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公報3660期

Page 1

發行所/ 701003 台南市東區青年路 334 號

TÂI-OÂN KÀU-HŌE KONG-PÒ

臉 書 專 頁

台灣第一份報紙

Since 1885

TAIWAN CHURCH NEWS

週刊

線 上 奉 獻

專題報導 4-5 版

缺電?重思能源正義

受難與復活 美濃傳好消息

美濃地區眾教會共同舉辦復活節感恩音樂會,透過音樂、情境短劇、信息分享等方式,邀請民眾認識為世人犧牲並復活的耶穌。(攝影/林婉婷)

【林婉婷高雄報導】4 月 16 日晚間的美濃

參與的眾教會預備節目並在舞台呈現,並邀

圖書館前廣場,民眾在咖啡香氣與詩歌樂聲

請基甸會、高雄愛家、基督教芥菜種會、希望

中聆聽耶穌基督受難與復活的信息。這是基

之書、台灣萬國兒童佈道團前來設攤,讓民眾

督教提摩太教會攜手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高雄

更了解在地教會和福音機構。

李明哲從中國返抵台灣 營救關懷成苦難中力量 【林宜瑩採訪報導】文山社區大學課程主任李明

中會美濃教會、基督教美濃浸信會、浸信宣

另外,這次復活節音樂晚會網路直播,是由

哲,在遭到中國政府不當關押 1852 天後,於 4 月

道會武昌美濃教會共同舉辦的「復活節感恩

高中草衙教會執事林哲雄帶著幾位青年前來

15 日上午返抵台灣桃園機場,目前暫居防疫旅館,

音樂會」,現場有免費熱飲及福音機構擺攤,

執行。鄭得恩樂見青年們接受裝備,期許年輕

將於完成所有隔離之後,正式舉行記者會。

各教會帶來讚美操、詩歌、生命見證,又透過

人為未來發展基督教文創園區及市集的展望

耶穌受難的情境短劇和牧者短講,邀請眾人 認識這位為世人犧牲並復活的耶穌。

在李明哲確定抵達台灣後,「尋找李明哲」臉書 專頁便貼出李明哲的公開信,內容表達見到妻子的

奠定基礎。 鄭得恩強調,雖然舉辦活動吸引人潮,但更

感動,並提到:「感謝這五年來營救我的國內外陌 生人士,您們的關切一直是為信仰而受苦受難者最

美濃教會牧師鍾文貞指出,為了走入社區,

重要的是有在地教會持續跟進、關心這些初

這次特別鼓勵長執和會友們比照聖誕節的盛

識福音的居民。據他了解,在 4 月 17 日的主

難結束了,但是在中國仍有不知多少人的人權受到

大程度來積極響應復活節活動,除了預備節

日禮拜中,美濃教會、美濃浸信會、甘美台福

侵犯,願他們總有解脫的一天。」

目和擔任招待人員,之前也在教會進行門訓陪

基督教會都有新朋友參加聚會,跟去年相比

由台灣非營利組織組成的李明哲救援大隊,在

談,成為一次特別的造就機會,「有共同目標

有明顯的成長。他懇請各界為美濃地區眾教

「尋找李明哲」臉書專頁聲明中,說明李明哲僅因

來參與福音事工,弟兄姊妹們就會有動力。」

會合一宣教、興旺福音代禱。

在網路上發表關注中國人權及公民社會等相關言

鍾文貞亦在音樂會中負責分享信息,她以富

活動正式開始前,由美濃浸信會牧師郭知

翁與孤兒的故事點出「選擇」的重要,並強調

心帶領禱告。武昌美濃教會牧師林智偉受訪

「你/妳是為了接受主愛而被揀選的人」。

時表示,這次教會協助提供、搬運椅子,為在

基督教提摩太教會牧師鄭得恩受訪時談到,

大的力量泉源。我和凈瑜由衷感激。我們家庭的苦

論,就被逮捕判刑五年,而這在任何一個正常國家, 都不可能構成犯罪。據悉,在中國失蹤或被任意關 押的台灣個案,還有李孟居、鄭宇欽、施正屏、蔡 金樹等人,已知李孟居、鄭宇欽被判刑四年,但前

場民眾和同工們提供更舒適的活動環境,而

兩人至今狀況不明。因此,李明哲救援大隊呼籲,

今年是第二度在美濃地區舉辦跨教派的復活

參與跨教會福音事工最大的收穫是能夠認識、

陸委會可以做系統性的盤點調查,讓國人在中國的

節音樂晚會,與上次不同的是,這次特別邀請

接觸同在美濃地區宣教的其他教會。

人身自由及人權現況可以更加清楚。

發行人/王宗仁 WEBSITE / www.tcnn.org.tw 投稿 MAIL / write@pctpress.org

索閱專線/ 06-235-6277#134 客服 MAIL / service@pctpress.org 郵政劃撥帳號:31556011

行政院新聞局登記證局版台誌字第 1296 號

短波 MAIL / news@pctpress.org

戶名:財團法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台灣教會公報社

南區郵政管理局南台字第 901 號交寄登記證登記為雜誌交寄

歡迎索閱 ‧ 奉獻支持

2022 年 4 月 18 日~ 4 月 24 日

3660 期


教會消息

有國家保衛意識 才能遏止侵略 新憲法‧新國家座談會 從烏克蘭抵死不從俄羅斯 談保障台灣安全的關鍵

座談會邀請宋承恩(左圖)與姚孟昌 ( 右圖 ) 談烏 俄戰爭給台灣的借鏡。(攝影/林宜瑩)

【林宜瑩台北報導】台灣制憲基金會、台灣基督長老 教會總會教會與社會委員會、李登輝基金會等共同主 辦的「新憲法‧新國家」雙北座談會列車,4月16日開 到台北中會李春生紀念教會開講。 俄羅斯以武力侵略烏克蘭引爆全球各國的撻伐,台 灣制憲基金會副執行長宋承恩4月16日以「烏俄戰爭下 台灣處境與展望」為題,在李春生紀念教會專講時直 言,從烏克蘭抵死不從俄羅斯武力侵犯的經驗中可證 實,唯有誓死抵抗才能遏止侵略者的野心。輔仁大學學 士後法律學系助理教授姚孟昌主講「制憲與正常國家 的時代意義」時直言,身為基督徒不可自滿於本土政權 執政,因上帝託付給基督徒是要建立一個能彰顯人性 尊嚴、保障天賦人權的自由之地、公義之國。

再叛亂案 人權館特展尋真理要平反 【邱國榮綜合報導】1950年代白色恐怖時期,許多 政治犯歷經審判後被送往綠島「新生訓導處」關押, 1953至1956年間,新生訓導處更發生「再叛亂案」。 國家人權博物館景美人權園區以綠島新生訓導處「再 叛亂案」為主題,舉辦「大浪襲來──綠島新生訓導處 『再叛亂案』的真相與平反」特展,4月15日開展。 開展會一開始,由政治受難者蔡焜霖演唱〈永遠的微 笑〉,記念已故難友,懷念因再叛亂案而槍決的政治受 難者。14位受難者遭槍決前仍面露微笑,被記錄下來 的最後身影令在場與會者無不動容。 蔡焜霖敘述對獄中難友的思念說,他永遠忘不了好 友在槍決前仍面露從容的微笑。他呼籲與會者持續推 動轉型正義,政府一定要把生命看作神聖,過去專制政 權摧毀許多生命,「殺人魔一定要找出來。」特別是已 逝的蔣介石依舊坐在神壇上,一定要把他的陰魂拉下 神壇,拆除銅像,不讓白色恐怖的悲劇再發生。 事件倖存者彭金木曾經是台籍日本兵,1950年擔任 台中樟腦局辦事員時被捕。他期待此展覽讓更多年輕 人了解這段歷史,並強調自己不是共匪,沒有叛亂,而 是相信真理。他希望眾人不斷研究「再叛亂案」,讓社 會進一步檢討反思,追求真實,才會理解辨明政府言行 的重要性,而不是唯唯諾諾,「否則苦的是人民。」 「再叛亂案」犧牲者宋盛淼之子宋文博表示,他自 14歲時即開始尋覓父親的身影,卻始終找不到真相,

直到人權館成立,在館方及策展人林傳凱協助下,才逐 漸了解父親的故事。宋文博對這段歷史可呈現在大眾 面前感到欣慰,還特別將父親留下的珍貴照片圖像捐 贈給人權館,並在此次展覽中展出。 國家人權博物館代理館長張嬋娟表示,「再叛亂案」 有其特殊性。一方面,解嚴後雖然有許多政治犯提及這 個事件,但鮮少被研究者討論與呈現;另一方面,再叛 亂案的本質可促使社會深入思考,當政府以國家安全 之名剝奪人民基本人權時,是否具有合理性與正當性。 特展自4月15日展至11月15日,帶領民眾探索「再 叛亂案」的來龍去脈。展覽分為「劫後餘生──綠島政 治犯的勞動集中營」「國際局勢牽動下的綠島暗潮── 用你的身體表示忠誠」「胎死腹中的綠島一人一事良心 救國運動」「大浪襲來──羅織綠島再叛亂案」「餘波 與平反」五大單元,帶領民眾詳細了解這段歷史脈絡。

義光教會設教40週年紀念 國史館擬彙編歷史入典藏

「入世」的團體,特別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與台灣有 非常密切關係,極為關心人類世間事務,令他感佩。 陳儀深強調,在台灣已經40年的義光教會,在台灣 追求民主化歷史占有重要意義,因此他以國史館立場, 希望義光教會有口述歷史的可能性,包含為何一間高 度政治案件的凶宅,能夠變成為一間教會?教會成立 40年以來所歷經的傳道人與大事件又是哪些? 陳儀深指出,除了已知政府已有的政治檔案以外,口 述歷史的好處是可以將事情更立體及完整呈現。雖然 義光教會的口述歷史不一定是由國史館親自來執行,他 仍期待義光教會要努力,使教會歷史能夠參與國史館 史料彙編。 國史館重視近代台灣政治發展歷史,已將戰後台灣 政治案件進行彙編,如2月出版的《美麗島事件史料彙

【邱國榮台北報導】七星中會義光教會設教40週年 感恩禮拜於4月17日下午在教會禮拜堂舉行。國史館館 長陳儀深出席並特別向義光教會說明,國史館擬將義 光教會歷史彙編入國史館典藏。陳儀深曾經多次踏進 入義光教會,包含記念泰源事件,還有為民主運動紀 念活動,前不久離世的教授彭明敏當時是重要與會貴 賓。陳儀深表示,從此可印證義光教會成立至今40年 以來,與台灣政治發展有密切關係。 陳儀深表示,無論是基督教或佛教,都有不太愛參 與世間事務、所謂「出世」的團體,然而也有非常注重

2

台灣教會公報

2022年4月18日~4月24日/3660期

攝影/邱國榮

宋承恩說,台灣國內有人疾呼「不要軍購,以免刺激 中共」「要和平不要戰爭」「不要老是挑釁中國共產政 權」「兩岸一家親」「中國人不打中國人」等,以為與 中國簽訂兩岸和平條約就能換來台灣的安定。他直言, 台灣若是接受「中國因為成為強權,台灣無法使用武力 抵抗」的想法,才是最危險的想法。 宋 承 恩 也 引 用 英 國 前 首 相 邱 吉 爾( W i n s t o n Churchill)的名言「An appeaser is one who feeds a crocodile, hoping it will eat him last.」(刻意討好惡 勢力,無非是希望最後一個受害。)表示,侵略者就像 鱷魚一樣,若有人因為害怕被吞吃,就把身旁的人推給 鱷魚吃,等到旁邊都沒人時,那個人就會是鱷魚最後一 個吞吃的。 宋承恩以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德國為例,指出當年 德國納粹侵略鄰近各國的藉口,跟現在俄羅斯打烏克 蘭指烏東僑民遭長期欺凌一樣,當時只要是德國鄰近 有德語區的國家,就一個個被納粹武力侵占,結果一開 始害怕納粹、不招惹德國的國家,最後還是被侵略。 宋承恩說,這次烏克蘭抵死不從俄羅斯,給台灣很 大的啟示,只要台灣人民保有國家保衛意識,中國就不 敢任意侵略台灣,更何況,台灣的地理優勢不比烏克蘭 差,侵略者要攻下台灣所付的代價遠遠超過俄羅斯。另 外,他也相信「天助自助者」,只要台灣能堅守武裝衝 突前期,國際力量會以支持民主自由的立場湧入台灣, 因此推動國家正常化,讓台灣不再被誤認是中國一部 分,讓其他國家願意前來援助,才是真正保障國家安全 的關鍵。 姚孟昌則藉由耶穌基督的受難與教導,引導在場與 會者思考上帝國臨到與台灣獨立建國之間的關聯性。 姚孟昌說,身為基督徒,豈能自滿有個本土政權就行? 上帝託付給基督徒的,是要建立一個能彰顯人性尊嚴、 保障天賦人權的自由之地、公義之國。對他而言,這國 就在自己立身的台灣,因此他的祈禱就是:「願上帝的 旨意行在台灣,就如同行在天上一般。」 姚孟昌鼓勵長老教會信徒,要紹續長老教會信仰 前輩在1970年代發表的三大宣言:1971年〈對國是 的聲明與建議〉、1975年〈我們的呼籲〉及1977年 〈人權宣言〉,以行動實踐1985年的〈信仰告白〉, 以及1991年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台灣主權獨立宣 言」〉,用疼惜與犧牲的心,為台灣未來努力,持續對 制定新憲、建立新而獨立的國度懷抱希望,「願上帝幫 助台灣教會,也幫助台灣人民。」

編》。陳儀深說明,該彙編內容的核心已寫明,可是美 麗島事件有些案外案,例如「林宅血案」等,這些政治 檔案都還沒有正式成為出版品,沒能讓社會容易接近 這些曾經令人聞風喪膽的歷史。他預告在今年底,國史 館會出版有關於美麗島事件的部分案外案史料。

攝影/邱國榮


教會消息

靈性失調症的病灶:假訊息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每天有龐大的資訊湧入,使 我們無法一一分辨何為真假,這也讓有心人士藉著 似是而非的消息來帶風向,影響大眾的認知。 隨著近幾週國內疫情的蔓延,許多平台又開始出 現假借花蓮縣衛生局長朱家祥談防疫新觀念的假消 息,要民眾不必擔憂兒童染疫的高燒症狀就是一個 例子。俄軍侵略烏克蘭的戰爭中,也充斥著許多假消 息、假新聞。其實,假消息、假新聞的流傳並不是什 麼新鮮事。進入網路時代前的假消息通常透過「黑 函」、八卦、謠言或業配文來達到其想要的目的。 隨著科技的進步,訊息傳播的迅速及廣電製造的 簡單化與精緻化,使得假消息足以亂真,影響我們

記錄歷史過程 包括翻譯審議事工源起、編排出版及推動展望

現代台語譯本過程將成紀錄片

聖經

的判斷。據《親子天下》的調查,有66%的中學生三 個月內曾接受過可疑的訊息。在看新聞時,有25%中 學生曾懷疑其真實性,卻不曾查證;有25%轉傳新 聞時不曾看其日期。懷疑卻不查證,促使假新聞流傳 的比真新聞更快,甚至會動搖民主、自由的基礎。 基督宗教也無法避免假訊息的流竄與挑戰。天主 教教宗方濟各曾在2014年聖誕節的演說中提到教會 所面臨的「靈性失調症」,其中一項就是「流言的恐 怖行動」。他說,拒絕傳播流言,將會是一條美麗的 成聖之路。那時他正面對天主教內部改革引發反對 勢力所散布的假訊息。他們認為阻止方濟各改革的 最好方式,就是放出謊言和誹謗。方濟各認為,八

卦不但會讓我們無法跟隨耶穌,更會讓我們遠離耶 穌。他更指出,流言的出現就是團體生病的徵兆。 方濟各的提醒,可以成為面對假訊息時的信仰反 省。如何在生活中面對假訊息呢?或許,從台灣俗諺 「十嘴九尻川」(cha̍p chhùi káu kha-chhng)這句話中, 我們會覺得假訊息、流言是生活的日常。但這種日常 會讓我們活在「假」與「不實」的掌控中,無法真正 地以心靈與誠實敬拜上帝。在靈修的傳統裡,分辨 上帝的旨意與魔鬼的意圖是重要的功課,也是我們 實踐信仰的展現。我們不能不重視! 拒絕假訊息,其實可以善用手邊的APP工具,如 LINE訊息查證、My Go Pen、蘭姆酒吐司、台灣事 實查核中心等。除了借重這些工具,更重要的是,我 們得培養我們的媒體識讀力,使我們具備思辨的能 力,以評判性的角度來閱讀所接收的訊息,在查證之 前,不隨便轉傳他人。 拒絕假訊息,不但是現代公民的責任,更是基督 徒傳承上帝國、塑造新秩序的基礎。我們得勇敢地 拒絕假訊息的恐怖行動出現在我們的日常。

竹聖推出受難復活節期掛軸

聖經翻譯審議小組每個禮拜會聚集翻譯、審議,就台 語聖經逐字討論。(攝影/林宜瑩)

【林宜瑩台北報導】台灣聖經公會於2021年11月出版 《聖經─現代台語譯本》,獲得教會界普遍的肯定,該聖 經翻譯小組成員大多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牧師。聖經翻 譯審議小組4月10、11日在台北基督教青年會(YMCA) 開會時,翻譯小組執行幹事、長老教會總會教育幹事李位 鼎牧師表示,總會將委託台灣教會公報社拍攝紀錄片,內 容包括翻譯審議事工源起、翻譯原則、編排出版及推動展 望,記錄這段歷史過程,未來也可提供為一般媒體的影像 素材。另19日晚上7點,長老教會第67屆總會通常議會期 間也要舉行「聖經現代台語譯本出版感恩禮拜」。 《聖經─現代台語譯本》翻譯審議事工是1991年4月由 第38屆總會成立委員會開始;2002年4月改為第48屆總 委會銓派該翻譯審議小組,與台灣聖經公會合作出版《聖 經─現代台語譯本》,在2021年11月正式出版《聖經─ 現代台語譯本》。目前聖經翻譯審議小組成員有張宗隆、 楊啟壽、梁重光、陳南州、吳明雄、張德麟、康進順、梁淑 慧等多位牧師、專家學者,以及台灣聖經公會翻譯顧問梁 望惠、張明珠,並邀牧師陳倩芬、行政同工王靜觀列席。 聖經翻譯審議小組每個禮拜會聚集翻譯、審議,就台語 聖經逐字討論,在《聖經─現代台語譯本》出版後,因該 版聖經後方附有「用詞簡釋」和「羅馬字─漢字─中文意 思對照表」(詞庫)。為讓詞庫更加完整,該小組每月一 次實體聚集及一次視訊會議,期望就羅馬字與漢字字詞進 行更詳細對照,也將部分詞彙增列、註明經文出處,預計 出版《聖經現代台語譯本簡易字典》。 其中,牧師陳南州也提出應舉行研討會提案,期望凝聚 小組成員對聖經翻譯理論及應用共識,幫助新進組員認識 台語聖經翻譯進行方式,也讓彼此互相了解、增進情誼以 利事工推行。此提案獲得眾人認同,便決定在往後定期聚 會時擇期舉行。

【林宜瑩新竹報導】每到聖誕節時, 教會總是會一番布置讓人感受節期的氛 圍,然而在受難、復活節時期,教會卻較 少注重空間的裝置藝術。為此,新竹聖經 學院今年特別推出一套從受難到復活節 期的掛軸,包括棕樹枝、最後晚餐、受釘 十架、復活十架、五旬節聖靈與火,藉此 幫助教會營造空間,讓會友透過裝置藝 術產生對基督信仰的想像力,更深刻經 歷受難與復活節期。 這套掛軸的圖案設計是由老師周秀雲 指導,根據聖經經文及教會節期賦予每 幅圖案在信仰上的意義,例如綠色的《棕 樹枝》配合棕樹主日,以利未記23章40 節為根據,讓人透過這幅圖案可以默想 如何高舉、揮舞棕樹枝,來歡慶耶穌成 為人們生命的主。《最後晚餐》以抽象線 條、藍色為底色勾勒出聖杯、餅及魚,根 據馬可福音14章22節,讓人在想像領受 聖餐時,經驗耶穌身體真正成為自己身體 的一部分。 《受釘十架》以紫色為基底、十字架及

第67屆總會通常議會 防疫計畫獲政府同意

荊棘為符號,根據馬可福音15章12~20 節描述耶穌如何被戴上荊棘冠冕、披上 紫袍受盡羞辱,讓人思想生命中會遇到 那些象徵苦難的荊棘,省思自己如何與基 督同在將荊棘變成榮耀的冠冕。 《復活十架》以金色為底、白色十架為 主,呈現馬可福音16章9節裡耶穌復活的 榮耀,讓人思想耶穌從死裡復活的力量, 如何能成為自己每一天勝過死亡的力量。 《五旬節聖靈與火》透過紅、黃、橘色 及鴿子、火舌跟風的符號,以約翰福音 20章22節、使徒行傳2章3節為根據,讓 人默想自己是否歡迎聖靈的火來燃燒生 命,使自己充滿從聖靈而來的活力。

攝影/林宜瑩

議員,依據防疫計畫規定,每日需量測體溫並 記錄於專屬Google表單,議事場地將備有QR Code可掃描、連結;未完成接種疫苗者,須進 行快篩檢驗並依規定封存14天試劑備查。 陳澤胤再次提醒眾人,通常議會開始前,請

【林宜瑩台北報導】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第 67屆總會通常議會於4月19、20日在台南台糖

與會者儘量避免前往人潮眾多、非為必要出入

長榮飯店召開,雖通常議會是靜態會議而非遊

的場所,以減少被匡列風險。若有發燒者,請

行類宗教活動,但仍嚴謹防疫,並由財團法人

勿參加議會,立即通報中會、族群區會改派他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宣教基金會向台南市政府提

人與會。針對參與銓衡者,第一次銓衡委員會

報完整防疫計畫,因應內政部在4月1日起實施

為4月18日下午2點在台南台糖長榮飯店三樓

《宗教場所及宗教集會活動防疫規範》,寫明

「天鵝廳」舉行;第二次銓衡委員會為19日晚

遶境、遊行及500人以上宗教活動需事先提報

上9點在同地點舉行。 由於議程縮短為兩天,「聖經現代台語譯本

防疫計畫之規定。計畫已於4月13日獲台南市

出版感恩禮拜」改在19日晚上7點舉行。總會

政府核准同意。 第67屆通常議會籌備會第七次會議也於4 月13日召開,執行幹事陳澤胤牧師提醒與會

也特別指出,拍攝大合照時,請切勿脫口罩, 且開會期間請儘量待在會場內。

台灣教會公報

2022年4月18日~4月24日/3660期

3


專題報導

缺電?重思能源正義 剖析台灣電力結構 展望智慧用電 邁向綠能新生活 總 │編踏話頭 │

今年3月,因興達電廠事故,發生全台無預警大停電,一時 間風聲鶴唳,只要有任何關於停電的風吹草動,都會立刻登上 電力的規劃與管理,是一門可以用統計數字計算的科學,亦不 乏倡議團體大聲疾呼相關知識,若願意花點心思了解,就可以 避免陷入被謠言煽動的危境。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宣教六大面向

之一「關懷受造界」,清楚表達對生態環境的信仰立場,本期新聞專 題專訪地球公民基金會、綠電合作社等團體,盼 地球公民基金會主任蔡

助讀者更了解與每個人切身相關的能源議題。

卉荀。(攝影/林婉婷)

【林婉婷專題報導】今年 3月3日全台大停電,根據台灣 電力公司消息,確認為人員操 控疏失導致高壓變電所機組跳 脫,連帶影響多個電廠,致使 南部供電失衡、中北部低頻卸 載。全台停電戶數約549萬戶, 搶修至該日晚間9點半才全數復電。 雖然3月3日停電當時並非用電尖峰,且備轉容量率達 24.61%,然每當有停電或限電事件發生,社會就會開 始討論——台灣目前是否存在「缺電」問題呢? 地球公民基金會主任蔡卉荀分析近幾次全台重大停 電的成因,指出目前台灣每天供電量事實上是足夠的, 停電與限電並非「缺電」造成。2021年5月13日起於 興達發電廠燃煤機組跳脫,重接至少需要8小時,因此 才需要分區輪流限電;四天後再度分區輪流限電則是 發電機組故障且調度應變不及。她近一步說明,所謂 「電網」指的是輸電網路,包含發電、變電、輸電、配 電等系統,舉例來說,其實過去每年約會發生數千件因 為動物誤觸電線而造成短路、區域停電的事故,社會大 眾近幾年因為媒體報導而開始注意到電網脆弱問題, 台電也投入電線絕緣改進和電線地下化等改善工程。 在社會對話方面,如何幫助民眾理解台灣能源議 題?蔡卉荀引用網路看到的說法來形容3月3日停電事 件:「提款機裡有錢,但提款機壞了,無法領錢並不 代表提款機裡沒有錢。」同理可以解釋3月3日的停 電不是因為電力不夠,而是電網出問題。她表示, 用生活化的例子是很好的切入點,不過也坦言有 些民眾因為不信任政府而不願相信,這種涉及政 治意識型態的狀況,較無法透過幾次對話改變。

電費漲或不漲?這是個問題 在能源議題裡,很常被提到的還有「電價調漲」問 題。對此蔡卉荀直言,台灣平均電價不論是民生或工 業都非常便宜。2020年的台灣民生用電平均價格為每 度電2.55元,工業用電價格更低,僅2.44元,然而日 本民生用電換算新台幣為每度7.54元、工業用電4.78 元。另台灣民生電價分六個級距,用電量越高,每度電 價越高,「但即便如此,整體還是低的。」她點出,台 灣有八成住宅用電落在前二個級距,也就是每月330度 以下,且最高級距(1001度以上)的夏季電價每度僅 6.41元。據台電統計住宅用戶平均每月電價,今年1月 為252度、2月為265度,電價分別是595元、636元。 「電價要調漲,才能符合用電成本。」蔡卉荀強調, 電價便宜只是把用電成本轉移到其他地方,例如燃煤

4

台灣教會公報

2022年4月18日~4月24日/3660期

除了調整電費,節能也是手段

媒體版面,關於「台灣缺電」的耳語再次甚囂塵上。事實上,

發電造成空氣汙染,影響民眾健康,因而不得不投入更 多醫療成本。她認為用電量330度以下不用調整,僅調 整330度以上的四個級距,既不增加本身就沒有使用太 多電力的住宅用戶負擔,也可以落實「使用者付費」並 改變用電大戶的使用習慣。 為何民眾還是覺得電價很貴呢?蔡卉荀直言,多少 有媒體炒作成分,擔心電價上漲帶動物價上漲,「但其 實電價漲幅最多只有3%。」電價調漲對大多數民眾的 影響並沒有想像中劇烈,她甚至認為,電費調漲提供社 會節電誘因,「如果因此把節電做好,說不定實際付出 電費還可以更少。」然事實是台灣電費已經連續七次凍 漲,蔡卉荀感嘆連部分企業也支持調漲,但在3月召開 的今年度首次電價費率審議會中,經濟部仍宣布暫不 決定、預計6月以前會再度開會討論。

加強用電責任感 減少缺電社會風險 【林宜瑩專題報導】關於台灣的用電 習慣問題,綠主張綠電合作社理事主 席黃淑德表示,台灣民眾在使用能 源時,缺乏考慮自己與他人、地球 之間的責任感,以至於在採買電 器、車輛時,以最便宜為優先,而 不是以環保、避免危害他人健康 為考量。此外,台灣電費在全球 排名上是第六、七名便宜的國家, 相片提供/黃淑德 因此企業回台而用電需求大增,她指 出,工業用電占台灣用電量近六成,若 能投資改善用電效率,將能減少缺電的社會風險。 黃淑德說,台灣能源政策過於複雜,相關資訊長期 處在不公平的解讀下,使民眾誤以為核能發電最重要、 被依賴,然核電廠發電機組已逐漸除役,導致大眾有 缺電的憂慮。黃淑德說,無論國際上在談的能源轉型、 2030年的永續發展目標、2050年的淨零碳排,對大多 數台灣民眾而言根本無感、也不想知道,認為那是政府 的事,是企業想要銷售產品到歐美需達到國際碳排放 標準的事,加上台灣電費過於便宜,民眾用電普遍沒有 節能意識,以及能源政策及資訊的不對等。 黃淑德表示,2020年時,台灣有超過三成民眾認為 台灣最依賴的發電方式是核能發電,2018年更高,有

蔡卉荀直言,政府若擔心調漲電價造成小型業者負 擔,也可規劃相應的配套措施,例如旅館業者因為疫情 而生意慘澹,配合專案輔導業者節能。另針對「能源貧 窮」用戶,如果能從節電方面把關,未必會受電價調漲 影響。根據蔡卉荀所了解,有些縣市政府會編列計畫及 預算來協助弱勢家庭汰換耗能的老舊電器,她建議,可 以關注弱勢家庭的電器汰換和居家改善,甚至政府可 以鼓勵企業投入,並把節省下來的碳排放量算給企業。 關於「能源貧窮」改善,蔡卉荀補充提到大眾運輸也很 重要,透過完善便利的大眾交通選擇,減低民眾持有運 具的成本,也是朝向「綠運輸」趨勢發展。 民眾長時間活動的區域除了住宅,另一個就是工作 場所,如何透過硬體的調整和制度的建立參與節電 呢?蔡卉荀說明,在設備方面,以地球公民基金會南部 辦公室為例,因為裝置隔熱牆、隔熱窗,並加裝具有抽 風、除濕和過濾功能的通風系統,降低體感溫度,因此 電費約僅是同棟大樓其他辨公室的四分之一。除此之 外,也把電器改為節能效率一級的節能家電,以局部照 明取代大面積照明,善用循環扇帶動空氣流動。 蔡卉荀建議,不只是辦公室,學校班級、工廠和公司 都應有位「能源管理者」,負責制定用電守則和執行, 透過具體的賦予職責和機制來形塑新的用電文化。

近五成民眾以為核能是台灣主要發電方式,但根據台 電提供的數據,2020年台灣總發電量有82%是用煤加 天然氣,核電僅占11.2%,再生能源5.4%,而核電廠使 用屆滿40年就必須要除役。黃淑德說,台灣沒有地方 可以存放核廢料,且台灣地震頻傳,地質特性本來就不 利於核廢料存放,因此幾乎都暫放在核電廠內,這也是 為何新北市長侯友宜反對核電的主因。 黃淑德坦言,現行台灣仰賴煤跟天然氣發電,碳排 放、硫化物、氮氧化物等會產生霧霾造成空氣汙染,加 上核電老舊除役,總發電量會減少3%,須提高再生能 源發電補足,她指出,最快的方式就是風力跟太陽能發 電。過去台灣以陸地風機為主,近幾年在積極發展離岸 風機,只要解決如何將電往陸地送的問題,以及併聯與 海上施工能力,在海上的風力更加穩定,她直言,目前 韓國在發展離岸風機上也正在急起直追。 另外,黃淑德指出,地熱發電可24小時發電,也是 可考慮大力投資,可惜因過往台電對自然能源發電的 輕視及誤解,導致台灣地熱發電起步晚且遲緩,「其實 生質能發電的潛力也非常具有前瞻性。」 黃淑德說,與燃煤電廠相比,太陽能電廠的耗能只 有百分之一,這也是為何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的婦女們在反核數十年後, 決定2016年成立綠主張綠電合作社,因為「Talk the Talk, and Walk the Walk」(言行一致),不僅宣揚 替代能源與節能的新知,更要以行動投入並號召社區 微型發電,以合作社形式讓志同道合的夥伴能參與太 陽能建廠的討論、決策、執行,想要更進一步了解,可 逕自到「綠主張綠電合作社」網頁了解,或搜尋「綠主 張綠電合作社 green advocates」。


專題報導 廣泛設置儲能系統 加強電網穩定性

2021年 台灣發購電力 比例圖

燃氣 42.5%

台灣總共發購 2488.1億度電

燃媒 35.5% 資料來源/台灣電力公司 整理/Dalul

1.

各發電方式優缺點

能源 種類

力 太陽能 火 力 核 能

線跳脫」居多,這是指靠近用戶端的變電所或配電線路 或設備等因故而無法送電,其中設備的因素約占40%, 天災外力因素約占60%。 關於電網,由於我國的電網供電過度集中,屬於大型 集中式電力系統,才會發生電廠一旦出包,就造成全國 停電,也因此負載集中,電力需求逐年成長,因而民眾 在看到電網的討論時,多會看到或聽到設置分散式獨 立區域電網的聲音,而這也是讓目前電力系統朝向供 電穩定的重要意見。可是台灣已是電網供電過度集中 的電力系統,如何強化目前電網韌性不足的問題? 所謂設置分散式獨立區域電網,即為建置「智慧電 網」,但首先是要讓「智慧電表」普及化。以日本為 例,智慧電表可以幫助電力公司快速發現「饋線跳脫」 位置,使恢復供電速度加快。再看歐洲,饋線的長度比 台灣短,設置變電所密度因此相對高於台灣,降低了配 電變電所服務的面積,具有強化電網韌性的分散式電 網效益。回顧2003年美加大停電與2017年4月舊金山 大停電,都非恐怖襲擊或駭客入侵電廠,原因即是過度 集中的電網發生「饋線跳脫」。 利用智慧電網,可以在供電、配電、用電等端,將電 力和資訊進行雙向互動,可快速解決「饋線跳脫」,有 助於供電更加穩定,用電尖峰時段的負載也因智慧電 網而分散降低,還能讓再生能源技術併網,接取至國家 電網,提升再生能源的使用效益,助於再生能源發展, 提高生產再生能源電量。 根據工研院的估計,全球智慧電網市場規模穩定成 長,預估將由2017年的美金731.1億元,成長至2025 年的1197.4億元,然而推動智慧電網的主要驅動力, 是再生能源與電動車導入,但前提是,必須將目前電網 基礎建設升級為智慧電網的電力系統,但這得賴於政 府的政策法令與財政支持。(作者為媒體記者)

核能 10.8%

【特稿/邱國榮】經濟部能源局在2021年,合併公 布《2019、2020年電力資源供需報告》,預估未來國 內2021至2027年用電需求年均成長率約2.5%,尖峰 負載成長約2.3%,法定備用容量率為15%是目標、備 轉容量率10%為目標。就電力供給規劃,為滿足未來電 力需求,以及配合空氣品質狀況執行既有火力發電降 載措施,政府必須訂定各項再生能源發展目標及策略, 以推動能源轉型,朝向減少碳排放的能源目標前進。 根據能源局2021年電力報告,2020年工業用電量 較2019年增幅2.1%,而住宅用電量增幅6.4%,主因是 受疫情影響,出國人次轉以國內活動為主,以及多數民 眾減少外出,致使住宅用電大幅度增加。然而工業用電 在2019、2020年占全國電力使用量的55.6%,其餘則 是服務業、農業、運輸業及住宅用電等。 至於評估電力系統長期規劃是否穩定的要件有兩 種:「備用容量率」與「備轉容量率」。前者在2019年 尖峰負載3707萬瓩,尖峰供電能力4329萬瓩,因此備 用容量率16.8%;2020年尖峰負載3771萬瓩,尖峰供 電能力4391萬瓩,所以備用容量率達 16.4%。後者主 要是檢視每日發電機組可供電情況,可由台灣電力公司 網站獲得每日備轉資訊,2020年全年366天皆達備轉 容量率10%以上,而且在2021年最高尖峰負載時間7 月27日下午1點50的備轉容量率是10.17%。 台灣耗能最多的地方在於工業,然而從能源局報告 與台電網站公開的「電力供需資訊」等,攸關電力是否 穩定的「備用容量率」與「備轉容量率」都顯示電力近 年供需情勢良好,但民眾近年遇到全國大停電時,往往 以為是缺電,新聞也以「缺電」作報導標題,除非是政 府與台電謊報數據,否則缺電之說並非事實。 至於近年發生多次全國停電的原因,除了是電廠裡 的人為因素導致和設備老舊以外,區域性停電多屬「饋

抽蓄 1.3%

再生 6.3%

優點 1.營運成本較低。 2.具有防洪功能。

升級智慧電網 作聰明用電國

燃油 1.6%

氣電 2.1%

【林宜瑩專題報導】台灣 的能源配比有99.5%以上是 進口化石燃料,雖然可以滿 足電力業需求,但今年仍然 發生多次規模不等的停電。因 此生態關懷者協會理事長王守 誠博士提出,社會上有部分民眾 被錯誤資訊誤導,以為「非核家 相片提供/王守誠 園」導致缺電。 實際上,台積電等科技業產業鏈為了呼 應國際趨勢及「企業社會責任」,大幅增加綠電的需 求,「目前已有很大的(綠電)缺口」。因此王守誠指 出,綠電才是台灣市場目前真正缺的能源,過往台灣政 府僅能提供化石能源發電供工業使用,如今聯合國等 國際組織推動以低排碳的綠能取代化石能源,國際科 技業率先響應,處為科技產業鏈核心的台灣在發展綠 能上,不僅落後美國、歐盟等先進國家,甚至也落後印 尼、肯亞等開發中國家,綠能不僅牽涉到高科技產業發 展問題,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造成歐盟天然氣能源短缺, 也啟示著綠能同時也是國家安全問題。 不過王守誠坦言,多數再生能源是間歇性發電,例如 太陽光電能在中午發揮長處,可是到傍晚用電尖峰時, 太陽光電就無能為力,但他也強調,其實間歇性再生能

源發展時,需要同步提升整體的「儲能規模」,以因應 突然產生的用電需求。他指出,現在台電因應用電高峰 是仍以天然氣發電為主,因為天然氣是可以快速升降 載的,未來也可透過機組更新改成氫氣發電。 若要解決大規模停電問題,王守誠表示,在台電全台 供電區域設置儲能系統,一但遇到停電,儲能系統隨即 啟動就能緊急供電,這種模式在澳洲的特斯拉儲能系 統的表現得到驗證,這也是為何政府開始重視廣泛設 置儲能設備,也有益於大幅提升再生能源設備。 對地熱能頗有研究的王守誠說,地熱發電就是利用 地底下的熱水或蒸氣,熱水是透過內循環的冷媒或熱 媒流體,用熱交換出來的蒸氣去推動渦輪機;蒸氣推 則動蒸氣渦輪機發電,因此是全時間供電的綠能。當 初因地熱發電的探勘及設備成本過高,導致地熱發電 產業化太晚發展,目前台灣已有清水地熱電廠運轉中, 進一步規模化的地熱發電成本約為每度電3元。台灣在 1970至1985年間有很多地熱探勘成果,2021年終於 在中央地質調查所及能源局的網站上公開,資料顯示 非常多區域可以達到120度以上的地熱發電門檻,是值 得大量投資的再生能源。 王守誠說,電網建置與儲能設備是近五年才發展的 最新趨勢,台灣南電北送是採超高壓輸電,再降壓透 過地區的配電網絡送到用戶家裡,就像人身體的血管 分成主動脈跟微血管,因此高壓輸電就是主動脈。目前 南北輸電有兩條,平常可供電到區域性的配電網絡,萬 一主動脈無法接通,就可將儲電或再生能源的發電接 上區域性配電網絡,就像人體的微血管供電給區域用 戶使用。若能有大量儲能設備,就能穩定區域電網的電 壓,也不用擔心再生能源發電無處儲存的問題。

缺點 1.發電量受天氣、地點影響。 2.興建水力發電廠會破壞周 圍和海岸生態。 3.如果水壩較深,發電過程 會產生甲烷(來自壩底生 物的厭氧分解)。

1.風力不像礦物原 1.發電量受天氣、地點影響。 料有總數限制。 2.產生噪音及美觀問題。 2.營運成本較低。 3.可能影響鳥類遷徙路線。 4.離岸型發電機組的維修難 度較高。 1.發電過程不會排 1.發電量受天氣、地點影響。 2.地面型光電可能衝擊當地 放汙染物。 原有生態或農業。 2.太陽光照不像礦 物原料一樣,有 3.台灣違建多,且早期建築 未符合建照等規定,難參 總數限制。 與屋頂型光電。 3.屋頂型光電有助 於建築隔熱。 4.建設彈性高,可 以在不同大小的 屋頂或地面。 1.化石燃料開採技 1.燃燒化石燃料,產生硫化 物、氮氧化物、細懸浮微 術要求不高,相 粒(P M2.5)等,危害環 對容易取得、成 境與人體健康。 本較低。 2.發電方式不會產 2.化石燃料總量有限,且價 格隨國際交易浮動。 出輻射廢料。 3.燃氣汙染較燃煤低,但液 化和運輸成本相對高。 4.雖然輻射汙染比核能低許 多,但因為煤礦的放射性 微量元素,燃煤仍會產生 輻射汙染。 1.不會產生輻射以 外汙染。 2.核燃料體積小、 重量輕,運輸與 儲存便利。

1.核能發電廠冷卻水排出, 造成水域生態傷害。 2.放射性核廢料儲存困難。 3.核反應爐安全性問題。 4.核電廠的除役成本經常被 忽略。

【知識之窗】 節能標章介紹 屬於自願性的認證 標章,目的在於讓廠 商投入開發高能源效 率產品。經濟部能源 局在廠商申請後,符合 標準才會授與節能標章給 產品張貼使用。雖然標章上 並無特別標示,不過當產品貼上 這個圖樣時,代表能源效率比國家認證的標準高10~ 50%,不但品質有保證,更可以省能源省錢。

台灣教會公報

2022年4月18日~4月24日/3660期

5


教會消息

找回宣教起點 喚醒族群記憶 鄒族區會傳道部逐鹿研習 邀王昭文談教會歷史保存 盼藉專業統整70年足跡 【Dalul採訪報導】Cou(鄒族)族群區會傳道部於4 月5日假逐鹿教會舉辦教牧研習會,希望藉由專業化統 整找回過去將近70年的歷史,因此研習會中邀請台灣 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教會歷史委員會主委王昭文分享, 講述如何使用有效率且準確的方式找尋歷史,透過系 統化整理建立社區、教友對教會的認同。 王昭文表示,其實歷史保存可從保存週報、會議紀 錄、教會日誌、會員大會手冊等開始,這些是教會的核 心史料,長老教會屬代議制,所以小會議事錄是重中 之重,要特別仔細保管。她也點出,若因檔案毀損、遺 失,導致沒有留下確切資料,這時就需利用訪談及口述 歷史來重現教會歷史;整理好的歷史文件如影像、文字 等,日後不僅可當作紀念刊物的資料來源,更可以辦理 相關展覽,分享給更多人認識教會歷史足跡。最後她重 申教會要妥善保存各種資料,這是建構教會史的基礎, 若有保存上的困難,可聯繫教會歷史檔案館協助。 來吉教會牧師Humhum Nahaisulan(乎乎姆‧哪海 抒嵐)表示,區會幾年前就開始計畫70週年宣教籌備 會議,今年正式第一次籌備會議上,牧者同工們針對要 以Cou族群區會70週年宣教或各教會宣教週年為主有 所討論。Humhum Nahaisulan想藉傳道部第一次教牧 研習會的契機讓牧者同工們有更多討論,主題就訂為 教會文史資料建立,並邀請王昭文分享。 Humhum Nahaisulan表示,王昭文的分享開啟了很 多討論及想法,過程中還邀請各教會長老用說故事的 方式回憶歷史,並請在場的人錄下他們所講的故事,有 助於日後歷史重建的事工。Humhum Nahaisulan也因 此認識到,原來歷史紀錄是要時時警惕、隨時筆記,才 能有效、廣泛且完整地留下資訊。 Humhum Nahaisulan談到,王昭文也提供不同發展 面向,例如可以找研究科學鑑定歷史文物的專家及單 位,以及可向過去與Cou族群區會有關係的單位尋找相 關文獻,例如嘉義中會過往的山地部、嘉義縣宗教史資

懷約翰牧師生之慶典 感念宣教師信仰腳蹤 【林婉婷綜合報導】一生致力於台灣 排灣族宣教與族語聖經翻譯事工的英國 宣教師懷約翰牧師(Rev. John Neville Whitehorn)在英國時間3月10日安息主 懷,告別禮拜在英國時間4月5日於唐寧 廣場聯合歸正教會舉行,就讀於英國愛 丁堡大學神學博士的台灣青年宋訡瑄也 參與其中;她表示,在蘇格蘭參與過幾 場告別禮拜,通常主持牧師都會稱之為 「慶祝生命的禮拜」,透過詩歌與分享 來記念、感謝某人曾在世上,其生命曾

翻攝/林婉婷

6

台灣教會公報

料、總會原住民宣教史等,都是可以運用的資源。 Humhum Nahaisula坦言,過往區會的會議紀錄、週 報、會員大會及信徒大會手冊等,因遭祝融之災,加上 存放地點分散,所以近期重要課題就是透過口述歷史 重建,例如初代信徒見證、史料重整等,這是未來的挑 戰。她表示課程中提到口述歷史的採訪技巧及注意事 項,讓與會同工有新的想像及可努力的目標。她透露, Cou族群區會70週年刊物正在醞釀中,5月初將展開第 二次籌備會,主要是分組作業、分配職責及區域,希望 藉由分組進行讓區會歷史再次重現於世人眼中。

鄒族區會聯合禮拜 傳遞復活的喜悅 九間教會251人聚集茶山教會 戲劇演繹、小組分享訴說耶穌在生命中的建造 信息分享邀請各教會以戲劇方式詮釋,因目前Cou族 【記者Dalul採訪報導】台灣基督長老教會Cou(鄒 群區會沒有弟兄部,也不是每個教會都有弟兄會,因此 族)族群區會4月17號假茶山教會舉行復活節聯合感恩 只有四間教會的弟兄演繹耶穌在墳墓復活、門徒遇到 禮拜,有九間教會共251人共襄盛舉,在耶穌基督復活 耶穌顯現。另也請Cou族群區會議長安淑美牧師,分享 的日子一起敬拜上帝,過往聯合感恩活動是一整天,但 耶穌復活對每個人不同的意義。Humhum Nahaisulan 今年因疫情緣故,取消下午趣味活動,但也因為形式改 表示,這次禮拜有不同年齡層,為要落實族語使用,全 變而有新的方向與體驗,在復活節中感受耶穌復活的 程都是用鄒族族語,讓族人更珍惜自身文化。 意義。 禮拜結束後特別安排小組分享,一組10人由各教 負責禮拜司會的來吉教會牧師Humhum Nahaisulan 會代議長老帶領,分享彼此生命 (乎乎姆‧哪海抒嵐)表示,因為 中如何經歷耶穌基督,分牧者、 形式和時間的縮減,將主題更聚 少年、兒童、80歲長者不同小 焦於經歷耶穌復活的生命,也運 組,各組討論熱絡。H u m h u m 用區會間的體制分別,由各部會 Nahaisulan表示,從小組分享當 來獻詩,例如婦女部由婦女的角 中,可以真切看出每個人的需要, 度、教育部從兒童的角度、松年部 藉此也讓主內弟兄姊妹有機會互 由長者的角度來獻詩,打破過去 相片提供/Humhum Nahaisulan 相關心和彼此理解。 以各教會作分別的模式。

豐富了與他相遇和交會的人,而「懷約 翰牧師的生之慶典亦是如此。」 宋訡瑄回顧自己搭乘火車從蘇格蘭 前往英格蘭劍橋,抵達會場時,管風 琴師正彈奏巴哈〈耶穌,世人仰望的喜 悅〉,會場布置素雅簡樸,並無盛大繁 複裝飾突顯逝者重要性或身分地位, 「這讓我印象深刻,並且激盪出許多想 法,同時也安靜謙卑在教堂中,思考這 個盡心盡力愛主信仰前輩的生命。」 宋訡瑄談到,就她個人在蘇格蘭教會 的觀察與經驗而言,當地信徒與牧者對 早年投入國外宣教的宣教師印象都很正 面,也肯定他們為了傳福音得要適應當 地氣候、文化和學習不同語言,且哪怕 他們回到了家鄉,心裡仍惦記著去過的 宣教地或未完成的事工,多數會繼續推 廣、分享相關需要,「許多事工是靠著 宣教師串連,並實際關心、代禱、奉獻 而得以完成。」她也點出,這些宣教師 們另一方面也為自己家鄉的人民、會友 提供了另一個國家的文化與風土民情的 新資訊。(相關新聞見12版)

2022年4月18日~4月24日/3660期

Cou族群區會4月5日在逐鹿教會舉辦第一次教牧 研習會。(相片提供/Humhum Nahaisulan)

劉俊雄紀念學生中心 以愛接待今亟待整修 【林婉婷綜合報導】台灣基督長老教 會劉俊雄紀念學生中心今年開始整修工 程,4月14日下午開工禮拜中,屏東中 會議長鄭嘉惠牧師引以弗所書2章14~ 22節,談到耶穌拆除那道阻隔人與上 帝、人與人的牆,盼望中心能以耶穌基 督為房角石,繼續承接過去幫助學生和 弱勢者的使命,共同領受上帝的平安。 劉俊雄紀念學生中心的歷史,始於劉 俊雄遺孀趙淑媛觀察到外地來的大專學 生有尋覓住處的需要,於是奉獻屏東市

攝影/林婉婷

公園東路土地興建中心,並於1987年 7月落成,同年9月中會制定「劉俊雄紀 念學生中心主日」,並於1988年正式啟 用。該中心不只是提供學生、婦幼和短 租者溫暖的棲身地,更呼應屏中大專宣 教事工的需求,甚至還曾出借給有建堂 需要的教會作為臨時聚會所。 然歷經數十年歲月、少子化及大專轉 型等衝擊,中心面臨硬體整修和管理調 整挑戰,現任董事長張智誠牧師表示, 目前整修計劃為:1樓為出租店面,其他 樓層為學生住宿空間(總共27房),3 樓有開放空間可聚會及活動用。經費方 面,目前中心已向銀行抵押貸款1200萬 元,另需自籌300萬元,未來房屋和店 面租金除每年還款,還會運用在學生事 工上,盼中心整修後不只出租空間,更 能發揮信仰功能,也請兄姊關懷代禱。 奉獻專帳:國泰世華銀行,戶名「財團 法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劉俊雄紀念學生 中心」,帳號「101-03-100662-8」。 若願意有息、無息借款者,請聯繫董事 會顧問侯執事:0925-919-330。


同回顧主受釘彼時 齊心仰望十字寶架

【洪泰陽台中報導】4月15日晚上,新竹中會 南區眾教會於大甲教會舉行受難日聯合聖餐禮 拜,來自大甲、苑裡、山腳、泰安、東勢與通霄 教會等兄姊,在風勢稍大的夜晚齊聚一堂,再 思救主耶穌受難時刻與救贖。 禮拜由墩仔腳教會牧師李君益司禮,通霄教

攝影/洪泰陽

台中中會

重建人與上帝關係 拆去分隔族群的牆

高雄中會

藉彼得三次不認主 思患難中能否堅信

【林婉婷高雄報導】4月14日晚間,高雄中會 高中區於鹽埕教會舉辦受難夜聯合聖餐禮拜。 高中區區長、內惟教會牧師李沂安引用馬可福 音14章27~31節「耶穌預言彼得三次不認主」

攝影/林婉婷

求,讓人們得以與上帝復和;二是拆去分隔外 邦人與猶太人的牆。人與上帝重修舊好是出於 上帝主動,不是人的功勞。上帝的愛促成了人 神關係的復和,是祂安排和好的時間、方法和目 標,人的悔改只是回應上帝做成的工作。 身為在平地長大的阿美族人,Kino Lafin表 示,他特別能夠感受到復和的益處,也相信唯 有十字架能帶來真正的平安與喜樂。藉著聖靈 的動工,人的生命得以更新變化,有能力去愛 人,修補人際的裂痕。

攝影/洪泰陽

經文,以「患難的日,你猶原相信無離開嗎?」 為題證道,藉這段眾人耳熟能詳的經文,從不 一樣的角度反省信仰。 李沂安點出,信仰路上,傳道人和信徒都會 像彼得一樣遇到不信主的挑戰。事情發生之 前,很多人都信誓旦旦,事情發生以後,才發現 自己做不到,重點在於這時能否有接受的勇氣 和分辨的智慧。李沂安提醒眾人,透過經文反 思自己面對困難的態度與心志,「很多時候我 們不是當事者,可能會覺得某件事真的有那麼 困難嗎?」但是唯有設身處地同理當事人,才 能體會他人的辛苦與艱難。李沂安鼓勵眾人思 想,上帝究竟希望自己改變什麼?自己是否願 意付諸行動? 報告事工時,預告中會接下來有多場活動, 邀請弟兄姊妹踴躍參與,接受造就。最近期的 是4月30日將在右昌教會敬拜中心舉辦「邁向 一百、宣教十年」宣教大會。同心代禱時間,眾 人為烏俄戰爭和今年度中會宣教事工禱告,禮 拜最後由安生教會牧師周主典祝禱。

復活節闖關找彩蛋 發展篩檢繽紛童年

【林婉婷整理報導】4月17日,平安基金會承 辦高雄市阿蓮早期療育資源服務據點及高雄中 會茄萣教會合辦「繽紛兒童,歡樂復活節」活 動,免費提供零至六歲兒童發展篩檢及諮詢。 活動當天有50幾位家長及孩子化身小小探 險家,於茄萣教會闖關尋找彩蛋,透過動態體 適能測驗檢視孩子的肌肉發展、協調度及平衡 感,也藉由拼圖遊戲、彩繪圖卡了解孩子的認 知能力。活動充滿趣味,現場並有社工提供各 項建議,讓民眾更了解早期療育的重要。 阿蓮早期療育據點社工葉盈婷表示,零到三 歲前是兒童發展的黃金時期,遲緩兒若能在這 時期接受早期療育,將有十倍以上效果。阿蓮 早期療育據點於4月舉辦系列篩檢與宣導活動, 最近場次是4月21日在田寮衛生所,歡迎利用。

相片提供/阿蓮早期療育據點

松山教會

【洪泰陽台中報導】4月15日晚上,台中中會 二區眾教會假向上教會舉行受難週聯合聖餐禮 拜,有來自各教會約90位牧長兄姊參與。 大墩教會牧師Kino Lafin(柯伊諾‧拉斌)引 用以弗所書2章14~18節經文,以「藉這十字 架」為題證道說,罪讓人無法用人的方法恢復 與神的關係,十字架是基督使上帝與人和好的 表徵,也代表族群化解仇恨、和好的救贖工作。 Kino Lafin提醒,上帝出於憐憫,在人還是罪人 時,耶穌就為人被釘死在十字架上,拆毀隔斷 人與上帝的牆,使人神和好,「耶穌以身體化解 冤仇,通過十字架帶來了正面的祝福。」 Kino Lafin表示,耶穌在十字架上所流的寶 血,為人們成就了兩件事,一是滿足了公義的要

會牧師鄭仁和證道,大甲教會牧師洪英俊主持 聖餐禮。會眾吟唱新《聖詩》88首〈主受釘彼 時,你有佇遐無?〉及95首〈我心仰望十字寶 架〉,透過歌詞內容感受耶穌受難的情境,以及 信徒從罪惡中獲得救贖的恩典。 鄭仁和引用路加福音9章22~24節經文,以 「基督的十字架」為題證道說,人之所以跟隨耶 穌,是因為耶穌為他死了。在受難日,信徒應思 考十字架的意義:一,十字架是重擔、刑罰和死 亡的記號;二,耶穌復活以後,十字架成為恩典 和拯救的記號;三,對現代基督徒而言,十字架 意義是世上迫害仍在,要多多禱告;四,要完全 委身,揹起十字架。他進一步表示,四福音書的 十字架分別有不同意涵,馬太福音代表和平、 仁慈、不倚靠權力、不反抗,馬可福音象徵戰 勝黑暗的力量,路加福音彰顯上帝必須承受苦 難,約翰福音則是耶穌的愛在十字架上圓滿。 每位信徒都活在十字架的庇蔭下,透過十字架 可重新回到上帝身邊,享受永恆的愛。 洪英俊在聖餐後帶領眾人禱告,祈求上帝關 照台灣,讓信徒面臨屬靈爭戰時,能夠回想耶 穌救贖,因而有足夠的勇氣面對。

阿蓮早療

新竹中會

反思人神復和 仰望救主受難與復活

教會消息

公益團體辦園遊會 火車站邀遊客樂活

【邱國榮台北報導】4月17日是復活節,七星 中會松山教會於松山火車站圓頂廣場舉辦「兔 子、彩蛋、大樂活」公益園遊會,讓熙來攘往的 遊客認識協辦的公益團體,也認識教會。 協辦活動的公益團體有提升身心障礙暨特殊 境遇家庭人權的「希望共好發展協會」、關注弱 勢者共生共榮空間的「慕哲人社,浪人食堂」及 「關懷腦瘤兒童協會」。松山教會牧師陳美玲表 示,圓頂廣場經常有不同團體辦活動,教會接 洽後得知,不僅可免費借用,且每年聖誕節與 復活節皆可,只是須遵守不可宣教的規範,因 此把活動名稱從「大復活」改為「大樂活」。 活動現場有不少遊客逛園遊會,完成七個闖 關遊戲,得到一份「浪人食堂」現場烘培的鯉魚 燒,鯉魚燒費用由教會支付。陳美玲說,今年的 關注焦點是移工,只要帶移工參與,就可以得 到禮物。由於許多移工是穆斯林,禮物是符合 伊斯蘭教規的零食與護手霜,可見教會用心。

攝影/邱國榮

台灣教會公報 2022年4月18日~4月24日/3660期

7


教會消息

共進逾越節晚餐 再思耶穌救贖 信義堂營造猶太人家庭宗教教育情境 新約老師帶領兄姊五感體驗聖經 【林宜瑩台北報導】4月15日是耶穌 受難日,台灣信義會信義堂邀請信望愛 聖經網站執行長陳鳳翔帶領兄姊體驗逾 越節晚餐。陳鳳翔強調,逾越節有兩個 重點「耶和華上帝是王,羔羊救贖」, 而耶穌與十二門徒的最後晚餐是逾越節 晚餐,耶穌將之轉化為主餐,基督徒於 其中思想聖子耶穌上帝成為神的羔羊, 祂來作王、祂帶來救贖。 根據出埃及記的記載,法老奴役以 色列人,但耶和華上帝才是以色列人 的王,祂降下十災,一次次警告法老: 「容我的百姓去,好事奉我。」最後法 老終於屈服。陳鳳翔表示,每年1月14 日以色列人過逾越節,記念他們成了耶 和華的百姓,離開埃及,那天相當於以 色列人立國的國慶日。 逾越節晚餐,原是家宴。陳鳳翔說

▲信義堂以逾越節晚餐記念耶穌受 難。(攝影/林宜瑩) 明,父親先進行除酵儀式,象徵除罪, 接著母親點燃蠟燭,象徵出黑暗入光 明,整個程序重複好幾次出埃及記的 故事。例如有四杯酒,第一杯「成聖之 杯」慶祝以色列人成為上帝的百姓;第 二杯「審判之杯」,父親帶家人逐一唸 十災,每唸一災,就以小拇指沾葡萄酒 點在空盤子上;第三杯「救贖之杯」,

信耶穌的猶太人認為耶穌很可能喝這杯 的時候說:「這是我立約的血,為多人 流出來的。」而耶穌沒有喝第四杯「喜 樂之杯」,因祂說:「我實在告訴你們, 我不再喝這葡萄汁,直到我在上帝的國 裡喝新的那日子。」陳鳳翔說,基督徒 每逢舉行聖餐,皆可以遙想耶穌在羔羊 的婚宴和上帝子民同飲「喜樂之杯」。 此外,還有第五杯「以利亞之杯」, 父親會拿著這杯走到門口問:「以利亞 來了嗎?」因為彌賽亞來之前,以利亞 要先來。但每年以利亞都沒來,父親就 把第五杯酒倒在地上。陳鳳翔強調,因 為猶太人不承認耶穌是彌賽亞,但耶穌 說以利亞早就來了,就是施洗約翰。 另外,逾越節晚餐的無酵餅有三片, 中間那片無酵餅會被擘開,父親拿去藏 起來,讓孩子們找。對猶太人來說,這

台灣基督藝術辦畫展 創作得著滿足的喜樂

彰基受難禮拜 邀眾人與主同坐席 【洪泰陽彰化報導】彰化基督教醫院4 月15日中午於總院舉辦耶穌受難特別禮 拜,由院牧部主任牧師陳清發主持聖餐 禮,院內信徒與慕道友約165人齊聚一 堂,透過禮拜前講述耶穌苦路14站的影 片默想耶穌受難,同領聖餐時再思耶穌 為世人犧牲的無私大愛。 彰基院長陳穆寬表示,院方近幾年接 獲許多已受洗員工反應,期待能在院內 與工作同仁領聖餐,因此今年舉行受難 日禮拜。除邀請牧師蔡嘉揚帶領的「音 為愛樂團」團隊分享,所有同工也與耶 穌同桌,領受恩典與祝福。 院牧部牧師成如慧表示,因為值班的 緣故,許多同仁可能久久未上教會,或在

復活節期無法參與教會活動與禮拜。院 方這場禮拜讓基督徒員工在受難日共同 記念耶穌的救贖,也讓未受洗的員工與 慕道友觀禮,更多認識基督教。成如慧表 示,聖餐禮的服事同工為陳穆寬、副院長 詹天民、公共關係部主任郭芳智與社工 部主任柯智慧四位主管,他們親自為與 會的120多位陪餐者傳遞餅與杯,彰顯基 督謙卑服事精神,將愛分享出去。 另一方面,蔡嘉揚帶領團隊演唱自 創的福音詩歌,並分享自身故事「祢是 誰?你是誰?」。他以歌曲呈現耶穌對 他的救贖與恩典,鼓勵眾人認識耶穌, 讓祂進入心中,在祂的幫助下更認識自 己。團隊成立的宗旨即是希望個人的獻

三片餅代表亞伯拉罕、以撒和雅各,但 信耶穌的猶太人則認為是聖父、聖子、 聖靈,聖子耶穌為人們破碎。 陳鳳翔說,逾越節晚餐是上帝設計 的家庭宗教五感教育,讓父親與孩子以 說唱、問答、飲食、尋寶方式,不斷回 顧以色列人從為奴重獲自由的故事。台 灣信義會總幹事、信義堂牧師曹正烜則 表示,這是信義堂第一次舉行逾越節晚 餐體驗活動,往年舉辦受難日晚崇拜, 曾採用泰澤祈禱、走苦路、十架七言、 與鄰近教會聯合崇拜等形式。同時擔任 道聲出版社社長的曹正烜說,他因為道 聲出版陳鳳翔所著的《名字,你以為你 懂》一書找上她,進而舉辦這場活動, 沒想到有100多位牧長兄姊參加。許多 與會者都說活動很有意義,令人記憶深 刻,活動後還能將酒杯帶回作紀念。

【林宜瑩採訪報導】即日起到4月24日止, 台灣基督藝術協會在宜蘭縣政府文化局第二 攝影/洪泰陽

展覽室舉辦「滿足的喜樂」聯合畫展,共有 35位基督徒畫家、38幅作品展出。

上或創作的福音音樂,能夠像一座橋 梁,幫助人們走進耶穌基督的愛裡,同 享永生的喜悅。 陳穆寬表示,他非常重視與關心院內 醫師、護理師的靈性成長,平時即積極 鼓勵他們參加每個禮拜四早上舉行的全 院員工週會禮拜。目前每個禮拜出席的 醫護及行政人員平均近300人,期盼未 來有更多同工加入耶穌的大家庭,與救 主耶穌同桌,同沐主恩。

4月9日畫展開幕禮拜上,台灣基督藝術協 會理事長王娟娟致詞表示,在台灣美術團體 發展史上,台灣基督藝術協會非常特殊,成 員多是來自各教會的牧長兄姊,國立台灣美 術館出版的《台灣美術團體發展史料彙編》 還說,台灣基督藝術協會是第一個以基督徒 為主成立的藝術團體。 畫展並邀請七星中會三星教會牧師黃保 諭以「神聖的創作旅程」為題講道。黃保諭 畢業於實踐大學美術系,了解藝術創作的艱 辛,他以「放下重擔,脫去累罪」「存心忍 耐,奔跑旅程」「仰望耶穌,堅固信心」勉勵

前警官成立警光團契 東南亞宣教不輟

攝影/林宜瑩

【林宜瑩台北報導】大台北同工聯禱 會4月11日在普世豐盛生命協會台北辦 公室聚集,聆聽出身警界的普世豐盛理 事長莊澤豐介紹協會各項事工及台北警 光團契。 莊澤豐播放影片說明,普世豐盛目前 在緬甸共建立仰光兒童中心、緬北喜樂

8

台灣教會公報

兒童中心、臘戌美樺溫柔之家、勐養學 生中心、豐盛學生中心、百石教會、聖 光中文學校等據點,有14位台灣傳道同 工,讓許多孤兒獲得基本溫飽與教育。 莊澤豐也在2021年成立台北警光團 契,每禮拜五利用LINE群組聚會,已有 上百位警界人士參與。莊澤豐曾在警界 服務20年,擔任過派出所主管、保一總 隊大隊長,也訓練過霹靂小組,並曾獲 選為全國模範警察,1994年卻毅然辭掉 警官工作,至美國就讀台福神學院(今 正道福音神學院)。畢業後,他在南加 州爾灣及柑縣的台福教會牧會20幾年, 2019年返台擔任普世豐盛理書長,投入 東南亞宣教。

2022年4月18日~4月24日/3660期

由於在警界服務多年,莊澤豐對警界 有難以割捨的同袍情誼,促使他成立台 北警光團契。他表示,就讀台中一中時 因同學帶領而接觸基督信仰,讀警察大 學二年級時在衛理公會受洗。在警界服 務20多年後,他深知自己必須為主所 用,縱使服務滿25年就可享有終身俸, 仍決定辭掉工作前往美國接受神學裝 備,成為傳道人。 在美國牧會時,莊澤豐曾帶領四個北 美教會詩班返台進行監獄巡迴音樂佈 道,13年下來,在全台舉行過400場以 上見證會、對8萬人次以上的受刑人傳 福音。如今他投身東南亞地區宣教事 工,2021年2月緬甸軍事政變後,許多 宣教師被驅趕,普世豐盛在仰光的事工 也一度受影響,幸而緬北當地同工接續 被驅離的宣教師在臘戌的事工。

協會成員,面對人對作品的批評,不要因一時 沮喪毀了作品,要常常仰望耶穌、思想上帝話 語,重新得著創作的動力。 台灣基督藝術協會成立於2016年10月,前 身為成立於2009年11月的「台灣基督長老教 會藝術團契」,宗旨為發揚基督精神、提升藝 術美感情操、擴展藝術交流、培育藝術家靈 性與創作思維,目前共有56位會員,其中基 督徒占75%。協會每次舉行畫展,皆以禮拜 形式進行開幕。

相片提供/台灣基督藝術協會


活動短波 總會消息

◆兒童魔術課程第二期

◆快樂兒童營「當個小木匠」

◆知與行福音裝備課程

時間:4月23日、5月7日、5月14日、5月21

時間:4月30日下午3:00

時間:4月23、30日晚上7:00~9:00

地點、主辦:台南中會東門巴克禮紀念教會

地點、主辦:排灣中會瓦酪露教會

◆銀髮桌遊帶領人培訓課程

地點、主辦:台北中會士林教會

內容:德光中學藝能科老師陳奇炫教學。

內容:劉清虔牧師主講。

時間:4月30日上午8:30~下午5:50

內容:許台立老師主講。

◆一甲教會設教50週年系列活動

◆洪以倫傳道師封牧暨就任泰雅爾中會慈光

地點:台中中會篤行教會

◆羅龍斌牧師盡程退休感恩禮拜

時間、地點:

主辦:總會宣教基金會

時間:4月24日下午3:00

4月23日 親子樂樂棒球於迷馬力壘球場

◆繪玩伴老:熟齡繪本帶領人初階培訓課程

地點、主辦:台北中會李春生紀念教會

5月30日 攝影講座於教會

地點、主辦:泰雅爾中會慈光教會

時間:5月12~13日上午8:30~下午4:30

◆關西教會100週年感恩禮拜

5月14日 感恩音樂會於教會

◆中布中會培靈會

地點:屏東中會潮州教會

時間:5月1日下午3:00

主辦:高雄中會一甲教會

時間:4月23日上午8:00

主辦:總會宣教基金會、總會高齡關懷事工

地點:關西鎮公所

◆團體活動場控帶領技巧

地點:中布中會武界教會

主辦:客家宣教中會關西教會

時間:5月1日下午2:30~5:00

主辦:中布中會弟兄部

地點、主辦:台南中會中洲教會

◆兒童主日學族語推廣工作坊

◆「邁向一百、宣教十年」宣教大會

時間:4月30日上午8:30

小組 ◆「遇見真實的自己」青少年輔導靈修 時間:6月2~4日

日上午9:20

中部消息

教會第4任牧師授職感恩禮拜 時間:4月30日下午3:00

時間:4月30日上午8:30~下午4:30

地點:中布中會人倫教會

主辦:總會青年事工委員會

◆莊德璋牧師盡程退休感恩禮拜

地點:高雄中會右昌教會敬拜中心

主辦:中布中會教育部

內容:王榮義牧師主講。

時間:4月24日上午11:00

主辦:高雄中會

◆長執暨團契幹部訓練

◆南島民族教會宣教研討會

地點、主辦:台中中會竹山教會

◆陪伴路上:邁向創傷復原之路

時間:4月30日

時間:8月9~12日

◆姬文宗牧師盡程退休感恩禮拜

時間:4月30日上午9:00~下午12:00

地點:南布中會愛農教會

地點:達悟族群區會漁人教會

時間:4月24日下午3:00

地點:壽山中會文山教會

主辦:南布中會傳道部

地點:謝緯紀念營地

主辦:總會原住民宣教委員會

東部消息

地點:台中中會大里教會

主辦:壽山中會文山教會、勵馨基金會

主辦:台中中會國光教會

◆天韻合唱團廖雅慧詩歌見證分享

◆牧者聯誼會取消

時間:4月24日上午10:00

時間:原定4月26日因疫情取消

地點、主辦:屏東中會南州教會

國外消息 ◆南加州聖塔莫尼加台灣基督長老教

◆黃曉玲老師主講信徒培育講座

地點:苗栗三義桐遊趣

◆情緒彩「繪」情緒紓解與人際互動工作坊

會(Santa Monica Taiwan Presbyterian

時間:4月23日上午9:00「與自我有約」

主辦:台中中會婦女事工部

時間:4月19日~5月24日週二晚上7:00

Church)目前長執全由台灣第二代青壯年

◆母親節聯合慶祝會取消

地點、主辦:台南基督教家庭協談中心

擔任,歡迎從台灣赴加州求學、就業的兄

地點、主辦:東部中會大安教會

時間:原定5月1日因疫情取消

內容:台南市生命線主任陳瑢娟老師主講。

姊前往聚會,台語、英語、華語皆可。聯

◆神學課程:靈性成長

地點:台中中會大里教會

◆教會節期與禮拜的應用

絡電話/LINE:424-303-9825;LINE ID:

時間:4月23日、5月28日、6月25日上午9:30

主辦:台中中會婦女事工部

時間、地點:4月25日晚上7:30台南神學院圖

meihui chen lai;e-mail:meihuilaipc@gmail.

地點:東部中會更生教會

◆彰中財務部教會財務研習會

主辦:東部中會教育部、台灣神學院

時間:4月24日下午2:00

主辦:台南神學院實踐神學研究中心

◆族語講道與聖經詮釋神學講座

地點:彰化中會彰化教會

內容:大溪教會牧師胡宏志主講。

時間:5月2~4日

主辦:彰化中會財務部

地點、主辦:玉山神學院

◆嘉中教育部主日學師資訓練會

4月30日上午9:00「家庭與自我」

書館、26日晚上7:30高雄中會德和教會

其他消息

原住民消息

◆日治時期台灣基督徒的身分認同

時間:4月23日上午9:00

北部消息 ◆陳良智牧師就任七星中會汐止教會第11任 牧師授職感恩禮拜 時間:4月23日下午3:00

時間:5月4日晚上6:30~8:30

地點:嘉義中會土庫教會

◆中會牧傳靈性小組

地點:中原大學全人村南棟721教室

主辦:嘉義中會教育部

時間:4月25日

主辦:中原大學宗教研究所、基督教與華人

內容:劉清彥主講。

南部消息

◆青年同工輔導培訓

◆4月份「用台語說故事」

4月23日 排灣中會沿山教會

時間:4月23日下午4:00

時間、地點:每週六上午10:45台南書房、每

5月14日 排灣中會望嘉教會

月第二週六上午10:30高雄書房 主辦:台灣教會公報社

伯利恆文教基金會

甘惠忠神父故居掛紀念牌

內容:總會歷史檔案館主任盧啟明牧師主講。

關懷代禱

時間、地點:

地點、主辦:七星中會汐止教會

地點:台北中會士林教會

文化社會研究中心

地點:台灣神學院 主辦:西美中會

◆青年聯禱會

主辦:台北中會青年部

◆彰化中會退休李玉霞牧師之丈夫翁嘉昌牧

5月28日 排灣中會福山門教會 主辦:排灣中會青年事工部

師於4月12日安息主懷,享年67歲。願上 帝親自安慰遺族。

台灣教會公報社 會。1988年在玉井創立德蘭啟智中心,為台 南縣第一所專為遲緩兒與身心障礙者服務的

長榮中學師生體驗印報紙

而長中學生也在參訪過程中藉由小組報告, 分享他們在事前對歷史的調查,並提出對於

機構。1997年也在學甲成立伯利恆文教基金

公報社的好奇。學生藉自主查找資料及提出問

會,專為台南市境內六歲以下、有發展遲緩

題,塑造出雙向回饋和交流。 透過印刷機體驗,學生認識白話字在台灣文

的嬰幼兒以及其家人服務。甘惠忠也在2017

學與歷史的重要性,更體會當時印刷的技巧與

年取得中華民國國民身分證。

攝影/Dalul

com陳美蕙牧師。

林吉男表示,甘惠忠對台灣的貢獻是社會

辛勞,明白宣教師巴克禮前往蘇格蘭格拉斯哥

有目共睹的,回憶起與甘神父共同服事這40

印刷廠學習相關技術的用心。巴克禮回台後,

年,看見甘神父為台灣的弱勢團體的奉獻,

於1884年成立「聚珍堂」,即公報社前身,翌

攝影/Dalul

年發行台灣首份報紙《台灣府城教會報》,就

是讓眾人非常敬佩的精神,而未來也將把服 【Dalul台南報導】台南市政府於4月12日在

務的精神,一棒一棒傳承下去。很感謝社會

【Dalul台南報導】長榮高中普通科老師張允

學甲區伯利恆早療融合教育中心舉行掛牌儀

上有看見需要的人,願意奉獻,讓這些孩子

靜,帶領學生於4月14日下午參訪台灣教會公

為了讓更多族群能認識台灣歷史,公報社製

式,由市長黃偉哲及主教林吉男一起掛上故

有可以安歇以及學習的場域。

居紀念牌。天主教台南教區、議員、校長、 伯利恆社福基金會及地方人士共襄盛舉。

是現在的《台灣教會公報》。

報社進行地理課的課程「探究與實作」,了解

作台灣第一台復刻版印刷機,期盼透過體驗操

甘惠忠故居紀念牌掛牌儀式上,會場展出

台灣首份報紙的歷史,及公報社在文化保存的

作,追尋前人宣教足跡,體會宣教師透過文字

許多相片,可以看到過去甘惠忠的腳蹤以及

貢獻。除了參觀公報社以外,師生們在上午也

教育信徒的用心。只要十人以上就開放預約

來自美國紐約的神父甘惠忠,是推動啟智

貢獻;而今年在伯利恆早療融合教育中心2樓

參訪台南中會太平境馬雅各紀念教會、看西街

體驗印刷,每人費用100元,成品以印有《台

教育的推手,長期委身於台灣身心障礙兒童

也展出甘惠忠生前所使用的物品及相關照片

教會,下午參訪台南神學院,從中認識、欣賞

灣府城教會報》創刊號版面的資料夾裝裱,詳

等,讓大眾認識他的生命故事。

教會發展史。

洽:06-235-6277。

早療的服事,於1983年成立中華民國啟智協

台灣教會公報

2022年4月18日~4月24日/3660期

9


公報廣場 窗 口 無 遮 欄

「平安」就是通關密語 胡忠仰(台北中會南門教會長老,曾任日商公司社長)

教會一位熱心主日學教育的年輕媽 媽問我:「長老,教會各種年齡層的 長輩、兄姊那麼多,很多也不認識、 不熟,我要怎麼教我兩個小孩有禮貌 地跟大家打招呼?」我說:「在教會 與人照面,一律講『平安』就好,而 且要教小孩字正腔圓的台語。」不久 之後,我就觀察到她的小孩在教會會 主動跟人用台語道「平安」,大人們 也很自然地用「平安」回應他們,感 覺很溫馨。 ,羅 平安的原文(希伯來語:

電不是喊出來的 高木 4月6日,經濟部長王美花受媒體採訪 時提到,台灣現在不缺電,只是電費太 便宜,所以大家不懂節約用電。 自從3月的全台大停電以來,有許多 民眾對台灣的供電穩定度感到擔憂,而 媒體也更熱衷於報導各地區的小規模停 電狀況。而自3月停電以來,政府與經 濟部也不斷呼籲台灣並不缺電,然後把 過錯全部推給台電的某個基層員工。 姑且先不論這種行為是否不厚道,就 先從供電穩定度來談。鴻海創辦人郭台 銘在2021年斷言:「台灣在2022會缺 電。」或許這是片面之詞,但也不難看 出一個企業主對電力供應的不安。台灣 的工業經濟命脈以高科技為主軸,極需

馬拼音:Shalom),是猶太人日常用 的祝福語,較為正式的場合則會用全 句「Shalom aleikhem」(願主的平 安與你同在),和英文的「Peace be with you」相似。祝福人與人之間的 平安,神與人之間的平安,或國與國 之間的平安。 用「平安」互相請安是台灣基督長 老教會信徒150年來的特色,早年國 外宣教師來到台灣先學習台語、翻 譯聖經,神來之筆地翻譯出這句「平 安」,並以身作則全面在教會界推廣,

充沛的電力,無論是「護國神山」台積 電還是鴻海,都承受不起幾個小時甚至 一整天都無電可用的窘境。 如果王部長認為台灣電費太便宜,那 麼政府是否有辦法保證在未來調漲電費 後,不會三不五時發生大停電?我認為 答案是否定的。先來比較一下三種主要 的發電方式:火力發電汙染嚴重,受石 化能源價格影響,為目前發電主流;核 能發電汙染輕,有複雜的社會疑慮和核 廢料處理難題,與火力發電同為較穩定 的發電方式;風力與水力發電善用自然 資源,發電過程的汙染最少,但發電效 率不及前二者。 2021年的公投決議放棄核能,投向 天然氣發電的懷抱。而如今烏俄戰爭導 致國際能源價格波動,高度仰賴石化能 源發電的下場就是發電的成本大幅提 升,因此不得不調漲電費。要是只有這 樣那還不成問題,問題是民進黨大力推

從奧斯卡賞巴掌事件看衝突處理 黃宗玄 近日,在奧斯卡典禮上所引起的軒 然大波,是來自於威爾‧史密斯(Will S m i t h)不滿男主持人克里斯‧洛克 (Chris Rock)在頒獎會場上公開調 侃了自己的妻子潔達‧蘋姬‧史密斯 (Jada Pinkett Smith)沒有頭髮,因而 上台賞巴掌。這讓台下的一群閃閃明星 們,也都大感震驚和訝異。意外地,這 反而帶動起奧斯卡的收視率,打破了之 前收視不佳的窘境。 但,在我看來,賞巴掌這件事還是令 人錯愕,有種台灣鄉土劇在奧斯卡典禮 上演的錯覺。在我們的生活中,賞巴掌 這種不可思議的事情的確不該出現,而 且應該被制止!那麼,難道用言辭羞辱

10

台灣教會公報

他人,就是正確的嗎?對付這種攻擊他 人的惡霸,該怎麼辦呢? 事實上,在面對無理的批判時,真的 很難不做出反擊。隱忍並非是一個正確 的好方法,所以威爾‧史密斯挺身護妻 的舉動,或許值得嘉許。不過,他用了 一個不太理想的方法,不僅是螢幕前的 觀眾,對於當事者克里斯‧洛克來說, 都有待商榷。或許,他可以要求主持人 對太太道歉。也可以用一個手勢岔開話 題,幽自己一默,也幫妻子澄清一下! 用外貌來評斷他人,是一件很糟糕的 事情,加上潔達‧蘋姬‧史密斯又是因 病而被迫剃光頭髮,但她對抗人生困境 的勇氣,才是最值得作為奧斯卡頒獎典

2022年4月18日~4月24日/3660期

早蔚為傳統。我成長在第四代的長 老教會家庭,從牙牙學語時會講「爸 爸、媽媽」後應該就被教這句「平安」 了,至今我也傳承給我兩個小孩、兩 個孫子,他們也都用得嫻熟自然。兩 歲半的孫子除了會用標準台語講平安 外,還奉送一個90度鞠躬。 1980年代,我初到日本大阪留學, 爸爸交代我學校報到、宿舍安置妥 後,要去大阪中華長老教會禮拜。想 不到我前兩週諸事不順,搞得焦頭爛 額,到第三週才首次惶惶不安地去找 教會。當我走到教會門口,曾在彰化 教會牧會的陳光輝牧師已經站在階梯 上揮舞著手喊說:「平安喔──你是 胡某某吧,你爸爸有連絡我了……」 聽到這,我三週來不安的心情頓時平 靜下來,眼淚也差點奪眶而出。 幾年前我與太太到溫哥華旅遊,週

行綠能發電,此種發電途徑的成本不亞 於石化能源發電,而且供電穩定度和效 率更低。所以台灣的未來會變成電力生 產成本增加,成本增加所以要漲電費, 但供電卻比以前還不穩。 台灣先前已經發生過多次綠能供電不 足,最後又讓核電廠出來支援救場的狀 況。例如3月的大停電,高雄部分地區 在天黑後因為太陽能停止發電,所以再 次陷入一片漆黑,足足停了12個小時的 電。我認為政府應當做到的是讓民眾能 夠打從心底放心,企業主可以安然的發 展國家經濟,而不需要提心吊膽、整天 煩惱某天會突然沒電可以用。發展正確 的能源政策,提供穩定的供電,應該遠 比「大內宣」重要。與其整天嚷著沒有 缺電、停電與缺電無關,倒不如建立更 健全的電網與供電途徑。畢竟電力是從 發電廠發出來的,不是官員喊出來的。 (作者為大學生)

禮的亮點。想必,這也是威爾‧史密斯 最想要替太太出頭的關鍵所在,也是這 個舉動最不能被磨滅的背後價值吧! 所以,在相互理解彼此的立場後,消 費禿髮的荒謬言論確實應該被撻伐。然 而威爾‧史密斯的暴力舉動,卻有更多 要被討論的空間。這反映在親子的教養 方面,若不知道小孩打人的原委,家長 或許會跟媒體一樣一面倒,批判賞巴掌 的錯誤行為。但只要深入了解威爾‧史 密斯打人的初衷和想法,就知道要如何 修正這個行為,去找到更棒的方法! 很可惜的是,在大人做出這種行徑 後,卻沒有太多的討論。反而變成一種 相互指責的氛圍,也模糊了下次碰到這 種事情時可以給出的機會教育!其實, 平心而論,能控制好情緒的人,才是真 正的贏家。能在避免傷害他人,又能維 護自己心愛的人中,找到最適合的解 方。(作者為新樓醫院物理治療師)

日應朋友邀請到「救世軍教會」參加 禮拜,信徒們大概分成中國人、香港 人跟台灣人三個族群,禮拜中牧師也 介紹了我們來自台灣。禮拜後,在地 下室餐廳有愛餐,當我們走進陌生的 餐廳不知該坐在哪兒時,突然間右邊 的角落有人大聲用台語喊說「平安喔 ──底家啦──」,果然這一區30多 人都是台灣移民來的,有台北中會和 平、七星中會台北公舘、台中中會豐 原等教會出身的會友,大夥兒「平安 來,平安去」,一下子就熱絡起來! 台語發音,簡單又溫馨的「平安」 就是我們長老教會信徒們的「通關密 語」。現在年輕世代雖然早已華語當 道,但我期望各教會的牧長們仍然勿 忘初衷,要繼續在主日學及各團契推 廣這句有優良歷史且早已行銷全球的 「平安」。

為我們承受巴掌 的主 李冠呈 日前美國94屆奧斯卡金像獎,身為頒 獎嘉賓的喜劇演員克里斯‧洛克(Chris Rock),因為開了潔達‧蘋姬‧史密斯 (Jada Pinkett Smith)光頭的玩笑,遭 到愛妻心切的老公威爾‧史密斯(Will Smith)呼巴掌,之後得最佳男主角獎 的影帝威爾‧史密斯雖然公開道歉,也 辭去影藝學院會員身分以示負責。該事 件卻引發熱烈討論,有人支持為了保護 心愛的人就該挺身而出,也有多數人認 為公開打人就是不對而一致譴責暴力事 件,甚至也有「作秀」的陰謀論說法。 當我們重視的人被公開羞辱,我們應 該也會想賞對方一巴掌吧。嗯!或許直 接去掉「想」。雖然史密斯事件霧裡看 花,不知道該事件如何才能圓滿落幕, 然而時值大齋節期,也讓我們去思想主 耶穌為我們走的苦路何其不堪與卑屈。 馬可福音14~15章主耶穌在客西馬 尼園被門徒猶大以親吻出賣後,一連串 的受審、刑罰、直到確定被釘十架,走 苦路最後死在十架上,這一連串的過程 主耶穌嘗盡了鞭打、辱罵、戲弄、譏誚, 甚至被吐唾沫,連衣服都被扒光,也很 有可能被賞了好多巴掌……我們的心情 又是如何呢? 每年的這個時候,我們總是會把四福 音書中主耶穌被釘十架的最後一週的經 文拿來細讀默想。若我們不忍心愛的人 受苦受累受罪,我們一定也更深愛這位 為我們承擔一切過犯的主,祂擔當我們 的羞辱,背負我們的罪惡。主耶穌的言 傳身教,成為我們以生命影響生命的最 佳模範,願身為上帝兒女的我們,在這 個特別的時刻,更多去體會並經歷上帝 長闊高深的愛。(作者為壽山中會喜樂 島教會牧師)


公報廣場

報導人生,看各行各業的信仰生活 Siok-Hui 一般民眾對記者的印象或許多來自 電視新聞採訪記者或報章雜誌的平面 記者,很多時候我們會以為基督徒記者 就是要進教會機構,為教會報章雜誌工 作,且該機構一定要以傳福音領人歸主 為目標。殊不知,基督徒記者除了在教 會的媒體外,也可以在一般的電視傳媒 等行業成為光和鹽。 每個月第二個星期六「各行各業與信 仰生活的線上聚會」,選在台灣歐洲皆 適宜的時間舉辦。今年4月9日已邁入第 16場,由台灣大學海洋中心研究助理趙 守恩聯繫講員,並主持當天的聚會。 講者之一是《台灣教會公報》總編輯 陳逸凡,具社會學、政治學等背景,曾 工作於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台灣文學 館,後來至台灣教會公報社擔任編輯, 兩年後轉任為記者,再成為總編輯。

另一位講者黃文瑜,具新聞所碩士及 道學碩士背景,13歲即立志進入媒體進 而宣教,也曾在公報社撰寫新聞稿。雖 欣賞《蘋果日報》的新聞熱忱,卻對其 採訪報導方式不甚滿意。爾後任職成功 大學媒體公關、擔任《中國時報》與《自 由時報》的台南地方記者,現為「自由 時報健康網」撰稿人 在陳逸凡的分享中,我們聽到宣教師 於1884年創立公報社,是為了讓文盲可 以讀聖經,可以知道並討論社會議題。 以羅馬拼音為主的報紙,讓不識中文字 的人們藉由讀拼音而知其意。一般來 說,學習三週白話字的兄姊即可讀懂。 《教會公報》歷經清末、日治以及國民 政府的淬鍊,在政局不穩定中,更是遭 受戒嚴時期的政治打壓和噤聲。陳逸凡 表示,新聞媒體被譽為「第四權」,是牽

你所不知道的聖詩奧祕 台南神學院牧笛會音樂部於3月29日 舉辦聖詩與敬拜讚美系列講座,邀請鑽 研禮拜學及教會音樂的牧師駱維道主講 「你所不知道的聖詩奧祕」,除了重點 式介紹新《聖詩》,也帶領眾人吟唱多 首新《聖詩》歌曲並感受它的美妙。 「聖經是上主的話,向人啟示上主的 愛和基督救贖的福音,那麼聖詩呢?」 駱維道指出,聖詩是人的話,集結歷代 信徒對聖經的詮釋、對主愛的體認,以 及在信仰上的掙扎;按照當時代不同的 藝術風格、文化和處境,對上主所作出

陳薏平

的回應。聖詩、禮拜與神學密切相關不 可分割,他期待眾人能深入研究聖詩的 奧祕,才不會錯失這本信仰的寶藏。 駱維道對目前教會流行的「敬拜讚 美」提出他的觀察和定義:「會眾在禮 拜儀式中,經由聖靈的感動,以感性、 輕快的音樂、淺白的語言或肢體動作, 反覆吟唱短歌來讚美上主,以此表達 與上主個人化的親密關係,並體驗到滿 足和心靈更新,進一步做到生命的委 身。」接著他對這些定義逐項說明,並 各舉一首聖詩為例,帶與會者進入歌

寄生於政治之下的俄羅斯正教會 黃琬珺 3月時,普世教協(WCC)前總幹事 戴維德牧師寫信給俄羅斯的莫斯科正教 會大主教基里爾(Kirill),希望他能阻 止俄羅斯總統普丁出兵烏克蘭的命令, 卻遭到基里爾的拒絕。俄羅斯正教會明 確支持普丁的態度,讓人再次看到政治 駕馭宗教的權力。 俄羅斯正教會是普丁的政治重要推 手,甚至外交方面,俄羅斯正教會也經 常幫忙政府粉妝修飾。例如,2016年 2月13日,天主教教宗方濟各(P o p e Francis)與基里爾在古巴首都哈瓦那 會面,這歷史性的一刻,似乎融化了天 主教與俄羅斯正教會千年冰凍的歷史。 表面上,方濟各和基里爾兩人的會面是 為了在中東、北非等地區基督徒遭到屠 殺的悲劇,決定放下內部歧見,共議如 何拯救這些地區的基督徒。但事實上,

這次的會面是代表俄羅斯政府和西方國 家的政治角力。簡言之,這次會面,與 其說是宗教對話,不如說是國際政治談 判。但俄羅斯的政治意圖如此明顯,方 濟各為何還要參加?他應該知道普丁打 在什麼算盤,但基於天主教的宣教政策 及各項考量,方濟各最後仍同意會面。 當然,這次會面的最大獲利者為代表普 丁的俄羅斯正教會,而非天主教。 今年由於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所帶來 的戰爭災難,基於宗教的道德關懷,方 濟各身為天主教之首,有責任再次和 俄羅斯正教會接觸談話。3月16日,方 濟各和基里爾進行視訊會議。基里爾 不但沒有基督徒的憐憫態度,反而為 普丁辯護,更表示俄羅斯的行為是「特 別維和行動」,並非侵略。基里爾為普 丁的出兵行動提供了宗教的支持,甚

制政治權力運作的重要力量。然而,基 督徒對於「基督教新聞媒體」的認知是 什麼呢?是善盡監督反省之責的信仰良 心,或是根正苗紅的宣傳工具? 為了追逐自己夢想中的宣教,黃文瑜 在撰寫新聞中,發覺自己喜歡追求第一 手資料,並將其寫為平面新聞報導,因 為這過程當中可以跟人有互動。在職 場轉換過程,不論是換公司或擔任新角 色,文瑜深刻體會夢想和現實生活之間 需要取得平衡,特別是在績效和具有一 定水準的報導之間的取捨。文瑜對報導 完全得由編輯決定讀者閱讀立場感到失 望,然而也深深被地方媒體貼近生活的 深厚人情味所吸引,因此最後決定投入 農業新聞和社會問題消息,期待透過報 導,讓愛和關心傳到需要的角落。 在黃文瑜的親身經歷中,我們看到柔 弱底層無助的販毒家庭生活型態,也看 到人間溫暖有愛的不是只存在教會裡。 也因此更進一步思索教會的存在是否能 為社會帶來不一樣的價值觀。 最後的問答時間,兩位講員都提及

基督徒記者最大的挑戰,莫過於不讓教 會和社會脫節。透過兩位講員的分享, 我們更了解教會公報社創立、延續之艱 辛,挺過政府打壓而走到現在。而教會 媒體是否也能盡到監督教會的功能?還 是因為出資奉獻來源是教會而需要屈 就?抑或如何讓教會媒體對於新聞的描 述秉持公正,報導多方聲音讓基督徒得 以從這些資訊中來思辨?還是用奉獻募 款綁架教會媒體應該有的中立立場? 透過黃文瑜鉅細彌遺講述的幾個採訪 過程,讓我們反思信仰不應該是眼光向 上,還要腳踩實地直接跟人接觸,望見 人們對神的追求之心,也思索教會存在 於這樣的景況中,也應該要將教會的善 行和真理透過時下機會發揚廣傳,而不 是讓真理和真光被蓋在斗底下。 祈願有這些記者專業的基督徒,一起 領受上主的呼召,在其崗位上宣揚上帝 國,讓教會真正成為教會,我們的報紙 新聞可以真正的在教會成為重要監督的 力量。幫助我們真正與上主同行。(作 者為倫敦光鹽團契契友)

詞蘊含的豐富神學,先了解其背後的故 事及所關注的深度和廣度,再帶眾人吟 唱,透過聽覺和出聲參與,享受身心靈 全人向主獻上讚美的感動。 駱維道以新《聖詩》308首〈阮欲唱 歌來謳咾〉為例談「輕快的音樂」。他 說,這首是道地的敬拜讚美短歌,非常 適合以吉他和鼓伴奏。歌詞有深度,讚 美父上帝奇妙的愛和至聖、耶穌無比的 愛和尊貴,以及聖靈親密的愛及權能。 主歌唱出三一神的性格,複歌則唱出普 世性,反覆多唱幾次並加入和聲,越唱 越能把歌詞中的神學意涵唱進心裡。 駱維道也以新《聖詩》563首〈美妙 聲音互上帝得榮耀〉為例談「心靈和誠 實的敬拜」,第一節說到敬拜的精神,

是使上帝得榮耀;第二節提到音樂的力 量,使人們在禮拜中感動向主讚美;第 三節說人雖然有限,仍要真誠為主作見 證,像歷代信仰前輩一樣;第四節提醒 人們效法耶穌,在仇敵攻擊時仍憑信心 唱出得勝的歌聲;第五節說所有樂器和 人聲,都可以用來表達信心和讚美,這 五節歌詞完整表達敬拜與音樂的神學。 駱維道回應同學提及教會不再使用 《聖詩》的現況,鼓勵同學將《聖詩》 當講道素材,領會眾進入聖詩的神學, 對《聖詩》產生興趣後便又有開始吟唱 的機會。(作者為台南神學院學生)

至是神學上的論點,非常離譜。 天主教徒自由記者喬納森‧盧克斯 摩爾(Jonathan Luxmoore)於2月24 日發表了一篇文章〈鳥克蘭和俄羅斯 教會領袖在入侵問題上存在著分歧〉 (Ukraine and Russian church leaders at odds over invasion)指出,基里爾讚 揚普丁對俄羅斯人民有「崇高和負責任 的服務」,並向俄羅斯國家軍隊獻上祝 福,表示俄羅斯政府選擇了一條正確的 道路。基里爾的行為,已徹底將俄羅斯 正教會置於政治之下。也許,並非所有 的俄羅斯正教會徒都贊成基里爾,但他 們的沉默,也代表默認支持普丁這個暴 力的世俗政權,而非上帝的國度。 總之,全世界的基督徒都應該對於俄 羅斯正教會支持普丁的侵略行徑感到 憤怒,因為烏克蘭的人民生命也是上帝 所創,誠如神學家巴特(Karl Barth) 所言:「在這個敗壞的世道下,我再也 無法獨善其身;在這個殘缺的現實世界 上,對至高者的信仰不能再被漠視。」 (作者為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博士) 台灣教會公報

隔離——予李明哲 歹銅舊鍚

共我放出來,自由就會來? 是啦,我重揣著我的影,伊閣再 佮我纏綴作伙 五冬的分離,伊敢攏無變?有影無影? 伊穿迵我的肉體欲看清我的心智 過往的飄撇,過往自信的喙水 筋韌的信仰,樂觀的笑容 是按呢挵甲碎糊糊 影問我是毋是祖國下晶片追蹤? 聲模已經佇資料庫建檔 頭頂的天猶若狹櫼櫼的禁閉室 「上無現準有光矣」我真歹勢應伊 先來一碗思念的肉燥飯啦 設使欲監視,先位我的喙舌開始 影無要無意應有「我的人權咧」? 我斟酌看伊, 問伊是毋是袂慣勢自由的味? 世界是按怎搬演另一場隔離的戲齣? (作者為台文創作者) 2022年4月18日~4月24日/3660期

11


普世消息

德國新教教會房產協會援助難民 鍾淑惠(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派駐德國宣教師) 截至3月25日,因戰火逃離至其他國家的烏克蘭難 民已經超過380萬人,而在烏克蘭境內流離失所者 達到650人萬,是烏克蘭2020年總人口數的三分之 一。聯合國宣布這是歐洲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大 的難民危機。許多國家都極力援助這些因為戰爭被迫 離開家鄉的人民。光是波蘭就收容了300萬的烏克蘭 難民,而歐洲各國也都義不容辭地接待多為老弱婦孺 的難民。雖然所有烏克蘭人都希望戰火停息,想要回 到自己的家園與親人團圓,然而在烽火連天之際,哪 裡才能是暫時的平靜安穩之所在呢? 全國擁有4萬套公寓的德國新教教會房產協會表

示,烏俄戰爭爆發後,德國各地區辦公室都積極參與 安置烏克蘭難民的行動。例如在巴伐利亞紐倫堡的新 教房地產公司「Stattotel」提供了可隨時搬遷的寄宿 公寓。該公司也緊急為夥伴教會提供了一個獨立的老 人之家,並設置接待中心。科隆和地區福音派教會協 會的房產公司ASG(Antoniter Siedlungsgesellschaft mbH),為其租戶指派了中央聯繫人,處理與難民住 宿相關的問題。此外,ASG正在為該市提供一塊未開 發的土地,以便建置貨櫃屋。柏林的房產公司HWS (Hilfswerk-Siedlung GmbH)清理了其辦公樓的底 層,以便在短時間內提供住宿。而海德堡的舍瑙基金

會則為難民提供免費的生活空間,也正在研議將閒置 的牧師住宅歸類為難民短期住宿的選擇之一。 德國新教房產協會認為,房地產必須有效運用策 略來管理,除了添加新的建設項目,關懷弱勢等社會 行動也是必不可少的,當然,為了整全所有人的利 益,也不應該像商業行為那樣,以營利的角度管理。 在著重公共利益之際,也必須考慮如何在經濟、生 態、社會以及最重要的文化傳承之間取得平衡。 台灣教會許多教堂都有靈修會館,當初設立的原 意應該是希望可以接待來講道、來靈修的兄姊。雖然 管理需費時費工,也因為時代變遷,靈修會館的需求 不如以往,但如何轉變會館之角色來因應時局,讓每 一個空間都能發揮最好的效用,成為更多人事物的祝 福,是我們需要重新思考的,甚至教會的許多產業, 不論醫院、學校等亦是如此。相信,當我們以「敬 神、愛人、惜地」之意念管理教會資產,並將之做在 最微小的人身上,就是做在耶穌基督身上了。 

蒙主恩召 懷約翰感恩安息禮拜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感念其貢獻 Payuan中會獻唱〈至好朋友就是耶穌〉表達恩情

全球糧食危機

上帝在他身上的恩典,這亦是我們的盼望。」 懷約翰曾說:「若沒有母語聖經,那地的教會就不會 興盛。」所以他致力翻譯排灣話聖經,並幫助玉山神學 院早期的發展。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幹事陳信良牧師透

600多間教堂已改造成難民中心,協助難民聯

Guidance )中表示,教會將無條件肯定跨性別

肯亞福音信義會(KELC)主教約內斯‧歐

繫親屬,或為他們尋找其他地區的長期住房。

者與眾人皆平等,但其主教院仍決定在禮拜

勒‧米利尤(Johnes Ole Miliyio)說:「我們需

羅馬尼亞的浸信會則開發了一款應用程式,能

儀式上標記「性別轉換」,並在教會中以法律

要上帝軟化俄羅斯的心,使他們停止戰爭,讓

夠追蹤每個地點的難民人數,掌握難民抵達和

上性別舉行異性婚姻。

人們從災難中解脫。」(資料來源:WCC)

離開的時間,查看空床位和交通工具。

聲,只要還有希望,就必須堅持和平至上。」

烏俄衝突不停 衝擊非洲人民 【林宜欣編譯】4月1日,普世教協(WCC) 報導指出,非洲食物供應大部分依賴進口,而 烏俄戰爭持續延燒,阻斷了烏克蘭和俄羅斯出 口糧食至非洲的供應鏈。數百萬非洲人民面 對武力衝突、疫情衝擊和氣候變遷問題,還得

過影片感謝懷約翰的貢獻,Payuan(排灣) 中會牧者們也用影片致敬,並獻唱排灣語版 的〈至好朋友就是耶穌〉,與會者大多是第 一次聽排灣語的版本,優美歌聲令眾人感 動,也讓眾人了解文字與語言事工的重要。 懷約翰的孫子與孫女,也分享了祖父的 生活趣事,如懷約翰寫了有關豌豆的短詩、 帶著素描本與家人一同到湖區度假、與孫子 在湖面上打水漂,以及當晚輩爬上湖區的山 峰時給予獎勵。此外,懷約翰生日時,總是 讓家族聚在一起,他雖然是一位素食主義者,但從不 拒絕聖誕節的火雞大餐,「隨著年齡的增長,他的記 憶慢慢減退,但他從未忘記對生命的承諾,他屬於基 督,在上帝的恩典中活出熱情並歸回安息。」

後排 左一、二為 蘭 大 衛 兒 子 蘭大弼所領 養的雙胞 胎。後排左三為黃彰輝後 代。右二為 懷約翰 遺孀。 (相片提供/簡心怡)

【義工記者簡心怡英國劍橋報導】4月5日下午,英 國劍橋從多日的陰雨轉為晴天,英國唐寧廣場聯合歸 正教會(Downing Place URC)聚集200多人,一同參 與緬懷牧師懷約翰(John Nevile Whitehorn,1925~ 2022年)的感恩安息禮拜。他委身於這間教會,在此 結婚、服事、受差派,並在此舉辦90歲生日派對。 主禮奈傑爾‧烏登(Nigel Uden)牧師引用約翰福 音15章,借葡萄樹與枝子的比喻,提醒眾人與上帝相 連的重要性。烏登說,懷約翰忠於基督,並持守他的信 仰,他是一位兒子、兄弟、父親、祖父、曾祖父,同時 也是一位宣教師、牧者、語言學者。他效法上帝的愛, 用自己的生命實踐去真實地愛人,他在人生不同的階 段努力盡職,活出豐富的生命,「因此我們今日相聚在 此,不是記念他的成就或名聲,而是記念他的得救與

浸信會世界聯盟

理解難民處境 關懷堅持不懈

「下一步行動小組」(Next Steps Group,

全烏克蘭福音派基督教浸信會聯盟(AUC

NSG)要求英國聖公會必須確保任何性別認

ECB)副主席伊戈•班杜拉(Igor Bandura)表

同、性別轉換相關的事工小組,應包含廣泛的

示,自烏俄戰爭爆發以來已經過了40天,而耶

跨性別成員以及該領域公認的專家。

穌也曾在曠野中度過40天,教會應像耶穌一

NSG成員蒂娜•比爾茲利(Tina Beardsley)

聯合國國際農業發展基金(IFAD)分析烏俄

【陳俞含編譯】浸信會世界聯盟(B W A)

樣堅持不懈,忠於父神上帝,完成祂要子民在

博士在接受《教會時報》(Church Times )

戰爭造成的影響,指出食物若持續短缺、價格

全球援助工作負責人瑪莎•希皮歐(Marsha

此時此地做的事情,「信徒必須成為上帝的手

採訪時直言,發生在跨性別者身上的事,就

持續飆漲,非洲將有更多人民陷入貧困。

Scipio)造訪烏克蘭、羅馬尼亞和匈牙利,4月

和腳,以真切的方式傳遞基督的愛。」(資料

像1980年代發生在同性戀者身上的事一樣。

非洲組織教會(Organization of African

6日受訪時,她表示隨著烏俄戰爭情勢加劇,

來源:Baptist News Global)

CAE成員科林•考沃德(Colin Coward)牧師

Instituted Churches)總幹事尼克塔‧盧巴勒

烏克蘭人和傳道人也需要更多身心靈的支持。

(Nicta Lubaale)牧師表示,非洲許多人民都

希皮歐坦言,親身前往跟在家坐在電腦前非

連帶受到戰爭的影響,位於社會底層的人們尤

常不同,只有身歷其境、聆聽個人的故事,才

其嚴重。他指出,東非有許多人仰賴外食,但

不會把難民視為單一的群體。她直言,即使人

他們很難賺進更多的伙食費,所以只好屈就

們可能已厭倦重複的新聞,卻不應忘記有活生

【蔡育臻編譯】英格蘭性少數權益促進團

邀集前坎特伯里大主教羅雲‧威廉斯(Rowan

於購買品質較差的食物,「千里之外的地方發

生的人們正在經歷這場悲劇,基督徒也必須時

體「改變態度」(Changing Attitude England,

Williams)等人,連署致英國首相強森一封信,

生戰亂,東非卻連帶受到影響,還得同時面對

刻反思如何提供支持,與他們並肩作戰。

面對糧食供應的問題。

則呼籲主教院應負責創立一個嶄新、具包容

英國聖公會

造性別友善環境 勿重蹈覆轍

性、對性少數友善的教會環境。 綠洲慈善信託基金(Oasis Charitable Trust) 創辦人史蒂夫•查爾克(Steve Chalke)牧師也

CAE)4月5日質疑英國聖公會(Church of

內容提及:「每個教堂都應該是一個安全的空

原有的問題。」他呼籲全球,應以和平的手段

經歐洲浸信會聯盟(E u r o p e a n B a p t i s t

E n g l a n d)對跨性別者的立場。儘管主教院

間,肯定人們可以真實地做自己,而不需要擔

結束戰爭,不要以暴制暴,「我們不該疲於發

Federation,EBF)的協調,烏克蘭境內及周圍

在2018年發布的《牧靈指南》(P a s t o r a l

心遭受批判。」(資料來源:Church Times )

12

台灣教會公報

2022年4月18日~4月24日/3660期


廣 告 看 版

母親節團購禮品

即日起至~ 5 月 17 日

2 ●抗菌洗手露

1 ──平平安安清清氣氣 ●抗菌洗手露

250ml |定價 75 元|特價

60 元

工商

上帝愛妳 我也好愛妳! 平安 / 喜樂

350ml 壓頭式|定價 85 元 兩入一組附提袋|特價

* 混款隨機出貨

140 元

14140823 平安/柑橘

14140730 柑橘 14140736 山茶花 14140740 薰衣草

14140824 喜樂/山茶花 14372024 提袋

3 ●保濕潔膚皂

4 ●黃金乳香沒藥精油香膏

羊乳 / 玫瑰

每入 125g |定價 110 元 兩入一組附提袋|特價

10ml |定價 290 元|特價

120 元

20 個以上每個

14140731 羊乳 14140732 玫瑰 14372063 提袋

200ml |定價 180 元 20 瓶以上每瓶

160 元

1+2 補充瓶附提袋|

定價 1200 元|特價

300 元

特價

14140825 3瓶1組 14140826 單瓶 14372017 提袋

316 不銹鋼|台灣製造|定價 160 元

定價 400 元|特價

140 元

12 ●部落苦茶油

水蜜桃

產地∣台東延平∣ 250ml

14140827 無香味 14140828 台灣紅玉 14140829 水蜜桃 14140830 法式 5 號

8 ●兩用經文相框

13011012

500ml |定價 190 元

* 可混款

7 ●五餅二魚環保餐具

20 組以上每組

240 元

6 ●噴霧式洗碗精

5 ●柿單寧除臭噴霧

260 元

1000 元 18020632

多款

320 元

14502086

13 ●公益米 14558968

產地∣花蓮富里

1 公斤裝|每箱 20 入

*相框內經文卡片可替換成照片

公益價

3000 元

18020620

9 4款 ●台語經文陶瓷吸水杯墊

每款定價 200 元|台灣鶯歌製

160 元 20 個以上每個 130 元

特價

* 可混款 A.14018419

A 凡事著謙卑、溫柔、忍耐,用疼互相寬容。(以弗所書 4 章 2 節) B 著同心,著和睦。就賞賜仁愛及平安的上帝欲及恁佇啲。(哥林多後書 13 章 11 節)

B.14018421

C.14018422

D.14018423

C 心歡喜,面就有笑容。(箴言 15 章 13 節) D 我欲唱歌稱讚上主,因為伊用豐盛的恩典對待我。(詩篇 13 篇 6 節)

14 聚珍紅 / 聚珍綠 ●聚珍咖啡

濾掛式掛耳每盒5入|定價 220 元

320 元

10 ●聚珍經文筷 / 布套組

11 ●聚珍經文筷 / 無布套

兩盒一組附提袋|特價

印尼婆羅洲鐵木|共 6 款

100 元 家庭組 6 雙一組|特價 450 元

18020618 紅 18020619 綠 14372021 提袋

每雙|特價

每組定價 180 元 20 組以上每組

120 元

* 可混款

14033451 平安喜樂(白話字) 14033452 恩典滿滿(白話字)

* 本產品另有客製服務

14033453 恩上加恩(白話字) 14033454 常常喜樂(白話字) 14033472 享受勞碌吃喝快樂(華文) 14033473 謙卑的人得著飽足(白話字)

* 本產品另有客製服務

■台南書房/總社 台南市東區青年路 334 號 電話:06-235-6277#163、199

■台北書房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 269 巷 3 號 1 樓 電話:02-2362-2747

14033474 平安喜樂(白話字) 14033475 恩典滿滿(白話字) 14033476 恩上加恩(白話字) 14033477 常常喜樂(白話字) 14033478 享受勞碌吃喝快樂(華文) 14033479 謙卑的人得著飽足(白話字) 14033480 家庭組 6 雙一組(混款)

■台中書房 台中市西區自立街 70 號 1 樓 電話:04-2223-5801

■高雄書房 高雄市三民區泰安街 12 號 1 樓 電話:07-322-0380 台灣教會公報

備有目錄 歡迎索取 網路書房

2022年4月18日~4月24日/3660期

13


特 別企畫

特 別企畫

何西阿書2章2節a:「要跟你們的母親理論,理論,—因 為她不是我的妻子,我也不是她的丈夫—」(和合本修訂 版)。上帝指責以色列人背叛祂,立論的基礎就是上 教會當如何 帝與祂的子民立約,上帝像是丈夫,以色列人像 推廣使用? 是妻子,彼此必須忠誠。《現代台語譯本》採 修辭反問句讓整段敘事活躍起來:「去告恁 這本台語聖經一出版,聖經公會就放上 老母,及伊理論。伊豈毋是我的某,我豈 網路,供牧師、信徒、社會大眾閱讀,造字字 毋是伊的翁?」這裡如按原文直譯「她 型也免費提供(https://cb.fhl.net),欣見教會 不是我的妻子,我不是她的丈夫」,前 週報開始使用。另外,台南中會東門巴克禮紀念 後文的爭辯就沒有依據,也無意義了。 教會錄製「讀聖冊,嚼文字」馬可福音專輯(請 這有點像台語說「我無給你講」,意思

逐個做夥來讀 《聖經─現代台語譯本》 梁望惠(台灣聖經公會翻譯顧問)

台灣在地人翻譯的聖經

期待已久的《聖經—現代台語譯本》新舊約全書,經過 20餘年眾多台灣牧長的耕耘和努力,2021年11月終於面 世。這本聖經,翻譯和審閱由台灣聖經公會和台灣基督長 老教會合作,採漢羅並排方式呈現。漢字除了少數幾個造 字,識字率已達99%的台灣人大部分看得懂,只是唸出台 語需費心。羅馬字的標音承襲傳統,採用跟巴克禮《廈門 音羅馬字聖經》(下簡稱《巴克禮譯本》)相同的偏泉音。 不過即使標了泉音,讀者亦可按自己習慣的腔調來讀。 這譯本是在地人翻譯的。上帝差派宣教師來台灣,分 享基督的福音,又翻譯聖經,讓我們能經常閱讀,親近上 帝,我們心存感恩。這回,台灣本地的學者和牧長對照原 文,參考中、英、日、台等語言的聖經,重譯整本聖經,語 法和用詞貼近台灣人的用法。例如形容人的心壞到極處用 「無藥通醫」,不用「歹到極頭」(耶利米書17章9節); 用「好食好睏」不用「穩食穩睏」(西番雅書3章13節)。 上帝的名字YHWH,《巴克禮譯本》與《和合本》一 樣,按西方早期譯法用「耶和華」,這其實是將「上主」 (adonay)的母音標入YHWH子音產出的字。在無從追溯 這名字真正發音的情況下,《現代台語譯本》用「上主」來

尊稱是合宜的;這樣做,其實也與新約用「主」、現代西方 譯本用the LORD的翻譯方向一致。

意義相符、功能對等的翻譯原則

相片提供/梁望惠

跨過歷史,讓聖經更貼近時代 《聖經—現代台語譯本》歷經20餘年的努力, 2021年11月正式發行。已盡程退休的牧師張德麟 為翻譯小組委員之一,透過他的訪談分享,希望讓 大家更了解這本現代台語聖經的翻譯事工。

問 :可以描述加入翻譯團隊的過程嗎? 答 :我印象中,是在2013或2014年接到邀請,那是我準

備退休的前一、二年。雖然感到榮幸,但我在學校還 有課,我想我的時間和體力應該無法負荷,只好婉 拒。沒想到一退休,召集人張宗隆牧師又與我聯絡, 雖然不在原本的退休規劃中,但我很快就接受。 問 :用何方法分派負責的章節?依偏好自選?用抽籤? 答 :大多數人可能難以想像,我們其實是一起在會議室 翻譯,桌上有原文、英語、日語、德語、中文等版本 的聖經,還有台灣聖經公會提供的資料,以及許多的 註解書。我們逐字逐句討論,一起決定怎麼寫成台 語。一卷翻譯完,確認前後用字、敘事語氣等,大家 都接受,才換下一卷。每一卷聖經都要再讀第二、第 三遍。就我所知,一開始有試過個別翻譯。駱維仁博 士在1980年代曾聚集張德香、鄭連坤、翁修恭、廖 上信等聖經學者,各自翻譯新約。這項譯經的事工後 來因每個人用字不同以及翻譯原則不一,稿留聖經公 會,沒有出版。一直到1997年,駱博士重組《現代台 語譯本》審議小組,這項工作才重新開始。 問 :翻譯過程算快還是慢?最大的瓶頸是什麼? 答 :比預期要慢很多,過程中有三個委員離世,很令人

14

台灣教會公報

2022年4月18日~4月24日/3660期

採訪

愛德華

不捨。討論占去許多時間,尤其是要照意思翻譯,或 照字面翻譯?例如,聽到人用台語說「三八」,我們 知道什麼意思;但譯成英文「three eight」寫在句子 裡,外國人不可能理解。我們可以用註解的方式,但 勢必要有所取捨,不然整本聖經滿滿註解,會阻礙用 母語閱讀的流暢度。我記得,曾有一個句子大家僵持 好幾小時,最後有人憤而離席。這點我必須特別感謝 召集人張宗隆牧師,若沒有他一路統整、協調,我無 法想像還要再拖多久,也因為有他承受壓力,我們才 能充分表達想法。另外還有像利未記,裡面有許多台 灣從來沒有的動物,以及舊約中的建築專有名詞,與 我們的生活經驗和專業差距太大,也很不容易翻譯成 現代台語,這些都要依靠專家、參考資料。 問 :上市至今的銷售情形好嗎?有想過怎麼推廣嗎? 答:當然希望可以更好,雖然不太可能像上個世紀,會友 家裡至少有一本台語聖經,教會每個座位也有一本。 我知道聖經公會有接受各教會團購,舊版換新版有 折扣;聖經公會同工也配合禮拜,到全台教會設攤展 售。我覺得,教會可以創造更多使用這本台語聖經 的機會,例如講道、週報金句都可改用現代台語;我 知道有些小組聚會、查經班,已經用新的這本。其實 這本把漢字、白話字並列,也很適合當做學台語的教 材,但這些都需要眾教會和有志者一起推廣。 問 :回想一百多年前,巴克禮牧師翻譯的台語聖經,有什 麼感想? 答:當時巴牧師面對的,是識字率低落的台灣,他透過易 學的白話字,讓台灣人很快可以自己閱讀聖經、寫 信看報,更認識基督,也進入近代文明,例如認識現

《現代台語譯本》以奈達博士「意義相符、功能對等」 的翻譯原則為主,重視譯入語的自然表達。例如把「今我 的血啲做灌奠」(提摩太後書4章6節,巴克禮譯本)的意 思明說出來:「今我犧牲家己獻互上帝的時到啦」;畢竟, 聖經是要人讀懂的。又如,把「哈利路亞」譯作「哈利路 亞,稱讚上主」(詩篇104篇35節);「攑手」譯作「攑手 祈禱」(詩篇28篇2節);「杯」譯作「福杯」(詩篇16篇 5節);「基路伯」譯作「天使基路伯」(詩篇18篇10節) 等,都是為了讓讀者容易明白。《現代台語譯本》進一步 巧妙地使用成語,這是翻譯的高境界。例如馬太福音8章 21節:「主啊,容許我先回去埋葬我的父親。」(和合本

代地理、歷史、婦女新知。現在台灣教育普及,但以 華語為主,反而讓學講台語、寫白話字,好像是額外 的負擔。我覺得這次翻譯,除了跨過歷史,讓語言更 貼近我們的時代,也是完全由台灣人主導,保留母 語特色的具體行動。例如馬太福音24章8節提到產 婦陣痛,若用與華語「陣痛」(chun-thiàⁿ),可能更 多人熟悉,但我們選擇更早的台語「催陣」(chhuichūn),就是希望這個詞有機會再流傳下去。 問 :翻譯的過程有什麼趣事嗎? 答:剛說的激烈討論,現在都是有趣的回憶。但我想特別 提張明珠姊妹。她主要工作是打字,每當我們爭吵、 休息的空檔,她會起身準備午餐、切水果;另外她還 負責整理環境,所以總是比我們早來,比我們晚離 開,十多年如一日。回想起來,她默默穿梭在我們之 間,照顧我們的身影很有趣,也實在很令人感動。 問 :這本台語聖經出版後,有聽到什麼批評嗎? 答 :有位台文作家胡長松,他說這本聖經的台語是「正港 台灣本土的現代語詞」,這次翻譯是「上帝所成就的 一個偉大的事工」,他也公開推薦大家買來讀。這讓 我們得到不少的激勵。 問 :最後有什麼要補充的嗎? 答:我在想,要怎麼結合教會內外的人對學台語的熱情。 我舉個例子,《國家語言發展法》通過後,台語、客 語及原住民族語都是國家語言,成功大學的大一「國 文課」,已經有台文所的教授開課,我聽說一學期有 600多人選修,而且是用我們的白話字。我知道後, 就和張宗隆牧師去建議我們總會,希望讓我們的馬偕 醫學院、真理大學、長榮大學等也跟進。我們有那麼 多還能講、能寫的牧長、會友,累積上百年的台語文 獻、創作,當然還有聖經,我真希望教會內外的人可 以一起復興母語。最後,雖然翻譯的過程很辛苦,但 我感謝上帝讓我有機會參與。

修訂版)「埋葬我的父親」在原文是一個慣用語,指父親 過世。《現代台語譯本》用意義相符的成語「阮序大人百 歲年老」來翻譯:「主啊,聽候阮序大人百歲年老,我就來 隨你。」等父母過世再來跟隨耶穌,這是很多台灣人的想 法;但耶穌勸導人要及時跟隨祂。 上下文對翻譯一向有重要的影響。例如「父」在原文除 了指血緣的父親,按上下文可有不同涵義。約瑟對把他賣 到埃及的哥哥們說:「伊閣互我親像法老的父,做伊全家的 主。」(創世記45章8節,巴克禮譯本)《現代台語譯本》 作:「伊閣互我成做埃及王的首席顧問,做埃及的宰相,管 理全國。」又如乃縵的僕人稱他為「我父啊」(列王紀下5 章13節)、以色列王也稱以利沙「我父啊」(列王紀下13 章14節),《現代台語譯本》改用「主人」和「師父」; 而「示劍的父親哈抹的子孫」(創世記33章19節)改譯為 「示劍的開拓者哈抹的後代」,這都是依上下文給「父」這 個原文字恰當的翻譯。

祂做事直到如今

是「我不是跟你說過了嗎?」疑問詞和 問號都可以省略。《現代台語譯本》將 這句經文理解為「她不是我的妻子,我 不是她的丈夫嗎?」有獨到眼光,盼未 來其他譯本也能跟進。

掃下列QR Code),信望愛網站也開始逐卷錄音 (http://bkbible.fhl.net),讀者可 善用網路資源,讓上帝的話以 台語遍滿台灣各處及浪跡天 涯的台灣人社群!請大家 多多用台語朗讀經文,

人名、地名的翻譯原則

用台語背誦金句!

有關人名地名的翻譯,細心的讀者會發現,新約 有好幾個馬利亞,都用同譯名;和合本卻把舊約中同名 字的人譯為不同的中文名;《巴克禮譯本》只是將它們轉 成台語拼音。《現代台語譯本》除了幾個較出名的例子不 動,其他皆遵照西方主要譯本的做法,採用「同名者同譯 名」。例如,撒母耳的次子《和合本》用「亞比亞」(撒母 耳記上8章2節;歷代志上8章28節),《現代台語譯本》 改用「亞比雅」,因他和其他八個譯作「亞比雅」的人原文 同名。又如《和合本》利未的孫子用「抹利」(民數記3章 20節)、利未的曾孫用「末力」(歷代志上6章47節),二 人其實是同名,因此《現代台語譯本》都用「抹利」。 《和合本》為了區隔同名者,有時出現「同名者不同譯 名,不同名者反而同譯名」的現象;《現代台語譯本》均加 以調整。至於顯出女性特色的人名,例如用「麗百加」取 代「利百加」(創世記24章15節)、「雅比莎」取代「亞 比煞」(列王紀上1章3節);地名採現代通用名稱,例如 用「幼發拉底河」取代「伯拉河」(創世記2章14節),這 是遵循《現代中文譯本》的做法。

截圖自「讀聖冊,嚼文字」。

一切真好。」而人類犯罪之前,也是享受工作,在地上反 映上帝榮耀的創造。

陳鳳翔(信望愛聖經網站執行長) 新約以馬可福音耶穌的十架苦路為例

《聖經—現 代台語 譯 本》(下簡 稱《現 代台語 譯 本》),這譯本不僅呈現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的人們現在 用的台語文,更重要的是內容忠實地貼近原文,並參考 最新的學術研究。以下就舊約、新約分別舉例說明。

《和合本》創世記1章2節:「地是空虛混沌,淵面黑 暗;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 《現代台語譯本》創世記1章2節:「地是渾沌,猶未 成形(iáu-bē chiâⁿ-hêng);深淵的頂面烏烏暗暗;上帝的神 運行佇水面。」

舊約以創世記為例

,意思有混亂、沒有形狀,更深 「空虛混沌」 的意思為荒涼、不可居住。《現代台語譯本》把「地」被 造前一開始那種「未成形」(iáu-bē chiâⁿ-hêng)的概念譯 出。也就是一開始的「地」,不適合人居住。這裡要注意

《和合本》創世記1章1節:「起初,神創造天地。」 《現代台語譯本》創世記1章1節:「起頭,上帝創造 天及地(thiⁿ kap tōe)。」 ,意思為「那多重天 「天地」 : 和那地」,「天」比較是屬靈世界的概念,「地」是人類 所在的地方。意思是「多重天」和「地」都是上帝創造。 但翻譯成「天地」,會誤導讀者以為是泛指整個世界, 誤以為「天」是指天空,「地」是指地上。接著第2節詳 細描述人類所在的「地」怎麼被造,暗示著作者認為各 種天使、活物所在的「多重天」不需說明,因為人類不在 那裡,只需知道自己所處的「地」如何被造。《現代台語 譯本》貼近原文把「天地」分開,中間加了「及」。

(深淵、大洋、海)和 (水),「水」 1章2節有 是在一開始就被造了。「地」最初被造為「未成形」和一 堆水,混在一起,上帝就要開始著手打理,從不可居住, 一步步創造成適合人居住。 聖經的創造敘事,不同於古代近東的創造故事。異教 的創造故事,世界是眾神明衝突打架而來,而人類被造 是為了做苦工服事眾神明。創世記讓我們知道,上帝愛 人類,就像父母為了即將誕生的孩子打造嬰兒房的舒適 環境。人類被造是照著上帝的形像,上帝喜歡工作,「代 誌就按呢完成。」祂欣賞自己的工作,「上帝看伊所造的

《和合本》馬可福音10章34節:「他們要戲弄他, 吐唾沫在他臉上,鞭打他,殺害他。過了三天,他要復 活。」 《巴克禮譯本》馬可福音10章34節:「 欲戲弄伊, 呸涎伊,鞭拍伊,害死伊。」台語事實上不會這樣講。 《現代台語譯本》馬可福音10章34節:「 會給伊戲 弄,呸涎,鞭拍,害死;三日後,伊會閣活。」(In ōe kā I hì-lāng, phùi-nōa, piⁿ-phah, hāi--sí; saⁿ ji̍t āu, I ōe koh-oa̍h.)在 前面加上「給伊」,讀起來才通順。 《現代台語譯本》背後的大功臣是「現代台語譯本翻 譯審議小組」,成員主要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十多位熟 諳台語的牧長,幾乎都是義工參與,聖經公會派翻譯顧 問協助。而台語複雜的聲調和鼻音標號,難度不輸希伯 來文,電腦技術義工與打字同工的配搭也十分重要。 《馬雅各譯本》和《巴克禮譯本》服事了那一代的 人,《現代台語譯本》這個台灣聖經公會和台灣基督長 老教會眾義工委身聖經翻譯計畫的成果,反映上帝榮耀 創造的繼續,祂做事直到如今,讓現代台語使用者得以 蒙福。

台灣教會公報

2022年4月18日~4月24日/3660期

15


特 別企畫

特 別企畫

何西阿書2章2節a:「要跟你們的母親理論,理論,—因 為她不是我的妻子,我也不是她的丈夫—」(和合本修訂 版)。上帝指責以色列人背叛祂,立論的基礎就是上 教會當如何 帝與祂的子民立約,上帝像是丈夫,以色列人像 推廣使用? 是妻子,彼此必須忠誠。《現代台語譯本》採 修辭反問句讓整段敘事活躍起來:「去告恁 這本台語聖經一出版,聖經公會就放上 老母,及伊理論。伊豈毋是我的某,我豈 網路,供牧師、信徒、社會大眾閱讀,造字字 毋是伊的翁?」這裡如按原文直譯「她 型也免費提供(https://cb.fhl.net),欣見教會 不是我的妻子,我不是她的丈夫」,前 週報開始使用。另外,台南中會東門巴克禮紀念 後文的爭辯就沒有依據,也無意義了。 教會錄製「讀聖冊,嚼文字」馬可福音專輯(請 這有點像台語說「我無給你講」,意思

逐個做夥來讀 《聖經─現代台語譯本》 梁望惠(台灣聖經公會翻譯顧問)

台灣在地人翻譯的聖經

期待已久的《聖經—現代台語譯本》新舊約全書,經過 20餘年眾多台灣牧長的耕耘和努力,2021年11月終於面 世。這本聖經,翻譯和審閱由台灣聖經公會和台灣基督長 老教會合作,採漢羅並排方式呈現。漢字除了少數幾個造 字,識字率已達99%的台灣人大部分看得懂,只是唸出台 語需費心。羅馬字的標音承襲傳統,採用跟巴克禮《廈門 音羅馬字聖經》(下簡稱《巴克禮譯本》)相同的偏泉音。 不過即使標了泉音,讀者亦可按自己習慣的腔調來讀。 這譯本是在地人翻譯的。上帝差派宣教師來台灣,分 享基督的福音,又翻譯聖經,讓我們能經常閱讀,親近上 帝,我們心存感恩。這回,台灣本地的學者和牧長對照原 文,參考中、英、日、台等語言的聖經,重譯整本聖經,語 法和用詞貼近台灣人的用法。例如形容人的心壞到極處用 「無藥通醫」,不用「歹到極頭」(耶利米書17章9節); 用「好食好睏」不用「穩食穩睏」(西番雅書3章13節)。 上帝的名字YHWH,《巴克禮譯本》與《和合本》一 樣,按西方早期譯法用「耶和華」,這其實是將「上主」 (adonay)的母音標入YHWH子音產出的字。在無從追溯 這名字真正發音的情況下,《現代台語譯本》用「上主」來

尊稱是合宜的;這樣做,其實也與新約用「主」、現代西方 譯本用the LORD的翻譯方向一致。

意義相符、功能對等的翻譯原則

相片提供/梁望惠

跨過歷史,讓聖經更貼近時代 《聖經—現代台語譯本》歷經20餘年的努力, 2021年11月正式發行。已盡程退休的牧師張德麟 為翻譯小組委員之一,透過他的訪談分享,希望讓 大家更了解這本現代台語聖經的翻譯事工。

問 :可以描述加入翻譯團隊的過程嗎? 答 :我印象中,是在2013或2014年接到邀請,那是我準

備退休的前一、二年。雖然感到榮幸,但我在學校還 有課,我想我的時間和體力應該無法負荷,只好婉 拒。沒想到一退休,召集人張宗隆牧師又與我聯絡, 雖然不在原本的退休規劃中,但我很快就接受。 問 :用何方法分派負責的章節?依偏好自選?用抽籤? 答 :大多數人可能難以想像,我們其實是一起在會議室 翻譯,桌上有原文、英語、日語、德語、中文等版本 的聖經,還有台灣聖經公會提供的資料,以及許多的 註解書。我們逐字逐句討論,一起決定怎麼寫成台 語。一卷翻譯完,確認前後用字、敘事語氣等,大家 都接受,才換下一卷。每一卷聖經都要再讀第二、第 三遍。就我所知,一開始有試過個別翻譯。駱維仁博 士在1980年代曾聚集張德香、鄭連坤、翁修恭、廖 上信等聖經學者,各自翻譯新約。這項譯經的事工後 來因每個人用字不同以及翻譯原則不一,稿留聖經公 會,沒有出版。一直到1997年,駱博士重組《現代台 語譯本》審議小組,這項工作才重新開始。 問 :翻譯過程算快還是慢?最大的瓶頸是什麼? 答 :比預期要慢很多,過程中有三個委員離世,很令人

14

台灣教會公報

2022年4月18日~4月24日/3660期

採訪

愛德華

不捨。討論占去許多時間,尤其是要照意思翻譯,或 照字面翻譯?例如,聽到人用台語說「三八」,我們 知道什麼意思;但譯成英文「three eight」寫在句子 裡,外國人不可能理解。我們可以用註解的方式,但 勢必要有所取捨,不然整本聖經滿滿註解,會阻礙用 母語閱讀的流暢度。我記得,曾有一個句子大家僵持 好幾小時,最後有人憤而離席。這點我必須特別感謝 召集人張宗隆牧師,若沒有他一路統整、協調,我無 法想像還要再拖多久,也因為有他承受壓力,我們才 能充分表達想法。另外還有像利未記,裡面有許多台 灣從來沒有的動物,以及舊約中的建築專有名詞,與 我們的生活經驗和專業差距太大,也很不容易翻譯成 現代台語,這些都要依靠專家、參考資料。 問 :上市至今的銷售情形好嗎?有想過怎麼推廣嗎? 答:當然希望可以更好,雖然不太可能像上個世紀,會友 家裡至少有一本台語聖經,教會每個座位也有一本。 我知道聖經公會有接受各教會團購,舊版換新版有 折扣;聖經公會同工也配合禮拜,到全台教會設攤展 售。我覺得,教會可以創造更多使用這本台語聖經 的機會,例如講道、週報金句都可改用現代台語;我 知道有些小組聚會、查經班,已經用新的這本。其實 這本把漢字、白話字並列,也很適合當做學台語的教 材,但這些都需要眾教會和有志者一起推廣。 問 :回想一百多年前,巴克禮牧師翻譯的台語聖經,有什 麼感想? 答:當時巴牧師面對的,是識字率低落的台灣,他透過易 學的白話字,讓台灣人很快可以自己閱讀聖經、寫 信看報,更認識基督,也進入近代文明,例如認識現

《現代台語譯本》以奈達博士「意義相符、功能對等」 的翻譯原則為主,重視譯入語的自然表達。例如把「今我 的血啲做灌奠」(提摩太後書4章6節,巴克禮譯本)的意 思明說出來:「今我犧牲家己獻互上帝的時到啦」;畢竟, 聖經是要人讀懂的。又如,把「哈利路亞」譯作「哈利路 亞,稱讚上主」(詩篇104篇35節);「攑手」譯作「攑手 祈禱」(詩篇28篇2節);「杯」譯作「福杯」(詩篇16篇 5節);「基路伯」譯作「天使基路伯」(詩篇18篇10節) 等,都是為了讓讀者容易明白。《現代台語譯本》進一步 巧妙地使用成語,這是翻譯的高境界。例如馬太福音8章 21節:「主啊,容許我先回去埋葬我的父親。」(和合本

代地理、歷史、婦女新知。現在台灣教育普及,但以 華語為主,反而讓學講台語、寫白話字,好像是額外 的負擔。我覺得這次翻譯,除了跨過歷史,讓語言更 貼近我們的時代,也是完全由台灣人主導,保留母 語特色的具體行動。例如馬太福音24章8節提到產 婦陣痛,若用與華語「陣痛」(chun-thiàⁿ),可能更 多人熟悉,但我們選擇更早的台語「催陣」(chhuichūn),就是希望這個詞有機會再流傳下去。 問 :翻譯的過程有什麼趣事嗎? 答:剛說的激烈討論,現在都是有趣的回憶。但我想特別 提張明珠姊妹。她主要工作是打字,每當我們爭吵、 休息的空檔,她會起身準備午餐、切水果;另外她還 負責整理環境,所以總是比我們早來,比我們晚離 開,十多年如一日。回想起來,她默默穿梭在我們之 間,照顧我們的身影很有趣,也實在很令人感動。 問 :這本台語聖經出版後,有聽到什麼批評嗎? 答 :有位台文作家胡長松,他說這本聖經的台語是「正港 台灣本土的現代語詞」,這次翻譯是「上帝所成就的 一個偉大的事工」,他也公開推薦大家買來讀。這讓 我們得到不少的激勵。 問 :最後有什麼要補充的嗎? 答:我在想,要怎麼結合教會內外的人對學台語的熱情。 我舉個例子,《國家語言發展法》通過後,台語、客 語及原住民族語都是國家語言,成功大學的大一「國 文課」,已經有台文所的教授開課,我聽說一學期有 600多人選修,而且是用我們的白話字。我知道後, 就和張宗隆牧師去建議我們總會,希望讓我們的馬偕 醫學院、真理大學、長榮大學等也跟進。我們有那麼 多還能講、能寫的牧長、會友,累積上百年的台語文 獻、創作,當然還有聖經,我真希望教會內外的人可 以一起復興母語。最後,雖然翻譯的過程很辛苦,但 我感謝上帝讓我有機會參與。

修訂版)「埋葬我的父親」在原文是一個慣用語,指父親 過世。《現代台語譯本》用意義相符的成語「阮序大人百 歲年老」來翻譯:「主啊,聽候阮序大人百歲年老,我就來 隨你。」等父母過世再來跟隨耶穌,這是很多台灣人的想 法;但耶穌勸導人要及時跟隨祂。 上下文對翻譯一向有重要的影響。例如「父」在原文除 了指血緣的父親,按上下文可有不同涵義。約瑟對把他賣 到埃及的哥哥們說:「伊閣互我親像法老的父,做伊全家的 主。」(創世記45章8節,巴克禮譯本)《現代台語譯本》 作:「伊閣互我成做埃及王的首席顧問,做埃及的宰相,管 理全國。」又如乃縵的僕人稱他為「我父啊」(列王紀下5 章13節)、以色列王也稱以利沙「我父啊」(列王紀下13 章14節),《現代台語譯本》改用「主人」和「師父」; 而「示劍的父親哈抹的子孫」(創世記33章19節)改譯為 「示劍的開拓者哈抹的後代」,這都是依上下文給「父」這 個原文字恰當的翻譯。

祂做事直到如今

是「我不是跟你說過了嗎?」疑問詞和 問號都可以省略。《現代台語譯本》將 這句經文理解為「她不是我的妻子,我 不是她的丈夫嗎?」有獨到眼光,盼未 來其他譯本也能跟進。

掃下列QR Code),信望愛網站也開始逐卷錄音 (http://bkbible.fhl.net),讀者可 善用網路資源,讓上帝的話以 台語遍滿台灣各處及浪跡天 涯的台灣人社群!請大家 多多用台語朗讀經文,

人名、地名的翻譯原則

用台語背誦金句!

有關人名地名的翻譯,細心的讀者會發現,新約 有好幾個馬利亞,都用同譯名;和合本卻把舊約中同名 字的人譯為不同的中文名;《巴克禮譯本》只是將它們轉 成台語拼音。《現代台語譯本》除了幾個較出名的例子不 動,其他皆遵照西方主要譯本的做法,採用「同名者同譯 名」。例如,撒母耳的次子《和合本》用「亞比亞」(撒母 耳記上8章2節;歷代志上8章28節),《現代台語譯本》 改用「亞比雅」,因他和其他八個譯作「亞比雅」的人原文 同名。又如《和合本》利未的孫子用「抹利」(民數記3章 20節)、利未的曾孫用「末力」(歷代志上6章47節),二 人其實是同名,因此《現代台語譯本》都用「抹利」。 《和合本》為了區隔同名者,有時出現「同名者不同譯 名,不同名者反而同譯名」的現象;《現代台語譯本》均加 以調整。至於顯出女性特色的人名,例如用「麗百加」取 代「利百加」(創世記24章15節)、「雅比莎」取代「亞 比煞」(列王紀上1章3節);地名採現代通用名稱,例如 用「幼發拉底河」取代「伯拉河」(創世記2章14節),這 是遵循《現代中文譯本》的做法。

截圖自「讀聖冊,嚼文字」。

一切真好。」而人類犯罪之前,也是享受工作,在地上反 映上帝榮耀的創造。

陳鳳翔(信望愛聖經網站執行長) 新約以馬可福音耶穌的十架苦路為例

《聖經—現 代台語 譯 本》(下簡 稱《現 代台語 譯 本》),這譯本不僅呈現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的人們現在 用的台語文,更重要的是內容忠實地貼近原文,並參考 最新的學術研究。以下就舊約、新約分別舉例說明。

《和合本》創世記1章2節:「地是空虛混沌,淵面黑 暗;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 《現代台語譯本》創世記1章2節:「地是渾沌,猶未 成形(iáu-bē chiâⁿ-hêng);深淵的頂面烏烏暗暗;上帝的神 運行佇水面。」

舊約以創世記為例

,意思有混亂、沒有形狀,更深 「空虛混沌」 的意思為荒涼、不可居住。《現代台語譯本》把「地」被 造前一開始那種「未成形」(iáu-bē chiâⁿ-hêng)的概念譯 出。也就是一開始的「地」,不適合人居住。這裡要注意

《和合本》創世記1章1節:「起初,神創造天地。」 《現代台語譯本》創世記1章1節:「起頭,上帝創造 天及地(thiⁿ kap tōe)。」 ,意思為「那多重天 「天地」 : 和那地」,「天」比較是屬靈世界的概念,「地」是人類 所在的地方。意思是「多重天」和「地」都是上帝創造。 但翻譯成「天地」,會誤導讀者以為是泛指整個世界, 誤以為「天」是指天空,「地」是指地上。接著第2節詳 細描述人類所在的「地」怎麼被造,暗示著作者認為各 種天使、活物所在的「多重天」不需說明,因為人類不在 那裡,只需知道自己所處的「地」如何被造。《現代台語 譯本》貼近原文把「天地」分開,中間加了「及」。

(深淵、大洋、海)和 (水),「水」 1章2節有 是在一開始就被造了。「地」最初被造為「未成形」和一 堆水,混在一起,上帝就要開始著手打理,從不可居住, 一步步創造成適合人居住。 聖經的創造敘事,不同於古代近東的創造故事。異教 的創造故事,世界是眾神明衝突打架而來,而人類被造 是為了做苦工服事眾神明。創世記讓我們知道,上帝愛 人類,就像父母為了即將誕生的孩子打造嬰兒房的舒適 環境。人類被造是照著上帝的形像,上帝喜歡工作,「代 誌就按呢完成。」祂欣賞自己的工作,「上帝看伊所造的

《和合本》馬可福音10章34節:「他們要戲弄他, 吐唾沫在他臉上,鞭打他,殺害他。過了三天,他要復 活。」 《巴克禮譯本》馬可福音10章34節:「 欲戲弄伊, 呸涎伊,鞭拍伊,害死伊。」台語事實上不會這樣講。 《現代台語譯本》馬可福音10章34節:「 會給伊戲 弄,呸涎,鞭拍,害死;三日後,伊會閣活。」(In ōe kā I hì-lāng, phùi-nōa, piⁿ-phah, hāi--sí; saⁿ ji̍t āu, I ōe koh-oa̍h.)在 前面加上「給伊」,讀起來才通順。 《現代台語譯本》背後的大功臣是「現代台語譯本翻 譯審議小組」,成員主要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十多位熟 諳台語的牧長,幾乎都是義工參與,聖經公會派翻譯顧 問協助。而台語複雜的聲調和鼻音標號,難度不輸希伯 來文,電腦技術義工與打字同工的配搭也十分重要。 《馬雅各譯本》和《巴克禮譯本》服事了那一代的 人,《現代台語譯本》這個台灣聖經公會和台灣基督長 老教會眾義工委身聖經翻譯計畫的成果,反映上帝榮耀 創造的繼續,祂做事直到如今,讓現代台語使用者得以 蒙福。

台灣教會公報

2022年4月18日~4月24日/3660期

15


事 工分享

公關企劃製作

「深根建造,謙卑服事」

使彰基成為世界的豐富 2022

年,彰基醫學中心在第一次舉行的員工週會禮拜,由院長陳穆寬 教授證道,以「良善、和睦」的主題分享,開啟新的一年的展望。

當日禮拜中,陳穆寬院長以帖撒羅尼迦前書 5 章 14-15 節「你們也要彼此和睦。 我們又勸弟兄們,要警戒不守規矩的人,勉勵灰心的人,扶助軟弱的人,也要向眾 人忍耐。你們要謹慎,無論是誰都不可以惡報惡,或是彼此相待,或是待眾人;常 要追求良善。」來勉勵全體員工們在這世代面臨許多險惡困境之時,我們更要秉 持聖經真理的教導,同心合意,以真以善以美來相待,落實行公義、好憐憫,以謙 卑的心與主同行。求主幫助我們善用上帝賞賜給我們的恩賜來服務人群,並成為 祝福別人的人。 彰基董事長吳瑞鵬長老表示,新的一年剛開始,讓我們重新得力,如鷹展翅上 騰、奔跑卻不困倦,行走卻不疲乏。過去的波折,走過來都是恩典,「只要剛強, 大大壯膽,謹守遵行我僕人摩西所吩咐你的一切律法。不可偏離左右,使你無論往 那裏去,都可以順利。」(約書亞記一章七節)我們去年不只疫情辛苦,也因為某 些有心人的作為,使彰基及院長備感辛苦,不過院長是主所膏抹的忠心管家,不 容抹黑、隨意攻擊,所以董事會站出來拍攝捍衛、守護彰基影片,表達全力支持院 長的決心。 董事長吳瑞鵬長老也提到,在大中部地區彰基設立體系醫院,為了使病患得到 更好的照顧,同仁需要外出至各體系醫院看診,期盼我們傳承蘭醫師深深的愛, 愛那些需要的鄉親、居民,讓他們感受到主耶穌的愛,鼓勵眾同工我們一起同心 展望未來。並且感謝大家辛苦付出,懇求父神賜福保守、帶領我們;「耶和華你 神所眷顧的。從歲首到年終,耶和華你神的眼目時常看顧那地。」(申命記 11: 12),相信耶和華我們的父神,必定看顧我們的產業「彰化基督教醫院」。

20220106 週會禮拜員工洗禮

16

台灣教會公報

2022年4月18日~4月24日/3660期

當日禮拜,彰基院牧部主任陳清發牧師帶領八位牧師們,齊心為院長祝福禱告。 陳清發表示,每週四上午 7:30 的員工週會禮拜,若院長沒有外出會議,都是默 默帶領著院長室全體主管團隊們準時參與禮拜,主管們敬畏神並尊主為大的心感 染全院員工,並在院長積極鼓勵與邀請之下,每週的週會禮拜梅鑑霧禮拜堂坐無 虛席,員工在忙碌工作前有一段心靈充電時間,領受從主耶穌而來的智慧和力量, 轉變成為祝福的動力來服務需要的民眾。 陳清發也再次強調,院牧部每週三上午 7:40,全院禱告會,由院牧部及全院員 工一起同心為醫院主管、各部門事工以及住院或喪親員工等需要代禱。深信眾人 禱告的力量是成為醫院一切事工進行的基礎。此次禮拜,同時舉行一位員工的洗 禮,這位蔡姓員工已在彰基服務 15 年了,6 年前透過醫院的單位禮拜感受到上帝 的愛,當時,個人面臨家人關係的衝突與抉擇,在心裡就開始默默用禱告的方式, 將自己的困難交給上帝來幫助,奇妙的是,當禱告之後,感受到上帝所賞賜的勇 氣,並順利解決了問題;另外一方面,因著在基督教醫院的美善職場氛圍,去年全 院退修會中決志信主,進而參加院牧部慕道班而決定洗禮成為基督徒。 彰基院牧部負責宣道事工的成如慧牧師表示,自 2018 年陳穆寬教授就任彰基 第 17 任院長以來,非常重視醫院的宣道事工,大力支持院牧部所辦理的各項福音 事工以及各團契的聚會與活動;員工們有感於彰基基督教精神的價值,至今大約 有 50 位員工主動報名院牧部的洗禮慕道班,其中有 20 位員工在院內接受洗禮。 成如慧牧師進一步說明,彰基的福音禾場在我們信仰先輩 ( 宣教師們 ) 已經立 下美好的根基與典範,將基督的愛落實在每日各單位開始工作前的單位禮拜、各 科部醫師會議前的靈修禱告以及每週的全院員工禮拜、每月全院的靈性講座等。 另外,還有多元性的團契 ( 醫師團契、專科護理師團契、彰基詩班、護師詩班、護

20220303 週會禮拜員工洗禮


事 工分享

公關企劃製作

陳穆寬院長非常重視醫院的宣道事工,大力支持院牧部所辦理的各項福音事工以及各團契的聚會與活動。

新的一年第一個週會禮拜,陳穆寬院長以「良善、和睦」為題勉勵全體。

生團契、基石(資深員工)團契、醫務團契等 ),以神的愛網重重包圍在院內各個 角落。正如歌羅西書 1:28「我們傳揚他,是用諸般的智慧勸誡各人,教導各人,要 把各人在基督裡完完全全地引到神面前。我也為此勞苦,照著他在我裡面運用的大 能盡心竭力。」在辦理各樣的聚會後,院牧部同工們積極跟進關懷每一個需要陪伴 或代禱的員工們,與喜樂的人同喜樂,與哀哭的人同哀哭,實踐基督的愛,彼此洗 腳的精神。

基督的宣揚無論環境如何,得時不得時,我們都要盡心盡力撒種,不計任何代 價傳講上帝國的福音,如今的彰基不僅茁壯,也堅守上帝國的宣揚。深信早期宣 教師在彰基的醫療傳道的使命,至今仍然讓後輩繼續謹記傳承。

今年三月 3 日的員工週會禮拜中,有二位員工洗禮,一名許姓員工,在彰基服 務 24 年,18 歲學生時期接觸過基督教,當時受到母親的反對,因而將這份信仰 放在心中,來到彰基的職場,這份信仰的力量,讓她在家庭與工作中找到了智慧 與力量,這幾年面對親子教養以及疫情下工作量的增加,在事事追求完美的她, 內心壓力非常大,藉由牧師在單位禮拜的信息分享,加上參加心靈成長的基石團 契,並報名慕道班更深認識這個信仰和真理,卻因為遲遲未得到母親的認同而不 敢妄然洗禮。經過半年,再次參加由牧師帶領的情緒團體,在聖靈感動中也確信 要拿出勇氣接受洗禮成為真正的基督徒,經過禱告後,再次與母親談到洗禮時, 母親竟然沒有攔阻且是帶著祝福。

彰基醫學中心是以上帝之名設立的醫院,如今能在中部地區持續存在,並發揮 其獨特的服務品質,是因為蘭氏父子遺留給彰基對上帝的敬虔信仰,以及他們無 私、謙卑服事與奉獻的生命態度,彰基人承繼先人佳美腳蹤,彼此洗腳彼此服事, 對上帝有信對人有愛,以「深根建造,謙卑服事」為我們的使命與任務。教會醫院 是基督的身體,是那充滿萬有者的豐滿,這個世界空虛,上帝要先充滿彰基,好讓 彰基去充滿世界,以神的話往下札根向上生長,並結出果子,彰顯基督榮耀聖名。

另一位吳姓員工,在彰基服務 3 年,兒時參加過教會活動時就對基督教有好感, 初次來到彰基工作,參加院內醫務團契為新進員工所舉辦的迎新會活動,之後也 被邀請到醫務團契的小家,持續穩定在彰基兒科部陳曉能醫師家聚會接受關懷。 不過一向較理性的他竟然因著一群充滿愛心的基督徒陪伴而深受感動,內心被上 帝的愛融化,在單親家庭中成長,如今卻找到來自上帝所賞賜滿足的愛與恩典, 因此,主動報名院牧部的慕道班,經由牧師一對一的教導與帶領,更進一步了解 基督教真理,以及洗禮的重要,更美好的是生命的經驗,與主關係的連結。哥林多 前書 3:6-7「我栽種了,亞波羅澆灌了,唯有神叫他生長。可見栽種的算不得什麼, 澆灌的也算不得什麼,只在那叫他生長的神。」 董事長吳瑞鵬長老及彰基體系牧師為陳穆寬院長祝福禱告

吳瑞鵬董事長期盼彰基傳承蘭醫師深深的愛,愛那些需要的鄉親、居民,讓他們感受到主耶穌的愛。

陳穆寬院長以身作則,並積極鼓勵邀請員工參加週會禮拜,每週的週會禮拜梅鑑霧禮拜堂坐無虛席。

台灣教會公報

2022年4月18日~4月24日/3660期

17


藝 文走廊

30 個瞬間

與神相遇的

Day 28 相遇不離不棄的救恩

周怡

回來吧,孩子!

台灣教會公報

2022年4月18日~4月24日/3660期

ANG CHU

18

關於我聽見的 巴基斯坦

有時候, 血液是看不見的, 那種呻吟只能去聽, 聽吧!聲音。 我聽見巴基斯坦的黑煙在清真寺上盤旋, 那是恐懼的傷口還是真主的微笑? 彎曲的真理像長老的鬍子, 誰能說:我是牆壁上的彈坑? 誰能說:我就是世界? 沙漠、沙漠,我想問你:現在還有誰活著? 我承認我們都存在過。 我們的思想和肉體都是嚴肅的建築, 我們的判斷卻是子彈。 但是,但是, 穆罕默德在哪裡?伊斯蘭的眾先知,又在哪裡? 現在只有風在雕塑, 雕塑乳房一般的房屋。 陽光在清真寺的冠冕上炸裂, 碎成血液的黃金,碎成炮火、襲擊和咒詛, 請問:伊斯蘭的先知在哪裡? 只有血,呻吟的血, 婦女的血,孩童的血, 比淚水濃度更大的血, 血,炸裂選舉和葬禮。 憤怒嗎? 那就用子彈捆上你們的信仰, 朝眾生芸芸拋去。 我聽到的邏輯, 就像神諭, 一張又一張不知廉恥的「先知」的嘴, 先知啊!請問:為何巴基斯坦的聲音忐忑不安?

沙赫扎德 的戰爭

這本書由約翰‧米勒(John Miller)博士以父親視 角敘述,後記由女兒回應,講述巴芭拉非同尋常的 生命經歷。牧師家庭長大的巴芭拉,在她嚮往的極 樂世界漂泊,和傷心欲絕的敬虔父親發生了一場又 一場震撼人心的心靈對話。 巴芭拉是米勒家第四個女兒,從小父親就是她的 偶像,在她人生前18年生命中,父親身上那些真 實的失敗都被她生生嚥在肚子裡。即便她從小就撒 謊、愛享樂、喜歡推卸責任,仍然能夠在父母面前 偽裝得很好,以致人人以為她是一個「好基督徒」。

另一方面,當女兒巴芭拉奪門而出時,米勒才發 現一個「新的巴芭拉」出現了。她完全不按家庭的道 德規則行事,將幼年宣告的信仰拋諸腦後,用行為 訴說她如何厭惡他們的信仰,並決定不再與他們為 伍。母親立刻病倒了,父親卻不得不在巨大的謊言 前擔起尋回巴芭拉的重擔。他開始明白,若要靠神 尋回女兒,必須經過死的過程。他必須管住自己,對 孩子完全放手是艱難的尋回之旅的第一步。 米勒夫婦看著女兒在假期帶著不同男朋友回家, 依然熱情地接待;知道她在外和人過夜、同居,仍舊 經常探訪;眼看她在毒品販子男友身邊如履薄冰, 卻不敢規勸……一方面他們袖手旁觀,一方面他們 學習禱告與等候。忠心的朋友加入他們的行列,在 不抱指望中恆心祈求。逐漸地,父親明白自己必須 治死心中那個霸道的校長,選擇全然饒恕。女兒的 行為不斷越過底線,這位父親卻安靜地持守在無條 件的愛裡,等候神的介入、女兒的回轉。 巴芭拉的人生沒有在最痛苦的時候戛然轉向,她 遍享自己以為的罪中之樂,直到她慢慢走上生活正 軌,神才真正觸摸了她。這轉變卻和父母的禱告節 拍一致,父親沒有在她叛逆犯罪時就恩斷義絕,反 而從死裡生出更真實的信心來為她祈求。 我似乎看見自己就是米勒,也是巴芭拉。我需要 容許聖靈在這兩個我中間工作,需要在真實的對話 中悔改,需要學習放手,把孩子交在神的手中。我似 乎聽到有微聲說:「回來吧,我的孩子!」

│ 麥種 │

奪門而出的女兒

治死自己的父親

/ 繪圖

但終於有一天,巴芭拉厭倦了偽裝,一頭栽進了自 己喜歡的朋友圈裡,開始過她認為的精采人生── 喝酒、吸毒、輟學、閃電結婚又離婚、同居、遊手好 閒、坐擁豪車華服……,她擁有的一切讓她暫時滿 足,卻留下更深的空虛,於是她轉而用服事他人的 方式填滿自己,努力學習、辛勤打工。但是當她站在 證明自己的榮譽面前時,她發現她盡力不去理睬的 神無處不在,唯有在那位對她不離不棄的神面前, 她孤兒般的心才得著真正的安慰。於是,她回來了。

國家

逆,對大部分人來說並不新鮮。也許對一 個初嘗叛逆滋味的人而言,叛逆證明的不 單是「我很酷,這才是我」,也讓我們心 中的謊言被揭穿時,嘗到「我其實並不真的快樂」 的苦澀。 我曾不只一次聽到父母說自己的孩子如何平穩地 度過青春期的叛逆,或者壓根兒沒有叛逆期。每當 聽聞這些說法時,我除了投以羨慕的眼光外,也暗 想或許他們只是觸動叛逆的罪根藏得太深,不為人 覺知罷了。因為我知道自己就是這樣的人,勉強按 著父母的期望成長,到了終於獨立的那日,卻發覺 自己以往的人生並無真正的快樂,我所愛的朋友、 與他們享樂的一切並不真實。 另一方面,我為人母後,強烈的基督教價值觀使 我無法容忍孩童教養的失當。我一次次在親子衝突 中心力交瘁,以無法排解的自責收場。我的內心知 道,孩子無法因為父母是基督徒或出生在基督徒家 庭就一脈相承;我的行為卻將有條件的愛擺在孩子 面前。他被我加在他身上的罪疚感綁架,即便尚年 幼,卻已在每次抗爭中顯出一意孤行的執拗來。 可惜叛逆的我和期望落空受傷的我從沒有真正 碰面過。她們躲在各自的角落裡舔著自己的傷口, 在一次次好像被醫治的幻想中等候著真正的救贖。 《回來吧,巴芭拉!》(Come Back, Barbara )一書就 成了一個契機。

有一塊土地, 每一個孩子,生來就被編入軍隊。 在娘胎裡開始學習敬禮, 到吃奶時,開始練習服從或耍賴。 會說話時,寫下大大的效忠的紅字, 從此鋪開一生的書法。 秋天來了,面對桔林, 我無限慚愧, 徒然剝開一顆顆鮮紅的果實。

「戰爭才剛剛開始。」 請問:你皈依何方  ──神靈還是魔鬼? 而我卻看見神靈與魔鬼正在親嘴。 我發現沙漠的身體 患了不育症, 連同絕望,向黑暗俯首。 炸彈的手掌從未如此龐大, 伊斯蘭的魔咒籠罩著禮拜日的鐘聲。 但是,你們也想用聖訓偽證憤怒嗎? 這是沙漠的駝隊 ──浩浩蕩蕩,永遠無法抵達大海的嘴脣, 一滴油讓我生存, 一滴水足以置我於死地。 他口是心非, 他無法忘懷, 難道就可以用嚴肅表演神諭? 監禁只不過是一只敞開的籠子, 空氣是沙漠裡的叢林 ──某種意義上是「銅質」的太陽。 「戰爭才剛剛開始!」 宣誓是開花的毒藥。 徘徊的鳥 欲望戳破大海的祕密。 我的額頭有一層油 ──你們都是 自負的冰山。  註

費薩爾‧沙赫扎德(Faisal Shahzad) 是巴基斯坦裔美國人,因2010年時代 廣場汽車炸彈未遂遭處無期徒刑。


藝 文走廊 《 年。 ▼百夫長哥尼流的異象》,傑蘭德 范 ‧ 德 ‧ 埃 ‧爾考斯, 1664

作中,身披重甲的武士抱胸屈膝,神態鎮 靜從容,他俯首的對象不是他的長官,也 不是他的君主,而是一位奉命傳遞信息的天使。 油畫《百夫長哥尼流的異象》(Vision of Cornelius the Centurion ),是荷蘭黃金時代畫家赫布蘭德‧ 凡‧登‧埃克霍特(Gerbrand van den Eeckhout, 1621~1674年)於1664年所繪的作品,現收藏 於美國沃爾特斯美術館(Walters Art Museum)。 埃克霍特曾師從赫赫有名的林布蘭(Rembrandt, 1606~1669年),在他的工作室學習多年。雖然 就細節而言,仔細觀察仍能發覺埃克霍特與林布蘭 的差異,但有些畫作實在無法輕易分辨。這幅《百 夫長哥尼流的異象》即是一例,無論主題的遴選或 光影的掌握,均帶有林布蘭的風格。

大師風格 這幅畫作以使徒行傳10章的敘事為背景,在藝 術史上並不多見,這或許說明埃克霍特期望獨樹 一幟的想法。埃克霍特的筆下,哥尼流單膝跪在天 使面前,身後是一把椅子,這讓我們想像他或許原 本坐在椅子上禱告。他頭戴頭盔、身披甲冑、腰繫 配劍,放置腳旁的戰斧,象徵他百夫長的身分。他 的神情、肢體語言,在在顯現對天使的敬服,呼應 經文說哥尼流是敬畏神的虔誠人,「他是個虔誠 人,他和全家都敬畏神,多多賙濟百姓,常常禱告 神。」(1節) 不過依據今人對當時羅馬軍團裝備的了解,這 位荷蘭畫家顯然缺乏相關的史料考據。畫作中哥 尼流的裝束雖然威武,卻更接近17世紀的荷蘭士 兵裝扮。我們可以林布蘭經典畫作《夜巡》(D e Nachtwacht )中的士兵為依據,做一番比對。 相對於哥尼流的沉靜,一襲白袍的天使則較為動 態。雖然表情恬靜,但雙翼展開、雙臂拉抬,甚至 連衣服的皺褶都富有動感,說明此時天使正向哥尼 流傳達信息。 整體而言,埃克霍特確實掌握了林布蘭表現光影 的手法,讓這幅作品帶有濃厚的林布蘭風格。

困惑之會 哥尼流歸信的事件,或許並非藝術創作喜歡著墨 的題材,但他虔誠、敬畏神、賙濟百姓、常禱告神 等事蹟,卻為信仰之人津津樂道。只是我們從使徒 行傳的記載可知,尚有另一位要角彼得,沒有出現 在這幅作品中。 當時哥尼流按著天使的吩咐,遣人邀請被稱為 彼得的西門到家中時,並不知道邀請他的目的是 什麼,所以當彼得詢問:「你們叫我來有什麼意思 呢?」(使徒行傳10章29節)哥尼流自己也說不出 個所以然,只能交代過程始末,並以「要聽主所吩 咐你的一切話」(33節)作為結尾。 這場景有些意趣,因為主客雙方都經歷異象,知 道是主促成了此次不尋常的相會,但是聚首之後要 做什麼?要談什麼?雙方都感到困惑。

神所潔淨 彼得聽了哥尼流的陳述,才得見全貌,恍然道: 「我真看出神不偏待人。」(使徒行傳10章34節) 此前的異象正是要告訴彼得,救主的選召、恩賜的 給予並不拘於猶太人。神藉外邦人曉諭彼得,之前 的異象不再晦暗不明,而是直白地顯明神的意旨。

畫 中 有 道 《百夫長哥尼流的異象》

冬鴉│

信祂的, 罪必得赦 此觀念並不突兀,乃是有脈絡可循。主耶穌受難 前「另外有羊」之說,即預示屬主者不限於眼前, 「我另外有羊,不是這圈裡的;我必須領他們來, 他們也要聽我的聲音,並且要合成一群,歸一個牧 人了。」(約翰福音10章16節)祂升天前的吩咐, 也揭示福音見證不受地域之限,「但聖靈降臨在你 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 太全地,和撒馬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 (使徒行傳1章8節)聖靈確實也賜下能力,令使徒 能跨過語言的障礙,對各族群的人見證神的大作 為、耶穌是基督(2章),因而有腓利傳福音給埃提 阿伯太監之事(8章26~40節)。其實以色列古老 歷史中,有迦南女子喇合、亞蘭元帥乃縵歸主,先 知亦看見耶和華的僕人不僅使以色列歸回,更成為 外邦人的光,直到地極(以賽亞書49章5~6節)。 我們從彼得的陳述可知,律法關於潔淨的條例 仍深植他的心中(使徒行傳10章14節、利未記11 章),他們為了持守潔淨,與列國之民保持距離 (利未記20章23~27節),直到今日,我們仍可在 若干猶太社群看到此特性。綜此,我們不難發現, 福音的傳揚沒有地域的限制、沒有語言的障礙,甚 至有聖經的根據,但猶太人對律法與傳統的理解與 持守,卻成為傳揚的障礙。 這正是彼得當時的疑惑,異象中的信息與摩西 的律法沒有牴觸嗎?這是主的試驗?聖靈沒有讓彼 得混亂太久,很快啟明福音的內涵。祂沒有廢棄藉 摩西所傳的律法,乃是陳明神的工作在律法之上: 「神所潔淨的,你不可當作俗物。」(使徒行傳10 章15節)從律法而論,確實有潔淨之分,但至高者

介入其中,潔淨了本來劃定為汙穢的事物。從保羅 另一個角度的論述,我們能得到更完整的領受,他 說外邦人本是野橄欖,卻逆性接在好橄欖之上(羅 馬書11章17、24節),如此即清楚表明外邦人蒙恩 是出於神的潔淨,而不是照著律法。聖靈差遣彼得 向哥尼流傳揚耶穌基督的赦罪之道,更告訴我們罪 人得救不是憑著敬畏、虔誠、賙濟、禱告,而是藉 著信,唯獨倚靠耶穌基督成就的恩典(使徒行傳10 章36~43節)。

萬國得福 這樣看來,哥尼流蒙眷顧固然是大事,但主教導 彼得,使他對福音真理有更進一步的認識,也是非 同小可。 直到今日,原本按著律法、血脈,我們不屬於亞 伯拉罕、以撒、雅各之後裔,卻可以信為本,藉著 神應許的子孫基督(加拉太書3章6~16節),與亞 伯拉罕一同得福,承受應許的產業。這是新舊兩約 眾多對比其中一項,在舊約時期,所揀選者僅為以 色列人(申命記7章6~7節),在新約設立後,施恩 的對象擴及普世(使徒行傳11章18節)。且猶太人 的結論值得我們更進一步省思,我們之間的連結不 在於血統、不在於律法,乃是神的恩賜(使徒行傳 11章17節)。 神預告說亞伯拉罕將成為多國之父,終在耶穌基 督恩典的工作中得到實現(羅馬書4章17節),世 界得知主道、萬國得知救恩,亦從此階段開始擴展 (詩篇67篇2節)。 

台灣教會公報

2022年4月18日~4月24日/3660期

19


舉 目向山 烏俄戰爭開打後,美國總統拜登3月8 日宣布針對俄羅斯石油、天然氣與能源 出口進行全面管制,導致布蘭特原油每 桶飆升超過美金130元,創下近十年來 新高。美國最新公布的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年成長率為7.9%,創下40年來 新高。在台灣也很有感,國發會主委龔 明鑫3月14日在立法院經濟委員會答詢 時表示,因油價暴漲,台灣今年CPI恐達 2.5%,創2013年以來新高。

2月烏俄開打,投資市場甚至預測油價每 桶將逾美金200元。油價不斷上漲,各 種產業成本不斷提高,即便戰爭結束, 原油市場供需失衡,受創最重的可能是 歐元國家,這是因為歐洲近三成的石油 與四成天然氣都倚賴俄羅斯供應,俄羅 斯若削減對歐洲天然氣供應,將足以直 接導致歐洲經濟衰退。加上歐洲天然氣 庫存甚低,不僅工業生產受影響,連民 生用電也會受衝擊。因此,歐洲各國恐 將擴大使用高汙染的煤炭發電。

第四次石油危機? 先知宣告審判與應許

當南國猶大每況愈下,上帝差遣了 彌迦、以賽亞、那鴻來宣告國家甚至世 界的危機,而西番雅也是向南國宣講信 息的先知之一。西番雅指出猶大人民不 跟從上帝,轉去事奉虛謊神明,領袖倚 靠外國勢力,殘虐本國弱勢者,商人安 逸度日,把錢財當作神在敬拜。可見, 「外邦神明」「外國勢力」「外在金錢」 對猶大造成嚴重的破壞。他呼籲:「不 知恥的國家啊,覺醒吧!……在這地上 所有謙虛地聽從祂命令的人哪,尋求上

新秩序 新地 新天

回顧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機,石油 輸出國組織(OPEC)為打擊美國與以 色列,導致原油從每桶美金3元升至12 元。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機,因伊朗境 內革命,原油從美金15.85元漲到39.50 元。1990年第三次石油危機,伊拉克入 侵科威特,油價從美金21元漲到46元。

西番雅書 章

3

14

陳柏志 (長老教會牧師)

20

主吧!你們要追求正義,在上主面前謙 卑。也許在上主發怒的日子,你們可以 逃脫懲罰。」(西番雅書2章1~3節,現 代中文譯本2019版)上帝對這地的審判 迫在眉睫,但先知同時傳達「在審判中 得救」的福音:1.敬畏神,領受訓誨(3 章7節);2.等候神,看祂公義的作為(3 章8節);3.求告神,在受管教後以清潔 的言語同心合意地事奉(3章9節)。 就和先知彌迦所說的一致:「上主已 經指示我們什麼是善。祂要求的是:伸 張正義,實行不變的愛,謙卑地跟我們 的上帝同行。」(彌迦書6章8節)上帝 也透過西番雅應許:「到那時候,我的 子民哪,你們無須再因背叛我而覺得羞 恥;我要除滅所有驕傲自大的人。在我 的聖山,你們再也不會背叛我。我要在 那裡留下謙虛卑微的人;他們會到我面 前求庇護。那些殘存的以色列人不再做 壞事,不說謊,也不欺詐。他們將會繁 盛、安全,不再畏懼任何人。」(西番雅 書3章11~13節)

明確減煤的氣候協議 2021年 第26屆聯 合國氣候峰 會 (COP26),好不容易使近兩百個締約 國同意逐步減少化石燃料,成為史上首 次明確減煤的氣候協議。結果才不到四 個月,隨烏俄戰爭局勢不僅全球能源形 勢巨變,甚至還與COP26好不容易定下 的目標越離越遠。歐洲為擺脫對俄羅斯 石油和天然氣的依賴,勢必要回頭使用 煤炭。這場戰爭,究竟帶來什麼危機? 其實在烏俄戰爭前,全球各國在氣候 變遷議題上的合作就已經是舉步維艱, 戰爭爆發後,對許多國家來說更是難上 加難,台灣也是如此。2011日本福島發 生核電廠事故,當時便強化國內許多社 團「非核家園」的訴求。2015年主婦聯 盟在告別核電遊行中,曾發出「用愛發 電」口號,今年3月全台停電,在野黨則 以此嘲笑執政黨2025非核家園計畫是 無稽之談。近來,在烏俄戰爭砲火催逼

人的心靈更加警醒,更懂得感恩和珍惜每一個主所創造

舉目向山

【關懷受造界】

祈禱會

新天、新地、新秩序

下,綠能轉型已不是只讓經濟部長去頭 痛的議題,而是全國政治人物和企業都 必須深思和交出答案的考卷。因為過去 氣候變遷的恐懼並不如戰爭所帶給人的 強烈衝擊,而在這波砲火隆隆的危機意 識中,或許也是我國和世界各國決定正 視能源轉型的時刻。

新天、新地、新秩序 西番雅書的結局,是一首頌讚歡樂的 詩歌,之所以喜樂的原因有:1.罪得赦免 的喜樂:免去審判,趕出仇敵(3章14~ 15節);2.上帝掌權的喜樂:君王降臨, 施行拯救(16~17節);3.起死回生的 喜樂:重新歸回,光榮返家(18~20 節)。在這首歡樂的歌,如使徒約翰所 見到新天新地異象,那先前的天和地不 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新耶路撒冷從天上 降下,代表上帝的家在人間,祂要親自 與人同在,要擦乾人們每滴眼淚,不再 有死亡,也沒有悲傷、哭泣,或痛苦。以 往的事都已經過去了。上帝說:「看哪, 我更新一切!」(啟示錄21章1~5節) 新天新地不僅是人們的夢想,也是責 任。目前世界多國以2050年實現碳中 和為目標,制定一系列的法規和制度, 例如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就明 定以後進口到歐盟商品都要課徵「碳關 稅」,一旦商品的碳排放量高於歐盟標 準,就必須要購買碳權,才能夠把商品 輸入到歐盟境內。換句話說,企業如果 不減碳,產品就要多付出高額成本才能 賣到歐盟。這項措施將在2023年開始啟 動,2026年全面實施。 為減緩氣候變遷,我們必須減碳;為 了減碳,就必須訂定減碳制度,並花費 更高價格來尋找替代能源。在眼前來 看,似乎會讓綠色能源推動的政策遙遙 無期,但從另一方面來看,把握眼前能 源危機的急迫感,或許也可能成為全球 加速擺脫化石燃料的轉捩點積極開發新 能源,能讓地球公民早日攜手,互相合 作邁入上帝祝福的綠能新世界。

二、為受苦者祈禱。為受戰爭摧殘、瘟疫毒害,以及受經濟

的生命與環境。

衝擊的國家與人民祈禱,願上帝的公義與醫治能早日臨

信仰告白:「新的誡命」

到,願全世界藉此都看見上帝掌權,看見上帝的旨意和

分享:《日經Business》評比日本減碳企業70強,主要根據

作為。

領導人承諾度、減碳績效與執行力、經營與技術開發的競爭

三、為福音的傳揚祈禱。上帝那麼愛世人,甚至賜下祂的獨

力及減碳機制的建立等四大面向。近年來,各國企業為求永

子,要使所有信祂的人不致滅亡,反得永恆的生命。耶

續經營,在環境議題上投入越來越多資源,也看見獲利和環

穌基督來不是要定世人的罪,而是要藉福音來拯救世

預備心:等候、親近聖父、聖子、聖靈

保是可以並存的。今天教會雖不以獲利為目標,卻也沒積極

宣召:啟示錄21章3~4節

看重環保。4月22日為世界地球日,提醒我們重新回到聖經

人,願福音能傳到世人心中,使人明白上帝的救恩。 公禱文:

我聽見有大聲音從寶座上發出,說:「上帝的家在人間

省思上帝賦予人「管理」的使命,讓我們不僅看見教會界的

創造人管理世界的上帝,我們為這美好的世界讚美祢,但

了!祂要和人住在一起,而他們要作祂的子民。上帝要親自

生態,還要看見整個世界受造物的生態所面臨的危脅,才能

也為這世界的毀壞求祢赦免。請祢幫助我們有來自天上的眼

與他們同在,要作他們的上帝。祂要擦乾他們每一滴眼淚;

明白如何扮演稱職的大地管家身分。

光,明白造物主對受造物的祝福和心意,祈求祢讓世人的心

不再有死亡,也沒有悲傷、哭泣,或痛苦。以往的事都已經

聖經:西番雅書3章14~20節

能轉向祢,能順服祢的話語,脫離肉體的情慾、眼目的情慾

過去了。」(現代中文譯本2019版)

信息:新天、新地、新秩序

和今生驕傲的捆綁,回應祢行公義、好憐憫並謙卑與祢同行

詩歌:新《聖詩》221首〈主,我上帝,天欲稱讚〉

詩歌:新《聖詩》175首〈新的地,新的天〉

的要求,願祢的國降臨,帶來新天新地和新的秩序。奉耶穌

祈禱:

公禱:

基督的名禱告,阿們。

一、認罪的祈禱。求主赦免人的自私,經常體貼自己的享

一、回應的祈禱。危機也是轉機,求主幫助人在世界劇烈變

祝禱:祝禱差遣,彼此請安。若有時間,可接著小組分享。

受,卻帶給地球沉重的負荷,甚至是生態的浩劫。 二、感恩的祈禱。面對戰爭、瘟疫和氣候變遷,祈求上帝使

20

台灣教會公報

2022年4月18日~4月24日/3660期

動當中,緊緊抓住祂給予我們的託付,並喚醒彼此不要 沉睡,積極預備新天、新地和新秩序的到來。

分享:1.我們在教會內可以如何推動環保、減碳行動? 2.教會在全球環境議題上,還有哪些努力的空間?


探 索頻道

對基督徒而言,聖經絕不僅是文學巨 著或偉大的宗教經典,而是上帝傳達祂旨 意的媒介,因此,以各族群的母語來翻譯 聖經成為宣教師們的重要使命。當年筆者 撰述《當上帝開口說台語》比較三種於台 灣可見的聖經譯本時,「現代台語譯本」 尚處翻譯初期,以單卷經文形式發行試讀 本;經過漫長的歲月,翻譯小組成員幾經 更迭,但仍持續將這偉大的使命完成,在 眾人的殷殷企盼下,終於在2021年11月付 梓出版全本新舊約。 本文將從語言使用的幾個面向提出個人

現代台語譯本 語言相關問題探討

的觀察,這些值得關注的語言特色,或許

梁淑慧(台中教育大學台灣語文學系助理教授)

也是《聖經─現代台語譯本》(以下簡稱 《現代台語譯本》)所將面臨的挑戰。

1

一、《現代台語譯本》採用白話字與漢字並重的文字編排

19世紀西方宣教師到中國,便開始利用羅馬拼音來 學習當地口語,並以所學編纂辭典、翻譯聖經以使福音 廣傳。因為羅馬拼音不僅可以拼寫口語中漢字無法表達 的音節,在學習效率上也遠遠超越傳統漢字的讀寫訓 練,使婦孺老幼都能在短時間內達到識字能力,進而明 白福音真理。後來,羅馬拼音的影響範圍逐漸擴大,不 限於傳教使用,連民間都利用它來識字、通信,而為了 與當時的漢字及文言文有所區別,就將羅馬拼音的文字 系統稱之為「白話字」(Pe̍h-ōe-jī)。 廈門地區的羅馬拼音經過宣教師幾次的改良,在大約 1850年代形式漸趨穩定。有了中國白話字教育的成功 經驗,宣教師來台後也隨即大力推行白話字,馬雅各與 其夫人同心教育信徒及婦女們,得到很好的成效。巴克 禮牧師進一步開辦「聚珍堂」,發行白話字報紙,印刷 白話字刊物,也以白話字來翻譯聖經,《巴克禮譯本》 新約於1916年出版,舊約於1933年出版。 早期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兒童主日學,人人都必須學 習白話字,現今80歲以上的長輩信徒大致都經歷過這 段時期。然而後來因為政治力量的介入,迫使教會的白 話字教育不能公開進行,甚至受到極大的限制與迫害。 白話字教育斷層的結果,導致今日大多數信徒縱使會說 台語,但因缺乏認識的機會,業已看不懂白話字了。 而僅使用漢字實在無法書寫所有的台語音節,台語

裡存在為數不少的非漢語詞素及擬聲詞、擬態詞、合 音詞、外來語等無法以漢字本字寫出者,就必須透過訓 用、假借、造字等方法來補足,以致難以標準化,造成 用法上的混亂。然而漢字字形表意,不同時代及各個漢 字文化圈之間的書面語可以互通及移借詞彙,所以雖 然用漢字表記台語多所限制,仍是較為社會大眾所接受 的文字形式。因此由《巴克禮譯本》改寫的《台語漢字 本》於1996年一出版立即暢銷;而《現代台語譯本》也 應信徒需求,出版白話字與漢字並排的版本,方便讀者 使用兩種文字相互對照。 另一方面,在本土運動者的努力之下,促使政府對 於本土教育的重視,自2001年起已將本土語文納入國 民教育中,於國小每週上一節課;而自今年開始,本土 語文教育也將延伸至國中與高中。可惜的是,針對拼音 及漢字的使用,教育部並未採用文獻價值珍貴的白話 字,而是另行公告「台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方案」,並 以「台灣閩南語推薦用字」來規範台語漢字,於教育體 制內推行使用。此舉對於聖經用字的影響頗大,長期以 來,教會皆使用白話字系統,而《聖詩》及聖經的漢字 也已有固定的用字傳統,面對教育體制的新拼音方案及 漢字規範,卻形成了教會與社會的隔閡。 由過去的歷史經驗得知,教育可以影響社會對於台 語文的認知,當改變已經發生,台語聖經譯本在語文上

2

二、《現代台語譯本》採用與廈門音較接近的台北音

廈門在17世紀初就已是重要的商港,亦是閩南人旅 居南洋的出入口。1842年,廈門開放為通商口岸,美 國歸正教會、倫敦宣道會及英國長老教會三個宣教團體 便先後於此設立宣教中心,作為閩南地區的主要據點, 且彼此合作,以大致具有閩南各方言的特點,通行範圍 也最廣的廈門話翻譯聖經。而台灣與廈門語言相通,因 此得以運用閩南地區傳教的經驗與資源來宣教,早期使 用的聖經均為駐廈門宣教師所翻譯的譯本。及至後來, 巴克禮牧師根據原文重新改譯聖經,所使用的語言、詞 彙仍是以廈門話為主,名之為 Amoy Romanized Bible (《廈門話羅馬字聖經》)。當時廈門音系的聲母j、l 尚有區別,而今日廈門音則j聲母的字音都讀為l聲母 了,可見廈門語音在近百年的時間裡發生了一些變化。 台灣在日治時代到1950年代之間,曾一度以廈門話

為標準,因為台灣話和廈門話都是由漳州話和泉州話交 融而成,但二者混雜的方式不太一樣。廈門話是在同安 方言的基礎上發展而來,所以泉州音較占優勢;而台灣 話則是各地混雜情形各異,漳泉彼此互相影響、競爭, 目前是偏漳腔的使用人口占優勢。然而,我們必須知道 的是,今天我們所說的偏漳腔或偏泉腔,都是大略而 言,實際上跟原鄉並非全然一致,台灣住民往來頻繁, 各地所保留的漳泉語音或詞彙也各不相同。 《現代台語譯本》採用的語音是以台北為主的偏泉 音,目的是為了接續早期廈門譯本及《巴克禮譯本》的 傳統,以肯定巴克禮牧師對台灣教會的貢獻。對於只 看台語漢字的讀者而言,無論羅馬字顯示何種口音,漢 字都一樣,讀者或許可以自行調整語音;但若碰上罕用 字、難解字,必須參考羅馬拼音來唸讀時,就可能出現

要保留教會的傳統?或是跟隨政府腳步酌予調整?筆者 認為,早期白話字的文獻彌足珍貴,是不容忽視的有形 資產,自然應當堅持;而且教育部的「台羅」與白話字 差異不大,只要學會其中一套,另外一套也可以簡單的 對應來輕易掌握。但漢字的使用上則較為麻煩,雖然各 有所憑,各有用字原則,但應可考量與教育部用字儘量 達成一致,以減少教會內外用法的差異。例如:「僫」 這個字,在《現代台語譯本》中讀為bái,有「醜陋、不 好」的意思;但在教育部《台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中 讀為 oh,為「困難、不容易」之意。而代表「小孩子」 的gín-á 和代表「兒子」的 kiáⁿ 在《現代台語譯本》及 《台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中則因為各自選字的不同而 出現互相干擾的情形,如下所示: 《現代台語譯本》 《台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gín-á kiáⁿ

囝仔 子

囡仔 囝

對於看得懂拼音的人而言,自然不成問題;但對於目 前大多數已經看不懂白話字的信徒,或是已經習慣教育 部用字的人而言,勢必會造成一些困擾。畢竟聖經不僅 是給教會內的信徒閱讀,還應考慮到教會外的台文讀 者,使其容易親近才是福音的本質。還好用字不同的情 形比例不高,在《現代台語譯本》的附錄中也有列出經 文所出現的罕用漢字的羅馬拼音及中文意思對照表,方 便讀者自行參閱,算是補足了用字差異的問題。

與自己語音不同卻無法確定該如何正確唸讀的問題。另 外,台語語音的特色是口語中有連讀變調的規律,泉腔 的變調與漳腔的變調在調值上差異不小,從書面語上無 法看出,但在實際唸讀時就顯得十分重要了。 筆者為了方便教會司會者的需要,目前正為《現代台 語譯本》錄製語音檔,一開始雖然想照著偏泉腔的變 調來唸讀經文,但筆者母語為偏漳腔,除了須考慮字音 的不同之外,還須考慮變調後調值的差異,以致經常顧 此失彼,一段短短的經文反覆重錄而花費許多時間。後 來,索性放棄變調後的調值差異問題,只注重以經文的 泉音來唸讀,變調則請司會者自行調整。可見腔調的變 化在非母語者的語音調整上具有一定的難度,並非照著 標音就能讀得正確。 《巴克禮譯本》誠然貢獻良多,然而繼續使用偏泉 音,卻與多數台灣人所使用的偏漳語音產生距離。衷心 期待未來能以符合台灣社會語言現況的原則,另出偏漳 音譯本,造福更多在地信徒。 (待續)  台灣教會公報

2022年4月18日~4月24日/3660期

21


雲 彩見證

點都不認識它。 多年來我在這常經之路往返行走, 到底眼目都在看些什麼呢?感謝神,允 許我生病,化療後體力未能及時恢復, 所以走不快,無法像過去那樣帶著目的 快速前進,只能緩慢而行。被迫放慢速 度,才發現這是一段神恩賜的修復道 路。原來慢下來這麼好,可以修復自己 與自己的關係,修復個人與神、與萬物 的關係。

由高而低

22

台灣教會公報

2022年4月18日~4月24日/3660期

夏心

這一天我行走的地點是文理大道及四 圍。清晨約6點,我由中正紀念堂旁的側 門進入校園,才走到籃球場旁,就聽到 虎頭蜂發出懾人的聲音。我對這個龐大 家族忙忙碌碌的場面已經有點習慣,雖 然還是放緩腳步,但不再害怕。甚至覺 得這是個好機會,可以尋機拍照,帶個 紀念品回家。 走過中正堂鑽進樹林,迎接我的是赤 腹松鼠。這一大早牠們全家出動覓食, 不知道找到吃的沒有,因為牠們上竄下 跳像在玩遊戲,沒認真找吃的。 來到思恩園,回頭看見中正堂側邊的 光影之美。思恩園有水,可以看見油畫 般美麗的倒影。以前怎麼不知道這樣觀 賞呢?走過二、三十年歲月了,竟然現 在才發現這裡處處是寶。感謝神,讓我 還有今天,為所見所聞感恩。原本步伐 沉重,有點力不從心,必須量著呼吸前 行,但這心靈的旅程已悄悄看見修復的 曙光。 旅客行走文理大道時,通常是由下而 上,但我喜歡從圖書館先下再上行走。 這座對外開放的校園早早聚集了各路人 馬,清晨的文理大道是一條健康步道, 來這裡快走的人各年齡層都有,沿著文 理大道先上再下。 像我這樣如蝸牛般隨意緩行的 人實在不多,似乎就要阻擋 了誰的 前 程,其 實 毋 須 害 怕,他 們 雖 然 行 色 匆匆,仍 懂 得 彼 此 尊 重,沒有人會催促或 嫌棄。只是,我得穿好 全副軍裝,因為明槍易 躲、暗箭難防,小黑蚊 喜歡我,牠們很樂意與我 同行,藉此吃喝飽足。

我 在 東 海 ,慢 行 修 復

走於熟悉的東海大學 行 校園,我突然驚覺其實我一

緩緩上行 我被文理大道兩旁的樹木包圍,時不 時被路線外的東西吸引,隨時走出去, 再任性地進入原來的圈子。有些事不用 規定,只需默契,先上再下行走文理大 道便是。 我不走正路,從容地觀察周圍,因為 不趕時間而收穫更多,也因 為所站的高度不同而視 野 更 寬 闊,恍 恍 忽 忽間竟似走入一幅 幅雷諾瓦的風景 畫。觀賞表面安 靜卻暗藏生命力 的蟲卵、行止典 雅卻喜歡捻花惹 草的蝴蝶、輕輕巧 巧布好天羅地網的蜘 蛛、大鳴大放的蟬,這些 都像在迎接我走紅地毯,而指揮 牠們的就是我的神。 真的!美的東西未必要遠求,近處就 有。只是以樹為家的各類昆蟲走獸很

多,有時會從空中丟包排泄物,要時刻 小心天上掉下來的禮物。不知不覺間, 我已經行到了景觀學系。 我不為生病的事實生氣,也不為被迫 慢行挫折。雖然波折頻生,但我知道我 的幫助從何而來,「我的幫助從造天地 的耶和華而來。」(詩篇121篇2節)大 自然好像一帖新藥,神正用它醫治 我受制的靈魂體,讓我失去身 體的健康卻重獲欣賞自然 的能力。野薑花的清香從 總務處飄來,很是醒腦, 我發現這座園子成了啟 迪我智慧、思想的泉源。 抵達文理大道下坡盡 處,轉個彎再上行,於 我有些費力,更是快 不了。但靈巧可愛的 長尾四喜已經在校長室的前庭迎接我, 整個文理大道都有牠的蹤跡。我為過 去從未好好跟牠說「哈囉」感到抱歉, 這一路像朝聖之行,我不停地問自己: 「到底以前都在忙些什麼?」怎麼看不 見這些一直存在的寶貝。驀然回首,一 切都叫人驚奇。還好我的情緒沒有太大 的波動,才沒有嚇到黑冠麻鷺,牠的姿 態始終那麼神祕、優雅。 上行到文學院,古色古香的屋瓦像是 一道樸素無華的背影,國畫般寫意。院 前兩側的樹蔭叫我仰天讚嘆神創造的美 好,祂善解人意,祂懂得我,理解我的 軟弱,隨時準備接受我對祂的倚靠。

白白恩典 餓了嗎?走完一圈到上坡處的圖書 館,一身是汗,卻自覺雍容高貴。慢行 時,我回顧生命中走過的坦途、滑落的 下坡,以及笑著、叫著費力攀爬的青 雲路。回到思恩園旁的咖啡館 休憩,點一份便宜又好吃的 早午餐,為生活補充平凡 又實在的能量。不想走, 沒有人會催趕,儘管聽想 聽的、做想做的、寫想寫 的,自己調整好步調。 遭遇重挫時,聰明與經 驗無法提供太多幫助。唯有 神恩賜修復道路,才能找到生 命的光。我這具人不能完全修復 的身體,在文理大道的自然之旅五感全 開,從眾多受造物經歷神的恩典。這恩 典於我免費,於神卻是付了重價,主曾 掛在十字架,我所收穫,唯獨來自祂。


雲 彩見證

哈該書概覽 文 譯 保羅 區 ‧普 Sharla Chen

打掉重建

一次一章

福音

慶活動排的時程表,令我瑟瑟發 校 抖。今年台灣神學院校慶為記念 馬偕宣教150週年,安排馬偕腳蹤行, 全體師生要攻硬漢嶺,體驗當年馬偕帶 著學生阿華登頂的歷史。我閱讀馬偕所 寫《福爾摩沙紀事:馬偕台灣回憶錄》 (From Far Formosa)時看到: 路旁長滿了高草,並像刀子一樣會割 人。當我們到達了海拔約一千七百呎的頂 峰時,我們的手都流血而且很痛,但是從 山頂上看到的風景使我們的勞累和疼痛 有所代價,實在是其美無比。但是阿華卻 感到很迷惑,想不通我們費了這麼一番工 夫到這裡是為了什麼。(第134頁) 我哪裡有能力爬到1700呎的頂峰?這 簡直比學術研討會(colloquium)還逼人。

究竟為了什麼? 我是博士生,每天追老師規定的閱 讀進度,長時間在電腦前奮鬥,疏於運 動,半年身上就多了三公斤的肉,非常 擔心膝蓋承受不了爬山這等激烈運動。 我跟天父說:「最近躺下睡覺時,感覺 心臟怪怪的。」「會損失一整天的研究 時間耶!」「爬完山後,還會痛到必須休 息一、兩天啊!」「婦女主日我要講道, 週一還有一篇稿子要寫。週二要跟教授 meeting……」我體會不到馬偕,卻深深 體會到阿華的迷惑。 我還想到一招,在meeting下課時眼巴 巴跟教授提及此事,希望他接到暗示, 直接幫我開立一張老師證明「這學生體 能太渣」,我好去辦請假。但經常馬拉 松跑「全馬」的教授只淡淡透露半山腰 有個「弱者俱樂部」可以讓我休息,「不 用太勉強,妳可以去那裡。」意思就是 我還是得參加,但目標是「半馬」。 以往這類情況,天父都會出手解決, 但這次我沒有被阻止去攻硬漢嶺,只有 忠心順服。清晨5點摸黑出門,到了台南 高鐵站,天才矇矇亮。轉乘幾種不同交 通工具,輾轉到了學校,才發現要去攻 頂的博士生就我一個人! 幾個老師看到我,驚訝地說:「啊,

我 在概覽西番雅書時提及上帝 反覆救贖的神聖力量,在哈該 書,我們要談談獨一無二的先知。哈 該書有個獨特的中心主題,就是聖殿 重建。事實上,我想替這部先知書下 個副標題:「重建」。在關注聖殿重 建這件事同時,這部小先知書抓到了 福音信息的核心,再沒其他信息更接 近我們真正的盼望。 我們的盼望不在於神學,我們的 盼望不在於宗教機構。神學的功能是 言簡意賅地敘述上帝的工作。關於上 帝使人稱義的恩典完整的定義,以及 祂如何完成這一切工作,我們可以用 「稱義」兩個字囊括。然而,我的盼 望不在關於稱義的神學,我的盼望在 使我稱義的上帝,我的盼望在祂與我

同行!上帝給予祂子民最好的禮物, 也是最能促進人心改變的禮物,就是 祂自己。祂是恩典、盼望、生命、憐 憫、盼望的源頭。 這與聖殿有什麼關係呢?聖殿是上 帝與祂的子民同在一個顯而易見的 象徵,這裡指的是教會,以及上帝子 民的內心成為上帝居住的聖殿。上帝 不住在建築物裡,而是住在祂子民當 中,這裡不是抽象的意義,而是真正 住在我們當中,與我們一起生活。 我們之所以懷有盼望,是因為上 帝與我們同在。耶穌名為「以馬內 利」,以馬內利的意思就是「上帝與 我們同在」。你無法在盼望的核心發 現其他信息,因為你的盼望不是一個 物品、一門哲學或神學,而是上帝。

這敗壞的世界、毀滅式的叛亂、迷 失的自我、破碎的受造萬物與墮落的 人,上帝都看到了,祂明白唯一的解 決方法就是祂。這就是為什麼尼哥底 母在那一夜非常緊張,因為耶穌說: 「上帝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 給他們。」 聖殿的重建提醒我們,如果上帝與 我們分開,我們不會有盼望。我們原 本應該沒有盼望,除非不配得到、永 遠賺取不了、完全沒有權利要求的人 可以白白得到上帝同在的賜福。 上帝來了,並且住在祂子民當中。 無論你的人生今天發生什麼事,你都 是受到祝福的,因為上帝住在你的內 心、與你同在、為了你而存在,這份 同在將改變你的一切。

偽硬漢,真忠僕

不睡美人

心魔路的考驗

攝影/林宜瑩

妳怎麼會來?」或笑著說:「妳是被妳 指導教授逼來的吧?」我自己原本就在 南部幾間神學院兼課教書,跟這些老師 在聖經老師團契早已相識。我擅長文學 分析法,當下立刻捉到他們的言外之意 ──想必有什麼請假的辦法,只是我不 知道。於是這整件事就成了值得深思的 課題,天父要我學習的究竟是什麼?

沒有弱者 到了風櫃斗湖登山步道入口,我確定 一件可怕的事實──中途沒有弱者俱樂 部(雙亭)!另一條路線才有弱者俱樂 部。牧杖會的設計是全體師生都不能當 弱者,我也只有硬著頭皮上。 硬漢嶺的階梯蠻陡的,才爬100階, 我就感覺心臟好像要跳出來了。同行的 《台灣教會公報》記者大汗淋漓、喘息 不已,旁邊的人都勸他不要勉強。我想 這條「心魔路」的考驗,我至少要比記 者多走五倍,目標500階,才不枉我老 遠從台南拚到台北參加。 一路上,老師從身旁走過。兩兩結伴 而行,笑談學術與聖經話題是我的興 趣,不由得跟著他們走了好幾階。另外 有幾個體能不佳的老師獨行,拄著手杖 專心默然向上走,他們的精神又激勵我 再往上爬幾階。一個年輕學生來跟我

相認,說自己今年就要畢業了,他的論 文與我同是舊約領域。我興奮地聽他分 享,又不知不覺上了好幾階。但我的腦 力都跑到腿上,完全無法回應,只能大 口喘氣說「好強」「真讚」「非常期待你 的論文出來」。 這些從我身旁走過的老師與學生,竟 讓我不知不覺爬過了500階、800階、 1000階……我在半山腰的椅子坐下, 雙腿微微顫抖,心想這裡應該就是我今 天的攻嶺成績。一邊俯瞰山景,一邊拿 出手機傳訊處理要務。沒想到幾分鐘之 後,指導教授來了!

忠心到頂 原本以為常跑馬拉松的指導教授,應 該早早就在硬漢嶺上等我們,但他竟然 負責壓陣。平日我就十分怕他,在他的 威壓之下,我竟然爆發全部的潛力,也 爬上硬漢嶺了。觀景台270度的視野, 美景一覽無遺、盡收眼底,眺望三芝、 淡水河口、紅樹林、整個大台北,原來 這就是馬偕說的:「山頂上看到的風景 使我們的勞累和疼痛有所代價,實在是 其美無比。」 攻頂成功的師生們,無不在「硬漢 嶺」石碑及刻有「走路要找難路走,挑 擔要撿重擔挑」「為學硬漢而來,為作 台灣教會公報

硬漢而去」牌樓旁拍照留念。然而,拍 照的瞬間,我卻迷惘了。我的指導教授 是跑全馬的真硬漢,但肉腳的我哪裡是 硬漢呢?正在揣想間,一回頭,記者上 來了!他身高超過190公分,體重是我 的兩倍有餘,一路大家都勸退他,但他 也辦到了。神學院女院長走到半路腳抽 筋,還是拚上來了。看著跟我一樣是肉 腳的他們,「偽硬漢、真忠僕」浮上心 頭,突然明瞭天父今天要送給我的信仰 反省。 院長忠於職守,責任感讓她攻頂成 功;記者忠於工作,文字魂讓他爬上 來;原本目標設定走到500階的我,因 著團體的力量──同伴的激勵、老師的 感召,爆發潛能、突破心魔、超越自己 的體能限制,竟然走完這條將近2000 階的硬漢路。我們不是靠著自己的體能 到達硬漢嶺,而是忠心與團體的力量讓 我們成了硬漢,但實際上體能仍是偽硬 漢。上帝要告訴我,學習與研究之路也 是如此,不要想太多,忠心擺上,一步 一腳印爬上去就對了。 馬偕在1872年4月7日的日記寫著: 「請上帝幫助我,今天我再度誓言要對 祢忠誠,我已經預備好在所揀選的土地 上為祢生、為祢死,所以請幫助我,上 帝。」馬偕的精神,也是忠心。一束光照 亮前方飄渺不定的研究路,我忐忑不安 的心平靜下來,原本以為損失一整天的 研究時間,卻是收穫滿滿恩典。 2022年4月18日~4月24日/3660期

23


知 性之旅

圖 洪敬慧、黃樂行

文 洪敬慧 │

這裡是臨台灣海峽的嘉義縣東石鄉東石 村,全台重要養蚵地之一。位在嘉義縣西北 海岸的東石鄉,東邊接連朴子、六腳,南邊 為布袋。東石開發得早,在清國時期已有許 多從中國閩南泉州東石過來的移民,在此 形成了聚落,並沿用故鄉「東石」為名。當 時,海峽兩岸的東石相對,成為通商貿易的 重要港口。 因氣候合適、沿海資源豐富,東石早期 也曾有農業,種稻、甘蔗,後期則多種植經 濟作物。然而因人口老化,從事農業人口減 少,農地多改為魚塭。而養蚵產業由始興盛 至今,銷路遍及全台,一簍簍剛採回來的蚵 是常見的路邊即景。 走在街巷裡,左右兩旁多是紅磚屋,木頭 窗櫺顯然經過幾十載的風吹日晒,已有了歲 月的痕跡,門楣上的春聯在海風吹襲下老得 很快,一年未過,邊角已隨著風飄啊飄。臨 近最熱鬧的村落中心,才開始看到兩、三層 樓的樓房,好幾戶尚保留老式的鐵花窗。不 變的是,每走幾步路,就會看到房子外堆著 幾簍蚵,再走幾步路,就會看到幾個婦女穿 戴遮陽的斗笠和袖套,腳穿雨鞋,坐在矮凳 上剝蚵殼,面前的矮木桌堆著小山般的蚵, 都在等著她們一一相中,好脫殼而出。

嘉 義 東 石

蚵棚蔓延湛藍海岸

然是冬日,因為日頭熱情照著, 走在這個漁村的街道上並不覺得 冷。只是海面陣陣襲來的寒風將 人的頭髮吹亂,也帶來大海的氣味。

毫遲滯,幾乎沒有多餘的動作。想到她們如 此日復一日安靜地工作著,讓我不由得打從 心裡敬佩起來。 村裡最熱鬧的地方,是規模最大的先天宮 前的廣場。站在廟埕,可以聽見蚵仔煎攤販 的吆喝聲此起彼落,勾引遊客進去坐坐,吃 一盤產地直送(可能就在隔壁)的蚵仔煎。 口渴時,可以到「調茶局」買杯手搖飲,當地 朋友說:「這間就是我們東石的迷客夏!」 我們喝著解渴的冰涼茶飲,繼續穿越廟 前廣場,正想從左側的巷子鑽出去時,有個 男孩大喊一聲:「樂行哥哥!」叫住我的朋 友,於是我們一群人站在毫無遮蔽物的廟埕 中央聊了一會兒。男孩一手拉著推車,原來 他的家人在廟埕邊賣菜,他也來幫忙。朋友 和他聊了幾句,關心他怎麼許久沒去教會。 我看著烈陽下他們的背影,朋友時不時搭著 男孩的肩,彷彿看見耶穌親近孩子的情景。

信 東石是一個高齡化的村落,村民多從事養 蚵、剝蚵殼工作,年齡偏長。我近距離觀察 婦女們工作時專注的身影,她們常年被陽光 晒得偏黑的皮膚上分布著辛勤度日累積的 皺紋,神情極為專注。只見她們用小刀將蚵 殼剝開、取出白嫩的蚵肉,再將蚵肉放進碗 中、空殼放置一邊,動作一氣呵成,沒有絲

24

台灣教會公報

2022年4月18日~4月24日/3660期

我的朋友樂行與瑞欣目前在東石基督教 會服事,他們大學畢業後先後投入鄉村福音 佈道團(簡稱「鄉福」)的全職事奉,在東 石與其他同工配搭服事,除幫助常來教會的 孩子在信仰上有更深的造就,也在教會開設 課輔班、籌備大小營會,吸引社區小朋友與

青少年走進教會,有機會聽聞福音。20多歲 的他們大學畢業後兩、三年,即放下原先舒 適的生活與職涯的發展,委身於這個村落服 事人、服事神。除了海與天空是湛藍的,看 似缺乏年輕人喜歡的繽紛多彩。 然而,成立於1971年的鄉福,異象即是 「在台灣沒有教會的鄉村建立教會」。在大 小廟宇林立的鄉村傳福音、建立教會並非 易事,鄉福以課輔班、雙語營等事工走入 社區。一些青年回應呼召,面對社會經濟變 遷,鄉村人口大量流失,在只剩老人與小孩 的村落,持續陪伴生命,傳遞主的好消息。 樂行和瑞欣在這裡大多陪伴青少年和孩 童,這些孩子在民間信仰的背景成長,原生 家庭有喪失功能、經濟弱勢等多重問題。不 只村落需要主,到村落服事的青年也需要 主,在服事中回應主的愛。 我從教會往海邊走,爬上堤防,遠眺那片 藍色的大海。海面漂浮的蚵棚一片片,似乎 要蔓延到天邊,靠近堤防處有幾艘船隻停 靠。腥味令人有些難以忍受,但我任由風強 力不斷撲過來,感受大自然難以抵抗的力 量。我轉身望向村落,看著遠遠的地平線有 兩處突起,教會與廟對峙著,我想像著金碧 輝煌的廟堂及人氣鼎盛的廟埕,相比之下, 十字架是那麼不顯眼。我還在懊惱地比較 著,突然堤防下傳來那位弟弟和樂行玩耍的 笑聲。我突然明白,不必看這世界的勢力, 主啊!祢一直都在,一切都在祢的攝理之 下,我們不過與祢同行。


台 文世界

TÂI-GÍ HĀM GÓA Sím Yêng-TÊNG

Chū sè-hàn gún tau tō-sī iōng Tâigí teh kau-liû. M̄ -koh góa tha̍k koksió ê sî-chūn, kàu-bū chú-jīm it-ti̍ t kā gún kóng, tī ha̍k-hāu tō ài iōng “Kokgí” kóng-ōe, nā-bô, tō ài khì hoa̍ tkhiā. Só͘-í choân-hāu ha̍k-seng-á ko͘put-chiong lóng-iōng “Kok-gí”. Kan-ta tī chhù--ni̍ h chiah kóng Tâi-gí, kú--lâi pē-bú phòe-ha̍p gún kóng Pak-kiaⁿōe, tì-sú góa chiām-chiām bô siáⁿ ē hiáu kóng Tâi-gí, lú lâi lú chhiⁿ-so͘. Chòe-kīn, in-ūi kàu-io̍k chèngchhek teh chhui-sak, Tâi-gí beh piànsêng chèng-sek khò-têng, ha̍ k-hāu khai-sí tiâu-cha kám-ū lâng siūⁿ beh ha̍k-si̍ p Tâi-gí. Bī-lâi beh choán-kho ê lāu-su, koān-hú ē kā i thui-chiàn hō͘ kàu-io̍k-pō͘, koh úi-thok Sêng-kong Tāi-ha̍ k Tâi-bûn-hē khui-khò. In-ūi góa ka-kī ê a-î mā tī kok-sió kà “Bânlâm-gí” kúi-lō͘ nî, i kó͘-lē góa tio̍h pá-ak chit-pái ê ki-hōe khì pò-miâ chham-ka. Góa beh chhì-khòaⁿ-māi, pôe-ióng tē-jī choan-tióng, ke jīn-bat ka-tī ê bó-gí. Hó-lí-ka-chài, góa hāupó͘ ji̍ p-khì ah. Ùi kū-nî gō͘-goe̍h, e̍k-chêng thòaⁿkhui kàu-taⁿ, kok-kip ha̍ k-hāu mā

差兩 歲 ê 咱做伙大漢, 經 歷過真 chē tāi-chì,國小 ê 時妳一直表現優 秀,tiāⁿ-tiāⁿ 上台領月考前三名 ê 獎 狀,hit 時 chūn 妳 mā 開 始 學 跆 拳 道,阮 ē 去看妳比賽,妳 ê 跤比別人 長, 真簡單踢 tio̍h 對手。Tī 厝裡冤 家 ê 時,妳 lóng ē 提出妳 ê 絕招,我 kah 三姊兩个人聯合 iáu phah 輸妳, 妳 kah 大姊相 phah mā 是真有拚, 妳 to̍h 是做啥 lóng 想 beh 贏。Hit 時 妳 是 學 校 ê 風 雲 人 物, 真 chē 比 賽 妳 lóng 有 tio̍h 名,老師 lóng 真佮意 妳,科任教師 mā lóng 以「咿君 ê 小 妹」來稱呼我。 國小下課 ê 時我真 歡喜到妳 ê 教室 chhōe妳,有代誌妳 lóng hō͘ 我靠,因為大家 lóng 知影妳 是 chhiah 查某 koh ē 曉跆拳道。大漢 了妳 á 是仝款厲害,chhōa 營隊、教 冊、學畫圖、學鋼管舞、學 chhàng 水,勇敢試妳想 beh 做 ê tāi-chì。 高 中、 大 學 妳 出 外 ê 時 間 khah 長, 歡 喜 kah 朋 友 鬥 陣,hit chūn 我真氣妳 lóng m̄ tńg 來厝裡,後來 想想 leh,he 就是妳特別 ê 所在,莫 怪妳 ê 朋友 chiah-ni̍ h chē,後來透過 傳信息、khà 電話、視訊,分享 ta̍ pta̍ p 滴 滴, 咱 ê 距 離 koh giú 近, 知

khai-sí sòaⁿ-téng kàu-ha̍ k. Kū-nî ê hioh-joa̍h, góa chiâⁿ chòe ha̍k-seng, tī sòaⁿ-téng kap chò-hóe siōng-khò ê tông-o̍h sio-tú, khai-káng, ha̍k-si̍ p, mā kap lāu-su thó-lūn, kau chokgia̍p, khó-chhì, si̍ t-chāi chin sim-sek. Gí-giân-hak hō͘ góa ê hoat-im ē-tàng koh khah chèng-khak, chai-iáⁿ Lômá-jī bô góa chìn-chêng siūⁿ--ê hiahnī pháiⁿ o̍h. Lēng-gōa, Siraya bûnhòa ê khò-têng hō͘ góa khah liáu-kái Tâi-oân le̍k-sú, chai-iáⁿ chi̍ t-ê bûnhòa nā siau-sit, siūⁿ beh kā khoeho̍k-tò tńg--lâi, su-iàu hùi-kang kúilō cha̍p-pōe neh. Koh chit-mn̂g khò, chú-tê sī koa-á-chheh, sian-siⁿ siāukài Tâi-oân kok-pó Iûⁿ Siù-kheng liām-koa ê hong-chhái. Iáu-ū thoânthóng hì-kio̍k, in teh thoân chhiùⁿ ê kòe-têng tō-sī chiong gí-giân pó-chûn lo̍h--lâi ê hong-sek. Múi chi̍ t ūi lāusu lóng hō͘ góa kám-siū in siūⁿ beh kā Tâi-oân bûn-ha̍k, gí-giân, bûn-jī, lóng pó-liû lo̍h--lâi ê khì-tô͘. Góa kám-kak ka-tī mā eng-kai khiā--chhut-lâi, ài ū sù-bēng-kám mài hō͘ Tâi-gí siau-sit. Góa sī chāi-chit ê tiong-ha̍k Chūjiân lâu-su, tī oân-sêng Tâi-gí khò-

têng ê ha̍ k-hun liáu-āu, góa tàu-té beh choán-kho khì kà bô? Iáu-bô chù-ì. It--lâi hoân-ló ka-kī ê lêng-le̍k bô-kàu, m̄-chai-iáⁿ beh án-chóaⁿ kà, in-ūi ē-hiáu thiaⁿ, ē-hiáu kóng, bô pitjiân ē-hiáu kàu-ha̍k. Jī--lâi, hoân-ló choán-kho liáu, chiong-lâi nā hùi-tû Tâi-gí chit-ê pit-siu ha̍k-hun, kám-ē bô khang-khòe? Put-jî-kò, tùi góa lâikóng, jīn-chin thong-kòe kiám-tēng chiah-sī siāng tiōng-iàu ê tāi. Kā Tâi-gí tòng-chò bó-gí ê lâng lú lâi lú chió, chin-chē pún-té ē-hiáu kóng Tâi-gí ê lâng mā jīn-ûi Tâi-gí thài tio̍h ái o̍h, in siūⁿ kóng pêngsiông tī chhù--ni̍ h kóng tō ē-sái, bô ì-sek Tâi-gí ná lâi ná bô-lâng teh kóng ah. Hiān-chú-sî, góa thiaⁿ ha̍k-seng kan-na tī mā-lâng ê sî chiah ē kóng Tâi-gí, tû-liáu phái-thiaⁿ-ōe kóng khah bêng í-gōa, chhun--ê lóng thàulām Hôa-gí. Só͘-tì, góa ê tē it hāng jīmbū tō sī kà in chèng-thóng ê Tâi-oânōe beh án-chóaⁿ piáu-ta̍t. Mê-nî, púnthó͘-gī chiūⁿ-lō͘ liáu-āu, tùi ha̍k-seng lâi kóng, kám-sī khoài-lo̍k ê ha̍k-si̍ p, á-sī lēng-gōa chi̍ t-chióng hū-tam leh? Ká-sú ū chi̍ t kang, góa chin-chiàⁿ teh kà Tâi-gí, it-tēng beh hō͘ gín-á jīn-bat Tâi-gí sī tiōng-iàu ê bûn-hòa, Tâi-gí sī ū bûn-jī, ē-tàng kì-lo̍k ê. Lán tio̍h thiàⁿ-sioh Tâi-oân pún-thó͘ gí-giân ê súi. Nā ta̍k-ke ū kiōng-sek, khai-sí ha̍k-si̍ p, góa siong-sìn, ū tōng-ki, tō ū chìn-pō͘, tō ê ū hi-bāng. 

我親愛 ê 二姊 原作 Loty 影妳 iáu-koh 是 hit-ê ē-tàng hō͘ 我靠 ê 二姊。自早我 lóng 感覺妳真聰明。 舉一个例,今年1月初是最後一 pái 全家出遊, 妳臨時 tī 車頂訂港式飲 茶餐廳,後來 chiah 想 tio̍h hia 無法 度 帶 寵 物,hit 時 chūn 妳 ê 身 軀 狀 況無好,較少講話,我坐 tī 妳邊 á, m̄ -koh 妳 mā 無 kah 我討論,我恬恬 the̍h 出手機 chhōe附近有啥寵物餐 廳,約兩分鐘,妳 khà 電話到寵物旅 館,hō͘ 我 kā 老闆講阮兜 ê 狗 á beh 去 安親幾點鐘,彼陣我真正感覺妳腦 筋轉了有夠緊! 自早以來,m̄ 管妳 tī tó 一個縣市, tó 一个國家,妳一直傳訊息 kā 我講 身軀無爽快 tio̍h 看醫生,iáu 有我水 lim 無 夠, 我 lóng 感 覺 妳 真 囉 嗦。 後 來 論 真 mā 對 妳 有 kóa 受 氣, 妳 gâu 關心別人、照顧別人,妳 ka-kī leh?妳 ka-kī ê 身軀 soah 無去注意。 Tùi 破 病到最後, 妳一直勇敢 面對 一切,甚至辦青春無癌運動會呼籲 大家去健康檢查。妳破病治療 ê chit

Lán lóng sī chi̍ t ke lâng

咱攏是一家人 Alana Hana

<我是啥物人>

<Góa sī siáⁿ-mi̍ h lâng>

無有番 ê 味

Bô ū hoan ê bī

咱人攏是無名字 Lán lâng lóng sī bô miâ-jī 猶閣咧流離

Iáu koh teh liû-lî

<失落 ê 人>

<Sit-lo̍h ê lâng>

番漢有差別

Hoan hàn ū chha-pia̍t

平埔文化亂亂

Pêⁿ-po͘ bûn-hòa loān-loān hiat

生熟烏白撇

Chheⁿ se̍k o͘-pe̍h phiat

<平埔族>

<Pêⁿ-po͘-cho̍k>

拍獵逐山豬

Phah-la̍h jiok soaⁿ-ti

小米酒配麻糬 Lìm sió-bí-chiú phòe môa-chî 遙遠 koh 空虛

Iâu-oán koh khang-hi

<強制>

< Kiông-chè>

殖民 ê 壓迫

Si̍ t-bîn ê ap-pek

無有固定 ê 厝宅 Bô ū kò͘-tēng ê chhù-the̍h 同化 ê 蹧躂

Tông-hòa ê chau-that

<史料>

<Sú-liāu>

匪類 mā 賜賢

Húi-lūi mā sù hiân

等待你我來開掀 Tán-thāi lí góa lâi khui hian 賜姓文物現

Sù-sèⁿ bûn-bu̍t hiàn

<弱勢>

<Jio̍k-sè>

壓逼毋敢抗

Ap-pek m̄ káⁿ khòng

是毋是番 in 咧講 Sī-m̄ -sī hoan in teh kóng

台譯 Chng Hūi-phêng

段期間, 我一直 kā 妳講, 阮 ē 陪伴 妳,m̄ -koh 我知影身軀 ê 痛苦,妳 á 是一个人面對,我 bat 講過足想 beh 替妳痛,因為真正足毋甘。妳艱苦 iáu-koh 積極治療。Chìn 前妳 hō͘ 我 靠,妳破病了,我 lóng ē 想 beh hō͘ 妳 靠,ná 親 像 chìn 前 妳 hō͘ 我 靠。 Tī 妳面前我 m̄ -bat 流目屎,tī 房間我 chiah ē 偷偷 á 哭。現在 ê 妳 thang 做 任何妳想 beh 做 ê tāi-chì,食任何妳 想 beh 食 ê 物件,到任何妳想 beh 去 ê 所在,mā ē-tàng 去 chhàng 水! 二 姊, 妳 siōng 擔 心 ê 阿 爸、 阿 母、「溝溝」(貓仔名),妳 lóng m̄ 免 煩 惱, 我 kah 大 姊、 三 姊 ē 好 好 á 照顧 in,妳一定 tio̍h 想辦法 hō͘ 我 知影妳 mā 過 kah 真好,一點點 á 信 息 mā 好。妳是一个日頭光 ê cha-bó͘ gín-á,妳講過想 beh 大家歡歡喜喜 送妳離開,我知影妳無消失,kantaⁿ 是換一個方式, 永遠停留 tī 我 ê 心內,siōng 讚 ê 二姊, 多謝妳, 我 愛妳。

乞食趕廟公

Khit-chia̍h kóaⁿ biō-kong

<覺醒>

<Kak-chhéⁿ>

毋是,你毋是

M̄ -sī, lí m̄ -sī

教科編材烏白喋 Kàu-kho pian-châi o͘-pe̍h thi̍ h 攏受抹除去

Lóng siū boah-tû khì

<過--去矣>

<Kòe--khì ah>

生熟客漢群

Chheⁿ se̍k kheh hàn kûn

時代飄盪咧絞滾 Sî-tāi phiau-tōng teh ká-kún 挖掘佮釘根

Ó͘-ku̍t kap tèng-kun

<平等>

< Pêng-téng>

一代過一代

Chi̍ t tāi kòe chi̍ t tāi

福利政策信望愛 Hok-lī chèng-chhek sìn bōng ài 是阮所期待

Sī goân só͘ kî-thāi

<一家人>

<Chi̍ t ke lâng>

地盤 kap 雜徛

Tē-poân kap cha̍p-khiā

通婚流失 ê 親情 Thong-hun liû-sit ê chhin-chiâⁿ 共同來拍拚

台灣教會公報

Kiōng-tông lâi phah-piàⁿ 

2022年4月18日~4月24日/3660期

25


廣 告 看 版

1.

4.

求才 招標 ‧ 工商 ‧

2.

禮儀 ‧

3.

帳號:31556011,戶名:財團法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台灣教會公報社

*轉帳後請主動來電告知

□同意公報社將奉獻資料上傳至國稅局作為「綜合所得稅捐贈扣除額單據電子化」,請提供收據抬頭身分證字號___________

每週五上午截稿

◆北部 梁姐妹 Tel/02-2367-2067 Fax/02-2363-8084 ◆南部 客服同工 Tel/06-235-6277轉134‧152 Fax/06-237-8882

◆廣告信箱 ad@pctpress.org

師資:音樂博士 YAMAHA 鋼琴老師 每堂課 600 元

(02) 27388617

04-22471179 0906134777

油漆粉刷*水電修繕 衛浴整修*防水捉漏 裝潢拆除*室內裝潢 輕鋼架*鐵厝*壁癌 ( 高屏地區、免費估價 ) 黃冠霖弟兄

鳳山區八德路二段243-1號 行動:0955-797-949

徵 助手

歡迎刊登 本報廣告 支持文字事工

爵士鋼琴 教會司琴

裝潢 水電 土木 鋁門窗

油漆工程承包

總公司 0800-271777 大台北 (02) 22701010 桃竹苗 (03) 4614444 0911-894400馬來尤贛弟兄

速成

*口 罩 套 * 西 裝、 西 褲 * 襯衫、小禮服 *牧 師 服 *博 士 服 *詩 袍 * 福音 T 恤、背心

服飾公司

大小搬家、公司遷移、 免費估價、不分遠近, 以愛心、誠信、正直、 良善的精神來服事主的子民。

呂底亞

愛家 精緻搬家

佳音搬家

台術館字第14644號 省國技研字第10156號

佳音報佳音,讓你搬家 不再是惡夢一場,提供 最專業的服務,專門搬 家、大型廢棄物處理, 不分區域全台回程、個 人家庭、公司等。

五十肩 胸悶背痛

02-2262-5555、02-2673-1170 0925-390221 宜蘭羅東林祥弟兄 03-3772345 桃竹苗 0939-046535 林弟兄

行動:0919648697 電話:06-5720301 台南市麻豆區民生路39之2號 請洽 陳 先 生

基督教金山平安園

骨灰位 坐落在第7區、可放1~4 人使用權售價20萬元

意者:LINE ID 0918102568洪弟兄

財團法人屏東基督教日光園 ● 政府立案許可

( 屏府民禮第 0980063760 號 ),係屏東 市九間長老教會所屬”室內納骨櫃位”墓園 ●一樓屬單人櫃位放置區,備有禮拜堂、家屬休息廳 ●距離屏東農科交流道 15 公里,大型巴士可直達園區 歡迎各教會及各教派或個人洽詢 主委:高錦盛 長老 0939376178 電話:08-7957496 傳真:08-7957260 地址:屏東縣高樹鄉泰山村山下路 121 之 2 號

財團法人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台中市十字園 埔 里 園 區

詠全用心 ‧ 遺族安心

電話

陳宇全 牧師 0933903328 24 小時服務專線 0905379959 ■統一編號 8317210 ■台北市錦州街 46 號 9 樓之 5

26

台灣教會公報

2022年4月18日~4月24日/3660期

申請入園及收費方式 維 護 管 理 費 :2 萬元 櫃位使用權金:( 台中中會 ) 3 萬元 ( 其他地區中會 ) 5 萬元 本宗傳道人及配偶或家境清寒憑牧師證明經管委會同意免收櫃位費 夫婦有一方蒙主恩召,得同時申請。 埔里園區園址:南投縣埔里鎮鯉魚路 1-3 號 園 區 電 話:049-2420229 台 中 辦 事 處 :台中市中區民族路 59 號 台中民族路長老教會 服 務 電 話:0918-757970 / 04-22227683 *104 ( 董誠俊幹事 ) 中部唯一純粹基督徒納骨堂 / 專人管理維護 / 申請洽董幹事


聘牧啟事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彰化中會溪湖教會

誠聘牧師

上帝的疼心,離島的呼召。

◆為了讓我們更認識您, 請將您的詳細資料寄給我們。

誠徵

請各教會牧長關心代禱推薦 聯絡人:謝聖源長老 0921659896

電話:0956-010177許聖全長老(聘牧小組召集人)

地址:514013彰化縣溪湖鎮員鹿路三段279號

聖經學院 誠徵

聘牧啟事

本會誠聘傳道師 , 牧師 敬請各教會牧長關心、推薦、代禱

2.助

廚 3.清潔人員 4.園藝庶務

◆本會牧養事工的異象:兒童、青少年牧養、 關懷探訪、人際關係、靈命更新、團隊事奉

積極主動謙和$30K起 細心勤快$26K-$30K 戶外園藝庶務$27K~$33K

意者請寄履歷至人事室03-5217125#101 300038新竹市高峰路56號 pbc@pbc.org.tw

聯絡人:賴長老 電子郵件:km99@kmnet.com.tw 地址:台中市大里區成功二路61號2F 電話:04-2495-0323

【主治醫師】急診醫學科、小兒腎臟科、牙科、胸腔內科、 眼科、胃腸肝膽內科、麻醉科、腎臟內科、心臟外科、皮膚 科、一般外科、小兒外科、外傷科、耳鼻喉科、神經內科、 整形外科、感染科、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大腸直腸外科 【醫技人員】藥師、生理檢查科技術員、癌症中心專案研究 助理 【護理人員】心臟血管外科技術師、各科病房、加護病房、 手術室 【專科護理人員】外科(耳鼻喉科)、內科、手術室、婦產科 【行政人員】營養課服務員、會計課事務員、公共事務課技 術員、病理科事務員、工務課工程師、工務課技術員、護理

誠徵

部服務員/助理護理員、托嬰中心托育人員

清潔人員

精緻 高雅 獨特 獎勵 紀念 禮品

每週工作五日,每日三小時 享勞健保,工資面議

團購 客製 來洽

【應徵方式】Mail:k004@mmh.org.tw 或 郵寄:新竹市光 復路二段690號新竹馬偕人資課廖小姐收 【備註】工作內容及應徵資格請至新竹馬偕網站詳閱,謝謝。

讀經架 (面板可刻經文或勵志字句等)

工作地點:南市青年路334號 意者請洽行政部 王弟兄06-2356277#117

http://www.ez-life99.com 地址:南投縣竹山鎮延平新村 1-20 號(往溪頭路口) 電話:049-2653205 e-mail:puyuan_art@hotmail.com

誠徵 [主治醫師] 一般外科、神經內科、胸腔內科、感染科、眼 科、胸腔外科、骨科、麻醉科、血液暨腫瘤科、整形外科、 牙科(補綴、根管治療或矯正專長)

聰美姐紀念基金會 www.chhongbi.org

68年專業經營 值得您信賴

*阮的努力是促進台語文(

*阮的目標是充實台灣文化

內容有 「台灣青年」( 日文450期,附部 份台語文譯本) 「台文通訊」(117

內涵,興起台灣文藝復興 歡迎大家入網批評指教

期)「關懷台灣論 壇」「生活座談 會」及其他

漢字 + 白話字)的普遍化 及實用化

[住院醫師] 牙科 [醫技人員] 藥師、復健科臨床心理師、麻醉技術師。 [護理人員] 護理部護理師、身心科專科護理師、內科專科護 理師、社區護理中心助理護理員計時人員。 [行政人員] 營養課廚師。 [應徵方式]意者請至本院網站中(人才招募)自行下載應徵申請 表(A4紙雙面直印)並附上相關證明文件影本寄至台東市長沙 街303巷1號五樓總務課人事組張小姐收,電話:(089) 310150轉459。 [備註]工作內容及應徵資格請至台東馬偕網站詳閱

彰基醫療體系聯合招募

組-駐衛警察、體系供膳中心-廚師助理員、政府專案-91032彰化縣氣喘指引推廣計畫--專案研究助理、政府

【主治醫師】:感染科、胸腔內科、胃腸肝膽內科、內

發展中心-臨床心理師、耳鼻喉暨頭頸部-聽力師、兒童

專案--91052/罕見疾病照護服務計畫--專案時薪助理(護

分泌新陳代謝科、過敏免疫風濕科、老人醫學科、家庭

呼吸治療組-呼吸治療師、社會工作部-社會工作師、放

理、社工相關背景)

醫學科、安寧緩和療護科、一般外科、神經外科、重建

射線技術部-定期醫事放射師

【代招人員】:代招 南投基督教醫院-藥劑課-藥師、

整形暨手外科、胸腔外科、大腸直腸外科、外傷科、外

【其他職類護理人員】:麻醉技術部-麻醉專科護理師、

代招 南投基督教醫院-(準)專科護理師(無專科護理師執

科部重症醫學科、婦產部、皮膚部、眼科部、精神醫學

麻醉技術部-護理人員(報名截止日期:2022/04/18,

照可)、代招 南投基督教醫院-護理部-麻醉護理師、代招

部、神經醫學部(神經內科)、復健醫學部、牙科部、補

考試日期:2022/04/21,開訓日期:2022/06/6)、牙

彰化基督教醫院職工福利委員會福利社-定期助理事務

綴牙科、口腔外科、齒顎矯正科、牙髓病科(需具備牙髓

科門診組-護理人員、恢復室-護理人員、心臟血管內

員、代招 彰化基督教醫院職工福利委員會附設彰化縣私

病專科醫師證書)、兒童心臟科、病理部、檢驗醫學部、

科-個案管理師、內外科超音波室-生理檢查技術師、放

立彰基幼兒園-教保員、助理教保員、代招 彰化縣私立

影像醫學部(放射診斷專科醫師)、影像醫學部(具神經放

射線科護理單位-生理檢查技術師、心臟生理檢查室-生

彰化基督教醫院職工福利委員會附設托嬰中心-托育人員

射專科醫師資格)

理檢查技術師、復健醫學部-生理檢查技術師、睡眠醫學

-------------------------------------------------------------------------------------

彰化基督教醫療財團法人彰化基督教醫院暨兒童醫院

中心-定期生理檢查技術師、心臟血管外科-定期個案管

彰化基督教醫療財團法人漢銘基督教醫院

【111年度住院醫師】:內科、外科、耳鼻喉科、兒

理師

【護理人員】:護理人員-加護病房、急診、病房、健康

科、婦產科、影像醫學科、口腔顎面外科、牙科

【一般人員】:切膚之愛基金會-個案管理師(長照2.0A

管理中心-兼職護理人員

【住院醫師】:R1內科、外科、兒科、放射腫瘤科、口

據點)、居家服務督導員、牙科門診組-助理員、心臟

【醫事人員】:檢驗課-醫事檢驗師、藥劑課-兼職藥師

腔顎面外科、R2內科、外科、兒科、口腔顎面外科、

生理檢查室-事務員、牙科門診組-定期日薪工讀生、

【一般人員】:護理部-照顧服務員、助理員、申報組-

R3內科、牙髓病科、口腔顎面外科、R4感染科、胸腔

腫瘤中心-定期日薪工讀生、放射線技術部-定期日薪

健保申報師、批價組-事務員、資訊組-資訊工程師、總

內科、腎臟內科、內科部重症醫學科、R5外科部重症醫

工讀生、心臟血管內科-定期日薪工讀生、院內計畫

務課-事務員、總務課-管理師(具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員

學科

92010-定期研究助理員、院內計畫92031-定期研究

資格)

【代招住院醫師】:彰化秀傳紀念醫院:外科R1&R3

助理員、院內計畫92989-定期個案管理師、資訊部-

-------------------------------------------------------------------------------------

【護理部】:護理人員、病房單位、門診單位、高仁愛紀

資訊分析師(程式系統、Web程式設計、APP應用程式設

應徵方式:

念病房(安寧)、安寧居家照護、安寧共照、血液透析室、

計、系統暨資料庫管理員、網路管理、資通安全)、※資

其他彰基體系分院詳細招募訊息,請見彰化基督教醫院全

定期技術員(抽血隊)、一般人員、助理員、護送中心助理

通安全資訊分析師歡迎院內具有ISO27001LA證照者報

球醫療資訊網(http://www.cch.org.tw/)/人員招募/招募訊

員、中央滅菌供應部助理員、護理助理師、照顧服務員、

考、人工智慧發展中心-定期研究助理、資訊分析師、管

息/職務訊息(報考醫師職缺,需具備推薦函並填寫醫師工

定期日薪工讀生、定期日薪工讀生(夜班)

理師(專案)、門住收費組-事務員、疾病分類組-疾病分

作申請表下載網頁。)

【醫事人員】:藥學部-藥師中醫藥局-藥師、心臟血管

類師、環衛課-環衛員、科務績效中心-管理師、癌症醫

院區電話 總院04-7238595 分機8344

外科-體外循環技術師、檢驗醫學部-醫事檢驗師、兒童

學研究中心—研究助理員、醫工部—醫學工程師、警衛

南基醫院049-2225595分機2106 台灣教會公報

2022年4月18日~4月24日/3660期

27

工商 ‧

1.團膳廚師 具中餐丙級證照$38K起

誠徵

徵婚 ‧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台中中會郇城教會

應徵方式: 1. 請來電報名:02-25433535#2040 護理部 - 戴小姐。 2. 院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二段 92 號。 3. 詳細招募資訊請參考本院網站 http://www.mmh.org.tw/

求才 ‧

地址:881001澎湖縣西嶼鄉竹灣村135-8號

護理部服務員,護理部/手術室全職數名

聘牧

◆為了讓我們更認識您,請將您的詳細資料寄給我們。

聘牧小組:hsu5522@yahoo.com.tw

廣 告 看 版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高雄中會西嶼教會


廣 告 看 版

在你心目中,耶穌的母親馬利亞的形象是溫柔婉約、還是堅毅不屈? 你認為的母親形象又是如何? 台灣教會公報社邀請大家畫下自己心中的「馬利亞」。

廣告洽詢/

2022 馬利亞大集合 ──母親節彩繪活動

、 02-2367-2067

間 5 月 14 日前 收件時 郵戳為憑

將區分為兒童組及成人組。 辦法:請使用「多美麗呀!馬利亞禮物盒」彩繪卡創作後,將作品交至公報社書房, 或郵寄:701003 台南市東區青年路 334 號/馬利亞大集合活動收 抽獎:將從交件作品抽出 10 名,可獲得美好腳蹤精美繪本。5 月 20 日公告抽獎結果。 展覽:除了 FB 線上展;5 月 20 日~ 6 月 4 日於公報社書房公開展示作品;特別的

06-235-6277#152#134廣告傳真/

創作還有機會刊登在《台灣教會公報》與讀者分享。 主辦:台灣教會公報社 06-2356277#141

●多美麗呀!馬利亞禮物盒(DIY 彩繪圖卡) 特價:30 元 材質:紙 產地:台灣設計、製造 ★ 2022/5/17 前買十送二

網路書房

馬利亞彩繪卡購買可洽公報社書房或 https://bit.ly/3O8V9Ka ■台南書房/總社| 06-235-6277#163、199 ■台中書房| 04-2223-5801

02-2363-8084‧06-237-8882廣告 / MAIL

ad@pctpress.org

28

對象:不限,男女老少皆可。交件時請註明:姓名、年齡、所屬教會、聯絡地址、電話;

台灣教會公報

2022年4月18日~4月24日/3660期

■台北書房| 02-2362-2747 ■高雄書房| 07-322-0380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