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行所/ 701003 台南市東區青年路 334 號
TÂI-OÂN KÀU-HŌE KONG-PÒ
臉 書 專 頁
台灣第一份報紙
Since 1885
TAIWAN CHURCH NEWS
線 上 奉 獻
週刊 專題報導 4-5 版
美好親密關係要設防 鯉魚潭教會設教150週年
因信基督 巴宰文化代代傳 鯉魚潭教會傳道師劉慕晨證道時引用希伯來書 5 章 7 ~ 9 節,以「認 古識今」為題勉勵會友,150 年來在上帝恩典的引導下,因著盼望繼續 傳承。尤其當初鯉魚潭教會是南部教會最靠北方的宣教據點,宣教過 程遭遇許多困難。他勉勵眾人學習耶穌靠著禱告,在困境中學會順服, 「順從不是忍耐也不是無奈,而是繼續堅持下去。」他盼望族人在過去 堅持信仰,現在則承接信仰,在未來更要延續信仰,「耶穌都在為我們 禱告,讓我們不放棄帶著盼望向前行。」他強調,人的時間有限,但上 帝無限,在過去、現在與未來,上帝不會改變,也不會放棄。 教會執事范匡宏具歷史學背景,曾自行赴日本學習動畫美術,他描 繪歷史與人物畫面,在禮拜中播放動漫圖片編輯而成的影片,介紹 150 多年前,兩位族人因服侍英國探險家必麒麟,在宣教師馬雅各醫生位於 台南的醫館接觸到福音,得到馬雅各贈送新約聖經節錄本及《養心神 詩》歌本,將福音帶到了內社。1871 年起,李庥、馬偕與甘為霖等牧 師陸續牧養,逐步帶領巴宰族人建立基督信仰。 鯉魚潭教會舉行感恩禮拜同時展出巴宰文化。(攝影/洪泰陽)
常年研究平埔族歷史的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翁佳音, 也在禮拜中分享巴宰族信仰與民俗信仰的關係。他敘述巴宰族人接受
【洪泰陽苗栗報導】位處台中與苗栗交界的新竹中會鯉魚潭教會, 12 月 12 日上午舉行設教 150 週年感恩禮拜,禮拜中獻上由 33 位會友 以教會自行設計與選購紙張所親手抄寫的聖經,表明對基督信仰的堅 持。由於教會為昔時平埔巴宰族舊稱「內社」的聚落,禮拜前也邀集族
基督信仰之後的改變,尤其與漢人傳統民間信仰比較,讓會眾對族群 信仰歷程有更清楚的了解。 劉慕晨也介紹教會歷任國內外牧者,從李庥、馬偕、甘為霖、宋忠堅、 廉德烈等外籍牧師,到潘仁義、王居財、朱義勝、潘哲雄等八位囑託傳
人展示巴宰族古文書編印成果、兒童繪畫創作及吟唱巴宰族母語詩歌
道牧長等,並表彰服事滿七任的長執同工。接續,劉慕晨也以圖片向會
等,約 120 位族人共同緬懷過去美好信仰與歷史足跡,讓巴宰族文化
友介紹出身自本地的諸位潘姓牧師與牧師娘,他們在教會與家庭獲得
因著基督信仰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信仰並赴神學院受造就後,也在其他地區開拓了許多教會,榮神益人。
雲基聖誕親子園遊會 捐款獻愛心
效耶穌無條件愛與付出的精神,開始關心弱勢兒童。回到台灣之後,鄧馨庭看 到台灣也有許多需要被幫助的重度身心障礙兒童,協會設立宗旨就是照顧國內 外貧童及因受虐而導致發展遲緩的兒童,不分種族、宗教,幫助他們緊急安置、
【洪泰陽雲林報導】雲林基督教醫院 12 月 11 日上午舉辦「主愛圍繞、同心
接受教育並脫離貧困與危險。
協力聖誕親子園遊會」,現場 13 個愛心攤位,包含童玩、美食與特色點心等,
鄧馨庭表示,協會正籌設財團
讓民眾共度不一樣的聖誕節期活動。雲基院牧部牧師 Panay Asing(芭奈 ‧ 阿
法人高雄愛與希望基金會附設
星)表示,疫情期間醫院同仁總是為著患者需要忙進忙出,沒有時間陪家人外
台灣愛與希望兒童之家,期盼
出活動,所以院方特別舉辦這場活動,讓員工帶著親人朋友來參加,同時也為
「愛與希望兒童之家」以 24 小
高雄愛與希望國際關懷協會愛心捐款,讓上帝的愛分享到世界各地。
時輪班制、小家庭式的照顧方
高雄愛與希望國際關懷協會創辦人鄧馨庭表示,2016 年時與夫婿田安克教
式,永續幫助因嚴重受虐導致發
授舉家前往土耳其地區授課,當時曾以一己之力幫助敘利亞難民孩童得到溫飽
展遲緩之兒童,期盼更多民眾為
與就學,她感受到弱勢的難民兒童被迫承受這些痛苦,身為傳道人的她決定仿
協會代禱與關心。
攝影/洪泰陽
發行人/王宗仁 WEBSITE / www.tcnn.org.tw 投稿 MAIL / write@pctpress.org
索閱專線/ 06-235-6277#134 客服 MAIL / service@pctpress.org 郵政劃撥帳號:31556011
行政院新聞局登記證局版台誌字第 1296 號
短波 MAIL / news@pctpress.org
戶名:財團法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台灣教會公報社
南區郵政管理局南台字第 901 號交寄登記證登記為雜誌交寄
歡迎索閱 ‧ 奉獻支持
2021 年 12 月 13 日~ 12 月 19 日
3642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