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靈鷲山 有緣人 210期

Page 1

210

發行人:心道法師 總策劃:靈鷲山僧伽委員會 執行編審:釋了意、釋常存 企劃執行:企劃中心 總編輯:呂政達 主 編:張沂芬 採訪記者:林柏宏 美術編輯:陳素菁 照片提供:靈鷲山資料中心 發行單位:靈鷲山佛教基金會 編 輯 處:新北市永和區保生路2號20樓 服務專線:(02)8231-6789轉1058 聯絡傳真:(02)8231-5818 靈鷲山網址:http://www.093.org.tw

2013 年 10 月號

中華郵政板橋雜字第180號登記證登記為雜誌交寄

收件人:

4

海與天相連 靈鷲山之美 本刊物為環保油墨印刷

8

12

正念的修行 南傳高僧 修習四念處 與師對話

響應環保,歡迎瀏覽「有緣人」電子版,請上靈鷲山全球資訊網:http://www.093.org.tw

宗教百景 您投靈鷲山一票沒? 靈鷲山和宗博館票數持續攀升,努力朝「宗教百景」邁進。 您到過永和世界宗教博物館嗎?您上過多少次靈鷲山呢?在今年靈鷲山

選出「臺灣宗教百景」後,將由政府視必要改善其周圍基礎建設,並將

開山三十周年的特殊年份裡,如果您對這兩個地方留下深刻印象,也希望更

景點資料登錄於「臺灣宗教文化地圖」(Taiwan Religious Culture Map)系統,

多人能夠前來浸潤神聖寧靜的宗教氣息,不妨到「宗教百景活動」的網站上,

在國內外進行我國宗教文化特色的觀光行銷。宗博館和靈鷲山名列「新北市」

給靈鷲山和宗博館打氣,投下一票。

景點內,自 8 月起開放全民票選。

「宗教百景」票選是由內政部推動的「寶島星光方案」首發計劃,從今

永和世界宗教博物館位於喧囂市中心,但進館後的清涼和包容之心,往

年到 105 年推動的「迎向世界—臺灣宗教文化創意沃土計畫」,包含「文化

往能讓人流連忘返。位於福隆的靈鷲山,融合自然和禪風,山靈海秀間,體

扎根」、「里仁為美」、「寶島星光」與「網際百科」等四大方案,分別從

會到天人合一的舒適境況。10 月 20 日之前,期待透過您的支持與號召,讓靈

深耕臺灣宗教人文歷史、昇華民間宗教風俗、推出指標性宗教觀光勝景,以

鷲山和宗博館的票數持續攀升而進入「百景」之列。臺灣宗教百景票選活動

及打造全方位宗教資訊網站等四個面向,提升我國宗教文化的深度與廣度,

網站:http://web.topwin.com.tw/walktotaiwan/ViewIndex.aspx

並整合國內宗教文化知識與觀光資訊,讓臺灣成為宗教文化之美的新亮點。

,亦可透過靈鷲山全球資訊網連結宗教百景票選活動網站。(詳見 4 版)。

攝影/賴哲毅

《全球寧靜運動》

愛地球九大生活主張

簡約人生、潔淨大地的養生哲理是生活逢場必修 的心靈美學。用行動愛護我們生存的環境,從自 己開始逐步回歸健康低污染的能源節約生活。


2

二○一三年十月號

禪師心道

大願力,大福報

來與大師話願力 心道法師 文/編輯部

觀念,是真正的財富,也是世俗財富的關 鍵!觀念對了,就有好運氣、好善緣,就有好

生命關懷,所以他們得到群眾的信任與愛戴, 心道法師年度力作《願力的財富》首度暢

成為一個守護眾生、守護心靈價值的聖賢。 眾生都是很現實,要看到好處才要,沒有

言修行祕辛,以無盡的願力,為有情搭起親近

願力,就是好的觀念。就在一念之間。

好處不會走,所以現實沒有不好,但是重點是

佛法的橋樑,詳述心道法師突破身心極限的精

小我的願力到大我的願力,不管大小,不

要看徹徹底底的好處,才是「真現實」。

采歷程,進而能觀照普世之患,達到歡喜自在

的開始。

的完整心路。

管凡聖,都是一心之間。心量有多大,慈悲就

學佛才會看到「真現實」,讓我們體悟到

有多大;慈悲有多大,福報就有多大,所以我

「你的生命要做什麼?」當你體悟到你與眾生

歡迎各界讀者、信眾閱讀《願力的財富》

生生世世密切相關連的一切,這一切記憶的連

惠賜讀後感言,撰寫三百字左右的心得短文,

我們可以

結網絡變成一個生命共同體,就是因果。因果

以電子信函形式給《有緣人》編輯部。為饗十

學習聖者怎麼變

連結就是彼此輪迴善惡好壞的一種意識現象,

方,編輯部將擇機會邀請讀者與心道法師親自

成聖者,他是怎

這就是世界。

習禪,得蒙啟發,也邀約大師親賜墨寶。本書

們學佛,要學習大心量、大願力、大慈悲。

麼去發願、怎麼

你要怎麼瞭解這因果的基因學,生命網絡

繼《停心》、《聞盡》之後由橡樹林出版社中

去發揮愛心、慈

環扣生命記憶,形成生命的大輪迴,當你瞭解

秋節後感動上市,於全國各大書店和通路上

悲、照顧眾生,

到,一念善惡都會牽連到生生世世無盡的生命

市。投稿請註明《願力的財富》讀後感,email

做到鍥而不捨的

關係的好壞,總歸自己在受用,所以,你只有

至:cyifen@ljm.org.tw《有緣人》編輯部收。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就是要找到慈悲 的價值,普遍以大悲水去灌溉一切緣起,要有 大願力。 「自淨其意」就是如何修心養性,如何明 心見性,從明心見性到遍智的緣起,成就 佛道這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不可思議 的境界,也就是成就心靈與物質共生、 一如、不二的真如世界。 願力就是善的財富,學佛就 是種植、耕耘善的財富。「諸 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 意 」 就 是 願 力 的 財 富。 《願力的財富》這本 書 已 經 出 版, 希 望 把我的願力故事 供養給大家。

心道三書 航向佛性的旅程 從《聞盡》、《停心》到《願力的財富》,皆是觀音慈悲示現。 文/呂政達

從《聞盡》出發,航過《停心》

投入人間建設佛土的初衷。

已 是 一 番 好 山 好 水, 禪 風 無 限 美

航程剛開始時的《聞盡》,闡

好,到現在泊靠在《願力的財富》,

釋了心道法師修行觀音法門的方法

心道法師這三年來親自口述、校閱

和心得,讀者曾說:「我讀這本書,

解心,要調伏煩惱,就得停心,暫 時停下時間,停止心的作用。」

航向心道法師內心的旅程

從《聞盡》到《停心》,禪風無限美好。

得一切迴向功德。

完成的三本著作,來表達他的人生

體會到一個大師的慈悲發願,感動

《維 摩 詰 所 說 經 》 中 說 道:

與修行要諦,也是心道法師在弘法

到流淚」,書中也具體交代了心道

「 菩 薩 隨 其 直 心, 則 能 發 行。 隨

是心道法師的十個大願,貫穿過

法師對《楞嚴經》的實修體驗,是

其 發 行, 則 得 深 心。 隨 其 深 心,

去、現在和未來,過去的願望,他

心道法師和廣大讀者結起善緣的著

則意調伏。隨其調伏,則如說行。

娓娓細說分明,未來的大願,他 一一實踐力行,未曾懈怠。讀者當

志業上交出的心血結晶。

啟航一窺佛法和禪修法門

《願力的財富》這本書講的

作。《停心》則不僅觀照心道法師

隨如說行,則能迴向。隨其迴向,

心道法師常將修行比喻成「一

的禪修體驗,對六妙門停心法門的

則 有 方 便。 隨 其 方 便, 則 成 就 眾

能體會,為什麼「生命和平大學」

筏渡海」,眾多弟子和信眾菩薩則

實踐過程和獨特認識,也讓讀者透

生。 隨 成 就 眾 生, 則 佛 土 淨。 隨

在現世中顯得如此重要急迫,為什

安坐佛法大船,隨著心道法師安渡

過文字,得以一窺佛法和禪修法門

佛 土 淨, 則 說 法 淨。 隨 說 法 淨,

麼歷經戰爭劫火的心道法師,如此

苦海,尋找內心的喜樂甘霖。這趟

的重視和平教育。

如何用來理解人間、社會、科學、

則智慧淨。隨智慧淨,則其心淨。

航程,啟航自觀音,現在的《願力

神話和宇宙運行現象,不僅是一趟

隨 其 心 淨, 則 一 切 功 德 淨, 是 故

《 聞 盡 》、《 停 心 》 和《 願

的財富》也泊靠在觀音的臂彎,行

物理的,也是屬於心靈的旅程。心

寶 積。」 讀 著 心 道 法 師 的 書, 雖

力的財富》就是漸漸航向心道法師

船的航路和動力皆來自觀音的慈悲

道法師在這本書裡,想讓讀者們體

未 能 盡 覽 心 道 法 師「 不 落 言 詮 」

內心的旅程,願力無限生生世世直

願力,是心道法師寧捨獨修禪悅,

悟,「心臟只是心的辦公室,要瞭

的 法 教 面, 卻 能 獲 得 寶 積 心 淨,

至菩提,從不會有結束的時候。


如是我聞

二○一三年十月號

3

心道法師北京大學演講「儒釋道文化中的慈悲與寬恕」:

打造一個多元和諧共生的世界 「慈悲與禪」為宗風的靈鷲

與會代表 Mr.Sharif Azami 致詞時表

山佛教教團,今年欣逢開山三十周

示:「愛與寬恕是非常重要的價值,

年,於 9 月 11 日和北京大學哲學

希望能夠透過今天的演講與座談,

系與 Fetzer 基金會合作,在北京大

讓大眾對愛與寬恕有更清楚的定義

學英杰交流中心月光廳舉辦「慈愛

與 瞭 解。」9 月 11 日 早 上 由 北 大

與寬恕─儒釋道思想與當代社會的

哲學系副主任李四龍主持的論壇先

對話」論壇。邀請兩岸的各界專家

以三場專題演講揭開序幕,演講人

齊聚一堂,探討儒釋道中仁愛與寬

有:靈鷲山佛教教團暨世界宗教博

恕的精髓,希望能夠為當代提供一

物館創辦人心道法師、北京大學哲

份良性的價值典範,做為淨化洗滌

學系教授暨宗教文化研究院名譽院

人心、以及對治世界病態發展的良

長樓宇烈、德國慕尼黑大學宗教研

藥,讓人重新體認到全球化下必須

究所教授 Michael von Bruck。

具 有 良 善 循 環 的 共 願, 共 築 一 個 「多元共生、和諧共存」的世界。

儒釋道文化 三教融合共存 今年是靈鷲山佛教教團、世界

9 月 11 日 首 場 專 題 演 講 是 心 道法師談「儒釋道文化中的慈悲與 寬恕」。他認為中華文化三教的傳 統思想相當寬廣、無限,而仁愛與

心道法師進行「儒釋道文化中的慈悲與寬恕」專題演講。

寬恕原本就存在三教傳統中,落實

家的「道法自然」、佛家的「華嚴

命共同體的全人類皆能以更寬廣的

宗教博物館與北京大學哲學系第二

三教中的仁愛與寬恕,正可以提供

世界」融會於中華文化中,這一種

心胸和態度來面對彼此的歧異,讓

次聯合舉辦儒釋道思想的相關論壇,

當代建立一個價值典範。心道法師

文化上的多元開放、和諧共融的特

仁愛與寬恕成為生活中再自然不過

去年 11 月曾以「儒釋道思想與當代

提到,儒釋道都是以人為出發點,

質,既是傳統的根源,又是創造的

的事情,把紛爭衝突消弭於相互的

生活的詮釋及實踐」為題,發表了

不管是著眼於人與人、人與自然、

源 頭, 是 全 球 人 類 共 同 的 寶 貴 資

關懷與體諒;特別創辦了以「尊重、

「全球化時代下的中國禪」專題演

人與整體時空生命的關係,其倫理

產。

包容、博愛」為主旨的世界宗教博

講。關心多元文化共融共生的跨界

觀、 實 踐 觀 都 不 離 開「 仁 愛 與 寬

組織─美國 Fetzer 基金會特別加入,

恕」。三教的融合共存構成了中華

今年一起主辦「慈愛與寬恕─儒釋 道思想與當代社會的對話」論壇,

仁愛與寬恕 最終核心價值

物館,就是仁愛與寬恕的精神,而 不同宗教間的對話和理解、合作與

文化具有兼容並蓄、圓融無礙的融

心道法師表示,自己從禪的修

合性,如儒家的「大同世界」、道

行過程中,體悟到儒釋道三教仁愛

心道法師提及他當前正在籌辦的

與寬恕的精神,也由此理解多元和

「生命和平大學」,希望透過教育,

諧共生,是天地萬物得以永存永續

培養學生具有仁愛與寬恕的基因,

的根本。因為這世界沒有一項事物

讓它不斷延伸到整體人類的生命生

可以獨立存在,彼此間都是相互依

活之中,達到愛與和平、地球一家

存、相互影響,多元物種和族群之

的終極願景。

交流,就是多元和諧精神的落實。

間的平衡共存構成了生物世界的全

下午一點開始的論壇邀集了

部面貌,一旦哪一個族群或物種被

儒釋道領域的學者、專家舉辦了三

滅絕或受破壞,都會讓大環境失去

場座談:「儒家仁恕思想的現代意

和諧平衡,最後終將導致全人類甚

義」、「佛教慈悲精神在當代的實

至全體生命的滅絕。儒釋道三教都

踐」、「道家慈愛思想的經典詮釋

意識到這一點,也都強調多元和諧

與現實意義」。期望藉此論壇的舉

共生的精神,這使得仁愛與寬恕在

辦,能夠重新發現中華文化中生生

三教文化中成為必然的核心價值。

不息的精神價值,替人類創造一個

關懷與體諒 化解衝突對立

超越種族、血統、文化、宗教的良 善而美好的生活世界。

心道法師為了要將多元和諧共 生的理念具體實踐,亦要讓身為生

參與論壇的嘉賓們在英杰交流中心外合影。

千燈供佛法會 祝禱上師長久住世 10 月 6 日舉行供佛小齋天法會,以祈心道法師法體安康、廣利有情。

文/編輯部

今 年 10 月 13 日( 農 曆 九 月

住世,繼續帶領靈鷲山四眾弟子,

精進學佛,為未來的生命,播灑

燈」千盞。三、啟建「供佛小齋

初九)是心道法師 66 歲壽辰,靈

在學佛的道路上有上師「明燈」指

下解脫的種子,善緣的生命,這才

天長壽法會」。四、舉行「藥師延

鷲山弟子特於 10 月 6 日(農曆九

引。

是舉辦生日活動的意義與目的。」

生普佛暨佛前大供法會」。為感念

月初二)星期日提早為師父暖壽,

心道法師在 2012 壬辰年的 65

心念弟子修持精進的心道法師,期

上師化育之恩,歡迎靈鷲山四眾弟

於靈鷲山無生道場華藏海,以虔敬

歲壽誕慶典曾經開示:「出家人本

勉大家將每一次生日,都當作「重

子、十方善信回山共修發心護持,

之心舉行「賀壽千燈供佛長壽法

來是不作生日的,生命本來就是生

生」時刻,觀照自性,發願成佛。

同霑法益,將此行功德回向佛法興

會」,僧眾弟子與護法大德們,發

生滅滅,此生彼滅,沒有甚麼好慶

10 月 6 日當天,供養師父的

盛、並祈願心道法師法體安康、世

願募集《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千部,

祝的。但是辦生日活動是為了在這

功德項目有:一、募集 〈華嚴經

點燈千盞供佛,祈願心道法師長久

一天,提醒我們,要好好把握時間

普賢行願品〉千部。二、供佛「點

界祥和無災。


4

二○一三年十月號

靈山之美

從煩惱到…靈鷲山的距離 禪的道場和世間紅塵是隔著距離的,這個距離就是開悟和迷惑間的距離。 有位知名藝人很喜歡上靈鷲

提心是道場無錯謬故。布施是道場

山。尤其在接不完的通告和喘不過

不望報故。持戒是道場得願具故。

氣的工作後,他喜歡驅車直赴靈鷲

忍辱是道場於諸眾生心無礙故。精

山,看看連接海與天的靈山風光,

進是道場不懈退故。禪定是道場心

有如心靈的充電,讓大自然和菩薩

調柔故。智慧是道場現見諸法故。

拂去挫折和疲累。

慈是道場等眾生故。悲是道場忍疲

靈山聖地 世人求道見佛

苦故。喜是道場悅樂法故。捨是道 場憎愛斷故。神通是道場成就六通

「沒有錯,到靈鷲山是有點距

故。解脫是道場能背捨故。方便是

離的。」這位藝人表示,「但就是

道場教化眾生故。四攝是道場攝眾

因為有了距離,才顯現出靈鷲山的

生故。多聞是道場如聞行故。伏心

神聖美感、清新脫俗。」從台北到

是道場正觀諸法故。」

靈鷲山,可以自己開車,或是搭火 車到福隆站,再轉換接駁車上山。

宗教百景 投靈鷲山一票

到達天眼門以前,要經過一段的奔

來到靈鷲山這個禪修的道場,

波,但那段路程卻又具體象徵著世

自 然 也 會 有 如 維 摩 詰 般 的 體 會。

人求道見佛前的跋涉,來到靈鷲山

如 果 您 也 有 這 樣 的 領 略, 歡 迎 您

的信眾總是讚嘆,「這段跋涉是值

上「宗教百景」網站,給靈鷲山一

得的。」

個 具 體 的 鼓 勵。 由 內 政 部 主 辦 的

也因為隔著距離,更顯現出無

「臺灣宗教百景」全民票選活動,

限的風光。山內的佛光映著山光,

自 8 月 20 日正式開始,將在全臺

陡峻山勢直俯近海,但從海上的角

二十二個直轄市、縣市主導的「宗

度觀看,卻又像是童子拜觀音的景

教百景漫遊行程」417 個提案當中,

仰姿勢。禪的道場和世間紅塵原是

選出百處足以代表臺灣的宗教勝

隔著距離的,這個距離就是人和煩

景,其中靈鷲山無生道場、世界宗

惱間的距離,就是開悟和迷惑間的

教博物館雙雙獲得新北市提案。

距離。

慈悲喜捨 禪修道場攝心

即日起至 10 月 20 日止開放票 選,只要以自己的電子郵件信箱, 申請帳號密碼,憑個人身分證字號

來 到 靈 鷲 山, 不 僅 是 為 了 參

即可進行投票,活動期間每人可以

拜,也將是一趟體會的旅程。近幾

投 六 票, 每 投 一 票 就 有 一 次 抽 獎

年 來, 靈 鷲 山 致 力 建 設「 觀 音 道

機會,不僅有機會獲得液晶電視、

場」,躋身禪修的宗教聖地,但道

iPad 等大獎,更能使靈鷲山與世界

場卻不只在建築的氣派或是菩薩的

宗教博物館更廣為周知,讓靈鷲山

靈驗。

與心道法師的理念影響更多人。

在《 維 摩 結 經 》 裡, 維 摩 詰

身為靈鷲山的一分子,您自然

居士和光嚴童子對話,談到什麼是

不能缺席。歡迎踴躍參加,支持心

「 道 場 」? 維 摩 詰 說 道:「 直 心

目中的宗教勝景,一起來投票拿大

是道場無虛假故。發行是道場能辦

獎。 活 動 網 址:http://web.topwin.

事故。深心是道場增益功德故。菩

com.tw/walktotaiwan/

靈鷲山十一面觀音,顯現出莊嚴神聖之美。

靈鷲山上的佛光映著山光,是新北市著名的宗教聖地。

文/呂政達


影像英雄

二○一三年十月號

5

遊走山海天地間 鏡頭下的堅持 擔任靈鷲山攝影志工,李信男老師一拍已經二十多年。

文/陳民傑

教團裡大家尊稱的李老師-李 信男師兄,常說一句話:「這數位 時代啊,真是另一波的革命。」作 為一位攝影師,他的藝術創作正被 襲捲在這一波革命中;而這麼一句 話,除了對時代科技的讚嘆,其實 蘊藏其中的更是鄉愁,緬懷的是那 個無以復返的歲月。 對 於 攝 影, 李 老 師 有 他 的 堅 持。在這個「一切都可以造假、任 何視覺效果都可以靠後製處理來 達 到 的 年 代 」, 李 老 師 始 終 把 自 己的攝影作品放在一個遠離市場的 位置。他的作品幾乎是非賣品;他 說,這不是為了抬高身價,而是, 在這樣一個不尊重藝術創作的市

李信男老師是靈鷲山珍貴影像紀錄的重要推手。

李老師透過鏡頭補捉每一個感動的瞬間。

場,看著廠商以粗製濫造的印刷作 業把自己的心血印在月曆或廣告看 板上,實在是賣不下手。「我是一 個專業攝影師,但始終沒有成為職 業攝影師。」李老師如此給自己定 位。 網路上除了少數與官方旅遊 推廣單位配合的影像紀錄,以及一 些為靈鷲山拍的照片,幾乎看不到

李信男老師用鏡頭紀錄靈鷲山的點點滴滴。

李老師的作品,我們為了欣賞老師

前往英國一事順利圓滿,在自己攝

的大作來到他的家。整個下午屏息

影獲得國際肯定,而感到無比欣慰

凝氣地看著這些影像,內心驚嘆連

之餘,李老師對師父的感激更是難

連,多想馬上逃離塵囂,躲進那一

以言喻,發下宏願將以自己的專業

片絢麗溫暖的天地間。

為教團服務,要做師父一輩子的志

騎鐵馬背器材 全台灣走透透

工!從此,他的攝影生涯中便多了 一個新的主題—靈鷲山。

大自然中或是石頭、或是花瓣 的深刻紋理,像是印刻在相紙上; 時間在移動,李老師所說的「那種 類比時代的細膩圖質」,確實再也 回不去了。但是他懷念的不僅僅是

與靈鷲山結緣 當志工按快門 多羅觀音在李信男老師的鏡頭下,唯美地不可思議。

是一根小小的菸蒂。

為了讓靈鷲山能夠留下更多珍

師父到底是怎麼知道此時他心中確

這些,而是每張照片背後的因緣聚

對 他 而 言, 除 去 了 人 類 的 干

實有事?原來,當時李老師接到通

合。「我拍很多大自然的景色。那

擾,才是大自然本該有的樣子。而

知,他的作品獲得一個攝影獎項的

些石頭、海水,你別以為它們沒有

這樣的靜謐、安然,卻也直接投射

肯定,事後才知道其無上價值的榮

生命。同一個地方你去十次,會拍

出攝影者心中嚮往的美好世界。

譽是,通過英國專業攝影學院認定

出十種不一樣的效果。尤其台灣是 海島型氣候,變化常說不準,為了

從自然到宗教 用鏡頭寫故事

為「 博 學 院 士 」(Fellowship) 的 同時,也獲頒英國女王登基二十五

一張照片,就算上山下海,你就是

師父的慈悲時時流露於舉手投

周年紀念獎。紀錄中,李老師是第

要一去再去。那個時代不像現在,

足間,一個笑容、一個合掌、每一

一位得到這份殊榮的亞洲攝影家。

陰天拍的照片回到電腦前還是可以

句問候皆如此,而法的攝受力,即

可是,前往領獎的旅費對李老師而

調成藍天白雲。」

可能在每一個細微互動的當下改變

言,是一個很沉重的負擔,為此甚

李老師騎著他的摩托車,遊遍

了弟子的人生,李老師也就是這樣

至萌生放棄出席領獎的念頭。

了整個台灣。在他的攝影作品中,

踏入了靈鷲山的山門。那是 1990

多 日 來, 李 老 師 的 心 裡 一 直

有許多北海岸的景色;李老師老家

年的事,師父在蘆洲說法,李老師

懸著這件事,直到遇見師父的那一

在金山,這一片海陪伴了他的童年

經友人介紹來到活動現場,有緣與

天,在法性法師關心的電話之後,

與少年時代。他的作品裡鮮少有人

師父見了一面。「才第一次見面,

這 才 娓 娓 道 出。 當 下 師 父 果 斷 回

物出現,除了其中幾張有零星的漁

師父卻問我:你心中是不是有什麼

說:「你一定要去領獎。其他一切

船之外,也幾乎看不到人造事物;

事?」 似 是 天 外 飛 來 一 句, 李 老

的事,我們來安排。」而當時距離

這位攝影師有近乎潔癖的堅持,不

師錯愕之餘,只是急忙說「沒事、

頒獎典禮只剩大約一星期的時間,

只是鏡頭內避開岸上垂釣的身影或

沒事」。同一天晚上,他意外地接

所謂「其他一切的事」,除了旅費,

地上溜達的人群,按下快門之前,

到師父委託法性法師打來的電話,

還有機票、簽證等諸多繁瑣的事。

還非得清除掉眼前的垃圾,哪怕只

說著「有什麼需要幫忙的話,一定

但這一切就如菩薩護佑因緣俱足,

要說出來」。老師既感動又困惑,

貴的影像紀錄,一群熱愛攝影的志 工們在法師的號召下,成立了「靈 鷲山攝影組」,而當時才四十多歲 的李老師,就此成了靈鷲山影像歷 史 的 重 要 推 手, 用 鏡 頭 為 靈 鷲 山 三十年來的篳路藍縷與弘法發展留 下一張張令人動容的足跡!這群攝 影老師們,或許比一般信眾有更多 機會近距離接觸師父,卻往往沒有 太多的言語溝通,反而是透過鏡頭 捕捉師父的身教。李老師說,「師 父的親和力總是讓他覺得溫暖;尤 其是跟隨師父出國參訪時,更是體 會到這種因慈悲與智慧所散發出來 的親和力,不斷努力地化解著宗教 及文化間的隔閡。」 李 老 師 今 年 高 齡 七 十, 身 體 依舊健朗,閒暇之餘還會出門拍拍 照,許多教團重要活動如水陸法會 現場還是常見到他的身影;雖然已 經不像年輕時,一台摩托車走遍全 台灣,但對於這塊土地仍舊懷抱著 濃濃情感。


6

兩岸交流

二○一三年十月號

兩岸高僧交流 深結善緣 中國佛教協會與國家宗教局參訪靈鷲山無生道場,心道法師與老友相見歡。 颱風過後連日有旺盛氣流引來 雨如瀑下,而 8 月 24 日這天終於一 顯晴空暖陽,宛如佛光普照迎嘉賓; 中國佛教協會十多位法師與國家宗 教局首長人員於中午造訪靈鷲山, 會晤靈鷲山開山大和尚心道法師, 深入瞭解靈鷲山慈悲與禪的宗風, 更讚賞靈鷲山為全世界愛與和平的

訪客與心道法師在華藏海進行供燈儀式。

願景所付出的努力。

岸的修行聖地都感到靈氣蘊積,隨

金佛園區明亮 無生道場靈秀

後在知客堂品茶稍憩,觀賞簡介影 片從中瞭解心道法師的修行歷程,

來自中國佛教協會與國家宗教

以及靈鷲山的開山精神以及在世界

局的賓客們,包括嵩山少林寺方丈

各地為慈善、和平所做的努力,讓

永信法師、洛陽白馬寺方丈印樂法

眾人感到禪味十足的平靜山頭充滿

師、河南大相國寺方丈心廣法師、

救度世人的慈愛心。

國家宗教事務局服務中心叢國慶主 任、任繼春副主任、中國民族宗教

兩岸聯誼同心 落實人間佛教

心道法師與永信法師暢談靈鷲山建設理念。

當值得學習;中國國家宗教局服務

叢主任則送上王羲之蘭亭集序複本

事務局長梁喜貴等一行二十餘人,

心道法師在華藏海大殿迎接

中心的叢主任說自己三年前便與心

卷軸,賓主俱歡,相偕前往觀海台,

此次主要來台參加 8 月 25 日的中華

這群遠道而來的客人,隨後在香雲

道法師結緣,有幸聽過師父開示,

散步途中心道法師向大家介紹了祖

國際供佛齋僧功德會,並且參觀佛

蓋三稱的唱誦聲中,由心道法師與

更以無生道場在福隆的地勢為喻,

師殿,配合自然環境以質樸石材建

光山、中台禪寺等名剎,24 日這天

少林寺方丈永信法師帶領禮拜佛菩

祝福靈鷲山佛教教團:「要上靈鷲

成,顯現講求和諧的用心,而面臨

特地從台中趕往福隆靈鷲山無生道

薩, 進 行 捻 香 供 燈 儀 式; 儀 式 圓

山的山路彎彎曲曲,但是在這彎彎

壯闊的太平洋,海天一色的碧藍勝

滿,心道法師向諸位賓客致詞時表

曲曲的過程中其實是不斷向上的,

景讓大家都心曠神怡。

貴賓們首先來到心道法師心中

示:「文化是我們的核心,我們希

靈鷲山無生道場也是這樣的,只要

心道法師接待大家在雲水齋堂

學佛成道的前哨站—聖山寺金佛園

望可以把儒釋道文化融洽地環扣,

堅 持 下 去, 我 們 的 前 景 也 會 非 常

用膳後,又一起在文化走廊品茗,

區,向成功佛、平安佛、圓滿佛頂

好好一起推動,滋潤中華民族」,

好,登高遠望,志業非常遠大。」

在自然的閒談中交換了茶葉知識,

禮膜拜,舉行供花供燈儀式;重新

他認為兩岸佛教的交流有助於中華

這天來訪的貴賓中不少與心道

也有禪機的會心微笑,在山與海的

貼金的三尊金佛慈悲的面貌熠熠生

文化發揚,促進社會和諧。永信法

法師是老友,每每在兩岸佛教交流

環抱之中,來自對岸的佛教各寺住

輝,而背後另一面的千手觀音亦相

師說這是殊勝因緣,台灣的靈鷲山

盛事中合作,十分珍重彼此情誼,

持首座與宗教行政專業人士認識了

當莊嚴,眾人繞佛時無不讚嘆。

上承了佛陀時代的靈鷲山,致力於

心道法師代表靈鷲山致贈安座普陀

靈鷲山的志業,為兩岸佛教界的相

驅車上山穿過天眼門後抵達無

佛 法 修 行, 且 弘 法 的 視 野 放 眼 全

山梵音洞的多羅觀音裱框法相,永

互學習成長打下更深的根基。

生道場,大家來到這個位於東北海

球,慈善與教育志業影響深遠,相

信法師回贈少林寺達摩祖師塑像,

場拜會心道法師。

山西法華寺法師 在藝術中解禪 佛光山慧炬法師陪同萬德法師等一行人,參觀世界宗教博物館。

修。

策展下功夫 訪客感受深 法華寺住持萬德法師曾經以血 代墨,寫出萬字經塔,剃度前曾在

在 佛 光 山 慧 炬 法 師 陪 同 下,

山西文化藝術學校求學,出家後又

9 月 4 日山西大同法華寺法師與隨

前往杭州中國美術學院深造四年,

行居士們參訪了世界宗教博物館,

擅長以藝術弘揚佛法,並透過抄經

法華寺住持萬德法師的書畫創作日

攝心,用書畫與眾生接心。萬德法

前於佛光山佛陀紀念館二樓展出,

師在「禪筆墨」展區花了較長時間

一行人為了「唯善呈和—萬德法師

欣賞書法,對李義弘老師的偈語字

禪人翰墨展」的佈展和開幕典禮來

幅看得特別仔細。一名同行法師觀

台,在工作告一段落後,特地前來

展後忍不住讚嘆:「禪示天地展是

位於新北市永和的宗博館參觀。

真的下了大功夫!」,而負責替萬 德法師書畫展場佈的設計師語帶肯

設計花心思 觀展學習多

定說,禪示天地用新穎的方式呈現

一行人從金色大廳為起點開

傳統文化,以現代手法傳達出空靈

始參觀,跟著導覽老師瞭解世界各 民族、宗教關於時間週期與空間方 位的象徵圖騰後,慧炬法師與來自 山西大同的五位法師、五位居士陸 續參觀了生命成長廳、世界宗教大 廳與世界宗教建築模型,大家感覺 各宗教古老文物蒐羅不易,建築模 型製作精細;一名賓客認為世界宗

的氛圍。 參訪行程結束後,宗博館執行

山西大同法華寺法師參訪世界宗教博物館。

教博物館能夠容納多元宗教是相當

眾人隨後來到禪示天地特展,

難 能 可 貴 的, 這 位 來 賓 說:「 世

欣賞公案動畫之餘,也稱讚投影設

界上發展了幾千年的文明都有它的

計的用心巧思,大家跟著導覽員體

道 理, 這 麼 多 宗 教 其 實 是 殊 途 同

驗了一分鐘禪後,對於現場投射光

歸,同一個道理,只是表達方式不

束照心覺得很有創意,在展場設置

同」。

獨 參 區, 也 方 便 訪 客 實 際 體 驗 禪

長了意法師向萬德法師與慧炬法師 致贈《靈鷲山三十週年山誌》,慧 炬法師、萬德法師皆盛讚館方策展 的用心,感謝靈鷲山的熱情招待, 萬德法師希望未來有機會以書畫回 饋宗博館,供養靈鷲山佛教教團。


心靈白皮書

二○一三年十月號

7

《修行者的故事》讀大師的修行和教法精進我們的證悟

成就恆河大手印 —帝洛巴厭離輪迴與會遇上師 任何一位大成就者的外在行

我 們 不 能 一 開 始 就 修 持「 降 伏 煩

容易修,障礙也少。現在我要引介

的四個灌頂中,第一個灌頂是「寶

為有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普賢

惱 行 」 階 段 的 行 為, 例 如 穿 戴 著

你進入密咒乘。」

瓶灌頂」或「瓶灌」,指出一個人

行」,第二階段是「降伏煩惱行」,

骨飾,然後行為舉止像瘋子一樣。

說 完, 在 帝 洛 巴 面 前 的 虛 空

的 五 蘊 本 質 即 是 五 方 佛。 寶 瓶 灌

第三階段是「遍勝十方行」。一位

這些是在我們經歷不同修行階段

當中,空行母將自身轉化為勝樂金

頂有五個部分:不動佛的寶瓶灌、

大成就者將逐一地經歷這些階段。

之後,才能去做的修持。

剛的壇城,並且授予他此法門生起

寶 生 佛 的 寶 冠 灌、 阿 彌 陀 佛 的 金

第 一 個 階 段 稱 之 為「 普 賢

因此,帝洛巴從「普賢行」階

次第與圓滿次第的精要口訣。在生

剛杵灌,以及不空成就佛的鈴灌,

行 」, 這 是 因 為 初 學 者 必 須 練 習

段開始修持,持守比丘戒,並且非

起次第中,行者觀想自身為本尊,

毗盧遮那佛(大日如來)的名灌。

的 是 極 度 的 祥 和 與 平 靜, 戒 慎 地

常精進學習。故事後來的演變是這

以破除對粗略與世俗表相的煩惱

經由寶瓶灌頂的這五個部分,行者

看 管 自 己 的 一 舉 一 動, 為 此 要 有

樣的:帝洛巴捨棄了國王的生活,

執著。但由於有可能會對本尊產生

就可以認出五蘊即是五方佛。

高 度 自 我 控 制 與 高 尚 的 行 為。 初

變 成 一 個 比 丘, 進 入 小 乘 佛 法 修

執 著, 因 此, 空 行 母 也 教 授 帝 洛

第二個灌頂是「秘密灌頂」,

學者如法地修持這個階段的行止

行。這是帝洛巴在當國王時所發生

巴 圓 滿 次 第 的 精 要 口 訣, 也 就 是

或稱「密灌」,透過實際喝下具有

後,必定能在修行道上有所長進;

的事情;當時他對輪迴產生了極大

如何將壇城中的越量宮融入本尊,

療效的甘露而達成。飲下在灌頂法

到了一定程度後,就必須進入第二

的厭惡,在將自己的兒子冊立為王

本尊融入種子字,然後將種子字消

會中提供的甘露,身體氣脈中的糾

個「 降 伏 煩 惱 行 」 的 階 段, 藏 文

位繼承人後,他便離開王國,來到

融入空性當中。依靠著這兩項精要

結阻塞、以及體內的能量得以疏通

稱之為「獨秀」(dul shug)。第

了一個叫做索馬普里(Somapuri)

口訣,帝洛巴獲得了一定程度的了

或釋放。因此,行者會感到體內能

一個字「獨」是降伏、征服之意,

的墳場。那兒有一間寺廟矗立在自

悟,空行母便對他說:「現在,捨

量的流動極為通暢。這是體內氣、

對 象 指 的 是 我 們 的 煩 惱, 特 別 是

然湧現的黑嚕嘎形象上,在當時是

棄你的比丘戒,然後裝瘋賣傻,秘

脈、明點的灌頂,特別是密咒本身

一 個 人 的 傲 慢, 必 須 要 在 這 個 階

佛教與非佛教徒的聖廟。帝洛巴受

密地進行你的修持,這樣就沒有人

的灌頂。

段中完全地降伏。第二個字「秀」

俱足比丘戒,在索馬普里住了很長

知道你在做什麼。」接著她便消失

第三個灌頂是「智慧灌頂」,

意 思 是「 進 入 」, 此 時 我 們 實 際

一段時間,精進修行。

在空中。這位賜予帝洛巴灌頂與口

或 稱「 第 三 灌 」, 行 者 實 際 地 經

訣的空行母就是卡波桑莫(Karpo

驗到大樂。藉由對大樂的體驗,行

Sangmo)。

者認出大樂與自心本質之不可分、

上要讓自己處於那些通常會引發 煩 惱 如 貪 瞋 等 等 的 情 境 中。 在 第

帝洛巴修持金剛乘之始

一 個「 普 賢 行 」 階 段, 初 學 者 要

一 天, 帝 洛 巴 在 修 持 當 中,

之 所 以 要 行「 降 伏 煩 惱 」 階

是 空 性 的。 因 此, 行 者 獲 致「 樂

避開這些情境;但是在第二個「降

看見一個又老又醜的老太婆突然

段的裝瘋賣傻,是為了要在逆境中

空」的體驗,或稱之為「譬喻智」

伏煩惱行」階段,修行者則刻意尋

出 現 在 面 前, 他 的 修 持 因 此 而 中

試 煉 一 個 人 的 禪 定 功 夫, 例 如 被

( 藏:dpe’i yeshes), 或 可 說

求這類的情境,因為要降伏傲慢、

斷。 她 有 著 藍 灰 色 的 膚 色, 黃 色

關進監牢、被打、被搶等等,而刻

是「樂空本智之譬喻」(藏:don

瞋 恨 等 煩 惱, 修 行 者 必 須 面 臨 這

的 頭 髮。 她 出 現 在 正 在 研 讀《 般

意把自己放置在這樣的情境當中。

gyi yeshes kyi dpe)。

些 煩 惱, 必 須 讓 自 己 處 於 會 引 發

若 經 》 的 帝 洛 巴 面 前, 打 斷 他 的

將禪定本身與這些違緣的經驗兩

第 四 個 灌 頂 是「 句 義 灌 頂 」

這 類 煩 惱 的 情 境 當 中, 才 能 夠 修

研 讀, 對 他 說:「 你 想 瞭 解 並 且

相結合,以便能夠經驗到自己禪定

或 稱「 詞 灌 」, 解 釋 真 如 智 慧 之

持 降 伏 煩 惱 行 的 方 法。 第 三 個 階

直接經驗《般若經》的意思嗎?」

的力量,這是剷除煩惱概念極為有

本 身。 此 四 灌 被 稱 之 為「 成 熟 灌

段「 遍 勝 十 方 行 」 是 完 全 無 懼 的

這時,帝洛巴認出她其實是一位真

效的方法。

頂」。因為受到此四灌時,行者尚

最終展現,是對於任何所行所為,

正的空行母,便答道:「是的,我

帝洛巴的故事匡正了一般人

未成就所有的次第,因此並不是說

完 全 沒 有 任 何 禁 抑, 就 好 比 無 懼

想瞭解這部經的意思。我想要直接

的誤解,認為不需要一位老師,自

從此不用再修持。反之,成熟灌頂

地 騎 在 一 頭 發 怒 的 母 虎 背 上。 這

了悟它。」空行母告訴他:「雖然

己就能獲得證悟。帝洛巴拜了一位

應該被視為具有象徵意義的灌頂,

個階段是一個人證悟的最終展現。

你所研讀的是佛陀純淨圓滿的法

空行母為師,這也就是為什麼馬爾

代表著它最終會引致果位的成就。

因 此, 在 修 持 金 剛 乘 的 一 開

教,但是想要證得果位,必須經歷

巴在這段帝洛巴的傳記中下註解:

所以,對於能夠接受到灌頂,應該

始, 我 們 先 從「 普 賢 行 」 階 段 起

很多的磨難,並且要多生多世地行

「帝洛巴獲得偉大的空行母卡波桑

感到非常地幸運,而經由進一步的

步,然後逐漸地朝「遍勝十方行」

持善業。這條修行道有許多障礙,

莫 的 加 持, 她 賜 給 了 帝 洛 巴 四 灌

修持,便能讓這些灌頂真正契入對

的 最 後 階 段 邁 進。 做 為 一 個 初 學

不 易 行 走, 所 花 時 間 也 多。 我 所

頂。」

灌頂涵義的完全證悟。

者,我們必須從「普賢行」階段開

要教給你的,是屬於果續的教法。

始,直至真正的智慧與證悟生起,

依此修行,你能夠一生、三生、至

並 且 成 為 我 們 穩 定 的 體 驗 為 止。

多七生之內就獲得成就。這個法門

四灌頂 空行母卡波桑莫授予帝洛巴

( 本 文 摘 自 橡 樹 林 文 化《 帝 洛 巴 傳 》, 作 者 為 堪 千 創 古 仁 波 切,譯者為陳碧君、江翰雯)


8

二○一三年十月號

樂在學佛

快樂來自四念處 正念的修行在佛教傳統裡源遠流長, 佛陀告誡弟子修習身、受、心、法四念處。 作者:德寶法師 譯者:賴隆彥

正念訓練我們以覺知力做每件事 「正念」的基本前提很簡單。 通常身體會在我們不知不覺的情況 下 做 很 多 事, 例 如, 當 病 菌 入 侵 時,白血球會在我們渾然不知時攻 擊這些入侵者。然而,我們可以訓 練自己,逐漸清楚地覺知身體當下 正在進行的事,諸如走路、站立、 說話、進食、喝水、寫字、閱讀、 遊戲等各種身體的動作;我們也可 以增長對各種情緒、感覺、念頭與

與 別 人 是 真 實 與 有 益 的 嗎? 它 們 是 會 帶 來 安 穩 呢? 還 是 會 製 造 問 題 呢?」 當 我 們 以 正 念 思 惟 時, 應自問:「這個想法是會讓我平靜 與快樂呢?還是會讓我沮喪與恐懼 呢?」 在 我 們 行 動 之 前, 則 應 自 問:「這個行動會為自己或為他人 造成痛苦嗎?」保持正念會讓我們 有機會選擇:「我是想要喜悅與滿 足呢?還是想要痛苦與憂愁呢?」

正念訓練我們注意身心的變化

其他心理活動的當下覺知。正念訓 練我們以完全的覺知力去做每一件 事。 你 可 能 會 想 知 道,「 為 什 麼 完全覺知很重要?」因為當人們嘗 試修習正念時,很快地便會發現, 我們愈覺知自己的各種動作,以及 從它們所產生的各種感受、念頭與 看法,便愈能清楚洞見自己當下做 那些事的緣由。覺知力讓我們看見 自己的行為是出自有益或有害的動 機,有益的動機包括布施、慈愛、 悲憫與智慧,而有害的行為則主要 是由貪欲、瞋恚與愚痴(delusion) 所引起。當我們清楚覺知念頭、話 語與行為滋生的根源時,便有機會 增長那些有益者,而去除那些有害 者。 佛陀很清楚自己所說一切教 法的主要目標是「苦滅」。正念幫 助我們認識有益的行為會帶來心的 安 穩 與 每 日 生 活 的 快 樂, 它 們 也 會 幫 助 我 們 在 趨 向 涅 槃( 巴 利 語 nibbana)的佛道上逐步前進,終能 邁向解脫(liberation),徹底地擺 脫痛苦的束縛。同樣地,正念教導 我們,源自貪、瞋、痴的行為會造 成痛苦與焦慮,而把我們困在痛苦 的生死輪迴(巴 samsara)之中。 當我們修習正念時,在開口說 話之前,應自問:「這些話對自己

正念也會訓練我們記得注意持 續發生在自己身心之內與周遭世界 的變化。通常我們會忘記去注意這 些變化,因為有數不清的事情同時 在發生而導致我們分心。我們會被 表面的事物牽著走,以至於看不到 它們的遷流變化。心不斷地想要看 見接下來會怎樣,我們沉浸在這場 「表演」中興奮不已,而忘了那真 的只是一場表演而已。 佛 陀 教 導 我 們:「 無 常 故 苦。」當我們保持專注時,這些話 的真義就會清楚呈現。最後,心會 對在無常的事物中游移感到厭倦, 並且會對徒勞無功的追求失去興 趣,因而安住下來並得到喜悅。在 巴利語中「sati」的意思是「記得」 (to remember),它也可以翻譯為 「念」(mindfulness,警覺)。「記 得」即是指於剎那相續中,直接且 不假思索地專注於當下正在發生的

對 身 體 而 言, 記 憶 是 很 自 然

皮膚、骨頭、心臟、肺臟與其他的

的,且幾乎是自動的,例如心臟無

部分,每個部分其實都是位於所謂

須我們的提醒便會抽唧血液。我們

「身體」(the body)的較大集合

可以用同樣的方式教導心這麼做,

體裡的小「身」(body)。傳統上

訓練「念根」就如同持續吸入氧氣

將人的身體分成三十二個部分,我

以維持生命。當心理活動出現時,

們訓練自己清楚覺知身體的每個部

正念會幫助我們認清它們是否會傷

分。試著覺知全身,就如同試著抓

害我們的身心。我們是要選擇應該

起一堆橘子,如果一次抓一大堆,

只為了身苦而受心苦呢?還是應該

到頭來可能一無所獲!

檢視身苦以了解它生起的原因呢?

此外,記得身體是由許多部分

如果忽略生起的原因,我們便會持

組成,會有助於我們認清「身中之

續受苦;如果充滿覺知地活著,需

身」—並非「我的」身體或「我自

要精進才做得到;但如果能效法佛

己」,而只是如同其他色法的一個

陀,則每個人都可藉由修行而精通

色法而已。身體就如同一切色法,

它。

會產生、暫住,然後息滅。由於它

佛陀告誡弟子修習四念處

我們安住於覺知中,順其自然 回顧過去,也不瞻望未來。我們通 常因為不了解的緣故,所以很容易 因為身心的痛苦而怨天尤人。但有 了正念(警覺地記得)之後,我們 便會了解,唯一可以解脫痛苦並找 到安穩與自在的地方就在這裡,就 在自己當下的身心上。

不圓滿(苦)的,無法成為安樂之

正念的修行在佛教傳統裡源遠

源,並且由於它不是「我自己」,

流長,兩千六百多年前,佛陀就曾

所以身體也可說是「無我」的。當

告誡他的長老比丘們,那些負責將

正念幫助我們認清身體是無常的、

佛法傳授給別人的僧眾,應該教導

不圓滿(苦)的、無我的,此時以

弟子修習四念處。

佛陀的話來說—我們「如實地了知

「 是 哪 四 個 呢?」 諸 比 丘 問 道。「於此,比丘隨觀身中之身而 住,精勤、正知、專注、一心,以

身」。

受念處

如實地了知身;彼隨觀受中之受而

同樣地,佛陀要我們修習「受

住,……以如實地了知受;彼隨觀

念 處 」, 藉 此 告 訴 我 們 應 該 觀 察

心中之心而住,……以如實地了知

「受中之受」。這些話提醒我們,

心;彼隨觀法中之法而住,……以

感受如同身體般也可被拆解開來。

如實地了知法。」

傳統上,「受」只有三種—樂受、

隨觀(即禪觀)身、受、心、

苦受與不苦不樂受。每種「受」都

法等四念處的修行法,值得解脫道

是心所覺知「諸受」中的一種,無

上每一階段的修行者去嘗試。就如

論 何 時, 我 們 都 只 能 察 覺 其 中 一

佛陀後續所說的,每一個人—包括

種。當樂受存在時,苦受與不苦不

對 解 脫 道 感 興 趣 的 初 學 者、 比 丘

樂受就不會存在,反之亦然。以此

(巴 bhikkhu)與比丘尼,甚至已

方式來看待感受,有助於我們對正

達 解 脫 目 標 的 成 就 者「 阿 羅 漢 」

在體驗的事培養出一種不妄加評斷

(巴 arahant),「皆應精勤修學、

的單純覺知力—只是將一種特殊的

安住並證入四念處。」

感受視為眾多感受之一,而非「我

在 經 中, 佛 陀 說 法 的 對 象 主

的」感受或「我」的一部分。在每

要 是 僧 團, 即 矢 志 獻 身 求 道 的 比

一種情緒或感覺生起、暫住與息滅

丘 與 比 丘 尼 眾。 看 到 這 裡, 你 可

時觀察它,此時我們會觀察到所有

能會好奇那些有家庭、工作且過忙

感受都是無常的。由於樂受並不能

碌西式生活的人們,是否也能從正

持久,而苦受又經常充滿痛苦,所

念的修行中獲益。如果佛陀真的只

以我們了解到「諸受皆苦」。將感

是為出家眾而說法,則他說法的地

受視為情緒或感覺,而非「我的」

點應該是在寺院裡,但他卻是在充

感 受, 會 使 我 們 逐 漸 了 知 感 受 是

滿商賈、農夫與各種行業的村落裡

「無我」的。明白了這些實相,我

開示。由於正念可以幫助各行各業

們便「如實地了知受」。

的男女信眾解脫痛苦,因此我們可 以推定,在此的「比丘」一詞是代 表所有真心慕道、喜歡禪修的人。 在這層意義下,我們大家都是「比 丘」。

略說四念處

事。 且輕鬆地進入當下的事物之中,不

會受傷、生病與死亡,所以身體是

身念處 佛陀要我們修習「身念 處 」, 藉 此 提 醒 我 們 要 認 清「身中之身」(the body in the body)。這些話的意 思 是, 我 們 應 該 知 道 身 體 並 非一個堅實獨立的東西,而是許 多部分的合集,例如指甲、牙齒、

(文轉 9 版)


心靈白皮書

二○一三年十月號

靈鷲三十 廣結扇緣

9

第十二屆宗教文學獎 徵文辦法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靈鷲山佛教基金會、世界宗教博物館、聯合報副刊 徵文主題:喜歡生命,聆聽寂靜。宗教信仰、題材與表現方法均不限。文章 題目自訂。 ●類別及獎項:

靈鷲山 30 周年紀念禪扇

1. 短篇小說獎(限 4,000 字以內) 2. 新詩獎(限 30 行以內,總字數 400 字以內) 首獎一名 獎金八萬元 首獎一名 獎金十萬元

靈鷲山三十周年紀念扇,為限量珍藏版!扇面的設計為靈

二獎一名 獎金七萬元

二獎一名 獎金五萬元

鷲山總本山的多羅觀音風景圖,輔以心道法師最新收錄的開示

三獎一名 獎金四萬元

三獎一名 獎金三萬元

語錄「禪示什麼」;此外,為能將靈鷲山的禪風吹得更淋漓盡

佳作兩名 獎金一萬元

佳作兩名 獎金八千元

致,另一扇面也珍藏了漢寶德先生的墨寶「禪示天地」。期望 藉由該把紀念扇,能夠將心道法師的禪風「搧」至世界各角落,

以上得獎者除獎金外,另致贈獎座。

與十方信眾廣結「扇」緣,時時隨著心道法師奉行菩薩道。

●徵文規定:

●購書劃撥

1. 凡以中文寫作者均可應徵。但聯合報副刊同仁不得參加。

戶名:財團法人靈鷲山般若文教基金會附設出版社

2. 應徵作品必須未曾在任何報刊、媒體(含網路)發表者。每人每類限應徵 一篇。

帳號:18887793 ●售價:NT 250 元

3. 收件:2013 年 10 月 14 日起,2013 年 11 月 4 日止(以郵戳為憑)。

●訂購專線:(02)2232-1008

4. 揭曉:2014 年 2 月中旬。

●讀者服務信箱:books@ljm.org.tw

●注意事項: 1. 主辦單位擁有得獎作品發表權,除在聯合副刊及聯合新聞網(udn.com)刊 出外,並可收錄於聯合知識庫(udndata.com)、靈鷲山佛教教團網站及集結、 彙編出版或授權他人出版相關刊物、書籍,不另支付稿費。 靈鷲山 30 周年限量珍 藏紀念禪扇。

2. 得獎作品若屬抄襲,參賽者須負法律責任。主辦單位將追回獎金與獎座。 3. 作品必須打字列印,一式五份,文末請註明字數。本次徵文概不退稿,請 自留底稿。 4. 原稿上請勿填寫個人資料,請另以紙張寫明真實姓名、聯絡地址、電話號碼、 E-mail 信箱、個人學經歷。 5. 請在信封上註明「應徵第十二屆宗教文學獎」及應徵類別,一律掛號郵寄

紀念禪扇的扇面印是 漢 寶 德 先 生 墨 寶「 禪

至「(22161)新北市汐止區大同路一段 369 號 4 樓 聯合報副刊收」。 6. 徵文辦法若有修訂,得另行公布。

示天地」。

快樂來自四念處 (文承 8 版) 心念處 同 樣 的 過 程 也 適 用 於「 心 念 處」。雖然我們談論「心」宛如它 是單一的實體,其實不然,心或識 是「心中之心」的剎那相續。因為 正念的修行教導我們,識是在眼、 耳、鼻、舌、身等感官資訊與各種 回憶、想像、白日夢等內在「心所」 觸及我們的基礎上,一個剎那接著 一個剎那地生起。當我們觀察心時, 不是只觀察識而已,因為「心」無 法單獨存在,它只會由各種特殊「心 所」根據外在與內在的因緣而出現。 注意每個念頭的生起、暫住與息滅, 讓我們學會阻止那不斷輾轉相續又 快速奔馳的「苦」念列車。如此一 來, 我 們 就 能 稍 微 體 會 到「 無 執 著」,並了解我們並不是自己的各 種念頭。最後,我們將會「如實地 了知心」。

法念處

佛陀要我們修習「法念處」,

開始向內尋找時,他才真正找到答

我 們 以 布 施、 慈 愛( 巴 metta; 梵

案。此時,他說道:吾多生流轉生

maitri)、悲憫、隨喜、安忍、精進、

死,尋建此屋者不著,一再心生諸

方便與智慧取代這些煩惱毒時,便

煩惱。今終洞見建屋者,汝將無法

會發現自己找到了一直在尋找的心

再建屋,汝之椽木盡毀損,汝之棟

的快樂與安穩。就如我總是提醒學

樑已瓦解,心已達無為涅槃。

生們的話:「在蒲團上禪修是你的

不只是告訴我們應該清楚覺知他的

佛 陀 的 偉 大 發 現 是, 真 諦 就

家庭作業,其餘的生活則是你的田

教 法( 雖 然 教 法[Dhamma] 也 是

在 身 心 之 內, 他 所 說 的 整 個 教 法

野調查。若要修習正念,兩者皆不

「法」[dhamma]的意義之一),

都 奠 基 於 這 樣 的 了 悟。 當 我 們 向

可或缺。」

他更是在提醒我們,我們所要禪觀

內 看 時, 才 能 了 解 佛 陀 初 轉 法 輪

的「法」就在自己的內心。在世界

之 根 本 教 法「 四 聖 諦 」(the Four

的歷史上充滿了追求真理者,佛陀

Noble Truths) 的 意 義。 在 哪 裡

德 寶 法 師,1927 年 出 生,

也是其中之一,幾乎所有的真理追

能 找 到「 苦 」? 唯 有 在 身 心 裡 才

當 代 內 觀 大 師, 也 是 北 美 地 區

求者都在身外求法。佛陀在達到覺

能 體 驗 到 它。 又 在 哪 裡 能 找 到 苦

地位最高的斯里蘭卡佛教上座部

悟(enlightenment) 之 前, 也 是 在

「集」之因—渴愛?同樣是在身心

長老、西維吉尼亞修行協會創辦

身外求法。他一直在尋找造物主—

裡。接著,我們如何達到苦「滅」

人,現任西維吉尼亞修行協會住

存在的根源,即他所說的「建屋者」

(cessation)? 我 們 發 現 苦 滅 之

持。德寶法師於美國大學、喬治

(builder of thishouse)。但他從未

「道」就在身心裡。我們在哪裡增

城大學、巴克納爾大學與馬里蘭

找到所要尋找的東西,相反地,他

長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

大學學院市分校教授佛學課程。

發現自己受制於生、老、病、死、

命、正精進、正念與正定這止息痛

他的書籍與文章在印度、美國、

憂、悲、苦、惱。當他在身外尋找

苦的「八正道」呢?我們在自己的

斯里蘭卡與馬來西亞等地均有出

時,他看見其他人也都因為同樣的

身心裡增長這些道支。痛苦的根源

版。《 平 靜 的 第 一 堂 課 ─ 觀 呼

問題而感到痛苦。這個體會幫助他

就在我們的身心裡,所以,消除痛

吸》一書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在世

認清在自身之外無人能幫助他解除

苦的方法也同樣在我們的身心裡。

界各地出版。德寶法師著作除了

德寶法師簡介

痛苦,於是他開始向內尋找。經中

修 習 正 念 時, 我 們 遵 循 佛 陀

由橡實文化出版的《快樂來自四

稱這個向內的追求為「(請你)來

的 典 範 向 內 看, 逐 漸 覺 知 自 己 的

念處》外,還有《快樂來自八正

見 」(come and see)。 只 有 當 他

貪、瞋、痴與痛苦的各種起因。當

道》、《正念之旅》等著作。


10

二○一三年十月號

宗博館超連結

禪牧合一 新與舊的圓融 德國慕尼黑大學 Michael von Bruck 教授主講禪師、牧師的修行之路。

文/林柏宏整理

理 性 與 靈 性 的 思 想、 基 督 教

教導,領受了大量善知識,近幾年

與禪學的修行如何在同一個人的

幫助他這樣心靈成長的便是心道法

生 命 裡 並 行 不 悖? 9 月 8 日 星 期

師,心道法師希望成立教育機構年

天的下午,「禪示天地」禪師棒喝

輕人提升生命品質,他認為這樣的

第二場大師講座「禪法相遇-牧師

願景是對人類未來最好的投資。

與禪師」,由來自德國慕尼黑大學

提 到 如 何 結 合 牧 師 與 禪 師,

的 Michael von Bruck 教授主講,Von

教授以一個印度傳統譬喻的說法回

Bruck 集神學家、日本禪師與瑜珈老

答, 他 說 個 人 意 識 流 動 有 如 一 條

師於一身,是一位閱歷與修行皆豐

溪,必須有兩岸才能形成河道,順

厚的禪師,他走過印度、泰國、美

暢前行而不漫開,一岸是古老傳統

國、日本等地,今天親自來到大家

傳承的知識系統,另一岸是革新傳

面前,分享自己的經歷與見解。

統的自我嶄新經驗,我們需要既有 的社會價值和知識系統,也要常常

禪師非牧師 突破陳舊體制

質問自己,發現更多可能性,深度

Michael von Bruck 教授在演講

貼近自我本性;最後 Von Bruck 教授

的第一部分,先破題講述禪師與牧

將對自己的期許與大家分享:訓練

師的寬廣定義,清楚地解說了兩者 相異之處:牧師這類型的宗教人員,

自己成為一個有禪師魅力又能時時

Michael von Bruck 教授演講時神情歡愉,手勢豐富。

自我批判的領導者,在培養自我人

處理宗教儀式、舉辦祭典、帶領禮

格時,借重傳統知識但不受制於傳

拜,從屬於某個教團機構,而禪師

統,讓自己成為牧師、禪師態度兼

則進行意識的開發、塑造等工作,

備的完整人格。

重在調伏人心,不管在任何宗教文

與禪法相遇 體驗無中之有

化,都存在著這兩種宗教人員。而

與大家分享完關於牧師與禪師

在佛陀時代的印度,主要有三種群

的 見 解 後,Von Bruck 教 授 在「 禪

體在進行傳統知識與宗教機制傳承 的工作:婆羅門祭司、貴族知識分 子、 僧 人; 當 時 僧 人 著 重 個 人 修 行,不涉入宗教儀式,他們探討自 己的心,學習邏輯與心思的運作方 式,婆羅門祭司則從事牧師類型的 工作。 宗教中的牧師是人們追求信仰 所需要的,教授客觀地分析了宗教 禮俗儀式的重要性,他表示人生際 遇充滿了偶然性,各種意外都可能 隨時發生,人在面臨生命無常時, 思緒混亂不安,有規律的節慶與儀 式能給予時間一個具體架構,讓遵 行者有次序感,在時間流中創造了 穩定、確實的感覺;從觀察大自然 循環現象制定週期性曆法、社會群 體約定成俗的節慶儀典,到個人每

學員專注於禪定,享受平靜喜樂。

禪坐共參前,Von Bruck 教授先講解姿勢與心 態的準備功夫。

可循,卻更能幫助自我覺醒。

牧師成禪師 俱足智慧善緣

得追求的、美而崇高的事物。 到 了 大 學, 主 修 基 督 教 神 學 的他被容許接觸共產主義之外的思

Michael von Bruck 自 述 1949

想,更有幸遇見良師,不只研讀歐

出生於東德的基督教家庭,在嚴厲

洲的思想經典,還接觸到東方儒釋

實施共產主義的專制國家度過成長

道 思 想,Von Bruck 教 授 說 這 位 恩

時期,一片封閉、壓制的社會氛圍

師有如禪師,帶領學生打坐沉思,

中,超然於政治的宗教信仰奠定了

和他們在海邊散步並討論哲學,教

他 自 由 思 考 的 基 礎, 是 相 當 實 用

授從這位老師身上學會關心生活中

的、 解 放 心 靈 的 管 道, 更 可 貴 的

的小細節,保持熱情享受當下所做

是,父母不會先入為主地灌輸他教

的事,將生命中的種種學習與經驗

義,他不須強迫自己信服難以理解

連結在一起。經過如此豐厚的求學

的 概 念 或 傳 說;10 歲 的 時 候 他 加

生涯,再到印度、日本習佛學禪,

入合唱團,音樂使他知道人生除了

回顧這段歷程,Von Bruck 教授很感

淺層的感官經驗之外,還有許多值

恩,因為自己得到許多賢者、智者

示天地」展第二特展室帶領禪修共 參,二十一學員與七位法師席地靜 坐,依照教授的說明做好打禪的身 心準備。 一步步的準備動作由 Von Bruck 教授條理分明地傳達給學員們,他 表示日常生活中,人的心靈影響意 識運作,意識指導身體動作,然而 這並不是時時行得通,他舉例說, 當我們就寢時不斷告訴自己要睡 著,反而睡不著;禪修的時候,我 們逆向運作,用調息的方式讓身體 控制好呼吸,再回返內在,在細微 而平和的呼氣吸氣中,鎮定心靈, 身體與心靈不是各自獨立分離的, 只要人活著,即使是生病或昏迷狀 態,呼吸都持續,維繫著生命與心 思。

一天的慣例行程,這些都能使人安

教授講解時神情專注,不時輔

心。 種種規範雖然為人類社群帶

以手勢做比喻,講到應以什麼心態

來秩序,長久下來也產生食古不化

進行禪修時,他說常人的心於現代

的問題,製造了封閉的階級制度,

忙亂生活中像燈泡一樣向各處四散

傳統反而成了壓迫人民的不公義體

發光,禪定時的心則如雷射光,處

制,對心靈成長沒有任何幫助,佛

於專注狀態,不受外在境遇動搖,

陀釋迦牟尼就曾批判牧師型的婆羅

驗 證 了《 金 剛 經 》 所 說「 不 取 於

門祭司,諸多其他宗教都有類似情

相,如如不動」。依循上述概念,

況,如耶穌基督、伊斯蘭教先知穆

Von Bruck 教授和眾人一起進行了

罕默德、錫克教上師那諾都是宗教

三十分鐘的禪修靜坐,結束時教授

舊制度的批評者與改革者,這些宗

並不說話,只是拍手三次,靜默站

教領袖都是禪師型的人物,他們以

立,雙手胸前抱拳,鞠躬問訊後靜

更具創意的思想,突破僵化的意識

靜離去,禪修的靜定歡喜盡在不言

結構,教導信眾的方式超越體制,

中,讓大家感受到,在「無」之中

著重心念的開發,雖無規律的概念

學員們席地靜坐,體驗禪修的喜悅。

有無窮韻味。


宗博館超連結

二○一三年十月號

11

片片金黃就是五歲的心 《五歲的心願》電影賺人熱淚, 「禪示天地」展場每周提供最佳影片共賞。 相 傳 韓 國 古 代, 梅 月 大 師 帶 著她的五歲兒子,到某山中的小庵 出家修道,恰巧庵內斷糧,梅月大 師必須去他處化緣,於是跟兒子約 定三日內返回庵中。不料因大雪阻 隔,她遲至第二年春天才回來…。 從 此, 人 們 便 把 這 座 庵 稱 作 「 五 歲 庵 」。 這 部 韓 國 動 畫 電 影 《五歲的心願》,劇情來自十七年

小男孩每天祈禱媽媽快回來。

前在韓國家喻戶曉、大賣十多萬本

豐饒田野、白雪覆蓋著的蒼翠山丘

的童話書《五歲庵》,但卻反過來

和層層疊疊的醉人楓紅……,種種

以男孩見不到母親的角度,來描述

描繪如同精采感人的抒情散文,讓

他對母親有著無限思念的故事。這

人耳目一新。

部精緻感人的動畫,不但雙雙榮獲 了亞太影展和法國安錫動畫影展

電影中更以惹人愛憐孩子們 《五歲的心願》描寫男孩盼望有朝一日能再看到媽媽。

的天真笑聲,搭配湍流不息的溪水

的最佳動畫大獎,隨著電影在全世

有朝一日能再看到媽媽,尤其當和

無慮地陪伴著他們生活在山裡,儘

界各地放映,更是賺得了無數觀眾

聲和夕陽輝映著的莊嚴寺塔,讓人

尚告訴他心誠則靈後,他更是每天

管寺院的景致優美無比,有清風、

的掌聲和淚水。

看在眼裡,感動在心裡。除了孩子

祈禱有一天能再見到媽媽。剛到此

松林、夕陽配著寺塔和小河,儘管

們, 電 影 裡 還 有 淘 氣 的 長 毛 小 白

男孩希望有一天能再見到媽媽

地的的弟弟不諳寺院規矩,常把寺

這裡歡笑聲迭起,有這麼多朋友伴

狗、深山裡的聰明小白兔和只對松

院弄得天翻地覆,但也為這裡帶來

著姊弟倆玩耍,弟弟卻仍然心繫著

果有興趣的膽小松鼠,這些可愛善

了不少生氣。

母親。男孩一直活在他自己的希望

良的小生命,在這寧靜單純的世界

裡,已失明的姊姊則偷偷躲在角落

中卻生活得比人更怡然自得、恣意

裡暗自垂淚…。

悠遊。

《五歲的心願》劇情改編自童 話書《五歲庵》,描述一對相依為 命的小姊弟,在一位好心和尚幫忙 下住進了寺院。五歲的弟弟盼望著 MWR_ZSE_A711_Poster_52x74_130715_optimized.pdf

1

7/17/13

姊弟倆在寺院中認識了許多新 朋友,小白狗、白兔、松鼠都無憂

6:16 PM

大自然景致唯美呈現在電影中 《五歲的心願》電影中的場景 勾畫了韓國恬靜的大自然中多種情 趣盎然的秋天景致:片片金黃色的

看了《五歲的心願》後,會讓 人對自然和生命的循環體悟更形深 刻,更讓人在熱淚盈眶之餘更珍惜 身邊的人。

《五歲的心願》劇情改編自韓國大賣十多萬本的童話書《五歲庵》。

原著《五歲庵》作者丁埰俸簡介 丁埰俸是一位韓國童話作

文學院的兼任教師,他於 1983

家,曾任泉水邊(Samte)出版社

年 獲 得 大 韓 民 國 文 學 獎,1986

理事。1946 年出生於韓國全男

年 榮 獲 第 十 四 屆 新 芽 文 學 獎,

升 州,1973 年 以 童 話《 花 束 》

1991 年榮獲東國文學獎等,作

步入文藝作者的世界。自 1998

品優異,不勝枚舉。《五歲庵》

年來,任母校東國大學的國語國

是他最具代表的作品。


12

二○一三年十月號

禪門教育

以經相會,南傳高僧讚 應邀在水陸法會外壇設羅漢壇的緬甸南傳高僧,和心道法師相聚展開精采對話。 文 / 編輯部整理

與 其 說 是 交 流, 或 許 應 形 容

幾位南傳高僧長期關心世界

停留,還有機會念誦《法器輪》和

代,上座部的地位越形鞏固,可見

為佛教高僧間一次精采的機鋒。緣

佛教界的發展情況,特別指出,雖

《護衛經》,因而震動、開啟了一

得和大乘佛法相較起來,上座部也

起於水陸法會結束後,首次應邀在

然許多佛教教團規模宏大,有向全

段機緣。「釋迦牟尼佛就講過,諸

是一個維持正法的系統,大乘和小

法會外壇設羅漢壇,幾位遠從緬甸

世界版圖開放發展的企圖,但仍得

惡不做、諸善奉行的道理,我們參

乘同樣都是佛留下的遺產,不是只

來到的南傳高僧,相聚和心道法師

立基於最根本的「達瑪」(法)的

與的這次法會就是如此,所以我們

有大乘和密乘一枝獨秀。

展開對話,彼此對佛教三乘團結、

觀念。尤其近來緬甸有一股激進派

感到非常的喜悅歡欣。」

世界和平和法會普度功德的看法

佛教勢力竄起,更讓高僧們感嘆,

有位高僧還提到,在緬甸南傳

蝙蝠聽到經文的聲音,也會心生感

相近,交換修行心得和對世界局勢

領導者必須具備「波羅蜜」(智

佛教盛行,那裡的孩子較無機會看

應,激起這樣的善念,下世投胎就

的看法後,相約來日的「靈山一

慧),才能擁有實現正法的願力。

到大乘的比丘或是藏傳的喇嘛,看

能得到福報。禽獸尚且如此,生為

會」。

「因為如果他們心裡面沒有『達

到電視上出現大乘的和尚畫面,他

人身得以聽聞念經、讀懂經義,所

瑪』的概念,才會像火一樣的燃燒

們還好奇問道:「這是什麼和尚?

得的轉世福報更加的無可度量。幾

作亂,把壯大自己當作最要緊的

他們是做什麼的?」他們也只能做

位南傳高僧皆說,在這麼盛大的法

南傳高僧首先提到,這次的法

事,但如果能把『達瑪』傳達到每

初略的介紹,但這次參加了靈鷲山

會中來設壇念經,他們自身也得到

會讓三乘與信眾相應,也以《慈愛

個人的心裡面,讓佛教界不同的教

的法會,蒐集到的資訊,將來回緬

了相當殊勝功德和法助。因而,他

經》、《護衛經》等南傳經典為台

派都能彼此認識,那麼世界就會和

甸後,就可說給鄉下的孩子們聽。

們更加期待著來年的以經相會。

灣信眾祈福、加持,若佛教界能觀

平了。」

「祝福心道法師每一年,做更大、

三乘都到齊 立基達瑪

察、體會出團結的契機, 法會圓滿,無異於向世界和平 的願景跨進了一大步。

初聞《慈愛經》 開啟正念 羅 漢 壇 的 設 置, 就 是 往 這 個

在上座部的經典裡說,即使是

更盛旺的法會。」

聽經起善念 增添福報

幾位高僧都是第一次拜訪靈鷲

正念正向跨足的開端。在羅漢壇

心道法師總結這一段的心得

山,讚嘆寺廟融合現代技藝和傳統

上,許多台灣信眾都是初聞《慈愛

分享,首先以地主的身分,謝謝遠

美學的風格,他們透過翻譯表示,

經》,自然會關心《慈愛經》的修

道而來的貴賓。由於小時在緬甸成

「雖然是現代化的寺廟,但若沒有

行法門,以及日後如何將這部經請

長的經驗,心道法師提到,從前緬

波羅蜜的回報和福報,也不會有這

回供養、修行。高僧們提到,來問

甸的佛教是三乘都有的,後來上座

南傳高僧應邀首次在靈鷲山水陸法會設羅漢

樣的一天。」

《慈愛經》的信眾多少會做短暫的

部的地位由國家提升,歷經數個朝

壇持誦。

我們的心是涅槃 心道法師 VS 南傳高僧談「正見」, 不執著的心就是正見。 在心道法師和南傳高僧對話

六年,卻沒能成佛。所以,我們修

的場合上,討論的要點最後聚焦在

行採用八正道,八正道融合起來,

上座部和大乘禪修和正見理解上的

就是戒定慧。」

同異處,因而激發出話鋒深藏的火 花。

何謂正見 涅槃還是般若

南傳高僧們提到,他們的修行

心道法師和南傳高僧們就彼

依循佛的八正道,不能享樂,但也

此的「正見」以何為標準,有了一

不做苦行。「佛陀成道前,苦行了

番釐清,最後心道法師總結說道:

緬甸南傳高僧遠道而來,和心道法師談「正見」。

「『正見』就是見解正確,但什麼

物都一直在變,變到一個無法知道

樣的見解才算正確呢?是以涅槃為

的東西的時候,你能抓住、分辨出

標準當做正見,還是以般若為正

來,那的就叫做正見。」

見?

這番話,心道法師如此回應: 「南傳是以成就涅槃為正

「也就是說,所有東西都是生滅

見。」南傳高僧們如此提到,「修

的,生滅剝到最後就是不生不滅,

行的時候,分明到什麼是什麼,那

我們的正見就是從這裡建立的。那

就是正確的開始。」,「這個就是

或許是對萬物的一種透視,我們透

悟,悟到所有動植物、萬事萬物都

視到因緣即是無常,因為是無常所

在不斷的改變中,分別到了這樣的

以 是 不 存 在 的, 因 為不 存 在, 我

程度,就是一個好的開始。」心道

們的心就不會執著,不執著的心就

法師則直指「這就是無常」。

是正見。每個東西都有涅槃,我們

不生不滅 因緣即是無常 南傳高僧們說道:「所有的萬

的心也是涅槃,只要看見那個涅 槃就叫做正見,看不見的就不是正 見。」


因緣會

二○一三年十月號

13

佛教交流夯 真善美聖在宗博 中國國宗局與佛教協會成員參觀宗博館,讚嘆心道法師實踐大願。 由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明生大

聖步道的起點水幕牆一路走到盡頭

塔。寶塔畢竟化為塵,一念淨心成

和尚、副秘書長張琳與國家宗教事

的手印牆,眾人連日奔波參訪而疲

正覺。」鼓勵與會大眾不管在什麼

務局副局長蔣堅永、國宗局港澳台

累的身心轉化為好奇探索的驚喜。

環境,都要靠禪修好好學習。他認

辦副巡視員趙建政所率領的「兩岸

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明生大和尚特

為心道法師致力於教導社會大眾如

佛教文化交流」參訪團共計六十人,

別感謝靈鷲山與宗博館全體的熱情

何自我學習,掌握寧靜和諧的力量,

在中國佛教會副理事長明光法師、

相待,他提到,「人類因宗教而有

更是莫大貢獻。明光法師祈願愛與

淨 耀 法 師 陪 同 下,9 月 13 日 下 午

文明進化、人類因宗教而心靈有所

和平能推行到世界的每一個地方,

近四點抵達世界宗教博物館。由於

提升,所以宗教的存在是人生的一

讓生命教育進入每一個人的生命

靈鷲山佛教教團開山住持心道大和

種福音,人生因此美妙,宗教所帶

中,世界和平、世界和諧。

尚赴北京弘法不在國內,由靈鷲山

給人的利益,這座博物館都呈現在

幾位來賓都強調宗教在安定人

執行顧問也是總統府國策顧問葉金

眾人眼前」,宗教文化讓人類歷史

心、促進人類和諧方面是不可或缺

鳳、全國總工會常務理事及靈鷲山

豐厚,使生命美好而莊嚴,明生大

的 一 環, 由 此 可 見 世 界 宗 教 博 物

護法總會副會長何語、國立歷史博

和尚祝福心道法師弘揚佛法的新渠

館的可貴之處,而各地域、各宗教

物館前館長黃永川、新北市永和區

道,讓更多人心生大歡喜,再一波

的相互理解與包容更顯得重要,這

公所主任秘書林慶豐等貴賓,與參

波傳向世界各角落。

次參訪的殊勝正如明光法師所說:

訪團此行會晤交流,為兩岸宗教文

國 宗 局 副 局 長 蔣 堅 永 在 2001

「此刻心道法師在北京演講,來自

化交流的正向發展帶來更多豐富有

年 12 月宗博館剛開館不久之際即來

北京的我們則到了台北的宗博館,

到婆羅浮屠顯得相當開心,表示自

機的面向。

參訪,當時就留下深刻印象。他表

愈顯兩岸的佛教團體交流更趨熱

己到當地見過實景,而宗博館的模

世界宗教博物館館方在一樓

示:「世界宗教博物館用現代傳媒

絡。」

型的確呈現了實景的壯觀。在禪示

入口以隆重盛禮迎接這些遠道而來

的形式傳播十大宗教,用愛與和平

的貴客,接待志工為每位嘉賓獻上

的精神弘揚宗教文化,可見心道法

哈達,入門的紅地毯兩側飄灑香花

師的開拓精神」這次舊地重遊,他

靈鷲山佛教教團由監院淨念

祝福,象徵靈鷲山佛教教團「傳承

非常肯定心道法師用宗教的正面能

法師代表向貴賓致贈宗博館館旗與

諸佛法,利益一切眾」的吉祥人偶

量促進世界和平的用心,也希望心

《靈鷲山開山三十周年山誌》,明

參訪之行圓滿,蔣副局長留下

善財童子也加入歡迎行列,熱情揮

道法師第三個淑世的願望─啟建世

生大和尚則回贈金缽佛像,蔣堅永

「禪意無限」的讚嘆之語,明生大

手,場面俱是「有朋自遠方來」的

界和平大學,能盡早實現。

副局長送上絲織清明上河圖錦緞。

和尚則提筆寫下:「心生大歡喜,

參訪團分兩隊進行導覽,兩隊在華

佛教淨光明」;來自對岸的貴賓們

嚴世界相遇時,蔣副局長與明生大

讚許宗博館幫助民眾探索多元而深

促成這次交流盛事的中國佛

和尚剛看完生命之旅廳,兩人於是

遠的世界宗教知識,體認出各種信

教會副會長明光法師很推崇心道法

笑言互道:「這生即向死,死即逢

仰之間的共通性與存在價值;這天

參訪團一行人有超過半數是

師禪修的功夫,他以知名禪修偈詩

生,相遇於華嚴世界!」參觀世界

在宗博館匯集了無量善因緣,也是

頭一次參觀世界宗教博物館,從朝

「若人靜坐一須臾,勝造恒沙七寶

各大宗教建築模型時,蔣副局長看

兩岸佛教交流更緊密的具體展現。

喜樂氛圍,也吸引不少行人好奇駐 足圍觀。

弘揚佛法 促進文明提升

禪修明心 實現世界和平

明生大和尚體驗宗博館水幕牆。

天地特展的法脈傳承一區時,蔣副

觀展歡喜 締結佛門善緣

以愛遍灑世界 讓禪修安撫人心 靈鷲山長年推動寧靜和諧、興辦公益慈善,獲內政部表揚。

局長與明生大和尚得知日前心道法 師才接星雲大師法子,確認傳承臨 濟正宗,兩人感到非常驚喜。

示,內政部「宗教表揚大會」已有 三十七年歷史,是宗教界年度盛事, 宗教在台灣人生活中非常重要,也 代表了中華文化精要的部分,政府

內政部「102 年宗教團體表揚

獎、宗教文學獎,辦理學佛營隊、

感謝各宗教團體在社會公益與教化

大會」於 9 月 10 日上午在新北市

心寧靜種子教師研習營及臨終關懷

人 心 方 面 所 做 的 偉 大 貢 獻, 還 有

政府多功能會議廳舉辦,全台共有

培訓營,無論是推廣寧靜運動,或

更多宗教人士與團體默默為社會付

249 個宗教團體獲獎,今年特別頒

關 懷 弱 勢 家 庭, 皆 落 實「 慈 悲 與

出,為善不欲人知,他也一併致上

發「行政院長獎」給十四個宗教團

禪」的宗風。

敬意與感恩之心。

今年主辦單位相當用心,於各

此 外, 李 鴻 源 部 長 也 特 別 提

續十次獲內政部表揚,靈鷲山佛教

頒獎時段之間,穿插表演節目:慈

到,為了讓全世界看到台灣宗教人

基金會長年推動「禪修、法會、朝

愛之光、希望之光、幸福之光,分

文之美,內政部正在辦理「臺灣宗

聖、生命關懷」四大弘法事業,維

別由松山慈惠堂國樂團、伊甸基金

教 百 景 」 徵 選 活 動, 共 有 包 括 靈

繫人心、造福社會,也獲得殊榮肯

會喜樂合唱團、國際淨光佛舞團演

鷲 山 無 生 道 場、 世 界 宗 教 博 物 館

定。

出,與會賓客者欣賞了優美的國樂

等四百多個宗教建築座落的優美景

曲目「夜來香」、「鳳陽花鼓」,

點,呼籲全民踴躍上網投票,與專

伊甸視障歌手的天籟和聲歌唱,以

家一起選出臺灣宗教百景。目前還

體,這些團體已經十二次以上或連

靈鷲山、宗博館雙獲獎 獲得內政部獎的世界宗教博物

世 界 宗 教 博 物 館 獲 頒 102 年 績 優 宗 教 團 體

及「梵海禪心觀自在」堅毅而柔美

在研擬「宗教樂活」體驗行程,歡

館發展基金會對於社會正向發展貢

獎。

的舞姿。

迎各宗教團體提出申請,讓民眾的

獻卓著,舉辦各項宗教與傳統藝術

助民眾拓寬多元文化視野,促進宗

文化展覽、國際宗教交流合作活動,

教和諧與心靈提升。而連續十年獲

更積極辦理生命教育研習課程,幫

獎的靈鷲山佛教基金會舉辦普仁

www.093.org.tw

宗教是社會安定的力量 內政部長李鴻源致詞時表

觀光旅遊不僅有娛樂休閒功能,也 能參訪清淨聖地,獲得心靈成長的 經驗。

華嚴 E 世界.靈鷲山無遠弗屆 因陀羅網(Internet),讓您擴大心量,開啟智慧的境地,直指佛法真實究竟。

心道說禪

寧靜運動

地球平安


14

二○一三年十月號

區會楷模 -3

身是菩提樹 廣植善種子 基隆 A 區楊玉錦在修心的道路上體悟不生不滅,無我無傷。 在水陸空大法會梁皇壇外,圍

暢講解心道法師的修行歷程與理

著服務櫃台詢問續報外壇的信眾不

念,漸漸也有固定捐款支持的會

少,楊玉錦師姐身著咖啡色委員服

員,增加了自信。

套裝,有條不紊地一一解答,這位 來自基隆 A 區的志工菩薩,身材不

文/林柏宏

上師善引導 破我執改習氣

高卻能帶給周遭的人安心感,宛若

在這過程中,玉錦師姐明白

吸足了陽光、枝葉扶疏的樹,雍容

了心道法師要她當志工,是讓她

姿態一點都不像她口中所說那個土

走出去與人群接觸,把心打開,

里土氣的自己。

能轉化她的習氣,脫除業力;《金

楊玉錦師姐在基隆 21 分會當

剛 經 》 有 云:「 無 我 相, 無 人

了十二年會長,現任生命關懷副執

相,無眾生相」,師姐在執行師

行長,她說靈鷲山人才濟濟,信眾

父派給她的任務中切身感受了此

願力無限,自謙還有許多人比她更

理,有一次宣傳宗博館活動時,

該得到表揚,講起護持師父、改變

一個菜販不耐地揮開她的手,師

當初玉錦師姐接緣靈鷲山的師姐,現在已是一起當志工的好夥伴。

自己人生的感動,師姐兩度紅了眼

姐說:「在那當下,我發現自己

錦師姐非常珍惜遇見上師引導學佛

堅持請老人給他餿水,老人也只

眶;加入一個團體,背後必定有某

的心並沒有難過,要是以前,我

的因緣,對師父交代的任務總是盡

好難以置信地供養餿水,原來羅

個動力,加入靈鷲山二十三年,她

一定會覺得很丟臉,」師姐改變

力達成,她認為好的上師就像觀音

漢只是要幫老者發捨心,積累布

感謝佛菩薩的安排,接引她來圓滿

了自己的習氣,過去的她自尊心

菩薩「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

施的功德,讓他在下一世有多一

此善緣。

很強、很愛面子,也曾為此與丈

而為說法」,用各種適切的方式度

些福報,擺脫貧困。

夫吵架鬧彆扭,如今在眾目睽睽

化每個性質各異的有緣人,感念這

玉錦師姐於是仍向這位老婆

靈鷲山結緣 走出封閉生活

下遭受無禮回絕,她不難過也不

樣的慈悲與智慧,她決定用生命全

婆勸募,沒想到老婆婆願意成為

師 姐 年 輕 時 病 痛 纏 身, 而 家

憤怒,因為已經沒有一個「我」

心奉獻行菩薩道。

靈鷲山會員,還幫自己孩子報會

庭主婦的生活圈、思緒比較封閉,

可以被傷害,無我而無傷,不生

而且子女尚年幼,需要為很多事操

即不滅。

煩,心情一直很鬱悶,當時朋友聽

布施種福田 實踐佛法助人

員,每月多繳一百元,未曾間斷, 在困境中喜捨之心一直持續著,

聽 心 道 法 師 的 話, 走 向 人

玉錦師姐說自己是心道法師的

福份在現世就來到,原本智能障

聞福隆一座山上有位曾在墳場修行

群,也走出了那個因倔強反而脆

傳聲筒、錄音機,自己懂得不多,

礙的孩子後來先她一步離世,從

的得道高僧,玉錦師姐抱著觀光的

弱的自我,有了這樣的體悟,玉

只將心道法師講的道理複述給人

來沒叫過媽媽的孩子,去世前三

心態和朋友上福隆靈鷲山,當眾人

聽,師父笑說錄音機也不錯;其實

日突然神智清楚地喊她媽媽,能

都欲皈依心道法師,唯獨師姐不願

她非常用心體會師父的教法,常與

說出母親的名字,感謝她長久以

意,同行友人十幾人竟然一一來勸

人分享師父對她的教育;她曾在長

來辛勤照料,老婆婆後來也有社

她,最後拗不過大家,她也念了皈

庚醫院當志工,遇見一位身世可憐

工人員週週來陪伴,安養天年。

依文,接受加持,奇妙的是,皈依

的老婆婆,老婆婆罹患癌症,先生

能落實念佛所學,幫助他人,

之後,在回程路上心中無比平靜,

已經過世,原本收養了兩個孩子,

讓玉錦師姐感覺此生充實,幼年

回家之後念釋迦牟尼佛心咒竟不自

一個讀到了北一女,卻發生意外過

雖常聽母親念普門品,漸漸能夠

覺流淚,心中有種莫名的感覺,她

世,留在身邊的這個孩子有智能障

背出經文,卻不解其義,現在每

明顯感到自己的心和昨天已然不

礙,需要照顧一輩子,兩人生活並

每能在志工工作中印證佛學,愈

同,以前母親就曾帶她去一個鄉下

不好過,玉錦師姐卻想起佛經中的

念愈有心得,她想告訴年輕一輩

的小廟皈依,教她要念佛,但她就

故事:在佛陀的時代,有阿羅漢托

靈鷲人,有機會來靈鷲山做事,

是無法持續念下去,現在她「聽到

缽向一窮困老人化緣,老人告訴羅

就好好把握機會,感受佛事殊勝,

懺悔文就哭得很厲害」,從此以後,

漢 自 己 都 沒 得 吃, 實 在 沒 東 西 佈

學習佛法智慧。

她就喜歡誦經唸咒,投入靈鷲山護

施,羅漢指了指旁邊發酸的餿水,

法修佛的行列。 也因為當時她擔憂著許多事, 友人都說她時常面露愁容;她感慨 地向師父請教:「為什麼我今生不 快樂?」師父閉目沉吟一小段時間 後,告訴她:「那是你的業」,心 道法師說她頭腦很會亂想,妄想之 習氣形成了業力,這是她鬱鬱不樂 的癥結,心道法師請她加入志工, 為 世 界 宗 教 博 物 館 募 款, 以 每 人 一百元的方式廣結善緣;不擅與人 互動的玉錦師姐要走出原本生活封 閉的小圈圈,需要很大的勇氣,但 是憑著一股幫助師父籌建博物館的 決心,就從自己常去的菜市場開始 勸募,學會微笑、主動打招呼,流

楊玉錦師姐用生命全心奉獻行菩薩道。


一起來聽禪

二○一三年十月號

15

系列講座 十月開講 慧命成長學院秋季特別規劃課程,禪味十足,報名從速。 文/慧命成長學院

2013 年是靈鷲山三十周年,意義非凡的這一年,以「立禪風、

上默默扎根耕耘,期盼可以讓信眾以及社會大眾有更多不同面向的學

傳心燈」為主軸,展開一系列活動,其中世界宗教博物館更以「禪示

習。2013 年秋季課程特別規劃了一系列「慈悲與禪系列講座」,敦

天地-微笑傳心.活諸如來」特展供養大眾一份禪的清涼法味。

請長期深研的專業教授,以及靈鷲山三乘佛學院的法師們,以有趣的

靈鷲山慧命成長學院,今年也邁入第十一個年頭,在教育推廣

主題向大家介紹-慈悲與禪,歡迎有興趣的讀者一起前來體悟禪。

唐代禪宗公案中的禪婆

禪修面面觀

觀音菩薩十六大願

講師:清如法師

講師:恆明法師

講師:恆明法師

「禪示天地」策展顧問

靈鷲山三乘佛學院副院長

靈鷲山三乘佛學院副院長

上課日期:10/4(五)19:00~21:00

上課日期:10/18、10/25(五)19:00~21:00

上課日期: 11/1、11/8、11/15、11/22(五)

禪宗公案,以師徒的機鋒相對,劃出一道開

禪修是契入般若智慧的不二法門,回歸本來

悟的契機。而公案的禪婆又是怎麼一回事呢?在

面目的途徑。除了日常實際的禪修體驗,特別敦

觀音菩薩是娑婆世界的依靠,在觀音菩薩

禪宗燈錄中,零星紀錄一些婆子,她們能與禪師

請恆明法師,為大家從禪修的起源、乃至流變全

的誓願裡,所有的苦難都得到救拔,所有的祈

針鋒相對,甚至在禪師將悟未悟之際,補上關鍵

面性的介紹禪修。並了解三乘傳承的禪修方法,

願都被憐憫,觀音菩薩是娑婆世界最大的依怙。

的臨門一腳。這些禪宗故事,除了示明禪宗無分

以及歷史上禪修法門的轉變,從達摩祖師到六祖

菩薩乘著願力來到這世間,因此了解觀音的十六

男女相,更揭示「禪」於日常作務的真滋味。

之間的禪修方法起了什麼變化,臨濟宗跟曹洞宗

大願,就可以深刻地感受到菩薩對我們無比的慈

在禪修法門上的異同是什麼。點點滴滴都是精華

愛。

禪宗燈錄中零星紀錄一些禪婆,其修行方式 就是在日常生活的作務中修道。禪師能從婆子受

法露。

教,顯示禪門中無論男女相,但論悟道與否的開

第一堂:三乘傳承的禪修方法

放心胸,以及對女性悟力的肯定態度。這些具行

-南傳、北傳、藏傳

19:00~21:00

與觀音菩薩連線,連上心印心的線,祈求

動力和主體性的禪婆話語多是平易通俗的口語,

甚麼是禪修

或者以日常事物為雙關語,用詞極少有佛教的專

印度禪修與佛陀運用止觀證悟真理

業術語,充滿俚俗的生活氣息,卻能以此解構禪

略談當前三乘佛教禪修分布

宗祖師的權威,打破禪門話語系統的僵化危機。

南傳禪修現況 -- 略談泰、緬禪修

觀音讓自己成為觀音的化身,與觀音同一陣線

她們能與禪師機鋒相對,甚至擔當禪師開悟臨門 一腳之提點重任,即是其證悟層次的明證。而從 其對話表現,更宛然可見獨立的人格與智慧的典 型。

第二堂:大乘法脈的禪修方法 達摩祖師傳心妙法到六祖禪修方法的變化 臨濟宗跟曹洞宗禪修方法的異同 淨土宗跟禪修的關聯 天臺止觀與禪宗 密乘止觀法門

心之道 -靈鷲山心道法師禪門公案 講師:常樂法師 靈鷲山三乘佛學院教授師 上課日期:10/11(五)19:00~21:00

心道公案 某日,兩個徒弟正吵得不可開交,直嚷著要師父評理。心道師父說:「沒 有煩惱的那個,就是對的。」 禪的妙用就是生活中處處都是敲扣的契機,靈鷲山開山大和尚心道法師 以慈悲與禪的宗風建立觀音道場,從心道法師與弟子的公案故事中,充份展現 生活禪的隨機逗教。心道法師的話語不多,但卻字字珠璣,針針見血。從中可 以一覽大師的風骨並略探其悟境,更可見禪師對眾生的慈悲。而今逢靈鷲山開 山三十年,以「立禪風、傳心燈」為使命,更見其以禪宗的傳心妙法為承。


16

二○一三年十月號

廣編

護法會 新北市永和區保生路 2 號 21 樓 A 棟 02-82316789 102 年 10 月行事曆

2013年普仁獎起跑 您身邊是否有正就讀國中或國小的學子:能樂觀積極面對困難 環境、用功向上、並能體恤及感恩尊長辛勞、或樂於幫助同學、或 愛護動物...等具體品德行為事蹟,可為現代學生的學習模範?歡迎 您推薦報名!更歡迎您將普仁獎訊息廣傳於各地區,發掘出更多優 秀的「普仁小太陽」,讓社會更和諧溫暖! 同時熱情邀請社會各階層、學校老師等熱心關懷孩子德行教育 的人士,加入家訪志工行列,親身訪視感受生命的真善美!

普仁獎推薦報名辦法 報名資格: •德行優良、有心向上、但家境困難之國中、國小在學學生 •受理地區:基隆市、台北市、新北市、桃園縣、新竹縣市、台中市、 嘉義縣市、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宜蘭縣、花蓮縣、台東縣、澎 湖縣、連江縣(馬祖) 報名日期: •2013年10月31日止<澎湖縣、連江縣(馬祖)至10月15日止>,郵戳為憑 評選辦法及報名表 •內容詳見靈鷲山網站 http://www.093.org.tw 或洽靈鷲山全省講堂中心 •洽詢專線:02-8231-6789分機1032、1070

招 熱情 募中

普仁獎家訪志工招募 招募對象: •凡認同靈鷲山普仁獎之理念者,身心健康 且具服務熱忱,並可參與志工訓練者 服務說明: •家庭訪視於每年11-12月期間辦理 •進行家庭訪視前需先接受2小時(含)以上之家訪志工訓練,服務期 間約需2個週末

無生道場 新北市貢寮區福連里香蘭街 7-1 號 Tel:(02)2499-1100 內容 日期 時間 上師聖壽小齋天法會 6( 日 ) 雲水禪一 18( 五 ) 聖山寺秋季祭典暨圓滿施食 20( 日 ) 雲水禪三 10/25-10/27 圓滿施食 ( 短軌 ) 30( 三 )

台中講堂 台中市西區東興路三段 160 號 4 樓 Tel:(04)2319-0199 內容 日期 時間 經典共修 2.9.16.23.30( 三 ) 19:30 平安禪 4.11.18.25( 五 ) 19:30 初一、十五佛供 5.19( 六 ) 11:00 百萬大悲咒共修 20( 日 ) 13:20 慈悲三昧水懺法會 6( 日 ) 13:30

基隆講堂 基隆市中正區義一路 43 號 10 樓 Tel:(02)2424-0533 內容 日期 時間 太極導引 7.14.21.28( 一 ) 19:30 經典共修 1.8.15.22.29( 二 ) 13:30 佛學概要 3.10.17.24.31( 四 ) 19:00 平安禪 4.11.18.25( 五 ) 19:00 百萬大悲咒共修 13( 日 ) 09:00 朝山 19( 六 ) 06:30

嘉義中心 嘉義市東區吳鳳北路 291 號 4 樓 Tel:(05)216-2820 內容 日期 時間 藥師普佛暨大悲寰宇法會 20( 日 ) 09:30 觀音菩薩出家日 - 普門品暨佛供共修 23( 三 ) 10:30 百萬大悲咒共修 3( 四 ) 19:30 初一、十五佛供 5.19( 六 ) 11:00 瑜伽課 1.8.15.22.29( 二 ) 19:20 讀書會 2.9.16.23.30( 三 ) 14:00 經典共修 17.24.31( 四 ) 19:30 平安禪 4.11.18.25( 五 ) 19:30

台北講堂 台北市松江路 220 號 5 樓 Tel:(02)2571-6663 內容 日期 時間 合唱團 7.14.21.28( 一 ) 19:30 茶禪會 1.8.15.22.29( 二 ) 14:30 養身氣功班 1.8.15.22.29 ( 二 ) 19:30 平安禪 1.8.15.22.29( 二 ) 19:00 經典共修 3.17.24.31( 四 ) 13:30 千燈供佛法會 5.19( 六 ) 09:30 慈悲三昧水懺法會 19( 六 ) 13:30 百萬大悲咒共修 5( 六 ) 13:30 新北市分院 新北市永和區保生路 2 號 8 樓 Tel:(02)8231-5685 內容 日期 時間 花與禪 1.8.15.22.29( 二 ) 18:00 平安禪 1.8.15.22.29 ( 二 ) 19:40 經典共修 1.8.15.22.29 ( 二 ) 19:50 戒學課程 17( 四 ) 19:30 百萬大悲咒共修 26( 六 ) 13:30

•實際之志工訓練及家庭訪視服務時間,依各地區執行單位為定 服務地區、報名日期、報名方式(同上)

感謝您的熱情參與,普仁獎有您的加入,更多了一份幸福的動力!

新莊中港中心 新北市新莊區中安街 3 號 5 樓之 2 Tel:(02)8992-2369 內容 日期 時間 歡喜小菩薩班 2.9.16.23.30( 三 ) 12:30 九分禪暨經典共修 2.9.16.23.30 ( 三 ) 19:30 初一燃燈供佛 ( 普門品暨大悲咒共修 / 佛供 ) 5( 六 ) 10:00 十五燃燈供佛 ( 普門品暨大悲咒共修 / 佛供 ) 19( 六 ) 10:00 百萬大悲咒共修 26( 六 ) 13:00 朝山 6( 日 ) 一整日 樹林中心 新北市樹林區中正路 415 號 7 樓 Tel:(02)2688-3135~6 內容 日期 時間 平安禪 4.11.18.25( 五 ) 19:30 菩提道次第廣論 3.17.24.31( 四 ) 19:30 百萬大悲咒共修 6( 日 ) 10:00 桃園講堂 桃園市中正路 1071 號 16 樓之 1.2 Tel:(03)346-3093 內容 日期 時間 經典共修 2.9.16.23.30( 三 ) 19:20 佛學概論 2.9.16.23.30 ( 三 ) 20:00 敦煌舞 7.14.21.28( 一 ) 19:00 敦煌舞 ( 初級 ) 8.15.22.29( 二 ) 18:30 百萬大悲咒共修 12( 六 ) 13:30 平安禪 3.10.17.24.31( 四 ) 19:30 中壢中心 桃園縣中壢市裕民街 26 號 12 樓 Tel:(03)426-2431 內容 日期 時間 經典共修 - 普賢行願品 1( 二 ) 19:30 經典共修 - 金剛經 8( 二 ) 19:30 經典共修 - 藥師經 15( 二 ) 19:30 經典共修 - 普門品暨大悲咒 22( 二 ) 19:30 經典共修 - 佛說阿彌陀經 29( 二 ) 19:30 敦煌舞 7.14.21.28( 一 ) 09:00 敦煌舞 3.10.17.24.31( 四 ) 09:00 敦煌舞 3.10.17.24.31( 四 ) 19:00 敦煌舞 5.12.19.26( 六 ) 09:00 百萬大悲咒共修 12( 六 ) 13:30 新竹共修處 新竹市興中街 53 號 Tel:(03)562-4009 內容 日期 經典共修 3.17.24.31( 四 ) 平安禪 4.11.18.25( 五 ) 百萬大悲咒共修 12( 六 ) 慈悲三昧水懺法會 27( 日 )

時間 19:30 20:00 13:00 13:00

台南分院 台南市東區長榮路一段 203 號 7 樓 Tel:(06)208-3981 內容 日期 時間 禪悅舞 7.14.21.28( 一 ) 19:30 禪悅舞 1.8.15.22.29( 二 ) 10:00 禪悅舞 4.11.18.25( 五 ) 10:00 金剛經讀書會 2.9.16.23.30( 三 ) 09:30 金剛經讀書會 3.10.17.24.31( 四 ) 19:30 平安禪 4.11.18.25( 五 ) 19:30 上師聖誕朝山巡禮 10/5-10/6 心寧靜教學 - 教師研習營 0/12-10/13 初一、十五:普門品暨佛前大供 5.19( 六 ) 11:00 百萬大悲咒共修 19( 六 ) 19:00 普仁獎家庭訪視志工培訓 20( 日 ) 09:00 青年團分享會 20( 日 ) 09:30 新營共修處 台南市新營區民生路 52 號 6 樓之 3 Tel:(06)635-0890 內容 日期 時間 有氧運動班 1.8.15.22.29( 二 ) 19:00 平安禪 2.9.16.23.30( 三 ) 19:00 菩提佛舞班 / 養生瑜珈班 3.10.17.24.31( 四 ) 19:00 百萬大悲咒共修 5.12.19.26( 六 ) 13:30 高屏講堂 高雄市新興區中正二路 182 號 13 樓 Tel:(07)225-5187 內容 日期 時間 書法抄經班 1.8.15.22.29( 二 ) 19:30 平安禪 2.9.16.23.30( 三 ) 10:00 經典共修 3.10.17.24.31( 四 ) 19:30 平安禪 4.11.18.25( 五 ) 19:30 初一燃燈供佛 5( 六 ) 10:00 十五燃燈供佛 19( 六 ) 10:00 百萬大悲咒共修 12( 六 ) 08:30 慈悲三昧水懺法會 20( 日 ) 蘭陽講堂 宜蘭市中山路一段 468 號 Tel:(03)925-5319 內容 日期 時間 八關齋戒暨百萬悲願共修 6( 日 ) 一整日 法華經暨平安禪 4.11.18.25( 五 ) 19:30 台東中心 台東市志航路一段 302 號 Tel:(08)922-6990 內容 日期 時間 大悲咒共修 3.17.31( 四 ) 20:00 經典共修 10.24 四 ) 20:00 寂光寺 宜蘭縣礁溪鄉龍潭村環湖路 70 號 Tel:(03)928-3485 內容 日期 時間 地藏法會暨瑜伽焰口法會 27( 日 ) 一整日

《徵才》 財團法人靈鷲山佛教基金會 靈鷲山是屬於整體佛教的,屬於國際的。 靈鷲山是一座推動全民教育和提昇人品的修 行中心。 心道法師創建靈鷲山,旨在推廣佛法、培 養佛教弘法及指導眾生修行的人。 「靈鷲山」 建設的完成,除能發揮教育、研究及弘化功 能外,亦將提供信眾平日或退休後修行安養 的地方,讓社會大眾可以親身體驗,濡沐在 佛法的安詳喜悅之中,誠摯地邀請您一同加 入我們。 如對非營利事業組織志業有興趣者,請上 104 人力銀行搜尋關鍵字「靈鷲山」尋找適 合您的職缺,歡迎一同來累積福德資糧。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