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靈鷲山 有緣人241期

Page 1

241

LING

JIOU

MOUNTAIN

MONTHLY

2016.10

當青春遇上佛法 生命的快樂就是有愛心,用愛心灌溉一切的眾生,就是世界上最快樂的人。 Love is the greatest joy in life; the happiest person in the world is one with unbounded love for all sentient beings.


《刊前語》

秋,讀聞盡 呂政達

漫長的夏天盡頭,秋就這樣來了,像一滴水融進湖中,像野草的顏色,像楓 葉突然鞭炮般的響亮。 但是,秋天真的如此聲勢壯大嗎?宋朝的歐陽修還喚著童子,當第一陣秋風 的軍隊席捲所有的樹枝,「此何聲也?汝出視之。」 我喜歡歐陽修的做法,秋天不僅是聽見的,也要出去觀看個究竟。好像法國 的蒙田,一清早就從郊外的原野歸來,準備寫下自然主義的隨筆,或者陳冠學的 秋天,在氣息間感受農夫的喜悅之情:辛勤畢竟是要有代價的。 或者,心道禪師的秋天,想像這個秋天,他還要為多少的聖地建設和弘法的 志業奔走,總不能好好進入紋風不動的入定,欣賞一片變調的楓紅。 猶記得上一個秋天,閱讀心道禪師的《聞盡》,懷想著觀世音菩薩法門的究 竟意,聞盡盡聞,萬物蕭瑟,秋天是蒼天賜給的一個修行的季節。 秋天讓人懷念,銜接著季節的嬗變,也總是讓人感傷生命的無常變換,但是, 心道禪師在書中告訴我們,無常間總還有個記憶體的規則,更後面的也總是不會 輕易變動的,是慈悲的心意,在季節之上轉動著地球,改變了看似既定的命運。 秋天,讀《了凡四訓》,從明清以降,這本書的立命之學幫助人們度過多少 苦難的年代,讓苦海中的人們發現一絲繼續下去的曙光。書中,袁了凡問道:「求 則得之,是求在我者也;道德仁義,可以力求;功名富貴,如何求得?」 書中,自有雲谷禪師的提醒,積德行善,可以改命。這個問題穿越四百年的 時空,也曾多次透過信眾向心道禪師發問,四百年後,答案也是一樣的,有如秋 天的節氣,心道禪師一笑,願力自有財富。 秋天,是讀書的時候,是偶而眺望秋水長天的時候。


目錄 241 241

LING

JIOU

MOUNTAIN

MONTHLY

2016.10

Contents

心之道

當青春遇上佛法

02 戒,出家的導航系統 隨師行記 06 孝親與感恩 大圓滿的勝會 封面故事

08 當青春遇上佛法 新寧靜運動 2016-10

當青春遇上佛法 生命的快樂就是有愛心,用愛心灌溉一切的眾生,就是世界上最快樂的人。 Love is the greatest joy in life; the happiest person in the world is one with unbounded love for all sentient beings.

當青春遇上佛法 世間的苦樂都有因果關係, 想得善果,先種善因。 年輕人能夠發菩提心, 運用佛法於生活之中, 立定志向, 增生智慧, 就能圓滿快樂。

發行人:心道禪師 總 策 劃:靈鷲山宗務委員會 編輯單位:宗務堂宗長室 法教顧問:曾慶忠、廖誠麟 編輯總監:呂政達 採訪編輯:張育寧、蘇雅芳、余素珠、許凱森 美術編輯:陳素菁、傅華麗 圖片提供:開山寮文獻中心 發行單位:財團法人靈鷲山般若文教基金會 地 址:新北市永和區保生路 2 號 20 樓 信眾服務專線:(02)8231-5789 歡迎分享傳閱 隨喜贊助 本刊圖文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數位閱讀響應環保 歡迎訂閱電子月刊 索閱/取消紙本月刊,或對內容有任何建議 惠請來函編輯部 webadmin@ljm.org.tw

20 呂理政 我不在博物館,就是在往博物館的路上 當商業遇上佛法 24 誠信正心,陳雨鑫 喜歡生命 28 泡泡姐姐黃冠瑩 讓生命前進的力量 阿含──菩薩清涼月 甘露清涼 32 佛的功德名號(上):佛陀圓滿的功德 見花獻佛 36 無花果──付出不張揚 ‧ 結果不開花 佛心育苗 38 相信孩子的能力 般若──常遊畢竟空 轉角遇見禪 40 心不隨境轉――抽離 ‧ 解脫 ‧ 得自在 歷史與人文 42 以慈悲連結地方的基隆講堂 法華──為償多劫願 莫妮卡的餐桌 45 南瓜 水陸小故事 49 跑腿娃娃兵的傳承 華嚴──浩蕩赴前程 54 行事曆 093TV 56 學佛進行式 ──心道禪師談《修持佛法與拜佛》


心之道

Topic

出家的導航系統

十一月五日至二十八日適逢佛光山傳授國際萬緣三壇 大戒,靈鷲山十七位新戒赴往受戒,心道大和尚行前 為新戒求戒殷殷教誨。

家要知道,你們既然求戒,要去受這個戒就是要知道為 什麼要受戒?這不是拿牌照!不是為了拿牌照,而是你

真的可以做得到,最少你要做到多少!如果只是想拿到牌照是 沒有意義的,除非是你要去受戒,去接受出家的法則、出家的 生活、出家的道路、出家的威儀。 我們跟在家的區隔就是戒律,戒跟律,所以我們如果沒有 去受這個戒呢,我們沒有辦法區隔出家的身分,我們受沙彌戒 可能知道怎麼把律儀搞好,還有比丘 ( 尼 ) 戒、菩薩戒,這個 戒沒有去受呢我們也就沒有得到教授,受戒時教授這個戒律, 我們聽了戒,就知道怎麼去做。 我們的「三學」—戒、定、慧,那麼戒主要的目的是什麼? 戒就是把這個出家的基本功做好,在基本生活裡,調心調好, 止息很多粗惡的行為,粗魯跟不善行,所以戒做好時,當你在

2

禪修的時候,心就會柔軟跟調和,所以在修禪定就很容易得到


心之道

Topic

定慧,你戒的生活沒有做好的時候,心就是妄念

航系統,守這個戒真的滿重要的,不受這個戒,

多,心是非常粗魯的,沒有辦法達到定跟慧。

你真是沒有傘蓋的感覺。

心粗魯就是不會產生細的智慧,所以戒可 以過濾生活當中所有粗的思惟,到禪修的時候

當然你們發心求戒,要從內心發起求戒, 這個是非常的重要,不是為了受戒而受戒。

才有細膩的思惟,才會產生那種覺照的智慧, 所以你的戒沒弄好,你的禪修會非常辛苦,常 常被妄念綁架、回不來!戒做好,妄念少!戒, 這個東西就是可以讓你有依靠跟安全感。 平常我們出了家很慌,沒有個安全感,所

戒就是接受佛陀的生活規劃,接受佛陀的 導航系統,你只要照做就會有它的效益,你馬馬 虎虎,效益就不好,所以既然要受戒,就要用心 的去接受這個戒。我們不重這個戒,戒是不存在 的,你重視了,戒就會成為好的修行伴侶。

以有的就會找朋友,找哪一個人做我的依靠,這 個就是沒有安全感,事實上「戒」就是可以給我 們安全感,不會孤獨,也不會覺得自己有這樣一 種非常虛的生活。 「戒」就是讓你充滿天人的生活,天人的 生活是什麼意思?天人就是快樂的世界,天人

剛才我問問大家:你們受戒的底限是什麼? 底牌是什麼?是不是很真、很實在,是不是很 清楚受戒是什麼!如果連受戒是什麼都不知道, 含含糊糊去受戒,受戒回來,也是含含糊糊的生 活,所以你要清清楚楚去受戒,清楚回來過戒的 生活。

沒有不快樂的,你修止觀修不好,你戒守得好, 至少到天上去,不是說戒可以得到解脫,不是這 個意思,戒守得好,可以到天上去,要得到真正 的解脫還是要從止觀去修的,不過「戒」是一個 導航系統,把你整個心導航到定慧去,所以遲早 會得到解脫的果報。 那麼,戒是我們生活的導航系統,你看你 們出家,你現在沒受戒跟受戒回來,你受戒回來

戒實在是很美好的!在受戒當中,大家要 很真誠,要懺悔拜佛,服從引贊師、引禮師跟我 們的引導,不要把自己的個性拿出來,要沒有個 性,沒有個性就是佛性,把佛性拿出來,不要習 氣! 看起來大家都是滿真誠的,都想受戒,但 是不要欺騙自己,受戒是終生受用的東西。

就知道:很舒服、很安定,然後覺得自己沒有修

大家要好好做前行功課,尤其水懺滿好用

就很修了!沒有修得很好,也覺得自己很自在、

的,求戒的時候,把水懺讀好,大家會喜悅、開

解脫、安定的一個感覺,所以受戒真的是一個護

心。 3


心之道

Topic

The Precepts as a Guide to Monastic Practice A talk by Master Hsin Tao given to 17 novices at Ling Jiou Mountain prior to their participation in the 2016 Foguang Shan International Triple Platform Full Ordination Ceremony on November 5–28

F

irst of all, you need to be clear about

supple, harmonious, and fit for meditation.

your purpose for receiving the precepts.

Without the solid foundation of the precepts

Don’t look at it as getting a sort of license to

it’s not possible to attain deep concentration

be a monk or nun! What’s most important

and wisdom.

is that you abide by the precepts as far as possible and make a genuine effort to live the monastic life.

Upholding the precepts can also be seen as a way of refining the mind by filtering out all the crude mental habits

It’s the precepts and Vinaya that

characteristic of the untrained mind,

distinguish monastics from laypeople. By

thereby making it possible to cultivate deep

taking the sramanera precepts we come

insight. Without first getting established in

to know about the basics of decorum and

the precepts, meditation will be plagued by

monastic etiquette. Then we go deeper into

unskillful thought patterns. Following the

the monastic form by taking the bhiksu /

precepts minimizes unskillful thoughts and

bhiksuni and bodhisattva precepts.

brings a sense of security.

The precepts are the very foundation of

Upon first entering into the monastic

Buddhist practice, since they are included

life we often feel unsettled and insecure,

in the first part of the threefold practice:

and thus there is a tendency to seek out

morality, concentration, and wisdom.

friends and others we can rely on. Actually,

Following the precepts helps us to discipline

upholding the precepts is the best way to

the mind and eliminate coarse and

gain a sense of security and to overcome

unskillful habits, thus making the mind

loneliness and inner emptiness.

4


心之道

Topic

In fact, simply upholding the precepts

the purpose of the precepts and your

leads to rebirth in a heavenly realm. So

motivation for receiving them. If you’re

even if you aren’t highly attained in the

not clear about this, then after returning

practice of meditation, at least you can

you’ll be lacking a sense of direction in

look forward to enjoying heavenly bliss by

your monastic life. Thus it’s important to

following the precepts. For the attainment

understand the purpose of the precepts;

of final liberation, however, it’s still

only then will it be possible to use them as

necessary to cultivate concentration and

a guide to the monastic life.

wisdom; yet the precepts can be seen as a segue into the higher levels of practice.

In fact, there is a certain beauty in upholding the precepts. During the precept

The precepts can also be seen as a

ceremony you have to be completely

kind of guide to daily life. Upon returning

sincere, especially when bowing to the

after taking the full precepts and making

Buddha as a form of repentance; and you

them your guide to daily living you’ll

have to wholeheartedly follow the teachings

have a sense of comfort, security, and

given by the ordination instructors. Don’t

freedom—even if you are lax in the

be attached to your personality and your

practice! Conversely, without upholding

own way of doing things; instead, think

the precepts, you’ll feel like you’re under a

and act in accordance with your inherent

leaky roof.

buddha-nature!

Taking the precepts amounts to

Everyone seems sincere and eager

accepting the Buddha’s teaching as a way

to take the higher precepts; but don’t try

of life, but to gain the highest benefits you

to fool yourself; taking the precepts and

have to follow the precepts to the best of

higher ordination is a lifelong commitment.

your ability. There’s no benefit in taking the precepts but not keeping them; by upholding them they become your best friend on the path of spiritual practice. Now, it’s essential to be clear about

Finally, be sure to fully apply yourselves to the preparatory reading, especially the Water Repentance Scripture; knowing it well, the precept ceremony will be an enjoyable experience. 5


隨師行記

Topic

孝親與感恩 大圓滿的勝會 撰文•隨師恭記

鷲山一年一度的水陸法會,在難得平靜詳

誠的能量,無國界的能量場。在這水陸的國度

和的氣候下圓滿落幕。水陸是靈鷲山的年

裡,十法界皆圓滿,時間跟空間都沒有隔閡,所

度盛事,也是全員啟動的時刻,上千位志工忙

以十法界眾生都能相應連結水陸的莊嚴淨土。」

裡忙外,上萬位功德主虔誠恭敬,共同成就一 場殊勝的法界滙集。身為大會導師的心道禪師, 在水陸期間半刻也不得閒,許多信眾把握難得的 機會親見上師,尋求上師的加持與解惑,法會, 不只是利益幽冥眾生,更多的是給予信眾一份安 定的力量。

諸佛菩薩的聚集 水陸法會也更像是諸佛菩薩的聚集,這些 志工如同菩薩用慈悲護念的心,讓功德主們安心 的禮拜祭祀。心道禪師每每講起這些志工菩薩, 總是不忘提醒大家在法會中要和諧無諍,而大家 也隨著修行日增、聽從上師教誨,慢慢轉換習 氣,成就今天美好的水陸,也培養出許多有次 序、有修養,進退得宜,優質上軌道的志工。

水陸法會圓滿落幕之時,心道禪師受寧瑪 派傳承釋迦仁波切之邀,於 8 月 13 日出席藏傳 佛教寧瑪派最重要的傳承始祖「蓮花生大士」 六十年一次的火猴年誕辰。同時具有寧瑪噶陀 傳承的心道禪師,與寧瑪巴各分支派一同齊聚, 心道禪師蒞臨會場時便以盛大的迎請儀式迎上 法座,心道禪師在此難得的日子,也以一段祝福 語向全場的寧瑪佛子宣說。 「在七百多年後的今天,台灣寧瑪巴各中 心齊聚,不分派系聯合舉辦,不僅是寧瑪派大團 結、還有小乘、大乘、密乘要團結,世界各個宗 教要團結,一起將蓮師慈悲大愛願力,為愛地 球、愛和平觀修祈禱。祈請這份力量帶給世界正 能量,讓世界和平,地球和諧、安定。讓人間四

八天七夜的佛事,全球各地回來參與法會

大災難、各樣不同疾病、各種戰爭、能獲得加持;

的弟子們,其精進專注、虔誠恭敬的態度令人讚

解除人類所受各種煩惱、痛苦、疾病等一切惡

嘆,心道禪師說,「這就是水陸的力量,一種虔

業,轉吉祥。」

6


隨師行記

Topic

8 月 15 ∼ 17 日,心道禪師在水陸圓滿後立

若能以此來保護我們相依相存的地球環境,讓地

即飛往北京帶領三日平安禪。主辦單位是崇尚辟

球永續,從自身修行出發到對自然天地的大愛,

谷法的「合光辟谷禪修」,其導師張曉梅在今年

則是修行人菩提心的展現。」

六月曾來到靈鷲山拜訪心道禪師,對於禪師當時 傳授的「平安禪」更是受益匪淺,於是祈請禪師 前往北京傳法。

與天地自然連結 得知合光禪修是以辟谷做為其禪修精進法 門之一的心道禪師,也特別與學員們分享自身早 期進行辟谷斷食的經驗。以密宗儀軌嚴製的百花 丸,一天只吃九顆,如此度過兩年斷食閉關的心 道禪師,分享自己也曾想過此生以閉關度過,但 菩提心的生起,讓禪師毅然決然的出關,開山闢 地成就無生道場的弘法志業,心道禪師對禪修學 員說,「以辟谷來回歸原始,與天地自然連結,

8 月 21 日心道禪師應中華國際供佛齋僧功 德會邀請,前往林口體育館參與「國際供佛齋僧 大會」。首度參與並蒞臨現場致詞的心道禪師, 讚嘆著齋僧功德會的居士們,每年以如此恭敬如 法的儀式供僧,讓人感動這份發心與願力,因為 居士的供養恭敬是佛法傳承延續的重要力量。 心道禪師也勉勵受供的出家眾,「身為出 家人的諸位法師,更要以這份嚴謹的修行,來反 省自己的德行,以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的慈 悲利他心願來受供,才得不負佛陀的感德與眾生 的供養。」 7


隨師行記

Topic

當青春遇上佛法 世間的苦樂都有因果關係, 想得善果,先種善因。 年輕人能夠發菩提心, 運用佛法於生活之中, 立定志向, 增生智慧, 就能圓滿快樂。

8


隨師行記

Topic

9


封面故事

Topic

最高的龍眼

撰文•呂政達

賴夫妻請吃飯,地點在中山北路三段,是

果實,味道反而最好,龍眼,簡直就是給父母們

間所謂的「私廚」。阿國師平時在廣告公

上的一堂真實的教養課。企業心理學家李柏曼主

司工作,晚間接受熟客人的預定才擺席。

張「後來者優勢」,其實龍眼的生態也正是如

席間,一道道台灣道地的菜餚一一上桌。 曾在宜蘭工作過的阿國師說,很多人覺得台灣的

此,但我不確定這個法則,可否適用到其他的果 菜種類?

小吃上不得宴席,他做的菜卻要顛覆這種想法,

我從而想到,佛陀會怎樣對待每個孩子,

也讓作為食客的我們一再驚艷,對自己的家鄉菜

把每個孩子的發展,都當作最珍貴的龍眼。我從

感到驕傲。

而想起心道禪師在緬甸弄曼,不放棄每個孩子,

白菜滷這道菜裡,混有一顆顆小小的龍眼,

給他們教育和醫療的心意。

比平常見過的龍眼顆粒還小,味道卻更覺滑潤,

那天,小賴夫妻的兩個女兒都來了,那因

阿國師將整顆龍眼入菜,晶黑的龍眼子就在舌尖

為太陽花學運而聞名的大女兒穿著一件公主裝,

滾動。阿國師說,這是住在中部的朋友送給他

和年輕世代一樣邊吃飯邊滑手機。十七歲的二女

的,也就是「十月眼」。

兒就坐在旁邊,沉浸在手機連結的世界中,忙不

對我這種生長在台南的小孩,龍眼簡直就 是伴隨歲月變遷的最佳見證。小時回外婆的鄉

迭還要回她媽媽的問話:「有,我每樣菜都有吃 到。」

下,路邊全都是一片片的龍眼樹,龍眼極易栽

賓客談到二女兒正面臨著上大學選科系的

培、生殖,有時我覺得外婆那一代養小孩,根

徬徨,猶豫著將來要讀人類學還是社會系,賓客

本就是當成龍眼樹,任龍眼子繁衍成林。通常從

之一的惠容跟她媽媽說:「妳不要給她壓力啊。」

七、八月開始收成,從龍眼樹較矮的部位收起,

她媽媽說:「你看我們會給她壓力嗎?」

這些品種也較大顆,差不多到了十月,越往上採 收,那些長在最高處的龍眼顆粒較小,味道卻也 較好。

沒有壓力的成長,相信孩子也像是十月眼, 最後也能有好味道,好像一直是台灣人的夢想, 卻遲遲的不可能實現,父母總是關心得太多,早

「十月眼」現象,讓我聯想起個體心理學

早就要來採收。也許,在那場餐宴,在三月的中

家阿德勒提出的「大器晚成」理論,在自然界

山北路,一名叫做阿國師的廚師,給了我們意想

裡,最高處、最沒有被照顧,也最晚被採收到的

不到的啟示。

10


封面故事

青年學四期教育 得寶貴生命智慧 德

Topic

撰文 ‧ 許凱森

國文學家歌德所著的長篇小說《少年維特

感的個性以及對愛戀的狂熱執著,最終走向自我

的煩惱》,描寫出生在富裕家庭的維特,

崩潰。

受過良好教育、能詩善畫、熱愛自然,依靠父親 遺產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偶然下邂逅一位已有 婚約的年輕女孩,於是陷入感情煎熬,最後為愛 而自殺。不論是家庭環境或是自身才賦,小說中 的主角維特都可說是「人生勝利組」,但他沒有 運用這些基礎來創造幸福人生,反而因為多愁善

維特就像一般年輕人,勇敢有餘,經驗不 足,常常只憑一時的意氣衝動做事,再加上自由 開放的民風,若是缺乏道德修養則很難自我把 持,一不小心就會成為社會新聞事件的主角。所 以,淨化社會風氣就要先從青年教育做起,避免 這群對世界充滿好奇的羔羊們為了找尋刺激而誤

11


封面故事

Topic

入歧途。

童子求法 ‧ 古來有自 兩千六百年前,妙慧童女向佛陀請教了十

法華、華嚴,就是三藏十二部經典的縮影,貫穿 僧眾教育和信眾教育,也貫穿於日常生活的行誼 和活動之中。

個攸關人生修行的課題,包括:如何能獲得端正

佛陀證道之後為眾生說法四十九年,華嚴、

容貌?如何能獲大富貴身?如何使眷屬長聚少

阿含、方等、般若、法華涅槃,指的是佛陀一生

病?如何能夠坐寶蓮華成就佛道?如何能夠獲

說法的五個階段,也是佛陀調教弟子時的五個

得神通自在?如何能避免與人結怨?如何能獲

次第。同樣的,四期教育是學佛之路,也是佛

得別人的信受?如何在弘法時不受障礙?如何

陀悟道的過程,期望以最貼近原始佛教的教法,

控制自己不起煩惱?如何獲致生死的把握?佛

引導年輕人次第學習、互相融通。心道禪師說:

陀都各答以四種修行法門。

「有了方法,大家才能夠按照軌則走,才能夠出

善財童子也接受文殊師利菩薩的指導,以

現成果。」

一個孩子的好奇心出發,不辭千辛萬苦爬高山、

四期教育中的阿含期在奠定人格,作為修

飄大海、闖王宮、進民窟,共參拜了五十三位善

學佛法的基礎;般若期在止觀、禪修的引導,以

知識,包括:廚師、設計師、小學教師、航海家、

進入佛法的核心;法華期在真實菩提心的實踐,

商人、音樂家、醫藥家、比丘、居士、外道等各

展現菩薩道精神;華嚴期在多元和諧、共融圓滿

行各業。

境界的體現。從自己的身口意開始做起,弘揚這

四期教育 ‧ 人間修行 年輕人總有一段特別迷惘的時間,不清楚 自己的人生目標,需要知道自己是誰,需要對 未來有方向感,需要開創人生道路的行動能量,

些法教,落實在生活裡,就能改變自己的生命, 學習佛的真理來開拓智慧,效法佛的道德來輔導 行為,明瞭人生的真相與意義,並在發掘真理、 開拓智慧的道德實踐當中,長養慈悲胸懷,擴展 生命熱能。

這個階段,若不如妙慧與善財知道主動求法, 良善的引導就相當重要。心道禪師畢生的修行

人間的福報智慧靠修行而來,世間的苦樂

經驗與體悟,從塚間苦行和斷食閉關來體證生

都有因果關係,想得善果,先種善因。年輕人能

死涅槃的解脫道路,再通過自身的經驗與智慧,

夠發菩提心,運用佛法於生活之中,立定志向,

發展出修行弘法的四期修學體系,阿含、般若、

增生智慧,就能圓滿快樂。

12


封面故事

學佛的孩子不會變壞

Topic

撰文•余素珠

天三夜的靈鷲山「國際哈佛青年營」一大

今年二月,心道禪師赴韓國出席「韓禪」,

早熱鬧展開,來自世界各地,對學習佛法

林靜瑩想著沒跟著師父出過國,沛蓁又休學在

有興趣的青年聚在一起,幾日與法師及帶團老

家,於是拉著沛蓁要她陪媽媽一起到韓國,沛

師的學習與相處,讓他們從生活中覺醒生命,

蓁答應了,行程中,結識了幾個來自大馬的青

建立三好五德的人生態度。

年,媽媽欣喜著事情有了好轉,因為沛蓁開始

佛化家庭是一種福報

願意從那個黑暗的角落走出來了。

多數來參加「哈佛青年營」的學員是在家

五月,馬來西亞舉辦青年佛學營,媽媽鼓

長的推薦下加入。說起讓女兒參加佛學營,沛

勵沛蓁自己前去參加,並且告訴她,這次媽媽

蓁的媽媽林靜瑩談到一場特殊的因緣。

不陪她去了,還在猶豫時,剛好一位友人的孩

從幼兒園開始,只要提到上學,沛蓁常常

子也提起要參加,有人作伴,沛蓁就答應了。

哭鬧,媽媽為此愁苦不已,中醫也看了,西醫

飛機下午落地,團員啟程前往住宿的地點,

也看了,情況似乎沒有太多改變,媽媽能做的,

媽媽還想著沛蓁的情況不知如何?這時,沛蓁

就是誦經。

來電話了,哭鬧著說她不要參加,要回台灣,

其實,沛蓁 2、3 歲時,媽媽就開始帶她接 觸佛法,那時,世界宗教博物館剛開館,媽媽 帶著一子一女從台南北上參加慶祝活動,過程 中,媽媽發現沛蓁在佛教氛圍的環境中似乎顯 得很安分,她應該是喜歡這樣的環境。 媽媽見沛蓁不排斥參加佛學活動,為導正 她的學習障礙,國二時幫她報名參加靈鷲山佛

催促著要媽媽幫她改提前回台的班機。從傍晚 一直到凌晨,電話或是 LINE 沒斷過,沛蓁顯 得躁動不安,隔著汪洋,媽媽一時也插不上手, 只好誦經為她祈福。 不料,這不利的情況在隔天一早出現了逆 轉,沛蓁來電話跟媽媽說不用改機票了,她在 那邊很好;一直到活動結束,沛蓁都好好的。

教團舉辦的第二屆哈佛營,不料,行前沛蓁嚴

回來後,沛蓁跟媽媽說,她認識了一個從

重地哭鬧著不肯前往,媽媽提起這是源於沛蓁

泰國來的乾姊姊,兩人很投緣,媽媽心裡無限

的一段惡緣,總在她要上學前干擾著她,讓她

感恩,感謝這些協助沛蓁走出陰霾的善緣。

哭鬧不止,而且這種狀況延續著,到高一時, 她不得不休學。

今年九月,沛蓁要回學校上學了,她充滿 期待,頻頻問媽媽回學校該辦的事情辦好了嗎? 13


封面故事

Topic

她現在也是青年團的幹部,擔任兒童 學佛營的副營長,因為心情開朗許 多,氣色跟著好轉,媽媽說,她覺得 沛蓁整個人都亮起來了。

將佛教觀念轉化成世俗可用 的方法 宜蘭縣北成國小資訊組長,也是全球新寧 靜教師團副總團長林國賓老師表示,生長在佛化 家庭是一種福報,但多數的孩子並沒有這樣的環

色那一面,而其他的孩子在觀察到這種轉變時, 會主動釋出善意,這對接受關懷及付出關懷的雙 方,都是很好的人格教育。

境,為了導正時下許多孩子的壞習氣,林老師

林國賓老師表示,雖然這些活動對學童心

嘗試將佛教觀念轉化成世俗可用的方法,帶進教

智鍛鍊的立意是好的,但顧慮有些家長可能有不

學,實行以來,收到極好的成效。

同的宗教信仰或是想法,學期開始前會讓學童帶

長期在宜蘭縣境內十多個學校推廣新寧靜 運動,包括讓學童戴寧靜手環、在上課鈴響時 進行「一分禪」,林老師表示,經過下課十分

回一張意向書,詢問家長是否願意讓孩子參與 這樣的活動,若家長有顧慮,就不會勉強孩子執 行。

鐘的喧鬧,要學童立刻轉換心境進入專心狀態,

林老師再表示,經過驗證,縣內一所執行

不是很容易,但經過「一分禪」的心情過濾,跟

這項活動的國中某班,學生的整體表現有了長足

著心道禪師「深呼吸、合掌、放鬆、寧靜下來、

的進步,甚至晉升為校排第一,因而引起各媒體

讓心回到原點」的簡單口訣,可以幫助孩童重新

的關注,並引為個案進行分析研究。

找回專注。

對於自己的孩子習佛,林國賓老師表示,

再以寧靜手環為例,它的設計一面為白色,

家長必須從自己做起,當修習佛法的成效在自己

一面為紅色,心情不好時配戴者可將其翻成紅

身上展現,就會引來孩子好奇並仿效;反之,如

色,心情好的時候就翻成白色。林老師表示,這

果孩子沒有興趣,硬要強迫他去學習,就會有反

雖然是一個小小的工具,卻可以訓練孩子的覺知

效果,不如待因緣具足,讓孩子自然產生興趣,

能力,讓他在心情不好的時候勇敢翻出手環紅

效果會比較好。

14


封面故事

Topic

輕喚少年悉達多 ――來青年團習佛法,做佛的小種子 撰文•張育寧

春不只可以有熱血,青春,更可以有佛

法。有了佛法的青春,更有智慧、更圓融

無礙,有勇氣面對人生中的各種挑戰,順境不 驕、逆境泰然。這個夏天,一群平均年齡 22 歲 的大男孩、大女孩,舉辦兒童學佛營,播下佛 種子,為自己的青春留下深刻印記,孩子們的 笑聲與真心感謝成為自己生命中難忘的回憶。 青春無悔,青春無憾,青春因為付出而更充實 美好。 學佛營小朋友畫出心目中的佛陀

心道禪師一直希望能讓每個人在孩提時即 種下佛的種子,每年暑假都會舉辦兒童學佛營。 新北 B 區青年團團長洪巧穎,也是本次兒童學 佛營的營長,提到今年主辦兒童學佛營的夥伴, 有七成都是新手,又遇到颱風來襲,大家仍努 力克服重重難關,讓小朋友學習愛與專注力, 伙伴們的精神讓她非常感動。

落實三好,言語霸凌不進校園

法的主因。 這次活動目的旨在讓小朋友學習愛與專注 力,並以靈鷲山的宗風,慈悲與禪為對應。以 三好為核心精神的「佛法妙用」課程,請來寶 髻法師授課,法師與各組小朋友討論,什麼是 好的、什麼是不好的行為,並且上台發表。在 過程中,講師扮演輔助的角色,讓小朋友獨立

兒童教育理論的鷹架理論曾提到,真正有

思考,彼此討論。法師除了讓小朋友知道「身

效的學習,是讓孩子透過成人指導及與同儕合

好、口好、意好」為什麼重要之外,考量到校

作的過程,激發成長的潛力。此次兒童學佛營

園霸凌嚴重,也特別叮嚀小朋友,惡意的言語

讓小朋友參與有趣、具文化意義的活動,彼此

也是種霸凌,會對別人造成傷害。

合作,一起解決問題,正是鷹架理論的實際應 用,也是學佛營能夠成功讓小朋友真心領受佛

今年小三升小四的邱同學便說道,雖然以 前父母師長也會告訴自己不可以說不好的話, 15


封面故事

Topic

「悉達多尋寶」結業式,讓小朋友在找到自己 成品的驚喜過程中,更珍視活動中學到的東西。 颱風的緣故,活動行程變得緊湊。照顧學 員休息入睡,開完檢討會,幹部們就寢時已是 但是現在知道「口出惡言會親友遠離」,就算 跟朋友吵架時很生氣,也會提醒自己不可以口 出惡言。 「悉達多的故事」課程,講述在悉達多故 事篇中忠與孝順有關的內容,並讓小朋友「畫 出心目中佛陀」,大家必須靜下心來思考,誰 是生活中常常幫助自己、關心自己的人,並且 把他畫出來。小朋友因此覺察到自己生活中受 到很多人的幫助,也培養感恩的心。令巧穎非 常感動的是,僅僅兩天一夜的相處,有小朋友 畫隊上的小隊輔姊姊為「心目中的佛陀」,這 個回饋也為整個活動團隊帶來莫大的鼓勵。

把悉達多的寶藏帶回家 課程組夥伴請來教授過親子纏繞畫,本身 也在修行的鵬捷老師,教授培養專注力的課程。 老師發給每個小朋友一張白紙,讓他們分格, 並決定格子中畫出的圖形。有的人會先花時間 思考,有人會觀摩同儕的創作,每個人在小小 的格子裡創作出自己的纏繞畫,也培養了專注 力。製作法語鑰匙圈、聽誦大悲咒製作大悲燈 等活動,則是讓小朋友在實作中更親近佛法。 16

凌晨兩點,隔天早上六點半起來繼續帶小朋友 做早操、早課。其中有位小男孩患有哮喘,為 了便於照顧,跟隊輔大哥哥同寢,於是,熱血 男孩瞬間化身成暖心保母。 舉辦兒童學佛營已十餘年,這次兒童學佛 營中少數資深幹部之一的清和師兄 ( 化名 ) 提 到,「我們希望透過兒童學佛營的機會,種下 學佛的種子,佛法很多是在薰陶的過程中漸漸 領受的,不是突然頓悟的。」他觀察到這幾天 下來,不管是生活中落實三好、懂得感恩等, 的確看到佛法在小朋友身上產生潛移默化的效 果。「結業時大家異口同聲回答明年還要再來 參加活動,表示小朋友們非常認同我們做的這 件事,也在參與的過程中感受到很大的喜悅。」 他說道。 長大後的日子裡,我們其實沒有太多機會 一起做一件事,而隨著年齡漸長,也很難再有 那種義無反顧投入一件事情,不去計較利益得 失的情懷。 保有這種純粹的熱情,我想,他們可以一 直青春下去。


封面故事

當佛法遇上了遊戲

Topic

撰文.蘇雅芳

切,就從一封電郵開始。今年夏天展開時,

答案顯然是肯定的,英國兒童教育專家溫尼考特

靈鷲山教團的工作人員都收到了一封電

早在著作中提到,遊戲往往是孩子接觸到世界最

郵,希望大家將家裡的舊玩具,像是跳棋、樂高

真實的一面。遊戲就是真實,溫尼考特說,而我

積木等送到弄曼的小沙彌學院,讓他們在學佛之

們也可以說,遊戲也是接觸佛法的一個媒介。

餘,也有玩具度過漫長的夏天。

運動也是一種修行

我們對佛法和玩具的想像,就是從這裡開

看到泰國小沙彌在師父講道時猛打瞌睡的

始的。佛法,可以在玩玩具中體會實踐嗎?這個

影片,有人說:「好可憐哦,還那麼小就要整

17


封面故事

Topic

天聽經打坐,都不能玩嗎?」想想也不盡然吧, 弄曼沙彌學院不就在為小沙彌們募集益智玩具 嗎?手腦並用玩玩具,開發智力的同時,也能 穩定心性,培養專注力。另外,像是起源於漢 朝的踢毽子在唐朝發展到極致,上自君臣,下 至百姓都相當熱衷,連小沙彌也瘋迷,唐朝釋 道宣的《高僧傳》中就有一段記載:「小沙彌 慧光在洛陽天街天井欄邊踢毽子,連踢五百多 下,引得眾人圍觀讚賞。」從小沙彌高竿的腳 下功夫看來,應該也在住持的認可下,花了許 多時間苦練。 唐朝盛行的踢毽子在穿越千年後,演變成 今日瘋迷無數人的足球運動。多年前一部真人 實事改編的電影「高山上的世界盃」,描述喜

於形式的做法,也充分映照出人性純真自然的 一面。

馬拉雅山上的兩位沙彌瘋迷四年一度的世界盃 足球賽,住持允諾可以在寺院看總決賽,但是

古今中外,從電影世界到現實世界,小沙

他們要自己想辦法籌錢租電視及衛星天線,整

彌除了誦經持咒,學佛精進之外,也跟一般小

個計劃充分考驗著沙彌們的團結、智慧與友情。

孩一樣活潑好動,與其強壓抑他們愛玩的心,

影片中的住持瞭解到踢足球不涉及暴力與情色

不如在他們感興趣的事物中,融入佛法的學習。

後,同意沙彌觀賽,傳達出堅持思想,不拘泥

弄曼沙彌學院的教學方式便是以佛法修習為中

鷹架理論:學習分享和慈悲 鷹架裡論是心理家布魯納為俄國心理學

當我們為孩子們設想,如何透過遊戲和

家維高斯基的語言生活理論歸納出來的一套理

玩具而進入佛法的殿堂,那個跨越的鷹架,除

論模式,用來解釋小孩子如何透過引導,從他

了玩遊戲時的專注力,父母和老師也可透過扮

已經熟悉的日常生活範圍學習到新事物的方

演遊戲,讓孩子學習到設身處地的同理心和慈

式,就好像建造大樓蓋設的鷹架,透過了鷹架,

悲。在遊戲中,請父母引導孩子與他人分享,

大樓才能建造起來。

無論是分享自己的作品或是共同建造模型,懂 得分享,是佛法的開端。

18


封面故事

Topic

心主軸,並配合體育、音樂等的社團活動,增

的修行。對於童心未泯的年幼小沙彌,把佛法的

進小沙彌的各項才藝和團體生活能力。在生活

精進、退轉的概念融入趣味多元的遊戲中,既能

作息方面,更穿插了遊戲時間和自由時間,小

滿足他們喜歡玩樂的心,也能在學佛上達到事半

沙彌們便會利用這個時間在廣場上追逐足球,

功倍的效果。

興奮狂熱的情形宛如足球比賽現場。

以「愛與和平」做為創館理念的宗博館,

在弄曼沙彌學院常見的這個景象也許顛覆

館內的兒童館也是結合遊戲與教育功能,讓小朋

了一般人對於沙彌的傳統印象,但是學佛修行

友在互動的遊戲過程中瞭解愛的意義,以及學習

一定只能端正坐在莊嚴大殿中念經、打坐嗎?

愛的表達。在重新改裝後,更加入多媒體互動節

日本善光寺的僧侶矢澤一輝,因為同時具有奧

目,當然,兒童館的靈魂人物米洛可也繼續陪伴

運國手的身分而名氣響亮,今年三度征奧,參

小朋友探索與學習。

加里約奧運輕艇激流項目的他說:「當和尚, 念經、助人是修行;駕駛輕艇與激流周旋、搏鬥, 也是另一種修行。」

用寓教於樂的方式,激發學習熱忱,在遊 戲中認識佛法,進而願意深入經藏,是接觸佛法 的好方法。位於緬甸的弄曼沙彌學院目前還沒有

學佛也有輕鬆的一面

台灣的先進設備,但是靈鷲山持續在募集益智

運動其實就像修行一樣,在運動中修正自

類玩具,讓小沙彌在愉快的玩玩具過程中,動手

己的姿勢技巧,好比修行是在修正自己的身口

也動腦,強化思考能力,增長智慧;提供他們

意行,透過運動更加了解自己的弱點,再運用

在正式課程之外,另一個輕鬆學佛修行的管道,

佛法智慧加以修正,不只健身,也是一種很好

讓佛法的種子播撒在每一畝純真的心田。

靈鷲山導覽團 熱情招生中… 心道師父說 : 『生命服務生命,生命奉獻生命』, 靈鷲山無生道場,敬邀您,共創生命的價值。靈鷲山 導覽團熱情招募導覽志工,邀集大家導覽聖山種心靈 福田,一同走在菩提道上、讓生命越來越寬廣! 導覽新訓培訓時間: 2016 年 10 月 29( 六 ) 上午 9 點 至 10 月 30( 日 ) 下午 4:30 報名方式: 1. 電話報名: (02)2499-1100 分機 3303 釋寶曜 法師 或手機:0985-683-631 團長:黃麗淑師姐

2. 導覽團信箱:093093tour@gmail.com or Fax:(02)2499-122319 3. 導覽 line 群組報名 ( 歡迎舊生報名,也可代新生報名 )


新寧靜運動

宇宙最大的能量 ‧ 心和平 ‧ 世界就和平

呂理政 我不在博物館, 就是在往博物館的路上 撰文 ‧ 許凱森

攝影 ‧ 許斌

中時立志要做國文老師,大學時決定要當

1981 年,呂理政跟著宋教授在臺東卑南考

考古學家,今年初屆齡退休,卸下國立臺

古遺址進行發掘工作,學者向教育部建議應該

灣歷史博物館館長一職的呂理政,從來不曾立

要在卑南籌建一座考古博物館,於是宋教授推

下終身從事博物館的志願,卻成了道道地地的

薦呂理政負責彙集學者專家意見撰寫國立臺灣

博物館人,因為其實他老早就已經走在博物館

史前文化博物館的規劃方案,建館地點就選定

的這條路上,他說:「人算不如天算,有些事

在臺東。當時的電腦還沒有中文輸入系統,呂

情老天爺早已決定,只是我們不能預先知道罷

理政完成了一份手寫 18 頁稿紙的建館規劃方

了。」

案,送行政院核定通過。

學做博物館人

提案過了,誰來執行?當時臺灣的博物館

1975 年,呂理政的啟蒙恩師──臺灣大學

寥寥可數,要找到能籌建博物館的人實屬不易,

考古人類學系宋文薰教授,找他協助臺南市政

宋教授對他說:「你還是去臺東吧。」於是,

府民族文物館的考古文物展覽,規模雖然很小,

1990 年呂理政接下自己所規劃的國立臺灣史前

卻是他涉足博物館事務的第一次,後來進入中

文化博物館到籌備處擔任展示教育組長工作,

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也曾經參與國

從建築規劃到文物蒐藏及展示,自上到下,由

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的展示專案。

內而外,無一事他不管。在台東九年時間,搭 了近千次飛機往返臺北和臺東,悟出了「烏雲

20


21


新寧靜運動

之上,必有青天」的道理。2001 年,呂理政的 故鄉宜蘭邀請他回去籌建蘭陽博物館,聘請他為 籌備處主任。他為了塑造蘭陽博物館的獨特價 值,鼓吹成立蘭博家族,帶動宜蘭整體博物館事 業發展。

學做博物館館長 一句「留在宜蘭,只能為宜蘭做事,不如 到臺南去籌建臺灣歷史博物館,為臺灣做事。」 讓原本想將最後青春留在家鄉的呂理政,再度 收拾起行李,來到台南的安南區,面對眼前一 片雜草的荒地,這又是從一個鐵鎚開始的計畫, 呂理政對自己說:「我要在這裡建造一座奉獻給 22

全體臺灣人的歷史博物館。」 在發下這樣的宏願之後,籌備處的龐雜工 作開始進行,接踵而來的挫折很多,最艱難的是 博物館展示大樓鋼骨結構做到一半,屋頂都還沒 有組成,建築商就倒閉了。博物館和建商解約 的隔天,呂理政對所有同仁還有自己喊話:「痛 苦是會過去的,只有美麗能永遠留傳下來。」 籌備期間,呂理政思考這座博物館有什麼 可以超越科博館或海生館?腦中浮現出這句話, 「也許不一定能出類拔萃,但絕對可以與眾不 同。」他知道,科博館的展示是國外設計的;


新寧靜運動

海生館的建築展示也是國外設計的,所以他要讓

建造一座奉獻給全體臺灣人的歷史博物館。既然

臺灣歷史博物館的建築、展示、製作、研究等

是全體臺灣人的博物館,就必須讓所有人都能夠

全都「Made In Taiwan」,甚至連館內展場的

自在無礙地使用博物館場所、設備及服務,也就

200 個人像雕塑都是商請藝術院校的學生們共同

是要在博物館實踐友善平權,除了自己做研究,

創作,這是一間集合數千位臺灣人共同力量所建

和同仁們辦讀書會,還有不懂的就找專家來演講

造的博物館,也是最大與眾不同之處。

座談,募款集資贊助,讓偏鄉弱勢和身心障礙者

當親眼見到博物館落成開幕,觀眾蜂擁而 來的盛況,就是一路走來最大的成就感。更安慰 的是,呂理政當初對團隊所說的話都應驗了,那 些困難一一被克服,要奉獻給全體臺灣人的博物 館終於開館。

學做友善平權博物館 呂理政有個外號──博物館籌備專家,也 因為這個專長,佛教史專家林保堯教授引薦他與 心道禪師結緣,擔任世界宗教博物館的籌建顧 問。對於師父要做的竟然不是佛教博物館而是世 界宗教博物館,他感到相當有意思,而且十分敬 佩。師父很明確地說:「世界宗教博物館就是要 傳達尊重、包容、博愛的理念。」 臺灣歷史博物館開館之後,呂理政經常思 考博物館的經營,體認到博物館最重要的就是必 須擔負起社會責任,發揮社會影響力,展現社會 價值,更不忘當初對著一片荒地許下的信念,要

也能夠來參觀博物館。現任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 友善平權委員會主任委員的他,退休之後還是期 望持續推動全臺灣博物館的友善平權,經常接受 各博物館的演講邀約。 認真專注的呂理政,講述著一位博物館人 的心路歷程,精彩又豐富,好像什麼困難到他面 前都會自動轉彎,好像再大的挑戰到他手裡都會 開花結果,呂理政說:「每一個人在生命過程中 都會經歷很多挫折跟失敗,我只是沒有說出來而 已。」心情不好或煩躁的時候,他會帶著自己做 的風箏在博物館公園放風箏,同事們都以為館長 有忙裡偷閒的好心情,其實就是因為放風箏才讓 心情變好,藉著箏線將煩惱傳給風箏再轉告風 兒,煩惱就被吹散了。 所有的困難都不是困難本身,而是喪失解 決困難的意志,讓自己所做的每件事都有價值, 就可以終身從事,日日不倦。任何成就都從夢想 開始,任何收穫都由行動展開。 23


當商業遇上佛法

企業家的出世與入世

誠信正心,陳雨鑫 佛經對他來說不只是「聽」,是「做」,是身體力行, 陳雨鑫淡淡地說:「現在做的這些,都是為來世積資糧。」 撰文•余素珠

任統一企業發言人、和信鯨職棒公司總經

一集團,不到三十歲當上統一電腦公司總經理。

理、台中縣副縣長、體委會副主委等職務,

由於才華顯露,1988 年開始擔任統一企業發言

現任永固便利停車及綠色和平電台董事長的陳

人,專任公關事務,由於親善的態度,在他的經

雨鑫,雖然年逾六旬,依然精神奕奕、笑容滿

營下,開啟了台灣企業公關的新視野。

面,為政治、為體育、為事業、為利益眾生,忙 碌異常,而這活力正來源於他周身的正能量。

因為與媒體關係友善,陳雨鑫屢屢登上媒 體,或是為企業宣傳,或是為危機拆除引信,而

提到與佛法結緣,陳雨鑫說,媽媽是虔誠

成了商界名人,於是,很多大型活動舉辦時就

的佛教徒,從小就跟著媽媽到各處廟宇參拜,但

會想到邀請他。只要時間允許,且是正派活動,

大學時加入佛學社,是他對佛法有較深入認識的

他也極盡地奉獻,這其中包括許多國內佛教團體

開始。

的活動,對此,他表示:「行有餘力,則以創造

廣結善緣,利益眾生

被利用的剩餘價值。」他樂在其中。

他回憶初期對佛學的理解是「心即是佛,

細數陳雨鑫參與過關於佛教的「戰役」,

佛即是心」,「佈施」則是另一個初學佛學容易

包括:1983 年慈濟功德會第一次在台北舉辦義

理解的概念,大學時期他寫很多關於這方面的

賣活動時他擔任總幹事,華梵大學成立前的義賣

文章,以「上求(佛法)下化(眾生)菩提心」

會、記者會他也用心投入;另外,還有大安森

為訴求,推廣企業佈施。他說,企業僱請員工,

林公園「觀音不要走」,這尊位在公園西北角、

安頓一個人,等於安頓一個家庭,對社會有益,

楊英風大師的觀音雕塑,在他的奔走下留在了公

即是對佛法的實踐。

園;國立藝專(台灣藝術大學前身)畢業舞作

因為與台南幫的淵源,初始就業就加入統 24

「尼姑思凡」,陳雨鑫率眾抗議、上電視辯論, 指出該舞作對不同宗教的分別心之後,改名「思


25


當商業遇上佛法

凡」。諸多與佛教界相關的爭議事件,都借助陳

做生意不外乎是追求合理利潤及追求企業永續

雨鑫的社會影響力及戰力,讓原本不利的情勢逆

生存與成長,而追求合理利潤的同時,企業主同

轉。

時要兼顧慈悲與智慧。 與靈鷲山佛教團的結緣也很早。二十多年

像是他現在經營永固便利停車公司,他口

前,靈鷲山佛教教團籌組世界宗教博物館,邀請

中的小公司,每年有數億元的營收,而這家公

陳雨鑫加入籌劃,雖然初聽聞心道禪師要興辦

司在他接手前經營狀況並不是如此,在他的一

「世界宗教」博物館,他有點驚訝,心想,「要

番整頓之後,才有了現在的成績。而這個成果,

成立『佛教』博物館就很有挑戰,何況是『世界

他也毫不吝惜與員工們分享,例如將每年淨利的

宗教』博物館?」但在籌辦法師及相關人員的解

三分之一提撥給員工,他說,「財聚人散,財散

說之後,他理解了心道禪師的理想,慨然應允參

人聚」,在永固便利停車公司員工流動率很低,

與協助,成立之後的幾次大型活動,也都能見到

應該就是這個道理。

他的身影。

而遭遇困難時,要想到「逆增上緣」。他

此外,陳雨鑫提起九二一大地震時,那時

說,經營事業哪能不遭遇困難,但遇到逆境時要

他擔任台中縣副縣長,為地震罹難者舉辦頭七法

正面思考,只要用心去做,就有機會突破困難,

會時,他召集了國內各大佛教團體一起投入,心

繼續向下一次的巔峰挑戰。

道禪師那時也為超度法會點燈;還有,豐原到東 勢唯一的聯絡道路豐東大橋在地震時嚴重損毀, 重建通車時心道禪師在該處遍點明燈,也讓他印 象深刻。訪談當天,他手腕處掛著今年初心道禪 師親手繫上的五色珠,亦說明他與靈鷲山的連 結。

獻,法施是透過佛法宣講做人的道理,無畏施是 提供讓人免於憂患恐懼的正能量,陳雨鑫表示, 所以佈施者不一定要是有錢人,任何人只要能做 到上述三項之一,都能因行善、禮敬三寶而獲得 福報。

財聚人散,財散人聚 說起商業與佛法,陳雨鑫滔滔不絕。他說, 26

談到佈施,他細細地講到,財施是金錢奉

問到佛法對他的人生及事業有什麼幫助? 他毫不遲疑地答到:「柔軟的心。」舉例員工犯


當商業遇上佛法

在半退休以後,但其實一路走來,他的行住坐 臥都沒離開過佛法。他不忘提醒,要行佛法不 是在理解之後,而是要「做中學,學中做」, 甚且,在經歷愈多人生經驗之後,與佛法的「相 應度」會愈提升,他俏皮地引用現在年輕人的 說法就是「愈有 fu」。 陳雨鑫自承算是個有福報的人,承載了來 自家族、來自社會的福報,他感恩這些,而感 恩讓他快樂,他豪氣地說,如果有機會,他可 以免費當中油或台電的總經理,他不怕得罪人, 有信心能做到 cost down(降低成本),讓台灣 人民享有更優惠的油電價格。這對陳雨鑫來說 錯,他說,如果員工很努力了,還是犯錯,那 要原諒,再給他們機會,但如果是不用心,陳 雨鑫說,「要做到不怒則威」,員工就能心生 警惕。 對於「動怒」,陳雨鑫說,「那是因為有 得失心」,他補充說道,「心如果柔軟,就不 容易動怒。」他說,要把得失心看淡,需要「空」 的智慧,理解世間萬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試著放下,就能解脫。

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於心

不是突發奇想、不是多管閒事,是他掛在心上 的事,是他的正氣魂。 他現在早上經常都聽誦佛經,聽《金剛 經》、聽《心經》,而佛經對他來說不只是 「聽」,是「做」,是身體力行,他淡淡地說: 「現在做的這些,都是為來世積資糧。」辦公 室裡一幅「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於心」書法, 正是他對佛法的實踐。 陳雨鑫談企業經營:做生意要重誠信,這 樣才能心安,心安就是平安。

陳雨鑫謙虛地說,他真正理解佛法應該是 27


喜歡生命 用心感受 ‧ 成就愛 ‧ 享受當下 ‧ 活得精彩

泡泡姐姐黃冠瑩 讓生命前進的力量 撰文 ‧ 張育寧

象中,小丑總是出現在生日派對、遊樂園

了一張單程機票,參與當代小丑工作坊,展開藝

等充滿歡樂的場所,繽紛的色彩與笑聲是

術自我探索的旅程。

必然的場景。黃冠瑩,當代小丑工作室的創辦人 之一,小朋友叫她泡泡姊姊,讓小丑走入病房, 為醫院帶來歡笑與顏色。曾有醫院的社工提到, 住院的孩子常看到的都是穿白衣服的醫師和護 理師,有時僅是遠遠看到他們走過就會哭泣或 焦慮,當病房交誼廳可以出現一位可愛小丑時, 小朋友不只忘卻身體的病痛,那一刻彷彿人也離 開醫院,那次活動中小朋友臉上展現的燦爛笑容 令她印象深刻。

藝術中探究生命意義 今年 26 歲的黃冠瑩,原本也是過著求學、 念書,工作的平凡生活。20 歲那年,她忽然對 生命產生疑問,想要探究生命的意義。於是她買 28

親赴歐洲,接觸小丑藝術,她才了解,小 丑在為別人帶來歡笑之前,必須先能夠開啟自 己的感官,包容自己的負面情緒,也要能夠敏 銳的覺察到別人的情緒。然而,在成長過程中, 人們不斷的教你要訓練自己的腦袋,但沒有人教 你如何認識自己,如何跟別人互動,然而這些事 都如此地貼近我們的生活。 在這段自我探索的過程中,聽到的一句 話,「人與人之間最真實存在的,是留在心裡面 的。」深深撼動她,也讓她決定了自己的人生要 走的路──不斷創造會留在人們心裡的東西。 「我們要相信很多看不見的東西是真實存


29


喜歡生命

在的,這是小丑讓我體會到最多的事。」回到台

了眼淚,顆顆淚珠匯流成河,半晌,河流成了汪

灣後,她與三個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創立了當代

洋大海,婦人嚎啕大哭起來,最後,她跟黃冠瑩

小丑工作室。將小丑藝術根植台灣,並自動發起

說:「謝謝你,我覺得好多了。」

了陪伴病童、老人的活動。

關懷是人跟人之間最美好的存在

對於表演,黃冠瑩有自己的堅持。「用心

她認為,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一條單一的直

感受,覺察旁人的情緒,才能真正做出令人感動

線,各自有自己行進的路線,但是在交會的那一

的表演,而有些時刻,對方需要的也許不是一場

剎那,只要願意付出關懷,給予支持,讓一個人

演出,只是陪伴,一個鼓勵和一個擁抱。」

在最悲傷、最艱難的時候,感受到「我不是只有

曾經,她在醫院外科手術病房,遇見一個 默默坐在手術房外一語不發的婦人,即使對方什 麼話都沒說,但她可以感受到婦人沉重不安的心

一個人!」,而能有繼續前進的動力,願意再多 努力一下,這便是人跟人之間最美好的存在。她 們想做的,便是創造及延續這份美好。

情,當下,她什麼事也沒做,戴著紅鼻子的她,

創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別是這樣一個

坐到婦人的身旁,牽著她的手,陪著她,過了一

前所未有的藝術文化事業,「小丑」似乎也不是

會兒,婦人把頭輕輕靠在她的肩膀上,默默留下

人們印象中,花樣年華的女孩會選擇的職業,一

30


喜歡生命

路走來,黃冠瑩有什麼樣的體會跟學習呢? 有人會問,扮小丑是扮醜嗎?「那什麼是 美?什麼是醜?」她笑著反問。「對我來說,小 丑只是個媒介,透過這個媒介所傳遞出來的愛與 感動,才是真正的美麗。」 與家人溝通對她來說的確是一個挑戰,家 人希望她選擇穩定、安全的道路。然而,對黃冠 瑩來說,找到生命的意義,傾盡熱情為理想努力 是她最想做的事。人最可貴的事在於創造,創造 專屬於你的價值,便能獲取你生活所需的貨幣。 迷失在累積財富的過程中,很容易忘了財富是因 為自己的價值而來。很幸運的是,她可以用理想 來創造自身的價值。 黃冠瑩理解家人的擔心都是出於愛,自己 讓家人安心的方式就是帶領他們進入這個領域, 體驗這個生命中未曾接觸的世界,讓家人的生命 有更多的體會。而隨著當代小丑工作室慢慢成 長,愈來愈多人參與課程,不管是為了探索自 我、增進人際的互動等種種目的,人們在這裡找 到生命的另一種可能。而當代小丑工作室也以工 作坊形式開課,提供更多媒介,幫助人們發掘更 多的自己。 黃冠瑩以自己為例。因為參與繪畫課程,

讓她學會面對恐懼。「我一直覺得自己不會畫 畫,做畫的時候,有些線條我想用紅色,但我又 怕會毀了作品,提筆時就會猶疑不定。老師從 旁觀察你時,會適時的問出你意想不到的問題, 讓你去思考這些行為背後的原因。」

隨時隨地打開感官 接受愛 她接著說道,探索自我可以有很多媒介, 小丑是一個媒介,強調肢體的探索;非洲鼓也 是個媒介,節奏感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天賦, 但大家都遺忘它了。學習感受節奏,讓我們可 以在團隊中懂得聆聽與自在表達,說故事也是一 個方式,透過聲音表情的詮釋,可以帶領人們 走入一個不一樣的旅程,說故事者則是自己早 已融入這樣的情境。「有些人對說故事有感覺, 有些人對音樂有感覺,我們希望每個人找到適合 自己的方式。」她說道 最後,黃冠瑩提到,人生中,人人都可以 是小丑,只要你願意付出關懷 ( 給予愛 ),而她 也認為,活著,最重要的是,不管你在人生中 選擇什麼樣的路,什麼樣的工作,都要記得隨時 隨地打開感官,學習接受愛與給予愛,如此人生 才能活得精彩,當一個充滿熱情的小丑,不然人 生就跟機器人一樣很無趣,也錯失了這個體驗人 生,探索世界的機會。 31


阿含

Agama

甘露清涼

一心應善聽 ‧ 能滅諸煩惱 ‧

阿羅漢、正等正覺者!(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由於圓滿成就的佛陀,具有無量的功德,因此我們依著佛 的功德稱誦祂的名號,如同所稱的「佛陀」(Buddho)就是指 「覺悟」,即表示自覺、覺他、覺行功德圓滿的聖者。

阿羅漢與佛陀的差異 南傳佛教佛陀為阿羅漢(Araham),主要是以「應供」、 「殺賊」、「無生」功德意涵來稱之。所以在這裡阿羅漢是指「應 供」的意思,意思就是佛陀是能夠接受人天的供養與禮敬。聖 者之所以有應供的功德,是因為祂已經去除了內心裡面的煩惱, 煩惱不再升起。所以,阿羅漢又稱「殺賊」,即殺死煩惱賊; 撰文•開山寮法堂院

思維佛陀的功德,願向佛陀學習,發願成就佛的功德,利益一切有情,就是發菩提心。

圓滿的功德

除熱得清涼 ‧

佛的功德名號(上)

甘 露 清 涼 佛法如甘露 32

原始佛教的巴利文經文中,常這樣稱誦:禮敬彼世尊、

因為破除了輪迴之輻,不再生死流轉,又稱「無生」。 雖然,稱佛陀為阿羅漢,但佛陀與阿羅漢的功德還是有別 的,就累積的波羅蜜而言,一般的阿羅漢聖者所累積的波羅密, 時間沒有定期、沒有限制,也許是三期中或者是四期生命。但


阿含

Agama

甘露清涼

惡意,也沒有傷害他人的意思,因為阿羅漢是不 傷害別人的。」

佛陀言行究竟圓滿 佛陀在因地時,曠劫精進,修諸善業,得究 竟解脫,永離無明煩惱繫縛,在身、口、意都已 經達到究竟圓滿,無任何過失。所以,佛陀是究 竟圓滿,但阿羅漢的餘習未了,兩者是有差別的。 這是因為佛陀兼具「明」與「行」。「明」是指 遠離了無明,證得三明宿命、天眼、漏盡等明智, 成佛至少要累積三十種波羅蜜(註一),在生生

或八明(註三);「行」是以意為先導的身、口

世世的過程當中,還要不斷地努力修行波羅密,

二種外在行為已經達到究竟圓滿無任何過失(註

往往需要更多阿僧祇劫(註二),這是遠遠超過

四)。由於,佛陀對於這些明與行都已具足,所

一般的阿羅漢的修行時間。

以又稱為「明行足」(Vijja-carana-sampanno)。

此外,一般的阿羅漢聖者雖然斷了煩惱,還

菩提樹下成正覺

是留有剩餘習氣的。在《法句經偈》中有個故事,

佛陀未證悟以前,也曾經向一些老師學

有一位證得阿羅漢的尊者,常對人說:「過來,

習,當時祂雖然已經證得了禪定最高境界:即非

你這個可憐蟲!」,或者說:「走開,你這個可

想非非想定。但祂認為這樣並不是究竟的解脫,

憐蟲!」,也因此他常常惱怒別人。

於是祂離開指導祂的老師,開始苦修,自行尋找 解脫的法。

於是其他比丘向佛陀抱怨他的傲慢態度,佛 陀就勸誡他,但這位尊者還是常犯這樣高傲的口

祂日中一食,只吃一粒米麥,結果羸弱憔悴,

氣。佛陀透過神通得知,過去世,這位尊者出生

無法修行。於是,後來祂接受牧羊女的乳粥供養。

在高貴的婆羅門家中,所以有這個習氣。

之後,祂走到了菩提樹下,在沒有任何導師的幫 助下,祂以堅定的決心發誓:「即使我的血肉乾

佛陀便對比丘們說:「不要因為他的言語 而感覺自己被冒犯了。他說『可憐蟲』時,只是

枯,只剩下皮、腱、骨,若我不得無上菩提,我 絕不起此座。」

累世以來身為婆羅門所養成的習氣而已,並沒有 33


阿含

Agama

甘露清涼

於是祂以堅定的決心降服了內心的煩惱魔 障,證得了漏盡智,了知此世間及出世間的究 竟一切法,因此稱「正等正覺」或「正遍知」 (Sammaāsambuddho),音譯三藐三佛陀,意 思是由自己覺悟,通過自己的精進證到佛果,沒 有其他老師指導。 此外,佛陀證悟一切智,德行在一切眾生之 上,我們又稱祂為「世尊」(Bhagava),也就

的邊界,到另一個不生、不老、不死的地方去?」 佛陀回答:「你無法跨越這個世界的邊界, 到達一個不生、不老、不死的境地。」 佛陀接著說:「你知道什麼是世間嗎?世間 就是染著的五類聚集(五受陰)。哪五類呢?是 帶有愛染的物質類、情感類、思考想像類、意志 類,及辨識了別類。

是說值得我們尊敬。舍利弗曾這樣說:「世尊此

什麼是世間形成的因素呢?是愛染,包括表

名不是母親取的,是究竟解脫後獲得的,此乃諸

現於現在與未來,對自我、以及自以為我所擁有

佛世尊在菩提樹下證得一切知智時,所獲得的名

的各種形式的愛。

稱。」《清淨道論》。

跨越世間之邊 佛與阿羅漢所成就的智慧也有差異,因唯有 諸佛才能證得「一切知智」,可以清楚地了知一 切。佛能知無常五蘊的世間,對宇宙間三界眾生

什麼是世間的止息呢?對各種形式愛染的斷 除、捨離、滅盡、無欲、息沒,就是世間的止息。 世間止息的方法呢?是八正道:正見、正思 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了了分明,包括其住處、形象及壽命等。祂了知

赤馬!應當了知世間苦迫的真相,斷除世間

整個宇宙各個世界體系,包括日月的運行、宇宙

所有的憂苦;應當了知形成世間的真正根源並斷

位置與方向,所以稱佛陀為世間解(Lokavida)。

除它;應當了知世間的寂滅並體證它;應當修學

佛能具有遍知一切的智慧,這是因為佛陀在 祂的無量輪迴過程中,不斷累積修行波羅密,而 到成佛的那一生,佛陀的波羅密及智慧在愈來愈

這世間寂滅之道。赤馬!如果能夠這樣,才是真 正的跨越了世間的邊緣,渡過了世間的愛染。」

禮佛就是依止而成就

具足圓滿的情況下,無師自通地獲得了一切知智,

佛的名號說明釋迦佛在娑婆示現成就的功

可以洞徹了知一切現象,瞭解世間的一切法,自

德,我們向佛陀學習,將來也一樣可以成佛,因

然具足了這樣的功德。

為眾生都有成佛的覺性。心道禪師說:「佛就

在《相應部 • 赤馬經》中,有一位赤馬天子 問佛陀:「佛陀!到底我們能不能跨過這個世界 34

是釋迦佛,是一個覺者,我們自己本身 是具足這個『覺』的,只是我們去發現


阿含 註一:巴利文本生經佛傳等所出之十波羅蜜為:檀(施)、尸(戒)、般若、毘梨耶(精進)、

Agama

甘露清涼

羼提(忍)、捨世(否認世間及自己)、真實(不說為害真實之妄語)、決意(不動搖自 己之決意)、慈(不顧己利,為一切有情住於慈心)、捨(不為苦樂喜怒等所動),每一 種波羅蜜又有普通、中等、上等的次第,所以共三十種波羅蜜。 註二:「劫」是古代印度的時間單位。在印度,通常以之為梵天的一日,即人間的四億三千二百萬年。佛教則視之為不 可計算的極長時間。阿僧祇劫是無數劫的意思。在漢傳普遍說法是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南傳更久要四大阿僧祇劫。 註三:所謂八明,即觀智(Vipassanaañana)、意所成神變(mano-mayaiddhi)、種種神變(iddhi-vidha)、天耳(dibbasato)、 他心智(cetopariya)、宿住隨念(pubbenivasanussati)、天眼(dibbacakkhu)、漏盡智(Asavakkhayaañana)。 註四:佛陀的行,有「十五行」,即戒律儀,防護諸根之門,食物知量,努力醒覺及七種妙法(信、慚、愧、多聞、精進、念、 慧),色界四種禪,當知共為十五法。由於明的具足,而祂的一切智圓滿,由於行的具足,祂的大悲圓滿。

佛的十種功德名號 佛的名號 佛成就的功德 阿羅漢、應供(Araham) 殺賊、無生、應供 正等正覺、正遍知(Samma sambuddho) 自己正覺並遍知一切法、及出離世間的一切正理 明行(具)足(Vijja-carana-sampanno) 智慧、修行具足 善逝(Sugato) 正行、正語 世間解(Lokavidu) 告訴眾生世間、世間因、世間滅、滅盡之道, 人們可 修行證知 無上士(Anuttaro) 佛陀的戒、定、慧、解脫及解脫知見,超越一切 眾生,無更超越者 調御丈夫(Purisadammasarath ) 佛陀具殊勝調御的方便技巧能調難調御的眾生 天人師(Sattha devamanussanam) 能以最適切的方法教誨諸天及人類的導師 佛(Buddho) 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覺者 世尊(Bhagava) 具諸功德、具足祥瑞、善分別、完全破除煩惱, 值得尊敬

佛十五行 它、去瞭解它、去認識、認證它,自己慢慢去讀經, 依止法師,學習到這個覺性,那麼就是覺悟自己的 覺性。」

而我們為什麼要禮佛呢?心道禪師說:「我們拜佛也就 是等於說我們是依止、皈依佛來成就佛,我們禮拜 這個佛的那個意義就是依止而成就。」

禮佛時憶念佛陀的功德可提升我們對三寶的信心,佛陀的功 德是無量而且圓滿的,思維佛陀的功德,願向佛陀學習,發願成 就佛的功德,利益一切有情,就是發菩提心。我們禮佛時,即是 想著佛陀的功德,取任一功德來思維,這也是止觀修行的佛隨念 之法。

(實踐修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波羅提木叉律儀 守護六根 飲食知量 警寤策勵 信 慚 愧 多聞 精進 正念 智慧 初禪 二禪 三禪 四禪

35


無花果

直到肯定你是真的,直到失去力氣,為了你,我願意……」

付 ─出不張揚

今晚,台下坐的是一群約莫二十出頭歲的孩子,其中一個大塊 頭說他們是已經畢業五年的同班同學,這群由老師領軍的孩子們都 是頭一次到民歌西餐廳,以往的點歌經驗只有在 KTV 裡。一位小 女生害羞地走近舞台,將歌單輕輕放在電子琴上,之後陸續傳上來 的也多是周杰倫、蔡依林之類的年輕偶像歌手,其實,勝哥最愛唱 的還是林憶蓮和李宗盛,在換班之前,他偷渡了這首林憶蓮的《至 撰文 許凱森 ‧

照見生活中的煩惱與困頓 ‧

結果不開花 ‧

見 花 獻 佛 以花草觀心

我怕來不及,我要抱著你,直到感覺你的皺紋,有了歲月的痕跡,

少還有你》。 我和勝哥有八年沒見了吧,以前在電台,頂多是在下了節目後 打打屁,私下沒有太多交集,但是今晚,他邊收拾歌詞本,邊和我 說:「去年底,我媽走了,有想她,但不會有什麼難過的感覺,因 為我多賺了三年好好陪伴她的時間。」 三年前,當醫生宣佈剩下半年,勝哥就把媽媽接回家,拒絕 所有外縣市的演唱邀約,西餐廳的駐唱班表也全都改排在晚上八點 以前,每天一定回家和媽媽吃飯,再用她最愛吃的無花果當作散 步的獎勵。媽媽年輕時的個性壓抑,很多事都悶在心裡,活得不

36


阿含

Agama

見花獻佛

路可看見掉落的無花果實,法師說師父特別交 代這些自然掉落的無花果不要掃掉,松鼠會來

人間花語 無花果原產於中東和西亞地 區,果實呈球根狀,尾部有一個小 孔,花則生長於果內,栽培歷史超 過五千多年,因外觀見果不見花而 得名。 花語是質樸與真誠,作為生命 的象徵,被供奉在埃及、希臘、羅 馬的聖殿裡。 佛教與印度教的經書有時會用 「無花果樹裡尋花」來形容一件不 可能或不存在的事。

吃。我是都市俗,只見過賣場裡有包裝的無花 果乾,於是法師撿起一顆讓我嘗鮮,掰開外皮, 裡面包裹著大量果凍狀的籽,咬下去有嘎吱嘎 吱的響聲,野生的無花果並不太甜,有著新鮮 的草木味。 佛陀在經典中曾有一段無花果的啟示,無 花果雖然沒有色彩鮮豔的花朵,卻能結出果實, 昆蟲、動物喜歡吃,人類也愛吃。佛陀說低調 修行、默默行善很重要,不是今天念了兩萬聲、 三萬聲,就到處炫耀自己很精進,就以為自己 很用功,真正懂得修行的人是靜默的、不大肆 聲張的。 以前的勝哥又煙又酒,天天夜生活,太陽 出來了才甘願回家,這幾年為了照顧媽媽,自

快樂,但是這三年的她不一樣了,時常開心大

己作息回歸正常,也把煙給戒了,身材發福還

笑,食慾好,睡得也好,雖然記不得中午吃了

加上啤酒肚,他說反正又不靠臉吃飯。問他懷

什麼,但諸多陳年往事倒是忘不了,勝哥三不

不懷念之前當歌手、出唱片的日子?他搖搖頭

五時會提起小時候的調皮搗蛋,還有爸爸以前

說:「現在這樣挺好的。」

什麼東西都愛修,卻什麼都修不好的糗事,讓 媽媽打開話匣子。後期,媽媽的情緒很不穩定, 但勝哥說其實老人家就跟小孩子一樣,雖然會 「歡」,但只要耐心地溫柔安撫就沒事。 我想起了幾個月前,為了認識靈鷲山上的 植物,請法師帶我繞山上一圈,時值盛夏,沿

被勝哥形容為賺到的那三年,他親力親為 地照顧媽媽,不計較其他兄弟是否共同承擔, 只努力珍惜每一天還能相處的日子,就像媽媽 愛吃的無花果一樣,沒有引人注目的花朵,卻 蘊含著滿滿的愛,對媽媽沒有留下遺憾,是比 他當歌手站在舞台上接受掌聲還要快樂的事。 37


阿含

Agama

佛 心 育 苗 寫給家長看的佛法

相信孩子的能力

佛心育苗

決問題前得先發現問題,而好奇心是發現問題的起點,因為好奇 心展現在生活中就是「用心觀察每件事」,所以養成將問題記錄

下來的習慣就是我們要培養孩子的重要能力之一。

孩子通常比大人更能自我反省 然而只是將問題記錄下來真的對解決問題有幫助嗎?由於我們是第 一次實際執行這種課程,我們擁有的也只是學理上的「可能性」,實際 上是否能有所幫助,老實說我們也無法確定,然而就在教導孩子記錄「Q 寶圖鑑」的第三周(我們規定孩子的回家功課就是每周至少觀察生活中 的一個問題,並將它記錄下來),在 LINE 的家長群組中收到一段這樣 的私訊: 「……那天我傳 Q 寶給曉慧老師,我才告訴她本來想在比賽後和心 心好好檢討一下,看了她獨自完成 Q 寶的內容,我知道不用檢討了,因 為她自己清楚明白問題在哪裡?所以,Q 寶很好用!謝謝老師……我以 前常常為了『檢討』和她花了許多時間,這次她自己一口氣全部寫完, 也把問題和狀況清楚交代,真好!昨天練琴時,情緒和心態上看得出來 有所調整了!心心只要自己能知道哪裡不對,錯在哪裡?基本上,就會 開始改正,進步……」 這段來自家長的回應,給了我們很大的信心,原來心心參加音樂初

撰文•日修

38

賽通過,必須參加複賽,但因為要加強練琴跟媽媽鬧脾氣,比賽後本來 媽媽想跟心心討論練琴的態度,但正好心心自己選了這件事來做「Q 寶 圖鑑」的記錄,媽媽看完後覺得孩子已清楚地寫出了問題所在,就連解


阿含

Agama

佛心育苗

決方案也都自己找出來了,且真的落實在生活

的方案,自己先進行可行性評估給分和文字說

中,所以媽媽由衷發出「Q 寶很好用!」的稱

明,依照老師給予的提問引導,思考自己的方

讚,原來只要給孩子結構性的思考方向,孩子

案元素與分析,再透過小組分享模式,進行聆

自己就能發現問題的癥結所在,並找出解決方

聽和記錄關鍵詞、給分,學習分享自己的想法,

法,不得不讚美孩子們與生俱來的能力,孩子

也聆聽同組夥伴的構想,並進行記錄給分。

通常比大人更能自我反省。 「我覺得發明 Q 寶是很有創意的事,因為

每位成員報告後,從小組成員的方案中選 出適合小組的討論方案,並思考:

可以想像 Q 寶和 Q 怪;在過程中我覺得很有

•給分的理由?

趣,因為我喜歡寫 Q 寶圖鑑;我覺得最困難的 事是:想不出方案主題;解決的辦法是:多思 考生活中的事;最大的收穫是:找出解決事情 的方法;未來我會將它應用在思考事情,解決 問題方面。」

孩子其實有很好的解決問題能力 這群孩子真的很優秀,加上優質的家長協 助,每位學生至少都產出了三張 Q 寶圖鑑,小 到自己就能解決的「早上起不了床」的問題,

•這個計畫真的需要嗎?你如何知道?(專 家有建議嗎?報紙新聞有提過嗎?) •你對於進行這個計畫充滿高度的興趣嗎? 如果不是,要如何使你自己對此熱情提升呢? •相關議題中有其他人進行計畫嗎?他們是 誰?你可以加入他們嗎? •如果要進行這項計畫,你必須取得哪些資 源?(包含工具、資訊、技巧、人力……)

大到全世界所有人需要一起合作來解決的「樹

•你有哪些資源?可以取得嗎?

木大量被砍伐」的問題,現在我們的問題在於 如何決定一個大小適中,而且組內大部份孩子 都有興趣去解決的問題。 我們決定相信孩子的溝通能力,決策其實

•執行這個計畫要多少時間?計算方式為 何? •有足夠的時間嗎?你願意花時間執行嗎?

並不難,只要決策有一個判斷的標準,大家自

•這個計畫花費項目有哪些?需多少經費?

然能在理性溝通的基礎上,快速找到讓大家都

•你如何取得經費?

能接受的「夠好的方案」,因此我們第二次的 上課主題就設定為「可行性評估」。

在聽完方案提出者的說明後,組內成員將 各自的看法及評分填入可行性評估表,依據得

由於方案的時間有限,孩子目前的能力、

分最高選出自己認為最適合小組進行的方案,

經濟能力也有限,我們讓每位孩子從自己回家

最後再依據小組內最多人選擇的方案,成為該

整理的三張Q寶學習單選出最適合、最想嘗試

組未來將進行的方案。 39


般若

Prajña

轉角遇到禪

觀師兄 ( 化名 ) 十五歲時接觸禪修,現從事佛學教

育推廣工作。

得慧得自在,不執著最高境界 我在十幾歲的時候,有機會接觸到「禪」,當時我 覺得這是個很美好的東西,於是我開始想要追求它的最 高境界。我蒐集了很多跟禪修有關的知識,也去道場學 習打坐,為了盡快達成目標,我嚴格要求自己每天「一

心不隨境轉

定」要打坐幾小時,當時一心執著追求禪的最高境界。 但是當我接觸了靈鷲山的禪修之後,跟著心道禪師

抽離 ──

的口訣走,我從調息開始,在呼吸中覺察自己的心,覺 知自己當下是在什麼樣的情境,是平靜、是歡喜,不做 任何批判,單純只是去觀照自己的狀態。在這過程中,

解脫 ‧

我感受到身、心、靈平衡的美好。當我愈來愈專注在覺 知,享受其中的過程時,有一天我忽然發現,我不再去 執著每天「一定」要打坐幾小時,現在,我已經不去執

得自在 ‧

著「禪的最高境界」,但我反而能單純享受禪修的美好。 更深一層去想,我從對「禪的最高境界」的執著中, 得到了自在解脫,以前,有所執著,有所追求,便被綁 住了。心心念念於此,反而得不了解脫,現在的我,才 是真實的享受到禪修的自在。 撰文•張育寧

40

禪修需要持戒來相輔相成,而我覺得心道禪師很了 不起的是,他可以把「戒」這種聽起來像是禁制的語彙 轉化成讓人們可以聽進心裡而不會抗拒的說法。戒,是


一種保護,保護我們不會受貪嗔癡的毒所侵擾, 造了障礙自己的因,所以為了保護慧命,我們要 守戒。

時時觀照自我,從輪迴中抽離

有目的地置身輪迴中。 當我很強烈的希望能夠讓對方理解我的想 法時,我可能會再給自己兩次、三次的機會,繼 續跟對方溝通。我如果覺得再這樣下去也不會有

我發現,不間斷的禪修,已經讓我養成了

結果,我就會跟對方說:「好,這個問題我們先

隨時隨地觀照自己的能力,對我的工作也有很大

到此為止,我們另外再找時間討論。」如此一來,

的幫助。在工作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和同事意見

我在工作中節省了很多無意義爭執的時間,也不

相左的時候,剛開始常常只是表述各自不同的立

會讓自己一直陷在情緒裡,能夠冷靜理智的做出

場,但是到了後來卻流於情緒的爭執,無法達成

正確的決斷。

共識,對事情的進行也不會有所幫助。

我們在生活中看到很多人,每天忙得像陀

以前的我,常常讓自己陷在情緒的漩渦中,

螺一樣,卻一事無成,這都是瞎忙。為什麼呢?

最後演變成為爭吵而爭吵,也不會想到自己現在

因為他沒有「定」。當我們透過不斷地修行,得

的做法對事情不會有任何幫助。但現在我會把自

到「動中之定」,即生活中的定,依靠這種穩定

己跳出來,我知道自己正陷入「輪迴」──沒有

的心,便有智慧處理所碰到的問題而不慌亂,此

意義的重複爭吵。

時對世間的事物能有距離的觀察,心不被沾黏,

輪迴,不只是生命的生滅,緣分的聚散。

不隨境轉。

在我看來,只要是一直陷在重複的情境,無法出

我常在想,我們為什麼需要禪修?生活中必

離,都叫做輪迴。所以,當兩人陷在各執己見的

然會有問題的產生,所出現的問題常常是兩難的

爭論時,只是停在一個重複的、沒有結果的狀

問題。重要的是培養出一顆穩定並有覺醒的心,

態,這便是輪迴。以前我無法覺知,但現在的我,

去處理這些問題而不是逃避,接觸禪修之後,對

可以很清楚明白自己正陷在輪迴中,所以我不會

我在工作跟生活上都有很大的幫助,我會一直繼

因為無明而陷在輪迴中無法出離,我可以有意識

續禪修下去,不是為了追求禪的最高境界,而是

的選擇自己要不要繼續輪迴。選擇跳出來,或是

希望能常保自己心靈的明覺清澈。 41


般若

Prajña

歷史與人文

聽過來人說故事 ‧

以慈悲連結地方的

歷 史 與 人 文 時光荏苒

隆,又名雞籠,往昔為凱達格蘭族的居地。明代中期, 開始有漢人移居,從事漁業貿易活動。至清代中期,方

有大量福建漳州、泉州移民遷徙,進行大規模開墾;但因生 活習慣、信仰與農界劃分、水源灌溉等糾紛,兩地移民發生 長期械鬥,冤死者無數。後於 1856 年由雙方頭人出面協調, 蒐集骸骨,建老大公廟予以祭拜,開始雞籠中元祭的前身, 延續至今,已有 160 年歷史,每年雞籠中元祭已成為「國家 文化資產」,為基隆民間重要宗教活動。

基隆,基地昌隆 1875 年,牡丹社事件發生,清廷開始重視台灣,將「雞 籠」改名為「基隆」,取「基地昌隆」之意。日治時期,因 戰略及經濟考量,積極建設基隆,為日後發展奠下基礎,其 中以基隆港建設為重點。基隆港三面環山,一面向海,兼具 軍港、商港等多項功用,為優良的深水港灣,從日治時期起, 基隆港即為北台灣海運樞紐,也曾是台北對外門戶。 圖文•文獻中心

42

基隆也是縱貫鐵路及中山高速公路的起點,對外交通方 便,在經濟上、生活上與台北都會區聯繫緊密。不過隨著台 灣經濟型態的轉變,以及航空運輸的興起,基隆港的貨物運


般若

Prajña

歷史與人文

輸已無以往繁榮,至今日,基隆積極進行都市轉

識,因為追求佛法的一念善心,從而匯聚成虔誠

型,從原本以貿易轉運為主的產業模式,轉型成

精進學佛的佛弟子,成立基隆分會,開始有了固

為以觀光、親水休閒取向為主。

定的共修場所,慢慢發展成現今的基隆講堂。

緊鄰基隆港的基隆講堂,座落於基隆市政

地方的佛教信仰中心

府與文化中心附近,位於商區樓頂,可坐觀美麗

草創時期的基隆分會,起初落腳在七堵信

的基隆港景,俯覽公園景致,景色宜人。講堂內,

眾提供的位於頂樓的鐵皮屋,儘管環境克難,卻

供奉著擁有百多年歷史的藏傳千手觀音法相,樓

擋不住眾人學佛的拳拳之心,仍舊有許多人前往

上壇城則供奉著莊嚴的金佛;兩旁有迦葉、阿難

禮佛、共修。藉由舉辦水懺、共修等法會活動及

尊者為脅侍,背牆則以紅色系為主,繪有天人獻

各種佛法課程,以及多位發心弟子的努力,慢慢

供,講堂牆上更有《金剛經》經文書寫其上,除

將分會規模擴大,最後於 2004 年 12 月在現今講

了將靈鷲山三乘合一理念完整呈現,更讓來訪信

堂之處舉行開光大典,成為基隆地方的佛教信仰

眾感受到佛法的莊嚴,心生攝受。

中心。

基隆講堂為靈鷲山歷史最悠久的講堂,其

基隆講堂深耕地方多年,積極參與地方事

創立源於 1990 年 6 月 27 日,心道禪師在基隆文

務、做好佛法傳承,就像屹立於基隆港口的基隆

化中心連續舉辦兩場「菩薩活在人間」的佛學座

燈塔一樣,照亮地方與社會居民的心燈,為社會

談,這是靈鷲山開山和尚心道禪師首場對外的大

與地方盡最大一分心力,做了許多與地方緊密連

型開示,現場座無虛席,反應熱烈。當地信眾被

結的奉獻與服務。

心道禪師苦修實證經歷所感動,由原本互不相

43


般若

Prajña

歷史與人文

其中,以每年於清明節前夕啟建之清明懷

承接放蓮花水燈的祈禱活動,每年都於基隆港

恩大法會最為重要,以共修《地藏經》為主,並

旁的田寮河畔及海洋廣場帶領大眾灑淨、祈安,

舉行三大士燄口,追思先人與超度亡者,如在

並施放水燈以思念親人、祭祀孤魂野鬼,象徵為

二二八事件被殺害棄屍於田寮河的冤魂、埋葬於

鬼道眾生引路,返回陽間接受供奉,亦代表了對

法國公墓的清法戰爭時不幸戰亡的法國軍人等

鬼道眾生的慈悲與尊重。希望藉由點燈,將燈置

無祀孤魂,同時也結合提供醫學資源、舉辦義診

於河中,水燈沿流而去,對親人的思念也能如流

及關懷老人等社區服務,利益當地居民。

水般逐漸放下,並且給予祝福;同時也心懷慈悲

而每年於農曆七月舉行的雞籠中元祭亦為

善念,願孤苦無依的鬼道眾生皆能離苦得樂。

基隆講堂與地方的重要連結。雞籠中元祭原為祭

基隆講堂成立至今已十餘年,秉持著對上

拜漳泉械鬥的犧牲者,具有族群和諧以及生命和

師的願心,一直以來,弘揚佛法、關懷地方不遺

解之意涵,與靈鷲山開山和尚心道禪師的包容族

餘力。除了開設共修、佛法概論、平安禪、四期

群、多元共生的理念相合,且在傳統佛、道教的

教育等課程,還有例行法會活動,如慈悲三昧

教義中,農曆七月本蘊含慈悲與孝道的精神,而

水懺、梁皇寶懺、瑜珈燄口施食等,以及定期

非是諸事不宜、令人恐懼的鬼月,反倒是心懷慈

舉辦朝山、讀書會、大悲咒共修、禪修等活動,

悲、與眾生解冤解業、追思先人親友的吉祥月。

期盼能將佛法傳播於大眾,發揮更多佛法教化與

因此,基隆講堂積極參與雞籠中元祭,並 44

生命教育的功能。


法華

Saddharma-Pundári . . ka stage

莫妮卡的餐桌

清淨的飲食

別以為萬聖節主角之一的南瓜只有嚇人的作 用,它還可以給人帶來好心情,因為南瓜富

含維生素 B6 和鐵,能幫助儲存於體內的血糖轉變 成葡萄糖,而葡萄糖正是腦部唯一的燃料。維生素 B6 可幫助大腦製造血清素,南瓜籽富含的胺基酸色 撰文•蘇雅芳

清淨的身心靈 ‧

莫妮卡的餐桌

胺酸也能幫助身體產生血清素,人體內的血清素向 來有「快樂情緒因子」之稱,因此,南瓜才會被列 為抗憂鬱的快樂食物。

抗憂鬱的快樂南瓜 下士養身,中士養氣,上士養心。養心是養生 的最高境界。身體要攝取蔬果五穀等的營養,心靈 也要有精神糧食的滋補與修煉,才能心安愉悅。以

45


法華

Saddharma-Pundári . . ka stage

莫妮卡的餐桌

「食在養心,養心實在」為訴求的養心茶樓主 廚詹昇霖認為,養生首重養心,用心讓人吃得 安心最重要。多用新鮮蔬果,少用加工素料, 再以少油、低糖、低鹽調味,既能保留蔬食的 完整營養素,又可呈現自然鮮甜風味,讓人能 安心享受,吃得健康又快樂。詹主廚特別提到 南瓜含有豐富的營養成份,對人體非常有益處, 尤其時序進入秋冬,是病毒入侵的旺季,南瓜 的豐富維生素 A 可以抗氧化,提高免疫力。日 本自古流傳著一句俗語:「冬至吃南瓜就不會 感冒」,乃是因為南瓜含有充足的維生素 C,

南瓜豆腐花

(養心茶樓提供)

食材: 南 瓜泥、豆花、南瓜丁、雪 白菇、黑珍珠菇、毛豆仁、 薑末 醬料:素高湯、細棉糖、太白粉 步驟: 1. 100g 南瓜去皮去籽蒸半小時後, 取出放涼壓成泥狀。 2. 50g 南瓜切成小丁,熱油鍋炸至 金黃色。 3. 原味豆花入鍋蒸熱 10 分鐘。 4. 熱 油鍋加入小許油爆香薑末,將

有助增強免疫細胞的活躍,紓緩感冒症狀,多 吃南瓜可以增強抵抗力,自然不易感冒。

南瓜是 30 種抗癌蔬果之一 南瓜的 β 胡蘿蔔素含量更是瓜類之冠,β 胡蘿蔔素除了防癌,還具有保護心臟、血液系 統的作用。另一個重要作用是幫助眼睛調節對 光線的適應力,可預防白內障和夜盲症等眼睛 病變,對於用眼過度的低頭族而言,含有豐富 的維生素 A 跟 β 胡蘿蔔素的南瓜是最佳的護眼 法寶。

炸好的南瓜丁、雪白菇、黑珍珠

南瓜內的 β 胡蘿蔔素還可以抑制癌細胞生

菇入鍋拌炒,加水、素高湯、細

長,美國聯邦食品藥物管理局便將南瓜列為 30

棉糖煮沸後,太白粉勾芡完成淋 醬,要食用時再把醬汁淋在蒸好

種抗癌蔬果之一。根據研究顯示,多攝取 β 胡

的豆花上即可。

蘿蔔素的人較不易罹患癌症及心血管疾病。此 外,南瓜籽中另有豐富的植物雌激素,能幫助

46


法華

Saddharma-Pundári . . ka stage

莫妮卡的餐桌

停經後的婦女抗乳癌。南瓜還有高含量的植物 固醇、木質酚、鋅等營養素,常吃可預防攝護 腺肥大或病變致癌。不過,鋅主要存在南瓜籽 殼的內膜上,所以食用南瓜時最好連皮帶籽一 起吃。 有人說南瓜是糖尿病的剋星,根據動物實 驗顯示,吃南瓜確實能夠降低血糖和促進胰島 素分泌。可是糖尿病患者吃南瓜必須注意,南 瓜等於「主食類」,如果吃飯再搭配南瓜,會 吃進過量的澱粉,而澱粉轉化成糖份會造成血

養生南瓜盅

糖飆高。所以糖尿病患者在食用時要留意分量, 避免過量攝取糖份,因而影響血糖控制。 3 年前開幕的養心茶樓是台北市第一家全 蔬食港式飲茶餐廳,出身五星級飯店的詹昇霖 主廚從中華美食各大菜系及外國料理中汲取創

食材: 南瓜、扣子菇、翡翠、枸杞、 生香菇、蓮子、霽菜、薑末 醬料:素高湯、鹽、糖、太白粉 步驟: 1. 南 瓜洗淨切開上緣帶蒂處,去 籽入鍋蒸熟。

作靈感,以顛覆傳統素食的做法,開創出精緻、

2. 熱 油 鍋 薑 末 爆 香, 將 扣 子 菇、

時尚又美味的蔬食港式飲茶新菜系。詹主廚特

翡 翠、 枸 杞、 生 香 菇、 蓮 子、

別注重各方面細節,例如拿捏菜餚的起鍋時間,

霽菜放入加水,沸騰後再加入

確保客人食用時是適當熟度等等,這是養心茶

素 高 湯、 鹽、 糖、 太 白 粉, 勾 芡後放入南瓜盅即可。

樓能夠成功的原因,短短 3 年便成為蔬食餐廳 的指標,儼然是「蔬食界的鼎泰豐」。

食在養心的南瓜料理 強調南瓜的好處不勝枚舉的詹主廚在此公 開餐廳招牌菜,希望讀者在家也能用創意手法 多多攝取南瓜。南瓜金絲手捲的南瓜絲經過油 47


法華

Saddharma-Pundári . . ka stage

莫妮卡的餐桌

炸卻酥脆不油膩,在海苔的襯托下,南瓜更加

瓜的清甜滋味,保證會成為老人家和小朋友的

鮮甜迷人,搭配一旁的蜜漬小胡蘿蔔球,嚐來

最愛;南瓜蔬菜醬汁還可自由搭配燙青菜或蒸

清爽無負擔,不愧是餐廳回點率最高的創意手

熟的大黃瓜,吃法多變化。最後詹主廚還特別

捲。南瓜豆腐花則是詹主廚的特色料理,將新

為有緣人月刊研發清爽暖胃的養生南瓜盅,希

鮮南瓜泥及蔬菜丁熬成的濃郁醬汁淋在熱豆花

望月刊讀者在接下來的寒冷季節也能在家嚐到

上,吃起來幼嫩滑口,豆香味十足,又帶有南

暖心暖胃的養心南瓜料理。

南瓜金絲手捲 食材: 南瓜、煮好的白飯、海苔 片、美乃滋、味島香鬆 醬料:白醋、糖、味精 步驟: 1. 將南瓜削皮去籽切成細絲。 2. 白米洗淨後入鍋煮成白米飯 3. 起 油 鍋, 將 南 瓜 細 絲 放 入 鍋 中, 以 100 度 油 溫 炸 至 酥 脆 後撈起瀝乾油用擦手紙吸乾 多餘油分。 4. 取 一 小 碗, 將 白 醋、 糖、 味 精攪拌至溶解,即為壽司醋。 5. 煮 好的白飯舀出飯鍋放置平 坦 的 容 器 上, 輕 攤 散 熱 再 將 壽司醋拌入白飯。 6. 取 半 張 海 苔 片, 在 下 方 依 序 放 上 醋 飯、 味 島 香 鬆、 美 乃 滋、 炸 好 的 南 瓜 絲, 捲 成 長 條狀即完成。 (養心茶樓提供)

48


法華

Saddharma-Pundári . . ka stage

水陸小故事

跑腿娃娃兵的傳承

撰文•張育寧

年在靈鷲山水陸法會現場,總會看到小小 童工的身影,他們有時推著看起來比自己

身軀龐大的箱子、有時拿著幾張海報,在偌大 的會場裡跑來跑去。通常他們是某某師兄、師 姐的兒子或女兒,跟著父母到水陸法會幫忙。 企劃中心美編素菁師姐的小兒子,亦均,也曾 是這些小小童工之一。

從娃娃兵變成青年志工 3、4 歲就跟著素菁師姐到水陸法會現場幫 忙,當媽媽的小小跑腿,法師、總務大哥、大 姐們的小幫手,十數個年頭過去,蹣跚學步的 小亦均即將升上高中,從跑腿娃娃兵變成青年 志工。 一開始因為媽媽沒空回家,小亦均便跑來 水陸法會現場幫媽媽忙,好讓媽媽可以早點回 家。三、四歲時,最常幫的忙就是送東西,送 海報、送便當,雖然一次只能拿三、四個便當,

不動,身旁一個大人也沒有,那個畫面讓他很 感動,久久不忘。

但能幫到大人的忙,心裡還是很高興。後來也

我想,青年亦均忘記自己三、四歲的時候,

會幫忙抬飲水機的水、到文書組謄寫文書資料

想必也是個虔誠的小孩,不管是跟著媽媽忙碌

等。水陸法會結界那天,素菁師姐總是得待到

一天,偶然看到心道禪師出現時所展現的笑顏,

凌晨三、四點,懂事的亦均,四歲時就開始陪

或是在大人的指揮下,認真跑東跑西的身影,

媽媽在辦公室打地鋪,母子倆一起迎接第二天

當時必定也默默感動了身旁的某人。

的黎明,已十數個年頭。

也許,十數年後,讓青年亦均感動的小小

從開始參加水陸法會到現在,讓他印象最

女孩,也會因為某個小志工的虔誠表情而溫暖

深刻的是,有一年晚上九點多看到一個約莫三、

心房,因為,有情眾生,眾生有情,在水陸法

四歲的小女孩在外壇召請,表情虔誠,一動也

會總是可以看到人性最光明良善的一面。 49


神明在緬甸北方的土地上撿起一條彩帶, 吹口氣準備掛在天上當作橋, 一百三十五個民族的人可以通過橋走向彼此的故鄉 他們一起生長在土地上, 一起在太陽下耕作,流汗收穫, 丈夫守在分娩的妻子身邊, 聽見第一聲嬰兒的哭聲,如此嘹亮, 簡直就是一首神明所譜寫的歌 每個走過天上的橋的子民發現, 一個民族的足跡就會變成一道顏色, 一道道的顏色疊上去, 在雨後,心道禪師的仰望和地平線的上方, 將要變成一條彩虹 緬甸有雨,有風, 有無法預測的午後將要來到的雨季, 淋濕了所有人的頭髮和臉龐 「但你難道不會期待雨後的彩虹嗎?」 心道禪師輕輕向雨中的緬甸說, 那些天上的顏色,就是世人的許諾

弄曼 大善園寺 銀行匯款 戶名:靈鷲山無生道場 銀行:玉山銀行南京東路分行 帳號:0026-966-126478

郵局劃撥 抬頭:靈鷲山無生道場 劃撥帳號:1962-2316


51


撰文.蘇雅芳

緬甸人的季節 52

年前,緬甸一位 70 多歲的老先生放棄聯合國的工作,不

顧家人的強烈反對,特地從仰光來到連當地人都不願意去

的弄曼,在這個非常排外的地方,他遭遇了許多不友善的對待, 還要管理不同種族的農場工人,面對諸多困難挑戰,他從不退 縮,決心發揮自己的農業專長,改善當地農民的生活,一切只 因為認同心道禪師的理念。在老先生多年的努力奉獻,以及農 場工人齊心合作之下,如今辛勤耕耘化成豐碩果實,如同農場 內的香草,綻放芬芳。

不分族群.一視同仁 有人問他如何讓不同種族的農場工人和平相處,他的答案 很簡單,就是「不分族群,一視同仁」。無論是傣族也好,果 敢族也罷,一律平等對待,不分彼此,自然就不會有排擠衝突。 而這也正是心道禪師一直貫徹的「尊重每個信仰、包容每個族


群、博愛每個生命」理念。

好。

緬甸是由多元民族所組成的國家,官方

日本已逝大導演市川崑在 1956 年的成名

法定民族便有 135 個族群之多,長年以來內

作「緬甸的豎琴」影片中描述二次世界大戰

戰不斷,各民族之間時有衝突。實際參與過

末期,日本和英國在緬甸國土上展開無關緬

滇緬戰爭的心道禪師深知戰爭就像傳染病,

甸人民的戰爭,無情的戰火摧殘緬甸的土地,

只會擴大苦難,即使短暫勝利,和平也維持

渴望和平的主角語重心長地說:「不明白人

不了多久。從戰爭中走過來的他決心用佛法

間為何總存在著苦厄,但應該盡力把痛苦解

來推動和平,選擇在佛國緬甸啟動靈鷲山 10

除。」在現實世界裡,親身經歷過戰爭之可

年和平大願「弄曼計畫」,用辦學、培養人

怕的心道禪師也立誓奉獻於療癒痛苦的志業,

才的方式,將自佛陀時代起便不曾中斷的佛

發願護持緬甸一直保有的最原始的佛陀法教,

陀法教代代傳承下去,同時也提升緬甸人的

在佛國淨土建設生命和平大學,將和平種子

生活水平與就職環境。

傳承下去,讓緬甸的多元共生文化影響到國

眾神共居.民族共融

際。

「弄曼計畫」啟動的前期是以有機農場

翁山蘇姬曾經被問道:「緬甸人民的春

的經營方式,在 70 多歲老先生的帶領下,成

天何時到來?」她回答:「緬甸只有乾季和

功幫助當地居民進行經濟轉型。第一期計畫

雨季,緬甸人民會找到屬於自己的季節。」

的沙彌學院也已在 2016 年 6 月開學,7 月 3

接受佛陀教化的緬甸人的本性是良善的,佛

日愛學日當天,當地多個民族前來表演祝賀,

光永遠映照著這片紅土大地。多元民族和諧

包括苗族、傣族、景頗族、果敢族等族人展

共融,相依相存不是夢,在世間有緣人的發

現多元文化特色,讓人領略到在這個眾神共

心護持下,屬於緬甸人的季節已在弄曼園區

居的國度裡,多元民族融合,相依相存的美

展開。

53


105 年 10 月行事曆 無生道場 ( 上院 ) 新北市貢寮區福連里香蘭街 7-1 號 (02)2499-1100 內容 日期 雲水禪十 10/1-10/10

時間

基隆講堂 基隆市中正區義一路 43 號 10 樓 (02)2424-0533 內容 日期 時間 大悲行腳 1( 六 ) 14:00 二二八廣場到中正公園 朝山 15( 六 ) 06:30 請先報名 一日禪 16( 日 ) 09:00 誦戒會 3( 一 ) 19:30 太極導引 3.17.24.31( 一 ) 19:30 平安禪 ( 進階禪訓一 ) 4( 二 ) 19:30 平安禪 11.18.25( 二 ) 19:30 書法班 5.12.19.26( 三 ) 14:00 經典共修 5.12.19.26 ( 三 ) 19:30 大乘妙法蓮華經 6.13.20.27( 四 ) 19:30 快樂靈鷲人大學習 - 四期教育 台北講堂 台北市松江路 220 號 5 樓 (02)2571-6663 內容 日期 養身氣功班 4.11.18.25( 二 ) 社團活動 經脈導引班 5.12.19.26( 三 ) 社團活動 合唱團 6.13.20.27( 四 ) 社團活動 千燈供佛法會 1.15( 六 ) 每月農曆初一、十五 大悲咒共修 1( 六 ) 回山志工 16( 日 ) 平安禪法 ( 禪訓班一 ) 4.11( 二 ) 阿含初階 - 初轉之法 6.13.20.27 梁皇寶懺法會 暨瑜珈燄口施食法會 18-22( 二 ~ 六 )

時間 19:30 10:00 14:30 09:30 13:30 09:00 19:00 19:00 08:30

新北市分院 新北市永和區保生路 2 號 8 樓 (02)8231-5685 內容 日期 時間 花與禪 4.11.18( 二 ) 17:00 平安禪 - 九分禪 3.10.17.24( 一 ) 19:30 經典共修 3.10.17.24( 一 ) 19:40 平安禪訓課程 ( 二 ) 4.11.18( 二 ) 19:30 阿含初階 - 初轉之法 6.13.20.27( 四 ) 19:30 大悲咒共修 22( 六 ) 13:00 水陸第一場先修法會 23( 日 ) 另行公佈 ( 三重小巨蛋 ) 梁皇寶懺暨瑜伽燄口法會 26-30( 三 ~ 日 ) 另行公佈

54

聖山寺 ( 下院 ) 新北市貢寮區福隆里東興街 30 之 1 號 (02)2499-1901 內容 日期 秋季祭典 10/9 新莊中港中心 新北市新莊區中安街 3 號 5 樓之 2 (02)8992-2369 內容 日期 歡喜小菩薩班 5.12.19.26( 三 ) 九分禪暨經典共修 5.12.19( 三 ) 初一、十五燃燈供佛 1.15( 六 ) ( 普門品暨大悲咒共修 / 佛供 ) 慈悲三昧水懺法會 2( 日 ) 大悲咒共修 22( 六 ) 平安禪 4.11( 二 ) 四期教育 6.13.20.27( 四 ) 朝山 23( 日 ) 樹林中心 新北市樹林區中正路 415 號 7 樓 (02)2688-3135~6 內容 日期 平安禪法 ( 禪訓二 ) 4.11.18.25( 二 ) 阿含初階 : 初轉之法 6.13.20.27( 四 ) 一日禪 16( 日 ) 慈悲三昧水懺法會 30( 日 ) 全台大悲行腳 1( 六 ) 回山志工 15( 六 ) 桃園講堂 桃園市中正路 1071 號 16 樓之 1.2 (03)346-3093 內容 日期 平安禪禪法課程 4.11.18.25( 二 ) 一日禪 16( 日 ) 敦煌舞 3.17.24.31( 一 ) 敦煌舞 ( 初級班 ) 5.12.19.26( 三 ) 大悲咒共修 22( 六 ) 慈悲三昧水懺法會 30( 日 ) 快樂靈鷲人大學習 - 阿含前行基礎課程 6.13.20.27( 四 ) 中壢中心 桃園縣中壢市裕民街 26 號 12 樓 (03)426-2431 內容 日期 禪修 - 基礎班 6.13.20( 四 ) 平安禪共修 27( 四 ) 大悲咒共修 22( 六 ) 敦煌舞 3.17.24.31( 一 ) 敦煌舞 5.12.19.26( 三 ) 敦煌舞 6.13.20.27( 四 ) 敦煌舞 1.8.15.22.29( 六 ) 阿含初階主題課程 - 初轉之法 4.11.18.25( 二 )

時間

時間 13:00 暫定 19:30&19:50 10:00 13:30 13:00 19:30 19:30 09:00 暫定

時間 19:30 19:30 09:00 13:00 06:20 發車 請洽樹林中心

時間 19:30 09:00 19:30 19:00 13:30 13:30 19:30

時間 19:30 19:30 09:00 09:30 19:00 09:30 09:30 19:30


新竹共修處 新竹市興中街 53 號 (03)562-4009 內容 經典共修 阿含經課程 大悲咒共修

日期 7.14.21.28( 五 ) 6.13.20.27( 四 ) 8( 六 )

台中講堂 台中市西區東興路三段 160 號 4 樓 (04)2319-0199 內容 日期 拜願 6.13.20.27( 四 ) 平安禪 7.14.21.28( 五 ) 一日禪 23( 日 ) 大悲咒共修 16( 日 ) 初一、十五佛供 1.15( 六 ) 阿含初階主題課程 - 初轉之法 6.13.20.27( 四 ) 慈悲三昧水懺法會 2( 日 )

嘉義中心 嘉義市東區吳鳳北路 291 號 4 樓 (05)216-2820 內容 日期 大悲咒共修 14( 五 ) 法華經共修 28( 五 ) 大悲行腳暨朝山二日 1-2( 六、日 ) 地藏本願經暨蒙山施食法會 16( 日 ) 普門品暨大悲咒共修 / 佛供 19( 三 ) 初一、十五佛供 15.31( 三 ) 禪修共修 7( 五 ) 瑜伽班 4.11.18.25( 二 ) 阿含初階主題課程 - 初轉之法 6.13.20.27( 四 )

時間 19:30 19:30 13:00

時間 19:00 19:30 09:00 13:20 11:00 19:30 13:30

時間 19:30 19:30 08:00 09:30 10:30 11:00 19:30 19:20 19:30

台南分院 台南市東區長榮路一段 203 號 7 樓 (06)208-3981 內容 日期 時間 初一、十五佛供 1.15( 六 ) 11:00 百萬大悲咒共修 1.15( 四 ) 19:30 每月初一、十五 禪悅舞 3.10.17.24.31( 一 ) 19:30 禪悅舞 4.11.18.25( 二 ) 09:30 禪悅舞 7.14.21.28( 五 ) 09:30 一日禪 23( 日 ) 08:00 金剛經共修 4.11.18.25( 二 ) 19:30 基礎梵唄 10.5.12( 三 ) 19:30 阿含初階主題課程 - 初轉之法 6.13.20.27( 四 ) 19:30 藥師祈福消災延壽法會 30( 日 ) 09:00 普仁獎家訪志工培訓 30( 日 ) 13:30 生命關懷精進營 2( 日 ) 09:00 儲委精進營 ( 二 ) 16( 日 ) 09:00 平安禪基礎班 7.14.21( 五 ) 19:30

新營共修處 台南市新營區健康路 128 號 2 樓 (06)635-0890 內容 日期 初一、十五佛供 暨普門品共修 15( 六 ) 禪藝術 8( 六 ) 百萬大悲咒共修 8.15.22.29( 六 ) 財神咒共修 15( 六 ) 禪訓班 6.13.20( 四 ) 阿含初階主題課程 - 初轉之法 8.15.22.29( 六 ) 平安一日禪 23( 日 ) 師父生日回山 1.2( 六 - 日 )

時間 11:00 09:30 13:30 13:30 19:00 14:40 08:00 06:30

高屏講堂 高雄市新興區中正二路 182 號 13 樓 (07)225-5187 內容 日期 時間 書法抄經班 4.11.18.25( 二 ) 19:30 經典共修 5.12.19.26( 三 ) 19:30 平安禪禪訓班 7.14.21( 五 ) 19:30 百萬大悲咒共修 8( 六 ) 08:30 初一、十五佛供 1.15( 六 )、31( 一 ) 10:00 慈悲三昧水懺法會 16( 日 ) 08:30 四期教育 - 初轉法輪經 6.13.20.27( 四 ) 19:30 高屏志工回山服勤 & 朝山 10/29-10/30 05:30 發車 蘭陽講堂 宜蘭縣五結鄉上四村福德路 88-1 號 (03)965-5093 內容 日期 百萬悲願暨禪修 1( 六 ) 基隆平安禪暨經典共修 4.1.18.25( 二 ) 朝山 2( 日 ) 初一、十五 金剛經共修暨佛供 1.15( 六 ) 阿含課 6.13.20.27( 四 ) 進階禪 7( 五 ) 一日禪 16( 日 ) 寂光寺地藏法會 30( 日 ) 普門品共修 19( 三 )

花蓮共修處 花蓮縣吉安鄉仁里八街 100 號 (03)852-2601 內容 日期 平安禪基礎班 5.12.19.26( 三 ) 普門品共修暨梵唄練習 7.14.21( 五 ) 大悲咒共修 28( 五 ) 佛前大供 19( 三 ) 一日禪 30( 日 ) 地點另行通知

時間 07:00 19:00 08:30 09:30 19:00 19:00 09:00 08:30 09:30

時間 19:30 19:30 19:00 10:30 09:30

註:法會、活動如有變動,以講堂公告為主 ~ 造成不便, 敬請見諒 ! !

55


華嚴

Avatamsaka stage .

093TV

學佛進行式

心道禪師談《修持佛法與拜佛》 圖文提供•靈鷲山全球網路電視台

聽人說︰老實念佛,誠心拜佛。念的是什

了這個固執。《金剛經》云︰「法尚應捨,何況

麼佛?拜的又是哪一尊佛?

非法。」如果不懂這個道理,把法當成管控別人

佛像的形相各個不同,弟子,在形相上拜; 師父,在空性上拜。「我拜佛,拜的那個叫做 空性。」心道禪師說︰「空性在哪裡呢?它不 只是一個想法。空性是從自己的內心生出來的。 拜佛,是拜自己的覺性。當你有觀照力的時候,

的工具:「自己不做,用這個去套人家,套人家 很容易,自己做不到就是做不到,就變成法執。 如果自己已經做到,那個法就不是一個什麼重要 的東西,做到了,那個法就已經過了。」學佛, 總要回歸自心,「觀照」很重要。

一切相都是空性;當沒有觀照力的時候,一切相

空性到底是什麼?如何時時看到自己心的

就是一切相。空性,就在不離開現象而看到空

靈覺性?佛陀說眾生平等,為什麼佛經中卻常見

性。」

「轉女成男」的敘述?清淨的念頭會得到好的

佛法僧三寶中,「法」就是方法。譬如以 手指月,法就是手指,目的是要你看到月亮, 不是看到手指頭。法是為了到達成佛的一條路。 當你看到月亮的時候,指頭就不管用了,就要捨 56

果報,不好的念頭會得到 壞的果報,由於希望一切 眾生得到好的果報,所以 轉生為男較好,這是為什 麼?敬請收看。

093TV


滴水功德.積沙成塔

功德即修行 Giving Practice 造一座心靈的功德塔 Build a spiritual merit pagoda 五輪塔觀圓滿悲、智、力 五輪塔為大日如來法身的具體表徵。若能時常觀照自身即是五輪塔,能夠使我們身心日漸輕 利、自在、健康,悲心、智慧、定力會自然增長。迅疾成就一切世出世間種種事業。 心道禪師的弘法志業,從護持三寶、法會儀軌到文化志業的推動,透由各種方式讓正法長住, 佛種子廣布,亦有賴各方善信護持,涓滴善行入佛海,隨喜功德無限大。

宗教 文化志業

宗教文化多元共存,促進宗教融合,因了解而親近正信正法。佛 法化導於世間,全仗經像住持,而後燈傳無盡。助印經典流通, 普傳佛法,其人功德,至廣至大。

Religion and Culture

教育修持

於世界各地透由講堂推廣佛法教育,護持正法長住,傳布善知 識,引眾親佛法,福田種當下,功德綿延長。

Education 閉關虔誠持誦經咒,祈願地球平安,護持僧眾弟子攝心安住,精 進修法。法會以飲食上供諸佛菩薩及一切賢聖,下施法界一切有

聖儀法會

情,生者可得長壽、健壯、富足…等利益,亡者未發菩提心者得 發菩提心,未脫苦輪者,得不退轉。

Ceremonies

經典云:「苦從私心起,佛由利他生」,透由慈善事業以關懷孤、

慈善志業 Charity

貧、幼、老,普愛世間。《佛說布施經》云:以信重心而行布施: 當得離眾嫉妒,人所崇敬。依時施:得三業清淨,四時安隱。三、 常行施:得心適悅,無散亂失…等三十七種功德利益

《妙法蓮華經》:若人發心起塔、建寺、造像,如是諸人等,如

建寺安僧 Monasteries and Meditation Centers

見無數佛,自成無上道,廣度無數眾。並可得:無始以來諸惡業, 得以減輕或消除、天人護佑,逢凶化吉、去除障礙物,免夙仇報 復之苦、妖魔邪怪,豐衣足食,福祿綿長…. 等十大功德


宗教 文化志業 Religion and Culture

多元文化 共生共存 Cultural diversity Interdependence

世界宗教博物館 Museum of World Religions

經典及善書助印 Support for publication of scriptures and virtue books

全球寧靜運動

靈鷲山功德林(每月百元護持) Ways of making merit

Inner-Peace Campaign

數位傳法計畫

Digital Dharma propagation program

四期教育系列課程 ( 阿含期 ) Agama stage courses in the Four-stage education

教育修持 Education

在地講堂 慧命養成 Lecture halls Wisdom education

經典講座系列課程 Buddhist sutras lectures

平安禪課程 / 閉關 Peace Meditation courses and retreats

大悲咒共修 ( 護持講堂 ) Great-compassion mantra group practices in city centers

國際水陸法會

聖儀法會 Ceremonies

生活禮俗 淨化生命 Ritual and Prayer Purification ceremonies

Ling Jiou Mountain Shuilu Fahui

百萬大悲閉關

Great-compassion mantra retreat

華嚴閉關 Avatamsaka sutra retreat

觀音百供

Hundred offerings to Guanyin

慈善普仁獎 Puren Scholarship

慈善志業 Charity

關懷生命 孤貧教養醫療 Compassional action Caring for those in need

護持三寶 Offerings to the Triple Gem

建寺安僧

for senior citizens 新北市獨居長者關懷 Support in New Taipei City

大雨托兒所

Dayu Nursery

and education for the 弄曼沙彌學院生活教養 Life novice monks in Naung Mon

春、冬安居

Spring and winter annual retreats

僧伽教養基金

Sangha fund

無生道場華藏海圓通殿修繕計畫

Monasteries and

Wu Sheng Monastery Main Hall repair

Meditation Centers

國際禪林道場 International meditation centers construction

聖山寺

三期信眾會館 Guest house

Wu Sheng Monastery Main Hall repair

四期香客大樓 Visitor center

緬甸

Maha Kusala Yama Monastery Guest house, Yangon

仰光會館 Myanmar

緬甸弄曼大善園寺沙彌學院 Maha Kusala Yama Monastery Elementary School, Naung Mon, Myanmar

尼泊爾密勒日巴中心聖塔建設 The holy pagoda construction in Milarepa International Meditation Center, Nepal


功德項目 Project

總本山基金 華嚴聖山建設 Ling Jiou Mountain Headquarter Fund

無生道場

建寺安僧 Mnasteries and meditation centers

大僧院(禪堂)建設 Wu Sheng Monastery Monastic Complex Construction

捐助帳戶 Ways to donate

台灣 Taiwan ■銀行匯款 戶名:靈鷲山無生道場 銀行:玉山銀行南京東路分行 帳號:0026-966-126478 ■郵局劃撥 抬頭:靈鷲山無生道場 劃撥帳號:1962-2316 ■銀行匯款 戶名:靈鷲山無生道場 銀行:玉山銀行南京東路分行 帳號:0026-966-126478 ■郵局劃撥 抬頭:靈鷲山無生道場 劃撥帳號:1962-2316

Beneficiary's A/C NO: Ling Jiou Mountain Wu Sheng Monastery Beneficiary Bank:E.SUN COMMERCIAL BANK, LTD., TAIPEI, TAIWAN Swift Code: ESUNTWTP A/C NO.:0107-441-106505

緬甸專案 Burma project 慈善志業 Charity

■銀行匯款 戶名:靈鷲山無生道場 銀行:玉山銀行南京東路分行 共四期建設計畫 帳號:0026-966-126478 Sacred Mountain Monastery ■郵局劃撥 Four-phase construction 抬頭:靈鷲山無生道場 劃撥帳號:1962-2316 ■銀行匯款 戶名:靈鷲山無生道場 銀行:玉山銀行雙和分行 僧伽安養基金 帳號:0129-968-040518 Sangha fund ■郵局劃撥 抬頭:靈鷲山無生道場 劃撥帳號:1962-2316 ■銀行匯款 戶名:靈鷲山無生道場 弄曼大善園寺 銀行:玉山銀行南京東路分行 Maha Kusala Yama 帳號:0026-966-126478 Monastery, Naung Mon, ■郵局劃撥 Myanmar Project, Myanmar 抬頭:靈鷲山無生道場 劃撥帳號:1962-2316 ■銀行匯款 弄曼大善園寺 戶名:財團法人新北市靈鷲山慈善基金會 銀行:永豐銀行西松分行 慈善計畫 帳號:006-004-9100841-2 沙彌學院生活教養費 Maha Kusala Yama Monastery ■郵局劃撥 抬頭:財團法人新北市靈鷲山慈善基金會 international charity project 劃撥帳號:1788-5784

聖山寺

普仁獎助學金 Puren Scholarship

境外 Overseas Beneficiary's A/C NO: Ling Jiou Mountain Wu Sheng Monastery Beneficiary Bank: E.SUN COMMERCIAL BANK, LTD., TAIPEI, TAIWAN Swift Code : ESUNTWTP A/C NO.:0107-441-106505

配合專案 □ 固定會員,年費 NT$1200 Continuous membership —NT$1,200 per year

□ 榮譽董事,圓滿 NT$1,000,000 Honorary trustee—NT$1,000,000 per

□ 隨喜會員 One-time donation

□ 「百萬心經奉觀音」專案 Million Heart Sutras project 無生道場華藏海圓通殿修繕計畫

三期信眾會館.四期香客大樓 Beneficiary's A/C NO: Ling Jiou Mountain Wu Sheng Monastery □ 聖山建設「放光玉佛」專案 Beneficiary Bank: E.SUN COMMERCIAL Luminous Jade Buddha project at BANK, LTD., TAIPEI, TAIWAN Sacred Mountain Monastery Swift Code: ESUNTWTP A/C NO.:0107-441-106505 春、冬安居 Beneficiary's A/C NO: 僧伽教養基金 Ling Jiou Mountain Wu Sheng Monastery Beneficiary Bank:E.SUN COMMERCIAL BANK, LTD.,TAIPEI, TAIWAN Swift Code: ESUNTWTP A/C NO.:0107-441-106505 Beneficiary's A/C NO: 弄曼大善園寺 Ling Jiou Mountain (HK) Buddhist Society LTD Beneficiary Bank:The 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 Limited Swift Code:HSBCHKHHHKH A/C NO.: 116-658774-838 弄曼沙彌學院生活教養 Beneficiary's A/C NO:Ling Jiou Mountain (HK) Buddhist Society LTD Beneficiary Bank :The 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 Limited Swift Code:HSBCHKHHHKH A/C NO.:116-658774-838

Beneficiary's A/C NO:Ling Jiou ■銀行匯款 Mountain Charity Foundation of New 戶名:財團法人新北市靈鷲山慈善基金會 Taipei City 銀行:永豐銀行西松分行 Beneficiary Bank:BANK SINOPAC 帳號:006-004-0021644-7 Swift Code:SINOTWTP A/C NO.:006-004-0021644-7

普仁獎學金

教育志業 Education

宗教研修院 Academy of Applied Religion

生命和平實驗小學 The Life and Peace Education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助印出版基金 Support for publication of scriptures and virtue books

■銀行匯款 戶名:財團法人靈鷲山般若文教基金會 銀行:玉山銀行雙和分行 帳號:0129-968-141666 ■郵局劃撥 抬頭:財團法人靈鷲山般若文教基金會 劃撥帳號:1328-4228

宗教文化志業

Religion ﹠culture

全球寧靜運動 Inner Peace Campaign ■銀行匯款 戶名:財團法人世界宗教博物館發展基金會 銀行銀行:玉山銀行雙和分行 世界宗教博物館 帳號:0129-968-005666 Museum of World Religions ■郵局劃撥: 抬頭:財團法人世界宗教博物館發展基金會 劃撥帳號:17830587

Beneficiary's A/C NO: Ling Jiou Mountain Prajna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Foundation Beneficiary Bank :E.SUN COMMERCIAL BANK,LTD.,TAIPEI,TAIWAN 善書經典助印 Swift Code:ESUNTWTP 有緣人月刊助印 A/C NO.:0129-968-141666 數位傳法計畫 全球心寧靜教師團 Beneficiary's A/C NO: World Religions Museum Foundation Beneficiary Bank :E.SUN COMMERCIAL □ 尊勝會員 BANK,LTD.,TAIPEI,TAIWAN Swift Code:ESUNTWTP A/C NO.:0107-441-124656


捐助注意事項 一、功德緣金捐獻,依各項認捐辦法辦理之。 All donations will be us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levant guidelines. 二、上述功德項目捐助開立當地(台灣及香港)之捐助收據,依當地稅法規定個人及公司得申報扣抵當地 所得。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ocal tax laws of Taiwan and Hong Kong, a local receipt will be issued for all donations. 三、郵政劃撥:劃撥捐助款時請務必於通訊欄位註明「捐助項目」。 For donations sent through the Taiwan Post Office, be sure to indicate “donation” in the appropriate space. 四、銀行匯款:捐助款匯入指定銀行後請務必來電確認,或以 mail 通知「信眾服務信箱」。 For donations sent through a bank, after completing the transaction be sure to inform us either by telephone or e-mail, as below. 五、服務專線及聯絡方式如下(Contact information): ●匯款單傳真(FAX):+886-2-22321050 ●服務電話(Telephone):+886-2-82315789 ●信眾服務信箱(e-mail):cs093@ljm.org.tw 靈鷲山感謝您的護持,祈願涓滴奉獻,廣結十方善緣,利樂有情,功德無量! Your support will be put to good use and is highly appreciated !


弄曼大善園寺建設認捐表 填表日期:

功德主

功德項目 弄曼大善園寺建設

緣金總額

(新台幣/

)

佰萬

姓名

捐 贈

電話

者 基

拾萬

生日 行動:

住家:(

萬 日

佰元整 $

身分證

公司:(

地址

本 資

E-mail

收據 抬頭 勸募人 姓名

勸 募 人 資 料

電話

□年開 □月開

收 據

□勸募人或委員轉交 □郵寄本人

E-mail 行動:

住家:(

公司:(

地址 捐款方式:

□現金 □信用卡授權扣款:請填寫授權書

扣款日:每月 10 日或 25 日

發卡銀行

有效月/年

-

用 卡

-

-

-

-

捐 款

□VISA

□Master □JCB □聯合信用卡

授 權

持卡人 簽 名

需與卡片背面簽名一致。授權人同意信用卡到期時, 授權靈鷲山自動 展期自動扣款。

持 卡 人

身分證

基 本

□同捐贈者 (以下不需填寫)

行動: 住家:

通 地

訊 址

□□□

資 料

□匯款:匯款帳號(匯款後請電洽專線:+886-2-82315789 或通知信服部信箱:cs093@ljm.org.tw) Taiwan

境 台 內 灣

Overseas

海 外

戶名 (Beneficiary Name)

靈鷲山無生道場

銀行名稱 (Beneficiary Bank)

玉山銀行南京東路分行

帳號(Beneficiary's A/C No)

0026-966-126478

戶名(Beneficiary Name)

Ling Jiou Mountain (HK) Buddhist Society LTD

帳號(Beneficiary's A/C No)

116-658774-838

銀行名稱(Beneficiary Bank)

The 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 Limited

銀行代碼(SWIFT CODE)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 Limited HSBCHKHHHKH

銀行地址(Bank Address)

Hoi Yuen Road Branch. G/F, Wong Tse Building, 71 Hoi Yuen Road, Kwun Tong

□支票: 銀行:

服務委員:

票號:

/

分區會

暫收條編號:

金額:

行動電話:


履行個人資料保護法告知義務內容 暨蒐集、處理及利用個人資料同意書 靈鷲山佛教教團(包含靈鷲山無生道場、財團法人靈鷲山佛教基金會、財團法人靈鷲山般若文教 基金會、財團法人新北市靈鷲山慈善基金會、財團法人世界宗教博物館發展基金會,以下簡稱本 教團)為弘揚佛法、公益慈善、社會教化、文化教育等目的,蒐集、處理及利用 台端個人資料, 特依據個人資料保護法第八條第一項之規定,告知 台端下列事項,敬請詳閱: 一、 蒐集之目的: 本教團基於服務大眾暨進行宗教、非營利組織業務、社會服務或社會工作、博物館、美 術館,紀念館、圖書館、出版品管理、公益募款、消費者,客戶管理與服務、志工管理、 學員資料管理、促進公共關係或其他合於營業登記項目及組織章程所定業務目的需要蒐 集個人資訊。 二、 蒐集之個人資料類別: 識別類(姓名、身份證字號、住居所、電話、email),特徵類(例如:性別、生日),家庭情 形及社會情況(學歷、職業資料、興趣),本人已提供給本教團之資料等。 三、 利用之期間、對象、地區、方式: 1.期間:依相關法令就資料之保存所訂保存年限,及本教團因執行業務所必須之保存期間。 2.對象:靈鷲山佛教教團(包含:靈鷲山無生道場、財團法人靈鷲山佛教基金會、財團法人 靈鷲山般若文教基金會、財團法人新北市靈鷲山慈善基金會、財團法人世界宗教博 物館發展基金會等) 3.地區:中華民國境內及因執行業務需要之境外地區。 4.方式:以電話、紙本、網際網路、郵件、簡訊、傳真、電子訊息或其他合法之適當式。 四、 依個人資料保護法第三條規定,台端得就本人之個人資料,向本教團以書面或致電+886-282315789 請求行使下開權利:(1)查詢或請求閱覽。(2)請求製給複製本。(3)請求補充或更正。 (4)請求停止蒐集、處理或利用。(5)請求刪除。

貴教團向本人告知上開事項,本人已清楚瞭解並同意 貴教團

蒐集、處理及利用本人所提供之各項個人資料之目的及用途。 同意人:________________ (請本人親自正楷簽名)

西元


澳 洲 的 Mr. Ian Kiernan 某 次 駕 駛 單 人 帆 船 看 到 漂 浮 在 海 上 的 垃 圾, 深 覺 必 須 要 做 一 些 事, 於 是 發 起「Clean Up Australia」,並推廣為全澳洲規模最大 的清潔活動,獲得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支 持,擴大為全球性組織「Clean Up the World」,每年九月的第三個週末為全 球清潔日,超過 125 個國家、4,000 萬 人參與,藉由共同清掃喚起對環保的重 視,在生活中落實垃圾減量 (Reduce)、 再生利用 (Recycle)、重覆使用 (Reuse)、 環保堅持 (Refuse) 的環保觀念。

《全球寧靜運動》 愛地球九大生活主張


山谷裡的孩子, 上學路途很遠很長, 資源少了一些, 依然不失純真童顏。 用愛聚成生命的亮, 引導孩子前進, 初始也許不比星月皎潔, 卻會是黎明將至的曙光。 ( 世界宗教博物館致力於偏鄉教育推廣,除了完成 2,000 餘位偏鄉學校師生到館參觀的夢 想,更透過校園巡展活動讓 22 所學校近 5,300 餘名師生認識不同宗教的信仰文化。)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