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地質公園預覽 (作者︰祁麟峰、陳燕明) Hong Kong Geopark Preview (Authors: Mahler Ka & Christina Chan)

Page 1

香港地質公園預覽 祁麟𡶶𡶶 Mahler Ka 陳燕明 Christina Y.M. Chan

香港自然地理叢書 ③ www.geographic.hk



・甕缸洲南部大沙塘及對岸的火石洲

香 港 地 質 公 園 預 覽


目 導言

03

赤洲及黃竹角 ~ 黃竹角

54

06

印洲塘

56

香港地質公園 東南部園區

08

印洲塘 ~ 吉澳洲

58

糧船灣

09

印洲塘 ~ 娥眉洲

59

甕缸群島

16

印洲塘 ~ 往灣洲

60

甕缸群島 ~ 甕缸洲

17

印洲塘 ~ 印洲塘四門

62

甕缸群島 ~ 伙頭墳洲

19

赤門南北岸

64

甕缸群島 ~ 橫洲

22

赤門南北岸 ~ 鳳凰笏

66

甕缸群島 ~ 火石洲

25

赤門南北岸 ~ 馬屎洲

68

甕缸群島 ~ 黃泥洲與光頭排

29

赤門南北岸 ~ 荔枝莊與大白角

甕缸群島 ~ 棟心三洲

30

橋咀區域 ~ 橋咀

32

橋咀區域 ~ 滘西洲

33

橋咀區域 ~ 吊鐘洲

34

橋咀區域 ~ 白沙洲與大鏟洲

35

果洲群島

36

果洲群島 ~ 北果洲

38

果洲群島 ~ 南果洲

42

果洲群島 ~ 東果洲

46

香港地質公園兩大園區

香港地質公園 東北部園區

48

東平洲

49

赤洲及黃竹角 ~ 赤洲

52

・北果洲東岸龍鱗角海巖

70


・北果洲西岸二角的六角形柱崖

導 言

地質公園背景

而東北部亦有四個地質景點,包括: 5.東平洲

一直以來,香港只予人國際金融中心的繁華 印象。遊客來到,很多時只會逗留短短數 天,馬不停蹄地購物後就會匆匆離去。可 是,沒有太多人意會到,這片只有1,104平 公方里大的土地上,原來有很多叫人驚嘆的 奇山異石。 2008年,香港政府初步敲定,將在香港設立 地質公園。擬設立的地質公園,將會包括兩 個區域,合共八個地質景點,面積達四千公 頃。 地質公園的兩個園區,分別是香港東南面沿 海地區以及東北部。東南面有四個地質景 點,包括: 1.糧船灣 2.橫洲、火石洲及沙塘口山 3.橋咀、吊鐘洲及滘西洲西南部 4.果洲群島

6.印洲塘 7.赤洲及黃竹角 8.赤門南北岸 這些地區,都因著有獨特的地貌或是豐富的 地質多樣性而被選中為地質景點。香港漁農 自然護理署將於2009年先向中國國土資源部 申報香港地質公園為國家地質公園,並計劃 於2010年向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 (聯 合國教科文組織) 申報香港地質公園為世界 地質公園。 ・西貢內海橋咀島南部晨曦景象


香港地質公園預覽

1.大小及周遭環境 首先,地質公園必須要「大」。「大」的意 思,就是指地質公園要有足夠的面積以支持 地區性的經濟及文化活動(通常是旅遊)。地 質公園範圍內亦應有對國際有特殊意義的地 質遺產。在地質公園內,具特色的地質遺產 不會是唯一的元素,因它與周遭的環境緊密 ・往灣北頂俯瞰往灣西岸及印洲塘景色

說了這麼久,究竟地質公園是甚麼?地質公

連繫,不能分割。因此,地質遺產附近的環 境應包括在生態上、考古學上、歷史上或文 化上的重要性。

園又有甚麼意義?

2.管理及當地社群的參與

地質公園,就是擁有獨特的地質意義的自然

單是個別的地質遺產,並不能構成地質公

區域。然而,地質公園卻不只與石頭拉上關

園。地質公園應該是一片管理完善的範圍,

係。

位置亦不能太偏遠致遊客難以到達。理想的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地質公園專頁裡提到,地 質公園其實與人的關係更大。 “Geoparks are not just about rocks – they are about people. It is crucial that they get involved – we want to see as many people as possible getting out and enjoying the

情況是,地質公園應該是被當地有足夠管理 架構、適當人員及財政能力的管理機構管 理。除了管理機構,當地社群、私人機構、 研究及教育機構亦應可參與策劃地質公園的 建立。 ・海上遙觀黃泥洲遠貌

geology of the area.”

設立地質公園最根本的意義,就是要讓人參 與其中。除了要保護獨特的地質,還要讓更 多人親睹大自然的傑作,欣賞不同地質與地 貌的奧妙。 要成為聯合國承認的世界級地質公園,有六 個要素是不能不考慮的: ・火石洲欖灣角洞

3.經濟發展 地質公園應該能夠鼓勵更多經濟活動及可持 續發展的活動。在尊重環境的大前提下,地 質公園應可以引入一些當地人經營的創意企 業(如興建小旅舍或舉辦地質旅遊等)。 4.教育 地質公園應該可以是一個有效傳遞地質及環


色,都應該受到保護,如礦物資源、化石及 地貌等。管理人員應確保地質公園內不要進 行地質物件的售賣活動(無論該物件是否源 自該地質公園),包括礦物及化石等,因這 種行為並不符合可持續發展的原則。 6.全球網絡 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展的地質公園全球 ・糧船灣白虎山上遠看東心角一帶海岬

網絡,可促進地質專家及地質公園人員合作 及互相交換資料。

境知識予公眾的平台。例如,可以在地質公 園內興建博物館、資訊站、教育徑與地圖,

依照以上的原則,香港的地質公園絕對有條

亦可以舉辦導賞團。導賞團可以邀請當地居

件成為世界級的地質公園。舉例說,果洲群

民作導賞員,這樣做可以加強當地居民對地

島有一大群的六角形的火山岩柱,這在地質

方的歸屬感。除此以外,地質公園亦應可以

上是罕有的地質遺產。另外,香港的地質公

加強與大學、地質公園及當地社群合作進行

園將由政府的漁農自然護理署管理,管理將

科學研究。

不成問題;而擬建地質公園一些部分本來已 是香港的郊野公園或海岸公園(如東平洲早

5. 環境保護及保育 地質公園內,除了地質遺產,其他地質特

已在2004年成為海岸公園),受到法例的保 護。 ・印洲塘初夏的黎明瑰景

截至2009年4月,全球共有58個世界級地 質公園已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地質公 園全球網絡,當中有20個位於中國。香港 的地質公園能否加入這個行列,我們拭目 以待。


香港地質公園預覽

・東平洲

・橫洲

・印洲塘 ・糧船灣

・赤門南北岸

・赤洲

・果洲群島

・吊鐘洲

香港地質公園兩大園區 擬定的香港地質公園將分為兩大園區,而每

區。當中的印洲塘水面諸島環峙,範圍亦可

一個園區又劃分為四個景點群落,合共為八

能包括了吉澳、娥眉、往灣及紅石門沿岸地

處地域。每一處地域,按照其地形因素、地

方。赤門海峽此一景點的範圍更為廣泛,可

貌特質,所包含的範圍皆有所不同。

能包括了北岸的黃竹角咀、鳳凰笏、旺灣

該兩大園區分別座落於香港的東南面沿海區 域以及東北部一帶位置。東南部的四個園區

船灣海的馬屎洲。

則分別是:1.糧船灣、2.橫洲、火石洲及沙

由於本書付梓之時,擬建的地質公園正確位

塘口(本書歸納為甕缸群島概述)、3.橋咀、

置仍未有正式的定案,故文中所述及的園

吊鐘洲及滘西洲西南部(本書歸納為橋咀區

區,皆會就其周邊可觀的地貌一一簡述,以

域)及4.果洲群島。其中橋咀洲景區範圍亦

冀讀者將來遊及地質公園之時,對其毗鄰的

可擴展至以北的大小鏟洲及白沙洲。

情況有所概略的認知。

東北部的園區將包括:5.東平洲、6.印洲 塘、7.赤洲及黃竹角、8.赤門南北岸等地

仔、白沙頭洲、南岸的荔枝莊以及接壤大埔


香港地質公園

東南部園區地圖

1.萬宜水庫東壩 2.破邊洲 3.瀑布岩 4.東心角 5.白腊 6.黃泥洲 7.光頭排 8.伙頭墳洲 9.黃白橋及大王爺 角 10.橫洲 11.棟心三洲 12.火石洲 13.欖挽角洞 14.海鰍環 15.甕缸洲 16.大沙塘 17.甕缸灣 18.白沙洲 19.大鏟洲 20.橋咀 21.橋頭 22.半月灣 23.滘西洲 24.滘口門及滘西村 25.吊鐘洲 26.吊鐘洞 27.北果洲 28.大炮石及月球崖 29.南果洲 30.山嶺角 31.東果洲 32.薯莨洲

香港地質公園

東北部園區地圖

1.斬頸洲 2.龍落水 3.頭崖 4.更樓石及難過水 5.吉澳 6.娥眉洲 7.往灣洲 8.舵線咀 9.黃竹角咀 10.黃 竹角海 11.大洲肚 12.三椏灣 13.紅石門 14.赤洲 15.赤漠迷城 16.鳳凰笏 17.荔枝莊 18.大白角(龍船石) 19.白沙頭洲 20.馬屎洲


香港地質公園預覽

香港地質公園 東南部園區

1.糧船灣 2.甕缸群島 3.橋咀區域 4.果洲群島

・北果洲龜麟石頂上俯覽南果洲


・糧船灣大蛇頂上日暮景致

1. 糧船灣 景觀概況

碼頭廣場後有一座歷史悠久的天后古廟。 與東丫相對的是另一個較大但海床甚淺的泥

糧船灣位於香港西貢東南部,屬於西貢東

灣,這就是北丫村的根據地,由於海域環境

郊野公園範圍。未來地質公園的景點群落

不及東丫,故昔日村民亦以務農為主。北丫

集中於此間東南面沿岸部份。據明代郭

灣內有一個與陸地相連的小洲,土名叫作洲

棐粵大記內的廣東沿海圖所指,現今的西

仔,另有一名叫作打鐵洲。此洲全島均為叢

貢糧船灣洲,古代名為龍船灣。這個曾

林封蓋,崗嶺難以縱走,唯海岸石坡緩伏,

為西貢面積第一大的島嶼,現今於南部

要出咀眺望整個內灣形勝並不太困難。

海灣的數條村落,仍有村民居住,當中 最熱鬧的莫過於是東丫與北丫兩村,東 丫是位於企角頭咀樽頸處的一個深篤, 乃是一個天然的避風良港,由於位置甚 佳,近年養殖魚排發展迅速,而位於東丫 ・糧船灣東丫一帶

糧船灣最高的山峰為高278米的大蛇頂,土 名扯旗山,又名叫糧船灣山。大蛇一名之由 來,以其灣對海處有小岬形貌酷似蛇頭,因 此先輩漁民則冠以此名。自麥里浩徑可分從 南、北兩個方向登遊此山,北路在西壩稍上 的一個小山坳開始,路徑一氣呵成直貫峰 頂,但卻甚為陡峭。南路起點在北丫上的大 蛇坳,山徑較緩但雖翻越幾個副崗。峰頂尖 銳且為灌叢區,不易盡賞美景,遊者需向北 脊稍降,始能盡收萬宜湖壑與大頭洲水道的 美景於眼底。


香港地質公園預覽

萬宜水庫東壩

萬宜水庫具東西兩 壩,西壩處於昔日

萬宜水庫為香港第二個在海上興建的大型水

官門水道西面八口

塘,位處西貢大陸東南部,範圍屬西貢東郊

處,有大小二壩。

野公園,落成於一九七九年,面積僅次於大

東壩則屹於前述之

埔區的船灣淡水湖,但存水量則為全港眾水

水道東面要衝,傲

塘之冠。

對南中國海,副壩下宏偉的弱坡堤與海崖景 ・萬宜水庫東壩

・萬宜水庫東壩 - 弱波堤

貌,極之動人心弦,這道巨堤不僅將昔日糧 船灣洲與西貢東部大陸聯接起來,還要抵擋 冬日的狂濤撲打。破邊洲的神削峽,與及主 壩下的縐曲凝灰岩脈露頭,皆已成為極著名 的觀石熱點。

地貌點滴 ・東壩下的褶曲岩脈

昔日塘岸有大大小小的村落分佈著,水庫的 糧船灣

南邊即糧船灣洲的北岸處,就有官門、石竹 坑及南沙各村。而水塘的北岸一帶,由西向 東順次序就有元五墳、南風灣、爛泥灣、黃 竹坑及沙咀等村。當中以沙咀村規模為最 大,有教堂、村宅、渡頭,此村也是最後一 刻才被遷徙的。現今各村已為溶溶湖水所覆

褶曲岩脈的形成

蓋,舊貌只能在書籍中才可再睹。

從前的火山活動和地殼運動擠壓或牽扯岩 層,使岩石出現裂縫和褶曲。褶曲是自然 力量的一種,有著十分巨大的力量,像用 人手對物件施壓一樣,從兩端用力往中心 推壓,擠壓力會使中間的岩層彎曲,因擠 壓力使岩層褶曲稱為褶曲作用,屬內營力 作用的一種。褶曲繼而產生岩石變形、彎 曲、斷裂、移位等的情況。岩層褶曲的程 度視乎兩端的擠壓力度,不同的擠壓力度 產生不同的地貌。若兩端的擠壓力相同, 便產生褶曲兩邊的山坡坡度相等;若其中 一端的擠壓力較強,則會產生一邊山坡較 陡峭的情況。在萬宜水庫東壩,可以找到 岩層由於褶曲作用,繼而因岩石本身的重 力下滑作用而造成局部扭曲。

・花山看萬宜水庫夜暮

10


・破邊洲神削峽水道

破邊洲

・破邊洲南岸

這個位在糧船 灣東陲的小孤 島,由於萬宜 水庫的興築, 使得它成為名 滿旅行界的勝 景。破邊洲昔 日扼守官門水 道東面的出口 處。它本來是 花山東延岬角 的一份子,千 萬年來受著東

海的激濤浪濯,由開始時的海蝕節理,慢慢 地風吹海蝕,最終海蝕洞拱橋塌落,才變成 了離岸的小渚。此島形狀作長蚌狀,北面山 坡緩趟,可環邊細履,而南面崖勢開始拔 昇,柱狀群石冒起如塔,石間高台處有幾個

櫛如梳,當真可領略箇中鬼斧神功的天成景

積水小潭,有旅行名宿美稱為貴妃池。此島

貌。破邊洲面向萬宜水庫東壩一面,有若奇

朝向花山的一面景貌最為奇險,峭峽如天斧

峰畢挺於海間,繫岸崖壁昂然聳峙,似與藍

劈成,名為神削峽,放舟穿梭,兩岸柱岸鱗

天競秀。

地貌點滴 海蝕柱的形成 海岸地貌主要由波浪和潮汐造成。當風吹過海面產生波浪,波浪沖到海岸時,水力的拍打 撞擊便會侵蝕土地或留下沉積物,稱為波浪作用。潮汐由地球、月球和太陽之間的引力產 生,每天都有兩次漲潮和退潮,漲潮與退潮 之間的差異稱為潮差。潮差在不同地方、季 節及日子會有所不同。潮汐的漲退亦會產生 不同的海岸地貌。 破邊洲位於西貢東郊野公園最東面的位置, 長時間受波浪及潮汐帶來的侵蝕作用,侵蝕 先沿海崖的弱線部份,造成海蝕穴及逐漸擴 大洞穴,當侵蝕強烈海蝕穴貫穿岬而頂部不 崩塌,便形成海蝕拱,當海蝕拱的頂部塌下 來後,剩下的部份在離岸不遠處的位置獨立 於海中,這大片坡度陡斜的岩石稱為海蝕柱。

・破邊洲與孖洞遠貌

11


香港地質公園預覽

・糧船灣花山上飽覽優美的甕缸群島景致

花山 糧船灣

花山高206米,山形尖削,位於西貢東郊野

湧,氣象萬千。南面於天清氣朗下,香港最

公園東南部,矗屹於萬宜水庫東南邊陲處。

美麗的海域陳現眼底,可見群島疊疊層佈,

該山南部一帶侵蝕劇烈,斷崖崩陷,遠望有

為甕缸群島、為果洲群島、為擔杆列島。聞

如白斑處處,漁人以其貌「花花碌碌」,故

說這片優美異常的外海,中電將於此間興建

名之花山。登山路可自東壩尋小山徑直引峰

龐大的風力發電場,繼後香港僅餘的自然環

巔,惟路徑急升陡峭,林叢繁枝亦稍茂密。

境,又付闕一隅,殊為可惜!

遊者可自萬宜水庫東壩側取 北路直接仰登花山頂,頂處 是有如平桌般的台地區,具 東、西兩峰,主峰在西面, 築有測量柱墩。 花山亦是縱目騁懷的好地 域,這裡向東南面眺望,夏 際海天一線的南中國海,有 如巨大無匹的橫軸屏畫展拓 眼前,情景浩瀚縹渺,冬日 在急勁的季候風下,波翻濤 12

・糧船灣東南岸的黃鱲灣


・冬日俯瞰撿豬灣洶湧浪濤

花山下 說到花山不能不提 及花山下,自白腊 仔海灣對出土名為 牛頭的岬角伊始, 以迄破邊洲之間 的一段花山南部海 岸,全為凝灰岩所

・花山下的海蝕洞

形成的浩闊塌崖柱

層,人走其上,上層礫石紛紛滾下。灘後是

石群區,形態很是

橫逾百米內弧的巨型崖垣,遊人似是來到一

凶險,水上人以此

座雄偉的城堡底下,這裡每一處都是瀉裂溝

為邪地,由於在花

深的危牆,實難以攀越半步。

山之下,故就順稱此帶為花山下。查花山下 一地,實包含著幾個大大小小的中型海灣, 分別為牛頭側的黃鱲灣,中部的馬罅肚與及 臨東的撿豬灣,還有是神秘的丁氹。

花山下三大海灣中最大者為撿豬灣,它座落 在花山的正東方向,與著名的破邊洲只隔上 了一道海岬。本灣形體深長,與黃鱲灣一樣 全為圓滑的石礫。灘之南北口處皆有石角拱

黃鱲灣是花山下三大海灣之一。灘床頗是急

護,灣內亦多平闊的礁排聚佈。遊人如在萬

削,冬日南海而來的洶湧波濤,捲起灘中

宜水庫東壩出訪破邊洲,亦可順道下探此一

千萬石顆,在潮間帶上擁成數疊波浪式的砂

景觀壯闊的石灘。 ・花山下的撿豬灣

13


香港地質公園預覽 ・瀑布崖冬日白浪滔滔

瀑布岩 ・花山下瀑布岩遠貌

瀑布岩位在花山下東南一角,為馬罅肚狹灣 與撿豬灣之間的巨型柱狀群海崖,早歲旅人 賦名為瀑布岩,由於崖頂為白色一片的高嶺 土,故水上人稱此崖為白崖頭。遊者要全睹 瀑布岩整個不凡的氣度,需自花山頂循東南 稜線,小心奕奕降走刀背一般的險脊,此帶 地形險要異常,行進時務必小心從事。從一 方是深崖倒覆,一方是斜垂的叢坡岌岌可危 地移步,就在有如虎口狼牙的崖闕之間,可 糧船灣

以窺探到柱狀的凝灰岩露頭,它猶如排山倒

條狀石柱,其勢儼如一幅彌天的瀑布,凌空

海般傾瀉入海,巖下平淺的石岸,若遇退潮

轟然貫衝,氣勢昂盛得使人透不過氣來。此

時份,會有海蝕平台湧現。若能顧船直駁崖

景不論於海上遙看,或於岸上仰觀,或於花

底,仰觀連幅百米之高的板坡,仿若豎天之

山岩坡前俯瞰,均會感其雄渾峻峭之懾人氣

巨碑,岩面上盡是嵌上一列又一列的六角形

概。

地貌點滴 海崖形成 海崖是指臨海的陡峭岩面,當海崖受波浪作用侵蝕,造成 陡峭的海崖。當海崖逐漸後退,便於海崖底部產生海蝕平 台。兩者的形成取決於岩石的抗蝕力、岩石的內部結構(裂 縫、斷層和層面)、及潮差。若潮差越大,海蝕平台便越寬 闊,在香港的潮差小,因而海蝕平台的發展並不寬闊。 海崖的特點其中一個決定因素在於岩石的內部構造,西貢 東部糧船灣一帶是火成岩,火山岩的節理由岩漿冷卻而產 生,岩漿收縮時產生特殊的柱狀節理。瀑布岩海崖便是因 岩漿在冷卻收縮時,產生垂直的柱狀節理。糧船灣位於香 港東面,長年受東面而來的波浪侵蝕,由火山岩構成的陡 峭及垂直的海崖因而得以發展。

1

・花山下高陡的瀑布崖


・糧船灣東心角半島

・木棉洞近貌

白腊與東心角

可秘通東丫天

糧船灣洲曲折多變的海岸間,有很多美麗宜

后廟內,未知

人的沙灘,白腊灣便是其中的一個佼佼良灣

是否乃傳訛之

了。此灣形如半月狀,沙細如粉,緊接沙岸

說。白腊實分

背後,排疏式的滿植青松,使這帶景貌更添

為大小兩灣,

美態。此灣西倚企角頭半島,百碼外之岸

大者即先前

邊,有散石成礁,稱為甩排,排對岸的峭壁

所述的白腊,

中腰處,隱伏著一個塌洞,即為詭秘的「媽

小者則為白腊仔,又稱小白腊,位處花山以

背岩」所在地。此岩高於海面十餘呎,因洞

南,大小白腊中間隔了一個中型的海岬,岬

上崖石長年滾墮,致使洞觀大改。舊傳此洞

後的廢田邊有小路貫通兩灣。不要小覷這 個小小的海岬,著名的木棉

・糧船灣白腊灣

洞與小破邊,也是在這個岬 角的海濱處。這一個有如木 瓜狀的小型海岬,又名作東 心角,角的東陲處有大洞隱 伏,這便是著名的東角洞所 在地了,此洞又叫木棉洞, 高凡六七十呎,洞道低淺不 可通行小舟,潮退時可踏礁 石進入洞內仰觀巖貌。 1


香港地質公園預覽 ・橫洲南岸懸崖躆佈

2. 甕缸群島

景觀概況

甕缸群島,主要由甕缸洲、伙頭墳洲、橫洲 及火石洲四個大型的島嶼組成,其內還有較

吊鐘洲與糧船灣洲夾峙的海道,現今稱為糧 甕缸群島

船灣海,亦是古籍中所指的小欽門地域,其 海門東南面處,盤結著多個大小不一的島 嶼,這就是與果洲群島齊名的甕缸群島了。 此帶群島為著名的海遊熱點,夏日間吸引了 不少旅人到這裡作綑邊、穿洞、暢泳及探奇 的活動。由於此帶為一系列的凝灰岩柱崖盤 據地帶,奇岩異洞實在數不勝數,故亦被列 為地質公園的園址範圍。

1

・自清水灣大嶺峒頂看火石甕缸兩洲旭日初升

小的島排如:黃泥洲、光頭排、棟心三洲等 十多個小嶼礁,其內擁有不少令人著迷的景 致。 ・火石洲海鰍環背後的小狹灣


・甕缸洲甕缸背上俯看水清沙潔的甕缸灣

甕缸洲 甕缸洲又名峭壁洲, 是甕缸群島的主要成 員,此洲形狀甚怪, 怪不能摹,中部寬大 有如駱駝腹背,亦是 主峰沙塘口山所在, 而東西兩端均有一條 弧形的山臂似是大鵬 伸翅,各拱成一個南 北深灣,北弧的沙灣 就是著名的甕缸灣, ・甕缸洲東端的門樓洞

這是西貢東部外海少 有的一個良灣,亦是

一個罕見向北方向的沙灘,灣形就似是一個 半邊形的瓦甕,當東風大作或遇強烈的西南 氣流時,此灣仍是波瀾不興,遊覽的船兒不 能越過鎖匙門的,皆能停泊於此繼續嬉戲活 動。灣的背面有多處斷頸的山峽,峽的東部 景觀不勝枚舉,如門樓洞及合掌崖就是聞名 旅界的必遊地點了。

・甕缸背上可得見雄麗的斷崖景象,對岸為火石洲

1


香港地質公園預覽

・大沙塘石灣

甕缸洲 ~ 大沙塘

・甕缸洲南端大沙塘全貌

甕缸洲的主峰是沙塘口山,高153米,土名 叫作昂崗,崗上到處裸露著礫石碎岩的風化 地,南部坡崖如桶緣崩缺,全是塌瀉的峭壁 群。而兩個有趣異常的石礫灣就藏身於懸崖 之下,兩灣有如一對曲眉般,一東一西地分 佈,急濤捲浪將灣裡的灰黑色石卵堆成一層 又是一層,所以水上人稱此兩灣為沙塘,傍 西的是大沙塘,東側叫小沙塘,又稱沙塘

・大沙塘上環崖雄矗

甕缸群島

仔,合稱為大小沙塘。大沙塘的南處,亦即 沙塘尾岬角間,藏有巷衢式的長洞,呈東西 走向貫穿整道山岬,這便是東海四大海洞之 一的沙塘口洞,也是四洞中最長者。在風平 浪靜的日子裡,亦可輕舟穿洞,垂企如垣牆 的滑溜洞壁伸手可捫。

地貌點滴 石礫灘的形成 根據沉積物質的大小,海灘可分為沙灘、卵石灘和巨礫灘。甕缸洲大沙塘的沉積物質屬 中型顆粒,是卵石灘的一個好例子。海灘的地貌是會隨季節而有所變動,在香港夏季 時,由於風勢及海浪和緩,低浪帶來更多沙 粒堆積或為海灘帶來新的物質,造成沉積物 愈來愈多,是海灘獲得物質的季節。但在香 港冬季時,由於東北季候風經常帶來強風及 大浪,風高浪急時,波浪拍岸若沖流弱而回 流強,波浪會帶走海灘的物質,是海灘失去 沉積物的季節,大浪會把沉積物侵蝕及將沙 或礫石移離海灘。

1

・大沙塘裡盡是圓滑的小石顆


伙頭墳洲 ・伙頭墳洲東岸北風門的石礁

・糧船灣企角頭頂近觀伙頭墳洲及鎖匙門水道

伙頭墳洲所處位置靠北,與對岸的企角頭半島只是一水之 隔,夾峙的海道就是著名的鎖匙門。鎖匙門是通往西貢東 陲海域如浪茄灣、大浪灣等地的要塞航道,這條狹窄的水 道提供了運河般的便捷,減少了船隻迂迴折繞的航程。經 驗的船家指出,鎖匙門是一個觀察點,通過了這道隘口, 就可得悉外海的風浪形勢,判斷可否繼續東行遠航。 此島無明顯突出的高山,由四處平坦的丘陵所分據。舊有

古墳碑誌記為虎頭墳,故此洲本名應作虎頭墳洲。以往有伙頭墳村於島西偏居,廢置後改為 戒毒所,而島名亦更改為晨曦島。本島岩勝主要環佈於東、南兩方的海岸線上。 ・自橫洲黃白橋看伙頭墳洲東岸

1


香港地質公園預覽

伙頭墳洲 ~ 爛船塘 ・伙頭墳洲東岸的小吊鐘洞

・伙頭墳洲南端的爛船塘洲仔

爛船塘洲仔與雞魚排之間有座小而尖聳的筍 峰,即為牛眠墩所在,攀上趬拔的墩梢上, 視界頓然開揚,可辨指火石與甕缸海面諸島 形勢。島的南面自編罟咀以迄赤角岩一帶, 雖無大形的海蝕洞穴,但卻分佈了極多洞縫 與海蝕溝罅,離岸也有很多小排細礁,比如 通天洞、一線崖等小而迷離的景觀,繞岸細 行,實在有很多可供攀玩的地方。

地貌點滴 甕缸群島

伙頭墳洲與橫洲隔了一道黃白門,南面海口

・伙頭墳洲的侵入岩

處小岬斷斷續續伸出海角,形成一處斷頸 洲,土名爛船塘洲仔,此洲仔毗鄰,有一道 黑炭般的侵入岩,如巨長的黑蛇遊過海岸, 輾轉長達百餘米,最後在小吊鐘洞後攀上高 崖後消失,神龍見首不見尾,可以說是本島 的另一奇觀。小吊鐘洞是一個小型的穿窿海 蝕穴,因形貌狀似吊鐘洲有名的吊鐘洞,故 以名之。此洞雖形格細小但勝在別致有趣,

侵入岩的形成

微形的海蝕橋就有如孩童玩遊的小堡壘一樣

伙頭墳洲是位於西貢東南的島嶼,岩石 以火山岩為主,其抗蝕力較高。在香港 地質史記載,噴出火山作用和侵入火山 作用曾同時發生,當有侵入火山作用 時,岩漿會透過岩石的裂縫侵入原有岩 石形成岩脈,或當侵入作用使四周岩石 變形,造成空隙,岩漿便侵入空隙形成 岩脈。岩脈闊度由數厘米至數十米,更 有長達數公里。岩脈多呈深色,也有些 呈淺色,顏色視乎礦物成份。在伙頭墳 洲南岸的侵入岩脈,顏色呈深色,是含 有深色礦物的玄武岩岩脈。

哩。

20

・俯視黝黑的侵入岩形貌


伙頭墳洲 ~ 崩鼻巖

・崩鼻巖

伙頭墳洲東 北角與橫洲 相隔的淺溝 水道,稱為 黃白門,所 謂黃白,就 是水上人所 指的污濁排 泄物。這裡 的黃白門, 有的只是黃 礫 白 石 罷 了。海口稍 北,是著名的

洞窟勝景—崩鼻岩與龍眠洞座鎮之所。這 裡亦是「雙奇」之地,第一奇是崩鼻岩, 屬於離岸如錐形的峻峭尖嶼,它是一個 ・龍眠洞內仰看崩鼻巖及龍巖石涌

海面奇峰,正好用筆鋒傲立的身軀俯對 龍眠洞口,高約廿餘米的危牆直崖似被 砍削過似的,氣貌極其懾人心神。第二 奇就是龍眠洞,是個很詭奇的海蝕洞, 一洞兩口,分為南北二孔,內裡互為通 連。南洞矮而細且為涸穴,僅容一人俯 身鑽入,洞口稍進十數碼回望,可見洞 上另陷一條透光裂縫,入洞不久拐一個 小半彎,就到了水淹的北洞,需要泅泳 才可越洞而出。要緊記探此洞必要退潮 無浪時份,且有穿洞經驗的領隊帶領。 崩鼻岩與龍眠洞間,又形成了一條丫形 水道,南北雙通,蓄著碧水一泓,夏日 水靜無湧之時,如翠帶環礁,非常惹人 垂愛。

・崩鼻巖頂看南部群島景色

21


香港地質公園預覽 ・橫洲雄峻的橫洲角頂

・橫洲西南面全是企陡的海崖

橫洲 甕缸群島

・火石洲遠看橫洲

橫洲是甕缸群島面 積最小者,處於群 島區的東南一隅, 島呈長瘦形狀,如 從火石洲北岸遠 盼,此島有若一隻 巨蜥俯伏於海中的 模樣。此島山嶺不 高,只逾八十餘 米,坡道平緩無荊

棘阻途,遊者可從北岸的黃白橋順峰逐崗輕 易登臨高頂。瀕臨峰際,可睹南部海崖如屏 直豎,岩圖一幅又是一幅,勢狀如排瀑卒然 崩瀉,一注傾海,氣魄雄偉之餘亦使人望之 悚然。峰南有急陡削稜薄脊直出橫洲角石 崗,低盡坳處之下便是著名的橫洲角洞所 在。此帶地勢相當險要,遊者務必要小心步 履。 22

・橫洲的海崖


・橫洲黃白橋與對岸的伙頭墳洲

橫洲 ~ 黃白橋與氣穴 橫洲的東北部岬角,稱為大王爺角,角畔多 處山嶺縱裂深陷,形成四五處斷頸崖峽,當 中若斷若連,有如排丘陣列,此帶統稱為黃 白橋。在蔚藍的天幕底下,最是顯得柔美醉 人,站在小崗上俯覽,如白玉堆砌的沙岸、 若珊瑚堡礁的岩堤,加上縱橫分佈的黛翠水 窪,無不使人心曠神怡。此角與伙頭墳洲只 隔上一道黃白門的水道,海口最窄處稱為 黃白門橋,而水上人所謂「橋」者,是指 水下潛隱有沙石堤帶。所以這處看似可航的 灣口,其實連中形船隻也不能通行,海床淺 處,水深竟不足三數米呢。 ・橫洲黃白橋的散列石礁

黃白橋的東側,有小穴如牛眼,斜睨甩洲罅 小排,平素日子無甚異狀,但倘遇浪濤沖激 之時,聲如悶雷,倏而浪沫隆然噴出,可達 十數丈之高,尉然可觀,令旅人驚喜!

・橫洲氣穴

地貌點滴 氣穴的形成 岩石的堅硬程度不同,對抵抗侵蝕能力也不同, 因而產生不同的地貌。在西貢東海岸岩石的抗蝕 能力不同,在抗蝕力較低的地方會形成海灣,相 對較堅硬及抗蝕力較高的地方形成岬。在岬的海 岸,岩石的弱線部份會持續被海浪進行侵蝕,當 海蝕穴的頂部有垂直弱線,波浪的水力作用便沿 此弱線進行侵蝕,若侵蝕貫通至海崖頂部時,便 形成一道垂直的通道。在風高浪急時,波浪湧入 海蝕穴,並沿垂直通道把海水從海崖頂部的洞擠 出,造成壯觀的景象。這種海水從海崖頂部的洞 穴噴出的地貌,稱為吹穴或氣穴。

23


香港地質公園預覽

橫洲 ~ 橫洲角洞與黃泥岩 ・橫洲南岸蠟蠋洞側的縐褶海崖

東海四大海洞, 為甕缸的沙塘口 洞,橫洲的橫洲 角洞,火石洲的欖 挽角洞,吊鐘洲的 吊鐘洞,前三者都 是位於甕缸群島 內。橫洲角洞躺於 橫洲的東南一隅, 由於形狀酷似新月 狀,旅人又稱為月 牙洞。西南風微吹 的季節裡,可蕩舟 南北穿越。此洞稍 側,另成一道險惡 的窄洞,稱為蠟蠋 ・黃泥岩

甕缸群島

洞,亦作南北

其雄奇攝魄的氣象。黃泥岩的西面盡處,有

互穿,由於洞

兩幅拔空疾宕的海崖,儼如一座崇偉的巖殿

如窄巷,加上

聖所。

深長的壁道, 故每易湧潮沒 頂,險象嚇 人。 橫洲的東南角,全是一系列飛壁跌崖羅佈之 地,土名呼作黃泥岩,此帶岩表掛滿直懸的 柱狀石群,岩節寬度較果洲群島小而長。如 能登上此間岩石高臺上仔細觀賞,必可親歷

・橫洲南岸的黃泥岩

2

・橫洲的橫洲角洞


・火石洲東岸的海上龍宮秘穴

・火石洲東岸遠觀海鰍角及尖柱石

火石洲 火石洲為甕缸群島中面積最碩大者,又名 穩氹,島形像一隻大鵪,尖長的頭部伸向 南方,而圓渾的尾部則向北朝。主峰高174 米,稱為穩氹山,標高墩屹立於四周林叢之 間,登峰的路徑頗為荊棘滿途。山的南部分 為兩岬,東岬短促,形如小鳥喙,盡頭呈狹 窄斷頸處便是著名的欖挽角洞所在地。南岬 猶如長靴伸於海 ・火石洲欖挽角洞

間,景界浩瀚, 其間橫嶺微微起

・火石洲東南部的欖灣,開外是大排及二排石礁

伏,為大氹頂範 圍,此處山嶺的 東瀕處,為巨幅 海崖矗佈所在, 氣貌極其雄渾, 懾人心神,為境 內不可多得的觀 賞壯麗海崖的地 域。

2


香港地質公園預覽

地貌點滴

火石洲 ~ 海鰍環 水上人稱為「環」的 地方,多是指沙灣石 灘的地貌,好像滘西 洲以西的白環小灘, 西貢內海的大環等。 ・海鰍環

海鰍環也是一個海 灣,又名灰鰍灣,位

・火石洲海鰍環

在火石洲北端,是一個狀若沙堤的美麗石灣,

巨礫灘的形成

基本上這裡是一個漂石灣,它將火石洲與尖柱

根據沉積物質的大小,位於西貢東南島 嶼火石洲的海鰍灣屬於巨礫灘。當波浪 拍岸,海水回流時,會把體積及重量較 大的沉積物先留下來,停留在後灘的位 置,而較細的沉積物,則停留在靠近海 的位置。從沉積物的位置,可以看到海 水到達海灘的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沉 積物會在暴風浪到達的最低和最高水位 之間停留。

石之間的一個石筍形小嶼連成一體。 海鰍環灣堤的背面,也有兩個小形石灘,右方 的灣內有幾片小沙岸。灘側有一條小坑流水, 流水的上方小山坡,有兩座紀念台碑,都是悼 念1948年間一次空難事件的死者。其一是羅斯 福的孫兒Quentin Roosevelt,另一座圓柱石 碑,是屬於上海望族榮伊仁的。又此山坡上, 北望縱眺三洲門海域,島嶼環列,帆舟過曳, 浮光瀲灩,暢人心懷。・萬宜水庫東壩弱波堤側懸崖

・火石洲海鰍環北端的尖柱石

2

・火石洲海鰍角與尖柱石


・火石洲東南角的大排狹窄水道

・火石洲欖挽角洞

火石洲 ~ 欖挽角洞與大排 火石洲的奇崖異洞均分佈在島的東南部 位置。欖灣是火石洲東面較大的海灣, 灣側有小角稱為欖挽角,而東海四大海 洞中最大的一個海蝕洞便位於此間,此 洞名為欖挽角洞,旅人又呼作關刀大 洞,亦可泛舟穿梭往還。大洞的北口 處,屹立著大小不一的礁排,狀若桂林

灕江之峰。分別為近岸的大排、二排與三 排,大排本身亦斷裂成一道海水貫通的石 涌,與破邊洲的神削峽一樣的畢削,但卻不 ・火石洲欖灣石礁間的清晰水窪

地貌點滴

・火石洲西岸的海蝕洞

可穿舟,只能泅泳而過。

海蝕洞形成 香港西貢東的海岸線面向著台灣海峽及太平洋, 西貢東以外的地方再沒有其他陸地,從太平洋而 來的風浪,直撲向西貢東的海岸線,而香港全年 主要的風向皆是從東面而來,故此西貢東海岸線 長年便受著強勁的東風及隨之而來的波浪侵蝕, 產生陡峭垂直的海崖。若侵蝕作用持續並擴展至 海崖上的弱線,在海岸岩石較弱的部份會先被 波浪拍擊進行侵蝕,侵蝕會集中在高潮及低潮線 之間和岩石的弱線位置,當弱線被侵蝕及擴闊, 岩石塌下及被波浪帶走後,更可以清楚看見海蝕 穴,或稱為海蝕洞。持續的侵蝕使弱線繼續擴 闊,海蝕穴頂部崩塌,便造成海蝕隙。

2


香港地質公園預覽

火石洲 ~ 石門與蒲魚排 火石洲欖灣角南端位置,亦即關刀 大洞以西的海岸,有大氹底及石門 兩處險地盤據,石門是鋪石如礁的 海岸,潮退時海蝕平台顯露。而大 氹底是幾個深陷如斗的山溝帶,內 裡積滿了滾流而下的大石顆,不論 俯瞰及仰觀,俱像國內泥石流的可 怖情景,令人心底油然產生恐懼。

・火石洲大氹頂

蒲魚排土名蚊尾洲,它位在火石洲南端岬角

島形體甚為狹窄,有如一枚欖核,中部

的西側處,中間隔了一個極狹窄的水道,此

窿然而起成一陡峭高崗,面對大島一邊 為直牆式的海岩,盡是六角型的岩柱。 ・火石洲南部大氹底瀉谷嚇人景象

甕缸群島 ・火石洲西南角的蒲魚排小嶼

・火石洲大氹底瀉谷

地貌點滴 沖溝瀉谷的形成

2

在甕缸的小島上,只有少量的植被覆蓋,未能足夠抓緊表 土,使表土直接暴露於空氣中。表土受太陽直接照射及風的 影響,使表土被吹乾及失去水分而收縮,造成裂縫。在香港 夏天雨季時,經常受暴雨及颱風的天氣系統影響,在下大雨 或暴雨時,雨水落到斜坡上,先滲入土壤,而當土壤的水分 達致飽和時,或降水較下滲快時,雨水便成為地表徑流,土 壤於是隨水流向下坡。另外,雨水也會沿表土的裂縫壁向下 流動,並同時帶走土壤,造成狹窄細小的通道,稱為細溝。 當細溝內的土壤持續被帶走,或細溝逐漸和其他細溝連接一 起,便發展成為更深、更闊,加上斜坡更容易使土壤滑動, 於是發展成沖構,稱為沖溝侵蝕。當降雨持續時,大量的雨 水更可能將大型的石塊往下坡推移,形成更大更闊的沖溝, 在沖溝底部可找到大量被沖下的物質積聚於此。


・光頭排

・黃泥洲的海蝕穴

黃泥洲與光頭排

・光頭排東北角的散礁

黃泥洲及光頭排兩小嶼均屬於甕虹群島 的衛星島礁,它們倆分別位於伙頭墳 洲與橫洲的北面,兩洲東對汪洋,非和 緩西南風不能靠岸一親孤島芳澤。黃泥 洲面積比光頭排大上三倍,全島外貌光 禿,繞島一匝只需半句鐘,臨頂風光遐 遠,可縱目花山下至木棉洞一帶海崖山 景。此島南部有小甩排,形如尾巴。水 上人多形容寸草不生的礁排為光洲、光

・黃泥洲西南岸角,左上角小島為光頭排

排。光頭排也以此得名。此排亦分裂成 幾片散葉般的小排,似是隨浪飄浮般, 你若有興,不妨逐排跳躍,涓浪濯足, 煞是饒有趣味。

・黃泥洲頂一片爛石黃沙

2


香港地質公園預覽

・棟心三洲的迷人水道

棟心三洲

・圓崗洲頂南看火石洲

甕缸群島

所謂三洲,就是指被甕缸群島內的四大島嶼 所圍護著的三個小渚,它們位處在三洲門以 南,三島由北而南分別是扁洲、棟心洲與圓 崗洲。 水上人普遍指這三洲一帶的海域為三洲塘。 三洲雖然說得上是群島環峙於四周,似被屏 障般保護,但由於身處在水道的要塞間, 往往流急潮推,往往小船泊岸也不易與, 故年中可登臨一訪的日子實在不太多。如 遇適當南風微吹的日子,風緩浪止的話, 就必要趁機鼓舟穿梭往還洲嶼間的兩支迷 人水道,善泳者亦可縱身碧波暢渡,或扁 舟、或載浮,皆可盡情欣賞三洲的迷人神 韻。大抵上三個小島各有它本身的風致, 扁洲頂端擁有極端的地理侵蝕現象,棟心 洲南端有如象鼻般的尖岬,而圓崗洲北部 ・扁洲石頂上縱看與棟心洲夾峙的碧翠水道

30

有細小的沙岸,平如方桌的頂部可以環顧 甕缸群島形勝。


・圓崗洲上看三椏式的絕美水道

・棟心洲上看三洲塘夏日間平靜的水面

地貌點滴 物理性及化學性侵蝕 海岸地區會出現各種侵蝕作用,一是由波浪 拍擊的波浪作用,海水中含微小的沙礫,透 過水力作用、磨蝕作用、磨耗作用及溶蝕 作用而把巨礫磨成圓滑,更可把海崖磨得平 滑。二是風化作用,岩石受風化作用影響, 而崩解成一堆鬆散的岩屑,形成風化層。最 常見的是機械性風化及化學性風化,兩者通 ・扁洲侵蝕嚴重的岩石景象 常同時進行。香港的機械性風化主要由岩石 釋放所承受的壓力、日溫差大造成的熱脹冷縮及生物作用擴闊了岩石的裂縫而形成,在化學 成份上是沒有改變,透過機械性風化,岩石逐漸崩解成細小的岩屑。化學性風化是指岩石跟 空氣中的不同氣體、或水、或其他液體接觸後,產生化學反應,因而改變其礦物成份或變得 更脆弱而使岩石崩解。

・奇美的扁洲風光

31


香港地質公園預覽

3. 橋咀區域

・橋咀海星灣遠看橋咀小嶼

・半月灣 ・紅花瀝頂南脊上看橋頭連島沙洲

橋咀

日弄潮兒多集結於此。遊人可自西貢墟乘搭 橋咀島身處於西

街渡到達此兩灣遊賞。

貢半島南面平靜

島上最著名的勝景亦有兩地,其一是島嶼西

的內海裡,屬於

岸處的連島沙洲—橋頭,每當退潮之際,長

西貢海範圍,除

長的小石沙堤便露於海面,遊者可信步西南

了滘西洲以外,

角的橋頭小嶼,此嶼遠觀有若枕頭狀,水上

其面積屬於本

人稱為大頭洲,西邊散礁疊疊,盡處築有導

區內第二大的島

航燈塔。第二處勝景是島嶼南部仿如鴨頭潛

嶼。島形極之狹長,呈南北走向,有零星

水的龍眼圓頭小半島,邊陲兒一帶,全是企

的礁嶼散附週邊。島的最高點為136米的紅

峻的海崖及海蝕洞,分佈著象鼻巖、倒吊蠟

花瀝頂,屹於中端位置,可自南部的廈門

蠋及達摩洞等旅界名勝。

・橋咀日落

橋咀區域

灣循黑山頂縱走略為明顯的小山徑,轉輾

・橋頭散排及燈塔

登上林叢茂密的峰頂,峰北降脊無正路, 故難以依稜線走畢至島北的游龍角。 本島有兩個著名的海灘,分別是朝北的海 星灣以及南陲的廈門灣,後者灣形如娥眉 柳月,故又名半月灣,此灣聲名甚顯,假 ・橋咀南部龍眼圓頭的象鼻巖

・晨曦光影中的橋頭

32


滘西洲 自萬宜水庫興建 後,糧船灣洲已視 為連陸部份,故 此,滘西洲便成為 西貢區內第一大嶼 了。此島南半部份 ・長山頂看滘西洲北部風貌

為山區,北部曾是 丘陵野地,現已成 為公眾高爾夫球 場。所謂「滘」 ・寧靜的滘東灣

者,據清代屈大 均「廣東新語」所

云:「二水相通處曰滘」。此島二水相通的

地貌點滴

・滘西洲與吊鐘洲的滘口門水道

地點,就在南陲與吊鐘洲的接壤處,該水道 中腰處極其狹窄,兩岸距離不足百碼,潮低 時可揭衣涉水渡過,岸邊有滘西村依水道而 築,村內奉有洪聖古廟,建於1889年以前,

海灘的形成

・滘西洲南岸滘西灣

海灘是海岸地區沉積地貌,根據沉積物質 可將海灘分類為沙灘、卵石灘和巨礫灘三 種。滘西灣便是沙灘的一個好例子,所有 沉積物質皆是幼小的沙粒。波浪作用是產 生沉積地貌的主因,波浪作用將從侵蝕而 來的物質,帶到較掩蔽的地區,並沉積在 這些掩蔽而水流平靜的地方,形成海灘, 這是最常見的海岸沉積地貌。當波浪拍岸 時,海水沖向海灘稱為沖流,流回海中時 稱回流,若沖流強而回流弱,便有利海灘 積聚沉積物質。另一方面,沉積物亦受每 天兩次規律性的海水漲退潮影響,沉積物 日而繼夜被搬運,漸漸地沉積成海灘。若 海岸地區被四周陸地環抱和處於背風地區 更有利於海灘的形成。

近年再度重建,並於2001年榮獲聯合國教科 文組織亞太區二千年文物古蹟保護獎。島的 西北岸近鹽田排附近,有獸形圖案的石刻古 蹟,1976年為秦維廉先生所發現。 本島可遊的部份,均集中於南面下半部份, 此帶亦是山嶺林立之地,諸如大嶺與二嶺兩 個髻狀孖巒,分別高216與205米,現有水 泥小路橫貫山嶺。西邊的神仙井山為全島最 高峰,高217米,無正路可登。西南角及南 部有幾處美麗的沙灣,如滘中、滘東及滘西 灣,當中以滘西灣最多遊人到訪,灣後有 中型坑流,雨後每有白瀑飛馳,亦有可觀之 處。 33


香港地質公園預覽

・吊鐘洲南部吊鐘洞

吊鐘洲 吊鐘洲孖仔排

吊鐘洲夾在糧船灣 海與牛尾海之間, 是一狀如方型印章 的島嶼,此島面積 只及滘西洲的三 份之一。島上最高

・吊鐘洲南岸的金鐘岩

點為216米的吊鐘 大山,西面伏有一片怡人的小沙灘,具小溪 輕潺入注,名為大往灣,亦稱為旺灣。島的 周邊由西至南有很多細小嶼排圍繞,如香爐 排、往灣排、單排、吊鐘排、孖仔排及沉排 等。 此島以吊鐘命名,其由來一說島上繁開吊鐘 花,亦有說因此島南部有大洞,形貌若金 鐘懸掛,故而得名。島的勝景全集中於南 岸海濱之處,其中金鐘岩是一個稍為偏離 橋咀區域

岸邊的怪嶼,嶼的中央處成一拱橋,而東 海四大海洞之一的吊鐘洞便藏身於此。亦 有傳云,有古墳位在金鐘岩的頂部,穴名 「絲線吊金鐘」,未知是否屬實。筆者每 喜於四月時份到訪,吊鐘洞內碧水凝滿, 澄澈冰清,與盛夏期間微生物滋生而成的 混濁水色,可有著天淵之別的情況。 ・吊鐘洲南岸海崖區

地貌點滴 海蝕拱的形成

・吊鐘洞

3

在海岸地帶的海崖,波浪作用及潮汐使海崖的弱線部份 先受侵蝕,形成細小裂口稱為海蝕隙,當侵蝕作用持續 時,造成海蝕穴及逐漸擴大洞穴。假若侵蝕強烈,海蝕 穴貫穿岬,形成一道像拱門一樣的海蝕拱。海蝕拱的形 成或於岬兩岸分別形成兩個海蝕穴,當兩個海蝕穴貫 穿,底部岩石崩塌,也會形成海蝕拱。這個位於吊鐘洲 的海蝕拱稱為吊鐘拱門或吊鐘洞。吊鐘拱門另一特別之 處是由六角柱狀的火山岩形成的海蝕拱,垂直的柱狀節 理清楚明顯。


此島東岸處有小片淡褐色的沙岸,斷斷續 續的石嘴遙指橋咀的牛氹灣,稍北處有石 堤圍礜,原來這裡在上世紀的八十年代中 期,曾有人在此養殖海產,現時堤岸多處 已呈斷陷之象,不能繞圈而行。 ・大鏟洲岩石紋理有如壁畫 ・白沙洲的入暮時份

白沙洲與大鏟洲 又被漁民另呼為大頭洲的 白沙洲,在西貢內海群島

・遠看白沙洲

中,為最多遊人到訪的小 嶼,她擁有與小鏟洲貫連 的連島沙洲,島的東邊有 古雅的小渡頭,是拍攝古 裝片集的取景熱點。白沙 洲還有一個極其特別之 處,就是擁有如平桌般的 ・大鏟洲的海岸

嶼嶺,分為東西兩頂,崗

地貌點滴 ・白沙洲與小鏟洲旳沙堤

上只為短草,有別於西貢內海群島皆是密林 罩頂,難以雷越半步的景象。島的最高點只 有26米,可依沙堤盡處的小山路走到峰緣, 此帶觀景四野無阻,西貢內海及墟市一目瞭 然。 大鏟洲貼近橋咀洲的北岸,一向偏少遊人, 這個小嶼雖與小鏟洲毗鄰,但景致有很大的

連島沙洲的形成

分野,島的西岸,在小片紅樹林之後,石岸

西貢的白沙洲是由沉積作用形成的連島 沙洲,是海岸沉積地貌景觀之一。當沙 或砂礫為主的堆積物,受波浪作用及每 天兩次規律性的海水漲退潮影響,沿岸 漂移便把沉積物沿海岸線搬運,直至到 達海岸線有改變的地方,或在島與島之 間的淺水地區停留下來,沉積物便在水 底逐漸堆高,當越積越高時,便形成高 於海面的土地,即沙嘴。若沙嘴堆積及 逐漸伸延至使島嶼與大陸相連,或使兩 個小島之間連接起來,中間的部份便稱 為連島沙洲。

驀然地變得多采多姿,一些石排如荔枝莊的 燧石層,一些石顆則呈爆裂狀,十分有趣。 ・大鏟洲的沙岸

3


香港地質公園預覽

4. 果洲群島

・果洲群島全貌 ・南果洲山嶺角

景觀概況 果洲群島

香港東南方向最大的一個群島,就是瀕臨 南中國海邊緣的果洲群嶼,這系列島嶼古 稱荔枝嶼,又名果盤洲,十九世紀英人稱 之為九柱列島 (Ninepin Group),後人誤 解其為 (Nine pin) 之意,故譯作九針群 島,而此名在上世紀亦沿用多時。查九柱 (Ninepin) 真正之意思,應是保齡球運動 ・北果洲南岸的崩削海崖

的前身遊戲。當時英人航行香 港海域巡視,遠見海上之果洲 群島,有如一丘聳而一丘落, 狀如群柱矗立海面,島態很是 奇特,故以名之。 又荔枝嶼的「嶼」字,以此作 尾名的稱號,在香港的地理名 詞上可說罕見,似不是蛋家、 鶴佬或客家之音義,有學者認 為這應是來自福建一帶的漁民

3

所慣用的通名。另見明代郭棐


的粵大記中廣東

・偏離北果洲千米以外的火燒排

沿海海圖裡,亦 有記載銀瓶果之 名,其地概括所 指,應為現今的 果洲群島,而北 果洲又另具銀瓶 之稱,在島的東 端更有銀瓶頂及 銀瓶頸的地名以 足佐證。 ・北果洲西端的石拱門

果洲群島大致上

由三組作品字形互壘的群島所組成,分別 為最東南面獨處一隅的東果洲、靠壤大欽 門海的北果洲,以及迎對浩瀚南海的南果

洲。各群島的邊緣,均有一些細小的嶼排 狀若衛星般環繞在主島旁,大小的礁嶼合 共不下十數處之多。 果洲群島的岩石均是由細火山灰凝灰岩所 ・鶴仔排的大型海蝕洞

形成,岩質幼細,不 具層狀的流紋狀,而

・北果洲龜鱗石咀岬角

各島上均有明顯的六 角形柱石巖群湧現, 垂直的大型節理縱佈 全島,這種壯麗無匹 的柱岩海崖景觀,近 年已被認定為世界級 的岩石景觀,亦為未 來的地質公園所屬園 區之一。

3


香港地質公園預覽

北果洲 北果洲亦為一系列群嶼環繞之中心 點,自成北果洲群島,它由主島北 果洲、北部的斷頭洲、殼仔排、南 部的細洲尾,以及一系列極細礁排 如橫排、火燒排、圓石排及極少人 洞悉的葫蘆石所組成。 ・北果洲東岸的龜麟石咀

北果洲面積稍遜於南果洲,故漁民 習稱之為細洲,島上山體由北而南 延伸,洲形瘦長加上北端有狹窄的地頸,整

面千餘米外只有細

體形貌有如一個橫倒的花瓶飄浮在茫蔚滄

小的東果洲作為一

海之上,故又

處小欄棚,面對強

名之為銀瓶,

勁的外海風浪,完

也由於島形纖

全不能起著任何拱

細緣故,有水

護作用,故此北果

面人稱之為長

洲的東岸裡,盡是

洲。島上橫列

佈滿一排復一排;

三峰儼如一個

似是無盡巨大的崩

「山」字之

塌直崖與險惡的海

形,分別為北

壑。而西岸由於稍

部似獨秀峰般的銀瓶頂,中部座陣全島最高

微背風的關係,又

106米的細洲山頂,以及南部的洲背頂。

是另一個獨特的面容,海岸線條較為曲折多

・北果洲全貌

果洲群島

北果洲的海岸部份主要分為東、西兩面,東 ・北果洲銀瓶頭的六角柱岩

・北果洲西岸二角

采,有不少寬邁的石礫灣及岩溝倚佈其間。

地貌點滴 六角柱岩 –冷卻收縮過程 早在一億四千萬至一億六千萬年前,香港一帶有活躍 的火山活動,並曾有火山爆發,大量火山灰和熔岩由 地殼湧出地面,形成火成岩及各種噴出火山作用的地 貌。因地殼內熔岩溫度高達八千度,當火山灰及熔岩 湧出地面接觸只有十至二十度的空氣時,熔岩因此迅 速冷卻,發生了非常規則的收縮,保留熔岩流的紋 理,於是收縮成五角或六角形柱狀節理。若情況不容 許整團岩漿收縮,則會出現更特殊的柱狀節理。由於 火成岩的抗蝕力會較其他岩石強,在果洲群島,火山 灰和熔岩噴出後便凝固成壯觀宏偉的岩石柱及各種海 岸地貌。

3


・北果洲龜鱗石頂上飽覽卓越的果洲風光

・龍鱗角的巨型海岩

北果洲 ~ 龜鱗石頂 北果洲中部,座陣了全島最高的細洲山頂,高106米,其土 名一說稱之為龜鱗石頂,而另一說法則云山的南緣崗嶺才 為龜鱗石頂的真正位置所在。 龜麟石頂山勢削直,可從北果洲的媽灣選擇較緩的岩坡上 攀,坡上遍生短草,不礙行腳,嶺緣處則灌荊密生,峰頂 有標高柱墩。此處為縱目南果洲及南海的絕佳地點。龜麟 石頂稍北位置,亦可眺望一峰臨海獨傲的斷頭洲。 ・北果洲銀瓶頭

細洲山頂上向東南極目,汪 洋無垠,有如滄海一粟的東 果洲則在遠處守衛著果洲海 域的最前線。 3


・北果洲著名地標大炮石

香港地質公園預覽

北果洲 ~ 大炮石與月球崖 一般旅行人士登陸北果洲,均會採用斷頭 洲以西銀瓶頸灣的小渡頭登岸,然後分作 南北兩路探尋北果洲的名勝,最常用的路 線是稍向南行,先到銀瓶頭附近的高崖, 遠眺果洲最負勝名的景觀—月球崖及大炮 ・自海上遠看月球崖

石,好奇喜事著多攀過斷頸口近窺大炮石 巨柱橫空的奇貌。大炮石可說是果洲群島

的地標,石狀如古炮模樣,由多組橫置臨空的柱石所組成,土 名孖罅柱。很多具有身手及膽色的旅人,均以一臨大炮石上拍 照為樂,但近年果洲島上的石顆似不太穩妥,亦發生一些令人 婉惜的意外,故行旅此間石景,實只宜遠賞為妙。

・銀瓶頸近看月球崖

大炮石南下伏有深長的尖灣,土名作大氹,灣側山貌巍傾異 常,望之可怖,近頂處環坎在斷頭頂間,全為五、六十餘米高 的六角形柱狀岩群,組成了極其宏大的石城岩牆,而畢削無憑 的岩層腳下,就是一大幅作四十五度角斜面狀的岩坡,這裡就 是著名的月球崖所在地,土名為銀瓶冚。這幅看上去滑不溜足 的大斜面,多少萬年 前想必也全是矗立著

・月球崖與銀瓶頸

果洲群島

柱石岩群,由於風摧 浪蝕,經歷了多番驚 天動地的崩塌,坡面 上的崩石盡付海中, 遺留了現有的詭異景 象。

地貌點滴 凝灰岩的形成

0

火成岩可分為兩類,由侵入火山作用形成的稱為 侵入岩,由噴出火山作用形成的稱火山岩或噴出 岩。火山岩是火山灰和熔岩湧出地面迅速冷卻變 成岩石,因過程快速的關係,因此岩石有其所含 礦物的細小晶體及幼細顆粒。在約一億六千萬年 前,猛烈的火山爆發,噴出的火山灰和岩屑,經 ・月球崖與銀瓶頭 過混合、壓實和凝固的過程,造成今日在果洲群 島所見的凝灰岩。凝灰岩晶體理應是細小及顆粒 幼細,二氧化硅含量高,屬於酸性岩,顏色較淺,但在香港的凝灰岩的晶體大小不一,由 幼細的火山灰到小塊火山碎屑也有。在果洲群島,由於呈柱狀節理的凝灰岩,與海平面幾 近成直角,造成垂直而陡峭的海崖處處皆是。


・北果洲銀瓶頭的大灶口

北果洲 ~ 大灶口

・大灶口洞

訪遊北果洲的另一名 勝,是依循北路繞銀 瓶頭西腰而行,登上 了小渡頭後依石路 走,盡頭為果洲唯一 的導航燈塔,編號為 200,這裡亦是臨眺 海景的良地,北望近

洞,然自大灶口頂部是難以揣測洞的形態,

岸者是一洲橫臥海上

原來此間就是秘譎的大灶口洞所在。該洞具

的殼仔洲,腳下仿如

南北兩個入口,北口如門,兩面堅壁對構,

蛇頭狀的就是著名險

南口處經石涌深入,洞形突變,矗屹之貌有

景大灶口。 大灶口整個形貌非常詭奇,是由一個錐形的 大斷山岬所組成,南部依附於燈塔上的山 麓,斷岬實分為上、下兩截部份,合成一個 保齡瓶狀,瓶身寬邁,瓶頸處若斷實連,中 繫堪可通人的斷橋,幼窄的橋頸左右俱是垂 直嶄斷高凡幾十米的直崖,形貌凶峭異常。 大灶口與主島的狹裂處是一個狹谷,土名就 叫石涌,斷橋下是一個拱門狀的狹長形巨

若凱旋門, 游至涌篤 盡頭,步

・殼仔排的石塔

石倚崖來 個回觀, 可將此洞 獨豎一幟 的容貌來 個暢覽。

・殼仔排近看大灶口及銀瓶頭

1


香港地質公園預覽

・南果洲山嶺角二排上看龍眼石孤嶼

南果洲

廟宇,前身是由漁民所搭的天妃石龕,年代

果洲群島

很湮遠。相傳六、七十年代,有人隨旅隊登 南果洲亦為群礁聚佈的地域,離嶼較北果洲

島遊覽時順道膜拜,後來竟然就此發跡,為

集中,最遠的也不超逾百餘米。南果洲群島

了酬酢神恩,特回島將石翕改建為現今的模

由十多個石嶼所組成,包括由北部一系列排

樣。

礁如龍眼石、螺石、洲仔以及南部大洲尾。

南果洲的海岸線以北部的山嶺角臂岬最為奇

闊邁的海膽口水道將南果洲與北果洲分隔開

特可賞,當中海礁、石窟與崖溝環佈,人在

來,南果洲又稱為大洲,由於島形不似北果

岬中放步,兩肩之外皆掛滿美山秀水。中部

那般纖長,故又稱為短洲。該島形貌甚為怪

的媽環,是全果洲一地風浪最寧靜的地方,

異,似一隻蝙蝠張開了兩翼,北翼盡展,為

也是果洲群島裡僅有的一個大沙灣,亦是登

崩山頂到山嶺角悠長一脈,而南翼則頗短

陸南果洲最易的地點。

少,是龍口山至南角嘴一帶。南果洲最高的 山嶺為大洲山,又呼作媽背大山,高約百 米,與北果的細洲山相若。 南果洲一地有很多以「媽」字為名的地域, 如媽環、媽背大山、媽背氹及媽背側等,相 信是與南果洲上的媽娘廟有所關連。果洲群 島沒有人居,但在南果洲著名的石拱門山 上,卻建有一間天后小廟,這座「迷你」的 2

・南果洲中部的東嘴山與崩山頂


・南果洲媽環側的磨龍笏

南果洲 ~ 石拱門 南果洲的地標是著名的石拱門,土名叫穿窿門,又呼作虎

・南果洲石拱門原稱穿窿門

口大洞,這個巨形的海蝕拱位在南果洲中部的地頸處,自 海膽口稍進入果洲灣(媽環),便可遙見這個矚目的巨大洞 穴了,此拱門南面巖口高聳碩大,南海無阻的連排湧浪可 長驅直奔洞內,但朝北的洞口底處則有石堤封塞,故海水 不能相通於果洲灣。石拱門洞頂為東嘴山,山巔建有天后 小廟,可自媽環步陟浮沙碎石的山岬,臨崖攀頂,便可俯 身下瞰石拱門那虎口張噬的惡貌。

・南果洲媽娘小廟

・南果洲地標石拱門

3


香港地質公園預覽

・山嶺角三排與大排 ・南果洲山嶺角東岸

南果洲 ~ 山嶺角 山嶺角又另名遮流角,位於南果洲以北的盡 頭,是一道長長的山臂,自崩山頂起步荒蕪 的山崗過倒冚頂而臨角末,由東朝北的崖岸 果洲群島

邊際,皆可看見礁嶼斷斷續續地分佈,一顆 又是一顆尤如明珠般點綴在岬角的邊兒,較 大的礁嶼有七個,分別是崩山頂外的洲仔、 倒冚頂外的螺石、山嶺角盡頭處的大排至三 排,再外一點的是龍眼石及石排仔。這群列 嶼,高低有致,或組成迴曲的水道,或如桂 林奇峰般獨傲海間,如以小船自媽環出發, 繞山嶺角半島賞遊,必會體悟箇中的佳趣。

・南果洲山嶺角全貌

・山嶺角的二排與三排


南果洲 ~ 龍口山

・南果洲龍口山下的海蝕洞群落

南果洲的媽背大山以南,急降一個低坳,稱 為龍口坳,坳南再起一小尖峰,喚龍口山, 這座小山的盡頭為一道如劍脊模樣的禿屼石 角,那就是果洲群島極南之地-南角嘴了。 這個又稱大洲尾的岬角與媽背大山間構成一

・龍口山南部的峻直海崖

個深折的大灣篤,為扁氹的大灣肚,肚內的

在這裡登岸穿洞,就連海中遙望,狂湧的波

崖壑就是密集式的海洞群落。

濤相信也令你吃不消了。

龍口山至南角嘴這個小半島,由於遨對南中

這帶亦為漁民故老相傳的天神鎖龍傳說所在

國海,自古以來,均迎受著無情的澎湃浪

地,故以「龍」的命名地方尤其眾多,如龍

潮,故此地海穴羅佈其中,外貌亦極其險惡

口山及龍口坳之下的三丫、迴流及天梯洞,

無憑,如不是遇著和緩的西南風日子,莫說

就分別貫稱為大龍口、二龍口及三龍口了。

・龍口山坳上看龍口角及扁削小嶼大洲尾


香港地質公園預覽 ・東果洲群島全貌

四周可說無遮

東果洲

少蔽,遇上了 東果洲遠離南北

一丁點兒風浪

果洲千餘米以

就不能輕鬆靠

外,自成一角。

岸。另一方面

長久以來,是鮮

像饅頭般尖削

人到遊的一個果

的東果洲,亦只

洲秘閣。據水上

有北部的一塊險削崖面可以攀上,這亦是其

人所云,果洲一地,所指之處原來只是一

難登的原因。其島頂部不似一般的外海離島

峰隆然而起,獨峙海上的東果洲而已,而

般光秃,這裡卻是終年生滿長矛悍草,高逾

南、北果洲則稱為長洲與短洲。東果洲也

人頭,要縱目也是談可容易呢。

・極難攀登的東果洲

・東果洲崗上看龍船排及薯莨洲

自組成一個小小的群島區,由隔 山洲仔、薯莨洲、龍船排及偏遠 的一腳石所組成。旅行界將果洲 群島的名勝概括為:「北果攀 崖」、「南果穿洞」、「東果縱 目」,很簡單的就描繪了果洲風 景名勝的特色所在。當然,要到 東果縱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比到南、北果難上一倍以上。一 方面由於東果處身於汪洋之間,

・毗鄰東果洲的隔山洲仔


東果洲 ~ 薯莨洲

・薯莨洲上遠眺北果洲

薯莨洲在西貢區域裡有兩處,一個 是掉到西貢內海裡面,挨在橋咀之 側。另一個就拋到了偏遠的西貢外 海,位在東果洲的西北方,它本名 叫作扁洲,是一個圓渾的小嶼,形 如大梨,與南面細小的龍船排及先 前述及的東果洲正好構成品字鼎足 之勢。然而,什麼叫作薯莨呢?這 倒令到一些旅人有所迷感。薯莨一 詞最早出於清代的「南越筆記」, 所謂南越就是現今廣東省沿岸地

・薯莨洲的黃褐色大斷崖

域。原來薯莨是一種野生藤本植 物,塊根有梨形而扁厚,除了有藥 用的價值外,原來也是漁民的恩 物,薯莨的塊根經製成汁液之後, 可塗染在魚網之上,成為一層保護 膜,使網繩不易腐爛而更堪耐用。 故此先歲漁民對圓塊狀的島嶼多呼 之為薯莨。

・薯莨洲全貌

・薯莨洲上看東果及龍船排


香港地質公園預覽

香港地質公園 東北部園區

5.東平洲 6.赤洲及黃竹角 7.印洲塘 8.赤門南北岸

・曲曲折折的往灣洲西岸


5. 東平洲

景觀概況

・東平洲更樓石

東平洲位於港境 東北一隅,原名 平洲,與偏遠的 獨牛洲同處荒涼 的大鵬灣水域之 內,該島形似新 月微彎狀,全島

極之平坦,並無高山及起伏的丘巒,最高點 的鶴岩頂亦只有48米,一平方公里的平地中 央部份,以往是耕田片片所在,由於荒廢經 年關係,現已為茂密的叢林所濃濃覆蓋著。 島上民居集中於東北岸水靜彎緩的地帶,分 佈於王爺角的兩側。 ・東平洲亞媽咀看亞媽灣

・東平洲頭崖

該島地質屬沉積岩,粉砂岩奇石遍佈島上每 一個角落,而平洲奇石亦為香港四大奇觀之 一。當中勝景以海岸的岩石景觀為主,景點 集中於島的東南端延至西北面的角落,諸如 更樓石、難過水、海螺洞、龍落水、龍麟角 及斬頸洲等景點,假日頗多遊人慕名到訪。

地貌點滴 粉砂岩特質及形成 自然世界使人著迷之一的地方就是壯闊宏偉的地理 景觀,打從中學地理考察東平洲,便使人愛上這片 香港獨特的土地。東平洲位於香港東北水域大鵬灣 內,是境內最東面的小島,島形如同一輪新月。由 於全島皆由沉積岩組成,是香港最年輕的沉積石, 以深灰色粉砂岩為主的岩石以層狀一層一層疊著, 造成地勢平坦,因此小島被命名為「平洲」。沉積 ・斬頸洲半島的海崖 岩佔全港土地約百分之十五,沉積岩之所以形成, 是沉積物經過億萬年的沉積及壓實而形成。在億萬年前,當陸地上的表土因風化及侵蝕作用 而流失,河溪便將侵蝕的沙石搬運到海中,並沉積於海底。長年的壓實作用使泥沙中的灰 質膠結成為岩石,這過程稱為岩化作用。後來因地殼變動,地層被抬升而離開水面。沉積物 中包含有泥、粉砂、砂、卵石、礫石、及動植物的殘餘部份。平洲的粉砂岩以「平洲組」命 名,當中曾發現大量植物及昆蟲化石。


香港地質公園預覽 ・東平洲難過水與遠處的蚺蛇尖

頭崖 東平洲最險要海崖領域, 就是東南角端的頭崖與二 崖了,要到遊此地,需要 配合潮退的日子到訪。遊 者自媽角咀繞至著名的更 樓石後,再往南走便是頗 負盛名的險地難過水,這 裡每逢大潮或急濤,浪撲 水淹,要越經此帶十分困 難。頭、二崖位在全平洲

最高點的鶴岩頂之下,海崖畢直異常,其下是壯闊的海蝕平台,對外的大鵬灣煙波浩渺,構 成了一幅美麗絕倫的海岸景觀圖。

地貌點滴 ・二崖下的海蝕平台

海蝕平台的形成 ・難過水與更樓石

・橫崖長亘的頭崖及其下的海蝕平台

0

東平洲全島面積1.1平方公里,在這細小 的小島我們可以找到很多獨特的地質特徵 及地理景觀。四面環海的東平洲,面對著 每天從波浪帶來的侵蝕作用,經年累月的 侵蝕造成小島沿海主要是高約2米的海蝕 平台及堆積階地。海水中含有大量可溶性 礦物,海浪帶著砂礫對岩岸進行拍擊產生 水力和磨蝕作用,持續的海浪拍打撞擊使 沿海岩岸被切割成陡崖。最初可能在原有 的海岸斜坡上形成小型海蝕凹地,繼而海 浪帶來持續的磨蝕使海岸下部的岩石塌 下,海浪帶走崩塌的岩石,形成海蝕崖, 即臨海的陡峭岩面。持續侵蝕使海蝕崖下 部繼續被侵蝕,上部懸空的岩石塌下,塌 下的礫石被海浪磨碎及帶走,最後造成陡 峭的海蝕崖,在崖的前方是坡度平緩的海 蝕平台。


・斬頸洲半島

・斬頸洲小半島的外貌

斬頸洲與海螺洞 斬頸洲土名為斷頭洲,是一個中間幾乎斷了 開來的小海岬,僅靠底部的沙層將兩邊陸地 連接。它位在東平洲西北岸邊,自王爺角碼 頭可西走小徑劃過平洲中部而直接前往。此 海岬模狀莫名怪爾,自平洲海中遠看,猶似 是一頭大鳥的頭部,輕潛於海波之間。走至 斷頸處,兩壁嶄直異常,雖然不太高巍,但 有一種身處異域的感覺,遊者穿過寬邁的峽 道後,可以細味這個欲斷還連的小海岬,其

間擦肩的是峻削的岩 層疊疊,輕履的是柔

・海螺洞

柔的沙岸片片,這裡 確是全島裡一個風光 甚為雅致的地域哩。 鶴岩洞又稱海螺洞, 位 在 著 ・龍落水東岸

名 的 龍 落 水 南 側,該洞 不太高聳,只約五六十尺之 高,但已為全平洲最大型的海 蝕洞,洞形上尖下闊,從洞底 部向外觀之,洞貌酷似法螺, 故別稱海螺洞。海螺洞附近的 海崖較低矮,但石顆被海浪打 磨得甚為圓滑,岩台作級狀, 另樹一番風采。

地貌點滴 ・斬頸洲

斬頸洲的形成

走到東平洲的西端,你可以找到一個有趣而獨特 的海蝕地貌,這處名為斬頸洲,又稱斷頭洲。斬 頸洲與東平洲主島本是相連,是東平洲西端的 岬,岬長年累月受海浪從各方向岩岸拍打撞擊, 並在岩石較弱的位置產生侵蝕作用,持續的侵蝕 漸漸形成海蝕穴,並繼而使海蝕穴的頂部塌下形 成海蝕隙,當海蝕隙再被侵蝕,岬兩邊的海蝕隙 被侵蝕打通成峽道,便形成現在與東平洲主島分隔的斬頸洲。東平洲與斬頸洲距離只有五 米,兩洲之間的峽道呈南北走向,長度達二十多米,兩旁為垂直峭壁,可在此清楚觀察到 沉積岩層理。

1


香港地質公園預覽

6. 赤洲及黃竹角

・赤洲西南角的赤漠迷城 ・赤洲北端的長排-麒麟排

赤洲 赤洲位於塔門以北,穩躆大赤門的出口,外 接大鵬灣。島無民居,但在西面的大環小灘 內,往昔卻建有天 ・赤洲有趣的侵蝕形態

后小廟。島北的麒 麟排側,有毀爛的 小渡及荒徑,傳為 日治時期的軍事設 施。此島廣泛地區 裡,都充積著殷紅

岩石含鐵質氧化

地貌點滴

2

・赤洲東部褐紅色海崖區

赤洲最獨特的地方是這個小島一半是灰色,另一半則是 紅色,在香港較為少見的。沉積岩基質的顏色是顯示膠 結物成分的指標,赤洲的礫岩及砂岩呈紅色顯示當中含 豐富氧化鐵,這稱為鐵礦氧化作用,是化學性風性的一 種。岩石中含鐵量的成份較高,鐵質氧化後便轉為紅 色,而礫岩是在白堊紀時期形成,推斷形成時期的香港 氣候是十分乾旱或是半乾旱的環境,岩石在類似荒漠的 環境形成。含豐富鐵量岩石及砂粒被帶到海底,經過壓 實作用、岩化作用及氧化作用後,形成紅色的沉積岩。


・赤洲東岸

・巨大的赤洲洞

一片的石巖與土壤,極之引人入勝,歷來吸 引不少旅人探訪。該島主要由沉積岩與火成 岩兩種岩質所組成,赭紅的岩表主要集中在 羊角頭與紅鷹咀的東面海岸上。最卓卓有名 的勝景就是赤漠迷城與赤洲洞,所謂迷城, 它座落於赤洲的西南端,是由一個拔起的尖 塔形狀的石筍峰,與下方橫走的石壘所構

地貌點滴

・赤洲上的砂岩石顆

成。在艷陽藍天下,紅岩配上青草,景色稀 奇,另人有處身於蠻荒之感。赤洲洞又叫張 保仔洞,潮退時可攀綑進入洞內,處於洞篤 回顧,洞形高廣儼如城牆樓門,岩石紋理怪 異,岩色深褐,環境陰森使人悚然。

砂岩/礫岩的特質 赤洲位於香港東北水域赤門海峽,屬於 船灣郊野公園(擴建部份)。赤洲主要 由沉積岩組成,包括有礫岩、砂岩及粉 砂岩。礫岩是由河水或海水把沙石沉積 海底壓擠而形成,屬顆粒粗狀構造的沉 積岩,由大小不一的渾圓顆粒及砂粒組 成,亦有包含動植物的殘餘物。礫岩是 沉積岩中較能抵擋風化和侵蝕的岩石。 砂岩是香港一種主要的沉積岩,在赤洲 找到的砂岩層次分明,層理十分清晰, 砂岩屬顆粒中狀構造的沉積岩,粉砂岩 則屬顆粒幼狀構造的岩石。

・赤洲紅鷹咀附近的海蝕平台

3


香港地質公園預覽 ・比赤洲更嫣紅的黃竹角咀北岸

黃竹角 狹長的黃竹角伸舒於赤 門海峽上,南控大赤 門,東指大鵬灣,如遊 龍奔海,極具氣勢,為 境內極著名的海岬。黃 ・有如火焰岩石-石仔環

・舵線咀上的熾白岩石

竹角闊邁的盡頭分為南

北兩小咀,北咀為黃竹角咀,岸上陡坡裡叢

名的鬼爪石就位於此間。要到遊這處怪奇而

生黃竹一片如海,此咀亦是昔日旅界著名的

又古老的岩石區域,最好是顧用專船前往欣

六咀旅行之一,行程備極艱辛,由烏蛟騰起

賞,可以免卻長途拔涉之苦。

步走至角的邊陲,急步來回亦需六小時許, 是耐力的考驗。南咀為一片黃白企壁所在, 水上人稱此咀為舵線咀,大多人誤以此為 黃竹角咀,此咀岸間多嶙峋怪石,現今極著

黃竹角巨岬迤逕東走,又分為南北兩處海 岸,南部岸線較為畢直,而北岸則略為深幽 曲折。又北岸與往灣洲間的海峽,稱為黃竹 角海。此海域間,幾近三面環山,故海靜異 常,漫長的黃竹角北岸上,分佈了多個小 灣,由東而西順次為:石仔灣、大王灣、塘 瀝仔、大塘瀝及戶洲塘。由於此帶地質屬砂 岩與粉砂岩,故嫣紅的海岩砂石隨處可見, 其中石仔灣與大王灣附近,石顆赭紅的程度 比之紅石門有過之而無不及。

・自海上看黃竹角外貌


・西貢西郊野公園大藍蓋上看黃竹角全岬形勝

地貌點滴 ・鬼爪

鬼爪形成

赤門海峽北岸最盡處之地名為黃竹角咀,在香港找到最古老 的岩層便以此地而命名,在沿岸便可找到「黃竹角咀」組的 沉積岩,更可找到因機械性風化而形成的獨特地標—鬼爪。 機械性風化是風化作用之一,在化學成份上是沒有改變,但 卻使岩石逐漸崩解成細小的岩屑。在香港日間溫度高,岩石 受熱,而到晚間溫度下降,岩石冷卻,日溫差大造成岩石受 到熱脹冷縮,並每天不斷的交替進行,岩石的裂縫逐漸擴 闊,最終造成岩石碎裂。不同岩石的性質會有不同的崩解方 法,包括有塊狀、粒狀及頁狀的崩解,當崩解後的風化物質被風或海浪帶走,露出裡面較堅硬 的核心石。在黃竹角咀的岩石,經風化後,餘下堅硬的核心石,形如鬼爪並因而得名。

・黃竹角北岸七彩繽紛的岩石


香港地質公園預覽

7. 印洲塘

景觀概況

・東北部名山吊燈籠上俯瞰美麗絕倫的印洲塘

重保護的內港意思,可想而知,這裡海島的 環峙與岸線的曲折是顯得非常複雜的,具有

印洲塘

印洲塘─她是躺身於海間裡一個酣睡的

河谷般那山重水複的形貌。印洲塘從東而北

湖,沒有翻騰不休的波濤,也缺少了駭人

是由三個大型島嶼重重圍繞著,這幾個外貌

心弦的浪拍情韻,但她卻是瀰漫在青空下

呈狹長的島嶼就像一個巨人伸展的臂彎,將

靜止的澄藍,予人有無比的舒泰與安恬的

半個印洲塘頓時庇護下來。除了主要的大島

感覺。伴隨一圓裡的週遭,斷斷續續的山

外,印洲塘內也有著不少的零星小嶼礁,最

帶,彎而曲兮的海岸線,兩者組成一首蔓

著名當然就是主角的印洲,較大者是貼近西

妙柔揚的旋律,漣漪般微微地起伏掀奏

流崗,島形如瓠瓜的虎王洲,還有吉澳以南

著,將印洲塘天賦的柔與靜,襯托得更為

的高排、筆架洲、往灣的執毛洲、角大排、

亮麗動人。

三椏灣內的筆架洲等。

查印洲塘一名,乃前輩旅人以牛屎湖半島 東北角盡頭西流崗對外的小嶼印洲以作命 名,「塘」的外貌就像一個井口,她的縱 橫距離各有兩公里多寬闊,是被吉澳洲南 部、牛屎湖半島之西、北海篤以北及往灣 洲西處各海岸所重重掩護著,年終到晚都 是波平如鏡,難得東風刮起或東北季候風 大作時,才會令波瀾不興的內海翻起了皺 眉的白浪。 印洲塘英名叫作Double Haven,有著雙

・迷人的印洲月夜光華


・印洲塘西篤盡處是恬靜的三椏灣

身處印洲塘,感覺似是山連山,島繫島,沒 有斷裂位置似的。其實她具有四個入口,位 處不同的方位,分別是靠西面的青洲瀝、朝

・印洲塘西濱處的參差水岸

北遠指大鵬海的橫門,斜向東垂的直門以及 南陲幾與連陸的紅石門。 要欣賞印洲塘的美、寧謐的雅逸,除了輕舟 盪漾其間外,還有很多的地方值得一一登臨 漫賞的,這裡要提及東北區的著名山峰—吊 燈籠,這山雖只高416米,在境內不算作很 高的山巒,但卻是欣賞印洲塘山水必臨之

地貌點滴

地,站在峰梢之上,能將滿個印洲塘卓越的 風貌看得盡致淋離,毫無遺漏地將每一個角 落皆盡收眼底。同時,有兩個時份大家亦不 可以遺忘的,那就是日出與月昇的時刻,仲 春黎明的光華,往往就像潑墨畫家的妙手, 將印洲塘這張平伏的畫紙染上極端迷人的調 子。至於深秋桂華冉冉流瀉,又會將印洲塘 那玲瓏的岸線美,盡情地表露出婀娜姿態的 迷人一面。 ・平靜的印洲塘東隅一角

下降式海岸的形成 現在所見的香港海岸線都是在8,000至 6,000年前的上一次冰期之末,因海平 面上升而形成,海平面上升因為地殼變 動,陸地可能是隨斷層的變動而上升或 下降。 在印洲塘的位置便經歷海平面上升,淹 沒原有的陸地,昔日的山嶺及山脊線變 成今日彎彎曲曲的海岸線。現在突出海 面的小島如往灣洲是昔日山峰,當海平 面上升時,原來的山峰成為今日的小 島。又如赤門海峽在過去是一段狹長的 河谷,海平面上升使海水由東北面湧 入,淹沒原為河谷的陸地,造成今日的 海峽。


香港地質公園預覽

・黃幌山上看筆架洲及印洲塘的西口青洲瀝 ・黃幌山下的筆架洲

吉澳洲 吉澳是東北區內面 積最廣、人口聚居 最眾的島嶼,島形 很是怪模怪樣,極 像一個「Z」字形 狀,南北扁長,中 ・吉澳村

部腰肢幼細,全島

最大的海灣是面東的澳背塘,鄉人所指海上 的「塘」,每多是四面環山繫島的地貌,如 印洲塘、魷魚塘、烏洲塘便是。澳背塘背倚 桂橋谷,土名原為「鬼叫谷」,頗甚嚇人。 塘的南北皆為雞公頭與王角頭兩角所拱護, 海口處又有洋洲橫封,很自然地便成為一個 波瀾不侵的平悄海塘了。昔日此灣曾是殖珠 場、灣篤蒲魚排上築有出長長的搭橋,旅人 美稱為「千尺浮橋」,總長三百餘米,從雞 公嶺上遙覽,如長堤般浩浩蕩蕩地直拖到澳 背塘的中央,現今岸間仍有殘毀的支架可作 憑弔。

・黃幌山上看印洲塘東部形態

・呈Z形古怪島狀的吉澳洲


娥眉洲 娥眉、吉澳、往灣三個似連實 斷的島嶼,由橫門海及直門頭 這兩度「門」所間隔,印洲塘 四門各擅其長,西向的青洲 瀝,兩岸開闊,南部的紅石門 則窄如樽頸。直門頭畢直的 水道最是綿長,橫門海又稱深 門,水深之處竟達十二潯。娥

・娥眉洲東岸景色,遠處小嶼為豬頭洲

眉洲為三島最細小者,因缺水 源與平原關係,向無漁民聚居。島形似眉 曲,北藏深如布袋狀的娥眉灣,南部海岸 有著名的拱窟神仙灶,島的最高峰為紅花 嶺,高147米,土人所謂的紅花,就是指 春日盛開的山杜鵑了。持巔縱望,景觀以 水道縱橫的佈局為主,山島低逶浮列,景 致極其佳妙。 ・夾峙娥眉與吉澳兩洲間的橫門水道 ・娥眉洲紅花嶺上俯視清幽的娥眉灣


香港地質公園預覽 ・往灣洲西岸大洲肚白銀線海灣

往灣洲

養魚場,現今已變成外展訓練學校。村的西

印洲塘

岸有七樹環,有小量平地,聞說此地曾為鹹 ・七樹環及狹窄的紅石門水道

水稻耕地區域。 往灣洲西面以及北端各有兩個尖峰形的山 峰,是旅者觀景必臨之地,北面山勢峻直, 是為往灣北頂,土名白銀線頂,高154米, 為往灣洲的最高點所在,從往灣最大的海 灘-東灣可覓不明顯小路上攀達頂,嶺上縱 看往灣北岸,岸丘延綿起伏,一灣輾轉一 灣,是不可多得的迷人景致。南面的往灣

往灣洲夾峙在黃竹角及娥眉洲之 間,自大埔拐過赤門海峽進入黃竹 角海,印洲塘第一站迎迓的島嶼便 是往灣洲了,本島英名雙洲(Double Island),故名思義,該洲似分成 東、西兩島,中部緊靠有如鵝頸般幼 狹的地頸相連著。以往曾有零零落落 的小村環島分佈,最大者為往灣村, 座落於南部的往灣側,曾建有學校及 0

・往灣西頂看往灣洲中部的狹隘地頸,右方為往灣


・往灣洲西岸灣灣相連的綺麗情景

西頂,又名七樹環頂,崗上近俯七樹

・往灣洲東灣

環、老沙田及紅石門一帶,景貌深摯 動人。 島的中部,灣灣相連,以往有小村匿 於低地之間,稱為大洲肚,現已荒廢 多時,片瓦難尋,其海岸岩層,石紋 怪異,岩面上滿是一個又一個黃色的 圈子,旅人美稱為滿地金錢,而水上 人則稱為白銀線,故其傍高頂亦順稱 為白銀線頂。

地貌點滴 ・大洲肚的滿地金錢

滿地金錢地貌的形成 從微觀的角度,風化作用可以對一塊岩石做 成獨特的風化侵蝕特徵。在印洲塘的一角, 找到如滿地金錢的景象,這裏的岩石礦物與 氧接觸及結合後,產生化學反應,首先沿著 岩石表面的節理及裂縫進行風化及侵蝕,在 岩石的節理及裂縫位置把原有的礦物改變, 原本岩石的鐵成份經過氧化後變成紅棕色的 氧化鐵,造成裂縫兩側呈現紅棕色,這種風 化侵蝕稱為氧化作用,又名為金屬鏽蝕,屬化學性風化的一種,岩石因礦物成份被改 變,會變得更脆弱及使岩石更易崩解。

1


香港地質公園預覽

・曙光下的印洲塘及黃竹角海

印洲塘四門 印 洲 塘 四 門,由西而 東順時針地 陳述。第一 個是西口的 青洲瀝,是 ・圖左處為虎王洲及青洲瀝水道

印洲塘

門之中最為 寬闊者,它控守於吉澳白沙頭與了哥岩之 間,兩咀相隔半公里之遙,這個甬口亦是 通往吉澳市集與沙頭角海的一個重要的孔 道,瀝口以外,有著星羅棋佈的島嶼群落, 近者是青洲、墳洲及鬼洲,遠處有如饅頭 狀的是大、小稔洲,更 遠者是鴨洲群島。青洲 瀝以南是牛屎湖半島如 蝸牛的雙角,著名的西 流崗就座落於此間。印 洲塘的北門叫作橫門, 因門峽海層突墬,竟達 廿噚之深,非一般的海 隘可比,深度似近海溝 之狀,故此這個門檻亦 稱為橫門海,它伏身於 娥眉洲及吉澳王角頭之

2

・直門頭水道

印洲塘內四 間。橫門稍南轉向偏東,又是另一道長門所 在,這裡則呼作直門,地圖多作直門頭,查 此名的真確位置,應在娥眉洲的東南角處, 這道門峽是四門中最為綿長而水道顯得畢 直,不論在往灣北頂或紅花嶺之巔縱望,遊 ・娥眉洲紅花嶺上全睹悠長的直門頭水道風采


・紅石門側是靜悄一隅的烏洲塘

者皆會感覺此門有如一條小型運 河,如逢舟楫來往穿梭,剪水妙 態使人瞧得入神。這道微有小三 峽風情的長峽,是由娥眉與往灣 洲所夾峙而成。參照一般慣性的 命名法則,通常自北而南者應 呼為「直」,而西向東者應作 「橫」稱,但橫門與直門的命名 卻是互為逆轉的。印洲塘最後的 一道門是位於往灣洲南角的老沙田處,它與

石門,此門亦作一處短峽,具南北兩口,北

紅石門村的石堤遙遙對峙,也是四門中最狹

邊較為開闊,南椏則伏身於乾門咀端,兩岸

窄的一道海口,由於此地為粉砂岩覆蓋的地

相距只是一箭之遙,而紅石門以東的水域則

域,岩石色調嫣紅如火,故此海峽被稱為紅

為黃竹角海的範圍。

地貌點滴 ・印洲塘北邊的參差式水道

參差水道的形成

印洲塘海岸公園和鄰近細小島嶼的海岸線構 成了參差不齊的水道,還有變化多端又多種 多樣的地貌景觀,包括海灣、岬、半島、陡 岸、海灘等各種地形,加上星羅其布的小 島,形成水道參差多變。當岩石之間有擠壓 力、張力和側面張力出現時,造成在岩石裂 縫兩側出現位移,岩石因力度的逼使便沿裂 縫垂直或水平移動,出現陸地上升或下降, 該裂縫稱為斷層。斷層作用是內營力作用的 一種,支配著地貌景觀的發展,斷層可使不同硬度岩石因位移而接近,同時水可更容易進入 岩石內進行風化及侵蝕作用。香港很多地貌皆是沿一條東北/西南走向的斷層形成,印洲塘 一帶的地貌便是其中一個例子,斷層使原來的陸地下降,形成現在的參差水道。

3


香港地質公園預覽

8. 赤門南北岸

・斜陽下的赤門海峽

港最古老的岩層亦位於此間。這裡岸線非常

景觀概況

綿長,每多深折的內灣及奇特的地域,比如 黃竹角半島中段的凰凰笏、老虎笏半島內的

赤門位於港境東北區域,是全香港最長的

老虎笏,此兩處地點,昔日亦曾有養珠場設

海峽,全長超逾十二公里,最狹窄處只有

置,年代十分湮遠。

千餘米,旅人多稱為赤門海峽,英名Tolo Channel故亦譯稱為吐露海峽,它西南方繫 接三處較大型的內海,分別是船灣海、大埔 海及企嶺下海,而東北面則迎衝浩闊一隅的

海峽的南部為西貢西郊野公園的海濱地帶, 此處有著名的鵝頸咀及大白角,山村荔枝莊 亦位於兩者之間。 赤門的西面入口,是船灣淡水湖的溢洪道、

大鵬海。

白沙頭洲及馬屎洲所在,後兩地均有不同地 ・灣如蟹鉗形狀的鳳凰笏

質及地貌可賞可遊。這裡先來簡述一下船灣 淡水湖西南端的一些風光。 船灣淡水湖的興建,將原有的一些小渚與島 嶼連成一體,先是仙姑峰腳下的匏瓜洲,北 端一道小小的暗堤將它與大尾篤渾成一體, ・黃竹角白角山上看赤門海峽的出口處

赤門海峽的北岸兩個迤迾悠長的半島,分別 是東面的黃竹角與西向的老虎笏半島,而全


・赤門海峽

匏瓜洲南接千餘米的漫長主壩,繼之連貫白

地貌點滴

沙頭洲,此洲本名應作三門塘洲,主峰為三 門墩,又名三門仔。洲之東旁,舊有東頭洲 孤礁伶仃,現該處已填成平地與公路,更建 有渡頭。東頭洲與老虎笏半島間,則再興建 溢洪道水壩,總長約三百餘米。這道水閘, 平日無甚異狀,但倘若夏日沛水季節或颱風 帶來連場暴雨後,湖水急漲,需要排洪之

・白沙頭洲東岸的石橋

時,溢洪道盈百水閘同時湧出急激的流水,

石橋形成

奔騰氣象有如錢塘江怒潮,亦有如浩蕩橫瀑

白沙頭洲一帶的岩石是香港最古老的泥 盆紀砂岩及砂礫岩,主要外露於白沙頭 洲的沿海位置。海浪持續地拍擊岩石, 帶來強大的波浪侵蝕力量,在岩石抗蝕 力較弱的部份會先被侵蝕,繼而岩石被 掏空,並經風化侵蝕後形成白沙頭洲的 石橋。

濺飛,遊者不論在壩上或在壩下觀之,氣勢 極懾心神。 ・船灣淡水湖溢洪道溢洪壯觀景致

在海岸地區由海浪拍擊帶來的波浪侵蝕 作用有四種,一是水力作用,藉由波浪 拍擊岩石,侵入岩石的節理和裂縫,使 裂縫中的空氣壓縮;當波浪後退,受壓 的空氣膨脹,對岩石中的節理或弱處造 成壓力,裂縫於是逐漸擴大,最終使岩 石崩解。二是磨耗作用,波浪使海岸岩 石互相磨擦,因而把卵石和巨礫磨成圓 滑。三是溶蝕作用,海浪拍擊可沖走岩 石中的可溶解礦物。四是磨蝕作用,波 浪中挾帶著物質,在拍岸時撞擊海岸線 造成侵蝕。透過四種的波浪侵蝕作用造 成各種的海岸地貌。


香港地質公園預覽

・擁有瑰紅岩色的鳳凰笏東篤

赤門南北岸

鳳凰笏 在港境內,有多處被稱為「笏」的深邃內 灣,諸如:老虎笏、雞門笏及鳳凰笏,這些 笏都有兩個共通點,其一是位置隱蔽、其二 就是灣形曲折。當中船灣黃竹角的鳳凰笏灣 形面積最碩大,它與滘西洲的雞門笏具有一 致的形態,在山上俯瞰,俱為蟹鉗形狀,換 言之一個「笏」就具有兩個深繞的狹灣。 該笏身處於偌大的黃竹角南首部份,與對岸 響螺角以西的岸角只隔千餘米,亦是全赤門 海峽最狹窄之所在處,海面中部位置,有關 當局亦設置了檢查關卡,以防偷渡船隻往 來。鳳凰笏的兩個狹灣呈東西相對,笏內水 面異常平靜,中部有土角以往為養珠種殖場 所在,現今殘垣遺址常存,小角端有短渡 頭,大潮時沒頂。兩個深折的內灣篤處皆有

・鳳凰笏頂東南臂脊上,可窺探鳳凰笏幽秘的一面


・鳳凰笏中部的岩岸

・鳳凰溪出口的河涌

・自鳳凰笏頂俯覽凰凰笏全貌

・鳳凰笏的白石岩岸

溪澗注入,西面者石澗較大,為鳳凰溪所在

分為鳳凰頭及鳳凰尾兩端,峰巔尤幸暫無植

地。

林所遮蔽,可縱目四周,夏日水青山綠,景

鳳凰笏北靠巍直的鳳凰笏頂,山形如屋脊, 高約210米,嶺脊極其寬闊,橫約八百米,

地貌點滴

・鳳凰笏中部的岩岸

致甚為怡人,亦為觀賞鳳凰笏獨特地形的最 佳位置。

最古老的岩層 現時香港找到最古老的岩層,是位於赤洲海峽北岸、 船灣淡水湖南岸的「黃竹角咀」組沉積岩,約有四億 至三億六千萬年歷史,即泥盆紀早期至中期形成,由 河流及三角洲的沉積物質經過沉積及壓實後形成的沉 積岩。赤門海峽北面的海岸線長而直,在鳳凰笏和老 虎笏皆是一處受遮擋的海灣,照片拍於鳳凰笏灣內的 中部海岸,可見這組岩石外露於沿岸的位置。「黃竹 角咀」組岩石主要包括礫岩和黑色泥岩,泥岩中發現 有化石及生物的殘餘物。鳳凰笏背後的山崗稱為鳳凰 笏頂,則以灰色的砂岩組成。


香港地質公園預覽

・鹽田仔頂部看船灣內海

內,有候鳥到訪棲息的小嶼,有連島沙洲的

馬屎洲 赤門南北岸

地理風貌、也有二億八千萬年前的沉積岩及 馬屎洲位於大埔吐露港以西的海域裡,夾峙

化石岩景區,當中以馬屎洲最多遊人到訪。

於船灣淡水湖及三門仔之間,是該區的一個

本島形頗像一枚斜放胡蘆,前人以朝向東北

大型島嶼。本島與北部船灣海的洋洲、西北

的闊角為馬頭,中部為馬腰,而南部牛寮下

面連著鹽田仔的小嶼,以及吐露港中部的丫

昔日田壟位置的水茫田,被叫作馬屎忽,當

洲同屬馬屎洲特別地區,在這個特別的區域

中的田地現今當然早已廢棄多時了。馬 屎洲與鹽田仔本來是隔著一道淺淺的 白沙堤,是名符其實的一個大型連島 沙洲,海潮漲淹,需涉水而過對岸, 這道短短的沙堤土名就叫門樓頸,但 不知何時,沙堤給人堆疊石塊加高 了,遠看好像一條堤壩的模樣。 馬屎洲最高峰為114米,有一個不甚 為人知曉的土名,叫作爛火坑墩,現 在有較明顯的山徑可登其頂,該島的 岩石勝景都集中在島的南及西南岸。 可自三門仔通走鹽田仔山嶺小路而

・馬屎洲南岸

至。


・馬屎洲南邊的石岸

・馬屎洲門樓頸的連島沙堤

地貌點滴

・鹽田仔山嶺處遠看馬屎洲

・馬屎洲東面形貌

・馬屎洲的岩石

化石及泥岸的形成 馬屎洲是香港僅有的地方可以同時看 到褶曲、斷層和岩脈等內營力作用的 地方,而馬屎洲更可找到香港古生代 的沉積岩,在東南沿岸位置,可找到 遠在二億八千萬至二億二千五百萬年 前,即地質年代二疊紀形成的沉積 岩,包括有泥岩、粉砂岩及砂岩,並 有大面積出露的情況,是研究地質的 好地方。地質學家推斷岩石形成的年 代及岩石的年齡,主要是根據岩層中 的化石而確定,死去的生物被沉積物 覆蓋後,經過億萬年後成為化石,專 家在馬屎洲找到軟體動物、珊瑚、苔 蘚動物、腕足類、海百合類等海洋生 物化石,從此推斷旁邊沉積岩的形成 年代為二疊紀時代。


香港地質公園預覽

・荔枝莊大白角的海岸

赤門南北岸

荔枝莊與大白角 荔枝莊是一條古村落,是大埔區著名的山

地理石岸景觀(如龍船石)可行可賞,但宜

鄉,早於明代時期經已建村。該村枕山對

於退潮時份到訪,到訪荔枝莊的遊者倘有餘

海,村前有著片片廣闊綠茵的田畦,環境幽

興,不妨加插一遊。

雅,現已成為野營者的天堂。田地之間流湍 著一條大型的山溪,兩岸老樹攀生,洋溢著 一片古意盎然的氣貌,旅 行界稱為石荔坑,土名就 叫作擔水坑,泉坑兩旁疊 疊梯田。坑源出口處藏有 天然的大泥灣,灣中滿佈 紅樹。 在荔枝莊以北,即渡輪碼 頭側的大白角至白角仔一 段的海岸上,地質非常奇 特,屬燧石層與凝灰質粉 砂岩,那裡有很多別致的

0

・一灣深垂的荔枝莊灣及赤門海峽


地貌點滴

・仿似路軌般的燧石層海岸

燧石層及縐 摺的形成 位於赤門海峽 南 岸 的 荔 枝 莊 , 由 一 組 「荔枝莊組」 的岩層組成, 主要外露於荔 ・大白角縐摺的燧石層 枝莊碼頭西邊海 灘,當中有屬沉積岩的凝灰質砂岩、粉砂岩、泥岩及 礫岩,以及屬火山活動形成的火山岩如凝灰岩與流紋 岩等,「荔枝莊組」岩層是香港火山沉積岩的代表。 荔枝莊的火山岩約於一億年前形成,當時的火山活動 產生大量火山灰和碎屑,亦噴出熔岩形成凝灰岩;在 火山噴發間歇停止時,降雨使噴出的深色的二氧化硅 落到水裏沉澱成岩層,因而形成黑色硅質燧石岩層, 闊度由十厘米至近一米。於是燧石岩層和火山質粉砂 岩間隔地出現,形成顏色相隔的岩層,在岩石中更找 到植物碎片及樹幹的化石。其後火山活動和地殼運動 等的內營力作用使岩石產生裂縫和褶曲,當擠壓力出 現便造成岩層彎曲及縐摺。

・大白角海岸,遠處為白角仔

・幽逸的小塘灣畔前對赤門海峽

1


香港地質公園預覽 香港自然地理叢書 3

作者 祁麟峰 Mahler Ka (景觀概述) 陳燕明 Christina Chan (地貌解說) 圖片 祁麟峰 Mahler Ka 排版及設計 香港自然探索學會 出 版 香港自然探索學會 Society of Hong Kong Nature Explorers 九龍觀塘偉業街139-141號兆發工業大廈804室 電話:2866-2652

傳真:2357-1650

電郵:info@shkne.org.hk 網址:www.shkne.org.hk 香港自然地理 www.geographic.hk 印 刷 進富印刷公司 香港柴灣吉勝街45號勝景工業大廈13字樓A座 Tel : (852) 2896 0196

Fax: (852) 2896 0160

初 版 July 2009 定 價 HK $38.00 ISBN: 978-988-99960-6-2

版權所有,不得翻印或轉載。本書所有內容及照片之版權均由作者所擁有。未經出版者 及作者同意,不得翻印。



- 全港首部預覽擬建中的香港地質公園專書 - 精要概述地質公園兩大園區八處景點之風 光及地貌 - 專家解說有趣地貌之形成過程 - 超逾二百餘張珍貴美麗的景觀及地貌圖片

部份收益捐助 香港自然地理網站運作用途

HK$38

香港自然探索學會 www.shkne.org.hk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