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靈鷲山 有緣人240期

Page 1

240

LING

JIOU

MOUNTAIN

MONTHLY

2016.09

生命教育 靈鷲山能做什麼?

願力,就是善的財富;學佛,就是種植、耕耘善的財富。 Making a wholesome vow is a kind of wealth; practicing Buddhism means cultivating the field of merit.


《刊前語》

當蒲甘輕聲哭泣 呂政達

照說佛陀教誨不起分別心,但是,隔海聽聞緬甸佛城蒲甘發生強震,千年的 佛塔有近百座毀壞,天災也許無法倖免,但遙想緬甸曾經擁有的佛塔盛世,煙雨 中的佛塔見證的時代變遷,逢此浩劫,仍難免起心動念,感嘆無常恆常。 佛教徒面對蒲甘王朝和佛塔的歷史,總興起念天地悠悠的愴懷。在佛塔間藏 有阿難陀的傳奇,藏有最潔淨神聖的佛牙和佛骨,也留下人類貪婪的事蹟。在狄 瑪揭意塔寺的建造期間,傳說拿勒胡君王曾經剁下三千名工匠的手掌,只為要求 建造出無法容下一根針的精巧佛塔。但也留下瑞西貢佛塔的傳說,讓白象走動, 跪在聖物長眠之地。蒲甘的緬語意為「燒焦的土地」,近代的幾次強震,從盛世 到焦土,回歸的卻是佛法看穿世相皆虛妄的真理。 我們也許從沒有去過緬甸,大概也不太有機會去,但緬甸是心道禪師的故 鄉,靈鷲山信眾信仰的起點,我們讀心道禪師的著作,也能夠領略心道禪師對緬 甸心之所歸的願力。近年來心道禪師帶領團隊,投入對緬甸慈善、醫療和教育的 建設也獲得當地的廣大迴響。一名禪師的心力,是希望如果一人受苦,卻免於 千千萬萬人的受苦,他甘願承擔。當蒲甘輕聲哭泣,當心道禪師扛著肩膀上的重 擔,只想見到緬甸人過得更好,佛陀行走的大地,在我們眼中,善念讓焦土開遍 蓮花。 這個世界上,沒有哪個地方沒有災難或貧窮,但慈善的心卻使公義高舉。若 瑟 ‧ 赫忍斯基神父的著作《親吻窮人》在台的中譯本,書背面引用了某位台北 街友的話:「最可怕的不是貧窮,而是人心。讓人恐懼的不是沒有錢,而是沒有 朋友。」我們的身體在台灣,但我們的心卻可以在蒲甘,在緬甸,在每個需要我 們的心走到的土地上,心來到了,那裡就不會有焦土,流著乳香和甘露。 就從今日起,讓我們做緬甸的朋友,做和平的朋友,做世界的朋友。


目錄 240 240

LING

JIOU

MOUNTAIN

MONTHLY

Contents

2016.09

心之道

生命教育

02 賺到生命的禮物 隨師行記

靈鷲山可以做什麼?

07 祖師殿上的師徒――說心話禪 封面故事

10 生命教育 文藝 093 生命教育 2016-09

靈鷲山能做什麼?

願力,就是善的財富;學佛,就是種植、耕耘善的財富。 Making a wholesome vow is a kind of wealth; practicing Buddhism means cultivating the field of merit.

生命教育 生命確實無所不在, 隨時隨地的示現, 觀看著一條螞蟻遷徙的路線、 一座蜂后安居諸頭鑽動的蜂巢, 跟著蒲公英的飛行越過原野, 或者城市裡一頭雜色貓覓食留下的痕跡, 掉落的魚骨頭, 你就會感受到生命的力量, 其實是如此的澎湃。

發行人:心道禪師 總 策 劃:靈鷲山宗務委員會 編輯單位:宗務堂宗長室 法教顧問:曾慶忠、廖誠麟 編輯總監:呂政達 採訪編輯:張育寧、蘇雅芳、余素珠、許凱森 美術編輯:陳素菁、傅華麗 圖片提供:開山寮文獻中心 發行單位:財團法人靈鷲山般若文教基金會 地 址:新北市永和區保生路 2 號 20 樓 信眾服務專線:(02)8231-5789 歡迎分享傳閱 隨喜贊助 本刊圖文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數位閱讀響應環保 歡迎訂閱電子月刊 索閱/取消紙本月刊,或對內容有任何建議 惠請來函編輯部 webadmin@ljm.org.tw

20 山頂上的寺院 當商業遇上佛法 24 尤利春的捨與得 新寧靜運動 28 芮斯 自在的靈魂 ‧ 療癒的歌聲 阿含──菩薩清涼月 見花獻佛 32 擺渡忘川所見的紅──彼岸花 甘露清涼 34 佛陀給你一面法鏡 四種淨信:佛、法、僧、戒 佛心育苗 38 解決問題前必須先發現問題 般若──常遊畢竟空 微物之神 40 金塔――諸佛的許諾 歷史與人文 42 連結地方,面向世界——福隆與聖山寺 法華──為償多劫願 禪食筆記 44 紅藜 悲心願起 48 體現佛和觀音的心意 華嚴──浩蕩赴前程 50 行事曆 093TV 56 學佛進行式 ──心道禪師談《生死輪迴與往生》


心之道

Topic

賺到生命的禮物 現

在外在環境,都是變動不定,國家是這樣、

共同的生命,也就是找到心的家鄉,一個乾淨的

世界也是這樣,愈來愈動盪不安,你看本

生命世界。

來歐洲滿和平的,現在到處都是亂,亞洲也亂, 哪裡都亂。亂什麼?心亂!追求財權名利,慾望 太多了!你看過去我們只求溫飽就好了,現在 人慾無窮啊,誰強誰弱,弱肉強食,爭端無盡, 都是為了這個慾望,發生種種強取豪鬥的世態, 我們的心境也在這樣無盡爭端的世間生態裡面

在這個離語言文字的「實相無相」裡面, 才能夠透脫出「無生」,透脫那一份靈靈光光、 能顯應在一切處而毫不染濁、處處圓滿而不增減 的「本有」。 一切心識的流動也就是資訊的流動,我們

動盪不安。

在這裡面不停的生死流轉、妄想執著,唯有領悟

找到心的家鄉

到這個世界的「本有」,回到那個「本明原始無

然後呢,我們體會到外在世間的生滅相、

造作」的家鄉,我們才能夠不再隨波逐流。

虛幻不實,這些生滅相,此生彼滅、此滅彼生,

如何尋回到一切源頭呢?所謂的「回」呢,

沒有完畢的一天,所以要離開這樣的動盪,唯有

就是「原始無造作」。我們的心念想法如果一有

回歸到這個世間的源頭,回歸我們萬有的家鄉,

造作,就沒有辦法呈現「本明」,所以要閒閒的、

也就是找到我們共同的體性,共同的靈知靈覺、

「擺」在那裡,安住在無造作的聆聽,不作意

2


心之道

Topic

的「放」在那裡,清清楚楚的、專注在那裡。我

性」,只要看明清楚,所謂的清淨無染,就是我

們聆聽一切的寂靜!一切大地山河都在空寂中,

們的本質、心的本質。所以你現在所修的這些方

我們安靜的聆聽,在這個空靈寂靜的聆聽中,把

法,現在所做的種種精進,都是為了達到圓照清

耳朵輕輕的「擺」在那裡。

淨覺性。

吃飯的時候,我們清清楚楚的;睡覺的時

什麼是「覺性」?「覺」就是覺知,就是

候,也清清楚楚的;甚至於在作夢的時候,也

清楚明白;「性」是本質,就是空,一切萬有的

是清清楚楚的。我們在生活中,從來沒有缺過,

本質,就是虛幻不實、是空,我們的本性如此,

這份靈靈光光、清清楚楚的本明無造作的這個東

所以你只要找回你的本性,一切都解決了。

西啊,只是搞混了、雜亂掉了,就像污水一樣, 沒有經過沉澱,就是混濁。 所謂的專注,就是在這個「本明原始無造 作」當中不散亂。不要去束縛它,不要去糾纏 它,也不要阻礙它的活動。

修行就是提煉

要從功夫上認真的做,你才會有那種成果。 沒有找尋回以前,你怎麼觀,那只是一個 概念,如果找回本來,空就是覺知,覺知就是 空,就是像佛說的修行,修行就是提煉,你要 習慣於清淨覺性,不要讓它混雜,礦就是雜質 太多,就像我們的觀念,雜質太多,把礦提煉成

這世間的生態是五濁,今天你鬥我,明天

金的過程,像修行靜坐就是用般若的觀照,讓雜

我搞你,爭端不止,一定會有人爭,因為三毒五

質通通去除,把這份純淨的覺知,能提煉出來。

毒、雜煩惱…永遠不是太平的,那我們要如何離

只要把雜質去掉,它就是純的,只要是純的,你

開這個世間的生態變化?那個叫幻覺啊,像空

就不會再變質回去了。

中之花,是很不實在的,世間的種種不管你怎 麼爭,如同空華一樣不實的。所以,知幻即離! 要回到最原本的宇宙核心,叫做「本來無一物」 的地方,心就很和平了。 這個「本來無一物」的地方,我們本身就

你不曉得這個生死無常可怖,生命很短暫, 不是可以等你什麼都弄好、準備甚麼,才要來修 行,它隨時想走,就走了,所以在它沒有走以 前,我們要把這份禮物賺到,它是我們本有的生 命禮物,那個就是宇宙最核心的力量啊!

具足。我們的「原本」就是這樣子「圓照清淨覺 3


心之道

Topic

The Gift of Life

E

xternal conditions are continually

birthright; it means returning to the

changing. The same goes for nations

homeland of the heart and mind.

and the entire world; things are getting increasingly turbulent. Just look at Europe. Previously it was quite peaceful, but now there is turmoil everywhere. It’s the same in Asia and everywhere else. Why is it like this? Because of the turmoil in the mind! Because of the excessive desire for wealth and power! In the past, people were satisfied by merely having enough food to eat and some clothes to keep warm. But for people today, desires

Only by entering into this realm where words and concepts inevitably fall short of the mark, by penetrating the “signless nature of the distinctive mark of truth,” is it possible to realize the “unborn,” to thoroughly penetrate our “primal source,” our innate spiritual luminosity which is all-pervasive, immaculate, universal, and neither increasing nor decreasing.

are endless. The strong oppress the weak and

All movements of the mind are

conflict is everywhere, all because of desire.

movements of information, and this is

Living in a world full of strife and unrest

what gives rise to attachment and vain

tends to make the mind even more chaotic.

imaginings, and keeps us bound to the

Yet we have the capacity to realize the

continuous cycle of birth and death. Only

tenuous and illusory nature of the external

by discovering this primal source of the

world: this arises and that ceases; this

world, by returning to our primordial

ceases and that arises. Thus it continues

native place—uncreated and inherently

in an endless cycle. The only way to

luminous—is it possible to no longer

transcend this endless turbulence is to

be drawn along by the current of the

return to the very source of this world, to

defilements.

return to our universal native place. This means discovering our essential nature, the spiritual awareness which is our common 4

How do we return to the source of everything? It’s a matter of getting in touch with that part of us which is primordial


心之道

and uncreated. If our thoughts and views are created, then they can’t display our “inherent luminosity.” So we need to sit down and quietly listen, abide in the

Topic

else. This can only be fully realized through diligent practice.

uncreated, surrender, and let go of all our

Prior to this realization, all views are

fixations; we need to clear out the mind

merely concepts. But if you return to the

and keep it there by listening to universal

source, you realize, you directly know,

silence. Everything in the world is

that emptiness and enlightenment are one

essentially empty and silent. So we quietly

and the same. Thus the Buddha described

listen to the pervasive silence of emptiness.

practice as a process of refinement. Raw ore

Incessant conflict is the condition of the world. Due to the prevalence of mental defilements, strife is inevitable. How, then, can we extricate ourselves from this state of affairs? By realizing that all this is merely an illusion, unreal, unsubstantial, like flowers floating in the sky. As soon as

is full of impurities, so you have to refine it to get rid of the impurities and make it into something valuable. In the same way, the mind is full of impurities, and this practice is a way of refining the mind; we use the light of wisdom to remove all the extraneous defilements from the mind.

you know it’s an illusion, it disappears!

We normally don’t reflect on

When we return to the primordial center

impermanence and the frightfulness of

of the universe, where the illusion of

samsara. Yet a lifetime is very short. You

substantiality comes to an end, then we

might think that before getting serious

experience true peace.

about practice you have to first put your

What is “enlightenment”? It means waking up to this inherent nature, which is emptiness itself. Just like all phenomena, our inherent nature is also characterized by emptiness. So by returning to your original nature, you come to understand everything

entire life in order. But the truth is that time waits for no one, and that we don’t know when we will die. So before our time is up we have to give ourselves a gift— the spiritual power which lies at the very center of the universe! 5


入聖山之門 撰文•編輯台

1984 年道場開光以來,有感於來山信眾日增,心道禪師特訂

2016 年農曆 9 月 9 日為聖山寺山門開光,樹立開山 33 年新里

程碑,期許四眾弟子勇猛精進,生生世世持守清淨戒法,弘揚佛陀 法教,使正法久住,法輪常轉。 山門設計來自心道禪師的靈感,造型獨特、迥異傳統,門型意 象源於大鵬金翅鳥嘎魯達(Garuda)的梵文,由種子字字型演變 而來,同時參考了漢朝龍形紋,猶如兩隻祥龍相對,寺徽如珠,置

q

q

於龍紋間,如雙龍含珠,具多重含義。

相傳龍王居於龍宮,專管興雲降雨。末法時期,眾生五毒熾盛,進行砍樹、挖地、燃火…. 等事, 不自覺傷害生靈,於是出現無數惡龍、地神、邪靈精鬼出現禍殃世界,所以慈悲的金剛手菩薩,化 現為飛禽之首的大鵬金翅鳥,來降伏度化一切將危害眾生的惡龍,大鵬金翅鳥擁有五大(地、水、 火、風、空)的威德力,是惡龍的剋星。 靈鷲山無生道場位於福隆荖蘭山一帶,依恃太平洋畔、雪山山脈末端,古稱「聖山」,新北市 貢寮區的「聖山寺」為地方鄉親籌建,1984 年心道法師開創靈鷲山時,吳春泉老居士將「聖山寺」 捐贈給法師管理,殷殷囑咐須保留「聖山寺」寺名,期望未來法師募集修繕增建的善緣,此後靈鷲 山僧寺募建計畫名為「聖山建設」。 2005 年聖山寺金佛殿奠基開光,師父以《華嚴經》為靈鷲山本願經,將八十華嚴經文以鈦合金 浮雕刻於殿內柱列上,地宮裝臟有大藏經經版共 2289 片鈦金經版,納數十函,紀念靈鷲山開山精 神。而世界宗教博物館的創立,緣起於「一即一切」的華嚴思想,提倡「尊重、包容、博愛」的理念, 推動「多元共生、地球一家」的心和平教育。30 多年來,靈鷲山不僅成為台灣東北角的朝聖勝地, 也是接引大眾及弘揚佛陀法教的總本山。

6


隨師行記

Topic

祖師殿上的師徒 ――說心話禪 撰文•隨師恭記

來成就者的菩薩道,自願力啟動的那一刻 起,就像是時間的齒輪般,一刻也不停留;

聯結眾生的網絡,也像蜘蛛結網般,綿綿密密、

師答:你像是舖柏油路。 徒問:為什麼?

滴水不漏。每日早晨,是心道禪師自修的時間,

師答:太陽照射在柏油路,它會軟化,軟化

祖師殿則是他最喜歡駐留的殿堂,安安靜靜的享

了就會轉換;而房子是固執的。

受著一個人的大悲咒。

(二)

出家弟子平時也少能得見上師,而心道禪 師在祖師殿的「出沒」,倒像是刻意的安排,等

師問:你有問題要問嗎? 徒問:師父,請問妄念從哪裡來?

著弟子們上門來尋師問道、解迷問惑。早上九 點,祖師殿的門開了,陸陸續續走過殿前的弟

師答:妄念從想法來。

子,探著頭尋找師父,向師父請安。

徒問:那想法從哪裡來?

修行中的疑惑與煩惱,在問答的抽絲剝繭 中理出個頭緒來。

師答:想法從我執來。 徒問:我執從哪裡來?

(一) 徒問:這個我執真是一件麻煩的事! 師答:我執就像蓋房子,也像舖柏油路。 徒問: 這兩個有差別嗎?我比較像哪一個?

師答:我執從五蘊來。 徒問:五蘊從哪裡來? 師答: 不要再問了!一切的好好壞壞就讓它 流過去好了。 7


隨師行記

Topic

(三)

近的狀況,弟子一臉無力的看著師父,並訴

徒說: 工作事情太多,有時會不太耐煩怎麼

說著執事工作上的無奈。

辦? 師答: 在工作、生活中把心閒下來,既使事 情再多也不會忙。 徒說: 師父您最辛苦了,國內國外行程不斷。

師說: 要有慈悲與柔軟,你的心不要像牆壁 一樣硬,要像牆壁一樣,心碰到什麼 都不動,不要到處生煩惱。在原則下 對眾生行慈悲,要像我一樣對眾生處 處關懷,要「臉微笑、心柔軟」。

師答:我們就是沒事做有事的事。

(四) 徒說: 師父,我出家很久了,應該要退休去

(六) 徒問: 為什麼我做那麼多事,還一直被別人 嫌?

閉關修行了。 師答:要沒有抱怨。 師答: 不在出家久,要在出家的這段時間, 覺察自己有沒有進步,要認持空性, 要覺性在法空裡才能解脫。

徒問:我沒有抱怨啊,我只是…… 師答:你看,現在就是在抱怨了。

(五)

(七)

一天早上,看到一弟子要出門,問著弟子最

徒說: 自從水陸法會之後,我每天睡覺都是

8


隨師行記

開心的。 師答: 你知道要怎樣天天都開心?就是幫助 別人,讓別人也開心,你就會開心。

(八) 徒問:念佛念不下去,煩惱就會出來怎麼辦? 師答: 不念佛只能擁有煩惱,不能擁有阿彌 陀佛。 徒問:但是那個煩惱就一直纏著你…… 師答: 所以要多念佛,佛就會纏著你,這就 要看你的耐煩。

(九) 徒問: 我 每天都念佛,但念佛也會生煩惱 …… 師答:因為你念佛時也會研發很多想法。 徒問:那要怎麼斷念頭?

Topic

師答:怎麼斷喔?你拿刀子來斷啊! 徒問:啊,拿刀會刺傷啊! 師答: 要你斷的是煩惱又不是要刺傷你,你 把煩惱用刀切切看啊。 徒問:切是指……用刀子嗎? 師答: 你不是說「有」嗎?就用刀子切看看 啊!你把煩惱拿出來切,細細的切。

(十) 徒問: 《金剛經》說「四相心不可得」,不 可得是這一世不可得,還是這世斷了 後世不可得? 師答: 一世也不可得。《金剛經》的四相, 沒有一相是存在的;過去不存在,現 在不存在,未來不存在,如果存在也 是不存在。 9


封面故事

Topic

生命教育 靈鷲山能做什麼?

生命確實無所不在, 隨時隨地的示現, 觀看著一條螞蟻遷徙的路線、 一座蜂后安居諸頭鑽動的蜂巢, 跟著蒲公英的飛行越過原野, 或者城市裡一頭雜色貓覓食留下的痕跡, 掉落的魚骨頭, 你就會感受到生命的力量, 其實是如此的澎湃。 10


封面故事

Topic

蛾之生和滅 撰文•呂政達

東春光明媚,公園的小丘邊,中年男子靠

我遂憶起另一個春光明媚的日子,( 啊,春

過來兜售一只小玻璃瓶,瓶裡只有一撮泥

天,其實也無所不在,只要你懂得把頭轉向陽

土和一根小樹枝,什麼也沒有。

光。) 靈鷲山教團在台大體育館舉辦八關齋戒法

一起初,我還以為來人是從《阿拉丁》動 畫走出的商販,要賣的是不起眼的精靈神燈。中 年男子卻說:「瓶內有一個小蛹,將來蛹會孵化 為飛蛾,這時候你就要打破玻璃瓶,讓蛾飛出 去。」說到這裡,他的神情轉趨鄭重,說道:「就 是這個樣子,這就是生命的過程。」

會,最後的高潮是心道禪師的開示,他緩緩地講 到耆那教徒愛生的方式,「他們總是帶著口罩, 生怕呼吸間吸進小蟲,害死了微小的生命。」心 道禪師說,真正的素食護生,必定會留意菜葉上 的小生命,不要因為自己的口腹,葬送小生命的 權力。照心道禪師的說法衍伸,有機的飲食確實 是比較護生的。

從羅東回到台北,春光和四季節氣照常循 環,我沒有買下那只玻璃瓶,也許始終無法想像 一個生命就在一只密封的玻璃瓶裡發展、蛻變, 我總是這樣想著:「要是把那隻蛾養死了怎麼 辦?」這些年來,我常常浮現一個疑問,生命應 該塞進一只玻璃瓶嗎?

幾年後,有機會跟隨心道禪師漫步在山林 小徑,春光一樣明媚,我向禪師請示生命教育的 議題,生命教育,那確實是禪師始終念念不忘 的,我又想起了羅東的那只玻璃瓶,惦念著那 隻蛾後來飛出來了嗎?那片天空是真正屬於它 的?漫想間,心道禪師突然天外飛來一筆:「飛

但是,生命確實無所不在,隨時隨地的示

起來了,它從我們的心中飛起來了。」他眨眨

現,觀看著一條螞蟻遷徙的路線、一座蜂后安居

眼,露出禪師的高深莫測。人的煩惱,不也就是

諸頭鑽動的蜂巢,跟著蒲公英的飛行越過原野,

一只密封的玻璃瓶嗎。蛾的生和滅,煩惱的生和

或者城市裡一頭雜色貓覓食留下的痕跡,掉落的

滅。

魚骨頭,你就會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其實是如此的 澎湃。

這麼多年後,我於是決定釋放那隻飛蛾, 學著普希金,在異國的街道,釋放出心中的小 鳥。 11


封面故事

Topic

阿公的剪紙課 撰文•呂松庭

紙,首先是跟自己的對話,然後是跟世界 的溝通。但是,如果可以依照自己的意思,

你想剪出什麼樣的圖案? 回答這個問題,有時需要花上整整一輩子。 過了五十歲大關,每個人都是一則則的故事。 在台北信義區五全里社區的照顧關懷據點,來

的執著。從前,孫女小的時候,他陪伴孫女,走 很長一段路去買孫女喜歡的文具,現在,孫女偶 而也陪伴他,拄著雨傘當拐杖,來到據點上剪紙 課。

到的老者最後都會默默的問起這個問題,背後,

一名九十多歲的阿公,應該已來到人生的

關於人生,啊人生,那個最重要的問題是,我想

黃昏期,照理是要被照顧的階段,他卻能以剪

被怎麼樣的記住?

紙的作品,表達出他想再繼續照顧孫女的心念。

剪紙一點也不難。從漢代起,剪紙的裝飾 是歡度節日必有的裝飾,一名女性可能小時候看 著媽媽剪出各種圖案,然後照著剪裁,那是她們 對一個家庭的想像,世代相傳,就像歐美人家在 十二月開始想著如何布置聖誕樹。 到了近代,剪紙課其實是一種表達和被表 達的功課了。首先你要帶著剪刀和紙來到教室, 老師先把圖樣畫好,老學生用手指沾著粉筆顏 料,塗滿一張剪紙有如給自己的人生塗上了顏 色。在五全社區,來到的全都是認真的老學生, 微笑而且專注,動作緩慢卻不曾放棄,就剪出各 種圖樣的剪紙。 記得已經九十一歲的陳阿公,住在沒有電 梯的五樓公寓,每次上課,他都要提早出門,慢 慢走下樓梯,那段路途展現的是一種對人生目標 12

小時候孫女童言童語想當公主,現在,陳阿公最 喜歡做的就是穿著各種漂亮洋裝的洋娃娃,阿 公認真地思索,跟老師討論各種洋娃娃的造型, 當他把作品交到孫女的手中,好像是在說:「妳 看,阿公記得妳的夢想。」 人生,擁有幾個無法實現的夢想是沒關係 的,譬如九十歲的阿公想要重新年輕,或者年 輕的孫女夢想著遠方的白馬。日本伊東寬的繪 本《沒關係,沒關係》裡,當孫子小的時候, 祖父和他一起去散步,總是告訴他:「沒關係, 沒關係。」日後孫子的人生遭遇到重重的困難, 祖父的話語總帶給他繼續奮鬥的勇氣,祖父老 了以後,在病榻前,輪到孫子來安慰祖父:「沒 關係,沒關係。」 沒關係,真的沒關係的,只要他們還在一 起,走那條前往剪紙課的路。


封面故事

Topic

用生命感動生命 ――來宗博兒童館體會愛的真諦

撰文.蘇雅芳

天在宗博館入口處,一個大約 6 歲的小女

方法,同時也教導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時時表現

孩說:「媽媽,我好喜歡米洛可,牠教我

愛,真誠擁抱、眼神交會、耐心傾聽。在關愛

們要相親相愛,我好想跟牠住在森林裡,這樣

中成長的孩子自然會懂得愛、學會愛。

我就可以天天跟牠玩了。」媽媽問:「誰是米

兒童生命教育是徹底的生活教育

洛可?」小女孩說:「宗博館裡面有一座愛的 森林,米洛可就是森林裡的奇幻獸,他身上有 秘密哦,我帶妳去看。」

生命教育是統整性的教育,從幼兒階段就 要開始培養,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中落實生命教 育很重要。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創辦人楊茂

小女孩的童言童語令人莞爾,其實她口中

秀老師表示兒童生命教育包含身教、言教與思

說的愛的森林就是宗博館內的兒童館,首任館

考教育,是徹底的生活教育。父母以身作則很

長漢寶德先生希望以趣味方式讓兒童的生命教

重要,以生命感動生命的方式帶領孩子認識生

育從小紮根,因此在 2005 年成立以「愛」為主

命,像是利用床邊故事時間選讀生命教育繪本,

題的親子主題館,讓小朋友體會愛,進而認識

大人要先感動自己,在與孩子分享時,才能真

生命的可貴,學習愛護自己、尊重他人、珍惜

實傳達情感,把故事說得動聽,進而達到潛移

生命。

默化的作用。

愛的森林有一個靈魂人物──米洛可,牠

將滿 15 周年的宗博館為了持續推動兒童生

的身上有多個愛的元素,也就是小女孩所說的

命教育,預定將兒童館「愛的森林」進行改裝,

秘密。如:身上的愛心是散播愛的正能量,鼓

屆時將以「愛的星球」作為全新主題,米洛可

勵孩子多讚美,常擁抱;長長的耳朵象徵傾聽

也會繼續帶領兒童了解愛的真諦,認識生命的

愛你的人的話;尾巴是為孩子照亮、指引方向;

價值。今年 11 月改裝完成後,想必會成為許多

皮毛則如同父母帶給孩子溫暖。兒童館以寓教

小朋友嚮往的天地,那位小女孩也許又會撒嬌

於樂的方式讓小朋友易於了解愛的意義和表現

地說:「媽媽,我好想住在愛的星球」。 13


封面故事

Topic

生者安慰逝者安息 ──水陸法會教我的事 撰文•余素珠

鷲山佛教團舉辦水陸法會,今年已是第 23

中,輕聲地對他說:「乖孫ㄟ,阿嬤這是在做

年,這場風雲際會,緣起於靈鷲山開山和

善事,是在幫你們做功德,你在這裡惦惦地看,

尚心道禪師早年於塚間修行時所立下的諾言,

也可以幫阿嬤的忙,這裡好多菩薩都在看,看

「發願今生修行成就度化冥界眾生」,舉辦以

你這麼乖,就會保佑你健康會讀書,好不好?」

來,度化了無數幽冥眾生,也讓陽世親人得到了

小杰像是被阿嬤的溫柔感染了,旁邊的阿公阿嬤

無限慰藉。

叔叔阿姨也頻頻稱讚小杰好乖,順便派了個小差

用「三好」與各界結善緣

事給他,小杰不好意思地緩緩起身,拿起身旁佈

走進位於桃園巨蛋的法會現場,看著經幡 飄起,心緒跟著飛揚,不管看得見、看不見的, 在這裡,彷彿進行著一場不同時空的相遇。 為了這場水陸法會,前期佈置所耗費的人 力及物力可謂浩大,而超過 2000 位志工為此付 出的心力,更遠遠超過這些可量化的價值。 一個炎熱的午後,擔任場佈志工多年的阿 霞師姐專注認真的為壇城捏布,她的小孫子小 杰跟前跟後,不停地問阿嬤:「什麼時候要走, 這裡好無聊喔!」阿霞師姐剛開始只是應付他: 「快好了,快好了,弄好了就帶你去吃冰。」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小杰愈來愈不耐煩,開始在 旁邊搞破壞,一旁的師兄師姐忙著安撫,這時, 阿霞師姐停下手邊的工作,把小杰拉過來攬入懷 14

置用的廢材向垃圾筒跑去,突然間,他覺得自己 是這裡的一份子了。 在這個解業解冤的場域裡,每位志工都是 虔心投入,他們謹記心道禪師的提醒,「口講好 話,心想好事,身做好事」,要大家注意身、口、 意的行儀,用「三好」與各界結善緣。 今年的法會從八月三日開始,至八月十日, 共八天七夜。內壇裡,密密麻麻的功德牌位,是 每一個陽世親人對逝去家人的追思,透過這場法 會,讓陰陽兩隔的心靈再次交流;而除了親人的 追思,大會也特別安排了公益牌位,為重大災難 的罹難者超度。為沒出世的胎兒安放超度牌位的 陳小姐,虔心念誦佛經,祈請無緣的孩子投生到 好人家;祝願她身心皆安住。


封面故事

Topic

到會場,沿著指示牌,找到了取用齋食的排列 隊伍,很快地,輪到了他們,阿忠伯看著琳瑯 滿目的菜色,心裡還是有點不踏實,直到接收 到服務志工滿臉笑容的親切問候,才回過神來, 匆匆揀選了幾樣食物,與阿榮叔來到座位區享 用,這一刻,他嘴上不說,心裡卻著實感恩, 口裡、心裡,都沐浴著這份美好。 之後,阿忠伯還來齋食區用餐,唯進到會 場前,他必定虔誠地雙手合十默禱,感謝人間 的溫情,也為逝者祈福。取餐時,一旁的阿榮 叔提醒他可多拿一點食物,帶回家吃,阿忠伯 細聲地說道:「免了,有夠就好,留一些給別 人吃!」從阿忠伯身上,我看到知足,感恩。 而由十方善信捐贈的贊普白米,在法會結 束後也一一發送給列冊的貧戶,這些物資或許

珍惜自己及身邊一切的緣 會場外,活動期間每日中午及傍晚的齋食, 亦是一場盛宴。住在會場外圍約莫兩公里上了 年紀的阿忠伯,是個獨居的低收入戶,平時靠

救濟不了他們一年的溫飽,但真誠的心意他們 收到了。在東大門收下這些物資時,領受戶女 主人阿雲告訴念小五的女兒小萍,「吃人一口, 要還人一斗;你以後若有能力,要加倍還人家, 知道嗎?」一旁的小萍點點頭,像是聽進去了。

資源回收及打零工維生,幾年前,鄰居阿榮叔 告訴他靈鷲山水陸法會現場有免費的齋食可吃,

心道禪師說:「脆弱的人命只在呼吸間,

邀他一起去,阿忠伯起先不肯,他說:「這好

只要我們一息尚存,就要懂得珍惜自己,珍惜

像在向人討食!」阿榮叔向他保證:「不會啦,

身邊一切的緣。」簡短一句話,無疑就是生命

那裡的人都很有禮貌,把我們當作人客。」阿

教育最受用的箴言。會場裡、會場外的一幕幕,

忠伯半信半疑,心想,去看看也沒什麼損失,

都印證了禪師的話。

阿榮叔還叮嚀他帶上自己的碗筷。 近午時分,兩人各自騎著老舊的腳踏車來

走出會場,再次看著迎風飄起的經幡,陽 冥兩世的交流大會,明年再見。 15


封面故事

Topic

生命使用說明書

撰文 ‧ 許凱森

月一日凌晨,一通操著泰國口音的越洋電

知著今生雖然有父母兄姊,但卻不能永遠相伴,

話,吃力地擠出:「八罷…司掉…」,姊

只是陪我這一世;而靈魂沒有手足父母,生生世

妹倆向公司請假,訂了最快出發的機票,沒有

世都是自己一個,孤獨地來、寂寞地走。

太大的情緒起伏,這個行程好像只是要去揭發 一個惡作劇。上個月才送機,在出境大廳哭著 擁抱說再見;現在眼前穿著家居服的冰凍身體, 再往上是熟悉不過的臉,原來,這就是死別。 小時候跟著媽咪上佛堂,沒聽懂講道說得 究竟是什麼,但輪迴的觀念卻一直有,心中認

16

我知道登機之後,飛往的是香港;但呼吸 停止之後,去哪兒了呢?

十二因緣解生命之謎 每逢重陽、忌日所燒的紙錢,真的能收得 到嗎?拿香默念報告一家老小的近況,真的能聽 得見嗎?心道禪師說:「人因種子 ( 業報 ) 而生,


封面故事

Topic

死後,緣結束,種子還在。因為『貪愛』而生到 這個世界;因為『情重』而留下骨灰放在塔裡; 因為『情執』而將陰與陽綁在一起,藕斷絲連, 讓世世代代的子孫祭拜,聽經說法,良性循環, 就是一種與佛法的連接,是一種好的安排。」 佛陀以「十二因緣」( 無明、行、識、名色、 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 ) 解答「生

出生本身就是造成死亡的因緣。不僅對我們自

從何來,死往何去」的生命之謎,說明三世流轉

身如此,生活中一切事物也都是剎那生滅,無

的因果關係。在十二因緣的循環之下,生命隨

一例外。」談到死亡,很多人覺得就是一切到

著因緣而有所變化 ( 父母相愛,有緣結合,孩子

此為止,生命寫下完結篇,其實死亡不是終點,

的業「因」與他們為「緣」);生命隨著業力而

生滅是萬法的本質,無常就是新的機會。因為有

流轉不停、相續不斷 ( 我們的行為意念造下各種

生死,生命才多采多姿;因為有生滅,生命才充

業,最後隨業而受報 )。生命是無始無終的「生

滿各種可能,例如四季的更迭、花草樹木的景色

死輪迴」,業力由此生帶到來生,「生」是由過

變化、以及華藏海祝融後重建全新面貌化身圓通

去所造業力的果報;「死」是另一個業報之身的

殿。

開始。

瞭解「無常」,會更珍惜現在所擁有的,

生命不是突然冒出來的,也沒有辦法單獨

才可能死而無憾;永遠不知足,最後只會悔憾終

存在,必須仰賴農人耕種,才有米吃;倚靠工人

身,唯有越來越能夠接受自身的「死亡無常」,

紡織,才有布穿;父母養育、師長教誨、社會

才會有勇氣承擔親友的離去,一旦至親過世的時

大眾各司其職之外;還要自然界的陽光、空氣、

候,才能坦然面對傷痛。

水等「眾緣和合」,「我」才有辦法生存。

生死是必然 無常是機會 大寶法王說:「出生必然邁向死亡,因為 有生必有死,出生後的死亡不需要其他因緣,

死,是生的開始;生,是死的準備。也許 我終究還是不知道靈魂離開身體之後去哪兒,但 我會在還能說、還能笑的時候,把握珍惜每一個 和你相處的瞬間。 17


封面故事

Topic

護念眾生

從台大澳門僑生虐貓事件 看生命教育 整理 撰文 ‧ 張育寧

大澳門僑生陳皓揚才因為虐殺街貓「大橘子」被檢方起訴,沒想到法院開庭前,他又虐死一 間餐廳的店貓「斑斑」,令人群情激憤。而臺灣大學亦已根據獎懲委員會決議,給予涉虐貓

致死案的澳門僑生陳皓揚退學處分,校方並建議陳生接受精神科治療,真誠面對後續司法責任。 接二連三發生的社會事件,讓人們正視「生命教育」問題的重要性,尊重生命可謂生命教育的 核心精神,靈鷲山佛教教團心道禪師長久以來推動生命和平志業不輟。有感於生命教育之重要,亦 期望了解靈鷲山佛教教團現行推動生命教育之範疇是否符合普世之期待。特針對 350 位民眾進行問 卷調查,其中男性為 135 位,女性為 215 位。31-50 歲之受訪者佔七成,以了解社會大眾對「生命教 育的認知與期待」,問卷結果說明如下:

一、遇到生命教育的難題時 ( 生、老、病、死 ) 你會透過何種管道尋求幫助? 百分 64.1% 會尋求親人朋友的幫忙,23.1% 會尋求宗教團體,宗教團體是宗教團體是人們 在面臨生命教育難題時,除親友以外第一個想 到的求助管道,再其次為上網找資料,佔比為 12.8%,資訊發達的今日,網路媒體也是人們尋 求相關解答的重要管道。

二、覺得目前台灣的生命教育最應該重視的是以上哪方面? 56% 的民眾認為,建構生命的價值 ( 學習 珍惜 & 尊重生命 ) 為目前台灣生命教育最應重 視的面向,其次為建構生命的意義 ( 公益利他, 自我實現 .. 等 ),佔比為 26%,過 1/4。愛護生 命的範圍位居第三,佔比為 18%,探究生命本 質則未被受訪者視為最應重視之選項。 18


封面故事

Topic

三、您希望宗教團體的生命關懷以哪個項目為主? 本題題目中,39% 之受訪者認為宗教團體 應以獨居長者關懷為生命關懷之主要項目,其 次為兒童生命關懷,佔比 29%,獨居老人是大 家心目中首要之關懷對象。 而培養兒童尊重、關懷生命的價值觀在大 眾心目中亦有其必要性。

四、你認為對兒童的生命教育,應該著重在哪個面向? 其中 42% 的受訪者認為尊重生命 ( 培養珍 惜 & 尊重生命的觀念 ) 佔首位,其次為博愛 ( 關懷他人、樂於付出…等 ),佔比為 34%,兩者 合計 76%,可見重視生命價值及人際互動關懷, 是受訪者普遍認為兒童生命教育所應該重視的 面向。

各信仰宗教佔比 年齡層比例 男 女 年齡 百分比 宗教信仰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38.6 61.4 21-30 15.4 佛教 48.7 170 佛教 道教 基督教 一貫道 無宗教信仰 各信仰宗教佔比 各信仰宗教佔比 年齡層比例 男女性別比例 女 年齡 百分比 人數 年齡層比例 女男 年齡 百分比 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 百分比 百分比 人數 33.3% 35.9% 31-40 33.3 道教 48.7% 15.4 54 分比% 38.6 61.4 21-3015.4 15.4 48.7 170 道教48.7 基督教 無宗教信仰 一貫道 38.6 61.4 21-30 佛教 佛教 佛教 170 無宗教信仰 道教 佛教 基督教 一貫道 35.9% 男女性別比例 35.9% 男女性別比例 135 215 35.9 基督教 7.7 27 33.3%41-50 33.3%31-40 61.4% 33.3 15.454 54 23.1% 31-40 33.315.4% 道教 48.7%道教 48.7% 51-60 10.3 一貫道 15.415.4% 7.7% 5.1 18 男 38.6% 5.1%27 10.3% 基督教 基督教 135 215 41-5035.9 35.9 7.727 135 215 41-50 7.7 61.4% 61以上 5.1 無宗教信仰 23.1 23.1% 81 61.4% 5.1% 23.1% 15.4% 51-6010.3 10.3 18 男 15.4% 38.6% 15.4% 51-60 15.4% 一貫道 一貫道 男 % 7.7% 5.118 100 100 5.1% 7.7% 5.15.1% 10.3%5.1 10.3% 61以上 無宗教信仰 23.1 81 5.1% 無宗教信仰 5.1 23.1 81 5.1% #DIV/0! #DIV/0! #REF!61以上 21-30 31-40 41-50 51-60 61以上 年齡 100 100 35 100 100 350 男 女 #DIV/0! #DIV/0! #REF! V/0! #DIV/0! #REF! 21-30 31-40 41-50 51-60 年齡 61以上 年齡 21-30 31-40 41-50 51-60 61以上 男

0.48719 0.154 0.077 0.051 0.231

0.487 0.154 0.487 0.077 0.154 0.051 0.077 0.231 0.051 0.231


文藝 093

Topic

三年過去,我仍不斷前往。是什麼地方竟像

不但看不到金球自大海騰升,天空連一絲絲陽光

極光磁場一樣?

都沒漏下。我在筆記本寫道:「瘟疫蔓延心田/

海拔四百公尺,遙望海面距離大約一公里遠, 目光自高處向下迤邐,一片爽心的綠樹林。冬天 是壓抑而穿響的風聲,夏天是敞開喉嚨由蟬鳥領 唱的天籟。靠近藍海,蜿蜒一條海岸公路,汽車

日全蝕吞吃時間/山川看不見自己/大地沒有浮 現新的圖鑑」。回程,想起「無生道場」的路標, 還未到福隆車站,急左轉,彎上荖蘭山公路,我 首度進了靈鷲山山門。

如甲蟲或疏或密地在其上爬行;仔細分辨路旁那

無生是什麼意思?世上是否有清淨不生煩惱

水連天的軟玻璃,不只有碧藍律動,還以飛濺的

的事情,或者不墮生死輪迴的仙境?雖陰冷寒天,

白色浪花,應和間歇拍擊的鐃鈸。

道場香客不斷,我上下坡道隨興遊觀,未駐足太

除了看海,雲天、山岬也都在耳目前。我時 而望望緩緩飄移的雲,時而下看點綴在海面的小 船,心靈變得遼闊起來。船似乎是靜止的,但一 閃神,又去遠了。晴天的傍晚,西邊天幕是霞彩 紛披的劇場,比起虹霓,晚霞的感情更激烈、豐 富、難以捉摸,前一刻的絢爛,不旋踵間就沒入

久。倒是在前山的羅漢步道,遇見一位戴毛帽的 尼師,錯身時她遞給我一件小物,說:「跟你結 緣──」記憶已模糊,說不準是一塊玉石,或一 小包供過的糖果。「跟你結緣」像一句隱喻,那 雙清亮的眼眸,及飄然融入山霧的身影,至今不 曾抹去。

黑暗。我第一次站在山頭看夕光搖顫,曾充滿時

四年後我因邦兒離世,與靈鷲山結下更深因

間無所住,記憶無所藏的感傷,心情黯然之際終

緣,偶爾還會回憶起昔日「山路上的邂逅」。但

於接受夢幻泡影、如露如電的人生觀。

究竟是哪一位法師?既無從探問亦毋須探問,都

這山頭,什麼時候為我發現?那要比十三年

融入那依山而築極天然簡樸的寺院風景了。

前更往前推四年。1999 年秋深,政治上有兩國論

說起無生道場的風華,無疑繫於開山和尚心

的餘震,民生上有九二一地震死亡逾二千人的慟

道一人身上,他以塚間打坐、斷食閉關的修為,

殤,陰雲飄浮全島如謠言,我以詩表達過惶惑。

教人了脫生死。許多事蹟,已經陳大為、鍾怡雯

12 月 31 日為了看千禧年日出,決定夜宿東北海岸 旅館,第二天凌晨開車登上島嶼最東的三貂角燈 塔。可惜霧濃雲厚,從早上六點一直等到九點, 20


文藝 093

Topic

寫入《靈鷲山外山》一書。我上山最舒適的體會

葉子黃的時候就落下,落到哪裡去了呢?沒到哪

是師父說的呼吸,把紛競的念頭放下,調勻心律,

裡去,又去滋養那棵樹了。樹是大生命,葉子是

山的空氣、海的空氣、樹的空氣,及岩石、鐘磬、

小生命,小生命不斷地死、不斷地生。大生命是

木魚、佛號的,都自然輕鬆吸入身體。霧籠罩全

不死的。」當年我隨緣記下的這段話,是我此生

山時,一公尺外即不見人,四野只剩下自己;一

難得超脫的「認知」。當年心道師父講這段話,

會兒霧散去,世界又重新出現在眼前。濛濛小雨

就站在遙望海面距離約一公里的觀海台前,他背

下著時,是一種感受,突然陽光露臉,心隨之放

對大海,而我是向著幻化不定的海。

亮,心情如禮懺過後。

領我和紅媛上山的法用師,大學攻讀哲學,

凡人避談生死,未必懂得無生無死的境界。

思路清晰敏捷,不擺架子、不給人壓力,能包容

國際知名的一行禪師曾以一張紙為例,說紙是由

文人的胡思亂想,偶爾開開玩笑她也不忌諱。

非紙的成分所組成,當你碰觸這張紙就碰觸了樹、

十三年來,我每次上山,一定打電話給她。她帶

森林、陽光、雲朵。在我們認為這是紙之前,它

我走過後山的羅漢步道,炎熱的夏日,那裡相對

曾經是陽光,是樹,是雲;把紙燒掉,「你看到

清涼,我將皮鞋脫在步道入口,赤腳踩上一塊塊

灰燼,也看見煙霧升起,煙是這張紙的延續,這

石板,道旁青斗石雕的羅漢形體生動,或坐或立

張紙成了空中雲朵,明天它可能會化作落到你額

在樹林中,各具神致,一任青苔歲月著上一層老

頭上的一滴雨,於是你又遇見了它」。

古味。羅漢,斷除人間煩惱、不貪不愛,是修行

這與 2003 年心道師父開示我「眾生永是同 體」的道理是相通的。「人的緣就像葉子一樣,

的聖者,是佛經教義所示現。 後來我也曾獨行其間,閒適地欣賞景幽人稀 的秘境美。羅漢步道的美就在它既靜謐又有生意, 石雕、巨大的佛足與覆缽式佛塔的建置,聚集十 方心念,與自然和諧共鳴,添增訊息能量。我所 作〈密林〉詩,即抒寫羅漢步道的體驗,「萬蟬 喧嘩獨看他一人/動靜穿行請蟬停話」;並以紅 塵的求歡,反襯羅漢的安住:

21


文藝 093

Topic

空空 空空 羅漢坐在求生的密林 空空 空空 羅漢坐在求歡的密林

除了觀海台和羅漢步道,那座有石岩矗立門

我結跏趺坐青石 四野一片蟲鳴 眼底有渺無邊際的海線

一幢黑屋在山腰

前的大殿也十分令我嘆賞。一年冬天,我在山上 掛單,入夜,有緣坐進大殿聆聽莊嚴的擊鼓,音

每晚我拾級而上

浪像在重山中迴盪,鼓點由緩至急,復收於初響,

去開它的門點它的燈

扣擊於耳中、心上,一時將人攝至跟前,一時又 送去極遠。踏出殿外,驀見一尼師以披風包裹全 身正閉目趺坐於疏星下,青石地板寒氣逼人,反 使那腰板柔和挺直的形象更顯溫暖動人,黑暗中 似一尊不露眉眼的菩薩。

一幢黑屋在內心 每晚我睡臥野地 直到黑屋消失曙光裡

原本矮小的大殿,前幾年改建了,殿前的石 岩包進殿內,殿前的廣場似也加大了。許多人欣

早於前生的海

賞新的大殿,唯我惋惜之,始終對記憶依依不捨。 留在我心中的靈鷲山大殿,仍是從前那座簡樸不

藍晃晃

宏偉的,是我親見一尼師面海打坐的親切小佛殿。

早於前生的天

彷彿前生我也曾趺坐於此,彷彿前生我就是一尼 如此引發我幻化之感,既屬詩的觸機,也成

師:

為開啟我深層意識的一把鑰匙。 海藍晃晃

小說家李黎、施叔青曾請我開車載她們上山 天紫濛濛 身後的酥油燈是除業障的 橙黃的月是燃燈佛的

巡禮。參謁十一面觀音,須登一座小山頭,腳下 不輕鬆,心頭卻有朝山的感覺、消釋壓力的喜悅。 今年舊曆年初二,我與家人上山走春,向心 道師父行禮,也向常存、顯月……等法師請安。

22


文藝 093

Topic

接著,在律心堂聽法用師談神識、靈魂,辯論宗 教能驗或超驗,理性與非理性等課題。「人死亡 時,代表生命力的藍色逐漸脫離身體,」她轉述 科學家發表於醫學期刊的研究:「部分瀕死者恢 復知覺後能清楚地回憶起發生過的事,當醫生護 士盡力搶救他的時候,他感覺自己像一片羽毛正 漂浮在房間某角落或天花板,注視著自己知覺復 甦的過程。雖極力想告訴別人自身的困境,但無 法與人交流……」我問她什麼時刻最快樂?她說: 「一個人安靜作早晚課時。」又說:「能幫助到 人家,對方覺得受用……看到你們回山來時,也 很快樂。」 一個下午很快就過去。天暗了,起風了,我 獨自踱向觀海台,木板梯階上影影綽綽地有人坐、 有人站,「阿芝──」彷彿是心道師父叫我的聲 音,我回望,卻只有山風。「每一個眾生都有關係, 大家都是有緣人。」我靜靜回味法用師的話:「曼 陀羅是世界海,我們對宇宙結構的認識只一點點 ……海是無情,也是有情……」。 開啟人的內外知覺,這裡,像詩的秘境!面 對海,沒有任何一個地方比我此刻站的地方視野 更佳,哪怕是在有霧的夜晚。 2016.02.29 寫於紅樹林

23


尤利春伉儷與心道禪師合影

當 商 業 遇 上 佛 法 企業家的出世與入世

尤利春的捨與得 良瑋集團今日的「生意興隆」及「財源廣進」, 正是來源於集團董事長尤利春及周芳如夫婦的「捨得」。 撰文•余素珠

進良瑋集團位於台北市迪化街的總部,印

若是誰與這些藝品有緣,他必然會滿心歡喜地將

入眼簾的全是精美的佛教藝術品,包括佛

它們轉贈有緣人。

像、字畫、象牙、瓶器等,且三個樓層各有風格, 琳瑯滿目,對於這些價值不斐的藝品,集團董 事長尤利春表示,他只是「階段性的保護者」, 24

在會客室裡,「捨得」二字的橫匾旁,分 別是「生意興隆」及「財源廣進」,充分證明良


當商業遇上佛法

瑋集團今日的「生意興隆」及「財源廣進」,正

尤董事長益發覺得「環保,愛地球」是一件刻

是來源於集團董事長尤利春及周芳如夫婦的「捨

不容緩的事,於是更用心投入經營良澔科技公

得」。

司,從事環保 PE 高分子材料製造,經過八年的

逆境是人生最好的歷練

虧損,如今已是該領域的全球第三大,並轉虧為

良瑋集團從紡織業起家,不斷地創新研發, 讓公司不僅沒有在時代潮流中敗下陣來,甚至因 為加入創新科技研發的特殊布料,讓公司業績蒸

盈。對此,尤董事長滿足的不是蒸蒸日上的業 績,而是因此讓更多人注意到地球環保,讓資源 永續利用的成果。

蒸日上。而靈鷲山教團裡法師的所有衣材,便是 由良瑋集團免費提供。 說起與靈鷲山的緣分,尤董事長提到靈鷲 山台北講堂會務副執行長黃淑麗師姐。黃淑麗師

談起良澔科技的創辦過程,尤董事長表示, 或許是過去的事業歷程過於平順,讓他有了驕傲 心,良澔科技雖然把他送入逆境,但卻是他人生 最好的歷練。

姐退休前在銀行服務,尤董事長是她的客戶,因

他說,良澔科技創業初期資金出現很大的

為投緣,成了朋友。2003 年某日,黃淑麗師姐

缺口,加上又有業界的風言風語,事後回想,那

約了心道禪師到良瑋集團拜會尤董事長,在訪談

段逆境雖然刻骨,但逆境可以讓人學習忍辱,也

當天一樣的會客室裡,傍晚時分,黃淑麗師姐不

讓人冷靜下來尋找新的契機,那時,他告訴自己:

經意望向窗外淡水河河口處,驚見兩道彩虹,忙

「心存善念,就算事業撐不起來也無愧於心。」

著向現場的人分享,只見禪師淡定地說:「這是 佛光普照!」難得的緣分,讓尤董事長自此發心 護持靈鷲山。

商人學佛,做利益眾生的事 想起當初跟師父報告想從事環保事業,師 父大力支持,認為這是愛地球的好事,於是他一

提到心道禪師,尤董事長表示,「師父最

頭栽入,過程中,遇到困難,尤董事長再向師父

了不起的地方是他的慈悲,他致力於宗教的和平

報告,師父告訴他:「該你承擔的就要承擔。」

志業,只要宗教和平,世界就和平。」

一句話,尤董事長挺過最難的階段,終至開花結

而除了紡織事業,在與心道禪師結緣後,

果。 25


當商業遇上佛法

談到商業與佛法的關係,尤董事長提到近

至 於 佛 法, 尤 董 事 長 奉 行 的 是「 知 行 合

代以來因為經濟發展,整個地球及人類付出了很

一」,他說:「就是佛經上講什麼,做得到的我

大的代價,以手機業為例,他說,「如果手機商

就去做!」他現在一天打坐三次,每次一柱香約

人學佛,他應該研究耐用的手機,發明比鋰電

四十分鐘,分別是晨起、傍晚及睡前,尤董事長

池更好的替代品,這樣就能減少地球的汙染。」

表示,開始打坐之後讓他更有定力。開始做良澔

他也不忘提醒:「商人應該都要學佛,如果他

科技後,因為壓力非常大,尤董事長恢復了戒了

有慈悲心,懂因果關係,那他就不會只以利益

許久的菸癮,但開始打坐後,對於菸癮,他表示

為導向,會去做利益眾生的事,不要浪費資源,

有較好的控制力,他說,「想抽菸時,就去打坐,

那麼地球眾生都能得救!」

效果很好」。

他也表示,不是說學佛生意就能做得好,

對煩惱,面對、承擔、解決

每個人的因緣不一樣,但學佛能激起善念、慈悲

談到打坐,尤董事長輕鬆地說道:「剛開

心,如果因此讓人類為經濟發展所付出的代價減

始,(意念)很容易跑出去,但把它拉回來就好,

少一點,就值得。

從一分鐘開始,兩分鐘、三分鐘,慢慢來。」

對於合作廠商,尤董事長表示,要誠心對

除了事業經營,尤董事長夫婦對於慈善事

待,考慮對方的立場,他也要獲利、他也有員工

業也是盡心盡力。除了前述的法師衣材,布料、

要照顧,所以要讓他有錢賺,才有能力去照顧

禪修墊一應,靈鷲山的慈善基金會、宗教博物

員工。而對待自己的員工,則是要誠懇、慈悲,

館、普仁獎等活動,許多都有夫妻倆的身影,黃

待如家人,公司有獲利,就要有固定的比例分享

淑麗師姐還提到,尤董事長有一次到八里近郊爬

給員工,這樣,員工就會把公司當成自己的家。

山,見一處修建一半的廟宇,經詢問是經費不

關於「管理」,尤董事長透露,「只管理『異 常』,『正常』就不必管理。」也就是說,員工 只要達到績效,其他事都可以不要求,給其充 分的發展空間;但如果達不到業績,就要教導、 緊盯,而這對員工也是一種訓練,能使其提升。 26

足,尤董事長毫不遲疑,答應捐助建廟的款項。 對此,尤董事長客氣地說道:「那沒有什麼,只 是因緣到了。」他接著說:「它(指「因緣」) 找我們,我們做不到,就沒有福報;如果我們能 做到,就有福報,遇上了反而是我們的福氣!」


當商業遇上佛法

所以他說:「只要因緣聚合,能做的,就盡量

地說:「當然有!」但因為心中有佛法,尤董事

做。」

長現在面對煩惱以「面對,承擔,解決」的態

他再引《金剛經》的要義,「什麼都帶不走, 都是因緣聚合,我們只是一個介面,讓這些東西 去到它們該去的地方。」 問他現在還有煩惱嗎?尤董事長毫不遲疑

度,他舉例說:「做什麼事就像是站在水中,難 免被水濺到,這時候要承擔,但是當水從身邊過 去了,就要放下,不要再去想它。」他輕鬆地說 道:「因緣來了就承擔,因緣走了就放下。這樣, 就沒有煩惱了!」 27


28


新寧靜運動

宇宙最大的能量 ‧ 心和平 ‧ 世界就和平

芮斯 自在的靈魂 ‧ 療癒的歌聲 撰文 ‧ 許凱森

灣族的太陽之子,一出生就擁有公主的名

傾巢而出的夢想,而夢想要實現,勢必得靠自

字,曾經以為部落就是她人生的全部,卻

己的力量出走,那年,她 18 歲。

在部落外的世界吟唱出療癒人心的排灣古調。

在西餐廳駐唱,從中午唱到午夜,唱到電

屏東縣大武山上的高處,是排灣族祖先發

視台的製作人找她參加當年紅極一時的節目《五

祥的靈地,在那個普遍窮困的年代,高山上的

燈獎》,獲得五度五關的最高榮譽,這不在她

飲食、交通、醫療都相當不便,農作物就種在

的規劃之中;離開部落時帶了一小塊布到台北,

自己家門前的一小塊地,收成之後再和隔壁鄰

自己摸索著刺繡的配色和精緻度,那時,台北

居以物易物,如此養活全家人。日本統治期間,

剛好在推動原住民文化復興,芮斯的作品恰巧

只有唯一的天皇,不能再有頭目,長期之下,

被當時的台北市長黃大洲看見,邀請她開班授

排灣族人逐漸對自己的文化產生動搖與懷疑,

課,於是,搖身一變成為刺繡班的老師,這也

家長們認為孩子不應該留在山上,要到都市接

不在她的規劃之中;後來與優劇場劇團 ( 現在的

受教育才有未來,而沿襲著長嗣繼承制度的排

優人神鼓劇團 ) 合作成為客席歌唱藝術家,有人

灣族,在能力有限的情況之下,第一個孩子就

提議可以去參加金曲獎,於是在硬體資源有限

成為父母傾盡全力送到都市的不二選擇。

的情況下將歌曲整理成一張專輯,報名送審。

隨順因緣 ‧ 自有安排

頒獎典禮那天,穿著牛仔褲,根本不覺得自己

芮斯是頭目的二女兒,原本以為自己會在 部落種著小米,相夫教子到終老,這一輩子都 不會離開,沒料想到,當聽見周圍回鄉的族人 興高采烈地描述著自己去了哪裡、有了什麼經 歷之後,芮斯赫然發現原來自己心中也有想要

有上台機會的芮斯,拿下了第十五屆金曲獎傳 統暨藝術類最佳演唱人,這更加不在她的規劃 之中。

祖靈守護 ‧ 感恩慈悲 要說是什麼突然啟動芮斯內心世界的開關 29


新寧靜運動

但是不知道該怎麼找,不久之後,FACEBOOK 上的朋友居然就傳了兩首古調給她,更讓芮斯 覺得真的有一股力量在幫助她。而這一路上成 就芮斯的,並不是因為她有多厲害,而是她有 被守護,所以芮斯對於自己的言行舉止更加要 求,尊敬每一場演出,不把表演只當成表演。 很多人聽見芮斯的歌聲,都感受到寧靜、 療癒、靈性,其實這都不是刻意營造出來的, 而是自然而然發生的。「只要確信自己努力了, 而開始了她真正的人生,非刺繡莫屬。芮斯形

不管開什麼花,都去接受,然候對每一件事都

容,當她安靜地刺繡時,會感覺到周圍有某種

懷有感恩跟慈悲的心。」芮斯這麼說。

能量在轉動,似乎是祖靈在和她連線,也是從 開始刺繡之後,芮斯就覺得自己一直被守護著。

禪 ‧ 真理 ‧ 緣在靈鷲山 禪修多年的芮斯說:「禪對我而言就是一

某個失眠夜,芮斯躺在床上哼唱出了一首

條道路,找到真理也找到自己,遭遇任何困難

歌,具排灣族元素,卻是全新創作。在一次朋

時,這個力量會幫助我化解很多問題而不浮躁。

友的聚會當中,芮斯獻唱了這首自創曲,當時

所以,我無時無刻都在禪修,並用禪的精神去

優劇場的創辦人劉若瑀一聽到就驚為天人地說:

處理每件事。」有人問芮斯怎麼會去靈鷲山,

「這個聲音,我找了好久。」之後芮斯就開始

她這麼回答:「時間與空間的推移,加上生命

了與優劇場的合作,而這個合作的因緣也讓芮

經驗的累積,每個人都會產生不同的磁場,當

斯覺得相當神奇,怎麼才剛創作出那首歌,劉

你遇到和自己相通的磁場時,自然而然就會去

若瑀就出現了,芮斯說:「我知道那是祖靈在

做某件事。」

守護我,一定是有什麼事情要發生。」 刺繡時,芮斯跟祖靈說想要唱一些古調, 30

會走到哪裡都不是刻意,而是結出來的一 個果,所以芮斯從來都不會去設想任何目標,


新寧靜運動

但可以很肯定的是,她絕對認真地面對每一件

妹全都跟著我一起到山上,在充滿感恩與榮幸的

事,包括到靈鷲山帶法工們唱平安之歌。平安禪

團圓夜,這個緣就開始了。」原本是基督徒的芮

落實愛地球九大生活主張,所以芮斯在設計平安

斯後來也皈依心道禪師,當部落族人認為祖靈文

之歌時,將口訣放在愛地球和愛大自然,再結合

化與基督教有衝突時,芮斯的解釋是大家只是用

聲音與觀想就完成了平安之歌。

不同的文化在敬拜神,用不同的方式在行大愛,

每次要接下某個工作前,芮斯都會自問, 這件事對人好不好?是好的就去做。感到不確定

她認為神是無相的,佛教也好、基督教也好,並 不衝突。

時,只要回歸佛性,就能很篤定這是對的,也就

只要記得回家的路,不管人在哪裡,都安

一定會被神祝福。「當接到寶祥師的電話,希望

心;只要找回自己的本性,不管遇到什麼問題,

我們除夕夜能夠到靈鷲山表演,排灣族的兄弟姊

都安住。

平安之歌 芮斯老師為平安禪法工團練創作的「平安之歌」非常療癒,以《六字大明 咒》──「唵嘛呢叭咪吽」的音聲共鳴為基礎,把愛傳遞給大地、天空、眾生、 自己,潔淨內心,結合觀想,把音聲共振的能量回向給地球,這首平安之歌分 成三段: 第一段 吹「風」的聲音:風是大自然的能量,引風過來,徐徐流動,每個人 都是大地的守護行者,讓自己和宇宙合而為一。 第二段 唱誦「唵」的聲音:「唵」是宇宙的能量,也是土地的聲音。聽別人唱, 聽自己唱,讓全身感受聲音的振動,找回自己與大地的聯結。 第三段 唱誦《六字大明咒》:集體共振能量,淨化身心靈,淨化我們的地球。

31


彼岸花 ── 撰文

許凱森 ‧

照見生活中的煩惱與困頓 ‧

擺渡忘川所見的紅

見 花 獻 佛 以花草觀心

今天是星期幾?」這是兒子每天進家門時都要

裡是否會寂寞。也許,兼三份工作,還要忙著餵

回答母親的問題。

飽好幾張小嘴的母親,根本無暇感覺空虛。也許,

十六歲那年,一個熱情的男孩,天天往家裡

只能這麼想,因為各自都有各自的失落。

跑,沒有喝咖啡、看電影,卻總是有理由「順便」

標會、被倒會、借錢、再還錢,終究也帶大

來看看她;十八歲,她的名字前冠上他的姓氏,

了六個孩子,更多了可愛的孫子喊她阿嬤。不再

並多了一雙父母;十九歲,他們的第一個孩子出

需要為生活奔忙之後,身體還算健朗,勤跑靈鷲

世。

山,朝山、法會、共修、當志工,捷運不太會坐、 孩子見到他的次數,是還沒有上學的小小

孩都可以數到的數,在那個單親家庭還很罕見的 年代裡,她的身分證上雖然一直都保留著他的名 字,但家中卻鮮少出現他的身影。孩子從來沒問 過為什麼爸爸不回家,也就不曾關心過母親的心 32

公車路線也不是很熟、唯有從板橋到福隆區間車 的各個停靠站,她都能夠如數家珍。沒出門的日 子,晚飯後的習慣就是翻著電話簿,打給許久未 出現的師兄師姐,通知大家最近教團活動的時間 和地點,就像是認真盡責的班長要把每個人都找


阿含

Agama

見花獻佛

人間花語 彼 岸花,又名「紅花石蒜」,外 型 反 捲 如 龍 爪, 花 期 為 夏 末 秋 初,特性是先開花後長葉,冬天 葉子不落,夏天葉落休眠。由於 花和葉子不能見面的特性,又被 稱為「無情無義」的花。 別名「曼珠沙華」,取自《法華 經》,意為天上的花或紅花。 花 語:分離、傷心、不吉祥、悲 傷的回憶。

回來開同學會一樣。 直到接到他在異鄉過世的消息,知道他在 最後一口氣前,身邊還有另一個她,從此以後, 她就再也記不得今天是什麼日子,彷彿他忘了自

淒的傳說。相傳彼岸花只開於黃泉,是黃泉路上 唯一的風景,是像血一樣絢爛鮮紅的花,有花無 葉,當靈魂度過忘川時,便忘卻了生前的種種, 曾經的一切都留在了彼岸,開成妖豔的花。

己,自己也將自己忘記。近五十個寒暑,不得相

彼岸花,開一千年,落一千年,花葉永不

伴白首終老,715 公里的距離,各據海峽一方,

相見。情不為因果,緣注定生死。他踏過忘川,

最後只能在山上,預訂下祂旁邊的位置,用留在

心靜如水,她獨留人間,心痛破碎,她沒有靈魂

人世間的情執,未完與祂的相守。

地活著,愛著他。然而,緣起則聚,緣滅則散,

是時天雨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蔓殊 沙華、摩訶曼殊沙華,而散佛上,及諸大眾。火 紅色的彼岸花,從天界落下,原是佛要說《法華 經》時,先現出的六種祥瑞之一,卻也輾轉著悲

生死亦然,緣滅總是聚不到一起,就算情再深。 如果彼岸花的花香真的能喚起生前的記憶,當他 看見了花、聞到了香,是否會記起自己少年時的 殷勤和曖昧,以及她日日夜夜的思念與眷戀。 33


四種淨信:佛、法、僧、戒

除熱得清涼 ‧

並持守基本戒律。而在阿含期的經典中,

佛陀還常常提到「四不壞淨」,什麼是「四不 壞淨」呢?簡單地說,也就是四種淨信:對「佛、 法、僧、戒」具有淨信心。「四不壞淨」又稱「法 鏡法門」,如同佛陀給我們的一面法鏡。而在 經文中佛陀又是怎樣教導我們學習這一面法鏡 呢?

佛陀教導的法鏡法門(註一) 有一次,佛陀當時住在親戚村的磚屋中。 那時阿難去見佛陀,對佛陀說,某某比丘、 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死了,阿難追問他們

能滅諸煩惱 ‧

撰文•開山寮法堂院

一心應善聽 ‧

佛陀給你一面法鏡

甘 露 清 涼 佛法如甘露 34

依是學佛之始,首先要認識三寶的功德,

去處是什麼?來世是什麼? 佛陀雖一一回答阿難,誰已經究竟解脫, 誰又會再來一世,誰又已成為入流者(註二) 等等。但佛陀又對阿難說:「阿難!生為人會


阿含

Agama

甘露清涼

死去是必然的,但每一個人死了,你們總是來問

畜生界、餓鬼界已盡,不墮惡趣法、決定、以正

我這些事,這也是個麻煩。這樣吧!我教導大眾

覺為彼岸。」

一個法鏡法門,這是一個聖弟子,當他願意時, 他就能由自己決定不墮惡趣法,能以正覺為彼 岸。」

所以法鏡法門就是指聖弟子必須具備的四 種淨信,也就是對「佛、法、僧、戒」能具備信 心去行持,便不會墮入三途惡道。

阿難問:「佛陀啊!什麼是法鏡法門(註 三)呢?竟然如此殊勝。」 於是佛陀說:「阿難!聖弟子對佛具足淨 信,信彼世尊是:『阿羅漢、等正覺者、明行足、 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 世尊。』 對法具足淨信:『世尊所善說之法, 是現益、應來見、明瞭、導至解脫,令智者各自 體證。』 對於僧伽具足淨信:『法是被世尊善 說的、直接可見的、即時的、請你來見的、能引 導的、智者應該自己經驗的。』 對於僧伽具足淨信:『世尊之弟子僧伽, 是善正行、正直行、奉法、具足淨戒。世尊之弟 子僧伽,是四雙八輩,值得供養、恭敬、禮拜, 為世間之無上福田。』 具備聖者所愛戒:『無毀壞的、無瑕 疵的、無污點的、無雜色的、自由的、智者所稱 讚的、不取著的、導向定的。』 阿難!這就是法鏡法門,已具備此的聖弟 子,當他願意時,他就能由自己說:於地獄界、

阿難對給孤獨長者的開示(註四) 某次,給孤獨長者在重病時,召喚僕人去 請求尊者阿難來開示。 抵達後,僕人便對尊者阿難這麼說:「大 德!屋主給孤獨重病,他請求尊者阿難出自憐 憫,為給孤獨長者開示吧!」 尊者阿難同意了,他在午前時穿好衣服後, 取鉢與僧衣,去屋主給孤獨的住處。抵達後,在 設置好的座位坐下。 坐好後,尊者阿難對屋主給孤獨這麼說: 「屋主!你是否能忍受?是否能維持?苦 的感受是否減退而沒增加?」 「大德!我不能忍受,不能維持,我強烈 苦的感受增加而沒減退。」 「屋主!具備四法之未受教導的一般人有 恐怖、有僵硬、有起因於來生的死亡恐懼,有哪 四個呢? 屋主!這裡,未受教導的一般人具備對佛 的不淨信,而當察覺自己對佛的不淨信時,他有 恐怖、有僵硬、有起因於來生的死亡恐懼。 35


阿含

Agama

甘露清涼

再者,屋主!未受教導的一般人具備對法

不壞淨,而當察覺自己對佛的不壞淨時,他沒有

的不淨信,而當察覺自己對法的不淨信時,他有

恐怖、沒有僵硬、沒有起因於來生的死亡恐懼。

恐怖、有僵硬、有起因於來生的死亡恐懼。

再者,屋主!已受教導的聖弟子對法具備

再者,屋主!未受教導的一般人具備對僧

不壞淨,而當察覺自己對法的不壞淨時,他沒有

團的不淨信,而當察覺自己對僧團的不淨信時,

恐怖、沒有僵硬、沒有起因於來生的死亡恐懼。

他有恐怖、有僵硬、有起因於來生的死亡恐懼。

再者,屋主!已受教導的聖弟子對僧團具

再者,屋主!未受教導的一般人破戒,而

備不壞淨,而當察覺自己對僧團的不壞淨時,他

當察覺自己破戒時,他有恐怖、有僵硬、有起因

沒有恐怖、沒有僵硬、沒有起因於來生的死亡恐

於來生的死亡恐懼。

懼。

屋主!具備這四法之未受教導的一般人有 恐怖、有僵硬、有起因於來生的死亡恐懼。 屋主!具備四法之已受教導的聖弟子沒有 恐怖、沒有僵硬、沒有起因於來生的死亡恐懼, 哪四個呢? 屋主!這裡,已受教導的聖弟子對佛具備 36

再者,屋主!已受教導的聖弟子具備對戒 的不壞淨,而當察覺自己具備對戒的不壞淨時, 他沒有恐怖、沒有僵硬、沒有起因於來生的死亡 恐懼。 屋主!具備這四法之已受教導的聖弟子沒 有恐怖、沒有僵硬、沒有起因於來生的死亡恐


阿含

Agama

甘露清涼 註一: 據《相應部 55 相應 8 經 / 磚屋經第一》, 莊春江譯 註二: 南傳作「入流者」,另譯為「預流者」, 又稱之為「七有」,《長部 29 經》又稱 之為「初果;第一果」,即「入流果」。 註三: 南 傳作「法鏡法門」,菩提比丘長老英 譯為「法的解說,法的鏡子」。 註四: 《相應部 55 相應 27 經 / 給孤獨經第二》, 莊春江譯

懼。」 「阿難大德!我不恐懼,為何我要恐懼?

皈依功德來自於對佛法僧功德的信心,三 皈依也同時還包括對戒的持守。

大德!我對佛具備不壞淨,我具備對法,我對僧

在緬甸、泰國,受三皈依同時也就受五戒。

團具備不壞淨,大德!世尊所教導的這些在家人

五戒是什麼呢?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

如法學處,我沒有任何毀壞。」

語、不飲酒。心道禪師說︰「佛法裡最重要的,

「屋主!這是你獲得的利益,屋主!這是 好的獲得,屋主!入流果被你記說。」

就是教我們如何成為一個不傷害眾生的人。」受 了五戒之後,更精進的佛弟子還會受八關齋戒、 菩薩戒。

歸信三寶與持戒是我們生生世世的一 盞明燈

心道禪師又說:「念覺(佛就是覺)

我們要如何對佛法起正信、正見?學習佛

可以不迷惑,念法可以解脫我們的障

陀教授的「法鏡法門」,就是建立佛、法、僧、

礙,念僧(僧就是清淨)可以淨除我們

戒的「四種淨信」(四不壞淨)。

的業障,所以我們要就是常念三寶――

心道禪師說:「佛已經證悟一切,

佛、法、僧。」

祂能夠離苦,得到圓滿的智慧,所以我

三寶是我們生生世世的一盞明燈,讓我們

們跟佛學習就是皈依佛。皈依法就是除

在生命輪迴當中,因為到三寶的光明跟引導,我

去我們生命裡面的迷惑障礙,讓我們的

們不會墮落。而佛教徒每天要做的事,就是對三

生命能夠自由自在,讓我們的心靈能夠

寶的禮敬,即是憶念三寶的功德,我們皈依三寶

無罣無礙。皈依僧就是要有僧眾、僧團

與歸信佛法僧,還要持守基本五戒十善,具足對

把法傳下來,指導我們瞭解法、瞭解佛, 然後讓我們能夠成佛。」

佛、法、僧、戒的淨信。這就是佛陀給我們的一 面法鏡,它讓我們不會墮入三途惡道,並朝向涅 槃清淨的聖道前進。 37


阿含

Agama

佛 心 育 苗 寫給家長看的佛法

解決問題前必須先發現問題

佛心育苗

期文章提到「領導十 C」,雖分為十個項度,但這些項度卻不是

各自獨立毫無相關,甚至 5C 關鍵能力跟領導十 C 也有絕對的相

關,譬如像是 5C 關鍵能力中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怎麼樣的人才是具備解決問題能力的人呢?要解決問題必須有哪 些能力呢?答案不正是領導十 C 中的:有好奇心、有創意、有溝通能力、 有品格、有勇氣、有信念、有能力、有魅力、有常識、有危機處理能 力嗎?換句話說,所有我們要培養孩子的能力,簡單來說就是解決問 題的能力,而且也只有從學生是否能真實解決生活上的問題,才能檢 示學生是否已具備帶著走的關鍵能力。

藉由「經一事,長一智」來增進能力 正因為關鍵就在於學生是否能將所學用在解決問題上,我們就必 須用「逆向」課程設計的方式「以終為始」,一開始就將目標鎖定在 解決真實的問題才行。然而現代孩子個個都是寶,雖不是每個都是活 在溫室裡的「草莓族」,但不可否認的,在少子化的背景下,父母幾 乎都把孩子照顧得無微不至,結果竟然是孩子在生活中從來沒遇到什 麼問題,漸漸地竟然連「發現問題」的能力都不見了,因為爸媽已早 孩子一步「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結果就是孩子活在一個「沒 有問題」的世界,沒有問題就不可能去解決問題,沒解決過問題自然 也無法藉由「經一事,長一智」來增進自己的關鍵能力,這也就是我 們第一個正式課程必須是「好奇心」的原因,唯有讓好奇心復活,孩 子才能開始有「問題意識」,也才能開始發現問題、思考對策、動手 解決問題,進而在過程中培養出更多能力。 大家都知道這世界從來就不缺乏問題,只是孩子們沒有養成將問 題記錄下來的習慣,所以我們設計了「Q 寶圖鑑」紀錄表,上方有個「Q 寶眼鏡」,鼓勵孩子張開發現問題的眼睛,接著善用「六何法」來思考。

撰文•日修

38

首先簡單地記下「何時、何地、何人、何物」(1-4),接著跳到下 方去思考「如何」,由於孩子往往寫得太簡單,於是將「如何」細分 為「如何開始、經過是如何、結果如何」(5-7),然後再回到中間感受


阿含

Agama

佛心育苗

考產生這個問題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10) 而如何找到真正的原因就必須使用「追問 5 個 為什麼」的思考模式 ( 後續的課程會教導孩子實 作的方法 ),接著要訓練孩子清楚表達的能力, 也就是總結統整的能力,所以請孩子用一句話 來統整表達這個問題 (11)。 至於為什麼在表格的排列沒有依據思考的 順序呢?因為表格上的順序是「跟他人溝通時的 順序」,我們希望孩子了解與人溝通時要先講重 點,先用一句話將最重要的內容表達出來,再點 出問題產生的破壞,接著說出造成問題的真因, 這樣他人才會想繼續聽你說明解決的方法,別人 也才能了解為什麼你會提出這樣的解決方法,並 且能讓他人判斷這個解決方法是否是「對症下 藥」? 一下自己面對這個問題的心情或感受 (8),至於

然後,再次「以終為始」,先以自己想產

為什麼要將這個欄位放在「Q 怪鏡片」和「Q

生的好結果為目標 (12),擬定實際可行的解決方

寶鏡片」之間呢?因為「感覺決定行為」,如

法 (13),再用一句話統整這個解決辦法 (14)。

果沒有強烈想解決問題的感覺,即使發現問題,

好不容易經過仔細的思考後,產出了好的

也不會生起想去解決問題的動機,我們鼓勵孩

解決方案,但這一切仍只是「紙上談兵」,再

子去發現自己真正有感受、真正想解決的問題,

好的方案還是需要「人」去執行,因此我們讓

而不是為了記錄而記錄地交差了事,畢竟這可

孩子寫下自己的名字成為「Q 寶發明家」(15),

能就是未來課程大家要真正去解決的問題,如

激發孩子的榮譽感,而發明日期 (16) 則是提醒

果沒有強烈想解決的感受,到時候做起來就會

孩子執行時必須注意時間及排程。

「了無生氣」,反過來才能「熱情十足」。

再好的方案還是需要「人」去執行 確定自己有想要解決的意願,接著我們要 思考一下這個問題造成了什麼破壞 (9),然後思

最後則是要激發孩子的想像力和創意,讓 學生依據自己記錄的 Q 怪特質,具像化 Q 怪的 名稱 (17),並畫出來 (18);再依據 Q 寶的特質, 具像化 Q 寶的名稱 (19),並畫出來 (20)。 39


撰文•張育寧

諸佛的許諾 ──

金塔 微 物 之 神 一片落葉自成世界 因為故事 ‧

處處皆美 ‧

40

Prajña

般若

微物之神


般若

Prajña

微物之神

座塔都有身世,佛的身世。來到靈鷲山上

座小型金塔,各自雕刻不同象徵圖形,兩兩一

的金塔,心中所想所見還是佛。

組,各有其意涵,訴說心道禪師和平止戰,佛

但是,建造佛塔的歷史,卻是一部部罪業 和正覺救贖的啟示錄。印度的阿育王畢生南征 北討,留下血腥的一頁,晚年懺悔皈依佛而建 塔,仰光的大金塔也是在人民的殺戮間建造而 起,如今供奉釋迦牟尼的八根頭髮,成為佛教 徒心所歸往的方向。 據說,每座金塔追尋著太陽的方向,那是 光明的象徵,也是地面上的凡夫俗子尋找佛國 的燈塔,像是諸佛雖然沉默,卻沒有放棄過人 類,雖然燈塔也沉默一往,總是指引著迷航者。 縱使人的一生無法脫離苦業,在金黃色的照耀 下,但願洗淨我們的罪過,歸向極樂淨土。每 座佛塔都在許諾著我們,回頭就是彼岸啊。 靈鷲山的大金塔,依山傍水重巒疊翠,沒 有絡繹不絕的朝聖人群,然而在這靜謐天地之 間,卻自成一番景緻。圍繞在大金塔一旁的四

法恆傳的悲心大願。四座小型金塔其上分別刻 有正覺塔、地球、經典、船隻。正覺塔象徵當 人們走向正覺,啟蒙佛性,地球便會邁向和平 健康。經典則代表佛教經典三藏十二部,船隻 取其諧音代表三乘法脈恆傳。合在一起,便有 經典恆傳,法輪常住之意。 總有親赴緬甸的人說過,緬甸是個很原味、 純淨的地方,人在那裡每天似乎只要做一件事 ──虔誠禮敬三寶。繞塔,意在常隨佛學,便 是在虔心誦唸佛號的過程中,心念純一。每日 如此貼近信行願,莫怪乎緬甸人如此知足安樂。 這座大金塔,是我的秘境,美而離奇的寧 靜。我常常來到靈鷲山,坐在塔影下,不由自 主的反思起自己的一言一行一思,是否能夠遵 循著佛的正念正道,我深深懺悔著自己的貪嗔 癡,每個妄念為何都像金塔那般的堅實呢?我 向金塔三拜,賜我般若明白吧,再拜。

41


般若

Prajña

歷史與人文

福隆與聖山寺 ——

聽過來人說故事 ‧

連結地方,面向世界

歷 史 與 人 文 時光荏苒

鷲山上、下院所在的福隆,古稱挖子澳,原為台灣東北

角地區的一處小漁村,居民以捕魚營生。至日治時期,

為了建造宜蘭線鐵路,於此設「澳底驛」,稱為新澳底,後又 改稱為「福隆」。1979 年,基隆至蘇澳段的北部濱海公路(台 2 線)通車,鐵公路於此交會,讓福隆對外交通更為便利。

全世界靈性寄託行者的心靈聖山 福隆位於台灣東北角海岸風景區的中心,東北角最大水 系——雙溪河於此入海,與太平洋海潮交互作用產生獨特的沙 嘴地形,形成砂質細膩的福隆海灘,每到夏季吸引大批遊客來 此戲水。近年,東北角海岸風景區管理處與地方政府大力推展 觀光,每年五月開始的福隆國際沙雕藝術季、海洋音樂祭以及 舊草嶺隧道自行車道與龍門露營區,每到假日吸引大批人潮前 來遊玩,露營於天地之間,戲水於金黃沙灘上,馳騁在濱海自

圖文•文獻中心

行車道上,享受清風徐徐與海邊美景。同時,也能到雙溪河畔, 享受河邊美景,觀看河岸附近的豐富自然生態。 擁有如此美景的福隆,早期,居民大多依賴漁業為生, 甚至是偷渡藥材等以貼補家用,生活條件異常艱困,所以當心

42


般若

Prajña

歷史與人文

道法師來到靈鷲山覓地閉關,即發願在此開山建

泰國的國寶金佛「平安佛」、「圓滿佛」、「成

廟,希望帶動人氣繁華地方,也希望成為全世界

功佛」,深具南傳佛教的藝術風格;而殿中的

尋求靈性寄託的行者的心靈聖山。靈鷲山下院聖

一百零八尊觀音法相背牆、天花板的觀音曼陀

山寺的建設,即擔負起接引來自世界各地善緣的

羅,以及屋頂的金剛鈴杵加長壽寶瓶建築,體現

基地。

藏傳佛教的風格;大殿的華嚴經柱,充分體現漢

距離福隆火車站南方 600 公尺的聖山寺,

傳佛教本色。

為靈鷲山的下院,本來是福隆地方人士吳春泉老

2010 年 1 月,心道法師為令佛法永住,金

居士母親修行的私人廟宇,1989 年時由吳春泉

佛殿啟建地宮裝臟法會,內擺放由紅銅鑄造的仿

老居士捐獻給心道法師,唯一條件為保留延續

印尼中爪哇省佛塔遺跡「婆羅浮屠」模型,用以

「聖山寺」寺名,成為靈鷲山首座分院。

體現佛教最高思想,人人皆可隨處而入,修行成

心道法師接手後,逐步將其打造成地方的 佛教信仰中心,曾在此舉辦多項弘法活動,如大 專青年營、兒童夏令營、陸海鐵三路(公路、海 洋、鐵路)超度法會等;現今,聖山寺每年啟建 春、秋二季祭典,且於歲末辦理臘八粥發送以及 獨居老人關懷等,成為靈鷲山連結地方、發展地 方的信仰基地。 2005 年時,配合心道禪師推動「華嚴聖山」 計畫,進行聖山寺的新建計畫,希望以神聖、 環保、生態的理念,將聖山寺建設成兼具弘揚佛 法、推動有機與環保、觀光等多元功能,而且能 夠造福地方,讓地方有福又興隆的信仰中心。至 今,聖山寺的主體建築已大致完成,內有金佛 殿、善法大樓、檀信樓以及規劃中的香客中心 等。

全世界善信的佛法傳播基地 從福隆沙灘遠望福隆街區,馬上便會被聖 山寺金佛殿的仿唐風圓頂建築所吸引。沿襲靈鷲 山傳承、弘揚三乘佛教的教育理念,金佛殿的設 計也融合了三乘傳承的特色,殿內供奉三尊來自

佛的華嚴世界觀;地宮中收藏著不鏽鋼鍍鈦蝕刻 的《阿含經》、《大品般若經》、《法華經》、《華 嚴經》、《愣嚴經》與《楞伽經》六部經典,其中, 前四部代表心道法師的阿含、般若、法華、華嚴 四期教育修學體系,表示從堅固戒定慧的修行到 開啟空性的智慧,再到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最 後呈現圓滿的佛果的成佛藍圖;另外,《愣嚴經》 代表正見的佛法、《楞伽經》則代表禪宗傳承。 這六部經典象徵著靈鷲山以正見、禪心與四期教 育,成就佛法傳承與利益眾生。 目前規劃中的聖山寺香客中心,以「水」 的流動、淨化為設計主題,展示心道法師的四期 教育成佛藍圖,以及愛地球的和平理念,並將於 此安座兩尊感應力十足的緬甸放光玉佛及多寶臥 佛,讓遊客能禮拜佛陀、接觸佛法。 未來,位在福隆海濱、交通方便的聖山寺, 將成為靈鷲山主要的信眾教育基地,承擔起信眾 的佛法教育、主題展示及啟建法會等功能。聖山 寺也從原本的地方寺院,轉變成為接引全世界善 信的佛法傳播基地。 43


法華

Saddharma-Pundári . . ka stage

撰文•蘇雅芳

清淨的身心靈 清淨的飲食 ‧

禪食筆記

禪食筆記

經走在台東鄉間,一片田園風光中,艷紅

台灣原生種紅藜並不是台灣常見的作物,

色的花穗顯得格外亮眼醒目,像極了灑上

但卻是原住民種植了超過百年的傳統雜糧作物,

紅色水彩的畫布,慶幸自己有如此令人驚豔的

目前只有在台東、屏東、花蓮等地的原住民地

偶遇,也羨慕起好山好水的台東真是人間仙境,

區可看到它的蹤影,與藜麥同樣屬於藜亞科。

不僅有綠油油的稻田,黃澄澄的金針花海,還

藜麥富含蛋白質、維生素與必需脂肪酸,是美

有紅通通的不知名花田,五顏六色,有如隨四

國太空總署指定的最佳太空食品,而屬於藜麥

季更換的彩色畫布,美不勝收。多年後,在一

近親的台灣紅藜,因為擁有更高的營養價值,

個偶然的情況下得知,原來那片美麗的花田就

在近年越來越受到矚目。

是當紅的超級健康食物-紅藜。 44


法華

Saddharma-Pundári . . ka stage

禪食筆記

紅藜能使身心寧靜平和

紅藜料理,女性在傳統慶典上戴著紅藜頭飾的

紅藜含有高量的 γ 胺基丁酸,英文簡稱

歡樂,天然的原生穀物不僅健康養生,滿足口

GABA,GABA 是人體必要成分,具有安定神

腹之慾的同時,還為人類帶來快樂,免除煩憂,

經的作用,使身心寧靜平和。原住民常說只要吃

徹底清淨了身心靈。

到紅藜就會快樂似神仙,原因就在於此。想想原 住民在紅藜田中快樂採收,開心享用天然樸實的

堪稱渾身是寶的紅藜,種子有必需胺基酸、 微量元素和膳食纖維,葉子有抗氧化酵素,莖則

紅藜沙拉鮮筍 材料: 煮 熟綠竹筍 1 支、蒸熟 帶 殼 紅 藜 30g、 熟 青 花 菜 20g、 紅 黃 甜 椒 各 10g、腰果碎 20g 調味料:沙拉醬 50g 做法: 1. 將綠竹筍去殼後切粗條狀; 熟青花取花朵部份切碎;紅 黃甜椒切碎丁。 2. 將蒸熟帶殼紅藜、熟青花菜 碎、紅黃甜椒碎丁、腰果碎 混合後備用。 3. 綠竹筍條沾上沙拉醬後再沾 上作法 2 混合碎丁後擺盤即 可。

45


法華

Saddharma-Pundári . . ka stage

禪食筆記

通常是曬乾後當作燃料。內含的營養價值豐富完

藜的鉀含量高,腎臟功能不佳的人須酌量食用。

整,稱之為超級健康食物,一點也不為過。

強 大 的 抗 氧 化 能 力: 紅 藜 富 含 POD、

高蛋白質.高膳食纖維:紅藜的蛋白質含

CAT、SOD 三種抗氧化酵素,以及細胞所需之抗

量是稻米的 2 倍,約等同於魚、肉,是素食者攝

氧化物質「glutathione」,可預防老化。而美麗

取蛋白質的最佳穀物。膳食纖維是地瓜的 7 倍,

的紅色外衣的來源則是豐富的甜菜色素,除了抗

可降膽固醇、促進腸胃消化功能,同時紅藜的澱

氧化,還能治療腸胃疾病、糖尿病等,也可用於

粉含量低,提供飽足感之餘,也不用擔心攝取過

治療咳嗽、支氣管疾病。紅藜的植物性多酚類含

多的澱粉。

量遠比一般穀類多,多酚類有許多抗氧化功效,

礦物質與微量元素豐富:紅藜的鈣質是牛奶

並可抑制動脈硬化、降血壓、促進胰島素分泌。

的 7 倍、燕麥的 6.5 倍;鐵質是菠菜的 3 倍、地

具有高量多種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的必需胺

瓜的 11 倍,鎂質是白米的 11 倍,還有強化免疫

基酸:離胺酸、纈胺酸及組胺酸等,這些皆是

力的重要稀有元素硒和鍺。特別需注意的是,紅

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的必需胺基酸,其中離胺酸

紅藜燴黃金蟲草絲瓜 材料: 絲 瓜 1/2 條、黃金蟲草 10g、蒸熟紅 藜 20g、香菇 6 朵、薑絲 10g 調味料: 高湯 1 杯、鹽 1t、香油 1t、蓮藕粉 水或太白粉水 20g 做法: 1. 絲瓜切長條塊;黃金蟲草泡水。 2. 起鍋加入 1 大匙油爆香薑絲加入香菇、絲 瓜後加入高湯煮滾。 3. 煮滾後加入鹽調味,再用蓮藕粉水勾芡淋 上香油後擺盤。 4. 將芡汁加入黃金蟲草與紅藜拌勻後淋在上 面即可。

46


法華

Saddharma-Pundári . . ka stage

禪食筆記

可幫助鈣質吸收,促進膠原蛋白的合成,能有

是如獲至寶般的開心,隨即請寬心園廚藝總監

效改善關節疾病及骨質疏鬆症,並可幫助製造

施建瑋研發多道紅藜料理。張志遠表示在家煮

人體內的抗體、荷爾蒙等。如果想補充離胺酸,

紅藜飯時,紅藜與白米的最佳黃金比例是 1:4,

在米飯中添加紅藜就是最簡單有效的方法。

這樣煮出來的紅藜飯的口感最好。另外,他還

營養小尖兵的紅色魔力

提到有許多人不知道如何清洗紅藜,其實只要

這次為我們示範紅藜料理的寬心園餐廳長 期致力推廣健康蔬食,堅持自然、健康、美味、

將紅藜放進茶葉濾網,水不要開太大,就不會 讓珍貴的紅藜被水沖走。

創意、精緻,力求少油、低鹽,保持天然原味

廚藝總監施建瑋補充說紅藜的營養價值豐

與營養,希望顧客吃得健康,並藉由五感的滿

富,所以每天只要攝取一點點即可,這位身經

足,達到心靈上的寬心意境,是一個讓顧客寬

百戰的廚藝比賽常勝軍特地為有緣人月刊研發

心的園地。不斷為顧客尋找優良食材的寬心園,

以下三道適合在家烹調的紅藜料理,希望這個

在因緣際會下認識紅藜,並進一步了解到紅藜

營養小尖兵的紅色魔力能為讀者帶來有如紅藜

的豐富營養價值後,執行長張志遠形容自己像

花田般的繽紛人生。

紅藜翡翠炒飯 材料: 泰 國 香 米 飯 200g、 青 江 菜 葉 50g、 蒸 熟 紅 藜 20g、 玉 米 筍 丁 20g、炸豆包丁 20g、川耳丁 20g 調味料: 鹽 1/2t、白胡椒粉 1/4t(t= 小匙) 做法: 1. 將青江菜葉切碎後,用少許鹽抓拌出 水後將水擠乾。 2. 起鍋將鍋燒熱後加入 2 大匙橄欖油燒 熱後倒出,加入青江菜葉、蒸熟紅藜、 玉米筍丁、炸豆包丁、川耳丁炒香。 3. 加入白飯、調味料續炒至均勻,米粒 跳動、香味四溢即可。

47


法華

Saddharma-Pundári . . ka stage

悲心願起

悲 心 願 起 喜歡捨卻無所得,樂意給而不求回報

體現佛和觀音的心意

撰文•張育寧

欲做諸佛龍象,先做眾生馬牛」,鄭阿善師

走過大半歲月的獨居長者,在人們眼中也

姐與王明仁師兄,兩人 20 多年來以不變的熱

許已到人生的黃昏期,然而,人生的畫布,即

誠,持續進行獨居老人關懷及醫院關懷,是佛法

便是最後一筆都可以是彩色的。貢寮區的獨居

不離世間覺的最佳寫照。

長者們,在阿善師姐的感染下,以老實念佛為

鄭阿善師姐 歡喜佈施 佈施得歡喜

自己的畫布再上新色。五趣流轉,生死死生,老

一貫充滿朝氣,熱情爽朗的阿善師姐,每 次開口總為身邊的人帶來希望,讓周遭感染歡 樂。或許,陽光已然進駐,融合為她身體裡的一 部分。 水陸內壇,場裡場外,身材嬌小的她,忙 進忙出,充滿朝氣,以清朗的聲音跟青年志工們 說明內壇法會儀軌的注意事項。一年一度的歲末 關懷老人聯誼活動,她總是讓大家一同鼓勵念佛 精進的老菩薩,讓老菩薩歡喜如受到師長稱讚的 小學生,莫非,溫言鼓勵也能讓人返老還童。 48

實念佛,是為了走向不墮生死的境界?或是希冀 存續下一世的福慧資量,我們不得而知。然而妙 用法師為老菩薩們歡喜募集的佛珠,阿善師姐持 續不斷的鼓勵,或許都比所謂的來世福慧資量, 往生極樂世界,更令老菩薩們心中受用吧。 早期 5、6 個志工的有限人力,僅能做到在 歲末時關懷長者,到其家中致贈紅包,然而,老 人家的歡喜感染了志工,志工們也愈發樂於付 出關懷、如今中港中心每個月派出 17 部車前往 關懷貢寮、雙溪、平溪等 180 戶的獨居老人。關


法華

Saddharma-Pundári . . ka stage

悲心願起

懷的範圍也擴及整理居家環境,陪伴老人聊天, 傾聽煩惱……。

佛〉聖號,往生善趣。 王師兄提到,人在往生之際,眼、耳、鼻、

不只有感染力,也有大智慧。帶領志工們

舌、身、意,最後只剩耳根可以聽,在神識還未

關懷獨居老人的鄭阿善師姐,教導志工們在傾聽

離開肉體之前,持續的助念及言語的勸慰是跟往

老人煩惱的過程中,去思考為什麼會有無明的

生者溝通的唯一管道,「幾個小時的勸慰開示,

苦,更要有幫助老人們離苦的承擔,如此自己才

就能讓一個靈體往生善趣,離六道的苦」,助

能有所成長。而每年一次的歲末關懷老人聯誼活

念如此重要,因此這 20 餘年來,只要有人需要,

動,更可見阿善師姐的用心,從表演節目設計、

王師兄都會前往協助助念,不畏寒暑,不分晝

菜色安排、摸彩獎品…. 等,凡事帶領志工們親

夜,從不間斷。

力親為,不放過每個細節。 歡喜佈施,佈施得歡喜,或許,阿善師姐

心道禪師曾在《聞盡》一書中提到,助念 是最實際的生命關懷,往生者走了,我們誠心誠

源源不斷的活力與熱情正來自於此。

意來幫他,幫忙他早日脫離輪迴,往生到更好的

王明仁師兄 佈施無所住

地方。助念,念到往生者的心意變柔軟,整個對

醫院重症病房、安寧病房,常可看到一個 硬朗精幹的身影穿梭其中,或是在幫行動不便的 患者做腳底按摩,避免肌肉肢體因久未動作而

身體的執著都放鬆了。他們就不再覺得死是那麼 恐怖,那麼不知所措,靈識也不再執著這一生的 戲袍。

僵硬老化;或是替他們用毛巾熱敷肩頸,緩解

是阿,生命輪迴是一場戲,只是生死相續,

血氣凝滯的肌肉酸痛。期間更不時以如珠妙語,

沒有一個了局。演戲的人總是忘了身在戲中,這

逗病人開心。他就是樹林講堂的王明仁師兄。

一世的愛恨糾結,情癡纏繞,執念豈是如此輕

長久的病痛,摧折人們的心志。王師兄的 來訪,即使只是單純的問候,或是像「熱敷」這 樣簡單的復健動作,對一個長期待在病房的人來 說,這背後代表的意義卻是「噢,我並沒有被這 個世界遺忘,終究還是有人關心我的。」 不只經常前往醫院關懷病患,王師兄協助 臨終助念已經 20 餘年,以言語勸慰,讓臨終者 放下心中掛礙事,使其心念平靜,聽聞〈阿彌陀

易就可放下。無怪乎印光祖師在「臨終三大要」 中開示云:「成就一人往生淨土,即是成就一眾 生作佛,此等功德,何可思議。」 菩薩慈心廣大,因悲愍眾生之苦,故發四 弘誓願;以利他為先,是以勤修六波羅蜜,振濟 眾生,拔苦予樂,由此圓滿菩薩萬行,成就佛 道。或許兩位師兄姐尚未圓滿菩薩萬行,但相信 在人們眼中,他們已是觀音。

49


105 年 9 月行事曆 無生道場 ( 上院 ) 新北市貢寮區福連里香蘭街 7-1 號 (02)2499-1100 內容 日期 雲水禪三 9/9-9/11

時間

基隆講堂 基隆市中正區義一路 43 號 10 樓 (02)2424-0533 內容 日期 時間 百萬大悲咒共修 10( 六 ) 09:00 朝山 17( 六 ) 06:30 請先報名 18( 日 ) 09:00 一日禪 請先報名 誦戒會 12( 一 ) 19:30 5.12.19.26( 一 ) 19:30 太極導引 平安禪 ( 進階禪訓一 ) 16.13.20.27 ( 二 ) 19:30 7.14.21.28 ( 三 ) 14:00 書法班 慈悲三昧水懺法會 3( 六 ) 13:30 志工教育訓練 - 基礎訓練 4( 日 ) 09:00 志工教育訓練 - 綜合類特殊訓練 11( 日 ) 09:00 經典共修 - 大乘妙法蓮華經 17.14.21.28 ( 三 )19:30 快樂靈鷲人大學習 - 阿含前行基礎課程 22.29( 四 )19:30 台北講堂 台北市松江路 220 號 5 樓 (02)2571-6663 內容 日期 經脈導引班 17.14.21.28( 三 ) 1.15( 四 ) 千燈供佛法會 每月農曆初一、十五 大悲咒共修 3( 六 ) 回山志工 18( 日 ) 11( 日 ) 一日禪 預約報名 13.20.27( 二 ) 平安禪法 ( 禪訓班一 ) 慧命課程 慈悲三昧水懺法會 10( 六 ) 阿含初階 - 初轉之法 22.29( 四 )

新北市分院 新北市永和區保生路 2 號 8 樓 (02)8231-5685 日期 內容 花與禪 6.13.20.27( 二 ) 平安禪 - 九分禪 6.13.20.27( 二 ) 經典共修 6.13.20.27( 二 ) 平安禪訓課程 ( 二 ) 6.13.20.27( 二 ) 一日禪 4( 日 ) 梵唄課程 - 進階 1.8.23( 四 ) 大悲咒共修 24( 六 )

50

時間 10:00 09:30 13 : 30 09 : 00 09 : 00 19 : 00 13:30 19:00

時間 17:00 19:30 19:40 19:30 09:00 19:30 13:00

新莊中港中心 新北市新莊區中安街 3 號 5 樓之 2 (02)8992-2369 內容 日期 時間 平安禪 6.13.20.27( 二 ) 19:30 7.14.21.28( 三 ) 13:00 歡喜小菩薩班 19:30&19:50 九分禪暨經典共修 7.14.21.28( 三 ) 初一、十五燃燈供佛 ( 普門品暨大悲咒共修 / 佛供 ) 1.15( 四 ) 10:00 ※9/15 共修暫停一次 ( 中秋節 ) 大悲咒共修 24( 六 ) 13:00 四期教育 29( 二 ) 19:30 4( 日 ) 09:00 一日禪 樹林中心 新北市樹林區中正路 415 號 7 樓 (02)2688-3135~6 內容 日期 6.13.20.27( 二 ) 平安禪法 ( 禪訓二 ) 22.29( 四 ) 阿含初階 : 初轉之法 大悲咒共修 11( 日 ) 回山志工 4( 日 )

時間 19:30 19:30 09:30 請洽樹林中心

桃園講堂 桃園市中正路 1071 號 16 樓之 1.2 (03)346-3093 內容 日期 時間 禪法課程 6.13.20.27( 二 ) 19:30 14( 六 ) 13:30 大悲咒共修 經典共修 1.8( 四 ) 19:30 戶外禪 18( 日 ) 09:00 慈悲三昧水懺法會 11( 日 ) 13:30 快樂靈鷲人大學習 - 阿含前行基礎課程 22.29( 四 ) 19:30 中壢中心 桃園縣中壢市裕民街 26 號 12 樓 (03)426-2431 內容 日期 普賢行願品共修 6.13( 二 ) 大悲咒共修 24( 六 ) 禪修供修 1.8.22.29( 四 ) 敦煌舞 5.12.19.26( 一 ) 敦煌舞 7.14.21.28( 三 ) 敦煌舞 1.8.22.29( 四 ) 敦煌舞 3.10.17.24( 六 ) 快樂靈鷲人大學習 - 阿含前行基礎課程 20.27( 二 ) 新竹共修處 新竹市興中街 53 號 (03)562-4009 內容 平安禪 經典共修 大悲咒共修

日期 1.8.22.29( 四 ) 2.9.23.30( 五 ) 10( 六 )

時間 19:30 09 : 00 19 : 30 09:30 19:00 09:30 09:30 19:30

時間 19 : 30 19:30 13 : 00


台中講堂 台中市西區東興路三段 160 號 4 樓 (04)2319-0199 內容 日期 平安禪 2.9.23.30( 五 ) 17.14.21.28( 三 ) 經典共修 大悲咒共修 18( 日 ) 慈悲三昧水懺法會 4( 日 ) 初一、十五佛供 1.15( 四 ) 快樂靈鷲人大學習 - 阿含前行基礎課程 22.29( 四 ) 嘉義中心 嘉義市東區吳鳳北路 291 號 4 樓 (05)216-2820 內容 日期 平安禪密集班 3.4( 六 & 日 ) 9( 五 ) 大悲咒共修 23.30( 五 ) 法華經共修 水陸讀書會 11( 日 ) 禪修共修 2( 五 ) 瑜伽班 6.13.20.27( 二 ) 初一、十五佛供 1.15( 四 ) 快樂靈鷲人大學習 - 阿含前行基礎課程 29( 四 ) 台南分院 台南市東區長榮路一段 203 號 7 樓 (06)208-3981 內容 日期 1.15( 四 ) 初一、十五佛供 百萬大悲咒共修 1.15( 四 ) 每月初一、十五 5.12.19.26( 一 ) 禪悅舞 禪悅舞 6.13.20.27( 二 ) 2.9.16.23.30( 五 ) 禪悅舞 慈悲三昧水懺法會 18( 日 ) 平安禪基礎班 2.9.23.30( 五 )

時間 19:30 19:30 13:20 13:30 11:00 19:30

時間 09:00 19:30 19:30 10:00 19:30 19:20 11:00 19:30

時間 11:00 19:30 19:30 09:30 09:30 08:00 19:30

一日禪 11( 日 ) 禪訓班 1.8.15.22.29( 四 ) 10.17.24( 六 ) 百萬大悲咒共修 財神咒共修 17( 六 ) 阿含初階主題課程 - 初轉之法 24( 六 )

08:00 19:00 13:30 11 : 00 14 : 40

高屏講堂 高雄市新興區中正二路 182 號 13 樓 (07)225-5187 內容 日期 6.13.20.27( 二 ) 書法抄經班 經典共修 7.14.21.28( 三 ) 平安禪禪訓班 2.9.16.23.30( 五 ) 百萬大悲咒共修 10( 六 ) 初一、十五佛供 1.15( 四 ) 4( 日 ) 一日禪

時間 19:30 19:30 19:30 08:30 10:00 09:30

蘭陽講堂 宜蘭縣五結鄉上四村福德路 88-1 號 (03)965-5093 內容 日期 平安禪暨無量壽經共修 6.13.20.27( 二 ) 百萬大悲咒共修暨禪修 4( 日 ) 金剛經暨佛前大供 1.15( 四 ) 金剛經共修 1-30 2.9.16.23.30( 五 ) 平安禪進階 慈悲三昧水懺法會 11( 日 )

時間 19:00 08:30 09:30 06:00 07:00 10:00

花蓮共修處 花蓮縣吉安鄉仁里八街 100 號 (03)852-2601 日期 內容 平安禪基礎班 7.14.21.28( 三 ) 普門品共修 2.9.23.30( 五 ) 11( 日 ) 慈悲三昧水懺法會 22( 四 ) 佛前大供 註:法會、活動如有變動,以講堂公告為主 敬請見諒 ! !

時間 19:30 19:30 08:30 10:30 ~ 造成不便,

掃一掃,更多關於靈鷲山的資訊:

新營共修處 台南市新營區健康路 128 號 2 樓 (06)635-0890 內容 日期 初一、十五佛供暨普門品共修 1.15( 四 ) 藥師經暨普門品共修 3( 六 ) 禪藝術 10( 六 )

時間 11:00 13:30 09:30 靈鷲山全球資訊網

平安禪

靈鷲山佛教教團

"

新浪微博 心道說禪

Facebook 心道說禪

心道師父網站

世界宗教博物館

靈鷲山教育網 FB

51


師父,每個孩子帶著傷痛湧向你 受傷的大地,天空畫出一道長長的傷口, 緬甸躲在暗角喘息,灰藍色的月如夢 一頭獸那樣的犈著身軀,舔著流血的掌爪 囊炎,腫痛,病症是我們的履歷 生老病死閃著掛血的利齒, 師父,每個人從出生起都是受傷的, 血滴在蓮花瓣上,血流成了伊洛瓦底江, 血停留在一個八歲女孩驚惶的臉上 她也伸手走向你。 你說,而我們聽見了, 雖然那麼小聲,雖然因為距離而失落了回音 「現在是治癒的時候了,」你說, 「讓我們各自盡一份力吧。」起身, 羅漢最後的身影隱去江湖, 穿過小沙彌圍繞的隊伍, 每個人都不被放棄, 每個人的病和心。 52


弄曼 大善園寺 銀行匯款 戶名:靈鷲山無生道場 銀行:玉山銀行南京東路分行 帳號:0026-966-126478

郵局劃撥 抬頭:靈鷲山無生道場 劃撥帳號:1962-2316

53


她好痛, 我們一起來醫治她 世界衛生組織曾指出, 緬甸 5 歲以下孩童的死亡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兩倍。 漣漪般盪進了心道禪師的內心, 「現在是治癒的時候了」 撰文.蘇雅芳

媽媽,我好痛…」小女孩虛弱地說,從發燒、

頭痛、嘔吐及全身痠痛等症狀研判,疑似染

上登革熱,可是儘管聽到女兒的呻吟,媽媽卻只 能輕拍女兒的背,無法為她做點什麼,因為家 徒四壁,有一餐沒一餐的,實在籌不出錢就醫, 何況媽媽自己也染上瘧疾,病得不輕。小女孩不 斷地痛苦呻吟著,媽媽紅著眼眶,無助地仰望著 54

天空。 誰不希望自己的心肝寶貝能健康長大,但 是這個小小的希望對許多緬甸人而言,卻有如痴 心妄想。世界衛生組織曾指出,緬甸 5 歲以下孩 童的死亡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兩倍。登革熱與瘧 疾在緬甸是尋常疾病,一年四季都有人罹患;除


此之外,緬甸人民還飽受其他疾病的威脅,如愛

照顧當地百姓,做好敦親睦鄰的工作,是

滋病、肺結核、B 型肝炎等等。然而醫療資源嚴

心道禪師一直掛心的事。從去年起,教團便陸

重缺乏,藥物費用又高昂,一般民眾根本負擔不

續展開實際行動,去年 5 月 31 日慈善基金會與

起,許多人只能任由病痛侵襲折磨,聽天由命。

長庚醫療團隊拜訪了臘戌中央醫院,進行勘查;

抵抗力弱的小孩往往承受不了病毒的猛烈攻勢,

隔天再拜訪弄曼果菁中文學校,之後便決定今

而來不及長大。

年 10 月在果菁中文學校舉行義診活動。提供義

孕育緬甸民族的伊洛瓦底江向來有如溫和 慈愛的母親守護著孩子,眼看著孩子們深陷苦

診服務,援助當地居民,醫治身上的病痛,也療 癒內心的創傷。

海,徬徨無助地伸出雙手等待救援,再也忍不

今年 5 月弄曼沙彌學院為報名入學的小沙

住地哭喊:「誰能來救救我的孩子們?」悲痛

彌做抽血檢查,一旦有 B 型肝炎或愛滋病的小

的求救聲如漣漪般盪進了心道禪師的內心,「現

沙彌便無法進入沙彌學校就讀,經過抽血檢查

在是治癒的時候了」他說,禪師的聲音迴蕩在伊

結果發現,在臘戌約 20%的人有 B 型肝炎,因

江平原,溫暖了每個人的心靈。

此沙彌學院聯繫了慈善團隊,日後將為他們做

讓貧困者獲得良好的醫療照護 心道禪師於 2014 年在緬甸說過一段話:「慈 悲與教育是我要分享給大家的,我們首要做的則 是醫療體系的建立。一個完善的醫療健康中心,

治療;至於檢查合格的小沙彌也會為他們注射 B 型肝炎疫苗。將小沙彌視同自己的家人,心道禪 師希望下一波醫療團隊進駐,提供完善的醫療服 務,強健孩子們的體魄。

能夠提供果敢區及各民族免費使用醫療資源。

慈悲無國界,心道禪師的悲心願力喚起了

所有貧窮的人能夠在這裡得到良好的醫療照護,

助人初衷與信念,哪怕能力有如微風細雨,也期

讓他們的生命得以獲得保障。」

許自己能輕柔吹拂與滋潤他人,「讓我們各自盡 一份力吧」。

55


華嚴

Avatamsaka stage .

093TV

學佛進行式 ──心道禪師談《生死輪迴與往生》

圖文提供•靈鷲山全球網路電視台

相信輪迴嗎?古德有云︰「愛河千尺浪,

憶體,所有東西都是因記憶體而存在。心道禪師

苦海萬重波,欲脫輪迴苦,一心念彌陀」。

說︰「記憶體也叫做種子。種子還沒有毀壞以

世人皆知輪迴苦,但舉世皆讚揚、追求「愛」,

前,你就是在這個種子裡面受業報。」

更有許多人不諱言是為愛而活著。愛,既是人間 如此寶貴、人人皆樂見並追求的,為什麼佛經中 又說︰「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若離於愛 者,無憂亦無怖?」 娑婆世界是有情世界,所謂「情不重不生 娑婆」,「因為情重,所以有了這個世界。人就 是貪愛,情的貪愛。」心道禪師說︰「人去世之 後的骨灰是什麼?其實就是一個情字,希望還有 一個連接點,讓情不斷,永遠藕斷絲連。」 由於不斷的情執彼此連接,因此有不斷的 因緣,有善有惡;人為什麼會變成人?是因為記

當一個人去世,只是這段緣的結束,種子 還在,在之後的生命歷程裡,遇到適合的環境、 條件就會萌芽。每一個生命體種子的倉庫裡有許 多不同的連接點,牽動出無窮盡的業力循環。 如何把生命種子倉庫裡的連接點轉化成學 佛的連接點,營造生命真正的幸福?人去世時, 怎樣幫助他 / 她放下貪嗔癡,放下種種眷戀、情 執?讓他 / 她沒有恐懼,安詳往 生?超度的原理和作用又是什 麼?敬請收看心道禪師談「生 死輪迴與往生」。 093TV

56


滴水功德.積沙成塔

功德即修行 Giving Practice 造一座心靈的功德塔 Build a spiritual merit pagoda 五輪塔觀圓滿悲、智、力 五輪塔為大日如來法身的具體表徵。若能時常觀照自身即是五輪塔,能夠使我們身心日漸輕 利、自在、健康,悲心、智慧、定力會自然增長。迅疾成就一切世出世間種種事業。 心道禪師的弘法志業,從護持三寶、法會儀軌到文化志業的推動,透由各種方式讓正法長住, 佛種子廣布,亦有賴各方善信護持,涓滴善行入佛海,隨喜功德無限大。

宗教 文化志業

宗教文化多元共存,促進宗教融合,因了解而親近正信正法。佛 法化導於世間,全仗經像住持,而後燈傳無盡。助印經典流通, 普傳佛法,其人功德,至廣至大。

Religion and Culture

教育修持

於世界各地透由講堂推廣佛法教育,護持正法長住,傳布善知 識,引眾親佛法,福田種當下,功德綿延長。

Education 閉關虔誠持誦經咒,祈願地球平安,護持僧眾弟子攝心安住,精 進修法。法會以飲食上供諸佛菩薩及一切賢聖,下施法界一切有

聖儀法會

情,生者可得長壽、健壯、富足…等利益,亡者未發菩提心者得 發菩提心,未脫苦輪者,得不退轉。

Ceremonies

經典云:「苦從私心起,佛由利他生」,透由慈善事業以關懷孤、

慈善志業 Charity

貧、幼、老,普愛世間。《佛說布施經》云:以信重心而行布施: 當得離眾嫉妒,人所崇敬。依時施:得三業清淨,四時安隱。三、 常行施:得心適悅,無散亂失…等三十七種功德利益

《妙法蓮華經》:若人發心起塔、建寺、造像,如是諸人等,如

建寺安僧 Monasteries and Meditation Centers

見無數佛,自成無上道,廣度無數眾。並可得:無始以來諸惡業, 得以減輕或消除、天人護佑,逢凶化吉、去除障礙物,免夙仇報 復之苦、妖魔邪怪,豐衣足食,福祿綿長…. 等十大功德


宗教 文化志業 Religion and Culture

多元文化 共生共存 Cultural diversity Interdependence

世界宗教博物館 Museum of World Religions

經典及善書助印 Support for publication of scriptures and virtue books

全球寧靜運動

靈鷲山功德林(每月百元護持) Ways of making merit

Inner-Peace Campaign

數位傳法計畫

Digital Dharma propagation program

四期教育系列課程 ( 阿含期 ) Agama stage courses in the Four-stage education

教育修持 Education

在地講堂 慧命養成 Lecture halls Wisdom education

經典講座系列課程 Buddhist sutras lectures

平安禪課程 / 閉關 Peace Meditation courses and retreats

大悲咒共修 ( 護持講堂 ) Great-compassion mantra group practices in city centers

國際水陸法會

聖儀法會 Ceremonies

生活禮俗 淨化生命 Ritual and Prayer Purification ceremonies

Ling Jiou Mountain Shuilu Fahui

百萬大悲閉關

Great-compassion mantra retreat

華嚴閉關 Avatamsaka sutra retreat

觀音百供

Hundred offerings to Guanyin

慈善普仁獎 Puren Scholarship

慈善志業 Charity

關懷生命 孤貧教養醫療 Compassional action Caring for those in need

護持三寶 Offerings to the Triple Gem

建寺安僧

for senior citizens 新北市獨居長者關懷 Support in New Taipei City

大雨托兒所

Dayu Nursery

and education for the 弄曼沙彌學院生活教養 Life novice monks in Naung Mon

春、冬安居

Spring and winter annual retreats

僧伽教養基金

Sangha fund

無生道場華藏海圓通殿修繕計畫

Monasteries and

Wu Sheng Monastery Main Hall repair

Meditation Centers

國際禪林道場 International meditation centers construction

聖山寺

三期信眾會館 Guest house

Wu Sheng Monastery Main Hall repair

四期香客大樓 Visitor center

緬甸

Maha Kusala Yama Monastery Guest house, Yangon

仰光會館 Myanmar

緬甸弄曼大善園寺沙彌學院 Maha Kusala Yama Monastery Elementary School, Naung Mon, Myanmar

尼泊爾密勒日巴中心聖塔建設 The holy pagoda construction in Milarepa International Meditation Center, Nepal


功德項目 Project

總本山基金 華嚴聖山建設 Ling Jiou Mountain Headquarter Fund

無生道場

建寺安僧 Mnasteries and meditation centers

大僧院(禪堂)建設 Wu Sheng Monastery Monastic Complex Construction

捐助帳戶 Ways to donate

台灣 Taiwan ■銀行匯款 戶名:靈鷲山無生道場 銀行:玉山銀行南京東路分行 帳號:0026-966-126478 ■郵局劃撥 抬頭:靈鷲山無生道場 劃撥帳號:1962-2316 ■銀行匯款 戶名:靈鷲山無生道場 銀行:玉山銀行南京東路分行 帳號:0026-966-126478 ■郵局劃撥 抬頭:靈鷲山無生道場 劃撥帳號:1962-2316

Beneficiary's A/C NO: Ling Jiou Mountain Wu Sheng Monastery Beneficiary Bank:E.SUN COMMERCIAL BANK, LTD., TAIPEI, TAIWAN Swift Code: ESUNTWTP A/C NO.:0107-441-106505

緬甸專案 Burma project 慈善志業 Charity

■銀行匯款 戶名:靈鷲山無生道場 銀行:玉山銀行南京東路分行 共四期建設計畫 帳號:0026-966-126478 Sacred Mountain Monastery ■郵局劃撥 Four-phase construction 抬頭:靈鷲山無生道場 劃撥帳號:1962-2316 ■銀行匯款 戶名:靈鷲山無生道場 銀行:玉山銀行雙和分行 僧伽安養基金 帳號:0129-968-040518 Sangha fund ■郵局劃撥 抬頭:靈鷲山無生道場 劃撥帳號:1962-2316 ■銀行匯款 戶名:靈鷲山無生道場 弄曼大善園寺 銀行:玉山銀行南京東路分行 Maha Kusala Yama 帳號:0026-966-126478 Monastery, Naung Mon, ■郵局劃撥 Myanmar Project, Myanmar 抬頭:靈鷲山無生道場 劃撥帳號:1962-2316 ■銀行匯款 弄曼大善園寺 戶名:財團法人新北市靈鷲山慈善基金會 銀行:永豐銀行西松分行 慈善計畫 帳號:006-004-9100841-2 沙彌學院生活教養費 Maha Kusala Yama Monastery ■郵局劃撥 抬頭:財團法人新北市靈鷲山慈善基金會 international charity project 劃撥帳號:1788-5784

聖山寺

普仁獎助學金 Puren Scholarship

境外 Overseas Beneficiary's A/C NO: Ling Jiou Mountain Wu Sheng Monastery Beneficiary Bank: E.SUN COMMERCIAL BANK, LTD., TAIPEI, TAIWAN Swift Code : ESUNTWTP A/C NO.:0107-441-106505

配合專案 □ 固定會員,年費 NT$1200 Continuous membership —NT$1,200 per year

□ 榮譽董事,圓滿 NT$1,000,000 Honorary trustee—NT$1,000,000 per

□ 隨喜會員 One-time donation

□ 「百萬心經奉觀音」專案 Million Heart Sutras project 無生道場華藏海圓通殿修繕計畫

三期信眾會館.四期香客大樓 Beneficiary's A/C NO: Ling Jiou Mountain Wu Sheng Monastery □ 聖山建設「放光玉佛」專案 Beneficiary Bank: E.SUN COMMERCIAL Luminous Jade Buddha project at BANK, LTD., TAIPEI, TAIWAN Sacred Mountain Monastery Swift Code: ESUNTWTP A/C NO.:0107-441-106505 春、冬安居 Beneficiary's A/C NO: 僧伽教養基金 Ling Jiou Mountain Wu Sheng Monastery Beneficiary Bank:E.SUN COMMERCIAL BANK, LTD.,TAIPEI, TAIWAN Swift Code: ESUNTWTP A/C NO.:0107-441-106505 Beneficiary's A/C NO: 弄曼大善園寺 Ling Jiou Mountain (HK) Buddhist Society LTD Beneficiary Bank:The 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 Limited Swift Code:HSBCHKHHHKH A/C NO.: 116-658774-838 弄曼沙彌學院生活教養 Beneficiary's A/C NO:Ling Jiou Mountain (HK) Buddhist Society LTD Beneficiary Bank :The 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 Limited Swift Code:HSBCHKHHHKH A/C NO.:116-658774-838

Beneficiary's A/C NO:Ling Jiou ■銀行匯款 Mountain Charity Foundation of New 戶名:財團法人新北市靈鷲山慈善基金會 Taipei City 銀行:永豐銀行西松分行 Beneficiary Bank:BANK SINOPAC 帳號:006-004-0021644-7 Swift Code:SINOTWTP A/C NO.:006-004-0021644-7

普仁獎學金

教育志業 Education

宗教研修院 Academy of Applied Religion

生命和平實驗小學 The Life and Peace Education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助印出版基金 Support for publication of scriptures and virtue books

■銀行匯款 戶名:財團法人靈鷲山般若文教基金會 銀行:玉山銀行雙和分行 帳號:0129-968-141666 ■郵局劃撥 抬頭:財團法人靈鷲山般若文教基金會 劃撥帳號:1328-4228

宗教文化志業

Religion ﹠culture

全球寧靜運動 Inner Peace Campaign ■銀行匯款 戶名:財團法人世界宗教博物館發展基金會 銀行銀行:玉山銀行雙和分行 世界宗教博物館 帳號:0129-968-005666 Museum of World Religions ■郵局劃撥: 抬頭:財團法人世界宗教博物館發展基金會 劃撥帳號:17830587

Beneficiary's A/C NO: Ling Jiou Mountain Prajna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Foundation Beneficiary Bank :E.SUN COMMERCIAL BANK,LTD.,TAIPEI,TAIWAN 善書經典助印 Swift Code:ESUNTWTP 有緣人月刊助印 A/C NO.:0129-968-141666 數位傳法計畫 全球心寧靜教師團 Beneficiary's A/C NO: World Religions Museum Foundation Beneficiary Bank :E.SUN COMMERCIAL □ 尊勝會員 BANK,LTD.,TAIPEI,TAIWAN Swift Code:ESUNTWTP A/C NO.:0107-441-124656


捐助注意事項 一、功德緣金捐獻,依各項認捐辦法辦理之。 All donations will be us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levant guidelines. 二、上述功德項目捐助開立當地(台灣及香港)之捐助收據,依當地稅法規定個人及公司得申報扣抵當地 所得。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ocal tax laws of Taiwan and Hong Kong, a local receipt will be issued for all donations. 三、郵政劃撥:劃撥捐助款時請務必於通訊欄位註明「捐助項目」。 For donations sent through the Taiwan Post Office, be sure to indicate “donation” in the appropriate space. 四、銀行匯款:捐助款匯入指定銀行後請務必來電確認,或以 mail 通知「信眾服務信箱」。 For donations sent through a bank, after completing the transaction be sure to inform us either by telephone or e-mail, as below. 五、服務專線及聯絡方式如下(Contact information): ●匯款單傳真(FAX):+886-2-22321050 ●服務電話(Telephone):+886-2-82315789 ●信眾服務信箱(e-mail):cs093@ljm.org.tw 靈鷲山感謝您的護持,祈願涓滴奉獻,廣結十方善緣,利樂有情,功德無量! Your support will be put to good use and is highly appreciated !


弄曼大善園寺建設認捐表 填表日期:

功德主

功德項目 弄曼大善園寺建設

緣金總額

(新台幣/

)

佰萬

姓名

捐 贈

電話

者 基

拾萬

生日 行動:

住家:(

萬 日

佰元整 $

身分證

公司:(

地址

本 資

E-mail

收據 抬頭 勸募人 姓名

勸 募 人 資 料

電話

□年開 □月開

收 據

□勸募人或委員轉交 □郵寄本人

E-mail 行動:

住家:(

公司:(

地址 捐款方式:

□現金 □信用卡授權扣款:請填寫授權書

扣款日:每月 10 日或 25 日

發卡銀行

有效月/年

-

用 卡

-

-

-

-

捐 款

□VISA

□Master □JCB □聯合信用卡

授 權

持卡人 簽 名

需與卡片背面簽名一致。授權人同意信用卡到期時, 授權靈鷲山自動 展期自動扣款。

持 卡 人

身分證

基 本

□同捐贈者 (以下不需填寫)

行動: 住家:

通 地

訊 址

□□□

資 料

□匯款:匯款帳號(匯款後請電洽專線:+886-2-82315789 或通知信服部信箱:cs093@ljm.org.tw) Taiwan

境 台 內 灣

Overseas

海 外

戶名 (Beneficiary Name)

靈鷲山無生道場

銀行名稱 (Beneficiary Bank)

玉山銀行南京東路分行

帳號(Beneficiary's A/C No)

0026-966-126478

戶名(Beneficiary Name)

Ling Jiou Mountain (HK) Buddhist Society LTD

帳號(Beneficiary's A/C No)

116-658774-838

銀行名稱(Beneficiary Bank)

The 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 Limited

銀行代碼(SWIFT CODE)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 Limited HSBCHKHHHKH

銀行地址(Bank Address)

Hoi Yuen Road Branch. G/F, Wong Tse Building, 71 Hoi Yuen Road, Kwun Tong

□支票: 銀行:

服務委員:

票號:

/

分區會

暫收條編號:

金額:

行動電話:


履行個人資料保護法告知義務內容 暨蒐集、處理及利用個人資料同意書 靈鷲山佛教教團(包含靈鷲山無生道場、財團法人靈鷲山佛教基金會、財團法人靈鷲山般若文教 基金會、財團法人新北市靈鷲山慈善基金會、財團法人世界宗教博物館發展基金會,以下簡稱本 教團)為弘揚佛法、公益慈善、社會教化、文化教育等目的,蒐集、處理及利用 台端個人資料, 特依據個人資料保護法第八條第一項之規定,告知 台端下列事項,敬請詳閱: 一、 蒐集之目的: 本教團基於服務大眾暨進行宗教、非營利組織業務、社會服務或社會工作、博物館、美 術館,紀念館、圖書館、出版品管理、公益募款、消費者,客戶管理與服務、志工管理、 學員資料管理、促進公共關係或其他合於營業登記項目及組織章程所定業務目的需要蒐 集個人資訊。 二、 蒐集之個人資料類別: 識別類(姓名、身份證字號、住居所、電話、email),特徵類(例如:性別、生日),家庭情 形及社會情況(學歷、職業資料、興趣),本人已提供給本教團之資料等。 三、 利用之期間、對象、地區、方式: 1.期間:依相關法令就資料之保存所訂保存年限,及本教團因執行業務所必須之保存期間。 2.對象:靈鷲山佛教教團(包含:靈鷲山無生道場、財團法人靈鷲山佛教基金會、財團法人 靈鷲山般若文教基金會、財團法人新北市靈鷲山慈善基金會、財團法人世界宗教博 物館發展基金會等) 3.地區:中華民國境內及因執行業務需要之境外地區。 4.方式:以電話、紙本、網際網路、郵件、簡訊、傳真、電子訊息或其他合法之適當式。 四、 依個人資料保護法第三條規定,台端得就本人之個人資料,向本教團以書面或致電+886-282315789 請求行使下開權利:(1)查詢或請求閱覽。(2)請求製給複製本。(3)請求補充或更正。 (4)請求停止蒐集、處理或利用。(5)請求刪除。

貴教團向本人告知上開事項,本人已清楚瞭解並同意 貴教團

蒐集、處理及利用本人所提供之各項個人資料之目的及用途。 同意人:________________ (請本人親自正楷簽名)

西元


放翁年來不肉食,盤箸未免猶豪奢。 松桂軟炊五粒飯,醯醬自調銀色茄。 愛地球九大生活主張

《全球寧靜運動》

時招林下二三子,氣壓城中千百家。 緩步橫摩五經笥,風爐更試茶山茶。

在宋代,能夠吃得上肉是財富和地位的象徵, 詩人陸遊首開風氣,把田園菜蔬寫進詩裡, 表達素食更有利於健康的新理念。

這首題為《素飯》的詩,是為了保養脾胃, 已經多年不吃肉食的陸遊在八十一歲高齡時所作, 靈活表現出吃素菜時的生動情趣和歡喜心情。


宗博十五年,長廊靜默 已有四百位生命領航員走過 他們是來自國中小學的校長、老師 和文化工作者, 認同宗博館的生命教育理念, 學習尊重信仰、包容族群,學習著和平的渴望。 護育著生命,擔任生命教育搖籃推手, 將生命教育的理念帶回學校和社會。 博愛是宗博的快樂收成, 像花粉一樣的隨風飄送。 ( 宗博 15 年來有 400 位生命領航員,他們來自全台 14 個縣市,分別是國小、 國高中的校長及專業教師,參與了生命教育的文化工程 )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