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行所/ 701003 台南市東區青年路 334 號
TÂI-OÂN KÀU-HŌE KONG-PÒ
臉 書 專 頁
台灣第一份報紙
Since 1885
TAIWAN CHURCH NEWS
週刊
線 上 奉 獻
專題報導 4-5 版
福音遇見傳統 文化信仰對話(下) 台北中會北三區聯合禮拜
馬偕日 尚未結束正要開始 淡水區長巫宗仁與眾牧長一同前往馬偕 及張聰明墓前獻花。(攝影/林宜瑩)
《馬偕日記》募集中 預購數量達標開印 【林宜瑩台北報導】時逢馬偕來台宣教 150 週年,一套三冊的《馬偕日記》卻已 無庫存。玉山社與七星中會濟南教會、台 北中會淡水教會、東部中會花蓮港教會、 新竹中會中正教會、台南中會東門巴克 禮紀念教會合作,發起預購專案,期望 6 月 2 日達到 300 套最低印量,以優惠價 1000 元(需至教會取書)回饋預購讀者。 淡水教會牧師鄭浚豪表示,歷史資料是 上帝給世代的幫助,可見證過去祝福、保
【林宜瑩新北報導】6 月 2 日是「馬偕日」,
榮輝為本地牧師開始,一代傳一代延續。他相
護馬偕的上帝,與我們所信仰的是同一位
台北中會北三區在 5 月 29 日於淡水國語禮拜堂
信,結束就是開始,因為正如馬偕在未竟的《台
上帝。東門教會牧師劉炳熹表示,藉著回
舉行馬偕日聯合禮拜,淡水區長巫宗仁全程參
灣遙寄》一書寫的:「真正的故事尚未結束,它
顧宣教師腳蹤,信徒可以認識自己生長的
加,會後也與眾牧長一同前往淡江中學內的馬偕
才正要開始。」
土地,激勵傳福音的熱忱。
墓園,在馬偕、馬偕妻子張聰明墓前獻花,這已
巫宗仁表示,淡水與馬偕的連結很深,也因為
濟南教會牧師黃春生表示,從《馬偕日
是巫宗仁擔任淡水區長連續八年必定參與的活
馬偕在淡水推動醫療、教育、婦女平權、宣教,
記》可以了解台灣的歷史人文,深化對本
動。巫宗仁表示,自己雖不是基督徒,可是深深
貢獻良多,因此淡水鎮公所 ( 現為區公所 ) 在主
被馬偕的宣教舉措感動。
後 2000 年將馬偕逝世日訂為「馬偕日」,每年
土的認同。中正教會牧師周克修表示,了 解馬偕為主付出一生,能再次喚起信徒的 宣教熱忱,承接馬偕宣教的棒子。花蓮港
馬偕日聯合禮拜邀請台灣神學院退休教授林
都舉辦活動來記念,希望眾人都能因此傳承馬偕
教會牧師林維道表示,馬偕無怨無悔、奉
鴻信牧師以「結束就是開始」為題,引用聖經列
精神,讓台灣、讓世界更好。他也表示,今年是
獻生命的精神讓人感動。《馬偕日記》是
王紀上 19 章 11 ~ 19 節,強調馬偕在 1901 年
馬偕來台宣教 150 週年,淡水區公所與淡水教
教會考據史實的重要依據,更可以傳承後
6 月 2 日下午 4 點因喉癌蒙主恩召、享年 57 歲,
會、真理大學、中華郵政、台北市捷運局、柯設
代,讓他們認識寶貴的信仰資產,學習走
看似是他生命的結束,可是他在台灣宣教的影
偕文化推廣協會、宜蘭縣史館等單位合作,從 1
在信仰的道路而不偏離。
響,至今仍持續進行著,甚至未信主的攝影家吳
月開始,在淡水捷運站進行為期一年的馬偕上陸
志學在拍攝馬偕像的作品上註明:「感謝基督傳
淡水 150 週年故事牆壁貼特展。
教士的奉獻!此圖無償提供使用,謝謝!」 林鴻信說,馬偕當初在北台灣創立 60 間教會,
玉山社主責編輯鄭凱榕表示,特惠價格 一整年有效,歡迎洽詢合作教會。
今年下半年馬偕來台宣教 150 週年紀念活動 包括:6 月 2 日邀請藝術家以陶瓷拼貼方式,在
如今已擴展到 170 間、2 萬名信徒,還有馬偕紀
淡水區公所製作一面藝術牆,當日上午真理大學
念醫院、馬偕醫學院、馬偕醫護專科管理學校、
舉行馬偕銅像揭幕典禮;9 月淡水教會與宜蘭縣
真理大學、台灣神學研究學院、淡江中學等,這
史館合作,在滬尾偕醫館展出馬偕與噶瑪蘭的歷
是馬偕、吳威廉、孫雅各等宣教師的宣教成果,
史展;10 月 1 日下午在淡水的藝術踩街;12 月
而從馬偕於 1885 年 5 月 17 日按立嚴清華、陳
17 日則有聖誕節愛在淡水燈飾展示活動。 相片提供/玉山社
發行人/王宗仁 WEBSITE / www.tcnn.org.tw 投稿 MAIL / write@pctpress.org
索閱專線/ 06-235-6277#134 客服 MAIL / service@pctpress.org 郵政劃撥帳號:31556011
行政院新聞局登記證局版台誌字第 1296 號
短波 MAIL / news@pctpress.org
戶名:財團法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台灣教會公報社
南區郵政管理局南台字第 901 號交寄登記證登記為雜誌交寄
歡迎索閱 ‧ 奉獻支持
2022 年 5 月 30 日~ 6 月 5 日
3666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