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藩市歌劇院 x 知名華人藝術家 以歌劇唱出《紅樓夢》的詩意與愛情 旁觀他人之痛苦——前進進《卡桑德拉 ﹣表象終結的世界》
黃進、陳楚珩:如果電影是一場修練
小提琴男神陳銳 從生活和情感豐富音樂的內涵
68
ISSUE
Mar 2017
丁酉年二月
文
化
+
藝
術
+
報
道
網上新高中視藝科輔助教材庫 academy.arts-news.net
歡迎視藝科老師及高中同學建立帳戶 通識專題:
色彩 Colour Theory
超現實主義 Surrealism
前衛藝術 Avant-Garde
藝術家:馬琼珠 作品:《花草系列》
藝術家:張嘉莉 藝術家:鄭怡敏 ( 阿金 ) 作品:《香港『床下底』 作品:《策你老毛》之「行 藝術常識問答比賽》 為藝術紀錄」
「上個夏天的日落」 日期:2016 年 11 月 18 日 地點:Blindspot Gallery
「紙的傳奇」 日期:2017 年 2 月 18 日 地點:牛棚藝術村
作品分享:
導賞活動:
「網上新高中視藝科輔助教材庫先導計劃」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藝能發展資助計劃」的資助。 網頁內容並不反映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意見。
# 68
Mar 2017
Contents 03
編者的話
旁觀他人之痛苦——前進進《卡桑德拉 ﹣表象終結的世界》
04
08
08 12
04
06
△ 志 「視藝版」請從另一邊翻閱
目錄
16
18
演前預報 Preview
三藩市歌劇院 x 知名華人藝術家 以歌劇唱出《紅樓夢》的詩意與愛情 專題故事 Feature
小提琴男神陳銳——從生活和情感豐富音樂的內涵
藝術人隨筆 Artist's Columns
民眾劇場 X 戲劇治療(上)
【創作雜記】 自家製無伴奏合唱錄音(四)
22
藝術再生花 Reborn in Arts
【仁云亦云】 短褲
黃進、陳楚珩:如果電影是一場修練
【雕文嵐女】 邂逅 ˙ 合作社
【太陽下的吞吐】i-dArt 愛不同藝術(上) 藝民公社 People's Commune
《耋 Simply Charles》如何於資訊性與劇場間取得平衡? 鄧樹榮 x 白光劇社《安提戈涅》後感
《 △ 志 》免 費 派 發 及 借 閱 地 點 香港
香港傳藝中心 ( 天后總校 )
油麻地百老匯電影中心
10 Chancery Lane Gallery
法國文化協會
熊熊兒童音樂教育 ( 時運中心 )
Amelia Johnson
香港故事館
Backstage Live Restaurant
香港藝術中心
CD Warehouse ( 太古城中心 )
香港藝術學校 ( 藝術中心校舍 )
ColorLiving
黑麥 ( 銅鑼灣、天后 )
Culture Club
- 九龍區 -
- 港島區 -
香港大學 ( 學生會、藝術系 )
Agnès b.'s Librairie Galerie
香港大會堂
Asia Art Archive
香港演藝學院學生會
Cais Gallery
香港藝術學校 ( 筲箕灣校舍 )
CD Warehouse ( 時代廣場 )
香港視覺藝術中心
Contemporary By Angela Li Gallery 27
1908 書社
Gallery Ora-Ora
22N
HKID gallery (The Peak)
Art Vacation 自助畫室
Keng Seng Book Store
C&G 藝術單位
Madhouse Contemporary
CCDC 舞蹈中心
Gallery EC
1a Space
HKBU SCE (Causeway Bay Centre)
A&P Book Store ( 浸會大學 )
Karin Weber
Bespoke
Les Artistes Café
Café Golden
Music Land International Music Centre
CD Warehouse ( 創紀之城 )
Parasite 藝術空間
CD Warehouse ( 黃埔花園 )
OMY ART
Plum Blossom PopaArt
The Fringe Club
The Photocrafters 黑點 Think café
TWGHs i-d art Venus Coffee Yan Gallery Yo Bago
上環文娛中心
CD Warehouse ( 朗豪坊 )
CD Warehouse ( 荷里活廣場 ) Commercial Press ( 美麗華、德福 ) GOOD LAB
Hidden agenda
HKBU SCE (DLB、SCE Tower) HKID gallery (apm) HKID gallery (K11)
HKID gallery (MegaBoxz) HKID gallery (The ONE)
HKID Gallery @Amoy Plaza Hulu Culture
伯樂音樂學院
K11-Art Mall
城邦書店
Kubrick ( 觀塘 Apm)
季豐軒
Metrobooks (Elements)
富德樓 ( 藝鵠 )
Pause Rewind & Fast Forward
方圓 SR GALLERY
The Grand Cinema (Element)
相惜
Videotage
雲峰畫苑 音樂事務處(總辦事處、香港區音 樂中心)
光華新聞文化中心
Kubrick ( 油麻地 )
天地圖書 ( 灣仔 )
Livecoal Limited
油街實現 ( 北角 )
Metrobooks (Langham Place)
( 藝術中心 )
香港中文大學藝術行政主任辦公室
牛棚藝術村
香港 借閱點
田園書屋
CAFE HABITU (The ONE)
牛池灣文娛中心 茶藝樂園
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 電影文化中心
音樂事務處(旺角區音樂中心、 觀塘區音樂中心) 音樂農莊教室
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 香港兆基創意書院
香港城市大學邵逸夫創意媒體大樓 香港文化中心
香港浸會大學 ( 學生會、視覺藝術 學院、大學會堂 ) 香港理工大學
香港理工大學宿舍
香港理工大學賽馬會綜藝中心 香港藝術學校 (JCCAC) 香港藝術館 高山劇場
黃埔綜合青少年服務中心
- 新界區及離島 -
CD Warehouse (POPCORN)
CD Warehouse ( 新城市廣場 ) CD Warehouse ( 綠楊坊 ) CD Warehouse ( 青衣城 )
HKID @ TsuenWan Plaza Y-Space
元朗劇院
向日葵文化良品 ( 香港文化博物館 ) 尚書房
屯門大會堂
嶺南大學 ( 視覺研究系 )
循道衛理楊震社會服務處 沙田青少 年綜合發展中心 恒生管理學院
明愛白英奇專業學校
CAFE HABITU (Elements) CAFE HABITU ( 中信大廈 ) CAFE HABITU ( 又一城 )
CAFE HABITU ( 告士打道 ) CAFE HABITU ( 和記大廈 )
CAFE HABITU ( 太古城中心 )
賽馬會坪石青年空間 賽馬會天悅青年空間 賽馬會天耀青年空間
賽馬會將軍澳青年空間 賽馬會建生青年空間
賽馬會橫頭磡青年空間 賽馬會祥華青年空間
賽馬會筲箕灣青年空間 賽馬會紅磡青年空間 賽馬會茵怡青年空間 賽馬會葵芳青年空間
CAFE HABITU ( 太古廣場三期 )
賽馬會農圃道青年空間
CAFE HABITU ( 蘭桂坊 )
隆亨青年空間
Deli and Wine
香港仔公共圖書館
CPCE Libraries ( 油麻地 )
駱克道公共圖書館
中央圖書館
黃寬洋青年空間
保安道公共圖書館
澳門
北葵涌公共圖書館
旅遊學院
CAFE HABITU ( 理工大學 )
長洲公共圖書館
CAFÉ HABITU(HYSAN)
青衣公共圖書館
YWCA 天水圍綜合社會服務處
馬鞍山公共圖書館
上水公共圖書館
鰂魚涌公共圖書
九龍圖書館
元朗公共圖書館 北角公共圖書館
南葵涌公共圖書館 土瓜灣公共圖書館 大埔公共圖書館 大會堂圖書館
大興公共圖書館 天比高
天水圍公共圖書館
學術專業圖書中心 ( 澳門 ) 有限公司 澳門仁慈堂婆仔屋文化及創意產業 空間 澳門博物館
澳門牛房倉庫
澳門藝術博物館
黑沙環公園黃營均兒童圖書館 黑沙環公園黃營均圖書館
天瑞青年空間
澳門 借閱點
康城青年空間
下環圖書館
將軍澳公共圖書館
IM LOFT SHOP
新蒲崗公共圖書館
何賢公園圖書館 氹仔黃營均圖書館
杏花村青年空間 東涌公共圖書館 柴灣公共圖書館
深圳
牛池灣公共圖書館
華.美術館
獅子會大埔青年空間
白鴿巢公園黃營均圖書館
油麻地公共圖書館
深圳何香凝 OCT 當代美術館
牛頭角公共圖書館
深圳市創福美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瑞和街公共圖書館
紀念孫中山公園黃營均圖書館
粉嶺公共圖書館
廣州
向日葵文化良品 ( 香港文化中心 )
香港中文大學 ( 建築系、 通識教育部、藝術系)
荃景青年空間
陳家祠五行科技創意園
尚書房
香港文化博物館
蒲窩青少年中心
尚書房
T2 Café and Workshop
樹仁大學 ( 學生會 )
Uniart
鐵娘子
友生昌
青年廣場
夢藝坊
順泰祥瓷莊
活化廳
序言書室 文博軒
沙田大會堂 珠海學院
荃灣大會堂 葵青劇院
音樂事務處(沙田區音樂中心、 荃灣區音樂中心)
香港教育學院
香港理工大學 ( 設計系 )
香港知專設計學院、香港科技大學
石塘咀公共圖書館 花園街公共圖書館 荃灣青年空間
荔枝角公共圖書館 西貢公共圖書館
賽馬會乙明青年空間
皇瑪拍賣有限公司 暢想號美術天地 集美齋
編者的話
Editorial
03
出版人 林達生 George Lam george.lam@arts-news.net
在資訊爆炸、眾聲喧嘩的年代過活,殊不容易。網絡上新聞由不同的媒體或社 群發佈擴散,其速度之快、數量之驚人前所未見,面對這等資訊衝擊而仍站住 腳不被掩沒,保持明辨是非、判別真偽、謝絕訛傳,實是一大學問。內修沉澱, 拒絕麻木,不讓敏銳的五感因生活磨蝕,彷彿是唯一出路,而藝術和文學,正 可以為我們提供這一種能量。舉凡藝術、文學,和所有因想像而來的工作,都 是寂寞地進行、很多時也是在孤軍作戰;然而,因藝術或文學結緣而走在一起 的,卻仍是能相互取暖、甚至同仇敵愾,構成一種強大的力量,來扺擋未知的 恐懼。在現世的混亂之中,或許你會問:藝術還有甚麼意義?還有甚麼值得去 堅持?在這個要將異己除之而後快的年代裡,藝術,卻能讓我們有一種包容的 心,求同存異,保持社會多元的聲音,在漸趨一體化的世界保有其異質性。而 藝術的個人化,藝術的創造從來只需說服自己,忠於自己,毋需向世界妥協。 你說,藝術,是否值得你去堅持?
高級編輯 吳嘉慧 Michelle Ng michelle.ng@prismcreation.com 助理編輯 劉錚 Zoe Lau zoe.lau@arts-news.net 設計及插圖師 鍾凱飛 Chung Hoi Fei hoifei.chung@prismcreation.com 編務、廣告聯絡 高慧明 Olivia Ko olivia.ko@prismcreation.com 廣告代理 葉飈 Billy Yip(中國內地) (86) 130 0517 5393 名譽顧問 謝宏中 Philip Tse
刊號 ISSN 2221-8041 版權屬仨思有限公司所有 。 歡迎轉載引用 ,敬請註明出處 。
印刷 基亞印刷有限公司 Gear Printing Ltd
小編
發行 青揚書報社有限公司 Great Expect Development Ltd 出版 、編輯及廣告 稜創意有限公司 Prism Creation Ltd 香港灣仔港灣道 2 號 香港藝術中心 7 樓 701B 室 電話:(+852) 2111 1192 傳真:(+852) 2975 3146 電郵:prism@arts-news.net
04 劇場
演前預報 Preview
旁觀他人之痛苦——
前進進《卡桑德拉 ﹣表象終結的世界》 德國劇作家 Kevin Rittberger 在 2010 年時寫下《卡桑德拉 ﹣
表象終結的世界》,尤如一系列新文本所背負的職責,劇作家試圖 以劇場回應當下社會問題,早在敘利亞難民危機發生前,非洲難民 問題已經令歐洲各國應接不暇,他透過多次實地訪查、記錄寫成此 劇,劇作家一如神話人物卡桑德拉般,一而再再而三展示問題根源, 千百萬個難民,有著千百萬個故事,這些故事能反映出多少狀況? 將劇作放在香港環境,難民問題與我們又有何切身關係?
■ 文:阿嵐 ■ 圖:前進進戲劇工作室
層次多變的敘事形式
故 事 由 非 洲 難 民 Blessing 逃 亡 到 歐 洲 的 旅 程 說 起, 細 節 描 繪 他 們 在 旅 途 上 的 經 歷 及 後, 再 加 三 個 白 人 視 點——分別為記者、紀錄片導演與翻譯員的視角,不論 難民還是有意協助的人,也被困在同樣的處境內,整齣 劇作是一連串由難民問題引發的思辨:究竟如何去幫助 他們、如何能了解、甚至懷疑行動本身,「從讀劇期間 開始接觸這個劇本,已經被劇中不同寫作形式吸引著, 它關懷時代,更有著不同敘事方式,這和前進進一直以 來推動新文本的想法很接近。」導演馮程程說整個計劃 由一年前開始,在讀劇演出時,試圖拆解劇作家的寫作 思維——其寫作形式多變,有日記體、對話和詩,更有 劇作家訪問難民的真實記錄;到上年年中戲劇排演,將 這些極具思辯性的文字轉化成更具力量的演出。今次正 式演出,馮程程指除了有意帶出劇作者的想法,更想從
前進進《卡桑德拉—— 自己的角度切入,那麼,這將是一個怎樣的角度? 表象終結的世界》 日期:31/3,1-3/4,5-10/4/2017 地點:牛棚 12 號單位 票價:HK$240
拉近觀眾距離,煥發悲劇內的生命力
「我們生活於香港,和歐洲人對難民的理解有所不同, 進 入 這 話 題 本 身 有 難 度。」 這 是 一 部 相 當 歐 洲 的 文
05
本,甚至在劇中無時無刻反思劇作家自身的 歐洲人身份,馮程程舉例說其中一個改動是 要將整個敘事結構改變,由劇中一對難民男 女 Blessing 和 Boubacar 的 故 事 出 發 —— 非 洲 女 難 民 Blessing 這 場 原 本 不 足 一 個 月 的旅程,足足走了五年,Blessing 發夢看到 自已將會在逃亡期間離世,而她身邊的難民 故事也只是一連串悲劇:長時間面對饑餓, 為逃避警方追捕而逃亡,有泡在受污染的水 中而要節肢的人,更多是在途中不支倒地, 再不能去到夢想之地的人……她認為原創劇 本的內容容易令人感到沒有出路,是故想從 Blessing 一角,讓觀者感受到一種生存的意 志,「 閱 讀 劇 本 時, 他 們 就 是 最 觸 動 我 的 角 色,是他們當中的求生意志,貫穿了整部劇 作中其中一個主題,我認為這種求生意識是 人類共通的,無分國籍和身份,只是置身的 場 景 不 同。」 另 一 個 觸 動 馮 程 程 的, 自 然 是 戲中數位具知識份子理念的白人角色,好像 當中的紀錄片導演以身犯險,走到難民逃亡
地點最前線作紀錄,正因為明白到若對 他們的真實狀況理解不足,是難以表達 難民的聲音。「紀錄片導演也是努力介 入,不論最終結果如何,這種意圖去介 入、 改 變 的 慾 望, 是 整 部 劇 作 中 另 一 種 能 量。 放 諸 香 港 也 一 樣 合 適, 我 們 生 活 的 環 境 正 正 需 要 這 份 能 量。 這 當 然不是一種盲目的樂觀,也沒有否定 其中的困難,但要提出這一點是必需 的。」 與過去前進進在牛棚的演出有所不 同, 是 次 演 出 將 會 在 牛 棚 12 號 單 位內發生,熟識牛棚的觀眾,走入 這單位往往因為展覽而去,然而相 對 於 牛 棚 劇 場, 這 裡 的 空 間 感 更 大,「 它 就 是 一 個 展 示 的 場 所, 具 有 歷 史 和 時 間 感, 而 我 們 想 帶 來 更 加 貼 身 的 感 覺, 將 一 個 歐 洲 故 事 帶 到 香 港 觀 眾 面 前。」 馮 程 程說。
06 劇場
演前預報 Preview
三藩市歌劇院 x 知名華人藝術家 以歌劇唱出《紅樓夢》的詩意與愛情 擁有中國文學殿堂級地位的《紅樓夢》,歷年來吸引不少藝
術家將之改編並搬演到舞台上。今年香港藝術節便聯同三藩市歌 劇院及多位知名藝術家,把《紅樓夢》以歌劇形式唱出大觀園內 的詩意與愛情。
■ 文:橙 ■ 圖:第 45 屆香港藝術節
今 次《 紅 樓 夢 》 由 多 位 國 際 著 名 的 藝 術 家 共 同 創 作:由作曲家盛宗亮作曲並與東尼戲劇獎得主黃哲 倫聯合編劇,台灣戲劇大師賴聲川作導演,憑《臥 虎藏龍》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美術指導的葉錦添任 舞台及美術設計,而曾參與演出電影《聶隱娘》、 《逆光飛翔》的著名編舞家許芳宜則負責編舞。這 齣大製作,去年先以英語版本在美國三藩市上演, 演 出 風 格 融 薈 中 西 文 化, 觀 眾 反 應 熱 烈, 而 香 港 藝術節版本,演員方面則加入了本地歌者李蕙妍, 如此高質製作,實在令人引頸以待。 既 是 歌 劇, 自 然 以 歌 為 主, 演 出 中 只 有 三 部 分 配 有 舞 蹈, 許 芳 宜 指 自 己 曾 參 與 歌 劇 演 出, 但 這 是 她 第 一 次 參 與 純 舞 蹈 以 外 的 製 作, 她 明 白 舞 蹈、 肢體在歌劇裡扮演的角色並非主角,作曲、編劇、 導 演、 美 術 反 而 佔 有 較 重 的 份 量, 話 雖 如 此, 但 她仍深信舞蹈在表演之中能發揮舉足輕重的能量, 她 自 覺 自 己 正 站 在 全 新 的 領 域, 扮 演 不 一 樣 的 角 色,觀看不一樣的表演藝術舞台,學習面對挑戰。 那麼,許如何以舞蹈說紅樓?她指,舞蹈所扮演的 角 色, 主 要 是 利 用 身 體、 空 間 完 成 對 創 作 主 題 的 想像,而談到紅樓的故事,怎能不談寶玉、黛玉、 寶釵千絲萬縷的關係?寶玉隱約見到黛玉、寶釵的 本文圖片為三藩市演出劇照
太虛幻境中,三個角色的慾望、曖昧關係在現實中
07
編舞許芳宜
導演賴聲川
編劇黃哲倫
是壓抑的,唯有在飄渺混沌的幻境中才得以釋放出
而「 冷 月 葬 花 魂 」 悲 悽 婉 轉 的 意 境, 不 知 將 轉 化
來,而許正是以舞蹈把這種微妙的心理表現出來。
成怎樣的一段舞蹈?
另外兩個配有舞蹈的部分更是互相連繫,黛玉逝去 的 一 幕 並 未 以 傳 統《 紅 樓 夢 》 高 鶚 續 本 中 黛 玉 因 見 寶 釵 嫁 寶 玉 而 病 死 的 設 定 為 本, 卻 採 納 了 先 後 由 周 汝 昌、 劉 心 武 所 提 出 的 看 法, 刻 畫 出 黛 玉 淚 盡 投 湖 的 場 景, 呼 應 了 靈 石 與 絳 珠 仙 草 深 種 的 隔 世情緣,圓滿了絳珠仙草轉世為黛玉還淚的伏筆,
作曲及編劇盛宗亮
面對《紅樓夢》這齣大製作,排練時間緊迫當是一 大挑戰,於許而言如何讓所有表演者走入自己的想 像是最大的挑戰。她指,自己的想像不能被看見, 所 以 排 練 的 過 程 中, 表 達 自 己、 與 團 隊 溝 通 顯 得 尤 為 重 要。 她 指 演 員 與 舞 者 需 要 確 切 感 受 和 了 解 身 體 的 慾 望 是 不 分 時 代。 另 外, 許 亦 強 調 舞 者 需
指揮湯沐海
要 全 心 相 信 自 己 的 身 體 和 感 覺, 所 以 編 舞 不 只 是 在 指 導 身 體 上 的 表 演, 更 大 的 挑 戰 在 於 引 導 舞 者 剖析心靈的世界。 一 眾 享 負 盛 名 的 華 人 藝 術 家, 把《 紅 樓 夢 》 打 造 成 有 聲 有 色、 中 西 合 璧 的 歌 劇, 在 三 藩 市 贏 得 不 少 掌 聲 後 來 到 香 港, 對 香 港 觀 眾 而 言 相 信 也 是 萬 分期待吧。
舞台及美術設計葉錦添
《紅樓夢》日期:17、18/3/2017(19:30)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 票價:$380 - 1080
08
藝人談 @ 戲劇 專題故事
Interview @ Theater Feature
■ 文:阿角 ■ 圖:Golden Scene
導演黃進(右)和編導陳楚珩。
黃進、陳楚珩:如果電影是一場修練
「如果電影是一場修練,不痛苦可能是不夠努力。」黃進如是說。由他導演、陳楚珩(Florence)編導的首部 長片《一念無明》,自去年底奪台灣金馬獎最佳新導演後,開始受到大眾注意,年初兩人再分別獲香港金像 獎提名最佳導演、最佳新導演及最佳編劇三獎,訪問一個接一個。然而,在他們身上卻看不見自滿之色,反 而一臉認真謙遜。Florence 說:「這是我們第一部電影,因為能力上、資源上的問題,當然很多東西我們未 必做到,會覺得很辛苦。這不是文本壓抑的氣氛令我痛苦,而是所有東西加起來,究竟做不做得到自己想做 的事?這是最令我痛苦的。」會如此要求自己,也許因為這部戲不只屬於二人,更承載著許多真實故事、許 多人實在的痛苦與掙扎。
09
戲 中 人 物 各 有 故 事, 像 配 角 余 師 奶 原 是 中 醫,嫁來香港後卻被迫放棄本業。「每個人 也有自己的故事,不是說『新移民師奶』 便 一定呃綜緩或甚麼,其實人人都不一樣。」 Florence 說道。
「大家沒有把它當成一部戲演出」 今時今日,電影往往要講賣點、講扭橋,才
了 年 多。」 期 間 他 們 訪 談 了 不 同 人 士, 包 括 情 緒病人、社工、醫生等。
能 取 悅 觀 眾。 但 黃 進 與 Florence 偏 偏 反 其 道 而
「戲中很多對白和情節也是真的,也是我們
行, 紥 紥 實 實 地 說《 一 念 無 明 》 的 故 事: 躁 鬱
跟 他 們 聊 天 時 得 到 的 片 段 。到 演 員 演 這 部 戲 ,他
病人黃世東(余文樂 飾)出院,搬進關係疏離
們的角色小傳大部份也來自我們訪談得到的故
的父親黃大海(曾志偉 飾)的劏房家中,父子
事 。」拍 社 會 議 題 ,牽 涉 的 不 只 創 作 者 的 想 像 世
相 處 本 來 就 不 易, 高 壓 社 會 與 偏 見 更 令 兩 人 的
界 。這 些 故 事 與 人 物 ,如 何 做 才 能 對 得 起 他 們 ?
路 愈 見 難 行。 沒 有 意 想 不 到 的 情 節, 沒 有 大 場
這 是 拍 攝 期 間 ,黃 進 與 團 隊 必 須 考 慮 的 事 。「 大
面, 沒 有 愛 情 線, 更 沒 有 煽 情 位, 卻 讓 人 感 到
家 沒 有 把 它 當 成 一 部『 戲 』 演 出, 拍 攝 的 時 候
深 深 的 悲 哀。 電 影 拍 得 克 制, 因 為 覺 得 要 對 故
也 知 道 背 負 了 很 多 真 實 人 物 與 故 事。 做 這 件 作
事背後的真人真事負責。就是寫劇本,Florence
品 時 ,大 家 的 態 度 與 精 神 也 不 同 … … 演 員 也 是 ,
也寫了兩、三年。「稿是 2013 年四、五月開始
他 們 沒 有 想 著 要 有 一 個 最 亮 麗、 最 dramatic 的
寫 的。 一 直 到 拍 之 前 也 在 改, 資 料 搜 集 可 能 做
表 演, 而 是 在 想, 這 樣 做 對 不 對? 這 樣 做 是 不
10
藝人談 @ 戲劇 專題故事
Interview @ Theater Feature
黃進很喜歡戲中一個轉折:本來應是父親照顧患 病兒子,但後來他弄傷腳反倒要兒子照顧;最後 兒子情緒崩潰,又輪到父親照顧他。「這是為甚 麼我們要緊靠對方,如果一起走下去的話,你跌 倒我可以扶著你,我頂不順你可以幫我頂一陣 子,我們就可以走遠一點。」
是呈現了我們想呈現的真實?」
負 著 很 多 別 人 的 故 事 進 拍 攝 現 場 。所 以 我 覺 得 ,
「一些典型人物,可能寫入故事很方便。但
可 能 戲 劇 上 沒 有 計 得 很 準 ,但 這 樣 有 它 的 好 處 ,
活 的 故 事 是, 當 你 討 論、 鑽 研, 才 會 發 現 原 來
有 它 活 的 地 方 。」一 個 患 有 情 緒 病 、誤 殺 母 親 的
人 物 — 比 如 貨 車 司 機 — 是 這 樣 的。」 黃 進
兒 子, 一 個 逃 避 家 庭 責 任 多 年 的 父 親, 把 他 們
說, 貨 車 司 機 這 職 業 背 景, 構 成 父 親 黃 大 海 的
放 在 香 港 這 個 壓 抑 的 城 市 ,就 自 然 會 產 生 衝 突 、
性 格。 七、 八 十 年 代 香 港 運 輸 業 蓬 勃, 來 回 中
情感與故事。
港 的 貨 車 司 機 收 入 可 觀, 但 因 長 時 間 離 港, 跟 家 人 關 係 疏 離; 九 十 年 代 行 業 衰 退, 他 們 工 作
高壓城市的生活悲歌
上 受 到 很 大 衝 擊, 但 家 庭 也 回 不 去 了。「 他 以
如 果 電 影 是 一 場 修 練 ,那 修 練 目 的 是 甚 麼 ?
前 是 一 個 很 威 的 人。 你 看 他 的 衣 服: 麂 皮 褸、
透 過 電 影, 他 們 讓 人 看 見 社 會 的 實 貌, 或 惡 或
金 色 Polo…… 但 現 在 他 連 面 對 自 己 的 兒 子 也 不
善。 戲 中, 余 文 樂 飾 演 的 黃 世 東, 出 院 後 在 生
懂。 面 對 這 種 落 差, 他 的 人 生 還 能 否 改 變? 他
活 中 跌 跌 碰 碰, 傷 害 別 人 也 被 其 他 人 傷 害, 看
該 何 去 何 從? 這 些 細 節 也 很 大 程 度 上 豐 富 了 角
來 沒 有 出 路。「 故 事 發 展 至 某 個 位 我 們 都 想 給
色 。港 產 片 很 多 時 飛 紙 仔 ,考 慮 怎 樣 會 更 好 看 、
他 一 點 希 望, 想 等 他 可 以 跟 爸 爸 建 立 關 係, 讓
更 估 唔 到 。但《 一 念 無 明 》有 點 不 同 ,大 家 也 背
他 跟 鄰 居 都 可 以 相 處 到, 但 你 陪 他 繼 續 行 下 去
11
「我覺得這個故事就是說:尋找重要的東西,怎 樣做才是真正的珍惜。」黃進認為,戲中人物不 是不愛身邊人,但都不懂得愛,所以互相傷害。 父子如是,母子如是,世東與未婚妻 Jenny 之間 亦如是。
便 會 知 道, 他 要 搵 工、 要 融 入 社 會、 要 好 像 正
很 多 觸 動 我 們 的 電 影, 也 不 是 那 麼 完 滿, 會 纏
常 人 一 樣 生 活 下 去, 便 一 定 會 遇 到 很 壞 的 事,
繞 你 很 久 …… 如 果 我 們 相 信 電 影 有 影 響 人 的 力
遇 到 很 多 不 接 納, 就 這 樣 發 展 出 很 多 狀 況。 到
量, 其 實 就 是 這 樣。 即 使 跟 大 家 看 慣 的 大 團 圓
最 後, 他 跟 爸 爸 擁 抱, 好 像 有 希 望 了, 但 想 想
結 局 不 同, 但 我 真 的 只 可 以 這 樣 拍。」 黃 進 補
如 果 我 再 拍 多 兩 小 時, 情 況 又 會 怎 樣? 當 你 很
充道。
現 實 去 想, 這 樣 的 一 個 人, 放 在 香 港 這 樣 的 社
電影雖壓抑,也沒有大團圓結局,但並不絕
會, 真 的 很 難 生 活。」Florence 覺 得, 希 望 不
望。 電 影 在 多 倫 多 全 球 首 映 後, 有 一 個 觀 眾 告
應 該 是 戲 內 提 供 的, 而 是 在 戲 外, 觀 眾 離 開 戲
訴 Florence, 這 個 故 事 很 像 她 的 遭 遇: 爸 爸 過
院 後 去 思 考, 可 以 怎 樣 幫 助 情 緒 病 人。「 我 們
身 ,媽 媽 有 情 緒 病 ,自 己 也 有 機 會 遺 傳 躁 鬱 症 ,
應 該 把 希 望 帶 給 現 實 中 有 這 些 經 歷 的 人, 這 才
一 切 令 她 覺 得 很 難 跟 媽 媽 相 處 。看 了 這 部 電 影 ,
是負責任的表現。」
她 覺 得 自 己 好 像 被 安 慰 了 一 點。「 我 覺 得 很 感
「 這 齣 電 影 沒 有 令 觀 眾 心 裡 舒 服 了 才 走,
動 ,這 個 故 事 的 初 衷 是 帶 一 些 信 息 給 大 家 。原 來
當這種感覺纏繞著觀眾,便會令他們想多一點:
還 有 一 個 作 用 ,對 於 一 些 生 活 上 經 歷 同 樣 痛 苦 的
有 沒 有 關 係 想 修 補? 有 甚 麼 珍 惜 的 事 物, 想 做
人 ,會 有 一 個 安 慰 的 作 用 。說 電 影 能 做 到 甚 麼 ,
多 一 點? 結 局 會 不 會 在 觀 眾 那 兒? 我 覺 得, 有
其實最重要是它能帶給觀眾甚麼。」
《一念無明》 導演:黃進 上映日期:30/3/2017
12
專題故事 Feature
小提琴男神陳銳
從生活和情感豐富音樂的內涵 ■ 文:小米 ■ 圖:第 45 屆香港藝術節
小提琴男神陳銳出生於台灣成長於澳洲,曾被前輩、知名小提琴家 Maxim Vengerov 讚譽 其「具備卓越演奏家的所有條件」。陳銳的實力無容置疑,2008 年,年僅 19 歲的他贏 得曼奴軒國際小提琴大賽冠軍,第二年更摘下伊利莎伯王后小提琴大賽冠軍,及後他的足 跡遍及世界重要演出場地;2012 年,他被邀到諾貝爾獎頒獎音樂會上演出;2015 年,他 獲邀在法國國慶日,與法國國家樂團同台演出。其後,他又與指揮艾遜巴赫及倫敦愛樂巡 迴歐洲演出,近期剛順利完成了在 BBC 逍遙音樂節的首演。其於三月來港參與香港藝術 節的演出,夥拍了美國鋼琴家胡里奧.艾利薩德,演繹貝多芬、聖桑、伊薩依的經典炫技 曲目,及西班牙作曲家法雅及意大利作曲家蒙蒂熱情如火的樂曲送給香港樂迷。
13
△:你今次是第幾次來港演出?你對香港的印象 如何?
尤其對亞洲人來說,包括我自己在內,我們練習的
陳:這將是我第三次來港演出,其他時候,也來旅
再做多十次吧。我記得我做過同樣的事。我認同練
遊或探望朋友。我喜歡這個城市,有很多美食,很
習是好事,我不是想告訴人突然不用練習,但想像
國際化,我有很多來自美國或歐洲的朋友也在此地
一下如果你用所有時間來練琴,而每個人是那麼忙
工作。我對這個城市的印象極好,希望日後有更多
碌,甚至學生也一樣:返學、做家課、應付不同的
機會來!
事,每天只能花兩個鐘練習。不如試著去想如何令
方式,是重覆不斷去做,練它五次、十次,拉對了
這兩小時變得不同,嘗試孤立問題,集中某個需要
△:你是如何克服在台上的緊張情緒,拉出一流 水準的音樂?
練習的部分,甚至某篇章中某一小節,不用練習整
陳:台上的緊張情緒是一件影響著每個人的事,每
(笑),你就是需要練這兩個音符,然後才是整篇,
人也有各自的處理方式。我嘗試將這一種緊張情緒
我正進行這種不一樣的練習方式,當然我也嘗試盡
想像成無可避免的事情。你需要面對,迎頭而上,
我所能多練一點,而現時因為巡迴演出,想練多一
因為你明白到如果試著叫自己平靜,儘管有用,可
點也不易。比如這幾天我去了荷蘭一個音樂節,但
是若然你想像自己不是置身演出中,來訓練自己別
幸運的是綵排的時間表不算緊密,我可將所有餘下
緊張,但舞台上的突發事情隨時可發生,都可牽動
來 的 時 間 來 練 習, 尤 其 新 年 假 期 過 去, 要 重 新 投
你的情緒,一切未能預料。可能你的手或手指溜掉
入,而這裡有極好的練習環境。我平均每天也可練
了,可能管樂切入、樂團和平時的表現不一樣,也
上六、七個小時,但這只是個別例子,總之我視有
許台上的燈光不是你所預計的。而我的想法是,我
時間練習為一件幸運的事,這和學生時代的我可完
嘗試去準備我會緊張,下一步是我如何處理這種情
全相反:擁有所有時間來練習,不需要作任何演出,
緒。打個比喻,當我還是小孩,我相信每個人也能
而現在我喜歡演出,不過也令我失去練習的時間。
支曲子、整個章節。可能問題集中在兩個音符之間
連繫到吧,每年的聖誕節,我會為即將有甚麼禮物 而興奮,同時也很緊張的,今天當我在演奏時,我 會試著以這一種心情,試著將緊張轉化成一種正面
△:可否介紹今次為 45 屆香港藝術節演出的曲 目?
的能量,來提升演出水平。
陳:個人而言,無論在任何音樂會演奏,特別是獨 奏會,我都希望可自由選擇自己演奏的曲目。有時
△:你是如何操練你的琴藝?能否分享你對於拉 小提琴的心得?
和樂團一同做協奏作品,並沒有自由度,比如你想
陳:我的答案是聰明及有效的練習,這很重要。因
是:我們在上一個樂季巳做了,不如你選另一位作
為當年紀漸長,你會發現你越少時間能花在你想做
曲家的作品?但如果是獨奏會,作為一位獨奏者你
的事情上。所以當人越大,我們越體會到時間管理
可享有完全的自由,策劃整個演出曲目。而每次我
的重要。不過,我發現也不是很多人悟出這道理。
設計曲目時,我感到自己像預備一頓晚餐,想像頭
拉西貝流士、布拉姆斯或布魯克,有時樂團的回覆
14
專題故事 Feature
盤、 主 菜 和 甜 點 是 甚 麼: 開 始 是 貝 多 芬 的 古 典 作
正確、你不需要如此去做。而我自己很想以一個古
品,然後是口味濃一點的聖桑——不是常常演出的
典音樂家的身份演奏古典音樂,這不是說我不會去
小提琴奏鳴曲,但是一個出色的作品,還有伊薩依
實驗其他種類的音樂,但我自以為背負一個更大的
的作品,炫技的,看到這裡可能你會想,這些曲子
責任,也許是作為一個楷模,啟發下一代去認識和
在技巧方面有極高要求,沒錯這是一個小提琴獨奏
學習古典音樂,不純粹只是如何彈奏。我覺得馬友
會!當然也有抒情的曲子,在中場以後,會有西班
友做得極好,他能將他的想法傳遞給觀眾,他今天
牙作曲家法雅的作品,而意大利作曲家蒙蒂的《查
依然在做。今天科技發達,當他還是我的年紀,他
爾達斯舞曲》一如甜點,為音樂會帶來一個完滿的
當日所做的事,他的溝通方式實在非常創新和震奮
句點。
人心,希望他的榜樣對未來一代仍深具啟發性。
△:可否說說你在古典音樂以外的興趣?你認為 這些興趣有沒有影響 / 啟發你如何拉琴? 陳:我自小在澳洲成長,這裡的生活方式是很平衡
△:在台灣出生,小時候巳移居及在澳洲學音 樂,你認為這一種成長背景 / 文化背景有沒有為 你的音樂帶來一種怎樣的特質?
的, 我 小 時 候 已 做 很 多 運 動: 網 球、 足 球, 特 別
陳:這當然有很大影響,正面來看,之後我去美國
是 游 泳, 到 了 某 個 階 段, 我 需 要 改 變 並 且 作 優 先
讀 書, 而 這 兩 年 我 在 德 國 居 住, 在 歐 洲 也 逗 留 了
排序,我要投放更多時間在小提琴上。但自幼建立
一段時間,這些對我而言是一個寶貴的機會,去吸
的基礎,那種追求平衡的想法,還是影響著我,我
收更多文化養份,注入我的音樂當中。音樂是作曲
也希望繼續保持。目前我也花一點時間在社交媒體
家的語言,如果你正在拉布魯赫或布拉姆斯,你知
上,這個和我現時的職業可產生一個良好的互動,
道你也需要懂一點德文結構,從而認識德國音樂。
我會在這個平台創作內容,那些能啟發我的、或一
聖桑的法式音樂,我不認為我真是要能講法語,但
些創作音樂的過程,透過平台和觀眾溝通。今天,
你總要知道如何用樂器說出法式音樂,我認為這很
溝通極其重要,這亦是我作為一個音樂家最重要的
重要。我認為演繹出作曲家的風格,不單是要說出
原因— 以音樂和觀眾溝通。除此以外,我也可向
當地語言,重要是去明白當地人的思想。過去兩年
觀眾展示自己音樂以外的一面,尤其今天人人也運
在 歐 洲 逗 留 的 時 間 長 了, 我 演 繹 音 樂 的 方 法 也 有
用社交媒體,這種互動很重要,幸運地我也很享受
改 變, 我 認 為 我 在 這 方 面 變 得 更 嚴 謹, 當 然 我 在
這種交流。
美國學習到的技巧、樂句、音色仍然存在;在歐洲 人眼中,樂句的演繹能增加音樂的深度;在澳洲,
△:你說過你視馬友友為榜樣,為甚麼?能否談 談你特別希望學到他哪一種特質?
這代表了音樂的自由;在台灣,這是一種自律和技
陳:馬友友是我其中一個靈感。我認為他將古典音
個人的音樂涵養,這實在是一件美好的事。
巧……從世界不同角落對音樂的理解,也豐富了我
樂帶給普羅大眾這一方面做得極好,與此同時他仍 能保持作為一位藝術家的氣節,這方面尤其令人深
△:你最喜歡的作曲家是誰,為甚麼?
刻。 這 是 極 具 挑 戰 性 的, 因 為 你 知 道 觀 眾 想 要 甚
陳:這對一個演奏家而言是一條困難的問題,像是
麼,但你知道他們需要甚麼,就是這一些你需要去
問 一 個 廚 師 甚 麼 是 他 最 喜 歡 的 食 材, 只 能 選 一 種
考慮和分辨。很多人也會去做,比如說將音樂和其
嗎?我很想選多幾個,若然真的要揀一位,或許就
他事作跨界合作,受到大眾歡迎,但可能當中並不
以廚師最近對某一種食材特別有興趣的角度來想。
15 對我而言,目前來說是布拉姆斯和巴赫,而後者是
會衍生出多樣性。人需要從生活中體會這些,演奏
我常常重温的,特別是他為小提琴寫的奏鳴曲、舞
出來的音樂越能深刻,我以為我年紀漸長,我音樂
曲,很個性化的,會感受到作曲家化身為演奏者,
的深度會增加,更富色彩。
而那些作品清澈如水,它們能反映一個演奏者的成 的音樂中是無處可躲,當你演奏他的音樂你基本上
△:可否談談你的外表為你的音樂路帶來的好處 及壞處?
好像赤身、不能隱藏的。
陳:有趣的問題。首先,我會展現我自己是一個音
長和進步。我認為巴赫的音樂很複雜,然而你在他
樂家,這正是身邊的人對我的看法,一個可以啟發
△:這一刻最希望和誰合作?(和音樂有關或無 關的也可)
他人的人。我為此很努力去做,其餘的事我很少去
陳:有趣的問題,當然音樂家身份以外,我最喜歡
來自哪個國家,是否一個亞洲人,雖然人總是難以
做 的 就 是 說 故 事, 當 然 還 是 透 過 音 樂, 因 為 它 是
穿越外表去看人,但我的看法是,請繼續去相信自
我 的 媒 界 和 方 式。 但 我 也 很 想 和 其 他 人 一 起 說 這
己,堅持下去,無論其他人說甚麼,他穿甚麼衣服、
些故事,所以我也進行了比如像 Musical Heros 這
他看來怎樣,這些毫不重要,最重要是如何保持在
些項目,將這些故事去啟發他人,我很想持續做這
音樂上的水準,對小提琴的熱愛,因為最終這是最
類事情。同樣,我很想去找一些對某個範疇有熱情
重要、仍會被談論的話題。
想,我對其他人的看法也如此,我不會去想他 / 她
的人,找出彼此之間的共同點,像我對音樂的熱情 般,當然不一定是音樂,比如我會想和廚師合作, 不一定要拉奏小提琴,可能在音樂會以後,或舉行 小型音樂會,有食物的、坐著傾談、問關於音樂、 食物的問題。有美食和好音樂,我相信沒有人會投 訴吧?
△:你是如何豐富自己的音樂內涵? 陳:旅遊和經歷。在不同的地方生活,體驗不同文
陳銳小提琴獨奏會
化, 實 在 能 豐 富 一 個 人 的 生 活 和 音 樂。 試 想 像,
曲目:貝多芬 D 大調第一小提琴奏鳴曲,作品 12
音 樂 是 透 明 之 物, 源 自 生 活 體 驗, 我 覺 得 這 些 體
聖桑 D 小調第一小提琴奏鳴曲,作品 75
驗和你花上多少時間練琴是同等重要。旅行、體驗 生活中不同的事情,也是在明白作曲家寫下的樂譜
之中、他們的生活體驗:愛、所有強烈的情感、失 望情緒、憤怒……當你年輕時,你會體會不同的情 感,但情感細緻之處,快樂也可有多種,或悲傷也 有不同,可能令你哭崩,或內裡非常憂傷、外表不 易看出,或源於驕傲的不快樂……其餘的可以是甜 蜜的傷感,一種渴望卻仍然未得,有些不快樂,甚 至你自己也不能確定。當某種情感越潛藏心內,越
陳銳最喜歡的演奏家是 David Oistrakh、 海飛茲、克萊斯勒。
伊薩依 E 小調第四小提琴無伴奏奏鳴曲,作品 27
法雅 《西班牙民歌組曲》六首(為小提琴及鋼琴改編)
蒙蒂 《查爾達斯舞曲》
日期: 11/3/2017(20:00) 地點: 香港大會堂音樂廳 票價: $150 – 450(學生 :$75 – 175)
16
17
18
藝術人隨筆
Artist's Columns
仁云 亦云
短褲 認識小弟的朋友都知道,由大學唸書時候開始,
的稍為氣溫下降點就包至褢蒸粽一樣呢?沒錯,香港
直至畢業十七年後的今天,在香港無論春夏秋冬,除
的教室普遍沒有暖氣是一個原因,但身處一個豐衣足
了氣溫驟降或前往多蚊蟲的地方,否則我都是穿短褲
食的城市,孩子欠缺適應能力訓練是不爭的事實,長
王天仁
為主,不覺間廿年來既成為了自然不過的習慣,也建
期只聚焦在考核,基本身體鍛鍊或生活技能等,卻被
生於香港,2000 年畢業 於中文大學藝術系,擅 將撿來的廢木卡板創作 卡通動物造型的木雕, 超過十年藝術教育工作 經驗,游走於不同類型 跨 界 合 作, 熱 愛 知 識、 信念、創意和實踐。
立了別人心目中王天仁的形象。執筆之時雖已踏入二
視為可有可無甚至從沒在主流教育體制中出現過;結
月下旬,才發覺整個冬季只穿了一天長褲,不但證明
果沒有良好體格、缺乏道德建立、從無解決生活小問
今年冬天比去年熱,也讓我重新思考喜穿短褲的原因
題的經驗,成績再好又如何?老人家常說:「若要小
和箇中意義。
兒壯、常帶三分饑與寒」,常存適可宜止的饑與寒感 受,其實是體魄、意志和同理心的最佳訓練。
短褲和長褲之間的距離 即使男性穿裙子早成潮服大家見怪不怪,但男士
打破既定框框
下裳的選擇從來就沒女士多,特別是上班工作或出席
記得當年在中環的畫室工作,初時未敢挑戰大
重要場合,筆挺西褲是唯一選擇,短褲呢?要麼被視
家對穿短褲的固有想法,三十多度還是穿著衣櫃中僅
為孩童服裝,要麼被視為不莊重,除了運動或日常休
有的牛仔褲上班。慢慢累積了工作表現後,終於成功
閒時間,短褲從來難登大雅之堂。只是少了十來吋的
地改穿短褲,除了老闆開明和工作性質比較輕鬆,重
布料長度,為何給人印象會有這麼大差別?人們對於
要是以實際行動證明工作表現和穿什麼實在沒必然關
衣服的想像和既定的觀念,近幾百年似乎沒有轉變過?
係,只要保持乾淨整齊,待人接物誠懇有禮,穿短褲
單單「工作」二字,由當初工業革命時眾人躲在
不但讓人感到行動便捷,夏天清爽涼快,就算冬季,
工廠內流水作業式地朝九晚五,發展到現時全球一體
微微的冷意也能教人保持頭腦清醒,更重要是代表了
化的網絡時代,我們的工作模式已經有了翻天覆地變
一種不甘困於既定框框的態度呢!
化,哪怕沒有一間實體存在的公司,甚至合作伙伴散 落在地球不同角落,只要手執一部智能手機或平板電 腦,透過「雲端」協作,已能營運一間跨國企業,上 班穿什麼褲子 ( 甚至沒穿褲子 ) 又如何?與其有事無 事都西裝一道,忍著炎炎夏日時汗流浹背,或情願漠 視環保,大開冷氣來降溫,男士穿短褲上班有何不可?
常帶三分饑與寒 談到穿短褲,大家對日本或北歐孩子在下雪天仍 穿著短褲的畫面該不會陌生,同樣是孩子,為何香港
19 雕文 嵐女
邂逅 ˙ 合作社 最近有一句話經
會 忍 讓, 既 能 放 下 自
常掛在我嘴邊:「啱啱
我,又能要堅守原則性
遇 上 剛 剛。」 這 句 廣
的主線,並給予其他伙
東話很傳神,也有「邂
伴更大的創作空間自由
林嵐
逅 」 之 意, 這 裡 說 的
度,以增加各人對計劃
是,我最近在三棟屋博
的歸屬感。這是幾把秤
物館開展的合作計劃。
也衡量不來的事,比僱
這是香港藝術推廣辦事 「林嵐 X 三棟屋」的部份幕前幕後工作人員。 攝影: 陳正文。
主關係還複雜,用「人
中 大 畢 業, 師 承 張 義。 從事女紅,木工,創作, 教 育。 喜 歡 人 類, 更 愛 萬 物。 喜 歡 合 作, 享 受 獨 處。 不 愛 分 是 非, 只 愛思考,漫遊於理性和 情性之間。
處主辦的「邂逅老房子」計劃之一,其他參與的藝術家包
情關係」來形容比較貼切。合作社的組合自由度也很大,
括: 石家豪、林東鵬和黃麗貞。一年以來,我們不但和
有些計劃時間不一定配合每個成員,只好另覓新成員,這
各自的老房子邂逅,也和各自的團隊邂逅、磨合相處。
樣也可以看到不同合作人帶來的新元素。這個小合作社可
我今次仍沿用「林嵐合作社」的做法,此概念實踐
以視為給不同藝術新人展現才能的平台:做跨界別實驗創
源於 2012 年製作本人在香港藝術中心的個展——「織織
作、處理藝術行政和展覽記錄、擔任評論寫作、藝術推廣
復織織」。那次場域大,細節特別多,不計算館方的工作
⋯⋯以填補現時香港藝術生態系統中缺漏的角色。當下,
人員,需要動員的人手多達三十個,包括畢業生,學生以
小合作社運作了幾年,回想當年恩師張義先生所說:「學
及他們的家人,當然也有專業製作人。免了場租,製作費
(習)藝術和學(習)做人處事一樣,要用心!」這種另
仍然不菲。自掏腰包,又無法生利。難得朋友仗義相助或
類教與學也許比正式學院教課更有效地啟發新思維。
是象徵式收費,我也順理成章把「林嵐個展」改名為「林
以上所說的情況和一般所認識的藝術合作社(Art
嵐合作社展覽」。這種關係,有點像村莊裡的鄰居關係,
Collective)有點不同。他們大多是認識多年的朋友、情
這次你幫我, 下次我幫你。也有點似是一間微型學校,
侶、夫婦,也有兄弟姐妹,大家一齊分擔風險,像是合股
有專業和半專業的老師,也有學徒,雖然無法提供豐裕的
公司。而我則是本身已有計劃大綱,廣邀適合的朋友參
金錢回報,學生們卻學到實用的製作細節,將來可以應用
加,可能是相識多年但從未合作過,也有不認識的新朋友
在各自的創作中;師傳們也有助手,減輕工作量,少收一
參加,當然也有合作多年的伙伴。在創作自由度上,他們
點費用也不計較。幾代同堂,這種類似短期師徒制的畢業
的個人創作風格依然明顯,但是在計劃中,忽然遇上不同
證書,就是那本寫滿他們名字的展覽冊。
的朋友而產生新火花,使大家都不能準確地預計成果。但
後來,我作些修改,盡量在能付出金錢回報的情況
是在互相信任的前提下,互相補位,穩中尋變,險中求全,
下進行,或是想創造一些非物質的價值。長期合作伙伴的
都是我樂見的藝術冒險精神。由於大家都是不同界別的精
費用,這個計劃給不足的,會在下一次補貼。但最重要的,
英,成功與否,全賴各人對自己聲譽的把捏。 有趣的是,
還是靠計劃的吸引度。能否引起他們的好奇心,不是常規
合作伙伴組合每次都不一樣,大家卻奇妙地合拍。
模式,還要有新刺激。經過長期合作,互相摸熟了脾氣, 說起話來也容易打開心窗。其間,大家亦要培養耐性,學
世事多奇妙,「啱啱遇著剛剛」,天時、地利、人和, 才能成事。
20
藝術人隨筆
Artist's Columns
創作 雜記
自家製無伴奏合唱錄音 ( 四 ) 伍卓賢 音樂創作人,喜歡旅遊, 愛好新鮮事物,曾於日 本及荷蘭留學。
上一期和大家分享了關於 Vocal Editing 的一些心得,當大
音軌,例如你想 Beatbox 組的殘響(Reverb)是一致的,就不用
家已經完成以上步驟得到了滿意的音軌(Tracks)之後,就可
每條音軌處理一次,可一組同時處理。分組後可以調較每條音
以進行混音(Mixing)了。以下將會為大家介紹一下基本的混
軌的大細聲,當然每條音軌可以不是從頭到尾一個音量,可以
音操作。
用 automation 調控不同時間的音量,例如某一個聲部唱主音時
混音是專門學問,有很多技巧要學,也有很多不同的處
要突出一點,唱和音時收細一點也可以調較,當然最理想是錄
理方法。但最終目標都是一樣——把樂曲中最理想的效果呈現
音時已經做到大致上想要的效果,混音時就可以「輕手一點」。
出來。在未開始混音之前,我們首先要有一些基本配套,例如
在調較音量時,應預留一點空間(Headroom),即最響時也不
一間清靜而且沒有太大回聲的房間,即是房間內不要有很多會
要接近頂,可避免太「爆」以及留些空間給混音後的母帶作後
令聲音反彈的物件。如果是睡房,也可以用衣物吸去不少反彈
期處理 (Mastering)。
聲。然後監聽的距離也不能太短,即自己坐的位置不能離監聽
除音量調較之外,EQ 也是重要一環,我們可以透過調較
喇叭(Monitor Speakers)太近,否則就聽不到整幅音響圖畫了。
每條音軌的頻率來突顯其特性。如低音聲部的低音強勁一點,
當然監聽喇叭大小也影響距離,由於這裡篇幅有限,大家可能
女高音的高音多一點。另外適量地調整不同音軌的頻率也可以
要自己再深入探討一下這個題目。對了,為何我會說「監聽」
避免某些音軌的頻率相撞,尤其對於錄一人 A cappella 來說很
喇叭呢?監聽喇叭和一般平時聽音樂的喇叭有甚麼分別呢?混
有用。另外,Compressor 在現代 A cappella 混音上的應用也很
音時要用監聽喇叭是因為它們能夠較準確誠實地把聲音傳遞,
重要,大致上是用來控制音量讓它保持平均,一般會使聲音扎
那麼我們就可以較清楚地聽到音樂的本來面貌。有些喇叭會為
實一點,但切記不要過份使用使聲音失去動態變得平板。
著令聽音樂時更過癮而加了「味精」,如加強了某些頻率,有
當音量和頻率都調好,一般都會加入殘響(Reverb)和延
機會使監聽失準。除監聽喇叭外,監聽耳機也要配備,它可以
遲(delay)令音樂更多空間,而不同殘響和延遲會有不同的效
把細節清晰呈現,容易找出音樂上的瑕疵加以修正。
果,簡單來說是你想使你的歌聽起來似在音樂廳還是細房間內
當房間喇叭耳機齊全,我們還需要配備混音器或軟件。
演唱,山洞內又或是山谷內等等。
假設大家是做簡單的自家制作,其實沒有混音器,只用混音軟
之後,我們還可以用 Panning 來製造 Stereo 的效果,就是
件也可以做到基本要求。混音軟件五花百門,大家在網上也可
把不同音軌放在左右聲道中的不同位置,可增加清晰度、擴大
以選購適合自己的,有很多軟件有試用限期,下載後覺得好用
空間感和減少聲音的彼此干擾,使音樂更有畫面。在無伴奏合
才購買也可。在開始之前,如果大家是新手,我建議大家先找
唱的世界裡,你甚至可以把不同的人聲安排在不同位置,呈現
一兩首與你將要 Mix 的歌同類同風格而你又喜歡的混音的歌曲
那幾個人在你面前唱歌的畫面。
作參考,並載入在你的混音軟件中,以作為隨時比較之用。
到這裡,最基本的操作已完成。當然還有很多混音的效
開始混音時,可善用“Bus”把音軌分組,例如把 Beatbox
果及技巧未有談及,但大家可以從此慢慢發掘更多。混音和製
的不同音軌集合成一組。對啊,錄音制作時,你可以「不誠
作沒有必然的路,希望當大家多聽多學多試,可以找到合適的
實」地把 Beatbox 分開不同音軌錄,亦可錄好一條後再把他拆
方法來呈現自己喜歡的聲音,達到最佳效果。
散為不同音軌變成不同的「鼓件」方便混音,很多時效果更理 想。Bus 成不同組合的好處是可以同時處理(process)不同的
一連四篇有關自家製無伴奏合唱錄音制作已結束,希望 能幫助大家開始在家製作自己喜歡的無伴奏合唱音樂!
21 太陽下 的吞吐
i-dArt 愛不同藝術 ( 上 ) 大概是 1995 年吧,莫昭如介紹我到香港中環視
是前後有六、七位專業導師貼身教導足足三年的課
覺藝術中心教七個八歲左右的小朋友畫畫,當中有輕
程。剛於 2016 年十二月,學校在香港兆基創意書院
度智障、輕度自閉或唐氏綜合症。每次我嘗試用不同
舉辦了第一屆畢業展,我有幸被邀請為策展人。去年
遊戲引導他們創作。其中一名自閉症男孩,只顧在畫
夏天,在第一屆三年課程完結後,我客串擔任了六堂
紙上不斷重複寫地鐵站名字,他母親解釋,自六歲開
導師,在這幾星期中,近距離接觸學生,加深認識他
始他已可以將見過的地鐵站名全部準確地寫出來,但
們的作品,這大大幫助我策展的方向和焦點。
沒有人教過他。短短六堂課,他就寫足六堂,無視我
其間,我遇到一位年約三十餘歲叫嘉欣的女子,
堂上示範過的簡單練習,他這種能力,從何而來?我
她非常喜歡寫字,不過,這次不是寫地鐵站名字,而
不得而知。自此,經莫昭如的介紹,隨後十多年,我
是明星、電視節目、百貨公司和成藥名稱。廿多年前
斷斷續續主持過多次大小型戶外戶內傷健合作的藝術
的問題又再浮現在我的腦海。今次,嘉欣還發展到用
工作坊。
剪紙手法,再以厚厚的白膠漿把剪下的名字有序地拼
廿多年前那個不斷重複寫字的男孩,給我留下
貼在一起,色彩繽紛,別樹一幟。看過的電視節目,
深刻印象。為了認識自閉症是甚麼,我到圖書館找相
喜歡的明星,藥名等,嘉欣以文字符號取代圖像,直
關紀錄片看。治療師將八個印在紙牌上的數字:12、
接貼在紙上,這算是另一種的再現嗎?無意義的「所
32、16、50、11、63、80、47 放在自閉症男孩面前,
指」令「能指」變得空洞,抽象的符號只剩下顏色、
問哪個數字最大,他答:「一樣大。」這是對的,因
筆觸和工整的舖排。這種直覺式的條件反射,正是嘉
為數字的實質尺寸是一樣大。原來他們的認知能力是
欣的認知方式,她一方面用文字來表述意念,另一方
直覺,而不是概念的。記得 2005 年看過一部韓國電
面她卻未能用語言解說它的意義,符號與聲音之間斷
影《我愛馬拉松》,患自閉症男主角草原熱愛看電視
開,成為一行行無法產生連貫意義的裂縫,任觀眾自
上大自然斑馬的紀錄片。一次在街頭,草原看見一名
由聯想,讓想像填滿那罅隙,由空變成實,這正是嘉
女子穿了黑白斑馬紋半截裙和挽著同樣花紋的手袋,
欣作品好玩的地方。
他走上前從後摸了女子的屁股一下,又 搶走了手袋。結果媽媽要上差館向警察 費盡唇舌解釋,最後還遭到該女子的惡 言歧視。 2013 年東華三院開辦了全港第一 間 i-dArt 愛不同藝術學校,專門教導智 力和身體有殘障的同學,提供三年全面 藝術基礎課程,實踐與理論兼備,由初 階的藝術常識到不同物料的創作方法都 有教授。它不是一般的短期興趣班,而
楊秀卓 畢業於香港大學比較文 學系,現為社區文化發 展中心主席,曾任教中 學視覺藝術科十八年, 參加過多次聯展及個 展, 兼 擅 繪 畫、 雕 塑、 裝 置 藝 術、 行 為 藝 術、 演 戲、 陶 瓷 等。 十 多 年 來,不停參與多個大型 社區藝術活動,對象多 為年輕人,近年則轉向 以藝術介人城市空間和 社區,探討人與環境的 關係,並反思自主生活 的可能性。
22
藝民公社
People's Commune
歡迎各位讀者向《△志》投稿、 發表藝術創作、報道或評論:
電郵 : prism@arts-news.net 電話 : +852 2111 1192 傳真 : +852 2975 3146 地址 : 香港灣仔港灣道 2 號 香港藝術中心 7 樓 701B 室
■ 文:羅斌惠 ■ 圖:新域劇團
此文由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 (香港分會)協助統籌,該 會由專業藝評人組成,網址:
www.iatc.com.hk
《耋 Simply Charles》
如何於資訊性與劇場間取得平衡?
年老,是人生必經的階段。即使多努力掩飾歲月在臉上的痕跡,也擋不住他的來臨。有些
長者更會遇到他伴隨而來的朋友——認知障礙症 (前稱老年痴呆症,又稱腦退化症)。 顧名思義,認知障礙症會使患者漸漸喪失認知能力,包括記憶力衰退、語言能力下降、
視覺空間判斷變差等,嚴重的話甚至會失去自理能力。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 2016 年 4 月
發佈的數據,全球有 4,750 萬名認知障礙症患者,並以每年 770 萬宗新增個案的速度攀 升,可見他有被好好認識的必要。最近新域劇團則以此為題,創作出社會劇《耋 Simply Charles》,旨在讓觀眾了解認知障礙症。
觀賞場次:
新域劇團 《耋 Simply Charles》 2017 年 1 月 6 日 7:30pm 高山劇場新翼演藝廳
23
甫進入劇場,觀眾會看到舞台上架著腦袋形狀框架, 下面放著一台鋼琴,四周擺放著不同的傢具,如數張睡床、 小櫃及沙發等,形成老人院的場景,像是告訴觀眾一切都不 過是發生於腦袋內。而故事是講述年老的國畫大師談查禮 (白耀燦 飾)因為認知障礙症而需在這所老人院居住,他 的姪兒談子文(黃雋謙 飾)) 及其妻子 June(梁皓恩 飾) 則負起了探望與照顧的責任,為他們的生活帶來一定的壓 力,並在中間穿插談查禮過往與妻子韓江(陳慧仙 飾)及 外遇翠玲(黃劍冰 飾)的愛情故事。 要創作一部關於認知障礙症的劇作,需要研習的資料 真的很多,包括病患的成因、患者的病癥及照顧者的注意
其次是故事的呈現。正如前部份所講,在於資料搜集
事項等。只有充足的資料搜集,才能使劇本內容變得豐富,
上的用心是不難發現,可是如何在資訊與劇場呈現上取得平
演員的演繹詮釋更立體,讓觀眾更相信眼前的角色是真的病
衡,本劇仍有商榷的空間。劇場是將日常生活的片段切割,
患。劇中白耀燦演活了談查禮的角色,舉手投足及語言談吐
再放到舞台上讓觀眾欣賞,從而對生活重新作出反思,因此
上均與平日在老人院或醫院內碰到的認知障礙症患者無異,
把關於認知障礙症的資訊都加入角色台詞裡講出來,未必能
充份表現出他們在說話上的困難及身體上的不受控。除此
使觀眾留下深刻印象。例如水的一場,原意想告知觀眾關於
以外,劇中還有一群認知障礙老人的角色(分別由張蕙嫻、
後期病患者在喝水上有困難,需要在水中加入凝固粉才能飲
黃翠珊、梁慧賢、彭萬龍、楊嘉敏、震洪及鄭純玉 飾),
用,以免發生意外,編導選擇一邊由照顧者角色餵患者喝
他們都呈現了不同類型患者的行為特徵,比方說拿著玩偶
水,另一邊播出旁白描述注意事項,確實是交代了,不過未
當作自己的嬰兒照顧、總是重複著相同的說話去與人溝通、
必比真實呈現更能印進觀眾腦海。
會像孩童般一直鬧脾氣等,他們的呈現確實令筆者留下深刻
而演員運用上,編導會在不相干的情節上加入認知障
印象。基於以上種種,均能看出創作團隊的用心,成功讓觀
礙老人於舞台後方,筆者會理解為呈現遊走的情況 1。另一
眾容易看到認知障礙症的各種模樣。
方面,相信編導因為不希望演員過度走動以致太干擾整個畫
除了以上觀察外,縱觀全劇後筆者有三點希望作出討 論,分別是題材選取、故事呈現,以及演員運用。首先,由
面,而限制演員的調度。結果令演員想演繹遊走,卻變得沒 動機地呆站台上。
宣傳海報到場刊記錄上均清楚表示認知障礙症為本劇主題,
最後,在本劇中創作團隊的初心與意念真的讓人對社
編導選擇以談查禮的個案故事切入。然而,當中劇情上夾雜
會上的議題提起興趣,並作出關注。唯獨在資料上的繁重,
了愛情的段落及少量從角色透露的院舍資源問題,卻把內容
使劇作內容變散落。倘若能從患者角度出發更多,如描寫
拉遠了,似乎偏離了原來的命題。另一方面,倘若編導的初
在病患到臨終期間的內心轉變,相信定能讓觀眾更明白「遺
心是希望讓更多人認識認知障礙症的話,單純敘述病患帶來
忘是一種好幸福的殘忍」2 。
的問題未必是最好的選取。不得不承認該病症是為患者及照 顧者帶來一定程度的煩擾,然而相關病癥同時間誘發很多生 活的諧趣事件,例如劇作開首卓傑靈(杜施聰 飾)那些關 於認知障礙症的笑話。何不將那些部份直接加入劇情上,這 樣相信會比只提及一件事的不好,更為讓觀眾認識及接受。
1 遊走是認知障礙症常見的症狀,由於記憶力及溝通能力減退,他們未能 解釋自己為何遊走,原因包括不安的情緒、感到不適或痛楚、尋找過去 等。 (資料來源:香港認知障礙症協會) 2 歌手萬芳在《阿茲海默》歌曲中對阿茲海默症患者心理的描述。
24
藝民公社
People's Commune
鄧樹榮 x 白光劇社 《安提戈涅》後感
歡迎各位讀者向《△志》投稿、 發表藝術創作、報道或評論:
電郵 : prism@arts-news.net 電話 : +852 2111 1192 傳真 : +852 2975 3146 地址 : 香港灣仔港灣道 2 號 香港藝術中心 7 樓 701B 室
■ 文:胡境陽(香港編劇) ■ 圖:西九
香港劇場觀眾對「Antigone」(《安提戈涅》)不陌生,近在 2013 年,天邊外劇場於坪
輋鄉郊演出此戲碼支援反新界東北發展運動;2015 年,中英劇團上演時的宣傳語直指主人 翁 Antigone 為「公民抗命歷史第一人」,彷彿搬演本身就是表態。
今次香港導演鄧樹榮與北京白光劇社帶來的全女版《安提戈涅》,文案稱背景設在一個未
知時空的天台空間,而在西九文化區天台觀眾席上,眼前的日落維港景色作背景,填充文
案中時空的未知,6 名女演員踏上一個有點破落、有著魚骨天線和廢棄冷氣機的天台舞台, 一下槍炮聲中斷群鳥亂鳴,Antigone 的悲劇再次上演。 觀賞場次:
《安提戈涅》 2016 年 11 月 4 日 4:45pm 西九文化區
此版本給我最大的感覺是:直接。直接即去除不
單向度的演繹會抹去角色一些潛在的色彩,如那個向
需要的東西。導演鄧樹榮長於簡約美學,這個戲的簡
Creon 報訊的小兵,他因害怕報告屍首被葬一事會激
約除了外在的佈景、服裝、燈光、音響設計外,演員
怒 Creon 讓自己受罪,台詞盡顯露其因惶恐而起的囉
在表演上亦非寫實的情景呈現,而是表現主義式的,
嗦、小心言詞但弄巧反拙的不知所措,就定位來說有
以外露的形體姿態、動作或簡單如舞台面向角度的轉
「丑」的色彩。
移,去展示角色的階級/處境/性格色彩/立場,做 到演員的每個動作都有內容。
而在這演繹中,小兵一直壓下頭、兩臂沉下 , 由始至終緊張情急地向 Creon 報告與自辯,雖然其姿
由於劇本中每個角色的行動都相當清晰,當演
勢令我分神想起《國產凌凌漆》的「聞西」提著兩斤
員選擇呈現了一個姿態,她就順著與之相應的情緒
菜出場的形象,但演員貫徹始終的張力,與及 Creon
將台詞傳遞。以 Creon(克瑞翁)與 Haemon(海蒙)
隨之表現出的狂暴──叉頸、一手抓著小兵頭顱推開
的一場父子戲為例,Haemon 希望父親收回對其未婚
,很快將我引領去專注在 Creon 的橫蠻威權,對,我
妻 Antigone 的 死 罪, 開 首,Creon 以 治 國 之 道 說 服
想,將一些與表達目的無關的色彩過濾,而專注於一
Haemon 時牽引著他緩緩步前,Haemon 表示不同意時
種色彩並盡情放大,讓戲劇的二元對立充滿表現力地
二人雙手互搏,然後 Haemon 嘗試以親情說服父親收
呈現 ,就是讓我感受到「直接」並享受在其中的原
回殺令時把身體都挨向父親,一個轉念一種姿態,直
因。
接反映思想、情緒及意圖,而由女女演繹,還多了一 重柔情。 觀看時,我對這種演繹有些許懷疑,覺得這樣
在這個演出中特別吸引我的是 Creon。在劇情分 佈上,我甚至覺得 Creon 才是主角。Antigone 為倫理 與正義抗命就義,她了解自己必要負上性命代價,雖
25
有悲嘆但不後悔,兄長屍體已葬,她的命運是篤定的,因此
夜星光燦爛》一曲尾聲,投映的維港影像化成碎片崩塌,「恐
戲劇的懸念,就放在 Creon 會否收回禁葬令之上。在 Creon
怕這個熣燦都市光輝到此」──然後演員起身謝幕,很精彩
頒佈禁葬令、小兵通報、知道抗命者就是親妹女兒 Antigone
的演出,但城市崩塌的影像依然殘留在腦海中,城市的命運,
但依然降罪、劇情透露 Antigone 是兒子 Haemon 未婚妻,面
已取代了人物成為了戲劇的主角。
對兒子說服依然不動搖、先知預言他必遭天譴他卻反指駡對
這 場 在 天 台 的 表 演, 時 間 成 為 共 同 表 演 者, 夕 陽 隨
方是收了錢的騙子,觀眾一路追看的是 Creon 的態度與決定
Antigone 的命運下沉,她執著她的義、人之所以為人的價值,
會否轉變,在一些版本上,會突顯他堅守的是治國之法,有
對抗 Creon 以國法為名的強權,而強權太強大,以眾人之口
沉思、鎮定或因狠心而內心痛苦的一面,俗點來說,很易會
無法撼動,但人之上有神掌握命運,人在做天在看,惡報最
看到成熟男演員借此表現如現代管理層的反派男性魅力。
後終落在 Creon 身上,就像無數我們聽過的道德寓言一樣。
在本劇中,飾演 Creon 的女演員由始至終都非常外露地
而這一點,卻讓我感到鬱悶。
展現尊橫、狂暴與盛怒,俗語所謂「惡到出面」,隨著劇情
我們在理念上都站在 Antigone 的同一陣線,行動上卻未
推進,她的身體表現愈發野蠻,後段離開其皇座雙腳起跳彈
必跟她有一樣的勇氣;現代的權力機器,又可會有足夠人性
上磚牆之上,如《變形俠醫》的 HULK 一般成為一隻生人勿
被所謂教訓與報應促使它回頭?今天再看此戲,我已無法從
近的狂獸,看得我趣味盎然,這與我們面對的暴政形象,何
中得到啟示,城中無力感充斥如貫穿全戲演員從喉嚨發出的
其相似。
嘶啞。抗命之路如何走下去,藝術如何能夠為它提供力量,
Creon 也非一味佔在上風,戲的中段歌隊念頌一段人的 自我膨脹欲與天鬥必遭惡運的台詞,五對命運的手將 Creon 扣押向下,可見除了 Antigone 與專制惡法對抗,Creon 同時 在對抗著天理,因此當天理循環,被禁葬的屍首帶來瘟疫、 Antigone 的死導致 Creon 妻兒相繼自盡,Creon 終承受惡果, 飾演他的女演員站在台中心抽搐、 萎縮、潰散倒下,暴政必 亡。 彼時維港夜幕已臨,舞台燈光熄滅後觀眾席繼續被頭上 的 ICC(環球貿易廣場)照亮,眼前是港島區一眾高樓燈火 如常,我腦海想起 2012 年達明一派演唱會的一幕,在《今
是藝術創作者們都必須思考的一道難題。
26
27
xhibition
展覽全紀錄
E 21
式。 場 內 掛 著 兩 個 由 百 葉 簾 組 成 的
反思香港人消費主義掛帥的生活方
「 還 給 自 己 一 個 家 徒 四 壁 」 為 題,
劉 掬 色 的 跨 媒 體 裝 置 作 品。 她 以
展 覽 最 後 一 個 部 份, 是 本 地 藝 術 家
在 香 港, 家 與 生 活 還 有 甚 麼 可 能
寫 上 不 同 寄 語, 讓 觀 者 繼 續 想 像,
話。 地 上, 藝 術 家 以 拉 長 的 文 字,
和「 愛 世 界 等 於 愛 你 自 己 」 兩 句 說
別 寫 著「 還 給 自 己 一 個 家 徒 四 壁 」
內, 才 發 現 這 些 小 孔 都 是 文 字, 分
看, 當 外 面 燈 光 透 過 小 孔 映 照 進
重 疊 在 一 起。 走 進「 燈 籠 」 裡 面 一
好 的 生 活 方 式, 一 個 更 有 希 望 的 將
兩 座 孔 明 燈, 為 香 港 人 祈 求 一 個 更
的 方 框, 懸 掛 在 半 空, 看 起 來 就 像
卻 顯 得 溫 柔。 兩 個 由 百 葉 簾 組 成
現 代 人 浪 費 成 性, 但 藝 術 家 的 話 語
非 由 物 質 建 構 的 嗎? 縱 使 作 品 批 判
但 家 不 正 是 由 你 與 身 邊 人 組 成, 而
份 ; 站 在 簾 內, 雖 然 甚 麼 也 沒 有,
使 美 麗, 卻 不 會 成 為 你 生 活 的 一 部
對消費主義的質疑
「 燈 籠 」, 簾 上 貼 著 由 打 印 在 牆 紙 性。
來。
上 的 維 港 夜 景 畫 作。 百 葉 簾 與 牆 紙 這 兩 個 元 素, 除 了 打 破 觀 眾 對「 紙 外 在 世 界 的 燦 爛 與 燈 光, 也 許 只 是
本文應網上新高中視藝科輔助教材庫 (academy.arts-news.net) 活動而編寫。
虛 無, 家 本 身 也 許 並 不 需 要 這 些 物
掬色認為在「買!買!買!」的消費主義鼓吹下, 每人都積存不少了生活垃圾,心靈廢物,佔用了我 們的生活和心靈空間。
本 創 作 」 想 像 的 框 架, 亦 呼 應 了 家
e 劉掬色以「還給自己一個家徒四壁」作為創作主題。
這 個 主 題。 走 近 作 品, 可 看 到 百 葉
歌歌詞,幽默呼應了意國文化的寶藏——歌劇。
質 與 繁 華。 站 在 簾 外, 這 些 夜 景 縱
c Angela Cavalieri 的作品。 d Angela Cavalieri 的作品中,用意大利文撰寫本地漁
簾 上 打 了 好 些 小 孔, 與 夜 景 的 燈 光
d
d d d
c
以文字捕捉香港風貌 Angela
走 進 第 二 個 展 廳, 映 入 眼 簾 的 是 由意大利裔澳洲藝術家 打造的長長的橫幅版 Cavalieri 畫, 是 藝 術 家 把 香 港 漁 民 傳 統 漁 歌 內 容 轉 化 為 藍 色 圖 案, 以 中、 英、 意 大 利 三 種 文 字 表 達, 並 Angela
印 在 一 片 細 緻 的 手 造 紙 上。 雖 在 墨 爾 本 土 生 土 長, 但
的家庭其實來自意大 Cavalieri 利。 家 庭 文 化 使 然, 她 喜 歡 把 意
大 利 文 融 入 創 作 中。 她 選 擇 了 把 這些漁民傳統歌曲放入作品裡頭。 縱 使 歌 詞 被 拆 開 成 碎 片, 不 足 以 讓 人 一 窺 歌 曲 全 貌, 但 像 海 浪 一 般 的 文 字, 卻 又 仿 佛 呈 現 了 漁 民 邊捕魚邊高歌的生動畫面。 這 幅 作 品 對 面, 則 是 由 各 式 版 畫 組 成 的 裝 置 作 品。 藝 術 家 在 漁 網 上懸掛著一幅幅以中文寫成的願 望, 印 在 一 張 又 一 張 紅 紙 之 上。 這 些 紙 張 質 感 都 各 有 不 同, 結 合 當 代 版 畫 與 傳 統 紙 藝 之 優 點, 細 緻 表 達 藝 術 家 寄 予 此 地 之 祝 福。 另 外, 她 亦 把 不 同 文 字 投 映 在 紙 張 上, 透 過 不 同 媒 介 探 索 紙 本 與 文字創作的可能性。
20
c
d
xhibition
展覽全紀錄
E 19
以城市為創作材料 走 近 位 於 牛 棚 的 展 館 門 口, 便 看 到 偌 大 的「 紙 的 傳 奇 」 四 字, 告 訴 觀 Ray
眾 這 是 個 以 紙 為 本 的 展 覽。 步 入 展 覽 空 間, 便 看 到 由 美 國 藝 術 家 的 一 系 列 紙 塑 作 品, 每 Tomasso 件 都 相 當 巨 型, 有 些 透 著 深 淺 不 一 的 灰 階, 有 些 則 以 紅、 藍、 橙 等 顏 色 點 綴。 全 都 是 藝 術 家 手 造 的 紙 張, 不 過 看 起 來 並 不 像 紙, 反 而 像 石 雕。 大 概 是 因 為 其 粗 糙 的 質 感 以 及 厚 度, 令 人 很 難 想 像 把 它 與 常 見 那 些 薄 薄 的 紙 聯 繫 起 來。 不 過 只 要 在 作 品 兩 邊 細 看, 便 能 看 到 一 點 紙 利 的 質 感 與 痕 跡。 Ray Tomasso 用 抄 紙 技 術, 把 不 同 物 料 造 成 紙 張, 再 把 這 些 手 造 紙 一 張 張 重 疊 在
美國紙藝藝術家。於內布拉斯加州大學及科羅拉多州大學取得藝 術學士及藝術碩士學位。他的作品在美國全國及世界各國展出, 以及獲多個美國及海外機構收藏。他是資深的造紙藝術家,其代 表作品為質感豐富的紙塑,令人彷彿置身風光粗獷多彩的洛磯山 脈中。藝術家自七零年代起以紙塑創作,並為國際手造紙藝家及紙 本藝術家協會的創會董事。
模 具 上, 製 造 出 這 些 巨 型 紙 塑 作
小檔案
品, 展 現 紙 這 種 物 料 在 我 們 想 像 以
小檔案
外的面貌。 在 作 品 下 方, 均 擺 放 了 一 些 我 們 日 常 生 活 中 經 常 看 到 的 物 件, 如 魚 網、 木 板、 搭 棚 的 竹 枝 等 等。 藝 術 家 在 香 港 駐 留 期 間, 搜 集 了 各 式 各 樣 具 本 地 特 色 的 物 料, 並
小檔案
Ray Tomasso
將 其 加 入 造 紙 的 紙 漿 中, 創 造 出
生於澳洲的意大利裔藝術家於墨爾本大學維多利亞藝術學院研習 版畫,以文字為主要視覺元素創作巨大的麻膠版畫,獨特風格 令人一見難忘。她曾獲邀參與多個藝術家留駐計畫,足跡遍及柏 斯、羅馬、威尼斯、巴塞隆拿等。作品於澳洲及意大利廣泛展出, 並獲多個公共及私人機構收藏。
Angela Cavalieri
只 屬 於 此 時 此 地 的 紙 張。 所 以,
本地資深藝術家,畢業於加拿大多倫多安大略藝術學院,及後赴 英進修並獲英國倫敦皇家美術學院碩士學位。劉掬色創作路向 多元,關懷社會亦探討繪畫美學。熱愛文學的她近年既寫文章也 寫書法,創作圖像與文字並置的平面和立體裝置。她着力於美育 教學,過去廿多年在本港多間大學任教藝術與創意思維。
劉掬色
這些紙塑作品不只呈現了紙各種
造紙構成一片片天然石塊 似的紙塑。
形 態, 更 包 含 了 這 座 城 市 日 最 地 道、最粗獷的氣息。
a Ray Tomasso 的作品。 b Ray Tomasso 的作品,用手
b b b
發掘紙的各種可能: 「紙的傳奇」展覽
紙
▪文 : 阿 角 ▪圖 : 香 港 版 畫 工 作 室
18
a
, 是 藝 術 的 載 體, 也 可 以 是 藝 術 本 身。 香 港 版 畫 工 作 室「 紙 的 傳 奇 」 展 覽, 請 來 劉 掬 色、 A n ge l a C a va l i e r與 i R a y To m a s s 為 o 駐 場 藝 術 家, 以紙為題,從香港汲取靈感,創 作出截然不同的作品系列。有利 用不同的紙盛載文字,有把不同 物料做成紙雕塑,亦有把牆紙作 為媒介,創作回應社會的跨媒體 作品。這才發現,原來紙的創造 性,遠比你我想像更多。
a
21
驅逐靈魂 保留了軀殼 內心空洞 從沒期待醒覺 存在是一種幼稚 盲目才是生存之道 那一種才是歪理不再重要 歪理已成為城市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20
xhibition
展覽全紀錄
E 15
年至 2016
品 當 中, 都 加 入 一 些 代 表 當 代 文 化 的 標 誌, 例 如 現 代 的 產 品 標 籤 及 品 牌 標 誌。
年 的 作 品, 畫 中 背 景 則 只 剩 下 單 一 的 色 2017 彩。 森 泉 表 示 以 往 他 想 通 過 日 常 商 品 去 描 繪
他 虛 構 的 現 代 社 會 人 士, 他 認 為 這 些 商 品 可 以 為 觀 察 人 物 的 性 格 和 生 活 提 供 線 索, 但 如 今 他 更 想 讓 觀 眾 將 目 光 集 中 在 人 物 之 上, 不 想有任何元素分散觀眾的注意力。 》 中, 森 泉 描 Momoko 繪 了 一 名 女 子, 靈 感 來 自 他 看 過 的 一 篇 雜 誌 在 最 新 創 作 的 作 品《
文 章, 文 中 講 述 了 一 位 女 性 電 影 導 演, 帶 着 全 家 從 城 市 搬 到 鄉 村 生 活, 雖 然 他 並 不 認 識 這 位 導 演, 亦 不 清 楚 她 所 拍 攝 的 電 影, 他 卻 對 導 演 攜 帶 家 人 遷 徙 的 舉 動 印 象 深 刻, 因 為 在 他 看 來, 這 是 一 個 極 需 勇 氣 的 決 定, 但 導 演 為 了 自 己 與 家 人 更 好 的 生 活, 卻 能 夠 毅 然 搬 家。 橙 黃 色 的 背 景 中 女 子 的 目 光 顯 得 格 外 堅 定, 森 泉 希 望 觀 眾 可 以 透 過 乾 淨 的 畫 面 背 景和人物的面部表情去感受其中流動的情緒 與 感 情 。在 原 為 上 層 社 會 專 用 的 蛋 彩 畫 之 中 , 森 泉 記 錄 下 了 形 形 色 色 的 普 通 人 物, 通 過 這
日期:即日至 11/3/2017 星期一至星期六,11:00-18:00 地點:Art Project Gallery 黃竹坑道 43 號偉晉中心二期 17a 免費入場
《生命的肖像》
小檔案
森泉智哉
45.5 x 53 cm
14 x 18 cm
個媒介呈現他們的存在。
森泉智哉生於 1983 年日 本長野縣,他可說是自 學成才,自 2002 年起於 日本舉辦過多次個展。
Mr. Hayakawa and Tsutom
畫中為森泉喜歡的動畫導 演宮崎駿和北極熊,森泉 笑言許多人說他與青年時 期的宮崎駿神似。 2016 Egg Tempera on Wood Panel
A Tiger
動物是森泉作品的重要主題,他十分喜愛動物, 亦養了四隻貓。他並不僅是想描繪動物的形象, 更是將牠們當成一種生命的存在刻畫。此畫中的 貓看起來頗具力量感,故森泉為其取名 Tiger。 2016 Egg Tempera on Wood Panel
畫中是一位為利物浦球隊加油的粉絲,唱着經典 歌曲《You’ll never walk alone》,森泉自己便 是一個足球迷,利物浦是其最喜愛的球隊,平日 所見球迷為球隊全情加油的情景令他動容。 2016 Egg Tempera on Wood Panel You'll never walk alone 80.3 x 80.3 cm 18 x 18 cm
森泉從日常生活中獲取創作的靈感, 談及首次來香港的經驗,他說十分想 刻畫街頭所見之香港人,因為他們令 他感到活力與勤奮。 Homo Sapiens Sapiens - Allen
2014 Egg Tempera on Wood Panel
刻畫平凡人面對生活時的掙扎與努 力 問 及 為 何 以 平 凡 人 入 畫, 森 泉 直 言 因 他 本 人 及 身 邊 皆 是 普 通 人。「 當 你 走 進 美 術 館, 可 能 會 看 到 歷 史 名 人 的 肖 像 畫, 但 我 不 會 畫 這 類 傳 統 的 肖 像 畫, 我 想 去 刻 畫 那 些 現 代 社 會 中 的 普 通 人。 這 些 人 不 會 以 一 個 明 確 的 身 份 在 歷 史 中 流 傳, 他 們 只 能 盡 力 過 好 自 己 的 生 活。」 在 這 些 肖 像 畫 中, 他 以 簡 潔 的 手 法 描 繪 出 人 物 的 神 態 、衣 着 和 特 徵 ,不 同 的 人 物 , 在明亮的色彩中,神情各異。 這 些 畫 中 只 是 森 泉 虛 構 出 來 的 形 象。 對 他 而 言, 描 繪 人 類 的 情 感 更 為 重 要, 不 管 是 憤 怒 的、 傷 心 的 抑 或 高 興 的, 這 些 情 感, 是 跨 越 國 界 和 語 言 的。 談 及 為 何 畫 中 人 大 都 目 露 哀 色, 森 泉 坦 言 他 想 著 重 描 繪 平 凡 人 面 對 生 活 時的掙扎與努力。 「 生 活 值 得 你 為 之 努 力, 這 是 我 的 電 影 一 直 想 傳 達 的 信 息。」 宮 崎 駿 在 某 個 訪 談 中 說 過 一 句 話 的 大 意, 一 直 在 森 泉 心 中 徘 徊。 在 他 看 來, 生 活 雖 殘 酷, 但 仍 需 好 好 生 活。 這 是 他 不 停 止 畫 畫 的 原 因, 他 想 讓 人 感 受 到 這 一 》中 , 點 。在 作 品《 You’ll never walk alone 畫 的 是 一 位 為 利 物 浦 球 隊 加 油 的 粉 絲, 唱 着 經 典 歌 曲 《 You’ll never walk alone 》,森 泉 自 己 便 是 一 個 足 球 迷, 利 物 浦 是 其 最 喜 愛 的 球 隊, 平 日 所 見 球 迷 為 球 隊 全 情 加 油 的 情 景令他動容。
以簡單乾淨的背景凸顯人物特徵
年至 2014
年的作 2015
今 次 展 覽 展 出 了 森 泉 2014 年 至 2017 年創作 的 作 品, 雖 大 都 為 肖 像 畫, 但 畫 中 的 背 景 卻 發 生 了 根 本 的 變 化,
14
13
E
xhibition 展覽全紀錄
MANDARAKE - Let's enjoy the weekend
2015 Ink, Egg Tempera on Paper & Wood Panel 45.5 x 130 cm (diptych)
MANDARAKE - Too Heavy
2015 Ink, Egg Tempera on Paper & Wood Panel 27 x 45.5 cm
在以往的創作中,經常可見森泉在畫中加 入一些代表當代文化的標誌,例如現代的 產品標籤及品牌標誌,他認為這些商品可 以為觀察人物的性格和生活提供線索。
▪文 : 小 亂 ▪圖 : Art Project Gallery
Momoko
100 x 100 cm
蛋彩畫中的平凡世像 走
進 日 本 藝 術 家 森 泉 智 哉 的 展 覽, 彷 佛 進 入 肖 像 的 海 洋, 所 有 作 品 皆 以 古 老 的 繪 畫 方 蛋彩畫完成。蛋彩畫比油畫更早出現,盛行於中世紀及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 式 —— 那時,畫家以蛋彩畫為貴族、富翁等上層社會人士繪畫肖像,而森泉卻以自己獨特的方式演 繹,用其描繪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平民百姓。
12
森泉將蛋黃和礦物顏料混合作畫,他喜愛蛋彩畫呈現出來的 色彩質感,與大自然的色彩更為相近。此圖為森泉的近作, 他因在雜誌上閱讀到一位舉家由城市搬往鄉村的電影女導演 的故事,對其極具勇氣的決定印象深刻,故而作下次畫。 2017 Egg Tempera on Wood Panel
07
承接海報、書刊印刷
C
M
Y
CM
MY
CY
CMY
K
查詢 (852) 21111 1192
prism@arts-news.net
Wah Fu, Hong Kong Bus station shed put together with perfect visual symmetry Norman
06
09
E
xhibition 展覽全紀錄
f
每一幅畫背後,工程龐大,幸得南
容。有人珍惜自己創作的材料,令
回掉在地上的彩珠時,覺得非常動
她 學 懂 對 物 料 謙 遜, 從 而 亦 啟 發 她
強調手工藝為主要的作品越來越
非 祖 魯 工 匠 幫 忙 把 彩 珠 連 起, 令
稀 少, 若 然 你 喜 歡 留 意 細 節, 同
創作藝術。
多了不少生活體驗。音樂歌曲在祖
時 對 多 元 文 化 感 興 趣, 請 不 要
得以專注於把每串彩珠鋪排成 Lisa 一幅幅畫作。從前以個人埋首創作
魯文化被視為自然、為日常生活無
的時間居多,有了團隊共事之後,
處不在的元素。他們圍在一起串珠
Lisa Lou
g
錯過立木畫廊的展覽
《 》。 ingxube
時, 常 常 一 同 大 展 歌 喉, 令 Lisa 在創作中也學懂數首歌謠。其中一
首,其歌詞讚頌大自然,同時傳遞
麗莎.露《Ingxube》
日期:即日至 11/3/2017 地點:香港立木畫廊 ( 中環畢打街 12 號畢打行 407 室 )
希望予聽眾。他們常說「每個人都
懂得唱歌,每個人都應該有一首個
人專屬的歌曲」,祖魯人對事物熱
情投入,使創作過程愉快。
串珠看似三歲小孩都能辦妥之事,
置 之 於 祖 魯 文 化 內, 卻 不 容 易。
在指導過程中,發現不少文化 Lisa 差異。當她提出編排每串彩珠的顏
色時,必需保持隨意隨機,一班祖
魯工匠卻反映這是有違她們的文
化。在美國,彩珠不過是種廉價材
料又或孩子玩具,而祖魯人卻販賣
1969 年 生 於 美 國 紐 約, 現 於 美 國 洛 杉 磯 和 南 非 夸 祖魯納塔爾省生活及工作。過去舉辦多場個展,包 括:紐約紐伯格藝術博物館(2015)、堪薩斯州威 奇托藝術博物館(2015)、加州聖地牙哥當代藝術 館(2013)、喬治亞州薩凡納藝術設計學院博物館 (2011)、德國杜塞道夫藝術宮博物館(2011)、邁 阿密巴斯藝術博物館 (2011)及俄亥俄州阿克倫城 美術館(2000)。另外主要群展和雙年展包括:舊金 山 FOR-SITE Foundation《Home Land Security》 (2016)、 加 州 聖 荷 西 美 術 館《Sleight of Hand: Painting and Illusion》(2014)、 佛 羅 里 達 州 諾 頓 藝 術 博 物 館 《Now What?》(2010)、 洛 杉 磯 當 代 藝 術 博 物 館 《The Artist’s Museum》(2010) 及 紐 約 新 當 代 藝 術博物館由美國藝術家傑夫.昆斯策展的《Skin Fruit: Selections from the Dakis Joannou Collection》 (2010)。 麗莎.露的作品可見於多個國際公營或私人珍藏中, 如希臘雅典戴斯特當代藝術基金會、舊金山帝揚美術 館、威尼斯格拉西宮弗朗索瓦 ‧ 皮諾基金會、格杉磯 漢莫爾美術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洛杉磯縣立 藝術博物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及紐約恵尼特美術 館。藝術家榮獲 2013 年《Anonymous Was A Woman Award》及 2002 年麥克亞瑟基金會獎學金。
彩珠為生,視之如寶,珍而重之。
小檔案
初次見當地女士小心翼翼地拾 Lisa
Liza Lou(麗莎.露)
e
d
c 自 2005 年 起, Lisa 穿梭於美國加 州和南非夸祖魯納塔爾省,在南非
位 祖 魯( Zulu ) 30 手藝工匠合作,創作唯肖唯妙的繪
個人工作室與
深入探討有關性別、階級、種族和
最為 社 區 等 社 會 政 治 議 題。 Lisa 人熟悉的代表作是現由美國紐約
》 (1991-96) 。在長達五 《 Kitchen 年的個人創作時間裏,她建立了一
惠 特 尼 美 術 館( Whitney Museum ) 永 久 收 藏 的 of American Art
間 真 實 大 小 的 美 式 廚 房, 並 以 玻 璃
畫、 雕 塑 和 裝 置 作 品。 這 次 展 覧
《 ingxube 》系列中的 Lisa 六幅新作,作品均以編織串珠製作
彩 珠 製 成 的 家 居 用 品 佈 置。 這 件 規
展出了
而成,色彩斑斕。這種手法跟印象
模 宏 大 的 作 品 不 僅 令 Lisa 在雕塑 藝術界聲名大噪,更使她在往後的
創作更加關注經常被人忽略婦女勞
權的議題。
派相似,均以密集色點產生視覺錯
覺,形成色差致令作品的顏色層次
豐富,不同距離觀看時帶來不同視
覺效果。即使她的作品顯得與
Mark
每一顆彩珠都由人手串上綿線上,
事,放慢腳步來做創作,這個過程
那些色樣版本般的油畫很 Rothko 相似,但分別在於仔細察看時,那
非 常 治 癒, 而 且 有 意 思。 對 她 來
種手工技藝是怎樣也掩蓋不來。
被視為對手工藝和其製作過程的沉
連成線,也屬於一種表演。把基本
過程緩慢,完成一幅作品需要投放
思。 在 過 去 二 十 多 年 的 創 作 生 涯
步做好,專心一致地向目標進發,
形容自己作 Lisa 為現代人少有機會這樣專注做一件
中, Lisa 一直善於運用手工玻璃彩 珠作為主要創作媒介,不論是個人
令人想起一句老生常談︰「千里之
大 量 人 力 和 時 間。
大型裝置創作或社區藝術項目參
行,始於足下」。
的作品同源異流,在相同中彰 Lisa 顯人手製作的偶然和微妙變化,可
與,她致力研究手工美學,挑戰和
說,即使是工匠穿針引線地把彩珠
反思藝術和手工藝既有的定義,並
c
d
e
f
LIZA LOU ingxube (KwanYusa), 2015 woven glass beads 69.09 x 69.09 x 1.38 inches 175.5 x 175.5 x 3.5 cm signed, dated, and titled on verso.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Lehmann Maupin, New York and Hong Kong LIZA LOU ingxube (KwaMashu), 2015 woven glass beads 65.55 x 65.55 x 1.38 inches 166.5 x 166.5 x 3.5 cm signed, dated, and titled on verso.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Lehmann Maupin, New York and Hong Kong LIZA LOU ingxube (Lindelani), 2015 woven glass beads 71.06 x 71.06 x 1.38 inches 180.5 x 180.5 x 3.5 cm signed, dated, and titled on verso.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Lehmann Maupin, New York and Hong Kong LIZA LOU ingxube (Umlazi), 2015 woven glass beads 64.37 x 64.37 x 1.38 inches 163.5 x 163.5 x 3.5 cm signed, dated, and titled on verso.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Lehmann Maupin, New York and Hong Kong
g LIZA LOU Installation view, Lehmann Maupin, Hong Kong January 19 – March 11, 2017.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Lehmann Maupin, New York and Hong Kong, Photo: Kitmin Lee
08
07
E
xhibition 展覽全紀錄
b
以彩珠串出異質藝術空間 L i za Lo u
探討社會議題 ▪文 : Yung Sin Ting ▪圖 : 香 港 立 木 畫 廊
代 藝 術 著 重 概 念,
越來越少表揚工藝
技法。時下展覽展品琳瑯
滿目,觀眾的專注力越來
越短,在畫廊甚少見人駐
L i s a Lo( u 麗 莎.
足在作品前細賞。來自紐
約的
露)以其標誌性的彩珠藝
i n g x u b》 e,行
術盛名,首次來港擺設個
人 展 覽《
beads 182.5 x 182.5 x 3.5 cm signed, dated, and titled on verso.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Lehmann Maupin, New York and Hong Kong
走在當代藝術以外的路
b LIZA LOU ingxube (Mtwalume), 2015 woven glass
線,渴望令觀視注視她的
Kong January 19 – March 11, 2017.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Lehmann Maupin, New York and Hong Kong, Photo: Kitmin Lee
作品多一陣子。
a LIZA LOU Installation view, Lehmann Maupin, Hong
當
a
06
紀 》, 模 擬 的 是 十 九 世 紀 原 住 民 皇 朝 統 治 下 夏 威 夷 的 民 族 圖 畫, 刻 劃 出 當 時 熱 帶 叢 林 的 自 然 生 態。 而黃泳珊就參照維多利亞風格的 屏風紋樣、香港學院的建築風格, 回 應 了 孫 中 山 在 港 求 學 的 時 段, 創 作 出《 香 港 維 多 利 亞 時 代 》。 而澳門於十七世紀起就成為葡萄 牙 的 殖 民 地, 當 時 最 具 代 表 性 的 時 代 符 號 為 藍 白 色 瓷 磚 的 裝 飾, 故 曹 穎 祺 就 按 此 創 作 了《 澳 門 葡 式 》。 因 孫 中 山 曾 留 待 日 本, 當 時最為流行的就是紀錄世俗風情 的 浮 世 繪, 故 鄭 婷 婷 和 曹 穎 祺 就 合 作 畫 出 了《 日 本 明 治 》, 甚 有 浮 世 繪 風 格。 為 呈 現 出 孫 中 山 流 亡 南 洋 時 的 時 代 特 色, 梁 麗 雯 和 黃泳珊以鮮明色彩與中國風格圖
h
案,勾勒出當地文化融合的特色,
g 黃泳珊,《香港維多利亞時代》。 h 梁麗雯,《廣東清末》。 i 鄭婷婷、曹穎祺,《日本明治》。
描 劃 了《 南 洋 娘 惹 》。 最 後, 石 家豪藉民初上海時結合傳統雕飾 及 西 洋 彩 色 玻 璃 窗 設 計, 透 過 描
「邂逅!老房子」石家豪 x 孫中山紀念館
日期:即日至 30/6/2017 時間:10:00-18:00(星期一至三、五);10:00-19:00(星期六及日) 地點:孫中山紀念館(香港中環半山衛城道 7 號)
繪 當 時 著 名 人 物, 創 作《 民 國 初 年》來紀念辛亥革命時期。
這 個 展 覽, 雖 本 著 想 要 讓 人 多 認 識 舊 房 子 的 動 機, 但 實 際 效 果 有 多 大, 似 乎 不 能 確 定。 因 藝 術 品 始 終 與 該 館 的 展 品 有 著 距 離, 其 關 連 不 算 非 常 緊 密, 而 且 對 了 解 孫 中 山 的 歷 史, 也 只 是 提 供 了 當 時 的 藝 術 風 格 和 氛 圍, 卻 似 乎 未 能 補 充 更 多 資 料 或 了 解 他 的 角 度, 或 未 能 達 到 其 理 想 目 的。 若 為 保
會 踏 足 老 房 子 的 人, 如 我, 前 往
必 須? 但 至 少 吸 引 到 一 些 平 時 不
有 創 作 的 自 由 度, 如 此 距 離 也 是
展覽全紀錄
參觀一下,也總算是美事。
i
動機不壞但關係不大
xhibition
E 05
看屏風前先讀歷史 為了一改這房子予人沉重且黯淡 的 感 覺, 石 家 豪 與 其 團 隊 創 作 了 色 彩 鮮 艷、 富 有 玩 味 的《 中 山 踪 跡 屏 風 》, 以 孫 中 山 一 生 曾 走 過 的 七 個 地 方 為 基 礎, 曾 就 此 以 富 趣 味 的 手 法, 呈 現 或 想 像 當 代 人 的 生 活 面 貌、 藝 術 及 建 築 特 色, 讓人幻想孫中山背負沉重歷史的 另 外 一 面。 至 於 選 用 屏 風, 因 其 是 傳 統 家 具, 出 現 在 大 宅 中 是 非 常 合 理 的 ; 而 其 有 作 間 隔 的 意 味, 盛載另一個時代或空間的價值或 特 色, 在 介 入 空 間 的 同 時, 也 不 會顯得太格格不入。 要讀懂石家豪和其團隊創作的《中 山 踪 跡 屏 風 》, 首 先 要 認 識 孫 中 山 個 人 的 歷 史。 觀 眾 若 對 屏 風 一 頭 霧 水, 最 好 還 是 先 逛 孫 中 山 紀 念 館 一 圈, 就 能 理 出 頭 緒 了。 但 也可以先在此簡介一下︰孫中山 於 廣 東 出 生, 十 三 歲 就 往 夏 威 夷 求 學, 十 七 歲 來 港 繼 續 學 業, 後 來 到 澳 門 當 醫 生, 廿 九 歲 起 義, 再 於 日 本、 南 洋 等 地 方 流 亡 十 六 年, 直 至 1911 年 革 命 成 功, 結 束 了 中 國 多 年 帝 制, 建 立 了 中 華 民 國。
循歷史創作 石家豪及其團隊依照孫中山一生 發 展 的 步 伐 與 時 序, 創 作 了 一 系 列 的 屏 風。 如 孫 中 山 於 廣 東 香 山 縣翠亨村出生,童年於該處度過, 該 地 有 出 產 地 道 瓷 器 —— 廣 彩, 於是梁麗雯模倣起廣彩瓷器的風 格 創 作 出《 廣 東 清 末 》。 鄭 婷 婷 就孫中山於夏威夷讀書的歷史進 行 想 像, 創 作 出《 夏 威 夷 十 九 世
04
g
03
E
xhibition 展覽全紀錄
d
b
e
c
a b c d e f
展覽入口。 鄭婷婷,《夏威夷十九世紀》。 石家豪,《民國初年》。 曹穎祺,《澳門葡式》。
f
道 它 叫 甘 棠 第。 於 我 成 長 的 年 代 裡, 可
來 不 曾 踏 足 過 孫 中 山 紀 念 館, 更 別 說 知
「邂逅!老房子」石家豪 ——
舊房新色 本 能因為政治因素,已沒甚麼人會認為了解孫中 山的歷史是必須的,故這棟博物館於我儼然陌 生。 要 不 是 因 為「 邂 逅! 老 房 子 」 這 個 計 劃 裡,石家豪於它裡面裝置了作品,我大概也一 直不會踏足吧?這樣說來,這個展覽大概已做 這些富有歷史價值,卻一直不被重視 ——
到其第一步,就是引領大眾,重新踏進這些老 房子 的前人故居。讓它們不會隨歲月逝去而被人遺 忘,而是藉當代藝術與其融合交匯,能於當下 仍存有價值。 「邂逅!老房子」計劃裡,藝術推廣辦事處挑 選了四所香港具百年歷史的老房子,並邀請四 位藝術家及其團隊,創作場域特定藝術品。位 於半山的孫中山紀念館和藝術家石家豪,就因 年, 屬 1914
此而湊在一塊了。孫中山紀念館本是何東胞弟 何 甘 棠 的 大 宅「 甘 棠 第 」, 建 於
愛德華風格的英式建築,後曾作教會,現成為
了孫中山紀念館。其經歷過不少變遷,故宅邸 中既有浸禮池等宗教痕跡,亦有西洋的豪華大 廳與樓梯,但展館中卻遍佈孫逸仙的歷史。於
▪文 、 攝 : 木 瓜
孫中山紀念館
02
a
這莊重高雅的房子裡、於厚重的歷史裡,卻似 乎被現世的人遺忘。
X
isual Art
視藝版
從
這
邊
讀
...
....................
.................. ....................
02....
1
..
.......
.. 8.....
覽
」展
奇 的傳
紙
:「
能 種可
各
紙的
掘 .....發 .. ......
.....
.......
.......
.........
........ .........
.....
.........
... ....... .. ......
....
.......
... ....... .. ......
Mar 2017
記錄 ition 展覽全 記錄 展覽全 子」石家豪 房 ibition 老 h ! x 逅 E 邂 「 議題 全記錄 舊房新色 —— 探討社會 n 展覽 io 間 it 空 ib Exh 藝術 記錄 世像 串出異質 覽全 凡 珠 展 彩 平 n 以 bitio 畫中的 iza Lou Exhi .. 蛋彩 ......... L
........ .........
.....
.........
..... 12....
# 68
目錄
館 Exhib X 孫中山紀念
........
............
.......... ............
..
............
.. 06........
Contents
起
孫 X 中山紀念館
以彩珠串出異質藝術空間 探討社會議題 L i za Lo u
舊房新色 「邂逅!老房子」石家豪 ——
報 道
+
藝 術
+
文 化
# 68
蛋彩畫中的平凡世像 發掘紙的各種可能: 「紙的傳奇」展覽
Mar 2017