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靈鷲山-禪菩提

Page 1


緣起 前言

行禪

平安禪

15

心道法師禪修釋疑

禪坐注意事項

禪坐前後的調和動作

禪坐姿勢與要點

禪說

目錄 目錄

3

禪是什麼 跟心道法師學禪

9

99

203 198 192 185 166 153 101


緣 起 ︱︱ 喜 歡 生 命 、 喜 歡 禪 修

人為什麼常常有很多問題呢?尤其是在現代的

生活,以前在農家的時候,那是沒有高樓大廈的時

代,我們就出去看天,黃昏看得到,早晨看得到。

現在人晚上看電視看得很晚,然後睡到中午還不想

起來,所以現在都看不到這麼自然美好的早晨與黃

昏。早晨的天空、夜晚的星空那麼的美好,我們現 在都已經看不到了,只想看電視而已!

3


早年住在農村的時候,四周都是大自然,可

以聽到蛙聲、蟲鳴、鳥叫,讓我們心裡面非常的鬆

弛。今天為什麼會發生這些憂鬱症、躁鬱症、恐慌

症?就是因為腦筋﹁轉得太緊、空閒不下來﹂,腦

筋一直轉一直轉,轉到精疲力竭,疲乏以後就會轉

不回來,變成憂鬱症、躁鬱症、恐慌症。你用腦過

度,休息時間不夠,就會轉不回來,所以一定要放

鬆。躁鬱症、憂鬱症、恐慌症要怎麼調整?就是要

放鬆,把腦部放鬆。怎麼放鬆呢?你要跟大自然接

緣起 4


觸,要坐禪,一定要慢慢回復到農村的生活。

大家要走出現代科技生活種種物質的框框︵大

樓、電梯、電腦、汽車、房子、電視︶,要走出這

些機械化的乾枯人生,要多接觸大自然,觀察那些

小動物的生態,多看看生命變化成長的過程,傳遞

這份生命的奇蹟與喜悅,接觸這份生命的訊息。當

你明白了生命的變化,會喜歡上這些變化,然後你

會願意去關懷生命,你會關懷生命,才會喜歡生

命。因此,我們不要太忙碌,要讓自己靜下來,學

5


習禪修,靜靜地跟自己在一起,不要一直跟外面那 些物質的框框黏在一起,要找回自己。

常常要培養正面、積極、樂觀的態度,慈悲

憐憫眾生的苦難,願意為眾生拔苦予樂,心要安住

在當下,不要隨處亂跑,跑到自己都拉不回來,不

懊惱過去,不恐懼未來。我們為什麼會有很多恐懼

呢?是我們的生活環境造成如此,但是這並不是我

們所要的;當大家明瞭以後,要怎麼改善呢?剛才

師父已經告訴你方法了,就是要常常保持內心的清

緣起 6


淨、憐憫、柔軟、慈愛,要常行懺悔,我們的心要

培養慈悲喜捨,我們的身體就是要走出物質的框

框,要接觸大自然,要讓自己安靜下來,要多培養 禪修的習慣。

7



前言

一位唸國小的小朋友,暑假期間去參加兒童

佛學夏令營。 回來後,媽媽問他有什麼心得,他說

不出個所以然,唯獨對每天必喝的﹁趙州茶﹂印象

深刻。媽媽很好奇地問:﹁什麼是趙州茶?﹂小朋

友歪著頭,認真地想了一會,然後聳聳肩膀說:﹁

不知道。﹂為了解開﹁趙州茶﹂之謎,媽媽特地到

圖書館找資料,終於在禪宗公案裡頭,找到趙州茶

9


的故事,回家後,興致勃勃地告訴兒子趙州茶的由

來,兒子聽完一臉迷惘:﹁這是什麼意思?﹂媽媽 為之語塞,說不出話來。

從前有個屠子和尚,四處雲遊參訪,有一天路

過某個市場的肉攤,見到許多人站在攤前要求老板

切精肉給他們。老板受不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要

求,氣得將刀子重重地往砧板一放,大聲說:﹁哪

前言 10


一塊不是精肉?﹂屠子和尚聽了頓時開悟。

很多人看過禪宗公案,哈哈大笑之餘,其實也

參不透其中的禪機。為什麼看老闆賣豬肉會開悟?

為什麼喝茶會開悟?又為什麼洗碗也會開悟?匆匆

忙忙撞到柱子,不僅沒有把腦袋撞壞,還撞出開悟

的契機。很多人說禪、寫禪,外行人看了、聽了滿

腦子的﹁纏﹂,卻依然抓不到﹁禪﹂。禪是什麼?

11


還是不明白。模模糊糊,說懂又不懂,說不懂又好 像有點懂。

有個弟子問心道師父:﹁聽說禪修是個很好

的修行方式,可是現在生活緊張忙碌,如果每天都

要撥出時間來打坐,也很不容易,有沒有其他的方

法,能夠獲得像練習禪坐的好處。﹂師父告訴他:

﹁還有一種方法,就是生起慈悲心,有慈悲心,心

前言 12


就會柔軟,對事情的看法就不會僵硬,人因為浮躁 才會僵化。﹂

為了協助大家在不斷變動的生活中,不忘師

父的法語,隨時降伏易受波動的心,因此,我們將

心道法師對禪修的開示與教學,整理成這本禪修手

冊,期望大家知道,原來禪跟我們的心、我們的生

活是這麼貼近,不是高高地掛在天上讓人觸手不

及,也不是朦朦朧朧引人臆想,而是讓大家能夠在

行、住、坐、臥,在生活瑣事中細細體會生活禪。

13



是什麼



禪是品嘗生命的甘美 有一天師父開示了一個故事:

在日本有位很出名的禪師,當時日本的幕府

大將軍,很喜歡看牽牛花,聽說這位禪師種了一大

片的牽牛花,就慕名拜訪這位禪師,禪師知道他要

來,就把整片的牽牛花都剪掉,只留下一朵。等到

幕府將軍來了後四處觀看,發現牽牛花竟然全被剪

掉,讓他非常生氣,因為擺明的是禪師在惡作劇,

17


大將軍決定要去找禪師算帳。結果,當他一走到禪

師關房那裡,就看到只留下來的那一朵牽牛花,

突然間他感覺到非常地奇特,一朵牽牛花的這份

禪風,竟然是這樣地絕妙、美好,那麼地單純、樸 實,那麼地專一,就是那樣地靜美。

禪是讓心情美好,讓環境美好,是品嘗生命

的、生活的那份美感,我們坐禪的時候,就是從內

心開始品嘗那份的平安、那份的美、那份的甘、那

份的舒適。禪修就從這個小小的起點,先從調息開

禪是什麼 18


始,然後調心、調身,最後再回到攝心,這種全面 化專一的修法,就是平安禪。

19


禪就是心,心即是佛

禪是什麼?心道師父說:﹁禪,就是我們的

心性,就是用心生活。為什麼用心?因為用心才是

根,樹沒有根就會枯萎而死。心就是淨土,心就是

不來不去;因為我們沒有發現它,所以就有來有

去;因為沒有覺照它,所以它就失蹤了,不屬於

你。如果沒有﹃心﹄,根本就不會想要去找。到哪

裡去找?從生活裡面去找,從舉手投足間去找。

禪是什麼 20


怎麼找?淨化自己許多粗魯的念頭,慢慢就會看得

到,因為心思太粗魯,一切的行為想法太快速,便 不能照見自己的心在哪裡。﹂

有位老菩薩憂心忡忡地問心道師父:﹁我年

輕的時候常常在寺廟幫忙做事,現在年紀大,做不

動了,寺廟不要我了,怎麼辦?﹂師父安慰他:﹁

心,就是我們最大的廟。你到寺廟去,為的就是讓

21


內心的這座廟更穩固、更安定,其實也就是讓心中

的佛安定。你現在雖然老了,做不動了,但是心中

的佛不會老啊!所以,不要讓心中的佛有罣礙、起

煩惱,才能清清淨淨;不要常常想自己老,內心的

佛就不會變老;不要想不好的事情、壞的事情,心 中的佛就不會變壞。﹂

︽楞嚴經︾裡頭,佛問波斯匿王:﹁你今年多

禪是什麼 22


大了,身體還是跟以前一樣健壯嗎?﹂波斯匿王嘆

了一口氣說:﹁差多了,現在老了,體力也明顯的

衰退,做起事來很吃力。﹂佛笑笑又問;﹁你小時

候看見的恆河,現在還在呀!這個﹃見﹄目前消失了

嗎?﹂波斯匿王想想說:﹁沒有啊!恆河還是跟以前

一樣。﹂佛陀的意思,是在提醒波斯匿王:外面的各

種境界、諸種外相,不管再怎麼變,心都是不變的。

23


師父說:﹁我們常常喜歡用﹃心﹄生氣,用﹃

心﹄煩惱,又用﹃心﹄談戀愛,用﹃心﹄做事業,

用﹃心﹄做善事。我們一直在用﹃心﹄呀! 怎麼會

找不到呢?原來是你在煩惱,心一煩,念頭就變得

雜染污穢,跟著現象生起識別,隨境而轉、隨境而

安、 隨境而貪、 隨境而煩、 隨境而癡、 隨境而慢、

隨境而疑,心就會變質,而跟環境產生一種感覺、

一種情緒,情緒就會模糊你自己。所以要明心見

性,明心見性就是簡單、純淨、無雜染。﹂

禪是什麼 24


禪就是一無所有

一日,剛剛用完午齋,心道師父信步走到祖師

殿前。有位弟子行色匆匆迎面而來,師父於是叫住

他。﹁你為什麼走得那麼煩躁,有什麼煩惱嗎?﹂

這位弟子停了好一會,想想應該怎麼回答才好。最

後他說:﹁說沒有煩惱是假的!﹂師父說:﹁有煩

惱才是假的,要知道所作所為都是空,煩惱是假也 是空。﹂

25


師父的反應出乎弟子意料之外的嚴肅,慈心厲 語頓時破除弟子的煩惱執著。

︽維摩詰所說經︾說:文殊菩薩帶眾參訪維

摩詰居士。文殊菩薩問:﹁居士此室,何以空無侍

者?﹂維摩詰言:﹁諸佛國土,亦復皆空。﹂維摩

詰的意思是說,不僅是他的丈室空無所有,十方諸

佛的國土也是一塵不染,空無所有。文殊菩薩怕同

禪是什麼 26


行的大眾不了解,再替他們問:﹁以何為空?﹂答

曰:﹁以空為空。﹂空就是空,為什麼還要以空為

空?因為眾生以假當真,以虛為實,造業受報,因 而不空。

師父說:﹁禪修,沒有過去、沒有未來、沒有

現在,只有當下這一念。所以,煩惱怎麼會生呢?

就是一直記憶這些過去、未來的東西,而這是因為

27


我們平常沒有做觀照的工夫。﹃不為外物所動之為

靜,不為外物所實之為虛。﹄生活裡面為什麼會生

起煩惱、計較?就是因為沒有生起正念、正見、正

定;正確的觀念可以消融很多的妄想執著,沒有過

去的記憶,也沒有未來的煩惱,就是做現在的事

情。過去你做再壞也是過去了,沒辦法追回;未來 根本沒有發生,你想老半天也沒用。﹂

禪是什麼 28


禪是無相

一九九六年,韓國殊眼禪師到靈鷲山拜訪心

道法師。殊眼禪師問:﹁印度有一個靈鷲山,臺灣

也有個靈鷲山,到底那個靈鷲山才是真?﹂。﹁分

別就是假,不分別就是真。﹂師父以兩句話輕輕帶 過。

29


從紐約到波士頓的火車上,來自臺灣的教授

和隔壁座一位失明的老先生聊起美國種族的偏見問

題。老先生說他是美國南方人,家裡的傭人是黑

人,他不曾和黑人同桌吃過飯,也不曾和黑人上過

學,從小就認為黑人低人一等。甚至唸大學時,所

舉辦的活動也拒絕黑人同學參加。到商店購物,如

果店員是黑人,付帳時,就把錢放在櫃檯上,讓黑 人去拿,不要和黑人的手有任何接觸。

唸研究所時,他發生了意外車禍,命雖保住,

禪是什麼 30


眼睛卻失明了,是黑是白再也看不見。後來,他進

入一家盲人重建院學習如何點字,如何應用手杖走

路,如何過盲人的生活。這些生活上的新適應,他

都能一一克服。唯獨嚴重困擾的是,他不知道該如

何判斷對方是黑人或白人。他求助於心理輔導員談

他的問題,輔導員耐心地安撫他、鼓勵他,兩人建 立了如師亦友的信任和友誼。

有一天,輔導員小心翼翼試 探地告訴他:﹁我

也是黑人。﹂剎那之間,他根深蒂固的偏見產生了

31


巨大的撼動,從此,他再也不管什麼黑人白人,重

點是對方是好人還是壞人。老先生說:﹁雖然眼睛

看不見,但幸運的是,無知的偏見也消失了。﹂車

子到站的時候,老先生的太太已經在月臺上等他,

兩人親切地擁抱,太太正是一位滿頭銀髮的︱︱ 黑 人。

心道師父曾說:﹁離相,就是完完全全屬於

禪是什麼 32


佛性、屬於覺性的生活。經上說:﹃諸法空無相,

無取無所緣,一切如幻化,亦如水中月。諸法空無

相,亦復無有我。﹄﹃覺性﹄ 是很單純的,但是我

們看不到覺性, 只看到形形色色,就在形形色色裡

面產生取、捨,我們的心一下子放,一下子抓,這

是很辛苦的,如果我們都不抓也不放,我們的心就 會和平、單純、寧靜。﹂

33


禪是一種自在

﹁前際無去,今際無住,後際無來,安然端

坐,任運不拘,方名解脫。﹂何謂解脫自在?︽華

嚴經︾說菩薩有十種自在,故能於諸世間教化調伏 一切眾生。 一、命自在

禪是什麼 34


菩薩得長壽慧命,經無量阿僧祇劫,住持世

間無有障。夜晚,在回山的路上,車子行駛在濱海

公路上,師父轉過頭問一位大病後剛剃度不久的出

家眾:﹁現在還會想家嗎?﹂﹁怕回家,回家後會

更想家。﹂說完,眼裡頓時淚光閃爍。師父望著深

夜、泛著星光的大海,嘆了一口氣說:﹁你看你的

身體都給你出這麼多狀況,帶來這麼多的痛苦,你

眼睜睜地看著身體逐漸敗壞,卻一點辦法也沒有。

自己的身體都無法掌握,很快就會離開你,一切是

35


不是都很無常?﹂

有位師兄最近幾年來,身體很不好,因此特別

感念生死無常,他問:﹁師父,人為什麼會怕死?﹂

心道師父說:﹁因為知道自己會輪迴,卻又無法掌 握,所以怕死,因此學禪來觀看自己。﹂

︽優婆塞戒經︾云:﹁若人不能一心觀察生死

過咎、涅槃安樂,如是之人,惠施、持戒、多聞,

終不能得解脫方法。若能厭患生死過咎,深見涅槃

功德、安樂,如是之人,雖復少施、少戒、少聞,

禪是什麼 36


即能獲得解脫方法。﹂ 二、心自在

菩薩智慧方便,調伏自心。某天,有位弟子回

來看師父。她正為公司中不太圓滿的人際關係而煩

惱,再加上身體微恙,感覺自己就像快要爆破的氣

球。師父看見她,笑一笑:﹁妳最近好不好?﹂﹁

師父,你看呢?﹂她調皮地反問。﹁妳的心被塞住

37


了。﹂師父說:﹁唸幾部︽水懺︾迴向給讓妳起煩 惱的人。﹂

詩云:﹁心隨萬境轉,轉處實能幽,隨流認

得性,無喜亦無憂。﹂一般人心隨境轉,為環境所

控制而不能自在,禪定好的人,心無罣礙地融入其

境,而得自在。有云:﹁心能轉物,即同如來。﹂

心道師父開示:﹁禪修坐得好,對佛法的了解

禪是什麼 38


就比較容易。我們的心常常流動和出入在忙碌的環

境下,對佛法必須沈靜下來才想得通,那是一種體

會。這個體會必須冷靜,由定而生慧;所謂定是安

定,安定就是讓自己的心很平穩,然後才會有思考

的空間。平常我們的習氣很重,貪、瞋、癡、慢、

疑常常伺機而生,所以當我們禪修時,就是一種磨

練,學習能控制自己!在禪修時能降伏自己的心, 讓你的心可進可退。﹂

︽金剛略疏︾云:﹁無諍三昧者,以其解空,

39


則彼我俱忘,能不惱眾生,亦令眾不起煩惱故也。﹂ 三、財自在

菩薩能以無量珍寶、種種資具,嚴飾一切世界,

清淨無礙。有位師姐誦經禮佛都要小心翼翼,因為先

生非常反對她學佛,看她拜佛讀經就拉長著臉,臉色

很難看。一日,夫妻倆參加朋友的聚會,席間,有人

說起心道師父和靈鷲山的點點滴滴。她先生忽然心血

禪是什麼 40


來潮地說:﹁咦!我們改天到靈鷲山看看那位心道法

師。﹂上山那天,恰巧有幾位菩薩正在談論水陸法會

的功德,先生很受感動,當場參加水陸法會的功德

主。回家的路上,先生喜悅地自言自語:﹁原來,布

施是這麼的快樂!﹂後來這位先生由無神論者變成佛 弟子,也成為世界宗教博物館的榮譽董事。

唐朝有一位妙峰禪師,禪定工夫深,可以觀

41


空無相,讓人見不到他的身體。一次,他的年壽已

盡,閻羅王便派遣鬼差去抓他,鬼差到他住的地方

一看:﹁哎!屋子裡空空的,人跑到那裡去了?﹂

鬼差覺得很奇怪,便跑去問那座山的土地公。土地

公說:﹁這位禪師的背後有一隻古董寶碗,你只要

敲一聲,他出定,你就可以看到他。﹂鬼差回去把

古碗一敲,禪師便現出形體,不費吹灰之力就把禪

師給抓了。禪師左思右想:﹁我的禪定工夫已到般

若智照,明心見性,生死都綁不住我,為什麼還會

禪是什麼 42


給小鬼綁走?﹂不久,他體悟到,原來是自己心裡

掛念一隻祖傳寶碗,貪愛心未除,才會被小鬼所

縛。於是趁鬼差跟土地公談話時,偷偷地把古碗打

破,小鬼一回頭再也找不到禪師,只聽到他的聲音

說:﹁要拿老僧高妙峰,除非鐵鍊鎖虛空,要能鎖 得虛空法,再拿老僧高妙峰。﹂

明朝羅狀元︿醒世詩﹀云:﹁急急忙忙苦追

43


求,寒寒暖暖度春秋,朝朝暮暮營家計,昧昧昏昏

白了頭,是是非非何時了,煩煩惱惱幾時休,明明 白白一條路,萬萬千千不肯修。﹂

心道師父說:﹁我們對物質世界的真相要了

解,對精神的、靈性的也要去了解;對物質世界的

迷惑如果沒有辦法理解,我們經常在禪修時,就因

為這樣子而迷失了自己,如果對精神的了解不夠, 就沒有辦法掌握自己靈性的真實狀況。﹂

禪是什麼 44


四、業自在

菩薩能隨諸業,應時示現,受諸果報,無障無

礙。有位師姐因病毒感染顏面神經痲痺,又未能得

到好的治療,致使病情加重,個性變得神經質而且

情緒反覆無常,家人憂心忡忡地帶她上山,請心道 師父予以開示。

師姐不停地抱怨別人對她不友善、不尊重、

看不起她,師父任由她發了-陣牢騷,然後說:﹁

45


遇事就是要隨緣,心柔和就會快樂,學習忍耐,該

來的事情就讓它來,也讓它自然的去,不要讓它

停留。心柔和,就會有很多人緣,只要﹃讓﹄就

好了。﹂﹁他們為什麼要背地裡講我的不是?﹂師

姐很埋怨地問。﹁妳親耳聽到了嗎?﹂﹁我可以

猜得到。﹂師父說:﹁要是我才不會這麼想,我會

認為是別人在說我的好話。﹂﹁可是﹂她還想再說

些什麼,師父不讓她繼續煩惱,打斷她的念頭說:

﹁化解危機的唯一方法就是不理它,遇到了就是要

禪是什麼 46


包容。﹂臨行前,師父叮嚀:﹁快樂就是內心的想

法,想法對就很快樂,想法不對就會煩惱。﹂

︽寶積經︾云:﹁不求他過失,亦不舉人罪, 離粗語慳吝,是人當解脫。﹂

師父說:﹁每個人的心靈是一樣的,所希望

的、想要得到的也是一樣,只有心靈分別的差別。

因為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才產生分別;分別,就讓

47


心受阻。因為任何的想法都是自己的感受,所以認

識自己的真相才是最快樂的。每一個人因為失去了

自己才會痛苦,為什麼會失去自己?因為我們一直

都往外忙碌,很少跟自己溝通,所以對自己的了解

太少。禪修就是讓你了解自己,讓你跟自己生活,

跟自己接近,很親切地知道你是那樣的活著。﹂

禪是什麼 48


五、受生自在

菩薩隨其心念,於諸世界中示現受生,無障

無礙。有位在市場賣魚的老菩薩,從來就沒有唸過

佛,因為年紀大了便常常為病痛所苦。有一天,閒

來無事就跟著別人到靈鷲山參訪。看到師父,親切

得像自己家人,忍不住向師父訴苦這裡痛、那裡

痛,全身無一處不痛,怎麼辦?師父問她:﹁妳做

什麼工作?﹂﹁我在菜市場賣魚,已經賣一 、 二十

49


年了。﹂﹁常唸觀世音菩薩,請菩薩保佑妳身體健 康平安。﹂師父邊說邊為她加持。

老菩薩回去以後,默默在旁邊觀察的弟子覺得

很奇怪,忍不住問:﹁師父,為什麼不乾脆建議她

不要再賣魚殺魚呢?﹂﹁賣魚是她生活的工具,不

賣魚,叫她生活怎麼過?﹂過了幾個月,老菩薩再

上山,高高興興地跟師父說:﹁師父,你叫我唸觀

世音菩薩,我都有唸哦!我現在不賣魚了,改賣魚

丸、魚鬆。﹂又過了好長一段時間,又見她歡歡喜

禪是什麼 50


喜地上山:﹁師父,我不做生意了,我兒子叫我在

家裡休息,有空就到他工廠幫忙看頭看尾。﹂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云:﹁菩薩若能隨順

眾生,則為隨順供養諸佛。若於眾生尊重承事,則

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 來歡喜。﹂

51


六、勝解自在

菩薩勝解成就,現種種色身,演說妙法,無

障無礙。靈鷲山的天氣,最能說明何謂﹁無常﹂:

霧來霧去,雲聚雲散,陽光行蹤更是隱密如行者。

一天,師父與一位弟子行走於通幽曲徑,弟子有感

而發:﹁山上的天氣真是千變萬化。﹂師父看看天 空,笑笑說:﹁這就是佛法。﹂

弘一大師有一次受邀到青島湛山寺,為寺中的

禪是什麼 52


大眾法師講解律學。臨行前幾天,寺裡的師父請求

他再做最後的開示。他老人家說:﹁這次我去了,

恐怕再也不能來了,現在我給諸位說句最懇切最能

了生死的話。﹂說到這裡他突然沉默了,大家安安

靜靜地等待下一句話,又過了好一會,大師忽然大 聲說:﹁就是一句﹃南無阿彌陀佛﹄!﹂

古人說:﹁凡聞惡聲,則唸阿彌陀佛以消禳

53


之,願一切人不為惡行;凡見善事,則唸阿彌陀佛

以贊助之,願一切人皆為善行。﹂師父也說:﹁要

常常請善知識說佛法,沒佛法就不知道因果、輪迴

的道理,領悟佛法就知道要行善,平時犯下的過

錯,知道法才可以轉,轉到善的地方,轉到不會墮

落煩惱的地方。佛法是很活潑的,它不是用來束縛

我們不可以這樣、不可以那樣,佛法是用來解脫我

們內心很多的想法、很多的迷惑,使我們有一個豁 達的人生觀,做一個自在快樂的人。﹂

禪是什麼 54


七、願自在

菩薩隨所願欲,於諸剎中應時出現。一位小沙

彌代師父提著衣包,跟在師父後面一起趕路。沙彌

一面走,一面想:﹁大乘佛法普度眾生,像佛那樣

功德圓滿,真是太好了。我應該發菩提心、修菩薩

行才是!﹂他的師父是一位得道的小乘聖人,得知

他的心念,就說:﹁把衣包給我,你走我前面。﹂沙

彌乖乖的把衣包交給師父,走到前面。沙彌又想:

55


﹁成佛真是不容易的事,要修難行苦行,要修很久

很久才能成佛,我看,還是修小乘法好早些了生死

吧!﹂這時,師父又說:﹁把衣包拿著,跟在我後 面走。﹂沙彌雖然有點奇怪,但還是照做。

沙彌想:﹁師父一下子要我走前面,一下子

叫我走後面,是不是老糊塗了?﹂師父知道他的心

念,就說:﹁你想發大心、修大行,就是菩薩,理

應走在我前面。可是你忽然間又退了道心,不想成

佛,變成小乘的凡夫,當然要跟在後面拿衣包,你

禪是什麼 56


這樣朝三暮四才糊塗呢!﹂沙彌聽了很慚愧,趕緊

向師父懺悔。發願沒有做到,就是虛願。菩薩發願 必全力以赴,不退轉。 八、如意自在

菩薩神通廣大,威力難量,於世界中示現變

化,無障無礙。︽菩薩本行經︾裡,記載過去印度

時代有一位坐禪比丘,禪定工夫深,能與身上的蝨

57


子對話。以前他在坐禪時,蝨子在他身上爬來爬

去,擾得他坐不住,於是便跟蝨子打商量,當他靜

坐時,請蝨子安份守己;不坐禪時,蝨子愛怎麼調

皮搗蛋都行。兩者互守約定相安無事,蝨子也被養 得白白胖胖。

後來,來了一隻跳蚤,看到蝨子紅光滿面、快

活不已,又看到自己整天為填飽肚子忙忙碌碌,依

然瘦得可憐,羨慕地向蝨子請教健身美容的祕方。

蝨子說:﹁我遵守上人的規定,上人坐禪我休

禪是什麼 58


息,上人不打坐,我就出來活動活動。﹂跳蚤於是

請求跟蝨子一起生活,蝨子說:﹁只要你能遵守我

們的約定就行。﹂哪知跳蚤愛動愛跳,消化能力特

別好,才剛吃飽喝足,到了比丘坐禪時又是饑腸轆

轆,再加上陣陣肉香的吸引,禁不住跳出來大咬幾

口,比丘定中驚起,以為蝨子不守規定,急著脫下

衣服要捉蝨子定罪,不料,衣角觸到身旁的火爐燒

了起來,蝨子和跳蚤雙雙遭殃。禪師雖有定通力,

能與蝨子溝通訂條約,可是工夫不夠,仍有觸怒的

59


煩惱,所以還不能觀法自在而得逍遙。

印光大師有一次到某個寺廟掛單,借住的小

廂房因久無人居住,而使得跳蚤、蝨子橫行無阻。

寺裡的和尚覺得有些不好意思,準備把廂房打掃乾

淨,才請印光大師住進去。印光大師 說:﹁可以,

可以,這地方很好。﹂婉拒他們的好意。一年、兩

年過去,印光大師就在那個蚤蝨叢生的廂房,閉關

禪是什麼 60


了三年,三年後出關,寺裡的和尚很好奇地進去察

看,房間裡乾乾淨淨,不見蚤蝨蹤影。印光大師 的 修行工夫,無一處不自在。

經云:﹁解脫於解脫無有差別,道於道無有

差別。從於此岸,至於彼岸,獨一無二。﹂心有所

住、有貪著即不清淨,菩薩因得了般若智,不在順

境起貪、起慢,不在逆境起瞋、起癡,了知一切皆

61


緣生緣滅,法性本空。心道師父說:﹁禪修時,看

我們的念頭,每一個念頭都讓你很忙碌,觀察這個

忙碌的念頭,讓這個忙碌的念頭沈澱下來,靜下

來,讓它好好的為你所用。禪修就是來來回回地讓

自己的念頭安定下來,一直到你抓到要領把心降

伏。然後去接受事實或去把這些問題解決。﹂

禪是什麼 62


九、法自在

菩薩得大辯才,修行一切法,演說一切法,

令眾生法喜圓滿。有位羅漢出去乞食,很不幸地,

什麼食物也沒乞討到,又餓著肚子回去。經過象廄

時,看見國王心愛的白象,全身上下披掛著國王賞

賜的綾羅瓔珞。羅漢很感慨地說:﹁唉!你不如

我,我也不如你。﹂白象聽了,從此不再吃任何東

西。於是象師將這件事告訴國王,國王就問羅漢:

63


﹁你究竟是唸了什麼咒,讓我的愛象不再吃東西。﹂

羅漢說:﹁大王!我與白象前生是佛門中的同學,

我專修智慧,不修福德,所以這一世我成為羅漢,

但是沒有福報,出去乞食仍然餓著肚子回來。這隻

象呢?前生好修福德,卻不修智慧、不持戒律,所

以今生落在畜生道,但是因為福報很大,才能成

為國王的愛象,受到很好的照顧。所以我說,牠不

如我,我不如牠。﹂國王聽了也很感慨:﹁福慧雙 修,才是學佛的正道。﹂

禪是什麼 64


心道師父有一次到某位弟子家,為其佛堂開

光。家中的狗護主心切,只要有人講話稍微大聲,

或者牠覺得對方可能對主人不利時,便衝著人猛

吠,大家看到忠狗都敬而遠之。師父看一看,便把

狗喚到跟前來,舉起手來在空中加持,然後對狗

說:﹁要恭敬三寶,現在的人就因為不恭敬三寶才

沒有福報,知道嗎?﹂這時,狗兒乖乖地靜坐一 旁,聽師父說法。

65


﹁捨心是智慧,捨財是修福。福就是以付出

為主,慧就是在生活的衝突矛盾當中,具備觀察透

視的能力,知道因果的道理。福德就看我們如何付

出,勤於付出能得到無限量的福報。﹂師父又說:

﹁諸供養中﹃法供養﹄為最。將自己所懂、所體會

的佛法告訴別人,讓他們能夠領受,放下心中的煩 惱和痛苦,便是最大的快樂。﹂

禪是什麼 66


十、智自在

菩薩具足智慧,於一念中能現如來無畏之力。

戰國時代的晏子個頭很小,但機智過人。齊國國王

慧眼識英雄,讓他擔任齊國的宰相。有一次奉派出

使到楚國去,楚國國王嫌他矮,故意要凌辱他,不

開大門,便下令守城衛兵開小門讓他進來。晏子不

疾不徐地說:﹁使大國進大門,使狗國進狗門。﹂

楚王不想讓自己的國家被當作狗國,心不甘情不願

67


地開大門迎接。宴會上,楚王故意帶幾個犯罪的齊

人進來,當眾問晏子:﹁為什麼齊國人民這麼壞,

還跑到楚國來為非作歹。﹂晏子說:﹁橘逾淮而為

枳。﹂橘樹原本生長在江南,味道甘甜;後來被人

移植到江北去種,因為江北地質惡劣,橘子遂變得

酸澀。藉此暗諷齊國人民本性善良,而楚國民風惡

劣,所以齊國人來到楚國便近墨者黑。楚王於是知 道齊國有人才,因而打消攻齊的念頭。

禪是什麼 68


有弟子問心道師父:﹁智慧和聰明有什麼不

同?﹂師父以玻璃和鑽石來譬喻:﹁智慧像鑽石一

樣發出五色七彩的光,聰明就如同玻璃;玻璃雖亮

卻比較不透明,變化性也不大,聰明是自己想的。

智慧能夠消融煩惱,也就是通達無礙,聰明只是世

智聰辯的機巧。﹂弟子又問:﹁什麼是開智慧?﹂

師父回答:﹁開智慧就是把迷惑的地方打開,迷惑

消失,智慧就開。﹂︽圓覺經︾說:﹁靜慧發生, 身心客塵從此永滅。﹂

69


禪是和諧、愉快、寬容的生活

有位老婆婆很愛哭,下雨時哭,晴天也哭,大

家都叫她哭婆。有一天,她又在哭了,有人問她:

﹁老婆婆,妳為什麼哭呢?﹂老婆婆說:﹁我有兩

個女兒,大女兒嫁給賣鞋的,小女兒嫁給賣傘的。

好天氣的日子,我就想到小女兒的傘一定賣不出

去。雨天時,我又要煩惱大女兒的鞋店沒有顧客上

門,你說,我怎麼能不哭呢?﹂那個人就說:﹁晴

禪是什麼 70


天時,妳應該要想大女兒的鞋子會賣得很好,下雨 時,小女兒的雨傘也賣得非常好。﹂

蓮池大師說:﹁當生大歡喜,切勿懷憂惱。﹂

心道師父說:﹁從父母生下我們開始,眼睛一打開

來看到這個世界,你就是一個很幸福的人,你了解

了,你看到了,一直到死亡,沒有什麼遺憾的。人

經常迷失在自己的生活裡,不知不覺,我們的痛苦

71


就是從生活的感受而產生喜、怒、哀、樂的變化。

禪修,便是在調整個人心中的這份感受,讓這份感

受是和諧的、安定的、慈悲的,是通達而開朗的心 情。﹂

禪是什麼 72


禪是平常、樸實的生活

唐朝有一位比丘尼,學佛參禪精進不已,為了

參訪明師,不知吃了多少苦,走了幾萬里路,踩破

幾十雙的僧鞋,結果一無所得,疲累至極地回家,

看到家中後園的梅花開得燦爛怒放,忽然悟道:﹁

鎮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嶺頭雲,歸來偶坐梅花 下,春在枝頭已十分。﹂

73


清朝玉琳國師的師兄玉嵐,終日睡覺,不知情

的人都以為他很懶。可是當有客人問他的師父有幾

個徒弟時,他的師父便說:﹁我只有一個半徒弟,

一個徒弟是終日睡覺的玉嵐,另外半個徒弟是即將

為國師的玉琳。﹂修養佛法有工夫的人,行住坐臥

不離佛法,平常日用道中行,事事即禪,處處即禪堂。

心道師父說:﹁生活中的禪,就是在每一個

禪是什麼 74


生活裡面清楚的生活,告訴你生活裡不要魯莽、衝

動,才不會忘失自己的覺性。蓮池大師寫了一首

詩:﹃畏寒時欲夏,苦熱復思冬,妄想能消滅,安

身處處同。草食勝空腹,茅堂過露居,人生解知

足,煩惱一時除。﹄ 每一件事情,你都必須清楚地

了解你在做什麼,一直去發掘你的覺性,不要嘻嘻

哈哈、慌慌張張的,還有無明煩惱來的時候一點也

不去察覺,埋頭苦幹,拼命地去煩惱、去周旋,那 就變成﹃生活纏﹄,而不是生活禪。﹂

75


禪是捨、是處處放下

有位師兄擔任財務工作,財務管理本來就是

一項鉅細靡遺,錙銖必較的工作;尤其最重視財務

使用流程的掌控與各項規定的執行。因此,常常在

工作上與來往的同事有些衝突。有一天,他很委屈

地跟師父抱怨:﹁師父,我不要別人說我像國稅局

的!﹂師父先沉默了幾秒,然後如排山倒海地說:

﹁要知道,所說的話不是話,聽進去的就不要再作

禪是什麼 76


臆想。為什麼對每一句話都要反駁,以後叫我怎麼

教育你?﹂這位師兄頓時沉默安靜下來。過一會,

師父又說:﹁你要想一想,你本來就是學財務,

當然對財務工作的來龍去脈都很清楚,其他人不是

啊!這點煩惱都不能消化,你如何去度眾?﹂

心道師父說:﹁本來就沒有什麼不能解脫的

事情,為什麼要解脫?這是因為世間的想法及罣礙

77


的事情太多,我們才想要得到解脫。那如何解脫?

就是從世間中解脫,從人事中解脫,唯有這樣才是

真解脫。如果整天只是不停地想:﹃我要解脫!我

要解脫!﹄這叫妄想,不是解脫。捨,才能解脫;

放下,才能解脫。人都是在不得已時,才會放下,

如果還不到不得已的地步,就不會想放下。譬如手

上拿著火把,還不燙的時候可以忍,還會拿在手上

玩,一直到熱得受不了了,才會放掉。所以,什麼

是捨?還沒有燒到手指頭以前要趕緊放手,要是把

禪是什麼 78


手燒爛了就來不及了。什麼是放下?就是不要因為

一件事情,而影響了好幾十件事情的快樂,一件事

情不快樂,就執著放不下,剩下的每樣事都不會快 樂。﹂

79


禪就是真實面對自己

心道師父說:﹁人就是不斷地在尋找,渴望

安定。然而人就是不安定,不管賺了多少錢,還是

擁有世間的極寶,仍不能讓人安定。再來就是欲望

永遠不滿足,縱然是達官貴人,即使當了總統也是

一樣,這就是苦的來源。我們知道自己屬於這個世

界,但不曉得從哪裡來,何時被這個世界所接受,

或將失去在世界所擁有的權力、財富、情感,這是

禪是什麼 80


恐懼的根源。每個人都在追求不同程度的安定和滿

足,但不是想要安定就可以安定,想要滿足就可以

滿足。因為﹃心﹄不斷地往外攀緣跟執著欲望,就

不知道何處是安定的所在。有一個人,他非常討厭

自己的影子,當他走路的時候,看見影子緊緊地跟

在後面,便愈走愈快,然而不管他走得多快,影子

仍一直緊緊地跟在身後;於是,便發足狂奔,最後

把自己給累死了。禪,就是學習跟自己在一起、了 解自己、證明自己,讓自己安定滿足。﹂

81


禪是真的生活

禪是真的生活,能覺悟到永恆不變且普遍存

在的真理。心道師父開示:﹁我們很難認識真理、

很難接觸真理,也很難接觸你的真心,常在生活裡

流失自己,見色生心,見境生情,見一切處生煩

惱;常常在幻相裡生滅,在貪染裡流離,在煩惱裡

面周旋,常常不知我們的心在何處,也不知道什麼

是佛,在明白真理以前,會生起很多的錯覺而信以

禪是什麼 82


為真。好的你想要,壞的你想丟,又丟不掉,於是

感到不耐煩、無可奈何。怎麼辦呢?所以要﹃如幻

觀﹄,把假的看清楚,就不會有負擔。坐禪,就是

有一絲絲微細的光明讓你去接近真心。禪修工作讓

人沉澱,把妄想執著,貪、瞋、癡,一切的習氣沉

澱下來,而做到一念覺明。好好地尋找、好好地體

驗,好好地感受誰在體驗,找尋你的本來面目,禪 修,可以慢慢發現你內心的純淨。﹂

83


歸宗芝奄禪師說:﹁千峰頂上一茅屋,老僧 半

間雲半間,昨夜雲隨風雨去,到頭不似老僧閒。﹂如

果我們沒有發現內心的真實性,我們的心常常是攀

緣的、依附的,心依附在哪裡,就想安住在哪裡,

其實,依附的地方都是生滅的地方。為什麼要追求

真理?認識真理?就是為了安定滿足、永恆不變,

我們現在天天在變,時時在變,所以不相信什麼是

永恆,在禪修時,可能會發現那份真理跟心中的那

種明白,它可能就是很重要的。如果能夠隨時觀照

禪是什麼 84


而了解當下的時候,將會更接近本來面目。也就是

對自己的靈性能夠更確實的了解、認識,然後讓我 們的靈性更自由、更自在、更安定。

85


禪是善的生活,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什麼是貪?不是自己的,不是自己所應該得到

的,愈想愈愛,想盡辦法,不管如何就是要得到。

什麼是瞋?凡是不合自己意思、阻礙自己的,就大

發脾氣;恨他、怨他、罵他、打他。什麼是癡?不

明白是非,不知道善惡,不相信因果,顛顛倒倒,

胡思亂想。什麼是慢?自以為了不起,瞧不起別

人,看到別人好,心裡就不服氣。貪、瞋、癡、

禪是什麼 86


慢、疑,成為心中的毒蛇猛獸。

︽金剛三昧經︾:﹁若失本心,即當懺悔;懺

悔之法,是為清涼。﹂︽慈悲三昧水懺︾ 云:﹁

凡夫之人,舉足動步,無非是罪,又復過去生中,

皆悉成就無量惡業,追逐行者,如影隨形,若不懺

悔,罪惡日深。﹂心道師父說:﹁每個人都是一面

鏡子,可是我們這一面鏡子很容易看到外面鏡子的

87


作用。對鏡子外面的一切世界充滿好奇,很喜歡或

者很討厭,鏡子外面的資訊造成我們的錯覺跟煩

惱,認識自己的靈性是非常重要的。認識自己,了

解自己,看到自己的真相,那才是最誠實、最快樂

的。把自己不好的念頭放鬆,把自己最貪的東西放

鬆,把自己最討厭的事情放鬆,把自己最不耐煩的 事情放鬆。﹂

﹁學習佛法從戒定慧開始。在戒裡面安定自

己,戒不是教條,是防止不快樂的事情發生,是止

禪是什麼 88


惡行善保護自己。因為戒而產生定,定從對生活中

的理解而來,從智慧跟戒而來。智慧從觀察而來,

由戒、定、慧的修持來淨化自己,先淨化自己才能

淨化別人,當你淨化自己時也就在淨化別人了。稱

讚一切眾生,不要常常說人的長短、好壞,要常稱

讚別人,讚歎別人,不要說些相互毀謗的話,這樣

不是修行,也會得到毀謗的果報。禪修的工作,就

會了解什麼是靈性的自由、什麼是靈性的純潔、什 麼是心靈的釋放,讓自己的內在更美。﹂

89


禪是彼此關懷、互相照顧

猴子,象,小鳥,爭論誰的年紀大,誰應該走

在前面。大象說:﹁我小時候,就跟這棵大樹一樣

高了。﹂猴子說:﹁我小時候,大樹才剛發芽。﹂

小鳥說:﹁我吃了樹上的果子,遺落下來的果核發

了芽,才能長成這棵樹。﹂大象與猴子異口同聲地

說:﹁還是小鳥比較大,就請你走在前面吧!﹂於

是,猴子騎在象背上,小鳥站在猴子頭上,歡歡喜

禪是什麼 90


喜地出遊。

在日本流傳一則家喻戶曉的故事。有一對夫婦

雖然家財萬貫,卻是慳貪得一毛不拔,唯獨對他們

的獨生女兒鍾愛有加,女兒要什麼就給什麼。有一

次,女兒突然生了重病,看盡全國的名醫,重金買

各種醫藥補品,只要對女兒的病有一絲絲的幫助,

不管花再多的錢都願意,但是女兒的病情仍然一天

91


天地惡化。

在女兒快要斷氣的時候,夫婦兩人悲傷地握

著女兒的手:﹁女兒啊!你喜歡什麼?想要什麼?

儘管告訴我們。﹂女兒淚流滿面哽咽的說︰﹁希望

爸媽讓我帶走一些財產,或拿一些錢設法買回我的

小命,我想跟爸媽永遠在一起。﹂夫婦倆突然愣住

了,他們從來沒有想到﹁錢帶不走﹂和﹁錢不能買

回生命﹂,於是眼睜睜地看著心愛的女兒痛苦的斷

氣而無能為力。女兒過世以後,這對慳貪的夫婦漸

禪是什麼 92


漸從悼念女兒的哀傷中醒悟,金錢帶不走也買不到

摯愛家人的生命,有再多的錢又有什麼用?於是便

把所有的錢都拿出來布施,從此由吝嗇富人變成大 慈善家。

心道師父說:﹁人一不小心就會自私,自私就

是只關懷自己、打擊別人,那麼,我們在這中間又

感受到什麼呢?別人會說這個人斤斤計較,厲害得

93


很,只懂得索求不懂付出,跟他在一起沒好處。久

而久之,善緣減少,逆緣增多,所以,自私會快樂

嗎?想要佔便宜,就沒有什麼便宜好佔。吃虧就是

佔便宜,稍微吃虧,才能彼此吃虧彼此佔便宜。從

沒趣味的生活中去尋找快樂,就是慈悲一切。從別

人的言行舉止裡感受對方對我們的不友善、拒絕、

排擠等,這些不好的感受啟示我們:對人要有慈悲 心、愛心、歡喜心。﹂

﹁一個人如果覺得自己很苦,就真的會變得

禪是什麼 94


很苦,因為常常往壞處想便心想事成。若能往好處

想,多多利益別人就不苦,因為能夠承擔別人的

苦,原諒別人,為別人的立場設想,自己的痛苦便 能減輕。﹂

95


禪是享受當下

還記得自己上回在享受當下的時刻嗎?還是

每天我們都錯過了許多享受當下美好的機會?心道

師父告訴我們,要用禪修找回自己、享受當下:﹁

現在全世界都是科技發達、崇拜物質,結果精神就

愈來愈萎縮,讓人們的身心慢慢地失去了平衡感。

為什麼要禪修?就是要讓我們的心靈淨化,享受到

靈性的快樂。當我們漸漸找回自己的靈性、享受到

禪是什麼 96


靈性的快樂時,自然就會慢慢減少對物質欲望的追

求,自在地享受生活裡面每一個當下的喜樂。﹂

有個故事是說,一位外國人去大陸雲南旅遊,

到了麗江村落,看到一位老太太從早到晚就坐在門

口一直看他們,這位外國朋友覺得很有趣,就問老

太太說:﹁妳不覺得在浪費時間嗎?每天坐在這

邊?﹂她回答:﹁你們才浪費時間!我們每一時每

97


一刻都在享受,享受時間、享受生活。﹂她覺得整

天坐在那邊是最大的享受,她真的在享受自己生活 裡面每一個當下的快樂。

希望我們學好禪修,主要就是把靈性找回來,

然後享受靈性、開悟靈性、解脫負擔;再造生命的

良性循環。生命是一個流動性的過程,那你的流動 性如果沒有循環好的時候,就是苦。

禪是什麼 98


跟心道法師學



平安禪 平安禪的由來

七年師父赴美國教授﹁平安禪﹂,與來 ○○

︱︱︽六祖壇經︾

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自世界各地的朋友進行了以下的分享:

101


﹁在長期的禪修過程中,我深刻的體認到生

死、無常、苦等等的問題,經歷過許許多多的體悟

以後,心底昇起了一份願望,決定要以佛法來度眾

生,將經由禪修所體悟到的一切慈悲智慧的內涵,

與世人共同分享,希望幫助一切眾生能夠離苦得

樂,也就是從獨修再回到人群中,以世間做為修行 的道場。﹂

﹁因為禪修而明白自我內心的障礙,進而達到

內心的和平,並看透宇宙萬物的生命,體會共同是

跟心道法師學禪 102


生命共同體,也就更能夠學會放下一切,彼此和平

相處。而我就在這樣的佛法教導、禪修體會下,與

來自四面八方的朋友們,一起創造了世界宗教博物

館,希望打造一個充滿愛與和平的地球家。﹂

﹁雖然自己改變了生活方式,從出世的獨修轉

變為入世的修行,但不變的是我對禪修的重視。以

籌建世界宗教博物館的過程為例,雖然要面對的事

物是如此的繁雜,但卻從來沒有忘記自己的禪修功

課,每天不論時間長短總是要禪修,以沈澱、轉化

103


思想,迎向新的挑戰。﹂

﹁今天自己能夠為眾生做些許服務,能量都是 來自於多年的禪修。﹂

回顧心道師父的修行歷程,自一九七四年到

一九八四年長達十年的時間,心道師父歷經獨修、

墳地修、斷食閉關的苦行過程,在修行的內容上,

始終沒有離開以般若觀照為核心的禪修法門的修

跟心道法師學禪 104


學、體驗與成就。

一九八四年心道師父正式創建靈鷲山無生道

場,開展弘法利生的菩提大道,心道師父深刻明

白,面對未來社會因為科技資訊的疲勞轟炸,所產

生的種種煩躁、憂鬱、恐慌等等心理壓力的問題,

在在需要禪修所具足的和平安定、自然和諧的能

量,給予轉化釋放!再歷經十多年的觀察、尋思、

體會,因緣終於成熟,心道師父於是將畢生禪修的

精華,融會成初學者也可以簡單學習入手的﹁平安

105


禪﹂,並且在二

三年正式向社會推廣,作為獻 ○○

給全人類的禮物,希望社會永遠和諧,世界永遠和 平。

﹁九分鐘禪﹂是﹁平安禪﹂的別名,特別適

合生活忙碌的現代朋友學習,強調只要每天坐三次

﹁平安禪﹂,每次九分鐘,不限時間地點或特定姿

勢,日積月累以後,會有很好的放鬆與減壓的效 果。

平安禪的修學內容,主要來自於﹁呼吸法﹂與

跟心道法師學禪 106


﹁耳根圓通法﹂的組合。何謂﹁呼吸法﹂、﹁耳根

圓通法﹂?心道師父曾如下開示:﹁師父所教的禪

修修法,第一是﹃呼吸法﹄,呼吸法是依據佛教天

台宗的理念做為基礎,並且在方法上吸收了緬甸禪

法的精華。第二是﹃耳根圓通法﹄︵寂靜修︶,這

個修法是禪宗法脈的傳承系統。這是將師父在墳墓

地裡面修行了十多年的禪法體驗,在方法上給予簡

化,方便大眾在禪法的修學上,能夠迅速地得到安

定、放鬆,開發一條直達明心見性的寬廣大道。寂

107


靜修是由禪宗的法脈傳承來的,也是觀世音菩薩的

耳根圓通法門。在︽楞嚴經︾第六卷裡面,將觀音

菩薩耳根圓通法的修學方法與過程,記載得非常詳 細。﹂

早年心道師父對﹁呼吸法﹂的教學是強調:﹁

開始是要攝心!就是把心抓到,觀照到呼吸出入,

跑了再抓回來,不斷的抓、不斷的放在呼吸上,鼻

尖到嘴唇,這裡的呼吸︵鼻息︶上下上下,出入出

入,出到那裡,入到那裡,你要用你的覺照,去感

跟心道法師學禪 108


覺!就是這麼單純、好做。﹂另外,對於﹁耳根圓

通法﹂的引導則是:﹁放輕鬆、一直聽寂靜。頭部

放鬆、全身放鬆。寂靜就像夜晚大地平沉、萬籟俱

寂的聲音,或者是有沒有聲音都是寂靜,只要你的

心認為寂靜它就是寂靜。內在的寂靜、外在的寂

靜,一切聲音都寂靜。聽寂靜,聽而不住,有聲無

三年以前,心道師父在各類禪修教學 ○○

聲皆寂靜。常常注意放鬆,專心聽寂靜,不探不 取。﹂ 在二

109


三年所正式推廣的﹁平 ○○

活動當中,幾乎都是以﹁呼吸法﹂或者﹁耳根圓通 法﹂做為教學內容,二

安禪﹂四階段當中,第三階段的﹁覺知出入息﹂,

即是來自﹁呼吸法﹂,第四階段的﹁聆聽寂靜﹂, 即是來自﹁耳根圓通法﹂。

有位師姐是標準的家庭主婦,每天在柴米油

鹽中打轉。一天,她請教心道師父,要如何在日常

生活中,落實平安禪的學習?心道師父回答說:﹁

生活就是專心的工作、洗碗、擦地板。專心會產生

跟心道法師學禪 110


安定、安靜。在擦地板、洗碗的時候,就是專心、

寧靜的洗碗、擦地板。只要專心寧靜,就會從擦地 板、洗碗的工作裡面得到的安靜。﹂

﹁ 每天總有幾分鐘可以做平安禪,重要的是有

恆心、不間斷,當你把信心、趣味培養出來以後, 自然就會在生活當中如實修行。﹂

由心道師父的回答中我們可以體會到,平安禪

的學習是離不開日常生活的點滴,這也正是心道師

父始終在強調的﹁生活即是福田,工作即是修行﹂

111


的生活禪的精神。多年來心道師父一直反覆的叮囑

弟子們,一定要長時間在禪修上下紮實的工夫,師

父強調:﹁佛法的道理,是要破除我們生活中的妄

想跟執著,讓我們從一切的妄想束縛裡面走出來,

在一切的吵雜紛亂裡面能夠單純、安定。禪修是幫

助我們更能夠去突破生活中的妄想跟執著,你不下

工夫禪修,禪定力不能增長,你是很難真正體會佛 法的道理,進一步脫離幻相的糾纏!﹂。

同時在穩健的禪修基礎工夫上,非常踏實的去

跟心道法師學禪 112


做﹁生活禪﹂的工作,如以下的開示:

﹁我們要非常踏實的去做到﹃生活禪﹄,什麼

是﹃生活禪﹄?就是把佛法運用在實際的生活上,

遇到事情就看得破、放得下,遇到事情就要行慈悲

喜捨。慈是關心別人;悲是替別人拔除苦難;喜是

歡喜一切眾生離苦得樂;捨是現在當下的煩惱、計

較、得失,立刻就要放鬆、放下,我們的心常常要

自由自在,不要被很多假象迷惑糾纏住了。﹂

113


平安禪的心願

修行於定,當願眾生,以定伏心,究竟無餘。

若修於觀,當願眾生,見如實理,永無乖諍。

︱︱︽華嚴經.淨行品︾

心道師父推廣平安禪的心願是,經由平安禪的學

習以內心平安做為起點,創造平安的磁場,讓整個身

心世界都是和平安定的,然後一直擴大到全體社會都

跟心道法師學禪 114


會平安和諧。因為我們的身心平安就能讓四周平安,

而後家庭平安、事業平安、國家平安、世界平安。

心平安,世界就會平安!佛陀曾經在︽楞嚴經︾裡 面,開示持地菩薩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在普光如來的國度,那時的

持地菩薩是一位出家人,他最喜歡在路口、田邊和

比較危險的地段,辛勤的造橋填路,不讓眾生在經

過這些道路的時候受到傷害。持地菩薩就這樣一直

不停歇的服務奉獻,經過了無量佛出世這麼長的時

115


間。直到毗舍浮佛的時代,到處都是天災饑荒,人

民的生活非常窮苦,持地菩薩仍然繼續做關懷服務

大眾的事,有人們餓到沒力氣走路,持地菩薩就背

著他們去想去的地方,有牛車陷在泥濘裡面,持地 菩薩就幫忙推車,讓眾生離開沉溺的苦惱。

有一天國王特別設齋供養毗舍浮佛,持地菩薩

想到這是多麼殊勝難得的因緣,一定要把握這個機

會來供養佛,可是他也很窮,沒有什麼財寶可以供

佛,於是在毗舍浮佛應供的當天,持地菩薩就全心

跟心道法師學禪 116


全意的將全身仆倒在地,希望能夠聊表對佛的一點

點的供養誠心。經過了很長的時間,毗舍浮佛出現

了 , 全 城 君 民 歡 聲 雷 動 , 爭相供佛。毗舍浮佛慈悲

含笑的為群眾祝福,但是不一會,毗舍浮佛卻靜靜

的將目光停留在持地菩薩的身上,因為毗舍浮佛心

中明白,持地菩薩生生世世無量劫來,始終默默在

耕耘的這一畝慈悲智慧的心田,今日正是成熟豐收

的時刻!接著緩緩的走到他的身前,並將手掌放在

他的額頭上,溫和卻堅實的對持地菩薩說:﹁當內

117


心平定下來的時刻,外面世界的一切,自然就同時

會平定下來。﹂︵︽ 楞 嚴 經 ︾ 云 :﹁ 當平心地。

則世界地。一切皆平。﹂︶,持地菩薩當下心開意 了。

師父告訴大家:﹁持地菩薩是用填平坑地做

為自己的修行方法,最後填到心也平了,他就證悟

了。我們學習﹃平安禪﹄,是把我們的坑坑窪窪、

起伏皺折、增減好壞、變化不定的心念,用平安禪

的方法去填平,填平內心種種不平的比較、差別、

跟心道法師學禪 118


知見,讓心回復本來面目。﹂

相傳唐朝文成公主嫁入西藏時,浩浩蕩蕩的

送嫁隊伍走到柏海,藏王棄宗弄贊的迎親行列,已

經在柏海邊等候多時,文成公主心中知道,此去經

年,難再回頭,腦海中浮現的盡是長安故園的景物

與歡笑,那份熟悉的繁華人事,讓芳齡只有十七歲

的文成公主難於割捨,當場淚如雨下,久久不能自

己!直到文成公主步下馬車,仰望青天,四顧山河

大地,山川草原的遼闊與絕美,讓文成公主感覺到

119


非常的驚嘆,這是她從來未曾打開過的無邊無際的

世界!當下,文成公主回到馬車,告訴送嫁隊伍繼

續前行。文成公主入藏四十年,對西藏的貢獻遍及

宗教、文化、教育、農業、工藝,至今仍為藏人所

感念,當然最重要的是她在西藏所種下的佛法菩提

種子,早已經開花結果,利益到後代無數的眾生。

其實大家都跟未步下馬車時的文成公主一樣,

對這輪迴世間的一切,充滿著留戀與不捨!但是再

多的留戀與不捨,最後卻都只能化成無常的苦痛,

跟心道法師學禪 120


心道師父說:﹁在生活中所遭遇的一切人事物,都

是非常的短暫、無常,但是我們卻都以為是真實

的!所以當我們失去、無法再擁有的時候,就會在

種種的想法和感受上產生苦惱!比如像大家的身

體,一出生就免不了經歷生、老、病、死這些無常

變化的階段,雖然我們在學業、事業、家庭上的努

力都有一份成果,但是我們的身體卻會在不知不覺

中,從童年、青年一直到衰老、死亡,可是我們仍

然一直想擁有它,希望它長保年輕、不會壞滅,那

121


份依戀與無奈真的是苦!還有像父母子女的親情、

夫妻的感情、朋友間的友情,雖然我們總感到萬般

的不捨與掙扎,可是常常這些情感還是說變就變,

於是就會在心中產生很大的矛盾跟衝突,造成很多

困擾跟煩惱的苦痛,這都是因為大家沒有真正下工

夫去認識世間無常、苦、空的真相,進一步找回到 我們本來的心。﹂

﹁苦的時候怎麼辦?我們要好好認真的學習平

安禪,找回本來的心,才能夠讓我們在生活裡面自

跟心道法師學禪 122


在解脫,讓自己和他人都能離苦得樂。﹂

為什麼修學平安禪可以幫助大家離苦?師父強

調,禪修就是用善的心、和平的心去轉化業力。

﹁業力是在生活裡面,人事的順利、不順利,

身體的生老病死、健不健康都是業力。家庭裡面,

家人間互相的牽扯、痛苦,也是業力。業力是你跟

我之間好壞關係︵好緣、壞緣︶的呈現,而這些好 壞緣都是有因果相續的關連。﹂

﹁禪修就是用善的心、和平的心去轉化業力。

123


大家在做平安禪的時候有沒有和平?安靜下來,安

住當下,讓善惡念不來不去,大家靜靜的禪修,去

轉換磁場、轉化業力,讓我們的生活空間安靜。﹂

﹁平安禪會讓社會和諧,人生安定,是不分宗

教、不分國界的,只要你願意做平安禪,就會產生

那份清淨安定磁場的共振跟共鳴,能夠帶給大家和

諧、安定、和平。每位朋友只要能夠體驗禪修的快

樂,就是在做熄滅貪瞋癡的奉獻,讓世界社會更美

好!為什麼大家要一起共修平安禪?原因是能夠推

跟心道法師學禪 124


動和諧的生命,也是獻給全世界的一份和平安定的 禮物!﹂

125


平安禪前的準備

此本源清淨心。常自圓明遍照。不即不離。不 住不著。縱橫自在無非道場。

︱︱︽黃蘗禪師傳心法要︾

心道師父開示:﹁禪修是讓自己進入真實的

生命狀態當中,找回自心實相。自心實相是永恆、

光明、不變的,在虛空中每一個地方都是在覺性的

跟心道法師學禪 126


光明裡,可以就近的安息所在,當覺悟自心實相的

時候,才能夠有慈悲心,這是我自身的禪修經驗體 會。﹂

﹁因為我們學佛,所以我們創造無住、無念、

無相的生命空間與果實,然後大家在禪修的工夫

上,深深的耕耘,慢慢的埋藏與發芽,慢慢的讓它 成長出這份明心見性的果實。﹂

﹁每一個人都沒有失去過這盞心性明燈,現在

你正拿著自己的心性明燈,這盞燈也不用你點燃,

127


它本來一直都是明明亮亮的。﹂

在平安禪的學習過程中,必需具備﹁信、解、

行、證﹂四個步驟:﹁信﹂,首先要相信平安禪對

我們真的有好處,用這些好處引發大家的學習興

趣。心道師父說:﹁什麼是信心?你要相信平安禪

能夠讓你解脫,讓你明心見性,會帶給你自在、健

康、快樂,你要常常要具足這樣的信心,你才能有

那份能量去修學平安禪。﹂﹁解﹂,然後要去瞭解

平安禪的目的和方法,才能進入有系統、有效果的

跟心道法師學禪 128


學習及認識。﹁行﹂,再下來是實踐的部分,在

學習和認識以後,必須親自在生活當中反覆地去實

踐、練習平安禪。有位禪師說:﹁做工夫要如貓捕

鼠︵專注、不停︶乃能成就。﹂成就定力完全要靠

實踐力,所謂的實踐力就是不怕苦、不怕難、有毅

力、有恆心。﹁證﹂,如此才能夠證明和瞭解,平 安禪所能帶給大家的好處和幫助。

﹁平安禪﹂一共有四個階段︵方法︶,如師父 以下的簡介開示:

129


﹁打坐的時候,肉體並不是最重要的問題,

而是要回歸精神、回歸靈性,所以我們要做一些動 作,讓心靜下來,安定下來。﹂

﹁ 平安禪的四個階段︵方法︶包括:第一階段

是做吸氣吐氣的動作︵深呼吸的方法︶。第二階段

是要讓心沉靜下來︵觀照心的方法︶。第三階段是

覺知自己的出入息︵觀照呼吸的方法︶。第四階段

是要安靜下來聽寂靜︵聽寂靜的方法︶。﹂

在練習平安禪的時候,不論練習到那一個階

跟心道法師學禪 130


段,都要特別注意三件事:

一、脊椎打直、頭頂天、收下顎。想要禪坐的

有效果,首先要把﹁脊椎打直﹂ ,養成脊椎打直的

正確姿勢,禪坐才會坐的長久,才能真正享受到打 坐的快樂。

心道師父一直提醒大家脊椎打直的重要性:﹁

要享受禪修的快樂就要把脊椎打直。因為脊椎是神

經叢的主要匯集區,掌握全身的感受,脊椎沒有打

直會造成氣息流動不通暢,類似打結的狀況,這樣

131


坐禪就不會舒服。坐禪主要是讓氣息疏通流暢,進

而讓氣息活躍起來,因為專注的關係,會讓身心感

覺到很輕鬆。如果不坐禪,妄想就會帶動欲望,形

成種種空虛的感受。當脊椎打直的時候,氣息會貫

通,然後再配合深呼吸,洗滌身心內外的染著,讓 氣息循環清爽,真正享受到禪修的快樂。﹂

﹁ 頭 頂 天﹂ 是 指 後 腦 一 定 要 伸 直 , 好 像 頂 到

天。脊椎打直,頭頂天,下顎收起,是連貫的動

作。要注意不是頭仰起來去頂天,是下顎收起來,

跟心道法師學禪 132


用後腦去頂到天。

二、 放鬆。打坐安定下來的時候,要全身放

鬆,但是注意脊椎仍要打直。如果感覺到全身僵

頭放鬆、耳朵放鬆、肩膀放鬆、胸

硬,這是因為身心太緊繃的緣故,要立刻放鬆。放

鬆的順序是

腔放鬆、臀部放鬆、腿部放鬆、全身放鬆,要反覆 練習。

心道師父開示,放鬆是包括身、心兩方面都要

鬆弛:﹁放鬆是指想法僵硬、身體僵硬的時候都要

133


放鬆,每個固執的觀念已經產生的時候就要放鬆。

只要放鬆就不會凝聚,不能放鬆就會凝聚,一旦凝

聚就會產生業障。所以當我們生氣的時候、欲望生

起的時候,要立刻開始放鬆。放鬆是把觀念鬆弛,

讓繃緊的觀念組合不起來,如果可以組合得起來, 表示你沒有放鬆。﹂

﹁平安禪的四個階段裡面都強調要放鬆,四個

方法可以反覆交換去做,目的是讓大家在禪修時能

夠放鬆放下,不會僵硬、呆板,感覺得無趣,然後

跟心道法師學禪 134


讓坐禪的時間能不斷增長,獲得三摩地的安住。﹂

三、 對治﹁昏沉﹂與﹁散亂﹂。禪修是將自

己的身心狀態,由粗到細的調整收攝的過程,初學

禪修時,一般常見的問題就是如何對治﹁昏沉﹂與

﹁散亂﹂。﹁昏沉﹂又分粗細,粗的昏沉是指想睡

覺,也是此地要處理的狀況,至於細的沉相,是要

禪修到較深入階段時,才會面對到。關於﹁散亂﹂

也有粗細之分,在此暫時不細說,初學者只要感覺 到,有妄想念頭不斷生起的情況即是。

135


心道師父開示:﹁在練習平安禪的時候,如果

想睡覺︵昏沉︶,請回到第一階段︱︱深呼吸,做

吸氣、吐氣的動作。如果心很亂、妄想的念頭很多

︵散亂︶,請回到第二階段︱︱眼觀鼻、鼻觀嘴、 嘴觀心、心無所觀,讓心沉靜下來。﹂

跟心道法師學禪 136


平安禪的四個階段

一、調息。進行方法是,先做三至七次的深

呼吸,呼吸的時候,嘴巴閉合,由喉嚨吸氣,由鼻

子吐氣。進行吸氣、吐氣動作的時候要注意,吸氣

的時候肚子會感覺到脹起來,吐氣的時候肚子會感

覺到縮進去。另外,為什麼要用喉嚨吸氣?因為喉

嚨吸氣才能夠把腹部的濁氣吐出來,將氧氣納入腹 部。

137


本階段的目的是,要將身體內部五臟六腑的濁

氣︵煩燥、鬱悶、污濁︶給吐掉,因為身體每個細

胞都是需要深度呼吸來供應充足的氧氣,細胞吸收

的氧氣足夠,打坐的時候就有精神,氧氣不夠的時

候會很容易想睡覺。身體充氧以後能讓身心充滿活

力、信心,在忙碌的現代生活與工作壓力下,深呼

吸會幫助身心鬆弛安定,大家練習深呼吸的時間長

久以後,內心會感覺到非常的快樂、舒暢、平靜。

心道師父的提示如下:﹁由喉嚨吸氣、鼻子吐

跟心道法師學禪 138


氣,吸的時候是深深的吸、慢慢的吐,吸得非常的

輕鬆,吐得非常的愉快。吸氣的時候,是從腹部、

胸部、喉部,最後吸到頭部,而且是慢慢的吸到頭

部。然後再讓頭部吐氣、喉部吐氣、胸部吐氣,最 後腹部吐氣。﹂

﹁身體是不動、打直的。如果身體沒有打直,

喉嚨吸氣的時候,會吸不到氣。一定要脊椎打直去

吸氣,下顎要貼緊喉嚨︵下巴要向內靠︶,喉嚨才

有辦法吸氣,吸氣才會吸得到丹田。再強調一次,

139


後腦要打直,脖子跟後腦要一直線,下顎要稍微壓

到,才吸 得到氣,不然會很難吸得舒暢。﹂

有源律師參訪大珠慧海禪師,請問大珠和尚,

如何修道用功?大珠和尚回答:﹁餓了就吃飯,累

了就睡覺。﹂有源律師疑惑地問:﹁一般人不都是

這樣做,和尚的吃飯睡覺,跟一般人有什麼不同

嗎?﹂大珠和尚說:﹁當然不同!一般人吃飯的時

跟心道法師學禪 140


候,東吃西吃;睡覺的時候,東想西想,所以大大 不同。﹂

二、淨心觀照。進行方法是,心念的注意力,

跟隨﹁眼觀鼻、鼻觀嘴、嘴觀心、心無所觀﹂的引 導,移動下沉。

本階段的目的是,做心的收攝。我們的心容易

散亂,雖然在第一階段將氣息調整好,但是心還是

不平穩,所以就用眼、鼻、嘴、心,這四個短距離

141


的觀照,讓你的精神注意力在短距離內,一個接著

一個的集中,到最後你的心會慢慢的攝住。

心道師父的提示如下:﹁讓心能調安靜,先從

眼觀鼻開始,眼觀鼻,眼睛馬上注意到鼻子;鼻觀

嘴,從鼻子的感覺移到嘴巴;嘴觀心,將心念再往

下移到心;心無所觀,移到無所住、無所觀。這個

步驟可以調整我們的心念,讓心沉靜下來,心念會

一直往下沉,從眼睛一直移到鼻子、嘴巴、心,最

後到心無所觀,放鬆不執著、不住相、不取捨。﹂

跟心道法師學禪 142


相傳佛到忉利天,為母說完︽地藏經︾要下來

時,四眾弟子按照先後來到的次序排隊等候。有一

位蓮花色比丘尼很好勝,要搶著第一個見到佛陀的

光榮,就以神通化為輪王,跑在最前面,第一個迎

接到佛。高興不已,卻被佛笑說為癡人,佛陀說:

﹁第一個見到我的人,是須菩提而不是你。﹂蓮花

色比丘尼覺得很奇怪:﹁明明是我第一個見到佛陀

的人,怎麼說是須菩提呢?更何況須菩提到現在還

沒出現呢?﹂於是佛陀說:﹁須菩提在林間晏坐,

143


因了悟諸法緣起性空,已經從性空法中見到我,你

執相求佛,哪裡會見到我呢?﹂︽金剛經︾說:﹁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

來。﹂教誡所有學佛的人,不要著相求佛,只要從 佛法中多聞薰習,佛就在心中了。

三、覺知出入息。進行方法是,能夠覺知、守

住自己呼吸時出、入的氣息,而不要失落掉。

本階段的目的是,在經過上階段眼、鼻、嘴、

跟心道法師學禪 144


心,這四個短距離的觀照,一步又一步的收攝,到

最後是讓心念專注在只有一個覺受點上,也就是覺 知自己的出息、入息。

有個學僧跟隨禪師學禪,時常雲遊四方。一

次,禪師談起﹁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的道理,弟

子聽得迷迷糊糊如墮五里霧。禪師說:﹁你把虛空

捉來給我瞧瞧!﹂徒弟說:﹁師父,我不知道虛空

145


在哪裡?還是請您抓給我看!﹂禪師冷不防的用力

揪住徒弟的鼻子,徒弟大叫﹁師父啊! 痛死了! ﹂

禪師說:﹁虛空如是捉住。﹂徒弟當下了悟色空不 二的道理。

四、 聆聽寂靜。進行方法是,放鬆下來,用耳

朵靜靜的、柔和的,聽寂靜。大家要特別注意,一

定要放鬆以後才容易聽,整個身心放鬆聆聽,聆 聽

放鬆。這個法門是﹁耳根圓通法﹂,是要專注在﹁

跟心道法師學禪 146


聽﹂,有聲音也聽、無聲音也聽,寧靜、安靜、放

鬆放下的聽,聆 聽寂靜,有聲無聲都是寂靜。

本階段的目的是,我們從聆聽寂靜裡面,持續

的去下深工夫,慢慢地讓我們的念頭,一直用寂靜

的方法去離相,離到最後,身體的相不可得,心念

的相也不可得,到最後你才會看到真實的自己,才

不會害怕身體的衰老、死亡,或者在乎任何外在幻

有的得失糾纏。禪修是真正能讓大家進入不生不死 的生命的一份體悟跟證明。

147


下:

對 於﹁ 聽 寂 靜﹂ 的 引 導 , 心 道 師 父 的 提 示 如

﹁腰椎打直,耳朵放鬆、耳根放鬆、頭部放

鬆、肩膀放鬆、全身放鬆,聆聽,安靜的聆聽。安

靜是沒有任何聲音,安安靜靜的聽安靜的聲音,心

情放輕鬆,一切都安靜下來,然後聆聽寂靜,非常

安靜的時候就會寂靜,外在的電風扇聲、吵雜聲、 咳嗽聲、一切的聲音,都是寂靜。﹂

什麼是﹁寂靜﹂?心道師父提示如下:

跟心道法師學禪 148


﹁什麼是寂靜?是萬籟俱寂,大地平沉。想像

在夜晚到一個空曠無人的地方,這時會感覺到非常 的安靜,然後也聽到了寂靜。﹂

﹁什麼是寂靜?可以聽地板的聲音,聽聽看

地板有聲音嗎?安靜的聽,靜靜的聽,聽寂靜的聲 音,就是沒有聲音的聲音。﹂

﹁這是什麼聲音︵師父輕輕的敲了一下﹃叮﹄

的聲音︶?是安靜的聲音、寂靜的聲音,有沒有聽

到?剛才鈴聲。耳朵在聽的時候,是用耳根在聽,

149


沒有任何分別,如果你聽到那個鈴聲,而且分辨出

是鈴聲,這當然就是分別,而不是在聽寂靜。﹂

馬祖道一禪師生長在一個窮困的家庭,直到他

出家成道以後,回到家鄉,鄉人聽說有位偉大的老

師來訪,就爭相去禮敬,結果知道來者是馬祖道一

禪師,全村人都輕視他,沒有人相信他是成就者!

但是,他的嫂嫂非常相信他,就跟馬祖道一禪師

跟心道法師學禪 150


說:﹁我很想要修行!請你教我一個修行的方法。﹂

他回答說:﹁全村人都不信我,我看妳還是不要學

比較好!﹂她說:﹁我真的很相信你,我一定要修 行。﹂

馬祖道一禪師心裡暗自佩服嫂嫂修行的誠心以

及她堅定的意志!並且想到嫂嫂多年來的工作,一

直是在廚房裡面洗菜煮飯,就對嫂嫂說道:﹁這樣

好了,妳就把一個蛋掛在廚房裡面,然後天天聽,

當有一天那個蛋跟妳講話的時候,妳就會開悟了。﹂

151


嫂嫂就真的照著做,每一天煮飯、炒菜的時

候,她都會很認真、很專心的去聽那顆蛋的聲音,

就這麼過了十多年,有一天綁著那顆蛋的繩子突然 斷掉,蛋就掉到地下破了,她當下了悟。

跟心道法師學禪 152


行禪

行禪,就是做一個覺明的工作,知覺你腳的移

動,知覺你走路的步伐,知覺這個行,清清楚楚地

知道你在走,慢慢緩緩地走,調劑心的明度。

愈走腦筋愈清明,雜念愈少,妄想愈少,慢慢

會覺得這個﹁覺明﹂是離相的。肚子的上下、跟腳

步一樣,一步一步慢慢地;非常覺知到這個肚子﹁

氣﹂的活動,你知道起來,慢慢下去,起來,慢慢

153


下去,清清楚楚地知覺,然後愈做愈清爽,愈做愈 明朗。

行禪的時候就是慢,每一個動作都要慢,下

座、上座,走路都要非常慢,感覺你每一個動作,

很清楚每一個動作的進行。行禪的時候一步一步,

每一步都要非常清楚,左右、左右、都是慢動作,

每一步都很輕、很慢,不要讓知覺迷糊,含糊籠統

的。注意自己呼吸,很清楚地知覺呼吸的起伏。連

妄念起來的時候都覺知它,昏沉起來的時候覺知

跟心道法師學禪 154


它,懈怠起來的時候覺知它。行禪,一次最好是半

小時以上,因為是初學,不曉得如何拿捏自己的覺

性,所以從行禪、坐禪中慢慢去拿捏,每一步都去 覺知,太快就會模糊。 行禪動作要領

行禪前,身體立地站起,清楚感覺、知覺﹁站

立﹂,將身體放鬆,做三至七次的深呼吸;心往下

155


沉,將雙手放在背後,左手握住右手或右手握住左

手皆可,肩膀放鬆自然下垂,手肘打直,或是雙手

交疊貼在腹部。當姿勢完成後,清楚知覺身體的﹁

站立﹂;眼睛往下看,收攝眼根,主要是讓心安定 不攀緣。

起身站立的動作應該緩慢地進行,身體站立時

須注意﹁站立、站立﹂;如果眼睛向周圍看,須專 注﹁看、看﹂。

行禪開始,將腳輕輕提起,腳掌、腳跟慢慢

跟心道法師學禪 156


提起來,腳打平,再推前,腳尖慢慢放下,腳跟著

地,整個著地的一個感覺。然後慢慢地把身體提起

來,慢慢地往前推,然後提腳、放下。走時,每一

步可分為舉起、推前、放下三個步驟。開始練習 時,須注意每一步的兩個動作:

一、從始至終,一舉起腳時,將注意力專注在 腳步向上的動作。

二、 放下時,從始至終將注意力專注在腳步向 下的動作。

157


你知覺你在走路,轉彎的時候站好,慢慢轉,

然後站好,慢慢提腳、往前、再放下,用你的感覺

走路。讓你專心地離開你的妄想,專心地讓你知覺

到你的覺性,你什麼時候沒有覺性呢?在不知覺的

時候。每一步都須注意﹁右步、左步﹂及﹁提起、

推前、放下﹂,每一個動作的感覺都要非常清楚、 非常仔細。

覺知從這些慢慢的動作裡面,讓整個妄想、

整個心的一種不平衡和散漫,從行禪中,心自然沉

跟心道法師學禪 158


靜下來。因為慢,一切從粗到細、從細到寧靜,然 後,發現自己的靈性本質。

當第一步腳放下來,專注﹁放﹂時,另一腳

通常會舉起以開始下一步的動作,這是錯誤的,下

一步應在走完前一步時才開始;第一步是舉起、放

下,下一步也是舉起、放下。必須練習專注每步的

三個步驟,也就是﹁舉起、推前、放下﹂。我們的

覺性就在腳抬起來,往前推,放下中產生。你的

腳還沒抬起來,你的感覺就要比這個抬起來的腳還

159


快,要平穩。

每一次腳抬起來,你的感覺還沒趕上的時候,

感受就沒有,很散亂。每一步是沈靜地放下去,沈

靜地舉起來,每一個腳的動作都感受得非常清楚。

走久了,走安定了,就平穩了。剛剛走,一 定 會 搖 搖晃晃,當你走到心安定的時候就平穩了!

走回座位時,注意﹁舉起、放下﹂;停步時

注意﹁停、停﹂;轉彎時,注意﹁轉、轉﹂。坐

下時,身體有重感和被拉的感覺,則須留意這些而

跟心道法師學禪 160


專注﹁坐、坐﹂,坐下後,也會有放置手和腳的動

作,須注意﹁動、彎、伸﹂這些動作,甚至連躺下

時的動作都是重要而不可忽視。如果在進行這些小

動作時有足夠的定力和般若,也有可能修得正覺,

阿難尊者就是在躺臥下來的那一刻,證得了阿羅漢 果。

當躺臥時,須謹慎省察。每當禪修者昏昏欲

睡和想要躺下來時,須專注﹁昏昧、昏昧;想要、

想要。﹂;舉手時專注﹁舉、舉﹂;伸手時專注﹁

161


伸 、 伸 ﹂ ; 接 觸 時 須 專 注 ﹁ 接 觸 、接 觸 ﹂ ; 按 的

時候專注﹁按、按﹂;移動身體躺臥時,注意﹁躺

臥、躺臥﹂,躺臥的動作須緩慢進行;腹部專注﹁ 上、下﹂的練習。

佛法就是要明心見性,開悟自己的本性,了脫

生死的恐懼、斷煩惱,做自己的主人。行禪的方法

一步一步,全靠知覺,感受腳離開地面,提起來,

緩緩向前推進,慢慢地放下接觸地面,每個動作都

非常清楚,心就會寧靜下來、安定下來。在生活中


察覺我們的念頭,知覺一切的行為,以般若空性的

智慧,照破一切無明,遠離一切惡行。︵編按:以 上摘錄自心道師父的禪修開示︶

163


行禪︵一︶行進

2. 舉起。

4. 靜止,站立,不動。

1. 行 禪開始,將腳 輕輕提起。

3. 前進。

跟心道法師學禪 164


行禪︵二︶轉彎

2. 側提。

1. 提起。

4. 轉身。 5. 靜止。

165

3. 側放。


禪說

︽妙法蓮華經︾云:﹁若人靜坐一須臾,勝造

恆沙七寶塔。﹂靜坐讓人暫時放下俗世塵勞,身心

清安,雖是一剎那之間,但佛性已種。什麼是呼吸

法?呼吸法是感覺肚子一下一上的起伏。放柔和、

輕鬆,離開一切的做作,隨其自然,呼吸呢?本來

就在那裡,我們就是發現它而已。覺知照見清淨之

性;由起伏的引導而進入清淨的覺知,由清淨的覺

跟心道法師學禪 166


知而照見一切外相的不實,由清淨的覺知,照見一

切皆清淨,覺知所到之處即是覺性,覺性所生之處 就清淨。 禪修的三個過程

一、感覺痠痛。打坐時,為什麼會有腳痛、

頭脹、氣悶的情形?嗯?奇怪,不打坐沒事,一打

坐,就東痠西痛,全身不舒服,這到底是怎麼回

167


事?因為禪修時,身體在安靜的狀態下,氣就會在

全身流動,產生作用。氣循著路線在身體裡面遊

走,氣沒走過的地方,它一定要衝過去。有人打坐

時會背痛,其實那不是背痛,是打坐時的﹁氣﹂衝

到脊髓而引發疼痛。盤腿時會痛,也是因為氣要通

過關節而導致觸痛,血氣通不過,它就像水壩的流

水一樣,祇要有一小孔,它就轉轉轉,轉到水壩的

縫,開的愈大就愈快,我們的腿也是一樣,血氣要

過,過不去就會硬要過,祇要血氣穿過幾次就通達

跟心道法師學禪 168


了,以後打坐就會非常的舒服。氣一作用,精神就 會清爽明朗。

剛開始練習打坐,先從十分鐘、十五分鐘、半

個小時短時間的打坐,一直覺得在這半個小時裡,

可以忍耐腿痛、麻痠、脹,然後再慢慢增長時間。

腿痛就要忍,祇要我們專心在呼吸上面,就會忘了

腿痛的存在,如果沒有專心,就會一直注意腿痠、 腿痛。

二、 感覺到自己內心的浮躁與不安定,慢慢用

169


禪修的方法讓自己安定下來。打坐會妄想,打妄想

是一種本能,以前的禪師也說:﹁妄念紛飛之際,

正是做工夫時節,旋收旋散,旋散旋收,久久純

熟,自然妄念不起。﹂那麼祇是說把妄想集中在一

個地方,比如說:平常看出入息是一種方法,讓心

能集中在出入息,把妄想集中,然後以數息做收斂

妄想的方法,久而久之,對數息的注意力增加,妄 想就減少。

跟心道法師學禪 170


有人在禪定中看見種種幻相,如果起貪著心,

就會出毛病。有位修行者,一天,在禪定中看到一

隻蜘蛛,剛開始很小,後來竟然愈變愈大像一隻怪

獸。每次打坐,都看到那隻蜘蛛怪獸不懷好意地盯

著他。原先蜘蛛離他有四 、 五尺遠,後來愈來愈近

竟逼到他眼前,張開大口就要咬他,他嚇得拼命唸

咒,想用咒語來驅除蜘蛛魔,但咒語竟然失效。於

是他又作慈悲觀來超度這個孽障,蜘蛛還是不走。

他既憂又惱,禪坐也坐不下,只得將所有經過告訴

171


他師父。 師父問他:﹁你現在打算怎麼辦?﹂

他說:﹁明天蜘蛛如果再出現,我打算一刀殺 死牠。﹂

師父說:﹁你先別急,等明天蜘蛛出現時,你

拿筆在牠的肚子上畫一個十字,後天再殺死牠也不

遲。﹂第二天,他照師父的話去做,在醜惡的蜘蛛

肚子上畫一個十字,並且回報師父。師父對他說:

﹁你現在看看肚子上有什麼東西?﹂他一看:﹁

跟心道法師學禪 172


唉!怎麼肚子上有一個自己畫的十字!﹂

散亂,就會妄想多,為什麼呢?因為出離心

少。看破種種世間的無常苦空,心才會出離;離開

世間的貪欲跟享受,才能隔絕攀緣的心與體會大自

在的感受。好好檢討自己在生活當中的放逸、散

漫、我執、貢高、隨便、任性、自我,細細反省這 些墮落的各種表現。

三、怎麼讓自己的心跟法契合而且持續。禪修

都需要有這樣的過程。而不是一坐下來就可以體會

173


禪定之喜悅。深得禪定的禪師們也勉勵我們:﹁修

行要使妄想由多而少,由強而弱。定功由暫而久、

由脆而堅。﹂又說:﹁至若工夫做得力處,外境不

入,唯有心內煩惱,無狀橫起。或欲念橫發、心生

煩悶,或起種種障礙,以致心疲力倦,無可奈何。

此乃八識中含藏無量劫來習氣種子,今日被工夫逼

急,都現出來。此處最要分曉,要識得破,看得

透。﹂想要解脫,可能這些都是一個過程,到最後

你才慢慢享受到無我的清淨,這樣的快樂,無念的

跟心道法師學禪 174


安定,這些都是從禪修以後,慢慢體認出來的。

什麼是定力?這個定就是安定,安定在哪裡?

當然是安定在你的覺悟上、空性上,再來就是安住

在你的修法上,也有人安住在慈悲上,或有人安定

在願力上,一定要從自己的念力去穩定。妄想紛

飛,唯有空性能夠把心定下來,唯有般若才能夠把

你的心定下來,生生世世無窮劫,都是以般若作為

安心之法。離開般若,就是短暫的安定,也是很無

常的,所以要依止般若波羅蜜多,而產生正等正

175


覺,正念就是禪定,有正觀才有正念,經常能夠觀

照空性,安住於自己的覺性,那麼我們耕耘久了,

自然解脫自在,涅槃現前,深觀、深省、般若行。 覺性清淨

今天我們輪迴生死,因為貪瞋癡慢疑,我們

生出種種的心,種種的想法,這一切的想法造成我

們的煩惱、罣礙、苦;察覺到苦空無常,受到種種

跟心道法師學禪 176


的變化之苦,今天迴光返照,看到清淨覺性。由於

世間種種起伏不定,變化萬千,讓我們覺醒而不貪

住、而遠離。迴光返照,照見自己清淨本體,無垢 無淨,無生無滅。

你們可以看看誰在修法?誰在打妄想?誰在生

滅?誰在無明?自己是四大和合,我們的我執是因

緣的關係,如果因緣是空、四大本空,那﹁我﹂是

誰呢?誰在打瞌睡?誰在打妄想?誰在生滅?誰在

無明?我執是因緣,四大和合,誰不解脫?誰在解

177


脫?每個念頭都是因緣,那誰生煩惱?誰在罣礙?

一切都是唯心所造。古人曾經用一幅對聯來形容﹁ 心﹂和﹁境界相﹂: 山色、水色、煙霞色、色色皆空。 風聲、雨聲、鐘磬聲、聲聲自在。

因緣本空,心無相可得,到底誰在修行?

佛陀時代,有一個修道人住在恆河邊,苦修了

跟心道法師學禪 178


十二年,但因貪念未斷,所以不能入道。佛陀知道

他修道上的障礙,也是度化他的因緣成熟了,於是

便去找他,兩人就一起坐在樹下打坐。不久,有一

隻烏龜從河裡爬出來,被餓狗看到,就想要咬牠。

烏龜趕快把頭尾四肢藏龜殼裡,餓狗咬不到,只好

倖倖然的走開。烏龜看餓狗走了,頭尾、四肢又放

心地伸出來,餓狗看見了,又跑回來咬牠,烏龜又

再縮回去。就這樣,烏龜和狗來來回回地玩了幾次

捉迷藏,餓狗討不到便宜,只好垂頭喪氣地離開,

179


烏龜也脫離險境。修道人看了不禁啞然失笑:﹁好

一隻聰明的烏龜,有了護身的龜甲,餓狗也奈何不

了牠!﹂佛陀也笑說:﹁有些修道的人,還不如這

隻烏龜!不知諸法無常,不守六根門頭,放恣六

情,魔得其便,擾亂修行!﹂並說一偈:﹁藏六如

龜,防意如城;與慧魔戰,勝則無患。﹂修道人知

道世尊意有所指,當下警悟,知道自己向來心猿意 馬,於是緊攝六根,提起正念修行。

誰在打坐?誰是清淨?一切的我執我見都是心

跟心道法師學禪 180


外之物,不可取、不可得。生死無常,發願遠離,

覺悟諸佛實性,了脫這一切的苦、樂而清淨自在。

身體是你的嗎?坐在這裡的是你嗎?都只是一個軀

殼,軀殼以外還有什麼呢?身體就是一個業力,我

們的覺性攝受了這些因緣,然後變成了這個據點,

稍縱即逝,所以不能依賴,要突破這些迷執來看我 們的覺性。

明明白白,誰就是誰,一點也不含糊。什麼是

無眼耳鼻舌身意?無眼耳鼻舌身意就是我們的本來

181


面目,是眼耳鼻舌身意,也非眼耳鼻舌身意。放輕

鬆,放下放鬆而安住,無安住而住。身體是傀儡,

眼耳鼻舌身意也是傀儡,見聞覺知也是傀儡,所以

禪修不能浪費在這種眼耳鼻舌身意裡,要見非見、 聞非聞、聽非聽、觸非觸、法非法。

我們整天就在過去的業習下,不斷地造出這個

習氣的成果,然後讓自己更沉溺、更執著。如果常

常能夠照見五蘊皆空,照見一切無我,有我的地方

就是因緣和合;無我的地方就是空性的顯現。︿歎

跟心道法師學禪 182


空歌﹀說:﹁金也空來銀也空,死後何曾在手中,

妻也空來子也空,黃泉路上不相逢。﹂去除執著, 心性便能無罣無礙。

執著就是因緣,因緣就是生滅無常、變化不

定,這個身體隨時都會消失,何況一切。我們看到

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這種覺性的顯現,在什麼地

方呢?就在你打瞌睡的地方;就在你起無明的地

方。佛因為大慈悲讓我們能夠聽聞佛法而去實踐、

去證悟、能感受,所以要精進。讓我們的心進入一

183


切的明,進入一切的光,進入一切的用,進入一切

的體,進入一切的法界,進入一切的真如,一真是 什麼?就是諸法空性,就是本有的覺性。

一切外在的飄零就讓它飄零,一切的妄想就像

落葉的飄零,它飄到哪裡,就讓它落在哪裡。各種

的想法就像雲霧一樣,飄到那裡就在那裡,飄去飄

來,都讓我們更清楚自己的覺性。雲峰禪師說:﹁

即今休去便休去,若覓了時無了時。﹂讓各位好好 地去覺,好好地去掌握自己的命運。

跟心道法師學禪 184


禪坐姿勢與要點

坐禪可採取各種不同的姿勢,但是最好採取結

跏趺坐。︽華嚴經.淨行品︾云:﹁正身端坐,當

願眾生,坐菩提座,心無所著。結跏趺坐,當願眾

生,善根堅固,得不動地。﹂初 學 者 若 無 法 雙 盤 ,

則採單盤;若單盤有困難,則選擇散盤或比較簡

易的坐姿,年齡較大的人,不必在姿勢上過於勉 強。

185


禪坐的姿勢

單盤

雙盤

跟心道法師學禪 186


禪坐的七個要點

結跏趺坐又名﹁毘盧遮那七支坐﹂,就是坐禪 時要注意身體的七個要點:

一、 雙足跏趺,有兩種坐式。

降魔坐, 先以右腳趾壓於左股上,後以左腳

壓於右股上,此即以左壓右,雙手掌心向上交疊, 手亦以左手在上。

吉祥坐,先以左腳趾壓於右股上,後以右腳

187

1. 2.


趾壓於左股上,即以右壓左,雙手掌心向上交疊, 手亦以右手在上。

傳說佛陀在菩提樹下成正覺,身安吉祥之坐,

手作降魔之印,所以如來常依此坐轉妙法輪。女性

打坐時,要注意雙足的足跟不可壓在小腹上,應與

小腹保持一吋的距離。因為男女生理構造不同,女

性如果將足跟壓在小腹上,恐怕引起腹痛,男性則 不會。

二、背脊挺直。不要前俯或後仰、不要彎腰駝

跟心道法師學禪 188


背,全身筋骨不要用力,全身完全放鬆。不要刻意

挺腰,以免火氣上升,過後會眼屎多,口臭氣頂,

不思飲食,甚至吐血;也不要縮腰垂頭,容易胸悶

氣滯和昏沉。背直則身體正直,使心力易於集中,

較能入定。禪定修習至一定程度或工夫,背脊自然

如風灌氣球般,自然直豎,不必刻意著力;此時氣

血通暢,身脈若有似無。姿勢不良,則使身體受 損,且不易入定。

三、 手結定印。雙手放鬆垂下,左右手掌交

189


疊,兩手掌心向上,以左掌置於右掌上。兩姆指輕

輕相觸結成橢圓形,自然輕置於大腿之上。由於兩

手微接,血氣互通能使身脈自行週流,這是種安定 的姿勢,能使心理產生寧靜的感覺。

四、兩肩宜平。兩肩肌肉放鬆,由側面看自然

成一直線。氣脈通之人,兩肩自然飽滿、平直。

五、口舌。舌抵上顎閉口,舌尖自然輕抵於上

牙齦,不可用力,如此津液自然產生,若有口水則 緩緩順勢咽下。

跟心道法師學禪 190


六、頭正。頭擺正,下顎向內收,稍微壓住頸

部左右兩條動脈,但不可低頭,頭務必擺正。

七、雙目微張。眼睛極為敏感,易受外物吸引

而影響心靈,因此不宜全張。閉上眼睛容易昏沉及

產 生 幻 相 。 眼 睛 微 張 , 視 線 投 於 身 前 二 、三 尺 處 ,

對一切物視而不見。不可將視線專注於某一點,應

將看成一片;勿著意,眼睛微張是為了防止昏沉。

如果睜眼過久,眼睛疲勞,可稍閉眼休息一會,但 最好不要養成打坐閉眼的習慣。

191


禪坐前後的調和動作 調身︱︱禪修暖身操

打坐的調和過程,乃由粗而細,由淺而深,由

急促而緩長,先調身,包括暖身運動,及正確的坐

姿開始,接著調息。禪坐前與禪坐後,應有適當運

動及按摩方法,較能進入良好之禪修狀況。 一、頭先往前彎,再往後仰。

跟心道法師學禪 192


二、頭向右轉,再往左轉。 三、頭往右後轉,再向左後轉。

四、頭頸依照順時針方向緩緩的繞,再依逆時 針方向轉。

每式動作身體不動,肌肉和神經放鬆,各作三

至七次。動作緩慢柔軟,眼睛張開,呼吸自然。頭

部運動的目的,在使頭部血液減少,降低思潮起伏 身體按摩。

的動力,使頭腦清晰,漸漸寧靜。

五、打坐結束

193


打坐結束,站起來之前,搓熱雙掌輕輕貼兩

眼。再搓熱雙掌在臉部,由內向外輕輕按摩,再按

摩後頸、雙肩、兩臂、胸部、腹部、背部、腰部、

大腿、膝蓋、小腿。此一按摩,可使初學因坐禪而

感到的疲勞恢復,身心感到柔和溫暖與舒暢。 調息

氣息和順舒暢,心境才能平靜安穩,心情與呼

跟心道法師學禪 194


吸極為密切,想要調心,必須先從調息入手。人體

生理的動靜及心理的動靜,與呼吸的氣和息有依存

的關係。普通人的﹁呼吸﹂每分鐘有十六至十八次

的出入息。修行者的呼吸在漸漸地緩慢深長微細之

時,稱為﹁息﹂。當修行者感受到由氣所產生的作

用時,稱為﹁覺受﹂。打坐中的呼吸,最好以鼻子

作為出入,不要用口。因為鼻內有毛,能夠過濾灰

塵與微生物,所以打坐時宜閉口,以鼻呼吸。調息

的目的,在於調心,有沒有呼吸方法,便無關緊要

195


了。

數息之前,先做深呼吸三次,深呼吸時,將

兩手置於小腹,先用鼻子吸第一口氣,引入小腹,

使小腹隆起,再收小腹,繼續吸氣,使肺部隆起,

肩微聳,儘量吸入,然後閉氣十五秒鐘,再慢慢吐

氣。同時身體下彎至不能彎為止。三次深呼吸之

後,把姿勢坐穩,開始數息。數息也有數種不同的 方法: 一、順數。

跟心道法師學禪 196


數出息,把注意力集中在數出息的數目上,

每呼出一口氣,數一個數目,數到第十,再從第一

數起,反覆連續地數下去,數到心無雜念,身心便 有愉悅的感受出現。

數入息,方法與數出息相同,只是把注意力

集中於入息的數目上。由於常人的呼氣較慢,所以 數出息較易阻止雜念產生。

二、倒數。方法如上。只是數目是倒回來數

… …

的,如十、九、八 二、一。

197

1. 2.


禪坐注意事項

一、靜坐時,將全身放鬆,不要緊繃。略帶微 笑,因為微笑時,精神自然會放鬆。

二、去除一切束縛,如手錶、眼鏡、皮帶,穿 著寬鬆保暖衣物。

三、初學者,如無法雙盤,則以單盤或散盤為 宜︵女性以單盤為宜︶。

四、盤坐時,臀部必須加坐墊,坐墊的高矮

跟心道法師學禪 198


以坐起來舒適為原則。大、小坐墊的質材軟硬要適 中,否則易引起不適感,無法專心打坐。

五、初學靜坐開始時,可以對著鏡子調整坐

姿,但不要望著鏡子靜修。坐好後,上身前後輕輕

搖動,再坐定;肩頸、頭部上下左右輕輕搖動,以 正其身。

六、室內空氣保持流通,但不能坐在窗戶前,

讓風直接吹到身上;也不宜在冷氣房中打坐,或用

電風扇直吹。儘量讓光線不要太暗,容易昏沉;也

199


不要太亮,易引起緊張。

七、打坐時,兩膝應覆蓋保暖,即使熱天亦

然;天氣涼冷時,後腦、肩關節也應用布包覆暖 和。

八、下坐時,不要馬上起身,先將雙手搓熱再

九、下坐後,若到室外,需添加衣物,避免著

按摩身體或活動筋骨數分鐘,以免受傷。 涼。

十、剛吃飽飯不宜打坐,以免妨礙消化;肚子

跟心道法師學禪 200


十一、禪修期間,飲食應適量,避免冷飲冷

餓時也不適合打坐,以免分神。 食。

十二、初學靜坐,不要勉強久坐,以時間短, 次數多為原則。

201



心道法師 修釋疑



禪與修行 問:學習打坐,對我們有什麼好處?

答:一、常打坐,可以排除我們很多雜念;雜念

少,生活會感覺比較安定,不會覺得事情那

麼多、那麼煩。二、打坐訓練耐心,在生

活裡面就不容易憤怒、煩躁不定,妄想比較

少,生活更健康、積極、更有活力,而且腦

筋更清楚;打坐漸漸讓內在柔和、安定、寂

205

1.


靜、是那麼地美好。如果打坐求靈通、求神

變、求很多不可思議的事情,就比較容易走

火入魔。打坐當中,會發生很多的生理變

化,如果生理變化搞不清楚,會誤以為是生

病或有了什麼麻煩。打坐專一是改變體質、

改變氣質的最好方法,平常我們粗俗的身

體經過打坐以後,氣質會變得非常雅緻和超

然,甚至因打坐的關係,生活裡會充滿喜 悅。

心道法師禪修釋疑 206


問:禪修的目的是什麼?

答:禪修的目的是讓自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明明朗朗。禪修是正念正受,正念正受就是

不變動,不會被任何人事物所影響,在一切

諸法︵一切的現象︶裡面不被牽引。你不在 禪修上下工夫,只好輪迴生死。 問:感覺對禪修很陌生。

答:坐 久 了 就 不 陌 生 , 你 跟 它 相 處 久 了 、 接 近

207

2. 3.


了,一直不斷地坐就會喜歡。沒有人立刻會

喜歡禪修,這是因為不曉得它的好處何在,

所以才不喜歡,體會到禪修的美好,你非喜 歡不可。

答:有的時候,是我們的生理變化所造成一時的

覺了。

的感覺,但是從此以後再也沒有得到那個感

問:有一次打坐睡著了,起來以後覺得有非常好

4.

心道法師禪修釋疑 208


感覺。禪修很重要的是,不要那些好的感覺

跟壞的感覺,而是要很清楚地讓我們自己能

夠像光明一樣。你愈清楚,慢慢就會發現那

個真理;除非你能清楚,否則這個真理可能 就跟你沒關係了。

常會看到各式各樣強調心靈治療的產品,譬

… …

如靈修、氣功、打坐 等等,若從佛法禪

209

問:現代社會裡,因為大家壓力都很大,所以常

5.


修的觀點來看,如何去分辨何種學習才是正

確的?在平安禪的修學過程中,又該如何去 建立佛法的正確思惟與正知見?

答:各種的打坐、靈修活動,在這個時代是蠻普

遍的,那麼我們怎麼學習,才能讓自己既健

康,而思想又不會產生錯誤的觀念?

如何分辨思想的對、錯?所謂的﹁錯﹂是指

思想偏差了,這會傷害到自己,也會傷害到

別人。什麼是傷害?一旦打坐就會跟神經

心道法師禪修釋疑 210


系統有關係,如果我們沒有正確的觀念與方

法,神經系統是會出狀況。練氣功跟佛法的

禪修是有差距的,氣功能讓我們健康,佛法

的禪修是除了能幫助我們健康以外,更是要

明心見性,也就是要斷除煩惱、了脫生死, 找到生命最正確的福慧大道。

佛法告訴大家的正確觀念是:首先要相信因

果。所謂前世因、今生果,今生的因也是未

來的果,我們時時刻刻都要相信因果;沒有

211


相信因果,就不知道如何去建立做人處事的

標準,去圓滿負責任的生命。如何對自己的

生命負責任?那就要相信因果。有了因果的

觀念,會知道一切萬事萬物都是從我們的心

所造的,然後才會顯現種種的因緣果報。相

信因果就不會抱怨命運,我們前世做不好,

今生受苦,那今生就要檢討改過,才能獲得 未來美好的果實。

再來要有空性的智慧。我們才能冷靜處理一

心道法師禪修釋疑 212


切的煩惱障礙,沒有空性的智慧是沒有辦法

分辨正見、邪見。一切的煩惱都是因自己

的執著,如果可以去除執著,了知空性不增

不減、不垢不淨、不生不滅,心就不會受影

響,就能夠安住在金剛不壞的生命裡面。有

了般若、空性的智慧,就會有解脫的能力。

確?

213

問:如 何 能 夠 知 道 自 己 禪 修 有 進 步 , 且 方 法 正

6.


答:要常常跟法師們請教正確的方法,最少早晚

都要用固定時間禪修,去磨練禪修的技術,

技術就是方法,方法正確,會習慣成自然。

常常要跟自己的老師不斷地互動檢證,檢證

你要用什麼樣的方法才是正確,一直到最後

當你在禪修的時候,每次都不會有錯誤,這 樣才可以。

問:師父常開示,意志力是禪修過程中,克服各 7.

心道法師禪修釋疑 214


種困難挑戰的關鍵。意志力要如何生起呢? 如何讓意志力能夠愈來愈堅強呢?

答:意志力是從平常的磨練開始做起,要能不向

失敗投降,你才會有意志力,做什麼事都會

有恆心。比如說打坐,自己要坐多久的時

間,就一定要做到,每天都要有恆心地去把

功課圓滿,如果功課沒有持續的做好,常常 會退失道心。

每天不花時間去打坐,你會感覺打坐沒有味

215


道,慢慢地就會懶得做。如果每天早晚都用

上半個小時打坐,另外有時間再坐上十五分

鐘不等,這樣反覆地薰陶,你才會有毅力,

禪修會變得習慣成自然。但是如果你一直不

做,這份毅力會變成反抗力,會一直不想

做!毅力是什麼?是你的堅持。打坐、早晚

課、每天持咒、學法,不管多忙你都堅持到

底,你就不會退失道心。不然事情一忙,你

會什麼功課都不想做了,再下去你會發現煩

心道法師禪修釋疑 216


惱一直上來,煩惱來了你沒有辦法應付,到

時候你反而會抱怨,學佛打坐好像沒有辦法

解決煩惱!其實是因為你沒有堅持做功課,

沒有那份意志力去做好自己生命的訓練。

一定要訓練自己,讓自己時刻都有體驗,早

晚課、禪修不要看它小小的東西,這可是會

帶給你幸福快樂的覺照力、護持力。堅持就

是意志力,你沒有堅持就沒有意志力。

217


姿勢動作、身體狀況 問:禪坐的姿勢要注意什麼?

吸。

心靜自然涼,心沉靜不下來就做七次的深呼

搖一搖,然後身體坐正。自己是要有耐性,

邊。怎麼知道身體歪掉?記住要左右、前後

定要打直,養成良好的打坐習慣,不要歪一

答:身體,儘量坐正;腰,儘量挺起來。背脊一

8.

心道法師禪修釋疑 218


問:打坐有沒有一定的姿勢?

答:最好是雙盤,單盤、散盤也可以!年紀大的

人可以散盤,但腰要直,胸要放鬆,肩膀自

然下垂,頭要直,血氣比較好運行,坐的姿

勢可自在,最重要的是﹁專心﹂。如果說能

夠坐得住,對呼吸方法也有辦法把握的話,

還是盤起來比較舒服。散散地坐,比較不能

進入狀況、不易安定。最好是單盤或雙盤, 對打坐血氣比較均衡。

219

9.


問:禪坐的姿勢無法持久怎麼辦?

行,但是她禪坐一段時間會發覺身體好像一

師父,因為腳開過刀,禪坐是以散盤方式進

問:有位師姐一直以來都參加平安禪,她想請教

一、兩個小時,最重要的是養成習慣。

五分鐘、十五分鐘、三十分鐘慢慢增加到

就會深。但是初學者要能夠慢慢地習慣,由

答:慢慢加強,一天加強一分鐘,一年下來工夫

10. 11.

心道法師禪修釋疑 220


直萎縮無法動彈,尤其雙腳特別明顯,該如 何解決?

答:可以坐椅子,然後最重要的是聆聽安靜,雖

然最好的姿勢是盤坐,盤坐是安住的姿勢。

但是沒有辦法的時候,也可以把座墊墊高一

點,以不影響到你的安定感為主,以避免你

221

對禪修失去信心。 問:禪坐時身體前傾的原因何在? 12.


答:為什麼會前傾?因為你坐姿沒有正確,才會

有前傾、後仰的姿勢。另外是當你前傾的時

候,可能只是氣的感覺,並不是真的傾斜。

前傾後仰都可以調整,打開眼睛把它調正過 來。

身體、揉擦、左右前後晃動,也是要防止暈

答:不能太快的站起來,為什麼兩手要摩臉、摩

問:禪坐站起來時為什麼會頭暈?

13.

心道法師禪修釋疑 222


眩,起來的時候要慢慢起來,因為當血液循 環太快,站起來的時候就會暈眩。

問:禪 修 時 頭 會 有 脹 脹 的 感 覺 , 是 怎 麼 一 回 事 呢?

答:因 為 我 們 太 用 力 去 聽 , 師 父 一 直 強 調 要 放

鬆,當你很執著於聽,一直很用力地在聽,

是會脹、痛。你如果放鬆就不會脹,有跟沒

有都在聽,是自然的。耳識是分別的,耳根

223

14.


的聽是不去區別的,我們的耳識會去區別什

麼東西、什麼聲音、什麼話,耳根聽是第一

個直覺叫作聽,要修的是第一個直覺的聽,

不是第二個的認識,第二個認識是分別,聽

是第一個的直覺,一直保持第一個直覺的 聽,是﹁耳根圓通﹂的修法。

氣往上衝,想嘔吐?

問:以前坐禪的時候全身舒暢,此刻卻感到一股

15.

心道法師禪修釋疑 224


答:如果你覺得什麼衝上來,通常是你繃的太緊

了,太緊反而會暈眩、反胃。另外是你的方

法可能不對,是不是聽的很用力?聽寂靜的

時候不要用力,耳根是放鬆的,放鬆聆聽, 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 問:禪坐時,口乾舌燥怎麼辦?

答:我們毛孔打開的時候會流汗,口乾舌燥也是

自然的,可以喝點水。另外口乾舌燥也可能

225

16.


是深呼吸在吸氣的時候,下顎沒有壓好,所 以會覺得吸得很乾,壓好就不會。

﹁麻﹂是最簡單、最好過的關卡,幾次讓它

坐一定會有痠麻脹痛。

答:最安定、最容易成功的方法,就是盤坐,盤

較不會痛?

我有點害怕禪修,請問師父該怎麼做,才比

問:幾乎每次禪修腳不是很痛,就是會痠麻,讓

17.

心道法師禪修釋疑 226


麻過就好了,接下來你要禪坐到比較深入的 階段才會再麻。

再過來會﹁痛﹂,從腳盤的關節痛到膝蓋的

關節,再痛到其他部分的關節,等到關節痛

得差不多的時候,才會輪到經脈痛,接下來

再痛到細脈。會疼痛就表示你禪修進步,不 痛過去又怎麼會進步!

以前師父在墳墓地修行的時候,每天二十多

個小時,腿總不能動來動去,我就決定腿一

227


旦盤起來,全天就這樣盤坐,絕對不變動。

因此痠麻脹痛都要讓它過去,一定可以過 去,我們要有意志、精進與耐力!

為你很專注的關係,而讓你的心更放鬆、更

佛 , 就 長 達 二 、三 個 小 時 甚 至 更 久 , 但 是 因

答:我 們 參 加 法 會 的 時 候 , 往 往 一 盤 坐 或 是 禮

何調整?

問:差不多坐了十五分鐘開始就腰痠背痛,該如

18.

心道法師禪修釋疑 228


柔軟,自然會忘記痠痛,可見得當我們愈在 意痠痛,反而會更痠痛。

如果打坐的姿勢正確,還會腰痠背痛,原因

一是沒有睡好,二是元氣不足、氣血循環不

好。打坐一定要營養足夠,精氣神才會飽

滿,精氣神飽滿以後,精神會很好,腰腿也

不會痠痛,因為氣血暢通的時候,身體會非

常舒暢,這份舒暢會帶給大家很大的快樂。

還有氣血在竄的過程,一定會腰痠背痛,最

229


好的辦法是忍耐過去,如果真的忍不住可以

搖一搖、動一動,或者是腳可以調動一下,

但是這不是根本解決的方法,最好的方法還

是忍耐過去,慢慢疏導讓氣血自然的流過 去。

心道法師禪修釋疑 230


昏沉(昏睡)與散亂(妄念)

問:禪修完全放鬆時,很快入睡,應如何保持清 醒?

答:禪修 是將身、心、靈完全放鬆,我們的腦神 經才不會緊張。

放鬆 時會想睡覺,這是因為大家平日太疲勞

的關係,但是放鬆的目的不是要你睡覺,而

是要讓你更清楚,更沒有負擔和壓力,然後

231

19.


能夠找回我們本來的面目。如果想睡覺可以

做深呼吸,深呼吸三次到七次不等,深深地

吸、靜靜地吐,腰椎坐直,就不會想睡了。

會很好。平安禪是在生活當中一切時刻都要

觀嘴、嘴觀心、心無所觀的方法對治,效果

果你沉靜下來,念頭一定少。用眼觀鼻、鼻

答:因為 你沒有安靜下來,當然會念頭太多,如

問:為什麼禪坐時,念頭太多無法靜下來? 20.

心道法師禪修釋疑 232


安靜,你才能夠讓寂靜隨時地斷除妄念習 氣。 問:請問妄念和幻相有什麼不一樣?

答:打坐 第一個時期就是妄念很多,第二個時期

是幻相很多,第三時期才會定下來。妄念是

你自己思想的流動啊!那幻相是要在定的時 候才會慢慢生起出現。

233

21.


恐懼、幻相 問:如何避免坐禪走火入魔?

答:打 坐 前 可 以 念 三 遍 或 七 遍 的 ︽ 大 悲 咒 ︾ 來

形的侵擾?

問:如何 面對禪修時的心理恐懼感,比如恐懼無

就不會著魔。

答:我們 只要專注在呼吸或聆聽上,不取幻相,

22. 23.

心道法師禪修釋疑 234


結界,念完後就迴向在打坐的範圍內,都是

︽大悲咒︾的結界,這樣可以避免無形的干 擾。

師父 以前在墳墓地打坐的時候,整天都跟無

形的在一起相處,我從來不結界,只是好好

老實地打坐,一直不間斷。反而感覺到愈有

無形的地方愈安靜、舒服,愈有人的地方愈

吵。因此大家只要具足善念,好好地打坐,

無形的不會找你。如果心思複雜,想東想

235


西,那還真的會被干擾。

其實處在安靜的磁場中,稍微有個震動,都

縮,這時候要做深呼吸,讓身心放鬆下來。

聽到聲音會很緊張,造成心跟身體都會收

答:立刻 做深呼吸,放鬆做深呼吸。因為你突然

理?

到驚嚇時,心跳會變得很快,這時應如何處

問:禪修 時如果有人突然發出很大的聲響,而受 24.

心道法師禪修釋疑 236


會驚擾到我們的神氣,最好的對治方法是深

呼吸,放鬆、吸氣、吐氣,讓心安穩下來。

受到驚嚇以後,如果不去調和,是會產生病

症。但是,慢慢地當你禪修的工夫愈來愈好 的時候,就不會受到影響。

問:有些 人一開始打坐,坐沒多久就會靈動,這 怎麼辦?

答:靈 動 可 能 是 前 輩 子 的 因 果 , 但 是 打 坐 絕 對

237

25.


不是靈動,靈動以後所發生的事情,會讓打

坐的正確目的與效果消失。事實上禪修是離

開靈動,讓身心世界離開變動的現象,讓靈

性的智慧如同太陽光明一般地呈現,而不會

受現象所驅使,所以禪修是清清楚楚地受用

自己的智慧,不是含含糊糊地失去自己。在

禪修裡面,千萬不要將靈明的智慧含糊迷惑

掉,如果含糊迷惑就會走到靈動的錯路,迷

惑就會煩惱,學佛是絕對不進入混沌、含

心道法師禪修釋疑 238


糊、迷惑裡面,要區隔得很清楚。學習打坐

的目的是要身清氣爽,打坐的覺受要像無雲

晴空那樣地美好,如果感覺太多,會變成烏

雲密佈、景象繁雜,這樣打坐會失去根本意 義。

問:有的 人禪修或修行後,有某些神通力產生,

苦於沒好的老師指點,不知該怎麼辦?

答:我們 做平安禪到了第四階段,只做一件事

239

26.


就是﹁聽﹂,聽寂靜。你工夫不做,然後都

想神通,當然是不神通也會精神出問題!不

能也不要去想神通,不管有或者沒有,這絕

對不是禪修的目的,禪修是要了脫生死,斷

除煩惱,讓身心健康。你要專注、寧靜、安

心地去聽,讓細胞活化、血液循環非常舒

適。禪修工夫好,你會覺得走起路來非常輕

鬆,內心常常感到喜悅、美滿,這不是外在 的擁有可以比擬的。

心道法師禪修釋疑 240


懺悔、發願迴向

問:禪修 前三天,心裡都很浮躁、煩惱不斷,無

法沉靜在法門上,所以向師父懺悔。

答:修道 就要常常懺悔,懺悔是能夠精進之原動

力。常常懺悔自己的業障、懺悔自己的妄

想、懺悔自己的無明煩惱、懺悔自己的不慈

悲、懺悔自己的懈怠。有懺悔,才會更努力

地去精進,沒有懺悔不容易精進。印光大師

241

27.


說:﹁能常省察,則一句也有餘;不能省

察,縱將一大藏經唸完也無用!﹂禪修可以

消業障,因為當心不去觸犯、不去相應那些

煩惱的時候,煩惱、業障自然的不會被我們 引發出來。

答:平安 禪發願文是﹁佛陀妙法眾中尊,直至菩

迴向?

問:請問 師父,為什麼每次我們禪修都要發願跟

28.

心道法師禪修釋疑 242


提我皈依,願我所作諸功德,為利眾生而成

佛。﹂打坐的目的、進行的方法、到最後的

結果,都在發願文中講得非常清楚。

﹁佛陀妙法眾中尊﹂,我們在學佛禪修,是

佛陀的妙法,一切世界當中最珍貴的!一直

到成佛為止。﹁直至菩提我皈依﹂,一直到

自己成佛生生世世的輪迴當中,我都發願不

要離開佛的教育跟指導,清楚明白地走成佛

度眾生的路。﹁願我所作諸功德、為利眾生

243


而成佛﹂,我們所做的一切的禪修善行功德

全部迴向,迴向什麼?為利益眾生!不但自

己離苦得樂,也要一切眾生都要跟我一樣的 離苦得樂、成佛成正覺。

我們要發什麼心?發度眾生的心。在種種世

間的變化裡面,都是像水跟月的幻相。為了

讓一切漂流輪迴的眾生,能夠在覺悟的智慧

中得到安定,因此我們要學習禪修。依據慈

悲喜捨的四無量門去發心,就不會走錯路。

心道法師禪修釋疑 244


禪與健康 問:平安禪對身心健康有何幫助?

答:平安 禪可以幫助許多的身心症狀,因為禪修

的時候會放鬆、安定,腦下垂體可以正常的

內分泌,帶給你平衡感跟安定感。平時我們

是靠好的睡眠,失眠久了腦神經就會衰弱,

到最後會躁鬱。而禪修會恢復我們的安定 感。

245

29.


常常禪修,我們的身體是比較不容易老化,

所以美容、健康、減壓、恢復疲勞、恢復記

憶力,都是禪修的好處,當你常常在感受禪

修的安定、舒適,你的脾氣會很好。人為什

麼會不安定?因為他接觸的地方都是讓他生

氣、煩惱、壓力的,常常沉浸在禪修的安

定、舒適、寬廣,與內在的平靜,它本來就

是一個修養,這樣的修養會改善自己的各種 不好的習氣。

心道法師禪修釋疑 246


問:禪修可以減輕焦慮嗎?

答:焦慮 是來自緊張與壓力,現在這個時代是資

訊的時代,我們的整個腦子都要跟著複雜快

速的資訊跑,所以非常容易疲勞緊張,常見

到很多人腦神經缺氧,生活壓力大、困擾

多。做平安禪的時候,從耳朵放鬆、頭放

鬆、肩膀放鬆,最後到全身放鬆,一直不

斷地放鬆,會讓腦部產生很好的放鬆減壓效 果。

247

30.


為什麼企業界都喜歡坐禪︵特別在日本︶,

因為禪修會讓心情清爽安定,能鬆弛壓力。

焦慮是來自於緊張的累積,事情應接不暇,

讓你沒辦法休息,當然會很焦慮,禪修能讓

神經系統鬆弛,是很好的治療焦慮的方法。

什麼會生病?是因為血氣堵塞,循環系統出

答:禪修 是改變體質、氣質、身心靈的工作。為

問:禪修能減輕因為身體疾病所帶來的痛苦嗎?

31.

心道法師禪修釋疑 248


了問題,禪修使血液循環正常,增進新陳代

謝,讓身心健康。如果我們希望健康,就要 專一、精進的禪修。

問:如果 有重大疾病或新陳代謝的問題,禪修是 不是能改善甚至恢復健康呢?

答:身體 不健康,要看醫生、運動,也要禪修。

可以吃些有機的食物來改變體質,同時看醫

生、做運動,來增強身體的抵抗力,然後再

249

32.


用禪修來轉化我們的業力。老實、認真、精

進的禪修,是可以去除這些病苦,治療很多

麻煩的疾病,只怕你花不了這些時間,下不

了那份決心,沒有辦法去精進禪修,那就比 較沒辦法對治了。

修呢?

例如手機,不知道電磁波是不是會影響到禪

問:現在 生活的必備品中,有許多都有電磁波,

33.

心道法師禪修釋疑 250


答:人、 事、物都會有波︵波動︶!只是誰轉誰

︵誰影響誰︶?如果你好好地禪修,可以轉

換不良的磁波。常常禪修就可以產生柔和、

輕鬆、愉快、安定的心波,去轉換磁場,你

會感受到周圍的生活圈,非常的舒服、平

靜、安詳、快樂。如果你不去禪修,那麼會

像湖水一樣,別人丟什麼東西你就起什麼浪

花,你就沒有辦法主宰自己的心,只好跟著 環境,一起隨波逐流、隨風飄散。

251


禪修工夫深了以後,你會愈來愈體會到真

理。真理是在一切萬事萬物中都不會改變

的,何況這些波,波是比真理小,真理的微

細比任何的波還要密,當我們進入真理以

後,就不受影響、不受干擾,永遠安定。

答:禪修 是善業︱︱內心的和諧,禪修的功德可

平安禪是不是可以幫助增強身體的抵抗力?

問:大家 最近又開始擔心傳染疾病的問題,多做

34.

心道法師禪修釋疑 252


以迴向一切眾生能夠去除瘟疫的災難,也能

讓自己的血液循環良好,增強抵抗力。但

是,我們還是要注意防範,不要讓自己感

冒,早睡早起身體健康,提升身體的免疫

力。平安禪是很好的防止感冒的方法,因為

靜坐的當中身體會發熱,這會將體內的寒

253

氣、邪氣給排掉。

問:最近 禪修遇到障礙,常常心情煩躁鬱悶坐得

35.


很亂,有坐不下去的感覺。請問師父要怎樣 趕快調整呢?

答:平安 禪第一階段先做深呼吸,為什麼要深呼

吸?因為在現代環境中,大家都不斷地在奔

波,結果是一直在累積躁鬱的心理壓力,愈

動躁氣反而更多。怎麼樣才能不煩躁呢?要

深呼吸,深遠的吸氣、吐氣,要長長的吸

氣、長長的吐氣,讓你頭上的躁氣,下降到

丹田,會明顯感覺到那股躁氣放鬆下來,自

心道法師禪修釋疑 254


然也就會安靜、沉靜下來。

平安禪第二階段做眼觀鼻、鼻觀嘴、嘴觀

心、心無所觀,讓你的心沉靜地更深,讓你

的躁鬱能夠放鬆、放下,到達更安定的效 果。

平安禪第三階段是進入到覺知自己的出入

息,用你僅存的一點純潔的靈光,在鼻息上

淨化下來,最後才到達平安禪第四階段聽寂

靜。一路下來都是讓自己安靜、沉靜下來。

255


禪與生活 問:日常生活中如何來修持平安禪?

放鬆、安靜下來,很快地恢復這份平安禪的

至當你覺得很累的時候,也可以盤起腿來,

裡洗好 澡、睡前、早上起來都可以練習,甚

息可以花九分鐘的時間練習平安禪,回到家

的地方馬上就可以坐,比如在辦公室中午休

答:要在 日常生活中去練習平安禪,到每個安靜

36.

心道法師禪修釋疑 256


覺照力。

生活裡面最好的修行方法就是平安禪,平安

禪的工夫練出來以後,隨時會沉靜下來,讓

你不覺得吵雜,疲勞會恢復地很快,身心也 會感覺到非常地舒暢。

禪的時間,這些問題都能暫時地離開,但禪

修後還是得面對每天現實生活的問題,一樣

257

問:工作 的疲累,身心的不舒服在每天練習平安

37.


的疲累、不舒服、不快樂,是不是能運用平

安禪,讓我們更能面對現實生活呢?

答:平安 禪的能量會消除生活上種種的疲勞,最

重要的是養成做平安禪的好習慣,當你沒有

養成習慣,就會變成禪修是負擔,不禪修也

是負擔!因此一定要定時的來練習平安禪,

讓自己心安、環境平安、人事安定。 問:如何可以找尋到生活的安定感?

38.

心道法師禪修釋疑 258


答:心因 為寂靜的關係而安定。不寂靜則心如瀑

流,像擋不住的洪水。日常的心像亂流,當

你寂靜的時候,亂流就會變成單純簡單。生

活裡面常常做平安禪,做久了,內在會愈來

愈清淨。生活裡面要做的就是不迷失的工

作,就是修行,做不到是因為不習慣,你的

習慣就是做那些很日常生活、瑣碎的工作。

這些瑣碎的工作,就是覺醒的工作,隨時隨

地都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就是修行。

259


禪與經典 問:閱讀哪些經典對禪修最有幫助呢?

︾裡面,最短的是︽心經︾,長一點是︽金

我們禪修時觀照的力量很有幫助。︽般若經

最直接的經典是︽般若經︾,︽般若經︾對

因此讀任何經典都對禪修有幫助。當然最好

心,覺照一切而能夠明白心性、發願成佛,

答:任何 經典都是能幫助我們生起慈悲心、覺照

39.

心道法師禪修釋疑 260


剛經︾。

︽金剛經︾幫助禪修時的覺照,︽心經︾幫

助了解般若的觀照流程系統,要修行一定離

不開般若的觀照。了解︽心經︾的流程,會

知道修行要如何思惟、實踐、證悟,如何得

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正覺。從︽心經︾

裡面,可以了解到整個修行的過程;從︽金

剛經︾裡面,可以了解到如何離相。

如果大家還是覺得比較困難,可以讀︽六祖

261


壇經︾,︽六祖壇經︾是比較簡便而且了解

心性的觀照的方法。其實任何經典,都是讓

我們解脫、開智慧,進入實相無相的心性裡 面。

答:兩樣 都要做,如果來不及唸︽普門品︾,你

不會有同樣的效果呢?是哪一個比較有效?

完之後就會感到舒服跟清涼,那麼平安禪會

問:以前 心情不好的時候就會唸︽普門品︾,唸

40.

心道法師禪修釋疑 262


就打坐。平安禪是非常的方便、迅速,能夠

調息、調氣、調心、調身,調整好身心的平

衡感,你面對煩惱的時候,會比較能夠忍

耐、寬容。︽普門品︾跟打坐沒有衝突,你

唸︽普門品︾也好,打坐也好,但是打坐 ︵

平安禪︶一定要練會,因為禪的實修正是靈 鷲山的宗風。

263


行禪

問:跟在不同的師父後面行禪,看到有不同的走

路形態,是不是行禪時也要發展我們自己的 形態?

寧靜、安定、清楚才是重要的。

路的步伐可以不需太刻意要求,你能感受到

答:當你 自己在走路時的那個感受非常重要,走

41.

心道法師禪修釋疑 264


問:個人 覺得行禪比較好,但還是有很多雜念, 怎麼辦?

答:慢, 就可以驅除雜念;專心,享受的心去感 受走路。

問:走路 的時候有沒有一定的方向?要往東走或 往西走?

答:都 沒 有 關 係 , 只 要 你 的 心 靈 往 寧 靜 的 地 方 走,行禪使大家比較容易清楚自己。

265

42. 43.


發心助印.功德無量 眾生因佛法開示,擺脫千萬煩惱糾結,不 墮惡趣,離苦得樂。佛法威德無量,常聽法者 必能獲得灌頂智慧,而時常弘揚佛道;使普羅 大眾能入一切安樂法喜無憂無慮佛國,更能成 就無量德行。 靈鷲山善書中心,印製各類殊勝佛經善書 等,予廣大國內、外大眾流通結緣,我們敬邀 十方大德共霑法益,一同發心助印,讓菩提珠 璣廣為流傳,歡迎您隨喜隨力,為自己和家人 行慈悲喜捨之道,讓今日所結的善緣,在未來 廣大的福田上開花結果。

凡欲隨喜助印靈鷲山發行的經書、善書、有 緣人會訊、有聲書⋯⋯等之社會大眾,均可依個 人善心隨喜助印。 ※ 助印請洽 1.善書服務專線:886-2-8231-6789轉1569 E-mail:dharma@ljm.org.tw 2.靈鷲山佛教團體全省各講堂中心 ※ 郵政劃撥 戶名:財團法人靈鷲山般若文教基金會 帳號:13284228


靈鷲山善書中心之助印項目 【經書】

●隨身平裝佛典

●隨身經摺佛典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佛說阿彌陀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佛說阿彌陀經

* 一切如來心祕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

*佛說雨寶陀羅尼經 * 一切如來心祕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

羅尼經 * 大方廣佛華嚴經—淨行品、梵行 品、初發心功德品、普賢行願品 *地藏菩薩本願經

羅尼經

●共修經摺佛典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佛說阿彌陀經

*慈悲三昧水懺法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精裝佛典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 一切如來心祕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

*大乘妙法蓮華經

羅尼經

*大佛頂首楞嚴經

* 大方廣佛華嚴經—淨行品、梵行

*金山御製梁皇寶懺

品、初發心功德品、普賢行願品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地藏菩薩本願經

●簡體版佛典

*佛說無量壽經

* 慈悲三昧水懺法(經摺)

*大悲心陀羅尼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經摺)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平裝) *佛說阿彌陀經(平裝)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平裝) * 藥 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平

*慈悲三昧水懺法

●共修平裝佛典 * 一切如來心祕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 羅尼經 * 佛說雨寶陀羅尼經

裝)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平裝)

* 大乘金剛般若寶懺

* 一切如來心祕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

* 慈悲藥師寶懺

羅尼經(平裝)

【心道法師叢書】

●喜歡生命系列

●法門修持系列

*大悲壇城的升起

*大悲寰宇—

*成佛之道三部曲

如何修持大悲咒法門

*靈鷲山學佛指南

●生活禪系列 *放下就是快樂

*禪菩提

●譬喻集系列 *心中之鳥


靈鷲山國內聯絡處 名稱

電話 傳真

總本山-無生道場 02-2499-1100 02-2499-1522 22841 台北縣貢寮鄉福連村香蘭街7之1號 聖山寺 02-2499-1901 02-2499-1492 22841 台北縣貢寮鄉福隆村東興街30之1號 基隆講堂 02-2424-0533 02-2422-5724 20241 基隆市中正區義一路43號10樓 台北講堂 02-2709-5836 02-2703-3289 10681 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四段235之1號 永和講堂 02-8231-5685 23444 台北縣永和市保生路2號8樓

02-8231-6138

新莊講堂 02-8990-4139 02-8990-4639 23444 台北縣永和市保生路2號21樓(暫置) 新莊中港中心 02-8992-2370 02-8992-2371 24245 台北縣新莊市中安街3號5樓之2 樹林中心 02-2681-7148 02-2681-7132 23841 台北縣樹林市保安街一段11號1樓


靈鷲山國內聯絡處 名稱

電話 傳真

桃園講堂 03-346-3093 03-346-4106 33045 桃園市中正路1071號16樓之1.2 中壢中心 03-425-2946 03-426-2432 32043 桃園縣中壢市裕民街26號12樓 新竹共修處 03-562-4114 03-562-4118 30061 新竹市興中街 53號 台中講堂 04-2319-0199 04-2329-8881 40356 台中市西區東興路三段160號4樓 嘉義中心 05-216-2820 05-216-2808 60045 嘉義市吳鳳北路291號4樓 台南分院 06-208-3981 06-208-3963 70143 台南市東區長榮路一段203號7樓 高屏講堂 07-225-5187 07-223-6521 80047 高雄市新興區中正二路182號13樓 一、二室 蘭陽講堂 03-925-5319 03-925-2823 26060 宜蘭市中山路一段468號


靈鷲山國內聯絡處 名稱

電話 傳真

蘇澳共修處 03-995-3269 03-995-3269 27046 宜蘭縣蘇澳鎮蘇東北路2之26號 花蓮共修處 03-835-7789 97351 花蓮縣吉安鄉仁里八街100號

03-833-8779

台東中心 08-922-6990 95059 台東市志航路一段302號

08-922-8547


靈鷲山海外聯絡處 靈鷲山香港佛學會 (O)002-852-28933999(F)002-852-28933707 香港灣仔灣仔道230號19樓佳誠大廈 靈鷲山泰國佛學會 (O)002-662-3194531∼2(F)002-662-3194533 701/205 Royal Castle Building Pattanakarn Road Soi 30(BUPPA) Suanluang Pravet Bangkok 10250 Thailand 紐約道場 (O)0021-7182792926(F)0021-718-690-2547 64-46 211 Street,Oakland Gardens N.Y. 11364,U.S.A 印尼雅加達中心 (O)002-6221-66694277(F)002-6221-66694277 Pluit Samudra Raya 1A Mutiara Mediterania Blok F8D Jakarta Indonesia 馬來西亞佛堂 (O)002-603-77100093(F)002-603-77102093 11-2,Jalan PJU 8/5F,Bandar Damansara Perdana,47820 Petaling Jaya,selangor Darul Ehsan,Malaysia 緬甸國際禪修中心 (O)002-951-726-055(F)002-951-375-515 Dhamma Wun-tha Kyaung Thit Arzarni Street,Bahan Township Yangon,Union of Myanmar


《法門修持系列02》

禪菩提 上

總監修: 心 道法師 編纂製作:靈鷲山出版中心暨文獻中心 執行編輯︰楊植博 美術設計:蔡明娟、王鳳梅

出版者:財團法人靈鷲山般若文教基金會 地址:23444台北縣永和市保生路2號17樓 電話:(02)82316789分機1569 郵撥帳號:13284228 戶名:財團法人靈鷲山般若文教基金會

印刷:晨捷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版次:2010年11月三版一刷 2000本 本書為發心流通.歡迎十方助印 版權所有.請勿翻印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