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
發行人:心道法師 總策劃:靈鷲山僧伽委員會 執行編審:釋了意、釋常存 企劃執行:企劃部 總編輯:張慰慈 主 編:張沂芬 採訪記者:林柏宏 美術編輯:陳素菁 照片提供:靈鷲山資料中心 發行單位:靈鷲山佛教基金會 編 輯 處:新北市永和區保生路2號20樓 服務專線:(02)8231-6789轉1058 聯絡傳真:(02)8231-5818
2014 年 3 月號
http://www.ljm.org.tw/
收件人:
5
國 內 郵 資 已 付 板橋郵局許可證 板橋字第 408 號
本刊物為環保油墨印刷
封山一年 安居精進
9
全國普仁獎 3.22 頒獎
響應環保,歡迎瀏覽「有緣人」電子版,請上靈鷲山全球資訊網:http://www.ljm.org.tw
11
大悲閉關 報名要快
﹙無法投遞時請退回﹚
封山啟動 回歸總本山
(尺寸:含下方許可證號文字高 3.5 公分寬 2.5 公分)
鞏固寺院常住三寶、居士護法,找回初發心和修行的根,延續正法傳承。 靈鷲山今年邁入第三十一年,在開山大和尚心道法師的帶領下,從 1990
福隆「無生道場-總本山」是南海觀音顯聖的地方,是一座非常殊勝的
年開始一直往外擴充組織志業,陸續成立護法會、般若文教基金會、宗博基
觀音聖山,俱足三乘合一的圓滿聖地。心道法師當年在宜蘭閉關,看到福隆
金會、慈善基金會、佛教基金會,直到 2001 年宗博館開館為止,整個過程對
這一帶有個大道場的緣起,在地理、地氣、地脈都因緣俱足下緣起了這座靈
佛教、對社會都有一定的貢獻,但回頭反思,也有很多值得檢討的地方。
鷲山。心道法師說:「回歸總本山,就是回歸觀音菩薩本願力的緣起。」
心道法師明確指出:「最主要的檢討就是:我們寺院的根,寺院的精神
回歸總本山才能傳承。心道師父的「傳承計畫」是要讓正法久住,包含
被模糊掉了,寺院的管理也沒好好整頓治理。」封山是一種反省、沉澱,是
四眾的教養計畫。「教養計畫」也是「總本山」的規範制度,包括佛陀的四
一次大整頓,心道法師要引領四眾弟子再一次拿出「開山精神」,找回修行
期教育學程,還有四眾安養的福利辦法,總歸就是落實佛陀「六和敬」的教
的根,而這個根就是回歸「總本山」。
制,這樣的靈鷲山才說得上是一個解行並重的佛教教團。
《全球寧靜運動》
愛地球九大生活主張
簡約人生、潔淨大地的養生哲理是生活逢場必修 的心靈美學。用行動愛護我們生存的環境,從自 己開始逐步回歸健康低污染的能源節約生活。
(詳見 5~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