開我們的 心眼,讓我們看見別人的需要,樂意改變內心的自私。 4.為世界和平祈禱:親愛的救主,祢的誕生帶來和平的盼 望,因為祢是使人「把刀劍鑄成犁頭,把鎗矛打成鐮刀」 的和平君王,祢已將平安賜給我們,求祢在我們當中賜下 和睦的心。如今全世界還存在許多戰爭和恐怖行動,求祢 親自掌權,掃除一切的暴力作為,好讓世人得享真正的平 安喜樂。 5.為受苦的教會祈禱:親愛的主耶穌基督,祢是生命的主, 更是為一切受苦中的肢體帶來盼望的主。在待降中,求祢 親自保守世界因著各樣緣故而受逼迫的眾教會,並在當中 彰顯祢的同在所帶來的安慰與盼望,使他們在困境中依然 仰望祢所帶來的力量,並安慰他們的心。(請用主禱文作 結束祈禱) 聖詩:新《聖詩》399〈願上主大仁愛〉 默禱閉會:願主賜福保護我們
20
台灣教會公報2021年11月22日~11月28日/3639期
以賽亞書2章是以「來吧,我們一起到上主的山,一 起往以色列上帝的聖殿」(3節,現代中文譯本2019 版)為開始。然而,這個登上主的山,在以賽亞的預言 卻是指向末後日子的盼望。對猶太人而言,這末後日子 是指彌賽亞來臨後的日子,是一個新時代,而非過去 舊王國的經驗。錫安山上有穩固的聖殿,要成為萬民 朝拜之地。而萬民朝聖的過程,內在是需要潔淨自己, 外在則需要步行和時間的等待。人們朝向錫安山的聖 所,像苦行僧一樣前往上主的山和聖殿;萬民透過朝 向山上聖殿的具體行動,同時表達萬民一致歸向上帝 的教導和守約的心志。 這裡的錫安,對以色列人除了是一種軍事堡壘外, 錫安的聖殿更是信仰的中心。錫安山上聖殿的朝聖, 是先知所表達上帝掌權下信仰全新的國度觀,且是和 平沒有戰事的國度。先知在以賽亞書最終帶來一個全
待
新盼望,彌賽亞所帶來的國度,是一個超越軍事和政 治的國度,也超越希伯來人理解的強權模式。 聖經用一種新的方式來表達,如以賽亞書2章4節提 到:「上主要解決國際間的糾紛,排解民族間的爭端。 他們要把刀劍鑄成犁頭,把鎗矛打成鐮刀。國際間不 再有戰爭,也不再整軍備戰。」上主要行審判,卻不像 軍事一樣的毀滅,而是消弭戰爭,帶來和平的盼望。先 知提醒,這是上帝國度的模式,而不是被擄的希伯來 人所期待的模式。 最後,第5節以「雅各的後代呀,來吧,讓我們依照 上主所賜的亮光行走」,強調依上主賜的「亮光」行 走,是指依上主的旨意而行。簡言之,就是讓上帝作 王。這段經文以登上主山上的聖殿為開始,以行走在 上主的光明中做結語,先知以行動來提醒以色列人, 被擄中的盼望是可以期待的,也是在生活中可以經驗 的,但要上帝作王,而不是自己作王。
★~感恩中的待降~★ 待降節第一主日的主題是「期待、希望」。登上主 的山,奔雅各上帝的殿,用行走做主題,所表達正是 看見上帝掌權的新信仰之盼望。對基督徒而言,因 著耶穌基督的降生,聖誕的中心主題是耶穌所帶來 天國福音的信息,目的就是約翰所宣告的:「天國近 了,你們應當悔改!」約翰來是為了修直 主的路,使我們能行走在光明中。而 我們要預備的,就是看到自己的 不足,在耶穌基督面前認罪悔 改。也因為看到人的軟弱與 不足,我們才能體驗上帝恩 典,使我們行在上帝的道路 中,行在祂的光明之中!這些 預言,帶向耶穌基督降生所要 改變世界的一切和盼望。 待降的第一個省思意義,目的是 讓基督作王,而不是我們自己作王。 讓基督降臨作王而獻上的感恩,則是一種挑戰,因為 不是我們作王,所以意謂著事情的發展即使不如我們 預期,也能心存感恩地期待。很多時候基督徒會落入 一種盲點:我又沒有成功、賺錢和財富,我要如何感 恩?但這種好,究竟只是我們的期待,或是讓上帝作 王的好呢?人們老是用自己的期待要求上帝實踐,這 是自己作王,而不是上帝作王。 這個季節是台灣收割的季節,台灣人傳統上收割後 要為神明一年的保守獻上平安祭,叫做「謝平安」。 在年終時獻上感恩,不單因為「好年冬」,筆者小時 候就被傳統信仰的長輩教導「歹年冬也要謝平安」, 這是值得基督徒省思的信仰態度!基督徒若只在「好 年冬」才感恩,才獻工、獻心、獻金,這是我們在作自 己的王,跟一般信仰拜財神爺有什麼差別呢?在待降 節,我們可以做什麼呢?感謝耶穌降生在我們生命中 作王,而不只是在順境和外在成功時感恩。學會感恩 的功課,才能在我們生命中帶來真正的盼望。
探 索頻道 師在講台是否適宜講政治?」其實是不 精準的命題,「政治」這個中性名詞每 個人的概念都不同,可以指極權政治、 民主政治、寡頭政治、菁英政治、黑金政治等。公民 教育指政治是「管理眾人之事」,請問不能講政治是 什麼意思?是誰說了算?是黨國基督徒嗎?是神學 泰斗嗎?是聖經嗎?假如我們是敬虔的基督徒,是否 應優先問耶穌怎麼說?上帝怎麼說呢? 而我認為牧師講道不得不講政治,為什麼?以下 就是我根據聖經編輯處境所提出的理由,即由舊約 猶太人憧憬猶太國家的夢想,進入到新約耶穌提供 一個超越世界帝國主義的上帝國福音,來改變世界 帝國邪惡的政治,這樣的政治觀貫串整本聖經,以下 就來說明這個道理。
「牧
聖經記載著政治史 舊約五經(創世記、出埃及記、利未記、民數記、 申命記)的形成,與猶太人的身分認同和維持上帝 選民的身分有關。特別猶太經典的確立,是在其民 族歷經亡國、受擄、回歸後才漸漸形成的。舊約歷史 並非單純的歷史,它也是以色列的政治史,而出埃及 是以色列史的開端(參宋泉盛《第三眼神學》)。 創世記可分為兩部分:1章起到11章9節述說天地 萬物、人類、列國與罪惡的來源;11章10節至50章 26節記載亞伯拉罕與其他族長,以及與他族他國間 發生的事。因此,為什麼要編創世記?如何編成的? 聖經學者威爾浩生(J. Wellhausen)的「五經底本 文獻說」較被學者肯定,形成有其歷史性:耶和華典 (J)最早,為大衛、所羅門時代南國猶大傳統;上 帝典(E)為北國從大衛王朝分裂出去,產生較超然 神觀與注重北國聖所的傳統;申命記典(D)為北國 滅亡至約西亞王時代,致力統合南北傳統的典籍; 祭司典(P)為猶大王朝被擄至巴比倫,後由波斯回 歸時出現祭司典。祭司典的經文較大宗,包含出埃及
借鑑猶太人歷史經驗 因此,不斷地講述台灣主體歷史是非常重要的。 台灣從17世紀起即歷經荷蘭、西班牙、鄭成功、清 國、日本的殖民統治,後來日本放棄台灣,台灣被交 給國民黨軍隊託管。然而1947年發生二二八事件, 台灣社會菁英幾乎被國民黨軍隊屠殺殆盡。1977年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發表〈人權宣言〉,促請政府「使 台灣成為一個新而獨立的國家」;1979年台灣人抗 議獨裁國民黨政權時發生美麗島事件,此後民主運 動風起雲湧,特別是台灣在總統李登輝接替蔣經國 主政並於1996年舉行首次總統直選,開啟了民主的 新頁,並促成了2000年總統與政權和平轉移至本土 政黨民進黨。但2008年,總統與政權又回到國民黨 之後,整個國家傾向中國的政策大行其道。而後台灣 被紅色中國嚴重滲透,導致2018年本土政權失去多 數綠色執政的縣市,其中有效利用社會議題與電腦 網路的科技造就有口號無內涵的韓國瑜崛起,使得 民主價值再次受挫。 如此一來,我深深覺得17、19世紀兩波基督教福 音傳入台灣有其非凡意義,這福音除了講述耶穌救 贖的故事,也包含舊約猶太人獨立建國的故事,並 且隱藏著上帝對這片土地子民聖善的旨意──台灣
牧師講道
柯怡政(台北中會公義行動教會牧師)
不得不講政治 的會幕與祭司設立部分、利未記 與民數記的大部分。以上的編輯都與國家的興衰有 關,出埃及記摩西的部分即反抗奴役希伯來民族的 埃及帝國主義;而最後結合祭司典編成的五經,即為 了反抗巴比倫帝國主義與懷柔的波斯帝國主義(參 羅光喜《後殖民詮釋創世記之綱要》)。 因此,五經第一本創世記乃猶太宗教智慧者回溯 以色列民族的起源與身分的一本書;又因為亡國受 擄之痛,「罪」成為他們信仰的反省課題,因此律法 書成為民族遠離罪的一個共同規範,指出應當如何 行才符合上帝子民身分。而以上這一切,都是猶太 人為了再一次建立屬於自己的國家的重要藍圖。 實際上,在猶太歷史中有一些類似台灣二二八 的事件,慘遭外來統治者的屠殺。早期歷史有法老 要滅絕希伯來的嬰孩,上帝興起摩西帶領他們出埃 及,日後猶太人於逾越節講述祖先的出埃及。主前 163年希臘敘利亞王朝占領耶路撒冷,對猶太男孩 行割禮者或藏律法書者處以極刑,如同二二八,於 是引起馬加比革命收復耶路撒冷,享有百年的獨 立,後猶太人以修殿節記念這段歷史。第二次世界 大戰希特勒屠殺百萬猶太人,比二二八更慘烈,喚 起猶太人於1948年回巴勒斯坦建立以色列國。由於 這些歷史記憶讓猶太人建立了自己一套獨特文化系 統(舊約聖經),讓後代子子孫孫認同,凡不認同者 被視為「猶奸」。因著這套文化系統保存下來,猶太 人終於在亡國2000年後再次建國成功。
獨立建國。我們的進路雖然與猶太民族略有不同, 而且台灣這塊島嶼上其實沒有獨立國家的輝煌歷史 經驗,島內各族群受苦難的經驗也不盡相同,甚至 歷史上受害者與加害者仍同時存在於這片土地上; 更真實而論,台灣歷史乃是一部南島民族的遷移 史,經考古人類學者推論,台灣應為南島語族的發 源地。不過也由於台灣的族群多元,歷史經驗不盡 相同,現階段面對中國的威逼利誘與欺騙,稍不注 意可能使社會更加分裂、自私,進而使社會道德低 落。因此台灣確實需要一個堅定的目標來凝聚台灣 住民,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是否應再一次扮演先知的 角色呢? 台灣獨立建國的客觀條件雖然複雜,不過我仍相 信聖經上帝的話語具有豐富的啟示,能幫助我們成 為上帝祝福的國家。上帝啟示猶太百姓前往應許之 地建立新國家,台灣子民怎可能例外,台灣是上帝 所賜美麗的「迦南地」,上帝的美意要所有台灣住民 共同在新天新地生活,在此建立新國家,我相信這 是台灣人的「神聖之路」。而如此的國家我認為應依 上帝禧年的國度為藍圖來建立,其中應包含公義、 慈愛、和平與真實,這正是對抗邪惡帝國的重要價 值。因為在以色列民族的歷史記憶當中,無論是巴比 倫帝國、亞述帝國與波斯帝國等國王都稱為萬王之 王,因此在他們的腦海中已激起了反帝國的漣漪(意 識),無論在聖經的開始創世記,或聖經的結束啟示
可惜的是,台灣人在長期的抗暴運動中偏重政治 鬥爭,忽略了自我文化的認同與歷史意識的建構。 假使台灣這套獨立文化系統能夠建立,就得以區隔 「台灣人」與想依附中國的「台奸」。這套文化系統 即:述說我們祖先的抗暴故事,他們可能是原住民、 客家人、福佬人或1945年後來台的新住民。當這些 故事與歷史意識被建構,台灣新而獨立的國家就能 實現(參王崇堯《時事‧信仰‧神學》)。
錄,都告白了耶和華上帝、耶穌基督才是宇宙主宰、 萬王之王。如此意識形成又有一充分且必要理由,即 世界的帝國為人統治,難免充滿殘忍、自私、黑暗與 虛假,而上帝的國度則充滿慈愛、公義、聖潔與信實 (參羅光喜《後殖民詮釋創世記之綱要》)。 × × × 由於牧範學的牧養觀視講道為牧養的重要元素, 我也認同講道在主日禮拜當中占重要地位,但在實 際的經驗當中,看見自己或同工每每要避免講述台 灣前途與政治的講道,極有可能是對舊約聖經「以 色列建國」的啟示與神學不了解,或畏懼於會友意 識形態的差異而選擇自我審查避談,因此讓教會無 法在「台灣獨立建國」真善美的理想作有效的見證。 耶穌是徹頭徹尾「上帝國的宣揚者」,可惜,基督教 會及其神學常常背離這樣的洞見。一個值得思考的 事實是,耶穌宣揚上帝國,而教會宣揚耶穌。因此我 們面對一個危險,我們宣揚耶穌卻失去了上帝國的 異象(參宋泉盛《耶穌的上帝國》)。 因此,我以此文章來表達牧師講道不得不講政治 的理由,盼望還原上帝話語對台灣的美善旨意。同工 們,就讓我們勇敢的在禮拜講台上講述「上帝國的 政治」吧!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11月22日~11月28日/3639期
21
雲 彩見證
待降節會改變你! 作 大衛‧馬西斯(David Mathis) 譯 陳碧如
待 降節終於來了。 多 年 來,在 感 恩 節 過 後的日 子裡,我總不假思索拿起兩樣珍藏 的東西來回味。一個是我在1990年 代後期拿到手的唱片──海灘男孩 (The Beach Boys)的聖誕節專輯,這 傳統而今已逐漸但甜蜜地消失了。另 一個對我的靈魂更加有益處,而且我 持之以恆到如今──唐納˙麥克勞德 (Donald Macleod)的著作《基督的位 格》(The Person of Christ)。我將待降 節視為一年一度提醒自己閱讀基督論 的時間,每年我都會試著多延伸閱讀 一些其他的,但總是必須花點時間重 讀麥克勞德的書。 在我們所處日漸世俗化的社會,利 用待降節這個機會記住聖誕節真正的 意涵,或許會顯得更有意義。隨著時 間推移,我們必須更加警惕,甚至是 激進且不容情地提醒我們自己、我們 的孩子、我們的教會,什麼才是聖誕 節真正的核心及意義。
節日的習慣 本質上,我們是習慣的創造者,這 不是墮落的產物,而是上帝美好的設 計。好的習慣讓我們潛意識執行重複 的工作,以便把有限的注意力及意識 使用在其他地方,這可以幫助我們茁 壯、成長。 當然,罪也會破壞我們的習慣,但 藉靠福音和聖靈的力量,實際上救贖 及聖潔過程的重要環節即是日積月 累養成新的習慣──聖潔及團契的習 慣、每天在上帝話語及禱告裡聆聽祂 聲音的習慣,以及每週與屬祂的肢體 一同敬拜、交誼的習慣。 然而,習慣不僅是每日及每週,還 有每一年。上帝定下節令(創世紀1 章14節),祂讓我們在春天來臨頭幾 天、夏天最熱的日子、秋天的愜意及 冬天第一場飛雪中感觸良多。長期以 來,基督徒尤其與救世主誕生的12月 連結,並期待兩個重要節期之一、持 續一個月之久的待降節。
等待的季節 今日,待降節的重要性及貢獻常常 被忽略──待降節是等待的節期。相 較於大齋節期鼓勵人們用全人奉獻的 心志來期待耶穌在世上最後一個禮拜 的印記──尤其是祂在受難日為我們 犧牲的死亡,以及祂在復活節的主日 為我們得勝的復活──待降節的重點 提示就是耐心等待。 每一年,在等待的月分裡記念上 帝的肉身降臨,使我們想起那些上帝 的子民已等待了幾個世紀──幾個世 紀!就是為了應許的彌賽亞來到。他 們有上帝的應許:「女人的後裔」要 踐踏撒但的頭(創世紀3章15節、羅 馬書16章20節)、一位像摩西的先
待降節將改變你 習慣是上帝賜予美好及充滿力量 的禮物,教我們待降節的重要真理: 節日及宴會不僅是歡笑及大餐,而且 能改變我們的心靈,無論好壞。在我 們的社會,12月是唯一具特色的月 分,有其獨特的布置及音樂,帶來很 不一樣的感受。很少有人公開質疑12 月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時刻,多數人會
等待以馬內利的習慣
知(申命記18章15節;使徒行傳3章 22節、7章37節)、一位超越第一個 立約的祭司(詩篇110篇4節;希伯來 書5章4~6節、7章11~17節)、一 位大衛王之子及王位繼承人(以賽亞 書9章7節;馬太福音1章1節、22章 42節),他會比大衛更偉大,如同他 的主(詩篇110篇1節)。幾個世紀以 來,上帝的子民一直在等待。 然而,他們沒有得到所應許的,因 為上帝預備的是更好的東西(希伯來 書11章39~40節)。我們現今活在彌 賽亞來臨的時代,基督已作為歷史的 高潮到來,向我們展示天父及祂的旨 意。不過,對我們來說,操練上帝古 時子民的耐心等待和期待,以更新及 深化我們對如今在主裡擁有一切的感 謝,這其實是一件好事。
出於此緣故,待降節是個小和弦的 節期,猶如〈以馬內利,懇求降臨〉 (O Come, O Come, Immanuel)這首 詩歌適切的描述。當我們等待時,便 重溫了基督來臨前幾個世紀子民那種 憧憬與嚮往的心情,我們在基督裡的 喜樂與感謝會更深刻、更豐富、更甜 蜜。為了耶穌第二次降臨,我們也在 憧憬與嚮往的心情中度日,即使我們 的等待從根本上看來是全新的經歷, 並將延展至難以預料的盼望和期待, 以及等待中的喜樂,這一切都源於祂 的第一次降臨。 在聖誕節那天,小和弦將進入〈普 世歡騰〉(Joy to the World)輕快及歡 樂的大和弦,終結過去幾個世紀的緊 張,即使這首詩歌指向我們盼望的耶 穌第二次到來。
從眾隨俗。當12月到來,你很難不受 周遭影響。待降節將臨到你,並讓你 變得更像史庫吉(Scrooge,註)或更 像榮耀、讚美上帝的牧羊人(路加福 音2章20節)。到了12月25日,某種 程度上你將會有所不同,可能是更像 希律王,或更像大大歡喜的東方博士 (馬太福音2章10節)。 待降節將改變你,你將不再一樣, 你會變得更好,或是更壞。每年的 待降節都很重要,在12月25日那一
天,你會與耶穌更親近或更疏遠?你 會對祂更溫和或更冷酷?會有更多迷 霧彌漫在你的眼和祂的面目之間,或 是你將更清楚看見祂,並且更熱情地 欣賞祂?你將更認識耶穌並享受與祂 的關係嗎?
今年的待降節,讓我們不要只是走 個過場。作為上帝的子民,為了基督 的榮耀及我們在祂裡面的喜樂,讓我 們憑信心迎接這個季節(羅馬書14章 23節)。今年的待降節,讓我們一起 頌讚基督豐富的美好:祂是神,祂也 是人,祂是聖潔的,祂從童女而生, 祂以祂的話語支撐宇宙,而祂曾躺在 馬槽裡的襁褓。 今年的待降節,你是否願意與我們 特別努力了解、細品基督的位格?祂 值得我們每天、每週、每年維持這個 最好的習慣。 註:狄更斯(Dickens)小說《小氣財神》 (A Christmas Carol)裡的角色,是視 錢如命又冷酷無情的吝嗇鬼。
原文網址:https://www.desiringgod.org/articles/this-advent-will-change-you
22
來吧!讓我們愛祂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11月22日~11月28日/3639期
雲 彩見證 還好有熱心人士帶我到公車站,然後開
7-4
道
范泉山
Ⅲ部 在診間
第
坐車
始喋喋不休,告訴我各個公車路線,到 哪一個轉角會看到什麼歷史建築,到哪 一站會看到什麼宏偉大廈……,還一直 逼問我這樣清楚了沒有?」 她笑道:「結果你清楚了嗎?」
有位接受肝炎治療的姊妹,問我這
我說:「我深深地謝謝他,待他轉身
兩、三個月連續失眠,會不會爆肝。我
離去,我叫了輛計程車。拜託,我是要
說:「暫時還不會,只是長此以往,將來
到醫院,而不是坐公車呀!」 我兀自憤憤不平地說:「而且妳知道
爆的不只是肝。是什麼事讓妳煩了?」 她談到她一直以來照顧老媽媽,到了
嗎?那計程車司機看我是外地人,就不
40多歲了仍未婚。最近媽媽走了,家裡
跳錶,最後多收了我100元。」她終於開
空蕩蕩地剩她一人。
懷大笑。 我說:「我當時若乖乖去坐公車,不
我問:「妳沒兄弟姊妹?」
理太多路線、轉彎,就安然欣賞窗外風
她說:「只有一個哥哥,人家有他的 家庭。」 我再問:「那妳平常有心事,除了媽 媽外,都找誰聊?」 她搖頭說:「我怕麻煩別人,都裝得
我說:「教會不錯呀,那裡有很多熱 心的姊妹。」 她說:「是呀,只是我後來不參加她 們了。」
權威,一章一節地唸,根本打不到妳心
景,累了就閉眼歇著,痠了就伸一下懶
靈深處,對不對?」她點頭。
腰,然後拜託旁座,到了醫院記得叫我,
我說:「我要為她們給妳的這個誤解 跟妳道歉,這個誤解我以前也有。」
我很訝異,問:「她們怎了?」
她說:「誤解?」
我說:「唉呀,妳當她們都是瞎子,
她說:「她們是很好,只是時不時會
我說:「對!聖經是神的話,這些話
看不出妳有事?妳越裝,她們只有越不
問我聖經讀到哪裡了沒,我受不了這逼
是為了趨使我們到祂那裡,而不是只到
知所措。在擔心冒犯了妳之下,妳會逼
迫的壓力。」原來,她把關懷當交際的
達祂的話就停止了。」她表情茫然。
她們閃躲妳。」
場面話忽略了,卻把人家囑咐的助人工
像沒事。」
她 說:「這 倒是,她 們 把 我 帶 到教 會,然後推給了教會。」
具當壓人重具揹著,因此受不了。
再放空他熱切的嘮叨……也就不會在情 急之下亂坐計程車,還被坑。」 她說:「我懂了,要記得我是到醫院, 而不是只到公車上。我要到上帝那兒, 而不是只到祂的話,對嗎?」 我點頭:「而且坐車坐累了,下車伸
我說:「這就好比我當初要到醫院報 到時,一下火車站頓時覺得孤苦伶仃。
伸懶腰,甚至尿個尿都無妨,因為妳不 是坐囚車嘛!」
我說:「妳覺得聖經只是個沒人性的
呼召的熱情
子的未來。我 在想,對他而言,這些大小 事的張羅不只是一份工作,他不只是當 個教練而已。 杰哥的堅持從哪裡而來?杰哥媽非常年 輕與活潑,上次在高雄的預賽,她也帶著 孫女為這一群孩子加油。我揣想著,當年 她的孩子杰哥在這個年紀的時候,她肯定 也是「追星一媽」。如今,她則當起了追星 阿嬤,繼續接待這些孫兒球員。 杰哥媽的樂意從哪裡而來?看看那位中 氣十足、精神百倍、不斷招呼孩子吃這吃那 的阿公,看起來多麼英姿煥發,據說他是C 大退休的大長官。他老人家原本穩坐在位 置上,為了緊跟每個孩子的動向,他屢屢從 會滑動的椅子上起立、坐下,讓在旁的我有 點冒冷汗。雖然他的架勢像極了長官點名、 督察,卻看得見他心裡的關愛。 阿公的滿足從哪裡而來?回程路上,孩
子們此起彼落響起打 呼聲,在小小的車內,聽起來格外響 亮。我與先生刻意壓低聲音講話,儘管只 是短暫的車程,也希望他們可以好好地休 息。雖不捨他們辛苦,卻又滿懷感恩,因為 知道他們是一群被愛的孩子。身為孩子的 父母,再怎麼忙碌,也願意跟著他們南征北 討、勞心勞力。 我們的甘之如飴,又是從哪裡而來?謝謝 上帝在我們心中賜下那份熱情,或老或少, 只要被點燃、被呼召,在團體中被激勵、被 成全,就得到極大的動力。這樣的力量支 持著我們,忘記什麼叫疲憊,忘記什麼叫困 難,忘記什麼叫放棄! 孩子們,為你們的故事散發熱情,為你們 的熱情寫下故事。熱情是一份貴重的禮物, 完成上帝給你們的呼召,向著標竿勇敢直 跑!我所愛的每一位熱情的孩子,請繼續加 油,堅持到底!
何玫玲
這天我們被徵召, 很榮幸地陪伴一群孩子跟C大的大哥哥們在 籃球場上爭戰。 這是一場高級中等學校籃球聯賽 (HBL)跟大專籃球聯賽(UBA)的友誼 賽,不管是年齡、體型、技巧、經驗,看起 來大哥哥都略勝一籌。果不其然,孩子們 被打得落花流水,每個都被總教練杰哥罵 得垂頭喪氣。平常號稱最活潑、最帥氣的 球隊,在拍團體照時好像看不到之前的搞 怪與笑容了。 賽後,與孩子們到杰哥的老家用餐。看見 桌上不僅已準備好號稱木柵最好吃的燒臘 飯,還有杰哥媽用心準備熱呼呼的丸子蘿蔔 湯,以及一盤又一盤現炸的鹽酥雞出場。高 齡96歲的阿公不斷招呼著孩子:「快來吃, 這裡還有飯……孩子,你太瘦了……孩子, 再多喝一碗湯……」 累積兩、三個小時下來的疲憊、沮喪、鬱 悶,再加上外頭濕冷的天氣,讓孩子們有氣 無力地開始用餐。這不是很大的空間,卻因 著圓桌上擺滿了愛,我感受到孩子們已經由 內裡開始加溫,慢慢地,我聽見他們的聲音 與笑容了。 這是一群16到18歲的孩子,之所以加入 高中籃球隊,各有他們的熱情與投入。他們 的故事從一踏進球隊就開始敘寫,密不可 分的關係、共進退的革命情感,過程中包含 無數的歡笑與淚水,還有旁人看不到的諸 多困難與壓力。 孩子們對杰哥的順服從哪裡而來?短短 的陪伴過程中,我看見杰哥身為總教練如何 帶領他的團隊,包括賽前的安排、賽場的怒 罵、賽後開放家庭接待這些孩子,以及這 一切背後他如何用心規劃每個孩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11月22日~11月28日/3639期
23
知 性之旅
沙漠教父並沒有認為獨處 就必須是孤單的;獨處,指 的其實是單獨與神在一起。 靜默就是不說話,就是聆聽 上帝。獨處和靜默是實踐禱 告的場域。 ——盧雲 《喧囂中的寧靜:來自沙漠教父的心靈智慧》
那天,我在淡水河岸遇見小王子, 我們同樣是追日高手,我忍不住跟 他對談。 我問:「小王子,你多久 追一次落日?」 他 說:「 多 久?有 一 天,我看了43次落日!」 我說:「這太讓人驚奇 了,超級羨慕的。」 稍 後 他 補 充 說:「 你 知 道……當一個人很憂鬱的時候, 他會喜歡落日。」 我問:「這樣說來,看43次的落日 那天,你是很憂鬱了?」可是小王子 沒有回答我。 這天淡水的落日,五分鐘不到就隱 藏了起來。不是每次追落日,都可以 一如往常的幸運,有時她的美麗很外 放,有時她的美麗很含蓄。此時我稍 微能懂,原來學會專注與安靜,附加 價值就是變得純真。生命要操練多 久,才能有諸般的領悟啊? 今天我只看了一次落日,是一個人 的浪漫,而非一個人的惆悵。一個人 追日,總能發現許多看不見的自己: 學會獨處而不寂寞;學會自己是一座 島嶼,沿著河流與其他島嶼連結;學 會捨棄與簡化外在與心靈;學會凡事 盡力但保持彈性;學會承認自己的有
淡 水 落 日 │文 何玫蘭│ │圖 鍾文淵│
24
限,偶爾也需要別人共抬褥子;學會 表達真實情緒,不隱藏自己;學會禱 告、祈求與感謝,不論遭遇何事,都 有神的美意。 我沐浴在夕陽餘暉裡,有些提醒、 有些反省、有些梳理、有些鼓勵,再 次遇見小王子與浪漫的自己。 與夕陽揮手說再見,走到淡水老 街,蛋糕的香味迎面而來,誘惑著旅 人的心,讓我忍不住排隊拎個兩盒回 家。原味跟起司口味是我的最愛,古 早味蛋糕最迷人的就是濃郁 的蛋香與低調無過分裝 飾的海綿蛋糕體,簡 單而綿密的口感像 極了母親在我年幼 時烤的蛋糕點心。 剛出爐的古早味蛋 糕為追日的浪漫增添 了幸福感,一口一口都 是愛的滋味。
對等待的人太慢,對畏懼 的人 太 快,對悲傷的人 太 長,對歡樂的人太短。只有 對相愛的人,時間不存在! ——吳獻章《天道聖經註釋:傳道書》
在落日餘暉中,細細體會這句話; 在颱風過境後,深深感受這句話;在 深秋時分,慢慢理解這句話。 追日夫妻看準了淡水今日天氣晴, 決定來個小旅行,搭車到滬尾藝文休 閒園區。園區集結了國賓影城、禮萊 廣場購物中心、鬱金香酒店,鄰近有 滬尾礮台(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 館)、雲門舞集、一滴水紀念館等, 可以一日遍遊全部,也可以分趟幾 次,慢慢體會淡水的人文與歷史。
夏日傍晚時刻,追落日也要追自 沖繩取經的「朝日夫婦」日式刨冰。 原本我們預計在冰店的河岸 景觀位置享用冰品,幫刨 冰拍張令人驚豔的網美 照,回去當作畫室課程 之一。無奈排隊人潮太 多,只好改成外帶。我 們捧著一碗冰,找到合 適的位置,品嚐火龍果、鳳 梨與牛奶碰撞出來的美味,繽 紛的色彩與落日相互呼應。 時間不等人啊!一聲聲驚嘆中,刨 冰急速溶化,落日猶如蛋黃般,不小 心墜入了河的邊際。不同於颱風天的 夕陽,這日的雲彩不多,卻創造另一 種美麗,讓人心醉神迷。這次追日行 程,沒能讓老爺在河岸邊速寫落日餘 暉,但也製造下次再來的機會。
有了色彩,雖僅一瓶顏料 的花費,我們就可以表現出 自己的風格與特質。 然而,就如風格一般,運 用色彩的能力必須藉由不斷 的嘗試才能有所增長。如果 妳不敢,那單調與乏味也就 無可避免了。 —— 康蘭(高志仁譯)《簡單富足》
遇到濕冷的天氣,我的心 就特別想念淡水的暮色、 阿給、魚酥、魚丸湯及 古早味蛋糕。這個月老 爺的水彩課卻充滿歡樂 與活力,帶來熱情與創 意。天母國小校園藝術 志工團團長邀請團員來體 驗水彩課「淡水暮色」,大家
各自創作屬於自己的天空、雲彩、白 鷺鷥與淡水河,每位學員都玩得很開 心,讚嘆著彼此作品的美麗, 驅散了寒冷的心情。 我看著學員在老爺的引 導下畫出一張張精采的 作品,腦海中浮現保羅‧ 科爾賀在《牧羊少年奇幻 之旅》裡的一段話:「世 界上的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寶 藏正在等待著他。」老爺從學校退 休,開立了畫室,教學與藝術創作占 滿他的心思與時間,他找到人生下半 場大放異采的天空。我的生命也走入 另一個季節,進入空巢期,不禁捫心 自問:我的寶藏在哪裡?屬於我的天 空在哪裡?可以任意揮灑的顏料是什 麼?歲暮之際,我期許自己有一天也 能追尋自己的天空與色彩。 凝視著學生們一幅幅以淡水暮色 為主題的畫作,我突然有一個領悟。 我不用成為別人,這一生最重要的 任務,就是活出我自己。閱讀,書 寫;靈修,書寫;做料理,書寫;看 電影,書寫;走路,書寫;旅行,書 寫;回憶,書寫。曾幾何時,書寫占 據了我大部分的時間,寫枯了一枝又 一枝筆。曾幾何時,書寫盤據了我腦 海裡的空間,文思不時如泉湧,化為 墨跡點點。曾幾何時,書寫整理了我 的生活,讓我勇敢活出豐盛的 新生命。 金秋季節,欒樹黃花落 盡,玫瑰紅的蒴果如一 個個小燈籠掛樹梢。我 許下心願,這枝筆要持續 寫出一段又一段與上帝相 遇的美麗! (完)
河岸遇見小王子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11月22日~11月28日/3639期
下
台 文世界
Siōng-tè bē pàng lán bô-kò͘ Âng Ek-sim Che sī góa keng-le̍ k Siōng-tè ê part II. Siōngtè chhōa góa kàu chit-ê tē-pō͘, bē pàng góa bô-kò͘. 2020 nî 1 goe̍h kàu 2021 nî 7 goe̍h, chiong-kî-bóe oânsêng góa ê lūn-bûn. Hôe-sióng khí--lâi, “Nā-bô ba̍k-sái-lâu ba̍k-sái-tih, sìⁿ-miā chiū lóng bô hoaⁿ-hí”. Khang-khang khí-thâu, khò Siōng-tè ínchhōa keng-le̍k chhōe tê-bo̍k, tāi-kong pò-kò, khai-sí lūnbûn kiat-kò͘ chiuⁿ-chat an-pâi, cht-pō͘ cht-pō͘ thia̍p lāiiông ê kòe-têng chhiūⁿ khí-chhù kâng-khoán. Góa ê lūn-bûn sī siá 1940 nî-tāi Tâi-oân jî-tông bûnha̍k ê chhái-chip sian-hong Ng Liân-hoat(黃連發) ê Tiô-chiu(潮州)seng-oa̍h le̍k-sú, tē-it ê khó-giām sī ài chhōe 1940 nî-tāi ê kî-ló hóng-tâm. Lóng 80 kúi-hòe ê lâng, -sī tòa liâu-ióng-īⁿ--ê, sit-tì--ê, bô tō sī siuⁿ siàuliân, chiâⁿ chhám. Chit-siaⁿ koh ài kiû Siōng-tè “Chú ah, lí sī tōa-lêng ê Chú, lâng ê kì-tî iú-hān, Chú sī bû-hān, lí it-tēng chai-iáⁿ jîn-soán tī tó-ūi, góa thâu-chêng ê tō-lō͘ Lí ē thè-góa pī-pān ”.
siāu-kài góa beh siá Ng Liân-hoat ê lūn-bûn, sī lâi chhōe sòaⁿ-soh--ê. Chit-ê thâu-ke chū-thâu lóng tiām-tiām, kannā mn̄g góa ná-ē beh siá che? Góa kan-nā piáu-bêng góa tùi Ng Liân-hoat ê khòaⁿ-hoat tō àn-sǹg beh cháu--ah, thâu-ke kió goán hia chē, i kóng “Lí beh siá goán a-kong ê le̍k-sú, góa chiok kám-tōng”. Goán 3 ê lâng chŏaⁿ lóng gāng--khì, thâu-ke ka-tī mā chhoah-cht-tiô, ná-ū chiah chù-sí ê tāi-chì, goân-lâi Ng Liân-hoat tō tī Tiô-chiulâng ê sin-piⁿ, chí-sī bô-lâng chù-ì tio̍h niâ, che kám -sī “Siōng-tè chhōa-lō͘, khò Sîn chiah ū hoat-tō͘ ê tāi-chì” ? Chin-kín 3 kó-goe̍h kòe-khì--ah, khòaⁿ-sī chin sūn-lī ê khí-thâu, mā-sī ū pōng-piah, hō͘ kàu-siū phah-chhèng, siūⁿ-beh hòng-khì ê sî-chūn. Góa ka-tī ū chhî-siok kî-tó: “Chú ah! Lí sī tì-hūi ê goân-thâu, sī góa thiⁿ-téng ê lāusu, kàu-siū sī tē-bīn ê lāu-su, Lí kóng nn̄g-saⁿ-lâng chūchp, Lí tō tī goán tiong-kan kap goán tông-chāi, ǹg-bāng kàu-siū, góa kap Chú sī siōng-kiông ê n̂g-kim thih-saⁿkak koan-hē, it-chhè ê êng-iāu lóng kui-tī Chú”.
海
Hái
Iang cht-ê Tiô-chiu pêng-iú chhōa góa khì in tong-tē lau-lau-leh seng thàm-lō͘, mn̄g i bat Ng Liân-hoat chit-ê lâng--bô? I iô-thâu, tha̍k-chheh ê sî-tāi lāu-su mā bôkóng--kòe. Beh chhut-mn̂g ê chêng cht-kang góa it-tt kî-tó “Chú ah! Góa beh khì Tiô-chiu, khiok bô bo̍k-phiau neh, góa thâu-chêng ê tō-lō͘ kau tī Siōng-tè ê chhiú--nh, chhiáⁿ Lí ín-chhōa, àⁿ-hīⁿ thiaⁿ góa ê kî-tó”. Goán kā chitchōa tòng-chò chhit-thô tō hòng-sim-á khì. Thàu-tiong-tàu pêng-iú chhōa góa khì in tông-o̍h khui ê peng-tiàm chia̍h-peng, thâu-ke tú-hó bô tī leh, tng beh khí-kiâⁿ ê sî, thâu-ke tńg--lâi. Pêng-iú kan-tan kā thâu-ke
那 teh 褪色 ê 【台灣俗語話】 李南衡
厚蝨 bē 癢,厚債 bē 想。 Kāu sat bē-chiūⁿ, kāu chè bē-siūⁿ.
頂日去福伯厝裡飲茶,福伯講起庄裡 ê 阿明,欠人錢欠歸褲底,hiah-ê 債主若 佇兵仔營會 tàng 編作一排兵(意思是講 有三十外个人) ,你看伊逐工過 kah 若 仙咧誠逍遙,伊完全 bē 煩惱,好厲害! 我應講,chit 陣會煩惱 ê 是 hiah-ê 借伊 錢 ê 人。福伯搖頭講,咱台灣俗語話講 了誠好: 「厚蝨 bē 癢,厚債 bē 想。(Kāu 」有影無錯! sat bē-chiūⁿ, kāu chè bē-siūⁿ.) 我問講,chit 句俗語話那會按呢講?福 伯講,人 ê 身軀頂若有一隻木蝨,會癢 kah 擋 bē tiâu,但是身軀頂若有兩隻、 三隻、四隻、五隻木蝨,你 to̍ h 會慢慢
仔麻痺、癢作伊去癢,無愛插伊,久來 tō 無感覺癢。欠人 ê 錢原本會煩惱 kah bē 食 bē 睏, 知 beh 按怎才好。第一 條錢無法度還人,一時 koh 欠錢用,不 得已 koh 去 chhōe 人轉一下,債主 to̍ h 按呢一个一个積起來愈來愈濟,愈來愈 無才調還人錢,債主一下濟,久來 tō bē 去想,加想加痛苦,mài 想 khah 清爽。 我講,早前咱台灣衛生無真好,逐个 人 mā 攏 bat hō͘ 木蝨咬過,hit 當時日本 ê 衛生比咱 khah 好,有日本人去中國旅 遊,第一遍 hō͘ 木蝨(中國名叫作臭蟲) 咬一下印象非常深,轉去日本了後,講
李佳柔
Góa ūi-tio̍h lūn-bûn, kèng-jiân siá kah ba̍k-sái-lâu ba̍ksái-tih, ka-tī o͘-pe̍h siūⁿ koh beh hòng-khì. Siōng-tè ê ànsǹg sī bô gō͘-sî ê, koh kàu ta̍k kó-goe̍h kah kàu-siū kìⁿ-bīn ê sî-kan, thoa-tio̍h tîm-tāng ut-chut ê kha-pō͘, kā kàu-siū kóng siá bē lo̍h--khì ah, siūⁿ beh hòng-khì, bô siūⁿ-tio̍h kàu-siū kèng-jiân kóng “Kiong-hí o͘h! Án-ne tāi-piáu lí ū iōng-sim leh siá, che ta̍k-ê lâng lóng ē tú-tio̍h”, koh kiàngī góa khì chhit-thô, hioh-khùn, á-sī koh khì chhōe hóngtâm ê tùi-siōng khai-káng, kòe nn̄g-saⁿ-kang--à tāi-chì chū-jiân ū ka-tī kái-koat ê hong-sek. Kóng mā kî-biāu, teh tī sim-koaⁿ-thâu ê iu-ut chŏaⁿ lóng tháu--khui, hitkang góa kho͘-si-á kiam chhiùⁿ-koa khiâ o͘ - tó-bái tńg--lâi. Siōng-tè sī kàm-chhat jîn-sim choân-lêng ê Chú, I -nā kò͘ -siú lán chhiú-thâu ê khang-khòe, liân lán ê sim mā chò-hóe i-tī. Pn̄g Bú-hàn e̍k-chêng ê “hok-khì”, 5 goe̍h-té chìn-jp 3 kip hông-e̍k tī chhù pān-kong, ū khah chē ê sîkan chún-pī lūn-bûn, kháu-chhì mā kái-chò sòaⁿ-téng. Nā-bô ba̍k-sái-lâu ba̍k-sái-tih, sìⁿ-miā chiū lóng bô hoaⁿ-hí. Kî-tó sī chin ò-biāu ê tāi-chì, Sèng-sîn ē tī lán kap Siōng-tè ê tiong-kan chhiâu-chhe̍k, hō͘ lán ê kî-tó tittio̍h chiap-siū, ta̍k-lâng ē-tàng chhin-sin kám-siū Sèngsîn ūn-chok ê kî-biāu un-tián.
海水色緻 透入心, 海湧推捒 共我淹。 水湧規律 若彈琴, 琴聲優美 媠樂音。
Hái-chúi sek-tī thàu jp sim, Hái-éng chhui-sak kā goá im. Chúi-éng kui-lu̍t ná toâⁿ khîm, Khîm siaⁿ iu-bí súi ga̍k-im.
海翁泅水 藏水深, 鰭尾轉踅 身浮面。 海闊莽莽 色彩沉, 心靈開闊 醉沉浸。
Hái-ang siû-chúi chhàng-chúi chhim, Kî-bóe tńg-se̍h sin phû-bīn. Hái khoah-bóng-bóng sek-chhái tîm, Sim-lêng khui-khoah chùi tîm-chìm.
海中生物 鹹水啉, 寄生仔沙埔 盤喙錦。 海翁海豬 大聲吟, 石龜生卵 粒粒金。
Hái tiong seng-bu̍t kiâm chúi lim, Kià-seng-á soa-po͘ poâⁿ-chhùi-gím. Hái-ang hái-ti toā-siaⁿ gîm, Chio̍h-ku seⁿ-nn̄g lia̍p lia̍p kim.
海風搧來 真寬心, 日頭光絲 金金金。 照射海面 熾熾金, 風情萬千 心歡欣。
Hái-hong siàn--lâi chin khoan-sim, Jt-thâu kng-si kim-kim-kim. Chiàu-siā hái-bīn sih-sih-kim, Hong-chêng bān-chhian sim hoan-him.
中國有一種蟲仔誠厲害,咬 kah 你歸暗 攏免睏,in kā 木蝨號一个日本名,叫作 「南京蟲」 (Nan-king mushi) 。福伯講, 日本仔 mā 真夭壽,號 kah chit 號名誠侮 辱中國人。我干單知影日本人 kā 土豆號 作「南京豆」 (Nan-king Mame) , 知影 有「南京蟲」chit 號名。福伯 koh 講, 咱 khah chiap 聽 tio̍h 一寡新 ê 名詞,有 ê 原本是無歹意,只不過是借上起頭發生 ê 所在做名稱,像講德國麻疹、日本腦 炎等等,逐个叫了慣勢 tio̍h 叫 tiâu 咧。 但是有 ê 名叫了 hō͘ 當地 ê 人 bē 爽,in tio̍h 改叫另外一个名,像講香港腳,咱 tòe 人叫並無特別感覺按怎,但香港人無 歡喜,kā 改名叫作新加坡腳。 福伯講, 像咱台灣人一直叫作「武 漢肺炎」chit-ê 新 ê 傳染病,2020 年 2
月 12,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 佇中國 kah 世界各所在造成疫情 ê 新型 冠狀病毒肺炎已經正式 kā 伊號名叫作 COVID-19,新名稱是 ùi 英文 corona(冠 狀) 、virus(病毒)kah disease(疾病)ê 字頭,加伊出現 ê 2019 年作新名,講按 呢會 tàng 避免造成叫法上 ê 無一致,mā 才 bē 對特定 ê 群體抑是國家 ê 汙名化。 其實,tī 正式宣布號名進前,世界衛生 組織 ê 總幹事 mā 攏一直叫伊「武漢肺 肺」 ,因為 chit-ê 病原本 tio̍h 是 ùi 武漢發 出來 ê,咱敢有 kā 冤枉? 咱台灣已經真久 tio̍ h 無木蝨 ah,mài 講將來,現此時你講「厚蝨 bē 癢,厚債 bē 想」chit 句台灣俗語話 hō͘ 少年人聽, 伊真有可能會問講:厚蝨是啥?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11月22日~11月28日/3639期
25
五星級主廚 & 義大利主廚 ~ 指定專用銅鍋
工商
鍋具特價
買一送一
32cm 大萬用鍋 +28cm 平底鍋
再送 2,000 元五倍券
爵士鋼琴 教會司琴 師資:音樂博士 YAMAHA 鋼琴老師 每堂課 600 元
禮儀 ‧
(02) 27388617
呂底亞服飾公司
廣 告 看 版
百年銅鍋 --- 帕路亞鍋具
速成
* 口 罩 套 * 西 裝、 西 褲 * 襯衫、小禮服 * 牧 師 服 * 博 士 服 * 詩 袍 * 福音 T 恤、背心
04-22471179 0906134777
油漆工程承包 愛家精緻搬家 裝潢 水電 土木 鋁門窗 油漆粉刷*水電修繕 衛浴整修*防水捉漏 裝潢拆除*室內裝潢
大小搬家、 公司遷移、 免費估價、不分遠近,以 愛心、誠信、正直、良善 的精神來服事主的子民。
輕鋼架*鐵厝*壁癌
總公司 0800-271777
( 高屏地區、免費估價 ) 黃冠霖弟兄 鳳山區八德路二段 243-1 號 行動:0955-797-949
大台北 (02) 22701010 桃竹苗 (03) 4614444 0911-894400 馬來尤贛弟兄
阮的努力是促進台語文(漢字 + 白話字)的 普遍化及實用化 阮的目標是充實台灣文化內涵,興起台灣 文藝復興歡迎大家入網批評指教 內容有「台灣青年」(日文 450 期,附部份台語文譯本) 「台文通訊」(117 期)「關懷台灣論壇」「生活座談會」及其他
聰美姐紀念基金會 www.chhongbi.org
服務專線:0800-202-070‧0932-191-663 歡迎刊登 本報廣告 支持文字事工
68
◆北部 梁姐妹 Tel / 02-2367-2067 Fax / 02-2363-8084 ◆南部 客服同工 Tel / 06-235-6277 轉 134‧152 Fax / 06-237-8882 每週五上午截稿
◆廣告信箱 ad@pctpress.org
電話
財團法人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台中市十字園 埔 里 園 區 教會團購專案
詠全用心 ‧ 遺族安心
申請入園及收費方式 維 護 管 理 費 :2 萬元 櫃位使用權金:( 台中中會 ) 3 萬元 ( 其他地區中會 ) 5 萬元 本宗傳道人及配偶或家境清寒憑牧師證明經管委會同意免收櫃位費 夫婦有一方蒙主恩召,得同時申請。 埔里園區園址:南投縣埔里鎮鯉魚路 1-3 號 園 區 電 話:049-2420229 台 中 辦 事 處 :台中市中區民族路 59 號 台中民族路長老教會 服 務 電 話:0918-757970 / 04-22227683 *104 ( 董誠俊幹事 ) 中部唯一純粹基督徒納骨堂 / 專人管理維護 / 申請洽董幹事
26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11月22日~11月28日/3639期
陳宇全牧師 0933 903 328
天堂的住家 摯愛的草園 離台北火車站車程 30 分鐘 離基隆文化中心車程 10 分鐘
陳宇全 牧師 0933903328 24 小時服務專線 0905379959 ■統一編號 8317210 ■台北市錦州街 46 號 9 樓之 5
接 待 處 台北市復興北路 35 號 8 樓之 1 青青草園 基隆市信義區六和街 226 號 核准字號 基府社行壹字第 0920027139 號
大衛之城官網 QR Code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士林教會
佳音搬家
誠徵 總務幹事
地目:住三 ( 太原段 5 號 ) 985.86 坪
晚間 7 : 00 - 8 : 50 09/30 ( 四 )「照顧機構助人的倫理及反思」鍾文君、陳世堅 10/08 ( 五 )「後現代疫情下身心健康發展」陳世堅 11/18 ( 四 )「老化社會下的第三家庭」成亮、賴穗真 12/16 ( 四 )「兒童遊戲治療」鄭如安 2022/01/13 ( 四 )「民間信仰與宣教」宋信喜
財團法人台灣基督長老 教會台中市十字園 洽:董幹事
0918-757970
2021 學年冬季招生 即日起至 11/30 ( 二 ) 截止報名 推甄日期:線上視訊面試 12/10 ( 五 ) 詳情請掃描 QR code 或見學校網站 www.tgspp.org.tw 洽詢資訊:台北 (02) 2736-0320 台南 (06) 208-3099
工商 ‧
台中市北屯區景賢路 廍子公園正對面角地: 可長租
公告 ‧
空地招租
有 意 者, 請 將 履 歷 ( 附 照 ) 寄台北市士林區中正路 335 巷 9 號 許承道牧師收 E-mail:shihlin.tp@mail.pct.org.tw
免費線上參加 報名後通知會議代碼
誠聘教會牧者 / 同工 / 兒童主日學 意者請 Email 寄出: 1. 個人詳細資料 ( 含自傳,蒙召及得救見證,工作及服 事經歷,牧養社青群體的異象、對兒青牧養的觀點 與方向分享 ) 2. 個人講道訊息 聯絡人:謝小姐 0937-015-200 電 話:02-3234-5050#16, 陳小姐 Email:r uby@ ye e uch a ng . co m. t w
馬偕紀念醫院台北院區 誠徵護理部 服務員 護理部/手術室全職數名 應徵方式: 1. 請來電報名:02-25433535#2040 護理部 - 戴小姐。 2. 院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二段 92 號。 3. 詳細招募資訊請參考本院網站 http://www.mmh.org.tw/
台東馬偕紀念醫院 誠徵
彰基醫療體系聯合招募 【主治醫師】:感染科、胸腔內科、胃腸肝膽內科、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過敏免疫風濕科、內科部重症醫學科、老人醫學科、 家庭醫學科、安寧緩和療護科、一般外科、神經外科、重建整形暨手外科、胸腔外科、大腸直腸外科、外傷科、外科部重症醫 學科、婦產部、皮膚部、眼科部、精神醫學部、神經醫學部 ( 神經內科 )、復健醫學部、中醫部、牙科部、補綴牙科、口腔外科、 齒顎矯正科、牙髓病科 ( 需具備牙髓病專科醫師證書 )、兒童心臟科、病理部、檢驗醫學部、影像醫學部 ( 放射診斷專科醫師 )、 影像醫學部 ( 具神經放射專科醫師資格 ) 彰化基督教醫療財團法人彰化基督教醫院暨兒童醫院 【110 年度住院醫師】:R1 外科、兒科、放射腫瘤科、核子醫學科、口腔顎面外科、R2 內科、外科 【住院醫師】:R1 內科、口腔顎面外科、病理科、放射腫瘤科、R2 內科、口腔顎面外科、兒科、R3 牙髓病科、R4 感染科、 胸腔內科、腎臟內科、內科部重症醫學科、職業醫學科、R5 外科部重症醫學科、婦產部生殖醫學科 [ 需取得專科醫師證書 ]、 婦產部、精神醫學部 [ 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專科醫師 ] 【代招住院醫師】:彰化秀傳紀念醫院:外科 R1&R3 【護理部】:護理人員、病房單位、門診單位、高仁愛紀念病房 ( 安寧 )、安寧居家照護、血液透析室、定期技術員 ( 抽血隊 )、 準專科護理師 [ 內科部 ]( 無專科護理師執照可,預計 2022 年 3 月開訓 )、一般人員、助理員、護送中心助理員、中央滅菌供 應部助理員、護理助理師、照顧服務員 【醫事人員】:腫瘤物理技術部-醫學物理師、心臟血管外科-體外循環技術師、檢驗醫學部-醫事檢驗師 ( 分子 )、病理技術 部-定期病理技術師、復健語言治療組-定期語言治療師 【其他職類護理人員】: 外科部-手術專責護理師 ( 代招漢基 )、心導管中心-護理人員、牙科門診組-護理人員、恢復室-護理 人員、放射線科護理單位-生理檢查技術師、睡眠醫學中心-生理檢查技術師、復健醫學部-定期個案管理師、皮膚部-定期個 案管理師、消化系中心-定期個案管理師、心臟血管外科-定期個案管理師、肺阻塞卓越照護中心-定期研究助理 (A) 【一般人員】:切膚之愛基金會-個案管理師 ( 長照 2.0A 據點 )、管理師 ( 人資 )、社工人員、居家服務督導員、牙科門診組- 助理員、放射線技術部-定期日薪工讀生、院內計畫 92031 -定期研究助理員、院內計畫 92061 -定期研究助理 (A)、院內 計畫 92989 -定期個案管理師、資訊部-資訊分析師 ( 程式系統、Web 程式設計、APP 應用程式設計、系統暨資料庫管理員、 網路管理、資通安全 )、※ 資通安全資訊分析師歡迎院內具有 ISO27001LA 證照者報考、門住收費組-事務員、體系供膳中心- 廚師助理員、定期營養技術員、警衛組-駐衛警察、環衛課-環衛員、運輸組—定期駕駛員、臨床試驗中心—管理師 ( 具法務 背景 )、共同研究室—技術員、採購中心—管理師、醫工部—醫學工程師、政府專案 --91037/ 戒菸專線中心 / 專線服務人員、 政府專案 --91008/ 性侵害犯罪加害人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處遇工作計畫 / 專案社工師、政府專案—91052/ 罕見疾病照護服 務計畫 / 專案時薪人員 【代招人員】:代招 南投基督教醫院- ( 準 ) 專科護理師、代招 彰化基督教醫院職工福利委員會福利社-定期助理事務員、代 招 彰化基督教醫院職工福利委員會附設彰化縣私立彰基幼兒園-教保員、代招 彰化縣私立彰化基督教醫院職工福利委員會附設 托嬰中心-托育人員 -------------------------------------------------------------------------------------------------------------------------------------------------------------------------------------------彰化基督教醫療財團法人南投基督教醫院 ( 南投分院 ) 【主治醫師】:胃腸肝膽科、一般外科、復健科 【醫事人員】:藥劑課-藥師 【護理人員】:護理部-護理人員【病房、加護病房、門診、急診】( 歡迎內部應考 )、放射技術課-護理人員、血液透析室- 護理人員、護理部-定期 / 時薪半職護理人員【病房】、( 準 ) 專科護理師 ( 無專科護理師執照可,預計 2022 年 3 月開訓 ) 【一般人員】:護理部-病房助理員、照顧服務員、行政處-定期事務員 --------------------------------------------------------------------------------------------------------------------------------------------------------------------------------------------應徵方式 : 其他彰基體系分院詳細招募訊息,請見彰化基督教醫院全球醫療資訊網 (http://www.cch.org.tw/)/ 人員招募 / 招募訊 息 / 職務訊息 ( 報考醫師職缺,需具備推薦函並填寫醫師工作申請表下載網頁。) 院區電話 總院 04-7238595 分機 8344 南基醫院 049-2225595 分機 2106
感謝愛主弟兄慷慨奉獻
招生 ‧
02-2262-5555、02-2673-1170 0939-435757 宜蘭羅東 03-3772345 桃竹苗 0939-046535 林弟兄
2021 學年上學期諮商專題線上講座
【伯特利之家】
求才
佳音報佳音,讓你搬家不再 是惡夢一場,提供最專業的 服務,專門搬家、大型廢棄 物 處 理, 不 分 區 域 全 台 回 程、個人家庭、公司等。
薪 資:30,000 以 上, 視 資 歷調整。每年固定年 終獎金、節期獎金。 資格:具有水電空調相關知 識或經驗。
台灣教牧心理研究院
廣 告 看 版
徵 助手
[ 主治醫師 ] 一般外科、小兒科、胸腔內科、感染科、 眼科、皮膚科、胸腔外科、骨科、麻醉科、整形外科、 牙科 ( 補綴、根管治療或矯正專長 )[ 住院醫師 ] 內科、 牙科 [ 醫技人員 ] 藥師、復健科臨床心理師 [ 護理人員 ] 內科、身心科專科護理師,社區護理中心助理護理員計 時人員 [ 行政人員 ] 工務課工務技術員、營養課服務員、 環衛組服務員 [ 應徵方式 ] 意者請至本院網站中 ( 人才招募 ) 自行下 載應徵申請表 (A4 紙橫印 ) 並附上相關證明文件影本 寄至台東市長沙街 303 巷 1 號五樓總務課人事組張小 姐收,電話:(089)310150 轉 459。 [ 備註 ] 工作內容及應徵資格請至台東馬偕網站詳閱
新竹馬偕紀念醫院 誠徵 【主治醫師】急診醫學科、小兒腎臟科、牙科、胸腔 內科、眼科、胃腸肝膽內科、麻醉科、腎臟內科、心 臟外科、皮膚科、一般外科、小兒外科、外傷科、耳 鼻喉科、神經內科、整形外科、感染科、內分泌暨新 陳代謝科、大腸直腸外科、家醫科【醫技人員】藥師、 生理檢查科技術員【護理人員】各科病房、加護病房 【專科護理人員】外科 ( 耳鼻喉科 )、內科、手術室、 婦產科【行政人員】營養課服務員、會計課事務員、 護理部服務員 / 助理護理員、托嬰中心托育人員、生 理檢查科服務員 【應徵方式】Mail:k004@mmh.org.tw 或郵寄:新 竹市光復路二段 690 號新竹馬偕人資課廖小姐收 【備註】工作內容及應徵資格請至新竹馬偕網站詳閱
馬偕紀念醫院招標公告 ●工程名稱:淡水恩典樓後棟 1F 手術室增設工程 領圖時間及地點:110 年 11 月 16 日至 11 月 26 日止辦 公時間內至台北院區出納課領取。 標單投送地點及日期:110 年 12 月 6 日下午四時前,標 單封妥親送台北院區出納課,逾期恕不受理。 ●工程名稱:台北福音樓地下一樓 HACCP 中央廚房整修工程 領圖時間及地點:110 年 11 月 05 日至年 11 月 25 日止 於辦公時間內至台北院區出納課領取。 標單投送地點及日期:110 年 12 月 3 日下午四時前,標 單封妥親送台北院區出納課,逾期恕不受理。
第22屆金曲獎最佳宗教音樂專輯獎 《至好朋友就是耶穌》台語聖詩專輯 福爾摩沙合唱團演唱
第30屆金曲獎最佳宗教音樂專輯獎 《只為了你》管風琴及小號聖樂專輯 余曉怡與陳長伯演奏
買聖詩 1964年版
送金曲獎CD 定價400元|二擇一|送完為止
訂購請洽台灣教會公報社 台南書房 06-235-6277#163 台北書房 02-2362-2747 台中書房 04-2223-5801 高雄書房 07-322-0380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11月22日~11月28日/3639期
27
廣 告 看 版
廣告洽詢/
、 02-2367-2067
廣告傳真/ 06-235-6277#152#134
廣告 02-2363-8084‧06-237-8882
ad@pctpress.org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11月22日~11月28日/3639期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