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魚類自然百態 (作者︰李錦華) Fishes in Hong Kong (Author: SimFish)

Page 1

香港自然地理叢書 www.geographic.hk

香 港 自 然 百 態 SimFish ( 李錦華 )

100 篇魚類文章 300 多張魚類圖片 探索香港野生淡水魚、海水魚真面貌



香港自然地理叢書 www.geographic.hk

港 自 然 百 態 SimFish ( 李錦華 )


2

一般香港人認識 Derek ( 或其網名 SimFish) 這位魚類專家,大概是從 他經常在媒體發表龍尾灘「管海馬」的保育資訊,或是在互聯網上多年來發 表有關水生生物的文章開始。我則於多年前認識他,當時 Derek 為其負責 的潛水網站,訪問我有關中華白海豚擱淺的故事,我當時亦不察覺到他對魚 類的濃厚興趣。後來,我偶然讀到 Derek 在香港自然生態論發表的多篇有關 香港水生生物的文章,才深深為他對香港魚類研究之熱誠及專業態度打動, 故多年來一直希望他能為香港自然探索學會撰寫一本有關香港魚類的科普書 籍。 此 書 正 值 一 眾 龍 尾 灘 生 物 面 臨「 生 死 存 亡 」 的 關 鍵 時 刻 面 世。 龍 尾 灘 事件令我明白,從事海洋生物研究不是我們這些學術界人士的專利。一班像 Derek 般的普通香港市民,憑著本身對探索自然生物的熱愛及興趣,每逢空 閒時間便自發跑到野外考察及拍攝;Derek 更持之以恆透過不同途徑發表文 章及相片,與大眾分享研究心得及保育訊息。我們根本不需考究這班「業餘 人士」的資歷。單從他們嚴謹的科學考證及細緻的觀察,及從他們對香港生 物之學識淵博,便知道他們的知識是經年累月才得到的。細閱 Derek 的文章, 更可學習到一些非從學術書籍及文章可以汲取的「冷知識」,更喚起我們保 護大自然的心。 一邊細閱此書,我總感到有點羞愧。雖然本人多年來從事海洋生物研究, 但對香港的水生世界的認識卻是如此匱乏。此書正好打開一扇窗,當中生動 有趣的文字及精彩的生態圖片,令我學到更多香港魚類的有趣知識及重要保 育訊息。相信大家看過此書之後,必有同感。 是的,保育香港的大自然環境,從來不應是一班專業人士及政府專家的 「小圈子」事情,而是應深入公眾,打動更多人參與。相信 Derek 的作品, 定能引發更多香港人探索本地水生世界。就是這份熱誠,才使保育香港山水 及珍貴大自然資源更有指望﹗

洪家耀 香港自然探索學會 總幹事 香港海豚保育學會 會長


作者的話

香港魚類自然百態

魚類和人類 從 前 ( 五 億 三 千 萬 年 前 - 寒 武 紀 ), 一

種 只 有 2.5 厘 米 長 的 水 中 動 物 在 地 球 上 出 現,牠有明顯的頭部及軀體,具背鰭及腹鰭, 頭上有最少 6 個鰓。古生物學家稱牠為耳材

李 錦 華, 十 年 前 開 始 以

村海口魚,是至今發現最古老的魚類。自此,

SimFish 筆 名 撰 寫 魚 類

地球上逐漸出現各種魚類,現今魚類約三萬

文 章, 曾 任 海 水 魚 雜 誌 主 筆、 香 港 及 海 外 魚 類 圖 鑑 顧 問、 電 視 紀 錄 片

二千種,是地球上最大群的脊椎動物。 在近代 ( 五千年前 - 新石器時代 ),南中 國海沿岸的一個小島,已有人類以石和青銅 製的工具捕魚,魚類亦成為他們生活資源。

《2010 海底漫遊》顧問、

眨眼間,這處地方,成為一個小漁港,體現

《香港自然生態雜誌》

人類「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生活文化,

水 生 版 主 編, 多 年 來 關 注 香 港 水 生 生 態, 發 表 多份關於香港海水魚及 淡水魚生態文章。

名為香港。大半世紀前,一般禽畜肉類,對 普羅百姓而言,都是貴價食物,平日較少食 用,魚類便成為那一代人蛋白質主要來源。 這裡的海洋資源,養活了由漁港演變而成的 都市人口,可以想像其海洋資源之豐富。後 來, 魚 類 因 著 數 量 漸 漸 減 少 而 變 成 貴 價 海 鮮,人類便用更先進的機動漁船,去更遠的 的水域,捕撈更多的魚,令許多魚類因為過 度捕撈而受到滅絕的威脅。 有些野生魚類,雖沒有食用價值,卻因 為生得美麗,被捕捉囚養於人類水族箱中, 被美其名為觀賞魚。單是美國,一年有紀錄 的入口海水觀賞魚便超過一千萬條,種類超 過一千八百種;而全球數字不明,估計可能 數以億計。這些觀賞魚大部份來自全球珊瑚 魚 最 豐 富、 位 於 東 南 亞 的 珊 瑚 礁 金 三 角 地 區,香港便是其中一個轉口貿易中心。

3


作者的話

4

魚類給我們蛋白質,卻失去生命;讓我們觀賞,卻失去自由。我們沒有

感激之餘,還不斷破壞和污染牠們的天然棲地,令牠們失去繁衍的地方。香 港便是一個典型例子,無論是海岸、還是溪流、河口,很多都在發展的大前 提下,不是已經消失了,便是被污染和破壞了。 我自小喜愛魚,和很多成為「魚痴」的人一樣,可以對著水族箱賞魚一 整天而樂此不疲。我亦曾經成為海水魚水族雜誌的主筆,教人養魚治魚之道。 我在二十年前考取潛水牌,在海洋中接觸過自由的魚類後,漸漸發覺,與其 將魚囚養在狹小的水族箱中,不如進入牠們廣闊的天然水域,才能真正欣賞 到魚類的自然百態,也可減少水族買賣對牠們的傷害。後來漸漸意識到香港 本土魚類,長期被大眾忽視,便開始關注香港的魚類生態。六年前,我開始 在網上撰寫關於香港水生生態的文章,希望令更多人關心本港海岸及溪流中 的生物。我們不必遠赴外地的熱帶雨林及珊瑚礁,只要細心觀察,便會發現 這個全球人口密度最高之一的城市,仍然有不少各種美麗的野生淡水魚和海 水魚,留棲在我們身邊。牠們是真正的香港原居民,正在默默掙扎求存。 生物分類學,區分了人類和魚類,但改不了人是從魚演化而來的科學觀。 從宏觀的演化角度,人類其實都是魚類一員,只不過,我們的鰭變成了四足, 我們的鰓變成了肺,生活地方由水中變成陸上而已。五億三千萬年前的耳材 村海口魚,就是人類和魚類共同的祖先。我們人類,是否應要對魚類好一點 ? 本書是香港第一本完全以自然水域中拍攝的魚類作主題的書,也是香港

第一本包括了本地淡水魚和海水魚豐富資料的書。全書魚類照片共 310 張, 包括了 110 種淡水魚和海水魚,當中 3 種是香港新紀錄,全部均在香港拍攝。 ( 另外補充了 9 張海外拍攝的魚類照片作輔助,文中已加以註明。) 本書魚類 種類約佔香港有紀錄魚類的十份一,當然未能「以蠡測海」地完全反映全港 的魚類世界,但是大部份常見及部份少見魚類已包括其中。此書除了可以讓 讀者看到香港魚類自然百態之外,還希望讓讀者由淺入深地了解書中每一種 魚的生態。因此,本書除了提供基本的分類及辨認資料外,也特別注重介紹 魚類的生態習性和行為。我除了參考多本魚類書籍及多個魚類資料網站,也 參考了近七十篇學術研究文章,再以簡明文字將研究重點寫在文中,同時亦 加了個人多年來觀察魚類所得的知識,在適處落墨。每一段落的資料,都盡 力嚴謹求證。如有錯漏,還望各位不吝指正。


香港魚類自然百態

鳴謝 借 此, 我 要 多 謝 洪 家 耀 博 士, 他 提 供 了 一 個 讓 我 發 表 此 書 的 機 會, 他 本人長期為香港的海豚發聲,努力不懈保護香港海洋生態,令人欽敬。多謝 葉朝霞小姐和關祝文先生提供了幾張重要的魚類照片,令本書生色不少。由 構思本書至落筆期間,我認識了一班來自多個環保團體的朋友,他們都是在 極度有限的資源下,真心無私地為保護香港生態環境而奮鬥,也啟發了我在 寫此書時加入更多保育訊息,沒有這群環保先鋒,香港環境色彩會變得更為 蒼白,特此向他們致敬。最後僅將此書獻給吾妻伍如風,當我日夜埋首案桌, 在浩瀚的知識世界中,尋找相關魚類資料而苦惱時,她都會遞上一杯心意特 飲,由寒冬的暖綠茶,到盛夏的凍檸蜜,都令人心情頓然舒暢,使此書能順 利完成。

SimFish (

李錦華 )

謹識

2013 年 7 月 1 日 電郵 :simfishhk@yahoo.com.hk

5


目錄

2

潮間篇

58

作者的話

3

大口犁突鰕虎魚的共生生活

60

香港魚類概述

8

跳探戈的尾斑鈍鰕虎魚

62

魚類基本知識

12

睏睡的雙眼斑砂鰕虎魚

64

野外觀魚方法及守則

16

小黑點 斑紋舌鰕虎魚

66

大到被吃 正叉舌鰕虎魚

67

溪流篇

20

金鰓子 金黃舌鰕虎魚

68

香港鬥魚傳奇

22

保護色高手 雷氏蜂巢鰕虎魚

69

七星伴溪流

26

穴居的阿部鯔鰕虎魚

70

異鱲的風采

28

樸實無華 爪哇擬鰕虎魚

71

急流快魚 寬鰭鱲

30

棕色深鰕虎魚的抽水秘技

72

保育魚之星 北江光唇魚

32

變色龍 紋縞鰕虎魚

74

蹺口杉手 土鯪魚

34

霜斑色變 雙帶縞鰕虎魚

76

破水之刃 藍刀

36

低調自保 斑點竿鰕虎魚

78

湍流中的吸盤鰍

38

潮間怪客 鬚鰻鰕虎魚

79

食藻專家 擬平鰍

41

不喜歡水的跳彈塗魚

80

紅劍闖清流

42

沙地忍者 北方沙鰍

84

孔雀開屏

44

波紋擾敵 釘公

85

金鴛鴦戲水

46

擱淺守家園 斑頭肩鰓鳚

86

弱勢族群 弓背青鱂

47

山溪之虎 橫紋南鰍

48

海岸篇

88

小白臉 溪吻鰕虎魚

49

隱蔽的豔麗 小頭絲鰕虎魚

90

疤面魚 極樂吻鰕虎魚

50

槍蝦好拍檔 紋斑絲鰕虎魚

92

竊嗅者 坑鯰

51

戴黑眼鏡的銜鰕虎魚

93

走地魚 塘虱

52

魚毛的浪漫 吉氏肩鰓鳚

94

鹹淡佳宜的金鼓

53

滿嘴薯片碎的賴氏犁齒鳚

95

金山鯽 羅非魚 福壽魚

54

小心咬手仔

96

披孔雀綠的吉利非鯽

56

抬得起頭的篩口雙線鳚

98

征海慈鯛 網紋獅頭

57

繞尾共舞 管海馬

99


拉直的海馬 海龍

102

渾水觀魚 黃鰭鯧

134

口孵魚爸 龍躉蔬蘿

103

烏頭表親 綠背龜鮻

135

海膽護居 大炮蔬蘿

104

水中銀片 連米

136

口孵與食卵 十線蔬蘿

105

閹豬刀變胭脂刀

137

光影擾敵 透明蔬蘿

106

卡窿之魚 中華沙鯭

138

淑女變惡婆 孟加拉豆娘魚

108

香港最後大斑 烏絲斑

139

魚爸的抉擇 六帶豆娘魚

109

斑類倖存者 石釘與花頭梅

142

群起討食 黃尾石剎

110

不好動的石狗公

143

小男人變女當家的新娘

111

扮一舊藻的鬚擬鮋

144

小女子變大男人的龍船魚

112

馳名毒刺 老虎魚

145

蠔妹族之黑帶海豬魚

114

跟佢有得食 三鬚

146

蠔妹族之斷紋紫胸魚

115

外衣多變的石鬚

147

側泳好手人字蝶

116

與水母共泳 鰺科幼魚

148

豆豉靚魚 豆豉蝶

118

香港雞泡代表 黃雞泡

150

與珊瑚共存亡 黑背斜紋蝶

119

潮間生殖者 星點多紀魨

151

最大最長命 單印蝶

120

顯眼警戒色 弓斑多紀魨

152

太平洋的冬瓜蝶

121

頑強的泥鯭

153

香港代表 金荷包

122

用腳行路的沙鰍 基氏指腳䲗

154

金荷包二號 耳帶蝴蝶魚

123

底拖網受害魚 牛鰍

156

礁岩上的斑馬

124

黃衣變青衣 藍點鸚哥魚

157

深入民心 黃腳鱲

125

優雅的魔鬼魚 日本燕魟

158

環迴鱲睇 黑沙鱲

126

礁岩魚與沙地魚

160

終身印記的火點

127

隱形海底針 鶴針

162

野性的紅友

128

變身中的白尾藍環

163

偶遇百花鱸

129

魚大十八變 細鱗

130

參考資料

164

重鱗 南洋美銀漢魚

131

學名索引

165

魚乾真貌 日本銀帶鯡

132

長了貓鬚的魚 坑鯰

133


香港魚類概述

8

從數字看香港魚類 好的描述 香港自開埠至 1999 年,曾紀錄的海水魚有 834 種

為 期 4 年 的 礁 岩 魚 調 查 報 告, 再 添 137 種 新 紀 錄

( 註 2)

( 註 1)

,到 2000 年一項

, 加 上 近 10 年 零 碎 的

新紀錄,香港海水魚紀錄約有 980 種。淡水魚紀錄有 160 種

( 註 3)

,減去部份

淡水魚中鹹淡水魚種類與海水魚種類重覆的數目,香港有文獻紀錄的魚類約 有 1,100 種。全世界魚類種類,據 2011 年的記錄具有效學名的有 31,707 種

( 註 4 數字不時更新 )

。以香港彈丸之地,全境面積只佔地球表面積 0.00054%,魚類

種類卻佔全球的 3.5%。 香港位於南中國海北緣,三面環海,有二百多個離島,擁約 800 公里的

海岸線,海域總面積 1,650 平方公里,僅是南中國海水域的 0.05%,海水魚 種類卻佔南中國海水域的 30% ( 註 5)。 2000 年的礁岩魚調查報告,紀錄超過 320 種礁岩魚,加上另外 200 種香

港曾紀錄的礁岩魚,得出香港礁岩魚類的多樣性,更可媲美世界三大珊瑚礁地 區之一的加勒比海

( 註 6)

從以上多個數據來看,香港魚類的概況,無論以全球及地區性比例來評 價,似乎都屬於不俗級別吧。但不要忽視,以上數據中,主要是「曾紀錄」的 數字,意思即是曾經在香港出現,不論現在是否仍然常見、偶見、少見, 甚 至已經消失的魚類,也都計算在內。若不計曾紀錄的種類,只看數量,香港魚 類的情況,又是否樂觀呢 ?

從數字看香港魚類 壞的描述 1960 年 至 1990 年, 香 港 漁 獲 的 數 量, 由 53,000 噸 昇 至 22,4000 噸, 30 年間從海中捕撈重量增加至 4 倍多。1998 年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一項研究 指出,比較過去 10 年的數據,漁獲減少了 50%,魚苗生產更減少 90%。17 種具商業價值魚類中,12 種屬「嚴重過度捕撈」,其餘 5 種屬「完全過度捕撈」 ( 註 7)

( 註 1) I-Hsun Ni and Kai-Yin Kwok.(1999). Marine Fish Fauna in Hong Kong Waters. Zoological Studies 38(2): 130-152 (1999) ( 註 2) Andy Cornish. (2001). The fish assemblages inhabiting shallow coral communities in Hong Kong's eastern waters. Porcupoine! No.22.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註 3) 李麗芬等。(2004)。魚魚得水 - 香港淡水魚圖鑑 。漁農自然護理署。 ( 註 4) 伍漢霖、邵廣昭等。(2012)。拉漢世界魚類系統名典 。水產出版社。 ( 註 5) 漁農自然護理署。(2004)。香港海魚閒釣手冊 。漁農自然護理署


香港魚類自然百態

2000 年 的 礁 岩 魚 調 查 中, 香 港 3 個 珊 瑚 群 落 區 中 錄 得 的 平 均 生 物 量 (mean biomass) 為每平方米 20-29 克,相對而言,非洲肯亞有嚴重炸藥捕魚 作業的礁區為每平方米 9.2 克,澳洲大堡礁為每平方米 237 克,香港處於高 低兩端的低位。若對比印度太平洋區,香港珊瑚群落的生物量更處於最低水平 ( 註 2)

。主要原因是經歷長年累月的過度捕撈後,魚類數量大減之外,倖存下來

的魚,體型亦大減,香港大型魚類已所餘無幾,例如 60 年代常見的一米長青 衣現已非常罕見,當年曾常見的大型斑類及黃唇魚亦踪影杳杳。 過度捕魚,又與香港人喜愛吃活海鮮有關。2007 年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 織 (FAO) 的報告指出,港人於 2005 年共吃掉約 428,000 噸海鮮,即平均每 名香港人在一年內吃掉 62 公斤海鮮,較全球平均數高出 3.6 倍。現在香港大 部份海鮮都是從境外捕撈或購入,例如在 2011 年,八成本地食用的海鮮均是 從外地入口。香港人不單已吃掉本地水域的漁獲,早也開始消耗海外各地,近 至珠江三角洲、遠至南極的海鮮。豪吃海鮮的風氣,亦吹至內地。研究顯示, 本港水域對開的南中國海,近數十年的漁獲大部分都是幼魚,這是過度捕魚的 後果

( 註 8)

魚類生境大縮減 除了無管理的過度捕撈,城市化的發展亦很大程度影響香港海洋生態。 大半世紀以來不斷挖泥填海、廢棄泥石傾瀉、將天然海岸石屎化、污染排放等 等,都令很多魚類及海洋生物遭殃。1980 年代中開始,香港工廠北移內地, 本地工業污水排放有所放緩,但隨珠三角區工業發展,工業污染排放卻又透過 珠江水流擴散而來。科學家估計本地水域的生態系統已瀕臨崩潰,屆時將對海 洋的生物多樣性帶來災難性的影響

( 註 9)

淡水魚方面,雖然沒具規模的捕撈作業,但很多下游、河口及濕地,都 因為不同的發展而被破壞或污染。1980 年代初期,新界許多溪河都變成臭氣 薰天的混濁水道,新發展地區的河溪被填平或改為渠道及下水道,加上為防洪 的河道疏浚工程,很多天然河流被渠道化,原本的溪河生物因失去棲地而消失 ( 註 3)

。還有農藥、禽畜及家居廢料污染,都令香港淡水自然生境大幅縮減。

( 註 6) Sadovy, Y. and A.S. Cornish.(2000). Reef fishes of Hong Kong .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 註 7) Brian Morton.(2005). Over fishing: Hong Kong's fishing crisis finally arrives. 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 (2005). ( 註 8) 朱炳盛及楊頌恩。(2008)。環保海鮮指南 – 今天的選擇,締造明天的海洋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 港分會。 ( 註 9) 海洋。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 。Retrieved May 27, 2013, from http://www.wwf.org.hk/ whatwedo/conservation/marine/

9


香港魚類概述

10

隨著人口增長,為改善居住環境的發展也許難以避免,但一些非社會普遍

需要的發展,也不時入侵郊區,破壞高生態的天然棲地。較引起社會關注的例 子有 90 年代末深涌的香港鬥魚,二千年後東涌河的北江光唇魚,至近年龍尾 灘的管海馬,都是生態保育事件中的受害魚類。

豐盛水生生態的背景 香港原本確是有條件成為具豐富水生生態的地方。海水生境方面,香港水

域受三個沿岸流 ( 台灣流、南中國海流和黑潮 ) 影響,匯聚了熱帶北端及部份

溫帶南端的海洋生物。香港水域又可分為三個水區,西面受珠江徑流影響,成 為河口性水區,生境主要為泥灘、紅樹林、沼澤,適合廣鹽性生物。東北面受 珠江淡水影響較少,對外面對大鵬灣,主要為海洋性水區,香港大部份珊瑚群 落均位於此區 ; 大鵬灣內有吐露港,這廣闊、水流平緩的內港灣,是不少近岸 海水魚棲息及孕育場地。香港南面則為兩者混合水區,面對開放的南中國海水 域,夏季受珠江水流影響較大,冬季則以較平穩高鹽量海水為主

( 註 10)

。迂迴

曲折的海岸線,又造就不同的生境,包括泥質、沙質、礁岩及礁沙混合底質的 內灣及開放灘岸,成為各種有不同生態需要的海岸生物,包括魚類的棲地。淡 水生境方面,因香港地形以山岡和丘壑為主,數以百計溪流分布港九、新界及 離島,但是長而曲折的河流不多,主要位於新界西北的沖積平原。另一方面, 香港缺乏大型天然湖泊,卻有不少人工建成的水塘水庫補充了類似湖泊生境。 以上種種地理因素,為香港造就了多樣化的水生生境,成為千多種魚類棲息的 地方。

魚類及其他海洋生物 飽受條例的歧視 可惜,失衡的城市化發展,不單影響陸上的自然生態,也令原本豐富水生 生態逐漸枯竭。香港缺乏長遠而全面規劃的水域發展理念及管理措施。香港陸 地有 40% 面積被劃作郊野公園,區內動植物皆受法例保護,並禁止捕獵及破 壞植林。香港現有 4 個海岸公園及 1 個海岸保護區,卻僅佔香港水域的 2%, 而且在海岸公園範圍內,卻仍然容許持牌商業捕魚活動,連海岸公園內的海洋 生物也得不到全面保護。全球多個國家地區,已將其境內水域保護區面積目標

( 註 10) Brian Morton, John Morton.(1983).The Seashore Ecology of Hong Kong .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 註 11) Marine protected area. Wikipedia . Retrieved May 29, 2013, from http://en.wikipedia.org/wiki/ Marine_protected_area#cite_note-25


香港魚類自然百態

定為 20-30% 不等,擴大水域保護區不單帶來生態旅遊的經濟收益,而且還造 成溢出效應(Spillover Effect),令區外漁獲增加

( 註 11)

。相比之下,香港水

域的保護區範圍遠遠落後於國際水平。 香港的大部份野生哺乳類動物、所有野鳥、和一些蛙類及蝴蝶,都受《野 生動物保護條例》保護,不得狩獵或故意干擾。但條例中的「動物」定義,卻 不包括魚類及海洋無脊椎動物,即是除了鯨豚和海龜外,其他海洋生物,無論 是否瀕危物種,若在海岸公園範圍外,皆毫無保障,無論是罕見的海星、水母 甚至國際易危級別的海馬,基本上都可以任人予取予攜。90 年代開始的人工 魚礁計劃,為香港七成的泥沙底海床增加硬底質的環境,吸引如斑類的礁岩魚 聚棲,至今已有 668 座人工魚礁舖設於各海域。可是,全部人工魚礁區,都 沒有任何捕釣限制,部份人工魚礁區更成為捕釣樂園。

總結 香港原本是有一個不俗的水生生態寶庫,但經過多年來無節制的捕撈,棲 地被破壞及污染,寶庫幾已被淘空,不能自我修復。近年整體社會的海洋保育 意識普遍提高,香港作為一個海岸城市,市民可以隨時接觸海洋,欣賞這個藍 地球最美麗一面,已經比全球很多內陸城市的人幸福。所以每個海岸城市,都 有責任去保護自己的海岸水域,為地球上其他人及下一代,保留人類公有的海 洋資源。 香港已於 2011 年成為國際性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區,有責任去確 保本地水生生物的多樣性及持續性,包括立法及採取更積極措施保護。香港於 2012 年 12 月 31 日實施禁止拖網捕魚法例,目的是減少底拖網拖垮海床生態 的捕魚作業,是漁業管理的一項進步。其他要考慮的,應包括擴大海岸公園範 圍、設立禁漁區、訂立漁獲最小體長限制,與及加強宣傳保護香港的海洋及溪 流生態。唯有多種有效措施齊下,香港要回復媲美加勒比海珊瑚礁的水生生態 面貌,便不再是夢想。

11


魚類基本知識

12

「甚麼是魚類 ?」 這個看似小一程度的簡單問題,卻是生物學上的一大課題。現在已很少

人這樣說 :「在水中生活,以鰭游泳的就是魚。」因為鯨豚、海龜、海獅等 生物都具有這些特徵。若說 :「在水中生活,身體有鱗的就是魚。」水蛇也

是在水中生活,身體有鱗的生物,但大家不會當牠是魚。於是有人會說 :「在 水中生活,用鰓呼吸的就是魚。」肺魚在旱季時,可以用鰾作為一個原始肺 在陸上呼吸。彈塗魚用鰓及皮膚呼吸,而且活躍時間都在陸上,比在水中時 間更長,但牠們都被視為魚。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但大了變青蛙, 又不是魚。最後,唯有這樣說 :「魚類是主要生活在水中、以鰓呼吸、利用

鰭在水中運動、大都有鱗片、多數硬骨魚可利用鰾來調節大水中浮力、絕大 多數是變溫動物。」這應該是最能描述魚類特徵的說法。可是,文昌魚符合 了這些特徵,但在生物分類學中卻又不算是魚,因為人類知識中的魚類,首 要條件是脊椎動物,文昌魚具有脊索,但不具較複雜的脊椎,是頭索動物, 不是脊椎動物,所以又不是魚。 生物分類學,以生物的生理特徵將地球上所有生物分門別類,傳統主要 是以形態特徵作分類。當中主要分類等級有域、界、門、綱、目、科、屬、種。 當一個生物分類到種 (species) 的等級,便可視之為辨認這種生物在分類學

中的最基本身份,稱為物種。上世紀末,開始有科學家利用 DNA 序列作分 類參考,其後甚至發展出「生命條碼」概念,即所有物種都可以如超市中包 羅萬有的貨品般,配以獨特的條碼作辨認標籤。 早期的分類學中,仍有一個「魚綱」,包括了所有魚類。隨分類學發展 及不斷修訂,一個「魚綱」已不能應付複雜的分類概念。在分類學中,現生 的魚類屬於真核域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脊椎動物亞門中五個綱,包括盲 鰻綱、七鰓鰻綱、軟骨魚綱、肉鰭魚網、輻鰭魚綱,這 5 個綱共分 62 個目 515 個科 31,000 多個種,是脊椎動物中最大類別。當中的肉鰭魚網和輻鰭 魚綱被視為硬骨魚類。 以黑似天竺鯛為例,這魚在分類學中的身份是輻鰭魚綱 - 鱸形目 - 天竺 鯛科 - 似天竺鯛屬 (Apogonichthyoides )- 黑種 (niger )。而牠的屬名加種小名:

Apogonichthyoides niger 便是這物種獨一無異的學名,稱為雙名法。


香港魚類自然百態

書中的魚名 本書介紹一種魚時,都會以下方式列出相關的名稱 : 科 名:藍子魚科 Siganidae 學 名:Siganus canaliculatus 中文名:長鰭藍子魚、長鰭臭肚魚 英文名:Pearl-spot spinefoot 俗 名:泥鯭 本書科名、學名、英文名主要是參考 Fishbase,這國際魚類資料庫的 分類資料,主要是根據較多學者採用的 Nelson 分類系統;中文名則參考台 灣魚類資料庫及 2012 出版的拉漢世界魚類系統名典,基本上亦是源自同一 分類系統。中文名,有時被稱為中文學名。因為陸、港、台三地長久以來採 用不同分類系統,加上文化及譯音差異,部份中文名在兩岸三地有不同版本, 頗為混亂。拉漢世界魚類系統名典一書,集合三地學者的努力,訂出一些中 文名的準則,但暫時亦未能完全統一,所以有時會列出不同版本的中文名。 俗名方面,陸、港、台三地都有所不同,本書以香港通用的俗名為主。 但就算在香港這一個地區,在漁業界、釣魚界及觀賞魚界中,同一種魚都可 以有不同的俗名。本書盡量附上不同界別的俗名,並且以俗名作為魚類文章 的標題,令大眾讀者感到較親切。例如長鰭藍子魚,說起來大部份人都會摸 不著頭腦,不知是甚麼樣的魚,但一說泥鯭,相信一般香港人都很熟識了。 本書的魚類俗名,除了參考自香港魚網及多本本地魚類書籍外,也搜尋 了大部份香港海鮮、釣魚及觀賞魚網站及討論區的資料,也包括了筆者本身 多年來撰寫魚類文章時搜集的資料綜合而成。俗名都是約定俗成,沒有明文 規定如何定名,很多時只是一類相似魚類的通稱,但不能很明確指出一個魚 種的身份。當某些魚類沒有通用俗名,便會用中文名作標題。如果要更深入 認識某一種魚,建議先從學術界通用的學名入手。

13


魚類基本知識

14

魚類部位名詞 有 次 和 友 人 談 論 某 種 魚 的 特 徵, 他 形 容 那 魚 的「 手 鰭 很 大 」 時, 我 即

時有所頓悟,完全明白他是指魚的那一個部位。這是一個俗稱比學術名詞更 生動有趣的例子。不過為了方便溝通及閱讀本書的一些魚類描述,最好還是 利用已統一化的魚類學用詞。下圖 ( 圖 1) 以黑似天竺鯛作示範,指示出較

常提及部位的名詞。值得留意的是,有些魚類第一、二背鰭連成一個背鰭, 分為前面的硬棘部份和後面的軟條部份。而成對的胸鰭和腹鰭,稱為偶鰭; 背鰭、臀鰭、尾鰭稱為奇鰭。體高又稱體深。體長可分為標準長 (Standard Length-SL) 和全長 (Total Length-TL),本書如沒有註明 (TL) 的,所表示的

便是標準長。

第一背鰭 第二背鰭

側線 頂部

尾柄

1

尾鰭

上頜

體高 下頜 前鰓蓋 主鰓蓋 臀鰭

腹鰭

標準長 全長

胸鰭


香港魚類自然百態

橫帶和縱帶 在描述魚類的條紋時,魚類學的中文用詞又和我們日常用詞有點不同。 垂直的條紋稱為橫帶 ( 圖 2),水平的條紋稱為縱帶 ( 圖 3)。

2 橫帶 ( 垂直條紋 )

3 縱帶 ( 水平條紋 )

15


野外觀魚方法及守則

16

古語有云,「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我則認為「臨淵羨魚,不如

歸家取機。」我每次見到水中有魚,除了會駐足觀賞之外,也恨不得立刻有 相機在手,可以拍攝魚貌。如果條件許可的話,當然最好可以潛入水中,與 魚共泳一番。 在大自然水域中觀魚,欣賞魚兒的美態,及其奇趣的生態行為,實在是

一件賞心樂事。很多人會以為,在水中觀魚,一定要考取水肺潛水牌及購置 昂貴的潛水設備,事實上水肺潛水只是觀魚的其中一個方法。我當然鼓勵大 家去考取水肺潛水牌照,我自己也是從水肺潛水活動之中,開始領略到海洋 世界的奇妙和優美。不過,香港很多魚類,包括淡水魚及海水礁岩魚,都會 在淺水區出現,單是徒手潛水 ( 徒潛 ) 或浮潛,也可以觀賞到很多香港常見 的魚類。有些地方,如溪澗淺流區及海邊潮間帶,甚至不用落水濕身,也可 以在水面觀賞及拍攝到魚兒的生態習性。本書很多照片,便是透過徒潛及水 面觀魚拍攝,以水肺潛水拍攝的只佔少數。

水肺潛水 要 進 行 水 肺 潛 水, 需 要 先 參 加 國 際 認 可 的 訓 練

課程及考取牌照,有興趣的可以參考各潛水網站及商 店的課程。進行水肺潛水時,國際守則規定最少要有 另一位潛伴同行,互相照應。一般是相約潛友租船出 海, 或 參 加 潛 水 店 的 潛 水 遊 ( 圖 1)。 在 香 港, 水 肺

潛水適合於一些需要坐船出海才可到達的離岸潛點, 在那些地點可以一覽較深水及較多底棲魚類及海洋生 物。學會了水肺潛水,更可以到外地潛水勝地親睹一 片清澈藍水、多姿多采、令人驚嘆不已的水底世界。 1

徒潛及浮潛 至於徒潛,只要懂得游泳,熟識水性,便可以自 己安排徒潛活動。徒潛所需配備簡單得多,基本上只 需一個潛水面鏡和一支呼吸管,即可以下水。如在開 放水域,最好穿上蛙鞋,以增加游動力。至於是否穿 上救生衣作浮潛,便視乎個人泳術程度。如果純粹觀 魚,穿上救生衣浮在水面觀察,已是不錯活動 ( 圖 2), 起碼比坐玻璃船觀魚或珊瑚更直接。如要拍攝魚照,

2

有時要閉氣潛落較深水地方,穿上救生衣便不方便。在海岸公園、郊野岸邊 水域、溪河的溪池及水潭,徒潛或浮潛已是不錯的觀魚方式。


香港魚類自然百態

水面觀魚 對 於 我 來 說, 有 魚 的 地 方, 就 是 觀 魚 的 好地方。所以就算一些只得幾吋水深的岸邊潮 池、淺水溪流,只要有魚影晃動,便有衝動去 一睹其真面目。但魚兒一般都會迴避靠近的人 類,或會藏入石隙沙底。所以有時要蹲下或坐

3

在石上靜候一會,不做出大動作,當魚兒感到安全時,便會回復正常活動, 此時便可近距離觀察及拍攝 ( 圖 3)。退潮時岸邊潮間帶的潮池、溪流的淺流 區都是水面觀魚的好地方。入夜後,魚兒睡眠時警覺性較底,較易拍攝其特 寫照,也可以遇到一些晝伏夜出的魚類。冬季天氣寒冷,不宜下水的時候, 在這些地方只需踄水而行亦可以觀魚。

觀魚與拍攝 今時今日的消閒性潛水活動,都是以觀賞及拍攝海洋生物為主,雖然仍 然有少部份人以漁槍打魚為樂,但隨環保意識提高,大部份人都認為用相機 捕捉魚兒的美態,比用漁槍獵殺魚兒好得多。 現 時 數 碼 相 機 功 能 不 斷 改 進, 潛水用的防水殼及相關配件亦比以 前 有 更 多 選 擇。 購 買 時 要 注 意, 不 同型號相機,要配指定型號防水殼。 價錢豐儉由人,幾千元已可購置到入 門級別的相機加防水殼。市面亦有在淺 水適用的數碼相機防水袋,只需數百元, 一般便攜數碼相機都可放 進 防 水 袋 中 進 行 拍 攝。 本書大部份照片攝自這 舊款數碼相機 ( 圖 4), 配上原廠防水殼,而外 置閃燈是後期才添置,可

4

補償內置閃燈不足及改善水中微粒反射閃光的 缺點。水底拍攝和陸上拍攝的技巧有所不同,有興趣的話可參考有關水底攝 影的網上討論區或書籍。如果讀者有更佳拍攝器材,及掌握一定水底拍攝技 術,相信照片效果定會比本書的出色。香港亦有不少水底攝影高手,拍攝出 令人讚嘆香港的水底世界。

17


野外觀魚方法及守則

18

觀魚守則 進入大自然水域觀魚,就如進入別人的家園探訪一樣;在主人家的角度,

我們人類都是不速之客,不請自來。所以訪客有必要遵守一套守則,以免對 自然生境及生態作出不必要的干擾。

不採捕: 有些人會視自然水域為一個免費淘寶樂園,肆意撈取水中 生物。有的是捉回家中飼養,有的是捉來販賣。但自然水 域中的魚兒,都是野生動物,絕大部份不能適應人工環境 飼養。例如 ( 圖 5) 中的照片,便是拍到有人在一溪流捕撈 了大量異鱲、吸盤鰍和擬平鰍,放在膠箱中準備帶回家。 這些魚類,需要生活在高氧、涼快的高水質及高流量環境 之中,兩種鰍類更是以啃食溪石面藻類 為生,不接受人工魚糧。一般家居水族 箱對牠們來說,只是一個活葬的墳墓。 牠們的棲地很多已飽受人類發展所帶來 的破壞和污染,因此請不要再對牠們施 加無謂的殺戮。在郊野公園或海岸公園 5

範圍內採捕野生生物,亦可能觸犯相關 法例。

不觸摸: 很 多 較 具 環 保 意 識 的 潛 水 團 體, 都 會 奉 行“no

touch

policy”,即不許在水底觸摸任何生物。這樣不單是為了 保護脆弱的生態,也是為了保障潛水人士的安全。由於很 多海洋生物具有毒刺,若被刺到,輕則會感到痛楚不適而 要終止活動,嚴重的要送院急救治療。外地某些地方甚至 不許消閒潛水人士佩戴手套,就是防止有人隨便觸摸海底 生物。

不追魚: 有時為了近距離拍攝目標魚類,有人會如追拍明星的狗仔 隊般,追趕目標。其實,野生魚類只會越被追趕越走得遠, 而且人類泳術絕不及魚類,只會徒然虛耗體力。而且在開 放水域中,很易迷失方向,因而可能導致意外。最好的方 法,還是減少自己的動作,靜待魚兒主動靠近,便可觀察 清楚及拍攝。


香港魚類自然百態

不餵食: 有人會以餵食來吸引魚兒,但是當餵食成風,便會造成一 些生態影響,例如當一些食雜性魚類依賴人類餵食後,可 能會因而失去食藻興趣,令藻潮爆發;另一可能是令不接 受餵食的魚類變成弱勢;而且人工食物亦可能對野生魚類 健康有損。餵食亦令魚兒行為被寵物化,令人看不到牠們 真正的自然生態。

不破壞: 無論作水肺潛水、徒潛或浮潛,都要先鍛鍊好個人泳術, 在水中保持良好的泳姿,盡量不要踫撞到珊 瑚及礁石。我經常看到沒經過潛水訓練的浮 潛人士,因為經常要站在礁石上,卻無意地 踏在珊瑚上 ( 圖 6)。一時的大意,便可能破 壞了一塊經多年生長而成的珊瑚。大家可以 想像當人多的時候,有多少珊瑚會被人無意 6

識地破壞。

不污染: 潛水後,特別是在海潛後,用淡水沖身以洗去身上海水及 水中污物,是正常不過的事。但不少人卻將「沖身」變成 「沖涼」,即是如洗澡般用上沐浴液、洗髮液等化學品洗 滌全身。如果在遊船上或岸邊士多的沖身設施「沖涼」, 沖洗過後的水都會流入海中,變成污染環境。所以「沖身」 應該只用清水,不用化學劑。如要「沖涼」,請回到家中 才做吧。當然亦要帶走所有垃圾及物品,因為記著自然水 域中沒有人會替你清理垃圾。 以上所提及的守則,都是建基於一個大原則 : 盡量減少對自然生態的干擾。 當我們離開潛點後,最理想效果就是不留下任何痕跡。在此送給大家一句消 閒潛水界的格言: Take only photos, leave only bubbles.

安全第一 「欺山莫欺水」,這格言道出了水中活動有一定危險性。因此,每次出 發前要先留意天氣預測,及個人體力狀況;而且最好能結伴同行,互相照應。 遇有不測風雲,要當機立斷,取消活動。特別是進行山澗活動時,在豪雨過 後的天晴日子,因水流充沛,水流仍有機會突然沖破一些不穩定的雨後堰塞 物如枯枝砂石,而瞬間產生山洪暴發,造成危險。在岸邊的潮間帶及河口區 活動時,亦要留意潮水漲退時間,有關資訊可參考天文台網站的潮汐預測。

19


溪流篇

1 上游的瀑布和深潭

2 中游的水潭

3 水塘

4 中下游的淺流區

5 河流


香港魚類自然百態

上游

淡水魚定義

溪流生態系是淡水生態系一部份,此

淡 水 魚 的 定 義 可 以 很 廣 泛, 某 一 種

系 從 分 水 嶺 的 水 體 發 源 地 開 始, 向

魚,只要在其生活史過程中,需要在

下流動形成線狀或帶狀的中、小型水

淡水域活動,又或者此魚是廣鹽性、

道,稱為山澗、溪流,後再匯流成更

可進入淡水域活動的海水魚類,皆可

大的水道,稱為河川。簡單地說,溪

以稱為淡水魚。當中可分多個種類:

流生態系可分為上、中、下游。上游 水道急陡,水流湍急,溶氧量高,水

( 一 ) 初級淡水魚:其整個生活史都

溫較低,偶爾有深潭瀑布 ( 圖 1)。適

在淡水域中渡過,不能容忍水

應如此生境的魚類不多,常見的有擬

中溶解鹽份每公升超過 0.5 公

平鰍、麥氏擬腹吸鰍和橫紋南鰍,均

克, 此 類 魚 大 多 為 中 上 游 魚

是香港原生魚類。

類,如爬鰍科;

中游

( 二 ) 次級淡水魚:對半鹹淡水域較

沿流而下至中游,平均坡度漸減,當

具容忍力,通常生活在內陸水

遇上山間巖溝,便形成水流速度稍緩

生系統,多為中下游魚類,如

的水潭 ( 圖 2) 或溪池。這些地方有較

金山鯽;

深的平均水深,成為異鱲、七星魚、 溪吻鰕虎、坑鯰等魚類的棲息地。其

( 三 ) 降海洄游及溯河洄游魚類:如

他魚類如藍刀及被引入或野放的魚

降海產卵的日本白鱔,和溯河

( 如麗科魚類 ),均可見於中游區的水

洄游的香魚;

塘 ( 圖 3) ( 四 ) 偶發性淡水魚:主要生活在海

下游

洋環境中,非因洄游性而偶爾

下 游 的 平 均 坡 度 再 減 少, 偶 爾 出 現

進入淡水域的魚類,如烏頭。

兩 岸 有 樹 蔭 的 淺 流 區 ( 圖 4), 各 分

因此,本書的潮間篇及海岸篇

流繼而在低地平原地方匯聚成河流

所提及的部份魚類,在其他書

( 圖 5),或擴散成沼澤濕地。這些生

籍也可被歸類為淡水魚。

境可見到鰕虎魚類、降海洄游及溯河 洄游魚類及廣鹽性的海洋移游魚類 等。

21


溪流篇

22

香 港鬥魚 傳奇

科 名: 絲足鱸科 Osphronemidae 學 名: Macropodus hongkongensis 中文名: 香港鬥魚、香港長腳鱸 英文名: Hong Kong paradise fish

概 述 上 世 紀 60 年 代, 一 名 小 學 四 年 班 的 小

俗 名: 黑鬥魚

香港淡水魚的一個傳奇。

童,課餘和友伴走到觀塘家居附近臨海的 沼澤區探索。當時的沼澤區內野草叢生,

事緣於 1996 年,香港大學杜德俊 (David

佈滿大小不一的水氹,棲息著不同種類的

Dudgeon) 教 授 和 其 博 士 生 陳 輩 樂 在 香

昆蟲、小魚及蝌蚪,在年少無知的街童眼

港 發 現 此 魚, 認 為 是「 黑 岐 尾 鬥 魚 」

中,是一片充滿驚喜的樂土。小童在一個

(Macropodus concolor )。「黑岐尾鬥魚」

水氹邊找到一條身長比他的小手掌略小、

分布於華南、東柬埔寨及越南。因為在文

隱隱現出金黃體色的魚。小魚外表與當年

獻上,香港從未有此魚紀錄,所以這個發

俗稱膨皮婆的中國鬥魚相似,但身邊沒有

現成為香港新魚種的紀錄。

人可以確定牠的真正身份。好奇的小童把 小魚帶回家,放在一個放了自來水的闊口

1997 年前後,香港最大及最具生態價值

大玻璃樽中,只加了點水草,便養活了這

的深涌沼澤區被私人發展商開發而受到

條美麗的小魚。

嚴重破壞。1999 年,陳輩樂等人在該沼 澤剩餘的其中一條 30 米長的溝道,拯救

幾十年後,小童長大了,偶爾仍會想起這

了 202 條 被 迫 棲 息 在 一 起 的「 黑 岐 尾 鬥

條兒時曾經伴著成長路的小魚,希望知道

魚」。

牠的真正身份,卻想不到,這條魚會成為


香港魚類自然百態

圖文解說

 香 港 鬥 魚 屬 初 級 淡 水 魚, 可 俗 稱

 多次在水中首先遇上的香港鬥魚,

為「純淡水魚」,即是整個生命史都

都是雌魚;由於雌魚的防範性比雄魚

是在淡水生境中完成,並不會游到鹹

低,對陌生者較好奇,因而多次游迎

淡水交界的河口水域。現時境內的香

我的攝影機鏡頭前探究一番。相對而

港 鬥 魚 棲 息 於 香 港 新 界 東 部 約 10 個

言,雄魚通常先會在我的外圍監測,

地點的溪流,生境主要都是有樹蔭遮

感覺沒有危險才會慢慢游近。

蔽、 水 流 較 緩 慢 的 溪 池、 水 潭 或 沼 澤,偶然也會有個體在水流較急的山 溪淺流區出現。成魚體長平均約 6 至 8 厘米,雄魚身型比雌魚稍大,尾鰭 端的延絲較長。

2002 年,香港淡水魚圖鑑《魚魚得水》

香港特有種;加上此魚在香港也是屬於不

出版,首次向大眾介紹「黑岐尾鬥魚」,

常見,那麼,此魚定必正處於全球瀕危邊

該書的封面及封底都採用了此魚的照片。

緣,極需要受到保護。

其中一位讀者,便是那長大了的小童,一 眼便認出那是小時候曾經伴著其成長路

因此,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海洋公園及

的小魚,以為終於解開了小魚身份之謎。

漁農自然護理署(下稱「漁護署」)都分

但意想不到的是,此魚身份在同年又起了

別對採集而來的香港鬥魚進行保育護理,

戲劇性的變化。

包括將部份人工環境繁殖的香港鬥魚在 數個野外地點進行野放試驗。

在 那 年, 德 國 魚 類 學 者 Jörg Freyhof 及 Fabian Heder 發 表 文 章, 指 出 經 過 研

2003 年,那位讀者在新界某山中水潭拍

究 了 採 自 香 港 大 埔 沙 羅 洞 的「 黑 岐 尾 鬥

攝水中生態時,再次遇上了這童年愛魚。

魚 」 標 本, 發 覺 此 魚 原 來 不 是「 黑 岐 尾

他於是在雜誌上撰文介紹香港鬥魚,希望

鬥魚」,而是一個未被科學家描述過的全

更多香港市民可以從重新認識這種被譽

球新魚種,並將此魚種重新命名為香港鬥

為「香港淡水魚之寶」的香港鬥魚,同時

魚 (Macropodus hongkongensis )。更令

也要關注牠們在香港的淡水棲地不斷被

魚類學界關注的是,當時此魚還沒有在香

破壞的問題。

港以外地方被發現過,因而被認為可能是

23


溪流篇

24

2004 年,《魚魚得水》再版,封面主角

香港鬥魚的分布雖然已不再被認為只限

依 然 是 香 港 鬥 魚, 而 且 已 更 新 了 名 稱。

於香港境內,但陳輩樂等人在 2008 年的

此 後 幾 年, 網 上 開 始 有 內 地 民 間 人 士 報

文章中已提到,以香港鬥魚的罕見程度,

稱 在 香 港 境 外 的 華 南 地 區 不 同 地 點, 發

加上面對棲地被破壞及被人採捕的威脅,

現 有 野 生 的 香 港 鬥 魚, 牠 們 在 內 地 被 俗

其狀況已附合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下

稱 為「 黑 鬥 」, 香 港 鬥 魚 是 否 香 港 特 有

稱 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的條件,並

種 又 成 為 另 一 關 注 點。 學 術 界 方 面, 在

建議將之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

2008 年陳輩樂等人撰寫的“Threatened

易公約》(CITES) 附錄中,令其在所在地

fishes of the world: Macropodus

區受法例保護,才能長期地保護其棲地生

hongkongensis ”一文中提到香港鬥魚分

境。

布於廣東省珠江以東沿海地區,而當時最 新發現地點是在汕尾。2009 年,王培欣

可惜,5 年後,直至本書出版之時,香港

等人發表的《鬥魚屬魚類親緣關係的 Cyt

鬥魚仍未列入上述兩個國際名錄中:在今

b 基因序列和 RAPD 分析》一文中提到,

天的社會及政府只講求發展而忽視保育

香港鬥魚的標本是採集自揭陽普寧和深

的大趨勢下,牠們在野外的生存仍然受到

圳龍崗。

很大威脅。60 年代觀塘那個沼澤區早已 填平建成麗港城,當然,當年社會整體保

 雄性的香港鬥魚有很強的領地觀念, 行 多 妻 制, 容 許 雌 魚 在 其 領 地 活 動, 但 會 驅 趕 入 侵 領 域 的 其 他 雄 魚; 所 以 在 同 一 地 點, 通 常 只 會 見 到 為 數 幾 條 的 小 型 部 落。 不 過 我 也 曾 見 過 數 以 百 計 個 體 聚 集 在 同 一 溪 池 的 棲 地, 牠 們 大 部 份 為 雌 魚, 並 毫 無 介 蒂 地 結 伴 而  雌雄性別可從其尾鰭形狀分辨

游, 當 中 少 部 份 為 雄 魚, 各 自 分 散 在

出來。尾鰭呈淺灣狀的是雌魚(上

其 領 地 活 動。 這 照 片 便 是 在 溪 池 一 塊

圖),呈深叉狀的是雄魚(下圖)。

大石下拍攝到的一群「後宮佳麗」。


香港魚類自然百態

育 意 識 薄 弱, 為 滿 足 社 會 居 住 需 求 而 移 山填海,無可厚非。至 90 年代,被視為 具 高 生 態 價 值, 同 時 也 是 香 港 鬥 魚 最 大 棲 地 的 深 涌 沼 澤 區, 卻 被 發 展 商 以 發 展 「 綠 色 」 悠 閒 活 動 為 名 而 填 平 破 壞。 社 會 上 總 是 有 不 同 的 原 因 和 藉 口, 對 具 生 態 價 值 的 地 點 作 出 不 能 逆 轉 的 破 壞。 香 港 境 外 的 香 港 鬥 魚 棲 地, 亦 很 可 能 會 重

 香港鬥魚鰓內部具有補助呼吸器官, 稱 鰓 上 器 (suprabranchial organ) 或

蹈覆轍。

迷 路 器 (labyrinthiform organ), 能 直 當 年 的 小 童, 亦 即 是 本 書 的 作 者, 便 特 別 以「 香 港 鬥 魚 傳 奇 」 為 題, 展 開 香 港 魚 類 自 然 百 態 的 第 一 幕, 讓 這 唯 一 以 香 港 命 名 的 淡 水 魚, 帶 大 家 進 入 香 港 多 采

接 納 入 空 氣 進 行 呼 吸, 所 以 牠 們 能 夠 在 低 溶 解 氧 的 慢 流 或 滯 水 中 生 存。 牠 們每隔一段時間便會游至有植物遮蔽 的 水 面 呼 吸, 避 免 被 水 面 上 的 掠 食 者 發 現。 在 春 夏 繁 殖 期 間, 雄 魚 會 在 水

多 姿 的 魚 類 世 界, 希 望 牠 們 美 麗 的 自 然

草 遮 蔽 的 水 面 吐 泡 營 巢, 交 配 後 雄 魚

面 貌、 生 活 百 態, 能 夠 喚 起 更 多 人 去 保

會 把 魚 卵 放 在 氣 泡 巢 中, 趕 走 雌 魚,

護大自然,減少對自然生態的破壞。

自行守巢至仔魚孵化。

 香港鬥魚是食肉性的魚類,主要攝

 香港鬥魚的口部位於吻端亞上位,

食小型水生動物包括水蚤、螺類、蚯

方便水面呼吸之餘,亦方便攝食水面

蚓、昆蟲及小魚等。而最不費勁的食

的飄浮碎屑及捕食誤墮水面的昆蟲。

物之源,便是藏於絲藻中豐富的有機 碎屑。

備註 香港有兩種長腳鱸屬 (Macropodus ) 的魚類,即香港鬥魚和蓋斑鬥 魚(Macropodus opercularis ,俗稱中國鬥魚),兩者外型相似, 後者體側有紅藍相間的橫帶(即垂直條紋),容易區分。

25


溪流篇

26

七 星 伴溪流 科 名: 鯉科 Cyprinidae 學 名: Puntius semifasciolatus 中文名: 半紋小 、條紋二鬚 、五線無鬚 英文名: Half-banded barb, Chinese barb, Green barb, Gold barb 俗 名: 七星魚

概 述 七星魚原本是香港常見的原生淡 水魚,以前廣泛分布於山區溪流中 下游一帶的緩流處、水潭及水塘。 但和其他淡水魚命運一樣,香港七

圖文解說  在香港溪澗原生 魚 之 中, 若 要 選 出 最「 金 碧 輝 煌 」 的 魚, 七 星 魚 應 該 是

星魚的棲地不斷受到發展及污染

實 至 名 歸 了。 七 星

破壞,加上受到人類野放外來魚種

魚全身披上寬大金

的威脅,及喜愛野採的水族飼養人

色 鱗 片, 配 以 紅 色

士的捕撈干擾,其野生數量被普遍

鰭邊及四至七條主

認為是比以前減少了。雖然現時在

要 的 黑 色 橫 紋, 成

未受干擾的河溪、水塘依然不難見

魚眼眶部份有紅色光彩的特徵,為以樸實色

到牠們的蹤影,但若是我們希望美

調為主的野外原生淡水魚世界,帶來眼前一

麗的七星魚不會在香港溪流中慢

亮的視覺效果。成熟雄魚體形較雌魚小,體

慢減少甚至消失,我們便要保護牠 們的生境,讓「七星伴溪流」的美 景持續下去。

色 較 鮮 艷, 背 鰭 邊 緣 與 尾 鰭 會 呈 現 淡 橘 紅 色,體背金黃色,體側上半部呈現綠色金屬 光澤,腹部兩側則呈現鮮豔的橘紅色,黃綠 紅三色共現於身,色彩悅目。


香港魚類自然百態

 成魚體長一般都是 5-8 厘米,最大為 10

 七星魚是食雜性魚類,以絲藻、

厘米,偏向於水域中下層生活,通常在石塊

水生昆蟲及小型無脊椎動物及有

和水中植物間群居及游動。

機碎屑為食。

備註 七星魚分布於華南、海南島及台灣等地,香港是此魚原生地之一。 1822 年,Hamilton 最先將此類魚分類入 Cyprinus 屬中的一個亞屬。 1863 年,Bleekeri 確立了 Puntius 屬( 屬),並分為四鬚亞屬 (Barbodes )、 二鬚亞屬 (Capoeta )、無鬚亞屬 (Puntius )。

七星魚分類及學名命名進程

1868 年,Gunther 將七星魚叫做 Barbus fasciolatus 、Barbus semifasciolatus 、

Puntius semifasciolatus 。 1977 年,伍獻文等將以上三亞屬提昇為屬,並將七星魚名 為 Capoeta semifasciolata (條紋二鬚 )。Capoeta 為 二鬚屬,Puntius 為無鬚屬,七星魚明明有鬚,何解現 在又以 Puntius semifasciolatus 為有效學名呢 ? 原來 當初 Hamilton 為 Puntius 類群作了簡單定義: 1) 有明顯斑點或斑紋; 2) 鬚即使存在也很短; 3) 個體小,很少超過 4 吋。 七星魚符合了這三點,有鬚但的確很短,要很近才看到,有時甚至看似沒有鬚 (可能因為易斷),所以被歸入是無鬚 屬。但是,有鬚便是有鬚,長短沒有 定義,於是亦有人將之歸入二鬚 屬。 1998 年,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單鄉紅發表文章,將此魚中文稱為 『條紋小 』,學名依然為 Puntius semifasciolatus ,近年,中文名修定為半紋 小 。

27


溪流篇

28

異 鱲 的風彩

科 名: 鯉科 Cyprinidae 學 名: Parazacco spilurus 中文名: 異鱲 英文名: Predaceous chub

概 述 異鱲,對很多香港人來說,可能只是一 般 的「 山 坑 魚 」, 甚 至 對 其 名 字 感 到

圖文解說

陌生,但牠卻是一種很能代表香港的淡 水魚。首先,本種首個科學上的標本紀 錄, 便 是 採 自 香 港 山 區, 因 此 香 港 是 本種的模式產地。再者,香港淡水魚之 中,以異鱲的分布最廣,港島、新界、 離島的溪流都可見其蹤影,是香港最常 見的原生淡水魚。反之,此魚在香港境 外的主要分布地-大陸華南地區,由於 當地河流興建水壩,影響了異鱲種群的 繁衍,加上長久以來人類在溪流中採用 毒藥、炸藥、電擊等破壞性捕魚方式, 令內地種群的數量大減,分布範圍大幅

 異鱲沒有高調的色彩,卻有樸素風 采的一面。此魚具極流線型身體,常 於水體中不停游動,遇險時更可以驚 人的爆炸高速流竄,令掠食者難以捕 捉,通常都會成為棲息地的優勢種。

縮窄,導致現時異鱲在《中國瀕危動物

牠們喜愛在水體中上層活動,所以在

紅皮書》中,已被列為易危級別。因此,

水面也可看到牠們游動的背影。成魚

香港常見的異鱲,無論在生態保育及研

(左)在背鰭前的背部有一黃色條

究方面,對整個華南種群都佔著重要意

紋,易於辨認,幼魚(右)除了體型

義。

較小,背部還沒有現出黃色條紋。


香港魚類自然百態

 如 在 水 中 觀 察, 可 見 幼 魚 體 側 有

 異鱲的棲地包括溪流上下游較清澈

一條黑色縱帶(水平條紋),由鰓後

及 水 流 充 沛 的 溪 池、 淺 流 區、 水 潭。

延至尾柄,以一個明顯黑點為終結。

晝行群居、食肉性,主要攝食浮游動

幼魚隨著成長,體側的黑條紋漸漸變

物、 小 型 甲 殼 類、 其 他 小 魚 等。 另 一

得模糊,至成魚時,原本黑色縱帶部

特徵是口裂大,上下吻凹凸鑲嵌,成

位會變成不連續的碎紋。(見本文主

魚面頰及下唇出現較明顯的突粒狀「追

圖)

星」(nuptial tubercles,又名珠星)。 「追星」在包括鯉科的 15 個科的魚類 中都會出現,主要是在求偶時用作刺 激雌魚、護巢或作為雌雄識別。

 成魚總體長可達 15 厘米。在同一棲息 處中,整個部落群通常只有一條至數條成 長至外形特出的強勢雄魚 (alpha male)。 例如這條在激流下拍攝的強勢雄魚,除了 具有一般成魚的特徵之外,還有特別寬大的臀鰭,胸鰭、腹鰭,臀鰭邊現 出更顯眼的白紋,繁殖期間,腹部泛起一片淡紅,腮下部位泛起明亮的橙 紅色,是異鱲的婚姻色,令牠在一眾異鱲群中特別顯眼。強勢雄魚可說是 一個部落群的「族長」,行事機警謹慎,當我多次潛入不同地點的異鱲棲 地,一般年少的異鱲都會好奇地游近,甚至在我身上咬上幾口,看看來者 是否可吃的大餐,但「族長」便只會在遠處窺伺我這名入侵者,當我意圖 接近牠,牠會游走避開,深諳明哲保身之道。

備註 異鱲屬 (Parazacco ) 在全球魚類中只有一種,即異鱲 Parazacco spilurus ,有說只分 布在華南地區,為中國特有種,亦有說其分布地區包括日本、越南、韓國。2009 年, 香港有文章指出在實驗室研究之中,異鱲攝食蚊幼蟲的數量遠超其他幾種本地原生淡 水魚及引入控蚊的食蚊魚,而香港鬥魚則排名第二。(註 1) (註 1) Virginia LF Lee & Alvin SP Ng, 2009,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Using Native Freshwater Fish for Mosquito Control in Hong Kong, Hong Kong Biodiversity , issue no.,17,AFCD.

29


溪流篇

30

急流快魚

寬鰭鱲

科 名: 鯉科 Cyprinidae 學 名: Zacco platypus 中文名: 寬鰭鱲 英文名: Freshwater minnow 俗 名: 雙尾魚、桃花魚、石必魚

概 述 在某些清澈見底的溪澗,偶然會見到一些披著粉橙色條紋的小魚,在湍急的水流中悠 然地游動,當有人影稍為靠近,牠們便會以爆炸性速度游走,牠們就是我稱之為「急 流快魚」的寬鰭鱲。而香港的寬鰭鱲的真正身份,像很多其他魚一樣,近年又起爭議, 因暫未有定案,本書仍是沿用寬鰭鱲的名稱,爭議點可參考本篇末的備註。

圖文解說

 寬鰭鱲喜棲息於水流充沛,底層佈

 此魚為食雜性,會追吃掉下水中的

滿大小石塊的淺流區,游動性強,具

昆蟲、或捕食水生昆蟲幼體,亦會攝

群集特性。遇險時,除了高速逃竄,

食附著石面上的菌藻類。圖為雌魚。

也會躲進石隙,甚至躍越石澗。


香港魚類自然百態

 成熟雄魚體型較雌魚大,臀鰭亦特

 寬鰭鱲的外貌和習性,與異鱲有點

別寬大,胸鰭生長至可達腹鰭基部的

相似,棲地範圍亦有重疊,所以兩種

長度,體背側呈淡青褐色,腹側呈銀

魚有時會混集同一棲地,一起群游,

白 色, 體 側 約 有 11 條 具 藍 綠 色 光 澤

令人在遠看時以為是同一種魚的魚

之橫帶,帶間有橙紅色斑紋。

群。

備註 寬鰭鱲(Zacco platypus )的模式種產地是日本,在台灣,即是舊稱的平頜鱲, 一向被認為是在 70 年代從日本引入台灣的。近年,有台灣魚類學家發表研究 文章,指出台灣的平頜鱲實為長鰭馬口鱲 (Opsariichthys evolans )(註 1)。綜 合各方資料,長鰭馬口鱲與寬鰭鱲的外觀區別,要在成熟雄魚時才比較明顯, 主要分別有以下幾點: 長鰭馬口鱲(成熟雄魚) 胸鰭末端達腹鰭起點之後。

寬鰭鱲(成熟雄魚) 胸鰭末端不及腹鰭起點。

體側橫帶明顯區分為 11-14 條。

體側橫帶通常融合成塊狀斑,橫 帶條數不易計數。

追星呈圓錐形,各自獨立。

部分追星基部融合而連成一線。

胸鰭鮮黃。

胸鰭偏紅。

體長最大 12 厘米。

體長最大 20 厘米。

地區分布 : 浙江省南部至福建

地區分布 : 日本南部,浙江省北

省,及台灣北部。

部。

香港的「寬鰭鱲」在外觀上,似乎都是較為符合長鰭馬口鱲的特徵,而且體 長一般不超過 12 厘米,個人更未聽聞有大至 20 厘米的個體。從分布地角度, 歸類為長鰭馬口鱲的可能性亦較大。近年內地有學者研究中國的寬鰭鱲,綜 合分子系統學和形態學結果,認為分佈於秦嶺南北的寬鰭鱲支系無論在形態 還是遺傳特性上都具有很高的差異,可能為兩個相互獨立的種。 (註 1) Chen, I-S. & Wu, J.-H. & Huang, S.-P. (2009): The taxonomy and phylogeny of the cyprinid genus Opsariichthys Bleeker (Teleostei: Cyprinidae) from Taiwan, with description of a new species. Environmental Biology of Fishes .

31


溪流篇

32

保育魚之星

北 江光唇魚

科 名: 鯉科 Cyprinidae 學 名: Acrossocheilus beijiangensis 中文名: 北江光唇魚 英文名: Beijiang striped barb

概 述 提到北江光唇魚,總是和保育新聞扯上關係,可謂是香港保育魚之星。以下是過去十 多年有關此魚的部份新聞摘要。 2001 年,漁護署淡水魚類工作小組在全港郊野公園,進行了約為期兩年的淡水魚基線 普查。根據普查資料所得,北江光唇魚只在大嶼山和港島數條溪澗有紀錄。由於牠們 的分佈地點很少,因此被定為「稀有」物種,並於 2003 年第四期《香港物種探索》 中列為「具保育價值的淡水魚」。 2003 年底,東涌河其中一段 330 米長的河段,遭向迪士尼供應石塊的副承建商非法 採石工程破壞,棲於其中的生物首當其衝,包括了北江光唇魚;事件遭環保團體揭發, 再經傳媒報導後,有關承建商因而被判罰,同時亦展開香港首個天然河溪修復工程, 將破壞的河段還原本貌。 2005 年 3 月,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東涌河復原進度報告》中提到:「初步結果 顯示,東涌河受破壞的河段現正逐漸復原……最值得注意的是,一種具自然保育價值 的稀有魚類品種──北江光唇魚已重新在經修復的河段出現。」


香港魚類自然百態

2006 年 8 月,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在東涌河該河段考察時,卻又發覺情況變壞: 「發現大量沉積物從上游沖刷而下……然而今次河流面對的威脅可能比挖石事件更為 嚴重……罕有的北江光唇魚和常見的異鱲,現在都消失無蹤,我們懷疑受影響河流範 圍可能長達二公里。」並指出當時「路政署正進行大型東涌道擴闊工程」。 2012 年 6 月,兩條非法填河的行車道堵塞東涌河道,導致河邊村落水浸,附近亦興 建了停車場、建築廢料場等。雖然環保團體投訴非法行車道逾十年,地政總署仍不執 法,令人擔心稀有的北江光唇魚、近河口的舒氏海龍因水質污染而隨時絕迹。同月政 府更提出在東涌河附近填海拓地建屋,遭七個環保團體合力反對,憂慮破壞罕見的魚 類如北江光唇魚等生物的棲地。 北江光唇魚雖然被列為少數「具保育價值的淡水魚」之一,但是此魚的棲地卻遭逢歷 劫,可說是反映了香港社會和政府對保育罕見物種的忽視程度。

圖文解說

 北江光唇魚全身黃色,軀幹上有五

 此魚為食雜性,會吃各種水中小型

條粗黑橫帶,由背部延至體側下部,

生物及有機碎屑,此水潭水質清澈,

外 表 有 點 似 七 星 魚, 但 口 部 稍 為 突

陽光充沛,石面上生長了很豐富的絲

出,眼眶沒有紅色。此魚棲息於石礫

藻,也成為北江光唇魚主要食物來源

底質的溪流,對潛入其水域的人類很

之一。

有戒心,稍為接近牠們,牠們便一起 游至河底及躲藏在石隙中,很難拍攝 牠們的近鏡特寫。

備註 北江光唇魚是中國的特有種,分布於珠江的北江及西江流域。中國魚類學家 伍獻文最早於 1977 年將本種記載於文獻中,莊棣華於 1992 年在其論文發 表香港首個紀錄。在香港境內,此魚只在大嶼山數條溪澗及港島一個水塘 集水區有紀錄,有說此魚是以前水務處為平衡水塘生態而引進之魚苗,或 是由東江水中引入之魚類。於 2000 年,香港發現了另一同屬的側條光唇魚 (Acrossocheilus parallens ),與北江光唇魚同是香港稀有淡水魚。

33


溪流篇

34

蹺口杉手

土鯪魚

科 名: 鯉科 Cyprinidae 學 名: Cirrhinus molitorella 中文名: 鯪、鯁 英文名: Mud carp 俗 名: 土鯪、鯪魚

概 述 土鯪魚是五、六十年代香港街市檔販形容「馬姐」(來自順德的家傭)的 慣用語,意思是「蹺口杉手」,猶如土鯪般「多骨惡啃」,難於應付,所 以 土 鯪 的 食 用 方 式 多 數 是 先 去 骨 除 刺 剁 成 魚 蓉, 再 烹 製 成 釀 鯪 魚 或 鯪 魚 球,現在絕大多數土鯪都是由魚塘養殖的。可悲的是,這種在人類眼中的 廉價經濟魚類,卻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列為近危 (Near Threatened) 物 種, 原 因 是 野 生 土 鯪 數 量 有 大 量 下 降 趨 勢。 土 鯪 分 布 於 珠 江、韓江(位於廣東省東部)、閩江(福建省)、瀾滄江(湄公河上游中國 境內河段之稱)和紅河(中國、越南跨境水系)等,棲息於中大型河流的中 下游流段,繁殖期間,是半洄游性魚類,成魚需要游到河流上游交配產卵。 可是人類大量興建的人工堤壩,截斷了土鯪的洄游路線,影響了此魚的自然 繁殖,再加上濫捕及污染等因素,令此魚的野生數量大減。在香港的土鯪, 主要見於水塘及漁塘,不常見於自然溪流中,偶然見到的,通常是幼魚,但 由於外貌與成魚有頗大差別,一般人未必會知道牠們便是土鯪。


香港魚類自然百態

圖文解說

 某 年 一 月 份, 行 經 某 山 溪 旁 邊 小 徑, 看 到溪中有一群背部灰綠的小魚在水中遊動, 這是個人在觀察這溪段時首次看見這種魚, 於是拔機拍照作為紀錄。魚兒見水面有人拍 照,即全數躲進牠們的安全屋──水底石穴 之中,一時間溪水中的魚踪杳杳。幸好帶備 了相機防水殼,於是將相機伸入水中石穴, 進行盲攝,拍回來的畫面顯示,原來是一群 土鯪幼魚。

 香 港 的 土 鯪 較 多 出 現 於 水 塘, 而 在 水 塘 或漁塘中的土鯪已失去洄游性,要用人工方 法如激素及人工水流刺激其產卵才能繁殖。 這群山溪中的土鯪幼魚,相信是由水塘溢流 而來。土鯪幼魚和成魚有頗大分別,在於幼 魚身形較細長,尾柄有一黑斑印。在這張相 片裡,土鯪幼魚群中還混雜了寬鰭鱲及一條 香港瘰螈。  土 鯪 隨 著 成 長, 其 體 深 比 例 增 大, 成 魚 尾柄黑斑消失,胸鰭後方體側出現本種的一 個特徵:類似菱形的深色斑塊,外形及體紋 和幼魚迥然不同。在魚類世界,這是常見現 象,幼魚外觀和成魚不同的其中一個原因, 是減少成熟雄魚將之視為同性威脅而對幼魚 發動攻擊的危險,也與幼魚和成魚的棲息環 境不同有關。土鯪屬中大型淡水魚,最大體 長 可 達 60 厘 米 以 上, 一 般 為 30 厘 米。 鯪

備註

魚為食雜性,主要以浮游動物、植物碎片、 藻類、腐殖質等為食。

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資料,香港、台灣、日本、新加坡、印尼出現的土鯪為引入種。( 註 1) ( 註 1) Cultured Aquatic Species Information Programme. Cirrhinus molitorella. Cultured Aquatic Species Information Programme. Text by Xinping, Z. In: FAO Fisheries and Aquaculture Department [online]. Rome. Updated 7 April 2006. [Cited 24 June 2013].

35


溪流篇

36

破水之刃 -

藍刀

科 名: 鯉科 Cyprinidae 學 名: Hemiculter leucisculus 中文名:

、鯈

英文名: Sharpbelly, Wild carp 俗 名: 藍刀、白條

概 述 香 港 的 多 個 水 塘, 經 常

圖文解說

可 見 到 體 背 呈 青 灰 色、 身 形 側 扁、 狹 長 似 刀 的 魚 群 集 在 水 面 游 動。 牠 們 活 潑 好 動, 偶 爾 側 身 時 反 射 日 光, 閃 亮 出 銀 藍 鱗 光, 猶 如 一 把 一 把 的短刃,劃破流水而游, 本地稱之為藍刀。

 藍刀需要在開闊而水質穩定的水域活動,在香港 通常棲息於較大溪流及水塘,一般小型溪流並不常 見。


香港魚類自然百態

 日 光 穿 透 水 體, 分 散 成 一 條 條 金 色 的 光 柱 直 射 水 底, 與 魚 體 身 上 反 射 出 來 的 鱗 光 互 相 輝 映。 藍 刀 體 型 修 長, 喜 歡 在 水 表 群 集 覓 食, 屬 食 雜 性, 以 藻 類 及 水 生 昆 蟲 為 食, 水 體 中 有 任 何 疑似浮游動物,都會爭先張嘴吞噬。

 藍刀其中一個識別特徵是其曲折的

 藍刀標準體長可達 23 厘米,但肉

側線,由胸鰭上位突然向下至腹部,

味不佳兼多骨,因此在香港並未有被

再沿體側下部伸展至尾柄中部。這照

人類捕食,不過在內地,牠們還是會

片正好清楚突顯了牠那急斜再轉彎的

被製成罐頭魚或油炸成魚乾來作食

側線。

用。

備註 分布於東亞大陸及台灣。香港的藍刀是由華南引入用以平衡水庫生態。

37


溪流篇

38

湍流吸盤

麥氏擬腹吸鰍

科 名: 爬鰍科 Balitoridae 學 名: Pseudogastromyzon myersi 中文名: 麥氏擬腹吸鰍、孟氏擬腹吸鰍、邁爾斯氏擬腹吸鰍 英文名: Myer's Sucker-belly loach, Sucker-belly loach 俗 名: 吸盤鰍

概 述 溪流中上游的水生生境受破壞或污 染相對較少,但同時多為陡峭山溪,

圖文解說

沿 流 有 湍 瀨, 偶 爾 又 有 瀑 布, 當 中 稍 為 平 緩 的 區 段, 形 成 深 潭 淺 池, 會成為一些已適應在湍流生活的魚 兒 安 居 之 地。 這 種 生 境 水 流 依 然 湍 急, 水 中 小 魚 如 想 固 守 棲 地, 不 隨 波逐流,便需要有特別的抗流本領, 例 如 擁 有 流 線 形 身 體 的 異 鱲, 便 可 以憑矯健及具爆發性游泳能力在水 流 中 來 去 自 如。 另 一 種 方 法, 便 是 擁 有 一 個 吸 附 力 特 強 的 吸 盤, 讓 身 體 牢 牢 的 吸 附 在 石 面, 免 被 水 流 沖 走。 香 港 溪 流 中 便 有 一 種 擁 有 這 特 化 器 官 的 魚 - 綽 號「 吸 盤 鰍 」, 亦 即是本文要介紹的麥氏擬腹吸鰍。

 上游溪段,水流湍急,為水潭和溪 池帶來水質清涼、清澈及含氧量高的 水生環境,是吸盤鰍偏愛的棲地。


香港魚類自然百態

 麥氏擬腹吸鰍體長頭扁,呈琵琶型,

 此 魚 偏 愛 吸 附 在 大 岩 塊 表 面, 扁 平

身體呈褐黃色,體側背具不規則迴紋,

的 頭 背 部 除 了 可 減 少 水 流 的 沖 激 面,

近 似 岩 石 表 面 的 體 色, 加 上 其 在 水 面

更可利用水流形成的線流將身體向下

晃 動 時 所 產 生 的 波 紋 水 影, 不 易 被 水

壓, 有 助 更 牢 固 地 貼 附 石 面, 不 必 虛

面 上 觀 察 者 所 察 覺。 其 特 徵 是 胸 鰭 及

耗太多體力去應付被水流沖走的威脅。

腹 鰭 寬 大 平 張, 與 腹 部 結 合 形 成 吸 盤 狀 的 器 官, 可 以 在 湍 急 溪 流 中 吸 附 石 面。 圓 圖 可 見 此 魚 腹 面 的 胸 肚 部 位 各 有 一 吸 盤。( 註 ︰ 攝 於「 獵 魚 者 」 的 透 明 膠 箱, 詳 情 見 本 書 的「 野 外 觀 魚 方法及守則」。)  麥氏擬腹吸鰍因為 長時間吸附石面,其位 於頭下亞端的嘴部不能 像一般魚類可張大口呼 吸,所以其嘴前有七個 溝槽作入水孔道,以助 呼吸。因此其生境先決 條件之一是需要有含氧 量高的豐富水流,上游 溪流一般較符合這個條 件。研究顯示 (註 1),在 大埔一條溪流上游的麥 氏擬腹吸鰍數量(平均 密度為每平方米 10.7 條),便是中游數量的三倍(平均密度為每平方米 3.5 條)。此魚攝食時以強壯的下頜割食石面上的附著性絲狀藻青菌、硅藻和其他 藻類,藻青菌能利用氣體氮為養料製造固氮細胞,而氮是蛋白質主要成份,因 此當牠們攝食大量藻青菌,便無需捕食其他食物以補充動物蛋白質。同一研究 亦顯示,此魚在自然生境中屬食植性 (herbivorous),沒有明顯證據是以動物 為食物。此魚吻部兩側長出白色疣突,俗稱「追星」,是成熟雄魚的特徵。

39


溪流篇

40

 個人觀察所見,成熟的麥氏擬腹吸 鰍有時會游近驅趕同一石塊上另一接 近的成魚,有時也會豎起淺黃色有紅 邊條的背鰭作為警告,可能是爭取覓 食地盤的行為;牠們卻不甚害怕人類 接近,在水中可於極近距離觀察其活 動。此魚最大可生長至 7.9 厘米,成 魚會在六至七月間生育下一代。像其 他棲身大水流的魚類一樣,牠們的卵

 麥氏擬腹吸鰍是底棲魚類,整體形

子數目較少但較大顆,可沉降在石隙

態主要是為了應付水流,因而降低了

中免被水流沖走。而野外觀察到最小

在水體中游動的能力。牠們大部份時

的魚苗約長 1 厘米,而且與成魚一樣

間吸附在石塊上向前爬動,動作如剪

已具有吸盤,可吸附在石塊上抵抗濕

草機般不斷割食石面藻菌類,很少離

季經常發生的洪流。

開石面在水體中游動。這是驚鴻一瞥 觀察到游泳中的麥氏擬腹吸鰍,猶如 在水中飛翔,但其游動持續力有限, 游了不夠兩米便沉回石塊上。

備註 本種是中國特有種,分布於廣東東江水系、榕江水系及香港。物種的模式產地在香 港,現時在香港常見於無污染的水塘集水區及中上游溪流。不過,據 IUCN 資料, 有學者於 2005-2009 年間的調查工作中,在廣東地區卻找不到此魚,因此,本種 在廣東已屬不常見魚類,估計是由於城市發展、農業污染、溪河濫捕,加上當地人 捕撈作觀賞魚買賣,令此魚在廣東的數量大減,現急需進一步調查此魚最新的狀 況,將來可能在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由現時的低度關注 (Least Concern),提升 為受威脅類別 (threatened category)。 ( 註 1) YANG Yao(2008) THE ECOLOGY OF A HERBIVOROUS FISH (Pseudogastromyzon myersi : BALITORIDAE) AND ITS INFLUENCE ON BENTHIC ALGAL DYNAMICS IN FOUR HONG KONG STREAMS .THE HKU SCHOLARS HUB.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香港魚類自然百態

食藻專家

擬 平鰍

科 名: 爬鰍科 Balitoridae 學 名: Liniparhomaloptera disparis 中文名: 擬平鰍、異色林氏副平鰭鰍 英文名: Broken-band hillstream loach, Lin's flat-finned loach 俗 名: 石笋

概 述 在香港溪澗中上游,還有另一種適應湍急水流的魚──擬平鰍。此魚沒有 麥氏擬腹吸鰍的吸盤,主要是以流線型驅體及比較具彈性的游動能力以應 付水流,無論順流逆流,亦無阻牠行動自如。據稱牠亦會藏身砂礫之中, 估計可以藉此避敵及避免被洪流沖走。常見於大部份溪流上游。

圖文解說

 擬平鰍和同科的麥氏擬腹吸鰍經常出現同一 棲地,同是底棲性。兩者體色斑紋相似,但擬 平鰍頭部較小,吻部較窄,整體較為近「圓筒 型」,不似後者的琵琶形狀;具寬大平展的胸 鰭,和腹鰭距離較遠,不像後者般互相重疊。

擬平鰍比麥氏擬腹吸鰍更依重硅藻作為食物,牠們內臟盛有小量幼沙粒,可將硅藻 細胞的黏狀外層磨破,增加消化效率。雌魚比雄魚較為壯大,最大體長達 7 厘米。  幼魚斑紋呈分明的橫紋狀,體型已具 成魚形態,可利用流線型驅體對抗水流及 附着石面,多於河岸粗砂及礫石間活動。

備註 本種分布於華南的廣東、廣西、香港,以至越南北部。1980 年有文獻指海南島發現亞種 瓊中擬平鰍 (L. disparis giongzhongensis );另外近年在珠江支流山溪又發現另一亞種鈍 吻擬平鰍 (L.disparis obtusirostriss )。本種模式種因而被稱為L.disparis disparis 以資識別。

41


溪流篇

42

紅 劍 闖清流

科 名: 花 科 Poeciliidae 學 名: Xiphophorus hellerii 中文名: 劍尾魚 英文名: Swordtail 俗 名: 紅劍

概 述 香 港 人 家 居 的 水 族 箱 中, 相 信 大 部 份 都 曾 經 飼 養 過 紅 劍。 此 魚 的 祖 先 是 來 自 中

圖文解說

南 美 洲 的 劍 尾 魚, 以 色 彩 鮮 艷、 價 廉 易 養 而 成 為 入 門 水 族 飼 養 者 必 然 之 選。 這 種 水 族 箱 中 的 寵 兒, 一 旦 被 人 棄 養 而 野 放 到 郊 野 的 溪 流 中, 卻 會 變 成 自 然 生 態 的「 入 侵 魚 種 」; 因 為 此 魚 適 應 力 和 繁 殖 力 都 很 強, 容 易 影 響 到 原 生 地 區 的 水 生 生 態, 根 據 IUCN 轄 下 的 全 球 入 侵 物 種 資 料 庫 (Global Invasive Species Database),此魚「已被引入除了南極洲

 清澈的溪流水面,波紋正反映著藍 天白雲,原本是水中生物的一個天然 視覺保護罩。不過晃動的波紋水影依

以 外 的 世 界 各 大 洲 許 多 國 家。」 在 澳 洲

然掩蓋不了一條條像紅絲帶般的奪目

及 非 洲 南 部 多 國 家, 更 被 視 為 有 害 的 引

色彩。紅劍和一般體色素淡的香港原

入 物 種。 紅 劍 在 香 港 的 各 處 溪 流、 河 道

生淡水魚不同之處,就是在水面已很

亦 已 有 一 定 數 量, 成 為 野 化 族 群。 本 文

容易便見到牠們紅色的身影在水中扭

帶大家去看看牠們在一處溪流的生活實

動。

況。


香港魚類自然百態

 在原產地野生的劍尾魚體色原 本是銀白中透橄欖綠色,紅劍是經 多代的人工飼養及優選,漸漸培育 出紅色或橙紅色的劍尾魚,是本種 最典型的體色變異「品系」,其他 的體色變異「品系」還有黃劍、白 劍、黑鰭紅劍、黑鰭白劍等。野化 的紅劍,經歷多代的物競天爭,亦 有可能回復本來的橄欖綠色,稱為 青劍。劍尾魚的特徵,當然便是成 熟雄魚尾鰭下葉延長部分,形狀類似一把有黑色外框的「劍」。研究顯示,擁有一 把壯碩尾劍的雄魚,不單會刺激附近出現的雌魚成熟速度,亦會抑制領域中雄性幼 魚的成熟速度,因為雌魚會偏好選擇具壯碩尾劍的雄魚作交配對象。所以,擁有一 把壯碩尾劍的雄魚,絕對有利其交配的成功機會。

 雌 魚 尾 鰭 沒 有「 劍 」, 體 形 較 雄

 劍尾魚喜歡棲息在水流較強的溪

魚稍大,一般體長 3-5 厘米,但最長

流或河段中,亦可在池塘或淺灘中找

竟 可達 16 厘米(TL)。劍尾魚屬食

到。這個紅劍小部落的棲地,依然以

雜性,以吃食蠕蟲、昆蟲、甲殼類為

本地原生魚異鱲為優勢種,這群紅劍

主,也以植物碎屑為食。此魚所屬的

似乎對這種本地的淡水魚代表還未造

科都是卵胎生魚類,魚卵於體內

成顯著威脅,只是為樸素的清流帶來

受精並留在母魚體內孵化,受到母體

一點色彩。牠們能否和本地原生生物

保護,孵化後由母魚直接產出已可游

和 諧 共 融, 始 終 和 人 類 是 否 干 預 有

動的仔魚,而其他魚的體外受精卵,

關,沒有好好管制野放外來物種,始

較大機會在未孵化前已成為紅劍或其

終會對本地生態造成不明影響。

他生物的食物,因此外來的花

科魚

和本地原生競爭者之間的競賽,前者 在生命的「起步點」已贏得優勢。

備註 原產地分佈於中美洲墨西哥、洪都拉斯一帶。

43


溪流篇

44

孔 雀 開屏

科 名: 花 科 Poeciliidae 學 名: Poecilia reticulata 中文名: 孔雀花 、虹 英文名: Guppy 俗 名: 孔雀魚

概 述 孔雀魚,相信也是最多香港人認識的淡水小魚之一。原產於南美的孔雀魚,隨著 觀賞魚貿易被分佈到世界各地。在虐疾流行時期,也被認為是食蚊魚之外,另一 能有效控蚊的魚。此品種約在 1940 年被引入香港,成為香港「山坑魚」成員之 一。直到廿多年前,很多研究都認為食蚊魚及孔雀魚的控蚊能力其實很低,甚至 比本土原生的某些魚種為低。自 1982 年開始,世衛組織更不再建議在野外放食 蚊魚作為控蚊魚。現在郊野見到的孔雀魚,可能是以前作為控蚊魚時被野放的族 群後代,也可能是新近由水族箱中野放的觀賞性孔雀魚,還有可能是兩者混雜。

圖文解說

 孔 雀 魚 的 棲 地 多 樣 化, 常 見 於 下 游 長 有植物的慢流溪池、滯流區、平靜的湖泊 水潭,並能耐受污染的水域,甚至在新界 村屋旁的水溝也可發現。孔雀魚繁殖能力 強,卵胎生,仔魚直接由母魚洩殖孔生出, 出世後便可自行游泳覓食。三個月大的魚 便具繁殖能力,具群集性,圖中一個溪流 水潭中便有過千孔雀魚個體,而且是『一 魚獨大』,沒有發現其他魚類。


香港魚類自然百態

 水族箱中的孔雀魚,大都體色鮮艷,紅藍紫綠,雄魚身上還飄揚著闊大的尾鰭及背鰭, 活像節日中色彩繽紛的旗幡。不過,這些燦爛體色,只是經過多代人工培育而成的「品 系」,在天然環境中,體色過於鮮艷,會引來掠食者的注目,闊大的鰭,更加不便快速 逃逸。所以,已野化的孔雀魚,體色都較水族箱孔雀魚低調,各鰭大小也只是適可而止, 達到求生的活動功能而已。不過雄魚身體上依然有幾種基本色彩,主要是黑、紅、橙、黃、 藍、綠。研究顯示雌魚比較偏愛色彩 較鮮艷的雄魚,所以體色是雄魚吸引 雌魚的本錢之一。野化的雄魚,體色 也可以有不同變化。但是超過九成的 雄魚都是如此圖的雄魚一樣,是雄魚 野生原貌的基本體色(左圖);臀鰭 特化成長條型生殖足(右圖),交配 時在雌魚體內授精。

 至於野化的孔雀雌魚,亦會回復野生

 孔 雀 魚 是 食 雜 性 小 型 魚 種, 雄 魚 最

原貌,一般都是淡黃素色,比雄魚大,外

大體長 3.5 厘米,雌魚最大體長 5 厘米,

表 和 食 蚊 魚 雌 魚 極 度 相 似, 令 很 多 人 混

以藻類、水生昆蟲及有機碎屑等為食。

淆,我最初亦以為這是食蚊魚雌魚。食蚊

4 月時份的成熟孔雀雄魚非常「好色」,

魚腹後黑斑點是識別特徵之一,但不太可

大部份時間不是覓食,便是追著雌魚來

靠,因有時此特徵在食蚊魚身上也不太明

「調戲」一番。而雌魚則不大理會雄魚

顯,因此我最後還是以較細節的形態特徵

的 求 偶 行 為, 大 部 份 時 間 只 顧 著 攝 食

去確定魚的身份,就是以兩魚不同數目的

石面及植物叢中的藻類及碎屑。雌魚交

縱列鱗和背前鱗來區分。孔雀魚縱列鱗數

配後,體內儲存的精子可供以後受精使

26-28 背前鱗數 11-13;食蚊魚 (Gambusia

用,並可能每四個星期生產一次。

affinis ) 縱 列 鱗 數 29-32 背 前 鱗 數 1617。這裡的雌魚是縱列鱗數 27 背前鱗數 12,所以可以合理地說,這裡的魚,無論 雌雄,都是孔雀魚。

備註 原產地分布於南美洲北部,包括委內瑞拉,巴貝多,千里達,巴西北部與蓋亞那。孔雀 魚和食蚊魚雖不同屬(孔雀魚和食蚊魚是同科不同屬),卻被認為關係密切。某些花 科魚是可以在只有雌魚情況下繁殖的,但要由其他魚種雄魚的精子刺激魚卵發育成為仔 魚,但卻不會接受雄魚基因,據聞外地有魚類學者發表過此兩魚雜交現象的文章。

45


溪流篇

46

金鴛鴦 戲水

科 名: 花 科 Poeciliidae 學 名: Xiphophorus variatus 中文名: 雜色劍尾魚 英文名: Variable platyfish 俗 名: 鴛鴦、金鴛鴦

概 述 在香港野外「落地生根」

圖文解說

 金鴛鴦的體色變異繁

的外來劍尾魚屬淡水魚

多,體側斑紋變化多端,

之 中, 也 包 括 另 一 種 原

但雌雄識別特徵很明顯,

產於中美洲的雜色劍尾

雄魚(上)體色較鮮艷,

魚, 由 於 雄 魚 和 雌 魚 的

往往具兩種或以上色彩,

體 色 紋 不 同, 香 港 人 一 般 俗 稱 之 為「 金 鴛 鴦 」 或「 鴛 鴦 」。 與 同 屬 的

背鰭及尾鰭亦較寬大及 色彩較悅目,雌魚(下)體色較素淡, 野化群體色接近淡金黃色。

紅 劍 一 樣, 此 魚 適 應 力

 金鴛鴦最大體長達 7 厘米,棲息於

及 繁 殖 力 強, 成 為 劍 尾

有水生植物的河溪,或慢流的水道,屬

魚屬中人工混種魚的親

食雜性,主要攝食昆蟲、蠕蟲、小型甲

魚 之 一, 也 成 為 基 因 研 究 的 一 種 熱 門 對 象 魚。

殼類及植物。個人觀察中,雌魚幾乎是 在不停地啃食石面上的藻類及碎屑。

60 年代於美國本土及夏

 雄魚則比較著重與其領域內的雌魚

威夷開始發現有其野外

「社交」,不停地追逐身邊不同的雌

群, 隨 觀 賞 魚 貿 易 的 發

魚,遇上不大抗拒的雌魚,便會死纏對

展 及 被 人 棄 養 野 放, 現

方,使雙方發生身體磨擦,刺激雌魚的

已成為各地的引入種。

交配意欲。整個求偶過程,雄魚頗費周 張,最後卻未必能交配成功,還需不斷

備註

努力。雄魚熱衷於求偶的行為,也成為 觀賞此魚的一個看點。

有說本種原本為墨西哥特有種,亦有說原產地還包括伯利茲、洪都拉斯、危地馬拉。香 港水族店出售的雜色劍尾魚,其俗名會因其體色斑紋而定,例如有米老鼠、大帆鴛鴦等。


香港魚類自然百態

弱勢族群

弓 背青

科 名: 怪頜 科 Adiranichthyidae 學 名: Oryzias curvinotus 中文名: 弓背青 英文名: Rice fish, Hainan medaka 俗 名: 米魚、闊尾 魚

概 述 弓背青

以前常見於水稻田,故俗稱為米魚。棲地亦包括中下游溪段、水塘、低地

濕地,亦可見於沿岸半淡鹹水水域,屬次級淡水魚。現今香港,水稻田故然已消失 湮沒於城市發展中,亦有間接證據顯示,上世紀早期食蚊魚的引入,令競爭力較弱 的弓背青

數量大減。現在香港只有在未有外來

科群體入侵的少數生境,才可見

其蹤影,包括約 10 處的溪流及水塘,屬香港少見魚種。在其他分布地區,特別是 中國廣東,因為城市發展及農業開墾,導致此魚天然生境崩壞,令其數量在過去 20 年慢慢減少。 本篇雄魚照片攝於一個廣闊淡水生境一處近岸點,這裡見到有數條弓背青

在大群

藍刀幼魚群中活動。牠們的食物和藍刀差不多,主要攝食藻類及浮游微型水生動物, 兩者又同是在水體表層活動,但弓背青

的游動泳速卻比藍刀慢,體形又較少,最

大只有 4 厘米,如有任何食物出現,反應都不及如狼似虎般搶食的藍刀,而在中下 層水體,又有更強勁的對手「羅非魚」盤據,牠們是如何在強勁的對手中倖存下來 呢?也許是這裡的食物及空間都十分充裕及多樣化,才可容納較弱勢的族群生存吧。

備註 分布於中國南部的廣東、香港、海南島,及越南北部的廣寧省一帶。

47


溪流篇

48

山溪之虎

橫紋南鰍

科 名: 條鰍科 Nemacheilidae 學 名: Schistura fasciolata 中文名: 橫紋南鰍、橫紋裂尾鰍 英文名: Striped loach, Hillstream loach 俗 名: 溪鰍、山胡鰍

概 述 橫紋南鰍是香港溪澗上游的另一「原住民」,廣泛分布於各水塘集水區和上游 山溪,棲地以底質佈滿大小不一的岩塊、礫石為主,其長筒形身軀可使其快速 竄進石塊之罅隙避險。屬底棲性魚類,大部份時間緊貼近石面活動,具有頗強 游泳能力,有時會在水體中游動。

圖文解說  從 野 外 觀 察 橫 紋 南 鰍 的 習 性, 應 是 晝 行群居,其體色灰黃,身上具有八至十數 條棕色至黑色橫紋,部份不規則橫紋看似 虎紋,吻頜位具 3 對觸鬚,成魚一般體長 達 6-7 厘米,最長可達 12 厘米(TL), 成魚與幼魚形態相似,只是大小不同,主 要捕食底棲性無脊椎生物和攝食碎屑。  繁殖期間的成熟雌魚,腹部明顯脹白。

備註 分佈地區包括香港,大陸的廣東、廣西、海南、雲南等地區及越南一帶。 本種科名之前為鰍科 (Cobitidae) 的條鰍亞科 (Nemacheilidae),現在因為鰍科中的三個 亞科已改為三個科 : 條鰍科 (Nemacheilidae)、沙鰍科 (Botiidae) 和花鰍科 (Cobitidae), 所以本種的科名現為條鰍科。


香港魚類自然百態

小白臉

溪吻鰕虎魚

科 名: 鰕虎魚科 Gobiidae 學 名: Rhinogobius duospilus 中文名: 溪吻鰕虎魚、雙斑吻鰕虎魚 英文名: White-cheeked goby, Double-spotted stream goby

概 述 鰕虎魚是魚類世界中最

圖文解說

 成熟雄魚較雌魚大,最長達 4 厘

大 的 家 族, 全 球 已 知 有

米,外型亦較奪目。頭大唇厚,第

約 2000 種,平均每年新

一背鰭呈深棕色及鮮橙色,前緣具

發現的鰕虎魚亦有 10-20

一白斑,鰓骨蓋緣有不規則紅斑線, 胸鰭底部及面頰白色,發情時白面

種。 牠 們 大 部 份 都 是 小 型 底 棲 魚 類, 腹 鰭 多 特 化 為 吸 盤 狀。 香 港 有 紀 錄 的 鰕 虎 魚 有 80 種 以

頰特徵更明顯,其英文俗名 whitecheeked goby 由此而來,可說是鰕虎魚中的小白臉。在 求偶時揚起的背鰭,在陽光反射下,閃出耀眼的鮮艷虹 彩,向同性發出警告之餘,亦可傳遞吸引異性的訊息。

上, 大 部 份 棲 息 於 海 水 岩 岸、 淺 灘、 潮 間 帶、 河 口、 紅 樹 林 等 海 水 區 或 半 鹹 淡 水 區, 棲 息 在 陸上溪流中上游淡水生 境 的 為 數 不 多, 溪 吻 鰕 虎魚便是較常見的一種。

 雌魚整 體以素淡 淺橙色為 主, 並 不 具上述雄魚特色,頭小唇薄。此魚在春夏期間繁 殖,產下小量大型的卵,孵化出來的仔魚已具幼

備註

魚雛型,不經浮游階段而營底棲生活,而且發育快 速,估計是減少濕季期間被洪水沖離棲地的風險。

本種分布於東亞地區及日本一帶。此照片攝於新界一條石澗的中下游,在同位置中有多條 體色黑褐的吻鰕虎魚,因未能確定真正身份,只能說是一種吻鰕虎魚 (Rhinogobius sp.)。香港還有較少見的項鱗吻鰕虎魚(R. cervicosquamus ) 和 李氏吻鰕虎魚 (R. leavelli ),兩魚外觀極為相似,可說是 同一個複合種 (species complex)。

49


溪流篇

50

疤面魚

極樂吻鰕虎魚

科 名: 鰕虎魚科 Gobiidae 學 名: Rhinogobius giurinus 中文名: 極樂吻鰕虎魚、子陵吻鰕虎魚、 似久爾吻鰕虎魚 英文名: Bar-cheeked goby, Paradise Goby

概 述

圖文解說

此魚的名字可堪玩 味,留在本文備註詳 談。極樂吻鰕虎魚與 溪吻鰕虎魚有點相 似,成魚體形較大, 可 達 8 厘 米, 體 色 呈淡黄至淺粉褐,具 散佈橙褐色斑紋,最

 本種雄魚(主圖)頭大唇厚、吻部圓鈍,背、臀、尾鰭 具紅黃色斑,體側中部具淺藍金屬光澤斑點。雌性(此圖) 頭小吻部略尖,各鰭近透明,腹部脹白。牠們領域性強,會 主動攻擊入侵的魚族。個人在河口觀察中,可見牠們在一大 群「羅非魚」及雙帶縞鰕虎魚環伺下,仍能自成一個大族群。

易辨認此魚的部位在 於其面頰,具多條向

 極樂吻鰕虎魚在香港的分佈廣泛,常見於淡水溪澗及河口水域。

前方斜下的橙褐色條

屬底棲性魚類,經常匍匐於溪底的石塊或砂礫上,主要捕食水生昆

紋,其中一個英文名 bar-cheeked goby 由此而來,故本文形 容為「疤面魚」。

蟲、甲殼類動物和小魚。繁殖型態有兩種,一是洄游性,在淡水溪 河孵化的仔魚順流降河至河口入海,營浮游生活,兩三個月後溯河 洄游,在淡水溪河留棲成長;另一是 完全在淡水域完成生活史的陸封型。 圖為河口生境中的極樂吻鰕虎魚。

備註 分布於中國、韓國及日本。極樂吻鰕虎魚是台灣中文名,子陵吻鰕虎魚是大陸中 文名,源於對種名 giurinus 的不同音譯方式。似久爾吻鰕虎魚則是將 giurinus 拆 為 giuris(音譯為久爾)和 inus(意譯為似)而來。(註 1) (註 1)莊棣華(2010)。每周一魚:似久爾吻鰕虎魚。大公報。香港。


香港魚類自然百態

竊嗅者

坑鯰

科 名: 鯰科 Siluridae 學 名: Pterocryptis anomala 中文名: 糙隱鰭鯰、糙鯰 英文名: Nim 俗 名: 坑鯰、黃鯰

概 述 鯰魚類很多都是夜行或活躍

圖文解說

 鯰魚類另一特徵是在口部旁具

於混濁的水生環境,視力較

有不同數目的觸鬚,看似貓鬚,

差,覓食求生都依賴敏銳的

所以其英文俗稱為 Catfish。坑鯰

嗅覺。此科魚的鼻腔中擁有

具兩對肉質觸鬚,上頜鬚較長,

最 多 的 嗅 覺 褶 皺 (olfactory

鬚上具有味蕾,是探藏匿於砂底

folds), 能 竊 取 環 境 中 的 嗅

石隙中獵物的「工具」。食物包 括昆蟲、小蝦、小魚及生物遺骸。

覺信息來尋覓獵物,例如能 察覺獵物血液中微量的氨基 酸,可謂是魚類中的「竊嗅

 坑鯰生活在山澗佈滿石塊的溪流中,喜在石塊縫隙中 活動。一般資料都說此魚是夜行獨居,而我在日間野外觀

者」。此外,牠們更具有靈

察中,卻在同一溪池遇過五、六條一起群游的坑鯰。牠們

敏的聽覺及側線,可清晰接

不怕人類,還以觸鬚不斷探索我浸在水中暴露的腳趾,可

收水中的聲音和振動。棲息

能就是牠們敏銳的「竊嗅」功能發揮了作用。照片中的坑

於香港水質清澈河流上游的

鯰體長約 11 厘米,

坑鯰便是這樣的一種魚。

本種最大體長達 21 厘米。

備註 分布於中國廣東及香港。香港的坑鯰之前被誤認為越南鯰 (P. cochinchinensis )。2005 年,有學者發表文章(註 1),重新描述 P. anomala ,及從精細形態分析中確定香港的坑 鯰是糙隱鰭鯰。 ( 註 1)HEOK HEE NG & BOSCO P.-L. CHAN. (2005). Revalidation and redescription of Pterocryptis anomala (Herre,1933), a catfish (Teleostei: Siluridae) from southern China, ZOOTAXA , Magnolia Press.

51


溪流篇

52

走地魚

塘虱

科 名: 鬍鯰科 Clariidae 學 名: Clarias fuscus 中文名: 棕鬍鯰、鬍鯰 英文名: Hong Kong catfish, Whitespotted walking catfish 俗 名: 塘虱、土虱、伯父魚

概 述 鯰魚類中,最為香港人所熟識的應該是塘

圖文解說

虱了。此魚生命力極強,能棲息於河流、 水坑、池塘、稻田等具泥質地之水體中, 甚至在城市溝渠之中,亦偶然有人捕獲巨 大塘虱而成為新聞。此魚鰓腔上方具有一 樹枝狀輔呼吸器,能直接呼吸空氣,除了 可以在溶氧量極低的沼澤生存之外,更能 長時間離水,無論因旱季被困乾涸泥沼, 或隨大雨洪水沖上陸上,都能在陸上扭動 身體而行,另覓棲息處,本文稱之為「走 地魚」。

 塘 虱 軀 幹 光 滑 無 鱗, 頭 部 扁闊,口部具四對肉質觸鬚,

備註

為夜行的底層活動魚類,食性 廣,不僅捕食小魚、蝦,也攝 食腐爛的動植物碎屑。

分布於中國大陸、東南亞、臺灣等地區。香港野外的塘虱,一般被認為是棕鬍鯰,最 大體長則有不同說法,由 24.5 厘米至 40 厘米不等。關於本種最大體長,有不同參考 資料。內地學者岳佐和 1999 年量度了 42 尾在中國各地採集的棕鬍鯰,體長 4.19 至 22.1 厘米;據 Fishbase 資料, 最大體長為 24.5 厘米,是中小型鯰魚;本地資料一 般為 40 厘米。如此大的塘虱,到底是棕鬍鯰,還是另一種蟾鬍鯰 (Clarias batrachus ) 的誤認呢 ? 蟾鬍鯰於 1978 年已由泰國引入中國,最大體長 47 厘米,與棕鬍鯰極相似, 目測時只能以鰭條數目判斷。


香港魚類自然百態

鹹淡佳宜的金鼓

科 名: 金錢魚科 Scatophagidae 學 名: Scatophagus argus 中文名: 金錢魚 英文名: Spotted scat 俗 名: 金鼓

概 述 這條與網紋獅頭同游於河口汽水區(半鹹淡水域)的金鼓 ( 圖右 ),經常 可見於人類的街市魚檔、海鮮缸,甚至水族店,是香港人熟識的魚類, 卻有不少人對牠究竟是淡水魚還是鹹水魚的問題而感到困惑。其實很多水 生生物都是廣鹽性,即是能適應不同鹽濃度的水生環境,金鼓便是其中一 種。在自然生境中,幼魚多出現於河流下游淡水區及河口汽水區,成魚則 偏好出沒於河口汽水區及沿岸砂泥底較混濁之海水區。雌魚(如圖)眼上 頭部位置平直,成熟雄魚眼上頭部位置有明顯凹陷形狀,最長可達 38 厘 米。屬食雜性魚類,以藻類及底棲小型無脊椎動物及碎屑為主。其背鰭和 腹鰭硬棘銳利,且具毒腺,如被牠刺到會引起紅腫疼痛。

備註 分布於印度洋至太平洋廣泛水域,西至科威特、東至密克羅尼西亞等島嶼, 北至日本,南至澳洲北部。

53


溪流篇

54

金山鯽 羅非魚 福壽魚

概 述 首先要說明,香港人常稱的金山鯽、羅非

至 於 福 壽 魚 的 出 現, 始 於 台 灣 的 吳 郭 二

魚,都不是鯽魚。鯽魚是鯉形目鯉科的魚,

人於 1946 年從新加坡引入非洲口孵魚,

是金魚的祖先。金山鯽、羅非魚則是鱸形

並 於 1949 年 正 式 名 為『 吳 郭 魚 』。 據

目麗魚科 (Cichlidae 或稱慈鯛科 ) 中幾個

紀錄,那時的魚種是莫三鼻口孵非鯽 (O.

屬的俗稱,原產於非洲,因外貌似鯽而被

mossambicus )。1966 年, 台 灣 再 引 入 更

統稱為「非洲鯽」。而現時的福壽魚已是

耐寒的尼羅口孵非鯽 (O. niloticus )。1969

經多代多種「非洲鯽」雜交育成,品系複

年,兩魚雜交繁殖成功,得出繁殖力更強

雜。涉及的包括以下三個屬的魚。

及取肉率更高的混種魚,並取名為福壽魚, 逐漸於取代了引入的 Oreochromis 原種。

第一是口孵非鯽屬 (Oreochromis ),這類魚

而福壽魚後來亦經多次混種改良,近年台

排卵受精後由雌親魚口孵,如莫三鼻口孵

灣將改良的福壽魚改了另一個名 : 台灣鯛。

非鯽 (Oreochromis mossambicus ) 及尼羅 口孵非鯽 (Oreochromis niloticus )。

香港,是亞洲最早引入「非洲鯽」的地區。 早在 1940 年從新加坡及 1948 年從泰國引

第二是帚齒非鯽屬 (Sarotherodon ),這類

入莫三鼻口孵非鯽,至 1972 年再從台灣

魚除築巢排卵外,由雄魚或雌雄親魚口孵。

引入尼羅口孵非鯽(註 1),當時不知為何有 人將此類魚俗稱為「金山鯽」,令消費者

第三種是非鯽屬 (Tilapia 又稱慈鯛屬),

錯覺是來自美國舊金山(三藩市)的鯽魚,

這類魚會築巢,但不會口孵。如下一篇所

實則此魚既不是來自金山,也不是鯽魚。

說的吉利非鯽 (Tilapia zilli )。


香港魚類自然百態

大陸方面,莫三鼻口孵非鯽於 1956 年及 1957 年分別從泰 國和越南引入,在廣東省進行試養,後推廣至各地飼養。 而尼羅口孵非鯽則於 1978 年開始從蘇丹引入。1994 年上 海水產大學從菲律賓引進新品系尼羅口孵非鯽,經 10 年 9

圖文解說

代選育,育成了「吉富品系」尼羅口孵非鯽 (O. niloticus , GIFT strain-Genetically Improved Farmed Tilapias)。「羅 非鯽」或「羅非魚」,是大陸內地對這類「非洲鯽」的一般 叫法。 內地亦精通混種養殖福壽魚,1983 年從台灣引入福壽魚, 現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福壽魚出口國。福壽魚人工養殖容易, 成長速度快,是全球眾多個地區人口攝取蛋白質的廉價魚 類。但逃逸或被人野放的族群,對當地原生物種及生態有 很大影響,成為全球 100 大入侵物種。在台灣,在野生環 境的口孵非鯽純種魚已很少,大多數都是適應力較強的福壽 魚,在香港一些水塘、河口、濕地,依然有金山鯽(莫三鼻

(上圖)福壽魚連同

口孵非鯽及尼羅口孵非鯽),而在較人工化的河道、池塘、

錦鯉被人野放於一條中

河口,則主要為福壽魚。此類魚體色隨環境而變異,而混種

下游河段中。(下圖)

的福壽魚(主圖)又可以具有不同魚的特徵,容易令人混淆。

香港一水庫中的尼羅口

備註

孵非鯽幼魚。

科 名: 麗魚科 Cichlidae

科 名: 麗魚科 Cichlidae

學 名: Oreochromis mossambicus

學 名: Oreochromis niloticus

中文名: 莫三鼻口孵非鯽

中文名: 尼羅口孵非鯽、尼羅非鯽

英文名: Mozambique tilapia

英文名: Nile tilapia

俗 名: 金山鯽(香港)、羅非魚(大陸)、 吳郭魚(台灣)

俗 名: 金山鯽(香港)、羅非魚(大陸)、 尼羅吳郭魚(台灣)

雌魚和非繁殖期雄魚為銀白色,體側中央

一般為暗褐色;鰓蓋上緣具一藍灰色斑

具 2-5 片斑點;鰓蓋上緣具一藍灰色斑點;

點;一般體側具 8-12 條暗色橫帶,背鰭

幼魚具 4-6 條不明顯暗色橫帶,至成魚暗

後端有幾條斜紋,尾鰭具多條垂直橫紋;

色橫帶一般會消失,尾鰭無垂直橫紋;繁

繁殖期間成熟雄魚體側暗色橫帶消失,

殖期間成熟雄魚體色偏黑,胸、背及尾鰭

背和尾鰭具淡紅之鰭緣。

具鮮紅之鰭緣。 福壽魚(最早期): 莫三鼻口孵非鯽雌魚 x 尼羅口孵非鯽雄魚。 (註 1)De Silva, S.S; Subasinghe, R.P.; Bartley, D.M.; Lowther.(2004). A.Tilapias as alien aquatics in Asia and the Pacific: a review. FAO Fisheries Technical Paper. No. 453. Rome, FAO. 2004. 65p.

55


溪流篇

56

披孔雀錄的吉利非鯽

科 名: 麗魚科 Cichlidae 學 名: Tilapia zillii 中文名: 吉利非鯽、齊氏非鯽 英文名: Redbelly tilapia 俗 名: 吉利慈鯛

概 述 由於孔雀綠(含致癌物的治魚藥)與食用魚扯 上關係,港人因而聞之色變。幸好這魚只是披

圖文解說

上 孔 雀 綠 體 色 的 吉 利 非 鯽。 此 魚 同 屬「 非 洲 鯽」一族,引入香港養殖業的時間應該是繼尼 羅口孵非鯽之後,估計是在上世紀 70 年代。 但吉利非鯽的命運和之前引入的「非洲鯽」大 不 相 同。 牠 雖 然 有 耐 寒 易 養 好 處, 但 肉 質 不 佳,更大問題是不易與其他種的「非洲鯽」雜 交,難以培育出改良「品系」,在養殖業漸漸

 幼魚早期體側具兩條暗色

被其他「非洲鯽」代替,但其逸出或被野放的

縱帶,隨後漸被約具 7-8 條暗

下代已在香港野外建立野化群體,散落於各河 流溪澗及河口。最早有野外個體文字紀錄的是 1999 年由陳輩樂博士發表,成為當年香港新 發現的 8 種淡水魚之一。 (註 1)

色橫帶代替。背鰭後部有一黑 色 眼 斑, 體 側 具 縱 向 螢 光 線 紋。成魚(主圖)體色多變, 主要呈孔雀綠色或暗褐色,雄

備註

魚發情期頭背具淺錄線紋,腹 部泛紅。

吉利非鯽的名字,音譯自種名 zillii ,是繼極樂鰕虎魚之後,再次顯示華人在 翻譯拉丁學名時的幽默。此魚雖然在養殖業中漸被淘汰,但其屬名 Tilapia , 卻成為所有「非洲鯽」的統稱。 (註 1) Bosco Chan(1999). Hong Kong's Freshwater Fish: Who Cares? Porcupine! No.19.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香港魚類自然百態

征海慈鯛

網紋獅頭

科 名: 麗魚科 Cichlidae 學 名: Paraneetroplus fenestratus 中文名: 馬頭副尼麗魚 英文名: Blackstripe cichlid 俗 名: 網紋獅頭、藍摩西、龍皇(幼魚)

概 述 之前提及的幾種非洲鯽,都是因為養殖食用原因從外地引入本土,本文的主角,同是麗魚 科(俗稱慈鯛),則是因水族觀賞而引入,因為部份個體遭人棄養野放,近年漸漸在香港 水塘及河口地區建立野外群體。此魚原產於墨西哥,在香港觀賞魚界的稱號為網紋獅頭。 幼魚(右圖)體側有一條粗黑色縱帶,亞成魚(左圖)的頭部至胸鰭位置開始泛紅;成魚 體側的縱帶消失,現出 5 條暗橫帶,軀幹泛藍網紋。部份個體的有厚大隆額,因而被稱為 網紋獅頭,體長可達 30 厘米。 釣魚人士不時會在水塘釣到成魚,而我數次在野外河口水中遇過約五、六條幼魚及亞成魚 的一小群體。牠們既可順利度過香港較寒冷的冬季(可在攝氏 10 度以下),又可適應酸 鹼度及鹽度很不同的河口汽水區(半鹹淡水域)。我更曾在一個珊瑚群落所在的海水區域 遇到健康個體,這慈鯛的征海原因和後續情況不明,但已足見此魚是另一生命力頑強的外 來魚。慈鯛一般頗具侵略性,如只生活在人工水庫,那裡是外來魚族大本營,自生自滅, 對其他天然生境的生態影響不大。但部份群體開枝散葉,來到天然河口生活,未知會對河 口生態帶來甚麼影響。個人觀察中,此魚群體棲息的河口區亦有其他原生魚類的存在,如 鱲魚、紅友幼魚、多種鰕虎、蝦、螺等,兩者依然生生不息,但沒有量化數據顯示原生魚 類受其影響程度,因而難下定論。

備註 網紋獅頭原產於墨西哥帕帕洛阿潘河 (Papaloapán River) 至查查那卡斯河盆地 (Chachalacas River basin),偏好棲息於泥砂底質的湖泊及中慢流的山谷下游 流域。屬食雜性、主要攝食植物及水中無脊椎動物。

57


潮間篇

1 河口

2 紅樹林

3 泥灘

4 龍尾灘的潮池


香港魚類自然百態

間帶是指在潮汐大潮期的

泥灘

絕對高潮和絕對低潮之間

泥灘多形成於地形平坦的內灣或河口

露 出 的 海 岸 區 域, 簡 單 而

三角洲的扇狀沖積區域,水退時露出

言, 即 是 大 水 漲 和 大 水 退 之 間 的 區

大片泥坪 ( 圖 3)。泥灘的表面及泥內

域,也是人類最先接觸海洋的地方。

均擁有豐富的無脊椎動物,包括螺類

本書潮間篇包括的生境有以下幾種。

及雙貝類,成為人類「掘蜆」的地方, 同時亦吸引了不同魚類、鳥類棲息或

河口

覓食。有些泥灘混雜礫石,因而出現

溪流水體流至低地平原,匯聚成河,

了大量附石性生物及依賴礁石棲息的

或散布成沼澤,除了部份滲入地下、

魚類,加上天然河口,締造了多樣化

被植物吸收或蒸發成水蒸氣,大部份

微生境,成為豐富生物的棲地。如龍

都繼續流向海岸形成河口,是內陸水

尾灘,在退潮時露出的潮池,是觀察

系和海洋連接的水域區,也是許多水

潮間生物的好地點 ( 圖 4)。

生 生 物, 包 括 魚 類 作 洄 游 或 棲 息 之 地。河口水位受潮汐影響,廣義上也

潮間帶常見到的魚類,多為廣鹽性魚

屬潮間帶,為鹹淡水域,底質主要由

類, 主 要 為 各 種 鰕 虎 魚, 沙 鰍, 其

沉積物沖積而成,以砂泥為主,間中

他魚類如蔬蘿、雞泡及鱲魚等也會見

散佈大小礁石,水退時河口兩岸便露

到,但這些魚主要生活在潮下的海岸

出一片的砂泥河床 ( 圖 1)。

水域,所以留在海岸篇中介紹。潮間 帶是最容易受到人類破壞的地方,海

紅樹林

邊廢土及垃圾的傾倒,並受到污水、

紅樹林 ( 圖 2) 沿着海岸線生長,克服

廢水所污染,地產發展亦不斷在破壞

了很多苛刻的條件,例如海水鹽度、

潮間帶,令當中的生物承受更大的生

鬆軟泥土層、潮汐、海風等,演化出

存壓力。

幫助呼吸的氣根及幫助支撐的板根, 並且是潔淨海水的一個重要生物過濾 器。對很多魚類而言,更是孕育及成 長的場地。

59


潮間篇

60

大 口 犁突鰕虎魚 的共生生活

科 名: 鰕虎魚科 Gobiidae 學 名: Myersina macrostoma 中文名: 大口犁突鰕虎魚、大口鋤突鰕虎魚 英文名: Big-mouth hover goby, Flagfin goby

概 述 2008 年 7 月 4 日,盛夏,我與牠

圖文解說

在龍尾灘的潮池邂逅,一見難忘。 牠 是 大 口 犁 突 鰕 虎 魚, 嚇 人 的 名 字, 卻 是 一 條 體 色 美 麗, 姿 態 優 雅 的 小 魚。 香 港 之 前 未 有 此 魚 的 文獻記載,是香港魚類的新紀錄。 此 魚 隱 蔽 性 很 強, 感 到 有 任 何 異 動, 便 會 急 速 竄 入 牠 們 的 地 穴 堡 壘, 一 般 人 難 以 發 現 其 蹤 影。 拍 照 更 難, 首 先 要 等 待 一 年 中 少 有 的 大 退 潮 的 日 子; 其 次, 是 牠 的 棲 地 屬 於 泥 質 淺 水 區, 泥 沙 碎 屑 物 容 易 被 揚 起, 令 水 中 充 滿 懸 浮 微 粒, 相 機 鏡 頭 難 以 對 焦。 我 共 花 了 3 年 時 間, 才 拍 攝 到 較 為 清

1  大口犁突鰕虎魚棲身於由槍蝦挖掘的洞穴中, 日間會徘徊在洞口附近,牠們不像一般鰕虎魚般在 砂 泥 面 匍 匐 而 行, 而 是 將 身 體 傾 斜 仰 上, 離 地 不

晰 的 照 片, 更 發 現 一 對 親 魚 與 槍

高地懸浮在水中,攝食水流中的浮游生物及有機碎

蝦 共 生 的 情 況, 現 在 就 以 圖 文 解

屑,動作猶如跳芭蕾舞般優美(圖 1)。具這類行

說,一窺此魚的共生生活。

為習性的稱為「盤旋鰕虎魚」(hover goby)。


香港魚類自然百態

共 生(symbiosis) 是 指 兩 種 不 同生物在互助互利,或不損對方 情況下,共棲生活,以增加生存 率。並非每種鰕虎魚都會與槍蝦 共生,大口犁突鰕虎魚便是其中 一種。弱視的槍蝦負責不斷挖泥 洞,觸鬚保持觸踫著大口犁突鰕 虎魚,而魚則負責守在洞口(圖 2), 一 發 現 危 險, 便 震 動 尾 部 2

通知槍蝦逃入洞中,自己亦尾隨 而入。如此,槍蝦得到魚的守護,魚又得到

3

泥洞棲身的回報,這便是一種「互利共生」 現象。 幾年前,關於本魚種,甚至整個犁突鰕虎魚 屬的研究資料也不算多,主要圍繞同屬魚種 的形態特徵比較,作分類基礎,對此魚的行 為,特別是此魚和槍蝦的共生關係,卻從未 有 專 題 研 究。 直 至 2012 年 3 月, 新 加 坡 魚 類學家發表在實驗室研究 100 條大口犁突鰕 虎魚與兩種槍蝦的配對及溝通方式,提供很 多 此 魚 與 槍 蝦 共 生 行 為 的 研 究 資 料 ( 註 1)。 研究指出,在沒有槍蝦在洞口工作情況下, 鰕虎魚是不會作出震動尾部的警告動作,而 是自己直接竄逃入洞,顯示鰕虎魚的警告動 作是有意識地向槍蝦發出,而不是簡單的本 能反應。鰕虎魚與槍蝦的配對也不是隨意而 行,某些鰕虎魚會偏好選擇某種槍蝦。一般 相信,是先有槍蝦築洞,才後有鰕虎魚覓洞,

 此魚體 色 暗 褐 帶 淺 綠, 胸 鰭 基 部 之 上 有 一 淺 色 縱 帶 延 至 尾 柄, 第 二 背鰭具橙色圓斑點。雄魚(圖 3 右) 第 一 背 鰭 特 長, 可 延 至 第 二 背 鰭 後 部, 雌 魚( 圖 3 左 ) 第 一 背 鰭 卻 不 延長,肚部脹白。此魚體長可達 4.5 厘 米。 這 是 一 幅 不 常 見 到 的「 一 家 三 口 」 照 片, 包 括 一 對 親 魚, 和 一 隻勤奮挖洞的槍蝦。

所以鰕虎魚成為主動選擇共生夥伴的一方。

備註 分布於西太平洋一帶,東至日本,西至新加坡,南至澳洲。本種是在龍尾灘發現的 幾個香港新紀錄物種之一。其後有人在香港其他 4 個地點也見到此魚個體,但此魚 在香港的數量未明,政府卻執意計劃在龍尾灘建人工泳灘,摧毀一個高生態價值潮 間帶,因而引起極大爭議。 (註 1) Zeehan Jaafar & Zhisheng Hou. (2012). Partner choice in Gobiid fish Myersina macrostoma living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alpheid shrimp Alpheus rapax. Symbiosis (2012) 56:121–127

61


潮間篇

62

愛跳探戈的尾 斑鈍鰕虎魚 科 名: 鰕虎魚科 Gobiidae 學 名: Amblygobius phalaena 中文名: 尾斑鈍鰕虎魚 英文名: Banded goby, Whitebarred goby

概 述 潮間帶及沿岸沙底礁石區,經常可見到另一種美麗的「盤旋鰕虎魚」(hover goby) 尾 斑鈍鰕虎魚。此魚行一夫一妻制,成魚通常都是成對的在沙面之上游動,非常恩愛。 在繁殖季節,一對親魚披上深紫體色、淺粉紅寬大尾鰭,配上頰上金屬藍色珠點線, 像是穿著華麗舞衣的舞者,懸浮沙面上跳出探戈似的求偶舞,煞是好看。

圖文解說

 披著婚姻色的雌雄成魚, 外表相似,但動物界奇妙之 處,就是總有一些微妙細節, 讓人識別雌雄。以下簡單而 明顯的方法,一般資料卻沒 有 提 及, 雄 魚( 圖 1 右 ) 尾 鰭有兩個棕色斑點,雌魚(圖 1 左 ) 尾 鰭 只 有 一 個。 雌 魚 會在洞中產卵,由雄魚授精 後留守巢穴護卵。日本有研 1

究 發 現, 在 移 走 雄 魚 後, 雌 魚會負上護卵責任,對其子 女安危不會坐視不理 (註 1)。


香港魚類自然百態

2  幼 魚 體 色 沒 有 成 魚 般 華 麗, 以 淡 黃 色 為主,加上 5 條黑色橫紋及碎斑,做成融 入沙質底棲環境的保護色(圖 2)。  此 魚 以 濾 食 沙 粒 為 主, 口 部 吸 入 沙 粒 後再從鰓裂排出,從中篩食附於沙中的小 型無脊椎動物、有機物與大量的藻類。圖 中的成魚正從鰓裂排出經過濾的沙粒(圖 3)。  入夜後,牠們會換上較素淡的睡眠色, 3

躺在礁石間的空隙就地而睡(圖 4)。 4

備註 體長最大 13 厘米。分布於太平洋區海域,包括印尼、澳洲、中國及日本一帶。 (註 1) Takeshi Takegaki. (2005). Female egg care subsequent to removal of egg-tending male in a monogamous goby, Amblygobius phalaena (Gobiidae): a preliminary observation. Journal of the Marine Biological Association of the United Kingdom . UK.

63


潮間篇

64

睏睡的雙 眼 斑砂鰕虎魚

科 名: 鰕虎魚科 Gobiidae 學 名: Psammogobius biocellatus 中文名: 雙眼斑砂鰕虎魚 英文名: Sleepy goby, Two spot goby, Mangrove goby

概 述 雙眼斑砂鰕虎魚是少有可以在近距離拍攝特寫照的鰕虎魚,就算 鏡頭離牠只有幾厘米,牠依然可以聞風不動,沒有任何退避意 圖。這種慵懶的態度,令牠得到一個英文稱號 Sleepy goby,意 即「睏睡的鰕虎魚」。其實這習性是一種擬態策略︰由於牠正在 模仿身邊的礫石,若然隨便亂動,便更易被天敵發現,因此除非 在十分危急情況下,才忽然使勁地以爆炸性高速游離險境。

圖文解說  雙眼斑砂鰕虎魚是雙向 洄 游 魚 類 (amphidromous fish), 在 河 海 之 間 洄 游, 棲息於河口及附近的泥石 灘、 紅 樹 林、 內 灣 等 鹹 淡 水 交 界。 此 魚 頭 扁, 全 身 深 棕 色, 體 背 側 有 幾 個 淡 白 闊 斑, 與 棲 地 環 境 融 合 (圖 1)。此魚被香港漁護 署評估為「不常見」魚類。 1

(註 1)


香港魚類自然百態

 此魚其中一個形態特徵 是瞳孔上方具一個舌形「虹 膜 垂 部 」(iris lappet)( 圖

2

2)。一般體長 6-8 厘米, 最大個體長達 10 厘米。  此 魚 為 食 肉 性, 不 愛 游 動,大部份時間伏在砂面, 捕食經過的小魚或小蝦等 無 脊 椎 動 物。 繁 殖 期 雄 魚 體 色 變 深 黑 色, 圖 中 為 雄 魚 在 鏡 頭 迫 近 零 距 離 時, 尾部爆發性撥動,以「S」 型動作游走一刻(圖 3)。 3

備註 本種在 IUCN 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曾列為近危 (Near Threatened),2012 年轉為 低度關注 (Least Concerned)。分布印西太平洋地區一帶,包括印尼、中國、日本。 以前曾被分類為舌鰕虎魚屬 (Glossogobius )。 (註 1) 香港漁護署網站香港生物數據庫

65


潮間篇

66

小黑點

斑 紋舌鰕虎魚 科 名: 鰕虎魚科 Gobiidae 學 名: Glossogobius olivaceus 中文名: 斑紋舌鰕虎魚、 點帶叉舌鰕虎魚、 橄欖舌鰕虎魚 英文名: Spotty band goby

概 述 斑紋舌鰕虎魚與雙眼斑砂鰕

圖文解說

虎 魚, 兩 者 無 論 在 形 態、 棲 地及習性都很相近,最簡易 的識別就是此魚的瞳孔沒有 舌 形「 虹 膜 垂 部 」, 其 次 是 項 部( 頭 頂 ) 具 小 黑 點, 為 明顯特徵之一。眼至下唇具 明顯向前下斜的黑紋,一般 體長 12-15 厘米,最大個體 長 達 23 厘 米。 日 間 體 色 為

 此魚是雙向洄游魚類,棲於河口及附近的紅樹

橄 欖 綠, 晚 間 轉 為 淡 褐, 側

林、泥石灘、內灣的鹹淡水域,屬廣鹽性,會進入

背具黑色斑塊及斑點帶。

純淡水河溪,有潛沙行為(藏身砂下),隱蔽性強。 在數個水塘及河口有其紀錄,為香港少見魚類。主 圖為成魚照片,可見在河口鹹淡水交融時的折射水

備註

紋,令部份影像扭曲。下圖為同一地點的幼魚。

分布於西北太平洋,包括日本,中國大陸與台灣,澳洲北部,俄國庫頁島南部。 IUCN 列為低度關注 (Least Concern),主要威脅來自濫漁及污染,及因沿海農業 發展引致棲地損失(中國)。


香港魚類自然百態

大到被吃

正叉舌鰕虎魚

科 名: 鰕虎魚科 Gobiidae 學 名: Glossogobius giuris 中文名: 正叉舌鰕虎魚、久爾舌鰕虎魚 英文名: Tank goby

概 述

圖文解說

大自然中,大魚吃中魚,中魚吃小 魚,體形大的魚似乎佔盡優勢。不 過加上了人類的因素,情況便有所 不同。鰕虎魚一般都是底棲小型魚 類,人類眼中的「魚毛」,沒有食 用價值。但有些鰕虎魚卻可以大得 出奇,如正叉舌鰕虎魚,身長竟可 達 30 厘 米 至 50 厘 米, 體 型 如 此

 正叉舌鰕虎魚體色比其他舌鰕虎魚

大,卻引來人類垂涎。此魚在一些

較淡,體色呈灰黃色,背呈暗綠色。

南亞地區成為鯉魚、鯰魚及生魚之

眼 至 下 唇 具 向 前 下 斜 的 黑 紋, 體 側

外 的 常 見 食 用 淡 水 魚 ( 註 1)。 在 香

有 5 個黑色的斑塊及有較明顯 5 條深

港, 此 魚一般只長 8-15 厘米,依

褐色的縱紋。棲息於沿岸內灣或河口

然是被人忽視的「魚毛」。

域的沙泥底質淺水區,會進入淡水河

備註

段。屬食肉性,以小型魚類、及無脊 椎動物等為食。

分布於印度洋及太平洋,包括紅海,東南亞,日本。 (註 1) M. Nazrul Islam. (2004). Eco-biology of Freshwater Gobi, Glossogobius giuris (Hamilton) of the River Padma in Relation to its Fishery: A Review. Journal of Biological Science 4(6):780-793.

67


潮間篇

68

金鰓子

金 黃舌鰕虎魚

科 名: 鰕虎魚科 Gobiidae 學 名: Glossogobius aureus 中文名: 金黃舌鰕虎魚 英文名: Golden tank goby

概 述 香 港 已 有 紀 錄 的 舌 鰕 虎 魚 屬

圖文解說

(Glossogobius ) 魚類有兩種,即前文 的斑紋舌鰕虎魚 (G. olivaceus )和正 叉 舌 鰕 虎 魚 (G.giuris ), 卻 沒 有 本 文 的金黃舌鰕虎魚 (G. aureus ),可能因 為此魚和前兩者都十分相似,容易令 人誤認,亦可能因為此魚少有及行蹤 隱 蔽。 本 文 的 金 黃 舌 鰕 虎 魚 在 2011 年 6 月攝於龍尾灘,為香港新紀錄。 其實之前外地很多專家都誤認了此魚

 學術界對於魚類標本的形態描述一般 非常微細,但標本和野外活魚的體色往往 有很大差別,而活魚體色有時便是鑑定魚

為 正 叉 舌 鰕 虎 魚, 直 到 1975 年, 由

種的簡明方法。例如金黃舌鰕虎魚的一個

專門研究鰕虎魚的日本明仁太子(即

特徵,便是體色透出金黃光澤,其鰓蓋具

現今的日皇明仁)等人發表論文(註 1),

金黃斑。如失去了這些色彩,便和相似魚

詳細描述金黃舌鰕虎魚形態,此魚才

種難以分辨了。本魚種的棲地和習性與前

得以一個新物種姿態出現於學術界。

述的斑紋舌鰕虎魚相若,外地有進入內地

備註

河流 300 公里的紀錄。體長一般為 15-18 厘米,最大個體長達 30 厘以上。

廣泛分布於印度太平洋一帶,包括海南、台灣、日本、東南亞、澳洲、非洲。 (註 1) Prince Akihito and Katsusuke Meguro. (1975). Description of a New Gobiid Fish, Glossogobius aureus , with Notes on Related Species of the Genus. Japanese Journal of Ichthyology . Japan.


香港魚類自然百態

69

保護色高手雷氏蜂巢鰕虎魚

科 名: 鰕虎魚科 Gobiidae 學 名: Favonigobius reichei 中文名: 雷氏蜂巢鰕虎魚、雷氏鯊 英文名: Indo-pacific tropical sand goby

概 述 底棲的鰕虎魚,體色斑紋一般與地底泥砂相近,而且會在不同環境光線下稍為調節色 紋,務求融入周圍背景之中,令其不易被天敵發現。雷氏蜂巢鰕虎魚是此偽裝術高手, 其淡黃略透明的體色,加上暗黃褐色細碎斑點,當牠匍伏在泥砂上靜止不動時,保護 色便能有效地掩飾了牠的存在,加上具潛沙隱身本領,此魚可說是鰕虎魚中的忍者。

圖文解說

 成魚的識別特徵包括體側中央具 5 個 暗色斑塊,排成至尾鰭基部,眼下至上唇 具 斜 走 暗 色 線 紋( 主 圖 )。 這 些 特 徵 在 這條幼魚(圖 1)身上並不明顯,但在光 線照射下,體側的白點反射出淺藍金屬光 1 2

澤,點綴了平淡的體色。  本種棲息於沿岸沙泥底潮間帶或河口, 屬食雜性,主要以有機碎屑、小魚及無脊 椎動物為食。體長達 4-5 厘米。雄魚第一 背鰭第二鰭條特長,背、尾鰭、臀鰭具較

備註

明顯花紋。圖 2 中此魚擁有較濃烈的體色 及具彩紋的臀鰭,顯示牠是一條雄魚。

分布於太平洋水域一帶,包括非洲、北澳洲、菲律賓、中國及日本等水域。本種 的棲地位於沿岸及河口,因而容易受城市或農業發展破壞及污染所威脅。此魚在 IUCN 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被列為「近危」(Near Threatened),屬具保育價值魚類。


潮間篇

70

穴居的

阿 部鯔鰕虎魚 科 名: 鰕虎魚科 Gobiidae 學 名: Mugilogobius abei 中文名: 阿部鯔鰕虎魚、阿部氏鯔鰕虎魚 英文名: Abe's mullet goby

概 述 阿部鯔鰕虎魚底棲於內灣沙泥底質的河口、紅樹林等鹹淡水域中水流較平緩的地區, 不喜游動。屬夜行性,而且喜藏身於礫石及朽木底的洞穴中(主圖),隱蔽性頗強, 偶然進入淡水河段。屬食雜性,以有機碎屑及小型底棲無脊椎動物為主要食物。

圖文解說

 此 魚 體 色 暗 褐, 體 側 的 前 半 部 具 數 條 黑 橫 帶, 低 調 樸 素。 但 至 春 夏 的繁殖季,雄魚(圖 1)求偶時,各 鰭便現出紅黃色彩,特別是背鰭邊緣 呈黃色;而雌魚(圖 2)體色較淡, 1 腹部脹白。交配時,雄魚預備巢穴, 2 並圍繞雌魚求偶,進而引導雌魚進入 巢穴產卵,雄魚授精後負責護巢。仔 魚孵化後順流入海營浮游生活,約經 40 日 發 育 成 幼 魚 後 游 回 沿 岸 棲 地 營 底棲生活 (註 1)。

備註 分布於太平洋西北部一帶,包括印尼、中國及日本。 (註 1) Yoko Kanabashira et al. (1980). Early Development and Reproductive Behavior of the Gobiid Fish, Mugilogobius abei. Japanese Journal of Ichthyology , Vol27, No.3.


香港魚類自然百態

樸實無華

爪 哇擬鰕虎魚

科 名: 鰕虎魚科 Gobiidae 學 名: Pseudogobius javanicus 中文名: 爪哇擬鰕虎魚、爪哇擬鯊 英文名: Javanese fatnose goby

概 述 在河口泥沙底汽水域,因鹹淡水交匯產生的「汽水紋」,和水中充滿懸 浮微粒,拍攝條件已經不甚理想,加上這種棲地的底棲小魚體色通常都 是樸實無華,實在很難拍攝到目標魚的清晰影像。從另一角度思考,這 些不易被人察看的環境,亦是此類小魚賴以維生的條件。爪哇擬鰕虎魚 棲息於沿岸河口、紅樹林、泥灘水域,體色透明呈青灰色,夾雜著黑色 斑點,性徵不太明顯,但仍可從小節中分辨雌雄。雄魚(主圖上)體色 較濃烈,第一背鰭後部具有藍綠色眼斑,揚起背鰭時,總算為素淡體色 潻上一點悅目色彩,具求偶和示警功能。雌魚(主圖下)體色較淡, 第 一背鰭後部具不太明顯黑色眼斑。此魚屬食雜性,以有機碎屑、小型無 脊椎動物、植物為食。

備註 分布於中國南海和東海沿岸、日本、菲律賓、印尼、新加坡及澳洲。

71


潮間篇

72

棕 色 深 鰕虎 的抽水秘技

科 名: 鰕虎魚科 Gobiidae 學 名: Bathygobius fuscus 中文名: 棕色深鰕虎、深鰕虎 英文名: Dusky frillgoby

概 述 魚類為求開枝散葉,也發展出一

圖文解說

種「偷雞摸狗」式的繁殖策略。 日本有學者研究過棕色深鰕虎的 交 配 情 況 ( 註 1), 發 現 此 魚 有 兩 種交配策略。第一種是守巢策略 (nest holding), 較 大 的 雄 魚 守 在石洞中,等待雌魚進入。壯健 又擁有「自置居所」的雄魚,當 然容易吸引到雌魚投懷送抱,雌 魚入洞後會在洞壁上產卵,然後 由守巢雄魚授精。第二種是潛入 策 略 (sneaking), 通 常 是 較 小 的雄魚採用,當大雄魚與雌魚在

1  棕色深鰕虎棲息於沿岸淺水的礫石區,常 見於潮間帶,也會出現於河口,偶爾上溯至 淡水溪流。此魚和之前的各種鰕虎魚識別之

洞中交配時,小雄魚便偷偷潛入

處,在於第一背鰭邊緣有一明顯淺色縱帶,

洞中趁機向卵子授精。如此,較

及背部在第一背鰭基部中開始有一明顯黑

弱勢的小雄魚,憑著這種「抽水

斑,成熟雄魚體側具金屬淺藍線紋(主圖)。

秘技」,依然有機會將其基因傳

和其他鰕虎魚一樣,此魚體色也常變,由淺

至下一代。

棕色至深棕色,也有較少見的墨綠色(圖 1)。


香港魚類自然百態

 棕色深鰕虎一般長 7-9 厘米, 胸 鰭 上 部 分 有 4-5 根 游 離 鰭 條 ( 圖 2), 但 這 不 是 獨 有 特 徵, 因為香港也有和此魚極為相似的 梅 氏 深 鰕 虎 魚 (B. meggitti )。 後 者 除 了 體 形 較 小 之 外, 單 靠 目 測,難以分辨兩魚,唯有靠微細 的「計數形質」(meristics) 特徵。 例如以胸鰭鰭條數計算,棕色深 鰕虎是 18-19,梅氏深鰕虎魚是 21-22 (註 2),照片中的魚是 19, 所以是棕色深鰕虎,梅氏深鰕虎 魚則十分少見。

2

 此幼魚長約 2.8 厘米,除了體色較淡之 外,其餘形態已具成魚風範(圖 3)。 3

備註 此魚捕食小型魚蝦及底棲無脊椎動物,也攝食藻類。分布於印度洋至太平洋,西至 非洲東岸,東至韓國、日本南部、南至大堡礁,也見於大西洋加勒比海。 (註 1) Masanori Taru et al. (2002). Alternative mating tactics of the gobiid fish Bathygobius fuscus. Journal of Ethology , Volume 2, Issue 1, pp 9-12. (註 2) 伍漢霖、鍾俊生等(2008)。中國動物誌硬骨魚綱鱸形目(五)鰕虎魚亞目 , 科學出版社。北京。

73


潮間篇

74

變色龍

紋縞鰕虎魚

科 名: 鰕虎魚科 Gobiidae 學 名: Tridentiger trigonocephalus 中文名: 紋縞鰕虎魚 英文名: Chameleon goby, Striped goby

概 述 魚的體色和體紋會因不同原因而變

圖文解說

化, 如 不 同 成 長 期 有 不 同 體 色、 繁 殖 期 呈 現 的 婚 姻 色、 夜 間 的 睡 眠 色,甚至平時因不同情緒,如受驚、 發怒等也會現出不同的情緒色紋。

1

有些魚的色紋變幅很大,一般人便 以為是不同的魚。紋縞鰕虎魚便是 其 中 一 個 很 好 例 子, 牠 變 身 前 後, 體色體紋存在著很大變化,因此獲 得 一 個「 魚 如 其 名 」 的 英 文 稱 號:

2

Chameleon goby, 即「 變 色 龍 鰕 虎魚」。

3

4


香港魚類自然百態

5

6

 紋 縞 鰕 虎 魚 是 晝 行 性, 日 間 活 躍 的 時

 鰕 虎 魚 是 公 認 最 難 辨 認 的 魚 類, 因 為

候,體色淺黃透白,體背側具兩條明顯深

不同種的鰕虎魚,外表十分相似,特別是

褐色縱紋,由眼部延至尾柄端(圖 1),

一些相似種 (sibling species),很多時會

這個高調體色,很容易被發現,但牠可以

被認為是同一個種或只是亞種之分。本文

迅速反應來應付各種外來變化。但當牠受

的紋縞鰕虎魚及下文的雙帶縞鰕虎魚,便

驚或是靜下來,想低調一點時,體色便慢

一向被認為是同一個種,直到 1989 年,

慢變暗啞(圖 2),然後體背側現出約 8

由當時的日本明仁太子及坂本勝一發表

個褐色橫斑紋(圖 3),最後,兩條縱條

論 文 ( 註 1), 以 極 細 微 形 態 分 析 才 能 判 斷

紋消失了,體色變得更深褐,漸漸融入周

為 兩 種 魚。 本 魚 其 中 一 些 的 識 別 特 徵 包

圍的砂礫環境中(圖 4)。如在夜間,披

括:(一)頭側具較大而散的小白點,頭

上的睡眠色更是一片深褐,斑紋亦不明顯

腹面無小白點(主圖);(二)第二背鰭

(主圖)。雄魚現婚姻色時,全身黑色,

末端呈白緣,鰭基具一暗紅縱紋(主圖);

胸鰭基部現白色條紋。

(三)胸鰭最上的鰭條游離,鰭膜形成深 V 狀(圖 5);(四)雄魚臀鰭末端具暗 紅縱紋及白緣(圖 6)。  紋縞鰕虎魚和雙帶縞鰕虎魚的棲地重 疊,都是生活在河口及沿岸礫石底質潮間 帶的汽水域,但紋縞鰕虎魚則偏向海水較 濃水域。成魚體長達 8-11 厘米,大者可 達 12 厘米。圖中一對幼魚,約 3.5 厘米,

備註

7

是 在 一 個 泥 石 灘 潮 下 帶( 淺 水 區 ) 拍 攝 (圖 7)。

此魚攝食小型魚蝦及底棲無脊椎動物。分布於中國沿海、朝鮮半島、日本、 東西伯利亞、以色列(引入)。本種的模式產地是香港。 ( 註 1) Akihito & Katsuichi Sakamoto.(1989). Reexamination of the Status of the Striped Goby. Japanese Journal of Ichthyology .Vol.36, No.1. Japan

75


潮間篇

76

霜斑色變

雙帶縞鰕虎

科 名: 鰕虎魚科 Gobiidae 學 名: Tridentiger bifasciatus 中文名: 雙帶縞鰕虎 英文名: Shimofuri goby

概 述 雙帶縞鰕虎和上文的紋縞鰕虎魚外表不單很相似,兩者同樣也會變色,連體紋變化也幾 乎一樣,所以經常被人誤認為紋縞鰕虎魚。兩魚的棲地重疊,都是生活於河口及沿岸礫 石底質潮間帶的汽水域,但雙帶縞鰕虎魚則偏向海水較淡的水域,較為靠近河口。此魚 屬雙向洄游魚類,會進入淡水河段,在低鹽水域或淡水域產卵,由雄魚授精後護巢。

圖文解說  雙 帶 縞 鰕 虎 魚 是 晝 行 性, 日 間 活 躍 的 時 候, 體 色 淺 黃 透 白, 體 背 側 具 兩 條 明 顯 深 褐 色 縱 紋, 由 眼 部 延 至尾柄端(圖 1),但當牠受驚或是 1 靜 上 下 來, 體 色 便 慢 慢 變 得 暗 啞, 體背側現出暗褐色橫斑紋(圖 2), 2 猶如霜斑,英文名 Shimofuri 便是日 文「霜降」意思。最後,縱條紋消失 後, 體 色 變 得 更 深 褐, 漸 漸 融 入 周 圍的砂礫環境中。雄魚現婚姻色時, 全身黑色,胸鰭基部現白色條紋。


香港魚類自然百態

 本魚其中一些識別特徵包括 : (一)頭側具較小而密的小白點, 遍及頭部腹面(主圖); (二)第二背鰭沒有明顯斑紋, 可具橙色緣(主圖); (三)胸鰭最上的鰭條不游離, 鰭膜形成淺灣狀(圖 3); (四)臀鰭沒有明顯斑紋,可具 橙色緣(圖 4)。

3

4

備註 此魚主要攝食小型魚蝦及底棲無脊椎動物。分布於中國沿海、朝鮮半島及日本。 上世紀 80 年代開始出現於美國加州河流湖泊,估計是由遠洋輪船的壓艙水引入。

77


潮間篇

78

低調自保

斑 點竿鰕虎魚

科 名: 鰕虎魚科 Gobiidae 學 名: Luciogobius guttatus 中文名: 斑點竿鰕虎魚、斑點竿鯊 英文名: Flat-headed goby

概 述 身 為 一 條 小 魚, 又 不 具 任 何 令 掠 食 者 害

身, 隱 蔽 性 強。 就 算 在 夜 間 現 身, 其 低

怕 的 武 器 或 毒 素, 最 佳 的 自 保 方 式, 便

調 體 色 使 其 容 易 融 入 沙 地 環 境, 當 其 靜

是 盡 量 低 調, 不 要 無 謂 招 搖 的 體 色 及 飾

止 不 動 時, 要 細 心 觀 察 才 能 發 現 牠。 其

紋, 最 好 是 晝 伏 夜 出, 遇 險 時 還 能 迅 速

游 泳 能 力 雖 然 不 佳, 但 可 憑 其 幼 長 身 型

遁 藏, 這 才 符 合 自 然 界 求 生 之 道, 斑 點

迅 速 竄 入 石 隙 及 沙 中 逃 命。 此 魚 以 撓 足

竿鰕虎魚便是這樣的一條魚。

類、 輪 蟲 等 浮 游 動 物 為 食, 屬 雙 向 洄 游

斑點竿鰕虎魚類棲息於河口及紅樹林等 鹹 淡 水 潮 間 區 域。 身 體 幼 長, 全 身 光 滑 無 鱗, 體 色 淡 黃 帶 綠, 密 布 小 斑 點。 一 般長 4-6 厘米,大者達 8 厘米。夜行性, 日 間 多 藏 身 石 底 空 隙, 也 會「 潛 沙 」 隱

性 魚 類, 可 見 於 河 流 淡 水 域 中。 此 魚 雖 在 自 然 界 具 自 保 求 生 能 力, 但 是 一 般 河 口 洄 游 性 底 棲 魚 類, 最 易 受 人 類 發 展 及 污 染 所 影 響, 因 棲 地 遭 受 破 壞, 數 量 只 會 持 續 減 少。 此 魚 在《 台 灣 淡 水 魚 類 紅

備註

皮書》中已 被 列 入「 易 危 」 級 別 (註 1), 在香港也屬少見魚類。

分布於中國沿海、朝鮮半島及日本。 (註 1) 陳義雄,曾晴賢,邵廣昭(2012)。台灣淡水魚類紅皮書。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台灣。


香港魚類自然百態

潮間怪客

鬚 鰻鰕虎魚

科 名: 鰕虎魚科 Gobiidae 學 名: Taenioides cirratus 中文名: 鬚鰻鰕虎魚、灰盲條魚 英文名: Bearded Worm Goby

概 述 魚 類 世 界, 甚 麼 怪 形 異 狀 的 魚 都 有, 鬚 鰻 鰕 虎 魚 已 不 算 特 別 標 奇 立 異, 但 在 鰕 虎 魚 類 當 中,牠絕對是一名怪客。首先,身為一條鰕虎 魚, 牠 的 體 型 卻 似 鰻 魚, 可 長 達 30 厘 米, 比 起

© 關祝文

一 般 鰕 虎 魚 來 說, 算 是 巨 無 霸。 頭 部 更 古 怪, 具 有 數行突起皮褶,頭部腹面具有 3 對短鬚。眼退化,隱於皮下。口裂頗大, 具許多外露大犬齒(小圖)。體色呈灰藍透紅。具特化氣室 (bronchial chambers) 可直接呼吸空氣,可離水生存一段時間。此魚仍具鰕虎魚一 個重要特徵,就是愈合成漏斗狀吸盤的腹鰭。 鬚鰻鰕虎魚棲息於河口、內灣、紅樹林、沿岸潮間帶等泥底質生境。屬 食雜性,以有機質碎屑、小型魚蝦等為食。常隱於洞穴中,隱蔽性強, 不易被發現,屬香港少見魚類。魚類學界對此魚的研究亦不多。有學者 研究此魚的洞穴形態 (註 1),發現洞穴有多個出口,內有隧道互通及很多 袋形支道。主圖中見到一條鬚鰻鰕虎魚頭部正進入洞口中,只露出腹鰭 及後的軀幹。此魚的游泳姿態亦似鰻魚般,身體以「S」形前進。

備註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包括中國、日本、朝鮮、澳洲及印度洋北部。 (註 1) Gyo Itani & Takashi Uchino(2003). Burrow morphology of the goby Taenioides cirratus. Journal of the Marine Biological Association of the UK , Volume 83 / Issue 04.

79


潮間篇

80

不喜歡水的

跳 彈塗魚 科 名: 鰕虎魚科 Gobiidae 學 名: Periophthalmus modestus 中文名: 跳彈塗魚、彈塗魚 英文名: Mudskipper 俗 名: 花跳、花魚

概 述 當有魚不喜歡水,「如魚得水」這句成語便得重寫。

圖文解說

棲息於河口、紅樹林、泥灘的彈塗魚一族,被稱為兩 棲魚類,是魚類中最能適應陸上生活的魚。牠們最活 躍的時間,就是在潮退時候,在泥灘進行覓食、求偶 等活動。潮漲時,海水淹沒泥灘,一般彈塗魚都會乖 乖地潛回水中的洞穴。但跳彈塗魚 (P. modestus ) 卻仍 不甘心返回水中,因為牠們是最不喜歡水的魚。潮漲 時,牠們依然會想盡辦法爬在突出水面的礁石上,或 以腹鰭吸盤攀附著垂直的人工岸壁。在紅樹林內,紅 樹的枝幹更成為牠們的「避水處」,牠們抱著紅樹幼 枝,既不為覓食、又不能活動,就算遇到自然界中最 危險的生物 - 人類,牠們都寧願在水面上彈跳逃命至另 一「避水處」,也甚少潛入水中游走。到底是甚麼原因, 令牠們如此「怕水」呢?本文會解開這個謎題。

1 2


香港魚類自然百態

法,就是把眼球拉進濕潤的眼窩,再突出 來,是硬骨魚類中唯一會「眨眼」的魚。 最重要的是,其眼球弧度,剛好配合光線 在空氣中的折射率,使牠在陸上具有良好 的視力,可以清楚看到 20 米以外的東西。  行 動 方 面, 此 魚 具 有 特 大 而 肉 質 化 的 胸鰭,可於泥灘表面爬行。腹鰭在腹部合 併形成一個吸盤,令牠可以攀附在紅樹的 枝幹及垂直的岩壁(圖 3)。  彈 塗 魚 另 一 在 陸 上 移 動 的 秘 技, 當 然 3

就是「彈跳」。方法是先彎曲身體,然後

 香 港 有 紀 錄 的 4 種 彈 塗 魚 當 中, 以 跳

爆發性撥動強而有力的尾部,令身體快速

彈塗魚 (P. modestus ) 的陸棲性最強。在

彈離地面,每次可彈離半米以上,可連續

陸 上 牠 們 主 要 以 兩 個 方 法 呼 吸。 一 是 以

不停彈跳多次,彈跳方向亦可隨意控制,

「皮膚呼吸」(cutaneous respiration) ︰

直到遠離險境方停下來。圖為跳彈塗魚正

此 魚 皮 下 具 發 達 的 毛 細 血 管 網 絡, 可 在

在「彈跳」一刻(圖 4)。

空氣中呼吸,這和兩棲類動物如蛙類的呼 吸 方 式 相 似, 要 保 持 皮 膚 濕 潤 才 可 有 效 進行,所以彈塗魚皮膚亦會分泌一種黏膜 防止水份流失。另外便是以「口腔呼吸」 (buccal chamber respiration) ︰ 跳 彈 塗 魚口腔及咽喉同樣佈滿毛細血管,當牠吞 入 一 口 氣 時, 牠 會 緊 閉 鰓 室 防 止 水 份 流

 漲 潮 時, 跳 彈 塗 魚 仍 不 願 返 回 水 中, 會隨著上漲的潮水慢慢彈跳移動至高潮 線,並攀附在岸邊的石頭上。這群登陸在 礁岩上的跳彈塗魚,面對對岸正不斷擴張 的人類世界,其命運如何,難以逆料(圖 5)。

失,同時擴張鰓蓋,令口腔及咽喉空間得 以盡量擴大,即如俗語「鼓起泡鰓」的樣 子,讓在濕潤的口腔和咽喉中的毛細血管 呼吸當中的空氣(圖 1)。有研究顯示跳 彈 塗 魚 口 腔 空 氣 容 量 是 身 體 容 量 的 18% ( 註 1)

, 是 幾 種 彈 塗 魚 中 最 高, 令 牠 可 以

更長時間在陸上活動。  此 外, 此 魚 的 眼 睛 結 構 亦 特 別 適 用 於 陸 上 進 行 觀 察。 雙 眼 突 出 於 頭 上, 左 右 具 有 180 度 視 角, 其 雙 眼 看 前 方 時 有 10-15 度立體視野(圖 2)。眼球可各自 轉動,不用像陸上四足類般以轉頭來轉換 視線角度。陸上四足類,經常把眼睛暴露 在炎熱的陽光下,因此需要眨眼,使眼睛 保持濕潤及抹去微塵。彈塗魚也有類似方

4 5

81


潮間篇

82

氧環境,活動量大的生物便要以不同方式 適應。 據 1996 年發表的一篇研究 (註 1),由春季 至夏季期間,跳彈塗魚在潮漲時吸附岸壁 的數目,在氣溫上昇時增加,氣溫下降時 減少。而氣溫與水中溶解氧成反比,同時 與魚的新陳代謝成正比,因而得出結論, 每當氣溫上昇,跳彈塗魚耗氧量更大,但 水中含氧量卻減少,所以在潮漲時跳彈塗 6

魚都保持身體在水面上,以便有效地用皮

7

膚呼吸空氣中的氧份。 1999 年,有台灣研究員發表論文 (註 2), 提及「當水中有捕食者存在時,跳彈塗離 水時間顯著較長、入水次數顯著少於對照 組。」,認為「生物性因子(水中捕食者) 對跳彈塗在漲潮期間離水上岸行為的影 響效應,超過非生物性因子(溫度、含氧 量)的影響。」即是跳彈塗魚潮漲時依然

 紅 樹 總 會 生 長 到 高 出 高 潮 線 的 高 度,

棲身水面之上,是為了逃避水中捕食者,

所以在紅樹林中,紅樹枝幹亦成為跳彈塗

大於氣溫及溶解氣等原因。

魚逃避潮水的地方,就像人類遇上洪水要 避難到樹上一樣,可想而知牠們不喜歡潮

跳彈塗魚在其棲地的水中活動時,會因低

水的程度(圖 6)。

氧而導致新陳代謝減慢,活動能力減少,

 入 夜 了, 潮 水 淹 沒 大 部 份 棲 地, 但 跳

水中時,一般都會藏身自挖的洞穴中。因

彈塗魚仍然留在僅餘露出水面的礁岩面,

此我認為避免缺氧和避開捕食者都是跳

迎著岸邊的驚濤駭浪(圖 7)。有說牠們

彈塗魚離水的原因。

會 堅 持 在 石 塊 上 至 潮 退 來 臨, 到 時 又 可 在泥灘上活動了。我亦多次在晚上及潮漲 時,看見跳彈塗魚在陸上棲息。

因此捕食者便有機可乘,所以跳彈塗魚在

 人類研究了彈塗魚 300 年了,但其「地 下 生 活 」 一 向 成 謎, 近 廿 多 年 才 逐 漸 曝 光。首先是揭開了跳彈塗魚洞穴的內裡乾

跳彈塗魚為何要避開潮水呢 ? 原來跟其

坤(圖 8)。洞口一般有兩個出口(A),

棲地水中的含氧量低有關係。內灣中的泥

一處為正孔口,是出入的主通道;另一處

灘、紅樹林、河口這類泥底質生境,水流

為後孔口,是後備的通道。兩個出口亦可

緩和,淺水水溫又較高,加上營養物及細

令洞內水流與空氣流通。兩條隧道在地底

菌較多,各種生化作用下,水下大多是低

下銜接,接合處通往一條垂直的地道,呈


香港魚類自然百態

「Y」字形。隧道會一直挖到水線以下, 這樣即使是乾旱的天氣,隧道(B)仍然 充滿海水,以防止陸上其他生物入侵。隧 道到了底部,卻轉為「U」型向上,到盡 頭有一個空間(C),這便是「乾坤」所 在。因為注入洞穴通道中的水,含氧量比 洞外面的水更低,可說是處於缺氧狀態, 根 本 不 宜 久 留, 跳 彈 塗 魚 會 在 陸 上 用 口 吸入空氣,到盡頭的空間呼出,因為有 U 型通道阻隔,空氣不會外洩,因而形成一 個氣室,這個氣室,平時是棲所,繁殖期 時,便成為了產卵及育幼的孵化室。  繁 殖 期 時, 雄 魚 體 色 由 暗 褐 色 變 成 淺 粉紅的婚姻色(圖 9),在地面向雌魚求 愛 並 引 導 雌 進 入 洞 內 的 氣 室 產 卵。2007 (註 3)

年有研究發現

,卵會產在氣室壁上,

由雄魚授精並護卵。為令卵有足夠氧氣發

8 9

育,雄魚在每次潮退時,都會一口一口的 將新鮮空氣從陸上帶入氣室中。當卵完成 發育,雄魚會在一個入夜的漲潮時間,將 氣室的空氣帶走,海水繼而浸入,刺激魚 卵孵化成仔魚,生命周期便是在如此低氧 惡劣環境下,巧妙地循環不息。

© 葉朝霞

備註 跳彈塗魚在香港屬常見,香港東西面的河口泥灘都有其蹤影。其食物包括多毛綱,蝦、 蟹等甲殼類的幼體,也攝食底質的有機碎屑。體長達 10 厘米。分布於西太平洋一帶, 包括中國沿海及台灣、日本及韓國等地。 (註 1) Y. Ikebe & T. Oishi. (1996). Correlation between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and behaviour during high tides in Periophthalmus modestus. Journal of Fish Biology ,Volume 49, Issue 1, pages 139–147. (註 2) 蘇珊慧。(1999)。漲潮期間跳彈塗離水上岸行為之探討。東海大學。台灣。 (註 3) Ishimatsu et al. (2007). Mudskippers brood their eggs in air but submerge them for hatching. Th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iology , 210: 3946–3954.

83


潮間篇

84

沙地忍者

北 方沙鰍

科 名: 䲗科 Callionymidae 學 名: Diplogrammus xenicus 中文名: 暗帶雙線䲗 英文名: Northern dragonet 俗 名: 北方沙鰍

概 述 北方沙鰍主要棲息於岩礁或珊瑚礁的沙質底部,憑著縱扁身體及近乎完美 的保護色,加上潛沙本領,成為沙地的忍者,潛沙時又可露出眼睛環伺四 周,見機行事。香港漁護署網站指此魚在本地水域極其稀有,見於牛尾海 和浪茄一帶的岩石區粗沙底,其他資料指此魚亦見於海下及龍尾灘。

圖文解說

 從泥灘潮池水面向下 望, 北 方 沙 鰍 保 護 色 甚 強, 背 部 碎 斑 花 紋 和 沙 底 融 合。 雄 魚 第 一 背 鰭 有 延 長 鰭 條( 左 )。 幼 魚 在 潮 間 帶 群 居, 成 魚 在 較 水 深 沙 泥 底 棲, 可 長 達 8 厘 米 以 上, 獨 行, 以 底 棲 小 型 生物為食。

備註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包括台灣、日本南部、琉球群島、澳洲西部與東部海岸及 東印度洋。


香港魚類自然百態

波紋擾敵

釘公

科 名: 鯻科 Teraponidae 學 名: Terapon jarbua 中文名: 花身鯻、細鱗鯻 英文名: Crescent grunter 俗 名: 釘公

概 述 釘公經常在河口及淺灘近水面游動,活躍而敏捷,遇險即飛快游走, 很難讓人細心觀察。入夜後,釘公在砂面就地而睡,很少藏匿石隙中, 此時才可拍攝到其靜止一刻(主圖)。

圖文解說

 此魚體側具 3 條弓形的黑色縱帶(主 圖),有其特別功能,因為此魚經常在水 面 活 動, 在 水 面 向 下 看 其 背 部 的 弓 形 縱 帶,狀似波紋(圖 1),讓其可以融入水 面晃動的波紋中,擾亂水面掠食者如水鳥 1 的視線。 2  釘公是先雌後雄的轉性魚類,幼魚(圖 2) 都 是 雌 魚, 當 成 長 至 10.5 厘 米 (FL) 時(主圖),部份個體轉變為雄魚。成魚 中,雌雄魚比例為 1.8:1 (註 1)。成魚會遷

備註

移到較深海水域棲息,以魚、甲殼類及軟 體動物為食,最大可達 36 厘米。 分布於印度洋至太平洋一帶,西至紅海、東非,北至日本南部,南達澳洲。

( 註 1) su-Chan Miu et al . (1990). Reproductive Biology of Terapon jarbua from the Estuary of Tamshui River. J. Fish. Soc. Taiwan ,17(1):19-20.

85


潮間篇

86

擱淺守家園

斑 頭肩鰓

科 名: 鳚科 Blenniidae 學 名: Omobranchus fasciolatoceps 中文名: 斑頭肩鰓鳚 英文名: Top-hat blenny

概 述 鳚和鰕虎魚有很多相似地方,大都是

圖文解說

體延長,呈長橢圓形或鰻形的小型底 棲魚類, 廣泛分布於世界各熱帶及亞 熱帶的海水域,少數可進入汽水域及 淡水中。兩者大致上的分別,在於鳚 的腹鰭沒有合併為吸盤型,背鰭基部 較長,第一、二背鰭通常連成一背鰭; 而且鳚偏好礫石礁岩的硬底棲地,鰕 虎魚則偏愛沙泥質軟底的棲地。斑頭 肩鰓鳚便是一種以近岸礁石塊為家的 鳚科魚,牠對家園十分忠心,就算潮 退時,礁石塊曝露在泥灘上,牠也不

1  潮退時,某些泥石淺灘上可見散佈 礁石塊,石上附著各種雙貝類及其他

願 和 潮 水 共 退, 移 到 潮 下 線( 淺 水

附著性生物,當中的空蠔殼就是斑頭

區)暫避,而是選擇離水藏身於礁石

肩鰓鳚的理想棲所(圖 1)。

塊底,等待潮漲再度來臨。可說是寧 願擱淺,也要留守家園,因為如果離 開 礁 石, 牠 便 失 去 石 塊 及 蠔 殼 的 保 護,很易成為掠食者的獵物。


香港魚類自然百態

 潮 水 退 盡 時, 部 份 礁 石 塊 曝 露 於 泥 灘 上, 此 時 如 果 移 開 礁 石 塊, 會 見 到 不 同 生物藏身石下位置,如圖中的短槳蟹和斑 頭肩鰓鳚(圖 2)。斑頭肩鰓鳚依靠濕潤 的皮膚,可以離水生存一段時間,等到漲 潮時,海水淹沒礁石塊,牠又可以「如魚 得水」地繼續牠的水中生活。泥石灘上的 每一塊礁石,都可能是牠和其他眾多潮間 生物的家,所以我們不應隨便移動這些石 塊,以免影響這類生境的生態。  斑 頭 肩 鰓 鳚 頭 頂 具 冠 膜, 頭 部 具 4 條 淺色橫紋(圖 3)。雄魚體色灰褐,雌魚 體 色 較 淡 至 淡 黃。 繁 殖 期 時, 雄 魚 會 以 「Z」形向雌魚靠近示愛,然後引領雌魚 進入自己的蠔殼棲所 (註 1)。如雌魚領情, 便會在蠔殼內產卵,由雄魚授精護卵。此

2

魚以底藻、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 3

備註 分布於西北太平洋區,包括中國沿海及台灣,至日本南部。最大長 6 厘米。 (註 1)Tomoki Sunobe et al. (1998). Notes on the mating system of Omobranchus elegans and O. fasciolatoceps (Blenniidae) at Maizuru, Japan. Ichthyological Research , Volume 45, Number 3.

87


海岸篇 1 海岸公園

5 礁岩區

6 礁沙混合岩區


香港魚類自然百態

開潮間帶,開始進入海洋世界 的水域。本書的海岸篇主要是 介紹珊瑚群落區、礁岩區、礁

沙混合區中的海水魚,包括常見於海岸 公園及其他海岸水域的礁岩魚類。

珊瑚群落區 地 理 上, 香 港 位 於 珊 瑚 生 長 最 北 端 極 限, 雖 然 沒 有 熱 帶 水 域 中 的 大 片 珊 瑚 2 扁腦珊瑚

礁,但亦有大小不一的珊瑚群落,擁有 超過 80 種珊瑚,主要散佈於東面水域。 香 港 東 北 面 三 個 海 岸 公 園, 包 括 印 洲 塘、東平洲及海下灣 ( 圖 1),只覆蓋了 較密集的珊瑚群落 ( 圖 2),但仍有不少 珊瑚群落座落於非海岸公園水域,處於 無人管理及保護狀態。例如西貢某泳灘 對出水域,便有一碩大壯觀的十字牡丹 珊 瑚 群 落 ( 圖 3)。 珊 瑚 群 落 區 ( 下 簡 稱 珊瑚區 ) 生物較豐富,魚類種類亦較多,

3 十字牡丹珊瑚群落

魚的體色亦較鮮艷 ( 圖 4),是觀魚的理 想地點。

礁岩區 沒 有 珊 瑚 生 長 的 礁 岩 區, 生 物 種 類 較 少,但仍可見到一些不依賴珊瑚生活的 魚類,例如雞泡、鱲魚、及中表層魚類 如公魚 ( 圖 5) 等。有些礁岩區的藻類特 別茂盛,如大型藻類馬尾藻,是很多幼 魚的庇護所。 4 珊瑚區中的蝶魚

礁沙混合岩區 此區的海床混雜了硬底的礁石及軟底的 沙泥,部份有零碎的珊瑚,不同魚類可 各取其適,無論是依石擬態的石狗公、 石崇,還是靠沙而生的鰕虎魚,總可以 找到一塊安身之所。

89


海岸篇

90

隱蔽的豔麗小頭絲鰕虎魚

科 名: 鰕虎魚科 Gobiidae 學 名: Cryptocentrus leptocephalus 中文名: 小頭絲鰕虎魚 英文名: Pink-speckled Shrimp Goby 俗 名: 林哥、粉點古 B

概 述 假若舉辦香港最美鰕虎魚選

圖文解說

舉, 我 會 投 票 給 小 頭 絲 鰕 虎魚。牠的頭部及體背呈淡 綠色,體側具 7-8 條斜走暗 帶,身上佈滿粉紅圓斑及淺 藍斑點,背鰭具粉紅配藍的 斑 紋, 在 鰕 虎 魚 族 中, 算 是豔麗大膽的色調。不過如 此張揚的體色,卻容易成為 被襲目標,所以此魚隱蔽性 頗 強, 常 棲 身 槍 蝦 挖 掘 的

 小頭絲鰕虎魚棲息於沿岸礁石區及泥灘淺水區

洞 穴, 通 常 在 洞 口 只 露 出

之沙泥底,會與槍蝦共生於同一洞穴,為弱視的槍

前半身,或在洞口外謹慎地

蝦提供放哨及保安服務,以換取入住槍蝦挖掘而成

徘徊,遇險時即竄入洞內。

的居所。圖中可見槍蝦將沙泥推出洞外時,觸鬚總

至 2000 年才在香港錄得此

是觸踫著小頭絲鰕虎魚的身體,隨時接收牠震動身

種,被評估為少見魚類。

體而發出的危險警告,繼而一起竄進洞內避險。


香港魚類自然百態

 小頭絲鰕虎魚甚 少 在 水 體 中 游 動, 通常在地上匍匐而 行, 靜 止 時 以 腹 鰭 撑 起 身 體, 以 增 加 視 線 高 度。 一 般 長 6-8 厘米,最大者達 12 厘米。屬食肉性, 以小型底棲無脊椎 動 物 為 食, 如 自 己 已 食 飽, 會 將 食 物 分給槍蝦拍檔。

 小頭絲鰕虎魚雌雄魚 外 貌 相 似, 但 只 要 揚 起 背 鰭, 便 很 易 分 辨。 雄 魚 第 一、 二 背 鰭 都 具 有 粉紅色卵型斑點及粉紅 色鰭邊。

 雌魚第一、二背鰭具 粉 紅 色 條 紋, 不 是 卵 型 斑點,肚部隆脹。

備註 分布於西太平洋,包括馬來西亞、印尼、琉球群島及法屬新喀里多尼亞。 偶爾被捕捉成為觀賞魚貿易魚類。

91


海岸篇

92

槍蝦好拍檔

紋斑絲鰕虎魚

科 名: 鰕虎魚科 Gobiidae 學 名: Cryptocentrus strigilliceps 中文名: 紋斑絲鰕虎魚、紋斑猴鯊 英文名: Target shrimp goby

概 述 絲 鰕 虎 魚 屬 (Cryptocentrus )

帶,第一背鰭對下的體

的魚都會與槍蝦共生,紋斑

側有一眼斑,之後有較

絲鰕虎魚也不例外。右圖可

小的三個黑斑。面頰及

見此魚和一槍蝦共生於同一

體側散佈紅藍小斑點。

洞穴,面對經過的一條尾斑

除了依靠泥洞藏身,其

鈍鰕虎魚幼魚時,發覺對方

保護色頗強,當靜止不

沒有威脅性,故只作監視而

動時,要很細心才會察

沒躲入洞中。此魚屬食雜性,

覺牠的身影。反而當勤

主要以藻類及底棲動物為食。

奮的槍蝦不斷地推泥沙 出洞口時,我才察覺有異動而發現此魚。

紋斑絲鰕虎魚沒有太華麗的色紋,體呈

其棲地在礁石區之沙泥底,環境通常比

暗灰色,體側具數條不太明顯的暗色橫

較渾濁,加上此魚警覺性十分高,攝影

備註

鏡頭稍為靠近,牠便竄入洞穴內,難以 拍攝清晰照片。

分佈於印度洋至太平洋一帶:西至東非、南至大堡礁北部。絲鰕虎魚屬和犁突鰕 虎魚屬 (Myersina ),兩者在分類上有密切關係,之前有 3 種原是絲鰕虎魚屬的魚, 都重新歸入犁突鰕虎魚屬 ( 註 1)。 ( 註 1) Richard Winterbottom.(2002). A redescription of Cryptocentrus crocatus Wongratana, a redefinition of Myersina Herre (Acanthopterygii; Gobiidae), a key to the species, and comments on relationships. Ichthyological Research February 2002, Volume 49, Issue 1, pp 69-75.


香港魚類自然百態

戴黑眼鏡的銜鰕虎魚 科 名: 鰕虎魚科 Gobiidae 學 名: Istigobius cf. diadema 中文名: 銜鰕虎魚 英文名: Spectacled Goby

概 述 圖文解說

有 些 魚 驟 眼 看 似 毫 無 特 色, 難 以 令 人 留 下 印 象。 特 別 是 一 些 鰕 虎 魚, 大 都 是 身 軀 延 長, 飾 紋 都 是 斑 點 或 條 紋, 和 其 他 數 以 百 種 的 鰕 虎 魚 差 不 多, 我 們如何可以一眼將某物種分辨出來呢 ? 其 實 只 要 細 心 比 對, 總 會 發 覺 牠 們 之 間 有 一 定 的 記 認。 例 如 本 文 的 銜 鰕 虎

 銜鰕虎魚棲息於 礁沙混合區或礁岩 上, 其 淺 綠 體 色, 加上背部的紅褐色 斑 點, 令 牠 匍 伏 在 長有類似色調藻類

魚, 牠 眼 後 方 至 胸 鰭 上 方 具 一 條 黑 色

的 礁 岩 上 時, 有 不

粗 線 紋, 便 是 一 個 很 清 楚 的 記 認, 牠

錯 的 保 護 色。 此 魚

就像一條戴上幼框黑眼鏡的鰕虎魚。

在外地也見於紅樹

備註

林 及 內 灣。 成 魚 最 長可達 10 厘米。

分布於亞洲及大洋洲一帶,包括印度、馬來西亞、泰國、印尼及澳洲。 有關此魚的身份,港、台魚類學資料有不同說法,香港的學者認為是銜鰕虎魚 (I. diadema ) ( 註 1)

,台灣的認為是康培氏銜鰕虎魚 (I. campbelli )( 註 2),大陸則沒有銜鰕虎魚 (I. diadema )

紀錄 ( 註 3)。再查閱更深入的描述,卻遇上我看不明的德文文獻,所以暫定此為銜鰕虎魚。 ( 註 1)Yvonne Sadovy, Andrew S. Cornish(2000). Reef Fishes of Hong Kong , 248. ( 註 2) 邵廣昭、陳靜怡 (2003)。魚類圖鑑 - 台灣七百多種常見魚類圖鑑 。354。 ( 註 3) 伍漢霖、鍾俊生等 (2008)。中國動物誌硬骨魚綱鱸形目 ( 五 ) 鰕虎魚亞目 。科學出版社。北京。

93


海岸篇

94

魚毛的浪漫

吉氏肩鰓

科 名: 鳚科 Blenniidae 學 名: Omobranchus germaini 中文名: 吉氏肩鰓鳚 英文名: Germain's blenny

概 述 吉氏肩鰓鳚棲息於淺

圖文解說

海和低潮帶的珊瑚礁 石 區, 喜 於 礁 石 面 活 動,受驚即竄入石隙, 隱 閉 性 頗 強, 不 易 被 人 發 現, 在 本 地 並 不 常 見。 其 眼 後 有 數 條 白 色 斜 紋, 頭 頂 與 頸 部 有 黑 斑, 體 側 具 黑 褐 色 橫 帶, 背 鰭 有 不 規 則 的 黑 紋, 整 體 色 紋 與 周 圍 環 境 配 合,

 成魚長達 8 厘米,雄魚眼後方有一暗斑,雌魚與雄魚

野外觀察時需細心留

略同,但體色較淡,體側橫帶較窄。雌雄有明顯配對,

意才能發現其蹤影。

8 月時份,可看到雄魚向雌魚做出求偶動作,並揚起背 鰭,顯示褐白相間的斑紋示愛。這種在一般人眼中並無 經濟價值的「魚毛」,都有其浪漫一面。

備註 分布於西太平洋,包括台灣、香港、新加坡及新喀里多尼亞。


香港魚類自然百態

滿嘴薯片碎的賴氏犁齒 科 名: 鳚科 Blenniidae 學 名: Entomacrodus lighti 中文名: 賴氏犁齒鳚、萊特氏間頸鬚鳚 英文名: Stellar rock-hopper

概 述 厚鈍的吻端,圓大的眼珠,眼上有一對不分叉的皮鬚,看似一對小角,更滑稽是口部 周圍的白碎斑點,看似是黐滿嘴邊的薯片碎。擁有如此趣怪特徵的,便是賴氏犁齒鳚。

圖文解說

 在海岸邊的淺水暗礁上,一群長條身型、大頭、大 嘴巴的賴氏犁齒鳚,在佈滿蠔殼的岩礁上飛快蹦跳穿 梭,如履平地,一次可以快速彈離約半米。寬大的胸 鰭,及如腳架般的腹鰭,撐在礁坡,幫助牠們在潮浪 中穩定身體。遇險時會以尾部先入方式鑽入遮蔽的石 隙或空藤壺殼,只突出頭部窺視四方。這是一般鳚科 魚的自保方式。

 牠們會隨機地在長滿綠藻的石面咬上幾口,此魚 嘴內有鈚形的齒,用來啃咬礁石面的藻類、碎屑和 小型無脊椎動物。因牠們沒有胃,食物會先由咽喉 齒磨碎,才進入腸道被消化。  此魚最長達 8 厘米,具迷亂的斑紋色彩,猶如披 上野戰服,卻有笨頭笨腦的樣子,別有特色,是一 條很多人忽略的魚。大眾通常把牠和很多其他 鳚科 魚和類似的鰕虎魚混為一談,一律統稱為「林哥」。

備註 分布於西太平洋區,包括台灣及泰國等。Entomacrodus stellifer lighti 是同種異名。

95


海岸篇

96

小心

咬 手仔

科 名: 鳚科 Blenniidae 學 名: Petroscirtes breviceps 中文名: 短頭跳岩鳚 英文名: Toothed blenny 俗 名: 咬手仔、咬手銀

概 述 此魚口內下頜長了尖銳的犬齒, 當遇襲時會作出拚命一咬以求

圖文解說

脫險。很多釣魚客或漁民在處理 此魚時,都很易被牠咬到手,因 而被人冠以「咬手仔」作稱號。 不過牠的牙沒毒,平時更是一條 溫馴的魚,不會主動攻擊其他生 物及人類。在水中游動時,其動 作慢條斯理,似乎不甚害怕遭大 魚 的 突 襲, 原 因 是 牠 的 色 紋 形 態和同科另一有毒的黑帶稀棘 鳚 (Meiacanthus grammistes ) 非

1  我每次近距離拍攝咬手仔時,牠們都

常 相 似, 令 大 魚 也 忌 牠 三 分。

不 會 像 其 他 小 魚 般 立 即 掉 頭 逃 竄, 而 是

這種模仿另一種危險生物以求自

扭曲身體成「C」狀,面向鏡頭,擺出滿

保 的 方 法 被 稱 為「 貝 氏 擬 態 」

有自信的防衛姿勢(圖 1),當意識到自

(Batesian mimicry, 又 名 警 戒

己 的 犬 齒 及 擬 態 警 告 失 效 時, 才 會 急 速

擬態 )。

游走。


香港魚類自然百態

2

 咬手仔棲息於沿岸珊瑚礁 石 區 或 河 口 區, 水 深 不 超 過 10 公 尺 區 域, 亦 常 被 發 現 於 沙泥底的馬尾藻叢或其它海藻 中, 雄 魚 會 利 用 空 貝 殼 來 築 巢,沙插、蠔殼、甚至人類棄 掉 的 空 罐、 空 樽, 都 會 成 為 牠的藏身居所(圖 2)。和一 般鳚科魚一樣,都會經常從藏 身處中突出頭部窺視四周(圖 3)。 成 魚 一 般 長 5-8 厘 米, 大 者 更 長 達 11 厘 米。 屬 食 雜 性,以藻類及小型無脊椎動物 為 食。 交 配 時 在 雄 魚 居 所 產 卵,並由雄魚護卵。  任 何 空 殼, 甚 至 有 空 隙 的 繩纜,都可以成為咬手仔藏身 之所。睡眠時體側的粗黑縱帶 淡退,現出約 7 個褐斑 ( 圖 4)。

備註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一帶,包括台灣、菲律賓、印尼、日本和韓國。

3 4

97


海岸篇

98

抬得起頭的

篩口雙線

科 名: 三鰭鳚科 Tripterygiidae 學 名: Enneapterygius etheostomus 中文名: 篩口雙線鳚 英文名: White banded triplefin

概 述 篩口雙線鳚,貌似鳚

圖文解說

科或鰕虎魚科的魚, 但其實是三鰭鳚科, 這科魚的特徵是背 鰭分為三截。牠們多 於不超過三米水深 的淺水礁岩區生活, 主要以藻類為食。這 魚喜匍伏於開放的 礁 岩 面, 以 位 於 喉 位的腹鰭撐起頭部, 觀 察 環 境, 是 一 條

 雌魚(主圖)具六至七條「H」形綠色橫帶,與

抬得起頭的小魚。

白帶相間。雄魚現婚姻色時身體呈黑褐色,第二與 第三背鰭之間有一白色帶,尾柄前亦有另一白色帶。 通常是單獨日行,受驚即躲入礁縫中。交配時雄魚 作出節奏性求偶動作,刺激雌魚產卵並進而授精, 然後護卵。淺水區日照充沛,礁岩表面長滿藻類,

備註

是篩口雙線鳚理想棲息及覓食之處。

分布於西北太平洋,包括海南島、台灣、日本及韓國。


香港魚類自然百態

繞尾共舞

管 海馬

科 名: 海龍科 Syngnathidae 學 名: Hippocampus kuda 中文名: 管海馬、庫達海馬、黃海馬 英文名: Kuda seahorse, Spotted seahorse, Yellow seahorse

概 述 2012 年 10 月, 香 港 自 然 生 態 論 壇 為 了

為 罕 見 魚 類。 全 球 海 馬 數 量, 亦 因 同 樣

保護具高生態價值的龍尾灘,公佈在龍尾

原因在過去幾十年急速下降。1996 年,

灘 歷 時 4 年 多 的 生 態 調 查, 當 中 發 現 了

管海馬已被國際保育聯盟列為易危物種,

一個管海馬小群體,紀錄次數超過 40 次,

2002 年更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

包括同時拍攝到有兩條幼魚及兩條成魚

際 貿 易 公 約 》(CITES) 附 錄 II 中 受 到 國

在同一地點棲息。這個公佈引起香港市民

際貿易限制。

及媒體關注到政府在龍尾灘建人工泳灘, 對 該 處 超 過 300 種 潮 間 及 海 岸 生 物, 包 括全球瀕危的管海馬的保育問題。我是這 論壇成員之一,有份參與龍尾灘的物種及 生態調查,本文的管海馬照片,正是全部 在龍尾灘拍攝。

香 港 海 洋 公 園 保 育 基 金 於 2013 年 1 月 公佈全港首個有系統的海馬普查計劃結 果,指在本港 31 個調查地點當中,只有 在西貢的兩個潛水區發現共 6 隻管海馬。 2013 年 1 月漁護署就管海馬在龍尾灘的 發現,在吐露港進行調查,在包括龍尾的

據國際保育聯盟 (IUCN) 資料,香港的管

4 個沿岸地點共有 27 次管海馬紀錄,因

海馬在 40 年前在香港仍屬常見,但因為

而確認龍尾及吐露港其他 3 個地點皆是管

棲 地 不 斷 被 污 染 及 破 壞, 加 上 長 期 被 濫

海馬的棲地,需要進一步加強保育措施。

捕作藥材,至 2000 年,海馬在香港已成

99


海岸篇

100

圖文解說

 管海馬棲息於平均水深 0-8 米的內灣 淺水區 ( 最深的發現紀錄為 55 米 ),生 境包括沙泥質底的紅樹林、河口、沿岸 海草床、及如龍尾灘的潮間帶。此魚體 色可隨環境而變,由黑色、淡黃至橙色 都有,目的是與周圍環境融合,以達至 保護色作用,常見有黃色及散佈斑點的 個 體( 圖 1)。 其 鱗 片 特 化 成 骨 板, 減 少大魚捕食的意慾。管海馬游泳能力弱, 常以尾部纏捲著植物或其他雜物固定位 置,我亦目睹過牠可以尾部插入泥底作 為錨定,免被水流沖走。

1

 管海馬對棲地很忠心,通常不會遠離居所,流動性不高。經長期個人觀 察,這可能與其食物來源有關。不善游動的管海馬,也不善捕獵,其吻部 突出成管狀,口小,只能吸啜海水中的浮游生物為食,所以浮游生物數量 成為牠選擇棲地重要條件之一。內灣沿岸沙泥質底水域營養物較豐富,衍 生大量橈腳類、端足類、及各類魚、蝦、蟹的浮游幼體,都是管海馬攝食 的食物。圖中這小管海馬身邊,可見有大量浮游生物可供攝食(圖 2)。 2


香港魚類自然百態

 管 海 馬 採「 一 夫 一 妻 」 制, 已 配 對 的 成 魚( 主 圖 ) 經 常 保 持 親 密, 但 與其他海馬個體則 保 持 距 離, 所 以 管 3

海馬不會成大群出

現。交配時,雄魚體色先變,環繞雌魚跳求偶舞,同時頭頂冠突發出咔聲, 然後兩魚以尾部互繞,飄浮於地上「共舞」,最後當雙方肚部互對時,雌魚 伸出產卵器 (ovipositor) 插入雄魚的孵育袋 (brood pouch),受精卵會在雄 魚孵育袋孵化。雄魚懷孕後,雙方每朝仍然會繞尾共舞,非常恩愛

( 註 1)

雌 魚的 產 卵器 在交 配後,要 經一 些 時間 後才 會 收縮 回體 內。 在龍 尾 灘被 發 現的雌管海馬腹部曾突出產卵器(圖 3),顯示牠很可能剛完成交配。懷孕 的雄魚 ( 圖 4),腹部孵育袋隆起。雄管海馬可孵育 20 至 1000 粒魚卵,經 20-28 日孵化,產出平均長 7 毫米的仔魚,可惜大部份都會成為其他生物的 食 物, 只 有 極 少 數

4

能 幸 運 地 成 長, 延 續 其 族 群 生 命。 龍 尾灘是已知香港管 海馬一個重要的棲 地 及 繁 殖 地, 應 予 適切保護。

備註 管海馬分布於印度至太平洋一帶。香港有紀錄的海馬共有三種,包括管海馬、 三斑海馬及大海馬。當中的大海馬在本港只有單一紀錄,可能為管海馬之誤認。 ( 註 1) Hashikawa,.M. 2004. "Hippocampus kuda " (On-line), Animal Diversity Web. Accessed April 17, 2013 at http://animaldiversity.ummz.umich.edu/accounts/Hippocampus_kuda/

101


海岸篇

102

拉直的海馬藍點多環海龍 科 名: 海龍科 Syngnathidae 學 名: Hippichthys cyanospilos 中文名: 藍點多環海龍、藍點海龍 英文名: Blue-spotted pipefish

概 述 海龍可以說是一種「拉直」

圖文解說

了 的 海 馬, 因 兩 者 同 屬 海 龍科,主要共同特徵包括: 身 體 披 特 化 之 皮 狀 骨 板; 吻部成突出的管狀,口小; 雄 魚 腹 部 具 孵 育 袋, 負 責

1 2

懷 孕; 不 具 腹 鰭, 胸 鰭 細 小, 游 動 力 不 佳, 依 靠 擬 態 及 皮 狀 骨 板 保 護。 兩 者 都遭到人類濫捕作中藥材, 導 致 數 量 大 減。 而 藍 點 多

 藍 點 多 環 海 龍 棲 息 於 沿 岸 水 深 0-5 米、 沙 泥 底的內灣、河口、礁沙混合區。此魚一般體色深

環海龍又和前文的管海馬

褐,當其靜止不動(圖 1),隨緩慢水流飄蕩時,

棲 息 於 相 近 生 境, 也 屬 香

跟散落沿岸水中的植物枯枝(圖 2)十分相似。

港罕見,可說是難兄難弟。

由於沒有捕食者會無故襲擊一條枯枝,這便是藍

備註

點多環海龍的擬態目的。個體長 6.5 厘米時已成 熟,最大可達 16 厘米。以浮游生物為食。

分布於印度洋及太平洋,西起紅海,東至斐濟,北至日本,南至澳洲等地。 3 海龍也是體色多變魚類,此黃色海龍(圖 3) 與主圖的藍點多環海龍曾經同游,吻長和稜 的特徵與藍點多環海龍一樣,未知是否同種。


香港魚類自然百態

口孵魚爸

龍躉蔬蘿

科 名: 天竺鯛科 Apogonidae 學 名: Apogonichthyoides niger 中文名: 黑似天竺鯛 英文名: Dark cardinalfish 俗 名: 龍躉蔬蘿、印度蔬蘿

概 述 龍躉蔬蘿在蔬蘿一族 ( 天竺鯛科魚的俗稱 ) 之中體型不算大,長約 8 厘米,但體深大, 體色呈褐紅或暗綠,可能因為似龍躉而得此俗名。此魚棲息於礁石散佈的沙泥底質淺 水區,以底棲無脊椎動物為食,單獨夜行,日間藏身於礫石隙或馬尾藻叢中。

圖文解說  天竺鯛科魚的口孵行為經常成為學者們研究的焦 點,大部份的成員均由雄魚口孵,龍躉蔬蘿亦如是。 交配前,雄魚先和雌魚交往 1-5 日,每次數小時 1)

(註

,「情到濃時」,雌魚體色變白及產卵,雄魚同時

授精,並把授精卵全數含入口中。雄魚在口孵期間, 口 閉 合, 下 頷 明 顯 隆 脹( 圖 1), 不 會 進 食, 每 隔 數分鐘滾動口中魚卵充氧。口孵約 7 天至魚卵快要

1 2

孵化時,雄魚會在日落後漲潮時,游至水面吐出魚 卵,讓水流將魚卵隨處散播

( 註 2)

。仔魚經飄浮期後

備註

發育成稚魚,回到合適棲地底棲成為幼魚(圖 2)。

分布於西太平洋,包括台灣、海南島、馬克及日本。 ( 註 1) Tetsuo Kuwamura. (1985). Social and reproductive behavior of three mouthbrooding cardinalfishes, Apogon doederleini , A. niger and A.notatus . Environmental Biology of Fishes , Vol.13, Issue 1, pp17-24. ( 註 2) Noboru Okuda & Nobuhiro Ohnishi.(2001). Nocturnal hatching timing of mouthbrooding male cardinalfish Apogon niger . Ichthyological Research , 48: 207–212

103


海岸篇

104

海膽護居

大炮蔬蘿

科 名: 天竺鯛科 Apogonidae 學 名: Apogonichthyoides pseudotaeniatus 中文名: 擬雙帶似天竺鯛 英文名: Doublebar cardinalfish 俗 名: 大炮蔬蘿

概 述 大炮蔬蘿有點似前文的龍躉蔬蘿,體深大,色褐紅至灰白,特徵是第一、二背鰭 下方具兩條粗黑橫帶,尾柄具一個黑斑點。棲息於珊瑚礁石區,可於水深 10 米 出現。體長可達 14 厘米,屬大型天竺鯛,不知大炮蔬蘿俗名是否因此而來。

圖文解說

 大 炮 蔬 蘿 夜 行, 日 間 偶然可見,但大都藏身於 礁石底空隙,偏愛選擇有 海膽掩護的入口的石隙, 海膽的長刺自然成為其棲 所防衛工具,令其他日間 活躍的大魚不會貿然進 襲。但此魚覓食時卻常掉 以輕心,喜吃魚餌,容易 成為釣魚客的漁獲。

備註 分布於印度洋至西太平洋,包括紅海、波斯灣、印度、馬來西亞及日本。


香港魚類自然百態

口孵與食卵

105

十線蔬蘿

科 名: 天竺鯛科 Apogonidae 學 名: Apogon doederleini 中文名: 鬥氏天竺鯛、稻氏天竺鯛 英文名: Doederlein's cardinalfish 俗 名: 十線蔬蘿

概 述 十 線 蔬 蘿 色 紋 頗 具 珊 瑚 魚 色 彩, 體 側

圖文解說

4-5 條 褐 紅 縱 帶, 各 鰭 透 紅, 特 徵 是 尾 柄 的 黑 斑 點 及 眼 部 的 雙 白 線 紋, 棲 息 於 珊 瑚 礁 石 區。 屬 夜 行 一 族, 但 偶 然 日 間 可 見, 本 文 照 片 都 是 在 白 天 拍 攝。此魚也是由雄魚口孵。有研究發現 ( 註 1)

, 十 線 蔬 蘿 會 出 現 親 子 殘 食 (filial

cannibalism) 的 行 為, 在 部 份 雄 魚 肚 中, 發 現 有 部 份 魚 卵。 雄 魚 在 繁 殖 季 中,需要進行 4-7 次交配及口孵,佔去 整 季 80% 時 間, 期 間 不 能 進 食, 尤 其 繁殖季後期,在營養不足情況下,自己 可能會虛弱致死,所以吞食部份魚卵自

備註

保,也是情有可原。

 蔬 蘿 幼 魚 喜 躲 在 海 膽 的 長 刺 中, 尋 求 庇 護。 長 大 了 的 十 線 蔬 蘿, 日 間 藏 身 於 礁 石 底 空 隙, 也 偏 愛 選 擇 有 海 膽「 駐 守 」 於 入 口 的 石 隙, 其 身 上 的 縱 帶, 正 好 與 海 膽 刺 配 合, 令 其 融 入 其 中。 夜 間 活 躍 時 則 在 棲 所附近捕食底棲無脊椎動物。

分布於西太平洋區,包括海南島、台灣、菲律賓及日本。 ( 註 1) Noboru Okud, Yasunobu Yanagisawa. (1996). Filial cannibalism by mouthbrooding males of the cardinal fish, Apogon doederleini , in relation to their physical condition.Environmental Biology of Fishes , Volume 45, Issue 4, pp 397-404.


海岸篇

106

光影擾敵

透明蔬蘿 科 名: 雙邊魚科 Ambassidae 學 名: Ambassis sp. 中文名: 雙邊魚 英文名: glass perchlet 俗 名: 透明蔬蘿、玻璃魚

概 述 本文主圖特別採用了一張

圖文解說

較為廣角照片,才能顯示 出透明蔬蘿群游時的氣 勢。透明蔬蘿和前文的蔬 蘿(天竺鯛)不同科,習 性也很不同,透明蔬蘿是 幾種相似的雙邊魚的俗 稱,牠們都是側扁的小型 魚類,身體透明帶銀色, 通常群游於沿海汽水域。 在香港,常見於碼頭、避 風塘、河口、礁岩區、泥 石灘等岸邊水域,也會進 入淡水河段。

1


香港魚類自然百態

2  透 明 蔬 蘿 最 長 可 達 16 厘 米 (TL), 香 港 常 見 的 體 長 一 般 只 有 4-6 厘 米, 體 側 有 部份透明,可看到體內的脊骨及部份內藏,腹部為銀白色(圖 1)。透明的身體有 助小魚在水體中減少可見部份,尤其是在較遠距離和水較渾濁時,不易被掠食者注 意。  銀白色部份則在大群魚一起游動時,產生擾敵作用。當掠食者意圖追捕魚群, 牠們便會以不同方向急速散開,各魚的銀白部份因為日光反射角度突然有變,有些 突然變暗,有些突然閃亮,這便會擾亂掠食者視線,增加逃命機會。此外一般常在 表層游動的魚,腹部都是淺白色,在白天背景下,有減少背光而做成剪影的作用 (counter-shading)(圖 2),令下面的掠食者在視覺上較難察覺牠們。

備註 透明蔬蘿一般以小型甲殼類及其他魚幼體為食。分布於印度洋及太平洋。

107


海岸篇

108

淑女變惡婆孟加拉豆娘魚 科 名: 雀鯛科 Pomacentridae 學 名: Abudefduf bengalensis 中文名: 孟加拉豆娘魚 英文名: Bengal sergeant 俗 名: 石剎婆

圖文解說

概 述 石剎婆是指群游於礁岩水域中層的幾種雀鯛科 魚類。「石剎婆」名字給人狠惡感覺,但「豆娘」 的 意 思 卻 很「 淑 女 」。 以 個 人 觀 察 孟 加 拉 豆 娘 魚 為 例, 幼 魚 時 的 確 頗 溫 馴, 具 淑 女 氣 質, 長 大 後 則 露 出 霸 道 性 格, 具 領 域 性, 常 驅 趕 其 他 魚,成為石剎婆。孟加拉豆娘魚體長可達 18 厘

1

米 (TL), 呈 暗 綠 色, 具 7 條 黑 色 橫 帶, 尾 鰭 上 下 鰭 葉 呈 圓 形, 成 魚 尾 鰭 黑 色, 具 白 緣, 不 難 辨認。  孟加拉豆娘魚棲息於沿岸較淺的珊 瑚 及 岩 礁 區, 喜 以 小 群 活 動( 圖 1)。 繁殖期的雄魚,體色變深及現出一長一

2

短白縱帶 ( 圖 2),性格變得更剛烈,不

3

斷驅趕任何靠近其巢穴兩三米的魚。但 警覺性甚高,見人類靠近即躲入礁石隙 中, 替 其 拍 照 並 不 容 易。 幼 魚( 圖 3) 尾鰭較淺色,和成魚分群活動。

備註 此魚屬食雜性,以浮游生物和藻類為食。分布於印度 - 西太平洋, 包括中國沿岸、台灣、海南、東南亞、日本,澳洲等。


香港魚類自然百態

魚爸的抉擇

109

六 帶豆娘魚

科 名: 雀鯛科 Pomacentridae 學 名: Abudefduf sexfasciatus 中文名: 六帶豆娘魚、六線豆娘魚 英文名: Scissor-tail sergeant 俗 名: 石剎婆

概 述

六帶豆娘魚是香港珊瑚礁岩水域中另一石剎婆,此魚具 5 條暗色橫帶,特徵是尾鰭上 下葉各具一明顯黑帶,看似燕尾,容易識別。石剎婆都是底棲繁殖,產沉性卵在硬質 底成窩卵,由雄魚爸爸護巢。魚爸爸此時特別具領域性,會不停地驅趕靠近或想偷吃 其窩卵的其他魚,但這令魚爸爸體力消耗極大。研究顯示 餘 卵 的 數 目 過 少, 雄 魚 爸 爸 會 傾 向 食 掉

( 註 1)

,如果是孵化初期及剩

圖文解說

窩 卵 來 補 充 體 力, 然 後 再 交 配 得 出 另 一 完整窩卵,以有限體力保護最多的窩卵。 在 大 自 然 中 競 爭, 也 需 要 講 求 成 本 效 益 而作出犧牲少數的抉擇。  此魚常成群聚集在不超過 5 米水深 的淺水區,以浮游動物或藻類為食, 最 長 達 16 厘 米, 會 和 相 似 的 六 帶 豆 娘魚混在一起。如圖中兩條石剎婆, 上面的是六帶豆娘魚,下面的是孟加 拉豆娘魚,都是幼魚,性格仍屬年輕 「淑女」,但雌雄難辨。

備註 分布於印度洋及太平洋區,包括紅海、印尼、東南亞、台灣、南沙、海南、日 本南部、密克羅尼西亞等地。 ( 註 1) A. Manica(2002). Alternative strategies for a father with a small brood: mate, cannibalise or care. Behavioral Ecology and Sociobiology , Volume 51, Issue 4, pp 319-323


海岸篇

110

群起討食

黃尾石剎

科 名: 雀鯛科 Pomacentridae 學 名: Neopomacentrus bankieri 中文名: 斑刻新雀鯛 英文名: Chinese demoiselle 俗 名: 黃尾石剎

概 述 在珊瑚區淺水域,黃尾石剎是最常見的魚類,通常是以百計 聚集,以浮游生物為食。在水深 15 米礁岩區亦可見其蹤影。 體 長 可 達 8 厘 米, 一 般 為 4-6 厘 米, 因 體型小及沒有食用價值,才得以逃過被人

圖文解說

類捕撈厄運。  此 魚 體 藍 色, 尾 柄 以 後 黃 色, 群 游 時 頗為悅目(圖 1)。繁殖期時可見親魚配 對而游。此魚警覺性頗高,通常會逃避人 類。 多 年 前, 在 一 珊 瑚 區 中 群 體, 遇 到 人類潛泳而至,都會游離或躲在礁岩石隙 中,很難拍攝近距離照片。但自從多了浮

1

潛客以麵包餵食牠們之後,此魚見人即變

2

得興奮,成群游近潛客討食,甚至在鏡頭 前探索食物(圖 2)。這是人類干擾而導 致魚類行為改變的典型例子,對自然生態 仍有未知的影響。所以任何餵食野生生物 的行為,都不應予以鼓勵。

備註 此魚有兩個地區性族群,一為南中國海及爪哇族群,另一為昆士蘭及 巴布亞新幾內亞族群,但進一步資料可能證明兩族群之間有延續分布。


香港魚類自然百態

小男人變女當家的新娘

科 名: 雀鯛科 Pomacentridae 學 名: Amphiprion clarkii 中文名: 克氏雙鋸魚、克氏海葵魚 英文名: Yellowtail clownfish 俗 名: 新娘、小丑魚

概 述 新娘是香港較常見的小丑魚 ( 海葵魚屬

圖文解說

Amphiprion 的俗稱 )。小丑魚在自然生 境中都需要與海葵共生,科學界早期認 為小丑魚身上具保護性的黏膜,能馴化 不同海葵而棲身其中。近年的理論認為 現實情況比此說法來得更為複雜,某些 種類小丑魚是天生受某種海葵保護,要 憑化學訊息配對,某些種類小丑魚懂得 在馴化海葵時攝取海葵化學物形成保護

1  小 丑 魚 另 一 生 態 看 點, 便 是 其 變 性

黏膜,可使多種海葵接受與其共生。因

特 性。 在 一 個 海 葵 中, 通 常 由 一 對 具

此有些小丑魚只能與部份甚至一種海葵

生 殖 能 力 的 雌 雄 親 魚, 帶 領 其 他 無 生

共生,否則會被不相容的海葵毒刺細胞

殖 能 力 之 幼 魚 生 活。 雌 魚 是「 一 家 之

傷害及被吞噬。而新娘魚則是相容性最 大的,可與不同種的海葵共生。在香港 某些水域可見新娘一家大小棲息在奶嘴 海葵及沙海葵中(主圖)。

主」,體型較大而惡,常游向潛客面前 作 攻 擊 驅 趕 ( 圖 1 攝 於 詩 巴 丹 )。 當 家 族失去雌魚後,雄魚則變性轉為雌魚, 再由最大的幼魚變成具生殖能力之成 熟 雄 魚, 延 續 其 家 族 之 存 在。 這 稱 為

備註

「 雄 性 先 熟 雌 雄 同 體 」(Protandrous Hermaphroditism)。

以藻類和浮游生物為食。分布於印度至西太平洋,是分布最廣的小丑魚。

111


海岸篇

112

小女子變大男人的龍 船魚 科 名: 隆頭魚科 Labridae 學 名: Thalassoma lunare 中文名: 新月錦魚 英文名: Moon wrasse 俗 名: 龍船魚

概 述 很 多 魚 類 都 會 變 性, 好 處 是 當 失 去 群 體 中 的 強 勢 繁 殖 者 (alpha male 或 alpha female) 後,當中後起之秀可變性填補其 地位,不用經歷尋覓異性配偶的耗損及風 險, 群 體 仍 能 保 持 有 活 力 的 強 勢 繁 殖 者 作領導及保護。例如前文的小丑魚是由雄 變 雌。 隆 頭 魚 科 魚 類 則 相 反, 是 由 雌 變 雄, 屬 雌 性 先 熟 雌 雄 同 體 (Protogynous hermaphrodites)。 其 變 性 機 制 較 為 複 雜,隨成長階段可分為三種型態 :「幼魚 型 」(juvenile phase)、「 初 始 型 」 (initial phase)及「終期型」(terminal phase)。大部分的隆頭魚在幼魚型時性 別尚未決定。成熟時進入初始型,色紋開 始轉變,當中多為體色較淡的雌魚,也有 雄魚,最後會因為雄性荷爾蒙的提升逐漸 變成色彩鮮明的終期型雄魚。幼魚和終期

型雄魚的色紋可以有很大差別。 以本文的龍船魚為例,群居的幼魚成熟時 成為初始型雌魚或雄魚 ( 註 1),初始型雌 魚和雄魚已經可以進行集體產卵授精,生 產方式是雌雄魚在水體中同時排卵授精, 利用水流將授精卵擴散開去。初始型雌魚 或雄魚最後都有機會成為終期型雄魚。終 期型雄魚體色最華麗,體型最大,領域性 強,會驅趕其他雄魚並擁有多個妻妾。終 期型雄魚披孔雀綠體色配緊密粉紅線紋, 頭部具由眼向外散的粉紅花紋,加上鮮黃 色新月型尾鰭(主圖),在魚類繁盛穿梭 的珊瑚礁石區中,也很易辨認出來。繁殖 期間雄魚更會變成寶藍色。龍船魚幼魚背 綠腹白,背鰭中央及尾鰭基底各具一大黑 點。


香港魚類自然百態

圖文解說

1 2

 此魚棲息於珊瑚礁 岩 水 域, 常 見 於 香 港 東面的三個海岸公園 及 鶴 咀 海 岸 保 護 區。 屬 日 行 性, 主 要 以 底 棲 生 物 及 魚 卵 為 食, 有 澳 洲 研 究 發 現, 在 沒有其他較大型掠食 者 的 微 生 境, 此 魚 是 剛發育幼魚的頭號捕 食者

( 註 2)

。其側扁而修

長 的 體 形, 可 助 其 敏 捷地作「C」型轉向(圖

 龍船魚另一看點是其游泳方式,牠不像一般魚

1), 方 便 進 入 一 些 珊

類般擺動後半身及尾鰭來推進,而是靠一對胸鰭

瑚縫隙之中捕食小型獵

不停划動,身體及其他鰭通常都不發力(圖 2),

物。此魚亦有集體合作

真的有點像在划龍船。

獵食紀錄。

備註 分布於印度洋至太平洋,包括紅海、東非、日本及紐西蘭。此魚也是南半球最常見 的珊瑚魚之一,可長達 30 厘米 (TL)。 ( 註 1) E. L. Charnov.(1982). Alternative Life-Histories in Protogynous Fishes: A General Evolutionary Theory. MARINE ECOLOGY - PROGRESS SERIES Vol. 9: 305-307. ( 註 2) T. H. Holmes et al. (2012). The role of Thalassoma lunare as a predator of juvenile fish on a sub-tropical coral reef. Coral Reefs , Volume 31, Issue 4, pp 1113-1123.

113


海岸篇

114

蠔妹族之黑 帶海豬魚 科 名: 隆頭魚科 Labridae 學 名: Halichoeres nigrescens 中文名: 黑帶海豬魚 英文名: Bubblefin wrasse 俗 名: 蠔妹、青妹,紅妹

概 述 香 港 魚 類 的 俗 名 有 時 饒 有 趣 味, 部 份

圖文解說

用 了 女 性 稱 號, 例 如 石 剎 婆、 泥 娑、 哨 牙 婆、 新 娘。 蠔 妹、 青 妹 及 紅 妹 等 又 是 另 一 些 例 子, 都 是 泛 指 幾 種 海 豬 魚屬 (Halichoeres ) 及相似魚類。早期 亦有稱為鶯哥魚,與鸚鵡魚混為一談。 海 豬 魚 屬 是 隆 頭 魚 科 中 數 目 最 多, 有

1 2

80 個的屬 ( 註 1)。此屬的魚具明顯兩 性異型(sexual dimorphism),加上 幼魚又有不同形態,早期同種的雌魚、 雄 魚、 幼 魚 常 被 認 為 是 不 同 種 的 魚, 被 冠 以 不 同 學 名, 後 來 弄 清 楚 後, 便 出 現 了 很 多 同 物 異 名 的 情 況。 本 文 所 提 及 的 蠔 妹, 其 身 份 是 黑 帶 海 豬 魚, 是香港珊瑚及礁岩區常見的蠔妹。

 本種的終期型雄魚(主圖)呈濃烈綠色, 具相連的紅褐色帶,頭部粉紅花紋鮮明,尾 鰭上下尾葉呈黃綠色(圖 1)。初始型體色 較淺綠,具暗褐色斑(圖 2),雌魚的暗斑 可連成一條縱帶。幼魚有時會替其他大魚食

備註

去身上的寄蟲或皮膚廢屑,成為清潔魚。會 潛沙隱藏,以底棲無脊椎動物及小魚為食。

分布於印度洋及西太平洋地區,包括波斯灣、南非、東南亞、菲律賓、台灣、 海南島及日本琉球等。 ( 註 1) John E. Randall & Gerald R. Allen. (2010). TWO NEW LABRID FISHES OF THE GENUS HALICHOERES FROM THE EAST INDIES. THE RAFFLES BULLETIN OF ZOOLOGY 2010 58(2): 281–289


香港魚類自然百態

蠔妹族之斷 紋紫胸魚

科 名: 隆頭魚科 Labridae 學 名: Stethojulis interrupta 中文名: 斷紋紫胸魚 英文名: Cutribbon wrasse 俗 名: 蠔妹、蠔魚

概 述 斷紋紫胸魚因為貌似前文的海豬魚,亦俗稱為蠔妹或蠔魚。常見於 珊瑚區及礁岩區至 15 米水深地方。其體色和長了藻類的礁岩相近, 成魚在礁岩上快速游動,警覺性強,不易近距離靠近,幼魚大多獨 行或成小組在地面隱密地活動,因而較難拍攝近距離清晰照片。此 魚亦是先雌後雄變性魚,初始型雌魚(主圖)背綠腹白,胸鰭後具 黑色短縱紋,而終期型雄魚體綠,頭部具兩條藍色縱紋,當中一條 縱紋由眼下延至胸鰭前斷裂,縱紋至體側後部再現出延至尾柄。此 魚行一夫多妻制,攝食時以口含沙篩食當中小型生物,晚上潛沙而 睡。 此魚在在菲律賓、馬來西亞及印尼已成為罕見魚類,主要威脅來自 過度採捕作觀賞魚貿易,加上棲地受損毀等影響 ( 註 1)。

備註 分布於印度洋及西太平洋一帶,包括海南及南沙群島、台灣、印尼、菲律賓、 印尼及日本等。 ( 註 1) Cabanban, A. & Choat, J.H. (2010). Stethojulis interrupta . In: IUCN 2012.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Version 2012.2. <www.iucnredlist.org>. Downloaded on 24 April 2013.

115


海岸篇

116

側泳好手

人字蝶

科 名: 蝴蝶魚科 Chaetodontidae 學 名: Chaetodon auriga 中文名: 絲蝴蝶魚、揚旛蝴蝶魚 英文名: Threadfin butterflyfish 俗 名: 人字蝶、荷包魚

概 述 蝴蝶魚科魚類棲息於珊瑚區

圖文解說

中,是珊瑚魚之中體色最悅目 的魚類之一,身形呈橢圓形、 極側扁,常見的大不過一隻手 掌,像一個荷包,香港俗稱為 荷包魚實在是非常貼切。其嘴 部細長,方便穿梭於珊瑚枝幹 中的縫隙覓食小型生物或珊瑚 螅蟲,像是飛舞於珊瑚叢中的 蝴蝶,蝴蝶魚之名因此而來。 蝴蝶魚與珊瑚生態息息相關,

1

亦成為珊瑚區健康狀況的指標魚。牠們卻經常被捕捉作觀賞魚貿易,但很多蝴蝶魚都 偏食珊瑚或活生飼料,不接受人工魚糧,在一般水族箱的存活率甚低。飄流期的仔魚 需要廣闊水域及以浮游生物作食糧,難以在人工環境中繁殖。水族店的蝴蝶魚都是從 野外採捕,加上珊瑚礁棲地受損,蝴蝶魚的野外數量正持續下降。人字蝶是水族店較 常見的蝴蝶魚,蝴蝶魚的基本特徵,也可從人字蝶身上一一見到。


香港魚類自然百態

 大部份蝴蝶魚的體色 鮮 艷, 主 色 調 是 黃、 白、 黑 夾 雜 藍、 橙; 體 側 具 明 顯 條 紋 或 色 斑; 背 鰭 或 身 體 後 部 具 假 眼 斑, 眼 部 具 一 垂 直 黑 眼 帶, 因 為 掠 食 者通常選擇襲擊獵物頭部 及 眼 睛, 假 眼 斑 及 掩 飾 真 眼 的 黑 眼 帶, 可 擾 亂 掠 食 者襲擊蝴蝶魚時的頭尾方 向, 令 蝴 蝶 魚 逃 過 致 命 第 一 擊 後 乘 機 逃 逸。 人 字 蝶 ( 圖 1) 體色為黃、白、黑, 2 體側具兩組不同方向的斜 紋,形成「人」字圖案,因而俗稱人字蝶,

 蝴蝶魚有時會獨行或以數條一個小群

背鰭後方具一假眼斑,頭部具黑色「眼罩

游,成魚通常一夫一妻配對而游。配對同

帶 」, 是 典 型 蝴 蝶 魚 的 色 紋 特 徵。 較 大

游可互補視野,減少被襲危險。牠們有些

的人字蝶背鰭後方具延長鰭條。最長可達

在 幼 魚 時 期 已 經 開 始 配 對, 可 謂 青 梅 竹

23 厘米 (TL)。

馬,到成魚時,無論在覓食或逃命時都特 別有默契。有研究認為配對同游時主要由

 人 字 蝶 和 一 般 蝴 蝶 魚 一 樣, 在 逃 避 敵

雄魚作防衛,雌魚則比獨行時攝食更多,

人追捕時,除了迅速躲入珊瑚縫隙,也會

有助增加魚卵產量

以不規則「Z」型路線游走,令敵人難以

( 圖 2 攝於詩巴丹 ) 都有一定範圍的領域,

捉摸其逃走方向。不過人字蝶還有一招試

有研究發現關島、馬里亞納群島,和澳洲

敵的「側泳技巧」,即是主圖中的人字蝶

西部海岸公園的配對人字蝶領域,由 97

正在示範的動作,以體側面向對方,這是

平方米至 2282 平方米不等,視乎當地蝴

蝴蝶魚之間一種常見的體側示警(lateral

蝶魚的密度、魚類總密度及沙面覆蓋率等

display) 姿 態, 而 人 字 蝶 還 可 以 同 時 側

相關因素

向游泳保持距離,稍覺危險,即可以快速

蟲、海葵、多種底棲生物及藻類等為食。

( 註 2)

( 註 1)

。配對了的人字蝶

。人字蝶屬食雜性,以珊瑚

側泳離開。幸好這次遇上的只是一條沒有 惡意的蠔妹 ( 主圖 )。

備註 分布於印度洋及太平洋區,包括紅海、東非洲、印尼、東南亞、南中國海、台灣、 日本、夏威夷及澳洲等。 ( 註 1) Shinji Yabuta. (2007). Social groupings in 18 species of butterflyfish and pair bond weakening during the nonreproductive season. Ichthyological Research (2007) 54: 207–210. ( 註 2) Kirstie L. Rendall. (2012). Territoriality of the omnivorous butterflyfish, Chaetodon auriga (Chaetodontidae). Environmental Biology of Fishes . Online ISSN 1573-5133.

117


海岸篇

118

豆豉靚魚

豆豉蝶

科 名: 蝴蝶魚科 Chaetodontidae 學 名: Chaetodon speculum 中文名: 鏡斑蝴蝶魚 英文名: Mirror butterflyfish, Ovalspot butterflyfish 俗 名: 豆豉蝶、荷包魚

概 述 豆豉蝶全體金黃,具黑眼帶,體側後

圖文解說

上方具一圓大而明顯的黑斑,只在尾 鰭後緣留了部份透明空白 ( 主圖 ),是 美麗又容易辨認的蝴蝶魚。此魚棲息 於 3-30 米 珊 瑚 礁 水 域, 在 香 港 珊 瑚 區棲地屬中度常見,大多獨行或成對 活動,幼魚通常以數條成一小組同游。 警覺性強,人類稍為靠近即竄逃。

1

 豆 豉 蝶 以 珊 瑚 蟲 為 主 食, 常 2 穿梭於珊瑚枝幹間,十字牡丹珊 瑚的垂直板塊縫隙更成為牠們藏 身及覓食的理想地方 ( 圖 1)。主 要攝食小型無脊椎動物。成魚除 身體較大,尾鰭黃色部份亦會較 多,使尾鰭更明顯 ( 圖 2 攝於詩 巴丹 )。最長可達 18 厘米 (TL)。

備註 分布於印度洋及太平洋區,包括中國、印尼、菲律賓、日本、澳洲及南太平洋島嶼等。


香港魚類自然百態

與珊瑚共存亡

黑 背斜紋蝶

科 名: 蝴蝶魚科 Chaetodontidae 學 名: Chaetodon melannotus 中文名: 黑背蝴蝶魚 英文名: Blackbacked butterflyfish 俗 名: 黑背斜紋蝶

概 述 黑背斜紋蝶除了胸鰭透明,其他各鰭均呈金黃

圖文解說

色, 體 側 後 上 方 具 黑 色 月 形 帶, 約 有 20 條 斜 向後上方之黑色條紋,具黑眼帶,假眼斑位於 尾柄。在香港,此魚零碎小群地棲息於水深 2-7 米 深 的 珊 瑚 區, 外 地 可 見 於 20 米 水 深。 在 澳 洲大堡礁中部,因受全球暖化導致大量珊瑚白 1 2

化死亡,此魚數量亦因而大減 90% ( 註 1)。  黑背斜紋蝶以八放珊瑚為主要食物

( 註 2)

,即俗

稱軟珊瑚類,尤其偏愛海雞冠目軟珊瑚。亦攝食石 珊瑚、藻類及多毛綱類。可以是獨行、成對或數條 一小組同游。幼魚和成魚形態相若,幼魚尾鰭黃色 與 透 明 部 份 約 各 半 ( 主 圖 及 圖 1), 成 魚 尾 鰭 黃 色

備註

部份較多,整體尾鰭較明顯 ( 圖 2 攝於詩巴丹 )。

分布於印度洋及太平洋區,包括紅海、東非洲、印尼、南中國海、台灣、東南亞 及日本等。相似的親緣種 (sibling species) 白腳斜紋蝶 ( 即尾點蝴蝶魚 Chaetodon

ocellicaudus ),腹鰭白色,產地重疊,但此魚之分佈不包括東非及中國沿岸。 ( 註 1) Myers, R. & Pratchett, M. (2010). Chaetodon melannotus . In: IUCN 2012.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Version 2012.2. <www.iucnredlist.org>. Downloaded on 26 April 2013. ( 註 2) Porfirio M. Alino et al. (1988). STUDIES OF THE FEEDING PREFERNCES OF CHAETODON MELANNOTUS (PISCES) FOR SOFT CORALS (COELENTERATA; OCTOCORALLIA). Proceedings of the 6th International Coral Reef Symposium, Australia, 1988, Vol. 3.

119


海岸篇

120

最大最長命

單印蝶

科 名: 蝴蝶魚科 Chaetodontidae 學 名: Chaetodon lineolatus 中文名: 細紋蝴蝶魚、紋身蝴蝶魚 英文名: Lined butterflyfish 俗 名: 單印蝶、荷包魚

概 述 單印蝶和前文的黑背斜紋蝶有點相似,主要分別在於單印蝶的條紋是垂直紋, 黑背斜 紋蝶的是斜紋。此魚是體型最大的蝴蝶魚,一般不過 15 厘米,最大可長達 30 厘米。 一般水族館中的蝴蝶魚壽命可以長達 10 年 以上,而據未公開報告,此魚卻可以活超過

圖文解說

50 年 ( 註 1), 可 能 是 最 長 命 的 蝴 蝶 魚。 單 印 蝶主要捕食附著性無脊椎動物為主,例如旋 鰓蟲 ( 俗稱聖誕樹管蟲 )、六放蟲 ( 俗稱鈕 扣珊瑚 )、雙貝類及海葵,也攝食珊瑚蟲。  單印蝶可以是獨行、或成小組同游, 成 魚 通 常 雌 雄 配 對 同 游。 在 香 港, 在 幾 1 米深的珊瑚礁石區可以見到數條幼魚或 2 亞 成 魚 同 游 覓 食 ( 主 圖 及 圖 1)。 成 魚 則 在約水深 10 米區活動,較難靠近。成魚 尾 鰭 黃 色 部 份 較 透 明 部 份 多, 整 體 尾 鰭 外觀上比幼魚更明顯 ( 圖 2 攝於詩巴丹 )。

備註 分布於印度洋及太平洋區,包括紅海、東非洲、印尼、東南亞、海南及南沙群島、 台灣、菲律賓、日本、夏威夷及澳洲大堡礁等。 ( 註 1) Myers, R. & Pratchett, M.(2010). Chaetodon lineolatus. In: IUCN 2012.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Version 2012.2. <www.iucnredlist.org>. Downloaded on 26 April 2013.


香港魚類自然百態

太平洋的

冬 瓜蝶

科 名: 蝴蝶魚科 Chaetodontidae 學 名: Chaetodon lunulatus 中文名: 弓月蝴蝶魚 英文名: Oval butterflyfish 俗 名: 冬瓜蝶、荷包魚

概 述 冬瓜蝶體呈金黃色,體側具 10 條以上暗褐色縱帶。除了黑、白、黃三個基本色調, 腹鰭還具鮮明橙色。棲息於 2-20 米水深的珊瑚區,最長可達 15 厘米。成魚一夫一妻 配對同游,具領域性,以珊瑚蟲為食。為 2000 年香港新紀錄,當時只知有兩個個體 在一大型十字牡丹珊瑚攝食,屬罕見魚種。

圖文解說

 幼 魚 尾 柄 具 一 假 眼 斑( 主 圖 ), 至 成 魚 時假眼斑消失,尾柄成灰色,黑眼帶後的一 條 黑 幼 紋 變 深 並 顯 得 更 明 顯( 圖 2 攝 於 菲 律賓)。在香港珊瑚區內,常見有十字牡丹 珊瑚,這種珊瑚具垂直板塊,適合側扁型的 蝴蝶魚穿梭其中攝食及藏身。如圖所見(圖 1 1),一條冬瓜蝶和豆豉蝶正在十字牡丹珊 2 瑚板塊縫隙覓食。冬瓜蝶經常展示頭下尾上 傾斜的姿態,此稱為 tail-up display ( 註 1), 是一種試探及示警姿態。

備註 分布於西中太平洋區,包括南中國沿海、台灣、琉球群島、澳洲、印尼及夏威夷群島等。 至印度洋一方,則由極相似的親緣種印度冬瓜蝶 ( 即三帶蝴蝶魚 Chaetodon trifasciatus ) 所取代,此魚尾柄黃色、背鰭下黑斑較明顯。兩魚同歸一亞屬 Corallochaetodon 。 ( 註 1)S. Yabuta.(2000). Behaviors in agonistic interaction of the butterflyfish (Chaetodon lunulatus ). Journal of Ethology, Volume 18, Issue 1, pp 11-15.

121


海岸篇

122

香港代表

金荷包

科 名: 蝴蝶魚科 Chaetodontidae 學 名: Chaetodon wiebeli 中文名: 麗蝴蝶魚、魏氏蝴蝶魚 英文名: Hongkong butterflyfish 俗 名: 金荷包、白眉

概 述 金荷包以礁岩上的藻類為主食,也攝食一些底棲無脊椎動物及珊瑚蟲。此魚對珊瑚的 依賴沒有其他熱帶蝴蝶魚那麼高,在香港,可以散佈於珊瑚不太豐富的礁岩區,是香 港最常見的蝴蝶魚。其分布地由泰國灣北部至日本南部,香港剛位於其分布範圍中心, 其常用英文名是 Hongkong butterflyfish。所以若要選出最能代表香港的蝴蝶魚,我 會投票給金荷包。

圖文解說

 金 荷 包 體 呈 金 黃 色, 體 側 具 16-18 條 斜向後上方之褐色條紋,黑眼帶後具白色 帶,在香港不太清澈、能見度有限的水底 中、也能展現出其金荷包本色,吸引潛者 目光。幼魚背鰭具假眼斑、尾柄具一明顯 黑 斑 ( 主 圖 )。 亞 成 魚 的 假 眼 斑 消 失, 尾 柄黑斑開始萎縮 ( 圖 1)。成魚尾柄黑斑也 消失,全軀幹呈金黃色 ( 圖 2)。金荷包一 般獨行或雌雄配對同游。在日本,有數十

1 2

條金荷包一起群游的水底場面,壯麗而金 光燦爛。在香港,可以見到最多金荷包聚 在一起的地方,是西貢墟碼頭海鮮艇上的 塑膠盤。

備註 分布於西太平洋,包括泰國、南中國沿海、台灣、琉球群島及日本南部。最大體長 18 厘米。


香港魚類自然百態

金荷包二號

耳 帶蝴蝶魚

科 名: 蝴蝶魚科 Chaetodontidae 學 名: Chaetodon auripes 中文名: 耳帶蝴蝶魚、叉紋蝴蝶魚 英文名: Oriental butterflyfish 俗 名: 荷包、黑蝶

概 述 耳帶蝴蝶魚體呈金黃色,頭部具黑

type) ( 註 1)。 以 小 型 底 棲 脊 椎 動 物 及

眼帶和白帶,和前文的金荷包十分

及藻類等為食。分布範圍比金荷包

相似。和金荷包主要分別在於此魚

較 窄, 由 海 南 島 東 部 至 日 本 南 部,

的體側紋是縱紋 ( 水平方向 ),而金

少了泰國灣地區。

荷包的體側紋是斜紋。另一分別是 此魚眼後的白帶之上沒有黑斑,金 荷包白帶之上則有三角形黑斑。本 種幼魚背鰭後具有一個假眼斑 ( 主 圖 ), 隨 成 長 逐 漸 萎 縮, 至 成 魚 時 完全消失。耳帶蝴蝶魚的習性也和 金 荷 包 相 似, 會 和 金 荷 包 一 起 出 現, 通 常 獨 行, 亦 會 以 小 組 同 游。 但在日本的觀察研究,44 條個體當 中,有 36 條是配對同游,同游比率 是 0.82, 屬 配 對 型 (pair-grouping

香港雖然沒有廣闊的珊瑚礁,但有 散佈的珊瑚群落區,曾紀錄的蝴蝶 魚有 23 種。現在較常見屬少數。除 了幾個較大的個珊瑚群落區位於海 岸公園,其餘的都是不受任何保護 或 管 理, 隨 著 社 會 發 展, 這 些 自 生 自滅的珊瑚群落及棲息其中的蝴蝶 魚, 只 會 日 漸 萎 縮。 若 能 加 之 保 護 及管理,香港總體的珊瑚及蝴蝶魚 才能回復往昔風貌。

備註 分布於西太平洋,包括南中國海沿岸、台灣及日本。馬爾代夫亦有紀錄。 ( 註 1) Shinji Yabuta. (2007). Social groupings in 18 species of butterflyfish and pair bond weakening during the nonreproductive season. Ichthyological Research (2007) 54: 207–210.

123


海岸篇

124

礁岩上的

斑馬

科 名: 舵魚科 Kyphosidae 學 名: Microcanthus strigatus 中文名: 細刺魚、柴魚 英文名: Stripey 俗 名: 斑馬蝶、 花并、 菠蘿

概 述 斑馬蝶是香港少數常見而又具有鮮明奪目體色的海水魚,其形態和 蝴蝶魚相似,所以被俗稱為斑馬蝶,其實這魚屬舵魚科,和冧蚌那 類 魚 同 科。 其 體 色 呈 鮮 黃, 體 側 具 5 條 略 斜 的 粗 黑 縱 帶, 為 香 港 較為灰綠的水底世界帶來光麗色 彩。 這 種 斑 馬 紋 的 作 用, 和 草 原

圖文解說

上 的 斑 馬 身 上 的 圖 紋 作 用 一 樣, 當 一 大 群 聚 集 覓 食 或 逃 竄 時, 擾 亂 掠 食 者 視 線, 令 其 分 不 清 個 別 目 標, 減 輕 受 襲 風 險。 不 過 落 單 時 會 成 為 易 襲 目 標, 所 以 此 魚 傾 向 群 集。 在 香 港 近 岸 水 域, 經 多 年 無 節 制 的 捕 魚, 稍 大 的 掠 食 性 群集數目不多,通常是三五成群,

1  斑 馬 蝶 棲 息 於 珊 瑚 及 礁 岩 區, 喜 在 開 放 的

至 20 條 不 等, 偶 爾 出 現 獨 行 個

淺水礁岩區中上層游動,食雜性,以礁岩面的

魚 類 所 餘 無 幾, 因 而 令 斑 馬 蝶 的

體。 相 對 外 地 有 大 型 掠 食 者 的 水 域,其集結數目可達 50 條以上。

海藻及底棲動物為食,邊游邊覓食 ( 圖 1)。成 魚對潛客好奇,會靠近探視,潛客只要不做出

備註

追逐或太大動作嚇走牠們,都可以有機會近距 離觀察或拍攝這種美麗而友善的魚。

分布於太平洋區,為反赤道 (antiequatorial) 分布的魚種,即不分布於最高溫的赤道水域。 北半球分布自中國至夏威夷群島一帶,包括台灣、日本,而南半球主要分布於澳洲。


香港魚類自然百態

深 民心

黃腳鱲

科 名: 鯛科 Sparidae 學 名: Acanthopagrus latus 中文名: 黃鰭棘鯛 英文名: Yellowfin seabream 俗 名: 黃腳鱲

概 述 鯛科魚在香港一般俗稱為鱲魚,黃腳鱲因胸鰭、腹鰭、臀鰭及尾鰭下葉具黃色,因而 得名。70 年代於每年 1-3 月,在香港漁獲中常見,是香港人最熟識的鱲魚之一。1974 年成立的香港交通督導員,制服啡啡黃黃,當時的職業司機見他們每當發現有車輛違 例便發出告票,像海中的黃腳鱲四圍游來游去般覓食,戲稱他們為黃腳鱲,可見此魚 形象深入民心。現在此魚在其棲地只屬中度常見,也屬海水及鹹淡水養殖業魚類之一。

圖文解說  黃腳鱲是先雄後雌變性魚,一齡魚 ( 滿一歲 ) 精巢已成熟成為雄魚,到 3-4 齡,卵巢成熟成 為雌雄同體,到 4 齡以上,卵巢退化的再成為 雄魚,精巢退化的成為雌魚

( 註 1)

。所以 4 齡以

上的成魚,雌雄都有。此魚棲息於沿海和河口 沙泥質海底 ( 圖 1),以無脊椎動物及小魚為食。 1 2  這是約 2.5 厘米長的幼魚,在河口汽水域活 動,體色呈淡黃與沙粒相若,具保護色作用。 可見其臀鰭已開始變黃 ( 圖 2)。

備註 分布於印度洋至西太平洋,包括印尼、東南亞、南中國海沿岸、台灣、菲律賓、 日本及澳洲。體長可達 50 厘米,但因過度撈捕,體形有小型化趨勢。 ( 註 1) 劉 富 光、 胡 興 華。(1980)。 烏 鯮 Acanthopagrus latus 人 工 繁 殖 初 報。Bulletin of Taiwan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No. 32, 1980.

125


海岸篇

126

環迴鱲睇

黑沙鱲

科 名: 鯛科 Sparidae 學 名: Acanthopagrus schlegelii 中文名: 黑棘鯛 英文名: Black sea bream 俗 名: 黑沙鱲、黑鱲

概 述 黑 沙 鱲 是香 港 人另 一較 熟

圖文解說

識 的 鱲 魚, 是 釣 魚 人 士 常 見 的 漁 獲。 其 體 色 銀 白 透 淡 綠, 背 鰭、 尾 鰭 具 黑 緣, 體 側 具 6 條 暗 橫 帶。 黑 鱲 原 本 是 指 幾 種 黑 色 的 鱲 魚。 黑 沙 鱲 離 水 時 可 變 成 灰 黑 色, 和 較 粗壯及頭較圓的牛屎鱲 (Acanthopagrus berda ,

1  黑沙鱲的性別變化是先雄後雌,初熟時是雄魚,約 3-4 齡時,變性為雌魚。喜棲息於近海沿岸礁沙混合 區及沙泥底河口,主要以多毛類、軟體動物或甲殼類

另 一 種 黑 鱲 ) 相 似, 但 黑

為食。這魚警戒性強卻又具好奇心。我多次在水中遇

沙 鱲 嘴 較 尖, 所 以 亦 有 人

上黑沙鱲,都是看見牠在我面前 2-3 米游過,隔一會,

稱之為尖嘴鱲以資識別。

又有另一條在同樣距離同一方向游過,用視線跟蹤牠, 才發現原來是同一條黑沙鱲正在環繞著我打圈而游, 我將這行為戲稱為「環迴鱲睇」,目的是在安全距離 全方位打量入侵地盤的不速之客。但當我意圖靠近牠 時,牠便敏捷地游走,消失於渾濁的水中。這照片便

備註

是黑沙鱲向我進行「環迴鱲睇」時所拍攝 ( 圖 1)。

分布於西太平洋,包括南中國海沿岸、台灣、香港、日本及韓國等。


香港魚類自然百態

終身印記的

火點

科 名: 笛鯛科 Lutjanidae 學 名: Lutjanus russellii 中文名: 勒氏笛鯛 英文名: Russell's snapper 俗 名: 火點

概 述 火點是很容易辨認的笛鯛,體色銀白帶黃或粉紅,最顯眼的是體背有一圓大黑斑, 約三份二斑積跨在側線上方,與之相似的有牙點 (L. johnii ,體有點線紋 ) 和五線 火點 (L. fulviflamma ,體有 6-7 條黃縱紋 )。成魚主要棲息於水深超過 20 米的外礁, 也可發現於近岸礁岩區活動。一般在夜間覓食,以魚類及甲殼類為主食。幼魚棲 息於紅樹林、河口或河溪下游。為香港重要海水養殖魚之一。

圖文解說  笛鯛科的成魚和幼魚通常有不同色紋 形態,火點幼魚體側具 4 條黑色縱帶, 及一圓黑斑 ( 圖 1),亞成魚的縱帶變成 黃 色 ( 主 圖 )。 至 成 魚 時, 體 高 比 例 增 大,縱帶消失,只剩黑圓斑 ( 圖 2),可 說是其終身印記。火點幼魚期時喜單獨 在淺水區活動,長大了喜歡三五成群, 1 到較深水礁區結伴同游。火點外表雌雄 2 難辨,但坊間街市有魚販說粉紅色身的 是雌魚,墨綠色身的是雄魚,這說法暫 時沒有任何根據可尋。

備註 分布於印度洋至西太平洋,包括東非、印度、印尼、東南亞、南中國海沿岸、台灣、 菲律賓、日本及澳洲等。

127


海岸篇

128

野性的

紅友

科 名: 笛鯛科 Lutjanidae 學 名: Lutjanus argentimaculatus 中文名: 紫紅笛鯛、銀紋笛鯛 英文名: Mangrove red snapper 俗 名: 紅友

概 述 紅友是香港人常見的食用魚,一般人見到的可能是海鮮缸中體色暗啞、鱗脫 鰭破的養殖魚,或是餐碟上已變得面目模糊的「清蒸紅友」,很難想像野生 紅友可以是一種鮮紅亮麗的珊瑚魚。紅友幼魚棲息於紅樹林、河口區及潮間 河段,長大成魚後遷移至珊瑚及礁岩區,最後會向外海移動至較深的礁區, 部份可棲息於水深達 100 米之處。其移動範 圍甚廣,成魚有游走 315 公里紀錄

( 註 1)

圖文解說

 紅友體色由褐綠至全紅色 ( 較深水個 體 ) 不等,幼魚較為藍綠,具 8 條淺色橫 紋 ( 圖 1),亞成魚的橫紋逐漸減退 ( 圖 2), 至 成 魚 是 體 紅 透 綠 ( 主 圖 ), 常 見 獨 行, 1 亦會群集活動,警覺性高,會避開人類。 2 我多次單人在水中觀魚時,發現一群紅友 在背後監視,當我回頭舉機拍攝時,牠們

備註

又游走消失於暗綠的水體之中。

分布於印度洋至西太平洋,包括東非、印尼、東南亞、南中國海沿岸、台灣、菲律賓、日 本及澳洲等。體長可達 150 厘米 (TL)。坊間俗名有時將之寫成紅「鮪」,鮪粵音為 fui, 是指吞拿魚 ( 金槍魚類 ),音意皆非,不應用於此魚。 ( 註 1) D. J. Russell, A. J. McDougall. (2004). Movement and juvenile recruitment of mangrove jack, Lutjanus argentimaculatus (Forsskål), in northern Australia. Marine and Freshwater Research 56(4) 465–475.


香港魚類自然百態

水中偶遇

百 花鱸

科 名: 狼鱸科 Moronidae 學 名: Lateolabrax japonicus 中文名: 日本花鱸 英文名: Japanese seaperch 俗 名: 百花鱸、鱸魚

概 述 百花鱸除了是香港常見養殖食用魚,也是本地釣魚

百 花 鱸 體 色 銀 白 透 綠, 側 線 以

客可釣獲的少數大型海魚之一。其仔魚及幼魚被大

上 佈 滿 黑 斑 點。 棲 息 於 淡 水 海

量撈捕作養殖之魚苗 (「非完全養殖」需要從海中

水 交 會 水 域, 偏 好 水 體 流 動 的

採捕魚苗 ),令此魚在野生水域已不再像以前般常

內 灣 礁 岩 區 及 珊 瑚 區。 魚 苗 會

見。冬季時,魚群從珠江口水域遷移至香港西面水

溯 河 覓 食, 較 暖 溫 及 低 鹽 量 環

域 產 卵, 數 量 增 多 時 才 成 為 中 度 常 見。 香 港 東 面

境可減少其早期死亡率

的吐露港亦是百花鱸的孕育場

( 註 1)

( 註 2)

,主圖的百花鱸

然 後 再 降 海 成 長, 屬 雄 性 先 熟

照片在西貢一珊瑚區水域拍攝,在水底很少遇見,

變性魚類,兩歲時成熟為雄魚,

比同是中度常見的紅友 ( 百花鱸後面 ) 少得多。

再 長 大 時 變 性 為 雌 魚, 成 魚 以

備註

魚蝦為食。

分布於西太平洋,包括日本至南中國海。最大長 102 厘米 (TL)。本種曾分類在真鱸科 (Percichthyidae) 及花鱸科 (Lateolabracidae) 中,最新分類於狼鱸科 (Moronidae) 中, 尚有爭議。 ( 註 1) Tony H.M. Nip, Wing-Yee Ho, C. Kim Wong. (2003). Feeding ecology of larval and juvenile black seabream (Acanthopagrus schlegeli ) and Japanese seaperch (Lateolabrax japonicus ) in Tolo Harbour, Hong Kong. Environmental Biology of Fishes , February 2003, Volume 66, Issue 2, pp. 197-209. ( 註 2) Paxton, J.R., D.F. Hoese, G.R. Allen and J.E. Hanley 1989 Pisces. Petromyzontidae to Carangidae. Zoological Catalogue of Australia, Vol. 7. Australian Government Publishing Service, Canberra, 665 p.

129


海岸篇

130

魚大十八變

細鱗 科 名: 石鱸科 Haemulidae 學 名: Diagramma pictum 中文名: 密點少棘胡椒鯛 英文名: Painted sweetlips 俗 名: 細鱗、白細鱗、松鼠 ( 幼魚 )

概 述 比 較 主 圖 的 魚 和 下 圖 ( 圖 1) 的

圖文解說

魚,無論從色紋、形狀來看都大 不相同,看似是兩種不同的魚, 其實這是細鱗在幼魚期和成魚 期中的不同形態。石鱸科中少棘 胡 椒 鯛 (Diagramma ) 和 胡 椒 鯛 屬(Plectorhinchus )的幼魚, 除了形態和成魚相異,其泳姿也 很特別,不停大幅度搖頭擺尾地

1  細鱗在整個生活史中,多個不同階段都有不 同形態,稚魚體形比較纖長;幼魚時體具黑黃相

游動,速度卻很慢甚至只是原地

間成的粗縱帶,背鰭前部特高 ( 主圖 );至中轉

游動,其目的不明,長大後泳姿

期時,體色變銀白灰藍,黑帶漸變為碎斑;成魚

才變得較正常。細鱗便是如此一

時,碎斑變成小黃斑點佈滿全身 ( 圖 1 攝於菲律

種魚,可謂「魚大十八變」。

賓 );再年長時,斑點減退,全身呈灰藍色。細 鱗棲息於珊瑚及礁沙混合區,日間藏於礁岩洞,

備註

入夜後出來活動,以小魚及甲殼類為食。

分布於印度洋至西太平洋一帶,包括紅海、東非至日本。最長可達 100 厘米。幼魚常被捕撈作觀賞魚,成魚則常為食用魚及釣客漁獲。


香港魚類自然百態

重鱗

131

南洋美銀漢魚

科 名: 銀漢魚科 Atherinidae 學 名: Atherinomorus lacunosus 中文名: 南洋美銀漢魚、藍美銀漢魚 英文名: Silverside 俗 名: 重鱗

概 述

在近岸礁岩區水域中,常見一群大群比手指略長的小魚在表層聚集漫游,鏡頭稍為靠 近,牠們即快速游走,體側反射日光時發出一條條的閃亮銀光,頗為耀眼,瞬間銀光 過後,便失去牠們蹤影,也許這便是牠們擾亂掠食者視線的方式。牠們是俗稱重鱗的 南洋美銀漢魚,特徵之一是體側中央具一銀色縱帶,可反射日光。  重鱗日間成群聚集於近岸的沙底礁區或珊瑚區,聚集時數目數以百計,魚群面積可 長達 100 米及寬 20 米,密度高至可遮蔽一片海床 ( 圖 1 攝於沙巴 )。日落時散開並各 自 相 隔 2-4 米, 入 夜 才 開 始 覓 食,主要以小型浮游生物為食,

圖文解說

晨 初 再 回 到 在 近 岸 處 聚 集。 長 3.5 厘米以下的幼魚則在日間群 集在近岸處覓食 ( 註 1)。重鱗本身 亦是表層掠食魚類及鳥類的獵 物, 在 自 然 界 中 扮 演 著 食 物 鏈 高低層之間的連接角色。

備註 分布於印度洋至太平洋一帶:西起紅海、東非、東至夏威夷、北至日本南部、南至 澳洲昆士蘭。最長達 15 厘米。 ( 註 1) Ivantsoff, W. and L.E.L.M. Crowley. (1999). Atherinidae. Silversides (or hardyheads). p. 21132139. In K.E. Carpenter and V.H. Niem (eds.) FAO species identification guide for fishery purposes. The living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ume 4. Bony fishes part 2 (Mugilidae to Carangidae). FAO, Rome.

1


海岸篇

132

魚乾真貌

日 本銀帶鯡

科 名: 鯡科 Clupeidae 學 名: Spratelloides gracilis 中文名: 日本銀帶鯡、銀帶小體鯡 英文名: Silverstriped round herring 俗 名: 公魚、丁香魚

概 述 日本銀帶鯡是常見集群洄游於清澈水域的小魚,其體側具一銀色縱帶,群游時反射日 光,閃出銀藍亮光,與重鱗 ( 銀漢魚 ) 相似,但此魚體型比較纖幼,頭部較尖小,香 港俗稱為公魚,公魚是一些鯷科及鯡科中小型魚類的俗稱。兩岸漁民在夏季晚上作業 捕撈大群此魚 ( 或同類小魚 ),翌日即生曬成魚乾 或再加工包裝出售,名為丁香魚乾或日本公魚乾,

圖文解說

所以大家都可能在街市或超市見過牠們了。  日本銀帶鯡以浮游生物,包括矽藻、橈腳類 及 其 他 小 型 無 脊 椎 動 物 為 主 要 食 物。 牠 們 以 密 集群游方式覓食,口部及鰓蓋同時張開而游 ( 圖 1),把水中浮游生物攝入口中,每隔幾呎閉鰓濾

1

食 口 中 獵 物, 密 集 群 游 ( 圖 2) 濾 食 可 更 有 效 將 2 一處豐盛的浮游生物「一網打盡」,是鯡科魚類 獨特的覓食方式,可稱為 ram feeding。但牠們

備註

自己亦容易被漁民「一網打盡」,製成魚乾。

分布於印度洋至太平洋一帶,西起紅海、東至西太平洋 ( 日本南部至菲 律賓、澳洲東南及西部、東至薩摩亞群島 )。最長可達 9.5 厘米。


香港魚類自然百態

長了貓鬚的魚

坑鯰

科 名: 鰻鯰科 Plotosidae 學 名: Plotosus lineatus 中文名: 線紋鰻鯰 英文名: Striped eel catfish 俗 名: 坑鯰、貓鬚

概 述 鯰 魚 大 部 份 屬 淡 水 魚, 只 有

圖文解說

 此魚體黑具

少 數 棲 息 於 海 水 中, 而 當 中

兩 條 白 縱 紋,

的線紋鰻鯰是唯一棲息於珊

易 於 辨 認。 屬

瑚 礁 岩 區 的 海 水 鯰 魚, 此 魚

夜 行 性, 成 魚

也 可 在 河 口、 潮 間 帶 或 沿 岸

日間藏於礁岩

可 見, 在 釣 魚 界 俗 名 坑 鯰,

底 隙, 晚 上 獨

在 觀 賞 魚 界 俗 名 貓 鬚, 因 口

行或成小組活

部 周 圍 具 有 四 對 鬚 而 得 名。

動。 幼 魚 群

其背鰭及胸鰭硬棘具有毒 腺, 被 其 剌 傷 時 會 感 到 極 疼 痛, 能 令 傷 口 組 織 壞 死, 被 認 為 是 危 險 魚 類 之 一。 但 牠

游, 遇 威 脅 時 即緊密靠攏形 1 成「 鯰 球 」, 令掠食者錯覺以為是大魚而卻步。以低棲小型甲殼 類 及 藻 類為 食, 大 型 成 魚 有 時 會以 小 魚 為 食。 五 月 至七月為產卵季節,在礁石底隙產卵並由雄魚護巢。

後可以用熱水浸傷口去除其

幼 魚 偶 爾於 日 間 活 動, 本 文 照 片於 日 間 拍 攝, 當 鏡

毒性。

頭靠近時,牠們便組成「鯰球」並游向礁石底 ( 圖 1)。

備註

們 不 會 主 動 作 出 攻 擊, 被 刺

分布於印度洋至太平洋一帶,西至紅海、東非、東至日本、南韓、南至澳洲等。 最長可達 32 厘米。

133


海岸篇

134

黃鰭鯧

渾水觀魚 科 名: 銀鱗鯧科 Monodactylidae 學 名: Monodactylus argenteus 中文名: 銀鱗鯧、銀大眼鯧 英文名: Silver moonfish 俗 名: 黃鰭鯧、大眼鯧

概 述 黃鰭鯧在觀賞魚界為人所熟識,因其廣鹽性大,無論在淡水或海水的 水族箱皆可見此魚被飼養其中。黃鰭鯧棲息於河口及沿岸沙泥底礁區, 成魚在河口產卵,幼魚會進入淡水區域,但隨成長逐漸遷移至海水區 域。幼魚頭部具兩條橫帶及具腹鰭,到成魚時都會消失或變得不明顯。

圖文解說

1  黃鰭鯧雖然具有極側扁的身型,卻不 像蝴蝶魚般喜歡穿梭珊瑚或礁石之間, 而是喜歡在水體中層活動,所以體側具 一般中層魚類的銀白色。牠們喜於在渾 濁水體掩護下,在中層攝食水中的浮游 生物或碎屑,對潛入的人類好奇而不敢 接近。較大個體會在安全距離外監視入 侵的人類 ( 圖 1)。黃鰭鯧外表雌雄難辨, 大多以小群活動,群中較大個體常會追 咬較小的個體,這是一種建立強弱地位

備註

(pecking order) 的行為。較小的幼魚可 能會獨行或小群聚集。

「鯧」字在香港蜑家漁民口中的讀音為「倉」,其他鯧魚讀音亦如是。 香港人一般也讀「倉」,不讀「昌」。此魚分布於印度洋至西太平洋, 西至紅海、東非,東至薩摩亞,北至琉球,南至澳洲。


香港魚類自然百態

烏頭表親

綠背龜

科 名: 鯔科 Mugilidae 學 名: Chelon subviridis 中文名: 綠背龜鮻 英文名: Greenback mullet

概 述 鯔科魚中最廣為人知的魚

圖文解說

是烏頭 (Mugil cephalus ), 因 為 牠 是 常 見 食 用 魚。 但 鯔 科 魚 中 還 有 很 多 成 員, 外 貌 相 似, 棲 地 重 疊, 統 稱 為 鱭 魚。 如 本 文 的 綠 背 龜 鮻, 棲 息 於 內 灣 礁 沙 混

1

合 區 及 砂 泥 底 河 口, 常 群

 此魚不喜人類接近,網上也極少有此魚的自然生態

游 穿 梭 礁 石 之 間 攝 食。 其

照片。我要藏身在一大礁岩後才能近距離觀察及拍攝。

泳速不徐不疾,從容自然,

牠們不是一般散亂群集的魚,而是以魚隊方式群游,

全 身 鱗 片 反 映 著 銀 光, 令

即是每一個體都以同方向群游 ( 主圖 ),當帶頭的魚在

一 片 暗 綠 的 礁 區, 閃 閃 生

某一處礁面停下啃食,其後的成員亦停下啃食 ( 圖 1)。

輝。

一會兒,不知誰帶頭離開,其餘的魚又跟隨游走,很 有紀律。牠們的食物包括礁面及底泥中有機碎屑、絲 藻,或水層中的浮游生物。其特徵包括背綠腹白,眼 球虹膜有一金環,體側有 3-6 條暗縱帶,尾鰭邊緣為

備註

黑色,胸鰭基部為灰白色、側線鱗數 28-32。

分布於印度洋至西太平洋,由紅海、東非洲至薩摩亞,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澳洲。 最長達 40 厘米。

135


海岸篇

136

水中銀片

連米

科 名: 鑽嘴魚科 Gerreidae 學 名: Gerres oblongus 中文名: 長身鑽嘴魚、長圓銀鱸 英文名: Slender silver-biddy 俗 名: 長腰連米、連米、銀米

概 述 近岸礁岩區,或河口沙底水域中,常見有體如葉片、全身銀鱗的小魚,猶如 水中一塊銀片,俗名為連米或銀米。香港有多種連米,棲息於本地珊瑚礁岩 區的有兩種,一種是本文主圖中的長腰連米 ( 即長身鑽嘴魚 G. oblongus ), 另一種為三角連米 ( 即曳絲鑽嘴魚 G. filamentosus )。

圖文解說

 連米屬鑽嘴魚科的成員, 特徵是嘴小唇薄,可斜角向 下伸縮,像鑽嘴般吸食礁面 或海床沙泥中的小型甲殼 類、多毛類、軟體類及藻類, 多餘沙粒會從鰓裂排出。長 身鑽嘴魚主要在礁岩區活 1

動,具領域性,常單獨活動,

在同一區域各佔一方,並會驅趕入侵同類,不喜群集一起。其游泳動作亦頗特別, 一游一停地不停環四周。長身鑽嘴魚體側斑帶通常不明顯,而且主要是在側線以 下。 棲 息 於 軟 質 沙 底 的 河 口 或 潮 間 區 的, 通 常 是 另 一 種 連 米, 名 為 奧 奈 鑽 嘴 魚 (G. oyena )( 圖 1),此魚受驚或睡眠時體側現出明顯褐色斑帶,跨越側線上下。

備註 分布於印度洋至西太平洋廣泛地區。最長可達 30 厘米。


香港魚類自然百態

閹豬刀變

胭 脂刀

科 名: 擬金眼鯛科 Pempheridae 學 名: Pempheris oualensis 中文名: 黑稍單鰭魚、烏伊蘭擬金眼鯛 英文名: Silver sweeper 俗 名: 胭脂刀、燕子刀

概 述 胭脂刀這魚的俗名來源頗堪玩

圖文解說

味,據一位友人從東平洲原居 民口中得知,因這魚的外型似 一把閹豬用的刀,所以便稱這 魚為「閹豬刀」,大家可從此 魚的外形想像一下閹豬刀大概 的形狀是什麼樣。閹豬刀變成 胭脂刀的原因可能有兩個:一

1  胭 脂 刀 是 群 居 夜 行 魚 類, 棲 息 於 珊 瑚 礁 石 區。 日

是以蜑家漁民口音,「閹豬」

間藏身於礁洞中 ( 圖 1),至入夜,牠們才分成小群游

很可能會說成近「胭脂」音,

出開放水域覓食,主要以浮游生物為食。香港近岸水

岸上人聽了,以為魚名是「胭

域,甚少大型掠食者,所以此魚感覺安全時亦會在日

脂刀」而流傳至今;二是閹豬

間離開礁洞往不遠處活動。2001 年一份在香港三個

刀的名實在太嚇人了,不知何

珊瑚群落點做的魚類調查報告指,平均生物量 (mean

時開始,被人刻意美化成了胭

biomass) 最 高 的 魚 竟 然 是 胭 脂 刀

脂刀。至於燕子刀,則應該是 由胭脂刀再演變而成。

( 註 1)

。原因可能便

是這些地點的斑類、鸚哥魚等大魚因過去多年濫捕而 大量減少,不具食用價值又較隱閉的胭脂刀又得以逃

備註

過濫捕,成為其棲地中生物量最高的魚種。

廣泛分布於印度洋至太平洋。最長可達 20 厘米。 ( 註 1) Andy Cornish. (2001). The fish assemblages inhabiting shallow coral communities in Hong Kong's eastern waters. Porcupine! , No.22.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37


海岸篇

138

卡窿的魚

中華沙

科 名: 單棘魨科 Monacanthidae 學 名: Monacanthus chinensis 中文名: 中華單棘魨、中華單角魨 英文名: Fan-bellied leather jacket 俗 名: 中華沙鯭、剝皮魚

概 述 中華沙鯭是一種低調的

圖文解說

魚,緊貼在礁岩而游時, 體 色 會 變 為 深 褐, 游 在 沙 地 上 時 體 色 變 灰 白, 現 出 褐 色 斑 紋。 皮 膚 上 具小皮瓣偽裝藻類 ( 主 圖 ), 目 的 都 是 盡 量 融 入 環 境 中, 避 免 招 搖。 單棘魨科魚類具堅厚魚

1 2  此魚棲息於珊瑚及礁岩區,多見於水深 10 米以內區域。 主要以水草和藻類、及棲息其中的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 會產卵在有毒水草上防止魚卵被其他魚吃掉,睡覺或遇上

皮, 一 般 要 剝 皮 後 才 可

強勁水流時,會用口咬著水草穩定身體。此魚還有另一方

食 用, 故 有「 剝 皮 魚 」

法自保,就是豎起由第一背鰭特化成的粗壯硬棘,把身體

之 稱。 和 眾 多 其 他 食 用

卡住在礁隙中,硬棘側還有四至六個倒鈎 ( 圖 1),確保可

魚 一 樣, 此 魚 在 本 港 水

以牢牢的卡在縫隙。附圖的中華沙鯭遇到拍攝鏡頭時,即

域已遭過度捕撈 ( 註 1)。

揚起所有奇鰭,擴大體形,如未能退敵,便會躲進石隙中

備註

以硬棘卡在裡面避敵 ( 圖 2),成為「卡窿的魚」。

分布於印度洋至太平洋一帶,包括印尼、馬來西亞、日本、澳洲等地。 ( 註 1) 朱炳盛及楊頌恩。(2008)。《環保海鮮指南 – 今天的選擇,締造明天的海洋》。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


香港魚類自然百態

香港最後大斑

烏絲斑

科 名: 鮨科 Serranidae 學 名: Cephalopholis boenak 中文名: 橫紋九刺鮨、橫紋九棘鱸 英文名: Chocolate hind 俗 名: 烏絲斑

概 述 烏絲斑最長可達 30 厘米,在香港原有眾多斑類之中只屬最小型。但 經過多年過度捕撈,較大型的斑類如泥斑、星斑、老鼠斑、龍躉等, 都在香港水域消失,或已經變得罕有。市面見到的各種大型斑類,絕 大部份不是在境外水域捕撈或從外地購入,便是靠外地輸入魚苗而養 大的養殖魚。現在香港水域屬於常見而具商業價值的斑類,就只剩下 烏絲斑,原本是「小斑」的烏絲斑,也無奈地變成最後的「大斑」了。 烏絲斑主要棲息於水深不過 30 米的珊瑚區或礁岩區,以突襲方式捕 食魚類及甲殼類,可吞噬有自己身體三份一大的獵物。這種香港珊瑚 區中的頂級掠食者,估計是因為有較快成熟期及具彈性的變性策略, 才得以倖存。但在食用斑類小型化趨勢下,半數街市的烏絲斑樣本都 只有 11-14 厘米,年齡只有 2-4 歲

( 註 1)

,研究香港烏絲斑的多位學者

都異口同聲說,需要採取針對性捕魚及棲地管理措施,避免此魚遭致 同類一樣的命運。

139


海岸篇

140

圖文解說

1  烏絲斑體側具有 7-8 條深褐色橫帶,

大 型 斑 類 需 要 更 長 時 間 成 熟, 往 往 未

鰓 蓋 邊 具 有 一 黑 斑 ( 圖 1)。 雄 魚 一 般

成熟前已被捕撈,失去繁殖機會。

比 同 齡 雌 魚 為 大。 通 常 在 底 層 緊 貼 珊 瑚 及 礁 石 附 近 活 動, 很 少 在 中 表 層 游 動,見人靠近時即閃避入礁石隙中。

另 外, 很 多 大 型 斑 類 行 集 體 生 殖, 雌 雄 魚 在 特 定 時 間 地 點 同 時 排 卵 排 精, 這樣 便很 容易 被熟 識其習 性的 漁民 一

斑 類 基 本 都 是 由 雌 變 雄 的 魚。 烏

網打盡。烏絲斑卻有配對習性,其「社

絲 斑 是「 雙 雄 性 雌 性 先 熟 雌 雄

交圈」(social group) 通常有一條雄魚

」(diandric protogynous

及 1-2 條 雌 魚, 加 上 多 條 未 達 性 活 躍

hermaphrodite), 幼 魚 可 成 長 為 雌 魚

期的成魚或幼魚 ( 註 4),由雄魚「管理」

或 雄 魚, 此 時 的 雄 魚 可 稱 為 初 級 雄 魚

整 個「 社 交 圈 」 領 域。 香 港 烏 絲 斑 繁

(primary male), 雌 魚 如 再 變 性 為 雄

殖期為 4-10 月,雄魚會探訪在其領域

魚, 這 可 稱 為 次 級 雄 魚 (secondary

中 的 雌 魚, 在 凌 晨 時 份 進 行 交 配。 主

male)。近年又有研究發現,烏絲斑雄

圖的 烏絲 斑在 拍攝 時正與 另外 兩條 烏

魚在缺乏雌魚情況下,又可變回雌魚 ( 註

絲 斑 匍 伏 在 同 一 珊 瑚 團 塊 上, 應 該 是

2)

同一「社交圈」的成員。

。這具彈性的變性策略,令烏絲斑減

少為四出尋覓配偶而付出的風險。

香港 的烏 絲斑 特別 偏愛在 十字 牡丹 珊 ( 註 4)

烏 絲 斑 雌 魚 長 至 8 厘 米 大 已 屆 成 熟,

瑚(Pavona decussata ) 棲 息

時 間 約 需 一 年, 成 長 至 1-4 歲 期 間,

烏 絲 斑 頭 頂 具 白 紋, 十 字 牡 丹 珊 瑚 的

體 長 為 12.8-14.5 厘 米 時, 會 轉 性 為

板 塊 亦 具 白 色 邊 緣, 是 否 因 而 具 保 護

雄魚

( 註 3)

,是近似體型的九刺鮨屬中

最 快 成 熟 的 斑 類, 可 以 較 早 投 入 生 殖 行 列, 補 充 群 體 中 消 失 個 體 的 數 量。

色 作 用 而 特 別 令 烏 絲 斑 偏 愛, 可 以 成 為另一有趣的課題 ( 圖 2)。


香港魚類自然百態

2  烏絲斑能抵禦幾十年來過度捕魚,是與其以上 種種生態及行為上的特性有關。即使如是,任何魚 也未必能熬過無止境、無管理的捕釣及棲地受損難 關。為確保烏絲斑的數量及使其他斑類數量復甦, 香港有需要採取更有效的措施,例如像一些外國地 區,不能捕釣體形過小的魚,繁殖期中設禁漁期, 擴大海岸公園範圍以及設立禁漁區等。

備註 分布於印度至西太平洋一帶。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09 年共有 9000 萬條石斑 魚在餐桌上被吃掉。港大學者薛綺雯指出,香港作為全球石斑魚貿易的一個主要 中心,在管理海洋魚類進口和銷售等條例已經過時,並未能遵守國際公約和協定。 ( 註 1) Chan, Tak-chuen.(2000). Reproductive biology, age and growth in the chocolate hind, Cephalopholis boenak (BLOCH, 1790), in Hong Kong. The HKU scholars hub.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註 2) Min Liu, Yvonne Sadovy. (2004).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factors on adult sex change and juvenile sexual differentiation in a diandric, protogynous epinepheline, Cephalopholis boenak (Pisces, Serranidae). J. Zool., Lond . (2004) 264, 239–248. ( 註 3) Thierry T. C. Chan and Yvonne Sadovy.(2002). Reproductive biology, age and growth in the chocolate hind, Cephalopholis boenak (Bloch, 1790), in Hong Kong. Marine and Freshwater Research 53(4) 791 – 803. ( 註 4) Min Liu, Yvonne Sadovy. (2005). Habitat Associa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of the Chocolate Hind, Cephalopholis boenak (Pisces: Serranidae: Epinephelinae), at Ping Chau Island, Northeastern Hong Kong Waters. Environmental Biology of Fishes (2005) 74: 9–18

141


海岸篇

142

斑類倖存者

石 釘 與花頭梅

科 名: 鮨科 Serranidae 學 名: Epinephelus fasciatomaculosus 中文名: 斑帶石斑魚、帶點石斑魚、擬青石斑魚 英文名: Rock grouper 俗 名: 石釘

概 述 圖文解說

上世紀 60 年代,石釘仍是香港 最 常 見 近 岸 手釣及 被 刺網 捕獲 的魚類

( 註 1)

, 過 去 多 年, 本 地

 石釘體上 散佈小暗褐

大 型 斑 類 消 失 後, 幾 種 本 地 的

色 斑 點, 體

小 斑 類 如 烏 絲 斑、 石 釘 及 花 頭

側具5條略

梅 ( 即玳瑁石斑魚 E.quoyanus )

斜橫帶,棲息於淺水至 20 米水深的珊瑚區及礁岩

成 為 街 市 出 售 的 主 要 活 斑, 另

區,至 13 厘米大時雌性先成熟,雌魚變雄魚大部

外市面的斑類都趨向小型化,8

份 發 生 於 2-3 歲 及 14-16 厘 米 大 時

種 常 見 本地 及鄰近 水 域捕 獲的

查中只見石釘於珊瑚為主的礁岩區出現,冬季時

斑類,超過 8 成都是幼魚 ( 註 2)。

較不活躍,較少吃餌,通常藏身於礁石隙

在 缺 乏 大 型 斑 類 競 爭 下, 石 釘 及 花 頭 梅成 為香港 水 域中 少數 仍屬中度常見斑類。

1

( 註 1)

。一項調 ( 註 2)

花 頭 梅 ( 圖 1) 在 60 年 代 曾 是 淺 水 及 潮 間 水 域 常 見斑類,體上六角斑紋讓其躲在腦紋珊瑚旁邊時 不易被察覺。以上兩魚皆以魚、蝦、小蟹等為食,

備註

較為怕人,遇見潛客靠近時會竄入礁隙中。

分布於西太平洋海域,包括南中國海沿岸、香港、台灣、馬來西亞、日本南部等。 最大長 30 厘米。 ( 註 1) Sadovy, Y. and A. S. Cornish.(2000). Reef fishes of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 註 2) To, Wai-lun. (2009). The biology, fishery of groupers (family: serranidae) in Hong Kong and adjacent waters, and implications for management. The HKU Scholars Hub.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香港魚類自然百態

不好動的

石 狗公

科 名: 鮋科 Scorpaenidae 學 名: Sebastiscus marmoratus 中文名: 石狗公、褐菖鮋 英文名: Marbled rockfish 俗 名: 石狗公

概 述 石狗公是一種頑強、可

圖文解說

忍受較污染水質的魚, 在東平洲清澈的珊瑚區 至維港的污染水域中皆 可見其蹤影

( 註 1)

,也是

香港人最熟識的鮋科 魚。漁民以手釣捕捉石 狗公,意外漁獲量約佔

1  石狗公底棲於潮間帶與沿岸的礁岩區及珊瑚區,很少

總 漁 獲 量 5%, 但 漁 民

游動,通常靜伏在礁岩或珊瑚之間,體色會隨環境不同而

大小通要,進一步損害

變 化, 在 淺 水 時 一 般 為 褐 色 ( 圖 1), 在 深 水 時 呈 紅 色,

漁業資源。現時大部分

在光線不足的環境下,紅色會顯示為暗黑色,此魚偽裝成

漁獲均為二齡以下的幼

礁石相同顏色,靜待小魚、小蝦之類獵物游經面前時,衝

魚或剛成熟的魚,反映

出吞食。此魚和一般鮋科魚一樣,鰭棘基部具毒腺;另一

本種已有遭過度捕撈的

特點是卵胎生,成熟雄魚有交接器,在雌魚體內授精。雌

跡象

( 註 2)

魚通常只與一雄魚交配,所以在初冬交配期間,雄魚常以

備註

「口部互扣」(mouthlocking) 方式比鬥爭取交配權 ( 註 1)。

( 註 1) Sadovy, Y. and A. S. Cornish.(2000). Reef fishes of Hong Kong .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 註 2) 朱炳盛及楊頌恩。(2008)。《環保海鮮指南 – 今天的選擇,締造明天的海洋》。世界自然基金 會香港分會。

143


海岸篇

144

扮一舊藻的

鬚擬

科 名: 鮋科 Scorpaenidae 學 名: Scorpaenopsis cirrosa 中文名: 鬚擬鮋 英文名: Weedy scorpionfish 俗 名: 石崇

概 述 專門以伏擊方式捕食的魚類,都會有完美的偽裝形態,才能令步步為營 的獵物防不勝防,進入其伏擊範圍,然後以雷霆速度,瞬間張口吸噬獵 物。鬚擬鮋便是此中能手。此魚除腹部外,全身長滿像藻類的小皮瓣, 加上可隨環境變化的褐紅體色,當靜伏在礁石上時,就能隱身其中,靜 待掉以輕心的小魚、小蝦等獵物自動獻身,省卻不少追擊獵物的精力。

圖文解說

 這 種 擬 態, 除 了 幫 助 獵 食, 也 可 瞞 騙 比 自 己 大 的 掠 食 者, 在 覓 食 與 防 止 被 食 兩 方 面 也 有 所 裨 益。 此 外, 鬚 擬 鮋 背 鰭 鰭 棘 下 也 具 毒 腺, 吃 過 苦 頭 的 掠食者都會避免再吃這種有毒棘的魚。 此魚主要棲息於淺海的珊瑚區或礁岩 區, 要 很 細 心 觀 察 才 會 發 現 其 身 影。 附 圖 照 片 ( 圖 1) 中 的 鬚 擬 鮋 就 看 似 一

備註

1 塊 長 滿 藻 類 的 礁 石, 毫 不 顯 眼, 若 不 是 眼 睛 及 胸 鰭 隱 約 地 出 賣 了 牠, 我 也 會被牠的偽裝術瞞騙而錯過拍攝機會。

分布於印度洋至太平洋。最長可達 23.1 厘米。


香港魚類自然百態

馳名毒刺

老 虎魚

科 名: 真裸皮鮋科 Tetrarogidae 學 名: Paracentropogon cf. longispinis 中文名: ( 長棘 ) 擬鱗鮋 英文名: Waspfish 俗 名: 老虎魚

概 述 老虎魚因具毒刺而被評為海中危險生物之一。其背鰭鰭棘下具毒腺,香港不時有新聞 報導有人在處理漁獲時,被此魚刺到,需送院醫治。如被刺,即時用熱水浸敷傷口可 減輕痛楚。老虎魚喜藏匿在沙底礫石隙縫,不論在泳灘或在泥石灘上,亦應小心免誤 踩此魚。此魚通常靜伏在石頭旁邊偽裝為石頭或死物,伏擊經過的小魚、小蝦等獵物, 此魚不會主動攻擊人類,在水中可近距離觀察拍照。  香港坊間將老虎魚分為「毒釉」和「絨釉」

圖文解說

(「釉」應為「鮋」),如據魚類學分類,毒鮋 是指毒鮋科 (Synanceiidae,原歸入鮋科 ) 的 魚, 如 俗 稱 石 頭 魚 (stonefish) 的 玫 瑰 毒 鮋; 此類魚具最強烈可致命的毒性,此科中又包括 俗稱石獅或老虎魚的鬼鮋屬。絨鮋 (velvetfish) 是 指 絨 鮋 科 (Aploactinidae) 的 魚。 本 文 的 老 虎 魚 是 真 裸 皮 鮋 科 (Tetrarogidae, 原 歸 入 鮋

1

科 ) 中擬鱗鮋屬 (waspfish),是較為常見的老虎魚。換言之,坊間所說的老虎魚, 包括了三個科中多種相類似的魚。擬鱗鮋屬老虎魚的一個特徵是眼前吻部具有 一對左右橫伸的硬棘 ( 圖 1)。本文照片應該都是長棘擬鱗鮋 (Paracentropogon

備註

longispinis )。但此魚體色多變,有地區變異型,單憑照片難確定其種名。

分布於印度洋至西太平洋。最長可達 30 厘米。

145


海岸篇

146

跟佢有得食

三鬚

科 名: 鬚鯛科 Mullidae 學 名: Parupeneus biaculeatus 中文名: 雙帶海緋鯉、雙帶副緋鯉 英文名: Pointed goatfish 俗 名: 三鬚

概 述 三 鬚 是 鬚 鯛 科 魚 類 的 俗 稱,

圖文解說

特 徵 是 下 頜 具 一 對 觸 鬚, 看

 雙帶海緋鯉體

似 山 羊 下 巴 的 鬚, 所 以 英 文

側 具 有 褐、 白、

俗 稱 為 goatfish。 此 對 觸 鬚 是 化 學 感 覺 器 官, 能 探 測 藏

1

於沙面下或礁石面縫隙的小

2

黃 相 間 縱 帶, 通 常 棲 息 於 淺 於 10 米水深的珊瑚區

型 獵 物, 如 甲 殼 動 物、 有 孔

及 礁 沙 混 合 區。

蟲 與 多 毛 類 動 物 等。 觸 鬚 可

此魚本身有時也

各 自 轉 動, 翻 起 沙 粒 將 獵 物

會混入其他三鬚

吸 食 入 口 中。 其 他 體 型 相 近 的 魚 類 如 幼 鱲 魚、 蠔 妹、 泥 鯭等都喜歡跟在三鬚魚群後 面, 目 的 是 撿 食 三 鬚 在 翻 動 沙面時,四散逃離的小獵物, 省卻尋找獵物的精力。

群中自保或覓食。 主圖中有一條體色紅褐的,似是另一種三鬚 : 短 鬚海鯡鯉 (P. ciliates ),其幼魚和雙帶海緋鯉相 似,而且三鬚體色善變,容易令人混淆。三鬚快 速游動時,會將一對鬚收起在鰓蓋下,以減少水 中阻力 ( 圖 1),形狀有點似鯉魚,難怪被稱為海 鯡鯉。圖 2 的是印度海緋鯉 (P. indicus )。

備註 分布於西北太平洋。最長達 19 厘米。


香港魚類自然百態

外衣多變的

石鬚

科 名: 鬚鯛科 Mullidae 學 名: Upeneus tragula 中文名: 黑斑緋鯉 英文名: Freckled goatfish 俗 名: 石鬚、紅線、三鬚

概 述 石 鬚 體 形 較 一 般 三 鬚 修 長,

圖文解說

體 色 多 變, 通 常 如 主 圖 照 片 般有一黑色縱帶由吻部延至 尾柄,體色淺綠具褐色碎斑, 亦會變色為體色淺紅具紅色 斑 塊 及 斑 點, 縱 帶 消 失 或 變 成紅色,所以俗名又稱紅線。 可記認的色紋是尾鰭上下葉 具 4-6 條 斜 紋。 此 魚 棲 息 於 珊瑚礁區邊緣的礁沙混合 區, 也 經 常 游 到 河 口 區 潮 間 河 段。 常 見 單 獨 的 在 沙 泥 底

1  此魚入夜後在沙面就地而睡,此時又披上另一 色 紋, 可 以 是 綠、 褐、 紅 混 雜 的 斑 紋 ( 圖 1), 也 可以只得紅白二色斑紋,紅色在黑夜中會現為黑

質 的 棲 地, 翻 動 底 沙 泥, 尋

色,顯眼的縱帶亦消失,所以斑紋基本上看似和

找底棲的軟體動物及甲殼類

身邊礫石相似,減少入睡時被發現的風險。

獵物。

備註 分布於印度洋至西太平洋,包括東非至日本南部。最長達 30 厘米。

147


海岸篇

148

與水母共泳

鰺科幼魚

科 名: 鰺科 Carangidae 學 名: Carangoides cf. praeustus 中文名: 若鰺 英文名: Travelly

概 述 本 文 要 介 紹 的, 並 非 主 圖 的 巴 布 亞 硝 水

常 會 在 海 葵 觸 手 上 攝 取 化 學 訊 息, 令 海

母 (Mastigias papua ),而是藏身於水母

葵誤認為小丑魚為自已身體一部份而不

口 腕 中 心 的 金 黃 小 魚。 水 母 和 珊 瑚、 海

會 發 射 有 毒 刺 絲 胞。 至 於 水 母 和 小 魚 的

葵 同 是 刺 胞 動 物, 依 靠 口 腕 及 觸 手 有 毒

共 生 關 係 研 究 卻 不 太 多, 缺 乏 証 據 說 明

的 刺 絲 胞 捕 殺 獵 物, 被 認 為 是 有 毒 危 險

所 有 小 魚 都 可 以 免 於 被 水 母 刺 到, 只 可

的 生 物, 那 游 在 水 母 懷 中 的 小 魚 豈 不 是

說某些小魚具保護黏膜或其他表皮特性

「送羊入虎口」? 在魚類世界中,有些在

來保護自己 ( 註 1)。一般認為小魚是靠視覺

表 層 活 動 的 幼 魚, 長 期 暴 露 於 開 放 水 域

及 側 線 的 敏 銳 感 覺, 不 停 閃 避 水 母 的 口

中,沒有礁岩或珊瑚等遮蔽物可供藏匿,

腕 及 觸 手, 否 則, 牠 們 依 然 有 機 會 成 為

很 容 易 成 為 表 層 掠 食 者 的 點 心。 於 是 表

水 母 的 獵 物, 那 表 示 小 魚 似 是 在 高 空 行

層 中 有 任 何 飄 浮 物, 如 飄 浮 的 海 草、 木

鋼線般,踏錯一步便會送命。

板 底、 停 泊 的 船 底 等, 都 會 成 為 牠 們 的 庇 護 所。 但 是 這 些 飄 浮 物 有 時 反 而 引 來 聰 明 的 捕 食 者, 所 以 有 些 小 魚, 又 游 到 有 毒 的 水 母 懷 中, 尋 求 庇 護, 令 掠 食 者 不 敢 貿 然 進 襲, 體 現 了「 最 危 險 的 地 方 就是最安全」的吊詭悖論。

多個科的魚類的幼魚都會與水母共 游, 一 般 相 信 這 是 一 種「 片 利 共 生 」 (commensalism), 即 是 小 魚 獲 得 水 母 庇 護, 對 水 母 本 身 沒 有 好 或 壞 的 影 響。 但 有 研 究 指 鰺 科 中 的 石 𩼰𩼰 (Trachurus

japonicus ) 幼 魚 成 長 至 3.8-5.5 厘 米 大

這 種 水 母 與 小 魚 的 關 係, 和 小 丑 魚 與 海

時,便敢於在水母腸腔中攝取食物 ( 註 2)。

葵 的 共 生 關 係 又 不 完 全 一 樣。 小 丑 魚 經

這種對水母有壞影響的行為已令關係變


香港魚類自然百態

成「片害共生」(amensalism)。另外,有些小 魚會為僧帽水母 (Physalia physalis ) 誘來追吃

圖文解說

牠們的大魚,結果被水母捕殺,成為小魚及水 母的食物,這便是「互利共生」(mutualism)。

( 圖 1) 本文金黃小魚的身份,從纖幼的尾柄,

1

短小的第一背鰭來看,應該也是一種鰺魚。鰺 科幼魚都很相似。而本文小魚出現的水域,最 多的鰺魚便是青基 (Carangoides praeustus 褐 背若鰺 )( 圖 4),此屬的幼魚與水母有共生習性, 而且其幼魚形態與本文小魚十分吻合,只是青 基幼魚一般是銀白色,但其體色會隨環境變化 出保護色。水母是金黃色時,小魚亦有需要變 成金黃色,所以此魚很可能就是青基幼魚。 ( 圖 2) 要近距離拍攝小魚頗困難,小魚除了 不停閃動之外,牠們都會刻意躲避鏡頭,無論 鏡頭移到那一邊,牠們都會游到水母的另一邊, 相信這也是此魚遇上掠食者時自保的行為。但

2

鶴 針 ( 即 康 氏 馬 鞭 魚 Fistularia commersonii ) 懂得以集體狩獵方式破解,鶴針會圍堵水母前 後,令小魚被迫躲到水母的泳鐘內,然後以長 嘴管伸入內逐一獵食小魚

( 註 3)

( 圖 3) 這 是 同 一 種 小 鰺 魚 與 端 鞭 水 母 (Acromitus flagellates ) 共 游 的 的 照 片。 一 般 小鰺魚長大後便會離開水母,過其獨立自主生

3

活。而「水母」中文名稱的由來,不知是否與

4

其庇護小魚的特性有關。

備註 青基分布於印度洋至太平洋一帶 另一種常見與水母共生的小魚是瓜核鯧 (Psenopsis anomala ) 幼魚。 ( 註 1) Romeo Mansueti.(1963).Symbiotic Behavior between Small Fishes and Jellyfishes, with New Data on That between the Stromateid, Peprilus alepidotus , and the Scyphomedusa, Chrysaora quinquecirrha. Copeia Vol. 1963, No. 1 (Mar. 30, 1963), pp. 40-80. ( 註 2) Reiji Masuda. (2009). Behavioral Ontogeny of Marine Pelagic Fishes with the Implications for the Sustainable Management of Fisheries Resources. Aqua-BioSci. Monogr. (ABSM), Vol. 2, No. 2, pp. 1-56. ( 註 3) Sadovy, Y. and A. S. Cornish. (2000). Reef fishes of Hong Kong .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49


海岸篇

150

香港雞泡代表

黃雞泡

科 名: 四齒魨科 Tetraodontidae 學 名: Takifugu alboplumbeus 中文名: 鉛點多紀魨 英文名: Hong Kong pufferfish 俗 名: 黃雞泡

概 述 雞泡遇險時,會吞入大量海水或空氣,使身體

圖文解說

鼓脹如球,目的是令敵人無法吞食。但雞泡鼓 脹時,身體要承受極大壓力,如果有空氣困在 體內不能排出,更可能因而死亡。曾經有人估 計過雞泡一生只能鼓脹約十數次,所以雞泡只

1

會在生死關頭才會鼓脹身體。部份潛水人士、

2

釣魚人士或養魚人士,都喜歡將雞泡弄脤作樂 或拍照,其實是一虐待動物行為,不可鼓吹。 黃雞泡是香港較常見的雞泡,在沿岸礁沙混合 區、潮間帶、河口都有機會見到這種啡黃色、 長卵圓型軀幹的雞泡。此魚泳速緩慢,也不甚

 黃 雞 泡 體 背 呈 淺 褐 色, 佈 滿

怕人,可慢慢靠近觀察。但如受驚,亦會以極

大小不一之白色斑點,體背具 2

快速度逃竄。其卵巢具中度毒性,腸及皮膚具

條深色帶。會潛沙藏身,只露出

( 註 1)

具保護色的背部及雙眼,窺探四

弱毒,肌肉基本無毒

備註

周 ( 圖 1)。成魚通常獨行,幼魚 會三五成群活動 ( 圖 2)。 分布於西太平洋一帶,包括中國沿岸至日本西南。最長可達 23 厘米。

( 註 1) Yu CF, Yu PH.(2002). The annual toxicological profiles of two common puffer fish, Takifugu niphobles (Jordan and Snyder) and Takifugu alboplumbeus (Richardson), collected along Hong Kong coastal waters. Toxicon. 2002 Mar;40(3):313-6.


香港魚類自然百態

潮間生產者

星 點多紀魨

科 名: 四齒魨科 Tetraodontidae 學 名: Takifugu niphobles 中文名: 星點多紀魨、黑點多紀魨 英文名: Grass puffer 俗 名: 雞泡

概 述 春潮過後,潮水退盡,泥灘露出佈滿小生物的潮間帶,當中一條雞泡 ( 主圖 ) 似乎忘 記了自己是一條需要在水中生活的魚,仍然似在陶醉於黃昏之下浸淫泥漿浴之樂。還 是牠半藏在泥沙中睡過了頭,水退後被困於泥灘上呢 ? 這雞泡是星點多紀魨,棲息於 沿岸礁石區及河口,被稱為潮間生殖者 (intertidal spawner) ( 註 1)。春季繁殖期時,親 魚 會 在 潮 間 高 潮 區 或 岸 邊 藻 叢 產 卵 授 精, 魚 卵 會 留在礫石下發育。日本更有研究指此魚會以 200-

圖文解說

1000 條的數量集結,在潮漲時集體游至岸邊生殖 區產卵授精,這是此魚的獨特行為

( 註 2)

 雞泡的獵物通常是活動能力

鉛點東方魨及凹

低但具保護色的小生物,例如

1

鼻 魨 較 為 相 似,

蝦、蟹及螺。當雞泡發現可疑

2

但此魚體上的白

獵物便會咬住,厚肉質的唇可

點 較 細 小, 尾 鰭

感覺獵物的味道及質感 ( 圖 2),

後緣呈黃色 ( 圖 1)

如發覺咬錯石粒或是空殼,便

是其辨認特徵。

放棄另覓獵物,避免浪費精力。

備註

 星點多紀魨和

© 葉朝霞

分布於西北太平洋區一帶。最長可達 15 厘米。毒性和黃雞泡相若。 ( 註 1) Kazunori Yamahira. (1996).The role of intertidal egg deposition on survival of the puffer, Takifugu niphobles (Jordan et Snyder), embryo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arine Biology and Ecology , Volume 198, Issue 2, 15 June 1996, Pages 291–306. ( 註 2) Motohashi E et al. (2010). Aggregating behavior of the grass puffer, Takifugu niphobles , observed in aquarium during the spawning period. Zoolog Sci. 2010 Jul;27(7):559-64.

151


海岸篇

152

顯眼警戒色

弓 斑多紀魨

科 名: 四齒魨科 Tetraodontidae 學 名: Takifugu ocellatus 中文名: 弓斑多紀魨 英文名: Eclipse puffer 俗 名: 雞泡

概 述 弓 斑 多 紀 魨 是 較 為 少 見 的 雞 泡, 棲 息 於

過 食 物 鏈 累 積 而 成, 所 以 藍 圈 八 爪 魚、

近海沿岸礁區、沙泥底、河口及淡水域。

某 些 種 類 的 蠑 螈、 海 蛞 蝓 等 亦 會 含 有 河

體 背 部 為 青 綠 色, 特 徵 是 胸 鰭 上 方 背 側

魨 毒 素。 有 毒 生 物 通 常 都 具 鮮 艷 色 紋,

具 一 橙 黃 緣 之 黑 色 鞍 狀 斑, 及 背 鰭 基 部

即 警 戒 色 (aposematism), 表 示 有 可 能

另 具 橙 黃 緣 黑 斑 塊, 色 紋 鮮 明, 容 易 辨

有惡臭的氣味、味道,或劇毒。

認, 但 警 覺 性 亦 高, 難 於 接 近, 拍 攝 主 圖 後 想 再 靠 近 一 點 再 拍 照, 牠 便 逃 去 無 蹤。

弓 斑 多 紀 魨 具 鮮 明 的 警 戒 色 紋, 潛 沙 似 乎 不 是 故 意 隱 藏, 而 是 其 休 息 習 慣。 此 魚 和 其 他 多 紀 魨 屬 的 雞 泡 一 樣, 皮 膚 佈

雞 泡, 亦 稱 為 河 豚, 除 了 會 脹 大 身 體 自

滿 小 棘 及 微 毒, 脹 大 時 令 咬 住 牠 的 掠 食

衛, 潛 沙 藏 身 之 外, 其 體 內 還 有 河 魨 毒

者 極 為 不 適, 其 卵 巢 及 肝 臟 更 具 可 致 命

素(tetrodotoxin),毒性強度約為氰化

劇 毒, 這 都 是 要 警 戒 敵 人 的 原 因。 只 有

鈉(山埃的一種)的 1000 倍以上

( 註 1)

源 自 體 內 具 有 生 產 毒 素 能 力 的 細 菌, 透

少 數 的 掠 食 者 視 雞 泡 為 獵 物, 包 括 虎 鯊 和狗母魚。

備註 分布於東亞海域一帶,包括南中國海至日本。河豚毒性,會因季節及地區不同 而異,日本、台灣幾乎每年皆有人因食河豚中毒入院甚至死亡 ( 註 1)。日本已有 透過控制飼料而養殖出無毒的河豚,令拼死食河豚的風險減少。 ( 註 1) 鄭維智,郭家維,戚祖沅。(2012)。吃河豚、風險大 : 臺灣常見有毒河豚 ( 魨 ) 圖鑑手冊。 行政院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


香港魚類自然百態

頑強的

科 名: 藍子魚科 Siganidae 學 名: Siganus canaliculatus 中文名: 長鰭藍子魚、長鰭臭肚魚 英文名: Pearl-spot spinefoot 俗 名: 泥鯭

概 述 泥鯭粥、果皮蒸泥鯭是香港馳名美食,八爪鈎

圖文解說

擢泥鯭是很多香港人在碼頭的消遣,泥鯭的士 更是香港一種另類交通形式。泥鯭是香港人最 熟識的海水魚,由清澈的珊瑚礁石區,至極污 染的避風塘,都有其蹤影。主圖為一長鰭藍子 魚,是香港 4 種有紀錄的泥鯭中最頑強及常見 的一種。此魚生長迅速,成長至 15 個月便可 繁殖。儘管是如此常見又生命力強的魚,其野 生種群狀況,亦已靜悄悄地成為「似乎已遭過 度捕撈」魚種之一

( 註 1)

1  長 鰭 藍 子 魚 與 另 一 種 泥 鯭 ── 褐藍子魚 (S.fuscecens ) 相似,後 者體上白點較小而密,主要棲息於 離岸清澈水域。長鰭藍子魚體上白

,這又是香港缺乏完善

點較大而疏,棲息於近岸沙底河口

漁業管理及漁獲體積限制的惡果。此魚需長大

至礁岩區。其色紋多變,活躍時體

至 18-19 厘 米 才 具 繁 殖 力, 但 現 時 常 見 漁 獲

色淺綠具珍珠色白點,幼魚會群游

都遠小於此長度,令此魚繁殖力大減。

覓食礁石面的藻、碎屑及小型生物

備註

等 ( 圖 1), 睡 眠 或 受 驚 時 會 現 出 褐色斑塊 ( 主圖 )。

分布於印度洋至太平洋一帶。最長可達 29 厘米。泥鯭因具有耐污特性,可以成為水中重 金屬含量指標的監察魚。1999 年一項研究指出在西環、堅尼地城、柴灣捕獲的部份泥鯭 樣本中,若以外國較嚴謹標準來量度,其身體積存的砷和鎘兩種重金屬都屬超標 ( 註 2)。 ( 註 1) 朱炳盛及楊頌恩。(2008)。《環保海鮮指南 – 今天的選擇,締造明天的海洋》。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 分會。 ( 註 2) Kwan Sai Ping. (1999). Heavy metals in Hong Kong rabbitfish(Siganus canaliculatus ). The HKU Scholars Hub.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53


海岸篇

154

用腳行路的沙鰍

基 氏指腳

科 名: 䲗科 Callionymidae 學 名: Dactylopus kuiteri 中文名: 基氏指腳䲗 英文名: Orange-black dragonet 俗 名: 橙黑指腳沙鰍

概 述 䲗科魚類大都屬底棲性,以腹鰭游走於砂地上,覓食小型底棲無脊椎動物。當中指腳 䲗屬的腹鰭第 1 鰭條更分離特化成「指腳」,變成一種看似有腳的魚。如此造型獨特 的魚,俗稱為指腳沙鰍,是不少潛水人士喜見的拍攝對象。以往香港有紀錄的指腳䲗 是 Dactylopus dactylopus (指腳䲗/ fingered dragonet),而本文介紹的是香港新 紀錄 Dactylopus kuiteri (基氏指腳䲗/ orange-black dragonet)。兩魚十分相似, 魚類學家也要到 1992 年才鑑定後者為新魚種並冠以新學名 Synchiropus kuiteri ,現 已修訂為 Dactylopus kuiteri 。

圖文解說

1


香港魚類自然百態

 兩魚的分別在於 : 指腳䲗雄魚第一背鰭具 3 條延長的鰭絲,第二背鰭鰭條數為 8,臀 鰭 條 數 為 7; 基 氏 指 腳 䲗第 一 背 鰭 沒 延 長 或 只有很短的鰭絲,第二背鰭鰭條數為 9,臀 鰭鰭條數為 8。拍攝此魚時,牠剛巧張開背 鰭及臀鰭 ( 主圖及圖 1),可以清楚檢視其背 鰭及臀鰭特徵,確認此魚是基氏指腳䲗。 2008 年,香港自然生態論壇成員首次拍 攝 到 此 魚 ( 圖 2), 我 當 時 已 將 之 列 為 疑 似

2

© 關祝文

基氏指腳䲗,現在對照了海外專家的照片後 ( 註 1)

,可以確認為基氏指腳䲗的幼魚。早期

幼魚體白色,只有頭部及背鰭具橙黑色紋。 英文名 orange-black dragonet 可能因此而 來。再長大的幼魚體色變橙褐,體上斑紋開 始出現。  基氏指腳䲗的腹鰭第 1 鰭條與其餘鰭條分 離,特化成「指腳」( 圖 3)。其作用還不太

3

清楚,估計是方便在砂面前行時幫助穩定及 平衡。其獵食時,嘴部會瞬間伸長並吸入眼 前附近的浮游生物,「指腳」可能有如腳架, 幫助頭部穩定,增加吸食獵物時的準確性。 底棲魚類背部通常具備保護色,基氏指腳䲗 也不例外。其背部斑紋與砂地相融 ( 圖 4), 此魚亦具有潛沙本領可隱藏身體。但其隱於 腹下的臀鰭卻具鮮明的藍綠斑紋 ( 圖 1),相 信是向同類展示的求偶及示警色彩。

4

備註 主要分布於印尼。最長可達 15 厘米 (TL)。此魚應該廣泛分布於西中太平洋地區,但 我在撰寫本文時,仍找不到鄰近地區包括大陸、台灣、以至新加坡、澳洲有文獻紀 錄此魚。不知是否因此魚容易被誤認為 D. dactylopus 有關。本文照片全於大埔龍尾 灘拍攝,這個只有 200 米長的泥灘已發現 4 種香港新紀錄魚類,實是研究香港潮間 及海水生物的一個寶地。香港政府卻執意在此建人工泳灘,因而引起極大爭議 ( 註 2)。 ( 註 1) Gerald R. Allen & Mohammed Adrim. (2003). Coral Reef Fishes of Indonesia. Zoological Studies 42(1): 1-72 (2003). ( 註 2) 香港自然生論壇。(2009)。大埔龍尾地理生態調查報告 。2009 年修訂版。

155


海岸篇

156

底拖網受害魚

牛鰍

科 名: 牛尾魚科 Platycephalidae 學 名: Thysanophrys cf. celebica 中文名: 牛尾魚、繸鲬 英文名: Flathead 俗 名: 牛鰍

概 述 牛鰍憑著扁平身體,具可配合環

圖文解說

境而變的保護色,也有潛沙隱身 本領,底棲在砂礫海床捕吃漫不 經心路過的獵物,生活本應相當 安穩。但是人類一網盡掃的底拖 網捕撈作業方式,令這種魚及其 他眾多不是捕撈目標的底棲海水 生物飽受摧殘。本地牛鰍已遭過 度捕撈,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 會列為避免食用名單

( 註 1)

。香港

水域已於 2012 年 12 月 31 日起

1  香港有紀錄的牛鰍有 10 多種,很多外表相似, 單憑照片較難確定種名。主圖顯示的個體似是西 里 伯 多 棘 牛 尾 魚 (Thysanophrys celebica ), 可 見其眼具叉型虹膜垂,有學者認為其作用是可減 少紫外光照射位於頂頭的雙眼,免造成傷害,我

禁止拖網捕魚,可望對底棲魚類

認為主要作用是掩飾眼部位置,免被獵物或天敵

生態有所補救,但在境外水域,

容易發現其眼部位置。另一牛鰍 ( 圖 1) 似是葉松

這法例便鞭長莫及。

倒棘牛尾魚 (Rogadius asper ),其眼具上下虹膜

備註

垂,入夜時仍半合閉只露出一線眼睛,明顯是掩 飾眼部多於防止紫外光。

西里伯多棘牛尾魚分布於印度洋及西太平洋海域。最長可達 15 厘米。 ( 註 1) 朱炳盛及楊頌恩。(2008)。《環保海鮮指南──今天的選擇,締造明天的海洋》。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


香港魚類自然百態

黃衣變青衣

藍 點鸚哥魚

科 名: 鸚哥魚科 Scaridae 學 名: Scarus ghobban 中文名: 藍點鸚哥魚、青點鸚嘴魚 英文名: Blue-barred parrotfish 俗 名: 黃衣

概 述 鸚哥魚 ( 蜑家音為鶯哥魚 ) 因嘴部

圖文解說

似 鸚 鵡 而 得 名。 香 港 水 域 的 鸚 哥 魚,常見種類已不多,黃衣是其中 一種。黃衣是藍點鸚哥魚幼魚或是 初始型雌魚,是鸚哥魚中變色較快 的幼魚,目的是可迅速融入其他種 類的魚群中一起群游,以尋保護。 這種行為模式稱之為「群居掩蔽」 (grouping crypsis)。 獨 游 時 會 回 覆本色,即體黃且具鬆散的淺藍橫

1  藍點鸚哥魚具鸚哥魚特有的堅硬齒板及咽

帶 ( 主 圖 )。 當 黃 衣 成 長 變 性 至 終

頭齒,可啃食及磨碎礁石及珊瑚表層,攝取

期型雄魚時,體色變成青綠,成為

當中藻類而排出沙粒,是熱帶水域中幼沙的

俗稱「青衣」的一種,但在香港已

製造者之一。棲息於淺水的珊瑚礁區,幼魚

屬少見。成魚多於較深水區獨游或 帶領一組雌魚。

多於同一地點活動,隨成長而活動範圍變得 廣闊。終期型雄魚另一特徵是鱗片外緣為粉 紅色,形成粉紅斑 ( 圖 1 攝於詩巴丹 )。

備註 分布於印度洋至太平洋一帶。最長可達 90 厘米。鸚哥魚和隆頭魚相似,都會變色變性, 多種魚都被俗稱為「衣」。舒氏豬齒魚 (Choerodon schoenleinii ) 是較常見的「青衣」。

157


海岸篇

158

日本燕魟

優雅的魔鬼魚

科 名: 燕魟科 Gymnuridae 學 名: Gymnura japonica 中文名: 日本燕魟 英文名: Japanese butterflyray 俗 名: 鯆魚、白沙魚、魔鬼魚

概 述 魔 鬼 魚 (devil ray) 原 本 是 指 鱝 科 中

圖文解說

Manta 及 Mobula 兩屬的大型魚類,牠 們具黑色寬大胸鰭,一對卷曲時如牛角 的頭鰭,看似傳說中披著大黑袍、頭有 角的魔鬼而得名。魔鬼魚經常在紀錄片 等媒體出現,形象深入民心,可能因此 而令香港大眾亦漸漸將類似的鯆魚類俗 稱 為 魔 鬼 魚, 於 是 魔 鬼 魚 出 現 了 較 小 型無角的版本,例如本文主角 : 日本燕 魟。日本燕魟的泳姿極為優美,一雙寬 大肉質的胸鰭,在水中波浪式地輕巧拍 動 ( 主 圖 ), 猶 如 一 隻 飛 舞 中 的 蝴 蝶, 所以燕魟的英文名為 Butterfly Ray。

1


香港魚類自然百態

 日本燕魟底棲於沿岸淺水沙泥質海底。 體 背 呈 灰 褐 色 具 疏 散 斑 點, 因 而 可 完 全 融 入 沙 泥 底 環 境 ( 圖 1)。 當 察 覺 到 威 脅 時, 會 用 胸 鰭 撥 起 沙 泥 覆 蓋 體 背, 只 露 出 細 小 的 眼 睛 及 呼 吸 孔, 隱 閉 性 頗 強。 照 片 中 的 日本燕魟體寬約 36 厘米。  日本燕魟的口部在腹面,當牠伏在沙床 攝 食 或 是 藏 身 沙 中 時, 單 靠 口 部 吸 入 海 水 呼 吸 便 有 困 難 了, 所 以 在 背 面 雙 眼 後 位, 2 特 別 具 一 雙 呼 吸 孔(spiracles 或 稱 噴 水 孔 ), 可 在 背 面 吸 入 海 水, 甚 至 當 腹 面 的 鰓 裂 開 孔 被 沙 粒 瘀 塞 時, 也 可 在 呼 吸 孔 噴 出 海 水, 可 說 是 一 個 特 別「 設 計 」 的 呼 吸 孔道 ( 圖 2)。  燕 魟 雙 眼 在 背 面, 不 能 依 靠 視 覺 覓 食 沙 面 或 沙 中 獵 物。 腹 面 口 部 前 具 兩 個 鼻 孔, 是 探 索 沙 中 化 學 變 化 的 器 官, 可 以 憑 嗅 覺 尋 找 獵 物。 另 外, 一 般 軟 骨 魚 綱 的 魟 3 和 鯊 魚 一 樣, 在 口 鼻 周 圍 有 洛 侖 茲 壺 腹 (ampullae of lorenzini) 的感電器,用以偵 察 附 近 獵 物 發 出 的 生 物 電 脈 衝, 從 而 輕 易 捕 食 藏 於 沙 中 的 獵 物 ( 圖 3)。 其 獵 物 包 括 小 魚、 甲 殼 類、 雙 貝 類 及 其 他 無 脊 椎 動 物 等。  燕 魟 是 刺 魟 (stingray) 的 一 種, 尾 柄 基 部 具 毒 刺 作 防 衛 ( 圖 4), 通 常 都 是 在 最 後 反擊時才會使用。一些地方的漁民或泳客, 4 如 不 小 心 踏 在 其 身 上 時, 牠 們 的 尾 部 會 本 能地向上刺,將毒刺刺向誤踏牠的人。

備註 分布於中國、馬來西亞、日本及朝鮮沿海。體長可達 100 厘米、體寬達 145 厘米。 日本燕魟是卵胎生的,雄魚腹鰭邊緣特化成交接器,用以將精液注入雌魚體內。剛出 世的幼魚體長已長達 12.4 厘米 (TL)。有報告指中國及日本的日本燕魟數量下降 ( 註 1), 可能是抵受不住漁業壓力,特別是底拖網作業的捕撈。 ( 註 1) Ishihara, H., Wang, Y. & Jeong, C.H. (2009). Gymnura japonica . In: IUCN 2012.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Version 2012.2. <www.iucnredlist.org>. Downloaded on 23 May 2013.

159


海岸篇

160

礁岩魚與沙地魚 概 述 沙泥區的魚體色一般和環境一樣,都是灰黃具一些褐斑點等,較單調。礁岩區 的魚體色較多樣化。因篇幅有限,本文將兩區其中 6 種魚放在一起以作簡介。

科 名: 石鱸科 Haemulidae 學 名: Plectorhinchus gibbosus 中文名: 駝背胡椒鯛 英文名: Brown sweetlips 俗 名: 厚唇細鱗 備 註: 棲於礁石區。最長可達 75 厘米。 幼魚泳姿搖晃擬態枯葉詐敵。

科 名: 鮨科 Serranidae 學 名: Diploprion bifasciatum 中文名: 雙帶鱸、雙帶黃鱸 英文名: Two-banded perch 俗 名: 火燒腰 備 註: 棲於礁石區。最長可達 70 厘米。 受驚時體表能分泌粘性毒液。

科 名: 舵魚科 Kyphosidae 學 名: Kyphosus vaigiensis 中文名: 低鰭舵魚 英文名: Brassy chub 俗 名: 冧蚌追、白毛 備 註: 棲於礁石區。最長可達 70 厘米。 於中表層水域活動。


香港魚類自然百態

科 名: 鱵科 Hemiramphidae 學 名: Hyporhamphus dussumieri 中文名: 杜氏下鱵 英文名: Dussumier's halfbeak 俗 名: 水針、青針 備 註: 棲息於礁沙混合區。最長可達 30 厘米。日間於表層水域活動。

科 名: 䲗科 Callionymidae 學 名: Callionymus curvicornis 中文名: 彎角䲗 英文名: Dragonet 俗 名: 潺鰍 備 註: 底棲於沙泥底。最長可達 17 厘米。 雌魚第一背鰭具一白緣黑斑。

科 名: 沙鮻科 Sillaginidae 學 名: Sillago maculata 中文名: 斑沙鮻、斑鱚 英文名: Trumpeter whiting 俗 名: 沙鑽、沙腸仔 備 註: 底棲於沙泥底。最長可達 30 厘米。 受驚時會快速鑽入沙中。

161


海岸篇

162

隱形海底針

鶴針

科 名: 馬鞭魚科 Fistularidae 學 名: Fistularia commersonii 中文名: 康氏馬鞭魚、無鱗煙管魚 英文名: Bluespotted cornetfish 俗 名: 鶴針

概 述 鶴 針, 魚 如 其 名, 體 形 極 修

圖文解說

長,各偶鰭奇鰭皆盡細小,吻 延長為管狀。這種體形並非為 造就流線形令泳速更快,而是 為了在面向獵物時,減少獵物 正面,因而誤以為牠只是一條

1  鶴 針 為 食 魚 性 魚 類 (piscivorous fish),

小魚而失去防範。牠具淺銀綠

日本研究發現 ( 註 1),小於 40 厘米長的鶴針,

看到牠的面積,只看到其吻部

體色,亦有助牠隱於水層中 ( 主 圖 右 )。 有 時 此 魚 更 會 停 在 水 草、柳珊瑚枝、或繩索旁作遮 掩,令其天敵及獵物難以發現

傾向捕食低層活動的礁岩魚,如三鰭鳚和隆 頭 魚, 大 於 40 厘 米 長 的 鶴 針 傾 向 捕 食 中 上 水層活動的魚,此類魚熱量較多,例如鯡魚。 較小的鶴針泳速較慢,未能追捕中上層游泳 較快的魚,也為了避開中上層其他較大型掠

其蹤影。所以此魚猶如一枝懸

食者。較大的鶴針會獨自或聯群捕食,當找

浮於水層中的隱形海底針,令

到目標後,便會靜悄悄跟蹤,一有機會,便

拍攝清楚照片也有困難。

會先將身體曲成「S」狀 ( 主圖左 ),然後發 力衝前捕食獵物。此魚也會和其他水層掠食

備註

者如鰺或青鶴 ( 圖 1) 合作狩獵,將獵物追至 一角後各自捕食。

分布於印度洋至太平洋一帶。最長可達 160 厘米。 ( 註 1) Takeuchi, Naoko. (2003). A study on the foraging behavior of the piscivorous cornetfish, Fistularia commersonii. Journal of the Graduate School of Biosphere Science , Hiroshima University Vol.42 page.69-70.


香港魚類自然百態

變身中的

白尾藍環

科 名: 刺蓋魚科 Pomacanthidae 學 名: Pomacanthus annularis 中文名: 環紋刺蓋魚 英文名: Blue-ringed angelfish 俗 名: 白尾藍環、白尾藍紋

概 述 在一片黃綠的香港珊瑚礁岩水域,

圖文解說

一條藍色主調的魚突然在礁石隙 中 竄 出, 實 在 令 人 眼 前 一 亮, 皆 因香港魚類中,很少有以藍色為體 色主調。主圖魚是其中一種,觀賞 魚界中俗稱為白尾藍環,是刺蓋魚 科 ( 俗 稱 海 水 神 仙 魚 ) 的 一 員。 刺 蓋 魚 科, 特 別 是 Pomacanthus 屬 的魚,幼魚和成魚的色紋有很大分

1

別,一般認為是因為成熟雄魚具強

 白尾藍環幼魚期時體色深藍,具白色微

烈領域性,幼魚色紋如果和成魚相

彎 橫 紋; 至 幼 魚 後 期 及 亞 成 魚 期, 體 側 白

似,便會成為成熟雄魚追擊對象。

色 橫 紋 開 始 消 失, 體 色 漸 變 金 褐, 同 時 胸

另外,本科魚會先雌後雄變性,而

鰭基部出現向後上方斜走藍弧形紋 ( 主圖 );

且大多採一夫多妻制,當雄魚死亡 或離開,妻妾中最具優勢的雌魚會 經性轉變而成為雄魚,帶領這個家

備註

族。

成 魚 時, 頭 部 白 紋 亦 消 失, 以 藍 紋 代 之, 鰓 蓋 上 方 現 出 一 個 藍 環, 唯 白 尾 不 變, 因 而被俗稱為白尾藍環。此魚不喜人類接近, 會避走於礁石隙中。以附著性生物如海綿、 被囊類為食 ( 圖 1)。

分布於印度洋至西太平洋一帶,包括斯里蘭卡、菲律賓、澳洲等地。 最大體長為 45 cm (TL)。常被捕捉作觀賞魚貿易。

163


164

參考資料 參考書籍

參考網站

尤炳軒 (2012)。《香港海水魚的故事》。水產出版社。

中國動物主題數據庫 http://www.zoology.csdb.cn

朱炳盛、楊頌恩 (2008)。《環保海鮮指南 – 今天的 選擇,締造明天的海洋》。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 朱祥海 (1997)。《魚類學》。水產出版社。 伍漢霖、邵廣昭等 (2012)。《拉漢世界魚類系統名 典》。水產出版社。 伍漢霖、鍾俊生等 (2008)。《中國動物誌硬骨魚綱 鱸形目 ( 五 ) 鰕虎魚亞目》。科學出版社。 李家樂、董志國等 (2007)。《中國外來水生動植物》。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李麗芬、林建新等 (2004)。《魚魚得水 : 香港淡水魚 圖鑑》。郊野公園之友會。 杜德俊、高力行 (2004)。《香港生態情報》。郊野 公園之友會。 林春吉 (2007)。《台灣淡水魚蝦生態大圖鑑 ( 上、 下 )》。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林建新 (2002)。《魚魚得水》。郊野公園之友會。 邵廣昭、陳靜怡 (2003)。《魚類圖鑑 : 台灣七百多種 常見魚類圖鑑》。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漁業管理科 (2004)。《香港海 魚閒釣手冊》。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 陳乃觀、蔡莉斯等 (2005)。《香港石珊瑚圖鑑》。 郊野公園之友會。 Brian Morton, John Morton(1983). The Seashore Ecology of Hong Kong .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Carpenter, K.E., Niem, V.H. (eds)(1999). The living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ume 3 & 4 . FAO. Gerald R. Allen, et al (1998). A Guide to Angelfishes & Butterflyfishes . Odyssey Publishing. Sadovy, Y., A. S. Cornish (2000). Reef Fishes of Hong Kong .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Man Shek Hay, I.J.Hodgkiss (1981). Hong Kong Freshwater Fishes . The Urban Council. Warren E. Burgess, et al (1988). Dr. Burgess's Atlas of Marine Aquarium Fishes . T.F.H. Publications.

日本國立科學博物館 http://research.kahaku.go.jp 台灣魚類資料庫 http://fishdb.sinica.edu.tw 典藏台灣 http://digitalarchives.tw 香港自然生態論壇 http://www.hkwildlife.net 香港海水魚資料庫 http://www.hk-fish.net 香港魚類學會 http://www.hkis.hk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 http://www.iucn.org Encyclopedia of Life http://eol.org FishWise Professional http://www.fishwisepro.com Fishbase http://www.fishbase.org Porcupine! http://www.biosch.hku.hk/ecology/porcupine

學術文章 個別魚類較深入資料,參考了近 70 篇學術文章,已 在相關文末註明,在此不贅。


香港魚類自然百態

學名索引 A

Chaetodon lineolatus 細紋蝴蝶魚

120

Abudefduf bengalensis 孟加拉豆娘魚

108

Chaetodon lunulatus 弓月蝴蝶魚

121

Abudefduf sexfasciatus 六帶豆娘魚

109

Chaetodon melannotus 黑背蝴蝶魚

119

Acanthopagrus latus 黃鰭棘鯛

125

Chaetodon speculum 鏡斑蝴蝶魚

118

Acanthopagrus schlegelii 黑棘鯛

126

Chaetodon wiebeli 麗蝴蝶魚

122

Chelon subviridis 綠背龜鮻

135

Acrossocheilus beijiangensis 北江光唇魚

32

Acrossocheilus parallens 側條光唇魚

33

Cirrhinus molitorella 鯪

34

Clarias fuscus 棕鬍鯰

52

90

Ambassis sp. 雙邊魚

106

Amblygobius phalaena 尾斑鈍鰕虎魚

62

Cryptocentrus leptocephalus 小頭絲鰕虎魚

Amphiprion clarkii 克氏雙鋸魚

111

Cryptocentrus strigilliceps 紋斑絲鰕虎魚 92

Apogon doederleini 鬥氏天竺鯛

105

Apogonichthyoides niger 黑似天竺鯛

103

Apogonichthyoides pseudotaeniatus 擬雙帶似天竺鯛

104

Atherinomorus lacunosus 南洋美銀漢魚 131

b

Bathygobius fuscus 棕色深鰕虎

d

Dactylopus kuiteri 基氏指腳䲗

154

Diagramma pictum 密點少棘胡椒鯛

130

Diplogrammus xenicus 暗帶雙線䲗

84

Diploprion bifasciatum 雙帶鱸 72

160

e

Enneapterygius etheostomus 篩口雙線鳚

98

161

Entomacrodus lighti 賴氏犁齒鳚

95

Carangoides cf. praeustus ( 褐背 ) 若鰺 148

Epinephelus fasciatomaculosus 斑帶石斑魚

142

Epinephelus quoyanus 玳瑁石斑魚

142

c

Callionymus curvicornis 彎角䲗

Cephalopholis boenak 橫紋九刺鮨

139

Chaetodon auriga 絲蝴蝶魚

116

Chaetodon auripes 耳帶蝴蝶魚

123

165


學 名 索 引

166

f

Luciogobius guttatus 斑點竿鰕虎魚

78

Lutjanus argentimaculatus 紫紅笛鯛

128

162

Lutjanus russellii 勒氏笛鯛

127

Gerres oblongus 長身鑽嘴魚

136

Macropodus hongkongensis 香港鬥魚

Gerres oyena 奧奈鑽嘴魚

136

Microcanthus strigatus 細刺魚

124

Favonigobius reichei 雷氏蜂巢鰕虎魚 Fistularia commersonii 康氏馬鞭魚

g

69

M

22

Glossogobius aureus 金黃舌鰕虎魚

68

Monacanthus chinensis 中華單棘魨

138

Glossogobius giuris 正叉舌鰕虎魚

67

Monodactylus argenteus 銀鱗鯧

134

Glossogobius olivaceus 斑紋舌鰕虎魚

66

Mugilogobius abei 阿部鯔鰕虎魚

70

158

Myersina macrostoma 大口犁突鰕虎魚

60

114

Neopomacentrus bankieri 斑刻新雀鯛

Gymnura japonica 日本燕魟

h

Halichoeres nigrescens 黑帶海豬魚 Hemiculter leucisculus 鯈 Hippichthys cyanospilos 藍點多環海龍 Hippocampus kuda 管海馬 Hyporhamphus dussumieri 杜氏下鱵

I

Istigobius cf. diadema 銜鰕虎魚

K

Kyphosus vaigiensis 低鰭舵魚

L

Lateolabrax japonicus 日本花鱸 Liniparhomaloptera disparis 擬平鰍

36 102 99 161

93

160

N O

Omobranchus fasciolatoceps 斑頭肩鰓鳚

86

Omobranchus germaini 吉氏肩鰓鳚

94

Oreochromis mossambicus 莫三鼻口孵非鯽

54

Oreochromis niloticus 尼羅口孵非鯽

54

Oryzias curvinotus 弓背青鱂

47

P

Paracentropogon cf. longispinis ( 長棘 ) 擬鱗鮋 129

110

145

Paraneetroplus fenestratus 馬頭副尼麗魚

57

Parazacco spilurus 異鱲

28

41


香港魚類自然百態

Parupeneus biaculeatus 雙帶海緋鯉

146

Siganus canaliculatus 長鰭藍子魚

153

Parupeneus indicus 印度海緋鯉

146

Sillago maculata 斑沙鮻

161

Pempheris oualensis 黑稍單鰭魚

137

Spratelloides gracilis 日本銀帶鯡

132

Periophthalmus modestus 跳彈塗魚

80

Stethojulis interrupta 斷紋紫胸魚

115

Petroscirtes breviceps 短頭跳岩鳚

96

Plectorhinchus gibbosus 駝背胡椒鯛

160

T

Taenioides cirratus 鬚鰻鰕虎魚 Plotosus lineatus 線紋鰻鯰

133

Poecilia reticulate 孔雀花鱂

44

Pomacanthus annularis 環紋刺蓋魚

64

Pseudogastromyzon myersi 麥氏擬腹吸鰍

38

Pseudogobius javanicus 爪哇擬鰕虎魚

71

Pterocryptis anomala 糙隱鰭鯰

51

Puntius semifasciolatus 半紋小鲃

26

R

Takifugu alboplumbeus 鉛點多紀魨

150

Takifugu niphobles 星點多紀魨

151

Takifugu ocellatus 弓斑多紀魨

152

163

Psammogobius biocellatus 雙眼斑砂鰕虎魚

Rhinogobius duospilus 溪吻鰕虎魚

49

Terapon jarbua 花身鯻

Rogadius asper 葉松倒棘牛尾魚

S

Scarus ghobban 藍點鸚哥魚

85

Thalassoma lunare 新月錦魚

112

Thysanophrys cf. celebica 牛尾魚

156

Tilapia zillii 吉利非鯽

56

Tridentiger bifasciatus 雙帶縞鰕虎

76

Tridentiger trigonocephalus 紋縞鰕虎魚

74

U

Upeneus tragula 黑斑緋鯉 Rhinogobius giurinus 極樂吻鰕虎魚

79

147

50 156

X

Xiphophorus hellerii 劍尾魚

42

Xiphophorus variatus 雜色劍尾魚

46

157

Scatophagus argus 金錢魚

53

Schistura fasciolata 橫紋南鰍

48

Scorpaenopsis cirrosa 鬚擬鮋

144

Sebastiscus marmoratus 石狗公

143

Z

Zacco platypus 寬鰭鱲

30

167


香港魚類自然百態 10 香港自然地理叢書

作者及攝影 編輯 排版及設計 出版

SimFish (李錦華) 洪家耀 (Samuel Hung) 葉朝霞 香港自然探索學會 Society of Hong Kong Nature Explorers 地址︰九龍觀塘偉業街161號德勝廣場2004室 電話:2866-2652 傳真:2357-1373 電郵:info@shkne.org.hk 網址:www.shkne.org.hk 香港自然地理 www.geographic.hk

印刷

保諾時網上印刷有限公司

版次

初版 2013年7月

定價

HK$68.00

ISBN

978-988-15467-9-1

版權所有,不得翻印或轉載。本書所有內容及圖片 之版權均由作者所擁有。未經出版者及作者同意, 不得翻印。



《香港魚類自然百態》是香港第一本完全以自然水域中 拍攝的魚類作主題的叢書,介紹超過 100 種本地野生淡 水魚和海水魚,並揭開一些鮮為人知的魚類私生活, 例如彈塗魚的地下密室、鰺魚與水母的迷離關係、 管海馬的浪漫愛情等等。本書可作為香港魚類圖 鑑,同時亦是一本趣味盎然的魚類科普讀物。 作者透過在大自然中拍攝

此書正好打開一扇窗,當

野生魚類,不但讓我們探

中生動有趣的文字及精彩

索多彩多姿的水世界,更

的生態圖片,能令公眾學

突顯保育本港魚類生存環

到更多香港魚類的有趣知

境的重要!

識及重要保育訊息。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 環境保護經理

香港自然探索學會總幹事 香港海豚保育學會會長

梁士倫 博士

洪家耀 博士

What a wonderful book! This is a beautifully illustrated and highly informative guide to the freshwater, brackish water and marine fishes of Hong Kong. I strongly recommend it to all with an interest in aquatic life, and to divers in particular.

Dr. Charles Anderson,

Marine Biologist, Author of Reef Fishes of the Maldives

ISBN 978-988-15467-9-1

港幣HK$68.00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