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靈鷲山 有緣人236期

Page 1

236

LING

JIOU

護法之歌

慈悲,就是做到百分百無私的愛心。 Compassion is a type of selfless love.

MOUNTAIN

MONTHLY

2016.05


《刊前語》

神傷之香 呂政達

岩蘭之香燒著,一直燒著。 香是緬甸弄曼農場出產的盤香,從當地居民收成的岩蘭草,經過烘培、搗碎,研製成盤香, 穿過海洋,才成為我眼前燃點著的香。這盒岩蘭香註明,這是一盒「平安香」,每當地球的某 個角落有人燒起岩蘭香,就能帶來平安。 然而,這盒香已是幾年前的產品,放進倉庫,這會兒重見天日,原來以為香已受潮,無法 再點燃,我用打火機點火花靠近香頭,沒能燃著,正準備要放棄,那香卻慢慢地像是被喚起記 憶般的復活,裊裊悠悠地舒展開來,在神案桌頭繼續微弱卻肯定的燃燒。香的燃燒貫穿世界的 宗教,這種燃點的延續雖是物理現象,卻像是人類和神明間的交心。岩蘭草被搗碎了,死了, 卻延續了更深遠的生命。 我想,眼前的岩蘭香不僅是平安香,也是重生之香。繼而想起應該平安團圓的除夕夜,南 台大地震造成的生命苦慢疑難,年輕卻突然殞落的生命,來不及燃點已經灰飛煙滅的熱情,等 待團圓卻突然傳來惡耗的惡夜像是沒有盡頭,這時才知道,如果有一支香能夠如其所示給世人 帶來平安,光明著南國的夜晚。 在災難的深處有人性的力量,譬如救難人員無眠無休地在瓦礫間尋找下一個生命的跡象, 譬如眾人在網路上的集氣和捐款,譬如大體的化妝師忍著悲痛徹夜的工作,只想給罹難者一個 莊嚴的離開。在這種時候,我們多像這盒岩蘭香,期待著從苦難中重建的力量,等待著重生之香。 地震發生在羊年和猴年的交接日,那把從地底竄出的顫動點燃了世人的神傷之香,但是, 謹記著心道禪師的開示,讓活著的人重生,藉著更好好的活,讓亡者超薦安息。如來知我們的 神傷,早就告訴我們,總有無盡意千萬個眾生的受苦,也總有觀音菩薩無盡意的救苦願力,從 神傷之香到重生之香,香的心事也就是眾人的心意,也是意志的凝鍊。一直喜愛的英國歌手克 里斯‧迪博有首歌唱道:「從第一次有生命被聽見,直到最後的垂死聲音,問題總是一樣:我 們要到哪裡去?」這道永恆的問題誕生了宗教,觀音菩薩應聲而來,也點燃了一把代表著對未 來抱著希望的香火。 岩蘭之香燃著,一直燃著。


236

目錄

236

LING

JIOU

MOUNTAIN

MONTHLY

Contents

2016.05

護法之歌

護法之歌

慈悲,就是做到百分百無私的愛心。 Compassion is a type of selfless love.

護法之歌 這一期的護法之歌, 我們選用生長著虎尾蘭的古廟紅牆 虎尾蘭的花語是堅定、剛毅, 象徵護法大德護持佛法僧, 道心不退的精神, 令三寶安居,正法永住 醒目的紅色, 象徵熱情。

發行人:心道禪師 總 策 劃:靈鷲山宗務委員會 編輯單位:宗務堂宗長室 法教顧問:曾慶忠、廖誠麟 編輯總監:呂政達 採訪編輯:張育寧、蘇雅芳、余素珠 美術編輯:陳素菁、傅華麗 圖片提供:開山寮文獻中心 發行單位:財團法人靈鷲山般若文教基金會 地 址:新北市永和區保生路 2 號 20 樓 信眾服務專線:(02)8231-5789 歡迎分享傳閱 隨喜贊助 本刊圖文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數位閱讀響應環保 歡迎訂閱電子月刊 索閱/取消紙本月刊,或對內容有任何建議 惠請來函編輯部 webadmin@ljm.org.tw

心之道 02 研戒攝心 ( 下 ) 隨師行記 06 全面啟動愛與和平之路 封面故事 08 護法之歌 阿含——菩薩清涼月 我就是這樣的比丘 20 從狂放不羈到老實念佛 ――大康法師的覺知之路 甘露清涼 23 佛陀的提問:你知道該為生命做什麼事嗎? 佛心育苗 26 做情緒的主人 般若——常遊畢竟空 093 小品 30 三種香事 法華——為償多劫願 悲心願起 32 用心關懷獨居長者的領頭羊 ——靈鷲山慈善基金會董事鄭阿善師姐 34 陳坤煌:讓文獻史料說故事 寂靜行者 36 程文宗:每座講堂都有師父 華嚴——浩蕩赴前程 一世界一花 39 來自巴西的善財童子 靈鷲山在全球 42 靈鷲山 2015 緬甸朝聖紀實 ( 下 ) 生命禮俗 44 日本成年禮 46 行事曆 093TV 48 穿越時空的心靈之旅 ――都監常存法師的法會叮囑


心之道

Topic

研戒攝心 (下)

( 接上期 )

觀照。

我們是禪的道場,那麼禪與戒有什麼 關係?

如果在生活有違犯戒法,我們應該如 何懺除清淨?

禪是無念、無住、無相的觀照;戒是在修

就是要懺悔!懺就是要發露,發露就是要

行生活的一種自然體現,戒也是出家人的生活習

對僧眾、眾人曝光。我們每個月、每個月都要

慣、生活法則、生活軌範。禪,是我們解脫的

懺,不管大大小小的過失都要懺掉,懺的作用

法門,讓我們在戒法的保證下去生活,來圓滿

主要是讓內心的疙瘩除掉,懺不是自己跟自己,

禪的心法實踐,確保把禪的心法實踐達到實相。

主要是對他人,比如說跟你同樣出家的僧眾,

所以,戒等於就是我們的一個關房,我們在關

尤其是對這些大長老,在他們面前懺悔的時候,

房裡修禪,更能夠幫助我們達到禪的明心見性,

你內在的疙瘩就會消除,如果你不發露,那個疙

戒是一個禪的實相觀的防護牆。

瘩消不了,它就一直存在,變成一個禍根。

雖然禪講無念、無住、無相,掃除一切的

懺就是表白,向誰表白?我們每個月向僧

瓜葛與障礙,但是戒是一個出家人的慣性生活方

眾表白,僧眾彼此表白,心中沒有暗蓋,沒有埋

式,是保護網,也是一個讓我們能夠達到清淨與

藏種子,暴露出來以後就是光明的,發露以後就

解脫的關房,清淨地的關房,讓我們無障礙的去

是光明的,它不再黑暗,所以不管怎麼樣把種

成就實相的修法,成就實相的圓滿,落實實相的

子變成光明,曝光以後,這個種子就是陽光的,

2


心之道

Topic

所犯的罪就是可以消,如果沒有那個勇氣,那

當我們真實去實踐戒律的時候,也就是說,

個種子就會變成輪迴的主因,懺悔就是把輪迴

當我們願意去實踐它,願意去熟悉它,願意在

裡不好的種子揭露,然後變成陽光的種子。

這個戒的天空裡活著,那麼你就會得到一種善

所以我們隨懺隨消,就像基督教一樣,他 們臨死的時候都要趕緊懺悔,死後才能到天堂

業的守護,在善業的天空下,產生清淨無垢染 的心性,心性的光明也會同時發現。

去。我們持戒法,隨時都要反省,有時會犯很

我們未來的重點叫做「傳承」,將來做「傳

多小戒,懺悔就會消了,等於像水陸法會那種

承」的時候,你用什麼去「傳承」?首先就是

叫消磁作用,消磁消好了,罪就不見了,就能

要「戒的傳承」,有了「戒的傳承」,才有「法

夠化解冤結。你如果不懺悔,罪會一直儲蓄。

門的傳承」。戒就是範圍,把清淨的範圍「結界」

我們該用什麼心態來研持戒法?

好,然後再把法傳承下去,就比較能與出離心

我們平常沒有什麼時間研戒,也就糊裡糊 塗混過去了。一旦我們對戒沒有記憶的時候, 也就不知道用戒來成就心性的開悟。戒也好,

相應;戒沒有弄好,出離心生不起來;戒弄好, 出離心自然就會生起來,自然而然就想要禪修, 也自然而然會有一種智慧的顯現。

不戒也好,全部混成一團,我們很少有時間,

所以,研戒是很珍貴的時間,我們要認真

很清醒的、很認真的去把這份戒法規範,好好

盡心、如實去做好,要努力搞清楚什麼叫做戒,

熟悉它、落實它。

搞清楚我們怎麼才會做好,搞清楚我們怎麼懺

戒讓我們把很深的垢染慢慢融化掉,因為

才能把這個原罪懺掉!

研戒的關係慢慢清除掉,讓我們多生多劫的垢

要認真,要珍惜,要徹底去反省,要去體

染在研戒當中慢慢融化掉,最重要是把戒的「除

會戒的殊勝。讓我們對戒法有好的勝解去傳承。

障」、「生福」效果,還有「成就」的效果呈現,

沒有戒也就等於沒有佛法的守護網。

研戒也是一種覺醒反省,就是把你對戒的熟悉 跟重視找回來!從研戒中,我們能夠找回對戒

( 本文為 2015 年冬安居閉關開示 )

的重視。 3


心之道

Topic

Studying the Precepts to Rein in the Mind part II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ditation and the precepts?

How can we atone for breaking the precepts?

Meditation means contemplation which

Repent! Repentance starts by confessing

is free of thought, fixation, or attachment.

your transgressions in the presence of the

The precepts are a natural expression of a

monastic community. We do this every month;

life devoted to spiritual practice; they are the

no matter how large or small the transgression

rules and regulations which form the basis

may be, you should confess and repent. By

of the monastic way of life. Regulating our

repenting you untie a knot in your heart. It’s not

actions to conform with the precepts lays down

enough to repent to yourself; you have to openly

a foundation which supports the practice

repent in the presence of others, preferably the

leading to spiritual liberation. Upholding the

elders of the monastic community. Failing to

precepts is like always being in the meditation

openly repent, that knot in your heart will just

hall, continually cultivating awareness of our

get stronger and stronger.

original nature. So you could say that the precepts are like a protective wall which keep us focused on the practice.

Repentance means cleansing the heart and mind by confessing one’s transgressions. Every month the monastic community holds

It may seem contradictory or confusing

a confession ritual during which everyone is

to hear that meditation is all about liberation

expected to confess their sins. Doing so dispels

and freedom, while the precepts are all about

the darkness from the heart, replacing it with

restraint and self-control. To make sense of this

light. You can think of it as replacing the dark

paradox, it helps to see the precepts as a kind of

seeds in your heart—the seeds which bind us

safety net, or as a meditation cell or a container

to the wheel of endless life and death—with

which separates us from external impediments

seeds of brightness. Christianity also gives

and entanglements so that we can focus more

much importance to confession, especially

completely on cultivating insight into the

when death is drawing near, so as to facilitate

ultimate nature of reality.

the deceased’s passage to heaven. It’s also important to continually observe oneself

4


心之道

Topic

and repent for every minor infraction of the

which conduces to purification of heart and

precepts. It’s like the “demagnification effect”

mind, and to insight into your essential nature.

we speak of during the water-earth repentance ceremony; repentance is a way of de-energizing and dissolving negative forces which would otherwise accumulate in the heart.

The right attitude towards learning the precepts If you don’t invest some time in learning the precepts, then you’ll just end up muddling along; and if you aren’t clear about the precepts, then you can’t use them as a tool for awakening to your inherent nature. You may think that you just don’t have enough time to memorize all the precepts and put them into practice, and that they aren’t very important anyway. However, we need to memorize the precepts and learn how to use them to dissolve and dispel the defilements that have been lodged deep in the heart for many lifetimes. So it’s important to learn the precepts and use them to eliminate obstacles and generate the blessings which lead to success in the practice. When you understand and uphold the precepts, making them your guide through life,

In Buddhism we talk a lot about “transmission,” and that’s what comes next. What is to be transmitted? First we transmit the precepts, and only then is it possible to transmit the Dharma. After using the precepts to define your scope of activity, then you are properly prepared to receive the teachings and live a life oriented towards renunciation. Through upholding the precepts, renunciation arises all by itself; you feel inclined towards meditation and the cultivation of wisdom. So don’t look at learning the precepts as some kind of burden, but rather as a precious opportunity to master an essential part of the practice. Only with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repentance and the precepts is it possible to use them to eliminate the karmic hindrances which have been haunting us for so long! Practice diligently! Make the most of the opportunity! Turn within and experience the real meaning of the precepts! For the precepts are the safety net of the Buddha-dharma.

you generate the merit and wholesome karma 5


隨師行記

Topic

2016 全面啟動 愛與和平之路 擁有內在覺醒、慈悲、道德的領導者, 將會帶領世界走向相依相存的生命共同體。 撰文•隨師恭記

心道禪師親自送給古儒吉大師一幅「聆聽無聲」書法。

年是一個變動的時運,如同猴子生性調

的理念,心道禪師也對樞機主教說,「We are

皮、難以捉摸的個性,大環境的局勢也在

family !只有宗教間互相學習與認識,彼此互相

變動中,是危機也是轉機,對於長期關注世界局

合作,一起聯手做愛地球、愛和平的事,只有不

勢的心道禪師,在猴年的一開始,他的和平志業

斷推動才能讓這個世界更好。」

現正轉動著。

跨宗教一起做愛地球、愛和平的事

2 月 27 日,心道禪師受韓國首爾參佛禪院 院長覺山法師的邀請,參加在韓國江源道舉辦的

2 月 15 日,來自梵諦岡的樞機主教 Bishop

「第三屆世界禪修大會」,並在會中教授平安禪

Thomas Manwel ADbre 與鮑霖神父等一行來到

法。覺山法師之所以如此急迫與盛大的舉辦世界

靈鷲山,主教這次前來台灣,為的是明年九月將

禪修大會,乃是親眼見佛教在韓國的日漸衰微,

要舉辦的天主教與佛教間跨宗教對談做準備。

為復興韓國佛教,特別禮請四位來自各國的知名

因為世界宗教博物館的因緣,樞機主教特別 前來拜會心道禪師,長年以來心道禪師與天主教

禪師,教授各自的禪修法門,上千名學佛弟子滙 集學禪,也讓覺山法師深感欣慰。

建立了許多深厚友誼,包括帶領心道禪師走向宗

在禪修大會前夕,心道禪師也帶領禪修朝聖

教國際對話舞台的馬天賜神父,還是曾經陪伴心

團參訪「韓國三大寺」中的「佛寶」通度寺及「法

道禪師前往伊朗進行回佛對談的吉姆 • 斐德里

寶」海印寺,頂禮佛頂舍利並拜會心道禪師的法

克神父 (Jim Fredericks),以及從早期二年斷食

友殊眼禪師,更在藏有古老大藏經的海印寺中,

閉關結識至今的王榮和神父等,這些神父都是一

學習到利用自然空氣對流、屏除現代科技的防潮

路陪伴著我們走在和平之路上。

技術,讓朝聖團的信眾們感受到保存了千年傳承

多年來我們與天主教一起在國際間推動宗 教對話,除了宗教間的相互認識,更重要的是 推動對地球生態與物種間多元共生、相依相存 6

的韓國佛教,讓後世佛弟子更能體會到佛法傳承 的難得與用心。 心道禪師也藉此因緣為朝聖團開示,「禪就


隨師行記

Topic

在韓國江原道舉辦的「第三屆 世界禪修大會」。

是找到本來面目的方法,現代的社會資訊太多, 人們大多不明白生命的價值觀是什麼,會盲目是 因為不知道生命何去何從,只有當我們的心有空 間的時候就能容納一切,也會覺得富足,一切萬

直延伸到全世界,這是一場『Holy Peace』」! 12日晚間心道禪師在大會上以一篇祈禱文, 為活動、為世界、為全人類祝禱:

有要回到空性才會安定,而禪修就是回家的路,

神聖和平的推動,因寧靜、智慧與愛,

讓我們的心回家。」

我們凝聚在這裡;因生活藝術而共濟共

以和平相伴,因願力而相聚 3 月 11~13 日一連三天,心道禪師參加古儒

生。 讓我們的心寧靜下來,讓寧靜的心,孕

吉大師(Sri Sri Ravi Shankar 詩麗 詩麗 若威

育天地愛的能量;

香卡),在印度新德里舉辦一場跨國際、跨文化

讓我們的慈悲遍滿,轉化出多元共生、

的「印度世界文化節」。古儒吉大師一直以來以

愛與和平的生命價值;

愛及喜悅來傳播和平,今年也是其所創辦的「生 活的藝術」基金會 35 週年,在這個值得慶賀的

生命,因付出而完整,因覺醒而偉大;

日子,古儒吉大師應全世界弟子之請,舉辦了這

世界,因多元而璀璨,因和諧而美好;

場「世界文化節」。來自 155 個國家、350 萬人 滙集震攝人心,多國表現的盛大藝術文化饗宴, 也讓我們感受到古儒吉大師為愛與和平志業的用 心與願力。 12 日這天,心道禪師與古儒吉有個短暫的

真正的領導力,來自內在的寧靜、和諧 與愛心, 擁有內在覺醒、慈悲、道德的領導者, 將會帶領世界走向相依相存的生命共同

會面。一見面,古儒吉大師便對心道禪師說了一

體。

句「我愛你」,表現了兩人深厚的友誼,不需要

地球只有一個,愛地球、愛和平,是我

太多的語言,彼此也能感受對方的正能量,因願

們共同的使命,

力而相聚,兩人以和平相伴。心道禪師對古儒吉 說,「這場文化活動是神聖和平的開始,為愛與 和平一路走來已經 30 年,古儒吉現在有很大的 影響力,感謝古儒吉舉辦了這樣的盛會,希望一

讓我們寧靜下來,將心回歸原初的純淨 與寂然, 祝福心和平,一切都和平。

7


封面故事

Topic

護法之歌 常常能見識到一些護法老菩薩 用謙卑的語氣感謝他能夠身為護法, 不僅布施和供養佛法僧,增添自身的福慧功德, 親近佛法和上師,跟著展現慈悲能捨的大愛, 他們的生命也跟著豐富潤澤。 生命真是一首歌, 且聽護法之歌,低吟高唱皆美。

8


封面故事

Topic

護法之歌,低吟高唱皆美 每名靈鷲山教團的護法者都是給孤獨長者,是這塊土地上的金塊, 也將自己投入佛法廣傳的志業。

撰文•呂松庭

國歌手尼爾 • 戴蒙曾唱過一首歌,有一

當我們在經典上讀到這句開場白,也許更能領略

句這樣的歌詞:「你是太陽,我是月亮;

護法者的功德。

你是歌詞,我是唱這首歌的旋律。」常常覺得, 這句話描寫的正是禪師和護法們的關係。一路 行來,因為有護法發願護持佛法僧,許多弘法志 業、許多禪師傳愛在人間的心願才成為可能。

心道禪師從宜蘭的苦修地走出來,直到後 來創建靈鷲山和世界宗教博物館,從最早因緣 會合到雲林和大眾結緣、弘法,他的苦行形象 和對佛法的理念,迅速地匯集護法者的力量,

生命當然是一首歌,佛法僧是核心的歌詞,

每當教團發展到了關鍵時期,每當猶疑和希望

護法的願力則是填上詞的曲,護法者聚沙成塔的

交叉出現在眼前時,心道禪師選擇順從他的心,

功德力,才讓一名禪師、甚而是一個教團得以深

展開向世界和平邁去的道路,有時護法者一時還

植人間,開出處處的花朵。

不能理解禪師的思路,發出質疑的聲音,最後卻

護法大德為佛陀撐起講法傳道的方便 之門

也能盡釋疑惑,發心發願,促成了心道禪師「為

當佛陀從菩提樹下起身,他只有一個人, 身影是孤寂的,也得靠當時的護法大德,為佛陀 撐起了講法傳道的方便之門。出家者的生活清貧

觀音菩薩做事」的「窮和尚的大夢」。 每名靈鷲山教團的護法者都是給孤獨長者, 是這塊土地上的金塊,也將自己投入佛法廣傳的 志業。

簡單,沒有物慾的需要,但講法需要講堂和土 地,到了日後的叢林和教團的興起,更需靠十方 善知識者的全力護持。

但是,生命若真是一首歌,當一個個人擁 有教團護法的角色和身分,對他自己的身心靈會 不會有助益呢?答案是肯定的,我們常常能見識

想起當時的給孤獨長者,發願要給佛陀建 一個說法的莊園。他去跟地主買地,地主刁難 他:「你把那塊地用金塊鋪滿,我就賣給你。」 結果給孤獨長者散盡所有家產,連他的財產換

到一些護法老菩薩用謙卑的語氣感謝他能夠身 為護法,不僅布施和供養佛法僧,增添自身的福 慧功德,親近佛法和上師,跟著展現慈悲能捨的 大愛,他們的生命也跟著豐富潤澤。

來的最後一塊金,他也拿去鋪地。這一舉感動 了地主,決意將莊園捐出來,成就了一名大護 法者的佳話。「一時,佛陀在給孤獨園說法。」

生命真是一首歌,且聽護法之歌,低吟高 唱皆美。 9


封面故事

Topic

伽藍的讚嘆 護法手中心中的一滴水,日後將匯成巨流河。 撰文•呂松庭

如何定義「護法」,如何理解護法對佛法 的貢獻呢?

「護法」是對佛法僧三寶的護持,是對得 道者的護養,也護念著自己邁向覺悟的心,堅定 自己終能得菩提正道的信念。

在《金剛經》裡,如來善護念諸菩薩,所 說的就是度有情眾生、慈悲喜捨的懷抱,讓即使 已是覺者的如來也難免歡喜讚嘆。這段經文指的 是佛陀和菩薩間的關係,常以歡喜心對待諸覺有 情,也是教團內師父和弟子、師父和護法間相互 增上的關係。

護法就是,不僅希望自己好,也發願讓大 眾離苦得樂的心意。有了古今以來多少護法的物 力和心力,讓修道者得以免去世俗條件的爭逐, 安靜的修行覺悟。覺悟者的修行和成果也像是一 座座靈光徹照的光城照亮了追隨者,照亮了世 界。

香港旭日集團總裁楊釗,一直是心道禪師 創建志業、行菩薩道的大護法,四年前在世界 宗教博物館所辦的研討會中,楊釗曾如此表示: 「宗教博物館應該讓人在認識宗教以及增長智識 的過程中找到信仰,進而解脫煩惱。了脫煩惱不 僅需要在大方向上,引介多元的宗教給社會大眾

一粥一飯的施與都是三世恩澤 當我們讚嘆歷史上多少誓願修行成佛,發

認識,更應該具體而微的落實到人與社群的實體 關係。」

度化菩提心的高僧祖師,卻容易忽視掉高僧身旁 無名護法撒播的功德。

楊釗的這段話,雖然是針對宗教博物館的 功能投下的期待,或許也可看待成護法們對這個

當然,佛陀心中是不曾忘記的,對佛陀,

社會所締造的正向功能。如果,每個人都能是某

即使一粥一飯的施與也將是三世的恩澤,在手掌

個宗教的護法,在親近教義的同時也實踐慈悲和

心上捧著的一泓清泉,三世的感恩:「我曾在某

奉獻的美德,人跟人間相互尊重,禮敬修道者,

世某世,得某大德的恩澤。」護法手中心中的一

這個社會就能夠朝向更理想也更和平的淨土邁

滴水,日後也將匯成巨流河。

進。

因為,護法者所行的布施道,心中結的是

相傳天台宗的智者大師度化關雲長,封他

善緣善念,所聽所想皆是善報福報,雲闊月朗,

為伽藍菩薩,這是則護法終成正果的故事,護法

自然也累積著無異於修行的功德。

之歌,也正是伽藍的讚嘆吧。

10


封面故事

Topic

阿育王的護法之路 只要抱著對佛法的虔心,堅定護法的腳步,持續種下的善因種子會 讓善緣不斷銜接,累積著如同修行的功德。

撰文•蘇雅芳

唱二千多年的護法之歌起源於古印度君主

對歷史的影響居古印度帝王之首,他的一生充

――阿育王,他被後世尊為佛教第一大護

滿傳奇色彩,即位之初,對外南征北討開疆拓

法君主,對佛法僧三寶護持不遺餘力,因著對佛

土,造成數十萬人死傷,對內則為了剷除異己,

教的虔誠信仰,以及期望眾生離苦得樂的美好願

以免遭到篡位,殺了 90 幾個兄弟,獨留同母的

望,感化了千百萬人的心靈。

胞弟,並殺戮五百大臣、五百宮女、五百妃子,

縱使曾經犯錯,在皈依佛法、痛改前非後, 阿育王憑著對佛法的信心,慈愛眾生,無私奉 獻,致力用佛法戰勝人們心中的邪惡,創造和平 安樂的社會。如今我們可以乘著阿育王用一生譜 出的護法之歌的音符穿越時空,跟隨阿育王的腳

更建造人間地獄,殘忍暴虐、濫殺無辜的行徑被 人稱為「惡阿育」。直到皈依佛法,實施仁政, 改以佛法治國,廣為人民愛戴尊崇,才獲得「善 阿育」的美名。 從一個恣意挑起戰爭、兼併全印度領土的

步,一同暢覽護法之路上的風景。

武王,變成積極弘傳、保護佛教的法王,他不僅

從「惡阿育」到「善阿育」

是史上第一位統一印度的君主,同時也是佛教歷

阿育王,這位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任君王,

史上最強而有力的保護者。然而是什麼原因讓阿

11


封面故事

Topic

育王棄惡從善呢? 有一說是早期他繼續執行祖先的侵略政策, 以武力征討、以不正當手段奪取領土,羯陵伽 一戰則成為他一生的轉捩點。他從這場戰爭中 所獲得的勝利果實是印度史上前所未有的,也 造就了孔雀王朝的極盛時期。但是戰爭的大量

取豪奪,但改信佛教後卻以仁政治天下,倡行 慈孝。為了倡導百姓重視倫理,遵守道德規範, 阿育王除了派遣使者弘傳教法,更將他的詔令刻 在崖壁和石柱上,成為著名的阿育王摩崖法敕和 阿育王石柱法敕。

使佛教拓展為世界性宗教

屠殺也震驚了阿育王,由於這場戰役太過血腥,

這些石刻已成為印度民族的珍寶,也成為

在親眼目睹無數百姓流離失所,無數士兵身首異

後代研究印度歷史的重要根據。石柱上刻的法敕

處後,阿育王深切體會到戰爭的殘酷,惻隱之

的共通內容為尊重佛法、勸善斷惡、禁止殺生、

心終於被喚醒而深感悔悟,於是決心皈依佛教,

仁慈平等,以及有關人類之福祉、禁止不同教

同時宣布不再主動發動戰爭。

派之間的互相攻擊等等。這些內容體現了佛教

另一說是阿育王在即位之初,兇狠嗜殺, 他特地找來犯下五逆重罪的可畏山,把殺人工 作交給他去執行,並興建有「人間地獄」之稱 的酷刑監獄來殘害百姓。除了作奸犯科的惡人, 即使無辜百姓誤闖也不能留下活口。有位僧人

的基本精神,而且阿育王本人也一樣身體力行, 既然規定不殺生,他的御食也就改為純素食,王 室在森林的狩獵活動也一併取消,並下令禁止宗 教供奉動物祭祀,以免殺害生命,也恐因殺生而 降低人的德性。

因托缽乞食,誤入此監獄,隨即被可畏山擒住,

在台灣,位於福隆的靈鷲山也在朝山入口

欲將之殺害。這位僧人已證得阿羅漢果位,視生

處豎立阿育王柱,以誌開山精神。石柱上的法輪

死如一,雖然被丟進一大鍋滾水中卻毫髮無傷,

代表佛法傳揚,獅子代表佛陀弘法威德震十方;

鍋裡還冒出一朵大蓮花,僧人神態自若地端坐蓮

蓮花瓣則喻意菩提心,期望宣揚佛法,感化人

花上。可畏山十分驚恐,立即派人稟報阿育王,

心,把慈悲智慧的精神發揚到社會各個角落。

阿育王看到僧人以神通示現的真實地獄,不忍卒 睹的苦刑情景令他寒毛直豎,便向僧人請求懺 悔,就此篤信佛教。

根據摩崖詔勒碑刻的記錄,阿育王在西元 前 258 年自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的三寶 弟子,開始興建佛塔和巡禮聖地,據說在全國

阿育王皈依後,宣佈佛教為國教,立志做

各地總共興建了 8 萬 4 千座奉祀佛舍利的佛塔。

一位寬儉仁愛的國王,留心治道,致使外交政策

而且越深入佛法,越思念佛陀的偉大行誼,因

產生了重大變化。他的王國始於征戰討伐、強

此阿育王前往佛陀歷經之地朝聖禮拜,獻上最

12


封面故事

Topic

殊勝的供養,在聖地建塔刻碑,還派遣了包括 王子和公主在內的佛教使團到邊陲地區和周邊 國家傳播佛教,斯里蘭卡、緬甸、敘利亞、埃 及等地都有他們弘揚佛法的足跡,又經過中亞 傳到中國、日本、韓國,甚至進入東歐和北非, 使佛教走出印度,拓展為世界性宗教。 阿育王一生對佛教僧團大量布施,禮遇供 養僧伽,又對其他宗教抱持寬容心態,任何教 派都可獲得供養,卻因此引起其他宗教的信徒 覬覦,他們為了貪圖供養,自稱是佛教的僧人, 混跡僧團,不依佛法戒律,故意曲解經典,造 成內部歧見日益嚴重。阿育王擔心破壞僧團, 便邀請知名的帝須比丘到華氏城集結經典,排 除異說、分辨正邪、解決紛爭,將僧團中具有 邪見、破戒的比丘擯除僧團。這次集結經典就 是佛教史上的第三次結集,又稱華氏城結集。 在歷史上信佛的君王並不少,但是像阿育 王大力護持佛法,廣建佛塔、齋僧供養、集結 經典,又派遣使者出使傳教,將佛教發展成世 界性宗教,如此影響深遠又有貢獻的君王,至 今仍無人能出其右。 貴為一國之君的阿育王其實也跟凡人一 樣,一生並非永遠平順,然而只要抱著對佛法 的虔心,堅定護法的腳步,推動菩薩志業,持 續種下的善因種子會讓善緣不斷銜接,累積著 如同修行的功德,自然能順利度過人生關卡。 福隆靈鷲山朝山入口處豎立的阿育王柱。

13


封面故事

Topic

座談會

我的緣,我的護法 靈鷲山護法會自 1990 年成立至今,已經邁入第 26 年,護法會會員從最初的一百多 人成長至今日已有數萬人,因為個人的發心護持,接引許多有緣人,使得護法會不斷 成長茁壯。這段護法路程就如同一首歌穿過護法菩薩們的生命,為人生譜出一首優美 的旋律,因此本刊特別舉辦「護法之歌」座談會,邀請佛法大使們分享在護法之路上 看到的風景、心中的感動,讓護法之歌得以傳唱千里。 主持人:《有緣人》月刊編輯總監 呂政達 與談人:佛法大使—新北市 A 區 彭東美師姐•陳蔭師兄 新北市 B 區 游淑女師姐 新北市 B 區 許釵師姐 中區 A 區 吳孟峰師兄 嘉南 A 區 郭素英師姐 記錄整理:蘇雅芳

廣結一切有緣的善緣 呂政達:護法是靈鷲山很重要的資糧,也 是大家發心的功德,《佛說阿彌陀經》云:「一 歷耳根,永存道種」,護法不只是道種,種子更 是已經發芽。今年是猴年,師父開示深耕厚德、

最吸引我的地方,所以我們自我意識不要太強, 隨時在工作、修行當中包容不同的意見。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其中有一句話寫道: 「要感恩為我們帶來逆境的那些人,是他們給了 我們力爭上游的機會」,以此共勉。

廣結一切有緣的善緣,而護法的身分既是有緣的 善緣,也是幫靈鷲山展開個人的耳目,結識更多

因為大環境在改變,現在學佛的年輕人越

的有緣人,讓他們親近佛法。因此我們很高興能

來越少,是否有更好的方式能接引年輕人?不只

在此,秉持心道師父深耕厚德的精神,交換各位

是區會要努力,也希望總會能夠提供接眾的方

的人生經驗,分享如何在護法之路上廣結更多人

式。最後我以「生命陪伴生命」、「在互助服務

及如何與人結緣。

的過程中體認生命的意義」來與大家分享。

吳孟峰:我當初因為父親往生,靈鷲山助

游淑女:吳師兄把生活體驗說得很好,能

念團前往助念而與靈鷲山結緣,現今擔任生命

夠轉述出來真的很棒。別人給我們機會,我們就

關懷的副執行長。發心容易,可是長久心很難,

要好好把握,師父常說要在做中學,其實我們在

這條護法路上,還是會有人因為碰到困難而出現

做的當中學到非常多東西,我覺得自己得到的比

退轉心。師父「尊重、包容、博愛」的理念是

較多,更希望自己能越來越有能量,藉以吸引更

14

多人加入。


封面故事

Topic

左起:許釵師姐、郭素英師姐、吳孟峰師兄、游淑女師姐、編輯總監呂政達、陳蔭師兄、彭東 美師姐

呂政達:吳師兄剛才提到對總會的期許,

當時我還是公務員,但一心向佛,來學就

游師姐覺得總會可以在什麼事情上讓更多年輕

想把好東西介紹給別人,就找了同事一起來,一

人來參與?

開始要他們拜拜或參加法會,他們沒辦法接受,

游淑女:我們也有碰到年輕人的問題,現 在請年輕人出來比較難,因為他們覺得這是一種 責任。比如說已經把委員培養得差不多了,也夠 資格了,可是他們不想授證。不授證,其實願力 也就自然消失了,這也是我不知道如何突破的問 題點。

接緣不容易,貴在用心帶 郭素英:我早先是在里仁的福智團體讀廣 論,沒有法師帶,就像一般的讀書會,每個人都 要消文,自己看經典翻譯,不一定正確,所以當 時我就遇到瓶頸,因為我喜歡法師講的,便詢問

一定要聽經聞法,所以一下子就帶了 10 幾個人 參加台南分院的廣論班。但我不知道讀經課是怎 麼排課,加上遇到水陸法會等很多活動,經常 上 2、3 個月就會停課,使得我找進來的同事全 走了,要再找他們回來就很困難了,這是留不住 人的原因。 說到這次台南地震。我是永康人,很掛念 震災,但因為當時台南分院安排朝山,我也跟著 北上,過了幾天回去後,我趕快去幫忙,包括贊 經,追思會也去,但總覺得做的不夠多,期盼有 更多新會員加入。

哪裡可以學廣論,有人說可以去靈鷲山,剛好當

彭東美:我是民國 83 年的第一屆委員,是

時台南分院開課,我跑去問課程就這樣結緣了。

老公接引我進去的,皈依師父後,當時山上沒什 15


封面故事

Topic

新北市 A 區 彭東美師姐

新北市 A 區 陳蔭師兄

麼信眾,我幫忙募一些僧眾寮等的善款,後來第 一屆委員要授證,我就「撿到」這個委員。 當時我們負責去山上齋僧,從齋僧開始接 緣,接齋僧 20 幾年到現在,從未間斷,從齋僧 到接緣,我接了超過千人,20 幾年來持續不斷, 我的緣就是我的會員。像我接靈鷲山水陸法會的 法師香積已經接 10 幾年了,30 幾個志工中有 10 幾個是全程跟著我,來一天、兩天的有 30 幾個, 那 30 幾個到現在都是我的會員、儲委、委員, 我就是這樣一個一個拉,剛開始跟著我做志工, 然後做會員、當志工再做到儲委,最後就授證。

彭東美:當然是打電話,要接一個緣,不 管是邀水陸,邀會員,還是邀朝山,都要用心去 對待,只用 line 的話,常常是「已讀」就過去了, 打電話就是不一樣。像朝山,我都是我們區會 邀最多的;水陸法會我的內壇有 40 幾壇,我先 生 10 幾壇,將近 60 壇,每一壇都是我親口去邀 的,我覺得親口去邀的內壇會長久,你要說明 做內壇的意義是什麼,讓他們懂得做內壇是跟冤 親債主解冤解業,也是讓祖先離苦得樂,讓那些 無名眾生法喜離苦,讓他們知道做了這個以後, 他們的人生、家庭一切都會改變,他們會很歡喜 地接受。

我目前有 5 個儲委,今年已經報了 3 個, 所以這個緣要用心去帶,我覺得要接一個緣真 的不簡單,像吳師兄說的,發心容易,要做真 的很難。像我接緣時,不喜歡用 line,我覺得用 line 不夠誠心,我一定要打電話請他們參加活 動,人家說見面三分情,聽到聲音就會願意去,

我能夠代表 A 區做佛法大使,我自己很高 興,我真的要更努力經營這個工作,很感謝師父 有朝山、水陸這些工作給我們做,我很感恩,我 已經 60 幾歲,有這個無止盡的工作,真的是我 們的福報,在有生之年都要繼續做,不能停止。

所以我是以心對待。

能當佛法大使真的是福報 呂政達:line 的效果好,還是打電話的效 果好? 16

新北市 B 區 許釵師姐

許釵:我跟師父接觸很久了,人在遇到問 題時,再遇到對的人,你就會對這個人很有信 心。


封面故事

新北市 B 區游淑女師姐

中區 A 區

吳孟峰師兄

嘉南 A 區

Topic

郭素英師姐

民國 70 幾年,我家裡遇到一些事情,在徨

這件事後,妳要幫助我」,我相信每個人遇到別

恐、徬徨時,靈鷲山的師姐接引我跟師父見面,

人說會幫我們解決問題,只要我們能做到,我們

當下就跟師父結下很深的緣。我在民國 83 年授

一定會答應他的請求。他就說:「我幫妳解決問

證,我信任師父,相信師父做的事都是對的,因

題,好了之後,我要建廟,妳要捐錢幫助我」,

為他幫我解決了很多問題。師父在幫我們解決問

我答應了他。這個過程像是病急亂投醫,後來我

題時,不像別人會講得很清楚,而是要自己體

師兄的病好了,我也還去那間宮廟,但那個住持

會,在這當中我學到很多。

之後沒有建廟,所以我也就沒有捐錢,但當時他

做委員這麼多年,我從會員中培養出 4 個 委員,過程中,會員有退有進,很多人都不知道 每月捐一百塊用來做什麼,我招募會員時都會說 繳一百塊加入靈鷲山可以做很多有意義的事,每 次國際或是台灣發生重大災難時,靈鷲山都有默

說:「如果妳沒做,妳家會怎樣怎樣」,人們聽 到這樣的話一定會惶恐,那時就遇到師姐帶我去 見師父,師父知道我的事情後說了一句話:「他 要是做對的事情,妳是做功德;他要是做不對的 事情,妳算是共業。」

默在做,讓人家清楚這一百塊在做什麼,這樣人

剛好那時候師父要建四大名山等建設,我

家會更願意支持你,我常常這樣做分享,也募到

就把錢轉到靈鷲山,沒像他說的,沒捐錢我的家

很多會員。

庭會怎樣,我一樣去做,只是轉換跑道。就因為

邀人做對的事情,同積功德

師父跟我這樣說,所以我很相信師父,相信師父

呂政達:能不能想一下師父的哪些地方曾 經讓妳感動?或是對妳很有幫助?請跟大家分享 一下。 許釵:當年因為我師兄生病,我們到處問 神。起先去一些宮廟問,對方說:「我幫妳解決

做的事情都是對的。我從那時候就一直投入,只 要山上要做什麼,我們就去幫忙勸募,自己做得 到的就一直做下去。 呂政達:請問郭師姐,妳剛才的意思是說 我們的急難救助應該再組織化一點?要怎麼做? 17


封面故事

Topic

郭素英:我們要讓外界看到我們,靈鷲山

很省著花。

在國外的知名度蠻不錯的,像這次韓禪會邀請 我們,表示我們的知名度不錯。在國內的部分, 我建議可以延用在國外打出知名度的方法,而且 在做捐款賑災這類善事時要高調,而不是為善不 欲人知。

師父是靈鷲山的一塊瑰寶 呂政達:游師姐,妳的看法呢?

吳孟峰:我們在供僧時有一句話:「所謂 布施者,必獲其利益,若為樂故施,後必得安 樂。」所以東美師姐跟陳蔭師兄正是這個代表。 素英師姐也很好,其實法無定法,我們有一些善 巧方便,可是誠如東美師姐說的,你如何在做出 決定或方式時,能讓後續接你位置的人沒有負 擔。

游淑女:大家都是前輩,我都是看前輩怎

我們做任何事要求不會傷害到別人,可是

麼做就跟著做,我覺得大家要同心,團體力量才

更棒的是不要讓自己受傷害。不傷害別人是慈

會發揮出來。

悲,不讓自己受傷是智慧,所以學佛的人就是朝

郭素英:我是水陸聯誼會會長,每年辦水 陸聯誼時我都自掏腰包,只為了要讓大家吃得開 心,這樣大家才會繼續來。

福慧雙修這條路前進。 呂政達:我們在思考如何把靈鷲山的名字 做大,因為師父是一塊瑰寶。

彭東美:我是願力委員聯誼會副會長,我

陳蔭:靈鷲山的曝光率較少,所以現在我

的經營方法不一樣,因為是十方的錢,所以我們

們有一個走入社區的活動,之所以要辦社區講

18


封面故事

座,就是要讓社區的人知道靈鷲山。

呂政達:做護法可以改變自己嗎?

呂政達:你覺得身為護法對你個人有哪些 幫助? 吳孟峰:師父說:「用理性去關懷,用愛 心去接觸,用耐心去服務,用毅力去貫徹」。希 望藉由自己的修行,尤其要深入佛法,在身口意 上讓別人覺得靈鷲山真的不錯,也希望資深的人 抱著尊重包容的心盡量去做,吸收別人的優點, 補足自己區會的不足,希望我們越來越好,謝謝

Topic

郭素英:應該可以,慢慢的,在學佛護法 的過程中,可以吸取好的、去除不好的地方,我 也曾遇到障礙,但師父說:「障礙就是讓你成就, 讓你成長」。我恍然大悟後就把障礙拋開了,障 礙也是學佛中帶來的,越要成就,越要成長,就 是要有障礙才會讓你更進一步,所以我會繼續奮 鬥。 許釵:做護法改變了我的人生。我的個性

大家。

活潑,以前唱歌跳舞樣樣會,如果沒有接觸靈鷲

把佛法應用在生活中

山,相信今天的我是個生活糜爛的人,所以我常

游淑女:我很讚嘆吳師兄能把佛法應用在

跟別人說,接觸靈鷲山改變了我的一生。

生活中,還能說出來,這是我需要好好學習的。

陳蔭:學了佛以後,對個人跟家庭的改變

我在護法會的資歷不深,但加入後改變很大,尤

很大,尤其子女看到我們的行為也不會學壞,會

其是學了師父的禪修,以前我先生說我兇巴巴,

跟著做善事。

現在是都沒有脾氣,這是在家庭中改變最大的地 方。

呂政達:師父是個寶藏,很多人都是為了 師父而來靈鷲山,請大家持續護持師父,讓師父

我們自己先改變,我發覺也會影響身邊的 人,我是屬於默默做不太會說的人,但我會依著 佛法,依著師父說的慢慢去做,穩定中成長。我 真的很讚嘆大家這麼發心,阿彌陀佛。 郭素英:在學佛的路上我都是戰戰兢兢, 雖然有些習氣改不了,但是我一心向佛,盡量在

成為一位一想到台灣佛教就可以想到的大師。 師父的眼光遠大,是世界級的宗教家,他 的根基是在台灣,所以台灣人民的認同度跟感情 對師父來說很重要,這點也是我們要努力的,當 然護法會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環,也是基地,謝謝 各位。

改變自己,最終目的是到佛菩薩的身邊。 19


Agama 我就是這樣的比丘

阿含

從狂放不羈到老實念佛 ――大康法師的覺知之路 這一條覺醒之路,雖走得漫長、走得曲折,卻讓他不安的心找到出口, 在這靈山聖境安心安住。

撰文•張育寧 / 余素珠

前在靈鷲山擔任侍寮任務的大康法師,在

護關。大康法師同時也是山上的維那,與其他

為心道禪師護關期間每日早上四點起便開

僧眾相較,有更多時間與師父相處,在生活中、

始工作,照顧心道禪師的日常起居,直至傍晚才

在工作中,他得到哪些啟發,年少時曾有過一段

略做休憩。也曾在強颱來襲時,不畏風雨,堅守

荒誕歲月的他,又是如何踏上這段覺知之路?

有沒有颱風都要護關 曾在護關時遇強颱來襲,僧眾為了大康法 師的安危,苦苦勸他下山,然而大康法師卻不為 所動,堅守護關之職,不願下山。問到是什麼樣 的信念讓他完全將個人生死置之度外,大康法師 笑笑說:「師父都還在山上,我怎麼可以下來! 山上的房子都很牢固,我不會害怕,對我來說, 那次風雨就是比較大而已,我一樣都是在做護關 的工作。」 除了護關,大康法師也負責侍寮任務,因 此在生活中也有更多機會得到師父的啟發。他提 到,跟師父相處很輕鬆,師父是個言行如一的上 師,待人親切,處事細心,從師父身上,他學到 很多。記得第一次擔任侍寮任務,他非常慎重, 將車子清洗一番,還特別打蠟,整個車身晶亮無 比,光可鑑人。然而師父一開車門時,看到間隙 裡的灰塵,便藉此提醒他,做事情不能只注重表 面,這讓大康法師十分慚愧,從此對看不到的細 節更加留意。 20


我就是這樣的比丘

師父也常常透過生活上的小事情啟發他做 人做事的道理,讓他有所體悟,非常受用。大 康法師有一次因為趕時間,一路猛催油門,師 父便對他說,「不要把我們當作貨物甩來甩去, 要注意乘客的感覺。」

阿含

Agama

小學畢業,升入國中,但讀了半年,他決定離開 校園,賺錢反哺父母。 做過鐵工、在紡織廠待過,幾年後,因花 蓮同鄉的介紹,他南下高雄登上遠洋漁船工作, 那是一段特殊的人生經歷。枯燥、乏味的海上生

又有一次,師父問大康法師:「你知道廟

活,同僚間的口角、爭端,很容易就演變成大災

在哪裡?」大康法師一時摸不著頭緒,師父接著

難,以往對生死總是滿不在乎,「保命」成了這

說:「這台車就是你的道場,你的靈鷲山。」大

時最重要的事。

康法師於是領悟到師父是要告訴他,心即道場, 因此時時刻刻都不可放逸,要把心安在正道上; 所有出家人該做的事情,該有的規矩、威儀, 也都不可以忘記,不要因為常常開車在外南北奔 波,就忘了精進修行。 而令人難以想像的是,如今盡忠職守,老 實修行的大康法師,年少時曾有一段逞凶鬥狠、 荒誕不羈的歲月。

也許是上天的眷顧,這段海上生活算是幸 運地終止了,接下來三年海軍服役生涯。退役 後,他聽人說開砂石車收入很高,便毅然投入這 個行業,當然,較多的收入不只是為了滿足自己 的物慾,也希望多一點回饋辛苦持家的母親。 為了掙得較高的收入,他選擇開夜車,而 為了貪圖夜間開車提神,他沾染上了不好的習 氣,幾次進出警局。

懵懂人生路 幼時即舉家從花蓮遷居到台北,在家中排 行老七的他,上有四個哥哥,兩個姊姊,從小, 他只是一群孩子中的一個,沒有被特別期待,也 沒有被特別照顧。對於課業,他說,「從沒感覺 過壓力」,因為,沒人在乎他的學習成績如何。

在他三十歲時,遇到生命中的貴人,他的 老闆賴金寬。賴老闆疼惜他,勸他戒掉惡習,鼓 勵他好好工作,而賴老闆平時聽的佛經,成為他 開車的心靈良伴,他開始體會心的「安定」。他 以前也接觸過道教經文,但感覺「很吵」,這一 回很不一樣,他說,這樣的佛經聽起來很寧靜, 21


阿含

Agama 我就是這樣的比丘

很祥和,很好。 跟著賴老闆,他也加入搜救總隊,接受山 訓、水訓,開始救人助人的工作。有一次出任 務到南投山區救援一個到山裡做山野調查迷途 的大學生,經歷登山涉水,當找到人的那一刻,

玩樂、逞凶鬥狠,其實只是想要為不安的心找個 出口,但是短暫的暢快過後,隔天,太陽再升 起,日子依舊過,煩惱仍然在。而一年的職工生 涯,讓他對佛法有了更多的體悟,也在諸佛的光 輝拂照下,他找到了今生要走的路,出家。

他異常感動,體悟了生命存在的美好,也覺知救

從此,俗家的「林金生」,幡然成為心道

人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從此,「善」的種籽開

禪師的弟子「大康法師」,在這個面向大海的福

始在他的心中生根、成長。

隆山上,一顆曾經躁動不安的心,找到了歸處。

感受師父的慈悲,發心行善

回顧自己的人生,在未接觸佛法前,為了

民國八十七年,跟著賴老闆的義工組織,

餬口、為了生活,找工作、賺薪水,懵懵懂懂的

他支援了一次靈鷲山大型活動的安管勤務。那一

生活,從沒想過生命的意義。救人是他接觸良

次,他見到了心道禪師。在他執勤的一個橋頭,

善,找到生命意義的起點。而後藉由佛法的接

心道禪師親切地問他:「橋很晃喔,會不會怕!」

引,知覺掌握自己的人生、自己的命運,這一條

簡單的一句問候,他感受到了師父的慈悲與真

覺醒之路,走得漫長、走得曲折,卻讓他不安的

誠,也因為在多次救難的體驗中,對生命存在的

心找到出口,在這靈山聖境安心安住。

深刻感觸,讓他發心做好事,於是,他辭掉原來 的工作,轉入靈鷲山擔任職工。 接觸了佛法,他終於明白,從前終日吃喝 22

一路走來雖然波折,卻是值得,他如今「勤 行善,老實修」,願眾生得渡則是他最大的心 願。


甘露清涼

阿含

Agama

佛陀的提問: 你知道該為生命做什麼事嗎? 多關心世界、多愛惜別人,珍惜每一個緣。

――心道禪師 撰文•開山寮法堂院

自清家喻戶曉的「匆匆」,最後提問:「赤

裸裸來到這世界,轉眼間也將赤裸裸的回

去?但不能平的,為什麼偏白白走這一遭啊?」 在佛經中,佛陀也常常提醒世人:生命無 常的真理。有一次,佛陀就向匆匆路過的波斯匿 王(註一)提問:「大王啊!當老死逼臨著你,

佛陀的提問 有一天,波斯匿王到訪佛陀所在的精舍。

你知道該做什麼事嗎?」。 時至今日,佛陀的提問,似乎仍猶言在耳。 你可曾想過嗎? 讓我們來閱讀這篇《阿含經 ‧ 相應部》的 《像山那樣經》(註二)。

佛陀便回答他:「大王呀!如果在這時 候,有一人從遠方而來,跟你說:他看見如雲 一樣高的大山,像土石崩解一般,把所有的生

佛陀就問他:「大王啊!你這一大清早是 從哪裡來?又要往哪兒去呢?為什麼見你滿是

物都壓碎了,正向你滾滾而來。這時候,你認 為應該做的是什麼事,你可知道嗎?!」

一身的塵土啊?」 對於這突如其來的問題,波斯匿王顯得 波斯匿王就回答他:「佛陀啊!您有所不

有些詫異。

知,我正在忙碌著國家大事,我為了謀求國家 安定,征服廣大領土,所以我才會一路顛簸勞

於是佛陀又接著逼問:「你珍貴人身, 難再得到,這時,你該做什麼事呢?」

苦。」

波斯匿王的回答 波斯匿王想了又想,此刻到底還能做什 麼呢?是該選擇及時享樂?還是及時行善? 經過了一番沉思,波斯匿王回答:「佛陀啊! 如果將會發生這種恐怖的大事,帶來可怕的

人類毀滅,而人身也更難再得到時,我除了依 止您的教法修行之外,我還能做什麼呢?」 佛陀緊接著又問他:「大王啊!如果生 命已到盡頭,當老死逼臨著,你又該做什麼事 呢?」 23


阿含

Agama 甘露清涼

註一: 波斯匿王(梵 Prasenajit),是中印度憍薩羅國國王,中印度舍衛城城主,與摩竭陀國並列為佛陀時代的大強國。 與頻婆娑羅王同是護持佛教的兩大國王。 註二: 原典出自於《雜阿含 1147 經》;《別譯雜阿含 70 經》。目前巴利文翻譯本,可參考莊春江譯本《像山那樣經》《相 應部 3 相應 25 經》,以及蔡奇林譯本〈山的譬喻〉《暗夜光明:巴利經典選集》。 註三: 法行指一切佛陀教法,能依教奉行,便能離苦得樂,涅槃解脫。正行又稱為正直行,是指正確而不邪曲之行為。「於 諸有情,遠離邪行,行無倒行,故名正行。」《瑜伽師地論》。在《阿含經.中部》41《娑羅村經》裡面法行、 正行特別指的是遠離身三 ( 殺、盜、淫 )、口四 ( 妄語、兩舌、綺語、惡口 )、意三 ( 貪、嗔、邪見 ) 過患的行為。 善行是以清淨心去行善,「身惡行者,當修身善行;口惡行者,當修口善行;意惡行者,當修意善行」《增壹阿 含經》〈三寶品〉。福行又稱功德行,是累積福德資糧,主要是能獲得人天福報。

徹底的覺悟 波斯匿王告訴佛陀:「佛陀啊!我雖然 能以象軍、馬軍、步軍作戰,征服廣大領土, 但當老死逼臨時,那些完全派不上用場。」 「佛陀啊!在我的王宮裡,雖然有善用 咒術的大臣,能以咒術擊破來犯的敵人;但是 當老死逼臨時,那些咒術之戰卻毫無用處,派 不上用場。」 「佛陀啊!在我的王宮裡,有很多金幣 和黃金,當敵人來犯時,雖然可以拿這些財寶 來議和;但當老死逼臨時,那些財寶卻毫無用

處,派不上用場。」 最後,波斯匿王感悟地說著:「佛陀啊! 當老死逼臨時,除了法行、正行、善行、福行 (註三)之外,我還能做什麼呢?」 於是佛陀便說:如廣大的岩石土山,高 達雲霄,滾滾而流,壓碎四方,輾過有生命, 壓碎一切,任何人都避不開老與死。 象、車、步兵、財產都幫不了我們。 我們要了解自己真實的利益,這是對佛、 法、僧確立堅固的信。

想一想 題?我們現在所擁有的一切,有什麼是死亡逼 你很忙嗎?如果你是一國之君,為國

臨時可以派上用場的?在生活中,如何以身口

政忙得不可開交,你又會如何回答佛陀的問

意三好來實踐「法行、正行、善行、福行」?

世間無常,國土危脆

成一百多人死亡,百餘受災戶在團圓的大年夜

佛陀常說:「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 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 《八大人覺經》

前夕無家可歸,此為臺灣繼 1999 年 921 集集 大地震後傷亡最嚴重的地震。 41 歲的李宗典是此次地震的災戶,他在

就在今年小年夜(2016 年 2 月 6 日上午

受困 56 小時後被救出,左腳截肢,撿回一

3 時 57 分)發生於臺灣南部的地震,震央位

命後還需面臨遭逢巨變的下半生。但回憶受

於高雄市美濃區,災情最嚴重的則是臺南市

困 55 小時的煎熬,李宗典一直呼念「阿彌陀

永康區,一夕之間,維冠金龍大樓坍塌,造

佛」,他在瓦礫堆中不停口念佛號求生,直到

24


甘露清涼

阿含

Agama

疲累睡著,睡夢中夢見消防人員出現,耳朵隱

來,未來會幫助社會報答他獲救之恩。如此,

約聽到救難人員對話,醒來時搜救隊已在身

憶佛念佛之心、樂觀積極正面的人生態度,是

邊。大難不死,李宗典仍然樂觀面對人生,他

一個值得我們學習的典範。

握住市長賴清德的手,承諾重生後會再站起

慈悲與禪――佛陀教法的實踐

的傷者及亡者祈禱。靈鷲山各地講堂中心護

當時,心道禪師聽聞南臺灣強震,指示

法善信,年節以樸實簡單、減食撙節,更發

靈鷲山慈善基金會,首先捐助臺南市政府社會

起集資善款,每人 100 元以溫暖愛心幫助台

局 100 萬元,協助當地相關單位進行南部地震

南災民度過無常的冬節,期望社會大眾共同

急難救助使用,希望能幫助當地受到天災影響

伸出援手,幫助災民早日重建家園。

的南台灣鄉親,並藉此拋磚引玉,啟動人心善 愛循環,以協助南部鄉親重建家園。 年節前夕臺灣家園受到天災催殘,心道 禪師也立即指示靈鷲山全球四眾弟子,於除夕 跨年夜子時,在全球各地同步以「寧靜一分 鐘」為受災者祈福、為往生者祈禱,更期勉四 方信眾發心精進持誦〈大悲咒〉,並盡可能 積極行持一切善業修法,轉換全球各地不安磁 場。

關於人類種種境遇,在 2015 年尼泊爾大 地震時,心道禪師就曾經說:「這是全人類 一份共同業力的展現,這也是提供我們反省 的機會。」 而究竟我們要如何反省?又該反省些什 麼呢?心道禪師特別呼籲:「我們除了人力、 物資與醫療等各方面進行賑援之外,還有一 種祝福的方式就是念經、持咒回向給他們,尤 其是持誦〈大悲咒〉,因為它可以消弭許多

心道禪師呼籲大眾,「多耕耘善業來累

災劫,成就一切善業,我們要好好利用持咒

積厚德,多做救苦救難的事,多關懷苦難的社

的這份神聖力量,回向一切能早日康復,人

會、苦難的人們,多持誦《大悲咒》,每個人

心安定。因為,只要心和平,世界才能和平。

成為觀音菩薩的化身,讓自己多關心世界、多

轉動善念,悲心周遍,邀您發心馳援,共同

愛惜別人,珍惜每一個緣。」

守護地球家園。」

靈鷲山台南分院於 2 月 7 日進行了一場

總之,我們以身口意三好為總持。心道

「新春祈福暨八十八佛洪名寶懺共修法會」,

禪師說:「三好就是心中有佛法,口說符合佛

除了祈求𤠣年一切順利吉祥,並為 6 日凌晨發

法的話,然後以佛法來身體力行、做好服務

生在南台灣強震的受難者祈禱回向。看見自己

奉獻。…止惡行善,也就是結好緣、做好事。

生活周圍的鄉親遭遇如此劫難,台南分院信眾

身體要做好事,嘴巴要講好話,心要想好的

的心情猶如自己家人受苦般的難受,於是希望

事情。」

透過彼此共修的力量,為這些在台南地震不幸 25


Agama 佛心育苗

阿含

做情緒的主人 只要爭取在情緒失控前的一瞬間能不被情緒淹沒, 就有機會從情緒的巨浪中求得生存的空間。

撰文•日修

多父母在發現孩子「變壞」時,常常會說:

想想我們自己被罵的時候,心中不也常常

「怎麼這孩子突然間就變壞了呢?」其實,

會 OS:「有這麼嚴重嗎?需要罵這麼難聽嗎?

孩子一定是慢慢地、漸漸地改變,所謂「冰凍三

只會罵我,丫你自己是做得有多好?你還不是

尺,非一日之寒」,父母之所以會覺得孩子「突

一樣?罵都罵了,不然現在要怎樣?我看你根

然」變壞了,正顯示父母已經有很長的時間沒有

本就是在發洩自己的情緒!……」,孩子心裡有

好好關心自己的孩子。

這樣的想法,臉上的表情自然也不會「好看」到

許多親子反目都因情緒失控造成

哪裡,難怪有些父母越罵越覺得「這個死孩子,

孩子每天都在一點一滴地改變,只是做父 母的忙著其他事沒發現罷了,等到發現孩子做 錯事,往往已經是「積沙成塔、滴水穿石」了, 這時候才驚覺孩子早已不是當年那個單純無邪

明明自己錯了,還一臉不高興的樣子,臉上就 寫著『欠揍』兩個字」,本來還不想動手打人, 這下子非得好好教訓他一番不可,要不然以後還 得了。

的心肝小寶貝,於是自責、氣憤、傷心、難過等

而人在氣頭上往往力道控制不好,一氣之

情緒一湧而出,也會想要趕緊好好彌補孩子或將

下,有重傷送醫的,有邊追邊打損壞「傳家寶

孩子「修補」好,因為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

物」的,甚至遇到火爆浪子就「父子打成一片」。

肉,心中怎能不急?但這種急卻往往造成另一波

總之,為了解決問題反而造成更大的問題,不但

的傷害,所謂「呷緊弄破碗」、「欲速則不達」,

當初的問題沒解決,反而造成父子之間更多的問

尤其是當父母仍處在驚訝、生氣、震怒等情緒

題,日積月累漸漸演變成親子間溝通不良和所謂

時,更易造成溝通不良或處理不當的情況產生。

的代溝。

之前我也常在氣頭上就急著處理孩子犯下

事後想想,孩子的錯當真有嚴重到需要氣

的過錯,雖然不會「棒打逆子」,往往也是「破

急敗壞地大打出手嗎?很多親子間「反目成仇」

口大罵」,結果是我越罵越生氣,孩子越聽越叛

的導火線其實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多少人倫悲

逆。

劇都是在「情緒失控」下造成的,而在這些失控

26


佛心育苗

情緒的背後,又隱藏著多少愛之深責之切的深深

阿含

Agama

然而,情緒管理是一種技能而不只是知識,

愛意!

它是需要時常練習的,每個生氣過後的人都認同

把每一個生命情境都當成教育機會

「為了小事發脾氣,回頭想想又何必」,但在

為了不使深深的愛因為過度責備而變質為 遺憾,我們應該都要做好自我的情緒管理,畢竟 情緒是最好的僕人,卻是最差的主人。我們要做 情緒的主人,不要做情緒的奴隸;我們要控制情 緒,而不是被情緒控制。

當下那一刻就是忍不住火冒三丈。到底要怎樣才 能做好情緒管理呢?其實慈悲的心道師父早已 知道現代人的需求,近年來「心寧靜運動」一直 在推廣的寧靜三工具「寧靜手環、寧靜一分鐘、 寧靜之歌」,就是現代人想做好情緒管理的「三 寶」。尤其是寧靜手環,只要戴在手上,當心不

所謂的控制情緒並不是指都沒有情緒或一

寧靜時執行寧靜三步驟:將手環翻一翻、說一

定不能生氣,很多事情會生氣是很正常的,但如

說現在的心情、問一問有沒有更好的處理方法,

何在生氣的狀況下控制自己做正確的事才是重

很多孩子都說:「很神奇,心就安定下來了。」

點。

現代心理學家也認同:「只要爭取在情緒失控前 把每一個生命情境都當成教育的機會點,

無論順境逆境都能成為修行的增上善緣才是重

的一瞬間能不被情緒淹沒,就有機會從情緒的巨 浪中求得生存的空間。」

點,如果能依此修練,久而久之,習慣成自然,

只要常常練習,久而久之就能越來越快察

到最後遇到常人容易生氣的事,因為心中「把每

覺自己的情緒,進而達到管理情緒的目標,聽起

件事當成學習機會」的正知見,慢慢也能自然而

來是不是很簡單易行呢?何不今天就跟講堂聯

然地並不怎麼生氣,最後「徹悟空性」而可能真

絡,了解一下如何參與「心寧靜運動」,寧靜從

的一點也不會發脾氣了,這才是控制情緒的真

「我」開始,就能創造寧靜家庭、享受駕馭情緒

義。

的幸福新生活! 27


以 百福千祥,社稷福隆

相約

將來,會有一個人盈盈前來 推開善法大樓向南的窗戶 迎接白鴿和照耀 清風明月皆曰善 將來,如果你來, 而且還記得在茶樹開花的佛國 金佛最近的距離,橘子熟了 我們以法相約,經誦迴向寬裕老和尚 將來,已經不遠的日子 聖山巍然矗立 生生世世,三生是 寫在清流上的許諾。


善法大樓二樓教室預計今年 5 月底完成

善法大樓三樓禮堂預計今年 6 月底完成

三期信眾會館預計 2018 年 8 月完成

大安居事大因緣 四眾共修虔誠祈禱賢聖長老乘願再來

惟覺老和尚

四期香客中心預計 2018 年 6 月完成

聖山寺 共四期建設計畫 Sacred Mountain Monastery Four-phase construction ■銀行匯款

■郵局劃撥

戶名:靈鷲山無生道場

抬頭:靈鷲山無生道場

銀行:玉山銀行南京東路分行

劃撥帳號:1962-2316

帳號:0026-966-126478

寬裕老和尚

烏依麻剌尊者

德行莊嚴人天共仰,禪海波息草 木 含 悲! 2016 年 4 月 8 日、4 月 9 日、4 月 15 日,中台禪寺開山方丈 下覺老和尚、緬甸大成就者烏依 上 ︖惟 麻剌尊者、汐止彌勒內院方丈- 上寬 下 ︖裕老和尚,相繼捨報,安詳示寂。 長老、尊者捨報遷化,但慈悲道情永 存。靈鷲山佛教教團四眾弟子聞訊時 正逢安居閉關七七,皆自動自發精進 共修,點燈誦經,以無盡心香虔誠祈 禱迴向眾賢聖僧長老能不捨眾生、乘 願再來、生生世世住持三寶。


Prajña 093 小品

般若

三種香事 在安徒生童話裡,賣火柴的小女孩每點燃火柴, 就短暫回到溫暖的家,回到媽媽的懷抱,那麼點香呢? 撰文•呂政達

意法師送我從不丹帶回來的香,說點香可

項提議會普遍流行起來。現在,歷經了幾次金融

以寧靜心神,收攝身口意,這確實是我所

風暴和家庭價值崩壞的危機後,世人轉而讚賞這

需要的。

位不丹國王的遠見。一個新指標的背後,肯定的

香置放在小小的圓筒內,是肉桂的,起初 我還以為是泡卡布奇諾所用的肉桂棒,嘗起來連

是文化和家庭的價值,而不再只是把人類當成了 經濟的動物。

味道也像。點燃後小小的香頭散發出肉桂的氣

想想,真的是這樣呢。如果一個國家的領

味,房間一整天內都瀰漫著淡淡的肉桂香。我摸

導者和國民天天只知道拚經濟,卻活在過勞死和

著肉桂香,聞受香氣,那圓筒上有一行細細的字

蠟炬成灰淚始乾的枯竭感中,如果一個家庭的成

寫著:不丹,幸福總值之國 (country of Gross

員天天忙於工作,卻犧牲了相聚的時間,臉上不

National Happiness)。

復見到笑容,其實已只是捨本逐末的風中追逐。

一柱香的幸福

我繼而想著,經濟成長率是台灣人熟悉也

在氤氳的香氣間,心思隨即從車馬繁忙的

熱中的遊戲,然而要到什麼時候,我們也把追求

台北東區飄向遙遠的喜馬拉雅山麓,不丹真是個

幸福和快樂,當作是更為重要的事?或者,找到

神奇的小國家,不僅它的人民是地球上最幸福的

一個全台灣人共同追求夢想的目標?

國民,全國齊心協力提倡「國民幸福總值」,在 不丹國家的街道、報章雜誌、媒體,到處都見得 到 GNH 這三個字。這個佛教深入家庭和傳統的 國家,人民以 GHN 為全國的榮耀,有了這樣一 致追求的目標,也難怪他們會成為全世界刮目相 看的幸福國度。 1972 年不丹國王吉格梅 • 辛格旺楚克提出 GHN,挑戰已發展國家總是以經濟成長率和國 民生產總值 (GDP) 為發展目標的迷思,並向聯 合國提出正式的申請,當時其他國家皆不認為這 30

在肉桂瀰漫的馨香間,我不知道是點起一 柱香讓人感覺到幸福,還是幸福知足的人特別地 想要點香,讓進到這個空間的人,也能感染到他 們心內的感覺,想要把心靈的幸福透過一柱香, 變成他對世間的祝福。我想,這可能也是不丹人 的心意,對著這個奔忙疲累的地球,默默地點著 一柱香。

天地間因點香而顯現一抹和氣 清晨,仲怡進到辦公室,首先燃點盤香, 她一一巡訪香的進行,在大日如來尊前,又點燃


093 小品

般若

Prajña

一柱臥香,向如來祝禱,香煙的氤氳繚繞,是每

短暫時間內,人占據了和神明聯絡的機緣。

日必行的功課。

但願自己的身心意都跟著變成一支香

臥在檀香木盒裡的臥香燒著,一段一段的

春節假期前,靜端送我兩盒陳振芳百年香

短著,時日默然,就是仲怡這一名女子的心事。

舖出產的立香,則直接點出了燃香的心事。細弱

仲怡從來到這間辦公室工作,日常的點香 就變成她的工作,沒有人交代她要做這件事,然 而,似乎已變成一種早課般的儀式,點香是一日 一日的開端,而隨後來到的同事,就處在一種馨 香環繞的祝禱氛圍中,有種每個人各自與神聖連 結的,被祝福著的意味。 我就常在仲怡的腳步後進到辦公室,目見 她的點香動作,有個盤香就在我座位旁的置物櫃 上,她放好香,我常覺得天生樂觀活潑的女子, 在那稍縱即逝的瞬間,臉上出現靜默而嚮往的 表情,但總是那麼地不可捉摸,像香氣的本身, 像天地間因為點香而顯現的一抹和氣。 這是好的,如果每名點香的人都因為這個 動作,在香頭燃放亮光時暫時停止內心的煩擾, 一個短暫的出離,心事從有到無,緩慢的燒掉的 就是我們的煩惱吧。在丹麥的安徒生童話,賣火 柴的小女孩每點燃火柴,就短暫的回到溫暖的 家,回到媽媽的懷抱,那麼點香呢? 有那麼幾次,我跟著仲怡,毋寧是欣賞她 點香時的一點點亮起來的心意。她回頭留意到我 的跟隨,說了一句:「你也來燒香吧。」我說: 「但是,那個檀香木盒一次只能放一支香。」一 支香,是一個人的心事。我總覺得在那一柱香的

的線身站立在兩個細孔內,木盒各刻著兩個字: 「福慧」和「慧念」。多了這四個字,我這樣想 著,會不會每名將香點燃的人,在火與感官的交 會處,迸出福慧的般若觀照。 百年香舖歷經幾代的傳人,也傳下製香的 嚴謹過程,點香從單純禱拜祭祀的功能,昇華到 平攝心神的禪修,從一把等著插進香爐的香腳, 到清風明月前的裊裊如縷。幾年前練習禪坐,點 起一炷香,總告訴自己:「盤著腿,忍著痠疼, 就坐滿這一柱香吧。」總是身體坐定了,心卻 不能像香氣那般的筆直升起,總四處亂竄,煩 惱無明,那時的一柱香氣,反而更像是心念的 依據了。那柱香所佔據的,其實也是人的歲月, 我但願自己的身心意都跟著變成一支香。 這些年裡,靜端歷經過親人的生離死別, 她嘗試唱歌、畫畫辦畫展、拍月曆、寫作自己母 親的故事,她講起自己的事總是平靜無波,但我 知道那背後隱藏的驚濤起伏,然後在一個春天的 午後送我這兩盒香,我猜想她的心意,靜靜地燃 放。像是在說,無論什麼事情都會經過的,高興 或是悲傷,都會在一柱香的時間內慢慢燒盡。 但願就是這樣了,一柱接過一柱香的綿延 無盡,無盡。 31


Saddharma-Pundári . . ka stage 悲心願起

法華

用心關懷獨居長者的領頭羊 ――靈鷲山慈善基金會董事鄭阿善師姐 只要有願力去做,而且做對的事、利益眾生的事,自然會有很多善緣來協助。 撰文•蘇雅芳

年來因為出生率跌至谷底,國民平均壽命

已步入軌道,但當初沒有任何相關經驗,人力

不斷延長,使得台灣高齡化程度不斷攀

又不足,她是如何做到的呢?

升,在去年即已邁入高齡社會,民國 117 年更將 進入超高齡社會。同時,由於社會變遷,家庭 結構以小家庭為主,獨居老人越來越多,全台 每 5 個獨居戶就有 1 位老人,年長者缺乏良好的 照護,在偏鄉地區情況尤為嚴重,幸而現在有 許多公益團體為這些獨居長者帶來社會資源與 精神關懷,靈鷲山更是早在民國 80 年代初期便 已開始關懷獨居長者。

阿善師姐表示,民國 82 年剛開始做時,貢 寮區有 38 戶獨居長者,但因人力不足,只能每 年進行全貢寮區的掃街活動,並在歲末年終時 由志工至獨居長者家中致贈紅包,之後因為老 人家開心有人關懷,志工們做得歡喜,人力也 漸漸充足的情況下,詢問過社會局得知新北市 的雙溪與平溪都沒有社福團體在關懷獨居長者, 便把這兩區納入服務區域,由志工每月定期到

當年靈鷲山所在的貢寮並沒有公益、社服

獨居長者家中關懷服務,如今貢寮、雙溪、平

團體關懷獨居長者,心道禪師希望回饋鄉民,

溪這 3 區已有 180 戶關懷戶,中港中心每個月會

便請靈鷲山慈善基金會董事阿善師姐著手關懷

派出 17 部車去每一戶服務。

貢寮區的獨居長者,阿善師姐因為師父的一句 話,便帶著有限的 5、6 名志工投入關懷服務, 至今已做了 20 幾個年頭。

助老人離苦也是為自己積功德

阿善師姐說,每個月的關懷就像每月一次 的郊遊,陪伴老人家是很開心的事,因為老人 家單純,只是煩惱多,只要用心關懷他們就會 由衷感到歡喜,所以 40 幾名志工都把這些長輩

民國 78 年護法會成立,阿善師姐也在同一

當做親人,每個月一定不辭勞苦開著車到家中

年進入靈鷲山,她笑著說:「護法會幾年,我

陪長者聊天、幫忙整理居家環境,就這樣持續

就在靈鷲山幾年。」現在也是護法會總會執行

了 20 幾年。「持續做這麼久並不容易,重要的

理事的阿善師姐說,目前只有她服務的中港中

是要真心關懷,如此一來,老人家成長,你也

心在關懷獨居長者,並且持續做了 20 幾年,早 32


悲心願起

法華

Saddharma-Pundári . . ka stage

阿善師姐 ( 左 ) 與兒子伊倫 師兄 ( 右 ) 參加慈善基金會 北埔麥克田園一日遊。

會跟著成長。」

解決他們需要的陪伴問題。

阿善師姐進一步表示,在關懷服務中還能

「陪伴是最溫暖的分享」,這也是阿善師

反觀人為什麼會苦?為什麼會有無名的煩惱?她

姐認同並身體力行的事,當初因為師父交代而開

也告訴志工,不要只看到老人家的苦,要思考如

始關懷獨居長者,如今她認為這是在做公益,把

何協助他們離苦才最重要,用真心關懷年長者,

那些長輩當作親人,陪伴聊天、傾聽心事、關心

從年長者身上會看到快樂的事,幫助他們離苦也

他們的生活起居,就像在對待自己的阿公阿嬤一

是在為自己積功德。

樣,這種幫助他人離苦、利益眾生的事,讓她做

陪伴是最溫暖的分享

得樂此不疲。問她會不會擔心要服務越來越多的

最近在網路上看到一部很紅的微電影「阿 嬤的燈籠」,影片中,有一個小男孩被媽媽送到 鄉下讓獨居的阿嬤撫養一段時間,最後分離時的

獨居長者,她果斷地說:「不會,只要有願力去 做,而且做對的事、利益眾生的事,自然會有很 多善緣來協助。」

難過與不捨令人動容,小男孩臨走前不忘為阿嬤

採訪當天,阿善師姐忙著準備兩天後的年

準備三餐的藥,還說故事錄在錄音帶中,深怕阿

度歲末關懷獨居長者聯誼活動,受訪時還在擔心

嬤想聽卻聽不到,對阿嬤的貼心關懷與擔心不捨

活動當天將遇上百年超級寒流,不知長輩們是否

表露無遺,看著看著不禁讓人潸然淚下。

受得了嚴寒,想著要如何替他們取暖,讓人深深

這部微電影點出了隔代教養和台灣獨居長 者的問題,然而就像影片中小男孩長大後才理解 到,阿嬤的愛是最簡單平凡的陪伴,其實年長者 要的也只是陪伴,有親人的陪伴固然最好,但若

感受到她的無私奉獻與真誠關懷。但願阿善師姐 的拋磚引玉能引起更多善心人士的共鳴,每個人 付出的愛與關懷能匯聚成一股暖流,串流到社會 各個角落。

現實不允許,由志工來撫慰年長者的心靈,也能 33


Saddharma-Pundári . . ka stage 悲心願起

法華

陳坤煌:讓文獻史料說故事 透過山誌讓史料說故事只是坤煌師兄理想的第一步,將來他希望有機會以立體化文 獻,讓來山的遊客閱讀靈鷲山一步一腳印的感人故事。 撰文•張育寧

獻中心最早稱為師父思想小組,後更名為

靈鷲山 30 年,文獻中心交出了第一份成績

師父思想中心,今日的文獻中心工作內容

單,完成一套六冊的靈鷲山山誌,坤煌師兄自

囊括靈鷲山山史、師父思想整理等。讓枯燥的

謙還有很多進步空間,然而靈鷲山佛教教團 30

文獻說故事,是學問;讓難以用言語表述的心

年的足跡自此留下了較完整記錄。一套六冊的

法變得具象,進而成廣為流傳,是智慧。

靈鷲山山誌內容包含:宗師法教、教育傳承、

以編撰山誌為目標,帶動工作熱情

護法弘化等面向,詳盡敘述靈鷲山心道禪師悟

從小就對歷史有著濃厚興趣的坤煌師兄, 進入靈鷲山有段因緣。「我在中研院當研究助 理時,曾參與社會所一個計劃『新興宗教現象 研究』,當時是在瞿海源教授底下,那時有機

道弘法,一路走來的歷程,也讓四眾弟子護法 弘化的典範馨香流傳,更讓世人看見心道禪師 為打造華嚴世界,創建世界宗教博物館的理想。

四期教育相應佛陀成道歷練

會接觸到佛教,開始對宗教跟社會變遷的關係

昔靈山盛會,佛祖云:「吾有正法眼藏,

產生興趣,後來因為身體的關係在家休養,剛

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

好研究所的學妹也在教團服務,覺得有個滿適

教外別傳…..。」佛法實相無相,心道禪師證悟

合我的工作,就這樣因緣際會來到教團。」

的歷程可以記錄,但所體悟的法卻難以用文字

文獻中心蒐羅的資料除了師父開示文稿,

表述。

隨師記錄師父各地弘法的影像、文字資料外,

心道禪師反思自己修行的歷程,將其「自

包含各單位的活動企劃、照片等,最後也會交

內證」的修道心路歸納為「四期教育」,它不

由文獻中心彙整,內容廣且博雜。除了須做好

僅是心道禪師內證世界的呈現,也相應佛陀成

記錄、分類,以便查找外,坤煌師兄決定讓這

道的歷練。心道禪師將四期教育視為成佛藍圖,

些歷史文獻資料發揮更大的力量。

其中含攝三乘修法精髓,亦是未來僧格養成的

以編撰靈鷲山山誌的方式讓原始的資料說 話,讓文獻整理的工作更有方向性,也更聚焦。 編撰山誌如同為靈鷲山佛教教團寫下一頁頁歷

教育次第。而在內容醞釀期間,僧眾法師們也 持續不斷地討論、整理、修正,隨著因緣俱足, 四期教育概念終至漸趨成熟完備。

史,讓參與的同仁無形中產生了一股使命感,

1998 年,四期教育定調。文獻中心也隨順

肯定自己工作意義的同時,也激發了工作的熱

因緣,以四期教育為整理師父思想的分類方式。

情。 34

坤煌師兄娓娓訴說期間過程,「一開始我們用


悲心願起

法華

Saddharma-Pundári . . ka stage

文化走廊記載靈鷲山動人的歷史

師父修行的歷程來分,龍潭塚間修行是阿含期,

語難以表述的法顯得較具象,以利善巧傳法外,

斷食閉關是般若期,靈鷲山開山時期是法華期,

文獻中心也透由與跨部門的互動,讓師父的思

世界宗教博物館成立是華嚴期。」

想在結合各類教材編撰,與經典融合的過程中

略略思索,他繼續說道:「思想不是具象 的東西,會先從雛形開始,慢慢發展而漸趨成 熟,且師父的思想是應機的,隨著當時的歷史、 環境因素而應機而生。最早期,師父開示很多般 若的東西,比如空性、智慧,接著慢慢開始強調

廣佈世間,為人所知悉。如與教育院的互動為 例,除提供教育院需要的文獻資料,以作為其 開課的參考素材外,也會派員參與教育院的課 程會議,讓四期教育的教材兼具經典的討論與 師父思想的領會。

菩提心,這便是法華時期。2005 年提出了華嚴

而靈鷲山佛教教團各單位舉辦、企劃的各

聖山的構想,一方面硬體的建設漸趨成熟,包括

類活動,各種歷史資料、照片蒐集乃至活動架

道場的建築、寺院、禪修中心都已漸次完成;軟

構、精神定調等,無不將文獻中心之歷史記錄

體的部分:緣起成佛、勸發菩提心、回歸總本山

作為重要參考資料,方能落實慈悲與禪宗風,

的概念也漸漸發酵,慢慢為四眾弟子所接受。」

不致偏頗。

坤煌師兄還提到另一個重要的觀念,阿含、

透過靈鷲山山誌讓文獻中心說故事只是坤

般若、法華、華嚴四個時期並非壁壘分明不可跨

煌師兄理想的第一步,將來他希望有機會讓文

越的,但看因緣何時俱足,便可成熟結果。

獻史料立體化,讓文化走廊走出結界區,讓來

比如在募資啟建世界宗教博物館時,華嚴 的思想就已萌芽,直到世界宗教博物館成立規模

到靈鷲山的遊客也有機會了解心道禪師的宏願, 閱讀靈鷲山一步一腳印的感人故事。

才更臻完備。最後才有了今日不定期舉辦各類跨

一路走來,以文史及社會科學的研究背景

宗教、跨文化展覽,宣揚世界宗教融合概念的世

為主,對佛學知識的涉獵,為強化自己本職的

界宗教博物館。又若有人雖未皈依守戒,但有著

學能,透過研讀經典及跟同事討論的方式,一

一顆慈悲心,常常關懷、幫助他人,其實就是走

點一滴累積自己的佛學知識;從原本對信仰缺

在法華路上。

乏概念的背景,到如今認同並信仰了佛教。坤

閱讀靈鷲山,讓文獻立體化

煌師兄說,對自己而言,信仰宗教並非為了建

除了將師父思想透過四期教育定調,讓言

構自己成佛的藍圖,然而他相信清淨自己的身 口意,修煉般若智慧,可以創造更好的自己。 35


Saddharma-Pundári . . ka stage

法華

寂靜行者

程文宗:每座講堂都有師父 聆聽空間的聲音,還其本來顏色,原來,藝術家與禪師, 對於心寧靜的追求,殊途同歸。

撰文•張育寧

間與心靈,一直有著密切的關 係, 而 對 於 靈 鷲 山 的 信 眾 而

言,講堂是朝夕相處、共修弘法的 地方,幾乎等同第二個家。 目前任教於實踐大學工業產品 設計系的程文宗老師,在他心目中, 空間設計是一個自我跟空間對話的 過程,設計靈鷲山十數個講堂,他 用心靈跟空間對話,讓空間自己說, 它可以做什麼!

程文宗 ( 右 ) 與心道禪師

讓空間設計成為土地倫理的一部份

除了善用空間原有的特性,營造出每個地

「人,如何跟空間對話?」他笑著說:「空

方獨一無二的空間感,好的空間設計更要結合在

間裡的主要元素,陽光、空氣和水這些都會產生

地文化,包括場域的歷史背景、人文特色等,他

時間的流動。光線,會產生明暗的變化;空氣,

提到,這就是所謂的「土地倫理」。當空間設計

則造成對流;水則跟濕氣有連動的關係。這些元

能做到這一點的時候,使用者即使離開原本所處

素彼此之間互相影響,構成了內在寧靜的空間,

的空間,並不會覺得突兀,仍能感受置身於一個

就是我們所說的氣場。」

融洽的氛圍中。而要做到這一點,在建築材料的 選擇、顏色、氛圍的掌握上都要很注意,才能和

他接著說道:「好的設計,應該是盲人可 以感受得到的,因為空間設計是要用心去體會,

諧地與當地歷史人文融為一體,成為土地倫理的 一部份。

而不是純粹用視覺去欣賞。每當要開始一個空間 的設計時,我會分早、中、晚三個時間去現場,

程老師設計了靈鷲山佛教團的十數座講堂,

讓自己的心沉靜下來,與空間對話,感受那裡的

在他匠心獨具的規劃下,每個講堂各具地方文化

氛圍跟氣場,讓空間自己告訴我,它可以做什

色彩又不失靈鷲山的精神,問程老師怎麼做到

麼!」

的,他笑著說:「因為每座講堂都有師父!」

36


寂靜行者

法華

Saddharma-Pundári . . ka stage

程文宗作品 : 記憶的門窗

靈鷲山十數座講堂,每個都有心道禪師的

曉時的一抹光明,為靜謐的空間憑添一股生氣。

影子,這便是十幾座講堂共同的精神。而要如

程文宗也提到,這個設計內蘊禪宗「破」與「立」

何讓心道禪師的精神不著痕跡的呈現其中,程

的概念,破掉「我執」,才有新生,而隨著光

文宗思考師父的修行、生活、態度,認為心道

線的變化,佛像的莊嚴性也會顯得豐富。他娓

禪師在寂靜修時與空間對話的關係可以是空間

娓道出自己創作的意涵。

設計中一段精采的呈現。於是他以師父於塚間 修行,聆聽寂靜的精神為主要元素,依著每座 講堂的獨有特色,玩耍空間與光線的特性。以 蘭陽講堂為例,它原本是一座廢棄的工廠,有 著大片窗戶。程文宗於是隔出了一個夾層,並 將原來的窗戶型式略為調整,開成氣窗,其高 度正如講堂中佛像眼睛直視人們的高度,置身 其中,彷若佛祖眼神正觀照著自己。

透過上述兩個例子,程文宗想表達出:「光 是無限的,運用不同的空間設計可以有不同的 詮釋。」他接著說道:「當一個人靜坐在講堂 的任何一個角落,你看著光線隨著早晚時序的 變化,能感受到見山是山、見水是水,這種『心 海』的境界,這就是我所期待每個講堂呈現出 來的靈鷲山式的風格,也是我希望信眾們能在 每個講堂體會到的感覺。」

破掉我執,才有新生 他也提到,自己喜歡「就地取材」,運用 該場域現有的陳設,玩一些數字、陰陽對比的概 念。在桃園講堂,他便創造出「一線天」這個 頗具禪意的空間。運用光線變化的特性,透由 佛祖身後的兩片屏風留出一縫隙,讓光線從其 中透出來,而這道細如絲線的光,宛若天際破

除了與空間對話外,程文宗也會與信眾們 進行訪談,訪談內容包括信眾們使用講堂的情 境,信眾們跟師父的關係,以及信眾們期待師 父來到講堂時的感受……,不一而足。他也發 現到,每個講堂的信眾都希望師父來到自己所 處講堂時是抱著歡喜心的,因之,設計每座講 堂時,他也希望遂信眾們的願望,讓心道禪師 37


法華

Saddharma-Pundári . . ka stage

來到講堂時能感到歡喜。 「硬體的建設只完成了空間設計的一半, 要賦予建築屬於自己的生命與意義,則需透由信 眾們在講堂生活的過程中累積一段段感人的故

作手法的呈現,如何深入其中,如何經由自身對 技藝的領悟,讓作品內蘊哲理,從而觸動人心, 這便是由技入道的困難之處,也是一個藝術家養 成不易的原因。

事,讓點點滴滴的回憶成為歷史,讓建築不再只

程文宗感謝心道師父給他空間跟舞台,可

是建築,而是當地文化的一部分。能做到如此,

以不斷的揮灑創作。近幾年盛行的環保思潮他也

便是一個成功的設計了。」程文宗如是做了一個

應用在他的作品中,檜木是非常好的建築素材,

小結。

是日本建造神社的專用材料。而隨著產業的轉

讓作品內蘊哲理,從而觸動人心

型,台灣很多糖廠關閉,因此有機會取得大量的

曾遠赴義大利進修的他,長期接受西方文 化的薰習,在設計禪修中心或講堂時,是否會受

檜木,利用檜木為建材,不但可營造出很好的氣 場,也是惜物愛物慈悲萬物的一種體現。

限東西方文化的思潮,而有難以施展之感,畢竟

不只為空間設計注入地方人文色彩,將環

佛教、禪學都是東方由來已久的宗教。他笑著

保概念應用於空間設計,程文宗更以自己對宗

說:「不會!這對我來說反而是更豐沛的滋養。」

教的體會,在自己講授的設計課程中融入宗教

他說,自己是個充滿好奇心的人,對於不了解的

精神,開啟學生新的視野。他曾在學校開設「從

事情,一向都勇於嘗試跟體驗,他也曾在修道院

心經看設計」的課程,廣獲好評。「《心經》跟

閉關,體驗修士們閉關時內心的思維。

空間設計有什麼關係?」他笑著說:「把心放空,

因為曾親身體驗過東、西方的宗教,所以

才能跟空間對話。」

他不會落入東方建築該是什麼樣子,西方建築

心道禪師一直以來提倡心寧靜運動,強調

該是什麼樣子的窠臼,而能將自己從其中抽離,

「寧靜」從聆聽自己的聲音開始,是自我覺察的

不被外在的形式綁死。

開端,也是淨化的開始,並結合全球關切的環保

他補充道,也許在工法的部分,東西方會 有顯著的差異,然而在精神層面,是可以彼此 融會貫通的,所謂「由技入道」,工法是可以 熟能生巧的。孰能自會生巧,但這畢竟只是創 38

議題,延伸心靈的淨化到愛地球;程文宗一直 以來空間設計的精神,便是讓自己的心跟空間 對話,聆聽空間的聲音,還其本來顏色。原來, 藝術家與禪師,對於心寧靜的追求,殊途同歸。


一世界一花

華嚴

Avatamsaka stage .

來自巴西的善財童子

(註)

兩位遠渡重洋的年輕男孩,以全然開放的心態投入五天四夜的佛門探索營,從中得到 的啟發,將是滋養他們未來人生的最好養分。 撰文•張育寧

華嚴經》裡的華嚴世界,沒有什麼宗教不

宗教,他就是一個智慧的境界。善財童子

五十三參,所參訪的善知識並非各個都是佛教 徒;凡是正信的宗教,無不教人為善,與人為善。 來自巴西的 Lucas 與 Vitor 參加靈鷲山三乘佛 學院舉辦的第 16 屆青年佛門探索營,真心分享 五天四夜的活動心得正是最好的寫照。 有著一頭金髮的 Lucas 與 Vitor 是兩個開 朗的大男孩,身為基督徒的 Lucas 看起來健康 而陽光,而尚未決定追隨任何宗教的 Vitor 則帶 著一點點哲學家的氣質。

來自巴西的 Lucas( 左 ) 與 Vitor 參加靈鷲山三乘 佛學院舉辦的第 16 屆青年佛門探索營。

參加這次的佛門探索營。「我們還很年輕,選 Lucas 喜歡台灣安全、便利的環境以及濃

擇當交換學生就是希望能體驗不同的文化與人

厚的人情味,Vitor 則認為歐洲、美洲的西方文

生,拓展自己的視野,佛門探索營是一個很難

化自己已經很孰悉,希望到一個文化截然不同

得的人生經驗,如果不是因為我們到台灣當交

的國家當交換學生,才能真正開拓視野。在他

換學生,不可能有機會參與這種活動!」Lucas

眼中,台灣不但能代表東方文化,又是個對外

說道,Vitor 也點頭表示。對任何事物都抱持著

國人相當友善的國家,於是兩人不約而同選擇

開放的學習心態,兩個年輕人非常珍惜這次參

來台灣當交換學生。

加佛門探索營,了解不同宗教與文化的機會。

生長在巴西這個南美洲的熱帶國家,風土 民情與台灣迥異,兩人是懷抱著什麼樣的心情來

一個營隊,兩種啟發 五天四夜的佛門探索營,為兩人留下了深

~ 善財童子的由來 ~ 善財(虔誠的童子)梵文:Sudhana。民間又稱善財童子。華嚴經中記載:善財為文殊菩薩曾住過的福城中長者五百 童子之一。出生時,家中自然湧現許多珍奇財寶,因而取名為「善財」。不過善財童子卻看破紅塵,視財產如糞土, 發誓修行成菩薩。有一回文殊菩薩說法時,善財童子前往請教如何修持菩薩道,在文殊指示下,善財童子開始參訪 五十三位善知識,造就了佛經中〔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佳話。並在普陀迦洛山拜謁觀世音菩薩,得到他的教化而 示現成菩薩。

39


華嚴

Avatamsaka stage 一世界一花 .

來自世界各地的青年如海綿吸水般在佛門探索營學習佛教的義理。

刻的印象,也替各自的人生帶來了不同的啟發。

義,世上只有一個神祉的存在,如此,是否會跟

Lucas 透由影片的介紹,了解心道禪師的生平,

自己原本的宗教信仰衝突? Lucas 笑著說:「完

對這位仁慈的長者非常敬佩,他認為心道禪師

全不會!首先,基督教是有很多支派的,並不是

雖然在戰火烽煙的環境下成長,但仍有著一顆

每個支派都強調一神論。而且,我信仰基督教,

慈悲的心,而且知識淵博,為世界做了很多事,

不表示我不可以去了解其他宗教、認識其他文

這些都讓他很感動。心道禪師勉勵青年們要保

化,只是,上帝是我心目中唯一追隨的神祉。」

持樂觀的特質,做任何事都充滿活力。他也非 常認同師父的說法,認為保持這樣的特質可以 讓人生更美好,他還笑著說,很多法師都很酷, 在他們身上自己學到很多。

父母親也都是基督徒的 Vitor,則是用另一 種思維看待宗教。他說:「雖然我的父母都是基 督徒,從小他們也跟我說了很多跟基督教有關的 事,但是當我漸漸長大,我開始思考,這是真的

Vitor 則認為,透由這幾天的活動,他了解

嗎?於是我開始去了解其他宗教。在我還沒參加

到法師們是怎麼生活、怎麼思想,是生命中非常

佛門探索營之前,我就很喜歡佛教。參加這次的

難得的經驗,而他對在營隊中學習到的禪修與雲

活動後,更加喜歡。」

手也都非常有興趣。他認為禪修可以讓人們得到 內心的平靜,這對每個人都是很重要的。

Vitor 提到,這幾天與法師們朝夕相處,他 覺得法師都是很有耐心、很有智慧、遇事總是

父母都是基督徒的 Lucas,耳濡目染之下,

很冷靜的人。雖然他目前沒有特定的宗教信仰,

自然也跟著信仰了基督教,然而,基督教的教

但他相信世上的確有神祉的存在,只是他目前

40


一世界一花

華嚴

Avatamsaka stage .

還沒找到真心想追隨的宗教。這幾天活動下來,

做的一切事情得到的結果。因此當我們遇到困難

他對於其中「我是誰?」的議題非常有興趣,而

或挫折時,應該坦然接受它,而不是抱怨或就此

這算是個起步,等他年紀更長,他希望能深入去

停滯不前。

了解「我是誰?」,也不排斥成為一個法師的可 能。目前因為還年輕,則希望多體驗、多學習, 逐步去實踐自己的人生目標。

課程用心,深入淺出談佛理 即便有語言上的隔閡,主辦單位還是透過 各種方式讓兩位異國學生了解佛教的義理。不只 透過課程內容說明,也把握機會教育,讓學員們 了解佛法的慈悲,Vitor 提到上課時有件事讓他 印象很深刻。

最後,兩個大男孩不約而同提到,朝山的 經驗是他們此生中難以忘懷的經驗,赤著腳,穿 著雨衣在雨中一路跪拜向山頭前進。從未如此親 近大地,那種發自內心的感受,很難用言語形 容。 內政部曾統計,台灣的廟宇超過上萬座, 即便遠在金、馬、澎湖等離島,也都可以看見廟 宇的蹤跡。身處台灣,只要有心,想學習佛法 並非難事。然而在巴西佛教並不盛行,更是罕

某天上課時發現一隻小蟲,有位同學直覺

見廟宇的蹤跡,想了解佛法往往不得其門而入。

就想把牠打死,然而法師卻告訴他們不需要這樣

這兩位遠渡重洋的年輕男孩,以全然開放的心態

做,因為蟲子知道他們在上課,等一下就會自己

全心投入參與佛門探索營活動,不禁讓人聯想到

離開。而且還告訴他們:「當我們這一世的生命

一個流傳已久的禪宗公案。

結束時,我們新生的生命有可能會降臨在一隻蟲 子,或是在一隻狗身上,這隻蟲子有可能就是我 們的兄弟,所以我們不要隨便去傷害牠們。」 對宗教極有興趣的 Vitor 提到基督教有一 個教派,講的就是靈魂不滅的概念,因此他對 這個說法能夠接受也很認同。而 Lucas 也說道: 「基督教的教義提到,人要在活著時多做好事, 當個好人,這樣死後就可以上天堂,這點和佛教 的說法其實是相似的。基督徒的生活言行都是依 循聖經,這點也跟佛教徒以佛經為依歸很像。」

一位大學者向南隱禪師問禪,禪師請他坐 下為他倒水,水杯已滿禪師卻視若無睹,大學者 見狀急切叫道:「大師,茶水已滿,不要再倒 了!」禪師聞言注視著他:「你不把自己的杯子 倒空,教我如何對你說禪?」 想要領悟真理,必須先排除心中的既定成 見,如此,才能真正接受新的思維,有所成長, 17 歲的 Lucas,18 歲的 Vitor,如海綿吸水般在 佛門探索營學習佛教的義理,如同心道禪師所 說,只要是正信的宗教,與人為善的宗教,都是

透過課程中播放的影片,Lucas 學會用另

好的宗教。相信這五天四夜佛門探索營所得到的

一個角度看待生命中遇到的逆境,他說,影片告

啟發,都是滋養他們未來人生之路的最好養分。

訴他們,此生所遭遇的一切,都是上一世自己所 41


華嚴

Avatamsaka stage .

靈鷲山 2015 緬甸朝聖紀實 (下) 以清淨持戒覺悟本心, 生生世世同結佛緣。 圖文提供•緬禪中心

( 續上期 )

參拜蒲甘地標――瑞西貢佛塔 靜悄悄的大地,默默的,一切都沉寂了。 我 們 安 靜 地 去 聆 聽 這 份 寂 靜。 ——心道禪師

鷲山緬甸朝聖團參觀了位於蒲甘平原上的 瑞西貢塔。瑞西貢塔是蒲甘的地標,也是

蒲甘香火最盛、最靈驗的佛塔。造型簡單,三 層方平臺為基座,上接一個八角形平臺連接鐘 型塔,也是後來蒲甘平原許多佛塔的建築範本。 塔的正四方各有一座大佛龕,供奉高 4 公尺的 立佛,此塔香客眾多,塔上幾乎都覆上金箔, 耀眼四射。 蒲甘萬千佛塔,默默不語,卻向信眾昭示 著信仰的虔誠,正如心道禪師開示:安靜地聆 聽寂靜。聽到我們內在的寂靜。寂者不生,靜 42


靈鷲山在全球

華嚴

Avatamsaka stage .

者不滅,用寂靜聆聽。在蒲甘最靈驗的佛塔前,

圓滿結束,此次朝聖供僧法會從第一場苗昂女眾

團員們發願,以清淨持戒覺悟本心,生生世世

寺院開始,到第七場仰光國立上座部佛教巴利

同結佛緣。

大學結束,供僧逾萬人。朝聖團團員通過供僧,

緬甸供僧,與佛同行 靈鷲山緬甸供萬僧活動已經結束,可是向 佛的道路卻遠遠沒有結束。心道禪師說:「出

廣結法緣、廣結善緣,也廣結了善知識的緣。朝 聖團團員在此次殊勝法會中,學習以清淨心供 僧,令人心生歡喜,同時祈願靈鷲山正法久住。

家是一個種子,種下去這個種子,你就永遠有

緬甸佛教歷史悠久,至今僧侶們依舊保留

了這份成佛的因。」供僧,感受的正是這份供

著赤腳托缽化緣的習慣,此次供僧朝聖,團員

佛的喜與成佛的因。從仰光到蒲甘,輾轉多個

們深刻體會到了佛教的原始樣貌,也看到了佛

寺院與佛塔,通過供僧來親近、供養比丘,施

教信仰在緬甸民眾生命中的自然體現。心道禪

與受,皆是福祉與善緣。供僧團成員們加倍珍

師開示:「在家的菩薩們供萬僧,透過供僧來

惜這次的佛緣之種,親身體悟佛法的啟示。

親近、供養比丘,比丘僧具足了福與慧的功德,

鏡頭記錄了這次殊勝的供僧活動,也記錄 了供僧的莊嚴與肅穆,無論蒼老或稚嫩,不變

也具足清淨、解脫、智慧的生命,從這裡去恭 敬禮拜,也延伸了我們無盡的福祉跟善緣。」

的是虔誠的眼神與前行的腳步,傳承的是最原

自 2002 年起,靈鷲山每年 12 月組織到緬

始的佛陀赤腳托缽,傳達的是平和、安定與堅

甸朝聖供僧,如今已經舉辦了 14 屆。法成就寺

持的信仰,在這個原始儀制的佛教國家中,生

落成以後,成為「緬甸供萬僧」的接待組織基

生不息。

地,心道禪師創辦 NGO 非政府組織 GFLP「愛

延伸無盡的福祉跟善緣

與和平地球家」,以法成就寺為基地,在緬甸

阿羅漢生死已盡,梵行已立,而能利益有 情,為世福田,以是因緣,一切天人所應供養。

進行多項援助項目,大雨托兒所、弄曼永續農 場、佛國種子助學金、僧伽高等教育留學計畫、 聖跡佛塔修復等,都深具生命教育、生態倫理

2015 年 12 月,靈鷲山緬甸供萬僧朝聖法會

等普世關懷意義。 43


Avatamsaka stage 生命禮俗 .

華嚴

日本成年禮 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我是誰」到 發現自我,進而以成年禮的儀式肯定自 我。 撰文•蘇雅芳

教信仰的最終目的是掌握生命的意義、奠

的各種權利,如投票、喝酒等,同時也表示他們

定生命的價值。在世界宗教博物館的生命

有遵守法律的義務,要開始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之旅廳中,通過「初生」、「成長」、「壯年」、 「老年」、「死亡及死後世界」五個階段來展現 種種與人切身攸關的生命禮俗。其中的「成長 期」是生命的徵象,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我 是誰」到發現自我,進而通過成年禮的儀式肯 定自我。

透過成年禮儀式激勵國民精神 2016 年 1 月 11 日是日本年輕人的重大日 子,因為這天是日本的成人日,依照日本習俗, 年輕人進入 20 歲就代表「轉大人」了,所以在 每年 1 月第 2 個星期一的成人日前夕,日本各地 方政府會發出邀請函,在這一天為年滿 20 歲的 國民舉辦成年禮的祝賀儀式。對日本青年來說, 表示他們從這一天起,能夠開始享受法律賦予 44

圖片•CCO 圖庫

日本的成年禮源自中國周朝的冠禮,不過 那只能算是日本成年禮的遠祖,因為在明治期 間維新政權興起後,成年禮曾經被廢弛。現在 的成年禮則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敗後重新建立 的制度,起始於日本教育家高橋莊次郎於 1946 年在埼玉縣蕨市舉辦的青年祭,其中有成年禮 的儀式,藉以激勵青年。 當時日本社會因戰敗而萎靡不振,日本政 府認為這種活動有利於激勵國民精神,所以大 力倡導,並在 1948 年將 1 月 15 日訂為成人日, 後來因應週休二日而改為每年一月的第二個星 期一,這天同時也是國定假日,以便父母能夠 陪同子女參加成年禮。


生命禮俗

喚起青年男女對生命的認識

華嚴

Avatamsaka stage .

禮會場猶如嘉年華會。精心裝扮的女孩們像花

年滿 20 歲的日本青年在成人日這天會參加

蝴蝶般穿梭會場,歡笑聲此起彼落,場面熱鬧

官方或民間團體所舉辦的成年禮,各級政府會在

不已,少了原本的莊嚴隆重,多了嬉笑歡鬧,

典禮上頒發證書,表示他們從這天開始成為成年

不變的則是成年禮的精神內涵,不論古今都希

人,以後必須獨立生活、擔負起社會責任和義

望透過這樣的儀式喚起青年男女對生命的認識,

務。與會的新成年人會穿上傳統服飾,男性穿著

體悟到自己已經長大成人,必須肩負起對自己、

西裝,女性則會穿上和服中的「振袖」。「振袖」

家庭、社會的責任,並懂得感恩回饋,成就一

是從中國的漢服演變而來,為日本未婚女性所能

個富有的人生。

穿戴的最正式服飾,絕大多數女性會穿著它參加 步入成人世界的典禮。

成年禮的儀式只是一時的,代表的意義卻 是一生的。

典禮上,年輕人會進行成年宣誓,以及參 加各種傳統的文藝娛樂活動。地方上的大家長或

靈鷲山宗務堂 信眾服務部

是代表人物也會上台致詞,為即將成為大人的參 加者獻上祝福及叮嚀。典禮後還會前往神社感謝 神靈庇佑,並祈求轉變成大人後也能同樣得到保 佑,然後致贈紀念品等,過程莊嚴隆重。

徵菩薩道夥伴 工作內容

在中國唐朝傳入日本的成年禮至今依然受

1. 接聽信眾服務專線與回覆線上信眾問題

到日本的極度重視,反觀華人的成年禮習俗卻是

2. 各項行政文件處理與各部門作業執行進

一年不如一年,重視程度已大大低於日本。世界

度追蹤 3. 網路及資料的輸入、處理

各國中似乎也沒有一個國家像日本一樣,全國上

4. 資料建檔及報表文書作業

下在成人日當天一齊舉行典禮慶祝成年。

5. 主管交辦事項

不過在日本,成年禮這種儀式的莊重性現

6. 具備溝通能力及服務熱忱 7. 熟悉電腦系統操作

在已經大為削減,熱衷電玩和手機文化的年輕

財團法人靈鷲山佛教基金會

人也不再將其視為嚴肅的活動,而且正值求學

意者煩請將履歷寄至:

階段、各奔東西的學子們專程從各地返鄉參加

新北市永和區保生路 2 號 20 樓 人資部收 或 EMAIL 鄭先生 :yuchen@ljm.org.tw

成年禮,多數是為了藉機舉辦同學會,把它當 成大型的紀念性聚會,所以現在日本許多成年 45


105 年 5 月行事曆 無生道場 ( 上院 ) 新北市貢寮區福連里香蘭街 7-1 號 (02)2499-1100 內容 日期 大悲閉關 21 4/30-5/21 聖山寺 ( 下院 ) 新北市貢寮區福隆里東興街 30 之 1 號 (02)2499-1901 內容 日期 浴佛節 5/8-5/15

時間

時間

基隆講堂 基隆市中正區義一路 43 號 10 樓 (02)2424-0533 內容 日期 時間 慈悲三昧水懺法會 7( 六 ) 13:30 百萬大悲咒共修 8( 日 ) 09:00 朝山 21( 六 ) 06:30 一日禪 15( 日 ) 09:00 誦戒會 9( 一 ) 19:30 太極導引 2.9.16.23.30( 一 ) 19:30 平安禪 3.10.17.24.31 ( 二 ) 19:30 書法班 4.11.18.25 ( 三 ) 14:00 經典共修 - 大乘妙法蓮華經 4.11.18.25 ( 三 ) 19:30 快樂靈鷲人大學習 - 阿含前行基礎課程 5.12.19.26( 四 ) 19:00 台北講堂 台北市松江路 220 號 5 樓 (02)2571-6663 內容 日期 時間 平安禪共修 3.10.17.24.31( 二 ) 9:00 經脈導引班 4.11.18.25( 三 ) 10:00 經脈導引班 4.11.18.25 ( 三 ) 19:00 合唱團 5.12.19.26( 四 ) 14:30 千燈供佛法會 7.21( 六 ) 09:30 回山齋僧 9( 一 ) 09:00 大悲咒共修 14( 六 ) 13:30 回山志工 15( 日 ) 09:00 浴佛節 5/6-5/7 09:30 快樂靈鷲人大學習 - 阿含前行基礎課程 5.12.19.26( 四 ) 19:00 新北市分院 新北市永和區保生路 2 號 8 樓 (02)8231-5685 內容 日期 時間 平安禪 - 九分禪 2.9.16.23.30( 一 ) 19:30 經典共修 2.9.16.23.30 ( 一 ) 19:40 花與禪 3.10.17.24.31( 二 ) 17:00 大悲咒共修 28( 六 ) 13:00 慈悲三昧水懺法會 1( 日 ) 13:00 快樂靈鷲人大學習 - 阿含前行基礎課程 5.12.19.26( 四 ) 19:30

新莊中港中心 新北市新莊區中安街 3 號 5 樓之 2 (02)8992-2369 內容 日期 時間 歡喜小菩薩班 4.11.18.25 ( 三 ) 12:30 九分禪暨經典共修 4.11.18.25 ( 三 ) 19:30 初一、十五燃燈供佛 ( 普門品暨大悲咒共修 / 佛供 ) 7.21( 六 ) 10:00 大悲咒共修 28( 六 ) 13:00 慈悲三昧水懺法會 15( 日 ) 13:30 快樂靈鷲人大學習 - 阿含前行基礎課程 5.12.19.26( 四 ) 19:30 樹林中心 新北市樹林區中正路 415 號 7 樓 (02)2688-3135~6 內容 日期 時間 06:30 發車 朝山暨大悲咒共修 1( 日 ) 拜願暨平安禪共修 3.17.24.31( 二 ) 19:30 華嚴懺暨三大士瑜伽燄口法會 5/13-15 洽樹林中心 快樂靈鷲人大學習 - 阿含前行基礎課程 5.19.26( 四 ) 19:30 桃園講堂 桃園市中正路 1071 號 16 樓之 1.2 (03)346-3093 內容 日期 時間 平安禪共修 3.10.17.24.31( 二 ) 19:30 大悲咒共修 21( 六 ) 13:30 一日禪 15( 日 ) 09:00 浴佛節 14( 六 ) 09:00 快樂靈鷲人大學習 - 阿含前行基礎課程 5.12.19.26( 四 ) 19:30 中壢中心 桃園縣中壢市裕民街 26 號 12 樓 (03)426-2431 內容 日期 時間 平安禪共修 3.10.17.24.31( 二 ) 19:30 大悲咒共修暨水懺法會 22( 日 ) 09:00 敦煌舞 2.9.16.23.30 ( 一 ) 09:30 敦煌舞 4.11.18.25 ( 三 ) 19:00 敦煌舞 5.12.19.26( 四 ) 09:30 敦煌舞 7.14.21.28( 六 ) 09:30 快樂靈鷲人大學習 - 阿含前行基礎課程 5.12.19.26( 四 ) 19:30 新竹共修處 新竹市興中街 53 號 (03)562-4009 內容 日期 時間 經典共修 6.13.20.27( 五 ) 19:30 回山志工暨大悲咒共修 7( 六 ) 洽講堂秘書 慈悲三昧水懺法會 15( 日 ) 13:00 快樂靈鷲人大學習 - 阿含前行基礎課程 5.12.19.26( 四 ) 19:30


台中講堂 台中市西區東興路三段 160 號 4 樓 (04)2319-0199 內容 日期 時間 經典共修 4.11.18.25( 三 ) 19:30 平安禪 6.13.20.27( 五 ) 19:30 初一、十五佛供 7.21( 四 ) 11:00 慈悲三昧水懺法會 15( 日 ) 13:30 一日禪 22( 日 ) 洽講堂秘書 快樂靈鷲人大學習 - 阿含前行基礎課程 5.12.19.26( 四 ) 19:30 嘉義中心 嘉義市東區吳鳳北路 291 號 4 樓 (05)216-2820 內容 日期 時間 07:00 發車 朝山暨百萬大悲咒共修 4/30-5/1 佛供 7.21( 六 ) 11:00 瑜伽班 3.10.17.24.31 ( 二 ) 19:20 禪修共修 6( 五 ) 19:30 大悲咒共修 13( 五 ) 19:30 法華經暨經典共修 27( 五 ) 19:30 快樂靈鷲人大學習 - 阿含前行基礎課程 5.12.19.26( 四 ) 19:30 台南分院 台南市東區長榮路一段 203 號 7 樓 (06)208-3981 內容 日期 時間 讀書會 - 熱情的佛陀 6.13.20.27( 五 ) 09:30 水陸讀書會 - 時間與空間的旅行 6.13.20.27( 五 ) 14:00 初一、十五:佛前大供 7.21( 六 ) 11:00 百萬大悲咒共修 7.21( 六 ) 19:30 梁皇法會暨母親節祈福 白米捐贈活動 5/4-5/8 洽講堂秘書 大悲團朝山暨大悲閉關 21 隨喜眾 06:00 發車 4/30-5/1 禪悅舞 2.9.16.23.30( 一 ) 19:30 禪悅舞 3.10.17.24.31( 二 ) 09:30 禪悅舞 6.13.20.27( 五 ) 09:30 快樂靈鷲人大學習 - 阿含前行基礎課程 12.19.26( 四 ) 19:30 新營共修處 台南市新營區健康路 128 號 2 樓 (06)635-0890 內容 日期 時間 藥師經暨普門品共修 14( 六 ) 13:30 初一、十五:佛前大供 7.21( 六 ) 11:00 百萬大悲咒共修 7.14.21.28( 六 ) 13:30 大悲團朝山暨大悲閉關 21 隨喜眾 06:00 發車 4/30-5/1 平安一日禪 22( 日 ) 08:00 快樂靈鷲人大學習 - 阿含前行基礎課程 12.19.26( 四 ) 19:30

平安禪

靈鷲山佛教教團

"

高屏講堂 高雄市新興區中正二路 182 號 13 樓 (07)225-5187 內容 日期 時間 書法抄經班 3.10.17.24.31 ( 二 ) 19:30 經典共修 4.11.18.25( 三 ) 19:30 平安禪法共修 6.13.20.27( 五 ) 19:30 一日禪 1( 日 ) 10:00 百萬大悲咒共修 14( 六 ) 08:30 初一、十五佛供 7.21( 六 ) 10:00 講堂開放時間 浴佛節 5/9-5/13 快樂靈鷲人大學習 - 阿含前行基礎課程 5.12.19.26( 四 ) 19:30 蘭陽講堂 宜蘭縣五結鄉上四村福德路 88-1 號 (03)965-5093 內容 日期 時間 百萬悲願暨禪修 7( 六 ) 08:30 梵唄課 3.10.17.24.31( 二 ) 10:00 平安禪暨經典共修 3.10.17.24.31( 二 ) 19:00 萬佛燈會 5/6-5/8 09:20 初一、十五金剛經共修暨佛供 7.21( 六 ) 09:30 快樂靈鷲人大學習 - 阿含前行基礎課程 5.12.19.26( 四 ) 19:00 花蓮共修處 花蓮縣吉安鄉仁里八街 100 號 (03)852-2601 內容 日期 時間 初一、十五佛供 7.21( 六 ) 10:30 慈悲三昧水懺共修 8( 日 ) 13:00 浴佛節 14( 六 ) 09:30 書法班 4.11.18.25( 三 ) 19:00 快樂靈鷲人大學習 - 阿含前行基礎課程 6.13.20.27( 五 ) 19:30 註:法會、活動如有變動,以講堂公告為主 ~ 造成不便, 敬請見諒 ! !

掃一掃,更多關於靈鷲山的資訊:

靈鷲山全球資訊網

新浪微博 心道說禪

Facebook 心道說禪

心道師父網站

世界宗教博物館

靈鷲山教育網 FB


Avatamsaka stage 093TV .

華嚴

穿越時空的心靈之旅 ――都監常存法師的法會叮囑

圖文提供•靈鷲山全球網路電視台

陸 法 會, 是 中 國 佛 教 中 儀 式 最 隆 重、

功德最殊勝的法會,全稱 是「法界聖凡水陸普度大 齋勝會」。水陸法會,不 僅上供諸佛菩薩及一切賢 聖,下施法界一切有情, 冥陽兩利,功德不可思議, 無量無邊。水陸法會,更 是心道禪師的大悲大願!

滌淨一年的障礙,成就福慧善果

誠如心道禪師所言:「靈鷲山水陸法會紮 紮實實以一整年的時間,為每年的水陸法會進行

靈鷲山每年以「大普施」精神,透過水陸

五場先修法會,參加者即可利用一整年的時間

法會這一個無形的解冤釋結平台,連結陽世與

做身心靈的自我修行,讓大家能在一整年中謙

幽冥兩界,眾人隨己發心,共同成就,用八天

卑禮懺,滌淨一年的障礙,成就福慧善果,在

七夜讓生死相接,幫助親人幫助自己,讓彼此

水陸法會正式開始後能無所障礙、安住持明!」

有了化解一切罪障的機會,結下善緣,能供養

再再點出參加水陸先修法會的重要與殊勝。

諸佛菩薩,同時幫助受業力束縛的六道眾生, 得生善處,施者亦能安樂富足。 心理學家因參加水陸法會而走出多年的創 傷,她如何與過世的父親和解?為什麼水陸法 會能治療深層哀傷?水陸法會也能利益不是佛 教徒的外國人?除了幫助歷代祖先、冤親債主, 我們心中無法釋懷的痛苦,也能透過法會獲得 療癒嗎? 48

想要了解「水陸先修法會」的內容嗎?我 們為什麼要舉辦「先修法會」,為何是五場? 圓滿五場「水陸先修法會」的意義在哪?敬請 鎖定靈鷲山全球網路電視台 093TV。


當你我都像觀音,地球的平安就會呈現 愛地球 愛和平是觀音法門的實踐

一個微笑、一個合掌,種一棵樹,撿起一張垃圾, 就是一個自己微小但莊嚴的貢獻,神聖且殊勝。 ∼心道禪師

大悲閉關21

2016/04/30-05/21

2012年初,心道禪師有感天災人禍不斷、末日預言使人心惶惶終日不安,遂發起「百萬大悲咒 21日願力閉關」,號召四眾弟子於無生道場持誦《百萬遍大悲咒》,為地球平安、人心和諧祈 福。迄今,每年發起的大悲閉關,使整個地球籠罩在清淨莊嚴的咒音當中。

服務專線:聖山寺大殿服務處 24991901,分機6500或洽各講堂


騎驢去耶路撒冷的使徒還未歸來 敲響和平鐘,穆斯林膜拜天幕, 萬金天主堂的尖頂閃閃發光, 佛門弟子隔著玻璃窗讀一段金剛經, 但見諸相非相,而如來可仍曾知我歸去, 在娑婆時空內, 所有的宗教信徒,且在宗博館神遇。 ( 宗博開館 15 年,連續 11 年榮獲內政部頒發 「興辦公益慈善及社會教化事業」績優團體獎 )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