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DATE 009(下)

Page 1

September, 2015

梁豐裕董事長

啟順開發顧問有限公司

黃泰霖老師|陳志宏老師

韌性城市 / 社論:看臺灣社會住宅的規劃及發展(下)/ 規劃設計案

例——慕尼黑 Freiham-Nord / 世界城市新聞

周遭環境測繪: 蜷尾家 Ninao / 青年路及其周邊規劃設計: Genomap / 變更豐原都市計畫第三次通盤檢討案: 樂活城市 Lohas City / 臺南

四草地區都市設計: Eco-life 國外留學、交換、跨國雙聯學位經驗分享

荷蘭台夫特科技大學 /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 / 捷克科技大學 / 英國里 茲大學 /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

Vol. 9

Works 作品觀摩

經過三個多月的拉消點、 畫透視、直線與圓這種 悶在教室裡的圖學作業 後,最後一次的圖學作業 是「基地測繪與模型製 作」,總算有一種真正進 入都計系的感覺了。這次 作業強調的是,如何選擇 一個適合的建築物與環境 進行它的測繪,以及都計 系學生基本的圖面繪製能 力。

大二上的基本設計(二) 主要是針對都市線狀空間 進行規畫設計,課程設計 是延續大一圖學到基設的 訓練;一班分成三大組, 個會分配到台南市的一條 道路,而我們這組負責的 是「青年路與其周遭的規 劃設計」。

此次實習(二)及實習 (三)的課程具有延續 性,實習(二)操作的是 主要計畫的通盤檢討,實 習(三)則是以主要計畫 為大方向,繼續進行細部 計畫之構想。

在所有的發展和議題探討 都集中在台南市市中心, 海岸是個很容易被遺忘的 空間,同屬開放空間的一 環,台南海岸的未來會是 什麼樣子?因此我們選定 四草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發 展構想的擬定。

21
02 03 04 GENOMAP 青年路及其周邊規劃 設計 樂活城市 LOHAS CITY 變更豐原都市計畫第 三次通盤檢討案 Eco-life 臺南四草地區都市設計 蜷尾家 NINAO 周遭環境測繪 01

01 Freshman

蜷尾家 NINAO 周遭環境測繪

首先,我們相中了一個在安平的民宿—現 代單伸手,在經過一次實地觀察與圖資收 集後,我們才發現跟別組撞基地了,由於 當時我們向助教確認基地的時間較晚,因 此只能忍痛放棄圖資豐富的現代單伸手, 這應該是進入都計系的第一個低潮吧。雖 然知道以後再回來看這一段所謂的低潮, 一定會噗哧一笑,總之這並未困擾我們太 久,我們很快的就確認了第二個基地—安 平蜷尾家。

記得第一次到達蜷尾家,就被它簡潔 大方的清水模以及周遭的親水環境設計深 深的吸引,我們馬上就決定是它了!但礙 於剛開始沒有圖資,只好進行現場測繪, 也因此我們三位女生光是在寒風中來回基 地就有四次,且每次的單車旅行長達三小 時。

蜷尾家的基地面積大約是 782 平方公 尺,建築面積大約 367 平方公尺。別以為

22
Works

這是一棟簡單的建築,雖然不是所 有組別中最大的,它的樓地板卻是 非常特別。二樓的面積只有一樓的 一半左右,三樓的面積卻連二樓的 一半都不到,只能容納一張藝術木 椅和極淺的平台,供三到四人跳看 蜷尾家的內部全貌。必須將所有建 築尺寸一一測繪的我們,徵求了店 長的同意,開始大辣辣的拿著捲尺 測量所有空間。突然,店長告知我 們,他聯絡了蜷尾家的營建公司— 府都建設,而對方希望與我們面談 有關這次的作業內容。正巧,這間 公司就位於蜷尾家後方的白鷺灣社 區中,我們在店員的帶領下與營建 公司的經理會面。在了解此次作業 的內容與學習目的後,她大方地提 供許多有關蜷尾家與白鷺灣社區的 圖資,甚至讓我們借閱了這位建築 師—張景堯先生的作品集,希望我 們能對蜷尾家有更深入的瞭解,深 入學習建築的基本尺度,了解內部 空間的配置和環境關係。

正式取的圖資後,我們才終於 知道原來這份作業並沒有想像中

簡單。首先,我們必須熟悉施工圖 上的符號與數字,分辨出有用訊息 與次要資訊,緊接著,我們必須熟 知建築與周邊環境的關係。我們是 都計系,一個研究環境,建築與人 的科系,當然不能只琢磨在單一建 築,而是基地與環境如何對話。

取得圖資的同時,也意味著另 一場奮鬥要開始了。我們必須在 圖面表現基地資訊,特色,分析等 等,以及最重要的平力剖面圖與透 視圖。這四種圖面將展現上半學期 所學的一切製圖能力,並考驗大家 的上色技巧,排版,美學等重要技 能。因為唯有好的圖面呈現,才能 吸引評審目光;進而將簡報發揮到 極致,驚艷全場。從草圖開始, 我們先以鉛筆稿表現,隨著每一 週都有不同的圖面進度需要完成, 最初的簡圖也會一直跟著被修改與 加強,等到所有構圖都確定再認真 地,確實地重新繪製與排版。這些 過程中難免遇到作業累積,圖面大 改等讓人沮喪的時刻,也常常得熬 夜重新繪圖,更別提正式評圖的前

幾夜,大家連眼睛都不敢眨。每天 除了吃飯呼吸心跳,就是埋首在圖 桌拼命畫畫。日以繼夜,夜以繼日 的畫,好像人生的唯一目標只是完 成這份作業,也有許多同學的信心 受到打擊,甚至有了逃避的心理。 我們當然也遇過低潮期,尤其是熬 夜後脾氣變得易怒,組員間的相處 有時尷尬。幸好,我們都能相互體 諒,冷靜過後道歉,我們還是一起 奮鬥的最佳團隊,有不輸給任合人 的決心,完成寄託一切期待的蜷尾 家實地測會。

進入都計系的第一份作業有些 興奮,有些沈重,有些不安。完全 不同以往的經驗與課題,但是充滿 挑戰,也是開啟都計大門的鑰匙。 讓我們體會規劃設計所需的能力與 毅力,不論是體力或是心力上,我 們都必須做好準備,面對即將到 來的難題。學習路上必然有挫折, 但努力後也一定會有掌聲與碩果等 待。大一新鮮人的時光也進入尾 聲,我們已經準備好在邁向下一個 嶄新的階段。

23 Freshman
24 01 Freshman Works
25 Freshman

青年路及其周邊規劃設計

我們一開始以街廓為單位,先找出青年路周遭街廓內有那些有趣的空間、 會吸引人潮的節點,我們稱之為「潛力點」。其實在實地基地調查後發現 青年路原比我們想像中的有趣多了!有許多巷弄裡的特色商店、老房子, 有許多特殊的舊紋理,也有藏在靜謐社區裡的社區營造,這大概是我們基 設最大的收穫之一了!

26 Works
02 Sophomore GENOMAP

慢慢的我們系統化了每塊街廓不同的特性 和紋理,發現這區的城市空間內,是由不 同元素組成,因此各區域的個性表現也有 所不同;這樣的概念就像是遺傳生理學裡 的「基因」,我們決定嘗試一次這樣大膽 的設計概念:希望透過我們點狀植入的潛 力點、線狀串聯然後延伸至帶狀整區發展, 利用我們發展的「四大基因工程」,也就 是設計手法,針對青年路周遭進行修補、

重組或活化,讓其實很有內涵很豐富的青 年路可以再生,可以變年輕成為真正的「青 年」路。

期中簡報後是進一步的設計發想與細 部設計,我們中間一度抓不穩主軸,變得 過於發散;記得是在一天的晚上,我們發

狠坐下來不斷發想與激盪,終於找出「地 圖」這個概念;我們針對外來遊客與當地 人設計出兩種不同體驗與不同感知比重的 生活地圖,搭配原本對基地剖析的架構, 最後決定--青年路「基因地圖」--就是我 們接下來發展的方向了!

期末正評的時候我們帶出「街景服務」

的方式,利用模型與透視圖呈現一學期下 來我們針對青年路所設計的「GenoMap」, 希望可以讓台下同學和老師們感受到經過 基因工程修復重整後的青年路,所展現出 來不一樣的活力與魅力。

這次模型產出超乎意料的困難,因為區域 內很多零碎的建物,所以製作十分緩慢, 到交圖的前一刻都還在趕模型,封邊、上 字、補建物之類的;不過很高興最後順利 完成且呈現的效果也是出乎意料的好。

我們首次嘗試將基地內的建物上全黑 的噴漆,模型用了很多以往不會選擇的配 色,一開始也會擔心整體有不平衡的感覺, 不過當我們將建物貼到底板上後,發現其 實全黑的建物加上淺色道路,反而更能突 顯基地內的紋理;比較特別的是,我們這 次主題是 Map,所以加上了紅色立體的小 地標,有了這些點綴讓模型看起來更活潑, 也更能切合我們的核心理念。

Sophomore
28 Works

很幸運的是,我們這組在分工上各自專長 的部分很有共識,討論和工作起來都能很 快抓到節奏,雖稱不上最有效率,但我們 五個慢慢在過程中找到最適合彼此的合作 模式。這讓我們這學期的規劃設計練習在 組織架構方面可以越來越堅固,中間的撞 牆期能很快重新調整然後再突破,極少有 讓我們自己面臨全部「砍掉重練」的窘境。 整學期下來雖然也熬了不少全夜,過 程中就好像是面對一大張永遠畫不完的圖 和一大塊做不完的模型,中間摻雜了些許 想法上的爭執、和執行上的困頓;仔細回 想,其實就是靠大家一起趴在大張圖紙上 慢慢努力去找到方向,或一起在我們模型 上瘋狂種樹種房子去慢慢完成,一步一步 到最後我們呈現了這樣的「GenoMap」,這 真的是我們二年級上學期裡很寶貴也很珍 惜的經驗!

29
Sophomore

樂活城市 LOHAS CITY

變更豐原都市計畫第三次通盤檢討案

都市計畫通盤檢討是以計畫人口、人口密度、建築 容積以及公共設施容受力為基礎,進行土地使用分 區與空間機能的相關檢討,使規劃更能滿足都市實 質發展需求。主要依循的法規是都市計畫通盤檢討 實施辦法第二條,其內容明訂「都市計畫發布實施 後,每五年至少通盤檢討一次」,藉由定期的通盤 檢討適時調整計畫內容,才能針對實際情況找出問 題加以解決,使都市可以適性發展。

30 03 Junior Works

本次通盤檢討主要計畫區域選擇台中豐原 作為規劃範圍有幾個主要原因。第一,民 國 100 年台中縣市合併實施,豐原由原本 的縣政府所在成為一般的區域,這樣的轉 變使得豐原的失去發展重心,能取得的資 源減少,都市逐年沒落的課題是目前急需 檢討的項目;第二,豐原在自身的歷史內 涵上非常豐富,從日治時期就因為林木業 的開發而蓬勃發展,鐵路成為都市成長的 契機,引領豐原的糕餅業、漆器業成長, 以及慈濟宮的知名度,以致現代豐原都市

文化的形成,因此我們不希望豐原的文化 潛力因縣市合併而沒落,如果有適合的都 市發展策略,必能將其發揚光大;第三, 從整體豐原來看,豐原的都市路網屬於單

核心的放射型路網,在聯外的交通上是非 常便利的,加上近年鐵路高架的建設使鐵 路的聯絡更為快速,除了鐵路之外更有省

道及國道在豐原周圍,有助於居民的通勤 及觀光發展。綜合以上,我們會將豐原的 潛力以良好的計畫適當的發揮以改善因縣 市合併,都市發展延緩的豐原。

〈擬定臺中市區域計畫〉中將豐原在 整體台中市的定位為「山、海、屯、都」 中「山」的發展核心,其便利的交通路網 能快速連結周圍鄉鎮,也能快速連絡臺中 市中心,除緊鄰市中心外,更能串聯其他

鄉鎮,一同帶動臺中「山」的發展。

而豐原本身則為單核心結構都市,其 放射型的路網,能便利的通往周邊地區, 以土地使用現況分析,可發現主要的商業 區都集中在市中心,而工業使用多散布在 外環之外,搭配居住人口密度分布可知, 人民多居住於生活商業機能豐富的外環內, 因此可推測豐原區市中心提供了居住生活 的機能,而通勤就業多往外環之外的工業 區。 另外,以市區交通方面分析,豐原區 的客運路線多樣,能通往周邊鄉鎮及臺中 市中心;鐵路方面,未來鐵路高架化計畫 實施後,能更容易的與臺中連結。除了一 般公路系統、大眾運輸方面,在計畫區東 北側有后豐鐵馬道與東豐自行車道,這些 豐富的交通資源,使豐原地區擁有發展人 本交通的潛力,配合鐵路高架化後的橋下 空間,能將自行車道延伸至市中心,在豐 原內建構完整的自行車道系統,配合原有 的綠帶空間,成為富含休閒、通勤機能的 系統,使豐原居民的活動能夠方便的在市 區內流通,結合市中心原有的生活、商業、 休閒機能,讓豐原成為臺中都會區中,提 供宜居生活機能的次核心。

31 Junior

為了更完善宜居生活都會次核心之定位,我們 進一步提出樂活城市 (LOHAS CITY) 的願景, 並以生活型態 (Lifestyle)、舒適的環境 (Oasis)、 健康 (Health)、可及性 (Accessibility)、永續 (Sustainability) 等五大目標來對豐原進行規劃。

藉由大眾運輸及自行車系統等人本交通的 運作,達到豐原區市中心短距離活動的滿足。

為豐原區內的居民創造品質更為舒適的生 活空間。

以人本交通的概念改善主要的交通活動 模式,搭配區內的綠帶休閒空間,讓居民能夠 多進行室外活動,進而達到身體力行的健康效 果。

市區外凸顯出豐原的區位,使豐原的居民 能便利的通往外地。在市區內,藉由土地使用 的規劃及人本交通的建設,達成了短距離活動 滿足,在市中心能方便的到達目的地,使通勤 的旅次及目的地更明確,提升居民通行的可及 性。

綜合以上策略及計畫,將豐原規劃為提供 完好居住生活機能的都會次核心,並以提供良 好生活機能的次核心之定位與「樂活城市」之 願景達到計畫區內與其他都市間的永續發展。

32
03 Junior Works

�O��S �I�Y 樂活城市

指導老師:張學聖、石豐宇、李子璋 第八組:洪郁芝、莊竣雅、高郁婷、陳冠良、陳永奕、黃士哲

2,196.94公頃 計畫人口170,000人 現況為166,085人

相關計畫 臺中都會區鐵路高架捷運化計畫 高架工程完竣後對原都市計畫劃設為鐵路用地 臨時軌用地者 在後續辦理都市 計畫通盤檢討十,應檢討高架橋下空間之使用需求,而變更為其他使用分區 於葫蘆墩圳(東汴幹線)拆除上蓋後,河段沿線將進行環境營造,以恢復豐原市 中心昔日水岸風光,預期能成為一新興觀光景點,提升周遭生活品質,而原本配 置於此的停車場須考量其遷置問題,以及水岸兩旁之土地使用調整,應納入此次

臺中市豐原區軟埤坑溪、葫蘆墩圳(東汴幹線)及旱溪環境營造計畫

豐原作為「山區」之核心,以人口密度來看亦 是僅次於臺中市中心的都會區 1.大眾運輸班次多、可及性高,對外交通便利 2.未來將以大眾運輸導向的交通模式連接中部 各個區域 市區居民往外通勤;外地民眾到豐原市區活動 →市中心同時為旅次的起迄點

課題一 鐵路高架化後及東汴幹線掀蓋將改變都市結構 ,並對居民生活型態帶來影響

(第二次通盤檢討)案

生活型態 Lifestyle 綠色交通 短距離活動滿足

都會次核心 中部都會帶的連結發展

Accessibility 永續 Sustainability

Health

檢討土地使用 開放性校園 東汴幹線掀蓋 創造休閒遊憩空間 公共開放空間 自行車道系統

都市區位 便捷的交通路網及大眾運輸 通勤旅次的整合

自行車道

休閒遊憩段 配合周邊住宅區與 藍帶的銜接作為休 閒遊憩使用

活動緩衝段 緩衝商業段與休閒 段活動,多為廣場 或停車場

遊逛商業段 位於市中心,配合 鐵路高架化計畫, 結合火車站設置商 業選逛區,同時也 身為商業蔓延至後 站的潛力點

第二級產業分布於計畫區東北側內外環間、北 側農業區中;以製造業為主,但就業人數及產 值的成長幅度不如周邊計畫區內之工業區 火車站前站為中心商業區,內環和主要道路亦 有沿街商業分布

課題二 工業區使用率低,北側農業區多為工業所佔用 ,農工互佔腹地,產業發展與民眾通勤都受到 區位限制

計畫範圍東北隅有后豐鐵馬道及東豐自行車道 ,然其未與市中心連結,造成觀光資源未能善

五種公共設施多集中在都市外圍的河道兩旁, 內環內五種公共設施面積僅7.28公頃

由於內環內無腹地可做五種公共設施,考量學 校分布區位佳、服務範圍廣,未來可提供做多 目標使用

課題三 公共設施供應不足144.75公頃,且配置不當, 市中心僅7.28公頃

都市縫合效應 高架化後,前站密集 的活動如商業、交通 ,會向後站蔓延 →此效應能加強市中心 的使用,故檢討外環 內土地使用,將閒置 使用之乙種工業區以 填入式開發進行再利 用,妥善發揮土地資 源,並加強其作為起 訖點及生活中心的功 能

休閒型自行車道 循自然資源及公園綠 地等開放空間劃設 通勤型自行車道 通勤旅次多發生於活 動密集區,故內環之 內分布密集 內環以外視土地使用 的潛在需求決定是否 設置自行車道

33 Junior
都市計畫第三次通盤檢討案豐原變更 都市規劃與實習(二)期末簡報 大甲溪 台中港特定區計畫 規劃範圍簡介 日據時代 民國47 年 民國76 年 民國80 年 民國99 年 市街重建計畫 首次擴大都市計畫 變更豐原都市計畫 (第 次通盤檢討)案 變更豐原都市計畫 (第 期公共設施保留地專案通盤檢討)案 變更豐原都市計畫
歷年通盤檢討
LOHAS
樂活城市 健康
舒適環境 Oasis
CITY
可及性
發展願景 規劃構想
良好生活機能
通檢內容 規劃課題 現況分析 人口 交通 產業
第一級產業 24% 第二級產業 25% 第三級產業 51% 農業區 工業使用
公共設施
加利用

四草是開啟台南發展重要的門戶,是荷蘭、 鄭成功登陸的地點,到清代時沿海居民被 這裡漁業資源吸引形成聚落,同時為了發展 貿易在這裡建起人工渠道,所以這個地方有 很多歷史遺跡、自然生態資源,因此在民國 98年台江國家公園成立,鄰接著我們的基 地。

透過里長口述得知,過去四草的養殖漁 業是很興盛的,養殖型態分為淺坪式養殖, 靠人力、傳統的漁具,這種方式比較友善生 態,可以吸引鳥類來覓食;深水式的是現 在常見的養殖方式,靠機器打水,產量高出 傳統養殖方式的五倍,但是因為四草的水過 鹹,成本增高,所以養殖漁業已經漸漸沒落 了,在地年輕人轉而從事其他產業,很多魚 塭閒置和附屬設施倉庫、塭寮都沒有使用 了,魚塭的生產功能逐漸消失。

同時魚塭空間也成為這裡生態的一部 分,加上天然的、人工的河道、淡鹹水交界 的河口,都可以發現紅樹林等濕地植物的存 在,而欖李、海茄冬、水筆仔等植物又孕育 出許多蝦、蟹,並吸引黑面琵鷺、紅尾伯勞 等鳥類棲息,形成特殊的濕地生態鏈關係。

聚落為中心,魚塭是當地居民賴以為生 的產業空間,建物以斜屋頂的合院、平房等

傳統形式為主,建物的基地配置留設很大的 開放空間,主要是因應他們需要補網、曬魚 的工作空間,還有一些歷史的建物,像信仰 中心大眾廟、四草砲台等。四草的觀光資源 豐富,最近則有一些餐廳、民宿這樣的產業 型態出現。

我們思考的議題是人、產業、觀光要 怎麼在一塊生態敏感的土地上共生?漁村產 業要轉型?怎麼樣讓這裡的居民受惠?要怎 麼樣引入新的活動又不破壞當地的生態?於 是我們的構想是利用在地資源-水,將這個 空間中作為環境教育的場域,滿足都會人們 娛樂的需求,同時當地產業可以轉型休閒漁 業,經由生態解說導覽提供人們生態和人文 歷史之教育的功能與體驗,做為台江國家公 園和一般都市計畫地區調和的緩衝區,結合 獨特的海岸地區地形及大片養殖漁塭,形塑 與地景結合的獨特的漁村景象,利用藍帶資 源發展水上遊憩的活動。

這塊基地和以往做過的實習相當不同, 除了一般的土地使用、交通等分析,我們花 了很多時間在了解當地生態、產業和整個四 草的發展脈絡,第一次做這種類型的基地具 有相當程度的挑戰。

34
Works
04 Senior Eco-life 臺南四草地區都市設計
35 Senior
36 04 Senior Works
37 Senior

Feature Projects

國外留學、交換、跨國雙聯學位 經驗分享

01

荷蘭台夫特科技大學

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黃念平

「在台灣工作一年後我才

真正決定到荷蘭念研究

所,因為大四畢業前夕的 我根本不知道到底要為了

什麼而繼續念書。」

02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

University Colleague London

許齡方

都計系101級的許齡方學姊 在畢業後,前往英國倫敦 大學學院(UCL)就讀研究 所,從研究所畢業後,目前 回到系上當研究助理,藉由 此次系刊主題的契機,文書 組訪問了許齡方學姊,希 望學姊的留學心得可以讓 對出國攻讀研究所感到徬 徨未知的學弟妹們,了解自 己想要的方向,下定決心努

力。

38 Feature Projects

03 04 05 06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

University Colleague London

捷克科技大學

Czech Technical University in Prague

吳宜臻

英國里茲大學

University of Leeds

黃鼎中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曹芳慈

「體認到臺灣的都市計劃 專業不缺乏專業思維與 優質專案,但政府與民間 的認知歧異、公共意見的 整合與集體意識的培養缺 乏經營,是專業者期待促 成的社會轉型(先不用進 步一詞)的共同障礙。帶 著這樣的認知,我開始以

Urban Design 為關鍵字 搜尋國外的課程。」

「研究所以前,出國這件 事我連想都不敢想,認為 會造成家裡太大的負擔, 每次申請獎學金或是補助 都戰戰兢兢,沒有這些爭 取來的機會和補助,我一 直以為經濟壓力是讓我沒 有機會出去的。但,有些 事就是你跨出一步之後, 其他事就會接二連三的發 生,雖然不在你的預料之 中,但卻可以帶給你很多 的成長空間;若你沒有跨 出去,你就看不到這扇門 後面到底有什麼。」

「留學生活確實能接觸相 當多的新事物,但不保證 回國能用,因為已開發國 家關注的議題還有本身的 制度與台灣本來就不同, 我個人對這段生活的認知 是,『淬鍊、認識自己的 機會』,與各位學弟妹分 享、共勉之。」

「在英國留學雖不如想像 中輕鬆,所費不貲,苦悶 思鄉更是幾乎每天都會發 生的事,但我仍不後悔這 個決定。如果家中環境許 可,趁著學習能力尚強, 來英國留學將會是你人生 中最精華的一年。鑽研專 業領域,加強英文能力, 見識各國文化,分分秒秒 都在學習。」

39
張凱婷

荷蘭台夫特科技大學

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訂、通檢、個案變更等都市計畫 案,還有一些可行性評估案,對於 所謂的「都市計畫實務」才稍微有 一點頭緒。

2010 年 4 月的某一天,孔老 師在走廊上遇到我,問我和陳俞安 有沒有興趣當兩位外國教授在台南 的地陪。當時我們一路陪著兩位教 授從成大的校區走到赤崁樓,逛了 祀典武廟,跨過海安路,分享台南 城市的小故事,還有都市發展的歷 史脈絡。最後在當時還開著的怪獸 茶舖和兩位外國教授閒聊的時候, 我直接跟其中一位教授說:一直以 來我都很想去你們學校念研究所, 但是我現在要先去工作,搞清楚我 到底能做什麼。那天是我第一次見

到 Vincent Nadin 和 Jenet Askew。 2011 年 12 月初,我的托福成績低 空飛過申請 TU Delft 的最低標準, 算是個好消息。輾轉得知 Vincent 和 Jenet 剛好又到台灣出差,我硬 著頭皮加入教授們在窄門的晚餐 聚會。比起一年半前的迷惘,當時 我已經在長豐工作一年半,參與新

晚餐的聚會上我從 Vincent 的 口中得知:很多申請建築或都市 設計規劃科系的學生過度把重點放 在作品集,但其實寫一份非常好的 申請信 (motivation letter) 是同樣重 要的。大部分學生會在申請信表現 自己的想法和獨特的觀點來說服審 查者錄取自己。但審查者每年看好 幾十幾百封申請信,他們怎麼挑人 呢?首先我們要承認二十出頭歲的 我們,哪裡能有多厲害的人生閱歷 和經驗呢?(除非你是去年諾貝爾 和平獎得主馬拉拉•優素福扎伊) 要脫穎而出就必須先想好申請信的 架構和寫作策略,以下綜合前輩和 我的申請經驗和來分享給學弟妹 們。

如果你要申請 TU Delft ,說你和哪 位老師/校友多熟是沒用的。我當

40 Feature Projects
01

時得到的建議是:聊聊你最近看過 的一些書/報導/研究/ TED 演講 (或其他的活動),並且寫出你對這 些既有的知識和趨勢有什麼看法。

我那時候很草包只知道幾本老師上 課常提到的經典書籍,因此把 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1961, Jane Jacobs) 還有 An Introduction to Urban Design(1982, Jonathan Barnett) 提到的概念重新

用我當時所理解的方式詮釋,還煞 有其事的說明這些老書所討論的現 象是跨文化和國界的觀察結論,歷 久彌新有繼續探討的必要。某種程 度上光是說明台灣現況和這些理論 知識的異同,就已經讓申請書寫作 的層次變得豐富有內容,同時也是 位自己成為一個研究生探討既有的 知識訓練做準備。

顯示自己對既有知識的理解當然有 加分效果,但有時候訪間流傳的 新知識其實是具有爭議性,甚至有 很多荒謬的誤解。如果你打從心裡 覺得某某觀點根本就是胡說,請有 條有理、層次分明、引經據典、深 入淺出的論述你的觀點,台夫特的

教育理念著重於對議題論述和概念 說明,也就是說過程和結果一樣重 要。如果不了解設計/規劃地點真 正的問題以及物理環境和社會因素 的限制,沒頭沒尾的做出一套設計 方案,一定會被老師質疑最終成果 的合理性。都計系的訓練過程有很 大一部分是撰寫報告書,但我真正 學會寫一份正式的文案卻是到工作 之後才學會的。寫公文打官腔,回 覆陳情意見,都是屬於技術性文字 撰寫,只要觀點一致論述合乎邏 輯就好,但是很多人就是做不到。 這項邏輯訓練也會是整個研究所撰 寫報告和通過畢業門檻很關鍵的一 點。所以一篇有論述有觀點的申請

信,絕對是吸引評審目光的重點。

申請信和報告論文的英語寫作結構 一般來說以破提法或所謂的論說文 形式最好,抒情文會用到的隱喻譬 喻起承轉合這些技巧複雜的寫作方 式就等到你準備成為 J.K Rowling 接班人的時候在說吧!有時候我們 都不知道原來自己的價值放到市場 上倒底有多值錢/一文不值。每個 人都有很棒的特質,領導特質讓可 以在實習討論或辦愛宴的時候有一 個明確清晰的方向。有人擅於溝通 聯繫,市政盃聯繫接洽一手包辦。

41
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也有很懂得聆聽需求,並且精準執 行任務的人。這些特質也許不一定 在學業成績上看的到,但是卻是非 常有價值的,寫申請信的時候要先 客觀評論自己的優勢和特質,寫一 篇恰到好處的自我推銷文,讓自己 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後來我 才發現不只是申請學校,甚至團體 討論作業、認識朋友,報告和論文 寫作,撰寫求職信和工作,如果可 以建立一種情境讓對方理解自己的 觀點和特色,這就成功一半了。

另外我來分享在荷蘭念書生活和工 作的經驗。我不完全是為了增加

在台灣市場的競爭力才去荷蘭念書 的,台灣碩士學位和荷蘭的碩士學

位在一般業界的起薪並無不同,對 於老闆來說台灣的碩士生因為了解 台灣的議題並經過中文寫作訓練, 比起海歸派的碩士人才更好用。剛 開始我真的不清楚在荷蘭念書究竟 會學到什麼,但我知道這將會是影 響我一輩子的一段旅程,讓我游刃 有餘邊拿學位邊體驗人生,離開台 灣式的社會期待和壓力,換個角度 認識自己的同時思考未來想從事的 工作,所以我選擇到一個從制度到 思維皆百無禁忌的國家念書。荷蘭 是一個對於性、藥、同性戀都可以 開誠佈公討論的地方,社會文化價 值和東方社會非常不同,讓我有很 多機會重新思考過去在台灣的家庭 和學校教育,以及社會文化對我人 格和思考的啟發。在荷蘭師生間或 上司下屬的互動態度也很不同,基

本上亞洲學生和東歐學生和老師討 論都畢恭畢敬的鞠躬敬禮;西歐國 籍的學生一般會用平輩但是尊重的 態度和老師互動討論,不會把老師 的話奉為堆高指導原則。據說有的 荷蘭老師上課會故意說錯話,考驗 學生有沒有認真思考和聽講上課內 容(我自己是沒遇過這麼淘氣的老 師)。

留學生光是適應語言文化以及 繁重的課程,就已經忙的不可開交 了,如果想要在外國工作領更好的 薪水,面對高度的國際就業市場競 爭,那在國外念研究所的時間最好 要時時觀察就業市場,並且和當地 的學生和在業界的校友保持良好的 專業人際網絡。以荷蘭來說,建築 相關領域畢業的碩士畢業生,大部 分以實習生身分進入職場,薪水普 遍介於 400~800 歐元(最便宜的單 人雅房月租大約是 400~500 歐元), 我周邊很多荷蘭/歐洲籍朋友甚至 工作長達一年都沒薪水可領,比台 灣 22k 還可憐。這種實習生制度設 計原本是為了讓雇主和員工有互相 理解是否合適一起工作的時間,但 最近為歐洲的經濟情況很不理想, 大部分建築規劃公司皆面臨無案子 可作的窘境,這種實習合約制度就

42
Feature Projects

被雇主們濫用成獲得幾乎免費又免 洗的勞工來源,荷蘭的工作制度有 個模糊地帶讓雇主可以以實習生的 名義「試用」這群新鮮的畢業生一 到兩年,當政府要求雇主給予實習 生員工最低薪資(稅前約 1500~2200 歐元)的正式合約時,很多公司選 擇資遣這些資深的「實習生員工」, 繼續以極低的價格聘用市場上過剩 的應屆建築都市設計系畢業生。

歐美高等教育的確具有相當 的啟發性和教育水準,但是不可諱 言歐美高等教育學店卻早已不保證

就業,因為每年產出過剩的高學歷 建築師/規劃師畢業後面臨的是越 來越高的的青年失業率(荷蘭超過 10%),如果沒有跨專業的整合能力、 溝通技能,以及對市場經濟的敏感 度,很快就會失去競爭力。有趣的 現象是在 2008 年經濟蕭條後在荷蘭 目前存活下來的公司,大部分都是 靠亞洲、東歐、中東、非洲、中南 美的合作案維持生計,我個人未來 工作的地點應該會從專注在東南亞 地區的規劃設計案,目前預計加入 謝英俊建築師的團隊,在中國西部 的鄉村和南亞地區展開我下一階段 的工作。

43 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

University Colleague London

在大學時,由於學姊希望可以到 不同的教學環境、了解不同於都 計系所做的計畫,進而萌生了出 國讀研究所的想法,在參考各校 研究所的資料時,由於倫敦大學 的排名十分優秀( 2012 年: QS 世 界大學排名第 4 名),且學姊也 希望可以到倫敦這樣的大城市讀 書、生活,因此選擇報名倫敦大 學學院。

因為大學時有輔系,在大學畢業後 多了半年的時間,投入更多時間和 精力在準備研究所上,送出申請書 後,順利的錄取了心目中排名第一 位的倫敦大學學院,雖然申請的過 程中並沒有面試,但學姊解釋,其 他所學校也可能會透過電話與學生 對談,進一步了解申請資料外的一 些內容。

從大三下學期開始準備申請研究 所,學姊主要著重在加強英文能力 這方面(UCL 英語門檻:IELTS 6.5-7.5

由於國外的學制與台灣有些不同, 因此學姊也分享了在倫敦大學求學 時,一些與都計系相同或相異的經 驗,首先,研究所常態的就讀時間 是一年,與台灣相比少了一年,而 倫敦大學學院再分為兩種目的導向 的研究所:畢業後以就職為目的,

44 Feature Projects .
; TOEFL 92-109 ),同時
02

或是以攻讀博士班為目的,若是以 就職為方向的話,在研究所的這一 年裡,課程是以教學為主,而打算 繼續讀博士班的話,課程則是以研 究為主,皆是為之後的生涯預先準 備,培養不同所需的技能。

學姊選擇以就職為方向的組 別,在倫敦大學讀研究所的這一 年,同樣有如都計系課程中的實習 課一樣的小組作業,但是熬夜的 情況較少,而工作的時間也較為 密集,同時,每堂課的課業比重平 均,較不會著重在實習一門課上, 其餘上課方式與大學時大略相同, 包含了老師講課以及研討等教學方 式。

在放假的時間,由於倫敦與歐洲之 間交通方便,因此學姊有較多機 會可以到歐洲各國遊歷,而平時在 倫敦的生活,也因大眾運輸發達而 十分便利,但是在英國求學時,生 活費的開銷仍較台灣高出許多,不 過另一方面,倫敦的生活環境相較 於台灣較不壅擠,因此學姊滿喜歡 在倫敦的生活氛圍,出國留學無疑 也是一次了解另一個城市的難得機 會。

看了許齡方學姊的出國讀研究所心 得後,若學弟妹們仍有些困惑的 話,學姊給了學弟妹們一些建議: 在選擇出國讀書前,多多找系上的 老師們諮詢相關事項,對於這方面 幫助滿多,畢竟都計系的老師們, 也有許多位是擁有較長的國外生活 經驗,相信這是一個可以幫助同學 們了解出國讀書各種疑惑的好方 式。

45
University Colleague London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

University Colleague London

大三大四時我決定畢業不直接念研 究所,先工作,因為覺得實際工作 經驗比研究所更能測試自己到底適 不適合在這一行發展,如果真的有 興趣,再考慮要進修的方向。

很幸運的我在畢業典禮隔兩天 就到大學時非常喜歡的老師的事務 所-新見國際設計規劃顧問公司工 作。公司的專長在於都市設計,對 專案操作品質很高,也很注重新人 的學習,讓我學到很多、感受到這 個專業領域的價值,另一方面也體 認到臺灣的都市計劃專業不缺乏專 業思維與優質專案,但政府與民間 的認知歧異、公共意見的整合與集 體意識的培養缺乏經營,是專業者 期待促成的社會轉型(先不用進步 一詞)的共同障礙。帶著這樣的認 知,我開始以 Urban Design 為關 鍵字搜尋國外的課程。

MSc of Building and Urban Design

in Development ,位於倫敦大學 University Colleague London, the Bartlett,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 Unit (DPU ,其之下還有其他分別 以規劃、經濟、環境、社會發展為 主的另外5個 programme )。課程 以空間社會學為基礎,解構政治、 經濟、文化力量相互交織力量, 去理解都市貧窮、居住正義、糧食 安全等等當代社會議題與全球尺度 的土地(資源)爭奪以及階級鬥爭 的關係。都市設計作為一個強大的 社會政治工具,除了純粹的空間生 產,也不斷的生產與再生產社會關 係。從 programme 名稱──使用 building 而不是 architecture ,就可 以知道課程設計不是主流建築設計 的概念,in development 表示課程 著重在開發中國家的 context,也 表示都市設計的價值一直是一個待 定義、即將到來、發展中的狀態, 特別能提醒在這個世代的工作者, 時時對於自己專業的所造成的社會 影響保持警惕。

46 Feature Projects
03

課程操作層面,seminar 跟實務 project 各佔一半。seminar 老師帶

一半課程、另一半會邀請相當活 躍的實務人士與學生分享他們的 工作與經歷。實務 project 為海外 feldwork ,一個是在歐洲已開發國 家為期四天,另一則是在開發中國 家為期三週。合作的夥伴包括當 地 informal settlement (中文多用 貧民窟來表示)居民、重要社會 組織、大學、當地政府機構,以 及學院長期建立合作關係的國際 NGO 組織。短期的 feldwork 主 要目的是讓學生練習團隊合作; 長期的 feldwork 則是維持上述合 作關係很重要的實作過程。今年

我們的 progamme 是到柬埔寨(其 他 programme 到肯亞、南非、祕 魯),跟當地的貧民窟居民一起工

作, learning from the informality form the every day life of the real world ,理解他們生活、使用空間 的方式、社區內互信關係的基礎與 障礙、產生集體行動的門檻,探討

所謂的「社會轉型」意義。

在教學方面,老師與學生有一 個共同經營、非正式的的部落格, 老師透過學生上傳的心得來與學生 對談、理解課程的吸收程度以及學 生的批判反思,是促進彼此了解很 有趣的方法。

在我跟臺灣同學聊天與比較的 心得下,臺大城鄉所與 DPU 的理 論基礎與價值理念有許多雷同之 處,但這一年在倫敦與來自許多不 同國家的同學共事──尤其因為這

個機構在開發中國家的經營,今年

學生總共來自於 50 多個國家、約 一半來自於開發中國家──到不同 的城市與當地社會的活躍份子進行 實作,對於貼近社會現實、架構全 球尺度的觀點,以及對社會轉型的 理解都是非常難得的刺激;尤其同 儕對社會議題、都市發展與國際 關係的想法都有一套獨特的個人哲 學,也能比較不同國家間的歷史、 政治、經濟以及當前面臨的發展問 題。

47
University Colleague London

在倫敦念碩士,推薦的當然是豐富的都市空間、 藝文活動、學術交流活動,個人認為最有趣的 是當代都市議題在倫敦有很多可以一線觀察, 例如臺灣社會住宅的議題,雖然中文評論多在 表述如何學習西方國家的社會住宅政策(數量 比例、租金控制、政府與開發商的合作關係), 但其實在倫敦也不乏民間團體激烈抗爭社會住

宅私有化、租金誇張的攀升;我也跑去因應高 速鐵路 HS2 興建而需被拆除的住宅的遷移住宅 design workshop 觀察設計者跟居民的互動、以 及建築師對自己操作這項專案的想法;觀察當

地的 squatter settlement 生活的方式等等,值得

考量的部份,則是大部分的碩士課程是一年制, 課業真的非常緊湊,還有不斷上漲的學費與生 活費

因為想在國外有生活的感覺,出發前就把想要 的物件優先順序排好 ,但抵達倫敦第二天原定 的都沒了,接下來幾天只好繼續搜尋,過程裡 最挫折的除了喜歡的房子被租走,就是用電話 跟房仲打交道,我也發生了一段非常糗的對話: 房仲問:Is this your mobile? 而我只聽懂他問了

一個包含以 m 為字首問句,竟然硬生生的回答:

No, I don’t live with my mother… 。

48
Feature Projects

捷克科技大學

Czech Technical University in Prague

雖然在選擇交換或留學時歷經掙 扎,但考量學校補助、物價水準、 授課語言,在捷克科技大學、瑞典 KTH、愛爾蘭都柏林、慕尼黑這四 所中選擇至捷克科技大學交換。而 選擇建築系是由於一直對於建築與 都計之間的差異有許多好奇,捷克 科技大學的建築、都計、室內、景 觀都在同一個系所,很好奇其課程 是如何規劃的,也想要體驗一下念 建築系的感覺。

捷克科技大學總共有 8 個學院,建 築、資訊、電子、機械、土木、交 通科學、生醫、核物理,其系所分 類很特別,我們常見的 Department 其實是被分在faculty(類似於學 院)之下的,而建築系(Faculty of Architecture)和土木系(Faculty of Civil Engineering)之下都有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詢問學 生的結果,Faculty of Architecture 著重在較偏於藝術與哲學的方 向;而 Civil Engineering 底下的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則較偏 向於工程面,與我們系上所學的較 相似,也有GIS相關的課程。 我從碩士二年級上學期開始準備, 其實是滿晚才決定要交換的,而也 因此確定要延畢。語言能力的部分 我是以雅思成績作為證明,申請門 檻為 TOEFL iBT 79、IELTS 6.0。 此外,我從碩一就有想去國外念書 的念頭,也曾接待過國際交換生,

49 .
04

透過國際事務處的活動,不僅能藉 此瞭解國外學生的想法與心得, 在出國交換時與國外學生也較有共 同話題;也因而認識來自荷蘭、比 利時、德國的學生,在國外交換期 間,因為這些朋友的接待,不僅更 深入且完整的了解了當地文化,去 到許多ㄧ般人不知道的私房景點, 也因為大家都有互相照顧幫忙的熱 情,對於學生來說預算也是比較節 制的。

似研究室,會由一個老師來帶領, 有自己的工作室。但除了 Design Studio 比較會看到一些捷克學生,

同學大部分都是來自世界各地的交 換生。課程的選擇多樣,註冊時會 發放課表,建議開學第一周各堂課 都可以去聽聽看,再選擇所適合自 己的課程,有些老師的英文口音並 不是太容易了解,有些課程與想像 中不同,有些則會有意外的收穫。

很有興趣,因此參加此 Studio。

這個 Studio 分成兩個 Project, 一個議題為歐洲近年很注重的 Child Friendly City,由於我覺得 Child Friendly City 有很大部分在 討論議題政策,很少落實到空間, 因此我選擇進入另一個 Holešovice Project。

捷克科技大學的成績是要自己去找 老師簽成績的,老師會有心目中的 成績,而和你討論並告訴你成績為 什麼是這樣。直接面對面的對談, 讓你更了解自己需要改善以及老師 認為你表現的較優秀的部分,並詢 問對成績是否有疑問,相較於台灣 可能多半是被「告知」成績,或許 較能減少一些爭議。

當時我選擇了 Landscape studio 的 課程,選擇此課程是覺得在都計系 曾做過大尺度規劃、土地使用規 劃、通盤檢討,但很少接觸設計, 這個課程接近做景觀設計的領域, 也類似都市設計,而我也對這方面

Project 為三人一組的小組作 業,我們這組其他兩位成員分別來 自俄羅斯與土耳其。Project 的基 地位於河邊,一塊由塗鴉圍牆所圍 塑出來的河岸畸零空間,鄰近有工 廠、廢棄空間。我沒有印象整個研 究範圍大概多大,預估走一圈大約 半小時。雖然這個區域靠近 Vltava River,從橋上看是個很漂亮的地 方,但卻因為圍牆的隔絕,少人 使用並成為治安死角。除了觀察之

捷克科技大學有獨立開放給交換生 的課程,以英文授課為主。開設課 程如建築史、景觀、建築設計、電 腦輔助設計(如:Rhino、GIS)。

其中有一個課程為 Design Studio,

就是所謂的建築設計課程,有點類

50 Feature Projects

外,詢問捷克朋友也說此區為犯罪 率較高的區域,他自己平常晚上是 不會接近的(述說此話的捷克人還 是個身材健壯的男子)。但特別的 是,我發現這裡除了平價商品,有 很多設計工作室,可能是因為對於 設計工作室來說,此區的租金相較 便宜,雖然晚上治安不好,但白天 仍為舒服的工作空間。由於我覺得 河與鄰近街區的連結與互動很重 要,嘗試將圍牆開放,設計不同的 活動空間讓人與河流可以有更直接 的關連,河流的尺度、天際線的設 計都是當時設計所考量的課題。透 過旁聽 GIS 課程,我藉以取得該 區 GIS 的資料,得以做較深入的分 析。而透過這個 Project,也讓我更 認識捷克這個地方。

小組作業的過程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為三人一起做基地分析, 第二部分為自己的設計,要獨自作 業。分析的時間很長,僅剩聖誕 假期後最後兩星期為設計。由於三 人皆有不同專長領域,也因此學習 到了彼此的差異。雖然我較擅長分 析,但後面的設計就需要花費較多 時間。另外兩個組員皆為建築系學 生,他們和我們最大的不同點在 於,當他們看見一大塊空間,即可 快速的掌握尺度、丟入 Concept 就 開始設計了;但我可能需要很多的 分析輔助,才能知道自己可以投入

什麼樣類型的量體在空間內。我認 為這兩項特質各有優缺,雖然他們 的設計看似沒有脈絡,但他們還是 可以用空間確實地告訴你,他們設 計的空間會促使機能的產生,這是 我當時較大的衝擊。

例如當時這理有一個 Market Space,有較多低收入的人,我認 為它有較大的開放空間,可以創造 空間的多元性,引進人潮,軸帶與 動線的延續,連結河邊空間的使 用;但我無法用我所設計的空間輕 易說服,它能產生這樣的機能與效 果。但建築系的學生對於空間的想 像,輕易的將空間變得很豐富,實 際在操作空間,可以快速的將量體 排出,不像自己需要花較多的時間 研究考量量體的排列與型態,因此 與他們一起討論設計時會有較大的 壓力。

當時的老師注重在圖面上的表 現的重點,要一眼就看出這塊區 域有什麼問題,除了平面分析圖的 表現以外,Sketch 的表現讓我覺得 較困難。當時同組的俄羅斯籍建築 系學生在表現法中有相當優秀的能 力,對於整個環境尺度、透視感的 掌控較好。雖然他很謙虛的說只是 過往的訓練讓自己像機器人一樣, 但我們都互相欣賞對方看待一個空 間擁有不同的觀點。在 studio 的經 驗之後,也促使我回台灣後開始累

51
Czech Technical University in Prague |

積這部分的不足,平時觀察會開始 做速寫記錄,延續並加強自己用圖 面說故事的能力。

捷克科技大學開設捷克文化課程介 紹捷克與布拉格的各地重要景點、 歷史、經濟、政治、文化、節慶、 建築,課程中並安排許多參觀行程 包括捷克建築之旅,參觀 National Gallery 及 National Technical Museum,票選並播放捷克電影, 老師來自於 Olomouc( 於捷克東邊

Moravia 地區),非常的有趣且認 真(註:這個老師也很喜歡台灣, 最近在中山學習華語哦!)。該課 程不僅有助於深入了解捷克的一切 文化,並有機會接觸到不同科系的 人,了解他們對於捷克文化的看法 與比較,我認為是交換非常值得的 經驗。

些未來的同學,成為日後旅行和找 外宿的夥伴。捷克語為斯拉夫語 系,對於亞洲人,甚至部分德國 人來說其實是有些困難。在r 或是 ř 的發音上,總會覺得自己經費盡 了力氣,舌頭就是怎麼也不會轉。

「Čtyři」 數字4 是我剛開始的第 一道障礙(當時很希望自己不是 24 歲)。而有關於文法則要習慣

ISC ( International Student Club ) 都有開設捷克語的課

許多系所與

程,ISC 的捷克語課程時段在課程 名中隸屬於 Rectorate,大約 10 月 起開始上課。特別推薦參加學期前 一個月密集的捷克語課程,不僅可 以提早認識新環境,也可以認識一

不同人稱的動詞用法和主受格的不 同。其他就是要習慣單字不像德文 或是法文有些字是共通的,大多數 的字無法結合過去的經驗,只能想 辦法與日常生活多多連結來幫助記 憶了。但有趣的是,當認識更多的 字,會發現身邊的捷克人開始變的 友善,到餐廳點餐也不再覺得自己 需要求救,這也是學習這種完全陌

無論是交換或是旅行中,我覺得 「open-minded」 是一件很重要的 事,對於所接受到的文化衝擊,可 以批判,但也要樂於接受其中的不 同、勇於冒險與挑戰,不要以原有 的特定模式與思考框架看待事情, 我覺得這是一個可以讓自己獲得最 多的方式,可以讓更多文化可以接 近你。歐洲人很獨立,他們會自己 去接觸想要接觸的事情,若你不主 動散發光芒,沒有人會靠近你。而 外國人所認識的你就是他們所認識 的台灣,你就是所有台灣人的代 表,每個人都要有這份責任感。

52
生語言的樂趣所在。
Feature Projects

此外,放空自己也是很好的挑戰,出去 也不用設定就是要跟台灣人在一起,或 是修很少的課,不用把自己的框架設定 得太多。有時可以試著接觸不同的旅行 模式,台灣人在出國時總會因為擔心而 設定許多路線,但有些外國人不會特意 查詢景點,充滿彈性,覺得任何地方都 很值得看看;相較台灣人一定會特意去 某城堡或知名景點一定要在特定角度拍 一張照,歐洲人可能只會找一片森林待 一整天。我倒是沒有說一定要這樣,我 只是舉個例子,你可能會覺得甚麼都沒 玩到,但偶爾改變一下心態和方式,你

也有可能找尋到更多未如預期的驚喜。

最後,其實我非常感激成大擁有如 此多的資源,都計系也在近年來增加更 多的交流機會(感謝辛苦籌辦的老師同 學們)。研究所以前,出國這件事我連 想都不敢想,認為會造成家裡太大的負 擔,每次申請獎學金或是補助都戰戰兢 兢,沒有這些爭取來的機會和補助,我 一直以為經濟壓力是讓我沒有機會出去 的。但,有些事就是你跨出一步之後, 其他事就會接二連三的發生,雖然不在 你的預料之中,但卻可以帶給你很多的 成長空間;若你沒有跨出去,你就看不 到這扇門後面到底有什麼,當你有了想

要追尋的目標,或許是夢想也或許是其 他(感情之類的 XD),它會推著你向 前走很遠,藉此鼓勵大家多走出去看 看,帶回更多能夠分享的種子,屆時可

以再和我分享

53 Czech Technical University in Prague |

英國里茲大學

University of Leeds

大約是大三下的時,聽聞當時系主 任鄒克萬教授的簡介,得知系上正 與曼徹斯特大學與里茲大學簽訂雙 學位的合作契約,而里茲大學的簽 約對象是我最感興趣的交通運輸研 究所,所以當下是決定選所為主, 很慚愧在接觸這個專案之前對里茲 大學沒有什麼認識。

目前對里茲的了解:英國排名 20 名上下,世界 100 大上下,該 校的運輸研究所小有名氣,能獲得 的資源也算是豐沛,若對交通有熱 情,選讀這間學校目前為止我認為 問題不大。

為何選擇英國的大學和雙學位 這樣的方式,個人當時功課並沒有 做的很多,但是基本上這樣做的優 點有以下四點:

1. 保證獎學金:

比起完全沒有保證的公費申請, 這條路徑可以保證實力不是特別

突出的我有一筆資金,當初申請 時號稱能領到 50 萬台幣上下的 獎學金,但申請時負責人員告知 我最近經費被刪,最多只能申請 到 30 萬台幣左右,最後決定撥 24 萬,對於留學總支出大約 150 萬元來說,補助程度自行參酌。

2. 保證減免學費:

學校保證減免約 1500 英鎊的學費 (75,000 台幣上下),同樣不無小補 的優待。

3. 雙方聯絡的窗口:

比起隻身前往留學來說,就讀有雙 學位計畫案的學生會受到當地聯絡 窗口的特別關照,雖然很多人也是 完全不需要就能自己念完,但是有 個人能聽聽你最近的生活狀況也是 一件好事。

4. 一年能畢業:英國特色不解釋

54 Feature Projects .
05

跟其他競爭者一同上網申請並且遞 交所有需要的資料,但也無需太過 擔心,基本上雅思成績過了就是過 了,備審資料交一份當初申請研究 所的英文版就好了,至少我只是這 麼做。

運研所不是都研所,故課程有相當 大的不同,我所就讀的 ITS (Institute of Transport Studies) 分成五大領域,

分別是經濟、工程、交通規劃、交 通規劃與環境、永續交通,而我選 的是交通規劃與環境。

課程方面:英國共分三個學期,

第一學期大多是共同科目,頂多作 業項目不同,有跟都交或規分相當 重複的部分,也有完全陌生的交通 工程(有物理真的很工程),交通 調查與資料收集(比都交上的深入 很多,而且有相當多實作)、交通 政策(綜合了都經、都財與一些新 知識的課)。第二學期很專業,完

全分開上課,無法給各位太多資 訊,第三學期是完全只寫論文,沒 有暑假。

三言兩語無法交代,總之相當不 同,Lecture 的部分,上課因老師 口音與預習、原本熟悉的程度而有

很大差別,但我認為系上老師的 Lecture 品質不輸國外,老實說遇 上新的課程,在下時常是落後的, 挫折感很大,這現象第二學期有加 重趨勢;而最大的不同是國外不玩 Group work,評分十之八九是個人 評分,想濫竽充數是絕不可能的, 而且老師開出的書單上課不一定會 講到,但 Coursework 和 Exam 幾

55
University of Leeds

乎都要求含括,上完課看著作業題 目發呆是很正常的,閱讀的份量我 只能說,我負荷不了,時常都沒能 看完就把作業交出去了。

遊是留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里茲位於英國正中央,而且本身非 常無聊,是個很適合向外探索的基地,無論北往蘇格蘭或南進大倫敦, 甚至搭機前往歐陸都是很容易的,當然所費不貲不在話下,但學生身 分可以提供交通住宿大量的優惠很值得使用。

如果抱持著太多幻想而非夢想來就 只有等著被戳破了,在國外舉目 無親、食物極度難吃又昂貴、遠離 親友沒有人真正了解你的處境,當 面對作業或論文極度絕望想找人訴 苦的時候,基本上大家對出國留學 總是抱有憧憬與美化印象,甚至會 投以羨慕的眼光,在下的建議是, 「請結伴同行!」這是最有用的方 法,因為多人可以互相 Cover,在 國外最重要的真的是朋友,即使是 親人、情人只要分隔兩地能給予的 幫助就相當有限,另外,有人可以 討論與分攤壓力,甚至佐證生活中 所吃的苦都有極大的安慰。

總之,留學生活實在辛苦,花費也相當巨大,在下不想歌功頌 德、好話說盡然後各位來之後在心中咒罵,如果很有決心(和覺悟), 又有豐沛的資源,留學生活確實能接觸相當多的新事物,但不保證回 國能用,因為已開發國家關注的議題還有本身的制度與台灣本來就不 同,我個人對這段生活的認知是,「淬鍊、認識自己的機會」,與各 位學弟妹分享、共勉之。

這麼多苦差,好事也不是沒有,旅

56
Feature Projects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在大三準備研究所考試時,已得知 第一志願的成大都計所將與里茲大 學及曼徹斯特大學簽訂雙學位合作 計畫,且學校將提供獎學金及減免 學費,共計三年可獲得兩個碩士學 位。而曼徹斯特大學世界排名為前 50 名,為歷史悠久的百年名校, 在城鄉規劃的相關領域更是頗負盛 名。因此將目標設定為進入成大都 計所就讀,並申請與曼徹斯特大學 的雙學位計畫。

備系上的備審資料,包括英文自 傳 (Personal Statement),讀書計畫 (Statement of Purpose) 等。開學時 繳交備審資料。

2014 年 3 月:系上公佈錄取名單, 網路申請曼徹斯特大學的碩士課 程。

2014 年 5 月:收到入學通知 (unconditional offer)。

2014 年 8 月:出發前往英國。

2014 年 9 月:第一學期開始。

雅思為申請英國研究所的語文能力 門檻,因此在升碩一的暑假報名為 期四周的補習班密集課程,了解雅 思的出題內容與答題技巧。

以下以條列式說明申請過程。

2013 年 12 月:開始準備雅思。

2014 年 1 月:參加雅思考試。

2014 年 2 月:成績結果出爐,準

MSc Planning屬於環境教育與發 展學院 (School of Environment,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SEED) 的碩士課程,其它相關學位還有環 境影響評估及管理、都市再生及發 展、都市設計、不動產開發、不動 產管理,上課時會與這些學位的同 學一起上課。而 MSc Planning 是 英國皇家規劃學會認證的課程,畢 業後從業兩年即可獲得皇家特許規 劃師的資格。

第一學期(9 至 12 月)的課

57 .
06

程包含 GIS、規劃理論、英國的規 劃架構及一門選修課程。

第二學期(1 至 5 月)的課程 包含 Neighbourhood Plan 實習、 土地開發、專案實習及至巴賽隆 納校外教學六天。5 月中前所有課 程將結束,進行論文寫作。MSc Planning 的課程沒有考試,作業為 essay 寫作或是個人/團體報告, 因此英文寫作能力十分重要。

在外地讀書的現實面。先不談全英 式英文(相較美式英文,有極大的 差異)學習環境的壓力,在英國生 活其實是非常辛苦的。英國物價約 為台灣的三倍,食物方面絕對不合 台灣人的口味。英國的天氣是舉世 聞名的,陰雨是曼城正常的天氣, 一年當中有近五個月是下午 3 點開 始天黑,早上 8 點才開始天亮,這 會影響身心健康,使人變得憂鬱。

與台灣的距離不止是 8 小時的時 差,重感冒發燒時只能自己撐著發 軟的四肢出門買感冒藥,在台灣的 家人朋友完全幫不上忙。

都很友善,只要英文能力有一定的 程度,對方也不敢明目張膽欺負外 國人,且英國法律有明文禁止種族 歧視。不過曼城的人包含各種族、 宗教,加上有許多國際學生,目前 我在曼城都未遭種族歧視,但其治 安相較台灣是非常差的。在路上低 頭使用手機,很可能下一秒手機就 被搶走,新聞也常見女生單獨夜歸 發生不幸的事件,如果是女生前來 求學,不可不慎。

出發前對留學英國懷抱美好憧憬,

這能讓自己朝著既定目標努力,不 見得是壞事,但同時也要認清隻身

此外,可能有學弟妹聽聞英國 種族歧視的問題,其實多數英國人

我認為重視大量閱讀是與台灣教學 方式的最大差異。第一學期中,

58
Feature Projects

除了 lecture 外還有每週一小時的 seminar 與 workshop。其中 seminar 需事先讀完三篇文獻並參與討論,雖然先前在成大時 都強迫自己以閱讀西文文獻為主,但一周三篇仍是非常重的 負荷,最後往往只能讀完最重要的一兩篇文獻。

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由於英國特有的學期安排,除了暑假,還有各 1 個月左右的 耶誕、復活節假期,及為期 1 周的 reading week,都是安排鄰 近城市及歐陸旅遊的好時機,加上英國有許多廉航飛往歐陸 主要城市,可以在相當合理的預算內玩遍歐洲許多國家。

而在復活節前一周,系上安排了 6 天的巴賽隆納

International Fieldtrip,透過講座及實地步行造訪巴賽隆納,了 解該城市的紋理及如何透過 92 年奧運再發展,創造出獨一無

二的 Barcelona Model。

在英國留學雖不如想像中輕鬆,所費不貲,苦悶思鄉更 是幾乎每天都會發生的事,但我仍不後悔這個決定。如果家 中環境許可,趁著學習能力尚強,來英國留學將會是你人生 中最精華的一年。鑽研專業領域,加強英文能力,見識各國 文化,分分秒秒都在學習。

59

張學聖老師協助找尋贊助使系刊順利印製發行

系友梁豐裕董事長與「啟順開發顧問有限公司」贊助系刊印製發行 王曦芬助教與蔡亞汝學姐協助處理贊助相關事項

梁豐裕董事長、黃泰霖老師與陳志宏老師協助完成本期系刊獨家專訪 陳志宏老師協助拍攝系刊快問快答預告片 黃泰霖老師給予系刊專訪文章的指導與建議 施美吟學姊協助專訪文章編輯與校正 黃念平學姊、許齡方學姊、張凱婷學姊、吳宜臻學姊、黃鼎中學長、曹芳慈學姊、朱庭葦學姊與我 們分享至國外攻讀研究所、跨國雙聯學位以及參與交換學生計畫的經驗 系上各級同學與大家分享與說明103上學期作品

成功大學都市計劃105級系學會

以及所有協助系刊編輯、發行的師長與同學

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系學會文書組 謹上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