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禱告殿大學 –畢邁可 基督生平研讀
第 9 課 耶穌的事奉(約 5 章; 太 12 章; 可 3 章; 路 6 章) I.
耶穌第二次到訪耶路撒冷(約 5 章) A.
耶穌為了節期而回到耶路撒冷,普遍認為這是第二次逾越節─主後 28 年四月(約 5:1)。摩 西律法要求猶太男性參與三個節期:逾越節、五旬節、住棚節。約翰的記載貫穿着耶路撒冷 的猶太節期─逾越節(約 2:13; 6:4)、住棚節(約 7:2)、修殿節(約 10:22)和逾越節(約 12:1)。這次是唯一沒有指明的節期。其餘的節期,約翰都指明了,因為耶穌的教導與此相 關(約 2:13; 6:4; 7:2; 10:22; 12:1)。耶穌剛完成了加利利的第一次事奉旅程,便離開那裏 (路 4:44)。 1
這事以後,到了猶太人的一個節期,耶穌就上耶路撒冷去。(約 5:1)
B.
耶穌在耶路撒冷過安息日時醫治了一個人(約 5:2-9)。此事令法利賽人對祂產生敵意。約 翰刻意地在約翰福音 5-10 章敘述這份敵意的發展。然後耶穌以他們不滿在安息日醫病一事, 來解釋祂與天父的關係(約 5:19-47)。
C.
耶穌在安息日醫治了一個在畢士大池的病人(約 5:2-9)。這裡曾多次有天使攪動池水,水 動後先下去的人便會得醫治。以賽亞預言彌賽亞會醫治瘸子(賽 35:6)。 2
在耶路撒冷,靠近羊門有一個池子,希伯來話叫作畢士大…3 裏面躺著瞎眼的、瘸腿的、血 氣枯乾的許多病人,等候水動;4 因為有天使按時下池子攪動那水,水動之後,誰先下去, 無論害甚麼病就痊癒了。5 在那裏有一個人,病了三十八年。6 耶穌看見他躺著…就問他說: 「你要痊癒嗎?」7 病人回答說:「先生,水動的時候,沒有人把我放在池子裏…」8 耶穌對 他說:「起來,拿你的褥子走吧!」9 那人立刻痊癒,就拿起褥子來走了。10 那天是安息 日…(約 5:2-10) 1.
你要痊癒嗎?:這問題是醫治的重要一環。接受醫治和活出健全生命的第一步,是發 自內心地追求它。有些人在疾病中找到自我─尋求同情或製造藉口不去嘗試新事物,以 免失敗。如果他們病了,便有藉口不去嘗試任何事。
2.
拿你的褥子:耶穌知道那是安息日,仍叫他拿起褥子(約 5:9)。這行動惹起了安息日 的爭議。
3.
安息日:干犯安息日是死罪;可能會被人用石頭打死。 a. 神立第四誡的本意是不想人在安息日工作(出 20:9)。而這工作是與維持生計 有關的。 b. 那人沒有干犯律法的本意,只是違反了拉比對律法的解釋而已。按照拉比的傳 統,工作分為 39 種,包括攜帶物品。
堪薩斯市國際禱告殿 ihopkc.org 免費教導資源 mikebickle.org
基督生平研讀 – 畢邁可 第 9 課 耶穌的事奉(約 5 章; 太 12 章;可 3 章; 路 6 章)
D.
第2頁
宗教領袖想殺害耶穌(約 5:10-18)。耶穌借此機會描述祂與天父的關係(5:17-30)。面對 病人得醫治,領袖們不為所動,卻非常在意有人違反了宗教規條。 14
後來耶穌在殿裏遇見他,對他說:「…不要再犯罪,恐怕你遭遇的更加利害。」…16 所以 猶太人逼迫耶穌,因為他在安息日做了這事。17 耶穌就對他們說:「我父做事直到如今,我 也做事。」18 所以猶太人越發想要殺他;因他…稱神為他的父,將自己和神當作平等。(約 5:14-18)
E.
1.
耶穌警告那人,不要以得醫治為再次犯罪的機會(5:14)。這人的病是與罪有關的。持 續干犯某種罪會影響我們的處境(徒 5:1-11; 林前 11:30; 約一 5:16)。這不代表每個犯 罪的人都會生病。約翰澄清了有些疾病的原因並不是罪(9:3)。
2.
許多拉比教導神在安息日作工,藉此托住萬有。耶穌明白神是一直在工作的。神的工 作包括醫治和恢復人的生命,不只是維持宇宙的秩序。耶穌的意思是,因為神在安息 日工作,所以祂在安息日與神同工是可以的。
3.
神沒有在安息日停止工作,耶穌也不會。耶穌與神同工。耶穌表明祂與摩西律法的關 係,就如神而非墮落的人與律法的關係那樣。祂談及父神,強調祂們獨特的父子關係。
耶穌表明祂與父神的關係,祂如兒子那樣全然倚靠和順服祂(約 5:19-21)。耶穌不憑着自 己做什麼。祂教導父比子大(約 14:28)。父神對兒子的愛,顯明於祂不斷地向兒子啟示自 己所作的事(5:20)。耶穌有權使死人復活(5:21)並在末日審判所有人(5:22),父所做 的事,祂也能做。 19
耶穌對他們說:「…子憑著自己不能做甚麼,惟有看見父所做的,子才能做;父所做的事, 子也照樣做。20 父愛子,將自己所做的一切事指給他看…21 父怎樣叫死人起來…子也照樣隨 自己的意思使人活著。22 父…將審判的事全交與子,23 叫人都尊敬子…(約 5:19-23) F.
耶穌會向死人發聲(約 5:24-29)。「死人要聽見祂的聲音」包括在今世領受屬靈的新生命 和祂再來時領受復活的身體。 25
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時候將到,現在就是了,死人要聽見神兒子的聲音,聽見的人就 要活了…28 時候要到,凡在墳墓裏的,都要聽見他的聲音,就出來:29 行善的,復活得生; 作惡的,復活定罪。(約 5:25-29) G.
耶穌渡海回到加利利(約 6:1),這大約發生在主後 28 年五月。 1
II.
這事以後,耶穌渡過加利利海,就是提比哩亞海。(約 6:1)
在加利利的安息日爭議(太 12:1-8; 可 2:23-28; 路 6:1-5) A.
在迦百農,耶穌說了一個比喻,強調新酒要放在新皮袋裡。這比喻寫在下一個安息日爭議之 前(可 2:18-22; 路 5:33-39)。耶穌和法利賽人對公義和敬虔生活的異見,與新舊皮袋的比 喻所表達的原則有關。
堪薩斯市國際禱告殿 ihopkc.org 免費教導資源 mikebickle.org
基督生平研讀 – 畢邁可 第 9 課 耶穌的事奉(約 5 章; 太 12 章;可 3 章; 路 6 章)
第3頁
B.
反對耶穌的聲音始於祂赦免人的罪(太 9:1-8),並因祂與罪人同桌而加劇(太 9:9-13)。 現因耶穌沒有尊重他們的律法傳統,時勢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C.
馬可按着時序記載福音書中的事件,而馬太卻按着主題敘述。馬太將神蹟和教導寫在一起, 沒有以時序為優先。
D.
門徒在加利利過安息日時撿麥穗來吃,引起了類似在耶路撒冷的安息日爭議(太 12:1-8; 可 2:23-28; 路 6:1-5)。耶穌連續三次遇上安息日的爭議 ─ 一次在耶路撒冷,兩次在加利利 (太 12:1-8 和太 12:9-14)。麥子成熟代表那時正是五月,所以是耶路撒冷過逾越節後數週 (約 5:1)。 1
那時,耶穌在安息日從麥地經過。他的門徒餓了,就掐起麥穗來吃。2 法利賽人看見,就對 耶穌說:「看哪,你的門徒做安息日不可做的事了!」3 耶穌對他們說:「經上記著大衛… 飢餓之時所做的事,你們沒有念過嗎?4 他怎麼進了神的殿,吃了陳設餅,這餅不是他和跟 從他的人可以吃的,惟獨祭司才可以吃…6 但我告訴你們,在這裏有一人比殿更大。(太 12:1-6)
E.
1.
律法容許人經過禾田時用手摘些穗子(申 23:25)。
2.
耶穌訴諸聖經中大衛的經歷(撒上 21:1-9)。神的殿就是主在挪伯的帳幕。大衛和他 的隨從吃了祭司才可以吃的陳設餅。聖經沒有因大衛吃了陳設餅而定他的罪,因他是 主所膏立的王,正被邪惡的政府發兵追殺之中。神容許大衛面對生命威脅的時候違反 禮儀上的律法。耶穌訴諸於大衛被邪惡的以色列領袖拒絕的遭遇,現在大衛的兒子也 遭受類似的拒絕。
3.
對耶穌來說,問題的重點不在於明白安息日律例的實踐方式。耶穌發表令人震撼的消 息:「在這裏有一人比殿更大」─人子正以彌賽亞君王和主的身份與祂的子民同在。聖 殿之所以重要,因為它是神同在的彰顯之地(約 12:6)。神透過耶穌而顯明的同在卻 遠超聖殿之上。耶穌這句話實在非比尋常。
幾個月前,耶穌告訴那些有權位的人去學習神的憐憫(太 9:13)。真正的靈性會產生對人的 憐恤,它對聖潔的熱心伴隨着憐憫的特質。 7
「我喜愛憐恤,不喜愛祭祀。」你們若明白這話的意思,就不將無罪的當作有罪的了。8 因 為人子是安息日的主。」(太 12:7-8) 13
F.
經上說:「我喜愛憐恤,不喜愛祭祀。」這句話的意思,你們且去揣摩。(太 9:13)
馬可將兩句說話放在一起(可 2:23-28)─ 安息日是為人設立的以及耶穌是安息日的主。作 為彌賽亞,耶穌是解釋律法的權威。神設計的律法是為了祝福而非傷害人的。法利賽人僵化 的制度定人的罪,使人受損。法利賽人「定人的罪」─ 嚴重地影響社會、法律和經濟。 27
又對他們說:「安息日是為人設立的,人不是為安息日設立的。28 所以,人子也是安息日 的主。」(可 2:27-28)
堪薩斯市國際禱告殿 ihopkc.org 免費教導資源 mikebickle.org
基督生平研讀 – 畢邁可 第 9 課 耶穌的事奉(約 5 章; 太 12 章;可 3 章; 路 6 章)
第4頁
1.
作為人子(5 節),耶穌比大衛更大,所以祂能為着跟隨者的好處而摒棄法利賽人的傳 統。我們得以從嶄新的角度來看耶穌的權柄。
2.
耶穌宣稱人子是安息日的主。故此,所有關於安息日的命令都在耶穌的權下。
III. 耶穌在安息日醫治枯乾了一隻手的人(太 12:9-14) A.
耶穌利用安息日的爭議來強調祂的信息,就是人的需要比遵從禮儀上的律法更重要,祂也藉 此澄清誰有權柄解釋律法。
B.
到了安息日,耶穌在加利利的會堂醫治了一個人(太 12:9-14; 可 3:1-6; 路 6:6-11)。 9
耶穌離開那地方,進了一個會堂。10 那裏有一個人枯乾了一隻手。有人問耶穌說:「安息 日治病可以不可以?」意思是要控告他。11 耶穌說:「你們中間誰有一隻羊,當安息日掉在 坑裏,不把牠抓住、拉上來呢?12 人比羊何等貴重呢!所以,在安息日做善事是可以的。」 13 於是對那人說:「伸出手來!」他把手一伸,手就復了原…14 法利賽人出去,商議怎樣可 以除滅耶穌。(太 12:9-14) 1.
耶穌沒有逃避,反而刻意引起衝突,並藉此來傳遞祂的信息。耶穌冒犯這些領袖的頭 腦,為要揭示他們內心邪惡的意圖。
2.
耶穌對安息日的看法公開了,所以祂的敵人看準機會抓着祂在律法上的把柄,為要在 法庭上定他的罪。
3.
他們像耶路撒冷的領袖一樣,決心要殺害耶穌。法利賽人對耶穌的反駁沒有興趣,他 們只在乎尋找殺害祂的藉口。
4.
耶穌舉出眾人都贊同的原則,就是在安息日把掉在坑裏的羊拉上來,用以支持在安息 日醫病的做法。「一隻」羊指出那農民的窮困。羊既能在安息日得到恩待,更何況是 人呢!
5.
馬可強調耶穌因着人心的剛硬而憤怒和憂愁(可 3:5)。 5
IV.
耶穌怒目周圍看他們,憂愁他們的心剛硬,就對那人說:「伸出手來!」(可 3:5)
耶和華的僕人(太 12:15-21) A.
耶穌在加利利海邊醫治了許多人(太 12:15-21; 可 3:7-12)。路加福音第 6 章沒有記載耶穌這 次退避的經歷,祂這樣做是為了避免猶太掌權者早在祂應上十架前便捉拿祂(太 12:15-16)。 15
耶穌知道了,就離開那裏,有許多人跟著他。他把其中有病的人都治好了…17 這是要應驗 先知以賽亞的話…(太 12:15-17) 1.
許多人:來自七個地區的猶太人和外邦人一同聚集於此(可 3:7-9)。
堪薩斯市國際禱告殿 ihopkc.org 免費教導資源 mikebickle.org
基督生平研讀 – 畢邁可 第 9 課 耶穌的事奉(約 5 章; 太 12 章;可 3 章; 路 6 章)
第5頁
7
耶穌和門徒退到海邊去,有許多人從加利利跟隨他。8 還有許多人聽見他所做的大事, 就從猶太、耶路撒冷、以土買、約旦河外,並泰爾、西頓的四方來到他那裏。9 他因為 人多,就吩咐門徒叫一隻小船伺候著,免得眾人擁擠他。(可 3:7-9) 2. B.
都治好了:耶穌的本性和渴望就是醫好破碎的生命和不健全的身體。
以賽亞預言彌賽亞謙卑地來臨,甚至會醫治外邦人(賽 42:1-4)。 17
這是要應驗先知以賽亞的話,說:18 看哪!我的僕人,我…所親愛、心裏所喜悅的…他必 將公理傳給外邦。19 他不爭競,不喧嚷;街上也沒有人聽見他的聲音。20 壓傷的蘆葦,他不 折斷;將殘的燈火,他不吹滅;等他施行公理,叫公理得勝。21 外邦人都要仰望他的名。 (太 12:17-21) 1.
耶穌首次來臨並不像大部分人期望的那樣 ─ 得勝的君王,以大能轉化政府和社會秩序。 祂像謙卑的僕人那樣來臨。
2.
作為彌賽亞的耶穌對待外邦人的方式,比任何人所想的更謙卑和溫柔。祂謙卑地回應 衝突,醫治破碎的生命多於破爛的城市。
3.
我所親愛,心裏所喜悅的:天父在耶穌受洗(太 3:17)和登山變像(太 17:5)時對祂 說了這番話,宣告祂對耶穌的喜悅。 17
4.
從天上有聲音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太 3:17)
祂施行公理:公理是得勝的另一個詞。耶穌委身在列國建立公理,直到它在各國中得 勝。耶穌第一次來臨時,沒有像以賽亞預言那樣向敵人施行審判(賽 42:1-4; 61:1-2a; 路 4:18-19)。 a. 聖經中審判的三種用法 ─ 評價;懲罰;藉着糾正錯誤來拯救─即是救人脫離罪、 軟弱和疾病等等。 b. 舊約中的士師為神的子民帶來拯救。
5.
他不爭競,不喧嚷:耶穌沒有在街上揚聲發動政變或對抗羅馬的軍事行動,也沒有因 着文士和法利賽人的不公平對待而抗議。這種領導方式與一般人對彌賽亞的期望相距 甚遠。以色列人期望祂會粉碎羅馬的勢力。 19
他不爭競,不喧嚷;街上也沒有人聽見他的聲音。(太 12:19) a. 以賽亞預言神的僕人不會以軍隊或武力來建立公平。耶穌拒絕支持與羅馬對抗 的革命組織,如奮銳黨。 b. 耶穌第一次來臨時滿有耐性和謙卑地回應人的加害,並將一切交在神的手中 (彼前 2:23)。
堪薩斯市國際禱告殿 ihopkc.org 免費教導資源 mikebickle.org
基督生平研讀 – 畢邁可 第 9 課 耶穌的事奉(約 5 章; 太 12 章;可 3 章; 路 6 章)
第6頁
c. 祂沒有與法利賽人或任何敵人爭競,反而遠離他們。 d. 耶穌因他們在領導人民方面的罪而責備他們(太 12:25-45);然而,祂沒有透 過爭論來說服敵人接受祂的帶領。 C.
藉憐憫得勝:以賽亞預言:「壓傷的蘆葦,祂不折斷;將殘的燈火,祂不吹滅,等祂施行公 理,叫公理得勝。」 20
壓傷的蘆葦,他不折斷;將殘的燈火,他不吹滅;等他施行公理,叫公理得勝。21 外邦人 都要仰望他的名。(太 12:20-21) 1.
壓傷的蘆葦:這涉及我們生命中的弱點 ─ 那些快要破裂和無法修補的地方。這裏描述 軟弱受傷的人,極容易因一點點事而受傷,就如壓傷的蘆葦會因最輕微的觸摸而斷開 一樣。
2.
將殘的燈火:這代表我們生命中一些沒有按着神預定的程度發出光芒的地方。將殘的 燈火勉強地持續燃燒,它忽隱忽現,將要熄滅。主宣告祂不會讓這燈火熄滅,只要我 們以信心和順服來跟隨祂的帶領,祂會使我們發揮人生的全部目的。
3.
外邦人都要仰望祂的名:祂的神蹟觸及並轉化外邦人 ─ 這預言是要預備猶太人去迎接 那位「世人的救主」(約 4:42)。
4.
我們看到耶穌在接受冠冕前擁抱十架。祂呼召其子民在不義和傷害中活出這種生命 ─ 帶着謙卑和忍耐去回應,仰望主以祂的方式和時間為我們伸冤。
堪薩斯市國際禱告殿 ihopkc.org 免費教導資源 mikebickl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