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第十一期

Page 1

复旦学生时评月刊

总第10期/2011年3月15日发行


主编: 林一 / 月明

编委:

杨乙 / m / 苏临安 / 考拉先生

记者: 封面故事 : 夜游儿 / 达荒 / Faroe / 月明 言者无缰 : 昀旭 / 人物 : 七七 / 陌凝 / Lsquare2 校园时评: 周墨 / H.L 言论&杂事记 : 枫林 / 奇葩君 / M / 伊然 漫画:Jellica / 小天狼星 /

摄影: 林一

社团支持 : 公关协会 头脑风暴协会

订阅方式: 1.发送“订阅”至fdwave@gmail.com 2.在以下网址留下您的邮箱: http://renren.com/wavemedia 来信及投稿请发至: langchaoeditor@gmail.com 浪潮新浪微博: t.sina.com.cn/fdlangchao


卷首语 和一干浪潮同仁,清明去南京,约了个哥大教授。 腆着脸皮,用蹩脚的英语问: 您老在美国什么?新闻? 新闻有什么好教的,不就是采访写作那一套技术。 老爷子看了我一眼,慢慢开口。 美国的新闻学和中国的不一样。 我教的是, 对权势的怀疑,对权威的挑战,对权力的调查。 在浪潮,我“能”拥有这种力量。

月明 2011-4-14


目录

总第11期/2011年4月15日发行

封面故事

6 织毛衣的老太太 10 谢希德是谁?

33 关于阅读与梦想及其他 35 百度文库——“避风港”真的安 全吗?

校园时评

39 言论&杂事记

进步

人物

15 报章上的校长 18 齿轮原理:先文化还是先展示 41 作业也疯狂 20 课时改革:选课的自由、民主的 锋人锋语

25

完美的一天

言者无缰

26 外一则 28 大学应当怎样?

44

提问召集令!——你们美国人怎

么看?

46 ——王吉姆的校内日志 美国80后的真实人物活动:Laura


“ 在走近她以前的很长时间里,“老校长”在我们的脑海中还只是校史馆墙上供 奉着的那幅照片,冰冷陌生。这些年,我们反思我们呼唤,我们哀叹着大师离 我们远去却后继无人,我们试图为今天的大学寻找更好的校长、教授和学生, 以期改变我们对于现状的不满。于是,我们把目光投向大洋彼岸,投向厚重发 霉的历史书。却不知道,大师未曾远去,也许她就是那个正在织毛衣的老太 太。


封面故事

织毛衣的老太太

月明

什么样的校长是好校长? 小时候看书,觉得邓布利多是最好的校长:只要在哈利纠结的时候, 他一定会现身并提供柠檬雪糕。这时候的校长是心理咨询专家,可靠,智 慧,你可以向他倾诉一切烦恼。 如果现在提到校长这个形象,我的脑中却会浮现一个戴着老花眼镜眯着 眼,听着莫扎特微微点着头,坐在摇椅里一针一针织毛衣的老太太。怀里 6


封面故事

可能盘着一只懒猫,也可能没有,但就是这种感觉。 老太太姓谢。 就在不久前,我的脑袋中还没有这个复旦老校 长的概念——“谢希德”是陌生的、冰冷的三个 油印字,供奉在校史馆里,只在入学教育被提起 几次。 这么形容看上去挺夸张的,但这就是事实。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 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共产党第十二、 十三届中央委员,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常委,上 海市第七届政协主席,复旦大学原校长,中国科 学 院 院 士 …… ” 官 方 文 书 上 的 一 串 头 衔 让 人 生 畏。但其实,她是个可爱的、亲切的校长,会让 人不由自主地亲近。

80年代初的复旦 刚刚走过文革的阴 霾,元气大损的校 园民主氛围在谢校 长主持下渐渐复 苏、重焕生机。

食堂、小卖部与活动中心 你要知道,就在谢先生的校长任期内,我旦学生食堂获得了“全国高校 伙食工作先进集体”、“上海市高校后勤伙食工作先进集体”和“上海市 杨浦区一类食堂”全奖大满贯。一年后,本超的前身——“学生自助实验 百货商店”开张营业,这也是上海市高校中的第一家。跟随谢先生做了十 多年文字工作的王增藩教授回忆道:“不过,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亮着五 颜六色灯光的周末乐园。它坐落在复旦校园学生宿舍区不起眼的一角,上 面却有几个被复旦人说上千百遍的名字——学生活动中心;这几个字的下 面,还有一个也被复旦人念了千百遍的名字——谢希德。” 食堂、小卖部、活动中心……学生生活的细节,不可能是拍脑袋拍出来 的。这些细节的改进要靠群众的智慧、大家的力量。80年代初的复旦刚刚 走过文革的阴霾,元气大损的校园民主氛围在谢校长主持下渐渐复苏、重 焕生机。校长信箱、校车办公,官方渠道与非官方的路径,两条民主的腿 让复旦不久就重新健步如飞。

7


封面故事

那时,民主不是一朵浮云 《复旦大学百年纪事》上这样记载:1986年3月,为加强民主办校,我 校正式设立“校长信箱”,由校长办公室专人负责,所有来信由校长逐一 批复。当时规定,每封来信必须等级,转给有关部门的信件,一周内必须 将处理意见回复校长,并转告来信者。 这里所言的校长,正是谢先生。她的民主,是落到实处的、负责任的 真民主。大多的来信,可能是些鸡毛蒜皮、与校长权力相比微不足道的小 事,比如“为了校园的美丽,请采取措施保护、整修草坪……”再比如 “图书损害严重,影响学校声誉,希望校长采取有力措施……”然而无论 什么内容,她都认真批阅,甚至稍过一段时间还要去看看问题的解决是否 落到实处。有一次,一封部分教工联名来信,反映教工宿舍区因公路翻修 尘土飞扬,环境污染严重,谢先生马上会同几位人大代表,与区有关部门 协商,加紧修路和绿化工作,同时让总务部门发布“告示”,以取得群众 的谅解。 也许是我太敏感阴郁了,总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现在的校园里也会 有巨大的红绸横幅——“课时表调整尚未成为定论!”——但实际上,那 些早就领到课时表的一些人、那些从来都不知道还有学生座谈会这回事的 人,都知道这光鲜漂亮的布条是怎么一回事。

校车上的办公室

从校内事到 天下事,都可 以成为车内的 话题,其中有 发牢骚的,但 也不乏具有独 到见解的。

谢先生的平易近人,还镌刻着在那辆著名的 “巨龙”校车上。依照职务待遇,校长上下班应有 小轿车接送,但她每天早上总是出现在教师们乘坐 的校车上,从徐汇建国西路的家一路坐到五角场。 王增藩教授回忆,谢先生曾这样评价坐校车上 班的好处:“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在车 上既可以提前处理一些公事,又可以借这个机会与 同志们交谈,倾听各种议论。从校内事到天下事, 都可以成为车内的话题,其中有发牢骚的,但也不 乏具有独到见解的。”

8


封面故事

甚至于“巨龙”上出现过这么一则故事,当时学校反对学生在校期间谈 恋爱,“涉外”感情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一个与留学生恋爱的姑娘陷入 深深的矛盾。最后,她咬咬牙,在一个清晨早早地登上校车,坐在谢先生 对面。她决意毫无保留地倾诉自己的迷茫与痛苦,寻求这可全身心信赖的 师长的理解与帮助。 “巨龙”呼啸着,马达声遮掩了她低低的、急切的声音。 “巨龙”呼啸着,车轮向前飞速转动,时间是溅起的碎砂,抛起又落 下,“谢校长”变成了“谢老校长”。 “巨龙”的呼啸慢慢变 成扑哧扑哧的气喘吁吁,终 于在某一天,复旦的“巨 龙”停下了前进的脚步;终 于在某一天,总是坐着“巨 龙”来校的老太太再也不能 出现。二十五年后的今天, 校长信箱已然悄悄被人遗 忘。锈迹斑驳的锁,不知道 这些年来换没换过。 甚至于“巨龙”上出现 过这么一则故事,当时学校 反对学生在校期间谈恋爱, “涉外”感情更是冒天下之 大不韪,一个与留学生恋爱 的姑娘陷入深深的矛盾。最 后,她咬咬牙,在一个清晨 早早地登上校车,坐在谢先 生对面。她决意毫无保留地 倾诉自己的迷茫与痛苦,寻求 这可全身心信赖的师长的理解 与帮助。 “巨龙”呼啸着,马达声遮 掩了她低低的、急切的声音。 “巨龙”呼啸着,车轮向前

9


封面故事

谢希德是谁? 谢希德是谁?校长。

Faroe

无需再追问,这往往是能得到的最快速和最精准的答案。谢先生也会 欣慰的,因为她曾说过:我对自己的奋斗历程和业绩始终只有一个结论¬¬ ——平凡。我们以校长的身份记住谢先生,我们就是以超越平凡的意义去 记住了她,谢先生应该是甚是满足的。 我们似乎也满足了,我们记住了大师们(或先驱者)的名字,一个个璀 璨的大字,马相伯,严复,陈望道,苏步青,谢希德。。。。。。我们因 自己在一所凝聚了大师精神的学校学习而骄傲,同时,我们也常常宽慰自 己,复旦也有过这么多大师。

10


封面故事

然而即使谢先生满足了,大家都满足了,我却不满足。 给他们贴上校长的标签,再归类于“大师”抑或“复旦精神”——现在 的复旦人正是这么做的——束之高阁,与己无关了。我们无缘聆听大师们 的教诲,复旦精神亦没能成为我们的精神。我不满足甚至不满于此,当然 我不是来说教或者发牢骚,这里,我只想心平气和地讲故事。

病人 17岁因股关节结核病而腿部致残,1966年被诊断患有乳腺癌,从此终 生与癌症作战。 谢先生是一位病人。 17岁时股关节结核病曾让她卧床四年。当时适逢中日交战,四年间谢老 辗转于多家医院,身心备受折磨。这四年,她常感到孤独与绝望,但却十 分珍惜分分秒秒,坚持每天阅读报纸,同时阅读大量的英文书籍,甚至自 学了数学和物理,从而掌握了自学的一套方法。这四年为谢希德日后先后 考取浙江大学和厦门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谢先生热爱古典音乐,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是她的挚爱之一,如果 说贝多芬能写出这部完美交响曲与其命运多舛密不可分,那谢先生也一定 在这部交响曲中得到了共鸣——不屈的斗争。 癌症一次次地造访谢先生。谢先生被诊断为乳腺癌时,文化大革命正 进行得风风火火,她遭受到严酷的迫害。幸得当时主持教研组日常工作的 屈逢源、庄承群的帮助,她得以及时入住医院进行手术,在风雨如晦的岁 月里,谢先生终于坚持了下来。然而在文革结束,谢先生准备继续教学 科研工作之时,病魔却第三次降临。不在接受治疗的同时,谢老依然继续 工作,她不仅要跟踪国际物理学的新动向,还要指导研究生的学术研究和 论文写作,同时对社会上的来客都细心接待。谢老的儿子曹惟正回忆道, “妈妈以顽强的毅力克服第三次癌症的化疗副作用的影响,将全部身心投 入到重建中国科学教育事业中去。妈妈的工作担子越来越重,来家里找她 的人也越来越越多。为了让妈妈好好休息,我和爸爸常常在门外为她挡 驾,她知道后很不高兴地对我们说,‘你们不能赶走我的客人。’” 第五次也是最后一次与癌细胞作斗争,谢老最终离我们而去,那是在

11


封面故事

1999年的12月4日,她一直处于昏迷状态,当她清醒时,她对秘书曹佩芳 说,“我这一生没有留下什么产业,就是有一笔15万元的奖金,全部都给表 面物理研究室作研究基金。” 2000年3月4日,谢先生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终年79岁。 翌日,从复旦大学物理系学生的宿舍9号楼一直到教学楼,路旁的树上 挂着数千个纸鹤,这是学生自发折叠的,桃园桃李皆心折,一夜漫天素鹤 翔。 谢先生和她的爱人曹天钦院士,生前即立下遗嘱,身后将遗体捐献给医 学事业。

科学工作者 谢希德的学生、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王迅评论说,“回顾复 旦大学物理系的发展,现在能够给历史上留下比较深刻痕迹的,或者说复 旦大学能够在国内跻身于领先地位名列前茅的,我想谢希德先生所开拓的 学科是国内公认的,而且在国际上大家也认可的。谢先生是我国表面物理 学的先驱和奠基人,不仅我们这么说,一些美国的著名学者,包括诺贝尔 奖获得者、华人崔琦也这么说——‘谢希德就是中国表面物理学的先驱和 开拓者,我想这是对她贡献的评价。她本人在科学上所作出的贡献,可能 深远地影响几代人’”。 谢先生从美国史密斯女子文理学 院拿到硕士学位,又在麻省理工学 院获得博士学位,毅然回到成立不 久的新中国,她始终保持一位科学 工作者的本色,在物理学上不断钻 研,特别是在表面物理学上取得了 巨大的成就。 这与谢老的孜孜不倦是分不开 的。在谢先生的床头,摆着各式闹 钟,这些闹钟正是用来将沉睡的自 己催醒,特别是担任校长之后,谢 老白天校务缠身,只好把科学研究

12


封面故事

安排在晚上进行,但是往往过于忘我工作,到深夜才休息,为了不耽误第 二天搭乘校车的时间,谢老就找出家中所有的闹钟催促自己起床。 谢老对于工作的狂热和自我牺牲精神是显 而易见的,在参加1978年9月的国际核靶发展 学会第七届会议期间,谢老不慎撞到肋骨,作 为代表团团长的她为了不影响今后的访问,并 没有声张此事,回国后也投入繁杂的学校事务 中,等她再次赴美访问归来,到医院做一般性 体检时,医生告诉她,肋骨曾经骨折但现在已 自然痊愈。

教师

等她再次赴美 访问归来,到医 院做一般性体 检时,医生告诉 她,肋骨曾经骨 折但现在已自然 痊愈。

谢老为人师,要求严格,细心授教。现任复旦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美研中心副主任沈丁立回忆说,“谢先生对她亲自指导的学 生采取特殊规定——若考试分数仅仅为“及格”要作不及格处理——这是 中外闻所未闻的要求。作为谢希德教授的学生,能够受到这样严格要求的 训练,实在是一种幸福,终身受益无穷”。 同为谢老的学生,复旦大学应用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资剑教 授回忆第一次和导师见面的情景,他那次交一篇英语论文给谢老,不久先 生便看完了。等改好的文章拿到手,资剑发现空白的地方被写得满满的, 修补的地方比原文还要多。 师从王迅和谢希德的侯晓远教授,对谢老严谨的工作态度更是印象深 刻,1987年撰写博士论文期间,侯晓远将几经修改的论文交给谢先生审 阅,等他拿到修改意见时发现谢先生已逐字逐句读完了长达几百页的论 文,哪怕一点细小的笔误都未能逃过她的眼睛。由于当时计算机条件很 差, 论文每一次修改便需要人工再抄写一遍。当谢先生再一次审阅修改好 的论文后,他惊奇地发现谢先生又认真地审阅了论文,谢先生给论文的总 体评价意见是“越抄越错”,她把重新抄写论文所产生的一些笔误全部标 出。

13


封面故事

国际化的引路人 1984年,4月30日,对于复旦人的讲座天堂3108教室,也许不是最人满 为患的一天,但一定是最星光熠熠的一天,美国总统里根来到复旦,在这 个当时复旦最好的教室里,旁听了陆谷孙教授讲授的莎士比亚的课程,并 回答了复旦师生的提问。当时陪同里根总统一起“听课”的,正是谢希德 先生。里根总统的开场白:“其实,我和你们学校有着密切的关系,你们 的谢希德校长,和我的妻子南希,都是史密斯学院的校友呢。照此看来, 我和各位自然都是朋友了。”引来了如浪的掌声和欢笑,一旁的谢希德先 生也露出了淡淡的微笑。 正是这位“美国总统夫人的校友”开启了复旦走向国际化的窗口。 凭借在教育、学术和社会领域的成就、独特的人格魅力,先生在美国享 有崇高的声望,担任校长期间,她亲自负责学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在众 多场合和活动中,先生总是不遗余力的积极宣传复旦,为复旦争取资源和 机会,成为了将复旦带向世界,将世界纳入复旦的使者和引路人。 如今静静卧在国权路东侧的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正是谢先生“社 会活动”的结果。先生曾亲赴美国,说服美国国会议员投票同意国际发展 署对华拨款,通过美国复旦基金会来支持复旦的美国研究中心项目。在 美国众议院拨款委员会主席康迪的帮助下,美国政府连续多年拨出专款 支持美研的发展, 1990年,美研中心破土动工,2005年,美国研究中心 二期工程交付使用,中心二期新建的报告厅即是我们熟悉的“谢希德报告 厅”。

复旦快一百零六岁了,从一所二流的民办大学到“打造世界一流大 学”的宣言,很多人,活着的、死去的,为这个转变付出许多,谢老情 系复旦近五十年,在其诞辰90周年之际,我们理应想起她,听听她的故 事。当我们有时对复旦感到失望时,当我们对自己感到失望时,至少还有 他们,几十年来,怀着不变的希望,至少他们的曾经存在给了我们一个理 由去怀想:“世界一流大学”或许不是又一个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 学”。 复旦快一百零六岁了,它却依然年轻,因为我们还年轻。

14


校园时评

报章上的校长 黎耿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寒假的时候拜会高中时的恩师,闲谈间聊到了大学校长。老师迫切的 让我讲讲我们的校长,于是勉强的讲了些平日从报上读到的校长的访谈、 言论以及新近的改革举措。本以为这些话题以足够我们交流探讨,未曾想 这些消息老师早已从媒体上看过,甚至很多校长的言论他要比我了解得更 多、思考得更深刻。在他看来,这样一位在镜头前颇具人格魅力的大学校 长,正在通过自己的努力呼唤今天以难以寻觅的大学的理想主义精神,正 在和他所带领的这所学校一起用自己的努力和话语,影响着这个精神虚脱 的社会。而老师想听的,莫过于我这个平时和校长共居复旦园的人,能给 我讲讲校长平日在校园里与他的教师、学生的交流,和对这所学校的精神 与情怀所产生的影响。但是我能说的,却只有与老师一样,从报章上看来 的校长而已。 谈话结束,老师叮嘱我不要太懒,有这样一位颇具人格魅力的校长一定 要尽可能的多去交流。而我只能草草应声,不知何言以对。因为这对于我 来说,的确是一个尴尬的话题。 从我进入复旦的那一天起,我就为能在这样一所兼容并包、自由独立的 学府深造而自豪;也是那一天,开学典礼上校长意味深长而又不显刻板的 讲话让我对这样一位校长充满景仰,期待着能够更多地感受校长的关怀和 教诲。然而不久以后我就发现,原来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多的时 候,我只能和校园外的人们一起,从报章上同步了解校长的意见、观点和 新的举措。换句话说,我所了解到的,也不过是一个报章上的校长。 2010年6月22日,在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校长直指当下大学弊 病,尖锐而深刻的批评到“现在大学精神比较迷失,出现了一种相对来说 比较广泛的精神虚脱。作为全社会来讲,包括大学,功利主义盛行”。在 这之后,校长又针对“才子加流氓贻害社会”和“大学缺少为学术而学术 的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同年12月31日的《东方早报》报道了一件我这个复旦人也从未听说的 事情,复旦大学要修订《大学宪章》来限制校长的权利。这一举措在第一 时间赢得了全社会的广泛好评,然而在这之前,无论是校园媒体还是校园 舆论的话题中心,从未出现过这样一个话题。

15


校园时评

2011年3月12日,《南风窗》,校长指出我们应该有一个宏大的、在全 球视野下的中华文化的发展战略,这不是一般的文化产业和战略,而大学 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文化是我们民族的魂,大学也是的,是中国魂,是 一个国家的脊梁骨,大学应该是一个国家神圣的殿堂。同一篇采访之中, 在谈到自己的治校理念的时候,校长说到“学术为魂、育人为本、依法治 校、民主决策”。 类似这样的报道还有许多,最近的一次,是四月初纪念老校长谢希德先 生时《中国青年报》的报道,校长说到“一所大学的校长有时候不能做很 多的事情,但是在有些事情上是非常关键的,尤其是校风,一所学校的校 风如果风清气正的话,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优秀学者在这里诞生。” 不可否认的是,这些讲话的确能够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一种理想主义的气 息。一位知名大学的校长,正在用自己的理想主义情怀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发出自己的声音。这给沉寂已久的中国大学带来了不同的声音,这种声音 恰恰是今天的中国社会的大学所需要的。而这样一位颇具人格魅力的校长 也让公众和整个社会对我们这所大学有新的认识和期待。复旦需要这样一 位将自己的意见和声音传递给社会的校长,尽管在今天,一位理想主义校 长的话也许比不上财富英雄和打工皇帝的话更受媒体关注。但是诸位都要 思考的是,今天,绝大多数复旦的同学认识、了解我们的校长,是从报章 之上。甚至在许多时候,我们对于自己的校长的了解程度与速度,还远远 比不上媒体人们。我们每个人能直接与校长交流的时间,甚至比不上那个 半球也居住在白宫里的,美国总统。也许唯一能够夸耀的是,虽然我和你 都是从报章上了解复旦的校长,但起码我们共同认识的这个校长,他是令 人骄傲而自豪的。但当这种对于外界的发声多于和复旦师生一起的交流探 讨,当身处复旦园的人也需要从报章上来认识他们的校长、了解校长的观 点、举措的时候,是不是有些,吃醋呢? 前几天纪念谢希德先生的时候,曾听到这样一个故事。谢老既是复旦大 学的校长,又担任上海市政协的主席。作为出色的社会活动家,谢老在许 多场合代表复旦,作为一所有强烈人文关怀的大学发出自己的声音,但这 并不影响谢先生与复旦师生的交流,并不影响她用自己的身体力行来感染 复旦园的每一个人。据说当年谢先生每天都搭乘校车来学校上班,在校车 上,她就可以与师生进行深入的交流。而这种交流,不仅为谢老作为一校 之长做出决策提供意见,又是将她良好的品格传递给了下一代复旦人。因 而在今天,当经历过那个年代的复旦人再度回忆起谢老的时候,会有一种 激动而景仰的表情。 诚然,今天的复旦已经与那时有很大不同,我们不能要求校长仍旧乘坐 校车上下班与我们深入交流。但是也许我们能够期望的是,能够有更多的 机会了解、倾听校长的教诲。这种教诲是坦诚而公开的,而不是仅仅局限

16


校园时评

与“遴选学生精英和代表”参与的圆桌会议。也许我们能够期望的是,校 长在承担自己社会责任向公众发生的同时,能够分出一些时间从新民报的 记者前走到3108讲台上,将自己的声音传递给复旦园里校长的孩子们。也 许我们能够期望的是,我们能够真正领悟和继承校长的教导,当走出复旦 校门之后,也能够用自己的言行品质,影响身边的每一个人。也许这样, 才算是一个真正有责任感,敢言敢当的复旦。 听说已经装修一新的子彬院即将成为传说的校长官邸。楼前的梧桐已经 被人移走,两块草坪也合二而一并换上了新的品种。没有了梧桐的遮挡, 没有了直通子彬院大门的道路,站在草坪这端的我,望着这小白楼,显 得熟悉而又陌生。想想我和来参观的游客有什么不一样呢?他们可以从网 站的介绍了解到这是著名的子彬院,这里走出过苏步青、谷超豪等名师大 家。然而如果他们接着问我,这座如今的校长官邸里面是怎样的,我又该 如何作答呢?我是不是该说,其实我了解到的这幢楼,和你了解到的是一 样的,都是报章上的复旦,仅此而已。 报章上的校长,是理想主义的,是人文情怀的,是敢于直言今天大学的 精神虚脱的复旦人,是锐意改革要给复旦以新生的形象的好校长。而我心 中的校长,还停留在开学典礼我上一次见到他的时候。

17


校园时评

齿轮原理: 先文化还是先展示 范二 又是一年展示时,几家忙碌,几家不知。 以“青春汇聚 梦想远航”为主题的复旦大学第六届优秀班团文化展评 活动开始了,初赛结果刚刚公布。“经过评委会对申报材料的审阅和甄 选,最终决定25支队伍进入复赛。“初赛六十三进二十五的结果,让大一 某班级的班长小Z显得有些无奈,”我朋友熬了两个通宵写的书面材料,结 果就进了,我这提前几周就开始开会商讨的,倒是没进。……这东西就是 那句老话: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评委难免有主观性。而且这多少有点考文 字功夫的意味。” 更有力量的反应来自于大二的小L同学“我们班分数这么高?!我怎么 就没看出来我们班有什么文化呢?” 这就道出了如今班团文化展示的一个奇怪的悖论,类似于著名的生物 学问题: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是因果论上的先有班级文化,再搭台子展 示,还是目的论上通过搭建这样一个平台,提高班级凝聚力,促进班级文 化的形成,甚或刺激班级文化的诞生。 本身,促进和展示是两个并不矛盾的因素,就像两个相互咬合的齿轮, 是可以相互推动促进的,但若其中一个小到填不满另一个的齿槽,那另一 个再大也只能是摆在那里的装饰品,巍然不动,更何谈转动起整个系统。 如今的班团文化展示和同学们对班级的感知,在老何看来,就像中国 经济发展的GDP和国民幸福指数间的关系,多少有点形式主义的味道。初 赛的文字稿大都有班委们写成,有得甚至没有“们“,内容无非是各式各 样的班级活动,但如何安排材料的内容据”过来人“介绍,是一门很讲究 的学问,也是材料之间分出伯仲的关键,从2010年的文件来看,有两种类 型的材料结果较好,第一是以专业背景来构建;二是以学生特色来组织, 就像高考作文一样,如何在第一时间抓住评委老师的心具有言而喻的重要 性,但作为服务对象的同学们参加这些活动的感觉如何,评价如何作为最 为关键的环节却并没有被纳入申报材料的审核范围。第二阶段的复赛形 式为路演,去年很多班级为了拉票,手段可谓高超,帅哥美女吸引眼球, 有奖参与——套娃娃得奖品,或者更普遍的方式:收齐全班的一卡通去刷 18


校园时评

票。 这样的一种形式,对于班级文化的意义何在呢?看起来更像是商业浪潮 下纯粹以利益为目的一种自我推销:不在乎买的是什么,只在乎买出去没 有。 这是个讲究包装、讲究平台的商品化时代,我们无法抗拒,也不应抗 拒。 这是个越来越挑剔的时代,虽然很多人首先选择的会是“第一眼产品 “,但是首先被扔进垃圾箱的也是这些东西。 当然这场活动的初衷正如发文通知所言:展现精神风貌和文化特色,加 强集体凝聚力建设,并注重基层组织的特色和个性发展,加强对青年的思 想、文化引领,促进交流学习等等。这无疑是一个好的展示平台。但当我 们习惯于把目光过多的放在平台的打造上时,是不是应该想想我们放上去 的是什么东西,如何能把这些要展示的东西做好。 比如建立机制,提供平台,举行活动, 打造真正存在于日常的班团文 化,创建班团特色,加强班级凝聚力。 比如在评选时,将重点由班委和干部转移到大多数同学的身上,将同学 们的实际感受量化为幸福指数等作为考核的重要环节。 再比如将千篇一律的商业化拉票改为班级特色展示,并将评委老师的评 分和理由公开等等。 这以上种种都旨在使这样一件塑造集体文化的活动真正从“小众”走到 “大众”,并且落到实处,在有文化的前提下,利用这 样的契机进行提升和展示。 在老何看来,任何集体向心力和文化的发 展,特别是一开始的形成,长的像“形式主 义”的东西不可怕也不可耻,而且应该是必不 可少的,还是那两个齿轮的故事,总有一个要 靠外力先转动起来,关键是设计者们如何掌握 大小比例,以及想把这个齿轮运动向什么方 向。 明年,期待一个众乐乐的班团文化展示。

19


校园时评

课时改革: 选课的自由、民主的进步 百年难遇好少年 2011年对复旦是非同寻常的一年,其中的一个原因是,复旦自今年开 始全部按大类招生。这意味着,来到复旦的新一届同学将不再背着为他们 基本定下了大方向的专业名称开始他们崭新的生活,而是如雪山中大河的 源头之水流向不同的支流一样,在度过一年书院生活后,自由的选择他们 心向往之的专业,并开始他们精彩纷呈的三年院系时光。他们可以在充分 了解所在大类中各个专业的学习范畴和发展前景、结合自己的优劣势综 合考虑后,再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道路,而不会像我们中的很多人,在高 考前或考完后对专业具体信息还在一头雾水、懵懵懂懂的时候,有时在同 学、家长和老师的讲解、劝诱甚至威胁的情况下,选择自己并不了解、甚 至根本不适合的专业道路。虽然复旦提供了便捷的转专业途径和丰富的机 会,然而转专业也并非轻而易举,尤其是一些转入专业有绩点、排名的要 求,使得一些在原专业学习不甚顺利的同学转专业颇为困难。所以说,11 级按大类进入复旦的同学不仅在专业的选择上会更加理智、更加利于自身 发展,而且也不会再遇到了其学长学姐们可能遇到的转专业不得的悲惨情 况。 然而,在全部按大类招生后,大类的平台课设置相比现在的设置将更加 困难。这是因为入校类别大幅减少,而同一门平台课对同一类别的同学需 要提供同一时间段的课程,比如物理、化学、生物三个院系合并成自然科 学大类,那么原来分别提供给三个院系的、在三个不同时段的高等数学课 程就要合并成同一个或者同两个时段,以方便大类内的同学选择老师、调 整时间。 而且,现有的课程安排使一些3课时专业课较多的院系同学选课时不够 自由,因为在现行课时安排下,这样的一门课就会占掉一整个上午或一整 个下午的课时,使他们无法安排通识课程等,这样就使他们的课程安排相 对于2课时课程较多的院系同学来说更加紧张。同时,教务处陆昉老师已 表态,已在政策上要求各位教师给本科生所开课时数从原来的3学时增加 到4学时,以促使教授通识课的老师多开一门课;我个人则主张热门核心 课程、人文及经管类平台课程加开平行课程,以缓解现在存在的选课难的 问题。而对于在现行课时下排课困难较小的院系,尤其是各理工科院系,

20


校园时评

增加课时没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反而可能增加选课的灵活性,便于同学们 安排实习时间,也可使在做或有意做学生工作的的同学能够更加方便的安 排时间。对晚上要修二专二学位的同学,白天多开设一些通识课程也增加 了选课的灵活性。

所以笔者的建议 是,缩短课中休 息时间,在上午 加一节课。

而对于身在分校区的同学,在增加课时的同时 保证他们有足够时间通勤及足够的本部通识课可选 择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教务处召开的座谈会上,有 同学提出如果实行白天5+5课时数的话可以取消晚 上的排课,这对分校区,尤其是对枫林张江两个校 区还需要修非专业课的同学是毁灭性的,所以说是 不切实际的想法。通识课程中开设视频教学的本 就是少数,而且视频教学的效果相当不尽如人意:有同学说,可以坐四百 人的教师经常只有四五十个人坐,而且因为缺乏互动和现场感,且缺乏监 督,所以上课感觉索然无味,同学们也有不少人不认真听课等等。

所以笔者的建议是,缩短课中休息时间,在上午加一节课,这样不仅 可以缓解排课压力,尤其是11级平台课的压力,也能保证中午及晚上的交 通和学生活动时间,避免了教务处已下发的新课表的课时安排对时间的苛 刻限制。在此基础上加开核心课,保证晚上时段核心课的数量和质量,则 是保证分校区同学选课公平的重要基石——正如笔者的一位法学院同学所 言,“我可不想我的大学读得和优酷视频一样”,而很不幸,视频教学课 正是这样,丝毫没有课堂气氛。 需要补充的是,有人提出减少计算机课和英语课学时的想法,这一点 得到了赞同。大学一年级的计算机平台课对多数人来说可谓学之无用、用 时可以现学的水课,笔者认为,基础课可以改为针对确实需要补基础的同 学的讲座,使刚入学的同学有更加灵活的选课方案,而程序设计课可以降 为2学分以减少同学们的压力,同时也可以多开设几门实用性较强的软件 教学(如图像处理软件、视频制作软件等)的选修课(现在的情况是,这 些软件的辅导讲座是由学生会文艺部、个别院系的团学联等组织各出于不 同动机在举办)。而在座谈会上陆昉老师等人也提到了英语课时改革的设 想,比如增开英语选修课、根据英语水平考 试的成绩决定所需英语类课程的学分总数, 使英语水平较高的同学能在第一学年甚至第 一学期修完所有学分。其实教务处网站上已 经放出关于11级外语教学培养方案的讨论 稿,明显的变化是总学分不变、增开数门英 语选修课,各位读者可自行查阅。

然而,笔者虽赞 同增加课时,却 不认为教务处的 做法合情合理。

然而,笔者虽赞同增加课时,却不认为 教务处的做法合情合理。根据座谈会录音整

21


校园时评

理来看,教务处在下发课表时认为,第5、第10节课可以不排课,而且国 内外很多高校,包括上海的其他一些高校已经是将每天的课时连起来了, 所以他们没有想到在新课时安排开始流传后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应;这么早 就印发新校历主要是为了让大家知道暑假的起讫日等,以便于安排出国交 流等的时间,只是因为出乎意料地发现新课时安排的传布引起了如此大的 反对声浪,才赶忙召开了这样一个座谈会。然而这便是教务处的独断:涉 及到几乎全校师生的重要利益,却在丝毫不通知、不说明的情况下直接下 发,这种行为至少看上去就是强制性的要求学生以后过13节课时的学习 生活。去年学委竞选时,各位候选人在竞选演说中都表示要为校园民主做 贡献,此心可嘉,然而在课时改革这样重要的事情上,若不是学生反映强 烈,恐怕学委会就要生生的被教务处绕过去了。 而且不得不加以批评的是,即使到现在,教务处一直没有拿出一个官 方的、传布力强的说明文告(如官方网站上),而且甚至没有后备方案, 致使很多没有那么关心校园事务的普通同学到现在都在强烈反对课时改 革,因为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要改革以及改成13课时会变成什么样。虽然在 《复旦青年》、《复旦人周报》等校园媒体上也有发布明显的报道文章, 但是校园媒体的发行量一直是个问题(《复旦青年》出刊不定期且发行渠 道不稳定,份数少,造成很多想看的人看不到;《复旦人周报》则和其他 一些媒体一样,发行渠道虽比较畅通,然而真正看的人少,实际覆盖面较 小),而一部分上网较多的同学是从个别同学的人人网日志等了解到这件 事的。信息的封闭导致了强烈的反对声,在信息的公开透明上,教务处作 为学校行政体系的一部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很多教训要学习。(当 然,对于那些把信息放在眼皮底下都不会看的同学也没办法。) 令人高兴的事,教务处在意识到反对声巨大之后,不仅开了座谈会以 听取学生的意见与建议,而且在之后全权委托学生委员会联系社会学院的 教授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并表示这份问卷的调查结果是课时改进的重要依 据。而学委办的同学非常给力:根据人人网学委办帐号的日志,所有学 生委员收集同学们对课时改革的意见,并邀请参加座谈会的热心同学将自 己和周围人的意见发邮件给学委办,由其整理、提取各方资料形成题库, 进行深化拓展并由陆昉老师选取主要问题;形成问卷初稿后,学委办请教 请教团委调研部及社政学院同学,修改问卷后在内部进行试做,形成修改 稿;咨询学生委员会指导老师、社政学院赵芳老师意见,确定本次调研的 样本容量为2950份,占在校本科生人数的22.5%,并按照各院系、年级人 数比例,随机发放问卷;学委办最终校稿,打印问卷,严格按各院系人数 比例分发给学委。现在问卷已经汇总,学委也向笔者表示会人工剔除消极 填答的问卷,保证问卷结果是同学们理性的思考、选择结果,理性的意见 不会被情绪化的反对声淹没,并且发动学委办所有人全力统计。 同时,一些关心校园事务的同学也在人人网、豆瓣等网站上发表了自 己对课时改革的建议和对教务处工作的批评意见,如沈雨潇、严文韬、陈 22


校园时评

涵洋、陈懿、丁宇、刘达等,这些同学的文章立场不同,观点相异,然而 都是理性思考的体现,也受到了一些持有相近看法的同学的赞同与辅助传 播,在传布课时改革的相关信息的过程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综上,笔者认为,在课时改革方面,12节甚至13节的排课方案并非不 能被接受,但必须满足排课合理的前提,尤其是对分校区的同学,必须保 证其交通和吃饭的时间充足。而在校园事务处理方面,教务处独断专行的 作风(其实是校园内部行政体系固有的作风)在这次学生反弹之后应会有 较大的改善,至少在召开座谈会等方面做出了足够的姿态,更重要的是, 赋予了学委会比较高的期望和较充足的权力。希望在以后关系学生利益的 动作中能以充分了解学生意愿的前提下以学委会为主体做出决定。就像陆 昉老师所言,“怎么样使你们选课更加有益,你们的课上得更好,你们能 够得到你们应该有的学习环境,学习条件和教学质量”,这不仅是教务处 的工作,更是教务处、学委办的沉重责任。

主要参考资料: 教务处关于改课表一事学生座谈会的录音记录 http://blog.renren.com/blog/249137598/720630211 新校历未成定局!学生委员会调研进行中 http://blog.renren.com/blog/267659006/720942213 学生委员会调研问卷出炉的七步骤 http://blog.renren.com/blog/267659006/720957708

23



锋人锋语

完美的一天 FAZABLE 若下学期回去要上午上到十二点,下午一点接着来,我也没什么怨言, 很多学校十二点到一点也有课……比如我的德语课,十二点到一点半。看 到旁的争论,其实中午午休啥的当成反驳理由有点弱,午睡的人实在太少 了,就是午间那些社团、竞赛团没法开小会了,群众活动也没了黄金时 间。想,中午短了,晚上户外活动不方便,就剩传统的讲座和选秀,那些 排队交钱进校摆展位的商家哭了。如果白天紧,晚上不安排课,很说得过 去。讲座课大段大段的占时间,中间也不留啥一两小时的空隙,就能保晚 上。管是自己报校外小班,还是自习备考,有个整状的时段再好不过。一 般情况是,得的表面的好处如果给抢了,人就怒,要是我到了复旦就一天 十二小时的课,吃饭就半小时,中间又要出去跳小时候的广播体操,改成 下学期这样我还觉得不错。这就跟朝鲜觉得我们不错,我们觉得报纸管得 跟在朝鲜似的让忍受不了。这就跟涨工资大家乐,减工资就游行一个理。 一般情况是,只要过去占到表面好处的站起来多走动总出声,事情就会往 回拽拽,乃折中。这传统还真不是我震旦独有的,哪都这样。所以说,这 回的情况,是学校没料想到的一般情况,作姿态让让步吧,别找学理上 的、效仿对象大学的理由打太极,谁让你习惯了总是阴着天,底下的人也 不知道明天带不带伞。另,这事我最关心的是,学校背着我们为我们做主 好多回了,不靠谱的时候也不少,咋就这回炸弹掉茅坑……

25


言者无缰

外一则 伊然 “Fed Bear” S 在加拿大山区驱车旅游,经常可以看到路边竖着的告示牌,上面写着 “A fed bear is a dead bear”。其本意是提醒人们不要喂熊。因为熊一 旦习惯于接受人们的食物,久而久之,便会渐渐失去在自然中捕食生存的 能力,坐等人们的食物。因而到了冬天或者天气不佳的时候,少了路人或 游客的喂食,很多熊就会面临食物缺乏的境地而死去。 若把这句话摆到中国社会来,也许提醒的就不只是游客了。中国学生看 到这一句话,不用多加思索便能分析得头头是道,比如现今家长对于孩子 的过度溺爱的,吃苦教育的必要性等等一系列意义深刻的话题。而其实这 种行为本身却已然成为Fed的结果了。大部分学生已经习惯了应试答题模 式,条件反射式地将简单话语深刻分析,以此来展示受教育的成果。中国 教育培养了一批具有很强应试能力的学生,在外留学的中国学生感觉尤为 明显。然而一旦步入社会工作领域,却又往往比不得其他国家的学生有创 造力了。A fed bear is a dead bear; and what about a fed student?

人像 许是喜欢绘画的缘故,总爱看人。 国定路至邯郸路公交车站的路上。两个老人一直走在我前头,我倒也不 紧不慢起来。两人都是很淡淡的棕色上衣,略显短的黑色和藏青色长裤, 头发有些泛黄的花白,想来是对老夫妻了。他们时不时会讲几句话,声音 不大。她侧仰头看了看他的额头,“你热么把扣子解开呀。”他解了扣 子,解扣子而抬起的手臂没有马上放下;她便很自然地,将手搀到了他的 手臂里。 942路公交车靠窗相对的座位。一个穿了短裙丝袜高跟和厚厚短装外套 的短发中年妇女,妆有些浓,但皮肤颜色依旧有些黯淡,天气热的缘故 罢,脸上微微有些油,神情紧张,眼神里有点对身边坐着的人避而远之的 样子。一个穿着整套烟灰色西装,并且在裤管处依稀可见棉裤的中年男 人,拿着个棕色皮包,正打着电话,有点大幅度地动了动手臂。一个穿了 斑马条纹裙子和白色小夹克的绑着马尾辫的女子,靠着黄色杆子半坐在座 位上,手提着包,不安地望着车子前面字幕里显示的下一站的名称,并且

26



大学应当怎样? 饮冰 在看薛涌的《北大批判》时,无意间在网上翻到到了这样的一件事: 北师大教授董藩针对《北大批判》写了《薛涌的无耻、无知与放肆》一 文,引古罗马的塔西伦所著《历史》一书中的一句名言“近亲之间的憎恶 是最恶毒的”,来抨击和指斥薛涌出身北大却又一再批判北大的“逆子” 行为,并说薛涌是一个“得鱼忘筌,过河拆桥,名气很大却不值得敬重的 人,如农夫怀中那条蛇。 此董藩,就是最近很火的北师大房产研究中心主任,在课堂上宣称“到 四十岁没有挣到4000万不要来见我,我不会认你是我的学生”。出身北大 就不能批评北大,这种论调在如今的现实中何其耳熟,随便听听:“中国 人,应该爱自己的祖国,不能随便批评”,“政府都是为我们好,是它给 了我们一切,所以不能盲目抨击”,逻辑一脉相承。 清华百年校庆将至,蒋方舟写文批评母校,引来反弹无数,在清华从教 20余年的老师到处发匿名信状告蒋,清华法学院一位不公开姓名的学长以 过来人的口气训导这位“天真”的师妹:“爱一个人,就要爱他的全部。 如果自己的母亲犯错了,你是不是就不爱她了呢?你是不是就要把她骂得

28


无地自容呢?特别是还选择在母亲过生日地时候。我之所以给蒋方舟写公 开信,唯一的理由就是告诫她,她没有任何资格将乱七八糟的标签贴给清 华。试问蒋方舟,你为什么不直接给中国写一封信呢?” 这一番话,可 以算的上是此种逻辑的集大成者。 清华,无疑是中国高校的典型代表,如今不但有写匿名信告状的老师, 还有如此的法学院学生,从这一点来看,中国高等教育确实有病,而且病 得不轻。 幸好,并未病入膏肓,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邓卫在接受媒体采 访时表示看过蒋方舟的这篇文章,“学生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是很正常的事 情,但我相信每一个清华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对母校是深深的热爱, 爱之越深,责之越切。”清华校方此番表态,倒值得在“会商事件”中陷 入泥沼的北大校方汗颜了。 那么中国高等教育病在何处呢?政治课太多且无聊;专业课都是大课, 缺少讨论——而通过讨论培训批判性思维与自由表达本应该是大学最重要 的教育职能之一;高分考生全都进入经管学院而视人文、基础科学专业为 畏途;教授讲课缺乏激情,用着多年不变的教材,使用着反复操练的话 语,课本知识与现实世界脱节,专业学习与实践毫无关系,培养出的学生 百无一用……这些书中谈到的问题,都已是众人皆知之毛病,在中国的大 学,已成公开的事实,让人担忧的是:因为问题的普遍,人们仿佛习惯了 当前的现状,并在“迈向世界一流”的美梦中不愿醒来。幸好有薛涌,以 相对独立的观察角度当今大学现状,并发出警言。


对于高等教育的批判已经多如牛毛,然而薛涌的论述却了然有新意。他 以自己在美国多年的求学与教学经历为例,一一反证中国大学教育的“不 正常”。在谈到如今北大经管学院每年大概收纳了全国近五分之一状元 时,痛心疾首:“一般而言,18岁孩子中真正的精英,对世界一些核心 的抽象问题都会有非常大的激情:人生的意义和使命是什么?我们的价值 观念是什么?人类的境况是什么力量塑造的?人类应该向何处去?等等。 精英首先意味着对这些大问题的关注和承担。这也是为什么在美国这种非 常实际的社会里,常青藤的学生会奔向文史这类看似“无用”、实际上却 在回答上述问题的专业。我劝北大的同学好好想一想:这些是否也是你关 注的问题?你是否真愿意把你的青春用来折腾什么市场营销?有志者可以 学文史,追寻自己内心的声音。毕业后如果想实际些,再到国外去读法学 院、商学院也不晚,而且十有八九会更成功”。 这其实也是整个社会的病症,充斥着人心的仅有是金钱至上的价值观, 而诸如“人生自我实现”这样的目标似乎是一个笑话,大学的最重要功能 便是培养“全人”(well-rounded person),然而如今却更像是一个职业培 训场,最可悲的是,职业培训机构的毕业生还找不到工作。教育是改善人 心,促进进步的希望所在,大学从诞生之时便有象牙塔与警钟之意,然而 当董藩之流在大学课堂上高谈阔论,大学能培养出怎样的人才便尤其地让 人担忧。 如此这些,是大学与社会的弊病。然而这本书的另一个更重要的力量是 让大学生明白:即使大学不如人意,你仍然可以塑造你自己。这和胡适的


格言“世界像是一艘下沉的船,最要紧的是救出你自己,将自己铸造成一块材料” 说得是同一种意思。 薛涌78年进北大,当时的环境相当糟糕:老师大多只会分析马列主义;图书馆、 教室缺少自习教室,用功的同学只能在路灯上看书;食堂的饭菜被人戏称猪食。他 当年因为“青春期的性压抑”不明不白地选了中文系,最后发现这些男欢女爱的小 情调与自己不相符合,所以常常逃课。 不知很多同学读到这里,是否生出“同病相怜”之感?只需将薛涌的境遇稍换一 下即可:老师照本宣科,专业不合兴趣等等。大学的弊病有所变化,而大学生的抱 怨依旧。 但人不应仅受环境限制,更应改变环境,如果无法改变,便应试着塑造自我, 《论语?子罕第九》有这么一段: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 子居之,何陋之有! 如果大学不是你之前所梦想的那般美好,为什么就一定要放弃,而不努力去成为 陋室之“君子”? 进入北大后,看不惯中文系的儿女情长,薛涌对于人类的宏大命运产生浓厚兴 趣,从此开始翘本专业的课,旁听历史系的课,比如被他成为“北大文史第一人” 的张广达教授的通史课程,在这样的自主选择中,他自认受益匪浅,或许这和他以


后最终进行历史学研究,并成为史景迁的弟子大有关系。这些经历,让薛涌虽然批 判北大,却对于母校无比怀念。事实上,大学本应该是一个人的“精神原乡”,在 大学岁月里,不但可以习得知识,还可与中外古今灵魂对话,体会沉浸在思考之中 的魅力,学会如何去感知他人与社会,练习怎样更好地去爱、更有意义地创造,最 重要的是,将自我培养成追求善于美的“全人”。 因此,盲目地抱怨环境的糟糕,只会让自我陷入更为悲伤的境地。况且如今的条 件与当年不可同日而语,在信息时代,互联网上有几乎所有的知识精华,国外名校 的公开课程可随意观看,正在中国大地上进行的突进与变革,也应该让大学生产生 探索的勇气与信心。 批判的意义从来不局限于它本身,正如苏格拉底所说“未经反省的人生不值得 过”, 批判北大,意在批判中国教育,即是批判每一个大学共同体中的每个人, 从大学生,到大学老师,再到大学之体制,进而到整个社会,都需要批判的力量与 勇气。只有在不怕丢人嘲笑地深度剖析之后,个人实现与社会进步之路才会现出曙 光。


言者无缰

关于阅读与梦想及其他 花爷很忙 从小读书颇杂,难成体系,姑且以人物为线索吧。若要谈我的所谓阅读 史,则不得不从鲁迅先生开始。印象中第一次自己买书,便是八岁左右某 日放学回家的路上,五块钱搬回了砖头似的两套盗版鲁迅杂文集。尽管十 有八九是读不懂的,却隐约能够感到,有些什么很重很重的东西在里头, 吸引着懵懂年幼的我,去反复揣摩那艰涩的造句。 小学后两年是金古梁温一统江湖的时代,一度很是沉迷,真正的刀枪入 梦,那大概也是我最耽于幻想的岁月吧,仗剑载酒快意恩仇,是我所能想 象最浪漫的生活,心中“侠之大者,家国天下”的种子,或许便是那时深 深种下的。顺带一提,我小时候颇男孩子气,风风火火、大刀金马,我娘 还一度为此而忧心忡忡。 去年假期里在阁楼整理旧物,翻出来初一初二时候的作文本,其中一篇 读书笔记开头写道:“以下三人吾最爱,鲁迅金庸张爱玲”。大笑。犹记 当年读张爱玲,为之倾倒不已,连带着读了不少的朱天文、李碧华、简貞 以及三毛等等,也很是“华丽而苍凉”了一阵子;不过那时喜欢的女作家 们,尽管小儿女情态,字里行间或多或少还是有些“一杯看剑气”的豪情 的。初三时已开始蓄长发,仍不改少年心性,读诗则喜唐人,“仰天大笑 出门去”、“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样的句子,读史则魏晋三国事,癫狂与 醉侠的血腥浪漫,读小说则是基督山伯爵、三个火枪手一类,四大名著里 最喜三国演义,一句“吾乃常山赵子龙”,绕梁三日余音未绝,令我怀想 至今。先生的书还是断断续续地读着,仍然不得甚解,却渐渐能从嬉笑怒 骂里读出彻骨悲凉,并持续地予我以某种强烈的精神冲击。 高中以后多是读名家杂文散文,钱钟书、林语堂、梁实秋、汪曾祺、 王小波,至后来的摩罗、张承志等,各领一时风骚,均给我带来过一定程 度的影响。武侠已不再看,而有时读史记或民国人事,却仿佛当年挑灯夜 读乔峰大战聚贤庄,“举卷方诵,血脉贲张”。我的英雄梦想一直没有死 去,却不再是剑雨飞花、白骨红颜,而是真实地发生在这片千百年来日升 月沉的土地上、一群平凡之又平凡的中国人的身上。 这时再读先生的书,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从一开始全然的高山仰止, 到后来逐渐深入的由理解而至同情,而愈敬爱之,随着我不断成长,先生 之于我亦是血肉渐丰:于冷峭中我读见热肠,于刻薄中我读见沉挚,于决 绝处我读见痛哀,白纸黑字里,有大无畏,有大爱大憎,有先知先觉者的 孤愤,有荷戟独彷徨的激楚。是以读过的那些书中,最打动我的文字始终

33


言者无缰

是鲁迅。不在其文字本身,而在于一种人格的重量。他让我知道世上竟还 有这样的人:日复一日锤炼着内心的火焰和毒,铁与血,恢复与复仇,用 最痛苦的灵魂,向世界施以最恶毒的诅咒,唱出最血腥的歌声。他的内心 未必有甚么希望,却留给青年以希望;他双眼只见墨浓般黑暗,却指给青 年以光明。甚至内心里我将他当作精神导师,尽管先生早已有言在先:青 年不应寻什么乌烟瘴气的鸟导师,他也坚决不要做什么鸟前辈。可是每当 困惑迷茫时,渴望能有一个我至敬至信之人给予指点时,总会想起那沉默 背影。他给予我的,也许是一种生命的底色。 大学一年里基本在阅读学术论著,为我开辟另一广阔天地,方才惊觉从 前视域多么狭隘,说到底我的年少时光只是被一股意气裹挟而去罢了,于 贫瘠的思想未尝有过多大建树,我的情感丰富流变,思考却似仍停留在少 年时。我震撼于文字的另一种美,源于严谨的逻辑推演与雄辩的论证,给 予我的刺激以及思想的光芒,已然令小说的所谓智慧变得狼狈,杂文的所 谓幽默变得索然无味。我战战兢兢匍匐于大师脚边盲人摸象,却在一片支 离破碎与彼此冲撞中丧失方向。更逞论生活中种种琐碎事,如意或者不如 意,日复一日磨蚀青春岁月的峥嵘。这个世界倒塌了不是轰然一响,而是 唏嘘一声,艾略特如是说,我其实不赞成他,可是,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 时刻,感觉到自己什么都没有做,而生命的热力渐渐冷却,不知道流向何 方?我习得了细枝末节的技巧,却似乎失去了往日天真、光洁而完整的情 怀,或许还有一些别的,或许要留待十年以后方才明白。 但至少那套盗版鲁迅杂 文还摆在案头。从广州千里 迢迢带来上海,又从东区搬 到南区,我暂时地没有力气 去翻开它,然而它一直在那 里,告诉我勿忘初心。他 说:“有些人毕生追求的就 是有些人与生俱来的。在生 命完结的时候,有些人得到 了他们毕生追求的东西,有 些人却失去了他们与生俱来 的东西。”总有一天I will be back,那时我将脚踏七色彩 云迎接最初的梦想。

34


言者无缰

百度文库—— “避风港”真的安全吗? 阿瓜 这场百度文库与近50名作家的纠纷是一场权益的博弈。作家们对百度文 库侵犯其著作权的行为做了声泪俱下的控诉,其中以百度侵犯其著作权作 为其最为重要的筹码,谈判目的并非仅是为了百度删除未经允许发表的文 章,而是意在分享百度文库这种经营模式带来的收益;百度则以网络服务 提供者的“避风港原则”为盾牌,坚称其并未违反法律,虽然同意移除未 经允许上传的作品,但至少在一开始并无达到相同谈判目的的诚意。 可是被百度作为盾牌的“避风港原则”是不是真的可以挡住作家们的 矛? 所谓“避风港原则”,源于美国的《数字千年版权法案》 (DMCA),该法案对网络服务提供商ISP进行了网络内容服务提供商ICP 和在线网络服务提供商OSP的区分:前者由于是信息的发布者而承担严格 责任;对于后者,因为考虑到科技发展的客观需要,对其责任进行了限 制,避风港原则便是其中的一种免责条件。该原则的内容是:通知—移除 —免责。“即在不明知或应知侵权行为存在的情况下,网络服务提供者在 收到权利人的通知后,及时对涉嫌侵权内容采取必要措施,既可享受“避 风港”,不承担责任。” 因此,该原则可以作为OSP的免责条款,但应注 意的是,在接到通知后若经审查被举报的内容不属于侵权则可以不移除; 并且即使移除了被举报内容不必然认为该OSP免责,还应综合考虑其他因 素。值得注意的是,避风港原则的立法背景是当时的美国处于互联网的高 速发展阶段,美国为了鼓励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技术发展而对其一定程度 地网开一面。 与该原则相对的是“红旗原则”。由于一些情况下,即使移除了文件依 然造成对权利人极大的侵害,避风港原则有可能成了滋生著作权侵权的温 床,但若因此将监管义务强加于网络服务提供商显然也是不合理的。在这 样的背景下,“红旗原则”出台:“若侵权行为非常明显,像一面鲜亮的 红旗在网络技术服务商面前飘扬,以至于在一个相同情况下合理的人都能 意识到侵权行为的存在,则即使受害人未就侵权事实通知OSP,OSP也可 能因过失而承担侵权责任。” 因此,红旗原则和避风港原则相结合是判断 网络服务提供商主观过错的依据,红旗原则是避风港原则的必要条件,而 非例外。

35


言者无缰 而在中国的立法实践中,这两个原则都有所体现。《信息网络传播权 保护条例》第23条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为服务对象提供搜索或者链接 服务,在接到权利人的通知书后,根据本条例规定断开与侵权的作品、表 演、录音录像制品的链接的,不承担赔偿责任;但是,明知或者应知所链 接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侵权的,应当承担共同侵权责任。这一条 款的前半部分体现了避风港原则,即通知—移除—免责;而但书后的则是 红旗原则的体现,因而在主观过错方面兼顾了故意和过失两个方面。 同样,对网络服务运营商有类似规定的还有《侵权责任法》第36条: “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被侵权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 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 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 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未采取 必要措施的,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 从这两个规定的比较来看,对于避风港原则的规定是很明确的,并且 由于经过了十几年的推行,已经在中国法律系统中稳定下来。但是红旗原 则则不同,不管是《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中的“明知或应知”还是 《侵权责任法》中的“知道”,实际上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怎样才算 是应知?知道是否包括应知?原告有要如何举证如此模糊的主观恶性? 所以,如果韩寒、贾平凹这些作家一个个地进行诉讼,那么百度文库当 然可以以此原则作为强有力的后盾,只要将相关作品移除,百度不需承担

36


校园时评

相关的法律责任。 可百度文库的存在当然是不合理的,是一种存在着巨大的法律漏洞的技 术平台设计,并且因为广泛侵犯诸位作者的权益而涉及了公共利益。但撤 了百度文库就能解决问题吗?不能,因为类似的网站还是可以源源不断地 冒出来。这也就是为何作家要采取谈判的方法,和百度合作来探讨一种著 作权人、出版人和网络服务提供者共赢的模式。 谷歌图书馆提出的模式可供借鉴。早年谷歌图书馆因为未取得权利人 的同意即扫描书籍而惹了一身的官司,经过几年的蛰伏,谷歌为世界提供 这样的一份和解协议:谷歌为用户提供的搜索内容并非文章或书籍的全 部,而仅是相关段落和上下文,而仅是扫描和索引谷歌便同意支付作者60 美元;用户若想看全部内容,既可以到谷歌的eBookstore购买,也可去 Amazon等书店,这种模式下,作者版税依然从出版商处获得,而谷歌和 出版商通过协议对收入分成。这种模式可以说是将技术和版权结合得最好 的前所未有的模式,虽然美国法院鉴于孤儿作品的存在而未批准该和解协 议,但可以说,谷歌在这一方面向前迈了一大步。毕竟,数字化互联网等 技术的发展已是不可阻挡,但与此同时不能忽视的是对版权的保护,否则 并非长久之计。 但百度文库和谷歌图书馆非常大的一个不同点在于,谷歌图书馆对于其 搜索内容的显示、图书的选择是可控的,而百度文库由于提供的仅是一个 平台,对于其公布的内容很难实行监控。因此,采用怎样的运营模式,如 何平衡各方利益,还需进行谈判与探讨。希望可以借百度文库而做一个典 范。 同时在现阶段,通过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到,相关的法律规定更侧重于避 风港原则,而非红旗原则。但着眼于中国目前的互联网发展,已经不是十 几年前的刚起步阶段了,而是各种网络侵权网络盗版盛行的阶段,网民们 更是习惯了从网上免费得到各种信息。对于这次的事件,有些网民甚至认 为这些作家是扼杀网络自由的帮凶,这是多么可怕!因此,我认为有必要 加强对红旗原则的倚重,赋予其较为具体可行的标准和执行方法,以加强 互联网上知识产权保护。 摘自《对网络版权侵权中若干问题的司考——评<侵权责任法>第36条》,作者:刘之斌,冯春婷,张雅欣,《商 业经济》第2010年第11期。

摘自《对网络版权侵权中若干问题的司考——评<侵权责任法>第36条》,作者:刘之斌,冯春婷,张雅欣,《商业 经济》第2010年第11期。

(此文特别鸣谢法学院王俊老师。)

37


F 谁说作业都是CTRL C+CTLR V? 谁说作业都是他人的汗水和智慧? 无论你是理科生还是文科生 无论是实验报告、证明推理还是读书笔记。 只要想法、深度、思考、内容、形式 有一样,你的作业与众不同 那就拿出来晒晒吧! 对老师的给分不满?在这里,允许每个人自 由发声! 成绩不错的,也给各位提供更大的平台: 分享交流 ,让作业真正促进学术。 经验总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还等什么?让作业疯狂起来

要求:真实上交的作业。并附上您的姓名、学 号、课程名称、老师姓名以及最后的分数(如 果没出成绩也可,但请本着诚实原则注明)。 如果愿意,请留下邮箱等联系方式以方便与其 他同学交流。 投稿请至:langchaoeditor@gmail.com


•• 自2009年4月公安部部署开展打拐专项行动 以来,截至目前,全国共解救被拐卖妇女 23085名、被拐卖儿童13284名。通过全国 打拐DNA数据库对比,1040名解救儿童找 到了亲生父母。 •• 全国共破获各类拐卖案件34212起,打掉 拐卖团伙4535个,抓获拐卖在逃人员5051 名,打击处理犯罪人员36097名。在全国公 开通缉的30名重大拐卖犯罪在逃人员中, 已有29名落网。 -

据央视报道:上海华联、联华等超市销 售的高庄馒头、玉米馒头和黑米馒头竟 是染色而成,记者探访了生产商上海盛 禄食品公司,发现这些馒头中有些是过 期馒头回收后重新制作的,而在白馒头 中加入着色剂就成了玉米、黑米馒头。

央视新闻

言 论 来自央视

pwc的审计部门出现了一例过劳死,听 说是由于劳累诱发急性脑膜炎,不治身 亡。逝者听说是交大硕士美女,刚刚毕 业一年。这样的青春,倒在了这样一份 工作 上。是什么样的工作值得让人献出 每天18个小时,卑微的趴在案头,盯着 excel上冰冷的数字,然后不明不白献出 自己和家人的青春和希望?(转)

@老丑

今天香港很热闹,再如何苦心经营,因 为一件事,一个人,信心毁于一旦。因 为香港人会担心,同样的事情,有一天 会不会发生在香港,在自己身上,无力 之下,只有抗拒和排斥。

Life is like a sea. Only can a strong-willed person reach the opposite shore. 生活就像 海洋, 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 达彼岸。

来自潮英语

@闾丘露薇 4月10日 在春天或者在梦里/我曾经遇见过你/而今我们 一起走过秋日/ 你按着我的手哭泣/你是哭急逝 的云彩 /还是血红的花瓣?/ 都未必/ 我觉得: 你曾经是幸福的 /在春天或者在梦里。——里尔 克《在春天或者在梦里》

三联生活周刊


真的假的

灾后 灾后

从禁飞区决议通过到实施军事打 击,2天。再看看科特迪瓦,6 个多月过去了,僵局才被破解; 而小国巴林的血腥镇压,则似乎 并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当 然,这里的“国际社会”是指西 方媒体塑造下的国际社会。 在利比亚,我们看到的是反政府 武装顽强的拼搏;在叙利亚,我 们看到的是平民正义的怒吼。是 啊,这是民主的呼声,这是正义 的怒吼!但西方的列强为什么不 去关心一些索马里的海盗,不去 触及一下卢旺达的大屠杀? 正义是相对的,思考是绝对的。

龅牙哥与人权

龅牙哥红了,依靠极具喜感的梯形微笑,一夜红 遍大江南北。但他很淡定,除了在“被自杀”的 时候有些气愤外,无碍。人权,也算老大难了。 以前,中美有默契,美方一出报告,中方反击, 结束;现如今,美方报告一出,中方立马如法炮 制,“《2010年美国的人权纪录》”,“奉劝 美国政府切实改善自身的人权状况,检点自身在 人权问题上的所作所为,停止利用人权问题干涉 别国内政的霸道行径”。其实,台面上的戏码, 又何必当真呐?

杂事记的名字叫灾后灾后,我是有点想要呼应"南 京南京"的意思。这两年的大灾大难太多,让人有 点对灾难产生稍许的麻痹情绪。 日本大地震,遇难者的惨状让我不忍心打开网上 的相簿。或许是因为,汶川地震,我们都已经看 得太多。但是情感上,对日本的地震是复杂的。 从人性的角度看,死者为大,在大灾面前,应该 体现人类的团结力。从道德的角度,起码不应该 骂日本人是罪有应得。从感情的角度,我觉得毕 竟离自己太远,导致同情一下就完了,也没什么 多余的情绪。听说有人,听说 日本地震,心大 悦,决定去喝两杯庆祝,但是知道有辐射的时 候,又产生对日本的厌恶情绪,“自己受灾就 好,干嘛连累别人”。感到荒唐的同时,又觉得 很多人应该或多或少都有这种想法吧。 听说昨天日本又地震了,我没有去跟这个新闻, 我不敢去看了。 今天发现大家都没什么反应,所 以应该没有什么太大的坏消息。愿逝者安息,活 着的人,珍惜每一天。

杂事记


作业也疯狂

姓名:刘宇晨 学号:08300740013 课程名称:制图(环境科学系专业选修) 老师:刘翔 作业性质:平时作业,课程是按期末50%,平时作业 50%,平时作业又分为立体几何和作图题、作图题共3 题,每题(一张图就是一题)10分,得分直接算入期 末分数。 成绩:右下角的“9”是分数。 作业内容:复旦南区某宿舍下水管道图。

41 41


作业与疯狂

42



人物

提问召集令! ——你们美国人怎么看? 苏临安 “我没有什么头衔呀,我的的工作就是做王吉姆。”他拿出名片,耸 耸肩,咧嘴露出一个标准的美食笑容。 名片做工精致,红底上面绘着白色云纹,只写了他的名字,博客地址和 邮箱。“‘吉姆’是最普通的美国名字,‘王’是最寻常不过的中国姓。 可是他们加在一起就很特别。”王吉姆很喜欢四年前朋友帮他起的这个名 字,那时他24岁,在西雅图做护士工作,他只是打算假期来中国做一次短 途旅行。 这个旅行的时间有点长,四年以后他依然留在中国。像很多外国人 一样,他总会被很多中国人问同一个问题,“你们美国人怎么看这个问 题?” 每到那种时候他都会有点窘迫。现在他在复旦读汉语专业、每天用筷子 吃饺子、女朋友是武汉的、最喜欢的演员是王宝强和姚晨、写的博客受到 了韩寒和论语的影响。他觉得他自己根本无法代表普通的美国人。 “‘普通’的美国人不会说中文,也没什么机会跟普通的中国人交流, 所以能和中国交流的美国人就不是‘普通的’。我思考这个问题到了头晕 的地步,最终有个新的主意。为了介绍更地道的美国思维。我要采访一下 普通的美国人,根据中国人的提问来组成采访的内容。” 于是从今年三月份开始,他把自己的人人网和博客作为发布平台,开展 了一个名为“ 美国80后的真实人物 ”的互动活动。每周一贴一篇 “人物简介”给大家介绍一位美国人。他鼓励他的中国“粉丝”在文章下 留言提问,然后他再用这些问题采访那位美国人并将文章贴出。他相信, 这么做能帮助中国人理解“真正”的美国人怎么看自己、美国、中国与世 界。

44


人物

苏临安:你在来中国之前做什么工作呢? 王吉姆:其实我在美国的工作跟现在一点关系都没有。我高中毕

业后念了一年政治,发现自己并不喜欢政治,于是做了两年服务生,然后 我又想当医生,念了一年医科,念不下去了就做了两年护士。

苏临安:那你觉得你最适合做什么呀? 王吉姆:我觉得我最适合做服务生!我没有骗你,真的,我简直

太适合做一个服务生了。

苏临安:哈哈。这是为什么呢? 王吉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可能上帝安排给每个人分配天赋的

时候我去上厕所了,等我上完厕所回来好的天赋都被安排光了,只剩下一 个服务生的天赋。我能很快记住每位顾客的需求,特别周到体贴。每个客 人都很满意我,我没有夸大其词哦,毕竟没有人愿意自己很适合做服务生 吧。

苏临安:那你觉得自己做喜欢的工作也是做服务生咯? 王吉姆:

不是啦。我喜欢跟人讲废话。我很想当一个作家,计划用 中文写本很棒的小说。不过我答应我女朋友了,如果两年内我不能成功, 就去找份正经的工作。

苏临安:在选取被采访对象的时候,

你有什么特别的标准么?毕竟普通的美国人 实在太多了。

王吉姆:我尽量让我的被采访对象显

得有代表性一点,我会寻找不同背景和职业 的采访对象。比如我第一次找的是一个来自 加州的混血儿,他是个审计师;第二次的采 访对象是一个来自堪萨斯州的纯种的 白人;第三次是个祖籍台湾的 失业女孩……

45


人物

苏临安:你觉不觉得“普通的美国人想法”是个伪命题,因为可能

事实上,谁都无法代表“普通”的美国人。

王吉姆:对,其实我做这么个活动,就是想告诉大家,每个美国人

人的想法都不同,哪里又有什么“美国人的想法呢”?我身边有很多朋友 觉得社会主义有很多问题,一点也不可怕,总有一天会崩掉的,但也有一 些朋友很畏惧社会主义,还是觉得社会主义会来反攻我们,占领我们的国 家。哈哈。

苏临安:你会一直把这个互动活动开展下去么? 王吉姆:对啊!只要一直有人愿意提问题,愿意看我写,我就会把

这个活动办下去。如果有一天,没人关注我了,我就会换个别的有意思的 活动。

苏临安: 其实我很多在美国生活的朋友都告诉我,美国人对中国

的了解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要少多了,你为什么也不办一个“真实的中国80 后”之类的活动呢、

王吉姆:哎呀,我的采访对象也说她想对中国人提问呢。这就是我

下一步想做的!

——王吉姆的校内日志

美国80后的真实人物活动: Laura 出生地: Wichita,Kansas (威奇托市,堪萨斯州)-1982

46


人物

种族划分: 她笑着说“白人”。家庭在美国好几个世代,来自于密西西比州,俄克 拉荷马,得克萨斯州。应该是英国的祖先,但是太长时间在美国,追溯不 到。

家庭背景: Laura 的家庭好像美国理想的。父母是高中时的心上

人,大学毕业就结婚了。Laura是长女,也有个妹妹和弟弟。其实妹妹下 个星期要结婚,弟弟刚刚承认是同性恋。 父母是比较传统的基督教徒所以 这个消息有点让他们难接受,但还是很支持他。父亲是工程师,母亲是管 行政事务,每个周日去教堂。总体来说是个模范家庭。

教育背景: 为了父亲的工作搬家了两次,Laura儿童时从威奇托市到伯明翰市,亚 拉巴马州。然后她上高中的时候搬到了路易斯安那州。 她觉得中西部家乡 的文化跟美国纯南方完全不同,所以搬家的时候感到文化冲击。反正她觉 得这个经历很有利,因为教她在陌生人面前不尴尬。她大学毕业于路易斯 安那州立大学,公共关系的专业,法语铺修科目。上大学的时候有个机会 在法国巴黎留学了一个学期,这个经历给她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工作背景: Laura做了不少工作,但都是跟公共关系 有关的工作。上大学的时候她在星巴克打 工,毕业以后从公共关系到推销员。她现 在在一家职工补偿保险公司作推销员, 虽然她承认这样的工作听出来很无 聊,但是比较适合她再说她可以在 家里工作。

个人生活: Laura 的生活有两个比较大 的错误,都跟男人有关系。第 一个错误是大学毕业以后陪她 的男朋友搬到加州的南方。据 她说连从路易斯安那到加州的

47


人物

旅程他们俩都是吵架,然 而Laura还是搬到那边,跟他坚持一年多。分手 以后她考虑回路易斯安那,不过决定要留在加州因为那边比较现代,有更 多的机会。第二个错误就是他的丈夫。 Laura本来认为和Calvin Sellens 一见钟情(Laura要我贴丈夫的姓名为了让黑客打扰他)。她回顾承认他们的 爱情发 展的太快。她一月认识到了Calvin Sellens,到了六月已经订婚了, 然后下个三月结婚了。那时侯Laura已经26岁,从她南方家庭传统的思维 来看这是姑娘应该结婚的年龄。虽然一直都 有小的危险信号,但是貌似 理想,所以她不太怀疑。他们才结婚了一个月某个晚上警察来敲门。原来 有人报告有个男的在公共游泳池边盯着女人边进行手 淫,Calvin Sellens是 嫌疑犯。Laura当然很难相信老公会这样,但是警察告诉她应该对Calvin Sellens做个背景调查。(如果你也有点难相信,那就Google一下Calvin Sellens)Laura 做了这样的背景核对,原来老公已经因为同样的原因被逮 捕了两次。Laura感到很矛盾的。一方面觉得老婆应该支持丈夫,另一方 面很明显她的老公是个变态。 那时侯她也发现自己的信用卡在老公的钱 包里。有点奇怪所以Laura给了信用卡公司打了电话。长话短说,Calvin Sellens用了Laura的身份借$25,000美元的贷款,到今还不清楚花钱买什 么了。身份欺诈是她不能忍受的最后一击,老公还在狱中就宣告婚姻无 效 为了保护自己。从监狱里出来一个星期还没到,Calvin Sellens重新犯罪 了,这一次在两个小女孩的面前。所以他被法官监禁五年刑法,现在还有 三年。Laura对他重新开始的机会不乐观,说这样的神经病只 会升级。当 然这个经历会让Laura不是很相信男人,但是通过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她克 复了这件事。她跟现在的男朋友已经约会了一年多,起码他不在孩子的面 前 做不当行为。

收入与生活费用: 薪水-一年$65,000(422,000人民币) 离海滩一个公里,两房一厅的房租-一个月$900(5,850人民币是房租的 一半,因为她跟弟弟一起住) 汽车-一个月$500左右(3,250人民币) 储蓄-每个月$500左右(3,250人民币) 她承认不是很合理花钱,浪费很多买衣服和酒。

48


人物

首先你总体来说怎么看中国和中国社会? 我 的印象是中国社会跟美国相比更同质的,中国人更礼貌和传统。我 说的都是跟美国人相比,因为这是我唯一的角度。其实要承认我不是那么 了解中国的文化,也不是 那么清楚怎么区分中国和别的亚洲国家的文化, 有点不好意思。但是我觉得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中国以后肯定要超越 美国。好像他们很了解我们而我们不是那么 了解他们。我觉得中国人更 努力,也更有针对性。但是我的印象是中国社会很有约束,比如不能用 Facebook或者别的网站。从我美国的角度来看这样很奇 怪,再说应该要 约束中国的创造力以及中国的潜力。

能不能分别用几个词语描述一下你心中的中国历 史、中国文化和现代中国? 哎,我想到长城、舞狮、成吉思汗。说实话我不是很有认识,好像他们 以前占据了世界的大部分,但是不是很清楚。如今呢。。。。80年代末的 那些事件。

那你怎么看待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 我觉得社会主义是个控制大众的体系,很单调,没什么选择。资本主义 也不完美因为会引起贪心、自私等等。最好是两个主义一起结合起来。我 不是觉得美国是完美的,美国肯定太个人主义了。

美国人如何看待个人的自由与社会性之间的关系或 矛盾呢? 这 是个很复杂的问题,我觉得人活着都有需要别人的时候,因此我们 也得牺牲个人利益为了社会的利益。难题就是决定牺牲到什么地步。我觉 得这是中国和美国根本的 差异,美国人更不愿意丢掉自己的利益为了社 会。但是我们的体系也有效,只是不同。我觉得美国社会的体系是最有效 的,最没有阶级,最有机会的。美国人可能太 自私,但是我们是世界最没 有约束的,不管是什么背景,在美国最能得到机会。

你提出了美国中西部和南部的区别,请你多说一下 这是什么样的区别,你年轻的时候搬到南方怎么克服 这样的文化冲击?

49


人物

美国的中西部和南部都比较偏僻,但是南部更“传统”。每个周日去教 堂,男人工作女人持家,人说“mam”和“sir”(您的意思),人们都喝 冰茶。中西部也有这样的特色,不过没有南部的严重。方言也很不同,我 小时候很难习惯南方口音。南方也有更多偏见,教育水平没有别的地方的 高,比较落后。南部也继续坚持对美国内战的不满,很难离开历史。

关于你们小学、初中、高中,你们上学的时候,学 校教的是什么科目,具体的难易程度达到什么标准? 看 什么科目。基本的阅读、数学、写作,都差不多,但是文艺和历史 有地区的区别。每个地方注重自己的历史和文化,所以加州的和路易斯安 那州的材料不同。现在一 个很大的争议就是怎么给孩子教进化论。有的基 督教徒说这只是个理论,因此也应该给孩子们介绍创造宇宙说。特别是在 美国南方比较偏僻的地方,因为那边的基督 教信仰比较严重。我觉得难 易程度和标准都不是很高,但是我还是觉得如果一个学生努力,他还有机 会。

我一直都很好奇美国的性别歧视状况到底是什么样 子?女孩子在找工作的时候会因为性别遇到困难吗? 做推销员工作,顾客会不会因为女推销员而不信任 你? 其实我的性别都不损害推销员工作的机会,反而有利。我是个年轻的、 不难看的女人,所以能控制傻傻的男人。我觉得在美国现代的社会,性别 歧视不是个很大的事,因为好几十年女人为了平等而斗争。现在更严重的 歧视应该是外貌歧视,哈哈

在中国几乎每个人都有想拥有一套有自己产权的房 子,觉得这样才有完全感,但是似乎很多美国人都不 在乎有没有属于自己产权的房子,难道他们不担心老 了的时候连住的都没有吗?如果他们并不担心老了没 有住处那又到底是什么给他们提供了一种安全感呢, 是不是这背后有一种什么样的保障制度使得美国人可 以如此的超然呢? 我觉得现在的美国年轻人不是为了安全感而买房子,究竟20岁的时候谁

50


人物

知道老的时候要住在哪里?我的安全感依赖我的能力,我的退休金帐户使 我有财政安全感。

你如何看待奢侈品消费? 我很看重但是有点害羞因为我看重。我的地区特别时髦,如果你不穿名 牌那别人会看轻你。别的地方肯定不是那么看重奢侈品,不是浪费那么多 钱。

话说美国女生是怎么看待“喝酒有害身体健康”这 一点的呢? 如果人会用适度,那我觉得没什么害。当然变成一个酒鬼肯定不行,但 是我吃晚饭的时候喝一杯红酒,周末的时候就多喝点了。我觉得在我这里 这样的习惯很常见。

美国女孩儿在结婚前会与父母商量一下么?让父母 提供一下意见吗? 我常常跟我父母商量某件事,很尊重他们的意见。他们不是催促我做什 么选择,只是给我咨询。

Laura是基督徒么?在美国父母的宗教信仰会对子女 产生多大影响呢? 我把自己看作基督教徒,但是不去教堂,甚至不祈祷,哈哈。我的父母 比较认真,他们的信仰会对我有一定的影响。

我想问的问题是你对“靠”字的理解,这个靠是依 靠的意思,中国有句话叫做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 靠天靠地靠皇恩,靠上帝,唯独就是不靠自己。 我靠的都是我的家庭。没有他们和他们的支持,那我没有今天。

51


加入浪潮俱乐部

获得《浪潮》杂志

不知前路的焦虑,发出我们的声音,且行且 吟。

获得掌上浪潮的实时资讯

讲座信息、天气预报、比赛信息、社团活动、 教务信息,演出展览,实习信息。比拼资讯 的年代,浪潮让你走在前沿。

站在 头脑风暴的舞台上

没有壁垒没有潜规则,观众的举牌是你演出 生命长短的唯一标准。

参加浪潮沙龙、论坛

和什么样的人站在一起,决定了你起点的高 度。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