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靈鷲山 有緣人250期

Page 1

250

LING

JIOU

MOUNTAIN

MONTHLY

2017.08

如果在宗博,一個旅人 「菩薩道」就是菩薩所走的路,為眾生種下覺悟種子的道路, 這條道路永遠正面、積極、樂觀、愛心,以及永不退轉的堅定意志。 Treading the bodhisattva path entails taking every opportunity to encourage others to plant the seeds of enlightenment; it require a positive outlook, perseverance, a loving heart, and unshakable willpower.


《刊前語》

在不可說以前 呂政達

觀賞阿部寬和天海祐希合演的電影《戀妻家宮本》,原本只是想看看日本 導演如何處理中年夫妻的空巢症候群,卻看見了阿部寬飾演的老師角色,在課 堂上引用了夏目漱石的名言,覺得頗為受用,也是一名佛教徒正確的人生之道。 夏目漱石說,生命的三條道路就是思想之、訴說之和實行之,這當然也符 合佛教徒聞思修的途徑。我也想起心道法師常常開示弟子,「禪修要有好一點 的腦袋。」心道法師也說,禪也是一種邏輯的運作和智慧的觀照,要在靜慮中 把事情的道理想通。 夏目漱石的「實行之」放在心道法師的人生道路,應該就是禪修的實踐和 貫徹。在訪談心道法師時,我們承認無法真正理解禪定時的真空狀態,無法理 解一即一切和一切即一應該如何訴說,佛陀說:「不可說。」但進到不可說以 前,還是要說,這也是心道法師願意將禪修心得和經歷出版成著作的原委,講 經六十年,但願眾生皆能成佛,這是佛陀的大悲心意。 若是,一名佛教徒的生命道路,最後萬法歸宗要通向「不可說」,但我們 在每個年歲階段遭遇的心結,又該如何自處?夏目漱石這樣寫道:「人生二十 知有生的利益,二十五而知有明之處必有暗,三十而知明之多處暗也多,歡濃 之處愁更重。」 關於生命的難題,心道法師的說法更屬一針見血。在即將由天下文化公司 出版的新書《坐禪的力量》裡,心道法師說:「羊毛出在羊身上。」 夏目漱石寫道:「普天之下,哪怕有一個也好,必須尋找出能俘獲自己這 顆心的偉大的東西,美麗的東西,或是慈祥的東西。」那就是每個佛教徒都在 追尋的美麗吧。也是夏目漱石所說的心滅性現,如空無象,湛然圓滿。 還是會想知道,「實行之」放在人和人的關係要怎麼解?也是夏目漱石的 文章:「你或許為之驚詫,但我至今仍這樣深信不疑,深信真正的愛同宗教信 仰沒有什麼不同。」


目錄 250 250

LING

JIOU

MOUNTAIN

MONTHLY

Contents

2017.08

心之道

如果在宗博,一個旅人

02 以空性導航的生活運動 隨師行記 08 古今的滙聚 心靈的饗宴 ──歐洲交流行 ( 下 ) 封面故事

2017-08

如果在宗博,一個旅人 「菩薩道」就是菩薩所走的路,為眾生種下覺悟種子的道路, 這條道路永遠正面、積極、樂觀、愛心,以及永不退轉的堅定意志。 Treading the bodhisattva path entails taking every opportunity to encourage others to plant the seeds of enlightenment; it require a positive outlook, perseverance, a loving heart, and unshakable willpower.

如果在宗博,一個旅人

10 如果在宗博,一個旅人 新寧靜運動 28 勇氣是一刻刻的追求 ──陶曉清自己的寧靜運動 特別報導

就永遠走不進宗教之心?

32 幽明間的迴盪 阿含──菩薩清涼月 尋找有緣人

座落鬧區的世界宗教博物館,靜靜地與各宗

40 相信的模樣

教和諧共存,讓旅人在行走之間自在遊歷。

──蔣晟以琉璃探索雕塑的無限可能 般若──常遊畢竟空 歷史與人文

如果沒有一顆虔誠的心、慈悲的心,會不會

「一個最虔誠的教徒,可能只是另一個宗教 的異教徒。」旅人站在多寶格前,看見伊斯 蘭教徒的齋戒是為了體會飢餓者的感受,看 見每一件小小的、玲瓏的文物,都是無量奉 獻和捨捐的心意。

發行人:心道法師

總策劃:靈鷲山宗務委員會 編輯單位:宗務堂宗長室 編審顧問:葛達鎷、曾慶忠、廖誠麟 編輯總監:呂政達 採訪編輯:張育寧、蘇雅芳、邱辳溱 美術編輯:陳素菁、傅華麗 圖片提供:開山寮文獻中心 出版單位:財團法人靈鷲山佛教基金會 發行單位:財團法人靈鷲山般若文教基金會 地 址:新北市永和區保生路 2 號 20 樓 信眾服務專線:(02)8231-5789

42 從合作與心靈建設出發的慈善援助 法華──為償多劫願 悲心願起 46 知食之愛 華嚴──浩蕩赴前程 美麗新世界 50 斯土有情 ──恆明法師所見的緬甸變革

54 行事曆 093TV

56 打一個水陸 修一個行

歡迎分享傳閱 隨喜贊助 本刊圖文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數位閱讀響應環保 歡迎訂閱電子月刊 索閱/取消紙本月刊,或對內容有任何建議 惠請來函編輯部 monthly@ljm.org.tw 本刊圖文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有緣人月刊


心之道

Topic

〈靈鷲山六項生活原則之結語〉

以空性導航的生活運動 施時會有得失心,如果你得失心太重,那

度」裡面要規範你自己,守住心性、不散不壞,

就變成「顧人怨」(台語),做了那麼多

不能夠守住心性,就不是戒體了,戒清淨是守護

好事,得不到回饋反而被人家抱怨,那是因為你

自己的戒體。

的得失心,你給我什麼,你要討價還價得到。

無我布施才有空性的力量

持戒是不犯,就是清淨、不隨的意思,所 以你常常不犯,就是不起心、不動念、不攀緣,

為了回到無礙的心性,我們這個覺性明體

也不起不犯的心,那麼我們根本戒,叫空性的

是無礙的,你要常常做布施,常常喜捨,除去這

戒,就是每每你都不能忘記這個空性的戒,叫做

些內心的執愛,執著與障礙。布施要無我,無我

持戒。

布施要三輪體空,才有那種空性的力量。

「多元共生」是包容而來

「戒」是法則,戒就是守護,你常常要安

「忍」就是安住的意思,怎麼能夠安住?

忍在戒的規範裡面,怎麼讓戒守護你,在「六

忍很困難,不忍是很簡單,所以我們要從心性去

2


心之道

Topic

忍,你如果離開心性去看東西,硬壓一個「忍」,

「精進」就是積極的去做,做我們前面說

不是究竟的。最好的安忍是安住在心性上,就

的生活修行,比如說布施,反覆做,持戒、安忍

是能夠安住不變異的空性,不起滅、不分別,

啊,反覆做,做到能夠變成慣性,「精進」就是

像「空」包容「有」,「有」能夠充塞「空」。

不變異的去做這以上的事情。

在法上來講,要安忍在一切諸法正見上,諸行無 常、諸法無我、諸受是苦,回到一切的寂靜不變 的地方。 人跟人之間就是互相尊重,尊重以後就是 包容,容就有空,沒有空是不能夠容的,能容才 能忍,包容彼此不一樣而能夠涵蓋,所以這個包 容就相互之間,要這樣的一個水魚相容的關係。 「多元共生」是包容來的,像虛空包容一切萬 有,萬有又充滿在虛空當中,一切都是相依共 存。

「六度」都是在調伏自己 禪定就是不變異,在空性裡面是不變異的, 就是讓自己穩定安住在空性裡面,穩定在「六 度」裡面,常常調伏自己,怎麼調伏呢?其實 「六度」都是在調伏。 禪定要在心性上,能夠常常不離開心性, 在心性上叫做法,你離開心性,那就是輪迴了。 智慧(般若)就是觀照、覺察力,觀照在 心性上而能夠超越,反覆做到空性的觀照,做到

我們很多工作、跟人之間是需要忍的,要 耐煩的。每一個人個性不同,想法不同,彼此之

不變異的空性效益,然後才是成就。智慧要常常 在覺察以後,看到沒有,把你執著的地方放開。

間做事原則不同,所以我們就變成會計較、會煩

智慧覺察就是像警察一樣,我們常常觀照、

惱,每一個人都有他的兩面性,好的一面,壞的

覺察,我們是在哪裡,有沒有在空性上,有沒有

一面,那你只要好的一面,不接受他壞的一面,

安住在布施上,有沒有安住在這個忍辱上,有沒

你就會很煩惱,所以你要容忍另一面,鼓勵他把

有安住在不犯上,有沒有反覆薰陶,做到安忍,

好的一面拿來共生。

而做到能夠起了禪定的不變異性,就像一個燈,

什麼叫做「精進」呢?你要敬業,就是不 懈怠,我們在心性上不要懈怠,就是一直的觀 照,任持我們的心性。

覺察照明身心的一個不變性,因為問題不在別 人,問題在我,所以我們要觀察到我心在哪裡, 我心如果是能夠觀察到無形無相、是空性,常常 這樣觀照個時候,像太陽一樣,我們就獲得這份 3


心之道

Topic

涅槃妙心的實質覺受。

再下來是怎麼執行!

覺醒生命教育,變成一個生活運動

比如要愛地球、愛和平,我們要整個做這

總而言之,就是我們一心、二愛、三好、

種共識推廣,變成行動啦。就是說,我們已經

四給、五德、六度,這六個東西就是讓我們有

有這幾個理念怎麼理出頭緒,已經做的怎麼去

一個法則去走,大家照這個法則,僧團會共識、

貫徹延伸?變成一個導航系統,這個導航系統

會團結,然後執行出弘法利生的效益。

怎麼變成一個日常生活教育,大家都可以做到?

如果沒有這些法則,我們常住的觀念沒有, 那沒有人認同過大家共住的地方,你們就切割,

就是一個生活運動;所謂「運動」就是每一個人 都是推動者,也是監督者!

消耗在個人主義,因為沒有認同,所以電燈沒

現在主要就是把這些軌則理出來,我們照

有關,廁所馬桶沒有人沖,也沒有人管!我呢,

這個軌則去做,所有利益都歸常住,功德歸於護

每個地方就是自己,只要有問題的地方,就是

法,榮耀歸於佛陀。阿彌陀佛!

我的問題,所以每每我就會到處尋、到處看,

( 為 2 月 8 日到 10 日,靈鷲山徒眾講習會

所以大家要把常住當成自己,常住就是你,你

開示節錄,本文為六項生活原則系列文章之結

要想你是常住,我們必須要理出一個好頭緒來,

語)

The Concluding Remarks of Six Principles of Spiritual Practice —A Movement with Emptiness as the Navigator

I

f in the act of giving you have a strong

efforts, you easily get disgruntled. That’s

sense of gain and loss, and then it turns

the result of approaching generosity as a kind

out that you don’t get the results you were expecting, or people don’t appreciate your 4

of business transaction.


心之道

Topic

For the purpose of returning to your

difficult, whereas being impatient is quite

unobstructed essential nature, you have

easy. That’s why in cultivating patience it’s

to regularly practice generosity; you have

necessary to remain firmly grounded in the

to take joy in giving; that’s how to get

essential nature of the mind. Otherwise,

rid of the inner obstacles of covetous and

your efforts to practice patience will be

attachment. For generosity to be imbued

forced and of limited results. So you need to

with the power of emptiness, it has to

abide in the essential nature of the mind,

be carried out with an awareness of the

in the unchanging nature of emptiness,

emptiness of the three aspects of giving:

beyond discrimination, transcending arising

seeing the donor, donee, and the donation

and ceasing. You need to keep in mind that

as all being empty.

emptiness contains all that exists, and all

As for the precepts, they should be seen as a kind of refuge, a place where you can abide in peace and safety. When you uphold the precepts, you abide in harmony with the essential nature of the mind; you gain a sense of inner strength. You have to uphold the precepts not only with your body and speech, but also with your mind.

that exists fills out emptiness. Abiding in patience is facilitated by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unchanging principles of Buddhist doctrine: all conditioned things are impermanent, all phenomena are not-self, all feelings are unsatisfactory, and nirvana is peace. In terms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when they are based on mutual respect, there is tolerance. Tolerance requires

Peaceful coexistence comes from tolerance

emptiness, and only when there is tolerance

Patience means abiding in peace.

so we have to accept others as they are.

How is this done? Being patient is very

Then, despite our differences, we can still

is patience possible. Everyone is different,

5


心之道

Topic

get along and peacefully coexist, like fish

precepts or practicing patience sometimes,

and water. So peaceful coexistence is based

but rather all the time, thereby turning it

on tolerance. Similarly, space contains

into a habit.

all things, and all things fill space; it’s all interdependent.

The six perfections as self-discipline Concentration means remaining

Patience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when

steadfast and stable in emptiness.

working with others. People have different

Steadfastness in the six perfections entails

characters, points of view, and ways of

constant self-discipline. In fact, the six

doing things. This gives rise to all sorts of

perfections are all about practicing self-

conflicts and vexations. Everyone has both

discipline.

their good points and bad points. If you only accept the good points, but not the bad ones, you’re sure to suffer. It’s better to tolerate their bad points while encouraging them make the most of their good points. What’s meant by effort? It means putting forth energy, not giving into laziness. This is facilitated by maintaining awareness of the essential nature of the mind. Effort means applying diligence to whatever we do. In regards to spiritual practice, it means not just giving once, but doing so repeatedly; not just upholding the 6

In meditative concentration, you remain with the inherent nature of the mind; departing from this inherent nature is samsara. Wisdom means the power to observe and be aware. You observe the inherent nature of the mind and then go beyond it. Continual observation of the unchanging nature of emptiness facilitates the letting go of attachment. Cultivating your faculty of observation and awareness is like being a policeman, in that you have to maintain vigilance in every situation. You have to be aware


心之道

Topic

of whether or not you are abiding in

their own thing, and things start to get

emptiness, abiding in generosity, abiding

sloppy; lights get left on, the toilets don’t

in patience, abiding in morality, and

get cleaned, and nobody cares! As for me,

cultivating wholesome habits. Abiding in

I’m involved in whatever problems come

patience and concentration is like turning

up, so I have to keep an eye on things. So

on a light which illuminates that which

everyone needs to have a clear sense of

is unchanging. Because the problem is

belonging to the resident community. We

with ourselves, not with others, we have

have to formulate a basic strategy and then

to be aware of our own mind. Continually

stick to it!

observing formlessness, signlessness, and emptiness, we gain the “wondrous mind of nirvana,” as magnificent as the sun.

The enlightened education movement

For example, we need to have consensus on how to promote peace and ecology in a systematic way. We already have some experience promoting these

I’ve been talking about the “six

ideals, but what’s the best way to follow

principles of spiritual practice”: the one

up on what we’ve already done, so that

mind, the two kinds of love, the three types

they become a part of the everyday life

of goodness, the four types of generosity,

of ordinary people? This could be called a

the five virtues, and the six perfections. By

kind of movement in which everyone both

practicing in accordance with them, the

participates and supervises!

sangha will be united and our efforts in propagating the Dharma will bring good results.

Our task at present is to formulate our course of action and then follow through on it. Doing so will benefit the

I f we d on’t ad here to t hese six

resident community, generate merit for our

principles and lack a sense of common

supporters, and bring glory to the Buddha.

purpose, then everybody ends up doing

Amituo Fo! 7


古今的滙聚 心靈的饗宴 ──歐洲宗教交流行(下)

撰文 ‧ 隨師恭記

命跟生命之間是相續性跟連結性,也就是

出人意表的是,這些學員對於師父這樣的

等於我們的記憶跟所有的生命是一個連

生命和平大學的創建,都抱持著樂觀可行的態

結,想當然我們跟聖者之間也是連結的,因為靈

度,也著實讓師父有更大的力量繼續向前,每

性都是一體,叫做「生命共同體」。

個學者都想著如何能讓這樣的大學更有實踐力,

因為我們是生命共同體,所以師父在緬甸 的生命和平大學就是為了地球的和平與愛而生。 結束三場德國禪修閉關,師父馬不停蹄的來到德 國雷根斯堡(Regensburg)與「生命和平大學」 智庫召開第一場國際顧問會議。 多位來自不同專業學術領域的學者與師父 熱烈的討論,這些學者有來自生物科學、經濟 學、醫學及倫理學、哲學、社會學、國際法等專 業領域,他們以各自專業提出全球化視野藍圖, 也讓「生命和平大學」的架構越發成型。 8

更能吸引國際人士加入學習。看見大家的努力, 師父既開心又感恩的感謝每位學者的用心,也邀 請所有人能夠在九月一起前往緬甸臘戌看看這 已經初具規模的弄曼園區,給大家再打了一劑有 力的強心針。 結束德國行程,師父一行立即飛往義大利, 此行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與梵諦岡天主教教宗方 濟各會面。還沒見到教宗,一下機,就被駐義 大利代表處邀請去過端午節,在異鄉之地見到同 鄉台灣人也分外親切,代表處說特別準備了粽


隨師行記

Topic

來到梵諦岡與教宗見面,就是希望能夠跟天主 教一起合作,祈願教宗一同來帶領推動這份愛 地球的工作。 於是在會見教宗後,師父立即拜會天主教 梵諦岡宗座宗教交談委員會首席樞機主教陶然 (Cardinal Jean-Louis Tauran, President of PCID),邀請天主教一同加入「生命和平大 學」計劃。「愛地球,愛和平」是生命和平大 學主要的宗旨,生態與和平是兩大主要指導方 針,希望維繫人類生存的地球母親能夠永續生 存,同時喚起人類能與萬物「多元共生、相依 共存」。 師父與陶然主教相談甚歡,主教也表示, 子邀大家一起過節,也讓我們在國外感受中國

今年 11 月將在靈鷲山與天主教共同舉辦的「第

人傳統過節的氣氛。師父向大家說明了此行的

六屆佛教徒與基督徒對話國際研討會」,將親

目的就是為了見教宗,除了向教宗介紹代表宗

自出席盛會,給予我們很大的鼓舞,也期待著

教和諧的「世界宗教博物館」之外,也希望邀

11 月的研討會將能創下跨宗教合作的最大緣

請教宗一同帶領我們來推動「愛和平、愛地球」

份。

的志業。

最後的行程,我們來到了義大利阿西西聖

來到義大利之前,師父看了教宗所寫的《願

方濟的成就處。師父說他最喜歡聖方濟這位苦

祢受讚頌》的通諭,深刻的感受到教宗與我們

行的聖者,來到這裡,總能感受到祂尚未消失

進行的「愛地球」的理念一致,師父也深受感

的修行力量。師父說,聖方濟已經圓寂了八百

動。師父更感懷著地球的環境已經被破壞的很

年,但他禪定的磁場、慈悲的磁場從未消失過,

嚴重,現在正是危機的時刻,在這樣危機的時

一直用他修行的能量在此護佑著天主的子民們,

刻,要做的就是團結各宗教來做「愛地球、愛

這也是此行最圓滿的句點,讓隨行的弟子們沈

和平」的使命,希望天主教能與我們一起用和

浸在偉大修行的能量中,勉勵自己擁有這番的

平來表達我們對地球的愛。因此,不遠千里的

成就利益眾生。 9


如果沒有一顆虔誠的心、慈悲的心,

會不會就永遠走不進宗教之心?

座落鬧區的世界宗教博物館,靜靜地與各宗教和諧共存, 讓旅人在行走之間自在遊歷。

「一個最虔誠的教徒,可能只是另一個宗教的異教徒。」 旅人站在多寶格前,

注視著世界宗教博物館小心收著的跨宗教文物。

看見伊斯蘭教徒的齋戒月就是為了體會飢餓者的感受,

看見每一件小小的、玲瓏的文物,都是無量奉獻和捨捐的心意。

旅人長久緊掩的心扉,或許就在宗博敞開,再度啟程。

如果在宗博,一個旅人

10

Special Feature

特別報導


特別報導

Special Feature

11


封面故事

Topic

如果在宗博, 一個旅人 撰文 ˙ 旅人甲

經常背起行李旅行全世界,貪愛到著名的 博物館參觀停留,這些博物館就像是擷取

人類文明和文化的精華,滋養著一名旅人,我 常常在一個下午的參觀中,有如走進了時光隧 道,想像著不同年代和文明的相遇。 我永遠忘不掉進到巴黎羅浮宮,心中的感 動和悸動,停不下來了,就像是一根弦的不停 顫動。我從貝聿銘的玻璃金字塔進到地下,走 進埃及的古文明和神明間,埃及豔后飲過的玉 杯,象徵征服的尖形塔,上樓來還有希臘的維 納斯女神像和展開翅膀的勝利女神,五千年來 人類活動的軌跡,全在一座博物館收藏著。 我也忘不了美國華盛頓的史密森博物館 群,那是全世界最大的博物館群,我從蠻荒走 到石器時代又一頭鑽進太空梭和眾星圍繞的外 太空,恐龍還對我微笑著,但下一刻我就進到 太空,光年也不過如此迅速,佛家所說的須彌 12


封面故事

Topic

山和芥子,恆河沙不可數的時間啊,我滿面哭 泣,感覺自身的渺小,又想起了詩人艾略特的 那句詩:「用一根湯匙來測量永恆。」 我去過日本箱根的雕刻之森,始終想著再 回去的美學的故鄉。面向著箱根半島,我記得 亨利摩爾的雕塑,也記得那尊站在手掌上的人 類雕像,在博物館內,人類到底想抓住什麼呢? 我以為我已看得夠多,體驗得夠深刻,但 作為一個旅人,在台灣的旅行間,掉落進一個 時空的異旅,在多維的時空間穿梭,那就當要 提起永和的世界宗教博物館。 我原本並不知道這家博物館的存在,當然, 心道法師發願蓋一間促進世界和平的宗教博物 館這項事蹟,我是知道的,那天的旅行純屬意 外,我坐捷運來到頂溪站,出了站百無聊賴地 沿著中山路一直走去,我原先不帶任何期望, 直到在一個十字路口上遇見宗教博物館。 這裡,這麼熱鬧繁華的地方,竟然有一座 安靜的博物館,我心念一動,想要走進這家沒 有顯目建築物和外表的博物館。起先,我可能 很容易就錯過了這個博物館,但也許來自一種 靈感,或者在宗博館五色旗的招喚下,我買票 走進這間與百貨公司相鄰的博物館。 撲面過來的是寧靜,有種氣氛要我放下旅 13


封面故事

Topic

途的疲倦,「屬於路上的,你就當放下。」我

伊斯蘭教徒的虔誠有了全新的理解,我知道伊

彷彿聽見這樣的安慰。雖然我承認,我並沒有

斯蘭教徒的齋戒月就是為了體會飢餓者的感受,

明顯的宗教信仰,但當我進到了各宗教的建築模

從此更懂得奉獻和捨捐,所有的宗教,都是從這

型,一個宇宙間小小的地球在幾千年間發展出如

點玲瓏的心意出發的。

此豐富面貌的宗教,尖塔、拱門、廟殿、神社、 茅草屋和教堂,我想起了有位作家的句子:「一 個最虔誠的教徒,可能只是另一個宗教的異教 徒。」在宗博館的旅行間,我的領悟是,如果沒 有一顆虔誠的心、慈悲的心,我們就永遠走不進 宗教之心,為什麼除了永和的世界宗教博物館, 在世界上我走過的每一個地方,我都見不到這麼 多宗教和諧的包容共存呢? 我後來開始閱讀心道法師的傳記,好奇地 想知道一名佛教的法師為什麼要蓋一間世界宗 教博物館?我讀到九一一事件後心道法師在紐 約和天主教神父的弔唁之旅,我也讀到他們所 發起的回佛對談,意欲在不同宗教間找到相同的 匯通點。是的,多年前我前往埃及旅行,我就對 14

如果你是一名旅人,就像卡爾維諾那本後 現代小說《如果在冬夜,一名旅人》的讀者,是 的,就是你這名讀者,你讀到一本裝訂有誤的小 說,你去跟書店換,卻換來一本另外情節小說。 小說裡有小說,情節中有情節,這是我邀請你來 到宗博館的一種態度,你不要執著於一個宗教, 你就要在所有的宗教間穿梭悠遊了。 沒有羅浮宮的珍貴收藏,沒有華盛頓的科 學史觀,沒有箱根的美學勝景,但宗博館就是宗 博館,小小的是多寶格的心扉緊掩。 如果在宗博,一個旅人。就是你這個旅人。


封面故事

Topic

在宗博,我是誰 撰文 ˙ 石芳瑜

出捷運頂溪站,抬頭已望不見任何溪河,

不斷追問的問題:我是誰?為何有知覺?死亡

竹林路上密密麻麻參差交錯的是水泥房舍,倘

是甚麼?彷彿暗示接下來的旅程,會解開這一

若一個旅人站在這座都市叢林中想像一方淨土,

切的謎題。

企圖在一里之內找到一個可以沉思之地,確實 非常「後設」,近乎魔幻。然而步行或是搭免 費接駁車往中山路去,過樂華夜市,不遠處的 百貨廣場內,確實有這樣一座讓人心靜的地方。

宗教的時光旅行 穿過以眼睛為設計概念的金色大廳,仿如 站在宇宙中心,開始要進入一趟世界宗教的時 光旅行。先從全世界最大的宗教,有為數超過

比漾廣場旁,搭電梯直上「世界宗教博物

二十億信徒的基督教開始看起,接著走過猶太

館」,出電梯門,踏進入口,眼前先是一片由

教、古埃及信仰、伊斯蘭教、佛教、道教、神

自然光線照亮的水牆。將手輕置於這道玻璃水

道教、馬雅、印度教、錫克教,最後回到本地

牆上,一陣清涼傳到手心,在步入朝聖步道前,

台灣人的信仰。透過櫥窗裡的文物、雕像、畫

進行這象徵性的潔淨儀式。安靜的走廊上只有

作,文字圖卡的說明,旁邊還有影片光影流動,

我一個人,步道旁的柱子上打著我們從小到大

地板上有該宗教的象徵圖騰,透過這些,在短

15


封面故事

Topic

短幾分鐘內概略認識一個宗教,可能是最快速 完整的方式。 宗博雖為靈鷲山所創設,但創立的宗旨卻 是「尊重每一個信仰、包容每一個族群、博愛 每一個生命」,將世界重要的宗教共聚一堂, 介紹每個宗教的重要發展與理念,展示其文物 與建築,表現每一宗教力量的獨特之處。 在此,你可以看到耶穌基督復活後的畫像、 埃及法老王木乃伊的複製品、佛教裡珍貴的古 老佛像、甚至台灣民間供奉祖先神明的供桌也 原樣放入了博物館內。而每個宗教展示的空間 一樣大,其中也隱藏著對每種信仰一視同仁的 16

態度。 倘若你是一個博物館迷,這些文物和介紹 可以讓你看上好一會兒。就連捐款者都以手印 浮雕來表現,顯得藝術感十足。 接著轉入中央的「世界宗教建築縮影」, 眼前更是美不勝收。這些世界知名的宗教建築, 以 1/30 或 1/50 的比例,製作出仿真的建築模型。 這些模型不只外觀質感與真實的建築物一 般氣勢懾人,連模型內部也仿造真實,例如聖 壇、塑像、傢俱、壁畫、浮雕等等,都一一講究。 模型內部還裝置了迷你攝影機,參觀者可以動 手操作,細窺建築模型的每一處細節。


封面故事

Topic

共存的道理,引領我們思考環境與生命的議題。 十幾分鐘的影片裡,我不免想起國中時, 我總一個人搭公車到圓山的天文台去看 180°的 星空影片。《起源》雖然是帶著宗教的色彩, 但年少時我著迷於星星、著迷於宇宙、著迷於 生物(我還是生物小老師呢),乃至後來也喜 歡哲學,最大的原因也正是因為從小我就是一 個喜歡不斷思考:我是誰?宇宙有多大?星星 有多遠?死掉是甚麼感覺?的小孩啊。 影片結束時,服務人員指著螢幕下方說: 「從這裡下去可以通往六樓。」 六樓有什麼?我正好奇著,沒想到正是展 演人的一生,從出生到死亡的過程。小孩的衣 物、結婚的禮服、還有印度恆河邊,人們將火 我仔細看著法國的夏特大教堂、中國的佛

葬後的骨灰或遺物拋入河中漂流的影片。

光寺、印度的濕婆神廟、印尼的婆羅浮屠…… 彷彿踏入了另一個時空,自己正走在朝聖的旅 途上,不知不覺神遊了起來。

旁邊有一間小室叫「生命覺醒區」,這裡 可以看見並聽到來自世界各角落不同信仰的人 們,講述個人在生命中有所體悟的珍貴時刻。

生命覺醒 萬物共存

這天,我聽的是心道法師的禪修苦行與悟道。

這時服務人員走向我,輕聲跟我說「宇宙

沒一會兒,工作人員又走向我,告訴我「華嚴

創世廳」的影片就要播放了,問我是否要觀看?

世界」還有一部影片要播放了,走上去正是如

我點點頭,跟著兩三位觀眾入內,在諾大且舒

同天文台的 180 度之球型劇場。

適的放映廳裡,享受這部結合科學與宗教的創 世紀影片——《起源》。 結合了各地神話與宗教,片子講述著宇宙 地球的起源,傳達的是人類該如何與世界萬物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華嚴經》如 是說。我不知道自己有多少體悟,總之偷得浮 生半日閒,在這一趟短短旅程中,眼觀耳聽, 我似乎放下了許多,卻又感到無比飽滿。 17


封面故事

Topic

物與三世因果

撰文 ˙ 呂松庭

旁的小徒弟,也許,櫥窗有一串念珠是屬於我 的。」 我的來生說道:「以後,我將繼續擁有那 條美麗的紗麗,我臉上點上硃砂,等著我信奉 耆那教的丈夫來到,我將戴上金盞花顏色的面 紗。」 我問道:「喂,未來的我,我應該還是一 名佛教徒吧,你還記得那一年我們來到宗博館 參觀心道法師和一行禪師的書法展,我回去後 真的臨帖寫了好多禪字。」

的前世、我和我的來生,相約見面在午後 的宗博館,我們常常約在這裡,安靜的,

私密的,五色旗越過眼簾。 我的前世總是愛憐地說道:「這裡,有我 禱告時用過的頭巾,我搖幌過散發檀香的香爐, 我在許多燈下讀過的經書。」我問道:「前世 的我愛過人嗎,被人愛過嗎?」 還沒輪到他,我的來生卻猴急地發問: 「嘿,你們兩位是正直的人嗎,我能夠得到 的福報,就要靠兩位了,你知道佛家的三世因 果?」 我的前世繼續往宗博館的走廊走去,他 說:「 我 也 許 是 一 名 高 僧, 也 許, 是 高 僧 身 18

我的前世嘆息一聲:「我喜歡過巫毒教展, 來自墨西哥的骷顱告訴我萬事終無常,還有地 上的沙畫與壇城。」 我問前世的我:「我這輩子有好多壞習慣, 是你傳給我的嗎?」我的前世不說話了,看著 一幅觀世音菩薩的畫像出神。 在宗博館,這些物旅行千里萬里,穿越數 不盡的時空,就為了一個我,一個旅人的奇想。 但物的三世因果,也相遇宗博。 想起伊里亞斯的小說《沒有青春的青春》, 遭雷擊的年老語言學家重獲青春,當玫瑰綻放。


封面故事

時空相遇宗博館

Topic

撰文 ˙ 呂松庭

了一張宗博館的票,你低著頭走進永和的

你想起《午夜巴黎》的劇情:每個活在當

大樓間,一時只是為了避開突如其來的梅

代的人都對當代不滿,都會懷念一個已經過去

雨,冷氣極強,有座夢幻的森林發著奇異的藍

的黃金年代。你想,對於宗教,難道不是這樣

色的光,你還沒有想到,手上這張票就是通向

嗎?每次出發旅行,你一定要帶著一本金剛經,

奇幻旅程的票。

你常在異鄉的旅社打開抽屜,就發現一本聖經,

但是,午夜鐘聲還沒響起啊,你想起的是 伍迪艾倫的《午夜巴黎》,只要過了午夜,你 就會進入一個黃金年代,遇見海明威、費茲傑 羅和畢卡索。 但是,你只是繼續走進宗博館,你感覺到 那些人物都因為你的到來而一一的甦醒,穆罕 默德和佛陀與你相望,耶穌基督放閜手邊的木 工邀你前往曠野,「旅行的人有福了。」老子 脫下的青衣披在宗博館的架子上,正要潤筆寫 下道德經。 所有的人與物,所有的移動和甦醒。

絕對的靜寂和存在,你多次遺憾著,怎麼自己 沒能活在佛陀的盛年,親自參與那場天女散花 的靈山會。你沒有跟隨耶穌,聽在他曠野講道, 你沒有跟隨教徒前往麥加的路上。這些遺憾, 卻全在進到宗博館時得到彌補。一個包含一切 的時空,如同攝印千水千江的月。 你沒有見到來過宗博館的高行健,沒有見 到屠圖主教,但因為旅行和移動,你的心和他 們繫在一起,在時空相遇的旅人,在宗博的心 照神會。彷彿再往前一步就回到了黃金的年代。 彷彿,旅行的意義,就只是為了回到家。

19


封面故事

Topic

結界地─夢回宗博館

撰文 ˙ 呂政達

時常夢見觀音。那時,我剛從印度的桑志

阿育王建造此地時,佛陀已圓寂多時,但

歸來。心裡仍時常記起走在桑志大塔間,

時空和生死都無法阻隔,我繼續想著觀音的身

想著塔裡收納千年的舍利,如千年一開的彼岸

影是否曾來過這片印度心臟的神聖地,不然,

花。印象這麼的濃烈,彷彿旅行始終就只是一

為何夜裡,觀音一再的含笑走進我的夢裡?

場夢,我彷彿才在正午穿過雕塑繁複的欄楯, 跟菩薩道過安,坐在菩提樹蔭影下拭汗,守門 的藥叉彎過頭,想看清楚這個來自遠方的旅人。 「我是從台灣來的,」我在心內回答,「您聽 過這個名字嗎?」 20

等待覺者甦醒 那時,我繞著蛋形的桑志大塔走一圈,想 像生死枯榮如此的相隔。環形的欄楯如行星的 腰環,守護著塔中舍利弗、目犍連的長眠,舍 利子,空不異色,色不異空。長眠的滋味是從


封面故事

Topic

蒼邁的石塊是時間的結晶,我彷彿聽見微弱的 呼聲。當年,阿育王發心向佛興建佛塔前,卻 是名殘忍的暴君,他施於人民殺戮和種種酷刑, 還命人將酷刑的場景刻在石柱上,那時的石柱, 也許就像現在的紀錄片。據說,當阿育王目睹 石柱心生懼震驚怖,從此轉心向佛。我讀到那 則故事時總想,觀音會不會就是那名刻石柱的 工匠?他將死難者的魂靈和呼喊凝結,開示一 名昔日的暴君。 我的目光穿過桑志寂靜的塔影,空氣中 瀰漫亡靈和菩薩的對語,我未曾見過那根刻畫 苦難、酷刑和乾凅血痕的石柱,卻常想像成現 代慘烈的西班牙內戰讓畢卡索畫出了「格爾尼 永無止境的漂浮內醒來,急切的要踏上一塊像

卡」,掉落的頭顱,疲憊的戰馬,即使歸來也

桑志般的堅實土地,平原盡頭的遠山是夢的屏

認不得的家園,到處是鮮血灌溉的花朵。我相

風。夢裡,觀音沉靜看我,一片潔淨的雲母石。

信觀音也行過那場內戰的邊緣,在戰地醫院陪

我走在桑志的深處,在迴旋的塔影和婆娑

伴一名名戰士的臨終。

的雕像與佛生圖間,總覺得看見觀音─我記得

現在,在靈鷲山,卻只有黃花和苦楝樹間

的觀音,和記憶裡在靈鷲山所見的觀音身形互

昇起的阿育王石柱,獅子安坐在佛陀的蓮瓣,

疊,仍在阿育王建造的塔間向我招手,在靈鷲

同時兼有雄心和慈悲心,遠遠望向佛陀的圓寂

山,我也見到了阿育王柱,如來已過,恰好只

地。只有永恆的風與陽光,緯度更南,等待下

有我一人的殿內,陽光和非塵非埃的空氣悄悄

一名覺者的甦醒。

的如貓咪的躡步,從此我的視線,我的夢,就 無法再離開。

我撿起一塊接近卵形的砂石,想像這是佛 法孵出的蛋,堅固的質地卻又能雕出諸佛菩薩,

彼時,我坐在桑志大塔邊的樹下,辨認台

梵天和藥叉。我想像許多戰馬在遠征的途中踩

灣的方向,當太陽升起如同朝拜的位置,大塔

過它,流浪者揣著它想起故鄉的母親。昔年觀 21


封面故事

Topic

音菩薩路過此地,也曾留下指痕的溫暖嗎?我

前休息。從此以後,我們相約,無論世事如何

將卵形石帶回台灣,經過海關,年輕的海關員

變幻無常,無論隻影是否已來到天涯,仍要定

問道:「那是什麼?」我說:「那是送給觀音

期來宗博聚會,當做人生最重要的約定。

的禮物。」那夜,我又夢見觀音。

從事國際貿易的林剛從北非走一遭回來,

兩天後,我旅行到永和的宗博,轉過聖人

拿出一具可握在掌心,鋼質的十字架。這年中

步道,抬頭望水幕牆,駐留想望片刻,回到常

東多國爆發內戰,伊斯蘭國的行動引起了旅行

設區,眾廟沉穩而坐,和我前次來仍無分別的

者的恐慌,林所在的國家政府軍和反抗軍交火,

姿勢,非想非非想,欲笑而非笑。我心內閃過

無數難民被迫離開家園,孩子死在陽光明媚的

一個驚訝的念頭,「一年,又是一年過去了。」

沙灘上,在最後的一刻來不及等到觀音的眷戀。

這一年,我多次前往遠方旅行,彷彿聽見了觀

逃難的旅程,坦克車和機槍從他們身旁呼嘯而

音的回答:「是啊,但我那裡也不會去的。」

過,子彈無情地射進同伴的身體,綻開血花。

我將佛陀故鄉的圓石,放在宗博裡。外頭 天空低低垂降,香氣環繞,瀰漫觀音的眼眸, 城市的深藍色在彼處恆久翻騰,跳躍思緒,如 心跳的踏走。靈鷲山的觀音做著施無畏的手印, 宇宙於是包容在她的凝視裡。渾圓的宇宙,沒 有起點也自然沒有終點,色已不異空,空已不 異色。

十字狀的默禱 後來,幾名夥伴陸續旅行歸來,約在宗博 的七樓餐廳相聚。記得是過往的一次旅行,我 們一起來到宗博,進到通道,穿過隧道一般的 景象,一個接引還是縱身跳躍的姿勢,眼睛再

林告訴我們,在最暗黑徬徨的時刻,傳教士沿 街撿拾子彈,將子彈打造成十字架,送給敘利 亞的信徒。經過錘煉,原本會撕裂身體、傷害 性命的子彈,成為安寧人心的象徵物。林將子 彈十字架供在一座廟模型的案桌,安靜中,虔 心默禱,願子彈帶走的生命,沾染的血痕和創 慟,在南國菩薩的聲聞下平靜安息。 我向前端視小小十字架,橫過十字架有道 細細裂縫,我似乎還可聞到遠方戰爭的氣息, 問道:「這枚子彈曾經……殺過人嗎?」林對 我一笑,種種就還諸南國的大天大地。

垂淚的念珠

遠依稀可以眺望著天空。我們內心一陣悅喜,

潘在日本海嘯過後一個月,曾前往日本東

如旅人接近旅程終點,只想坐下來,在佛的面

北,當時還有親友用充滿疑慮的語調問他:「不

22


封面故事

Topic

23


封面故事

Topic

要去吧,會不會有輻射汙染?」但潘執意前往。

高的黃泥挖出老太太的身體,終生篤信佛的她

年輕時,他曾到仙台遊學,和一對中年夫妻結

手中仍緊緊握著長年恆持咒誦念的菩提子念珠,

為好友。當巨震和海嘯的畫面從電視傳來時,

直到死亡來臨,她也沒有放開那串念珠。潘低

他立即打電話,卻始終沒能聯絡上。過了一個

聲說:「阿彌陀佛一定會眷顧他們,一定已將

禮拜,才和那對夫妻的長子連絡上。他擔心的

他們接引到西方極樂佛土。」

事還是發生了,已經邁進老年的夫妻帶著孫子 逃離海嘯追襲,送孫子爬上高地,才一轉瞬巨 浪已然來到,老夫婦的身影整個淹沒在潮浪裡, 才一轉瞬就是生死永隔。 潘告訴我們,一周後,日本自衛隊從十呎 24

我們聽了這段故事,陷進沉默,惟有遠方 海洋的嗚咽,天空微有雨意,如觀音的悄悄垂 淚。 潘遂而拿出那串念珠,同樣供在案桌,清 香繚繞。我們彷若聽見有聲音發自虛空,兀自


封面故事

進行著晚課的誦念。潘告訴我們,老夫婦的長

Topic

遺骨之藥,聖骨之塚

子將念珠送給他,跟他講了一個祕密:原來,

始終沉靜一旁的趙,取出一只羚角形的藥

老太太生前常為他這位天涯的忘年之交誦經祈

壺,骨質的顏色已顯泛黃,似乎已有些年代。

福,雖然他們見面的時刻不多,但心念早已銜

趙的母親長年住院,病情未見好轉,親友送來

續,如念佛聲緜緜無絕。「媽媽一定會希望妳

這只用人的腿骨製成的藥壺,要為他母親祈福。

保有這串念珠。」潘聽見這句話時,眼淚沒有

趙告訴我們,西藏山間有三步叩拜,一路前往

停下過。那個晚上,他夢見觀音。當觀音轉過

聖地的習俗,海拔極高的山上偶可見苦行者疲

臉對著他,他看見的是老太太的表情。當潘這

憊致死的屍骨,兀鷹啄食已無皮肉,這是最終

樣說著時,林說:「那是觀音的應現。」黃昏

的無常,修道者則視為返鄉解脫,是神聖的遺

顯現在前,我們在花蓮的暮色裡齊念一段《觀

骨。聖地寺廟的喇嘛們囑人撿拾骨骸回去,製

世音普門品》。

作法器、樂器和藥壺,在法會上彈奏,就如魂 25


封面故事

Topic

靈的甦醒與歸來,死後,他們終於完成前往聖

四樣供品,四個故事,四種苦難的訴說,

地的願望,昔日身體的苦痛折磨,已昇華為神

如人間的樣本。此刻,安靜地共列在宗博館,

聖的祝福。

當作奉獻觀音的禮物。後來,不知是誰先提議,

趙帶來的這只藥壺,密密篆刻上一段《藥 師經》:得聞藥師琉璃光如來應正等覺所有名

還是靈感一起浮出我們心底:讓我們來結界吧。

觀其音聲,無疆之界

號,聞已誦持。我由是憶起了桑志塔外環列的

記得某年農曆七月,我們曾一起參加水陸

欄楯,渾圓的宇宙和行星的腰帶,也雕刻著佛

法會,第一場內壇的法事,就是由法師主持結

陀施藥救人的故事。我說,確實,在印度佛教

界儀式,我們穿著清一色的海青,種種香和燈

早期的建築物,都是聖骨連疊起來的塚,每個

幢法像流蘇拂來,跟著法師齊念結界咒,陀羅

匣中都藏著一副骨灰。菩薩顯應在漫天飛舞的

尼心咒後是二十一遍的大悲咒,儀禮俱全,法

白色骨灰間,既現無常無我,也教信眾勤學解

器齊響,召請諸天護持前來,將此地結成清淨

脫。

的金剛壇城,觀音無上正等正覺的道場。地下 但是,觀音凝視,聖物默默的這個黃昏內,

香氣正如約定飄散,我們的解脫又將從何而來? 26

三里,地上三里直至虛空界,皆是觀音白光遍 照的淨土,皆得慈心眷護。水陸法會上,我一 直記得,就在我的前方,高掛著觀音菩薩的大


封面故事

幅法像,從上空,從不轉移對我的凝視。 在後來的夢境裡,觀音總是如此的凝視過 來,眼神如母親的溫暖和了解,她默默說道:「需 要的時候,我就在這裡。」 「在這裡,永和,」趙低聲訴說如同祈禱, 吐出心中一朵黑色的蓮花,「有觀音恆坐,這 裡就是永恆的結界地,亡靈得超度,病人也將 痊癒。」我們知道他始終掛念著生病的母親, 但願能替代母親生那場病,受病榻上疾病侵襲 的苦。 但是,在水陸法會上跟著結界儀式進行是 一回事,現在,卻沒有人記得結界咒,最多只 會短文的大悲咒,要一口氣念二十一遍,潘提 到五色線,象徵結界地的範圍,記得儀式開始 時,要觀想觀音菩薩的白光從地底透出,保護 著這個清淨神聖的空間,要灑白芥子和淨水, 那天,卻都沒有準備。當黃昏撲上前時,海面

Topic

的故事。我的內心陣陣澎湃翻湧,海風清涼, 我跟著大家念大悲咒,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閉起眼睛,感官則異常敏銳,彷彿心眼甦 醒搭上翅膀,撲撲飛上永和的暮空,飛過紅花 和分列兩旁的草草樹樹,回神,多次在夢裡見 過的觀音與我一同佇立,照見世間悲苦,照見 五蘊皆空。我開始念起觀音菩薩的名號,一聲 接續一聲,聲調和意念結成渾圓,沒有起點也 沒有終點,所有事物都在發光,我一點也不想 停下來,想這樣佇立到時間的盡頭。 三個月後,當趙帶著病情好轉的母親,偕 林和潘再回到宗博館,我不在台灣。他們又做 了一次結界,趙的母親站在我站過的位置,虔 心誦念。趙說,那晚星空異常璀璨,清晰可見 獵戶星座,雖然世間苦難未竟,仍會在各個角 落發生,但心就是玲瓏剔透的結界地。潘傳來 一則簡訊:「啊,彗星劃過,我已為你許願。」

已降為一團混沌的墨魚黑,我覺得眼前的觀音

那時,我又回到了桑志,佛陀的故鄉,所

心念微微一動,「心意夠了,我會知道的」觀

有苦難和仇恨在此放下,子彈穿過流出的鮮血

音跟我說道:「你們就開始吧。」只要心想著

重新返回身體,苦行者的遊魂徘徊在近處。這

結界,我們就將從花蓮的地理空間轉進到神話

是所有的起點和終點,我將圓石重新放回桑志

的疆界。

的土地,如所從來,也就如所從歸。我坐在菩

於是,四個人分站金色大廳,觀想觀音, 也觀想各自帶來的供物。我閉起眼睛,回想阿 育王石柱和桑志大塔,複習我曾在佛生圖見到

提樹下眺望,辨認宗博館的方向,像多久前我 才做過的,在異鄉,心中念起了大悲咒。 這一夜,我將會夢見觀音。 27


新寧靜運動

勇氣是一刻刻的追求 陶曉清自己的寧靜運動

撰文 ˙ 梁岱琦

陶曉清躺在放射治療檯上時,默唱著「寧

三年多前得知罹癌時,陶曉清理智地安排

靜深呼吸」,隨著心道法師的詞意,在心

好後續醫療,她記得那時與姚黛瑋一起到深圳教

裡「深呼吸、合掌、放鬆」,原本忐忑的心情也

授心理諮商課程,晚上回旅館時,意外發現乳房

跟著平靜下來。生病的過程像是種修行,以前

有硬塊。母親因乳癌過逝,妹妹也在二十年前得

的陶曉清總是努力做到最好,大病後,她學著輕

過乳癌,陶曉清深知自己是「高危險群」,每年

鬆過日子,聽從內心的聲音,事情即使不完美,

總不忘做健康檢查,也小心提防是否有疑似乳癌

也沒關係。

的症狀出現在自己身上,所以當覺得不對勁時,

28


新寧靜運動

瘤,因已有了心理準備,積極地面對患病的事 實,那時心裡雖想著,「終於輪到我了」,但她 不怨天尤人,告訴自己「不要逃避,該怎麼做、 就怎麼做」,努力尋找合適的主治醫師。 只是,再怎麼冷靜,畢竟也是個平常人, 陶曉清生平第一次在醫生面前卸下心防,忍不住 掉淚,當時醫生安慰她,「從發現腫瘤到現在, 不過兩個月,想想你在這兩個月裡做了多少事? 這是很不容易的」,一語道中陶曉清的心情,當 下她知道遇到最適合自己的醫生了。這是個有 「同理心」的醫生,能夠瞭解病人的心情,設身 處地為患者著想,「我的球被他接到了」,陶曉 清安心地信任醫生,開始她的治療之路。 身為癌症病人後,陶曉清深深體會到什麼 是「言語無法形容的痛苦」,進行化療時,開始 掉頭髮,末梢神經受損所以手腳發麻,粘膜損傷 以致口腔、鼻腔起水泡。好不容易化療告一段落 後,接著是放射治療,之前聽聞許多放療的恐 即使隔海在深圳,仍當晚就上網掛了乳房外科門 診,甚至還顧慮到心理狀態,告知了姚黛瑋,請 她留意隔天上課時,若發現自己有些恍神,是因 在想此事。

乳癌 輪到我了 回台灣後,陶曉清很快就被確診為惡性腫

怖,陶曉清形容,「我一躺上檯子,心臟就撲 通撲通跳」,為了安撫緊張的心情,她開始默唱 「新寧靜運動」的歌曲「寧靜深呼吸」,跟著歌 詞「深呼吸、深呼吸,合掌、合掌、放鬆、放鬆 寧靜下來,寧靜下來,我們的心回到原點….」, 這首歌成了她的定心丸,陶曉清笑說,「我共做 了三十次的放射治療,這首歌就唱了三十遍」。 29


新寧靜運動

痛苦時 我坦然面對 一位因癌症過世的好友曾對陶曉清說,「勇 敢」這事是「Moment By Moment Things」, 意即所有的難關都得靠自己一件件、一刻刻去解 決,當痛到滿地打滾時,即使最親的家人,也只 能在旁陪著掉淚。 「我的身邊有很棒的家人、朋友,但當我 痛苦時,只有我自己面對」,陶曉清說。老公馬 國光不喜歡看到她哭,當她掉眼淚時,總急著關 心詢問「你怎麼了?」,過去,陶曉清努力呈現 陽光的一面,不讓別人擔心,但生病後,她不再 逞強,陶曉清對另一半直接說,「我就是需要掉 眼淚,你只要在旁邊看著就好了」,她不避諱顯 露出脆弱的心情,「我不可能永遠那麼陽光,那 就不是人了!」。 在乳癌的治療過程中,陶曉清告訴自己, 不要當個什麼也不做的病人,因此她儘量維持正 常生活,已經在雲門教室跳舞跳了十年的她, 「只要爬得起來」,一定到舞蹈教室報到。她同 時還在社區大學學日本棉紙撕畫,跟好友間每月 一次在家舉辦的讀書會也照舊,唯一不同的是, 她在家門口放了瓶洗手液和口罩,朋友若有感冒 症狀就請自行取用。因為做化療掉頭髮,好友借 她三頂假髮,陶曉清一樣打扮得漂漂亮亮出門跟 朋友一塊吃飯,「癌症不應該阻礙我追求生活快 30

樂!」,她這麼說。

好好度日 不必有用 不是所有人面對癌症的態度都與陶曉清一 樣大方,尤其是乳癌患者,不少女性患者常躲在 角落、不敢傾訴,陶曉清因緣際會結識了乳癌病 友協會,希望能成立一廣播電台,讓乳癌患者們 能有個心情交流的平台,「剛好我一直想做網路 電台」,陶曉清說,乳癌病友協會與她一拍即合,


新寧靜運動

有興趣,於是找來專業老師,從劇本寫作開始傳 授。 陶曉清記得做完最後一次治療後,醫生對 她說,「接下來你就好好過日子」!這場大病讓 她學會如何輕鬆看待人生,「我不一定要每天都 是那麼有用的人」,她笑說,於是當她想追韓劇 時,不再有罪惡感,老公調侃她「想必你現在韓 文應該不錯」,她不以為意回答,「我今天就是 要看韓劇打發時間怎麼樣!」。之前錯過櫻花 季,今年她特別在東京待了 17 天,好好將櫻花 看個夠,甚至還跟好友相約 10 月要再去京都賞 楓。 「我的年紀大了,死神已經來敲過一次 門」,陶曉清現在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當她對 某件事猶豫不決時,只反問自己「若不做這事, 死時會不會後悔?」,6 月時本來只打算到美國 她隨即出任了「牽手之聲」(CanCheers)電

東岸探望妹妹,順便到紐約看表演,但想到曾與

台台長。「乳癌若極早發現,治療率很高」,陶

她從初中到五專當了八年同學的好友,去年本要

曉清希望「牽手之聲」能讓乳癌病友們走出來,

回台灣,卻在臨上飛機前一天中風了,「既然已

不要再畏懼這個疾病,「乳癌即使是第四期,也

經到了美國,要不要到西岸看看她?」,陶曉清

別看成末期,千萬別放棄治療」。只是電台不能

最後決定多飛一趟,見見這位多年的手帕交。

只談癌症太過沈重,於是她找來了吳建恆、張小

「我已經 71 歲了,這次不去,下次不曉得還能

雯、賴佩霞、姚黛瑋等好友一塊開設節目,內容

不能去」,與病魔打過交道後,陶曉清更珍惜當

包含音樂、藝術、旅行等,甚至還訓練起病友做

下,不願在人生留下任何遺憾,「就辜且當成是

廣播,陶曉清意外發現,乳癌病友們對廣播劇極

這輩子最後一次見面吧」! 31


特別報導

Special Feature

幽明間的迴盪 追憶一場靈鷲山水陸法會的旅行

壇此刻靜寂。燃種種香,點種種燈。諸佛

撰文 ˙ 呂政達

到,以淨其業。

菩薩畫像環列成靜默的圓圈,如停止轉動

的宇宙,意念在宇宙內旋飛,虛空玄黑,星雲 爍閃。數千功德主身著一色的海青,如剛集聚 的小行星,尾巴散發著熱氣蒸騰,持咒,一心 迴向亡者。當主法念誦結界咒,地上地下周匝 三里將成金剛壇城,等待,等待亡靈從遠方來 32

旅行來到桃園,靈鷲山舉辦的水陸法會。 原本只是來探訪市集般的心情,我的信仰要依 棲在何處呢?有這樣的迷茫。繞過一圈,我慢 慢地掀開了一個不睦那樣的,是我這個旅人的 心。


特別報導

Special Feature

內壇,一輩子,一定要有這麼一次,隨著著眾 人念經舉香燃燒,大規模的思念散發著一種能 量,散發著,宇宙一樣的幽微意識。一輩子, 當旅人來倒壇元的水陸法會,終究知道一輩子, 只是一念的瞬間。 這是場通向幽明間的旅行,像負載著死者 的願望和思念,像我曾經看過的,有人帶著最 親愛的親人的遺照一起旅行,在幽明間的遊盪, 旅行就是回家。 「長老偏袒右肩。」站在內壇,我的嘴裡 念過經文,持咒,腦海卻不自禁憶起這段文字。 我遇見他時,他已九十五歲,我隨眾僧敬稱他 為長老。清晨,他總在新店寺內山房見客,一 如既往做早課。原本,我並無太多機會能見到 他,他偶而拄著拐杖,從我身旁經過,經院旁 植栽一長排的七里香,在我們身旁散發香氣, 沒有季節的分別,永遠在我記憶中,開放碎碎 的小白花。長老緩步往更深的山內行去,我向

琉璃光在林間迴盪 靜寂仍擴散著,儀軌俱備,我知道接著將

他合十禮敬,好,好,他笑著說,阿彌陀佛, 迴盪在寺外竹林篩下的微光。

召請諸天六界,從肉身的喉底湧出梵唄,鼓山 調對鐘鼓齊鳴,如觀音聽過的海潮音,陣陣襲 向燈燭通明的內壇。我悄悄望向主法的位置, 想念起一個月前圓寂的長老。如果他還在,他 還將照常站在那裡,站成了一則傳說,我已不 再能聽見,從他蒼老的喉嚨唱出的梵唄。

我聽說長老的故事,如同琉璃光般的傳奇, 一說烽火連天的年份,他和另一位高僧用八兩 黃金換得船票來台,輾轉在各寺落腳、掛單。 在如是顛沛動盪的年代,一起剃度出家的師兄 弟,有人受不了苦還了俗,也有人勸他一起還 俗,他仍堅持修行,終於得到信眾的護持,多

一輩子,定要有一次機會走進水陸法會的

年後籌款建寺,從此沒有真的離開過。一說他 33


特別報導

Special Feature

參加過台灣第一場水陸法會,在基隆的靈泉寺。

道行和慈心,一百零二歲,仍堅持做完所有法

那年他剛滿五十歲,從此,也沒有真的離開過

事、儀軌、觀想亡靈的心願,唱過所有的經文,

法會。

他記得每個該搖響的金剛鈴,每則該行禮的片

始終著惑我心,如何禪定靜心也拋擲不去 的念頭,卻是說他少年時生了場大病,眼看已 無活的寄望,爸媽將他送到山內的寺廟,讓他 一人等待阿彌陀佛的接引。三天後,眾人上山 要為他料理後事,卻發現少年,多年後的長老 坐在殿前台階,瞪大眼睛望向天空。他媽噙著 淚水問他,最放不下這個小孩的始終是娘,他 細聲說道:「阿彌陀佛剛走。」 上一場法會,他仍是主法,眾人仰賴他的 34

段。奉供上堂、奉請下堂的程序絕對不容有誤, 他跟我說:「不然,請來的亡靈都不願意走了, 這裡太舒服了。」他主持梁皇懺、三懺、圓滿 施食、傳戒,超度過無以計數的亡者。我曾跟 著他繞佛、念咒,觀看他身影緩緩拜下,如禮 敬虛空經過的諸佛菩薩、天龍八部。 觀想時,長老閉目動唇,他從不輕易透露 心念,壇內燭影搖幌,他似忙著招呼召請來的 先亡者,每個靈魂都急著跟他講一個故事。那


特別報導

次的主祀牌位寫上「歷年風、火、水、土劫亡 靈統請」,召請一切的悲難和累劫苦業,後來, 有人提到那次召請的亡魂數過於龐大,迴向的 經文和供食根本不足應付。就在我背後的行列 裡,原本靜靜站著的弟子突然發作,發出面燃 鬼士的怒喊。我轉過身想按住他,長老卻不動 聲色,伸手阻我,儀軌照常,經文絕不間斷像 數著念珠,只見長老握著一把白米,灑向那名 弟子,弟子隨即恢復安靜,如侵身的亡魂已滿 意離去。 燭影復歸長明,無風無息,諸佛在畫像內 望向人間。

Special Feature

旁,一起聽經,那是種什麼樣的勝利? 法事結束,眾人默默繞佛,動靜間,在薰 聞酥油的空氣裡,我傾耳聆聽,總以為能聽見 某位亡者的低語,「請告訴他,我仍愛著他。」 我聽見這樣的聲音嗎?響自心內還是耳間?那 已經是跨越過邊界的臨終者,心念的最後一動, 風止息前的最後一道,只略略吹亂的心緒。我 如此作答:「好的,我會告訴他。」不忍拂卻 亡者的心願,我其實想問:「會痛嗎,死?」 會痛嗎?臨終者的勝利,莫非是好好地利 用最後一口氣息,風的流動,講出最想說的話, 或者,聽到他等待一生,最想聽的話。兩年前,

休息時,我忍不住動凡心,趨前向長老讚

曾有位女弟子罹患嚴重的紅斑性狼瘡,全身布

嘆:「長老,多虧您知道該做那個法事,平靜

滿紅點。父母要她剃度出家,盼望觀世音菩薩

那位先亡者。」長老望我一眼,疲憊而帶有懺

照顧女兒。那時,我常在祖師殿遇見她,低聲

意:「我不是故意的,剛好法事做到那裡要灑

誦念普門品、陀羅尼經,在香酥油燈間,召請

白米。」

藥師琉璃光如來。

於是,我一直念著那在法事中來到的亡者,

送行者與亡者的迴盪

闖入一座陌生的身體,透過他不熟悉的聲帶傳

越過那年冬天,她的病情並無起色。父母

達何種訊息?他生前未了的心意,來不及說出

將她接回去,聽說就一直住在醫院,最後的時

口的感謝,臨終時的感覺,一股悔意發自衰敗

日,她要求回靈鷲山,請父母別再牽掛她,也

的肉體,不必然就是靈魂的失敗,但有可能是

別來看她,她要保有在他們心中的模樣。她的

勝利嗎?當法會中所有的法師、功德主,每個

禪房內別無長物,只留一張床,不知誰傳說紅

寫在二十四席牌位上的名字,每個疏盤都是無

斑性狼瘡會傳染,平時也少有他人來到她的房

盡心意,時候一到,所有的喉嚨和心念都念解

內,如同臨終者被孤寂的遺下,一道布幕從天

怨咒,就將結界起幽明相通的淨土,金剛壇城,

降下,隔開生者和將死之人,除了等待必然的

地上地下和虛空,當亡者應該就圍繞在我們身

結局再無他慮。 35


特別報導

Special Feature

上遲遲不肯離去的落日,嬰孩的誕生與第一聲 啼哭。 那僅會是她心內的風景嗎?當臨終者的房 間清出後,我偶爾進入,躺在她最後視線所及 的範圍,風從身旁的窗縫吹入,窗外有耀目之 光,再遠是熱鬧人間。我開始猜想她聽見的最 後一句話,最後一個徘徊甚久的念頭,最後一 陣須臾,清醒的片片段段,最後的意識會像冰 山融解,或者較接近突如其來的斷電?出入息 盡,微弱,堪忍的身世─身體經歷的世間。我 能想的,僅僅是這樣,但這個念頭讓我發慌, 我偶會過去,與她一起念經,她的臉色其 實蒼白淒苦,不捨那麼年輕就將離去。最後,

心中勤持大悲咒,觀不淨觀,淚水滴落在她臥 過的床榻,陪伴已移走的臨終者。

她已睜不開眼,卻守著一口氣,想再見心道法 師一面。我接到消息,趕緊前去央請長老,長

臨終者每每被留在各個處所,如一場戲在

老步履緩慢,一百歲的身體躲著關節痛和種種

幕即將落前,等待搬走的道具。承載身世的笑

退化,一步步如同踏在生死的邊沿。進房,我

聲和淚眼相看都將成為記憶,接著連記憶也不

退到法師背後,法師低下頭,向女弟子悄悄說

可得尋,他將只是別人心中殘存的影子。我曾

了一句話,臨終的女弟子閉目點頭,最後流露

聽長老如此反覆敘說,當臨終者一口氣猶存,

一抹笑意,我想那是她的勝利。

意念仍眷戀親人,別急著為他助念,如下一場 戲才該出現的提詞人,已急著在這一幕登場。

為什麼法師的辭世,一律稱為示寂?寂該

長老告訴我,唉,不敬啊。

是怎樣的圓?昭示臨終者下一刻就將進入寂滅, 或者寂滅原本就在那裡等著他,無聲地宣講生

該將臨終者留在那裡嗎?留在病房的消毒

命最後一課。最後一段經文,像落葉冉冉飄向

空氣間,留在插管的盡頭,獨自吞下最後一絲

秋深的湖心,盪開的漣漪將是下一場生命的開

憾恨。留在沒有人跟他說「我愛你」的現場,

端,乘願再來。春風明月,貝葉紙上書寫的經

沒有靈魂遂只剩身體。留在蓋上白布的另一頭,

句,專心持咒以致忘記觀看一朵花開,地平線

等著移到冷凍庫。留在助念的佛號和召請咒文 的背後,用一條絲線繫起意念,在下一場法會

36


特別報導

Special Feature

間醒來,尋找依稀記得的身影和聲音。長老搖

隨師出門,山間陣陣起風,隨師為他披上圍巾,

動手中的杵鈴,曾經這樣提醒我,停住,想就

往竹林深處行去。片刻返回,他的精神仍無異

不對了。

樣,瞇起眼,隨口跟我說:「好,好,差不多要

不想,就是沒有,就是來自生者的祝福。 但臨終者仍一直被遺留在慶典外,沒有親人圍

出發啟程了。」我毫無所知,傻傻問他:「長老, 您要上那兒啊?」

繞他,與他一一餞別,祝福他即將出發的旅程,

片刻,確實只是一瞬須臾,群僧仍在殿前

那卻可能是臨終者的心願,他最想聽的話。我

誦經,阿彌陀佛慈目諦聽,我才轉出僧房,即聽

想起圓滿施食那年,長老剛滿一百歲,他主持

見隨師呼叫,迴盪。我趕過來,長老已臥下床

法會,意味承擔所有臨終者的怨恨佈畏。法事

榻,氣息將無,弟子環繞,開始念往生咒。確實,

進行,來到慰悼遊蕩古戰場的戰士亡魂,長老

這就將是最後一場旅行了,我低下頭,在長老

披紅袈裟的身影突然仆倒,像有個他無法捧在

耳邊悄悄說了一句話,我想那是他最後聽見的聲

心內的巨大陰影突然壓下。這一倒嚇著全場僧

音,長老閉目點頭,笑意淡靜。

眾,我離得最近,上前攙扶,他全身冒汗,嘴 裡喃喃有詞,回神望我一眼,隨即恢復一名長 老的甚深禪定,要我回到位置繼續念經,法事 不能亂,他說,會對不起千山萬水來到的亡者。 我從不知道那次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日後,我

那一瞬間,我說,還是我根本來不及說? 確實,我一再演練那一刻的到來,但我始終無法 得悉,長老的笑意是不是對應著我。我以為我說 的是:「阿彌陀佛來接您了。」

重回基隆的古戰場,時近黃昏,秋風蕭涼,我

長老走後第三日,殿堂燈火通明,七里香

默默佇立古塚,異鄉的將士和歸不得家的遺恨,

氣浮動,為長老舉行追思誦經。這時,卻不知從

百年後湧上喉間,無語聞盡。

何處飛進一隻鳥,嘴呈橘色,藍毛凌亂,向燈火

須臾入寂 恬靜迴盪 一百零四歲生日過後二日,長老精神甚佳, 晨起做早課,修懺法,隨後有訪客,奉茶,與 他討論一個月後的法會細節,五色牌位,懸幡

處撞去,暈倒在地。我趕緊將它放在掌心,溫熱 體溫猶存,我撫摩它,以為它已死了,默默為它 念起往生咒,望向山間升起的霧氣,過了這座靈 鷲山就是海,難道它是從海那邊飛過來的嗎?

和疏文的樣式,皆要長老一一指示。他一直琢

那隻鳥只是昏厥過去吧,我念著往生咒,

磨著主祀牌位上的文字,不願錯過每位將要來

安撫它的靈魂,多於安置身體的念頭。我憶起

訪的魂靈。訪客離去後,他小睡片刻,拄杖和

水陸法會的重重身影,信眾在鎮壇將軍前仆地, 37


特別報導

Special Feature

對著天空和香爐朝拜,意念的香氣浮動,安撫 眾生如鳥振翅飛去的靈魂。藍鳥終於搖晃起身, 兩隻爪抓住我的左手食指,也不怕生,只是眐 著一雙黑眼珠看我,也彷彿越過我的身影阻擋, 望向殿內長老的牌位。 走出殿外,夜晚已有濃濃寒意,露水沾濕 鳥的羽毛,我手一揚那鳥即飛進黑暗,像是方 才從虛空飛來的一場夢。 我回到殿內,坐下,繼續加入為長老的誦 經。一會,殿前傳來一陣驚呼,那鳥又飛了進 來,直接撞向殿前的透明玻璃,玻璃上映照明

用盡長長一生背憶的經文,他甚至還聽見了以

亮的燭火團,莫非它以為那是它在找尋的明亮?

前的名字,感覺如此的熟悉,卻像才剛翻過去

我趕緊又過去將它拾起,放在掌心,鮮血從頭

的一頁,卻沒有機會再翻回來重讀,還有什麼

部流向嘴邊,它半睜開眼,似乎努力想看清我

是可以留下來的?

的模樣。有師兄拿來藥膏為它塗上,我心疼地 念著大悲咒,悲憫它的傷勢,你到底想告訴我 些什麼呢?還是,我轉頭望向殿上的牌位,難 道圓寂後的長老想說什麼?

壇城前 梵音迴盪

當水陸法會進行到繞佛,若心只繫念眾生 悲苦,繞著繞著,心裡只有佛,乃至後來也忘 記了心,忘記了自己以為擁有的一切,人間眾 生化為一道模糊光影,最後確實是不逢一人的。 我撫摩奄奄一息的藍鳥,它的氣息和羽毛,想

禪宗公案裡,洞山良价禪師要弟子學鳥道,

著它短暫的生命親見的景象,心念一轉,若有

弟子問師父:「何謂鳥道?」禪師回答:「不

所悟,我低頭輕聲問道:「嘿,我認識你嗎?」

逢一人。」能夠不逢一人,飛過了無蹤跡,即

這次,我確實知道,這將是它最後聽見的聲音。

見本來面目?然而,掌中藍鳥的行進間,卻因

諸天神明在上,如果虔拜行走,緩緩的讓

緣俱合,註定它將逢到了我,撞進為長老誦經

每個腳步相印,讓每道咒語都嵌進心中,走到

的儀式?

與每個眾生相遇,與每道靈魂問候,都曾在時

行進的心,始終不逢一人。那時長老也轉

間的那個地方打過照面,於是眾生就是自己,

生為一隻鳥,振動翅膀,眷戀這個殿前誦念他

自己就是眾生。一隻鳥飛過的湖面,一叢靜靜

38


特別報導

Special Feature

散發香氣的七里香,一串在水陸法會握過的念

方船,一起焚盡,灰燼節節升高,所有的名字

珠,是的,那都是我。

都將燒成灰燼,那是最後一場的旅行。寫在眾

諸天神明,阿彌陀佛端坐壇城。念過這句 經文,一段鐘鼓梵唱即將宣告法事圓滿。其時 二十四席皆備,我悄悄寫上長老的名字,生辰

生間的名字,長老的名字,將來也會有我的名 字。他們的憶念,承載過的集體孤寂,所有值 得在風中大聲念出的什麼。什麼呢?

年月,供請在為諸高僧、長老而設的案席,我

在蒼茫間,眾生的身世像一場奏起慢板的

輕輕喚他,燃起種種香,點亮種種燈,琉璃光

音樂會,各自梵唱、相應,彼此的樂音相合後

閃現即過,我知道長老確實已然來到,像才從

又離去,在各自的宇宙內合成一個巨大的樂音,

午睡醒來,就站在原來的位置,等著和我一起

仔細的聆聽,卻又像各自遵從著一段散拍,拍

繞佛,山河大地一起掉下,因緣殊勝,長老靜

下去,拍下去,我安靜的內心也跟著響起了一

靜告訴我:「不,不會痛。」

段無聲的旋律,如灰燼在黃昏廣場上的飛舞。

等等,靜心默想,迴向的其實是自己的功

我站在水陸終將圓滿的廣場上,在散拍一

德。我在長老的法號旁,恭謹寫下「無名鳥公」

截截離去的生命片刻,滿目所感皆是灰燼。九

和那位女弟子的法號,那一剎那,心如明鏡,

蓮燈。風中的懸幡。點榜。香火。黃昏裡慢慢

明朗地照見他們的笑容,我知道鳥兒已不再迷

冷去的。趁黑夜撲過來前再讀一段心經。等待。

途。

派往六界宣告法事的使者仍未歸來。 疏文記載所有亡者的名字,最後都放進西

內壇此刻靜寂。 39


相信的模樣 阿含

Agama

蔣 晟 以 琉 璃 探 索 雕 塑 的 無 限 可 能 宗教與藝術的界線,佛教徒與非佛教徒的結合, 相信的模樣,該是什麼面貌? 撰文 ˙ 張育寧

圖片提供 ˙tittot 琉園

tittot 琉園與靈鷲山佛教團數年前即結緣,

聖、不可褻瀆的色彩,蔣晟 24 歲皈依,是佛教

2012 年宗博館館慶典禮上,舉辦的「一句祝福

徒也是藝術家,而這次與琉園合作的琉璃佛造像

一聲磬」敲磬祈福儀式,心道法師與各宗教領 袖們於典禮儀式中所敲的磬正是出自 tittot 琉園 之手,同年 11 月並於館中展覽七件饒富意義的 琉璃磬,除了取諧音「慶典」的慶祝意義外, 也傳達一種儀式化的體驗,每一聲磬音,帶著 點化、淨化心靈的作用,同時也為每一日注入 新的開始。

展,宗教與藝術的界線,如何拿捏,且聽他娓娓 道來。 「佛像雕刻看似一項很古老的藝術創作, 然而它卻打破了時間的觀念,可以用很未來的元 素去呈現,佛教有很多經典的故事需要透過想像 力、透過適當的材質,去直觀的呈現在人們的眼 前。」受訪過程中,蔣晟提到自己大膽嘗試非傳

青年藝術家蔣晟於 2013 年成立的「蔣家

統雕刻素材的緣由。

班」雕塑工作室,今年與 tittot 琉園合作

「相信的模樣——琉璃佛造像展」。中學時受母 親的影響,接觸佛教,大二時為蘇州永福寺修復 佛手,開啟了與佛像的接觸。

以釋迦牟尼佛誕生時的嬰兒造型為主體的 【琉璃太子佛像】,迥異於傳統大家常見釋迦摩 尼呈現站姿,左手指天、右手指地的面貌,琉璃 太子佛是以一個嬰兒的樣貌呈現,其大小、造型

琉璃,在一般人眼中是賞玩的藝術品,佛

更是可與手掌貼合,直接感受到琉璃的質地、觸

像,在信眾心目中是菩薩具象的呈現,帶有神

感。蔣晟提到,當他創作琉璃太子佛時,心中所

40


阿含

Agama

尋找有緣人

果,蔣太太認為,當境界到的時候,是可以不 拘泥於形式的。她也認為宗教可以是一種生活 哲學、一種生活態度,佛像雕塑是眾多呈現方 式中的一種,將來他們也有可能創作出代表佛 教精神,但未必以佛像面貌呈現的藝術品。 2012 年蔣晟在台北信義誠品舉辦《垃圾計 畫》個展,將於台灣蒐集到的垃圾整理、清潔 後,巧妙地變成可以展售的藝術品,以環保的 概念,去延展創作的無限可能。「環保」,更 往前探究,是一個節制用度的概念,是一種愛 護土地、地球一家的心意。如同藝術家嘗試用 想到的是皇后手捧著嬰兒的情景,一種新生的

各種材料與工法,雕塑心目中的菩薩,心道法

喜悅與感動,生活中你我都可能接觸到的,最

師也串聯了學界、宗教、政治界各領域,創建

真實的情感。

生命和平大學,希冀傳播生命和平的理念到世 界,原來,在藝術家與宗教家心中,都有一個

蔣太太萬一方,雖然不是佛教徒,然而在

讓世界更美好的夢想。

跟著先生耳濡目染,薰習佛法的過程中,她對 宗教與藝術的結合,自有一套見解。「我們有 很多朋友原本不是佛教徒,但因為很喜歡這種 型態的藝術品而帶回家收藏,也因為喜歡,開 始想了解佛像背後的故事、手印的意義……, 因而接觸佛教。」 蔣太太舉的例子讓我們看到藝術也可以是 佛教走入人們生活中一個很好的媒介,她接著 說道,有朋友因為空間陳設的需要因而訂製了 一尊粉紅色的佛像,蔣家班在覺得顛覆傳統的 同時也接下了這個挑戰,然而作品完成後,佛 像與空間可謂融為一體,他們相當滿意這個成 41


2008 年緬甸納吉斯風災慈善救助,小朋友開心拿著九宮八卦,轉換苦難為平安。

從合作與心靈建設出發 的慈善援助

圖文•文獻中心

善是長養慈悲心的最好體現,經由慈善的

跨界救援,用「尊重、包容、博愛」的理念,

援助,我們可以學習如何發揮同理心,培

聯合各宗教團體或 NGO 組織,進行慈善援助,

養菩提心,學習如何布施,並且從中學習、實

藉由彼此分工合作,強化彼此的連結,對資源

踐佛法。靈鷲山的慈善援助有兩大特色:一是

做進一步的整合與有效運用;二是強調災後心

42


般若

Prajña

歷史與人文

連結在一起,一起為生命關懷來互相協力合作, 因為「愛,讓我們得以突破彼此的差異,轉而 用慈悲心面向世界苦難眾生,共同合作、思考 如何面對苦難的到來。」因此,當面對重大災 難時,靈鷲山常聯合國內外各宗教與 NGO 團 體,以合作、連結的模式,共同援助受災地區 與災民。尤其,與當地的團體或組織的聯繫與 合作,讓援助能夠切合受災地區的需求,發揮 援助的最大效益。 例如,靈鷲山在 2004 年底的南亞大海嘯發 生時,於第一時間發起跨宗教聯合勸募,邀集 基督教、一貫道、天帝教、天主教明愛會、巴 哈伊台灣總會、中國回教總會、中華道教總會 及中國佛教會等九個團體,整合資源,分工合 作,於斯里蘭卡沿海地區興建近千棟的愛心屋, 靈重建工作,以救災的本質不只是物質上的援 助,更要做到心靈的撫慰與重建,安定人心,

以尊重彼此、協商合作的方式,將援助送達災 難現場,開啟跨界救援的援助模式,深獲肯定。

找回生命的價值。

打造千棟愛心屋

這一經驗也運用到 2008 年的緬甸風災。靈 鷲山除了在海內外講堂發起聯合勸募,並與中

心道法師認為宗教的核心就是慈悲,也就

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中華民國國際搜救總隊

是「人飢己飢、人溺己溺」,每一個宗教都致

以及台灣醫療團隊合作,於第一時間深入緬甸

力於追求人類的幸福、尋找生命的真正價值,

救災,並在災後進行重建工作,包含建造水井

讓世界更美好。師父發現,每當有重大災難發

供當地人民飲用、灌溉,重建小學讓學子得以

生時,在生命價值遠超一切的前提下,各團體

復學,重建佛塔、戒壇等,為佛法傳承盡一份

都會放下國籍、信仰、膚色、性別等,全力搶

心力。另外在 2009 年南台灣八八風災、2010 年

救生命。所以師父認為可以用愛與慈悲將眾人

海地震災、2011 年日本東北大地震與泰國洪災、 43


般若

Prajña

歷史與人文

師發現眾人對於生命的無常抱有恐慌、沒有安 全感,看見心靈建設的重要性,於是在災後先 邀請天主教狄剛主教、基督教周聯華牧師、伊 斯蘭教台北清真寺王春山教長、道教協會張檉 秘書長等人,拍攝五大宗教聯合公益廣告,提 出「重建家園、從心出發」,「家園破了,心 不能破」等呼籲,希望政府及國人重視「心靈 2004 年底的南亞大海嘯,靈鷲山與各宗教團體合作進行

重建」的重要。

跨宗教援助南亞聯合勸募與斯里蘭卡重建工作。

2013 年菲律賓海燕颱風風災、2014 年高雄氣爆、

接著又陸續於全國各地展開「當生命遇見

2015 年尼泊爾震災,以及 2016 年的台南震災,

死亡」的佛法巡迴講座,心道法師以「任何生

也都秉持尊重、謙卑的態度,與當地慈善團體

命都脫離不了生老病死的過程,而不同的生命

進行合作與分工,致力於撫慰受災者的心靈與

價值,將引導出不同的生命之旅」,認為唯有

物質上的援助。

透過最基本、最完整的生命教育課程,才能幫 助每一個人對生命有更正確的體認與更深入的

此外,心道法師認為救災並非只有當下的

探索,從而找到生命的目標與價值,發揮生命

救苦救難、給予物資的援助而已;更重要的是,

服務生命、生命奉獻生命的精神,讓心靈得到

我們如何在後續重建工作上,盡最大心力,給

寄託,面對新的人生。

予倖存者心靈上的慰藉與支持,幫助他們找到 生命的意義。因為師父認為倖存者在受災當下,

靈鷲山的慈善援助本懷在於給人希望、撫

或眼見親友罹難、或親友皆亡僅存自身,對未

慰人心。藉由不同團體的通力合作,在柔聲撫

來感到恐懼、茫然。所以希望藉由心靈的引導,

慰、傾聽與生命教育的引導下,讓因災難而產

讓受災者能認識正確的生命、了解生命的意義

生裂縫的心靈得到彌合。讓人們能擺脫災難發

與價值,從而開啟同理心與慈悲心,再去幫助

生時那種面臨國土危脆、世間無常,痛失至親

更多的人。

所愛、生離死別的痛苦,能接收到來自社會大 眾的溫暖,重新尋回希望;並在心中點起一盞

看見創傷 重建心靈 在 1999 年九二一大地震的援助中,心道法 44

光明的希望之燈,找到生命的價值,讓心靈獲 得安寧,坦然面對,開始新的人生。


2017 二十四


法華

Saddharma-Pundári . . ka stage

悲心願起

知食之愛 ──維持生命,或是超越生命 撰文 ˙ 邱辳溱

年邁入 28 屆的飢餓三十,參與的勇士們

透過 30 小時的飢餓,嘗試從身心對食物

的渴求與造成的不適,同理感受遭逢飢餓的難 民;穆斯林每年一度的齋戒月,用禁食來克制 欲望、專注禱告,這段時間沐浴於信仰中能洗 去內在的罪惡,體驗更深層的自我。 克制個人的欲望、改變飲食的慣性,其實 提供自己一個很好的內觀機會,唯有經驗過內 在的純淨沉靜,當入世之時,因外在人、事、 物觸動而隨之揚起的情緒沈澱物,方能用更敏 銳的天眼注視,深刻的看見自己的傷痛,釋放 罪疚。 心道法師 2007 年參與墨西哥文化論壇,對 談時,他提到在第三次的閉關移居山洞、完全 斷食,自此不論在何處閉關,皆讓他體會到心

46


法華

Saddharma-Pundári . . ka stage

悲心願起

性的、靈性的力量。 會不會,能欲求食物與否,也是一面明鏡, 當我們能跳脫出無意識的欲求,就能體驗到一 種超越肉體需要的靈性能量,用高於身體沈重 頻率的視野,去看待自己、他人,和宇宙萬物。 從呱呱墜地便不愁吃穿的新世代地球居 民,能從溫飽之上,追求更精緻的美食,在臉 書上分享、打卡,炫耀著自己光鮮的生命,也 有一群人,在社群軟體、朋友聚會中通篇美食 的洗禮之餘,反而嚮往更簡單、更樸實的滋味, 甚或在入口甘甜有機蔬果的那一瞬間,立誓回 到農村,讓自己融於土地之間,為重肥下的穀 物找回原始的生命力,也讓自己的人生在都市 撇下句點,啟動第二個人生。

原來,吃下肚子裡的東西不需要和大地、 農民連結,不需要吸收太陽撒下的金黃色光芒 再吐出二氧化碳,人們只要有經濟能力,能買 到填飽肚子的東西就好,只要還能活著,不管 是以什麼姿態,或樣貌。 我們的食物跟我們活著的樣貌一致嗎?當 化學工業與農業結合,所有食物像是複印機一 樣的被大量製造與販售。當那些植物不再需要 想盡辦法深深地扎根,吸收休耕後泥土裡豐沛 的礦物質,費盡力氣朝向日光照射得到的地方 生長著。當黑葉白菜因為無農藥而有菜蟲啃咬 的痕跡而賣不出去,或是有機農法讓火燒柑因 為表皮醜陋被廉售,食物從此不需要有自己的 樣子,只要好看就好,即使它們沒有從大自然 中獲取能量而容易腐壞,因為它們只是馬上要

人的五感是細膩的,這份細微的滋味在每

放進肚裡的食物,就像成千上萬的人們,隱沒

一道天然的菜色之中,重油、重鹹、化學調味

人群與水泥森林之中,化作文明社會底下能被

劑等試圖切斷我們的五感,封閉我們對生命更

隨時替換的一顆小螺絲。

深體驗的渴求,因為那是容易的,是可以大量 複製的,就像速食店封裝好的蕃茄醬包,我們 不需要知道蕃茄的樣子和品種,不需要知道蕃 茄是新鮮爽口或是無汁無味,只要撕開包裝就 能嚐到,如此快速而與「真正的食物」脫節, 如此便於製造和隨時可丟棄。

今天下班,買一袋有機蔬菜回家吧!那地 瓜葉片上細小孔洞的背後是生命力,那叢鴻喜 菇整齊如一是因為不需要吃進殺蟲劑,它們很 願意進入你的消化道,支持你忙碌生活的每一 個小挫折,因為那些種植的農民灌溉的不是化 肥,而是對土地的愛。

47


綠禪食運動 歡迎加入 請帶著你的嘴和筷子 帶著一根調羹 要量盡世界所有的溫度 食物是你的波羅蜜心 善待食物 就是你對世界的溫柔 你的好 地球會記住 助印《有緣人》 散播你的溫柔 讓綠禪食運動進到你的生活 讓最鮮嫩的苗植在你的心中 每一口 每一種食物的香味 最美味的食物是菜根和人對地球的善意 知道食物 了解食物 欣賞食物 精進的日日不鬆懈的禪


凡於 2017/08/01 至 2017/10/31 助印有緣人月刊 1200 元(含以上),將可獲 得《綠禪食運動》一本(書名暫定,預計於今年 10 月出版),請填妥 63 頁郵局劃撥單資料, 出版後會為您寄出,有緣人月刊感謝您的支持與鼓勵!


恆明法師所見的緬甸變革

斯土有情

華嚴

Avatamsaka stage .

撰文

張育寧 ˙

於緬甸,你的第一印象是什麼?是蒼穹下

興辦國民學校,於弄曼大善園寺負責教務營運的

熠熠生輝的大金塔?是倡導開放改革的翁

恆明法師,深入當地生活,校舍成立以來一年

山蘇姬?還是穿著紅色僧袍的托缽僧侶?曾為

多的時間,正是緬甸開放改革劇烈變動的時代,

英國統治六十年,二次大戰時一度為日本佔領,

在緬甸這些日子,恆明法師他看到了什麼?

然而,這個溫和純樸的國家,一直謹遵佛陀的教 誨,安於天命、安於身口意。崇尚佛法,一直是 緬甸文化中,根深蒂固的一部分。

1994 年,心道法師於緬甸受戒後,自此改 穿緬甸的赭紅色袈裟,心道法師認為緬甸袈裟及 其僧制,最接近佛陀在世的時期,以此提醒自己

翁 山 蘇 姬 上 任, 帶 領 緬 甸 走 向 改 革, 從

的身世及責任,也希望落實對佛國緬甸的反哺之

2010 年開放以來,各國企業、大廠紛紛前來投

心,守護佛陀時期的珍貴傳統及文化,幫助這片

資、設廠,仰光等各大城市,中、英文補習班普

土地的人民。

遍設立。心道法師從台灣回到故土緬甸,在緬甸 50

二十多年前,心道法師決定建設緬甸,先


華嚴

Avatamsaka stage .

美麗新世界

在緬甸成立講堂,仰光中心,更在 2008 年納吉 斯風災時,對緬甸即時伸出援手,提供物資及 醫療的援助,於納吉斯風災之後,收養許多孤 兒寄養在當地的寺院成為沙彌,雖然他們可以 識字,礙於寺院經費不足,無法受到完整教育, 心道法師於是決定舉辦一個正式的僧伽國民學 校,可以培育未來國際弘法的僧伽人才,也盼 望為緬甸的少數民族培育出具宏觀、多元視野 的人才,翻轉沙彌人生,保留緬甸珍貴的佛教 文化。 恆明法師提到,目前緬甸的學制為小學四 年 (1~4 年級 ),中學四年 (5~8 年級 ),高中兩年。 弄曼大善園寺內目前設有幼稚園跟小學,今年 6 月開辦中學,招收 5 年級中學生。因興辦的是 學歷被緬甸政府認可的國民學校,學期制度等 都是依緬甸政府規定,每個月都要繳交各式備 查文件予緬甸政府,大善園寺內四年級的學生 必須參加國家舉辦的會考,通過考試才能領畢 業證書,申請到學歷證明。

是緬甸的國寶。

培育人才 雙軌教學 心道法師辦學完全從培育人才的角度出 發,小沙彌們同時學習中、英、緬文及巴利文 四種語言,五年級以後,決定出家的沙彌可走 僧人學制,繼續研習,以取得「達瑪斯里雅」

崇尚佛法的緬甸,另有一套僧人的學制,

的學位,希望更進一步培養出三藏比丘。若學

包括:達瑪斯里雅 ( 巴利語 )、阿毗文達、三藏

習巴利文有困難,則可以走緬甸政府的學制,

比丘三個學位。要在國家舉辦的法會誦經,須

繼續唸中學部五年級,另外可依照實際上課狀

有「達瑪斯里雅」的學歷;擁有阿比文達學歷

況選擇學習寺院管理課程,未來一方面可成為

的比丘,全緬甸現在約一百多名,目前大善園

執事比丘,若是未來無法終生出家,也能有一

寺的大比丘便擁有「阿毗文達」的學位,「三

技之長,成為居士護持佛教。另外,生命和平

藏比丘」在緬甸目前只有十幾人,可說個個都

大學計畫也開始籌備,期望未來表現優秀的沙 51


華嚴

Avatamsaka stage .

彌能進入這個殿堂訓練,真正成為和平的種子。

修正的問題,心道法師在辦學過程中,除了要

恆明法師提到,心道法師的初衷是為佛教培育

面臨上述的問題,還有當地少數民族一些意識

人才,也讓偏遠地區的貧苦孩童有機會受教育,

形態的問題必須克服。恆明法師提到,弄曼大

翻轉命運。即便後來沒有成為僧伽人才,因從

善園寺處在以少數民族為主的地區,加之許多

小接受佛法的教育,將來也可以作為護持三寶

居民自小在封閉的環境生活,不認為取得政府

的護法,對未來緬甸當地的建設、地方繁榮也

認可學歷是必要的,反而希望校方能將自己地

都有所幫助。

方性的民族語文納入課程內容中,然而為求教

民族意識觀念的不斷溝通 改革中的緬甸本就存在著許多制度建立與 52

學資源適當分配,並且讓學生有效吸收課程內 容,同時教授沙彌緬語及地方語言是不可行的, 因學歷對沙彌們在未來世界的競爭中扮演著很


華嚴

Avatamsaka stage .

美麗新世界

崇尚佛教的傳統與文化,是否會因這一波開放 改革,而產生衝擊。 以前緬甸人從小接受佛法的教育,對佛、 法、僧非常尊敬,現在雖然還是一樣禮敬佛、 法、僧三寶,但在根本結構上,已經有一些轉 變。比如華人從小會特別請老師來教授佛法, 因為他們覺得這是重要的,但現在有些人可能 會選擇讓小孩去學一些比較實務的課程,比如 語文,或其他才藝……等等,佛法不再像以前 從小就被薰習。 以前人們晚上常常把小孩子送到寺廟聽 經、聞法或禪修…,但這幾年緬甸手機很便宜, 費率也很低,透過上網,可以接觸世界上很多 好玩的東西:玩遊戲、看影片……。相對而言, 孩童接觸佛法的機會就少了。緬甸在傳統佛教 文化薰習之下的純樸民情與人心很可能就這樣 重要的角色,校方在辦學的過程中就必須不斷

漸漸消失了,而這正是緬甸這個尊重節氣、順

地把這個觀念灌輸給大家。

天而為的國家最珍貴之處。

崇尚佛法的傳統面臨結構性改變

變動的世代,總有一些不變的堅持,一如

經常往來於台灣、緬甸,也常在緬甸的鄉

心道法師四季不變的赭紅色袈裟,一如弄曼大

間與城市奔走,恆明法師看到緬甸近幾年在改

善園寺在辦學過程中,遇到重重困難從未退卻

革之下急遽地變化,他提到:「緬甸的城市國

的初心,培育一百多位未來的僧伽人才,撒下

際化的速度非常快,仰光的生活型態已經愈來

一百多顆將遍佈世界的佛種子,在這裡,我們

愈接近我在其他國家看到的城市的生活型態,

看到緬甸佛教的未來!

比如,泰國。」然而,他比較憂心的是,緬甸 53


106 年 8 月行事曆 無生道場 新北市貢寮區福連里香蘭街 7-1 號 (02)2499-1100 內容 日期 進階禪七 8/6-8/12

基隆講堂 基隆市中正區義一路 43 號 10 樓 (02)2424-0533 內容 日期 慈悲三昧水懺法會 5( 六 ) 百萬大悲咒共修 13( 日 ) 朝山 19( 六 ) 基隆區快樂親子禪 20( 日 ) 全山志工日 27( 日 ) 誦戒 14( 一 ) 平安禪共修 1.8.15.22.29( 二 ) 書法班 2.9.16.23.30( 三 ) 經典共修 - 法華經 2.9.16.23.30( 三 ) 基礎梵唄 4.11.18.25( 五 )

時間

時間 13:30 09:00 06:30 09:00 09:00 19:30 19:30 14:00 19:30 19:30

台北講堂 台北市松江路 220 號 5 樓 (02)2571-6663 內容 日期 時間 平安禪共修 1.8.15.22.29( 二 ) 19:00 養生氣功班 1.8.15.22.29( 二 ) 19:30 經脈導引 2.9.16.23.30( 三 ) 10:00 經脈導引 2.9.16.23.30 ( 三 ) 19:00 平安禪共修 2.9.16.23.30( 三 ) 14:00 基礎梵唄 4.11( 五 ) 19:15 千燈供佛法會 8/6、8/22 09:30 大悲咒共修 5( 六 ) 13:30 慈悲三昧水懺法會 12( 六 ) 13:30 水陸前行課程 13( 日 ) 14:00 回山志工 19( 六 ) 09:00 回山齋僧 21( 一 ) 09:00 法華經共修 26( 六 ) 09:00

新北市分院 新北市永和區保生路 2 號 8 樓 (02)8231-5685 內容 日期 時間 平安禪 - 九分禪 7.14.21.28( 一 ) 19:30 經典共修 7.14.21.28( 一 ) 19:40 花與禪 1.8.15.22.29 ( 二 ) 17:00 社區普渡 26( 二 ) 14:00

新莊中港中心 新北市新莊區中安街 3 號 5 樓之 2 (02)8992-2369 內容 日期 九分禪暨經典共修 2.9.16.23.30( 三 ) 初一、十五燃燈供佛 8/6、8/22 大悲咒共修 26( 六 )

時間 19:30 10:00 13:00

樹林中心 新北市樹林區中正路 415 號 7 樓 (02)2688-3135~6 內容 日期 百萬大悲咒共修 6( 日 ) 初一、十五佛供 8/6、8/22 初一 - 誦戒 22( 二 ) 十五 - 誦戒 6( 日 )

時間 09:30 11:00 10:30 16:30

桃園講堂 桃園市中正路 1071 號 16 樓之 1.2 (03)346-3093 內容 日期 經典共修 3.10.17.24( 四 ) 大悲咒共修 26( 六 ) 平安禪共修 1.8.15.22( 二 ) 敦煌舞 7.14.21.28( 一 ) 敦煌舞 ( 初級班 ) 2.9.16.23( 三 ) 二日禪 8/19-8/20

時間 19:30 13:30 19:30 19:30 19:00 09:00

中壢中心 桃園縣中壢市裕民街 26 號 12 樓 (03)426-2431 內容 日期 時間 經典共修 1.8.15.22.29( 二 ) 19:30 平安禪共修 3.10.17.24.31( 四 ) 19:30 慈悲三昧水懺法會 13( 日 ) 13:30 大悲咒共修 26( 六 ) 13:30 敦煌舞 7.14.21.28( 一 ) 09:30 敦煌舞 2.9.16.23.30( 三 ) 19:00 敦煌舞 3.10.17.24.31 ( 四 )09:30 敦煌舞 5.12.19.26( 六 ) 09:30 回山志工 5( 六 ) 請洽講堂秘書

新竹共修處 新竹市興中街 53 號 (03)562-4009 內容 禪修共修 經典共修 大悲咒共修

日期 時間 3.10.17.24.31( 四 ) 19:30 4.11.18.25( 五 ) 19:30 12( 六 ) 13:00


台中講堂 台中市西區東興路三段 160 號 4 樓 (04)2319-0199 內容 日期 平安禪 4.11.18.25( 五 ) 初一、十五佛供 8/6、8/22 大悲咒共修 20( 日 ) 一日禪 5( 六 )

時間 19:30 11:00 13:20 09:00

嘉義中心 嘉義市東區吳鳳北路 291 號 4 樓 (05)216-2820 內容 日期 大悲咒共修 6( 日 ) 水陸課程 20( 日 ) 初一、十五佛供 8/6、8/22 瑜伽班 1.8.15.22.29( 二 ) 禪修共修 4( 五 ) 法華經共修 11.25( 五 )

時間 09:00 09:00 11:00 19:20 19:30 19:30

台南分院 台南市東區長榮路一段 203 號 7 樓 (06)208-3981 內容 日期 初一、十五佛供 8/6、8/22 百萬大悲咒共修 8/6、8/22 禪悅舞 7.14.21.28( 一 ) 金剛經共修 1.8.15.29( 二 ) 誦戒會 9.23( 三 ) 經典共修 - 地藏經 27( 日 ) 平安禪共修 4.11.18.25( 五 ) 一日禪 13( 日 )

新營共修處 台南市新營區健康路 128 號 2 樓 (06)635-0890 內容 日期 經典共修 - 法華經共修 3.17.31( 四 ) 禪修共修 10.24( 四 ) 初一、十五佛供 8/6、8/22

時間 11:00 19:30 19:30 19:30 19:30 13:30 19:30 09:00

高屏講堂 高雄市新興區中正二路 182 號 13 樓 1-4 室 (07)225-5187 內容 日期 書法抄經班 1.8.15.22.29( 二 ) 經典共修 2.9.16.23.30( 三 ) 平安禪共修 4.11.18.25( 五 ) 百萬大悲咒共修 12( 六 ) 寧靜親子共學成長營 8/19-8/20 初一、十五佛供 8/6、8/22 高屏回山齋僧暨朝山 8/6-8/7 水陸行前說明會 26( 六 )

蘭陽講堂 宜蘭縣五結鄉上四村福德路 88-1 號 (03)965-5093 內容 日期 百萬悲願暨禪修 6( 日 ) 平安禪暨經典共修 1.8.15.22.29( 二 ) 初一、十五金剛經 8/6、8/22 共修暨佛供 朝山 27( 日 ) 阿含期初階主題課程: 3.10( 四 ) 基礎二 - 律己 花蓮共修處 花蓮縣吉安鄉仁里八街 100 號 (03)852-2601 內容 日期 藥師經共修 2.9.16.23( 三 ) 大悲咒共修 30( 三 ) 水懺共修 13( 五 )

Facebook 心道說禪

時間 08:30 19:00 09:30 請洽講堂秘書 19:00

時間 19:30 19:00 13:00

註:法會、活動如有變動,以講堂公告為主 ~ 造成不便, 敬請見諒 ! !

時間 19:00 19:00 11:00

掃一掃,更多關於靈鷲山的資訊:

新浪微博 心道說禪

靈鷲山全球資訊網

時間 19:30 19:30 19:30 08:30 08:30 10:00 05:45 13:30

世界宗教博物館

平安禪

心道師父網站

靈鷲山佛教教團

靈鷲山教育網 FB

"


華嚴

Avatamsaka stage .

093TV

打一個水陸 修一個行 圖文提供•靈鷲山全球網路電視台

一年一度的水陸空大法會,早已是許多「靈

手,而是要放大光明。」又該怎麼做呢?

鷲人」的年度盛會;二十多年來,有太多的辛勞 與收穫,感動與感恩,更不乏難以言傳的種種感 應故事。您打過水陸嗎?水陸法會對您來說意味 著什麼?水陸法會有什麼故事?且聽阿根師兄 娓娓道來。 要說水陸法會,是集十方法界、眾人之力 而成的一場盛大的水月道場一點也不為過。您可 知道一場水陸需要多少位志工?為什麼護法組 的志工走路最多?為什麼心道法師有一個綽號 叫「拆除大隊」呢?然而內壇布置組的志工師兄 師姐們,為什麼對心道法師的到來是既歡喜又害 怕呢? 修行,就是慢慢淡化內心裡的黑暗,但要 淡忘黑暗是很辛苦的。「聰明的人不在黑暗下 56

您可知道,台灣有史以來第一場水陸法會 是誰啟建的嗎?至今,許多佛教道場都啟建水 陸法會,靈鷲山的水陸法會有什麼獨特之處呢? 這就不得不說到心道法師的修行歷程和願心,從 塚間修到開山,從世界宗教博物館到生命和平大 學計畫,持續推動愛與和平,讓善的迴圈不斷擴 大。 想知道山上法師出家的神奇因緣嗎?為什 麼原本是來參加大學同學 的剃度儀式,結果變成自 己出家?阿根師兄的法名 又有什麼特別寓意……? 敬請收看「打一個水陸, 修一個行」。

093TV


滴水功德.積沙成塔

功德即修行 Giving Practice 造一座心靈的功德塔 Build a spiritual merit pagoda 五輪塔觀圓滿悲、智、力 五輪塔為大日如來法身的具體表徵。若能時常觀照自身即是五輪塔,能夠使我們身心日漸輕 利、自在、健康,悲心、智慧、定力會自然增長。迅疾成就一切世出世間種種事業。 心道禪師的弘法志業,從護持三寶、法會儀軌到文化志業的推動,透由各種方式讓正法長住, 佛種子廣布,亦有賴各方善信護持,涓滴善行入佛海,隨喜功德無限大。

宗教 文化志業

宗教文化多元共存,促進宗教融合,因了解而親近正信正法。佛 法化導於世間,全仗經像住持,而後燈傳無盡。助印經典流通, 普傳佛法,其人功德,至廣至大。

Religion and Culture

教育修持

於世界各地透由講堂推廣佛法教育,護持正法長住,傳布善知 識,引眾親佛法,福田種當下,功德綿延長。

Education 閉關虔誠持誦經咒,祈願地球平安,護持僧眾弟子攝心安住,精 進修法。法會以飲食上供諸佛菩薩及一切賢聖,下施法界一切有

聖儀法會

情,生者可得長壽、健壯、富足…等利益,亡者未發菩提心者得 發菩提心,未脫苦輪者,得不退轉。

Ceremonies

經典云:「苦從私心起,佛由利他生」,透由慈善事業以關懷孤、

慈善志業 Charity

貧、幼、老,普愛世間。《佛說布施經》云:以信重心而行布施: 當得離眾嫉妒,人所崇敬。依時施:得三業清淨,四時安隱。三、 常行施:得心適悅,無散亂失…等三十七種功德利益

《妙法蓮華經》:若人發心起塔、建寺、造像,如是諸人等,如

建寺安僧 Monasteries and Meditation Centers

見無數佛,自成無上道,廣度無數眾。並可得:無始以來諸惡業, 得以減輕或消除、天人護佑,逢凶化吉、去除障礙物,免夙仇報 復之苦、妖魔邪怪,豐衣足食,福祿綿長…. 等十大功德


宗教 文化志業 Religion and Culture

多元文化 共生共存 Cultural diversity Interdependence

世界宗教博物館 Museum of World Religions

經典及善書助印 Support for publication of scriptures and virtue books

全球寧靜運動

靈鷲山功德林(每月百元護持) Ways of making merit

Inner-Peace Campaign

數位傳法計畫

Digital Dharma propagation program

四期教育系列課程 ( 阿含期 ) Agama stage courses in the Four-stage education

教育修持 Education

在地講堂 慧命養成 Lecture halls Wisdom education

經典講座系列課程 Buddhist sutras lectures

平安禪課程 / 閉關 Peace Meditation courses and retreats

大悲咒共修 ( 護持講堂 ) Great-compassion mantra group practices in city centers

國際水陸法會

聖儀法會 Ceremonies

生活禮俗 淨化生命 Ritual and Prayer Purification ceremonies

Ling Jiou Mountain Shuilu Fahui

百萬大悲閉關

Great-compassion mantra retreat

華嚴閉關 Avatamsaka sutra retreat

觀音百供

Hundred offerings to Guanyin

慈善普仁獎 Puren Scholarship

慈善志業 Charity

關懷生命 孤貧教養醫療 Compassional action Caring for those in need

護持三寶 Offerings to the Triple Gem

建寺安僧

for senior citizens 新北市獨居長者關懷 Support in New Taipei City

大雨托兒所

Dayu Nursery

and education for the 弄曼沙彌學院生活教養 Life novice monks in Naung Mon

春、冬安居

Spring and winter annual retreats

僧伽教養基金

Sangha fund

無生道場華藏海圓通殿修繕計畫

Monasteries and

Wu Sheng Monastery Main Hall repair

Meditation Centers

國際禪林道場 International meditation centers construction

聖山寺

三期信眾會館 Guest house

Wu Sheng Monastery Main Hall repair

四期香客大樓 Visitor center

緬甸

Maha Kusala Yama Monastery Guest house, Yangon

仰光會館 Myanmar

緬甸弄曼大善園寺沙彌學院 Maha Kusala Yama Monastery Elementary School, Naung Mon, Myanmar

尼泊爾密勒日巴中心聖塔建設 The holy pagoda construction in Milarepa International Meditation Center, Nepal


功德項目 Project

總本山基金 華嚴聖山建設 Ling Jiou Mountain Headquarter Fund

無生道場

建寺安僧 Monasteries and meditation centers

大僧院(禪堂)建設 Wu Sheng Monastery Monastic Complex Construction

捐助帳戶 Ways to donate 台灣 Taiwan

境外 Overseas

■銀行匯款 戶名:靈鷲山無生道場 銀行:玉山銀行南京東路分行 帳號:0026-966-126478 ■郵政劃撥 抬頭:靈鷲山無生道場 劃撥帳號:1962-2316

Beneficiary's A/C NO: Ling Jiou Mountain Wu Sheng Monastery Beneficiary Bank: E.SUN COMMERCIAL BANK, LTD., TAIPEI, TAIWAN Swift Code : ESUNTWTP A/C NO.:0107-441-106505

■銀行匯款 戶名:靈鷲山無生道場 銀行:玉山銀行南京東路分行 帳號:0026-966-126478 ■郵政劃撥 抬頭:靈鷲山無生道場 劃撥帳號:1962-2316

Beneficiary's A/C NO: Ling Jiou Mountain Wu Sheng Monastery Beneficiary Bank:E.SUN COMMERCIAL BANK, LTD., TAIPEI, TAIWAN Swift Code: ESUNTWTP A/C NO.:0107-441-106505

配合專案 □ 固定會員,年費 NT$1200 Continuous membership —NT$1,200 per year

□ 榮譽董事,圓滿 NT$1,000,000 Honorary trustee—NT$1,000,000 per

□ 隨喜會員 One-time donation

□ 「百萬心經奉觀音」專案 Million Heart Sutras project 無生道場華藏海圓通殿修繕計畫

緬甸專案 Myanmar project

■銀行匯款 戶名:靈鷲山無生道場 銀行:玉山銀行南京東路分行 建設計畫 帳號:0026-966-126478 Sacred Mountain Monastery ■郵政劃撥 construction 抬頭:靈鷲山無生道場 劃撥帳號:1962-2316 ■銀行匯款 戶名:靈鷲山無生道場 銀行:玉山銀行雙和分行 僧伽安養基金 帳號:0129-968-040518 Sangha fund ■郵政劃撥 抬頭:靈鷲山無生道場 劃撥帳號:1962-2316

信眾會館.香客大樓 Beneficiary's A/C NO: Ling Jiou Mountain Wu Sheng Monastery □ 聖山建設「放光玉佛」專案 Beneficiary Bank: E.SUN COMMERCIAL Luminous Jade Buddha project at BANK, LTD., TAIPEI, TAIWAN Sacred Mountain Monastery Swift Code: ESUNTWTP A/C NO.:0107-441-106505

■銀行匯款 戶名:靈鷲山無生道場 弄曼大善園寺 銀行:玉山銀行南京東路分行 Maha Kusala Yama 帳號:0026-966-126478 Monastery, Naung Mon, ■郵政劃撥 Myanmar Project, Myanmar 抬頭:靈鷲山無生道場 劃撥帳號:1962-2316

弄曼大善園寺 Beneficiary's A/C NO: Ling Jiou Mountain (HK) Buddhist Society LTD Beneficiary Bank:The 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 Limited Swift Code:HSBCHKHHHKH A/C NO.: 116-658774-838

聖山寺

■銀行匯款 戶名:財團法人新北市靈鷲山慈善基金會 銀行:永豐銀行西松分行 帳號:006-004-9100841-2 沙彌學院生活教養費 Maha Kusala Yama Monastery ■郵政劃撥 抬頭:財團法人新北市靈鷲山慈善基金會 international charity project 劃撥帳號:1788-5784

弄曼大善園寺 慈善計畫

慈善志業 Charity

普仁獎助學金 Puren Scholarship

春、冬安居 Beneficiary's A/C NO: 僧伽教養基金 Ling Jiou Mountain Wu Sheng Monastery Beneficiary Bank:E.SUN COMMERCIAL BANK, LTD.,TAIPEI, TAIWAN Swift Code: ESUNTWTP A/C NO.:0107-441-106505

Beneficiary's A/C NO:Ling Jiou Mountain (HK) Buddhist Society LTD Beneficiary Bank :The 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 Limited Swift Code:HSBCHKHHHKH A/C NO.:116-658774-838

Beneficiary's A/C NO:Ling Jiou Mountain Charity Foundation of New ■銀行匯款 Taipei City 戶名:財團法人新北市靈鷲山慈善基金會 Beneficiary Bank:BANK SINOPAC 銀行:永豐銀行西松分行 帳號:006-004-0021644-7 Swift Code:SINOTWTP A/C NO.:006-004-0021644-7

弄曼沙彌學院生活教養

普仁獎學金

教育志業 Education

宗教研修院 Academy of Applied Religion

生命和平實驗小學 The Life and Peace Education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助印出版基金 Support for publication of scriptures and virtue books

■銀行匯款 戶名:財團法人靈鷲山般若文教基金會 銀行:玉山銀行雙和分行 帳號:0129-968-141666 ■郵政劃撥 抬頭:財團法人靈鷲山般若文教基金會 劃撥帳號:1328-4228

宗教文化志業

Religion ﹠culture

全球寧靜運動 Inner Peace Campaign ■銀行匯款 戶名:財團法人世界宗教博物館發展基金會 銀行銀行:玉山銀行雙和分行 世界宗教博物館 帳號:0129-968-005666 Museum of World Religions ■郵政劃撥: 抬頭:財團法人世界宗教博物館發展基金會 劃撥帳號:17830587

Beneficiary's A/C NO: Ling Jiou Mountain Prajna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Foundation Beneficiary Bank :E.SUN COMMERCIAL BANK,LTD.,TAIPEI,TAIWAN 善書經典助印 Swift Code:ESUNTWTP 有緣人月刊助印 A/C NO.:0129-968-141666 數位傳法計畫 全球心寧靜教師團 Beneficiary's A/C NO: World Religions Museum Foundation Beneficiary Bank :E.SUN COMMERCIAL □ 尊勝會員 BANK,LTD.,TAIPEI,TAIWAN Swift Code:ESUNTWTP A/C NO.:0107-441-124656


捐助注意事項 一、功德緣金捐獻,依各項認捐辦法辦理之。 All donations will be us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levant guidelines. 二、上述功德項目捐助開立當地(台灣及香港)之捐助收據,依當地稅法規定個人及公司得申報扣抵當地 所得。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ocal tax laws of Taiwan and Hong Kong, a local receipt will be issued for all donations. 三、郵政劃撥:劃撥捐助款時請務必於通訊欄位註明「捐助項目」。 For donations sent through the Taiwan Post Office, be sure to indicate “donation” in the appropriate space. 四、銀行匯款:捐助款匯入指定銀行後請務必來電確認,或以 mail 通知「信眾服務信箱」。 For donations sent through a bank, after completing the transaction be sure to inform us either by telephone or e-mail, as below. 五、服務專線及聯絡方式如下(Contact information): ●匯款單傳真(FAX):+886-2-22321050 ●服務電話(Telephone):+886-2-82315789 ●信眾服務信箱(e-mail):cs093@ljm.org.tw 靈鷲山感謝您的護持,祈願涓滴奉獻,廣結十方善緣,利樂有情,功德無量! Your support will be put to good use and is highly appreciated !

掃描立即購買


總本山基金—華嚴聖山建設 填表日期:

功德主

功德項目 總本山基金-華嚴聖山建設

緣金總額

(新台幣/

)

佰萬

姓名

捐 贈

電話

者 基

拾萬

生日 行動:

住家:(

萬 日

佰元整 $

身分證

公司:( )

地址

本 資

E-mail

收 據

收據 抬頭

勸募人 姓名

勸 募 人 資 料

電話

□年開 □月開

□勸募人或委員轉交 □郵寄本人

E-mail 行動:

住家:(

公司:( )

地址

捐款方式:

□現金 □信用卡授權扣款:請填寫授權書

扣款日:每月 10 日或 25 日

發卡銀行

有效月/年

-

用 卡 捐

款 授

權 書

持卡人 簽 名

-

□VISA

-

-

-

□Master □JCB □聯合信用卡

需與卡片背面簽名一致。授權人同意信用卡到期時, 授權靈鷲山自動展 期自動扣款。

持 卡 人 基

□同捐贈者 (以下不需填寫)

身分證

本 資

行動: 住家:

通 地

訊 址

□□□

□匯款:匯款帳號(匯款後請洽專線:+886-2-82315789 或通知信服部信箱:cs093@ljm.org.tw) Taiwan

境 台 內 灣

Overseas

海 外

戶名 (Beneficiary Name)

玉山銀行南京東路分行

帳號(Beneficiary's A/C No)

0026-966-126478

戶名(Beneficiary Name)

Ling Jiou Mountain Wu Sheng Monastery

帳號(Beneficiary's A/C No)

0107-441-106505

銀行名稱(Beneficiary Bank)

E.SUN COMMERCIAL BANK, LTD., TAIPEI, TAIWAN

銀行代碼(SWIFT CODE)

ESUNTWTP

銀行地址(Bank Address)

No.320, Sec. 1, Jhongshan Rd., Yonghe Dist., New Taipei City 233-44, Taiwan (R.O.C)

□支票: 銀行:

服務委員:

靈鷲山無生道場

銀行名稱 (Beneficiary Bank)

票號:

/

分區會

金額:

暫收條編號:

行動電話:


履行個人資料保護法告知義務內容 暨蒐集、處理及利用個人資料同意書 靈鷲山佛教教團(包含靈鷲山無生道場、財團法人靈鷲山佛教基金會、財團法人靈鷲山般若文教 基金會、財團法人新北市靈鷲山慈善基金會、財團法人世界宗教博物館發展基金會,以下簡稱本 教團)為弘揚佛法、公益慈善、社會教化、文化教育等目的,蒐集、處理及利用 台端個人資料, 特依據個人資料保護法第八條第一項之規定,告知 台端下列事項,敬請詳閱: 一、 蒐集之目的: 本教團基於服務大眾暨進行宗教、非營利組織業務、社會服務或社會工作、博物館、美 術館,紀念館、圖書館、出版品管理、公益募款、消費者,客戶管理與服務、志工管理、 學員資料管理、促進公共關係或其他合於營業登記項目及組織章程所定業務目的需要蒐 集個人資訊。 二、 蒐集之個人資料類別: 識別類(姓名、身份證字號、住居所、電話、email),特徵類(例如:性別、生日),家庭情 形及社會情況(學歷、職業資料、興趣),本人已提供給本教團之資料等。 三、 利用之期間、對象、地區、方式: 1.期間:依相關法令就資料之保存所訂保存年限,及本教團因執行業務所必須之保存期間。 2.對象:靈鷲山佛教教團(包含:靈鷲山無生道場、財團法人靈鷲山佛教基金會、財團法人 靈鷲山般若文教基金會、財團法人新北市靈鷲山慈善基金會、財團法人世界宗教博 物館發展基金會等) 3.地區:中華民國境內及因執行業務需要之境外地區。 4.方式:以電話、紙本、網際網路、郵件、簡訊、傳真、電子訊息或其他合法之適當式。 四、 依個人資料保護法第三條規定,台端得就本人之個人資料,向本教團以書面或致電+886-282315789 請求行使下開權利:(1)查詢或請求閱覽。(2)請求製給複製本。(3)請求補充或更正。 (4)請求停止蒐集、處理或利用。(5)請求刪除。

貴教團向本人告知上開事項,本人已清楚瞭解並同意 貴教團

蒐集、處理及利用本人所提供之各項個人資料之目的及用途。 同意人:________________ (請本人親自正楷簽名)

西元


有緣人月刊 贊助贈閱辦法 一、靈鷲山固定會員 每月護持 NT$100 元 ■銀行匯款 戶名:靈鷲山無生道場 銀行:玉山銀行南京東路分行 帳號:0026-966-126478 ■郵局劃撥 抬頭:靈鷲山無生道場 劃撥帳號:1962-2316

二、助印有緣人月刊 ■銀行匯款 戶名:財團法人靈鷲山般若文 教基金會 銀行:玉山銀行雙和分行 帳號:0129-968-141666 ■郵局劃撥 抬頭:財團法人靈鷲山般若文 教基金會 劃撥帳號:1328-4228

三、隨喜贊助 可於各地講堂中心免費索取,或 來函索取。

助印注意事項 一、 銀行匯款:捐助款匯入指定 銀行後,請務必來電確認, 或以 mail 通知「信眾服務信

電話:

cs093@ljm.org.tw

地址:

●信眾服務信箱:

姓名:

+886-2-82315789

10 月出版),感謝您的支持!

●信眾服務電話:

食運動》給您(書名暫定,預計

+886-2-22321050

的基本資料,以利我們寄送《綠禪

●匯款單傳真:

上)助印有緣人月刊者,請留下您

項目」。 三、服務專線及聯絡方式如下:

2017/10/31) 捐 款 1200 元( 含 以

請務必於通訊欄註明「捐助

凡 於 活 動 期 間 (2017/08/01-

箱」。 二、 郵政劃撥:劃撥捐助款時,


助印流通善書 十二大福報 1. 消災 釋解冤結且消各種災; 2. 癒病 生活安祥且癒各種病; 3. 平安 解縛除絆且出入平安; 4. 富貴 錢財富足且地位尊貴; 5. 康樂 身體健康且心靈快樂; 6. 聰慧 靈敏聰明且增智長慧; 7. 善美 仁善慈祥且容貌莊美; 8. 幸福 幸運吉祥且福祿久長; 9. 和平 人事和諧且進步平穩; 10. 長壽 長安久樂且延年益壽; 11. 善終 安樂善後且無疾而終; 12. 超脫 超凡入聖且脫離輪回; 誠望十方善信,仁義善人,發 善心,種福田,隨緣資助,共 結善緣,成就善舉,利樂眾生, 功德芳名。希望大家的芳名和 功德同善書一起,千古傳揚, 萬代流芳。

助印功德錄 (2017 年 6 月 )

2,000 張義珍 1,200 游秀惠 1,000 林雪子、張麗月、黃吳靜、

楊正雄

500

陳信豪、陳瑞美、劉珮瑩、

300 溫賢明、張秀貞、鄭藝紅 200

蔡麗鴻、謝沅廷

100

鄭高香、鄭進財、鄭卻、

詹財緣、詹寶蓮、許愷芳、

廖敏郎、劉致玫

感謝十方大德永續護持


文字是般若, 翻開一頁如蓮花馨香

助印辦法: 您可參考 P.63 贈閱辦法第 二項「助印有緣人月刊」進 行贊助。助印一千兩百元以 上的讀者,先掃描或拍下您

雖然佛陀曾開示不落言詮,不以音聲文字見佛。但是,在 我們人世間,文字仍是我們傳達訊息、溝通心聲的媒介,有時

匯款∕劃撥的單據,e-mail 至 monthly@ljm.org.tw 後, 即 可 至 網 站 https://goo.

候,我們希望只是一篇文章、一段文字,或是某位人間菩薩的

gl/zGK6s9 填寫您與親友的

故事,就可分享我們彼此間的感動,受用一生。

相關資料。 每名助印大德可以提供兩位

我們盡心盡力的編這本月刊,當然,也希望您來為我們打

親友名單,自下一期開始,

氣加油,參與這本月刊的助印行列。如果,您想讓更多親友一

兩位親友將各收到半年份

起分享這本月刊所刊載的訊息,同霑法喜,我們也希望您將親

(各 6 期)的《有緣人》月

友的名單寄給我們,讓編輯部每月寄月刊給他們。

刊。


飛越 4,600 公里的聖菩提樹 2004 年南亞大海嘯發生,十多萬人喪生、 上百萬人無家可歸。斯里蘭卡國會議員索比 塔長老飛抵台灣,向心道法師尋求援助,同 一天內,心道法師邀集九個宗教團體,組成 「台灣宗教界南亞賑災聯合勸募」機制,3 個月期間即募得兩千九百多萬元,建造愛心 屋近四百戶。 斯里蘭卡不僅頒贈國家最高佛教榮譽「弘揚 佛法貢獻卓越獎」給心道法師,且經由摩訶 菩提寺致贈,由佛陀悟道的菩提樹分株的聖 物「斯里摩訶菩提樹苗」二株,並由斯里蘭 卡摩訶菩提寺住持斯瑞尼瓦薩尊者與索比塔 長老,護送聖樹親自種植於靈鷲山。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