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靈鷲山 有緣人263期

Page 1

263

LING

JIOU

MOUNTAIN OCTOBER

2018.10

現在世界的很多衝突,都是要從多元共生的整體觀、世界觀、生命觀來重新檢視, 才有可能找到解套的智慧。 The wisdom capable of resolving all the conflict in the world arises from rethinking things from the broad perspective of interdependence.


本期齋言錄 ◎當我們坐禪的時候,就像土撥鼠一樣,把那些不乾不淨的東西撥掉撥開, 找回那不生不滅、透出光彩、透出明亮的那份光潔的寶貝,因為它被埋藏那 麼久,一直沒有被發現,它像鑽石、像如意寶,如果不去發掘,一般就任由 它被隨便塗抹、隨便染著、失去光澤,白白浪費了這顆鑽石、如意寶。 ─摘自〈心之道〉禪的假面具真面孔 ◎我們到過俄羅斯,拜訪東正教、薩滿教和藏傳佛教,商討如何連結彼此, 一起推動愛與和平;我們也前往過以色列,感受了這片土地的神聖與傷痕。 我們與許多猶太教、伊斯蘭教的朋友成為夥伴,承諾共同創造和諧的地球家。 宗教講的就是愛,就是慈悲。

─摘自〈心道智慧〉當 CPWR 遇上心道法師的人生大願

◎是不是前世犯了錯,今生要用自卑來彌補,我無從得知,自卑若只是個念 頭,那就是我們的身念,有效的功課就是強制不要去理它,自己不如人、不 敢提出要求的念頭就任它升起吧,自卑和自我懷疑就是掉舉之毒,不去理會 念頭,讓念頭失去勁頭,自卑情結縱使還在,也慢慢減弱了影響力。 ─摘自〈封面故事〉自卑的精進 ◎聞虛法師總是從受者的角度思考每件事,這也是他堅持不變的弘法原則, 因為心道法師的法教非常好,知道的人很少,師父法語是他接引信眾的媒介, 更是接新緣很好的著力點。金佛殿服務桌上,整齊擺放著心道法師法語,信 眾繞完佛之後,聞虛法師總會親切招呼:「來抽一張法語。」,接著再問一句: 「看得懂嗎?」 ─摘自〈法師身影〉聞虛法師 善巧度眾 ◎如果一定要說一句比較有學問的話,那麼我說:在研讀《心經》、《聖經》、 《古蘭經》、《易經》、《道德經》之後,我發覺「太極」、「道」、「玉 皇上帝」、「上帝耶和華」、「真主安拉」都指向同一個至高無上的宇宙萬 物創造者和主宰者,祂不是人,所以做為人的善男信女難以隨便說三道四。 ─摘自〈經典小講堂〉無神論的再思


263

目錄

263

LING

JIOU

MOUNTAIN OCTOBER

Contents

2018.10

靈性的精進

心之道 02 禪的假面具真面孔 心道智慧

06 心道上師 70 壽誕,願力綿延 08 山河大地是如來 10 當 CPWR 遇上心道法師的人生大願 封面專題 2018-10

現在世界的很多衝突,都是要從多元共生的整體觀、世界觀、生命觀來重新檢視, 才有可能找到解套的智慧。 The wisdom capable of resolving all the conflict in the world arises from rethinking things from the broad perspective of interdependence.

靈性的精進 所有宗教都試圖要解決「我」所帶來的困擾與 痛苦。比如基督教與佛教的精神系統,一個強 調放下自己,一個強調放下我執,皆試圖拆解 小我,探尋更大的我,但方式大異——基督教

17 自卑的精進 19 陳義芝 澄澈詩眼之下 23 練習歸零 24 開悟的智慧 -訪問讚念長老談內觀禪修和應用

28 人身玩家 30 廖咸浩 銀碗盛雪 -談基督教和佛教的靈性傳統

是一神論宗教,上帝自給自足全知全能;佛教

34 與業力同行

則幾乎可謂無神的宗教,需靠自己修行……

靈鷲人的故事 法師身影 36 聞虛法師 善巧度眾 我聞我見靈鷲山 39 葉金鳳 八風不動修行路 華嚴世間 心靈白皮書

發行人:心道法師

總 策 劃:靈鷲山宗務委員會 編輯單位:宗務堂宗長室 編審顧問:曾慶忠、廖誠麟 編輯總監:呂政達 採訪編輯:蘇雅芳、王金芳 美術編輯:陳素菁、傅華麗 封面插畫:陳佳蕙 圖片提供:開山寮文獻中心 製版印刷:秋雨創新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單位:財團法人靈鷲山佛教基金會 發行單位:財團法人靈鷲山般若文教基金會 地 址:新北市永和區保生路 2 號 20 樓 信眾服務專線:(02)8231-5789 歡迎分享傳閱 隨喜贊助 數位閱讀響應環保 歡迎訂閱電子月刊 索閱/取消紙本月刊,或對內容有任何建議 惠請來函編輯部 monthly@ljm.org.tw 本刊圖文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本刊採用環保油墨印製

42 蚊子和眾生 孰重 靈性花園

44 靜觀大化,點滴熏習 如是我聞我見

47 恆河邊的天堂與地獄 經典小講堂

50 無神論的再思 54 行事曆 093TV 56 百八觀音怎麼來 -觀音菩薩來到加德滿都的因緣


心之道

Topic

禪的假面具 真面孔

禪者像挖寶的土撥鼠 我們禪修是為了找回自己的本來面目。什 麼是本來面目?叫做最原始的自己,可能我們經 過多生多劫流浪生死,在這個雜染當中,在這個 垃圾堆裡滾蕩流離,早已經模糊掉那份的光明, 模糊掉那份的自在,模糊掉不生不滅的本質。 當我們坐禪的時候,就像土撥鼠一樣,把 那些不乾不淨的東西撥掉撥開,找回那不生不 滅、透出光彩、透出明亮的那份光潔的寶貝,因 為它被埋藏那麼久,一直沒有被發現,它像鑽 石、像如意寶,如果不去發掘,一般就任由它被 隨便塗抹、隨便染著、失去光澤,白白浪費了這 顆鑽石、如意寶。所以我們用寧靜、用專注,用

2


心之道

清楚覺知來為它掃除塵影。那麼塵影像什麼?像

假面具、真面孔

秋天掃不盡的落葉,掃了又再落,落了就再掃。

讓心休歇無為如嬰兒 所以說,我們只能用一個方法,把我們的心 休歇起來,把心休歇是讓心無為。什麼叫無為? 不作用是無為,什麼叫做不作用?就像嬰兒,瞪 著眼睛看著這個世界,不知道那叫世界,不知道 那是什麼,他沒有作用他的分別心,所以他看就 是看,看什麼都一樣清清爽爽、光光明明,叫做

Topic

禪就是把纏的東西慢慢脫落,纏住你任何念 頭裡的東西都讓它脫落,怎麼脫落?靜觀其變! 什麼叫靜觀其變?管它去,就是說不要管它!什 麼叫不要管它呢?我們管它的時候叫做假面具, 不管它才能夠出現真面孔,假面具跟真面孔差得 多不多?所以坐禪實在是沒有事,本來就很圓 滿,大圓滿本來就是不缺的,大手印本來就具足。

輪迴轉生的面孔

「嬰兒觀佛殿」。

禪,只要不禪就不舒服,你禪就會非常舒

「嬰兒觀佛殿」就是一種禪修,是不是無

服、安定,所有佛的法只是覺的道理。怎麼覺?

知?我們不用無知去看,是用一個明晰跟覺察,

覺什麼道理?這個不覺就是指唯心所造的輪迴生

我們不昧在任何境相裡面,也不會昧在一種三摩

死,在這個現象界,我們不斷的生生滅滅,不斷

地裡面,我們在那裡清清楚楚,那個覺察力是那

的轉換輪迴的頻道,我們轉換出不同的四生九

麼樣原始,這原始本自具足,什麼都不缺,不要

有,胎生、卵生、濕生、化生,非有想、非無想、

為它想什麼,它就是那麼樣圓滿。

非想非非想,識無邊處、空無邊處、無所有處,

什麼叫做圓滿?因為它不是什麼,它如果是 什麼,可能就不圓滿,因為它不是什麼,就在那

都是我們轉生的面孔,只要有想就有生命的輪 迴。

裡,開天闢地以前就在那裡,等待我們發現它,

我們在這個四生九有、三界六道裡面,怎

等待我們回歸到那裡,等待我們……我們沒有改

麼樣?游離投生,在投生裡面只認得那個現象,

變什麼。

只認得投生的男女,不認識沒有男女相的那個東 西,不認識沒有現象的那個東西,我們投生在哪

3


心之道

Topic

一道,你就是認識哪一道的,然後你就會執著那

出離心,如何讓自己淨念相續,什麼叫淨念?乾

一道的生命,你會執著那一道的貪瞋癡慢疑,五

淨的念頭,什麼叫乾淨的念頭?就是沒有雜染的

毒都在那裡發生,我們一共有多少道?善道、惡

念頭,怎麼沒有雜染呢?說起來就叫做純淨的靈

道?不只,四生九有裡什麼道都有。

性。

輪迴是雲端記憶體

本來面目何能被染濁?

念頭產生輪迴,從輪迴裡造出各種不同的

什麼是純淨?或是說,我們什麼時候染著

形相,我們在每個生命段落都會有不同的記憶,

過?我們什麼時候污染過它?我們什麼時候造

每一段都是我們生命的思緒累積,這等於記憶雲

成它是這樣子?說起來真奇怪!我們從來沒有

端,記憶是種子,將變成輪迴的根據,你的記憶

污染過它,我們從來也沒有辦法讓它被污染,

是一條像帶狀的東西,不斷在旋轉,所以哪能夠

我們從來也沒有辦法讓它不乾不淨,它什麼都沒

知道何期自性本來清淨,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

有,又為什麼會不乾不淨?一定是我們錯誤的覺

期自性本不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我們在什

知,才造成它無限輪迴的生死錯覺。

麼時候才能夠覺醒、開悟、明白我們不來不去的 自己! 很慶幸的,我們終於有了這份學佛的記憶 體,如果對這個記憶體能夠掌控得好,會讓我們 整個念頭像桶底脫落,生死就這樣脫落掉,一切 復不再有,怎麼會這樣脫落呢?不修行是絕不可 能的,沒有出離心不可能的;要有出離心,要遠 離雜染,遠離種種世間的貪著變化。 什麼叫遠離呢?佛的法教中,見到空性就 是出離,解空就是出離,不在現象裡面打轉就叫

4

怎麼出離這個輪迴生死的錯覺?怎麼離開 迷惑而證到真實?迷惑的關係叫錯覺,如果我們 了知,而且能夠把每個念頭都導向空性智慧,可 能就沒機會錯覺了,就叫做靈吧。 我們是不是了脫生死、斷除煩惱?是不是 不再輪迴打轉?完全要靠認識空性,完全要靠正 確的知覺,所以叫做正知正見,怎麼產生一個正 知正見?讓我們不會迷失自己,不會再迷失、不 是含糊籠統的活著?大家是不是想清醒呢?禪, 是一座帶領我們通往空性的橋樑。



心道智慧

Topic

心道上師 70 壽誕,願力綿延 6


心道智慧

Topic

7


心道智慧

Topic

山河大地是如來 撰文.良越 插畫.蔣依芳

雲天,黃葉地,觀音可曾知我歸去。

但普賢和觀音菩薩仍敦促著心道法師,在 70 歲生

70 歲是人間的白駒間隙,是奔走的大浪,

日後,為生命和平大學和跨宗教人才培力繼續行

是孔子說的古來稀的時間。對心道法師來說,是

程。芳草有情,海天一線。

一個滇緬邊境戰火的孤兒,卓長成世界禪師的時 光。

幾年前的生日前夕,心道法師留下這樣的感 言:「每年的農曆 9 月 9 日,弟子們總是為了這

來到 70 歲,創立靈鷲山佛教教團的大和尚心

個日子忙碌。生日是讓人歡欣與喜悅的時候,然

道法師,心中還有種種的心願。只要世界還不夠

而在歡慶之時,我們也藉著這個時機因緣,警惕

美好,只要還有像他一樣的戰火孤兒,他就要幫

修行,反觀自照生死大事。」

觀音菩薩辦事,建設一個沒有宗教圍牆、生態永 續、心靈滋潤的人間淨土。

「今天我們有幸,能夠學習佛法,大家有緣 能夠因為師徒之情而結緣,也就是在這樣的善緣

70 歲,已有著范仲淹《蘇幕遮》的愁懷:碧

上鞏固與延伸,除了我們自己受益之外,也能夠

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

把佛法傳播給與我們有緣的六親眷屬,而這些與

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我們有緣的朋友、親屬們,都能夠因為我們的光

斜陽在靈鷲山外山,倚著欄杆,偶而小憩, 8

明接觸佛法,進而獲得了生命的大利益,藉由生


心道智慧 命之智的灌溉,能夠離苦得樂。」 有一年生日,心道法師說:「什麼是生日 呢?就是我們能夠好好的學佛,就叫做『重生』,

Topic

一場國際顧問會議,邀請包括生物科學、經濟學, 醫學及倫理學、哲學、社會學、國際法等不同專 業領域學者專家與會。

重生以後我們就要把佛法的這份開悟徹底的去執

與 天 主 教 教 宗 方 濟 各(Pope Francis) 於

行。期勉大家在生日的時刻,警惕自己的生死大

梵諦岡首度會晤,邀請教宗一同參與在緬甸臘戌

事。」弟子放不下心道法師 70 歲的身軀仍然奔碌,

的「生命和平大學」計劃。隨後,拜會天主教

但弟子也感念師父精神的偉大情操,在農曆 9 月

梵諦岡宗座宗教交談委員會首席樞機主教陶然

9 日以後,唯有更加靠緊在他身旁,做佛法在人

(Cardinal Jean-Louis Tauran, President of

間的後盾。

PCID),邀請天主教一同加入「生命和平大學」

心道法師弘法大因緣 ● 1984 年,創立靈鷲山無生道場。以禪門 心法為體,秉持「工作即是修行,生活即是福田」 的現代生活禪理念,教育日漸增多的僧俗弟子。 ● 1989 年,籌建「世界宗教博物館」,以 華嚴法界為志,推展世界和平理念。

計劃。 ● 2017 年 10 月,宣告「生命和平大學」正 式啟動,並邀請各界共創「愛地球、愛和平」的 新生活運動。 心道法師的修行以禪為宗,承臨濟、曹洞法 脈;修持觀音法門,以慈悲與禪為靈鷲山宗風, 提出「生活即福田,工作即修行」作為生活禪的

● 1991 年,首辦「兩岸宗教與文化交流」 研討會,促進兩岸文教的互動交流。 ● 1994 年開始,每年定期舉辦「水陸空大 法會」,以啟發當代佛教教化弘傳的新契機。 ● 2001 年 11 月 9 日,全球首座世界宗教博 物館於永和開幕,多位來自全球的宗教領袖與各 方代表與會,並將此日訂為「世界宗教和諧日」。 ● 2002 年 8 月,在紐約成立非政府組織「愛 與和平地球家」(Global Family for Love and Peace,簡稱 GFLP)。 ● 2017 年 5 月, 於 德 國 雷 根 斯 堡

教育理念,以隨機逗教、宗風峻烈活潑聞名;開 山以來四季舉辦禪七閉關,不曾間斷,各地講堂 以「平安禪」教授為主。心道法師認為全球化時 代,應重視多元文化的溝通、對話、分享。 回顧心道法師這 70 年走來,聯想起虛雲老 和尚的詩:杯子撲落地,響聲明瀝瀝;虛空粉碎也, 狂心當下息。 又有一詩曰:燙著手,打碎杯,家破人亡語難開; 春到花香處處秀,山河大地是如來。 虛雲老和尚這首詩,彷彿印證著心道法師前 半生遭逢戰亂和出家後的心境。但碧雲天,黃葉 地,心道法師默默諦視,山河大地一起笑了。

(Regensburg)與「生命和平大學」智庫召開第 9


心道智慧

Topic

當 CPWR 遇上心道法師的人生大願 撰文.王珍瑜

1893 年,全世界首次的世界宗教大會在美國 芝加哥舉辦,當時有 19 位婦女代表發言,被視為 是史無前例。

心道法師的帶領下,為世界宗教大會的未來性關 懷,提供了最好的典範。 那一年,在美國鹽湖城,閉幕時,大會主席

但是,時代和宗教一直與時俱進,到了 2015

穆賈希德(Mr. Mujahid)呼籲所有與會者回到

年第六屆世界宗教大會,就有六成的女性參與,

自己的國家後,落實過簡單生活、減少消費等三

七成活動由女性帶領祈福,同時將關懷全球女性

件事。晚會,世界宗教博物館團隊以「劍鼓禪心」

的處境,當作本會的議題。期間,靈鷲山教團在

贏得所有人的讚嘆。節目由曾獲得葛萊美獎的歌

10


心道智慧

Topic

第一個大願──宗教對話推動和平 那天,全場靜心聆聽心道法師的致詞,他告 訴世人:「和平是重要的當代課題。」 心道法師說:「如何轉化衝突是我們一直很 關心的問題,最近在歐洲發生的難民問題也讓我 很心痛,我希望每一個人都能擁有和諧的生命, 不要因為戰爭或衝突而流離失所。多年來,我透 過禪修教學、宗教對話與合作,來推動和平。希 望我們今天能夠一起來找到有效的方法,使世界 和諧。」 「從小,我就出生在充滿戰亂的緬甸北方村 手央金拉姆揭開序幕,緊接著由曾獲世界盃劍術

莊。童年時,也加入過軍隊,一直很能體會戰爭

冠軍──來自南臺灣的謝志威,以及靈鷲山馬來

所帶來的慘痛。雖然戰亂的記憶一直留在我的心

西亞青年團表演結合頌缽、劍術與禪鼓的演出,

裡,但也記得在緬甸,人和自然、人和人之間總

其震撼效果引來如雷掌聲。

是保持和諧共生,那個畫面非常美好,是生命和 平的面貌。如果戰爭為我們帶來傷痛,我們就要

當年,心道法師主導了兩場以「找回心中的

積極尋找方法,獲得真正的和平與和諧。」

地球家」為題的回佛對話論壇。這是法師自 2002 年召開第 1 場回佛對談以來的第 14 場跨宗教回佛 活動。

「當我來到臺灣,做了佛教的和尚,一直感 受到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的慈悲精神,這就是我 依止的力量,不斷地持續到今天。衝突與戰爭之

心道法師先解釋現代人為何需要禪修、禪修

所以產生,是因為失去了心中的慈悲。利益衝突

的觀念和方法,重點就是要將不安定的心帶回原

和自我主張,造成嚴重的對立。如果能夠體認『相

點,此後親自教授禪修步驟。有大師在場,在場

依相存的慈悲』這份力量,就會引導我們尋找方

多為西方人的年輕人紛紛提出禪修的應用問題,

法來發現多元共生的本質。」

讓大師一一解答。 11


心道智慧

Topic

「禪修,是培養慈悲的最好方法。過去我在

到世界各地做宗教交流,希望與各宗教的朋友建

黑暗的山洞裡閉關時,雖然山洞裡只有我一個人,

立友誼的橋樑,共同用愛與慈悲來關懷我們的世

但是在禪的世界裡,整個世界都平靜無爭,跟我

界。」

的心融在一起。這就是慈悲心,也是每一個宗教 裡都有的愛心。」

「我們到過俄羅斯,拜訪東正教、薩滿教和 藏傳佛教,商討如何連結彼此,一起推動愛與和

「當我們透過禪修,讓心安靜下來,就會有

平;我們也前往過以色列,感受了這片土地的神

慈悲和愛心,這份慈悲,會變成種子,來轉變、

聖與傷痕。我們與許多猶太教、伊斯蘭教的朋友

療癒我們內在的不安,更會讓我們積極來關懷每

成為夥伴,承諾共同創造和諧的地球家。宗教講

一個生命,引導世界從衝突對立走向和諧共生。」

的就是愛,就是慈悲。在九一一事件發生的前一

「生命就是和諧、安定的,是衝突破壞了原 本的和諧。『生命共生和平』的觀念是非常重要 的。為了推動這個觀念,我們從 1994 年起,開始 12

年,我們也曾與不同宗教的朋友,在聯合國和平 高峰會為和平祈禱,希望用愛與慈悲引導和平的 未來。和平之路,就是友誼與夥伴之路。如果我


心道智慧

Topic

們能一同從『心』做起,就能創造生命的安定,

個國家舉辦了 15 場對談,包括在巴黎的聯合國教

帶動世界走向和平。」

科文組織,以及在紐約的聯合國總部。

第二個大願──生命和平大學 當天,心道法師說,宗教之間的合作是力量 很大的,我們可以一起為世界和平與宗教和諧祈 福;我們也可以在世界發生災難時,一起合作來 做實質的幫助。世界是一個多元共生、相依相存 的生命共同體,這種生命和平、地球平安的工作, 只要我們隨時去做,就一定會產生正面的效果。 「目前,在緬甸北方臘戌地區,我們也正在 開始推動一個『和諧共生』的『生命和平教育』 基地。陸續會建設孤兒沙彌學院、國際禪修中心、 慈善醫療和有機生態農場,希望把生命和平的想 法,落實在教育紮根上。」 「讓我們一起為療癒戰爭、仇恨和暴力的傷 痕來努力,共同認知相依相存的生命共同體,找 回我們愛與和平的地球家。」

那次回佛對談以「療癒戰爭、仇恨與暴力的 傷痕」及「找回地球神聖性」為題,邀集多位長 期投入跨信仰工作的穆斯林牧師、學者和組織創 辦人與其他宗教學者分享他們在工作上的努力與 經驗。 心道法師在對談中特別延續禪修的能量和重 要性,指出當我們的心完全安靜下來,打開心房 彼此聆聽,就會發現整個世界就是一個生命共同 體。「當我們的心彼此產生連結,就會開始尋找 方法,在多元性中創造相依相存與和諧共生。」 心道法師並強調,只要大家伸出雙手彼此合作, 宗教對世界的和平具有強大的力量。 另一位哈佛神學院畢業的女性伊斯蘭學者則 以她個人的親身經歷,描述和埃及基督徒室友間 由疏離冷漠到結成莫逆的過程,表示:「宗教和 諧之旅漫長而辛苦,卻絕對可能。」她也因此長

第三個大願──愛與和平地球家 自 2001 年塔利班摧毀巴米揚大佛,以及紐

期投入「如何在多元化社會中共存」的問題,進 而嘗試提出解決之道。

約世貿中心遭恐怖攻擊後,全球開始思考西方文

當年,與談期間亦有其他學者也指出,和諧

化和伊斯蘭之間的文明衝突問題。心道法師擔憂

共生其實不僅止於人與人之間,還包括人與環境、

情況惡化,提出了佛教可作為第三方,擔任化解

大自然和其他生物的關係,故其重要性是不言可

雙方衝突的調解者。回佛對談自此開始,至今他

喻,更是值得更深入參與努力的。

所創設的非政府組織「愛與和平地球家」已在 11 13


心道智慧

Topic

第四個大願──跨宗教人才培力 世界宗教大會的全球性關懷和靈性的活動, 當然並不會畫下句點,這也是這幾年致力參加全 球性宗教活動的心道法師,在 70 歲壽誕過後所要 致力達成的人生大願。

他們常處於經濟競爭的弱勢,多個原住民族甚至 面臨消失的困境,讓心道法師深感可惜,希望促 成佛教與原住民智慧的對話與交流,讓原住民族 對生態倫理與心靈意識的智慧,填補佛教教義對 於環境生態保護議題的不足。 回首來時路,心道法師把眼光放向更遠處,

2018 年世界宗教大會涵蓋的跨宗教人才培 育議題:

歷經烽火洗禮的他知道,許多爭端戰火都源於「歧

一,為多元宗教的世界培育宗教領袖。

教的,如果不設法消弭,人類將沒有未來可言,

二,世界宗教大使計畫。

因此他首開風氣之先,主張宗教間應該共同生存、

三,青年世代行動工作培力。

共同努力,「培養多元共生、相依共存的生命

四,婦女任務培力。

力」,走訪天主教教宗與教廷、伊斯蘭教聖地宗

五,原住民任務培力。

長、推動跨宗教的交流與對話,並建立全球首座

希臘神話裡,普羅米修司將天堂的火種帶到 人間,為世界帶來光明與溫暖,自己卻因此受到

見」,包括種族的、經濟的,還有,最多的是宗

「世界宗教博物館」,讓各宗教攜手共創愛與和 平的地球家園。

天神宙斯的懲罰,每天忍受隼鷹攻擊的痛苦,日

經歷顛沛流離的前半生,心道法師比任何人

復一日,因此被人類奉為先知。作為一個先知先

都深刻體認「和平」對人類、對世界的重要,沒

行者,走過的路必然寂寞,經歷重重考驗,反其

有和平,哪來的平安?哪來的修行?沒有修行,

道而行的心道法師,卻寧把正信和修行的智慧傳

如何提升人類的思想素質?如何避免戰火蔓延?

遞給人們,縱然遇到橫逆也不退縮,不但是學識

基於這個系統性的思考,心道法師特別選在出生

上的先知者,也是德行上的先行者。

地緬甸做為起點,推動「生命和平大學計畫」,

為了永續生存,心道法師觀察發現各地原住 民族與土地的連結強烈,他們與大自然間和平相 處的關係,值得環境日漸劣化的現代社會借鏡, 只是原住民低度開發、尊重祖靈與土地的傳統讓 14

號召大眾共同參加「愛地球、愛和平」的跨宗教、 跨種族的和平工作,將世界各地信眾與非政府組 織提供的資源,挹注在當地的醫療教育的援助上, 讓這些需要幫助的民眾得到基本的幫助,在得到


心道智慧

Topic

溫飽平安之餘,進而營造和平、對等的社會。 除了在國際上為宗教、種族、婦女議題奔走, 心道法師也不時回過頭來關照臺灣社會,特別是 在分工精細的現時社會,民眾生活的壓力極大, 社會問題層出不窮,法師又推動「一分鐘寧靜運 動」,不分宗教的教導眾生:越是面臨壓力,越 要冷靜以對,利用呼吸、觀想這些基本的修習功 課,保持自身心靈的平衡,輔以各界名人紛紛襄 贊法師,分享個人經驗,引導民眾如何利用短暫 的時間沈澱情緒,收斂心神,達到心情寧靜的境 界,既增進了自己又可以促進社會和平風氣,自 利利人。

附錄一、CPWR 歷史介紹 ■ 1893 年

貢獻自己全部身心靈給眾生的心道法師,卻

在芝加哥召開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的跨宗教會議,後因 第一次與第二次世界大戰而停辦。

全心全意教育信眾,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從自己

■ 1993 年

「從現在開始、從我做起」的決心與行動,接觸

有近 3,000 人參加。

正確的佛法,學習修行的道理,然後推己及人, 就像水中的漣漪一樣,一圈圈的擴散出去,依循 佛陀的教義,衍生出一個個「善的循環」。

整整 100 年後,CPWR 在原地舉行了第二次宗教大會, ■ 1999 年 在南非政府支持下,於開普敦舉辦第三次大會,吸引 8,000 人與會。達賴喇嘛、曼德拉等貴賓應邀出席。孔 漢思博士於此提出「全球倫理」。 ■ 2004 年 第四次大會在西班牙政府支持下,於巴塞隆納擴大舉 行。與會人數維持在 8,000 多人。為期半年的文化藝

從孑然一身到成為叢林宗長,心道法師一如 帶給人們光明與溫暖的普羅米修司,日復一日的 教示大眾以佛陀的智慧,傳道的腳步也從不停歇, 從臺灣、東南亞到世界各地,幾乎是「無處不道

術表演及展覽,帶來百萬人潮。 ■ 2009 年 第五次大會在 12 月於澳洲墨爾本舉行,同樣為結合宗 教、文化與藝術的盛會,澳洲政府將其視為國家大事。 重量級貴賓除國家元首,還包括有達賴喇嘛。 ■ 2015 年 第六次大會在 10 月於美國猶他州鹽湖城舉行。20 多

場」,年屆七旬的法師,並不以此為滿足,仍時

年後再次回到美國本土,大會及美國政府高度重視,

常勉勵信眾要警惕修行,反觀自照,心中掛念著

■ 2018 年

還能怎麼做,才能將佛法的利益傳送給更多人。

出 500 多個節目和活動。

來自 80 個國家、50 種信仰、上萬人次出席參與盛會。 今年 11 月,加拿大成為第七屆的主辦單位,屆時將展

15


封面專題

Topic

靈性的精進 插畫.王金芳

16


封面專題

Topic

自卑的精進 撰文.呂政達

從小就是個自卑的人,對自卑還算有些了 解,雖說每個人的人格中多少都有自卑的

情愫,總結有三個特徵,一、覺得自己不如別 人。二、害怕成為眾人關心的焦點,容易產生 大家都在注意我的錯覺。三、不敢說出自己的 需求和主張。 我這一輩子都在跟自卑情結相處,現在年 紀一大把了,好像也沒有什麼長進,但我已懂 得向外尋找借鏡。我找到心理學大師阿德勒, 也讀了他的《自卑和超越》,從小罹患佝僂病 的阿德勒也是個自卑的人,他給自己的補償就 是日後當上醫生。1907 年,阿德勒發表《器官 缺陷及其心理補償的研究》,主張自卑感雖因 先天劣勢而產生,卻是驅使個人進步、變得更 好的原動力。他甚至延伸強調:「人類所有文化, 包括藝術、哲學及宗教,都奠基於自卑感。」 我讀到《賢愚經 • 尼提度緣品》,那個受 佛陀點化的挑糞人尼提的故事。簡單的說,佛 陀要弟子阿難去找至貧至賤的挑糞人尼提出家

在者,今尼提比丘是。」 我喜歡佛陀說的一段話:「凡人處世,尊 卑貴賤,貧富苦樂,皆由宿行,而致斯果。仁 慈謙順,敬長愛小,則為貴人。凶惡強梁,憍 恣自大,則為賤人。」 所以,自卑的精進功課,應該有身、受、 心、法四個入門。

修行,他的大功德主和隨行的修行人都表示反

是不是前世犯了錯,今生要用自卑來彌補,

對,話說多了,連波斯匿王都來問難。佛陀告

我無從得知,自卑若只是個念頭,那就是我們

知此人前世原是出家人,只因犯了過錯,這世

的身念,有效的功課就是強制不要去理它,自

才以除糞穢來補償功德,所謂「欲知爾時僧自

己不如人、不敢提出要求的念頭就任它升起吧, 17


封面專題

Topic

自卑和自我懷疑就是掉舉之毒,不去理會念頭,

阿德勒談到自卑的超越時,運用一個麥達

讓念頭失去勁頭,自卑情結縱使還在,也慢慢

思技術,就是面對自卑者的神經症需求,讓他

減弱了影響力。

學習能夠自我挖苦,終究產生想要改變的力量。

有位禪師說過一個故事,他面對自卑、覺

自卑者的改變契機就來自他有辦法自我解

得自不如人的阿婆信徒,「後來我叫她兒子帶

嘲,不要再被自卑感牽著走,還有一個有效的

一台錄音機來,我就念《普門品》,我念一句,

方法就是不顧一切的去做自己害怕做的事,像

她跟著念一句,用台語念。前幾天,差不多一、

是自卑到不敢去跟異性表白,覺得被拒絕很羞

二十天前,那個老阿婆又來了。她就跟別人炫

恥,然而,要是真的過了那一關,知道天不會

燿:『我會念《金剛經》、《彌陀經》、《普

垮下來,改變出自無形中。

門品》,就是這個師父用錄音帶教我的啦!』」 18


封面專題

Topic

陳義芝 澄澈詩眼之下 撰文.劉曉頤

灣指標性詩人陳義芝,素心寫詩,潛心修

下許多與人共享的感情,來自於主觀的體察、

行,謙沖而又岸然,從不因沿途風光而迷

思考與觀想,許多經驗的化煉,達到非個人的、

失,始終堅持原則。在其澄澈深邃的詩眼之下,

共鳴的境地。」

作品具有獨出的美學觀與空靈剔透的哲思,透 顯他的超逸與雍容。在國內出版,距今最新的 詩集《掩映》自序中,他留下一句拓刻般可恆 久矗立的體悟之言:

以文學拯救卑微 陳義芝在經歷過人生創傷後皈依佛法,為 心道法師的弟子。綜其人生歷練與詩學涵養, 對於「自卑和精進」這個主題深有所悟。在宗

「詩變成了拯救卑微的道路。」 「詩如果留下,一切活過的都留下了,留

教修行方面,他說,自己完全不能與法師的境 界相提,但關於一個人從自覺微小,進而拓深 19


封面專題

Topic

人生體悟,擴大生命視野,則略有心得。難得

試看眾生,使人自卑的因子幾乎無所不在,

謙沖如他,總是清風襲人,其書寫與創作,更

諸如先天身體的殘疾,相貌身材的平庸,或後

不僅止於文采斐然。他曾說:「我心目中的詩

天的困蹇:孤兒有遭棄的自卑;在寵溺中成長

人是能為自己的土地與人民發言,把民族的歷

的孩子則因缺乏應對變局的能力而自卑……,

史、命運、傳說、生活情態擺進作品去的人。」

陳義芝舉了許多例子,說明修行之必須,超拔

對於詩人,他作如是觀。透過詩,透過文 學,他深入人性底層,與不同族群感應,悲憫 人生的危脆,「從任一角度看,人都非常無能, 終其一生無法擺脫束縛。」但語鋒一轉,「即

之必須。喟嘆難免,但他認為,無須為此耽溺 自憐── 透過不同方式的修行,卑微可獲救贖。

創作即修行 「創作就是我的修行。」陳義芝堅定地說。

使缺乏宗教慧根,不能真正藉由修行來超越, 我們也並非全然處在困境中── 無論是我們發

曠日持久的堅持,即可謂修行,所謂「手

現了文學,抑或是文學發現了我們,藉由書寫,

藝禪」,亦可達物我兩忘,無所欲求的境界。

我們都在尋找答案,尋覓知音── 文學不是拯

這種修行,令陳義芝沒有邊界地接近美與哲思,

救自卑的唯一途徑,但卻是很好的途徑。」

持續地改造自己,去成為一個更好,更自然的 人。唯有如此,才會與詩意的存在相關;不假

詩人關照自身與眾生。在他看來,人類從 嬰兒期嗷嗷待哺,無自主能力,已注定埋下自

外求,才會獲得語言與生命的自足。因為修行 與自足,他對人世挹注深情,又超脫凡俗。

卑種子;經過成長期,茁壯期,最後卻仍逃脫 不掉垂老暮年的晚景,身心衰弱而必須倚靠他

對陳義芝而言,文學還有另一層無用之用:

人。所以由生至死的循環過程,皆難脫離自卑

學習更加柔軟體貼,尊重生命,深入地同情共

陰影。如何超拔?陳義芝說,唯有提升思想層

感。他曾經歷過巨大滄桑,也曾跌撞、千瘡百

次── 非僅個體生命的格局,而是進一步對於

孔,深知人生總有無可奈何的處境,因此,「更

群體的關注,締造意義,有所增益,方能享有

當常懷謙卑敬畏之情」。藉由書寫,得以照見

生命充足的感覺。身為異萃過人的詩人,陳義

另一個更深層的自我,他說那是「鏡中的自己」

芝是一路謙卑精進過來的。他從寫詩所擦撞出

── 不似「現實」中假面的自己,卻更接近「真

的心靈火花,深刻印證:若無超越的思想,人,

實」的自己。

何其卑微渺小! 20

法國心理學家拉岡有鏡像理論,阿根廷大


封面專題

Topic

作家波赫士有「兩面鏡子就可以形成迷宮」的 哲思。著作等身的陳義芝,穿梭在一座又一座 迷宮之鏡,無限折射。身兼學者、教師、詩人 等多重身分,最主要的定位還是詩人;而詩, 是最精純而內在的語言,漫漫詩路,得以透過 心靈各層面檢視自己,反省殘缺而提升自己。 談及反省,陳義芝表示,一般人的反省通常在 道德規範層次,文學人則不然,能觀照人心與 人性,包含幽深、陰暗甚至汙濁可悲的內在軟 弱面。能深入反省,看清人之本然與潛藏慾望, 就能保有更加清晰的人事洞見。 儘管出類拔萃,陳義芝仍坦然道出自己從 小就有的自卑經驗。他是所謂外省第二代,祖

霾,卻未真正生發不良影響。在學業奮進之餘,

籍四川,出生於花蓮。父親早在他尚未出生即

年少的他就閱讀了不少文史哲的書,16 歲的青

不得不除役,當時外來者謀生困頓,3 歲時,父

澀年紀就開始拾筆,走上寫作之路。藉由書寫,

母遷移至中部的大肚溪出海口海濱荒村,小瓦

不斷提升,終能擺脫自卑的心理。

房蓋在木麻黃樹林裡。由於家貧,營養不濟, 他曾遺憾體格瘦弱,為此感到自卑。 小學時,他以全年級前三名成績畢業前, 擔任副班長,身為班長的同學不但學優,個頭 也高大。老師把他與班長兩個孩子分別比喻為 「航空母艦」、「小子彈」。小子彈雖然也有

藉詩作深入省思 「我發現只有寫── 探詢真正的自己,才 不至於淹沒在現實人群裡。」陳義芝說。所謂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他舉王國維的《浣溪紗》 為例,淺談人的脆弱卑微面。

威力,但與航空母艦是不成比例的對照,老師

山寺微茫背夕曛,鳥飛不到半山昏,上方孤罄

無心的「讚美」不料卻成了一個孩子的心結。

定行雲。

然而,自卑導致墮落或精進,存在於一線之間

試上高峰窺皓月,偶開天眼覷紅塵,可憐身是

── 當時的自卑感,對陳義芝而言或有些許陰

眼中人。 21


封面專題

Topic

「山寺」、「鳥」為詩中主意象,背景是

姓生活?困惑之際,他盤腿獨坐菩提樹下,「默

蒼茫的,鳥表芸芸眾生,夕曛為光景,鳥飛不

誦經文如訪迷宮」,憂憫之情更甚,深感人之微

到半山,天即已昏暝。眾生不都如飛鳥、行雲?

渺無助,故以烏鴉寓人,寫「成群的烏鴉飛上,

濛靄中聽見暮鼓晨鐘,軟弱中若有所思,一旦登

飛下/在頭頂上喊:要」,「要」之吶喊凸顯生

上高峰仰望皓月,洗心澄慮或可偶爾打開天眼,

民各種欲求。痛惜而寫道,「如我/恆在祢眼

探查到人生終究憂煩勞苦,望見紅塵中人即是自

中修行/在祢腳下跪拜/在 Sheedagon 的光罩

己的顯影。「可憐身是眼中人」── 此番無奈,

下/默想無常。無人流淚/這裡早已流盡眼淚」

幾乎無人可跳脫,無怪乎臺靜農先生生前常吐露

(以上所引詩句皆出於《仰光》),他不僅以詩

「人生實難」的感慨。

遣懷,更寄託大愛與祝福。

他再以自己的幾首詩作為例。2017 年由四

深諳生活之無奈,陳義芝在許多詩作中寄

川人民出版社發行的陳義芝簡體版詩選集《不

予悲憫,如《保安林》、《燈下削筆》等詩。果

安的居住》(書名同九歌版),所收錄的《鯨》

真是以詩修行,從瀝心斷腸,到淡定深長,情懷

一詩,即出於他曾在個頭上被班長比下去的「本

綿亙,終究,「此心安處是吾鄉」。

事」觸發,寫這首詩是一種心理償贖,藉海中巨 大的鯨魚自我比況。《岩生植物 ── 中橫築路 工人》一詩,寫途經中橫公路,看到岩壁上的 小草在風中顫抖,抓住些微貧瘠的土壤以求活, 他遙想當年深山築路,多少榮民工人冒著生命危 險,正如岩生植物。縱使寫的是地誌詩,陳義芝 也寄予人文關懷與同情襟懷,柔軟地表現小人物 的卑微滄辛。 出版詩集《邊界》前,他曾由靈鷲山心道 法師引領,參訪緬甸,當年緬甸還相當落後,他 憐其人民生計艱困,故寫《仰光》一詩,收錄詩 集中。見「大金塔,赤炎炎像著了火」,叩問 佛陀慈悲,為何並未垂憐庇祐這個小國家的百 22

在 散 文 集《 歌 聲 越 過 山 丘 》 中 曾 自 述, 2003 年,年屆 50,始思索《金剛經》四句謁, 有感於世上物象朝夕生變:「人受妄念纏縛,只 有至堅的金剛利劍能斬斷這種纏縛」。離開獅頭 山金剛寺,「當山門緩緩關上,我的心仍然敞開 著,回看身後的金剛寺,在細雨霏霏裡更加虛 靜,似有若無一般。」 細雨霏霏中他的身影虛靜,還原起初一襲 青衫,清癯而屹立。那悠悠倒映的山高水長,是 從自覺卑微,到藉由文學與宗教等方式修行精進 的打磨與拋光。環境格局不斷變動,但他回首蕭 瑟與風光,坦然視之,也無風雨也無晴。


封面專題

Topic

練習歸零 撰文.呂政達

小時候,每到天公生日,媽媽會帶我上臺

請你回歸到零 ── 你的本心。「死」可能

南的天公廟拜拜,我對大殿那幅「一」的匾額印

就是回到「零」,「放棄」、「捨下」、「初心」

象深刻,那個「一」字體遒勁滄桑,我長大一點

應該也都是回到「零」。現代人太接受經濟學定

知道典故出自道家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

義,相信「零」就是「沒有」了,才會如此恐懼

三生萬物。如果說,道家是「一的哲學」,佛家

「歸零」,害怕著失去和輸的感覺,也才熱衷於

所主張的應該就是「零」的學問。

累積、掠奪、得到、爭取的遊戲。從小,沒有人

相對於道家的一,臺南還有個著名的匾額, 就是竹溪寺的「了然世界」,這是佛家的零吧。

告訴我們,「零」其實是宇宙的開端,是密度無 窮高,一切可能都會發生的點。

零當然不是「沒有」,也不是全然的空無。「零」

殊眼禪師是韓國通度寺的和尚,「殊眼」

的出現是數學上的重要發現,理性擁有「零」的

是他的法號,是「文殊一隻眼」,也是「天地是

概念才開始具備抽象能力。哲學和邏輯從「零」

沙門一隻眼」的共一只眼目。他的畫作曾渡海來

以後打通任督二脈,代數、幾何、迴歸、微積分

臺展覽,那次在世界宗教博物館,我就目睹殊眼

在文明的金字塔上,才像巨石堆砌,墊高我們的

禪師畫了一個零,非常安靜,幾乎不曾有過變動

視野。

那樣。那個零,就是佛家所說的正法眼藏,是莊

西元六世紀末,古印度人創造阿拉伯數字, 把「0」也放進來後,物理學、天文學界一直和 「零」糾纏搏鬥。物理學家一度要放棄「零」, 因為單要計算零,就惹來無數麻煩,而宇宙並無

子的大宗師,也是藏傳噶舉派的大手印。莊子的 大宗師以道為師、離形去智,主張歸返自然。我 覺得老子說的更是透徹:「谷神不死,是謂玄牝。 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絕對的體積和時間,也就是說,宇宙如果是一本

這樣來練習吧,觀看殊眼禪師的禪畫,讓畫

大帳簿,永遠都不會透支,「零」最後仍然得

的安靜從眼睛進到心中,用毛筆或你喜歡的筆,

到勝利。天文學家現在普遍相信,宇宙是從一個

也來畫一個零,進到這個無始無盡的圓中,你的

「零」開始的,在這個「零」裡,這個宇宙的開

一切身口意歸到這個零,隨時都回到這個零。當

端,體積無窮小但密度無窮高。

生活不如意時,當你分心時,隨時都能歸零。 23


封面專題

Topic

開悟的智慧 訪問讚念長老談內觀禪修和應用

問:什麼是內觀禪修? 內觀禪修(毗婆舍那)是依著「識智」或 「法眼」,觀察所緣(自己的身心現象),一 直到完全看清身心的實相(無常、苦、無我、 空性)而滅苦。修習內觀可證得阿羅漢和成佛 (成佛另要圓滿三十波羅蜜);修習寂止(奢 摩他)可得世間八定(色界、無色界定)。禪 修者如果只修習色界、無色界定,沒有轉修內 觀,在往生時,會生到梵天而不能出輪迴。 佛陀出世之前,印度的修行者只修寂止, 但佛陀修了內觀,觀照身心,自證自悟而成佛, 接著對五比丘教導內觀,五比丘也都證悟了, 不久佛陀要他們分開去印度各地傳法,佛陀則 去度化迦葉三兄弟,老大是優樓頻螺迦葉,他

中道後就突破了。

認為自己是阿羅漢,每次佛陀講什麼,認為自

問:長老當時修習中道的內容為何?

己都會,不用再修了,佛陀用種種神通降伏他 後,對迦葉三兄弟教導內觀,使他們生起智慧, 證得阿羅漢的果位。修行有兩種,一是奢摩他 (寂止),屬於定;一是毗婆奢那(內觀), 屬於智慧。寂止的終點,心只有暫時的寂靜; 內觀則可以開悟。長老在 20 到 27 歲時,所修 的都是屬於寂止,後來修習正確的內觀,走在

修習內觀是修八正道(正見、正思惟、正 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八 正道就是中道。長老年輕時,先以 7 年的時間 苦修,所修的只是寂止,並以為八正道是一條 條分開的,只要修一條就能證悟。7 年後來到猜 那寺,阿姜達摩多羅師父開示說,要把八正道 合為一道,就像五隻手指,只有一指是不能拿

24


封面專題

Topic

智」,並可以知道身內七輪的不同功能。喉輪 處的「意法」和在胸口心輪處的「心」是不同 的性質。心像大象,隨性的吃東西,意法則可 控制心,就像坐在大象的脖子上。培養出的正 念、大正念就在意法之處,而不是在心。從意 法去觀照心,可看到心中過去和現在的各種煩 惱。心輪下依次是禪定輪、世間輪和最底下的 海底輪。心處在世間輪會追求世間的五欲,海 底輪則是愛慾的中心。當法眼或識智越來越強 後,就知道世俗的神通和禪定都會退失。識智 和心之間可以自問自答。當下知道,為什麼自 己苦修時期的五位師父都還俗了,因為他們的 心從禪定輪出來後,時常處在世間輪和海底輪, 就會生起還俗之心。從眉輪處的法眼或識智可 以見到實相,接著審查識智和意法,知道這二 東西的;如果八正道少了一個,是不可能證到 涅槃的。知道這重點後才不會走錯路。在第 14 天起開始專心修持八正道,將心走在中道。本 來是想修 7 天吃一頓飯,再修 7 天再吃一頓飯, 繼續修到 7 個月,如果 7 個月還沒有體證,就 要延續到 7 年。但是修了八正道不到兩小時, 就體會到了,從那時候起,心和意法是分開的, 然後就一直開發智慧。對修行沒有疑問了,就 離開關房,向師父阿姜達摩多羅報告。 心在中道就會在眉輪處生起「法眼」或「識

者是沒有煩惱的;而後去觀察心,就看到煩惱 和苦都是在心輪處,所以「苦、集」是在心, 「滅」在意法,「道」在法眼。論上說,心有 121 種,煩惱有 1,500 種,愛有 108 種,當下一 直審查,反覆觀照,就清楚了。從那時(1964) 到現在 52 年了。行住坐臥,安住在大正念,不 管換什麼姿勢,意法跟心不會在一起。清淨的 是法眼和意法,要從意法指導心,但是一般人 沒有發現這一點,修行時就住於禪定輪,因而 不會見到法,看不到心中有見、有取、有愛、 25


封面專題

Topic

有我。

問:為何要觀察心中的煩惱? 例如,有的煩惱會偷偷跟著慈悲心,要時 時仔細去觀察自己的慈悲心是不是純粹,是不 是有夾雜著煩惱。如此依著慈悲心來修並清除 煩惱,最後也可以證到阿羅漢。當六根開放時, 要仔細檢驗在心中有沒有煩惱生起,檢驗有沒

由於讖摩皇后過去生中聽過很多佛陀所說

有邪見。例如第三果(阿那含)的煩惱是很微

的不淨觀,也供養許多佛陀,當下經由佛陀的

細而不易覺察,但要一直去覺察。初果所要斷

指引,讖摩皇后隨著修觀,智慧就生起了,接

除的煩惱,比較粗,較易覺察。檢察第三果的

著請求佛陀讓她出家,佛陀同意了。她努力用

煩惱時,有時候看它,它不出見;不看它時又

功後,很快就證得阿羅漢的果位。佛陀時期,

冒出來。但如果依著住於眉輪的法眼來觀察,

有的人聽法時就開悟了,有的人聽法後離開去

就容易觀察到,觀察到後才能用智慧滅除這些

別的地方自修就開悟了。我在老虎洞寺指導內

細的煩惱。

觀 40 年,有時被指導的學員沒有證悟,反而是

問:長老如何指導內觀禪法? 用圖表來指導,例如,七輪圖、中道圖、 外身圖等。學員一邊看圖,一邊反觀自己。例

旁聽的人證悟了;有的人是走在回寮房的路上 開悟了。

問:生活中怎麼修內觀?

如,佛陀時期的讖摩比丘尼,是女眾中智慧第

例如,遇到什麼就接受事實,並反觀自己。

一,原先她是皇后,長得又漂亮。佛陀就在身

要覺知苦,眾人都有苦:如果聽到別人生病,

旁顯現二位天女(這就是利用形像來引導),

就反觀自己也會生病。見到苦,也會見到法。

長得比她更美,用來破除她對美相的執著,當

如果滅苦,就能進入涅槃。有很多比丘想得到

她放下自己的美,轉去執著天女的美,佛陀就

涅槃,但沒有去觀照苦。四聖諦是苦、集、滅、

把她的慢心降伏了,再把天女的美相變成老女

道,簡化為兩個:「苦」和「滅苦」。一般的

人,再變轉成剩下骨頭,如此導引到無常、無

修行者見到苦就受不了,其實要見到苦,苦有

我。

三種,身苦、心苦、執著五蘊之苦。要看到三

26


封面專題

Topic

就會還嘴,而且罵得更兇(變成都是壞人了)。 我們面對怨恨、冤親債主,只有兩種處理方法, 第一種是繼續增長怨恨、冤家,第二種是清洗 乾淨。 第一種是,這種人越去做惡業,因而冤家 越多,都是回嘴、回手,沒有反觀自己,沒有 斷自己的煩惱。別人講我的是非,我就講他更 多,變成增長冤家;如果去報仇,那個仇本來 是果,卻又變成因,有了因,就會再生出果, 因果不斷輪著。 第二種是,不想往外報復別人,而是反觀 自己,往內把想報復的心清洗乾淨。把想報復 的心洗掉,就沒有因,就不會再生起不好的果。 例如,佛陀於久遠的過去世當菩薩時,跟 愛(欲愛、有愛、無有愛)是苦的因,如果要

提婆達多第一次結冤的經過:提婆達多見到一

滅苦,要依著八正道來滅三愛或苦的因。但是

金盤,想買但是又想殺價,所以向賣的人說這

只是知道,不會成就,因為修行有五個次第,1、

不是真的金盤,並故意離開;不久,菩薩經過

知:知道了,可是還沒見到。2、見:見到了,

也見到金盤,用身上所有的錢買了金盤。事後,

可是還沒有修。3、修:在修當中還沒有捨或放

提婆達多認為菩薩奪了他的金盤,成為冤家,

下。4、捨:放下了,但還沒真正斷除煩惱。5、

並發起惡願。金盤已經不見了,但是提婆達多

解脫:真正斷除煩惱而解脫了。經由知→見→

的怨恨不管幾世都還在,遇到菩薩就繼續造惡

修→捨→解脫,就進入涅槃。生活中,要時常

業,一直跟到菩薩最後這一世。由於菩薩不斷

知苦、見苦、修苦、捨苦。例如,我們見到不

清洗心中的惡,不去報復,最後終於成佛!

喜歡的壞人,就反觀自己:我有沒有壞人的惡

(本篇為讚念長老於 2016 年 6 月 15 日受訪的

心?有的話,就捨掉自己惡的心。一般人被罵,

內容,由大仁法師翻譯,許凱森編採) 27


封面專題

Topic

人身玩家

撰文.呂政達 插畫.黃靄琳

名叫阿文的計程車司機,常在我家樓下排

這邊,生命變成吉姆 • 賈木許的《地球之夜》,

班。熟一點後,我常聽他感嘆「人生什麼

計程車沒有目的的漫遊。

都是假的」,怕我不信,還舉了香港武打明星 劉家輝晚年中風,妻離子棄的情景當例子。

《玩具總動員》那部動畫,星際警察巴斯 光年以為自己真的在執行星際保衛任務,牛仔

坐阿文的車到松山的目的地,那 10 多分鐘內,

胡迪嘲笑他,我們只是一個叫做安迪的小孩的

我唸著聶魯達的詩,「生命如此豐富以致花朵

玩具。虛假的身體需要被點醒,我們相信的也

枯萎,而且充滿哀傷。黑色的河床上流動著永

是假的,也可能只是某某人的玩具。

恆的渴求,隨後是疲倦,與無限的痛。」我承 受一名計程車司機的疲倦,當然,也有我自己

來,人身有三個最貴:人身最可貴,因為易近道,

的。 知道人生是假的,然後呢,如果就停頓在 28

但佛法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演將開 容易覺悟,容易解脫。1977 年,印度哲人奧修


封面專題

Topic

講道:「一切都會存在,突然有一天你將會不

人身也許就是一群活在「柏拉圖洞穴」的人,

存在,你的身體將會死。這個一直跟著你在生

虛假的把壁上的影子當作真實世界。

活的,你一直那麼照顧它的優美身體──它曾經 生病,你就被擾亂,有一天它將會變得非常沒 有用。那些曾經喜愛過它的人,同樣那些人將 會把它帶到一個火葬的木堆上燃燒它,只要在 想像中看它、思索它,你就會覺得顫抖。」 但是,人身就是用死亡當作界線嗎?有人 問佛陀說:「當你走了,永遠不再具身,你將 會怎麼樣?」

史蒂芬史匹柏導演的《一級玩家》,人們 蜂擁進入「綠洲」,雖說是虛假世界,但遊戲 真的會影響到身體,我又想起計程車司機跟我 提起的疲倦,最後,史蒂芬史匹柏宣稱要回歸 到真實的世界,但佛家認為那也是假的,我們 理當藉幻修真,不要留戀在人身的幻象中。 《楞嚴經》提到:有十種仙,皆於人中鍊 心,堅固精粹,壽千萬歲。若不修正覺三昧,

佛陀說:「我將會消失而進入存在,如果

則報盡還來,散入諸趣。我們今生只擁有一個

你嚐到存在,你就會嚐到我。」佛陀這句話,

身體,受到身體的限制,但卻也是生為人身的

卻讓我想起《一級玩家》這部電影,死去的電

功課。

腦天才哈勒代在虛擬世界「綠洲」設下三個彩 蛋,要破解謎題,就要進到哈勒代生前的恐懼 和遺憾中去尋找線索,好像哈勒代也是佛法的

Player 這個字,有玩家的意思,但也可說 成是選手或是播放者,想想,也不是偶然的。

信徒,「如果你經驗了我,但這都不是現實。」 29


封面專題

Topic

廖咸浩 銀碗盛雪

撰文.劉曉頤

談基督教和佛教的靈性傳統

插畫.顏寧儀

教與基督教,分別代表東西方宗教淵源,

粹從哲思角度理解兩大宗教的靈性傳統,自有清

從羅雲威廉斯的知識傷痕,到心道法師的

明精湛觀點。

靈性關懷,兩大宗教的靈性傳統,正可視為比 較宗教的主要譜系。現任臺大外文系特聘教授

佛儒家成長環境

的廖咸浩,身兼詩人、散文家、評論家、教授

廖咸浩的祖父乃一介儒士,一生志業即是

等多元身分,因為研究領域之一是比較詩學,

將儒家經典重予注疏、另創新局,同時他又是虔

促成他對於比較宗教也有所涉獵。出身佛教家

誠佛教徒,固定每天早餐茹素和禮佛,因此,廖

庭,廖咸浩本在禮佛氛圍中成長,就讀臺大外

咸浩從小在祥和肅穆的禮佛聲中起床,每天睡前

文系時,因為學科而需要大量閱讀聖經,除了

都聽爺爺說佛教和儒學的典故。小時候,聽那些

文學,他慣以知識者立場觀照宗教文化。

故事還半知不解,但在無形中生命已受到滋釀, 並隨成長過程中受到的知識或事件啟蒙,漸有所

「信仰宗教是一種緣分。」他說。或因緣 分未到,至今他並未成為任一宗教的信徒,但純 30

悟。


封面專題

Topic

祖父是虛雲和尚大弟子歐陽鏡湖的學生,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

懷抱出家的志願而未遂,故在家修行。廖咸浩是

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金剛經》偈語

長孫,深受爺爺疼愛,祖孫緣分持續到他念高三

於廖咸浩,因從小聽爺爺念佛而耳熟能詳,但直

時,爺爺 88 歲過世。「爺爺是我的精神支柱。

到國中階段才因課外閱讀而理解其意。正如他所

只要在他身邊,我就會感覺到祥和平安,而但凡

聆聽過的那些佛家與儒家的床頭故事,當下半知

遇到人生困境時,都會想到他。」廖咸浩說。

不解,假以時日,都因各種因緣而水到渠成,霍

爺爺受佛教影響,清儉篤實,穿過的衣服

然貫通。

皆經多次縫補。他一秉禪宗精神,活得入世認

去年廖咸浩出版了厚厚的一本《紅樓夢的

真,但豁達不受俗務羈絆。到爺爺晚年,廖咸浩

補天之恨:國族寓言與遺民情懷》,以「遺民

發現他沒有再繼續注疏四書五經,問其原因,爺

情懷」作為重詮《紅樓夢》的密碼,並從文字迷

爺說:「人生至此,志業已不重要,心性才是要

宮中發掘「隱微書寫」的政治意義,延續了蔡元

務。」當時,爺爺一日禮佛五次,世事皆已看淡。

培、潘重規的「紅學」論述,力圖鈎沉「隱去的

過世後,家人圓其遺願,將《金剛經》與他的肉

真事」。追溯起來,他很早就開始讀《紅樓夢》,

身一起火葬。

因這本小說和佛道兩家傳統有很深的淵源,頗能 銜接他早年的教養。但對《紅樓夢》的著迷又促 成他進一步了解禪宗。博士論文因探討比較詩 學,而大量閱讀公案,更深入探索禪宗。至此學 問與生活有了更多的結合。 「我最主要受到禪宗影響的是踏實生活的 信念。真正的佛性,是要在生活中尋找的,眾生 是未醒的佛,佛是已覺的眾生。若踏實體驗,融 解我執,佛性無所不在。」廖咸浩說。

「被主擁抱」與「自己成佛」 廖咸浩說,在禪宗興起之後,佛家和儒家 已互相牽涉,佛家與道家更常交雜混融。禪宗的 入世本就是受到儒家的影響,而道家追求與道合 一與禪宗追求佛性頓悟,也讓兩者極易互通。他 本身在佛儒家氛圍中成長,高中因為寫詩,對詩 學產生濃厚的興趣;而對於詩的本質的探討又很 31


封面專題

Topic

容易碰觸本體的議題,因此對西方哲學開始涉

性區別。西方文化主要受基督教影響,強調放下

獵,尤其是當時風靡文青族群的存在主義。詩質

自己、倚靠主,回歸主恩的懷抱。以基督教的靈

與本體的探討最後無可避免的觸及人生「終極關

性體驗而言,強調信仰中有相當部分是無法以理

懷」的課題。身為詩人、評論家,廖咸浩表示,

性理解的,只能以「靈性」去「經驗」。基督教

詩學,尤其「詩是甚麼」這個核心價值,和人生

強調信、望、愛,以信心領受、以盼望等候恩

終極關懷具相當程度的鏈結。扣問詩對個人及社

典,放下自己,回歸主的愛,而其體驗部分最後

會有何意義,必須要先能回答人生的意義何在。

必然涉及齊克果所謂的「信仰的跳躍」(leap of

但中西方的「終極關懷」卻以極不相同的 方式呈現。「被主擁抱」與「自己成佛」為關鍵 32

faith),無法以語言道盡,「因此,雖然基督 徒強調作見證,但是我們聽到的見證在關鍵時刻


封面專題

都會直接跳過,因為那一刻是無法言說的。」廖

Topic

禪宗最後的面貌。

咸浩說。

某種意義上來說,南方視角帶動禪宗及整

佛家的體驗乍看也極為類似。禪宗的核心

個中國文化的轉變,就有如佛教所強調的「去我

精神在於言外頓悟、立地成佛,故最終必須跳出

執」。「我執」必須不斷從一個邊緣的視角去拆

邏輯語言的陷阱,捨舟登岸、直觀本性。故眾多

解,才能看到既有體制(不管是人心結構或社會

公案都有近乎「棒喝」的一刻。這種揚棄二元、

結構)的缺憾。廖咸浩歸結說,就此而言,所有

躍入混沌的策略自《金剛經》始,經龍樹發揚光

宗教都試圖要解決「我」所帶來的困擾與痛苦。

大,但到了禪宗才真正進入不立文字、拈花微笑

比如,基督教與佛教的精神系統,一個強調放下

的境界。這兩個宗教看似都有超語言的體驗,但

自己,一個強調放下我執,皆試圖拆解小我,探

廖咸浩認為中西之間存在程度與屬性的區別:禪

尋「更大的我」。但佛教與基督教方式大異,

宗的頓悟來自身體力行、觀照當下,任何日常細

基督教是一神論宗教,上帝自給自足全知全能,

節都可為悟道的媒介,只要思維能突入空境,而

而相對的,個人的存在微不足道可有可無,故聖

於空中悟出妙有,也就是眾生本有的佛性。但基

經中上帝一再以各種嚴酷的方式告誡世人不可

督徒則在信主的霎那,擁抱了一個巨大實存的人

傲慢,以便領略到神的至高至上。佛教則幾乎可

格化力量。信主之後,基督徒重視作見證、傳福

謂「無神的宗教」(atheistic religion),需靠

音。但佛教則幾乎完全不講求言語的見證,而且

自己修行。故佛教,尤其禪宗修行的目的在於去

大乘雖然自度亦度人,但仍以有緣為前提,以頓

「我執」,但功夫到了,所見反而是佛性真我。

悟為法門。兩者某些表面的相似,無法掩蓋實質

所謂真空即是妙有。故佛性自在,不假外求是佛

上的不同。

教與基督教的關鍵差別。佛教因經由思辯超越思

所有宗教都在處理「我」的課題 廖咸浩對禪宗的探索,也讓他開始研究中 國南方文化的特殊性,因為禪宗其實是個中國

辨,故性挑戰性也較基督教為大。最後,廖咸浩 表示,欲望是我執的根源,生死尤為其大;如何 悟出生死即是涅盤,關鍵都在於「銀碗盛雪」四 字。

南方的產物,如慧能本人就是嶺南「獦獠」(野 蠻人),而促成其興起的重大影響—— 南方道家 (即老莊),顧名思義也是南方文化。六祖之 後禪宗仍然持續的南方化,比如吸收牛頭禪的 傳統。甚至後來還有更新一波、慧忠視為異端的 「南方宗旨」(「真空妙有,佛性是常」)形塑

廖咸浩諳知中西宗教淵源掌故,但最終以 禪偈做結或是一則關於未來的隱喻?九月中便赴 德國柏林自由大學專心著述的他笑說,柏林冬日 時有雪天,此行將自期程門立雪,或許有幸龍場 悟道? 33


封面專題

Topic

與業力同行

撰文.呂政達

編自漫畫 的電影《與神同行》第 2 集,關

分類。業是行造做的果,又是再次遇到緣境時產

於業力和死後審判,在農曆 7 月間引發話

生行的因。西方詩人馬拉梅則說:「皺摺隨著皺

題。

摺」,我們的身業、語業、意業是這樣相隨相伴 這部電影揭露 3 名陰間使者江林、解怨脈

和德春的因緣,來自 1,000 年前的戰爭,1,000 年 來的恩怨和事件都凍結著,業力要等待 1,000 年 後出現第 49 位貴人才能解凍。但在佛法中,業 力從不等人,業力就像是西方哲學家解構美術作 品時所使用的「靈魂皺褶」。 佛教徒對業力不陌生,業業相報,「善有 善報,惡有惡報」都是在講業力,也有細微的 34

的;哲學家梅洛龐帝說:「思想就是皺褶」,他 稱為「靈魂皺褶」,皺褶就是差異點的重疊,也 是下一個動作的開始。依據德勒茲的皺褶理論, 我們每一個靈魂的皺褶,都會引發下一個皺褶, 如果把馬拉梅的話改一下,「業力隨著業力」。 我們則在電影看到,每個地獄也是皺褶。 《雜阿含經》中,依果報將業劃分成四種: 黑黑異熟業、白白異熟業、黑白異熟業、非黑非


封面專題

Topic

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

白無異熟業。簡單的說,佛教的業是道德因果規

《百業經》是釋迦牟尼佛宣說因果不虛的

律,輪迴是必然的結果,佛教的業與輪迴相互關

一部甚深經典,近年才在藏傳經典中找到。其

聯,它們是互為因,互為果的。業即是行為。

中共有一百多個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

《與神同行》的 7 個地獄,代表著身口意 的種種不善的行為,人間所不容許的行為:殺 人、怠惰、說謊、背叛、暴力、不義和逆倫,在 唐朝的十王圖,道教和基督教的 7 大罪都有類似 的觀念。寒冰地獄、拔舌地獄種種苦刑雖有警世 作用,漫畫和電影中,我們讀江林使者的故事, 他說:「沒有得到原諒,就是最苦的地獄」。依 我看,其實正是如此。 讀讀《殊勝論》的這段文字:「依業有情縛, 如輻附車輪。依業得榮譽,依業被束縛,依業而 毀損,依業而為虐。曉知業生諸種果,何言世間 本無業。」

彌、沙彌尼、優婆塞、優婆夷、仙人、國王、大 臣、婆羅門、施主,居民、妓女、獵人等人物, 具體地闡明了善惡必感善惡之果的真諦。但從 現代的角度來看,有太多文明和科學所產生的業 力,像是網路的業報,就是釋迦牟尼那個時代所 無法預見的,或許,我們只能掌握一個原則:「縱 經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 受。」 在《與神同行》第 1 集,貴人來到的第一 個地獄是殺人地獄,到了第 2 集,最後的審判, 也在殺人地獄,莫非作者暗示著,殺生正是最大 的黑業? 35


聞虛法師 善巧度眾

法師小公案

撰文.張育寧

年 6 月,聖山寺金佛殿聞虛法師串起各方

同的夢,未來會有更多的美麗奇蹟,在靈鷲山

善緣,僧俗二眾日夜不休,突破重重障礙

無生道場、聖山寺發生。

製作「大悲平安餅」,共同完成不可能的任務, 如願為聖山寺添購菩薩專車,是美麗奇蹟,更 是願力。

「讓不知道靈鷲山的知道靈鷲山,讓知道 靈鷲山的更喜歡靈鷲山」,這不是繞口令,而 是聞虛法師始終如一的簡單堅持。

略有烘焙經驗的聞虛法師和志工菩薩們, 71 人、8 天內,製作 36,000 片「大悲平安餅」,

三乘具足的金佛殿日常

這樣驚人的產量,已是小型工廠的規模。「那

金佛殿最特別之處就是具足三乘法教,聞

美好的一役,我們已共同經歷過!」聞虛法師

虛法師多以文化性、歷史性的典故介紹── 殿

說,大悲餅的圓滿,是因為一條心、因為有共

內的天花板上繪有觀音曼陀羅,是觀音壇城,

36


靈鷲人的故事

| Topic

法師身影

是藏傳佛教的顯現;三尊金佛 (平安佛、成功佛、圓滿佛) 由南傳佛教的泰國僧王認可鑄 造,1996 年時,心道法師在南 非開普敦遇見泰國僧王,分享 世界和平的理念,泰國僧王感 動於心道法師的宏願,致贈長 壽金佛一尊,從此開啟靈鷲山 與三尊金佛的因緣;而金佛殿 內的《華嚴經》柱,將八十卷 經文陽刻於殿內柱列上,則是 漢傳佛教的展現。 圓形場域的金佛殿,很適 合繞佛,心道法師也說,圓形代表的是「圓融」。

抽一張法語。」,接著再問一句:「看得懂嗎?」

不管是一位或一群信眾,只要一進金佛殿,聞 虛法師總是會帶他們繞佛、禪修、抽電子觀音 籤、抱抱佛腳,祈祝所求如願、平安吉祥。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心事,因為彼此不 熟悉,很難直接說出來,透過師父法語讓信眾 體驗、感受,在與靈鷲山接觸過程中,只要信

這是聞虛法師在金佛殿的每日日常,更是

眾覺得歡喜、受用,接緣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每位信眾的看見。

聞虛法師說。

聞·思·修 師父法語接新緣

菩薩專車 緣起貼心善念

聞虛法師總是從受者的角度思考每件事,

聖山寺距離福隆火車站約 10 分鐘步行路

這也是他堅持不變的弘法原則,因為心道法師

程,但上了年紀的老菩薩跟行動不便的志工走

的法教非常好,知道的人很少,師父法語是他

起來份外艱辛。法師一直希望能募集接駁車,

接引信眾的媒介,更是接新緣很好的著力點。

卻苦無機緣,去年,常住法師委請他製作餅乾

金佛殿服務桌上,整齊擺放著心道法師法語,

與各界結緣,信眾建議不如將「大悲平安餅」

信眾繞完佛之後,聞虛法師總會親切招呼:「來

與「菩薩專車」二合一,因而成就這樁美事。 37


靈鷲人的故事

| Topic

法師身影

志工惟惟師姐對於聖山寺大小事情,總 是 不 遺 餘 力, 去 年 5 月 底, 人 在 海 外 的 她 做 了 3 個夢,心繫大悲餅銷售狀況,最後決定回 臺,一下飛機不是回家,而是直奔聖山寺。 6/17~6/24 的每一天,惟惟師姐與志工們跟著聞 虛法師,從早上 7 點到晚上 10 點,除了半小時 早課及三餐用餐時間,都在全力製作餅乾。以 大悲水為原料的「大悲平安餅」,口感完全不 遜於坊間的糕餅店,惟惟師姐大力運用各種善 巧方便推廣,意外大受好評,各方訂單不斷, 團隊只好拼命追加。 過程裡,志工們極度疲累高壓,難免大冒 火氣,聞虛法師總是及時發揮智慧,安排大家 工作前禪修、念〈大悲咒〉, 讓心安定、寧靜、 祥和下來,落實「工作即是修行,生活即是福 田」。

成立聖山寺志工團 親授生命課程

程,信手拈來的生活化文字和語言,字字精準, 觸動人心,叫好又叫座。 生動、活潑的課程,透過「托水缽」、「喝 咖啡」、「吃葡萄」3 種遊戲體驗,讓志工常保 持正念,覺察、覺知自己的心念。以「托水缽」 為例,「心」和手裡的水一樣,心越急越怕, 水越是晃動;越不怕不急,反而越安定,心若 起波瀾,先停下來,「好的不喜歡、壞的不討 厭」,要繼續走後面的路,就像人生,不斷被 干擾,還是要一直往前走。 人生看似很長,生命卻無常,課程中,聞 虛法師播放 2 支影片,讓大家認真看待自己的 生、死!接著給每人一支筆、一張紙,請大家 寫下,死亡前 5 分鐘,最想說的話、最想寫的字。 聞虛法師說,生命的最後 5 分鐘,在臨終 的時刻,面對四大分離的痛苦,是順利往生西 方極樂世界與否的關鍵,「面對死亡和無常的

有了大悲餅的成功經驗,今年,聞虛法師

逼迫,你,準備好了嗎?會不會無法應付?生

也以行銷概念,與志工們成功互動,成立「聖

命很脆弱、人生很辛苦,生命的真實相,到底

山寺志工團」,靈活串起法師、職工和志工「鐵

是什麼?」

三角」關係,每月搭配淨佛日,給予不同生命 課程,並不定期規劃「淨心」、「同心」、「成長」 3 階段志工營,讓志工在淨佛中淨化心靈、顛覆 傳統在海邊禪修、凝聚成員向心力,一起成長, 孕育菩薩道的資糧。

人人皆有善巧度眾的智慧,由凡轉聖的契 機從何而來?也許是徬徨中抽到的一句法語, 也許不經意中聽到的一個故事……,金佛殿的 聞虛法師,用法語、用活動,努力創造更多接 緣度眾的機會,看著他在金佛殿的日常,我們

7、8 月,聞虛法師親自上陣,跟志工團分 享「生活中遇見佛陀」和「佛陀來敲敲頭」課 38

相信,每個當下都可以是由凡轉聖的契機。


靈鷲人的故事

| Topic

我見我聞靈鷲山

葉金鳳 八風不動修行路

撰文.陳莉蓉

司法到行政,從民意代表到政務官,前法

印象。隔年受邀造訪靈鷲山,一家三代 11 口人,

務部部長葉金鳳女士始終以民為本、積極

於開山聖殿旁的小屋中,全家皈依心道法師,

任事,為社會做出諸多貢獻。如今卸職歸鄉,

那一日正巧是 1 月 1 日、農曆 11 月 11 日、11

卻仍舊視民如親,除了提供彰化學子獎助學金,

人皈依,成就了 8 個 1 的吉祥數字。「我是一

更將心力奉獻到臺灣東北角,追隨上師弘法腳

個很鈍的人,可當師父為我加持,我真的感受

步,促進兩岸宗教和平交流,更以致仕高齡首

到師父傳來的力量。」

次參加禪七,克服坐禪盤腿的障礙,也在每日 清晨埋首燈下,老實認真持咒誦經,這一切的 堅持,都來自心道法師的叮囑。

葉金鳳捧出一張泛黃的皈依證,上頭法名 「濟源」,她感恩地說,「師父說我在公部門, 『濟源』二字字義特殊、有點中性,很適合我。」

「我這一生就是一位師父,不會變。」憶

回想父親過世時,她急忙帶著父親的皈依證回

起與心道法師的結緣,葉金鳳眼神明亮,思緒

山,一心只想著這應該要處理,「那一天正好

回到 84 年,那是她第一次見到師父,與眾不同

是圓滿施食,師父主法剛結束,隨即又幫我父

的紅色袈裟,莊嚴卻又帶著慈悲與溫暖的眼神,

親加持超度,我跟著後面,心裡真的很感動。」

雖然當中師父未發一語,卻讓葉金鳳留下深刻

出殯那天,心道法師更專程南下彰化和美,此 39


靈鷲人的故事

| Topic

我見我聞靈鷲山

舉更讓葉金鳳一家由衷感謝。

臨危受命 師囑持經渡越重重難關

的橋樑,「兩岸事務我還知道一些,比較了解 他們的想法,所以當我還在臺北的時候,山上 一通電話,我就馬上回山。」憑著對心道法師

「皈依隔年,我臨危受命、出任內政部長,

的一股熱忱,葉金鳳隻身前往普陀山洽談「毗

辦理震撼全臺的『白曉燕命案』,當時台灣社

盧觀音奉安靈鷲山」的合作,因普陀山的長老

會充斥著惴惴不安,上百個人民團體共同走上

們對心道法師高超的德望均甚為敬佩,乃能順

街頭,呼喊我不要恐懼!」沉重的破案壓力,

利達成兩岸觀音道場交流的殊勝美事。多年間

讓葉金鳳回山向師父請示,心道法師疼惜弟子

雙方保持良好互動,葉金鳳也將一次家族旅遊

憂慮與人民悲苦,慈示葉金鳳受持《金剛經》

安排到普陀山,「走到梵音洞前,看到我們的

50 部,以堅定執法辦案之心,不受外力侵擾。

多羅觀音香火如此鼎盛,真的很欣慰。」

「當我念到 27 部的時候,其中一名嫌犯就被巡 邏員警發現,直到第 55 部,犯嫌全部落網歸案, 我終於能還給人民一個安心的生活。」葉金鳳 談及白案,言語間依舊透著悲民所苦的沉重, 也顯現出對心道法師的無比敬佩。

「師父曾對我說,到處都跑遍了,別再跑, 應該認真修行。」曾經翻八通關、上攻玉山的 葉金鳳,步伐遍布臺灣多座百岳,視野高遠壯 闊如山,如今謹遵師囑,每天清晨安坐家中、 老 實 念 經。「 去(106) 年 1 月, 我 正 準 備 向

奉身國事、為民服務多年,葉金鳳工作之

師父告假,師父讓我跟他走走,師徒二人踏上

餘時常感念心道法師,每當有中國宗教團體來

十一面觀音,素白石階上,席地而坐暢談人生,

山參訪,她總是奉獻己力,成為雙方互動交流

師父說,《法華經》值得我一輩子去修持。」

40


靈鷲人的故事

| Topic

我見我聞靈鷲山

此時,葉金鳳卻有些頑皮地說道,「我跟師父

金鳳相信是另一個開始,她預計號召一些同事

說《法華經》太厚了,師父很慈悲地教我,一

朋友,共同來山坐禪聽寂靜,學習把念頭放下、

天念一品、一月就是一部,自在修行就好。」

體會生命的原貌。

按著手上的計數器,葉金鳳每日攝受佛陀法教, 誦經習慣早已是八風不動、順逆不忘,她說, 「我也不懂,就是依教奉行,師父說的一定是 好的!」

慈悲與禪 發勇猛心克服禪七障礙

依止上師 發願推廣生命和平大學 「我真的到處在賣師父!」這麼多年來, 葉金鳳逢人便說師父的好,盛讚師父除了修行 智慧,其環保理念更是透徹且單純。為了保存 紀錄無生道場的珍貴生態,葉金鳳推薦一位熟

談起靈鷲山弘法志業中,葉金鳳最為感動

悉植物生態的老同事,規劃團隊上山勘查道場

的是 10 幾年不輟的「緬甸供萬僧」,在供僧過

環境,團隊發現道場建築 30 多年,環境中卻包

程中,感受到僧寶的威儀,對佛法升起更大的

含生長 80 幾年的植物,顯然當初闢建時,這些

信心。「那一年在大金塔前,全體人員協力用

植物是被特別保留下來,「師父說,因為他們

蠟燭排了一萬盞燈,無奈風太大,點亮了這頭,

(植物)比我們先到這裡,我們應該要尊敬愛

吹滅了那頭,來來回回幾番努力,終於在最後

護他們。」

一剎那,萬燈齊亮,那畫面看來真的很感動。」 葉金鳳放緩了語調、侃侃而談,「我們師父的 德行與願力真的很廣大,那麼多來自各地應供 的高僧比丘,如此殊勝因緣,全因師父多年深 耕、累積善緣功德之故。」

「靈鷲山 35 年了,接下來師父要蓋生命和 平大學,我相信,一定會成功!」葉金鳳總說, 師父的字典裡沒有「放棄」二字,只有「堅持」 一詞。早年籌建世界宗教博物館,各界皆不看 好,可如今宗博館落成 10 餘載,館務經營順利,

「靈鷲山的宗風是『慈悲與禪』,說來慚

成為跨宗教交流最好的平台。「接下來,我很

愧,我不是很會坐禪。」言談間,葉金鳳盤起

想去弄曼走走,親眼見證師父在故鄉緬甸的願

雙腿而又放下,笑著說,「70 歲那年,我大膽

景藍圖。」此時,葉金鳳雙手合十、虔誠祈求,

報名禪七。可是我真的不會盤、不會盤!」坐

但願每日持經功德迴向,「祈求我的師父──

禪時掛心著雙腳的不適,行禪時惦念著雙腳的

靈鷲山心道法師,法體康泰、法輪常轉,祈求

不穩,每一步踏出去都是障礙。「還好我這個

眾生平安、親友早日從病苦中康復。」葉金鳳

人很簡單,面對問題只看怎麼解決,我轉念想,

口中念念叨叨的願,看似平凡,卻來自每日不

如果人生 70 才開始,我才 3 個多月,不會呼吸、

平凡的堅持,期盼未來能夠多為師父貢獻力量,

不會走路,又如何呢?」七天禪修圓滿了,葉

為靈鷲山的未來做出更好的服務。 41


華嚴世間

| Topic

心靈白皮書

蚊子和眾生 孰重 撰文.呂政達 插畫.王金芳

夏黃昏,最怕被蚊蟲侵擾,萬一遭到叮 咬,癢起來,實在是萬念俱灰,恨的想一

掌拍過去,成就張愛玲說的「一灘蚊子血」, 依據佛法,算不算殺生? 余德慧老師生前是虔誠的佛教徒,他寫過 會打開紗門,將蚊子驅趕出去。余德慧筆下, 這是生命的比喻,打開紗門,將嗡嗡成鳴的雜 42

念驅趕出去。 有時候,我把余德慧的一念慈悲當作練習, 有事沒事,我就去打開紗門。 恪守嚴格自律的耆那教,奉行「避免傷害 生命」的戒命,出外時口罩紗布,避免吸進空 氣中的蚊蚋,走路,也會留意地面,不要踐踏 螻蟻小蟲。他們會在步行前清掃地面,將小生


華嚴世間

| Topic

心靈白皮書

命驅離行進的路徑。 那耆那教徒喝水怎麼辦呢?水裡也有微生 物啊。在某些佛教教派,就禁止證得「天眼通」 的阿羅漢飲水時以神通力觀看缽中的水,以免 看到水中的微生物不敢飲用。佛教徒似乎採取 一個中道的作法,人不喝水畢竟不行。 耆那教的作法,和他們對待靈魂的觀念有 關。耆那教將靈魂分為地、水、火、風、植物、 動物六種,認為我們或祖先的靈魂曾是動植物 乃至地水火風,眾生是有重量的,這些有形無 形的生命都不能殺害。如果是這樣,我家的蚊

會有更多蚊子跑進來。」那且靜心來聽一曲據

子會不會是祖先來訪?

說能驅趕蟲蛇蚊蟻的《普庵咒》,或者,沈

臺灣很少見到耆那教徒,所以我們看到教 徒在鼻孔上覆蓋四方白布,會覺得奇特,其實

三百的建議也行:「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 空。」

多了解後,反而佩服他們的教義,很符合時代

我初聽《普庵咒》,還真好奇一首古琴曲

的精神。如果現實中覺得行不通,像我一被叮

就能趕蚊蟲?後來閱讀資料,提到該曲「是由

還是恨之入骨,有一種說法是對初信教的人,

許多單音參差組合,構成一個自然的旋律,大

往往勸他們先由不傷害具有兩種根識以上的生

量的使用『撮音』指法,大撮與小撮混合使用,

命開始。

『撮音』為基礎產生的同聲『泛音』如敲佛門

慈悲,是不是一面打死蚊子,一面念〈往 生咒〉,要蚊子大哥大姊早日超生?耆那教有

法器『木魚』,清脆如珠落銀盤,起到激盪心靈、 撫去塵埃作用。」

一個教義,始終讓我印象深刻:追求究竟解脫

所以,合乎自然天籟,讓心靜意沉,如暮

時,他們相信「業」是物質,捨離業,沒有重

鼓晨鐘,不受外境所影響,不役於物,就能讓

量的靈魂就能上升到最高處;「業」的粘著則

蚊子遠離?

必輪迴轉生、沉淪迷界。 非常希望,我家的蚊子能讀到這篇小文章。 打開紗窗,立刻又有人制止:「別開了, 43


華嚴世間

| Topic

靈性花園華德福教育的全人實踐

靜觀大化,點滴熏習 撰文.王智弘

2

018 年的 9 月,環繞著北迴歸線附近,9 個巨

斯(Clifford Nass)研究指出,由於資訊科技

大的風暴在全球驚起陣陣恐慌。曾幾何時,

所帶來的便利,生活中充斥著手機與傳媒上迅

極端氣候已經變成常態,猶如人心已經習慣了

速變換的訊息,人腦已逐漸習慣短暫而多變的

迷亂,慾望與忙碌成了多數人生活的全部。你

刺激,難以長時間專注在一件事物上,且已使

有多久沒有靜下心來,欣賞家門口路旁的野花?

得大腦出現持久性的負面變化。觀察社會上日

無論你是否注意到它,無論世界如何瘋狂轉動,

益增多的恐怖治安事件,可以想像現代人的心

那小花始終專注地用它靜默卻巨大的力量,奮

理健康也已出現嚴重的問題。越來越多人無法

力的鑽出頭、綻放開來?

專注從事一項工作、思索一個問題,也難以深

「瞬息萬變」這個成語在當今已不只是用 來形容世事變幻,更貼切的可能是人的心智、

刻投入眼前的事物,甚至無法分辨虛擬與真實 之間的界線。這是現代人必須嚴肅面對的課題。

甚至是大自然的變異與難以捉摸。佛說萬法唯

物質主義已經深深地烙印在現代人的心裡;

心所現,唯識所變,到頭來外境的種種,終究

失去了對靈明本性的把握,妄想習氣便令人在

是根源於我們自心。史丹佛大學傳播學教授納

物慾狂流中飄盪迷失。這也就是人心的失落以

44


華嚴世間

| Topic

靈性花園華德福教育的全人實踐

及自然的崩壞之根由。回歸源頭,還是要認識 自心、恭敬自性。

靈性教育的日常與恭敬

透過中午用餐前的謝飯歌,好好思維這餐 飯得來不易,懷著感恩的心享用它:「感謝大 地和太陽。帶來光芒和溫暖,滋養植物與動物, 培育愛心的孩子,讚美您。」

浩瀚大千,無處不有真理;點滴塵事,自 性本含圓通。筆者想起某一年帶著學生前往蘭 嶼畢業旅行,在傍晚時,將一首首短詩交給學 生,讓他們在海灘上散開來,慢步,觀海,靜 思,審己,沐浴著夕陽的霞光,見證太陽落下, 暮星升起;從心靈而非頭腦去感受大自然的美 麗。隔天凌晨天尚黑時,大家來到島的另一邊, 摒息觀看恆星的升起,浪濤拍岸聲中,見證這 世界從黑暗轉為光明的過程。這一幕幕靜默而 震撼的畫面,想必在青年心中雷鳴作響,震動 他們與大千世界最深的連結與感觸。

放學前,讓所有孩子們靜立片刻,回想一 天所學,充實而盡己的度過這一天,「今天的 工作已經告一個段落。我們的所學將會住進心 裡。倘若我們盡心盡力,智慧、力量與愛將會 茁壯。」

每一個行動中帶著清楚的覺知 日復一日,每一次用誠摯的音聲念誦這些 詩句,圖像會在心中一一流淌,孩子眼前浮現 的陽光、大地、世界的圖像,點點滴滴的照耀 著孩子的內心,在肅穆恭敬中了悟到自身與世

這也就是靈性教育最重要的兩大原則,日

界的一體,我是如何的投身在這個世界,又是

常與恭敬。華德福學校中盡多儀式性的活動,

如何幸福的被世界所環抱照顧著。在這樣摒除

在每天一開始,進入教室之前,教師要跟每一

抽象思維的感受中,靈性豈有二分?我就是世

個孩童握手擁抱,以微笑與溫暖彼此問候,邀

界,世界就是我,我就是愛。

請進入神聖的學習殿堂;上第一堂課之前要誦 詩,讓太陽的光與善,自心中的覺性力量,透 過詩歌中的圖像一一現前,融入在每分鐘的學 習裡。 下課前一同朗誦,「願智慧照亮我,願慈 愛由衷而發,願力量灌注全身,而後我將昇華, 成為人們的助手,聖潔的僕人,真誠無私。」 所學的一切,將透過我融入世界,化作眾人的 一部份。

意志貫穿了每日有意識的行動,在每一個 行動中,我們帶著清清楚楚的覺知,滿懷喜悅 的面對問題並創造更多的美。這就是華德福靈 性教育的根本原則,在善、美、真、意志、情感、 思考、日常工作、恭敬心中,體察自己,投身 世界。 印光大師說:「佛法從恭敬中求,一分恭 敬,一分得利,十分恭敬,十分利益。」如若 45


華嚴世間

| Topic

靈性花園華德福教育的全人實踐

我們不恭敬自己,生命豈能開展?若是不恭敬 這世界,又怎能欣賞到她的美?「古德云:『青 青翠竹,盡是法身;鬱鬱黃花,無非般 若。』」透過教育,讓孩子得到開放的心,清

晰的思考,更重要的是明澈的眼,與虔敬的心, 去看見、穿透萬物表象,感受真理,見證法性 的浩瀚無垠,並積極開展自己的生命。這當是 靈性教育最高的目標了。 秋意漸濃,地球又漸漸走到內斂的方向上, 施泰納博士為這個時節寫的的這首詩,正可映 照出這變動中不動的自心,黑暗中始終閃耀的 自性光明: 願此時的我歸屬於我自己, 燦爛的將內在之光, 灑入時空之暗。 所有自然界存在者漸入沉睡, 而心魂深處將甦醒, 帶著太陽溫暖光輝清醒, 進入冬季洶湧而來的寒冷。(註)

註: 此 詩作為施泰納博士所作之「心靈周曆」 (Soul Calender);譯者為蔡仁芳。 (本文作者為慈心華德福學校教 師)

46


恆河邊的天堂與地獄 撰文.陳念萱

明明知道那裏處處是屍體,仿若地獄的入

(Ganga), 早 已 成 印 度 旅 遊 標 記, 有 五 處

口,卻仍趨之若鶩,因為,印度人認為這

重要匯流點亦成聖地。恆河流域約占印度領土

裡可以拿到進入天堂的鑰匙。而認證天堂的,

1/3,居住人口密度驚人,是印度宗教文明史的

是眾神慈悲的化身,亦出於一場地獄般的災難。

源頭,更是發展幾千年的哲學聖地,無數大小

只要看過佛陀的本生故事,就知道悉達多 太子出生前,恆河邊曾有過無數金碧輝煌的國 度,他們都去了哪兒?那代代相傳口若懸河的 修士們,如今又在何方? 長 達 2,500 餘 公 里 由 無 數 知 名 或 不 知 名 溪 河 匯 流 而 成, 源 於 喜 瑪 拉 雅 南 麓 的 恆 河

國度在此建立又消失,如長期綿延不絕的生死 辯論,又如真空狀態下的量子態,虛粒子在生 滅間產生的動能,孕育了這片無中生有又因此 幻滅而再生的云云眾生。 朝聖前,我帶著母親的彩色骨灰先抵達新 德里,老友即刻帶我去恆河最大的支流亞穆納 河(Yamuna)為母親祈福,撒入一小片骨灰, 47


華嚴世間

| Topic

如是我聞我見

河水泥沙聚下,很難有清淨感,朋友一片好意, 只能調整自己的心境。據說,這裡曾經是非常 重要的祭祀聖河,雖已遭受嚴重人為排泄物或

探究,是否能深究,就賴給福報。

關於旅館

工業污染,對有信仰的人而言,差別不大,在

恆河邊有死亡旅館(限期 15 日行將就木前

唯識宗的概念裡,萬法唯心造,若以中觀視之,

的等候),也有涅槃旅館,而我住的是哲學家

更不落言詮,遑論眼前隨時幻化的景象。

旅館。所謂哲學家旅館,並非空穴來風,每年

印度人相信恆河有淨化罪孽的作用,將屍 體遺物拋入恆河任其漂流,能讓逝者獲得解脫 或轉世升級。朝聖恆河,在河岸沐浴並冥想, 是人人畢生的願望,如藏傳佛教徒朝聖拉薩, 或穆斯林朝聖麥加。這算是一種懶惰又渴望救 贖的替代品,門檻低,容易達成目標,因此也 沒有人深究是否有效,畢竟,有夢最美。

10 月前後,來自全印各地的學者藝術家齊聚一 堂,日夜侃大山無休止地辯論,天南地北,從 政治到生死哲學,什麼都可以拿來吵架。還可 以順便收藏幾幅來湊熱鬧的藝術家作品,也許 能挖到寶等待暴利,或欣賞即興演奏與表演, 總之,知識份子的生活不僅僅是閱讀與辯論, 還要有包羅萬象的生活享受,因為古時候知識 屬於少數貴族,至今,閱讀文字仍然是上流社

恆河邊亦是佛陀弘法的重要基地,佛教徒

會圈的特權,在種姓制度尚未完全消失前,賤

朝聖恆河流域城鎮,已成近年來的旅遊盛況。

民只能等待慈善救援或福報奇蹟,無論是哪一

至於佛陀生前在此說了些什麼,朝聖者恐怕亦

種,若無自覺,即便在家門口放置黃金,你也

了了。我自己,為了母親,願意先迷信再慢慢

不會去撿起來,一律視若糞土,是慣性。

48


華嚴世間

| Topic

如是我聞我見

且隱匿自己的有價身份,以免招來甩脫不掉的 騙子。眾所週知,思慮辯論縝密的印度人,真 假難辨,連自己人也能騙過,遑論外地人。騙 你幾文賞錢,是小事,若拿下你的頭銜,那可 是丟臉丟到外婆橋,瞬間傳遍全國,你就是當 季八卦的娛樂籌碼了。

關於時間 我被安排在三樓,每天要攀爬繞走狹窄的 樓梯,入口小得進門便渾身不自在,直走到房 門口,才柳暗花明地發現一大片瞭望恆河的陽 慣性思維,在佛教徒眼中,便是生生世世

台,景觀豁然開朗,立時明白旅館費不算貴了。

的業,業報,指的是自我捆綁,而非哪個閻羅

旺季前,房客不多,公共空間不少。有餐

設置的審判煉獄。佛陀入滅後千年,龍樹菩薩

廳有會客室有展覽廳,從狹小的前台,實在看

在雞足山寫就的中觀,是層次分明地,深淺自

不出這葫蘆般裝著宴會大堂的小客棧,竟藏著

如地,打爛你的慣性思維,包括你好不容易建

歷史悠久的文化饗宴,牆上掛著許多名人照片,

立起來的唯識宗殿堂。

我不識其廬山真面目,但以懸掛方式猜測,創

這便是哲學家旅館,歷經千秋萬代仍興盛 不衰的原因,起起落落之間,隨著時代變遷,

始人家族,必然有長長的故事,足夠百集連續 劇。

思維的慣性,有堆積、有突破、有幻滅,如虛

早餐必須前晚預定──時間、選項與分量,

粒子的瞬間生滅,虛幻不具象,卻有無法忽視

翌日會準時放在門前或指定的小廳或陽台上。

的動能。

在小廳沙發上看著圓圓的太陽在恆河上升起,

旅館的人告訴我,每年秋末冬初,總是客 滿為患,有短期出入也有長期駐紮的;有名人 也有來蹭熱鬧的;更有人,來此尋求出頭的機 會。各大山頭的資深知識份子,如星探般,在 此尋找未來的希望,希望,在聰慧者的腦袋裡, 識別獨特的腦海,必須具備「星探」的嗅覺,

紅潤、粉紅而泛白,眯眼耽溺在大自然的水彩 畫裡,忘記戴上太陽眼睛,或者轉移座位。吃 完荷包蛋與饢,慢慢啜飲香料奶茶時,遇到兩 名結伴旅行的洋妞,無目的地漫遊印度,連時 間也在無限延長中,她們說:「到印度幾天後, 就自動調整步驟,以印度人的時間為準。」我 49


華嚴世間

| Topic

如是我聞我見

這進出印度 30 多年的老遊客,當場沈默自省起 來。 想起先師說的,時間是場騙局,唯有看清 時間這個騙子,徹底遺忘,才能解脫。當下被 聲色俱厲的先師嚇到,但路人甲乙會告訴你, 證明了,先師說的是肺腑之言。 忍不住問洋妞:「去看過火葬場了嗎?」 她們滿臉無奈地表示:「遠遠地看了,當地人 不讓靠近,沒看清。」原本百無禁忌的火葬儀 式,觀光客越來越多後,便成禁地,只可遠觀。 但有錢能使鬼推磨,這一點,我沒告訴洋妞, 以免褻瀆了她們想像中的信仰尊嚴。

關於獨遊

給我三樓房間鑰匙時,天色已暗,也不敢抗議 這沒有電梯的小客棧,不是難為我老人家嘛!

獨自一人旅行,不必告訴任何人,我心中

幸好忍住沒打電話指責幫我訂旅館的朋友,他

的天堂與地獄長什麼樣,只要站在哲學家旅館

的熱情推薦,直到幾天後,才找到認同。沒在

的陽台上,一整天不走動,俯視恆河的日出與

第一時間更換旅館,實在是瞬間即逝的幸運。

日落,看白衣人靜坐,彩繪人緩緩漫遊,日本 遊客在火化台清潔後跳水嬉遊,完全解放在自 己國度裡的拘謹度日。然後,反覆自我詰問, 天堂與地獄的界限在哪裏?印度教的神話裡, 災難與救贖都來自眾神,眾神又來自何處? 辯論可以讓真理越辯越明,然而,沈默, 有時是更徹底的辯論。 數日後,客棧掌櫃,表情越來越溫暖,未 若抵達第一天時的冷峻,異常嚇人。尤其是擁 擠窄小的過道裡,置放著大大小小的各路神明, 50

雖進出恆河數次,這卻是首度獨遊,沒有 觀光行程,沒有宗教信仰活動,亦沒有明確的 目標,唯獨有偶的,是不確定的夢境,我想知 道 2,500 年前,兩位大雄如何彼此錯過,耆那教 與佛教的差異在哪裏?我執的定義,分野在名 詞還是實修?躺在老舊的床板上,也許入夢, 借此體會如夢非夢的門扉,看清天堂與地獄的 鏡像? 你也許看見了我的荒謬,而我,看見了自 己的執著。


華嚴世間

| Topic

經典小講堂

無神論的再思 吳豐山 曾任自立晚報社長、公共電視董事長。 著 有《 今 天 的 台 灣 農 村 》、《 台 灣 一九九九》、《吳三連回憶錄》、《台灣 跨世紀建設論》、《論台灣及台灣人》、 《據實側寫蕭萬長》等書。

一、 黃小石是一位旅居美國的華裔物理學 家,年近 80。基於信念,他在本業之外,積

黃小石說,神不是我們可以共同經歷的 客體,可是不能經歷卻又實際存在的事物其 實不少。黃小石舉二事為例:

極投入基督教義宏揚,著作等身。《無神論

一、 我 們 每 個 人 的 身 體 是 由 大 約

的再思:盼望的緣由》是最新一本,2017 年

五千億億億個「原子」所構成。其中 99%的

由台北基督教宇宙光全人關懷機構出版。

「原子」是碳、氫、氧,所以每個人身上大

世間有無上帝存在?一直是個爭論話 題。有神論者認為無神論導致虛無主義的思 維、道德的混淆、生命意義的喪失。 可是無神論者堅持,上帝之存在無法證 明。

約有二萬億億億個「電子」,但是我們連一 個也感覺不到,而且這些「電子」又小得匪 夷所思(小於一萬億分之一公尺),我們根 本看不見,但科學的定義是客觀的。如果「電 子」不存在,整個近代物理學就不存在了。 二、「時間」也是我們看不見摸不著的,

友人看我在《愛心世界季刊》導讀人間 好書,認為我如能介紹黃小石的大作,有益 於世道人心,所以我就很認真地把本書拜讀 一遍。

二、

但卻是我們腦中思考的概念,只用來描述事 物變化的程度,是存在的。 黃小石據此指出,人的領域和造物者的 領域不同,宇宙又是具體先存的事實。造物 者不在宇宙之中,我們不但不能從我們的經 51


華嚴世間

| Topic

經典小講堂

歷中認識祂,也不能從我們的想像中來思想 祂。所以耶和華說:我的意念非同你們的意 念,我的道路非同你們的道路。

三、 大哲學家羅素(Bertrand Russel, 1872 - 1970)在 1927 年發表《我為什麼不是一名 基督徒》。雖然他自稱是「不可知論者」, 但一般認為他其實就是「無神論者」,一如 孔子、達爾文、伏爾泰等一大串名人。 黃小石說:「若神不是一個客觀的實存, 那麼在大部份情況下要討論神,人就得自己 先造一個神。」 相 同 說 法 是 切 斯 特 頓 (G.K.Chestertown):「要是沒有神,就 不會有『無神論』者。」「唯物論者」信奉 物質主義,否定精神領域的存在。可是「唯 物論」作為一種哲學也是思想的產物,而非 物質的產物。 德 國 哲 學 家 尼 采(Nietzsche,1844 - 1900)是極具影響力的思想家,他曾說:「神 死了」,可是綜觀他一生論述,始終生活在 質疑之中。1889 年尼采 45 歲,被送進精神病 院直到逝世,前頭提到的切斯特頓說:「一 個精神病人不是沒有理性的人,而是一個什 麼都失去只剩下理性的人。」 黃小石因此說:「沒有任何的現象、理 52

論、感受是需要無神論來解釋的。無神論除 了說『沒有神』之外,還有什麼用呢?」

四、 黃小石是華人,所以他也用了很多篇章 討論東方宗教。做為一個物理學家,他用更 多篇幅討論科學與上帝,全書頗有可觀。 筆者一介凡夫,不敢輕率討論神道。長 久以來,我只深刻感覺到人世間存在太多無


華嚴世間

| Topic

經典小講堂

我的簡要信念是,謙卑是美德,無限膨 脹一己是一種愚昧。 如果一定要說一句比較有學問的話,那 麼我說:在研讀《心經》、《聖經》、《古 蘭經》、《易經》、《道德經》之後,我發 覺「太極」、「道」、「玉皇上帝」、「上 帝耶和華」、「真主安拉」都指向同一個至 高無上的宇宙萬物創造者和主宰者,祂不是 人,所以做為人的善男信女難以隨便說三道 四。 更進一步說,筆者樂於接觸各種不同宗 教的書籍。諸般閱讀之後,筆者生出三點淺 見: 一定要探究神是否存在,由於這是過去 的事情,似乎沒有必要,而且恐怕也不會有 答案。 反而是探究宗教在人類社會有何正面作 法理解的現象;卻又深刻感覺冥冥之中,天

用,更具有實用功能;假如宗教能夠讓人群

地間有一個支配法則,是任何人不管他是皇

覺悟到人生一切之有限性,進而盡量追求良

帝或匹夫,不能挑戰的。

善、昇華自我、脫離苦痛,豈不功德無量!

所以父兄拜神拜佛的時候,我會拿香跟

事實上,不管科技如何日新月異,不管

著拜;去參加基督教徒追思禮的時候,我會

知識開發如何一日千里,人類智慧在人生觀

跟大家站起來唱「奇異恩典」;祖鄉的父老

和宇宙觀的闡釋上,自古迄今,並未超越宗

命我擔任重建會會長負責建廟,我也會遵命

教。或者換句話說,各種宗教所提供的終極

照辦;每一年臺北市吳姓宗祠春秋兩祭,我

真理,至今尚無代替品,那麼宗教的價值不

也會帶領宗親恭恭敬敬地上香獻花獻爵。

言可喻。 53


107 年 10 月行事曆 無生道場 ( 上院 )

新北市分院

新北市貢寮區福連里香蘭街 7-1 號

新北市永和區保生路 2 號 8 樓

(02)2499-1100

(02)8231-5685

內容

日期

內容

日期

進階禪七

10/7-10/13

平安禪 - 九分禪

1.8.15.22.29( 一 ) 19:40

觀音三會大朝山

10/27

經典共修

1.8.15.22.29( 一 ) 19:50

花與禪

2.9.16.23.30( 二 ) 17:00

聖山寺 ( 下院 )

一日禪

6( 六 )

新北市貢寮區福隆里東興街 30 之 1 號

梁皇寶懺暨瑜伽燄口法會 10/24-10/28

請洽講堂秘書

(02)2499-1901

四期教育專題課程

19:00

18.25( 四 )

時間

09:00

- 生命關懷

內容

日期

上師壽誕供佛小齋天

10/17 新莊中港中心 新北市新莊區中安街 3 號 5 樓之 2

榮譽董事會總會

(02)8992-2369

(02)2499-1901#6668 林皕薈師姐

內容

日期

時間

2018 新科榮董授證大會 13( 六 )

九分禪暨經典共修

3.17.31( 三 )

19:30

暨全球榮董聯誼會

初一、十五燃燈供佛

9.23( 二 )

10:00

地點:善法大樓 2、3 樓

慈悲三昧水懺法會

7( 日 )

13:30

朝山

21( 日 )

請洽講堂秘書

基隆講堂

四期教育專題課程

18 ( 四 )

19:30

基隆市中正區義一路 87 號 6 樓之 7

- 生命關懷

內容

日期

時間

(02)2424-0533 內容

日期

時間

樹林中心

大悲行腳

6( 六 )

請洽講堂秘書

新北市樹林區中正路 415 號 7 樓

一日禪

21( 日 )

08:00

(02)2688-3135~6

朝山

27( 六 )

08:00

內容

全山志工日

13( 六 )

09:00

初一、十五佛供暨誦戒 9.23( 二 )

10:30

大悲行腳

14:00

日期 6( 六 )

時間

台北講堂

佛母大耀孔雀明王經法會 20( 六 )

09:00

台北市松江路 220 號 5 樓

拜願暨平安禪

3.17.24.31( 三 )

19:30

(02)2571-6663

經典共修

4.11( 四 )

19:30

時間

- 普賢行願品暨藥師經

內容

日期

平安禪共修

2.9.16.23.30( 二 ) 19:00

經典共修 - 藥師經

25( 四 )

14:00

經脈導引

3.10.17.24.31( 三 ) 10:00

生命關懷課程

5.12.26( 五 )

19:30

經脈導引

3.10.17.24.31( 三 ) 19:00

四期教育專題課程

25( 四 )

19:30

平安禪共修

3.10.17.24.31( 三 ) 14:00

- 生命關懷

千燈供佛法會

9.23( 二 )

09:30

回山志工

20( 六 )

09:00

桃園講堂

朝山

27( 六 )

07:00

桃園市中正路 1071 號 16 樓之 1.2 (03)346-3093

梁皇寶懺暨瑜伽燄口法會 10/31-11/4 四期教育專題課程

11.18.25( 四 )

19:00

- 生命關懷

內容

日期

平安禪共修

2.9.16.23.30( 二 ) 19:30

時間

經典共修

4.11( 四 )

新營共修處

敦煌舞

1.8.15.22.29( 一 ) 19:30

19:30

台南市新營區健康路 128 號 2 樓

敦煌舞 - 初級班

3.10.17.24.31( 三 ) 19:00

(06)635-0890

大悲咒共修

27( 六 )

09:00

內容

日期

時間

慈悲三昧水懺法會

14( 日 )

13:30

初一、十五佛供

9.23( 二 )

11:00

四期教育專題課程

18.25( 四 )

19:30

暨普門品共修

- 生命關懷

大悲咒共修

54

6.20( 六 )

13:30


中壢中心

台南分院

桃園縣中壢市裕民街 26 號 12 樓

台南市東區長榮路一段 203 號 7 樓 (06)208-3981

(03)426-2431 內容

日期

時間

內容

日期

時間

慈悲三昧水懺法會

7( 日 )

13:30

初一、十五佛供

9.23( 二 )

11:00

大悲咒共修

27( 六 )

13:30

大悲咒共修

9.23( 二 )

19:30

一日禪

21( 日 )

09:00

禪悅舞

1.8.15.22.29( 一 ) 19:30

經典共修

9.16.23.30( 二 )

19:30

金剛經共修

2.16.30( 二 )

平安禪共修

4.11.18( 四 )

19:30

暨文殊咒 108 遍

敦煌舞

1.8.15.22.29( 一 ) 09:30

經典共修 - 地藏經

28( 日 )

13:30

敦煌舞

3.10.17.24.31( 三 ) 19:00

一日禪

7( 日 )

09:30

敦煌舞

4.11.18.25( 四 )

09:20

平安禪共修

5.12.19.26( 五 )

19:30

敦煌舞

6.13.20.27( 六 )

09:30

梵唄密集班

10/13-10/14、

10:00

四期教育專題課程

18.25( 四 )

19:30

10/20-10/21

大悲行腳

6( 六 )

14:00

觀音三會大朝山

10/27-10/28

請洽講堂秘書

四期教育專題課程

18.25( 四 )

19:30

- 生命關懷

19:30

- 生命關懷

新竹共修處 新竹縣北埔鄉大林區二寮八鄰 1-2 號 (03)562-4009

高屏講堂

註:搬遷裝修中,如有需聯繫講堂之事項,煩請聯繫桃園

高雄市新興區中正二路 182 號 13 樓 1-4 室

講堂。

(07)225-5187

電話:(03)346-3093

內容

日期

時間

傳真:(03)346-4106

書法抄經班

2.9.23.30( 二 )

19:30

地址:33045 桃園市中正路 1071 號 16 樓之 1.2

經典共修

4.11.18.25( 四 )

19:30

造成不便 祈請見諒 !

平安禪共修

5.12.19.26( 五 )

19:30

百萬大悲咒共修

6( 六 )

08:30

初一、十五佛供

9.23( 二 )

10:00

台中講堂

回山志工

10/27-10/28

05:00

台中市西區東興路三段 160 號 4 樓

四期教育專題課程

25( 四 )

19:30

(04)2319-0199

- 生命關懷

內容

日期

時間

平安禪

3.17.31( 三 )

19:30

蘭陽講堂

大悲咒共修

10.31( 三 )

19:30

宜蘭縣五結鄉上四村福德路 88-1 號

慈悲三昧水懺法會

7( 日 )

13:30

(03)965-5093

回山齋僧

15( 一 )

請洽講堂秘書

內容

四期教育專題課程

18.25( 四 )

19:30

初一、十五金剛經共修 9.23( 二 )

- 生命關懷

日期

時間 09:30

暨佛供 平安禪暨經典共修

2.9.16.23( 二 )

19:00

大悲咒共修

7( 日 )

09:00

嘉義中心

大悲咒行腳

6( 六 )

請洽講堂秘書

嘉義市東區吳鳳北路 291 號 4 樓

四期教育專題課程

18.25( 四 )

19:30

(05)216-2820

- 生命關懷

內容

日期

時間

地藏本願經

7( 日 )

10:00

花蓮共修處

暨蒙山施食法會

花蓮縣吉安鄉仁里八街 100 號

幸福人生講座

13( 六 )

09:30

(03)852-2601

觀音菩薩出家日

27( 六 )

10:30

內容

日期

時間

- 普門品、

經典共修 - 金剛經

3.10.17.24( 三 )

19:00

大悲咒暨佛供共修

大悲咒共修

31( 三 )

19:00

禪修共修

3( 三 )

19:30

慈悲三昧水懺共修

14( 日 )

13:00

初一、十五佛供

9.23( 二 )

11:00

梵唄練習

5.12.19.26( 五 )

14:00

經典共修 - 法華經

24.31( 三 )

19:30

四期教育專題課程

18.25( 四 )

19:30

四期教育專題課程

18.25( 四 )

19:30

- 生命關懷

- 生命關懷 註:法會、活動如有變動,以講堂公告為主 ~ 造成不便, 敬請見諒 ! !

55


華嚴世間

| Topic

093TV

百八觀音怎麼來 觀音菩薩來到加德滿都的因緣

圖文提供.靈鷲山全球網路電視台

從 2,000 年前,在佛教傳布的地區,觀

而 在 Min Bahadur Shakya 教 授 所

音菩薩就受到人們的崇敬和信仰,尤

著 的《Iconography of 108 Lokesvaras》

其在亞洲有「半個亞洲的信仰」之稱,而在

一 書 中 記 載, 在 印 度 史 詩《 瓦 揚 布 那 》

釋迦牟尼佛的出生地、佛教最早流傳的地區

(Swayambhu Purana) 描 述 了 這 麼 一 個

之一──現今尼泊爾境內,有觀音菩薩的信

傳說:久遠以前,加德滿都原是一座長、寬

仰自是不足為奇。在尼泊爾的首都加德滿都

約 14 公里的大湖,湖中央有一千瓣蓮花,

有一座全世界獨有的「百八觀音」寺,有觀

自生佛陀聖尊——斯瓦揚布(Svayambu)

世音菩薩的 108 種化現。那麼,觀音菩薩是

化生火焰中,文殊菩薩化現為曼殊德瓦阿闍

怎麼來到加德滿都的呢?

黎(Manjudeva Acarya) 來 此, 想 將 湖 水

尼 泊 爾 前 國 家 考 古 局 副 局 長 Sukra

抽乾,讓這裡成為可供人居住的福田寶地,

Sagar Shrestha 在靈鷲山電視台製作團隊赴

但此舉卻激怒了湖中的谷厲卡龍王(Kulika

尼泊爾拍攝時的訪談中是這樣說的︰「傳說

Nagaraja),故意使湖水大漲、造成氾濫,

很久很久以前,這裡曾經長達 12 年沒有下

使百姓深受水災之苦,於是觀音菩薩囑咐普

雨,地都乾裂了,也長不出作物,百姓非常

賢菩薩前往加德滿都降伏龍王,救度眾生。

痛苦,就在那時,觀音菩薩從祂原來居住的

普賢菩薩調伏谷厲卡龍王後,百姓苦難解除,

地方 ga-ma-lu-ga-ma-je 來到加德滿都解救

龍王也皈依了佛法……

蒼生。」 56


滴水功德.積沙成塔

功德即修行

Giving Practice

造一座心靈的功德塔 Build a spiritual merit pagoda 五輪塔觀圓滿悲、智、力 五輪塔為大日如來法身的具體表徵。若能時常觀照自身即是五輪塔,能夠使我們身心日漸輕 利、自在、健康,悲心、智慧、定力會自然增長。迅疾成就一切世出世間種種事業。 心道法師的弘法志業,從護持三寶、法會儀軌到文化志業的推動,透由各種方式讓正法長住, 佛種子廣布,亦有賴各方善信護持,涓滴善行入佛海,隨喜功德無限大。

宗教 文化志業

宗教文化多元共存,促進宗教融合,因了解而親近正信正法。佛 法化導於世間,全仗經像住持,而後燈傳無盡。助印經典流通, 普傳佛法,其人功德,至廣至大。

Religion and Culture

教育修持

於世界各地透由講堂推廣佛法教育,護持正法長住,傳布善知 識,引眾親佛法,福田種當下,功德綿延長。

Education 閉關虔誠持誦經咒,祈願地球平安,護持僧眾弟子攝心安住,精 進修法。法會以飲食上供諸佛菩薩及一切賢聖,下施法界一切有

聖儀法會

情,生者可得長壽、健壯、富足…等利益,亡者未發菩提心者得 發菩提心,未脫苦輪者,得不退轉。

Ceremonies

經典云:「苦從私心起,佛由利他生」,透由慈善事業以關懷孤、

慈善志業 Charity

貧、幼、老,普愛世間。《佛說布施經》云:以信重心而行布施: 當得離眾嫉妒,人所崇敬。依時施:得三業清淨,四時安隱。三、 常行施:得心適悅,無散亂失…等三十七種功德利益。

《妙法蓮華經》:若人發心起塔、建寺、造像,如是諸人等,如

建寺安僧 Monasteries and Meditation Centers

見無數佛,自成無上道,廣度無數眾。並可得:無始以來諸惡業, 得以減輕或消除、天人護佑,逢凶化吉、去除障礙物,免夙仇報 復之苦、妖魔邪怪,豐衣足食,福祿綿長…等十大功德。


世界宗教博物館 Museum of World Religions

宗教 文化志業 Religion and Culture

多元文化 共生共存 Cultural diversity Interdependence

善書經典助印 Publication of scriptures and virtue books

心寧靜教師團 Inner-Peace International Teachers Association

有緣人月刊助印 Publication of Ling Jiou Mountain Monthly

靈鷲山功德林(每月百元護持) Ways of making merit

數位傳法計畫

Digital Dharma propagation program

生命和平大學計畫 Project of University for Life and Peace

教育志業 Education

生命和平教育 講堂慧命養成 Life peace education Cultivate wisdom

四期教育系列課程 ( 阿含期 ) Agama stage courses in the Four-stage education

經典講座系列課程 Buddhist sutras lectures

平安禪課程 Peace Meditation

大悲咒共修 ( 護持講堂 ) Great-compassion mantra group practices in city centers

國際水陸法會

聖儀修持 Ceremonies

生活禮俗 淨化生命 Ritual and Prayer Purification ceremonies

Ling Jiou Mountain Water-Earth Repentance Ceremony

百萬大悲閉關

Great-compassion mantra retreat

華嚴閉關 Avatamsaka sutra retreat

觀音百供

Hundred offerings to Guanyin

普仁獎學金

慈善志業 Charity

關懷生命 孤貧教養醫療 Compassional action Caring for those in need

護持三寶 Offerings to the Triple Gem

建寺安僧

Puren Scholarship

新北市獨居長者關懷 大雨托兒所

Support for senior citizens in New Taipei City

Dayu Nursery Life and education for the

弄曼沙彌學院生活教養 novice monks in Naung Mon 春、冬安居

Spring and winter annual retreats

僧伽教養基金

Sangha fund

上院大僧院 A 區計畫

Monasteries and

Monastic Complex in the upper monastery

Meditation Centers

聖山寺 Sacred Mountain Monastery

國際禪林道場 International meditation centers construction

三期信眾會館 Guest house 四期朝山大樓 Visitor center 仰光學區 ( 瑪仰公 ):仰光研究班

緬甸 Myanmar

Senior Research Institute in Yangon

弄曼大善園寺寺院建設 Construction of Maha Kusala Yama Monastery, Naung Mon

尼泊爾密勒日巴國際道場 Milarepa International Meditation Center, Nepal


功德項目 Project

總本山基金 華嚴聖山建設 Ling Jiou Mountain Headquarter Fund

無生道場

建寺安僧 Monasteries and meditation centers

護持禪堂 Wu Sheng Monastery Monastic Complex Construction

捐助帳戶 Ways to donate 台灣 Taiwan ■銀行匯款 戶名:靈鷲山無生道場 銀行:玉山銀行南京東路分行 帳號:0026-966-126478 ■郵政劃撥 抬頭:靈鷲山無生道場 劃撥帳號:1962-2316 ■銀行匯款 戶名:靈鷲山無生道場 銀行:玉山銀行南京東路分行 帳號:0026-966-126478 ■郵政劃撥 抬頭:靈鷲山無生道場 劃撥帳號:1962-2316

Beneficiary's A/C NO: Ling Jiou Mountain Wu Sheng Monastery Beneficiary Bank:E.SUN COMMERCIAL BANK, LTD., TAIPEI, TAIWAN Swift Code: ESUNTWTP A/C NO.:0107-441-106505

■銀行匯款 戶名:靈鷲山無生道場 聖山寺 銀行:玉山銀行南京東路分行 建設計畫 帳號:0026-966-126478 Sacred Mountain Monastery ■郵政劃撥 construction 抬頭:靈鷲山無生道場 劃撥帳號:1962-2316 ■銀行匯款 戶名:靈鷲山無生道場 銀行:玉山銀行雙和分行 僧伽安養基金 帳號:0129-968-040518 Sangha fund ■郵政劃撥 抬頭:靈鷲山無生道場 劃撥帳號:1962-2316

緬甸弄曼專案 Myanmar project

弄曼大善園寺 Maha Kusala Yama Monastery, Naung Mon

境外 Overseas Beneficiary's A/C NO: Ling Jiou Mountain Wu Sheng Monastery Beneficiary Bank: E.SUN COMMERCIAL BANK, LTD., TAIPEI, TAIWAN Swift Code : ESUNTWTP A/C NO.:0107-441-106505

■銀行匯款 戶名:靈鷲山無生道場 銀行:玉山銀行南京東路分行 帳號:0026-966-126478 ■郵政劃撥 抬頭:靈鷲山無生道場 劃撥帳號:1962-2316

■銀行匯款 戶名:財團法人新北市靈鷲山慈善基金會 銀行:永豐銀行西松分行 帳號:006-004-9100841-2 沙彌學院生活教養費 Maha Kusala Yama Monastery ■郵政劃撥 抬頭:財團法人新北市靈鷲山慈善基金會 international charity project 劃撥帳號:1788-5784

弄曼大善園寺 慈善計畫

Beneficiary's A/C NO: Ling Jiou Mountain Wu Sheng Monastery Beneficiary Bank: E.SUN COMMERCIAL BANK, LTD., TAIPEI, TAIWAN Swift Code: ESUNTWTP A/C NO.:0107-441-106505 Beneficiary's A/C NO: Ling Jiou Mountain Wu Sheng Monastery Beneficiary Bank:E.SUN COMMERCIAL BANK, LTD.,TAIPEI, TAIWAN Swift Code: ESUNTWTP A/C NO.:0107-441-106505

慈善志業 Charity 教育志業 Education

■銀行匯款 戶名:財團法人靈鷲山般若文教基金會 銀行:玉山銀行雙和分行 帳號:0129-968-141666 ■郵政劃撥 全球寧靜運動 抬頭:財團法人靈鷲山般若文教基金會 Inner Peace Campaign 劃撥帳號:1328-4228 ■銀行匯款 戶名:財團法人世界宗教博物館發展基金會 銀行銀行:玉山銀行雙和分行 世界宗教博物館 帳號:0129-968-005666 Museum of World Religions ■郵政劃撥: 抬頭:財團法人世界宗教博物館發展基金會 劃撥帳號:17830587

助印出版基金

□ 固定會員,年費 NT$1200 Continuous membership —NT$1,200 per year

□ 榮譽董事,圓滿 NT$1,000,000 Honorary trustee—NT$1,000,000 per

□ 隨喜會員 One-time donation 修繕計畫

信眾會館 朝山大樓 聖山建設「放光玉佛」專案 Luminous Jade Buddha project at Sacred Mountain Monastery 總本山四季禪關

寺院建設 Beneficiary's A/C NO: Ling Jiou Mountain (HK) Buddhist Society (坐佛殿、觀音殿、學院校舍) 農業計畫 LTD Beneficiary Bank:The 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 Limited Swift Code:HSBCHKHHHKH A/C NO.: 116-658774-838 沙彌生活起居與教育學習 Beneficiary's A/C NO:Ling Jiou Mountain 醫療義診與保健衛教 (HK) Buddhist Society LTD Beneficiary Bank :The 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 Limited Swift Code:HSBCHKHHHKH A/C NO.:116-658774-838

Beneficiary's A/C NO:Ling Jiou ■銀行匯款 Mountain Charity Foundation of New 戶名:財團法人新北市靈鷲山慈善基金會 Taipei City 普仁獎助學金 銀行:永豐銀行西松分行 Beneficiary Bank:BANK SINOPAC Puren Scholarship 帳號:006-004-0021644-7 Swift Code:SINOTWTP A/C NO.:006-004-0021644-7 ■銀行匯款 Beneficiary's A/C NO: 戶名:靈鷲山無生道場 Ling Jiou Mountain Wu Sheng Monastery 銀行:玉山銀行南京東路分行 Beneficiary Bank:E.SUN COMMERCIAL 生命和平大學 帳號:0026-966-126478 BANK, LTD., TAIPEI, TAIWAN University for Life and Peace ■郵政劃撥 Swift Code: ESUNTWTP 抬頭:靈鷲山無生道場 A/C NO.:0107-441-106505 劃撥帳號:1962-2316 Support for publication of scriptures and virtue books

配合專案

Religion ﹠culture

宗教文化志業

Beneficiary's A/C NO: Ling Jiou Mountain Prajna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Foundation Beneficiary Bank :E.SUN COMMERCIAL BANK,LTD.,TAIPEI,TAIWAN Swift Code:ESUNTWTP A/C NO.:0129-968-141666

普仁學子獎學金 普仁小太陽後續關懷

仰光學區(丁茵、瑪仰公) 勃固學區

善書經典助印 有緣人月刊助印 數位傳法計畫

全球心寧靜教師團

尊勝會員 Beneficiary's A/C NO: World Religions Museum Foundation 宗博之友(家庭卡、個人卡、親子卡) Beneficiary Bank :E.SUN COMMERCIAL 小天使專案 BANK,LTD.,TAIPEI,TAIWAN 生命教育中心 Swift Code:ESUNTWTP A/C NO.:0107-441-124656


捐助注意事項 一、功德緣金捐獻,依各項認捐辦法辦理之。 All donations will be us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levant guidelines. 二、上述功德項目捐助開立當地(台灣及香港)之捐助收據,依當地稅法規定個人及公司得申報扣抵當地 所得。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ocal tax laws of Taiwan and Hong Kong, a local receipt will be issued for all donations. 三、郵政劃撥:劃撥捐助款時請務必於通訊欄位註明「捐助項目」。 For donations sent through the Taiwan Post Office, be sure to indicate “donation” in the appropriate space. 四、銀行匯款:捐助款匯入指定銀行後請務必來電確認,或以 mail 通知「信眾服務信箱」。 For donations sent through a bank, after completing the transaction be sure to inform us either by telephone or e-mail, as below. 五、服務專線及聯絡方式如下(Contact information): ●匯款單傳真(FAX):+886-2-22321050 ●服務電話(Telephone):+886-2-82315789 ●信眾服務信箱(e-mail):cs093@ljm.org.tw 靈鷲山感謝您的護持,祈願涓滴奉獻,廣結十方善緣,利樂有情,功德無量! Your support will be put to good use and is highly appreciated !

護台灣 一起淨灘去

2018/10/13 六 15:30-16:30 新北市貢寮區挖子海灘 集合時間:2018/10/13下午15:15 集合地點:福隆聖山寺金佛殿前(貢寮區東興街30之1號)

詳情請上臉書 「淨灘愛地球 愛和平」

下次淨灘預告 2018/11/10 六 ※ 活動如有變動,以網站公告為主,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履行個人資料保護法告知義務內容 暨蒐集、處理及利用個人資料同意書 靈鷲山佛教教團(包含靈鷲山無生道場、財團法人靈鷲山佛教基金會、財團法人靈鷲山般若文教 基金會、財團法人新北市靈鷲山慈善基金會、財團法人世界宗教博物館發展基金會,以下簡稱本 教團)為弘揚佛法、公益慈善、社會教化、文化教育等目的,蒐集、處理及利用 台端個人資料, 特依據個人資料保護法第八條第一項之規定,告知 台端下列事項,敬請詳閱: 一、 蒐集之目的: 本教團基於服務大眾暨進行宗教、非營利組織業務、社會服務或社會工作、博物館、美 術館,紀念館、圖書館、出版品管理、公益募款、消費者,客戶管理與服務、志工管理、 學員資料管理、促進公共關係或其他合於營業登記項目及組織章程所定業務目的需要蒐 集個人資訊。 二、 蒐集之個人資料類別: 識別類(姓名、身份證字號、住居所、電話、email),特徵類(例如:性別、生日),家庭情 形及社會情況(學歷、職業資料、興趣),本人已提供給本教團之資料等。 三、 利用之期間、對象、地區、方式: 1.期間:依相關法令就資料之保存所訂保存年限,及本教團因執行業務所必須之保存期間。 2.對象:靈鷲山佛教教團(包含:靈鷲山無生道場、財團法人靈鷲山佛教基金會、財團法人 靈鷲山般若文教基金會、財團法人新北市靈鷲山慈善基金會、財團法人世界宗教博 物館發展基金會等) 3.地區:中華民國境內及因執行業務需要之境外地區。 4.方式:以電話、紙本、網際網路、郵件、簡訊、傳真、電子訊息或其他合法之適當式。 四、 依個人資料保護法第三條規定,台端得就本人之個人資料,向本教團以書面或致電+886-282315789請求行使下開權利:(1)查詢或請求閱覽。(2)請求製給複製本。(3)請求補充或更正。 (4)請求停止蒐集、處理或利用。(5)請求刪除。

經 貴教團向本人告知上開事項,本人已清楚瞭解並同意貴教團 蒐集、處理及利用本人所提供之各項個人資料之目的及用途。 同意人:________________ (請本人親自正楷簽名)

西元

62


總本山基金—華嚴聖山建設 填表日期:

功德主

功德項目 總本山基金-華嚴聖山建設

緣金總額

(新台幣/

)

佰萬

姓名

捐 贈

電話

者 基

拾萬

生日 行動:

住家:(

萬 日

佰元整 $

身分證

公司:( )

地址

本 資

E-mail

收 據

收據 抬頭

勸募人 姓名

勸 募 人 資 料

電話

□年開 □月開

□勸募人或委員轉交 □郵寄本人

E-mail 行動:

住家:(

公司:( )

地址

捐款方式:

□現金 □信用卡授權扣款:請填寫授權書

扣款日:每月 10 日或 25 日

發卡銀行

有效月/年

-

用 卡 捐

款 授

權 書

持卡人 簽 名

-

□VISA

-

-

-

□Master □JCB □聯合信用卡

需與卡片背面簽名一致。授權人同意信用卡到期時, 授權靈鷲山自動展 期自動扣款。

持 卡 人 基

□同捐贈者 (以下不需填寫)

身分證

本 資

行動: 住家:

通 地

訊 址

□□□

□匯款:匯款帳號(匯款後請洽專線:+886-2-82315789 或通知信服部信箱:cs093@ljm.org.tw) Taiwan

境 台 內 灣

Overseas

海 外

戶名 (Beneficiary Name)

玉山銀行南京東路分行

帳號(Beneficiary's A/C No)

0026-966-126478

戶名(Beneficiary Name)

Ling Jiou Mountain Wu Sheng Monastery

帳號(Beneficiary's A/C No)

0107-441-106505

銀行名稱(Beneficiary Bank)

E.SUN COMMERCIAL BANK, LTD., TAIPEI, TAIWAN

銀行代碼(SWIFT CODE)

ESUNTWTP

銀行地址(Bank Address)

No.320, Sec. 1, Jhongshan Rd., Yonghe Dist., New Taipei City 233-44, Taiwan (R.O.C)

□支票: 銀行:

服務委員:

靈鷲山無生道場

銀行名稱 (Beneficiary Bank)

票號:

/

分區會

金額:

暫收條編號:

行動電話:



今世與宗博相遇 我的前世,我,和我的來生,相約見面在午後的宗博館。 我們常常約在這裡,安靜的,私密的。 這裡,有我前世禱告時用過的頭巾、搖幌散發過檀香的香爐…… 以後,我將繼續擁有那條美麗的紗麗,我的來生說道。 這些物旅行千里萬里,穿越數不盡的時空, 三世因果相遇在宗博館,就為了一個我,一個旅人的奇想。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