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DATE | 15(上)

Page 1

15 UPDATE vol.15 May.2021

美術編輯

111 翁責唯

半年來發生了很多事,我現在只知道我的水庫專題難產中。 ㄇㄉ。命令。傾斜。書瑋。打結。啟發。創刊號。書瑋。 準備好了嗎?不知不覺。UPDiary。today。20210415留 期許今年會更好。

少說話,多睡覺

112 謝光佑

我是膝蓋超人

113 林春恩

編 輯 團 隊

111 陳美靜

加入系刊,是大學生涯中最正確的決定, 也是十分具有意義的一件事。

111 趙昱婷 宇宙無敵霹靂可愛的我 在排系刊

111 袁婕昀

113 詹立芃

該如何打造一座邊緣人友善城市呢? 請多多多多多多指教

2
3
/ 專題 / 淺談能源政策與再生能源發展爭議 NCKU BEST 殖民下的台灣與新加坡 台灣鐵路立體化的反思 / 專欄 / 「一起好好生活吧!」-社會住宅新經營模式 南鐵東移-裂縫•微光/消失的東方地景 / 採訪 / 校外實習採訪紀錄 競圖-2020綠色生活創意設計大賽 第13屆都計營 Re-combination 06 16 26 36 42 50 60 62 64 4
專 題 。
6
著 7
8
9
10
11
12

設備的

環境要素

1.工程機械操作及材料運輸等相關空氣品質(粉塵)、噪 音、震動。

2.施工造成的臨時濁水

3.施工造成動植物、生態系統的臨時影響

4.材料搬運過程對人、自然與活動場所造成影響

5.施工造成的臨時廢棄物的影響

1.交直流轉換器的噪音測量與對策

2.泥沙排放造成的濁水

3.對重要地質地形的影響

4.對邊坡土地穩定性的影響

5.太陽能板反光的影響

6.對動植物生態系統的影響

7.對景觀/人與自然的接觸對活動場所的影響

8.若有搬運和移除的計劃工作,廢棄物處理之必要

影響要因 工程施作過程
存在與使用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歷史脈絡一直是解讀地區發展脈絡相當重要的軸線。

透過釐清一處的過去,對於該地的了解也將更加全面。

都市計畫不應僅透過空間視角觀察,

更應加入時間軸線探討,才能有更全面的理解。

26

“新加坡從1819年受英國統治,至1959年取得完全自治權共 經歷約140年的時間。

台灣則自1895年起受日本統治約50年。該時期空間規劃模式 主要為明治維新時學習歐美規劃思潮所衍生的結果,尤其受 英國的影響最深。

某種程度而言,兩國的都市計畫均直接或間接地受到英國規

劃思潮影響。”

27

萊佛士爵士1可以說是新加坡都市規劃的領航人。1819年,萊佛士登陸新加 坡島南部,與當時的領袖柔佛天猛公簽訂條約後開始開墾新加坡。而後,新加坡 曾於二戰時期曾短暫經過日本統治,在戰後又重返英國統治。從19世紀初至20世 紀中葉,英國統治新加坡長達140年的時間。

都市規劃與其所處時期的的政治決策密不可分。在歷史上,新加坡有兩個較 為重要的都市計畫:一是在萊佛士登陸後與工程師Philip

Jackson頒布的《傑克森

計畫》2,二是後續新加坡開始面臨都市化的問題而在1958年頒布《總體規劃》 (Master Plan)。

註1:Sir Thomas Stamford Bingley Raffles,1781-1826

註2:Jackson Plan or Raffles Town Plan, 1828

1830-1867

28
29

而台灣在日本殖民時期的統治政策大可分為始政時期、同化時期及皇民化時期。日本為 了治理而引進的都市計畫是台灣第一個實踐的系統性規劃。日本的現代都市計畫經驗始於明 治維新(1868),當時的日本為了將基礎設施現代化,便引進歐美城市的構築計畫,學習西方 規劃思潮,以此為基礎影響台灣的都市計畫。

都市規劃與其所處時期的的政治決策密不可分。在歷史上,新加坡有兩個較為重要的都 市計畫:一是在萊佛士登陸後與工程師Philip Jackson頒布的《傑克森計畫》2,二是後續新 加坡開始面臨都市化的問題而在1958年頒布《總體規劃》(Master Plan)。

30
31

從新加坡和台灣的都市計畫歷程觀之,我們可以發現以下共通點:殖民母國為管理殖民地,進以獲取最大的利益與 資源為目標,均會透過空間規劃與制定法令的手段有效率地改善環境衛生、住宅等都市問題,進而達成殖民地的戰略目 標,如將新加坡打造成亞洲重要的貿易港、台灣成為日本向外擴張的南進基地。

就空間規劃範圍與方式比較,新加坡的規劃是幾乎沒有空隙的面狀規劃,而藉由政府推行各類政策改善都市問題。 如較早頒布的「傑克森計畫」(圖1)在計畫圖上以不同種族進行區域劃分,並規劃棋盤式路網。而在都市範圍擴大後 擬定的總體規劃則是將計畫範圍擴至全島,土地劃分的依據也改為以土地使用進行區分,明確定位市中心區,顯示新加 坡在經貿上的重要地位。

由於國土面積的差異與開發導向不同,台灣到十分近代才出現以整個國土為範圍的整體計畫。而以往的計畫均是以點 狀的都市計畫區分布於全台,並以市鎮尺度的範圍進行規劃。然而,兩地於殖民地時的規劃均在公共衛生環境的改善及 都市整體更新。在交通路網的規劃由於日本主要學習歐洲的模式,因此兩地在都市計畫中均可見到當時的規劃思潮的具 體體現:如棋盤式街廓、圓環、軸線等樣態。

32

除了整體的計畫和政策發展,殖民政府是否有透過其他實質建設的形式維持帝國的威權形象?或許公共設施是另一 個可以切入的面向,公共建築與公園綠地對於殖民者來說是展現殖民母國權力的象徵,從建築的設計上便會直接反映母 國文化,並改變殖民地的景觀;而公園綠地則是重要的集會與活動場所,並有宣達政治與執行刑罰等內涵。

新加坡與台灣的殖民政府於建設時均一定反應其「同化」的政策。新加坡因此出現許多新古典主義的建築,如聖安 德烈大教堂(St Andrew's Church, 1862) 、前新加坡最高法院(Old Supreme Court Building, Singapore, 1939)及新加

坡綜合醫院(General Hospital, Singapore, 1860)。而台灣則是出現日本的神社、武德殿、日式洋樓等,如大日本武德 會台南支部武德殿(1936)、屏東阿緱神社(1919)及台灣總督府(1895),具有純粹日本傳統及混和日式與英式的建築。

殖民政府經常透過具有政治權威性的官僚建築,重塑並加強統治的印象。除了政府建築以外,也會透過建設宗教建 築將殖民地的信仰與文化轉變,並同化為殖民國的延伸樣態。如日本除了本身的傳統和式建築外,也有因建築師受歐美 教育進而建成的建築,如台灣總督府就體現了因受英國教育而體現的西洋式風格。

33

公園綠地的規劃則可從更早的時期開始探究。新加 坡的大草坪(Padang)和植物園是殖民時期的代表產物,

Padang是起源於十五世紀,波斯文化中的大草坪,周遭 通常圍繞著重要的政治、宗教、商業、教育、娛樂等機 構,可以在草坪上進行活動。

1819年,萊佛士將「Padang」的概念引進新加坡, 四周便建立如聖安德烈教堂、新加坡最高法院、市政府 等重要建築,意義在於其彰顯殖民政府在統治上的權力 形象,透過軍事、英國皇室運動與活動,深化人民遵守 紀律的概念。

植物園則是在1822年建立,其目的是作為研究高經

濟價值作物的實驗園。後來又轉由農業園藝協會與政府

接管,種植橡膠樹及蘭花等作物,是殖民政府在經濟與 資源取得上的重要手段,展現殖民國的野心。從傑克森 計畫圖可以看到,大草場(Open Square)和植物園 (Botanical and Experimental Garden)亦在規劃當中, 現在的濱海灣花園也是受到當時影響的產物。

台灣日治時期的綠地系統以公園和綠園道為重點項目。

日本政府建設都市公園的意義除了提供休閒場所,也是 改善公共衛生的工具,也可成為災難避難處與活動聚集 場。

以1897年台北市的圓山公園為例,其最初的興建目 的是為了恭迎裕仁皇太子來台時而建造,本質上與英國 皇家的御用花園類似。並且也因為神社的關係成為都市 軸線的重要公園。

另外台北新公園(現二二八紀念公園)也是重要代表。 該公園是承襲歐洲風格的公園,因鄰近總督府而時常作 為政治活動集合地,也是舉辦台灣博覽會的地點,塑造 殖民政府的威權與神權形象由此可見。

綠園道是當年都市計畫的重要工程手段,以1943年 規劃的台中市都市計畫為例,黑線加粗的部分即為公園 或園道,而園道的規劃在字面上的功能是配合住宅區美 觀以及減緩空氣汙染,但本質上是防止都市過度擴張的 防線,分布在市區周圍。綠園道外則是做為都市未來發 展的儲備用地的農地,以限制人口的不斷擴張,而新加 坡在做《總體規劃》時亦有透過在都市外圍劃設綠帶的 方式避免都市蔓延。

左圖:新加坡的padang,現今其周邊均圍繞著新加坡重要的行政機 構與古蹟。

右圖:台灣博物館位於台北的二二八紀念公園中,是台灣歷史最為悠 久的市中心公園之一。

34

英國屬於典型的西方殖民者,與在明治維新後學習 模仿西方都市規劃的日本相比,兩者在殖民地的都市計 畫策略與目的不盡然相同,卻可從中比較出相似之處。 殖民者的手段與其過往的政治和經濟歷史有相當大的關 連性,皇室掌權的背景、歐洲帶來的規劃思潮、日本學 習英國建築與規劃的成果,都讓英國與日本對於殖民地 的方針在有些地方相似,然也會因為地方性的不同而給 予不同治理政策。

無論在計畫上或是公共設施的建設上皆是,從殖民者 與受殖民者的觀點來觀察,在閱讀與累積資訊的過程 中對新加坡與台灣的歷史有更多理解。

對於學習都市計畫來說,慢慢的抽絲剝繭找出可能的 脈絡與答案,理解從歷史推演至結果,對規劃思維更 有不同面向的切入點與掌握。

35
36

註1:例如屏東潮州「全線」高架化即是時任行政院長蘇貞昌的著名政績。

37

註2:參考自財政部「租稅增額財源機制作業流程及分工」、桃園 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航空城捷運線暨土地整合發展計畫綜合規劃 報告書(下冊)(2016)

38
39

地方政府爭取鐵路立體化,如同手術前簽同意書,要 有相當的心理準備。

(拍攝於2020.01 新竹車站)

看著牆上模擬的願景,但願不久的未來得以實現。

(拍攝於2018.10高雄車站)

大規模的立體化計畫,採分階段建設才能務實降低計 畫延宕風險。

(拍攝於2018.10 高雄鐵路地下化通車前夕的左營, 左側軌道為尚未啟用的地下化路段出土段)

鐵道發展的願景與順序適合由誰來建議?鐵道局或台 鐵的建議夠客觀嗎?

(拍攝於2018.12 屏東車站)

如何讓千載難逢的鐵路立體化不只是項「交通工程」?

(拍攝於2020.10 台南鐵路地下化C212標工區)

40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