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the dark a glimmering light is often sufficient for the pilot to find the polar star and to fix his course.
- Metastasio 1698-1782』
即使是在黑暗中,一線微光也能使航手找到北極星而修正他的航向。
在學習都市計畫這個空間專業的過程中,於課程中設計與規劃的案子 都必須經過多次修正,才有辦法達到合理以及適宜的設計。但在學習過程中, 身為初心者的我們,時常會感到迷茫,不知所措。
因此,我們試著以我們的角度去看都計系的課程以及未來。此外,秉 持著都計系學生調查以及觀察的能力,發掘過往的都市印記,眷村的風華以 及如何刻劃歷史與故事在土地上。也試著把指針指向現在未來,看看設計與 都市計畫帶來的影響。
我們試著去解析過去與未來,透過認識與反思,更加熟悉我們的環境 與都市。感謝這次的系刊團隊,也許我們還在起步,但一定會到。
本刊物中所引用之版權皆為原作者所 有,部分取自網絡之圖片可能未經原 作者授權,如有侵犯權益請來信告知, 謹此致歉。
/發行人/ 成大都計系第105屆系學會 /總編輯/ 呂益廣 張喻晴 /編輯/ 呂益廣 張喻晴 吳竹君 鄭智遠 涂欣 方鈺宜 黃莉婷 劉聿寧 /封面設計/ 鄭智遠
總編 呂益廣
Urban observation / 台北市設計之都/ /影視基地/ Feature project / 了解都計/ 1都市計劃學系課程 2後續選擇-升學,研究所及國外進修 3後續選擇-職涯發展 / 眷村改建/ 1空軍三重一村 2永康彩虹眷村 3霧峰光復新村 Call for paper Editors Appreciation CONTENTS 01 03 06 07 08 12 15 17 20 22 24 25 26
Urban Observation
台北設計之都
文/呂益廣
台北成功爭取到了2016年世界設計之都。台北市政府,如何讓「設計」與「都 市」做一個結合,以及如何落實設計的概念,是否能透過這次機會,帶動台 北市的整體發展。
什麼是世界設計之都
全球有超過一半以上的人 口居住在城市中,「設計」已 經成為使城市更具競爭力、吸 引力、邁向宜居城市及更有效 率的基本工具。世界設計之
都(World Design Capital,
簡稱WDC)是國際工業設計社 團協會(Icsid) 所發起的全 球性活動,每兩年進行一次
徵選,這些脫穎而出的城市不 僅在經濟、社會、文化發展上 利用設計思維展現了創新的 應用,同時也提供了以設計 主導的成功案例受惠其它城 市,成為全球城市的典範。
至今獲選世界設計之都的城 市分別為2008年義大利杜林 (Torino)、2010年韓國首爾 (Seoul)、2012年芬蘭赫爾
辛基(Helsinki)、 2014年
南非開普敦(Cape Town)及 2016年臺北(Taipei),而墨
西哥城(Mexico City)剛被
評選為2018世界設計之都。
台北世界設計之都理念
以「Adaptive City 不斷提昇的城 市」為主要理念
試圖去歸納四個發展課題:「生命 健康」、「生態永續」、「都市再生」
以及「智能生活」
而透過「設計思考」的導入來進行 城市改造與規劃。而設計不只是外觀、 造型與美感,更是一種分析問題、解決 問題的系統化方法。
如何落實在都市中
1
台北鄰里公園翻轉計畫
由都市酵母 City Yeast 與西班牙 basurama 團隊提出,利用公共開放空間, 以廢棄資源與再生材料,與在地居民共創 鄰里公園,重新思考公園的未來發展,活 化民眾對公園的生活想像。
兒童志氣公園:回收水塔,重新拆解、 組合,思考不同材質的呈現與空間變化的 多樣性,讓遊戲的進行多了感官體驗與不 同路徑的嘗試。
01 Urban Observation
2
都市真正被翻轉了嗎?
臺北生活景觀改造計畫
變電箱,為都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但上 面的彩繪卻備受爭議。面對這個問題,都市酵母團 隊從調查台北的色彩系統開始,再透過變電箱進行 都市中視覺整理,為變電箱帶來新的型態轉變。
可以從照片中看到,變電箱上的色彩融入背景 之中,取代過往突兀的山水畫。
來看看首爾,為2010年世界設計之都,首爾以「Design for All (為 眾人設計)」為主軸,推動了「漢江復興」、「東大門設計中心」等共超過 114項城市工程,大幅提升市民生活品質,並提升民眾設計意識。
首爾世界設計之都
執行原則 「設計首爾綱領」(Design Seoul Guidelines)
首爾品牌化 開發19種「首爾字體」、選出「城市象徵色」
歷史建設 東大門計畫、韓屋、昌德宮秘苑、三芝街
城市淨化 整治漢江、復原清溪川
公共建設 藝廊街道、駱山公共藝術區、安養藝術公園、大學路藝術聚落
而台北市政府因應世界設計之都,臺北市政府整合既有的城市發展計畫, 同時投入新的思維與資源,規劃16項核心計畫。如下表所整理:
台北市整體都市願景
都市願景 臺北市都市整體發展願景: 永續臺北生態城市
相關計畫 計畫:臺北市未來30年 都市發展願景綱要計畫 -生態城市發展策略 與行動方案(2012)
實質 計畫 都市再生 「都市再生前進之地」 (URS)
交通相關計畫
設計之都核心計畫
Adaptive City
缺乏一整體發展綱要計畫
1.獨特的在地都市更新模式:URS計畫、 老房子文化運動
2.從搖籃到搖籃的綠色宣言:全回收城市計畫
1.以人為本的步行城市:林蔭大道、天橋、地下道計畫
1.打造城市友善環境:通用設計推動計畫
2.公共服務設施智能化:公車候車亭、站牌
1.形塑地方特色魅力:創意街區發展計畫
2.鄰里公園即市民最佳的設計遊樂場:二代公園計畫
3.都市生活景觀的改造:店家招牌設計師參與計畫與 變電箱設計導入
綜合以上計畫,可以發現台北市在現今整體發展上缺乏一聯結設計之都與 空間計畫的鋼要計畫,以致於現在的設計之都發展,多為點狀式,成效也無 法快速推及全台北。這是相比首爾設計之都較不足的地方。
設計!!
但台北設計之都,的確成功帶動人們對於設計有所改觀,如都市酵母在 點狀空間翻轉上做出的努力,URS在地方深耕做出的努力,都讓我們看見台 北有無限的可能性,但更需要一個完整的概念來延續這樣的空間翻轉,從點 到線的連接,甚至整個面的串聯。
公共設施
空間發展 計畫
台北設計之都 02
Observation
影視基地
文/方鈺宜
「影視基地」一詞在今年十月的市政新聞屢見不鮮,甚至可隱約嗅
到台中台南兩縣市互相較勁的火藥味。十月中旬台南宣布沙崙影視基地 計畫成型,確定將朝國際級片場方向規劃。直到台南發布消息後,台中 於10/20宣布占地3.12公頃的「中台灣影視基地」動土,預計107年完工。
影視基地的概念在國際間早已
不新鮮,台灣方面則是由近年大放 異彩的李安導演引進。2011<少年
PI的奇幻漂流>一舉奪下奧斯卡最 佳導演、最佳視覺效果、最佳攝影 及最佳配樂,其中臺中水湳經貿園 區的造浪池讓台灣人看見自己的潛 在實力,政府對電影工業也有了新 的計劃方向—影視基地。
中台灣影視基地落腳在霧峰 區吉峰國小正對面的國有地預計規 畫包含全台唯一人工造浪池、深水 池、二座大型攝影棚、一座中型攝 影棚、工作坊、支援服務辦公空間
以及劇組住 宿空間等,將成為全國
第一座由政府興建、民間營運且規 劃最完善的電影專業拍攝基地。
沙崙影視基地於10/16拍板定 案,基地位於951公頃的沙崙農場, 詳細計畫內容目前已交由相關單位 規劃,預計三年內看到成果。11/6 甫正式啟動開發的沙崙綠能科學城 也是一項耗資不斐,影響深遠的大 工程。預計核心區包括綠能科技聯 合研究中心,佔地22.3公頃、綠能 科技示範場域約17公頃,將會形成 產業聚落經濟,透過太陽能、風力 發電和綠建築打造科學城。就這兩 項實現度頗高的計畫來看,整個區 域的生活樣貌將會有根本性的改變。
Urban
03 Urban Observation
沙崙農場。圖/JIMMY FAN
就影視基地的條件而言,交通是 首要條件,交通易達性完成了,技術
與資金流動的機會也大。這點沙崙似 乎合格了—基地鄰接台南高鐵站、國 道一號、國道三號以及86快速道路
等交通要道,來往台南機場及安
平港等陸空交通也都非常便 利;作為片場,土壤地質 的條件也影響場景搭設的
難易,而沙崙農場地勢
平坦、砂質土壤排水佳,
也符合要求;作為拍攝場
地,台南氣候穩定也提供
了良好的拍攝環境;最後也
就
是當回頭檢視沙崙農場的實際現況, 將會發現不少問題點。首先,生態問 題。近來動保團體嚴正抗議,提出沙 崙農場內有多種保育鳥類棲息或於此 停留,如:草鴞、保育類冬候鳥紅隼、 保育類留鳥黑翅鳶、台灣野兔、
保育類留鳥環頸雉……等數
目前為止,影
是都市計畫之重點—實行開發 的土地所有權取得。沙崙農場土地面 積大且產權單純、土地取得容易,要 求也符合。
這樣看似無破綻的條件,其實是 跟基於「影視基地」的需求審視,但
不清的野生動物,而且沙 崙農場地質優良,做為農 地使用是最好的利用, 日後進行開發恐對地質 形成永久的損害,同時迫 使珍貴動物消失。
在開發與環境保育之間 總是存在矛盾,政府回應沙崙 農場951公頃僅有200公頃將用作影 視基地,其餘將維持農業用地。但該 如何將失去的那200公頃的影響降到 最低?剩下的700多公頃將會如何?
影視基地 04
也是政府該正面回應的。 視基地與綠能城的計畫 似乎帶給當地一個光明 的發展前景,然而,沙 崙真的適合建立影視 基地嗎?
「什麼都沒有的」沙崙農場。
圖/野生動物追思會臉書粉絲團
回 歸影 視基地的目的,台灣電影在 2012年魏德聖導演的<海角七號> 帶領起的國片潮之後,陸續出現不少 多元題材的國片,然而,近年來國片 的題材偏向單一化,而台灣電影在國 際間的能見度則越來越低。迎合當下 市場的口味並沒有錯,這是百分之百 必要的事情;但市場的口味會改變, 如果技術發展不夠成熟,總有一天會 缺少拍出符合新的市場趨勢電影的能 力。
誠如2013年李安導演出席文 化部「台灣影視新亮點」記者會所 說,台灣不缺少電影人才,相關技術 也有一定的水準,但電影組織若不 強,就像一盤散沙,所有的人拍片時 都要從新開始,經驗沒辦法傳承、累 積成氣候。
對電影產業
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是 「技術」。影視基地打造的是技術面 的提升,希望創造良好的環境讓台灣 電影能真正「產業化」,從政府端開 啟一個引子,帶動投資端;硬體設備 的完備後,制度面的軟體環境可望也 能跟上腳步。在基本功都打好之後, 台灣電影有更多機會,而國際的投資 才有可能挹注,讓好劇本好企劃得以 受重視,讓台灣的電影實力得以伸 展,在國際闖出一片天。目前全台將 近九項影視基地、影城相關計畫,未 來如何整合各影視中心的功能,並規 劃行銷拍片環境,吸引國際劇組團隊 以達最初目標,將成為一大課題。
05 Urban Observation
沙崙農場。圖/吳邦仁
Life of Urban Planning /了解都計
本專欄將就課程、升學、 就業三個階段進行客觀介紹, 同時為職涯講座活動拉開序幕。
Life of Urban Planning/了解都計 06
Feature Project
都計系課程安排
基本上,本系課程可歸類為三大 部分,分別為空間規劃層面的設計 理論、設計方法學、設計實務操作。
空間規劃設計理論
大一大二主要是讓學生從基礎 認識都市的元素、都市計畫的相關
理論後,再進入都市各層面分析, 如土地使用、經濟、交通等。大三、 大四便進入與實務操作相關的法定 計畫擬定,以及涉及到的法規。
空間規劃設計方法學
於規劃專業部分,數據統計以及 推估方法為基本必須掌握的能力。
此外,對於整個空間環境,大至整個 都市、小至建築基地,的發展歷史、 配置方法也需有一定的認識。
空間規劃設計實務操作
為都計系學生會花相對多時間的 課程,大一為培養基本繪圖技巧以及 空間基本概念。大二實際操作都市 尺度中的街道、小區域設計。大三為 進入法定計畫的操作。大四進入開發 計畫的操作。
01. 都市計劃學系課程
文/呂益廣
課程設計的核心理念
課程目的除了培養學生有實務 操作的能力之外,透過基本設計、 規劃實習的分組作業中,主要能培養 學生團隊合作、價值交換、知識應用 的能力。在學生操作實質的基地時, 需要透過分工合作才能完成設計規 劃,在對於基地環境、整體空間尺度 願景時,交流彼此的想法。並可以將 其他的設計理論、設計方法學,帶入 實務操作中,實際進行演算,數量的 推估。
課程之外
空間規劃為一門廣大的領域 學科,除了課堂上所學,可以透過閱 讀以及參閱網站*,來達到事半功倍 的效果。
07 Feature Project 了解都計
*
都市計劃學系課程 08
02. 後續選擇─升學,研究所及國外進修
文/鄭智遠
「了解完成大學學業, 都計訓練帶給自身的能力」
大學畢業這件事,在華人社會圈
中象徵著一個人生重大階段的結束、
一個身上標籤洗牌與重貼的時刻, 選擇的分歧點再次攤在眼前。而身為 都市計劃系的學士,除了自己本身的 多元的發展以外,透過四年課程上的 歷練,也使自身具備了一定的核心 能力,例如:設計思考、邏輯論述、 對都市空間的掌握等。
在往後進入職場後,擁有這樣 能力具備相當程度的競爭力。尤其是
「如何說好一個故事」這點,是都計 系訓練中相當重視,且應用的領域相 當廣泛的。現今社會中,分析、說服、
溝通以及設計思考的導入,可說是 對於自身必備的infrastructure。
因此使得在考量後續升學時,所能選 擇的選項相當多元。國內升學
在進入研究所之前,每個人或多 或少都會對自身的各項能力目標去 做個評估及檢核,而在此提供一個 最基本的問題當作參考─
「自己進研究所是為了什麼?」。
研究所,顧名思義是一個以研究 為主的學術單位。其在教學以及課程 安排的機制上,與大學多位教授全面 的領域基礎教學不同,是在單一教 授指導下對特定的議題進行研究的 模式,其課程安排只是輔以完成研 究 的作用。因此在進入研究所前, 理清想對「哪方面進行研究、鑽研」
這個動機就顯得十分的重要。換句話 說 要是「對未來茫然、找不出有興 趣的部分、無法適應以研究為主體」
的人,應該要對於進入研究所這件事 更慎重的考慮。
或許先進入社會職場努力掙扎、 打拼一番,從經驗的累積中,確定自 己想要方向後,再回來研究所進修也 不遲。
09 Feature Project 了解都計
「針對未來發展的選擇,
而非逃避進入社會的緩衝」
國內升學
成大都研所
成大都研所106年的分配額為 44名,分別為,甄試35人,入學考 試9人。
除都計本科學士外,招生對象也有
如:建築、地政、景觀、土木、地理、 不動產、交通運輸、觀光、遊憩、經 濟、社會、心理、公共行政、政治、 管理、財務、資訊等系跨領域報考。
教學風氣
成大都研所在課程上的安排,有 相當大的比重在於實習,應此研究生
在認識各個工具及做研究的同時,能 立刻開始實際的應用。此外成大本身
的師資所鑽研的領域專業多元,無論 是都市交通、都市防災、都市經濟、 都市型態、都市社會、都市再生等, 都有著個別的教授可以提供明確的指 導,使研究生能夠在進行研究的同 時,擁有多元的角度可以去檢視。
豐富多元的師資和強調分析工具實 際應用的環境,可說是成大都研最具 代表性的一點。
國外進修 學制的差異
在目前台灣高等教育的體制下, 主要是採取如美國、日本這樣,四年 學士兩年碩士,透過四年的大學教育 後即可取得學士學位,並可再進一步 向碩士學位深造。但在如德國、英國 等*歐洲傳統的學制體系下,並沒有 所謂「學士」的這個學位,僅有的 是Diplom(類似學士+碩士)以及 Doctor(博士)。
在修業方面,國外的學制並不會 將各系的課程明確細分,像是在歐洲 大多是將建築、土木、景觀、都計等 等科系合稱為建築(人為構築)學 院。在大學一二年級時,會以類似 台灣核心通識的概念,將上述專業的 知識基礎打穩,並於三年後的高年級 透過課程的選填和考試的機制,建立 起屬於自己的專業並於自己所找的 指導教授旁學習(類似線上遊戲的技 能樹)。
後續選擇-升學,研究所及國外進修 10
而即使在學制體系雷同的美國, 在大學部修業方面,雖會因應各校的 不同,但在建築都計的領域方面, 大體上其實也是採取先建基礎,後選 專業的方式。
因此在考慮國外進修的選擇時, 務必切記要試著將台灣學制的觀念 放下,用更開闊的心胸,去審視每 一條可能的管道和學校。不是單純
以 兩年取得碩士為目標,把許多不 同 學制的機會給放掉了。而是要回 應到動機和目的這件事,這同樣是一 件「針對未來發展的選擇」。
*在歐洲方面部分學校也因應與其他國家 (Bachlor+Master+Doctor)學制的承接,開 始在除了傳統(Diplom+Doctor)學制外,也 另外增設相應的學位。但基本上,如果想紮 實且完整的接受德國的教育,仍是以傳統學 制才能做到。
出國應具備的心態
對於出國進修這件事,每個人
多少都有憧憬,但在忙碌處理備審 資料、作品集的同時,也該適時的 為 自己在心態上做確認。因此針對 「怎樣的人才適合出國」這件事, 提供幾點參考。
1.能夠自己殺出自己道路的人 每位要出國讀書的人,都必須要 非常切身的體會到一件事─「我是 為 了什麼出國」,也同時必須理解的是, 上述所談到的學制差異等等, 其實本 來就不是一個問題。本來就 不會有任 何一間學校把所有的道路都弄得好好 的來服侍你。一切的有關國外進修的 相關事項,包括生活起居,本來就只 有自己能對自己負責。
2.能夠承受舒適圈歸零的人 當出國後,即便使用ICT來與 自 己的親朋好友聯繫,但在現實環境上, 自己已經與過去的生活圈完全 脫離, 遠水救不了近火。在心理上 必須具備 能夠承受孤立無援的感受,並且抱著 勇於開拓出自己舒適圈的 態度。
3.能夠保持開闊心胸不被侷限的人 用狹隘的態度面對專業,總以 那 不是我所學、那不是我的專業而去排 斥。這常是在台灣的教學下容易 誕生 出來的風氣,但既然都選擇離開既有 的環境,那就必須要懂得以多元且開 放的心態去接受,而非一昧的 拒絕。
在大學部學到的基礎是該去延伸,而 非是被限制。
11 Feature Project 了解都計
03. 後續選擇—職涯發展
文/吳竹君
除了升學、進修之外,許多系友 選擇投入職場。在都市發展的過程
中,從規劃、設計、開發,到後續的 管理、保存和再生,都需要空間專業 者的參與。
歷屆系友職業選擇多元,主要分
為進入公家機關就職,或是前往私人 規劃公司。公私部門在都市發展的過 程中,扮演的角色不同。公部門訂定 計畫及規則,供相關單位及私部門依 循,並且透過審核的方式,使都市依 所期望的方向發展。私部門則能主動 辦理開發,或是接受公部門的委託, 辦理發展評估、規劃、設計等業務。
私部門與都市計畫技師
選擇踏入私部門的朋友,可以進 入規劃顧問和工程顧問公司,或者進
入景觀設計、建築設計、不動產開發 等相關領域發展。
都市計畫技師
可以考取都市計畫技師證照,不 僅作為專業能力的證明,亦能接受公、 私部門委託,辦理非都市土地變更與 開發之規劃、設計,及從事區域及都 市之規劃、設計與發展評估等業務, 而依各公司規定,能調升薪資。
都市計畫技師為技師法中,指定 的32個簽證技師之一,在國考體系 中為高等考試技師層級。公私立專科 以上都市計畫、建築及都市設計、都 市計畫與景觀建築學系(組)的畢業 生,皆有都市計畫技師報考資格。應 考科目包括:國文、憲法;專業科目: 都市計畫與區域計畫法規、環境規劃 與設計、土地使用與公共設施計畫、 都市交通計畫、都市工程學與計畫分 析方法,共八科。每年固定錄取率為 16%,而每年報考人數約在三百人上 下。
後續選擇-職涯發展 12
公部門與公務人員考試
而通過各類公務人員考試,才能 進入公部門就業,任職的單位涵跨地 方政府的都市發展局、捷運工程局
等,及中央政府內政部、交通部等相 關單位。
高考、地方特考
公務人員考試分為高考和地方特 考。高考屬全國性考試,考後分發的 單位可能在全國各縣市或中央機關, 視當年各機關開設缺額而定,而成績 排名越前面的考生,越有機會分發到 自己希望的志願。
而地方特考則是依所選區域分 發,分發區有北市、高市、北、中、 南、東、離島等區。高考與地方特考 的考試科目、考後等級、待遇沒有差 異,但地方特考的錄取生,需在分發 單位任滿三年才能轉調至其他單位, 而且六年內需在分發區內機關服務, 期限內不能轉調至其他區。
分級考試
高考一共分為五級(一至五級), 地方特考則分三等(三、四、五等), 地方特考三等幾乎同於高考的三級, 四等同於高考四級,以此類推。高考 一、二級分別為博士及碩士畢業後考 取,高考三級、地方特考三等為學士 畢業後考取,高考四級(即普考)與 地方特考四等於高中職畢業後即有考 取資格,五級(即初考)則無學歷限 制,年滿18歲即可報考。而等級較 低的考試,雖然較容易準備,但因門 檻低競爭者多,開出的名額少,錄取 率並不會比級別較高的高考來的好。
考試科目
報考科別為都市計畫技術,考試 科目會因級數不同而增減,普考需準 備兩項共同科目,及四項專業科目, 高考三級則需準備六項專業科目。
13 Feature Project 了解都計
後續選擇-職涯發展14
Feature Project
眷村改建 文/涂欣
什麼是眷村?
1949年第二次國共內戰後期, 中華民國政府逐漸失利並遷移至台 灣,而中國大陸各省的中華民國軍隊 及其眷屬則隨之遷移。為了讓這些新 的移民有地方居住,政府便為他們建
設新的村落或安置於原有的村落,這
些便是眷村;若廣義來說,眷村也包 含榮民與眷屬私下建築的違建部分。
但就一般而言,國防部認可的眷村類 型為「軍眷住宅」,是指三軍、憲兵
及其他官兵與其眷屬所居住的宿舍,
並不包含公教人員及私下違法搭建的 村落。《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條例》將 「國軍老舊眷村」定義為於民國69
年12月31日以前興建完成的軍眷住 宅,並為政府興建分配、中華婦女反
共聯合會捐款興建、政府提供土地
由眷戶自費興建或其他經主管機關
認定,四種方式之一之下所產生的眷 村。
在文化方面,眷村的規模從幾 十戶至百戶,各成為隔離的單一社
區,隨著空間結構、居民相同的背景
和意識形態,眷村內形成非常密切的 互動和強烈的社區意識,卻也因此不
容易對外有交流及連結,使眷村體系
形成半封閉狀態,發展出獨特的人文 現象,被學者視為台灣獨特的眷村文 化。眷村文化包括:食物方面,來自 不同省份的居民帶來不同的菜餚、釀 製食品等,雖然居民都並不富裕,大 多時間依賴軍糧度日,但在1960、 70年代前還未有瓦斯爐時,各家會 將爐子搬到廊上煮飯,互相分享交 流;而節慶的連結更使整個眷村宛如 一個大家庭,縱使來自不同地區,都 能在過年時形成熱鬧的氣氛,也常是 一年中最重要的時刻;語言方面,如 眷村的黑話融入了台灣日常用語中; 而在娛樂方面,有些村中有打撞球的 彈子房、福利社、甚至是電影院,便 宜的電影票使居民能以負擔的起的價 格擁有娛樂。
眷村建築大略可分為兩種,一 為佔了絕大部份,遷移後所建築的小 型房舍,二為日治時期遺留下來的舊 有房舍;其中新建的房舍依面積分為 甲、乙、丙、丁四種不同大小的眷 舍,甲型12.3坪、乙型10坪、丙型 8.4坪、丁型7.6坪。早期1950年
代的房舍為稻草屋頂和竹泥牆建成; 1960、70年代經過軍方的修建後, 便改為磚造,並建造私人廁所、浴
15 Feature Project 眷村改建
室、廚房以及電線線路等基盤設施; 這些房舍的演變和當時台灣的建物相 似,磚牆上常有藍、白、紅的國旗 色彩與反共精神標語。而在1970年 代末期,當台灣房地產熱絡並大量新 建、改建住宅型態時,眷村卻礙於所 有權等因素無法改建,維持各住戶面 積僅6至10坪的大小當。從整個地 區看時,尤其在都會區內,這些眷村 房舍磚造及低樓層的型態構造便在時 代的變遷、技術的進步中相較之下顯 得老舊而落後,形成明顯的區隔。
為什麼要眷改?
眷村是一個有將近七十年歷史 的住生活空間,從一開始認為的暫時 居住,在時間不斷地推進下,軍事及 政治方面來看,台灣幾乎沒有「反攻 大陸」的社會觀念,政府開始在台灣 做較長期的建設,青年時不曾經歷過 國共內戰時期的人和新的一代,大部 份在成年後移出這些當時做為安置軍
人眷屬為目的的眷村,進入都市中展 開生活。原本的眷村設計的居住空間 已經不符合新一代人的生活模式,漸 漸的只有老人以及小孩居住於此,許 多土地及建物使用效率也隨著降低, 政府方開始對眷村地區的重新規劃有
眷村的生活,「眷村」一詞開始在文 學界受到矚目。眷村人口的外移和社 會結構及生活方式的轉變種種原因, 導致眷村文化漸漸的淡薄,引起許多 文化學者的關注,開始呼籲關於尊重 社會多樣性和次文化保存等,希望行 政院文建會和地方政府能夠針對有特 色的村落進行評估,並對其特有歷史 記憶加以保存。於是有些眷村以博物 館的概念,參考國外先行保留早期聚 落之範例,研究和保留較有特色及價 值的眷村。少部分眷村,依各縣市政 府的規劃而做為歷史資產保存,例 如,台南水交社,以「原水交社宿舍 群暨文化景觀」的名義列為臺南市市 定古蹟。
之後在1996年制定的《國軍 老舊眷村改建條例》中,更清楚界定 對眷村改造的方向以及規條;明訂此 條例的目的為加速更新國軍老舊眷 村、提高土地使用經濟效率、興建住 宅提供給員眷民及低收入戶等,同時 保存眷村文化並改善都市景觀。2000 年後因政黨的輪替,更加速推動眷村 更新的政策。
1980年代,眷村面臨改建或 拆除,政府陸續改建眷村成為國宅大 廈,提供給更多人居住空間。有些 眷村第二代的文藝人士便以辭鄉的心 情,創作有關眷村的作品,多述說著
了的想法。
眷村改建 16
01空軍三重一村
空軍三重一村位於新北市三重
區正義南路86巷,緊臨淡水河,日
治時期在三重地區留下砲陣,而國軍
政府遷台之後,在砲陣附近設置高射
砲兵司令部,周遭則改為眷村,供軍
人眷屬居住,在軍種上這裡其實並沒
有飛行員、飛機整備人員,但因高射
砲部隊被編列為空軍,因此稱為「空 軍三重一村」。
全村眷戶共有59戶,眷村第
一代來自13個省份,而當中以湖南 省為大宗,女性成員則以四川和嫁給
國軍的台灣本土女性為主,而在當
時,男性可能需要常常出門駐軍,回 家的頻率不高,所以家中的小孩都由
妻子照顧,女性的意義重大,第二代
多使用四川話溝通,而四川、台灣菜 就成了三重一村的特色菜了。
眷村空間的配置
眷舍按照男性位街可以分為
甲、乙、丙及特級,即使在眷村中仍
依照軍階倫理,而最初分配的眷舍僅
有一塊小方地,大家共用公廁,隨著 娶妻生子而人口上升,大家開始加蓋 樓層、蓋自家廁所,再加上鄰近淡水 河,在早期每逢挾帶大量雨水的颱 風,村子就容易淹水,在光復不久的 那個年代,房屋建材都是簡陋的,經
不起驟然發生的狂風暴雨,於是軍方
文/ 張 喻晴
撥款讓村民能夠加蓋閣樓,也在後來 被稱作「防洪樓」,就這樣長期的擴 建與增生,逐漸打造出村落的樣貌; 而從整體來看眷村就像一個大型的三 合院,房舍一排六戶或八戶,幾排不 同方向的房舍形塑出正空間的廣場, 便是居民交流的場所,村落裡大大小 小的事都發生在這一方天地。
拆除危機
1988年,三重市公所公告三 重一村將被劃為「公36」公園預定 地,而當時的居民都必須得面臨拆除 屋舍的命運,不少居民開始反彈,多 次向地方政府以及軍方陳情,卻始終 沒有被重視,依舊是作為公園預定 地。直到1996年通過《國軍老舊改 建條例》後,眷村改建有了法律的保 障,村民終於不用一直處於可能需要 拆除房舍無地可去的不確定性中; 然而雖有了改建的法源,他們卻無 法原址重建,依舊要搬去板橋建華新 城中,原本居民仍有些不滿意,疑惑 為何不能就地改建,卻得到了在當時 「有許多眷村都等著要原地改建,若 要原地改建得要排隊,至於排隊會等 到什麼時候沒有人知道」。在另一個 不確定性中,大多居民選擇了聽從安 排,等待指示搬遷至建華新城。
17 Feature Project 眷村改建
眷村保存運動
在持續等待搬遷的同時,文化
保存、眷村意識逐漸上升,空軍三重
一村自治委員會和在地市民開始注重
眷村文化,發起了三重市眷村文化園
區營造行動,讓居民意識到自己是 「眷村人」,產生自我文化的認同,
而不是覺得眷村沒什麼特色,更希望
讓台灣瞭解並尊重這台灣獨有的「眷 村文化」,保存多元文化;因此舉辦
了許多文化凝聚、對外開放的特色活 動,像是眷村蚊子電影院、工作營, 甚至出了一本專屬於空軍三重一村的 「畢業紀念冊」,越來越多而積極的 民眾參與,正是三重一村與其他眷村 相比最大的優勢。
眷村文化保存區的設立
2006年,經過居民和文史工 作者的爭取,決議將空軍三重一村全 村保存,並指定為歷史建築。然而眷 村的土地持有人為三重市公所和國防 部,在當時的法令中,三重市公所必 須以有償撥用的方式向國防部取得土 地,估計得花三億六千萬,公所無法 負擔起這龐大的數字,於是建立文化 園區的提案又被擱置,直到2007年 修法以後,眷改條例第11條:「依 第四條第三項核定為眷村文化保存之 土地,國防部應連同建物無償撥用地 方政府。經撥用之土地與建物管理機 關為申請保存之直轄市、縣(市)政 府。(節錄)」,三重市公所終於能 以無償撥用的方式取得土地,成立眷 村文化保存區。
空軍三重一村 圖/維基百科
空軍三重一村 18
遲暮旅程
-習慣與等待、保存與改建
居住在三重一村的居民大都是
眷村第一代,隨著國民政府來台的軍
人及眷屬們,在公視拍攝的《遲暮旅
程》中,可以看到在還不確定能設立
成文化保存區時,等待著搬遷至建華
新城的長輩們,其實一個個都不願意
離開,因為眷村是他們來台後便定居
的地方,甚至連房屋都是自己一磚一
瓦的蓋上去的,習慣了有寬敞的獨門 獨戶的大空間、低矮的樓層,人與人
之間緊密的情感交流,會不會到了高
聳的建華新城中就消散了呢?
在搬遷的過程中也不是那麼地 順利,原本預計可以遷入的時間被一
再地往後延著,早已年邁的老者們, 在等待搬移的忐忑中,有的已經先行
離開人世了,有的長年需要往返醫院 中,讓他們安穩地待在充滿一生回憶 的眷村中度過晚年也許會更好吧。
有人曾說:「空軍三重一村就 像是新北市的桃花源一樣。」在房價 高漲的北部地區,迎面而來的高樓大 廈,很難找到一個擁有大片2-3樓層 的透天厝,並且它們就像是諄諄的長 輩般,訴說著這個城市的歷史,台灣 獨有的眷村文化。雖然眷村改建的立 意是希望更新都市老舊、窳陋地區, 但改建後的高樓層的國有住宅卻更不 符合居民的期待;如何在原居民對於 土地及群居式的感情、富有歷史意義 的文化記憶以及提升生活品質、都市 空間再活化之間取得平衡,是需要深 思的,打造一個雙贏的眷村保存與良 好都市生活的局面。
19 Feature Project 眷村改建
空軍三重一村 圖/維基百科
02永康彩虹眷村
文/ 黃莉婷
台南永康的彩虹眷村坐落在台 南復興里,緊鄰高雄榮總醫院台南分 院,是個被眷村包圍的社區。當地如 今依舊住著許多老兵,許多當年沒有
分配到宿舍的,也紛紛在周邊建起房 屋。儘管後來周邊的眷村被一一拆 除,這一小塊天地卻被保留了下來, 里長將之命名為「老兵文化園區」。
行經在小東路上,跟著指標,輕易的 就可以發現這條充滿亮點的巷弄—復 興路423巷。隱藏在繁忙的都市交通 及步調之中,這條僅有2米的巷子紀 載的不只是遷台老兵的記憶,如今更 多了村民的彩繪夢和絡繹不絕的觀光
走進巷內,最先印入眼簾的便 是色彩繽紛的圍牆,如同煙火般絢麗 的顏色夾道歡迎著遊客的到來,彷彿 走入時空隧道一般的奇妙。雖然是眷
村的一部份,但入口附近的牆壁多已 改建,選用較平整的水泥或是重新砌 磚,也讓圖畫能更完整的呈現。 越深入巷內,城市的喧囂逐漸被拋在 後頭。這裡的白晝似乎多了點安靜, 少了點忙碌。帶著濃重口音的蒼老聲 響斷斷續續從屋裡傳出,夾雜著笑語 或是叫罵的聲音,鄰近上午11點, 對於作息規律的老人家來說已經是該 準備午餐的時刻了,即使走在巷弄 裡也可聞到隱隱約約的菜香,長輩們 三五成群的坐在自家前院的大樹下乘 涼、聊天,原本有些時代距離感的眷 村霎時變得平易近人了起來,像是停 滯的時間又開始流動,終於在彼此之 間找到了些許關聯。
由於是老兵文化園區,抗戰時 期的思想在此處隨處可見。或許在我 們沒有經歷過戰爭的人眼裡看來,那
人潮。
永康彩虹眷村 20
永康彩虹眷村 圖/黃莉婷
些只可能存在於歷史課本裡的標語既
落伍又可笑,但他不可質疑的是時代
歷史的一部份。透過這些抗戰口號,
大概也能略為看見那個戰亂的時代
裡,是甚麼支持著他們繼續不畏困難
的生活下去。
越深入眷村裡,便越能明白眷
村的迷人之處。不如巷弄入口處以藝
術吸引目光,彩繪的牆面越來越少,
直到最後藝術僅僅成為點綴。層層疊
疊的房屋、錯綜複雜的小路,磚形斑
駁的圍牆,還有無人管照的雜草,退
去了藝術包裝的華麗外表後,眷村樸
實單純的一面便清晰的出現在眼前。
沒有多餘的裝飾,窄窄柏油路直接串 連起一家一戶的心思,看似雜亂無章
的排列其實隱藏著先來後到的秩序, 家門口的屋簷下成了彼此之間交流感 情的最佳去處。
看著這些磚砌的矮房,不禁
讓人開始幻想起當年孩子們在家門 口奔跑、嬉戲,在有空的日子裡軍
眷們搬著椅子在門外聊天,有人望
向遠方遙憶家鄉;有人則是喊著口 號宣揚理念。那些曾經感覺離我們遙 遠不可及的記憶和畫面,如今卻栩栩 如生,彷彿就在眼前。在那個時候, 每天擔心著的也許是下一秒的生死、 下一餐的溫飽,恐懼和驚慌是每天揮 之不去的陰霾,深怕哪天接聞噩耗後 的崩潰。儘管如此,這小小的一塊土 地卻串連起了所有人的心思。那些 在戰場上的拚搏的士兵、那些為了 每日生活煩惱的人民,就聚集在這 一方天地,彼此支持、鼓勵……這 是真正可以稱為「家園」的地方。
透過藝術改造眷村的手法,我們踏進 現代人生命經歷中沒有的一頁,或許 我們無法理解老兵們對於外來遊者的 冷漠,或是對於人手一台手機、相機 的不解,但我們也同樣不能理解經歷 過戰爭洗禮的他們,會是以甚麼樣的 方式看待著個世界。
也許這樣安逸平穩的日子,才 是他們認為的夢一場吧。
永康彩虹眷村 圖/黃莉婷
21 Feature Project 眷村改建
03霧峰光復新村
光復新村位於臺中市霧峰區坑
口里(光復新站)和平路2-3號,面
積約9.8公頃,紅磚牆、藍、白、紅 的國旗色彩與反共精神標語,處處可 見眷村的共同語彙,看似與一般眷村
並無不同,然其卻有著「台灣第一 村」的稱號,源自一段不平凡的歷 史。
日本昭和八年(1933年),林
獻堂與其子林猶龍為了改善租佃關係
及提升農村生活,以名下大安株式會
社之名義,與坑口當地佃農們簽訂為 期六年的農事自治契約,並在該年正
式成立「坑口農事自治村」。主要措
施為地主與佃農共同推動農產稻作的 改良試驗、耕地利用做調整、農事視 察與見學、共同作業園區經營、推動 養豬事業及住家清潔。此外還舉辦 「土曜講座」,以提高教育文化生活 程度,另有簡易國語講習所的經營, 並實施村內村外的清潔,和作為全村 共同信號的信鐘設置。這是一段短暫 而絢麗的歷史,充滿了對於試驗的期 盼與改變的勇氣,也為1950年代省 府新市鎮奠定了開創性的基礎。
民國49年中華民國政府退守 台灣後,擔憂一旦爆發台海戰爭恐將 台北城癱瘓,因此推動疏遷計畫將省
文/ 方鈺宜
霧峰光復新村 22
霧峰光復新村 圖/小玉兒//趴趴走
政府遷到台中,作為備用的行政中心
來維持台灣的整體運作。而為了吸引
台北省政府之官員們遷居中部,政府
也盡全力提供最佳環境條件。此時正
值二戰後英國興起新市鎮開發的風
潮,省政府於是組織建築團隊到英國
取經。因此光復新村景觀,為1950
年代臺灣第一次靠自己的專家學者,
以專業、技術與努力規劃出來的「新 市鎮」。參考花園城市概念興建,具 低密度、高綠帶,完整的生活、教
育、娛樂機能之宜居特質。同時有全
臺灣第一座雨水、汙水分流的下水道
處裡和抽水馬桶等等,另外還有防 災、防火、防空襲規劃,並涵蓋市場 跟學校,是完整且一體成形的系統性
規劃。在台灣都市建築史上豎立一別 具意義的里程碑,而後中興新村也是 按照這樣的方式去新建的。
歷經1998年廢省、1999年
九二一大地震,後來又遇到政府標 售國有土地,強制居民搬遷,到了
2009年,光復新村幾乎已經人去樓 空。不過地方推動的保存工作依然沒 停止,
2012年初台中市政府文化局
指定光復新村為「文化景觀」登錄, 成為台中市第一個文化景觀,空蕩蕩 的聚落與街道,也開始被討論各種再 利用的可能性。2014年台中市政府 開始執行「摘星創業基地」計畫,逐 步修繕房舍,引入複合式主題文化創 意產業,輔導青年進駐創業。2015 年12月5號正式開幕,總共70個單 位的工作室。
目前光復新村已成為中部觀光 景點之一,特色的建物搭配宜人的 社區街道規劃,這是過去留下的美 好環境;而青年創業家們在這樣的空 間裡打造著自己的理想,手作、創 意、藝術等等的激發增加觀光的價 值,這是現在的亮麗願景。如此的歷 史空間再利用能成功吸引人潮,讓 更多人看見眷村的價值,提升對這塊 地區的重視,是文化保存之餘更期待 能做到的。同時配合台灣這幾年推動 的文創經濟,提供基地讓青年創作家 能有機會實現理想,創造就業機會。
姑且不論文創經濟的方向正確性, 能讓更多人看見台灣在都市建築史 上曾走過的點點滴滴,彌足珍貴。
23 Feature Project 眷村改建
霧峰光復新村 圖/小玉兒//趴趴走
電影與城市
電影的出現是人類藝術活動的一次革命,它首次將攝影 中的科學價值、藝術價值有意義地結合起來。
〈全面啟動〉中的場景,身在比爾阿克姆橋的造夢者 們,討論著如何造夢,又或是出現在各大電影的紐約曼哈 頓每個人心中都會有電影場景,透過電影,可以觀察不同 的都市場景,現在 我們想要邀請大家與我們分享你心中 的電影都市場景。
臉書私訊系學會粉專-
主 題 內 容 字 數 日 期 投 稿 方式 系刊徵稿 Call for paper Call for Paper 系刊徵稿 24
150字以上(或一張照片) 2016/12/16
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系學會
Editors
文編 I
逃避雖可恥但有用。
文編 Mia
明天我們好好的過。
美編 tooobening
to be ning in design
文/美編 Yee
要做到跟說的一樣,真的好難。
文/美編 Tu
所謂Procrastination,遲早要還的。
文/美編 B
吃胖很簡單,減肥很難。
文/美編 Yuan
The ship has sailed.
文/美編 ㄇ
上面那些人好文藝,我輸了。
25 Editors 編輯群
網站
•鼎文公職
•台北村落之聲
•野生動物追思會
•成大都計課程地圖
•活的展 Taipei Issuuuue
•中國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網站
•維基百科-眷村、空軍三重一村
影片
•公視-遲暮旅程
文章
新聞
•遠見生活情報- 2016臺北世界設計之都
•自由時報
打造亞洲最有特色水景拍攝基地
•聯合新聞網
影視發展基金會成立 打造台中電影城
•客家電視新聞
台中台南擬蓋影視基地 是否必要惹話題
•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
辦世界設計之都只是浪費錢嗎:看看首
爾,台北能否因此脫胎換骨?
•新北市政府文化局-空軍三重一村 當我們同在一村
•跨科際師資培育計畫-老舊眷村面臨都市更新的衝突
•眼底城事-以眷村保存建構家鄉情:記三重一村十年保存之路
•30雜誌Blog-《都市酵母-周育如》讓我們跟城市一起跳舞
論文
•田雨璇、許瑜雯
留住歷史的記憶── 探討台中縣忠義村之眷村文化與族群融合
•沈芳如
眷村改建政策下的眷村意義重構過程 : 空軍三重一村保存論述形成、認同的建構、空
間意義再生產
Appreciation感謝名單 26
Appreciation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