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文化藝術,融入生活你我。
深圳
澳門旅遊學院 澳門博物館
廣州
深圳何香凝 OCT 當代美術館
廣州芳村 1850 創意園
深圳市創福美圖 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廣東雲峰畫苑
華 . 美術館 IM LOFT SHOP
廣州流花路錦漢大廈 皇瑪拍賣有限公司
澳門牛房倉庫
陳家祠 五行科技創意園
澳門藝術博物館
暢想號美術天地
澳門仁慈堂婆仔屋文 化及創意產業空間
集美齋
學術專業圖書中心 ( 澳門 ) 有限公司
香港
Asian Art Archive
(* 超過一個 派發 點。 )
杏花村青年空間
Colorliving
青年空間支援及會籍發展組
Culture Club
賽馬會筲箕灣青年空間
Dymocks
賽馬會紅磡青年空間
G.O.D.
賽馬會農圃道青年空間
Hulu Culture
賽馬會橫頭磡青年空間
IFC Palace Café Shop
賽馬會坪石青年空間
Keng Seng Book Store
賽馬會將軍澳青年空間
Kubrick Les Artistes Café Livecoal Gallery LOFTSTAGE Music Land International Music Centre Point To Life Book Store K11–Art Mall Rosealan Music The Fringe Club
黃寬洋青年空間 賽馬會茵怡青年空間 康城青年空間 賽馬會乙明青年空間 隆亨青年空間 獅子會大埔青年空間 賽馬會祥華青年空間 賽馬會天悅青年空間 天瑞青年空間 賽馬會天耀青年空間 賽馬會建生青年空間
The Upper Station
賽馬會葵芳青年空間
Videotage
香港青年協會荃景青年空間
Y-Space
荃灣青年空間
A&P Book Store * 香港文化中心 香港大會堂 香港文化博物館 上環文娛中心 牛池灣文娛中心 高山劇場 葵青劇院 荃灣大會堂 沙田大會堂 屯門大會堂 元朗劇院 新界鄉議局
伯樂音樂學院 賽馬會體藝中學 大一藝術設計學院 明愛白英奇專業學校 香港大學 * 香港中文大學 * 香港兆基創意書院 香港知專設計學院 香港中文大學專業 進修學院
大葉藝苑 * 向日葵文化良品 * 香港藝術中心 * 電影文化中心 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 牛棚藝術村 富德樓 鐵娘子 田園書屋
香港城市大學 *
尚書房 *
香港科技大學
青年廣場
香港浸會大學 *
紫羅蘭書局
香港教育學院
書得起
香港理工大學
南島書蟲
香港傳藝中心
雲峰畫苑
珠海學院
季豐軒
樹仁大學 嶺南大學
荃景青年空間 感謝上述機構支持文化藝術的傳播。
12
Contents目錄
ISSUE. 壬辰年二月
Mar 2012
03
編者的話 Editorial 看得見的花園
藝術詞彙 Dictionary of Arts 06 Montage 蒙太奇
每月特稿 Special Feature
高級編輯 吳嘉慧 Michelle Ng michelle.ng@prismcreation.com 助理編輯 梁安琦 Angel Leung angel.leung@prismcreation.com 設計及插圖師 鍾凱飛 Chung Hoi Fei hoifei.chung@prismcreation.com
﹣彭浩翔
18
電影節觀影指南
編務聯絡 高慧明 Olivia Ko olivia.ko@prismcreation.com
現在上映 Now Showing
20 那些可敬的女子
專題故事 Feature
24 文學.劇場.奇女子 ﹣ 《明天的這裡會有黎明嗎?》 26 劉斯傑 ﹣彈出驚喜本土夢 32 王澍 用舊磚棄瓦砌出了普利茲克 36 蘇玉華的演藝之道 40 《電音漫步》
PAGE
出版人 林達生 George Lam george.lam@prismcreation.com
08 撼動人心的弦外之音 金培達
14 「好電影最重要是引起共鳴」
2
網上電子版可到 www.AMCNN.com/DeltaZhi 瀏覽
﹣遊走磁場感應和自由之間
44 48 52 54
張鈞量 情迷馬林巴 展望 從一顆石頭看宇宙 唱出生命力 柯大衛 劉揚:二胡已成身體的一部分
名譽顧問 謝宏中 Philip Tse 印刷 基亞印刷有限公司 Gear Printing Ltd 發行 青揚書報社有限公司 Great Expect Development Ltd 出版、編輯及廣告 稜創意有限公司 Prism Creation Ltd 地址:香港灣仔港灣道 2 號 香港藝術中心 7 樓 704 室 電話:+852 2111 1192 傳真:+852 2897 2888 電郵:prism@prismcreation.com 刊號 ISSN 2221-8041 版權屬仨思有限公司所有。 歡迎轉載引用,敬請註明出處。 逢農曆十五日出版。 封面是 Judith Selby Lang ﹠ Richard Lang 的作品。 更正啟事: 上期《以生命換取愛情 ﹣杜蘭朵》有關 作曲家普契尼的介紹中,其出生年份應 為 1858 年而非 1958 年,特此更正。
編者的話 Editorial
看得見的花園 你喜歡旅行嗎?如果給你一道隨意門,你刻下最想去哪一個地方?我估你不會說 沒有。雖然不知道你心中的「目的地」在哪裡,甚至可能本身也不存在,就像卡爾維 諾筆下《看不見的城市》,它只是你心目中的理想之地,但我知你一定有。 在忙碌的生活和工作中,小編也會發下夢說想走去台北吃盡不同的街頭美食,或 到威尼斯水城撐著小船去撫今追昔;或走進童話裡愛麗絲的兔子洞中,偶遇白兔先生、 瘋帽先生甚至紅心皇后…。 想起最近成為全城熱話的 325 特首選舉。雖然是「與我何干」的小圈子活動, 黑材料滿天飛,結局怎樣或早預料,但作為尋常百姓且天真的小編,還是有興趣去了 解候選人的口中所築構的城市,究竟會是一個普選可期的民主社會,還是僅屬於我們 「看不見的城市」。 去年 311 經歷核災和海嘯的福島,在這刻竟成了震撼人心的力量:部分老百姓 選擇留守該地﹣而不是遷居到哪裡,因為他們心目中已印刻了最美好城市的面貌,所 以他們能夠如此不惜一切,也要去重建內心最原初的家園。 你呢?你的理想之地在哪裡?你有沒有一個非常想去到的決心? 《△志》創辦至今,已經出版了一年十二期,我們也有我們的理想之地﹣就是目 睹一個撒滿了藝術種子的城市,不斷長出品種多元且芳香撲鼻的藝術小花,而且越來 越多人一起灌水施肥,這個花園的花朵將會越長越茂盛,不斷衍生,最終全城的人都 會不能自拔愛上這些花…。
小編
Contents目錄 Mar 2012
妙想天開 Imagination
56
木雕少女 ﹣黃品彤
舊日足跡 Traces
60
會說故事的錢幣
環球藝術視野 Global Arts Scene
66
塑膠垃圾+良心= 藝術?
藝民公社 People's Commune 68 虛與實
﹣評《六月戀人》中的音樂與語言
70 藝文活動速遞 Highlights 81 節目表 Programme 94 西九印記 WKCD Snapshot
PAGE
有話說 A Statement 96 GIVE ME (US) FIVE!
4
12
ISSUE. 壬辰年二月
amcnn 當 AMCNN 的
會員達到 2,000 人
我們向您承諾 廣邀不同界別的藝術家 舉辦活動 讓你參與
藝術詞彙 Dictionary of Arts
montage
/mänˈtäZH, mōn-, mōN-/ ORIGIN early 20th century: French, from monter ‘to mount’
noun 中文即蒙太奇,這個法文名詞有構成、組合的意思,原為建築學名詞, 放在電影中,透過剪接和拼合的技術,把電影拍攝所得的各個段落組成 一個流暢、有故事脈絡的整體。它是電影的主要敍述和表現手段。 俄國電影大師 Sergei Eisenstein 在他的電影裡,比如是《波坦金戰艦》、 《十月》,便大量使用蒙太奇手法。他認為蒙太奇是電影藝術的基礎, 而他的核心理論,是電影剪接應使用「辯證法」,意思是把兩個衝突的
PAGE
Mar 2012
鏡頭,產生一個全新的概念和性質。
6
isenste Sergei E
in
大師傑作 Masterpiece
Il Cenacolo or L'Ultima Cena (The Last Supper) 1494-1497, Leonardo Da Vinci (1452-1519)
「正吃的時候,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中間有一個人要賣我了。」這是達文西《最後的晚餐》的 背景。畫家把門徒既傷心又驚慌的反應重現在壁畫上,更加入了不少個人巧思:出賣耶穌的猶大 ( 左五 ) 位置 比眾門徒都低;彼德 ( 左四 ) 拿著小刀,被認為暗示了後來耶穌被捕時他以刀割下官兵的耳朵;耶穌在畫的正 中央,配合畫外的日光 ( 這則是另一個令人費解的地方,因為明明是晚餐嘛 ),呈現出類似光環的效果。 創作這幅畫的時候,達文西發揮了他的發明精神,摒棄當時常用的濕壁畫 (fesco) 手法,而自行創出了一 種混合油彩及蛋彩的顏料來作畫。它的優點在於畫家可以慢慢地描繪細節,可惜它的缺點卻是「災難性」的: 顏料會隨時間敗壞。所以過去幾百年來,人們也為如何修復此畫而費煞思量。
每月特稿 Special Feature
撼動人心的弦外之音 金培達 文:小米
攝影:Wallis Chan
鳴謝:Livecoal Gallery
說金培達是一個敏感又自信的人,是必然的吧。否則他如何把音符和影像 配合得天衣無縫,又如何藉音樂左右了數十部電影的情感的流動?最近他 把這種對感情的觸覺,投射在攝影裡,不過他笑言並不是要轉行當攝影師,
PAGE
Mar 2012
只是在音樂以外,藉另一種媒介,捕捉一些同樣懾人心魄的東西。
8
《生》
謎樣的攝影 「攝影最吸引我,是它說故事的形式。」身為 金像電影配樂大師的 Peter,自言平日喜歡看電影, 也特別留意故事的前因後果、時代背景;而攝影, 卻仿佛以更神秘的方式敍事:「如果張相本身夠吸 引力,它未必直接告訴你它的故事,然而無論人物 或景物也好,之前之後發生甚麼事,它總有一種神 秘和引人入勝的地方。如果在它最強烈的時候,甚 至可以強過電影。」 Peter 平 日 喜 歡 影 的, 多 是 城 市 裡 人 們 的 動 態,不過他笑言要先克服怕羞的心態:「我很怕影 到一些人,因為不知他們有甚麼反應。」早前他在 Livecoal Gallery 的個人攝影展《聽:風沙中的秘 密》,為去年北京聯展《生息藝術展》的續篇,主 角卻是海灘上的垃圾。他說展覧有環保意識,但不 想予人太「口號式」、敎化的感覺:「我記得自己 細個去海灘時,印象很深刻是見到有很多垃圾,這 些是人在大自然的『遺物』。它事實上染污著環境, 但其實這些遺物在背後都有一些故事。我想從旁邊 的角度去環顧這件事﹣原來我們對環境做成的污染 和傷害,很多時因我們在生活裡所發生的,而遺下 的痕跡…我希望能從人性或感情的角度,讓人思考 一下,原來我們人生所經歷、我們的情緒、所做的 對大自然會產生一個直接的關係。」
金培達 小檔案
香港著名音樂人,於電影配樂及流行音樂界成績斐然,多次獲得電影配樂提名及獎項,2006 年, 他憑《伊莎貝拉》勇奪柏林電影節最佳電影音樂銀熊獎,揚威海外。
他 14 歲到美國讀書,開始修讀音樂,並穿梭美國和香港的教會做教會音樂。91 年回港發展,先
在廣告公司做音樂,其才華也開始備受注目,後來開始做電影音樂。2000 年憑《紫雨風暴》獲 得台灣金馬獎最佳電影原創音樂;而《星願》及《忘不了》讓他兩奪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原
創音樂。作品為數眾多,包括《紫雨風暴》、《星願》、《東京攻略》、《芭啦芭啦櫻之花》、《金
雞》、《三更:回家》、《異度空間》、《向左走向右走》、 《忘不了》、《旺角黑夜》、《柔 道龍虎榜》《早熟》、《如果.愛》、《伊莎貝拉》、《投名狀》、《十月圍城》等等。
每月特稿 Special Feature
這個展覧更配上音樂,是 Peter 前些時候為彭浩翔
電影配樂是如何 與導演配合的? Peter 指出,要做好的電影配
的舞台劇《半生緣》一段配樂稍作修改,結合了大自然 的風聲、雨聲和悠揚悅耳的鋼琴獨奏。「我覺得音效這 東西,能夠和畫面之間產生一種化學作用,有一種震撼
樂,參與當然是越早越好,
力,也讓人更陶醉。特別在這個展覧裡,我希望觀眾能
「如果是製作時間允許的,我
感受到我自己在這個海灘的感覺。」
會有機會看劇本,在未拍之前 跟導演開會,但談的未必是 音樂,而是電影本身。我跟 不同的導演也有不同的方式, 很多時會跟導演談有關戲裡 的人物,這部電影的感覺是甚 麼。」某些情況下,導演可能 會因為拍某類片種,或會牽涉 到唱歌,Peter 便要在電影未 拍以前便寫好一些音樂,留待 拍的時候用,不過這也不是常 《息》
常發生。 「一般是導演拍完了,到剪 導演開會,這時做法會再細緻
「電影音樂發揮得最好,是有一種威力, 表達一種弦外之音。」
一點,也看出了這段戲落這
作為香港著名音樂人,金培達說電影配樂從不是配菜。好
段音樂,音樂幾時入幾時走。
的電影配樂,會令人更投入,也更愛一部電影。這不是說只要
片,剪好之後給我看,我再跟
開完這個會,我便開始埋頭苦 幹。我習慣做一部戲的配樂, 是順序的,由戲開頭做到結
PAGE
Mar 2012
尾,當然每一個作曲人的做法
10
把某段音樂配在某一段情節便可,真正的配樂大師,除了懂得 怎樣用音樂來敍事,更需要了解甚麼時候要靜默,甚麼時候一 曲勝過千言萬語。
也有點不同,有些人可以從中
其實自 Peter 於 06 年藉《伊莎貝拉》的電影配樂,在柏
間做起,我就習慣了順序,因
林影展捎來一個銀熊奬以後,已把大家對電影音樂的重視程度
為我鍾意跟電影的情緒和情
大大提升。「電影配樂擔當的角色,比想像中有時是更重要。
節一路去。」
電影裡很多時有對白,有時代背景要交代,但還有很多東西不 能藉由對白說出來。比如角色內心的一些想法,或感受,電影
音樂在這時便能充當這個角色。甚至你用音樂的
《東京攻略》中以拉丁音樂配在日本街頭的打鬥
時候,他講的可能是一些事,但心裡有另一些感
場面,都是他較為滿意的作品;在觀眾看來,它
受,音樂就是能讓觀眾知道,原來他心裡所經歷
們也反映了 Peter 對不同類型的音樂的駕馭能力
的,和他口中的不一樣。我把這種叫弦外之音。」
吧。「我對《伊莎貝拉》的印象較深,除了因為
這就是電影音樂的力量,優秀的配樂確實
它是藝術感較強的文藝片,是我當時沒做過的類
能為導演造就出色的電影作品。對 Peter 來說,
型,也因為有比較多機會,因為電影有很多沒有
帶葡萄牙音樂風味的《伊莎貝拉》,以天馬行空
對白的場面,是完全可以讓音樂自由發揮來演繹
的音效配充滿喜感的《買兇拍人》,又或者在
一些場面。」
《王牌》
《心》
問 Peter 在 這 方 面 的 天 賦, 是 否 跟 他 所 受
的作曲和編曲。這可能跟我本身接觸的文化有關,
的正統音樂訓練有關,他笑言自己是「非常不正
我當時在美國返教會,都是接觸和流行歌有關的
統」:「我最初喜歡音樂,跟大部分年輕人一樣
東西,想到自己有機會創作的並不是這些。現在
喜歡聽流行歌。14 歲在美國讀書,聽的是 Sam
看 來 我 的 training 比 較 複 雜。 返 到 香 港 也 打 算
Hui、 鄧 麗 君 和 The Carpenters。 上 大 學 時 讀
在流行音樂界發展,但不算順利,寫的歌可能不
音樂,我還以為是這些,那時才接觸正統音樂。
合用,怎知後來遇上電影。於是我覺得正因為以
我不認識那個世界,雖然之前有聽過《貝多芬第
往的『雜亂』,做電影反而對我有幫助。」不過
五》,但那時才知有現代的音樂世界,寫現代嚴
Peter 重申,正統音樂也只是一個名字,創作最
肅作品。雖然我當時覺得有趣和好玩,但我沒有
終也是配合作品的意圖,而電影配樂,要配合別
完成學位,反而轉去 LA 另一間學校去學流行樂
人的思維和意圖。
當音樂遇上電影
每月特稿 Special Feature
Peter 的攝影作品,說的是生命。「我去到影的都是在海邊的地方,因為地方很高温,弄得地面裂了,我發覺很多地方都生了 很多草出來,這好像大自然跟我說,其實生命本身就是生生不息的。甚至你沒有摧毀它已經很好,它在裂縫中自己也會尋找到 生命。」
Mar 2012
談及有關創作靈感,他坦言這個很「虛
借藝術之名 表現人性的美麗
無飄渺」:「我沒有特別去找甚麼創作靈感,
「電影配樂在某程度上,我們要表達的
不過我想自己的強項在於對感情的觸覺,無
是別人的思想,因為電影始終是一個導演主
論聽人講故事、看新聞、看戲、看書,或者
導的媒體,音樂負責的,是把想說的再加強放
聽別人的配樂,我也很容易代入,並且會思
大了。當我有機會接觸其他藝術媒體,比如攝
考:如果是我,我會怎樣做?我又很喜歡嘗
影,所有也是自己作主導的話,我相信自己最
試用一句說話、一個詞語來歸納這個經歷究
想表現人性裡的美麗,或人所經歷的掙扎、奮
竟是怎麼一回事。我覺得這個和音樂很相似,
鬥。這是我覺得藝術最吸引人之處…或者說,
因為音樂很多時要你在很短的時間內,當故
這些東西曾經打動我,所以我覺得去表達人內
事還在發生的時候,你要用一些音符來『結
在的光芒,最容易令人得到共鳴。」
論化』,或者以一個場面去提昇感受。」他 自言自己的創作源於對生活的觀察,並嘗試
PAGE
以藝術的角度去分析或歸納,也所以要做電 12
影配樂的時候,所謂靈感或想法自然湧現。
www.amcnn.com
大師傑作 Masterpiece
Pietà,1498-1499, Michelangelo (1475-1564)
同樣也是文藝復興三傑之一的米高安哲羅,則以耶穌被釘十架後的場面創作了《聖殤》,作品面世時他也不 過二十五歲。這件雕塑呈現了聖母平靜地抱著耶穌屍首的形像,她年輕的面貌,為這件作品添上神聖的氣息。( 米 高安哲羅後期的《聖殤》則愈見沉重。) 它亦是雕塑家唯一有加上簽名的作品。據說,當雕像被置於聖彼德大教堂後,米高安哲羅聽到有人誤以為它 出自另一位雕塑家 Christoforo Solari 之手,一氣之下他便半夜潛入教堂,在聖母的胸口刻上自己的名字。後來卻為 此感到後悔,並決定以後也不會在作品上署名。
每月特稿 Special Feature
「好電影最重要是引起共鳴」 ﹣彭浩翔 文:阿角 部分圖片提供:香港國際電影節
看彭浩翔的電影,總有驚喜。從《買兇拍人》的黑色幽默,到《大丈夫》 的扺死爆笑……你說他行喜劇路線嗎?他卻隨即以《伊莎貝拉》走出其浪 漫步調,還有《出埃及記》的冷洌陰沉,《維多利亞壹號》的暴力偏鋒…… 同樣,作為他筆下的愛情故事,《志明與春嬌》也不以浪漫作招徠,偏偏 以港男港女攻防戰攻陷你我的心。來到 2012 年,他再續張志明與余春嬌 的故事,卻把背景換成北京。你以為他要迎合「合拍片」潮流?他卻認為
PAGE
Mar 2012
電影本無城市之分,最重要是能引起你我的共鳴。
14
彭浩翔 小檔案 香港導演。2001 年憑首部執導的長片《買兇拍人》獲香港金紫荊獎最佳編劇獎,及後憑《大丈夫》 奪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導演;2006 年以《伊莎貝拉》首次參加柏林影展競賽單元,更獲頒最佳 電影音樂銀熊獎;翌年憑作品《出埃及記》勇奪聖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最佳攝影銀貝殼獎;2010 年的《志明與春嬌》亦讓他得到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編劇的殊榮,多年來獲獎無數。其他作品包括: 《AV》、《公主復仇記》、《破事兒》、《維多利亞壹號》,亦曾為電影《天空小說》及改篇自 其小說《全職殺手》的同名電影撰寫劇本。
有人認為你的電影風格有點「不按牌理出牌」,你怎樣 看呢? 彭:我又不太覺得自己是「不按牌理出牌」,我覺得我很關 心觀眾看一部電影的感受,努力去找一個大家會有共鳴的故事。 創作的時候,我很關心戲院內的觀眾,他們的共鳴是甚麼? 最初為甚麼我會拍戲,是因為我本身是一個很喜歡看電影的 人。我整天在戲院裏想:如果這部戲怎樣怎樣拍便會好。我是因 為想改善一些故事,最後才會拍電影,所以我很關心那個「觀影 的感受」。
在你心目中,好的電影要有甚麼力量? 彭:能夠引起觀眾的共鳴,是最重要的。觀眾不一定要 看一部很高成本或者有大明星、很多特技、有大場面的電 影,而是需要看一個有共鳴、感動到他的故事。當然你 有大明星、大特技,是可以吸引人一時,但入場以後, 如果他沒有辦法被打動,仍然不會吸引到他。 所以你看到近年……比如說《失戀 33 天》 或者《那些年》,其實它們也沒有甚麼大明星, 但票房仍然可以得到很好的成績,便告訴了 你:觀眾需要的其實是一個很好的故事。
每月特稿 Special Feature
你認為一個好的導演應有甚麼素質? 彭:我覺得作為一個好的導演,首先他要懂得說故事, 要知道故事的重心在哪兒。我本身傾向導演是應該自己寫故 事,如果他不自己寫的話,他沒辦法成為一個完整的導演。
上一集《志明與春嬌》給人的印象很香港、很本地, 這次把故事背景移去北京,有否帶來一些火花? 彭:一定有的。因為兩個地方文化上的不同,所以一定 有火花。但是就算《志明與春嬌》的時候,也不是本地化到 內地觀眾看不明白。年輕人在街邊吸煙、追女仔,其實這些 故事大部份人也會有共鳴。我覺得每個年輕人,生活到一定 程度,也可能試過與前度發生一些曖昧的關係,這是我認為 大家能夠共鳴得到的。
有沒有擔心會因此失去本土的味道? 彭:我與兩位演員、一些同事和觀眾看了試片以後,大 家也一致覺得,雖然今次這部戲不只是在香港發生,但我們 仍然保留了那種味道、那種趣味,所以我並不擔心,當大家 在電影節看到這部電影的時候 ( 註:《春嬌與志明》是今年 香港國際電影節的開幕電影 ),大家便會明白,合拍電影不 一定會沒有了自己的個性。
這次拍續集會否有壓力?
PAGE
Mar 2012
彭:其實它也不算一個續集,只不過是延續了這兩個角色,
16
事實上它是一個新的故事,因為我會覺得不需要跟上一次完全一 樣。這次變成了一個比較接近愛情片的電影,上一集會接近喜劇 多一點。不排除下一集《志明與春嬌》買樓買著一間鬼屋,變成 鬼片也說不定。
▲ 頭腦靈活、 懂得打爛沙盤問到篤, 與人有無窮無盡的話題 ▲ 對文化藝術、設計、 文物古蹟、歷史有興趣; 有一定的文字功力 ▲ 對採訪工作有經驗 請將個人履歷寄至:
recruit@prismcreation.com
誠意邀請你加入︽ ︾團隊 成為我們的全職記者
如果你自問:
每月特稿 Special Feature
電影節觀影指南 文:阿角
圖片提供:香港國際電影節
每年香港國際電影節開鑼,筆者也要第一時間拿那本手冊細細閱讀, 還用原子筆圈圈畫畫,認真得像搵工一樣。也難怪,每年電影節選映 的電影星羅棋布,來自世界各地又各有特色,要挑選出「意中人」一 點也不簡單。想要專人推介一些精選之作?電影節藝術總監李焯桃卻 告訴我們,要看好電影沒有捷徑,甲之熊掌可能是乙之砒霜,掌握不 同環節特性才是王道!
電影入門級:「首映禮」、「影迷嘉年華」 初初接觸電影節的朋友,看「首映禮」和「影迷嘉年華」的精選電影一定不會失 手。「一些比較容易入口,不會看到一頭霧水,或者有話題性、有大明星或者大導演 的電影,這些我們便放入『影迷嘉年華』。今年三部奧斯卡外語片提名的三部電影, 有兩部也放了在這兒。( 第三部是「特寫波蘭」的《無光歲月》)」而「首映禮」的電 影更邀得導演出席首映與觀眾見面,星光熠熠。
焦點影片:加拿大《插班先生》
PAGE
Mar 2012
一天小學男生發現班主任在班房吊頸自殺,他們該如何
18
面對?代課老師拉薩走馬上任,他背後卻同樣有一段家破人亡 的過去。「這部我真的怕大家走漏眼……非常感動,說小朋友 的故事,香港人也可能特別有共鳴。」
進階級影迷:「大師級」、「作者風」 「『大師』便是大家公認年資很老,地位確立了很久的導演。」當中包括芬蘭 怪傑 Aki Kaurismaki 的新作《心靈港灣》、美國紀錄片大師 Frederick Wiseman 的 《癲馬艷舞團》以及年屆 99 歲的日本導演新藤兼人寶刀未老之作《明信片》,俄羅 斯的 Alexander Sokurov 更憑《浮士德》一片勇奪威尼斯金獅獎。「作者風」也不 容忽視,內地導演王小帥、加拿大的 Guy Madden……多位導演各有風格。
焦點影片:伊朗《這不是電影》 「這個很有趣,伊朗要禁他拍片二十年,所以他 強調『這不是電影』。」導演 Jafar Panahi 片中一 時在鏡頭前講述自己的拍片計劃,一時與律師相討案 情,倒垃圾又遇上大學生,半真半假間妙趣橫生。「所 以只要你有創意和想像力,即使不讓你拍片,沒有任 何 crew,也可以拍得出電影。」
給愛驚喜的你:「自主新潮」 顧名思義,這個環節放映的都是獨立電影。沒有主流的框框、資金的包袱,拍得 更放更大膽,不過「啱口味」與否就更考驗觀眾眼光。「它們比較低成本,但勝在創 意飛揚,很『後生』。」李焯桃解說道。
焦點影片:法國《81 年,我追不到的女孩》 平凡花店少男遇上有錢女驚為天人,為接近心上 人,唯有扮 Blue Blood 扮有錢,走入巴黎望族世界學 講右派理論,弄至笑料百出。「81 年有個很具體的政 治背景,那年法國總統大選勢成水火,你支持 A 我支 持 B,因為當時的候選人米特朗 ( 後來當選法國總統 ) 是左派,法國未試過選一個這樣的總統出來。」
現在上映 Now Showing
那些可敬的女子 文:阿角
圖片提供:安樂影片、發行工作室
一直只聞其聲的《鐵娘子 ﹣戴卓爾夫人傳》與《桃姐》不約而同選擇三月上畫, 正巧碰上了三月八日國際婦女節,不知是否有意向女性致敬呢?這兩齣同樣由女導演執 導、改編自真人真事、以女性為主角的電影,卻上演著兩段截然不同的人生:《鐵娘子》 (The Iron Lady) 的戴卓爾夫人在上世紀末叱吒風雲,而《桃姐》(A Simple Life) 的老傭人 照亮的,則是少主 Roger 的世界。
影響世界的女人 由演技出神入化的梅麗史翠普飾演「鐵娘子」戴卓爾夫人, 相信無人有異議吧? 苦練口音、語氣還是其次,最重要是梅麗史 翠普演繹出戴卓爾夫人的強悍與氣勢,同時把其老年時的遺憾與
PAGE
Mar 2012
失落演得絲絲入扣,把這位一生傳奇的英國女首相之英姿重現眼
20
前。難怪曾提名 17 次,繼 1982 年以《蘇菲的抉擇》封后之後, 一直與奧斯卡擦身而過的她,終於憑此片再次榮獲影后寶座 ( 註: 梅麗史翠普總共得過 3 個金像獎,除 1979 年首次憑《克藍瑪對克 藍瑪》獲頒最佳女配角外,其餘兩次均獲最佳女主角獎 )。
早已於《媽媽咪呀》跟梅麗史翠普合作過的導演 Phyllida Lloyd, 這次決定以戴卓爾夫人與丈夫丹尼斯.戴卓爾的愛情為骨幹,透過晚年 的她與丈夫鬼魂之間的對話、互動,去回顧這位傳奇女性的一生。她本 是小鎮雜貨店東主的女兒,自小受到父親的思想影響,一心要有一番作 為,但縱使貴為牛津大學的畢業生,其背景及女性身份卻叫她路途上波 折重重。後來她愛上年輕商人丹尼斯.戴卓爾,二人的婚姻助她以戴卓 爾夫人的身份進入下議院,展開從政之路。排除萬難在男性主導的議會 中脫穎而出,成為英國第一位女首相,躍身國際政壇。一切成就均從其 願,卻在不知不覺間犧牲了家庭……在這位「鐵娘子」心目中,這又值 得嗎?
《鐵娘子 ﹣戴卓爾夫人傳》 導演:Phyllida Lloyd 演員:梅麗史翠普、占百路賓特 上映中
成就他人的女人 可喜的是,葉德嫻亦憑著《桃姐》勇奪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女主角 獎,以其細緻樸實的演技把這個老年角色演得生動可愛、扣人心弦。她 飾演的桃姐在李家打工多年,一手湊大由劉德華飾演的少爺 Roger,由 換尿布、煮足三餐,到親眼看他長大成人,二人的感情其實早已好比母 子。後來桃姐中風入院,為免成為負擔而要求入住老人院,但面對陌生 的環境和怪異的院友亦不甚習慣。幸好,主僕感情沒有因而減淡,一次, Roger 更特意帶桃姐參加電影首映禮,桃姐首次盛裝赴會,終有機會見 到電影明星,以及見證 Roger 的成就,令桃姐感到人生已無遺憾…… 許鞍華導演在《桃姐》中,繼續以其對小人物生活的獨特觸覺,訴 說這段動人的「母子情」,更進一步地注視了老人們的生活和心理狀況,
《桃姐》 導演:許鞍華
在今日人口逐漸老化的社會來看,更多了一重意義。桃姐與 Roger 的
演員:葉德嫻、劉德華
故事,又可會叫你想起身邊需要關心的哪一個?
上映中
妄想扭轉港人只懂炒股炒樓、到深圳只為按 摩、到台灣只到士林夜市、到澳門只想碰運 氣的宿命,誘導所有人搞旺中港台澳的藝術 場地,將這些地方擠得水洩不通;
▲
▲
▲
讓文化藝術,融入生活你我。
——
古天農的戲劇藝術
從小玩具看大世界
李雲俠的剪紙藝術
藉藝術加深我們對身邊一事一物的了解;
www.amcnn.com/video_browser 更多訪問影片,請上
提昇所有人並我們的下一代對藝術的興趣, 會因為藝術培養出想像力、創造力和遠見; 間接地起著鞭策西九發展的作用。
www.facebook.com/amcnn
大師傑作 Masterpiece
La Primavera, c. 1482, Sandro Botticelli (1445-1510)
作為波特切利最著名的作品之一的《春》,與畫家另一幅舉世聞名的作品《維納斯的誕生》同樣以希臘神話 為主題,把冬去春來、繁花盛開的景象,透過符號和比喻展現出來。 畫面最右邊的是西風之神 Zephyrus,他帶著三月之風追逐著未來的妻子 Chloris,二人的接觸令她口中長出鮮花, 而她亦因此蛻變成春之女神。愛神維納斯站在畫面中央,管理著整個花園,兒子邱比特則蒙著雙眼,手中持著弓 箭指向賜予世界美麗、青春與輝煌的美惠三女神。最左邊的 Mercury 則以其節杖保護著花園免受烏雲的威脅。
專題故事 Feature
因為劇場,因為詩,讓來自台、法兩地的兩位揚眉女子 ﹣劇場達人徐堰鈴與編舞家米希恩.艾維吉兒 (Myriam Herve-Gil) 相遇相知,更決定一同以二人喜愛的女詩人狄 金生 (Emily Dickinson) 為靈感,創作了《明天的這裡會 有黎明嗎?》舞蹈劇場。擔綱演出的徐堰鈴,被台灣傳 媒譽為「劇場小天后」,看她今天站在舞台上光芒滿瀉, 身兼編、導、演三職游刃有餘,想不到當初她選讀戲劇 系的原因之一,竟是自覺「無法當一般的大人」?
文學.劇場.奇女子
﹣《明天的這裡會有黎明嗎?》
PAGE
Mar 2012
文:徐堰鈴
24
徐堰鈴 小檔案
整理:阿角
台灣劇場演員。自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及研究所畢業後,即成為自由身演員,曾與多 個大大小小的劇團合作,演出作品包括賴聲川作品《暗戀桃花源》、《如夢之夢》, 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愛蜜莉狄金生》、《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備忘錄 ﹣動作》 等等,自編自導的作品則包括《三姊妹》、《表演工作坊》及獨腳戲《給普拉斯》。
用戲劇角度看人生
愛蜜麗.狄金生 (1830-1886) 狄金生是十九世紀美
你是怎樣開始投入戲劇的? 能把自己喜歡的事情當作是工作,當然是最好的。
國最重要的詩人,寫
沒有辦法當大人是開玩笑的,我在研究所的時候,剛好遇
品常常圍繞著永生和
作風格獨特破格,作 死亡。她也是一個很
到馬汀尼跟賴聲川的製作,這兩個製作的經驗都很紮實,
孤僻的人,不喜與人
剛好也是那一陣子參加魏瑛娟的演出,他們三個的不同面
交際,晚年更不願離 開房間,只靠書信與
向,和後來陸陸續續的機會,恰巧給了我比較開闊和肯定 的,對戲劇的認同。
劇場吸引你的地方在於…? 現場性、集體的行為。它其實是非常勞動性質的、就 是現場表演、集體到位。啊!它有太多可以說的~
由普拉斯 (Sylvia Plath) 到狄金生
朋友溝通。她一生詩 作近一千八百首,在生前只有七首能夠出版, 更遭到出版商的大肆修改,以符合當時詩詞的 格律與規則。雖然狄金生的詩在她的時代不為 大眾接受,在死後卻逐漸受到後世重視,更深 深地影響了後來思想、藝術、文化的發展。
在你過往劇場的演出裏面,有沒有 一些令你難忘的經歷? 每個演出都有難忘的經驗,特別
《明天的這裡會有黎明嗎?》圍繞著美國女詩人狄金
是每一個「第一次 」。第一次登上大
生創作,你們最想呈現她怎樣的面貌?
舞台、第一次演動物、第一次邊說話
其實,是以這位女詩人為靈感,深入的去捕捉「等
要邊跳舞、第一次扮成小丑、第一次
待」。等待的心情和狀態:這是一份過於真實的想像,也
在舞台上真的泣不成聲、第一次演出
是充滿想像的真實。尤其是這個等待,將近二十多年。
被中斷了、第一次冒著大雨繼續演出、
你的獨腳戲《給普拉斯》以詩人普拉斯為藍本,《三 姊妹》也是從《白蛇傳》出發,文學在你的創作裏是 不是很重要的一項素材? 當然!文學還是被我看作比較古典的戲劇工具,尤其
第一次完全沒有辦法進入情境 ……所 有的第一次都是珍貴的。比人生更安 全的經歷!
你有偶像或是非常欣賞的人嗎?
是希望自己可以藉文學程度比較高的作品,讓自己進步。
哈 哈, 我 希 望 我 有 羅 伯 勒 帕 吉
當演員或編劇,所涉獵比較非時下流行語的嘗試時,作品
(Robert Lepage) 和莫努虛金 (Ariane
的深度會比較好。
Mnouchkine) 的 導 演 才 華。( 註: 羅 伯勒帕吉是加拿大著名演員、編劇、
有關徐堰鈴的二三事 作為演員,在演出上有沒有甚麼心得或習慣? 演出的時候,身心狀態要非常良好。我覺得,所謂的 「良好」又有很多意思。準備好自己、準備好該熟悉的部 份,真正在面對演出的現場時,我的習慣都會保持心裡很 大空間的即興,這也是一般說得把每次演出視為一次新的 發生。
電影及劇場導演,才華洋溢,被譽為 當代最重要的劇場大師之一;莫努虛 金則是法國前衞劇團「陽光劇團」的 導演,該團以結合肢體與即興的演出 風格而聞名 )
對於你來說,戲劇是甚麼? 戲劇是表達-特別是表達渴望。
專題故事 Feature
劉斯傑 ﹣彈出驚喜本土夢
PAGE
Mar 2012
文/攝影:阿角 部份圖片提供:三聯書店(香港) 有限公司
26
劉斯傑 小檔案 香港立體書作家。曾任雜誌首席插圖師、動畫公司美術及創作總監,其執導及 擔任美術總監的獨立動畫《我阿媽係外星人》曾獲香港及國際多個獎項。
打開書,竟彈出醒獅頭/雪糕 車/牛頭角下邨/故宮?它們 其實是立體書創作人劉斯傑 的作品!自 2009 年第一本書 《香港彈起》開始,劉斯傑便 把不同的風光入書:舊樓、車 仔檔、節慶甚至是中國建築。 以紙藝重建這些生活中的小風 景,皆因本身深愛本土元素, 也希望藉此把不同年代的人連 結起來:「立體書是一種小朋 友、大朋友也會看的東西,某 程度上它是一道橋樑。它是令 兩代人連起來,一種不錯的工 具。」
2009 年推出立體書《香港彈起》,以三代人住屋的居所變化為主題,收納香港大半個世紀的城市變遷。 首作大受歡迎後,陸續出版不同主題的立體書,包括以中國古今建築為主題的《中國彈起》、介紹香 港不同交通工具的《陸上公共交通》、重現街邊流動小食檔的《車仔檔》,以及講述香港大大小小傳 統節慶的《香港節日》。
專題故事 Feature
PAGE
Mar 2012
由本土元素開始
28
「全球的立體書很少說中國文化。至於香
基本去開始。我阿嫲那個年代,想到甚麼便攤
港,更不會有人去理會這個如此小的地方,來做
開在地上賣。其實大家可以試多一點,做多一
一個立體書的創作。」當時劉斯傑想,既然沒
點,不要抹殺那麼多空間。」他認為,抱著一
有人用這個方法去記錄香港文化,自己便更需
個訊息去做一本書,即使讀者未必會明白或感
要去做這件事。由這個想法開始,他花了近一
受到他的想法,但也可引起他們的好奇心,去
年時間創作《香港彈起》。出版後,他發覺立
探究更多:「例如一次有個小朋友跟家長買了
體書原來可以勾起小朋友的興趣,為他們打開
《車仔檔》之後,小朋友便不斷問家長關於他
認識文化的大門:「這是我做之前沒有想過的,
小時候吃過的東西,這也是一個口述歷史的傳
直至出了第一本書的時候才發現,於是想利用
播。可能小朋友不問的話,父母就不會說,那
它帶引新一代去留意一些正在消失的東西。」
他們離開了以後,這些訊息便會中斷了。」
他認為,創作立體書,最重要是要有一個
而他的下一本作品,便希望能夠以排檔來
向讀者傳達的理念:「舉例說,我做《車仔檔》
探索空間的主題:「香港空間很小,如何可以盡
時候,其實是想說我對這些食物的懷念,以及
量運用這些空間?在這樣狹窄的環境裏如何可
香港當時那種經濟模式:很多機會,讓人從最
以能屈能伸?這是我今次的 high concept。」
從無到有的藝術 一個個美侖美奐的立體作品,通通都是由空想開始,而少 有從理論方面出發。「我本身沒有讀過 paper-engineering, 所以我其實是零理論的。」劉斯傑會先定好理想中作品的大圖 畫,例如製作一架巴士,它是如何呈現?裏面有沒有座位?構 思好後,他便開始動手嘗試把它實踐出來:「試的時候通常沒 有那麼『靚仔』。」當成功試砌好一個模型後,他就會把它拆 散,然後掃描入電腦微調、上色,最後印出來試摺,沒問題的 話,一件作品便差不多大功告成了。 有時某幾件作品會比較花巧,像《香港節日》內的「舞火 龍」便有模仿點香的光纖著燈效果,或《車仔檔》的「雪糕車」 會播出《藍色多瑙河》:「如果著燈,我便不想為著燈而著燈, 我希望那件事是有原因的。」 想不到的是,他之前從事雜誌插畫設計及動畫公司的經 驗,竟也可運用在製作立體書之上:「很神奇的,我現在做的 東西,其實大部份也是來自之前工作所學。例如有一段時間做 雜誌,學插圖設計,順便學別人怎樣排版,所以我的書在構想 初期版位早已定好了;做動畫的時候學立體結構、顏色的控制、 對立體的觀念,還有如何控制鏡頭,因為立體書很講求設計師 把一個怎樣的畫面呈現出來。」
專題故事 Feature
在他心目中,立體書最吸引的地方是它從平 面到立體的空間變化:「它那種從無到有,這是 我覺得頗神奇的。不像變型玩具,它本身已有一 個 volume,但立體作品空間感的變化,對我來 說是很大的。」
創意從小開始 也許三歲定八十這句說話是真的,原來劉斯 傑自小便喜歡做手工、砌模型的了。他記得小時 候家裏有一副沒有說明書的模型,一次他想根據 盒面的圖畫把它還原,卻遭到母親制止,當時他
「創作的過程可以啟發人的思考。」就如他
爺爺說的一番話,令他一生難忘:「他說:『既
做立體書的時候,也總以「自己想學習甚麼?」
然他有這樣的天份、心機去做這件事,為甚麼不
為起點,而不是考慮市場想要甚麼:「我發現自
讓他試試呢?這也是一個功課來的。』這一件事
己對古建築有興趣,所以我做了《中國彈起》;
便啟發了我。」
然後我對香港交通發展與城市的關係也有興趣,
現在到自己成為父親,他也會陪自己的小朋
便做這方面的資料搜集……在過程中,我一直在
友做做勞作、發揮創意,例如用廁紙筒做動物園、
學不同的東西。」而他也希望這些作品能夠引起
畫畫油畫。他認為,對孩子來說,創作不過是個
讀者的好奇心,自行發掘更多:「我形容我的書
契機,最後還是該放手讓他自由發展:「我不是
有種索引的感覺,假如有個小朋友看完對獅頭有
想他走我的路,但我覺得這可啟發一個人,因為
興趣,這本書說不了那麼多南北獅的起源、歷史,
無論是寫程式、做生意還是做物理學家,你也要
那他便會自己繼續去尋找。」
PAGE
Mar 2012
有創意。」
30
廣告查詢 2111 1192
size: 65mm x 86mm
專題故事 Feature
王澍 用舊磚棄瓦砌出了普利茲克 文:小米 攝影:陸文宇、呂恆中 嗚謝:普利茲克建築奬
圖片提供:業餘建築工作室
王澍因奪得今屆的建築界「諾貝爾獎」- 2012 普利茲克建築獎,使世界 對他刮目相看。最為人津津樂道,是這位沒喝過一滴洋墨水,作品也不 曾離開過本土的中國建築師,憑藉過人的建築視野和胸襟,令中國傳統 建築首獲世界肯定。提及他的建築語言,最令人拍案叫絕的,相信必定
PAGE
Mar 2012
是「以舊磚棄瓦打造出新建築」。
32
王澍 小檔案 1963 年生於新疆烏魯木齊,畢業於南京工學院建築系及建築研究所碩士;2000 年 上海同濟大學建築城規學院建築學博士。他在 1997 年創辦業餘建築工作室。現任 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建築藝術學院院長,同時是美國多所著名大學的客席講師。
2011 年成了第一位擔任哈佛大學研究生院「丹下健三客座教 授」的中國本土建築師。其膾炙人口的代表作,包括蘇州大 學文正學院圖書館、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園一、二期工程, 寧波博物館、世博會寧波滕頭館等。
2005 年參加義大利帕爾瑪國際建築節「中國新建築展」; 2006 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中國館代表建築師,參展作品「瓦 園」;2006 年參加荷蘭建築師協會(NAI)主辦「中國當代建 築展」。2010 年與太太陸文宇一起獲得德國謝林建築實踐大奬; 2011 年獲得法國建築學院金奬;2012 年榮獲普利茲克建築奬。
專題故事 Feature
寧波博物館是王澍其中一個重要作品,並於 2009 年獲得中國建築界最高殊榮魯班奬。博物館的形態以山、水、海洋為概念,實踐 環保和節能的理念,也突現中國傳統色彩﹣外牆用上逾百萬塊舊磚瓦(有些來自明清古城),內牆是富含民間特色的毛竹,這也令 作品滲透出濃厚的江南民居韻味。
對一磚一瓦的感情 看王澍作品,其中最令人嘆服的,就是他運用富中國 傳統特色和鄉土風味的舊磚舊瓦,打造樸素又極具中國人 文氣質、兼有時代感的建築作品。 以他其中一個代表作﹣中國美院的象山校園項目為例, 在一個八百畝、建築佔地 16 萬平方米的空間,採用因回收 而得的舊民居的磚、瓦、石合共七百萬塊,鋪砌建築的屋 頂、外牆和地面,配合水泥結構,造成樸素自然又令人驚 豔的建築景觀。 一次和台灣建築師阮慶岳的對話裡,王便 曾這樣讚美舊磚瓦這材料:「他們都是吸光的,和自然立 即融合,而不像新造的東西賊光閃閃的。這些材料更會隨
PAGE
Mar 2012
自然風雨變化,越老越動人。」未知這種喜愛,會否和他
34
的切身經歷有關:12 歲經歷一次地震,一家人要棲身於用 這個上海世博會滕頭案例館,王澍說其設計靈 感來自明代畫家陳洪綬的《五泄山居圖》。中 國園林的「門洞」結構化作入口,並以從奉化、 鄞州回收的六十萬塊舊磚瓦裝飾牆身。
廢鐵木頭造的小屋。小小王澍跟在大人身後是小工,合力 造屋的過程使他深刻感受到用舊物興建的快樂和尊嚴。
中國美院象山校區是殿定王澍在建築界地位的作品。王澍把這個位於杭州南部群山東部的校園,設計成一個向農村開放的建築群, 建築物本身充滿動感和曲線,隨四周山丘起伏而扭轉偏斜,其中的回廊和走廊更像蛇般穿梭建築物的裡外。
傳承傳統的美麗 說回這個象山校園的設計,也和 他對中國傳統的迴圈建築的察看有關。 他曾說一間傳統民宅牆上,也可能發 現唐、宋、元、明、清等時期的磚石。 他於是也用上這些磚瓦來建造象山校 園,讓建築物盛載更久遠的歷史,作 品也使他在中國建築界名留青史。 在王澍心裡,中國建築傳統是一 個有機循環的體系,當中動人的細節, 是現代建築遠不能及的。不過他也發 現,這些值得珍惜的東西,現在只有 在農村裡才能找到,所以他刻意把這 些細節和特色,體現到他那些帶有新 鄉村主義風格的作品。這和他對城市 建築的主張也一脈相承的,「城市最 有價值之處,是傳統延承所帶來的文 化獨特性。」
王澍的作品,在中國美院的新校區部分,置入了稻田菜圃為景觀處理,代 替了常見的花卉草木景色。他說這是因為他喜歡親力親為的勞動作業,並 且它特有的農村氣息。設計象山校園時,他也一直想著要帶學生們親身下 地耕作,體驗土地的種植和季節的更替。
專題故事 Feature
蘇玉華
的 演藝之道 文:阿角 部分圖片提供:香港話劇團 ( 攝影:Pow@BLUER)
無論是演出電視劇還是舞台劇,擔當倔強或溫柔的角色,她總 是散發著一種令人難忘的獨特的氣質。這點在劇場中更發揮得 淋漓盡致,從《我和春天有個約會》溫柔的鳳萍、《新傾城之戀》 慧黠的白流蘇、《暗戀.桃花園》溫婉的雲之凡,到這次《心洞》 裏受喪子之痛糾結的 Becca,在化身不同角色的形像之餘,其個
PAGE
Mar 2012
人光彩亦擄獲了每個觀眾的心……她就是蘇玉華 (Louisa)。
36
蘇玉華 小檔案 香港著名舞台劇、電視演員。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後,加入香港話劇團為全職演員,期 間演出《我和春天有個約會》舞台劇及電影版而為人所熟悉,及後於舞台、電視雙線發 展。其他曾經演出的舞台作品包括:《南海十三郎》、《新傾城之戀》、《暗戀.桃花園》、
《重回凡間的凡人》等等,當中憑《蝦碌戲班》及《生死界》分別於 1993 年及 2003 年獲頒香港舞台 劇獎最佳女配角 ( 喜/鬧劇 ) 及最佳女主角 ( 悲 / 正劇 ),實力備受肯定。電視演出作品包括《刑事偵 輯檔案 I / II》、《茶是故鄉濃》、《男人之苦》等等。2009 年,她考獲亞洲文化協會「利希慎獎學金」, 赴紐約深造戲劇。
專題故事 Feature
深入角色,她也發現了這個女人的脆弱和善良: 「當我慢慢接觸她的時候,我逐漸了解她的脆弱, 了解到她會如此要求自己和他人,也是出於一個 好的出發點。慢慢我便很理解她,亦覺得她本身 是一個很值得認同的角色。」她說,其實自己跟 Becca 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二人有相近的年 紀、興趣,她自己也曾在美國生活過:「在背景
「不愛上你的角色是不行的」 談到以往演過的角色,Louisa 笑說自己每一 個也喜歡——倒不是客套話——因為這是演繹一
上我覺得是比較貼近的。」當然,她沒有經歷過 失去兒子之痛,卻在閱讀劇本的過程中,深深體 會到角色的感受、哀痛。
個角色的第一步:「你不愛上你的角色是不行的。 我記得我第一次做《我和春天有個約會》的時候, 我犯了一個最大的毛病——便是我不愛我的角
「這是一部說『傷痛』的戲,我覺得,更是
色。」當時她覺得鳳萍這個女孩很儍,跟一個不
說如何生活的一部戲。」當人面對生命中巨大的
知所謂的男孩去越南,還客死異鄉:「當時我不
傷痛,該如何自處、如何繼續生活? Becca 與
斷去問:為甚麼這個女孩那麼蠢?」但原來當演
丈夫 Howie 在一宗交通意外中失去了兒子,母親
員不認同自己的角色,是不會做得快樂、不會做
與妹妹也撫平不了她的痛,卻偏偏在撞死兒子的
得好的,所以後來重演的時候,她便決定要發掘
少年 Jason 身上,找到了出口:「我讀劇本的時
鳳萍的優點:「其實她是一個很有傳統美德的女
候有很大的震盪,它真的寫得很好,所以導演 ( 馮
孩子。當我找到她善良的本質後,我發覺這個角
蔚衡 ) 一找我的時候,我便立即答應了。我相信
色是成立的,她變得可愛了,變得令人難忘了。」
每一個女演員讀過這個劇本以後,也會很渴望演
幸好如此,我們後來才有機會看到那個令人憐惜
出這個角色。可以做這套戲,我覺得很幸福。」
的鳳萍。 「這次其實也是的,Becca 是一個你會覺
PAGE
Mar 2012
得……有時頗刻薄的。」這次她擔演普立茲得獎
38
「可以做這套戲,我覺得很幸福」
劇作《心洞》裏,喪子的母親 Becca 一角,也 不是一個人見人愛的角色。她說,Becca 是一個 對於很多東西也看不過眼、希望事事做足一百分 的女人,甚至可以說是有點難相處。不過,隨著
有關傷痛、有關生命,可能大家會以為《心 洞》是一齣很沉重的劇,但 Louisa 解釋,它不 只不沉重,相反還相當幽默:「劇作家在劇本 最後一頁強調,演員千萬不要傷感地做這齣戲, 千萬不要突然加一個喊位,不要突然去擁抱你 的對手,千萬不要。」她解釋,因為劇作家在 生活中觀察到,生命正正是由很多不完整的片
她坦言,在當演員這麼多年來對自己的要
段和關係組成,情緒也不一定會爆發或得到撫
求也愈來愈高:「好像芭蕾舞蹈員用來壓腿的那
平。她坦言這是在劇本中自己最喜歡的部份:
條 bar 愈擺愈高一樣。我希望不要讓自己懶惰,
「因為我覺得生活便是這樣。」
或者『是但』就算,希望自己做一個有要求的演 員。」另一方面,她現在對自己的工作也多了一 種使命感:「我會問自己:為甚麼要做一個演員?
「做演員是一生的事業」 作為演員,Louisa 對自己的要求很嚴謹。
如果只是要滿足自己,去到這個階段我覺得好像
她認為,一個好演員其實並不只是鑽研劇本、
不夠,可以做多一點。我希望可以用自己所做的
演出角色,而是要不斷去追求完善,在身體、
事情去影響社會,或者影響別人,那怕是一個人,
思維和修養上提升自己:「做一台戲、一個角色,
那怕是一刻也好,若果可以通過我所做的事去啟
其實你不只是去說話、做動作這麼簡單,而是你
發別人,去令人思考多一點,或者讓大家行動多
的身心靈需要結合。你要有一個很敏感的觸覺,
一點……那我便會覺得自己的工作很有意思。」
一個很完善的身體,才有可能做好一個角色。」 因為她深信:「我覺得做演員是一生的事業。」 也許就是一句「不進則退」,她認為要不斷提 高水平,開闊自己的眼光,吸收不同的養份, 才可在演員這條路上行得愈來愈好。
www.amcnn.com
香港話劇團《心洞》 日期:17-18, 20-24, 27-30, 31/3, 3-7/4/2012 (19:45) 18*, 24*-25, 31/3, 7/4/2012 (14:45) 地點:香港藝術中心壽臣劇院 ( 香港灣仔港灣道 2 號 ) 票價:HK$300/200 ( 星期五至日 ) HK$280/180 ( 星期一至四 ) * 設演後座談會
專題故事 Feature
《電音漫步》 ﹣遊走磁場感應和自由之間 文:余智敏
我們一直都認為一門創作應該至少有一位創作者,就像一部電影不可 沒有導演,舞蹈不能沒有編舞者一樣。創作者好像是不可或缺,還是 我們可以採取主動重新界定角色?或者「作者」可以隱身,「觀眾」 成為主導;「觀眾」又能否稱為「參與者」而不再只是「觀」與「眾」? 第 一 代 聲 音 藝 術 家 Christina Kubisch 在 作 品《 電 音 漫 步 》(Electrical Walks) 中以磁場感應生成的音樂,讓參與者經歷在規劃的空間中釋放
PAGE
Mar 2012
的自由思想。
40
Christina Kubisch 小檔案 來自德國的 Christina Kubisch 是第一代聲音藝術家。最初修習作曲,後來研究出以磁 場 感應等技術來製作聲音藝術裝置,後來更把「光」作為元素加入音像作品 之中。她的作品被稱為「藝術合成」,一方面發掘了視覺藝術中的音響空間及時間維度,
另一方面也重塑了音樂世界中物質與形式的關係。她過往曾獲德國工業協會獎 (1988)、德國聲音 藝術榮譽獎 (2008)、薩爾州電台傳媒藝術獎 (2009) 等獎項,而她的作品亦曾在世界各地展出, 包括歐洲、美國、澳洲、日本、南美洲等等。
專題故事 Feature
國際著名的德國藝術家 Christina Kubisch 今次應城大創意媒體中心之 邀,在其藝術節演出《電音漫步》系 列作品,也屬亞洲首演。今次「香港 漫步」的路線圍繞在創意媒體中心內 發生。參與者戴上特別的無線耳機, 在 Kubisch 的引領中遊走創意媒體中 心內。在短短的一小時裡,整座大樓頓 然成為了演奏廳:參與者一邊發掘不 同的空間角落,一邊聽到磁場感應而 生的音樂。訪問中,她分享說自己喜 歡到處聆聽和收集聲音,然後儲藏在
《電音漫步》中的特製耳機
至今已有數千個聲音檔案的資料庫內。 Kubisch 提到這十多年來,四周的聲音 起了巨大的變化,它們比從前強烈而 且音量提高了。今次造訪香港,她坦 言需要更多時間認識香港錯綜複雜的
因此,正如 Kubisch 所言,聲音藝術的討論中不但包
音 響 空 間 (Soundscape)。 就 以 地 鐵
含聲音本身,更重要是打通空間建構和視覺藝術三者的對
和電車為例,聲音像血脈般流通身體
話。以《電音漫步》為例,由參與者戴上耳機一刻,身體要
不同地方,而且同樣的聲音能把不同
連接的部份不但有磁場感應生成的音樂,還有當下身體驅使
地方的聲音串連。就像縱然電車能把
尋找的聲音來源,用肢體去重新認識一個空間,不論對空間
人從北角輸送到灣仔,兩個地方所建
熟悉與否,發掘從前不曾停留或留意的空間。同時大腦亦運
構出的音響空間還是各有摸索的領域。
用想象,將數者連繫起來,建立另一個印象。她以最直接的
PAGE
Mar 2012
類比傳輸(Analog Transmission),讓參與者在路線內自
42
由遊走,發現聲音的流動性及與身體的互動性。耳機之內, 參與者各自成為空間的探索者,因應對空間的理解或好奇而 www.amcnn.com
編出一個屬於自己的曲目。耳機之外也因著他們身處在當 中,作品因而發生在當下,這是一場不能重覆的演出。
其實聲音藝術並沒有一個既定的做法,令參與 者開放自我和享受其中的經驗,才是 Kubisch 關注 的地方。Kubisch 早年修習單簧管、鋼琴和作曲, 身處正在反思傳統藝術的七十年代歐洲社會,面對 如此氛圍,她認為藝術總不能每天把自己關在房間 日以繼夜練習,所以決定跳出自己原來的框架,在 聲音藝術作不同的實驗,研究用磁場感應等技術來 製作聲音裝置的方法。一次與聲音藝術之父 John Cage 見面,給她留下深刻印象,她認為 Cage 既能研究出一個開放的機制讓參與者和作品互動,
參與者戴上特別的耳機在升降機前聆聽磁場感應生成的音樂。
同時他亦清楚意識到藝術家在作品中的崗位。她認 為,開放作品予參與者是藝術家的責任,她也一直 學習。而作為參與其中的我們,不一定需要認識以 上的技術,只要我們張開耳朵細心聆聽和觀察,就 能夠慢慢進入作品世界中。 對聲音藝術感興趣的人士,Kubisch 認為,經 驗絕不是無中生有,也不應閉門造車。所以她會帶 學生到廢置的工廠,為那個環境創作。她明白環境 對學生來說是如何陌生,可以她就要學生懂得跟陌 生的環境相處,去學習聆聽被廢置的如何說話,說 甚麼話,建立一套屬於自己和空間溝通的語言。說 到這裡 Kubisch 鼓勵各位要多出外,面對實在的環 境,仔細聆聽外在聲音如何跟自己互動。 《聽雲》 除了《電音漫步》,創意媒體中心四樓亦展覽 Christina Kubisch 另外 兩件電磁聲音裝置《聽雲》(Cloud) 及《景觀》(Landscape)。 展期:2012 年 2 月 27 日至 2012 年 3 月 24 日(星期日休息) 時間:每天中午 12 時至晚上 8 時 免費開放,歡迎公眾人士觀賞。 節目詳情,請致電 3442 6553 查詢,或瀏覽網址: http://cmc.scm.cityu.edu.hk/tc/events/white_walls_have_ears.html
專題故事 Feature
張鈞量 情迷馬林巴
文:小米、張鈞量 翻譯、整理:小米 部分圖片提供:香港管弦樂團
張鈞量說,馬林巴 (Marimba) 名字的意思,是「會唱歌的木」。每當敲 擊著這些會發出圓潤音色的木鍵,都會使他「全身也跟著震動」,皆因 馬林巴的聲音,就是能和他的身體心靈連上了。這位當今亞洲樂壇新銳 樂手,卻原來和珍奇稀少的馬林巴遇上,機會僅屬百萬份之一。如果不 是 Beyond 葉世榮、港樂胡淑徽,還有郎朗…,他可能還留戀於鋼琴的餘
PAGE
Mar 2012
音,沒有當一個馬林巴演奏家?
44
張鈞量 小檔案 他生於香港,小時候隨家人移居温哥華,並在當地攻讀音樂,後來畢業於費城寇蒂斯音 樂學院音樂學士、波士頓音樂學院藝術家文憑及密西根大學音樂博士學位。他在 2008 年國際青年音樂會演奏家選拔賽取得冠軍後,隨即於紐約卡內基音樂廳的贊克爾廳,
張:張鈞量 (Pius Cheung)
作為一位馬林巴木琴演奏家,你可否談談馬林巴木琴﹣這種罕見樂 器的獨特之處? 張:我會用「天然」這個詞去形容馬林巴吧。它的音色,經由包裹 着橡膠和絨線的木槌,敲打着木琴鍵,聲音由琴鍵下的金屬共鳴體發出。 馬林巴不會發出很大的聲音,但它就是能和我的身體心靈直接又自然的連 繫起來。
你怎樣開始接觸音樂呢? 張:音樂充滿在我們日常生活的四周,只在於我們有沒有注意到它, 並細心地聆聽它。事實上,你可以把繁忙都市如香港街道上的聲音,又或 者我現時身處的美國奧勒岡州郊區的聲音,都可看為音樂。我猜想自己在 很小的時候已常常被聲音吸引,並被它牽動着情緒。在那時起,我開始探 索,可以如何循古典音樂訓練的途徑,讓我可以成為一個音樂家呢。
你怎樣開始接觸敲擊樂,然後是馬林巴? 張:這真是說來話長。就像很多在亞洲家庭成長的小孩,我自 5 歲開始上鋼琴課,然後在 9 歲學打鼓。我那時被當紅的香港搖滾樂隊 Beyond 裡的葉世榮啟發,要想做一名鼓手!(不過這個計劃沒有實現。) 我 10 歲時,在偶然的機會下於演藝學院跟香港管弦樂團的敲擊樂手胡淑 徽學敲擊,其實那時候我還不知道敲擊樂是甚麼。而事實上,鍵琴敲擊, 比如是馬林巴,是其中我最不感興趣的樂器。(當然,我最後在學習的過 程中愛上了它。)12 歲時,我舉家遷往加拿大温哥華,在那裡我也繼續 受鋼琴和敲擊樂的訓練。我唸高中時,依然視自己為鋼琴手多於敲擊樂手; 但當我上大學,要決定主修哪一種樂器時,我選了敲擊樂。這因為我縱然 認為自己是有能力的鋼琴手,在一些比賽中也取得奬項,然而我在敲擊樂 上的技藝,比起一眾和我年紀差不多的敲擊樂手還要好。
華盛頓甘迺廸藝術中心及波士頓伊莎貝拉嘉納藝術博物館首次演出。他剛與西門小交響樂團演奏卡拉斯頓 的馬林巴琴協奏曲,又在安大略省的斯特拉特福夏日音樂節中演出。他曾於艾伯塔與指揮蒂拉帕拉及愛民 頓交響樂團合作,在華盛頓的 cosmos club、奧柏林音樂學院、明尼蘇達的馬林巴琴國際會議及音樂節中 舉行獨奏會。
專題故事 Feature
之管弦樂團的敲擊樂器我也很熟練。雖然我很喜 歡樂團內作敲擊演出,特別是定音鼓,我對這 方面的專業樂手亦相當敬重,不過坦白而言我 想站在台前多於台後。我也有感於自己的性格, 我最好專注一種、多於複合的樂器。因為有鋼琴 作底子嘛,馬林巴自自然然成了我的選擇;每當 彈奏它,我也感到很舒服。作為一個大學教授, 我會教所有的敲擊樂器,但作為一個演奏家,我 集中在鍵琴敲擊。
對於馬林巴木琴,你是自學的嗎? 告訴你一個有趣的故事:當我進入寇蒂斯 音樂學院選擇敲擊樂,我也還沒有完全放棄去主 修鋼琴的念頭,直至有一日我在學校經過一個練 習室,看到另一位同學練琴,我深深地、徹底地 被他的琴藝折服了,我相信我怎樣也無法達致這 種超卓的演奏水平。那一刻起,我決定放棄去 當一個鋼琴家,而專心在敲擊樂上,永不回頭。 我後來知道這位鋼琴家是郎朗。 在寇蒂斯最後一年,我決定專注於馬林巴。 在寇蒂斯,我被訓練成一個全面的敲擊樂手,總
張:我當然不是自學的,不過我可以說, 我會自鋼琴和其他敲擊樂器所學到的,來演繹馬 林巴。比如我演奏馬林巴時,我會坐在馬林巴的 長椅,就好像一個彈鋼琴的演奏者。不過我相信 全世界只有我一個人這樣做吧。
誰是你最喜愛的作曲家 / 音樂家? 張:不同階段,我也沉迷於不同的作曲家。 我本身是巴哈音樂的發燒友,拉赫曼尼諾夫在一 些特別的地方總會常常觸動我。現時我也很喜歡 坂本龍一和陳奕迅。
馬林巴的歷史:
PAGE
Mar 2012
據古希臘文獻所載,這種古老的打擊樂器,誕生
46
於中美洲危地馬拉,由瑪雅人發明,後被非洲黑 奴傳到非洲,也在東南亞地區出現,音色跟歐洲 的木琴有很大差別。馬林巴與木琴同屬一個家族, 木琴的音域窄,音區高,音色清脆明亮,而馬林 巴的音域寬廣,音色圓潤渾厚,延續音長。
你喜歡甚麼樂章? 你最常彈奏的是甚麼? 張:太多了,不過我猜想我最喜歡的並 不能用馬林巴彈奏出來。因為我不會不斷練 這些曲子,於是我可以一個局外人的身份來 欣賞它。比如是馬勒的交響曲,我曾嘗試以 馬林巴來演繹它…不過很快發現這是一個糟 透的想法!
可否跟我們分享一次難忘的演出經歷? 張:我想是多年前在香港藝術節裡的演
是,當我捕捉到一種很抽象的感覺,有點不
出吧。雖然我在外地居住多年,我仍然視香
知所措也不能用言語說明的時候。那時候,
港為我心中的家。能夠在自己的地方,跟坐
唯有透過音樂,才能把它表達出來。
在觀眾席上的家人和朋友分享音樂,對我來 說是非常特別的。
可否跟我們分享任何有關音樂的想法? 張:真誠是做音樂的袐訣。無論以樂章、
你創作了不少優美的樂章。你最喜歡自
音樂語言或者演奏家的角度,只要它是真誠
己哪一個作品?你在哪裡尋找靈感的?
和坦白的,音樂便能和人們作出深入的連
張:像大部分的作曲家一樣,我總是喜
繫。我總是嘗試以一個開放的態度,尋找樂
歡我正在寫的,或最新的作品。然後我會經
音背後的意義。我最討厭那種以「貴族」的
過一個討厭自己新作品的階段,後來我會覺
心態來看待藝術,這會令人們對藝術音樂望
得它還可以,但我這時候已準備做下一個作
而卻步的。真正的藝術(音樂),是關於一
品。靈感是隨處可拾的。可以來自一次經歷,
個作曲家、演奏者和觀眾之間人性的對話,
一件物件,一次聆賞經驗。我最喜歡的那種
所產生的是真誠、不矯飾的藝術經歷。
太古新力量:「馬林巴的色彩」 日期:23-24/3/2012 (8pm) 地點:香港大會堂音樂廳 票價:HK$ 280, $200, $140, $100
專題故事 Feature
展望 從一顆石頭看宇宙 文:展望
攝影:唐萱
圖片提供: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UCCA)
整理:小米
作為一位知名雕塑家,展望所創造的,其實也近於概念藝術。他曾試過把作品《不銹鋼 山石》放置在珠穆朗瑪峰頂端,也把空心的不銹鋼山石拋在大海中隨流漂浮。太湖石, 這種被歷代文人視為極具觀賞價值的東西,在展望眼中,是一種微縮的景觀,內裡實蘊 含了整個世界。他最近一個展覧,就以自己的藝術語言 ﹣石頭,配合雕塑、裝置和紀錄 片的方式,打造了《我的宇宙》。 每個人對宇宙也有自己的看法吧,宇宙到底是怎樣開始的?是由神創造,還是經歷大爆 炸?黑洞有多深、人們能否踏上時光之旅… 對展望來說,宇宙是可以從一顆石頭爆出來的。因為「沒有人真正知道宇宙的誕生,因 為它早就在那裡,所謂科學權威也都是在假設。或許根本就沒有一個所謂真相,我們就 生活在一個不可能預知真相的空間裡,而這,恰恰又是每個人真正的機會,就是說,任
PAGE
Mar 2012
何人都有權利,都可以自己假設宇宙的誕生,假設真相。」
48
展望 小檔案 中國著名雕塑家,1962 出生於北京。他先後就讀於北京工藝美術學校、中央美術學院雕 塑系,畢業後留在中央美院工作,現任該學院的雕塑系教授。 他具有雕塑形式的藝術實踐運用了裝置、攝影和影像記錄,對傳統空間設計概念提出挑 戰。他於 1995 年製造的《假山石》系列,是對中國古典園林「供石」(亦稱「景觀石」)
今次展覧,分別以「外觀」和「內視」看宇宙。外 觀﹣以全方位 6 個巨大視頻,播放每秒 2000 幅高清高 速攝影機捕捉的畫面,記錄了巨石怎樣被炸開的過程, 就好像一場宇宙初始的爆炸,帶來了神秘未知的空間。 展覧廳內也展示了藝術家以不銹鋼材質複製了爆炸𣊬間 的凝定效果。 內視,則為展現宇宙的內在核心,7000 多件爆炸碎 石形狀的複製品,以不銹鋼的裝置懸浮在巨大的展示空 間裡。一切給予我們思考創作者內心的宇宙、以及我們 和宇宙之關的聯繫。 這個「宇宙」的籌備功夫實在非同小可,且聽展望 娓娓道來:「首先是準備階段,在這個階段中需要現場 拍攝爆炸石頭並把所有碎石運回通州工作室;接下來是 製作階段,用不銹鋼複製所有碎石,這個可以在我的工 作室車間完成;再次就是展覽的現場裝置,將有六塊大 屏幕同時播放約莫兩分多鐘超級慢速爆炸的影像視屏, 同時在展廳空中懸掛所有的不銹鋼碎石,它的空間形狀 來自於一個爆炸的瞬間…。」
展:展望
在你心目中,宇宙或生命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展:你今天看到的,就是我認為宇宙原初的誕生。 我的方法不是科學的方法,這是人類本能當中的一種想 像。我們每個人都會思考「原初」是甚麼:藝術家、哲 學家、文學家,還有普通老百姓或者是一個職員,無論 任何人都有權利想像這個世界,所以藝術家就更不應該 放棄去思考「誕生」的原初。這個作品叫《我的宇宙》, 它的概念就是我的世界。 的不銹鋼複製品。其光滑的不銹鋼表面具有鏡面的反射功能, 似乎把觀眾和周遭環境都吸收到作品中。不銹鋼岩石上反射出 抽像、扭曲了的現實,成為探討傳統和現代間交叉影響的視覺 盛宴。這作品也使他聞名於國際。其他代表作有《公海浮石》、 《都市山水》、《園林烏托邦》等。
展望的作品多次在國際雙年展、各大博物館以及畫廊中展出, 包括第五十屆和五十三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國國家博物館、中 國美術館、芝加哥當代藝術館、倫敦海德美術館、東京森美術 館以及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館。
專題故事 Feature
展 望:「 我 假 設 一 塊 石 頭 在 空 間 中, 從 中 心 爆 炸, 它 所 炸出的碎片都是第一次來到 這個空間,它們都有自己不 同的軌跡,它們的形狀是原 始的,沒有經過風吹日曬雨 淋浪打這些來自大自然的塑 造。
作為一位創作者,你覺得《我的宇宙》中最
的難題是和當地溝通有關安全的問題。其實我們
吸引你的地方在哪裡?
事先跟當地派出所都聯繫好了,然而跟隨我拍紀
展:藝術品創作實際上就是一個實踐過程。
錄片的攝影師、即這次紀錄片的導演是美國人,
但人的想像力是有限的,怎樣才能完成你所想像
他卻被當地人誤認為外國記者,後來當地的鎮書
的一切?這必定要通過無數次的實驗,才能得到
記更找上了我們。當所有的準備工作做好了:設
一個結論,到最後用實踐來完成想像。而這實踐
備、炸藥、合同,結果鎮書記一聲令下,停止了
的過程,就是樂趣、和吸引我完成想像的所在。
所有活動。要是真的停了,我們的物力財力就全
另外,我覺得作品中的物質材料也非常重要,因
白費了。於是我們和鎮書記商討,他的工作也很
為他們會直接影響你怎樣完善你想要的想像。
難做,結果我們足足停了兩天。最後一刻他終於
我們人類,是那麼渺小,小得像細菌。其實
同意了,可是拍攝時間已經過了。第二天下雪,
在浩瀚的宇宙中人是不值一提的。可是人的特殊
還是沒有拍成,原班人馬回北京又延遲到月底。
性,又做成每個人都具有來自內心的、巨大的想
幸好最後拍攝還是完成了。這個經歷對我來說是
像力。你所有的想像力是發自內心的,內心又可
特別深刻吧。
以裝得下整個宇宙。當你進入人心的時候會看到 整個宇宙;當你看到宇宙邊際時,也就看到了人
PAGE
Mar 2012
的內心。
50
從一位雕塑藝術家的角度,你怎樣看藝術這 回事? 展:我的雕塑語言,可以說就是我用過的各
創作《我的宇宙》的過程中,哪一刻對你來
種材料,但是不銹鋼這種材料是我觀念雕塑的基
說是特別深刻?
礎點,也就是我的語言。我的作品是詮釋對藝術
展:在現場看到大爆炸是非常震撼的。
看法的最好方式。也不僅是藝術,我的世界觀,
配合這次展覽,同時拍的紀錄片裡,大多數
宇宙觀都在裡面。
可否分享一次你最引以為傲的創作經歷? 展:我不滿意的作品一般不出工作室的。而我創作的每一個進展都很得意, 很難說哪次最得意呀。我覺得每一次的創作經歷都是特別的。而這一次《我的 宇宙》,因為創作時遇到的特殊狀況與其實踐難度,可以說是經歷裡最難忘的 一次吧。
從《假山石系列》、《我的宇宙》中,你特別喜歡以石頭探討自然界、 或表達一些事情。石頭對於你是否有一種特別的感情? 展:不銹鋼是一個公共材料,石頭也是一個公共材料,他們都屬宇宙的材料。 我覺得剛剛爆炸出來的石頭是沒有時間概念的,它是初次誕生的東西, 這個對於中國文人欣賞石頭的歷史來說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文人欣賞石 頭,其實是欣賞這個時間之前的事情。我以前所有的作品,都在尋找 這個世界的本質到底是什麼,或者說中國文化的本質是什麼,或 者說我看待事物的本質到底是什麼,最終我落實在一塊石頭 上,從一塊石頭開始,最後落實在一塊石頭上,一直是 這麼一塊石頭。當我覺得我已經把握了這個石頭的秘密 時,所謂的可能本質時,我要再往前走一步就變成了什 麼呢?再下一步實際上它是一個開端。 你要掌握一個世界的開始,不是說只是認識事物的 本質,而你還是要繼續往下認識事物的開始。
你覺得怎樣為之一件出色的藝術作品? 展:你看達芬奇、米開朗基羅、羅丹、八大山人、 杜尚等人的作品,這些人都是「始做俑者」,前一個時 代和後一個時代連接點的那個人,當然它們的技術也是 一流的。那些作品都非常出色。
平日除了創作,你還會進行甚麼藝術活動呢? 展:偶爾會收藏,主要為了幫助朋友,非理性的那 種;收藏我所遇到的報紙上的新聞;支持妻子的收藏。
今年有甚麼新計劃可以跟我們分享的? 展:我在考慮與 UCCA STORE 合作推出限量版藝 術品。休息、思考、陪女兒。
專題故事 Feature
唱出生命力
柯大衛 文:小米
圖片提供:華意堂藝術策劃
對本港著名的男高音柯大衛說,唱歌在他的生命中, 一直是一個表達自己和減壓的良方。 「學唱歌,鍛鍊聲音是比較特別的。因為它不像學鋼 琴,大家也要循序學 Bach 或 Mozart 的 sonata。而且每 個人的聲線也有它的獨特之處。 「我覺得唱歌最特別的地方,是你自己一個人唱,是 難以判斷究竟唱得好不好,或唱錯了甚麼,因為你聽
PAGE
Mar 2012
自己的聲音,跟別人聽你的聲音,完全是兩回事。」
52
柯大衛 小檔案 生於馬來西亞。因考取奬學金到香港演藝學院讀聲樂、並考獲該校的高級聲樂文憑、澳 洲昆士蘭音樂學院學士;後來到倫敦喬凱音樂戲劇學院完成歌劇深造課程。他在昆士蘭 讀書時,因贏得馬莉安.馬菲澳洲歌唱大賽,受聘於當地昆士蘭歌劇團,也首次踏上職 業舞台,飾演莫札特《唐喬望尼》的唐奧塔維奧。
唱歌的竅門? 擁有香港「抒情男高音」美譽的柯大衛,現
展,不比從前大家也一窩蜂去外國學音樂。至於
時在香港演藝學院教聲樂,身兼老師的他,娓娓
香港,他認為演出或欣賞的歌劇的機會比從前算
道來唱歌的微細處:「若你玩樂器,你聽到的和
多了一點,「現在有盧景文的非凡美樂、也有香
別人聽到的也一樣,你的手指怎麼動,你是看到
港歌劇院,香港藝術節也繼續引入很多外國歌劇
也控制到;然而唱歌嘛,你喉嚨裡的聲帶,你不
等…」他也寄望在外國讀聲樂或歌劇的,返港發
易控制,很多時靠想像力間接控制它。出來的效
展時也能對香港音樂圈貢獻多點,推動更多人喜
果怎樣,你自己也不完全聽到。因為你所聽的,
歡這類音樂。
一半靠出面反彈回來的聲音,另一半自聲帶經自 己的耳骨進入。」唱歌其實跟樂器訓練,有著另 一種的巧妙和難度。
喜歡具深度的歌 在本月 21 日,柯大衛將參與美聲曲藝社的
「自己聽自己的聲音,總會厚一點。若你真
Viva Musical,與其餘七位聲樂家,聯手炮製一
心喜歡唱歌,除了多練歌,還要有一位信得過的
場精彩的百老匯音樂盛宴。「我們選的除了美國
老師或朋友從旁指點。」
百老匯、倫敦西區音樂劇之餘,有一首是意大利
教 學 多 年 的 他, 有 感 於 現 時 學 音 樂, 無
文的,還有一首是由本地作曲家寫的音樂。」
論聽或睇也是容易多了:「只是一套歌劇也有
自言甚麼也聽的柯大衛說,他最喜歡唱的,
十 多 廿 個 版 本 以 供 選 擇,DVD、CD, 上 網 睇
是一些具深度的歌。「我不是揀歌唱的人,我也
youtube…這些資訊來源是唾手可得。」不過也
很貪心,甚麼也聽,旋律或歌詞優美的我也喜歡
因為學生們面對的選擇多了,這亦考驗他們的判
唱。不過具深度的唱出來特別有感情,有些歌劇
斷能力和意志,「而且影響你的事物多了,也使
的 arias 寫得好美…不過有難度之餘也必須要好
你容易分散了專注力。」
聽。坦白說,20 世紀很前衛的作品,不是我那
不過多年經驗所得,使他了解到,要當一名 出色的歌唱家,除了要有天份、自己肯刻苦練習,
杯茶了。從一個喜歡唱歌的人做出發點,歌始終 是需要旋律,而旋律必需要動聽。」
他不諱言要有好的 agent:「出色的歌唱家的確 要有好的經理人。入學院學唱歌的人,其實都想 有個好事業,但這條路很難走。」 他也指出現時的趨勢不同了,很多出色的 歌唱家,尤其來自內地的,都選擇返回中國發 他在 2000 年回港發展,在香港演藝學院教授聲樂及擔任歌 唱指導。2002 年回歸五周年的慶典上,他被邀為前國家主席 江澤民獻唱。他的演唱曲目廣泛,由巴羅克到現代作品、中 國民謠到百老匯音樂。曾在艾度迪華特指揮下參演香港管弦 樂團之前兩套的歌劇音樂會《莎樂美》及《深宮情仇》。
美聲曲藝社 —「聲樂錦簇系列」之 「歌舞昇平」 時間:21/3/2012(8pm) 地點:香港大會堂劇院
專題故事 Feature
劉揚: 二胡已成身體的一部分 文:小米 圖片提供:香港中樂團
二胡在中樂的弓弦器樂類一直擔任重要的角色。有人說二胡的聲音,介於 西方的小提琴與中提琴之間,然而它比起小提琴,就如帶有自身的文化 般,聽來更為內斂含蓄,音色如泣似訴。 中西音樂的分別,簡單說來就像胡琴演奏家劉揚所言:「若以繪畫形式為 喩,油畫重色彩的明暗、講力度,這一如西樂重層次和格局、結構;中國
PAGE
Mar 2012
的水墨畫,重留白和意境的想法,也在中樂世界裡反映出來。」
54
劉揚 小檔案 胡琴演奏家劉揚為香港中樂團中胡首席,並任中國音樂家協會二胡學會理 事。劉氏在比賽中屢獲殊榮,1999 年獲天華杯全國青年二胡比賽第一名,
劉揚在七歲時開始跟父親學二胡, 在音樂路上走來順利,先後考入了中 央音樂學院民樂系、中國廣播民族樂 團,後又加入中央民族樂團,今天則 是香港中樂團的中胡首席。「我覺得 自己對二胡就是有感情吧,這是自小 聽爸爸練琴的時候就開始了。」 二胡這樂器,比小提琴仿佛較難 掌握,除了它的琴弦只有兩條,琴桿和 琴碼也比小提琴小,穩定性相對較低,
今次是獨奏音樂會,相信觀眾是二胡愛好者居多,我希望演
也就更考驗演奏家的功夫。不過劉揚
出時以最純真的形式,讓他們體會二胡的魅力。」
似乎真金不怕洪爐火,他三月將在南
問劉揚可否分享拉奏胡琴的心得?他謙稱沒有甚麼特別
蓮園池有一個無伴奏音樂會,60 分鐘
竅門,「簡單說來我只從兩個層面去學,就是技術和精神方
一個人以胡琴來演繹帶佛學哲理的《如
面。我七歲學二胡,每天花幾小時去練,就是要對這樂器熟
來夢》套曲,是作曲家劉文金根據愚
悉至一個程度,它就像我身體的一部分。我想它發出甚麼聲
溪於 1996 年榮獲金鼎獎的小說《袍修
音就發出甚麼聲音。另外,大家也知音樂是表達人的思想感
羅蘭》改編創作,包含八首風格多樣
情,所以對作品的理解,你個人思想的深度、文化修養,是
且相互獨立的二胡作品 。
能否令聽眾產生共鳴的關鍵。」
無伴奏考驗演奏家的實力 他坦言今次是一個挑戰,若演奏 稍有瑕疵,沒有其他器樂聲遮蓋,聽 眾會更容易聽出。「我期望在練習的 過程中,可以做到自我提升吧。因為
1995 年獲富利通杯國際中國器樂獨奏比賽二胡專業組優秀獎。劉氏分別於 1990 及 2000 年舉辦個人獨奏音樂會,也曾出訪奧地利、美國、德國、法國、 丹麥等地演奏。
《如來夢》 日期:24/3/2012 (4:30pm / 7:30pm) 地點:南蓮園池香海軒 票價 :$200
妙想天開 Imagination
木雕少女 ﹣黃品彤 文、圖片提供:黃品彤
整理:阿角
一直以來從事木雕藝術的女性都不多, 年輕的就更少,台灣藝術家黃品彤便是其 中之一。年僅 24 歲,早已連續兩屆贏得當 地裕隆木雕創新獎冠軍,其稚氣又細膩的風 格只此一家。看過她的作品以後,定會打破 你對木雕藝術的刻板印象,發現它原來
PAGE
Mar 2012
也可如此輕盈可愛呢!
56
可愛得不得了的《快快長大﹣小柿子 的成長與夢想》,替品彤於去年裕隆 木雕創新獎奪得冠軍呢!
愛上藝術、愛上木雕 回想童年就是一直在畫畫,印象中國小二年級暑假後的開學恐懼症,別人在上課, 我就是在電話亭打電話給奶奶要她快點來接我回家,連續幾天後大人只好把我送到學校 的輔導室去。我整天在輔導室裡畫畫,還有老師鼓勵我的畫作,那段時間好快樂,我想 應該就是沉浸繪畫世界能讓我感到輕鬆、淡忘恐懼,還有在其中找到成就感,所以 後來我就有勇氣走進教室跟大家一起上課了。 我是一個感性的人,和作品長時間相處下來,每一件作品都像自己的小孩, 或者可說是心靈上的寄託。在接觸木雕之前我喜歡做泥塑,泥土在手裡捏塑成千 變萬化的形象,用雙手直接創造形體,材質是我說話的媒介,也是我傳遞訊息重 要的夥伴。但是泥塑不易保存,還需要透過翻模或是素燒變成堅固的材質。而 對我來說再將它轉化成另一不同特性的材質,我所付出的情感就消失了。 直到我接觸木材質後,除了它可以直接呈現作品原有的樣貌,也正因木頭 溫潤的特性,讓我覺得它有如擁有自己的生命,經過雕刻之後更彷彿重生一般, 具有自己傳遞訊息的使命。所以我常假想自己是一個小造物者,賦予它們新的 樣貌,讓它們受到大家的喜愛。
把木頭化為童真世界 我的作品幾乎都是較童趣或是溫馨的畫面,我想這受我的 成長背景所影響吧!我出生在一個平凡的普通家庭,沒有優沃 的資源與環境,但家人給予我們滿滿的關愛與支持,從小到大 支持我的選擇。所以我創作的原由是想把這種溫暖的力量透過 作品傳達出來,亦是感激家人的愛,感謝我擁有的這一切。 我的作品從一些微小事物間接反映人與人之間情感的流動 之美,也希望能做出具有生命溫度的作品感動更多的人。在人 生中每一個人必須有所「成長」,學會如何與人相處,如何在 社會中求生存。這一切使人的心越來越複雜,越來越疲憊。小 時候那個單純的我們都被自己藏起來遺忘了。所以透過作品希 望能激起每個人回到孩時那種單純的快樂,讓每個人內心的小 孩都能感受到這份溫暖。
《櫻.永恆》是品彤首次摘下裕隆 木雕創新獎 (2010) 金質獎的作品, 當中的櫻花便是以木屑製成啊!
妙想天開 Imagination
我喜歡觀察日常生活中自己或是別人身上所發生的 小事物,從中發現有趣的現象。例如在和動物的互動、 玩耍中也能激發一些想法,因為動物的反應是無法真正 了解的,所以難免會將牠們的一切擬人化。而換個角度 看「我」會將牠們擬人化的對待,這兩者之間的關係就 可以發展成有趣的題材。
握住刻刀,工作吧! 我平常會將一些構想畫下來,重新組合成草圖, 經過挑選後用油土製作成小模型,然後經過長時間修改 才將它放大成作品。因為木材是珍貴的資源,所以需謹 慎的經過一番確認後,找到適合的材料,才會開始動刀 製作。我的創作過程心境可說是從期待作品完成後的樣 子,到完成前吹毛求疵的掙扎,還有完成後的感動。 我在雕刻木材的過程中還會在地板上找尋造型「有 感覺」的木屑,然後運用想像力將一片片木屑添上色 彩,從朽木變成有趣的小小作品。在我的觀念中即使是 敲落後不起眼的小木屑,它還是有被視為作品的價值。 能夠持續從事木雕創作的女性真的很少,其中也 要像男性一樣花費力氣搬動或是翻面木材,手持鏈鋸、 操作電動機具,常常在切粗胚時因為機器的重量使我肌 肉酸痛要常常休息,做作品一定要放慢腳步,所以女生 做木雕就會花更多的時間來完成,一做就是兩三個月以 上。但除了體力勞動外,木雕最基本、最花時間訓練的 便是磨練自己的耐性,也就是磨出一把鋒利的好刀才能
PAGE
Mar 2012
在創作時更加順利,所以耐心和熱忱正是要持續木雕創
58
用木屑創作的小品,卻有另一 番趣味。
作的人要具有的特質,相較之下體力勞動的吃力其實也 不是太大問題。
我 喜 歡 古 斯 塔 夫 ∙ 克 林 姆 (Gustav Klimt),他的畫作運用幾何、花朵等象徵式 的花紋佈滿整個畫面,色彩豐富柔美 。人 的愛、性、生、死透過他獨特的表現方式深 深打動我的心,從第一眼就愛上他的作品 了。我也喜歡「圓滾」風格的費南多 ∙ 波特 羅 (Fernando Botero)。他的雕塑作品強調 平時隨意創作的蠟 筆畫也很美呢!
體積感,誇張膨脹的量感美學。簡單來說我 覺得他的作品能使人心情變好,就如我希望 我的作品能散發出一種輕鬆又溫暖舒服的氛 圍,同時亦能觸發他人情感回憶的流動。 我覺得藝術就像人生的調味料 ,讓一 片乾枯的土壤開滿各式各樣美麗的花朵。因 為從小就喜歡畫畫,實在很難想像如果把藝 術抽離我的生活的樣子。我想大概就像個一
喜歡的這些和那些
成不變的機器人吧!每天例行公式只是為了
除了木雕以外我還喜歡畫蠟筆畫、電
生存活著,每天吃著沒有味道的菜色也沒有
影、歌唱、旅遊等活動,對手工藝也很有興
任何感覺,所以我覺得藝術就是我天空裡的
趣。另外我還蠻喜歡偷偷觀察路上的陌生
一道彩虹,我的人生因為有了藝術而添增許
人……從等待赴約的緊張男孩、沒生意的
多驚艷的顏色。
瞌睡攤販、或光是從打扮跟外型來發現她 們的喜好和選擇來猜想他們的個性與人生。 有時候發現上午遇到的路人在下午不同場所 又再遇到了,也許這是我們人生中最後一次 擦身而過?或者下一次的擦身而過我們都渾 然不知?或者其實幾年後我們會認識成為摯 友?這些無邊際的想像是我與自己交談的方 式,也可從中找到創作靈感的題材。
克林姆作品《吻》 波特羅作品《馬上的男人》
舊日足跡 Traces
會說故事的錢幣 文:阿角
鳴謝: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香港歷史博物館以及馬德和先生
1805 年,西班牙本洋
1863 年,港幣一毫
今天,我們的錢左手來右手去,遇上硬幣更恨不得早早把它用掉, 誰也不關心自己的錢長甚麼模樣。你知道你錢包裏的「散銀」到底 是「女王頭」還是「洋紫荊」?產於 96 年還是 86 年?其實每個錢
PAGE
Mar 2012
幣背後也隱著一段歷史,甚至連香港錢幣的發展史本身,也是一個
60
有趣轉折的故事。
香港紙幣比硬幣更早出現? 硬幣比紙幣的流通性更大,理應更有需要先發行吧?但事 實並非如此,香港第一批紙幣早於 1846 年便出現了,由東藩匯 理銀行 ( 香港第一間銀行 ) 發行,面額最低五元,最高一千元。 留意,當年一個月的薪水也才兩元左右。那誰會用這些大額鈔 票?香港錢幣研究會會長馬德和解釋,原來紙幣根本不是一般 人使用的:「當時的殖民地官員要求銀行發行紙幣,但他們怕 有甚麼風吹草動時,市民便一窩蜂拿紙幣去銀行換銀圓,造成 擠提,所以便規定紙幣的幣值不能少過五元。」所以,當年手 執一張銀紙,便已經是有錢人的象徵了! 那平民百姓用甚麼呢?其實在 1842 年開埠之時,中國的 元寶、銀幣和銅錢也在香港流通,但也漸漸不及被稱為「大洋」 的外國銀圓 ( 以西班牙殖民時期墨西哥發行的「本洋」及其獨
1866 年,港幣一千 ( 文 )
立後發行的「鷹洋」為主 ) 般流行。「由於當時中國已與外國 通商,但中國元寶要量重,使用上不太方便。」馬先生說,以 機器鑄造的銀圓統一重 27 克、含九成白銀,在買賣交易上十分 方便,故此便在香港及中國沿海省份流通起來。 而香港第一批官方輔幣則於 1863 年出現,由港府向英國訂 造,當中包括銅製的一文 ( 只發行了兩年 )、一仙和銀製的一毫。
1838 年,墨西哥鷹洋
1867 年,港幣一元。鑄有維多利亞 女皇肖像的一元銀幣,見證了香港鑄 幣廠的短暫歷史。
舊日足跡 Traces
為甚麼港幣的單位是「元」? 港幣以「元」為單位,正與上面提及的「大洋」有關。「當時外 國銀圓在香港已經很流行,所以當後來發行一元的時候,便用了『元 ( 通圓 )』為單位。」香港第一枚一元於 1866 年面世,由香港鑄錢局 製造。除一元外,它同時也鑄造五仙、一毫、二毫及半元 ( 即現在的五 毫 ) 硬幣。這種一元與大洋的規格大致相同,鑄有維多利亞女王頭像, 卻只發行了短短兩年,鑄錢局就因為虧損太大而倒閉了。為甚麼會這 1897 年本洋 ( 加標記 )
樣呢?馬德和指出,是因為當時這批一元在中國不太流通:「當時香 港與中國也有很多買賣來往,一般銀行會在驗證銀圓真假後加上標記, 下次再收到的時候便不用再檢驗。但當時香港有一項法例,禁止銀行 在港幣一元再加上標記,所以這些一元並不受中國 ( 商貿 ) 歡迎。」 鑄幣局倒閉後,港府重新向英國訂製一元以下的輔幣,並在 1871 年授權匯豐銀行印製一元紙幣。而市面上貨幣「華洋混雜」的局面, 則在政府於 1910 年代通過法例,逐步禁止使用中國及外國貨幣而完 結。至於我們現在常用的一元硬幣,則直到 1960 年才出現呢!而隨著 時間和物價的變更,一仙、五仙漸被淘汰,硬幣改以其他物料鑄造, 也出陸續出現二元、五元,甚至十元硬幣。
1876 年,港幣一仙
香港錢幣大事記 香港第一間銀行 ﹣東藩匯理銀行 ﹣ 發行第一批銀紙
PAGE
Mar 2012
1842 年
62
香港開埠,中國貨幣 與外國銀圓均在市面 流行
1846 年
香港鑄錢局落成, 鑄造印上維多利 亞頭像的銀幣
1863 年
政府從英國訂製銅幣 一文、一仙,銀幣一 毫,為官方錢幣
1866 年
香港上海匯豐銀行獲 批準發行一元紙幣
1868 年
香港鑄錢局倒閉
1871 年
錢幣說故事 你可能覺得,錢只要用得到便行了,為甚麼還要花心 思研究?但馬德和卻認為,在香港貨幣身上,讀到的遠比 其幣值更多:「首先是不同朝代的轉變,例如女王之前是 皇帝像,你可以看到當年的改朝換代;同時你亦可觀察到 物價變動,從輔幣到紙幣……所以從這方面認識歷史是很 好的。」 這次由香港歷史博物館舉辦的「香港貨幣展」,結集
1998 年,港幣一毫。因為電子貨 幣的興起,原來香港已有十多年沒 發行過新輔幣了。
起香港過往百多年的錢幣史。例如一張「香港政府加蓋一 元」,便見證了日本侵華的歷史:1941 年尾淪陷前,日軍 封鎖香港港口,令英國不能輸入錢幣,以致市面流動資金 短絀。危急下,香港商務印書館便翻印了中國銀行五元紙 幣,並由香港政府加蓋成法定一元。馬先生坦言,這是他
香港貨幣展
覺得最特別的藏品之一:「因為這款紙幣只在當年十二月
展期:即日至 4/6/2012 ( 逢星期二休館 )
到聖誕淪陷前的一段時間使用,所以非常珍貴。」
地點:香港歷史博物館專題展覽廳 ( 香港尖沙咀漆咸道南 100 號 ) 票價:HK$10
淪陷期間,日 方強制以軍票 取代本地貨幣
1912 -1918 年
1941 -1945 年
外國銅幣、鈔票、 銀圓及鎳幣逐步被 禁止使用
二元及五元 硬幣面世
1960 年
香港重新發 行一元硬幣
1975 -1976 年
十元硬幣 短暫發行
1993 年
發行的硬幣改用 洋紫荊圖案
1994 -1995 年
1998 年 至今
香港至今未有 新輔幣發行
一周年紀念 暨 鼓動作品扶植專輯
讀者
創作
贊助
各位讀者: 大家好! 《△志》創刊於 2011 辛卯年二月。 春回大地,《△志》正在昂首步入第二年。 在歡欣周歲之時本刊上下亦不忘出版理念﹣我們以刊物作為「海綿」,吸納文 化藝術創作演譯者,受眾及讀者,商界和有心人士在《△志》相聚認識,交流傳播 達至鼓勵推動文化藝術創作和發展。 為了貫徹理念,在本刊周年紀念專輯內,我們特地搜集了多份作品,代替慣常 刊登之恭詞賀語,原創者均是各有理想抱負的藝術創作人,當中有長有幼,有學生 亦有業餘人士。作品類別包括繪畫、陶瓷、攝影、刺繡、書法等。此等作品雖非大 師之作,也值得「扶植」,鼓勵推動,公開展示,讓大眾評賞,以誌紀念。 經過月餘努力,共搜集有三十餘份作品,其中八件創作獲得有心人士商號欣賞 贊助刊登。在此謹代表各原創人向贊助者銘謝。 「扶植計劃」是一個長期活動,不分地域,不論種類(表演藝術亦可,詳情請 參閱專輯末頁),並歡迎香港以外人士商號機構提供作品或贊助刊登。 事實上,創作演繹者除渴望作品獲得展示機會外,亦希望觀賞者能給予評價, 提升水平。本計劃所有「鼓動作品」原創者均樂意及虛心接受公眾賜教。 請支持「鼓勵推動藝術創作扶植計劃」!
《△志》謹啟 壬辰年二月
支持
作品:《大澳水鄉》
創作:黃永康 性別:男 原居地:香港 身份:香港展能藝術會註冊藝術家
賜教鼓動作品請電郵至:artscheme@prismcreation.com
形式:油畫
欣賞及贊助刊登
支持
作品:《心經》
創作:吳麗萍 性別:女 原居地:香港 身份:業餘
賜教鼓動作品請電郵至:artscheme@prismcreation.com
形式:書法
力高印刷器材有限公司 欣賞及贊助刊登
支持
作品:《樹蔭下》
創作:Lee Pui Ling 性別:女 年齡:9 歲 原居地:香港 身份:學生
賜教鼓動作品請電郵至:artscheme@prismcreation.com
尺寸:420 x 297(mm)
形式:水彩
Linda Hoi 欣賞及贊助刊登
支持
形式:攝影
創作:DAWN 性別:女 原居地:香港 身份:業餘
賜教鼓動作品請電郵至:artscheme@prismcreation.com
一帆風順公司 欣賞及贊助刊登
支持
作品:《孔雀》
創作:張齡心 性別:女 年齡:19 歲 原居地:香港 身份:學生
賜教鼓動作品請電郵至:artscheme@prismcreation.com
尺寸:230 x 285(mm)
形式:水彩及木顏色筆畫
AMY WONG 欣賞及贊助刊登
支持
作品:《奔流》
創作:吳麗萍 性別:女 原居地:香港 身份:業餘
賜教鼓動作品請電郵至:artscheme@prismcreation.com
形式:國畫
PACE Publishing Ltd
欣賞及贊助刊登
支持
作品:《朋友》
創作:黃雪花 性別:女 原居地:香港 身份:香港展能藝術會註冊藝術家
賜教鼓動作品請電郵至:artscheme@prismcreation.com
尺寸:305 x 405(mm)
形式:布本塑膠彩
欣賞及贊助刊登 中環店:香港機鐵站 L1 層 12 號舖 上環店:干諾道中 119 號地下
支持
作品:《鳥木森居》
創作:Dominique Wong 性別:女 年齡:16 歲 原居地:香港 身份:學生
賜教鼓動作品請電郵至:artscheme@prismcreation.com
形式:水彩
欣賞及贊助刊登
鼓勵推動藝術創作扶植計劃 歡迎提供作品 接受作品條款 1. 創作形式不限。 2. 作品必需原創。 3. 作品版權屬原創者擁有,除「扶植計劃」外,不會用作他途。 4. 作品一經贊助刊登原創者(如超過一人以一人為代表)可獲 本刊 HK$500.00 以茲鼓勵。 5. 本刊保留最終刊登權利。
作品投遞規格 1. 靜態 - jpg 2. 音像 - MP4 (贊助版面將會印上有關音像作品之鏈結及 QR-Code 資料)
其他 贊助者如欲聯絡原創人或購買作品,本刊只代轉達,其他事項概不參與。
請將作品連同基本資料 * 電郵至 artscheme@prismcreation.com
* 原創者 - 姓名、性別、年齡、原居地、身份(學生 / 業餘 / 專職)、聯絡電話 作品 - 名稱、形式、尺寸
環球藝術視野 Global Arts Scene
塑膠垃圾+良心 = 藝術? 文:小米
圖片提供:Judith Selby Lang
「地球先生病左啦,佢會唔會好番呢?」還記得這句陳年的廣告對白 嗎?天真的小朋友總願意相信地球先生還會有好番的一天。不過在 這個已病入膏肓的地球上,還真有不少人依然抱持着把地球醫好的 「夢想」,包括以下為大家介紹、來自美國加州一對藝術家夫妻檔 Judith Selby Lang ﹠ Richard Lang。看過他們怎樣把海灘上以噸計的 塑膠垃圾,轉化成七彩瑰麗的裝置藝術,你或會讚嘆,真正的藝術 品,會存在一顆良心;而藝術,極可能是這個世代的環保新勢力。
藝術賦予的重生 自 1999 年 開 始,Judith 和 Richard 二
兩夫婦小心翼翼地收集,將撿拾所得的塑
人,已經開始在加州以北的 Kehoe 海灘「拾
膠物洗乾淨,按顏色和種類區分,再以藝術家
荒」了。這個被他們命名為《Beach Plastic》的計劃,主要針對我 們即棄文化中的塑膠廢棄
的靈感巧思,創造了裝置、雕塑等不同形 式的藝術品,也為這些「垃圾」, 賦予一次重生機會。
物。這些隨太平洋漂來
Judith 也有感而發:
的「 塑 膠 品 」, 種
「藝術就是可以實事
類繁多,可以是水
求 事 地 展 示。 觀 眾 有
樽、打火機、塑膠
時會覺得訝異,怎麼
餐 具、 玩 具、 膠
這些色彩繽紛的物
梳 等 等, 可 見 製
件,原來是我們生活
造垃圾,原來一直
上塑膠垃圾?當我和
PAGE
Mar 2012
是 人 類 的 強 項。 他
64
們兩人不辭勞苦去做 這件事,「在這偏僻的 沙灘,我們閒逛了數百次去 撿起這些塑膠垃圾碎片,事實上 已自我設限在 1000 米的範圍內活動。」
Richard 深 化 這 個 行 為,仿佛就像一個考古學 者,發掘這些極細微之物, 再從這些微不足道的東西,為大 眾揭示了整個人類文化。每一塊小碎 片,也有它的故事…」
為失衡的世界帶來美好 這些作品,已經在美國先後進行了超過 五十次的展覧,由 SFMOMA 的 Artist window 至美國領事館。雖然作品述說的一個很真實的 環境污染問題,然而藝術仍是它的重心。說到 這裡,Judith 也不禁分享作品背後另一個故事: 「當我和 Richard 為這個項目進行多方面探 索,也是我倆愛情故事的開始,這個海灘是我 們第一次約會的地方;到後來結婚,這一切使 我們相信,美麗的東西,原來可以為失衡的世 界帶來美好。」 最近兩人把海灘塑膠棄物轉化成藝術的 行為,還被攝製成一段電影紀錄片,融合在一 齣講述 6 個不同的人如何保護海灘生態的電影 (電影於即日至 3 月 22 日在 Hong Kong-San Francisco Ocean Film Festival 中 播 放 )。 Judith 說,這齣電影創作,同樣是一個偶遇: 一次他倆收到 Vern Moen 的電話,他是一位 為 David De Rothschild 拍攝如何以「膠樽船」 橫跨太平洋的紀錄片導演。 「Vern 聽 到 我 們 所 做 的, 來 到 我 們 在 Forest Knolls 的 studio 參 觀 … 然 後 又 巧 偶 了 BBDO,一間三藩市廣告公司其製片人對我們 的項目感興趣,又表示需要為 Barefoot Wines 和 The Surfrider Foundation 製作一齣電影, 環繞保護海灘、使其不被污染的主題…」就這 樣,一隊 13 人的攝製隊來到他們的 Studio, 拍攝了名為《Deep Dive》的海洋電影片段, 講述了愛和創意如何把塑膠垃圾對海洋的污 染,轉化成藝術。
Judith 說:「氣候變化、環境污染的問題在今天已巨大得 叫我們束手無策,當中的複雜程度也是千絲萬縷。不過如 果每一個人也願意從生活上細微的地方做起,這些好事的 積累,必能為世界帶來巨大和正面的果效。」
藝民公社 People’s Commune
虛與實 —— 評《六月戀人》中的音樂與語言 文:張綺霞
《六月戀人》音樂劇富於實驗性,作曲家林安淇跨界創作,把音樂劇定型 為「說書音樂劇」,企圖結合音樂與文學及其他元素,訴說對現代愛情模式的反 思。然而音樂是一種富有詩意的形式,用節奏和音韻等表達情感的流轉,性質較 「虛」;而言語及情節等的形式,卻是比較「實」,容易一錘定音,劇中能否把 這種「虛」和「實」統整起來,共同把音樂中「虛」的詩意帶到「實」的場景呢?
語言介入音樂 劇中最觸動人的,並非那多變的音樂形式,或是那以雙語入詞的反覆詠唱, 而是撇除了言語,在起伏中漸趨高昂,纏綿而又歡暢的音樂調子。當中流露出的 對愛情的美好想望與期盼,直接而純粹,意在形外,給人無限的想像空間。 然而附加在音樂之間的語言,卻趨向簡單和實在,甚至有議論性質。例如歌 詞中「男兒漢,當自強」及「做個知足快活人」、「愛你的伴侶」等,直接點出 所要表達的想法和道理,反而削弱了音樂的抒情性和複雜的表現力。而這種複雜 性的破壞,尤見於男性角色的吟唱中,雖然用了不同的音樂風格表現,可惜文字 卻讓性格趨向平面。而最能配合音樂調子的文字,就是女性的歌唱部分,能在輕 柔又高昂的吟唱中,表達愛情的記憶,或者在愛中飛翔的渴望。雖然直接,但音 樂與文字均有純粹的抒情性,因此能自然貼合。或許這是作曲者最想要表達的東
PAGE
Mar 2012
西,才能讓文字與音樂共同臣服於一種風格,在互相襯托下變得立體。
66
而最後那段說書人的說白,講述整個表演的創作緣起,借歷史學家的一個故 事,點出一夫一妻婚姻制度對人類發展的重要性。執意要用語言提供一種解讀,
反而會造成與音樂脫離之感,一個說理,一個抒情,恍如各自表述。其實全劇最感 染人的,是作曲者本身對愛情的感受,如果能把語言的說理比重減弱,把抒情部分 增強,把音樂中非具象能道出的的情感流轉帶出,相信將更能發揮表演的動人力量。
音樂介入語言 用議論的語言介入音樂,無疑像一把利劍,把模糊的抒情性劈得四分五裂。然 而用音樂介入語言,反而起到有趣的對話效果。例如說書人出場時,強調「借用張 愛玲的語氣開始」後那段小提琴演奏,可以說是林本身對張愛玲的文字,或是對愛 情的解讀。琴音蜿蜒起伏不定,在邊緣遊走,時而激烈時而溫柔,正讓人聯想起張 愛玲對愛情的執著和堅持。然而張愛玲那種求而不得的蒼涼,以及在亂世和複雜表 象中,追尋一種純粹的曲折心理,似乎並非作曲者想要採納的部分。這段與文學對 話的音樂,如果能再加強和延展,甚至以它為全劇的重心:如以兩代對愛情的堅持, 用音樂和文學並行表達,互相對照呼應中,或許更能表達音樂中的創新性。這或許 比純粹表現一個現代愛情故事,以不同人物覺悟或鳥倦知返,從而帶出應該堅守愛 情的道理,感染力來得更大。 走進劇場觀看《六月戀人》的,多少都會期待音樂能成為整個表演的重心。但 實際的表演中,語言解讀的聲音皆強烈而「實」,甚至蓋過「虛」的音樂形式,削 弱後者複雜的象徵意味,扼殺其中抒情和詩意性質。形式各有其獨特性,本身特質 中已經是一種訊息,如不同的樂器有不同的聲音,即使圍繞同一個主題,若未能好 好配合,統整風格,最後只會變成各自的解讀,讓觀衆有無所適從之感。而形式之 所以讓人感到韻味深長,只因其虛實之間,讓人浮想聯翩。若能把表演其他元素控 制,並圍繞音樂作為重心,呼應同一種基調,在相互作用 下,相信將能把音樂中的暗示帶至更廣闊的想像空間。
此文由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協助統籌, 該會由專業藝評人組成,網址:www.iatc.com.hk
PAGE
Mar 2012
25 SUN
68
Mar 三月
21 SAT
Apr 四月
藝文活動速遞 Highlights
北京 托尼 ∙克拉格:雕塑與繪畫展 托尼 ∙ 克拉格(Tony Cragg)是極具影響力的英國雕塑家,也是英國 當代藝術界的領軍人物。其作品既有幾何的理性美感,又充滿幻想和 詩意。是次展覽展出托尼雕塑作品 50 件以及包括草稿、水彩等在內的 紙本作品 127 件。更有獲得「特納奬」的 「Minster」(1998)、「Bent of Mind」(2002)、「Declination」(2004) 等經典之作。
日期:即日至 15/4/2012 地點: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 3F 及戶外 ( 北京市朝陽區花家地南街 8 號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 )
多媒體音樂舞台劇《大家都有病》 該劇改編自台灣漫畫大師朱德庸先生的同名作品。故事講述想要自殺 的極品失敗男馬尼(money 的諧音)遭人誤殺,進入死神世界,「幸 運」地成為死神的第一百萬個「顧客」,因此被奬勵重返人間三天, 按自己的意志結束生命。三天時間裡,馬尼分別體驗了富人區、窮人 區和中間區的生活,在選擇中找尋屬於自己的位置。按朱德庸先生的 話說,「要得到真正的幸福不是靠加法,而是靠減法」,這正是人生 困惑的解決之道。
日期:23/3/2012 (19:00) 24/3/2012 (19:00) 25/3/2012 (19:00) 地點:北京大學百年紀念講堂 ( 北京市海淀區頤和園路 5 號 ) 票價:¥100/150/200/280
大型合唱作品《布蘭詩歌》 《布蘭詩歌》(Carmina Burana),據傳是一部 13 世紀的神秘詩稿, 一直深藏在德國巴伐利亞修道院內不為人知,直至 20 世紀德國作曲家 卡爾·奧爾夫(Carl Orff)讀到這本詩集,就立即被其中感人至深的 力量所震動和吸引,以此創作成大型合唱及管弦樂作品。《布蘭詩歌》 是一曲對生命的讚歌,當中既有酒歌、莊重的愛情詩和放縱的情歌, 也有宗教詩篇和牧歌式的抒情詩,還有針對教堂和政府的諷刺詩。
日期:7/4/2012 (19:00) 地點:北京大學百年紀念講堂 ( 北京市海淀區頤和園路 5 號 ) 票價:¥120/150/180/220/280/300
藝文活動速遞 Highlights
上海 蛙托邦 鴻港浩搞筆鴉 ( 二 ) 蛙王 - 郭孟浩是集水墨創作與視覺、即興、行為和表演藝術為一身的藝 術家。是次滬港文化交流,蛙王將於場館內設「青蛙眼鏡十年計劃」、 「實驗水墨空間」和「蛙玩臨」等不同空間,以幾條故事敘述線,展示 他豐富多產的藝術創作。帶領觀眾走進「蛙王博物館」,感受一繽紛有 序的蛙托邦。他還會開設工作坊,分享如何具體實踐「生活即藝術」和 「任次元」理念,運用隨手拈來的物料、素材、媒介,以至身體、行為 進行創作。比如青蛙眼鏡製作、卷紙水墨雕塑、身體裝置、即興塗鴉等。
日期: 即日至 15/4/2012 地點:上海證大朱家角藝術館 ( 上海青浦朱家角北大街 222 號 )
芭蕾舞劇《花樣年華》 《花樣年華》是上海芭蕾舞團第一部現代的芭蕾舞劇,創作班底匯集了 中法兩國多位知名藝術家。此劇將老上海風情營造的非常貼切,石庫門、 百樂門夜總會、小旅館、黃包車、麻將等都被搬上舞台,耳熟能詳的老 上海歌曲和老上海爵士樂、十里洋場的街頭叫賣聲也在耳邊回蕩,加上 對男女主人公內心矛盾的準確刻畫,這一切所營造出的小資情調頗具一 種上海所特有的浪漫。
日期: 24/3/2012 (19:30) 地點:上海大寧劇院 ( 上海市閘北區共和新路 2266 號 ) 票價:¥180/280/380
Mar 2012
音樂散文劇《春的暢想》 這是一部打破常規的木偶劇。全劇通過高超的布藝,調動起觀眾想象來 表現各種藝術意境。在陣陣的風鈴聲中,一位天真純情的小女孩用她那 稚嫩的童音道出了她的心聲 ——《春的暢想》。該劇獲塞爾維亞第八 屆「金火花」國際木偶節獲「特別金奬」。
日期:17/3/2012 (10:00)
24/3/2012 (10:00)
PAGE
地點:上海木偶劇團演展中心 ( 上海市靜安區南京西路 388 號仙樂斯
70
廣場五樓 ) 票價:¥90/100
香港 「聽味.手鼓」工作坊、迷你音樂會及分享茶會 世上各個民族的音樂中,都可以找到手鼓的蹤跡,這次艺鵠特 意邀請了 John Lee Frame Drum 團隊的導師教授大家一些簡 單的手鼓技法,以及香港著名手鼓及喉唱音樂家李耀誠 (John Lee) 表演世界各地不同的手鼓音樂,演出後更設有演後分享茶 會,讓眾人在輕鬆的氣氛下交流音樂心得。
日期:24,31/3/2012 (16:00-18:30) 地點:艺鵠 ( 香港灣仔軒尼詩道 365 號富德樓 1 樓 ) 費用:HK$280( 成人 )/200( 全日制學生 )
美聲曲藝社 —「聲樂錦簇系列」之「歌舞昇平」 為慶祝香港大會堂落成五十周年,美聲曲藝社八位傑出聲樂家, 將攜手炮製一場百老匯歌舞式的聲樂盛宴,演出多齣經典音樂 劇的精彩曲目,包括《獨自一人》(《孤星淚》)、《命中注定》 (《小婦人》)、《只一眼》(《日落大道》) 等等,與觀眾一同懷 緬過去音樂劇舞台史上的光輝歲月。
日期:21/3/2012 (20:00) 地點:香港大會堂劇院 ( 香港中環愛丁堡廣場 5 號 ) 票價:HK$320/180
設有 60 歲以上高齡人士、全日制學生、及殘疾人士 8 折優惠
CCDC 舞蹈中心夥伴計劃《紙式》 新晉編舞吳肇南創作的《紙式》,糅合舞蹈、形體劇場、詩與歌唱, 與不同形態、質感、重量的紙互相對話。從高飛遠揚的紙飛機,到地 上被踐踏的廢紙,紙的聲音、紙的氣味,喚醒大家心底最深處的回憶, 以紙張鋪出一條人生路。
日期:31/3-1/42012 (20:00), 1/4/2012 (15:00) 地點:CCDC 舞蹈中心賽馬會舞蹈小劇場 ( 香港黃大仙沙田坳道 110 號地下 ) 票價:HK$60
藝文活動速遞 Highlights
CNEX「明日家園」主題影片巡展 在 2012 年上半年度,CNEX 將會繼續帶來多齣別具社會意義的電影,到 大專院校及社區作巡迴放映,以加強不同階層的溝通了解。選映電影包括: 《乘著光影旅行》、《父親》、《歌舞昇平》、《上升之海.下沉之島》、 《音樂人生》、《見窮不見貧》等等。
日期:即日至 25/5/2012 免費入場,需先留座登記 放映詳情請參看節目表或瀏覽 CNEX 香港網頁 (www.cnex.org.hk) 有關登記查詢,請聯絡: 校園場次﹣張小姐 (danielle@cnex.org.hk) 社區場次﹣李先生 (tetralee2010@yahoo.com.hk)
香港話劇團黑盒劇場《潛水中》 創作意念來自電影《潛水鐘與蝴蝶》以及《碧海藍天》,此劇以既虛幻又 現實的手法探討人與人、人與大自然之間的關係。男子因一次潛水意外, 腦部缺氧導致全身癱瘓,只得雙眼能乏力地眨動。期間,他身邊出現了七 位不同身份關係的女性……看似現實的探訪,卻也似過往的回憶,亦真亦 假,審視著男子的一生。
日期:17-18, 21-25, 28-31/3/2012 (20:00), 24, 31/3/2012 (15:00) 地點:香港話劇團黑盒劇場 ( 香港皇后大道中 345 號上環文娛中心 8 樓 ) 票價:HK$180 ( 不設劃位 )
設有 60 歲或以上高齡人士、本地全日制學生及殘疾人士半價優惠
廣東揭陽市潮劇團 與香港新韓江潮劇團演出
Mar 2012
是次廣東揭陽市潮劇團將與香港新韓江潮劇團帶來多齣大戲及折子戲演 出。四月一日及三日將分別會演出大戲《雙孝廉》及《父子三登科》,四 月二日則會演出多段折子戲,包括《三擊掌》、《玉蓮投江》、《招親》、 《陳琳救主》、《會李后》。
高山劇場 ( 香港紅磡高山道 77 號 ) 日期:1/4/2012 (19:30)
PAGE
上環文娛中心劇院 ( 香港皇后大道中 345 號 )
72
日期:2-3/4/2012 (19:30) 票價:HK$180/140/100
奧地利麗泉宮牽線木偶劇場 《阿拉丁及糖果屋》 麗泉宮牽線木偶劇場以機靈、創意及魔幻揚名國際,每次演出均 帶給觀眾難忘及珍貴的時刻。是次來港演出,把兩個家喻戶曉的 童話故事 ─《阿拉丁》與《糖果屋》以音樂娓娓道來。
日期:20-21/4/2012 (20:00), 21/4/2012 (15:00) 地點:香港大會堂劇院 ( 香港中環愛丁堡廣場 5 號 ) 票價:HK$200/160 設有 60 歲或以上高齡人士、全日制學生、殘疾人士及 看護人和綜合社會保障援助受惠人士半價優惠
英國浦氏木偶團《火鳥》 故事取材自俄羅斯古老傳說,講述在通往魔幻森林的路上,王子 認識到美麗的公主及百變的灰太狼。他們和王子的兩個傻兄弟一 同上路,遇上邪惡的巫師和包括主角火鳥等許多有趣人物,一連 串驚險旅程由此展開。
上環文娛中心劇院 ( 香港皇后大道中 345 號 ) 日期:6-7/4/2012(20:00) 票價:HK$190/140 大埔文娛中心演奏廳 ( 香港大埔安邦路 12 號 ) 日期:8/4/2012 (20:00) 票價:HK$150/100 設有 60 歲或以上高齡人士、殘疾人士及看護人、全日 制學生和綜合社會保障援助受惠人士半價優惠
Gibert & George 《The London Pictures》展覽 著名英國藝術家 Gilbert and George,將會以香港為其世界巡 展《The London Pictures》的第一站,是次展覽將會展出當中 22 幅作品。在這個系列中,藝術家搜集了四千多個報紙標題, 加以整理分類,創作出以倫敦社會為題目的照片作品,去探討日 常生活中的無常、悲劇、暴力和荒誕的事件。
展期:即日至 5/5/2012 地點:White Cube Hong Kong ( 香港中環干諾道中 50 號 )
藝文活動速遞 Highlights
《裏.外》﹣陳閃、葉梵作品聯展 香港藝術家陳閃與葉梵,透過分別創作對城市及建築的獨特視覺語言, 以其精細及考究的作品,呈現城市的變化,思考真實與想像之間的距 離。這次展覽將會展出 13 幅繪畫作品及 1 件由兩位藝術家共同創作 的裝置藝術。
展期:即日至 22/3/2012 地點:Fabrik Contemporary Art ( 香港灣仔港灣道 1 號會展廣場辦公 大樓 M 層 )
《為何樹會長到最後?》 吳鋌灝、潘蔚然、戴媛婷作品展 在這次展覽中,三位藝術家以生命體的持續生長、最終卻會因外在因 素而停止的概念為靈感,分别帶來動態裝置作品《黑雲》( 吳鋌灝 )、 《無題「雪」》、《無題「四毫米雪」》( 潘蔚然 ) 及二重裝置作品《Salt Water》( 戴媛婷 )。
展期:即日至 5/5/2012 ( 開放時間:星期三至六 13:00-19:00) 地點:SOUTHSITE ( 香港香港仔田灣興和街 25 號大生工業大廈 3 樓 )
Mar 2012
2011-12 香港.深圳城市/建築雙城 雙年展 是次展覽將會以「三相城市:時間.空間.人間」為主題,帶領大家 從建築、設計、城市規劃出發,認識這兩個城市的另一面。是次展覽 除了會在香港文物探知館作室內展出外,展覽場地亦延伸至九龍公園 的公共空間,展出由來自世界各地的建築師、藝術家、設計師約 50 件 作品。
PAGE
展期:即日至 23/4/2012 ( 逢星期四休館 )
74
地點:九龍公園及香港文物探知館 ( 香港尖沙咀柯士甸道 22 號 ) 免費入場
澳門 港澳雙拼藝術展 「港澳雙拼藝術展」是一個跨地域及跨媒介的視藝創作交流計劃,由 一群來自港澳兩地的創作人,包括專業插畫師、漫畫家、藝術家、多 媒體創作人、澳門理工學院教授、時裝設計師、音樂人,在牛房進行 互碰、互動,將兩地獨特的社會文化透過平面、立體和多媒體呈現出, 更有需要觀眾用數碼儀器共同參與的作品。
展期:17/3/-29/4/2012 地點:牛房倉庫 ( 澳門美副將大馬路與罅些喇提督大馬路交界 )
綜合水墨藝術 《半畝方塘 ﹣董小明作品展》 是次展覽,藝術家董小明嘗試用新的材質、工具和方法創作,來探討 傳統水墨在當今的發展。墨荷,是他多年來持續進行的畫題。以荷萍 (諧音和平)入畫,表達了歷來人們對和諧世界的嚮往。從中體現了 當下人們「和而不同」的文化訴求。
展期:即日至 6/5/2012 地點:澳門塔石藝文館 ( 荷蘭園大馬路 95 號 )
《醉舞龍騰》﹣澳門魚行醉龍節 舞龍在中國源遠流長,種類繁多。澳門的醉龍,以舞者醉態可掬的舞 姿和特別的技法而聞名全國。它的作用,已超出民間祭祀娛樂的功能, 成為澳門鮮魚行總會團結職工的旗幟,是興旺澳門街市的神龍!是次 展覽展出舞醉龍儀式的器具、服飾、照片、錄像、文物及文獻等。展 覽同場展出海星中學及西望洋創作中心一班年青學生創作的「舞醉龍」 主題藝術作品,帶出澳門年青一代薪火相傳、保護澳門本土特色傳統 文化所作出的努力。
展期: 即日至 15/4/2012 ( 星期一休館 ) 地點:澳門博物館三樓 ( 澳門博物館前地 112 號 )
藝文活動速遞 Highlights
廣州 「快樂學古典」系列音樂會: 傑出少年郝芯蕾鋼琴獨奏音樂會 練習曲≠枯燥無味,練習曲≠只有技術。這場音樂會,小小音樂家,八 歲的郝芯蕾小妹妹用全新的視角來演繹車爾尼的經典作品,每一首作品 都有不同的性格,都有一個小故事,有詩歌朗誦,有故事表演,不一樣 的古典音樂會。
日期:14/4/2012 (20:00) 地點:星海音樂廳室內樂演奏廳 ( 廣州市二沙島晴波路 33 號 ) 票價:¥100/180/280
英國 1927 劇團: 《上街的動物和孩子們》 1927 劇團創作的《上街的動物和孩子們》,曾被英國《衛報》評論為「讓 人驚掉下巴的睿智,輝煌的顛覆性的寓言」。故事講述艾格尼絲·伊維 斯母女租住了破舊詭譎的河口大廈,若有若無的怨曲飄蕩在午夜街頭, 恐慌與煩躁如影相隨。作品高調的戲劇表演和動漫相得益彰,讓人發笑, 也發人深思。
日期:4/4/2012 (20:00), 5/4/2012 (20:00) 地點:廣州大劇院 ( 廣州市天河區珠江新城珠江西路 1 號 ) 票價:¥180/380
Mar 2012
賴聲川話劇系列: 台灣表演工作坊《十三角關係》 風光無限的電台女主播花香蘭事業有成,丈夫是立法委員,前途一片光 明。某日,花香蘭得知丈夫在外包養情婦,於是跑上門大鬧一場,結果 反被情婦羞辱。萬般無奈之下,香蘭請求情婦教他挽回丈夫的心。丈夫 得知此事之後,也喬裝打扮前來觀察,這群人在茫然無措中尋找各自失 卻的東西……《十三角關係》是個現代寓言故事,談論著人們對「愛」 的能力(或是對「愛」的沒有能力)。
PAGE
日期:23/3/2012 (20:00), 24/3/2012 (20:00)
76
地點:廣州大劇院 ( 廣州市天河區珠江新城珠江西路 1 號 ) 票價:¥280/480/680/880/799( 二人套票 )/999( 情侶套票 )
深圳 回族舞劇《月上賀蘭》 在千百年前的古絲綢之路上,一支來自西域的商隊歷經艱險,在當地漢族 及其他少數民族的幫助下,戰勝各種困難,完成了穿越沙漠、東渡黃河的 商旅使命。在這一過程中,來自西域的青年納蘇與當地姑娘海真相互愛慕, 產生了真摯的愛情。也正是這種真愛,超越了民族、信仰、習俗的不同, 使這一對戀人,在賀蘭山下結為夫婦,繁衍生息……
日期:3/4/2012 (20:00), 4/4/2012 (20:00) 地點:深圳保利劇院 ( 深圳市南山區後海濱路保利文化廣場保利劇院 ) 票價:¥80/180/280/380/480/580
書與法 - 王冬齡、邱振中、徐冰作品展 書法,是中國文化乃至中國玄學的一個重要載體,在當今社會中,其價值 和美學趣味卻屢遭質疑。是次展覽邀請了兩位書法家和一位當代藝術家, 試圖從他們的作品中,審視和檢討一下書法與當代藝術的關係,尋找書法 發展的各種可能。
日期:即日至 5/4/2012 地點:何香凝美術館 OCT 當代藝術中心 ( 深圳南山區華僑城恩平街 )
京劇《趙氏孤兒》墨本丹青版 作為中國戲劇史上最有國際影響的作品,《趙氏孤兒》經常以各種方式在 舞台上演。這次的新版《趙氏孤兒》,導演馬騫提出了「墨本丹青版」的 概念:「所謂墨本,是指劇本以半個世紀前馬連良先生的演出本為基礎, 刪減其中拖沓冗長的情節,保留最經典動聽的唱段,以更緊湊凝練的敘事 節奏,演出原汁原味的傳統老戲;而丹青是指全劇的舞台美術,特邀山水 畫家申世輝創作一組山水畫卷,在舞台上實現國畫與京劇兩種東方藝術的 跨界。」
日期:20/4/2012 (20:00) 地點:深圳保利劇院 ( 深圳市南山區後海濱路保利文化廣場保利劇院 ) 票價:¥100/180/280/380/480
藝文活動速遞 Highlights
台北 NSO 實驗音場 ﹣顛覆古典頑皮家族2 熱鬧滾滾、笑翻全場的顛覆古典頑皮家族,2011 年首演佳評如潮。 今推出全新版本,再度由搞笑二人組梁坤豪、黃日昇以及解瑄、安德 石…等 NSO 頑皮高手,使出渾身解數,以精湛的演奏技巧加上無限的 創意,用最幽默、最有趣、看似無厘頭卻又不失深度的表演方式,重 新詮釋古典音樂,將挑戰您正襟危坐的忍功,讓您嘆為觀止!
日期:6/4/2012 (19:30), 7/4/2012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 台北市中山南路 21-1 號 ) 票價:NT$500
經驗視角 ﹣侯怡亭個展 2011 年某天,藝術家在高速公路上被窗外流動的景象吸引住了,尋常 的景物在流動中變得抽象、虛幻。由此觸發藝術家的深思,現實與虛 擬、物質與幻影、片段與重播等感官體驗,是美妙而曖昧的,同時也 很難區分。微妙之處就在體驗的一瞬間。這些思考經歷帶動出是次展 覽作品——一件三頻道錄影裝置,以及一件延續 2007~2008 現實動作 的單頻道錄像。探討關於「移動」的感官經驗之微妙變化,更觸及一 些哲學思考。
日期:即日至 14/4/2012 地點:伊通公園 ( 台北市伊通街 41 號 2,3 樓 )
國光劇團《艷后和她的小丑們》
PAGE
《艷后和她的小丑們》改編自莎士比亞的鉅作《安東尼與克莉奧佩特 拉》(Antony and Cleopatra)。故事講述羅馬最英勇的悍將安東 尼,愛上了風情萬種的埃及艷后,然而新登基的羅馬大帝屋大維居心 叵測,運用高明的政治手腕,終於帶給埃及毀滅性的結局。這一齣纏 綿痴醉的迷亂戀曲,註定傾城傾國!
78
日期:30/3/2012(19:30), 31/3/2012(14:30, 19:30), 1/4/2012(14:30) 地點: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 台北市中山南路 21-1 號 ) 票價:NT$400/600/900/1,200/1,500/2,000
更多精彩節目,盡在節目表
節目表
場地
台北
時間 六
五
四
三
二
一
25/3 26/3 27/3 28/3 29/3 30/3 31/3
日
深圳
節目名稱
地 區
廣州
Mar 三月
澳門
香港
25 ~ 31
Programme 種類
鑽石與灰塵﹣龍貝妮油畫個展
展覽
●
廣東美術館
☼
大家﹣當代嶺南中國畫雙年展 2012
展覽
●
廣東美術館
☼
高原的力量 : 藏族肖像 (2007-2010) ﹣馮建國攝影展
展覽
●
廣東美術館
☼
●
廣東美術館
☼
Art Experience Gallery
☼
《荔灣風華》書畫作品展
展覽
《靖式反撲》賈靖畫展
展覽
●
☼
☼
☼
☼
澳門舊景新媒睇
展覽
●
澳門藝術博物館
☼
☼
☼
☼
☼
☼
苗族銀飾製作技藝
展覽
●
盧家大屋
☼
☼
☼
☼
☼
☼
苗族刺繡
展覽
●
盧家大屋
☼
☼
☼
☼
☼
☼
香港藝術館
☼
☼
☼
☼
☼
☼
●
☼
《神禽異獸》大英博物館藏珍展
展覽
《經驗視角》侯怡亭個展
展覽
☼
☼
☼
☼
☼
☼
東西共融 : 從學師到大師
展覽
●
香港藝術館
☼
☼
☼
☼
☼
☼
吳冠中《畫 ∙ 舞 ∙ 樂》
展覽
●
香港藝術館
☼
☼
☼
☼
☼
☼
醉舞龍騰﹣澳門魚行醉龍節
展覽
澳門博物館
☼
☼
☼
☼
☼
☼
魔境:澳洲當代新藝術展
展覽
● 台北當代藝術館
☼
☼
☼
☼
☼
☼
時間.膠片.現象學﹣車建全作品展
展覽
華.美術館
☼
☼
☼
☼
☼
☼
2011 香港.深圳城市/建築 雙城雙年展
展覽
香港文物探知館
☼
☼
☼
☼
☼
☼
第五屆【台灣尊榮賞】 EPSON 攝影徵件展
展覽
● 台北當代藝術館
☼
☼
☼
☼
☼
☼
☼
港澳雙拼藝術展
展覽
牛房倉庫
☼
☼
☼
☼
☼
☼
書與法 ﹣王冬齡、邱振中、徐冰作品展
展覽
OCT 當代藝術中心
☼
☼
☼
☼
☼
☼
☼
Gibert & George《The London Pictures》展覽
展覽
●
White Cube Hong Kong
☼
☼
☼
☼
☼
☼
☼
《為何樹會長到最後?》 吳鋌灝、潘蔚然作品展
展覽
●
SOUTHSITE
☼
☼
☼
☼
《游目人間》米嘉.根迪攝影展
展覽
●
澳門藝術博物館
☼
綜合水墨藝術 《半畝方塘﹣董小明作品展》
展覽
●
塔石藝文館
☼
《微小視點-點.點.點》
● 伊通公園
● ● ●
● ●
☼
☼
☼
☼
☼
☼
☼
☼
☼
☼
☼
☼
☼
展覽
● 台北市立美術館
☼
☼
☼
☼
☼
☼
行過江南﹣陳澄波藝術探索歷程
展覽
● 台北市立美術館
☼
☼
☼
☼
☼
☼
澳門國際電影及錄像展 2012
展覽
博、精、深、新﹣林家聲藝術人生
展覽
●
澳門文化中心
●
☼
☼
☼
☼
☼
☼
☼
《清代楹聯書法展》
展覽
廣州藝術博物院
☼
☼
☼
☼
☼
☼
《慰安婦招募》紀錄.藝術展覽
展覽
●
牛棚藝術村
☼
☼
☼
☼
☼
☼
☼
展覽
●
青年廣場
☼
☼
☼
☼
☼
☼
展覽
●
香港文化博物館
☼
☼
☼
☼
☼
☼
香港貨幣展
展覽
●
香港歷史博物館
☼
☼
☼
☼
☼
☼
臺灣當代 ∙ 玩古喻今
展覽
● 台北市立美術館
☼
☼
☼
☼
☼
☼
黃銘昌﹣方心田
展覽
● 台北市立美術館
☼
☼
☼
☼
☼
☼
Figure 模型展覽 「烏龍王﹣漫畫家雷雨田文物選粹」 展覽
系列 (1) CNEX 關綜聯主題影片巡展 < 明日家園 > 編號 (4) 法國五月 (5) 第四十屆香港藝術節
●
香港文化博物館
☼
(2) Hong Kong ﹣ San Francisco Ocean Film Festival 2012 (6) 親子樂
(3) 愛丁堡藝穗節
☼
☼
☼
☼
☼
☼
展覽
●
澳門藝術博物館
☼
☼
☼
☼
☼
☼
十九世紀澳門歷史繪畫
展覽
●
澳門藝術博物館
☼
☼
☼
☼
☼
☼
中國風 ﹣十九世紀澳門風情西洋版畫展
展覽
●
澳門藝術博物館
☼
☼
☼
☼
☼
☼
《帖學的世代﹣館藏書法作品選》
展覽
香港藝術館
☼
☼
☼
☼
☼
☼
民政總署博物館
☼
☼
☼
☼
☼
☼
☼
☼
☼
☼
☼
☼
☼
海島留韻﹣土生葡人文化展
展覽
大型插畫展覽
展覽
葉挺故居展覽
● ● ●
青年廣場
展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葉挺故居
☼
展覽
●
亞洲協會藝術館
☼
《人間淨土》敦煌壁畫數碼展演
展覽
●
邵逸夫創意媒體中心
《燃燒邊緣製造空間與激發形式》 創意媒體學院教職員展覽
展覽
●
邵逸夫創意媒體中心
「聲場」Ed Osborn 作品展覽
展覽
●
邵逸夫創意媒體中心
☼
☼
☼
展覽
●
香港海防博物館
☼
☼
☼
☼
☼
第 36 屆香港國際電影節
展覽
廣州大劇院
《緣生意轉 : 佛教的藝術》
負隅頑抗﹣加拿大部隊與香港保衛戰
☼
☼
☼
☼
☼
電影
●
www.hkiff.org.hk
☼
☼
☼
☼
☼
☼
隼鳥號.星海迷航
合家歡
●
香港太空館
☼
☼
☼
☼
☼
☼
天生愛自由
合家歡
●
香港太空館
☼
☼
☼
☼
☼
☼
展覽
●
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
☼
☼
☼
☼
☼
☼
腦作戰
合家歡
●
香港太空館
☼
☼
☼
☼
☼
☼
大細路劇團《爸媽我真的愛你》(6)
合家歡
●
西灣河文娛中心
寫意寫真要結婚﹣余偉聯個人展覧
《音樂苦行僧的獨白》 列夫席茲.鋼琴馬拉松 中英劇團《談談情 ∙ 跳跳橋》 漢唐樂府《殷商王 ∙ 后》
音樂
● 國家音樂廳
戲劇
●
香港文化中心
14:00 14:30
● 國家戲劇院
14:30
●
荃灣大會堂
14:30
戲劇
●
香港藝術中心
14:45
合家歡
●
大埔文娛中心
15:00
音樂
●
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
15:00 20:00
風車草劇團《I Love You Because》
戲劇
●
香港演藝學院
15:00 20:00
蔚青舞蹈團《舞動 2012》
舞蹈
中英劇團《施家有「計」 》
戲劇
香港話劇團《心洞》 《打開蚊帳童夢音樂世界》音樂會 《Hey! Say! JUMP ASIA FIRST TOUR 2012 IN HONG KONG》
劍飛聲粵劇團《柳毅奇緣》 《Infinity 88 Piano Recital by Jeremy Young》 舞鈴劇場《奇幻旅程》 龍騰燕劇團《征袍還金粉》
中國戲曲
澳門文化中心
15:30
●
葵青劇院
16:00
中國戲曲 ●
高山劇場
19:15
香港演藝學院
19:30
音樂
●
●
戲劇
● 花博公園
中國戲曲 ●
19:30 19:30 19:30 14:30 19:30
19:45 19:45 19:45 19:45 14:45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19:30
沙田大會堂
19:30
好戲量〈陰質教育:狼心豬廢版〉
戲劇
●
伊利沙伯體育館
20:00
香港話劇團《潛水中》
戲劇
●
上環文娛中心
20:00
我愛高跟鞋 (1)
電影
●
香港大學
17:30
沙田大會堂
19:30
龍騰燕劇團《雷鳴金鼓戰笳聲》 乘著光影旅行 (1) 系列 編號
中國戲曲 ● 電影
(1) CNEX 關綜聯主題影片巡展 < 明日家園 > (4) 法國五月 (5) 第四十屆香港藝術節
●
☼
11:00
合家歡
舞蹈形體兒童劇《跌倒的藝術》
Mar 2012
六
五
四
三
二
一
● 台北市立美術館
澳門之最﹣小城特色攝影展
《啟點.動象空間》廣東美術館廣州大 劇院當代館第一回展
PAGE
時間 25/3 26/3 27/3 28/3 29/3 30/3 31/3
日
展覽
場地
台北
種類
深圳
廣州
節目名稱
地 區
澳門
Mar 三月
陳世明《縱探語境》
80
香港
25 ~ 31
香港樹仁大學
(2) Hong Kong - San Francisco Ocean Film Festival 2012 (6) 親子樂
20:00 20:00
17:00
(3) 愛丁堡藝穗節
時間 六
五
四
三
二
一
25/3 26/3 27/3 28/3 29/3 30/3 31/3
日
溢悅聲曲藝會《花田八喜 》
台北
父親 (1)
場地
種類
舞台美術講座系列《設計的個人修養》 工作坊 京劇《弄臣》
深圳
節目名稱
地 區
廣州
Mar 三月
澳門
香港
25 ~ 31
●
中國戲曲 電影
● ●
中國戲曲 ●
上環文娛中心
19:45
深圳保利劇院
20:00
香港嶺南大學
17:30
高山劇場
19:15
NOT SO LOUD THEATRE COMPANY 《Forget Herostratus!》
戲劇
●
藝穗會
19:30 19:30 19:30 19:30
Panther Productions 《Pride and Prejudice》
戲劇
●
香港藝術中心
19:30 19:30 19:30 14:30 19:30
我生命中的音樂「下篇」 〈講者:周凡夫〉
工作坊
●
香港太空館
19:30
上升之海下沉之島 (1)
電影
●
NSO 歌劇音樂會《修女安潔莉卡》
戲劇
香港理工大學學生會劇社 《我想,我是蜂鳥》 龍駒琴絃閣《真假春鶯戲艷陽》
戲劇
●
中國戲曲 ●
ABA Productions《HORRIBLE HISTORIES Awful Egyptians》
戲劇
國光劇團《艷后和她的小丑們》
中國戲曲
屏風表演班《女兒紅》 龍駒琴絃閣《英雄掌上野荼薇》
●
10:00 19:30 19:30
青年廣場
19:30 19:30
高山劇場
19:30
香港演藝學院
戲劇 中國戲曲 ●
17:00 11:00 14:00 17:00
● 國家戲劇院
19:30 14:30 19:30
● 台北市社教館
19:30 14:30 19:30
高山劇場
19:30
星海音樂廳
20:00
●
深圳大劇院
20:00
戲劇
●
深圳少年宮劇場
20:00 20:00
戲劇
●
深圳保利劇院
20:00 20:00
葵青劇院
20:00 20:00
廣州大劇院
20:00 20:00
深圳音樂廳
20:00
《喝彩》紀念永遠的哥哥
音樂
《春夜喜雨》交響音樂會
音樂
先峰話劇《戀愛的犀牛》 台灣表演工作坊《十三角關係》 多媒體劇場《藍星球》
關注草根生聯席 ● 國家音樂廳
●
綜合藝術 ●
林奕華舞台劇《賈寶玉》
音樂
金庸武小說交響音樂會
音樂
香港小交響樂團《非凡小號》
音樂
●
香港大會堂
20:00
香港管弦樂團《創意之火 ∙ 北國之光》
音樂
●
香港文化中心
20:00 20:00
見窮不見貧 (1)
電影
●
天水圍婦女綜合服務中心
10:30
工作坊
●
艺鵠
16:00
「聽味.手鼓」 工作坊、迷你音樂會及分享茶會 趙季平電視電影金曲音樂會 龍駒琴絃閣《艷陽丹鳳》
● ●
音樂 中國戲曲 ●
19:30
高山劇場
19:30
廣州白雲國際會議中心
20:00
《四世同堂》
戲劇
《羅晶與香港中樂團Ⅱ》
音樂
●
沙田大會堂
20:00
CCDC 舞蹈中心《紙式》
舞蹈
●
CCDC 舞蹈中心
20:00
RubberBand MOOV LIVE 2011
音樂
●
香港兆基創意書院
20:00
垂誼樂社《馬捷爾與愛樂管弦樂團》
音樂
●
香港文化中心
20:00
多空間《昏迷 II ﹣尋找失去的感覺》
舞蹈
●
元朗劇院
20:00
廣州交響樂團《命運》交響曲
音樂
星海音樂廳
20:00
澳門中樂團《奇麗幻境》音樂會
音樂
澳門文化中心
20:00
系列 (1) CNEX 關綜聯主題影片巡展 < 明日家園 > 編號 (4) 法國五月 (5) 第四十屆香港藝術節
●
● 台北市中山堂
● ●
(2) Hong Kong - San Francisco Ocean Film Festival 2012 (6) 親子樂
(3) 愛丁堡藝穗節
7/4
☼
☼
☼
☼
☼
☼
☼
☼
☼
☼
六
6/4
五
5/4
四
4/4
三
3/4
二
一
日
2/4
種類 展覽
●
澳門藝術博物館
☼
苗族銀飾製作技藝
展覽
●
盧家大屋
☼
苗族刺繡
展覽
●
盧家大屋
☼
香港藝術館
☼
☼
☼
☼
☼
☼
☼
☼
《神禽異獸》大英博物館藏珍展
展覽
《經驗視角》侯怡亭個展
展覽
東西共融 : 從學師到大師
展覽
●
香港藝術館
☼
☼
☼
☼
☼
☼
吳冠中《畫 ∙ 舞 ∙ 樂》
展覽
●
香港藝術館
☼
☼
☼
☼
☼
☼
醉舞龍騰﹣澳門魚行醉龍節
展覽
☼
☼
☼
☼
☼
魔境:澳洲當代新藝術展
展覽
☼
☼
☼
☼
☼
☼
時間.膠片.現象學﹣車建全作品展
展覽
☼
☼
☼
☼
☼
2011 香港.深圳城市/建築 雙城雙年展
展覽
☼
☼
☼
☼
第五屆【台灣尊榮賞】 EPSON 攝影徵件展
展覽
☼
☼
☼
☼
☼
港澳雙拼藝術展
展覽
書與法 ﹣王冬齡、邱振中、徐冰作品展
展覽
●
● 伊通公園
●
● ●
● ●
澳門博物館
☼
● 台北當代藝術館
☼
華.美術館
☼
香港文物探知館
☼
☼
● 台北當代藝術館
☼
☼
牛房倉庫
☼
☼
☼
☼
☼
☼
OCT 當代藝術中心
☼
☼
☼
☼
☼
☼
☼
☼
☼
☼
☼
☼
☼
☼
☼
☼
☼
☼
Gibert & George 《The London Pictures》展覽
展覽
●
White Cube Hong Kong
《為何樹會長到最後?》 吳鋌灝、潘蔚然作品展
展覽
●
SOUTHSITE
《游目人間》米嘉.根迪攝影展
展覽
●
澳門藝術博物館
☼
綜合水墨藝術 《半畝方塘﹣董小明作品展》
展覽
●
塔石藝文館
☼
《微小視點-點.點.點》
☼
☼
☼
☼
☼
☼
☼
☼
☼
☼
☼
展覽
● 台北市立美術館
☼
☼
☼
☼
☼
☼
行過江南﹣陳澄波藝術探索歷程
展覽
● 台北市立美術館
☼
☼
☼
☼
☼
☼
澳門國際電影及錄像展 2012
展覽
☼
☼
☼
☼
☼
博、精、深、新﹣林家聲藝術人生
展覽
☼
☼
☼
☼
● ● ●
澳門文化中心
☼
☼
香港文化博物館
☼
☼
《清代楹聯書法展》
展覽
廣州藝術博物院
☼
☼
☼
☼
☼
☼
《慰安婦招募》紀錄.藝術展覽
展覽
●
牛棚藝術村
☼
☼
☼
☼
☼
☼
☼
☼
☼
☼
☼
☼
☼
☼
☼
☼
Figure 模型展覽
Mar 2012
時間 1/4
澳門舊景新媒睇
展覽
●
青年廣場
☼
☼
展覽
●
香港文化博物館
☼
☼
香港貨幣展
展覽
●
香港歷史博物館
☼
☼
☼
☼
☼
☼
臺灣當代 ∙ 玩古喻今
展覽
● 台北市立美術館
☼
☼
☼
☼
☼
☼
黃銘昌﹣方心田
展覽
● 台北市立美術館
☼
☼
☼
☼
☼
☼
陳世明《縱探語境》
展覽
● 台北市立美術館
☼
☼
☼
☼
☼
☼
澳門之最﹣小城特色攝影展
展覽
澳門藝術博物館
☼
☼
☼
☼
☼
☼
「烏龍王﹣漫畫家雷雨田文物選粹」 展覽
PAGE
場地
台北
深圳
廣州
地 區
澳門
Apr 四月
節目名稱
82
香港
1 ~ 7
系列 編號
(1) CNEX 關綜聯主題影片巡展 < 明日家園 > (4) 法國五月 (5) 第四十屆香港藝術節
●
(2) Hong Kong - San Francisco Ocean Film Festival 2012 (6) 親子樂
(3) 愛丁堡藝穗節
場地
時間 6/4
7/4
六
5/4
五
4/4
四
3/4
三
2/4
二
日
1/4
一
台北
深圳
節目名稱
地 區
廣州
Apr 四月
澳門
香港
1 ~ 7
種類
十九世紀澳門歷史繪畫
展覽
●
澳門藝術博物館
☼
☼
☼
☼
☼
☼
中國風 ﹣十九世紀澳門風情西洋版畫展
展覽
●
澳門藝術博物館
☼
☼
☼
☼
☼
☼
《帖學的世代﹣館藏書法作品選》
展覽
香港藝術館
☼
☼
☼
☼
☼
☼
民政總署博物館
☼
☼
☼
☼
☼
☼
☼
青年廣場
☼
☼
☼
☼
☼
☼
☼
廣州大劇院
☼
☼
☼
☼
☼
☼
☼
葉挺故居
☼
☼
☼
☼
☼
☼
☼
☼
海島留韻﹣土生葡人文化展
展覽
大型插畫展覽
展覽
《啟點.動象空間》廣東美術館廣州大 劇院當代館第一回展 葉挺故居展覽
● ● ●
展覽
●
展覽
●
《緣生意轉 : 佛教的藝術》
展覽
●
亞洲協會藝術館
☼
☼
☼
☼
☼
《人間淨土》敦煌壁畫數碼展演
展覽
●
邵逸夫創意媒體中心
☼
☼
☼
☼
☼
☼
《燃燒邊緣製造空間與激發形式》 創意媒體學院教職員展覽
展覽
●
邵逸夫創意媒體中心
☼
☼
☼
☼
☼
☼
「聲場」Ed Osborn 作品展覽
展覽
●
邵逸夫創意媒體中心
☼
☼
☼
☼
☼
☼
負隅頑抗﹣加拿大部隊與香港保衛戰
展覽
●
香港海防博物館
☼
☼
☼
☼
☼
☼
第 36 屆香港國際電影節
電影
●
www.hkiff.org.hk
☼
☼
☼
☼
☼
隼鳥號.星海迷航
合家歡
●
香港太空館
☼
☼
☼
☼
☼
☼
天生愛自由
合家歡
●
香港太空館
☼
☼
展覽
●
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
☼
☼
☼
☼
寫意寫真要結婚﹣余偉聯個人展覧 腦作戰
合家歡
●
香港太空館
ABA Productions《HORRIBLE HISTORIES Awful Egyptians》
戲劇
●
香港演藝學院
11:00 14:00
屏風表演班《女兒紅》
戲劇
● 台北市社教館
14:30 19:30
中英劇團《談談情 ∙ 跳跳橋》
戲劇
香港文化中心
14:30
國光劇團《艷后和她的小丑們》
●
中國戲曲
● 國家戲劇院
電影
●
社區發展陣線
14:30
CCDC 舞蹈中心《紙式》
舞蹈
●
CCDC 舞蹈中心
15:00 20:00
葵青劇院
15:00
風車草劇團《I Love You Because》
綜合藝術 ●
香港演藝學院
15:00
叱吒風雲五十年《鳳閣恩仇未了情》
中國戲曲 ●
香港大會堂
19:30
潮劇《雙孝廉》
中國戲曲 ●
高山劇場
19:30
香港藝術中心
19:45
廣州白雲國際會議中心
20:00
香港話劇團《心洞》 《四世同堂》
戲劇
戲劇 戲劇
系列 (1) CNEX 關綜聯主題影片巡展 < 明日家園 > 編號 (4) 法國五月 (5) 第四十屆香港藝術節
●
● ●
☼
☼
☼
☼
☼
☼
☼
☼
☼
☼
☼
☼
19:30 14:30 19:30
14:30
見窮不見貧 (1)
多媒體劇場《藍星球》
☼
(2) Hong Kong - San Francisco Ocean Film Festival 2012 (6) 親子樂
19:45 19:45 19:45 19:45 14:45 19:45
(3) 愛丁堡藝穗節
音樂
●
●
電影
●
●
深圳少年宮劇場
20:00
廣州大劇院
20:00
荃灣大會堂
20:00
香港大學
17:30
叱吒風雲五十年《六月雪》
中國戲曲 ●
香港大會堂
19:30
潮劇﹣折子戲專場
中國戲曲 ●
上環文娛中心
19:30
電影
●
香港嶺南大學
17:30
叱吒風雲五十年《情僧偷到瀟湘館》
中國戲曲 ●
香港大會堂
19:30
潮劇﹣《父子三登科》
中國戲曲 ●
上環文娛中心
19:30
深圳保利劇院
20:00 20:00
舞蹈
叱吒風雲五十年《碧血寫春秋》 CCM 主辦《藍星球》
●
中國戲曲 ● 跨媒體
英國 1927 劇團 《上街的動物和孩子們》(3) 林澤群實現劇場《DIVA 先生的華麗戲 劇教室 ENCORE》 《THE LITTLE BIG CLUB LIVE IN CONCERT》 《孫飛虎搶親》
●
戲劇
●
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
●
●
合家歡
●
創作芭蕾《2012 點子鞋 Dance Shoe》
舞蹈
●
中國戲曲 ● 音樂
中國歌劇舞劇院民音樂會
音樂
呂培原情繫香江演奏會
音樂
19:30 19:30
● ● ● ●
19:30 14:30 19:30
● 國家演奏廳
19:30 19:30
深圳大劇院
20:00 20:00
葵青劇院
20:00 20:00
上環文娛中心
20:00 20:00
澳門文化中心
15:00
● 國家戲劇院
19:30
荃灣大會堂
19:30
星海音樂廳
20:00
深圳保利劇院
20:00
香港大會堂
20:00
玫瑰堂
20:00
PAGE
音樂
11:00 11:00 14:00 15:00 17:00 19:00
葵青劇院
●
音樂
音樂
澳門樂團 《復活節音樂會﹣感恩的彌撒》
84
系列 編號
7/4
20:00 20:00 15:00 20:00
● 國家戲劇院
戲劇
CCM 主辦《迪士尼音樂之旅》
《理查 ∙ 施特勞斯》交響音樂會
20:00 20:00
●
音樂
叱吒風雲五十年《三年一哭二郎橋》
廣州大劇院
合家歡
顛覆古典頑皮家族2
英國浦氏木偶團《火鳥》
20:00
香港文化中心
戲劇
(6)
19:30
澳門文化中心
●
中英劇團《同棲異想─從石屎罅走到 劇場中間鏽已生》
中樂嘉年華
香港大會堂
戲劇
戲劇
《開心麻花 ∙ 烏龍山伯爵》
6/4
六
音樂
香港雅詠團《榮耀頌》
回族舞劇《月上賀蘭》
5/4
五
4/4
四
洛林 ∙ 馬譯爾與英國愛樂樂團
(1)
3/4
三
2/4
二
日
戲劇
垃圾人 & 生活在遠方 (1)
Mar 2012
時間 1/4
一
台北
場地
種類
先峰話劇《戀愛的犀牛》
熱男減碳日記
深圳
節目名稱
地 區
廣州
Apr 四月
澳門
香港
1 ~ 7
(1) CNEX 關綜聯主題影片巡展 < 明日家園 > (4) 法國五月 (5) 第四十屆香港藝術節
(2) Hong Kong - San Francisco Ocean Film Festival 2012 (6) 親子樂
(3) 愛丁堡藝穗節
展覽 展覽 展覽 展覽
●
展覽 展覽
展覽
香港藝術館
● 伊通公園
● ●
展覽
書與法 ﹣王冬齡、邱振中、徐冰作品展
香港藝術館 香港藝術館
●
澳門博物館
●
●
展覽
●
●
● 台北當代藝術館 華.美術館
牛房倉庫
香港貨幣展
臺灣當代 ∙ 玩古喻今 黃銘昌﹣方心田
陳世明《縱探語境》
澳門之最﹣小城特色攝影展 十九世紀澳門歷史繪畫
中國風 ﹣十九世紀澳門風情西洋版畫展
《帖學的世代﹣館藏書法作品選》 海島留韻﹣土生葡人文化展 大型插畫展覽
《人間淨土》敦煌壁畫數碼展演
《燃燒邊緣製造空間與激發形式》 創意媒體學院教職員展覽 「聲場」Ed Osborn 作品展覽
《啟點.動象空間》廣東美術館廣州大 劇院當代館第一回展 葉挺故居展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展覽
●
展覽 展覽 展覽 展覽
●
展覽
●
展覽
●
展覽 展覽
展覽 展覽
●
☼
☼
☼
☼
☼
☼
☼
☼
☼
☼
☼
☼
☼
☼
☼
☼
☼
☼
☼
☼
展覽 展覽 展覽 展覽 展覽 展覽 展覽 展覽
系列 (1) CNEX 關綜聯主題影片巡展 < 明日家園 > 編號 (4) 法國五月 (5) 第四十屆香港藝術節
香港文化博物館 廣州藝術博物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香港文化博物館
☼
☼
☼
☼
☼
☼
香港歷史博物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澳門藝術博物館
☼
☼
☼
☼
☼
☼
香港藝術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邵逸夫創意媒體中心
● ●
☼
☼
邵逸夫創意媒體中心
●
☼
☼
☼
青年廣場
●
☼
☼
民政總署博物館
●
☼
☼
澳門藝術博物館
●
☼
☼
☼
澳門藝術博物館
●
●
☼ ☼
☼
牛棚藝術村
● 台北市立美術館
●
●
☼ ☼
● 台北市立美術館
● 台北市立美術館
展覽
☼ ☼
☼
● 台北市立美術館
展覽
展覽
☼
塔石藝文館
青年廣場
●
展覽
☼
澳門文化中心
●
展覽
☼
☼
● 台北市立美術館
●
☼
☼
澳門藝術博物館
●
☼
☼
展覽
Figure 模型展覽
☼
☼
綜合水墨藝術 《半畝方塘﹣董小明作品展》
「烏龍王﹣漫畫家雷雨田文物選粹」 展覽
☼
☼
OCT 當代藝術中心
SOUTHSITE
《慰安婦招募》紀錄.藝術展覽
☼
☼
●
《清代楹聯書法展》
☼
☼
展覽
博、精、深、新﹣林家聲藝術人生
☼
☼
● 台北當代藝術館
《為何樹會長到最後?》 吳鋌灝、潘蔚然作品展
澳門國際電影及錄像展 2012
☼
☼
White Cube Hong Kong
行過江南﹣陳澄波藝術探索歷程
☼
☼
●
《微小視點-點.點.點》
☼
☼
香港文物探知館
展覽
《游目人間》米嘉.根迪攝影展
☼
☼
六
展覽
展覽
Gibert & George《The London Pictures》展覽
☼
☼
種類
第五屆【台灣尊榮賞】 EPSON 攝影徵件展 港澳雙拼藝術展
☼
☼
五
2011 香港.深圳城市/建築 雙城雙年展
☼
☼
四
時間.膠片.現象學﹣車建全作品展
☼
☼
三
魔境:澳洲當代新藝術展
☼
二
醉舞龍騰﹣澳門魚行醉龍節
9/4 10/4 11/4 12/4 13/4 14/4
一
吳冠中《畫 ∙ 舞 ∙ 樂》
時間 8/4
日
東西共融 : 從學師到大師
場地
台北
《經驗視角》侯怡亭個展
深圳
節目名稱 《神禽異獸》大英博物館藏珍展
地 區
廣州
Apr 四月
澳門
香港
8 ~ 14
邵逸夫創意媒體中心
☼
☼
☼
☼
☼
☼
廣州大劇院
☼
☼
☼
☼
☼
☼
☼
葉挺故居
☼
☼
☼
☼
☼
☼
☼
(2) Hong Kong - San Francisco Ocean Film Festival 2012 (6) 親子樂
(3) 愛丁堡藝穗節
☼
香港海防博物館
☼
☼
隼鳥號.星海迷航
合家歡
●
香港太空館
☼
☼
☼
天生愛自由
合家歡
●
香港太空館
☼
☼
展覽
●
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
☼
☼
合家歡
●
香港太空館
☼
☼
合家歡
●
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
戲劇
● 國家戲劇院
14:30
創作芭蕾 《2012 點子鞋 Dance Shoe》
舞蹈
● 國家戲劇院
14:30
● 台北市社教館
14:30
澳門文化中心
15:00
屏風表演班《女兒紅》
戲劇
CCM 主辦《迪士尼音樂之旅》
音樂
林澤群實現劇場《DIVA 先生的華麗戲 劇教室 ENCORE》
戲劇
●
香港文化中心
15:00 20:00
中英劇團《同棲異想─從石屎罅走到 劇場中間鏽已生》
戲劇
●
葵青劇院
19:30
中國戲曲 ●
《the Cranberries Live in HK 2012》
音樂
《開心麻花 ∙ 烏龍山伯爵》
戲劇
英國浦氏木偶團《火鳥》(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00 11:00 17:00
《孫飛虎搶親》
叱吒風雲五十年《一把存忠劍》
六
亞洲協會藝術館
●
腦作戰
五
種類 ●
《THE LITTLE BIG CLUB LIVE IN CONCERT》
四
三
二
一
日
9/4 10/4 11/4 12/4 13/4 14/4
展覽
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
屯門大會堂
19:30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20:00
深圳大劇院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合家歡
●
上環文娛中心
香港聖樂團「伯樂.千里馬」
音樂
●
香港文化中心
香港戲劇協會《金池塘》
戲劇
●
香港大會堂
19:45 19:45 14:45 19:45
合家歡
●
加拿大 7 指馬戲劇團《魄動心靈》(6) 甘肅省歌劇院《敦煌韻》
音樂
香港小交響樂團《佛瑞安魂曲》(4)
音樂
生活在遠方 & 我愛高跟鞋 (1)
電影
盧秋萍粵劇精品晚會
Mar 2012
時間 8/4
展覽
負隅頑抗﹣加拿大部隊與香港保衛戰
PAGE
場地
台北
深圳
廣州
節目名稱
地 區
澳門
Apr 四月
《緣生意轉 : 佛教的藝術》
86
香港
8 ~ 14
戲劇
同流《殘酷青春》
戲劇
劇道場《想變成人的貓》
戲劇
心創作劇場《胖侶》
戲劇
法國最終時刻舞團《加時賽》
舞蹈
香港管弦樂團 《告別迪華迪 - 夢幻和聲》
音樂
人偶童話劇《白雪公主》
合家歡
音樂人生 (1)
電影
韓國環球芭蕾舞團《This is Modern》
舞蹈
Boris Giltburg At The 2010 BBC Proms
音樂
澳門中樂團 《懷鄉季節》獨奏重奏音樂會
20:00 20:00 20:00
●
香港大會堂
20:00
●
香港演藝學院
14:30
廣州大劇院
19:30
●
● 國父紀念館
19:30 14:30 19:30
●
沙田大會堂
19:45 19:45
●
上環文娛中心
20:00 15:00 20:00
●
香港藝術中心
20:00 15:00 20:00
廣州大劇院
20:00 20:00
香港文化中心
20:00 20:00
● ● ● ● ●
音樂
郝芯蕾鋼琴獨奏音樂會
音樂
香港小交響樂團《最愛小提琴:布拉 姆斯小提琴協奏曲 》(4)
音樂
系列 編號
沙田大會堂 澳門文化中心
●
中國戲曲
都會愛情音樂劇《東區卡門》
(1) CNEX 關綜聯主題影片巡展 < 明日家園 > (4) 法國五月 (5) 第四十屆香港藝術節
20:00
● ● ●
黃花崗劇院
10:00 15:30
關注學童發展權利聯席
13:00
● 國家戲劇院
19:30
深圳音樂廳
20:00
崗頂劇院
20:00
星海音樂廳
20:00
香港大會堂
20:00
(2) Hong Kong - San Francisco Ocean Film Festival 2012 (6) 親子樂
(3) 愛丁堡藝穗節
場地
台北
時間 六
五
四
三
二
一
15/4 16/4 17/4 18/4 19/4 20/4 21/4
日
深圳
節目名稱
地 區
廣州
Apr 四月
澳門
香港
15 ~ 21
種類
東西共融 : 從學師到大師
展覽
●
香港藝術館
☼
☼
☼
☼
☼
☼
吳冠中《畫 ∙ 舞 ∙ 樂》
展覽
●
香港藝術館
☼
☼
☼
☼
☼
☼
醉舞龍騰﹣澳門魚行醉龍節
展覽
澳門博物館
☼
☼
☼
☼
☼
☼
魔境:澳洲當代新藝術展
展覽
● 台北當代藝術館
☼
☼
☼
☼
☼
☼
時間.膠片.現象學﹣車建全作品展
展覽
華.美術館
☼
☼
☼
☼
☼
☼
2011 香港.深圳城市/建築 雙城雙年展
展覽
香港文物探知館
☼
☼
☼
☼
☼
☼
第五屆【台灣尊榮賞】 EPSON 攝影徵件展
展覽
● 台北當代藝術館
☼
☼
☼
☼
☼
☼
☼
港澳雙拼藝術展
展覽
牛房倉庫
☼
☼
☼
☼
☼
☼
書與法 ﹣王冬齡、邱振中、徐冰作品展
展覽
OCT 當代藝術中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Gibert & George 《The London Pictures》展覽
展覽
●
White Cube Hong Kong
《為何樹會長到最後?》 吳鋌灝、潘蔚然作品展
展覽
●
SOUTHSITE
《游目人間》米嘉.根迪攝影展
展覽
●
澳門藝術博物館
☼
綜合水墨藝術 《半畝方塘﹣董小明作品展》
展覽
●
塔石藝文館
☼
《微小視點-點.點.點》
☼
☼
☼
☼
☼
☼
☼
☼
☼
☼
☼
☼
展覽
● 台北市立美術館
☼
☼
☼
☼
☼
☼
行過江南﹣陳澄波藝術探索歷程
展覽
● 台北市立美術館
☼
☼
☼
☼
☼
☼
澳門國際電影及錄像展 2012
展覽
博、精、深、新﹣林家聲藝術人生
展覽
●
澳門文化中心
●
☼
☼
☼
☼
☼
☼
☼
《清代楹聯書法展》
展覽
廣州藝術博物院
☼
☼
☼
☼
☼
☼
《慰安婦招募》紀錄.藝術展覽
展覽
●
牛棚藝術村
☼
☼
☼
☼
☼
☼
☼
展覽
●
青年廣場
☼
☼
☼
☼
☼
☼
展覽
●
香港文化博物館
☼
☼
☼
☼
☼
☼
香港貨幣展
展覽
●
香港歷史博物館
☼
☼
☼
☼
☼
☼
臺灣當代 ∙ 玩古喻今
展覽
● 台北市立美術館
☼
☼
☼
☼
☼
☼
黃銘昌﹣方心田
展覽
● 台北市立美術館
☼
☼
☼
☼
☼
☼
陳世明《縱探語境》
展覽
● 台北市立美術館
☼
☼
☼
☼
☼
☼
負隅頑抗﹣加拿大部隊與香港保衛戰
展覽
香港海防博物館
☼
☼
☼
☼
☼
澳門之最﹣小城特色攝影展
展覽
●
澳門藝術博物館
☼
☼
☼
☼
☼
☼
十九世紀澳門歷史繪畫
展覽
●
澳門藝術博物館
☼
☼
☼
☼
☼
☼
中國風 ﹣十九世紀澳門風情西洋版畫展
展覽
●
澳門藝術博物館
☼
☼
☼
☼
☼
☼
《帖學的世代﹣館藏書法作品選》
展覽
香港藝術館
☼
☼
☼
☼
☼
☼
民政總署博物館
☼
☼
☼
☼
☼
☼
☼
Figure 模型展覽 「烏龍王﹣漫畫家雷雨田文物選粹」 展覽
海島留韻﹣土生葡人文化展
●
香港文化博物館
☼
●
●
展覽
●
☼
《人間淨土》敦煌壁畫數碼展演
展覽
●
邵逸夫創意媒體中心
☼
☼
☼
☼
☼
☼
《燃燒邊緣製造空間與激發形式》 創意媒體學院教職員展覽
展覽
●
邵逸夫創意媒體中心
☼
☼
☼
☼
☼
☼
「聲場」Ed Osborn 作品展覽
展覽
●
邵逸夫創意媒體中心
☼
☼
☼
☼
☼
☼
系列 (1) CNEX 關綜聯主題影片巡展 < 明日家園 > 編號 (4) 法國五月 (5) 第四十屆香港藝術節
(2) Hong Kong - San Francisco Ocean Film Festival 2012 (6) 親子樂
(3) 愛丁堡藝穗節
時間 六
五
四
三
二
一
15/4 16/4 17/4 18/4 19/4 20/4 21/4
日
《緣生意轉 : 佛教的藝術》
展覽
● ●
展覽
●
廣州大劇院
☼
亞洲協會藝術館
☼
葉挺故居
☼
☼
☼
☼
☼
☼
☼
☼
☼
☼
☼
☼
☼
☼
☼
☼
☼
☼ ☼
隼鳥號.星海迷航
合家歡
●
香港太空館
☼
☼
☼
☼
☼
天生愛自由
合家歡
●
香港太空館
☼
☼
☼
☼
☼
☼
展覽
●
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
☼
☼
☼
☼
☼
☼
合家歡
●
☼
☼
☼
☼
☼
腦作戰 《開心麻花 ∙ 烏龍山伯爵》
戲劇
人偶童話劇《白雪公主》
合家歡
●
☼ 20:00
黃花崗劇院
10:00 14:30
●
沙田大會堂
14:45
戲劇
●
上環文娛中心
15:00 19:30
心創作劇場《胖侶》
戲劇
●
香港藝術中心
15:00 15:00 15:00 15:00 15:00 15:00 15: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都會愛情音樂劇《東區卡門》
戲劇
香港戲劇協會《金池塘》
戲劇
作曲家顧冠仁作品音樂會
音樂
舊回憶新北京 (1)
電影
●
香港珠海學院
和我做朋友 (1)
電影
●
關注學童發展權利聯席
10:00
舞蹈
同流《殘酷青春》
戲劇
劇道場《想變成人的貓》
●
香港太空館 深圳大劇院
☼
● 國家戲劇院
韓國環球芭蕾舞團《This is Modern》
● ●
● 國父紀念館
19:30
香港大會堂
19:45
星海音樂廳
20:00
19:45 19:45 19:45 19:45
16:30
丰望藝舍《紅樓夢》
中國戲曲 ●
香港文化中心
19:30 19:30 19:30 19:30
叱吒風雲五十年《黃飛虎反五關》
中國戲曲 ●
高山劇場
19:30
《香港式離婚》(5) 叱吒風雲五十年《隋宮十載菱花夢》
戲劇
戲劇
《開心麻花 ∙ 烏龍山伯爵》
戲劇
京劇《趙氏孤兒》
●
香港演藝學院
中國戲曲 ●
《泰特斯》 (2012)(5)
中學生普及藝術教育計劃﹣體驗戲劇. 多元感受
● ●
戲劇
●
19:30
香港演藝學院
19:45 14:45 19:45
廣州友誼劇院
20:00 20:00
澳門文化中心
20:00
深圳大劇院
20:00
香港文化中心
20:00 15:00 20:00
合家歡
●
香港大會堂
20:00 15:00 20:00
香港 2012 國際無伴奏合唱節﹣ 2012 無伴奏合唱大師系列 : ROCKAPELLA
音樂
●
香港大會堂
20:00
香港管弦樂團《貝九 - 告別時刻 》
音樂
●
香港文化中心
20:00 20:00
澳門樂團《永恆的旋律》
音樂
●
何黎婉華庇道演藝劇院
15:30
《蝶夢飛揚》陳燮陽與澳門中樂團
音樂
●
崗頂劇院
20:00
《越來越好》 中國廣播藝術說唱團相聲專場
戲劇
深圳保利劇院
20:00
王佩瑜個人專場《瑜音繞梁》
中國戲曲
●
深圳大劇院
20:00
馬曉暉二胡與世界握手音樂會
音樂
●
深圳音樂廳
20:00
PAGE
●
元朗劇院
●
奧地利麗泉宮牽線木偶劇場 《阿拉丁及糖果屋》(6)
中國戲曲
20:00 20:00 15:00 20:00
舞蹈
城市當代舞蹈團《別有洞天》
Mar 2012
台北
展覽
寫意寫真要結婚﹣余偉聯個人展覧
88
場地
種類
《啟點.動象空間》廣東美術館廣州大 劇院當代館第一回展 葉挺故居展覽
深圳
節目名稱
地 區
廣州
Apr 四月
澳門
香港
15 ~ 21
●
鳴謝 系列 編號
(1) CNEX 關綜聯主題影片巡展 < 明日家園 > (4) 法國五月 (5) 第四十屆香港藝術節
(2) Hong Kong - San Francisco Ocean Film Festival 2012 (6) 親子樂
(3) 愛丁堡藝穗節
香港贊善里 10 號地下 香港九龍塘達康路 18 號 香港灣仔永豐街 18 號 1 樓 香港中環善慶街 6 號
(852)2810 0065 (852) 3442 6553 (852)2869 5505 (852)2548 2286
香港中環卑利街 50 號地舖 香港新界荃灣海盛路九有綫電視大樓 20 樓 2009 室 香港太古坊康和大廈 1 樓 香港九龍太子西洋菜南街 222 號 3 樓 香港中環荷里活道 87 號地下 香港黃大仙沙田坳道 110 號地下 香港中環荷理活道 90-92 號地下 香港伊利近街 15 號 香港中環雪廠街 16 號西洋會所大廈 8 樓 香港灣仔港灣道 1 號會展廣場辦公大樓 M 層 香港中環善慶街 7 號 香港中環善慶街 1 號 香港九龍土瓜灣上鄉道 22 號鼎新大廈地下 香港葵涌工業街 17 號美安工業大廈 2 樓 愉景灣 D Deck 地下 G09 舖 香港尖沙咀河內道 18 號 香港中環雪廠街 20 號地下 香港尖沙咀赫德道 1-3 號 A 威利商業大廈 401-402 室 香港中環永吉街 21 - 27 號誠興商業大廈 18 樓 A 室 香港中環蘇豪必列者士街聚賢居地下舖 香港中環堅道 45 號地下 香港中環奧卑利街 21-31 號 香港中環西街 52 號 香港中環西街 53 號 香港香港仔田灣興和街 25 號大生工業大廈 3 樓 香港上環弓絃巷 12 號 香港尖沙咀柯士甸道西 1 號圓方 2 樓 香港上環差館上街 22 號地下 香港荃灣古屋里二號 香港皇后大道中 345 號上環市政大廈 香港西貢北潭涌自然教育徑 香港九龍培正道 5 號 香港九龍灣宏照道 38 號 香港九龍灣展貿徑一號 香港金鐘正義道 9 號 香港大嶼山香港國際機場亞洲國際博覽館 香港灣仔愛群道 18 號 香港元朗體育路 9 號 香港新界水龍運街 2 號 香港九龍鑽石山鳳德道 60 號 香港大埔安邦路 12 號 香港天水圍天慈村慈屏樓 B 翼地下 A 室 香港屯門屯喜路 3 號 香港灣仔愛群道 6 號 香港深水埗東京街 41 號 香港鰂魚涌英皇道 979 號太古坊
(852)2522 (852)2110 (852)2887 (852)2390 (852)2527
1138 9928 1321 9332 7798
(852)3571 (852)2127 (852)2167 (852)2525 (852)2851 (852)2541
8200 7936 8896 4911 1171 1299
(852)2526 (852)2987 (852)3118 (852)2580 (852)2366 (852)2528 (852)2803 (852)2437 (852)2869 (852)2521 (852)2334
9219 8855 8070 0058 3218 1471 2083 0688 8802 0308 9423
(852)2805 1112 (852)2196 8170 (852)2411 (852)2853 (852)2792 (852)2926
2001 2689 6365 4055
(852)2620 (852)2103 (852)3606 (852)2591 (852)2476 (852)2671 (852)3658 (852)2665
2128 9511 8828 1346 1029 4400 9312 4477
(852)2450 4202 (852)2836 1000 (852)2386 2863
香港
場地索引: 10 Chancery Lane Gallery 邵逸夫創意媒體中心 agnés b. Librarie Galerie Ameila Johnson Contemporary Art Beatus Art Experience Gallery Artistree C & G 藝術單位 CAIS Gallery CCDC 舞蹈中心 Contemporary by Angela Li Culture Club de Sarthe Fine Art Fabrik Contemporary Art Galerie Ora-Ora Gallery EXIT Gallery20/PUD Outlet Hanart Square Hemingway's By the Bay K11 購物藝術館 Kwai Fung Hin Art Gallery Livecoal Gallery Mischmasch Gallery Oolaa Osage Soho Gallery Schoeni Art Gallery Sin Sin Atelier Sin Sin Fine Annex SOUTHSITE Tào Evolution Gallery The Grand Cinema The Upper Station 三棟屋博物館 上環文娛中心劇院 上窰民俗文物館 九龍公共圖書館 九龍灣 Mega Box 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 亞洲協會藝術館 亞洲國際博覽館 伊利沙伯體育館 元朗劇院 北區大會堂 南蓮園池 大埔文娛中心 天水圍婦女綜合服務中心 屯門大會堂 摩理臣山道職業訓練局 李鄭屋漢墓博物館 林肯大廈有蓋行人天橋
PAGE
Mar 2012
香港 90
場地索引: 沙田大會堂 牛棚藝術村 牛池灣文娛中心 百老匯電影中心 社區發展陣線 艺鵠 荃灣大會堂 葵青劇院 薄扶林伯大尼 藝穗會 藝術公社 藝術創庫有限公司 街坊工友服務處 西九文化區 西灣河文娛中心 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 邵逸夫創意媒體中心 關注學童發展權利聯席 關注草根生活聯席 雲峰畫苑 青年廣場 香港 W 酒店 香港中央圖書館 香港兆基創意書院 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 香港大會堂 香港太空館 香港嶺南大學 香港文化中心 香港文化博物館 香港文物探知館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香港樹仁大學 香港歷史博物館 香港海防博物館 香港浸會大學 香港演藝學院 香港珠海學院 香港理工大學 香港知專設計學院 香港科學館 香港茶具文物館 香港藝術中心 香港藝術館 香港鐵路博物館 香港電影資料館 香遊樂場協會 高山劇場 ·香港鐵路博物館 星期二 休館 ·香港歷史博物館 星期二 休館 ·香港文化博物館 星期二 休館
香港沙田源禾路 1 號平台 香港九龍土瓜灣馬頭角道 63 號 香港黃大仙清水灣道 11 號牛池灣市政大廈 油麻地眾坊街三號駿發花園第二期 香港天水圍天悅村悅貴樓地下 香港灣仔軒尼詩道 365 號富德樓 1 樓 香港荃灣大河道 72 號 香港葵涌興寧路 12 號地下 香港薄扶林道 139 號 香港中環下亞厘畢道 2 號 香港土瓜灣馬頭角道 63 號牛棚藝術村 12 號 香港荃灣海盛路 9 號有線電視大樓 20 樓 2009 室 葵涌邨曉葵樓地下 31 號 九龍廣東道 香港筲箕灣道 111 號地下 香港深水埗白田街石硤尾街 30 號 香港九龍塘達康路 18 號 天水圍天悅村悅貴樓地下 太子砵蘭街 430 號利聯大廈二樓 436 室 香港港島東太古城中心三座地下 香港柴灣柴灣道 238 號 香港九龍站柯士甸道西 1 號 香港銅鑼灣高士威道 66 號 香港九龍聯合道 135 號 香港薄扶林道 香港般咸道 90 號香港大學馮平山樓 香港中環愛丁堡廣場 5 號 香港尖吵咀梳士巴利道 10 號 新界屯門青山公路八號 九龍尖沙咀梳士巴利道 10 號 香港沙田文林路一號 香港尖沙咀海防道九龍公園 香港灣仔港灣道 1 號 香港北角寶馬山慧翠道 10 號 香港尖沙咀漆咸道南 100 號 香港筲箕灣東喜道 175 號 香港九龍塘聯福道 34 號 香港灣仔港灣道 1 號 新界荃灣海濱花園怡樂街 香港紅磡紅樂道 8 號 香港調景嶺景嶺路 3 號 香港尖沙咀東科學館道 2 號 香港中區紅棉路 10 號 香港灣仔港灣道 2 號 香港尖沙咀梳士巴利道 10 號 香港大埔大埔墟崇德街 13 號 香港西灣河鯉景道 50 號 香港旺角上街 557 號旺角綜合大樓 3 樓 香港紅磡高山道 77 號 星期二 休館 ·香港太空館 ·香港茶具文物館 星期二 休館 星期二 休館 ·視覺藝術中心
星期四 休館 ·香港藝術館 星期四 休館 ·香港科學館 ·香港海防博物館 星期四 休館
(852)2694 (852)2529 (852)2325 (852)2388
2509 0087 1970 3188
(852)2414 (852)2408 (852)2584 (852)2521
0144 0128 8633 7251
(852)2110 9928 (852)2200 0103 (852)3184 5757 (852)2891 8482
(852)2736 9623 (852)3721 8888 (852)3150 (852)2339 (852)2859 (852)2241 (852)2921 (852)2734
1234 7370 2111 5500 2840 2744
(852)2734 2009 (852)2180 8188 (852)22084400 (852)2582 8888 (852)2724 9042 (852)2569 1500 (852)3411 7400
(852)2732 (852)2869 (852)2582 (852)2721 (852)2653 (852)2739
3232 0690 0200 0116 3455 2139
(852)2740 9222 星期四 休館 ·香港電影資料館 ·李鄭屋漢墓博物館 星期四 休館
澳門荷蘭園大馬路 95 號
(853)2836 6866
崗頂劇院
澳門崗頂聖奧斯定堂前地 3 號
(853)2833 3000
民政總署博物館
新馬路 163 號民政總署大樓
(853)8988 4100
澳門博物館
澳門博物館前地 112 號
(853)2835 7911
澳門文化中心
澳門新口岸填海區冼星海大馬路
(853)2855 5555
澳門藝術博物館
澳門新口岸填海區冼星海大馬路
(853)8791 9814
牛房倉庫
澳門美副將大馬路與罅些喇提督大馬路交界
(853)2853 0026
玫瑰堂
澳門半島板樟堂前地
(853)2836 7706
盧家大屋
澳門大堂巷 7 號
(853)839 9699
葉挺故居
澳門賈伯樂提督街七十六號
西望洋創作協會
提督馬路祐順工業大廈五樓
澳門
塔石藝文館
·澳門藝術博物館 星期一 休館
廣州市越秀區人民北路 696 號
(8620)8666 8991
廣州大劇院
廣州市天河區珠江新城珠江西路 1 號
(8620)3839 2888
廣州白雲國際會議中心
廣州市白雲大道南 1039 -1046 號
(8620)8880 0888
廣東美術館
廣州市二沙島煙雨路 38 號
(8620)8735 1468
星海音樂廳
廣州市二沙島晴波路 33 號
(8620)8735 2222
黃花崗劇院
廣州市先烈中路 96 號
(8620)8776 0445
廣州
廣州友誼劇院
·廣東美術館 星期一 休館
深圳南山區華僑城創意園北區 B10 棟
(86755)2691 5007
何香凝美術館
深圳南山區華僑城恩平街 F2 棟
(86755)2660 4540
深圳保利劇院
深圳市南山區後海濱路保利文化廣場保利劇院
(86755)8637 1687
深圳大劇院
深圳市深南中路 5018 號
(86755)2590 6155
深圳少年宮劇場
深圳市福田區福中一路 2002 號市少年宫
(86755)8351 3099
深圳音樂廳
深圳福田區福中一路 2016 號
(86755)8284 1888
華.美術館
深圳市華僑城深南大道 9009 號
(86755)3399 3222
·華 ∙ 美術館 星期一 休館
·何香凝美術館 星期一 休館
·龍環葡韻住宅式博物館 星期一 休館
台北市伊通街 41 號 2 樓
(886)2250 77243
台北市中山堂
台北市延平南路 98 號
(886)2238 13137
台北市社教館
台北市八德路三段 25 號
(886)22577 5931
台北市立美術館
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 181 號
(886)2720 8889
國家戲劇院
台北市中山南路 21-1 號
(886)2339 39888
國家演奏廳
台北市中山南路 21-1 號
(886)2339 39888
國家音樂廳
台北市中山南路 21-1 號
(886)2339 39888
國父紀念館
台北市仁愛路 4 段 505 號
(886)2275 88008
花博公園
台北市中山北路與民族東路交叉口 ·台北市立美術館 星期一 休館
台北
伊通公園
·台北數位藝術中心 星期一 休館
深圳
OCT 當代藝術中心
92
PAGE
壬辰年二月某日
Mar 2012
西九印記 WKCD Snapshot
▲ 6/2/2012 西九管理局頒發獎學金予四名參與香港大 學「文化領航學程」的學員,期望藉此鼓勵 培養文化藝術管理人才,迎接於 2015 年起 陸續落成的西九項目。是次獲頒獎學金的四 名人士分別為香港小交響樂團、香港演藝學 院、香港管弦樂團及香港大學的現職藝術行 政人員。
▲ 9/3/2012 西九管理局展開戲曲中心設計比賽,為座 落於西九文化區東面、廣東道及柯士甸道 西交界的戲曲中心物色適合的設計團隊。戲 曲中心預計將會於 2015 年落成,屆時將會 設有一個具 1100 個座位的戲曲劇場、一個 有 400 個座位的小型劇場、可容納 200 人 的茶館,以及用作培訓及教育的輔助設施。
有話說
a Statement
GIVE ME (US) FIVE!
文:羊人
最近讀了藝術家梁寶山於 2012 年 3 月 5 日在《明報》文化版之鴻文,深感吾道不孤。 文章標題是「香港文化局會搞邊科?」內容提及文化藝術界為了發展藝術與政府部門周旋時 之辛酸,帶出需要成立「文化局」之原因及期盼,角度正面積極,某些觀點更超出藝術家之目光, 實難能可貴。 梁君提出之建議曰「三個不能」,大意是提升擴大現有視野及架構,以之確立有文化權利考 量藝術政策的文化局。羊人對此踢蹄贊同之餘,建議必要加上「一個功能」,就是拓展羣眾入場 觀賞各類文藝活動,以「旺場」作為第一個目標。 在其他相應觀點上猜想梁是由藝術塔內跳出,從外回望,所以能看得更闊更深,其中最令羊 人有感共鳴的是: 一.提起文化高度,回應公民社會,從香港帶動整個華南的文化發展。 二.政府 - 藝團的依存關係演變成「官—民—商」的三角關係。 三.重新組合分散在各政策局的文化環節。 四.落實勞工五天工作,最高工時。 五.公共文化諦造社會共識(此乃副題由《明報》編輯所擬)。 第一點《△志》在上期本版內已向未來特首進言,不贅。第二點的三角關係就是我們「△」 符號眾多解讀之一,本刊鼓勵推動藝術創作扶植計劃的「讀者—創作—贊助」是另一個。第三點 便是所有跑過政府部門(內地為甚)的都會認同。 至於落實五天工作,則是羊人經常掛在嘴邊的妄想,友儕間早已厭倦。此因自進入社會後, 從來是勞動階層,十分羡慕五天工作的朋友們,可以有多一倍的休息時間;是一倍,不是一天, 還未計其他公眾假期呢。六天工作,一日休息,那有時間發展興趣?在最高工時方面,勞動羊主 張只能與薪酬掛鈎,不應限制勤奮工作者的選擇。
PAGE
Mar 2012
第五點的因果猶如《△志》在籌辦時已經提出的願景—藝術互賞包容達至社會和諧共融。
94
很高興文化藝術界能有這股胸襟的代表,並不囿於業界利益,以兼善社會之態度提出意見, 代議士們可感羞愧? 我要五天工作!我們要! GIVE ME (US) FIVE !
臺灣新北市三峽區清水街317號
關於甘樂文創 在台灣的三峽,有一群年輕人, 以滿腔的熱血投入昂貴的代價,只為了守護家鄉的文化資產 由在地小人物生活、認真過生活的態度, 期望引起漣漪效應。 回鄉青年放棄家族光環的高薪工作, 用生命態度為家鄉盡一份心力, 用年輕人的力量保護百年古厝的老靈魂, 讓百年古厝道盡家鄉的歷史, 我們認真過生活、用心面對生命; 創辦獨立刊物,讓那些不起眼、 再平凡不過的小人物生活,也能帶給人純真的感動。 提供平台空間交流文化創意,以生活相關事物為題材發想, 歡迎旅人前來品嘗生活裡最真誠的感動。
藝文 展演
獨立 刊物
藍染 體驗
設計 服務
Arts Showcase
Magazine
Blue dye
Design Services
THE CAN PAPER 甘樂報是一本新北市的獨立刊物,自2010年9月創刊至今,刊物內容 含括時事、社會議題、在地文化、藝文及各項展演資訊。目 前於台灣 北、中、南部各個特色據點供民眾索取及訂閱。甘樂報雖不 行雲於一 般雜誌型式,但一群在地青年用心保留家鄉文化,盼您們能 看到。 請上甘樂文創粉絲團&部落格http://blog.roodo.com/th ec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