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行所/ 701003 台南市東區青年路 334 號
TÂI-OÂN KÀU-HŌE KONG-PÒ
臉 書 專 頁
台灣第一份報紙
Since 1885
TAIWAN CHURCH NEWS
週刊
線 上 奉 獻
專題報導 4-5 版
奔馳24 行出信仰初衷
說族語 舊城左營親子共學 舊城教會附設左營幼兒園參與沉浸 式族語教學計畫,推廣親子共學阿美 族語。(相片提供/左營幼兒園)
【林婉婷採訪報導】2 月 21 日是聯合國「世界母語日」,行政院原住 民族委員會推動「沉浸式族語教學幼兒園計畫」,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壽 山中會舊城教會附設之「高雄市私立左營幼兒園」是參與學校裡首間 私立、都市型幼兒園,自 110 學年度開始,目前已進入第二學期。 左營幼兒園園長侯淑雯受訪時表示,去年原民會與崑山科技大學合 作,承辦人主動詢問幼兒園是否願意加入。侯淑雯坦言,最開始沒有接 受,但後來與老師們討論後決定加入「沉浸式族語教學幼兒園計畫」, 希望能為母語保存盡份心力。園裡有不少學生家長是任職海軍的原住 民,其中又以阿美族最多,於是安排阿美族馬蘭人、族語教保員 Hana^ Mician(黃秋怡)授課。 侯淑雯點出,在教學實務方面,因為私立幼兒園既定教學進度本就 比較密集,因此當族語課以「日教案」形式加入、每堂課都需要 40 分 鐘教學,內容包含每日單詞、句子和多個體驗活動,同時壓縮到其他課
製雙語(阿美語、華語)教學影片,家長們可以和孩子共同聆聽,共學
程。協同教保員許家芸和 Hana^ Mician 建議調整為「週教案」。
經驗也讓家長們找到學習族語的趣味性,積極支援幼兒園族語教學與
目前族語課是針對左營幼兒園熊熊中班的 29 位學生,其他族群學生 也同樣對學習阿美族語充滿熱忱,每位學生都有自己的族名,幼兒園也
相關活動。侯淑雯坦言,語言需要傳承,母語教育不只需要學校,更需 要家庭齊心協力,在日常互動中為孩子們營造母語環境。
辦理「親子共學日」。今年 1 月 7 日上午假舊城教會舉辦成果發表會,
每個禮拜五是左營幼兒園的「母語日」,那天小朋友們都要說母語,
會中每位小朋友穿著全套族服,包含頭飾、情人袋、片裙、綁腿褲等,
可以是台語,也可以是阿美語。關於「學齡前兒童學習多種語言是否會
這些服裝是由小朋友們親自決定樣式,再由大人從旁協助製作。
混淆」的迷思,侯淑雯強調,只要透過教育為孩子建立語言架構,他們
起初家長們其實沒有熱情投入族語課,打破隔閡的契機是「親子學 習單」,不少家長們在看到學習單時發現自己不會讀羅馬字,園方便錄
母語說故事講囡仔古 公報社高雄書房登場
很快就能調整。許家芸和 Hana^ Mician 則笑著點出,小朋友們看到不同 老師也會以不同母語向老師們問好,可見並不會有語言排擠的問題。
【林婉婷高雄報導】台灣教會公報社高雄書房再
意學習的心。除了聽與說,寫也很重要,說故事時
度推出的「用母語說故事」,2 月 12 日上午由台
他會預備多張手寫的羅馬字海報,向來聽故事的親
語老師「二伯」(蔣日盈)講述盲人宣教師廖旺的
子解說台語單字。他表示過去威權時期台語文遭受
故事。今年每個月第二個禮拜六上午 10 點半到 11
打壓,導致有「寫台文沒必要」的誤會。他認為小
點都有母語說故事活動,歡迎親子共同前來。
孩子要學習多種語言並不困難,只有要適合環境,
致力於台語文教育及推廣的蔣日盈,在受訪時表
攝影/林婉婷
就能快速吸收、適應與轉換。
示「講囡仔古」(台語說故事)時,老師們會另取
公報社高雄書房店長王子恆表示,今年說故事活
容易記憶的童趣代稱,他自謙年紀較長,旁人正好
動將會講述「美好腳蹤」系列繪本,帶領大小朋友
幽默表示「你看起來像 28 歲」,台語的「28」正
認識對台灣有貢獻與影響的基督徒人物。公報社行
好音同「二伯」,於是成為他的代稱。
銷部經理哀玉梅指出,過去台南書房固定舉辦「用
「講囡仔古是推廣台語很重要的方式。」蔣日盈
台語說故事」,現在從台南推展到高雄,考量台灣
指出,很多年輕家長會擔憂自身台語不流利,恐怕
族群語言多元性,調整名稱為「用母語說故事」,
無法教導孩子,但他認為台語教育更重要的是有願
期待接下來也能安排客語、各原住民族語等場次。
發行人/王宗仁 WEBSITE / www.tcnn.org.tw 投稿 MAIL / write@pctpress.org
索閱專線/ 06-235-6277#134 客服 MAIL / service@pctpress.org 郵政劃撥帳號:31556011
行政院新聞局登記證局版台誌字第 1296 號
短波 MAIL / news@pctpress.org
戶名:財團法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台灣教會公報社
南區郵政管理局南台字第 901 號交寄登記證登記為雜誌交寄
歡迎索閱 ‧ 奉獻支持
2022 年 2 月 14 日~ 2 月 20 日
3651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